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小石潭记课件

小石潭记课件

时间:2023-01-19 22:44:3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小石潭记课件,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小石潭记课件

第1篇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多媒体课件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多媒体逐步走进了初中语文教学过程当中。因此,初中语文教师要能正视多媒体带来的优势,帮助学生通过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更好地掌握语文的基本知识,提高语文能力。但是需要教师注意的是,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是根据语文教学内容出发的,并非所有的语文教学课堂都必须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更不是在每节语文课堂教学中过多地使用多媒体。只有适度,才会将多媒体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作用发挥到极致。

1.利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1.1 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让学生可以更好地进入教学情境。在初中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多媒体课件以其音、形、视频等多角度带给学生感官的刺激,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更容易进入到教学情境当中。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要制作符合学生心理特点以及教学要求的课件,让学生在教学课件的帮助下获得最大程度的帮助。如在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小石潭记》的教学过程中,如果仅凭教师的讲解,学生无法理解小石潭的美景,而采用多媒体课件可以完美地展示小石潭美妙的自然风光、奇特的自然现象,可以将小石潭美景淋漓尽致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优美的教学情境当中,伴随着学生吃惊的眼神以及活泼、生动的乐曲,学生更好地体会到作者在小石潭边乐忧相间的心情。

1.2 多媒体课件的应用更好地促进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的提高。多媒体课件辅助语文教学,因为视频、音乐以及图像的介入使枯燥的语文课堂变得生动有趣,使学生对语文课堂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以及强烈的求知欲。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发展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借助多媒体课件的辅助提高语文应用能力。如在《小石潭记》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观看小石潭优美的景,结合文本对小石潭的描写,谈一谈自己心中感受到的小石潭,再用语言描写出来,并说一说对所见景物的感受,从而更深入了理解作者的心境。另外,教师结合多媒体课件以及文本的景物描写加深学生的朗读效果,让学生在朗读中产生愉悦感,从而提升学生多方面的语文能力。

1.3 采用多媒体课件优化课堂教学,呈现给学生更多的学习资源。多媒体课件的使用使学生通过多种感官获得了最大的信息量,有效地优化了课堂结构,加大教学容量,使学生获取知识的效率提高。在多媒体课件的辅助下,语文课堂教学更趋于开放性,语文课堂也变得更有活力。多媒体课件不但将课本上的学习资源有效地呈现给学生,而且与课文相关的一些阅读文本以及视频资料也根据教学环节的不同呈现给学生,让学生可以更为自主地进行拓展阅读以及合作交流,让学生的语文能力在阅读中延伸,在研读中发展。

1.4 多媒体课件的应用帮助学生更好地突破了教学重难点。多媒体课件走进了初中语文课堂,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多媒体课件更好地感知到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直观地启发学生的思维,从而攻破了学习的难关。如在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12课《闻一多先生的说与做》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出示作者简介以及作者与闻一多先生之间的关系,并介绍闻一多先生的生平,再通过多媒体课件出示应该让学生掌握的重难点让学生进行练习以及思考,使学生在词句的积累以及重点词句的品读中更好地品味闻一多先生的品质以及精神,步步深入,曲径通幽,较好地把握了文本阅读的重难点。

2.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使语文作业方式发生了一定程度上的变革

2.1 多媒体课件的使用使教师当堂批改作业的方式发生了变革。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多媒体教学在传统作业方式的基础上,更加彰显了现代信息技术带给初中语文的变革。在语文课堂上,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对学生当堂作业进行批改,让多媒体课件成为教师当堂批改作业以及辅助教学的重要工具,对初中语文的教学研究提供了帮助。

2.2 多媒体课件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完成教学过程,使语文很多作业都可以当堂完成。多媒体课件将课堂进行了延伸,使学生扩展视野,积极思考,主动探究,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学习效率。因此,很多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需要学生在课下完成的语文作业都可以在课上通过多媒体课件解决,并且当堂批改有效地加深了学生的记忆。在这个过程中,师生之间的交互沟通、生生之间的互动都让学生乐于参加课堂练习,并在这个过程中提高了语文能力。

3.多媒体课件在语文教学过程中的应用要适当、高效

3.1 多媒体课件的应用只能放在辅助地位,切不可主次不分。尽管多媒体课件的应用可以帮助学生掌握重难点,也可以帮助教师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但是并不是说教师一味地在课堂上使用多媒体就能够创建高效课堂。在多媒体的使用上,教师只能把多媒体课件放在辅助的地位,而不能因为多媒体的使用忽略了文本本身的阅读,忽略了学生的独立思考。因此在多媒体课件的制作上教师要注意不要让多媒体课件喧宾夺主,要让文学语言的魅力占据课堂。如在《晋祠》的多媒体课件的制作中,教师可以通过逼真的图像、典雅的配乐展现晋祠的优美和悠久的特点,但是教师在学生进入情境之后,要让学生抽出一定的时间进行朗读、品读思考,而不是让学生过多地把注意力放在优美的视频中。

第2篇

关键词:多媒体;初中语文教学;应用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1-261-01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多媒体逐步走进了初中语文教学过程当中。因此,初中语文教师要能正视多媒体带来的优势,帮助学生通过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更好地掌握语文的基本知识,提高语文能力。但是需要教师注意的是,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是根据语文教学内容出发的,并非所有的语文教学课堂都必须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更不是在每节课语文课堂教学中过多地使用多媒体。只有适度,才会将多媒体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作用发挥到极致。

一、利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1、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让学生可以更好地进入教学情境。在初中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多媒体课件以其音、形、视频等多角度带给学生感官的刺激,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更容易进入到教学情境当中。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要制作符合学生心理特点以及教学要求的课件,让学生在教学课件的帮助下获得最大程度的帮助。如在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小石潭记》的教学过程中,如果仅凭教师的讲解,学生无法理解小石潭的美景,而采用多媒体课件可以完美地展示小石潭美妙的自然风光、奇特的自然现象,可以将小石潭美景淋漓尽致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优美的教学情境当中,伴随着学生吃惊的眼神以及活泼、生动的乐曲,学生更好地体会到作者在小石潭边乐忧相间的心情。

2、多媒体课件的应用更好地促进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的提高。多媒体课件辅助语文教学,因为视频、音乐以及图像的介入使枯燥的语文课堂变得生动有趣,使学生对语文课堂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以及强烈的求知欲。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发展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借助多媒体课件的辅助提高语文应用能力。

