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老年舞蹈教学

老年舞蹈教学

时间:2022-05-19 16:46:3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老年舞蹈教学,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老年舞蹈教学

第1篇

【关键词】群众舞蹈;教学方法;教学心得

1、中老年舞蹈教学的意义

中老年舞蹈是大家热衷的一项活动,对中老年人来说,跳舞可以锻炼身体;同时也搭建了沟通交流的场所、桥梁,一些中老年人退休以后不适应生活重心的转变,而参加集体活动可以调节情绪、调节生活、调节人际关系,让他们的人生充满健康和欢乐,现在比较流行的有广场舞,健身操、扭秧歌,也有部分人选择去健身房跳舞,还有人去专门的学习机构学习。由此看出,中老年舞蹈教学显得尤为重要。舞蹈教学活动不仅对中老年人群意义深远,对舞蹈教学者也有重要意义,通过开发不同年龄层次的教育领域,将舞蹈与健身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提升了舞蹈的内涵和重要意义,在我15年的中老年舞蹈教学中,使我从一个舞蹈演员转换为一名舞蹈教育者,工作中不仅锻炼了我在教学过程中的耐心和爱心,而且增强了我的社会责任心。令我欣喜的是,通过多年的努力,培养出一批批训练有素的中老年舞者,他们在群众文化的舞台上活力四射,对于繁荣祖国的文化艺术,推动和谐社会起到很好的作用。

2、中老年舞蹈教学方法

2.1 明确教学目的,营造良好氛围

对中老年舞蹈教学,要根据他们自身条件设立教学方案。让她们在愉快的学习过程中,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教学中,要掌握老年人的自身的特点,避免由于难度过大而造成一定的身体和心理压力。同时注重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对理解能力不同的学员制定不同的教学内容,使她们在快乐中学习,在快乐中舞蹈。

作为一名从事中老年舞蹈教育的工作者,深刻地感受到,细致,耐心,鼓励,赞赏教学法的重要性。在教学中,我追求细致,规范,到位的教学方法,重视形体基础训练,口授身传,对于学生在训练中的手位、脚位、舞姿、节奏、眼神、表情,一招一式严格要求,达到队员素质整体规范化。在教学中,注意语言的表现力和感染力,激发学生热爱舞蹈和学习舞蹈的激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你爱上舞蹈,你就愿意为它付出。当兴趣、自信和科学的训练方法形成一套完整体系时,我认为,即便是中老年人,也一定能学好舞蹈。

2.2 选择适合中老年的教学方法

教学中,我重视有计划、有方法、有步骤地规范化地教学。从基础教学入手,反复的示范,耐心的指导,让学生充分理解舞蹈语汇和音乐的情感,让她们用心去舞蹈。在教学中,我注重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理解力……如:舞蹈《寻梦》我给学生提出了即兴表演题目,在规定的时间内将舞蹈情景表现出来,通过练习提高了学生的表演能力,有些学员对待学习不太认真,动作不规范。认为自己不是搞专业的,何必这么苛求。但是经过长期的训练后,才认识到只有规范化的训练,才能将美带入舞蹈中。在课间,我经常与学生沟通和交流,师生彼此了解才能更利于教学,

基础训练我以芭蕾练习为主,结合民族民间舞蹈组合。在舞蹈创作和学习优秀节目时,注重舞蹈题材,结合中老年人的特点,选择贴近生活,寓意深刻的舞蹈,如舞蹈《禾杆舞》表现的是客家妇女在田间耕种、山野中嬉戏、幸福地陶醉在大自然里的情景;《渔家欢歌》表现渔家妇女在海边辛勤劳作的浪漫情怀;《盼归》演绎了在战火纷飞的年代,大后方的妇女用坚强的臂膀撑起一片天。舞蹈贴近生活才能有生命力。由于中老年舞者的社会经历和人生阅历的丰富,使她们很容易理解舞蹈的寓意,可以达到表演情绪和舞蹈动作的完美结合。因此,我们的舞蹈在各项比赛中得到专家的认可,受到广大群众喜爱。虽然我们的舞蹈动作有一定的难度,但是我认为,只要坚持训练,就能达到预期目标。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意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学习过程。使用分解动作教学法,难点动作和主题动作单独进行反复训练。同时分别练习、小组练习和群体练习相结合。直到完成和达到老师的要求和预定的效果。

2.3 培养自信心,鼓励展示自我

自信心是成功的基石。如果没有自信心,就失去了学习舞蹈的动力。因此,在中老年舞蹈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她们的自信心,鼓励她们展示自我风采。随着年龄的增长,中老年人体力和记忆力的日渐削减,有时力不从心,这使得她们对学习失去了信心,所以要不断鼓励她们学习舞蹈的兴趣,增强她们的自信心。只要有一点微小进步,就多加表扬与鼓励。对于有困难的学员,耐心讲解难点,鼓励她们克服困难,激发了学习舞蹈的热情,鼓励学员展现自我的能力。当她们对自己建立起信心的时候,可以发现每个人都有很大的潜力。信心和坚持不懈,是一个舞者的必要素质,这个素质不分年龄。

2.4 不断充实自己,提高中老年舞蹈教学质量

作为一名舞蹈老师,我认为应该不断地充实自己。当今群众文化艺术,方兴未艾,令舞蹈专家也大为赞叹。中老年的舞蹈已经提升了单纯锻炼身体的目的,通过学习舞蹈,愉悦生活,增强对美的追求,向规范化、专业化靠近。作为老师,只有不断的学习,开阔眼界,才能无愧于这份职业。我是一名从小学习舞蹈的专业演员,现在作为一名舞蹈教师,更加感到提高艺术理论水平、专业技术水平的重要性。这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基础,也是自身素质提高的的必经之路,是出更多的优秀作品的前提。

3、认真对待课堂上每一分钟,用心辅导每一个学生

作为以舞蹈教学为职业的老师,我认为“认真”二字是衡量教师“师德”的尺子,有一些老年舞蹈教学者在平日的工作中,经常是得多且过,对专业知识不学习,不做深入研究,这种教学态度严重损害了学生们的热情和利益,是一种对他人、对自己极不负责的态度。我在每年的工作计划中,都制定出具体内容和进度计划,认真备好每一节课,定期对学员进行考核,实际上也是对我教学工作的考核。课堂上的每一分钟,学生都十分珍惜,舞蹈是她们从小的梦想,如今有机会学习舞蹈,也是在圆梦。作为老师,必须认真对待课堂上的每一分钟,不认真对待他人,也是荒废了自己的青春。

学生对舞蹈的热爱也时时激励着我,她们的精神对我的触动很深。我用心辅导每一个学生,因人施教,经过长期坚持不懈的努力,我的学生已经可以表演一些优秀的舞蹈作品,并在全国比赛中屡获大奖。我深知她们的付出,也钦佩她们的毅力。在舞蹈教学中,我有了更多和中老年人接触的机会,对从事老年工作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并激发了我对舞蹈再学习的热情,坚定了我对老年事业的信念。

4、结束语

美国当代舞蹈评论家特得・肖恩蜀国:“真正的舞蹈教育是对人的全面教育――他的身心、情感将在舞蹈中获得滋养、熏陶和锻炼”。因此,在中老年的舞蹈教学中,认真、耐心的对待每一个学员,让他们体会到舞蹈的美、舞蹈的快乐、舞蹈的精髓所在,这将使他们的生活多姿多彩,这也是我职业生涯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张丽灵.中老年舞蹈教学点滴[J].大众文艺(理论),2008(09).

[2] 任智兰.中老年人舞蹈教学体会点滴[J].老年人,2008(09).

[3]陶英仆,黄怀玲.老年人的身心特征和健身方式的选择[J].淮南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03).

第2篇

关键词:文化馆;舞蹈教学;现状;措施;

中图分类号:J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5)-09-00-02

文化馆是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事业机构,更是开展各类群众文化活动的组织者,当前我国很多地区都进行文化馆设置,使得文化馆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文化使命。舞蹈作为精神文化范畴中的一个重要的艺术门类,是人们社会文化生活的重要部分,人们能够通过舞蹈获得更大的精神享受。这也是舞蹈在群众中越来越受欢迎的原因之一,此外舞蹈还可以强健身体、愉悦身心,提高人们艺术修养和审美情趣。当前在文化馆开展民族舞蹈教学还存在着一定难度的,尽管目前文化馆配备了专业的舞蹈教师,但学员一般为中老年群体及贫困家庭的子女,普遍没有舞蹈基础,因此,在文化馆进行舞蹈教学需要做到循序渐进,由简入难,从营造特定的文化氛围入手。

一、要让舞蹈回归于群众

舞蹈艺术可以愉悦人的身心,陶冶人的情操,不论男女老少,都喜欢舞蹈带来的乐趣。如果不从艺术角度来考虑,舞蹈在生活中可谓无处不在早晨,人们练太极、扭秧歌,还有自编自创的健身舞,晚上形形的人齐聚一堂,跳起自娱自乐的广场舞,吸引了大量围观者,场面热闹非凡,体现了一种愉悦的群众文化生活,群众舞蹈没有场地的限制,它取源于生活,可以说在生活中无处不见作为一项具有生命力的艺术文化,要想拥有强大的生命力,发挥独特的社会功效,就应该让它回到群众中去。在我国经济持续增长的大背景下,精神生活成为人们一个新的需求点,所以我国群众参与到舞蹈艺术中来,让他们用肢体消除心中的烦躁和疲惫,用肢体语言营造和谐、快乐的社区氛围,作为一名群众舞蹈老师,要把自身的工作职责与社会职责统一起来,让舞蹈教学变成有益于社会、皆大欢喜的乐事。

