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3-10 11:16:3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家庭教育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分析农村家庭教育的现状是解决农村家庭教育问题的关键。本文的研究基于2007年7月20日至2007年8月1日对安徽省宿松县五里中学,长铺中学,响堂小学部分学生、家长及老师进行的随机调研结果。此次调研的326个样本中,家长102人,学生224人。学生中男女比例为5:4,其中高中阶段的平均年龄为15.4岁,初中阶段为12.2岁,小学阶段为9.3岁,学生样本在个教育阶段即高中、初中、小学的所占比例分别是2:3:3,在访谈的家长样本中,其中父母83人,其他家庭成员19人。
(一)家庭教育目标——跳出农门
调查结果显示几乎所有的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通过学习走出农村,在这些家庭中48%是核心家庭,“农村生活太苦,农民太累”,“考大学,赚大钱”,城市中优越的生活环境和较好的发展机遇成了孩子学习的最终目标。调查显示,92.1%的家长希望子女能跳出农门走进城市,“城市最优化”成为不变的主题,有的父母为了让孩子过早的感受城市的优越性,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想方设法将孩子送入城市的私立学校。根据孩子自身的条件在家庭教育过程中为他们确立一个正确的教育目标,这是做好农村家庭教育工作首应解决的问题。
(二)家庭教育主题——配合文化教育
调查结果显示(见表1),现阶段农村高中生的父母大多出生在60年代,由于特殊历史环境的影响,他们整体的文化素质水平较低,有将近一半的父母只有小学文化水平,可想而知他们根本无法在孩子的学习过程中给予孩子必要的帮助;而对于初中生和小学生而言,父母已有的知识以无法满足孩子的需要。现在农村中的许多父母已认识到在科学技术水平日新月异的今日知识的重要性,并努力为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成为他们的弥补措施,有89.2%的家长确定不会占用孩子的学习时间,有57%的父母不要求自己的孩子干农活,有58.8%的父母支持孩子在假期上辅导班,37.2%的学生曾经有过或现在有自己的家教老师,家庭教育中智力投资增加了,孩子课余辅导的质量提高了。但相对之下,孩子的学习负担也随之加重了,学校减负,父母加压,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之下的孩子难免会出现厌学、逃学现象。知识爆炸的时代家长们感到了没有知识的压力,高强度的学习负担下孩子也感到学习的压力,如何在二者之间寻找适度的平衡迫在眉睫。
(三)母亲在家庭教育中的影响及地位
根据美国之音(VOA)、英国广播公司(BBC)和英国医学杂志等权威媒体及学术期刊的最新报道推知,母亲的文化水平直接关系到孩子的胎教问题。首先,文盲的母亲无从得知胎教的意义和方法。其次,低文化水平的母亲不能给与胎儿良好的语言环境,须知母亲说话的语气和内容都会影响孩子以后的语言教养。家庭教育过程中父母双方对子女有教育的责任和义务,许多的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指出母亲对孩子有着全面持久而深刻的影响。中国社会科学院的专家研究表明,母亲的素质对孩子的十二项主要心理品质能够产生全面的影响。
调查结果显示在占12%的文盲和半文盲家庭中女性的文盲率为67%,调查的所有母亲样本中,初中以下文化程度占到总人数的80.8%,而小学文化程度占绝大部分比例。随着中国城乡差距的不断扩大,许多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城市务工,在转移的劳动力中男性占大多数,家庭教育的重任自然落在了女性的身上,照顾家庭、干农活、教育孩子等家庭负担一下子全落到她们的身上。母亲还须面对强大的压力,一方面必然导致孩子无法接受良好的胎教及出生后的家庭教育;另一方面也进一步强化了妇女对自身所属社会地位和社会角色的认同,许多女性的重男轻女观念比男性更加强烈,这样的角色期望与角色认同的理念必然会对家庭教育产生负面的影响。
(四)对新事物的认知落差
现代社会报刊、网络铺天盖地,新文化、新知识层出不穷,易于接受外部新鲜事物的孩子由于自身认知能力的局限难免会出现错误,而对于外部新鲜事物本身就接受比较慢的农村父母们,他们也难以帮助孩子真确认清它们的本质,不免在家庭成员的之间双向学习过程之中出现子女对长辈们的误导,从而给家庭教育带来许多麻烦甚至失误。以网络为例,调查结果显示有66.1%的父母知道网络但并没有亲自用过,只有19.6%的父母表示自己曾经接触过网络,对一般的网络知识略有所知,还有13.3%的父母竟对网络一无所知。
(五)攀比——学习方向误导动力
家长相聚,谈话的主题之一就是孩子的学习,有的家长把分数和在班级或学校之中的排名作为判断孩子学习的唯一标准,这不仅加大了孩子的学习压力而且会误导孩子的学习方向,扼制孩子兴趣的培养和特长的发挥。
调查结果显示(见表2),有65.1%的家长对孩子考试的成绩非常重视或重视,在望子成龙心理的驱使下有许多的家长用经济手段作为孩子学习的动力,孩子的学习成绩直接与经济利益挂钩,这无疑会加重家庭的负担。
(六)农村学校无奈的双重角色
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两者相互联系,相互补充的。学校教育是个体接受正规教育的开始,个体在接受学校规范教育的同时,家庭教育仍时刻伴随着个人的成长,让孩子“学会做人”这是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共同的奋斗目标,如果二者能够很好的配合,必然对个人的成长起到促进作用。但遗憾的是,农村的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似乎责任不清,一方面教师承担着学校教育的义务,另一方面农村的家长们又将家庭教育的部分职能推脱给学校,许多父母认为学校应当对孩子的成长负全责,学校一身挑两担,扮演双重的角色。
调查结果显示,当孩子犯错误后有46.8%的家长选择了立即向老师寻求帮助。帮助父母教育孩子这是老师的职责,许多老师反映有些农村家长将孩子送进学校时好像将孩子的教育权全部移交给了老师,家长对老师的信任有利于学校与家长联合起来对孩子因材施教,但农村家长对老师信任的前提值得深思。近年来随着农村进城打工浪潮的不断兴起,许多的农村家长常年在外打工根本没时间教育孩子,而对孩子的教育长辈们的教育理念又无法满足孩子成长的需要,学校就成了他们的求救站。除此之外许多家长还认为“我们把孩子送进学校,交了学费学校应该对孩子的全部负责”,“管孩子这是老师的义务”。
农村学校作为遍布城乡基层的公共机构,在培养孩子的同时还承担着面向广大农民传播先进文化和科学技术,提高农民劳动技能和创造能力的重要任务。向孩子传授科学文化知识,保证孩子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这是学校义不容辞的责任,但真正要使孩子学会做人,这仅仅靠学校教育是难以完成的,家庭教育有着其它教育形态无法弥补的内容,学校如何通过提高家长的文化认识水平来引导孩子的成长,这是提高农村教育水平的重要条件。实质上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在教育的内容上不应该有十分明显的界限,而且在现实生活中应尝试着将两者结合,建立起家庭、学校和社会相结合的教育网络。
二、改进农村家庭教育对策
目前中国农村15岁及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不足7年,与城市平均水平相差近3年。在15—64岁的农村劳动力人口中,受过大专以上教育的不足1%,比城市低13个百分点。全国有8500万文盲半文盲,3/4以上集中在西部农村、少数民族地区和国家级贫困县。在这些地区许多父母的文化素质水平较低,面对现在这个知识爆炸的时代,他们已亲身体会到了知识的重要性,他们开始尊重知识,注重德行,试图通过自己最大的努力使自己的子女能够德才兼备,但是由于受客观环境——家庭教育观念及主观因素——文化水平较低的局限以至他们蹊径难寻。结合本次调查的实际及我国部分地区在家庭教育方面取得的经验,文章尝试提出以下建议:
(一)改变农村教育教学环境
通过学校教育来引导家庭教育的正确方向。2001年《中国统计年鉴》公布数,1993年全国城市小学生的人均经费为476.1元,农村为250.4元,差距为1.9倍。到1999年,两者的差距扩大到3.1倍,绝对金额分1492.2元:476.1元。李岚清曾在回答中国青年报记者关于中国农村基础教育问题时指出。从1995年开始到‘十五’期间,仅中央财政就安排了89亿元,加上地方配套资金共198亿元,实施了两期“国家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2001年至2002年,中央财政投入30亿元,用于实施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今后还将继续投入专项资金支持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计划在4年内解决农村中小学危房问题。中央财政还拨款3.64亿元,实施“现代远程教育工程2002年示范试点项目”,2002年以后将进一步加大投入,缩小农村与城市教育的差距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步骤。
(二)鼓励农村兴办儿童教育机构
相对延长学校正规化教育的时间,可以暂时缓解父母家庭教育知识贫乏的压力。但现存农村幼儿园布局分散、规模小、效益低、职责不清、管理不顺。先进的教育信息得不到共享,教育资源浪费严重。建立适应农村学前教育现代化需要的办园新体制,更好地推进幼儿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农村幼儿园质量,为农村幼儿的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建立家长教育培训机构
在学校中建立家长学校,通过专业的学校社会工作者向家长传授正确的家庭教育信息,用学校和学生的“文明”带动家庭和家长的“文明”建设。学校社会工作者可以通过家长会、家访、家庭教育咨询等形式展开工作,主要工作目标应包括帮助家长树立“为国教子”的家庭教育观念;通过定期的培训来提高父母在子女成长方面所需的基本知识;提出关于家庭教育的建议,并且组织学生和班主任对家长的家庭教育进行评比;加强家长与子女之间的交流,比如组织学生给父母写信,让学生对家长的不良行有正确认识,向家长提出合理的建议;使家长认清现在的教育及就业现状;对孩子加强“三农”教育,使他们真正认识自己所处的环境,变不利为动力。
(四)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妇女联合会的作用
有计划、有步骤的对当地妇女进行家庭教育方面的指导,转变她们的观念,改变她们对固有的、不正确的社会地位和社会角色的认同,从而充分发挥妇女在家庭教育中作用。
(五)文化反哺——“我来教教父母”
家庭教育从某种意义上讲是一个互动的过程,是家长与孩子之间相互学习,相互影响的过程,施教与受教育者之间应冲破传统的“家长改造制”模式的局限,这样才有利于教育双方的沟通,寻找合适的教育手段和教育模式。
调查显示(见表3),有77%的学生表示当自己的父母与他们的观点出现分歧时或生活中遇到什么不懂的问题时,他们愿意向自己的父母耐心的解释或与父母商讨,而大部分的父母也能接受孩子的意见。家庭教育过程中的相互学习,一方面有利于农村父母自身文化素质的提高,另一方面也有利于父母与子女之间的沟通。
(六)采用“示范性教育”与“规范性教育”相结合的方法
学校可邀请家庭教育比较成功的家长与其他家长分享教育成功的经验;学校不断规范家访制度,改变以往班主任负责制的固定模式,由专业的学校社工人员对学生家长进行帮助,建立家庭教育档案,定期回访,及时评估;开设家庭教育热线,方便家长进行随时咨询。
三、结论
国外有一句名言:人人都可以把自己的孩子培养成为“二爱型”巨人(爱迪生和爱因斯坦),就看你的耐心、信心和决心。21世纪是一个充满机遇和挑战的时代,我国正在全面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农村中、小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发展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到社会总目标的实现。本文从一个小范围对农村家庭教育的现状进行了调查和研究,目的是要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以引起全社会对农村中小学家庭教育的重视。农村地区的家庭教育,不仅需要政府在财力、政策上的投入与关注,而且需要全社会特别是农村家长们的支持,“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为了一切孩子”这是当前教育永远不变的口号。
参考文献:
1、张健鹏.都是爸爸妈妈的错[M].学苑出版社,2001.
