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9-23 04:38:3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数学质量分析,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一、试卷评阅的总体情况本学期文科类数学期末考试仍按现用全国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公共课《应用数学基础》教学,和省校下发的学要求和复习指导可依据进行命题。经过阅卷后的质量分析,全省各教学点汇总,卷面及格率达到了54%,平均分54.1分,较前学期有很大的提高,答卷还出现了不少高分的学生,这与各教学点在师生的共同努力和省校统一的教学指导和管理是分不开的。为进一步加强教学管理,总结各教学点的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现将本学期卷面考试的质量分析,发给各教学点,望各教学点以教研活动的方式,开展讨论、分析、总结教学,确保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
二、考试命题分析1、命题的基本思想和命题原则命题与教材和教学要求为依据,紧扣教材第五章平面向量;第七章空间图形;第八章直线与二次曲线的各知识点,同时注意到我省的教学实际学和学生的认识规律,注重与后继课程的教学相衔接。以各章的应知、应会的内容为重点,立足于基础概念、基本运算、基础知识和应用能力的考查。试卷整体的难易适中。2、评分原则评分总体上坚持宽严适度的原则,客观性试题是填空及单项选择,这部分试题条案是唯一的,得分统一。避免评分误差。主观性试题的评分原则是,以知识点、确题的基本思路和关键步骤为依据,分步评分,不重复扣分、最后累积得分。
三、试卷命题质量分析以平面向量、直线与二次线为重点,占总分的70%左右,空间图形约占30%左右,基础知识覆盖面约占90%以上。试题容量填空题13题,20空,单选题6题,解答题三大题共8小题。两小时内解答各题容量是足够的,知识点的容量也较充分。平面向量考查基本概念,向量的两种表示方法,向量的线性运算,向量的数量积的两种表示形式,与非零向量的共线条件,两向量垂直与两向量数量积之间的关系,试题分数约占35%左右。直线与二次曲线考查,曲线与方程关系,各种直线方程及应用,二次曲线的标准方程及一般方程的应用,方程中参数的求解,各几何要素的确定,试题分数约占35%左右。空间图形着重考查平面的基本性质、两线的位置关系、两面的位置关系、线面的位置关系、三垂线定理的应用、异面直线所成的角、线面所成的角、距离计算等问题。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为减轻学生负担末列入试题中(但复习中仍要求应用表面积和体积公式),该部份试题分数约占30%。三章考点放在平面向量、直线和二次曲线,其次是空间图形部份。故考查的主次是分明的,符合高职公共课教学大纲的要求。
四、学生答卷质量分析填空题:第1至3题考查向量的线性运算和位置向量的坐标线性运算,答对率约85%左右,其中大部份学生对书写向量遗漏箭头,部分学生将第3题的答案(-9,3)答成(9,-3)或(-9,-3)等。符号是不清楚的,反映出部份学生对向量的线性运算并非完全掌握。第4~7题涉及立体几何问题,主要考查线面关系,面面关系。答对率70%左右,其它学生主要是空间概念不清,不能确定线面间、平面间的位置关系。多数对异面直线的位置关系不清楚。第8~13题涉及解析几何的问题,考查曲线方程中的待定系数,直线方程,点到直线的距离问题,情况尚好,答对率70%左右。第11~13题反而答错率占65%左右,主要反映出学生对各种二次曲线的标准方程混淆不清,对几何要素的位置掌握不好,突出表现在对二次曲线的几何性质掌握较差,不牢固。单项选择题:学生一般得分为12—18分第1题选对的占80%以上,学生对平面的基本性质中的公理及推论掌握较好。第2题选对的占70%左右,学生对两向量垂直与两向量数量积之间的关系掌握较好。答错较多的是第4和第6题,其次是第5题。第5题多数错选(A)或(B),可见学生对一般圆方程用公式求圆心和半径不熟悉,同时用配方法化圆的一般方程为圆的标准方程,求圆心和半径也掌握不好。特别是第4题平行坐标轴,坐标变换竟有33%的学生错选(B)或不选(空白),可见不少学生对坐标轴平移引起坐标变换的新概念并不清楚,对新、旧坐标的概念也不清楚。第6题不少学生错选(B),反映出学生对向量平行和垂直的条件混淆,判断两向量相等的条件也不明确,才会出现如此的错误。第三题:(1)题是考查异面直线的成的角及长方体对角的计算。对本题的解答约80%的学生能找到异面直线A1C1与BC所成的角,但有30%~40%的学生不习惯用反正切函数表示角度,反而用反正弦或反余弦函数表示角度,教学中应引起跑的重视。计算长方体的对角线长仅有20%的学生会用简捷方法“长方体的对角线的平方等于长、宽、高的平方和”。其余学生计算较繁琐。(2)题是考查证明三点共线问题。约有80%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方法证明,有用解析法的,也有用向量法的,也有用平面几何与解析几何综合知识证明的“三点连线中,两线之和等于第三线则三点共线”,反映出各教学点对该问题给出了多种证明法和思路,值得提倡。第(3)题考查根据不同的己知条件选用向量数量积的表达式。第四题:1题主要考查动点的轨迹方程,学生的解答,多出现两种方法,按轨迹满足椭圆定义求解或按求轨迹方程的四大步骤求解,但解答中又出现不少错误。第五题:1题是考查由给定双曲线的条件求它的标准方程和渐近线方程,但不少学生将双曲线中的参数a,b与随圆中的参数a、b、c混为一谈,对渐逐近线方程掌握不好,不能根据渐逐线的位置,写出渐近线的方程。2题主要考查用向量法证明四边形是矩形的方法,但不少学生随心所意,反而用解析几何的方法去证明,严格讲这是错误的,应该引起重视。有的学生在证明中逻辑混乱,逻辑推理叙述不严密,在矩形的证明中,用“垂直证明垂直”。对向量的知识掌握不牢固,求向量的坐标时,差值的顺序不对,导致计算错误。第六题:本题是一道立体几何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一是两平面垂直的性质,二是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本题评阅结果,有近60%的考生得满分,这些学生是掌握了考查的知识点,解题思路清晰,能迅速地用两平面垂直的性质,证明ΔABC和ΔBDC是直角三角形,求出BC和CD后,又用三角函数计算CD与平面所成的角。有的学生构造三角形思路灵活,连接AD得直角ΔABD,在此三角形中求出AD,又在直角ΔDAC中求出CD,最后在直角ΔDBC中求出DC与平面所成的角,即∠DCB。在20%的学生错答的原因是找不准直角,把直角边当成斜边来计算,导致解答错误。有近20%的学生空间概念较差,交白卷,有的认为AB与CD是在一个平面上且相交,完全按平面几何的知识来解答本题,如用全等三角形和相似三角形的知识来解,这是完全没有空间概念的主要表现。:
五、通过考试反馈的信息对今后教学的建议通过以上考试命题,试卷质量,答卷质量,基本概况的综合分析,实行统一命题,统一考试,统一阅卷是非常必要的。将考试成绩通报各教学点,对互通信息,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努力改进教学方法,分析和探索初中起点五年制大专教育(高职)的教学规律,也是很有必要的。特别是通过考生的答卷分析,各教学点要开展教研活动,分析教学中的薄弱环节,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不断的提高教学质。
本次数学试卷检测的范围比较全面,难易适度,比较能如实反映出学生的实际数学知识的掌握情况。从卷面看可以大致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基本技能,通过填空、选择、口算、计算和画图的检测。第二类是综合应用,主要是考查了学生对分数的应用、计算以及知识的灵活应用题加以考查。
一、数据分析
参加考试85人,均分80分,合格率为88%,优胜率为65%。与制定的奋斗目标相差甚远,合格率没有达到,优胜率没有达到,均分与制定的奋斗目标均分85分,相差5分。
二、未取得成绩的主要原因
