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3-18 23:47:5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品德与生活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论文摘要:生活是一切的源泉,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注重教育回归生活,让学生在实际的生活中感受、体验,总结社会原理,进而丰富、充实自我,提升自我素养。小学品德与生活教学应结合新课改,在教学过程中凸现生活性特点,借以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进而诱发学生在生活中感悟品德教育。
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标准规定: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是以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习做人为核心,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的课程。在此,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谈一下在小学品德与生活教学中凸现生活性特点的策略,以供同仁参考。
一、教学内容以生活背景为主
随着素质教育的普及,新课改的实施,小学品德与生活教材内容大都以生活为题材,以实际案例来引导学生感受、领取其道德观念,进而来诱发自身情感的产生,约束自己的行为,形成自身的品德、观念。因此,作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将教材硬性的东西转化为学生生活中所熟悉的事件,将生活与教材相衔接,帮助学生加深对品德课程的理解和认知,进而丰富学生内在精神的需求。
二、以学生生活背景搭建教学情境
小学生年龄较小,容易受环境的影响,其原因主要在于他们的思维还处于以形象为主要形式的思维环节,脑海中抽象的道理、原则和概念较为缺乏,作为教师应结合学生的心理特征,以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来搭建教学情境,借以让学生从实际的生活中真正体会、了解品德规则等。笔者在教学过程中,采取一些具有童心、乐趣的生活情境为背景,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这样一来学生的积极性就会被调动起来,进而产生一定的情感体验,有助于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形成。
三、以学生生活设计教学活动
活动是小学教育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内容,尤其品德与生活教学中有许多实践性的活动与学生发展都息息相关,作为教师必须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生活的实际情况来设计不同的、能够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富有道德观念的活动,借以让学生在实践活动过程中增强对思想品德教育的认知。因此,教师要以学生生活实际来设计教学活动,进而帮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提升自我,最终形成一定的道德观念和信仰。
总之,小学品德与生活教学应凸现其生活性特点,让学生在生活中感受、体验、感悟道德教育,从而形成主动意识,最终将外化教育转化成为学生固定的道德观念,实现在生活中发展的教学目标。
一、加强师资培训,明确课改理念。
《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改革实验是否能按计划扎实有效地推进,一个很关键的问题就是对实验人员的培训工作是否到位。结合我市实际,确定整体培训思路:实验区教研员,各实验校的领导必须接受课程标准及教材培训,本着“先培训后上岗,不培训不上岗,边实验边培训,边培训边研究”的原则,将培训、实验、研究相结合,构建研究型培训模式,多层面展开工作。
为了使实验工作顺利开展,我市选拔了一批具有先进教育理念及富有教研能力的管理者、骨干教师直接参与到这次课改当中,以提高实验的有效性。
二、开展校本研究,改变教师行为。
1.能注重师生关系的民主和谐
大多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够依据新课改理念,正确处理教师与学生的关系。表现在:在课堂教学中能够营造愉快和谐的群体生活和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着力让学生成为活动的主体、课堂的主人,能够让学生真正感受到学习氛围的自由与宽松,在很多课堂上出现了学生对问题敢提了、对异议敢说了的现象就足以说明师生关系的和谐;教师的倾听意识明显加强,大多数教师能够认真地倾听学生发表的见解,能给学生比较充足的思考、交流的时间;师生合作意识更加鲜明,大多数教师在教学进程中,能够深入到学生中间,与学生一起交流问题。
2.能注重教学方式的真实有效
大多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够注重教学方式的真实性、有效性。大多数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凸显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有意识地从教学活动的主宰,向学习活动的引导者、组织者、参与者、服务者和促进者转变;面向全体的意识明显加强,能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以学生为中心,采用他们易于接受的灵活多样的方式,让他们主动、自觉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有所进步、有所发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的意识有了较大改观,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敢于放手、放权,敢于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尝试自己去设计方案,自行解决问题;引导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明显增强;注重学习过程的真实性意识有所加强,无论是教学情景的创设、学习资料的提供,还是学生学习的思维状态,大多数教师能从实际出发,抛弃形式上的东西,去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真实,敢于让学生暴露原始的思维状态,敢于面对课堂上出现的偶发事件,对于偶发事件大多数教师不再进行遮遮掩掩,而是进行积极有效的呈现,并把它当作一个宝贵的生成资源,进行合理的利用;教师教学成本意识有所增强,大多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开始注重教学投入成本和所带来效益大小的关系,有意识地在材料选择、活动开展、教学环节设定等方面的有效性上进行了重视。
3.能注重教学评价的全面科学
评价的过程就是一个深化认识的过程,通过评价,可以把学生的感性认识提高到理性认识的高度,使学生的认知水平得到极大提高。大多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够注重教学评价的全面性与科学性,能够比较恰当地发挥教学评价的激励功能。表现在:评价内容趋向多元,大多数教师评价时能涉及到认知的发展、活动的参与、语言表达形式、思维状态、非智力因素等诸多因素;评价的形式也十分丰富,在调研中发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除了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外,还十分注意学生间的互评、学生的自评等形式;很多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十分注重评价的过程性,改变了过去只重结果评价的现象,在课堂上,教师、学生的随机评价随处可见。
