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2-15 03:01:4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变电站工程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1成本经管在投资决策环节中的分析
对于110kV变电站工程成本经管在决策环节深受许多因素的影响,例如项目建设规模的大小、建设物的方位、设备的采买、生产工艺流程、资金由来等等。对110kV变电站工程成本经管工作开展的基础在于合理方案的制定,对于方案内容要严格的遵守,对于投入的资金要可以为建设项目提供全面的保障。如果想要使得电力工程的建设项目得到准确的投资,进而完成技术和经济指标,这就需要将投资决策环节的成本管理工作做好,以下我们从几方面进行详细分析:
(1)对于工程造价计算的方法要进行合理的选取,进而使得电力工程造价的精确度得到保障;
(2)要注重投资估算工作的开展;
(3)对于决策环节的工程成本的控制过程要严格的把握好。
2成本经管在设计环节中的相关事宜分析
技术与经济之间既是矛盾的,也是统一的,在设计工程建设项目的时候也就是凸显其矛盾与统一的环节。在工程项目整体成本管理之中其设计是主要部分。如图2所示是关于设计环节成本管理的注意事项。针对成本管理以往许多学者都进行了研究,一般在研究的过程当中对于工程项目初期的成本管理比较轻视,几乎把所有的重心都投入到项目的建设期,这种做法是不合理的。因此对于设计这个环节我们要把握好,只有这样才会使得工程建设的成本得到合理的控制,如此效果才会实现最佳。所以,成本经管在设计环节中我们应该把握好以下几方面:
(1)优化设计方案,将工程造价进行有效的控制;
(2)将价值工程与工程设计有机的融合在一起;
(3)努力推广限额设计;
(4)注重设计变更的经管工作的开展。
3成本经管在建设环节上的相关事宜分析
变电站工程项目的动工环节是构成实体工程的主要阶段,此环节的特点是,具有复杂性,深受工程数量、动工环境、政策、使用材料、设备价格、动工周期等的影响,这样在实际动工中所需要的费用会超出拟定计划。工程造价人员要树立全寿命周期造价经管理念,这样可有助于对动工环节造价成本管理进行实时分析,有利于成本的有效控制的实现。因为变电站工程建立人员的职能范围比较小,仅简单的负责施工质量的检查,这样就应强化监理人员的职权,使其不仅仅监督工程施工质量,同时更要参与到投资控制和分析中,将工程造价成本管理的监督与控制工作做好。对于工程施工图的预算、设计工作要把握好,工作人员要亲临施工现场,将施工的相关资料进行收集,把施工材料和设备的投入成本有效的控制好,此外还要综合工程索赔问题和工程价款的结算控制,进而实现工程成本的合理控制。
4成本经管在竣工验收环节中的相关事宜分析
承包双方对工程项目成本经管的能力主要体现在竣工决算的工程实际价格中。当前中国不少工程项目在实施工程竣工决算的时候都存在一些不足,比方说承包双方互相扯皮,这样不仅影响了工程结算的时间,还使得工程成本的最终确认和项目的交付使用期受到制约。因此,工程成本管理在竣工验收环节中我们应该从以下几点把握:
(1)要走进现场,对于工程的相关信息和动态进行实时掌握;
(2)仔细审核工程相关资料,一定要结合竣工图和变更通知,看看工程是不是在正常运行;
(3)对于结算质量要掌握好,以确保工程造价实现其经效益。
5工程成本经管在运营维护环节的相关事宜分析
工程完工开始可以使用就已经进入运营维护环节,工程运营维护环节的成本控制在整体工程的总造价管理中意义重大,此环节的工程造价是在确保变电站工程可靠性的基础上实现的,使得运营维护成本得到有效的降低。大部分工程在开展成本管理工作中,都过分的关注工程的施工环节和竣工结算环节的成本管理,对于投资决策环节、设计环节、运营维护环节的成本经管重视程度不够。因此要想使得工程造价管理有更好的发展,就要将项目建设初期到项目竣工,以及工程使用期的运行、维护成本管理把握好,这样才会使得变电站工程项目的投资效益有所提升,所以,工程项目之中使用全寿命周期的方法对造价实施全方位的控制,这样才会使得变电站电力工程造价成本管理的总体水平得到提升。
1.1施工材料采购权限不清
变电站土建工程项目施工主要材料和周转材料费用,往往在内部预算中站到了60%,是整个成本控制工程中最关键的环节。施工企业若想更好地实现预定的成本目标,就必须重视施工材料采购工作,合理制定材料计划,落实材料采购权限以及加强施工现场管理。但是目前大多数变电站土建工程施工材料采购权限不清,采购招投标制度没有根据工程施工具体情况而定,不但可能对施工材料质量以及供应时间产生影响,还可能滋生腐败。比如某变电站土建工程所使用的施工材料主要分为三种采购方式,一是钢筋、模板材料由集团公司采购部统一采购;二是构架等重要材料由建设单位采购供应;三是水泥、砂石等材料由项目部采购。这种采购模式,使得采购制度执行不严格,存在较多随意采购的行为,这就给一些不法份子提供了可趁之机,影响了工程整体施工的成本投入。目前大多数材料管理部门没有电脑,所有工作都采用原始的纸质化办公,不仅耗费人力,而且还非常容易出错,形成潜在的成本管理与控制漏洞。
1.2招标工作不到位
变电站土建工程项目招标工作主要包括分包工程招标、劳务招标以及设备租赁招标等。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建筑市场体制不断改革,大多数变电站土建工程招标工作都在逐渐完善。但是从整体水平看,变电站土建工程项目在前期招投标工作并不到位,签订合同存在较大的随意性,这点相对而言比较好管理。另外有一些是当地政府“推荐介绍”的劳务队,由于劳务队伍过少,不能形成有效的竞争局面,在谈判价格时不能处于有利的地位,给成本管理带来了较大的难度。对于变电站土建工程而言,机械租赁费用往往是工程成本投入额最大的。部分施工企业为了节省成本,缩短施工周期,可能会加大机械租赁量,这势必会造成机械租赁费用的上升。但是机械租赁施工市场招投标单位并不多,最终造成机械租赁费用过大。
1.3缺乏历史数据
在变电站土建工程项目施工成本管理与控制中,施工企业经常会根据历史数据对工程成本进行预测,往往对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采用了定性的预测方法,对分包工程采用了定量预测方法,定性预测相对定量预测,一般误差较大。但是工程施工企业在很多时候不得不采用定性的预测方法,这就是由于历史数据缺乏造成预测依据不足造成的。在施工企业中,历史成本数据积累并没有形成一定规程,往往依靠的是项目经理个人经验,缺乏详实的数据支持,造成成本预测工作存在一定的盲目性,给成本管理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1.4工程项目考核制度不健全
在变电站土建工程项目成本考核体系中,集团公司每年年末对分公司进行考核,考核依据往往是内部结算额计算的成本降低额,内部结算额通过调整项目外部结算情况而定。对分公司考核的结果作为分公司计算年薪的重要依据。这种考核方式使得成本主要压力由项目经理承担,其他成本则在其推动下被动进行成本管理工作,使得项目经理个人工作价值不能单独体现。在这样的考核制度下,大大影响了成本管理工作开展的活力,是阻碍成本控制活动开展的最大力量。
2改善变电站土建工程项目成本管理与控制工作的有效措施
2.1施工材料采购集约化和管理信息化
所谓集约化,实质就是对施工材料进行统一的管理,构建完善的材料管理体系和工作管控制度,全面推行现场施工材料采购集约化。在实施过程中,必须不断健全材料管理体系,制定系统化管理标准和平台,统一采购、统一监造、统一结算。同时应该把材料采购的权限集约到集团公司,发挥集中采购优势,最大程度降低管理成本。在每年上报的材料采购计划中,采购部门需要根据需求计划、轻重缓急以及市场供应具体情况等,制定适合的采购方式,实施集中统一采购。由于材料采购量大、所需种类较多,对材料采购管理带来了较大的难度,随着信息化社会的不断发展,引入相关计算机成本管理系统,对材料各种验收、领用、调拨、存储等工作进行科学的管理,使材料核算以及成本数据更加准确可靠,大大节约了人力资源和时间,有利于工程项目成本管理与控制工作的深入。
2.2加强招标工作力度
为了加强招投标工作力度,需要对工程项目参建各方全面落实责任制,严格执行招标程序与管理细则。首先分公司需要成立专门的招标领导小组,各部门各司其职,同时受到纪检监察部门的监督,工程建设公司必须对以任何理由逃避招标或者变通招标的行为进行严查、处罚,确保招标工作的严肃性。评标应该遵循客观公正、科学合理的原则,随机选取评标专家,公开透明评标标准和评标方法。审计部门必须对签证审计环节加强监督力度,使合同签订依照相关的投标价,结算时不得随意更改合同价。通过招标程序的严格执行,可最大程度降低工程成本管理难度,减少不必要的资金投入。
2.3建立完善的成本数据库
为有效提高成本管理与控制水平,增加成本预测的准确性,首先就需要确保成本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对于变电站土建工程项目建设而言,可以在其内部建立完善的成本数据库。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以及数据库技术的飞速发展,在土建工程项目中采用各种数据库软件系统,将数据上传并储存于服务器上。接着各管理部门可以通过互联网对服务器进行访问,便于及时查询工程成本数据,管理人员还具有修改工程数据的权限。成本数据库的完善,不仅可以保证数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为成本科学的预测提供依据,还可以有效降低成本管理与控制工作的难度。
2.4健全成本考核体系
成本考核体系直接关系着成本预测、成本控制、成本分析与核算工作等,是变电站土建工程整个成本管理过程中关键的环节。首先需要全面落实责任制,分公司领导绩效考评不仅受到分公司利益的影响,还与所管理的项目效益直接挂钩,充分调动各领导层成本管理的积极性。有条件的工程项目队,可以实行直管式承包,从而增强全体员工对成本管理的认识程度,以提高项目的经营能力。
3结束语
【关键词】变电站电气设备安装调试项目管理进度管理
中图分类号: TM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业进程发展迅猛,伴随着工业发展的巨大成就,用电量也大幅度地增加,使得变电站的建设也如雨后春笋般大量涌现,这无疑对我们的电力部门在更高的层次上提出了要求。变电站的电气设备安装质量关系重大,它会直接影响电力系统本身的正常运行,除了工作运行外,它也对社会经济的正常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甚至对人民群众的财产生命安全也至关重要。
二. 电气设备安装调试前的准备工作。
许多时候我们对电气设备安装过程做到了谨慎,却忽视了其准备工作。其实开箱验收设备是十分必要的,当电气设备运抵到现场,施工方应组织有关专业人员共同进行设备的开箱验收,有些人认为这是多此一举,其实不然,这么做是为了从一开始就确保电气设备保质保量。在验收时有关人员要按照订货合同上注明的型号、数量等仔细核对,并记录是否有不符合要求的物件,验收完毕好要保管好这些物品。在做准备工作时,要将相关的资料准备充分,充分的准备可以便于及时根据现场突况做出安排,并且管理人员也可以做好现场监督,防止出现安装与图纸出现差异的状况。
