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有关重阳节的古诗

有关重阳节的古诗

时间:2022-03-30 22:55:2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有关重阳节的古诗,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有关重阳节的古诗

第1篇

1、古人认为插茱萸有避邪驱灾的效果,这表达了人们对平安顺遂的祈愿。插茱萸是重阳节的一个习俗,古时人们在重阳节这一天会把茱萸佩戴在头上、手臂上,唐代时这项习俗就已经广泛流行。茱萸还是一个有很高药用价值的植物,它有山茱萸、吴茱萸两种。

2、插茱萸是重阳节的一个习俗,我们在著名的古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也可以看到有关这个习俗的记载,诗中写到“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3、古时候,人们认为在重阳节的这一天插茱萸有避邪驱灾的效果,这表达了人们平安顺遂的生活的期待。这个习俗在唐代的时候就非常的流行,但到了宋元时期之后这样的习俗慢慢的就不被人们重视了。

4、不过插茱萸这个习俗并不是指将茱萸种植在地上,而是把茱萸佩戴在手臂上、头上。茱萸除了在这个习俗中有重要地位之外,它还是一种药用价值非常高的植物,可分为山茱萸、吴茱萸两个不同的种类。

(来源:文章屋网 )

第2篇

古时民间在重阳节有登高祈福、秋游赏菊、佩插茱萸、拜神祭祖及饮宴祈寿等习俗。传承至今,又添加了敬老等内涵,于重阳之日享宴高会,感恩敬老。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重阳节的初中作文2021年,欢迎阅读!

重阳节的初中作文2021年1娇嫩的树叶上坐着一条毛虫,是幼虫,相信刚出生不久。他很喜欢这个无边无际的花花世界,他千方百计想了解这世界的一些有趣的事情。

三岁,每当清明重阳节来临时,我都撒娇要跟着大人们去扫墓,这是一个难得的“郊游”机会。走在那些崎岖的山路里;被修长的杂草掩盖住视线时;突然从身边跳出一个青蛙或蚱蜢时;我都会乐开了花。我仅仅站在墓的旁边,而大人们却手忙脚乱地放鞭炮,烧元宝蜡烛,我的目光并没有在他们身上,而是在那些令我好奇的事物上。这一切切都只因为贪玩。

不久,毛毛虫渐渐长大了,结成了茧,他对玩倦的世界已不感兴趣了。懒洋洋的他只想碌碌无为呆在家里,吃喝玩乐,他不想破茧而出,再次面对这个对他来说已经毫无意义的世界。

八岁,又是清明重阳时。我懒惰地躺在沙发上,翻弄着皱起眉头的旧杂志,潇洒地挥了挥手,甩出了那么一句话:“你们去吧!我不去,无聊!”大人们拿我没办法,只好让我在家里“休息”!那时,我再也不想对着那杂乱无章、骚扰耳朵的鞭炮声;不想看那元宝蜡烛发出“求救”的信号——浓烟使我的瞳不情愿地涌出泪水;更不想冒着被蚊子“亲吻”的危险去扫墓。这一切切都只顾自己。

重阳节的初中作文2021年2重阳节,又是老人节。尊老、敬老、爱老是我们中华人民的传统美德,“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我决定再次走进沙河怡老院,陪爷爷奶奶过一个有意义的重阳节。

走进熟悉的大门,院内显得很冷清。长椅上三三两两坐着几个爷爷奶奶,没精打采晒着秋日的暖阳,偶尔睁开双眼漠然地看看匆匆经过的路人。我们顺梯而上,活动室空无一人。我将牛奶、香蕉、葡萄打开,这些都是我去超市精挑细选适合老人的食品。挨个房间,亲切的喊着,卧床的王爷爷,耳背的熊奶奶……双手递上礼物,嘴里介绍着自己,并祝爷爷奶奶健康长寿,爷爷奶奶欣喜地接过礼物,笑着连声夸奖我。张奶奶招呼我在她门前的椅子坐下,用她那干枯的手拉着我的手,满脸慈祥地看着我,问我的姓名、年龄、学校……我也问奶奶的身体怎样?吃得怎样?儿女经常来探望吗?你一句我一句的聊着。离开时,张奶奶告诉我,以后不要带礼物,来看看,来聊聊天,她们就心满意足了,并鼓励我好好学习,考上好大学,做个有用的人……

这时,院子里的爷爷奶奶陆陆续续的回来了,我主动给大家表演了我准备的节目,快板《两头忙》、《骗坐》,现场的气氛顿时热闹起来。诙谐的语言,夸张的动作,惹得爷爷奶奶哈哈大笑,他们鼓着掌,意犹未尽,像个孩子似的喊着:“再来一个,再来一个”。

相聚是短暂的,很远还能看到爷爷奶奶依依不舍的挥着手,满眼的期待……“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我们要把握现在,抽出时间孝敬长辈,他们最需要的是最简单的陪伴!

重阳节的初中作文2021年3农历九月九日,为传统的重阳节。重阳节又称为"双九节""老人节"因为古老的《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也叫重九,古人认为是个值得庆贺的吉利日子,并且从很早就开始过此节日。庆祝重阳节的活动多彩浪漫,一般包括出游赏景、登高远眺、观赏、遍插茱萸、吃重阳糕、饮酒等活动。九九重阳,因为与“久久”同音,九在数字中又是最大数,有长久长寿的含义,况且秋季也是一年收获的黄金季节,重阳佳节,寓意深远,人们对此节历来有着特殊的感情,唐诗宋词中有不少贺重阳,咏的诗词佳作。

重阳节是杂糅多种民俗为一体而形成的汉族传统节日。

重阳节是一个岁时节日。在中国岁时节令中有7个重复月日数字,如正月正(春节)、二月二、三月三、五月五(端午)、六月六、七月七(七夕)和九月九,先后成了习俗节日。九月九日,日月并阳,所以它在岁时中占有重要位置,是信仰中最崇拜的神秘数字。

重阳节首先有登高的习俗,金秋九月,天高气爽,这个季节登高远望可达到心旷神怡、健身祛病的目的。和登高相联系的有吃重阳糕的风俗。高和糕谐音,作为节日食品,最早是庆祝秋粮丰收,喜尝新粮的用意,以后民间才有了登高吃糕,取步步高的吉祥之意。

重阳日,历来就有赏的风俗,所以古来又称节。农历九月俗称菊月,节日举办大会,倾城的人潮赴会赏菊。从三国魏晋以来,重阳聚会饮酒、赏菊赋诗已成时尚。在汉族古俗中,象征长寿。古代还风行九九插茱萸的习俗,所以又叫做茱萸节。茱萸入药,可制酒养身祛病。

重阳节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形成,到了唐代,重阳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此后历朝历代沿袭至今。

在民俗观念中,九九重阳,因为与“久久”同音,包含有生命长久、健康长寿的寓意。我国把每年的农历九月九日定为老人节,倡导全社会树立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风气,重阳节又多了一层新含意。

重阳节的初中作文2021年4重阳节已经过去了,但与此有关的一条新闻却仍发人深省。重阳当日,解放日报记者进行了一次随机性的街头调查。结果显示,多数被访的年轻人不知道当天是重阳节,有的知道重阳节,但不晓得重阳节与尊长敬老之间的关系。

重阳节在当代青年心目中的淡化,反映了传统文化对年轻一代影响的日渐式微。年轻人可以用学习压力大、工作竞争激烈等客观因素来解释自己的这种忘却,但无法回避的另一个事实是,在传统节日被淡忘的同时,西方节日却在不少年轻人中风光无限。如今许多年轻人热衷于西方的情人节,却对中国传统“七夕”节不屑一顾,就是一例。

