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中西艺术差异论文

中西艺术差异论文

时间:2022-03-15 02:14:2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中西艺术差异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中西艺术差异论文

第1篇

论文关键词:形式;内容;真实;理念;超越

论文摘要:中西方绘画艺术在观念和表现上有着差异和趋同性,通过中西方绘画作品内容、形式的对比,以及中西方艺术观念差别的简单描述,最终认识到中西方在差异和区别之上的共同目标。

中西方的传统观念有所不同,西方认为人是宇宙或世界的中心,是自然的主宰;东方尤其是中国则认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与自然应该和谐共生共存。在艺术世界,西方绘画很早就开始固守焦点透视和视点固定的准则,时空概念非常强烈;中国绘画则采用散点透视或动点透视,画面常常是时空变换,景随人移,物随心动。在对自然的态度上,中西方有着明显的差异。中国非常强调人与自然的调和,认为自然先于人类而存在,人是自然中后生的一部分;而西方则认为人是自然的主人,自然为人类而存在。这种观念的差异,表现在艺术中,就形成了不同的艺术主张,在艺术实践中,形成了不同的传统和风格。中西方世界观、艺术观等方面虽然有着差异,但毕竟是生活在同一片蓝天下的人类,必然存在着相似或共同点。一件艺术作品,内容方面的因素有主题、题材等,不同的内容决定了作者采用不同的形式,同样的内容可以有不同的表现形式,而不同的内容也会有相类似的表达方式。美术史上的大量事实,展示了东西方艺术作品中形式与内容的复杂关系,以及在不同的观念世界中表达方式的变化。达·芬奇《最后的晚餐》与丁托列托的《最后的晚餐》是两幅同样标题、同样题材、同样内容的作品,但是在表现形式上却是大不一样。达·芬奇为了突出基督,采用平面构图,基督处于正中间的位置。画面铺展,人物并列左右,按顺序排开,产生对称平衡的感觉,基督表情平静的陈述性手势,增强了画面的凝重感,虽然十二门徒的动态各异,秩序感、均衡感以及被安排在中心的视觉重点,非常有力的统领了整个画面,使整个画面产生稳、静的效果。丁托列托采取了斜角线构图,人物增加,动作夸张,明暗对比强烈,纵向透视的角度,使观者似乎就站在门口或一例的高处观看。成组的人物、扭转的体态、繁忙的场面。再加上奇幻的灯光,流动的舞台效果增强了画面的戏剧性。两幅画虽然一动、一静,一正、一斜,但画面构图都饱满、充盈,人物、背景讲究细节刻画,叙事性非常明显,画家在忠实地描绘故事的同时,利用人物表情、背景布置、光影效果创造出体现事实和情感两个方面的真实感受,虽然故事可能是子虚乌有,但观念理性的画家把一切都转化为表现的真实和理解的真实。而中国绘画作品恰恰相反,现实的真实并不代表一切,不足以表现一切画家认为很重要的东西,甚至现实真实与艺术理性南辕北辙,与艺术最高的理想——境界有天壤之别。唐五代画家如张萱、周防、顾闳中等都擅长人物,《揭练图》、《簪花仕女图》、《韩熙载夜宴图》等都描绘了较多的人物,表现的是世俗生活的场景,题材和内容是真实可信的,但是东方式的表现手法使得画面突显出一种神奇的超越性,艺术超越生活、超越人的思维观念、超越人类的生存理想,在其中很轻易的就得到了表达。

《揭练图》描绘了家庭妇女制作丝绢的劳动场面,共有l1个人物,分为三组,捣丝、校直和熨平、理丝和缝合三道工序的细节描绘充分,横长平视的画面展开,使布局显得疏朗,情节较少戏剧性。画面并不是靠紧凑的人物安排、动态的人物刻画来加强画面的表现力度和戏剧性,而是用神定气闲的布局安排,人物之间淡弱纤丝的呼应关系,疏疏朗朗的结构、独立的形象、极度弱化的情感表达、鲜艳的色彩以及一片虚空殷的背景。从面增强神秘感,反而有极大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在寻求超越理性的中国画家的思维理念之中,完全忠实于客观现实的作品不能算是艺术品,杰出的艺术作品应该是游离在现实与幻想、真实与虚幻、客观与理想之间的某种拾倒好处的表达,类似达·芬奇、丁托列托的《最后的晚餐》,前者企图理性的忠实现实真实性,后者希望忠实情感的客观真实,都不能符合中国传统的理想境界,至多可以划归画工一类。《簪花仕女图》、《韩熙载夜宴图》的结构布局和表现都与《揭练图》同属一类,《簪花仕女图》表现的肉体、纱罗的特殊质感,道具、图案的趣味描绘,都因为整体性的疏淡而显得飘渺,贵族妇女的扭捏身形、暖昧手势与画面的东方神秘感柔和在一起。《韩熙载夜宴图》选取了听琵琶、击鼓舞、小葱、对萧、歌舞重开五个夜宴生活片段,利用错乱的时空安排、疏密有间的人物布局和静态的形象刻画,营造出具有浓厚宴饮娱乐氛围的情趣,但是如同17世纪法国画家普桑的《阿卡迪亚的牧人》和(第欧根尼》,所营造的一种与画面内容不完全对应或相称的气氛的感觉一样,平行记录的五个生活片段中,人物含混的形态和表情与细腻工致的表现手法,共同留下了同样模糊而又深刻的意味。

这些作品的主题内容都是人物,但有的作品更多的不是为了刻画人物,而是为了表达一种理念,丰富的内容,超越时空界限的结构,要求一种特殊的表现方式。内容是艺术的一个重要因素,内容永远无法超越人类的生活、思想、情感的范畴,而形式对内容的表现又是至关重要的,中国和西方艺术家利用他们各自不同的传统形式来表现内容,同样是造型艺术,却又具有相对独立的造型因素。这种独立性来源于各自丰厚深邃的思维源泉及理念。中国古代的哲学家、思想家、艺术家都十分重视自然的客体性和存在状态,艺术之美的根源就在于其中。南朝宗炳《画山水序》坦言:“至于出水,质有而趣灵”,因而感叹:“噫!老病俱至,名出恐难遍游,唯当澄怀观道,卧以游之。”这种热爱自然、崇拜自然的态度,可以说是中国艺术家所特有的。这种自然伟大的观念表现在艺术品中,就形成了中国画特有的风格。就如上述提及的‘揭练图》等,明显得反映了中国风格的宁静和谐,而不是西方式的戏剧冲突、浓重激烈的气氛。西方关于自然的传统观念与中国不同,认为人先于自然、高与自然、强与自然,自然是为了人类而存在的,人是自然的统治者,人不仅可以欣赏自然,还可以随心所欲的改造自然、控制自然。这种强烈的人类与自然相区别的意识反映在艺术中,就形成西方绘画中对自然形态的严格把握,一旦认识到某种规则或规律是科学地对自然的反映,就严格遵循它,因为那是人类认识自然、把握自然的体现。艺术家只不过是在恰当地对自然、规律、感情进行组织安排,为了画面的整体统一协调,再对自然、形象、感情作合理地改变。就如伟大的雕塑家米开朗基罗和罗丹所做的那样。中国与西方传统观念和艺术表现的差异决非水火不相容的,其实差异只是着眼点、侧重点的不同而已。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西方强调人,而中国重视自然,但是还应该看到,无论西方还是中国,都能认识到人需要自然,人不能生存在自然之外。不管怎样西方艺术仍然建立在对自然形态的研究和探索之上,中国艺术的最高境界也是为了实现人类自身心灵的追求和满足。元代画家倪瓒就明言:“仆之所谓画者,不过逸笔草草,不求形似,卿以自娱而。”(《答张伸藻书》)西方艺术家在穷极真理的过程中得到满足,中国画家在简、谈、逸、草的表达过程中自娱,也能说是异曲同工、殊途同归吧。

第2篇

关键词:金玉文化,跨文化交际,思维模式

 

我们都不会忘记,在北京奥运会上,“金镶玉”奖牌的设计让人眼前一亮。金和玉的完美结合不仅凸显了奖牌的价值,更是将中国文化很好地与奥林匹克精神结合起来。在中国文化发生和发展的历程中,玉文化始终是中国文化中最值得传承和重视的部分。

关于玉文化的研究层出不穷,可金玉文化的概念还很少见。国内对玉文化的研究还停留在玉文化的历史性和社会性上。本文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对金玉文化的差异做了对比研究,并探究其差异的深层原因。

1.中西方金玉文化差异

1.1 中西方金文化差异

在韦氏词典中,关于 “gold” 的表达有超过370种,这些表达通常含有褒义色彩,象征着财富,幸福以及成就。比如我们经常所说的goldenages/years/days.

同样的,在汉语词典中,也有很多关于金的表达。许多表达与英文中的 “gold” 类似,但是金在汉语中的意思要远远多于“gold”,尤其是在古代,金泛指所有的金属。在《辞源》中,有超过250条关于金作为财富象征的表达。比如说金夫,金甲,金沙等等。而带有金的中国的四字成语更是数不胜数。例如金枝玉叶,金科玉篆,金石良言等等。

此外,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西方国家,金一直与宗教密切相关,在圣经中,gold 出现了大约500次。我们可以看到这样的表达“Now Abram had great wealthof cattle and silver and gold”。金在圣经中象征着权势。在中国,金也广泛应用于宗教中。比如说,在佛教盛行的265-589年,大量的金子用于建造雕像,寺庙,在佛教经文中也有很多关于金的描述。

尽管有关金的文化在中国和西方大致相同,但是仍然存在着一些差异。在英文中,金都与财富直接相关,可是在中文中并不是,比如说金风是指秋天的风,金戈铁马是战争的标志,鸣金收兵是指打锣并召回部队。金所具有的重要地位并不仅仅因为它的提取和冶炼需要很大功夫,还因为它拥有可切割性,耐腐蚀性,持久性以及携带方便等等其他金属无法比拟的优势。金能够使用在很多地方,如经济,装饰,电子,航空,天文等等。此外,金在调节经济方面的作用更是不可小视。

1.2 中西方玉文化差异

黄金所扮演的角色在西方以及中国历史上几乎相等。但是玉石在中西方文化中占有不同的地位。事实上,玉在中国蓬勃发展,可在西方文化中却很少有玉文化的踪影,因此在韦氏词典中,只有12种关于玉的解释,而其中9种都与它的物理性质有关。

在中国文化中,玉文化是独具特色和代表性的文化。中国自西周以来,儒家就提出了“君子比德于玉”,用玉蕴含的道德来规范人的言行。在中国文化发生和发展的历程中,玉文化成为中国文化中融物质与精神甚至多种品格的特殊文化。中国玉文化不仅有上万年的悠久历史,重要的是在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当代,玉文化之“象”和“脉”均在。虽然社会文化、经济、生活的诸多方面都发生了巨大变化,但中国人的“玉之情结”仍在,中国文化的“玉之品格”仍在,它仍然是中国文化最值得传承和重视的部分。

2. 中西方金玉文化差异的原因

虽然玉文化在西方的缺失和在中国的繁荣是多种因素互相作用的结果,但从根本上来讲,是西方文化和中国文化意识形态的差异所致。免费论文。也就是说,这是由中西方价值观,世界观以及特定的思维方式的不同所决定的。

2.1 伦理思维与认知思维

中国伦理思想,是君主和大臣之间,父亲和儿子之间,丈夫和妻子之间,老人和年轻人之间的伦理关系,保持伦理关系的目的是为了加强和巩固封建制度。中国的先哲思想,尤其是在中国半封建的地理条件和小农经济条件下产生的儒学思想,使大部分中国人热切地关心道德素养以及政治生活,而不是探索大自然的无穷奥秘。玉石光彩的外表,滑而坚硬的质地,令人愉悦的声音使它成为中国伦理思想的代表,它不仅仅是一块华丽的石头,它被赋予更加深刻的意义。在一定程度上,玉石与政治息息相关。