在正式开工前,技术人员必须根据工程的进展编制施工图纸的交付进度, 在这个基础上,做好一系列的计划,使工程可以有序进行。如果准备工作到此还是不够的,技术人员还应根据相关施工质量、安全等文件的要求,编制一套符合规定的工艺安装标准和效果图,制定好工艺细则以便实施。进场员工虽然可能会出现交叉施工,但必须保证安装效果达到统一标准,尽量缩小和避免工艺水平的上的差距。
三.变电站电气设备安装及调试项目进度管理的特点分析。
变电站电气设备安装及调试项目进度管理.广义上是指工程进度计划的编制、优化、组织实施、计划控制与协调全过程 的管理行为。其中最重要的职能为建设工期的管理。纵观变电 站电气设备安装及调试项目进度管理.一般具有下述几方面特点:
1.变电站电气设备安装及调试项目进度计划具备一定 的风险性 由于变电站电气设备安装及调试项目组成复杂、建设工期长、影响因素多、工程项目进度计划编制和实施都会遇到极大的风险。
2.变电站电气设备安装及调试项目建设进度目标的可 分性和进度管理的多层性 变电站电气设备安装及调试项目建设进度目标可以按建 设程序阶段分解为建设前期工作进度目标、设计进度目标和 施工进度目标;也可以按工程项目组成划分。由于工程项目建 设进度目标具有可分性和多层性.使工程项目建设进度管理与 进度控制成为可能。
3. 各项建设任务活动时间对工程项目建设进度工期目 标的影响程度不同 建设工期目标或施工期目标都要受到完成各项建设工作 (或任务)的活动持续时间的影响。 因此应通过科学决策,确定合理的质量、工期、投资控制 目标。投入适量的成本,保证目标的顺利实现,使变电站电气设 备安装及调试项目建设获得最佳的整体效益。
四.电气设备的安装。
电气设备的安装不仅要考虑到安全问题,还同时受到环境的约束。在正式安装前,技术人员应该严格地核对接线图,因为误接线的情况十分容易发生,我们必须避免。主要设备到场的时间要事先通知管理人员和安装人员,提前做好各项准备工作,从源头上杜绝差错的发生,比如道路的严整和位置方向的确定。安装人员在安装前应按照图纸标明的要求,认真核对规格型号和各类技术参数,查看运输过程中的冲击记录,对主变各个部件的绝缘强度、密封性等也要检查分析,以防安全隐患发生,各类附件也必须按照规定工序施工。场地的清理和防尘工作十分重要,准备工作完毕后,在安装的过程中,要配备专门人员记录下环境温度和湿度的数据,仔细观察数据的变化。因为安装受到环境的约束,万一遇到恶劣的天气,应当及时提醒停止施工,以免造成物件损坏引起质量下降,无法满足运行的要求。
五.对变电站电气设备安装及调试项目进度管理的问题分析。
变电站电气设备安装及调试项目工期估计不准确。因为变电站电气设备安装及凋试项目不仅需要对大型电气设备进行安装,还需要对设备进行调试。并且设备的调试过程十分复杂.对工期的估计不能十分确定,所以很有可能导致工期超过 原先的设想。
工程前期储备不足 ,当前,变电站电气设备安装及调试项目建设受前期制约 大,前期储备不足,制约项目建设和投产,存在工程已投产项目 还在核准的情况.致使本来需要建设的项目违规或违法,电源 准备投产,接入系统尚未列入计划.于是突击接人系统。个别部 门或单位追求政绩.牺牲了工程的合理工期,有时会以牺牲质 量为代价。因此提前启动,做好项目前期储备是保证项目顺利 实施的基础.
卖方市场制约了设备工期 个别单位和人员对由买方市场向卖方市场的转化估计不 足、认识不清,没有采取应对策略。对主要设备或进口设备正常 的生产周期和市场需求估计不足。导致不能及时到货,影响了 工程建设进度。因此必须充分认识卖方市场形势下的工程周 期和付款要求,争取主动。施工清障困难大 清障工作变数大,因此要做实协议,属地化管理,灵活工作, 速战速决。对林地、矿区、农田的建设用地要严格执行国家和 地方的相关规定。对规划新建站要预留出线走廊。
沟通协调不够 工程涉及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也涉 及各个单位的不同部门。沟通工作至关重要,沟通不够,就会造 成工作脱节,影响进度。因此要通过现场协调会和动态及时的 信息管理解决有效沟通问题。必要时可采用行政手段。
六.建议.
引进国外先进的科学技术 由于大型的变电站电气设备安装与调试十分复杂.而我国 又多数引进国外的设备.所以我们应该在引进先进设备的同 时,引进国外先进的科学技术。以防止工期超过预定的计划。
认真做好沟通与协调工作 对于项目涉及的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和监理单 位,以及各个单位的不同部门,认真做好协调与沟通,对于可能 造成工作脱节或影响进度的地方及时处理。采取必要的措施。
加强对项目的前期控制 由于我们常常忽略对项目的前期控制.所以常常导致在项 目实施过程中对控制不利.而且设备的进口常常无法控制,因 此需要我们在项目前期时加以注意.规范合同管理。保证切实履约。
七.结束语
我们采用先进的管理方法与技术加强项目进度控制 针对施工过程中存在的具体问题.有针对性地采用相应控 制措施。保证施工顺利进展,采用关键路径法。充分考虑安全性和经济性要求。尽量缩短工程实施 时间。事先考虑好进度安全储备。及时调整进度,保证工程进度的按时完成。
参考文献:
[1] 刘高 吴浪Liu Gao Wu Lang 浅析变电站电气设备安装调试项目进度管理 [期刊论文] 《科技广场》 -2011年3期
[2] 朱其猛 论电气设备安装及调试的进度管理 [期刊论文] 《管理学家》 -2012年5期
[3] 赵俊杰 综述变电站电气设备安装及项目进度管理 [期刊论文] 《建材与装饰》 -2012年29期
[4] 冉庆辉 松北变电站电气安装与调试项目进度管理研究 [学位论文] 2010 - 哈尔滨工业大学:项目管理
[5] 武军正 电气设备安装调试技术探讨 [期刊论文]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13年12期
一、继电保护定值整定工作(10kV及以下)
年月至年担负分公司10kV配电线路(含电容器)、10kV用户站继电保护定值整定工作,由于分公司原来没有整定人员,但自从开展工作以来建立了继电保护整定档案资料,如系统阻抗表、分线路阻抗图、系统站定值单汇总(分线路)用户站定值单汇总(分线路),并将定值单用微机打印以规范管理,还包括各重新整定定值的计算依据和计算过程,形成较为完善的定值整定计算的管理资料。近两年时间内完成新建贯庄35kV变电站出线定值整定工作和审核工作。未出现误整定现象,且通过对系统短路容量的计算为配电线路开关等设备的选择提供了依据。年底由于机构设置变化,指导初级技术人员开展定值整定工作并顺利完成工作交接。
二、线损专业管理工作
年至年月,作为分公司线损专责人主要开展了以下工作:完成了线损统计计算的微机化工作,应用线损计算统计程序输入表码,自动生成线损报表,并对母线平衡加以分析,主持完成理论线损计算工作,利用理论线损计算程序,准备线损参数图,编制线损拓补网络节点,输入微机,完成35kV、10kV线路理论线损计算工作,为线损分析、降损技术措施的采用提供了理论依据,编制“九五”降损规划,-各年度降损实施计划,月度、季度、年度的线损分析,积极采取技术措施降低线损,完成贯庄、大毕庄等35kV站10kV电容器投入工作,完成迂回线路、过负荷、供电半径大、小导线等线路的切改、改造工作,年关于无功降损节电的论文获市电力企协论文三等奖,荣获市电力公司线损管理工作第二名。参与华北电力集团在天津市电力公司试点,733#线路降损示范工程的改造工作并撰写论文。
三、电网规划的编制工作
年月至年月,作为专业负责人,参与编制《区-年电网发展规划及2010年远景设想》工作,该规划涉及如下内容:电网规划编制原则、区概况、区经济发展论述、电网现状、电网存在问题、依据经济发展状况负荷预测、35kV及以上电网发展规划、10kV配网规划、投资估算、预期社会经济效益、2010年远景设想等几大部分。为电网的建设与改造提供了依据,较好地指导了电网的建设与改造工作,并将规划利用微机制成演示片加以演示,获得了市电力公司专业部室的好评。
四、电网建设与改造工作
年月至现在参加了军粮城、驯海路35kV变电站主变增容工作,城、路、更换10kV真空开关工作,参加了35kV变电站(年底送电)、35kV变电站(年月送电)、35kV变电站(年月送电),易地新建工作,新建35kV变电站(年月送电、年月带负荷)、路35kV变电站(年月送电)。目前作为专业负责开展110kV变电站全过程建设工作,参加了厂化线等5条35kV线路大修改造工作,主持了农网10kV线路改造工程,在工作中逐步熟悉设备和工作程序,完成工程项目的立项、编制变电站建设及输电线路改造的可行性报告,参与变电站委托设计,参加设计审核工作,参加工程质量验收及资料整理工作,制定工程网络计划图,工程流程图,所有建设改造工程均质量合格,提高了供电能力,满足经济运行的需要,降低线损,提高供电可靠性和电能质量,满足了经济发展对电力的要求,取得了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五、专业运行管理
参加制定专业管理制度,包括内容是:供电设备检修管理制度;技改、大修工程管理办法;固定资产管理办法实施细则;供电设备缺陷管理制度;运行分析制度;外委工程管理规定;生产例会制度;线路和变电站检修检查制度;技术进步管理及奖励办法;科技进步及合理化建议管理制度;计算机管理办法、计算机系统操作规程。技术监督管理与考核实施细则;主持制定供电营业所配电管理基本制度汇编。参加制定生产管理标准,内容是:电压和无功管理标准;线损管理标准;经济活动分析管理标准;设备全过程管理标准;主持制定专业管理责任制:线路运行专业工作管理网及各级人员责任制;变压器专业工作管理网及各级人员责任制;防污闪工作管理责任制;防雷工作管理责任制;电缆运行专业工作管理网及各级人员责任制;变压器反措实施细则。主持制定工程建设项目法人(经理)负责制实施细则及管理办法;城乡电网改造工程招投标管理办法(试行);城乡电网改造工程质量管理暂行办法等。
积极开展季节性工作,安排布置年度的重要节日保电工作、重大政治活动保电安排、防汛渡夏工作,各季节反污工作安排。
这些工作的开展,有力地促进了电网安全稳定运行。
六、科技管理工作
关键词: 开关操作; 变电所; 瞬态电磁环境; 电磁干扰
Abstract: based on the substation switch from the action of transient electromagnetic environment change on line and the influence of the electrical equipment,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transient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source switch operation and coupling channels, and concluded that research and analysis to the secondary circuit interference with practical significance.
