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适合高中生看的书

适合高中生看的书

时间:2022-02-03 12:00:36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适合高中生看的书,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适合高中生看的书

第1篇

理论为指导,关注学生内部动力的生成,形成课内和课外阅读场。同时,以学生为主体,根据学生高中年龄段的身心特点,提供适合其阅读的读物,让其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促进高中生语文素养的提高。

关键词:高中生;阅读;养成

打开一张高中语文试卷,除了语言文字运用和作文都是阅读类题目,而语言文字运用和作文的创作也需要以阅读为基础。没有好的语感,成语熟语和病句的正误就不容易判断;没有大量的阅读,作文就言之无物。可以说阅读是语文课程的重要内容,是学生进行语文实践的重要途径。多阅读又能够有效地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能动性,促进学生在充满个性、创造性的阅读中进行深层的精神体验。多阅读,对拓展学生的语文学习领域,强化学生的语文学习实践,全面实现语文课程目标有着重要意义。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明确目标,我们就能有的放矢。

一、确保阅读时间

《语文课程标准》倡导“语文教学要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因此,我们要合理利用教学,注重减轻学生过重作业负担,给学生留出时间,让他们在轻松愉快之中去进行阅读、去接受新知识。

每天中午有一个多小时,但是学生不是被大量学业所淹没,就是无所事事,抓住这一时间段,将是非常有效的。因为饭后,人最适宜的是休息,而读课外书成为一种休闲活动,有利于学习之余的放松。

每周一节课外阅读课,组织学生集体阅读,使学生有读书氛围,保证读书时间。在大学的图书馆中,为什么常常满座,就是因为图书馆既有大量书籍又有阅读氛围。

每天布置课外阅读作业,占据半个小时,以巩固所学的阅读方法,真正使学生的阅读“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

二、挖掘课外阅读资源

1、推介好书

前苏联教育家克鲁普斯卡娅曾经说过:“儿童阅读在孩子生活中起着重大的作用。童年读的书几乎可以记一辈子,影响孩子进一步的发展。”高中生相较于儿童而言,认知力、理解力、判断力都有长足提高,但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也不短增强,好书可以影响学生的一辈子,坏书也会引人误入歧途,高中生也会受到书中内容的吸引。学生手中也有不少书,看到新书,他们也很想看一看,也会去买。但是,社会上经常会有不健康的书充斥于市场,流行于学生之间。这就要求学生的阅读方向必须得到正确的引导,即使他们拿的是一本“坏书”,也要以此为反面教材加以指正。

(1)板报推荐好书,《语文课程标准》对课外阅读提出,每周每月由家长、学生或老师向同学们推荐精品读物。这些图书有中外经典名着、故事、诗歌、科普读物、名人传记等;有传统精品,如中国四大名着等;也有热销图书,如韩寒、郭敬明作品等。

(2)课堂上介绍课外读物。学了《老人与海》,组织学生收看电影版《老人与海》,组织学生研讨“铁汉子”形象,拉近学生与社会生活的距离。这种方式推荐图书,由于课内外有联系,往往更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更受学生欢迎。

(3)针对学生进行个别交流。学生的个性差异造成阅读的喜好也不同。针对学生的个性特点和不足之处,专门推荐有针对性的课外阅读。如学生的持久性不强,没有毅力,推荐《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2、挖掘现有资源

新课标中提到,教师应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挖掘现有资源,首先利用好学校图书室。学校的图书室是开展课外阅读的物质基础,是学生看的书的主要来源地。图书老师应尽量为他们开通“绿色通道”,允许他们随时都可去图书馆借书,并有目的地去寻找书籍。根据现有图书室资料中整理出适合本学段看的书,学生可根据这些书目有的放矢地去图书室借书读。

其次利用学生藏书。成立班级“图书角”,在班级中开展合作性阅读。每位学生每月向班级图书角提供一本图书,这样就又解决了很大一部分的可供阅读的图书。

3、赢得家长支持

利用家长会和家访,将课外阅读的意义、作用,乃至书目、时间安排等告诉家长,以取得家长理解、支持和配合。

三、激发课外阅读的兴趣

古希腊哲人苏格拉底曾经说过:“一个自由人是不应该被迫地进行任何学习的。因为身体上的被迫劳累对身体无害,但被迫进行的学习却不能在心灵上生根的。”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认为教师应在学生心灵中激起求知欲望和点燃热爱知识的火花。这“欲望”和“火花”就是学习兴趣与动机的激发。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力,它是学生个体在主观上对学习产生的一种愿望。

1、营造课外阅读的气氛

我们常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要使学生明白读书是写作的基础,多读书,读好书,写作也就不难了。要使学生明白“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多读书能使我们足不出户就了解大千世界。也要使学生明白“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在人类的进步乃至社会的进步中所起的作用。“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让学生明白由于自己的见地不同,对作者笔下的人物也会有不同的了解。“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让他们明白只有不怕艰苦、认真努力的人才能攀登知识的高峰。将这些名人名家名言有关读书的话作为标语,贴在教室里,对他们时时激励。

2、标兵作用

将学生中这方面做得比较好的加以表扬,树立标兵。仔细发现每个学生的变化,对于学生在阅读当中哪怕是极小的微不足道的优点,作为我们老师都应该善于捕捉和搜取,及时而充分地分析其存在的内在动机和外在影响,不失时机地进行适当的“放大”表扬,这样既是对学生本人的再接再厉、更上一层楼的激励,又是对其他同学行为选择的导向。定期评比阅读积极分子,并将课外阅读书籍作为奖励。

3、开展课外阅读竞赛

如分别进行知识性的编小报比赛、知识竞赛等,技能性的书面阅读比赛,运用性的读后感比赛,增强阅读动力。

四、提高课外阅读的质量

大量的课外阅读,如果没有质量,那将是劳而无功,所以要进行有效的指导。

1.提倡多种阅读方法

新课标总目标中提到“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阅读方法有精读、泛读、浏览、速读等。要在有限的时间里通过广泛而快速的阅读,最大限度地吸收对自己有用的信息。毫无疑问,这种阅读方法对于开阔思路、博采众家之长是大有裨益的。然而这并不是说我们不需要精读。浏览与精读并不是对立的。浏览的目的是为了选择和捕捉信息,而要运用选择和捕捉到的信息,就要对其进行深入的研究,这就需要精读。优美的写景类文章要用精读的方法。而对于小说就可用浏览的方式阅读。

2.引导学生学做读书笔记

《语文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中提到“初步具备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在阶段目标中提到“根据需要搜集信息。”做读书笔记是搜集和积累信息资料的最基本的方法。

学生可根据需要将作品中的名言、警句、精彩的句段摘录下来,按类别加以整理。或是将阅读过程中所思所想记录下来,也可以将阅读中的各种问题记下来,便于在阅读的过程中或阅读完之后进行分析、思索,从而加深对阅读文章内容的理解。古代着名药学家李时珍写的《本草纲目》,就是在他的一千多万字的笔记的基础上整理出来的。

3.制作资料卡片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一点一滴的知识与技巧,应该一点一滴地积累。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方汉奇在《学习研究与积累》的讲座中直言不讳地说“我做卡片是从1945年开始的,到现在已经有55年了,从中受益很多。”做任何事,都贵在坚持。如果我们做卡片仅限于一时兴趣,或“三天打鱼,两天晒网”,都不利于知识的积累。一般一周至少摘记千字左右,假期要加倍。给自己提出这样的要求,可以促使自己广泛阅读。长期坚持,就可以形成习惯。有了良好的习惯,就会变被动为主动,自觉多读好书,从中获取丰富的知识营养。

制作卡片,还要善于总结。每周都要进行回顾,看自己摘记的内容到底好不好,好在哪里,对自己有什么样的帮助。在不断总结中提高做读书笔记的水平,使其为我所用。卡片要勤做,勤记。有的同学就是怕记,其实记也容易,因为你所要记下来的是你真正喜欢的,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每天闲暇之时,找一至两个段落进行强化记忆,反复吟诵,细细品味,就能熟烂于心。

4.积极使用卡片资料

第2篇

因为要写读后感,我把《文明礼仪》从墙角的书堆里翻了出来。书堆放着的书都是没人看的,一般都是在厕纸用光后充当厕纸用的。当初觉得书中所讲都是些肤浅简单的东西,适合小学生,对高中生用处不大,所以就丢在那里。

拍去书上的灰尘,心中还有几分侥幸,幸好它还没有葬身于哪个厕所里。就着寝室的灯光,我翻开《文明礼仪》,打算先了解书的具体内容。书中列有很多小故事,感觉与学校的生活很相似。其中的一则小故事,让我想到在学校发生的一件事。

那天很冷,冷得让我放弃洗冷水的想法,乖乖提着个桶去热水供应处去打热水。人很多,我找了个相对短一些的队伍排队。等待的时间很无聊,让我不得不靠数周围有多少人来打发时间。在数人数的时候,我发现这么多人只有我一个男生。不过,我没有耗费太多时间思考这个问题,因为我发现了新问题,就是过了这么久队伍竟然不见减短。我观察了一阵子,原来是有人插队。他们插队不是直接插队,而是变相插队,托熟人帮接水。前面的女生就是这样,她已经帮三个人接水了。“你这人怎么这样啊。”后面有个女生不乐意了。前面的女生不答话,显然是想以“充耳不闻,不动如山”神功抵挡。可后者显然不想轻易放过她,说出的话甚至有些不堪入耳。我看着吵架的这两个人,又算了一下时间,只能放弃洗热水澡这个诱人的想法,提着空桶从哪来回哪去。后来听同学说就是因为这样,所以男生很少去洗热水,就算去也是人少了才去。只有我不懂“规矩”才去那么早。我还能怎样,只好一笑了之。

在写读后感的时候,又发生一件事,这件事使我对学校学生素质的印象大为改观。当时正在上课,突然(为什么用突然呢?因为有很多事在发生之前无人料到,让人毫无准备,这件事也是这样),值周班来检查,引起教室一阵混乱,有的忙戴校牌,有的忙拉衣服拉链。正当我低着头看自己是否合格,耳边传来一声“请问您的校牌呢?”好听。真好听。虽不敢说是声如黄鹂,至少可比银铃。抬头看去,一位长相清秀的女生,微微欠身站在一位没戴校牌的同学前。那同学经常被抓,也算是老油条了,居然没说什么辩解或求饶的话,很爽快的在值周本上签了名。什么原因我也能猜出几分,毕竟像她这么可爱又有礼貌的女生很难让人拒绝。检查完了,她不是像以前的值周班一样扭头就走,而是鞠了个躬说,“打扰了,检查完毕。”众同学默然,然后响起一阵热烈的掌声,把她打扰上课的不快都像风吹白云,全都消散得干干净净。

就在那一刻,我“突然”明白,礼仪虽小却能反映出一个人的个人素质的道理。以前我与他人一样,认为礼仪是繁根末节,是低人一等,现在才知道礼仪力量的巨大。曾有幸拜读过马未都先生的《文明的坐标在哪里》。单就题目而言,我可以回答,文明的坐标在这里,在与人相撞会说对不起上;在会给老弱病残孕让座上;在能顺手拾起一片废纸丢入垃圾桶上。

甚至我敢说中国的未来也在这上面。

象州城关高一:周照冲

第3篇

我却情不自禁地要为学生呼吁:学生也不妨来点儿“非功利阅读”!

