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教师党员理论学习材料

教师党员理论学习材料

时间:2022-07-08 08:31:3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教师党员理论学习材料,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教师党员理论学习材料

第1篇

一、加强组织领导,保障学习实践活动顺利开展

1、成立工作机构,明确工作责任。我校成立了由校长、党支部书记孙术法同志任组长、党支部副书记魏长庆任副组长的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综合指导组、宣传材料组、服务组,具体负责活动的开展。实行领导责任制,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

2、创新学习形式,确保学习质量。采取了集中学习、党小组学习、各学段结合工作业务学习、到社区等基层学习、党员干部自学等形式,组织了形式多样的学习教育、岗位练兵等活动,努力使我校思路、方法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来谋划和推进。建立完善了学习考勤、补课等制度,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3、抓好主题实践活动。为大力弘扬廉政文化,促进全体党员干部、广大教师牢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我校开展了“校园廉洁文化建设”主题实践活动。成立了专门的领导小组,制定了专门的活动实施方案,确保实践活动顺利进行。

二、认真做好宣传发动工作,推动活动深入开展

自市教育局党委召开在全体党员干部中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学习教育活动动员会之后,我校领导班子高度重视,于2009年3月13日召开全体教师动员大会,布置学习教育活动。会议传达了市委和市教育局会议精神,认真研究学校开展科学发展观活动的具体工作安排,制定了具体的活动实施方案和第一阶段的重点工作及日程安排,对学校开展活动进行具体部署。校长孙术法、党支部副书记魏长庆分别作了讲话,要求全体党员干部要充分认识开展这次活动的重要意义,认真参加学习、教育、查摆、整改等各项活动,切实在活动中受到教育。

为了形成良好的活动氛围,学校在校内外悬挂多条标语营造浓厚气氛,并充分利用广播、板报、橱窗等进行大力宣传,使大家深刻认识到活动的重要意义。在学习调研阶段,学校共下发了学习材料五份,更新了四次《学习园地》的内容,做到了党员老师人人积极学习,非党员老师也努力参与的良好局面。

三、采取多种形式,认真组织开展学习活动

在组织科学发展观学习教育活动中,学校采取多种形式抓好学习培训工作,确保学习教育收到了实实在在的效果。学校在第一时间将学习资料装订成册,供教师们自学。每周组织不同学习小组的教师进行学习心得交流。在这次的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学习教育活动中,我校教师共完成学习笔记近百万字,人均达一万余字,学习心得体会79篇。在学习活动中,我校的具体做法有:

一是坚持学校领导干部带头学。在处理好日常工作的同时,组织学校领导班子成员集中学习四次。此外,学校总支书记孙术法及校级领导班子成员对党员和班子学习活动分别进行辅导、讲课,为学习活动奠定了良好基础。

二是落实各项制度,确保学习参与率达到100%。学校制定了活动的出勤、请假、补课等各项制度,并严格落实,对因病、因公外出等原因不能参加学习的责成专人进行补课,保证了学习时间。

三是学习教育活动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在学习中,组织党员干部一边学习,一边撰写心得体会文章,并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认真进行对照分析,谋划自己在教育教学中需要加大落实和改进力度的具体环节,为第二阶段查找问题奠定了基础。第一阶段的学习调研活动中,我校77名在职党员教师都撰写了心得体会。

四是结合学习教育和自己的教学实践,召开了讨论交流会。以“我为学校发展献计献策”为主题的大讨论活动在全体教师中开展,党员干部人人写出了书面建议,非党员老师也积极献策,畅谈了学习后的收获和体会,收集了七十余条对学校发展有积极作用的计策。

五是通过调研促学习。在新形势下,如何搞好教师队伍建设;探讨家校沟通的新渠道、新机制;如何加强教师师德教育;怎样提高教师待遇,加快学校发展步伐;如何有效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这些调研课题都是学校科学发展观领导小组认真讨论后拿出的,然后每个班子成员带领部分党员老师进行深入调研,并形成调研报告,为促进学习进一步发展提出切实可行的措施。这种以调研促学习的活动,让每位党员更党深刻地理解了科学发展观就在身边,学习科学发展观就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的深刻用意。

四、学习教育活动立足发展,学用结合

一是通过理论学习夯实科学发展的基础。在学习中,始终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通过分析党员干部队伍实际,对共性问题集中组织学习,对个性问题要求党员自学。总支部引导党员自觉检查是否做到真学真懂,是否把学习的理论运用到了实际工作之中。

二是通过转变作风构建科学发展的保障。领导班子和党员干部自觉征求群众意见,倾听他们对学习教育活动的意见,并及时进行改进。在全校大会上,学校就老师的全员值周活动提出了严格的要求,要求全体教师高度重视,从自己做起,通过全员值周加强路队管理,确保学生安全。

三是通过服务发展提高科学发展的能力。在学习教育中,大家普遍感觉到,自身的素质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还有很大的差距,除集中每周三、六半天学习外,都积极利用业余时间进行自学。学校网络资源十分丰富,鼓励党员干部利用网络资源开拓视野。

第2篇

注重思想教育和师德养成,助力青年教师思想道德进步

21世纪以来,中央财经大学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办学规模不断扩大,教师数量翻了一番,增量中绝大部分是“70后”和 “80后”青年教师。虽然该群体的思想政治状况主流积极向上,但多元价值观并存的成长环境所导致的信仰迷茫、个人至上、知行脱节等问题在青年教师中也不同程度地存在。针对这些问题,学校重视做好如下工作:

