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3-09 00:17:0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校长德育总结,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树立以人为本的新的发展观。学校党支部充分发挥领导作用、政治核心作用和保证监督作用,各职能部门和工会、共青团、少先队等组织在党支部领导下密切配合,学校已形成了较强的凝聚力,全体教职工铸师德、练内功、强化育人意识、优化育人环境、依法执教,做到了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
学校成立了德育工作领导小组,由校长、党支部书记任组长、分管副校长任副组长,政教正、副主任、团委书记、少先队总辅导员、学生工作负责人等任组员。领导小组依据上级精神和本校德育的特点,宏观制定了学校德育工作的内容、实施、考核、保障、表彰等制度。 德育处在组织制定工作计划、实施德育工作、考核总结工作时注重了既全面贯彻《中学德育大纲》《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市中小学生礼仪常规》,新的《中小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又充分体现农村中学的德育特点。
学校对班级实行量化考评,通过住校生例会、周末管理等形式强化住校生管理并取得突出的成绩。学校聘请了派出所所长任法制副校长,长期和社会各方面配合整治校园周边环境;举行家长会多次,有效的实现了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密切配合。
学校德育工作既有宏观的思考,又有微观的实践,强调“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的德育工作思路,学校德育工作以活动为载体,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开展各类活动百余次,如第七届艺术节、第二十三届田径运动会、主题班会活动月、评优推先活动等。组织开展德育各种改革和德育科研,成功举行“竹篙中学第十二届德育理论研讨会”。对每一个学生实行德育个体评价制度,评价面为100%,学生良好行为的养成率达93%。
学校成立了德育工作领导小组,由校长、党支部书记任组长、分管副校长任副组长,政教正、副主任、团委书记、少先队总辅导员、学生工作负责人等任组员。领导小组依据上级精神和本校德育的特点,宏观制定了学校德育工作的内容、实施、考核、保障、表彰等制度。 德育处在组织制定工作计划、实施德育工作、考核总结工作时注重了既全面贯彻《中学德育大纲》《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市中小学生礼仪常规》,新的《中小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又充分体现农村中学的德育特点。
学校对班级实行量化考评,通过住校生例会、周末管理等形式强化住校生管理并取得突出的成绩。学校聘请了派出所所长任法制副校长,长期和社会各方面配合整治校园周边环境;举行家长会多次,有效的实现了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密切配合。
学校德育工作既有宏观的思考,又有微观的实践,强调“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的德育工作思路,学校德育工作以活动为载体,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开展各类活动百余次,如第七届艺术节、第二十三届田径运动会、主题班会活动月、评优推先活动等。组织开展德育各种改革和德育科研,成功举行“竹篙中学第十二届德育理论研讨会”。对每一个学生实行德育个体评价制度,评价面为100%,学生良好行为的养成率达93%。
学校成立了德育工作领导小组,由校长、党支部书记任组长、分管副校长任副组长,政教正、副主任、团委书记、少先队总辅导员、学生工作负责人等任组员。领导小组依据上级精神和本校德育的特点,宏观制定了学校德育工作的内容、实施、考核、保障、表彰等制度。 德育处在组织制定工作计划、实施德育工作、考核总结工作时注重了既全面贯彻《中学德育大纲》《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市中小学生礼仪常规》,新的《中小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又充分体现农村中学的德育特点。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后,基础教育面临日趋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社会各方提高教育质量的要求,向中小学的办学提出了新的挑战,客观上促使学校管理日趋规范、科学、合理,进而对学校领导者———校长的专业素养及其工作提出了专业化的要求。教育部新近颁布的《义务教育学校校长专业标准(试行)》(以下简称《标准》),为我国中小学校长全面开展学校管理实践和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提供了明确和具体的行动指南。在《标准》有关校长专业职责的基本内容中,“营造育人文化”部分首先列明的“专业要求”是:“把德育工作摆在素质教育的首要位置,全面加强学校德育体系建设”(《标准》第11条)。这不仅表明德育工作在学校“营造育人文化”中的首要位置,也是对《标准》所设定的“以德为先”基本理念的回应和落实。保障德育工作的有效实施,为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良好的素质基础,无疑是中小学校长责无旁贷的道德使命,也是坚持正确办学方向的必然要求。为履行这一专业职责,在进入21世纪第二个十年的今天,中小学校长必须以专业理解与认识创设和优化学校德育环境,以专业知识与方法组织和领导德育具体工作,以专业能力与行为开展德育活动和应对德育工作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以获取德育实效。
一、以专业理解与认识创设和优化
学校德育环境现代社会,作为专业化组织的中小学,在其所涉及的教育教学、组织管理、行政事务等诸多方面,德育工作居于优先的位置,这是由学校组织“育人”的基本职能所决定的。中小学校长作为学校教育教学和行政工作的全面负责人,以专业理解与认识创设和优化德育环境,必须按照党和政府有关学校德育工作的方针政策,通过整合学校、家庭和社区的教育力量,努力创设优良的育人环境,为实现学校德育目标奠定良好的基础;培育学生正确的价值观、良好的道德品质与行为以及人文精神和团队合作能力,使学生的人格与个性健康成长。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和完善,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社会群体中多元价值观存在,青少年学生个体自我意识张扬。在中小学办学的社会环境和学校内部成员的价值观念、工作学习态度以及行为方式不断变化的背景下,为了使学校德育工作得到全面坚实的支撑,校长必须“将学校文化建设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方面,重视学校文化潜移默化的教育功能,把文化育人作为办学治校的重要内容与途径”(《标准》第12条)。要发挥文化育人对德育工作的基础性和全局,对具体学校而言,最主要的就是育人环境的建设与优化。以学校硬件建设而言,“一切为了学生”,教育教学设施的布局、建设、调整与完善,必须以促进学生身心发展为本,以有利于学生的学习与生活为准则,创设引导与适合学生学习生活的优美环境和便利条件。从软件建设来说,必须从端正与优化教师的教风着手,为形成学生优良的学风和校风奠定基础。在一个开放的社会环境中办学,形形有悖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价值观与行为方式会以各种途径侵袭教师队伍,动摇教师的教育理想与信念,甚至改变教师的职业行为。为了给中小学生树立行为的榜样,校长必须规范、培育与维护教师的职业道德,营造教师自觉遵循职业道德的氛围,引导教师对职业理想的追求,鼓励提升教师形象的道德行为,遏制教师队伍中出现的败德现象,成为教师职业道德的守护者。课堂教学是传承古今中外优秀文化的主要载体,是学校德育的主渠道。鼓励教师探索和发挥课堂教学的德育作用,就需要校长在从参与教研组、备课组、年级组的备课、说课、评课等活动,到深入课堂了解师生教与学实际情况的过程中,自己头脑里必须有德育这根“弦”,引导教师自觉地探寻课堂教学与德育有机结合的方式方法。以实现教学科学性与思想性统一的理念,提示、指导与帮助教师关注和发掘各门课程教学中蕴涵的德育因素;以对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热忱,高度关注课堂教学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意义与教育价值的充分发挥;在校本课程建设方面,重视地域文化的重要作用。处在社会转型期的青少年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正愈益表现出多样化和个性化特征,“为了一切学生”,作为校长,无论学生成长过程如何曲折,都要以“不抛弃”、“不放弃”的执著,引导教师重视个性化的德育工作和个别教育,指导教师寻找打开“问题学生”心灵的钥匙,尽最大努力让问题消失在学校,而不是将之推向家庭和社会。在居民居住环境变化、家庭对独生子女过度呵护等的催化下,与工业化社会相伴生的所谓“孤独感”,在现今青少年学生身上表现得十分突出。学校的各种活动,要着重培育学生的人文精神和团队合作能力,让学生学会沟通、学会协作、学会关怀,才有可能使学生具备现代和未来社会所要求的健康人格和良好个性。毫无疑问,在开放的社会环境中,塑造适应时代需要的学生优秀个性品质,决不是单凭学校的引导与培养就能完成的。“为了学生的一切”,为最大限度地优化中小学生的外部成长环境,校长应当延伸德育的视野,为建设与完善学校德育体系,整合学校以外的各种教育资源,充分认识、发掘与运用家庭和社会生活发展变化中的德育因素,以充实学校德育的内容,丰富学校德育的形式,拓展学校德育的途径,创新学校德育的手段。学校德育工作是一项永无止境的事业,与时俱进是德育内容与形式的生命力所在。为此,要做好德育工作,就要求中小学校长必须在专业精神的追求上,具有“吾日三省吾身”的自觉,在借鉴其他学校德育工作先进经验的同时,时常反思自己的教育价值观和办学理念,回眸学校德育工作的历程,检视德育工作的思路,总结德育工作的成败,发现德育工作中的问题,探索德育工作改革之路。在学校日常工作中,校长要不断提醒自己见贤思齐,注重自身的道德修养,恪守道德行为规范,使自己的言论和行动成为师生员工的楷模。