另一方面,西方的思维方式往往是趋向认知型的,古希腊开放的海洋地理条件以及它的周边区域,尤其是其手工业,商业,海洋业的发展,使古希腊的哲学家对天文地理,数学,物理等科学知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当时,哲学家及科学家都争先恐后对神秘的自然界展开探索,他们以此为兴趣和任务,因此在那个时期出现了许多著名的哲学家和科学家,如亚里斯多德,培根和皮亚杰。随着自然科学的发展,西方人在试验的基础上发展了他们的认知思维模式。人们平静对待自然现象,并且尝试通过深入研究来解释其产生的原因和内在属性。他们也会像中国人一样研究玉石,但仅仅是客观地研究它的物理属性,比如说玉石的物理性质以及它与其他物质之间的化学反应。总之,认知型思维的人仅仅是把玉石看作一种客观存在物质,而非其他任何与社会文化相关的产物。

2.2综合思维与分析思维

通常,善于综合思维方式的人认为个人与社会,人类与自然,社会秩序和普遍的秩序都处于一个有机的整体,他们更加注重一个整体与各个成分之间的协调能力,而并非单独的个体。在古代,中国人会从自己的直接经验中发现所有的事物都是对称的,所有的事情都具有双面性,它们之间互相依存,互相补充,互相对立。一个人只有充分考虑到事物的双面性,兼顾到任何一面,让他们之间成为对称的整体,他才能对事物保持一颗愉悦的心情,从而获取平衡感。这源自于中国的传统思维方式,譬如说孔子视黄金如粪土,崇尚中庸和和谐,反对冲突等等。视黄金为粪土的观点恰恰强调了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这也是道教的主旨所在。伟大的道学家庄子认为人类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并非独立的个体。庄周梦蝶便是一个很好的佐证。庄子之所以选择蝴蝶,是因为他认为万事万物都以它们相互之间的内力存在,这种强大的内力能够使它们相互竞争,得以繁荣。大的生物如此,而细微的生物更是如此。把自己和蝴蝶联系起来,庄子阐明了自己天人合一的思想。免费论文。

玉石富有光泽但并不耀眼,表面光滑柔软,富有棱角但并不锋利。小小的瑕疵使玉石愈发动人,可谓瑕不掩瑜,瑜不掩瑕。而这正与一个人高尚的品德交相辉映。玉石的柔和光滑象征着一个人富有仁爱之心。玉石光滑的棱角象征着一个人拥有足够的个性,但同时能够做到温和谦逊,而并非炫耀武断。它的瑕不掩瑜象征着一个诚实的人毫不掩饰自己的长处与不足之处。总之,再也没有比玉石更能够代表中国传统美德的东西了。

与综合性思维不同,西方人更加注重分析性思维。也就是说,他们要了解一个事物,必须要从构成这个事物的若干要素着手,了解每个要素的性质,功能,以及它们与整体的关系。所有的要素都是独立的个体,这些个体之间相互区分,相互对立。因此,西方人始终认为自然独立于人类社会之外,它能够被人类社会所征服。在人类与社会的关系问题上,他们更加强调人类在社会中的主观能动性。这与传统中国思想中强调的人类与自然,主观与客观,个人与集体的思想有很大的区别。免费论文。

由此可见,对于西方人来说,玉石只是一个独立于人类社会之外的美观的石头。它可以供物理学家在实验室中研究,也可以供考古学家和地质学家在特殊的地点展开考究,更可以供喜好收藏的人在市场上购买并且欣赏。除了是块美观的石头外,玉石对于他们来说毫无文化意味而言。

2.3 求同性与求异性

两千年以来,中国的政治由集中的氏族制度来主导,也就是社会规范以及个人信仰的统一性。从统治阶级到被统治阶级,人们按照大致相同的思想模式思考。他们应该按照同样体裁的文章,表述同样性质的观点(连,2002).任何反对的声音都被认作是异端,由此便形成了中国式求同性思维。它注重求同,拒绝求异。求同性和我们之前所说的伦理性,整体性一起构成了中国集体思维的特点。它也构成了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和谐观。玉石诸多独一无二的良好品质恰好吻合了人们对于和谐概念的追求,并自然而然地被赋予了文化内涵,玉也就因此获得了新的生命力,并在漫长的历史长河里逐渐发展成为蔚为大观的玉文化。

与中国的传统思维不同,西方人认为,对待一个问题应该从不同角度出发,并找出不同的解决方案(连, 2002)。自古以来,西方思维模式一直随着时代和科学与民主的发展而不断变化着,因此多种多样的思想和理论体系产生了。不同的思想之间可能会充满冲突。例如,经验主义的代表者培根和洛克主张归纳法,贬低亚里士多德的推论法;而以笛卡尔为代表的理性主义赞成推论法,贬低归纳法(连,2002)。 在很大程度上,个人主义源自这种批判性的思维发展而来的科学。那些带有个人主义色彩的人,很少对自己的观点产生过犹豫,相反,他们会提出不同的论调并对权威持怀疑态度。在玉的自然属性中,似乎很难找到玉所代表的和善与西方人个性中的侵略性相似的特点。

3.金玉结缘—中西文化的融合

在北京奥运会上,金和玉的完美结合让人眼前一亮。奖牌正面为插上翅膀站立的希腊胜利女神和希腊潘纳辛纳科竞技场,奖牌背面的边缘为金属,中心镶嵌着取自中国古代龙纹玉臂造型的玉臂。玉器是中国玉礼器之首,代表着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地四方”。中国自古传承着一句“化干戈为玉帛”的名言,“干戈” 指古代战争和兵器。玉帛是指玉器和纺织品,是会好友的礼物,隐喻和平。将和田玉镶进奥运金牌,表明着中国人民希望和平的美好愿望。它为奖牌加入了中华民族的体温,加入了情感联络,是中西方文化合璧中最灿烂的一朵奇葩。

参考文献:

[1]郭洁敏.当今国际关系中文化融合的新趋势.现代国际关系,2005,(10).

[2]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况.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4]李静.借奥运之风,弘扬中华玉文化.艺术市场,2007,(6).

[5]连淑能.论中西思维方式.外语教学与研究,2002,(2).

[6]朱怡芳.文化密码:中国玉文化传统研究.南京艺术学院学报,2010,(2).

第3篇

论文关键词:文化差异 英语教学 跨文化意识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随着人们思想观念的改变,世界日趋全球化。人类正面临一个全新的国际生活,人们之间的交往,无论是商务贸易,还是社会活动,甚至私人交际的机会都比以前多起来,而语言架起了人们沟通的桥梁。随着历史的沉积,社会的发展变迁,中西方国家形成了不同的文化习俗。语言与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学生要真正掌握英语交际能力,必须要对英语语言文化有所了解。如果学生在使用英语时只注重形式,忽视文化差异,就会导致语言使用不当,甚至造成误解。要解决这个问题,在英语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在使用英语时对文化差异的感悟能力,增强学生在学习英语过程中的跨文化意识。

1中西文化差异对英语教学的影响

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会感受到中西文化差异给学习和使用英语带来的影响。这些差异往往存在于民俗习惯,生活方式,思维方式,性格特征等,例如下几点。

1.1民俗差异.

在中国,由于几千年来的传统文化和思想,人们非常重视亲属关系,重视辈分的长幼,对老人的称呼不能直呼其名,每一个亲属都有一个称呼。而在英语中,兄弟、姐妹、表(堂)兄弟、表(堂)姐妹等称呼简单的归为brother,sister,cousin。

1.2打招呼的方式

在我国熟人相见打招呼的方式很多,像最常见的“吃了吗?”、“到哪去?”实际上我们对就针对句子的回答不感兴趣,仅仅是寒暄的一种方式。而对西方人来说,见面就问这样的话,他们会感到很奇怪,要么他们感到这些句子涉及到个人的隐私而反感,要么他们会给与答复。他们打招呼的方式更常用谈论天气。如:“Nice day,jsn’t it?”、“Yes,marvelous.”不用表露自己的感情,也不谈论自己的私事,选择天气这个中性的话题的确是个很好的选择。

1.3谦虚的表达方式

中国人以谦虚为美德,对长辈和上司惟恐不尊,更不愿意过分表现自己,他们在接受赞扬时会推辞甚至自贬,而西方人会接受。如:在中国,有人表扬你,“你的英语说的真好。”得到的回答往往是“不好、不好”或“很一般”。在说英语的国家,对“Your English is perfect!”的回答却是“Thank You.”,如果你的回答是“Oh,no,my English ispoor.”会让对方莫名其妙。

1.4接受礼物

中国人在接受礼物时往往推辞一番,而且不能当客人的面打开,以免显得不礼貌。西方主人收到礼物时会当客人的面打开并称赞一番。表示对客人的感谢。常会说“Oh,how nice,thank you.”、“Oh,Ilike it,thank you.”等。

2在英语教学中如何消除中西文化差异对英语学习的影响

要消除文化差异对英语教学的影响,就要提高学生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在学习和使用英语的过程中,学生能清楚意识到文化的差异,英语这种语言工具才能使用得当,更好的发挥传递信息的作用。

2.1依托教材,在语言教学中渗透中西方历史及社会发展史,注重中西方文化的差异

通过对本民族和其他国家历史的了解和学习,学生更能理解和尊重他国的文化现象,减少对其一些文化现象的误解和偏见。如:高职高专《英语》第三册(WesternHolidays}这一课讲述了圣诞节的起源和庆贺方式。文章涉及到《圣经故事和与圣诞节有关的风俗习惯,如:基督教徒、圣诞礼物、感恩节等。学生在学这一课时如果对西方文化了解少的话,会觉得文章苦涩难懂。如果对圣经的故事有所了解的话,就会知道Jesus,Chirst,Chirsmas,Thanksgiving day的历史渊源,会体会西方人在这一天(fullofjoy andgaiety,loveandlaughter,hospitalityandgoodwild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同时学生在学习中把中国的传统节日—春节与之比较,会发现他们的起源和庆贺方式的异同。在了解和比较的过程中,学生掌握了与之相关的词汇和语言使用环境,最终达到学习语言的目的。

2.2鼓励学生大量的课外阅读

成熟全面的了解文化背景对语言学习有促进作用,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鼓励学生大量的阅读。除了在阅读技巧方面给学生指点外,还要合理选材,挑选优秀作品。无论是小说、散文、剧本还是社会学,语言学方面的书都很好。很多文学作品不仅生动的刻画出社会各个,各个阶层的人民的生活,而且语言生动丰富,通过阅读学生对文化的了解更全面,深刻,学生不仅能了解风土人情的差异,还能了解另一个民族的宗教信仰甚至价值观上的差异。而且学生在了解文化知识的同时还学到了语言知识。在以后使用英语中更能准确的选择语言形式。比如莎士比亚的作品中语言风趣幽默,其中有不少是他自己创造的,直到现在还在传说,引用。而有些作品中常出现用颜色来形象的表达每一种含义。如:in thered(负债),whitelie(善意的谎言),blue-eyedboy(特别得宠之人),green-eyed(嫉妒)等。这些短语在文章中不难猜出他们的含义。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方式级价值观念的变化,很多语言不断派生出来,他们首先出现在报刊,电视广播里,有的还会成为流行语,如:on the ball(勤奋),walk on air(非常高兴),costan arm and leg(t~常昂贵)等,他们的字面含义和真正的含义相差甚远,但是在语言环境中就不难理解。

2.3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用英语思维的习惯

我们在教学中发现许多学生说出或写出中国式的英语,这是因为学生总是用母语思维,然后译成英语,母语的干扰造成了语言的误差。培养学生用英语思维的习惯首先要让学生熟练掌握语法结构和句型,加强词汇学习,否则学生张口或提笔时过多的考虑语法结构和词汇的准确与否,从而阻碍了连贯思维,甚至会减少学英语的兴趣。其次是利用图片、照片、画册来介绍国外的艺术、文化、风俗习惯。充分利用电教手段,组织学生观看英语教学片和电影等。学生遇到听不懂的词,通过画面的提示会猜出他们的含义。在看过电影和录像之后,师生之间、学生之间讨论和交换意见看法。在情景交融的环境中,学生的思维也会跟着情节走,被动的思维变成主动的思维。另外在课余还可组织学生排练英语小话剧或举办英语晚会,让学生在使用英语的过程中体会中西文化的差异。还可让学生做翻译练习,在词汇的选择过程中学生会意识到中西文化的差别,长期有意识的训练会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

2.4在教学过程中。多涉及词的文化内涵

第4篇

关键词:文化与“跨文化”;中西文化;语言环境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2-0136-02

