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西方文化论文

西方文化论文

时间:2022-10-07 21:33:2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西方文化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西方文化论文

第1篇

一、中英词汇的差异

中英词汇以及习语存在巨大的差异,例如:中文中的黄色影片在英语里可用bluefilms来表达。Blue翻译成中文是蓝色的意思,和中文中的黄色含义截然不同。好多英语学习者因为不了解中西文化的差异,可能会用Howoldareyou?来表示对英美人士的关心,或者是在没得到允许的前提下翻看英美人士的相册,这些事实上都侵犯了其隐私,成为跨文化交际的阻碍。学习语言的最终目的在于交际。英语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当我们与西方人交流时,我们所面对的是陌生的国家文化、思维模式、生活习惯和行为方式,这时交际就不单单是掌握一门语言知识那么简单了,还要了解西方国家的文化知识。因此,英语学习者必须深入了解这些差异才能使跨文化交际顺利进行。

二、西方文化教学的必然性

不同的民族可能在与大自然的共同斗争中有相似的经历或者体验,这就使得不同文化之间存在一定的共性。例如:中文中有“同舟共济”,英文中有“inthesameboat”;中文中的“蓝图”,英文用“blueprint”来表达。但是,由于不同的民族由于处于不同的地域或者处于不同的历史时期导致他们对相同的事物和经历却有着截然不同的表达方式。例如英文中的Heisawolf表达的含义是他是一个好色之徒,但不过英语学习者不知道相关的文化背景就会以为“他是一个很凶的人”。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一体化的迅猛发展,中国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我国和西方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越来越频繁,这就要求我们在不断增强对西方各国的文化深入了解的同时,不断强化英语水平,这也是对我国英语教学提出的要求和目标。文化的载体是语言。任何一种语言的背后都是某个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沉淀下来的文化。我们只有了解了语言中隐含的文化内涵,才能真正了解语言所承载的真正含义,我们才能够具备跨文化交际的能力。目前,由于大部分英语教师在英语课堂上过分侧重语法、词汇的讲解,而忽略英美文化的灌输,导致我国大部分英语学习者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较为低下,对西方文化了解甚少,这是我国目前英语教学中存在的两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对西方文化了解的匮乏,导致英语学习者对中西文化差异缺乏敏感度、洞察力和识辨力。例如,有一个中国留学生对一名美国女士说Youlookstrong,这种说法让这名美国女士感觉心里非常不舒服,因为strong这个词过于男性化,如果把strong改为healthy则表达的更准确,也会让这名女士感觉很开心。因此不进行文化教学导致的结果是:一方面,在交际的过程中容易产生误解;另一方面,使用中文习惯进行表达,造成语用失误、交流受阻。因此,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我们不但要强化英语运用的能力,还要不断增进对西方文化的了解。语言有各种适用的场合。我们要用心体会语言的真实语义,就需要了解他们的文化背景知识。什么情形下该说什么样的话,什么话题是禁忌话题,都和他们的文化背景有深刻的关系。跨文化交际研究的核心内容是文化,同时跨文化交际也是一种文化现象。世界正处在全球化进程中,英语在其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大,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在英语教学中,文化教学相当重要,因为英语学习者只有了解了西方的文化背景和文化含义,才能对西方人的价值观、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等深有体会,才能掌握地道的英语。

三、西方文化教学的新途径

西方文化教学的进行可以通过以下途径。首先,我们应树立正确的文化观。世界上各种文化都是平等的,我们不能简单的说某种文化比另一种文化有优势或劣势。我们在继承、发扬和传播我国传统文化的同时,要不断了解西方各国文化,以适应时展的需要。其次,英语教师应在课堂教学中不断融入西方文化教学。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除了明确语言点以外,还要明确文化点。文化点应主要围绕影响语义和语用的各种文化因素进行讲解,包括语言承载的文化内涵以及语言背后的文化背景等。教师在课堂上应强化学生语言的运用。教师应充分利用课堂时间让学生进行分组会话、分组讨论或演剧目等。在进行不同典型话题的语言运用过程中,比如如何问候、表达谢意祝福等,学生会意识到西方文化的影响。这种教学方法能够培养学生对语言所蕴含文化的敏感度。大量阅读西方文学经典作品。通过大量阅读西方文学佳作,学生不但可以了解该作品体现出的某个民族的文化,还可以学会如何鉴赏文章。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应该相互渗透,有机结合。最后,教师在充分利用课堂时间之余,还应多组织英语课外活动,例如举办英语晚会、英文歌曲比赛、英文脱口秀、英文话剧、英语知识竞赛、英语辩论赛、英美文化专题讲座等。但这些活动的组织安排也应遵循一定的规则:英语课外活动应与课堂教学同步进行;教师只是活动的组织者和指导者,学生才是参加者和主导者;一切的活动要尽量营造一种轻松愉快的气氛。时间的安排要恰当合理。

四、英语教学改革的启示

传统的只强调语法、词汇等的英语教学已经不再适合时展的需要,我们需要对英语课堂教学进行改革。1.教师应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教师想要向学生渗透西方文化,就必须自己先找到相应的文化点,并具备介绍和说明这些文化点的能力。因此,教师在具备扎实准确的英语语言基本功的前提下,了解西方文化,尤其是英美国家的文化,同时也要让学生不断对中西方文化进行比较,学生只有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才能达到用英语交际的正确有效。2.教师应加强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教师应努力培养学生的自学意识,尤其是培养在课后积极主动丰富西方文化知识的意识,这种意识的提高会增进学生对西方文化的了解,使学生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3.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教师是课堂的组织者、教学任务的决策者和教学内容的改革者。教师应充分发挥自己的指导作用,不断加强对学生西方文化知识的灌输,并通过制定合适的教学任务和实行可行的改革方案来提高学生的文化知识和文化意识。4.教师要加强研究文化与语言、交际及英语教学工作的关系,不断丰富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教师在课堂上如果只教授英语的单词和语法,忽略文化知识的传授,学生就会感到枯糙乏味,跨文化交际的目标也难以实现。再加上我们的学生身处中国,很难有机会去英美国家学习英语和感受英美国家的社会文化,所以教师应尽力引导学生沉浸到英美文化中,最大程度地理解英美文化的内涵。教师的英语教学应针对课本内容和日常交际需要进行,将中西文化共性和中西文化差异融会贯通,从而使文化学习和语言学习有机结合。在课堂时间非常有限的情况下,教师应尽最大可能在教学中融入英美国家历史和社会生活全貌,最好配备DVD光盘,通过影像和声音传递文化信息,使语言教学的内容形象化、具体化。具有新颖性和趣味性的影像资料应展现英美国家的社会、经济、文化生活、自然景观、民俗风情等。这种展示将有利于学生了解英语在实际场合中的应用。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还应设置合适的语境,组织一些可涉及英美国家社会文化层面的分组讨论或会话,话题尽量是学生感兴趣的,激发他们讲英语的欲望。

五、结语

综上所述,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是众多文化现象中的一种,学习英美文化有利于全面掌握英语。单纯的学习语言并不能完全掌握和理解语言,只有正确了解语言的文化内涵,才能真正了解语言的真正含义。英语教学中除了语言点教学,还应包括英美国家地理、历史、民俗介绍,涉及科技、艺术、文学、哲学、建筑及文化交流等方面。只有深入透彻地了解英美文化,学生才能够真正掌握英语这门语言。

作者:刘宁 单位:辽宁对外经贸学院

第2篇

一、中西方动物习语存在的差异及影响因素

(一)风俗习惯导致英语中一些用以“物”喻人的习语风俗是指社会上长期形成的风尚、礼节、习惯等的总和。许多习语的产生也受到当地风俗文化的影响,他们对相同动物的态度和情感也各有不同。最为典型的例子就是中西方家庭对待狗的态度。英语文化里,狗被看作人类最好的朋友,狗是宠物甚至被当作家庭的一员。因此,在英语中有很多与狗有关的习语都是褒义的,很多与幸运、忠诚相关,例如:“helpadogoverastill”:助人渡过难关“Heisaluckydog”:他是幸运儿“loveme,lovemydog”:爱屋及乌“Everydoghashis/itsday”:凡人皆有得意日在我们国家古代,狗在中国家庭中的地位很低,因此久而久之,狗在我们的传统文化中的意义就形成了贬义,常与卑微、恶劣等意思联系在一起,例如:和西方的忠诚之义形成鲜明对比的有“狐朋狗友”、“狼心狗肺”、“狗眼看人低”等等。因为中西方对狗的态度是存在很大差异的,那么我们在翻译与狗相关的这些习语时,就不能直接用英语中对等的词“dog”。

(二)传说与典故的影响因素在中国古代有一些习语,比如“守株待兔”、“叶公好龙”、“画龙点睛”等是根据民间传说或者典故形成的。这里就涉及一个中西方文化差异较大的动物“龙”。龙作为一个传说,已经有五千年的历史了。自古人们就对龙崇拜到了极致,比如,在君主时代,龙被誉为神的化身,成为汉族人民的图腾;龙更是被历朝历代的帝王赋予了皇权,这些“真龙天子”的衣食住行用都有龙的标记,也只有帝王才可以用龙。如今的我们虽然没有帝王的统治,但是“龙”依旧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比如,每个中国人都称自己是“龙的传人”,而且受到几千年的民俗风情的影响,“龙”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是被人们看作吉祥、和平的象征,比如:端午节赛龙舟,节庆时舞龙舞狮等等。此外,关于龙的成语也有许多,都是寓意美好的褒义词,如:龙腾虎跃、龙凤呈祥、望子成龙、龙马精神等。然而在西方,龙是最为邪恶的象征,被称为邪恶之王。在西方电影中,龙通常是财宝的看护者,能够打败龙的人被称为是屠龙勇士。