二、以专业知识与方法组织和领导德育具体工作
长期以来,中小学的德育工作确实存在着诸多问题。时代的变迁,使一些思想政治工作的传统观念和曾经行之有效的方法正面临一系列挑战,长期搭载于任务型工作之上的“大一统”的德育方法,遇到了空前的阻力,甚至一些曾被奉为经典的德育工作理论与做法也在实践中逐渐减弱了以往的成效,陷入“老办法不灵”“硬办法不行”的困境。尽管不少学校在德育工作的内容与形式方面,进行了大量的探索与实践,但许多经验和做法往往具有明显的局限性并充满争议,形成了所谓“新办法不明”的状况。受某些思想政治工作传统的影响,或受所谓社会新潮的感染,很多学校的德育工作可归为这样几类:一是政治动员型,即将学校德育活动当作政治运动来进行。虽然随着时代的变迁,其表现形式有明显改变,如用多种现代技术手段把德育专题展示活动包装得“花团锦簇”,令人眼花缭乱,但“领导动员,层层表态,典型宣讲,人人发动”的“人民战争”模式并没有改变。表面上轰轰烈烈,但理想、态度、情感、价值观等因素并没有成为内在的活动目标,既然没有渗入活动内容,也就没有因此进入学生的头脑,更难以产生行为上的效果,热热闹闹过后,鲜有德育实效痕迹。二是刻板循旧型,上级教育行政部门要求开展什么样的教育活动,学校就怎样做,“拷贝不走样”,停留在统一要求的层面,止步于文件上的一般性规定,不去发现和研究德育工作中的具体问题,更不是根据时展的要求,主动去探索适合本校学生具体实际的德育工作新内容与新形式。三是平庸媚俗型,把学校德育活动装扮成“演出秀”,许多活动内容与形式追随社会流行,模仿演艺时尚,这种“跟风追潮”将崇高依附于平庸、升华寄托于媚俗,如此,试图取得德育的实效,岂非缘木求鱼?因此,在学校各项工作中,德育就难以避免陷入“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尴尬局面。要取得德育的实效,既不能将德育等同于政治宣教,也不能将德育简单混同于时尚化的文体活动,更不能迎合低俗,应让德育回归德育。《标准》第14条要求校长“广泛涉猎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具有良好的艺术修养和相应的艺术欣赏与表现的知识”。中小学校长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主持者和责任人,首先应当从专业的角度去理解与掌握领导德育工作所必须具备的知识与方法。这些知识与方法主要属人文社会科学的学科领域,分布面广,内容丰富。在政治学和伦理学领域,如党和政府有关学校德育工作的方针政策,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准则与规范,等等;在教育学和心理学领域,如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特点与规律,课程教学在学生思想品德形成中的作用,艺术和体育对学生良好个性成长的意义,心理健康教育的一般原理和方法,等等;在管理学领域,如少先队、共青团、班主任等在德育工作中的作用,人文精神和团队合作能力对培养合格公民的意义及其培育方法,学校、家庭和社区对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影响与作用,学生综合评价的原理和方法,等等。理解和掌握这些基本知识,是校长能够把握现阶段学校德育工作方向、驾驭德育工作进程、提升德育工作水准、取得德育工作实效的基础,也是衡量校长专业化水平的重要标志。现阶段,思想政治工作是中小学校长职业身份与角色行为的重要构成。把握与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从专业方法论的角度来衡量,就是要全面系统地了解和把握党和政府有关学校德育工作的方针政策的内容、要求以及变化的过程,这样才能抓住德育工作的关键,将德育落实在学校各项具体事务中。学校培育学生思想品德、良好个性与健全人格的各项工作,主要是通过教师的言传身教进行的。因此,校长必须了解和把握新时期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准则与规范,才能清晰判定教师可为与不可为的行为边界,明确应当倡导与必须遏制的言行,确定哪些是需要予以激励、哪些是不能放任的做法,提倡教师群体遵纪守法的行为、积极健康进取的氛围、严谨科学正确的教风,保证教师不仅是学生学业上的导师,也是其人生成长的导师。中小学作为培育未来社会合格公民的场所和青少年学生成长的具体环境,必须以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特别是集体主义、爱国主义去教育青少年学生。但这是一个“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潜移默化的文化感染与熏陶过程。为此,校长应当“了解校园文化建设的基本理论,掌握促进优秀文化融入学校教育的方法和途径”(《标准》第15条),要深刻理解以人文精神和团队合作能力为重要内涵的校园文化对培养合格公民的意义,并以此引导学校文化的建设,通过多姿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拓展德育工作的途径,增强德育工作的内涵。学校德育工作的对象是成长中的青少年学生,正是这种特殊性,使学校德育区别于当今社会其他组织的思想政治工作。《标准》第16条要求校长“掌握不同年龄阶段学生思想品德形成和健康心理发展的特点与规律,了解学生思想与品行养成过程及其教育方法”。为此,校长必须深入钻研相关的教育学与心理学知识与方法,特别是要了解和掌握现阶段青少年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特点与规律,将自己个体的实践性教育知识进行认真梳理、归纳与总结提升,构成既基于理论又源于自身实践的知识与方法体系,形成观察、思考、评价与谋划学校德育工作的平台。学校的主体工作是课堂教学,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怎样让教学起到德育主渠道的作用,达成“教书”与“育人”相统一的效果?为此,校长必须深入了解与把握各门课程教学内容与形式在培育学生思想品德中的特点与作用,为指导教师挖掘课堂教学的思想性与教育性打下基础。为了使中小学生得到全面发展,充分发挥体育与美育在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的促进作用,校长应当深刻了解和体验艺术与体育对学生良好个性成长的作用,从认知上改变学校只关注学生智育甚至只抓考试分数的状况。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青少年学生的心理健康逐渐成为影响其成长的突出问题,这是从传统农业社会向工业化社会转变以及经济与社会现代化进程中的必然产物,由于社会转型的急剧加速,这一问题变得格外普遍与突出。因此,学校要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校长就不能不去了解有关心理健康教育的一般原理和方法,从而为学校开展心理咨询、辅导乃至专业性的心理干预活动等,提供必不可少的理解与支持。中小学生作为未成年人,还处在父母等家人的监护下,随着社会生活的现代化以及家庭结构的变化,一方面,城市的部分家庭对孩子的影响愈益加大,而另一方面,在相当大的农村地区传统家庭对孩子的管束则日渐减弱;在网络时代,除了实体意义上的社区影响着青少年学生的成长之外,“虚拟社区”的影响力日益显现,学校要对学生思想与品行养成起到主导作用,正面临与日俱增的困难与挑战。在“育人”外部环境发生重大变化的情形下,校长更需要深入了解学校、家庭和社区对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影响与作用,为构设与选择相应的对策方略打下基础。
三、以专业能力与行为开展德育活动和应对德育工作中的问题
