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数学德育渗透总结

数学德育渗透总结

时间:2022-04-30 17:47:5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数学德育渗透总结,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数学德育渗透总结

第1篇

新的课程标准把德育教育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新课程的培养目标指导我们,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主义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要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这充分说明了德育教育在整个教育教学中的重要地位,作为基础学科的数学肯定也必须重视德育教育。那么怎样才能在数学教育教学中更好的渗透德育教育呢?我在教学中采用了下列方法。        

一、     我注重发挥在教学中体现的人格魅力。德育过程既是说理、训练的过程,也是情感陶冶和潜移默化的过程。教师自身的形象和教师体现出来的一种精神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也是直接的。教师的板书设计、语言的表达、教师的仪表等都可以无形中给学生美的感染,从而陶冶学生的情操 。比如,为了上好一堂数学课,我必须做大量的准备工作,采取了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这样学生不仅学得很愉快,而且在心里还会产生一种对教师的敬佩之情,并从老师身上体会到一种责任感,这样对以后的学习工作都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二、我注重在数学教材中挖掘德育素材。在小学数学教材中,大部分思想教育内容并不占明显的地位,这就需要教师认真钻研教材,充分发掘教材中潜在的德育因素,把德育教育贯穿于对知识的分析中。例如在教学百分数的认识的时候,让学生收集了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一些百分数数据让学生认识理解,这样一方面学生掌握了知识,另一发面也从中体会到我们国家取得的辉煌成就。在教学时分秒时可以对学生进行珍惜时间的教育。在教学圆周率时,可以介绍圆周率是我国的一位伟大的数学家和天文学家祖冲之计算出来的,他是世界上第一个把圆周率的值的计算精确到小数点后7位小数的人。并讲述了祖冲之在追求数学道路上的感人故事,这样既可以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自尊心和自信心,从而转化为为祖国建设事业而刻苦学习的责任感和自觉性。另一方面我增加一些有一定难度的习题让学生练习,培养学生不畏艰难,艰苦奋斗,刻苦钻研的精神。可以说是一举多得。这样的例子在我的数学中还有很多,我实时挖掘数学教材中的德育素材,为培养学生的德育素质而服务。     

   三、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德育渗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潜移默化的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比如研究性学习,合作性学习等。在数学中,有很多规律和定律如果光靠老师口头传授是起不到作用了,这时候就我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共同思考,总结。这样不断可以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而且还可以培养他们团结合作的能力等。拿教学方法来说,我采取小组合作学习法,这种学习法共享一个观念:学生们一起学习,既要为别人的学习负责,又要为自己的学习负责,学生在既有利于自己又有利于他人前提下进行学习。在这种情景中,学生会意识到个人目标与小组目标之间是相互依赖关系,只有在小组其他成员都成功的前提下,自己才能取得成功。还可以从小让他们养成严肃看待他人学习成绩的习惯。     

四、我利用数学实践活动课和其他形式进行德育教育。德育渗透不能只局限在课堂上,应与课外学习有机结合,我适当开展了一些数学活动 和数学主题活动。例如,学生学过统计后,我让学生回家后调查自己家庭每天使用垃圾袋的数量,然后通过计算一个班家庭一个星期,一个月,一年使用垃圾袋的数量,然后结合垃圾袋对环境造成的影响,这样让学生既可以掌握有关数学知识,又对他们进行了环保教育。另外我还根据学生的爱好开展各种活动,比如知识竞赛,讲一讲数学家小故事等,相信这样一定会起到多重作用的。在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我注意了一些策略 ,从不喧宾夺主,这样既提高了渗透的自觉性,又把握了渗透的可行性,注重了德育渗透的反复性。我相信只要在教学中,我能结合学生思想实际和知识的接受能力,从点点滴滴抓取,有机渗透,让学生耳濡目染,就一定能让他们潜移默化地受到教育,达到德育、智育的双重教育目的。 

第2篇

——为数学教师献上一策

方山乡校:曾凯

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是办教育的永恒主题。近几年来,我县教育投入不断加大,办学条件明显改善,中小学教学质量也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我县教学质量的现状还不能适应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不能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日益增长的需求。这对于我们教育工作者来说,摆在我们面前的任务是:想实招、鼓实劲、办实事,谋策略。作为一名普通的教师来说,如何提高教学质量,如何教育好学生是我们的重要任务。

也许对于大多数数学教师来说,认为怎样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才是最重要的。徐不知,德育教育是学校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任何一项教育工作,德育应该放在首位。作为数学教师,我认为最关键的也是要把好德育这一关。那么在数学中怎样渗透德育呢?下面是我近几年来在数学教学效果明显的基础上的几点肤浅总结,供各位参考,赞同之处可以采纳。

第一: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中体现的人格魅力。

德育过程既是说理、训练的过程,也是情感陶冶和潜移默化的过程。教师自身的形象和教师体现出来的一种精神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也是直接的。教师的板书设计、语言的表达、教师的仪表等都可以无形中给学生以美的感染,从而陶冶学生的情操 。我记得,在我上中学的时候,第一堂课,有一位语文老师蓬头垢面的就走上了讲台。(当然更谈不上他有什么打扮)我们对他都敬而远之,敬而避之。基本上,我们那时都是在想着各自的设想:老师的头发今天为什么不搭理,是不是睡懒觉没时间了,他老婆怎么会喜欢他的等等一些莫名其妙的猜想。我不知道你当时会不会有什么猜想,但至少我没有什么心情听他的课。从那以后,我的语文就是学不起来。我想这应该和老师的形象有很大的关系吧。相反,如果为了上好一堂课,老师有得体的打扮并能做大量的准备,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这样学生不仅学得很愉快,而且在心里还会产生一种对教师的敬佩之情,并从老师身上体会到一种责任感,这样对以后的学习工作都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第二:充分利用教材挖掘德育素材。