4.能注重教学资源的拓展延伸
能够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对教材内容进行合理地整合;学生熟悉的生活走进了课堂,学生周围的环境、学校的一草一木、家乡的风土人情、学生的日常生活、学生的生活体验都成为了学生学习的重要材料,使课堂教学资源得到进一步拓展与延伸;大多数教师注重课内教学与课外实践的互补,强调了学生综合能力的形成,在教学中,教师立足教材,又敢于超越教材,注重学生课外实践活动的开展,努力地延伸教材的价值。
5.能注重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课堂生成的意识得到较好体现,大多数教师能够注重课堂教学的动态生成,不再把教案看成是一成不变的,而看作是预设的,在教学过程中,注重以学生的发展为导向,用学生学习的状态、发展的水平决定课堂教学的进程;“放手”意识明显,在课堂教学中,敢于给学生思考的空间与时间,鼓励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并从多种角度解决问题,重视思维成果的碰撞与交流;鼓励学生进行创新的意识有所加强,能允许学生对答案有不同的理解,鼓励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尽可能的给学生思维发散的空间。
三、教师教研意识逐渐增强
在调研中发现:大多数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学科教师能够结合教学实际,对教学过程中存在的疑难问题注重研究,问题研究的意识逐渐增强。表现在:自我提高意识明显,大多数教师能够注重自身素质的提高,大多数教师在钻研教材及课堂教学实践过程中,十分注意问题的收集与整理,并能自觉地进行自我研究或与同伴进行随机研究,在调研座谈过程中,很多教师针对课堂教学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问题;有自己的独特见解,在以前很少有教师能够谈出自己对教学的独特见解,而现在很多老师能主动与教研员进行交流,谈对课改的认识,谈对新教材挖掘,谈新教法、新学法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并能够大胆地提出自己的想法。
关键词:品德课;新课标;高效课堂;知行统一
总书记指出:要把德育融入学校课堂、教学、学生管理、学生生活全过程,创新德育观念、目标、内容、方法,充分体现时代性,准确把握规律性,大力增强实效性。十七届六中全会也提出了到2020年文化改革发展的奋斗目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深入推进,良好思想道德风尚进一步弘扬,公民素质明显提高。这就要求我们教育工作者要花大功夫教学生做人,做品德高尚、身心健康的人。有识之士常说“文化素质不高是次品,思想品德素质不合格就是危险品。”可见思想品德素质在学生的整体素质结构中的重要性,而小学品德课是一门比较系统地向少年儿童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课程,是培养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载体,也是小学德育教育的主要阵地。
小学品德教师肩负着祖国和人民的重托,任重道远。面对新形势、新要求,如何通过品德课的教学提高小学生的道德水平,是我们每一位小学品德教师重点关注与研究的课题。上好品德课,涉及诸多方面,现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谈几点具体的做法和感受,与各位老师共勉。
一、目前小学品德学科教学的现状
1.品德课在人们心目中仍是“副课”,其地位亟须提高
我们都知道,前几年各个学校根据课改要求都开设了品德课,但兼职教师和“剩闲老师”执教的多,很多老师一直奋斗在迷茫的教学环境中,缺少专业引领,缺少教育科研指导,缺少同行间的交流与学习。但是,近几年,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开展,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从中央到地方,对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越来越高,小学品德学科也受到更多的关注。小学品德老师不仅能像语文、数学老师一样听到优质课,而且也有机会参与一些论文、优质课的评选活动……各级政府教育部门都为我们每一位小学品德老师提供了学习交流的机会,搭建施展才华的平台。小学品德这门学科在课改春风的吹拂下,焕发了活力。
但令人不容乐观的是,当前还有一部分学校、家长和学生仍然把小学品德课看做是“副课”,未能从思想上认识到学好这门课的重要性。因此,学生可能在品德课上说得头头是道,有理有据;但课堂外,学生我行我素,坏行为、坏习惯时有发生,这不能不令人担忧。如何上好小学品德课,真正充分发挥小学品德学科在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增强教学的实效性,是我们需要认真研究的重要课题。
2.教师对品德课的认识仍需提高
有些品德老师认为自己所教的学科无足轻重,常常是上课铃响之际,匆匆来到教室,翻开精美的品德课本,往往只是看看插图,讲讲故事,匆忙开场,草率收场。其实,现在的品德教材,不论是《品德与生活》还是《品德与社会》,不仅融入了品德课中对学生良好道德的养成教育,也融入了社会课中对学生进行社会生活的教育,教学内容涉及很多知识领域,如政治、法律、哲学、伦理等等。因此它对品德教师的文化修养有着特殊的要求:既要有广博的文化知识,又要有扎实的教育教学能力。所以,我们每一位小学品德老师都应该在思想上重视自己所教的这门学科,认真上好每一节课。只有我们的品德课上好了,学生才会终身受益,社会长久受益。
3.农村小学品德课教学薄弱,应进一步加强
由于农村小学师资少、条件差,教师工作任务重,制约着品德课的正常教学,出现重智育轻德育、重教学轻育人的现象。为了保证学校品德教育的主渠道畅通无阻,地方政府主管部门、学校要加大支持力度,提供更优化的教学条件和环境,充分发挥品德课教师的主导作用和课堂的主阵地作用,提高品德教学质量。
二、研究新课标,用好新教材
1.充分理解新课标要求,精心备课
俗话说:态度决定一切。有了正确的认识就能促使我们在平时加强学习,不断充电,努力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在寒暑假及平时备课期间认真研究新课程标准,在把握好课标大方向的同时正确理解教学目标,并按课文内容找出所教的教学重点,再根据学生的实际制定出教学目标、教学计划等。总之,在备课时,我们应该做到:心中有课标,手中有教材,目中有学生。
在备课中,许多老师可能从网上或书本上参考别人的教学设计,当然这也是一种学习的方法,但一定要注意做到活学活用,在这个过程中要特别注意选择好教学事例。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我们应选择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学生感兴趣和熟悉的事例,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基础知识出发,寓情于理,把道理深入浅出、全面透彻地教给学生。如:我在上《品德与生活》二年级(上)《祝你平安》一课时,就列举了发生在班里的一个真实事例:当时,正在上语文课。突然,一位学生因病晕倒,语文老师及时拨打急救电话抢救了他。通过学生对这件事的回忆和描述,引导学生说出“急救电话120”的正确使用方法,从而掌握最基本的紧急求助方法,远离危险。鲜活的事例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使课堂教学更有现实感。
2.加强教材研究,灵活运用教材教学
攻读博士学位的三年,正值中国改革开放纵深发展、国民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和区域合作的令人振奋的时期。当前阶段,国家基础建设蓬勃发展如日中天,所学的土木专业正可谓广阔天地,大有作为。在此大环境下,经过三年的努力,在思想、专业理论知识、生产实践经验,以及个人品德志向等方面,取得长足发展和巨大收获。
专业上,勤奋学习并提高专业理论知识,争取更多地了解学科前沿课题和发展方向,同时涉猎人文历史、组织管理等方面知识,争做有所专长的知识面宽广的复合型人才;结合导师的科研项目与工程项目,掌握了从事科学研究的方法,训练了科技论文写作能力,并将专业知识与生产实践相结合,寓学于实践。
