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医学检验就业前景

医学检验就业前景

时间:2022-02-07 10:43:1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医学检验就业前景,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医学检验就业前景

第1篇

关键词:社会需求;导向;医学生;就业前景;影响;对策

随着高校规模扩大,招生人数增加,医学生毕业人数越来越多,由于金融危机影响,就业岗位不断减少,医学毕业生的就业压力相对加大,在严峻就业下,医学毕业生要获得良好的就业机会,应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改变医学生就业观念及就业方向,树立准确择业观,并保持健康心理状态,正确面对成败得失,医学院也应积极采取有效解决措施,缓解就业压力。

一、基于社会需求导向下,分析医学生就业前景的影响

1.医学生就业状况

近些年,医学院招生规模不断增大,医学生毕业的人数越来越多,在世界金融危机影响下,我国的就业形势也不容乐观,人才供需间逐渐失衡,不同层次毕业的医学生,已由原来供不应求向专科供过于求、本科平衡及研究生的供不应求转变,与普通医学院相比,重点院校的就业率要高一些,而同所院校中,影像学、预防及检验等专业的医学生因毕业生少,需求依旧旺盛,但临床等专业的学生就供应高于需求,就业率相对低一些,但整体看来,医学生的就业率依然处于下降趋势,大城市就更是趋于饱和,医学生大都愿进入大城市当中的医院工作,但随着多年补充完善,二甲以上医院的医疗人员基本饱和,甚至出现了超编状况,同时,这些医院对应聘人员学历的要求越来越高,除非常优秀人才及个别岗位外,医院大部分人员均要在硕士及博士学历以上。

2.就业体制不健全,择业观陈旧

医学生就业困难是我国社会体制不健全的具体反映,在社会需求导向下,劳动力间的供需并不是很平衡,劳动力的结构层次不是很合理,与其他专业学生同样,医学生大量涌向东部沿海及大中城市,在基层单位及广大农村地区,需要大量医疗人才充实,但很多医学毕业生并不愿意选择这些单位,择业观较为陈旧,认为县级以上的医院才有可能展现出自身的价值,在就业方面,竞争意识不足,就业期望值较高,还有些医学生认同的就业面窄,非专业岗位不接受。

3.医学院扩招专业与社会需求相偏离

目前医学院与市场供需不相匹配,矛盾较大,特别是医学生实际能力及综合素质方面,教学质与量关系没有处理好,并且医学院专业设置也不是很合理,临床实践与理论教学方面缺乏规范全面的评价体系,在专业设置及教学内容等方面较为落后,社会需求量比较大的专业,没有毕业生,有些专业的毕业生就相对过剩,像麻醉、影响及护理等专业的毕业较少,社会需求量较大,不合理设置使得学校与社会需求相偏离,影响了医学生毕业之后的就业前景

二、影响医学生就业前景的解决对策

1.鼓励学生考验,缓解就业压力,提高未来的就业竞争力

近些年,随着大量医学生毕业,市场需求逐渐趋于饱和,专科毕业生供过于求,本科生也逐渐趋于饱和,研究生学历的社会需求空间还相对较大,在社会需求导向下,考研成为医学生提高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学校可鼓励学生考研,这样不仅输出优秀人才,还缓解了就业压力。目前大部分实习医院的实习时间是5月份,医学生来到实习点之后不久,就面临考研冲刺,这段时间处理不当,不仅会影响学生考研成绩,还会影响学生的实习效果。根据这种情况,医学院可调整一下实习时间,实习时间安排在大四至大五第一学期,在最后学期安排与专业有关的选修课程,对于考研学生能在考前两月请假,并专心备考,到考试结束之后,再到实习医院补上实习,学校应该针对考研学生给予有关辅导,并针对考研学生心理、英语及政治等方面给予指导,学校可请有经验教师实施考前辅导,提高学生考研成绩。

2.完善就业市场,调整就业意向

完善市场体系,需要健全的服务、竞争、监督管理及调控等机制,应积极建立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学生毕业的就业市场,政府应利用宏观调控方法,对医学生的就业市场进行规范,并改革就业、人事及户籍等制度,对毕业生管理及用人单位进行规范,保护毕业及用人单位双方的合法权益,还应建立就业渠道,实现供需双方资源的共享,还应制定有关优惠政策,提倡医学生到边远地区就业。医学院应该建立全程化、全员化与信息化地就业服务制度,学校就业部门,应该加强社会需求分析,并指导学生及时了解有关的就业市场需求,强化就业技巧锻炼,减少就业障碍,在医学院低年级,还应设置职业规划的课程,在高年级开设就业方面的指导课,并组织学生对国家就业政策进行全面学习,让学生找准定位,端正思想,认识到基层单位及广大农村地区医疗工作的重要性,医疗市场必将向基层单位市场转变,医学生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建立个人价值、目标观及社会价值结合的统一标准观,培养学生实事求是及主动的就业态度。

3.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合理设置专业,强化实习环节

医学院应依据市场需求状况,合理设置课程,对于需求量大的专业,应增加招收人数,需求量少的专业,减少招收人数,并强化实习环节,实习环节是医学生工作能力提高的主要方法,对医学生就业能力具有重要的影响,学校可把实习生分成大轮转及后期分流两部分实习,大轮转实习主要是依照正常轮转顺序来实习,而后期分流实习又可按实习时间分成正常大轮转与后期分流时间,前半部分为8个月,后半部分为4个月,依照市场需求与自身发展要求进行培养,像影响、急诊及麻醉等专业医学生的就业形势比较好,有意从事此方面的学生,就可实施后期分流培训,这样就业面就要比大轮转学生的就业面要高一些,通过实习环节,为自身就业前景增添砝码。

结束语:

随着医学院规模扩招,医学生毕业人数越来越多,对医学生就业前景产生了一定影响,为提高医学生的就业率,医学院应调整学生就业意向,让学生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树立合理的就业观,同时,提高医学生的综合素质,尤其是实践工作能力,增强医学生的市场竞争能力,通过有效的解决对策,提高医学生良好的就业前景。

参考文献:

第2篇

 

无论是医学过程的记录、控制、分析和决策,还是医学的管理,信息技术在其中都发挥着中流砥柱的作用。越来越多的高校认识到了医学信息管理巨大的招生和就业前景,为社会输出了一大批医学基础扎实、综合知识水平高的高素质人才。年轻的医学信息管理专业,也在市场的需求中上下求索。

 

1、 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与要求

 

该专业基本任务是贯彻执行国家教育、卫生工作方针,培养德、智、技、体全面发展,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原则,培养具有卫生信息管理专业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同时具备一定医学相关知识,熟练掌握岗位操作技能,能应用所学知识在一线岗位从事卫生信息管理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通过系统学习医学信息管理知识,将具备以下知识技能:

 

1.1掌握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基本理论和知识;

 

1.2掌握计算机技术及信息科学的基本理论和知识;

 

1.3掌握管理科学的基本理论和知识;

 

1.4、掌握计算机技术在医学中应用、医学信息处理、网络管理和HIS的开发与管理能力;

 

1.5具有在医疗卫生系统、生物医学工程领域进行计算机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的初步能力;

 

1.6掌握医学信息检索、信息查询与分析的能力和阅读本专业外语刊物的能力。

 

2、专业发展的现状

 

青雉的医学信息管理专业尚处在方兴未艾的萌芽期,专业人才无论在知识结构和科学性和综合运用的能力等方面,都没能契合市场的需求。直接加大了医学信息管理专业就业前景的风险。

 

2.1知识结构的松散:许多高等院校开设的医学信息管理专业,尚处于“临床研究”阶段,课程的设定与临近专业模糊不清。忽视了医学基础、计算机学、信息管理学之间的有机联系,学科间缺少交集,完全成了拼盘式的堆砌。自然也难以建构起缜密详实的知识体系。

 

2.2实践能力的匮乏:在专业人才的培养过程中,往往注重理论的教条而缺少实践的检验。学生在临床实践中很难将所学知识综合应用,缺乏对知识经验的统筹能力。

 

2.3就业与学业脱节:数以万计的医院对于医学管理专业人才的渴求并没能拉动该专业人才的蓬勃。许多学生就业后由于知识结构的畸形或实践运用的不足被迫前往专业不对口的岗位从业。能够侥幸留在本专业岗位就业的学生也鲜有在事业上有大成就者。

 

3、专业人才的培养策略

 

针对现阶段知识结构的不科学、实践应用培训比例低、就业萎靡的医学信息管理专业,必须依托明确核心课程、加强实践锻炼、引导就业等人才培养的措施方能得以解决。

 

3.1人才培养的指导思想:以我国现阶段医药信息化建设的市场需求为导向。信息化在医学中的不断渗透使社会对于信息化时代的医学工作者有了更高、更精的要求。及时了解市场需要的人才类型和人才数量,有的放矢地调整人才培养模式。积极改革腐旧的以招生需求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让校园与社会接轨。

 

3.2人才培养的教育理念:打破教与学长期分离的旧统,教育的中心由教师转移到学生。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自主探究的能力、积极实践的能力。学生自主安排学习计划、自由参加课余活动。以学生为整个教学活动中心的模式,大大提高了学习效率,学生由被动的定量接受学习转变为主动地不定量探索学习,自己发现问题、研究问题,最终解决问题。教师只做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引导者和帮助者。

 

3.3有机结合教学内容:一方面,将医学基础、计算机、信息管理等课程的知识改叠加模式为乘式效应明显的有机结合模式,强调学科间的紧密联系,深化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意识;另一方面,提高综合实践课程所占比例,实践教学是人才培养的关键。实践学习是检验理论学习的标尺,理论学习是参加实践学习的物质储备,二者往往相辅相成,依托共存。在实践案例中检验教学实绩。利用这两方面的教学内容安排,搭建起学科乘学科、理论加实践的系统知识结构。