在数学教材中,大部分思想教育内容并不占明显的地位,这就需要教师认真钻研教材,充分发掘教材中潜在的德育因素,把德育教育贯穿于对知识的分析中。例如在教“科学计数法”的时候,可以列出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一些数据让学生进行练习,这样一方面学生掌握了知识,另一发面也从中体会到我们国家取得的辉煌成就。在教学勾股定理时,可以介绍勾股定理是我国古代学者,经过在长期实践中根据多组数据探索出来的,从而总结出“勾3、股4、弦5”这一结论,进而形成定理。并讲述我国古代其他数学家在追求数学道路上的故事,这样既可以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自尊心和自信心,又能加强为祖国建设事业而刻苦学习的责任感和自觉性,另一方面也可以培养学生不畏艰难,艰苦奋斗,刻苦钻研的献身精神。古代这样的例子在数学中还很多,只要教师充分挖掘教材,是可以找到德育教育的素材的。

第三: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德育渗透。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潜移默化的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比如研究性学习,合作性学习等。在数学中,有很多规律和定律如果光靠老师口头传授是起不到作用了,这时候就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共同思考,总结。这样不断可以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而且还可以培养他们团结合作的能力等。我们可以采取小组合作学习法,这种学习法共享一个观念:学生们一起学习,既要为别人的学习负责,又要为自己的学习负责,学生在既有利于自己又有利于他人前提下进行学习。在这种情景中,学生会意识到个人目标与小组目标之间是相互依赖关系,只有在小组其他成员都成功的前提下,自己才能取得成功。还可以从小让他们养成严肃看待他人学习成绩的习惯。

第四:利用数学活动和其他形式进行德育教育。

德育渗透不能只局限在课堂上,应与课外学习有机结合,我们可以适当开展一些数学活动课。例如,学习三角形稳定性后,我们可以让学生运用这一知识为班级简易维修课桌椅、门板等公物,这样学生既可以掌握有关数学知识,又对他们进行了爱护公物教育。另外要根据学生的爱好开展各种活动,比如知识竞赛,讲一讲数学家小故事等,相信这样一定会起到多重作用的。

当然,在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也要注意它的策略性,一定不要喧宾夺主,要提高渗透的自觉性,把握渗透的可行性,注重渗透的反复性。我相信只有在教学中,结合学生思想实际和知识的接受能力,有机渗透,耳濡目染,潜移默化,才能达到德育、智育的双重教育目的。

第3篇

新的课程标准把德育教育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作为基础学科的数学肯定也必须重视德育教育。那么怎样才能在数学教育教学中更好的渗透德育教育呢,我认为有下面的一些方法。

一、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中体现的人格魅力。

德育过程既是说理训练的过程,也是情感陶冶和潜移默化的过程。教师自身的形象和教师体现出来的一种精神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也是直接的。教师的板书设计、语言的表达、教师的仪表等都可以无形中给学生美的感染,从而陶冶学生的情操。

二、充分利用教材挖掘德育素材。

在小学数学教材中,部分思想教育内容并不占明显的地位,这就需要教师认真钻研教材,充分发掘教材中潜在的德育因素,把德育教育贯穿于对知识的分析中。例如在教学分秒时可以对学生进行珍惜时间的教育。在教学圆周率时,可以介绍圆周率是我国的一位伟大的数学家和天文学家祖冲之计算出来的,他是世界上第一个把圆周率的值的计算精确到小数点后6位小数的人。并讲述了祖冲之在追求数学道路上的感人故事,这样既可以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自尊心和自信心,从而转化为为祖国建设事业而刻苦学习的责任感和自觉性,另一方面也可以培养学生不畏艰难.艰苦奋斗,刻苦钻研的献身精神。可以说是一举多得。这样的例子在数学中还很多,只要教师充分挖掘教材,是可以找到德育教育的素材的。

三、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德育渗透。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潜移默化的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比如研究性学习,合作性学习等。在数学中,有很多规律和定律如果光靠老师口头传授是起不到作用了,这时候就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共同思考,总结。这样不断可以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而且还可以培养他们团结合作的能力等。

四、利用数学活动和其他形式进行德育教育。

德育渗透不能只局限在课堂上,应与课外学习有机结合,我们可以适当开展一些数学活动课和数学主题活动。例如,四年级学过简单的数据整理后,我们可以让学生回家后调查自己家庭每天使用垃圾袋的数量,然后通过计算一个班家庭一个星期,一个月,一年使用垃圾袋的数量,然后结合垃圾袋对环境造成的影响,这样学生既可以掌握有关数学知识,又对他们进行了环保教育。另外要根据学生的爱好开展各种活动,比如知识竞赛,讲一讲数学家小故事等,相信这样一定会起到多重作用的。在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也要注意它的策略性,一定不要喧宾夺主,要提高渗透的自觉性,把握渗透的可行性,注重渗透的反复性。我相信只要在教学中,结合学生思想实际和知识的接受能力,点点滴滴,有机渗透,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一定能达到德育、智育的双重教育目的。

