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烛之武退秦师原文

烛之武退秦师原文

时间:2023-01-10 03:46:0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烛之武退秦师原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第1篇

阅读下面的《烛之武退秦师》一文,回答问题。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南。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

1.请用四字短语概括归纳各段段落大意。

解析:这是一道概括段意的题目。解题时首先要认真阅读,理清各段的思路,接着可以把握住各个段落的关键词语或语句来整合概括。第一自然段我们抓住“晋侯、秦伯围郑”六个字就可以把段意压缩归纳为四字短语“秦晋围郑”。第二自然段根据关键语句“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可将段落大意概括为一个成语“临危受命”。第三自然段重点写了烛之武利用秦晋之间的矛盾,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说退秦师,结合这一段的内容,用自己的语言可概括为“智退秦师”四个字。第四自然段把握住关键词语“亦去之”,就可以用“晋师撤离”四个字来归纳段意。

参考答案:第一自然段:秦晋围郑。第二自然段:临危受命。第三自然段:智退秦师。第四自然段:晋师撤离。

2.试分析概括烛之武退秦师的劝说辞包含哪几层意思?

解析:这是一道提炼概括文章内容的题目。烛之武的三寸不烂之舌,强于百万之师。他之所以能说服秦穆公,主要原因是处处为秦国着想,从文中的关键语句和信息来分析:①“越国以鄙远”,很不现实。②“邻之厚,君之薄”,得不偿失。③结交郑这个“东道主”,好处很多。④晋国好过河拆桥,忘恩负义。

参考答案:包含以下四层意思:第一层:(“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欲扬先抑,提出问题。烛之武好像是置身于郑国之外,站在秦国的立场上分析,引起秦伯的好感。第二层:(“若亡郑而有益于君”至“君之薄也”)说明亡郑只对晋国有利,对秦国有害无益。从根本上动摇了秦、晋联盟的基础。第三层:(“若舍郑以为东道主”到“君亦无所害”)说明保存郑国,对秦只有好处。第四层:(“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至“唯君图之”)烛之武进一步分析了晋国的贪得无厌,灭郑之后必然要进犯秦国,说服秦伯反过来帮助郑国。

【阅读指导】

概括要点,提取精要,是阅读古代叙事散文的一个重要环节。“要点”是指文章的主要内容、中心思想,或是一段事实,或是一种知识,或是一个看法,或是对自然、人生的感悟。所谓“概括要点”,是在阅读、理解文章内容之后,经过提炼概括,用简明扼要的语言准确转述文章内容的一种形式。其中,提炼概括的过程就是理解的过程;提炼概括的结果标志着理解的准确和深入程度;而提炼概括的形式,包括或直接摘引原句,或自行组织语言等。概括要点不仅仅是概括段意或中心,而且对一句话或几句话、一段话或几段话以及有关的某部分内容,都要能够根据需要,正确而熟练地进行概括。这就要求掌握提要钩玄的阅读方法,学会抓住关键词语,抓住文章的叙述脉络,做到纲举目张,化繁为简。那么,如何提高概括能力和表达能力呢?

一、认真阅读,理清思路,是恰当概括的前提。

阅读古代叙事散文要从理清思路入手,理清思路是准确理解文章内容和概括要点的基础。思路是指文章从什么地方出发(先写什么),然后怎样一步一步往前走(接着写什么),最终达到这条路的终点(文章最后表达怎样的中心或情感)。理清思路,就是要透过文章本身,弄清文章各个段落是怎样相互联系,组合成一个整体的。例如《荆轲刺秦王》一文,文章开篇先简介背景,秦军大兵压境,燕国危在旦夕,这是故事的序幕。接着写太子丹请荆轲商量对策,荆轲提出行刺秦王,故事由此开始。然后又写荆轲从准备“信物”到寻制凶器,从配备助手到易水送别,故事一步步向前发展。故事的是荆轲廷刺秦王未遂,断左股,被八创。最后荆轲刺秦王彻底失败,这是故事的结局。故事的尾声是秦王被荆轲震慑。只有理清了文章的写作思路,才能准确把握文章的大意,从而在文章中捕捉到关键信息,对文章内容进行精要的提炼与概括。

二、把握住文章的关键语句,对保证概括的准确性也具有重要意义。

学会抓住关键词语,概述文章的叙述脉络。概括文章内容要点时,我们可以提取文中的中心句、主旨句、结论句,将其直接摘取出来,作为概括性文字。这种方法适用于那些要求用原文语句答题的题目,又适用于要求对内容、主旨进行概括的题目。但是也有一些内容基本清晰,重点语句比较突出而全文的中心句、关键语句等不太突出的文章或文段,在概括要点时,不能直接提取信息。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需要组合文中的关键性语句或关键性词语来进行概括,或者基本上要用自己的语言或完全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概括。例如课文《烛之武退秦师》,请概括回答:①晋秦两国围郑的原因是什么?这道题就可以直接提取文中的关键句“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来作答。②晋文公为什么不愿向秦军进攻?解题时可以抓住原文“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一句来回答。③作者塑造的烛之武这一人物形象具有怎样的特点?这种题目,解答时就不能直接从文中提取信息,需要结合文章内容,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概括。我们可以归纳概括如下:烛之武在国家危难面前,体现了深明大义、义无反顾的爱国主义精神;在危急关头,能置个人安危于不顾,英勇无畏;在强秦面前,不卑不亢,能言善辩,聪慧机智,有勇有谋。

三、对内容要点的准确概括,离不开一定的分析。

阅读古代叙事散文,需要分清故事的梗概和细节,善于把握住相关事物的联系,即它们的相同点或不同点,同时还要结合对背景知识的理解以及对表达方式的理解,这样才能更好地全面把握文章的内容。例如课文《鸿门宴》,司马迁为什么要详写鸿门宴上的座次?这是因为按照古代礼仪,帝王与臣下相对时,帝王面南,臣下面北;宾主之间相对时,则为宾东向,主西向;长幼之间相对时,则长者东向,幼者西向。宴席的四面座位,以东向最尊,次为南向,再次为北向,西向侍坐。鸿门宴中“项王、项伯东向坐”,是最上位,范增南向坐,是第二位,再次是刘邦,张良则为侍坐。鸿门宴设于项羽军中帐内,刘邦为宾,通过对相关人物座次细节的分析,我们就可看出项羽目中无人,自高自大。再看项羽集团内部,谋士范增在项羽心中的地位,尚不及告密的项伯,君臣隔阂已初露端倪。作者详写鸿门宴上的座次也从一个侧面为项羽思想感情的变化以及后来的势态发展,埋下了一处伏笔。

【阅读思考】

阅读下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子产①为政

郑人游于乡校②,以论执政。然明谓子产曰:“毁乡校,何如?”子产曰:“何为?夫人朝夕退而游焉,以议执政之善否。其所善者,吾则行之;其所恶者,吾则改之。是吾师也,若之何毁之?我闻忠善以损怨,不闻作威以防怨。岂不遽止?然犹防川:‘大决所犯,伤人必多,吾不克救也;不如小决使道,不如吾闻而药之也。’”

子皮欲使尹何为邑。子产曰:“少,未知可否。”子皮曰:“愿,吾爱之,不吾叛也。使夫往而学焉,夫亦愈知治矣。”子产曰:“不可。人之爱人,求利之也。今吾子爱人则以政,犹未能操刀而使割也,其伤实多。子之爱人,伤之而已,其谁敢求爱于子?子有美锦,不使人学制焉。大官、大邑,身之所庇也,而使学者制焉。其为美锦,不亦多乎?侨闻学而后入政,未闻以政学者也。若果行此,必有所害。”

范宣子③为政,诸侯之币重,郑人病之。二月,郑伯如晋,子产寓书于子西,以告宣子,曰:“子为晋国,四邻诸侯,不闻令德,而闻重币,侨也惑之。侨闻君子长国家者,非无贿之意,而无令名之难。夫令名,德之舆也。德,国家之基也。有基无坏,无亦是务乎?有德则乐,乐则能久。”宣子说,乃轻币。

子产使都鄙有章,上下有服,四有封④洫,庐井有伍⑤。大人之忠俭者,从而与之;泰侈者,因而毙之。从政一年,舆人⑥诵之曰:“取我衣冠而褚⑦之,取我田畴而伍之。孰杀子产,吾其与之。”及三年,又诵之曰:“我有子弟,子产诲之。我有田畴,子产殖之。子产而死,谁其嗣之?”

(选自《左传》,有删改)

[注]①子产:名侨,字子产,春秋时著名政治家,郑国名相。②乡校:乡间公共场所。③范宣子:春秋时晋国大臣,晋平公时执掌国政。④封:田界。⑤伍:五家相保的民户编制。⑥舆人:众人。⑦褚:储藏。

1.对下列句子中黑体字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吾不克救也 能够

B.郑伯如晋 到……去

C.非无贿之患,而无令名之难 贿赂

D.子产使都鄙有章,上下有服 边远的地方

2.请用原文中的语句概括归纳子产不毁乡校的原因是什么?