 

3.4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师资队伍直接影响了教育质量和教育实效。各院校应加大该专业师资队伍建设的投入,积极引进科技水平高、专业技能牢、研究成果好的优秀专家教授。避免非专业教师成为该专业人才培养的骨干。把牢从教者的质量关,拒绝信息技术水平相对较差的中老教师打资历牌。

 

3.5加快专业教材的编写:虽然基础医学、计算机学和信息管理学各自都拥有名目众多的教材,但以此三大类学科为基础的综合型、性医学信息管理书籍尚未问世。

 

3.6适配有效的教育评价系统;优质的教育评价系统拥有一颗善于甄别人才的慧眼。教育评价应以定性考核为主,定量考核为辅,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全面的、多元的、动态的评价。科学规范的教学评测系统也是缩小学生与社会所需要人才差距的重要保障,是人才的“试金石”。

 

4总结

 

医学信息管理,是一片亟待开垦的沃土,也是一片充满挑战的荒原。如何因地制宜地种好这一片庄稼,不仅是对教师这位庄稼汉的考验,也是对施肥用料的教学模式的巨大挑战。医学信息管理专业就业前景是广阔的,就业现在却是扑朔的,建立以市场需求为主导的人才培养新机制已然势在必行。

第3篇

关键词:院系;优势资源;新生;入学教育

大学新生入学教育是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一环,它在帮助新生熟悉大学生活、提高专业学习兴趣、制定个人生涯规划等方面都有着指导作用。

虽然各高校都有一个对于全校新生通用的教育指导体系,但是它是一个比较宏观抽象的指导思路。因此,各院系应当认真分析本专业的特殊性和规律性,将学校的新生教育指导体系具体化,从而做出对新生成长既切合实际又有意义的入学教育。

一、院系新生教育的重点

1、将思想道德教育放在首位

大学阶段是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社会上的浮躁、、诚信缺失、拜金主义、奢靡享乐等不良风气是对大学生的严峻考验。如果我们忽略了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那么就无异于在助长放任学生的错误思想和行为。

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不仅对大学生的求学阶段有促进作用,而且对学生步入社会后也会产生积极的影响。我们必须把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这项“基础课程”打好,从目标、习惯、礼仪、道德、纪律、法规等多方面教育学生树立健全的人格,不断提高他们辨别是非的能力,学生的全面成长才能实现。

2、突出专业特点

不同专业在知识结构、专业环境、课程体系、学习方法、培养目标、就业前景等方面都各不相同。比如:医学专业具有门类多、学制长、专业性强等特点。它分为临床医学、麻醉学、口腔医学、医学影像学、医学检验等门类,各门类又有很多研究方向,每个研究方向又各有特点。

因此,院系应当抓住本专业的特点开展有针对性的新生教育,内容需要包含专业思维培养、专业课程体系、专业学习方法、专业就业前景等方面,从而帮助学生在大学期间明确目标、找准方向、制定规划、付诸实践。

3、兼顾形式与内容

新生报到要面临入学典礼、军训、体检等诸多事务,用于新生教育的时间是有限的。因此,我们要把握住短暂的教育机会,制定出详细的工作方案,明确分工,责任到人,确保新生教育有实效。

形式与内容相互照应。形式可以采用讲座、座谈、交流、参观、游戏、晚会等提高学生参与的兴趣。内容可以从德智体美劳等多方面加以充实,使学生身心都能的得到丰富的体验。

二、集合院系优势资源,做好新生入学教育

各院系应当实地考察全面分析本专业的软硬件条件,通过有效的方式在新生教育中扬长避短,从而激发学生对本专业的兴趣和信心。

1、发挥专业老师的优势

每个学校在人文和理工方面都有一批专业师资队伍,院系可以集合其中一批优秀教师代表为新生做好思想、学习、生活等方面的指导。例如:人文社科的老师可以为新生做良好习惯的培养、大学生礼仪指导等成人成才教育;组织人事部的老师可以为新生做党员应当具备的素质、党员发展程序等入党启蒙教育;教学管理部门的老师可以为新生做本专业课程体系设置、专业课学习方法等学业指导教育;本专业的资深教师可以为新生做本专业特色与前景、专业发展方向的专业思想教育;学生管理部门的老师可以为新生做学校主要管理制度解读等校纪校规教育;就业管理部门的老师可以为新生做本专业职业规划、就业定位等就业指导。

2、发挥本专业优秀学生代表的模范带头作用

新老生交流会是新生教育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院系集中优秀的学生代表现身说法,可以增加新生教育的真实感和亲切感。各院系都有一批在道德风尚、学习成绩、体育文艺、社会实践等方面表现突出的学生。例如:我们可以组织优秀学生干部代表为新生做学生干部工作经验交流;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代表为新生做学习经验交流;社会实践活动突出的学生代表为新生做实践活动经验交流等。

3、发挥院系特色设施的优势

新生教育不能局限于讲座访谈等理论交流的模式,院系应当合理利用学校的特色设施让新生置身其中得到直接的体验。例如:学校有校史馆、图书馆、特色实验室和实习基地,我们组织新生参观其中有代表性的设施或者安排新生进行相关简单的体验,一方面可以增加学生对专业的感性认识,另一方面可以增强学生的爱校意识。

4、建立院系职能部门的新生服务网络

第4篇

关键词:中医药;大学生;就业压力;影响因素

中医药大学生是未来的医务人员,担负着救死扶伤的重任,他们关系到未来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更关系到中医传统文化这一民族瑰宝的传承[1]。因此,关注中医药大学生的就业压力,对开展中医药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研究以河北大学中医学院部分大学生为调查对象,探讨中医药大学生就业压力的影响因素,为高校采取应对策略提供依据。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于2015年11月下旬,以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按年级分层,在河北大学中医学院在校学生中随机抽取若干个班级,对抽取的整个班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共调查191人。本次调查对象中:男生51人,女生140人;大一至大三的学生分别为49人、98人、44人。

1.2调查方法

参考相关文献资料,并结合中医药大学生实际情况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内容包括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与考试相关的态度和其他相关方面的状况等。问卷调查采用不记名的形式填写并现场收回。共发放调查问卷191份,回收有效问卷191份,有效回收率为100%。

1.3统计方法

应用Epidata3.1软件建立数据库并录入调查数据,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使用χ2检验比较就业压力的不同影响因素。

2.结果

如表1所示,女生的就业压力高于男生,来自农村的学生就业压力高于城镇的学生,大一年级学生的就业压力显著高于大二和大三的学生,月平均花费越低就业压力越大(P<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调查结果中,中医药专业女生的就业压力高于男生,可能是由于受到社会就业歧视的影响,她们更易认为女生在就业时较之男生存在弱势,从而导致她们感受到自身的就业压力较大。另外,来自农村的学生就业压力高于城镇的学生,有学者研究认为:如今我国许多地区农村与城镇地区间的经济发展水平存在着较大的差距,而来自农村的大学生较之城镇家庭往往会有着更低的经济条件,同时从农村来到城市读书,对城市生活的不适应感及各方面的差异会使一些农村学生自卑心理更强,因而来自农村的大学生在就业方面感受到的压力都会比来自城镇的大学生要大[2]。一年级学生的就业压力显著高于大二和大三的学生,大一的学生刚刚入学一个学期,对自己所学的专业还不是十分了解,对未来的就业前景还很茫然,这有可能是他们就业压力高于高年级学生的主要原因。月平均花费越低的中医药大学生就业压力越大,可能与他们的家庭经济状况存在关联。月平均花费越低,意味着其家庭经济水平较低,学生就会存在寻找一个好工作以改善家庭经济状况的心理,从而导致他们的就业压力较大。结合以上分析结果,中医药院校应该加强大学生的创业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明确的创业意识和观念,走出传统的就业领域,利用所学的医学知识,面向整个社会生活去开创自己的事业,以创业带动就业,对缓解中医药学生就业压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3]。

作者:刘爽 王娅婷 马思佳 赵欣 单位:河北大学中医系 河北大学医学院 河北大学预防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系

参考文献:

[1]莫莉丽.中医药大学生医德教育探究—以广西中医学院为例[D]广西师范大学,2011

第5篇

  自从水稻之父扬名天下,自从基因技术深种人心,农学专业扬眉吐气,不再灰头土脸。

  其实,农学专业的内涵非常宽,包含水产类、植物生产类、草业科学类、动物医学类、环境生态类、森林资源类、动物生产类7大类,分为作物学、园艺学、农业资源利用、植物保护学、林学、水产养殖学、畜牧学、动物医学等8个一级学科,共27个二级学科。今天,小编将带你浅尝“农家乐”,想要报考这类专业的考生们也可以顺便多了解一下相关信息。

汗滴不再禾下土――作物学

  十里稻花,百里飘香。提起“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你一定不会感到陌生。他成功地研制出杂交水稻,使得中国的粮食产量惊人般地增长,堪称作物学的标志性人物。狭义的农学就是指作物学。这是一门研究作物遗传、生长规律和育种技术的学科,也是农学科学的核心学科之一。作物学是通过改良粮食品种、提高粮食产量和质量,探索并实现高产、优质、高效、生态、低成本集约化的理论栽培与技术措施的综合性应用科学,是实践带动理论学习的新探索。

  【主要课程】植物学、植物生理学、基础生物化学、基础微生物学、遗传学、生物统计与田间试验、农业生态学、作物栽培学、耕作学、作物育种学、种子学等。

  【就业方向】 毕业后主要到企事业单位、科研院所、高等院校、政府机关从事技术与设计、推广与开发、经营与管理、教学与科研等工作。考研率也在35%左右。

  【学府推荐】在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作物遗传育种学领域首屈一指的当然要数中国农业大学了。当然,南京农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吉林大学、西南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山东农业大学、四川农业大学、浙江大学、扬州大学等也都久负盛名。