第4篇

摘要:新的课程标准把德育教育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那么怎样才能在数学教育教学中更好的渗透德育教育呢,我认为有下面的一些方法。

关键词:数学教学德育

新的课程标准把德育教育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新课程的培养目标指导我们,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主义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要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这充分说明了德育教育在整个教育教学中的重要地位,作为基础学科的数学肯定也必须重视德育教育。那么怎样才能在数学教育教学中更好的渗透德育教育呢,我认为有下面的一些方法。

一,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中体现的人格魅力。德育过程既是说理、训练的过程,也是情感陶冶和潜移默化的过程。教师自身的形象和教师体现出来的一种精神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也是直接的。教师的板书设计、语言的表达、教师的仪表等都可以无形中给学生美的感染,从而陶冶学生的情操。比如,为了上好一堂数学课,老师做了大量的准备,采取了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这样学生不仅学得很愉快,而且在心里还会产生一种对教师的敬佩之情,并从老师身上体会到一种责任感,这样对以后的学习工作都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二,充分利用教材挖掘德育素材。在小学数学教材中,大部分思想教育内容并不占明显的地位,这就需要教师认真钻研教材,充分发掘教材中潜在的德育因素,把德育教育贯穿于对知识的分析中。例如在教学多位数的读法的时候,可以列出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一些数据让学生进行练习,这样一方面学生掌握了知识,另一发面也从中体会到我们国家取得的辉煌成就。在教学时分秒时可以对学生进行珍惜时间的教育。在教学圆周率时,可以介绍圆周率是我国的一位伟大的数学家和天文学家祖冲之计算出来的,他是世界上第一个把圆周率的值的计算精确到小数点后6位小数的人。并讲述了祖冲之在追求数学道路上的感人故事,这样既可以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自尊心和自信心,从而转化为为祖国建设事业而刻苦学习的责任感和自觉性,另一方面也可以学生培养不畏艰难,艰苦奋斗,刻苦钻研的献身精神。可以说是一举多得。这样的例子在数学中还很多,只要教师充分挖掘教材,是可以找到德育教育的素材的。

“”版权所有

三,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德育渗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潜移默化的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比如研究性学习,合作性学习等。在数学中,有很多规律和定律如果光靠老师口头传授是起不到作用了,这时候就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共同思考,总结。这样不断可以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而且还可以培养他们团结合作的能力等。拿教学方法来说,我们可以采取小组合作学习法,这种学习法共享一个观念:学生们一起学习,既要为别人的学习负责,又要为自己的学习负责,学生在既有利于自己又有利于他人前提下进行学习。在这种情景中,学生会意识到个人目标与小组目标之间是相互依赖关系,只有在小组其他成员都成功的前提下,自己才能取得成功。还可以从小让他们养成严肃看待他人学习成绩的习惯。

四,利用数学活动和其他形式进行德育教育。德育渗透不能只局限在课堂上,应与课外学习有机结合,我们可以适当开展一些数学活动课和数学主题活动。例如,四年级学过简单的数据整理后,我们可以让学生回家后调查自己家庭每天使用垃圾袋的数量,然后通过计算一个班家庭一个星期,一个月,一年使用垃圾袋的数量,然后结合垃圾袋对环境造成的影响,这样学生既可以掌握有关数学知识,又对他们进行了环保教育。另外要根据学生的爱好开展各种活动,比如知识竞赛,讲一讲数学家小故事等,相信这样一定会起到多重作用的。

在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也要注意它的策略性,一定不要喧宾夺主,要提高渗透的自觉性,把握渗透的可行性,注重渗透的反复性。我相信只要在教学中,结合学生思想实际和知识的接受能力,点点滴滴,有机渗透,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以达到德育、智育的双重教育目的。

第5篇

【关键词】 德育功能;德育素材;德育渗透;德育教育

新的课程标准十分重视德育教育,明确指出: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主义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 这说明德育教育在整个教育教学中的重要地位,作为基础学科的数学,也应重视德育教育. 那么,如何在数学教育教学中更好地进行德育教育呢?笔者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了探索.

一、以生为本,充分挖掘教材的德育素材

小学数学教材中,思想教育内容有,但并不明显. 这需要教师认真钻研教材,广泛拓展开去,充分发掘教材中潜在的德育因素,把德育教育贯穿于对知识的分析和教学中.

1. 适当拓展阅读材料,渗透德育教育

小学数学教材里都安排了阅读材料,涉及数学史料、数学家的故事、实际生活中的数学、数学趣题、知识背景等各个方面,这样安排的目的就是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增强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也为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和人文精神的教育提供了园地.

例如在教学“圆周率”时,我先从那个数星星的孩子说起,然后介绍祖冲之,讲述祖冲之在追求数学道路上的感人故事. 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自尊心和自信心,进而转化为为祖国建设事业而刻苦学习的责任感和自觉性,又有利于培养学生不畏艰难、艰苦奋斗、刻苦钻研的献身精神, 可以说是一举多得.

