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继续教育学院论文

继续教育学院论文

时间:2022-07-20 15:31:5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继续教育学院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继续教育学院论文

第1篇

一、会议主题:信息化条件下继续教育发展

二、会议时间:2012年10月

三、会议地点:四川省绵阳市

四、论坛组织机构:

中国科协继续教育中心

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

中国人民总装备部继续教育中心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继续工程教育中国教席

中国人民总装备部继续教育中心

五、参会人员:全国科协系统学会、协会、研究会、地方科协、科技进修学院主管教育培训工作的负责人;各高等院校继续教育学院、社会教育培训机构管理者;部队及军队院校主管继续教育的负责人;企业人力资源部门主管;政府机关及所属教育培训机构管理者。

六、会议形式及内容:

1.专家报告。围绕会议主题,邀请国内知名专家学者、中国科协等有关政府部门领导和军队有关专家做主题报告,介绍国内继续教育发展的最新理念、形势、政策和趋势,共同探讨信息化条件下继续教育发展。

2.交流研讨。邀请部分优秀论文作者做专题发言,分享他们在继续教育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交流和讨论不同行业开展继续教育工作的经验和热点问题,并开展相关合作。

七、征文要求:

1.征文截止时间:为2012年8月30日,被论坛录用的论文将于2012年9月20日前通知作者。论文收录大会论文集。论坛秘书组将组织专家对全部论文进行评审,获奖论文优先安排在论坛交流,现场颁发证书,并推荐在《继续教育》杂志上发表。

2.提交的稿件包括:标题、摘要(300字以内)、关键词(5个以内)、正文以及参考文献等。

3.省略(地方)、jxjylt@freemail.mtn(军内),注明作者的详细资料(包括姓名、工作单位、职务、职称、通信地址、邮编、电话、电子邮箱等),并在稿件首页注明“21世纪继续教育论坛”征文。

4.征文主题:(征文请围绕信息化条件下继续教育发展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相关理论研究、实践与探索等方面展开,所列主题仅供参考。)

继续教育发展中的热点、焦点、难点问题研究;

继续教育基本理论研究和继续教育学科建设;

学历继续教育和非学历继续教育的理论创新研究;

继续教育质量控制和保障研究;

企业高技术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

远程教育模式下继续教育创新研究与探索;

军队任职教育教学改革与创新发展;

继续教育的军民融合理论与实践;

军民融合式联教联训机制建设;

有关继续教育的其他值得关注的问题。

5.联系方式

通信地址:北京市6304信箱《继续教育》编辑部

邮编:102206

第2篇

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推进,社会和企业需要大量的工程类应用型人才,由高校开展的多层次多类型的继续教育成为工程类从业人员的最佳充电途径。教师队伍建设是工程教育改革成败的重要因素之一,拥有一只结构合理、素质过硬的师资队伍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最基本保证。然而,受制于学校、学院、教师个人和企业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地方高校继续教育工程类师资队伍越来越难以满足社会和学生的需求,这已成为高校继续教育办学中的一大瓶颈。面对新的机遇和挑战,培养和打造一支优秀的继续教育工程类师资库是地方高校面临的一项紧迫任务。

一、地方高校继续教育工程类师资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

笔者以浙江理工大学为例进行实证调查,结合本校继续教育的办学特点和实际,通过抽样调查法,选取较有办学特色的继续教育学院本部和5个校外函授站(教学点)的10余个工程类专业的在读学生和工程类专业相关老师发放问卷;对相关管理人员及任课教师实施访谈,客观了解继续教育工程类人才培养的基本情况、学生求学需求和师资队伍的现状,进而分析师资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调查结果可概况为以下几点:

(一)学校继续教育工程类人才培养规模逐步扩大

继续教育工程类相关专业的学生数逐年增加,由2010年的860人递增到2016年的4366人,占在校生人数的比例由14.4%增加到24.02%,预计此比例将继续增长。目前,学校共有继续教育学院本部及16个合作单位开设纺织工程、服装设计与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土木工程等17个工程类专业,层次覆盖专科、专升本和高起本,涉及到半数以上的教学站(点)和多个专业学院。

(二)继续教育工程类学生的求学动机明确、对师资的认可度低

通过问卷了解到,接受工程类继续教育的学生绝大多数都有相关的从业背景(61.7%)或期待从事相关专业的工作(29.5%),因此这些求学者的学习动机非常明确,即获得专业相关的实用技术和适应工作的能力(77.6%),而不仅仅是为了获取文凭(17.5%),更不是为了提高理论水平和科研能力(2.5%),学生明确的求学动机和需求必然要求地方高校能够提供实践动手能力强、实训经验丰富的教师开展与实际应用紧密结合的教学工作。而实际的情况是学生的求学需求满足度颇低,只有1/5左右的学生认为接受的继续教育可以满足就读需求。对师资的认可度也不高,49%的学生认为任课教师理论水平很高,少部分学生(17.2%)认为教师实践能力强但理论水平不足,仅7%的学生选择教师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很强的实践能力。学生普遍(87%)认为高校继续教育应当更突出实用性、操作性,期待既有渊博的理论知识又能跟实际结合、实践经验丰富的“双师型”教师。

(三)地方高校继续教育工程类师资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

1.师资队伍薄弱,师资结构不合理,缺乏实践一线从业经历

整个教师队伍的受教育水平,在一定程度上从侧面体现了教师队伍在本学科的整体素养。在所调查的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的为6%左右,硕士学位占15%,学士学位约为37%,低于学士学位的教师比例高达40%,教师的学历学位层次总体较低,但校本部的师资学历层次明显高于校外合作的教学站(点),未取得学士学位的教师主要来自于校外站点聘任的兼职教师。从师资来源看,校本部是依托学校专业学院的教师资源,基本无外聘人员,高校的平台带来的是高学历学位的教师,但是这些高校老师中有不少都是刚获取硕博士学位就直接走上讲台的理论型人才,缺乏相应的实践经历;而校外合作的教学站(点)除了有少数技师学院、高职院校主要依托本校师资外,更多的站点是通过聘用兼职教师完成教学,兼职教师有些是其他院校的专业老师(41%),有的是在读的硕博士或者本科生(37%),仅有6%左右是来自相关企事业单位,教师来源较为单一,师资结构不合理。这样的师资结构导致了教师的实践能力严重匮乏,高达3/4比例的教师完全没有实践一线的从业经历,仅有不到10%的工程类教师拥有2本及以上职业技能证书。

2.师资队伍的考核机制僵化,缺乏有效的激励措施

“多数高校衡量工科教师的标准是科研项目的等级和经费数额,理论研究成果获奖的层次和排名,在SCI论文的影响因子和数量,以及出版的学术专著等等。”加上现有的年终考核、职务晋升、职称评审等制度都造成了教师不愿意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教师们普遍(86%)认为所在单位不够鼓励和支持教师参与一线操作,政策上倾斜度低,比如有的高校会采取安排教师奔赴企业一线参加实践的方式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但是缺乏对该举措的后续激励措施,去参加过实训的教师在工资津贴、晋升发展上并无有效倾斜,因而教师参与的积极性低。

3.教师缺少接受继续教育的渠道,产学研缺乏有效结合的桥梁

终身学习的理念已深入人心,作为高校教师更要通过接受继续教育,不断提升自己全方位的能力和水平,进行终身学习。半数以上(56%)的工程类教师表示非常想去实践一线体验学习,但是缺乏这样的机会和渠道,师资能力水平可持续培养有待加强。另外,部分教师在登上继续教育的讲台之前没有途径接受成人教育教学理论和成人心理学的相关知识,不具备对成人学生授课的技能技巧。再者,企业、学校和政府机构之间的沟通交流还很有局限,产学研成果的相互转化相对滞缓,产学研缺乏有效结合的桥梁。一边是学校的科研工作者不切实际地在实验室忙碌,另一边是企业苦求着能提高实践操作效率的良方;一边是高校的课堂聘请不到优秀的实践一线的专家答疑解惑,另一边是企业缺乏参与学校教学的积极性。

二、地方高校继续教育工程类师资队伍建设现状的原因分析

(一)学校方面

首先,学校对继续教育发展的重视程度直接影响着该校继续教育的定位和发展方向。少数高校仍仅把继续教育当做学校创收的途径,只讲经济效益而不顾投入和管理,这种办学导向势必造成继续教育的畸形发展,更无从谈起花大力气进行师资队伍的培养和建设。其次,学校的管理机制是教师发展重心的导向,颇有局限性的激励和考评机制只能引导教师偏离实践和教学。再次,缺乏可持续发展的师资培养机制也未给教师提供深造和拓展的机会和平台。

(二)学院方面

继续教育学院作为学校继续教育的主办部门,却面临着一个尴尬的境地――没有自己的师资队伍,几乎所有师资都是依托于学校其他二级学院安排,这必然造成了教学组织过程中严重受制于专业学院的各项安排。现实的情况往往是,专业学院安排完本单位所有的教学任务及各项工作后,有空闲时间的老师再派给继续教育学院上课,遇到师资紧张的专业甚至连专业教师都安排不出来而随便指派在读的研究生取而代之,继续教育学院想要争取到优质的师资来授课更是难上加难。

从专业学院的角度看,一方面近些年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推进,这些学院本身的各种资源条件也确实越来越有限,对外派出教师对自己学院的眼前发展并无很多益处。另一方面因为上课时间、生源水平、教学内容等差异带来的实际操作方面的困难,专业学院很难对教师所承担的继续教育教学任务的质量进行把控和考核,因而很多专业学院都不把继续教育的教学量纳入对教师的考评体系,这也影响了专业老师给继续教育学生上课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三)教师方面

教师本人的思想观念、能力水平以及追求自我发展和完善的理念对教师的行为产生直接而显著的影响。有些教师对继续教育学习形式有偏见,认为接受继续教育的学生层次低,悟性差,水平弱,因而态度不端正,应付了事,对待教学更是直接把给普通本科学生授课的方式和内容全套照搬到成人课堂,忽视了成人学习主体的特点。有些教师则是空有理论一大套,面对实践操作经历丰富的学生提出的实际问题反而束手无策。殊不知,接受继续教育的学生基本都在生产第一线从事相关工作,对他们的培养过程必须重视实践性、实用性、时效性。

(四)企业方面

近年来,地方高校及继续教育机构开始主动争取并加强与企业之间的合作,寻求优秀的企业人力资源为提升继续教育教学、壮大师资队伍创造条件。但是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企业的参与度和积极性不高,企业中优秀的工程类人才能进入继续教育课堂的寥寥无几。企业内部既有丰富实践经验和操作技能,又具备教师基本素质的人才的作用和影响并未得到充分的挖掘和利用。一方面时间上的冲突、职工考评和晋升体系的局限、缺乏动力和积极性等都导致了这些优秀的对口人才登上高校讲堂的途径还不畅通。另一方面,有些企业往往被短期利益禁锢和短视,看不到校企合作、人力资源共享带来的长远效益和好处。

三、地方高校继续教育工程类师资队伍建设的对策和建议

(一)学校合理定位继续教育发展,改进教师考评机制,加大激励措施

地方高校作为工程类继续教育的人才培养基地,更应该发挥自身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方面的办学优势。学校要充分肯定开展继续教育的价值,明确继续教育在学校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加大对继续教育办学的经费投入和政策倾斜,彻底摒弃把继续教育办学当做学校创收途径的错误观念。学校需逐步把继续教育教学纳入教师综合考评体系,建立和完善教学督导体制,构建竞争机制,加强对师资队伍的管理,形成一套完善的奖惩制度,大力鼓励和支持优秀教师融入继续教育办学。学校还应有计划地把在职教师选送到相关企业学习和顶岗作业,鼓励其在实践中获得相应的“注册、执业”等职业资格证书,学习和顶岗阶段的工资待遇应不少于在校服务时的水平,并在职称评定、资格晋升中认可、重视这些经历和证书。

(二)继续教育学院建立自备师资库,加大教育资源统筹力度

继续教育学院一方面要努力争取学校的支持,加强对继续教育的办学投入和政策帮助;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继续教育办学形式和时间上的灵活优势,争取本校和社会优秀教师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度。还可以通过提高课酬和专家费的方式,吸引优秀教师主讲继续教育的课程;通过听课与观摩教学增进教师之间的相互学习;进行学生评教,开展学生座谈会,把学生对教师的评价及反馈纳入其整体教学效果的评估中等等。此外,还要解放思想,广开思路,既要加强学校内外部的联系和合作,又要积极争取企业投入及社会参与,加大教育资源统筹力度,实现资源共享。对于从校外引进的优秀人才,需通过开展课前短期培训的形式,提高其基本的教学技巧和能力水平。继续教育学院要花大力气,通过不断的积累和沉淀,建立起一支稳定、可靠、优秀的继续教育工程类教师库。

(三)教师本人需提高认识,积极争取自我完善和提高

对于承担继续教育课程任务的教师而言,需要完善自身对成人教学理论和成人心理学的学习,加强对成人学习群体的认识和了解,洞悉成人学生的特点和需求,以达到有的放矢、行之有效的教学效果。教师应该对自身的能力和水平有更高的自我要求,积极争取机会参与到企业实践一线,不断提高自己的工程实践经验和工程应用能力,努力做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把自己打造成既有扎扎实实的专业理论基础和较强的教学水平,又有较高的专业实践能力和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的“双师型”人才。