文化不仅影响人对事物的认识,而且还能加深人们对事物的理解,这就是它最大的力量。中西方人群有着不一样的思维模式,这是中西方文化之间产生差异的主要原因,也是“跨文化”现象产生的根本原因。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变迁,文化一直贯彻在其发展过程之中,在不同的背景下,产生的文化元素也将截然不同,而且文化会在历史的变迁中,不断地累积,不断地更新,最终会产生自身所独有的文化现象与思维模式。一般情况,在形成思维模式后,通常个体事物会受到忽视,但是会让特殊社会群体里的认知放大,情感的色彩会夹杂在这种态度里面,并且被固化,还不易被扭曲。有时候定式思维是不正确的,因为在不断变化的内外环境中,只用一种不变的思维是很难应付各种变化的。但需要清楚认识的是,有的时候定式思维又是正确的,虽然只能说是一种经验总结,但是胜算的概率还是很大的。总之,思维模式影响文化,还影响人对文化的认知与理解,最后就会形成中西文化的差异。

一、“文化”与“跨文化”

对于“文化”这个概念,胡文仲先生认为“文化”中包括了“软物品”与“实物”,“软物品”是指思想、信条、智慧等事物,“实物”指器械、工具等,它们是人类在劳动中创造出来的,并且可以不断传承与更新。胡文仲先生认为“文化”并非天生就有,而是需要在后天的学习中才能获得的,而且行动受到“文化”的指导,“文化”在人们的生产生活中可以提供解决的方法。

文化因为拥有其独特的价值观念而具有独特性,不同的价值观念会产生不同的文化。在文化的交流发展中,西方的文化价值观念进入中国,在这个信息化时代传播得更广更快。所以,在不同的国家、民族与文化间的社会交流也不断增加,这就需要多与西方人增加交流以加深对他们社会文化的理解。但这并非易事,在面对陌生的文化、思维方式、行为方式时,在与他们的交流之中,难免会产生文化上的冲突,这就是“跨文化”语境。

二、跨文化语境中的外国文学翻译

1.增加对文化差异的了解,让文化优势形成互补。在翻译文学时,不能将文化背景独立在语言之外,要加在文学翻译里面,它能帮助读者更好地体会与理解文学。文化背景与文学翻译需要共同作用,才能将语言表达思想与交流情感的功能很好地发挥出来,才能提高欣赏跨文化翻译文学的能力。众所周知,无论哪一种文化都有其自身的特点与发展历程,加深对它们之间差异的了解能够形成优势互补,更加接近,两者之间的相互影响与渗透会在中西方文化不断增强的交流之中不断加强。

2.加强西方文学作品的翻译工作。文学是一种大众化的综合艺术,它包含了不同的艺术手段。文学不仅能够抒发感情,还能够传播信息,让读者在阅读作品中获得美的享受。然而,我国的外国文学翻译工作相对薄弱,翻译的作品质量不是很好,并且不够重视翻译工作,也缺乏专业的翻译人才,导致的最终结果就是外国文学作品翻译成中文时无法保证原汁原味,而本国作品在翻译时也体现不出自身特色,并且不符合西方人的思维模式与阅读习惯。在翻译文学作品时,还会涉及文学审美及审美情绪,但是在翻译时又受到作者与翻译者的限制。如何在翻译时准确地传达作者的意思,对翻译者的功力来说是一个考验。所以,亟需加强西方文学作品的翻译工作,可以让翻译者深入了解西方的审美观念,增加两者的了解与交流,以促进文化的交流与传播。

3.提高欣赏西方文学作品的能力。在欣赏西方的文学作品时,讲解者具有关键作用。所以,在教授或讲解西方文学作品时,不要仅限于教授外国文学的语法及词汇,还要让学生学会运用西方语言,加强在跨文化语境中交际的能力。即使不是学生而是普通人在欣赏外国文学作品的过程中,也需要提高自己的素养,改变自己的观念,提高对外国文学作品鉴赏的能力。

三、跨文化语境中的外国文学分析

1.在跨文化语境中寻找中西文化的共融。在国际文化加大交流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注意外国文学,而文学作品的翻译为人们欣赏外国文学作品提供了条件。因此,翻译外国文学的作品面临着更高的挑战。要分析外国文学作品,第一要在跨文化语境中找到中西文化的共融。在翻译时,不只是简单地将中文与外文之间进行互相翻译,而且要将文学气息带入其中,可以说是用客观审美的态度进行二次创作。

2.在跨文化语境中体现中西民族文化。不同的民族拥有其自身的文化语言与思维方式,因此文学作品都带有很强的民族性或地域特色。在欣赏外国文学作品时,要了解这个国家的民族文化背景,因为不同的地区与民族看待同一事物的态度是不同的,如此我们就能从根源上对各种理解与见解进行剖析。从文学艺术角度来说,文学作品是一种生动的呈现,有的文学作品单从名称就能体现其民族文化及背景,这是由民族文化与地域文化决定的。

3.凸显跨文化语境中中西方的传统文化。《黄河绝恋》与《泰坦尼克号》分别属于中国与外国同时期的电影,它们的题材都是以爱情为主,但是它们在文化受众中有着完全不同的反响。《泰坦尼克号》的思想性非常深刻,它用人性的光辉让观众折服,但是在奥斯卡评审中,中国的《黄河绝恋》却被淘汰出局,二者是完全相反的结果,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中西方的传统文化存在较大的差异。《泰坦尼克号》之所以能在奥斯卡角逐中获得成功,是因为作品产生的背景是美国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在利益驱使下,人与人之间诸多纷争,相互之间的关系是一种漠然与戒备的状态,双方之间缺乏信任及安全感。而《泰坦尼克号》中的爱恰恰温暖了人的内心,让人们体会到生命的珍贵与感人的爱情。这个主题契合了以财富为中心的西方中产阶级的文化价值观,但是中国的价值观中心是自然山水,与西方的价值观是背离的。

总之,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导致交流阻碍,最终会由于缺乏共鸣导致作品欣赏受到影响。所以,要对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进行剖析,吸收对方的精华部分,促进文化的双向交流。

参考文献:

第5篇

论文关键词:英汉翻译,文化因素,中西文化异同

1.引言

提高英汉翻译的水平涉及很多因素,但由于语言和文化的密切关系,文化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制约语言的交流,文化差异对翻译产生重大影响。如果我们能正确处理其中涉及到的这些文化因素,对准确、标准地翻译将会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

2.文化的概念

从广义上说,文化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包括文学、艺术、宗教、哲学等社会科学以及各种自然科学的成果,集中反映了人类的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1](王鸽平,2001:15)从狭义上讲,文化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结构,涵盖了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等。

语言是人类进行交际的工具,由于地域、职业、性别、受教育程度、社会地位等的不同,人们所使用的语言也不相同。不同国家习俗各异,各自具有独特的文化特征,因而表现在语言上也有差异。[2](冯庆华,2002:122)例如,在翻译汉语中的“四面楚歌”、“项庄舞剑”、“指鹿为马”、“鸿门宴”等成语和习语时,若不了解中国的历史文化,译出的文章就会令西方人士莫名其妙,不能确切理解。同样,在翻译以下习语:"tocarrycoalstoNewCastle"(运煤到纽卡索,指多此一举,不必要的事),"theTrojanhorse"(特洛伊木马,比喻暗藏敌人或危险),"towerofirony"(象牙塔,比喻世外桃源)[3](张培基等,1991:P161-163)时,如不能熟悉这些习语中具有的浓厚民族、地方色彩的文化知识,很难找到让读者准确理解的汉语表达方式。

中西文化有其共同点。同时,中西文化因其产生的条件的不同,又必然存在差异。可见,要想成为一个出色的翻译者,除精通相应的语言形式外,还要扎实地学习该语言对应的文化知识。

3.中西文化的共同性对英汉翻译的影响

3.1人类生活经历的共同性决定了两种语言不仅在表达形式上有着相同或相似的说法,而且它们在意义和修辞上也有相似之处。

例如在下列英汉翻译中,就利用英汉语言的这种相似性直截了当地套用两种语言对应的同义习语,即采用翻译中的直译法。例如:"topraisetotheskies"(捧上天去),"tofishintroubledwaters"(浑水摸鱼),"toaddfueltothefire"(火上浇油)等,还有一些大体相同的形象比喻,如"tolaughoffone'shead"(笑掉牙齿),"toshedcrocodiletears"(猫哭老鼠),"tospendmoneylikewater"(挥金如土),"atsixesandsevens"(七颠八倒)[2](P162)等等。然而中西文化的相似只是相对的、个别的,而歧义则是绝对的、普遍的。汉英两种语言反映各自的民族或地方特色,在某些表达方式上存在差异。在互译时,应充分考虑这些文化因素的影响,保持其独特的文化特征,不宜生搬硬套对应语言中具有鲜明民族或地方色彩的表达方式去强译。例如,"Twoheadsarebetterthanone",虽和汉语习语“三个臭皮匠胜过一个诸葛亮”有相同意义,但在翻译时不可简单地套用后者。因为诸葛亮是我国的一个历史人物,与原作上下文会形成矛盾。如果把它译为“一人不及两人智”,就比较合适,意思既接近,又可避免因历史文化因素引起的矛盾[3](张培基等,1991:P167)。

3.2政治、经济、文化的渗透交流和传播导致两种语言中各自出现大量的外来词。

这些外来词在一定程度上改变或改造了引进国的语言。在以形意为词汇主干的汉语中,虽不排斥音译的办法,但尽可能地倾向于意译的做法,而英语对待外来词则以音译为主。例如英语词汇中的"Kang(炕)","litch(荔枝)","jiaozi(饺子)"等。在英汉翻译中有的干脆是原文照搬,如“VCD,DVD,DNA,CT,SARS”等,这种直译法一开始令读者感到陌生,但一旦熟悉并掌握后,就等于把原词汇中的信息以近乎保持本来面目的方式贡献给另外一种语言,丰富了它的词汇,也推进了民族间的文化融合,尤其是在当今时代,它对语言、文化、科技等领域的全球化起到了重要的作用[4](潘绍中,2004:P9)。

4.中西文化的相异性对翻译的影响

由于中西方在生活方式、价值观念、伦理道德、宗教信仰以及思维方式等方面的差异,导致中西两种语言在诸多方面的不同,既对语言学习造成一定障碍,也对英汉翻译产生很大的影响。

4.1生活方式的差异对英汉互译的影响

由于英语国家的地理位置特征,无论是历史传统还是现实生活中,英语民族的生活多和海洋打交道,因而英语中有大量有关航海的词语;而在以大陆为主的汉语中很难找到相对应的形式,因而对中国人来讲,理解这些表达方式就较为困难。例如:"ableseaman"(一级水平),"belefthighanddry"(陷于困境),"givesb.orsth.awideberth"(远远地躲开)等[4](P194-195)。

可见这些谚语多和航海有关,代表岛屿文化;而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则以陆地为主,“树”、“蝼蚁之穴”、“路”、“前车之覆”等都体现着陆地文化[5](王振亚,2000:p138)。

反之,汉语有许多关于江湖、山川、四季、农耕等方面的习语,在英语中也难找到现成的对应表达形式,译为英语时一般用意译的办法。例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英语中虽有"Asyousow,soyoumustreap"的说法,但不如汉语具体形象。又如,青黄不接的季节(Whencropwaseatenandthenextstillgreen),无孔不入(totakeadvantageofeveryweakness),眉飞色舞(tobeamwithjoy),运涛好久不来信了,一家子盼星星盼月亮(tillhiswholefamilyworriedoverhimdayandnight)。[6](吕瑞昌等,1985:P139)

由于中国长期的农耕生活的影响,汉语中产生了大量与“食”有关的表达形式,而这些在英语中比较罕见,必须按实际含义和上下文去翻译。许多源自饮食的比喻,英语中没有对应形式,只有意译。例如,他抢了我的饭碗(He'stakenthebreadoutofmymouth或He'stakenmyjobfromme),吃醋(bejealous)。[4](潘绍中,2004:P10)