2、赵石屏.家教[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3、林国煽.现代社会学[M].重庆大学出版社,1990.
4、马长英.大学生问题[M].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
5、刘中华.家庭教育的真空谁来填补[N].中国教育报,2004-04-14.
6、仲原.关于农村家庭教育思想[EB/OL].家庭教育网,2003-06-12.
7、苏欣.教育专家妙谈家庭教育新理念[EB/OL].人民网,2003-11-19.
8、张建新.孩能否健康成长家长以身作则是关键[EB/OL].新华网,2004-02-05.
9、姚颖.让孩子自己选择——坐圆凳面还是小板凳[N].新民晚报,2003-12-12.
10、王红飞.农村家庭教育的困境[N].中国青年报,2004-09-20.
11、毛丽利.农村家庭教育情况不容乐观[J].教研与进修,2003(17-18).
12、Diave.Bittger.EducationinPoorAreas.AnEducationalSystemGrapplingwithPoverty[M].ChinaPerspectives,1995.
13、CountryReportontheChildDevelopmentinChina(2003-2004).
14、镇江句容市农村教育工作调查研究[EB/OL].中国妇女网,2003-03-23.
15、家庭教育中父母双方角色要正确[EB/OL].教育互联网,2004-09-18.
16、国外关于婴儿智力发展的最新研究[EB/OL].学前教育网,2002-12-25.
教育选择是指作为选择主体的农村学生及其家庭在教育消费过程中对不同教育的选择,包括对学校类型的选择和学校质量的选择,其中的学校类型是指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学校质量指的是重点学校和非重点学校的差别,也就是优质教育和一般教育之分。本文着重讨论的是农村家庭对学校质量的选择,即对优质教育的选择。因为学生能否成功选择优质教育是影响其接受的教育质量和水平的最直接和最重要的因素。受教育者自幼接受的教育质量不仅影响其当时发展水平,还会反过来影响其后期能否有更大的教育选择空间。影响农村家庭教育选择的因素除国家、社会层面原因外,农村家庭资本也在其中。家庭资本包括经济资本、社会资本和文化资本。相对于文化、社会资本,经济资本对农村家庭教育选择的影响是最直接的,程度也是最深的。因此,本文将从经济资本对农村家庭教育选择的影响机制着手进行分析。
2经济资本的劣势导致农村家庭在优质教育选择中处于不利处境
教育选择包含不同形式的教育选择,表现为对优质学校教育的选择和对校外优质教育的选择。笔者通过实地考察,发现农村家庭由于经济资本处于劣势地位在两种教育选择中都处于不利境况。
2.1农村家庭的弱势经济资本使其在校内教育选择中错失“优质教育资源”
笔者以重庆某市郊重点完中的高一学生作为调查对象,随机发放问卷104份,回收有效问卷98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94.2%。由统计结果来看,98人中,农村学生与城市学生比例为3:6.8。对于一所处在市郊且更靠近农村的高中来说,农村生源不应低于城市生源,但为何出现城市学生是农村学生2倍之多的现象呢?这与优质教育资源累积效应极大相关。所谓优质教育资源的积累效应是指,一个学生前一阶段接受的优质教育会对他下一阶段接受优质教育产生正向的促进作用。这种优质教育资源的累积效应可以分别从城市学生和农村学生的角度来分析和解释。首先,就城市学生来说,由于我国长期存在的城乡二元结构和教育中存在的“以城市为中心”的政策,无论在设施设备等硬件方面,还是师资力量等软件方面,基础教育向来是城市远优于农村。因此,在整个教育阶段便出现城乡教育水平巨大悬差,这样从整体上城市学生的优质教育累积效应便产生了,于是会出现上面所展示的城市学生是农村学生2倍的现象。其次,就农村学生的情况来分析,也可以证明这种累积效应。不仅是对高中教育的选择,就是对高等教育的选择农村学生也处于劣势。“2004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报名人数总计723万名,其中农村考生人数为398万名,占报名总数的55%。”这是建国以来,我国农村考生人数首次超过城镇。但是又有多少农村考生可以获得优质高等教育选择的机会?一项2009年的统计结果显示,“当时农村和城市人口比例均等,理论上农村大学生和城市大学生的比例也应均等,现实情况却是1∶4.65。”布迪厄在20世纪60年代调查不同社会阶层学生的入学机会均等问题时发现,“社会地位最高身份的学生独揽最高学府;对于社会出身低的学生而言,上大学则是以专业选择方面受限制为代价。”可见,经济资本处于劣势的农村家庭也难以进行优质高等教育选择。本文调查的学校作为一所完中,高中部在进行招生工作时一般倾向于接纳本学校初中部的优质生源。在所调查的30名农村高一学生中,有15名是从本校初中部直接升上来的学生,而剩下招收的15名农村学生则来自外校。这15人当中有10人都曾缴纳过赞助费,而且有8名是在初中阶段缴纳过,有2名是在初中和小学阶段都缴纳过,他们缴纳赞助费多是为了进入重点初中和重点小学。由此可见,这10个农村学生在小学和初中接受优质教育的经历对他们现在能够进入这所重点高中是产生了正向促进作用的,也就是优质教育资源的积累效应。
2.2弱势经济资本难以支撑农村学生进行优质的校外教育选择
犹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当别人在前进的时候,自己如果原地不动,那就是退步。对于孩子的学习,家长们也懂这样的道理。他们每一位总期望自己的孩子能够除了学校教育之外,再接受一些额外的教育来提升自身的水平,于是便出现了家庭的校外教育选择行为,譬如各种各样的艺术培训班、寒暑假课外辅导等都是家庭进行校外教育选择的对象。笔者曾通过调查暑假培训机构了解城镇和农村家庭的校外教育选择状况。在重庆市某县,当地的教育培训机构对于国家课程每科培训费根据班级人数不同价钱也不等,比如学生容量在5人到30人之间的大班,则每人每科培训费用是800元;而班级容量在5人之下的小班,则每人培训费用是1200元。而且每名学员至少选择两科学习,如此高额的学费下,竟吸收了不少学生,仅笔者所调查的一家培训机构便招收200多名学生,而整个县城拥有15所培训机构,除此之外还有在职教师举办的培训班,粗略计算,将近有5000名左右的学生参加课外培训,而这仅是普通文化科目的学习,并不包括艺术类等培训机构的招生在内。对比上述城市家庭的校外教育选择,乡镇农村家庭在校外教育选择方面,则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在调庆某镇时,该镇仅有两家课外辅导机构,却遭遇招生不足面临“倒闭”的尴尬局面。其中一家机构为吸引生源,将学费800元改为学费400元,学费降至一半,却仅有8名农村学生参与报名,而另外一家机构则直接将学费降至300元,才吸引43名农村学生就读。暂且不论各个培训机构的教育质量良莠不齐,单单从学生培训人数的角度,就可以看出农村子女限于经济压力,很少有能力参与课外培训,即农村家庭限于家庭的经济资本难以为子女进行学校之外的教育选择,更不用说优质的校外教育选择。上述城市家庭和农村家庭在校外教育选择中表现出来的巨大反差,间接反映出家庭经济资本在其中扮演的重要作用。城市家庭经济上的宽裕使得他们会预留出专门的一部分资金作为孩子的课外教育支出,而对农村家庭来说这样的一笔支出成为他们无法消受的一笔额外支出,表现得心有余而力不足。于是,我们不难理解这样一个道理:农村家庭无力承担其孩子的校外教育成本,使其像城市学生一样接受校外教育辅导,而继续难以进行优质学校教育选择,最终导致差距越来越大。可见,对于校外教育选择和学校教育选择,农村家庭由于弱势经济资本都处于劣势地位。
3研究结论及对策建议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不难发现,经济资本在农村家庭的教育选择中起着非常大的制约作用。从表面看,是农村家庭弱势经济资本的原因导致了这种失败,然而这仅仅是事情的表象。是什么导致经济资本能够在一个家庭的教育选择中发挥如此重大作用甚至是决定性的作用?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才能触及问题的核心和实质。国家教育政策中“以城市为中心”的制度使得城市学校的建设无论硬件或者软件整体上远远优于农村学校,这样便赋予了城市家庭的学生“得天独厚”的优势,优质教育的累积效应一开始就“眷顾”着他们,而远离农村学生。另外,地域发展不均衡是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而城乡发展不均衡尤为突出,这集中体现在经济发展水平的巨大差异上,面对城乡差距,农村家庭经济资本方面普遍不如城市家庭。在这样的现实之下,一些占有优质教育资源的学校虽然表面上是城市学生和农村学生都有入学资格,但是高额的“赞助费”“择校费”的制度设计客观上将在经济资本上处于弱势地位的农村家庭学生拒之门外。也就是说,在起点不平等的前提之下,机会的平等只能是假的平等,失去其现实意义。
孩子是一棵幼苗,需要家长的精心呵护,但是家长必须明白幼苗的自然生长规律,给予恰当的施肥浇水,幼苗才能茁壮成长。如果违背其发展规律,则会使幼苗不能健康成长。特别是教育中粗暴的打骂行为,更不是管教孩子的良方。虽说现在是个文明的社会,但是家庭暴力却屡见不鲜,这不但给孩子的成长造成了身体上的伤害,还造成了心灵上的伤害,孩子没有了自尊,如何能自爱呢?