二、加强舞蹈教师队伍建设

随着国家经济和文化的不断发展,舞蹈专业教育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专业性艺术舞蹈教育已经向体闲健身方向发展。跳舞也不是专业人士的专属,非专业人士甚至跳出了专业的水平。在专业的舞蹈教育中,我们的文化馆舞蹈教育一直未得到重视,很多学了毕业都选择去做演员、编导、以及舞蹈专业教师。有一部分学生也看不上中老年舞蹈,认为中老年的舞蹈就是自娱自乐,不需要有专业舞蹈教师队伍。但是今非昔比,当下的中老年群体已经成为了舞蹈文化产品的消费者,我们就应该大力研发需要的舞蹈文化产品,需要有专业的教师团队做好老年人的基训工作。没有专业教师的队伍建设,中老年舞蹈的教学和艺术水准得不到根本的改善。

现在的高校有舞蹈学和舞蹈编导两个学科培养舞蹈表演、舞蹈教育人才,其实都是按照舞蹈专业演员的培养模式在授课,培养的学生不一定适合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多年的专业学习,一个班也就是几个专业比较出色的人进了院团,毕业后有很多人无奈选择改行,这是人才资源的极大浪费。开办舞蹈专业的学校应该有着明确的培养方向,培养的学生应该与社会接轨,不应该完全按照一种专业模式和专业方向培养人才。现在中老年人群舞蹈方向和中小学舞蹈教师的需求缺口很大,高校是人才孵化的基地,应该在这些方面研究,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没有教师团队要建立团队,开展研究群众文化舞蹈的特点和发展方向。呼吁地方高校有针对性地开设文化馆舞蹈专业方向,使舞蹈专业毕业的学生分布在社会的不同领域,为不同的人群服务,这样才能实现舞蹈文化的延仲与普及。

三、舞蹈教学要分阶段、分层次进行

舞蹈本身是一项专业性极强的艺术,对形体有着很高的要求,而文化馆参加舞蹈学习的大多是在家无聊的中老年群体,由于早年一直忙于工作,很少做大幅度拉神运动,无法完成动力腿、主力腿等稍微难的舞蹈动作。初学舞蹈往往四肢十分僵硬,练习起舞蹈来有一定困难同时听力和大脑反应都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学习难度因此,在练习时,要由单一动作开始,由简人繁、由易人难,训练强度不宜过大,不宜操之过急中老年骨质已经钙化、关节开始疏松,如果盲目加大训练强度,就会适得其反,很容易造成过度疲劳和伤害一定要大部分关节充分活动后再进行组合舞蹈练习在练习中不要求有高难度的动作,但一定要做到四肢伸展,拉长,扩大在单一动作熟练后进行组合训练,并根据音乐的节奏,慢慢使组合动作变得流畅,具有一定风格和韵味在此要注意,中老年人体力已经严重下降,开始先训练4个8拍,慢慢增加至8个8拍的舞蹈动作,使他们的身体有一个适应过程待他们完全掌握动作要领和熟练时,再进行规格、韵味、风格、表情上的细致练习,从而体现舞蹈的艺术之美中老年舞蹈具有另一番艺术美,但当他们向别人展示时会显得羞涩,对此要尽量给予他们鼓励和肯定,提高他们的自信心。

四、创新舞蹈教育的艺术氛围

群众舞蹈形象的情景交融及艺术特写与描绘,让群众在一个不受限制的环境中得到艺术想象的空间,进而不断增强审美感受,并不断洗涤灵魂舞蹈讲究意境,意境强就更容易使观众接受,进而在很多场合大量地使用或演出因此,作为文化馆的舞蹈老师,不仅要教会学员舞蹈的基本动作,还要为其注人生命力,让他们能够在一种享受的氛围之中不断前进舞蹈一旦有了生命力,观众的视觉将更加强烈音乐选择在舞蹈中十分重要,舞蹈的节奏配上和谐的韵律,给人一种身临其境、乐享其中的感受,没有了音乐的衬托,舞蹈动作就显得呆板无趣,在艺术表演上也显得空洞音乐选择要与舞蹈构思相一致,不仅舞蹈要让学员们学会,还要他们懂得音乐的节奏,音乐不需要太高雅、太深奥,相得益彰就好音乐可以是完整的一曲,也可以是部分片段的剪辑有了音乐还要激发舞蹈者的激情,虽然音乐可以激发人的激情,但并不是全部,要想把人的激情全部释放出来,还要运用一定的方法本人认为可从两方面着手,一是技术性,主要由指导老师来完成;二是情感性,需要适当的引导与想象舞蹈老师要善于提出建议,帮助学员们更接近所选择的主题,还要鼓励他们即兴练习,在探索中不断找感觉,从内心深人激发一种对舞蹈的追求,对舞蹈的狂热,向舞蹈教育的最高境界迈人有了激情,才能达到娱人娱己的效果。

五、通过舞蹈不断陶冶人的情操

舞蹈不仅仅是一项娱乐身心的艺术,更是一种灵魂的净化剂在慢慢的练习舞蹈中,人们的身心发生了改变,在离开工作岗位以后,许多人闷在家里无所事事,心理健康每况愈下,所以中老年人不仅要身体健康,心理健康也很重要经历了曾经沧海,经历了人生的酸甜苦辣,所以在现实生活里有不顺心与烦恼因此在舞蹈教学中要充分调动他们的内在情感,使其完全融人到舞蹈之中,达到身临其境、如在画中一般的情感与体验舞蹈要与生活现实相接近,将他们对生活的体验和理解在舞蹈反映出来,做到形神合一,实现身体、气息、内心感情的高度统一让他们尽情地享受舞蹈带来的晚年生活,让他们在舞蹈中忘记失意和烦恼,在舞蹈中释放压抑的心情通过不断锻炼,他们受挫的内心渐渐得以复原,紧张的心理慢慢地放松,心灵愉悦,延年益寿在舞蹈中抒感、交流感情、活泼身心、改善心境,在舞蹈中情感升华,在舞蹈中陶冶性情,在舞蹈中焕发精神通过学习舞蹈把内在的人格美、精神美和道德情操美,与外在形体美统一起来,达到身心健康和谐发展的目的,使中老年人更加热爱生活,具有健康向上的精神风貌。

六、总结

综上所述,在文化馆的舞蹈教学是一个相辅相成的过程,更是目前社会的群众的需求,完善文化馆的舞蹈教学,需要熟练地掌握和运用民间舞教学规律,激发学员的学习兴趣,这样才能传承民族舞蹈,进一步提高群众素质和丰富文化生活,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的需求。

参考文献:

第3篇

1合肥市绿都体育舞蹈培训连锁经营的SWOT分析

1.1合肥市绿都体育舞蹈培训连锁经营的优势分析

1.1.1合肥市体育舞蹈人口规模

合肥市经济的快速发展,连续六年中部省会城市经济增速第一名,随着“大湖名城创新高地”口号城市大建设下人口总量达到600多万,合肥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四大科教基地之一.

1.1.2连锁经营的形式与规模

合肥市绿都体育舞蹈培训机构分别属于安徽省体育舞蹈协会、中国体育舞蹈联合会、世界体育舞蹈联合会分会等.培训机构在工商局注册,绿都体育舞蹈培训学校是安徽首批代表国家队赴英国“黑池”学习的拉丁舞教师何建农、姚萍创办,95年创立合肥绿都五环体育舞蹈培训中心;目前在合肥市庐阳区、蜀山区、瑶海区、高新区、包河区、滨湖新区、长丰县、肥东县、肥西县20多个培训点,实行连锁经营统一化的管理,少儿与成人体育舞蹈学员近8000多人.经营体育舞蹈的培训实行连锁经营模式,其中主要经营形式有直营连锁、小规模直营连锁、加盟连锁和自由连锁.据调查,合肥市区将体育舞蹈作为主要经营内容的培训机构有十几家,如锦玲舞蹈俱乐部、尚舞舞蹈学校、小不点舞蹈艺术学校、明日之星舞蹈学校、舞之源体育舞蹈素质学校、蓝舞池、宝葫芦舞蹈培训等,大部分主要经营少儿和成人拉丁舞,绿都所有的培训点都设拉丁与标准舞班.

1.1.3品牌建设

绿都体育舞蹈培训机构在合肥当地都小有名气,是由英国皇家国际舞蹈教师协会(IDTA)裁判、教师、中国体育舞蹈联合会CDSF国家级裁判、国家级教师、国家职业技能鉴定体育舞蹈技能安徽省考官、是目前同行业中的领头羊.新安晚报、安徽商报、合肥晚报等多家媒体专题报到,安徽电视台、合肥电视台做过人物专访.全国第四届体育大会拉丁舞展演项目的承办单位,目前已成为省内少儿、成人体育舞蹈的首席培训学校,并获得500多项国家、省级大奖.每年定期给任课教师进行培训,进行统一化的教师考核.

1.1.4直营店连锁流程

体育舞蹈培训机构进行市场和投资评估确立市场定位方案选址筹备阶段,注册、店面装修、招聘教师,宣传制作,总部进行指导试营业阶段正常运营阶段.

1.2合肥市绿都体育舞蹈培训连锁经营的劣势分析

绿都体育舞蹈培训机构由于是连锁经营,不同点的地理位置、收费标准、场地条件、教师的教学水平都直接制约着整个体育舞蹈运动水平的提高,影响着体育舞蹈消费市场的发展.体育舞蹈培训对场地要求是相对比较高的,最好有柚木地板,面积有100平方以上,当前飞速上展的房价、租金无必然增加经营成本,对管理者的经营水平是很大的考验,若仅仅是将成本转嫁于学员身上又会让不少低收入者望而却步.传统媒体舆论的宣传导向问题.目前国内所有的体育舞蹈专业类媒体都有以下特点,数量少、定位高、价格高.体育类媒体虽然也有对体育舞蹈零星的报道,但总体来说数量还是较少,关注度太低,相对于其他传统体育运动项目如足球、篮球等的铺天盖地的资讯来说只能算是凤毛麟角.在安徽省一级的电视、报纸、网络中也是鲜有体育舞蹈的身影.大众传媒宣传力度不高大大限制了体育舞蹈培训业在安徽省的发展.