什么是“非功利阅读”?借用李镇西老师的说法:“就是不把阅读当作手段而是目的的阅读,就是‘不为什么’的阅读。”它与“功利阅读”是相对的。“功利阅读”指向的是知识与技能,是结果性目标;“非功利阅读”指向的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体验性目标。对学生而言,两者都是必需的,缺一不可的。

可现在的问题是,我们的学生,尤其是我们的高中生,所有时间被“功利”挤占,“课本、课外辅导教材、历届高考试题汇编、应试全观之类的书籍乃是他们考入大学以前主要接触的书籍”(中国影视编剧、著名作家梁晓声语)。他们“没有时间看自己喜欢的书”(问卷调查时学生语),没有时间去做“快乐的旅行”(新星出版社副总编、著名学者止庵先生将“非功利阅读”看成是快乐的游历),阅读已成为了一种在家长逼迫、老师要求下的强制行为,一种沉重的负担和精神苦役。他们只是为了应试去读,为了分数去读,为了升学去读,为了就业去读。可以说,“功利阅读”正在败坏着学生的阅读品味和阅读胃口,甚至造成了他们对读书的怨恨,以致在知识越来越重要的今天,厌学情绪却在不断蔓延。这是学生的悲哀,也是教师的悲哀、家长的悲哀,更是教育的悲哀。

普通高中新课程标准确定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的课程目标,尤其强调“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非功利阅读”正是指向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阅读,是享受过程的阅读,是“学以致用”之外“学以怡情”的阅读。学生正处在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时期,他们从“非功利阅读”中所获得的对人生的积极态度和重要启示,无疑对其为人处世及价值观和人生观的形成有着重大的积极影响。普通高中新课程标准还要求学生适应社会需求的多样化和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它承认学生的个性差异,并把个性差异作为一种宝贵的智力资源,不求所有学生在形式发展上的同一,而求学生内在品质的提高和丰富,为每个学生潜能的开发和人生追求,提供尽可能多的可能途径。“非功利阅读”正是这种“可能途径”之一。止庵先生说:“不同人、不同心境、不同性格、不同爱好,有不同的适合他的书”。他主张“自适其适”的阅读。正是这种“自适其适”的“非功利阅读”造就了学者止庵、个性化的止庵。我相信,这种“自适其适”的“非功利阅读”同样可以造就无数个个性化的“止庵”。可见,新课程三位一体的课程目标的实现离不开“非功利阅读”,要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离不开“非功利阅读”。

要达到《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对学生阅读的要求同样离不开“非功利阅读”。《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反复强调学生应“具有广泛的阅读兴趣”“发展独立阅读的能力”“养成阅读的习惯”,这“兴趣”“能力”“习惯”从何而来?从“非功利阅读”中来。因为“非功利阅读”是“快乐的旅行”,是“自适其适”的阅读,是享受过程的阅读。梁晓声谈到自己读书的切身体会时也说过,“非功利阅读”“才是对书的一种享受式阅读”。学生在这种“快乐”“自适”“享受”的阅读中,“兴趣”自然产生,“能力”自然提升,“习惯”自然养成。

从人的本身需求来看,也离不开“非功利阅读”。人的需求是多方面的:需要工作,也需要休息;需要物质生活,也需要精神生活。学生也一样:需要学习,也需要休息;需要“功利阅读”,也需要“非功利阅读”。 易中天老师说,读书一是谋生,一是养心。“功利阅读”为的是谋生,“非功利阅读”为的是养心。每期的问卷调查,100%的学生都说“喜欢”“非功利阅读”,有的还特别强调“太喜欢了”“爱死了”,更有学生在建议一栏中只写一条“希望老师在任何时期任何情况下都切勿停止‘非功利阅读’课。”作为塑造灵魂的工程师,我们有权剥夺学生的这种需求吗?我们竟忍心剥夺学生的这种需求吗?

更何况“非功利”是相对的,它直接或间接地都和“功利”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事实上它也是一种“内隐学习”(在没有意识努力的情况下获得知识的心理过程)。虽然它不期待手中的书页明天就会变成白花花亮闪闪的银两,就会化为梦中渴求的分数名次,就会送来心仪已久的大学录取通知书,但不去求之未必不会得之,正所谓“无心插柳柳成阴”。

前苏联著名教育实践家和教育理论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一个学生“学习越困难,他在学习中遇到的似乎无法克服的障碍越多,他就应当更多地阅读,阅读能教给他思考,而思考会变成激发智力的刺激。书籍和由书籍激发起来的活的思路,是防止死记硬背的最强有力的手段”。他还说:“如果一个学生广泛地阅读,那么在课堂上所讲解的一个新概念、新现象,就会纳入他从各种书籍里汲取到的知识体系里去。”毫无疑问,这里的“阅读”应当是指“非功利阅读”。因为著名作家梁晓声曾说过,相比而言,倒是“非功利阅读”(梁晓声称作“兴趣阅读”或“纯粹习惯性的闲读”)时,“我偶然所获得的某些知识更能使我思考”。

李镇西老师也谈了他的真切体会,他说:“我是教语文的,我就深感‘非功利阅读’为我的课堂教学带来的广度、厚度和深度;我曾长期当班主任,不是《班主任手册》之类的专业书而是《平凡的世界》《傅雷家书》《风雨中的雕像》《谁生活得更美好》等作品让我和学生的心灵走向纯净与崇高。”

让学生进行“非功利阅读”,我已坚持多年,我也深深体会到它给我和我的学生带来的好处。我所教班级只要经过一年以上的“非功利阅读”,无论我接手时它是怎样的状况,一年以后语文考试成绩必定要超出同年级同层次的班级。尤其是作文,学生整体水平提高很快,大多数学生由不愿写作文到爱上写作文,由无话可写到思如泉涌。毫无疑问,“非功利阅读”功不可没。再听听学生怎么说吧,在每期的问卷调查中,学生在陈述喜爱“非功利阅读”的理由时,80%以上的学生都会写上“它增加了我的知识,扩大了我的视野,还陶冶了情操,怡养了性情”。

作为语文教师,我觉得有责任让学生回归原本的“非功利阅读”,让他们体会读书的乐趣,享受读书的过程。

于是我想对广大教师说,给学生开一条“非功利阅读”的绿色通道吧。不要再用您那“必不可少”的作业去侵占学生休息或自习的时间,给他们一些自由的时间自由安排吧。如果学生在您的课堂上看课外书籍,也请不要简单地收缴了事。如果您不能让他喜欢您的课,专心听您的课,那就让他去看吧。这总比让他睡觉、讲话、玩手机,甚至逃课要强得多,与其让他什么都不懂,不如让他在“非功利阅读”中获得他想要的。这个时候,我们当教师的只要给他当好参谋,指导他看有益的书即可。

我想对家长们说,请检查一下自家的书橱,看看有多少书是非应试读物,是孩子真正喜欢的读物。不要再一味地给孩子买“功利”读物,不要再逼迫孩子看不爱看的书,让他们自己去选择,自由去阅读吧。复旦大学教授于海认为,“非功利阅读”对孩子一生都有好处。它的力量是巨大的,孩子从中获得的远非一个好的考试分数可以比拟。

我还想对学生说,找点时间,从中考高考备战中淡出,从题海题战中抽身,从教材教辅中抬头,从电脑电视前隐去,找个地方,平静地读点书,不为别的,只为增知、益智,只为怡情、养性,只为欣赏、审美,甚至只为休闲、消遣。

第4篇

一、当前高三毕业生主要存在的问题

1.高三生活节奏和学习强度的突然变化很难适应

高一、高二时他们可以在吃饭时坐下来慢慢品尝,洗澡时可以好好享受,周末可以三五成群的去逛逛街或游玩。但是高三他们为了节省时间吃盒饭,洗澡分好时间轮流洗,周末照常学习。高三有做不完的作业和试卷,对于像我们三类学校的学生,他们觉得一天二十四小时不睡觉也有做不完的题和背不完的书。这种作业多,压力大,使他们整日处在紧张的情绪和紧张的气氛共同构成的“高温”环境下,稍不留神就会手忙脚乱,头昏眼花。而不断的考试给他们以连绵不绝的不理想成绩和打击,使人有“如被冰雪”的失落痛苦之感和“如履薄冰”的危机感。这样有可能使他们变的麻木,精神颓废进而出现各种心理问题。

2.没有明确奋斗目标,学习态度不端正和积极性不高

现在很多高中生对自己的未来没有一个规划,不知道自己要干什么。找学生谈心时问他们将来要读什么大学、什么专业,按理说现在科技这么发达,想要了解什么都不是难事,但是他们不是摇头,就是直接说不知道。我班成绩最好的学生,有一次模拟考成绩下滑很厉害我找她谈心,问她为什么没考好,她说:“没有动力,没有目标”,我说你不是有想要读的学校,它就是你高三要为之奋斗的最终目标,有了这个奋斗目标不就有了学习的动力。很多学生在高三初始阶段,都会告诉自己“不用急,还有一年时间呢”,于是在得过且过地不断安慰自己中度过了高三的大半,等到猛然醒悟的时候,时间所剩无几,让自己失去了奋力一搏的勇气。每次我在班会课上强调让他们要读综合科,他们都说高三的时间还长着呢不急,可等他们想认真读时却发现时间不够用了,到最后很多学生因为综合科没考好而与大学无缘,这时才懊恼悔恨已于事无补。

