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9-04 15:37:4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跨文化语境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摘 要:词汇教学是语言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对外汉语教学中比较困难和关键的一部分,能否对学生进行高效的词汇教学直接关系着教学目标的实现和完成。然而,传统的词汇教学更多地停留在词语读音、拼写、语法以及字面意义讲解等层次上。由于忽视了词汇的文化内涵意义,导致学生对词汇意义理解不完全以及使用上的偏差。本文包括四部分,绪论总述笔者基于文化导入的词汇教学;第二部分论述跨文化交际对对外汉语词汇教学的重要性;第三部分重点阐述词语语言意义与文化含义的关系;第四部分是教学方法上的探讨。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词汇教学;文化导入
一、绪论:词汇教学总述
语言与文化的关系是语言学界研究的重要课题。语言是文化的基础,同时语言受文化的影响,反映文化。词是语言的基本要素,词汇是语言这个庞大系统得以存在的支柱。从语言的社会功能出发,文化差异在词汇层面表现得最为突出。我们都知道词汇不仅具有概念意义,也具有丰富的社会文化内涵。笔者所提倡的文化导入法旨在重视词语文化内涵的教学,以提高汉语最为第二语言习得者的语言应用能力。跨文化交际教学法作为一种新的理论模式已经在英语语言教学(ELT)中确立了自己的中心地位。那么,对外汉语教学是不是也应该加速教学改革,重视跨文化交际。
二、跨文化交际与词汇教学
在实际的教学中,大部分老师只关注词语的概念义,忽视了词语的文化内涵。实际上,对外汉语教师应当在词汇教学中引入文化语境,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充分认识到文化背景语境、认知心理背景等都会影响到词语的正确理解和跨文化交际。
(一)跨文化交际与词汇教学
我国研究跨文化交际起步较晚,迄今为止仅有二十多年的历史。学界对跨文化交际的定义很多,有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从事交际的过程就是跨文化交际。吴为善、严慧仙《跨文化交际概论》从对外汉语教学的角度,将“跨文化交际”定义为:跨文化交际是指在特定的交际情景中,具有不同的文化背景的交际者使用同一种语言(母语或目的语)进行的口语交际。从已发表的论文和著作来看,我国学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语言与交际的关系;非语言交际;中西习俗对比;中西经营管理模式比较;国民性研究。跨文化交际能力包括语言交际能力、非语言交际能力、语言规则和交际规则转化能力以及文化适应能力。所以,跨文化交际有利于词汇教学,意味着词汇教学以语用为终极目标,注重文化和交际规则的指导作用。
(二)文化背景语境与跨文化交际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语言的内涵。文化语境能全面地影响语言的表达,在词汇教学中我们不得不重视并加以利用。文化背景是有层次的,其中最重要的是民族文化与地域文化。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其又与该民族的语言联系在一起,隐含于民族语言中,蕴含丰富、表现复杂。想要真正了解语言,就必须重视文化背景语境和跨文化交际。例如老鼠,在汉语中是遭人唾弃的动物,在俄语中比喻聪明伶俐的人。地域文化是同一民族因居住的地区、地域而产生的不同的文化,地域文化集中体现在民风民俗方面①。比如虎,北方说“大虫”,温州说“大猫”,实际上很多地方是禁忌说“老虎”的。将地域文化与语言教学结合起来,具体地介绍各地区真实而多彩的文化现象,才能使外国学生更好地了解中国及其文化,才能使他们与当地人顺畅地交流。
(三)认知语境与词汇教学
词汇认知心理背景语境可简称为“认知语境”或“心理语境”。它与认知的主体:人的生活经历、知识结构、感知能力乃至心理情绪等有着密切关系②。其中负面影响最大的是文化优越感和文化偏见。前者以自己的文化为中心,不自觉地将自己的思想价值和审美观念植入目的语的学习中。后者是带着偏离事实和社会的评价标准的态度去学习目的语,要避免这种不利的认知心理就必须做好词汇教学的工作。
三、文化与词汇
(一)语言与文化
语言和文化关系密切,各民族文化的特征经过历史的积淀总会凝聚在词汇层面。美国语言学家恩伯说“一个社会的语言能反应与其相对应的文化,其方式之一则是在词汇内容或者词汇上。”词汇直接记录事物,包含了人类历史几乎全部的文化现象。语言与文化就像两个相交圆,不同的语言系统反映了不同的社会文化,故脱离文化的词汇教学是不可能的。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交际,语音、词汇和语法是表层因素,文化习俗才是深层因素。
(二)词语的语言意义与文化含义
众所周知,两种语言所所反映的文化差异越大,两种语言的词汇中其概念意义和文化内涵偏差也就越大,那么跨文化交际能力也就越低。所以,这部分我们将从语义学的角度详细地论述两者之间的关系(主要以汉语与英语对比为主,也会提到其他语言)。简单地讲,两种语言中完全等值的词语很少,大部分是不等值或不完全等值的词语。有些学者认为这种差异表现为五个方面,有些学者认为是十个方面,笔者综合整理为七个方面。
1.语言意义相同,文化含义相对应。这类词语多指称自然现象和科技术语。例如:“太阳、月亮、星球、空气”与“sun,moon,star,air”;“计算机、电视机、科学”与“computer,television,science”。但是,此处的“相同”主要呈现于科技论文或一般性的陈述中。在一定的语境中,其文化联想和感彩会有复杂的差别,尤其是隐喻义不尽相同。例如“竹”在中国文化中就有清高、气节、文雅之意。
2.概念意义相同,文化内涵只存在于一种语言中。由于中西方的历史和审美取向不同,文化含义迥异的现象比较普遍。例如狗,在汉民族文化中多数与贬义相关:走狗、疯狗、哈巴狗、狗腿子、狗仗人势、狗眼看人低;但在英语中“狗”代表幸运、喜爱之意。love me,love my dog(爱屋及乌);I am a lucky dog(我是一个幸运儿);big dog(保镖);top dog(有权势的人);clever dog(聪明的家伙)等。
3.语言意义与文化含义皆不对应。这类词语又称为“国俗词语”或“文化词语”,即反映某种文化独有特点的词语。如汉语中的“下放”“户口”“留守儿童”“下海”“”“知青”“房改”等等。
4.语言意义对应,文化含义在另外一种语言中没有对等词。许多词语在双语词典中都可以找到语言意义对应的解释,但是概念意义对应的词语所反映出的文化形象或文化概念不一定也对应。有时甚至差异极大,甚至将一种语言的说法译成另一种语言的对应词时,对目的语国家的人提供不了任何信息,甚至会提供错误信息。例如“单位”与“unit”,大陆人常用“工作单位”或“单位”表示所在的工作机关、团体或部门。汉英词典将“单位”译成“unit”。在跨文化交际中,西方人却难以理解其含义。
6.不完全等值词指不同语言中意思、色彩、用法不完全相同的词,这里我们列举语言意义对应,但感彩、文化意义大小不同的词语。例如:英语的ambition没有褒贬之分,而汉语与之大致对应的一个是褒义词“雄心”,另一个是贬义词“野心”。又如个人主义”与“individualism”。中国人将“个人主义”等同于自私自利的意思,英美文化将其重视个人独立的标志。又如亲属称谓词,汉语用伯母、婶母、姑母、舅母、姨母五个词表示五种关系,英语只用一个词“aunt”表示,这反映了汉民族重家庭伦理关系的思想观念。
7.语言意义貌合神离,文化含义差别悬殊。“貌合神离”的词语,即两种语言词语的字面意义似乎对应而实际意义并不完全对应或完全不对应,也包括语言意义对应而文化意义不对应的词语。在二语教学和跨文化交际中,最容易造成文化误解或交际失误。例如“汽车旅馆”与“motel”,“休息室”与“restroom”,“哪里哪里”与“where,where”,“煤气站”与“gas station”等等。
四、教学操作
1.教学方向:词语的意义包括语言意义和文化含义。文化含义是附加在语言意义上的主观意义,表达的是人们对词语所指的人或物所怀有的感情或持有的态度,反映出交际者的文化心理、态度和感彩。对于词汇教学来说,词语的语言意义和文化意义同等重要,如果忽视了文化意义的教学,学生则无法全面彻底掌握词义,引起交际失误。
2教学方法:以文化导入为主,语素释义相配合。笔者所认为的词汇教学不仅仅是词语教学,还包括短语、固定短语、成语和歇后语的教学。词组作为一个组块在认知心理学和实际的教学实践中已取得了有力的证明,即词组教学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采用文化导入法(具体通过六种方法:例举法、直接解释法、联想法、对比法、词源法以及错误分析法),有意识地输入词汇的文化内涵意义。在释义时还应当采用语素释义法,即解释清楚词组中每个语素的意思,然后说明它的整体意义。在使用语素释义法时,还可以介绍词语的引申义和词语的用法。语素释义法要求教师具备一定的古汉语知识,相当熟悉汉语语素的意义,善于联想。文化导入以实际教学目标为主,讲清楚就好,不能倾盆大雨式地灌输,一定要记住我们是通过文化导入讲解词汇,而不是进行文化讲座。
适度引入表达方法的讲解,让学生了解词语背后的文化含义之来源。象征、双关、比喻、谐音、反语和用歧等能够使词语增加一定的文化色彩。笔者提倡词组教学,而不是简单的词语,就是因为简单的词语本身并不能凸显文化内涵,需要文化背景语境的衬托。例如描写女性魅力的词语顾盼流连、顾盼神飞、炯炯有神、面若桃红、脸若银盘、唇红齿白、口吐莲花、婀娜多姿、亭亭玉立、楚腰纤细、俊眉修眼、眉清目秀、慈眉善目、浓眉大眼、巧笑倩兮等,几乎都有隐含于字面的比喻义。对外汉语老师适度的点播和讲解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词语的文化含义。
我们都知道没有万能的教学法,所以笔者的探索自当也有其不足。所以,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对外汉语老师应当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教学方法的优化组合,巧用现代多媒体技术,以期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作者单位: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参考文献
[1] 《现代汉语上》黄伯荣,廖序东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6
[2] 《现代汉语实用语境学》周明强著,浙江出版社;2005.7
[3] 《汉语语素论》杨锡彭著;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9
[4] 《加强对外汉语教材的“词组层级”建设》邓恩明著;1998.6
[5] 《普通语言学概要》伍铁平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1
[6] 《对外汉语中的跨文化交际》周小兵著,《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年第6期
[7] 《Effects of Cultural Instruction Methods in Vocabulary Teaching on Cultivating Students’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商亮 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7.5
注解:
论文摘要:世界上不同的民族、不同地域、不同环境里的文化有明显的差异,文化的差异性对广告语境的影响非常明显。本文通过分析与广告有关的文化差异性,进一步阐述了跨文化传播中广告文化语境的互跨与融合的方式,从而使广告真正地适应不同国度的文化环境,创造出既有民族精神又有全球意识和时代精神的优秀广告作品。
在现今世界中,经济全球一体化使得资本和商品得以在全球范围频繁流动。全球化的商业环境给国际广告市场和广告传播方式、手段带来了巨大变化。广告传播走向不同地区和国家的消费者,使得其品牌和服务能够顺利进人各国市场为各国消费者所接受和认可,从而创造经济利益。科技的发展和资本的全球性流动为广告跨文化传播提供了载体、工具、渠道和资金,而广告跨文化传播又能通过无孔不人的传播途径轻而易举地将各种不同文化、不同国家、不同背景的人连结在传媒系统中,并通过多重传播与接受,将不同的思想、价值、判断重新整合为类象化的模式和价值认同,进而对经济全球化推波助澜。
文化是构成广告传播的语境基础。人们对广告含意的理解受到传播语境和自身文化背景的制约;我们知道,不同的文化有不同的价值观。国际品牌在实施跨国经营管理时,所在国的国情、市场属性,目标客户的环境背景是不同的。如果不顾国家与地区市场的文化差异,而固执地以本民族文化观念为背景进行广告宣传,必将遭受阻碍与挫折,并为此付出惨痛的代价。广告所面对的消费者都是在特定的文化环境中成长的,不同的文化环境总是能在语言、思维方式、价值观等方面构筑出人的文化性格,进而影响到生活方式、消费习惯和审美感受等。因此,广告需要了解消费者的文化背景,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广告吻合消费者的内在认同感,才能被愉快地接受。
一、文化差异在广告语境中的体现
“人类学之父”泰勒在他的著作《原始文化》中早已给文化下了完美的定义:文化是一个复杂的整体,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人类在社会里所得到的一切能力和习惯。世界上不同民族、不同地域、不同体制下的文化有着明显的差异,而文化的差异性对广告的影响十分明显。这些不同的文化模式决定了各国各地的广告呈现出不一样的风格,决定了不同的消费者有着不同的喜好,由此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广告文化。
广告本身就是一种文化现象,具有两面性。一方面作为商业经济的附属物,广告具有全球性的共性;另一方面,广告又有特定的目标受众人群,因此,广告总是具有非常鲜明的个性。而这正是来自于不同文化族群对于个体的影响,每个民族文化都会为其族群提供共同的语言、思维方式、生活方式、审美以及价值观,这就形成了一个民族文化的共性。这种共性又表现出与其他民族文化的差异性,有时这种差异性是十分巨大的。
因此广告的创意必须关注不同文化的差异性,从而让广告传播能够顺利展开。
与广告有关的文化差异性主要表现在一下几个方面:
1、不同的价值观念
由于各民族的地域环境和人文环境等方面有着巨大的差异,这些差异经过长期的积淀,逐渐内化成各不相同的文化价值观和心理结构。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由于观念不同,对事物的理解和反应方式也就不一样。
美国运动品牌耐克有一句著名的广告词:"just do it",这句醒目的广告词正符合崇尚自由与个性的美国青少年的心态:想做就做。但在中国投放这个广告时,"just do ii”被直译成“想做就去做”。结果遭到许多消费者投诉,认为该广告词有诱导青少年做坏事的嫌疑,最后耐克将广告词改成“应做就去做”。尽管只有一字之差,意思却相差甚远。
可见广告传播一旦跨越了文化圈,就可能引发不同的价值观念和意识形态的冲突,因此广告语境必须跨文化的社会接受度。
再比如两则旅游广告:
一则是台湾某度假别墅的广告。广告词是:“一条清邃的小径,垂柳依依,宋式山水地形,随中国古典大门徐徐转开,轻托出淡淡的山峦,江南风味扑面而来,我们仿佛回到故园的江南山水,二十四桥,西子湖……都在脑海涌现。”
另一则是美国游船公司广告:“你总有机会跟着人群到一般的旅游地,度过一个平常的假期。然而你也可以乘坐传奇中的‘三角女王号’再现汤姆·索亚和哈克贝里的历险故事,或去发现百年以来一直未变的俄亥俄河岸的魅力……”
这两则广告的诉求点可以说是截然不同的,一个抓住了中国人的乡土观念,另一个则抓住了西方人富于冒险、追求刺激的心理。这两则广告的诉求都是很准确的,因为他们抓住了处于不同地域环境和人文环境中的各自的诉求对象的不同的价值观念和心理特征。
2、不同的风俗习惯
风俗习惯是一个地区文化的集中体现,由于生活环境不同,各民族在长期的发展中形成了各不相同的生活习惯和避讳、禁忌。广告不仅要关注民俗中的种种禁忌,更要充分挖掘和利用风俗习惯,并入乡随俗,完成与当地目标消费群的深度沟通。
广告语境如果与当地风俗习惯吻合的话,会让当地消费者产生强烈的认同感。如可口可乐自2001年起的春节营销活动就堪称经典。可口可乐公司从2002年至今在春节期间连续推出了包含典型的中国传统民俗文化和典型元素的系列品牌广告,传递了中国人春节回家的传统习俗,在属于中国人的特殊时刻,可口可乐感动了我们。
3、不同的审美感受
人类的审美感受也带有跨文化、跨民族的差异。比如中国人喜欢“写意”与情趣,而西方人则喜欢“写实”与幽默。中国人不太接受不美的、充满感官刺激的表现方式,而西方社会则对此宽容度比较高。国际品牌的“雀巢咖啡”在中国的广告是“精彩每一天”、“味道好极了”,在西方的广告却可以拿令人恐怖的骸镂形象来刺激消费者的感官体验。这种荒诞的超现实主义和黑色幽默的艺术处理手法在西方广告中经常被运用,但在中国广告创意中却需谨慎使用,以适应消费者的审美习惯。 4、不同的思维方式
东方的思维方式具有会意性,西方则是直观的。中国人偏好综合思维,其思维方式是整体优先式,而西方民族偏爱分析思维,其思维方式是部分优先式。比如我们在文章或生活中喜欢用暗示,或者喻古论今。这种含蓄需要你去意会,所谓此处无声胜有声,这与西方人的直观性不大一样。
其次是西方以个体为中心,强调个人自由、个人价值和个人责任。东方人则是以群体为核心,更多地强调群体利益,主张群体团结合作和自我牺牲。
所以在中国以“家与亲情”为诉求的广告是最能影响和打动消费者的。舒肤佳的“爱心妈妈,呵护全家”、可口可乐的“春节回家”等等众多的广告引起中国人广泛的共鸣与感动,都离不开中国人的群体思维方式。
二、跨文化传播中广告文化语境的互跨与融合
在全球化经济席卷世界的当下,在交通与信息传播等科技手段不断更新的基础上,全世界不同的国家、地区和个人之间的跨文化传播日益频繁和复杂。而这种跨文化传播最多地发生在经济领域,可以说,日益兴盛的国际经济活动已成为全球跨文化传播的主要内容。其中广告是国际经济活动中不可或缺的一环,跨国营销几乎总是借助强大周密的广告攻势打开东道国的市场。可以说,广告在全球跨文化传播中扮演了先驱角色。
因此,当广告领域的跨文化传播以迅猛的势头出现在世人面前时,我们应该深人地思考和探析这种广告文化语境中的互跨与融合的过程,以避免跨文化传播环境中的失当因素,从而有效地进行广告的跨文化传播。
首先,作为东道国来说要具有广阔的胸怀,发扬文化包容性的优点。比如,我们中华文化的历史就是一部包容与融合多种不同地域与外来文化的历史。从诸子百家到印传佛教文化,都充分说明中华文化博大的包容性与融合性。
当今的跨文化传播,更进一步地要求我们以开明和良好的政策和心态去面对外来广告文化。通过对话与交流,吸收异质文化的营养,学习外来文化中的那些符合人类文明前进方向的普遍价值,让中国品牌的广告焕发出时代的气息与精神,以提高中国品牌的国际竞争力。
其次是遵循“扬弃”原则。跨文化的对话与融合,是一个分辨、筛选、消化吸收的过程。对于外来的广告文化,我们应清醒的分析和吸收其中的精华部分,使不同地域的文化得以沟通与互补;但与此同时,还应保持本民族的传统文化与精神。这样才能既表达了现代人的价值观念与生活方式,又弘扬了本民族所蕴含的内在智慧和独特理念。
第三要正确和积极地认识在跨文化传播中形成的文化增值效应。传播学理论认为在跨文化传播中由于不同文化之间的吸收与融合,一种文化原有的价值或意义将会增大,在这种文化增值现象中,传体和受体的性质和发展水平与增值的大小是密切相关的。一种文化在传播中增值大小同传体本身的价值有关,如果传体本身是一种落后的文化,那么想在文化圈中得到增值是不可能的;如果受体僵化保守、封闭落后,文化增值也将是困难的。
在广告的跨文化传播中,先进的西方广告能够科学地细分市场,准确地把握目标人群,广告语境诉求准确、角度新颖,技术先进,制作精良,是价值颇高的广告文化传体,中国广告从中学到了很多极有价值的东西。中国文化本身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加之开放国门,市场经济迅速发展,因此,近年来中国的广告业突飞猛进,广告的创意和制作水平有了明显的进步。例如“李宁”运动鞋的广告以足球比赛为切人点,无论创意构思、视觉语境、甚至局部特写都和耐克公司的广告颇为神似,唯一的区别是最后一句“把精彩留给自己”的广告词。这恰恰反映了中国广告创意与西方文化艺术的融合。中国传统文化提倡和谐、中庸,而西方文化则强调竞争获胜,足球运动就是竞争激烈的运动,这样的广告语境,已说明西方文化正影响着我们,我们已经能够将借鉴外来文化中好的创作手法,并巧妙地移植到我们的广告创意中。但中国广告人要明白发展中国的广告业,决不是简单的“拿来主义”就能够解决问题,这需要我们把外来的文化艺术有机的融人我们的艺术创意之中,制作出具有独到文化语境的创意作品来。唯有这样,中国广告才能随着中国商品一同走向世界。
语言关联性和颜色编码作为一种文化传播介质,在对外传播和文化交流方面具有其独特的作用和现实意义。在跨文化语境的解读中,影响语言解读和接受的因素是文化、思维、感知等根本性因素,以及对于人种和肤色的奇特影响。对语言的了解是衡量跨文化语境的第一要义,只有接受语言关联性和颜色编码的科学性,才能做到对跨文化语境的解读。
关键词:
跨文化语境;语言关联性;颜色编码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4)06007801
1 研究设计
1.1 研究问题
通过对跨文化语境的解读,对语言关联性和颜色编码进行了分析和研究。我们能够体会到,思维和语言具有密切的联系性。真是难以想象,如果没有思维的语言,我们将如何交流和思考。当然,操作不同语言的人,思维方式也不同,也就是说,操作语言不同的人,是否也具有不同的思维方式。这对于语言关联性的定义产生了影响,也就是语言特征和其文化思想之间的关系。颜色是物体的一种物理性质,也是观察者的一种印象或感觉。每一种颜色可以根据物理性质,特别是可以根据占优势的波长(色调)进行明确定义。
1.2 样本或质性研究对象基本情况
本论文通过对世界上20多种语言作为研究样本,研究了跨文化语境的语言关联性和颜色编码。在研究语言关联性中,运用标准的普通欧洲(SAE)语言跟美国本地语言为基础进行比较,包括对欧洲语言中如英语、法语、意大利语与美国本土语言中美式英语、纳瓦霍语比较的研究。同时,还关注了英语与汉语之间的特别差异比较研究,可以对相类似的语言进行比较,也可以对相差较大的语言进行比较。在研究语言颜色编码中,不仅从不同语言中研究其思维的差异,还从颜色编码中寻找答案,其中,针对不同人种及其肤色,对颜色编码产生的反应也不同。这些颜色往往是短波颜色(绿色、蓝色、紫罗兰色),而不是长波颜色(红色、黄色)。
1.3 研究方法与工具
通过不同语言和肤色人种的对比,对语言语言关联性和颜色编码进行了进一步的验证和考量。在语言关联性研究中,运用时间意识数据的客观化,把语言学关联性原则扩展到语言的语法层次,能够以某种语言特征为出发点,研究使用某种语言的不同人种的思维,体现出不同层面的语言关联性。对于时间数据问题,是一个复杂而漫长的研究过程,需要记录人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的语言状态和文化情况。在研究语言颜色编码中,使用的研究方法和工具非常丰富,可能与颜色编码的多变性有关。可以采用照明条件、提倡语言对颜色命名介入、复合测量、交流准确性测量等方法,而对不同年龄和人种进行各种颜色(红、黄、绿、蓝)刺激习惯化和测试研究。
2 研究实施过程