3、采用多媒体课件优化课堂教学,呈现给学生更多的学习资源。多媒体课件的使用使学生通过多种感官获得了最大的信息量,有效地优化了课堂结构,加大教学容量,使学生获取知识的效率提高。在多媒体课件的辅助下,语文课堂教学更趋于开放性,语文课堂也变得更有活力。多媒体课件不但将课本上的学习资源有效地呈现给学生,而且与课文相关的一些阅读文本以及视频资料也根据教学环节的不同呈现给学生,让学生可以更为自主地进行拓展阅读以及合作交流,让学生的语文能力在阅读中延伸,在研读中发展。

4、多媒体课件的应用帮助学生更好地突破了教学重难点。多媒体课件走进了初中语文课堂,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多媒体课件更好地感知到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直观地启发学生的思维,从而攻破了学习的难关。如在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12课《闻一多先生的说与做》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出示作者简介以及作者与闻一多先生之间的关系,并介绍闻一多先生的生平,再通过多媒体课件出示应该让学生掌握的重难点让学生进行练习以及思考,使学生在词句的积累以及重点词句的品读中更好地品味闻一多先生的品质以及精神,步步深入,曲径通幽,较好地把握了文本阅读的重难点。

二、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使语文作业方式发生了一定程度上的变革

1、多媒体课件的使用使教师当堂批改作业的方式发生了变革。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多媒体教学在传统作业方式的基础上,更加彰显了现代信息技术带给初中语文的变革。在语文课堂上,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对学生当堂作业进行批改,让多媒体课件成为教师当堂批改作业以及辅助教学的重要工具,对初中语文的教学研究提供了帮助。

2、多媒体课件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完成教学过程,使语文很多作业都可以当堂完成。多媒体课件将课堂进行了延伸,使学生扩展视野,积极思考,主动探究,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学习效率。因此,很多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需要学生在课下完成的语文作业都可以在课上通过多媒体课件解决,并且当堂批改有效地加深了学生的记忆。在这个过程中,师生之间的交互沟通、生生之间的互动都让学生乐于参加课堂练习,并在这个过程中提高了语文能力。

三、多媒体课件在语文教学过程中的应用要适当、高效

1、多媒体课件的应用只能放在辅助地位,切不可主次不分。尽管多媒体课件的应用可以帮助学生掌握重难点,也可以帮助教师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但是并不是说教师一味地在课堂上使用多媒体就能够创建高效课堂。在多媒体的使用上,教师只能把多媒体课件放在辅助的地位,而不能因为多媒体的使用忽略了文本本身的阅读,忽略了学生的独立思考。因此在多媒体课件的制作上教师要注意不要让多媒体课件喧宾夺主,要让文学语言的魅力占据课堂。

2、多媒体课件在语文思维的培养中只能处于从属的地位。教师还要注意尽管使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但是要给学生预留想象的空间,让学生能够以自己独特的想象感受到文本的内涵,还要让学生通过相互交流以及独立思考完成语文能力的提升,切不可让多媒体课件代替学生思考,出现多媒体课件使用过多过滥的情况。教师除了关注多媒体课件带给学生的正面影响之外,不要忽略了师生交流以及生生交流,让人机对话削弱思想的碰撞和情感的交流。

第3篇

【摘 要】随着新课程的改革和实施,我国的教育思想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多媒体教学手段已经成为当前实施素质教育,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不可或缺的手段之一,并在课堂教学中显示出巨大的作用。

【关键词】多媒体教学;作用;激发;配置;有效;开拓

随着新课程的改革和实施,作为一名工作在第一线的高中语文教师,我深切地感受到教学生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个变化主要体现在课堂教学目标、组织形式、教学手段等方面。在此,笔者就多媒体手段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谈一点感受。

1. 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增强理解力和记忆力,提高教学效果 运用多媒体课件可以呈现事物现象的本质属性,美妙的自然风光,奇特的自然现象,事物的本质特征,事件过程的演绎……还可以运用各种技巧,如对比、叠合、拖移、夸张,以及将事物变大为小,变小为大,变快为慢,变慢为快等等,使学生对事物的本质,事件的发展有直观的感受,清晰的逻辑,深刻的印象。例如:我在参加西宁市青年教师语文教学比赛时,选定《小石潭记》一文作为参赛篇目后,从网上搜集了大量能表现小石潭美景的古画、摄影等图片,以古筝曲《平沙落雁》作为课文朗诵的背景音乐,再用power point制作成精美的多媒体课件,运用于比赛时的课堂教学中。通过把小石潭这一优美的景象展现在学生面前,通过视觉和听觉综合形象,声像兼备,使学生从活泼、生动、直观的画面去感受小石潭的清、幽、雅的景致,体味作者在小石潭边时那既乐又忧的心情。此课件为学生创设出了一个极为生动的情境,提供了丰富的外部刺激,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增强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既减轻了教师的负担,又提高了教学效果。

2. 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使课堂变枯燥无味为生动有趣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有了浓厚的学习兴趣就有了强烈的求知欲,有了强烈的求知欲就产生了学习的动力,而课堂教学是培养中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场所。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大部分学生是在被动的参与课堂学习这一总过程,大都缺乏学习兴趣,师生间也缺乏更多的互动与交流。而现在,由于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运用,这一状况得到了很大改观。不仅如此,利用多媒体在讲授同样的内容时,所花的时间比原来少很多,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我以往在讲解一些抽象的写景散文时,讲得口干舌燥,而学生对书中描绘的景象,感觉也总是似懂非懂、模糊不清。现在,运用多媒体手段教授这类课文,就方便、实效多了。继续以讲授《小石潭记》为例,教学中运用多媒体辅助手段,让学生先欣赏一幅幅利用powerpoint制作的小石潭美景的图片,再让学生用语言来描述自己喜欢的景象,说一说他们对所见景物的感受,然后再结合音乐、动画与文章进行学习。学生既清楚的感知到了潭周围的景致美,又真正的体悟到了文字的韵味美,也对理解作者情感变化奠定了基础,朗读起来还声情并茂,兴趣盎然。一堂可能枯燥的说教课亦因创设了良好的情境,引起了学生的愉悦感,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学习兴趣,从而获得了良好的效果。

3. 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优化课堂教学,突破重难点

传统的语文教学中,教师一般只是在教案中注明教学难点和重点,而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并不能直观地看到这一点。在现代文的教学中,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体味和理解重要词语的意义和作用,这正是学生难以突破的一关,利用多媒体教学则能直观地启发学生的思维,从而使学生攻破学习难关。如在教学七年级下册《艰难的国运和雄健的国民》一文时,课文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是理解本文中精彩的比喻句中所蕴含的哲理及洋溢的情感。理解含义深刻的一些句子。在多媒体教学中利用课件把教学中的重点语句,如:“走到崎岖的境界,愈是奇趣横生,觉得在此奇绝壮绝的境界,愈能感到一种冒险的美趣。”等,一一表列出来,逐一解决,则能更好的实现学生在重点难点上的突破。采用多媒体手段教学,可以视听并用,变静为动,充分刺激学生的各种感官,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能更好的突破重难点,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4. 运用多媒体教学,能有效配置时间,加大教学容量 语文教学,要想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必须加大学生的阅读量,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众所周知,当今的初、高中教育,实际上更多的还是围绕中、高考来学习,这种情况势必造成学生学习的狭隘性,学生除了从书本上获取知识之外,没有更多更好的途径去阅读,获取更多的知识,而多媒体教学则弥补了这方面的不足,为学生赢得了更多的时间,拓宽了学生的视野,扩大了知识面。