3.学习方法不得当而效果不佳

在长期“灌输式”的教学方法下,学生们习惯于“老师教什么就学什么”,几乎没有自主学习探究的能力,不同的科目不知道要采用什么样的学习方法才能学好它。我告诫学生要想政治和历史考高分课本一定要翻阅不下十遍,并且看的遍数越多对内容理解的越深,见解也会不同,可他们总说政治老师说的“贝多芬”,结果我班每次考试政治、历史几乎都是最差的。再比如我教的数学科,高三复习时有一段时间我每天都让他们练一道三角函数的题目,对于学习程度好的学生来说高考这类题型是最简单的,但对我们的学生来说是最难掌握的,因为他们不会灵活运用公式。一些重要的公式我强调让他们记住,但一到做题就翻书找公式,答案抄的满满的,课下就是消化不了,再出相同的题型还是出错。

4.抗打压能力差,心理素质差易产生消极悲观的心理问题

高三学生说的最多的就是这样一些话:老师,我最近情绪很不稳定,我老感觉莫名的烦恼,觉得高三过得特别“郁闷”。40%的学生认为自己学习的过程中进步不大,老是原地踏步,因此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自信心不足,甚至出现逃避考试的想法和行为。这样一些不正常、不健康的心理活动带给学生的是学习效率低下,思维呆滞,心态疲懒,将会严重影响学习进步,从而形成一个恶性循环,最终将导致高考发挥失利或落榜。65%的学生感觉平时复习时不能长时间地集中注意力,精力容易涣散,比如说正做着数学题,忽然又想着外语要赶紧做,东一榔头西一棒槌,不知到底先学什么、后学什么。有的把学习看作是一个负担,提不起兴趣,学习时如嚼鸡肋,食之无味弃之不甘。

二、在新形势下高中毕业班班主任对高三年级学生存在问题的解决措施

班主任是班级直接的管理者和教育者,在新形势下,针对以上高三毕业生存在的问题,作为班主任必须采取有效合理的措施来帮助他们渡过高中这一人生最关键的时期,使他们最终都能实现自己的梦想。

1.帮助学生制订学习计划和目标,合理分配时间

在高三学习中,学习目标和计划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如果没有尽早明确学习计划,学习劲头、效果会打折扣,成绩也难以提高。高三生要对自己有客观认识,尽早制订好适合自己的每周学习计划。计划既不要过简,也不必过繁,要有的放矢,可操作性强。学生的学习计划以“周”为单位制订最有效,这样不会因为计划时间过长让自己厌烦,也容易调整自己的学习状态。一星期只做6天计划,把星期天空出来,劳逸结合。高一、高二学习的知识和高三新学期所学的知识是相互关联的。在学习新知识的同时,同学们还要注意复习以前遗漏的、没掌握的知识点。制订好学习计划后,高三生还要付诸行动。比如白天学的新知识晚上每课、每章节、每部分都要及时复习,根据情况还要及时调整,比如隔天、隔周再进行巩固。当这些新知识多次出现时,学生们就能慢慢掌握了。

2.激活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如何学习

俗话说,兴趣是学生学习的第一位老师,这句话一点不假。一个对学习没有兴趣的学生,其很难在高考中有所成就。可以说,兴趣是提高学生成绩的基础。学生一旦对学习产生兴趣,就会有强大的动力,学习成绩自然就会不断提高。对于高三学生,有不少学生存在偏科现象,特别是经历几次大考后,某学科成绩始终不理想,很多人就会放弃这门学科,这也是高考一大忌。如我教的文科班,班上有几个男学生对英语不感兴趣,很多人干脆就放弃英语这门学科,这直接带来的后果是本学科成绩一塌糊涂。那么,班主任怎样使学生主动去学习本学科?我想首先是协助任课教师,培养学生对这门学科的学习兴趣。(1)教师应从课堂上入手。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以此吸引学生。(2)班主任应利用课余时间,多开展与此学科有关的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3)教师应让其先做一些相对容易的题,现实中,学生对某学科有放弃念头,关键是被我们教师的难题给吓倒了,所以,应有区别的布置作业,用分数唤起对某学科的兴趣,并及时对学生所取得的成绩予以表扬、鼓励。着无形中就会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4)教会学生学习这门学科的方法,变被动接受知识为主动钻研知识,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3.疏导学生心理,帮助学生树立自信

进入高三后,特别是几次大型模拟考试后,会使学生精神受到很大考验。从而部分学生会出现急躁、焦虑等所谓的“考前浮躁心理”综合症。这种症状起因是对自己高考没有把握,或对自己高考前景失去信心,甚至自暴自弃。具体表现为:课堂上容易无故走神、自习课不知道干什么,作什么事都没兴趣,考试成绩直线下降。这时,如何及时予以疏导,就成为高三班主任工作中一项重要内容。很多学生在后期复习中出现的问题,关键是不能有良好的学习习惯,不能有良好平和的心理。这时,班主任一方面要利用班会或通过个人谈话,帮学生树立自信,并帮助学生制定具体的复习计划,同时,引导学生学会“入静”。如课堂上及时控制学生心理,引导学生集中注意力,自习课有针对性的进行训练,使其在复习过程中充实、有序。对于有自暴自弃念头的学生,班主任要作到及时发现,及时引导其化解思想,对于成绩一向好,偶有失误的学生,及时鼓励,抑制其继续下跌的趋势。班上有个女生数学逻辑思维很好,越难的题目她都不会出错,但每次大考数学总不能拿很高分,经过观察和同她谈心我发现她心理素质很差,考试容易紧张,自信心不足,每次数学选择题前5道题一定会出错,后面的复习我要求她在做前5到题是一定要再计算一遍,每次考试后就同她谈心给她鼓气,渐渐的她克服了这些困难,在高考中发挥正常,取得优异成绩。

4.学会了解学生,学会宽容学生,用爱心和笑脸感化学生

第5篇

因此,面对这群经历一样的高考而产生出来的不一样的“状元”们,我们还是有必要走近他们,探询“状元”这二个字的背后到底站着怎样的一群人,探究他们究竟为我们这个社会带来了什么样的思考。

第一章:高考“状元”,是一群什么样的人

最全才的“状元”:山东理科“状元”张云霄

就读学校:山东省泰安一中

高考成绩:711分

“状元”语录:我仅仅是我,无论是金榜题名时的得意,还是旗靡兵败时的狼狈。

张云霄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全才!

高中三年,他参加全国计算机比赛获得过两次一等奖;参加奥林匹克数学竞赛获得二等奖;参加全国高中生化学竞赛获得二等奖。他既是班级的学习委员,也是校学生会学生部部长,高三上学期还被评为山东省“优秀三好学生”。学校老师和同学无不称赞张云霄是一个“全才”!

最具爱心的“状元”:贵州理科“状元”邹基伟

就读学校:贵州省都匀一中

高考成绩:708分

“状元”语录:成功来源于认真+自信!

邹基伟在自我评价中曾经说过“两个不”:一个是不爱和陌生人说话,另一个是“不会花钱”。

18年以来,他除了买书、过生日时和同学聚聚外,平时开销微乎其微,很少超出100元。可就在前不久,邹基伟却有了平生最大的一次开销――向四川地震灾区捐款了400元。而且,这次“开销”, 邹基伟的方式非常低调――在学校捐钱时,他捐了100元,随后,又通过手机短信捐了300元。当有人问起他“为什么不一次性捐”时,他说:“在学校捐那么多不太好,毕竟一些同学家里经济不太宽裕,那可能是他们一个多月的生活费,捐款尽力就行了!”

最会劳逸结合的“状元”:浙江理科“状元”陈琨

就读学校:浙江省镇海中学

高考成绩:703分

“状元”语录:不懂的知识点要当天解决,不然就会越积越多。

平时的学习中,陈琨非常注意“劳逸结合”。高中三年,他严格遵守学校规定作息时间,从不给自己增加额外学习任务。

陈琨有两个爱好――看动画片和散步。动画片从小就伴随着他,直到现在还情有独钟。在陈琨眼里,看动画片是另一种思维的过程,可以锻炼一个人的观察力和敏锐度。

每当遇到困难或情绪低落的时候,陈琨会选择散步。他说,特别喜欢镇海中学的环境,在校园里边散步边思考,烦恼很快就消散了。

最专才的“状元”:江西文科“状元”陈宇缘

就读学校:江西省新余四中

高考成绩:638分

“状元”语录:无论是遇到挫折或是取得成功,都要保持平和的心态。

当大家为陈宇缘取得2008年高考江西文科“状元”而感到兴奋的时候,或许他们没有想到,陈宇缘的小提琴也过了10级。不过,这个10级小提琴手却为人低调,只在家里拉小提琴,从不喜欢外出表演,也很少和人提起自己的小提琴成绩。

不仅如此,陈宇缘还从小学就跟着姑姑学习炒股。中学后,家中的股票一直由他经营,也算是个有年头的炒股高手了!