通过对不同语言和肤色人种实施研究,对语言语言关联性和颜色编码进行了实践研究。通过观察测量颜色碎片的命名、名词的长度以及命名的反应,要求听者根据所提供的颜色名词,在一系列颜色中识别一种颜色碎片。除了在所有20种语言中都有黑色和白色名词的集群外,这一地区在这些语言种还有一个在英语中叫做红色的词。绿色有19个名词,黄色有18个,蓝色有16个,褐色和紫色各有15个,灰色有14个,粉红和成色各有11个。当呈现颜色碎片时,与间隔32秒后呈现的非焦点颜色相比,他们的确能更快的识别焦点颜色。在对Dani人进行的第二项研究中,用一个单独反应词对8种焦点颜色和8种非焦点颜色进行配对,因变量是被试学会对每一刺激进行正确反应所需要的学习次数。
在最初阶段,有两个名词,一个对应于白色,同时,编码了明亮和暖色(例如黄色),另一种对应于黑色,包括暗色和冷色(例如蓝色)。在第二阶段,出现了一个专门对应于红色和暖色的名词。从第三个阶段以后,顺序就不严格固定了。绿色或绿色(合在一起叫蓝绿色)接着出现,但我们会发现,在一种语言中,有一个对应于黄色的名词,而没有对应于蓝绿色的。研究发现,粉红、橙色、灰色和紫色在更晚的阶段出现在语言中。
研究者假设,当同样刺激重复呈现,被研究者看的时间将缩短。如果呈现不同刺激,就会出现习惯化效应,如果新刺激更加不熟悉,效应就更强。在此实验中,所有刺激在一个方面的变化都是相等的,用波长测量的变化量总是相等。然而,尽管有一些变化,但新的刺激还是属于原来刺激的颜色范畴之内,如两个刺激都被一位成年观察者指认为红色,而另一些变化却使刺激被归入另一颜色范畴,如从红色变为黄色。
3 研究结果
在研究语言颜色编码中,在从紫罗兰到红色的光谱上,提出颜色的鲜艳程度逐渐提高。对于欧洲以外的人来说,较不鲜艳的颜色不太突出,因此,不太会用一个单独的词来确认。在进行一项颜色视觉和命名研究中,发现绿色和蓝色之间经常出现混淆,饱和的蓝色和暗色、不鲜明的颜色之间也经常出现混淆。以欧洲人的阈限作为标准,他的被试更容易检测出弱的红色,更不容易检测出弱的蓝色。为了解释此发现,提出色素沉淀的遗传差异有影响。在很大程度上,短波颜色被视网膜的色素吸收,而深肤色的人有更多的色素沉淀。
就特定基本颜色范畴而言,一些实验证据依然有效,特别是已能够感知主要的颜色范畴。即使没有颜色词,也可以识别人种的焦点颜色,如有一系列研究对巴布亚新几内亚人和英国被试进行了比较,没有重复上述发现。巴布亚
新几内亚人有五种单一颜色名词,发现在颜色命名模式与记忆之间的相似大于颜色命名模式与英国记忆模式之间的相似。单词和英国的焦点颜色碎片的配对联想学习,并不快于单词和非焦点颜色碎片学习。新的研究用英国人的蓝绿和对应黄色、橙色和褐色区别进行相似性判断和范畴学习,这扩展了用巴布亚新几内亚人进行的研究。结果发现,被试用本语言所区分的范畴,进行的任务成绩好于所提出的范畴区分进行的任务成绩。
4 简要说明该研究对某一类教育实践的启示
4.1 语言关联性对教育影响
每种语言的背景语言学系统,并不仅仅是表达观念的再生工具,更是塑造观念的工具,是个体心理活动、其对印象的分析、其对心理内容进行合成的计划和指南。语言不仅被看作交流思想和观念的工具,而且对于这些思想观念的形成至关重要。语言和文化也有形而上学,但不同于英语中的形而上学,而且只能用语言才能正确描述,用英语进行近似的描述。因此,对于跨文化语言关联性的研究,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方都能获得一定的关联性,以相同点为起点,研究关联性语言的不同点。
4.2 语言颜色编码对教育影响
更容易编码的颜色根据预期,可以更好的回忆(记住),在再认任务中更容易确认。在美国得到了肯定的结果,但在其它地方没有得到重复。某些颜色名词比另一些名词得到更精确的识别。当用于再认实验中时,更精确交流的名词得到更好的再认。因此,这一研究表明,语言能够影响交流和记忆。因此,语言颜色编码的研究,为加强语言间的交流与合作,提供了科学的依据和有效方法,使跨文化语境研究清楚了语言间的障碍。因此,对于跨文化语言颜色编码的研究,可以让任何人种、任何语言都能通过颜色编码进行文化与思维的研究,以相同点为起点,研究语言颜色编码的不同点。
4.3 跨文化语境研究对教育影响
在文化教育中,语言教育极为重要,尤其是跨文化语言环境,对每个人产生的影响非常大,由于语言是人类社会发展较为重要的工具和途径,只有对各种语言环境有所了解,才能进一步加强语言环境对于人类文化和文明的推动作用。通过对跨文化语境的解读,对语言的关联性和颜色编码进行的深入的研究,在全球文化共享、参与多元文化交流的今天,对于跨文化语言的科学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和价值,对推动人类社会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重任。因此,不管你是什么人种,讲那种语言,在思维和文化的长河中,在漫长的人类交流中,彼此具有差异的文化会产生碰撞和交集,而不同的思维习惯也会相互交融,促进了人类文明的前进。
参考文献
[1]韩彩英.语境本质论[J].自然辩证法通讯,2004,(05).
[2]郭建斌.理解与表达:对凯利传播仪式观的解读[A].2006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集(Ⅰ)[C],2006.
[3]何小菲.“杂交性”策略在跨文化符码中的运用及受众的解读――北京奥运会吉祥物案例研究[A].2006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集(Ⅱ)[C],2006.
[4]郭秀丽.全球化语境下的文化发展和建设[J].南昌高专学报,2008,(03).
论文摘要:本文阐述如何在中职英语教学中高密度地、多方位地导入跨文化教育,以培养中职生的跨文化交际的意识与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一、培养跨文化意识的必要性
1.新大纲要求所需
我们生活在一个多元文化的时代,随着社会生活和经济活动日益全球化,跨文化交际日益增多,人们不得不提高自己的文化意识以便理解来自不同文化的知识,因此,文化积累比任何时代都丰富和深刻得多。教育部2009年1月颁布的《中等职业学校英语教学大纲》对原大纲内容做了修订,修订后的新大纲明确指出: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修养和文化素养;引导学生了解、认识中西方文化差异,培养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可见,大纲要求我们有必要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因此,中职英语教学必须重视跨文化教育,通过英语语言这个载体,拓宽学生的文化视野,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英语文化,体验中西方文化的异同,从而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
2.现实交际所需
在英语学习中,学生经常会遇到由于不了解语言的文化背景或中西文化的差异,而出现歧义、语用失误迭出的现象。大家对这两种现象并不陌生:一是苦读多年英语的学生碰见英美人士,根本没有勇气开口与之攀谈,只有“Yes”到底或“No”到底。二是一见老外便激动地说: How old are you? /Where are you going? /How much money do you earn a month? 他们可能只是想打破见面时的尴尬,殊不知这是一些冒犯的问话,侵犯了对方的隐私,会引起对方的反感。这种社交语用失误的主要原因在于学习者缺少目的语文化知识、缺乏跨文化差异意识。可见,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与能力是跨文化交际实践中所需。所以,在中职英语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文化导入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以帮助学生减少语用失误,提高英语交际能力。
二、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与能力的途径
那么,如何在中职英语教学中渗透跨文化教育,建构中职生应知的跨文化交际的知识、技能,从而形成跨文化意识与能力,笔者就此问题,阐述了一些日常教学中的看法。
1.巧妙利用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是文化传输的主渠道。下面简要介绍一下各种课型的文化导入:
(1)词汇教学 (2)听说教学
中职英语教材中每单元的Listening & Speaking 模块,是基于语境的对话形式呈现。在情景对话中,英美人士的待人接物、言行举止、风俗民情自然显露出来。因此,在听说教学中,一方面,教师应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观察和理解语言的社会语境:观察什么场合用什么语体;了解说话人的身份;说话者之间交际的深浅与语体的关系等。而学生通过了解对话中的文化语境,可以体验到不同的交际氛围和文化氛围,逐步形成跨文化意识,掌握正确的交际规则。另一方面,教师要多鼓励学生总结归纳出英美人士在口头交际中常涉及话题的语言规律,尤其是与母语观点相差较大的,如:说闲聊、说禁忌、论娱乐、说恭维、说谦辞、说请客、说致谢、说消费等,以便消除听说障碍,使语言更为地道、得体。如A:“You sing very well.”B:“Thank you.”这就是英美人士的恭维观,他们说话三句不离称赞语,听者无须自谦,只须道谢即可。又如见面时聊什么好呢?其实,讨论天气是与英美人交谈的一个合适的话题。学生有了这样的文化差异的认知,便不会出现上述的一些误会了。
(3)阅读教学
中职英语教材中各单元都编有Reading & Writing 以及Life & Culture 板块,旨在提高学生阅读和写作能力,同时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西方文化,开拓国际视野。这些阅读材料内容涉及到很多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知识,充分体现了“语言是文化的载体”的这一重要理念。因此,教师应在阅读教学中不失时机地向学生传输相关的文化知识,引导学生挖掘其中的文化信息,加深学生对阅读材料的理解。如阅读中常出现类似Black Friday(耶稣受难日,复活节前的星期五)这样的专有名词或一些典故和习语,如果学生缺少必要的文化背景知识,对语言材料的理解就会造成困难。又如:“Food and Drink”文中提到的black tea是中国人的“红茶”, 这是由于中国人和英国人着眼点不同,同是茶,我们中国人注意的是茶水的颜色, 故称“红茶”,而英国人注意到茶叶本身的颜色是黑的,故称“black tea”。了解这样的中西文化差异,学生就不至于把“红茶”说成red tea了。事实上,阅读教学坚持文化信息的导入,坚持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不仅能较好地消除阅读理解上的障碍,而且使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不会肤浅地停留在课文所提供的那点信息,而是向他们开启了一扇了解异国文化的窗。
2.充分利用课外优秀英语教材和读物
仅靠一套中职英语教材来进行跨文化教育是远远不够的。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程度的差异,向学生推荐一些优秀教材以备选用,如《新概念英语》《环球英语教程》《走遍美国》《初级英语听力教程》等,通过对这些原汁原味的教材的学习,学生对英美国家的文化才有更深的了解,无形中也加强和培养了文化交际的意识和能力。同时,鼓励学生阅读一些简易的文学作品,如《书虫》。英语专家胡文仲说:文学作品能够提供最生动、具体、深入、全面的材料,使读者从中得到对于西方文化有血有肉的了解。读者的感情与书中的人物融合在一起,亲身体会人物的喜、怒、哀、乐,完全进入作者所创造的情境,在不自觉中汲取了文化营养。可见,阅读优秀英语教材和读物是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