答:

3.子产为什么反对子皮想让尹何掌管他自己的封地的做法?

答:

4.下列八句话编为四组,分别表现子产治国以德,以民为本的一项是( )

①不闻令德,而闻重币,侨也惑之②大人之忠俭者,从而与之③其所善者,吾则行之;其所恶者,吾则改之④是吾师也,若之何毁之⑤人之爱人,求利之也⑥德,国家之基也⑦不如吾闻而药之也⑧夫令名,德之舆也

A.⑧② B.⑥⑤

C.①③ D.⑦④

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子产高度重视倾听民众意见,并且把民众的批评指责作为施政的依据。他认为乡校是民众发表意见的重要场所,如果取缔乡校,堵塞言路,一定会对国家造成巨大伤害。

B.子产认为政事是关乎国计民生的大事。他反对子皮任用年轻而又没有从政经验的尹何治理封地,认为如果不经过学习实践就委以重任,一定会造成危害。

第2篇

文言文激发兴趣揭示内涵

1、激发兴趣。激发兴趣的要义,全在于激发出学生“自愿做”的热情。激发兴趣应注意时机的选择,或在课初,或在课末,或在课中。激趣的手段可各有不同。为促进学生的“探究”性学习,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激趣的工作也可放在上课的结束阶段进行。

2、引进写作。很多文言文作品,都蕴涵丰富的写作空间,如能适当引导消化,可以激活整篇文章的学习。比如教《烛之武退秦师》,可以利用文章中未显示的信息非常丰富的特点,引导学生写出这些信息,可以写烛之武夜辞郑伯的情景,也可以写郑伯苦苦等待的焦虑,甚至还可以写烛之武到秦营时的受冷落等等。学生如果写这些情景,一定要先读懂课文。这样的训练,既领会了文章内核,又锻炼了写作,还培养了想象力,一石多鸟,何乐而不为?

3、添加事例。有些文言文内容比较简单,可是如何让它生动而富有灵性呢?我认为只有添加事例,使它丰满,才可能让原文灵动。比如教《邹忌讽齐王纳谏》,当讲到邹忌的讽谏艺术时,不妨添加庄子以愿当泥涂之龟而辞退楚国使者的机智、孟子以五十步笑百步影射梁惠王的善喻……可以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自然也就明白了邹忌的讽谏艺术,从而让学生领悟到语言表达的无穷变化。

4、揭示内涵。这里的内涵,是指课文中潜在的、不能从字面上直接看出来的东西,而揭示内涵则是指将这些东西确认出来,使其明朗化,以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学生毕竟是学生,其预习自学的结果也只能是“有所知”,而不可能“尽知”。因此,在学习过程中,老师的适当点拨,指明内涵,不仅是应该的,而且是必要的。

5、解释文字。这里的解释文字不是解释课文中字词的意思,而是指根据这个字词在文中的含义或形状适当联系它的本义或与此字词有关的文化现象,这样更易激发学生学习的乐趣。比如教《勾践灭吴》中,在讲到“贾”字时,结合课文注解适当补充“行商坐贾”的文化知识;讲到“取”字时,简要介绍“取”字背后蕴涵的原始社会抢婚习俗甚至对个别字还可以进行巧解,如“男”字,可以解释为“在田里出力拼命干活的人”,也许此解不合本字含义,但与古人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是相符的。在教学中,对字词适当的引发联系,可以让学生加深对字词的印象,也有利于学生更好理解这个字词,从而实现让学生更多更好地积累文言词汇的目的。

6、吟咏诵读。“书读百遍,其义白见”,读之精妙,可以培养语感,增加积累,涵咏感悟。短文章整体读,长文章逐段读。可以范读、领读、齐读、散读、默读;也可以读句读,读感情,读意境。这样读了之后,学生心里就产生进一步理解课文的欲望,也就有了能意会课文的喜悦,也就能培养学生独立阅读和鉴赏浅显文言文的能力。

第3篇

关键词:古文翻译;句子成份;技巧

古文翻译考查的是学生的文字运用能力,它的标准为“信、达、雅”,“信”强调忠实于原文,“达”强调译出了原文的意思,“雅”强调翻译符合现代汉语的要求,在谴词造句上多斟酌。

如何能让翻译符合这三项要求呢?其中一种技巧就是划分句子成份。

请看下面的例子:“若亡郑而有益于于君,敢以烦执事。”(《烛之武退秦师》)。我们先给这个句子划分成份: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亡”“有”“烦”作谓语,用下划线表示;“郑”“益”“执事”作宾语,用波浪线表示;“于君”作补语,用单书名号表示;“敢”“以”作状语,用中括号表示。划分完句子成份后,再字字落实,就能做到不译破句子。

字字落实时,记住一个原则:能够让文言的单音节词组成现代汉语的双音节词,就先组词;如果不能组词,就找一个现代汉语的近义词。“若”换成一个词“如果”,“亡”换一个词“灭掉”,“以”换一个词“拿”,“执事”换一个词“您”,“于君”换一个词“对您”;“郑”组词为“郑国”,“益”组词为“益处”(也可换一个词――好处),“敢”组词为“胆敢”,“烦”组词为“麻烦”。整个句子就译成:“如果灭掉郑国而对您有益处,(那么)(我)胆敢拿(这件事)来麻烦您。”

我们来看2013年江西高考试题:

村落嫁娶图记

(明)顾彦夫

某岁春二月,予从事京师锦衣①。周君出所谓村落图示予,观其色,若甚爱者。请曰:“君必为我记之。”申请再三。遂置巾笥以归。

归之岁向尽矣,尚未知是图之委曲也。有华生者:世家江北,备谙村落者也。工丹青。造予,予以此图质之,曰:“子之知画,犹吾之知书。敢问妇女而跨牛,何也?”曰:“此农家所嫁女也,不能具肩舆②,以牛代行也。一苍头牵牛而行,重其女,不使自控也。跨牛质矣。”“乃复有一苍头持盖以护之,何也?”曰:“昏礼宜昏。于昏矣,农家苦灯烛之费,送迎以旦昼。用盖以蔽日也,亦 重之也。一妪逼牛耳以行,一翁于牛后徐徐随之,父母送其女者也。一老翁杖而立,一老妪门而望。一童子稍长,携其幼,指而语之。凡容色皆若欷放洒泣者,伤离别也。牛之前四人以鼓吹。从事迎而导之者也。道旁二驴,次第行,骑之者,村妓③也。尾其驴以掖筝琶者,村妓之二仆也。又其股坐于小车之旁者,车人也。一皆邂逅而回眄者也。去其林少许。将复经一林,二童子踊跃以报。一妇人自篱而出,臂一儿,又一儿牵其裳以行。亩间有二农夫,既锄且止。是皆见其事而谈笑者也。”“去既远,又有林郁然。竹篱茆茨④,亦仿佛如女家。门之外有男子,衣冠而须,罄折⑤而立,谁也?”曰:“此其婿也。古者三十而娶,近世唯农家或然,故壮而须也。立而俟者,将导妇入门也。二妇人咨诹向前,妯娌辈也。将劳其女子之父母,且迎之也。二人挈,一人持壶,迎劳之需也。一女仆继之,备使令也。,二童子参差以从,其大者指而语之,若曰新人近矣。一老妪门立以望,察风声以为礼之缓急者也。”

予闻之,戏曰:“子真村落人也知村落之状为真予不饱文遂以子之言为图为记以偿我久逋之文债可乎”生笑曰:“此所谓一茎草化丈六金身者也,何不可之有?”时天寒,语从游者呵笔书之。(选自《明文海》)

注:①锦衣:锦衣卫官员。②肩舆:轿子。③妓:歌艺人。④茆茨:茅草屋。⑤罄折:谦恭的样子。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有华生者,[世]家〈江北〉,(备谙村落)者也。

(2)农家苦灯烛之费,送迎〈以旦昼〉,[用盖]以蔽日也。

(3)[古者][三十]而娶,[近世][唯]农家或然,[故]壮而须也。

在做题时,先划分句子成份,再按上述方法去字字落实,效果很好。

(1)有一个姓华的先生,世代居住在江北,(是)(一个)非常熟悉村庄的人。

(2)农家苦于灯烛的花费,在白天送亲迎亲,用伞盖来遮挡阳光。

(3)古时候(男子)三十岁才娶亲,近世仅农户有的还这样,因此(新郎)年壮并且长了胡须。

第4篇

考点剖析:认识“常见文言虚词”和“在文中的用法”