品德修养和组织协调能力上,具有强烈的集体观念和为实现集体目标努力工作的愿望;与人相处豁达大度、公正开明、不计小利、主动沟通、倡导协作共赢;具有独立负责、组织协调工作的初步能力。
思想上,再一次坚定立足中国、面向全球,服务国家建设,服务全球建设的信念;依据个人对国家发展历史、现状与趋势的认识、以及对全球需求的认识,确定了个人的立足点和职业方向;坚定拥护国家和平发展道路与独自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信人们的生活会更加美好。
相信自己能够从事科学研究、教学工作或独立担负本专业技术工作能力,能结合与本学科有关的实际问题进行有创新的研究,能够组织一些资金和人员积极地服务区域、国家和全世界。
(临城镇学区东街小学 河北 临城 054300)
传承国学精华是弘扬和培养民族精神的源泉。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创造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彰显了中华民族的聪明和智慧。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如果没有自己的文化就没有了精神支柱,就没有了民族的灵魂,就会失去民族的凝聚力和生命力。在发展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时期,加强中华优秀文化、精神、技艺的教育,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还有助于启迪学生的智慧,培养科学态度和世界观、人生观。
2012年我校被河北省创新教育学会批准为“践承国学精华、创新育人模式”研究实验项目首批实验学校,从此我们在校园文化建设中,以经典诗文为切入点,让学生直面经典,诵读诗文,让这些积淀着民族智慧、映射着理性光辉、浓缩着丰富情感、蕴含着优美意象的经典诗文熏染孩子们的心灵,以达到丰厚他们的文化底蕴,提升他们的品行灵气的目的。
1. 建构“国学教育”课程体系,让精华育人“潜移默化” (1)我校将国学经典纳入校本课程,开设国学课。制定了校本课程开发方案和各年级国学教育的具体目标。研究和探讨不同年级开展“国学精华”的学习实践活动的主题、目标和方式。
(2)重视学科渗透,将诵读活动引入课堂。研究和探讨“国学精华”内容与语文、品德与社会、品德与生活等学科教材的切合点和教育方式,促进语文和思想品德教育教学模式改革。
(3)营造“国学教育”育人环境 让经典育人“润物无声”。在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体现着让每面墙壁都能“说话”的原则,努力彰显学校特色。校园墙壁、教室外墙精选名家名作、名言警句,每学期更换一次;操场边的宣传栏,展出学生的优秀诗文作品,每两个月一期;而每班教室内部的布置,都有各具特色的读书口号、书香飘溢的图书角、图文并茂的黑板报、彰显个性的作品展示台、诗意飞扬的诗文学习栏。学生在校园里时时处处看到的都是优美的篇章、睿智的文字,形式上图文并茂,给人一种赏心悦目的感觉。让校园的每一个角落都浸润诗意,每一缕空气都浸润书香。
(4)把经典诵读融入养成教育之中 让经典育人“生根开花”。 如各班级在制定班规班法的过程中,发动学生研读《三字经》、《弟子规》等经文,精选其中符合现代要求的内容,编入班规班法中,进一步细化了规范标准,使学生深刻感受了传统美德与现代文明的统一与和谐。
2. 树立明星效应,营造成长氛围 国学精华教育活动坚持知行合一的原则。为进一步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在全校开展争当与评选“诵读国学践行十德优秀少年”活动,树立身边的榜样,营造优秀少年成长的激励机制和环境。此活动以争当为基础,以评选为机制,把经典诵读与语文、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等课程教学结合起来,积极开设以国学教育为基本内容的校本课程,坚持继承与创新相结合,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精选经典学习内容;把宣传教育与实践活动结合起来、树立先进典型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突出对国学精华的学习、理解和践行。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把重点放在青少年、儿童对中华优秀传统道德的传承与发扬上来,培育具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优秀道德素养的一代新人。
3. 家校携手,引导学生共践雅言雅行 (1)教师与教师携手。众所周知,教师的素养决定了教学的成效。要提高教师素养,专家培训只能偶尔为之,业余自学必不可少,但多种因素决定了其效果差强人意。于是,我校根据“教学相长”原则,让老师与老师之间携起手来,互相学习。开展国学教学竞赛、教学能手评选、经验交流、论文撰写、国学创新论坛等一系列教师活动,促进国学与语文、品德与社会等学科教学的有机融合,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
(2)学校与家庭携手。家长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督促孩子读诗背典,仅凭内在的责任意识恐难久担此任,还需外人助其一力。有鉴于此,我校开展了“亲子读书”活动,每学期评比一次,把他们的事迹和照片被粘贴在学校的宣传栏里,他们中的代表会在诵读节上作经验介绍。每当这时,他们是大家瞩目的焦点,心中的自豪无以言表。
全校师生用智慧和汗水共同创建一个充满古韵的现代校园环境,使大家置身在诗意盎然的温润氛围中,随时受到经典的熏陶和感染。独生子女作为我国政策形成的群体,许多学生在合作态度、感恩意识、社会责任感、吃苦耐劳等方面都有一些缺失。学生亲身参与国学教育实践活动,是学生体验、感悟、认同民族精神的过程。在小学开展国学传统实践活动,不仅是培养优秀少年的需要,更是培养振兴中华优秀人才的奠基工程。
世界发达国家都在加强道德教育研究,加快德育课程改革的步伐,为我国小学品德教育的改革提供了丰厚的借鉴经验。例如,*年*文布省颁布的新教学大纲,对德育的目标和内容均进行了调整。为培养具有"自主性的*人",道德教育的内容体现适切性,力求与儿童身心发展的特征相吻合;道德教育的实现方式体现阶段性,由低年级体验性活动逐步向高年级反思性活动推演。1994年,第44届国际教育大会将品格教育列为各国教育应进一步努力的首要方面之一。*年*的第二次教育高峰会议和*年总统的《国情咨文》都强调了青少年道德品质的重要性。英国在1999年9月颁布的课程改革方案中明确提出,学校教育应肯定真理、正义、诚实、信任、责任感等美德。
我国一贯有重视小学思想品德教育的传统,从*年开设小学《思想品德》课程以来,品德教育改革无论在理念层面还是操作层面都取得了初步成效。但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始终没能有效地实现理念和操作的实践性整合,成为导致品德教育实践中的知识化、简单化、去生活化、成人化倾向的原因之一。课程作为教育理念和教育实践的中介,必然承担着改变德育的针对性不强、实效性偏低的责任。值此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契机,加强小学品德教育的研究,尤其是小学品德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研究势在必行。
二、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研究将以在实验区试教的新教材为依托,围绕小学品德课程建设展开,验证品德课程标准(实验稿),探索形成与新课程相适应的课程开发与实施体系。
(一)品德教育的模式
目前国外影响比较广泛的德育模式有道德认知发展模式、价值澄清模式、社会行动模式、体谅模式等,对于这些模式我们应合理地进行借鉴,使其成为我国品德课程改革的推动力量。国内现已被实践证明比较成功的道德教育模式有情感道德教育模式、活动道德教育模式、体验道德教育模式等,各实验区应灵活地根据各自实际情况加以运用。无论国内还是国外的任何一个模式不可能就道德教育的全过程进行阐释,因此,在小学品德教育中不能采用非此即彼的二元对立思维方式,全面肯定或全面否定任一德育模式,而应以课程改革的理念为指导,创造性地将德育模式运用于具体的儿童品德培养中,并在品德教育的过程中探索与新课程相适应的品德教育模式。