最低调的“状元”:北京文科“状元”丁艺莎

就读学校:北京市第四中学

高考成绩:667分

“状元”语录:不以物喜,心有定力

丁艺莎的学习成绩一直非常优秀而且很稳定,是被学校看好的“种子选手”。当得知自己是“状元”后,丁艺莎却是异常的平静,客气地谢绝了各大媒体的采访,不回答任何问题,也不提供自己的照片。有记者问她有什么学习方法可以分享,她称实在说不出来;当记者问到她报考什么学校时,她推托说和大家差不多。至于暑假安排、庆祝活动、个人爱好等,那就更只是她自己关心的事。

最爱阅读的“状元”:河北理科“状元”马欣然

就读学校:河北省张家口市一中

高考成绩:695分

“状元”语录:学习就是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

外表文静的马欣然最大的爱好是读书。她母亲也认为,正是她爱读书,涉猎广泛,才让她有了一个好的语文成绩。

马欣然最喜欢看的书是《红楼梦》,一些有关“红学”研究的专著她也读了很多。她说,《红楼梦》是一本百科全书,从中能学到很多知识。

第二章:不一样的“状元”,一样的“特质”

特质1.良好的心态

代表:北京文科“状元”丁艺莎

河北文科“状元”韩欢

有道是“有心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

对待考前是否想过拿到“头名”这个问题,几乎所有的“状元”的回答只有一个:“从没有想过”。并对此发表了大致相同的意见:其一,保持良好的心态,急功近利反而会无功而返;其二,状元是偶然因素与必然因素作用的结果,不可强求;其三,“状元”仅仅是个称号,并无多大实际意义。看来,这些刚刚成年的十八九岁的“状元”们,确实有着过人之处,不仅学习好,基础好,心理素质和看问题的角度更是成熟。“状元”的光环并没有冲昏他们的头脑,良好的心态是他们成功的关键。

结论: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但一心想着当“状元”的学生,往往当不上“状元”。

特质2:多才多艺,全面发展

代表:厦门理科“状元”李振榉

江苏文科“状元”杨清嘉

顾名思义,高考“状元”就是高考成绩最高者。那么,除了考试成绩,这些“状元”们是不是一无所长的书呆子呢?

2008年各地“新科状元”陆续出炉时,新浪网高考站对这些“状元”们进行了盘点。调查发现,除最会考试这一共性之外,大部分“状元”是多才多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复合型人才。

结论:高分的学生未必高能,但是高能却总是与高分紧密相连的。

特质3:最适合比最好更重要

代表:重庆理科“状元”刘薇

北京理科“状元”胡梦萦

常言道“良禽择木而栖”。当了“状元”,自然要选择最好的学校读书。按照以往的经验,所有的“状元”都逃不出这三种选择:理科多选清华,文科多选北大,有条件的读港大。

同样,最好的学校之间,“状元”之争也是又起硝烟。除北大、清华等内陆学校外,以优质的教育质量、优越的教学环境、良好的发展前景闻名的香港大学,甚至给予数十万的奖学金吸引“状元”。

只是,最好的学校未必是“状元”们所选择的,因为他们更明白一个道理:最适合比最好更重要。

结论:只有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特质4:学习环境宽松

代表:浙江理科“状元”陈琨

河北理科“状元”马欣然

都说“严师出高徒”,又说“没有压力就没有动力”。然而,在谈及成功的因素时,绝大部分“状元”都会感谢父母和老师给了自己一个宽松的学习环境。

父母不看重名次,老师不看重分数,给考生营造了良好的、宽松的学习氛围,培养了他们积极向上的考试心态。没有了包袱,没有了压力,他们轻装上阵,自然能发挥超出平时的水平。但是,话又得说回来,“状元”们之所以会得到家长和老师如此的态度,都是因为他们“不须扬鞭自奋蹄”。

结论:壁立千仞,无欲则刚!自觉无须太多管教,宽松的环境往往孕育成功。

特质5:注重方法,讲求效率,劳逸结合

代表:黑龙江理科“状元”符迪

江苏理科“状元”祈明怡

“君子性非异也,善假于物也。”用在“状元”身上,这句话就可以改成为:“‘状元’性非异也,善于总结学习方法也。”

为什么“状元”们大多既能玩又能学,还能兼顾参加各种课外活动不耽搁学习呢?原因是讲求效率。为什么“状元”们学习起来得心应手,考试起来左右逢源?理由是注重方法。“状元”们普遍认为,上课认真听讲,紧跟复习进度,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认真做笔记,课后有效复习是得高分的必要条件。

结论:勤奋是路,方法是灯,劳逸结合,方结正果。

特质6:喜爱读书,博闻强记

代表:广西文科“状元”黄迪舟

江西理科“状元”周廷

书,是前人智慧、经验的结晶。有人说:“世界上每个人就像一只纸飞机,而喜欢读书的人,就像是给这只纸飞机插上了一对翅膀。”因为有了翅膀,所以喜爱读书的人往往比其他人有着更高的目标。读书,可以让我们在最短的时间里,吸取前人几千年的精华,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功。

高考“状元”们之所以能够取得让人瞩目的学习成绩,与他们平时喜欢读书的爱好是分不开的。如果没有平时的阅读量带给他们的点滴积累,想取得超人的学习成绩,估计是一件很难的事情。

结论:多读书,可以让人更加充满智慧。

特质7、立足课本,紧跟老师

代表:黑龙江文科“状元”纪宇

陕西文科“状元”郭薇

树大因为根深,笑傲考场源自基础扎实。

高考“状元”的手里都有两样宝贝:一是课本,二是错题本。几乎所有的高考“状元”也不会脱离老师而自己另辟奚径,老师们丰富的经验成为了他们高考成功的利器。深刻理解了课本,课堂上跟着老师的思路走,也就打牢了基础,扎稳了根基,就像一个内功深厚的武林高手,在高考的“江湖”里游刃有余。

结论:吃透课本、基础扎实,才能在考场上“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第三章:高考“状元”对社会的影响

“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这是科举时代对中举者的表述。作为我国目前最公平、最公正、最大规模的人才选拔制度,社会对高考的关注程度和其对社会影响力,是国内其他考试无法比拟的。高考“状元”的出现,是一个学生的天赋、情商、志向、勤奋,家庭的生活条件、生存环境、教育方式,以及学校的教学理念、教师的水平和教学方法的完美结合。

高考“状元”的出现,有其必然性,也有其偶然性。每年揭榜后,“状元”们都能引起考生、家庭、中学、大学、商家、媒体和教育主管部门乃至全社会的广泛关注。作为一道特殊的风景,“状元”们在影响着我们这个社会。

影响之一:考生及家长

“能否成为(培养)高考‘状元’”,似乎已成为了衡量考生在中学阶段的学习方式与方法、考生的家庭教育方式是否具有独创性的一个显著标志,“状元”本人及其家长也必然成为了众多高中生和家长仰慕、学习的榜样――“状元”成功秘诀和“状元”家长的育才之道是众多考生家长学习和模仿的对象,也成为了我国广大基础教育工作者与专家重点研究的对象。

话题引申:2008年6月8日,出生于上世纪90年代的第一批学生结束高考,走出考场。而他们如今正值中年的家长,多是出生于上个世纪60年代的“60后”们。两代人对高考的态度会有多大的差别呢?

下面是1971名考生和3851名家长参与的“‘90后’考生VS‘60后’家长的高考情结”的调查结果。

1.高考会对孩子产生决定性的影响吗?

42.9%的家长认为高考会对孩子产生决定性的影响,持相同观点的考生只有28.6%。

2.高考过程中,你(愿意让家长)在外面等候吗?

10.5%的考生愿意家长在考场外等候,51.1%的考生认为家长完全没必要等候。53.6%的家长认为只要接送就行了,没必要全程陪同。分别有65.9%的家长和65.8%的考生表示,考试期间家长没有在考场外等候。

3.备考阶段,你给自己的孩子(家长)打多少分?

81.3%的考生给父母打了80分以上,有25.3%的考生给父母打了100分;给孩子打80分以上的家长占81%,有16.3%的家长给孩子打100分。

影响之二:高校

高考为高校选拔人才提供了依据,高考“状元”也历来是高校重点争夺的对象。“能否赢得高考‘状元’的青睐”,反映了高校在考生心目中的地位,是大学“社会声誉”的体现,也是衡量是否名牌与一流学校的指标之一。

影响之三:中学

“能否培养出高考状元”,是体现中学的师资力量、教学水平、教学方法和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志,对其“争夺”优秀生源、赢得教育主管部门和社会认可、扩大社会影响至关重要。目前来讲,高考“状元”已成为中学招生宣传的“亮点”,吸引优质生源的“闪光点”。

影响之四:企业

“能否充分挖掘与利用高考‘状元’的商业价值”,反映了企业的市场营销水平与能力。拥有强大社会影响力和备受关注的“状元”,已逐渐成为企业提升市场竞争力和影响力重点争夺的对象。每年高考揭榜后,国内诸多企业会通过重奖高考状元来提高企业知名度;也有不少企业出于商业目的考虑,抓住机会重金邀请“状元”为其产品代言。“状元”成为企业赚钱的道具,并逐渐形成了独特的“状元经济”。

话题引申: “状元”沾染铜臭就是一场闹剧

最近几年,高考“状元”炒作日趋商业化了。

每年高考成绩公布之时,不仅是各地“状元”闪亮登场之日,更是企业利用“状元”为产品作秀的绝佳商机。企业请“状元”做广告,利用的正是人们对“状元”崇拜心理。

“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这一举,高考“状元”成为名人,被频频邀请参加商业活动,被利诱着成为商业广告的主角,甚至成为虚假广告的“托儿”,为自己从未使用过的产品“歌功颂德”,什么诚实守信、什么社会责任,统统抛到了脑后。

沾染浓郁商业气息的“状元秀”,实际上就是一场利益驱动下的闹剧。

发言人:高小生(中学教师)

影响之五:媒体

“能否及时、深度地报道高考‘状元’”,反映了新闻媒体的市场竞争力,是新闻媒体社会影响力的直接体现。“状元”特有的新闻价值和广泛的关注程度,成为了近年来新闻媒体重点报道的对象。在“状元”报道中取胜,将大大提高媒体的影响力、知名度,提高报纸、杂志发行量、电视收视率和网络的点击率。

话题引申:媒体宣传“状元”该不该?

在短时间内对高考“状元”集中报道,会加剧应试教育的倾向,这种说法是站不住脚的。

新闻受众都是具有最基本的理性的,高考“状元”的报道,并不会让他们产生非当“状元”不可的个人追求。如果我们认为对明星的大量报道必然带来无理性的模仿,那么,我们对刘翔夺冠也就不能报道了――因为有人会担心学习刘翔而被跨栏绊断了腿。既然奥运冠军的重奖未能刺激人们成群结队地断腿断胳膊,影视明星动辄百万千万的身价未能使演艺成为青少年及其家长的普遍选择,我们就可以肯定地说,高考“状元”的大量报道不会产生都想当“状元”的恶果。

应试教育不是报道考试结果的消息能够加剧得了的。改变应试教育的现状,需要的是制度创新,而非对媒体报道“状元”的行为予以制止和痛击。

发言人:刘洪波(评论员,杂文家)

影响之六:教育主管部门

早在2004年,就炒作高考“状元”一事,教育部发表意见表示:“希望各媒体和网站停止此类宣传,已在网站上公布的请立即删除。”“在下一阶段的录取报道工作中,停止对高考‘状元’和高分数获得者名单的炒作及类似宣传,积极营造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良好舆论氛围和社会环境。”然而,关于高考“状元”的宣传并没有就此停止。

话题引申:“状元”为啥总是照炒不误?