关于文言虚词的考查要求中值得注意的地方有两点:一是“常见文言虚词”,即考查常见用法。具体为:(1) 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时遇到的文言虚词多为常见用法;(2) 避免文言虚词使用范围较小且较难理解的特殊用法。二是“在文中的用法”,这是相对于在词典中的用法而言的,两者都是对考查范围进行的限定。“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主要指文言虚词在特定语境中的意义和用法,考查学生在具体语境中理解辨别文言虚词不同用法的能力。因此,对文言虚词来说,关键是理解常见用法,就是具有在阅读材料时能根据上下文的语境读懂并加以解释的能力。总之,要熟记常用的文言虚词,并掌握随文定义的方法,结合具体上下文作出合理的推断。

值得注意的是,高考试题对文言虚词的考查一般分四种类型。(1) 单一型。即一道题中只考查某个文言虚词的用法。(2) 复合型。即将四种文言虚词组合成四组,区别它们在各组中的意思。(3) 混合型。即将文言虚词混同在文言实词中一起考查,这就更加需要区分清楚了。(4) 译文型。即将文言虚词放到句子中去落实它的意思。

真题引路:掌握文言虚词的考查类型与解题方法

1. 单一型。(2011年湖南卷第6题)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其”字,与“其诗亦怪怪奇奇”的“其”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则或咎其欲出者

B. 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固请

C. 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成五采

D. 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解析】 这是考查同一文言虚词在不同语境中的不同意思。本题考查对文言虚词意义和用法的理解与辨析能力,要求结合原文语境判断文本中三个“其”的意义和用法,并与课内的一个“其”进行意义和用法异同的比较。例句中的“其诗亦怪怪奇奇”(明末清初《严祺先文集序》)的“其”字,在这里为代词,“他的”,做定语。具体分析如下:A. 则或咎其欲出者(《游褒禅山记》)其,那个,指示代词;B. 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固请(司马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其,他,人称代词,作“破璧”的主语;C. 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成五采(《史记・项羽本纪》)其,他的,人称代词,作定语,与题干例句相同;D. 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五代史伶官传序》)“其无忘”的“其”,一定,副词,这里可译作“千万不要忘记”,表叮嘱、劝勉、期望、命令等语气,通常用于祈使句中,可译为“一定”“千万”等。

【参考答案】 C

2. 复合型。(2011年山东卷第10题)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是以能通其意于天下乎 故燕王欲结于君

B. 拱手而问曰 朝济而夕设版焉

C. 缓其刑政则人不惧死 三人行则必有我师

D. 寡人闻仲父之言此三者 此亡秦之续耳

【解析】 这是考查文言虚词的类型。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共考查了“于”“而”“则”“之”四个文言虚词。A、B、C、D四个选项,每组的前一句都出自文言文考查篇目《史记・李斯列传》,而每组的后一句分别出自不同的文章。这样多角度、多方面考查考生对文言虚词的积累与识别能力。A. 是以能通其意于天下乎(《史记・李斯列传》);故燕王欲结于君(《廉颇蔺相如列传》)B. 拱手而问曰(《史记・李斯列传》);朝济而夕设版焉(《烛之武退秦师》)C. 缓其刑政则人不惧死(《史记・李斯列传》);三人行则必有我师(《论语・述而》)D. 寡人闻仲父之言此三者(《史记・李斯列传》)此亡秦之续耳(《鸿门宴》)其中,A项中的“于”,前者表地点、在,后者表对象、和;B项中的“而”,前者表修饰,后者表转折;C项中的“则”,都表假设;D项中的“之”,前者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后者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结构助词“的”。

【参考答案】 C

3. 混合型。(2011年重庆卷第8题)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檄营帅籍所掠赴郡讯之 籍:登记

B. 即驰书告台省趣发饷 趣:通“趋”,前往

C. 使者采木且及柳 且:将要

D. 公仰视木顾使者日 顾:回头看

【解析】 这是将文言虚词和文言实词结合在一起考查的类型。本道试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等级为B(理解)。选文取材于清代蓝千秋《江公皋传》,重点考查了“籍”“趣”“且”“顾”四个文言词汇。值得注意的是一个文言虚词与三个文言实词混在一起考查了。其中,“且”是文言虚词,而“籍”“趣”“顾”为实词。值得注意的是考查通假字“趣”,一定要在原文中理解。例如,B项“趣”,cù,通“促”,催促、督促的意思。由此可见,文言实词的理解不仅仅要掌握它的常用义项,更需要娴熟地根据上下文推敲甄别。从字音相同推测通假字,通过语法特征推断出词性,用互文见义对照解释前后词,用成语比较推导词义。另外,还要联系上下文,前后照应,保持一致,并把对实词的解释带入原句中,看看是否合乎原文的语言环境。

【参考答案】 B

4. 译文型。把文言虚词放在主观性试题――古文的翻译之中,通常为“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可以从以下高考试题中积累一些知识点。例如2011年湖南卷:“则余亦迂甚矣哉!”【解析】其中“则”“哉”两个文言虚词,前者联系上下文,译成连词“那么”,后者针对文言句式译成语气助词“啦”。【参考译文】那么我也迂腐得厉害啦!再如2008年江苏卷:“及得召见,遂见亲信。”【解析】用“见”“见……于……”表被动。“及得召见”中的“见”是动词,接见、召见的意思;“遂见亲信”中的“见”,副词,表被动,含“被、受、受到”的意思。【参考译文】到获得皇帝召见,便受到皇帝亲近信任。又如:“欲潜师就尚于江南,并兵御之。”【解析】此句为介词结构后置。“欲潜师就尚于江南”中的“于江南”是介词结构后置,即“欲潜师于江南就尚”。【参考译文】想要将队伍秘密转移到江的南岸向刘尚靠拢,合并兵力抗击敌人。

答题技巧:结合文本具体把脉与联系比较斟酌决定

1. 随文定义。(1) 依据虚词在句中的位置,判别用法。如:① “子而思报父母之仇。”(结构助词,的)(《勾践灭吴》)② “太后盛气而揖之。”(代词,他,触龙)(《触龙说赵太后》)③ “石之铿然有声者。”(助词,做“铿然”定语后置的标志)(《石钟山记》)④ “久之,能以足音辨人。”(助词,依附在形容词后,无实义,不译)(《项脊轩志》)。(2) 依据相关语句的内容和语气,判别虚词用法。如:“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前一个“其”用在反问句中,表示反问,可以理解为“难道”;后一个“其”用在表示选择的句中,作连词,表示选择,可译成“还是”。

2. 依文推义。(1) 辨明用法。一个虚词大多有多种用法,相同的用法又可以用不同的虚词来表示。如“因”:① “不如因善遇之。”(趁着)(《屈原列传》)② “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通过、经由)(《廉颇蔺相如列传》)③ “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因为、由于)④ “因人之力而蔽之,不仁。”(依靠、凭借)(《鸿门宴》)(2) 分析虚实。又如“以”:“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六国论》)中的“以”,是连词(虚词),意思是“因为”,表因果关系;而“皆以美于徐公”(《邹忌讽齐王纳谏》)的“以”,是动词(实词),意思是“认为”。

3. 区分比较。要善于把虚词与现代汉语比较。(1) 用法没有改变。如“于是”:“吴之民方痛心焉,于是乘其厉声以呵,则躁而相逐。”(《五人墓碑记》)这里的“于是”与现代汉语相同。(2) 用法改变。如“则”:“此则寡人之罪也。”(《勾践灭吴》)在文言文中作副词用,表示肯定,“是”“就是”,在现代汉语中作副词用,表“就”“那么”等意。(3) 用法完全消失。如“之”“用在主谓结构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又如“无乃”(恐怕……吧)“尔乃”(这样);再如“者”的提顿作用等。

第5篇

【中图分类号】 G633.3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5)10―0118―01

一提起文言文的学习,不少同学就叫苦连天:“文言文太难了!”此话不假。进入高中阶段后,语文课本中文言文的数量大大增多,篇幅也加长了,对学生的语文素养要求也相应提高了。但客观上,因文言本身与现代白话相去甚远,在现今社会的使用率极低,没有语言环境,且语言精练、内涵丰富,可能带来艰涩难懂、歧义纷出,自然让学生视为畏途。但事实上,只要我们建立起对它的浓厚兴趣,掌握了正确的学习方法,就一定能够克服学习中的各种困难,将文言文学好。那么学习文言文有什么好的方法呢?在此我谈一谈自己在这方面的摸索。

一、重视预习

课前预习的基本要求,即结合注释,疏通文义。对于暂时无法理解的字、句,如有可能,应借助工具书(如《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结合语境,揣摩、判断,并注意课上老师的讲解、说明。“带着问题”上课,“有的放矢”学习,无疑事半功倍。而课后复习则应注意归纳、积累。同学可以侧重对文言现象,如通假字词、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特殊句式等进行整理,以期巩固学习成果,加深知识理解。