全面加强学校德育体系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知易行难”,面对纷繁复杂的学校德育工作,校长面临着如何将创设和优化学校德育环境的专业理解与认识、组织和领导德育工作的专业知识与方法,转化为在学校德育过程中,开展德育具体活动和应对德育工作中的各种问题的挑战的专业能力与行为。为了全面推进和落实党和政府有关青少年学生德育工作的部署,组织系统有序的学校德育过程,开展形式多样的德育活动,谋划行之有效的德育内容,以获取德育工作的成效,校长应当具有主导制订一系列德育工作规章制度的能力,从学校组织的特点,所在学校的具体条件、文化传统、师生的实际情况等出发,确定具体明确的德育任务,规定科学合理的岗位职责,激励精诚团结的团队合作行为等,才能形成完善的德育工作组织体系。从学校操作层面上塑造良好的师德,需要制订与实施维护教师职业道德的制度与措施,明确教学和行政等各项工作的规则、规矩和底线,令行禁止,使教师的职业操守得到制度性的保证,营造教师自觉遵循职业道德的氛围。在实行分科教学的现代学校中,作为领导者的校长不可能精通每一门课程,但校长应当有能力去领悟各门课程蕴含的德育因素,善于抓住典型事例,由点到面,引领与启迪教师触类旁通,举一反三,自觉地发挥课堂教学作为德育主渠道的作用,这是“促进优秀文化融入学校教育”的主要方法和途径。在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方面,校长应当能从课程的选择、主题的确立、内容的厘定、形式的编排等方面,或将民族的、地域的优秀文化传统融入其中,或反映时代先进的文化潮流,并更贴近学生学习与生活的实际以及适应青少年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使校本课程在德育内容系统化与课程化上起到重要作用。在组织与实施教师和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方面,校长要有计划地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环境建设,筹措配置相关的设施与设备,聘请合适的心理咨询专家和培养本校的专兼职人员,有针对性地选择心理健康教育专题,能够鉴别不同群体实施心理干预的方式与效果。学校作为学生成长的主要场所,集体性活动是学校存在的象征,它对青少年的成长乃至人生道路选择都有着重要的影响。《标准》第18条提出,校长要“精心设计和组织艺术节、科技节等校园文化活动,充分利用好重大节庆日、传统节日等有特殊意义的日子以及学校组织特有的仪式,开展主题教育活动”。为了使这些校园文化活动和主题教育活动产生德育实效,必须充分运用教育学、心理学等专业知识与方法,紧扣学校德育目标,精心选择具体内容,合理调度与配置学校的资源,灵活采用多种形式,变革与创新各种活动开展的操作方法和手段,维系和增强这些活动的感召力、凝聚力与影响力。《标准》第19条要求校长“建设绿色健康的校园信息网络,向师生推荐优秀的精神文化作品和先进模范人物,努力防范不良的流行文化、网络文化和学校周边环境对学生的负面影响”。现代社会工作和生活的信息化,对学校德育工作是柄“双刃剑”。网络文化固然对德育工作有消极负面的影响,但校长作为学校领导者,所要采取的行动是如何将网络文化的积极正面作用充分发挥,使“优秀的精神文化作品和先进模范人物”所体现的价值观与人生观,通过网络文化的便捷途径,不仅进入青少年学生的“教室”,更可以快速“入脑”和“入心”,以增强德育的时代性、现实性和感染力。为提高现阶段德育工作的效果,校长必须倾全力建设健康积极进取的学校文化,并使之成为校园信息网络的主流,如此,才能构筑起防范不良的流行文化、网络文化的“防火墙”。现阶段学校的德育工作是全方位的,校长需要从学校整体管理的视野,认识少先队、共青团、班主任等在德育工作中的作用,使之相互配合,浑然一体,形成学校内部的德育工作网络。《标准》第20条提出,校长要“凝聚学校文化建设力量,发挥教师、学生及社团的主体作用,为共青团、少先队、学生社团、班集体活动开展提供必要条件,保证活动时间”。在学校团队工作等方面,校长要能够对少先队、共青团、班主任工作等的具体活动方案进行指导,提出修改和补充完善的意见和建议,对他们的工作过程提供实质性的支持与帮助,并对团队、班级等开展的各种活动作出科学恰当的评价。对于内容与形式多样的学校德育工作,为使之行之有效、持之以恒,校长还应当主持建立完善的监督、检查、考评和奖励制度,使德育工作在进行过程中得到控制与反馈,并进行必要的效果检验和合理的评价判断,以选择适合本校学生实际的德育内容与形式,等等。在挖掘校外教育资源,创建学校、家庭和社区有效合作的德育工作网络方面,则要求校长具有:良好的对外交往能力,以塑造学校的社会形象与品牌;良好的沟通能力,以争取他人对学校德育工作的理解与支持;优秀的协调能力,有机整合相关部门与个人的教育资源;较强的组织活动能力,适时向社会展示学校师生的精神面貌和道德风采。
作者:魏志春工作单位: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管理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大家好!
时间如流水,今天我在这里向各要总结汇报一年来的任职情况,请大家评议、指正。
一、合理定位--校长的助手、中层的向导、教师的伙伴
定位准确是职能发挥的前提。我坚守一个理念,那就是要合理定位自己,做到不越位、不缺位、不错位。我首先是校长的助手,准确把握校长的工作思路,并努力为校长的决策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其次是中层的向导,为中层干部的具体工作提供简便易行、具有可操作性的指导性意见,减轻他们的工作压力;然后,我还是教师的伙伴,了解他们的工作特点、肯定他们的工作成绩,解决他们工作中的一些困难。一直以来,我都这样定位着自己的角色,并为之努力。
二、真抓实干--分管工作用心干,临时性工作乐意干
1、德育工作抓常规,求实效
根据学校安排,我分管学校德育工作、艺体工作、卫生科技调度安排、均衡县创建工作、卫生城创建工作。虽然时间已接近岁末,学期已接近尾声,但“在其位,就必须谋其政”。责任重大,不敢有丝毫懈怠。完善了德育网络,加强了队伍建设。加强德育队伍的建设,举办了班主任经验交流会,搭建平台,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其次:强化了常规管理,提高了管理要求。德育工作千头万绪,唯有提高要求抓好常规,才能营造良好的德育氛围。加强了校园和教室文化的建设、推进了校园环境卫生的整治工作,丰富了德育活动,提升了德育实效。临时性工作乐意干,尽心尽力、从不推诿。积极协调学校和家长的沟通。
2、学校工作一盘棋,需要顾大局、识大体,我在做好本职工作之余,坚持与大家互相尊重、互相配合,服从组织安排,有较强的民主意识,做事敢负责任,从不推诿,只要领导指示,老师建议都乐意接受,并认真做好。我除了上好课,完成分管工作之外,还积极做了一些其他临时性工作,如协调上下级关系,维护教师稳定,搞好迎检工作等,工作中不计名利、不计报酬,不计得失。
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下午好!天印高中20__—20__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总结表彰大会现在开始!
全体起立,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请坐下!
老师们、同学们,自九月份习惯养成月到十月份的校风建设月到本月的总结表彰月,我们共同走过了近三个月,近三个月来,全校上下紧密团结在校长室周围,全校师生同心同德,抓管理研教学推自主学习,教育教学教研取得了一项又一项成绩,实现了一个又一个突破:对学校的发展我们增添了几分信心,对同学们的未来我们多了些美好的期待。成绩里,我们获得了许多工作和学习方面的宝贵经验,让我们不断坚信“团结拼博、吃苦耐劳、敢于争先”的天印精神的价值;不足中,我们吸取着教训,不断反思,继续实践,让我们更加坚定“天生我材、天道酬勤”的天印校训的正确引领。为总结经验,激励先进,赶超先进;为激发斗志,鼓舞士气,进一步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为争取辉煌的业绩,推动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今天下午三、四节课我们高一年级和高三年级1800多名师生齐聚在这里隆重举行期中总结表彰大会。
今天的大会有六项议程:
一、教务处张宁海主任作期中教育教学工作总结发言
二、德育处孙学斌主任宣读期中各类表彰决定
三、为获奖学生代表颁奖(学习类--——各班学习委员、常规类——各班班长)
四、高三年级学生代表高三(4)班姜超同学发言
五、高一年级教师代表汪云老师发言
六、最后请周飞虎校长讲话 学校后期工作具体要求
大会进行第一项,请教务处张宁海主任作期中教育教学工作总结发言;大家欢迎!
大会进行第二项,请德育处孙学斌主任宣读期中各类优秀学生表彰决定;大家欢迎!
大会进行第三项,颁奖仪式;
由于时间关系,所有获奖的同学就不一一上台领奖了,分两类:学习类(杰出奖、优胜奖、超越奖)请各班学习委员代表获奖同学上台领奖,高一(1-8,9-16)和高三(1-9,10-18);常规类(仪容仪表、文明守纪、爱班爱岗、和谐宿舍)请各班班长代表获奖同学上台领奖,高一(1-8,9-16)和高三(1-9,10-18)。奖品由各班班长明天中午到德育处领取,另明天午休时间由德育处组织,以班级为单位,各班获奖的同学依次到塑胶运动场拍照片,并本文来源:文秘站 以展板形式进行表彰。
老师们、同学们:让我们再一次以热烈的掌声对全体获奖同学表示祝贺!希望你们再接再厉,不骄不躁,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希望其他同学在离期末考试两个月多一点的时间里,振作精神,奋起直追,争创佳绩。
大会进行第四项,请获奖同学代表高三(4)班姜超同学发言
谢谢姜超同学的精彩的发言,20__年我们学校创办,现在座的高三937名学生是学校建校时招收的第一届学生,两年半来,你们与学校共成长、同发展,你们各方面的表现一直很优秀。还有193天你们就要参加高考了,希望你们勤奋耕耘,充实愉快的度过美好的高中学习生活。希望全体同学积极行动起来,制定好切实可行的学习计划,向好的习惯要成绩,不断挖掘自身潜力,不断超越。
大会进行第五项,有请教师代表高一年级汪云老师发言,大家欢迎!
感谢汪老师的精彩发言!在我们学校,还有很多像汪老师一样扎实工作的年青老师,你们是学校宝贵的财富!我提议让我们再一次以热烈的掌声向辛勤付出的教职工们表示感谢!