5. 优化计算机多媒体技术,更好的辅助教学 现代教育技术的不断发展,促使广大教师在教学中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通过合理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使教学中许多难以描述和理解的教学内容直观化、形象化了,弥补了学生缺乏临床感性认识的不足,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大提高了课程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但同时多媒体辅助教学也存在相应的问题,这就要求我们能够辩证地看待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利与弊,扬长避短,使多媒体辅助教学更好地服务于教学,成为教学的好帮手,提高教学实效,从而开创教学暂新的局面。

第4篇

关键词:多媒体;初中语文教学;应用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多媒体逐步走进了初中语文教学过程当中。因此,初中语文教师要能正视多媒体带来的优势,帮助学生通过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更好地掌握语文的基本知识,提高语文能力。但是需要教师注意的是,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是根据语文教学内容出发的,并非所有的语文教学课堂都必须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更不是在每节课语文课堂教学中过多地使用多媒体。只有适度,才会将多媒体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作用发挥到极致。

一、利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1)采用多媒体课件优化课堂教学,呈现给学生更多的学习资源。多媒体课件的使用使学生通过多种感官获得了最大的信息量,有效地优化了课堂结构,加大教学容量,使学生获取知识的效率提高。在多媒体课件的辅助下,语文课堂教学更趋于开放性,语文课堂也变得更有活力。多媒体课件不但将课本上的学习资源有效地呈现给学生,而且与课文相关的一些阅读文本以及视频资料也根据教学环节的不同呈现给学生,让学生可以更为自主地进行拓展阅读以及合作交流,让学生的语文能力在阅读中延伸,在研读中发展。

(2)多媒体课件的应用更好地促进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的提高。多媒体课件辅助语文教学,因为视频、音乐以及图像的介入使枯燥的语文课堂变得生动有趣,使学生对语文课堂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以及强烈的求知欲。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发展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借助多媒体课件的辅助提高语文应用能力。如在《小石潭记》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观看小石潭优美的景,结合文本对小石潭的描写,谈一谈自己心中感受到的小石潭,再用语言描写出来,并说一说对所见景物的感受,从而更深入了理解作者的心境。另外,教师结合多媒体课件以及文本的景物描写加深学生的朗读效果,让学生在朗读中产生愉悦感,从而提升学生多方面的语文能力。

(3)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让学生可以更好地进入教学情境。在初中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多媒体课件以其音、形、视频等多角度带给学生感官的刺激,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更容易进入到教学情境当中。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要制作符合学生心理特点以及教学要求的课件,让学生在教学课件的帮助下获得最大程度的帮助。

(4)多媒体课件的应用帮助学生更好地突破了教学重难点。多媒体课件走进了初中语文课堂,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多媒体课件更好地感知到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直观地启发学生的思维,从而攻破了学习的难关。如在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12课《闻一多先生的说与做》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出示作者简介以及作者与闻一多先生之间的关系,并介绍闻一多先生的生平,再通过多媒体课件出示应该让学生掌握的重难点让学生进行练习以及思考,使学生在词句的积累以及重点词句的品读中更好地品味闻一多先生的品质以及精神,步步深入,曲径通幽,较好地把握了文本阅读的重难点。

二、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使语文作业方式发生了一定程度上的变革

(1)多媒体课件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完成教学过程,使语文很多作业都可以当堂完成。多媒体课件将课堂进行了延伸,使学生扩展视野,积极思考,主动探究,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学习效率。因此,很多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需要学生在课下完成的语文作业都可以在课上通过多媒体课件解决,并且当堂批改有效地加深了学生的记忆。在这个过程中,师生之间的交互沟通、生生之间的互动都让学生乐于参加课堂练习,并在这个过程中提高了语文能力。

(2)多媒体课件的使用使教师当堂批改作业的方式发生了变革。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多媒体教学在传统作业方式的基础上,更加彰显了现代信息技术带给初中语文的变革。在语文课堂上,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对学生当堂作业进行批改,让多媒体课件成为教师当堂批改作业以及辅助教学的重要工具,对初中语文的教学研究提供了帮助。

三、多媒体课件在语文教学过程中的应用要适当、高效

(1)多媒体课件的应用只能放在辅助地位,切不可主次不分。尽管多媒体课件的应用可以帮助学生掌握重难点,也可以帮助教师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但是并不是说教师一味地在课堂上使用多媒体就能够创建高效课堂。在多媒体的使用上,教师只能把多媒体课件放在辅助的地位,而不能因为多媒体的使用忽略了文本本身的阅读,忽略了学生的独立思考。因此在多媒体课件的制作上教师要注意不要让多媒体课件喧宾夺主,要让文学语言的魅力占据课堂。如在《晋祠》的多媒体课件的制作中,教师可以通过逼真的图像、典雅的配乐展现晋祠的优美和悠久的特点,但是教师在学生进入情境之后,要让学生抽出一定的时间进行朗读、品读思考,而不是让学生过多地把注意力放在优美的视频中。

第5篇

一、 有利于创设情境,培养学习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浓厚的学习兴趣,强烈的求知欲望,是刺激学生学习的最有力的因素,多媒体让课堂化无声为有声,化静为动,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具体地讲,在教学中根据课文内容,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播放一些相关的图片、视频、音频等,这些直观形象、富有吸引力的感性材料,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促进积极思维,唤起审美情趣,激发学习兴趣,也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此课堂教学的密度和容量加大,促进课堂教学整体效益的充分提高。

如教学蒲松龄的《狼》时,由于故事性极强,课前我搜集了屠户遇狼、惧狼、御狼、杀狼的图片,课堂上展示给学生,让学生结合图片,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学生热情极其高涨,争先恐后地描述屠户遇狼、惧狼、御狼、杀狼的故事情节后,再现原文,结合原文进行疏通理解,这样充分利用网络图片,学生们进入到多媒体课件所带入的情境中去了,他们兴趣浓厚,思维活跃,主动探求,为下一步的学习营造了良好的氛围,不用老师苦口婆心的讲解,学生很快便理解了文意。