二、强化诵读

文言文富于音乐性,双声叠韵,四声平仄,对偶排比等等,读起来抑扬顿挫,朗朗上口,这就决定了诵读是符合文言文特点的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古人历来非常重视诵读,他们甚至常常要用吟唱的方式,唐代韩愈就强调:“手披目视,口咏其言,心惟其义。”朱熹在《训学斋规》中也说:“余谓读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从某种意义上说,几千年的文言文教学,就是诵读教学年。古人强调的诵读教学法,今天仍然适用,教师辅之以启发诱导的讲解,经过一定时间,就会产生豁然贯通的效果,既悟了道,也学到了文。

三、语意推断

(1)借助原文上下文语境推断,注意“上下”文所提供语境与推断的词语之间的相关性,保证推断的正确性。利用上下文语境进行推断实际上是利用词语使用的情境与文章逻辑判定词语意思,其中词语与上下文的逻辑关系非常重要,因为所有的文章总是用一定的逻辑结构和语言形式进行表达,所以理解文章及语言表达逻辑的同时也就理解了词语的意思和文章的相关内容。另外,确定一些虚词用法与意思,其实也是利用上下文提供的语境来推断,如“而”的用法基本有两大类:顺接或逆接(转折)。在“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这个句子中,“青取之于蓝”与“青于兰”前后句意思不是连贯的,而具有相反性,不是顺接而是逆接,所以“而”就是表示转折关系的,解释为“但”或“但是”。(2)借助词语或句子对称结构推。从形式来看,并列式结构的词语,前后两部分的应该是对称的,有些词语的意思是相反或相近的,如词语“若即若离”的结构就是这样,“若即”与“若离”前后对称。“离”的意思非常清楚,而并列式结构的词语前后两部意思是不会重复的,那么“离”和“即”意思应该相反,这样就可以自然地推断出“即”的意思应该是“靠近”、“接近”之意。所以借助词语或句子的对称结构推断文言文词语意思是文言文阅读中一个行之有效的办法。(3)借助课本已学词语意思推断。借助已学词语意思推断就是利用中学阶段已经学过的文言文中的有关词语意思来推断新的文言阅读材料中与学过的词语形式相同的词语的意思,这种推断实际上是一种知识之间的联想,是利用旧知识理解新知识的能力。这种推断有一个前提就是,学生要对课文中学过的知识要充分掌握,非常熟悉。如在《烛之武退秦师》里有一句话“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其中“行李”为“使者”之意。把学过的这两个意思分别代入阅读材料原文,根据上下文提供的语境,再进行推敲,经过验证是正确的,所以文言文阅读,课内的基础知识支持也很重要。

四、对应翻译

文言文的翻译,方法多种多样,我认为最基本的方法是采用一一对应的原则,力求将所有能够译出的字词落到实处。看懂课文下面的注释,借助工具书,用今天的话说出文言文的句子的意思,有不懂的地方,请教师点拨。

第6篇

借助语法结构分析可以推断文言虚词的用法。

①先*抚之甚厚(归有光《项脊轩志》)

“抚之”是动宾短语,“之”是动词“抚”的宾语,代词,代“妪”,可译为“她”。

②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庄子・秋水》)

“仲尼之闻”是偏正短语,“之”用在定语和中心语之间,是结构助词,可译为“的”。

③师道之不传也久矣(韩愈《师说》)

“师道之不传”是主谓短语,作“久矣”的主语,“之”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是结构助词,可不译。

二、对应位置

语言结构相同或相似的词句构成的对文,其对应位置上的词语的用法往往相同或相似。由此可从句中熟悉的虚词的用法,推断对应位置的疑难虚词的用法

① 舟遥遥以轻,风飘飘而吹衣。(陶潜《归去来兮辞》)

“以”和“而”处于对应位置,“而”是表修饰的连词。

② 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贾谊《过秦论》)

“因”和“乘”处于对应位置,“乘”是介词“趁着”的意思,由此可推断“因”也是乘着的意思。此句的“利”“便”也是对文,都是指有利的形势。

③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东山》)

“矣”和“思”处于对应位置,由“矣”是语气助词可推断“思”也是语气助词。

三、看特殊标志

文言文段与段、句与句衔接过渡,起承转合,常由一些虚词充当的标志性词语。这些词语多用来发议论、转话题、抒感叹、表关联等。根据标志性词语,可推断其用法。

①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王羲之《兰亭集序》)

“夫”用在段首引发议论,是发语词,可不译。这种用法的虚词还有“若夫”“故夫”“且夫”“盖”等。

②至于颠覆,理固宜然。(苏洵《六国论》)

于”用在句首承接上文,表示另外再说一层意思,用法与现代汉语相同。这种用法的虚词还有“至”“至若”“至如

③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范仲淹《岳阳楼记》)

“嗟夫”用在段首抒发感叹,可译为“唉”。这种用法的虚词还有“噫”“呜呼”等。

四、语气表达

有些文言虚词的用法可以根据语句所表达的语气来推断。

以下四例中的“其”都是语气副词,但所表达的语气各不相同,因而用法也不同。

①李将军之谓也(2002年全国卷)

“其”表推测语气,可译为“大概”。

②其真不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韩愈《马说》)

“其”表反诘语气,可译为“难道”。

③吾其还也(《左传・烛之武退秦师》)

“其”表商量语气,可译为“还是”。

④尔其无忘乃父之志(欧阳修《伶官传序》)

表命令语气,可译为“一定”。

五、看具体语境

文言虚词的用法比较灵活,要确定一个虚词的用法就必须联系语境作具体分析,做到“字不离句,句不离篇”。

a) 针针丛棘,青麻头伏焉(蒲松龄《促织》)

语境是一只“青麻头”(蟋蟀)藏匿在“针针丛棘”之中。由此可推断“焉”是兼词“于此”。“伏焉”即“伏在那里”。

b) 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柳宗元《捕蛇者说》)

语境是交文章得目的是等待那些考察民情得人能够看到这篇文章。由此可推断“焉”是代词,代文章。“得焉”即“能够看到它”。

c) 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论语・季氏将伐颛臾》)

“焉”用在疑问句中,表示责备得语气,由此可推断“焉”是疑问代词,可译为“何、哪里”。

d) 圣心备焉(荀子《劝学》)

“焉”用在陈述的语境里,是语气助词。

六、看删换变化

有些文章虚词的用法,可以通过删除或替换的方法来推断。删除或替换虚词后句意表达不受影响的一般是介词。

1998年高考全国卷第17题比较下列各句中“以”字的用法,判断正确的一组是:

①俅以幸臣躐跻显位

A、①和④相同,②和③相同

②得全首领以没

B、①和④相同,②和③不同

③扈从以行

C、①和④不同,②和③相同

④至以刃裂颈断舌而死

D、①和④不同,②和③不同

解答此题,先要确定“以”得词性,然后作具体分析。可采用“删除法”,删除“以”字,例①④句意表达受到影响,例②③句意表达则不受影响,由此可推断例①④“以”是介词,例②③“以”是连词。再作具体分析,例①“以”表凭借某种身份,例④“以”表动作行为所用得工具,两者的意义不相同。例②③“以”都是用在状语和中心语之间,表示修饰和被修饰的关系,两者的意义完全相同,

由此得知正确答案是C。

此题还可以通过“替换法”解答。把四句中的“以”用“而”来替换,例①④句意表达受到影响,例②③两句意表达不受影响,据此可推断例①④“以”是介词,例②③“以”是连词。

七、看句式特点

要准确把握以下句中带点的虚词的用法,可根据句式特点进行推断。

①多于南亩之农夫(杜牧《阿房宫赋》)

是介宾短语后首句,“于南亩之农夫”介宾短语,“于”是介词“比”的意思。

②石之铿然有声者(苏轼《石钟山记》)

是定语后置句,“”“石”是中心语,“铿然有声者”是定语,“之”是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

③何以战(《左传・曹刿论战》)

是宾语前置句,“何以”即“以何”,“以”是介词“凭借”的意思。

竖子不足与谋(司马迁《鸿门宴》)