老师们,同学们:在天印这块神奇的土地上,我们的老师用汗水去播种希望,我们的学生用苦读去收获理想;正是因为有这样一个优秀的师生群体做榜样,一个净化、美化、文化的爱心校园正逐步形成。作为天印人,我们有责任行动起来,为美好的明天而奋斗!
大会进行最后一项,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周校长讲话!
根据20xx年德育工作的要点,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工作中确立了一种意识: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抓牢两条线:养成教育,班级常规管理。确立与新时期新形式要求相适应的德育理念,坚定不移地推进每一位德育工作者的育人方法的改进。
一、明确职责,保障各项德育工作有效开展。
学校确立了以陶校长为组长,分管校长刘校长为副组长,德育主任和辅导员老师为组员的德育领导小组。开学初,大队委组织大队委员开展竞争上岗。同时进一步完善了德育工作档案制度,学校重大事件快报制,完善德育先进班集体,个人评比制度,使德育工作制度化、规范化。
二、抓班主任建设,促师德师风建设
根据学校工作安排,重视班主任工作的指导与管理,班级配置了配班老师,并为新教师开展师徒结对活动,进一步明确班主任:职责填好《班主任工作手册》、通过每周的常规训练,促使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通过中队活动、晨会课教育,强化班集体建设。注重特殊学生的帮扶,作好成长记录。通过班主任沙龙,交流身边的育人故事,总结良好的德育经验,挖掘树立优秀的德育典型。在每期的家长学校中,让学生、家长一起参与到师德师风的评比过程中,填写好反馈表和问卷调查表。
三、突出重点,以养成教育和班级管理为突破口,浓郁育人氛围。
根据各年级段学生的特点,进一步落实《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广开渠道强化小学生的基础道德和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我校还制定了《晨阳小学日常行为规范》,以五项常规竞赛为抓手,由条线分管,将此和班主任月考核挂钩,通过每周的常规训练重点的反馈,国旗下事迹介绍,橱窗宣传,对学生的常规行为训练有效到位。学生是在活动中成长起来的,本学期我校开展了晨阳小学绿色家园特色活动,充分利用社会教育资源,发挥优势,积极开展教育实践活动,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优化学生成长的环境。制定了具体制度和评比标准,开拓了学生的视野,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此外,推普周系列活动,爱牙周活动、法制教育系列活动、科技节系列活动,更是层出不穷。
很荣幸接到谢校长安排的德育工作汇报任务,短短五分钟时间,让我们一起来梳理一下本学期来,我校德育工作的点滴。
首先德育处在谢校长的带领下坚定不移地以“仁爱教育”战略推进素质教育,坚持以人为本,创新德育工作方式,以仁爱精神培养为重点,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开展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让学生在人文化的教育环境中陶冶高尚的情操,逐步提高人文素养和道德修养,形成科学的世界观、高尚的人生观和正确的价值观。现将德育工作的一些做法总结如下:
一、以德育活动为主体,注重体验感悟。
“教会学生做人”是德育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搬入新校以来,我们以仁爱教育思想为指导,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以德育实践为主体,将德育工作寓于丰富多彩的活动之中,让学生在活动和实践中体验感悟,从而提高道德素质和人文素养。
1.节日、纪念日主题教育。如:植树节、三月学雷锋活动、清明节祭扫烈士墓、感恩母亲节、家长会展示活动等等。
2.文明礼仪常规教育活动。从认知和行为两个方面对学生进行教育和引导,让学生在活动中增强文明意识。要求学生从学习和生活的细节做起,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如:在升旗仪式中进行文明礼仪教育,在红领巾广播站中进行文明礼仪教育,在班会课中进行文明礼仪教育。
3.进行各种比赛类活动。德育处制定各种比赛方案,丰富校园生活,培养学生能力,发展学生个性,陶冶学生情操。
4.社会实践教育活动。如:让学生走出校园,月假中制定劳动实践作业,利用星期天在校时间进行实践活动等,使学生在实践中得到锻炼成长。
二、重视德育队伍建设,强化德育意识。
加强了班主任培训与指导工作。定期或不定期地加强班主任培训工作。开学初并对各班的班级管理提出要求,使其做好规划,对班主任每月工作进行总结,并对下阶段工作作出部署。每月根据学校的各项检查情况对班主任工作进行考核。
三、大力加强安全教育和心理教育。
利用大型集会、班队会,晨会、安全知识讲座、心理讲座等渠道,加强学生安全教育和心理教育,不断提高学生心理健康以及生活和自我保护能力。每月的安全隐患排查必不可少。
四、招生工作形势喜人。
本学期我们的招生工作形势很好,非常火爆,到昨天为止已招生678人,远超去年同期。我们的罗主任除了招生厉害,同时留生也很牛,因为每个孩子都很怀念我们罗主任讲的故事。
关键词:德育德育体系德育网络德育顽症特殊群体留守儿童家庭教育过程评价
一、分析德育现状,拓展德育课题
学校在规划重点课题“学校整体性德育体系构建研究课题”中,对“中学的德育现状究竟如何”进行了大量的调查和深入的分析。调查分《教师问卷》、《学生问卷》和《家长问卷》,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法,选取双路中学原一年级173人,原二年级149人,原三年级165人;选取与学生样本相关的任课教师、班主任及学校德育干部、校领导25人。调查结果均通过统计对比分析。这项调查结果比较准确地反映了以前双路中学德育工作的实际情况,对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学德育工作,提供了现时的着眼点和着手点。为此,我们对这项调查结果与分析特别予以总结。
调查结果1、德育要求缺乏一贯性
德育目标内容缺乏一贯性。德育工作必须要有明确的德育目标和要求,也就是说,通过教育要促使受教育者成长为具有何种道德品质的人。变动不居的德育要求,使得德育工作总是浮在表面,难以深入下去。如果倡导的德育目标总是变来变去,就很容易滋生浮躁的情绪和急功近利的工作作风。这种尚处于“他律”阶段的道德行为,一旦脱离了外在的控制,很容易倒退到最初的状态。
调查结果2、重智育轻德育的倾斜价值取向
重智育轻德育的现象成了一种普遍的倾向。从过去的“只要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到今天的“出国热”、“电脑热”,人们的意识中或多或少都有些看重知识,看重分数的倾向。家长只关心子女的考分而漠视思想道德品质,高校录取新生也只看考分而淡化品德表现。社会需要、就业压力、高收入的回报,以及家长的投入与期望等原因,都不可能从根本上改变升学竞争的压力,这就使学校德育工作受到巨大的牵制。在很多学校,德育处于智育的从属地位,评“三好”常常是“一好”代“三好”,德育工作的整体性、完整性及渗透性都不能在学校工作中有所表现。因此,德育工作总是流于形式,而很少落实到学生道德行为的改变上来。
调查结果3、家庭、社会与学校德育步调不一
学校德育是德育教育最重要的方式。但是,学校内部的德育环境建设由于受物质条件的制约普遍比较落后。而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各种影视、娱乐场所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学生社会生活的领域迅速扩展,大量家长长期外出打工,单亲家庭的出现,无不使学生的成长脱离了家长的正确引导,这给学校的德育工作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学校德育侧重于正面教育,灌输的是真、善、美的东西,而学生在家庭、社会却耳闻目睹了许多光怪陆离、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这样,学生一旦走出校园,感受到多彩多姿的社会时,便会感到学校、老师灌输的思想信念、道德情操显得多么单薄、多么脆弱,以至于出现了“学校辛辛苦苦教育五天,抵不上学生回家两天”的状况。
调查结果4、教师思想不统一,共识没达成,德育体系没构成。
教师比较重视对学生进行道德知识的灌输和教育,忽视学生在德育中的作用,忽视作为独立个体,有着巨大发展潜力和个别差异的、有智慧的、有情感的人的存在,忽视了学生个人存在学生知、情、意、行不能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起不到共同发展的作用。各个环节、部门在对德育的认识上没有统一思想、达成共识,构成德育体系,形成德育氛围。
实验研究表明:改进我校的德育工作,重新树立学校在社会上的良好形象,已成为摆在面前的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学校经过认真分析,确定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坚持德育工作前瞻性原则,“以人为本”,树立德育的核心地位,坚持面向全体学生,确立“抓基础、严管理、重建设、讲实效、创特色”的工作思路,以整治学风,培养良好学习习惯为德育工作重点,逐步完善教师德育队伍建设,不断扩展德育的深度和广度,完善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三结合”网络,构建符合时代要求的学校德育体系,实施德育的现代化、科学化,不断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二、建设教师队伍,形成育人环境