事实上大多数中国的传统节日是传统文化的积淀形式,是传统伦理观、价值观的特定反映形态。然而我们不少年轻人却不知道为什么要在重阳节登高、赏菊,更无法体会其中所孕育的尊老敬老的伦理内涵。在此次调查中,90%的年轻人知道自己父母的生日,但从未想到在重阳节为父母送去一份祝福。这种对重阳节“有名无实”的认识,反映了传统伦理道德观念在不少年轻人观念中的某种弱化。

当然这种弱化需要辩证地看待。对于传统文化中糟粕的东西,这种弱化无疑有益。但是对于那些类似“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之类优秀的东西,这种弱化就不应该了。因为,恰恰是孕育于后者之中的伦理规范与价值观念,成为构筑现代人格的重要力量之一。

在重阳节被一些年轻人逐渐淡忘的背后,我们看到的是传统文化教育的脆弱,好在这种淡漠已经引起社会的注意。目前北京已有25所中小学把诵读四书五经的部分内容列入课程表。在全国估计已有100万孩子开始把诵读古诗文作为日常学习的必修课。

我想重要的不是孩子们背了多少古诗,而是让他们多了解一下自己祖国优秀的文化遗产,并在这种优良文化的哺育中真正成为“知书达理、尚礼重义”的栋梁之才。

重阳节的初中作文2021年5虽然外公外婆、爷爷不在我的眼前,我不能够在他们面前做一些孝顺他们的事,但是我依然得帮助爸爸妈妈做一些我力所能及的家务事以儆效尤!那我也已经打电话给他们了,也祝他们重阳节快乐!

既然我要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我便坐在冰冷的板凳上冥思苦想。刚好这个时候妈妈要去洗衣服了,还带了我的一双鞋子,我便想:既然妈妈不让我洗衣服,那我就帮妈妈洗那一双鞋吧。说实话,那实际上是帮我自己洗一双鞋!

自己想不如自己做,于是我便用实际行动来表明。我急忙跑下楼,对妈妈说,妈妈,我想帮你洗一双鞋,行吗,这样也算我帮外公外婆做一件家务事吧!妈妈犹豫了一会儿,但还是答应了。等妈妈洗完了衣服,我便开始洗自己的鞋子。

以前妈妈教过我,要洗鞋子,得先把鞋里的袜子拿出来洗。我拿出袜子,觉得臭极了,我想:爸爸妈妈是多么的关爱我啊,虽然我的袜子那么臭,但是依然帮我洗,这多么伟大啊。我得感谢他们!我洗好了袜子之后,把鞋垫拿出来洗,鞋垫很容易洗,两面都放点洗衣粉,两个一起刷,一下就搞定了。

接下来就是鞋子本身了。鞋子我穿了很长时间,本来很白的一双鞋,现在变得黑不溜秋。但是爸爸妈妈以前仍然不厌其烦的把我的鞋子洗的干干净净。真的对我很关爱,我真的不应该天天惹他们生气,不然我岂不是辜负了他们对我的用心良苦!

我拿了些洗衣粉,先抹在鞋子外面,在拿刷子用力的刷,好不容易才把这只鞋子的`外表洗好。继而,我又弄了些洗衣粉抹在鞋子的里面,然后先把刷子放在鞋里,用力的左刷刷,右刷刷,上刷刷,下刷刷,费经心思才把这一只鞋子洗完呢!我也感到了爸爸妈妈的洗鞋的不容易!

第3篇

关键词:古诗教学;兴趣;诵;运用;传承

【中图分类号】G620

中国是一个古老的文明之国,悠悠几千年,给我们留下了许多璀璨珍贵的记忆。凝练含蓄的语言为骨,丰满幽深的情感为肌,悠远无穷的意境为神,营造出文明史中一颗闪亮的瑰宝--古诗。

它生存于人类的文化传统之中,我们对于"诗"、"抒情"、"美"这样的字眼,总是保持着崇高的敬意,总会沉醉在它的情感意境中难以自拔。但在小学生的单纯世界里,古诗--年代久远,语言简练,意境无穷,却难以构建自己的一片天地。这就给我们的古诗教学带来了不少的困惑与艰难。

作为三年级的语文老师,我在《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的课堂教学上就深有体会。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是一首抒写乡情的千古绝唱,作者是唐代著名诗人王维,他当时只有十七岁,正在长安谋取功名。恰逢重阳佳节,作者孤身漂泊于繁华热闹的,倍感孤单,非常思念家乡亲人。情之所至,诗人直抒胸臆,写出了"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这样传诵千古的名句。

因此,首先,我创设了一个情境--播放重阳节风俗的影片,让学生身临其境,认识重阳节,认识王维。然后,用理解"忆"字入手理解诗意,以读悟情,用多种形式的读让学生感受古诗的情感,品味其中的意境,体验古诗的节奏、音韵之美。最后,联系自己的生活,欣赏重阳节的歌,说说自己的收获。

但我预设的效果却没有达到,反而陷入了困境。

1.学生的兴趣不大。我引导学生认识王维、理解诗意时,学生的眼睛都是看着屏幕、黑板,然后努力地记笔记,只有两个平时很活跃的女孩子举手提问了。我感受不到学生好奇的心。

2.无法真正理解诗的情感与意境。学生回答的内容大都是从参考书中看到的,完全没有自己的想法。

3.朗诵的方法不对,缺乏情感。孩子们读诗就像是赶任务,不熟的时候一个字一个字来读,读熟了就像是开机关枪一样,一下子就读完了,完全没有韵律美感。老师指导了如何朗诵后,孩子们仍然是节奏感不明显,缺少情感。

小学生为什么会对古诗如此地不敏感呢?经过思维的沉淀,问题的本质慢慢显现出来。

古诗的本质特点:年代久远,语言简练,意境无穷。这对于生活在现代,周围语言通俗的三年级甚至是整个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讲,他们对古诗整体意境的感受能力是不高的,兴趣更是欠缺,年纪越小的学生越会觉得它艰涩难懂而只背不学。

长此以往,中国古老文明的瑰宝的传承将会遭遇到巨大的困难。

但是,困难,就是用来让人克服的。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小学语文教学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和中华优秀文化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使他们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能力,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古诗的教学正好可以达到这个目的。

现今我国的教育更是重新趋向重视国学的教育,因此结合我们农村小学的实际,对于克服这个困难--学好古诗,我有了以下的几点想法。

一、培养学生对古诗的兴趣

兴趣是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爱好某种活动的倾向。学习兴趣的作用是巨大的。在教与学的关系上,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南宋朱熹也指出:"教人未见趣,必不乐学。"著名教育学家皮亚杰则说:"儿童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也不是被动的接受环境刺激,而是具有主动性的人,他的活动受兴趣的支配。"兴趣就是最好的武器。

1.创设良好的班级文化环境。

一个好的文化环境的创设可以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在课室的四面墙壁上,布置"古诗"专栏,"诗画"专栏,在视觉上予人赏心悦目之感。课间、活动课等时间,播放配乐古诗,以供欣赏。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对古诗的兴趣。

2.老师以不同的方式向学生介绍古诗的美:对称美,绘画美,意境美等等。吸引学生的好奇心,增强对古诗的兴趣。

3.比赛收集古诗。让学生收集自己喜欢的古诗,小组合作,制作收集小卡片,定期开欣赏会,读读自己收集的古诗,说说它好在哪里。激发学生的斗心,让古诗成为他们生活的一部分。