农园的美发师――园艺学

  现代栽培技术加入了美学元素,通过对园艺作物的栽培、育种、组织培养等技术的贯彻,实现果树、蔬菜以及观赏植物的栽培。园艺场(庭园)规划设计、园艺植物栽培、种质资源保护、品种选育和良种繁育、病虫害防治、园艺产品商品化处理等都是园艺学专业学生需要掌握的技能。看来,农学专家也要给作物们穿上漂亮的外衣了。

  【主要课程】英语、计算机、植物学、植物生理学、遗传学、生物统计与田间试验、园艺学总论、园艺学各论、园艺作物育种学总论、园艺作物育种学各论、园艺植物组织培养学、设施园艺学、园产品商品学、无土栽培学、现代果树科学、现代蔬菜科学、现代观赏园艺科学等。

  【就业方向】毕业生主要在园艺科研院所、中等和高等院校、企业部门、行政部门等从事园艺作物栽培和遗传育种、园艺生物技术、现代园艺生产技术、现代设施园艺等方面的教学、科研、管理、开发和规划设计工作。

  【学府推荐】南京农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吉林大学、西南大学、北京林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华侨大学、浙江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华南农业大学、沈阳农业大学、山东农业大学等。

土地的魔术师――农业资源利用

  农业资源利用是农学门类中的一个新生科学,是伴随着人口增加、资源短缺、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等问题而产生的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产物。本专业主要研究土壤、水、养分、气候、生物等农业资源高效利用的基本理论与知识,推进资源的优化配置、高效利用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主要课程】植物生理学、土壤学(英语教学)、普通生态学、植物营养学(英语教学)、地学基础、土壤资源调查与评价、遥感与信息技术、土壤环境污染与治理、资源与环境分析等。

  【就业方向】主要在农业资源与环境相关部门和单位,包括环境保护部门、生态环境治理、农业资源开发、农产品综合利用等企事业单位,或在科研单位、农业生产、土地管理、环保、农资等部门、单位从事教学、科研、管理工作。

  【学府推荐】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已形成地域特色明显的土壤侵蚀与水土保持、土壤物理、土壤地理与信息技术、土壤生态与旱地农业、土壤化学5个研究方向。南京农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吉林大学、中国农业大学、浙江大学、华南农业大学、西南大学等大学也是不错的选择。

植物的白衣卫士――植物保护学

  植物保护学是农学类专业中一门跨学科、综合性最强的学科。其开设目的就是提高综合生产能力、保护生物多样性、控制环境污染、节约能源,以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和保护生态的目的。给植物作白衣卫士,也是很光荣的工作。

  【主要课程】植物学、微生物学、植物生理学、普通植物病理学、普通昆虫学、农业植物病理学、农业昆虫学、植物化学保护。

  【就业方向】毕业生可在出入境检疫,国家、省、市县植保部门,涉农大型企业,农业科技园区等从事检疫、测报、植保技术推广与开发、企业经营与管理等工作。

  【学府推荐】浙江大学的植物保护学科可是响当当的,中国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华南农业大学、福建农林大学、山东农业大学、云南农业大学、沈阳农业大学的植物保护学科也都非常不错。

森林的检测器――林学

  林学是研究森林的生长发育、结构与功能,探求如何对森林进行培育、管理、保护和利用的学科。注重培养森林基础科学研究、森林防火、林木育种、森林培育、森林资源管护、森林资源调查规划、湿地保护与管理、城乡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森林植物资源开发利用等方面高素质的科学研究、应用技术和经营管理方面的研究应用型人才。其中,木材科学与工程的家具与室内设计方向是该学科的热门,就业前景广阔,就业率相当高。

  【主要课程】植物学、植物生理学、植物营养学、基础生物化学、普通遗传学、林木病理学、森林生态学、测量学、树木学、土壤肥料学、森林培育、林木育种学、森林环境学、数字林业技术、森林计测学、森林资源经营管理、林业经济管理。

  【就业方向】毕业生可在林业、城市园林绿化、环保、农业等部门从事森林培育、森林资源管理与利用、森林生态环境建设、城市园林绿化等方面的技术、经营与管理、教学和科研工作。

  【学府推荐】东北林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四川农业大学、贵州大学、大学、甘肃农业大学、青海大学、宁夏农学院、新疆农业大学、河北农业大学、山西农业大学、内蒙古农业大学等。

海底大将军――水产养殖学

  水产养殖学是以水产经济动植物(如鱼、贝、海藻等)为研究对象,研究水产经济动植物的应用、开发、经营管理及开发新型渔业技术的科学。通过学习生物科学、水域生态学、水环境科学、水生生物技术以及水产动物生产、水产品加工与贸易和水生资源开发和利用等方面的基本知识,毕业生将具备水产经济动植物生产、水产饲料生产、水生生物病害检测与控制、水域环境监测、水产资源开发、水产品加工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主要课程】普通动物学、鱼类学、细胞生物学、动物生理学、生态学、水生生物学、遗传育种学、动物营养与饲料学、水产动物病害学、鱼类增养殖学、无脊椎动物增养殖学等。

  【就业方向】毕业生可到水产部门从事水产品的增殖、养殖、保藏加工利用工作,也可从事渔业技术设备研究、制造工作,还可到海洋、海运、轻工、外贸、环保等部门从事科研工作。

  【学府推荐】中国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西南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国海洋大学等大学的水产养殖学都非常棒。

风吹草低见牛羊――畜牧学

  传统的畜牧技术,加上现代化的科学管理,让大草原上牛羊成群、膘肥体壮的景色,成为眼底更加美丽的风景线。农业现代化的今天,发展无污染、无公害的绿色畜牧业,提高畜产品品质、实施名牌战略,降低畜产品药物残留指标,开发畜禽附加利用,满足市场多元化的需要,早已成为畜牧业的发展方向。畜牧学专业就是研究家畜育种、繁殖、饲养、管理、防病防疫以及草地建设、畜产品加工和畜牧经营管理等的学科。

  【主要课程】动物生理与生物化学、动物遗传学、家畜育种学、动物营养学、饲料与饲养学、动物繁殖学、家畜环境卫生学、动物生产学、草地学、生物统计学、畜牧经济管理学、畜产品加工学等。

  【就业方向】毕业生可以到农业院校、科研院所、畜牧生产企业、饲料加工企业、畜产品进出口企业、国家机关等单位从事农业科研、教育和行政管理工作,还可从事与动物科学相关领域和部门从事技术与设计、推广与开发、经营与管理等工作。

  【学府推荐】南京农业大学是我国进行畜牧学研究生培养最早的单位之一。此外,中国农业大学、浙江大学、内蒙古农业大学、甘肃农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四川农业大学、东北农业大学、西南大学、西南民族大学、西北民族大学等的实力也很雄厚。

动物的保护神――动物医学

  现在,人类与动物越来越亲密,动物医学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动物医学可算得上农学领域的热点了,主要包括预防兽医学、基础兽医学,研究预防和治疗家畜疾病,通过掌握动物疾病的致病因素及疾病发生规律,预防和治疗动物疾病的发生。

  【主要课程】基础生物化学、动物生理学、动物解剖学、动物组织胚胎学、兽医病理生理学、兽医药理学、兽医微生物学、兽医免疫学、兽医临床诊断学、兽医内科学、兽医外科学、动物传染病学、动物寄生虫病学、兽医产科学、中兽医学等。

  【就业方向】本专业的毕业生可从事各级农业教育部门、畜牧兽医研究单位、兽医行政管理机关、各级兽医诊断和医疗机构、畜牧生产企业、卫生行政部门及实验动物研究生产单位、生物药品制造及研究部门和企业、商品检验部门、海关检疫单位、环境保护部门、外贸系统、农业科技出版单位、军事部门、兽医医疗器械检测管理部门、科技情报单位、科研管理部门、公安系统等方面的工作及其他相关的工作,前景不错。

第6篇

望:医科类院校

全国冠名“医”字眼的大学共有100余所,如果算上那些开设医学类专业的综合类大学的话,全国医学院校有近200所,这些院校按照级别可以划为本一、本二、本三、高职高专四个层次,因版面有限,这里只列表了两个批次。

温馨提示:1. 目前,医学院校已不仅仅局限于本一、本二、本三层次,专科类院校也开始抢占“医学”高地,如:浙江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泉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漳州卫生职业学院等。

2. 军医大学虽为数很少,却在医学院校中占有重要位置,目前我军有现役军医大学三所,分别是第二军医大学(上海)、第三军医大学(重庆)和第四军医大学(西安)。这些院校旨在培养高、中层次军事医学专业人才。值得一提的是,原第一军医大学(广州)已改为南方医科大学,现已划归地方,和前面的三所军医大学招生模式不同。

3. 随着大学的发展,原来不少知名的医学院纷纷合并入综合大学,它们虽不是以医学院命名,医学实力却雄踞全国医学院校霸主地位,在中国医学综合十强榜上,这些综合大学占了8席位置。

2012中国大学医学类高校10强:①北京大学;②复旦大学;③四川大学;④华中科技大学;⑤中山大学;⑥北京协和医学院;⑦中南大学;⑧首都医科大学;⑨河北医科大学;⑩浙江大学。

4. 国家提出了在全国开展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免费培养的政策,免费医学生分5年制本科和3年制专科两种,以5年制本科为主,3年制专科主要面向乡镇卫生院以下的医疗卫生岗位培养人才。目前开展免费医学生培养的学校有:重庆医科大学、昆明医学院、海南医学院、承德医学院、湖北医药学院等。

闻:医学类专业

医学类专业属于理工科范畴,为此医学院校的招生对象主要是理工科学生,少数面向文科考生。医学院校里的医学类专业可分为九大类,其特色专业和开办院系如右表:

温馨提示:1. 免费医学生政策规定,培养学生的专业主要是临床医学、中医学专业。免费医学生主要招收农村生源,优先录取定岗单位所在县生源。对参加高考统一录取的考生,单列志愿、单独划线录取。

2. 正所谓“术业有专攻”,开设医学类专业的不同高校也有自己专攻之处。如:华中科技大学擅长预防医学、医学影像学,上海交通大学擅长临床医学,第三军医大学擅长治疗烧伤、整形美容,江苏大学擅长医学检验,藏医学院擅长藏医学等等。

问:医学类院校招生

医学院校与一般高校相比,招生条件要求比较高,这些条件涉及年龄、身体、文化等方面。由于医学院校又分普通医学院校和军医,因此,相关的招生条件也不一样。

1. 普通医学院校录取条件

(1)语种。就目前各大医学院校来看,招收对象大都为英语语种的考生,如果是非英语语种的考生,这些院校一般会不建议报考,不过报考了也没多大影响,只是这部分考生进入大学之后必须改学英语,否则将难以很好地完成学业。

(2)身体限制。眼睛的近视矫正视力不低于4.8,双眼矫正视力镜片度数差不大于200度,各眼矫正视力镜片度数不超过800度,无色盲、色弱,无斜视、弱视;双耳听力范围均不低于3米;除特别要求外,一般不招收嗅觉迟钝、口吃者、左利者、肝功能异常者;不鼓励躯干和肢体残疾考生报考。同时,一些院校要求护理学专业女生身高158 cm及以上,男生要求身高168 cm及以上;针灸推拿学专业、康复治疗学专业男生身高原则上不得低于165 cm,体重不得低于50 kg,女生身高原则上不得低于160 cm,体重不得低于45 kg。学生入校后需进行体格检查,体检异常者按学校有关规定处理。

2. 军医大学招生

(1)年龄。参加当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的应届高中毕业生,年龄在20周岁(截止当年8月31日)以下,未婚。

(2)身体限制。男生身高要达到162 cm,女生身高160 cm(边远和少数民族地区考生可降低2 cm);男性体重不超过标准体重的25%、不低于标准体重的15%,女性体重不超过标准体重的15%、不低于标准体重的15%(标准体重的计算公式为:标准体重(kg)=身长(cm)-110);裸眼视力在4.5(3.0)以上级矫正视力在4.9(0.8)以上。

(3)文化成绩:高考成绩必须达到当地本科一批最低控制线以上。

切:医学院校就业情况

2011年,我国确定了十大战略新兴产业,其中一项是新医药产业。医学产业是一项“永不衰落的朝阳产业”,随着医学产业的发展,对相关医学类专业人才的需求也随之看涨。

第7篇

【关键词】医学类大学生;职业规划;调查;分析

医学类毕业生是高校毕业生中的特殊群体,为了了解我区医学类大学生对就业前景的认识,探索影响医学类大学生就业选择的因素,我们展开了对宁夏地区医学类大学生就业情况的调查,现报告如下。

1.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宁夏医科大学作为区内唯一一所医学高等院校,因此,本次调查主要对象为宁夏医科大学在校生及其毕业生,发放问卷800份,收回有效问卷696份,其中男性312人,女性384人,临床医学专业344人,其他专业(医学影像学、中医学、医学检验学等)352人。有效率为87.0%。

1.2 方法:采取问卷调查、交流访谈的方法,在2009年7月至2010年3月中旬对在校生和毕业生进行了一次随机抽样调查,内容包括职业规划、择业观、价值取向。

1.3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11.5统计软件对调查所得数据进行分析,数据采用检验,以P

2.调查结果

2.1 基本情况

2.1.1 医学生对职业规划的看法:被调查的学生中,对自己的职业规划比较清晰的占46.9%;49.0%的学生有中期规划(2~5年);认为“职业生涯规划”对于在校大学生重要的占67.08%,表示不确定的占19.5%;71.3%的学生认为只要费用合理,付出的时间和投入的精力不用很多时愿意接受收费式的职业规划培训。

2.1.2 择业观:有52.9%的学生倾向于先就业后择业,而26.4%的学生期望一步到位,有固定的收入;在就业单位的选择上,分别有58.6%和18.4%的学生倾向于市级医院和省级医院;有41.0%的大学生不了解国家的“西部计划”和“三支一扶”政策。

2.1.3 价值取向:41.4%的大学生认为判断人生价值的标准是对社会贡献的大小,然而有19.5%的学生不明确人生价值的标准;人的尊严和金钱两者都重要,但绝不以人的尊严换取金钱的占78.2%。有44.0%、34.8%的学生分别认为奉公守法、有公德心,尽力工作才算是尽到了社会责任。

2.2 医学生职业规划、择业观、价值取向的性别比较

2.2.1 不同性别医学生的职业规划比较:调查结果显示,不同性别对职业规划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2 不同性别医学生择业观的比较(见表2):不同性别医学生对择业观的选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3 不同性别医学生价值观的比较(结果见表3):调查结果显示,不同性别医学生人生价值标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3 不同专业医学生的职业规划、择业观、价值取向比较

2.3.1 不同专业医学生的职业规划比较:调查结果发现,不同专业医学生的职业规划有不同特点:在职业规划方面,从未想过的临床医学专业学生(4.6%)明显高于其他专业学生(3.4%),而有长期规划的临床医学专业学生(9.2%)又比其他专业的学生(4.6%)高;对职业规划的重要性方面,不同专业医学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2.3.2 不同专业医学生的择业观比较(见表5):在择业观中临床医学专业的学生更注重继续深造以便求得更好的发展(P

2.3.3 不同专业医学生价值标准的比较(见表6):在人生价值标准、尊严与金钱的关系、医学生的社会责任方面,不同专业医学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大学生能否顺利就业,固然与学校的声誉、教学水平、专业市场等客观因素有关,但不容忽视的还有毕业生本人的主观因素;而学生的主观因素主要表现在在校期间是否有清晰的个人职业生涯规划,正确的择业观以及良好的价值取向。本次调查表明,西北地区医学类大学生对自己的就业问题既有共性的一面,同时也因为性别不同、专业不同呈现不同特点;对职业规划认识比较清晰的学生所占比例太小,而且这些学生的职业规划都主要集中在2~5年的中期规划。然而,较为乐观的是70%左右的学生认为职业规划很重要并乐于接受付费式的培训。不同性别学生的职业规划、择业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1 择业观仍然是直接影响就业的一大因素

调查显示,对“先就业后择业”的认可态度,不同性别有不同的倾向,男生认可程度明显高于女生,女生更倾向于有稳定的收入。在就业目标的选择上,大多数学生倾向于市级医院,且男、女生比例相近。以上结果说明,在就业期望的选择方面大家都比较理性,能够结合自身条件和社会现状考虑就业问题,有利于大学生就业。在“西部计划”和“三支一扶”政策的了解程度方面,女生明显低于男生。说明男生可能出于对社会及家庭责任的考虑故而对就业的相关信息关注度高。医学生的择业观充分体现了专业特点:调查发现,临床专业的学生更希望能够继续深造,而且选择稳妥固定的就业方式的比例明显高于其他专业,这主要是由专业本身的性质(如临床专业对于经验的依赖性)所决定。

3.2 人生价值的判断标准,金钱与尊严的关系等问题上认识不是很明确

本次调查发现,有不少同学就人生价值的判断标准,金钱与尊严的关系等问题上认识不是很明确。这一特点在专业和性别方面都有所体现,在专业方面,临床专业的学生对金钱的追求和渴望明显高于其他专业;在性别方面,有女生为了金钱而宁愿牺牲尊严,但比例较小。

3.3 部分学生经常缺岗的主要原因和社会现实

毕业生较高的就业期望值与社会需求间的矛盾,往往促使了考研热潮的形成或把重心倾向于供需见面;此外,在教育部颁布的“高等学校本科教学水平评估标准”中,A级标准要求主讲教师中硕士学位的比例应达到50%,迫使本科学生在自主择业需求得不到满足时,盲目追逐考研热潮,这也是部分学生经常缺岗的主要原因和社会现实[1]。

4.建议

医学生培养要拓宽专业口径,注重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的培养,加强对学生科研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强化他们的创新意识、市场意识和竞争意识,提高他们在就业市场上的竞争力[2]。要鼓励医学生拓宽就业思路,到医学相关行业如保健康复、健康讲师、产品专员、医药媒体、咨询服务、药品推广、器械营销、新药研发、寿险顾问等非临床岗位就业。学校要广泛建立与这类企业的联系,为学生更充分地就业构筑平台、提供便利[3]。结合本次调查结果,提出如下几点思考和建议:

4.1 引导毕业生从实际出发,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择业观

学校应把对大学生的就业指导贯穿在整个大学生活中,教育广大毕业生从国情出发,从实际出发,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择业观,把实现自我的人生价值同构建和谐社会联系起来。对在校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指导,根据大学人才培养的各个阶段分年级逐步实施,为大学生的择业、就业、创业提供全方位的指导和服务,使学生在大学期间为就业做好充分的准备[4]。

4.2 要引导学生转变观念,树立正确的就业观,调整心态,引导学生就业重心下移

近几年基层医院是接受毕业生的主力,因此,要树立新的就业观念,破除人为地把工作岗位分成高低贵贱的观念,树立“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的思想,主动充实到基层和生产第一线就业。学校也要充分利用“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和“三支一扶”的平台引导学生到基层、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就业[5]。加强就业指导,调整医学生的就业取向,加强对社会需求的分析,指导医学生了解医疗卫生就业市场的需求形势。社会需求活跃与否,是决定医学生就业的关键。只有了解市场需求形势和动向,才能对医学生的就业选择做出正确的指导[6]。由于各种原因,绝大部分医学生在就业时都想一步到位,但在目前的就业形势下“毕其功于一役”的难度越来越大。所以,毕业生在择业时,应该树立“先就业后择业”的观念,选择工作岗位量力而行[7]。

4.3 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正确看待和处理金钱、地位以及对社会贡献的关系,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同时也要让学生清醒的认识到,社会需求产生了变化,要求学生要有创新精神,积极参与竞争。在竞争中想立于不败之地,除了必须有一定的知识和技能外,还必须有良好道德意识和法制观念[8]。

4.4 充分认识实习的重要性,正确处理考研与实习的矛盾

毕业实习是一个医学生学习临床实践技能的最佳时机。临床医学专业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招收的研究生不仅要有过硬的理论知识,更要具备较强的临床实际工作能力。而实习医生在临床实习期间复习考研,势必对临床技能的学习造成较大影响,导致实习质量的下降。因此,考研不应以放弃实习为前提,而应以完成实习任务为基础,合理解决临床实习与考研两者关系,避免相互矛盾[1]。

大学生就业问题,不仅需要社会各个方面的共同努力,同时也要我们自己努力,树立正确的择业观、价值观,才能正真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

参考文献:

[1]张天成等.考研、就业对医学生临床实习的影响及对策研究[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J].2008,4:10-11.