教师是学校教育的主要引导者,在不断的探索实践中,我校逐步形成了以“学习研讨——实践体悟—反思重建”为主要抓手的新型教师队伍建设基本思路和策略。
1.抓学习研讨。“整体构建学校德育管理体系研究”推广实验,要求从校长到教师的整个教育观念进行全面更新,形成一整套以学生的终身学习和主动发展为基础、以生命观为核心的涵盖着目标、价值、对象、活动及管理的现代教育观念系统,并通过积极的研究性实践,将理念转化为校长、教师的不断创新的教育教学和办学行为。因此,学校提出了“以人为本、面向全体、立足终身、管有特点、教有特色、学有特长”的办学理念。
2004年刚进入实验,学校便把主要精力投入到组织教师系统学习构建学校德育管理体系的理论上。学校把我校的《学校整体性德育体系的构建研究》的开题报告和《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全部内容复印,装订成简易小册,发给实验教师人手一份。在经过了一个阶段的初步学习后,为了进一步提高教师学习和感悟的实效、进一步营造学习氛围、丰富学习形式,学校通过交流、辩论和研讨,起到相互交流相互启发、相互提高的学习目的。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学校还组织了多次专题学习研讨活动。
2.抓实践体悟。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和教学能力的提高,理论学习是基础和前提,但光凭看专著、学理论,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要通过自身的实践和体悟,才能逐步达到观念的内化和迁移,并将内化了的教育理念转化为具体的教育教学行为。因此我校实验课题开题以来的推广实验中,十分注重抓教师的实践体悟,一方面充分关注日常的课堂教学,通过班级的班团活动来具体指导和掌握教师日常德育管理实践的状况;另一方面,学校经常开展各种形式的专题研讨活动来强化教师的实践体悟,每学期以学科组为单位开展一项专题研讨,人人上德育研究课、个个班级召开主题班会,丰富的经常性的有指导的实践活动,为教师的成长提供了坚实和宽阔的舞台。
3.抓反思重建。“学校整体性德育体系的构建研究”非常注重教师反思和重建能力的培养。主动的反思习惯、良好的反思和重建能力,是教师自我持续提高与主动发展,成为“智慧型”新型教师的一种重要途径。我校将培养教师的反思和重建能力与学校的德育管理工作紧密结合,作了积极的探索:一是进一步完善了学校不仅是育人的主阵地。而且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学校注重研究新时期校园文明建设的特点和规律以及教育发展的规律,研究学生的特点和成长规律;二是根据教师上交的“德育教育反思笔记”,校实验指导小组及时发现和捕捉教师实践研究中的“亮点”,并帮助其总结,形成案例或课题,开展个人特色项目的研究;三是充分发挥教研组在培养和提高教师反思重建能力方面的独特作用,在组内积极倡导经常性的集体反思和重建,并根据实验过程出现的问题确定新的课题研究,为德育课题研究提出了更多新的内容,学校各实验教师向学校课题组申报了14个子课题,研究的范围涉及到学校德育管理的各个方面。形成了良好的育人环境,因此学校课题指导王贤银校长提出了“让校园充满教育,让教育充满思想,让思想充满智慧,让智慧促进发展”的教育思想。
三、形成德育体系、完善德育网络。
在德育管理过程中,学校始终以全员育人为最高的目标。学校不断完善“健全网络——树立形象——升华精神——培育人才”的育人过程。德为人之魂。德育为立校之本。德育教育是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在德育工作中;学校健全了“一套班子十条线”的德育工作网络:“一套班子”,即学校德育工作领导小组(即校园文明建设领导小组全体成员),校长为组长,对全校德育工作负总责;“十条线”是:①校长——政教----班主任一一学生一条线;②校长——政教——文明岗——学生一条线;③校长——政教——班委会——学生一条线;④校长——团委——团员同学——学生一条线;⑤校长——教导处——科任教师——学生一条线;⑥校长——住管员——学生一条线;⑦校长——值周教师——值日教师、楼层值周教师——学生一条线;⑧校长——总务处——后勤工作人员——学生一条线;⑨校长——家长委员会——社会人事——学生一条线;⑩校长——法制副校长——社区——学生一条线。这个德育网络对全校师生施以多角度、全方位、立体式的管理和自我管理,教育和自我教育;收到了全方位育人、自觉育人的良好效果。到目前为止,学校已初步形成了全员自觉育人的良好氛围和风气。四、充实课题内容,探索德育举措
1、抓班风、学风的整顿与提高
(1)结合我校实情,制定我校“校风学风整顿提高活动月”实施方案
通过一段时间的实施,已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校风已得到根本性的扭转,但我们共同认为还有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特别是学风,没有真正落到实处。为此,我校又开展了学风达标活动,让我校的班风学风建设得到进一步的升华。
(2)结合校风学风整顿情况,制定了《双路中学学风达标活动方案》
针对校风学风整顿的状况,制定了《双路中学学风达标活动方案》。我校学风达标活动正在实施当中,我们相信,通过我们师生的共同努力,经过上述方案的实施,我校的班风、学风定能上一个新台阶。
(3)利用习会,学习我校自编的德育教材。《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德育小故事》《感悟人生》《社会经纬》《礼仪教育》等。
(4)加强班会课的研究,突出班会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五、找出德育顽症,关注特殊群体。
1)研究父母外出打工及单亲家庭学生、突出生的状况。
由于地方经济的发展不好,农民的生活水平较低,为了生活,许多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家里只留下老年人和孩子,这些孩子我们称之为留守儿童。由于家庭教育的缺乏,这些孩子已成为学校管理的一大顽症,在校突出生往往就是留守儿童中的一个群体。为此,我校把父母外出打工及单亲家庭学生的教育和突出生的教育作为一个专题进行了研究。
我校在校学生共463人,父母外出打工及单亲家庭学生人数为170人,占在校生的36.7%,个别班达到30人,占53.6%。
通过我校的课题组成员共同分析,一致认为父母外出打工及单亲家庭学生的教育存在以下不足:
①家庭教育的现状令人堪忧。在教育过程中受社会原因、教育原因、家庭影响等多方面原因,家长在培养孩子过程中表现出了溺爱型、专制型、放任型、期望过高型等。
②由于种种原因,造成孩子存在人格缺陷。如因贫穷带来的自卑而又敏感脆弱的性格;因教育失衡而导致的品质退化;因教育手段落后,信息闭塞而导致的心理失衡;封闭的环境导致的视野狭窄,思想保守宿命。
2)配合班风、学风的整顿与提高,针对突出生、父母外出打工及单亲家庭学生制定了一系列的转化、管理、教育方案。
1、通过师生共同评定,确定突出生。通过调查,确定父母外出打工及单亲家庭学生。
2、针对突出生的个性,做个别研究,对症下药。分析中学生的问题,也要像医生治病,诊断准确,然后才能对症下药。现在的社会是开放的社会,家庭、学校、社会中的各种因素都会影响他们的身体心灵和思想。其实,中学生的许多问题,往往可在家长身上或其他方面找到原因。俗语说的“有其子必有其父”。若一味追究学生的责任,往往会陷入与事无补的窘境。问题的原因找准了,解决起来就能做到有针对性。这里必须强调的是,家庭教育有规律,但没有人人适用、一用就灵的绝招。因为,每一个学生,每一位家长的情况(身体、心理、个性、思维等)都是有差异的。即使是一种好方法,不同的家长用于不同的学生身上,至少也要做一点因人而异的变动才能奏效。
3)联系家长,家校联合,共同加强对学生的管理。
1)家长联系,共同研究学生的个性及成长过程,分析其心理特征及行为特点,以便对症下药。
2)对特殊学生,发放家校联系单,每周五在校由班主任签名,反应该生本周在校情况,回家后由家长签名,说假期在家的学习及表现情况。
3)引导学生每周做好自查自纠,针对存在的问题,制定具体的目标及措施,对上周的情况加以小结。一式两份,一份班主任签名,带回家与家长见面,家长签名,以便家长了解学生在校的情况,家校联合,共同教育。一份上交政教处存档。
4)教给家长科学的育人方法,尊重理解与严格相统一,对于家长来说,不要求每个人都成为教育专家,但需要家长们能了解孩子成长发育中的规律,不然往往会做出一些违背教育规律的事情,产生不良效果。要引导孩子接触优秀的文艺作品,使孩子得到美好与享受,针对年龄观、审美观。和孩子共同制订新学期新打算,探讨如何交友问题及良好的学习方法等。六、改革德育教育方式,初探德育过程评价。
1、摒弃枯燥乏味的说理教育,我校组织了一系列的较为实用的德育教材,《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德育小故事》《感悟人生》《社会经纬》《礼仪教育》等。利用习会时间,专心学习这些德育教材,然后组织学生写心得体会,通过这些活动,受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得到了师生的一致好评。
2、改变传统的德育评价为期末一次性评价为月评,实行过程性评价。以便学生对自己的日常行为做好自查,及时调整不当之处。并制定《双路中学学生思想品德行为素养评价表》。