(三)因素宗教是人类思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出现的一种文化现象。它是一种意识形态,是人们意识中的歪曲虚幻的现象。简单来说,宗教就是人们的一种信仰,也是精神上的支柱,反映了人们的尊崇和忌讳,同时也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生活。比如,大宗教之一的佛教,在我们国家佛教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这也是在我们国家信仰人数最多的宗教。那么与佛教相关的习语也有很多,比如:“不看僧面看佛面”、“平时不烧香,急时抱佛脚”、“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等等。然而,在许多西方国家,特别是在英美国家,基督教作为大多数人的信仰,影响着人们的文化与生活。信仰基督教的人们认为上帝可以帮助大家实现愿望,所以有很多英语习语是与上帝有关的,如“Godblessyou.”,“Godhelpthosepeoplewhohelpthemselves.”(上帝保佑你)。我们在看英语国家电影时也经常出现“Mygod!”,可见God与我们平时感叹时所说的“我的天啊!”类似。另外,在宗教和神话中某些神化了动物被认为是动物崇拜,比如:我们中国的貔貅、饕餮、麒麟、瑞兽等等,这些人们臆造出的神兽,现在仍被人们所推崇;而在希腊神话中很多神灵是半兽半人,比如命运女神的形象是人身鸟翼。另外,在宗教和神话中某些动物被认为是专门用来祭祀或象征某些神灵的。例如:我们熟悉的断臂女神维纳斯,Thedove,theswanandthethesparrowsymbolizeVenuswhicharesa-credtoVenus.(鸽子,天鹅和麻雀既是象征爱和美的女神维纳斯,也是用来祭祀爱和美的女神维纳斯的)。

二、结语

尽管以上的例子仅是众多动物习语中的冰山一角,但通过比较中西方的动物习语,也能让我们对中西两种文化的差异略见一二。在学习英语过程中,尤其是在跨文化交际和英汉互译中,一定要注意具有民族文化背景色彩的词汇和习语,只有掌握了这些习语的文化内涵,才能真正理解其含义,才能充分发挥其作用。因此,我们要不断地积累,正确地理解这些具有差异性的习语,在交流中适当使用,才能使文字语言更加绚丽多彩,使交流更加形象生动。

作者:张继萍单位:内蒙古师范大学公共外国教育学院

第3篇

一、中西方在节日中区别

传统的中国社会是一种封建的自给自足的农业社会,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很长一段时间,传统节日是农业色彩浓,体现了农业文明的特点,主要是更具的季节使转换的基础上。在生产力和农业技术不发达的农业社会,农业的发展取决于天气的护理,农作物生长以及人们的生活对天气气候依赖非常大。我们的先民在与自然地长期交往中,理解和掌握的自然顺序的规则复杂,不断总结了四个,24节气,形成主要是油门,围绕农业的传统节日。在古代,春节、清明节、中秋节等都是重要的农事节日。

二、中西方节日庆贺方式的差异

在小农经济为主导的传统社会中所形成发展起来的传统节日,在很多地方都留有封建社会的痕迹,如等级制、家族式,节日大都以家庭、家族为中心,多以内部活动为主。西方传统节日则不同,多以自我为中心,崇尚个性张扬,体现的是人们的互动性、群体性和狂欢性。与中国节日的家族性恰好相反,反映出人们互相间渴望交流、群体参与的愿望,体现了人人平等、自由表现自我等特点。以春节与新年为例,中西方在庆祝时有着很大差异。在中国,春节作为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源于秦朝,定于每年农历的正月初一,从农历腊月二十三日开始,人们就以各种庆祝方式,一直出正月。在12月31日晚,当地人民走上街头,在盛大的狂欢节,在半夜接近于零,人聚集虔诚地祷告,新年倒计时。十二点整的时候,美丽的音乐,舞蹈,人们会庆祝坐起来。可见,春节充满了丰富的传统风味和独特魅力,反映了呼吸和时代的潮流在新的一年里,更贴近现代生活。

三、在节日中中西方在服装的区别差异

作为节日重要表现的颜色,在中西文化中的象征意义也有很大差异,传统节日中表现得特别突出。如红色,在我国传统文化中,红色是崇尚色,源于太阳,因为烈日如火,其色赤红。古人认为“日至而万物生”,阳光滋养万物,促其勃勃生机,繁衍不息,因而对代表太阳的红色产生了特别亲切的感情。红色在西方文化中的意义却是贬义多一些,是“火”与“血”的联想,象征残暴、流血,危险、紧张,更有甚者表示放荡、。白色是一个禁忌词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经常用于葬礼。和西方国家,白色的象征意义看其本身的颜色,如雪、牛奶等等。西方人认为白色纯净优雅纯真的象征,所以白色是西方文化的崇尚色。不同文化之间颜色象征意义是在社会的发展,是一种永久性的文化现象。由于社会、历史和自然环境等原因,中西方文化必然存在差异和分歧。但是,文化的差异不能说谁优谁劣,这是客观形成的,正是这些差异的存在,才凸显出不同的民族特性,也正是这些差异必将引起人类文化的继续发展。在当今世界,任何民族和国家都不可能丢掉或摆脱自己的传统文化。因此,对各种文化之间的差异进行比较研究,相互之间取长补短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我们只有通过文化对比,充分认识不同文化体系的差异,把握特质和内涵,理解和尊重不同文化民族的价值,不断促进文化间交流,才能保持自身文化的民族性及独特性,维护各自文化的发展,人类的文化历程会走得更好,人类的文明才会更加灿烂辉煌。

作者:常云霞单位:甘肃政法学院

第4篇

1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与大学英语课堂教学

首先,从文化导入的内容来看,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中的文化导入应创设符合教学内容的情境,切实贴近学生的所思所想,从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或熟悉的角度出发,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语言文化的探讨中来,从而以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经验为基础,培养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能力。另外,在传统的大学英语教学中文化导入主要是英美文化,但是有些文化知识离学生本身的知识和经验相距甚远,不能引起学生的共鸣,因此,应该在文化导入中加强中国文化的导入,或将相关的中西方文化相对比,从而加深学生对语言文化的理解和认识。其次,从文化导入的方式来看,应该引导学生通过实验、独立探索、合作等方式进行学习;因此,文化导入不应该只是简单地将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文化知识展示出来,更好的方法是给学生提供一个框架,让学生自己能主动地去查询资料,对文化知识及相关背景进行积极的思考或将两种文化进行对比,主动地构建意义,成为学生自己知识库的一部分。当然,在安排学生的学习任务之前,教师需提供相关“支架”,通过一定的帮助把管理学习的任务逐渐由教师转移给学生自己,最后撤去支架。这也就是建构主义教学模式中的支架式教学。在大学英语课堂中教师都是以教材为蓝本进行教学的,下面以《新视野大学英语》教材为例,探讨在课堂教学中如何结合教学内容及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原则来导入文化。

2《新视野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中西方文化导入

随着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深入,国内出版和发行了不少大学英语教材。由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郑树堂主编的《新视野大学英语》自2002年沿用至今,在很多院校得到了广泛采用。《新视野》教材以题材为中心组织单元。教材中的文章体裁多样,风格各异,涉及政治、经济、语言、文化、科技、体育、风俗人情等各方面。文章难度从第一册到第四册由浅入深,词汇量不断增加,难度也逐级加大;每一册中的词汇复现率较高,便于学生更好地掌握词汇的用法。同时,《读写教程》与《听说教程》相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这一点与大学英语教学大纲的要求相符。从课文所承载的文化的角度来看,《新视野大学英语》系列教材中的课文文化内容丰富,由于是以题材为中心组织单元,因此便于在每个单元的教学中更好地引入某个主题的文化。不足之处在于,由于教材中绝大多数课文来自美国,更多呈现的是美国文化,缺失了其他英语国家及亚洲国家的文化,这也是在课堂的文化导入教学中需要补充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启发我们,课堂中信息的输入应该以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和框架为基础,也就意味着在进行文化导入时要考虑学生的可接受性,文化输入应与学生息息相关。以《新视野大学英语》中的课文为例,第一册第二单元的主题是亲子关系,牵涉到亲子关系的中西方文化有不少,根据建构主义的理论,如果只是单纯地向学生展示中西方文化的区别,学生不一定能真正理解和吸收。那么在做文化导入时,首先,可以从学生谈论自己与父母的关系入手,然后再引入在亲子关系上中西方文化的区别。其次,从导入的方式上来说,可以让学生自己查找相关的资料,了解中西方文化中的亲子关系的异同,并得出自己的体会;教师可以给予一定的提示,比如中国文化中的“孝”道,西方文化亲子教育中对独立性的培养等等。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通过这样的方式导入文化,一方面,能调动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对自己与父母的关系有一个反思,促进他们在人格方面的成长;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更好地运用英文来表达自我,从而提高英语表达能力。再比如《新视野》第二册第六单元的课文,这个单元的主题是有关姓名的,教师在导入文化时,可以从学生自身的名字入手,引起学生探讨的兴趣。同时,可以让学生查询相关资料,了解与中西方国家的姓名有关的文化知识,以及中西方取名的差异所折射出的中西方价值观。再例如《新视野》第三册第五单元的课文“FiveFamousSymbolsofAmericanCulture”,可以让学生先探讨他们眼中的美国是怎样的,一说起美国会想起哪些标志性的东西,这样就把与文化有关的东西与学生自身所了解的内容相联系;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将中西方文化的标志性东西进行对比,才更能引起他们的共鸣。这样,学生就是在积极主动地构建意义而不是被动地接收知识。从以上的例子可以看出,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对于大学英语课堂中的文化导入的内容和方式具有非常大的指导意义,真正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意义的构建中来,从而积极主动地参与英语的学习。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在课堂中以这样的方式导入中西方文化,一方面,可以调动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对语言文字本身的学习会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当然,建构主义对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导入起到一个指导作用,在课堂中仍然需要根据学校及学生的具体情况来调整导入的内容和方式,并且需要进一步的探讨和完善。