第3篇

(一)继续教育招生工作

无论哪种办学,生源都是基础,市场占有率是发展的前提。多年实践中我们思考最多的首要问题是如何做好招生和服务管理工作。搞好调研和招生宣传,不断拓展生源市场,全方位提供优质服务,规范操作程序,是我们的基本做法。增强责任心,提高奉献精神、敬业精神、团队精神是对继续教育学院全体人员的基本要求。基于继续教育的实际情况及发展趋势,为了使继续教育在现有的基础上取得更大的发展,应采取如下对策。1.统筹学校教育资源把继续教育的招生与办学要放在整个学校人才培养规划的大背景下去考虑,整合招生资源,做好招生策划。学校要切实把继续教育重视起来,把既懂业务又熟悉市场的专业技术人员配足配齐。2.强化招生宣传工作一是要建设一支过硬的招生队伍,做好宣传工作的基本保障。二是创新方式方法,制定并实施有效宣传策略。三是结合实际,制定以点带面、精耕细作的宣传战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四是加大对县函授站招生工作的督促力度。五是加强与学校各单位的沟通,继续教育资源全校共享,继续教育学院搭台全校教职工唱戏,充分调动学院内部各教学单位及各部门的积极性,让大家认识招生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使全校都来关注和重视继续教育成人招生工作。3.建立健全招生服务支持体系第一是基本服务:提供详尽的教学计划和优质教材,并选配好优秀授课教师;加强技术支持和教学管理服务,为学生提供非智力因素的其他方面的服务;了解学生的想法,给予帮助;组织开展学习方法的引导和经验交流,使学生学会学习并产生认同感和归属感。第二是开展专业化服务:要从继续教育的发展趋势来认识和把握学院应达到的服务水准。所谓专业化就是不仅服务热情,更要服务精准,把工作做到服务对象的心坎上。工作的好坏,不仅要看动机,更要看效果。第三是用心服务:所谓用心服务,就是全面展现我们全体员工的精神面貌、专业能力、市场意识等综合素质,体现着教育服务工作者的敬业精神、对继续教育事业的执著和对市场的感悟。所谓用心服务,就是要站在学生的角度,来考虑我们的服务是否到位,是否能够满足学生的实际需要。

(二)成人高等教育教学改革探索

针对成人高等教育出现的不良现象,2010年以来,学院按照积极发展、深化改革、加强管理、保证质量的办学指导方针,正确处理规模与效益、数量与质量的关系,进一步用先进教育理念提升成人高等教育的教学水平,以保证成人高等教育教学质量,规范成人高等教育教学管理工作。1.健全教学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为实施系统化、规范化管理,使成人教育工作有章可循,继续教育学院不断加强教育管理制度体系建设,对办学的各环节实行全方位规范化管理。经过潜心探索研究和精心试验、实践,制定和形成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各项成人高等教育的规章制度,整理和印制了《菏泽学院继续教育学院规章制度汇编》。2.建立一支高素质的专兼职教师队伍注重师资队伍建设,建有一支既有成人高等教育经验,又有一定学术水平的由校内外专家、学者组成的专兼职师资队伍,为继续教育的教学质量保证提供了坚实的基础。3.进一步修订和完善了培养方案、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根据教学实施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对原有的培养方案、教学大纲、教学计划进行了调整及修订。使教学大纲及教学计划适应时展的要求,满足当前学员个性发展需要,体现出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方法以及成人高等教育特色。4.建立长期有效的检查评估制度,加强教学过程管理,提高教学质量建立和完善了继续教育各类信息反馈、测评体系和相应的教学质量监控组织,加大了继续教育的质量管理和监控力度。通过开展年度检查评估,对成人教育教学全过程进行动态跟踪,并定期检查评估结果,对管理混乱和教学质量低下的教学站点进行限期整改。5.创新教学方法,加强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积极创新继续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不断开展教学手段、教学方法的改革,推广先进的教学理念,开展了一系列教学改革,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技术应用能力。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尝试现代远程网络教学。学院申报的《现代远程教育试点高校与校外学习中心合作模式改革研究》被批准为2011年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远程与继续教育立项课题。本课题的立项研究是学院开展国内校际间继续教育远程合作研究迈出的第一步,将对今后学院与国内高校继续教育远程合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其成果也将为学校继续教育远程化发展提供理论指导。6.开展特色课程建设为了全面推进成人高等教育品牌专业建设,提升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学院非常重视学科专业建设,选派本校本学科学术水平高、教学经验丰富的正教授担任课程负责人,聘任本校副教授以上职称的教师担任主讲教师,鼓励学术造诣高、教学能力强、具有丰富成人教育教学经验的教师参加成人高等教育特色课程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现已有4门校级特色课程,1门省级特色课程。

(三)大力开展非学历教育培训工作

1.制定教育品牌化发展战略教育品牌现已成为培训机构赢得学员、求得生存和发展的关键,是培训机构竞争力的有机组成部分和重要体现。地方高校开展继续教育培训具有其独特的优势,要把潜在的教育资源优势转化为继续教育培训优势,转化为继续教育培训的核心竞争力,为此学院制定了一套切实可行的品牌战略发展计划。2.突出特色,形成非学历教育精品项目开展继续教育培训,必须考虑培训规模、效益和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因此,在进行培训项目开发时,着眼于长远发展,着眼于鲁苏豫皖交界地区的经济建设发展,依托自身学科优势和已经相对成熟的项目,加强研发,形成系列化的特色项目,以及具有市场竞争优势的项目群。努力争取做到应用一批,研发一批,储备一批。在不断研发和深入市场调研基础上,合理安排新项目投放市场。3.开展校地结合,建立培训基地构建一个面向社会各界的继续教育培训服务平台,有效开展教育培训领域的合作,大力发展非学历教育。结合学校自身特点,充分利用学科优势,积极推进菏泽继续教育事业的发展,拓宽成人教育的办学空间,实现高校为社会经济、文化、人才培养服务的宗旨。学校新建了山东省企业专业技术人员培训基地,进一步提高了非学历教育平台的层次,培训领域由菏泽市扩大到山东省。近年来,依托山东省企业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菏泽市中小学教师校长培训基地、菏泽市专业技术人员菏泽学院继续教育基地,充分发挥学校的办学优势,围绕鲁苏豫皖交界地区经济发展,着力培养应用型专业人才,大力发展非学历教育,努力构建各类人才成长的立交桥,促进了地方社会经济全面科学发展。4.创新制度,完善高校培训管理运行机制地方高校继续教育培训是建立在经营理念上的。当非学历教育与市场越来越贴近的时候,无经济效益的培训显然难以为继。要进行制度创新,不断完善高校培训管理运行机制,使高校继续教育贴近需求,优势突显,运行顺畅,质量上升。要通过核算,建立有效的教育资源分配管理系统,有效开展继续教育培训服务,构建教育培训资源共享机制,提高教育资源使用效益。5.立足可持续发展,实施继续教育人员素质能力提升工程做好继续教育培训工作有诸多因素,但最关键最主要的是人的因素,人员的素质直接关系到继续教育工作的水平和效率。要以能力为导向,制定有效的继续教育人员素质能力提升计划,重点培养、提高其市场需求调研能力、招生渠道及市场开拓能力、培训项目策划设计与开发能力、组织优质师资和其他教育资源的能力、沟通协调和培训管理能力等,努力构建一支过硬的继续教育工作队伍。

(四)积极推进自考助学工作

2011年6月,省教育厅批准学院为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在校生实践课程考核试点院校。12个本科专业获批试点招生。这项工作的展开,为学院普通教育和成人教育协调相互发展,开通了新的渠道,也为学院普教与成教立交桥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五)强化师资建设,打造高校团队

加强继续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深化学习型团队建设,不断丰富继续教育内涵,发扬奉献、敬业的团队精神,建设一支能够适应继续教育发展需要的校内外结合的专兼职教师队伍和管理团队。

(六)结合当前实际,进行继续教育体制机制改革

菏泽学院继续教育学院作为一所地方高校的成人教育学院,地处欠发达地区,继续教育经费不足,广大学员对继续教育的热情始终不高。为此,应采取以下应对措施:一是调整机构,理顺管理体制。二是加强制度建设,理顺管理机制。三是以市场为导向,更新理念,凝练专业特色,增强竞争实力。学校积极响应省委省政府提出的把菏泽打造成为鲁苏豫皖交界地区科学发展高地的宏伟目标,主动适应菏泽市产业结构的布局,不断进行专业结构调整,注意职业指向性,办出专业特色,增设了契合六大区域高地发展的成人教育新专业,进一步增加在激烈竞争中的实力。

二、继续教育发展改革研究实践成效

第4篇

一、抓好全区参训教师的教学及教学组织工作

(一)、非学历教育

1.启动《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公共必修课培训

20xx年根据市区教委关于启动公共必修课意见,我区组织了《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培训。由我校教育理论组教师承担面授、组织辅导工作。扎实、有效地做好《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培训,通过讲授、发放材料、录制软盘等形式,完成全区7218人的培训任务。通过培训进一步提高了教师对职业道德的认识和师德水平有了进一步的提高。

2.继续教育面授专题培训

为了提高中小学各学科教师的专业知识和教学能力,我们组织全区4209人参加学科面授专题培训。培训学科小学有语文、数学、科学教育、美术、体育;中学有数学、历史、地理、美术、体育、政治等,通过请专家、教授、特级教师、名师讲学,使教师对学科前沿知识、新的教育理念、教育方法有了深刻的认识,对教育教学工作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3.信息技术应用培训

全区中小学教师共有800人报名参加培训,通过学习,参训教师的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能力得到很大提高,并较好地应用所学知识制作教学课件等。

4.新课程改革培训

高中政治教师新课程培训班。共40人参加培训。培训目标:帮助高中政治教师深入理解高中政治课新课程标准,把握新课标的理念、结构和内容,从而提高了高中教师实施新课标的教学能力和水平,为实施新课标、新教材做好师资准备工作。

中学政治骨干教师新课程理论与实践研究研修班。聘请首都师范大学胡玉顺教授到我区担任本班指导教师。培训目标是新课程下教师角色转换的理论与实践的探讨。

中学地理骨干教师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方法研究研修班。聘请区级教研员和教改实验区有经验的教师承担培训任务,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在进行理论学习的同时,带领学员到基层中学开展听课、评课等教研活动,收到了良好的培训效果。

区级骨干教师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研修班。共120名骨干教师参加,学习时间为80学时。通过对网络技术的学习,参训教师搜集信息、分析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和制作课件的能力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5.继续教育专管员、信息员培训

共160名学员参加了培训。全区幼儿园、中小学、中等职业学校各单位信息员、专管员经过培训,加强了继续教育档案管理的规范化和系统化。

6.区级骨干教师培训

本学年主要对区校骨干教师进行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培训:共502人参加培训。对骨干教师进行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培训,进一步提高了骨干教师师德水平。并组织骨干教师结合工作实践又撰写了师德案例,区继教办已经对骨干教师上交的师德案例进行筛选,并组织专人将优秀案例编辑成册,拟出版《骨干教师师德论文集》。

7、新教师培训。为了提高新教师的培训质量,本学期修改了“十五”初期制定的新教师培训计划,更突出实效性、针对性。注重了对新教师的师德、教育教学技能、教学基本功的培训,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全区共有261名新教师参加李培训。

8、组织部分骨干教师参加“绿色耕耘行动计划”的培训:由北京教育学院组织实施的“绿色耕耘行动计划”培训项目,自20xx年7月开始到今年年底,开展了集中培训、跟踪指导等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培训活动。本次培训形式灵活多样,内容丰富多彩,培训效果显著,深受学校领导和学员的欢迎。

我区共有252名学员参加了“绿色耕耘行动计划”项目的培训,包括:组织骨干教师利用暑期时间到教育学院参加集中培训;教育学院教授来我区送教上门,全区150名小学英教师接受教育学院的教授、专家传授知识;教育学院理科部李晶教授等来到了漷县中学,听取了校长的有关汇报,针对学校

年青老师多、教师队伍富有活力并有一定的教科研基础这一有利条件,跟踪指导活动结合学校发展,以教师反思为切入点,安排了3次讲座。并确定漷县中学为“绿色耕耘行动计划”课题研究试验基地。教育学院组织实施的“绿色耕耘行动计划”通过课堂教学实录、教育科研论文、调研报告、教学课件、个人成长案例、课堂教学设计、课堂教学技能等一系活动对推动我区新课程改革、提高中小学骨干教师教育教学和教科研能力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特别师在组织小学英语全员培训项目上大大强化了英语教师的教学语言能力,参训学员一致感到此次培训收获很大,这是发自内心的肺腑之言。在培训结束后,教育学院组织了以区县为单位开展得教学技能展示活动。我区代表队经过积极准备、认真训练,荣获教育学院组织的“20xx年京郊小学英语技能展示”活动的“教学设计奖”,获得奖杯和奖状。

(二)学历教育

为提高我区教师学历层次,拓展学科专业知识,20xx年在我开办学历教育班16个,共有学员1276人。2006年新招学历教育班四个,包括中文、教育学、英语本科班,小学艺术教育大专班,共计232人,录取率在75%。研究生课程班:上半年已经结业5个班,共200人。20xx年6月份新招生193人,目前已进入培训阶段。