3、改变传统的表扬模式,将榜样与进步并重。每月一次的月评后,由班主任及全班同学推选一位表现好的同学作为榜样表彰,同时推选一位表现进步大的同学一样作为文明标兵进行表彰。充分发挥表扬这种教育方式的积极作用。
4、通过安全、礼仪等教育和活动,加大教育力度,培养学生的安全、文明意识,多方位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为全体学生发放《安全自救自护常识》;结合校本课程的开发,编写了《安全教育》和《礼仪教育》校本教材并组织实施,在《远安民间文艺》校本课程的开发中,征集采莲船唱词时将安全文明作为重点内容在“远安教育信息网”和师生中广泛征集。
七、延伸德育课题,促进教育发展。
我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我们学校的校训就是:“以德为行,以学为上”。学校建立了长久的有效的德育机制。具体做法如下:
一、健全德育组织
成立了以校长郝兴军为组长、副校长孟庆全为副组长、各年级主任为组员的德育领导小组。认真研究部署学校的德育工作,树立“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是学校教育的根本目标,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统领学校德育工作。
二、学科育人:主要以道法课为主,把思想政治教育、品德教育、纪律教育、安全教育、心理教育落实到教育的各个环节、落实到人,各教学科目必须渗透德育思想,做到全员育人、共同育人。加大德育课教师的考核力度,单独奖惩德育教师。
三、学校健全了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格局
1. 成立振兴中学家长委员会,定期召开家长会,开放校园,校长接待日等活动,做到家校共育。
2. 聘请茌平区公安局治安大队何涛为学校法制副校长,定期到我校举办法制报告会,提高学生的法制观念和守法意识。
3. 定期举办:“五老进校园”“戏曲进校园”“书法进校园”“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等活动做到社会育人。
四、管理育人
1.严格落实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
我校制定了《振兴中学学生管理条例》,《振兴中学班级工作评比条例》,《振兴中学学生素质评定制度》,包含了学生成长的方方面面,学生在校时间段,各项工作都有评比。这些制度维持着学生的日常管理。对规范学生的行为,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思想品德的塑造,对阳光学生的培养起了很大的作用。
2.学校的卫生都是学生自己打扫,校园内干干净净,自行车排放的整整齐齐。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和责任感有很大帮助。每周评选卫生、大课间、眼保健操、自行车的排放等方面的流动红旗,全校通报,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每周一通报,一月一总结,纳入班级考核,和班主任津贴挂钩,促进班级管理。
五、班主任队伍建设
一个好的班主任,就会有一个好的班集体,一个好的班集体,才能培养品德优秀的学生。所以学校狠抓班主任队伍的建设。
1.每年开学前精心挑选精兵强将组建班主任队伍。
2.抓好班主任培训
学校每学期开两次班主任培训会,既学习先进经验,也通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2. 选派优秀班主任、青年班主任外出学习,提高队伍整体素质。先后去上海华东师范大学、衡水二中、烟台鲁东大学,潍坊广文中学、昌乐二中、东营建文中学、齐河二中等地学习,让老师开阔眼界、提高管理水平。
六、活动育人(各项活动课程化)
1.《开学课程》每新学年开始,初一新生军训一周,培养学生的纪律观念和服从意识,规则意识。
2.《开学典礼 》狠抓学生入口教育。
3.《法制报告会》每学期定期召开一次。
4.《学生文明礼仪》教育培训。
5.《文明礼貌月活动》(学生倡议书或手抄报)
6.《重大传统节日》系列活动
7.《毕业课程》 每年毕业季搞大型的毕业感恩系列活动
8.《升国旗仪式》 每周一举行升旗仪式并国旗下讲话
9.《社团活动》
10.《中华传统文化大讲堂》
11.《经典诵读》 晨读弟子规 、阳光阅读大课堂
12.《心理关爱》学生心理疏导女生工作专题报告
七、环境育人
1.每班打造自己特色的班级文化,让学生自己动手,布置自己的学习环境,政教处定期对班级文化大检查,评选优秀班级。
2.打造校园育人环境
打造阳光教育品牌,花草树木整整齐齐,《中国精神》《警钟长鸣》文化长廊、宣传栏,宣传牌、电子屏内容丰富多彩。
3.坚持了几年的特色窗口形象镜:
把发生在校内外的先进事迹和发生在校内的不良现象拍下来,配上诙谐幽默的文字,好的表扬,差的批评,很受学生的喜欢和关注。起到了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的教育作用。
总之,学校一切活动都是为育人服务,培养阳光学子为目的,几年来,取得了丰硕的教育教学成果。
小学德育目标责任书范文(一)为了突出德育的首要地位,进一步做好育人工作,现与学校签订工作目标责任书如下:
一、目标任务
1、在校长的领导下,负责制定和组织实施学校德育工作计划,审定和督促实施年级工作计划、班主任计划。
2、抓好班级管理工作。定期召开班主任会议,学习先进教育理论和经验,指导班级积极开展创建文明班的活动,加强对学生的思想、学习、劳动、生活、卫生等方面的管理。
3、抓好学生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针对不同年级、不同层次、不同班级的学生特点,创造性开展学生德育工作,扎扎实实抓好困难生的转化工作,建立后进生档案。
4、组织教职工政治学习,检查教职工齐抓共管的德育情况,考察班主任和其他授课教师,对他们的奖惩、考核、评职提出意见。
5、抓好学生干部工作。定期召开班干部会,大力培养学生干部,指导少先队队会活动,充分发挥学生干部在自我教育,自我管理中的先锋作用。
6、抓好学生操行量化管理工作,建立学生德育档案,做好毕业生的政审工作;组织评选优秀学生干部和三好学生。
7、广泛联系家长和社会有关部门,充分发挥学校、家庭、社会一体化德育网络的育人作用。
8、抓好安全教育工作,开展交通、消防安全教育活动。
9、加强德育研讨,及时总结、推广先进事迹和经验,负责撰写德育工作学期、学年总结。
二、奖惩办法
该目标责任书执行结束,学校组织由校长任组长的目标考
核小组进行认真考核,其考核结果与年度考核和奖惩挂勾。
考核单位:盖郭小学
责任人:
20**年3月1日
小学德育目标责任书范文(二)一、指导思想
为了进一步加强学校德育管理工作,优化育人环境,全面推进学校德育管理责任的落实,增强德育管理人员的责任,遏制重、特大事故的发生,确保德育管理安全稳定,根据上级部门建立安全责任制的要求,特制定市一小德育管理工作目标责任书。
二、责任对象
班主任及相关教师为责任人。
三、落实目标
1.班主任全面负责德育管理及分工,抓好德育活动,健全德育网络。
2.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禁止体罚学生和变相体罚学生等现象发生。落实政教管理各项计划,扎实开展好生动德育、鲜活德育活动,如爱心工程、学生心理咨询等,创建学校特色德育体系。
3.抓好学生养成教育,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做到校园整洁、仪表规范、纪律严明、校风优良。使校园内充满青春活力,学生积极向上,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充分依靠党支部,发挥少先队、班委会的管理职能,开辟多种途径对学生进行管理、教育,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4.抓好班主任队伍建设。定期召开班主任会议,发现并弘扬先进的班级管理方法,总结和纠正管理中的不足,使班级管理井然有序,各有特色。
5.高度重视健康教育工作,增强学生健康卫生意识,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建立校园安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落实多项应急措施。
6.加强出入和门卫管理,禁止无关人员和机动车辆进入校园;学生每天有人员值日,严防学生违纪违规现象的发生,保障校内学生的安全,整治校园周边环境,清除校外青年对学生的搔扰。
7.配合后勤,加强消防、消毒和对教室、食堂及校园内活动设施安全隐患的排查,抓好安全生产教育月、119消防安全宣传日等系列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师生在紧急情况下的避险自救能力;楼道要保持畅通,课间操、放学、大型集会等楼道拥挤时间,有专人负责疏通。
8.建立安全卫生工作责任网络,层层签订安全工作责任状。将安全工作落实到人。
9.发生重大安全事故及时上报,并积极主动配合作好妥善处理工作。
四、责任追究
1、学校校园安全卫生工作实行责任追究制度。
2、校园发生安全事故,要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对造成重大财产损失和师生伤亡的恶性事件,将视其情节轻重给予党纪、政纪处分,情节特别严重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3、重大责任事故及时汇报后,主管部门应迅速作出反应,并采取果断处理措施,如因处理不及时造成严重后果的,应追究主管部门和经办人的责任。