作者:徐琼 刘海清 单位:湖南警察学院

第5篇

1《东方来的小鸟》:西方探索大地,东方探索天空

公认的最早的“异乡人”系列小说,当推埃及作家陶菲格•哈基姆在1938年发表的《东方来的小鸟》。这部小说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作者本人的自传,与他曾在巴黎留学的数年生活息息相关。这部小说后来被认为是异乡人小说的开山之作。该小说取材于陶菲格•哈基姆在巴黎留学期间的见闻。小说的主人公是埃及青年穆哈辛,他被父母送往法国留学。穆哈辛是一位热爱学习与读书的青年。他刻苦而又低调,在小说中,他常常在灯火暗淡的图书馆中潜心阅读,他最爱看的小说是柏拉图那本《理想国》。与穆哈辛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那些西方学生,他们热爱运动喜欢参加社交娱乐。穆哈辛的爱好是写作与艺术,穆哈辛虽然在大学中学习法律但他更热爱戏剧与音乐,在法国有大量的剧院,这让穆哈辛倍感欣慰,他常常独身一人出入其中。小说花费了大量笔墨描写穆哈辛在剧院听音乐时的情景。穆哈辛最喜欢贝多芬的《第五交响曲》,在聆听这些音乐的美妙时,穆哈辛感受到西方文明的强大与迷人。穆哈辛在法国的大学里也结识了一些当地朋友,法国青年安德里便是其中之一。虽然两人过从甚密,但两人在生活态度上却截然相反。穆哈辛是东方文化的理想主义,而安德里则很务实。两人对对方的思维都不敢苟同。在法国留学期间,穆哈辛恋爱了。穆哈辛喜欢上了法国姑娘苏琪,苏琪是一个活泼开朗的姑娘。穆哈辛多次鼓起勇气想向苏琪表白,但是穆哈辛却因为自幼生长在东方社会,对传统礼节十分自已,无法敞开心扉,最终导致两人关系越发疏远。不过,这一切都被好友安德里看在了眼里。在安德里的鼓动下,穆哈辛终于决定大胆追求苏琪。穆哈辛突然变得活泼开朗起来,还为苏琪送上了一只可爱的鹦鹉,于是苏琪接受了穆哈辛,不过没过多久,苏琪就与穆哈辛分手了。穆哈辛这次短暂的恋爱并不是西方人那种与交融,相反,是具有东方柏拉图式的恋爱,是精神上的痛苦多于肉体上的欲望。小说中还有一位主要的角色,那就是俄国工人伊凡。伊凡在西方社会中处于下层,但身为留学生的穆哈辛却与之建立起了深厚的友谊,成为无话不谈的朋友。小说加入这个人物,其实为了表现对工人阶级的同情,也为了突出东方文明对于下层人民深厚的感情。俄国工人伊凡不仅是他的朋友而且还是其中启发性的人物,小说中很多关键点都由这个叫做伊凡的俄国工人所揭示。伊凡在地理上是一个介于东方与西方之间的人物。作者通过塑造伊凡的形象,并借助伊凡之口表达了中西方文明的差异———“西方探索大地,但东方探索天空”。这句话颇具诗意,似乎还有俄国诗人普希金的影子,它深刻地揭示了作者所了解的东西方文明之间的差异,虽然言简意赅,却也不失深刻。其实,作者想通过这部小说,表现出西方文明的伟大之处在于物质与经济,但是却缺乏东方世界的纯真与高尚。西方重视物质文明,东方更侧重精神文明。

2《移居北方的季节》:不可调和的两种文明

20世纪60年代在阿拉伯世界出生的作者,他们所处的年代是阿拉伯世界落后、贫苦的年代。一些先进知识分子怀着强烈救国意识和民族责任感去西方学习,希望终有一天能回到祖国,重振祖国的繁荣。《移居北方的季节》一书描写了小说主人公穆斯塔法•赛义德在英国伦敦的生活,在穆斯塔法•赛义德眼里,伦敦是一座腐朽堕落的“罪恶之城”。他从骨子里憎恨这座城市,中西方文化的冲突在他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穆斯塔法•赛义德是在24岁时获得牛津大学学位的,他毕业后在学校里做了一名讲师,在受到西方文化的浸后,穆斯塔法•赛义德开始变得放荡不羁,沉溺在享乐之中。但他也是矛盾的,他有来自东方人的强烈自卑感。赛义德虽然在英国结婚生子,却不能安于此。他与多名女性长期交往,后来还杀死了她们,因此穆斯塔法•赛义德被判入监狱。出狱后,他开始憎恨西方文明,独身一人回到了苏丹隐姓埋名,不提当年。在苏丹他与一名女子结婚生子,生活渐渐安逸起来。可一次酒醉后,他用英文朗诵了一首诗歌,暴露了自己的身份。失意的穆斯塔法•赛义德选择用自杀结束了自己的生命。这部小说不是单一主线的小说,相反,小说以“我”的口吻叙述了穆斯塔法•赛义德的一生。我与穆斯塔法•赛义德是朋友,在穆斯塔法•赛义德死后,“我”开始重新审视西方文明,与穆斯塔法•赛义德选择“报复”式的毁灭不同,“我”希望找到西方文明与东方文明的融合点,希望可以为两种文明的融合努力。这部小说很深刻地揭示了东西方两种截然不同的文明之间的巨大矛盾:一种是苏丹历史上的殖民国家与被殖民国家矛盾,另一种则是两种文明之间的龃龉。小说主人公对他的西方妻子是又爱又恨,他内心里有东方文明的根,而又热衷于西方文明的物质文化,这种精神分裂般矛盾让他最终选择了毁灭。这部小说试图找寻两种文化之间的“融点”,但也仅仅停留于此,并未脱离描绘现象的苦恼里,归根结底没有找到答案,这无疑又是悲剧的结尾。这部小说相比于《东方来的小鸟》来说,对东西方文明的描写更加深入,也更加接近精神内核。苏丹长期被西方国家殖民化统治,长期受到压迫,骨子里有对西方文明的仇视。西方文明确乎有许多高明之处,但东西方文明又不是可以简单地融合起来的事物,穆斯塔法•赛义德的死无疑预示了两种文明之间的“不可调和”。这部小说试图寻找东方文明与西方文明的交集而无果。

3《杜鹃钟》:两种文明的美与丑

“异乡人”系列小说的第三阶段,被东方人在西方世界的种种反思所充斥着,这一时期的异乡人已经充分认识到西方的伟大之处,并对自身进行西方化的学习与借鉴。但他们也清楚地看到西方社会中的不足,在他们身上作为“异乡人”的烙印依然存在,并深深地折磨着他们。这是一种更加复杂的感情。这时期的代表作家是黎巴嫩小说家米哈伊尔•努埃曼。这位出生于1889年的现代作家具有强烈的民族主义与东方人特有的情结,但他又是明智的,他看到了东方文明中的不足与愚昧,也客观看到西方文明的伟大之处与不足。在东西方文化冲突方面,作家本人就是一个很好的体现。他自身代表了东方的文明精神,另一方面又亲身在西方社会中生活,感受到西方的美与丑,以西方为镜子,明察祖国东方文明的不足与缺憾。更难能可贵的是,这一代作家找到了东西方文明的一种平衡,明白了自己在东西方文明交织下的处境及应对态度。米哈伊尔•努埃曼的短篇小说《杜鹃钟》就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这部小说创作于米哈伊尔•努埃曼在美国居住期间,他开始怀念祖国,并最终决定回国定居。小说主人公是黎巴嫩青年哈塔尔。哈塔尔从小在黎巴嫩长大,他与发小黛本青梅竹马,到了成年就决定结婚永远在一起。然而意外却发生在哈塔尔的新婚之夜,一位来自美国的商人法里斯•赫巴尔用一只杜鹃钟俘获了黛本的芳心,黛本最终与这个美国商人私奔了,黛本的父亲忧愤交加而死。哈塔尔虽然心里难受,但仍然强忍着悲痛反思自己在黎巴嫩乡村的生活,他认识到自己国家的落后:你的家乡怎能与那个制造杜鹃钟的各个部件并把它装配成一架奇妙绝伦的机器的国家相提并论?杜鹃钟在小说中是一种象征,象征西方发达的文明。在黛本跟随美国商人私奔后,哈塔尔不久也漂洋过海寻找黛本。而黛本跟随美国商人到美国后,也并未过上幸福生活,很快美国商人抛弃了黛本,她最终沦为一名为生计奔波忙碌的服务员,哈塔尔把这一切都看在了眼里。这时,杜鹃钟便象征着西方文明光鲜背后的腐朽。这部小说采用一种倒叙的手法,通过主人公哈塔尔之眼,去观察东西方文明。他先是反思东方物质文明的落后,后来又意识到西方精神文明的匮乏,到最后,哈塔尔内心明白,作为东方文明的一分子,自己不能妄自菲薄,相反应该努力在自己的土地上去创造幸福生活。