Keywords: switch operation; Substation; Transient electromagnetic environment;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中图分类号:O44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变电站是一个包含强电设备和弱电设备的电磁环境非常复杂的系统。正常运行时,变电站内空间中存在强工频电磁场。当发生开关操作、系统故障或雷击时,空间会有强瞬态电磁场产生。强工频与强瞬态电磁场对变电站保护与控制设备产生干扰,同时保护与控制设备之间还存在相互串扰。随着电力系统自动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以及保护设备的下放,变电站保护与控制设备的电磁兼容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既要求保护与控制设备对系统进行正常控制,同时又要求不能被外来的干扰所影响。电力系统中的开关操作、电力系统故障和雷击是变电站中三大主要干扰,它们一方面通过电压互感器(PT)或电流互感器(CT)以传导的形式对二次控制与保护设备产生干扰,另一方面在空间产生强瞬态电磁场,并以电磁辐射的形式对保护与控制电缆的终端产生干扰。随着电力系统向特高压、大容量和紧凑型方向的发展,电力系统的电磁干扰现象将越来越严重。而保护与控制设备工作在弱电条件下,集成度在不断地提高,并且正在向小型化方向发展。因此研究变电站电磁干扰问题及保护与控制设备的抗扰问题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际应用价值。电力系统运行过程中,经常要进行开关操作,因此开关操作产生的空间电磁场是变电站中最为常见的一种电磁干扰。
为了抑制变电站开关瞬态电磁干扰,采取合理的防护措施,必须对开关瞬态电磁干扰的特性进行研究。通过变电站现场测量可以得到各种开关操作产生的瞬态电磁场,从而得到开关瞬态场的时域特性和频域特性。为了提高设备的抗开关瞬态场干扰能力,通过实验方法研究设备的抗干扰特性,确定干扰的耦合路径是必要的。根据开关瞬态场的耦合路径可以选择相应抑制措施。随着变电站保护与控制设备下放到开关场地,开关场地的保护小室的屏蔽问题受到很大的关注[1]。
电磁干扰形成的三要素是干扰源、敏感对象和耦合路径。在变电站的瞬态电磁干扰中,干扰源是由开关操作引起的一次系统的瞬态电流和瞬态电压,敏感对象主要是指保护、控制和通信等二次设备。
高压母线上的瞬态电磁过程将通过以下耦合途径进入到二次设备和系统中[2]:
1、传导耦合 一次系统的瞬态电流和瞬态电压通过 CT PT 以传导的方式耦合到二次设备
2、感应耦合 空间瞬态电场和瞬态磁场以近场感应的方式耦合到二次设备或与其相连的电源线和信号线 包括容性耦合和感性耦合
3、辐射耦合 空间瞬态电场和瞬态磁场以辐射的方式耦合到二次设备或与其相连的电源线和信号线。
以隔离开关切合空载母线操作为例(瞬态电磁干扰的示意图如图 1.1 所示)。该图显示上述三种耦合方式同时存在 由于干扰途径的多样性和多级性 因此该系统是一个复杂的电磁系统 若将该系统作为一个整体分析 所选的状态变量将很多从而使模型十分复杂 20 世纪 70 年代末 为了简化复杂电磁系统屏蔽性能的分析美国科学家 C.E.Baum 和 F.M.Tesche 等提出了电磁拓扑的概念[3]。其基本思想是对电磁干扰的传播途径进行空间分解 逐级建立干扰耦合模型 本文在借鉴该思想的基础上 提出了一种干扰耦合机理的系统分析方法限于论文篇幅和研究的内容,论文中只针对变电站隔离开关切合空载母线开关动作瞬态过程进行分析。
图1.1隔离开关切合空载母线操作瞬态电磁干扰示意图
在一个变电站内,当隔离开关合闸动作时[33],由于动触头不断向静触头靠近,当两者之间电位差大到击穿空气间隙时,产生第一次电弧,空载母线上的电位从初始状态的零值经过很短的振荡后上升为电源电压的瞬时值,此时高频电流为零,电弧熄灭,空载母线电压维持熄弧时的瞬时值,电源电压是按正弦变化;当两者之间电位差又增大到击穿断口空气间隙时,发生电弧重燃,母线电位再经过振荡,等于电源电压时电弧又熄灭,在动、静触头触合前,电弧重燃与熄灭过程快速重复,而且,在一个工频周期内,电弧重燃次数逐渐增加。操作时由于触头间电弧的熄灭和复燃,在被断开或充电的母线上,因电压突变而引起波前陡峭的瞬态波。此瞬态波在传播过程中,因电路特性阻抗不匹配而引起反射,形成高频阻尼振荡波。由于隔离开关操作过程时间较长,电弧频繁复燃,从宏观看,整个瞬态过程由非常多的单个脉冲组成,形成一连串的脉冲群。从微观看,每个脉冲都是一个衰减振荡波,如图 1.2 示。
图1.2隔离开关切合空载母线时母线电流瞬态
隔离开关闭合空载长母线时, 电弧复燃时的电压阶跃变化使得母线电压波变化过程中产生阶梯状缺口。而开关操作母线上接有其它电气设备,因为电容电感均为储能元件,当开关操作使其状态发生变化时就会产生瞬态过电压,于是就构成了复杂的振荡网络[4],决定了瞬态振荡电压波形包含多种频率分量的衰减振荡波。在这样高频率下,一次母线上的瞬态过程以瞬态电磁场的形式向周围空间辐射能量;或通过静电和电磁感应耦合到二次和低压线路;还可以通过连接到母线上的设备(如CT、PT、CVT或载波耦合设备等)直接耦合到二次设备,该耦合传导过程如图 1.3 中所示。
图1.3二次回路的电压电流暂态波形
结论:可以看出,开关操作瞬态时,由母线通过传导耦合传导至二次回路的瞬态电磁场,在二次回路中产生了极具破坏性、干扰性的快速衰减振荡波,使得二次回路的电压电流也呈衰减振荡性。
正是由于这些干扰脉冲波的存在,极易使二次设备发生误动作。所以研究分析二次回路的干扰情况亦具有实际意义。
参考文献:
[1]卢斌先,变电站开关瞬态场干扰耦合机理研究,[博士学位论文].保定:华北电力大学,2006
[2]邬雄,张文亮,电力系统电磁环境问题,高电压技术,1997,23(4)
[3]张卫东,变电站开关操作瞬态电磁干扰问题的研究,[博士学位论文],保定:华北电力大学,2003
[4]卢铁兵,崔翔,变电站空载母线波过程的数值分析,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00,20(6)
论文摘要:当今世界,在变电站自动化领域中,智能化电气的发展,特别是智能化开关、光电式互感器等机电一体化设备的出现,变电站自动化技术即将进入数字化新阶段。本文论述了数字化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特征、结构及功能划分等。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变电站自动化技术已经达到了一定的水平,在我国城乡电网改造与建设中不仅中低压变电站采用了自动化技术实现无人值班,而且在220kV及以上的超高压变电站建设中也大量采用自动化新技术,从而大大提高了电网建设的现代化水平,增强了输配电和电网调度的可能性,降低了变电站建设的总造价,这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然而,技术的发展是没有止境的,随着智能化开关、光电式电流电压互感器、一次运行设备在线状态检测、变电站运行操作培训仿真等技术日趋成熟,以及计算机高速网络在实时系统中的开发应用,势必对已有
的变电站自动化技术产生深刻的影响,全数字化的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即将出现。
一数字化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特点
(1)智能化的一次设备
通常一次设备被检测的信号回路和被控制的操作驱动回路采用微处理器和光电技术设计,简化了常规机电式继电器及控制回路的结构,数字程控器及数字公共信号网络取代传统的导线连接。换言之,变电站二次回路中常规的继电器及其逻辑回路被可编程序代替,常规的强电模拟信号和控制电缆被光电数字和光纤代替。
(2)网络化的二次设备
变电站内常规的二次设备,如继电保护装置、防误闭锁装置、测量控制装置、远动装置、故障录波装置、电压无功控制、同期操作装置以及正在发展中的在线状态检测装置等全部基于标准化、模块化的微处理机设计制造,设备之间的连接全部采用高速的网络通信,二次设备不再出现常规功能装置重复的I/O现场接口,通过网络真正实现数据共享、资源其享,常规的功能装置在这里变成了逻辑的功能模块。
(3)自动化的运行管理系统
变电站运行管理自动化系统应包括电力生产运行数据、状态记录统计无纸化;数据信息分层、分流交换自动化;变电站运行发生故障时能即时提供故障分析报告,指出故障原因,提出故障处理意见;系统能自动发出变电站设备检修报告,即常规的变电站设备“定期检修”改变为“状态检修”。