二、引导学生学会"诵"古诗

"诵"是指用有高低抑扬的腔调念。《三国志・魏志・王肃传》中道:"人有从学者,遇不肯教,而云:'必当先读百遍。'言'读书百遍而义自见。'"从中告诉了我们"诵"的重要性,必须引导学生做到"熟读成诵",才能真正体会古诗的情感意境。

1.在兴趣的基础上,激发学生读的冲动。让学生在课间、欣赏会上多读,从而养成主动读、自觉读的习惯。

2.在收集的基础上,鼓励学生搜集相关作者的资料,互相联系,体会作者诗中的情感,小组交流,欣赏会上交流。

3.引起学生注意古诗中潜藏的韵律。上古时,"诗、舞、乐"一体。随着时代的变迁,诗以一种独立的面目出现,但它依然与音乐有关,故仍旧称为"诗歌"。古诗从体例上来区别,可以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古体诗没有规定的句子数,不拘平仄,无须对仗,押韵自由。到了唐代才成熟的律诗,对于字数、句数、押韵、平仄、对仗等方面都有严格的规定,又称"格律诗"。所谓"格"就是格式,"律"就是声律包括平仄和押韵。写律诗的人按照要求来用韵,通过押韵可以增强诗歌的旋律美,平仄则体现语音抑扬顿挫。

老师不要直接把这样深奥的道理告诉学生,他们不一定能理解。反而是老师通过示范诵读,读出古诗的韵律,并要求学生反复诵读以至背诵,在吟诵中体会韵律美。

如: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4.指导学生找出重点词语。

如《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的"倍"字与"少"字。前句中"独"字与两个"异"字表达了诗人那种强烈的孤独之感,后面的"倍"字就更加深了诗人因此思亲的程度,"少"字则使孤独感更浓了,整体升华了诗的意境。所以"倍"字与"少"字在吟诵时就必须重读,才能深刻反映在重阳日"忆"的厚重。

5.发挥想象力。老师要注意引导学生通过想象体会诗句的深层内涵,然后把体会融入到吟诵中去,提高"诵"的厚度。

如《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的作者王维除诗作优美外,还擅图画,是当时著名画手,这种特长增强了他诗歌的艺术魅力。宋代大诗人苏轼更在《书摩诘蓝田烟雨图》说道:"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老师可以借此让学生把诗想象成一幅画,诗画相交,品味孤独思亲之情,从而带动情感以吟诵。

三、指导学生运用古诗于生活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使他们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能力。而我们的瑰宝--古诗,讲究炼字、炼句、炼意,创作手法丰富多彩,对于学生生活中的写作能力的提高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如"飞流直下三千尺","露似珍珠月似弓","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遥知兄弟登高处"......运用了夸张、对比、比喻、设问、想象等手法,增强了古诗的艺术表现力和艺术感染力。学生了解了这些写作手法,将有助于他们提高自己表现事物的能力。

第4篇

一、扎实学生的语言文字基础,研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著作

语言文字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载体,是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小学语文教师要加大力度对学生语言文字基础的培养,为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打下深厚的基础。首先,要教会学生读准字音。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中有许多的生僻字,学生可以通过查字典、拼拼音等形式读准字音。在其次是要识别一定数量的文字。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中,有许多古今不同义的字词,了解它的古今意思,能更好地理解古文。再次是掌握一定的词汇量,如谚语、俗语及成语等。这些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深入研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著作。

二、选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读本,进行因材施教

中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典籍众多,或短小精悍,或长篇论著,或浅显易懂,或深奥晦涩。选择适合小学生读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培养学生诵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的兴趣,教给学生做人做事之道理。根据学生年龄的差异安排诵读内容:如:一年级学习《三字经》;二年级学习《百家姓》;三年级学习《千字文》;四年级学习《弟子规》,背古诗词20首;五年级学习《孝经》,背古诗词20首;六年级学习《增广贤文》,背古诗词20首。而《老子》是经典中的经典,蕴涵着中华民族的大智慧。它对开发学生潜能、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有无法估量的作用,适合各年级学生诵读。

三、营造语文课堂的文化氛围

让学生在课堂上领略到“文化”的魅力。课文是教科书的主体,不仅贮积了丰富的语文知识,更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我们应努力挖掘教材的文化内涵,挖掘教材内在的文化因子,引导学生求真、求善,求美。结合学生实际和教材,可以从课文注释、引语入手,挖掘有关民族文化信息;可以从故事情节入手,挖掘整篇(部)作品的文化内涵;可以从课文主题入手,挖掘优秀的传统美德;可以从课文词句入手,挖掘相关文化背景、哲理境界;还可以从课文插图、课后练习入手,挖掘文化意趣。

四、诵读古诗文,挖掘优秀传统文化

在中国古代语文教学的传统经验之中,就方法而言,“读”是第一大法,可谓“读”占鳌头。古训有“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之说;东坡诗云:“故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这种读,不仅仅是默读,更注重于朗读。中国语文教学方法以诵读为本是由汉字、汉语的特点决定的,汉语是以汉字为基础的,汉字一字一音、一形一义,独立性很强,其具体含义,得从上下文中体味。这种文字又具有声韵之美,只有读之于口,方能“声与心通,声可求气,亦可传情”,从而形成强烈的语感。可见,“眼观其文,口诵其声,心唯其意”的“诵读法”对汉语学习何等重要,自不待言。

五、结合课文内容,弘扬中华优良传统文化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及时发现机会,适时给学生传授优良传统文化知识。抓住语文常规课堂教学这块主阵地,努力营造语文课堂的优良传统文化气氛,深入挖掘教材的文化内涵,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秀美,受到祖国优秀文化的熏陶。古代诗文是我国优良传统文化的载体,古代诗文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中国古代文明的精神,值得我们仔细地欣赏、品味。在我们小学阶段的课本当中有许多脍炙人口的名诗佳句,教师要引导学生品味其中的精髓和真正的内涵,感受古诗文所凝结的文化精髓。

六、加强习作指导,让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与理解得到升华

古人云:“文以载道。”“道”就是主题,就是让学生在习作中认识、明白一些道理。通过习作,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会进一步得到升华与提高,从而培养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如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习作《写生活中的传统文化》,就是通过习作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在具体指导过程中,学生通过动手、动脑会得到许多信息。如,传统艺术中的戏曲、相声、民歌、民族舞蹈、地方小调,种类繁多、妙趣横生;传统工艺中的编织、刺绣、剪纸、陶瓷都是我国的古老工艺,门类众多,内容更是丰富多彩;我国各个民族的传统节日和传统活动更是数不胜数,像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一种习俗,体现了我们中华民族团结拼搏、奋勇争先的精神。学生通过习作自然会萌发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浓厚兴趣,激发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由衷喜爱之情。

七、通过传统节日和有关古诗教学感悟传统文化

中国的传统节日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内涵,他本身就是弘扬民族精神的最佳机会,在此期间开展的传统教育活动会让学生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但如今情人节、愚人节、圣诞节这些洋节却在中国大行其道。如果能在重阳节向学生介绍重阳节的来历及有关习俗:登高、赏菊、饮酒、插茱萸等,并吟诵王维的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在中秋节时组织学生朗读李白的《月下独酌》和孟浩然的《秋宵月下有怀》等诗篇,并收集有关月的古诗文,专门开一节专题课进行赏月品诗,进行一次诗文熏陶;在清明祭扫烈士墓和怀念亲人时引导学生诵读杜牧的《清明》等诗篇;在端午节时,引导学生查询和端午节相关的一些信息,从而了解爱国诗人屈原、伍子胥的生平事迹,学生从活动中感受到特有的民族风情,这样的文化传承是意义深远的。