1.3合肥市绿都体育舞蹈培训连锁经营的机会分析

1.3.1潜在幼儿舞蹈市场

合肥市的体育舞蹈培训市场仍具很大的潜力,少儿拉丁舞市场氛围已经形成,并且已形成良好的发展态势.成人拉丁舞与摩登舞已逐渐被大众接受,很多成年人开始从广场舞转移到室内参与培训机构标准舞培训.除了这两大块以外,合肥幼儿舞蹈市场显示出较大的潜力,随着城市规模的剧增,每年合肥市约八万个新生儿出生,家长更愿意从三岁开始让孩子从事专业的舞蹈训练,主要以形体芭蕾为主.

1.3.2中老年市场潜力巨大

体育舞蹈在合肥市已发展有二十余年,调查表明,十年前,合肥市的体舞蹈培训机构就将市场定位为少儿,经过高速发展的十年,市场定位依然是少儿.走访各广场与公园,很多中老年人在广场跳舞,健身舞形式上多种多样,走访参与健身舞锻炼的中老年人,一部分对体育舞蹈充满热情的中老年人,恳切希望可以在室内学习专业的拉丁,但是大部分培训机构没有开设中老年课程.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部分中老年人对于舞蹈的追求不仅仅只是停留在锻炼身体的阶段,还希望能够上升到艺术美的层次.中老年人是培训机构潜在的消费人口,中老年市场在安庆市也是空白.中老年人,有较稳定的收入,也有闲暇的时间,同时也愿意为此消费,这就为中老年人走进专门的体育舞蹈培训机构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中老年人走进培训机构,机构可以针对这部分人群特点,开展社交舞,简化的拉丁舞和摩登舞教学.

1.3.3体育表演方向培训市场迅速升温

近些年,随着艺考热不断升温,很多学校都开始招收体育舞蹈艺术生.调查结果表明,体育舞蹈培训机构每年都会有零零散散的几个艺考生,单独设立体育舞蹈艺考生的课程比较少,只是将个别艺考生和其他学生混在一起学习.个别机构已经着手艺考生市场,但是还没有行之有效的推广策略.合肥绿都体育舞蹈培训艺术高考班已经启动,规模可以有更大突破.

2对策与建议

从以上分析来看,合肥绿都体育舞蹈培训事业虽然已经初具规模,但合肥绿都体育舞蹈培训由于连锁经营模式,市场管理不够规范,培训市场化程度不高,体育舞蹈培训人才紧缺,政府扶持力度不够.培训机构的分布过于集中,城乡分布不均衡.规范体育舞蹈市场的竞争秩序.

2.1加大绿都舞蹈品牌形象树立

好的品牌意味着好的质量和服务的保证,是影响培训机构连锁经营发展的关键,树立好的品牌,师资力量是基础,拥有一支优秀的教师团队,是树立形象和品牌的前提.保证师资力量的整体水平,提供统一的高质量教学服务,是吸引学员的基础.同时,连锁经营也是推动品牌建设的一个好方法.机构总部和连锁店采用统一的装修风格,机构的工作人员统一着装、统一服务态度,采用统一的广告语和吉祥物,这些统一的形象都是是最佳效果的广告,处在不同地域的学员(会员),反复接受同一信息,久而久之,从陌生到熟悉,慢慢认可,进而发生兴趣,有助于树立与强化机构形象.本机构的学员转到其他连锁店店学习,能够很快接受和适应.

2.2重视教师队伍培养

培训机构培养出一支优秀的教师团队是提高服务质量的关键.各体育舞蹈培训机构应自觉要求教师持证上岗,严格审查教师的等级证书,加强监督教师继续学习以及专业资格年度审核,例如,个人素养、业务素质、体育舞蹈专业运动能力、体育舞蹈专业教学能力、与学员沟通能力等等.同时,根据教师岗位、发展需要和前景,培养和储备后备教师人才,整个连锁的培训机构的教师都应该接受各级培训.师资力量是培训机构成功经营的重要技术保证.

2.3规范连锁经营各培训点竞争秩序,连锁方式多样化

目前,合肥体育舞蹈培训市场还比较混乱,培训机构的培训价格尚未形成统一,各分校的监管力度不够,造成不正当竞争的无序发展,明确规定培训机构办学主体资格,改变培训市场零散混乱的状态,以保障体育舞蹈市场的开发有序地进行.与新的机构合作,连锁的形式灵活多变,也可采用半直营模式.

2.4开发幼儿与中老年的潜在市场,提高市场占有率和竞争力

第4篇

【关键词】中国民间舞蹈 普及教育 传统文化

我们的国家有着五千多年的悠久历史,在这漫漫的历史长河中,孕育了丰富多彩的东方文化,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正是众多文化之中的一枝奇葩。

有人认为。民族民间舞蹈是一个国家里人民日常生活中的一种传统舞蹈。有人认为,所谓民族民间舞蹈是指那些非职业性的舞蹈。还有些舞蹈专家认为,纯粹的、真正的和传统的种族、民族的民间舞蹈,均为土著舞蹈。我国著名舞蹈家吴晓邦则认为,民族民间舞蹈是一种群众自己的娱乐活动,中国的民族民间舞蹈就是农民舞蹈,是中国封建社会几千年流传下来的队伍广大的农民艺术。综上所述,民族民间舞蹈是一种深深植根于广大群众社会生活中,反映群众的生活和思想情感、理想愿望,由人民群众集体创造、集体传承的舞蹈。

为了保护和弘扬我国民族传统文化,我们有必要对我们的民族民间舞蹈进行全民普及教育。而由于民族民间舞蹈普及教育的资料与教材比较少,这对普及教育就造成了一定的难度,所以我觉得我们以中国民族民间舞为专业的舞蹈教育者,有义务在这一领域作出自己的贡献,为我国民族民间舞事业的繁荣昌盛而贡献自己的力量。

一、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普及教育的重要性

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是由广大劳动人民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集体创造,不断积累,发展形成,并在广大群众中广泛流传的舞蹈形式。

在今天的中国,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正面临着生死存亡的危机。

1.观众的危机

由于科技文明和物质文明的高速发展带来了文化结构的解体重组。而文化的变化直接影响到审美观点的转变,特别是当以高科技为后盾的影视业冲击而来时,舞台表演性的民族民间舞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打击。剧场前的门庭冷落,舞蹈专场的全场赠票均说明了这点。那么如何把观众从电视机和银幕前请回到剧场来昵?这应该是包括舞蹈在内的所有舞台艺术思考的重大问题。

2.创作的危机

由于社会的进步,城市化已成为必然的趋势,这对民族民间舞的直接影响就是民族民间舞蹈所谓的“民间”正在逐渐丧失,由于娱乐方式的多样化,即便在大多数农村,跳舞已不再是主要娱乐形式。人们不再跳舞,也就不会再去推陈出新,去编创舞蹈,更谈不上传承舞蹈。那么我们的民族民间舞原始氛围的丧失必然使我们今后的舞蹈创造变成一潭死水,甚至是无源之水、无根之本,正是“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3.其它舞蹈给中国民族民间舞带来的危机

随着经济文化的发展和开放,国外各种舞蹈传入中国,并在中国舞蹈文化领域占据了主流地位,如风靡一时的迪斯科、霹雳舞、兔子舞、芭拉芭拉舞、街舞等,数不胜数,我们很多国民也为了追赶时髦,追求流行,疯狂地跟随着各种国外舞种的热潮,而对我们自己的中国民族民间舞,却显得毫无兴趣,无人问津。

如何把观众从电视和大银幕前拉回剧场来,如何给民族民间舞蹈注入新鲜的血液,如何使我们的广大民众喜欢上我们自己的舞蹈,这可能是我们面临的最严峻的挑战。因此,为了弘扬我国传统文化,保护我国民族文化遗产,拯救日渐衰落的我国舞蹈艺术,对我国民族民间舞进行普及教育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手段。

二、中国民族民间舞普及教育的方法

1.中国民族民间舞普及教育的对象

民间舞蹈来源于生活,取材于生活,表现生活,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是群众文化长期发展的深厚积淀。

民族民间舞蹈的“民”字顾名思义是和“人民”二字紧密相关。其产生的根源在民间,是民间的文化产物,是属于人民的舞蹈。遍及神州大地的每个地方都存在着具有浓郁、淳朴的民族特色、地方特色的民间舞蹈。民间舞蹈作为原始舞蹈不断传出的产物,应该同样在舞蹈和艺术舞蹈中占据重要的地位,它应该是社会舞蹈的组成部分。

其一,可以让民间舞重新回到“民间”――汲取新的生命力量,让人们重新开始重视民间舞。民间舞本身就是由广大的劳动人民发明、发展和传承的,只有让民间舞重返“民间”这个母体中去才可能在它的发展上找到它的生命之源。

其二,让民间舞拥有更加广泛的群众基础。这个群众可以理解为两部分:一是培养审美群体,即广大的能够欣赏舞蹈的观众。经过美育的大部分人虽然不可能从事民族民间舞专业工作,但他们至少在不同种度上了解民族民间舞,懂得欣赏,知道民间舞美在何处,而当这些人走到社会各阶层去的时候,就会为民族民间舞纺织起一张巨大的审美网,从而带动整个社会的审美倾向和潮流。二是在审美群体的基础上我们还渴望得到一个评论群体。看得懂才会有所评论,而只有获得一定的评论才会促进民族民间舞蹈的自我完善与发展。

因此,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普及教育的对象是社会各界非专业的人群。

2.中国民族民间舞普及教育的实施方法

(1)让民族民间舞蹈走进中小学和校外教育机构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目标之一是提高全民文化素质,而美育是提高全民文化素质的最好方法之一。