二、有利于突破教学难点,提高教学效率

多媒体能化抽象为形象,将学生带进形象、生动、色彩缤纷的教学情境之中,通过多媒体的强大功能,将文字、图像、声音等信息有机地组合在了一起,利用图像、声音、色彩,传递教学信息,解决了由于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所造成的教学难点,使学习内容变得容易理解和掌握,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多种感官,拓宽了信息传递的渠道,增大了课堂的语文信息容量,加深对事物的理解,大大减轻了学生认识的难度,变难为易,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范仲淹的《岳阳楼记》的重点之一是掌握典型的文言实词。课本的注释密密麻麻,学生一看就产生畏惧情绪,怎么能记得住啊?我教学这一课时,为了突破难点,我采用多媒体课件教学实词。我将这篇课文的实词制成了电子文本,即当鼠标落到相应的词语时,出现该词语解释的超文本链接。这样,学生觉得既新奇又好记,学生在随意的移动鼠标的过程中,学会了知识,突破了教学难点。

多媒体可以给予学生更多的交流、操作和评价的机会,让不同的学生都有收获,变过去的被动听讲为主动参与,逐步养成独立思考、积极参与的良好品质,同时,也大大的简化了教师的操作,可以节省大量的时间,板书无需再写,轻轻一点即可完成,问题也无需重复两遍三遍,已经摆在大屏幕上了,使教师能集中精力于教学本身,大大的提高了课堂效率。

还以教学《岳阳楼记》为例,它以作记为名,通过对洞庭湖景色的描写,抒发了作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远大抱负。在组织教学活动时,我综合运用录音、投影片等电教媒体,通过投影片画面,加之动人的朗读录音,让学生感受洞庭湖的壮阔背景,体会作者那旷达胸襟和忧国忧民,以天下为己任的政治抱负,使学生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学生就能对《岳阳楼记》这一名家名篇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

三、 有利于拓展思维,培养写作能力

第6篇

随着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发展和普及,计算机辅助手段,尤其是多媒体课件,它能够高密度,大容量地对学生进行信息传输,它能够通过直观,生动,新颖的图像,动画,声音,文本等方式,刺激学生的感官,提高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思维,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因此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运用越来越广泛,多媒体课件的设计和制作也将成为语文教学和研究的一个基本内容。小学语文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整合教学的应用实践,探讨了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应用技巧和注意事项。小学语文教师应该积极学习研究多媒体技术,以便更好地运用多媒体技术,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质量。如何遵循语文教育教学本身的规律,充分发挥现代化教学手段的作用,真正使现代化教学手段为语文教学现代化服务,便成为一个极为重要的研究课题。

在语文教学与现代化教学手段之间,前者是目的,后者是为前者服务的;前者是主,后者是次。其实“辅助手段”这个名词已经说明了问题。我们在具体的语文操作中必须始终坚持和体现这一思想。可是不少课件两者之间的关系处理不够恰当。有的手段与目的没有服务关系,互相脱节;有的为手段而手段,音像的使用没有必然性,更没有带来教学效益的提高;有的喧宾夺主,手段成了主体。我们见到不少课件音像听读时间大大超过了语言操作的时间。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对语文课的性质和特征缺少深刻的认识和正确的把握。语文课永远是语言实践课,无论使用什么手段也不能改变这个性质,它的特征是一切训练都必须以语言实践为主体,同时以语言为中介,而其他中介都必须为之服务,而不能相反。有一个《天山景物记得》的课件,基本内容都是天山景物的画面。通过画面阅读固然能够使学生了解天山的景美物丰,培养热爱祖国的感情,但这已不是阅读教学《天山景物记》这篇散文的效果,更不是语言训练的结果,因为教学的主要过程已经不再是语言的操作,而是画面的阅读。还有我的同事作的一个《小石潭记》的课件,内容都是小石潭的画面,造成画面代替内容的现象,学生确实感到新鲜有趣,但一节课下来学生没有得到语文方面的训练。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课堂的性质已发生了变化,已不再是语文课,而成了音像欣赏课。德国教育家发现,有语言障碍的德国儿童越来越多。他们认为这与儿童音像接触越来越多,语言实践越来越少不无关系。一位德国教育家说“尽管孩子们在电视机前可以看到玫瑰,但却闻不到香味,也不能用手去摸,这样以来,刺激儿童感官,运动机能和语言发育的机会就大大减少了。”这告诉我们,用过多的音像阅读代替语言阅读是极为有害的,语文课必须始终坚持以语言阅读为主体。

在语文教学中使用计算机辅助手段更好地为语文教学服务,关键在于计算机辅助手段和语文教学本身的整合,具体说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目的的整合

运用CAI课件的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理解语言材料,消化知识,强化训练,最终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能力,提高学生语言素质,课件的设计要充分结合教材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服务于课堂教学,课件的使用要避免哗众取宠或华而不实,真正有助于学生获取信息和提高素质,必须将使用辅助手段的目的绝对服从于语文课堂教学的目的,而不能两者分离,尤其不能凸现使用辅助手段的目的,以致妨碍语文教学目标的实现。为用而用,为展示硬件设施,为卖弄现代技术,都只能有害于语文教学,强调语言实践是语文学科自身的特点和学习规律。计算机辅助手段的使用,必须服从于这个规律,必须为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这个根本目的服务。

二、主体的整合

在CAI 运用过程中,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的主导作用和课件的辅助作用不会改变。不能以课件的简单呈现来代替教师对课堂教学的组织,启发和诱导,更不能因多媒体教学的直观性而忽视学生对语言材料的思考,理解和反馈。尽管教学中对某一语言现象的理解和大量的语言实践是在课件的辅助下进行的,但课堂教学中的思维活动,训练活动,实践活动和反馈活动仍要有学生独立,自主地完成。切忌出现教师和学生跟着计算机转的现象,一定要解决好课堂教学中人机关系的融合问题。

三、内容的整合

无疑,计算机辅助手段的使用能够使教材内容的呈现更为形象,具体,能够丰富,拓展和延伸教学内容,能够增加课堂教学的容量。但这比之于常规教学所增加的内容并不是越多越好,更不是都能起到积极的作用。只有将这增加的内容和语文教学本身的内容进行恰到好处的整合,才是我们应该追求的效果。也就是说课件的设计要具有鲜明的针对性,或重知识传授,或重技能训练,或重能力培养。强化听,说,读,写等各方面的语言训练,有针