第5篇

语文教育的功能重在陶冶、滋养学生的情操,重在教会学生发现与欣赏生活中的真、善、美,重在引领学生去感悟。

一、传统文化传承的原则

去粗取精的原则。传统文化当中有精髓,但也存在一些糟粕,因此,我们必须批判中去继承发展。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有选择地向学生传播传统文化的精髓,有选择地推介经典古籍,着重吸收其中的有益精髓,而同时摒除其中的落后糟粕。

与时俱进、乐于接受的原则。传统文化具有超时空性,固然有不变的东西,但传统文化毕竟是我们历史上所存在的,都和当时的时代有着各种各样的关系,有些因素会和我们现代生活产生冲突。因此,我们应当把传统文化的精髓与时代结合,赋予传统文化新的内涵。对于当今的中学生,我们还要结合他们的特点,使他们易于且乐于接受。

二、在教学中弘扬传统文化

1. 正确引导学生课外阅读,增强语文的文化含量

为使学生明确民族文化繁衍的“根”和民族生命壮大的“魂”在哪里,激发民族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引导学生用智慧的眼睛去阅读,鼓励学生研读经典。文学经典集古人先贤智慧哲思、深刻的传统文化底蕴于一体,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学生直接接受古文化熏陶、承传传统文化的蓝本。教师应引导学生以愉悦而严谨的态度、享受和研究的方法去阅读,加强研究性学习的引导、学风的引导。切勿仅下达阅读任务而不加以指导监督,使得对经典的阅读演绎成下载、拼凑材料,以应付教师对自身读书笔记的检查,或个别学生为显示自己阅读量大去阅读那些简案似的名著集粹,而忽略对经典文本原文的研读,以致读罢仅知故事梗概却不知其精神意旨,丝毫感受不到文中所蕴涵的文化底蕴。

2. 开展丰富传统文化课外活动

传统节日活动本身就是弘扬民族精神的最佳机会,在此期间开展的传统教育活动会让学生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中秋节、重阳节组织学生朗读李白的《月下独酌》、孟浩然的《秋宵月下有怀》等诗篇,在清明祭扫烈士墓和怀念亲人是引导学生诵读程颢的《郊行即事》、王禹俏的《清明》等诗篇。将节日融入中华经典诵读的内容,激发孩子们热爱祖国、热爱幸福生活,建设美好明天的激情。利用语文研究性学习或综合性学习的形式,以某个传统节日为契机进行语言实践。在端午节来临之际,引导学生查询和端午节相关的一些信息,如:端午节有哪些别名?端午节的来历及与哪些著名的人物有关?你知道屈原、伍子胥的生平事迹吗?端午节有哪些传统习俗?在查询的基础上整理资料,通过出板报,开展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等形式进行交流。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如果这些重要的传统节日让我们的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有计划地去探究、去实践体验,让学生在实践中学语文,在营造节日氛围的过程中感受特有的民族风情,这样的文化传承是意义深远的。

3. 挖掘网络传统文化资源

让学生成为网络资源的开发者。建立专门的论坛,分类陈列收集的各类传统文化资源,如古诗、传说等,并赋予学生一定的权限,通过网络的互动,上传下载,让使学生也成为资源的开发者、受益者。把网络上以及购买的丰富多彩的音像素材集中归类,积极开发,如建立FLASH古诗园,利用视听媒体组织学生观看或听,让学生在生动的情景中了解、感受,感悟传统文化的内在美,从而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当然,做任何事情都要讲究适度原则,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也要注意把握火候,防止过犹不及,要将传统文化与“新”结合,为“新”服务,在传统文化的学习中进行知识汇聚,思维的碰撞,思想的交锋,情感的融合,从而达到素质的提升和人格的完善。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弘扬祖国传统文化任重而道远,沐浴着新课改的春风,让我们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底蕴,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让祖国优秀的民族文化根植于每个学生心中。

第6篇

一、渗透传统文化教育

语文是一门包含了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的学科,在语文古诗文教学中利用渗透教育,能起到润物无声的效果。在古诗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可从以下两方面着手:第一,背诵名诗名句。古诗文是传统文化的精髓,背诵古诗文的过程,本身就是对古诗文的欣赏、感触和理解的过程。古诗文的格调韵律,诗词中的场景画面,所呈现的人情事物,作者的喜忧感悟,都是很好的传统文化教育。在背诵古诗文的无形之中,就渗透了传统文化教育。第二,分析名诗名句。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令人产生无限遐想,王勃的“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令人联想无限景象。许多古诗名句都包含着一些深刻的道理,反映一种博大的胸怀。在高中古诗文教学中,教师应尽力抓住古诗文的经典魅力之处,认真剖析包含的道理,感受古人的思想,努力折射传统文化的倩影,通过耳濡目染,对学生渗透传统文化教育。

二、营造传统文化氛围

传统文化是一种熏陶,一种影响。通过高中语文古诗文教学进行文化教育,可以营造浓厚的课堂传统文化氛围。第一,营造课堂整体气氛。一种传统的文化氛围,应是静谧和严肃的。教师可以通过播放与教学内容相契合的配乐视频画面来烘托气氛。在背景音乐和情境画面中,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就能穿越时空,将学生带入古代氛围中。例如,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是一首非常大气的宋词,教师可以用《滚滚长江东逝水》作为背景音乐,用波涛汹涌的长江巨浪作为视频画面,让学生朗读,既能凸显《赤壁怀古》的大气与洒脱,又能烘托浓厚的课堂传统文化氛围。第二,营造传统语言气氛。在进行传统文化教育时,教师可采用古香古色的课堂语言进行讲解,交流内容应以古诗文为引,以诗文背后的传统文化为主,将学生带入到传统文化的交流氛围中,学习古诗文,了解中国传统文化。

三、丰富课堂文化活动

语文教学应是开放灵活的课堂教学,在古诗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教师要努力丰富课堂文化活动。第一,课堂辩论。教师确定主题,学生进行辩论,辩论时要求学生尽量使用古诗文作为例证,或者用古人的思想作为证词。这样的辩论方式,能让学生在巩固对古诗文学习的同时,加深对传统文化的体验。第二,学生讲解。让学生自行选取一个传统文化主题,搜集与该主题相关的古诗文,然后在课堂上进行讲解。例如,学生可选取“尊师重教”的传统文化主题,搜集与之相关的古文如《师说》《吕氏春秋》《论语》等。这样,学生就能主动地去学习、去领悟这些明文名著,从而使传统文化教育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增加传统文化拓展

传统文化拓展是对课堂传统文化教育的延伸。课堂教学所讲解的古诗文是有限的,而中国传统文化是无限的,教师应将古诗文教学作为引子,引导学生课下去探索古诗文背后的传统文化。第一,讲解传统文化专题。教师在每节语文课前都要抽出时间,让学生相互讲解与古诗文有关的习俗。例如,在讲授杜牧的《清明》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讲解清明节的来历以及风俗习惯;在学完屈原的《离骚》后,让学生讲解端午节的来历和风俗习惯。第二,进行传统文化实践。中国有许多传统文化习俗,这些习俗经常能从古诗词中体现出来,如春节时有“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清明节有“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重阳节有“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等。对此,教师可适时引导,在这些传统节日到来之时,让学生感受传统节日之气氛,并将古诗文课外教学与传统节日相融合。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是中华民族的骄傲和自豪,是每一个炎黄子孙的文化食粮和精神法宝。在古诗文教学中进行传统文化教育需要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要勇于创新,勤于思考,善于交流,继承优秀教学方法,开创良好教学策略,让中国传统文化万古流芳。