作者:赵菡菡单位: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东语学院

第6篇

论文摘要:随粉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深化,国际贫易活动与交往的须繁进行,不用国家与民族,尤其是东西方文化差异在国际贫易中的影响日益凸现,充分了解和认识文化差异,并来取恰当的方法和措施应时国际贫易交往中的丈化差异在当今世界1得尤为重要。

国际贸易就是国际间的商品和劳务的交换。由于人的购买行为是由需求决定的,而需求受文化背景制约,人们总是依照本民族的文化习惯、文化标准和风俗来审视和评价外来文化,在国际贸易这种跨文化的经济活动中,任何细节都无时不受到不同文化的冲击。所以说在国际贸易中,适应特定文化环境的企业就能抓住消费者的需求,取得巨大的成功,不能很好把握文化环境的特点和消费者的需求,其国际贸易活动就难以展开,可见能否适应不同国家的文化氛围是国际贸易成败的关键。在现代东西方国际贸易中影响国家间跨文化交际的文化差异,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东西文化反映在价值观上的差异

价值观是人们对好与坏、美与丑、值与不值、干净与肮脏、正确与错误、善良与残酷、公正与不公正、得体与不得体所进行判断的标准。价值观寓于人的思想之中,是控制行为选择的心理活动,是人们对周围的世界进行思考并使自己与之适应的活动。

东方文化注重“和为贵”,以“和”体现其最核心的宗旨。而在西方人的意识中,全局的观念比较淡薄,个人的利益是至上的。西方人在道义上没有东方人的背负,他们只知道为生存而奋斗;为利益而争斗;为欲望而决斗。获取个人利益是其社会行为的指南,也是其事业成功的支柱。

西方人尊重个人权力,向往自由,崇尚平等,他们心目中理想的社会是一个任何人,无论出身贵贱,都能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从头开始的社会,这一“平等”观念体现在行为模式中常表现为对陌生人甚至是家人的过份客气和礼貌,如对任何服务都要说声“谢谢”,作完报告也要说声“谢谢”,对待家庭成员甚至是晚辈也是“谢谢”挂在嘴边,连打个喷嚏也要说声“对不起”。

二、东西文化反映在思维逻辑上的差异

东西方思维方式的差异主要体现在辩证思维与逻辑思维上,一般用辩证思维来描述东方人,尤其是中国人的思维方式;用逻辑思维或者分析思维来描述西方人,尤其是欧美人的思维方式。中国人的辩证思维包含着三个原理:变化论、矛盾论及中和论。变化论认为世界永远处于变化之中,没有永恒的对与错;矛盾论则认为万事万物都是由对立面构成的矛盾统一体,没有矛盾就没有事物本身;中和论则体现在中庸之道上,认为任何事物者街年在着适度的合理性。对中国人来说,“中庸之道”经过数千年的历史积淀,甚至内化成了自己的性格特征。与中国人的辩证思维不同,西方人的思维是一种逻辑思维。这种思维强调世界的同一性、非矛盾性和排中性。同一胜认为事物的本质不会发生变化,一个事物永远是它自己;非矛盾性相信一个命题不可能同时对或错;排中性强调一个事物要么对,要么错,无中间性。西方人的思维方式也叫分析思维,他们在考虑问题的时候不像中国人那样追求折衷与和谐,而是喜欢从一个整体中把事物分离出来,对事物的本质特性进行逻辑分析。正是因为思维方式取向的不同,在不少情况下,东方人和西方人在对人的行为归因上往往正好相反:美国人强调个人的作用,而中国人强调环境和他人的作用。东方人信仰理想主义,重视主观看法。西方人则信奉现实主义,重视客观事实,一切以数据和事实为依据。

三、东西文化反映在风俗习惯上的差异

第7篇

论文摘要:中国文化核心价值有着自己独特的魅力,用两个字概括就是“和谐”。在多年的发展中又被概括为各民族互相依存、长期互融的精神。在世界交流方面要有文化融合,形成自己特有的文化特点,受到世界各国文化爱好者的广泛追捧。

在中国的文化核心价值观的内容里有一部分受到了西方文化的影响,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在发展中逐步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核心价值观。西方文化主要强调对立和冲突,而中国的文化则是强调和谐的精神。每一种文化都有自己的特点,我们不能只是一味的磨灭自己文化的短处,也要发现长处,将自己的文化传承下去。每种文化都可以取长补短、互相交流,这是在历史长河中发展的主流。中国本身有着自己的独特社会、文化特点,都将“和谐”作为了其价值的核心。在当代社会中,越来越多的研究学者把目光瞄向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天人合一”思想,这对于调节世界各国文化矛盾冲突、宗教问题、世界霸权主义、环境污染问题等都有极大的帮助。

1 中国文化核心价值观受到的思想冲击

1.1 贬低中国的文化核心价值观

在历史长河的发展中,本国的文化经受着一次又一次的历史冲击。到了今天我们已经开始变得以贬低自己国家的文化习以为常了。这对中国文化核心价值观是巨大的损失,严重阻碍了中国的文化发展。观察各国的文化发展,很多国家都是对自己国家的文化不断宣扬和传承,而我们已经开始攻击自己的文化了。比如,《红楼梦》对于中国是不可磨灭的文化巨大瑰宝,对于西方也有着巨大的影响,而国内有很多人去批判它,说它是一次巨大的失误。这样的偏激思想只会严重阻碍中国的文化发展,而没有积极的意义。

1.2 只有被西方国家认可的文化才是科学的

在西方文化的日益冲击下,有很多人认为只有被西方学术认可的中国文化,才是科学的,才是正确的。如果不能被认可则是没有价值的,没有意义的。中国人讲的是文化的和谐、思想的统一,如果只是单纯的认为国外的东西正确的,那么国内的文化岂不是没有意义了,我们更多要注重的是怎样才能在国内将自己的文化价值发扬和传承。

2 怎样传承中国文化核心价值观

2.1 尊重中国文化核心价值

第一,我们必须尊重自己国家的文化。在历史的发展中有很多的中国文化大家都陌生了,不要只是除了书本中的文言文课文其它的就一概不知了。

第二,要清楚地知道中国和世界的文化价值核心观是可以融会贯通的,都有着各自的通性,可能也有不同的地方,这是避免不了的。

第三。我们要将我们的文化面向大众。除了利用多种资源宣传外,也要让我们主观意愿来实现。

2.2 加快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速度

中国文化的核心价值观走向世界是历史的必然要求。世界文化多元素的发展是大趋势。中国的文化核心价值观也将顺应这一历史潮流,在世界的面前展示自己的风采。在面对全球化的变化和发展中,躲避和逃脱都不是办法。只有利用在文化的进程演变中将文化吸取和改良才能够继续传承下去。中国的文化是“和谐”,但是很多的西方人并没有对此有正确的认识。从这里就可以看出西方国家对待中国的态度。在这么多年的发展中,西方国家已经将快速发展的中国作为假想敌。中国的快速发展对西方国家产生威胁。各种对于中国打压理论纷纷出台。其中西方研究者抛出的文明冲突论最为代表。其描述了中国的儒家思想如果和伊斯兰文明结合共同对抗西方,将产生巨大的影响。所以西方国家出台了很多打压中国的策略。我们要警惕这样的事件对于中国在国际上的影响,只有使中国不断的加入全球化的进程,并积极的宣传中国文化,让世界了解中国文化核心价值观。而我们也要不断地从国家角度去考虑这样的问题,才能先一步吸收国外的先进文化和发展中国的文化核心价值。

2.3 中国文化价值具有自身独特的魅力

中国文化能够逐步走向世界是由其独特的魅力所决定的。中国文化有着博大精深的魅力这是世界不可否认的。在西方各国面对中国文化的今天,越来越多的西方人开始学习中国的文化。这是对中国文化核心价值的体现和证明。中国文化除了在得到世人的认可之外,还因为中外文化有着很多的连接性。中西方文化虽然有差异性,但是他们的内部又包含着相似性的文化因素。在思维方面中,中西方存在着很大的不同。所以对于不同的人来说,只是思维阶段和主观意识不同罢了。单纯而和谐思想是不可能存在的,只有将不断发展,包含多种文化要素、成分的文化取长补短的融合在一起。不断加深对于西方文化的了解,加强西方同中方文化互补的关系,就可以很好的使二者处于平衡状态。

2.4 当代的中国文化核心价值观形成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在国际文化的交流中难免有不平等的存在。但是我们必须相信中国的文化不是强权文化,而是一种有境界、有追求,并在发展中不断自我完善的文化核心价值,并且使其能够传承下去。文化的发展在于人们在慢慢的历史长河中能够不断将新的事物融人其中,并开发出新的文化模式使其被现在人所接受,很多文化的流失都是因为不符合现在人的价值观,使其难以被接受所以被淘汰掉。只有将中国文化核心价值的精髓保留并发展出新的内容才能使其在历史长河中被传承下去。

综上所述,在文化的国际交流中能够使人们加强对中西方文化的差异的了解,避免冲突是非常必要的。我们要对国外的文化采取吸收和包容的态度。只有不断提高自己国家的文化价值核心,加深对于西方文化的了解,才能使西方文化和中国文化的差异减少,减少冲突,从而采取合理的手段和方式,才能在面对西方文化的冲击下,减少文化的鸿沟,促进文化间的有效的交流,保证中国文化价值的传承。

参考文献:

[1]张丽霞.传统文化修养与跨文化交际[j].成都大学学报(社科版),2006[2].