2. 合理利用知识栏目,贯彻德育教育

小学数学教材中有许多“你知道吗?”的小知识栏目,教师可以合理利用. 其中有些知识,既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又可以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是很好的课本资源.

例如在教学“小数的意义”时,有一段小知识:“你知道吗?小数是我国最早提出和使用的……在西方,小数出现的很晚. 直到十六世纪,法国数学家克拉维斯首先使用了小数点作为整数部分与小数部分分界的记号. ”合理利用这个小知识,渗透德育教育,既可让学生学到小数的有关知识,又可使学生产生为我们伟大的祖先而自豪的民族自豪感,并进而树立奋发向上的自信心.

二、以师为镜,发挥人格魅力的德育功能

德育过程既是直接说理、训练的过程,也是间接情感陶冶和潜移默化的过程. 教师自身形象和体现出的精神形象对学生的影响很大.

1. 以身作则,从细节做起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老师要做好这个榜样. 例如升国旗时,我端端正正站在队伍前面,严肃认真,学生自然照样守纪律了. 小学生可塑性强,所以教师以身作则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 有一次,我去上课,走到教室门口,喧闹的教室一下就安静了,教室门口到处都是纸屑. 我什么都没说,弯下腰开始捡起来. 慢慢地,孩子们聚拢来,一起拾. 我接着上课,同学们都很认真,教学效果很好. 下课后,两个学生主动到办公室承认了错误.

2. 严于律己,从教学抓起

教师的板书设计、语言的表达、教师的仪表等都可以在无形中给学生美的感染,从而陶冶学生的情操 . 上课前,老师要做好大量的准备,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这样学生不仅学得很愉快,而且在心里还会产生一种对教师的敬佩之情,这样对以后的学习工作都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老师必须身体力行,走入孩子的心灵深处,处处做学生的表率,以自己的人格和言论感化学生,让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德育教育.

三、以教为主,注重教学过程的德育渗透

教学过程中,是师生互动的过程,教师要设身处地,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在数学教学中,有很多规律和定律,光靠老师口头传授,会过于抽象,起不到多大作用. 这时,我就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共同思考、总结,这样不但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口头表达能力,还可以培养他们团结合作的精神.

小组合作学习法,既有利于学生互动学习,又便于德育渗透. 学生们一起学习,既要为别人的学习负责,又要为自己的学习负责. 在这种情景中,学生会意识到个人目标与小组目标之间是相互依赖的关系,只有在小组其他成员都成功的前提下,自己才能取得成功,既有利于他们养成严肃看待他人学习成绩的好习惯,又有利于德育教育的渗透,一举两得.

四、以践为途,开展数学活动的德育教育

任何学科都脱离不了现实生活,离不开实践,数学也是. 可以说,德育渗透不能只局限在课堂上,应与课外活动有机结合,比如开展一些数学活动课和数学主题活动等,从而实现知识的学习和德育教育的互惠双赢.

第6篇

一、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发挥自己的人格魅力

德育过程既是说理、训练的过程,也是情感陶冶和潜移默化的过程。教师自身的形象和教师体现出来的一种精神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也是直接的。教师的板书设计、语言的表达、教师的仪表等都可以无形中给学生美的感染,从而陶冶学生的情操。比如,为了上好一堂数学课,老师做了大量的准备,采取了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这样学生不仅学得很愉快,而且在心里还会产生一种对教师的敬佩之情,并从老师身上体会到一种责任感,这样对以后的学习工作都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二、充分利用教材挖掘德育素材

在初中数学教材中,大部分思想教育内容并不占明显的地位,这就需要教师认真钻研教材,充分发掘教材中潜在的德育因素,把德育教育贯穿于对知识的分析中。在教学圆周率时,可以介绍圆周率是我国的一位伟大的数学家和天文学家祖冲之计算出来的,他是世界上第一个把圆周率的值的计算精确到小数点后6位小数的人。并讲述了祖冲之在追求数学道路上的感人故事,这样既可以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自尊心和自信心,从而转化为为祖国建设事业而刻苦学习的责任感和自觉性,另一方面也可以学生培养不畏艰难,艰苦奋斗,刻苦钻研的献身精神。可以说是一举多得。这样的例子在数学中还很多,只要教师充分挖掘教材,是可以找到德育教育的素材的。

三、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德育渗透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潜移默化的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比如研究性学习,合作性学习等。在数学中,有很多规律和定律如果光靠老师口头传授是起不到作用了,这时候就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共同思考,总结。这样不断可以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而且还可以培养他们团结合作的能力等。拿教学方法来说,我们可以采取小组合作学习法,这种学习法共享一个观念:学生们一起学习,既要为别人的学习负责,又要为自己的学习负责,学生在既有利于自己又有利于他人前提下进行学习。在这种情景中,学生会意识到个人目标与小组目标之间是相互依赖关系,只有在小组其他成员都成功的前提下,自己才能取得成功。还可以从小让他们养成严肃看待他人学习成绩的习惯。

四、利用数学活动和其他形式进行德育教育

德育渗透不能只局限在课堂上,应与课外学习有机结合,我们可以适当开展一些数学活动课和数学主题活动。例如,八年级学过简单的数据整理后,我们可以让学生回家后调查自己家庭每天使用垃圾袋的数量,然后通过计算一个班家庭一个星期,一个月,一年使用垃圾袋的数量,然后结合垃圾袋对环境造成的影响,这样学生既可以掌握有关数学知识,又对他们进行了环保教育。另外要根据学生的爱好开展各种活动,比如知识竞赛,讲一讲数学家小故事等,相信这样一定会起到多重作用的。