是省略句式,“与”后面省略了宾语“之”,“与(之)”是介宾短语,“与”是介词“和、跟”的意思。

⑤遂为猾胥报充里正役(蒲松龄《促织》

是被动句,“为”表被动,是介词“被”的意思。

第7篇

[关键词]高中语文 文言文 兴趣教学

1善于指导。背景要力求准确

诵读不是让学生随心所欲地郎读课文,它必须尊重创作者F铸在文章中的真实的思想感情。而这思想感情不是一开始就能把握得准的,它必须建立在充分理解句意和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所以笔者认为,对于文言文的教学,起初应让学生自学,最好是默读,发现问题,初识文意;其次是质疑和答疑,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句意和文意;而诵读则在这两个步骤之后进行。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准确把握创作者的思想情感,读出语感来。这一步做好了,将大大提高学生对文言文语言的感受力,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背诵必须忠实于原文,力求词句准确,这也是文言文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有人认为,要求准确背诵,完全忠实于原文,是一种死教,缺乏对学生创造力的培养。我认为这种说法是完全错误的。首先,学语文必须学语言。能流传于世并选入教材的文言文,多为古代名篇,其语言的优美和谐和准确严密无论怎么说都应该是典范。而我们中学生按照自己现有的水平随意加改变,多数只能改糟,不会改好,这就会把自己引上学习语言的歧途。其次,我们在运用知识、运用语言时,常常免不了要引经据典,而一旦误读误记,就不单是张冠李戴的问题,有时甚至是无中生有了,这必然影响到期引论的效果。其次才是应付高考的问题。高考试卷中的文言文原文填空占有相当的比例,阅卷要求也十分严格,错、漏、添加一字均不得分,所以在平时的教学中,一定要要求学生准确背诵,准确书写,决不能擅自增删和改变。

2联系史实和相关的背景。以扩充学生见闻。增强学生的求知欲望

高中教材所选的文言文篇目,大多为先秦散文和诸子散文。与这个时代的社会政治相关,许多作品虽具文学性,但基本忠于历史史实,且人物、事件互相关联,牵一动十,如:《烛之武退秦师》、《勾践灭吴》、《触龙说赵太后》、《季氏将伐颛臾》、《晋公子重耳之亡》、《荆轲刺秦王》等,均与许多重要的历史人物和事件相搅合,构成严密的因果联系,如果教师只是孤立地讲授课文内容,不注重与历史事件的联系,其结果,一是不易激发兴趣,使学生感到内容单调、枯燥;二是不能让学生更透彻地了解历史理件这问的逻辑联系,从而影响记忆效果;三是不能让学生更深切感悟到知识原野的广阔性,求知欲望便极难得到引导和培养。因此,笔者认为,语言教师应该多读史书,了解、熟悉中国的历史。在给学生传授相关历史知识时,甚至在比历史老师的讲授更生动、细致、传神。这对培养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果将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3对字、词、句式的教学要死中有活

所谓“死”,就是对文言字、词、句式所涉及的基本语法现象和考点要反复强调,并对其概念化、条理化。如文言文中的文字教学,除基本的字形、字音外,我们还必须反复强调“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概念。例如:通假字就是借用音同或音近的字来表示另一个字,它是文言文中一种常见的用字现象,我们无须向学生引经据典或想当然的过多分析它的形成或由来,但反复强调这个概念,让学理解、掌握常见通假字是必要的,这不单是高考题中可能或必然涉及的内容之一,也是后人解读文言文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之一。从初中到高中,学生接触的文言文通假字特别多,“风吹草低见牛羊”中的“见”通“现”,“失其所与,不知”中“知”通“智”,“约从离衡”中“衡”通“横”,“制其弊”中“弊”通“敝”,“陈利兵而谁何”中中“何”通“呵”,“倔起阡陌之中”中“倔”通“崛”,“赢粮而景从”中“景”通“影”……都是通假字。教师可以适时地指导学生对其归类列表,用化零为整的方式使其系统化。把握一词多义,要注意了解调的本义、引申义、比喻义和假借义。如:“畔”,其本义是田边,所以引申为“旁边”的意思,如:河畔、桥畔等;“畔”与“叛”同音,所以又借用为“背判”的意思,如:“亲戚畔之”的“畔”,即用其假借义。

尤其新《大纲》要求重点掌握的120个文言实词和18个文言虚词,更是常提常讲常归类的对象,必要时教师要对其进行集中整理,打成资料印发给学生。对于古今词义差别较大的词和文言文中的词类活用现象,要指导学生专门归类掌握,切不可马虎懈怠。句式也是文言文语法教学的一个难点,但教师的任务是让学生逐步认识、掌握诸如“判断句”、“省略句”、“被动句”、“宾语前置句”、“状语后置句”、“定语后置后”、“固定句式”等常见文言句式,了解他们的一般构成、识别和使用方法。所谓“活”,就是在教学方法上,要立足教材和学生的实际,生动灵活,增强互动性,便于让学生接受。教师应努力避免传统教学中一讲到底,只做翻译了事。

第8篇

学生在学习文言文时,常常会因为无法理解词意而生搬硬套、死记硬背。最终导致学生学习困难,教师教学效率偏低。至此,为摆脱这种低效的教学状况,就要建立高效的教学体系。而以往对教学有效性的评价多为宏观层面的研究,对某一细节上的讨论就相对偏少。其次,高中文言文作为教学中的一大难点,要建立高效性的教学就必须相应地提出高效性的评价体系。

一、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高效性含义

新课程标准推出后,旨在强调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目标是:“提升学生的文言文素养,培养学生的文化底蕴,同时建立民族自豪感及掌握文言文学习的思维”。首先,高中文言文教学的高效性是指在某一段时间教学活动是否达到预先设定的教学目标或者实现的程度。其中就包括文言文素养、文化底蕴、民族精神和价值认同感等。其次,高中文言文教学的高效性是指在某一教学活动时期,教师教学的各要素和学生学习之间的各要素之间的联系程度。例如:教师的教学内容设置是否符合学生实际,教学过程是否吸引学生以及学生在这段时间的学习动机是否强烈。是否有明确的教学目标,是否分层次的以人为本的展开教育等等。再者,高中文言文教学的高效性是指在教学活动结束后,学生的学习反馈效果。例如:学生在一段时间学习后,成绩得到快速提高。文言文素养得到有效提升,同时也被激发学习兴趣,对文言文学习热爱无比,更加关注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最后,高中文言文教学高效性是指在教学互动结束后,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是否呈现质的变化。教师的教学热情是否高涨,学生的学习情绪又是否热情等等。

二、对高中文言文教学高效性评价标准的探索

首先,教师根据《课程标准》开展文言文教学活动。整体要符合新课程教学目标。旨在提高学生的文言文素养和用历史的眼光去欣赏现代的文学作品,传递文化底蕴及民族自豪感。其次,要符合新课程标准要求的“三维”教学目标,即提高学生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这三个维度来制定具体的教学目标。再者,教学过程的体现,为保证学生学习的高效性,就需要提高教学过程的高效性。最后,要建立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构建一切围绕学生出发的教学体系。倡导以教师为教学主导,学生为教学主体的教学活动。因此,要构建有效的评价体系就是要以促进学生的自身发展为出发点,促进学生的文言文素养和价值观及民族自豪感等等,同时也要兼顾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情感、效率等同步发展。

三、建立高效的教学策略分析

1.构建趣味课堂、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文言文由于本身比较枯燥,学生很难对其产生学习兴趣。从而导致学习效率低下。所以,教师在教学活动安排时就要设法突出教学活动的趣味性。例如,在教学活动展开时,要鼓励学生积极地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可以设置情景教学模式,让学生扮演某一个角色。在学生扮演角色的过程中就会主动的记忆台词,而台词就是课文中的话。这就间接地激发学生的学习乐趣,并在游戏中背诵了课文。例如学习《烛之武退秦师》这一课时,可让学生分别饰演文中人物角色,从动作形态到语言,都让学生依照原文的理解进行扮演。通过这种方式,不仅让学生熟悉了课本,也让学生对文中人物有更深入切实的体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课堂参与度,有效落实教学目标。

2.多阅读、多背诵,增强主体感知

文言文是中华文明的文化载体,也承载了古人的思想底蕴。学生通过多阅读、多背诵就可以增强其主体感知能力。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学生通过多读、多背就可以很好地锻炼语感,积累素材。当然教学中也不是简单的背诵,教师要因材施教、灵活运用。例如,在学习《赤壁赋》时,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多朗诵,或者背诵,通过声韵顿挫感受古人的文化底蕴,通过诗意描写感受“羡长江之无穷”、“抱明月而长终”的魅力,以此体会当时苏轼身处逆境也能保持豁达超脱的博大情怀,以及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处世态度。

3.加强课外阅读,丰富赏析内容

语文教材中虽然已经包含众多的文言文优秀作品,但是学习毕竟不能仅仅局限于书本。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广泛阅读课外文言作品。对于一些比较知名的片段或者名言锦句加以记忆、背诵。从而积累语文素材。也可以引导学生通读一些唐诗、宋词、元曲等等,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及对古人文化的感知能力,从而有效提高学生对文言文的鉴赏水平及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

第9篇

1.变接受者为发现者,给学生以个性化阅读和探究阅读的空间。

人生来就是一个灵活的学习者,一个主动获取知识和技能的行动者,学校的教育就是对学习这一人类基本的习得加以引导和组织的体制。在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师精心设计教学方案,课堂上学生只能亦步亦趋地走进教师设计的框架,忽视学生对新的学习任务的兴趣关注。