4.2中西民族情感心理、认知方式的差异对语言翻译的影响

由于中西方在风俗习惯、礼仪、思维方式等方面的不同,导致许多词语在中西两种文化中有着不同的文化内涵。缺乏对这些词语表达的文化含义的理解,会造成交际和翻译中的失误。英语民族的思维是个体的、独特的,而中国人注重整体、综合、概括思维。表现在语言上,英语偏好用词具体细腻,而汉语用词概括模糊。例如“说”一词,英语有“say,speak,tell”等,这些词使语言简洁准确,又富于变化,形象生动。而汉语往往趋向于泛指,在“说”前加副词修饰语,如,语无伦次地说,低声地说,嘟嘟囔囔地说[5](王振亚,2000:P217)。

中国文化习惯从整体上、直观上看问题,强调社团和集体的价值;英美文化习惯于逻辑分析,强调个人为中心,因而导致语言表达上的种种差异。例如,在姓名、时间、地址的表达方式上,中英两种语言的行文方式明显地体现了这种思维方式的差异,中国文化从大到小,从整体到局部;而西方文化则正好相反。

4.3中西文化中价值观的差异对英汉翻译的影响

价值观指人的意识形态、伦理道德、宗教信仰,以及风俗人情等为人处世准则的观念。一般认为是特定文化和生活方式的核心,表现在两种语言中,会对语言理解和翻译造成很多障碍,足以引起翻译工作者的重视。

中国文化中以儒家文化为主,其种族亲属和社会关系表达得十分清楚和严格,不容丝毫的含混和马虎;而对崇尚新教、个体文化价值的英语民族来说,这种亲属关系就笼统宽松得多。表现在两种语言中,英语一般只用uncle和aunt表示对非直系长一辈的称呼,对小一辈只用nephew和niece,而对同辈不分长幼用brother和sister,甚至不分男女概称cousin,这在汉语中是不容许的,因为汉语中对此类关系分得十分详细。所以在英译汉中,要找准汉语对应的词语,必须先弄清辈分和亲属、社会关系。而在汉译英中,这些复杂的亲属关系词语就要适当简化。

英语民族崇尚个人主义,个人至上主义价值观是西方文化的特点。体现在语言中,例如:AnEnglishman'shouseishiscastle(英国人的家是他们的城堡),意味着没有理由不可以去无故打扰别人或没有预约不可以贸然拜访某人;Evenreckoningmakelongfriends(明算账,友谊长);Tellmoneyafteryourownfather(亲父子明算账)[5](王振亚,2000:P128)等,这些都表明西方人的个人主义价值观。

中国文化中以谦虚为美德,所以对别人的赞扬、夸奖常礼仪性地予以否认。如"YouspeakexcellentEnglish",中国人常说"no,no";而西方人崇尚自我奋斗,常会对别人的赞扬乐于接受并表示感谢,积极地回答“Thankyou!”。

中西方文化中由于长期不同的宗教信仰,决定了两种语言中许多表达方式的差异。英美人有着根深蒂固的基督教传统,而中国人长期信仰佛教、儒家学说。因而在翻译时要顾及各自不同的宗教信仰,特别是有关宗教意义的词语。例如:Manproposes,Goddisposes(谋事在人,成事在天),MillsofGodgrindslowbutsure(天网恢恢,疏而不漏),Godhelpthosewhohelpthemselves(自助者天助之)[3](张培基等,1991:P188)等。

5.结语

应该说,在从事英汉翻译时,我们必须要重视语言与文化的密切联系,掌握中西文化的相似性和差异性,正确处理翻译中所涉及到的文化因素,从而更标准、更准确地促进翻译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王鸽平.关于《中国文化概况》中名词的翻译问题[A].语言文学与文化 [C]. 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1.

2 冯庆华.实用翻译教程[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2.

3 张培基等. 英汉翻译教程[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1.

4 潘绍中.谈谈汉英对译中的文化因素[J]. 中国翻译,2004 (3).

第6篇

【关键词】中职生;认知风格;问卷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12-0203-02

一、引言

从孔子因材施教到加德纳多元智能理论的提出,个体差异始终是中西方教育者探究的重要学情。然而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多从知识基础、应试学力、性别等角度考虑学情,忽视学生认知风格的差异。“认知风格(cognitive styles)指个体感知、记忆、思维、问题解决、决策以及信息加工的典型范式。”主体认知风格不同,学习方法也迥异,相应地教学方法也应随之改变。

学生舞台上的活力无限与文化课程学习的死气沉沉始终困扰每一位从事艺术教育的工作者。为何艺术生对于专业和文化学习态度落差如此之大?我们发现艺术生同其他专业学生的认知风格有所区别。基于这种感官的认识,本课题对新疆艺术类中职生认知风格进行科学调查研究。目的是了解新疆艺术类中职生的认知风格并针对具体认知风格进行教学方法改革。

二、研究过程

(一)选择被试

本研究选取新疆艺术W校初高中六个年级、三个学科,共计568名学生作为被试。其中初一学生88人、初二学生75人、初三学生74人、高一学生128人、高二学生116人、高三学生87人;被试所学专业为音乐教育和音乐表演、舞蹈表演、美术设计和美术教育;被试年龄集中在12-18岁之间;被试的民族包括汉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回族及其他少数民族;被试男生209人、女生359人。

(二)研究实施

1.《镶嵌图形测验》。本研究选用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系修订的《镶嵌图形测验》作为对学生认知风格的测量工具。镶嵌图形测验要求被试者把一个隐藏在复杂图形中的简单图形在规定时间内找出来,主要考察被试者的知觉能力。具有场独立性认知风格的被试者能够在规定时间完成任务,而具有场依存性认知风格的被试者则难以完成。

2.《镶嵌图形测验》内容及标准。测验试题分三部分:第一部分为预测,共9题。目的是考察被试者是否理解测验要求,成绩不计入总分;第二、三部分为正式测验,各10题。前两题记0.5分,3、4题记1分,5至10题记1.5分,满分为24分。测试时间影响测验结果,不同组别限定不同的时间。初中组,每次7分钟,共21分钟;高中组,每次5分钟,共15分钟。

3.研究程序及统计方法。本研究是以班级为单位的课堂情境集体测验。实验在指导语的引导下完成,重点向学生指导《镶嵌图形测验》填写要求和过程步骤。本研究共发放测试图形568份,回收有效图形543份,剔除填写不合格图形25份,有效回收率为95.59%。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包括描述性分析和假设性检验。

(三)研究结果

1.新疆艺术学校中职生认知风格的整体特征。本研究对新疆艺术学校568名被试进行镶嵌图形测验,回收有效图形543份。得分、人数、百分比、累计百分比等情况统计见表l:

根据镶嵌图形评分标准,本次测验最高分24分,最低分1分,平均分为8.6。从成绩分布图可知,总体成绩呈正偏态分布,得分低的同学较多。参照相关场独立和场依存类型划分标准,我们认为新疆艺术类中职生认知风格以场依存性为主,继而确定场依存者为289名,场独立者为68名,其余确定为中间型者。

2.新疆艺术学校中职生认知风格的年龄差异检验。本次研究对象年龄集中在12-18岁之间,年龄差距较大。处于成长阶段的个体的身心发展特征形态差异。本研究将对新疆艺术学校中职生认知风格的年龄差异进行检验,结果见表2:

由表2可知,新疆艺术学校中职生认知风格的年龄差异显著。差异具体在哪一阶段还需要深入研究。

3.新疆艺术学校中职生认知风格的性别差异检验。一般认为男生和女生身心发展速度、思维方式、学习方法等方面有差异。本研究的被试年龄差异大,身心发展速度不均衡,因此需要对新疆艺术学校中职生的认知风格进行性别差异检验。检验结果见表3:

由表3可知,新疆艺术学校中职生认知风格的性别差异显著。

4.新疆艺术学校中职生认知风格的民族差异检验。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心理特点、语言等方面差异较大。本次研究对象涉及汉族、维吾尔族、回族等,所以需要对新疆艺术学校中职生认知风格的民族差异进行检验。

由表4可知,新疆艺术学校中职生认知风格的民族差异检验不显著。

(四)分析和讨论

1.新疆艺术类中职生认知风格的整体特征讨论。

本次研究表明,新疆艺术学校中职生认知风格测验分数主要集中在0-10分区间,成绩呈正偏态分布。由此可见新疆艺术类中职生的认知方式以场依存类型为主。

艺术是人类思维和情感表达的方式之一,以感性、跳跃性、灵感等思维方式为主,同其他学科思维方式有所不同。艺术类中职生受内因驱动的影响选择自己喜好的专业,区别于模式化的普通中小学九年义务教育。本次研究结果证实教育实践中我们对于艺术类中职生认知风格以场依存类型为主猜想的正确性。

2.新疆艺术类中职生认知风格的年龄差异讨论。

本次研究表明,新疆艺术学校中职生认知风格的年龄差异显著。本次研究共有六个年级。年级从初一到高三,跨度大。被试年龄集中在12-18岁之间。一般认为普通中学生的思维成熟在初中二年级,年龄集中在14岁左右。当然这个阶段因人而异,不同类型人群特点不同。我们认为,年龄维度存在差异原因在于:新疆艺术学校中职生部分音乐、舞蹈专业学生年龄普遍小于14岁。低年级段的学生思维发展并未成熟、认知风格并未定型;而高年级段的学生思维发展成熟、认知风格定型。

3.新疆艺术类中职生认知风格的性别差异讨论。

本次研究表明,新疆艺术学校中职生认知风格的性别差异检验显著。人是能思维的高级动物。不同类型的人群思维方式、性格特点、认知方式等存在差异。学者刘进认为:“男孩偏向于理性思维、女孩偏向于感性思维。”本研究结果证实这句话有一定的道理。我们认为,虽然本研究结果表明中职生的认知方式性别存在差异,但这只是一个模糊的结论。从个体发展的角度来说,艺术类中职生年龄跨度较大,存在稳定和变化的冲突,所以差异的变化阶段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4.新疆艺术类中职生认知风格的民族差异讨论。

本次研究表明,新疆艺术学校中职生认知风格的民族差异检验不显著。本次测验共涉及到汉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回族等。在我们的感官印象中,新疆少数民族能歌善舞,同汉族的民族风俗、文化特点有所不同。按逻辑推理来说,差异检验应该显著,但结果却相反。我们认为,能歌善舞虽是少数民族文化特征,并不能代表整体民族特征。而本次测验研究重点考察中职生的知觉能力,属于心理特征的一部分。所以这个结论同实践感官印象有区别是正常的。

三、结论

(一)新疆艺术类中职生的认知风格以场依存型为主;(二)新疆艺术类中职生认知风格存在年级差异;(三)新疆艺术类中职生认知风格存在性别差异;(四)新疆艺术类中职生认知风格不存在民族差异。

参考文献:

[1]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58.

[2]李岳燕.美术特长生认知风格与学生英语学习成绩的关系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5.

[3]许思安.少数民族的认知方式[J].心理科学进展,2012(12).