(二)新教材的编写和实施新教材是课程改革教育理念所依存的物化表现形式,又是教学实践工作的工具,因此,本课题将借助新教材推动实验区的课程改革,同时积极吸取实验区的教育教学改革经验推进新教材的编写,使实验区工作和教材的编写实施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
1、对品德课程本质特征研究
(1)20世纪80年代以来,品德课程改革取得的成就以及新进展
(2)现阶段品德课程发展呈现出的新特点
(3)适合我国国情的品德课程的构建方式
2、小学品德教材编写研究
(1)教材内容的选择与组织方式的研究
(2)教材的形式问题研究
(3)教材综合资源体系的开发与实施研究
3、小学品德教材实施研究
(1)课堂教学改革研究:
新教材与生活性特质的品德教学研究
新教材与主动参与、自主建构的品德教学研究
新教材与完全生命投入、完整心理结构参与的品德教学研究
新教材与民主参与的品德教学研究
(2)教材实施情况的调查分析:
教材应用于课堂教学的实际状况
教材在使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教师对教材的评价
学生对教材的评价
不同实验区对教材的评价
4、评价研究
(1)品德评价的理论研究:
品德评价的本质研究
品德评价的基本理念研究
品德评价的功能研究
(2)品德评价实施工作的研究:
明确评价的内容和评价标准
收集和分析数据与证据
设计评价工具
明确改进要点并制定改进计划
(四)品德师资的培养和培训
新课程非常重视教师的课程参与,教师成为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本课题将探索有效师资培养和培训的内容、途径,提升教师的品德课程开发参与意识,确保培养培训工作与新教材开发实施的同步进行。
(五)品德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的开发研究在新的课程体系中,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被列为国家课程的重要补充和课程形态,在品德课程开发中也应突出地方品德课程和校本品德课程的有效开发,以满足不同地区、不同学生的不同特点、不同需求。
1、品德地方课程的开发
2、品德校本课程的开发
(六)品德课程资源建设研究
品德课程资源是品德课程建设的基础,除去教材以外,还包括家庭、学校和社会生活中一切有助于学生品德发展的多种资源。
1、品德课程资源的筛选机制
2、品德课程资源开发利用机制
(七)品德课程内部以及与其它课程的衔接研究
1、《品德与生活》与《品德与社会》的衔接研究
2、小学品德课程与中学品德课程的衔接研究
3、品德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衔接研究
三、本课题的创新程度
由于我国的课程开发一直存在"大一统"的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课程开发与实施的理论研究,目前国内关于品德课程开发与实施的成熟的理论体系尚未形成。虽然国外已经有一些相关研究可以为我们借鉴,但对于国内课程领域的研究而言,本课题的研究是全新的,我们将以课程标准为准绳,研究涉及品德教育理念、品德教学、品德教育过程中的师生角色、教学方式、学习方式、教育管理等全方位的变革,以期填补我国课程研究领域的空白。本课题研究的应用价值在于促进我国教材开发的多样性、灵活性和丰富性,增强教材的适应性,促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顺利实施。
四、研究方法
(一)调查研究
通过实地的调查获得新课程开发实施的情况和数据,以此为基础进行理论分析,不断完善新教材。
(二)行动研究
本着从教育教学的实际中发现问题,并在教育教学中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的宗旨,使新教材的开发实施工作与实验区的工作形成良性的互动循环系统。
(三)个案研究
研究分析典型的品德教学个案,通过个体考察整体,寻求规律性的认识,实现课程开发实施的最优化。
(四)经验总结研究
对品德课程改革中的感性经验和认识进行提炼和概括,形成相应的理性认识。
(五)比较研究
比较分析国内外品德课程开发与实施的相关理论和实践,从中获取可供借鉴的经验。
(六)实验研究
按照教育实验研究的方法,对品德课程标准(实验稿)和新教材进行实验研究,根据实验结果检验课程标准和新教材的效果。
五、研究步骤
20*年12月,开题会。
20*年1月~20*年2月,各实验区申报子课题,并制定子课题研究计划。
20*年3月~20*年6月,各实验区根据子课题计划开展实质性研究,整理典型课例和品德教育教学改革经验体会分别成集。各实验区每半年报送一次研究成果。
20*年7月~20*年12月,各实验区对经验进行总结和提炼,形成相应的子课题研究报告,总课题组以此为基础撰写"小学品德课程开发与实施"的研究报告。
六、预期成果
(一)"小学品德课程开发与实施研究"的总结报告
(二)小学品德的实验教材系列:
教材
教师教学用书及相关辅助材料
教师备课系统(CD-ROM光盘)
研究课(VCD光盘)实验教材通讯
(三)系列论文
(四)教师培训资料
(五)典型课例集
(六)品德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精选集
(七)调查研究
通过实地的调查获得新课程开发实施的情况和数据,以此为基础进行理论分析,不断完善新教材。
(八)行动研究
本着从教育教学的实际
中发现问题,并在教育教学中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的宗旨,使新教材的开发实施工作与实验区的工作形成良性的互动循环系统。
(九)个案研究
研究分析典型的品德教学个案,通过个体考察整体,寻求规律性的认识,实现课程开发实施的最优化。
(十)经验总结研究
对品德课程改革中的感性经验和认识进行提炼和概括,形成相应的理性认识。
(十一)比较研究
比较分析国内外品德课程开发与实施的相关理论和实践,从中获取可供借鉴的经验。
(十二)实验研究
按照教育实验研究的方法,对品德课程标准(实验稿)和新教材进行实验研究,根据实验结果检验课程标准和新教材的效果。
五、研究步骤
20*年12月,开题会。
20*年1月~20*年2月,各实验区申报子课题,并制定子课题研究计划。
20*年3月~20*年6月,各实验区根据子课题计划开展实质性研究,整理典型课例和品德教育教学改革经验体会分别成集。各实验区每半年报送一次研究成果。
20*年7月~20*年12月,各实验区对经验进行总结和提炼,形成相应的子课题研究报告,总课题组以此为基础撰写"小学品德课程开发与实施"的研究报告。
六、预期成果
(一)"小学品德课程开发与实施研究"的总结报告
(三)小学品德的实验教材系列:
教材
教师教学用书及相关辅助材料
教师备课系统(CD-ROM光盘)
研究课(VCD光盘)实验教材通讯
(三)系列论文
(四)教师培训资料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 07-0017-02
决定思想品德课堂教学“应坚持课程改革的理念和要求,贯彻思想品德教学原则,进行教学改革,提高思想品德教学的实效性;遵循初中学生身心发展和思想品德形成与发展的规律。”根据多年思想品德课堂教学反思,笔者觉得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突破,提高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一、教学设计要科学合理、重难点突出
《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教学设计要求:“要准确把握课程性质,全面落实课程目标。”在认真研究教材的基础上,精心设计课堂所需达到的教学目标,是进行有效教学的前提。因此,如何科学地设计教学目标,做到让学生“一课一得”,触类旁通,就显得尤为重要。
课堂设计要有明确可行的日标,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日标必须科学化。从纵向看,思想品德的教学目标有四个层次:(1)课程标准要求――总日标;(2)年级要求一一阶段日标;(3)单元要求――单元日标;(4)课文要求――达成目标。达成目标是在思想品德教学中必须落实的具体日标,要紧扣单元目标,体现阶段日标,关联总目标。在制定思想品德课的教学目标时,必须双向重复,自上而下,全局在胸;然后由下而上,步步紧扣,避免思想品德教学日标的盲目性、简单性、随意性。