作者:闫迎娟 单位:河北省邢台县浆水中学

第7篇

我国的传统节日可谓丰富多彩,自古文人墨客也多有借传统节日绘景、抒情或砺志的名篇佳作,并成为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请仿照示例,写出你所积累的与传统节日有关的古诗文名句。(任选三个节日)

示例: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清明节)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试题解说:

这类试题的特点是:(1)鲜明的主题性。提供一个默写的主题,要求考生围绕主题默写出三至四句古诗文名句。上述试题的主题是“传统节日”。(2)答案的开放性。此类题的答案是不唯一的、多元的、开放的,只要是符合主题要求的古诗文名句即可。上述试题的参考答案为: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春节)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元宵节)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七夕节) 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中秋节)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重阳节)

这类默写题给我们的启示是:(1)在平时的古诗文背诵中要进行相关专题的背诵,如“荷花”、“黄河”、“长江”、“水”、“和谐社会”、“关心民众疾苦”、“人生”、“爱国”、“诚实守信”等等,由一句而联系出相关的多句。(2)学会整合归纳,要善于把平时散乱的积累整合归纳成相关主题。

模拟练习:

1.在下面横线上默写出六句古人关于修身养性的诗文名句,并注明作者。

例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

例二:“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范仲淹)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孕育了光辉灿烂的中国古文化。同时,历史上也留下了许多描绘和歌颂黄河的美好诗篇。请你写出四句描写黄河的古诗文名句,并在句后括号内注明作者。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请默写出四句体现作者宽广胸襟或宏大抱负的古诗文名句,并注明作者。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古诗文中有许多体现作者关注国家命运、关心民众疾苦的名句,请你默写出四句,并注明作者。(课内外均可)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创建和谐社会主要体现在社会、家庭、自然等方面。历史上许多志士仁人通过他们的诗篇生发了这种和谐思想(如社会稳定、人间关爱、家庭温暖、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等),请你默写出体现和谐思想的古诗文名句四句,并注明作者。

例一:“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林则徐)

例二:“不忧一家寒,所忧四海饥。”(魏源)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6.请默写出古诗文中有关亲情的名句四句,并注明作者。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7.2006年2月10日,中华民族千年奔月之梦――“嫦娥奔月”开始启程。假如有一天,你乘坐“嫦娥奔月”宇宙飞船登上了月球,你能情不自禁地吟出四句描写月亮的古诗词名句吗?请写在下面横线上,并注明作者。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水是地球的血液,水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历代文人与水有着不解之缘,悠悠流水,拨动了几多情思。请调动你的文学积累,写出四句与水有关的古诗词名句,并注明作者。(课内外均可)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9.长江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古往今来的文人墨客饱蘸母亲的乳汁写就了那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恋情。请你默写出四句描写长江的古诗文名句,并注明作者。(课内外均可)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舟”是我国古代重要的交通工具,常见于文人的笔下。请你默写出四句含有“舟”的古诗词,并注明作者。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第8篇

关键词: 传统文化 小学语文教学 渗透运用

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它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是民族精神的精华,是现代文化的基石。为什么要学古诗词,为什么要学国学,那些早就过了时的文字,它的价值在哪里?其中凝练着作者的思想、心境,融合了那个时代的特质,是智慧的结晶。其中蕴含之丰富,千百年后仍值得细细品味。

学科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特点决定了在语文教学中学生须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传统文化智慧。面对对传统文化知之甚少,集体观念淡薄,盲目崇拜洋文化,缺失民族自豪感的学生,在语文教学中强化传统文化,将传统文化与语文课堂有效高效结合,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我认为在传统文化已然回归的社会大环境下,教师不仅要注重知识的传授、运用,语感的培养,更要承担起弘扬中华文化,厚植传统精神的重任。

现在很多城市孩子学国学,小国学堂正悄然流行,这表明发扬传统文化,要从小抓起。的确,小学生年龄小,最易在灵魂深处夯筑起民族传统文化殿堂的基础。语文是民族文化的基石,是中华民族的根,小学语文教师应倡导学生学习、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充分认识到传统文化的重要性。那么,怎样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传统文化教育才更行之有效呢?

一、在氛围中感受文化

传统文化对于小学生来说,年代久远,平时除了古诗词外,其他内容接触较少,理解起来确实存在不小的难度。而且内容不生动,缺乏趣味性和吸引力。部分学生单纯为了应对考试而学古诗,一知半解,不置入情感。如果在实际教学中营造浓浓的学习传统文化的氛围,那么能否使学生从心理和思想上产生学习的愿望和激情呢?

1.教师的潜移默化

我们要让学生对传统文化感兴趣,首先自己必须感兴趣。教师应该热爱传统文化,并有一定传统文化知识积淀,用自己的知识和自己对传统文化的喜爱,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

传统文化除了是一门知识外,它能成为中华文化的精髓而响彻中外,更多的是它的文化内涵对人行为的影响。教师不仅要对传统文化教学进行有效的推动,而且要通过自己的言行举止,对学生形成潜移默化的影响,成为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榜样和动力。

2.利用班级文化布置

充分利用班级文化布置。平日,我在班级大力弘扬传统文化,极力将其设定为我班的特色教育。例如,定期让学生合作制作传统文化知识小报,将自己所学到的、所了解到的传统知识加以整合、内化。可以通过文字,也可以通过图画的形式。然后我将他们的劳动成果张贴上墙,作为班级文化布置。学生就被班级浓浓的传统文化气息萦绕。

二、在课堂中回归文化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在语文学习过程中,要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

教科书并不回避对小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知识的“输血”和激发小学生探索古文化的现实。可能因为传统文化知识和学生的距离感太远,学生缺乏新鲜感,所以不是很感兴趣。如何在教学过程中渗透传统文化的精华,如何将传统文化知识上得生动有趣,培养学生对我国古文化的好奇和责任感呢?

案例一:以我所教的二年级学生为例,在平日的教学中,我有意引导孩子积累了一定的古诗文和名言警句。发现这样的问题,孩子记住了,但每天摇头晃脑读的时候,不知所云。他们只是机械性地了解,却没有从内心深处产生兴趣。长此以往,学生很快就会没有兴趣。

教学生字,尤其是形声字时,可以渗透传统文化。汉字的博大精深在于它有独特的文化内涵。我在语文教学中注意将传统文化教育逐步渗入实际教学中。

例如在教学“孝”字时,可以从分析字形入手:“孝”是一个会意字,是一个“老”字加一个儿子的“子”字,合在一起就成了“孝”字。老是指上一代,子是指下一代,上一代跟下一代融成一体就叫“孝”。它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就是代代相传。上一代总是想着培养好下一代,而下一应承担奉养父母的责任,孝顺父母,让父母更快乐,生活更幸福。这样不仅让学生高效地学习了生字,还得到了德的培养。

案例二:在苏教版第四册语文识字一中,涉及中国的传统节日。学生对传统节日知之甚少,更不要提了解传统节日的风俗习惯了。反观“洋节日”学生说得头头是道,意犹未尽,我在感到悲哀之余更敲响了警钟。

中国传统节日众多,许多诗词歌赋中均有反映我国民俗节日的来历及有关情景。适逢民俗节日,可向学生介绍有关诗词,吟咏背诵,借以了解民俗节日的情况,增长知识,开阔视野。春节前,可向学生介绍春节的由来,抄录王安石的《元日》;清明节可以让学生摘录杜牧的《清明》,感受诗人的情感;五月初五端午节向学生介绍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九月九日重阳节,向学生介绍重阳节的来历及有关习俗:登高、赏菊、饮酒、插茱萸等,吟诵王维的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等。请学生带着问题请教长辈或查阅书籍,有条件的学生更可以借助网络进行查找。