对性地培养学生在某一方面的语言能力或语用能力。

四、过程整合

有时候,单看某一个课件质量确实不错,可一旦在课堂教学中使用,效果就不很理想。一个主要的问题就是课件在课堂教学中呈现的过程和方式同课堂教学的流程整合的不够。可见,课堂教学中使用计算机辅助手段为教学服务,并不是追求课件的质量,还要更加注意课件本身的使用过程和课堂教学过程的整合,努力寻找两者结合的最佳契合点。我作过一个课件《麦琪的礼物》,课件本身很简单,先为同学展示一组小说的情节照片,帮助同学回忆情节结构,然后请同学依据所提供的情节照片复述课文,既检查了预习,又训练了同学的复述课文的语言表达能力,整个课件配以音乐《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理解小说的主题,欣赏情节特点,收到了很好的欣赏效果。

第7篇

随着新课程的改革和实施,作为一名工作在第一线的教师,我深切地感受到教学生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个变化主要体现在课堂教学目标、组织形式、教学手段等方面。在此,笔者就多媒体手段在教学中的运用谈一点感受。 随着信息技术被广泛运用于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教育教学也借助多媒体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为优化中学语文教学架设了一座平台,它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开拓学生视野、加大教学容量等方面起到了显著的作用。

一、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增强理解力和记忆力,提高教学效果

运用多媒体课件可以呈现事物现象的本质属性,美妙的自然风光,奇特的自然现象,事物的本质特征,事件过程的演绎,还可以运用各种技巧,如对比、叠合、拖移、夸张,以及将事物变大为小,变小为大,变快为慢,变慢为快等等,使学生对事物的本质,事件的发展有直观的感受,清晰的逻辑,深刻的印象。

二、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使课堂变枯燥无味为生动有趣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有了浓厚的学习兴趣就有了强烈的求知欲,有了强烈的求知欲就产生了学习的动力,而课堂教学是培养中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场所。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大部分学生是在被动的参与课堂学习这一总过程,大都缺乏学习兴趣,师生间也缺乏更多的互动与交流。而现在,由于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运用,这一状况得到了很大改观。不仅如此,利用多媒体在讲授同样的内容时,所花的时间比原来少很多,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我以往在讲解一些抽象的写景散文时,讲得口干舌燥,而学生对书中描绘的景象,感觉也总是似懂非懂、模糊不清。现在,运用多媒体手段教授这类课文,就方便、实效多了。继续以讲授《小石潭记》为例,教学中运用多媒体辅助手段,让学生先欣赏一幅幅利用powerpoint制作的小石潭美景的图片,再让学生用语言来描述自己喜欢的景象,说一说他们对所见景物的感受,然后再结合音乐、动画与文章进行学习。学生既清楚的感知到了潭周围的景致美,又真正的体悟到了文字的韵味美,也对理解作者情感变化奠定了基础,朗读起来还声情并茂,兴趣盎然。一堂可能枯燥的说教课亦因创设了良好的情境,引起了学生的愉悦感,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学习兴趣,从而获得了良好的效果。

三、 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能优化课堂教学,突破重难点

传统的语文教学中,教师一般只是在教案中注明教学难点和重点,而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并不能直观地看到这一点。在现代文的教学中,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体味和理解重要词语的意义和作用,这正是学生难以突破的一关,利用多媒体教学则能直观地启发学生的思维,从而使学生攻破学习难关。如在教学七年级下册《艰难的国运和雄健的国民》一文时,课文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是理解本文中精彩的比喻句中所蕴含的哲理及洋溢的情感。理解含义深刻的一些句子。在多媒体教学中利用课件把教学中的重点语句,如:“走到崎岖的境界,愈是奇趣横生,觉得在此奇绝壮绝的境界,愈能感到一种冒险的美趣。”等,一一表列出来,逐一解决,则能更好的实现学生在重点难点上的突破。

采用多媒体手段教学,可以视听并用,变静为动,充分刺激学生的各种感官,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能更好的突破重难点,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四、运用多媒体教学,能有效配置时间,加大教学容量

第8篇

一、多媒体手段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习的情感动力。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因此,要有效提高语文教学效果,首先得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大部分学生都是被动地参与,缺乏学习语文的兴趣,教学效果也欠佳。但是自从我通过学习,能灵活运用多媒体手段进行教学以后,我发现这一状况得到了很大的改观。大家知道,语文文学作品是以塑造形象为手段,以达到教育、启智的目的,而多媒体则以其极强的表现力,能将形象放大、缩小、连续、定格等,充分展示在学生面前,因而能极大地激发学生兴趣。

如我在教学《小石潭记》这一课时,当屏幕上呈现出一幅“隔篁竹,闻水声”,周围“青树翠蔓”,“中间”全以石为底,鱼儿在潭中“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的小石潭的图片时,学生盯着图片,满脸欣赏之情溢于言表。学生既清楚地感知到了小石潭周围的景致美,又真正体悟到了文字的韵味美,也对理解作者感情变化奠定了基础,因此,学生乐于学,很快理解并背诵了课文。运用多媒体,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了学习效果。

二、多媒体手段有利于教师创设学习情景

为了充分地发挥学生学习主体的作用,教师在教学中往往创设接近真实情景的学习环境。为了达到给定的教学目的,教师从教学需要出发,极力营造或创建与教学内容相应的场景或氛围,使学习能在和现实情况基本一致或相类似的情景之中发生,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从而打开学生的认知思路,以帮助学生迅速而正确地理解教材内容。此时教师若借助多媒体来创设学习情景,则可使学生如临其境,置身于文章建构的意境之中,从而使学生收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例如,我在教朱自清的《春》这篇文章时,就巧妙利用多媒体的声像功能,播放着幽雅细腻的乐曲,并配合着一幅幅春意盎然的优美画面,从而创设出作品特有的诗意情景,让学生去品味,将学生带进作品的意境之中,学生体会深刻。

三、多媒体手段能有利于快速培养学生语感

在传统的语文课教学中,常常是“老师讲学生听”,老师尽管口若悬河,但学生依然昏昏入睡。怎样才能使学生爱上语文课,提高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呢?怎样才能使学生从中体会到语言文字的意境美呢?怎样才能最终提高他们驾御语言的能力,更好地运用语言文字呢?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本人深深地体会到:语言文字的训练,首先要训练学生的语感。语感就是指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敏锐感和迅速领悟的能力。不同的学生语感不一样,但可以通过训练使他们的语感得到提高。当然语感的训练不能凭教师的三言两语就能解决,语感的训练提高是一个长期熏陶的过程。多媒体的出现,则可以更好地训练学生的语感,让学生的语感有一个较快的提高。

如在教学《我有一个梦想》这一课时,我首先从网上找到富有激情的录音带让学生边听边读,然后要求学生想象作者演讲时的情景,让学生模拟并吟诵。学生听得很投入,读得很用心,有好几个学生表演的技术也很不错――活脱脱一个富有诗意、充满激情的诗人!通过模仿吟诵,学生与作者在心灵上产生共鸣,不仅更好地理解了课文内容,而且更深刻地理解了文章的情感灵魂。