从横向来看,思想品德的教学目标是根据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过程和方法、知识和能力三维来设计的。这种设计思路是在思想品德教材的逻辑性、实用性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意在克服以往将知识和能力、学习结果和过程方法、个体的情感体验和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培养分裂开来的弊端,强调三者的结合,注重思想品德课的综合性、实用性。因此,在制定思想品德教学目标的时候,必须依据新课程思想品德教学目标体系的纵向层次和横向范围来精心考虑,在交叉点上提炼出科学的教学目标。
二、精心设计课堂提问
初中思想品德课的重要教学手段就是提问。这种提问有互动性,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一种双边活动,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一个重要保证。在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切忌模糊的、空泛的、不着边际的、游离在教学内容以外的提问。切忌好不好,是不是,对不对等没有营养价值的提出。这是一种片面追求课堂气氛活跃的随意的、肤浅的提问,当然不可能达到应有的教学深度、广度,也就不可能达到有效的教学效果。
因此,我们在设计课堂提问的时候,要紧扣教学日标、重难点,提问要具有梯度,要具有层次性,由易到难、循序渐进,教师一方面要做到深入研读思想品德教材文本,另一方面要深入学生实际,加强“有效预设”,才能达到有效教学,使自己的设计问题具有明确的、恰当的、梯度的、层次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又要注意讲究技巧,追求提问的及时、适当、务实,所提的问题要有个体性,不能低于或者高于学生个体的水平,难的问题,必须以所有学生都积极参与并有效地学习为前提,通过讨论、酝酿来解决问题。总之,教学中,老师恰当地运用提问艺术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维,还能造就较好的课堂互动交流的气氛。
三、适时激励,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
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教授说过:“人性中最本质的愿望就是得到赞赏。”想得到肯定和表扬是人的普遍的心理,学生更是如此。表扬能唤起学生的自尊,使他们能够获得成功的体验,从而更加自信、自爱、自立、自强,因此,表扬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学生的意志力和创新力,激发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等方面都有重要作用。根据激励的内容和形式,可以表现为表扬激励、赏识激励、批语激励和体态语激励等。在新课程改革中,适当应用激励教育可以使初中思想品德教育耿得良好的效果。校本教研证明,如果一个教师对所教学科感到兴奋,而且通过喜怒哀乐的面部表情、抑扬顿挫的声调、自然合理的手势和身体语言来传达、展示这种兴奋,就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就会有一种潜移默化的力量,无声无息地带领学生进入知识的海洋里,激励、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
所以,在堂课教学中,我们要对每一位学生都充满了期待,让学生感到老师是值得信任的人,当学生圆满回答了某一个问题之后,给予及时的表扬和肯定。例如,在思想品德小论文教学中,用充满欣赏的语气朗读学生的范文,用赞美的语言来讲解学生小论文的逻辑、语言、条理,给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还可以开展互评、互改、小组评议、集体点评等活动,目的都在于以激励学生为评价主体,通过老师的激励,或者同学的互评互议,构建各抒己见的课堂氛围,在这个氛围里,学生会享受到民主,体会到和谐,同时会发展个体能力,张扬个体。从而激发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好思想品德课的自信心。
四、密切联系生活,教学生活化
《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在教学中提出:“强调与生活实际以及与其他课程的联系,教师要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面向十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善于开发和利用初中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选取学生关注的话题组织教学,为学生的思想道德成长服务。”
十富多彩的生活是教师取之不尽的教学资源,也是学生思想认识的重要源泉,离开了十富多彩的社会生活,思想品德教育只剩下空洞的说教,就引不起学生的兴趣,教学的有效性就会大大降低。联系生活既可以联系社会生活实际,也可以联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比如学习《学会合理消费》这一课时,在学习绿色消费这一知识时,可以联系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的内容,让学生认识到低碳环保是世界趋势,绿色消费符合低碳生活,也可以联系学生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例子,比如大理市市场禁塑、喜欢买绿色无公害产品、垃圾的分类处理等做法,通过这些生活中的例子,使学生对绿色消费的认识不是停留在理论的层面,而是有了更深刻的理解。通过联系生活使思想品德课不再是枯燥的理论,而是十富多彩的生活画卷,更是学生践行的指南。
五、注重实践
一、新课导入生活化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导入阶段正处在一堂课的起始阶段,处理得恰当与否,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的情绪,以及思维的活跃程度。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每节课的课前3-5分钟的时间,从学生感兴趣的、为他们所熟知的日常生活入手,或国内外新近发生的重大时事、社会热点以及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等,根据不同年级的要求,或进行报道,或进行分析评价,使新课导入生活化,不但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主动性,而且可使所要学习的内容具体化、形象化。
教师在备课时,应针对不同的授课内容,充分利用网络、报刊杂志等途径收集与课堂相关的资源,作不同的导入设计,拉近生活与课堂的距离,把发生在现实生活中事、学生身边的事引进课堂,让学生在每一堂课的开始,就对这堂课“一见钟情”,从而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很好地引出了新知。
二、教学内容生活化
思想品德教材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又回归于生活。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感受、认知、体验和感悟。因此,教师要了解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他们的兴趣爱好,注意将已有的经验、爱好和教学内容联系在一起,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经验,引领他们在生活中发展,在生活中成长。在教学中,教学内容不应囿于教材提供的内容,教师一方面要对现行教材进行加工优化,对部分教材进行生活性的转化,使其更贴近学生的生活,以满足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学生身边的教育资源,要将学生的生活经验作为最鲜活的教育资源,扩展到所有对学生有意义的生活题材,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实现积极的情感体验;再次,还应注意通过多媒体课件、课本剧等多种形式,使学习内容具体化、形象化,将静态的教学内容动态化,努力活化教学内容,从而丰富教学内容,增强教学的感染力。