3.充分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多媒体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日益广泛和深入,网络技术的发展突破各种资源的时空限制,使得课程资源的广泛交流与共享成为可能,给英语学习者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各种网络资源为教育、教学服务,学生则可以合理选择和有效利用网络资源,更直观地感受并比较中西方文化异同,增强跨文化意识与能力,同时使得英语学习更有趣。如涉及到Holidays话题时,学生通过上网查询可以快捷了解中西方不同的节日及节日来历、主要活动等,感受浓浓的节日气氛;又如谈到学生喜爱的Music这个话题时,学生可上网下载了解各地著名的音乐,如美国摇滚乐、乡村音乐、非洲音乐、印度音乐等,使自己置身于愉悦的异国文化中。另外,优秀的英文影片同样为学生提供了异国风土人情、地理环境、历史人文等丰富翔实的文化信息。
4.积极开办第二课堂
论文摘要:论文提出运用语境理论进行词汇教学是行之有效的方法。教师要运用语境帮助学生全面把握词汇的意义,培养学生的猜词能力,从而提高学生运用词汇的能力,促进学生交际能力的培养。
一、 目前高中词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新课程改革以来,一方面新的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对高中生词汇的要求有了大幅度的提高,要求词汇教学更注重对词汇所承载的深层涵义的理解;另一方面,近年高考英语阅读量的不断扩大,对阅读速度要求的不断提高也对高中英语的词汇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
然而,笔者调查发现,许多高中教师在词汇教学中忽视语境,喜欢完全脱离句子和课文,孤立地讲解词义,把词汇教学弄成词典搬家。这不仅不能使学生理解单词的真正含义,而且会使学生失去学习英语的兴趣。那么如何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获得大量的词汇呢?笔者认为在语境中进行词汇教学,充分重视语境的作用,是提高词汇教学效果的有效策略之一。因为将语境理论运用到英语词汇教学中,能使枯燥的词汇学习变得生动有趣,能帮助学生全面理解词汇的含义,促进英语交际能力的培养。
二、语境在词汇教学中的作用
在词汇教学的实践中,语境可分为一般语境和具体语境。一般语境指的是关于某篇课文主题的自然、社会、文化背景知识;而具体的语境可以看作是词法、句法和语篇方面的信息,俗称为上下文。具体语境可以帮助解释词汇的外延意义,内涵意义或语用意义,一般语境可以帮助人们理解词汇的社会文化意义。 2、利用具体语境帮助学生理解词汇的内涵意义 词汇的内涵意义指的是词的隐含意义, 是词在人们的头脑中引起的情感联想。英语的同义词极为丰富,那如何辨别同义词呢?这就要借助于具体语境,去体会其内涵意义的不同。例如: (1) I was surprised to find her there. (2) Her elopement astounded her parents. Surprise和astound的外延意义都表示“使吃惊”,但内涵意义有区别。但前者表示有点惊奇,而后者表示令人难以置信的惊骇。可见,准确判断词汇的内涵意义是以具体语境为参照的。
3、利用具体语境帮助学生理解词汇的语用意义 什么是词的语用意义呢?语言运用者在一定的语用目的支配下,在语言运用过程中,以语境或上下文作为参照而赋予一个词的临时意义(汪榕培,2002)。能否准确地理解词汇的语用意义也取决于对具体语境理解的正确与否。例如:The wish is the father to the thought.这里的father原意为“父亲”或者“前辈”,通过这句话的上下文语境可以知道father在这里产生临时意义“源泉”或“根源”。所以这句话是说:愿望是思想产生的源泉(汪榕培,2002)。
4、利用一般语境帮助学生理解词汇的文化意义 胡文仲先生曾说过,“只学习语言材料,不了解文化背景,犹如只抓住了外壳而不领悟其精神。”(胡文仲,1994)。如果不了解词汇丰富的文化内涵,就不能理解词汇的真正含义。如英汉中的颜色词,中国人喜欢red,因为它象征着喜庆、吉祥、好运、兴旺等,如be red and expert(又红又专),red flag(红旗)。但是英美人眼中的“red”往往是伤心和可怕的东西,因为红和鲜血的颜色一样,容易联想到车祸、灾难、凶杀、血战等,如red for danger(不祥之兆),red hands(沾满鲜血的手)。因此,在英语词汇教学中,教师除了传授基本的词汇知识之外,还应该让学生养成借助于一般语境掌握词汇的文化意义,促进学生语言运用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高。
5、利用语境帮助学生提高猜词能力近年来高考阅读理解越来越重视对考生猜词悟义能力的考查,所以在词汇教学中,教师应该帮助学生养成利用各种语境提示来猜测词义的习惯。
(1)根据定义或解释说明猜测词义。一些常见的引出定义的标志性词语有be,mean, refer to,define等。例如: Psychology is the study of the mind and how it affect people’s behavior. 由定义可知, psychology就是“研究人的心理及其对人们行为的影响”。
(2)根据举例猜测词义例子语境能够提供猜测生词的重要线索,往往运用冒号或者for example,such as等引出。例如: All the furniture had been completely removed so that not a single table or chair was to be seen.通过列举的“table”和“chair”推测出“furniture”意为“家具”。
(3)利用常识和上下文相关信息来推断词义。如:Mark got on the motorbike. I sat behind him on the pillion and we roared off into the night.根据上下文相关信息及摩托车相关常识,可以推断出“pillion”意为“后坐”。
(4)根据对比关系猜测词义。能体现对比关系的词汇有很多,主要有but,yet.however,while, instead等。如:Written language tends to be static while spoken language constantly changes.由上例中的while,表明tends to be static与changes形成对比,从而猜出static为“稳定的”意思。
[论文提要]不同的民族形成不同的文化个性,不同的文化体系体现出文本意义表述的不同方式。本文从句式结构、篇章结构、修辞意象、风土人情和背景知识的不同视角阐述了跨文化传播中文本意义的个性化文化编码与解读方式。主体间性和文化融合有助于消除各种文化差异对文本意义可能产生的误解,有利于不同民族文化的和谐共存与繁荣发展。
一、引 言
跨文化传播是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发生的信息传播与文化交往活动。人具有社会属性,总是生活在一定的文化语境之中,并受到这种文化语境的制约和指引。跨文化传播作为一种文化语境,其特殊性在于这种文化的制约和指引功能具有多元的复杂性。“不同的文化以不同的方式构造现实。对任何行为者来说,现实是通过世界观和其文化所建构的行为环境传递的。”不同的民族,其文化特性的表现形式不尽相同。不同的文化表现形式,构成人们文化行为环境和行为意义的符号,折射出文化内涵的差异。于是乎,跨文化传播研究必然涉及两个主要方面:一是,跨文化传播中人们是如何表述其它文化的,即一种文化群体中的人们如何表述另一文化群体的问题;二是,自我与他人间的关系,即“主体间”的相互关系。‘跨文化传播学研究基于这样一个理念:现代世界是一个由不同国家民族的不同力量在不同领域的相互创造生成的系统,离开了这个系统,任何所谓普遍有效的假设,诸如理性或进步、自由,都不足以成为历史意义上的尺度。跨文化传播只有架构起不同文化间的和谐对话,在对话中,才能达到本土文化意义的增殖与文化中人(people-in-culture)生活方式的多样化。
二、文本的文化意义个体化编码与解读方式
文化总是与特定人群这样的文化主体相联系,总是首先表现为某些人的文化。不同的人群形成不同的文化个性,不同的文化体系也相应地拥有不同的特定人群,并使得这些特定人群成为某种具有文化属性的文化中人。每个个体文化间有着某种特质的差异,不同的文化个体间往往有着某种无形但又十分明晰的文化边界。
1、句式结构差异的文化意义体现
汉英的句式结构差异主要归因于中西两种不同的思维方式。在思维方式上,西方文化如同直线切划,细分明晰,注重抽象推理;而中国文化犹如圆环内封,综观合察,寻求直觉顿悟。这在不同程度上制约文本意义的表述。例如:
在四川西部有一美妙去处,它背依岷山,主峰雪宝顶,树木苍翠,花香袭人,鸟语婉转,流水潺潺。它就是松潘县的黄龙。
One of Sichuan’s fines spot is Huanglong(YemowDragon),which lies in Songpan County just beneath Xuebao,the main peak 0f the Minshan Mountain,h has lush green forestfilledwithfragrantflowers,bubblingstreamsandsongbirds.
从上例可以看出,中文对“黄龙”这一景观的描述,先是从对“岷山、主峰、树木、花香、鸟语、流水”个体景观的感受人手,再用外位句式结构作环抱概括,显得含蓄简练、韵律十足,从个体与个体、个体与整体的关系中去认知和把握某一个体,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自我中心性的一个特点,充分体现了认识主体散点游目式的观照方式。而西方人则认为,实体的世界是可以明晰的,要认识一个事物,必须将其独立出来进行明晰的观察,描述其静态的特征,沉思其不变的属性,因而英文将最重要的信息作为主题句置于句首,通过严密的结构表达出个体景观魅力的逻辑意念,从而突显“黄龙是什么、位于何处”这样先声夺人、引人入胜的效果。由此文本不难看出,这两种文化所蕴涵的深层结构:前者重在写意和虚无缥缈的意境,后者重在写实和实实在在的反映。
2、篇章结构差异的文化意义体现
任何文化都是一种社会实践,都是建立一种生活指向,都是用自己特有的文化感知来理解客观世界和认知自身。例如:
杭州因有美丽的西湖而成为闻名于世的风景旅游城市。
北宋词人柳永在《望海潮》一词中写道:“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
Hello,friends,the West Lake,like a beautiful oriental sirl,is glod to meet you,happy t0 see you in China after a long andmost probably tiresome joumey flying over the mountains andthe seas,As everybody in China knows:“In heaven there i。par-adise;on earth there are Suzhou and Hangzhou,”The West Lakeis a holiday paradise in the eyes of the Chinese people,the prideof the oriental civilization.