一天早晨上班时,在校门口遇到了小远同学和他爸爸。平时活泼开朗、整天脸上带着笑容的她,此时却耷拉着脑袋,愁眉紧锁,显得很伤心。我走到她身边,拉着她的小手问:“今天怎么了?”她低着头没有回答,倒是他爸爸开口了:“昨天来不及检查她的作业,今天早晨一看,字写得一塌糊涂,作业本弄得脏兮兮的,被我打了一顿。”说完,他爸爸就气呼呼地钻进汽车里,扬长而去。只留下我和垂头丧气的孩子。
之后的一次家长开放日活动,我打算让孩子们在课堂上写字,也向家长展示一下孩子们的书写情况。小远跑到我身边,担心地问:“老师,要是等下我写得不好,我爸爸会不会又生气啊?”我摸着她的头说:“不会的,只要你认真书写了,你爸爸就不会生气了。”我真替孩子担心,她以后做什么事,首先想到的是爸爸会不会生气,在这样的心理压力下,她还能专心地做好事情吗?
很多家长在孩子身上寄托着梦想,所以时刻在关注着孩子的表现,当然也包括让孩子把字写端正、写漂亮,这本是无可厚非的一件事,可是采取的方法是不是有点简单极端呢?这一顿打,对孩子要造成多大的影响啊?这样只会出现两种后果:要么孩子会更加叛逆,要么会产生恐惧心理。孩子是个独立的个体,也有自己的思想和自尊,家长在教育孩子时,要像朋友一样交流,学会耐心地倾听孩子,不要给孩子造成过大的距离感。简单的威吓与打骂,不是教育,只会让孩子离你越来越远,离你希望的目标越来越远。
二、避免过高要求,帮助孩子“找回”自我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作为家长的正常心理。然而,在自我的理想与孩子的现实之间,家长还需要正确权衡,适当妥协。有的家长对孩子期望过高,一心以自己心中的标准去要求、衡量自己的孩子。这些错位的期望往往妨碍了子女的自我发展,让孩子饱受挫败,没有成功感。许多父母将自己年少时没有实现的目标愿望,寄托在孩子身上,期望孩子能够实现,这往往使子女认为:爸妈爱我是因为我听话,为他们做事,让他们面子上有光,而非真正地爱我。
小怡同学表现一直很不错,课堂上专心听讲,积极举手发言,作业本上书写端正,学习成绩也很理想。可是,每次放学只要碰到孩子的妈妈,她就会当着孩子的面,十分紧张地问我:“我家的学习成绩怎么样啊?是不是不理想啊?我整天都为孩子担心,每天都要督促,不督促她了,就开始粗心。急死人的!”
一个阶段过后,我发现孩子在课堂上不够自信了,回答问题的积极性也没有以前高了,作业也开始粗心了。期末考试结束后,家长立马给我打电话,我告诉她孩子语文、数学都是优秀时,她一定要问扣了几分。我说孩子语文满分,很不错。数学错了两题。她妈妈一听错了两题,就又开始担心了,一个劲地问:“怎么会这么差呀?老师,有没有哪里可以补课的呀?我想让我家孩子去补习。”我说:“你家孩子挺不错的,不用补课。”她妈妈说:“不好,不是满分就不好啊!”
上述家长对孩子的学习过分严苛,只关注孩子的成绩而忽视了孩子的心理,这给孩子心理上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如此苛求成绩,让孩子时时处于紧张的状态之中,会使孩子找不到成长的方向,找不到真正的“自我”。严重的话,会使孩子产生心理上的巨大压力,从而很可能导致学习上的焦虑,甚至出现精神上的障碍。
每个孩子都是一棵成长中的幼苗,都有属于自己的成长规律,违背规律的拔苗助长、苛求完美,都可能适得其反。家长只有了解孩子,熟悉孩子,帮助孩子准确地定位自我,做“跳一跳可摘桃子”的可为之事,这样,孩子才能有永葆向上的动力!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口流动的规模和范围逐年上升,其家庭子女教育问题成为城市大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流动人口中,父母是主体,孩子是随从,这是不以孩子意志为转移的基本规律,孩子是无法控制和改变的,也是无奈的、被动的,然而,孩子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这种社会潮流,对外来工子女成长的影响是深刻而巨大的。家庭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子女教育已经成为许多家庭的“头等大事”。许多外来工也认识到对子女教育的重要性,但怎样去更好地教育子女,发展他们的知识和潜能,提高他们的思想认识和道德修养,常感到束手无策。由于对家庭教育的原则、途径和方法不了解,对家庭教育中父母的职责、任务和目标不明确,以及家庭教育是极其个性化的行为,很难用几种程序化的模式来概括它。从我校调研的情况来看,外来工子女家庭教育有以下特点:
1.1外来人口的基本现状
外来工家庭多是多子女家庭,一般都是2-4个孩子,超龄上学问题十分严重,特别是女童。由于家长流动性大,孩子生活学习不稳定。外来工子女就读的学校多半是离城市边远的学校。外来工子女家庭经济条件差、贫困生多。外来工子女家长中除极少数部分是“大款”外,大多数是小商贩和“打工族”,只能从事一些脏、乱、苦低层次工作,而这些工作往往是被城市人所轻视的;虽然收入低,但与流动前在农村相比,家庭收入还是有所提高,而与城市居民相比,收入依然偏低,部分家庭依然生活在贫困线以下,每人月均生活标准不足300元。
1.2外来人口的教养态度
在外来人口家庭中,父母对子女教育期望有理想的一面,处于对自己文化水平、职业现状、经济收入和社会地位的不满意,多数家长对子女将来期望高,职业理想化,希望孩子学历达大专以上,能给自己“争口气”出人头地,有较稳定、声望高的职业,以改变自身较低的阶层地位;有部分人对自己孩子在这方面没有想法,让孩子自然成长,还有少部分人认为只要人身体好,能挣钱就行。从我们摸底调查的情况来看,外来工子女家长的文化程度普遍偏低,基本只有初中、小学文化程度,家庭教育存在着盲目性和随意性,甚至以学校教育代替家庭教育,有的外来工子女的家长,因找不到工作或失业,对子女不管不问,放任自流。
1.3外来人口的人际关系
一是夫妻关系失和,由于流动家庭的经济状况相对窘迫,住房面积狭小拥挤,往往造成家庭成员心理失衡,特别容易发生夫妻的矛盾冲突,导致夫妻关系紧张恶化,常常当着孩子面吵架或打架的比例高于当地居民家庭,这种现象给孩子造成伤害往往影响其心理的健康和发展;二是亲子关系淡漠,父母由于忙于生计或夫妻关系失和,对子女教育力不从心,相互推诿,互相指责,不愿承担子女的教育责任,教育方法简单粗暴,家庭中难以形成和睦温暖、交流沟通的和谐人际关系。调研中我们也发现,近2/3的家长工作时间超过10小时;超过半数的家庭月收入在2500元以下;90%以上的家长文化程度不高。以上种种情况说明学生的家庭教育存在较大问题,需要加以帮助和指导。由于受家庭教育经济状况的约束和流动生活模式的影响,外来工子女,他们懂事、勤俭朴素、勇敢谦让、关心他人、团结合作,具有良好的品质和行为。很多孩子兄弟姐妹间互相照顾,经常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有时承担一些家长所经营的小贩生意,具有较强的独立生活能力。
2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
2.1、放纵型
部分外来民工对子女教育的重视程度偏低。外来民工在外打工,生活的艰辛、经济的拮据,没有时间对孩子进行教育,也没有对教育有个清楚的认识,因为本身的文化水平不高,所以对于孩子的教育过于疏忽,没有对孩子设置目标,比如说教育子女努力学习,树立远大崇高理想;要求他们对人有礼貌,珍惜时间与生命等。他们认为自己只有养育孩子的责任,只要让他们吃好、穿好、住好就行了,而对子女的教育采取“树大自然直”、“车到山前必有路”的原则,对子女的学习、品德等方面不闻不问,放任自流。对孩子没有明确的培养目标,无原则地原谅孩子的过错。这样容易助长孩子的歪风邪气,使孩子常犯小错误,养成许多不良的生活和学习习惯。特别是外来务工人员,很少有时间对孩子进行管理,孩子出现不良的习惯,没有及时的制止,就会导致孩子以后犯错误越来越严重。例如:有的学生由于家长给的零花钱过少,首先想到的是偷家里的钱,家长对此也没有加以制止或惩罚,最后导致不满足于钱少,开始抢钱,最后得到法律的制裁。
2.2、压抑型
由于外来工生活不稳定,收入低下,导致家庭的变动要大于一般的城镇家庭,家庭是一个学生温暖的港湾,如果家庭的不幸福,就会极大的影响子女的精神状态、世界观、人生观,家庭的变故和破裂,造成青少年性格内向、早熟,思想负担重,对社会和人生观扭曲的理解。由于父母的原因,家庭对于孩子来说并不能感到温暖,反而出现由于家庭的原因,对于整个社会产生一种不信任感,思想极为压抑,这样的学生很难融于学校班集体之中。
2.3、过激型
由于外来工的文化素质不高,因此,在教育孩子方面过粗暴,而且有的缺乏人性化,不是用讲理来说服孩子,家长在家庭教育中,情绪化严重,根本不尊重孩子的思想和人格,方法简单化,手段严厉过激,非打即骂。这种教育方法容易造成孩子反叛心里和欺骗习惯,甚至造成孩子出走、自杀等恶果。如:男生李某,父亲开车,母亲摆摊,平时家中少有耐心教育,养成了撒谎、抽烟、逃学、偷窃等许多不良习惯,父母发现孩子有问题后,常用的教育方法就是“毒打”,但最终还是解决不了问题。
3外来工子女家庭教育的对策
我们常说,家庭是社会的细胞,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的氛围与孩子的态度、情感和个性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家庭教育不仅存在于孩子青少年时期,可以一直延伸到孩子成人。从某种意义上说,家庭德育对孩子健康成长的重要性,超过了学校教育。因为家庭教育是启蒙性、个别性、终身性的,而学校教育是发展性、共同性、阶段性的。家庭教育对子女的影响有直观性、渗透性(家庭氛围、家长思想意识、评议行为、文化素养、娱乐爱好等都将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的整个成长过程)。学生的心理又刚好处于独立与依赖、理想与现实、自负与自卑、沟通与封闭之间的重重矛盾之中。这些问题是学校教育难以全面解决的。必须依靠家庭的长期教育得以逐步解决。