第8篇

论文关键词:文化认同文明成果困惑

论文摘要:大学生的文化认同取向既有积极的一面,又存在许多不可忽视的问题,笔者在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大学生产生文化认同困惑的原因,以求寻得有效实用的解决对策,这也是引导大学生正确吸收人类优秀文明成果抵制各种腐朽落后的思想文化的关键。

大学生是国家和民族的希望与未来,他们具有较强的求知欲,思想活跃,但缺乏社会阅历,一方面自觉不自觉地汲取各种文化的汁液,另一方面又对纷繁芜杂、良莠不齐的各种文化产生困惑无所适从感。因此,了解和分析当前大学生的文化认同状况及其成因,对于引导他们积极学习和正确吸收人类优秀文明成果,自觉鉴别和抵制各种腐朽落后的思想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一、大学生文化认同的现状

文化认同是指特定个体或群体将某一文化系统(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等)内在于自身心理和人格结构中并自觉以此系统的标准来评价事物、规范行为的过程为准确把握当前大学生在文化认同方面的具体态势,们以问卷、一对一的深度访谈等形式进行了较为系统全面的调查。样本取自华中农业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学、武汉理工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所高校,随机抽取文、理、工、管、医、农等学科各级大学生(含研究生)共计120人。从访谈的统计结来看,当前大学生对传统文化和西方优秀文化有一定了解,对中国传统文化有较强的文化认同和主动学习吸收的倾向。81.3%的学生认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体系构中蕴含着丰富的人生哲理、人生理想和道德修养的容,对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实现人生目标等具有重大意义和作用。然而,当前大学生在文化认同方面也存在着诸多问题,突出表现在:

1.对中西方“传统、现代”等民族文化进行比较后产生认同困惑。当前大学生对传统文化表现出一定程度的虚无感和失落感,一方面传统文化教育的影响力越来越弱化,另一方面西方文化产品(电影、音乐、书籍、网络)等越来越泛滥。学生们举例说:“中国的春节、七夕、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等传统的节日,已经没有什么味道,相反西方的情人节、愚人节、母亲节、感恩节、圣诞节则被商家炒作得日盛一日。很多同学似乎对西方的节情有独钟,对圣诞老人熟悉得很,而对中国的灶王老爷却无所知。”现在的大学生从小受到的就是传统文化的教育,被教育要助人为乐,要尊敬师长,要爱护公物……但是在大学里似乎没有人再正式提了,也没有人对学生们进行系统的正面教育。大学生们了解文化的途径主要是电影、网络之类,但这些途径并没有真实地反映出文化的真正内涵。在面对传统文化与现代西方文化的选择上,大学生对中西方文化的认识还有许多尚未被澄清的误解,因此,常处于两难的困境并产生文化的认同困惑。

2.对中西方“民主、法制”等制度文化进行比较后产生认同困惑。大学生对涉及民主、法制等具有政治含义的深层次文化的理解还处于表面化阶段,满足于一知半解,甚至望文生义、凭空臆断。47.5%的学生认为“西方是民主、法制的社会,而中国是专制、集权的社会。西方人违规,哪怕是总统,也有人监督、制裁,而我国违规犯罪只是老百姓才绳之以法,而有钱人,有权人都可以用各种方法逃避。”还有31%的学生认为“西方的议会制度就是比中国的人大民主,西方言论自由、任何人都可以发表言论、游行,而中国就不行”。一些同学在访谈中反映:由于中国是社会主义制度,西方是资本主义制度,这两种制度对比而言,书上说的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于资本主义制度”,然而现实中,他们了解到资主义国家物质文明比社会主义国家要发达得多,于是产内心困惑。有的学生直言不讳地宣称,“最大的影响能是让我成为了一名愤青,很多时候常常产生一种愤嫉俗而又无能为力的感觉”。这些看法既反映出学生们民主与法制等制度文化建设的关注,同时也说明他们并没有真正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政治制度文化。3.对中西“价值观、人生观”等价值文化进行比较后,产生认同困惑。传统文化的教育要求学生“无私奉献”、“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但由于受到西方个人主义价值观的影响,许多大学生个人主义严重、具有很强的功利心,在群己观念上发生了向个人本位和利己主义的偏移,凡事从自我利益出发,以交换的原则处理个人与集体、自我与他人的关系。42%的学生把理想、信念与个人的奋斗目标混为一谈,认为个人的成功就是理想的实现对真正的理想信念教育并不理解,并把它视为是刻板的说教或伟人的语录。他们崇尚金钱至上观,把金钱看成衡量个人的价值尺度,把挣大钱、当官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认为现在好好学习,努力考研,就是为了今后找个好工作。19.2%的学生盲目崇洋,以怪为美,追求腐化的生活方式,醉心于低级、庸俗的所谓“艺术品”。在没有正确的人生观引导下,加上中西方价值观的冲突,大学生们在很多时候内心世界充满着迷惘与困惑,处于彷徨之中无法找到人生的方向,不明白生命的意义。

二、大学生文化认同困惑的成因分析

大学生处在新旧观念更迭、中西文化交流与冲突、生活节奏加快以及社会竞争加剧的时代,面对不同以往的文化背景和多种价值选择,感到茫然并产生以上文化认同困惑,是有其内在的深层次的原因的,这其中既有大学生自身的原因,也有社会的原因。

1.大学生辨别能力尚待提高。我们访谈的学生中95.7%的学生出生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基本上未受过艰苦生活的磨练,一直在宁静的环境中学习、生活。然而大学生固有的认知特点,使他们对新事物怀有极强的好奇心,西方价值观中包含着的我们传统价值观中没有的新观念容易引起他们的兴趣。但是,在对文化的吸收过程中,他们缺乏文化选择和文化辨别能力,不能对中西方文化中的精华部分进行合理筛选,以推进自身文化整合。一方面,他们生活阅历有限,在谈论、评价、思考问题时往往带有幻想的色彩,不切合实际,表现出一定的片面性和幼稚性,不能深刻、准确、全面地认识问题。另一方面,他们的思想观念尚未成型,缺乏辩证分析、冷静处理与自觉抵制的能力,对于各种文化的认识只是停留在支言片语的阶段,对新理论感兴趣但缺乏深入了解,爱好广泛但庞杂而不系统。而且他们成长于各种观念相互碰撞的时期:国外各种文化和理论蜂拥而入,各色各类期刊杂志、丛书、文库层出不穷,形成文化大杂烩。面对中西方文化的碰撞,他们往往手足无措,对健康、先进的文化和错误、没落的文化不加辨别,生吞活剥地随意套用新概念、新术语,这使得西方文化中的存在主义意志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甚至种种宗教思想,得以在大学生中广为流传。

2.社会转型带来的负面影响。我国当前正处于社会转型之中,由于新的体制正在构建中,而旧的体制没有完全破除,人们的生活方式、思想观念、生活态度出现了暂时的混乱与茫然。尤其是我国正处于改革的攻坚阶段,改革引发社会各领域的嬗变与整合,给社会各阶层带来了强烈的刺激,也给大学生的文化认同带来巨大影响。首先市场经济自身的盲目性、自发性特点和等价交换原则以及竞争规律容易使个人利益、小集团利益倾向得到强化,使利己主义、极端个人主义膨胀,进而使大学生在物质欲望的驱使下,理想淡化,漠视未来,把极端个人主义看作是自己成功的必由之路。其次,经济利益的多元化使人们之间的利益关系多样化和复杂化,经济主体在建立新的利益格局的过程中容易发生利益上的摩擦,使得社会矛盾和冲突增多。贫富差距的拉大、弱势群体的不公正待遇、当前社会上存在的不正之风和消极腐败现象等,都让大学生产生各种各样的思想困惑,让他们转而对包括政治制度在内的西方文化产生巨大的心理诉求和强烈的文化认同。而且利益最大化的原则又大大刺激强化了学生们的功利意识使大学校园里讲实惠、讲实利的风气盛行,他们更加关注经济因素作用的发挥,而忽视文化因素的作用。3.西方文化的强力冲击。现代文化交流中以西方文化单向流动为主的交流态势加剧了大学生对中西方文化认同的内心冲突。文化交流是社会发展的必要条件,但是西方文化往往凭借发达的科学技术和占有优势的交流工具,使中西文化交流成为西方文化向中方的单向流动从文化交流的内容上看,西方世界传播到我国的,除科学技术之外,还有大量的体现资产阶级世界观和价值观的思想文化。在中西方文化交流中,资本主义文化垄断倾向的出现,是西方资产阶级为追求商业价值,倾销文化产品的需要,同时也是他们的政治需要。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说过:“我们掌握现代科学发展的全部巨大资源可供使用。这使我们有力量与地球另一边的人取得联系从而发挥影响,就像我们一度能够容易地同临村里的人取得联系一样,我们必须使用这股力量来宣传我们的自由。”可见,西方资本主义利用交流工具进行单向文化交流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通过文化垄断宣传资本主义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向其它国家施加文化影响。在这种畸形的单向交流过程中,大学生容易受到西方文化意识中某些时髦理论的影响,使他们应传统文化认同上产生困惑。

4.网络传媒的无序失控。随着网络的快速发展,网络传媒以其独特的开放性、平等性、主动性、无政府性和自由性呈献在广大学生面前,网络已经成为大学生了解、掌握和吸收各种文化的重要途径之一。互联网使全世界成了一个由网络连在一起的地球村,世界各民族和国家的文化交融于网中,敞开于世人面前,我国传统文化同样卷入交织着交流与冲突的旋涡之中。但网络世界是按照刺激消费和满足欲望的原则虚拟出来非真实的生活形态,一系列的各种文化影像通过强大的传媒手段源源不断地冲击大学生的视听,使大学生不仅受到媒介介绍的那些肤浅的传统文化和西方优秀文化的影响,而且还经常被大量的人为虚拟的文化假象所包围。其结果是缺乏辨别能力的大学生很容易被俘获,无序失控的网络文化消蚀了他们对国家、民族、理性、真理、正义、价值尊严等传统文化问题的深度思考,对中西方文化的理解停留在一知半解的粗浅的表层理解上。尤其值得关注的是,一些反科学、伪科学的文化也出现在网上,一些低级趣味的甚至黄色腐朽的文化时而充斥网上,也诱使大学生对社会产生虚幻的认同,道德价值判断混乱。

参考文献:

[1]刘献君.大学之思与大学之治[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0.