教育要从小抓起,孩子是最有希望的。舞蹈美育的重心应放在普通中小学及校外教育机构上。目前由于中国整个教育体制还存在着诸多问题,且传统思想对艺术培养的忽视与认知不足等,都给在中小学开设系统的舞蹈课程造成了困难,但这些困难并非不可逾越。在这一点上,我们欣喜地看到校外教育已经提前迈开了步子。承受着人们对应试教育的不满和对现代教育的探索,大部分家长正逐步改变自己的固有想法,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在学业有成之余能学习一点艺术,提高修养,陶冶情操,增强创造能力与想象能力。

根据以往的实践经验,我以为在中小学和校外教育机构推广民族民间舞有着与专业舞蹈院校完全不同的目的。专业舞蹈院校的民族民间舞教学,主要是培养民族民间舞蹈表演、编创、教育、研究的专家,而普及舞蹈教育主要目的是一种审美兴趣的培养。

中小学和校外教育的民族民间舞教育将为我们培养大面积的观众。从这个目的出发,教学在难度上应以简单易懂为方向,训练时间力争缩短。让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尽可能多的民间舞知识,以符合学生的生理与心理特点。训练的量也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相对于专业的训练来说,舞蹈教学量相对应较小,多利用课余时间,还要避免因运动量过大而引起过度疲劳和厌学情绪,应该注重教师示范、动作技术与知识讲解与师生的互动、教师的亲切教态,快乐教学鼓励教学相互补,这样一张一弛,把学习调整到一个最佳标准和状态。

另外,民族民间舞蹈课的教材不能照搬专业舞蹈院校,要将专业院校教材来番改造与修订,做到因材施教。在确立这种教材时,应该遵循以下原则;

第一,以美育为最高原则。形式并不重要,学生动作到不到位不是最重要的,关键是让学生在这个学习过程中感受到美,让学生学会如何欣赏、体验舞蹈美,领悟到各民族舞蹈的精髓进而产生积极的学习动力,树立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这应该是这类教材的最高目标。

第二,身体素质训练原则。目前中国大多数中小学的体育课都只是一种体能锻炼,在这种情况下,一套系统的舞蹈教学恰好填补了体育的单一不足。由于民间舞对参与者的身体条件要求较宽,一些体育不能达标的所谓体能较弱的孩子也能接受民间舞的训练并能增强其体质,对学生正确体态养成有很重要的作用,它不仅可使学生身体协调,还促使情韵与肢体配合,促进身心共同发展,气韵相通,以神带形,神形并茂。

普通中小学学生的民间舞教材,应该能够在两种气质上深刻地影响学生:

一是民族气质。让学生在学习某种具体民间舞蹈的同时,接受那一民族的文化熏陶,例如,学习蒙族舞,让学生着重体会那种豪迈的气质;学习朝鲜舞,体会那种含蓄内收的神韵;学习维族舞,体会那种乐观幽默的氛围……当学生真正能体验到该舞种的民族风格时,他们也就更容易学习。

二是学生自身气质。让学生学习表演过程中正确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观并在表演中加强自身的信心,站有站相,坐有坐相,形成自然的美的体态,并与美的心态相结合。让自己的气质更高雅,更富活力与魅力。在相对枯燥呆板的日常学习环境中,民间舞蹈课营造出一个轻松、高雅、自由的空间,让孩子们有一个正当抒发、宣泄情感的场所和方式。

(2)让民间舞走进社会各界

我们的艺术宗旨是“为人民服务”。我们的民族民间舞蹈来源于群众,因此,我们也要让我们的民族民间舞回到群众中去,为我们广大群众服务。让民族民间舞走进社会各界,对各界人士进行民族民间舞普及教育,这对于我们广大舞蹈工作者来说,也是一个需要继续坚持下去的工作。

①孩子在我们的普及教育中占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孩子是我们祖国的未来,使学生健康积极的发展,是我们祖国繁荣昌盛的基本保障。为了使学生健康积极的全面发展,我们不光从科学文化上充实学生,同时经过对舞蹈艺术的学习,培养学生一种审美修养,潜移默化的产生美的教育,把他们从电脑、游戏重新吸引过来。陶冶情操,培养他们高尚的品质和敏锐感知力,从而净化学生心灵,提高个人修养与素质。

②各企事业单位的民族民间舞普及教育

目前,各企事业单位都在逐渐认识到这一点,很多单位都在请教师来单位教授职工练习舞蹈,以提高职工业余文化生活,更有将其作为一种企业文化加以推广,以调动职工的积极性与凝聚力。他们还经常在单位里、系统之间、单位之间、甚至在全国范围内举行歌舞晚会、舞蹈比赛。专业舞蹈界对此也很重视,也做了不少的工作。例如“群星奖”就是为群众舞蹈爱好者提供的展示自我的平台之一。有了展示自我的机会,对中国民族民间舞的普及教育工作就有了积极推动的作用。

对于各企事业单位的舞蹈爱好者而言,我个人认为他的训练也应该不同于专业院校。从心理层面剖析,这一人群虽然很喜爱舞蹈艺术,但大部分人对自己不擅长的领域大多表现的比较腼腆、胆怯,没有自信,不敢面对观众。换句话来说就是如何引导他们大胆的走上舞台,大胆地展现舞姿是对这部分人进行民族民间舞普及的关键。

对于企事业单位及舞蹈爱好者的民族民间舞普及,原则上也不应该同于专业舞蹈教学。学习民间舞对于他们来说,是为了陶冶情操,提高审美修养,同时为了缓解工作压力,增强同事间的交往。因此,对于他们的教学手段应该以注重培养欣赏,提高艺术修养为主。

③中老年人对民族民间舞蹈的需要

尊敬老人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老人们为了我们的祖国建设奉献了自己的青春,当他们从自己以前的工作岗位上走下来以后,应以什么样的方式健康的安度晚年,这是我们当儿女的最关心的问题。

很多老人退休以后,就为做什么而心烦。大多数都闲着无事可做,整天坐在电视机旁消磨时间。其实,这是非常不利于身体健康的。长此以往,各种疾病就会乘虚而入。再加上退休以后的失落感,很多老人变得性格孤僻,不愿意与人交往,这也很不利于身心健康。因此健康的生活方式是老年人晚年幸福生活的保障。

广大的中老年人非常需要有利于健康的文化生活。学习民间舞蹈将会使老年人们得到充分的身体锻炼,也可以使老人们有更多的机会跟其他老人交流联系,这非常有利于老人的身心健康。

现在很多地方办起了“老年人舞蹈班”,公园里、广场上,经常可以看到许许多多的老年人在一起跳舞,这就丰富了他们的文化生活。

对于老年人的民间舞普及教育,可以说是最特殊的。由于年龄问题,对于他们的教育动作幅度不能太大,活动量不能太多。由于他们学习民间舞的目的是娱乐和交流,因此不能单一的对他们进行单调的训练,而要更多的提倡她们,帮组她们从中体会舞蹈艺术的魅力,重新唤起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愉快地在舞蹈中去展现自己丰富自己。

第5篇

一、群众舞蹈及其创作

群众舞蹈主要是针对非专业舞蹈而言,由群众自己参加表演的,有一定的观赏价值的社会性舞蹈。或简言之凡专业团体表演以外的舞蹈均可称为群众舞蹈。

群众舞蹈是人民群众自己用舞蹈形式反应生活,抒感,自我娱乐的一种手段。例如每年元旦、春节和正月十五是这一情景的集中表现,辛勤一年的农民群众云集在乡镇广场街头,跑旱船,扭秧歌,耍狮子,舞龙灯,用他们自己的舞蹈来赞美生活的美好,欢庆丰收的喜悦。此外,群众舞蹈有综合性、教育性、自娱性和社会性等特征,其中群众性是它最基本的也是最特殊的属性。群众舞蹈创作则应具备以下几个原则或特点:题材的广泛性与多样性,风格的通俗性,情感的大众性。

二、群众性提升群众舞蹈工作者的工作要求和职业素养

舞蹈教学是在群众中传播、推广、提高社会舞蹈水平的最根本途径。在教学中应遵循因地制宜、因材施教的原则。其难度在于教学对象的复杂性,因而有别于专业院校的教学。群众舞蹈干部除了要具备扎实的创作基本功外,更重要的是要深入生活、了解广大群众不同的审美需求,掌握不同行业、不同对象的特点,才能创作出符合于社会不同层次的群众易于接受的舞蹈作品,从而满足他们各自的需要。考虑到群众舞蹈的特性,笔者认为舞蹈工作者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追求:

1.品德高尚,热情服务。首先,要端正思想,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其次,要虚心向群众学习。现在知识更新快,全社会都在普及舞蹈或是有一定舞蹈元素的健康操,怎样让自己能跟上时代的步伐,编排的舞蹈具有时尚性,让演员喜欢跳,又能让观众喜欢看,这就要求舞蹈干部积极更新观念:多学习,多排练。第三,要能真正关心和理解不同层次群众对舞蹈的需求,急群众之需,热情辅导,百教不厌。老年人学习舞蹈现在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注意老年人的身体状况和心理特征,他们大多都是为了身体健康,以自娱自乐为目的,在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动作不可以太快,讲解的时候注意老年人的心理特点,不可操之过急,做到耐心细致,不发脾气,话语柔和。

2.多方面艺术修养。这个要求是在群众舞蹈迅速发展、群众的水平也日趋提高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在当今,作为一位群众舞蹈干部如果不具备“专”的业务素质,样样通,那就很难适应现在指导和辅导工作中群众的高要求。各人应根据实际情况,充分扬己之长,发挥自身的优势,在某一项领域中努力钻研、钻深、钻透十分必要。这就是平常所说的“一专多能”,只有这样,才能适应群众舞蹈发展了的新形势的需要。所以,群众舞蹈干部的业务素质应在“博”的基础上,突出“专”,以“专”而去带动“博”。