在学历教育方面,从总的趋势看,参加培训的人员是在逐年减少,重点已转入非学历教育,但是学历教育的各项工作没有放松,特别是紧紧抓住考前辅导工作,提高新生录取率。20xx年的专、本科考前辅导的应该说录取率在70%左右。由我校教师承担的语文、政治、英语辅导的科目,开始成绩是较高的,对提高录取率起到了较大的作用。

(三)校本培训

1.开展《教育热点问题研究》校本培训教材的培训

《教育热点问题研究》一书是我区“十五”继续教育自编教材,教材内容主要是突出先进教育理念的宣传,为加强教师自身修养、更好地适应新课程改革提供帮助。此教材成为了全区教师对新课程理念的学习、理解和领悟的重要参考资料。各学校都组织教师进行了认真的自学,并完成了每人3000字以上的学习体会,全区7218人参加培训。目前,教师通过学习撰写的心得体会等材料已陆续上交区继教办,由继教办组织教师进行成绩评定,并选出优秀文章给予荣誉奖励。

2、抓好中小学校本培训工作。今年6月份区教委人事科、区继续教育办公室对全区部分学校开展校本培训调研。通过听校长汇报,召开教师座谈会,查阅档案材料,交换意见等形式,较全面地掌握了各单位校本培训情况。通过校本培训调研,我们感到:校本培训是“十五”继续教育的重要培训形式。校本培训是受到各级领导重视,受到校长、教师欢迎的一种培训形式,应当广泛推行这种培训形式。但是,校本培训开展不均衡。表现在领导重视程度、教师的认识程度不均衡;学校硬件设施的利用率不均衡;师资队伍不均衡等影响了部分学校较好地开展校本培训。区教委人事科、继教办将调研情况上报教委后,教委认为有必要开展评选校本培训示范校活动,带动全区校本培训活动的广泛深入开展。在区教委的领导下,我们将调研与查看基层学校上报材料相结合,经过反复研究决定确定了13所中小学为校本培训示范校,确定1所园本培训示范园,通过帮教、帮训、手拉手等形式,发挥优质校的教师、管理人员、设备的辐射作用,带动一批薄弱校,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和水平,提高我区学校办学整体水平,推动全区普教工作走上新台阶。

二、抓好学校校内的教学工作

(一)教师职业道德素质培训

根据北京市教委《关于加强“十五”期间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校本培训工作意见》和通州区教育委员会《关于中小学教师“十五”继续教育校本培训工作意见》,结合师资培训工作特点和我校实际情况,制定了“十五”期间我校校本培训工作意见及20xx年校本培训内容的计划和具体安排。

今年10月学校召开教代会通过了《通州区第一教师进修学校校本培训工作意见》《通州区第一教师进修学校论文评审条件》《通州区第一教师进修学校优秀班主任评选条件》。与会代表充分认识了学校开展校本培训有利于提高学校教师自身政治、思想、道德素质,有利于发挥教师学习的主体作用,促进自身个性发展,有利于学校学习性组织的建设。并深深的感到开展校本培训是全面提高我校干部教师素质提高教师培训质量的重要条件。并决定于11月开始培训。本年度的培训重点:

(1)组织学习《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必修课教材,采取自学和辅导相结合的方式深入理解教材内容,并结合本职工作加强职业道德修养的提高。通过学习,教师深刻认识到,培训者必须不断提高素质,才能真正树立为基层服务的意识,才能为基层做好服务工作,才能保证培训质量。

(2)、加强对教师现代信息技术应用的培训,适应新课程改革和学习性社会的需要,提高教师终身学习的能力。组织40岁以下教师学习计算机基础知识——Authorware5.0培训50学时。并将考核与竞赛结合起来,激发教师学习积极性。

(3)、强化教师教科研意识,提高教师教科研能力和水平。开展专题论坛活动,主题是:“继续教育培训内容,培训模式,管理服务观念、手段、方法的探究”。在全校教师、教学管理人员中广泛开展“以师资培训为中心”,更新教育观念、管理服务观念的研讨活动,创造一个优质教学、优质管理、优质服务的进校形象。结合教师专业化和学校长远发展的需要,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培训科研型的教师队伍,以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

(4)校本培训管理

学校校长是校本培训的第一责任人,建立校本培训领导小组,校长任组长,主管教学校长、主管教职工思想政治工作副校级干部任副组长,由师资培训科研办公室具体组织管理工作。学校为每位参训教师建立档案(一人一档),记入继续教育学分。并与评优、评先、晋职等挂钩。

(二)、培训者培训。

为把我校建设学习性组织,提高教师整体素质,学校组织起草了《通州区第一教师进修学校校本培训工作意见》,组织全体教师参加师德培训、计算机应用培训、继续教育科研课题论坛活动。教师积极性较高,学习兴趣较浓,效果明显。同时组织教师参与市区组织的各项培训。

1、北京教师培训中心组织的各学科培训者培训:

2、计算机教师参加因特未来教育培训和信息技术学科教学整合的培训;

3、推荐教师参加英语全国骨干教师、普通话新大纲、初中政治和语文骨干教师培训;

4、组织小学教师参加北京市小学数学、语文学科新课程课堂教学研讨活动等。

5、推荐和组织政治、地理、英语、化学、物理教师参加北京教育学院组织的“绿色耕耘行动计划”的培训,我校教师普遍反映受益匪浅,对提高培训者素质起了重要的作用。

通过培训,拓展了培训者的学科知识面,在教育教学能力和水平方面也有较大提高,为更好的开展我区教师培训奠定良好的师资基矗

(三)教育科学研究

1、根据《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必修课”的教学反愧优秀案例评癣学分反馈等项培训工作,组织编写了区骨干教师《师德案例选编》。

2、组织教师进行“教育热点问题研究”一书学习体会的评定学分工作,并将优秀论文编辑成册。

3、强化研究意识,开展研修活动。学科教师围绕“继续教育培训内容、培训模式探究”的主题,结合教学实际开展专题研究。本学年末,根据研究情况教师、教学管理人员撰写论文,学校组织论文评审,评选论文等级,学校给予奖励,并召开学年度继续教育教学、管理论坛会,组织编写“十五”继续教育论文集。

4、开展继续教育论坛活动。本学期论坛的主题是:“继续教育培训内容,培训模式,管理服务观念、手段、方法的探究”。在全校教师、教学管理人员中广泛开展“以师资培训为中心”,更新教育观念、管理服务观念的研讨活动,学期末共征集教育教学及教育教学管理论文25篇,评出一、二等奖,中奖率占50%。为创造一个优质教学、优质管理、优质服务的进校形象奠定了良好的基矗

5、坚持校内外调研制度。教师深入教学第一线,开展听课、评课、教学研究、专题研讨等活动,其中本学期教师听课共计380节,人均达到了20节。把继续教育的教研、教学活动着眼点放在适应教师新课程需要、为基层教学服务上,深受基层中小学的欢迎。

6、发挥教学指导组作用。本学期教学指导组的任务:

组织新教师学科专业培训的开课汇报。共有13位教师讲述了本人授课的教学设计思路,会上大家畅所欲言,并就热点问题,难点问题进行了充分的讨论。与会的教师深深感到:这种开课汇报形式好,教师间相互取长补短,有利于本校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

各教研组长组织本组教师开展教学观摩课、研究课、公开课活动;

组织继续教育论坛,制定教学论文评审条件,开展论文评审活动,为我校建成学习型、研究型组织出谋划策。

三、本学期教学效果

1、培训。

(1)本学期圆满的完成了学历教育、研究生课程班和继续教育的各项培训工作,得到基层学校、教师和联合办学单位的一致好评,培训效果好。

(2)组织了全区中、孝幼、职、成教师继续教育总结表彰会,认定通州区中、孝幼、职、成学校校本培训示范校12所,表彰先进个人32名。此项活动对下一阶段我区继续教育工作深入开展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2、获奖。

(1)继续教育办公室和我校英语教师(张淑清)组织指导了我区部分小学英语教师参加“北京市远郊区县小学英语教师技能展示”大赛,并获得“最佳教学设计奖”,捧得奖杯和奖状。

(2)学历教育获得“北京市师范大学20xx年函授教育先进单位”奖励。

(3)普通话水平测试获得“北京市普通话水平测试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3、教育教学研究成果。

(1)继续教育办公室组织部分我校教师参加编写的《骨干教师师德案例集》一书初稿审阅、编辑工作已经完成,待出版发行。

(2)学校校本培训领导小组组织了“现代信息技术培训”课件和继续教育论文评奖活动,获得一、二等奖教师的比例占参评教师总数的50%。

(3)参与北京市继续教育校本培训课题研究,我校承担的子课题《校本培训制度与管理研究》已取得中期成果——编辑出版了《校本培训管理制度汇编》初稿,发至全市教师进修院、校。

4、教师个人获奖、登载论文、参与教科研课题研究等

(1)刘志田撰写的《信息技术课的实践创新与课堂实践》获得通州区教育学会“创新教育与教育创新”征文一等奖。

(2)王金华撰写的《激发思想政治课学习兴趣的方法研究》获得通州区教育学会“创新教育与教育创新”征文二等奖。

(3)明纪英撰写的《应用讨论法引导新教师进行讨论式教学》一文在全国中小学计算机教育研究中心指定刊物“信息技术教育”第六期登载;并指导我区两位新教师孙雪涛、赵云撰写了《心路》《我的教学生活》论文,在“信息技术教育”第九期登载。

(4)张振松撰写的《加强组织管理,切实抓好小学英语教师培训工作》发表在《北京市中小学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继续教育信息》刊物上。

(5)政治学科郭淑琴、王金华参与了北京市高中教师《生活价值观》课题研究,成为该课题组成员。

(6)王学一被北京教育学院聘请为北京市“义务教育新课程教学资源库”项目专家。

(7)崔静平获得通州区教育系统名师称号。

四、20xx年师训工作特点

1、层次多,任务重。20xx年是“十五”继续教育的关键的一年,凡是“十五”期间开展的各项培训今年全部启动,包括提高学历层次的培训、三门必修课培训、各学科骨干教师的培训、小学、初中、高中的新课程培训、信息技术培训、校本培训等。同时参加培训的人员多,全区7000多人都要参加不同层次的培训,培训任务相当繁重。

2、培训的时间长。20xx年暑假培训自7月10日至8月22日,每天都有教师在进行培训,时间达到了43天。平时的双休日也安排了培训,时间超过了“八五”、“九五”以来的任何时间的培训。

3、培训的机构多。北京教育大会召开以后,教师参加继续教育受到了高度重视,与师资培训有关的大学、学院、教研部门等纷纷参与教师的培训,我区现在与北京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北京教育学院、教师培训学院和继续教育学院等高校联合办学,充分发挥高校的资源优势,提高我区教师的水平。

4、培训的要求高。为了适应新课改的要求和教师本人的需求,对“十五”继续教育的培训内容和形式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从过去教师一人在课堂上讲授逐步扩展到学员上讲台,师生互动,开展教学实践,带着问题进行培训等,突出继续教育的实效性、针对性。今年我区针对教师的需求开展了不同层次的培训班。有高研班、研修班、新课程培训班、骨干班、专业课专题培训班、学历班、研究生课程班等。聘请了大学教授、教育专家、特级教师、学科带头人、中小学骨干教师等,登上继续教育讲台指导我区教师的培训,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第5篇

1、认真审议修订各专业教学计划。在原计划的基础上,根据实际需要以及学制的调整情况,对部分专业教学计划进行适当调整。

2、修订完善教育教学各项管理规章制度以及函授学员学生守则。

3、2009年7月面授期间,认真做好教风、学风检查。班主任每天上课前到位,检查学生听课出勤情况,教学管理科不定时组织教学巡查,对班主任履行职责情况、师生上课情况进行督查和检查,同时通过召开专题座谈会或班会等形式,及时了解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加以改进。通过督导和检查,师生能遵守教学纪律,教学秩序良好,各项教学顺利平稳运行。

4、   做好考试管理。要求教师按照考试大纲认真命题(A、B卷),严肃试题保

密和考试纪律,认真做好考试考场安排,对教师监考提出要求。对考试成绩及时进行分析、汇总,确定补考学生名单,及时安排学生补考。

5、做好教学档案、教学检查有关数据统计、情况分析等资料的收集、整理、存档工作。

6、暑假面授期间,各函授站按照学院的部署,认真进行了教学自检、自查,并写出自查报告。

7、学校多次召开继续教育座谈会,就函授教育教学、继续教育培训工作进行交流和部署。会同组织了两期继续教育短期培训班,为以后各类培训班工作的开展,积累了宝贵经验。

8、加强招生宣传和招生组织工作。招生宣传报名期间,组织各院和有关教学点积极进行招生宣传工作,扩大了学校的影响,为我校招生规模的进一步扩大,奠定了基础,据初步了解,今年招生任务招生计划应该可以完成。

二、毕业班工作

1、做好毕业论文答辩的组织工作。对毕业生实习工作统筹计划,要求学生根据自己所学专业和工作岗位,结合指导教师论文命题,认真调研、收集整理资料,撰写实习报告和毕业论文,经过指导教师二次审阅后定稿,按照毕业答辩工作部署,分五个小组进行了毕业论文答辩。同时对各教学点本科毕业论文答辩进行指导并要求各教学点及时将毕业答辩总结上报继续教育学院。从上报总结看,函授站工作比较扎实,指导教师责任心强,毕业答辩记录较为详细,多数学生论文修改在2次以上,保障了毕业论文的质量。