[2]罗伟明.医学毕业生消极就业心理现状及其疏导[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06,30(4):433.

[3]李云龙等.不同年级医学生的就业观分析[J].辽宁医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6(4):30.

[4]孙红艳.当前医学院校毕业生就业状态的调查分析[J].医学教育探索,2009,8(1):107-109.

[5]李伟.目前医学生就业问题的几点思考[J].海南医学院学报,2009,15(12):1632-1633.

[6]姜鹏.医学生就业取向对就业的影响研究[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8,29(9):1094-1096.

[7]杨泰等.社会需求对医学生就业取向影响的分析与对策[J].中医药管理杂志,2007,15(7):513-515.

[8]张亮.2008届汕头大学医学毕业生就业心态与现状调查分析[J].校园心理,2009,7(1):16-20.

项目资助:本项目受宁夏2009年度全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题(宁教高[2009]212号)资助。

宁夏医科大学学生康付平、吴静、于赓赓、李公三、张磊、邴彩珍参与了课题研究与论文撰写。

作者简介:

马璀(1964―),女,甘肃临夏人,副教授,宁夏医科大学计财处处长,主要研究方向: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

李彦明(1979―),甘肃甘谷人,法学硕士,讲师,宁夏医科大学人事处人事科科长,研究方向: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

第8篇

中国农业大学

生物学院拥有植物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微生物学及基础兽医学4个国家级重点学科,学院的生命科学实验班,是农大的一颗璀璨的明星,主要进行生命科学研究,尤其是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任何一个人、一个学期内同时有两门专业不及格就失去了在实验班继续学习的资格,将被迁送回原专业。

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的葡萄酒专业除了学习与食品相关的专业知识外,还要掌握与葡萄酒相关的知识,包括从种葡萄到葡萄酒生产的全过程。学院还有自己的酿酒厂,设备是目前国内最先进的。

农学和生物技术学院涵盖了5个国家级重点学科――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作物遗传育种学、植物病理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学和果树学,并且这5个学科已基本建成功能较齐全、设备先进、研究条件良好的开放性实验室。

华中农业大学

农学中最具特色的要数生命科学学科了,其下设的四个本科专业中,有三个是本硕连读的基地班,基地班的学生待遇十分优厚,八成以上的学生直接被保送攻读研究生。

园艺学本科设有园艺、园林、林学(含茶学方向)、城市规划(风景园林)、风景园林、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等专业。

食品科技学院是一个比较有“口福”的学院,因为他们在上食品加工实验课的时候,可以亲自加工各种食品,甚至还可以发挥自己的创意,开发新食品,当然了,对于实验结果的验证就是品尝了。

水产学院是全国农业高校中最早成立的水产系,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中国水产科学院长江水产研究所等中央直属研究单位均设在武汉地区,这也给本学科的发展,提供了优越的条件。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生命科学学院是最有威望的一个学院,它下设的专业好多都是近几年报考的热点,尤其是生物技术专业,科研性很强。

动物医学也是不可不提的专业,它培养出来的学生一般都从事兽医行业,而且是国家级特色专业,就业前景看好。

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是该校最有名气的文科专业,是国家级重点学科。

葡萄酒学院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一道亮丽的风景,是亚洲第一所专门培养从事葡萄与葡萄酒生产、销售、教学、科研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的学院。成立了国家评酒员培训基地和全国葡萄酒、果露酒技师职业技能鉴定站。

四川农业大学

四川农业大学的特色是以农业为根本,生物技术为特色,只要涉及大农业方面的,包括畜牧业、养殖业、种植业、资源环境、农副产品加工等都是学校的办学方向和重点内容。其中,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预防兽医学是国家级重点学科。

东北农业大学

生命科学和食品科学是东北农业大学的优势专业。

农业大学当然是以农科为优势,生命科学、生物工程、生物技术、生物制药工程等等,食品科学中的食品科学与工程、粮食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和乳品工程,都是东北农大的特色。

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也是比较推荐的。

南京农业大学

食品类和动物医学是南京农业大学的优势学科,食品类是最热门的学科,动物医学在整个亚洲都有一定优势。

南农是老牌的农业院校了,就业也是不错的,动物医学薪水很高,不过就业面是有一定限制的,毕竟宠物医院还是新兴行业。

土地管理、农业经济管理排名在全国名列前茅,金融专业在省内也是比较有名的。

北京林业大学

林学专业的学习很有特色,学生不仅要学林业相关的基本课程,还要学习相关的如气象、土壤和城市绿地规划等课程。给这个专业的学生带来了极大的优势。

水土保持与沙漠化防治是北京林业大学的国家级特色专业,随着人们越来越关注土地沙漠化的问题,这个专业也逐渐变得热起来。北林在这个专业方面优势非常大,它有12个主要野外教学科研实习试验基地,给学生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实践机会。

园林专业培养高级园林综合人才,但要求学生具有绘画基础和形象思维素质。

此外,北京林业大学的植物学和木材科学与技术也是非常具有优势的专业,比较具有特色的学科还有农林经济管理专业。

东北林业大学

林学在教授学生林木等相关基础知识之时,还会让学生了解一些经济管理的内容,构成全面型人才。

木材科学与工程专业是该校骨干专业,实力很强,理经结合,教授的内容覆盖面广,毕业生首次就业成功率较高。

野生动物资源专业是我国的元老,野生动植物保护与利用为国家级重点学科。

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区管理专业作为国家级特色专业,拥有国家级精品课程野生动物管理学和动物生理学。学生可以在了解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的知识之余,掌握一些人文和管理知识。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武汉)

地质学科是中国地质大学的优势学科,在国内外具有一定的影响,特别是在地球物质科学、地球表层科学和地球动力学三大学科群的研究上具有明显的优势。

珠宝学院是我国第一个宝石教育高等学府,有着中国“珠宝教育的摇篮”的美誉,它不仅是我国仅有的三个国家珠宝玉石质量检验师考前培训站之一,也是全国最有权威的宝石鉴定检测中心之一。

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是中国地质大学的传统特色专业之一,在全国同领域有很高的名气,就业率每年都居高不下,待遇特别好,但是勘探工作条件比较艰苦,所以不建议女生报考。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华东)

石油工程专业是中国石油大学实力最强大的专业,本科学生毕业后大部分都选择了考研,而且通过率非常高,出国的机会也比较多。

化工学院是1953年以清华大学化工系为基础,以石油化工为特色而成立的学院。化学工艺学科是国家级重点学科,从2000年开始,化工学院每年选拔部分品学兼优的大学三年级学生与新西兰Canterbury大学联合培养,可获得该大学工学学士学位。

油气储运工程专业是中国石油大学非常具有特色的专业之一,毕业生一般都是到全国各大石油公司从事相关工作,待遇非常好。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徐州)

中国矿业大学总部在徐州,北京是独立办学。

第9篇

【关键词】课程设置;满意度;调查;分析

【Abstract】The curriculum is the basic guarantee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education, the curriculum is reasonable in relation to the quality of school students. In order to make the curriculum of school medical inspection technology is more suitable to the students' practical, of the professional class of 2014 were anonymous questionnaire, on the curriculum of the overall situation, all kinds of curriculum settings associated with the satisfaction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and make a preliminary exploration.