二数字化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结构
在变电站自动化领域中,智能化电气的发展,特别是智能开关、光电式互感器机电一体化设备的出现,变电站自动化技术进入了数字化的新阶段。在高压和超高压变电站中,保护装置、测控装置、故障录波及其他自动装置的I/O单元,如A/D变换、光隔离器件、控制操作回路等将割列出来作为智能化一次设备的一部分。反言之,智能化一次设备的数字化传感器、数字化控制回路代替了常规继电保护装置、测控等装置的I/O部分;而在中低压变电站则将保护、监控装置小型化、紧凑化,完整地安装在开关柜上,实现了变电站机电一体化设计。
数字化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结构在物理上可分为两类,即智能化的一次设备和网络化的二次设备;在逻辑结构上可分为三个层次,根据IEC6185A通信协议草案定义,这三个层次分别称为“过程层”、“间隔层”、“站控层”。
过程层是一次设备与二次设备的结合面,或者说过程层是指智能化电气设备的智能化部分。过程层的主要功能分三类:(1)电力运行实时的电气量检测;(2)运行设备的状态参数检测;(3)操作控制执行与驱动。间隔层设备的主要功能是:(1)汇总本间隔过程层实时数据信息;(2)实施对一次设备保护控制功能;(3)实施本间隔操作闭锁功能;(4)实施操作同期及其他控制功能;(5)对数据采集、统计运算及控制命令的发出具有优先级别的控制;(6)承上启下的通信功能,即同时高速完成与过程层及站控层的网络通信功能。必要时,上下网络接口具备双口全双工方式,以提高信息通道的冗余度,保证网络通信的可靠性。
站控层的主要任务是:(1)通过两级高速网络汇总全站的实时数据信息,不断刷新实时数据库,按时登录历史数据库;(2)按既定规约将有关数据信息送向调度或控制中心;(3)接收调度或控制中心有关控制命令并转间隔层、过程层执行;(4)具有在线可编程的全站操作闭锁控制功能;(5)具有(或备有)站内当地监控,人机联系功能,如显示、操作、打印、报警,甚至图像,声音等多媒体功能;(6)具有对间隔层、过程层诸设备的在线维护、在线组态,在线修改参数的功能;(7)具有(或备有)变电站故障自动分析和操作培训功能。
三数字化变电站自动化系统中的网络选型
网络系统是数字化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命脉,它的可靠性与信息传输的快速性决定了系统的可用性。常规变电站自动化系统中单套保护装置的信息采集与保护算法的运行一般是在同一个CPU控制下进行的,使得同步采样、A/D转换,运算、输出控制命令整个流程快速,简捷,而全数字化的系统中信息的采样、保护算法与控制命令的形成是由网络上多个CPU协同完成的,如何控制好采样的同步和保护命令的快速输出是一个复杂问题,其最基本的条件是网络的适应性,关键技术是网络通信速度的提高和合适的通信协议的制定。
如果采用通常的现场总线技术可能不能胜任数字化变电站自动化的技术要求。目前以太网(ethernet)异军突起,已经进入工业自动化过程控制领域,固化OSI七层协议,速率达到100MHz的嵌入式以太网控制与接口芯片已大量出现,数字化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两级网络全部采用100MHz以太网技术是可行的。
四数字化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发展中的主要问题
在三个层次中,数字化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研究正在自下而上逐步发展。目前研究的主要内容集中在过程层方面,诸如智能化开关设备、光电互感器、状态检测等技术与设备的研究开发。国外已有一定的成熟经验,国内的大专院校、科研院所以及有关厂家都投入了相当的人力进行开发研究,并且在某些方面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但归纳起来,目前主要存在的问题是:(1)研究开发过程中专业协作需要加强,比如智能化电器的研究至少存在机、电、光三个专业协同攻关;(2)材料器件方面的缺陷及改进;(3)试验设备、测试方法、检验标准,特别是EMC(电磁干扰与兼容)控制与试验还是薄弱环节。
关键词:110kV智能变电站;技术方案;配置
中图分类号: TM411 文献标识码: A
1引言
智能变电站是智能电网的重要基础和支撑。设备智能化、通信网络化、模型和通信协议统一化以及运行管理自动化是智能变电站的基本特征。本文研究的技术方案是以国家电网公司的《智能变电站技术导则》、《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技术规范》、《IEC 61850工程应用模型》等标准为设计依据。根据智能电网功能需求、结合通用设计和“两型一化”标准化建设成果,以信息交互数字化、通信平台网络化和信息共享标准化为基础,严格遵循安全可靠、技术先进、资源节约、造价低廉的原则,实现信息化、自动化、互动化的智能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本文以某110KV变电站实际工程为模型研究智能变电站的系统配置方案,该变电站总体工程概况如下:
主变:两卷变,本期2台。
电气主接线:110kV户内GIS布置,内桥接线;10kV单母分段接线,开关柜安装。
110kV进线3回,PT间隔2个,分段间隔1个。
10kV出线20回,电容器组4台,所用变2台。
2整体技术方案
站控层与间隔层保护测控等设备采用通信协议;间隔层与过程层合并单元通讯规约采用 通信协议;间隔层与过程层智能终端采用GOOSE通信协议。站控层设备、 线路、内桥及主变间隔保护和过程层设备采用 对时, 间隔层常规保护设备采用 码对时。
过程层与站控层的独立组网:站控层主要采用双星型100MB电以太网,各小室间交换机通过光纤进行级联;过程层采用单星型光以太网来传输 信息。
信息的传输模式:保护装置的跳合闸 信号采用光纤点对点方式直接接入就地智能终端;测控装置的开出信息、逻辑互锁信息、断路器机构位置和告警信息以及保护间的闭锁,启动失灵通过GOOSE网络进行传输。
采样值信息传输模式:保护、计量等设备与合并单元均采用点对点的光纤直接连接模式。变压器的非电量保护采用电缆直接跳闸。
变电站层按照IEC 61850通信规范进行系统建模和信息传输,采用100M电以太网,变电站内各个小室之间的站控层交换机通过光纤进行连接,采用双星型结构级联。继电保护信息子站系统与监控系统共网传输,不再独立配置传输网络。
3间隔层设备配置方案
本小节主要阐述保护、测控、计量设备的配置方案,智能变电站使保护测控装置的信息采集和输出产生了质的变化,为了保证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装置满足可靠性、选择性、速动性、灵敏性的要求,以及参照《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应用基本技术原则及具体实施方案》的最新要求。
(1)主变间隔
1)2台主变各配置1套主变差动、后备保护测控一体化装置实现差动及后备保护功能;主变高低压2侧配置数字化电度表。
2)主变保护、测控装置具备2个 以太网通讯接口与站控层系统通讯。
3)主变保护至少具备5个过程层光纤接口。
4)保护跳闸采用光纤点对点直跳方式,装置通过光纤分别接入 侧和侧智能设备终端,装置提供一个 网口接入过程层网络交换机,本体智能终端通过网络与保护装置通信。
5)主变保护装置通过光纤采用点对点方式接入主变各侧合并单元进行采样,并遵循标准。
6)数字化电度表至少提供1个光纤接口用于点对点方式接入主变各侧合并单元9-2采样值。
(2)110kV线路
1)每条110线路配置1台线路测控装置,配置1台数字化电度表。
2)测控装置具备2个MMS以太网通讯接口与站控层系统通讯。
3)测控装置采样通信遵循IEC 61850-9-2标准。
4) 数字化电度表至少提供1个光纤接口,采用点对点方式接入合并单元9-2采样值。
(3)10kV保护
10kV线路、电容器配置常规保护测控装置,装置集成保护、测控、开入开出、常规模拟量接入功能,装置采用IEC61850规约通过站控层网络与站控层设备通信。间隔配置接入常规模拟量的电度表,保护装置组屏安装于开关柜。
(4)备自投保护
1)采用网络分布式方式实现站内备自投功能。不设置独立备自投装置,其功能分布于桥保护装置及相应进线间隔的装置中。
2)进线自投:2条进线判断本进线的有压无压、有流无流信息,将判断结果以GOOSE信息传送给桥保护装置,由桥保护进行综合逻辑判断,并发出GOOSE执行命令到线路间隔的智能终端实现断路器跳合。