3.社会活动能力和组织辅导能力。要开展社会舞蹈活动中除了活动本身要具有对群众的吸引力以及干部在业务水平上具有对群众的凝聚力之外,还要能说服动员各基层单位和群众参与群众舞蹈活动,取得有关部门和领导的理解支持,积极创造开展活动的有利条件,解决活动中的困难,这都需要做大量耐心的社会工作。因此,如果群众舞蹈干部不具备较强的社会活动能力,也不能很好的适应工作。群众舞蹈干部需要做大量的业务组织工作,业务和组织往往不可分割。

三、群众性要求群众舞蹈实践贴近人民

某种意义上说,群众舞蹈渗透到了社会的各个角落,是一种具有全民参与性,普及文化的一种形式。舞蹈一方面极大的充实了老百姓的精神生活,另一方面,大家寓情于舞蹈,在舞蹈中情感产生共鸣,是心灵上的一种美的享受。那么,作为一名群众文化工作者,如何让群众舞蹈尽最大限度满足人们的需要是一个艰巨的任务。

1.作品内容要健康积极向上。舞蹈在娱乐人们身心的同时,也在传递着一种精神,一种文化。所以,舞蹈作品一定健康,积极向上,反映人类生活美好的一面,给人们以正面的鼓励,引导人们更加去关注生活中美好的一面。与此同时,还要注意舞蹈的动作一定要简单易学,动作幅度要掌握在他们所能承受的范围之内。

第6篇

镇距县城西南约五公里,全镇总人口3.5万人,其中60岁以上的老年人4468人,占总人口的12.6%。我镇党委、政府十分重视老年教育工作,做到了要人出人,要钱出钱,要物出物,要场地出场地。我镇老年学校于2010年10月12日正式成立,现有教师8名,学员126名。两年多来,在县老年大学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学校的管理、教育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进步。2011年,我镇老年学校荣获了省老年教育工作先进单位光荣称号。下面,我将我镇老年学校的工作情况向各位领导作个简要汇报。

一、统一思想,形成合力

老年教育是实现终身教育的重要阶段,老年学校是实施老年教育的有效载体。办好老年学校、发展老年教育事业是实现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的重要途径。2010年6月,为贯彻落实全县“四老”工作会议精神,我镇多次召开党政联席会议,研究如何落实好老年教育工作的问题。在考虑到我镇老年人口多,去县老年大学坐车不方便等因素,镇党委最终决定,立即着手筹办镇老年学校。2010年7月,镇里成立了由党委书记负总责,分管组织工作的党委委员和老科协会长专抓的筹备领导小组,在财政十分吃紧的情况下,镇里拿出6万元,把原会议室改造成教室,添置了60套课桌椅,还添置了其他教学设备。同年10月12日,我镇老年学校正式挂牌成立,当时的政府大院锣鼓喧天、鞭炮齐鸣,全县各乡镇场组织委员、各涉老组织负责人、学员代表等100多人参加了镇老年大学成立挂牌典礼,时任县委副书记唐军到会并致辞。县老年大学、县老科协、县老年书画协会、县关工委等组织给予了大力支持。由于宣传工作做得到位,参加第一批学习的学员就达到了56人。为确保镇老年学校得以正常运转,我镇将所需经费纳入财政预算,每年都安排了7000元专项资金。我镇还将政府健身室、乒乓球室、篮球场等提供给学校用作活动场所。在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与密切配合下,我镇老年学校的教育工作很快步入了正轨。

二、因地制宜,成效显著

在办学过程中,我镇老年学校坚持以人为本,寓教于乐,努力探索科学的教育教学方法,不断增强老年学校的吸引力。2010年至2012年期间,学校每月15日集中上课一次,开设课程有时事政治、卫生保健、法律常识、文化艺术等。2012年以后,学校规定每月上两堂课,上课时间定于每月10日和30日,并增开了书法绘画和农林牧两门课程。

为保障生源,我镇党委研究决定,凡是镇里的工作人员,只要本人愿意都可以免费参加老年学校学习,我镇退休干部还可以享用免费午餐。两年来,我镇老年学校每年为学员免费订阅《中老年自我保健》,给学员免费发放《312经络锻炼法》等学习资料,开学时还给每名学员发放本子和笔,受到了广大学员的一致好评。

我镇设立了敬老院和小古源村两个老年学校教学点。在授课方式上,我们采取集中授课与分散授课相结合的方法。对行动方便的老同志,我们要求他们到镇老年学校集中上课;对敬老院年事已高且行走不便的老同志,我们采取送课上门的方法分散授课。位于瑶山深处的小古源村是县镇两级百岁健康村的示范村,该村有76户267人,60岁以上的老人有41人,其中80至96岁的有15人。2011年4月,我镇请县老科协人员到该村给村民进行义务健康检查,检查中发现有6位老人患有高血压病。经专家分析,主要原因是村民不讲究科学饮食、不注意饮食均衡。针对这种情况,我镇请镇卫生院原院长李锡良每个季度到小古源村给村民上卫生保健课,给村民讲科学饮食方面的知识。通过学习,村民的饮食习惯有了较大改变,患有高血压病的老人数也在下降。

为巩固教学成果,拓展第三课堂教学,我们根据农村的实际和广大村民的要求,成立了一支以老年学校学员为主的腰鼓队。平时,队员们利用闲暇时间苦练基本功,演奏技术日渐提高,每逢节日庆典、店铺开业、新居乔迁、老人祝寿等,他们都会应邀前去演奏。队员们优雅的气质、精湛的技艺和良好的精神风貌,给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2011年6月,我镇老年学校又成立了一支20余人的健身舞蹈队,队员们每天早晚坚持舞蹈健身,现在越来越多的中老年人被他们所吸引,纷纷加入到舞蹈健身的行列中来。

三、发挥作用,奉献余热

通过两年多来的实践,我镇老年学校在教学方面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一方面,老年人在老年学校学习新知识、结识新朋友,活得很潇洒,过得很开心,晚年生活幸福美满。另一方面,老年学校又为老同志发挥余热搭建了良好的平台。我镇有位退休干部,80年代任副乡长时,因违纪曾受过处分,一直心存怨气,多次赴京上访,让我们感到头痛不已。自从到老年学校学习后,他的观念有了很大转变,认识有了很大提高。一次,他在班务会上作自我批评时说到:“前几年,我不听劝阻去北京上访是错误的,以后不再做那样的蠢事了”。现在他像变了一个人似的,不仅不上访了,而且还对镇干部说:“今后要多多支持镇里的工作,为人民群众多做好事、多办实事。”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他擅长书法,学校聘请他担任书法老师,他不讲报酬、不计得失。2011年,镇里安排他到各村书写计划生育、森林防火、烤烟生产等方面的永久性标语共156条,他任劳任怨、分文不取。2012年,在收购烤烟时,他主动请缨,帮助烤烟收购点维持秩序长达两个月,他也不叫苦、不叫累,出色地完成了任务。2012年3月,在镇老年大学学习的退休老同志周文仔,毛遂自荐到镇敬老院担任敬老院副院长兼学,协助抓好敬老院的日常管理工作,组织老人学习保健方面的知识。2012年4月,我镇老年学校在镇卫生院内设立“老年健康咨询中心”,退休医师徐石湘、退休干部杨春成和原卫生院长李锡良这三位老年学校的老师,每月29日,他们都会到中心医务室为老年人把脉、量血压、测体温、开处方,受到了广大群众的高度认可。

各位领导,两年多来,我镇老年学校工作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效,但离上级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主要存在规模不大、师资不足、参学率不高等问题,我们将进一步想办法解决。老年教育工作大有可为,我们会把老年学校办得更加红红火火,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添砖加瓦,为社会经济发展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第7篇

音乐课程在各老年大学都已经开设,并且是老年学员非常喜爱的学科之一,该门类下分钢琴、舞蹈、声乐、理论基础等课程。学习、热爱音乐的老年学员人数不断增加,如何做好老年音乐教学,更好的提高老年学员的欣赏水平,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在教学过程当中区别于普通学校层次的教学,抓住老年人身心特点,因材施教,树立起老年学员学习的信心,做好音乐教育工作。

一、培养热爱老年音乐教育的师资队伍

提高中、老年人的音乐素养,首先应该培养一批热爱中、老年人音乐教育的师资队伍。我们的音乐教师大多学过儿童心理学、青少年心理学,但是对中、老年人的心理特点了解很少,加之老年人由于年龄的原因学习能力、记忆力都下降,教学需要耐心才能完成。然而,当下老年大学师资多为来自普通学校或艺术团体的兼职教师,许多教师对中、老年人还照搬青少年学生的音乐教学模式,导致教与学脱节,不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因此,解决此问题,必须培养一批懂得老年人身心特点,并愿意从事老年教育工作的老师队伍,他们定能为老年音乐教育的开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培养老年人的音乐学习兴趣

在学习目标上,老年人区别于青年,青少年多是以升学、就业为目标,而老年人的学习目的就是自娱自乐,发自内心对音乐的热爱。所以我们在教学上应需找适宜老年人的身心特点的教学方法,提高学习兴趣。当下老年大学针对老年教学没有统一的培养计划,教学目标,教学进程。要提高老年人音乐兴趣,应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课程设置要迎合老年人,开设大众喜爱的舞蹈、声乐、钢琴、器乐等易接受的专业。

其次,老年音乐教育宜制定完善的教学方案,使得教学能有计划地展开。实践表明,老年同志通过长期、有计划的学习,大多数老同志能够提升自身的音乐修养,甚至达到专业水准。这种成就感能大大增强了他们的自信,提高了他们生活的质量。

再次,改进教学方法,做到通俗易懂,教学内容应选用老年人喜闻乐见的素材,增强趣味性,比如,在声乐教学中,要精选作品,根据老年人喜爱革命、抒情歌曲的特点,宜选取振奋民族精神,增强民族自信的革命“红歌”,或选取赞颂祖国大好河山,歌颂劳动人民的优秀曲目,也可将知名的外国经典歌曲以及高雅的流行歌曲列为教唱曲目。