记得在2005年,教育部曾经了高考宣传“八不准”通知,明确规定:各地各高校不得对高考成绩进行排队,不围绕任何高分考生个人进行宣传。规定虽然出了,可是却执行不下去,炒作之风依然不减。造成此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最根本的就在于整个社会风气。

看看现实社会,大学有大学的排名,中学有中学的排名,企业也有世界五百强的排名,更别提这全社会都高度关注的高考“状元”了。

发言人:钱有林(律师)

第四章:大学后,“状元”风采是否依然

高考作为学生结束中学阶段学习的标志,体现的仅仅是对中学基础知识理解与运用的能力与水平,“状元”的价值也仅体现在中学阶段。进入大学阶段,接受高等教育,他们将面临着新的挑战。

如果说读书、升学是一场马拉松比赛的话,那么,对高考“状元”来讲,高考的胜利只是一个新的起点,重要的是如何在接下来的大学阶段,保持中学阶段的领先优势。

只有笑到最后,才能笑得最甜。

关注焦点:据《中国高考“状元”职业状况调查报告》显示,“中国校友会网大学评价课题组”通过对1977年~1998年我国各省市自治区高考“状元”的职业状况进行调查后发现,高考第一名尚未出现在主流行业的“职场‘状元’群体”中,大部分高考“状元”大学毕业后,都销声匿迹了,高考“状元”毕业后的“能见度”偏低与当年成为“状元”的“高曝光率”形成了鲜明对比。

观点交锋:考场“状元”≠职场“状元”

文凭不等于水平,学历不等于能力。

学历只能证明你接受过高等教育,能力怎么样,则要靠打拼和实践来证明。我们都知道,高考“状元”所取得成绩,体现的是其中学阶段的学习能力与成就。要想成为高考“状元”,必须做到门门功课优秀,只有各科学习都比较均衡和优秀,才有可能取得优秀成绩,否则不可能成为高考“状元”。但是,由此导致的结果是,各门学科都保持优秀,就可能无法深入探究其中的一门学科;同时,进入大学后,由于各科发展较为平衡,“状元”们因而很难做出一个选择,精通一门学科。

虽然他们都能顺利地毕业,且几乎都有机会留校或出国深造,但也只能是从侧面证明他们的学习能力较强。正因为如此,他们几乎都有能力成为普通的教授、科学家、商人、医生、律师、工程师,但他们却很难成为一流的企业家和科学家。

冯用军(青年学者)

观点交锋:既不“捧杀”,更不“棒杀”

状元不是神童,“高考状元”未必是“职场状元”,能在各行业职场做出突出成就的,未必是学业上的前三名。这个现象是科学史上的共识,我国的高考“状元”也未必能够走出这个定律的阴影。但“状元”也不一定就是高分低能的书呆子。因此,对“状元热”应该泼冷水,而对“状元”则要客观认识,既不要“捧杀”,也不要“棒杀”,要以理服人,用事实说话。

卢荻秋(评论家)

第6篇

曾经被舆论称为“垮掉的一代”的80后年轻人,随着长大成人,越来越多地占据了这个时代的主流。无论他们更坚强、更国际化还是更懒散、更无厘头,他们都在大刀阔斧地改变着这个国家。因此,虽然中国教育在不断被声讨,说它僵化、无趣、束缚人的创造力,但一个个鲜活的年轻人,终将从这个体系里走出来,成为这个社会的主要力量。

面对这种现状,以“推动社会进步,服务青年成长”为己任的中国青年报,有必要对这一时代的教育现状做认真总结,并帮助更多的学子找到人生方向和成长的动力。

设立中学生版面的必要性

近些年发生的马加爵事件、复旦寝室投毒案等寝室悲剧以及留学生自杀、杀母等恶性事件证明,大学生、博士生、留学生虽然是高考的胜利者,却不一定是人生的胜利者。在准备高考阶段如果真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会将积累的矛盾后移,如果爆发,其惨烈程度和影响范围会远远超出教育范畴。

父母、教师的能力参差不齐,很多人接触不到先进的教育理念和科学的教育方法。他们在新闻版看到的往往是八卦、凶杀,或者教育圈的丑陋、问题。舆论让大家感受到,社会与学校在对立、家长与教师在对立、学生与家长也在对立,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在对立,传统教育与网络教育也在对立。矛盾丛生,沟通不利。人们对中国教育的整体状况缺乏信心,许多人将孩子送往海外。中学生又处在青春期,手机游戏、社交网站没有筛选地将各种信息推送给孩子,让他们在学校不与教师配合,在家庭又不服从家长的管教,使他们长期缺乏心理安抚。由于年龄原因,他们的心理尚不成熟,表现出比80后、70后更多的毛病。

因此,要让新闻版中频繁出现的人祸悲剧减少,就应该认认真真强调服务性,做好以中学生及其家长为主要读者对象,励志人生、树立目标、指点迷津的副刊类版面,关注的重点应是初中、高中学生的学习和成长。中国青年报“成长”版在2010年年底诞生。这个版面的目的,就是借助中国青年报的平台和专家资源,让花季少年感受到成长过程中有个润物细无声的“榜样”在身边,帮助他们认清现实,保持发展动力。版面文风清新,反对说教,是一个网络媒体无法替代的精读版面。

帮助正在放弃纸质媒体的学生精读,适合中学生的读书趣味

有了清晰的版面定位后,就是办版的具体落实过程了。但这时又出现了新的挑战。当今的90后中学生由于课业负担重,少量的闲暇时间都用来玩手机上网游戏及联络朋友了。同时,90后的业余生活早就无纸化了,他们对纸质媒体没有感情。因为每天背书做题考试,面对的书、卷子、练习册、作业本都是纸质的,很多中学生从内心深处排斥纸媒阅读。即使阅读,在内容方面,现在有很多面向中学生的杂志,如《课堂内外》、《中学生》等,色彩绚丽,以图片和动漫为主,这些优势是报纸不具备的。在一些地区,很多急功近利的老师、家长认为报纸的内容与高考没关系,会以浪费时间为由限制学生阅读。

为此,我在山西、湖北、浙江、北京等省市,对90后中学生群体以及他们的家长、老师进行了长达两年的调研。通过调研,我发现90后的很多需求没有被满足,而这些缺憾正是中国青年报可以帮助弥补的。

90后对社会特别是80后对他们的批评非常不满。由于仍在中学阶段,他们的能力尚未展露,所以有关他们的一些负面消息比较多,让社会舆论“一叶障目,不见泰山”。他们极度渴求作为独立的人被社会认可和鼓励。

90后与家长也有一定的矛盾,他们既渴望独立又没有独立能力,导致人际交流过分依赖网络,缺乏与家长的沟通能力。同时,在这个独生子女时代,家长干涉太多,却不适应新的交流方式和手段,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没有掌握朋友式的沟通能力。

90后的国际化水平远远超过80后,了解世界的能力更强,他们的朋友、亲戚、同学中有的已经出国。他们对现实世界的认识已经打通了国内国外、身边和远方。所以,需要历史纵向与全球横向贯通式的指导与教育。但中学阶段能提供这种指导的很少。由于这一代中学生掌握了获取知识的工具——互联网,所以对学习知识、概念没有很强的欲望,而中学阶段的教育在很大程度上还停留在强调知识传授的层面,这必然形成与学生学习兴趣的矛盾。

认真分析90后学生的成长背景,有助于版面精准定位

90后学生的家长多半是上世纪60年代前后出生,“”时他们在1~10岁之间,然后经历改革开放和90年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而80后学生的家长,则多出生在上世纪50年代中期,经历了“”的全过程,在人生成熟期的80年代充满了一夜暴富的故事,他们也深切感受到了社会分层的急剧变化,一直处在动荡之中。所以这些父母有些当年是“愤青”,后来成了“愤中”,一些父母的急躁心态会影响孩子。

相对来说,80后性格外向,有不满容易表现和爆发;而90后成长于10年社会稳定时期,总体的性格特征要平和一些。由于社会分化趋向稳定,多元社会基本形成,90后一代通常能够面对现实,遇事比较平静,有时表面在听讲,实际上自己干自己的,我不喜欢你,但不给你信号。而他们一旦被人打动,也会表现出极大的真诚。

由此我认为,首先,90后和社会主流舆论是可沟通的,我们完全可以给予90后积极的正面评价;第二,中国青年报能满足90后对自己群体在社会上负面形象的纠偏;第三,有足够的优秀中学生能为他们提供榜样;最后,90后中学生需要的成功技能我们能提供或者找人提供,对意志磨练的辅导我们可以给予多方支持。这些都符合学校、家长和社会的根本利益。

因此,在“成长”版出笼之前,我给版面的选题判断设立了几个标准:

1.有可读性和必读性

在可读性的基础上打造必读性,有高考的指导性,也有成才的长效性。在具体的编辑工作中,以高中生的主观努力为“纲”,突出主观努力的价值。在学生拒绝读报的现实下,建立以下链条:首先吸引教师、家长读,由他们推荐给学生,再由学生将自己学到的认识反馈给家长老师,形成良性互动(事实证明,现在“成长”版的内容不仅为很多父母所推崇,也经常被中学老师选作班会的讨论内容)。

2.文章兼顾家长、学校与学生三方

多刊登有利于三方沟通和解的稿件。对不利于学生成长的客观消极因素,如学校的教学管理问题、教师的教育理念问题、家长的问题等,不以学生利益的维护者自居进行批评,而是以学生的师长面目出现,教会他们如何正确面对这些问题,如何排除干扰、顺利成长。

3.挑战庸俗成功学,让同龄人现身说法

当今图书市场和都市类媒体,无论内容还是内容折射的观念,都使庸俗成功学泛滥。“成长”版的文章要鼓励纯真的成功、理想的胜利。

4.不给教育崇洋者话语权,并帮助中学生及家长认清现实

目前很多教育工作者和专家乐于将教育问题归咎于体制问题。而事实证明,那些不能适应现行体制的人,在西方的氛围下也很难脱颖而出。输入共赢的学习和认识世界方法,让学生既可以很好地在应试体系下学习升学,又能很好地为出国留学做准备。

具体操作经验

1.打好名人牌

美国电影很强调说教,不仅对孩子也对成人。而我们的电影却不敢说教,为什么?因为我们没有掌握说教的能力。说教是一种技术,只有掌握了讲故事的技巧,将正向的力量包装在美丽的故事中,才能被人心情愉悦地接受。为什么不能将名人的故事加入励志内容,集纳在每周出现的固定版面上,让中学生有兴致读也愿意传播与谈论呢?