3)10kV分段自投:主变低压侧保护装置判断本进线的有压无压、有流无流信息,将判断结果以GOOSE信息传送给分段保护装置,由分段装置进行综合逻辑判断后实现自投。
4过程层设备配置方案
本节主要阐述过程层智能终端、合并单元的配置方案和布置方式,为了保证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实时性的原则,本方案遵循下面的几项原则:1)合并单元采样值采取点对点的方式输出和 通信协议;2)主变压器智能终端通过点对点的方式接收间隔保护装置的跳闸命令,以此来实现跳闸功能;与此同时,还提供光纤网络接口接入过程层网络,可以为间隔层设备提供机构的准确位置及预警信息,并接收测控装置的控制命令。3)安装方式,合并单元采用就地安装。
(1)110kV配置方案
1)110kV线路、内桥间隔的电子式互感器为单采集线圈,因此配置1套合并单元完成数据采集。
2)110kV主变侧断路器为三相操作结构,跳闸线圈为单套。每个间隔断路器配置1套三相操作机构的智能终端,每套智能终端同时具备网络和点对点传输GOOSE信息的光纤接口。
(2)10kV分段间隔配置方案
考虑到主变保护动作需跳10kV分段开关的情况,10kV分段间隔需配置分段智能终端,并配置一台采集器,将10kV分段间隔常规互感器输出的模拟量就地转化为数字量输出,分段智能终端通过主变GOOSE间隔交换机接入主变保护装置。
(3)主变本体配置方案
主变的本体采用电缆直跳各侧断路器的方式跳闸。主变压器配置有具有非电量保护功能的本体智能终端,同时还可以采集主变档位、温度和遥调控制。本体智能终端单配置提供1个 接入主变保护。
(4)过程层 网络交换机配置方案
1)110kV 线路及内桥间隔配置1台16口过程层交换机;
2)2台主变各配置一台8光口的过程层 网络交换机;
3)站控层交换机和过程层交换机均需支持1588对时。
主变间隔交换机接线如下图所示:
站控层设备、110KV线路、内桥以及主变间隔层保护和过程层设备采用IEC61588对时;10KV间隔常规保护设备采用IRIG-B码对时。
5结束语
IEC61850是智能变电站的技术标准,本文讨论的110KV智能变电站技术完全遵循该标准。本文主要包括主站系统配置方案、间隔层设备配置方案、过程层设备配置方案以及对时系统方案。本文的研究可为变电站智能化改造以智能变电站的运行维护提供理论基础。
参考文献
[1] 高翔. 数字化变电站应用技术[M]. 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8
关键词:变电站;故障诊断;定位技术
引言
现阶段,智能变电站可以实现信息采集、信息测量、信息检测等功能,同时具备一定程度的故障诊断能力。研究得知,传统诊断方式仅限于单装置设备的自我检测,局限性较大,主要表现如下:一是诊断单装置设备的故障,不能发现故障的根本原因,只能发现直接原因;二是没有集中统一的故障诊断接口和平台,使得诊断信息不能集中输出;三是故障诊断不具有系统性,是相对独立和局部的。因此,为确保智能变电站的稳定运行,要研究智能变电站的故障诊断及定位技术,及时诊断和快速精准定位,尽最大可能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
1智能变电站故障诊断系统设计
智能变电站的故障诊断系统,主要分为三大部分:数据采集、数据分析和诊断数据结果的输出,其故障诊断技术架构,如图1所示。智能变电站的故障诊断的基础是数据采集,采集数据包括:装置设备信息、网络设备的日志、变电站内网络协议报文、信息管理库、网络管理协议等,捕获和过滤筛选网络数据、统一搜集网络设备日志,对这些信息数据进行规范化处理和分析,最后得出数据分析结果,为故障诊断提供更加有效的数据支持[1]。智能变电站的故障诊断的核心是数据的分析和诊断,变电站可以经过过程层的网络连接过程层和设备层的装置设备,在经过TCP/IP协议连接站控层和间隔层的装置设备。通过主动报文探测、网络协议自动化分析等技术,对变电站运行故障进行诊断分析。此外,数据诊断结果的输出,就是通过人机接口,将变电器运行故障信息进行可视化显示。
2智能变电站故障诊断关键技术
(1)数据采集技术智能变电站内的所有设备装置的配置信息、设备日志、网络协议报文等数据信息的采集,则需要故障诊断系统来完成,利用对网络数据信息的获取和过滤、集中统一收集和规范化的处理设备的网络日志和SNMP协议分析处理技术,从而得到较为基础的分析数据[2]。
(2)变电站网络协议分析技术依据ICE61850的标准分层框架,变电站的结构有多种分层。从逻辑层次角度讲,变电站连接变电层和间隔层设备的工具是变电层网络,变电站连接间隔层和过程层设备的工具是过程层网络,主要包括:SMV网络和GOOSE网络。有两类非常重要的信息通过过程层网络进行传输,分别为:GOOSE报文和SMV采样值报文。GOOSE报文可以对开关量进行上传,也可以下行分合闸的控制量;SMV采样值报文可以上传电流、电压交流量的采样值,所以,网络协议分析主要是分析规范报文、SMV报文、制造报文、GOOSE报文。
(3)变电站主动探测技术变电站主动探测技术主要包含:Internet控制报文协议(ICMP)包探测、站内报文测试、网络设备日志分析。ICMP包探测即是指ICMP探测报文主动被诊断系统发出,接下来分析设备的响应报文,然后对网络装置的状态进行判断。站内报文测试就是对智能变电站中的各种报文进行模拟,然后使用网络报文发射器,将测试报文发送至变电站网络,根据测试分析结果,对物理链路的连接问题、网络系统的性能问题及网络装置的配置问题进行合理的判断[3]。网络设备日志分析主要分为4个过程,分别为:日志采集、日志过滤、日志格式转换、日志解析与告警。
(4)基于SNMP的网络故障诊断技术基于SNMP的网络故障诊断技术主要由基于SNMPTrap的报文解析技术、基于SNMP的网络拓扑发现的故障分析技术和基于SNMP轮询的异常检测技术等构成。SNMP轮询就是指利用GetNextRequest,GetRequest等定时读取、捕获和被管理对象故障管理有关的当前值,同时将当前值与阀值库中设定的阀值进行对比,如果当前值超过界限时,则发出报警信号。SNMPTrap解析是指系统对Trap数据包进行接收、解析,然后获得系统开机和重启、通信链路失败并恢复正常状态、端口流量等诊断信息,有助于寻找故障原因。网络拓扑发现即是寻找网络节点并发现网络节点之间的连接关系,所谓节点就是网络中的物理装置和设备,例如:交换机、主机、路由器等,节点关系就是指网络设备之间是使用哪个接口进行连接[4]。
3智能变电站故障定位技术评价
首先,变电站的逻辑接口模型和功能层可以与变电站的拓扑结构进行有机结合,为智能变电站的故障定位技术提供链路路径[5];其次,变电站监控系统与IED信息模型和信息交相服务的模型进行结合,可有效提高智能变电站的故障定位技术保障和监控网络状态的能力;最后,通过VLAN等网络技术的应用,可进行网络组态和流程化的管理,确保对网络状况、网络路径进行实时的监视,进而实现定位网络故障,迅速寻找故障目标[6]。研究得知,智能变电站故障不是独立存在,它具有较强的关联性,如果某一台装置设备发生故障,有可能会引起与它关联装置设备的连锁失效。倘若数据的分析和诊断确定出故障,同时在其他故障区域会同时出现报警提示,因此,对变电站检修管理工作带来较大影响[7]。运用变电站故障定位技术,可有效提高故障类别的判断,故障位置定位及成因分析,通过智能化技术手段,实现变电站运行状态的科学管理,从而提高变电站检修效率和工作质量。
4结论
综上所述,本文对智能变电站的故障诊断及定位技术进行研究,提出变电站状态监测的可靠方法;充分考虑到过程层的连接关系,有效评估智能变电站的故障风险;研究得知,良好的组态接口信息和接口位置,能够快速精准的定位智能变电站的故障。在变电站故障检修过程中,具有显著效果,同时为智能变电站的故障分析和风险预警,提供有利的技术依据。
参考文献
[1]许伟国,张亮,金乃正.智能变电站网络通信状态监测与故障分析[J].浙江电力,2012(04).
[3]伊洋,胡苏凯等.智能变电站SCD文件二维校验码校验方法研究[J].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15,43(2).
[4]辛建波,廖志伟.基于Multi-agents的智能变电站警报处理及故障诊断系统[J].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11(16).
[5]王浩中,张英梅,汪文全,马振国,杨博,刘利青.基于多链路透明协议技术的智能变电站过程层组网研究[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5(09).
[6]陈浙.智能变电站过程层故障快速诊断与定位关键技术设计与研究[D].山东大学,2015.
