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大学生毕业设计论文

大学生毕业设计论文

时间:2022-10-11 19:53:2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大学生毕业设计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大学生毕业设计论文

第1篇

关键词:大学毕业生 毕业设计(论文) 积极性

中图分类号:G642.47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6)08(c)-0162-03

Analysis on the Reason of the Low Enthusiasm for the University Graduates to Participate in the Graduation Project

Hou QingYu Si SongHua

(Anhu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Maanshan Anhui,243002,China)

Abstract:The reasons of the low enthusiasm for the university graduates to participate in the graduation project (thesis) were analyzed. It has been proposed that the main reason for the university graduates having low enthusiasm to participate in the graduation project (thesis) was the resistance of the university graduates to the instruction model.In addition,the excessive emphasis on the goal of the graduation project (thesis),the large random in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existing management and evaluation system were the two important reasons for the university graduates having low enthusiasm to participate in the graduation project (thesis).

Key Words:University graduate;Graduation project (thesis);Enthusiasm

毕业设计(论文)是培养大学生进行工程设计或科学研究的重要环节,是培养其进行知识创新的有效手段,是实现教学、科研、创新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综合训练过程[1-3]。然而,当前高校大学生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却有逐年下降的趋势,降低了社会对学校所培养毕业生的认可程度[2-5]。因此,有必要对造成大学毕业生参与毕业设计(论文)不高的原因进行分析,为改善大学毕业生参与毕业设计(论文)的积极性提供改进基础。

1 对指导模式的抵触是造成大学生参与毕业设计(论文)积极性不高的重要原因

一般四年制高校毕业设计(论文)都安排在第八学期进行,而这段时间正是学生找工作以及考研复试的关键阶段。因此,部分专家和学者认为大学生参与毕业设计(论文)积极性不高的直接原因是时间冲突[2,3,5]。实际并非如此。一般而言,学校的双选会或企业的招聘会均安排在第七学期进行,大部分学生在毕业前半学期就基本落实了工作意向。另外,考研复试则基本集中在3月末到4月中旬。因此,导致大学生参与毕业设计(论文)积极性不高的重要原因并不是时间上的冲突。

根据笔者多年从事高校教育工作的经历以及和毕业班学生的交流来看,导致大学生参与毕业设计(论文)积极性不高的罪魁祸首在于学生对毕业设计(论文)的重视程度不够。而造成学生重视程度不够的重要原因是很多学生对毕业设计(论文)的指导模式存在抵触心理。以实验为主的工科毕业生为例,毕业设计(论文)的基本流程包括:指导老师确定选题,布置学生进行相关的文献检索并撰写文献综述。在此基础上,在指导老师主导下进行实验方案的制定并由学生进行实施。然后学生对实验所得到的数据和图表进行整理与分析并撰写学位论文。最后组织学生参加学位论文答辩并评定成绩。也就是说,学生应该是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主体。然而事实却远非如此。

由于大多数参与指导大学生毕业设计(论文)的老师同时又在指导若干个研究生,因此,大多数大学生的毕业设计(论文)是在研究生的带领下进行的。这本无可厚非。但现实情况是,大多数在研究生带领下进行毕业设计(论文)的大学生认为是在为研究生白白劳动,所做的事情其实与自己关系不大,完全是在被动进行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因而大学生的重视程度不够。即便部分大学生对毕业设计(论文)在最初能够充分重视,但因自己很少能够有机会与指导老师直接交流,而只能与研究生进行交流,导致自己的工作往往不被指导老师认可和理解,使得指导老师或研究生成了大学生毕业设计(论文)的主体,而大学生则完全于被动状态。以金属材料工程专业为例,由于不同指导老师的专业方向不同,有的方向甚至与学生所具有的知识体系完全没有关联。在确定大学生的毕业设计(论文)选题时,指导老师通常从自己的研究方向或科研课题中进行选题,然后布置学生在3周左右的时间进行文献检索并撰写文献综述。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即使排除学生可能的找工作或研究生复试时间,学生也无法对指导老师布置的选题给出充分理解和消化。基本上采用的“Ctrl-C+Ctrl-V”模式敷衍了事,否则无法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文献综述和相关的英文翻译工作。其结果是,开始做实验时,学生对自己需要做什么、怎么做、所作的目的和意义完全没有认识。其结果是被动地在指导老师引导下或研究生的带领下进行实验,并机械地记录,实际上大脑一片空白。导致部分毕业生认为毕业论文就是抄抄,就是为指导老师做苦力,就是在帮助研究生完成实验任务。而毕业设计(论文)对自己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几乎毫无帮助,简直是浪费时间,还不如洗洗睡觉。

针对毕业生对毕业设计(论文)重视不够这一现象,许多高校通过加强宣传教育的方式对毕业生进行引导,但收效甚微。特别是近年来学校扩招导致的毕业生人数增加,有的高校老师甚至要在半学期内指导超过10名以上的大学生完成毕业设计(论文)工作,而且设计(论文)选题又不能重复,交叉也不能太多。加上专业老师还需要承担较为繁重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因此,给毕业设计(论文)指导老师造成了很大的工作压力,使得毕业设计(论文)指导老师没有充分的时间把毕业设计(论文)的选题思路和目的与学生进行交流[6]。

上述毕业设计(论文)指导模式导致许多大学生参与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积极性不高甚至有抵触情绪。其结果造成了指导老师和大学生之间相互埋怨,大学生和研究生之间相互推脱,最终导致大学生参与毕业设计(论文)的积极性不高进而影响了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

2 对目标结果的过分强调是大学生参与毕业设计(论文)积极性不高的主要原因之一

综上所述,由于各指导老师的专业方向或科研课题存在较大差异,导致大学生毕业设计(论文)的选题存在很大差异。以金属材料工程专业的大学毕业设计(论文)的特点来看,毕业设计(论文)的选题几乎决定了最终的评价结果。如果某一大学生毕业设计(论文)的选题平泛,其实验结果也必然平泛,但如果该大学生能根据自己的努力认真完成了选题内容并能做出非常好的论述,那么该如何对其毕业论文的成绩进行评定?从目前来看,该生的成绩通常会比选题且有前沿性的大学生的差,即使他们参与毕业设计(论文)的过程相当,所运用的基本理论与基本技能相当。究其原因是另一名大学生的选题具有前沿性且结果看似“惊艳”,而该生却因为选题平泛且结果也平泛而无法获得相当的好评。

但就笔者来看,一个看似平泛的选题,对于一个刚刚学完专业课的大学生而言,其对该选题的理解可能并不简单。如果他能通过自身努力给出对于该选题的认识和理解,就应当给予肯定的评价。但如上所述,事实往往并非如此。试想,他参与毕业设计(论文)的积极性又怎能提高呢?

虽然对选题和结果的强调与大学生毕业设计(论文)的目标相一致,而且看上去可以提高大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但现实却远非如此。试想,在短短的半学期内,一个刚刚学完R悼蔚拇笱生,怎能够在有限的一学期内实现上述目标?答案显而易见。

3 现有的管理与评价体系是大学生参与毕业设计(论文)积极性不高的另一主要原因

国内高校大学生学位论文成绩评定大多采用传统方法进行,即根据选题、文献综述、外文翻译、学术水平与实际动手能力、综合应用基本理论与技能的能力、文字表述与图表质量和规范要求等,综合指导老师、评阅老师和答辩委员会三方面给出优、良、中、及格和不及格的评定。该评价体系存在主观性强、评价指标单一等诸多不足[1]。

此外,由于高校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是否有优良且充足的生源是各高校必须考虑的重要课题。而就业率又是社会衡量高校好坏的最直接因素之一。为此,学校在大学生毕业设计(论文)的管理上处于左右为难的境地。为控制毕业设计(论文)质量,学校希望严格把关。但为了不影响学生的就业和升学,学校又希望灵活处理大学生的毕业设计(论文)。在这种体制下,许多大学生对指导老师的从严管理可以不予理睬。在他们看来,不管如何对待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最后肯定会顺利通过毕业答辩[4]。也正是如此,许多学生在毕业设计(论文)过程中以消极的态度对待毕业设计(论文),不能按时按质按量地完成老师安排的任务,直到临近答辩的时刻才在慌乱中参考别人的设计(论文)工作,套用别人的论文模板。如此完成的毕业设计(论文),其质量可想而知。

参考文献

[1] 周科峰,赵锋军,李宇峙.提高工程类本科学生毕业设计质量途径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3(8):206-208.

[2] 吴益锋,张淑敏,田夏.上海交通大学提升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的改革与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 2014(7):193-195.

[3] 孙承志,熊田忠.采用“多位一体”方法提高毕业设计质量[J].中国校外教育,2012(27):76-77.

[4] 钱骥.工科专业毕业设计现状及对策分析[J].科技创新导报,2015(10):218.