五、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1、实践的观点。数学是从现实世界中抽象概括出来的科学,教学中要揭示数学本身的物质基础,如讲直角三角形“勾股定理”时,可以让学生了解早在公元一世纪,我国古代数学家在多次实践的基础上总结出了“勾广三,股修四、经偶五”的规律(即勾三、股四、弦五),并且借助图形对该定理进行了两种巧妙的证明。通过了解,让学生明确,任何一个定理、公式的形成均来自实践,“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是人类掌握自然规律的正确途径。从而培养学生善于从客观事物中发现规律、掌握规律的能力。

2、辩证的观点。恩格斯指出“数学是辩证的辅助工具和表现形式,连初等数学也充满着矛盾”。数学概念中正数与负数、常量与变量等,都表现对立的形式,又各以它的对立而存在。代数中的加和减、乘和除是一对矛盾,引进了负数和分数之后,它们可以互相转化,反映了对立统一的哲学思想。解决一个数学问题,总是把未知转化为熟知的问题,或者将复杂的问题转化为简单的问题等,这就是数学中的矛盾转化原理。在数学中要揭示这一关系。讲这一关系时,要启发学生认识到“事物发展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数学中充满着辩证法,教师应不失时机地予以启示,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认识,同时为学生树立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打好基础。

第7篇

新的课程标准把德育教育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新课程的培养目标指导我们,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主义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要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这充分说明了德育教育在整个教育教学中的重要地位,作为基础学科的数学肯定也必须重视德育教育.那么怎样才能在数学教育教学中更好的渗透德育教育呢,我认为有下面的一些方法.

一、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中体现的人格魅力

德育过程既是说理、训练的过程,也是情感陶冶和潜移默化的过程.教师自身的形象和教师体现出来的一种精神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也是直接的.教师的板书设计、语言的表达、教师的仪表等都可以无形中给学生美的感染,从而陶冶学生的情操 .比如,为了上好一堂数学课,老师做了大量的准备,采取了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这样学生不仅学得很愉快,而且在心里还会产生一种对教师的敬佩之情,并从老师身上体会到一种责任感,这样对以后的学习工作都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二、充分利用教材挖掘德育素材

在小学数学教材中,大部分思想教育内容并不占明显的地位,这就需要教师认真钻研教材,充分发掘教材中潜在的德育因素,把德育教育贯穿于对知识的分析中.例如在教学多位数的读法的时候,可以列出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一些数据让学生进行练习,这样一方面学生掌握了知识,另一发面也从中体会到我们国家取得的辉煌成就.在教学时分秒时可以对学生进行珍惜时间的教育.在教学圆周率时,可以介绍圆周率是我国的一位伟大的数学家和天文学家祖冲之计算出来的,他是世界上第一个把圆周率的值的计算精确到小数点后6位小数的人.并讲述了祖冲之在追求数学道路上的感人故事,这样既可以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自尊心和自信心,从而转化为为祖国建设事业而刻苦学习的责任感和自觉性,另一方面也可以学生培养不畏艰难,艰苦奋斗,刻苦钻研的献身精神.可以说是一举多得.这样的例子在数学中还很多,只要教师充分挖掘教材,是可以找到德育教育的素材的.

三、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德育渗透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潜移默化的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比如研究性学习,合作性学习等.在数学中,有很多规律和定律如果光靠老师口头传授是起不到作用了,这时候就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共同思考,总结.这样不断可以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而且还可以培养他们团结合作的能力等.拿教学方法来说,我们可以采取小组合作学习法,这种学习法共享一个观念:学生们一起学习,既要为别人的学习负责,又要为自己的学习负责,学生在既有利于自己又有利于他人前提下进行学习.在这种情景中,学生会意识到个人目标与小组目标之间是相互依赖关系,只有在小组其他成员都成功的前提下,自己才能取得成功.

四、利用数学活动和其他形式进行德育教育

德育渗透不能只局限在课堂上,应与课外学习有机结合,我们可以适当开展一些数学活动课和数学主题活动.例如,学过简单的数据整理后,我们可以让学生回家后调查自己家庭每天使用垃圾袋的数量,然后通过计算一个班家庭一个星期,一个月,一年使用垃圾袋的数量,然后结合垃圾袋对环境造成的影响,这样学生既可以掌握有关数学知识,又对他们进行了环保教育.

在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也要注意它的策略性,一定不要喧宾夺主,要提高渗透的自觉性,把握渗透的可行性,注重渗透的反复性.我相信只要在教学中,结合学生思想实际和知识的接受能力,点点滴滴,有机渗透,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以达到德育、智育的双重教育目的.