上文在介绍美丽的风景城市杭州时,中文引用了古代诗词,而英文则不拘泥于原文,通过较大的调整和再创造,将其令异国游客晦涩难懂的汉民族文化意蕴有机地糅合在为西方人所能理解的言辞佳句中,取而代之的“In heaventhere io paradise;on earth there are Suzhou and Hangzhou,”、“a beautiful oriental girl,a holiday paradise in the eyes of theChinese people。the pride of the orientalcivilization’’等显然更易于外国大众游客理解其深厚的文化意蕴,而且整个译文风格非常随意、亲切,就像与游客交谈一般,这样自然拉近了游客与西湖之间的距离。这便反映出,在跨文化传播语境下处理那些具有浓郁民族色彩的文化信息时,首先要了解其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然后运用恰当的方式来传递不同语境特有的民族文化信息,以迎合各自的不同文化心理特质。
3、修辞意象差异的文化意义体现
从信息论的角度来看,当语言作为信道传送信息时,解码必须根据信号库中双方共同理解的编码进行。倘若编码者(发出信息的发话人)跟解码者(接受信息的受话者)出于不同的文化背景而产生对编码的不同理解,就可能导致 难解、误解甚至解码中止。这个他者文化因素造成解码阻碍的表现之一,就是由于模糊、通感、联想等因素而产生的比喻性表述的民族文化差异。这种在汉英中原本等值的同一词语,在各自语言中可能会另有不同的意义和用法,以及不同的甚至截然相反的褒贬吉凶象征与感情、语体色彩等。汉英语民族之间巨大的文化差异,使得许多比喻性表述存在不对应的现象。如形容力气大,汉语有“力大如牛”,英语则“asstrongssahorse”(力大如马)。这盖因中国自古以牛耕为主,而英国古代则主要靠马耕,不同的生产方式和思维习惯就汉英两大民族对同一概念运用了不同的意象,即对同一意义使用不同的喻体来指代。甚至有时不同的主体对同一概念客体在特定的语境下都可能产生不同的意象意义。
所以在跨文化交流与传播中,特别要把握意象文化差异的不同特质。例如: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李清照词句中的“黄花”意指“”,这是中国古典文学中的一个重要意象。所以,对于熟知中国古典诗词文化的读者来说,对其理解自不在话下,而对于另一群异质文化的读者而言,要想领略到文本中“黄花”意指“清高傲世、凄冷惆怅、哀怨抑郁、相思消魂”等内涵与风格意义恐怕得大费周章,于是译界部分学者认为西方译者将“黄花”译为“chrysanthemums”较国内有些译者直译的“yellow flowers”更为可取,因为西方译者在意识到这一中西文化差异的同时,还考虑到与中国传统文化“共享视域”缺失的西方读者的理解障碍,否则西方读者会真以为“yellow flowers”是指“sunflowers(向日葵)或buttercups(金盏花)”等等之类的黄色花儿。
4、风土人情差异的文化意义体现
文本意义出现在文本与读者的相互作用的动态过程中,读者的不同文化视域对文本意义的理解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例如:
Prema’s parents were not sure how they felt about that,butthey allowed him to see her anyway,In this day and age they werelucky,(普里马的父母还没有最终拿定主意,但他们还是让他见了她。这在这个时代对于他们来说是幸运的。)
上例取自反映印度风俗的材料,普里马的未婚夫恳求她的父母允许他在婚礼前见一见未婚妻普里马,因为根据印度的风俗习惯,未婚夫在婚前是不可以见未婚妻的。如果要见,需征得她父母的应允。但这一现象在现代社会已不多见,所以了解这一印度风俗的读者能很有把握地确认文中最后一句的“他们”是指普里马的父母。因为在当今社会,女儿的未婚夫首先征得自己的同意才见普里马,证明男方很传统、很尊重岳父岳母,因此他们能有这样的女婿是非常幸运的。而不了解印度社会这一文化风情的异质文化读者可能认为最后的那个“他们”是指普里马和她的未婚夫,因为他们认为,新郎新娘要等到婚礼那天才见面太不幸了,因此普里马的未婚夫能被允许见他的未婚妻,他们二人是幸运的。
5、背景知识差异的文化意义体现
背景知识也是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往往渗透在文本的字里行间,稍不注意,可能会导致一定程度的意义曲解。例如:
“……members of Congress-liberty-Bunker’s Hill-heroesof seventy-six-and other words which were a perfect Babylonishjargon to the bewilder Van Windle.”(……国会议员——自由——本克尔山——七十六烈士——以及其他许多使李伯完全莫名其妙的谜语。) 转贴于
美国小说家华盛顿。欧文的短篇名作《李伯大梦》里说到荷兰移民Rip Van Winkle上山砍柴喝下仙酒,一觉睡了20年。醒后美国已独立,他发现周围人说的话里有许多是他一点也听不懂的陌生字眼。上例就是这一语境,译者把“heroes of seventy-six”(七六年的英雄——指1776年美国独立战争中的英雄)不经意地错译成“七十六烈士”,这恐怕是受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黄冈七十二烈士”这一文化背景知识的干扰所致。
综上所述,从解释学的角度来说,伽达默尔认为,在理解的历史过程中存在着两种不同的视域(horizon):一是文本的视域,一是理解者的视域。文本有它自己的历史视域,是因为它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由特定历史存在的个人(作者)所创造出来的;理解者也有自己特定的视域,这种视域是由他自己的历史境遇所赋予的。而所谓理解无非是经验这两种视域的融合。当我们进入文本世界时,我们的文化视域通过“视域融合”构成了一个更为广阔的、包容了历史和现代的整体视域。理解的实质是跨越自己个体的有限视域,力图达到一种更高层次的境界与沟通。在这个境界中,意义被拓展,理解主体的文化视域也得以提升。
事实上,我们对任何事物的理解也都总是从我们已有的文化视域出发作出的,我们不可能完全抛开我们具体的社会历史文化语境,不可能完全抛开我们在特定的历史文化语境中形成的思想情感、价值观念和审美观念去理解我们所要理解的对象。也正如Scollon R.和Scollon S.W.所述,交际者关于行为与情境、关系与身份等交际情境的共享文化知识是成功交际行为发生的基础。
三、文本的文化意义与主体间性及文化融合
认识论从实践的角度看认识,围绕着对人的主体性研究,使刺激反应的二项式(SR)变成为三项式(S0R),即自在客体主体观念客体,其中主体及其思维结构充当着自在客体和观念客体之间的转换器。在这三项中,主体表现为唯一的主动者,它以自己已经具有的思维结构去选择、处理输入,形成输出系统。从形式和功能过程来考察,这恰恰是主体在建构着客体,即主体以自己的思维结构分解、过滤、转换着自在客体的信息,建构成观念客体。
文本的主体观注重的是多重主体的交融,它体现在作者、读者、解释者的关系当中。以通常的主客体关系来说,当作者在生成文本时,文本是他的创作客体,而其文本潜在的读者也是他的创作客体。但作者、读者、解释者之间的这种关系会随着语境的变换而变换主客体的角色。当读者或解释者在阅读和解释作者所生成的文体时,他便变成了主体,而作者则成了间接客体,因为这时不仅仅文本是作为对象的直接客体,原文本作者也成了读者或解释者对话和交流的对象,即间接客体。这就是所谓的互为主客体关系,又称主体间性(Intersubjectivuy)。
主体间性这一概念来源于胡塞尔的现象学哲学,指的是在自我和经验意识之间的本质结构中,自我同他人是联系在一起的,因此为我的世界不仅是为我个人的,也是为他 人的,是我与他人共同构成的。其实质是指在世界的所有可以称为主体之间的交流、沟通、交往、对话等等的关系属性。主体间性能让我们拥有文化的多重视域,在坚持主体间存在的差异性和多元性的同时,以交往、沟通和理解来弥合主体间的差异。因而能宽容地接受与客观传播的无数他者、和谐共存的文化认同。因而这就意味着,主体间性这一概念有利于人们认识文本、作者(译者/传者)和受众(读者)之间的关系,有助于沟通跨文化传播中文本世界所涉及的不同文化冲突和消除各种文化差异可能导致的种种意义误解。
任何文化都是在与他者文化的互动中发展的,与文化差异和冲突相伴随的是文化融合。文化融合是不同质的文化之间的交融整合,它是跨文化语境下文本的文化意义交流与传播的一个策略过程,是由文化表层到文化深层的融合。文化有着非常丰富的内涵,从表层的语言符号、风俗习惯、生活方式到深层的审美取向、价值观念、情感定式、思维方式,都是文化的基本内容。这些基本内容的不同,形成了色彩各异的不同文化类型或文本表述方式。文化融合又是跨文化传播发展的总体陸趋势。从文化自身发展的规律看。文化融合也是文化发展的一个趋势。任何文化要发展前进。就必须与其他不同质的文化进行交流、沟通甚至向其他文化学习,吸收其他文化中的优质成分,不断丰富和提高自己的文化品质,促使自身进步。再则,文化没有优劣之分,在跨文化交流与传播过程中,每一种文化都拥有传播的权利、发言的权利,而不是仅仅充当接受者、听众。主体间性关系的建构也许能指引我们步入跨文化传播领域的那个乌托邦:没有他者,我们都是主人;没有定型,我们真实地感受彼此,和谐而自由地共存。
但是文化融合并非文化趋同,其实质是文化上的扬弃,是文化的优化。文化融合是文化多样性的融合,它不排斥文化的差异和多样化。而且,文化的多样化是文化融合的基础,没有丰富多彩的文化,文化融合也无从谈起。总而言之,文化融合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多种文化共同发展与繁荣的必然。而文化趋同则是不同质的文化的一致化,即文化的同质化,它抹杀了文化的多样性与个性。
论文关键词:跨文化教育;语言教学;真实语境;交际实践
论文摘要:当前大学英语教学中,仍存在过于注重语音、词汇、语法等基础知识传授,忽略英语文化背景知识传授的现象,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不强。本文拟从语言教学、真实语境、交际实践三方面着手探讨如何对大学生进行英语跨文化教育。
一、引言
当前大学英语教学中,仍存在过份强调语音、语汇、语法等基础知识传授,忽略英语语言中体现的西方价值体系、思维方式、审美情趣和文化现象的传授,导致学生跨文化交际不强。对大学生进行跨文化教育也是为了加强中西文化交流和、顺应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趋势的需要。本文拟通过寓文化意识于语言教学中、创设真实的语言环境理解西方文化、开展跨文化交际实践活动三方面着手对大学生进行跨文化教育。
二、寓文化意识于语言教学中
语言使用上的差异是由文化的差异引起的,在教学中,要使学习者关注语言的运用上体现的母语文化与英语文化的差异之处,把文化差异融入到语言教学中,培养学生社会文化的洞察力和跨文化意识。
(一)词汇的文化差异
1、词汇在中西文化中的字面差异
龙在汉语中为图腾与吉利的象征,dragon在西方文化中却是罪恶、邪恶的象征。as wise as an owl中作为智慧的象征的owl与汉语中视为坏兆头的猫头鹰。汉语中农民无贬义,而Peasant则是没有教养,社会地位低的人。红在汉语中常与喜庆相关,red则有多样化含义。red letter day 为“喜庆日子或纪念日”,To see red 为“使人生气”,wave a red flag为“做惹别人生气的事”,one’s face glowing with health为“红光满面”。to cast pearls before the swine则为汉语中的“对牛弹琴”。
2、词汇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联想意义
涉及到历史、传说、文学或宗教中人物或事件的词汇,意义深远,要越过字面意义去了解联想意义。英语中Shylock是《威尼斯商人》中的角色,意为惟利是图、心肠歹毒的小人。童话中灰姑娘Cinderella指贫穷、善良的最终获得幸福的女孩子。willow是和莎士比亚的戏剧中奥菲莉、黛丝泰蒙娜的悲惨命运联系在一起的,成为悲伤命运的象征,“杨柳”形容离别与女子情感以及妓院等。林黛玉代表指弱不禁风、多愁善感的形象。
(二)语用上的文化差异
语言总是体现了某种特定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文化背景,关注这些差异,有助于进行成功的跨文化交际。汉语习惯以询问别人到哪里去作为寒喧语,西方则是对于天气的评论和预测。年龄、婚姻、收入等是西方禁忌的话题,属个人隐私,美国人对于称赞语一般坦然接受并回以“Thankyou!”,中国人则谦虚地加以否定。再如对某个场所的表达。美国英语中rest room是剧院、商店等大建筑物中的设有厕所、盥洗设备等,供顾客、雇员等使用的房间,即是浴室、厕所的委婉说法,并非汉语中的“休息室”。