第7篇

论文关键词:大学生;英语教学;文化意识;文化差异

一定的文化背景知识有助于促进语言应用能力的提高。目的语文化背景知识的学习指能够比较系统地介绍英语国家历史、地理、社会、经济、政治、教育等方面的情况及其文化传统,提高学生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宽容性和处理文化差异的灵活性,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1大学生文化背景知识培养的意义

1.1文化知识的培养有利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外语教学与学习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能正确理解和使用这一语言,可以顺利地加入到该语言社会的交往。外语教学不仅是单纯的语言教学,而且应包括文化教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结合自己的课程有意识地导人相关文化背景知识,引导学生注意具有特定文化内涵的词、句、段落,并由此及彼地给予解释、对照或比较,从而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1.2文化知识的培养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理解力。

语言的使用要遵循文化的规约。文化差异的客观存在会直接影响学生对语言的理解,成为外语学习的障碍,导致跨文化交际的误会、冲突。相同的词汇在不同的文化中有不同的含义,而学生在阅读理解、听力解、选词造句上最把握不住的也就是这一点。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观察差异,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

1。3文化知识的培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学习语言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交际。张占一先生(1990)认为:“语言教学中的文化背景知识以其功能角度来看,应分为两种——知识文化和交际文化。”知识文化指的是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交际时,不直接影响传递信息的文化因素,指一个民族的政治、经济、教育、宗教、法律、文化艺术等文化知识。交际文化指的是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进行交际时,直接影响信息准确传递(UP引起偏误或误解的语言和非语言因素。它包括问候、致谢、称呼等习语和委婉语、禁忌语等。文化差异直接影响学生的交际能力,所以在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中,人们用语言进行交际的习惯方式各不相同。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很有必要有意识地导人文化知识,这不仅能帮助学生有效地提高其语言理解能力,还能帮助学生不断提高其语言交际能力。

2针对当前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文化缺失现象所采取的应对措施

2.1加强文化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文化教学,将文化因素渗透在语言教学的过程中,以文化讲解保证语言教学的顺利进行。主要通过以下几种方式:①词义挖掘。就是在学生掌握词语概念意义的基础上,挖掘词汇内部的文化因素。两种语言的一般常用词汇中完全对等的词较少。表面对应的词,可能表达不同的文化心理,引起不同的联想。因此,在讲解词汇时应注意挖掘词义中的文化内涵,词义的文化因素挖掘可视具体情况采取语境法、词源法、搭配法、比较法等。②语法提示。既在进行语法教学时,把目的语文化对语法的影响融进教学之中,提醒学生注意具有目的语文化特点的语法现象,这样做有时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③翻译对比。在做翻译练习时一定要注意避免出现英语式汉语或汉语式英语,这些都是阻碍学生用英语交际的因素。所以在教学中一定要将那些突出反映目的语文化特征的词汇、句式、篇章结构等语言项目提取出来,与母语进行对比,了解它们的特征和异同所在,选择最佳的对应方式。④文化旁白。既指在介绍语言知识内容时加入文化的介绍和讨论。⑤文化作品分析。在国内外的外语教学中,文学一直占有突出的地位。被看作是提高学生文化素养的有效手段。与国别概况、有关历史和社会的课程和书籍相比,文学作品往往能够提供更加生动、具体、深刻、全面的材料,使学生能够从中得到对目的语文化的有血有肉的了解。

2.2改革教学方法

在大学英语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改革以往的教学方法,如采用交际教学法、课堂融入法等。交际法认为语言是交际的工具,学会一种语言不仅要掌握其语言形式和使用规则,还要学会具体运用,也就是说要知道在什么场合运用,以及如何运用。交际法强调教学过程应该交际化,学生处于更为积极主动的地位。教师的作用既不是讲授语言知识,也不是指挥句型训练,而是通过各种途径组织学生进行交际活动。教学内容也是以学生的实际交际需要为依据,在教材中使用真实的语言材料,题材和体裁更广泛,使用新闻报导、广告、通知、表格、新闻广播、电话谈话等生活中常见的材料。交际教学法的教学使学生在真实的语境中使用语言,从而摆脱了知识接受者仅仅对刺激做出反应的机械学习者的地位,真正达到用语言来进行跨文化交际的目的。课堂融入法即教师结合课堂教学融人相关的文化知识。教师可以利用课前的几分钟做一个练习,内容主要涉及英美国家的文化知识,尤其是文化差异方面的知识,让学生以讨论或辩论的形式进行中西方文化的比较。教师可要求学生尽可能多地阅读英语文学原著、英文报刊、杂志等,积累文化背景、社会习俗等方面的材料,不断拓宽视野。通过这些课堂活动,一方面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使学生不会在实际交际中因缺乏这方面的知识而导致交际失败。

2.3调整课程设置

大学的外语课程设置,除了开设所学语言国家的历史,文化概况等课程,系统地传授知识文化外,还应增设语用学、国情语言学、语言与文化、跨文化交际等课程,培养学生的文化交际能力。并且大学教师应带领学生适当开展这方面的研究工作,搜集大量例证,作系统的文化对比,并将这些学科和我国的实际结合,引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结论。

2.4加强中西文化差异的比较

中西文化差异的比较可以通过以下两种:

(1)价值观。每一个社会都有其独特的价值观念体系,这套体系直接影响人们思维的方式、交往的规则,对人们的社会活动起着指令性作用。从世界观的角度来说,中国传统的宇宙观是“天人合一”体现在人对自然的顺从及崇拜,中国人常讲“顺其自然”。而西方哲学则持“天人相分”的观点,即自然与人是对立的,人应该处于支配和改造自然的位置。从群体与个人取向看,中国人提倡集体利益高于一切,个人利益要服从群体利益,把功劳归功于集体。西方人则相当崇拜个人奋斗。在时间取向方面,中国人以过去为主,往往考虑过去是怎么做的,有什么成功的经验或失败的教训,而西方人士则着眼于未来,尽管眼下很幸福,但相信未来更幸福。中国人办事节奏比较慢,人际关系考虑得比较多,而西方人有强烈的时间观念,注重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取得最大的成效。在处世态度方面,中国人追求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稳中求生存;而西方人尤其是美国人认为打破常规、不断创新是最大追求。中西两种不同的价值观构建了不同的语言与行为模式。当然,随着中西方交往的不断渗透,价值观念方面所引起的差已己不再象过去那样泾渭分明,但本质的差异是存在的,这样对帮助学生摆脱交际中的困境具有积极意义。

(2)思维模式。中西两种不同的价值观也构建了不同的思维模式。比如,中国人有从大到小的特点,时间的排列以年、月、日、时、分、秒为顺序;写地址以国、市、县、区、街、室为序,表现出明显的集体主义倾向。而西方人的表达顺序恰恰相反,认为相互独立的部分组成了世界,他们的思维方式是线式的,表现出个体主义倾向。对他人表示关心是我们日常交往中的常见话题,但是英美国家人士不愿别人过问个人之事。中国人常常以自我否定来表示谦虚。当受到别人赞扬时,自己却贬损自己。当这种赞扬遭到中国人拒绝时,美国人常常怀疑自己是不是做了一个错误的判断,他们之间的跨文化交际很可能失败。

2.5重视传授语言文化对比的理论和方法

在语言教学中要帮助学生获取有关文化背景知识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法。

(1)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就目的语文化的某一现象直接阐述说明。例如,讲授Christmas这一单词时,教师要注意其文化内涵,有意识地介绍西方圣诞节的时间、来源、庆祝方式等,使学生了解圣诞节在西方人眼里的重要性,以及它所涵盖的历史,宗教知识。

(2)采用比较的方法就目的语文化因素与母语文化因素进行对比,比较它们之间的相同和不同点,侧重于两种文化的相异处。这种方法较为直观、具体,容易被学生接受。

(3)创造一个良好的跨文化环境,开展英语角,加强和发展中国学生与目的语国家人们之间的接触与交往,与外国人进行直接的、真正的文化交流和情景对话,使学生从中学到更加地道的外语,获得更好的跨文化知识。在与外国人交往的过程中,教师要特别提醒学生以正确的态度对待外国文化,不能把与我国文化不同的别国文化看作是荒唐可笑的东西,反过来也不应该以西方文化为标准贬低自己的文化。

(4)从语言学习的角度出发,把课程教育、常规教育、隐性课程教育结合起来,把背景知识学习渗透到日常的仪式、规范、制度、活动中去,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式教育。

2.6开设系统的文化知识选修课

第8篇

论文摘 要:本文主要对跨文化交际在外语教学中的作用进行探讨。为了达到既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又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双重目标,就不能再按传统的外语教学思路和方法,忽视文化教学而把主要精力放在言语形式和词汇的教学上,正确的做法是将两者有机地统一起来。

一、引言

美国著名语言学家 H.DonglasBrown 在Principle of learning and teaching 一书中指出:在某种意义上,外语教学是力图解决语言的文化内涵,也就是说,语言来源于文化,但是又用于反映该文化的各种特征。语言和文化是不可分割的,掌握和使用一门外语,就必须能较为全面地了解运用这门外语所依附的社会文化。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只满足于对学生语言上的指导,还应该在文化方面,特别是在有明显差异的文化特征上加以指导,以便在实际的跨文化交际中正确地应用文化知识。

“culture(文化)”一词,来源于拉丁文“culture”,作为“文化”,其丰富的内涵不仅仅是指某种艺术、某篇小说、诗歌或者戏剧,这种狭隘意义上的文化现象;而是含有价值观念,风俗习惯,以及社会道德和民族特性等因素;是一个社会长期以来形成并积累下来的整体的生活方式和价值取向。世界上有多种文化形式,甚至在一个社会的文化中还可以分裂出许多小的文化类别,这种国家之间、地区之间、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差异,对于我们进行交流时不得不加以考虑的因素。否则,语言学得再好,也难以正确运用。

二、词汇的文化学习

英语词汇在长期的使用中,积累了丰富的文化意义,因此对某些具有文化背景意义的词汇,除讲清其概念意义外,还有介绍它们所包含的文化背景知识,同时还可以适当扩展其知识内容。例如:“狗“一词在英汉文化群体中的文化意义相差甚远。汉语中用”走狗“、”丧家狗“等来形容令人厌恶的人,以狗组成的词组多含贬义,如“狗血喷头”、“狗仗人势”、“狗嘴里吐不出象牙”、“狗眼看人低”等;而英语中则有“love me, love my dog(爱屋及乌)”的成语,因为他们认为狗是人类的好朋友。又如,英语单词“dragon(龙)”与中国的“龙”,在象征意义、美学内涵,以及语言应用上均存在极大的差异。西方人吧龙看成是动物中最恐怖的一种,它们传播瘟疫,糟蹋庄稼,以吃人为乐,被誉为贪婪的掠夺者,嗜财如命的守财奴;而在“dragon(龙)”构成的习语中则指“恶魔”、“魔王”,如“Dragon Lady(盛气凌人的女人)”等。与此相反,在中国龙是受敬重与崇拜的对象,因此它们掌握河、湖、海,负责施云布雨,供奉它们的龙王庙随处可见。通过这样的了解和对比会加深学生的理解。再比如,英语中表示亲戚关系的只有概括词,如“uncle, aunt, cousin, grandmother”等,而汉语中却只有表示具体关系的词、如“叔、伯、舅、外公”等。“I have a sister.”看似简单,实际上要翻译成汉语并不容易,如果没有上下文可判断,”sister”是译成“姐”还是“妹”就够伤脑筋了。

另外,一些表示颜色的单词在英语中可以构成寓意深刻的习惯用语,让人有妙语连珠的感觉,而在汉语中表示颜色的词的意义就相对简单一些。例如,在英语中“green hand(生手)”、“black sheep(害群之马)”、“see the red light(迫在眉睫)”、“out of blue(预料之外)”、“white lie(善意的谎言)”等。同样,不同颜色的衣服,在中西方国家中具有不同的意义。举行葬礼时,在英美等国,人们一般穿黑色的衣服表示庄重和对死者的哀悼;而在中国,人们多穿白戴孝表示对亲人死者的怀念。在婚礼上,西方国家的新娘一定要穿白色的礼服,以示“纯洁、高贵”,而中国传统中新娘多穿红色衣服,以示“吉祥幸福”。当学生熟知了单词的文化背景以后,将更有助于他们记忆和使用,使学生真正达到掌握英语的目的。

三、语言结构的文化学习

1. 主语显著句和主题显著句

形合的英语是主于显著的语言(subjectprominent),主题往往就是句子主语;而意合的汉语是主题显著的语言(topicprominent),其主题往往并非句子主语。如“夏天很难贮藏食品。”就是典型的主题句,按照汉语的思维,“夏天”是主题,后面是评论主题怎样。受此影响,学生往往会误以为汉语的主题就是英语的主语,译为“Summer is difficult to preserve food.”事实上英语的主语是“贮藏食品”,“夏天”只是时间状语,应译为“It is difficult to preserve in summer.”或“Food is difficult to preserve in summer.”因此,英语教学如果能就“英语主句显著句”和“汉语主题显著句”的问题进行对比,那么汉译英时的“中国式英语”或英译汉的“欧化”问题就能迎刃而解。

2. 汉语多用动词,英语多用名词和介词

教师在教学中应不断地进行这方面的对比,并进行翻译实践,以提高翻译能力。试比较下列几句,看看哪组译文较好。

(1)Vietnam War is a drain on American resources.

译文①:对于美国的资源,越南战争是一种消耗。

译文②:越南战争不断消耗着美国的资源。

(2)她对他们越来越憎恨。

译文①:She hated them more and more.

译文②:Her hatred for them grew more.