第2篇

关键词:毕业设计 应用能力 创新能力 培养 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7(a)-0214-01

毕业设计是大学生在毕业前运用自己所学的基本理论、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来完成的一次综合性作业,能加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认识、理解和系统化,锻炼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1]。该环节对于学生将来走向社会工作或者科研深造具有其他环节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近年来,由于学生就业压力增大、教师资源投入不足以及管理工作不到位等因素,导致了毕业设计只是走走过场,并没有发挥其重要作用[2-3]。因此,如何解决毕业设计中的诸多问题,高效而顺利地开展这一教学实践环节并保证其质量,是高等院校急需解决的现实问题。

1 毕业设计在学生培养中的重要作用

2004年,教育部下发了《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通知》,重申了毕业设计在高等教育中的重要性[4]。作为历时一个学期,所占学分最多,关乎学生能否顺利毕业的教学环节,毕业设计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重要作用:

1)进一步锻炼学生自我学习工作的能力。毕业设计更加要求学生独立地搜集资料,与老师、同学以及实习单位沟通交流,独立地撰写论文,进而完成答辩。不管是毕业设计的哪一个环节,都是对学生自我学习工作能力的锻炼。

2)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毕业设计涉及的内容比较多,除了本专业知识之外,还牵涉到其他相关领域的知识。学生要想很好地完成毕业设计,就必须查阅大量的资料,进行大量的调查和实验来获取数据,并运用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文字组织能力将其以毕业论文的形式呈现出来。在此过程当中,锻炼了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和专业综合素质。

3)开发学生的科研能力。在毕业设计实践过程中,学生能够学会提出问题,查阅最新、最前沿的相关资料,利用收集的材料分析相关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2 毕业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高校急剧扩招,大学生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因此使得毕业设计中问题更多。目前主要存在一些机构问题:

1)学生个人原因不能全心投入到毕业设计中来。综合起来主要有几个原因:一是有的学生由于各种原因工作没找好,因此要花很多时间继续找工作;二是找好工作的学生,单位要求他们提前进入单位实习,从而不能按时接受导师指导完成毕业设计;三是考上研究生的学生要准备复试,在毕业设计前期这段时间没有精力去做毕业设计;四是学生自己积极性不高,不想全心投入去做,混到毕业而已。

2)导师对毕业设计不够重视。一是很多学生不能按时按要求完成进度,最后还要导师自己花很多时间帮学生完成毕业论文,从而影响了导师的积极性;二是有不少导师科研和教学任务重,带的学生又多,没有很多时间指导。

3)学校政策及制度的问题。目前学校制定了很多学生毕业设计制度,但在导向、执行度、经费投入及管理制度等方面存在较大问题,从而进一步影响了毕业设计对学生的培养质量。

3 改革本科生毕业设计的措施探讨

毕业设计涉及到诸多因素,为了能够让其在大学生培养中发挥重要作用,就必须改革现有的教学模式,整合各方面的资源,增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对本科毕业设计进行精确定位。毕业设计目的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结合实践独立完成课题的工作能力,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深度,运用基本技能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书面、口头表达能力。因此,本科毕业设计的定位应该着重于应用能力的培养和训练,没有必要刻意要求学生创新。

2)毕业设计选题结合学生情况确定。选题不应该局限于导师出题制,更应该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对于在已找到工作且要求到单位实习的学生,可以结合其实习的内容和所学专业来选题;对于已经考上研究生的学生,可以让其选择导师的科研课题来完成毕业设计;对于继续找工作的学生,可以探讨找一个实习单位进行毕业设计。

3)毕业设计时间应具有弹性,导师责任制。根据学生工作、考研等具体情况,导师可以对学生的毕业设计时间适当安排或调整,可以适当提前,由原来的第八学期可以提前到第七学期或者第六学期暑假。这样,学生可以提前进入毕业设计的资料搜集,从而可以协调毕业设计与其他工作之间在时间上的冲突。

4)完善学校制度管理,增强执行力。从毕业设计的选题、中期检查到毕业论文的答辩,每个阶段都有明确的标准和考核形式;从毕业设计(论文)格式上形成排版和装订的统一要求[5];从制度上保证毕业设计有章可循。不能让教师、学生不以为然,对不合格的毕业设计坚决不予通过。

5)加强校企合作在毕业设计中的重要作用。利用建立的实习基地,在兼顾企业利用的前提下,结合企业需求与本专业要求,选择合适题目进入企业完成毕业设计。可以考虑学校导师和企业导师的双导师制,负责学生整个毕业设计期间的沟通协作。不仅培养了学生在毕业设计中的能力,还达到了校企的“双赢”[6]目的。

4 结语

毕业设计是培养大学生的重要教育教学环节,如何让其发挥重要作用关系到学校的教学水平和学生的切身利益。本文对毕业设计在本科生应用创新能力培养中的作用进行了总结,并深入分析了毕业设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5点建议和措施,以期真正发挥毕业在本科生应用创新能力培养中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 石红信,于华,朱锦洪.新形势下保证工科院校毕业设计质量的探索[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7(20):7-8.

[2] 李宗坤.高校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质量滑坡及其对策[J].郑州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4):46-48.

[3] 刘波粒,刘泽军.浅析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质量滑坡的原因及其对策[J].中国高教研究,2007(7):89-90.

[4]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通知(教高厅[2004]14号)[Z].2004-04-08.

第3篇

[论文关键词]新建本科院校 大学生毕业设计 质量

[论文摘要]大学生毕业设计(论文)是衡量和评价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主要途径之一。要打造特色鲜明的应用型本科院校,新建的地方本科院校必须做好包括学生毕业设计(论文)在内的每一项工作。而近年来在学生毕业设计质量方面遇到的问题,又给教育者提出了新的挑战。文章针对这些新建院校在学生毕业设计方面所遇到的问题进行了翔实的分析并提出了现实可行的解决思路。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过程中,新建本科院校基本就一点达成了共识——办应用型本科教育是新建本科院校的发展之路。衡量高校毕业生是否是合格的应用型人才的一个重要因素是毕业设计(论文)。2004年,教育部的有关规定指出:“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是衡量教学水平、学生毕业与学位资格认证的重要依据。”或许,由于在撰写和批改上遇到种种难题,一部分学生和指导教师呼吁取消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这显然是一种错误的想法。实际上,撰写论文的能力,是大学生胜任工作的基本能力。

一、大学生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现状分析

为了对一些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毕业设计(论文)进行客观的评估,笔者收集了渭南师范学院、商洛学院、榆林学院三所陕西省新建本科院校以及河南平顶山学院和平顶山工学院自2004年以来的英语专业毕业生论文共58份进行分析和评估,并对相应的五位毕业生指导教师进行了访谈,最终得出以下结论:第一,选题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教法研究和文学评论。其中约有55.6%的学生论证一些较先进的教学法在口语教学、听力教学、阅读教学、精读教学等中的运用以及怎样去实践;约有27.8%的学生撰写关于文学评论方面的论文,大多数把评论的重点放在像《苔丝》《呼啸山庄》等这几本小说以及海明威、杰克·伦敦等的小说上面。第二,有约30%的论文论据不够充分,说服力不强,有的甚至不能自圆其说。第三,约有75%的学生论文引述部分占去全文的60%以上,有的甚至只有摘要、前言及结论属于自己撰写的,其余均抄袭。第四,句子结构混乱现象、句意和语法错误严重。第五,大部分参考文献陈旧。

二、影响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的主要原因

(一)师生比例失调、指导教师队伍力量薄弱

各高等院校师生比例在最近两年内虽有所改善,但毕业生数量的突增和青年教师成长速度的相对缓慢构成了一对明显的矛盾。以渭南师院外语系2008年的教师队伍为例,在岗教师67人,有指导论文权利的教师25人,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14人,讲师5人(学士学位),刚毕业的硕士青年教师4人(助教和见习教师),而08年本科毕业生人数为140人。正是这25位教师要指导140位学生的毕业论文,每周还需上平均20节的英语课,粗略指导论文的现象常有发生。笔者在对其他四所院校的五位指导教师进行访谈的过程中还发现指导教师队伍年轻化、指导经验缺乏的问题几乎在每所这样的院校都存在。

(二)大学生创新教育、思想道德教育和心理素质教育相对滞后

新的历史条件下对人才素质的要求是:思想道德教育是前提、专业素质是主体、心理素质是保障。而一些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在抓人才专业素质的同时却忽视了其道德素质的培养和心理健康方面的教育。经过笔者对自己所在院校外语系2006级一个即将离校的毕业班36位毕业生的问卷调查发现,有近50%的学生认为自己对毕业论文的撰写根本不重视,基本是东拼西凑、复制、粘贴而成,还有同学反映本班有20%以上的同学是完全网上下载的论文,还有个别几个同学是出钱让人的论文。在对这些毕业生的访谈过程中得知:那些毕业论文东拼西凑、复制、粘贴甚至抄袭的学生并不一定都是班上学习差的学生,有的平时学习成绩很优秀,有的还是班干部,他们这样做是因为感觉写不出那么长的论文,嫌搜集资料、撰写、修改等太麻烦了。究其原因,就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重视了学生专业知识的培养,而忽略了对学生创新素质、艰苦奋斗精神、健全人格、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的培养。

(三)毕业生的课程设置不够科学

毕业论文的开题、撰写工作一般规定在第七学期才开始进行,而此时也才刚刚开论文写作课,同时,一些毕业生也开始陆续找工作了。这样,当学生几乎还不知道毕业论文怎么写、研究什么、格式是什么的时候,学校已经开始让他们开题了。刚刚开了题,这边又要去实习,实习刚刚结束还没来得及搜集资料静下心去撰写时,又要开始找工作了。所以,时间怎样分配、课程怎样分配,这是校方应该迫切解决的一个问题。

(四)硬件设施不足

应扩招思路的要求,各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无不是举债扩建校舍,而学校内涵的建设则相对缓慢。如:毕业设计(论文)所需的研究设备不足;有些专业的毕业设计(论文)资金和场地严重缺乏;学校图书馆及信息网络供给不足;等等。另外,一些社会单位不愿接受实习生,使得学生的实习基地常常不能落实,即便落实了,单位也不太愿意让毕业生真正投入到实际工作中去。

(五)评价思路单一

近多年来,几乎所有的新建院校仅以毕业论文形式来衡量和评价教学水平和毕业生实际应用能力,无论文理科,毕业论文都成了唯一的评价手段。实际上,毕业设计原本的意图是对学生几年专业教育成果的一次综合检验,也是对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一次训练,检验的方式并不一定非得拘泥于论文形式。经过近几年的扩招,我国的高等教育已从精英教育阶段进入了大众教育阶段,如果让所有对撰写毕业论文形式不感兴趣的学生硬着头皮去写论文,便容易助长学术不良之风——抄袭和。

三、提高大学生毕业设计质量的策略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在内涵建设阶段应尤其注重如何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毕业设计(论文)保障机制以及创建一系列更科学化、人性化、全面化的衡量体系,来客观地评价本科阶段的教学水平和学生的专业教育成果。