最后,老年人学习音乐本来就不容易,一旦有了一些成果一定要与他们一起分享,加以鼓励,并对其成果给予分析和点评,尽量给他们提供展示的机会和平台,号召大家共同分享,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表演欲望。这样才能在以后的学习中增强信心,提高他们的学习热情。

三、提高社会重视程度,加大投入力度

第8篇

关键词:影响;标准舞;推广因素;对策

前言

在国外,标准舞非常受各界人士欢迎,练习者不可胜数。体育舞蹈自1984年传入我国以来,已经发展了30多年,高校相继开展了体育舞蹈课,每年组织了众多的体育舞蹈比赛,体育舞蹈在国内开展火热。然而,这些练习者都偏爱拉丁舞,且以小学生和大学生居多。殊不知,体育舞蹈的另一种舞系―标准舞,却鲜为人知,国内的练习对象多为老年人,青少年和中年人鲜有参加,大型比赛中参加标准舞的人数屈指可数。我国学者对标准舞的研究更是凤毛麟角,科研滞后,文献数量极少,研究仅仅停留在初级阶段,使得标准舞的开展举步维艰。因此,本文针对标准舞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探究影响标准舞开展因素,提出相关建议,为标准舞在我国的进一步发展做出一点贡献。

1.标准舞及其特点

1.1 标准舞

标准舞(Standard)又称“摩登舞”,是一种双人贴合步行式舞蹈,跟拉丁舞同属于体育舞蹈。包括华尔兹、维也纳华尔兹、探戈、狐步和快步舞。

1.2 标准舞特点

标准舞动作优美,潇洒飘逸,舞姿端庄,舞者在优美的旋律中翩翩起舞,舞伴双方的身体始终是贴合在一起。华尔兹的舞态雍容、步法婉转。探戈的顿挫有力,舞态刚劲,有左顾右盼的头部闪动动作。狐步的悠闲自在、平稳大方、从容恬适。维也纳华尔兹的连绵起伏、旋律活泼、舞步轻快流畅,旋转性强[1]。

2.标准舞练习对人体影响

据调查:大学生中,男生学习体育舞蹈的动机主要是健身,而女生主要是塑造体形[2]。长期练习标准舞可以改善骨骼健康、促进骨骼肌肉发育,提高心肺和体形、提升形象气质,减少脂肪、减轻抑郁症、降低蓄意杀人和自杀等事件的发生率。还可以降低早逝、吸烟、冠心病、中风、高血压、2型糖尿病和抑郁症等风险[3]。标准舞对中老年人的神经系统、心理、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运动系统和体型都有很大改善[4]。有规律的标准舞练习不仅可以提高儿童、青少年、成年人及老年人的生理、心理健康和社会交际能力,还能提高生活质量、丰富文化生活。

3.影响标准舞推广因素分析

影响标准舞推广因素很多,诸如:缺少赞助商,场地器材设施缺乏,社会认知度不够,比赛项目单一,教师学历不高、知识结构陈旧单一且素质低,宣传力度不够[5]。个人、社会、经济和环境因素在青少年、成人和老年人参与标准舞中发挥着重要影响。理解这些影响因素是确保群众参与标准舞的重要保障,能有效的提高群众参与标准舞的积极性。

人们参与标准舞正相关因素包括:学校教育、家长的重视,可支配收入、运动乐趣、对舞蹈的渴望、从同龄人、家庭和配偶得到的社会支持、良好的场地、有权使用场地设施并感到满意、可以享受的周边环境以及良好的舞蹈氛围。

人们参与标准舞负相关因素包括:学习压力大、严重肥胖、缺乏时间、低收入、低动机、居住在农村、对标准舞的偏见、健康状况不佳、肢体有残疾,还有缺乏政府及学校的政策与帮助、缺乏良好的组织人员与机构,害怕运动损伤,和从事标准舞的高额消费等。

大多数学生因为学习压力太大,学习任务多,没有时间参与体育锻炼,更无从谈及标准舞的练习,肥胖者畏于身材,不好意思去与异性共舞。参与培训班或找老师学习标准舞需要支付一些费用,而大多数经济较为拮据的家庭或个体不愿意支付这笔费用。居住在农村的受众对标准舞缺乏较低的学习动机,认为标准舞需要身体贴靠在一起,是对他们传统思想观念的一种冲击,很多人都接受不了。其他爱好者多认为标准舞难度较大,学习时间长,花费较多,场地器材供应受限、无指定练习地点、男女搭伴的比例问题、交通拥挤、没有优秀和免费的教师教学,而中断了他们学习标准舞的念头,所以要更好的推广标准舞的普及,满足各层次人群学习标准舞,必须解决以上问题。此外,由于残疾人的特殊性,在人群中属于弱势群体,几乎不能参与标准舞的练习。所以,我们要保持住中老年人群对标准舞的热爱,加大年轻群体对标准舞的青睐,开发利于残疾人学习标准舞的条件,特别是在我国拉丁舞发展的如火如荼而标准舞正受冷漠时,大力发展标准舞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4.对策

4.1 政府:要出台相关政策,建设规范的标准舞场地,纳入全民舞蹈计划,配备专门的标准舞教师和医疗相关服务。

4.2 家庭:增加可支配收入,促进标准舞消费,带动市场经济的运行,鼓励家庭成员参与标准舞,在工作学习之余尽情享受舞蹈带来的乐趣和快乐体验。

4.3 学校:利用课间操或体育课来组织交谊舞活动,张贴海报的形式宣传标准舞有关知识,引进标准舞教师,树立学生终生舞蹈的意识,定期开展标准舞或团体舞比赛。

4.4 社区:在社区中,邻居之间也可互相组队练习标准舞,茶余饭后,将标准舞作为休闲的一种方式,不仅促进食物消化和身心健康,还能增加居民的业余文化生活。

4.5 网络媒体:利用电视、网络、报纸、杂志、广播、微信、QQ等媒介加大对标准舞的宣传工作。(作者单位:1.成都体育学院研究生部;2.成都体育学院艺术系)

参考文献:

[1]闫爽爽.对体育舞蹈摩登舞专项选手身体素质训练的分析与研究[D].首都体育学院,2015.

[2]何丹丹.合肥市高校大学生选修体育舞蹈课的动机研究[J].科技资讯,2015,(14):147-148.

第9篇

【论文摘要】长期以来,我国学校体育与社会体育相互脱节,本文通过我国体育人动项目的参与率来指导大学公共体育课程改革,探讨通过公共体育课教学改革,重点教会大学生羽毛球、乒乓球、体育舞蹈、篮排足球等在我国较有群众基础的一两项运动技术技能,进而培养学生形成终生体育思想的思路和方法.

【论文关键词】我国体育人口;项目参与率;大学公共体育课;教学改革

1引言

高校公共体育教学内容改革的目的,就是通过体育教学树立学生的终身体育思想,使受教育者终身受益.以往,我们的体育教学改革很少将学校体育同群众体育联系起来,学校体育和群众体育相互脱节,学生从学校毕业走人社会后,要么很少再参加体育活动,要么重新学习体育锻炼的方法,如果我们根据我国体育人动项目的参与率对高校体育课内容进行适当的改革,将学校体育与群众体育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在校期间学到适用的专项技术,进入社会后容易积极自行参与体育活动,将大大增强学校体育对学生一生的影响,对改善国民的身体状况、提高生活质量、增进社会的现代化进程等具有较大的意义.

2我国体育人动项目的参与率

我国体育人动项目的参与率是根据1997年中国城乡居民体育活动情况调查原始资料,活动项目依据1997年我国城乡居民参加体育活动情况调查设计,具体是:体操、散步跑步、体育舞蹈、游泳、气功、太极拳、乒乓球、羽毛球、网球、旅游、跳绳、武术、民间舞蹈、篮排足球、台球、保龄球、地掷球、门球、健身器械、棋类、其它项目,共l8项.由仇军、高峰、马启伟教授开发验证统计.

从表1的统计来看,我国不同年龄体育人口所选择的体育运动项目,散步跑步是各个年龄阶段的首选项目,青壮年都选择了羽毛球、乒乓球、游泳,中老年都选择了气功太极拳、羽毛球、棋类、体育舞蹈;各年龄阶段开展较普遍的项目中。除在青年阶段参与率较高的篮排足球项目外,其它项目大多都具有对场地和器材要求不高,l—2人参加即可开展,运动时间及强度容易自我调控,具有一定的娱乐性、随意性,反映了我国群众体育场地、器材条件差,社区群众体育组织不善,群众体育以个人、家庭、朋友、同事等自由组合与自发形式为主,体育消费水平低,锻炼方式少、项目相对较集中等特点.

3不同性别体育人动项目的参与率

从表2、表3的统计数据来看,男性女性体育人口主要活动项目的参与率既有相同的一面,也有一定的差别.散步跑步是男女体育人口除青年阶段外的首选项目,气功太极是中老年男女体育人口排第二位的选择项目;篮排足球是男性青年体育人口的首选锻炼项目,羽毛球、棋类是多数男性纵贯一生的锻炼项目;羽毛球是女性青年时期首选锻炼项目,体育舞蹈则是多数女性贯穿一生的运动锻炼项目.

4我国体育人动项目及其参与率对高校体育教学的指导意义

卢元镇教授分析了1997年中国群众体育现状调查与研究数据后指出:我国16岁以上居民中66.74%不参加任何体育活动的人中,有相当多的人是因为对体育缺乏兴趣(在不参加体育活动的各种原因中占第3位)或没有掌握锻炼方法(第6位),甚至认为不必和不宜参加体育活动(分别占第9位和第10位),这反映了我国学校体育与终身体育的脱节.

以往,我们比较强调通过上体育课增强学生体质,因而田径、身体素质类教学时数较多,大学体育教学内容和课程结构几乎重复着中小学的体育课程体系,这种零碎低层次的重复教学,对学生缺乏足够的吸引力,造成学生年龄越大喜欢上体育课的百分率越低,坚持自觉锻炼的学生越少的恶性循环.据某大学对其1096名毕业生的调查资料显示,能坚持每周3次以上体育锻炼的男生仅占12.6%,女生仅占7.43%.据我国某重点大学的一项调查表明,该校学生毕业后只有67.7%的人保持着健康水平,72.5%的学生毕业后没有形成体育特长,只有19.5%的毕业生能够坚持体育锻炼.