[2]段喜春,常金奎.大学生社会实践要建立和完善四大机制[J].文教资料,2005,(32).

第9篇

关键词:中国文化失语症;大学英语教学;文化交流

一、引言

“中国文化失语症”是由曹顺庆先生在他的《“话语转换”的继续与重建中国文论话语》一文中首次提出的。“……我们患上了严重的失语症。我们根本没有一套自己的文化话语,一套自己特有的表达、沟通、解读的学术规则。我们一旦离开了西方文论话语,就几乎没办法说话”。(曹顺庆,1998)虽然最初他是针对中国文艺理论界而提出的,但这一论断无疑具有普遍性:不仅是中国文论界,还有中国文学文化界以及教育界都或多或少的患上了“失语症”。这种病症的症状是:在与西方同行交流时提不出自己独特的理论观点,发不出自己独到的话语声音,其言说的方式、内容和用以言说的术语都是西方的。而稍加反思,则不难发现这是当前学术界中国文化精神缺失的明显表征。

二、“中国文化失语症”现象的成因

贾玉新认为: 语言教育很大程度上应该是文化教育。在外语教学中,“文化教育”包括本族语文化教育和目的语文化教育。遗憾的是, 本族语文化教育在外语教学中往往被忽视,导致了中国文化失语现象的发生。(贾玉新,1997)其原因多种多样且复杂,归纳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强势文化殖民结果

上世纪上中叶帝国主义列强的蹂躏以及其后的“”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遭受沉重打击。而改革开放后随着中国国门的洞开,西方文化犹如潮水一般涌入。它深深地影响着中国人的文化观和价值观、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而且,由于在许多场合下中国民族文化的“不在场”或声音微弱,西方文化逐渐渗入到中国文化其中,并开始了它对中国文化的殖民:先是“他者殖民”——西方文化对中国强行殖民,此时的中国尚有清醒的自我意识,尚有反殖民之举;而后是“自我殖民”——中国文化在无意识之中已接受了西方文化的一切并自觉维护后者的利益,而且在言语、思维、理论方面不自觉地流露出来。两种殖民方式一起对中国文化造成了巨大的冲击。

(二)现行英语课程设置存在的缺陷

首先,在缺乏语境和交流环境的条件下,学生即使感觉到了文章中所蕴含的异质特色,就能保证一定能学到手吗?其次,绝大多数学生学习英语只是为了今后在工作生活中能够流利的交流,他们有必要将大量时间经历花在以后也许根本就用不上的又繁又难的“原汁原味”的文章上吗?第三,既然已经有新加坡英语、印度英语、非洲英语、黑人英语等,为什么就不能有中国英语呢?我们学了这么多年也没将地道的英语学到手,为什么不另辟蹊径,从中国人的特点入手,编写出一套适合中国人学的活泼实用、难易适中、贴近生活、一看就想学、学了就能用的教材呢? 我们与其拙劣地去模仿对方的风俗和文化,苦苦地寻求对方的认可,倒不如努力去宣传自己,获得对方的理解。在校的大学生担负着祖国的未来,如果他们不能早日在语言的载体里确立起自己的民族身份和民族自豪感,那么很可能在不久的将来就被淹没在世界文化的洪流里。现在当我们面对英语这一世界语言时,必须重温祖国文化,做到“温故而知新”。

三、避免“中国文化失语症”的方法及途经

鉴于中华传统文化对自身民族未来命运的重要性以及当前国内中国文化教育在大学的严重断流,尤其是面对汹涌的西方文化的涌入国人一味盲从,厚西薄中,笔者认为必须在大学阶段继续实施中国文化教育,并对之特别强调。一方面,可以开设单独的中国文化课;另一方面,笔者建议可在备受学生重视的大学英语课程中加入中国文化内容,这样做无疑是一举两得:既可以利用大学英语这块大学教育中延续时间最长、学生关注最多的阵地对学生进行切实有效的中国文化教育(避免了单设中国文化课时被冷落的尴尬处境),又可以给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提供一个交流的平台,使它们真正实现面对面的对话。要克服“中国文化失语症”,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英语教师应提高自身的中国文化素养

大学英语教师必须提高自身的中国文化素养和用英语表达中国文化的能力,并在课堂上能注重两种文化的对比讲解,注意补充有关中国文化的英文表达等,以任务(task) 形式不定期地布置一些中国文化、两种或几种文化对比的作业,促进学生更加深入的学习,为将来的跨文化交际做充分准备。

(二)完善大学英语课程设置,丰富授课形式

在英语课程设置中,可添加一些中国文化的传统课程作为必修课,还可邀请外籍老师和外籍留学生参加讨论,他们对中国文化的热爱和好奇定会使讨论更生动难忘。此外, 教师可采用课堂精讲、师生对话、小组讨论、公开辩论等形式进行教学。但要一课前的大量阅读为基础,形成课前准备、课堂参与、课后研究的模式。此外教师还可在课堂上采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如多媒体教学,来增加课程的趣味性,提高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

(三)成绩评定

大学生中国文化知识的严重贫乏,英语考试难辞其咎。而要改善这种“文化贫血”的状况,就必须充分利用考试的积极作用,因势利导,引起学生对中国文化的重视,从而真正学好文化。另外,具有开放性的重在理解和思考的中国文化课程的考试,也应该是多元素的,而且应重视学习的过程,有好的过程就会有好的结果。也可以要求学生写文化方面的小论文。同时也可以把目前大学英语考试中的作文试题与文化考试融为一体。另外,让学生在平时或期末写文化方面的论文以作为其课程考试成绩的一部分也是可行的。

第10篇

论文内容摘要:以赛义德为代表的一批后殖民理论家因其具有独特的东西方文化双重身份,从而使他们的文化视角更为开阔。理论更有深度和价值。本文旨在通过对赛义德后殖民理论的梳理,提炼出其思想中有价值的成分,以期对我国当下的文化建设和中外文化交流提供理论支持和借鉴。

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的后殖民理论可以看作是文化政治理论和批评方法的集合,具有更为广阔的文化研究视角与研究策略。当今,后殖民文化的研究已成为全球文化研究的一大热点。而在后殖民研究的诸多理论家中不得不提及一位重量级的人物,他就是爱德华·赛义德。对其理论的分析和梳理将有助于我们更准确地把握后殖民主义理论。

爱德华·赛义德,生于耶路撒冷,后去欧洲,1951年到美国。1964年拿到哈佛大学博士学位,并执教于哥伦比亚大学。他的这种独特身份,使他能以东方人的眼光去审视西方文化,从边缘话语的角度去面对中心权力话语,切身处境地去看待后殖民文化,从而使赛义德的眼光超越了学院派的狭隘天地。具有了明显的文化政治批派性,具有了更为广阔的视野。尽管传统的殖民时代已经结束,但殖民文化与精神上的被殖民状态并未终结,传统的殖民主义通过文化、科技延续并再生且以新的形式出现,这正是后殖民主义批判的主要着眼点。后殖民主义者通过分析东西方在文学艺术乃至整个人文科学上的种种表现,对这种二元对立所带来的后果和影响进行分析和批判。赛义德借助权力、话语关系的理论,指明了西方学术与帝国主义之间的关系,改写了西方文明社会的主流话语形态。

介入政治,参与社会,使赛义德将文学研究与政治、社会紧密联系起来。这一特点在其著作《东方主义》中得到彻底体现。《东方主义》提供了一种具体的文化研究与文化批评范式。在《东方主义》中,赛义德将自己的学术观点、批评意识和理论阐释建立在广泛的文本解读基础上。他深刻批判了西方殖民主义在文化上的表现。他认为,东方和西方这样的地理区域都是人为建构起来,欧洲文化的核心正是那种认为欧洲民族和文化优越于其它的民族和文化。此外,欧洲的东方观念本身也存在着霸权。赛义德的批判性解读分析,让我们知道了在西方著作中呈现出来的东方,并不是作为一种真实存在的东方,而是西方人的一种文化构想和话语。如果有人将《东方主义》看作是反西方的,那么毫无疑问是有违赛义德初衷的。不仅如此,赛义德还反对二元对立的论调,他认为,像东西方这样的二元并没有一种稳定的、与之相对应的本质。而是被不断建构的。正是由于这样一种建构性,其本身也注定是不断发展的。因此。赛义德倡导一种多元的、多样的、杂生的文化策略,各种文化共生、和谐相处,平等交流对话,而不是相互对抗或相互压制,这是摆脱文化霸权的惟一途径。