文艺圈、电视主持人、剧作家、网络达人被普通学子所熟悉,他们的成功经历对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应该更有说服力。戴军、闾丘露薇、海霞这些电视节目主持人,经常在荧屏上出现,最为中学生熟知。他们的成功是由于天赋还是机遇?他们的中学时代是如何度过的?网络世界的名人——“小黄鸡”发明者王大鹏、中文在线董事长童之磊都是名校精英,他们在高考过程中用了什么奇招?

不少演员长相俊美,很有人缘,容易成为中学这个年龄段学生的偶像。《中国好声音》大热后,我让记者采访了冠军梁博,因为他的粉丝多是中学生。文章刊出后,很多中学生相当吃惊,没想到主流媒体能如此贴近他们。

风靡一时的电视连续剧更是老少通吃,教师、家长孩子都追着看的连续剧的作者必然很有感染力。《甄嬛传》作者流潋紫、《步步惊心》作者桐华、《武林外传》作者宁财神,他们对人生认识的深度、文字的魅力都让人折服,他们的中学时代给今天的中学生留下了什么启示?

谁能让中学生读书,谁又能让做事方法已经固化的家长听取经验?“成长”版让杨澜、徐小平谈教子经验,让教育家朱清时给孩子拉出书单。

“成长”版还确立了一个栏目叫做“名师大讲堂”。请全国有一定威望的名师出场,对中学生大到人生、理想,具体到如何考上国内外名牌大学进行辅导。奈斯比特夫人在这里开设了专栏,定期与中学生谈人生。

2.摆脱庸俗成功学,探索成长规律

现在人们最爱说的是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而人生是真正意义上的马拉松,并不仅仅是中考、高考的成功。要有短跑冠军产生,也不能扼杀长跑冠军。所以,“成长”版要帮助家长、学生树立正确的成功观念。

“成长”版将自己倡导的理念融入文章的立意、人物的挑选中。比如,《北大教授饶毅:不要吊死在分数一棵树上》,解读了这位著名的海归生物学家其实并没考上一本,16岁的少年带着失落和不平走进了一所地方院校——江西医学院,但这成了他此后奋斗的动力。《闾丘露薇:高中时成绩经常排在中后》、《从北大落榜生到康奈尔大学硕士》这一系列文章,从不同方面探索了成长规律。不仅鼓励学生在学习之余思考人生,寻找自我成长的动力,也让家长、老师摆脱焦虑和强迫心态,以开放的心态调动孩子的自主力量。“成长”版所选择的成功榜样传播了新的教育观,给学校、家庭和孩子松了绑。

3.强调成长目标与手段的统一

在部分媒体中,不同栏目的价值观是相反的。有些栏目让家长管理好学生,评论这一代学生越来越难管。而另一些栏目又为中学生张目,告诉他们西方的孩子是多么自由、自立、自主。这让人们的价值观冲突、对峙。“成长”版在各个栏目中都强调成长目标和手段的统一。

以90后家长头疼的青少年网瘾问题为例,“成长”版选择了几个成功案例放在“爸妈成功学”栏目。如《父子斗智斗勇12年 网瘾少年成功大逆转》,让沉溺游戏的孩子学会承担责任,玩出名堂。《玩游戏玩进早稻田大学》介绍了父亲陪网瘾少年玩游戏,帮孩子建立了责任与规则意识,考入日本早稻田大学的计算机专业。文章的共同点是,既有对学生的指导,又有对家长的提醒,也让教育工作者从中受益,不制造角色对立。

4.提供学习考试的技术性指导

成功有三个层次:道、势、术。一个版的成功和孩子的成长一样,也要兼顾好这三个层面。前述三个方面我们强调了道和势,术也不可或缺。“牛人榜”是这个版的拳头栏目。在90后中有各色牛人,他们用自己的成绩展现了90后的风采,既能为90后正名,也能给同龄人鼓励、给其他家长启迪。

另外,善于网络学习的中学生也有些东西并不知道。在帮助中学生网络学习、掌握终身学习技巧方面,“成长”版也费了工夫,如《给大学生“补课”,让中学生“预习”——像追美剧一样追网络课》。中学生在未来的高考、留学、面试中,因为看过这些经典与国际化的课程,会轻松面对很多问题。他们会因为我们的引导,看到网络媒体更博大的宇宙,因此而受益终生。

第7篇

记不清是哪年的冬天,冷得特别的快。晋海四处都落满凋零枯黄的落叶,层层叠叠,铺满了一条又一条的街道。

我穿长长的红色风衣开一辆白色的“小绵羊”。每天从泠水街一路开到学校。在福建某个富饶而又经济繁荣的沿海城市,高中生开“小绵羊”去上学似乎是既拉风又平常的事。

而我的白色“小绵羊”上,有林子明画的红色蔷薇,独一无二,却又鲜艳夺目。

在没有遇到林子明之前,我是学校出了名的让老师头痛的学生。染发,翘课,打耳洞,偶尔还与外校的学生打架,并且生猛无比。用唐时的话说就是坏得不像话。

所幸的是成绩不算太坏。总算是弥补了一些缺失。

而认识林子明。这样一个穿白衬衫都要把所有扣子都扣起来的跳级生,是我想也没有想过的事。

壹{深秋:香樟树下你的脸,我永生难忘}

那应该是来晋海读高中的第一个校运会。深秋,可是却冷得厉害。好友玉子和唐时都参加比赛,让我帮他们加油。我算了算那三天,无战事,无抑郁心情,无重要日子。就去了。

比赛前一个小时。玉子的比赛号码牌发现忘带了,老师又突然找我有事。于是她借我的“小绵羊”回去拿。我把钥匙给了玉子,并且好声叮嘱,你好好开我的车啊,千万别飙。玉子连声说好。立刻就冲去停车场。

玉子的飙车技术不好也不坏,但却是出了名的喜欢飙又不要命,飙坏了她家好几部新车后她爸爸就让司机天天接送她上下学了。说我不担心是不可能的。可是这种十万火急的时候我能说不么?

二十分钟后,我忐忑不安地见过老班后出来,在操场的大香樟树下见到我那辆自前轮部分开始凹凸到后轮的“小绵羊”。连挡风玻璃都破得四分五裂了。顷刻间,我的脑部好像受到了重度袭击一样疼痛焦虑,恨不得把送车回来的人五马分尸。

我三步并两步地走上去,那个坐在香樟树下长藤椅上的白衣少年突然抬起头来。眉宇里有浅浅的温和,抿一抿嘴就是好看的笑,说不出的温暖。像平静的海让人心旷神怡。我烦躁的心,竟就这般地软下去。

他指指车,一个女孩让我把车还给你。我低头去看让我心痛不已的车,眉头死死地皱着,转过身去问他,你怎么知道车是我的?你认识我吗?

他摇头,又点头,缓缓说道,不认识,不过我想全校也只有白雨灵的头发敢染成枣红色。

我为这一句话,微微地笑了,我说好吧,是我的车。我的车为什么会成这样?又为什么会在你手里?

他从椅子上站起来,你去问你朋友吧。我也没搞清楚。说完后,准备离开。

我叫住他,小朋友,等一下。这下换成他皱眉头看我,你叫谁小朋友?

当然是你。我突然觉得他皱眉的样子很可爱。

我从包里翻出一小袋的牛肉干,递给他,谢谢你送还我的车。他把手插在口袋里,倔强地回答,我不要。我走过去,把他的手从口袋里拉出来,硬是放在他手掌里,一个小小的包装袋,正好放一个掌心。然后我说,听话,只是一点小心意。他便没有再拒绝,收了放回口袋里。头也不回地走掉了。

唐时从操场另一端跑过来,拉着我问,你什么时候认识林子明这样的好学生的?

我递过去一个白眼说,谁知道玉子怎么把我车搞成这样还让别人送回来的?

唐时“噢”了一声,扶过我的车说,那走吧,去修车,要不明天你没有车上学了。我走在他旁边说好,你付钱啊。

他朝我笑笑,第一次没有和我抬杠。

贰{泠水街:三个人的快乐}

唐时从小与我在泠水街长大,小的时候父母忙着做生意无暇顾虑我们。我们就无恶不作,危害四方。例如向低年级的同学索要零花钱,或者公然向老师挑衅,又或者翘课去海边。

我们在每次闯下大祸之后就跑到邻城最出名的“满记”去吃牛肉羹。用我们最熟悉的闽南语聊着我们刚才把老师气得半死的精彩内容。

很早很早开始,我和唐时就学会了用这样一种叛逆的方式来驱散因为没有父母照顾的寂寞。

是的,我们并不快乐,只不过是寂寞。我们不是不会学习,只是我们都不想做乖孩子。

玉子是后来加入我们行列的。她转到我们学校,是画画特长生。老爸开加长的“奔驰”,想不华丽不引人注意都不行。我和唐时就寻思着找她点麻烦。没想到她自己找上门来说要加入我们的“战营”。一看样子就是坏学生的典型模样,于是便将她归到我们“门下”,作为强大的后援之一。

根据玉子后来的叙述,那日她疯狂地开车出门,差点要与入校的大卡车相撞,她一看事情不妙,人就跳出车去,于是我的车壮烈牺牲。她急着回去拿号码牌,临时抓一个人把车交代给他让他还给我,她自己打了车回去。

这个情形我和唐时听得目瞪口呆,感觉上像极品飞车。令人难以置信。

唐时说,我以为我和雨灵已经算强的了,没想到更强悍的在后头。

玉子耸耸肩,不做任何表示。趴在小楼的窗台上画画,小楼的窗正对着海,清新而美丽的景。

这里是我们三个人的秘密基地,唐时家买的房子,空置多年。一直被我们仨占据。

玉子突然狡黠地笑着问我,白雨灵同学,交代一下你那天的艳遇经过?那可是一个活脱脱的美少年啊。

我想了想,便想起香樟树下他温暖的眼睛和一脸倔强的表情。笑了。

不过,我也知道,像林子明那样跳级而又听话的好学生,又怎么会和我有交集呢?