1、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我没有注重知识点的拓展与延伸,未加强知识点的归纳与综合训练,未加强知识点的纵横对比,本次考试,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相当不好,85名学生中得60分以上的占全班总人数的88%,但只有10%左右的学生由于精心得了比较高的分数。
2、在平时的综合训练中,我没有注重强调,培训学生的动手操作训练,在本次期末考试中,第四大题满分6分,全班只有董金珍1人,得了6分,其余同学都没有得满分。
3、在平时的教学中,我没有重视学生的书写习惯,认真计算的习惯,更没有注重口算、笔视、视算三结合,本次期中考试计算得满分的同学少之可怜,只有王淑娟同学得了比较高的分数。
4、在课堂教学中,在课堂教学中没有注重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索的能力,所以未得到较好的效果,走进生活,解决问题,50%的学生答题的正确率不高,基本上都做错了。
三、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在本次考试中,学生对能简算的简算计算失分较多,主要原因在于我本人,在平时的训练中,对强化训练的不够,学生审题不够认真,导致了这次考试平均分没有达到目标的主要原因。
2、在教学中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抓的不够透彻,不能使学生用已学到的知识灵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学生的综合能力有待于进一步加强。
3、在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方面,做的不到位,没有持之以恒的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四、改进的措施
1、在吃透教材的和知识点上下功夫,在教学方法上多引导、多启发,向课堂40分钟要质量,提高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在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上下功夫,注重培养学生的倾听、表达上、书写的习惯,让学生全力参与学习,探究知识面,合作交流。
3、在课堂上注重让学生利用已经学过的知识进行迁移,从而主动学习新知识。
4、在培养学生质疑,激励机械上下功夫,使学生乐学,教师乐教。
5、精心设计数学活动的过程,努力把课堂教学落在实处,留给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的足够空间。
6、利用空闲时间,多关心、帮助、辅导学困生的学习,从而全面提高本班的教学成绩。
7、抓单元测试,抓单元过关。
8、让学生认真、仔细审题。
9、对一些基本概念的认识和理解还不到位。
10、基础知识的掌握还存在不理想的现象。
有的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不理想。如,有的在计算题中出错,缺少验算检查的习惯;有的学生基本的位置画图出现错误,测量不准确。
五、改进意见
1、针对一些学生不能认真仔细审题的问题,加强审题训练,注重数学思维过程,让学生学会听课。很多的学生只注重数学题目的结果,而忽视了数学中最重要的部分:审题与分析。让学生在分析题目时充分运用手中的笔进行圈圈划划,这样有助于理解题意。
2、针对一些学生对数学概念、意义理解不够的问题,在今后的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加强对数学基本概念的理解和辨析,帮助学生建立表象。
3、针对学生试卷失分的现象,在今后的教学中,一定要巩固学生的计算能力,加大练习,提高学生计算的正确率,培养他们细心、认真、严谨的学习态度。
4、教师要做有心人。平时在批阅学生作业时,把学生易错的题目进行记录,有利于以后的复习和提高学生的正确率。
5、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更加关注数学基础比较差的学生,给他们更多的机会,加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
CAI Shi-lian
(Beijing University of Civil Engineering and Architecture Library, Beijing 100044, China)
【Abstract】I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library procurement to analyze Book Purchasing quality, Books purchaseing quality determines largely the quality and level of scientific research school. In this paper, mathematicals model for the book interview is introduced.
【Key words】Book purchasing; Book procurement; Quality model
0 前言
高校图书馆图书采购工作是资源建设的基础工作。图书采购质量直接影响到藏书的质量和利用率,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校人才培养的质量及科研水平。图书馆的藏书,只有适合学校的专业设置和科研任务的需要,藏书的质量才算高。因此,图书馆的采购计划一定要与学校的学科设置有高度的相关性,图书馆的采购质量控制应与学科专业有着紧密的关系。如果各学科专业配置的专业文献资源数量极度不均衡,配备文献资源较少的学科专业就不能满足学生的最低需要, 就很难保障专业教学与科研的正常进行。因此高校图书馆采购图书时,应对各个学科专业图书的需求情况进行定量分析,使得所采购图书的学科结构分布大致均衡并发挥最大效用。但目前对高校图书采购质量问题研究较少,缺乏定量分析模型。本文通过数学模型对图书采访满足图书馆用户需求和适合学校专业设置的需要程度作出判断和分析,为高校图书馆制定合理的图书采购计划提供科学依据。
1 均方根偏差(标准偏差)分析图书采购质量
高校图书馆专业图书采购质量高低可用每年各学科生均专业图书占有量与总生均专业图书的匹配程度来检验。
1.1 各学科生均图书量结构分布
以一年作为统计的期限,设该年采购专业图书总数为U册,所有被统计学科专业的学生总数为R个,那么年总生均专业图书量■为:
■=U/R(对于给定年份来说是一个常数)(1)
若第i类有Ui册,第i类学科专业有Ri个学生,那么该学科的年生均专业图书占有量Yi为:
Yi=Ui/Ri(i=1,2,3,…n)(2)
1.2 采购质量的评价指标――均方根偏差(标准偏差)
标准偏差是一种度量数据分布的分散程度之标准,即表示在一组多次测量的数据中各个数据之间分散的程度,用以衡量数值偏离算术平均值的程度。标准偏差越小,这些值偏离平均值就越少。本文中专业图书采购的学科生均占有量结构分布和总生均量之间的匹配程度σ可用下式来表示:
σ=■(3)
σ值越小,Y■与■的关系越密切,二者越相似,图书采购质量就越高。反之图书采购质量越低。
1.3 应用举例
下面以北京建筑大学图书馆2013年和2014年理工科专业采购情况为例,应用上面模型对图书采购质量分析。
1.3.1 图书采购情况
北京建筑大学文法、经管、理学、测绘、机电、电信、建筑土木、环能8大学科2013年和2014年图书采购学科分布如表1所示。
1.3.2 学科生均专业图书占有量的分布情况
与上述8个学科相对应的专业学生人数为统计对象,来观察生均专业图书占有量情况。2013年和2014年学科生均专业图书占有量的分布情况如表2所示。
1.3.3 计算结果及分析讨论
运用公式(3)计算可得,2013年和2014年专业图书采购的各学科生均专业图书占有量和总生均专业图书量之间的匹配程度σ分别为:
σ2013=■≈29.29
σ2014=■≈22.88
由于σ2014
表2 2013-2014年学科生均专业图书占有量的结构分布
2 借助图书采购与借阅的相关系数分析图书采购质量