欧美国家和其它国家文化间存在着二元对立。在这种对立的权力话语模式中,对于有第三世界血缘又生活在西方世界的“夹缝人”来说,他们在东西方冲突中颇感尴尬,面对西方经常处于一种失语或无根状态,却在面对东方人时又有西方人的优越感。赛义德则坚持超越那种非此即彼的二元对立的东西方文化冲突模式,强调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和谐共生模式。赛义德所要消除的是形而上的本质主义,并希望超越东西方对抗的立场,从而使东西方成为对话、共生的新型关系。在西方的东方学者又该怎样在全球现代化浪潮中同社会和周围环境相联系而又保持个体经验,并对政治社会制度和文化殖民主义采取批判立场呢?赛义德认识到个体的特殊性对学者的批判性思考的重要性,因为特殊性使学者能以个体经验对抗整体性殖民文化。赛义德认为,在第一世界文化领域的第三世界学者只有通过个体经验才能有效地选择境遇并改变个体乃至群体的命运。他希望通过分析西方与东方对立的文化结构而消解这种中心。

风靡全球的后殖民主义理论不仅成为第三世界与第一世界对话的文化策略,而且使边缘文化重新认识自我及其民族文化前景。但是,后殖民文化的意义更重要的是实践上的。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当前如何面对全球化与本土化就成为其关注的焦点。后殖民理论对东方和西方之间殖民性的文化关系的揭示,将有助于中国知识界对现实的再认识,并将对中国文化价值重建的方向定位保持清醒的头脑。东方文化怎样才能避免被殖民的危险呢?这就需要打破二元对立的东西方理论,以全球性的历史性的眼光看待人类文化的总体发展,从而在世界性中消解民族性和现代性的成分,解除一方压倒或取代另一方的紧张关系,倡导东西方之间的真实对话,以更开放的心态、多元并存的态度面对东西方。任何文化压抑和意识权利的强加,任何全盘西化的做法,都是不可取的,在实践中也是行不通的。

每一种文化都有其发生发展的过程,没有一种文化可以作为判断另一种文化的尺度。那种在文化转型问题时,认为只有转向西方才是惟一的道路,才是走向了现代文化的看法,应该得到质疑。西方文化先于东方进入现代社会,但这不意味着这种发展模式就是惟一正确的,更不意味着西方的今天就是中国乃至整个世界的明天。历史已经证明,没有任何一种文化可以永远处于先进地位。在民族文化之间不存在着优劣,只存在文化间的交流与互补。让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让中国更好地了解世界,是中国参与世界并破除文化霸权的基本前提。如今,我国许多的文化学者和文学理论家,以一种民族精神和对人类文化前景更为深远的思考加入了这场持久的后殖民主义文化的大讨论。当代中国学者所面临的任务是深入挖掘和研究本民族的传统文化遗产,在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遗产的同时,以积极的姿态展开与西方文化的对话,对外大力宣扬中华传统优秀文化。在平等的交流与对话中找准中外文化的契合点,继而建立有本国特色的文化体系,为社会和谐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参考文献

[1]王宁,后现代主义之后[M].北京:中国文学出版社,1998。

[2]赛义德,赛义德自选集[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3]赛义德,东方主义[M].北京:三联出版社,1999。

第11篇

"数是人类思维发展到一定阶段,为适应社会生产活动的需要,在符号的帮助下产生的。"(苏金智,1991)"数字是语言学中的一个特殊的领域。在科学的数字世界里,它的功能是计算,秩序严谨,职司分明,是实数;而在人类心灵的数字世界中,它的功能是表义,许多数字经过“神化”后成为“玄数”、“虚数”、“天数"。它们有着极其丰富的外延和内涵。"(王秉钦,1998)由于受东西方文化传统、、语言崇拜、地理环境等方面的影响,数字的神化存在着东西方的差异,但也存在着共性,有着共同的规律。在"数的灵物崇拜"上各民族都有普通性。东方人有自己心目中的"天数",而西方人也有自己心目中的"神数"。神秘数字的演化规律一般经过"神化—泛化—虚化"的过程。(王秉钦,1998)

东西方已有不少有关数字科学的专著和论文,如毕达哥拉斯(phythagoras)学派的T·丹齐克的《数科学语言》(商务印书馆,1998),英国人伦拉德·法拉的《七的探源》;国内也有不少学者就数字写过著作和论文,并开展过学术探讨。如,王秉钦教授在其《语言与翻译新论》的中篇第六章就以"数的语义范围比较与翻译"为专题;苏金智曾写过《数的灵物崇拜》(载〈语言、社会、文化》440页,语文出版社,1991,1)等。在1998年南昌大学主办的"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二届年会暨第三次学术研讨会"上,英汉文化对比专业委员会会员曾就中南工业大学外语学院吴玲英老师的《中西文学中"以三为法”的文化模式》展开了激烈的讨论。本人认为东方人,尤其是中国人,自己心目中的天数是"九"而不是"三",也并非完全是因为"九"是"三"的倍数。

二、东西方数字"九"的文化对比分析

在我国,人们之所以把"九"看成是自己心目中的"天数"和最富有神奇色彩的数字,是因为"九"这个数字的象征意义(symbolicmeaning),在我国可以说历时最久,涉及面也最广。"九"作为数不同于一般数字,在中国古代被认为是一种神秘的数字,它起初是龙形(或蛇形)图腾化之文字,继而演化出"神圣"之意,于是中国古代历代帝王为了表示自己神圣的权力为天赐神赋,便竭力把自己同“九”联系在一起。如天分九层,极言其高,天证/诞日为正月初九,天子祭天一年九次。更有趣的是连皇宫建筑都与"九"有关。例如,北京城有九门,天安门城楼面阔九问,门上饰有九路钉(即每扇门的门钉纵横各九排)。汉语词汇中也常用"九"来形容帝王将相的称谓,如"九五之尊"(imperialthrone);称官位仅次于皇帝的王爷为"九千岁"等。

根据阴阳五行与数的关系,万物之根均为数,宇宙也是数。数始于1而终于10,五行也是数,按传统的五行理论来划分,则1、2为木:1为阳木,2为阴木。以3、4为火:3为阳火,4为阴火。以5、6为土:5为阳土,6为阴土。以7、8为金:7为阳金,8为阴金。以9、10为水:9为阳水,10为阴水。这就是将"象"、"数"与五行结合起来推演变化,用以显示事物发展变化的内在联系。由此看来,"九"是最大的阳数,象征着天。传说古代中国人把天分为九层,九层天是天的最高处,汉语中有关词汇有"九重霄"(指极高的天空,"九霄云外","九天揽月","九天九地"等。另外,天坛,这个明清两代祭天的场所,其建筑无处不体现着“九”的象征意义。民间传说中还有"九头鸟"(nine-headedbird:afabulousbirdwhoseappearancewasformerlyregardedasabadomcn)的故事。

中国人以"九"为大数,刘师培在《古书疑义举例补》一书中写道:"凡数指其极者,皆得称之为''''九'''';"《素问》中说:"天地之数,始于一,终于九。"因此,汉语中有"九九归一"或"九九归原"之说。因从"九"为数之极而引出人生之限,故"明九"或"暗九"均为人生之"坎",避讳有“九”之岁。例如:“老太太因明年八十一岁,是个暗九。"(《红楼梦》)。日本人一般认为"九"是"苦命和痛苦"的象征,因为"九"与"苦"同音,因此忌讳"九"。然而,《外语与外语教学》曾报道过国内一位学者曾为考证这一点,采用"全选法"将日本某地电话号码其中的几千个姓和名分别进行统计,结果发现将"九"作为姓的只占极少数(约占0.35%),而将"九"作为名的却不少(约占35%)。看来,日本人忌讳"九"也并非绝对。

此外,《词源》中说:"九:虚指多数。""九"作虚数解时,是数的一种语义模糊现象。《现代汉语词典》中,"九"的意思有三个:(1)数目,八加一后所得;(2)从冬至起每九天是一个"九",从一"九"数起,二"九"、三"九",一直数到九"九"为止。冬练三九,夏练三伏;(3)表示多数或多次:九泉,三弯九转等。因此,汉语中有不少和"九"有关的成语。如:"九牛一毛"、"九死一生"、"九牛二虎之力"、"九流宾客"等等。

在我国,数字"九"涉及面在所有数字中最广。含有数字"九"的词汇也十分丰富。如,"九州"是指传说中的我国上古行政区划,后用作"中国"的代称。因此,有的全国性的电视节目就取名为“九州方圆”;“九族"(theninedegreesofkindred:eithertheninegenerationsfromone''''sgreat-great-grandfatherdowntoone''''sgreat-great-grandson;orfourgenerationsofone''''spatemalrelations,threegenerationsofone''''smatemalrelations,andtwogenerationsofnoe''''swife''''srelations),古代有一种残酷的刑法叫"诛灭九族";古代传说"龙生九子,各有所好"。因此,《红楼梦》第九回中用"一龙生九种,种种各别"来比喻贾氏家族族大人多,龙蛇混杂,好坏不一,各种各样的人都有。还有"九龙杯"等。此外,在文娱、体育等词汇中,数字"九"也比比皆是。如,许多歌名都以"九"开头:"九妹"、"九九艳阳天"、"九百九十九朵玫瑰"等;乐器中也有"九音锣";在体育活动中,"九柱戏"(ninepins),兵器中有"九节鞭"[但这与西方文化中的"九尾鞭”(cat-o''''-nine-tails:aninstrurnentofpunishmentsocalledfromtheninepiecesofleatherorcordwhichcomposeit)意义不大一样]。地名中也有一些以"九"开头的,如"九寨沟"、"九华山"、"九江"和"九龙"等。此外,中国人常把"九"看成为吉祥数字之一。在申请电话号码时,人们宁愿多出