叁{初夏:你是我的小朋友}

再次遇到林子明,已经是一个初夏了。十七岁的芳好年华,寂寞流水的透明时光,终于有了另一丝的涟漪。

这一次我成了“救美人”的大英雄,这个“小美人”,就是林子明。

一个周末的傍晚,唐时和玉子赶着回去看一场比赛没有等我。我在桌前奋力地与模拟考题苦苦纠缠。等到做完后发现,天竟有点黑了。收了书包就下楼去停车场取车。在微弱的灯光下,我看到几个小混混模样的男生在找林子明麻烦。

是是是,我一眼就认出了他,那一张清晰而漂亮的五官,任谁都能一眼记住的吧。

他大概被五六个人围住,不知道在讲些什么。然后就有人开始动手打他,我冲上去喊,你们干什么?我已经喊保卫科了。声音在整个停车场里回荡了几遍最后才慢慢收声。所有人都被我唬住了。

也许他们之前也是知道我的,又也许他们真以为我叫了保卫。立刻松了手散去。

林子明白衬衫上的纽扣被扯开两个,整个人靠在墙上,脸色发白,却无任何惧怕的表情。一动不动地看着我。

我说你傻啊,被人打不喊不叫的。然后从书包里翻出一个邦迪贴在他脸上的伤口处。

他把眼睛瞪得大大的,在昏暗的停车场里尤其显得明亮,他说,你不是很能打的么?今天怎么不动手?

我愣了一下。接着敲他的头,你啊,我又不是莽夫,我一个打六个?你还真以为我是黑带九段噢?要这么打,我早被人打死了。

他把眼睛眯起来,突然张嘴大笑,哈哈哈,白雨灵,你可真好玩。

我气结,我说你这个小鬼,真不懂礼貌,姐姐不陪你玩了,没意思得很。我扭头要走。

他拉住我的胳膊说,你等等我,我和你一起走。声音还是那样的温暖。

好像时光倒退一样。我放低了声音说,走吧,我都饿了。他接着回答,那我请你吃饭。我没有拒绝。我想起书上写,人对美的事物总是难以免疫。真是一点错也没有。

我们去学校附近的店吃“面线糊”,配一碗小小的海鲜汤,两笼水晶虾饺。吃饭的时候我问他怎么惹上那些人。他说他也不知道,总之有人看他不爽。口气里没有一点好学生的口吻。我倒有点拘谨,低头猛吃自己眼前的食物。

出了店之后,他在一个超市门口停下,拉我进去,动手拿了“雅客”、“心相印”和一大包的牛肉干。付好钱后整一个塑料袋塞我怀里,给你,谢谢你今天帮了我。这都是本地的名牌产品,送给你算是答谢。

我拎了拎手上的塑料袋。糖果,纸巾,牛肉干。亏他想得出这些。不经意地就笑了。

出了超市门口,看到有小孩恶作剧在我“小绵羊”上划着什么。我恶狠狠地训斥走他们。蹲下去,摸着那块伤痕,对林子明说,你看,上次才修好的,这次又刮花了。我好像每次遇到你,我的“小绵羊”都会出问题。

他也蹲下来,摸着那个刮痕说,我有办法,你把钥匙给我,明天还你一部没有刮痕的车。

我居然就这样信了他,把钥匙给他。之后我跳上一辆公交车,挥手和他说,小朋友,再见。

他又皱了眉头,抿了抿嘴,用无声表示抗议这个称呼。脸上的表情有一种生气的可爱。

我的心里涌出很多的快乐。

那些简单纯真的快乐影片,在小时候父母选择分开的那一刻,似乎提早收场。

这样的快乐,对我而言,又是多么难得。

肆{伤感:所能拥有的只是短暂}

第二天中午放学。教室里的人都散得差不多。我们仨坐在一起,拿出便当吃午饭。玉子、唐时在教室里商量要考什么大学。我把他们俩中午的便当偷偷掀开偷吃里面的海鲜和小鸡腿。谁让他们的便当每次都做得让人垂涎三尺。

等玉子发现的时候,我已经拿着鸡腿在教室里面跑来跑去了。唐时环抱手看我们打闹,英挺的脸满满的淡定。

“哎哟”随着玉子一声惨叫,我看过去,玉子撞到迎面而来的人。

“阿达”的运动服,一张精致的漂亮五官。不是林子明还会有谁。我拿着鸡腿的手就这样悬在半空中,脸上的笑容也安静了。

玉子一反常态地也安静起来,抬眼去看林子明,眼神晃悠悠,半天说了四个字,好漂亮哇。

我收起自己快要流露出的花痴的表情说,又不是没见过。

可是,上次没仔细看啊,平日里也只是远远地看见。没想到近距离看这么漂亮嘛。难怪有男生不爽他太多女孩子喜欢。

我有点明白昨天为什么林子明会遭到殴打。原来太过完美也是一种罪。

唐时也走过来问,林子明找你有什么事?

我看到林子明手里的车钥匙,突然想起来昨天车子放在他那。

我说他来还我车的吧。我接过钥匙和他介绍玉子和唐时。他微笑地说,你们好。玉子热情地回应说,你好。只有唐时,没有一丝笑容地说,这样的好学生,我可攀不起。省得有人会说我们带坏他。

气氛突然变得很尴尬。最后还是林子明大方地先说,你的车刮花的地方我帮你弄好了,希望你会满意。我点点头,接过钥匙。他背过身去,走过长廊,我的心里突然有些许怅然。

在这条走廊的尽头,是全校最最重点的实验班。清华北大,浙大复旦,才是他们的最后目的。我这样安于现状,爱好打斗,玩世不恭的升斗小民。痴心妄想,不过偶尔。

自此以后,我的“小绵羊”上多了一朵绚丽的红色蔷薇,在每一日的风景里,散发别样的韵致。

伍{脆弱:明知不可能,还是难过}

玉子第一次带我去她的画室,不是为了看她的画,而是看一个女孩。

在此之前,我从来没想过要去玉子的画室看她画画,这是多么崇高的职业啊,多有艺术气氛,与我毫不相干。

而这一次不一样。她歪着头坐在我旁边无比认真地对我说,这是林子明喜欢的女孩。

这几个字,就已经击败了我。

接着她又说,她叫唐微微,林子明的邻居。从小学跳舞和画画,林子明每天都和她一起来上学。

我佯装镇定,把眼睑低低地垂下去。

玉子识穿了我,安抚着说,不过不用怕,听说她心脏有问题,迟早都是要挂的。

最毒妇人心啊,果然是这样。我学着昨天看完的台剧说。

她笑,还是拉着我去她的画室。

画室里,静悄悄,每个人独占一隅,偶尔互看。玉子指着角落里一身明黄色衣服的长发女孩说,就是她。

她安静地调着色,木制的画笔一点一点地泅散微蒙的色。长发垂下,遮着半张脸,另半张上,眼眸无比明亮。

我平日里嚣张的气焰顿时就灭下去了。别人像高贵的晚礼服,我像普通的牛仔裤,没有可比性。

我不争气地问玉子,你怎么知道林子明喜欢她?

全校都知道啦。他们青梅竹马两小无猜。只有你这个路人甲还不知道。

我看她片刻。她蓦地抬头,我才看清楚她的脸,带一种病态的美,柔柔弱弱,似乎一碰就会碎的玻璃。

心里好像堵了什么难受。转头出了门,唐时像个小战士一样站在我的车旁,抽一根烟。脸上的小胡子隐隐地露出来。

我冲他做鬼脸,说你这个死孩子,怎么也跑来啦?他从车上拿一件衣服给我,说天冷了,我从我家里拿了一件衣服给你。

突然很感动,嘴上却还要说,哼哼,你爸知道了肯定说你吃里爬外。拿了衣服穿上。唐时拿手弹我额头说,你这个没良心的女人,我这都是为了谁啊?

我笑到一半,突然看到林子明过来,直直地望去,心阵阵地翻动。

他停在我面前,问,你怎么在这?

我窘在原地说不出话,唐时说,我们来看玉子的画室,不犯法吧?

林子明看了看我,似乎想说什么,可是被唐微微喊住了。她像一只小鹿一样跑出来,理所当然地牵起林子明的手说,走吧。然后她看了我一眼问,你认识他们?

我怕再继续下去又演变成互相介绍的尴尬场面,于是我飞快抢先回答说,你别误会,我们基本不认识。然后翻身骑上我的“小绵羊”和唐时挥了挥手说,哥们,走吧。

那天的风很凉,一路上我什么话也没讲。城市里新开了一家“必胜客”。在东街口的转弯处,而它的旁边,有一小棵的香樟,不知道是谁种的,那么突兀地立在喧闹的店旁边。我把车停在那里,和唐时进去吃意大利面。我不停地搅拌眼前的饮料,很久很久以后,我问唐时,你说喜欢一个人,到底是一种什么感觉?唐时看着我回答,喜欢一个人,有时候很幸福,有时候很悲伤。

这样一句话,使我实实在在地感受到其实我是真的很悲伤。

唐时喂我吃沙拉,说雨灵你这是什么表情啊?为了一个小破孩至于成这样吗?