3.1引导外来工子女正确评价自己
首先,对于一些外来工子女来说,虽然引导他们认识到自己的不足非常必要,但如果总是给予他们消极的强化,利用惩罚以期待改变他们的行为,反而收效甚微。如果能使学习任务变得有趣并能使那些学习较差的外来工子女由此而获得成功体验,他们就会乐于完成这种任务。因此,教师可以针对这些孩子的特点,让他们在正式自己与别人的差距的同时也感受到“我很能干”,从而通过逐步的自我认可体验成功的喜悦和找回自信。其次,外来工子女父母也要自觉改变自身权力型的家长形象,努力建立父母子女之间温暖、关爱、信任的关系。他们要尽量帮助孩子消除其自卑心理,使他们能正确对待生活中所遭遇的不快。再次,他们尤其要拿出更多的时间与孩子进行交流和沟通,当孩子犯错误时,进行必要的谈话,而不是简单的用暴力解决,帮助孩子积极排解日常生活事件及社会压力对其道德发展和健康个性形成的消极影响。在这些方面,由于特有的亲情关联,通常父母对孩子的一句安慰和鼓励的话所起到的教育作用往往是他人无法替代的。
3.2搞好外来工子女心理健康教育
学校应高度重视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开展,以此帮助外来工子女形塑健全人格、保持良好心态及增强心理承受力。学校也要注重发挥教师在教学育人中的人格魅力和表率作用。对一些心理问题表现得较为突出的外来工子女,有关教师要主动而又耐心地寻找心理健康教育的契机,并且要有针对性和前瞻性地对他们进行心理咨询,帮助他们排解心理烦恼和提高心理调适能力。例如:当学生家里出现情况时,首先影响的是学生的行为,教师很容易观察到学生与以往的表现不一样,这样,教师可以亲自与学生进行沟通,了解其内心的想法,如果实在无法对其进行调节,可以寻求学校心理小组或者专业的心理医生,防止学生一味的消沉下去。
3.3制定家校联系制度
班主任每学期至少两次与家长进行书面沟通,平时用电话、家访等形式与家长保持联系。班主任和任科教师定期和不定期进行家访。这样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的情况,以及将学生的情况反映给家长,实现学校和家庭双方共同管理学生,这样可以有效的对学生进行监督,保障学生学习和身心的健康发展。例如:有的学生放学回家比较晚,或者没有回家,这就可以与班主任取得联系,进而能够采取相应的办法。在寒暑假期间,都要发放《告家长书》,要求家长加强对孩子的安全、学习、生活健康、品德教育。开学时由学生带回回执。在学校开展重大活动或流行性疾病爆发前、学生安全预警时,也统一发放《告家长书》,预告家长作好预防工作。
3.4每学期按班级或年级举行家长集会
向家长汇报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同时,对于家长进行必要的教育,要求他们对于孩子教育要有科学的方法,而不是一味的打骂,因为好多家长的文化水平不高,对于孩子的教育认识不到位,只认为棍棒下出孝子这样传统的思想,这样会极大影响孩子的情绪,起不到良好的效果,在对孩子的教育时,教师不仅可以亲自用科学的方法向家长进行宣传,如:《孩子学习能力的培养》、《怎样了解孩子》、《教育子女十个最佳时机》,还可以让家长之间互相讨论如何教育孩子,做到优劣互补,家长之间互相吸取经验或教训。如:孩子在学习上落后时,一般的家长可能就是简单的打骂,这样起不到明显的效果,还可能使孩子出现厌学情绪,经过家长之间的沟通、家长与教师之间的沟通,可以采取谈话的方式,进而能够找出原因,最后才能解决问题。
3.5对部分家庭生活困难的学生予以帮助和照顾
由于外来务工人员并不是所有家庭都非常富裕,有一部分学生家庭非常困难,这不利于学生能够安心进行学习,教师可以与社区、慈善机构和政府主管部门一起做好帮困资助工作,解决家长困难,使学生安心学习。例如:我校有位学生家庭非常困难,上学经常迟到,经过了解发现,她是单亲家庭,家里有两个弟弟,父亲在当送奶工,每天她负责两个弟弟的早饭,以及穿衣,然后还要帮助其父送牛奶,因而早上经常的迟到,了解情况后,我校对于该生进行学费减免,而且每月进行一定的补贴,使他能够安心的学习。
焦虑是指个体因缺乏明确的客观原因而产生的一种不安的应激反应,具体是指个体在面对不可控情境时所感受到的威胁性体验。斯皮尔伯格根据焦虑情绪维持时间的长短将焦虑分为状态焦虑与特质焦虑两种类型。状态焦虑是指个体由特定情境所引起的暂时性的不安状态;而特质焦虑则是个体人格特征的组成部分,多表现为一种稳定的情绪反应模式。青少年群体正处于由未成年向成年过渡的时期,其人格类型已经基本形成,其焦虑情绪多以状态焦虑为主,表现为在某一时间段内由于特定的情境压力所产生的负面情绪状态,包括学业焦虑、经济焦虑、人际焦虑、就业焦虑等。
二、家庭环境对青少年焦虑的影响
(一)家长的期望当代大部分青少年都是独生子女,自然成为整个家庭的焦点,家长将所有期望都寄托在孩子身上。从上学开始,孩子就承载着整个家庭的希望,家长希望孩子能考上名牌大学,能找到体面、高薪的工作。但是,一些家长并没有考虑孩子的实际情况,也不了解孩子的兴趣爱好,他们的高期望往往会让孩子产生沉重的心理负担。当孩子的实际情况与家长的期望差距过大时,孩子内在的心理负担就会加重;当其意识到无法实现这种高期望时,就可能会对未来产生恐惧,进而产生焦虑的心理问题,这种心理问题不仅会影响孩子正常的学习和生活,还会对其健康成长造成严重的影响。
(二)家庭的教育方式青少年群体最先接触的教育环境就是家庭,家庭教育对其成长有着重要影响。笔者综合相关研究后发现,当前家庭教育的方式可以分为民主型、专制型、放任型等三种。面对孩子所犯的错误,民主型教育采取的是积极关怀的方式,即引导孩子找出问题的原因,然后根据具体的原因去纠正其不良的行为方式;专制型教育则是一味地对孩子进行批评、指责,不能包容孩子因无心而犯下的错误;放任型教育主要采取中立的态度,对孩子的问题不管不问,任其自由发展。笔者认为对青少年应该采取民主型的教育方式,在这种教育方式下,青少年能够自由地成长,既不会受家长教育方式的束缚,又可以在家长的正确引导下健康成长。
(三)家庭的经济条件根据人口学的相关调查,在青少年群体中,有接近1/5的在校中学生家庭经济困难,这些贫困生最容易产生焦虑情绪,而且是该类心理问题的多发群体。中学生在读书期间,家庭生活补给是其主要的经济来源,而除了生活消费外,中学生还有其他的一些花销,从而使其经济压力增大。在青少年中,有些学生的家庭条件则相当优越,这样,贫困生与经济条件优越的同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一些心理素质较差的学生会产生强烈的心理落差。同时,在平时的校园生活中,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不仅要努力学习,还要勤工俭学,在这种双重压力之下,一些贫困青少年变得自卑,对生活缺乏信心,将自己封闭起来,处于自我保护的状态,一旦遇到困难与挫折,就会陷入焦虑与烦躁之中;加上他们不能很好地与外界沟通,不能及时地宣泄自己的不良情绪,久而久之,就会形成一种恶性循环,自然会影响其身心健康。
三、合理情绪疗法对青少年焦虑的疗愈作用
(一)合理情绪疗法的原理合理情绪疗法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埃利斯在20世纪50年代创立的,该疗法建立在对人性本质的看法之上,其基本观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人的思想与行为具有两面性,一面是理性的,一面是感性的,当个体按照理性的逻辑模式去感知事物的时候,就会产生积极的情绪体验;反之,当个体的认知模式不能很好地与外界互动时,就可能给自己带来消极的情绪。
2.个体的情绪来源于思维,人们不合理的认知或多或少地会产生负面情绪,调节情绪的关键就是要学会合理地调整个体的思维模式。
3.人类具有生物性的生理倾向,在关乎自己生存的情境下,自然会选择理性的感知模式,寻求内心最愉悦的自我体验。
4.人是社会化的动物,能够凭借符合社会习惯的语言去表述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在自我表达的过程中排除一些不合理的信念,从而更加坚定自己美好的信念。
5.情绪是个体面对具体情境评价时产生的一种自我表述,其本质是一种外部语言,这种语言具有疗愈的功效。
(以熊本县为例)除了国家层面的立法外,日本各地也高度重视家庭教育立法工作。近年来,熊本县也出现了“少子化”和“核心家庭化”的倾向,加之受区域沟通联系缺乏等因素的影响,家庭教育能力不足的问题日益凸显。在此大背景下,2013年,熊本县制定了日本第一部家庭教育地方性法规———《熊本家庭教育支援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条例》制定的主要依据是2006年12月新修订的《教育基本法》第十条。具体的立法目的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全面推进支援家庭教育的政策措施;二是督促监护人更好地学习和成长;三是督促儿童学习做父母的知识。《条例》确立了支援家庭教育的基本理念,明确监护人、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政府及相关部门、社会团体、企业和其他公民的职责和义务,同时规定了一系列支援家庭教育的政策措施。《条例》中,“监护人”除父母外,还包括执行监护权的人、未成年人的保护人以及养父母等;“儿童”为“年龄未满18岁的人”,相当于我国法律中的未成年人;“学校”不仅涵盖了幼儿园、中小学校、中等教育学校、特别支援学校以及高等专科学校,还包括保育园以及认定儿童园(指同时对保育园和幼儿园中的学龄前儿童提供保育、教育及对监护人育儿实施支援的机构),但不包括大学。此外,《条例》还将“地区活动团体”作为推进家庭教育的重要参与者,具体包括社会教育相关团体、基于地缘关系产生的团体以及其他进行区域性共同活动的团体。