1.重视理论武装工作

针对青年教师学历层次高、学习能力强的特点,学校党委精心选编学习材料,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组织青年教师深入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学习原理,帮助青年教师成长为政治坚定的高等教育工作者。近年来,学校共举办形势政策报告会七十多场,其中的“部长论坛”“校友论坛”和“国情大讲堂”已成为校内品牌项目,深受青年教师欢迎。学校积极推荐青年教师参加理论骨干培训班,保证了理论学习效果。针对青年教师研究能力强的特点,学校通过设立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理论研究课题,鼓励青年教师积极申报,使课题研究与青年教师政治素质提升相互促进。

2.重视师德师风建设

学校重视“立德树人”工作,将学习师德规范、校史校情教育作为青年教师入职和在职培训的重要内容。此外,通过建立制度、完善机制,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师德建设密切结合。学校把师德表现作为教师聘任、考评的首要标准,实行“一票否决制”。学校已经初步构建起了学术道德监督体系,进一步完善了师德评价内容和方法。鼓励青年教师担任本科生成长导师、学业导师,与学生共同成长。学校党委选拔了一批优秀党员青年教师担任党总支(支部)书记,通过评选优秀教师、师德先进个人、教育先锋等,在青年教师中树立标杆。

3.重视为青年教师提供理论联系实际的舞台

学校鼓励并支持青年教师聚焦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展开研究,为党和政府提供高质量的决策咨询服务。近年来,多名青年教师的研究成果已经转化为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学校党建和思政课题的一批优秀成果也对学校实际工作发挥了指导和促进作用。学校充分利用北京市青年教师社会实践基地等多种校外合作机构,鼓励和支持青年教师了解党政机关和国有企事业单位工作情况,支持青年教师“顶天立地”。学校还通过组织青年教师考察京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到外省贫困地区进行扶贫调研,使他们进一步了解国情、社情、民情。

实施人才成长计划,助力青年教师工作能力提升

目前,学校45岁以下青年教师具有博士学位的比例达到了75.82%。通过调查发现,具有系统而扎实的专业知识基础、学习能力强是青年教师的优势。但由于其大多数初涉教学岗位,教学经验明显不足,科研工作面临转型升级,国际视野需要进一步开阔。需要学校支持他们过好教学关、科研关,拓展国际视野,顺利实现从高学历人才到优秀大学教师的角色转化。近年来,学校多措并举帮助青年教师事业发展和能力提升,取得了显著成效。

1.帮助青年教师提高教学水平

学校围绕实施教学名师选拔培养计划,设立教育教学改革基金,激励青年教师积极改进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手段、更新教学内容。学校成立了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帮助青年教师进行教学职业生涯设计与规划,促进全校跨学科教师学习共同体的构建。中心还与周边其他高校同类机构开展合作,实行资源共享,助力教师职业发展。此外,学校充分发挥国家级教学名师、北京市教学名师等优秀老教师的“传、帮、带”作用,培养了一批受学生欢迎的优秀青年教师。近年来,有多名青年教师在北京高校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中脱颖而出,获得一、二等奖。

2.支持青年教师提高科研能力

学校通过设立青年博士发展基金、学术出版资助基金、涌金教师学术奖等,支持和鼓励青年教师开展科学研究。不定期举办青年教师学术沙龙,为他们提供科研平台。通过实施“学科带头人计划”,先后引进和培养了多名青年学科带头人,这些学科带头人又形成了各自的研究团队,承担了国家级科研重大项目,影响和带动了更多青年教师迅速成长。截至目前,学校45岁以下青年教师入选“长江学者讲座教授”1人,“青年拔尖人才支持计划”2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30人。35岁以下青年教师入选“北京市青年英才计划”49人。学校共设立了两批32个青年学术创新团队。近五年来,学校纵向科研课题数量和经费大幅度提升,全校共主持国家级科研课题290项,其中青年教师(45岁以下)主持230项,占79.31%;全校承担省部级科研课题566项,其中青年教师主持367项,占64.84%。

3.鼓励青年教师拓展国际视野

学校通过制定政策,争取支持,认真组织实施了“青年骨干教师出国研修项目”。截至2014年9月,全校青年教师中具有海外访学经历的有389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35%,占青年教师总数的52.6%。除教师个人项目外,还以学院为单位,教师组团进行海外短期培训。学校“经济学与公共政策优势学科创新平台”成立以来,以团队方式大力引进海外优秀青年博士加盟,营造了校园国际化学术氛围。现在该平台共引进专任教师61人,其中青年教师47人,约占77%。此外,学校还与澳大利亚、美国、俄罗斯等国的多所大学联合开展国际合作项目研究,其中中方项目主持人绝大多数为青年教师。

坚持人文关怀,助力青年教师生活品质改善

青年教师群体一方面承担着大量教学、科研工作,另一方面也面临着结婚、生子、买房、子女入学、赡养老人、职称晋升等多重压力,经济收入却相对较少,正是最需要帮助的时候。针对这一问题,学校坚持“以人为本”,想办法、找对策,为青年教师排忧解难,尽力改善他们的生活品质。

1.建立和完善调研沟通机制

学校通过党建课题立项、专题调研和教代会、职代会提案,建立了与青年教师的沟通机制。学校领导经常主动找青年教师谈心,准确把握青年教师最关心的问题。此外,学校还通过各种新媒体平台及时了解青年教师思想动态和诉求。工会等部门也组织专题研究,形成了多份有关青年教师工作生存状态的研究报告。

2.积极改善工作生活条件

受客观条件限制,学校教职工办公和生活条件基础比较薄弱。近年来,学校积极采取措施,挖掘潜力,争取外部支持,将有限的资源向青年教师倾斜。前期学院南路校区青年公寓和清河周转房改造工程解决了一部分青年教职工住宿。在沙河高教园区安置房申购和公租房认租校内方案设计中,优先考虑青年教师特别是无房户的需求。部分学院整体搬至新校区后,办公条件明显改善。

3.营造有益身心健康的文化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