很明显译文②比译文①要更符合语言习惯。因此,英译汉时我们应当将一些名词转换为动词,从而符合汉语表达习惯,而汉译英时又把一些动词转换为名词,从而使译文结构严谨,避免拖沓冗长,行文散乱。

四、语域的文化学习

1. 交际常用问候语在中西语言中的差别

问候语是人们在交际中首先要使用的一类语言,人们首次相识或熟人相见总要打招呼,而如何正确使用问候语及其答语,使交际活动顺利进行呢?现以“吃”为例来说明英汉文化的差异。饱尝饥饿之苦的旧中国人民,填饱肚子是几代人的梦想,因而有了“民以食为天”的俗语,也许正因如此才出现了“吃过饭了吗?”的问候语。然而,英语国家人士听到“Have you had your meal?”这一问候语时,会迷惑不解,会想这是要请我吃饭还是要跟我约会?听多了就会厌烦,难道我没钱吃饭?因为在他们国家,上面的问候语是请人吃饭或男人邀请女人约会的开场白。自古以来就有相互关心这一优良传统的中国人对“你去哪儿?”的问候已是司空见惯,可是对强调个体本位的英美国家人士而言,若问他“Where are you going?”那无异于无故被警察盘问。因此,在教材中出现问候这一交际项目时,教师可以通过英汉文化对比,解释说明问候语及其答语在不同场合的使用,以免在与英美国家人士打交道时出差错。当然,每个民族都有各自的文化特点,中西文化差异的比较并非是一种优劣对比,而是通过比较使学生增强对交际文化的敏感性,同时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华民族优秀灿烂地文化遗产,并吸收国外某些好的、适合国情的东西,尊重西方文化。

2. 交际常用称呼语、称赞语在中西语言中的差别

其实学生称陈老师为“Teacher Chen”,称张叔叔为“Uncle Zhang”是不符合英语习惯的。在英语里 teacher 是职业(occupation),不是称呼;uncle和aunt是亲戚的称呼,对非亲戚关系的年长者不称呼uncle和aunt。正如汉语中不称呼“李工人”、“赵农民”一样,这类英语在交际中应尽量避免。

在对待赞赏方面中西反应也不相同,西方人直率,而中国人谦逊。曾听说外国人称赞中国朋友,“your English is very good.”这位朋友很谦逊,忙说“No,I think my English is very poor.”这样导致交际中断,正确回答当然是,“Thank you very much.”

3. 商务交际和礼节在中国语言中的差别

中国人热情、好客的礼貌行为有时会被西方人误解为咄咄逼人,侵犯个人主权的无礼之举。如在中国人的宴席上,主人总是频频举杯为客人敬酒,多次代客人夹菜以显示对客人的热情;而在西方的宴席上,主人从来不对客人劝酒,全凭客人随意享用,否则就有强人所难之嫌。西方人在待客时遵循的是“主随客变”的原则,待客时违背了这一原则就会引起文化冲突。

在接受礼品时,西方人总是爽快收下,并当着送礼人的面打开礼品盒,对礼品大加赞赏并对送礼人表示感谢;中国人收礼时,总是推却再三,先说不要,再说几句客套话,最后才能勉强收下,但从不当着送礼人打开礼品盒。不了解东西方人送礼品习惯的差异及其他礼貌原则,西方人会认为中国人虚情假意,中国人会认为西方人贪婪、小气,从而产生误会。

4. 语言禁忌在中西语言中的差别

教师应不失时机地告诉学生哪些是英语中的禁忌语,以便尊重他人的隐私。在中国,人们常以“高寿”、“高龄”来询问年长者的年龄,若以“芳龄”开路,甚至连女性的年龄也照问不误;而在英美国家中,“How old are you?”这样的问语就侵犯了她们的隐私权,因为英美人士不喜欢别人询问年龄,女性对自己的年龄更是忌讳很深。中国人经常当面问别人结婚与否,甚至各类表格中均有“婚否”一栏;然而,英美人士,尤其是女性,决不愿意别人探听她的婚姻状况。教师还可以告诉学生英美人的最大忌讳是个人收入与支出,同样,他们的体重、宗教信仰、详细地址、政治倾向等都是他们不愿意谈及的内容。

五、非语言交际的中西文化差异

人们在语言交际的同时,还伴随着非语言交际,两者共同形成交际的完整过程。正如David Abercrombie 所说:“我们用发音器官说话,我们用整个身体交谈。”非语言交际行为同语言一样能交流信息,传递思想,表达感情或态度以及标示交际者的社会关系、社会地位等。从某种意义上说,非语音交际行为和手段有时比语言交际行为所起的作用更大,特别是在语言交际发生障碍时其代替、维持甚至挽救交际的作用更是不可低估;而且非语言交际更能反映一个人的真实态度、心理活动和价值观念。

但是由于文化背景的不同,中西方在非语言交际方面存在较为显著的差异。例如,SEFC Book 2A Lesson 10 Body Language 一课就专门讲解不同国家、地区、民族人们的“身体语言”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教师在引导学生理解、归纳和对比文中所提到Body Language 以外,如果条件许可的话,还可以补充其他一些非语言交际行为,诸如,沉默(Silence)、非语言声音(Nonverbal sound)、客体语(Object language)、环境语(Environmental language)等;或者举办这方面的专题讲座;或者鼓励学生直接与外籍人士交流和沟通。

教师可以编辑一些有关非语言交际方面的判断题或问答题,以使学生对非语言交际在不同文化中的意义有更细致的了解,比如,拍别人的脑袋在中国和西方各代表什么意义?表达“我吃饱了”,在中国和英美各用什么动作表示?点头是否都表示“肯定”,摇头是否都表示“否定”等等。

总之,文化的融入及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应通过多种形式进行,尤其应当把文化背景知识渗透到英语教学中去。只有这样,才能在实际中正确运用语言,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参考文献

1. 王振亚. 以跨文化为目的的外语教学 [J]. 外语界,1998.

第9篇

关键词:景观艺术设计景观审美活动审美品味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 A

一、景观中审美品味的相关概念

当前社会经济文化快速发展,景观设计行业发展也跟上了时代的步伐,人们对景观审美品位的不断提高与提出的更高要求促使景观设计行业的不断进步。而从广义上讲的品位主要有品尝、体味、仔细体会、玩味等字面理解的意思。就像马卡连柯曾说:品位是一种很复杂的成果,不仅是一种成果,也是知识、力量、习惯、技能、适应、健康以及最重要的社会经验的成果。这句话可以这样理解,品位是一种能力,是一种人类文明成果,每个人都有品位事物的能力,但是由于人们所处的社会阶层和生活经验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在景观设计中,对景观的品位则是指在特定的自然环境下,这里的自然环境主要是指经过人类改造后的土地及其外在的环境,如公园、园林、建筑等,进行的一种审美活动的过程。景观品位在某种意义上则上升为人们认识自然环境的能力,是美学范畴探讨的内容,同时也是美学价值的表达方式。

二、不同群体之间景观审美品位的相关性分析

前面的文字中的提到景观品位是美学探讨的范畴,而在美学中经常提到的就是审美,审美是美学范畴内的要素,它与品位存在着某种关联性,两者之间有相同的部分也有不同的地方,从大的方面上讲,审美与品位都是一种精神活动,都是主体在于外界环境事物接触的过程中产生的一种心理活动的过程,可以是对事物的赞扬亦可以是对事物的批判,两者的不同点则是则是二者在接触事物的过程中所用时间的不同,审美的高度要比品位的高度高,需要考虑的因素远比品位要多。通常情况下品位也可作名词来解释,出现在审美一词的后面。

景观审美品位是受到多方面因素限制的,有地域因素、时代因素、文化因素、宗教因素等,而群体间的差异也是其中之一。群体差异在大的范围可以指的是不同国家之间、不同区域之间的差异,从小的方面来讲可以是同一区域内不同性别、年龄群体之间的差异。比如说中西方之间景观审美品位的差异主要体现在:西方人理性的思维方式使他们在园林中大量运用几何形式的模纹花坛,而中国早期形成的自然山水理念使得在园林布局和景观小品的设置上呈现出自然式的形态。小的区域内群体之间的审美差异则主要体现在性别、年龄、审美品位的需求的不同上,男性比女性进行景观审美品位的经历要少的多,女性的细腻、细致的性格决定了在景观活动中对景观审美品位的机会比男性多。不同的年龄层次间也会存在审美品位差异,比如说儿童对事物的判断标准更可能是外形能否第一眼吸引他,从而产生兴趣,所以进行审美品位体验的可能性降至最低,而成年人具备成熟的判断能力,通常是由外形进入内形,考虑的因素更多,进行审美品位的体验也就越多。再有就是审美品位的需求差异,这一点更多的是从自身的需求上考虑的,在进行景观审美品位的时候,由于人们自身的品位不断提高,对审美中获得的审美体验的要求也就越来越高,如在欣赏一棵枯树时,木材商、作家、画家、过路人分别会产生不同的感受。以上这些因素都体现出不同群体在进行景观审美品位的过程中所产生的不同体验,它与外部环境、认知能力、社会地位身份、区域差异等都有一定的相关性。

三、景观审美品位对设计的作用

在罗素・莱恩斯的经典之作《高级、普通、低俗》一文中,他把人们分为三种不同品位阶层,即高级品位人群、中级品位人群、底层品位人群,他认为高级品位人群应该是在艺术家、艺术评论家、文人等中间产生,由此看来,景观设计也是一种艺术行为,那么景观设计师也就是艺术家,这些艺术设计师们在进行景观设计实践的过程中已经把某种特定的景观品位传递给大众了,他们的这些品位其实就是一种在积淀人类优秀的美学成果基础上与自身的某种气质和认知后形成的职业涵养,而她们的自身的景观品位也会随着社会和个人的变化而变化,随着空间不同而转移具有高度敏感性、易变性等特点。景观设计师本身的品位必定是包含这些层面的。他们每次在设计中的变革都有可能对社会产生一定的影响,这种影响可能是受到鼓励或者批评的。举个简单的例子,在当前城市广场雕塑设计中,越来越多的设计师会选择材质轻巧、做工方便简易的不锈钢材料,设计各种不同类型的主题雕塑,从客观层面上来看,设计师的品位也许是受到牵制的,被动的接受甲方的意愿,如此一来,人们已经厌倦了不锈钢材料做成的雕塑,不停地指责雕塑设计师没有品位,而人们所指责的没有品位的背后有深层次原因。

从上面所阐述的内容中我么可以看出景观设计的审美品位在设计中起着某种积极推动的作用,他们的景观品位会不断的超越从前,引领着景观设计不断向前发展,最终景观设计的品位会达到与受众等多方面品位的契合。景观观赏者的审美品位对景观设计的发展也同样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景观受众者的品位可能因人而异,而如柏拉图曾说过的:我们最终的终极价值观是真理、善良和美。当前国内一系列景观设计师受到国外景观设计影响的,中国古典主义园林设计理念所体现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即“天人合一”的思想,国内现代景观学习系统则是从西方引进的,在目前看来两者的结合尚未达到真正意义上的和谐统一,这与当前景观设计师设计的作品存在某些不统一的地方是相同的,对优秀景观层次多方面的要求,这在景观设计中是起到一定得推动作用。

四、结语

景观设计活动中的审美主体是人,通过对外界景观环境的客观品鉴,来表达人对特定环境下的景观的喜爱与否,这种审美品位活动时依靠审美主体对客体的折中表达,同时这样的审美活动也促进景观设计的不断发展和革新。

参考文献

[1]皮尔斯・刘易斯(美国).美国人的景观品位[J].学术论坛,2010.

[2]张婷.公众的景观审美方式和范围研究[D].硕士论文,2008.