2、认真组织学位英语考试的报名、现场确认、考场安排、监考教师培训会、试题保密管理及考试前一切准备工作。考试期间严格考场纪律,考试秩序井然,确保了学位英语考试的顺利进行。

3、及时组织对年底毕业生进行毕业生毕业前考试和补考工作、电子图像信息的采集、毕业生信息核对、毕业生各类登记表的完善补充等,确保毕业证工作顺利开展。

三、问题和措施:

1、函授部分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出勤率较低,影响教师讲课情绪和效果。以后应加强函授课堂教学,引导教师对学生加强管理,维持正常的课堂秩序,根据成人业余学生的特点加强考勤纪律方面的管理。

第6篇

2004年是“十五”继续教育进入全面发展的一年,也是落实北京市和通州区教委“十五”继续教育工作意见的关键一年。这一年,我们紧紧抓住有利时机,积极开展各级各类的培训,教师培训工作抓出成绩、抓出实效,进一步推动了我区教师教育工作跨入新的发展时期。下面将2004年教学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抓好全区参训教师的教学及教学组织工作

(一)、非学历教育

1.启动《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公共必修课培训

2004年根据市区教委关于启动公共必修课意见,我区组织了《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培训。由我校教育理论组教师承担面授、组织辅导工作。扎实、有效地做好《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培训,通过讲授、发放材料、录制软盘等形式,完成全区7218人的培训任务。通过培训进一步提高了教师对职业道德的认识和师德水平有了进一步的提高。

2.继续教育面授专题培训

为了提高中小学各学科教师的专业知识和教学能力,我们组织全区4209人参加学科面授专题培训。 培训学科小学有语文、数学、科学教育、美术、体育;中学有数学、历史、地理、美术、体育、政治等,通过请专家、教授、特级教师、名师讲学,使教师对学科前沿知识、新的教育理念、教育方法有了深刻的认识,对教育教学工作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3.信息技术应用培训

全区中小学教师共有800人报名参加培训, 通过学习,参训教师的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能力得到很大提高,并较好地应用所学知识制作教学课件等。

4.新课程改革培训

高中政治教师新课程培训班。共40人参加培训。培训目标:帮助高中政治教师深入理解高中政治课新课程标准,把握新课标的理念、结构和内容,从而提高了高中教师实施新课标的教学能力和水平,为实施新课标、新教材做好师资准备工作。

中学政治骨干教师新课程理论与实践研究研修班。聘请首都师范大学胡玉顺教授到我区担任本班指导教师。培训目标是新课程下教师角色转换的理论与实践的探讨。

中学地理骨干教师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方法研究研修班 。聘请区级教研员和教改实验区有经验的教师承担培训任务,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在进行理论学习的同时,带领学员到基层中学开展听课、评课等教研活动,收到了良好的培训效果。

区级骨干教师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研修班。共120名骨干教师参加,学习时间为80学时。通过对网络技术的学习,参训教师搜集信息、分析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和制作课件的能力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5.继续教育专管员、信息员培训

共160名学员参加了培训。全区幼儿园、中小学、中等职业学校各单位信息员、专管员经过培训,加强了继续教育档案管理的规范化和系统化。

6.区级骨干教师培训

本学年主要对区校骨干教师进行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培训:共502人参加培训。 对骨干教师进行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培训,进一步提高了骨干教师师德水平。并组织骨干教师结合工作实践又撰写了师德案例,区继教办已经对骨干教师上交的师德案例进行筛选,并组织专人将优秀案例编辑成册,拟出版《骨干教师师德论文集》。

7、新教师培训。为了提高新教师的培训质量,本学期修改了“十五”初期制定的新教师培训计划,更突出实效性、针对性。注重了对新教师的师德、教育教学技能、教学基本功的培训,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全区共有261名新教师参加李培训。

8、组织部分骨干教师参加“绿色耕耘行动计划”的培训:由北京教育学院组织实施的“绿色耕耘行动计划”培训项目,自2004年7月开始到今年年底,开展了集中培训、跟踪指导等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培训活动。本次培训形式灵活多样,内容丰富多彩,培训效果显著,深受学校领导和学员的欢迎。

(二)学历教育

在学历教育方面,从总的趋势看,参加培训的人员是在逐年减少,重点已转入非学历教育,但是学历教育的各项工作没有放松,特别是紧紧抓住考前辅导工作,提高新生录取率。2004年的专、本科考前辅导的应该说录取率在70%左右。由我校教师承担的语文、政治、英语辅导的科目,开始成绩是较高的,对提高录取率起到了较大的作用。

(四)校本培训

1.开展《教育热点问题研究》校本培训教材的培训

《教育热点问题研究》一书是我区“十五”继续教育自编教材,教材内容主要是突出先进教育理念的宣传,为加强教师自身修养、更好地适应新课程改革提供帮助。此教材成为了全区教师对新课程理念的学习、理解和领悟的重要参考资料。各学校都组织教师进行了认真的自学,并完成了每人3000字以上的学习体会,全区7218人参加培训。目前,教师通过学习撰写的心得体会等材料已陆续上交区继教办,由继教办组织教师进行成绩评定,并选出优秀文章给予荣誉奖励。

2、抓好中小学校本培训工作。今年6月份区教委人事科、区继续教育办公室对全区部分学校开展校本培训调研。通过听校长汇报,召开教师座谈会,查阅档案材料,交换意见等形式,较全面地掌握了各单位校本培训情况。通过校本培训调研,我们感到:校本培训是“十五”继续教育的重要培训形式。校本培训是受到各级领导重视,受到校长、教师欢迎的一种培训形式,应当广泛推行这种培训形式。但是,校本培训开展不均衡。表现在领导重视程度、教师的认识程度不均衡;学校硬件设施的利用率不均衡;师资队伍不均衡等影响了部分学校较好地开展校本培训。区教委人事科、继教办将调研情况上报教委后,教委认为有必要开展评选校本培训示范校活动,带动全区校本培训活动的广泛深入开展。在区教委的领导下,我们将调研与查看基层学校上报材料相结合,经过反复研究决定确定了13所中小学为校本培训示范校,确定1所园本培训示范园,通过帮教、帮训、手拉手等形式,发挥优质校的教师、管理人员、设备的辐射作用,带动一批薄弱校,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和水平,提高我区学校办学整体水平,推动全区普教工作走上新台阶。

二、抓好学校校内的教学工作

(一)教师职业道德素质培训

根据北京市教委《关于加强“十五”期间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校本培训工作意见》和通州区教育委员会《关于中小学教师“十五”继续教育校本培训工作意见》,结合师资培训工作特点和我校实际情况,制定了“十五”期间我校校本培训工作意见及2004年校本培训内容的计划和具体安排。

今年10月学校召开教代会通过了《通州区第一教师进修学校校本培训工作意见》《通州区第一教师进修学校论文评审条件》《通州区第一教师进修学校优秀班主任评选条件》。与会代表充分认识了学校开展校本培训有利于提高学校教师自身政治、思想、道德素质,有利于发挥教师学习的主体作用,促进自身个性发展,有利于学校学习性组织的建设。并深深的感到开展校本培训是全面提高我校干部教师素质提高教师培训质量的重要条件。并决定于11月开始培训。本年度的培训重点:

(1)组织学习《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必修课教材,采取自学和辅导相结合的方式深入理解教材内容,并结合本职工作加强职业道德修养的提高。通过学习,教师深刻认识到,培训者必须不断提高素质,才能真正树立为基层服务的意识,才能为基层做好服务工作,才能保证培训质量。

(2)、加强对教师现代信息技术应用的培训,适应新课程改革和学习性社会的需要,提高教师终身学习的能力。组织40岁以下教师学习计算机基础知识——Authorware5.0培训50学时。并将考核与竞赛结合起来,激发教师学习积极性。

(3)、强化教师教科研意识,提高教师教科研能力和水平。开展专题论坛活动,主题是:“继续教育培训内容,培训模式,管理服务观念、手段、方法的探究”。在全校教师、教学管理人员中广泛开展“以师资培训为中心”,更新教育观念、管理服务观念的研讨活动,创造一个优质教学、优质管理、优质服务的进校形象。结合教师专业化和学校长远发展的需要,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培训科研型的教师队伍,以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

(4)校本培训管理

学校校长是校本培训的第一责任人,建立校本培训领导小组,校长任组长,主管教学校长、主管教职工思想政治工作副校级干部任副组长,由师资培训科研办公室具体组织管理工作。学校为每位参训教师建立档案(一人一档),记入继续教育学分。并与评优、评先、晋职等挂钩。

(二)、培训者培训。

为把我校建设学习性组织,提高教师整体素质,学校组织起草了《通州区第一教师进修学校校本培训工作意见》,组织全体教师参加师德培训、计算机应用培训、继续教育科研课题论坛活动。教师积极性较高,学习兴趣较浓,效果明显。同时组织教师参与市区组织的各项培训。

1、北京教师培训中心组织的各学科培训者培训:

2、计算机教师参加因特未来教育培训和信息技术学科教学整合的培训;

3、推荐教师参加英语全国骨干教师、普通话新大纲、初中政治和语文骨干教师培训;

4、组织小学教师参加北京市小学数学、语文学科新课程课堂教学研讨活动等。

5、推荐和组织政治、地理、英语、化学、物理教师参加北京教育学院组织的“绿色耕耘行动计划”的培训,我校教师普遍反映受益匪浅,对提高培训者素质起了重要的作用。

通过培训,拓展了培训者的学科知识面,在教育教学能力和水平方面也有较大提高,为更好的开展我区教师培训奠定良好的师资基础。

(三)教育科学研究

1、根据《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必修课” 的教学反馈、优秀案例评选、学分反馈等项培训工作,组织编写了 区骨干教师《师德案例选编》。

2、组织教师进行“教育热点问题研究”一书学习体会的评定学分工作,并将优秀论文编辑成册。

3、强化研究意识,开展研修活动。学科教师围绕“继续教育培训内容、培训模式探究”的主题,结合教学实际开展专题研究。本学年末,根据研究情况教师、教学管理人员撰写论文,学校组织论文评审,评选论文等级,学校给予奖励,并召开学年度继续教育教学、管理论坛会,组织编写“十五”继续教育论文集。

4、开展继续教育论坛活动。本学期论坛的主题是:“继续教育培训内容,培训模式,管理服务观念、手段、方法的探究”。在全校教师、教学管理人员中广泛开展“以师资培训为中心”,更新教育观念、管理服务观念的研讨活动,学期末共征集教育教学及教育教学管理论文25篇,评出一、二等奖,中奖率占50%。为创造一个优质教学、优质管理、优质服务的进校形象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5、坚持校内外调研制度。教师深入教学第一线,开展听课、评课、教学研究、专题研讨等活动,其中本学期教师听课共计380节,人均达到了20 节。把继续教育的教研、教学活动着眼点放在适应教师新课程需要、为基层教学服务上,深受基层中小学的欢迎。

6、发挥教学指导组作用。本学期教学指导组的任务:

组织新教师学科专业培训的开课汇报。共有13位教师讲述了本人授课的教学设计思路,会上大家畅所欲言,并就热点问题,难点问题进行了充分的讨论。与会的教师深深感到:这种开课汇报形式好,教师间相互取长补短,有利于本校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

各教研组长组织本组教师开展教学观摩课、研究课、公开课活动;

组织继续教育论坛,制定教学论文评审条件,开展论文评审活动,为我校建成学习型、研究型组织出谋划策。

三、本学期教学效果

1、培训。

(1)本学期圆满的完成了学历教育、研究生课程班和继续教育的各项培训工作,得到基层学校、教师和联合办学单位的一致好评,培训效果好。

2、获奖。

(1)继续教育办公室和我校英语教师(张淑清)组织指导了我区部分小学英语教师参加“北京市远郊区县小学英语教师技能展示”大赛,并获得“最佳教学设计奖”,捧得奖杯和奖状。

(2)学历教育获得“北京市师范大学2004年函授教育先进单位”奖励。

(3)普通话水平测试获得“北京市普通话水平测试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3、教育教学研究成果。

(1)继续教育办公室组织部分我校教师参加编写的《骨干教师师德案例集》一书初稿审阅、编辑工作已经完成,待出版发行。

(2)学校校本培训领导小组组织了“现代信息技术培训”课件和继续教育论文评奖活动,获得一、二等奖教师的比例占参评教师总数的50%。

(3)参与北京市继续教育校本培训课题研究,我校承担的子课题《校本培训制度与管理研究》已取得中期成果——编辑出版了《校本培训管理制度汇编》初稿,发至全市教师进修院、校。

4、教师个人获奖、登载论文、参与教科研课题研究等

(1)刘志田撰写的《信息技术课的实践创新与课堂实践》获得通州区教育学会“创新教育与教育创新”征文一等奖。

(2)王金华撰写的《激发思想政治课学习兴趣的方法研究》获得通州区教育学会“创新教育与教育创新”征文二等奖。

(3)明纪英撰写的《应用讨论法引导新教师进行讨论式教学》一文在全国中小学计算机教育研究中心指定刊物“信息技术教育” 第六期登载;并指导我区两位新教师孙雪涛、赵云撰写了 《心路》《我的教学生活》论文, 在“信息技术教育” 第九期登载。