关键词:变电站;屋面防水;施工技术
1 引言
在变电站的建筑工程中,许多投资方以及建设方对屋面防水的重要性存在着认识不足等一系列问题。用于肪水方面的投资总是一再缩减,我国防水工程造价在建筑工程总造价中的比例还不到l%,而欧美发达国家占建筑工程总造价的5%~lO%。据有关资料统计,我国某城市变电站的屋面渗漏率竟高达30%,而世界先进国家的此项比例只有2%,法国的渗漏宰只有千分之几,由此看来,我国的防渗漏技术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还存在很大的差距。我国每年用于维修的费用达几十亿。房屋渗漏已成为建筑工程的通病。单凭屡漏屡修就要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甚至危及到建筑物和人们的安全。
变电站是输、变、配电网络中的一个环节。在电力系统网络中起着变压、分流等重要作用。变电站在电力网络中的重要地位引出其工程质量的高度要求。然而,变电站建设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假如某个变电站出了问题,除了对其本身供电的区域造成停电外,还会影响到与其连接的其他变电站甚至整个网络造,这么说来。要求在电力系统中供电可靠率要在99%以上的条件并不足为奇。变电站工程质量控制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变电站投运以后的经济性、安全性和供电可靠性。科学、有效的进行变电站的建设。不仅可以提高变电站的建设质量,还可以降低成本,提高企业的资金利用率。
总而言之,屋面防水工程质量直接关系到变电站的性能。如何制定有效的防水措施,彻底治理渗漏,保证房屋建筑的性能,已成为变电站建筑头等重要的大事。
2 屋面漏水原因分析
建筑屋面是经受雨水最直接、受水面积最大、最易积水的部位,坡屋面因坡度大而不易积水,相对而言渗漏比例较小,钢筋混凝土平屋面虽然结构简单实用,但存在许多渗漏隐患。要做好屋面防水首先须查清屋面渗漏的原因,才能对症下药。下面,本论文着重针对混凝土平屋面的几个主要渗水原因进行理论分析和实践调查,对如何做好变电站的屋面防水进行研究和探讨。
屋面防水出现渗漏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经调查研究,笔者认为引起建筑屋面渗漏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四种:
(1)平屋面坡度较小,若排水设计不当,如遇大雨,屋面极易排水不畅造成表面局部积水,久之引起防水层损坏而渗漏;
(2)屋面构造节点较多,封闭不严的可能性增大,如处理不当.常在这些部位发生渗漏
(3)一些防水材料经过风吹日晒雨淋,易于老化变形,从而失去了防水作用,缩短了防水层的使用寿命;
(4)因为混凝土屋面在空气中,常年经受夏天阳光的暴晒,冬春雨雪的侵蚀,使混凝土结构层产生因温度应力引起的变形,极易导致防水层产生裂缝而引起渗漏;要做好屋面防水工作,应重点针对以上漏水原因,制定出合理的防水措施。
3 屋面防水的施工技术对策
3.1 材料要求
铺设防水卷材的基层必须干净、干燥。防水卷材的铺设方法有空铺法、点粘法、条粘法、机械固定法等。施工工艺主要有冷粘法、热粘法、热熔法及自粘法等。防水卷材的铺设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卷材铺贴方向。屋面坡度小于3%时,卷材宜平行屋脊铺贴;屋面坡度在3%~15%时,卷材可平行或垂直屋脊铺贴:屋面坡度大于15%或屋面受振动时,沥青防水卷材应垂直屋脊铺贴,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和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可平行或垂直屋脊铺贴;上下层卷材不得相互垂直铺贴。
(2)细部构造复杂部位处理。对水落口、天沟、檐沟、伸出屋面的管道、阴阳角等部位,在大面积铺贴卷材前,必须作附加防水层,进行增强处理。当采用聚氨酯涂膜作附加层时可将聚氨酯防水涂料的甲料、乙料按重量1:1.5的比例配合,搅拌均匀,再进行均匀刮涂。刮涂的宽度以距中心200mm以上为宜。一般须刮涂2~3遍,涂膜总厚度以1.5mm~2mm为宜,待涂膜完全固化后方可铺贴卷材。
(3)铺贴卷材
1)屋面铺贴卷材时,应平行屋脊从檐口处往上铺贴,注意双向流水坡度卷材的搭接要顺流水方向;长边及端头的搭接宽度空铺、点粘、条粘时均为100mm,满贴法时为80mm且端头接槎要错开250mm。
2)根据卷材配置的部位,从流水坡度的下坡开始,弹出标准线,并使卷材的长向与流水坡方向垂直。
(4)排气、压实。每当铺完一卷卷材后,应立即用干净松软的长把滚刷从卷材的一端开始,朝横方向顺序用力滚压一遍,以彻底排除卷材与基层之间的空气,使其黏结牢固。排除空气后,平面部位可用外包橡胶的长300mm、重30kg的铁辊滚压,使卷材与基层黏结牢固。垂直部位可在排除空气后用手持压辊滚压贴牢。
3.2 一般技术要求
(1)施工前的技术准备工作。变电站屋面工程施工前,施工单位应组织技术管理人员会审屋面工程图纸,掌握施工图中的细部构造及有关技术要求并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编制屋面工程的施工方案或技术措施。这样避免施工后留下缺陷,造成返工,同时工程依据施工组织有计划地展开施工,防止工作遗漏、错乱、颠倒影响工程质量。
(2)对变电站施工人员及施工程序的要求。变电站屋面工程的防水必须由防水专业队伍或防水工施工,严禁没有资质等级证书的单位和非防水专业队伍或非防水工进行屋面工程的防水施工,建设单位或监理公司应认真地检查施工人员的上岗证。施工中施工单位应按施工工序、层次进行质量的自检、自查、自纠并且做好施工记录,监理单位做好每步工序的验收工作,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层次的作业。
(3)对变电站屋面设计的要求
1)增加变电站建筑屋面防水工程设计篇,坚持屋面防水设计等级,遵循防排结合、柔刚结合的设计原则,保证采用标准与节点设计结合的做法;
2)刚性防水不得用于有高温或震动的建筑,也不适用于基础有较大沉降的建筑;
3)当采用防水新工艺、新材料没有国家标准时,应报请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组织论证,当确认能保证实施操作、能达到防水质量要求时,方可应用于工程;
4)建立防水工程设计机制,做好防水工程的设计交底工作。
3.3 施工过程质量控制措施
施工阶段是形成变电站项目实体的最后过程,也是决定最终变电站质量的关键阶段。施工中应采取的哪些主要技术措施呢?
主要措施有: (1)应对屋面板的负弯矩筋等处的配筋实施加固; (2)屋顶坡度要在保证施工质量的前提下,可作适当的坡度调整,以增强防渗漏功能; (3)预埋线管处容易产生裂缝,尤其在多根线管集中的地方;(4)采取混凝土保温保湿的养护技术来控制产生裂缝的几率。
一般平屋面的排水坡度为2~3%,当坡度为2%时,宜选用材料找坡;当坡度为3%时,宜选用结构找坡。天沟、檐沟的纵向坡度不应小于l%,沟底落差不得超过200mm。水落口周围
直径500mm范围内坡度不应小于5%,水落管径不应小于75mm。一根水落管的屋面最大汇水面积宜小于200m2。当用预制钢筋混凝土空心板时,盖屋面板用0号砂浆坐浆,应用C20的细石混凝土认真灌缝,并且灌缝的混凝土应掺微膨胀剂,每条缝均做两次灌密实,当屋面板缝宽大于40mm时,缝内必须设置构造钢筋,板端穴缝隙应进行密封处理,初凝后,养护7d。放水检查有无渗漏现象,如发现渗漏应用1:2砂浆补实。防水层及找平层施工前应严格检查基层质量,保证将基层表面的灰尘等杂物清理干净,并用水泥素浆涂刷,加强其与基层的黏结能力。
2017年上半年电气专业技术人员工作总结【1】
本人95年7月毕业于*****,所学专业为电力系统及自动化。后分配至文秘部落,96年8月取得助理工程师资格。几年来在身边师傅同事及领导的帮助下做了一些专业技术工作,现做如下介绍:
一、继电保护定值整定工作(10kV及以下)
96年9月至97年担负分公司10kV配电线路(含电容器)、10kV用户站继电保护定值整定工作,由于分公司原来没有整定人员,但自从开展工作以来建立了继电保护整定档案资料,如系统阻抗表、分线路阻抗图、系统站定值单汇总(分线路)用户站定值单汇总(分线路),并将定值单用微机打印以规范管理,还包括各重新整定定值的计算依据和计算过程,形成较为完善的定值整定计算的管理资料。近两年时间内完成新建贯庄35kV变电站出线定值整定工作和审核工作。未出现误整定现象,且通过对系统短路容量的计算为配电线路开关等设备的选择提供了依据。97年底由于机构设置变化,指导初级技术人员开展定值整定工作并顺利完成工作交接。
二、线损专业管理工作
96年至98年9月,作为分公司线损专责人主要开展了以下工作:完成了线损统计计算的微机化工作,应用线损计算统计程序输入表码,自动生成线损报表,并对母线平衡加以分析,主持完成理论线损计算工作,利用理论线损计算程序,准备线损参数图,编制线损拓补网络节点,输入微机,完成35kV、10kV线路理论线损计算工作,为线损分析、降损技术措施的采用提供了理论依据,编制九五降损规划,96-98各年度降损实施计划,月度、季度、年度的线损分析,积极采取技术措施降低线损,完成贯庄、大毕庄等35kV站10kV电容器投入工作,完成迂回线路、过负荷、供电半径大、小导线等线路的切改、改造工作,98年关于无功降损节电的论文获市电力企协论文三等奖,荣获市电力公司线损管理工作第二名。参与华北电力集团在天津市电力公司试点,733#线路降损示范工程的改造工作并撰写论文。
三、电网规划的编制工作
98年3月至98年11月,作为专业负责人,参与编制《东丽区1998-2xxx年电网发展规划及20xx年远景设想》工作,该规划涉及如下内容:电网规划编制原则、东丽区概况、东丽区经济发展论述、电网现状、电网存在问题、依据经济发展状况负荷预测、35kV及以上电网发展规划、10kV配网规划、投资估算、预期社会经济效益、20xx年远景设想等几大部分。为电网的建设与改造提供了依据,较好地指导了电网的建设与改造工作,并将规划利用微机制成演示片加以演示,获得了市电力公司专业部室的好评。