三、创设真实的语言环境理解西方文化
利用教材、多媒体、原版材料创设真实的语言环境,通过情景化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全方位感受语言,达到语言与文化的整合。
(一)挖掘教材、充分使用多媒体
以教材为核心,将英语国家的文化习俗、历史背景和故事传说介绍给学生,让学生了解其文化现象和文化内涵。同时利用多媒体营造视觉、听力的真实语言场景,把教学中的相关文化背景知识加以形象化、具体化,培养学生主动对英语语言文化进行探询,引导学生关注同一事物在不同文化语境中的表达差异,提高学生的跨文化意识。
(二)选择原版材料进行补充
选择适量能反映西方文化背景、风俗习惯、社会关系的视听材料,了解真实语言环境下英语的运用情况,加深对中西文化内涵的理解,积累相关的材料。如体现了社会理念和文化背景的文学作品,介绍当前社会动态和社会问题的报刊,收看中央电视台英语频道(CCTV-9)和收听中国国际广播电台(China Radio International)的节目,鼓励学生根据自身英语基础选择部分国外英语电视电台节目观看,英语原版电影更是展现了英语民族如何进行交际的真实情景和鲜活语言,这些材料既煅炼了阅读与听力能力,又是了解英语国家文化知识的重要途径。
四、开展跨文化交际实践活动
《大学英语教学大纲》中明确指出:“语言是交际工具,语言教学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以书面或口头方式进行交际的能力。”积极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跨文化交际实践活动,通过这些活动让学生品味和体验文化异同,培养学生的语用能力,增强他们的跨文化意识,创造英语交流的机会。如定期开设中西方文化知识讲座,用媒介语或英语向学生全面介绍英语国家的民族传统、文化特点、社会风俗等;以某个西方文化元素为主题开展英语沙龙、英语演讲比赛,选择教材中故事性较强、情景性突出的文章进行情景剧表演等等;扩展交际空间,与在中国学习和工作的外国人进行语言交流,直接感受到文化的差异;创造机会参与涉外工作的翻译与服务工作。
参考文献
[1]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2]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论文摘要:由于思维方式、自然环境、生活习俗的不同造成了中英文化的差异。语言作为文化的载体充分体现出两种不同文化的不同。在教学中,结合高职学生的特点,将文化差异作为切入口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始终,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 中英文化差异在英语教育中的体现
1.1思维方式与价值观的差异
传统文化影响了民族思维方式,中国人的顺向思维和西方人的逆向思维在语言上都有反映,汉语多用从大到小的词序而英语则惯于使用从小到大的词序。比如在描述地理位置时,汉语都是先省份、再城市,最后到具体地址,而在英语中则完全与此相反。人们常说英语重形合,汉语重意合,这些差异反映了英汉民族思维方式的不同。表现在句子结构上英语注重运用各种具体的连接手段以达到语法形式的完整,而汉语则很少使用连接手段,句子看上去松散混乱,好像由大量动词堆砌而成,从表面无法看出句间关系,但句子的意思却将之联系起来。 语言文化离不开人类的生活的环境。正是在人们的生活中,语言渐渐形成。因而各自的文化被赋予其独特的自然环境特色,有浓厚的地域风采。 由于英国是一个岛国,英语中常用和海水渔业生产有关的词句。而中国则身处内陆,长期以来都是以农业为主,汉语的很多习语俚语反映了农业生产的特点。如英语中形容力量强大时使用“as strong as a horse”,但在汉语则叫“气壮如牛”,虽然意思一样,但是从“牛”和“马”的不同使用,我们就明白了中国人向来用牛来耕田种地,早期的英国人却用马来耕作。
1.3称谓与敬语的差异
英语中,敬语谦词的使用体现出和中国人不同,英国人认为you就是指讲话对象,用不着像汉语那样用许多诸如 “您、某处长、某总经理”等敬语。汉语之所以重视敬语谦词是源于中国封建社会等级森严的宗法制度。西方人喜爱追求平等,尊重个人价值,乐于表现自己,所以英语中的称谓名称比汉语中的要少得多,除 dad, mum, grandpa, aunt, uncle?等几个称谓经常使用外,其它的几乎都不用。这体现了西方人追求人人平等的思想,在他们眼中,称谓本身就意味着不平等。 "
2 高职英语教育的特点
2.1相比本科学生学习积极性较弱、基础较差
众所周知,高职院校采用“宽进严出”的招生策略,部分学生在高中学习时学习兴趣低、主动性差,由于缺乏正确的引导和学习方法,无法提升英语学习成绩。进入高职阶段学习时,很多学生学习英语的目的就只是通过英语等级考试,目的一旦达到,他们就放松了对英语的学习,没有把专业英语的学习作为进一步培训英语综合能力的重要环节来对待,对专业英语的学习兴趣不高,甚至产生厌倦情绪,不利于教学的顺利进行,从而影响了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
2.2英语学习工具性动机突出
高职人才的素质重点是工作中的实践操作能力,即能熟练地完成本职工作,并能主动、有效地解决工作中的问题,而高职英语教学就必须根据高职各专业的特点,突出实践性和实用性。因此,高职英语教学的培养目标是:以社会需要为基点,培养具有一定的英语理论知识和较强的英语应用能力的人才。
3 将文化差异与高职英语教育结合的尝试
3.1强调语言教学目的——跨文化交际(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长期以来,在英语教学中,我们过分强调培养学生掌握语法和翻译的能力,即培养学生能造出并翻译一些意义正确、合乎语法规则的句子的技能。实际上,从高职学生学习英语的目的来说,以往的教学目的已经失去了意义。学生们“不懂得语言的运用规则,语法规则将变得毫无用处”,学生在没有很好的理解语言运用规则前,往往会对教师所教授的知识生搬硬套。为使学生在一定的语境中能准确运用所学语言,必须语言知识与语用知识并举,才能真正了解西方文化,达到跨文化交流的目的,而高职学生就是欠缺文化背景知识。所以,笔者认为,在讨论高职英语具体教学问题之前,有必要再次明确高职英语教学的目的,那就是使学生掌握跨文化交际的能力。这样才能避免在教学中如坠烟海,找不到头绪,抓不住要领。
3.2文化差异与英语电影教学方法的结合
使用英文电影教学的最大的好处就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特别是对于高职学生更是如此。高职学生原本英语基础薄弱、对英语学习抱有排斥甚至恐惧心理,在教学中能够使用图文并茂,有情节有故事的电影无疑可以给学生创造一个轻松而有效的学习环境。另外教师选择的影片应该是具有西方文化底蕴,影片的故事情节反映了西方社会的文化内容,在影片中所使用的语言取材于现实生活,更加生动和规范。影片中的语言不仅生动地表现出了语言的重音、连读、语调等等语言现象,还有许多英语成语、习语、俚语、地方口音等。当学生沉浸在影片的情节中时,影片就创造了一个极好的语言环境。众所周知,语境在英语学习中相当重要,学生能在相关语境中学习,不知不觉中就融入其中,取得传统教学所不能达到的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影片结束后,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提炼影片里的文化内涵以及语言习惯,将之与中国文化和汉语语法进行比较,在比较中达到学习的目的、巩固学习的效果。
[论文摘要]在我国职业技校英语教学过程中,文化教学至今仍是一个十分薄弱的环节,没有一本系统介绍英语国家文化的专著可以用来指导职业技校英语文化教学。这种情况下,职业技校的学生只有依靠职业技校英语教师个人所介绍的并不系统的一些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知识,去理解英语这门语言背后深刻的文化底蕴。其结果是学生对英语这门语言所反映的文化内涵了解甚少。这一点可以从对我国部分技校学生进行的文化测试中得到证实。从长远来看,这种重语言而轻文化的教学模式对我国职业技校英语教学的发展极为不利。这种教学模式培养出的学生也许能具备较强的英语语言应用能力,但是欠缺基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甚至缺少必要的英语交际能力,所以很难适应时展的需要。
跨文化外语教学既是交际法外语教学的延续和发展,又是个全新的外语教学理念。本部分将通过总结跨文化外语教学的理论基础,论述在中国外语教学背景下跨文化外语教学的目标和内容,分析跨文化外语教学大纲的特点,来说明跨文化外语教学与传统外语教学之间的区别。
一、跨文化外语教学的理论基础
1.语言与文化,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的关系
语言与文化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已经得到广泛认可。传统外语教学的基础学科—语言学,也从单纯的语言形式研究的禁锢中解放出来,衍生出了社会语言学、语用学、心理语言学等分支学科,进行了大量跨学科研究,使语言与思维、社会、文化和交际之间的联系逐渐被认识。任何一种语言的产生和发展都依赖于该语言群体及其赖以生存的社会文化。语言不仅具有表情达意的交际功能,它还是感知和思维的表现系统,前者是语言的外显功能,以语言输入和输出为形式;后者是语言的潜在功能,属于认知心理活动。两方面相辅相成,构成语言使用的全过程。
2.跨文化交际能力是21世纪人才培养的需要
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对于个人的生活、公司的发展、国家乃至整个世界的和平和稳定所起的重要作用已经得到广泛关注。跨文化交际学的兴起顺应了这一时展的需要,它着力进行跨文化研究,开展跨文化培训,为新时代的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做出了贡献。然而,跨文化交际能力包括情感、心理、认知和行为多个层次,以及价值观念、生活方式、交际模式、语言等多个侧面,仅靠短期的跨文化培训显然是不可能完成的,它需要很多其他许多相关学科的积极参与,广泛合作,如文化人类学、社会学、心理学、历史学和外语教学,其中外语教学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培训潜力尤为突出。
3.跨文化外语教学是外语教学发展的需要
外语教学是一门极其复杂的、应用型学科,涉及学习者的认知心理、教师的教育观念、社会的政治经济环境等诸多方面,因此外语教学理论的建立需要借鉴很多不同学科的研究成果。而且,由于外语教学的宗旨是为社会和学习者个人发展服务,培养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人才,所以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外语教学工作者也应及时更新观念,调整教学大纲和教学方法,以跟上时展的步伐。
二、跨文化外语教学方法——广泛利用课外英语资源
1.英语短剧表演
对学生进行跨文化交际的培养只在课堂上进行是远远不够的,因为一个民族的文化内涵是多方面的。教师应该让学生尽可能多方面的感受到这种文化的氛围。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可尝试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表演英语短剧,短剧内容可以是英语教材上的课文,也可以是一些著名的英语故事、童话及小说等。英语短剧表演是学生获取文化信息的一条重要途径。教师可号召学生将课文改编成短剧,让学生在表演中、在英语故事的情节里呼吸文化气息。通过这些活动,学生了解和感受到了西方文化的气息,并且锻炼了他们运用英语的能力。
2.英语文化课题研究和讨论,英语角会话