学校校长:余荣达
责任人(签字):
20**年9月
小学德育目标责任书范文(三)为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提升广大教师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素质,提升广大青少年学生热爱祖国、积极上进、刻苦学习、朝气蓬勃等文明素质,根据新时期德育工作的新特点、新要求,特制定本责任书。
1、成立学校德育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健全校长负责德育工作制度,责任明确。学校德育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制定德育年度工作计划,将德育工作列入学校重要议事日程。校长定期召开专门会议,研究德育工作,解决学校德育工作中的重大问题。
2、按照课程设置标准开足思想(政治)品德课,各门课程充分发掘和利用自身的德育资源,在教学中落实好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课程目标。学校要保证德育经费的到位。
3、注重校园文化建设。有校纪、校规、校训、班风标志,在学校和实验室张贴名人名言图像。按规定张贴国旗图案和名人名言条幅、世界地图、中国地图、《学生守则》、《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等,每班有报栏、学习栏、图书角等。
4.积极开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适时组织学校德育专题研讨活动,及时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研究成果应用于实践,整体提升学校德育工作实效。以告别不文明陋习,做文明大方人、小手牵大手,你我共建美好家园等活动为契机,积极开展《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活动,积极推进法律进校园活动,充分发挥法制副校长的作用。
5、班主任要加强班级管理,有计划地开展德育活动,做好个别学生的教育工作,形成良好的班风,协调本班教师的教学工作,沟通学校与家庭、社会的教育联系,负责做好学生品德教育。
6、充分发挥学生会、校团委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引导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
7、积极开展忠心献给祖国、孝心献给父母、爱心献给社会、关心献给他人、信心留给自己的五心教育活动,引导广大师生员工胸怀祖国、奉献社会、关爱他人、孝敬父母、自信自强的高尚品德,增强中小学生爱党、爱国、爱社会、爱家乡、爱父母的责任感和自豪感,促进广大教职工和学生综合素质提高,不断形成正确的教育观、质量观、世界观、人生观和荣辱观,努力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新型人才。
8.长期开展师德师风建设工作,巩固作风建设成果。继续在广大教师中开展树师风、立师德、铸师魂教育活动,按照教师十不准的要求,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全面提高教师职业道德水平。
9、建立健全德育考评制度,各学校要建立健全对学生品德操行进行量化考评制度,并建立学生评估档案,将其作为表彰、奖励、处分的依据。
10、建立高效的信息报送制度。及时将德育创建工作中的重大事件,以信息的形式集中报送教育局法规股,并且利用媒体及时推介典型,实现德育工作的整体推进。
考核单位:**县教育局
签字:
责任单位: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抓住“均衡发展”和“提升内涵”两条主线,通过两校之间的交流与融合,实现两校间的教育理念共享、教育资源共享、管理制度共享、特色办学共享和发展成果共享,打造高质量高水平的发展共同体,加速两校的发展进程,为建设教育强县积累经验。
1、两校同发展、共进步,办学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显著提升,群众满意度超过95%,两校成为__市优质学校。
2、通过共同体建设,两所学校形成鲜明的办学特色。各校在建设高效课堂、推进有效德育、发展校园文化诸多方面形成自己的品牌。
3、两校教师通过业务上交流,思想上沟通,工作上合作,不断提高业务素质,名教师的比率在全县处于领先位置。
4、通过校际间共同组织教育教学活动,拓展学生发展的空间和舞台,为所有学生提供更加适合自己的教育,让他们健康快乐成长。
5、统筹校本课程建设,设置两校共享的校本课程资源,建设优质的校本课程,丰富学校发展内涵。
1、成立组织机构,由两校校长任组长,负责组织领导、统筹安排共同体建设的各项工作。领导小组下设教师发展组,课程建设组,德育工作组,体育艺术组。
2、两校之间在交流中融合,在融合中发展,互为一体,荣辱与共,通过共同体建设,推动学校优质发展的同时,为我县构建学校发展共同体,实现区域教育均衡发展积累经验。
3、追求高质量、高品质的合作效能,保证合作的广泛性和连续性。共同制定《发展共同体建设三年行动规划》,落实好《发展共同体管理常规》,细化每一学期工作目标任务。
4、实行校长、教师的随机交流和岗位轮换。学校每年至少安排两名教师在对方学校进行轮岗交流,鼓励学校领导在对方学校进行兼课兼职交流;两校校长每学期在对方学校挂职学习一星期。
5、研究和解决当前学校发展的六大突出问题:教师专业发展、高效课堂建设、校本课程开发、有效德育的推进、艺术体育的实施、新课程理念下的评价。两校要以上六个方面为合作交流重点,创新思路,讲求实效。
6、建立“六个一”工作常规:两校每学期要做好六件事:校长在对方学校为期一周的课堂调研,为对方学校教师做一次专题报告;双方安排好为期一周的校际课堂交流,组织一次师生联谊活动,一次德育工作论坛,一次社会实践活动。
1、成立指导小组。由县教育局、教育督导室、教研室、进修学校领导管理和指导共同体建设,使共同体建设有了组织保证和智力支持。
2、重视激励评价。严格执行上级文件关于教师交流轮岗的精神;自我加压,形成捆绑式的一体化联动考核。
3、加强督导评价。每学年,县教育局对两校共同体建设进行评价。2018年秋季,两校要形成三年工作总结,接受市县教育部门的验收。
关键词:思想道德 教育 举措
中等职业学校肩负着为国家培养高素质劳动者的重要任务,加强中职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对于全面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将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中等职业学校应结合职业教育实际和中职学生的特点,逐步改进德育教育教学工作,努力提高中职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下面,笔者粗浅地谈一下当前加强中职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举措。
一、健全制度,加强组织领导
学校计划成立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由校长任组长,专门负责此项工作的有效开展。为了进一步加强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学校可与辖区派出所配合,做到“警校桂钩” “警校共育”,共同商讨加强中职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方法和途径。学校可聘请司法人员担任校外法制副校长,定期指导我们开展学法、普法宣传教育工作,并对学生中的不良行为进行及时的帮教和警示,做到内外结合,上下联动,从而有力地强化思想道德工作的组织领导。
中职学校要在教育规划中纳入青少年的道德教育、精神文明教育、日常行为规范教育等内容,同时还要制定一系列与之相关、行之有效的规程、制度、措施等,将德育教育工作与其他工作同筹划、同部署、同检查、同总结;要充分发挥学校教师、学生家长和社会的力量,广泛开展法制教育、思想道德教育工作,把青少年学生的违法犯罪行为扼杀在萌芽状态。
二、注重培训,强化德育队伍建设
学校要重视德育工作队伍建设,要打造一支能力过硬的德育工作队伍。班主任、任课教师在学校德育工作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发挥着决定作用,是学校实施德育工作的主力军。每学年开学之初,学校政教处都会召开新生班级班主任德育工作培训会,对新生班班主任就学生德育工作的思路、要求、工作方法等进行培训,指导新生班主任开展德育工作。每学期定期召开班主任德育工作研讨会,各年级班主任分别谈自己在德育工作上的好的做法和经验,找出自己工作上的不足,让班主任之间能够互相交流学习,取长补短。除此之外,各教学部、学科组还应利用教学部会和学科组会,对其他教师进行德育工作培训。学校团委还会对学生会成员进行德育工作培训,让学生会也发挥德育教育的作用。通过一系列的举措,可逐步形成一支由班主任、任课教师、团委、学生会成员组成的德育工作队伍。
三、多措并举,全面开展德育教育
1.把德育教育纳入课堂教学之中。学校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阵地作用,把德育教育作为中职生的必修内容,划入课堂教学活动当中。通过教师日积月累、潜移默化地渗透,可让学生从内心深处遵纪守法。政治课教师要把德育教育作为经常性的教学活动,把德育知识列为考查学生思想道德水平的重要内容之一。其他学科教师也要在教学活动中渗透德育教育,切实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让他们严于律己、恪守规则,知法守法。