四、电网建设与改造工作
96年3月至现在参加了军粮城、驯海路35kV变电站主变增容工作,军粮城、驯海路、小马场更换10kV真空开关工作,参加了贯庄35kV变电站(96年底送电)、东丽湖35kV变电站(98年12月送电)、小马场35kV变电站(99年11月送电),易地新建工作,新建大毕庄35kV变电站(99年12月送电、20xx年4月带负荷)、先锋路35kV变电站(20xx年8月送电)。目前作为专业负责开展么六桥110kV变电站全过程建设工作,参加了厂化线等5条35kV线路大修改造工作,主持了农网10kV线路改造工程,在工作中逐步熟悉设备和工作程序,完成工程项目的立项、编制变电站建设及输电线路改造的可行性报告,参与变电站委托设计,参加设计审核工作,参加工程质量验收及资料整理工作,制定工程网络计划图,工程流程图,所有建设改造工程均质量合格,提高了供电能力,满足经济运行的需要,降低线损,提高供电可靠性和电能质量,满足了经济发展对电力的要求,取得了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五、专业运行管理
参加制定专业管理制度,包括内容是:供电设备检修管理制度;技改、大修工程管理办法;
固定资产管理办法实施细则;供电设备缺陷管理制度;运行分析制度;外委工程管理规定;生产例会制度;线路和变电站检修检查制度;技术进步管理及奖励办法;科技进步及合理化建议管理制度;计算机管理办法、计算机系统操作规程。技术监督管理与考核实施细则;主持制定供电营业所配电管理基本制度汇编。参加制定生产管理标准,内容是:电压和无功管理标准;线损管理标准;经济活动分析管理标准;设备全过程管理标准;主持制定专业管理责任制:线路运行专业工作管理网及各级人员责任制;变压器专业工作管理网及各级人员责任制;防污闪工作管理责任制;防雷工作管理责任制;电缆运行专业工作管理网及各级人员责任制;变压器反措实施细则。主持制定工程建设项目法人(经理)负责制实施细则及管理办法;城乡电网改造工程招投标管理办法(试行);城乡电网改造工程质量管理暂行办法等。
积极开展季节性工作,安排布置年度的重要节日保电工作、重大政治活动保电安排、防汛渡夏工作,各季节反污工作安排。这些工作的开展,有力地促进了电网安全稳定运行。
六、科技管理工作
96年至今,在工作中尽可能采用计算机应用于管理工作之中,提高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一是应用固定资产统计应用程序,完成全局固定资产输机工作,完成固定资产的新增、变更、报废、计提折旧等项工作。二是应用天津市技改统计程序完成技术改造(含重措、一般技措项目)的统计分析工作。三是作为专业负责完成分公司地理信息系统的开发应用工作,组织完成配电线路参数、运行数据的录入工作,形成线路数据库,并用AUTOCAD绘制分公司地理图,在地理图上标注线路的实际走向,所有线路参数信息都能够在地理图上的线路上查询的出,该项成果获天津市电力公司科技进步三等奖。五是完成配电线路加装自动重合器(112#线路)试点工作,形成故障的自动判断障离,提高了供电可靠性,为配电线路自动化进行了有益尝试。四是20xx年9月主持完成分公司WEB网页浏览工作,制定分公司十五科技规划及年度科技计划,制定科技管理办法,发挥了青年科技人员应发挥的作用。
另外,在96年7月至98年3月间利用定额进行分公司业扩工程、城网改造工程的电气施工预算的编制审核工作。
总之,在这几年来的专业技术工作中,自己利用所学的专业技术知识在生产实践中做了一些实际工作,具备了一定的技术工作能力,但是仍存在着一些不足,在今后的工作中,自己要加强学习、克服缺点,力争自己专业技术水平能够不断提高。
2017年上半年电气专业技术人员工作总结【2】
一 现场管理工作
1现场电气设备的运行状况对于安全生产及正常生产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我厂已正常生产四年多。设备已逐渐进入故障多发期。例如:我厂的电气设备很大一部分露天作业,工作环境恶劣。设备现场控制箱锈蚀严重,影响正常使用。于是经车间领导批准更换现场控制箱。由于这些控制箱规格型号多种多样,决定自行配置控制箱。车间员工对新控制箱元器件性能充分了解后,再装件配线,保证接线正确。
在现场安装过程中,克服时间紧,原接线标识不清晰,在不影响生产的前提下前后共更换了24台现场控制箱。并且在施工过程中,发现并解决了前期在安装中存在的历史遗留问题。现在,这些控制箱早已投入使用,反应良好。在生产中未在出现因控制箱导致的电气故障。得到了厂领导的首肯和赞扬。
2由于本厂电气设备型号繁多,且遍及全厂各个车间,点多面广。在使用和操作过程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我们电气车间为避免问题的发生,制定了严格的巡检制度。每日巡检落实到人。这样,就能使车间人员对设备的运行情况了如指掌。
在设备检修时,能够对有问题的设备重点处理。这样,不仅能够节约检修时间,而且能够确保检修质量。今年7月12号夜班,我车间员工在正常巡检过程中,发现一吸酸循环泵电机冷却风机停转,导致主电机温度异常温升。于是迅速排查处理了故障后,冷却风机正常运转。主电机温度下降至正常范围。避免了严重故障的发生。
二加强员工素质教育,提高技术能力
为了不断提高员工的素质,能够解决现场出现的各种各样的问题,车间在正常生产过程中,给员工提供各种机会来提高技术能力。例如,我公司在今年以来,新上了试剂酸第四套生产线,大炉链破,原料车间二次水,软水房热水回收等数个新设备。新设备的电气部分安装和设计均由我车间员工自主作业完成。这样,即完成了公司交给的施工任务,又提高了员工的业务素质。使员工处理问题的能力大大提高。
三抓安全管理工作
我车间对每位员工经常进行必要的安全教育,认真学习厂下发的安全文件。保证每个员工在思想上重视安全,做到安全。
警钟长鸣。认真落实安全责任制度,人人明白自己的安全责任,使大家在安全生产中自觉自愿的按章操作,保证本车间在安全生产中的稳定性。
四 电气车间管理维护方面存在的问题
1 因电气车间负责全厂用电,所以各个车间正常用电接线都必须通过电气车间批准并办理许可证后,才可正常工作。但由于电气车间人员少,工作任务重。有时出现先接线后办许可证,甚至有时发生未办许可证的事情发生。
2电气车间管理台账还需进一步细化。
[论文摘要]当前电气电路与变电站运行引发的火灾事故较多,特别是高层建筑和大型厂房电气火灾较为突出。随着近几年技术的发展,变电站消防报警和灭火救援中信息化程度已提高。依据目前变电站的信息化情况和消防部门的信息化建设情况,探讨如何发挥变电站消防联动的信息化应用,对类似单位的消防联动信息化建设和应用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一、前言
随着电网改造建设,市区变电站的建设数量呈上升趋势。为了节省用地、减少建筑面积、控制工程造价和与城建规划相协调,许多变电站都设计为综合自动化无人值班变电站,采用全户内或半户内布置方案。在此种情况下,消防系统的正常运行对于变电站的安全生产显得更为重要。对于变电站的消防,要采取一定的技术措施,贯彻执行“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消防工作方针,满足一旦火灾发生时能够及时报警和有效防范的要求。然而,现代消防报警和灭火救援有两个重要武器,一是靠信息,二是靠装备。虽然装备是基础,决定了技术与战术;但信息为先导,决定了最终结果。无人值班变电站需要实现消防报警系统自动化、信息化,同时提高消防部门指挥控制的信息化水平、作战方法的信息化程度,对于确保无人值班变电站消防报警和灭火救援,有着重要的作用。
二、消防报警系统在变电站的信息化应用
目前无人值班变电站的报警系统由探测系统和联动控制系统组成。
而探测系统则由烟感探测器、温感探测器、烟温复合式探测器、可燃气体探测器、红外对射探测器、感温电缆、信号输入模块、手动报警按钮等组成。针对不同的保护区域设置不同的探测器,实现对不同类型的火灾探测。
联动控制则是由采集探测系统的火灾报警信号,发出火灾声光信号,在满足灭火条件情况下,自动启动或手动启动相关的灭火设备,关闭相应的防火阀,切断非消防电源。
近几年随着变电站的消防系统技术的发展,变电站内消防系统可以实现全自动化采集全变电站内的建筑物和电气设备的火灾信号,并根据火灾情况启动相关的灭火设备,自动关闭相关的防火阀,开启电缆隧道的通风系统,驱动警铃或声光报警器,发出火警信号,同时可以根据要求将火灾信号上传到中心变电站或电力局调度中心。
变电站的消防系统信息化应用提高主要体现在:
1.采集变电站内建筑物和电气设备的火灾信号已数字信息化;
2.相关消防设备的启动和关闭操作已自动化;
3.消防设备的运行状态和设备故障自检已信息化;
4.变电站内所有消防信息的远方传送和远方控制自动化;
5.电力局调度中心火灾报警信号与消防部门信息互联互动。
三、遥视系统在变电站消防的应用
近年来,随着变电站的综合自动化技术也不断进步。对于变电站,遥视系统已逐步成为为无人值班变电站新增的而且是一个十分必要的自动化项目,是其他自动化手段不可替代的。特别是要防范火灾、爆炸、泄露、失窃以及恶意破坏等,对安全生产构成极大威胁的情况加以监视。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和数字视频通讯技术的发展,为无人值班变电站实现远程图像监控(俗称“遥视”)系统提供了技术支撑。该系统为电网管理人员长上一只“千里眼”,使原有四遥不涉及的变电站环境(如防盗、防火、防爆、防渍、防水汽泄漏等)监控内容尽收眼底。
变电站遥视系统的主要功能分为两大功能:
1.安全防范功能
保障变电站空间范围内的建筑、设备的安全,及时发现火警、盗警,并启动报警装置。
(1)在围墙四周、大门等处安装摄像头、红外线对射探头,监视盗贼非法闯入。
(2)在建筑物门窗安装报警探头,如门磁、红外、玻璃破碎探测器。
(3)重点部位摄像机的安装,起到24小时不间断视频监控,可报警。
(4)在高压室和主控室等地点装设一批烟感或温感探头。当探头感测到烟雾、高温时,就会向后台发出告警信息,同时连动切换摄像机画面,并记录下当时现场的情况。