【Key words】Curriculum; Satisfaction; Investigation; Analysis

对课程设置的满意度是指学生依据“自定标准”对其所学专业及课程体系的期望值和实际感受值之问的差异做出的主观评价[1]。一般而言,满意度水平体现着学生完成学业的积极性,也决定着学生学业完成的程度,同时也是学生对所接受的教育情况的一种反馈。

通过此次课程设置满意度的调研,找出其中不满意的指标,作为今后制定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修改教学计划、优化专业课程设置中提供重要参考依据,通过适当调整教学计划,使专业课程设置更能满足职业岗位需求,使我校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教学计划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更加完善。为此,在2012届毕业生即将离校之际,进行了问卷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调查对象与方法

调查对象为学校医学检验技术专业2014届毕业生,调查时间在学生毕业时期,这部分学生通过学校安排已经在各医院检验科实习10个月,部分学生已经走向工作岗位,在临床上已经有较多的实践经验,因此调查数据结果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调查采用无记名问卷调查的方法进行,主要调查了对课程设置的总体满意度,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171份,收回有效问卷160份,有效回收率为86.7%。用SPSS19.0对问卷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2 调查结果与分析

2.1 学生选择就读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原因

被调查的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学生中,因为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社会声誉好、就业前景好、高考志愿、本人喜欢而选择就读该专业的学生数占63.75%,因高考志愿外被调剂的占12.50%,学生选择就读医学检验技术专业达到自身心中意愿的占88.13%,说明学生对医学检验技术这个专业还是较为理想的。

2.2 对目前所学的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满意度

调查数据来看,对所学的医检专业非常满意的占6.25%,较满意的占56.25%,满意的占31.25%,不满意的占6.25%,满意度达到94.75。说明学生对目前所学的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是非常满意的。

表1

2.3 对职业岗位课程、职业基础课程、通识教育课程课程设置的满意度

根据表1数据结果,被调查的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学生中,对职业岗位课的课程设置的满意度为97.75%,对职业基础课、通识教育课的课程设置满意度为94.40%。说明学生对教学计划的满意度还是很高的,最高的是职业岗位课程,满意度在95%以上。根据问卷调查的数据统计及通过部分学生访谈,不满意的原因最主要原因为专业课程和基础课程操作技能培养不够、操作技能培养与岗位不符。

2.4 对所有职业岗位课程中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学习效果、学时数、岗位吻合度的满意度

调查数据来看,针对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职业岗位课程,各项指标满意度分别为教学内容99.17%、教学方法98.43%、学习效果97.93%、学时数98.22%、岗位吻合度97.72%。说明对9们课程的5项指标的满意度是很高的,均达到97%以上,其中满意度最高的是教学内容,满意度达到99%以上。所有课程中,各项评价指标满意度最高的是微生物检验课程,其次是临床基础检验和血液学检验。根据问卷调查的数据统计及通过部分学生访谈,不满意的原因最主要原因为课程理论联系实际不够,课程内容老化、不适用,课程考核方式不合不够不够合理。

2.5 医学检验技术专业课程中教材选用、仪器设备先进性的满意度

从调查数据来看,被调查的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学生中,课程的教材选用的满意度为95%,教学仪器设备的先进性的满意度为86.6%。说明在实际授课中教学上的设备跟临床中实际运用的设备存在一定的差距。

2.6 对学校培养实践操作技能(实验、实训、见习)方面的、对学校毕业实习期间课程设置的满意程度

表2

根据表2数据结果,被调查的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学生中,对学校培养实践操作技能(实验、实训、见习)方面的满意度为96.2%。对学校毕业实习期间的教学计划安排的满意程度为91.9%,虽然满意度较高在90%以上,但有近10%的同学感到不满意,根据问卷调查的数据统计及部分学生访谈,不满意的愿意的最主要原因为实习时间过长、轮转安排不合理。

2.7 在课程设置上,在岗位上最有帮助的课程

学生认为岗位上最有帮助的课程是职业岗位课程中的临床基础检验73.75%、微生物检验68.75%、生物化学检验48.75%、免疫学检验42.50%、血液学检验40.63%。其中职业基础课程(医用化学、分析化学、医用物理学、人体解剖学等)满意度为7.50%,通识教育课程(形式与政策、大学英语、就业指导、计算机应用、大学生心理教育等)6.88%。

2.8 对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分检验营销和实验技术方向的必要性

调查数据来看,被调查的学生中,87.5%的学生认为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有必要分检验营销和实验技术方向,12.5%的学生认为没有必要。

2.9 实习单位或工作单位对学生所掌握的专业知识或技能的满意度

调查的数据中,96.2%的学生认为实习单位或工作单位对学生所掌握的专业知识是满意的,97.5%的学生认为实习或工作单位对学生所掌握的技能的满意的,满意度均达95%以上。

2.10 学生认为学校教育教学需要改进的方面

调查的数据中,学生认为学校教育教学需要改进的方面是专业技能43.13%,其次是专业知识33.75%、开始医患沟通方面课程32.50%、人际交流和沟通能力27.50%、外语能力26.88%。医学基础知识20.00%、卫生法律知识16.25%、反映最新医学发展前沿的课程或内容 14.38%、人文素质14.38%、科研能力12.50%,数据可作为今后课程设置修改的参考依据。

2.11 学生认为学校应加强对哪些方面能力的培养

调查的数据显示,学生认为学校应加强培养的能力是专业课程知识55%,其次分别是实践动手操作能力50%、社会交际能力34.38%、自主学习能力30.63%,科研创新能力28.13%、基础课程知识26.25%、文献检索与总结能力13.75%、论文撰写能力10.63%、通识课程知识10.00%。说明,作为医学院校的学生,培养的重点是在专业知识、专业技能方面。

3 讨论

学校要进一步搞好学校的课程改革,调整课程设置,制订教学计划,应尽量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进行。可以更好地反映实际需要,加强科学性。

根据以上调查结果分析来看,培养医学生,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要重视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作为高职院校的学生,更要注重动手操作能力的锻炼。在教学方式上,课程中多增加案例讨论课,这些课程从形式上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可以锻炼学生的基本技能。

专业课程需要适当加强,加强实用性和针对性。现今,“医患关系”越来越受到重视,随着对人的素质要求的普遍提高,在医学界呼吁提高医科学生的人文素质的呼声越来越高,建议改革公共政治课和教育理论课的教学,调整一般文化课的设置,努力提高教学质量。通过课程设置的适当调整,在教学中,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提高教师素质,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加强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第10篇

关键词:中职生;职业认同;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6)01-0051-04

作者简介:刘影(1990―),女,宁夏大学教育学院2013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社会认知心理学。

近几年,中职生的就业状况有了明显的改善,全国中职生就业率连续5年达到95%以上。然而,在社会生活压力增加、工作环境变迁以及个人求职意向不明确等因素的影响下,高就业率的背后仍存在隐忧:如专业对口率不高、工资待遇吸引力不足、就业稳定性差等。在中职学生就业中存在的问题不仅与当前的经济大环境和社会转型有关,也与他们对职业的认同密切相关。职业认同是中职学生选择用“未来想从事的职业”或“现在正在从事的职业”来回答“我是谁”这个问题,是其在入职前对未来所要从事职业的认知和评价,在提高工作满意度、减轻工作压力、降低职业倦怠水平以及制定和实践职业发展规划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中职生正处于心理发展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期,自我意识的增强使他们更多地关注自我,且大部分学生对职业认同和职业价值观缺乏正确和稳定的认识,所以对其进行引导和教育具有必要性。笔者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以宁夏回族自治区某中等职业院校为例,通过发放问卷了解中职生职业认同的现状以及影响因素,旨在为中职生的培养模式和就业实习等提供参考。

一、 研究方法

(一) 调查对象

选取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某中职学校5个专业学生发放问卷287份,回收272份,有效问卷251份,有效回收率为87.5%,基本情况见表1。

(二)研究工具

本研究的测量问卷包括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一般资料调查表;第二部分采用饶薇编制的中职生职业认同问卷,该问卷共15道题,包括六个维度,分别是职业认知、职业情感、职业意志、职业期望、职业价值观和职业行为倾向,问卷总信度cronbach a为0.843,问卷采用李克特五点计分,分数越高说明职业认同水平越高;第三部分是改编的职业认同影响因素问卷,该问卷共13道题,要求被试做是与否的回答,“是”计1分,“否”计0分,最后通过计算频数确定有效的影响因素。问卷采取纸笔测验,团体施测,当场收回。所得数据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和分析。

二、结果

(一)中职生职业认同的现状

从统计分析结果(见表2)可知,在最高分为5分的计分标准下,中职生的职业认同程度总体较高。在各子因素中,职业意志的平均分最高,职业期望和职业行为倾向次之,以下依次为职业情感、职业认知、职业价值观。

由表3可知,对不同年级中职生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的结果表明,不同年级的中职生在职业认同的总体状况上差异显著(p=0.002),一年级的职业认同水平显著高于二年级;各分量表中,在职业情感和职业行为倾向上,不同年级中职生在0.001水平上存在显著差异(p均为 0.001);在职业意志和职业期望维度上,不同年级中职生在0.01水平上差异显著(p值分别为0.007和0.002);以第一志愿录取的中职生认同水平更高,各分量表中,是否第一志愿在所有维度上均存在显著差异(p值依次为0.021、0.002、0.050、0.001、0.025和0.023);对中职生的职业认同程度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存在专业差异(p=0.017),差异主要表现在职业期望和职业价值观维度上(p值分别为0.013和0.017),且事后检验结果显示,旅游服务管理专业的职业认同水平高于其他几个专业;从家庭经济状况角度对中职生职业认同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可知,不同家庭经济状况的中职生在职业认同程度上存在显著的差异(p=0.047),且在职业意志维度上存在非常显著的差异(p=0.003)。事后检验可知,家庭月收入4 000元以下的中职生的职业认同水平显著高于家庭月收入5 000元以上的中职生。

(二)中职生职业认同的影响因素分析

中职生职业认同的影响因素如图1所示。通过计算频数,将大于中位数的分数确定为影响中职生职业认同的因素,具体为国家政策与支持、社会评价、职业前景、报酬、毕业后的创业、成就感以及兴趣等与社会因素、个人因素和与工作本身相关的三类因素。这与以往职业认同受到个人的性格特征、愿望强度等个体因素和工作年限、工资水平、工作前景等环境因素的共同影响的研究相一致。

三、讨论

(一)中职生职业认同的现状

调查中,中职生的职业认同总体得分较高,其首要原因来源于职业教育本身。随着国家对职业教育越来越重视,对其投入也逐步增加,提高了职业学校的教学质量,培养出更多适应市场需求的技术人才;其次,近年来部分专业中职生的就业情况好于本科生,由此使得中职生就业信心倍增,一部分人明显倾向于报考职业学校,并对未来就业充满希望。

不同年级中职生的职业认同水平存在显著差异,一年级显著高于二年级。这与以往的研究结果一致。一年级新生多进行基础课程和公共课程的学习,缺少见习机会,因而对自己的职业生涯充满憧憬,乐于投入到工作岗位。而进入二年级后,随着专业课程的开展,学生对所学专业有了更为深入的认识,通过见习、实习等实践活动的参与,学生对工作强度和工资待遇等方面有了详实的了解,因此,随着认识的深入,学生对就业前景的期待逐渐贴近实际,而学生的职业认同水平也可能由理想化趋于向现实回归。