(一)努力提高青年专业教师的业务素质

扩招所带来的教师队伍年轻化、毕业设计(论文)指导经验缺乏的问题是这些新建院校所存在的一个严重问题。因此,学校以及各部门必须切实做好青年教师的继续教育和培养工作,在新聘教师正式上岗前一年的时间,组织新教师认真学习本专业教学法,开展师德教育。上岗后,除非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极度缺乏教师方可上岗,且各部门应该组织毕业设计指导学习小组,定期进行学习和研讨,相互交流经验,帮助青年指导教师增强指导能力,不断扩大毕业生设计(论文)的指导队伍。

(二)注重学生道德培养,加强创新教育

学生写作功底薄弱、缺少创新、格式混乱、抄袭现象严重等一系列问题对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素质教育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我们必须认识到,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是前提,专业素质教育,尤其是创新素质教育是重点,文化素养、心理素质教育也不能忽视,任何一个环节出了问题都会导致大学教育的失败。思想道德教育的目标是教育大学生如何做人,树立崇高理想,培养高尚情操。因此,应该投入一定经费鼓励丰富大学生社团活动,在实际活动中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及国情教育,使学生认识到国家的前途命运与个人命运息息相关,从而增强社会责任感。创新素质是专业素质教育的一个重点,是国民进步、国家兴旺发达的动力。毕业生之所以不能交上一份圆满的毕业答卷,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缺乏创新素质。因此,我们在教育学生加强基础理论学习、打下坚实基础的前提下,还要指导学生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法,提高创新能力,不断追求新知识,树立实事求是、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三)各方面相互配合,加大投入和监控力度

毕业生设计(论文)不只是学生和指导教师之间的互动,而要从根本上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质量保障机制,全方位投入,全程质量监控。所谓的全方位投入,即人力、物力的投入,人力是指学生和教师的投入,物力是指经费的投入。

学生是主体,学生的积极投入是毕业设计成功的关键。学校要积极采取措施,为学生提供自由发展的环境和氛围,从选题开始就要鼓励学生个性发展,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以学生自选题目为主,教师建议题目为辅。课题可来源于学生课程设计、学期论文、实验室开放项目、指导教师在研项目、社会企事业改革项目等。各专业可根据专业特点在第七学期之前就开展形式多样的专业实践项目与各种竞赛活动,以此为依托,为学生进行观察、表达、交流、分析、写作、创新提供一个稳固的平台。

教师方面,院方应制定合理的毕业设计(论文)指导工作量的计算办法,充分调动高水平教师积极参与到毕业设计(论文)的工作中来,如果有可能,也可以聘用社会上相关领域的高级人才来指导学生。院方还应制定出相关的指导教师责任制度,使指导教师对毕业设计(论文)各阶段的教学活动全面负责,从选题、开题、查阅文献资料、撰写一直到修改及定稿,指导教师一定要全程跟踪,充分体现“导”的作用。

经费投入方面,院方应该设立专项资金,并加大力度,主要用于学校实验室实验仪器的充实、网络资源的配备、图书资料的补给、毕业设计综合训练场地的租用、毕业设计过程中的实验研究、工程设计、软件开发、社会调查等。

投入如此大的人力、物力,监控力度不够也会造成对一些真正努力过的学生毕业评价的不公正。校方除了出台对教师指导工作的监督制度外,还应当引进比较先进的监测系统,配合指导教师完成对学生毕业设计(论文)的监督,把惩治论文抄袭等学术不端行为写进校规,严重者将给予开除学籍的处分。这样才能最终消除那些不良之风,体现公平合理。

(四)改革毕业生毕业设计方案

近几年,一些专家不断提出本科毕业设计是否应该一概用论文来衡量的问题,对此,有的人建议继续保留,有的建议取消。根据我国的教育体制特点,笔者认为,改革势在必行,但教育部规定的毕业生应该进行毕业设计相关政策应当继续存留。我们不能因为米饭里有一点沙粒而不吃饭,也不能照搬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制度——本科生乃至研究生都不用撰写毕业论文。首先,可以考虑实行科研学分制。大一第二学期就可以开论文写作课,教会学生如何搞科研,怎样撰写科研论文或研究报告。从大二一直到大四每学年学生的科研成果——论文或研究报告——都可以作为该生毕业生毕业设计学分的一部分,或者有些课程可以通过学期论文或研究综述来考核,考核结果也将作为该生毕业时毕业设计学分的一部分,从而缓解大四学生找工作和进行毕业设计时间发生冲突的矛盾。其次,对于达不到前者要求的院校,可以调整毕业设计的步骤,而且可以考虑把学术论文的写作训练从大学本科阶段的“规定动作”变为“自选动作”。那些真正对学术研究有兴趣的同学便会去尝试学术论文的写作,自然应当得到学校的鼓励和教师的指导。但对那些既没有兴趣独立提出问题,也没有能力独立解决问题的学生,就不必逼着他们硬着头皮写什么学术论文了,毕业设计、毕业创作、毕业演出等都是检验学生的方式,不必强求整齐划一。

[参考文献]

[1]黄萍.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质量滑坡的原因及对策[J].理工高教研究,2004(4).

第4篇

[关键词]大学生 毕业设计 工科专业 能力培养

针对工科专业大学生的在校学习情况和将来工作的特点,指导教师在毕业设计环节中应从毕业设计的选题、中间设计过程的指导和论文的撰写与答辩等几个方面加大培养力度,并在毕业设计结束后进行认真的经验总结。

一、毕业设计选题

毕业设计选题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毕业设计题目的难易程度、工作量大小直接影响毕业设计的质量和对大学生的训练效果。指导教师在给学生选取毕业设计的题目时应该注意如下几个方面。

1.坚持回归工业的理念。选题应与生产实际密切结合,增加课题的实用价值,从而提高学生的研究兴趣。这就要求指导教师在平时的科研工作过程中,注意搜集整理,进而积累一些适用于大学生毕业设计的科研素材。

2.具有前沿性或前瞻性。选题要避免过分的重复劳动,应该考虑到国内外专业领域内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充分体现专业特点,给学生足够的想象空间,锻炼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3.便于指导。选题应该基于指导教师专业特长领域,最好能够与指导教师已完成或已经有较大进展的科研项目相结合,这样学生可以得到较为深入而全面的指导,教师在这个过程中既有利于完善科研课题,同时也会感觉到得心应手。

二、毕业设计的指导

1.以身作则,端正大学生的科研态度

在工业生产过程中的任何一点点马虎和失误都将造成后续产品开发过程中无法估量的经济损失,甚至会造成人员伤害。因此,在大学生即将走上工作岗位之际,指导教师一定要以身作则,通过言传身教,使学生能够充分认识严谨务实的工作态度对其今后事业发展的重要影响,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严谨、求实、勤奋、敬业、一丝不苟。这些好的工作习惯和科研态度必将使他们受益终生。

另外,高校与企业相结合的科研项目逐年增多,受经济效益的影响,科研领域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的现象和阴暗面,不正之风时有发生。大学生是纯洁的,同时也是很容易受到污染的。指导教师在培养学生科研能力和工作态度之余,应努力提高自身修养,给学生树立好的榜样,使他们在学会做科研之前先学会做人,这样才能结合自身的努力,最终发展成为有益于社会的栋梁之材。

2.重在引导,给大学生充分的发挥空间

指导毕业设计主要是传授给大学生从事科学研究的方法,也就是要“授之以渔”,而不是“授之以鱼”。因此既不能放任自流、任其发挥,也不能无微不至、面面俱到。

有的老师将毕业设计任务书交给学生之后,任由学生自己去查资料、想方案、设计结构、撰写论文。学生接到任务后感到一片茫然,无从下手,逐渐失去了毕业设计的兴趣,最终甚至会产生反感情绪,根本达不到毕业设计的训练目的。有的老师则走向另一极端,毕业设计一开始,就把所有的相关设计资料、文献和图纸交给学生,并制定好了毕业设计的所有细节。学生的主要工作就是按照指导教师的思路一步步地做下去,而无需进行深入思考,整个毕业设计下来只是进行了一系列重复性工作。虽然表面上看学生的工作量很大,自始至终忙忙碌碌,但是却没有从科研能力上得到大幅度的提升。

因此,在指导毕业设计的过程中,指导教师应避免上述两种极端情况发生,下达的任务书中内容明确但不能过于详尽,使学生感到目标明确且方法自由;指导过程中重在讲解方法而不要过多地涉及细节,让学生拥有充分的发挥和想象的空间。这样,在整个毕业设计过程中,学生既能感觉到设计任务的压力,又能体会到自由发挥的快意,任务完成后会有成功后的喜悦和成就感。

3.结合实际,提高大学生的工程实践意识

工科专业的大学生毕业后大多数要从事与工程实际相关的工作,因此加强大学生工程实践意识和能力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毕业设计正是培养大学生这些方面能力的有效手段。

针对工程意识的培养,选题是非常关键的环节。有的毕业设计仅仅是做个动画、做个界面,或者是单纯地做一些仿真计算,表面上看毕业设计很新颖,但实际上学生得到的锻炼很有限。如果动画、界面或仿真的题目能够与实际系统结合起来,加强课题的工程性,就可以使毕业设计内容丰富而充实。因此,毕业设计的选题一定要与生产实际结合起来,并且涉及的内容要广泛,使学生得到多方面的工程能力训练。

工程意识的培养与指导教师的引导密切相关。在毕业设计的过程中,指导教师应时刻关注学生工作内容的实用性,随时指出其实际应用或生产当中会出现的问题,并结合自身的实际经验加以适当点拨。积少成多,学生的工程意识和能力就会逐步提高。

4.全面发展,培养大学生的综合科研能力

当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向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专业知识狭窄而单一的专门性人才已经不再满足社会化大生产的需要。因此对大学生的培养也必须是全面而多方位的,尤其是在毕业设计阶段,更应该培养和锻炼大学生的综合科研能力。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1)培养大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2)培养大学生书本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3)培养大学生团队协作能力。(4)培养大学生文献检索和阅读能力。