图书借阅量是衡量读者利用馆藏图书数量和图书馆服务水平的一种统计指标。定期对图书借阅量进行统计分析,可使工作人员及时掌握图书流通情况,掌握读者对图书需求特点,有助于提高图书采购质量。北京建筑大学图书馆中文纸质文献馆藏及利用情况数据库是运用MELINETSⅡ图书馆自动化系统按照《中图法》进行分编和录入的。以该数据库为依据统计2013年和2014年专业图书流通利用情况表4和表6,同时统计2013年和2014年相对应专业图书采购情况表3和表5,利用这两年的数据引入一种数学模型进行图书采购利用与质量分析。
2.1 图书采购专业结构分布
以一年作为统计的期限,设该年采购图书的总数为U册,其中第i类有Ui册,则该类图书的采购频率Xi为:
Xi=(Ui/U)×100%(其中U=■Ui)(4)
各专业的采购量不是均等的,总有少数专业图书占有较大频率,其它专业图书占有较小频率,选取专业总数为n,则频率可形成一个采购频率分布向量(离散分布函数)。
■=(X1 X2 … Xn)T(5)
2.2 图书流通专业结构分布
考察与图书采购专业结构同等数目的类别。由于采购与流通之间有时间差,本文按流通滞后于采购一年时间来统计流通情况的。设统计期限内第i类图书的流通总册次数为Ui′,统计期限内图书流通总册次数为U′,各类图书总数的流通频率为:
Yi=(Ui′/U′)×100%(其中U′=■Ui′)(6)
根据流通频率Yi,同样可以得到流通频率分布向量(离散分布函数)
■=(Y1 Y2 … Y4)T(7)
很显然,向量■和■有以下特征:(1)频率之和为1,即■Xi=1;■Yi=1
(2)两向量均值相等,即■=■;■=■。
2.3 分布向量预处理。现分别对■和■按下式进行标准差标准化预处理
Xi′=■ Yi′=■(8)
其中S■、S■分别是分布为X和Y的标准偏差:
S■■=■■(X■-■)■ S■■=■■(Y■-■)■(9)
■′=(X1′ X2′ … Xn′),■′=(Y1′ Y2′ … Yn′)。
把二向量均转化为零均值、单位方差的标准化向量,平衡各大小专业的作用和影响。
2.4 图书采购与流通的相关系数r
数学上,两个离散分布向量■、■的相似程度可以用二向量间的夹角的余弦来衡量,即:
cosθ=■
由此图书采购的专业结构分布向量■和其流通的专业结构的分布向量■之间的相似程度用下式表示:cos=■=■(10)若对■和■进行标准差标准化预处理后为■′和■′,那么■′和■′间夹角余弦就是它们的相关系数r:
■(11)
由于0≤cosθ≤1,当cosθ(r)1时,θ0°,■和■的关系越密切,二者越相似,图书采购与流通情况相符。反之,r0则θ90°,二者越不相似。用图书采购与流通相关系数来评价图书采购的质量。
2.5 应用举例
2.5.1 北京建筑大学图书馆2013年图书采购与流通情况
考察2013年政治法律(D)、经济(F)、数理科学和化学(O)、工业技术(TB)、机械仪表工业(TH)、电工技术(TM)、无线电电信技术(TN)、自动化计算机科学(TP)、建筑科学(TU)等九类专业图书,专业结构分布和流通分布如表3和表4所示:
表3 2013年采购专业图书结构的频率分布
表4 2013年图书流通频率分布情况
■Xi′2=8.0320,■Yi′2= 7.9994,■Xi′Yi′=5.6344
依据公式(11)计算2013年图书采购和流通的相关系数为:r= 0.7029,表明图书采购与流通两组数据正相关,说明图书利用情况对采购有较大影响。
2.5.2 北京建筑大学图书馆2014年图书采购和流通分布
考察跟上述同样的九类专业图书,2014年专业图书结构频率分布与流通分布频率情况如表5和表6所示。
■Xi′2= 8.0309,■Yi′2= 7.9987,■Xi′Yi′=5.6661,依据公式(11)计算2014年图书采购和流通的相关系数为:r=0.7194,表明图书采购与流通明图书采购与流通两组数据正相关,说明图书利用情况对采购有较大影响。2014年相关系数略大于2013年相关系数,表明2014年图书采购质量高于2013年。
3 图书采购质量原因分析
第一,均方根偏差作为测定值误差的度量,表示在一组多次测量的数据中,各个数据之间分散的程度。σ值越小,Yi和X间的关系越密切,二者越相似,亦即学科生均专业图书占有量与总生均专业图书量情况越相符,说明图书采购质量就越高。反之,σ值越大,Yi和X之间的关系越疏远,二者越不相符,说明学科生均专业图书占有量与总生均专业图书量越不相符,亦即图书采购质量就越低。由于2013年和2014年各个数据之间差别较大,那么其均方根偏差σ也较大,虽然2014年采购质量略高于2013年,但是2013年和2014年采购质量都不高,主要是两年采购的文献资源数量按类分布是极不平衡的,很明显P大类和X大类所占的比例很小,主要原因是中标书商发给我馆书目中符合我校专业需求所占比例不高。采访老师只选用中标书商给定书目,采购员忽略了对出版界发展动态了解。
第二,以我馆2013年和2014年图书利用数据与采访数据为例,两者之间的相关系数都大于0.7,说明两组数据呈正相关关系,图书利用情况对文献采购有较大影响,表示图书利用越多,文献采购量大。相关系数越接近1,两者越相似,图书采购与流通情况相符。所以2104年采购质量略高于2013年的。但是采购质量不够理想,主要原因对读者需求了解不够。采购员忽略对本单位需求变化的了解,忽略了各类学科之间采购的图书数量平衡。
4 图书采购几点建议
第一,由于文献采访质量影响着图书馆的全面工作,采访员应该经常对文献采购质量作分析和评价,通过分析和评价得到第一手资料,改进文献采访工作。
第二,文献采访工作强调文献信息资源对读者需求的保障程度,关注读者的需求,采访员应该定期统计各类图书流通情况,随时掌握学校科学建设和专业设置的变化,及时调整各专业之间采购经费的比例分配,提高图书采访质量。
第三,采访员应该对图书出版和发行行业以及图书采购的特点加以分析和了解,并从中找出可能影响图书采购质量的因素以及解决它的思路和措施。采访员及时了解出版界发展动态,定期跟出版社联系,收集整理最新书目信息。同时对中标书商给的书目信息做分析评价,评价内容:在没有出版变化的情况下书目(剔除少儿,中小学,中专后全品种)不重复情况分析(不包含专题书目及畅销书书目)。
我班共有46位学生参加考试,总分4277分,平均分93分,及格率100%,优秀率76.1%。
二、试题分析:
一年级数学期中试题较好地体现了人教版《新课程标准》的新理念和目标体系。具有如下特点:本卷注重考查了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基本能力的培养情况,也适当考查了学生学习过程。试题内容全面,共计七个大题。试题整体较好地体现了层次性。本试卷题从学生熟悉的现实情况和知识经验出发,选取源于孩子身边的事和物,让学生体会学习数学的价值。尽管平时教学中讲、练比较全面,但通过这次检测仍发现了一些问题:
1、不会读题或读不懂题意,理解题意能力方面差,这是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这也是失分原因最多的一项的,这些现象应该提醒我们低年级的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注重课堂常规训练。例如课堂上多给学生们说的机会,充分考虑每一层次的学生需求和学习能力,渗透数学语言并加强学生说的训练,是我们今后的一个教学思想。
2、由于粗心造成的丢分。像加看成减,丢、漏题等。本来学生会做,但由于粗心而丢分,比如今后计算题我们可以这样要求学生:第一,抄一个数、一个符号就要养成回头看一眼的习惯,这样为后面结果的正确提供了保障,第二,要求学生每计算一步要进行简单的验算。第三,做完后要看一下最终的结果是否写在了符号的后面。这样的要求在习惯形成的开始比较费时间,但学生的习惯一旦养成学习效率就会事半功倍。
三、典型错题分析:
1、第一题:看图写数,无人丢分。
2、第二题:比一比。(1)比高矮,无人丢分。(2)比轻重。多部分学生失分,其原因主要是学生对间接地比较不理解或粗心造成错误。从卷面上看学生看图的能力以及分析事物的能力较差。
3、第三题:填空题。共5小题。其中第(1)看图比多少(2)填> < = 号(3)填写序数(5)考核数的组成和分解。只有个别学生丢分。主要原因是由于平时练习时不够灵活,学生没有有效地学习方法,或因为粗心,导致个别学生丢分。第(4)小题,看图填空,考核基数、序数和方位,此题丢分较多。有凤英等5位学生掌握知识不好;学逸、陈蕾两位学生不会读题;紫仪等8位学生不注意辨别方位(前后、左右);两位学生漏题不做;14位学生弄错三只和第三只(这是我上课时调的学习重点和难点),但因考试前一天刚自行测试了同图形的题,并进行了讲评,导致这十几位学生因粗心而丢分。
4、第四题:统计图形个数。考查学生对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的认识,大部分同学掌握不错,能够准确认出图形,填出数字,并进行合计。但也有不少同学出现了错误,其原因是个别同学对图形的认识不清或是粗心丢漏,而数错个数。