(4)张振松撰写的《加强组织管理,切实抓好小学英语教师培训工作》发表在《北京市中小学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继续教育信息》刊物上。

(5)政治学科郭淑琴、王金华参与了北京市高中教师《生活价值观》课题研究,成为该课题组成员。

(6)王学一被北京教育学院聘请为北京市“义务教育新课程教学资源库”项目专家。

(7)崔静平获得通州区教育系统名师称号。

五、2004年师训工作特点

1、层次多,任务重。2004年是“十五”继续教育的关键的一年,凡是“十五”期间开展的各项培训今年全部启动,包括提高学历层次的培训、三门必修课培训、各学科骨干教师的培训、小学、初中、高中的新课程培训、信息技术培训、校本培训等。同时参加培训的人员多,全区7000多人都要参加不同层次的培训,培训任务相当繁重。

3、培训的机构多。北京教育大会召开以后,教师参加继续教育受到了高度重视,与师资培训有关的大学、学院、教研部门等纷纷参与教师的培训,我区现在与北京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北京教育学院、教师培训学院和继续教育学院等高校联合办学,充分发挥高校的资源优势,提高我区教师的水平。

4、培训的要求高。为了适应新课改的要求和教师本人的需求,对“十五”继续教育的培训内容和形式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从过去教师一人在课堂上讲授逐步扩展到学员上讲台,师生互动,开展教学实践,带着问题进行培训等,突出继续教育的实效性、针对性。今年我区针对教师的需求开展了不同层次的培训班。有高研班、研修班、新课程培训班、骨干班、专业课专题培训班、学历班、研究生课程班等。聘请了大学教授、教育专家、特级教师、学科带头人、中小学骨干教师等,登上继续教育讲台指导我区教师的培训,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5、培训难度大。一是时间已过半任务却没有过半,逼人紧;二是教师培训大楼建设期间,需要的教学设备不能完全满足,硬件条件差;在此基础上要完成培训任务,难度较大。但是,在区教委和各基层学校的大力支持下,在我校干部教师的共同努力下,2004年的培训任务完成了,这使各方共同努力的结果,再此表示深深地感谢。

第7篇

论文摘要:文章通过实际培训项目案例,运用全面翔实的数据从学员结构、课程体系、成效评估三个方面对国企高管人员培初定制项目进行实证分析,时项目的优势和不足进行了分析,并指出了改进措施和方向。这无疑对全国范围内方兴未艾的高级管理人员培训定制项目(印P)具有良好的借鉴作用。

高级管理人员培训定制项目(EDP, Executive Development Programs),就是以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为培训对象,为其量身定制的专门培训项目,是为满足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的知识需求而设立的非学历非学位教育项目。它是基于现代企业的具体特点开设的一整套具有针对性的短期强化课程,旨在满足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对时间较短、针对性较强的管理课程的学习需要。

项目的培训时间长短和课程内容根据参训学员的具体需要确定,其内容可以偏重综合管理素质,也可以偏重某一具体管理领域的知识、技能、工具和技巧。培训定制项目在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上已经完全超越了传统的管理教育,它将培养对象锁定为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它的系统化培养模式均依据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的特点与需求设计。它是一种全新的领导力培养发展模式。EDP强调终身学习,它的灵活性、针对性是MBA, EMBA不能比的。

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高级管理人员培训定制项目(EDP)以“前瞻性、针对性和实效性”为指导思想,通过多年的教学培训实践,已经总结出了一整套成熟有效的项目运作流程,并取得了良好的成效。本文以云南省国资委、广西壮族自治区国资委和国资委于2005-2009年分别委托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举办的八期国企高层管理人员培训定制项目为例,进行实证分析。

一、培训定制项目概况

(一)培训对象

省(区)国资委所属大中型国企高层管理人员。

(二)培训人数

合计381人,其中,云南两期班,94人;广西四期班,184人;内蒙古两期班,103人。

(三)培训期限

每期班2一3周,脱产、集中在清华大学面授培。

(四)教学方式

灵活多样,专家讲授、案例讨论、问题研讨、经验分享、分组练习和企业实地考察相结合。

(五)组织形式

以学院为主,省(区)国资委为辅联合组织实施。

二、学员结构分析

2005-2009年,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学院受云南、广西、内蒙古三省(区)国资委委托,先后举办了8期国企高管人员培训班,学员总数381人。

(一)年龄结构

40岁以下42人,占11%; 41-50岁294人,占77%; 51岁以上45人,占12% 。

(二)知识结构

大专及以下31人,占8%;大学225人,占59%;研究生125人,占33%。

(三)职务结构

企业正职(董事长、总经理、党委书记)138人,占36%;企业副职(副总经理、党委副书记、总师)202人,占53%;其他职务41人,占11%。

(四)其他结构

在性别构成上,男性352人,占92%;女性29人,占8%。在民族结构上,汉族339人,占89%,少数民族42人,占11%0

三、培训课程体系

与国企中层管理人员“术、道、势”的培训目的不同,国企高管人员的培训目的是“道、势、术”。因此,培训项目的课程设计以“前瞻性、针对性、实效性”为指导思想,以更新观念、创新思维、开阔视野为课程目标,以完善知识结构、梳理知识体系为培训重点,摆脱传统教育模式,将国外前沿管理理念与中国国情相结合,特别注重提高学员的决策洞察力和战略管理水平。除了帮助学员建立全面系统的知识结构外,还通过大量深人的商业案例分析、实战模拟、团队合作以及实地考察等多种方式来提升学员总揽全局的决策能力。

培训课程体系由7个模块,16门课程与1个考察环节组成:

(一)模块一:生存环境分析与战略决策

中国企业正处在董要的转型期。如何发挥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制定正确的竞争战略。领导者的战略决策决定着企业的未来。课程从经济、社会、政治、技术与市场等多角度剖析企业生存环境,提升国企高管人员掌控全局、把握大势及战略决策的能力。

课程安排:中国发展模式与全球化、宏观经济学、企业战略管理。

(二)模块二:领导力与卓越组织缔造

优秀的企业之所以优秀,是因为它们能把普通人组织起来做出不普通的事业。中国企业要实现跨越式发展和永续经营,不能仅靠一时的机遇巧合或者企业家的个人能力,而要依靠有共同价值观念和卓越领导才能的管理团队。课程通过比较不同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分析和讨论中国企业人力资源发展现状,为学员提供有现实意义的案例参考。

课程安排:领导艺术、组织行为学、战略人力资源管理。

(三)模块三:资本运作与资本战略

进人资本时代,没有资本战略的企业不是现代企业。意欲走出国门的中国企业该如何实现跨国并购。企业经营和财富积累的过程从根本上讲,是一个战略决策与风险控制的过程。课程重点解析国际国内资本市场,以及企业如何选择和利用资本市场实现企业的跨越式发展。

课程安排:投融资决策、兼并收购与企业重组、公司治理与企业凤险管理。

(四)模块四:创新经营与企业发展

逐渐成熟的中国企业又该如何成功战略转型。课程以独特的视角和严谨的逻辑为学员梳理创新的种类及规律,探讨创新循环、创新流程及其对战略的启示,通过对颠覆性创新、价值创新和开放式创新三大核心创新方式的展示,为中国企业通过创新寻找成长机会并实现可持续成长提供实用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指导。

课程安排:中国企业转型与战略创新、创新营销与品牌塑造。

(五)模块五:国学精髓与经营哲学

成功企业家必须具备的素质之一是人文精神,课程融入了人文精神与管理的内容,希冀以“和而不同”的态度和胸怀,探索与推动“道”与“道”的融合,超越中西贯通,丰富国企高管人员的国学文化底蕴,帮助国企高管人员实现中华文化精髓与西方管理思想的融会和升华。

课程安排:国学智慧与企业经营、企业家与企业文化。

(六)模块六:自我管理与素养提升

课程关注企业家自我管理和素养修炼,增强学员的人格魅力和影响力,成就完美人生。

课程安排:危机管理与公关素养、压力管理与阳光心态、企业家形象与礼仪。 (七)模块七:企业实地考察与交流

深谙不同管理理念、源自不同行业背景的企业家,谈笑中分享管理智慧,往来间交流经营心得,直面全球经济风云,掌握世界前沿知识,拓展视野,跨越地域,引领前程。课程特别安排学员走进企业教学基地进行实地参观考察,深入企业领略独特的企业经营理念,感受不一样的企业文化。

四、培训成效评估

培训成效的评估主要采取两种调查方法:一是培训期间问卷调查,二是跟踪回访学员、企业及省(区)国资委相关领导。调查问卷共发出381份,收回345份;培训项目结束后跟踪回访8次,回访省 (区)国资委相关领导16人,学员代表83人,参观学员企业14家。

综合以上两种实证调查情况,整理出参训学员与省(区)国资委相关领导对整个培训定制项目(共8期班)的评估反馈结果如下(平均分,满分5分):

(一)培训课程内容及师资的评估情况:

1.关于教师在讲课思路清晰和重点突出方面,得分4.74;

2.关于教师在课堂控制力和引导学员思考方面,得分4.63;

3.关于教师授课内容的实用性方面,得分4.03;

4.关于教师授课内容的启发性方面,得分4.46;

5.关于教师授课讲义对课程学习的帮助方面,得分3 .98;

6.关于对课程体系的整体满意度方面,得分4 .590

(二)培训课程设置的评估情况:

1.关于课程设置的必要性(不考虑教师的授课水平)方面,得分4.65;

2.关于课程设置时间的长短方面,得分4.17;

3.关于课程的深浅程度方面,得分4.42;

4.关于培训前学员对课程设置是否了解方面,得分4.02;

5.关于课程设置满足学员的需求方面,得分4.54;

(三)培训项目管理和服务的评估情况:

1.关于培训工作人员在听取学员对课程及教师的意见方面,得分4.33;

2.关于培训工作人员在帮助学员解决学习过程中的问题方面,得分4.37;

3.关于培训工作人员在考勤及课堂纪律管理方面,得分4.52;

4.关于对培训项目组织实施的整体满意度方面,得分4.380

(四)评估分析

从以上调查结果可以看出,整个项目取得了良好的培训效果,基本达到了先前的培训预期目标。云南省国资委、广西壮族自治区国资委和国资委的相关领导纷纷表示要跟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进一步加强国企高管人员培训定制项目合作。昆明钢铁集团和云南锡业集团更是积极推动了与学院单独合作举办企业中层管理人员培训定制项目。前者于2007-2008年委托学院举办了2期中层管理人员培训班,后者于2007-2009年委托学院举办了6期中层管理人员培训班和1期财务管理人员专题培训班。

但需要指出的是,学员希望学院国企高管人员培训定制项目在以下4个方面能有更进一步的改进和完善:

1.增加实践型教师比例

学员反映,学院师资队伍以清华等知名高校学院派名师为主,也外请知名培训师和成功企业家等优秀实战派师资,整体水平较高。但是师资队伍中既有丰富实践经验,又有较高理论水平的师资比例稍显不足,师资结构需要进一步优化。

2.加强案例式教学

被调查学员认为,学院在培训形式上已有很大改进,但传统的知识强化和专题讲授形式仍占比重过大,这与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善于思考,渴望互动交流,以此吸收大量信息的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要求还不相适应。相对于单一的讲授式教学,学员更喜欢研究型、互动式的培训方式,特别是案例式教学。

3.注重调研,强化实效

培训内容的质量高低,是培训有无吸引力、能否取得实效的关键。因此,全面了解各方需求,科学设置培训内容,增强培训实用性显得格外重要。特别需要强化项目前期需求调研,增加对拟参训学员需求调研的深度和广度。

第8篇

论文摘要:成人高等教育在建设学习型社会的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成人高等教育的目的在于为在职人员提供更多接受教育的机会,为他们未来的职业发展不断充电。为了更好地发挥和实现成人高等教育的作用和目的,成人高等教育工作者需要不断调整工作方法,借鉴其他国家成功的教育经验以改善自身的不足。

成人高等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中坚力量,在建设学习型社会的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成人高等教育的目的在于帮助成人挖掘他们的潜力,使其成为适应变化、适应终身教育的人;力争自我实现的人;能与他人共存、充分发挥作用的人。为了更好地发挥和实现成人高等教育的作用和目的,我国成人高等教育工作者需要不断调整工作方法,借鉴其他国家成功的教育经验以改善自身的不足。

中国成人高等教育的现状

从招生来看,我国成人高等教育采取的是“严进宽出”的教育制度。理论上说,成人高等教育学生入学需要参加教育行政部门统一组织的入学考试,学校择优录取。学生入学后,由学校组织日常教学,学生修完教学计划规定的课程,成绩合格后方可获得毕业证书。但在现阶段,由于成人高等教育管理机制尚不够健全,许多学校将成人高等教育作为创收的基本途径,因而学生入校注册后,学业考察相对宽松,学生很容易毕业。

从培养目标来说,我国成人高等教育以学历为本位,基本上沿袭了普通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课程也大致是普通高等教育的缩略版。也就是说,在教学的过程中重知识储备轻能力培养,重考试轻思维创新。事实上,学历型的人才培养模式往往忽视成人学习者的知识结构拓展、思维创新和实践能力培养。而现代社会所需要的人才恰恰是具备上述能力的“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目前的用人机制和评价体系也已经从原来的纯粹以“学历”为核心过渡到以“能力”为核心。因此,现在的一些课程设置往往不能非常好地满足成人学习者的实际需求。