三、教学方式生活化
构建生活化的思想品德课堂,应以学生主动探索、发现和解决问题为立足点,让学生在特定的教学情境中,在生活化的情境中学习,让学生活起来,动起来。教学中,教师应充分考虑学生,不能让学生成为听众,应组织他们多看,多思,多做,多参与合适的活动,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意识和主观能动性,使思想品德教学过程成为学生反复亲历体验的过程。一方面要注重将能激发学生兴趣的教学方法融入到课堂教学中,注意创设生活化的情境,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另一方面,注意利用多媒体课件、课本剧等形式使教学方式具体化、动态化,使课堂教学更加贴近现实生活,使学生身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加强感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激发思维。
四、 作业布置生活化。
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续和补充,是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情感价值观形成的主要途径。为了更好地体现新课标提出的“在用中学,在学中用”,作业的布置应该把作业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让作业成为联结各科教学与社会生活的纽带,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同时,不仅学到知识和技能,还认识生活,了解生活,对生活有所体验和感悟。
教师在作业的设计中,要在认真分析教材的基础上,以贴近学生实际的热点或生活题材为问题情境,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把课堂教学中常用的创设情境,迁移到问题设计中,“帮一帮”、“做一做”、“想一想”等具有亲和力的话语,拉近距离,引导学生进入主动探究,分析和解决一些生活问题和社会问题,精心选用及设计一些答案多元、思维开放、具有很强生活性的作业,做到趣味性、实用性、创造性,让学习和生活融为一体,使学生能在生活中学以致用,体现新课改的理念和素质教育的要求。另外有小论文的撰写,社会问题的调查等作业,也都是让学生很好地从课堂走向生活的载体。
五、实践活动生活化。
陶行知先生指出:“生活与教育是一个东西,不是两个东西”。学生所学的道德知识、理论知识必须付诸于实践,让自己到日常生活的真实环境中去感受、体验,才能真正内化为自己的精神财富。新课标倡导通过学生自身的生活经验来学习,在生活中学习生活。我们的教学必须向生活开放,向现实开放,让学生到生活中去实践思想品德课上的认识。
一、课前营造生活化的活动氛围
品德与生活(社会)的预起来说就是搜集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课程资源,它包括人物资源、文本资源、音像资源、环境资源、网络资源等;搞调查、做访谈、参观、写小调查、小论文、参加过的社会实践活动等保留下来的活动资料(录像、照片)等,要完成需要动脑动手,亲力亲为,或在家长的指导、小伙伴互助合作下完成。要想搜集好资料,就必须设计好预习问题。
活动是学生学习的初始,只有在活动中观察,在活动中认知,在活动中感悟,才能提高学习者的道德修养。在教学《我爱我的家人》这一课时,我设计了调查问卷(要求学生课前完成),主要是学生在家的一些表现以及对家人的了解,并要求学生开展“我为家人献爱心”的活动,并真实地记录活动的全过程和自己的感受,在课堂上进行交流。我欣喜地看到,孩子们在短短的几分钟的体验活动中萌发出爱的情感,是诸多说教无法比拟的。
二、让学生在活动中感悟生活
品德教育的内容、形式只有贴近儿童的生活,反映儿童的需要,才能让他们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去研究社会。
启动式教学的理论认为:“教学就是引导学生智力的积极性”,“凡是能够引起学生思想工作和智力上的自动精神的方法,是最好的方法”。当然,任何一种方法都可以发挥启发学生思维的作用,作为教师要恰到好处地选用,注意学生的参与活动。如,在教学《谁的朋友多》一课时,我就运用了猜一猜、摸一摸、唱一唱、想一想、说一说、写一写、画一画、演一演等多种活动形式来展现教育主题,激发了儿童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儿童乐于探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发展,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全体参与,课堂气氛活跃,使儿童在多项活动中反复体验和感悟,获得更全面、更深刻的认识。
三、整合教材,拓展生活实践空间
教材处理的一个核心问题是从“科学世界”走向“生活世界”。只有通过学习主体的主动参与,才能使课程变为学生“自己的课程”,唤起学生的自我需求,以自己的方式对教材进行诠释、理解、改造和重组;发挥同伴的合作交流作用,通过师与生、生与生、师生与教材的沟通、对话与应答,共创共生,求异创新。教师在处理教材时,不仅仅把目光局限于室内及教材,还应转向室外,转向生活,既尊重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把教材视为素材库、信息源。
例如,在设计《我爱家乡山和水》活动时,与学校组织的班队会有机地结合,紧密联系本地区的情况,让学生自己扮演小导游,在比较熟悉的生活环境中介绍本地的旅游景点(如蒙山、海螺寺、大洼等),并通过学生之间相互展示收集的图片资料,使学生感受到家乡的美丽,激发学生热爱家乡、关心家乡的建设及发展的愿望。教师将课程内容变成对儿童有意义、有兴趣的题材,将有利于儿童构建真正属于自己的知识和能力,形成内化的道德品质。
四、模拟乐学的生活氛围
学生品德的形成和发展,不能依靠知识的灌输和道德的说教来实现。因为,教师再精彩的讲授也不能直接转化为学生的品德,而必须通过学生自身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建构。只有学生自觉、主动地参与到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中去,才能真正领悟知识,能力才能得以真正锻炼和提高,情感才能被触及和调动,态度和价值观才可能真正改变或形成。在教学中,教师应设计一些活动,比如,采访、调查、辩论、表演、辨析等,让学生自己调查、自己画、自己说、自己表现,在活动中成长,让课堂充满活力。所以,教师除了认真备好课外,还要对学生进行深入调查,让学生提出疑问,参与活动过程的安排,以完善自己的教学过程。
五、教学评价中营造自信的生活氛围
课堂教学过程中应该采取多种形式的评价。如,教师评,学生自评,师生互评。教师评,以激励为主,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使学生在教师的赞赏性评价中,得到心理的满足和成功的喜悦,但也需要对学生提出更高的要求,让学生不满足,争上进。学生自评,可以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师生互评,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互教互学,使评价过程成为师生共同对话的过程。如,我在教学《我自己会整理》一课时,我设计了“做爸爸、妈妈的好帮手”模拟活动,在教室里布置相应的情景和物品,然后让学生进行自我服务性劳动,如,收拾餐桌、洗碗筷、叠被子等,大部分同学能完成,但其中一位女生什么也不会,于是我问她会什么,她说会穿袜子,其他同学一听笑了,我抓住这一闪光点,立即表扬她自己能穿袜子,不用爸妈帮忙,也是好帮手的表现,像这样就是家里的小主人公。为此,学生既在道德认识上又上升了一定高度,又使情感得到内化。
一、教学目标的虚化