三、提高学生论文撰写与答辩能力

科研工作的成果一般都需要用文字表达出来,以便于保存和传播,有时还需要用语言进行概括,以口头报告的形式进行交流。有些科研人员科研能力很强,工作成果也非常突出,但却不善于将研究成果表达出来,严重影响了个人的发展、研究成果的推广和技术水平的提高。

正因如此,毕业设计期间,指导教师尤其应注重这两方面能力的培养。

首先在论文写作方面,格式必须规范,严格参照论文的书写要求;内容要充实、有条理、取舍得当、重点突出,能够让读者充分理解作者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成果。指导教师应该严格把关,认真指导,利用毕业设计论文的撰写过程,帮助大学生养成一个好的写作习惯,掌握科技论文的写作方法。

此外,在平时工作汇报和阶段总结时,应有意识地训练学生的讲解能力,特别是针对工科结构、工作原理的介绍,力争用最简明的语言突出自己的工作内容。毕业答辩是训练学生正式场合语言表达能力的有效手段。指导教师应该就讲述内容的分配、语言的运用、结论的提炼、课件的设计等给予认真指导。在以后的工作当中,会议交流、同事间交流、向上级汇报工作、给下级部署工作都需要语言表达,可见语言表达在工作交流方面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第5篇

(一)大专生毕业论文致谢词

通过这三个月来的忙碌和学习,本次毕业论文设计已接近尾声,作为一个大专生的毕业设计,由于经验的匮乏,难免有许多考虑不周全的地方,在这里衷心感谢指导老师的督促指导,以及一起学习的同学们的支持,让我按时完成了这次毕业设计。

在毕业论文设计过程中,我遇到了许许多多的困难。在此我要感谢我的指导老师xxx老师给我悉心的帮助和对我耐心而细致的指导,我的毕业论文较为复杂烦琐,但是xxx老师仍然细心地纠正图中的错误。除了敬佩xxx老师的专业水平以外,他的治学严谨和科学研究的精神也是我永远学习的榜样,并将积极影响我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我才得以解决毕业设计中遇到的种种问题。同时感谢我院、系领导对我们的教导和关注;感谢大学三年传授我们专业知识的所有老师。他们是xxx、xxx、xxx、xxx、xxx……谢谢你们呕心沥血的教导。还有谢谢我周围的同窗朋友,他们给了我无数的关心和鼓励,也让我的大学生活充满了温暖和欢乐。如果没有他们的帮助,此次毕业论文的完成将变得困难。他们在我设计中给了我许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同时也要感谢自己遇到困难的时候没有一蹶不振,取而代之的是找到了最好的方法来解决问题。最后,感谢生我养我的父母。谢谢他们给了我无私的爱,为我求学所付出的巨大牺牲和努力。

(二)大学生毕业论文致谢词

毕业论文暂告收尾,这也意味着我在大学学习生活既将结束。回首既往,自己一生最宝贵的时光能于这样的校园之中,能在众多学富五车、才华横溢的老师们的熏陶下度过,实是荣幸之极。在这三年的时间里,我在学习上和思想上都受益非浅。这除了自身努力外,与各位老师、同学和朋友的关心、支持和鼓励是分不开的。

论文的写作是枯燥艰辛而又富有挑战的。成绩管理系统是软件界一直探讨的热门话题,老师的谆谆诱导、同学的出谋划策及家长的支持鼓励,是我坚持完成论文的动力源泉。在此,我特别要感谢我的导师xxx老师。从论文的选题、文献的采集、框架的设计、结构的布局到最终的论文定稿,从内容到格式,从标题到标点,她都费尽心血。没有李焕玲老师的辛勤栽培、孜孜教诲,就没有我论文的顺利完成。

通过这一阶段的努力,我的毕业论文《大学成绩管理系统》终于完成了,这意味着大学生活即将结束。在大学阶段,我在学习上和思想上都受益非浅,这除了自身的努力外,与各位老师、同学和朋友的关心、支持和鼓励是分不开的。

(三)大专生毕业论文致谢词

毕业设计即将结束,在老师的指导和同学的帮助之下,学生对于道路设计有了更多新的认知,对路基路面设计有了更深一步的认识,对路基路面综合设计的整体脉络了解得更加的清晰透彻。通过毕业设计,学生对自己大学四年以来所学的知识有更多的认识。

毕业设计,帮助我们总结大学四年收获、认清自我。同时,还帮助我们改变一些处理事情时懒散的习惯。从最开始时的搜集资料,整理资料,到方案比选,确定方案,再到着手开始进行路基工程、路面工程和路线排水的设计,每一步都是环环相扣,衔接紧密,其中任何一个步骤产生遗漏或者疏忽,就会对以后的设计带来很多的不便。

第6篇

【关键词】毕业设计(论文) 问题

反思 建议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9C-

0115-02

毕业设计(论文)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方案中重要的实践性环节。毕业设计(论文)不仅有助于学生对所学过的知识进行全面巩固,而且有助于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提高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毕业设计(论文)在整个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就毕业设计(论文)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反思,并提出一些解决措施和建议,以提高毕业设计(论文)的教学效果。

一、高职毕业设计(论文)存在的问题

高职毕业设计(论文)中暴露的问题很多,虽然都集中体现在学生身上,但是任何教学都是师生双边的活动,对问题的分析应该从学生和老师两个方面进行。

(一)学生方面的问题

1.选题不恰当。学生在毕业设计(论文)之前的专业基础知识学习阶段,基础不扎实,知识面狭窄,老师教多少就学多少,自己没有扩充。开始毕业设计(论文)之后,又由于实践经验的缺乏,学生在选题阶段就显得很艰难,状况百出。比如有的学生写《接触网的弓网故障》,题目范围明显过大;还有的明明是强电类专业却选择弱电领域的选题。这都与学生缺乏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积累有很大的关系。

2.信息素养差。信息素养是获取、评价和使用信息资源的能力,是能够认识到何时需要信息,如何才能检索、评价和有效地利用信息的综合能力,是当代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信息素养差的普遍表现是对信息资源的搜集、分析、利用等信息素养能力较弱,学生很难从新的角度、新的高度对信息进行过滤,获取他们所需的信息。如果在毕业设计(论文)写作过程中,收集的资料越多,对专业知识的掌握就会更全面,思考问题会更深入。因此收集大量资料,并对资料进行分析和整理,是写作的重要步骤。但很多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方案中极少设置有文献检索类的课程,导致学生文献检索能力缺乏。很多学生不懂如何使用文献检索途径去寻找资料,也不知道如何利用图书馆数字资源,对馆际互借、文献传递等方式获取文献的服务更是不了解。学生文献检索和信息查询的手段缺乏,信息意识不足是完成毕业设计(论文)的一大障碍。

3.语文基础差。大多数指导老师在毕业设计(论文)的初始阶段都会就毕业设计(论文)的文体特点和文本规范要求等方面对学生进行指导。但是仍有部分学生的毕业设计(论文)出现标题不准确,摘要、关键词不正确,正文不完整,参考文献不规范等问题。而且很多学生写的文章重点不明确,结构不合理,行文思路不清晰,论述层次不分明,缺乏条理性、逻辑性。还有的学生找到有关资料后没有透彻地理解,更没有正确地运用所掌握的材料,在写作过程中常断章取义地引用,造成无法正确表述自己的观点,甚至有时会产生歧义。至于文章语句不通,错别字连篇,格式设置错误的现象更是比比皆是。从这些表象可以看出,学生在中学时期对语文课程的学习比较差,但又缺乏这方面的自我认识,在毕业设计(论文)之前没有弥补这方面知识的缺失,导致自己的毕业设计(论文)问题层出不穷。

4.抄袭现象较严重。部分学生的学习态度不端正,对毕业设计(论文)不重视,而且是非判别能力差,缺乏诚信,急功近利,同时由于电脑和互联网的普及,学生为了完成任务,在网上搜索、复制,东拼西凑而成。更有甚者整篇抄袭应付。从近几年的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来看,学生所写的毕业设计(论文)与网上或历届学生的文章,雷同率和重复率都比较高。

(二)老师方面的问题

1.指导老师短缺。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发展,高等职业教育规模在较短时期内快速扩大,导致老师人数不足,师生比例偏高,专业教师团队结构不合理。特别是高职称、高学历以及具有丰富实践工作经验的老师,在专业教师队伍中所占比例极低,这直接导致了能够指导学生毕业设计(论文)的专业老师非常缺乏。最终导致的结果是,在分配毕业设计(论文)指导工作的任务时,常常一位专业老师带十几个学生,甚至带几十个。然而,老师带的学生一多,每个学生所获得的指导时间和指导机会就减少,这对提高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非常不利。

2.指导老师能力有限。高职院校的专业老师多数是院校毕业的本科生或硕士生,他们从学校到学校,又正好遇上高职院校扩招,师资缺乏,他们一毕业就直接承担教学任务,根本没有时间到企业去锻炼,其实践操作能力存在先天不足。由于缺乏现场经验,他们在指导学生毕业设计(论文)时,对选题的确定把握不准,多半将自己以前的毕业设计(论文)题目拿来给学生做,或参考本科或硕士的毕业设计(论文)来定选题,显然这些选题不适合高职院校的学生。他们也有的使用历届的毕业设计(论文)的选题,但可供选择的题目不但数量少,而且陈旧,很难适应企业日新月异的发展。

3.指导教师精力投入不足。高职院校的扩招,师资补给的滞后,使大部分在职的老师(特别是专业老师)的工作任务异常繁重。这些老师在指导毕业设计(论文)期间,不但要负责指导毕业班的学生做毕业设计(论文),还要承担非毕业班的教学工作,而一些骨干教师还有科研任务要完成。因此,教师在指导方面投入的时间和精力非常有限,很难对学生的毕业设计(论文)进度和质量进行及时有效的指导,其毕业设计(论文)质量也就难以保证。