5、第五题:分类。丢分的学生不少。原因同第三大题的第(4)小题。但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学生对这部分知识掌握不透或根本不理解。
6、第六题:计算。个别学生因粗心丢分(算错或漏题)。
7、第七题:看图列式计算。这道题考查出学生灵活运用课本基础知识和分析、解决生活中的数学事物的能力。4位学生错了一道题,出现错误原因:是学生不理解图意,分析、推理能力比较差,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不牢固。从而导致错误。还有两位学生计算的结果出错。在课堂上,缺乏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指导,今后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和习惯。如:独立思考的习惯,认真读题、仔细审题的习惯等等。
四、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对学生学习习惯和主动学习能力的培养不够,过分关注对知识的掌握,对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抓得还不够。
2、课堂教学不够扎实,个别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掌握得不好,当时应对其加以辅导。
3、学生灵活运用知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及举一反三的灵活性的思维有待于提高。
4、对学的知识缺乏广度的关注,同时忽略质量,导致有的同学,学一道忘一道,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
5、对个别学生关注不够多。
五、自我反思与改进措施:
1、依据《新课程标准》,对学生加强直观教学,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每堂课都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课前备好课,,每一课都要做到“有备而来”。联系生活实际,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根据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思维水平设计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数学活动,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和认识数学知识。并制作各种利于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有趣教具。
3、注重双基。加强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学习,使学生学有所得,学的扎实。
4、注重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学习态度和学习策略的培养,如:听课认真、审题细心、答题仔细、书写规范、勤于思考、乐学善问等等。
5、关注生活,培养实践能力加强教学内容和学生生活的联系,让学生适当关注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接触一些开放性问题,改变数学教学过于追求“精确”、“答案”和“化”的状况,留给学生充分的思维空间和情感发展空间,鼓励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意识。注重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去思考问题,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数学思考能力及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试卷分析
本次考试试卷为县教体局统一组织试题,试题难度总体中等,质量较高,基础知识与综合能力兼顾,尊重个性,强调能力、注重运用、联系生活、试题灵活,注重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教学导向作用鲜明,是这次四年级数学试题的总体特征。
本张试卷满分100分,分为 七个板块
(一)填空题。21分
(二)判断题。5分
(三)选择题。5分
(四)计算题。26分
(五、六)动手操作题18分
(七)解决问题。25分
二、学生成绩分析
年级: 四年级 科目:数学
全乡参测人数
平
均
分
80分及以上
60分及以上
40分及以下
人数
优秀率
人数
及格率
人数
后进面
249
54.9
54
22%
109
44%
73
29%
三、学生答题情况分析
(一)填空题。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不全面,如读数、写数都出现错误,单位不写等很多问题,需加强基础知识掌握训练。
(二)判断题、选择题。从卷面上看,很多学生偷懒不去认真审题、不认真分析计算,乱选。
(三)计算题。总体看学生书写都不认真,卷面脏乱。计算不认真,出现数字写错,格式杂乱无章。需加强计算题的书写格式,规范作业格式。
(四)解决问题。这个题只有22%的学生能做的出来,从试卷上看学生很缺乏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需加强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
四、存在的问题
1、对基础知识,学生掌握的比较牢固,但还不够灵活。
2、部分学生计算的精确性不高,在应用题中能列队式子,却不能正确计算计算结果。
3,部分学生的答题习惯不好,粗心大意,不能审题,基本上没有检验的习惯。
五、今后努力方向
1、加强学生对概念的理解掌握,今后教学中可以借助多媒体直观教具的使用来加强学生的掌握理解。
2、计算能力是数学的基础,应该在以后的教学中强化计算,简算以及学会用多种方法来检验。
3、加强对应用题的强化训练,主要是加强学生的审题能力,应用方法以及计算,检验等能力。
1.命题后回馈《双向细目表》,两轮调整与反思
在毕业班数学命题时首次接触《双向细目表》,实际操作中我延续了以往的做法,即先出题,再依据课标尝试编制《双向细目表》.为了清晰地看出试题涵盖的内容,在编制《双向细目表》时我将每部分涉及的知识领域与知识点进行了罗列.这时反观自己的命题,进行了第一次调整.
第二轮是在阅完卷并分析了学生各题的通过率之后,结合统计分析的数据结合《双向细目表》对试卷的难度系数进行了再次的调整.
例:老鼠每次跳3格,猫每次跳4格(见下图),猫在第( )格处追到老鼠.
此题考查最小公倍数的知识,因为呈现形式较灵活,命题时将这道题定为难度系数Ⅱ.进行数据分析时发现此题通过率较高,看出老师在平日的教学中不仅关注了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更重要的是促进了学生能力的提高,学生学会透过现象发现事物的本质.
结合数据统计与分析,再重新审视《双向细目表》,进行了第二轮的回馈和调整.
2.重视命题质量分析,引领教师教学,促进学生发展
正如好课是磨出来的,命题亦是如此:从最初的毛卷,到最后的定稿,其间若没有七、八次的磨合与修改,则所形成的试卷,很难称得上是一份好卷.至于我们历经多次修改而最后形成的这份一模试卷,是否能够称得上好卷?我想最后还需要经过考试的检验.为了使命题分析工作操作性更强,并加强考试后的质量分析及做出相应的教学诊断,便于老师理解与实践,我多方咨询,查阅、自学了许多相关资料,设计了《命题质量分析报告》的模板,并对六年级毕业班三科教师进行了命题质量分析工作的培训.
在命题质量分析中对通过率数据进行简单分析,达成如下共识:
命题老师层面-借助通过率这一有效数据,先审视双向细目表中确立的难度系数是否合理,并帮助命题者了解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以此衡量本次命题的难易程度,帮助自己矫正出题的方向和难度值.