四、多媒体教学手段与语文学科有机结合

多媒体教学改变了传统的一支粉笔一张嘴的教学形式,将多媒体教学引入语文课堂,促进了语文教学手段现代化。但是多媒体再怎么优越,它也只能是一种教学辅助手段,而不能全盘替代其他教学手段。既然是辅助手段,我们就要合理恰当使用,要让多媒体教学手段与语文学科有机结合起来。教师利用多媒体教学时,仍要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学生的学习效果。

第9篇

关键词:多媒体;课堂;作用;思考

一、多媒体技术对语文高效课堂的辅助作用

多媒体教学有助于实现教育过程的整体优化,有利于教师创造各种条件,使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尽最大可能地获得更多的知识,真正实现高效课堂教学。

(1)多媒体技术在阅读教学中的作用。①创设教学情境,增强学生参与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合理运用现代多媒体技术手段,能够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让学生亲身感受和体验课文描绘的意境,使学生的无意注意转化为有意注意,并使其思维随着情境的引导,深入教学内容,逐步完成教学任务,使课堂教学达到高效。如在教学高尔基的《海燕》一文时,由于时空诸多方面的因素,我们不能到文字描绘的海面去体验,更无法回到俄沙皇统治下的社会去感受。此时,我在教学中利用多媒体技术加上了一段反映当时生活的影片片段和能够体现出文中海面环境的动画,图文并茂、声色俱在的场面加上声情并茂的配乐朗诵,既唤起了学生的求知欲,也增强了学生的参与意识,促使他们保持持久的学习热情,从而获得最佳的学习效果。②利用多媒体技术,加强训练,激发学生思维。现代教育技术有极其丰富的表现内涵和巨大的表现能力,能够具体形象地再现各种事物的形状、发展过程,有效地揭示事物的本质和内在联系,用它进行课堂教学,能极大地扩展教学空间,化繁为简,变难为易,使学生对教学内容更容易理解和掌握。例如,有些课文不好理清教学思路,文言文分析不够透彻,有多媒体技术加以辅助,很多问题就会迎刃而解了。例如《小石潭记》文字、景色均非常优美,要求学生在短时间内学完并背诵下来,就有些困难了。我便 “造”了一些和文中景色相似的图片,使学生能够赏着美景,听着泉水叮咚作响,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这时,再要求学生对所学的文言文进行背诵时,不仅学生能够一字不差地背下来,还会有自己特有的情感融于文字之中。

(2)多媒体技术在写作教学中的应用。在作文教学中如何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是语文老师一直所关注的问题。对于生活在农村的孩子,由于生活的范围狭小,见识少,所以阅读、写作时会感到没啥可写,这时,教师便可利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提供丰富的阅读、写作辅助材料。

汶川地震,给我们的国家、民族带来了极大灾难。为了培养学生们的爱国主义和民族团结精神,我特地安排了一次作文训练:给灾区的同龄人写一封信,传达自己在得知灾难来临后的感受,并对其进行安慰。写作前,我准备好了相关的画面和影音资料。教学中,让学生谈谈自己的相关理解,结果是学生们只是知道有人遇难,有人受伤,有勇于救人的……理解只能停留在表面。这时,我便将自己提前准备好的素材展示出来,学生们震惊了。再次让他们谈谈时,同学们的情感已经达到了,有的还能坚持讲一段,有的刚谈论就泣不成声了……这次的作文成果非常好。借助多媒体技术让学生们真正有了深切的体验,既有了写作的素材,又有了情感的体验,达到了教育的目的,收到了好的效果。

二、对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思考

多媒体辅助教学有许多优势,同时它对教师的教学活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利用多媒体教学,容易限制思维,不利于进一步拓展。有些教学内容因为时间关系,教师已明明白白地用多媒体展示出来,学生用不着思考,就已经得到比较满意的答案或结果了,长此下去想象的翅膀会退化,学生的想象空间会不断缩小,学生很容易变成一种容器。教师将自己对知识的理解强加于学生的做法无异于是另一种“电式填鸭”,这样只会限制学生的思维,使学生还是被动地学习,创新思维根本得不到发挥。

(2)利用多媒体技术制作课件,欠缺技术,有时是费时费力。对于一个80后的青年教师,课件制作可能不是一件难事,但是要真正做出一份有技术含量的课件可能就不是那么容易了。一个好的课件,首先要对声音、图形、视频进行一些处理,这就要求制作者至少能够较熟悉地掌握相关技术。有时制作一个课件可能是平常备课时间的十倍以上,这就要精心筛选,不能面面俱到了。

总之,多媒体教学作为一种新兴的现代教学工具,其优点是不言而喻的,其功用是不可抹杀的,我们应更努力地寻求它和传统教学手段的最佳结合点,扬长避短,真正发挥其优点,使它在教学中恰到好处地应用,这样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第10篇

一、导语设计趣味化

课首要“未成曲调先有情”。导语设计有趣,能使学生产生浓厚兴趣,并迅速了解教师教学的意图。笔者总结如下:

1.激趣导入

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怎样调动起学生乐学的胃口,风趣、幽默的导语是关键。如笔者教《项链》时设计的歇后语导语:路瓦栽夫人借项链――爱慕虚荣,丢项链――乐极悲来,赔项链――自找苦吃。编歇后语既批评了主人公的虚荣,也巧解了难点,使学生在笑声中体会到幽默的魅力。

2.情境导入

创设情境就是以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使其尽快进入情境。以下是教《山行》时的导语:同学们,喜欢旅游吗?今天就让我们跟随大诗人杜牧去秋游吧。这是深秋的一天,杜牧乘着马车,顺着山路而上。山上美景让他流连忘返,他情不自禁挥毫写下了这首千古绝句《山行》。

3.复习导入

“温故而知新”。语文教学选文大都由易到难。特别是每个教学段中后期,更有必要运用这种方式导入。下面是教《小石潭记》的导入:唐代有一位著名作家,曾被贬为永州司马。在此期间,他写下了一组著名的山水游记――《永州八记》。前面学过他的《黔之驴》,请猜猜看,这位作家是谁?(生答:柳宗元。)今天再来学习他的《小石潭记》。

二、内容讲授例子化

新课改强调学生主体地位,但并未摒弃讲授法,讲授中教师精彩的语言可以使学生愉快地投入学习。很多老师把“少讲”或“不讲”作为新课改下课堂教学的原则,认为讲“多”者往往是观念陈旧、不合时宜。甚至有的学校还明确规定:一节课讲授不超过15分钟,否则就有悖于新理念。在唐代,韩愈就有“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矣。”教师要作好向导,把阅读写作的规律教给学生。充分挖掘教材的例证作用,使学生掌握课文的精华,了解读写的一般过程和方法。下面是教《背影》时的讲授要点:,开头有“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的点题句。讲授了作文的开头方法:开篇点题,引出下文。结尾有“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的照应开头,画龙点睛之句。讲授作文的结尾方法。还结合文中对四次“背影”的描述,讲授了描写人物的几种方法。再如文学常识,课文内容,语法修辞等,大都需老师的讲解才能内化为学生的知识。让学生学到“举一”,以适应今后的“反三”。