我的眼泪“哗”地就流了下来,在“必胜客”灯火通明的环境下,第一次感到自己的脆弱。

陆{彩票:相信命运}

午后的阳光刚刚好,呈琥珀的黄。我坐在新教室的座位上,看彩票走势。

高三开始,分了班,玉子和唐时去了隔壁班级,我留守原地,却换了教室。大家依高矮而坐,无人与我靠近。我独自一人拿着书包坐到最后一排靠窗的位置。没有任何的特别感觉。只是偏头看向窗外。遥遥相对的,正是那棵香樟树。

开始买彩票,相信命运。36选7,每周买两张。和玉子说,或许有一天我就中了500万。

唐时说我神经病,玉子说我疯了。只有我自己知道,我比谁都冷静。

在学校里遇见唐微微和林子明一次,他大老远地就冲我招手,从口袋里抓出一包牛肉干给我。我拿过牛肉干的时候不经意看到一旁的唐微微狠狠盯着我看。我很强势地看回去,故意问他,为什么你随身会携带牛肉干?林子明就笑,说,自从你第一次给我牛肉干后我就觉得牛肉干是很容易哄人的东西,带着总没有坏处。

我说你的逻辑其实不可取。我那天的牛肉干不过起到哄一个小朋友的作用。林子明呆愣了一下,笑了起来。我也笑,没有任何的欢喜。

中午下课后放学,我在学校食堂喝一碗玉米汤,唐微微来找我,抱着一叠画纸。坐下后就开始说,白雨灵你别那么不要脸地缠着林子明了吧,不过是和他吃了一次饭,不过只是几包牛肉干而已你就以为他喜欢你啦……

我站起来转身朝门口径直走去,唐微微还在后面说,白雨灵你以为林子明给你画那个蔷薇就了不起了吗?他开始画蔷薇是因为我喜欢。

我停下来,因为听到蔷薇花。

她走到我面前,把手上的画纸打开,每一张图的右下角都有一株蔷薇,与我车子上的那株无二。

在无数个清晨陪伴我穿梭飞驰的花朵,我一直认为独一无二的花朵,在瞬间枯萎。

食堂里的人都在看着我们,看平日里遇到任何事都生猛无比的白雨灵,在这一刻居然哑口无言。

柒{深冬:海边房屋旁再次遇见你}

决定不理林子明。把车锁进车库。每天走路去唐时家楼下等他载我去上学。我才发现原来我早已经长成了刺猬的性格,只要遇到一点点的袭击,就把自己包裹得严严实实。我经受不起伤害,经受不起我周围的人个个舍我而去。所以,在伤害没有到来之前,早早的避开这些伤害。

高三那年的情人节,是大年初三。我、玉子和唐时去海边的小屋过节。庆贺我们仨都是光棍一条。买了很多的巧克力和果冻,还带上了烧烤的工具,打算在小阳台上来一次露天烧烤。

唐时举杯说,庆祝雨灵这半年改邪归正,当起了好学生。

玉子接话,也庆祝唐时的侨生考试能圆满成功。虽然还没考。

我说,同样庆祝玉子的专业考试顺利过关。虽然也还没考。

我们三人同时大笑了起来,站到阳台上开始烧烤。阳台对面的房子挂了星星点点的灯,特别漂亮。

我喝了果汁酒,彪悍的个性立刻显露出来,我冲着对面白色的人影大唱《欢喜就好》。五音不全,完全没调。唐时作势来捂我嘴,我拿着鸡翅膀跑开。唐时追着我喊白雨灵,你这个死女人,唱歌真难听。我没心没肺地回答,我喜欢你管得着吗?

唐时突然停下来,很认真地看我,然后说,如果你喜欢我,那我就管得着。

我懵了。一动也不动。玉子也看着我们,天上的星星周围的灯都似乎静止了。

我不自然地笑了笑说,别开玩笑了。我下楼去买烟花。

早早地撤退,给彼此一个喘气的时间。

只是我没有想到,在附近的小卖部里,我居然遇到林子明。他买一包烟,转身就看到身后的我。

在这个美好的夜晚,我不能如平常一样忽视他。于是我对他说了一句HI。

但他显然不满意我的问候,站在原地看我掏钱买烟花再找钱,他却没有离开的意思。

我忍不住问他,你到底要怎样?打过招呼了还不走?还有,你怎么会在这里?

他“扑哧“一声笑出来,在静谧的夜空里分外清晰。他说我还以为你再也不理我了呢。这样才像白雨灵啊。

我说你这小孩,给你点月光你就烂漫了?

他站到我眼前,伸过手来摸我的头,我下意识地去挡,手被他一把抓住。他的手那样温暖,我不忍甩开。

似乎每次看到他湖水般的眼神,规规矩矩的好孩子样,小王子一样的光辉,就再也不忍对他做出什么伤害的事来。

他把手套套在我的手上,牵着我走,开始一个一个回答我的问题,他说,我和父亲来拜访一个伯伯,正巧住你们对面。刚才你在阳台唱歌的时候我就注意到啦。你唱歌……哎……

我不服气,怎么样啊?

他撇撇嘴,摇头,实在不怎么样。

我脑海里突然浮现出唐微微的样子,有点酸溜溜地说,我当然是比不上唐微微了,人家多温柔多甜美啊,又会跳舞又会画画。

他站住,手握得更紧了些,死死地看住我。我被他看得浑身不自在,干嘛啊你?

他微笑起来说,我知道了,你在吃醋。

我心里跳了一下。脸开始迅速蹿红,我抵赖,哪有,你神经病。

林子明叹一口气,继续说,微微和我一起长大的,以前身体一直没问题,初三有一次参加大型的比赛突然晕倒了。医生检查出来发现她心脏旁边多了一根血管,不适合再做剧烈运动,要好好调养。从那时候起,她总怕自己出什么问题,整天恍恍惚惚,并且很害怕失去什么。

我这才明白,她并非玉子先前说的心脏病。

她想让自己强势,所以她那么捍卫她的爱情。

说到底,她也只是害怕失去的小孩。

有海浪的声音传来,敲击在这个看似平淡却又内容丰富的夜晚,漪出层层洁白的浪花。

捌{醒悟:树叶吹不过海浪}

那个夜晚之后。我们三个虽然表面上还如往常一样嘻嘻哈哈,可是我能感觉出来有别的不同。

例如玉子对唐时,明显的冷淡。又比如唐时对我,明显的话少。

我们像暗揣心事的小孩。道不明说不清,却又不想说不想问。

正巧此时玉子要去福州,请名师做考前冲刺。而唐时,准备着去厦门进行侨生的第一场考试。我们就这样,还没有高考,就提早分别。

本来一直三人行,突然变成了一个人,颇感忧伤和无奈。

我把放在车库许久的小绵羊拿出来,又开始开车去学校。时光更迭交替,不知不觉过去了两年。我周围的朋友只是多了一个林子明,一切表面看没有任何改变,可是内心却有着很奇怪的变化。到底是什么连我自己也说不清楚。

有一个傍晚。林子明约我放学到香樟树下见面。我们提早下课,我站在树下等他。傍晚的天空红霞满天,透过树照下非常漂亮的琥珀黄。我想起我第一次看到林子明,他一抬头的瞬间,就吸引了我的目光。那时候白衣的他,像极了漫画里的美少年。

我的书包里是第一次模拟考试的成绩,考清华北大是绝对没戏,可是考北京也绰绰有余的吧,我想只要林子明开口,没有什么是不可以。我可以为了他放弃我曾经的憧憬和梦想随他一起奔赴。

傍晚的风有些凉,我怀揣着我的美好幻想,直到唐微微走到我的面前我才回过神。她穿一袭紫色长裙,总是娇弱的眼神中透出凌厉的光。那一瞬间,我觉得她从来都没有柔弱过,她只不过在利用她的外表博得别人的同情而已。

她看着我,她说,白雨灵,你到底要怎样,才肯放过林子明?

我愣了愣。她说放过,从头到尾我就没有想过要纠缠他。

我笑,拿出我一贯混混的姿态,你在害怕什么,即使我纠缠他,也和你没关系呀。从小就面临各种语言袭击的白雨灵,早已经懂得如何镇定地应对质问这种无聊的场面。

我说完后换她愣住了,她肯定想不到我为什么可以如此心平气和地回答她。但是她又觉得脸上挂不住,她就开始指着我,对我大骂,白雨灵你这个强盗,你连我唯一的东西都要抢走,我不会让你得逞的。

我一把抓住她指着我的手,任何人都没有资格指着我说什么,尤其是你这样一个和我毫无关系的人。我把她的手重重地一甩,几乎用尽我所有的力气。

然后,她的身体却向后倒去。整个人准确无误地摔在树下。

我站在那里,愣了半天,接着看到飞奔而来的林子明。他抱起唐微微,他说,雨灵,我真的没想到你是这样的人。他的眼光里,充满了对我的敌视和仇恨。一寸一寸凌迟我的心。

我张了张嘴,想解释什么,我想告诉他,不是这样的,根本不是这样的。可是林子明抱起唐微微迅速地跑掉了。

我朝他跑掉的方向望去,我看到唐微微从他的臂弯中露出一双带着笑的眸子。比起心计,我始终还是敌不过一个久病的美人。

一片一片香樟树叶子就在我面前掉下,随风飘得很远。我一言不发,抱起我的书包朝家的方向走去,书包里装着我所有的希望,我把我想和他说的话也一并装进了包里,包括那些未来。现在的我,一句也不想说。

他不信任我,只这一点,足够让我心灰意冷。

尾{告别:香樟树下,只不过是最初的梦想}

填志愿的时候,唐时和玉子都回来了。带着胜利的微笑。我用拥抱迎接他们。

唐时填厦大,我填集美,玉子填厦美工。

我的思想绕了一大圈,又转了回来。我的福建,我的黄金海岸,我的牛肉羹。我离不开你们。

我避开了与林子明见面的机会,不想对他做任何的解释,一切于我而言没有半点意义。或许在他的心里,我只是一个爱打架生事不为人着想的女生,我伤害了他的青梅竹马,他亲眼所见,而像唐微微那样一个女生,我始终是斗不过的。

那么,就不再挣扎。

我积极地参加高考,积极地做一个大笑大闹的小孩。

拿到通知书的那日,我将白色小绵羊重新喷了漆,玉子帮我画的图,没有蔷薇,只有很多很多的树叶。泠水街上的马路修好了,唐时送给我一盒芒果味的椰丝卷。

在海边我们大唱《爱恨咙是你》(闽南语:爱恨都是你)。海边夜排档灯光闪闪,风大把大把地灌入我脖子里。

我站在那听海浪拍打的声音,片刻有些难过,可是却又无比的安静。我想,喜欢一个人,也许真的只是一件非常简单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