二、解决问题的建议

针对高职毕业设计(论文)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一些解决措施和建议,以供大家参考。

(一)改变毕业设计(论文)的模式

设置毕业设计(论文)这个环节的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全面巩固,是为了帮助学生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达到这个目标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应因材施教,可以根据学生学习能力的情况,分层次采取不同的内容形式来等效毕业设计(论文)。

比如可以按下面的方式进行等效:尖子生,这类学生经常参加技能竞赛,可要求他们对技能竞赛作详细的分析,并写成有借鉴意义的竞赛总结;学习能力一般的学生,可要求他们在顶岗实习过程中,随着实习内容的深入,逐步去发现问题,并运用所学知识对问题进行分析,最终形成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调研报告;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可要求他们在顶岗实习回来后,将实习体会写下来,形成实习报告。针对上述不同层次的学生,要求他们提交的竞赛总结、调研报告或实习报告,都是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的锻炼、提高和积累,效果与写毕业设计(论文)是等效的,且学生写起来体会更深刻。

(二)采用双导师制

作为毕业设计(论文)指导老师,不仅应有较高的教学水平和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而且需要过硬的专业实践技能。目前各高职院校多数专业老师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理论知识可以胜任毕业设计(论文)指导工作,但是部分老师的实践工作经验不足,尤其是刚上岗的新老师。鉴于此,建议采用主副双导师制。可以聘请校外的企事业单位或学生的就业协议单位的技术人员或学生的实习师傅来担任主导师,副导师由校内指导老师来担任。校内指导老师主要负责毕业设计(论文)的规范化指导,保持与校外指导老师及学生的联系与沟通,毕业设计(论文)中涉及的具体专业技术、技能指导由校外指导老师负责。双导师制可使学生的毕业设计(论文)与企业生产实际近距离对接,更具有针对性。

(三)加强学生信息素养培育

学生信息素养的好坏,关系到学生完成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和速度。为了加强学生的信息素养,图书馆可利用网页或开办系列专题讲座等方式向学生介绍数字资源的检索方法和检索策略及技巧。另外,还可以在毕业设计(论文)初期,安排一至两周的时间,要求学生使用学到的检索技巧去查阅相关文献资料,扩展他们专业知识面,并使其了解论文的写作格式,有助于确定毕业设计(论文)的初步方案。

(四)加强信息资源建设

学院图书馆除了根据专业的发展动态对馆藏图书进行及时更新添补,同时应加大数字化信息资源的收集。比如,建立校际间资源共享平台;将有重要参考价值的资料和文献尽快转化为数字化信息;将历届优秀的毕业论文刊登在校园网上;建立专业选题资源库,选题可以是在专业建设过程中提炼出的具有针对性、综合性、应用性与先进性的课题。

(五)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在毕业设计(论文)过程中,指导老师的能力和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学生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学院应该在不断提高生师比的同时,提高整个师资队伍的水平。学院可以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畅通企业引进专业老师的途径,从企业吸引具有实践工作经验的企业高级技术人才,吸引具有高职称、高学历的人才;学院可以外派在职老师进修和培训,帮助在职老师不断进行知识更新;学院可以通过校企合作,有计划地安排专业老师到相关企业挂职实践,为企业和社区服务,积累实际工作经验,提高老师的实践能力,开拓老师的视野。

毕业设计(论文)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的综合教学环节,在毕业设计(论文)教学过程中,不仅培养学生的专业综合运用能力,而且也提高老师的专业教学综合能力。在教学过程中难免会出现问题,只要师生共同努力,对出现的问题采取恰当的方法加以解决,就可以达到双赢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马赛.高职毕业论文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对策[J].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9)

[2]曹苹.高职毕业设计(论文)教学模式研究[J]].苏州市职业大学学报,2006(17)

[3]赵素娟.高校图书馆为大学生撰写毕业论文提供信息服务的对策[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0(20)

[4]吕亚慈.大学生毕业论文(设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考试周刊,2010(46)

[5]丁桂香.高校毕业论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文教资料,2010(25)

第7篇

关键词:毕业设计;信息学科;创新;实践;措施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5913(2008)06-0012-04

1信息类学科毕业设计存在的问题

信息类学科知识更新和社会需求更新较快,新技术、新工艺、新器件、新软件、新算法不断涌现,导致学生在毕业设计时出现很多问题。如对专业和学科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缺乏足够了解,专业面较窄,适应能力、动手能力较差;论文选题陈旧,如计算机专业的图书管理系统、学生管理系统、人事管理系统等类似的题目占相当比例,且每年都在重复使用,没有发展,毫无创新性可言;避硬件就软件,即使是硬件方面的课题,也仅是停留在设计原理结构层面上,缺乏实验调试,与实际情况对接不上;课题脱离社会实践,所使用的技术有些已是淘汰的技术,对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的帮助不大;课题有相当大的一部分是虚拟课题,并没有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结合起来,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生自我创新能力的培养。

另外,随着高校扩招,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找工作自然成了首要的任务,做毕业设计的同时,也正是毕业生找工作的冲刺阶段,很多大学生无法安下心来做设计、写论文;即使找到工作,又有相当数量的用人单位要求学生进行实习。同样,考研复试、部分学生需要完成重修考试等也因类似的原因占用了毕业设计的时间,导致部分学生对毕业设计重视程度和精力投入很难完全到位。有些学生毕业设计的目的不够明确,态度不够认真,加之有些指导教师水平有限、责任心不强,学校的监控措施不到位,导致部分学生不重视毕业设计,应付了事,甚至从网上直接抄袭论文。以上这些现象严重影响了毕业设计的质量,也严重影响了人才的培养质量,更不用说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因此,有必要对毕业设计教学过程进行整体优化,拓宽毕业设计的途径,采取积极有利的措施,使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的培养贯穿于毕业设计的全过程,从而形成良性循环。

2提高毕业设计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的措施

2.1尽早介入教师的科研项目

目前,高校毕业设计基本安排在最后一个学期,但有效设计时间仅有3~4个月左右。要想在此时间内完成高质量和高水平的毕业设计(论文),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明显提高显然是困难的。因此为了实现毕业设计的目标,可以放宽毕业设计的时间限制,在不改变和影响教学计划的前提下,利用课余时间尽早提前参与到教师的科研活动当中。

例如,从大学三年级开始学生作为教师的科研助手,通过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让学生了解并熟悉科研的一般规律,从最基本的基础工作做起,随着科学研究的不断深入,逐步建立起学生的好奇心,培育学生的创新意识,并在研究过程中,施展自己的才华。我院每年都有许多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活动,还充分利用省级重点实验室装备制造业综合自动化实验室和罗克韦尔自动化实验室等,结合各级各类科研项目吸收部分学生参加实验室科研活动并且在实验室完成毕业设计工作。我院2006届参与教师科研的学生人数为67名,2007届为92人,分别占到当年毕业生总数的18%和25%。

良好的科研实验环境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的科研工作通常在具体的领域里具有较强的创新性与前沿性。教师的科研实验室通常具备较为先进的实验设备和良好宽松的实验环境,足以为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提供可靠的保证。科研课题转化为毕业设计的内容可为学生提供更大的空间,提前介入教师的科研课题,学生具有充足的时间、精力进行思考和工作,既能让学生了解如何进行科研,形成科研的基本概念,又能使科研与学习相长。以科研项目为依托,将实际科研项目融入毕业设计之中,真题真做,深入工程实际,抓住设计指导重点,教授工程设计方法,确保毕业设计的质量和实用性,注重培养学生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意识,使学生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得到升华。将这种过程持续到毕业设计过程结束,通过一年多甚至两年的研究,无论从研究的深度和广度要远远高于仅用一个学期完成毕业设计的质量和水平。有的学生甚至可以在核心学术期刊发表高水平、高质量的学术论文,取得专利。学生毕业后很大一部分人将从事这一类型的工作,这同时也使学生在毕业后能尽快适应社会需要和新的工作岗位,为在新的岗位上做出成绩打下坚实基础。对于毕业后继续攻读研究生的学生也具备了科学研究的基本素质,能很快投入到硕士课题的研究工作。

2.2学科竞赛与毕业设计有机结合

大学生学科竞赛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动手能力的有效载体,对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团队合作精神、解决实际问题和实践动手能力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学科竞赛现在越来越受到各高校的重视及社会的认可,特别是国际以及国家级和省级的竞赛,例如大学生“挑战杯”、ACM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电子竞赛、机器人大赛、网页设计竞赛、电子商务竞赛等。一般可以从大学三年级做起,鼓励学生跨专业、跨系、跨学院多学科综合组建团队,通过赛前的积极备战,可以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锻炼学生刻苦钻研的品质,培育团队协作的精神,积极向上、顽强拚搏、不屈不挠的毅力。有一部分学生可结合已参与的电子竞赛、机器人大赛等方面的题目,不断延展科技竞赛平台的宽度和深度,作为学生毕业设计的选题,继续发挥创造性,提出新观点,创新内容,把课题做大、做活。学生在毕业设计过程中,既有团结协作的精神,又有相对的独立性,这种团队合作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对他们今后走向工作岗位至关重要。通过学科竞赛与毕业设计的有机结合,增强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工程训练,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有效途径。