教师层面——教师重视每个知识点的复习,对于相似、相近的知识以及综合性、灵活性的知识点的综合复习力度稍弱,导致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灵活解决问题能力薄弱.
学生层面——学生对于单一知识点的掌握程度高,对于较复杂的综合知识的提炼、辨析能力不足.
一个数据,形成命题者、任课教师、学生的三边思考,虽然辛苦,但累有所值.
3.加强认识,逐步推进,促进命题及质量分析工作的有效开展
从最初的一知半解到逐步深入,我们意识到不管是《双向细目表》还是《命题质量分析》,都可以使命题者与教学者更加清晰的认清了教学的起始点、出发点、着眼点和落脚点.
在命题分析过程中,所有的数据都是老师进行采集、计算、分析.从数据整理中,老师对每个班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有了清晰的认识,同时也进行了更深入的思考:许多看似相似的知识点,也都是学生在学习中容易混淆的地方,教师在平日里不仅要关注单课知识的掌握,对相似句型句式的辨析式复习更要加强. 如果在平时教学中不进行这方面的分析、比较、归纳综合训练,如果不对相关知识进行重组整合,如果不进行知识迁移能力培养,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就不能做到得心应手.
一次特殊的命题与分析经历,在收获中也带给我更多的思考.
关键词 电能质量;治理;新技术
中图分类号 TM7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9671-(2012)052-0216-02
1 电能质量与治理新技术的应用背景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飞速发展,对电能的依赖程度也在逐渐加深,电能技术也迎来大发展的契机。在目前的电能质量与治理过程中,电力负荷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由于工业企业的不断发展和民用电力结构的变化,电力系统出现了非线性用电情况增多,冲击性情况增多的现象。正是这种现象的不断增多,使得电力网络系统中的电压和电流经常发生异常的变化和波动,造成了输变电线路的供电不平衡,使电能质量受到干扰和污染,因此,我们必须研究与开发出电能质量与治理的新技术,使电能质量得到有效的测量和控制,取得良好的治理效果。
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人们开始对电能质量给予了高度的关注,这主要是因为,随着电子科技的发展,高科技企业对于电能的需求已经从过去的粗放型方式向集约式方向转变,电能质量已经成为了影响企业产品质量的重要因素。目前多数高科技企业的生产线都是微电脑控制系统,电能质量直接影响系统的稳定性,所以,企业和用户开始对电能质量提出了新的要求。在这种大背景之下,为了满足电能质量与治理的现实要求,开发电能质量与治理新技术,成为了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所以,在这种背景之下,电能质量与治理新技术的研究和开发成为了电力事业发展的必然出路。
2 电能质量与治理新技术的介绍与探讨
电能质量与治理新技术的研究与开发成为了电力科技的主攻方向,目前电能质量与治理技术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实现了
创新。
2.1 电能质量与治理在电能质量分析方面实现了创新
在电能质量与治理技术发展的过程中,需要对电能质量进行分析,而电能质量的分析计算主要依靠分析软件和数学手段来实现。对于电能质量进行分析的意义在于,不但可以分析出影响电能质量的具体因素,也可以找出解决电能质量问题的具体措施,所以,从实用的角度来说,电能质量与治理技术必须要在电能质量分析方面实现创新。在电能质量与治理技术在电能质量分析方面创新的过程中,通过研究我们发现,影响电能质量的主要因素就是干扰源,发生干扰的频段比较宽,涵盖了0HZ到GHZ这样一个广泛的范围,所以要在这样宽的范围内找到干扰源并建立数学模型,难度非常大。而在此过程中,影响分析结果准确性的因素除了数学模型建立难度大之外,对于前期电网提供的基础数据的准确性也有一定的要求。因此,建立可靠地数学模型和提高电网基础数据的准确性是实现电能质量分析创新的关键。经过了不断的测试与实验,目前已经完善了几种电能质量分析方法。
1)谐波网络分布法。
2)扰动源畸变分析法。
3)电能质量控制装置分析法。
4)多装置协调法。
2.2 电能质量与治理应用了人工智能技术
随着我国微电子技术及人工智能技术的广泛应用,在电能质量与治理领域应用人工智能技术已经成为一种趋势,人工智能技术的优点在于可以实现对多个目标和对象进行系统的分析与研究。人工智能技术主要包括神经网络、模糊计算控制单元和进化计算控制单元,这些技术都是与电能质量与治理技术紧密相关的,并且能很好的实现电能质量与治理过程中的计算和分析功能,所以,电能质量与治理过程中应用人工智能技术是符合现实需要的。电能质量与治理主要实现了与人工智能技术的有效融合,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电能质量与治理主要实现了与神经网络的融合,神经网络的特点是能够对影响电能质量的因素进行有效识别,防范可能形成的电路风险。
2)电能质量与治理实现了模糊计算控制单元的融合,模糊计算控制单元的作用是对电能质量与治理中可能出现的数据进行快速计算,保证计算结果准确。
3)电能质量与治理实现了与进化计算控制单元的融合,保证了系统能够有效成长,并对成长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预判与解决。
2.3 电能质量与治理在电能监控方面取得了突破
电能质量与治理要想取得良好的效果,就要在电能监控方面下功夫,通过对电能实现有效的监控,来达到提高电能质量,优化电能治理效果的目的。目前电能质量与治理在电能监控方面主要实现了智能化和远程化。这两项新技术的应用,解决了电能监控方面的突出问题,提高了电能监控的质量和水平,使电能监控能够更好的为电能质量与治理服务。
目前在电能监控智能化方面,主要是采取了电脑设备对电能进行监控和计量,这样不但提高了电能监控的准确度,也使电能监控从传统的人工抄表走向了自动化计量,使电力工人从繁重的抄表工作中解放出来。此外,电能监控智能化,还促进了电能质量与治理的智能化发展,使电能质量与治理的整体水平得以提高。
在电能监控远程化方面,主要的方式是借助于远程传输设备,将远端的电能质量信号传回总控制室,实现对远端电能信号的有效监控。这一技术的运用,解决了电能质量的监控问题,使得在电能质量与治理过程中,可以轻松的实现电能质量与治理功能。综合以上的分析,电能质量与治理的新技术从不同侧面和角度对原有技术进行了创新,保证了电能质量与治理功能的实现。
3 电能质量与治理新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前景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知道,电能质量与治理新技术在三个方面取得了突破和创新,随着我国电能技术的不断发展,电能质量与治理的作用将会越来越重要,电能质量与治理新技术将会得到大力度的开发和运用。综合目前我国的电力形势,电能质量与治理新技术将会在以下几个方面实现较大程度的发展与应用。
1)电能质量与治理新技术将重点发展人工智能技术,将在电能质量监控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
在电能质量与治理新技术中,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不但发展了神经网络、模糊计算控制单元和进化计算控制单元技术,也使得整个电能质量与治理过程得到了提高与优化。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这些优点,电能质量与治理新技术将重点发展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了人工智能技术之后,在电能质量监控领域实现了对电能质量的有效监控,提高了监控质量和监控效率,因此,电能质量与治理新技术将在电能质量监控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
2)电能质量与治理新技术将侧重于电能质量分析方向,将大面积应用在电能质量分析领域。
电能质量与治理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对电能质量进行分析的过程,因此,电能质量与治理新技术必然会侧重于电能质量分析的方向,必然会大力发展电能质量分析技术,保证对电能质量进行准确的分析,达到提高电能质量,找出电能质量干扰源,做好电能质量治理的目的。基于这种原因,电能质量与治理新技术将侧朝着侧重电能质量分析的方向发展,在电能质量分析领域,将会采用电能质量与治理新技术。由此可见,电能质量与治理新技术的目的是实现对电能质量的有效分析,从实用的角度来讲,电能质量与治理新技术在实际的应用会取得良好的效果。
3)电能质量与治理新技术将着力于发展电能质量的计算,将在电能质量与治理领域得到充分的利用。
在电能质量与治理领域,对电能质量进行计算是一个主要的目的,而要想实现对电能质量的有效计算,就要利用电能质量与治理新技术,大力发展电能质量计算的技术和方法,使电能计算朝着智能化和精确化方向发展。
从实用性的角度来说,电能质量与治理的新技术在目前的电力系统中,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和运用,在未来的电力系统发展中,电能质量与治理新技术将成为主要的发展方向,不但促进了整个电力系统的发展,也对电力系统的整体技术发展有着较大的促进作用,所以,对电能质量与治理的新技术发展进行研究和讨论是十分必要的。
参考文献
[1]何金强,李达人,冯国庆.简述电能质量与治理的新技术应用与发展[J].电工技术学报,2011,10(1):52-53.