《条例》不仅调整“父母的学习”,也调整“成为父母的学习”,这是《条例》的一大特色。所谓“父母的学习”是指监护人根据儿童发展阶段的不同,学习相应的家庭教育及育儿知识等,以便更好地胜任父母的角色;而“成为父母的学习”是指儿童学习家庭的责任以及育儿的意义等有关将来成为父母的知识。《条例》提出了支援家庭教育的基本原则,阐明了实施支援家庭教育的政策措施的基本理念。即在实施支援家庭教育政策措施时,一方面强调监护人对其子女的教育负有首要责任,另一方面强调尊重家庭教育的自主性,在此基础上,充分发挥各个领域和全体社会成员的作用,加强彼此之间的合作,共同完成家庭教育工作。《条例》强调监护人对其子女的教育负有首要责任,应当帮助子女养成必需的生活习惯,培养自立能力,实现身心和谐发展。可以说,这三项要求既是家庭教育的基本内容,也是家庭教育的基本功能。同时,《条例》从培养父母的观点出发,强调监护人自身的成长也很重要,要求监护人努力实现自身的成长与进步。《条例》明确了熊本县政府及相关部门的职责以及县与基层的市町村进行合作的义务。其中,县的职责主要包括完善以支援家庭教育为目的的体制;在教育、福利等诸多方面全方位地制定支援家庭教育的政策措施并切实执行。同时,由于市町村、学校、地区、企业等在普及家庭教育知识、推进支援家庭教育的相关工作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条例》要求县在制定和执行政策措施时,应当加强与市町村、监护人、学校、社会公众、社会团体和企业等的合作。《条例》特别规定,在市町村制定或实施支援家庭教育的各项政策措施时,县应当向市町村提供相关信息、建议等其他必要的支援。此外,为确保各项政策得到落实,《条例》还要求县应当尽力采取必要的财政措施,同时规定,知事应当汇总每一年度支援家庭教育的政策措施,向议会报告并向社会公示。如前所述,《条例》将“养成必需的生活习惯,培养自立能力,实现身心和谐发展”确定为家庭教育的基本功能。在此基础上,规定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应当加强与家庭、社会公众和社会团体的合作,努力实现上述基本功能,并配合县以及市町村实施有关支援家庭教育的政策措施。
《条例》规定了“地区居民”和“地区活动团体”的职责与义务,即社会公众和社会团体的职责与义务。要求社会公众齐心协力,营造一个有利于家庭教育的良好社会环境,同时通过宣传当地的历史、传统、文化及举办各种活动帮助儿童健康成长。鉴于社会团体在普及家庭教育知识、推进支援家庭教育工作中的不可替代的作用,《条例》规定,社会团体应加强与家庭、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的合作,积极参与支援家庭教育的各项工作,努力配合县以及市町村实施有关支援家庭教育的政策措施。为了从外部保障监护人能在家庭教育中发挥重要作用,《条例》规定,企业(相当于我国法律上的“未成年人的监护人所在的单位”)应努力改善其雇员的劳动条件,帮助雇员实现事业生活的平衡和谐,使其事业与家庭两不误,配合县以及市町村实施有关支援家庭教育的政策措施。《条例》还规定了六条支援家庭教育的政策措施。一是向父母提供学习家庭教育知识的机会。二是推进“成为父母的学习”,由县总务部从推进私立学校教育改革事业费中对进行保育体验的私立中学予以相应的补助。三是培养支援家庭教育的人才。四是促进家庭、学校、社会在家庭教育方面的合作。五是建立充实、完备的家庭教育咨询体系。为落实这一规定,熊本县教育委员会开设了健康育儿电话咨询窗口,并开展现场咨询。六是宣传、指导以及启发家庭教育。熊本县教育委员会制定、普及“家庭教育十条”,举办“熊本育儿谈话会”和家庭教育报告会,开展“用爱与教养培养孩子”的宣传活动,表彰支援家庭教育的个人和团体;县健康福利部对有关家庭教育的数据进行调查,及时提供相关的育儿信息。
二、日本家庭教育立法对我国的启示
(一)逐步建立多层次的家庭教育法律体系
日本从普及家庭教育的理念出发,重视顶层设计,根据社会的发展变化,在《教育基本法》中不断提升家庭教育的法律地位,形成了比较完善的家庭教育法律体系。借鉴日本的经验,我国可先修订《教育法》,在总则中单列一条,明确家庭教育的法律地位、性质和发展方向。在此基础上,进行专门的家庭教育立法。规定家庭教育的概念,基本原则,各方的权利、职责与义务,家庭教育的管理体制和保障机制等问题。同时,由于各地经济社会发展参差不齐,家庭教育事业的成熟程度也各不相同,可考虑先制定可操作性强的家庭教育地方性法规。
(二)充分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
形成多元化的家庭教育指导和服务网络日本家庭教育立法体现了对家庭内部教育事务的干预以及对家长作为“教育者”的服务和指导。基于这一理念,日本家庭教育立法经历了以行政为中心到向行政与社会并重的转变。在此过程中,政府始终发挥着主导作用,是家庭教育管理的主要推进者。这种模式有利于健全家庭教育相关体系,有利于保持家庭教育相关政策的连续性和执行力,值得我国借鉴。
(三)通过立法
健全家庭教育工作的经费保障机制目前我国大陆在家庭教育的组织管理、人员投入、政策保障等方面都较难令人满意,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家庭教育工作缺乏相应的经费保障。日本家庭教育工作之所以能有效推进,除了实施全面的扶持政策外,通过立法建立稳定而持续的经费保障机制也是其关键所在。在日本,一方面,法律明确规定,政府及相关部门应不断加大对家庭教育工作的财政投入力度;另一方面,积极拓宽民间筹资渠道,定期或不定期地接受社会力量的赞助或捐赠,使家庭教育工作获得较充裕的资金保障。在当前我国教育经费投入整体不足的情况下,也应以立法确保政府对家庭教育事业的财政投入,并出台相应的奖励措施,用足用好社会资助渠道,促进家庭教育事业的发展。
(四)坚持一般家庭与特殊家庭教育支援并重
日本家庭教育立法注重满足各类家庭教育需要,特别关注对弱势群体家庭教育活动的支援。如《熊本家庭教育支援条例》就针对残疾儿童家庭、单亲家庭等需要特殊照顾的家庭或监护人作了专门规定。该《条例》第四条第三款规定,县在制定和执行支援家庭教育的政策措施时,须充分考虑监护人及儿童是否存在身体障碍,考虑监护人的经济状况以及其他家庭情况。我国可借鉴这一分类指导的原则,在规定普适性的家庭教育扶持政策的同时,结合我国当前社会转型实际,重点针对特殊儿童、留守儿童、流动儿童等特殊群体制定相应的家庭教育扶持政策。
(五)高度重视家庭教育的地方立法
一、社会教育的多元素让教育多样化
社会教育的多样化是以公民为教育对象,以社会、家庭、学校诸多教育资源对公民产生影响的多元教育。公民生活在一定的家庭之中,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所有公民是构成社会的元素。当把学校、家庭、社会的教育功能有机整合之后,这种强大而丰富的教育资源对家庭成员中的公民产生积极的影响,从而有效的提高公民素质,对构建和谐社会产生巨大的影响。长期以来,公民教育以政治说教的形式为主,公民的行为以国家政策、法律、法规及道德来制约,使公民素质教育显得单一。把学校、家庭、社会诸多教育资源的融合,使公民不自觉地置身在一个多元的教育环境之中,公民在有意和无意中接受了教育。于是,这种多样化的教育功能就得以彰显。其具体表现在以下几点:(1)家长作为孩子的榜样,促使家长自我素质的提高。任何一位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积极进步,那么,家长就得给孩子一个积极进取的家庭环境,这便促使家庭中的成员提高自己的修养,改掉自己不良习惯。(2)学校对学生的正面教育对家庭中的成员产生隐性的、积极的教育作用。(3)学生良好的行为对社会产生巨大的震撼作用。(4)电视、网络平台、社会舆论等途径,对社会公民起着积极的引导作用。(5)教师长期与家长的沟通、对话,影响着家长对教育及自身素质的关注。(6)孩子得到良好的发展,影响着家庭的和谐发展。
二、家庭学校结合共同提高
在教育各个阶段,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在实施三结合教育实践中,各小学、中学,大学都应重视发挥家庭教育的功能,充分依靠学生家长参与学校管理,逐步探索出各种行之有效的“家校合作”途径,指导和促进家庭教育科学化水平的提高。各学校努力探寻学校和家庭教育的结合点,形成家校育人的合力。学校可以充分发挥教育的优势,举办家长学校,有计划地向家长宣传党的教育方针、政策,主动了解家长的需要和能力,介绍科学的教育方法,主动为家庭教育提供一定的指导。利用教育互联网络,交流家教体会。也可以利用学校开放日、校长信箱、家长问卷调查等多种形式,反馈学生、家长对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教师的师德、师能水准和教育教学质量的满意程度。三结合教育的发展,有力地推进家庭教育的科学化水平和家庭生活质量的提升,从而也有力地推进了社区文明的发展。
三、良好的教育环境需要统一的教育理念
要使人得以全面健康发展,必须具备和谐的教育环境。长期以来,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出现严重的分离,其各自的教育功能无法形成合力。要全方位全面推行教育的步伐,必须得到政府的调空和指导,必须以学校教育为基础,有效整合学校、家庭、社会教育资源,发挥诸教育功能的互动作用,构建和谐的教育环境,确保学生所受教育的科学性、系统性和一致性。
四、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对社会建设的重要价值