综上所述,虽然众多普通高校纷纷建立继续教育学院,而事实上多数高校设立继续教育学院的目的已经偏离了继续教育的初衷。从高校成人继续教育学院的招生状况来说,虽然仍具有颁发高等教育学历证书的资格,尚不愁生源,但这种缺乏长远眼光的表现必然会影响中国继续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也就是说,随着中国高等教育普及率的不断提高,更多的高中毕业生有机会考入大学接受普通高等教育。在此背景下,现行成人高等继续教育所谓的吸引力——能够以更低的成本获得大学学历将日益减弱,中国的成人高等教育也势必将走到一个瓶颈阶段。

美国成人高等教育的特点

美国作为经济和科技最为发达的国家,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无疑是其能够飞速发展的强有力后盾。美国的教育界对成人高等教育的意义有着比较深刻的认识,其办学效果达到了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可以说,美国的成人高等教育基本使公民享受到了“终身学习”的机会。

美国的成人高等教育机构一般都实行“低门槛”的开放式招生模式。但在学生入学后,为确保教育质量,采取了“高标准、高淘汰率”的毕业模式,其淘汰率大概在20%左右。由此可见,在美国这样的发达国家,普遍采取了“广种薄收”的招生政策:一方面,人人享有受教育的权利,高等教育的大门向所有成年人开放;另一方面,只有真正学到知识、有能力的学生才能取得大学学位。这样一来,成人高等教育办学的实效就要远远大于形式。

在培养目标方面,由于美国高等教育普及率较高,学历教育尤其是本科学历教育在高校成人教育中处于次要的位置。越来越多的受教育者不再以取得学历为主要目的,而是以提高自身的素质为主要目的。在这种理念的影响下,人们更多地参加与工作和个人发展有关的课程。比如,美国普通高校开设的职业证书课程 (Professional Certificate Program)是最常见的一种课程类型,也是吸引学生人数最多的课程。据统计每年大约有1000万美国人注册学习这类非学分课程。这类课程与职业关系密切,它是针对职业要求设置的专门化课程,以拓展和加深学习者现有的知识与技能,是已有学位教育的补充。

对比后得出的启示

通过上述对中美两国成人高等教育的简单对比,我们应该能够得到一些启示。重视学历和文凭无疑是社会在尊重人才方面的一大进步,但是,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时代的变迁,只注重学历和文凭已不是成人高等教育的首要目标。作为成人教育,更应该关注为成年人提供各种新知识、新技能的职业培训。应当利用成人高校的资源办各种证书班。例如计算机最新工具类、汽车维修、数控机床的使用、现代管理及营销、国际财务报表等,使学生在半年至一年内利用业余时间能够掌握一种技能及知识,提高对社会的适应能力。但由于目前社会上一些观念陈旧,再加上国家政策等原因,使人们对于文凭的重视大大超过了证书。因此成人高校证书班目前办的数量及质量远远不够,这是一个需要大力提倡、开发的领域。

美国的教育社会学家马丁·特罗曾经把高等教育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即精英教育、大众教育和普及教育。从精英高等教育到大众高等教育会出现一系列深刻的变化。具体地说,这些变化主要表现在:高等教育在规模上急剧扩张,毛入学率超过15%;高等教育观发生变化,将接受高等教育更多地看成是一种义务而不是像精英教育那样看成是一种特权;高等教育的功能从培养统治者(包括专业统治者)转为“培养更加专业化的技术精英”;高等教育的课程更加灵活多样,具有弹性的学分制成为教学管理的主要方式;在学生方面,不仅有越来越多的人可以在中等教育后中断一段时间再上学,入学越来越容易,而且职业训练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内容。可以说,马丁·特罗所提到的从精英教育到大众教育的发展趋势是我国高等教育正在经历的发展过程。高等教育已不再是精英教育,而是培养更多社会所需要的具备高素质的人才。在这种背景下,不论是政府,还是社会各界都应该重视成人高等教育的发展,为在职人员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不断提高教学效果,采取更加灵活的适合成人学生的教学方式,使学生真正学到有用的知识与技能,为其未来的发展道路不断充电加油。

总之,我国的成人高等教育依然任重而道远,还有许多需要完善的地方。中国的成人高等教育工作者应该进一步理解成人高等教育的目的和作用,以便真正发挥成人高等教育在建设学习型社会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孙立新. 发达国家成人高等教育发展的特征及其启示[J]. 继续教育研究, 2005(1).

洪玉. 美国成人教育的五大特点[J]. 民族教育研究, 2004(1).

第9篇

关键词:成人高等教育;改革;创新;转型

作者简介:李兴敏(1967-),男,黑龙江讷河人,深圳大学成人教育研究所教授,研究方向为在线教育、成人教育和教育评价;罗唱(1993-),女,湖南湘潭人,深圳大学师范学院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成人教育;林贻行(1978-),男,广东澄海人,深圳大学成人教育实验室实验员,研究方向为计算机教学。

基金项目: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1年度教育部重点项目“网络课程动态评价研究”(编号:GKA113008),主持人:李兴敏;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2011-2012年度访学课题“普通高校继续教育学院改革方向研究”(编号:201215),主持人:李兴敏。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6)03-0052-06

利用知网期刊库做精确题名检索:“成人高等教育”与“改革”搜索得到630篇,“成人高等教育”与“创新”得210篇,“成人高等教育”与“转型”得78篇,“成人高等教育”与“创业”得5篇。可见,成人高等教育的改革、创新和转型体现了成人高等教育研究的力度强弱次序,这个结论也被其它文献所证实[1],而成人教育创业这个话题几乎不被提及,搜索到的5篇学术论文内容均为探讨培养成人学生的创业能力。

一、研究方法

本研究以“改革”或“创新”或“转型”并“成人高等教育”做精确题名搜索知网期刊库得到883篇文献,下载其标引数据:题名、作者、单位、文献来源、关键词、发表时间、基金、刊发年份作为第一部分样本;为使研究结论更接近客观规律,本研究再以“改革”或“创新”或“转型”并“成人高等教育”做精确题名搜索知网引文库得到495篇文献,下载其标引数据:题名、作者、单位、文献来源、关键词、发表时间、基金、刊发年份作为第二部分样本。结合对于期刊库样本和引文库样本的分析,探索成人高等教育改革、创新与转型的客观规律。

二、被引周期

利用期刊库的刊发年份数据,绘制出该领域年度发文历史规模图,见图1。

由图1可以看出,自2006年开始,该领域年度发文呈缓慢上升趋势:1991-1998年,年均发文18篇;1999-2006年,年均发文40篇;2007-2014年,年均发文48篇(2015年样本不全缺乏统计意义),21年中每7年发文有一个明显提升。以上分析说明成人教育的改革、创新和转型二十多年来一直受到成人教育学者们的关注。

利用引文库的刊发年份数据,绘制出该领域文献、年度引文历史规模图(见图2)。对比图1,因为图1中年度发文是缓慢上升的,所以图2中被引峰值也应该是逐年刷新高度、并逐年后移的,目前绘制出图2中的峰值位于2010年(42篇),且正在向2011年过渡,可以根据当前日期2015年10月初步推测,该领域文献被引用周期在4-5年之间,学者研究时引用优秀文献周期偏长。

三、发文和被引平均时间

利用期刊库的发表时间数据,可以计算出所有883篇的平均时间为2005年4月24日;同理利用引文库的发表时间数据,可以计算出所有495篇被引的平均时间为2007年1月26日。这两个数据说明关于该领域研究十年前就开展得较为充分,然而该领域优秀的学术论文是延迟近两年之后大量出现的。

四、核心理论阵地

该领域核心理论阵地需要从引文库的文献来源数据分析获得[2],利用EXCEL的数据透视功能,统计出495篇被引论文刊自207种期刊,其中被引文献排名靠前的10本期刊见表1,这10本期刊是从事该领域研究的学者必备和集中浏览期刊,虽然未必是刊载该领域文献数量最多的前十种期刊,但一定是发表该领域文献质量最高且数量也较多的期刊。

五、学术带头人

该领域研究的学术带头人也由引文库作者数据列分析产生[2],将引文库作者信息分列后保留最多至论文第三作者(若有;第四作者及其排名更后作者、贡献量少而忽略),然后合并所有第一、第二和第三作者姓名列,进行数据透视得出被引排名前三的10个作者,填入表2中,他们均为业内人士所熟悉。虽然他们未必是该领域发文最多的学者(活跃作者),但一定是发文质量最高且数量也不少的学者。

六、权威机构

研究的权威机构也是由引文库单位数据列分析产生的[2],见表3中被引排名前六的10个机构,几乎都是成人教育学硕士点所在地,不乏教育部批准的68所远程教育试点高校[3]。虽然他们未必是该领域发文最多的机构(活跃机构),但一定是该领域最具话语权的机构。

七、研究获得基金资助规律

(一)年资助率

期刊库883篇论文中,137获得基金资助,资助率为15.5%。2000年(含)以前,相关研究几乎没有基金资助,将近15年中每年获得基金资助的研究论文数除以年发文数,可算出逐年资助率情况见表4。表中数据显示资金资助率以每五年一个台阶在上升,2001-2005年资助率在百分比的个位数,2006-2010年资助率近百分之二十,2011-2015年提升至百分之四十的水平。引文库中495篇文献中有94篇获得了基金资助,引文研究资助率近20%,客观说明了引文的研究质量较高。

(二)基金重点资助机构和学者

统计得到获得基金资助较多的前十家机构及其被资助论文数填入表5,这个表中的高校名单,对于成人教育工作者来说相对陌生,表中理工科技类院校占了相当比例,说明理工类院校的财政状况一般好于纯师范类院校,其基金资助的覆盖面较大,也覆盖到校内不占学科优势的成人教育改革、创新和转型领域研究。

同理可以得到研究获得基金资助靠前的学者及其被资助论文数,发现除长沙理工学院的学者余小波被资助3篇研究论文外,其他学者被资助的研究论文均在两篇以下,统计学意义上看,学者从事该领域研究获得的基金资助过少,不利于提高广大学者的整体研究水平。

八、改革、创新和转型的内容

(一)成人高等教育的高频关键词

期刊库883篇论文共有4848个不计频次的关键词,其中不同关键词1630个,计算得到高频关键词阀值为40.37,即词频数大于或者等于41的关键词,方可为高频关键词[4]。然而由于采用样本的局限,统计得到样本中的关键词其词频大于41的只有“成人高等教育”、“成人高校”、“改革”、“成人高教”、“成人教育”、“成人高等学校”、“创新”、“终身教育”、“发展”和“教学改革”合计10个满足条件,为分析的方便,将高频关键词的阀值设定为18,这样就扩大高频关键词范围至30个,填入高频关键词表,见表6。

(二)改革、创新和转型的内容

使用SPSS18.0的组建连接、OCHIAI二分类法,得到高频关键词的聚类分析树状图如图3所示,同时输出高频关键词的相似矩阵,再利用该相似矩阵中数据,换算成高频关键词相异矩阵,见表7。

聚类分析树状图显示出30个高频关键词分为以下四类:

1.第一类关键词9个:高等教育、成人、成人教育、改革、发展、创新、知识经济、转型和学分制。展现了研究热点一:首先可见其中成人高等教育发展与改革关系最密切、其次是创新、最后是转型;其次可见知识经济是成人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基础,知识经济的繁荣直接拉动了当地学习型组织、学习型社区、学习型城市甚至学习型社会的自发建设;最后可见实施学分制是成人高等教育转型的优选形式,在广大户籍市民和外来务工人员(以下统称市民)当中实施学分银行制度创新,积累到一定分数后当地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门给予颁发相应资格证书予以肯定认证,必将调动市民学习的积极性。

2.第二类关键词6个:成人教育学院、办学机构、成人学员、工学矛盾、课程设置、教学改革。展现了研究热点二:要求办学机构成人教育学院,解决好成人学员的工学矛盾,在课程设置等方面实施教学改革。

3.第三类关键词6个:市场经济体制、教育质量、普教化、学习化社会、终身教育、专业设置。展现了研究热点三:成人高等教育要避免普教化,融入市场经济体制倒逼其提高教学质量、同时改革专业设置,更好地为市民的终身教育服务。

4.第四类关键词9个:普通高校教育、成人高等院校、成人高等学校、大学后继续教育、成人高校、成人高教、成人高等教育、非学历教育、成人高考。展现了研究热点四:成人高等教育不同于普通高校教育,转型目标在于以非学历教育为代表的大学后继续教育,按这个观点,国内已经有学者在该热点覆盖文献中提议取消成人高考。

在对四类关键词具体分析后可以得出结论:成人高等教育要在自身体制上、课程设置和专业设置三方面进行改革;要在学分银行制度方面进行创新;要向成人非学历教育进行转型、取消成人高考。