[2]杨旭,李大鹏.论电能新技术中的自适应检测方法[J].科技与发展,2010,5(2):
【关键词】教师培训工作理念
一、 培训基本情况
本次培训是由贵州省教育厅组织的省培计划---2011培训者培训,旨在为贯穿整个十二五中小继教的省培计划提供管理者和培训者团队,为省培计划顺利推行打下坚实基础。
全省共组织200教师分两期参训,笔者参加的是第一期培训,承担培训单位是北京教育学院通州分院,在为期7天的培训过程中,通州分院给出了阵容强大的师资,所有参与授课的教授都是国培计划资源库专家,其中不乏具有博士学历的教授。
课程设置独具匠心紧紧围绕“教师培训”这一主题,开设《教师培训政策与项目管理》、《教师培训质量评估》、《教师培训需求分析方法》、《教师培训项目开发与管理》、《中小学教师学习需求调查与评估》等讲座。
二、 培训收获
本次培训收获就是六个字:应时、应景、应需。我个人理解这是组织教师培训过程中应时刻关注并落实的六个字。
本次培训从培训项目策划开发、培训过程组织管理到最后的培训效果质量分析都进行了深入而具体研究。虽然不同的教授在不同课程讲授过程中涉及到相同问题的时候会有自己的见解甚至截然相反观点;如王永红博士的课《教师培训质量评估》对使用spss软件进行培训质量分析是个有效而可信个工具,但是李晶教授的课《中小学教师学习需求调查与评估》对使用spss软件进行教师需求分析则是一个完全不可信的工具;这恰恰说明一个问题,只要工具本身没有问题则工具无好坏,关键是看你把它用在哪里!
我姑且把本次培训收获的六个字当做工具用在教师培训的三个基本流程中进行分析,当做对本次培训的一些思考:
(一) 培训项目策划开发阶段
1、 应时
本阶段的应时是指培训项目策划开发应该充分考虑当前国家教育政策对教师的要求,在此基础上进行充分的教师需求分析,进而制定出具有针对性、时效性的教师培训策划案。
2、 应景
本阶段应景是指在充分考虑国家政策对教师培训要求前提下,结合本地区实际有针对性的制作教师培训策划案。
3、 应需
本阶段应需是指教师培训策划开发要充分考虑教师需求。避免臆造培训。这次通州分院培训给我一个印象很深的观点即“不唯需求论”;即在进行教师培训需求分析过程中,要凸显出国家和本地教育政策对教师的要求,不能仅仅以教师需求为导向,当然这个观点也要反映到教师培训实施方案以及后期的培训效果质量分析当中。
(二) 培训组织管理阶段
1、 应时
本阶段应时是指组织管理应有严格的时间管理。严格按照培训实施方案的预订时间和课程进行培训,不轻易改变。
2、 应景
本阶段应景是指要考虑培训地点环境对培训的影响效力。如本次通州分院培训,学院通过受训者需求调查特意安排一个下午去故宫参观,按照学院解释;故宫是北京一个特色,多数学员有参观意愿,如果不管不顾把学员关在教室里学习会影响培训效果。我认为培训地点的设施设备甚至欢迎条幅、桌签、学员座位安排等都会影响学员学习状态。
3、 应需
本阶段应需是指在培训实施过程中要时刻关注学员需求,包括学员的学习、生活、工作等各个方面需求,建立一个有效的培训管理及服务支持体系,让学员感觉到温暖,进而激发学员学习热情。本次通州分院培训虽然生活条件很一般,但是有很多细节值得我在今后的培训工作中学习,如:在贵州学员的饭桌上放一瓶老干妈牌辣椒,在寝室里为每位学员发放一双毛绒绒的拖鞋,限时开放网络教室提供给部分学员办公等等,使参训学员能集中精力参加培训。
(三) 培训效果质量分析
1、 应时
本阶段应时是指对培训效果的质量分析应该结合当前国家教育政策及教育理念,力求在质量分析中体现当前国家、社会、学校对教师要求。
2、 应景
本阶段应景是指结合本地区域教师培训实际,在培训中解决了那些本地急需解决的问题,培训效果质量分析要立足于本地教师实际。
3、 应需
本阶段应需是指培训效果质量分析最终是为了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需要服务的,就是说在做质量分析时候在保证客观性、有效性、关注人性的前提下,突出培训亮点,提出培训中问题。
三、 培训结合自身工作感悟
目前我在市教育局主要从事教师培训的组织管理工作,其中包括国培计划,省培计划以及十二五中小继教中的各类市级培训。
自2010年7月的国培计划―2010高中课程改革远程培训开始至今的各类培训组织管理过程中自身工作有很多不尽如人意地方,特别是比对通州分院培训收获而言浮现出很多差距。因此结合自身工作提出一些想法:
1、 改进教师培训工作的“断腿现象”。
在本地组织的各类培训中,基本没有做一个对于教师培训工作中不可或缺重要环节----教师培训效果质量分析及培训后效果跟进监测,我们把这个工作简单称为教师培训工作中的“质量分析”,对于这个现象没有官方称呼,我姑且把它称为“断腿现象”。我知道如果按照标准要求去做这个工作会花去大量时间精力,而且也很少有人意识到质量分析重要性。
我想这个工作还是必要的,以国培计划为例,2010年国家财政部拨款5个亿用于国培计划,2011年则是5.5个亿,2012年财政部决定拿出7个亿,为什么会逐年增加培训经费?一个原因是中西部教师队伍素质提升必要性,一个是培训取得的效果,而要看到培训的效果,只能通过培训质量分析,一个做的再好的培训,没有过硬的质量分析也无法反应出培训价值!。
我们更需要注意到的是,做好质量分析的重要性,一是通过质量分析,可以看出培训的优劣得失,为今后不断改进培训的理念、模式、实施方式提供有效支持。二是通过质量分析促进参训学员把学到的知识、理念、方法用到实践中去,从而实现培训最终价值。三是通过质量分析改变参训学员传统参训意识,通过培训后的自我提升研修、论文撰写等考核方式促进参训学员学习,从而改变参加培训是福利、是玩乐的观点。
2、 建立“草根专家团队”以点带面,全面推进各级各类培训及校本研修。
产生这个想法源于六盘水和发达地区比培训经费少的可怜,而且外出培训有一个硬伤;培训往往都选择经济和教育水平发达地方,老师们授课习惯于建立在本地学校硬、软件条件基础上授课,针对性欠缺。