教育的最终目标是提高国民素质,增强综合国力。国民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着社会的和谐与否。同志在2005年2月19日指出: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就是要协调社会、家庭及学校教育各层关系,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整合的有效机制,形成和谐的教育环境,使人得以全面发展。学校的教育本身就涉及每个家庭的利益。三结合的教育模式要求学校在研究学校教育自身发展的同时,还必须研究每个学生的家庭状况,研究社会各个方面的教育资源,其研究具有社会的基础性和广泛性。三结合功能的互动作用对学生、家庭、学校、社会的每个方面都产生积极的影响。因此,本论题的研究对构建和谐的社会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
作者:朱聂蓉单位:南京城市职业学院
当前,不论是我国政府还是社会,都十分重视家庭教育。当前父母的家庭教育意识提升,“家庭教育受到了空前的重视,父母们舍得在时间、精力和金钱上进行投资,教育模式也由以往的‘粗放式’转变成立‘集约式’”。但综合来看,还存在很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
(一)忽视德育注重智育,导致青少年的判断力和适应力不强
很多父母都认为青少年应该有一个健康的体魄、高尚的品德,但在对青少年的教育实践中,还是过于关注学习成绩,最大的期望是子女找到一份待遇高和收入稳定的工作,通常以“只要你好好学习,其他由父母操心”的话来教育青少年。很多父母跟青少年谈论最多的话题是学习,青少年的兴趣爱好和人际交往方面则较少关注。在假期学习辅导方面,父母依据青少年的兴趣关注选择辅导班的占据少数,大都会给青少年选择数学、语文、外语等文化课的辅导班。以上现象并不是少数,很多父母将教育的重心放在青少年的智力发展方面,忽视青少年身体、道德和心理素质等方面的培养。在这种青少年教育模式下,很多父母以成绩论英雄。我们经常可以发现有很多青少年虽然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大学,但由于自理能力以及交往能力较差,不能适应集体生活,很多父母只好在校外租房陪读。这种现象是一个家庭教育失败的典型。在“学而优则仕”的思想引导下,很多父母将青少年的学习成绩等同为能力素质,注重青少年智力开发和投资而忽略道德教育和自我照顾能力,使青少年很少从事家务劳动,以至于青少年失去通过劳动与他人、社会交往的机会,导致青少年要么高分低能,要么道德水平低下。人才的标准应该是人和才,不能成为正常的人,何来高素质的才。
(二)忽视情感注重物质,应有的精神和情感关怀不够
很多父母对青少年的零花钱很宽松,在学习书籍方面舍得花钱,对电脑、手机等电子产品方面也是毫不吝啬,但在与青少年的沟通方面,有些父母几乎半年都不会问一次子女在想什么,除了学习之外有什么爱好,不会陪青少年做功课或倾听青少年的苦恼诉求。“由于父母不能够掌握正确的教育方法,有七成多的学生不愿意和父母进行沟通,有八成多的学生想换父母,有的学生还认为父母总是不断给自己压力并因此而产生逆反心理。”很多父母已经意识到家庭教育对青少年发展的重要性,舍得花钱满足其各方面的物质要求,但由于缺少必要的沟通和关怀,原有的家庭教育功能被弱化。当前青少年生活在一个物质条件优越的时代,在物质需求方面,父母已经可以给予极大的满足。青少年物质上的满足并不能替代其精神上的需求,特别是伴随着青少年的成长,父母在感情上的慰藉和精神上的关怀更加不可或缺。很多父母认为自己应该负责青少年物质上的需求,教育应该由学校负责,甚至很多父母认为金钱可以满足青少年的所有需要,导致父母与青少年沟通频率过少,关心过轻,感情疏远,亲近感匮乏。
(三)忽视身教注重言传,影响青少年良好行为的培养
很多父母认为个人平时的言行对青少年良好行为的培养不会产生影响或者影响很小。很少有父母能够在家中安心陪伴青少年学习,对青少年的教育多采取语言灌输式,很少用自身的实际行动来教育,也没有考虑到青少年善于模仿父母的习惯。例如,父母反复教育青少年要拾金不昧,但因为自己一次捡到东西而不交公就会通过行为将语言上的教育完全抵消。“其身正,不令其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父母的行为是青少年最好的榜样。父母反复教导子女要好好学习,自己下班之后打麻将看电视,这样的环境怎么能培养一个学习习惯良好的子女?父母的行为是家庭教育的基础,也是最简单、效果最好的教育方式。很多父母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弱化了自身的示范作用,甚至会在子女面出现不良的行为。据相关研究显示:“父母的言行失当是青少年行为离轨的直接诱因,因家长生活的不检点,孩子耳濡目染而走上犯罪道路的犯罪成员约占25%左右。”
(四)离异家庭导致青少年管理教育出现“教育真空”
完整的家庭带给青少年的是安全感和幸福感,一旦父母离异,青少年只能享受一半的家庭温暖,这对青少年本就幼小和不稳定的心灵产生极大的创伤。此时青少年的家庭教育更是难上加难,效果低下。破裂的家庭使得青少年提前接触到阴暗的人际关系,相比较完整家庭,离异家庭不是缺少父爱就是缺少母爱,在离异家庭中成长的青少年,子女和父母的关系都不是很融洽,容易出现性格扭曲和畸形的情况。青少年由于父母离异出现的思想波动需要父母及时发现并引导,但在离异家庭中,很多时候都是父母一方进行教育,容易出现家庭教育的缺失。同时,离异双方都有不同程度的悲观和怨恨心理,出现很多不良的行为,如诋毁对方、玩世不恭,更有甚者不愿抚养子女,将子女当成出气筒等,这些不良行为必然会影响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发展,造成心灵上的创伤。
(五)家庭、学校、社会没有形成一体的教育网络
当前很多家庭的教育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联系不够紧密,特别是父母与老师之间的教育理念、教育方法、教育目的都不尽相同,经常出现“各自为营”的现象。父母不考虑学校的教育模式,按照自己的想法教育子女,甚至怕子女吃亏,向青少年子女灌输利己主义、享乐主义等不良思想,这与青少年在学校受到的教育完全相反,很可能抵消青少年在学校期间的学习效果。很多父母教育理念跟不上时代,忽略社会环境变化带给青少年的影响。青少年教育,并不是家庭、学校和社会单独一方就可以独自完成的教育任务,三者有机结合才能确保青少年的教育效果最大化。
二、打牢家庭教育基础,转变教育理念,改进教育方法
(一)将思想道德培养放在家庭教育的首位
青少年时期是可塑性最强的时期,容易形成好的思想品德,也容易被消极思想腐蚀。青少年时期的道德塑造对其一生都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如果基础没打牢,以后的扭转将更加困难。对于青少年的家庭教育,应该更多地赋予思想道德的培养,给予青少年一个良好个性发挥的空间。青少年的学习成绩可能影响一时,思想和道德上的缺陷必会毒害其一生。因此,父母应当将青少年的道德教育放在首位,要正确认识德与智的关系,虽然当前的教育竞争机制和学历的限制使父母很难同时关注品德和智力,但如果父母不转变观念,将品德教育放在首位,很可能造成青少年厌学等情况。同时父母要在生活上注意细节,青少年教育并不是只有灌输大道理,而是要通过小事情等细节方面见微知著。对青少年的评价上,不以学习成绩作为唯一的衡量标准,应从青少年的全面发展为出发点,进行科学客观评价。
(二)营造健康的家庭环境,重视青少年的身心发展
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不仅能够让青少年缓解压力,更有利于青少年心理健康,青少年家庭教育要重视家庭环境的塑造,确保青少年能够在一个良好的环境中成长。首先,要与青少年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父母应当与青少年做朋友,而不是高高在上。当然,也不能没有原则的惯养,而是把握好度,给青少年一定的自由发展空间。父母在满足青少年的物质需求时,也应更多地考虑到青少年的学习和生活状况,多进行沟通,了解青少年到底在想什么,到底需要什么。父母在教育时也要多进行换位思考,而不是想当然的认为。在这种感情的基础上,青少年会从内心深处感受到家庭的温暖,更愿意与父母倾诉,可以有效地避免心理障碍,形成良好的习惯。其次,要有适度的期望和鼓励。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很多父母的期望,但这种期望要建立在青少年的实际状况的基础上才会产生推动作用。如果对青少年的期望值过高,会给青少年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特别是耐压性较差的青少年,很容易产生任性、退缩等不良性格特征。父母要在充分了解情况的基础上,从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着手,调整期望,避免因片面的夸大带给青少年过重的负担。再次,要努力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和谐的家庭氛围能够在无声无息中带给青少年愉悦感,使青少年在不知不觉中自动接受教育。和谐的家庭氛围营造不是凭一己之力就可以完成,而是需要家庭成员的共同努力,理智处理家庭问题,多点谦逊、少点争吵,通过生活的点点滴滴在潜移默化中提高青少年教育质量。
(三)以身作则,言传和身教并行