众所周知,学习语言最好在一定的语境和气氛下进行。所以,教师更有责任为学生创设适合于学生感受英语语境和接受英语文化熏陶的气氛,激发出学生的兴趣,并鼓励学生参与进来。教师在备课时可依据教学内容专门设置英语话题。教材中的这些对话生活气息浓,与英语文化及该国风俗习惯紧密相连,学生参与进来,可感受到其强烈的异国文化情调、呼吸其浓郁的语言文化气息,而且语言交际能力也潜移默化地得到了提高,比如在教授“Talking about weather”一课中,我让学生思考和讨论的话题:What do you think of Talking about weather?学生们普遍认为谈论天气没有涉及隐私,符合各国风俗习惯。除此之外,建立一个异国文化和英语交际园地,像英语角之类的场所。在这里,学生能够自由地相互交际、大胆地进行实践、切实地感受英语文化气息、有效地培养英语交际能力。
三、提高外语教师的跨文化交际意识
教师在文化交际教学中起着主导作用。作为教师,如果自身跨文化背景知识贫乏,就不可能在教学过程中将知识传授给学生,那么想要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更无从谈起。在英语教学中强调英美文化,培养学生对英美文化的敏感性和英语的实用交际能力,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有较高的英语语言功底,而且还要有深厚的英美文化素养。随着新文化的不断涌现,英语教师也需要不断的观察、总结、比较不同的文化。因此,要为教师提供进修机会,对其加强跨文化交际这门课程的培训,从整体上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教育者自身必须不断学习,可以通过互联网结交外国朋友,涉猎各种形式的文学作品,观赏外国电影,学习外文歌曲等多种渠道来了解外国文化,扩大自己的知识面,增加对英语国家文化背景的了解,了解语言与文化之间的密切关系,明确外语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论文关键词:跨文化交际,英汉委婉语,交际策略
1引言
所谓委婉语,指的是“用婉转含蓄或拐弯抹角的说法代替会使人觉得不够尊敬的言词”。在各个国家或民族的文化体系中,委婉语都是其中的一部分,体现多样化的语言文化内涵和社会心理状态。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与语言体系巾,委婉语在交际功能和构成规律上均有其一致性和相通性,然而所反映的文化背景和内涵却往往十分不同。在跨文化交际行为中,只有把握东西方的文化差异,才可以避免交际的失误,减少交际中的障碍,从而使跨文化交际顺利进行。因此,当前高校英语的跨文化意识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2中西方委婉语的文化内涵区别分析
(1)不同伦理观念的体现
委婉语是一种语言变异现象,是语言变化的潜在机制之一。不言而喻,委婉语具有重要的社会功能:一方面,它可以维持语言禁忌的实施和效能;另一方面,它可以用来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促进言语交际的正常进行。同时它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一种文化、一个社会的价值观或崇尚心理。在中国社会由于历史的原因,受到封建帝制所产生的文化背景的巨大影响,对于长幼之间的尊卑贵贱非常注重,“君为臣纲,父为子纲”的思想也仍然在造成影响。而在西方,追求美好的生活和幸福是一种值得肯定和鼓励的行为,因此鼓励对于爱情的表白和追求,在性观念方面的委婉语上,往往不具备汉语的贬低色彩。如:“性病”在英美语言中往往被委婉地称为“socialdisease”(社会病);而“私生子”则常常被称之为“lovechild”(爱情之子)。
(2)不同的价值观的体现
在中华文化中,对于年老的长者往往持尊重和谦让的态度,秉承敬老的价值观。在汉语言文化中,人的“年老”往往与一些正面的涵义相关,如丰富的社会和人生经验、深厚的学识修养、以及可靠的品质等等。而在西方文化中,对“老”这个概念的理解却与中华文化大相径庭,在英美文化中,由于更加追求创新和突破,人们对“老”这个概念是十分忌讳的,因为它代表着落后的思想、迟钝的行事、僵化的理念以及因循守旧的思维方式。在英美的文化中,一个人的“老龄”联系着其死亡、没落和孤独。所以,“old”~词往往被许多委婉语所替代,诸如“seasonedman”(经验丰富的人)、“thelongerliving”(生活时间比较久的人)、“senior citizens”(资深公民)等等。
(3)不同的宗教背景的体现
汉语言文化中,占据主导位置的宗教是道教与佛教两大教派。道教对于人的生死,体现出一种达观、淡泊的观点,在以英美文化为代表的西方世界,基督教是起主导作用的主流宗教,注重于灵魂的罪孽和救赎,人的死亡,被视为去见上帝,进人了天堂。所以,对“死亡”的委婉语称谓有“bewithGod”(去见上帝)、“beinheaven”(去天堂)等
3英语教学基于委婉语的跨文化意识培养
(1)使学生领会委婉语功能
委婉语功能主要分为以下三类:
1)礼貌功能
在双方进行交际时,时时需要照顾到对方的自尊,满足双方面子需求。钱冠连说:“拣好听的说’是言语活动中一条最普通的求美策略,它表现了人对意义的追求,表现了功利目的和对不宜说的话题的补救的努力。”委婉语能够以一种彬彬有礼、令人感到愉快的交际模式来取代令人产生不觉的词语,避免了由于无礼而导致对方产生不悦。显得更有礼貌和修养。
2)避讳功能
不同的文化背景下有着不一样的语言禁忌,尤其是在进行跨文化语言交际时,在涉及到对方所禁止或忌讳的某些词语时,可以使用委婉语,采用迂回婉转的语言方式,来进行表达。此外,一些人类的生理现象和生理特征在某些场合提起来时,会有可能引起别人的不快情绪,或者感觉不雅。此时也可以通过委婉方式来间接、回避地表达,从而含蓄地表明意思,避免了令人难堪的、或者难以启齿的事实,也杜绝了交际过程中的唐突与尴尬,达到温和与含蓄的效果。
3)掩饰功能
委婉语本身并非是一种精确地表述方式,具备一定的模糊性。这种特点决定了用其来表达某些令人不快的事物时,较为“中听”。有这样一个例子:Atfirst,1waspoor,andthenIhavebe.come needy,laterunderprivileged,now disadvantaged.Istillhavenotacent,andIhaveagreatvocabulary.在这个例句中,以不同的词分别来表达“贫穷”的含义,而委婉的用词则对“贫困”来讲,是一种掩饰。在英语国家里没有poor(贫困)或poorpeople(穷人)等字眼而用tobedownonone’Sluck(时运不佳的),deprived(被剥夺了生活条件的),lowincome(收入低的)来表达。
(2)使学生熟知跨文化交际障碍的原因
跨文化交流的障碍主要来自于英汉语言本身的差异,但是在不少情况下,这种障碍的直接原因也来自于不同社会之间的文化差异而产生的交际障碍。
1)英汉文化的差异
英汉之间存在着文化价值的明显差异,这种差异也能导致委婉语跨文化交际障碍。举例来讲,以下两个词汇:industry与en—gineer往往会成为被尊重的代名词,而一些职业素养和专业技能步步高的人也惯于以industry或engineer自称,比如:装运工会将自己称为packingengineer,而杂务工则将自己称为dwellingengi—neer等等。
2)英汉语言的差异
英汉语义特点和构词特点均有着较大的不同,这些英汉语言本身的差异造成了委婉语导致的致跨文化交际障碍。
在语义特点方面,英汉对应词往往有着不样的含义。对于表达相同事物的词语,在一种语言中可能是贬义的,只能用委婉语来进行表达,而在另一种语言中却是中性的。举例来讲,在英美语言中,“哑巴”(dumb)含有“愚蠢”、“笨蛋”的意思,因此在表述哑巴含义时,往往用speechimpaired来进行委婉的表达。而另一个词“bitch”(雌性的犬)则往往含有“的妇人”的意思,因此,在表达“母狗”含义时,往往以girldog或者ladydog的委婉方式取而代之。
在英美语言中,可以使用缩略法来进行表达,这也是一种汉语难于做到的委婉的说法,比如以AIDS取代acquiredimmunedeifciencysyndrome(艾滋病);而且,英语在形成于发展过程中,也从其他的语言中吸收了不少词汇,尤其受到外来语,特别是法语的影响,常常可以用几种不同的词汇表达相同的含义。一些不够高雅的、容易引起尴尬的词汇,人们就常常用其他国家的语言取而代之。
(3)培养学生跨文化委婉语使用策略
1)重视跨文化意识的培养
跨文化意识的培养是多方面的,具体可以分为以下层次:一是通过一些媒体,如电视、期刊、报纸、网络等了解表面的文化特征。二是在文化易发生冲突的场合感受其微妙的文化特征。三是经过分析综合和具体的体验,逐渐对文化理解和熟悉。比如形容人的死亡,中文有“去了西天”,英美文化中则有“togotowest”此外,和死亡有关的委婉语也往往与宗教有联系,如:安睡在上帝的怀抱中(tobeasleepintheArmsofGod);安睡在谷地中(tobeasleepinthevalley);去见上帝(todeparttoGod);去天国,进天堂(togotoheaven)等等。二是要对委婉语带来的文化差异有深入地理解,中文和西方的文化有着各自的审美观和视角,因此很容易会在委婉语的理解和使用上产生语用差异和失误,只有具备相关经验和常识,了解委婉语特点,才能顺畅地进行交流。
2)结合语境,具体分析
结合跨文化交际时的具体语境,能够更加明晰地把握委婉语的实质。语境指的是交流的双方在进行语言交互时所处的客观环境,只有结合具体的语境,在特定的场合进行恰当的表达,才能起到应有的效果。例如一个人内急,如果说“1wanttogototoilet”不够委婉文雅,而“I’m goingtothebathroom”则显得比较得体。所以,足够的了解具体放入社交语境并加以恰当利用,就能得到不错的语境效果。
一、关联理论与口译
1986年法国语言学家、哲学家Dan Sperber和英国语言学家Deirdre Wilson出版了《关联性:交际与认知》(Relevence:Comunication and Cognition),提出了涉及交际与认知的关联理论。关联理论主要研究信息交际的推理过程,尤其注重语言交际的话语解释原则。该理论认为交际是一个认知过程,交际双方互明的前提是在于最佳的认知模式:关联性。关联理论的翻译观把翻译看成是一个对原文进行阐释的动态的明示—推理过程,而推理所依据的就是关联性。关联理论的提出表明了翻译实践又可以从一个全新的角度来进行,即可以通过在语境中寻找关联来处理一些棘手的问题。这些研究为口译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野。
1、口译的类型与特点
口译,即将一种所讲的语言当场口头再现为另一种语言,是促使操不同的语言的人们进行口头交际的一种特殊的有声语言活动。一般说来,口译工作有四大特点:(1)要求快,不容仔细推敲或查阅资料。(2)迅速见效。语言意义通过声音,面部表情和体态语形式得以传达,从而达到预期的交际目的。(3)表达方式比较灵活。(4)接触面广,工作方式多样。
2、明示—推理交际模式
Sperber和Wilson认为,交际的模式有两种:代码模式(code model)和推理模式(inferential model)。语言交际同时涉及这两种模式。他们明确指出:语言交际是一个明示-推理的过程(ostensitive-inferential communication),交际者双方根据共有的认知环境用言辞和其它手段把自己的意图明示出来,旨在尽量降低听话人对其话语的加工努力程度,以达到成功交际的目的。
根据Sperber和Wilson的明示—推理交际模式,明示行为提供两层理解话语的信息:第一层信息是被指出来的信息;第二层信息是有意指出第一层信息的信息。辨认出这种明示行为后面的意图是有效地对信息进行加工的必备条件。
3、信息意图和交际意图
一般来说,说话人在交际的过程中都会预设自己所讲的话是有关联的。他还会考虑到对方的背景知识,使自己说出的话对自己和听话人都很明确,以达到交际中双方的互明。这就是关联理论所提出的明示行为。关联理论认为,交际者的明示行为后面一般都有意图,并区分了说话人的两种意图:信息意图(informative intention)和交际意图(communicative intention)。前者指话语的字面意义,是说话人欲向听话人传递某种信息的意图;后者则指说话人欲向听话人表明自己有传递该信息意图的意图。两者关系密切,缺一不可。如果说话人没有传递信息的意图,交际的意图也就不存在。例如:贵公司想与我公司建立长期合作的关系的想法与我不谋而合。此例中,说话人传递信息的意图为:贵公司与我公司都有建立长期合作关系的想法。其说话人的交际意图是:我们也有意同贵公司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这种不谋而合的想法为进一步的磋商提供可能。说话人意图表明己方的诚意,达到传递交际意图的目的。这表明说话人既表现出向交际对象表达或进一步表达一组信息的行为,又表现出一种积极交流信息的态度。译员翻译此句话时,须把这种积极交流的态度表达出来。此话语可译为:Your wish to establish long-term cooperative relations coincides with ours.