我了解到的情况是一线教师特别是农村中小学一线教师基本上没有什么外出培训机会,而六盘水市、县(区)两级教育局配备有教研员,在各个学校的教师中也有不少省市级骨干教师,初步想法是依托师训机构及教研室遴选有工作热情、教学能力的教研员以及骨干教师组建“六盘水市培训者团队”,在市、县级培训及校本研修中提供培训支持。在充分进行教师需求分析前提下,组织形式多样的培训走下去,走到学校里去。
这个想法基本价值判断就是既然培训了就要发挥作用,相对而言教研员和学校中骨干教师有较多培训机会,把教研员当作一支培训力量,他们在培训同时也有利于自身专业发展,教研员应该更多的走下去,走到学校里去,我想这也是教研员今后该走的路。
参考文献
关键词:增值评价;中学;教学质量;成绩
一、引言
如何对中学教学质量进行很好的评价一直是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关注的焦点。近年来,我国北京、上海、浙江、江西、辽宁等地一些学校已尝试运用增值评价思想方法改进教育评价[1-2],部分学者也进行了个别实证研究[3-4]。
所谓“增值”是指一定时期的学校教育对学生学业成长所带来的积极影响。增值评价关注的是学生的绝对发展,即通过对学生目前的学习成绩与过去的学习成绩进行比较的一种评价模式,不同于以往的常模参照评价和标准参照评价[1]。
有专家认为:增值评价,提供了发展性评价的视角,有利于促进教育公平[2]。
目前,应用于增值性评价的主要统计模型有:概要统计分析、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和多水平分析模型。鉴于程序的复杂性和数据来源受限等因素,本文利用文献[1]中的“增值”评价数学模型对本校高三理科班进行教学质量分析。
二、增值评价数学模型[1]
设一所学校某年级共有k个班级,进校一段时间后参加某一级考试的人数为N。按照某次考试成绩由高到低将这N个学生进行排序,其中,考分相同的人数分别用P1,P2,…,Pn表示,则P1+P2+…+Pr=N.
再将这些学生的中考成绩(入学成绩)按照同样的要求进行排序,其中,考分相同的人数分别用Q1,Q2…,QS表示,则Q1+Q2+…+QS=N.
将其中某次考试和中考分数最高的学生的权数确定为,分数最低的学生确定为1.则其余学生按某次考试成绩确定的权数依次是,,…,,
其余学生按中考成绩确定的权数依次是,,…,.
如果第j个班参加某次考试的学生人数为Nj,其中某次考试分数相同的人数由高到低分别为P1j,P2j,…,Prj.中考分数相同的人数分别为Q1j,Q2j,…,Qsj.则P1j+P2j+…Prj=Nj,Q1j+Q2j+…Qrj=Nj.
那么各个班全体学生学习成绩提高的程度Rj可用下列公式计算:Rj=×100% (j=1,2,…,k).
三、在中学教学质量分析中的应用
数据来源于本校高三年级理科班9月月考成绩和学期末一模成绩。按照上述“增值”评价数学模型,利用计算机软件编程,计算各班、各科、各学生的学习成绩提高的程度,从一个侧面对高三理科班教学质量进行分析。
(一)评价各班成绩提高程度
以高三9月月考成绩作为参照,分析学期末一模成绩理科各班成绩的提高程度。该校高三理科有3个班,按其生源质量高低依次分为A班,B班和C班,人数分别为32,28和18。以各班学生成绩的总分为研究对象,按照上述增值评价法,可计算出各班成绩增值:RA=0.9907,RB=1.0243,RC=1.1399.
进一步可将上述模型中计算第班成绩提高程度的公式推广到计算第班每个学生学习成绩提高的程度,即该生一模成绩对应的权数除以9月月考成绩对应的权数。通过计算可得该校理科3个班每个学生总分提高的程度,见表1.
根据表1各班所有学生成绩提高的程度,可以描绘成柱状图,如图1所示。
从RA,RB和RC可知,A班,B班,C班学生成绩提高的程度呈递增趋势,这恰恰与其生源质量的高低相反。从图1和表1不难看出A班学生的成绩最稳定,退步最大的是27号学生,程度为0.6130,进步最大的是28号学生,程度为1.3036;B班成绩有一定波动,退步最大的是19号学生,程度为0.4461,进步最大的是28号学生,程度为1.9356;C班学生成绩波动最大,进步最大的是10号学生,程度达3.0417,其进步幅度明显大于B班和A班,退步最大的是7号学生,程度为0.2535。
为方便比较,各班学生序号是按照9月月考成绩从高到低排列。从图1可知,A班前9名的学生成绩很稳定,B班前9名的学生成绩有一定波动,C班前9名的成绩波动很大。从侧面反映出,学习好的学生成绩相对很稳定,学习中等或偏下的学生成绩不稳定,波动较大。
(二)评价各学科成绩提高程度
利用上述增值评价数学模型,还可计算各学科增值情况。简单起见,以A班为例,可计算出A班学生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科成绩的增值依次为0.9910、1.0073、1.0467、0.9505、0.9762和1.0361。此外,通过计算A班每个学生英语成绩的增值,可绘制出A班英语成绩增值图,见图2。
从图2易知,10号学生英语成绩下降幅度最大,30号学生提升程度最大。当然,按此增值进行排序可快速分析学生英语成绩进步情况。同理,也可计算出A班学生其他学科成绩的增值,分析类似。为节省篇幅,仅给出A班7名学生各科成绩增值数据,见表2.
(三)评价某学生各科成绩提高程度
表2不仅能反映各学科每个学生的增值,还可反映每个学生各学科成绩的增值。将每个学生各科增值绘制成图,更有利于了解每个学生各科学习情况。下面给出A班2号学生各科成绩的增值图,如图3所示。容易看出,2号学生语文成绩提高程度最大,物理次之,数学退步最大,英语次之,化学和生物变化不大。
四、小结
本文采用的“增值”评价法简单有效,可计算出各班、各科及各学生成绩的增值,其柱状图非常直观,有利于教学质量分析。虽然该方法未考虑到平均分和标准差,具有一定的缺陷,但此方法作为中学教学质量评价的一个指标非常可取。
参考文献:
[1]田树林,吴万辉,田雄飞.中学教学质量“增值”评价研究[J].中国科技博览,2012,(30):496-497.
[2]方鸿琴.增值评价:以发展性评价促进教育公平[J].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515).