这样教学,学生受益匪浅,学生对知识的学习不仅仅停留在朗读和背诵的层面,而是帮助学生挖掘内涵,培养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和意识。同时,学生对民族传统文化也产生了一定的兴趣。

案例三:诗歌是小学阶段学生接触最多的一种文学经典形式。其实诗歌中所涉及的传统文化知识非常广泛。挖掘传统,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可以使他们对传统文化更有兴趣。

例如教学王安石的《元日》时,除了传授语言文字知识外,还要认真分析探究古诗中的传统文化内涵,让学生真正认识和理解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我介绍了从“桃符”到“春联”的演变,学生听得津津有味,也对中华民族几千年来传承下来的习俗好奇不已。课下,他们都主动地查找资料,了解中国古代其他节日的民俗风情。这样,在不知不觉中,学生对传统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有了自觉学习传统文化的愿望。

三、在生活中内化文化

有人会质疑,传统文化中的很多内容在现今社会还有多少可行性,或者还存在多少价值。的确,在这个充斥强烈的竞争,文化多元的社会中,似乎传统文化已经微不足道了。但如果我们放弃自己的传统文化,而一味让“洋文化”恣意横行,就辱没了自己的民族精神。

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是为了让学生通过学习传统文化,在生活中内化其中涵盖的仁义道德,处世之法。因为它是民族文化的基石。

第9篇

摘要:古诗词作为小学生接触古典文学的最佳启蒙材料,历来被广为认同,推崇备至。小学古诗教学是语文教学中重要内容和基础,是小学生积累古诗词,吸取古典文化获得审美愉悦,陶冶情操的重要渠道和必要手段。

摘要:古诗教学;朗读;深入理解

中图分类号:G620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851(2010)08-0110-01

古诗词是中国浩瀚文化星空中璀璨夺目的一颗明珠,是中华文化丰厚博大的象征,是民族文化智慧的体现,简约的文字中蕴含着丰富的内涵。一曲《阳关三叠》让友情升华,使人荡气回肠;一首《春江花月夜》让我们从灵魂深处认识到时间的永恒和生命的珍贵。思乡则“举头望明月”;怀人则“共醉重阳节”;登高则长啸抒怀“念天地之悠悠”;欢喜时“千里江陵一日还”;烦恼时“替人垂泪到天明”。李白那来自九天的黄河之水,杜甫那滚滚而东的不尽长江,以及李商隐那幽深的“昨夜星辰昨夜风”,无不让人叹为观止。这些精美绝伦的诗歌语句使每个阅读的人都为之深深折服,陶醉其中。

新课程标准中对古诗词的教学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在第一学段让儿童诵读儿歌、童谣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第二学段中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领悟内容。在第三学段中则要注意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可见,小学的古诗词教学的要求提高了,内容也趋向丰富,古诗词教学的重要地位是毋庸置疑的。我们再进一步领会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不难得出结论,那就是强调突出通过“读”让学生去感受语言之优美,情感之纯真,内容之充实,音韵之和谐,节奏之顿挫。下面,结合本人多年的小学语文教学经验,略谈古诗教学的读与感。

真确有感情地朗读古诗有助于理解古诗的内容,领悟只能意会而无法言喻的意境和韵味,是综合感受语言美、意境美的重要手段。古诗朗读教学要注意读准字音、正确辨析重读轻读、正确处理停顿和朗读速度等诸多要素,引导学生读好诗韵,读准诗意,读出诗境。

对于小学生来说,最基本的要求是能读得正确通顺,读准字音,这样对文章的字词也就能有所理解。同一个词,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它的读音、意义用法都不相同,要让学生在读中记住它们的不同用法。例如:李白《秋浦歌》:“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有些学生将“似(sì)”错读成“shì”,把“处(chù)”错读成“chǔ”,这些都应该引起朗读者足够的重视。朗读是以有声语言对作品进行再创造,是靠声音表情达意的,这就对吐字发音有较高的要求。如果字音读错,那么字义就错了,这样不仅无法创造出感人的形象,也不可能把作品的内容传达清楚。所以对教师来说,在示范朗读时每个字的声、韵、调都要读得清清楚楚,不能模棱两可,似是而非。

教师在作诗歌示范朗读时,一定要根据不同的作品,去设计朗读的语气、语调、停顿、重音等等。像《竹石》、《石灰吟》一类的诗歌要用短促、高昂的语气,明快爽朗的节奏来读。有些古诗宜用凝重的语气,沉缓的节奏来读,比如《悯农》,表达对劳动人民的深厚同情。而《送元二使安西》一类诗的朗读,则应该用柔缓、深情的语气和语调,来表现朋友惜别之情等等。教师一定要根据诗歌内容的需要、感情的发展,自然而然地调整语气,语调,把握速度及轻重缓急和抑扬顿挫。

我们都知道,古人善于吟诵,诗歌的吟诵不仅能使朗诵者进入诗境,品味其中的音乐美,而且也能传播出诗的境界,将听者带入到诗人创造的情境中去。所谓“念书”时“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还有“书声朗朗”,“风声,雨声,读书声”,这都说明“读”之重要性。特级教师于漪也说:“要反复阅读,把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的语言,读出感情,读出气势,如出自己之口,如出自己之心。”同样见出“读”是古诗教学和学习中很好的方法。只有正确地“读”,才能够在抑扬顿挫的读书声中领会诗的意境,才能够恰当地理解作者寄寓诗中的喜怒哀乐之情和沉郁顿挫、奔腾激越的情感,才能真正的做到“感”。

当然,在不同的学龄阶段,要提出不同的要求,要在读中深入理解课文。此外,为了做到“感”,在朗读时,要求学生按照语言的描述进行想象,朗读的最高境界是入情入境,因此在学生读出诗韵、读准诗意的基础上,应诱导学生感受诗歌的情境,让他们进入角色,获得自己的情感体验,发挥自己的创见性,去表现诗歌的思想情感。要引导学生读出诗境,首先应帮助学生获取更多有关诗歌的背景资料,这才可能进入诗人的内心世界。如杜甫《绝句》一诗,作者写于他回到成都草堂之时,此时生活境况稍有好转,杜甫心情不错,面对一片勃勃生机,他写下了这首即景小诗。在朗读的过程中,要启发学生想象,如黄鹂鸣、白鹭飞给人怎样的感觉?“黄、翠、白、青”这些色彩相配合又给人怎样的印象?西岭巍峨,小小窗户为什么能“含”?船泊在门前,为什么说是“万里船”?诗中哪是写动的,哪是写静的?等等。这样,在学生的头脑中,就可以构成一幅开阔明丽的春天的鲜明图画,进而可以领会到诗人开朗欢快的心境。通过教师的诱导性语言引导学生展开想象;最后让学生扮演诗人角色进行吟诵。这时的朗读,真情实感就会自然地流露出来。

总之,古诗的学习,应以“读”为先导,由“读”到“感”。一方面要求教师要深刻地领会诗意,准确地作好示范朗读;另一方面,还要对学生进行具体的朗读指导,使学生在读的基础上进而深刻感悟诗歌的深层意蕴,极大的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从更深程度上提高学生的背诵和理解的能力以及欣赏古诗的水平。