二、关联理论对口译的启示
我们不难看出关联理论作为一个新的理论,对理解、解释以及进行任何这两种语言的互译,特别是对这两种语言的口头互译,有极大的启示。
1、关联理论提出理解说话的标准是人类认知假设,即人类的认知靠的是关联。当译员从每个话语的语言解码中获得信息时,其心理过程则表现为对话语做出多种理解,即作出语境假设。然后,译员须在极短的时间里作出决定,推断出最可能的假设,寻找出原文与语境间的最佳关联,并将其用目的语表达出来,从而完成一次交际活动。 2、译员靠其百科知识、原文语言提供的逻辑信息和词汇信息、原文的文化背景信息等对理解原文有用的信息来寻找关联。以使论文既符合原语所传达的信息,又能反映出目的语的特色。因此,译员要有深厚的语言功底、广博的知识、敏捷的反应能力和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等,以便成功的找到话语的关联,从而达到出色地完成口译任务。
3、要求译员有较强的跨文化意识。由于译员是将信息从一种语言形式转换成另一种语言形式,
这就涉及到跨文化、跨民族的交往。因此,这就要求译员有较强的跨文化意识。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亦是文化的载体,译员只有具备较强的跨文化意识才能使其更好地完成口译任务。
【
[论文关键词英语高级视听 接受反应文论 跨文化意识
[论文摘要英语高级视听课的目的在于提高学生对语言真实度较高的各类视听材料的理解能力,但学生对深蕴其中的文化内涵的诊释与欣赏是受到多种因素影响的。从接受反应文论的角度来说,构成学生先理解重要部分的跨文化意识可以提高学生体验不同文化的敏感度和自觉性。本文旨在从接受反应文论的角度探讨英语高级视听教学中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的必要性及重要性。
随着社会生活和经济活动日益全球化,语言已经越来越超出单纯的“交流工具”这一狭义的概念了。作为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语言越来越被看成是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所以现在的语言教学也越来越多地与文化问题相联系。每一门学科都有可能从本学科的视角出发来考察与之休戚相关的文化问题,而英语教学中对文化的关注则是从社会学的角度观其多维度的人际关系及其特征、结构和功能,以文化心理为求索的目的。英语教学中文化教学的目的就是积累英语国家文化知识,培养跨文化的交际意识和能力,而英语高级视听课就是为此而开设的通过语言学习文化同时又通过文化交融提高交际能力的一门重要的语言文化课程,但学生对深蕴其中的文化内涵的诊释与欣赏是受到多种因素影响的。从接受反应文论的角度来说,构成学生先理解重要部分的跨文化意识可以提高学生体验不同文化的敏感度和自觉性。本文旨在通过分析英语高级视听教学中学生理解与先理解的关系探讨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的必要性及重要性。
1先理解与跨文化意识
先理解是接受反应文论的一个重要概念。接受反应文论于20世纪60年代兴起于德国,它不仅在德国,而且在世界范围内赢得了巨大成功,对传统的思维模式是一种有力的冲击和震荡。它以伊瑟尔和汉斯·罗伯特·尧斯为主要代表。该理论把研究的重点转向读者的接受,强调文本与读者之间的关系,强调文学作品是一个过程,主要包括两部分:即从作者到作品的创作过程和从作品到读者的接受过程。伊瑟尔认为,文本是在读者阅读过程中才现实地转化为文学作品的,文本的潜在意义也是由于读者的参与才得以实现的。他提出了“空白”这一概念,即指文本中未实写出来的或未明确写出来的部分,并且是文本中已实写出部分向读者所暗示或提示的东西,它有待于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填补与充实。而尧斯认为,在作家作品和读者的三角关系中,读者并不是被动的因素,它本身便是一种创造历史的力量,也就是说,阅读作品的过程并不是作家与作品单向地向读者灌输形象与意义,读者被动接受,而是在接受活动开始之前,读者已有自己特定的先理解,即对每部作品独特的意向,它受读者个人文化修养、心理素质、个性气质、知识水平、生活阅历、审美情趣、鉴赏水平等的影响。这种阅读前的意向和视界决定了读者对所读作品的内容和形式的取舍标准,决定了他阅读中的选择与重点,也决定了他对作品的基本态度与评价。因此,在尧斯看来,文学作品的价值和意义并不是永恒的不变的,也不是纯客观的,对所有时代的所有读者都完全一样的,更不是仅仅由作者意图或作品本身的结构所决定的,而是在读者的阅读中才逐步得到实现的。文学作品的意义和价值系统是一个无穷延伸的可变曲线,一个由作者与读者共同参与的主客体交互作用的动态实现模式(尧斯,1987)。
文化作为一个概念来说比较复杂而棘手。美国的文化人类学家威斯勒将文化简要地表述为:“在历史以及社会科学中,所有人们的种种生活方式称作文化”(尤林,2005)。按通常的定义,文化是一种积淀物,是知识、经验、信仰、价值观、处世态度、意指方式、社会阶层的结构、宗教、时间观念、社会功能、空间观念、宇宙观以及物质财富等的积淀。它表现为一定的语言模式和一定的行为方式。文化具有民族性、传承性、流变性、兼容性的特点。文化的这些特质既决定了文化的多元性,又表明了跨文化交际的可能性。二十一世纪的人类文明肯定是多元化的,因为多元化的经济及社会形态已成定势,经济及社会形态的多元化必然导致文化的多元化。以全球多元经济形态和多元社会形态发展为导向的多元文化形态之间的交流使跨文化意识的培养在英语教学中显得日益重要及必要。因此学习一种外语除了要掌握语言知识和技能以外,还应了解语言所反映的外国文化,以便能跨越文化障碍,得体有效地同外国人交流信息和思想感情,因为语言反映一个民族的特征,它不仅包含着该民族的历史和文化背景,还蕴藏着该民族对人生的看法、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当代美国语言学家克拉姆斯基曾说语言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就是文化教学.即通过对学生进行跨文化(本国文化、外国文化)的教学活动,可以引导学生获得丰富的跨文化知识,养成尊重、宽容、平等、开放的跨文化心态和客观、无偏见的跨文化观念与世界意识,并形成有效的跨文化交往、理解、比较、参照、摄取、舍弃、合作、传播的能力。这种跨文化意识包括对异国文化与本国文化的异同的敏感度,以及在使用外语时根据目标语(如英语)文化调整自己的语言理解和语言产出的自觉性(Samovar,1998)。从接受反应文论的角度来说,这种跨文化意识是学生对外国文化先理解的重要组成部分。
2理解与先理解
英语高级视听课中所用的材料有很高的语言真实度,很多直接来自于西方影视作品。影视作品同文学作品一样,是文化的载体,西方影视作品是西方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西方人民族心理、道德伦理、价值取向、精神气质和审美情趣的体现。它蕴含了广博的文化信息并能折射出西方的社会风貌、传统习惯、思维方式,甚至人生观、价值观。另一方面,影视作品,作为一种传播媒体和艺术作品,如同文学作品,是一种文本,一种等待被解读的文本,影视欣赏的过程就是读者对于文本的解读过程。因此,在视听课上,学生作为观众在欣赏影视作品的时候,就是一个实现作品意义的过程。按照接受反应文论的观点,学生在诊释西方影视作品意义的过程中受自己的文化观及自己已知的异文化观的影响,因此这种诊释过程又可以看作是影视作品与作为观众的学生的混合的过程,它是二元的,是两种文化的结合体。 从接受反应文论的角度来看,观众的理解是对西方影视作品进行阐释的基础,而理解不是孤立行为,它不能脱离外在的现实存在。具体而言,理解是主体的精神生活与客体世界的沟通了解与认识,这个过程,伽德默尔称为“视域融合”。也就是说,观众对文本的理解不可能是一个纯客观的过程,它不可避免地牵涉到作为主体的观众本身的一个先理解,即观众的前在经验和能力,而这种前在的经验和能力与对文化信息的理解和感应能力是密不可分的。因此文本解读是一个开放系统.文本可以根据不同的意识形态、文化观和批评方法作出不同的解释。文本的意义是丰富多样的,因为一个文本的实现有多种潜在的可能性,没有哪种解读能够穷尽它。文本作为一种开放性系统,它力图释放出多种多样的联系和解释:它并不想传达出一个单一的信息,也不想把不同的解读者都限定在同一种理解里面。对文本的主观理解同时也是文本造成的客观效果,这就是效果文本。一种异文化产品的意义既不是观众的思想范围内的孤立部分,也不是观众希望理解的对象范围内的孤立部分,它的意义是通过视域融合而表露出来的,是通过观众的跨文化意识来实现的。它无法脱离观众而存在。这可以理解为是观众使影视作品信息变得完善或者得以实现,因为当信息包含在文本中的时候,它们还仅仅处于一种内在或潜在的状态。没有解读者的参与,文本就没有丝毫意义。与此同时,解读者的解释又取决于他所处的历史文化语境。解读是文本与读者之间的一种对话,一种交流,解读者在其中扮演着创造性的角色。解读深深地打上了文化的烙印,是文化决定了我们观察世界的方式,或者说我们的眼界,为我们划定了一条分界线:在一个给定的文化语境中,什么东西可以被说,读,写,看,什么东西不能。我们还必须意识到那无法解读之物:我们无法解读,因为它不符合我们文化的期待,不存在于我们的先理解。对应到影视作品的欣赏,影视作品想传达给观众的信息取决于观众所处的文化语境。
所以,英语高级视听课中通过真实语言材料表达出来的文化差异,不能仅仅用语言分析透彻,这需要学生对西方文化的一些特点加以了解,对西方国家的社会制度、历史、民族习性以及价值观等文化现象有一个较为系统全面的了解,并对目的语国家或其它国家现存的典型社会问题获得初步的认识,提高学生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宽容性和处理文化差异的灵活性,即构建学生的先理解。只有充分利用这些丰富的文化信息,才能使语言和文化学习真正情景化、语境化,提高学生鉴别与鉴赏异国文化的能力。同时在了解的基础上再逐点分析,不断地加以总结,用心体会东西方价值观念的不同,以及由此产生的思维方式的差异,加深其对本国文化的理解和认识.在进行跨文化对比时能更准确、深刻地认识到本国文化与异国文化的异同,建立世界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从而通过对西方历史文化等方面的综合理解,将语言上升到真正意义上的交流,进一步探索到其深厚的文化底蕴,通过构建先理解达到真正的理解。而另一方面,通过英语高级视听课中对优秀西方影视作品的精听、欣赏、分析、讨论等形式可以给学生提供更多的了解地道的英语表达方式以及接触西方文化与社会的机会,能让异域的优秀的理性文化、高雅文化和精英文化成果帮助学生建立起一个能感受到理想的精神家园,使学生开阔视野,积极思考,广泛联系,达到知识贯通,扩展自己的期待视野,进一步构建自己的先理解,增强自己的跨文化意识。
3结语
外语教学的任务就是培养高素质的具有深厚文化修养的外语人才。注重对学生跨文化意识和交际能力的培养,是提高教学效率、培养学生外语综合运用能力的重要途径。在英语高级视听课中对学生进行跨文化意识的培养既是必要的,又是必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