三、合作探究过程化

新课改把“在活动、实践基础上通过交往促进学生发展”作为基本思路,从而体现“参与、合作、体验、探究”的发展性特点。“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如果说前面的“例子”是师傅教你的招式,那么这里的合作探究就应该是你苦练内功的过程。怎样使其过程化?笔者认为:

1.明确任务

合作之前要讲清:合作的意义,合作什么,怎样合作,如何评价。初次合作,教师要提出有趣问题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等有一定基础,老师就要把提问权交给学生,由学生质疑提问,问题设置也要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启发学生善于运用“例子”进行“反三”。笔者教《童区寄传》时,提出了如下问题:

(1)与坏人周旋时,区寄哪些方面处于劣势?有哪些不同于一般孩子的品质?

(2)官府与“乡之行劫缚者”对于表现区寄起何作用?

(3)本文还反映了什么样的社会现实?读了本文对你有何启发?

2.合作探究

明确任务后,每个学生要认真研读文本,开始质疑问难,并作出初步解答,形成学习成果。教师巡视,帮助学生提高合作技巧。让学生都有机会展现自己。

3.互相交流

待各组都准备好自己的“果”或“梨”时,就要进行全班交流。让小组代表向全班进行成果汇报,了解每个小组学习的情况。对于每个小组提出的疑问,也可请其他小组解答。各组通过果梨交换,对一些基本问题形成共识,就特殊问题再在各组间进行讨论交流,得到最圆满地解决。

在整个程中,教师不能只作旁观者,而应积极参与学生的讨论,或激趣,或点拨,或倾听,或评价。尽可能的使合作探究充分,有实效。

四、拓展延伸生活化

新课标要求:“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并指出,语文课堂教学要积极地开发和利用丰富的语文课程资源,沟通与生活的联系,扩大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学习运用语文的积极性。再好的课堂教学,也只能是有限的四十五分钟。因此笔者认为语文教学更应树立“大语文”观念。教学基于课堂,却不能止于课堂。课堂不是学习的全部。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更多的是要靠自己主动的去学习。有人将课内与课外比作源头与江流,是有一定道理的。学生课堂上学的“例子”为“活水源头”,要汇集成语文学习的“江流”,还需课外更多的“反三”。教《童年絮味》时,所设计的拓展延伸环节案例:

问题一:作者的童年生活和我们今天的生活有什么不同? 你想对作者说些什么?

第11篇

关键词:文言文教学 多媒体技术 学习兴趣 教学效率

初中语文教材中精选的文言文是前人留给我们的精神财富,是中华文明的历史积淀,有着丰富的营养价值。作为老师,我们怎样帮助学生很好地去吸收这些良好的养分呢?在教学实践中,巧妙地运用多媒体进行文言文教学,是提高教学效果的一种便捷途径。

一、视频范读,激发兴趣。

要学好文言文,先过语言关,就是把“读”字摆在首位,要熟读成诵。在教学中范读是必不可少的,视频范读能迅速将学生的注意力、情感、兴趣调动起来,融入作品中;更重要的是学生在听读过程中能迅速找出生字、注音,在难句停顿处标上“/”,在语言环境中解决句读问题,这是多媒体运用的一大妙处。

例如:教读北朝民歌《木兰诗》,视频朗读时音乐雄浑、鼓点声声,朗读声铿锵有力,配以马蹄阵阵,一下子就将学生带到了遥远的古战场。在听读时又抓住了“可汗”(kehan)、辔头(peitou)、旧时裳(chang)等重点字的读音,同时也明白了五字诗句的停顿方式,或“2-3”式,或“2-1-2”式,或“2-2-1”式。

还可通过视频反复朗读,让学生去领悟文本,从而培养学生的朗读兴趣,提高文言文课堂教学的效果。?

二、创设情境,加深理解。

多媒体技术对丰富学生表象,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帮助学生理解语言文字、理解文章意境、理解人物性格以及创作生动形象的场景有着重要的作用。

例如:在教郦道元的《三峡》一课时,怎样让学生感受“巴东三峡巫狭长,猿鸣三声泪沾裳”的壮阔奇景呢?这时我适时地播放了一段长江三峡的录像片。那直插云霄、连绵不绝的山峰,那矗立山巅、婀娜多姿的松柏,那渔夫的晚唱、猿猴的长啼……这一切都清晰地展示在学生的眼前,学生的兴趣一下子被激发起来,争先恐后地抒发自己的观感,对眼前的奇妙景象赞不绝口,为大自然的神奇壮美深深折服。柔美的音乐,唯美的画面,配上绝美的文字,学生如痴如醉,这是教师用多少语言描绘都无法达到的效果。

又如在教学《孙权劝学》时,学生对这些内容很感兴趣,也充满了探索的欲望,但是对孙权、吕蒙、鲁肃本人的了解却非常有限。这时就可以借助电影、电视剧片断给学生补充相关史料,如孙权问计吕蒙、与吴为敌的曹操夸赞“生子当如孙仲谋”、周瑜荐鲁肃、吕蒙白衣渡江等内容。这样不仅有助于学生理解文本,也激起了学生阅读名着的兴趣。

三、图片音乐,加强记忆。

学生对古文的理解到位后,便是背诵。背诵也通常让学生倍感头疼,因为古文的深奥,因为古文的拗口。尤其对于较长的篇目,要想顺利而有效地完成这一积累实在不易。此时,运用多媒体可以帮助学生快速记忆并巩固记忆。

1.利用图片提示记忆内容

有些文章学生难以背诵,教师这时可利用文章重点段落的图片帮助学生记忆背诵。如,魏学漪的名篇《核舟记》,在背诵第二部分的时候,出示放大的核舟图片,然后按顺序让学生记忆,特别是船头的坡、黄鲁直、佛印三人的神态呼之欲出,学生就能轻松背诵。

2.利用音乐营造记忆佳境

在学生朗读背诵时,来上一段柔美的音乐,可放松学生心情,营造出一种轻松的气氛。例如,背诵《陋室铭》时播放古筝曲《广陵散》,背诵《与朱元思书》时播放“高山流水”的琵琶曲,这都是营造良好记忆环境的不错的选择。