父母在青少年教育中往往扮演着“无形教科书”的角色,对青少年的教育不仅仅只是语言上的教育和引导,而应当言传和身教并重。青少年的学习模式也并不是完全的语言接收,更多的是模仿着学习。父母自身的行为在教育上具有决定的意义,在生活的每一个瞬间都在教育着青少年。这种无时无刻的教育给父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父母要注重自身形象。“欲教其子先正其身”,父母对青少年的要求首先父母要做到。经常撒谎的父母怎么也教不出诚实的子女;邋遢的父母同样也教不出讲卫生的子女。父母要在平时的生活中充分重视身教,从点滴做起,以自身行动为青少年树立良好的榜样。其次,要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青少年最喜欢模仿的对象就是父母,因此父母要坚持提高文化、道德等各方面的素养,为青少年做一个好的示范,以文明的举止、高尚的情操去感染青少年。特别是离异家庭的父母,要共同教育孩子。既不能过分惯养,也不能将怨气撒在孩子身上;不具有监护权的一方要定期探望孩子,虽不能给孩子完整的家,也要给孩子完整的教育,确保青少年不因父爱或母爱的缺乏产生不健康的人格。
(四)形成青少年教育合力
一、阐释家庭教育观概念
家庭教育观是家长基于对子女及其发展的认识而形成的对子女教育的看法和理解,是社会历史文化的产物。它包括家长的人才观,亲子观、儿童发展观和教育观等方面的内容。
二、简述各阶段的家庭教育观念
作为一种观念,家庭教育观念的发展必然受到社会各个历史阶段政治、经济、文化传统的影响和制约,而且在各自内容上也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完善、趋于科学。中国古代的家庭教育,自古以来就是一种教育形式,但由于其诞生于封建社会的历史背景下,所以人们权衡教育质量时便带有浓郁的封建色彩。例如“三纲”“五常”教育思想在很多时候成为对个性的束缚和人性的摧残。但仍有许多观念值得我们去借鉴。例如“慈幼”思想,以及重视子女“独立、惜时”教育等,在如今独生子女日益增多的现在,其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到了现代,家庭教育观念在批判封建礼教束缚个性的基础上,提出了尊重、理解、发展儿童个性的主张,很多观念已成为指导家庭教育较为科学的理论基础。近几十年来,沧海桑田,社会发展迅速,人们的家庭教育观念有了新的变化:1由成才教育观念转变成人教育观念;2由学龄教育观念转变为终身教育观念;3由灌输、体罚转变为兴趣引导的教育方式;4由学历教育观念转变为素质教育观念;家庭教育的质量因家长的教育观念的不同也是良莠不齐。从以上对现代家庭教育观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积极的方面是主要的,但也有局限性。1缺乏正确的儿童观,使孩子成为了家长意愿的替代品和牺牲品;2家长的教育观还存在轻视劳动的旧思想意识;3家长对教育目标、方法、内容等问题的重要性问题认识不够;4未能对孩子形成全面的认识,没有尊重儿童发展的差异性。
三、未来家庭教育观念的发展趋向
首先,应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以人为本的观念是以人为主体、以人为中心、以人的成长和发展以及潜能的开发为目标。在家庭教育中即强调家长要尊重儿童、关心、理解儿童、关注儿童的主体性和自由。其次,应树立竞争观念。“优胜劣汰”的市场机制要求有强烈的竞争意识,摒弃“与世无争”的思想。但这种竞争并非“弱肉强食、尔虞我诈”,而是公平公正科学合理的,所以家庭教育要培养下一代正确的竞争意识,同时树立竟争的公平性和公正性的观念,提高竞争的自觉意识等。第三,树立开放的观念。市场经济是一种开放型经济体制,而我国也实行了对外开放的政策。所以家庭教育也应树立开放的观念。对子女的教育要面向社会,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以适应世界潮流。
四、综述及意见
以上对家庭教育观念的发展历程作了简单的梳理和归纳,并分析、总结了现代家庭教育观念的现状,并预测未来家庭教育观念发展的趋向。建议家长能够重新认识传统的家庭教育观念,取精华,去糟粕,适应时代的发展。形成符合时代特点的、正确的、科学的家庭教育观念,为孩子的成人成才全面发展奠定基础,为改善整个社会的道德风貌和人文环境贡献力量。
作者:高雪 单位:辽宁师范大学铁岭教学区
在小学教育中,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互为助力、互为补充,形成教育共同体或合作联盟,相互支持,共同分享教育过程中的心得与经验。前提是二者必须观念统一,行动一致,在各方面紧密配合,施以教育行动和决策,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为学生健康成长发挥作用,提供帮助。使学校教育成为家庭教育的必要引导,家庭教育成为学校教育的有益补充。家校合作涉及两方面的工作,一方面,家长要做到对学校工作的理解和支持;另一方面,学校和老师有义务帮助家长解决教育过程中的困惑和难题,为其提供方法指导。信息时代交流沟通渠道多元化,学校可以通过以下活动形式与家长有效沟通。
1.家长会一般根据学校工作需要,每学期会安排两次家长会。学校和班主任与家长面对面沟通,反馈班级学生的学习情况与行为表现等。家长也可与老师个别交流沟通,找准适合的教育方法。
2.家长学校针对家长的教育需要,可定期举办家长学校,聘请教育专家进行专题讲座,是提高家教水平和素质的良好途径。
3.家访家访是班主任与家长的深入沟通,进行个别教育的有效手段与途径。
4.网络或电话交流在信息时代随着现代通信工具的普及,老师和家长之间可以通过电话、微信和QQ等交流平台沟通交流,省时省力,经济高效。
5.家校联系卡家校联系卡是学校与家长联系的传统方式,教师可以详细反馈学生近期的表现和成绩,指出问题,提出家长配合的建议等。家长也可以提出自己的意见。联系卡便于保存,是家校真诚交流的较好方式,能提高互动的成效。
二引导家长学习科学的家教方法
家庭教育内涵丰富,大多数家长没有接受过专业教育,在实施过程中,往往教育动机良好,因为缺少教育经验和教育技巧而效果平平,甚至是适得其反。这就需要我们教育工作者在与家长联系时,注重对其教育方法的指导,与家长探讨有效的针对性强的方法,研究具体的教育问题,提出合适的教育建议,以帮助家长在施教过程中对症下药。要利用好家长会的时间,针对家庭教育的共性问题进行集中指导,如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如何树立孩子的自信心、如何培养诚实守信的孩子等。引导家长积极配合学校,抓住学生成长关键期,进行系统性、针对性、科学性的引导与教育。也可以邀请教育观念先进、教育方法得当、教育效果较好的家长做经验介绍,起到启发及示范作用,带动整体家教工作,促使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融合,使学校教育实现和谐发展。
三家校合作时要采取尊重原则
家长来自社会各个行业,文化素质多元化,每个家庭的教育背景和具体经历也不一样。学校和老师在与家长的沟通中,要持有尊重、真诚的态度,一切为孩子健康成长着眼。在此基础上建立良好的家校关系,使家长乐于接受意见,有效配合。
四学校主动弥补家庭教育的缺失
一、我校流动儿童家庭教育状况
(1)家庭教育观念。在我们的调查中,大多数家长认为,教育孩子的责任应当由家庭、学校、社会共同承担。但也有6%的家长说不清楚,5%的家长认为是社会责任,10%的家长认为是学校责任,35%的家长认为家庭教育对流动儿童不太重要,但同时也有78%的家长认为家庭生活中最重要的就是教育问题,79%的家长认为,教育孩子不仅仅是为了自己的孩子也是为了国家。(2)家庭教育行为。首先,我们从教育投入上分析。调查发现,家长在时间投入上并不多,有12%的家长因为工作太忙了,没有时间有意识地与孩子在一起,有10%的家长与孩子在一起的时间在4小时以上,分别有56%、34%的家长一天中与孩子有意识在一起的时间在1~2个小时和2~4个小时。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家长在教育费用的投入上要比时间多一些,有8%的家长认为,为了教育孩子花多少钱都值得,有12%的家长认为不是这样,有80%的家长认为要看具体情况而定。36%的家长认为,孩子每学期的学杂费是家庭生活的负担。62%的家长认为还可以,不至于成为家庭生活负担,但绝大多数家庭没有额外的教育费用支出,如购买课外书、参加各种兴趣班、为增长知识而进行的娱乐活动等。其次,我们从教育的方法上来考察。有82%的家长认为,教育孩子要讲究方式方法,但同时也有18%的家长认为,不一定或根本不用讲究科学方法。当孩子有了进步或取得一定成绩时,42%的家长表示主要给予精神奖励,20%的家长主要给予物质奖励,38%的家长表示要视具体情况而定。当孩子犯了错误,28%的家长会帮助分析原因并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59%的家长会给予一定的处罚,如打骂、不给买东西等,也有3%的家长认为随他去,孩子大了就自然懂事了。再次,从教育信息来源看。流动家庭的家长中有26%的家长能够主动去学习教育孩子的相关知识,但是也有32%的家长表示不会去有意识地学习和掌握相关知识。教育孩子的方式方法依次主要来源于以下渠道:家长学校、看电视书报、上网、上辈家庭教育经验、向亲朋好友请教等。可见,他们的教育知识的来源渠道还是比较宽的,关键还是家长本人的学习态度和学习积极性。
二、改善流动儿童家庭教育问题的措施
1.大力改善流动人口家庭教育环境
家庭环境对子女健康性格的形成至关重要。因此,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是必不可少的。(1)作为家长,要做到互敬互爱,互谅互让,保持恩爱的夫妻关系。(2)父母与邻里之间和平共处,互帮互助,建立良好的邻里关系,引导和鼓励子女加强与同龄群体的交往,不要限制孩子外出,不要限制孩子接触社区生活。(3)父母对子女要平等相待,多一份体贴,少一些训斥;多一分爱护,少一些冷淡;多一份理解,少一些专横。既不能动辄严厉惩罚,也不能过分溺爱和保护。(4)在流动人口家庭中,大部分孩子要帮助父母承担一定的家务劳动甚至生产劳动,如帮父母做饭、守摊点、值班等。针对此特点,家长可有针对性地开展劳动教育,动员子女做好自己的事,帮大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多参加一些公益活动,给孩子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对父母的职业持正确的看法,明白父母就业过程中的艰辛。