我院每年都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自动化、电子商务、通信工程等专业选取80名左右的学生,还有个别来自于机械学院等其他学院的学生,每组3~5人,组成20余个创新团队,积极开展科技创新活动,并以参加各种竞赛为载体,与毕业设计有机结合,展示其取得的成果。这些学生都能非常投入,连“五一”、“十一”等长假也不休息,而平常工作到后半夜凌晨1、2点钟则更是常事,从中锻炼了自己,学生的能力、创造性都得到了极大的发挥,也成为这些学生毕业就业的一个很重要资本,用他们的话讲,这是他们大学四年来所做的最有意义也最有成就感的事情。2005届自动化专业学生王刚、冯琦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生李金峰、张义鑫组成的一个创新团队,通过学科竞赛和毕业设计的有机结合,取得了突出成绩:设计完成的“计算机控制系统”在学校举办的CAI课件大赛上获一等奖;研制完成的“音控智能机器人小车”获第三届辽宁省普通高校大学生机械设计竞赛二等奖以及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三等奖;对竞赛内容进行拓展与延伸作为毕业设计核心研究课题,并基于此研究撰写的2篇论文“基于Visual C++的广义形态图像边缘检测算法实现”、“基于SPCE061单片机的音控智能机器人小车设计”分别发表在核心期刊《计算机应用与软件》和《仪器仪表用户》杂志上;其中2人的毕业设计(论文)分别获校优秀毕业设计(论文)一等奖和三等奖,毕业后分别就职于东软集团、中国移动沈阳公司等,并很快成为业务骨干和项目负责人。

2.3校企合作联合指导

我院的每个专业已经建立起2~3个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每年接收部分学生进行实习和毕业设计。实行校企联合指导方式,一方面,可培养学生工程设计和实践能力,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实际工程设计的全过程;另一方面,工作单位的实际课题,任务明确,要求具体,时间性强,能激发学生的工作热情和主动性,增强学生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校企合作开展毕业设计,是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前的一次极有意义的实战演练,这既为学生今后从事技术应用性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更提高了学生在人才市场的竞争力。

由于前几年一些高校连年不断“扩招”,本科生和硕士毕业生的数量迅猛增加,就业形式愈显严峻,就业门槛也在不断提高。人才招聘的时间随之前移,有些学生在毕业设计之前就与用人单位签订了就业协议,前提是用人单位往往要求学生在毕业设计期间到单位实习进行试工以便考察他们的能力。这部分学生为了以后的就业考虑,也往往希望在校外单位做毕业设计。如何适应这种形势的变化,一个对学校、对用人单位、对学生都有利的做法就是允许学生到用人单位做毕业设计,这也是解决这一矛盾的有效途径。便于用人单位和学生较早互相了解,有利于学生就业后尽早地进入工作角色。当然,这是有先决条件的,一是学生在企业所做的内容必须与本专业有关,二是企业也要指派专人进行指导,并与学校的指导教师进行有效的沟通,三是学校能对学生进行有效的监管,使其达到毕业设计的要求,保证毕业设计的质量。在进行毕业设计评定时,应对学生设计的创新之处或与生产实际关联紧密的研究课题进行鼓励并在成绩评定时给予体现。这样也可较好地引导学生在进行毕业设计时力求创新。这样不仅做到了真题真做,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率,同时也满足了企业对人才的要求,达到了校企“双赢”的目的。

例如,2007届信息安全专业王欢同学,在毕业设计期间一直在福建富士通信息软件有限公司进行实际课题“基于XML企业网络信息交互系统实现”的研发工作,设计出一个适合企业Web应用的Java通用架构,通过XML自身的安全性诠释XML在Web应用服务中的运用,开发结果表明,整个系统具有平台无关性,并提高了应用系统的可维护性,可扩展性,可移植性和组件的可复用性。其设计成果得到了实际应用,该毕业设计(论文)也获得了学校优秀毕业设计(论文)。由于设计期间的突出表现,福建、上海、沈阳的多家公司希望聘用他,最终该生选择了福建富士通信息软件有限公司,在网络安全事业部工作。近几年来,我院每年在企业和用人单位进行毕业设计的学生比例已经占到毕业生的15%左右,并有逐年增加的趋势。

随着科技的进步,社会分工的细化以及市场的变化,以校企合作方式开展毕业设计的教学模式以及具体实践过程、步骤,还需不断加以改进和调整。

2.4充分利用网络优势

一方面,学生在毕业设计过程中通过充分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加强网上检索能力,了解本课题国内外最新的研究进展情况,增强消化、吸收和开发利用知识的能力,在自己的毕业设计中有针对性地去发现并解决存在的问题,从而不断提高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能力,做出高质量的、有创见的毕业设计(论文)。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以校园网为依托开通的万方数据库资源系统、中国知识基础设施工程(CNJI)光盘镜像站点上进行中文期刊检索,利用篇名、作者、刊名、关键词、中文摘要等途径,输入检索词、检索范围、检索时间段,得到所需课题的检索结果;通过因特网在中国专利数据库、美国专利文献数据库、欧洲专利数据库上进行检索;通过“世界科技期刊网”(WorldSciNet)、EBSCO外文期刊数据库等进行外文期刊检索。

另一方面,在毕业设计期间,学生与学校甚至指导教师之间往往保持一个相对松散的联系。我们通过学院网站的建设,专门开辟毕业设计专栏,将学校、学院有关毕业设计的规定、要求、通知、选题情况、结题评分细则、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模板、答辩要求、答辩安排、公开评优原则等公布在网上,搭建学生与指导教师、学院、学校之间联系的平台,及时沟通有关信息,进行在线交流与研讨,反馈毕业设计中的问题并予以解决。这样,不受时间和地域的约束,即可以有效克服学校要求的每周与学生见面次数的限制,又可以克服有些学生在外地企业进行毕业设计而不能及时与校方指导教师沟通的弊端,使毕业设计工作规范化、科学化、现代化,提高了毕业设计工作的实际效果。

2.5毕业设计实行结题验收

为了突出学生能力培养,同时使学生切实重视毕业设计,将毕业设计按课题对待与管理。一般来讲,在毕业答辩前2周内,学生已把主要精力放在毕业设计论文写作与修改工作,以及答辩的准备工作,涉及毕业设计研究与开发的主要内容已基本结束。因此,可以答辩小组组成验收小组,在毕业答辩前2周对每名学生的毕业设计进行结题验收,验收在实验室或设计现场进行,学生对自己的毕业设计成果进行实际演示与操作,成果根据专业与课题的性质,可以是设计出来的实物,也可以是开发的软件等。对于结题验收效果突出者,在评定院、校优秀毕业设计(论文)时给予优先考虑;对于结题验收不合格者,责令限期整改,仍达不到要求的,取消答辩资格,毕业设计(论文)成绩按不及格论处,需跟随下一届学生重做毕业设计。这一做法,一方面对设计突出、创新能力突出的学生,特别是提前介入教师科研项目研究、参加过学科竞赛,以及在企业完成实际项目的学生充分展示了他们的风采;另一方面,可有效杜绝有些未认真进行毕业设计的学生答辩时随意夸大自己的毕业设计以及虚构结果等现象。我院2006届和2007届由于结题验收不合格的学生分别有16人和11人,经过整改仍未通过的有7人和4人。结题验收的实施,对端正学生的毕业设计态度,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3结束语

上述思路与措施的综合应用,在我院近几年的教学实践中已经取得了成效,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使得毕业设计的整体水平和质量也有很大提高。我院2006届和2007届学生获校级优秀毕业设计(论文)一、二、三等奖和优秀奖分别为6项和7项,位列各学院之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在辽宁省教育厅组织的全省毕业设计(论文)随机抽查中,获辽宁省同类专业评比第1名。自2005年以来,我院学生参加各种大学生学科竞赛获奖32项,获实用新型专利3项,学院学生在学术刊物上公开30篇以上;毕业生的就业率每年都达到90%以上,学生的社会竞争力稳步提高。

本科毕业设计作为一个系统工程,还有许多其他环节,如选题、开题报告、答辩、评优、过程监控等方面,只要我们把这些方面的工作做好,建立起有效的激励机制和评价体系,保证必要的经费,同时积极探索拓宽毕业设计途径的新思路,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就会使毕业设计上一个新台阶,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增强人才在社会上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 刘继红. 谈高校毕业设计(论文)质量滑坡及其提高的对策[J]. 中国高教研究,2000,(3):84-85.

[2] 吴盘龙,李星秀. 毕业设计与科研项目相结合培养学生创新能力[J]. 理工高教研究,2007,26(5):104-105.

[3] 王晓勇,俞松坤. 以学科竞赛引领创新人才培养[J]. 中国大学教学,2007,(12):59-60.

第8篇

关键词:毕业设计(论文);开放性创新模式;全过程管理;质量动态监控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39-0279-02

毕业设计是对大学生四年所学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和能力的综合检验,对培养大学生运用理论知识和技能分析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增强大学生的科技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都起着非常重要作用。本文针对理工科专业,研究创新型大学生毕业设计新模式,建立全过程跟踪管理及过程质量监控体系,对提高大学生毕业生的创新与实践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毕业设计中现存主要问题

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2009年首次突破600万人,2010年则增至630万人[1-3]。毕业生的增加使高校毕业设计教学变得越来越困难,问题不断增多[4],导致效果和质量难以得到保证和提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学生自身问题。大学第六、七学期是重要的专业课学习阶段,但由于各种需求,如就业、考研等,严重影响了学生专业课程的学习,导致对专业知识掌握的系统性不强,基础知识不扎实。大学第八学期是学生专门的毕业设计时间,但在此期间又有研究生笔试、复试和毕业生就业选择等,导致理论上只有三个月的毕业设计时间严重缩水。

2.指导教师问题。(1)指导教师不足,每位教师指导多名同学,很多教师同时要承担大量的科研和教学任务,这样用于指导学生毕业设计的时间和精力有限。(2)指导教师事先拟定的题目,缺乏针对性,很多学生在第八学期在企业实习,指导教师与其沟通时间有限,无法根据学生的能力和所实习企业情况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设计的指导。

3.管理制度问题。(1)管理不完善,毕业设计过程中对学生缺乏有效的质量监控和成绩评定措施,只在毕业答辩环节对设计质量进行严格要求,影响设计质量。(2)设计平台不到位,多数本科毕业设计与教师的科研、教改项目结合少,学生毕业实习时,对企业的生产、管理等内容无法深入了解,无法结合设计题目进行实习,导致毕业设计大多是纸上谈兵。