大学一二年级体育课的法定课时数虽然有144学时,但扣除理论教学和考试课时,再剔除因恶劣天气而受影响的教学后,按体育课的常规练习密度(40%)计算,每个学生在一二年级必修的体育课实际上用于身体练习的时间大概在30——35小时之间,仅靠这点时间要达到增强体质的目的是根本不可能的.大学体育是学校体育的最后一个阶段,如果在这最后阶段不能让学生在其生长发育最旺盛的时期打下一个好的身体基础、形成喜欢参与体育活动,学校体育就将以失败告终.所以,高校体育就应该利用自身较好的场地、器材、师资等条件,以传授科学实用的锻炼健身方法为主,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充分锻炼,并逐渐养成终身锻炼习惯.

终身锻炼习惯的培养,跟锻炼方法密切相关,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动机,兴趣爱好是排在第一位的,在学校体育中占比重较大的田径、篮排足球等项目虽然锻炼效果较佳,但由于喜欢田径运动的学生不多,除最基本的慢跑散步外,自觉运用此类技术方法锻炼的人较少,因而,过多教授田径项目对学生培养终身体育思想和能力的效果并不好.篮排足球虽然在青年阶段较受欢迎,但由于此类项目对场地条件要求较高,而我国群众体育场地条件太差,除学校及少数机构单位有专用球场外,多数社会机构和社区单位均没有球场,学生毕业离开学校就不容易找到练习场地,即使找到场地,由于群众体育组织不得力,练习者还不容易找到足够开展小半场比赛的4个以上的球友,难于开展此类运动,教授这类项目对开展全民健身运动的促进效果也不够理想.我们的教学重点还应该是羽毛球、乒乓球、体育舞蹈、游泳、太极拳等对练习场地要求不高,练习人数可灵活掌握的运动项目.

第10篇

目前我国老年人口已经达到1.34亿,老年人口占全国人口的10.2%,而且还在以每年3.2%的速度递增。老年人的素质状况不容乐观。特别是我国老年群体的文化水平较低,其影响主要表现在:一是我国老年群体缺乏一个良好的健康文化,健康心理环境,二是我国老年人多数的养生观念还处于消极、陈旧的状态,三是缺乏积极的生活方式,不能正确认识自身的社会地位和社会价值,处于一种消极被动的适应老年生活的阶段,因此,发展老年教育事业,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对于丰富老年人的文化生活,提高老年人的生命、生活质量是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党的十七大指出,要“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笔者认为老年大学作为发展老年教育的重要途径,要依靠自身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吸引广大老年朋友走进老年大学的校门,就要提高教学质量,让老年朋友真正有所学,有所乐,有所为。因此,教学质量是老年大学的生命线,是老年教育发展的关键,下面就如何提高老年大学的教学质量,谈几点认识。

一、加强教学管理,规范教学程序

老年大学虽然管理比较宽松,来去自由,不同于一般的大学教育,但它有其自身的教育规律和特点,因此,在教学管理上,应重点抓好三个环节,一是教学准备环节。在这个环节中主要做好教学的准备工作,对教材的选用、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的制定和研究。老年大学应组织教务人员结合本大学的实际和以往教学的经验实践,把好准备关,切记教学的随意性和自由化,认真研究教学内容的实用性、有效性、创新性、趣味性。二是抓好教学过程环节。在充分做好教学准备环节以后,加强对教学过程的规范管理,在这一环节里,首先是组织好教师,结合教学计划,教学大纲,认真备课,抓住学员的共性和特性,分析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做好教学内容的传授,这其中包括教学管理的听课、抽查、观摩、教学回访等管理手段,提高教学过程的动态管理,提高教师、学员的教与学的积极性。三是加强教学的反馈环节。加强对作业于考核的管理,在这一环节中,注重教学的课后知识、技能的消化,注重学员的课后作业的点评和教学成效的反馈,真正把教学前、教学中、教学后的三个环节有机地联系起来,形成了一个有效地整体。

二、建立一支有素质、高水平的教师队伍

提高教学质量教师是关键。因此,建立一支政治责任感强、热爱老年事业,具有奉献精神、业务水平高、相对稳定的教师队伍是办好老年大学的关键所在。老年大学有无凝聚力和吸引力,主要取决于教学质量,而教学质量提高的关键取决于教学管理和教师的教学水平的高低。因此,在加强教学管理的同时,选聘教师是非常重要的环节,这一点我们有非常深刻的体会。我们鹿城老年大学的音乐、舞蹈教师均在各县市区的比赛中获过第一名和第二名;书画教师的作品均多次在书画展览中入展并获奖。一个受欢迎的教师会象磁铁一样吸引大批学员。我校教师在教学中自编教材、自编歌曲,并且注意教学的灵活性和实效性,使音乐课的学员由最初规定的40人增加到180多人,往往教室的过道上都挤满了上课的老年朋友。在教师队伍的管理中,笔者认为必须抓好三个问题,一是教师的选聘,注意德艺双馨、教学水平和热爱老年事业的奉献精神相结合。二是加强对教师队伍的管理,通过动态管理和各级考核、课堂评估,提升教师的教学积极性。三是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最大可能的让每一位教师学习培训,参观交流,使教师不断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不断改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增强自身的凝聚力。四十加强教师队伍的相对稳定,建立起教师信息资源库,储备后备梯队,形成老、中、青三结合的教师队伍。

三、延伸课堂教学,开展“第二课堂”

第二课堂活动室课堂活动的延伸和补充,是从实际出发,有计划开展的与课堂紧密联系的教学活动。遵循实用性、科学性、趣味性相结合的教学原则,采取具体措施,充分发挥学员的积极性和创新性,是开展好第二课堂,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在开展第二课堂活动中,应把握三点,一是紧密课堂教学内容,从课堂上的理论和课外的实践,让学员进一步加深对课堂教学内容的理解,既动脑又动手,做到学以致用。二是将学到的知识、技能亲自参与到为社会服务的实践活动中去,如:书画学员的书画展览、学员作品发表、文化基层服务;舞蹈班、音乐班下基层演出;医疗保健班级的义务便民服务;“夕阳带朝阳”的活动等等。通过服务社会,不但进一步提高了教学质量,扩大了影响,也增强了老年大学的凝聚力,增强了老年朋友余热生辉、无私奉献的自信心。三是对第二课堂规范管理,紧密结合课堂教学内容,制定计划,做好方方面面的组织协调工作,真正做到形式与内容与提高的结合,确保收到实际效果。

四、与时俱进,改进教学方法

与时俱进,改进教学方式方法是提高老年大学教学质量的关键,了解,分析,掌握老年人的心理特点,全面贯彻“学习知识,开发桥能,促进健康,服务社会,与时俱进”的办学宗旨,不断调整和改进教学方式方法,就成为办好老年大学的重要环节。在教学方法上,抓住老年人阅历广,自尊心强、经验多、悟性好、记忆力差、文化差异、体力不佳、持久性不足、急于学以致用等特点,以增加兴趣。“趣中求知,乐在其中,以乐促学,学中有为”的教学方法,保证教学的凝聚力和教学质量的提高。在这一环节中,一是把握教学方法的灵动性,针对学员自身的特点扬长避短,可以再一个班级内分层次教学,二是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购置电教设备,按教学计划安排电教课,学习了解全国名家教授的电视讲座,开阔眼界,扩大视野,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三是在教学中,加强教师于学员,学院与学员的互动和交流。利用“抓两头当中间”的方法,多途径,多渠道。充分发挥骨干作用。另外,通过“学习园地”、“成果园地”等有效地宣传阵地,搞好学习交流,切磋技艺、展示学员才华。

五、把握学员需求导向,积极推进课程建设

第11篇

[关键词] 舞蹈;舞蹈艺术教育;素质教育

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现象,是人类传承文明的基本手段。教育的目标离不开社会发展对于人的素质的需求。所谓素质是指:“人在先天生理的基础上在后天通过环境影响和教育训练所获得的、内在的、相对稳定的、长期发挥作用的身心特征及其基本品质结构,通常又称为素养。主要包括人的道德素质、智力素质、身体素质、审美素质、劳动技能素质等。”而素质教育是进入21世纪以来时代和社会对教育提出的新目标,是对全面发展教育的深化,以提高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

舞蹈艺术教育是组织实施素质教育、形成素质教育功效的良好途径之一。

一、舞蹈对道德素质教育的影响

战国时期儒家创始人孔子认识到乐舞、诗歌等艺术不仅是人们思想感情的表现,而且反过来作用于人们的思想感情。而且还认为舞蹈也是移风易俗最有效的工具。作为艺术品种之一的舞蹈,可供人们欣赏愉悦,进而陶冶人们情操。优秀的舞蹈作品在培养观众审美能力,提高艺术修养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马克思说:“艺术对象创造出懂得艺术和能够欣赏美的大众。”俄罗斯文艺理论家车尔尼雪夫斯基也曾谈到,诗人、艺术家的优秀作品能够引导人们“追求对生活的崇高理解和崇高的情操。读他们的作品,会使我们习惯于对一切庸俗丑恶的东西的厌恶”,“读他们的作品,会使我们自己变得更好、更善良、更高尚”。当优秀的、积极的作品展现在学生面前时,一种内在深处的善良、高尚品质便会滋生蔓延,从而转化为主导动机,进而推动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形成发展。