时间
主 要 工 作 安 排
2
月
份
1.召开相关会议,制订教研工作计划
2.召开全镇小学学科中心教研组成立筹备会
3.参加开学教学工作检查
3
月
份
1.教学视导
2.召开教研工作会议,成立全镇小学学科中心教研组
3.布置黄冈市小学语文统编教材“多课型”教学研讨培训暨“同课异构”优秀教学设计评选
4.布置学区新机制教师一师一优课讲课活动
5.检查各校课外阅读及社团活动开展情况
4
月
份
1. 教学视导
2. 全镇学校班级图书角、图书室及课外阅读开展情况检查
3. 迎接全县小学“悦读悦享”读书活动推进会。
4. 期中统考及质量分析
5. 组织新机制教师讲课比赛及英语教学调研
6. 组织教师参加全省小数讲课比赛观摩(4月19-21日)
7.检查规范书写情况及作业评比,抽查双语识记情况
5
月
份
1.迎接全县乡镇小学道德与法制优质课展示评比活动
2.组织参加组织全县小学科学自制教具评比活动。
3.教学视导
4.参加全市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展示活动及实践案例评选活动
5.检查学校识记工作开展情况
6
月
份
1.教学视导
2.迎接全县农村小学教学质量检测
3.组织期末检查
4.开展“书香校园”评比
7
月
份
1.调研考试质量分析
2.年度工作总结
3.教学常规工作评比
注:1.本工作计划将根据上级有关文件要求与阶段工作部署适时调整。
一.加强学习,锐意进取。
本学期我们认真组织教研组长和教研组教师学习了全国和沈阳基础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学习了同志的"七·一"重要讲话。通过学习进一步提高了广大教师以"三个代表"思想作为我们做好各项工作的指导思想,把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作为学校教育工作出发点的自觉性,提高了教师的师德修养和爱岗敬业精神,全校上下发?quot;永不满足,追求超越"的桐柏精神,努力工作,锐意进取,开创了学校教学工作的新局面。
我们还继续组织教师认真学习了二期课改的有关文件和精神,着重选学了有关研究性学习的文章资料,对研究型课程和研究性学习进行了深入地学习和探索,我们还要求各教研组长结合学科教学组织组内老师进行专题学习。如数学组选学了《中学数学》、《数学教学》、《数学通讯》中有关研究型课程的课例,进行了分析、讨论,同时还积极在组内开设研究性学习的公开教学课进行实践和探索,并取得成功,受到市、区有关方面的好评。
二.认真规范,抓好常规。
不断规范教学常规管理,健全教导处的质量监控网络是抓好学校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
本学期教导处继续规范、认真地抓好学校的各项教学常规,如教案检查、作业量检查、作业检查、教师的上下课礼仪、考试命题、试卷质量分析、学生座谈会和补缺补差等等。与此同时,教导处根据五年规划提出的学校教学管理工作重心逐步下移的部署,本学期进一步加强了教研组长和备课组长在学校分层管理和过程管理中的作用,在教学质量分析上,我们制订了(任课教师、备课组长、教研组长、教导处)四级质量分析制,并请年级组长一起参加教导处组织的质量分析会,积极发挥年级组长在质量管理中的积极作用。
本学期我们还建立了备课组长例会制,每月由教研组长召集会议商讨教学工作,教导处并不定期举行备课组长工作研讨会,及时对学校教学工作进行检查、分析和交流,并为校长进行教学调控提供必要的依据和条件。教研组长、备课组长和年级组长的教学管理功能得到了加强。
针对高一新生不适应高中学习以及部分学生学习习惯差、学习能力低的状态,教导处还组织有经验的各科教师为学生举办学习方法和学习心理系列辅导讲座,进行作业规范教育和学法指导,并成功地举办了以高一新生为重点的学校第三届优秀作业评选和展示活动,为高一新生在高中阶段能顺利学习打下了基础。 三.课堂教改,注重重效。
本学期教导处以教科研为龙头,继续深入开展"优化教学过程,推进素质教育"为主题的系列课堂教改攻坚活动,积极发挥学校"课堂教改指导小组"的作用,进一步抓好"四个突破"在课堂教学中的落实工作,大面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本学期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1.各教研组共开设校级以上带课题研究的公开课18节,其中区级4节,市级2节。
2.加大对家常课的听课、评课活动。本学期校"课堂教改指导小组"对课堂教改进行了有的放矢的研究和指导。本学期对"青年教师"、"问题教师"、"高一、高二复习课"等专题共进行了四次集中的家常课听、评课指导活动,共计听课72节,进一步促进了家常课教学质量的提高。
3.开展校高三教学工作调研活动。由校长室、教导处及"课堂教改指导小组"成员联合进行视导。联合参加了各备课组的集体备课,分析研究了教学现状,尔后进行听课评课,此轮调研共听课32节。课后又组织8名教师开设示范观摩课。通过一轮调研,有力推进了高三教学工作更加健康地开展。
四.积极实施二期课改。
根据区教育局推进二期课改工作的统一部署,我校于上学年在高一年级开展了研究性学习的试点工作,共开设了19个研究项目。在将近一年的探索和实践,逐步摸索和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本学期我们在高一、高二两个年级同时开设了研究性学习课程,各开设研究课题17个和20个。每周二课时排入课表进行活动。本学期我们逐步完善和规范了规章制度,进一步加强了对研究性学习管理和指导,并取得了初步的成果和有益的经验,在此基础上,学校召开了研究性学习经验交流会,还表彰了优秀指导老师和优秀学生。
我们还要求全体教师在学科教学中积极渗透研究性学习,并积极开展研究性学习的课题研究。本学期教导处共收到以研究性学习为课堂教改研究课题开展公开课的申请27节,本学期已实施 7 节。
五.加强教研组队伍建设。
为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在校长室的领导下,本学期我们还积极开展教师教学工作专项申报活动和优秀教研组、备课组评选活动,通过教学工作专项申报活动,进一步调动了教师参与教学改革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使了教师的自主发展,使学校的教学管理逐步由"规范"向"规范+自主"转化,通过开展优秀教研组和优秀备课组评选活动,也进一步推进了各教研组教科研和学科类活动的开展,提高了各备课组教研、备课活动的质量。本学期已收到申报书7份,拟先进行初评,下学期再继续推进,期末再进行总评,并组织交流发扬。
本学期,面临严峻的疫情工作,完成了本学期的教育教学工作,是有挑战有难度的。根据上级领导的指示和安排,紧紧围绕提高教学质量这一中心开展教学教务工作,努力提高教师业务水平,加大常规教学管理力度,对教师的备课批课作业批改情况采取月查制度。现针对本学期的教务工作做如下几点总结:
一、上课侯课监督
这个学期因为特殊情况的原因,各个年级的上课时间和下课时间都是不一样的错峰时间。下课期间督促各班主任或者任课教师和学生一起活动,带学生上厕所洗手,监督学生排队保持距离,以及侯课。上课时间及时通知各年级老师进教室上课,基本都是广播通知。
二、优质课公开课制度
本学期安排了各科教师上网络直播课,各位教师都用心的进行了备课及上课准备,也督促教师全员参加了2019-2020学年优质课比赛,虽然有个别老师最终也没能参加,但对于教育教研有很大的帮助。但由于每个班只有一个老师,所以听课的情况不太好。教师去听课的话,学生就没有人管,所以听课听得很少。
三、专业知识大讨论
在课余时间以及放学后的休息时间,多次组织老师关于专业理论知识进行了讨论,并多次给老师们讲解了课程标准。例如:灬不是四点水,是四点火,月不是表示时间,而是肉字的变化偏旁,所以是肉月旁,冫表示冰字旁而不是水字旁;数学也是多次讨论了比较难解答的数学题。
四、教学质量分析
每次月考期中考期末考之后,都进行了教学质量分析,针对不同的题型,不同的知识点,总结了如何提高学生的成绩,总结了失分原因,认真反思教学过程中如何进行改进。
五、学生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