二、毕业设计创新开放型新模式研究

针对上述毕业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和对毕业设计带来的影响,本文就此展开分析,充分利用我院科研平台——大学生创新基地,研究并设计了创新开放型大学生毕业设计新模式。在第五学期,教师和学生双向自由选择,科研工作多的导师可以引导学生进入相关的研究课题或让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领域进行调研收集资料,结合当前正在学习的专业课程,引导学生提前进入毕业设计角色。从而提高了指导教师的积极性,增加了指导时间和精力,根据学生自身情况使教师的指导更具针对性,同时学生能够明确认识毕业设计的目的和意义,提高对所做课题的重视程度。让学生和教师都提前进入毕业设计角色激发了学生对专业课程的学习兴趣,并很快进入毕业设计环节,圆满完成毕业设计,同时对其他同学也有很大的督促和促进作用。

三、全过程管理及全面质量动态监控体系

结合创新模式,建立了包括学生、教师、系、学院、专家五个层次的全过程管理及全面质量动态监控体系,分为四个主要阶段:实习准备、教师课题设计与学生选题、设计过程实施与过程监控、设计结果评价。整个设计过程每个环节要求连贯严密,教师及学生的工作量饱满。体系流程如下图所示。

1.实习准备。在第五学期,教师和学生可双向自由选择,科研项目多的导师可以引导学生进入相关的研究课题或让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领域进行调研收集资料,结合当前正在学习的专业课程,引导学生提前进入毕业设计角色。

2.课题设计与选题。第五学期开始,采用教师拟定的题目公开、学生老师双向自由选择、院系指导调控的方法,指导教师可结合科研课题和社会需求、工程实际、学生所学专业课程等情况,科学地设计相关课题,期末提交毕业设计课题大纲和任务书,系里组织对每一课题进行研究方向、深度、广度、工作量的评审,不合要求的课题不得采用。学院对各专业课题进行最后把控和公示。根据毕业实习准备期间确定的研究方向、研究方法学生可以自由选择课题,也可以进行师生双向选择[5-6]。

3.设计过程实施和过程监控。完全动态的监控从资源组织(参考文献、实验仪器和设备、设计相关规范等)到设计任务完成,同时监控各种表格的填写和阶段报告的撰写。学生是设计任务的主要执行者,指导教师则负责指导和设计过程把关,学校和院督导组进行全局监控,教师指导时间每周不少于4学时,开题时认真把控学生设计思路和技术路线,中期进行全面检查,包括设计进度、设计方法和内容,确保设计质量和进度。从设计的开始到完成的整个过程,教师的指导贯穿始终,从设计选题、文献检索到实验及数据分析、论文撰写,指导教师对学生要严格要求、积极启发并引导,培养学生基本的科研和创新能力。论文指导采用现场指导,也可利用网络、电话等形式结合进行指导。

4.结果评价。主要完成设计的成绩核定和质量评价。成绩分为三部分:指导老师意见30%,评阅老师意见30%,答辩成绩40%,小组评定成绩如果为优,需参加学院组织的公开答辩,公开答辩的评定结果即为该生的最终毕业设计成绩。对整个设计和答辩过程由专家组进行总体评价验收,包括毕业设计选题的质量和有效性、设计的质量和效果、教师评阅与学生答辩情况等,以及与教学培养目标相符合的程度。

这种学生教师双向自由选择、学生放管结合的全过程管理和质量监控体系,能较好地使教师指导学生完成毕业设计任务,通过在学院大学生创新基地和学生拟就业单位的亲身实践,促进学生学习,激发创新和科研热情,增强师生之间及学生之间团结协作的能力,实现我院培养面向社会需求的素质高、能力强的人才目标。

参考文献:

[1]徐德福,赵晓莉,方华.工科毕业实习与毕业设计现状分析[J].科技创新导报,2010,(27):162.

[2]张永安.产学研结合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范式创新[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157(4):138-141.

[3]陈国华,刘贵仲,陈旭,等.工科大学生创新能力评价方法研究[J].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08,28(2):167-170.

[4]高明生.工科本科毕业设计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J].高等教育研究,2009,26(2):51-53.

[5]赵旦峰,李刚.论科学选题在本科毕业设计中的重要性[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150(10):109-110.

第9篇

毕业设计论文致谢词(一)

通过这三个月来的忙碌和学习,本次毕业论文设计已接近尾声,作为一个大专生的毕业设计,由于经验的匮乏,难免有许多考虑不周全的地方,在这里衷心感谢指导老师的督促指导,以及一起学习的同学们的支持,让我按时完成了这次毕业设计。

在毕业论文设计过程中,我遇到了许许多多的困难。在此我要感谢我的指导老师xxx老师给我悉心的帮助和对我耐心而细致的指导,我的毕业论文较为复杂烦琐,但是xxx老师仍然细心地纠正图中的错误。除了敬佩xxx老师的专业水平以外,他的治学严谨和科学研究的精神也是我永远学习的榜样,并将积极影响我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我才得以解决毕业设计中遇到的种种问题。同时感谢我院、系领导对我们的教导和关注;感谢大学三年传授我们专业知识的所有老师。他们是xxx、xxx、xxx、xxx、xxx……谢谢你们呕心沥血的教导。还有谢谢我周围的同窗朋友,他们给了我无数的关心和鼓励,也让我的大学生活充满了温暖和欢乐。如果没有他们的帮助,此次毕业论文的完成将变得困难。他们在我设计中给了我许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同时也要感谢自己遇到困难的时候没有一蹶不振,取而代之的是找到了最好的方法来解决问题。最后,感谢生我养我的父母。谢谢他们给了我无私的爱,为我求学所付出的巨大牺牲和努力。

毕业设计论文致谢词(二)

毕业设计即将结束,在老师的指导和同学的帮助之下,学生对于道路设计有了更多新的认知,对路基路面设计有了更深一步的认识,对路基路面综合设计的整体脉络了解得更加的清晰透彻。通过毕业设计,学生对自己大学四年以来所学的知识有更多的认识。

毕业设计,帮助我们总结大学四年收获、认清自我。同时,还帮助我们改变一些处理事情时懒散的习惯。从最开始时的搜集资料,整理资料,到方案比选,确定方案,再到着手开始进行路基工程、路面工程和路线排水的设计,每一步都是环环相扣,衔接紧密,其中任何一个步骤产生遗漏或者疏忽,就会对以后的设计带来很多的不便。

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资料搜集能力在设计中也得到提升。毕业设计中很多数值、公式、计算方法都需要我们去耐心地查阅书籍,浏览资料,设计中需要用到辅助设计软件的地方,也需要我们耐心的学习。掌握其使用的要领,运用到设计当中去。最后汇总的时候,需要将前期各个阶段的工作认真整理。

毕业设计结束了,通过设计,学生深刻领会到基础的重要性,毕业设计不仅仅能帮助学生检验大学四年的学习成果,更多的是毕业设计可以帮助我们更加清楚的认识自我,磨练学生的意志与耐性,这会为学生日后的工作和生活带来很大的帮助。

毕业设计论文致谢词(三)

第10篇

毕业设计论文致谢词(一)

通过这三个月来的忙碌和学习,本次毕业论文设计已接近尾声,作为一个大专生的毕业设计,由于经验的匮乏,难免有许多考虑不周全的地方,在这里衷心感谢指导老师的督促指导,以及一起学习的同学们的支持,让我按时完成了这次毕业设计。

在毕业论文设计过程中,我遇到了许许多多的困难。在此我要感谢我的指导老师xxx老师给我悉心的帮助和对我耐心而细致的指导,我的毕业论文较为复杂烦琐,但是xxx老师仍然细心地纠正图中的错误。除了敬佩xxx老师的专业水平以外,他的治学严谨和科学研究的精神也是我永远学习的榜样,并将积极影响我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我才得以解决毕业设计中遇到的种种问题。同时感谢我院、系领导对我们的教导和关注;感谢大学三年传授我们专业知识的所有老师。他们是xxx、xxx、xxx、xxx、xxx……谢谢你们呕心沥血的教导。还有谢谢我周围的同窗朋友,他们给了我无数的关心和鼓励,也让我的大学生活充满了温暖和欢乐。如果没有他们的帮助,此次毕业论文的完成将变得困难。他们在我设计中给了我许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同时也要感谢自己遇到困难的时候没有一蹶不振,取而代之的是找到了最好的方法来解决问题。最后,感谢生我养我的父母。谢谢他们给了我无私的爱,为我求学所付出的巨大牺牲和努力。

毕业设计论文致谢词(二)

毕业设计即将结束,在老师的指导和同学的帮助之下,学生对于道路设计有了更多新的认知,对路基路面设计有了更深一步的认识,对路基路面综合设计的整体脉络了解得更加的清晰透彻。通过毕业设计,学生对自己大学四年以来所学的知识有更多的认识。

毕业设计,帮助我们总结大学四年收获、认清自我。同时,还帮助我们改变一些处理事情时懒散的习惯。从最开始时的搜集资料,整理资料,到方案比选,确定方案,再到着手开始进行路基工程、路面工程和路线排水的设计,每一步都是环环相扣,衔接紧密,其中任何一个步骤产生遗漏或者疏忽,就会对以后的设计带来很多的不便。

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资料搜集能力在设计中也得到提升。毕业设计中很多数值、公式、计算方法都需要我们去耐心地查阅书籍,浏览资料,设计中需要用到辅助设计软件的地方,也需要我们耐心的学习。掌握其使用的要领,运用到设计当中去。最后汇总的时候,需要将前期各个阶段的工作认真整理。

毕业设计结束了,通过设计,学生深刻领会到基础的重要性,毕业设计不仅仅能帮助学生检验大学四年的学习成果,更多的是毕业设计可以帮助我们更加清楚的认识自我,磨练学生的意志与耐性,这会为学生日后的工作和生活带来很大的帮助。