2.把德育教育与课外实践活动结合起来。学校不能把德育教育仅局限在课堂上,要和课外实践活动结合起来。每学期可邀请司法、公安、交警等部门的同志到学校进行法制专题讲座,邀请办案人员给学生传授实用的法律知识,讲述办案经历,以案讲法,用活生生的案例教育学生既要学会依法保护自己,又要做到知法、懂法、不犯法。学校团委、学生会还可以组织相关的知识竞赛,带学生参观法律知识宣传展板、观看法制教育电影、宣传片等活动来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提高他们的道德水准和个人素质。
3.把道德教育与家长学校结合起来。家长学校是家长协助学校教育学生的重要途径,更是德育工作的重要阵地。学校要重视家长学校的创建,制定家长学校的整体规划和学年计划,建立家长参教助育制度。学校还要定期召开学生家长会,通过家校沟通、家校联手、家校协助等方式,鼓励家长参与学校管理,共同做好学生的教育工作,促进学生成长成才。
4.把德育工作和学校各项工作结合起来。学校成立德育管理领导小组,由校长总负责,制定细致的工作计划和健全的管理机制,把德育工作和学校的各项工作结合起来,做到管理育人、教学育人、活动育人、环境育人,形成学校事事有人抓、事事有人管,德育教育无处不在的教育格局。学校还要建好德育教育的四条网络:一是校长、政教处、团委、班主任组成的德育管理工作网络,二是副校长、教导处主任、学科组长、各科教师组成的德育教育工作网络,三是政教处、学生会、班委会、学生组成的自我教育网络,四是学校、社区、家长委员会、家庭组成的家校辅助教育网络。
四、途径多样,大力开展德育教育系列活动
1.组织先进事迹宣讲,丰富学校的德育内涵。学校可组织一些“德育标兵”“道德模范”讲述自己的先进事迹、成才经历、奋斗经历以及心路历程,让学生受到教育和熏陶。
2.抓住节日契机,拓展德育教育新视野。借助传统节日、重大纪念日等契机,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系列主题教育活动,让学生受到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提升其道德素养。
3.组织各种形式的“主题观摩班会”。政教处可定期组织开展以“励志、诚信、守纪、友爱”等为主题的观摩班会,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班会中得以弘扬,同时也能起到很好的教育作用。
4.学校团委可利用每年的迎新生晚会、校园艺术节、经典诗文朗诵、“四岗”育人等活动,将德育教育融入到活动当中,使学生在活动中培养集体观念、合作精神、集体荣誉感和自我管理,自我约束意识。
5.政教处根据学校实际制定科学合理的《班级考核制度》《住校生管理办法》等管理制度,并加大检查力度,发现问题随时解决,将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
走进高继昌校长的办公室时,刚好碰见两名男学生因课间打闹纠纷在他这里“讨说法”。高校长示意我们坐下后,继续倾听两名同学叙述各自的“委屈”,在搞清了事情的来龙去脉后,他先分别安慰了两名同学,对他们各自所受的“委屈”表达了自己的同情和理解,在两名学生情绪和缓之后用似乎是好朋友又好像是父亲般的语气告诉他们,同学间应该相互体谅友爱。我以为最后他会要求两名学生当着他的面“相互道歉”“握手言好”,但他没有,而是跟学生商量道:“先去玩吧,要是到了明天心里还有疙瘩,再来找我好不好?”送走两名学生,高校长回头对我们笑道:“你看吧,明天这俩小鬼又会勾肩搭背如胶似漆得分不开了!”我好奇地问道:“校长怎么这么肯定?”高校长笑道:“他俩平时好得不得了,天天穿一条裤子似的,像这样闹翻,已经好几回了。”“学生闹别扭不是先找班主任吗?怎么直接跑校长办公室了?”“他们有什么事喜欢跟我讲,我也乐意听,一天好几拨呢!”
眼见高校长和学生这亲密无间的一幕,不由得使我好奇心大发,迫不及待地询问他的教育经历。
“我1983年初中毕业,开始当代课老师,87年考上师范,90年转正,成为一名正式的教师,说起来当老师也30多年了。”
说起跟学生亲近的原因,高继昌讲述了他初为人师的一段经历。1983年高继昌初中毕业,报考师范落榜。经历了短暂的苦闷后,他便到沾益县大坡乡石人小学做了一名代课老师。石人小学地处偏远农村,交通闭塞,条件极其艰苦。高继昌到校后既是“校长”,又是语文、数学、音体美一肩挑的全科老师。因为交通落后,很多孩子要走好几个小时才能到学校,走读非常不方便,高继昌便腾出一间教室,组织全校30多名学生全部住校。除了正常上课,还照顾学生的起居生活,和学生同吃同住。“那几年,除了寒暑假几乎时时刻刻都和学生在一起。课间一起游戏,晚饭后围着地炉烤土豆聊天,师生之间没有距离,什么都可以讲。我很喜欢孩子们,也为自己能跳出农门当一名教师感到自豪,虽然辛苦,但感觉非常充实、快乐。住校后,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学习了,学习成绩也有了提高,这使我的干劲更足了。”
亲近孩子,走进孩子们的内心,对许多老师来说可能需要好好下一番功夫,但对高继昌来说,这是他从教伊始融入血液的东西,言行之间自然流露,不必“用心”去做。
高继昌就这样一边代课,一边继续学习参加考试,1987年时考入师范。1989年师范毕业后再次进入石人小学,直到1993年调入沾益县西平小学。此后20多年,高继昌一直在西平小学担任语文学科的教学工作,历任学校工会主席、副校长、党支部书记,2014年1月正式挑起西平小学校长的担子。
谈及由代课教师到校长的经历,高继昌坦言,担子越来越重,责任越来越大。“1998年担任学校工会主席后,除了完成既定的教学任务外,还要完成学校安排的管理工作。不过即便是2006年通过竞聘考试被任命为主管教学的副校长,也主要是完成领导交代下来的任务,担负的是教学工作这一方面的责任。但是当了校长后,学校的方方面面都要去谋划、决策,还要抓落实,负的责任是全方位的,一点马虎不得。当校长后,我的个人时间被压缩得几乎没有了,每天第一个到学校,各个角落走走,都没问题了才放心去吃早点;每天放学后,要去各个教室看看,一切正常了才敢安心回家吃晚饭。”
“要说辛苦,的确辛苦。但是我们一线上课的老师辛苦不辛苦?其他学校的校长辛苦不辛苦?各行各业讨生活的人辛苦不辛苦?我想我们都是一样的。只要孩子们安安全全,健健康康,快快乐乐,在学校里学有所得,我们的辛苦就是值得的。”
继承创新德育为先
沾益县西平小学创建于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历经百年沧桑薪火不断,从早先的沾益州立高等小学堂发展成为今天的云南省一级示范小学,是沾益县唯一一所百年老校。
面对这样一所百年老校,如何继承过去的优良传统,发展出符合新的时代精神的办学之路,是每一任西平小学管理者面临的共同问题,高继昌也不例外。面对学校百年沉淀,结合自己从教30余年的心得感受,在全校师生中进行调研后,高继昌和学校管理团队决定继承和发扬学校“明德笃行”的核心价值追求,把德育工作作为学校凝聚人心,陶冶情操,弘扬正气,展示形象,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工作来做,并确立了“德育为首、以人为本、依法治校、以德立校”的办学理念。
德育工作千头万绪,从何做起?德育工作内容繁杂,如何做才能不脱离学校实际,不流于口号形式,使学校师生真正有所收获?高继昌提出两点:德育工作是学校的立校之本,非常重要,但不能作为一个孤立的内容推行,而是要结合学校教育教学的实际,通过渗透的方法融入教学、生活的各个环节,润物无声地进行;德育工作不能简单地通过讲授让学生“知道”,而是要在各类实践中让学生“感受到”。
在这两点意见的指导下,西平小学的德育工作以一种“内紧外松”的形式展开。所谓内紧是指学校为此专门建立了学校、家长、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管理系统,明确了德育管理的职责。由校长、大队辅导员和班主任以及社会热心教育事业的单位和个人组成德育领导小组,从组织上保证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施。并将思想教育、道德教育、行为养成教育和心理素质教育等德育内容,依照德育大纲的要求,根据学生不同年龄特点,统筹安排,拟出了具体的施行方案,落实到位。此外,有意识地开发德育资源,整理本校德育教材,建立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家乡新貌教育基地、劳动教育基地和社会实践基地,为德育工作铺路搭桥,进行奠基。所谓外松,是尽量将德育工作的各项内容,渗透到校园文化建设、师德师风建设、教学常规、学科教学、日常行为习惯养成、少先队活动、主题班会、兴趣小组、知识竞赛、参观访问等教学、生活的各环节中,寓教于乐潜移默化。
在介绍德育工作的落实部分时,高继昌特别强调了“感受”与“知道”的不同。“只有让学生在实践中内心真正有所感受,他才会由内心的认同外化成言行的遵循,否则就落空了。比如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这几年因为校园安全问题,很多学校将清明节祭奠革命烈士的活动改在校园内进行,形式简化为升旗的时候献个花圈,做个国旗下的演讲。从校园安全的角度出发,这样做无可厚非,但是总不如让学生走入烈士陵园,亲眼看到一座座烈士墓碑,在墓碑前聆听革命先烈慷慨悲壮的故事更能触动他们的内心。因为烈士陵园那种庄严肃穆悲壮的氛围在校园国旗下是感受不到的。西平小学坚持每年清明节组织学生去烈士陵园进行祭奠活动,就是强调让他感受到,而不仅仅是知道。而且我们相信,只要在各个环节做好组织工作,学生的安全是能够保障的,这点信心我们还是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