第8篇

那么怎样才能在教育教学中更好地渗透德育教育呢?我认为有下面的一些方法:

一、课堂讲授是数学教学渗透德育的主要途径之一

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和体现人格魅力。德育过程既是说理、训练的过程,也是情感陶冶的过程。教师自身的形象和教师体现出来的一种精神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也是直接的,教师的板书设计、语言表达、教师的仪表等都可以无形中给学生美的感染,从而陶冶学生情操。

比如,为了上好一堂数学课,教师作了大量的准备,采取了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这样学生不仅学得愉快,而且在心里还会产生一种对教师的敬佩之情,并从教师身上体会到一种责任感,这样对以后的学习工作都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二、充分利用教材挖掘德育素材

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要依据教材所提供的内容,有计划、分步骤地进行,决不能随心所欲,想到什么就讲什么;也不能脱离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无控制地随意渗透。要研究课程标准及教材,找出知识的最佳结合点,概括出思想教育渗透于各课教学的要求,使德育教育成为常规教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例如,在教学七年级数学科学记数法时,我国的人口大约为1223890000,居世界第一位,但陆地面积约为9597000平方公里,仅居世界第三位,可利用这些数据让学生进行练习。这样一方面学生掌握了知识,另一方面也使学生从中体会到我国的人口虽然多但陆地面积并不占优势,要爱护我们国家的每一寸土地。

三、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

课堂教学中渗透思想教育其目的就是要在知识传授的同时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因而要注意提高德育渗透的实效性。教师在渗透的过程中要针对学生的实际与需要来渗透,发出的信息要为学生乐于接受,进而转化为他们的信念和思想品德要素。

例如在教学勾股定理时,根据教材内容,结合我国数学发展的历史,向学生介绍我国古代在勾股定理研究方面的成就,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悠久文化的思想感情,培养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同时可用当今世界上许多科学家探寻科学的事例,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激励他们奋发图强、努力学习,为将来担负起振兴中华之重任打下坚实的基础。还要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比如研究性学习、合作性学习等。在教学中,有很多定义和定理如果光靠教师口头传授是起不到作用的,这时候就可以引导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共同思考、总结。这样不但可以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而且还可以培养他们团结合作的能力等。采取小组合作学习法,能够使学生共享一个观念:学生们一起学习,既要为别人的学习负责,又要为自己的学习负责,学生的个人目标与小组目标之间是相互依赖关系,只有在小组其他成员都成功的前提下自己才能取得成功。还可以从小让学生养成严肃看待他人学习成绩的习惯。

四、利用数学活动和其他形式进行德育教育

德育渗透不能只局限在课堂上,应与课外学习有机地结合,我们可以适当开展一些数学活动课和数学主题活动。

例如,教学七年级数学(北师大版)“生活中的数据”后,我们可以让学生回家后调查自己家庭每天使用垃圾袋的数量,然后通过计算每个学生家中一个星期、一个月、一年使用垃圾袋的数量,制成扇形统计图,然后综合垃圾袋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对学生进行“爱护环境,从我做起”的教育,这样学生既可以掌握有关的数学知识,又对他们进行了环保教育。

另外要根据学生的爱好开展各种活动,比如知识竞赛、讲一讲数学家的小故事等,相信这样教学一定会起到多重作用。

第9篇

[关键词] 数学教学 德育渗透 新课程

新的课程标准把德育教育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新课程的培养目标指导我们,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主义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要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这充分说明了德育教育在整个教育教学中的重要地位,作为基础学科的数学肯定也必须重视德育教育。那么,怎样才能在数学教育教学中更好地渗透德育教育呢?我认为有下面的一些方法。

一、充分发挥教师的人格魅力

德育过程既是说理、训练的过程,也是情感陶冶和潜移默化的过程。教师自身的形象和教师体现出来的一种精神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也是直接的。教师的板书设计、语言的表达、教师的仪表等都可以无形中给学生美的感染,从而陶冶学生的情操。比如,为了上好一堂数学课,老师做了大量的准备,采取了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这样学生不仅学得很愉快,而且在心里还会产生一种对教师的敬佩之情,并从老师身上体会到一种责任感,这样对以后的学习工作都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二、充分利用教材挖掘德育素材

在中学数学教材中,思想教育内容并不占明显的地位,这就需要教师认真钻研教材,充分发掘教材中潜在的德育因素,把德育教育贯穿于对知识的分析中。例如,在教学多位数的读法的时候,可以列出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一些数据让学生进行练习,这样一方面学生掌握了知识,另一方面也从中体会到我们国家取得的辉煌成就。在教学《时、分、秒》时可以对学生进行珍惜时间的教育。在教学《圆周率》时,可以介绍圆周率是我国的一位伟大的数学家和天文学家祖冲之计算出来的,他是世界上第一个把圆周率的值的计算精确到小数点后6位小数的人。并讲述了祖冲之在追求数学道路上的感人故事,这样既可以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自尊心和自信心,从而转化为为祖国建设事业而刻苦学习的责任感和自觉性,另一方面也可以培养学生不畏艰难,艰苦奋斗,刻苦钻研的献身精神。可以说是一举多得。这样的例子在数学教学中还很多,只要教师充分挖掘教材,是可以找到德育教育的素材的。

三、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德育渗透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比如竞争性学习、研究性学习,合作性学习等。如学生做练习题,有的学生做得快,有充分玩的时间,而有的学生做得慢,还不着急不着慌,悠然自得。假若教师这时说“看哪组同学做得又快又好,得小红旗;哪组慢,将得到小白旗。”这时你再看学生的表现:做得快的学生一个劲地催做得慢的学生,慢的学生急得直冒汗。从而使他们体会到一个人的荣辱关系到大家,体会到自己是生活在集体中,从而强化学生的集体意识。