(5)灯光及智能化设备的控制,为使工业电视监视系统在晚上仍能发挥作用,变电站的灯光应具有定时开关或远方控制的功能;而一些智能化的设备,如探头、门禁等也可做到远方控制。
2.监视功能
保障变电站设备的正常运行,对事故报警的自动录像,突发事件与主站的声像通信。
(1)通过摄像机、灯光联动,监视主变压器、断路器、电压互感器、电流互感器、高压室开关、主控室的电源盘及控制盘盘面等重要设备,监视场地和高压配电设备的运行状态,实现对一二次设备及其运行情况的监视,如主变压器、开关是否有外部损伤,主变压器油位及控制盘上的表头、灯光信号是否正常等。
(2)对重要节点、接头进行自动温度监测非常重要,防止电力设备过热。
(3)通过图像监视结合远程和本地人员操作经验的优势,避免误操作。
(4)操作隔离开关位置的视频监视。
(5)配合其他系统(如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等)的工作。
根据目前变电站遥视系统的功能,遥视系统能跟变电站的消防系统结合应用,提高消防的信息化程度。变电站的图像系统可以监控如下设备:烟感报警器、主要易燃易爆设备、主要场地。而远程图像监控系统可以远方巡视、远方核查、安防报警,提高了变电站的防盗、防火能力。使运行人员和相关领导能及时准确地了解无人值班变电站的现场情况,对重点区域进行全方位的防盗防火预警。在消防救火过程中,若图像信息能快速传到消防指挥部门,对消防救火作战能力将提升到一个较高水平。
四、消防部门信息系统在变电站的应用
在高度信息化时代,灭火救援的信息仅靠单一的语音传输,远远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随着社会信息化加强,在灭火救援中对信息的依赖程度日益提高,集中信息是夺取火场信息优势的前提,而信息优势则是决定成败的主导因素。消防部门应依据科技发展建设如下信息系统:
1.高空瞭望系统
可采用全天候、多点监控,对起火地点准确定位,并将燃烧的情况实施图像传输,远距离实施“外部观察”。
2.自动报警系统
利用先进GPS系统,感烟或感温报警,通过图像传输,查找起火部位及火势蔓延的途径,远距离实施“内部侦察”。
3.消防控制室
与消防指挥中心联动,一旦发生火灾,通过语言、图像传输,将内部着火情况,准确反馈至指挥中心,完成远距离的“内部侦察”。
4.适时监控报警电话
现代通讯设备发展迅速,一处起火,多机报警,指挥中心与报警电话保持联络,询问情况,进行梳理、归纳,初步完成未到现场的“询问知情人”。
5.远程监控、GPS途中监控、交通道口监控系统
适时掌握部队闻警出动、途中行驶和到场情况。
建立综合信息系统离不开新兴技术的利用与开发,将现有的作战形式与先进的综合信息系统结合起来,完成协同信息化作战行动,需要信息平台支撑,从实战的需要出发,按照灭火战斗行动要求,开发和研制灭火救援应用性软件。
1.灭火救援力量调集系统
按照辖区主管中队、属地支队、周边邻近地区、跨地区四个层次,按照接警出动、出动途中、主管中队到场、增援力量到场、成立火场指挥部的顺序。自动生成调集方案,使各级指挥员均能掌握可调集力量的情况,为各级指挥员的指挥战斗提供了信息平台。
2.电子化道路水源管理系统
为平时执勤救灾提供了快捷、方便的途径,特别是在跨区域作战时,能显示整个辖区的道路水源,为灭火作战提供了第一手资料。利用多维模糊搜索引擎,查询方法简便快捷,能快速准确地查询某个区域内重点单位及相关标志物周围的道路水源情况。
3.火场文书记录系统
是实现火场自动化指挥的主要工具之一,可以详细记录扑救现场的情况,便于实施快速现场记录,具有轻便、快捷、详细的特点,从接警出动开始到返回营区结束,以时间为顺序,详细记录报警时间、到场时间、采取的措施以及领导到场的命令、指示和火场变化的情况。
4.电子沙盘系统
可以使消防官兵在未到现场的情况下,熟悉重点单位情况,进行排兵布阵。先进的三维仿真技术,使网上训练和远程指挥有了可能,为模拟训练系统提供了显示接口。
而消防部门的信息系统是否能应用于变电站或其他单位,主要是信息传输。信息传输应实现综合信息利用的桥梁和纽带,按照"有利信息快速流动和有效控制利用"的原则,在有线、无线语言传输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有线、无线、网络和远程图像传输的功能,在广阔火场空间上形成纵横交织的信息网,对提高灭火救援的成功率将产生巨大的影响。
主要方式有:
1.有线电话
(1)接警:获取火场第一信息;
(2)固定终线:执勤中队接受出动命令的工具,标明着火单位和周围道路水源情况;
(3)图像:适时监控执勤中队闻警出动、途中行驶和到场情况。
2.无线移动电话
(1)从火场不同的方位获取火场信息。
(2)电台(手持台、车载台):利用三级组网的形式,沟通中队与各战斗车辆、指挥中心与中队的语音联络,必要时指挥中心可直接与战斗车辆联络。
(3)图像(微波、无线网桥、转播卫星车):迅速、适时将火场图像传输至指挥中心。
3.网络
利用PDA,通过网络适时地发送短信、传真和图片。
消防指挥中心与报警单位的信息系统存在重复建设的现象,若能联动信息化,不仅能提高防火救火水平,也节省了不必要的投资。
【关键词】城市总体规划;负荷预测配;电网规划;变电站规划
1.引言
中压配电网的规划建设,直接面对着城市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对电力供应的需求。如何为城市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提供优质可靠的电力供应,是城市中低压配电网规划所要解决的主要任务。
2.城市中压配电网规划的依据
城市电网是市政建设的重要基础设施之一,应纳入城市的总体规划之中。城市电网规划应该坚持上一级规划指导下一级规划、上一级规划以下一级规划为基础的方针。城市中低压配电网规划的主要依据应考虑以下几方面的内容:(1)上一级和配网“十一五”规划及滚动规划的结果;(2)所在城市的市政和城建部门编制的《城市发展总体规划》、以及城市统计部门编制的《统计年鉴》;(3)电力系统规划、设计和运行所应遵照和遵守的相关规程和技术导则;(4)其它与城市电网规划有关的相关资料。
3.中压配电网规划的主要内容
3.1电网现状分析
现状电网是未来网架发展的基础,规划中必须针对现状中压配电网存在的问题,给出合理的解决方案,因此有必要对现状中压配电网进行系统的分析。
城市电网现状主要包括:中压配电网线路条数,包括公网线路条数,公网线路总长度;110kV电源概况及容载比分析、变电站负载率分、变电站10kV出线间隔情况、10kV中压线长度,导线截面分析等;运行安全性分析,主要是线路接线模式、变电站间互联情况、线路负载率、配变负载率、线路负载率和配变负载率综合分析;电网转供能力即从线路“N-1”校验、变电站主变“N-1”校验、变电站全站停电校验三方面进行分析。
3.2电力负荷预测
城市中低压配电网规划的负荷需求,应与城市高压电网规划所作的负荷预测相衔接,尽量做到协调一致。现阶段在中压配电网规划都是运用小区负荷密度法进行电力负荷预测。
小区负荷密度法即指单位面积的用电负荷数(kW/km2)。首先是对该城市进行区域划分,依照自然边界、功能结构、建设规模划分大区;依据城市主干道划分中区,依据用地性质划分小区,每个小区只属于一个中区。其次,计算本地建成区或成熟大用户负荷密度,依据城市定位参考国内外同类较发达地区负荷密度,确定适合本地区特点的负荷密度指标。然后,利用指标法计算小区负荷,统计中区负荷、总负荷、计算总电量。最后,将负荷总量按不同的地块用途,分别给出电力负荷预测值。为中压主干线路的出线规模和走向提供依据。
3.3对主网规划结果的校核与建设
1)变电站供电区域的划分及分变电站电力负荷预测,依据空间负荷预测的结果,原则上可接负荷距最小的原则划分高压变电站的供电区域,同时要考虑一些地理因素的限制和行政区划上的限制因素。
2)主变容量与负荷平衡情况分析,根据负荷预测的推荐方案和高压电网的变电容量规划结果,分年度进行中低压配电网的总体电力平衡,给出变电容载比。
3)分区电力平衡分析,分年度进行中低压配电网的分区电力平衡。以校核城市高压电网规划所确定的变电站布点及其容量规模是否合理。
4)对主网变电站规划的修编建议,根据分析结果对主网变电站规划结果提出修编建议,内容主要涉及站址、容量、投运时间。
3.4城市中压配电网建设改造规划
1)根据上一级电网规划文本引用变电站规划结果,确定变电站供电区域的划分原则,将负荷分配给各变电站,分年度进行变电站的供电区域划分,给出各年度各变电站的供电区域规划图,计算各变电站的负载率。
2)根据中压配电网的技术改造原则,考虑理想化的目标网架,绘制远景年地理接线图。
3)市区的中压线路改造规划 根据中压配电网的技术改造原则,对存在问题的中压线路进行技术改造,主要包括更换电线型号和线路切改(调整负荷)等内容。
4)市区的中压配电网的新增出线规划,可利用的中压配电网出线间隔情况 分年度对原有变电站和新建变电站的出线间隔进行统计根据负荷预测的需要,分年度安排中压配电网的新增出线的条数和主干线的走线方向,给出各年各条新增出线的规划图,并进行中压出线规划汇总。
5)配变容量与台数规模估算,根据负荷预测,分年度对各中压出线所能带的配变容量与台数进行估算。
6)中压开关数估算(分段和联络开关),根据变电站的供电半径,参考已划分好的变电站供电区域: a.对架空线路上的分段和联络开关数进行估算;b.对电缆线路上的环网开关(含联络开关)数进行估算。
7)低压线路长度估算,根据低压配电网的供电半径限制,以及配变的平均容量及平均供电半径,估算低压线路的长度。
4.结论
城市中低压配的主要目的是建设结构合理,安全可靠的电网,满足负荷增长的需要。配电网规划的主要任务是对某城市进行电力负荷预测及变电站布点和配电网网架规划。电网规划与城市整体规划要相互配合,在城市整体规划下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林宇.关于中小城市电网规划的设计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年12期.
[2]蓝毓俊主编.现代城市电网规划设计与建设改造[M].中国电力出版社,20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