作者简介:

第10篇

【关键词】中国钢琴音乐 中国风格 民族化

中国钢琴音乐中“中国风格”的探讨

中国音乐界的发展历程道路是漫长而坎坷的,在20世纪学习源自欧洲的作曲模式,以进行自我音乐的演绎及突破,在当时我国的艺术家就已经想到将中国传统民族音乐特色融入到音乐创作之中。肖友梅等老一辈著名艺术家就曾通过努力将民族特色旋律融入到钢琴音乐“中国风格”中,并成功创作出不少佳作。在20世纪30年代所开展的“新音乐运动”中对音乐形式的美学要求提升到了“大众化”与“民族化”的需求之上。20世纪40年代后期新音乐的影响力日益深远,在未来的音乐道路上成为新形势音乐创作的文艺政策形式。

“”时期中国传统音乐与“革命音乐”成为中国钢琴音乐主要创作思路。在“”结束后全国实行改革开放,国人的思想得到解放,对外的文化交流越来越深入,“音乐民族风格”大发展呈现出多元化的态势,而中国钢琴音乐创作打破古老的束缚,艺术家的创作性思维越来越宽广,从此钢琴音乐进入真正创作的繁盛时期。

这段时间,艺术家的钢琴创作产生了三条主线:(1)坚持最初“共性写作”,将民族基调编入 “中国风格”音乐之内,同时在和声运用上采用更加创新大胆的手法。(2)以“中国风格”为主线寻求更多创造思路完成全新创造作品。(3)在作曲技巧与各种创新方面,艺术家保存完整的民族基调创造全新的“中国风格”艺术作品,此作品主要用以表达中国特色音乐的韵味以及中国艺术的精髓。以上三类创作方式的呈现主要是在20世纪80年代形成的。

通过中国钢琴音乐的发展过程不难看出,中国钢琴音乐的成就来源于中国传统音乐,同时又汲取了西方音乐的精华与作曲艺术,演变成一种全新的中西音乐文化的混合产物。对于“中国风格”的不断追逐也是推动音乐产业发展的最大动力。钢琴音乐的“中国风格”考察方向可分为题材创造及音乐语言两个方面。题材创造包括标题的选定与和民族性的主要表现形式;而音乐语言则包括中国钢琴音乐思想表达的“民族化”,较为典型的有编曲民族化、旋律民族化、和声民族化以及神韵音色民族化等。

1980年是中国钢琴音乐创作的巅峰转折。此前的中国钢琴曲基本使用西方传统作曲方式,糅合中国本地音乐的审美进行编创。自此之后的中国钢琴创作,艺术家主要通过对中国传统文化精髓的深化提炼,将创作艺术多元化,对于西方国家艺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深入借鉴最终将“中国风格”从感性上升到理性层次。20世纪80年代以后艺术家对于理性层面的追求更多表现在融合与吸收中国传统文化精髓之上,将具体的传统音乐题材糅合到创作曲目中,用绚丽美妙的音响世界传达中国浓郁的艺术底蕴。

对中国钢琴音乐未来发展的深思

作为一种新音乐形势的中国钢琴音乐,既拥有西方文化的冲击,又接受着来自中国传统文化的浸染。如果拿所谓的经验主义对中国钢琴音乐的“中国风格”进行品鉴,那么必定会带来错误的文化误解。

部分艺术家认为中国钢琴作品“缺少统一的风格感”这一现象通过两个部分体现:

首先,中国钢琴运用多种作曲方式来进行音乐表现,而多种技巧的结合也正是为了体现一个共同的目标即中国博大精深的精神实质。

其次,事实上“中国风格”原本就是一个比较宽广的定义。中国本就是一个多民族国家,蕴含丰富的文化艺术底蕴,各民族之间音乐文化的碰撞自然会产生差异性的“美妙火花”。

在中外钢琴作品中,“中国风格”的具体表达方式可分为两大类:(1)通过使用可以感知的中国音乐曲调等相关音乐元素,让钢琴作品在音调的基准上融入中国味道。此种形式为基础形式。(2)小范围的使用可感知的音调因素从文学及深层次的艺术中发现艺术创作思维,将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在联系与钢琴作品结合到一起,将中国元素变成一种艺术精神融入到整个作品之中。此种形式为潜在形式或变量形式。

在中国钢琴作品中“中国风格”的成型主要存在两种途径:(1)艺术家因长期处于中国文化之中对于创造已经形成自然的条件反射,中国元素在艺术创作中自然的被采纳。(2)艺术家刻意追求“自主创作”,为寻求某些特定的“中国风格”刻意使用中国传统艺术形式。综上所述“中国风格”是艺术家创作中国艺术文化的传承之根。

在21世纪的今天,随着紧急全球化的发展以及媒体技术更新带来的全球文化飞速传播,中国钢琴音乐走向世界化的趋势将不可避免。关于未来中国钢琴音乐的创作要求,高品质的作品是发展的关键。钢琴音乐如何权衡好“创造与传统”“全球性与民族性”这两对矛盾,一直都是中国艺术界的重要议题。

对于中国钢琴音乐的创作必须以“民族性”为主线,在中西方、实际与传统之间寻找制衡点。无论世界文化潮流如何发展,中国音乐元素必须始终保持在民族文化的特性之上。反之所谓的“创新”必定无法符合中华民族大众对音乐的审美品位,从而就会失去原始艺术“创新”的初衷。

如今在中国乐坛有一个很值得深思的现象,即越来越多的中国知名作曲家,所写作的钢琴作品屈指可数,业界也有作曲家坦言因为钢琴音乐的发展突破太小,不愿意进行创作。而从西方钢琴音乐发展进程中不难看出,威立于世界乐坛巅峰的大批经典钢琴作品,大部分都出自作曲家与演奏家于一身的音乐泰斗们的创作。从莫扎特、巴赫、贝多芬到李斯特、肖邦等。这一点笔者认为应该引起中国音乐界的深思与探讨。

通过考究,不管从任何角度分析“中国钢琴音乐”的定义,都无法脱离中西文化结合的说法。中国钢琴音乐的进程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变更及社会转变有着紧密联系。中国钢琴音乐的行程可以看作是20世纪音乐文化事业前进的缩影,表达了中西文化结合与碰撞所产生的美妙火花。如果将中国钢琴音乐搁置在中国的整体文化背景下进行研究探讨,既要结合政治因素又要保持中立的理性思维,进行深入探讨与研究,同时还得挖掘中国传统文化精髓部分及西方部分因素的结合。

对于加强中国钢琴音乐学术方面的研讨相当重要的一个意义就是:通过理论上的探讨与证明可以更有效的指挥音乐创作的实行。如果学术探讨结果能够与音乐艺术创作产生良好的互动效果,那么就可以有效地推动中国钢琴艺术的前进。

上述研讨均以教育作为根本。现在的中国钢琴教育大部分都是选用外国经典作品,而普遍缺乏对现代音乐作品的理解与认识,“中国风格”的钢琴作品在教育中运用明显欠缺。在我国如今庞大的钢琴音乐教育系统中,需要加大钢琴音乐的教学比例,大量培养中国钢琴音乐的追求者,从而通过市场需要、创作、出版、演绎与探究就大力推动我国钢琴音乐的发展。

结语

综上所述,中国钢琴音乐的创作甚至整个音乐领域的创作多少都会受到时代性的中国政治、西方国家音乐以及中国传统文化音乐这三个方面的影响。而在历史发展的全局思想理念的洗礼之下,中国艺术领军者一直致力于走“民族化”的指导性思想道路,并且已经形成了基本的中国钢琴音乐中的“中国风格”。现在中国音乐领域迫切需要一个引路者将中国钢琴音乐推向世界,成为全球知名的“品牌”。知名音乐学者应该提高对中国钢琴音乐的国外学术理论研讨,并多参加国际性的音乐交流活动,将中国钢琴音乐理念在音乐学术界传播得更广。而知名的钢琴演奏家应该在国内及国际的演奏场合上更多地演奏中国钢琴音乐作品,更直接更全面地传播中国钢琴音乐以及音乐中所饱含的“中国风格”。在日常的钢琴教育课程中,钢琴教师需要更高比率地使用中国钢琴音乐作品进行课堂教育,并在生活中实现对钢琴初学者与爱好者的中国钢琴音乐的大力传播。教育从初学者抓起,进一步激发大众对中国钢琴音乐的爱好,有利推进中国钢琴文化事业的蓬勃发展。

参考文献:

[1]张静薇:《中国钢琴作品的民族审美底蕴初探》,学位论文,内蒙古师范大学,2005年。

[2]陈文红:《20世纪中国钢琴音乐风格之演进》,学位论文,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3]丁菲菲:《论王建中钢琴创作的民族特色》,学位论文,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第11篇

关键词:环境设计;装置艺术;人文诉求

人类社会不断发展,人们不断追求更高的生活品质。环境设计中的装置艺术是人类智慧发展的体现,表达出人们在满足基本物质生活需求后更高的人文诉求。环境设计中的装置艺术起源于西方,但是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和国际化趋势的推动,中西方文化不断交融,中华五千多年文明孕育的传统艺术也在环境设计中不断呈现。文章介绍装置艺术的概念和发展历史,总结装置艺术的特点,探索装置艺术在不同环境设计中的作用,探讨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生活艺术的高追求旨趣。

一、装置艺术的产生及其发展历史概况

装置艺术与传统意义上的架上绘画艺术有着明显的差异。装置艺术的产生从一开始就和环境空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所以装置艺术(Installation)被释义为“架下的创意组合与放大”。英国批评家尼古拉•德•奥利维拉在其著作《装置艺术》中认为装置艺术的鼻祖为19世纪末的一位法国邮差。这位邮差用二十多年的业余时间将水泥、贝壳和石头修建成一座造型怪异的理想宫殿。被大家公认的装置艺术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在成形之初,人们将其视为一种雕塑艺术。人们将最开始的装置艺术视为一种雕塑,忽视了装置艺术与雕塑蕴含的不同设计理念,这也是两者最根本的区别。在设计材料的使用方面,装置艺术采用了与雕塑艺术相近的轻物质材料。但是,在设计理念上,装置艺术采用文化互动的原理,通过静止的物象呈现人类社会互动的生活模型,这是与雕塑设计理念相区别的地方。在环境艺术设计范畴里,装置艺术还详细地区分为室内装置、室外设计等不同的类别。概括而言,室内装饰更加侧重局部装饰,而装置艺术更加关注整体效果。因而,在室内、室外或展览的设计过程中,有时会出现装置艺术设计的不同。

二、装置艺术的特征

装置艺术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尽管在不同地区、不同场域各有特色,但是形成了部分可供遵循和考证的通则性特点,概括起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其一,装置艺术的主题性。装置艺术在不同的空间设计中都围绕特定的主题展开,如吕胜中先生的剪纸作品《招魂》运用装置艺术的理念将人形不断复制,在这一复制的过程中将自己的思想和“招魂”的主题合二为一,体现出人们内心深处对“魂灵”的敬畏态度。在环境设计中,装置艺术的主题涉及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如宗教、风俗、生死仪式、文化习惯等,这些主题为装置艺术设计者提供了可供界定的选材和风格,从而取得想要的环境设计效果。其二,装置艺术的实用性。装置艺术与陶艺等供长期收藏和使用的艺术品的特点、价值不同,装置艺术更多地体现短期的展览效果。因而,在设计的过程中设计者会更加注重使装置艺术的实用价值和美感并存。同时,装置艺术低成本、高效果的收益特点也让设计者可以更加大胆地运用身边的简易材料实现“高大上”的艺术追求,实现艺术与生活的对接。其三,装置艺术的创新性。为了更好地刺激观赏者的感官,打破观赏者固定的思维模式,设计者往往推陈出新,通过夸张、异化或强化的艺术手法实现对作品的呈现。如,登昆燕在作品《丧宴》中就玩了把装置艺术的“小把戏”,在进入宴会的通道上,他大胆地运用常用在婚礼设计中的花球和蜡烛装饰物,只是小有改动地将花球的颜色换成了白色,便成功地通过这一设计削弱了在丧宴中一贯的悲伤气场,而增加一份缅怀亲人的柔情,让人在悲伤之余感受一份装置艺术带来的温暖,体现出装置艺术在环境设计中对于人文情怀的追求。其四,装置艺术的渲染熏陶性。在自然环境设计过程中使用装置艺术是为了更好地转变观赏者对环境的态度,使其由被动接受转为主动欣赏。环境设计中围绕特定主题设计的装置艺术作品能够体现设计者不同的设计理念和设计思想,蕴含了一种生活哲学。判断一件装置艺术作品的成败,主要看其与所处环境的契合程度,以及观赏者置身于环境中时有怎样的感悟,是否与环境形成诸多共鸣。设计者通过装置艺术将人们带入自身设计的大环境,借用实际存在的装置艺术呈现创设的情境,体现出装置艺术对环境的渲染力和对人们情怀的熏陶性。装置艺术使现代实体社会显得更加神秘,其追求观赏者参与其中的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审美效果。其五,装置艺术的共同参与性。装置艺术的生成需要观赏者的参与和介入。以苹果社区的设计为例,在苹果社区的展厅内外,设计者借用数以百计的可供食用的苹果创作出一件装置艺术作品——《能吃的房子》,这一装置模型强调观赏者与装置共存的关系,通过观赏者与装置的互动体现出作品的大众参与性,同时体现装置作品在观赏者心目中的地位。苹果这一食材作为装置的选材一开始是作为一种构成空间的建筑材料,在空间形成之后又作为整体模型的设计信息载体进入观赏者的视野,影响观赏者的思想与认知,并且成为观赏者讨论的话题,营造广告宣传的效果。其六,装置艺术的可变性。装置艺术是可变的艺术。因为装置艺术具有实用性和非收藏性的特点,所以装置艺术的设计在很多情况下是可以根据环境和实际生活的需求而不断变化的。因为装置艺术具有不断变化性,所以在急速发展的商业社会中才需要通过不断更新装置艺术吸引人们的眼球,更新人们的认知。在商业社会环境中,有的商家用高雅的装置艺术博得观赏者的关注,使装置艺术成为其获取利益的门面装饰。环境设计中装置艺术的诸多特点需要人们在环境设计过程中不断认识和学习,以更好地实现对装置艺术的使用。装置艺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既满足人们对实际环境的需求,又满足人们对高雅艺术的渴望,可谓一种双向载体。很多成功的装置艺术作品还承载了设计者的灵魂。环境设计中的装置艺术不断推陈出新,设计观念也不断实现中西文化结合,越来越多的设计者开始使用不同大小、不同格局的装置艺术装饰自己的现实生活和心灵空间,使灵感与现实空间实现完美对接,让空间结构更加立体,让人们的生活环境更加丰富,也更加富有特色和个性。