第10篇

关键词:传统文化;语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2-166-01

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我们的祖先用文字记载了长达五千多年中华民族的光辉历程,形成了中国文明于世界的传统文化。民族文化的传承、发展和创新,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语文。站在时代的讲台,手执新教材的语文教师,应该义不容辞地担当起这历史使命,让学生在祖国的灿烂的文化长河中游弋、翱翔,使中华文化传统得以光大。

一、接近古诗文

1、诵读积累

我们学校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要求三至六年级的学生主要背诵我校中华传统文化校本教材《三字经》和《重庆市国学经典诵读》,以及唐诗宋词中的经典篇目每天利用晨读时间让学生大声地朗读,让朗朗的读书声充满校园。要求学生对所选内容反复朗读,以至熟读成诵,牢记在心。这个诵读的过程,是对学生潜移默化地进行民族精神熏陶的过程。

2、情境解读

传统文化是厚重的,时代的变迁使有些诗词句的内涵显得深奥,学生不易接受,针对此种情况,我利用朝读课的时间为学生讲述“二十四孝”的故事,文化名人的故事“凿壁借光”“程门立雪”等,他们听了故事,了解了历史,体味了诗词的蕴意,大大提高了学生的诵读兴趣,增加了文化底蕴。

3、节日熏陶

传统节日活动本身就是弘扬民族精神的最佳机会,在此期间开展的传统教育活动会让学生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中秋节、重阳节组织学生朗读李白的《月下独酌》,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等诗篇,在清明祭扫烈士墓时诵读杜牧的《清明》等诗篇。将节日融入中华经典诵读的内容,能激发孩子们热爱祖国、热爱幸福生活的激情。在端午节来临之际,引导学生查询和端午节相关的一些信息,如端午节有哪些别名?端午节的来历及与哪些著名的人物有关?你知道屈原魂归汨罗江的事迹吗?端午节有哪些传统习俗?在查询的基础上进行交流。如果这些重要的传统节日让我们的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有计划地去探究、去实践体验,让学生在实践中学语文,在营造节日氛围的过程中感受特有的民族风情,这样的文化传承是意义深远的。通过多种形式的训练,不仅可以帮助学生陶冶性情,感悟人生哲理,提升传统文化素养,而且使学生积累了宝贵的写作素材,提高了语文学习水平,可谓一箭双雕。

二、亲近古诗文

语文本来就是“文化”的最基本、最重要的载体,历来是一个人文化水准的最外在、最鲜明的标识。因此,我们要努力营造语文课堂的文化氛围,力求语文课多一点文化气息,让学生在课堂上领略到“文化”应有的魅力。

1、创设文化课堂教学情景

(1)空间情景:在教室的墙壁上张贴古代名人的画像和书法家撰写的名言警句,在黑板报上专门开辟“民族文化快餐”一角,每天一首古诗,一句名言,以此来营造一种浓厚的文化氛围。(2)导语情景:引用与课文相关的典故诗文,铺垫蓄势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和兴趣。在教学《匆匆》时,用汉乐府《长歌行》的诗句“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作为导入语,让学生在学习中感悟流逝的时间我们不能碌碌无为,自然地导入新课,使学生茅塞顿开。

2、创设知识课堂教学情景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大量的引用古诗词主要是为了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例如,爱国主义情感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最为浓郁,最为强烈的部分。小学生都会接触到的这些名篇名句:“但悲不见九州同”是南宋诗人陆游一生爱国忧民的真实写照,王昌龄的《出塞》、李清照的《夏日绝句》都抒写出了他们的爱国之情。教学时,我们要让学生在理解诗句意思和时代背景的基础上,深入体会诗人的爱国情感。孟郊的《游子吟》,唐代诗人王维在《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亲人的关爱之情溢于言表,使人感动至极。高适的《别董大》、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等诗都是为朋友而作,表达了朋友间的深情厚谊。教学时,可引导学生深入感知,领会诗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让古诗这一颗璀璨的历史明珠放射出更加耀眼夺目的光芒。

三、走进传统民俗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文化寻根,探得宝藏。我们要建立起开放式的语文教学理念,努力拓宽语文学习的渠道,把书本学习同实践活动结合起来,让学生成为不仅是文化知识的消费者,而且是文化知识的发现者,要将人类的优秀文化成果内化为学生的人格、气质、素质。在诵读《三字经》的过程中,让学生在理解其含义的基础上付诸行动,实施了“孝”的活动,布置了爱心家庭作业。开展了为父母“三送”(即送一句问候,送上一首儿歌,送上一杯热茶)“三做”(做一回家长,做一次家务,做一件好事)活动,从日记和家长的反馈中了解到他们的行动,受到了家长的好评。“良言一句三日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在礼仪之邦――中国,我们有礼,更应该守礼。因此,我们还对学生进行了“礼”的教育活动。教育学生从小学做有礼貌的人。待人有礼,处事有礼,接物有礼。让中国民族的传统礼仪发扬光大,让世界了解中国的传统美德。

第11篇

古诗词在我国古典文化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从诗经到楚辞,魏晋隋唐千年文明,积累了大量文人墨客一致认可,心照不宣的经典意象。所谓意象,就是意和象, 象指一切具有物理形态的客观存在物,包括视觉不可见的物质和人自身的一切外在表现,如声音、风和人的情态行为等。意指诗人主观的一切意识活动,如感情、志向、认识、幻觉等。象中寄托隐含了意。

比如 “梅”,由于古代诗人反复的运用,这一意象已经固定地带上清高芳洁,傲雪凌霜的意趣。“鸟”的意象往往和男女恋情及婚嫁有关。月能思乡,星可传恨,水喻愁多;松喻坚贞,荷、兰喻高洁,菊喻隐逸,竹多劲健;松傲雪斗霜、有凌云之志,梧桐是凄凉、悲伤的象征;桃花象征美人,鸿鹄、骏马、大鹏喻志向远大的人,[鸟、凤凰喻忠诚的贤士,贾生、屈原多指怀才不遇之人,陶朱多指富商;琴瑟喻夫妇感情和谐,也喻兄弟朋友的情谊等。

正因为这样一些意象的存在,中国诗词得以形成了其含蓄隽永的特色。即使到了现在,一听到某些经典的意象,也能让我们迅速的引起共鸣。

一首诗歌中往往不只一个意象,彼此联系的几个经典意象堆叠,虽不言情,满满情意却溢出文字扑面而来,比如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这首诗中的意象有:黄鹤楼、烟花、孤帆、长江等。这些意象组合起来便成了一幅融情于境的画面:诗中没有直抒对友人依依不舍的眷念,而是通过孤帆消失,江水悠悠和久立江边若有所失的诗人形象,表达送别友人的深情挚意。字面上句句写景,实际上句句都在抒情,可谓一切景语皆情语。

常见意象的选择有两种情况:

第一是借助于文化、文学传统。文化传统既是在民族文化和文学的发展过程中,已逐渐积淀了人民或作家的某种共同认识的事物,对这些象中所隐含的意,除了特殊情况之外,已有了固定的理解,这类意象称为固定意象或民族意象。

其中一类为民族传统节日和民俗生活中约定俗成的。不同的节日庆贺内容不同,代表了节日习俗的各类物件儿也可以成为抒发节日情感的意象。元宵佳节的灯会和热气腾腾的元宵成为其不用多言的代表,似乎天生就带着热闹欢腾的意味。也就常常成为诗人笔下不可或缺的重要意象,或表达欢欣喜悦之情,或衬以怅然寂寞之感,时时可见:“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短短数字,勾勒出一幅见之不忘的灯会景致,透着浓浓的美好易逝的感伤。