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时刻以学生为本,充分尊重学生个性化的阅读感受与困惑,敏锐地发现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巧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全面的互动学习中调动学生积极思维,从而形成分析、探讨问题的锲而不舍的动力。而在此阅读过程中,教师已经不是纯粹的答疑者。教师是学生学习、解决问题的合作者,应自觉地充当学生解决问题的引导者和推动者。教师要结合阅读文本,设计出能解答文本核心内容的“钥匙”性质的问题,激发学生积极思考、探究,从而为学生提供探究阅读的空间。教师只有尊重学生的阅读差异,才能让学生体验在兴趣中阅读,在阅读中探究,在探究中表达自己的观点,在观点中阐述自身的阅读体验。

2.教师要从理论上全面理解“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内涵。

新课程强调重视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这些能力都是在认识的基础上生成的,必须是学生在充分接触文本的基础上带着自己的思考而产生探究的欲望。教师在具体的操作环节中要做好以下几点。

2.1做好合作准备。即在小组合作学习之前,使学生拥有独立思考的时间。学生必须首先对需要研究的问题形成初步认识和了解,然后进行小组合作学习。

2.2明确合作目标。在小组合作之前,教师要让学生明白小组合作的目的,通过合作要实现什么目标,各自在小组合作中担任什么角色,需要完成什么任务,从而让学生有的放矢地进行小组合作学习。

2.3形成合作机制。在小组合作过程中,组内成员应有明确分工,保证组内成员有平等参与的机会,让不同学生的智慧都得以展现。

2.4参与合作学习。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并非只简单地巡视,做象征性的表演,而是要平等地参与到学生的交流中,积极看,积极听,设身处地地体会学生的所思所想,随时了解学生的合作状况,作出相应的评价。只有这样,合作学习才是真正实质性的合作。

3.培养学生的几个小习惯。

3.1记的习惯。掌握科学的记忆习惯。科学的记忆方式,无论是联想法,还是其他,记住一条,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把记忆和时间联系起来,考试要在一定的时间内,其实生命的基本单位不就是时间吗?把学习任务和时间联系起来,而且要及时复习。语文不是短时间就能出成绩的,但是不能因为一次的好成绩就忘乎所以。

3.2爱读书的习惯。读中外名著或伟人传记,不要以为名著就是买来放在那里看封面的,而伟人传记,则体现了语文的人文性特点,旧时的说法文以载道是之。培养健全的人格,伟人具有强大的感染力与教育力,学生与大师为伍,很多教育尽在不言中,一旦养成习惯,学生将终生受益。从应试角度说,也有其现实意义。

3.3动手的习惯,就是写的习惯。很多学生背诵了不少,口中的话滔滔不绝如绵绵江水,可是写的时候却如挤牙膏一般。针对此可让学生写日记,有话则长,无话则短,看出一个学生多方面的问题。不要以为大作家都了不起,还不是都写出来的。

4.扩大古代传记散文阅读量,积累写作素材。

批阅学生作文不难发现存留在学生脑中的可用素材少之又少,说到历史名人谈来说去就是屈原、司马迁、陶渊明、李白、杜甫、苏轼等。其实古代传记散文就是一座“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金矿,除了中学课本中的《烛之武退秦师》、《鸿门宴》、《廉颇蔺相如列传》、《苏武传》、《屈原列传》、《张衡传》等传记散文名篇可以作为写作的素材之外,学生平时的文言文阅读练习(包括高考真题),大多选自传记散文,其传主大多是历史上的杰出人物,虽然他们生活在不同的时代环境中,人物行迹及价值取向也各不相同,但他们或以政绩卓著名垂青史,或以情操高尚感召千秋,或以文学成就不凡享誉后世,或以科学贡献巨大流芳传名……我们只要有意识地体会这些古人的不朽风采与壮志豪情,用心积累素材,考场作文时就能旁征博引,信手拈来。由此看来,课内外阅读结合,挖掘利用传记散文资源,是积淀和丰富作文素材的捷径。

5.重视教学提问。

5.1开门见山,直奔主题。对于语文学科中的基础知识和一些比较直观的知识,若还是旁敲侧击,就显得多余。这类知识,属于知识掌握的最低层次――识记。记住就有,记不住就无,所以应该直接发问,比如基础字词的读音、文言知识、文言词语的含义、文言句式等都可以这样。

第10篇

【关键词】语文作业;多元化;改革;探究

一、概述

课后作业与教学活动的其他各个方面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它既是教师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环节,又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布置作业对教师来说既是必须具备的能力,又是一项重要的技能,对这个问题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是非常必要的。所以,需要我们积极探索出新的语文作业途径和评价方式。

二、多元化语文作业设计的策略

1.尊重差异,设计阶梯式作业

学生由于先天禀赋、个性特征、后天教育、成长环境等诸多因素的不同,而存在着差异。有差异的学生做无差异的作业,势必会造成有的学生“吃不饱”,有的学生“吃不了”的现象,学生的语文能力的发展势必会受到遏制。所以,体现差异性,根据不同语文能力的学生布置不同的作业,让不同层次的学生自由选择适合自己的作业习题,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品尝属于他们自己的“果子”。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可适当减少他们的作业量或适当降低作业的难度,做一些简单的记忆、抄写、有趣味的作业,不至于“吃不了”,增加学习的信心。这也就是让差生能消化,让优生能吃饱。比如我在布置文言文背诵作业时,就实行分层:①背诵课文中的名句、对偶句、重点语段;②背诵全文;③背诵全文和相关的课外拓展的名句、诗歌,让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选择。教《赤壁赋》时,布置了三个层次作业:积累重点字词句,理解作品艺术手法;写作“我心中的苏轼”;探究性作业:文人穷而后工的现象。

2.注重开放,设计个性化作业

(1)想象型作业。学生的想象力是十分丰富的,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充分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让学生展开合理想象。比如学生学习了陶渊明的《归园田居》之后,我设计了一个作业:根据作者的描写和社会背景等因素展开合理想象,描写陶渊明归向园田后的生活状态。不仅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也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而且还增强、提高学生的文本体验与解读能力。

(2)资料查阅型作业。指导学生利用报章杂志、课外书籍、网络等渠道广泛查阅,收集整理整合信息,精心设计、表达、传递信息。例如教《游褒禅山记》时,我在课前要求学生搜集有关褒禅山的图片、王安石的资料,教学时起到很好的补充作用,对理解作者情感也起到深化的作用。

(3)课外阅读型作业。语文学习无时不在、处处皆有:报刊杂志、影视广播、网络资讯、标牌广告等等无不是语文的课程资源,开放的语文作业内容应是模糊了课堂与课外、校内与校外的界线。课外阅读型作业可以作为学生课前的扩展性学习,使学生学得更广阔;可以作为课堂语文学习的训练,使学生学得更扎实;也可以作为学生课后延伸性学习,使学生学得更深入。如教《沁园春・长沙》前,让学生去阅读历代描写秋的诗词,了解“秋”传统的意象内涵,以便与课文进行对照阅读。

(4)探究性作业。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新课程更是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因此,在作业设计时,要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依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水平,设计探索性问题,给学生提供机会,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操作、猜测、思考、研究,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索意识和探索能力。比如在学习了《离骚》之后,我布置给学生一个探究性作业“屈原对中国古代士大夫的影响”。这些探究性作业把语文教学从课内延伸到课外,引领学生发现问题,引导学生思考、研究,旨在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5)创编型作业。学生是极富个性的生命体,对生活有自己的感受、认识与思考,具有自己独特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他们对教材也有自己独特的理解和诠释。立足于学生的这一特点,设计创编型作业,通过改写、讲述、歌唱、表演、绘画等形式再现、拓展、延伸课文内容。我在教《烛之武退秦师》、《孔雀东南飞》时,让学生成立“课本剧制作中心”,对课文进行改编和表演,再对同学的“剧本”与原文的优劣进行讨论。创编型作业为学生提供了展示自己个性风采的平台,学生的能力得到了综合展现,积极性被极大地调动起来,完成语文作业不再是一件枯燥乏味的事。

三、结论

在实施新课程标准的大背景下,语文作业可以与听、说、读、写、演、画等训练形式全面结合起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唤醒学习的主动性,全面提高语文素养,为学生的终身学习、终身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语文课程标准》.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2]陈旭远主编.课程与教学论.―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6

第11篇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我在尝试以导学案为依托“自学―讨论―引导(得出结论)”三环节的教学模式,注重个体阅读,以自我钻研为主,强调生生对话,师生对话,合作探究,及时启发引导,解决疏导问题。