四、有效整合,拓展思维。

新课标指导下的教学,注意学科间的融合,注意知识的迁移、整合。在文言文学习中,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手段引导学生进行迁移、拓展,比较、整合、联想等。

例如,教学《与朱元思书》,可用媒体显示郦道元的《三峡》中的片段、柳宗元的《小石潭记》中的片段、李白的《早发白帝城》等,来体会山水的奇,达到知识整合的目的。

教读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可迁移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比较“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与“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二句在表达感情方面的共同之处,来体会诗人对朋友的依依惜别之情。

五、知识归纳,节时省力。

第12篇

G633.3;G434

多种传媒手段的综合运用。通过图像、画面、声音、动作的综合运用,展示一幅立体的全方位的视听形象,把语言文字转化为视听形象,这是电子传媒文化时代的一个主要特征。同时因为它具有的可视性、可听性、直观性的优点,而被请进课堂,这无疑使语文教学,尤其是古诗文教室,走进了一个新时代,语文学习也步入了一片新天地。

对于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古诗文教学,大家运用比较熟悉。但是对于叙事诗,如果只依靠教师语言的描述是不够的。那只是一种被动的接受,往往效果不好,学生学起来感觉无趣。但是通过课件动画再现出来,使课件变得具体可见,教学成功率就会大大提高。教师可以根据教学需要,利用网络中的信息资源,调用素材库中现存的资料如影片、音乐、录音、动画、图片等,解决教学难点。比如我在执教杜甫的《石壕吏》时,就诗中所写故事、所描场景动手制作了一个再现当时吏捉人的动画。学生观看后,再让他们结合诗的内容和人物的性格以及作者所流露的感情进行模仿表演,课堂气氛一下活跃起来:学生主动的理解字词句、认真领会课文内容,对表演者进行积极的评价,发现了作者行文的巧妙。从而使课堂收到了良好效果。

朗读一直是我教学中的重要手段,古诗文教学当然更离不开读。怎么读?你读的再好,没有氛围大部分学生感觉一般,有了音乐,那种氛围就出来了。读《小石潭记》配上悠远的古曲,读《三峡》配上《渔舟唱晚》,读《观沧海》配上《高山流水》等更多时候我们让学生自己制作配乐朗诵在课堂上展示,学生的兴趣会更浓,理解也更真切。古代诗歌具有对仗工整,平仄押韵,琅琅上口的特点,最适合吟唱。在古诗教学中,恰当运用多媒体手段,指导学生反复朗读、吟诵,把声音的高低、节奏快慢、语势强弱、轻重以及语调的抑扬顿挫读出来,有助于学生身临其境地体会作者的感情,加深对古诗的语言文字的理解,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如我在教完《登幽州台歌》后,播放了陈子昂登幽州台的的图片,让学生目睹了陈子昂登幽州台姿态和环境,然后再让学生听配乐的课文录音,接着让学生伴录音轻声读,跟录音大声读,反复练习。这样,学生读起来既感情真挚,又抑扬顿挫。最后,让学生进行配乐朗读。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对读的兴趣,也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的多种感官作用,最后,我把学生的朗读录下来,再放给他们听,让他们跟课文录音比一比,自己评一评。学生找到了差距,练得更欢了。同时,对理解古诗内容,体会作者思想感情有着很大的帮助。

多媒体进入课堂,通过图像、画面对课文内容进行阐释、印证,帮助学生理解文章内容,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可以起到很好的作用,尤其是在文言诗文的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创设情境,可起到较好的铺垫、造势、渲染、引领作用。例如:古诗《孔雀东南飞》的教学,一开篇,就是“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起兴,以引出下文刘兰芝与焦仲卿的爱情悲剧,但由于时代原因、年龄原因,学生一下子不可能就进入到一个悲剧气氛当中,这时,就可先来段越剧“梁祝化蝶”的最后几段画面,同时配合小提琴协奏曲《梁祝》结尾时那段如泣如诉的凄惋动人的乐章,学生一下子就能感受到那种悲伤的气氛,在这种气氛之下理解课文效果无疑是非常好的。

古诗用词非常精炼,一词一句都经过作者的千锤百炼所至,因此抓住重点字词分析理解句意是古诗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传统的古诗教学采取的大都是“串讲法”。教师滔滔不绝的讲解,使学生的思想感情为之窒息,同时教师只能讲出自己理解的意思,智力因而枯竭,学习成为负担。而现代多媒体辅助教学能克服时空限制,通过行、声、光、色等形式,将抽象的语言文字转化为直观、形象、具体的视听文字,这样有利于学生抓住诗中的诗眼或者含义深刻意义的词语,反复推敲、理解、体会语言文字的妙处。

与常规手段相比较,多媒体可以加大课时的容量,这已经是不争的事实。比如我在讲郦道元的《三峡》这首诗时,课前,我用了大量的时间,准备了一些课件。课堂上,我只要点击鼠标,就能在短时间里使学生看到清晰的画面、逼真的录像……避免教师动手操作教具时的手忙脚乱和顾此失彼,从而赢得了教学时间,提高了教学效率。一节课中,我既完成了诗句理解和朗读、背诵训练,又对学生进行了作者简介、诗句评析和作者其他作品的欣赏,使学生提高了朗读水平,增强了审美。色彩渲染意境。“色彩的感觉在一般美感中是最大众化的形成”运用这种形式能渲染古诗词的意境。选择色彩时一方面掌握色彩变化,理解色彩情感。一方面.配置色彩主调,考虑色彩效果。每首诗词均有既定的色彩主调。设计时只要紧扣这种主调,则可渲染烘托其意境。例如表现春天的耕种用绿色做主调,会令学生具有“春风又绿江南岸”之感;表现夏天的火热用橙色做主调,能使学生觉得“赤日炎炎似火烧”表现秋天的火红,用金红做主调,可让学生仿佛看见“一道残铺水中”;表现冬天的严寒用冰雪做主调,将使学生感到“铁马冰河入梦来”。

选择不同的多媒体信息技术教学,其根本目的是为了教学过程和教学结果的最优化,这也是进行正确选择的首要原则。这就要求我们教师深入钻研古诗文,准确把握重点、难点、考虑那些内容环节宜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用什么样的多媒体教学手段效果好,什么地方该用, 什么地方可以不用。不能只图表面的热闹和形式的新颖,而忽视实际教学效果。在古诗文的教学中,同时运用多媒体技术创设情境,还可起到较好的铺垫、造势、渲染、引领教学的作用。爱因斯坦有句名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浓厚的兴趣,强烈的求知欲,是学生获得学习成功的关键之一。多媒体以其特有的感染力,通过文字、图画、声音、动画等形式对学生形成多感光刺激,能够迅速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唤起其学习兴趣,从而使学生产生学习的心理需求,进而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