舞蹈起源于劳动,与文学、音乐、美术相伴而生,是人类历史上最早产生的艺术形式之一。世界上许多民族都具有独特风格的舞蹈,其中民间舞蹈占有重要地位,它是经历代人民群众不断加正创造,在民间广泛流传,具有鲜明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的传统舞蹈形式。它产生于人民的劳动和斗争生活,同各民族地区人民的生活、历史、风俗习惯和自然条件的不同而形成不同的风格特色。通过这些民族的音乐,对于舞蹈的了解和学习,不仅使学生掌握了民间艺术、文化宝贵遗产,并且在老师指导与讲评申了解中国的灿烂文化、精湛的艺术,激发学生身为中国人而骄傲、自豪,促进其爱国、爱家、爱民的思想情操的形成。

二、舞蹈对智力素质教育的影响

舞蹈艺术和其他的姊妹艺术一样,是社会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由生产方式和社会生活内容所决定。远古时期,并没有舞蹈,后来舞蹈随着火的发明而产生,随着人们有了群居生活的条件后,才逐渐发展起来。由原始社会的狩猎舞蹈、战争舞蹈、祭祀舞蹈、劳作舞蹈到奴隶社会的宗教仪式舞蹈、巫舞,再到封建社会汉代的“百戏”,北朝的“代面”,唐朝的“歌功” “颂德”“软舞”“健舞”,元朝的“元曲”等的演变,及至今天由众多舞蹈学者所收集、总结、编辑的民间舞、古典舞、现代舞、新风舞。这些反映社会、反映生活的文化无不开阔学生的眼界,丰富学生的知识面,使学生从中了解过去和现在丰富复杂的社会生活,了解无限多样的人生和无限多样的情感变化,从而以此为鉴,修养自身的生活方式和行为规范,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同时,在师生双边教学中,学生必须仔细观察老师的每一个动作,掌握其要领,储存记忆,并能连贯地用肢体表达出来。无形中,不仅使学生获得基本技能,而且提升了他们的智力和能力。

三、舞蹈对身体素质教育的影响

以舞蹈增强体质,健身祛病,我国古已有之。在《吕氏春秋・古乐篇》中曾记载:在远古阴康年代,天气阴霾多雨,河道壅塞不通,洪水泛滥,人们的情绪忧郁,身体也逐渐衰弱,于是有人就创造了健身的舞蹈形式的不断发展,有与兵器相结合的武舞;有模拟飞禽、走兽动态的百禽戏与拟兽舞等。现代社会则有艺术体操、冰上芭蕾、体育舞蹈等等。

舞蹈是人体的艺术,是通过人体的动作来塑造艺术形象的。如何利用人体这一“工具”,使自己的身体能够运用自如地传情达意,首先就要解决舞者身体的基础训练――形体训练。而这一训练要对学生进行身体各方面的练习,身体的站立形态、方向、舞蹈动作姿态,身体各部位运动幅度、速度、灵活性、身体控制的稳定感、协调感、肌肉的力量以及由以上诸因素所构成的旋转、跳跃、翻身等技术技巧。我国老一辈舞蹈家郭明达先生,通过多年在美国的学习和考察,做出如下介绍:“几十年来,美国教育系统里的舞蹈设置目标,初期属于体育范畴,认为舞蹈活动可以强身健体,纠正姿态,调理肌肉,使动作准确。在心理方面,舞蹈对适应团体活动,接受领导,遵守纪律有帮助;对个人言行举止、表情达意有益处。”有些国家把舞蹈列入体育范畴内,或与体育相结合,可见舞蹈健身之功能。

舞蹈不仅是一种运动,而且是一种经过组织、美化、节律化的人体运动,是一种比一般意义上的运动更为高级的艺术化运动。参与者在旋律优美和节奏鲜明的音乐伴奏下跳起舞蹈时,不但能达到健身的目的,而且还能在自娱自乐的同时,又在某种程度上进入艺术表现的境界,在身心两方面都能得到调适和发展。实践证明也是如此。

四、舞蹈对心理素质教育的影响

舞蹈是人们自娱自乐、抒怀的一种形式。舞蹈是一种生命形式的跃动,有生命的地方就有生命形式的跃动,就有欢悦的舞蹈。婴儿一出生就手舞足蹈,宣告自己成为一个小生命来到这大千世界。幼儿最喜欢舞蹈,幼儿园里的孩子们最喜欢的活动是跳舞唱歌,所以跳舞、唱歌成了幼儿园里老师们对少儿进行启蒙教育的手段之一。尽管由于教育思想的某些误差,至今普通小学、中学和高等院校中绝大部分还没有设置舞蹈课,但是青少年们课余、节假日或是在兴高采烈之时总爱用欢快的舞蹈来抒发他们旺盛的青春热情。人到中年,进入事业和家庭两方面的压力都相当大的“负重行军”期,可是即使如此,以舞蹈为乐者仍大有人在。如果问他(她):时间这样紧张,为何还来跳舞?回答却是:正因为紧张,所以才来松弛松弛,求得生理和心理的平衡。至于老年,更不消说,过去由于受到种种思想桎梏和经济情况的制约,可自从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时期以后,情况大变,老年人也开始打破诸多清规戒律,披上舞衫,放开手脚,在舞蹈中获得极大的乐趣。如果问他们为什么也跳得这么“火”,老人们会说:“不为别的,就为乐呵!”《唐宋白孔六贴・舞部》曾十分精辟地概括“舞以达欢”,古人还说“盖乐心内发,感物而动,不觉手足自运,欢之至也。此舞之所由起也。”对于 学生来说,在他们学习生活之余进行适当的舞蹈训练,舞蹈表演无不是一种调节、一种愉快意识的培养。

舞蹈的训练对学生交流情感,增进友谊,增强集体合作意识起着推进的作用。舞蹈的训练排练工作同时也是集体协同活动的过程。在训练中,不仅有老师的指导、鼓励、监督,也有同学间的互相学习帮助,甚至还能互相督促,培养组织管理能力。例如本人曾在艺术实践课上做过这样的实验:我将教学排练的内容分派给学生,要求学生自己组织练习,开始还有点担心他们是否能胜任,可没多久就意识到自己的这份担心是多余了,因为在去检查的途中就已听到训练的口令声,看到整齐的身影,让我感悟到:多给学生锻炼的机会,学生将会更优秀!在组织排练舞蹈时,更要求学生具有集体合作意识。如果把集体舞蹈比作一盘棋,每个学生就是上面的棋子,一旦一粒棋出错,就有可能全盘皆输。因此,必须调度好每粒棋子。每个学生,要求每个学生都有意识地服从整体,克服个人主义思想的滋生,个人主义行动的伸展,而形成一种合作意识、集体主义思想。

舞蹈的训练同时也是学生坚韧意志的训练过程。舞蹈是人体造型上的“动的艺术”,而要使人体成为这一艺术的“工具”,离不开基本功训练。而要使基本功柔韧性达到要求,就必须付出艰辛的努力、血汗的浇灌。在演出的背后,有着学生们压腿开胯等练习的疼痛而不为所折服持之以恒的精神,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在练功中,常常旁观者都会为之欷觑,而队员们却能咬紧牙关一声不吭,只有泪水和汗水在脸上身上流淌。在练习中,一个个动作的反反复复,直至达到要求,巩固又何尝是轻易做到的,而正是这些不容易磨炼了学生的意志、耐力,为他们具有坚强的心理素质打下坚实基础。

五、舞蹈对审美素质教育的影响

舞蹈教育对审美教育有着重要的意义。在中国现代美育思想家中,美育是一种情感教育已成为共识。从早期的启蒙主义者到现代美育的奠基人再到后期倡导美育的代表人物都持这种见解。从王国维的“美育即情育”到的“美育是情感的性质”,现代美育家们更注重美育情感教育作用的现实效果。舞蹈是通过身体语言来表现美、创造美。“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但是,仅有“爱美”之心,并不等于就有了美学修养,更不意味着真正了解什么是美。因为要懂得什么是美,是需要有一定的文化知识、美学理论和审美实践的。舞蹈美育是培养学生感受自我美、认识自我美、创造自我美和超越自我美的一种美育形式和教育方式。而且,舞蹈美育正是按照一定的目的要求,对舞蹈者进行的一种有目的的自我审美教育与活动。它是通过对舞蹈者的动作启发和训练来达到美育的目的。舞蹈美育使爱美天性从自然状态向自觉状态提升,使之能陶冶情操,提高境界,开启心智,激发创造力和想象力。寄情于山水,融美于心田,可以说是更高层次上的素质教育。

我国老一辈舞蹈家胡果刚说:“舞蹈艺术是通过人体优美的动作和造型、节奏和情节对人们一个时代生活中美的理想和愿望、感情和幻想的反映和体现。它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娱乐,使人的境界变得更美,鼓舞人们为着更美好的生活而进行斗争的勇气和信心。”对优秀舞蹈作品的欣赏能培养观众的审美能力,提高其艺术修养。在对学生进行舞蹈训练时也是一样。在教师的示范中让学生感受到形体美,学习美的动作、事物;在教师对学生错的动作的模仿时,学生不仅领会到动作要领,而且学会了鉴赏美的能力,更能促进他们表现美的能力。

因此可以说,舞蹈美育是一种提高学生审美素质的教育,也就是说,舞蹈美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与环节。

六、结语

第12篇

入学的条件:凡身体健康,能坚持学习者,生活能自理,年龄在45到80岁,最大年龄不得超过80周岁,身体无大毛病的老人,均可招收。

唐山老年大学开设了十几个专业方向、40余项课程设置。

包括书法(楷书、行书、草书、隶篆书)、国画(花鸟画、山水画、人物画)、文学(诗词、散文与写作)、保健(经络按摩、养生保健)、英语、电脑(电脑应用、绘声绘影应用、摄影制作)、摄影、舞蹈(民族民间舞、交谊舞、拉丁舞、摩登舞、健身操、模特、形体训练)、声乐、器乐(二胡、葫芦丝、电子琴)、手工艺品制作、太极拳(剑)、戏曲(京剧青衣)等适合老年人的专业课。

并在原有专业、班级的基础上增设了形体、太极、葫芦丝三个热门专业教学班。

(来源:文章屋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