有人认为数学课是最不好渗透德育教育的课程,其实言教胜过身教,您最普通的、富有感情的一句话,如“这道题比较难,但我相信,你经过努力一定能完成!”学生会有很强的积极性,他们会为了讨老师的喜欢而去坚持完成。长此以往,学生必将会形成刻苦学习的精神,意志也会变得坚强。所谓“身教”,我的理解是以教师的举止去影响学生。关鸿羽先生曾这样说过:“课堂教学的整个过程都渗透着教师的人格。课堂中组织教学、分析讲解、质疑讨论、板书笔记等各个环节都能涉及到教师的人品,教师的教学方法、课堂管理、师生关系等多方面因素,都渗透着教师自己的道德。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态度、对学业的态度也会影响学生。教师对学生严格要求、悉心指导、对学生的学习目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等诸多方面都会产生影响,同时,也能影响学生的个性心理品质、思想道德方面的状况。这就需要教师提高自身素质了。

在数学中,有很多规律和定律如果光靠老师口头传授是起不到作用的,这时候就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共同思考,总结。这样不但可以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而且还可以培养他们团结合作的能力等。拿教学方法来说,我们可以采取小组合作学习法,这种学习法共享一个观念:学生们一起学习,既要为别人的学习负责,又要为自己的学习负责,学生在既有利于自己又有利于他人前提下进行学习。在这种情景中,学生会意识到个人目标与小组目标之间是相互依赖关系,只有在小组其他成员都成功的前提下,自己才能取得成功。还可以从小让他们养成严肃看待他人学习成绩的习惯。

四、利用数学活动和其他形式进行德育教育

第10篇

德育渗透不能只局限在课堂上,应与课外学习有机结合,开展一些数学活动课和数学主题活动。课堂是知识传递的驿站,是学生生命成长的殿堂,对于学生而言,大部分知识、能力、习惯、品行的形成是在课堂上完成的,所以要注重课堂教学的德育渗透。当今的教学课堂开始注重德育的渗透,在提高学生数学素养,同时也关注学生人格培养,这是每位数学教师的责任。作为一名普通的数学教师,怎样才能在数学教学中更好的渗透德育教育呢?我有以下几点做法:

1.以课堂为载体,用德育过程的设计同化学生

挖掘与爱国有联系的德育设计。"通过对祖国壮丽河山的描述,可对学生进行爱国教育。在学习百分数时,介绍我国的粮食产量,依靠科学技术逐年增长,用7%的耕地,养活占世界22%的人口,从而使学生深刻认识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又如在学制作简单的统计表或统计图时,可以把从05年--08年度,每年:中国电脑的拥有量、公路的总长度、国家对教育的投资费用、夏季奥运会中国获得的奖牌数等等作为统计的素材,体会到祖国科技的进步,社会的发展,对教育的关注,使学生加深了爱国主义思想感情。

挖掘与团结合作有联系的教学设计。在教学中,有时设计让学生合作能完成的问题,如让学生分组讨论总结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的求法、小数乘法的法则等,又如每个学生手中只有一个棱长1厘米的正方体,我请同学们拼成一个稍大一点的正方体(至少要用8个一样的小正方体),那就需要他们合起来才能完成,在合作的过程中,让学生学会发言、学会倾听、学会概括、学会合作。

2.剖析教材,用德育素材感染学生

在数学教材中,蕴藏着丰富的德育素材,如在认识《圆的周长》时,向学生交代我国古代科学家祖冲之是世界上第一位将圆周率算到小数点后第七位的人,比西方国家要早一千多年,并讲述祖冲之在追求数学道路上的感人故事。在教学数的产生时,让学生知道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早在2000多年前,就会用算筹记数,赞美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在讲简便运算时,把数学家高斯童年的那道数学题让学生做,鼓励他们向小高斯挑战。教材中,还有许多像"你知道吗?"的小知识栏目,既可以让学生学到一些知识,又可以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如在教学《小数的意义》时,让学生知道小数是我国最早提出和使用的。课堂上,我还适时给学生们讲华罗庚、陈景润……我国数学家立志成材的故事。以上这些,可以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为有我们伟大的祖先而自豪,并树立奋发向上的自信心。

3.回归生活,用数学活动中的德育塑造学生

德育渗透不能只局限在课堂上,应与课外学习有机结合,开展一些数学活动课和数学主题活动。例如让学生调查55名学生早晨起床方式的统计,父母叫醒的28人,闹钟叫醒的16人,自己起来的5人,其他占6人。师:"根据上面的数据提示,你能提出什么样的建议?"学生会意识到:"父母叫醒的比例最大,我们要加强自我管理意识,不要父母操心是我们对父母最大的孝心。"又如调查自己家每天使用塑料袋的数量,然后计算一月一年的数量,结合对环境造成的影响,让学生谈谈我们该怎么办?对他们进行爱护环境的教育。让学生开展"当一回小管家"的活动,要求学生管理一周家中的收支情况,通过计算、比较,谈谈自己的想法,来了解家长的不容易,培养学生勤俭节约的良好品质。

总之,德育教育应贯穿于整个数学教学过程中,这不仅符合新课程的理念,也是数学教学实践的需要。只要教师认真钻研,挖掘教材,巧妙构思,使德育教育融于教学过程中,达到德育、智育的双重教育的目的。只要师生合力,坚持不懈的努力,持之以恒的渗透,定会绽开灿烂的德育之花。