一、自学――个体阅读,钻研为主

语文课其实非常强调预习,但我们所面临的现实是学生在课外从不会主动翻阅与语文课有关的内容,更遑论预习?因此我把预习放在课堂教学的第一个环节中,与学生对课文的自主学习融为一体。课堂教学的第一环节就是自学。自学的手段是学生的个体阅读:自读(读原文)――助读(提供辅助材料或教师帮助学生阅读)――自读(再读原文,梳理思路及疑问)。可用以下几个方法完成此阶段的学习任务。

1.原初阅读法 首先,学生应把课本上的学习内容从头到尾仔细阅读一遍:容易理解的可以“走马观花”地放过,陌生的新知识则要多看几遍,反复研读,并在重点和难点处做上记号,以便提醒自己注意。

2.联想法 联想应该贯穿于自学的全过程。因为,它不仅可以使知识融会贯通,还可以发展想象力。例如学习《再别康桥》时,可把徐志摩的简介及《沙扬娜拉》《雪花的快乐》印在导学案上,让学生自我贯通阅读,以滋联想。

3.设问法 自学时学生不仅要将自己不懂的问题提出来,还要变换思维角度,一题多问,故设难关,提高自学能力。例如学习《大堰河,我的保姆》时,学生就提出了我在备课时不曾考虑过的问题:既然艾青爱自己的乳母,为何题目要以“保姆”呼之?我想这就是课堂的生成吧。

4.整理法 自学时,学生要通过分析整理,概括学习要点,形成自己所理解的知识系统,尽管这个知识系统可能存在漏洞。并将学习中产生的疑问记录下来,以便老师讲解时重点领会和感悟。例如讲《烛之武退秦师》时,有同学通过自学列出了课文的结构提纲,虽然片面,但确有所得。

二、讨论――生生对话,生师对话,合作探究

基本的步骤是个体独自学习,记下思考的结论:自己的所得和自己的所惑。然后是与所在学习小组内的同学交流,本组记录人记下组内同学讨论的结果,本组发言人准备发言。最后是班内交流,各学习小组的发言人汇报学习结果,不同处,共同讨论。老师是一根线,依据具体学习情况串起本堂课学习要点。

1.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我们常说“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学生自主学习获得的信息总是有限的,或者有的时候存在片面的情况。那么,生生对话的形式就有必要存在了,而且生生之间的关系平等,让生生之间的交流更加流畅。生生之间的交流,形式也是多样的,可以是小组内部讨论,也可以使组与组之间讨论交流观点,还可以用其他的形式来组织。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就提高了,而且也不再局限于以前单个同学思考和回答问题,让同学们自己找问题,自己解决问题,同时,还可以同学质问问题,这样问题变得更加有意义了。虽然其中有的问题价值不大,但是这也是同学思考所得,比以前老师有的时候提出的伪问题更好。

即使中间存在争执辩论的情况,这也很好锻炼了学生的思考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让他们自己行动起来,找出依据来证明自己的观点。生生对话中常常会存在两相不下的情况,这个时候就需要教师的引导,共同以探讨的形式来解决问题,这个时候常常会有意外的收获,达到教学相长的理想状态。

2.给学生真正自主学习的时间

可能有的老师会担心时间不够,既然想要让学生自主解决问题,为何不尝试大胆的放手,让学生动脑动手比直接告诉学生答案相信会更好。这就要求我们给学生真正自主学习的时间。有时候我们的矛盾是想放手让学生自己讨论并得出结论,但又害怕时间不够,往往是做做样子的讨论或者流于浅层就戛然而止了,此时,老师赶忙端出结论让学生记录下来,这样的讨论两头够不着,没有实际意义。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我们做教师的索性不慌忙,干脆让学生就某一个问题深入进去,写出自己的所得。一个一个问题把它夯实了再走。

比如讲杜甫的《登高》,挖掘第三联,前人说有“八重悲意”,可让学生先自己写这几重悲意,从实践情况来看,学生大多数能写出六重。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又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

3.提一些有价值的问题,摒弃伪问题,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任他千瓢水,我只取一瓢饮”,这句话用在课堂教学中就是要求上课要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切不可面面俱到。低效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我们太想在一节课里将尽可能多的知识点呈现出来,这必然导致教师没有突出重点的策略,学生没有消化重点的方法。师生时间和精力的分散,不能有效地学习,学习的重点常成为学习的盲点,知识体系不完整。“蜻蜓点水”式的肤浅和面面俱到的空泛成为了课堂的主流。改变这种状况可以通过控制知识量,择其精华要点,提出高质量的问题来实现。例如在《荆轲刺秦王》“易水诀别”一节的教学中,不妨只设计两个大问题:一、太子及宾客为什么“皆白衣冠以送之”?为什么先“为变徵之声”再“为慷慨羽声”?二、作者是怎样描写易水诀别这一场面的?学生很好地体味了课文在刻画人物性格方面采用的突出重点与侧面烘托相结合的写作技巧,不仅在情节上加深了理解,而且对如何塑造人物也有了深刻的体会和认识。这样层层深入,让学生直击学习的要点,让学生在阅读思考方面真正有收获。

4.多媒体的恰当使用,忌本末倒置

多媒体课件具有直观性、形象性的特点,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使用,可以使学生有如临其境、如闻其声的感受,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同时可以减少传统黑板板书的时间,增加课堂的内容量和信息量。例如《雨巷》的课件,用图片,背景音乐,名家朗诵营造彷徨迷蒙的氛围以助学习;《鸿门宴》的课件,主要呈现文言知识,以减少板书的时间和增加课堂的容量。但是需要注意教师不能过度依赖课件,不然教师有可能沦为放PPT的放映员,学生的注意力也被过分吸引到精美的图片中了。

三、引导――生生对话,师生对话,成果展示

正如前文所言,再有实效的学生自学和讨论,再优秀的学生都会有知识的漏洞,因此催生了第三环节“引导(讲解)”。本环节的任务:一是展示前面阶段的学习成果,二是教师的精讲。

1.每一节课有一个具体的知识点 比如讲《大堰河,我的保姆》分析人物形象时,会涉及到写作技法,其中有排比比喻描写的手法,若一节课三个都讲非明智之举。可着意讲一个。若讲细节描写,就讲清楚什么是细节描写,细节描写的类型,细节描写的方法,细节描写所能达到的效果,细节描写在文中的运用,运用细节描写的手法写一段文字,就把这个知识点讲透,让学生在此处画出细节描写的知识图。从本堂课来看好像浪费了时间,但从学生的整个语文知识树的建立来看,是合宜的。

2.讲知识点时,侧重于运用,不侧重识记 考查时,考的是学生的创新,而不是对某个点的界定和辨析。比如比喻手法,就要能写出优美的比喻句。

第12篇

2013年是四川省全面实施课程改革后高考的第一年。今年四川语文卷在试题的命制上,注重新旧教材的衔接,如选择题第9题对文言虚词的考查,有三句新旧教材均有,一句出自新教材。

本套试题的四川特色不仅体现在材料的选取上,也体现在试题的命制上。材料涉及发生在四川的重大、重要事件,如第3小题(2)中的“芦山地震”和第4小题在成都举行的“2013年财富全球论坛”等。涉及四川文化名人及其作品内容,如古诗鉴赏考查了对宋代苏洵的《九日和韩魏公》诗歌情感和手法的把握,名句默写考查了李白《蜀道难》中的句子和苏轼《赤壁赋》中的句子。在试题的命制上,突出体现四川特色的当属第1题语音题,其中考查的“胚胎、果脯、复辟”等词中加点的字是四川人极易误读的。

试卷中字音、字形题体现了“常见常用”这一考纲要求,名句名篇的默写更是在《考试大纲》指定的高初中学习过的59篇诗文当中。文言实词的考查,选取了“向”“遂”“赀”“勒”等词,这些词都在中学语文教材中出现过,这里考查的是学生根据具体语境推断词义的能力。考查的文言虚词也在《考试大纲》指定的18个虚词当中,均来自经典篇目,如:余嘉其能行古道(《师说》)、使工以药淬之(《荆轲刺秦王》)、且贰于楚也(《烛之武退秦师》)、徒慕君之高义也(《廉颇蔺相如列传》)。这就告诉我们,在今后的教与学中,要用好必修教材,把对基础知识的落实贯穿于整个语文学习的始终。

第20题文言断句来自课外阅读篇目《论语・尧曰》,要求从曹雪芹、贝多芬以及文学形象大卫.科波菲尔中任选一人,续写一个语段。其中曹雪芹、大卫.科波菲尔出自必修的名著导读,贝多芬来自选修模块IA《中外传记作品选读》。第19题要求根据主题活动内容设计三个访谈的问题,脱胎于必修第5册表达交流模块中的访谈活动。这些内容无不传递出一个信号:中学语文教学要“抓纲务本”,“纲”就是《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及《四川省普通高中课程语文学科教学指导意见(试行)》和《考试说明》,“本”就是《教学指导意见》中明确提到的必修中的各个模块的内容及选修IA涉及的内容。因此要注重“阅读鉴赏”模块,引导学生读好教材,用好用活教材,全面学习,不留盲点。