当然这里不只使用了灯会,也提到了元日,直接以节日入诗的作品也绝对不在少数,我们耳熟能详的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直接点出重阳节以抒发“独在异乡”时对故乡亲人加倍的思念。一个独特的,被寄予了独特情感的日子,也就成为一个独特的意象。

民俗生活中的约定俗成也是此类意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贺铸的《鹧鸪天》中“重过阊门万事非,同来何事不同归!梧桐半死清霜后,头白鸳鸯失伴飞。原上草,露初,旧栖新垄两依依。空床卧听南窗雨,谁复挑灯夜补衣。”半死的梧桐,失伴的鸳鸯,旧日的居室,新舔的孤坟,空空的睡榻,凄恻的风雨,伴着诗人“何事不同归”的诘问,无须多言,已经将满腔的哀戚之情表达出来了。

用典在诗歌中的运用及其常见,比如南浦一词多见于水路送别的诗词中,它成为送别诗词中的常见意象与屈原 《九歌・河伯》“与子交手兮东行,送美人兮南浦”这一名句有很大关系。古人水边送别并非只在南浦,但由于长期的民族文化浸染,南浦已成为的一个专名了。 自南朝江淹作《别赋》:“春草碧色,春水渌波,送君南浦,伤如之何!”之后,南浦在送别诗中明显多了起来;到唐宋送别诗词中出现得则更为普遍,如唐代白居易《南浦别》中的“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等。范成大《横塘》:“南浦春来绿一川,石桥朱塔两依然。”

当语言经过无数诗人的提炼、加工和创造,除了本身原来的意义之外,还带着使之诗化的各种情感和韵味,这些情感和韵味就可以称作情韵义了。如“燕”的意象 。燕相当为古人所青睐,经常出现在古诗词中,或惜春伤秋,或渲染离愁,或寄托相思,或感伤时事,意象之盛,表情之丰,非其它物类所能及。 晏殊的《破阵子》中“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这里的“燕”表现春光的美好,传达惜春之情。 欧阳修有“笙歌散尽游人去,始觉春空。垂下帘栊,双燕归来细雨中”(《采桑子》)之慨叹,这里的“燕”,表现春天逝去,诗人伤感无限之情。而 “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中,燕子因结伴飞行而成为爱情的象征,展示了词人梦觉酒醒后凄寂惆怅的心境和对感怀对象的相思之情。

第二是借助于汉字音形义独有的特点,利用谐音、多义构成意象。在古典诗歌发展过程中,汉字音形义的独有特点成为创造意象的独特手法,这在世界文学遗产中是绝无仅有的事实。通俗来说,这是一种双关手法。

谐音的运用在南朝乐府民歌中大量体现。如《西洲曲》 “低头弄莲子,莲子青如水”,“莲”与“怜”同音,“种子”的“子”与敬称的“子”同音,“莲子”含义是“爱你”,“莲心”的含义是“爱心”。“青”与“清”谐音,“莲子青如水”的含义是爱你之心像水一样清纯净洁。短短一句话,多处用到谐音,不仅音韵和谐,而且表达出作者丰富多样的情感

李煜《虞美人》有“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的句子,“颜”是多义词,“朱颜改”外意是宫殿阁楼的红漆颜色凋落,内含是词人的红润脸色已变得憔悴之意,抒发江山易主,人事已非的伤感。这利用了古汉语中绝大多数词是多义词,各个意义之间又有所联系的特点,巧妙的构成了多义的意象。

还有的意象,尤其是借用象征手法而来的意象,往往不只是为诗歌结构的构建,还含有政治的感慨。阮籍《咏怀》中“西方有佳人”一首,以不能与佳人交接象征理想不能实现,佳人这一意象在这里就按指了政治理想;再如李白的《古风》中“美人出南国”,“桃李生东园”同样有其政治理想的表现。

第12篇

本学期的主要工作基本划为三块内容。一、开展常规工作。二、配合、协助学生会其他部门作好相关工作。三、开展本部门自行组织的活动。以下计划按月份展开:

九月主题:新学期开始,是新的征程,新的收获。

第一周:1)做好学期初的准备整理工作,准备正式进入工作状态;

2)作运动会报名宣传工作:出两个板块。

3)9.10教师节主题板块宣传:

第二周:1)出一期“迎接新生”主题的板块;

2)协助学院、学生会做好迎新生工作;

3)出一期“安全教育”的板块,内容关于资金、人身安全,夏转秋防感冒等安全问题;

4)要求各班以“新学期,新起点”为主题,出一期黑板报;

第三周:1)本部门安排招新工作;

2)配合学生会各部门:以板块形式宣传招新信息;

3)安全教育:出一期“军训防中暑”主题的宣传板块;

第四周:1)作好新老干事交接工作;

2)出一期“中秋节”主题的宣传板块;收集有关中秋的古诗词进行板块宣传。

3)“10.1”国庆及假期安全主题板块;

十月份主题:宏扬奥运精神,提高身体素质。

第一周:本周国庆假期,工作暂停;

第二周:1)要求各班出一期黑板报,主题为“生命在于运动”;

2)10.10世界精神卫生日板块宣传;

3)对部门新成员进行工作培训;

第三周:1)“重阳节”以“孝”为主题进行板块宣传;

2)全体部门人员聚会活动(暂定);

第四周:配合体育部,作好运动会期间的各项宣传工作;

11月主题:期中考期间,“诚信考试,规范考场”。

第一周:以“言必信,人必诚”为主题要求各班出一期黑板报;

第二、三周:1)11.9消防宣传日主题板块宣传;

2)与文艺部、院报、学习部等合作开展活动:“迎新年大型感恩系列活动创意大赛”;

标语:个性由你,心随意、艺、异动。

第四周:配合学院作好双代会相关工作的宣传;

12月主题:健康在身边,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第一周:1)“12.1世界爱滋病日”主题板块宣传;

2)向各班征集爱滋病宣传资料,(漫画、书法、文章等各形式都可);

3)要求各班以“健康在身边”为主题,出一期黑板报;

第二周:1)12.10世界人权日宣传;

2)“世界爱滋病日”宣传资料展;

第三周:组织开展“迎新年板块设计大赛”,

标语:201x奥运,同个世界,同一个梦想。

第四周:12.5圣诞节主题板块宣传;

一月主题:期末临近,作好复习工作,诚信应考。

第一周:元旦主题宣传板块,标语“喜辞旧岁,笑迎新春”;

第二周:要求各班出一期主题为“诚乃立身之本,信为道德之基”的黑板报;

第三周:1)诚信考试倡议书宣传板块;

2)假期安全主题宣传板块;

附:

为明确分工,提高工作效率,增强工作质量,将设置以下各个工作岗位:

板块组:分五组,2-3人每组,负责板块制作具体及各类讲座、黑板报宣传。

1)黑板大字组,要求大字书法较好;

2)讲座板块组,要求工作效率较高;对字的要求相对高点;

3)预祝性板块组,要求书画能力都较强;有一定创意;

4)商业性板块组,要求绘画能力较强;

5)部门板块组,要求工作及时,并能书画。

宣传组:4人,要求有较强的口头表达能力,对各类大型活动的前期工作的口头宣传;若有必要,可负责拉赞助以解决部门部分经费问题。

摄影:1人,对各期板块作好及时的摄影留档工作,及采集各项大型活动的剪影。

信息员:1人,要求有较强的书写功底,文采丰富。负责收集同期新闻,生活时事资料,在第一时间为宣传工作提供一手资料,及负责部门的会议记录工作;执笔写作一些口号、标语、小文章等。

财务:1人,要求工作细心负责,有一定理财能力负责材料的采购及管理,活动经费的预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