毕业设计论文致谢词(三

第11篇

毕业设计是数学类专业本科教育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对培养本科生的创新能力、科研素养、提高本科生对所学数学知识的应用能力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目前很多高校数学类专业的本科毕业设计在一定程度上流于形式,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等得不到应有的培养、锻炼,这必然会影响到数学类专业本科生的培养质量。已有一些文献考虑了数学类专业本科毕业设计的相关问题。[1][2]等探讨了如何改进高师数学专业本科生的毕业设计,[3][4]等分析了数学类专业本科毕业设计的选题构成。本文以华东理工大学数学系本科毕业设计为例,分析了(理工科院校)数学类专业本科毕业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开设本科毕设课、毕业论文部分盲审等改进措施。

二、存在的问题

以多年来指导数学类专业本科毕业设计的实践为基础,结合华东理工大学数学系近年来本科毕业设计的现状,作者发现(理工科院校)数学类专业本科毕业设计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学生、指导教师不够重视本科毕业设计

本科毕业设计是本科教育的最后一个环节,其成绩与学生的就业、再深造关系不大,很多学生都认为只要过关即可,没有认真对待。学校对毕业设计的考核不严格,也是学生、指导教师忽视该环节的原因之一。

(二)学生的基础不扎实

由于数学学科的逻辑性、抽象性比较强,因此要想学好必须付出努力。然而,一部分学生进入大学后,觉得可以完全放松了,没有目标,学习懒散,自我管理能力不强,从而没有学好数学学科的基础知识与专业知识,以至于毕业设计时力不从心,文献看不懂,理论分析、数值实验都有困难。

(三)本科毕业设计与就业、考研时间冲突

本科毕业设计大多从第七、八学期开始,此时正是学生找工作、考研的关键时间。学生真正用于毕业论文的时间很少。

(四)选题不适合学生

有些毕业设计的题目太难或太简单,太难的题目学生很难完成,太简单的题目不能有效地培养、锻炼学生的科研能力。此外,毕业设计的题目大多是导师指定的,一部分学生对毕业设计的选题不感兴趣。

三、改进措施

针对数学类专业本科毕业设计中出现的问题,作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改进。

(一)加强本科毕业设计的前期准备工作

由于数学学科的抽象性、科学性,因此要想较好地完成数学系本科毕业论文,必须尽早做好前期准备与积累。作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1.教师在授课时,要加强对课程背景、应用的介绍,努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学好基础知识与专业知识,为做好毕业论文奠定基础。2.开设文献检索课程,让学生学会使用常见的中文、英文数据库查阅所需的资料与文献。3.在某些课程尤其是专业课程的考核中设置Pro-ject环节,锻炼学生查阅文献、撰写小论文的能力。4.第五学期开设关于毕业设计的介绍说明会,向学生说明毕业设计的意义,基本步骤,需要的基本知识与能力等,从而使学生从思想上重视毕业论文,也可以早做准备。

(二)提前毕业设计的时间,选择合适的时机,开始毕业论文

本科生毕业设计大部分从第七或第八学期开始,此时正值学生考研、找工作,严重占用了毕业论文的时间。因此,可以适当提前开始毕业论文的时间,在第四学期后,选择合适的时间,开始毕业论文。具体地,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1.任课教师尤其是专业课教师,应努力将教学与科研结合,介绍一些相关的科研问题以及研究状况,上课期间多引导学生思考,提出合适的问题。如果学生有兴趣,则可以此为基础,开展毕业设计。2.在三年级开设学术讲座,请各位老师尤其是研究生导师介绍相关的学科前沿问题及研究现状,有兴趣的学生则可以加入老师的研究小组,尽早开始毕业设计。3.多鼓励学生参加大学生创新实践活动或数学建模活动,以此为基础,完成毕业设计。

(三)在第七、第八学期开设毕业设计课程

毕业设计期间,学生无统一管理,如一盘散沙,是毕业论文流于形式的重要原因。如果开设毕业设计课程,加强平时管理,会大大改善学生平时不努力,答辩前临时粘贴拼凑论文的现象。由于毕业设计选题的任意性,因此该课程的任课教师可依据学科方向,每个方向选择1个老师,由这些老师共同任课。作者认为,该课程的授课内容应包括:毕业设计的意义,撰写数学论文的方法,常见的英文数学词汇,学生轮流汇报毕业设计进展。

(四)完善毕业论文的选题模式、健全评阅与答辩制度,加强毕业论文的监管

第12篇

本科教育 毕业设计 长线教学机制 专业课程

一、引言

本科生毕业设计是应用型高等教育系统中一个十分重要的实践性教学子工程,是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提高综合素质的关键性教学环节。毕业设计的内容非常广泛,对学生的知识面、掌握知识的深度、运用理论结合实际去处理问题的能力、实验能力、外语水平、计算机运用水平、书面及口头表达能力都有着很高的要求。

本科阶段的学习与硕士生和博士生有很大的不同,大部分时间学习基础课程,少部分时间做毕业设计,因而出现了毕业设计不被重视,与前面所学知识游离,结果是从设计过程到结果包括论文撰写都很不理想。原因是多方面的,有教师层面的,诸如指导方法、选题等方面做得不到位等;也有管理机制层面的,诸如保障措施、奖惩制度等。本文所讲的长线教学机制是一个新的视角,充分保证知识的系统性和连续性,从学生进入大学就引导其围绕毕业设计进入角色直至最终完成。教师根据自己指导的毕业设计多方总结,将经验到融入各门课程、相关实验以及课程设计当中,并通过各类竞赛的参与和教师科研的注入为学生毕业设计提供有益的支持。

二、与毕业设计相关的课程探讨

1.专业课程的授课面向毕业设计

大学的每个专业课程进程中的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都有很完善的体系,课程环环相扣,这些课程与毕业设计的联系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以往指导毕业设计的经验传授给学生,着重强调这些基础知识理论对于解决实际问题的意义和价值,使学生从大一就不断接受强化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面向应用型的工科专业课,与毕业设计的关系更加密切,在专业课教学过程中应采取“淡化考试,重视实践”的做法,在实践中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得到巩固与升华,以避免学生为考试而学习而造成知识掌握不灵活,实践能力缺失的不良后果。

多数工科专业课程都有对应的实验和课程设计,或通过大作业的布置提高学生的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大作业就是一个小型的设计,认真完成这样的设计,可以将学生掌握的相对分散的知识整合在一起,真正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

2.实验和课程设计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课程的相关实验和集中的课程设计环节,同样为毕业设计起到很好的铺垫作用。实验包括验证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由浅入深。验证性实验所占比例更大一些,经过一定数量的验证性基础实验训练掌握了较为系统的实验基本知识之后,可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知识水平选做设计性实验,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力,使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得到提高。

课程设计的题目要求综合性强,任务量低于毕业设计,需要的知识结构也相对单一,但认真做好每门课的课程设计将使自己的科研方法、感性认识及实践能力的获得显著提升,帮助学生能够更快更好地完成毕业设计。

三、与论文写作相关的课程探讨

1.文献检索课程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毕业论文要求选题新颖,就必须广泛查阅有关文献资料,了解与选题有关的前人或他人的工作,并指出存在哪些不足或空白,从而确定新的论题和研究方向。针对以上情况,在文献检索课程当中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及早查阅一些文献资料,外图书馆应与教学单位应建立信息互通关系,为学生提供网络学术资源导航服务,让学生熟悉掌握图书馆及其他文献信息机构的检索,结合自己的知识和兴趣有选择性地阅读文章,并对所学课程的研究现状有一定的了解,为将来毕业论文写作奠定基础。并将文献检索能力培养渗透到各门课程的教学当中。经过文献检索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养成充分利用资源学习的习惯而成为一个终身学习者。

四、课外活动对毕业设计的催化作用

1.积极引导学生参加各类竞赛

全国数学建模、电子设计、大学生“挑战杯”、机械设计、土木专业“结构力学”等大赛其参赛内容既有理论设计,又有实际制作,与高校相关专业的课程体系和内容息息相关。学生参加这些竞赛会使创新能力、动手能力、团队协作能力获得大幅度提高。整个过程包括设计、撰写设计报告以及答辩,深度和广度丝毫不亚于一次毕业设计。另外每年各个学校的大学生科技节活动也为学生提供了创新的平台,参与这类活动也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对创新能力的提高也大有帮助。

2.教师科研为毕业设计提供新鲜血液

产学研合作是高等工程教育的实际需求,将成为工科各专业毕业设计的基本导向。教师在毕业设计命题时应减少教学虚拟题和真题假做类的题目,引导学生参与教师科研课题使知识学以致用。在参与纵向课题和横向课题的过程中要克服其相应的弊端,适当变通使学生更好的参与,达到双赢的目的。纵向课题反映了技术的发展趋势,其学术性强,具有理论深度,将研究成果介绍给学生有利于开拓思维、培养其创造性。组织本科生参与这类课题时要注意使学生有得做又不能不切实际拔苗助长。横向课题重实现和应用,其工程性特点适合本科生参与,但应避免学生在参与过程中过分偏重实用而做简单的重复劳动,学生得不到有效地实践锻炼,对毕业设计提供的帮助也就很有限了。

3.多学科交叉型毕业设计培养复合型人才

多学科交叉的方式可以克服某专业知识单一的问题,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为今后的就业提供更广泛的空间。教师可组织各个专业学生之间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在完成自己的子课题同时了解整个课题的思想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通过多学科交叉可使毕业设计的选题更加灵活,有利于培养复合型工程技术人才。通过多学科交叉综合毕业设计,一方面给学生互相学习创建了合适的平台,增强了学生的团结协作意识,更好地体现了科研团队精神;另一方面多学科交叉综合毕业设计也给指导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师生双方都是挑战。

参考文献:

[1]江平.论毕业论文的全面质量管理和监控[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12).

[2]武卫红.大学生就业看高校通识教育的问题与对策[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1).

[3]宇.大学通识教育的根本出发点[J].中国高教研究,20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