2013年四川高考数学卷――文章伟 四川省遂宁市第二中学校

2013年高考四川数学卷很多试题直接源于教材或由教材上的例题、习题等改编而来,如文科19题以《必修2》59页例3为背景命制而成,考察学生基本的作图能力,理科20题直接采用《选修2-1》40页例1的设问方式引入,进而深入考察直线和圆锥曲线的关系。

全卷注重考查学生对数学概念、定理等本质的理解,控制单纯、繁琐的运算,体现“多想少算”的命题理念。如文理科12题考察平面向量运算的集合意义,文理科15题考察对新信息的分析理解、对问题的探究和富有数学特点的思考,理科19题线面关系的判断、文科19题2问求三棱锥体积、理科20题2问运算简明、注重解析几何本质的考查等。

试卷既重视考查基础知识,又突出了对主干知识的重点考查,如函数、数列、不等式、三角函数、解析几何、立体几何、概率、导数等内容。另外,试卷注重对学生数学思想方法和数学本质的考查。如理科9题考查应用意识、运算求解能力和数据处理能力,文理科第10题考查推理论证、运算求解和创新意识;文理科20、21题考查推理论证能力、运算求解能力,考察思维的严谨性,考察函数与方程、分类与整合、化归与转化等数学思想。

试题注重知识与运用的巧妙结合,淡化特殊技巧,入手易深入难。如理科7题考查函数性质与图像,可以从定义域、函数的特殊值、单调性等方面入手思考;理科14题可以从求函数表达式、变量x+2的整体代换或函数图像等角度入手求解;文理科10题,对已知条件进行全面、深刻思考,才能获得解题入手途径;文理科21题第三问确定a的取值范围时,需要灵活的思维转换、周密严谨的数学思维。

本卷在情景设置上,贯彻课程改革理念,符合学生学习实际;在内容设置上,符合新课程的内容结构体系,体现了课程设置的原则与意图。在考试性质的体现上,展示了数学测试与评价的方向。如文理科1~8题、11~13题、16~19题,强调基础,基本概念清晰、基本运算过关的考生,都能较好解答;文理科20、21题,学生入手解答并不难,但要圆满完成则需要较高的数学能力、严密深刻的数学思维和良好的数学习惯。

2013年四川高考英语卷――张盛兰 四川省遂宁市第二中学校

2013四川卷秉承了“注重基础、突出能力”的一贯风格,如:单选题的题干简单,选项设置合理,注重情景;完形填空仍沿用往年叙议结合的文章,凸显情感与能力的有机结合;阅读理解材料选材多样化,试题灵活,题材广泛,语言地道,但和2012年试题相比,问题和选项更为简洁明了;“七选五”话题贴近学生生活,情节简单;新增题型“阅读表达”重点考查学生英语思维和表达能力,文章简单易懂;改错题设置与往年相比有所改变;写作部分仍为半开放式写作。

具体分析考题分布及考点,每个大板块各有特点。

1.单项填空:去年20个考点今年只涉及9个,即代词、时态、连词、情态动词、名词性从句、状语从句、定语从句和非谓语等,由此可见学习重点还是在从句和动词上。

2.完形填空:短文一共320个单词,单动词就考了9项,形容词4项,副词3项,名词2项,介词和连词各1项,可见动词是一块非常重要的语法项目。

3.阅读理解:阅读理解分为两节,词汇量比去年降低,考查项的主旨大意题有明显下降的趋势,而细节理解题则有明显上升的趋势,这都要求学生在做题时要细心,并且要有回归原文的能力,新增的两个篇章结构题则要求学生对文章的结构做出准确判断。

4.阅读表达:阅读表达是2013年新增题型,有一定的难度和区分度,从阅卷结果来看,学生在这一题上得分不高。

5.短文改错:难度低于2012年,凸显对语言运用灵活性的考查,语篇取材于学生的写作,语境更真实,错误项均为学生在平时的学习和写作中常犯的错误,因此对平时教学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6.书面表达:坚持了四川卷往年的半开放的特点,为学生所熟悉的内容,让他们有可发挥的空间,有话可写。但从阅卷情况来看,学生答题情况不容乐观,高分作文不多。学生在要点的把握及理解上还有比较大的偏差,这也是我们在平时的写作教学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2013年四川高考理综卷――蒋红 四川省遂宁市第二中学校

物理

今年高考物理试题内容仍以力学、电磁学为主,内容覆盖了“考试大纲”中的全部知识单元,主要考查了大约68个独立考点,知识考点覆盖率约为58%。具体来说,本套试卷主要有以下特点:

首先,命题内容变化不大, 内容与往年相差无几,仍注重对主干知识的考查。其次,紧扣考试大纲,注重对主干知识和重要内容的考查。试题注重考查物理学科的基本概念和规律,所涉及的匀变速直线运动、牛顿第二定律、机械振动和机械波、光学、动量定理、动能定理、能量的转化与守恒定律、带电物体在复合场中的运动、电磁感应定律等知识既是中学物理的重要内容,也是大学理工类考生所必需的物理知识。通过对这些内容的考查,能够较好地反映考生对中学物理知识掌握的程度,同时有利于高等院校选拔适应高校学习的人才。

其次,引导回归教材,强调能力考查。试卷中大约有48分的题目,其素材均来自于教材,是教材内容或习题的引申、拓展(约占物理总分的40%),力求“依靠课本但不依赖课本,超越课本但不脱离课本”。

第三,关注生活、社会与科技。试题所涉及的情景均是学生所熟悉的日常生活常见情景,并且与人们所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和最新科技发展联系起来,有利于引导学生重视基础,抓纲固本,活用知识。今年的物理试卷较好地体现了新课标的要求,除着重考查了考生的知识、能力和科学素养,还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注意物理与科学技术、社会和经济发展的联系,注意物理知识在生产、生活等方面的广泛应用,如第4题以科学家近来发现的极少数可能适宜人类居住(温度在0度到40度之间)的太阳系外行星“Gliese581c”为背景,展示世界科技的最新发现,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化学

2013年四川卷理综化学试题特点如下:

第一,试题平淡,大题顺序略有变化。试题在情境和问题设置上贴近考生的思维习惯,不偏、不怪,难度适中,彰显对经典试题的怀念。从选择题的第1题化学与STSE、第2题物质分类、第3题离子方程式的正误判断、第4题元素的位构性、第5题溶液中粒子数量关系、第6题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第7题综合考查化学计算,到非选择题的第8题元素推断与元素性质、第9题化学实验、第10题有机化学、第11题无机化工流程及物质结构,大题顺序略有变化,呈现形式也有变化,四个大题都用图示来表述转化流程,这比用文字表述更为直观、简单、易于理解,实验试题的变化有向新课标高考稳定过渡的趋势。

第二,突出主干知识,考查知识的综合运用,关注考生化学综合素养。今年四川理综卷涉及生活中的化学(第1题),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物质结构与性质(第4、8题),物质的量相关计算(第7题),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第6题),电离平衡、水解平衡(第5题),离子反应(第3题),热化学(第11题),常见元素及化合物的重要性质(第8题),化学基本实验原理及操作(第9题),化学简单计算(第6、7题),有机化学基础知识(第10题)等内容,基本涵盖了高中化学的主干知识,体现以高中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依托,着重考查考生化学学科素养的指导思想,也是化学试题命制的立意主旨。

第三,重视基础内容,更注重考查能力。如第4题,看似一道普通的元素推断题,但从题干只能得出它们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却不能确定它们是何种元素,只能根据各选项提出的问题进行讨论、假设、验证,这很好地考查了考生的思维品质。另外,试卷通过阅读题给学生提供素材,学生需要敏捷、准确地获取相关信息,并对相关信息进行初步加工,结合已有知识解决相关问题。如第6题,题干给了两个条件,一是恒容密闭容器,另一个是反应过程中的物质量的变化,要仔细推敲,小心作答。又如第10题,需正确理解有机新信息反应的实质,否则将无法进行推断。

第四,注重教材实验及实验探究能力,体现新课改精神。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主的学科,试题充分体现新课程理念,注重对考生实验探究能力的考查。如第9题既考查了基本实验如硝酸银的氧化性和热稳定性等,又考查了对同一实验目的、不同实验方案的比较分析。

生物

生物试题特点如下:

第一,稳中求进,顺利实现平稳过渡。生物试卷较去年新增2个选择题,非选择题由去年的2个调整为4个,试题数由“5+2”变为“7+4”,全卷分值增加了18分。但试卷依然沿用“选择题+非选择题”的总体结构,非选择题共设置了34个问题,与去年基本持平。试卷在整体结构和试题呈现形式方面,保持了高考四川生物卷的连续性和稳定性,顺利实现新旧课程之间的平稳过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