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确定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行为与习惯,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等多维一体的教学目标,这是彰显发展性教学的核心内涵,也是新课程推进素质教育的集中体现。然而,有的教师由于对多维目标的设计缺乏理论指导,在实践层面便出现了教学目标的虚化,具体有两种表现:其一,知识、能力目标缺失或变得模糊。知识能力目标是多维目标的基础性目标,是形成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不可缺少的条件,故而对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训练不能虚化。其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游离。德育课程强调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但不意味这种教育可以“独立”和“直接”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要与知识、能力、过程、方法融为一体,绝不可“架空”和游离。
二、教学设计的偏颇
课程改革所倡导的教学设计的弹性化和优质化的设计范式仍未建立。从操作层面看,教学设计常常呈现两种偏失:一种是教师的教学设计意识淡漠,没有全面、深入地运筹策划,写在教案本上的只是几条筋,显得十分粗放;另一种是未能妥善处理教学的预设性与生成性的辩证关系,具体表现为教学设计的刚性、死板,教学过程谋划得过于繁琐、细微,尚未在教学的重点、难点、关键处预留生成空间,这就导致了在教学过程中对预设外的生成意义的封杀。
三、教材使用的迷失
使用新教材是新课程实施中的关键问题之一。不少教师还是按照以往学科知识教学的模式来处理德育新教材,把教材当作“圣经”,把教材中知识点的传授当作教学的目的。由于指导思想的偏离,教师在教材使用中出现了迷失。诸如拘泥教材预设的话题,对教材中范例的价值挖掘不深,对教材中的“留白”弃之不用,不能吃准教材的结构,捕捉不到教材中的活性因子,不善于利用教材隐含的意义空间,随意对教材内容重组,或者对教材的“二度开发”不作为等。
四、课堂教学的迷误
德育课程实施以来,课堂教学渐渐变得鲜活、灵动起来,这是主导方面。但同时,许多矫枉过正的因素,许多浅表、浮躁的作法,许多形式主义的东西也随之“热闹”起来。诸如:为了情境而设置情境;活动教学缺乏内在的价值蕴含,只是看重活动的表面热闹和活动形式的花哨;对话没有凝神聆听,没有多元交流,没有质疑反馈,没有激情驳辨,没有会心微笑,没有心灵碰撞,没有意义建构,师生的话语权极不对称,如此对话教学只不过是一问一答,一问齐答的零假话,毫无意义生成和生命润泽的假对话;不少课堂上看不到教学方式的变革,学生的探究能力、批判精神、创造性、责任感与合作态度被边缘化。教师仍习惯于沿袭讲授式模式,可谓是“涛声依旧”。
五、课堂内外的疏离
德育学科课程的实施不能只限定在课堂时空,而要走出课堂,融入学生的全部生活,全方位、全天候地对学生施加积极影响。然而,德育课程实施的现状还尚未建立课内外衔接的教育教学机制。不少教师只管课堂教学,下课铃响了,如同标上了休止符,“教学进行曲”就戛然而止。教师没有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关注学生日常生活中的行为表现,没有关注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形成的道德经验,没有针对日常生活中的道德问题,进行具体的指导,没有在课堂之外的校园、家庭、社会为学生营造致知笃行的平台和实践性作业。由于课堂内外的疏离,造成了德育课程不能追随和引领学生的生活。
六、社会实践活动的空白
德育教学需要学校课堂和社会课堂的协同。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相关课程内容,有计划地带领学生走出学校围墙,走进社会大课堂,有目的地开展参观、调查、访问,或借助社会实践基地,实施主题教育活动,对于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合作精神、毅力、实践能力、组织能力以及创新意识等多种素质的历练,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然而,不少学校的领导和德育教师,却“怕”字当头,消除不了安全问题的阴影,开辟社会课堂也就成了教学的盲区。结果学生学了六年德育课程,却未能经受一次社会实践的洗礼,这无疑是德育教学最具要害性的缺失。
七、教师引导作用的缺位
德育新课程主要是让学生学习做人,为他们在价值多元的社会中形成健全的人格和正确的价值观打下基础,这就决定了教师应发挥对学生的引领作用。然而在教学中,教师往往只强调独特见解,却忽视对共同见解的尊重;只关照个人体验,却对偏离普遍价值、主流价值的言说、观点不置一词,听之任之。如此,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受到了他们自身水平的限制,课堂上展现的往往只是肤浅的、表层的,甚至是错误的言说,失去的却是教师的价值引导、智慧启迪、思维点拨,实在令人惋惜。
八、农村德育课程改革的“短板”
我国广大农村、牧区、林区、渔区,由于教学条件差,教学资源严重匮乏,德育师资稀缺等诸多因素的制约,德育课程成了“鸡肋”。农村德育课程改革的这种“短板”,最根本的表现就是对于农村孩子真实的生活以及他们的体验、向往和追求,没有高度关注,只注意关心城里孩子的生活,所学内容完全是城市化的东西。真正关乎他们生命成长,属于农村、牧区、林区、渔区孩子的生活却受到了冷落和禁锢。如学习《交通安全》,仅仅是“红绿灯”、“交通安全标志”等方面的内容,对于远离城市立体交通网络的农村、牧区、林区、渔区孩子真实生活中的出行安全问题(如农村孩子暴雨后涉小溪、过小河;渔区孩子在湖汊港湾的安全行船;林区孩子出行如何有意识地设定参照标志等),统统被“淡化”掉了,成了教学的“盲区”。由于德育教材、德育教学的城市化倾向,本应是回归生活的德育新课程,在广大农村、牧区、林区、渔区的实施,则反其道远离了学生的真实生活。农村如何有效地实施德育课程教学,几乎成了一道难于破解的难题。
九、教学评价的滞后
小学德育课程教学评价是在生活德育、主体德育、实践德育理论指导下,依据一定的教学目标,通过对课堂生活中师生活动的观察和信息搜集,运用科学的评价手段,对教师、学生教与学的过程和结果作出的价值判断。按照教学原理和《课程标准》的精神,教学与评价不可分离。“如果教学和评价紧密相连,学生将会学得更多”,评价“乃是最大限度促进学生学习的关键。” 然而,自德育新课程实施以来,教学评价却严重滞后,成为制约德育课程深入推进的“瓶颈”。尽管《课程标准》(实验稿)提出了较为完整的具有可行性的“评价建议”,但德育课改的十年间,却未能探索出整体性评价教师课堂教学的新路,从实践层面看,也没有突破对学生实施情感态度价值观和道德行为评价这道难关。德育课程实施中存在的诸多不足,尽管原因复杂,但如下因素至关重要:
1. 教材因素。德育新课程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实验教材,具有首创性,但还不那么完善、完美,还存在这样或那样的缺陷。各种版本教材在兼顾城乡上失衡,即关注城市多,对表现农村生活则不足。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一方面是城市和农村的现实差异,从客观上决定了教材处理这一问题的难度;另一方面教材编写者都是在城市生活的人,思考问题所依据的时空背景自然是城市的生活。上述主客观因素造成了教材对农村、农业和农民生活的弱化(针对农村孩子的社会化以及日后进入城市学习和生活的需要,让他们提前了解城市的方方面面是完全必要的,然而弱化农村内容确是一个缺失),这样,既为城市学生全面认识“三农”问题带来了困难,同时又使农村教师在利用教材资源时感到无所适从。
2. 教师因素。新教改的进程表明,这是制约新课程改革的关键因素。首先,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是一门全新的综合性课程,对教师的专业素养要求较高。在知识结构上,要求从原来只会处理单学科知识,发展到要学会进行跨学科知识加工。教师专业素养的应然要求与教师自身专业水平实然现状的矛盾,是造成教师不能顺利驾驭新课程的原因。其次,德育学科课程教师多为兼任,他们将主要精力用到了语文、数学和班务管理上。因工作量大,负担过重,很少能分出精力钻研德育学科教学业务。据一份调查报告指出:“68%的教师上课前不作任何准备,即使准备,大多数教师也只是在课前把教材看一下,或者让学生开展一点调查或是收集有关资料。”如此,又怎么能胜任教学?那就更谈不上教学创新了!