钱去买一个尾数为"8"或"9"的吉祥号码。比如,湖南有线电视台的"欢乐热线"号码为"16899919"。在西方,数字"九"也是人们心目中的"神数"之一。对西方人来说,"九"的象征意义是"神性"、"神圣之至"。英语权威字典Webster''''sNinthNewCollegiateDictionaryandWebster''''sThirdIntemationalDictionary中对"九"所解释的意义比《现代汉语词典》所解释的意义还多,分别有:

1)onemorethaneight,threethrees,thesquareofthree;2)nineunitsofobjects(atotalofnine);3)a:thenumerablequantitysymbolizedbythearabicnumeral9;b:thefigure9;4)nineo''''clock——comparedBelltable,timeillustration;5)theninthsizeinasetseries:asa;aplayingteamofninemembers,esp.abaseballteam;b:thefirstorlast9holesofan18-holegolfcourse…。

其中收入与"九"有关词语和成语多达近二十条。常用的有:

anine-day''''swonder(anobjectoreventthatcreatesashort-livedsensation)

____Thosepoliticalexpositions…thatmakeanineday''''sninewondertillsomethingfreshcomesalone——MaryDeasy.ninetimesoutoften(veryoften)

bedresseduptothenines(elaboratelydressed,asforaformaloccasion)

____Shedressedherselfuptotheninesandwenttotheparty.

inthenineholes:inthedifficultsituationnine-men''''smorris:morrisplayedwithninecountersAcathasninelives:Acatcanmovesofastandjumpsowellthatheseemstoescapebeingkilledmanytimes.

从以上的解释还可以发现一个规律:数字"九"及其倍数在西方也被广泛运用于文娱和体育活动中。如,保龄球(bowling)中的瓶状木柱数(ninepins)为"九";高尔夫球球场有一十八个洞:跳子棋的棋板上各方均为九个孔;古时英国还有一种九个男人一起跳的舞蹈(morrisdance)等。由此看来,数字"九"也倍受西方人的青睐。

总之,在东西方文化中,数字"九"含有以下主要共性:

1)东西方大多数人把数字"九"看成神秘的数字,其象征意义均有"神圣"之意。

2)在东西方文化中,数字"九"均可虚指多数。

3)数字"九"被广泛运用于文体项目中。

数字“九”在东西方文化中的个性恐怕主要在于:对中国人来说,其神奇色彩要比西方人更浓;其象征意义的历史在东方文化中比西方文化中更悠久;其涉及面在东方文化中比西方文化中更广泛。

三、数字"九"的翻译问题

罗马西塞罗说过:"翻译不是字当句对,而是保留语言的总风格和力量。""按分量而不是按数量译词"。此处所说的数字是指经过神化、泛化、虚化了的"虚数","实数"的翻译不在此例。根据这一理论,结合东西方文化的共性与个性,可采用如下的翻译方法,并遵循以下的翻译原则。

可采取的翻译方法主要有:

(一)保留原数字

e.g.Wethoughtourcatwouldbekilledwhenhefellfromtheroofofthehouse.Hewasnot,heuseduponeofhisninelives.

我们以为我们的猫从屋顶掉下来会死了,它并没死,只失掉九条命中的一条。这样翻译过来,人们很容易接受,因为人们已熟悉"猫有九命"这个成语,并能够促进东西方文化的融合。

(二)转换成各民族喜爱的数字

e.g.nineoutoften——十之八九ninedays''''wonder———可翻译为"昙花一现",这样翻译可以加深对奈达的"对等"和纽马克的"转换"翻译理论的理解。

(三)增舍数字

比如,"九死一生"可翻译成"anarrowescapefromdeath;survivalaftermanyhazards";又如,"九九归一,还是他说的话对。"可翻译成"Allthingsconsidered,whathesaysisright."其译文均舍弃了数字,转译其形象意义。

应遵循的原则主要有:

(一)民族性原则

比如,汉语中的"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汉英词典》(外研社,1996)的译文有三个:"strainoneselftothelimit;useeveryounceofone''''sstrength;makeherculeanefforts"。笔者认为第二种译文"useeveryounceofone''''sstrength"更符合"民族性原则”,成功地将东方文化中该成语的比喻意义转化成了西方文化语言中的形象意义。

(二)习语性原则

比如:"匡超人此时恍若亲见瑶宫仙子,月下嫦娥,那魂灵都飘到九霄云外去了。"(《儒林外史》),其译文为"Kuangfeltthathewasgazingatagoddessandhisspirithadflowntoheaven."这种译文因遵循了"习语性原则",充分地体现了人类交际行为的一个最根本原则——语言——符号的经济原则。

(三)形象性原则

第12篇

【关键词】商务英语 英语翻译 文化差异 影响因素

引言

翻译不仅仅是两种语言之间的转换,同时还包含也语言交流中深厚的文化底蕴。随着世界经济水平不断发展,世界各过之间的贸易往来和文化交流逐渐频繁起来,英语作为世界交流运用最管饭的语言形式之一,形成精湛的英语翻译是促进中西方文化交流的重要手段,对商务英语翻译的文化因素深入研究为商务英语翻译的准确度提供重要保障。

一、中西方物质生活条件造成商务英语翻译的文化差异

中西方物质生活条件不同造成商务英语翻译的文化差异,中国社会发展模式以“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作为主要生产模式,农耕文明思想根深蒂固,因此中国文化对农耕中“牛”、“马”等动物拥有特殊的喜爱,语言使用中表现为“龙马精神”“马到成功”等成语的应用多有喜悦、喜爱之意的蕴含;西方的经济发展主要以工业发展为主,更加注重生产的方式和生产效率。因此语言的使用中对于动物名称的使用则不会像中国人使用的那么频繁。物质生活条件的不同形成商务英语翻译中文化翻译的侧重点不同,形成文化差异。

二、中西方自然生活环境不同造成商务英语翻译的文化差异

中西方的自然生活环境不同也是造成商务英语中英文翻译中存在文化差异的重要原因所在。例如:英国单词“zephyr(西风)”。由于英国西邻大西洋,东面面对欧洲大陆,西风从大西洋吹来,形成英国和煦的气候条件,因此在英国人的语言使用中“zephyr”形成独特的文化含义,具有“和煦、温暖”的意思。而中国地大物博,与英国的大西洋气候不同,中国大部分处于温带季风气候,汉语语言中“东风”表示“和煦、温暖”的意思。因此在进行中英两国语言翻译时应当注重商务英语翻译由于自然生活环境不同造成的文化差异性。

三、中西方思维方式不同造成商务英语翻译中的文化差异

其三,中西人们思维方式的不同也是造成商务英语翻译中重要的文化差异因素。中国以农耕经济为主,思想经济发展中拥有深厚的“小农意识”,因此在思维方式上以农业生产为主的思维方式,例如在颜色运用中,中国人认为“红色”“黄色”都是农业收获的颜色,汉语中通常用“红色”“黄色”表示喜庆的颜色,常见的汉语形式“红白喜事”,“红色”表示喜庆,喜悦,中国人举行婚礼时通常在婚礼中使用大量的红色表达喜悦之意;汉语中“白色”表示“悲伤、死亡”,因此中国人通常会把“白色”与悲伤联系在一起。而西方文明中以人文自由为主,注重对自然的追求与向往,在西方的语言运用中,“白色”是纯净的、神圣的,西方人举行婚礼时,新娘通常身着洁白的婚纱,表示对婚姻崇高的尊重和生活美好的向往。西方人认为“白色”代表“喜事”,当英语中出现“红白喜事”这样的情况即“weddings and funerals”时,通常会引起西方人的反感。类似“白色”这样的词语应用在中英语言使用中的意义截然相反,因此商务英语在翻译过程中应当注重对中西方文化应用上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形成准确的翻译,避免不必要的麻烦和误会产生,影响中西方的经济发展和文化交流。

四、中西方民俗信仰不同造成商务英语翻译中的文化差异

中国是一个多神崇拜的国家,人们对崇拜物也有众多禁忌。比如中国的传统文化中“龙(dragon)”是神圣的象征,也是皇权的象征,“龙(dragon)”在中国封建文化中代表着至高无上的皇权,“龙”象征着高贵,是雍容华贵的代名词。因此在平民百姓的人常生活中一方面“龙”字的使用是避讳的,同时也被赋予“吉祥富贵”的含义。西方以上帝作为主要的精神信仰,西方人认为“龙”狰狞恐怖,在西方的文化发展中,龙是邪恶的代表,因此西方人对于“龙”的喜爱程度与中国则正好相反。此外,中西方民的文化差异还体现在中国的儒家思想中要求人们应该“长幼有序”,为表示对长辈的尊重,避免对长辈直呼姓名,而是以不同的“称呼”代替,而西方人经常以长者的名字作为自己孩子的名字以表达对长辈的尊敬和怀念之意。

结论:对商务英语翻译中文化影响因素的深度研究,有助于促进商务英语在实际应用中对中西方语言进行翻译时的准确度的提升,保障了语言翻译过程中的准确程度,为双方的贸易交流形成更加完备的语言交流途径,促进双方经济交流向着更加广阔的方向发展,同时注重对商务英语翻译文化影响因素的研究能够形成良好的文化交流环境,促进中西方文化的深度交流与发展。

参考文献;

[1]章爱民.商务英语中的文化因素及其翻译策略[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v.8;No.3301:106-110.

[2]王茜.试论文化差异对商务英语翻译的影响[J].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v.11;No.10308:84-86.

[3]罗健京,刘也玲,邓云华.中西文化差异对商务英语翻译的影响(英文)[J].语文学刊(外语教育教学),2013,No.44410:64-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