第11篇

一、彰显教师人格魅力,寓德育于情感教育中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的人格魅力在教师具备的诸多素质中居“核心”位置。教师自身的形象和精神能打动学生心灵,寓德育于无形的情感中。因此,教师要在自己的教学过程中适时注意把教育变成心心相印的活动,就能使德育过程在说理、训练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陶冶学生的情感。

日常教学中,板书设计、语言的表达、仪容仪表等都是教师外在魅力的直接体现,艺术的板书、幽默的教学语言、大方得体的仪表都能给学生以美的感受,从而陶冶学生的情操。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前做好充足的准备,正如古人所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只有课前有所准备,选择合理恰当、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才能让学生在心里对教师的博学多思产生敬佩之情,从教师认真备课、严谨教学的态度中体会到一种责任感。

二、立足课本,深挖德育素材

作为一名教师,只具备基本素质是远远不够的,因为数学是一门科学性的学科,需要教师有一双慧眼从很多方面中去挖掘“隐藏”在其中的德育素材,把德育教育贯穿于对知识的分析中。因此,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系统挖掘数学课堂中的德育素材,将德育教育融于我们的教学之中。

例如在讲解“勾股定理”的内容时,我搜集了很多的国内外相关资料并在课堂上展示,如西周的商高发现这个“定理”,要比欧美各国家早近五百年,还有用于证明勾股定理的赵爽“弦图”。展示的目的就是要让学生们了解我们祖国古代数学的辉煌,是一个很好的爱国主义教育题材。诸如这样的数学史教育,我经常有意识有目的地对学生进行渗透,在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三、创设活动情境,寓德育于教学活动中

良好的教学情境具有强大的感召力,有助于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在传统教学中,教师一味地把数学概念的学习、公式、法则、数量关系直接灌输给学生,根本没有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新课程提倡以研究性学习、合作性学习等方式,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给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让学生体验成功的愉悦。

比如在讲解概率这一部分内容时,考虑到很多规律和定律如果光靠老师口头传授是起不到作用的,因此我以跳水比赛为背景,列出了很多中国选手和外国选手在以往进行过的比赛中的胜负情况,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并总结得出概率的含义和计算方法,最后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计算出中国选手在各项比赛中得到冠军的概率。这不仅使学生在小组合作中体会到数学对生活的帮助,也在计算中激发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使原本枯燥的概率计算成为了一节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课。

四、营造和谐教学氛围,落实德育教学工作

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 。落实德育教育离不开良好课堂氛围的创设。如果教师以个人偏见轻视或鄙视学生,很容易对学生造成心理上的伤害,造成师生间的疏远,摧毁学生的自信心。为此,教师应放下自己高高在上的姿态,以一片“爱生情”去关爱学生,尊重学生,赢得学生的“向师心”。

第12篇

摘 要:德育在当前教学中占据着至关重要的位置,它的教学方针是使学生成为有道德、有文化、有思想、有纪律的接班人。作为基础科目的数学当然也不例外。那么,在数学教学中应当怎样对学生渗透德育呢?基于教学经验总结了一些方法,获得了不错的成效,在此与工作在教学一线的教师分享,权当抛砖引玉之用。

关键词:优良品质;数学课本;德育素材

一、用老师良好的道德品质促使学生养成优良品质

老师在授课过程中应当尽可能发挥自身指导作用及模范作用。老师不但需言传,更需身教,做到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以自身的模范行为及良好的道德情操来感化学生,用真挚的语言教化学生,用赏识的目光激励学生。老师的一举一动、待人处事时时刻刻在影响着学生,此影响力非常大。因此,作为为人师表的我们,更需谨言慎行,做好学生的榜样,唯有如此,我们才可以达成数学教学中实行德育的目标。

比如:在上每一堂数学课时,我认真备好课,做好课件,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更积极地融入课堂教学中。如此,学生不但能够快乐地学习,而且在心里还会对老师产生一种敬重佩服之情,同时还从老师行为上领悟到责任感,如此对学生以后的学习和工作都有帮助。处处做好学生的榜样,以自身的道德品质及行为感化学生,使学生受到耳濡目染的教育。老师以身作则是一种强大的教育力量。

二、用心挖掘数学课本中的德育素材

在小学数学课本中,德育内容没有摆在明显的位置,它需要老师不断深入研究课本,用心挖掘课本中存有的德育素材,将德育渗透在对知识的剖析中。

例如:在讲“圆周率”这一知识时,我对学生说:“圆周率是我国一位伟大的数学家及天文学家祖冲之计算出来的,他亦是世界上最先把圆周率的值计算最精确的人。同时,我陈述了祖冲之在探求数学路上的感人故事,如此不但能够引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进而让他们认知到,自己身为祖国的接班人也有为国家建设做奉献的责任感,促使他们更加发奋学习。这个知识点不但可以让学生学到相关的小数知识,而且还培养了学生不怕困难、刻苦钻研的精神,进而使他们在将来的学习中更加自信、更加奋发向上。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老师需在自身的言传身教及耳濡目染中对学生渗透德育,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地成长。

参考文献:

张翠.“数与代数”部分概念和符号的历史探源[D].首都师范大学,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