以第一志愿被录取的中职生的职业认同水平相对较高,这也得到了其他研究的支持。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个体对主动选择的活动会有较强的内在动机,内在动机与自我认同正相关,职业认同是自我认同的一部分。在内在动机的激励下,学生更愿意从事自己主动选择的相关活动和任务,并在具体过程中提升自己的技能,报考第一志愿正是受学生内在动机驱使的结果,这是兴趣的一种体现。因此,在这种内在动机的激励下,个体的职业认知和职业情感的水平较高,且在以后的工作中能够积极调整自己的行为,克服各类困难并实现预定目标,长期坚守在工作岗位上。

不同家庭经济状况的中职生在职业认同程度上存在显著的差异,家庭月收入4 000元以下的中职生的职业认同水平均显著高于家庭月收入5 000元以上的中职生。家庭经济状况差的中职生,会从自身的生活和教育现实考虑,能够脚踏实地、吃苦耐劳,希望通过刻苦劳作努力改善生活条件,对工作强度和工资待遇接受能力强;另外,家庭经济状况好可能意味着占有更多的社会资源和更高的社会地位,所以对职位的要求更高,不满足于服务类或是技术类这些相对辛苦的工作。

专业对中职生职业认同也有显著影响,旅游服务管理专业学生的职业认同水平显著高于其他专业学生。随着旅游业的蓬勃发展,社会对旅游从业人员有了更多的需求,对其的评价也会更直接显现出来,因此,学校也更注重学生的职业技能、职业道德素养的培养。旅游专业学生大多是主动选择该专业,对专业课程感兴趣。加之,旅游服务专业更注重从业形象,对学生在仪容仪表上有一定的要求。这些专业特色使学生拥有更高的从业期望,从而有较高的职业认同水平。

(二)中职生职业认同的影响因素分析

影响中职生职业认同的因素有以下三类:社会因素、个人因素和与工作本身相关的因素。

社会因素包括国家的政策支持和社会评价,国家政策支持能够从宏观上调控个体的职业选择,大多数学生表示如果国家政策支持,会在毕业后从事本专业。但他们也会考虑到未来职业的社会评价,消极的社会评价会削弱他们的专业热情。这说明学生重视社会评价,倾向选择那些为社会所接纳的、社会评价高的职业。

对职业认同影响比较多的个人因素主要包括兴趣、成就感以及自尊等因素。从事自己感兴趣的、能带来成就感的职业,可以提升中职生的职业认同水平,能够得到尊重的职业更易得到学生的认同。依据詹姆斯的自尊理论,自尊=成功/抱负。那么,提高成功率和降低抱负水平都可以获得高自尊,所以通过降低对工作的期望值可以提高自尊,增加完成工作的成就感,从而提高职业认同水平。

工作性质、工作前景、工作强度和压力以及工资待遇等因素同样会影响中职生的职业认同。学生在选择工作岗位时,不仅要考虑自身的特点,同时还要考虑工作性质和社会需要,对可供选择的工作岗位进行科学的筛选和比对,选择适合自己的岗位,从而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四、对策与建议

(一)社会层面

就社会层面而言,提高中职生的职业认同水平,最重要的外部保障就是国家通过政策支持改善职业教育的大环境。国家政策支持可以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各级政府要利用多种渠道加强职业教育的宣传力度,让大众真正了解职业教育的地位和作用,重视技能型人才,从观念上提高社会对技术人员的接纳度,从而提高对中职生的社会评价。二是政府加大对中职教育的投入,完善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提高教师的工资待遇和科研经费,这将改善中职院校的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素质,从而提高学生的职业认同感。三是通过调整僵化的就业机制,使各项政策满足中职生就业的实际需要,如形成开放有序的就业市场、建立就业服务体系,并通过强化监督保证各项政策落到实处。

(二)个人层面

提高中职生的职业认同水平,从根本上要提高中职生的自身素质。首先,中职生要能进行自我评估,对自己进行准确定位,了解自己的优势和劣势,真正发挥其实际操作能力强的优势。其次,要提高中职生的知识水平和技能水平,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最大限度发挥知识的整体效能。再次,在选择专业时应考虑自己的兴趣爱好,满足自尊需要。最后,要脚踏实地,从基层做起。同时,要调整自己的心态,提高抗压能力和心理健康水平。

此外,考虑到中职生年龄和心理的发展性特征,他们对于从业观念尚不能准确认知,所以对其进行就业指导具有必要性和紧迫性。具体可以通过以下实现途径:在低年级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使其在入学之初就能够对未来从事的工作和职业方向有明确的认知,明确奋斗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高年级开设就业指导,使其正确认识自己,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就业指导要求有专业教师进行辅导,同时可以邀请企业家开展讲座、报告,还可以组织学生到企业参观、调研,使其对未来从事的职业有更清晰的认识。

(三)工作层面

将各项政策落实到具体的教育活动中,就要求学校和企业共同创建校企合作、工学一体的培养模式,改善教育管理与企业需要脱节的现状,使企业真正发挥“重要办学主体”的作用。其次,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邀请企业高技能人才到中职院校担任兼职教师,这样既可以优化学校的课程结构,使学生对未来从事的职业有更直观的理解和感受,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可以让企业参与教学方案制定,为学生实习、实训提供条件和技术支持,学校根据学生的具体特点和用人单位的需要培养人才。二者相互配合不仅可以让中职生在入职之前对所学专业的工作性质、工作前景、工资待遇等方面有清晰地认识,避免工作后理想和现实的落差过大造成中职生工作满意度低、就业稳定性差的问题,而且也可以有的放矢地解决企业人才紧缺的问题,提高企业效益,达到互利共赢的局面。

参考文献:

[1]邢晖.中职生“高就业率”背后的隐忧[J].教育与职业,2010(4):20.

[2]刘峰.中职生就业情况调查及思考[J].当代职业教育, 2011(12):88-90.

[3]赵飞,龚少英,郑程,卢斯梅,李薇娜.中学教师择业动机、职业认同和职业倦怠的关系[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1(1):119-122.

[4]乔瑞红.高职医学生职业认同问题分析[J].河南职工医学院学报,2014(1):112-115.

[5]史玲玲,余林.从青少年的心理特点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J].学理论,2010(26):222-223.

[6]朱伏平,张宁俊.职业认同与组织认同关系研究[J].商业研究,2010(1):68-71.

[7]薄艳玲.师范生教师职业认同影响因素实证研究[J],湖南第一师范学报,2009(3):51-54.

[8]田云霞,朱继红,张琳.宁夏护生职业认同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J].护理学杂志:综合版,2012(1):69-70.

Research on Professional Identity for Vocational Students

LIU Ying,GUAN Jian

(Ningxia University, Yinchuan Ningxia 750021, China)

第11篇

文/ 清琴

在本科学历严重贬值的时代,硕士学历显得更加重要了。趁着还年轻,本科毕业赶紧读研吧。

首先,大学毕业立即读研,一鼓作气完成学业,性价比较高。大学期间,没有工作、婚姻等诸多事情的羁绊,生活相对比较单纯,业余时间比较充裕,还拥有适合学习的环境和资源,对复习备考非常有利。在毕业前考上研究生,一毕业就可以接着读研,连续的学习省去了毕业―工作―考研―读研这一过程中的适应阶段,长时间连续的学习能够让专业更加扎实,为将来从事与专业相关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比如医学这样对从业者要求非常高的专业,一口气读完硕士再工作,已具备工作所需要的系统而精深的专业知识。

再者,读研能够让自己有一个理性规划人生的缓冲期。“迷茫”是大学生常常挂在嘴边的一个词。很多大学生不只是大学期间,甚至直到毕业都找不到自己人生的方向,有的在毕业的时候为了生存问题随便找一份自己都不清楚是否适合自己的工作去尝试,需要走很多弯路才碰撞出一个适合自己的方向。而选择先考研,所报考的专业往往是自己擅长或者感兴趣或者就业前景好的,在进行专业学习的过程中能够有充裕的时间去静心思考自己适合做什么工作并理性地规划未来职业道路。

另外,读研后再就业一般能够进入更好的就业平台。在大规模扩招之后,大学毕业生越来越多,尤其是在一线城市,举目四望,高学历者遍地都是,这就让招聘者的门槛越设越高。一些对专业知识要求较高的行业对学历的要求更是越来越苛刻,比如金融、出版、医疗等行业,动辄要求应聘者必须具有硕士学历,甚至必须是“985”“211”高校的硕士。在公务员考试中,一些中央国家机关及其直属机构的不少职位也要求“硕士及以上学历”,甚至在省级公务员考试中也有一些职位要求必须具有硕士学历才能报考。高等教育领域对学历的要求则更加苛刻,一般需要博士学历甚至要有海外教育背景。如果想要在找工作时不受学历限制,一定要读研。大学毕业先读研究生往往能够在毕业后进入一个更好的工作平台,正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虽然比本科毕业不读研的同学晚3年就业,但是在进入较好的平台之后,发展前景会更好,三五年之后,好平台的优势会很明显地凸显出来。

反方:本科毕业先工作

文/胡杨

只要不是铁了心要一条道走到黑做学术的人,迟早都是要走上职场拼杀的。如果打定了主意要在学术之外的道路上打拼,本科毕业就赶紧工作吧。

首先,大学毕业生都已经是成年人,理应经济独立。如今研究生实行全面收费政策,虽然有奖学金制度,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拿到奖学金,即使拿到了也未必能够支付读研期间的全部费用。“啃老”成为当下一个热门话题,很多大学生毕业后读硕读博,家长不得不省吃俭用提供经济支持。退一步说,即使家庭经济条件很好,大学毕业还在“啃老”,不能实现经济独立,不能自立于社会之上,学历再高,又有什么意义?