2.广泛开展宣传,普及家庭教育知识,在全社会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
利用广播、电视、网络等现代传媒方式,以及家长会、巡回报告团演讲等形式,深入宣传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传播成功的教育方法和经验,普及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科学知识,形成一个全社会关心家教,重视家教,支持家教的良好氛围。建立以家长学校为平台的培训机构,对家庭教育进行科学指导。家庭教育主要是父母与子女的互动活动,家长的素质直接关系到家教水平。因此,加强对家庭学校的管理,使家长能得到较为全面、系统、科学的家庭教育指导,对流动人口家庭教育特别重要。
3.推行协同教育,建立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的联系机制
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不能将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割裂开来,要积极推行协同教育,具体采用以下方法:(1)建立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联系机制。流动人口居住偏远,工作时间长、不稳定。家庭与学校的联系相对松散,要改变这一现状,必须建立家庭与学校的定期联系机制。在社区成立家长协会,由居委会主任兼任,学校方面由学校牵头,定期召开家长会,讨论教育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而对个别存在的问题,以班主任为主,完善家校联系制度,将学生在学校存在的问题及时与家长或家长协会取得联系,妥善有效地加以解决。(2)建立家庭教育与社区教育的联系机制。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人口流动性进一步增大,建立家庭教育与社区教育的联系机制很有必要。以社区为单位,由退休教师、居委会干部及热心教育事业的人士一道指导建立社区教育中心。主要职能:一是监护那些家庭教育缺位的孩子;二是为孩子提供集中学习活动的场所;三是协调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关系。
作者:李敏贤 单位:山东省临沂市洗砚池小学
一、生活与学习环境比较
家庭经济条件:偏远乡村经济基础较差,学生生活朴素,从而养成了吃苦耐劳的品质;城市学生经济条件相对较好,但城市消费水平高,生活压力大,学生能感受到社会竞争的激烈;处于城乡结合部的学生家庭经济条件介于前面两者之间,不少家庭既种地,家长又外出务工,经济条件相对较好,进可打工挣钱,退可务农为生。与生俱来、得天独厚的优越感在不少学生中流露。家长文化水平:三者比较,偏远乡村的家长文化水平偏低,父母多是务农。而城市家长文化知识水平最高,高学历、高收入最多。处于城乡结合部的学生家长处于一个不上不下的尴尬境界。由此可知家长文化水平和素质的高低决定了家长对子女的教育态度、教育方式、教育要求、教育效果的差异。
二、城乡结合部家庭教育现状
由于城乡结合部的所在的区域位置特殊性,导致其家庭教育状况最为复杂。常言道:“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言传不如身教”。孩子上了小学、中学后,家庭教育就成为学校教育的延伸和补充。家庭教育其特殊的地位和影响力,成为当前教育大系统工程中基础工程。经多年的观察、调研发现,城乡结合部的家庭教育现状确实存在很多令人堪忧的地方:笔者通过深入分析、研究家长的心态和行为后发现,当前城乡结合部的家庭教育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顺其自然”型。这是自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期,因响应国家政策,大量独生子女出生后,家长因为自身的价值观的认同而采取的教育方法。更多的家长因为忙事业而无暇顾及,或因为自身的文化水平的局限而无耐放弃。也有的家长是出于前面我们所谈到的城乡结合部的优越感而采取了顺其自然的态度。具体表现为:第一,“长辈家长”现象普遍。很多家长因其工作等原因把教育子女的事情让位于爷爷、奶奶、姥姥、姥爷等“上辈人”。长辈们“含在嘴上怕化了,托在手上怕掉了”的“疼孙”思想,使得这些孩子多数缺乏生活自理经验,缺少自我管理能力,缺乏责任心和使命感。不少不良行为和习惯,就是在“爷爷”们无微不至的“关爱”中慢慢滋养的。第二,“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但心有余而力不足”。家长希望自己的孩子成长、成才。然而,强烈的“期望”和教育“方法”之间差距实在太大。在家长的眼里,孩子成了“熟悉的面孔、陌生的心”。在现实生活中,一个可以带领全村人脱贫致富的能人,却不能说服自己的孩子而找老师“告状”、“述苦”的现象绝非个别。家长常常感叹在子女面前,教育“无从下手”。第三,“天降大任于斯人”的意识让很多城乡结合部的家长在孩子的教育上顺其自然,“我不是也没受过多少教育吗,长大了自然就知道了,我还不是混的不错吗?”这样的想法使得这里家长对子女的教育抱一种无所谓的态度,但这是一种极端不负责任做法。“简单粗暴”型:这种类型的家教方式在很大程度上是受了家长文化水平和自身素质的影响,家长既想教育好孩子,又不知道正确的方法,当子女有错误就恶语相向、拳脚相加。这样的做法往往适得其反,造成学生内心封闭、心灵受损。孩子对家长持敌对态度,形成代沟,也同时造成孩子的心理受到伤害。城乡结合部家庭教育中存在的上述问题,真实地反映了现实社会中的一些不良意识正在潜移默化地污染着学生的心灵。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我们必须对家庭教育进行指导和帮助,家、校、社会三位一体在工作中采取相应对策。
三、学习负担重的主要因素
城乡结合部的中小学生学习负担重成因复杂,既有内在的个体原因,也有复杂的外在社会原因。大致分析起来,主要有以下原因:(1)不可否认的现状是城乡结合部学校数量和城区相比要少,优秀的教师向城市中小学流动,剩余的教师队伍业务素质偏低,但城区学校的优质教育资源和师资力量形成的合力造成两者之间升学率有着显著的差异,城乡结合部学校教师为迎头赶上,往往忽略教育规律,拔苗助长这也是造成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重要原因。试想这些教师业务能力差,课堂教学效率必然高不了。再加之不加选择地给学生布置大量作业,重复的试题训练、低效的练习是孩子学习负担加重的重要源头。(2)唯分数论的高考指挥棒影响。不少学校教育是冲着成绩和分数去的,是一种基于工业化的教育方式,社会需要高分上名牌大学,指挥棒指到哪,哪里就是跟谁蜂拥挤上独木桥,因此学校就被深深地烙上了工业化的印记。学校变成工厂,教师是流水线,学生则成为流水线上的产品。(3)社会、家长背后推手,是造成城乡结合部学生学业负担过重的社会外部原因。这些孩子的家长往往把残酷的社会竞争过早地转嫁到孩子身上。学生学习负担重的原因,已经由过去单纯的学校单边行为演变成学校和社会的双重高压行为。有调查称:67.8%孩子认为让自己参加文化课补习班是家长的意愿,根本不考虑自己是否喜欢都必须参加。
四、可以采用的做法及建议
(1)减轻学生额外的课业负担,首先需要观念改变。作为教育行政部门要大胆地支持学校进行“减负”,通过制定合理的政策制度、综合评价、综合督导检查等措施,引导学校向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转轨。(2)强化校长、教师的思想教育,转变应试思想,更新素质教育观念,提高对城乡结合部学校的特殊性认识。慎重对学校、对教师的评价,不以成绩论英雄。而是从多维角度客观理性的评价学科教师,评价教学质量,对教师进行适度考核,弱化教师间的过度竞争,引导教师关爱每一个生活在城乡结合部的学生。(3)强化学校管理,构建高效课堂模式。谈“减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有学校强有力的管理和执行力才行。一是学校根据相关规定进一步细化了有关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相关规定,提出了具体要求。其次,学校严格地把好教材、教辅材料等征订关,任何教师不允许随便要求学生购买辅导材料。三是把工作重心转移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上,通过研讨课、汇报课、示范课等形式打造和谐高效课堂,邀请专家或教研员跟踪点评教学。以上是对于城乡结合部中小学生家庭教育及学习负担对策研究的一些个人观点,在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特别是地处城乡结合部的学校,有义务、有责任也有能力对家庭教育进行适时、适当的指导。为了共同的目标,我们必须“同心协力,家校一体”,切实落实对学生减轻额外的学习负担,我们的教育才有效益和希望。我们的学生才能更好地茁壮成长在新时代希望的田野上。
作者:杨晶 单位:河南省信阳市南湾湖风景区第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