3. 教研因素。各级教研部门缺乏对德育课程实施的跟进研究,对德育教师的教学实践指导不力。如新课程倡导的自主性学习、合作性学习、探究性学习、反思性学习和体验性学习,教师尚不能理解其精髓。新课程须得采用的一些新的教学方法,如对话法、小组讨论法、案例分析法、移情习染法、美文欣赏法等,许多教师既不能了解其要义,更不能驾轻就熟地操作。对此,教师并不心甘情愿,而是想尽早改变这种尴尬和无奈。教师盼望得到德育专家和各级教研员的引领,盼望获得面对面被指导的机会,盼望看到更多既有理论价值,又有普适性、指导性、可操作性的德育课程研究成果。从教师的期盼和呼声中,可以看出教研工作的差距和滞后。
4. 管理因素。一是任教人员的结构失衡。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专职教师,只占任教该学科教师总数的3.6%,96.4%为兼职教师,一般都教语文、数学,或者当班主任。值得注意的是,在庞大的兼职教师队伍中,担任校长、书记、政教主任的行政人员占71.1%。新课程教师的结构失衡,限制了教研活动的开展,影响了教师专业能力的提高。二是淡化职前培训。大多数教师在任教前没有参加职前培训。对新课程的理念、课程标准、教材体系等基本情况了解甚少。三是组织教师日常研修工作没有跟上。一般学校都不设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教研组,学校未开展德育学科课程的专题培训和专题研修,即使稍微重视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的一些学校,一学期也只是组织一、两次观摩课活动,将其视为“感受式培训”。由于本学科教师研修的组织、督导、评价工作没有真正纳入学校议事日程,教师在其职业生活中,处在“有‘坎’过不去,有‘难’排不掉”的尴尬境地。
以上对德育课程十年课改的成就与问题作了“一分为二”的分析。成就巨大是课程发展景观中的主导方面;而发现问题及其认定解决的路径,则是德育课程后续发展的新的生长点。发展无疑是各门课程的永恒主题,对于德育课程而言,最具决定意义的是要总结鲜活的实验经验,进一步坚持并发展生活德育理论。
为切实加强我区教育教学研究工作,培养和建设一支德才兼备、素质优秀的专兼职教研队伍,充分发挥优秀专兼职教研员在全区中小学教育教学、教育科研、教师培养、名师工作室建设等方面的引领和示范作用,全面提升我区教育科研水平,经研究,决定面向全区中小学招聘兼职教研员,现通知如下:
一、兼职教研员招聘计划
1.小学英语1名、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1名、科学1名、综合实践1名。
2.初中语文1名、化学1名、历史1名、地理1名、生物1名。
二、任职条件
1.年龄在45周岁以下,特别优秀的可适当放宽。
2.中学兼职教研员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小学兼职教研员具有专科及以上学历;
3.教龄在10年以上。
4.有强烈的从事教学研究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有奉献精神和创新精神,在所在县(区)范围内有较大影响。
5.教育教学水平高、能力强,成绩优秀。
6.具有教育教学课题研究和实验的能力。
三、责任和义务
1.积极配合区教研室探索科学高效的教学质量评价和监控机制,参与学科教学质量监控的命题、阅卷、试卷分析工作。
2.积极参与区教研室组织的教学视导、教学调研、业务研讨、学科培训、送教等多层次、多形式的教研活动。
3.积极开展课堂听课、评课、上示范课等活动,促进本区、本校、本学科教学质量的提升。每学期听课节数30节以上。
4.积极参与课题研究,每学年参与指导一个市级以上研究课题,推广教育教学改革经验和教研成果。积极撰写教育教学论文、经验文章。
5.积极指导、培养青年教师,每学年在校本培训、校本教研活动中开展2次以上专题讲座。
6、接受区教研室指派参与区教研室相关工作。
四、选拔聘任程序
1.报名。本人申报、单位推荐。
2. 初审。所在学校或单位审核申报者材料后,将符合基本条件的人员进行公示,公示后将名单报区教研室。上报材料和推荐表务必于2016年2月26日前交区教研室李国凯老师处,逾期不候。
3.考核。内容为说课,根据说课成绩从高分到低分排队,确定拟招聘人员。
4. 公示。网上公示7天。
5.聘任。公示结束后,对无异议人员,由区教育体育局下发《庐阳区兼职教研员证书》。每届兼职教研员任期3年。聘任期满自行解除聘任关系。对聘任期间工作业绩突出,研究成果丰硕的兼职教研员可以续聘。
点击下载>>>
庐阳区兼职教研员申请表.doc
庐阳区教育体育局
论文摘要:针对全寄宿学校学生管理,用述习惯决定命运,通过习惯的培养,让学生知而后行,并怪慢形成品质,其中可运用激动机制等多种方法,深化养成教育,最终达到德育教育与学习成绩提高双丰收。
有这样一句话:“把一个信念播种下去,收获到的是一个行动;把一个行动播种下去,收获到的是一个习惯;把一个习惯播种下去,收获到的是一个性格;把一个性格播种下去,收获到的是一个命运。”可想而知,好的习惯使人受益一生。
良好的习惯是可以通过教育来养成的,初中生是习惯行为优化定型的关键时期。作为班主任应站在德育工作的制高点上,高瞻远瞩的把养成教育作为德育工作的重点,在初一新生中更是把习惯养成作为重中之重,初一学生在习惯方面的培养程度直接关系今后学习的成败。在初中阶段奏响成养成教育的主旋律,努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牵一发而动全身”,学生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其学习成绩会相继提高,班级的风气也会随之好转。展现在我们面前的会是一个“班风正、学风浓”的良好班集体。中学阶段是一个人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形成和发展的重要阶段,加强对学生的道德品质教育,提高他们的道德素质和行为水平,更是班主任工作必需的内容。深人学生心灵,做习惯养成领航人。
在学生养成教育中,以《中小学生守则》与《中小学生道德行为规范》为基础,再根据实际与全班同学制定出更为具体的“班级德育管理规定”,进一步细化学生的日常行为,从个人卫生、学习坐姿、自习纪律与习惯等身边小事指导教育学生严格要求自己,遵守校规校纪。个别有点担心害怕过细的规章制度让他们一时适应不了,就利用班会课和其他很多空余时间向学生阐述其中厉害关系,像议论文一样向同学们举例子,讲道理,摆事实等等让同学认识到一切规章制度最终的目的都是为了大家的前途,是对同学们一生负责的。
针对学生怕苦怕累的思想,我给他们放一了祖国50年国庆大阅兵的纪实片与60周年国庆大阅兵;让他们感受那让人震撼的场面,那让世界震惊,让国人振奋的场面。同学们自然感受到军队那铁一般的纪律带来那非一般的气势。然后在慢慢和他们分享阅兵背后那感人的故事和刻苦的训练。如夹板和钉针的训练都让学生深深感动,也明白成绩的来并不容易。
1.知而后行
让学生了解学校和老师的本意,并平稳度过过渡期后就要开始让学生执行校规校矩、班规班矩。当然每个班都会有个别白控能力并不是那么好的学生,因此,在养成教育过程中,总得有一些强制措施保证各方面要求能得以顺利落实。习惯的养成一开始都带有点强制的意思的,如在香港随地吐痰最高罚款就可达5000元。因此,制定明确的生活细则,从细微如摆鞋子、走路不得边走边喝等,来逐步培养学生的学习与生活习惯。并利用德育量化考核来提高学生对要求的重视以达到最好的效果。在这一阶段中,老师要不断的使用各种方法是学生能通过明理,感悟,辨别,榜样示范,潜移默化,使道德规范不断内化,逐渐达到自律,在不知不觉中为自己树立起自律要求和奋斗目标。另外,要发挥规范的督促,制约作用,采取多种途径,不断实践,反复强化,坚持形式与内容的统一,处理好反复,开展经常性检查、考核、评比等活动。教师要深入学生实际,把握思想脉搏,及时矫正不良行为并激励学生将自己和班集体紧密联系起来,逐渐认识到自己的行为习惯直接影响班集体的荣誉,依靠每个学生的思想品德和精神力量的支配产生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
2形成品质
在养成教育中,由认知到认同,由认同到内化,最终形成影响终生的道德品质。这是一个艰巨和长期的过程,需要老师不断的激发学生潜在的美德与品德。使学生能发自内心的把遵守各项规章制度看作是自己应该做的,看作是自己应尽的义务,看作是高尚的道德和人格准则,看作是一个优秀学生应具备的优良的品德,学生将责任感、义务感转化为自己的道德信念和内在要求,将良好的行为习惯内化为固有素质,在日常生活中无意识的表现出良好的行为,为完成初中阶段的学习打下夯实的基础。当有了良好的生活习惯以后,在学习上学生也会自然而然的养成严谨的学习态度。在这一过程中,老师应该不断的有让学生喜欢的措施去激励学生以收到良好的效果。
3制定班规,运用激励机制,深化养成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