再者,正因为很多大学生没有清晰的职业规划,不能贸然考研。读研期间,学习的知识会更加专业化,也比较注重专业研究能力的培养。如果考上了研究生,才发现自己对所选的领域并不感兴趣,又不甘心就这样放弃自己辛辛苦苦得来的读研机会,势必会更加痛苦。而且,如果你本来就不知道自己适合做什么工作,读研很难帮你解决这个问题,盲目地读到最后,还是要像本科生一样毕业后去社会上试错。有些人把读研究生当作避风港,不愿意去社会上“硬碰硬”检验自己;还有一种人完全不清楚自己要的是什么,自我认知不够,迷迷糊糊,认为读了这么多年书必须拿到硕士学位才行。抱着这样的心态去读研,往往读了也是白读。如果本科一毕业就工作,即使第一份工作并不符合自己的兴趣,此时年纪尚小,可以迅速转向,在不断的试错中找到最适合自己的道路。此时若发现自己需要考研,能够选择一个与自己的人生职业规划相符的专业,并有针对性地去学习,为实现人生目标助力。

此外,能力远胜于一纸文凭。尽管读研非常辛苦,但实际上真正的工作更考验人。常常有研究生说为了赶paper熬至深夜,殊不知赶paper熬一段日子,甚至今天熬到深夜明天可以睡到中午,但职场人常常完成了一个项目又为了另一个项目加班加点,熬至深夜第二天还是得照常打卡上班。而且,工作中所面临的困难之多、难度之大是读书时所无法想象的,不真正走进职场,是体会不到的。“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即使是读到博士,最终也还是要进入职场的。读硕读博直到年近而立才进入职场,身边比自己年轻的人却早已拥有丰富的工作经验,自己却要从头学起,而书本上的知识还不一定用得上。近日遭到高晓松炮轰的清华某博士,之所以一直迷茫,其实正是一直读书未出学校的缘故。因此,还是毕业就把自己放进职场的大风大浪中,锻炼自己驾驭职场船舵的能力,这个过程比读研更历练人,能够学到更多的知识,也能从中发现自己的兴趣点,从而更好地规划人生,结合自己的人生规划有针对性地学习。此时如果需要读研再去读,便会更加珍惜读研机会,而非迷茫不知所措,这研读得也就值了。

“本科毕业,工作还是考研?”调查

本科毕业,你选择考研还是工作?

工作还是考研,哪些因素困扰你的选择?

第12篇

    为研究本课题,向2008—2010年毕业的大学生发放调查问卷300份,收回有效问卷204份,有效回收率68%。并且选择3家用人单位及5名毕业后大学生进行了访谈。

    (一)问卷调查基本分析

    1.专业的选择。麦可思《2010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考生填报志愿的热门专业第一是金融学,其次是电气工程,法学、电子信息、会计等,但是值得注意的是作为选择热门的法学、会计学是2007—2009连续三届毕业生失业人数最多的专业。2011年较低本科就业率排前2位的专业是动画、法学,高职高专为临床医学、法律文秘;高就业率排名前2位对应的是地质工程、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道路桥梁工程技术、生产过程自动化技术。以上排名对今后选择专业有较大指导意义,大学生应理性看待热门与冷门专业,不要盲目追风。

    2.用人单位注重的大学生就业力。据调查数据,用人单位对各种就业力重视度如表1所示。从表1可以看出,用人单位认为的重要就业力前三位是责任感、人际沟通力、团队合作力,其次是专业知识,最后是谈判力。但是从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的相关能力评价结果中发现,市场认为大学生在实践能力、责任意识、心理承受能力方面亟待提升。因此,目前大学生的就业力无法满足市场的实际需求。

    (二)不同学历大学生就业力描述性分析

    调查数据显示,本科毕业生读研的动机中认为就业前景好的占33.5%,职业发展需要占26.5%,就业难暂时读研占11%,做学术占16%,其余因素占13%。这表明绝大多数毕业生读研是为了就业,做学术的仅为大学毕业生的1%。高学历对就业能力的提高有显着帮助吗?表2是毕业时毕业生对自身的评价,其中1分最低,10分最高。表2是描述统计量表,反映不同学历的大学生责任意识均值、标准差、标准误差、极大值和极小值等;三个均值数值由大到小排列分别是研究生>本科>专科;三者中研究生的标准差、极值差最小,说明其数据差异小,较稳定,代表性好。表3反映不同学历的大学生人际沟通力均值、标准差、标准误差、极大值和极小值等;三个均值数值由大到小排列分别是研究生>专科>本科;本科生的标准差、极值差最大,说明其数据的差异大,代表性较差,所以不能得出在人际沟通上,本科生最弱的结论。表4反映不同学历的大学生专业知识均值、标准差、标准误差、最大值和最小值等;三个均值数值由大到小排列分别是研究生>专科>本科,三者的标准差由小到大研究生<专科<本科,极值差由小到大也是研究生<专科<本科,所以均值的减小可能是由于差异大造成的,并不能得出在专业知识方面研究生最强,本科生最弱的结论。表5反映不同学历的大学生团队合作力均值、标准差、标准误差、极大值和极小值等;三个均值数值由大到小排列分别是专科>本科>研究生,再结合标准差、极大值、极小值分析,研究生的标准差最大,而且极大值与极小值的差值也最大,也就是说研究生的团队合作力差异悬殊可能是使其均值偏小的原因之一。专科的标准差、极值差均大于本科生的情况下,其均值大于本科生可能是由于差异悬殊造成的,所以在团队合作力方面,专科强于本科并不一定合理。表6反映不同学历的大学生谈判力均值、标准差、标准误差、极大值和极小值等;三个均值数值由大到小排列分别是专科>本科>研究生,研究生的标准差以及极大值与极小值之差是三者中最小的,也就是说研究生在谈判力上的差异小、较稳定,数据有较好的代表性,在此情况下其均值仍是最小的,所以可以得出研究生的谈判力相对最弱的结论。通过以上分析初步得出结论,高学历并非对所有的就业力提高有显着性帮助。

    二、实证研究

    为进一步了解大学生就业影响因素,分别从有无实习经历和不同学历两个角度进行了分析。

    (一)就业力大小与实习实践经历的有无是否有显着关系

    对实习经历是否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分析,进行了独立样本的T检验,通过分析SPSS输出结果来判断实习实践经历是否对就业力存在显着性影响,分析结果如表7所示。从中可以看出,人际沟通力和团队合作力t检验的P值均小于显着性水平0.01,表明是否有实习经历对大学生的人际沟通力和团队合作力具有显着性影响;而谈判力t检验的P值为0.2,大于显着性水平0.05,表明实习经历对大学生就业无显着性影响。

    (二)不同学历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分析

    运用方差分析,研究了不同学历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分析结果如表8所示。这是单因素(学历)方差分析结果表,第三列给出了组间离差平方和、组内离差平方和及总离差平方和;第四列给出了它们对应的自由度,第五列是对应的均方差;第六列和第七列分别给出了F统计量和它对应的p值。由于以上p值均小于0.05,表明不同学历的大学生在责任意识、人际沟通力、专业知识、团队合作力及谈判力方面具有显着性差异。拒绝单因素方差分析原假设并不能得出不同学历的大学生的分别在责任意识、人际沟通力、专业知识、团队合作力及谈判力这几个方面的均值完全不等的结论。不同的学历下,就业力各方面均值的两相比较参见表4所示的多重比较检验结果。表9给出了不同学历的大学生分别在责任意识、人际沟通力、专业知识、团队合作力及谈判力个方面的平均值之差的LSD检验结果,其中后面带“*”号的表示有显着差异,没有带“*”号的表示没有显着差异。在责任意识上,研究生显着高于专科生;在人际沟通力上,专科生和研究生均显着高于本科生;在专业知识上,研究生显着高于本科生和专科生,而本科生和专科生之间的差异不显着;在团队合作力上,专科生最高,其次是本科生,研究生最低;在谈判力上,专科生高于本科生和研究生,而本科生和研究生之间的差异不显着。

    三、提高大学生就业力的几点建议

    (一)大学生自身的角度

    树立正确的就业观,进行准确的自我定位,切忌眼高手低。就业不是毕业之际的事情,而是开始于志愿填报,贯穿于整个大学期间。大学生应尽快进行正确的自我评价,明确自身目标,做好人生规划,并在求职过程中放低姿态,不盲目追求高薪、高职位,从普通、基层开始寻找并抓住机会,锻炼自己。同时,不仅要扎实掌握专业基础知识,还要学会在实践中运用理论知识。根据市场实际需求提升相应的就业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力争满足人才市场需求。

    (二)高校的角度

    充分利用政府的资源与支持,集中精力办好优势学科、专业。了解社会对毕业生的需求,根据市场变化调整专业,重视就业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相匹配。寻求社会资源,与企业建立紧密联系,实现实习与就业相结合,建立“一体化”机制,使学生能将学到的专业理论知识及时运用到实际岗位中。对用人单位来讲,不仅可以在学生实习期间有目的的培养学生,使其在参加工作后可以直接上岗,节省了培训费用及时间成本,而且从某种程度上以低成本获得劳力,扩大本单位的影响力;对高校及学生来说,可以及时获得对今后就业有直接价值的真实市场信息,并据此及时自我调整、适应及提升,实现身份转换,更好地适应社会化环境,增强自身就业力。建立健全本校就业指导机制,将毕业之际的就业指导逐渐转变成教育过程,将短期的就业指导变成长期就业教育,聘请专业人士对大学生进行细致、针对性强的教育和就业指导,努力实现就业指导全程化、专业化、综合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