(三)可视化的成人高等教育发展战略

将高频关键词的相异矩阵(表7)代入SPSS18.0,进行多维尺度ALSCAL度量,系统输出战略坐标图如图4。

发展战略坐标图中所有30个高频关键词可以清晰地分成两个知识群,两个知识群距离较远,相互作用不明显。主于第一和第四象限的小群形状类似于一只小熊,而主于第二和第三象限的大群则像一只巨熊。“小熊”中仅含热点一,说明成人高等教育的创新即实施学分制仅仅是一种适应性变革,对于知识经济时代中成人高等教育的真正转型、学者期望值并不高,目前无论改革、创新和转型都局限在体制内,并不能全面代表蓬勃发展的成人高等教育。“巨熊”体现的三个研究热点才是学者关注的重点所在:成人高等教育迫切需要改变体制,体制改变了、课程设置和专业设置改革自然容易推进;尽快取消成人高考,将成人高等教育办学机构推入教育市场中,逼迫它们向成人非学历教育转型,更好地为终身教育服务。

图4中,两只熊相互作用并不明显,说明各自尚有自己的生存空间,只是以市场经济为主体的“大熊”已经壮大,很多民办成人教育机构成功境外上市就是案例,而代表体制内的“小熊”已呈弱势,正面临被大熊吃掉的势态。

九、改革、创新、转型和发展话题变迁

利用期刊库的题名和年份两列数据,可以通过对题名的内容分析,计算出改革、创新、转型和发展话题在历年发文题名中的出现频次,见表8。

利用表8中数据,进一步制作近15年来四个话题出现几率表,见表9。

利用几率表(表9)中数据,可绘制2001到2014年(2015年统计样本不全未计入)计14年来成人高等教育改革话题、创新话题和转型话题趋势图,分别见图5、图6和图7。可见14年来:成人高等教育的改革话题呈现缓慢降温趋势、成人高等教育创新话题呈现恒温趋势、成人高等教育转型话题呈现迅速升温趋势。

图7 成人高等教育转型话题趋势图

加之不断变化的成人教育生态环境,改革、创新和转型共三种手段共同作用的结果――成人高等教育的发展话题趋势图、绘制出如图8所示,我们为发展趋势添加了趋势线(短划线)并趋势公式Y=-0.0058X+0.2995,其中Y为话题出现几率,X为现公元年份与2001年之间的差。据此,可以推断2001年开始计时的52年后、即2053年成人高等教育即完成其历史使命。

作为长期成人教育工作者,都有切身的体会:在2000年前后达到成人高等教育发展的顶峰,高校中代表成人高等教育的业余教育和函授教育,受重视程度明显较高;之后在各地高校全面提升教学和科研质量的背景下,成人高等教育的校内地位日益降低,985高校尤其明显,例如清华大学、浙江大学等高校已经放弃业余和函授学历教育,相反它们的非学历高端培训(面向企业家和公务人员)反而蒸蒸日上,完全融入了市场经济体制。在这个意义上说,即使国家宏观教育政策不作任何事先调整,成人高等教育在2053年自然完成其历史使命。当然并不是说成人教育发展江河日下、年轻的成人教育工作者要另做打算,反而是说成人教育工作者完全可以从事内容更为丰富的大学后继续教育(非学历教育),建设学习型社会过程中更能体现出个人价值。

研究结论

成人高等教育,传统意义上特指普通高校开展的业余和函授学历教育,其改革、创新与转型,二十多年来呈现出良好的发展趋势,受到该领域学者们的长期关注;然而该领域学者浏览参考文献偏于陈旧、他们有待于紧密跟踪研究前沿;该领域研究的核心理论阵地、学术带头人和权威机构已经产生;成人高等教育必须改变自身体制走市场化道路,课程改革和专业设置问题才会迎刃而解、才会脱去普教化色彩、才能创新学分银行制度,真正向非学历教育转型,作为成人高等教育学历标志的成人高考制度应该尽快取消,以断奶促进转型;成人高等教育的未来发展预测显示:改革手段在降温、创新手段处于恒温、转型手段在升温,即使国家政策不作任何干预、在三种手段综合作用下成人高等教育(特指业余与函授教育)史也将于2053年结束。

参考文献:

[1]李兴敏.成人教育学院改革与发展方向探讨[J].职教论坛,2012(21):35-38.

[2]李兴敏.利用文献计量法分析国内成人教育管理改革方向[J].成人教育,2012(7):89-93.

第10篇

 

各学习站点:

为做好2021学年春季学期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现将具体工作安排通知如下:

2021学年春季学期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安排表

完成时间节点

工作内容

2021年1月15日前

完成学生毕业设计(论文)选题工作

指导教师指导学生完成《2021届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立题卡》

指导教师指导学生完成《2021届本科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学习站点提交《毕业设计(论文)题目汇总表》

2021年3月1日-5月22日

学生进行毕业设计(论文)

2021年3月13日前

学生上传立题卡(PDF格式)至教务系统(附件形式)

学生上传任务书(PDF格式)至教务系统(附件形式)

2021年4月10日前

学生上传论文初稿(PDF格式)至教务系统(附件形式)

2021年4月24日前

学生上传论文二稿(PDF格式)教务系统(附件形式)

工商管理、会计学

2021年4月30日前

学习站点提交学生答辩日程安排表

2021年4月30日前

学生上传论文二稿(PDF格式)教务系统(附件形式)

专升本其他专业

2021年5月15日前

学习站点提交学生答辩日程安排表

2021年5月8日-5月22日

毕业设计(论文)终稿上传与答辩

2021年5月8日-5月22日

学生上传论文终稿(PDF格式)上传教务系统(附件形式)

学习站点组织毕业设计(论文)答辩

2021年5月29日前

学习站点完成毕业设计(论文)成绩的评定和成绩公布及录入工作

 

2021年4月3日-12月12日

毕业设计(论文)抽查与整改

2021年4月3前

学院毕业设计(论文)抽查学生名单

2021年4月10日前

被抽查学生将毕业设计(论文)正文、立题卡、任务书、报告等以PDF格式压缩打包后,附件形式至上传教务系统毕业论文“论文归档稿”处

2021年4月24日前

公布抽查结果

2021年5月22日前

检查未通过的学生在老师指导下进行整改,并重新将材料上传教务系统毕业论文“论文终稿”处

2021年5月29日前

学院对抽查整改后的毕业设计(论文)组织统一答辩。公布成绩并完成成绩录入工作

 

工作要求:

1.请各学习站点按照以上时间节点做好2021学年春季学期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督促学生按时做好毕业设计(论文)资料上传,如有特殊情况,请提前报告学院。

2.非毕业年级的学生,可根据个人实际情况,申请提前开始毕业设计(论文)环节,由学习站点提前安排毕业设计(论文)选题工作;提前进行的毕业设计(论文),其答辩时间仍然安排在培养计划的最后一个学期进行。

3.毕业设计(论文)抽查学生应在要求时间内点完成材料上传,逾期未上传的,视为放弃本次毕业设计(论文)教学环节,成绩记为无效,并纳入下一年度毕业设计(论文)抽查名单。

4.请各学习站点在答辩前1周上报毕业设计(论文)答辩时间安排,学院将安排巡查答辩情况。未上报答辩时间的学习站点,不得单独答辩,否则成绩不予以记录。

第11篇

关键词:成人高等教育;中医药;教学;现状分析;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41-0138-03

在中国中医科学院成立60周年贺信中指出:“中医药学是中国古代科学的愧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这个宝库的打开需要前仆后继的中医药工作者去探求,进而把中医药工作者的培养再次提到极其重要的位置上。中医药工作者的培养包括未来中医药工作者的教育培养和在职中医药工作者的再教育培养,在职中医药工作者的再教育培养主要由高等中医药院校成人教育来承担。中医药成人高等教育是我国高等院校中医药教育重要的一部分,是提高社会医务工作者知识水平和人文修养的主力军[1],在中医药人才培养方面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也取得了斐然的成绩。但近年来随着国家医学成人学历

教育政策的调整,合作办学机构的增多,生源质量的下降,中医药成人高等教育的教学质量存在一系列新问题、新困难和新挑战。

一、中医药成人高等教育教学现状分析

1.工学矛盾突出。通过调查(以湖南中医药大学为例),中医药成教学生年龄主要集中在40岁左右,30岁以下的只占30%,已婚的占87%;专业主要集中在医卫类,其中护理60%,医类38%,其他2%;工作单位在乡镇卫生院的42%,县级医院的34%,社区、农村卫生所的15%,地级市及以上医院的5%,其他4%。这说明地市级及以上医院相关在职人员的学历基本上都以达到本科学历,我校的学生生源目前主要集中在县、乡、村三级基层医疗机构,因为在基层工作,工作任务繁重,一个萝卜一个坑,再加上家庭、孩子等方面原因,他们一学期用在专业学习的时间基本在10天以内,没有时间学习的学生占23%。因为学生上课的形式主要是课堂教学,讲座的形式只占2%,60%的学生基本不能参加函数站组织的面授学习。很多学生平时不来上课,只是参加每门课程的期末考试,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无法保证。[2]

2.教学组织乏力。函数站点都能在高校的要求下及时做好教学计划,并按教学计划进行开课,上课前通过电话、QQ、微信等多种联系方式通知每一个学生,但有极个别学生的电话联系不上,QQ、微信不回;绝大多数学生表示单位走不开,不能来上课,或因路途较远、家庭等原因向函授站请假,大多数函授站因教学成本的考虑,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地不开课或少开课。当然也有函授站面对这个问题采取有效的措施,如我校的卫培函授站,采取送课上门的服务形式保证教学,即由工作人员陪同聘请的专业教师到下面学生集中地县、乡上课。湖南中医药大学针对这种现状从2014年开始组织讲座,由继续教育学院聘请专家教授,函授站组织学生,到下面的市县开展学术讲座,取得良好的反响。但这些措施对于湖南中医药大学二万余成教在校生而言,则显得杯水车薪。

3.教学模式单一。目前,中医药成人教育仍大多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即“传递―接受”的课堂讲授模式,主要表现为以“教师为中心、教室为中心、课本为中心”的灌输式教学为主,[3]而没有充分考虑成教学生的特点:年龄偏大、有一定的专业基础、有一定的临床经验。成教的学生绝大多数都是医药业在职从业人员,他们参加成人教育学习的真实动机主流是好的,他们希望通过学习能解决他们在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提高他们的临床水平。但因为教学模式单一、教学内容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导致学生对上课的兴趣不高。

二、中医药成人高等教育教学现状的原因

1.国家政策的导向。基于对人民卫生健康的重视、负责,2002年卫生部出台《医师资格考试报名资格规定》,其中第七条规定,自2002年10月31日之后,成人教育学历不再作为报考卫生类执业资格的依据。同年教育部也出台文件规定,成人高等教育举办的医药类专业学历教育,只能招生已取得卫生类执业资格人员,停止招收非在职人员。2008年左右民办教育机构大规模地涉入成人高等教育。所以虽然各高校停止了招收成人脱产班学员,但因医药行业的特殊性――对学历要求较高,以及各高校合作办学函数站的努力招生,生源数量却逐年递增,湖南省各高校成考招生计划是根据各高校报名人数确定,故高校控制不了招生规模,如我校近三年每年招生录取人数均上万,2013年录取10200人,2014年录取12433人,2015年录取13166人。随着生源数量上升,生源质量却在下降。报考成人高等学历教育的学生以在职人员为主,在职人员因毕业多年,文化基础较薄弱,因此造成生源质量的下降。以湖南省为例,2013年专升本医学类录取分数线为140分,2014年为171分,2015年为165分。

2.函授站的利益最大化。民办教育机构涉入高等成人教育,确实给各高校的成人学历教育的招生带来了几何式的增长,但同时也因办学指导思想的偏差、对成人教育规律的不了解,往往在教学方面很薄弱。(1)因办学指导思想的偏差导致部分函授站把工作重点放在了招生上,舍得在招生上花大力气,却舍不得在教学上动脑筋。认为招生招得越多越好,至于如何保证教学质量则很少思考。还有的函授站接受“野鸡站”或社会人员招来的学生,从而不但不能保证教学质量,还给自己、高校、学生带来很多风险。(2)现在成教学生的教学绝大多数都是在函授站,(以湖南中医药大学为例,2012-2014年每年在校本部参加学习的学生只有十个左右,2015年则一个都没有,全部都在函授站。)函授站聘请的教师基本上是当地院校教师或医院医生兼任的,也有主干课程请所属高校任课老师的,但这些老师日常的教学、临床工作任务本身就很繁重,没有更多的精力放在成教的教学上,于是照本宣科地将书本上的知识灌输给学生,没有激发学生的兴趣、满足学生的需求。很多函授站对教学工作不够重视,认为学生只要能顺利毕业他们就万事大吉了,从而一味地满足学生,上不上课、写不写毕业论文都可以打马虎眼;更有甚者,学生可以在毕业前更改专业,这从何而谈教学质量。

3.所属高校的制约机制相对薄弱。教育主管部门的各种政策和规章制度对中医药成人高等教育有很强的引导性和规范性,各高校继续教育学院都能依据上级主管部门政策、制度制定相关的规章制度,但制约机制的作用相对薄弱。(1)中医药高等院校成人教育机构的管理人员严重不足,教学工作则大多数在函授站完成,如何进行有效的监管、保证教学质量是摆在我们面前迫在眉睫的问题。全国中医药院校参加成人高等教育学习的在籍学生总数为200101人,而各地中医药高等院校成人教育机构的管理人员合计只有1354人(含各单位院长、书记),教学管理人员与在校学生比为1∶147,过高的师生比导致各单位管理人员相对不足,学生管理和教学管理工作相当较重。[4]以湖南中医药大学为例,继续教育学院职工总共10人,却承担着2万多学生的管理工作,这个比例更加惊人。(2)目前,大多数中医药院校的成人教育教学质量监管体系不健全,教学质量状况得不到及时监控和评价。[5]所属高校对教学质量的检查无外乎每年去函授站进行教学检查,指出函授站存在的问题,而无法对这些问题进行跟进。湖南中医药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每年还会按照函授站上报的教学计划突击对函授站进行教学检查,个别函授站上课的学生超过半数,有的函授站则只有一或两个人上课,有的函授站则无一人上课。针对这些检查结果,高校只能告诫,或在年底评先评优时有所表现,但对部分函授站来说,则无关痛痒;对于高校来说对其则没有任何制约作用。