三、结语

装置艺术在环境设计中的作用不容小觑。就室内设计而言,装置艺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空间的设觉效果,体现出空间设计的价值;在展示空间中,装置艺术可以扮演重要的角色,呈现不同地区的文化风格;在景观环境中,装置艺术可以和环境更好地融为一体,成为一项开拓观赏者思维和视野的新的存在。总而言之,无论哪一种空间设计中的装置艺术,从根本上而言体现的都是人们与环境的和谐相处。实现文化与装置艺术的结合,可以更好地推动环境设计的发展,也可以提高人们的精神生活追求。

作者:李中亚 单位:中原工学院艺术设计学院

参考文献:

[1]陈健.论环境设计中的装置艺术.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

[2]伍迪.装置艺术在城市景观设计中的互动性应用研究.东华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

第12篇

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的伟大实践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总和。不同的文化对应了不同的观念和审美情趣。翻译是文化信息的传递,是一种涉及不同语言和文化领域的一种文化信息传递活动,在翻译的过程中应该特别注意语言的社会环境。中西文化有着众多差异,这种差异影响到我们对英美文学作品的理解、翻译和鉴赏。所以,我们在对文学作品进行翻译方面的研究时,不仅要研究语言,也要研究文学作品所诞生的社会、历史和文化背景,了解文学作品反映的文化信息和思想内涵,很好地实现中西文化的对接。

一、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差异分析

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相比,存在着诸多方面的差异,这主要体现在价值观、风俗文化以及思维方式等方面。

(一)价值观方面的差异

对于价值观体系,在西方文化中,个人是核心。而在中国,文化是群体文化,价值观当然也是代表群体性的价值。中国人总是在关心别人在干什么,却常常忘了自己在干什么;相反,外国人却不管别人在干什么,但却能清楚地明白自己在干什么。中国老百姓往往侧重于集体利益和整体价值,识大体、顾大局,集体利益始终高于个人利益,个人利益应服从集体利益。而传统的西方文化非常推崇个人英雄主义,有时候甚至是牺牲他人和集体利益以谋求自身价值。个人英雄主义是西方社会文化价值观的本质。中西方在价值观上的这种差异表现在许多方面。我们可以从大量英语词汇中得到验证,如“self-confidence、self-dependence、self-esteem、self-made”等。英语习语中也有“god helps those who help themselves”等。相对而言,汉语中则有“众人拾材火焰高”“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等。

(二)风俗文化差异

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风俗习惯,因此也传递着不同的民俗文化信息。在中国,红色最为普遍,除了表示物体的颜色外,还被看作是喜庆、吉祥、胜利、好运的象征。例如,“开门红”指工作一开始就取得了好的成绩;“走红运”指走好运;“大红人”指受领导器重的人;“事业红火”指事业兴隆。在文学作品中,“红”也用于指年轻女性,如“红妆”(女子盛装),“红颜”(少女)等。然而,英语中的“red”和汉语中的“红”有所不同。例如,“go into red”意为“出现赤字”、“发生亏损”,“see red”指“气得发疯”、“大发雷霆”,“paint it red”意为“把某事物描绘成骇人听闻的样子”、“把某事物弄得引人注目”。再如,在中国,“老”在汉语中可用来表达尊敬、敬仰的意思,如“老先生”、“张老”、“王老”等都是表达尊敬的称呼。而在西方,“old”一词却意味着赶不上潮流,过时等含义。

(三)思维方式的不同

由于各国的文化背景、风俗习惯、人文条件等不同,造成了中西思维方式在客观上存在着许多差异。西方民族的分析型思维方式使得西方人注重分析方法,句子结构以主语和谓语为核心,由主到次,递相叠加,形成“树形”句式结构。而东方民族的综合思维方式,使中国人注重整体和谐,句子结构以动词为中心,横向铺叙,层层推进,形成“竹形”句子结构。

二、西方文化对英美文学的渗透

西方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不仅继承了古希腊、罗马文化传统,同时也深受基督教思想的影响。罗马、古希腊是欧洲文学的发祥地,古希腊文明一直在影响着西方文明的发展和进步。而基督教思想则经过漫长的历史变迁,早已深深地渗入到西方人的文化方式和价值观念之中,并以哲学、信仰和文学艺术的形式影响和促进着西方文化的发展。

(一)古希腊罗马神话与英美文学

文化的代表是文学作品。因此,为了更好地了解西方文化并对其进行传播和发扬,就必须对孕育了西方文化的那一片沃土有所了解——古希腊罗马传统文化。例如,不断地涉猎一些古希腊罗马神话故事,多了解

转贴于

一些神话传说中的神祗和历史典故,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作家在其作品中所蕴含的深刻寓意。英美文学和古希腊神话关系深远,其主要表现为神话故事对英美文学作品的影响。许多西方文学艺术家们都曾从古希腊罗马神话中汲取创作的灵感和素材。如莎士比亚、雪莱、尤金奥尼尔等。 众多诗人、剧作家及小说家无一不采用古希腊罗马神话来丰富他们的题材。由此可见,希腊罗马神话极大地丰富了英美文学作品。倘若对于这些神话故事的了解不够深刻或根本就不了解,就不能更充分地欣赏和理解这些名作,因而也不能更深刻地理解作者的主旨和意图,当然,对其翻译也就会感到难以下手或表达不出原语所承载的文化信息。因此,了解古希腊和罗马神话的故事及其渊源,是掌握典故内在涵义的重要手段之一 。

例如:“shyness is her achilles’heel.”要想完整的翻译此句,就必须了解与之相关的一段神话故事。achilles是古希腊神话中的一位英雄人物,他的母亲在生他之后手握他的脚踵让他在冥河中浸了浸,除了未受到浸洗的脚踵部以外,他身体的其他部位都变的刀枪不入。结果,他却被对手用箭射中脚踵而死。因此“achilles’heel”后来就被用来代指一个人的致命弱点。所以,“shyness is her achilles’heel”这句话就可译为“害羞是她的致命弱点”。倘若不了解这些神话故事,在理解和翻译的时候就会感到不知所措,无从下手。

(二)文化根基《圣经》与英美文学

作为西方文化根基的 《圣经》一直被人们视为生活中所遵循的道德准则。它不仅是西方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对英语语言文化也很有很大的影响。“《圣经》不仅是基督教的经典著作,同时也是一部,题材多样,内容丰富的文学作品,它以小说、诗歌、历史、戏剧、书信等不同体裁,记述了不同人物的困惑、祈望与朝圣的心路历程。”许多英美文学作品中,源于《圣经》的典故不计其数。作者们在进行文学创作的过程中,经常会巧妙地引用《圣经》里的词句和典故、人物。例如,英国著名诗人弥尔顿的三部杰作《失乐园》、《复乐园》及《力士参孙》分别取材于《圣经旧约》故事中的《创世记》、《士师记》和《圣经新约》中的《路加福音》。《圣经》的语言,尤其是其中的典故和成语故事早已在各国文学作品中广泛的被引用,更有甚的是有的作品中甚至直接的对《圣经》进行整段的引用。同时,《圣经》中又有许多典故慢慢变成习语进入到英语语言之中,成为被广泛使用的英语词汇,例如“noah’s ark (挪亚方舟)”、“judah’s kiss(犹大之吻)”、“solomon (所罗门)” “the apple of the eye”(掌上明珠)等。而这些来自《圣经》的文化对英汉文学翻译者来说,往往就容易成为一个文化盲点,从而造成理解上偏差;如果对《圣经》了解的深度不够,就无法理解并翻译出英美文学作品中带有此类宗教色彩的语句。

三、英美文学作品翻译策略

近二十多年来,翻译研究逐渐转向文化间的比较。一般而言,翻译中文化的转换有两种基本的策略:以目的语文化为归宿的归化(domestication)和以源语文化为归宿的异化(foreignization)。归化与异化这一对概念,最早是1995年由美国学者venuti提出的。而他的这种思想又是受德国哲学家和古典语言学家schleiermache的观点的启发,即“翻译只有两种方法,不是译者不打扰作者,尽可能让读者靠拢作者,就是译者尽量不打扰读者,让作者靠拢读者”。mona baker认为:“看一个翻译是归化还是异化,往往取决于文化形态的重构,只有在考虑到改变译入语文化的价值关系时才能得到界定。”

转贴于

 1987中国学者刘英凯的《归化——翻译的歧路》一文,拉开了对此问题的论述的序幕。其中葛校琴指出:“当前在对‘归化’问题的认识上,译界同仁应该区分归化法的两种前提:其一是忠实原则下的归化;其二是非忠实前提下的归化。前者总体上来说是规定性的,而后者则是描述性的;前者是原语中心论的,后者则是有译语和译语文化取向的。”王东风认为:“归化和异化也可看成直译和意译概念的某种延伸,但这并不完全等同于直译与意译。……直译和意译之争的靶心是意义和形式的得失问题,而归化和异化之争的靶心则是处在意义和形式得失漩涡中的文化身份、文学性乃至话语权利的得失问题。”但是归化和异化也不是径渭分明的两个对立面。由于文化本身的各种特性,绝对的归化和绝对的异化,即使从理论上讲也是不存在的。因为归化和异化无论从共时还是历时都是相对的,所以无论采用归化或是异化策略,其所用翻译方法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相互覆盖,因此,归化和异化从表面上看只是两种大的方向,其具体程度则是随着不同翻译方法所占的比重而各有不同,并由此延伸出策略上的不同倾向。具体来讲,归化的主要手法包括省译、替换等;而异化则主要通过音译、直译和注释等手法来实现。归化、异化并不对立,二者相辅相成,相互补充,相互渗透,为不同的翻译目的和读者服务。

例如,张谷若先生在译哈代作品《德伯家的苔丝》的时候,为了向译文读者介绍原语文化知识,增进他们对原文的了解,就采用了直译的方法,但同时又用脚注解释说明了许多基督教的知识和英国的风俗习惯,以帮助不熟悉该作品历史文化背景的读者更好地理解原作。很多学者已经通过考察各类作品的不同译文,指出没有哪一部译作单纯采用一种翻译手法,而是采用了归化异化互补的多元化译法。作者还认为异化与归化在文学作品翻译的过程中也需要考虑到适度的问题。适度的归化可以增强译文的可读性,而适度的异化则可以使读者更加充分地了解原语文化,进而加强文化的交流。过分的归化和异化都会阻碍对原作的理解,多元互补才是做好文学翻译的关键。

优秀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