三、提高中医药成人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的对策

1.从思想上高度认识中医药成人高等教育的重要性。中医药成人高等教育担负着培养基层医药卫生行业的重任,培养人才的质量关系着老百姓的生命健康、家庭幸福;关乎着社会的和谐稳定。《世界高等教育大会宣言》明确指出:“21世纪将是更加注重质量的世纪,由数量向质量的转移,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结束和另一个时代的开始。重视质量是一个时代的命题。谁轻视质量谁将为此付出沉重的代价。”从目前中医药成人高等教育教学现状来看,其紧迫性十分凸显,所以高校、函授站、学生都不能有短视行为,要从思想上高度重视教学质量,通力合作来提高教学质量。

高校、函授站应把教学质量作为自己的生命线,才能健康可持续地发展。学生更应高度重视学习,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因为每个人在职业发展中赖以生存的是能力而不是文凭。医药行业从业人员更是来不得半点虚假,只有治好病才是硬道理。医护人员的知识更新很快,2-5年就会更新一轮。学生应抓住学习的机会,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带着问题去学习,学到真才实学,这样才不会愧对自己的文凭。

2.建立中医药成人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的监控体系。教学质量包含三个方面:(1)教学质量是一个整体的概念,取决于教学条件、教学过程和教学结果三方面的统一。其中,教学过程质量包含了教学活动本身和学校教学管理两方面的运行质量。(2)教学质量是高等教育机构教学活动满足消费者(学生及其家长、雇主、社会和政府等)现实或潜在的需要的特性和特性总和。(3)教学质量是高等教育机构的教学活动达到既定教学目标的程度。[6]教学质量监控则是指为完满实现教学质量目标要求而专门设计和实施的教学质量管理的结构、程序、过程和活动。[6]针对目前中医药成人高等教育教学任务大多数都“下放”到下面函授站的情况,急需建立中医药成人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的监控体系来保证教学质量。

3.建设网络教育资源平台,开展慕课教学。慕课的大规模性、开放性、网络性特点能极大地满足成教学生的学习需要,不再受时间、地点等限制,只要有网络随时可以学习。因此,慕课在发达国家主要应用成人的高等教育。[7]针对中医药成人高等教育学生的工学矛盾和学生对实践课时的渴求,慕课是个很好的解决途径。因为(1)MOOCS课程教学内容较短,有利于碎片学习。MOOCS的课程教学内容通常以微型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每段视频都在5-15分钟之间,一段视频针对一个知识点,可以任意下载在手机或电脑上,方便学生随时利用碎片时间学习,不会使学生产生畏难心理,学生在工作之余,随时可以抽出几分钟或十几分钟学习,使得学生乐于学习。学生还可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暂停、回放等,从而保证学习的延续性和有效性,也更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鼓励学生继续学习,达到积少成多的目的。(2)MOOCS课程视频感官性强,有利于针对学习。根据调查,我校100%的学生认为中医药成人教育应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侧重于实践。针对医药专业课程的特殊性,需要涉及名医名师、大型仪器设备、实验、操作技能等问题,MOOCS视频都能解决。我们的视频可把我校的学术讲座带给成教学生,让成教学生亲眼目睹名医名师的风采,见贤思齐;我们的视频可以带学生走进病房,随着老师一起查房诊病,亲临其境;我们的视频可以带学生走进实验室,跟着老师一起操作,提高动手能力。通过MOOCS课程也能给成教学生提供到大医院见习,进高校学习、实践操作的途径,从而让学生有针对性地主动学习。(3)MOOCS课程作业测评互动性强,有利于问题学习。MOOCS课程视频中可以内嵌简单的随堂测验,自动批改和同伴互评,这样就可以更好、更及时地监督、评价学习的效果,及时进行查漏补缺。MOOCS课程平台中还有社交网络、在线论坛、学习社群、视频会议等内容,这样更方便成教学生把自己在工作、学习中的问题拿到平台中与同学、老师进行讨论,不仅能解决在工作、学习中的问题,使每一位学习找到归属感、成就感,培养成教学生的探究精神,极大地提高成教学生的教学质量。而且通过慕课中的分享互动,还可以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4)MOOCS课程共享优质师资资源,有利于共享学习。MOOCS课程线上的教师都是资深的教授、名医名师,知识渊博,教学经验丰富,与时俱进,有激情有观点,因此能吸引学生慕名去学习。通过视频提高医类专业的认知能力、专业水平;通过平台与老师的交流,不仅能提高理论水平,还能解决工作中实际问题,达到学以致用。

参考文献:

[1]曲光明,聂亚飞,聂根利.提高中医药成人教育教学质量的对策[J].大学教育,2013,(6):36-39.

[2]秦祖杰,黄瑞诚.关于成人高等中医药学历教育的思考[J].广西中医学院学报,2012,(2):129-131.

[3]陈宏志,刘川.中医药成人教育教学模式改革探讨[J].中国成人教育,2014,(14):146-148.

[4]王蒿.高等中医药成人教育招生发展趋势浅析[J].中医教育,2005,(3):81.

[5]秦祖杰,黄瑞诚.关于成人高等中医药学历教育的思考[J].广西中医学院学报,2012,(2):129-131.

[6]左清.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省级监控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9.

[7]钟启泉.回到常识才能谈点基础教育[J].上海教育,2014,(4B).

An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Countermeasures of Adult Higher Education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LI Xue-jing,CHEN Ge-xin,YAN Yan-yan,HU Yi-jiang,JIANG Jun*

(School of Continuing Education,Hunan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Changsha,Hunan 410007,China)

第12篇

摘要:以一次的期末测试成绩来评价学生能力有许多弊端,也不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为此,我们设计了过程性考核的办法来培养高职学生的核心能力。通过参加学习小组,培养学生的合作、交往、沟通的能力,培养积极学习的态度,并营造合作团结、积极向上的良好学习氛围。在此过程中学生的核心能力得到了提高。

关键词:核心能力;培养;过程性考核

一、核心能力的定义

核心能力是指在人的能力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的能力,是从所有职业活动中抽象出来的专业能力以外的能力,即与专业的职业技能和知识无直接的联系,而与完成专业任务密切相关的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核心能力也被称作关键能力或普通能力,有时也称作跨职业能力或可携带能力。它是一种从事任何职业都需要的,能适应岗位不断变换和技术飞速发展的综合能力或基本能力。2003年将核心能力的内容予以确定,主要包括以下8项能力:与人交流的能力、数字应用能力、信息处理能力、与人合作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自我学习的能力、创新革新的能力以及外语运用能力。长期以来,我国传统学业考评方式主要以笔试为主,基本上是一次考试决定成败。考的主要是学生的知识记忆与再现能力,存在着过于关注结果而轻视过程,过于关注知识而忽视动手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等弊端。这样的考核评价模式导致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大打折扣。为此我们借鉴了国际上比较成功的基于能力培养的考核评价模式。

二、基于能力培养的TAFE考核方式

“TAFE”(TechnicalAndFurtherEducation)也叫技术与继续教育学院,是国际上比较成功的职业技术教育教学模式。澳大利亚以能力为本位的TAFE课程考核的核心就是判断学生是否掌握了从事某一工作所具备的职业能力,它也是以能力为本位的澳大利亚TAFE整个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TAFE考核评价的特点如下。1.评价的尺度TAFE课程评价方式非常灵活,不论是在学校还是在实习场所获得的能力和技能都会得到认可,达到某一资格的能力标准就能获得这一资格的资格证书。能力标准是TAFE课程评价的尺度,也就是说,课程评价主要看学生学完课程后是否达到了所要求的能力标准,他们所掌握的知识、技能是否能够运用于各个行业或企业。2.灵活、多样化的评价方式与我国职业教育课程评价不同的是,澳大利亚以能力为本位课程评价采用多种评价方式,除了笔试以外,还采用以下几种方式:观察、口试、现场操作、证明书、面谈、自我评价、提交案例分析报告等。对学生技能的考核只注重学生是否达到了从事某项职业所要求的能力标准,没有等级、优劣之分。考核的结果要求符合:有效性、充分性、权威性、一致性、准确性。这些综合评价方法的运用比单纯的笔试更能考核学生的实际能力。3.既注重课程的学习结果,又注重过程性评价澳大利亚以能力为本位的TAFE课程评价强调的是学生最终达到的能力标准,而不是以分数或者成绩的好坏为标准。TAFE课程注重整体评估,主要关注对整个工作活动的评估,而不是对学生或受训者某个具体任务或一个工作活动的能力评估。闽江学院爱恩国际学院是闽江学院与澳大利亚墨尔本理工大学合作办学的高职学院。学院的专业课教师参加了多次澳方关于过程性考核的培训,受墨尔本理工大学继续教育学院(TAFE)考核模式的启发,采取了过程性考核的方法来培养学生的核心能力。

三、实行过程性考核评价的好处

我国传统的以笔试为主的学业考评方式存在很多弊端:一考定结果,过于关注知识而忽视动手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等。所以经常可以见到的现象就是学生期末通宵达旦地学习来强化记忆。而这样的学习效果最终是要大打折扣的,因为根据记忆的规律,这种记忆显然是无法长久保持的,更谈不上能力的培养了。《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11〕12号)文件指出,要改革考试制度,完善“知识+技能”的考核办法。而“知识+技能”考核的模式,就是指以能力考核为中心,把课程考核嵌入学生学习的全过程,实现能力与知识、操作与理论并重的一种过程性的考核模式。过程性考核模式的基本思想是:培养学生重在平时的积累,而不完全为了期末的一次考试,所以平时的表现也必须成为考核的重点。这样就能解决学生忽视平时的学习和能力的培养,靠临时抱佛脚通过突击来应付考试的问题。

四、实施过程性考核,培养高职学生的核心能力

为了能够合理地对学生进行过程性的考核,兼顾实施的方便可行性,我们设计了如下的过程性考核方法。1.主要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过程性考核(1)构建学习小组。每个学习小组由5人组成,每个班共6组,队员:1号为组长,综合排名在班级前1~6号;2号为综合排名在班级7~12的学生,以此类推。开学的第一周完成学习小组的构建,第二周开始进入小组考核计分,上课时的座位则以小组为单位编排。(2)考核细则:考核全部采用加分模式。①课堂表现:在课堂不按要求(如讨论、自学、练习、演讲)进行的小组,小组成员上课玩手机、睡觉、不带书者不加分,其他小组加3分;②课堂指定回答错误:其他小组全部加分,如果是1号错误减5分,2号则减4分,以此类推;③课后小组学习记录:每周至少一次,每次得分20分,每次每缺一人则减5分计入小组分数。比如,少1人参加则小组得分为15分、少2人参加得10分,以此类推。证明材料包括学习记录本、每个成员的作业、读后感或PPT、学习照片、学习录像(2分钟以上)和学习录音(全程,30分钟以上),在周一上交并存档;④课后习题:每组把答案写到黑板上,正确率在60%以下不加分,正确率在60%以上,每提高10%对应给予加6分~10分。三次不参加小组活动,被小组开除者,可以加入其他组,无组单干者自成一组,小组得分为0。小组考核计分指定两个学生负责记录。小组期末总得分以最高分为满分,即100分,其余小组得分按最高分折算成百分制,每个成员得分一样。教师构建学习小组,采取小组考核的方式,主要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交往能力、沟通能力,培养学生积极学习的态度、主动参与竞争的意识,并营造合作团结、互相帮助、积极向上的良好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个人平时考核个人平时考核主要由作业、出勤、单元测试等项目构成。每项总分均为100分。作业包括演讲、上交的习题、小论文等,取各次平均分;出勤则以每节课的统计为准,迟到扣3分/次,早退5分/次,旷课10分/节;单元测试取各次平均分。另外为了鼓励学生参加各项专业竞赛和考取各类职业证书,凡是参加竞赛获奖、考取本专业职业证书的学生,在期末计算个人平时考核分时酌情加分。3.个人期末总评分个人期末总评分=30%小组分+10%作业+10%单元测试+10%出勤+40%期末测试。以上过程性考核模式设计的总体思路是:知识和能力的培养是不能靠突击来完成的,重在通过平时的积累来进行学生与人交流、信息处理、与人合作、解决问题、自我学习和创新革新能力等各种能力的培养。当然,过程性的考核和期末理论的考核并不矛盾,我们也仍然重视期末的理论考试,期末考试在学生的总评成绩里仍然占较大的比重,只是通过平时的过程性考核使之更加完善、更加合理。重结果,更重过程,通过过程性的量化考核使学生养成勤奋学习、积极主动、持之以恒和遵守规则等各种好习惯,形成积极向上的良好氛围,从而完成学习理论知识和锻炼各种能力的目标。

作者:詹明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