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9-27 08:35:2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四年级应用题,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一)使学生学会分析解答有关倍数的三步应用题.
(二)使学生进一步学会用线段图表示已知条件和问题.
(三)提高学生分析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用线段图帮助理解题意,分析数量关系,掌握解题思路既是重点,又是难点.
教学过程 设计
(一)复习准备
1.板演:
华山小学三年级栽树56棵,四年级栽的树是三年级的2倍.三、四年级一共栽树多少棵?
2.全班同学根据线段图提问题.
先编题,再列式.
(1)一步计算的应用题.
有篮球20个,排球是篮球的3倍.有排球多少个?
20×3=60(个)
(2)两步计算的应用题.
有篮球20个,排球是篮球的3倍.篮球比排球多多少个?
20×3-20=40(个)
有篮球20个,排球是篮球的3倍,篮球、排球共有多少个?
20×3+20=80(个)
编题后把问题在线段图上表示出来.
订正板演题时要说出解题思路.
(二)学习新课
1.新课引入.
把复习题增加一个条件,即“五年级栽的比三、四年级栽的总数少10棵”,把问题改成“五年级栽树多少棵”,像这样的问题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板书:应用题)
2.出示例5.
华山小学三年级栽树56棵,四年级栽树是三年级的2倍,五年级栽的比三、四年级栽的总数少10棵.五年级栽树多少棵?
(1)读题,理解题意.读出已知条件和问题,并和复习题比较有什么地方不同
(2)引导学生用线段图表示题中的条件和问题.
三年级栽56棵四年级栽的是三年级的2倍
五年级栽?棵10棵
(3)学生独立思考,试算.
(4)集体讨论、互相交流,说思路.
教师提出要求五年级栽树多少棵,根据题里给的条件能直接算出来吗?要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引导学生分析、叙述自己的思路.
(求五年级栽树多少棵,必须知道三、四年级栽多少棵.三年级栽树的棵数已经知道,四年级栽树棵数没直接告诉,所以先求四年级栽多少棵,算式为56×2=112(棵),再求三、四年级的总数,算式为56+112=168(棵).因为五年级栽的棵数比三、四年级栽的总数少10棵,所以最后用总数减去10棵:168-10=158(棵))
随着学生的回答,板书:
(1)四年级栽多少棵?
56×2=112(棵)
(2)三、四年级共栽多少棵?
56+112=168(棵)
(3)五年级栽多少棵?
168-10=158(棵)
答:五年级栽158棵.
还有不同的想法吗?
如果题中五年级栽树的条件改为“五年级栽树的棵数比三、四年级栽的总数多10棵”,怎样求五年级栽的棵数?
(用三、四年级栽的总数加10棵,168+10=178(棵).)
(5)求三、四年级栽树的总数还有别的比较简便的方法吗?
提示:从倍数关系上考虑,谁是1倍数?三、四年级的总数是几倍数?怎样求三、四年级的总数?
(四年级栽的是三年级栽的2倍,三年级栽的是1倍数,四年级栽的是2倍数,三、四年级栽的总数是 2+1=3倍数:56×(2+1)=168(棵),然后再加上10棵,就是五年级栽的棵数:168+10=178(棵).)
小结
解答应用题要认真审题,理解题意是基础,分析数量关系是解题的关键.采用什么方法分析要因题而异,由于解题思路的不同,解题方法也不一样,解题步骤也不一样,因此要灵活运用.
(三)巩固反馈
1先画图,再解答.
学校举行运动会.三年级有35人参加比赛,四年级参加的人数是三年级的3倍,五年级参加的人数比三、四年级参加的总人数多12人,五年级参加比赛的有多少人?
2.看图解答.
3.条件有变化、先讨论、独立解答,再集体交流.
学校里有柳树36棵,松树比柳树少12棵,杨树的棵数等于松树和柳树总数的4倍.有杨树多少棵?
订正时可以明确,题目要求“杨树有多少棵?”这句问话本身数量关系不明显,因此可以根据已知条件的关系找出新的数量,直到所求的问题.
(四)全课总结
引导学生说出怎样分析应用题的数量关系.
(五)作业
练习五第1~3题.
课堂教学设计说明
本节课三步应用题是在学生学过的有关倍数的两步应用题的基础上发展的,两步应用题增加一个条件,改变其问题,就是三步应用题.本节课仍以思路教学为重点,通过画线段图,学会分析数量关系,以掌握解题思路,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本节课着重体现以下几个方面:
1.培养学生画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的能力.画线段图虽不作教学要求,但它比文字叙述的题要具体的多,在分析数量关系中,恰当地运用线段图是帮助学生由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的桥梁,因此无论是复习、新课、练习都十分重视画图、看图分析的训练.
2.重视学生叙述思维过程的练习.应用题不但要注重结果的正确性,还要重视思维过程的逻辑性,因此解答应用题要让学生说出自己是怎么想的,口述出思维过程,这也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手段.
3.注重知识间的联系、发展和变化.把复习题改变条件可使两步题变成三步题,条件变化了,解题方法也变了,让学生在分析不同的数量关系中,掌握解题思路,达到举一返三的目的.
4.设计不同层次的练习.先基本、后变化、先易后难,把说思路、画线段图贯穿于全课中.让学生通过不同的练习,达到熟悉数量关系,掌握不同的思路,提高分析、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板书设计
三步应用题(二)
例5 华山小学三年级栽树56棵,四年级栽的棵数是三年级的2倍,五年级栽的比三、四年级栽的总数少10棵.五年级栽树多少棵?
(1)四年级栽多少棵?
56×2=112(棵)
(2)三、四年级共栽多少棵?
56+112=168(棵)
(3)五年级栽多少棵?
168-10=158(棵)
答:五年级栽158棵.
简便算法:
56×(2+1)=168(棵)
168-10=158(棵)
练习.看图解答
(1)小强集邮多少张?
45×5-20
=225-20
=205(张)
(2)两人共集邮多少张?
一、找准单位“1”
解答分数乘法应用题的关键是找单位“1”的量。单位“1”的量是一个标准量,一个参照物。
【例1】一袋大米重50千克,第一天吃了36千克,第二天吃了第一天的。第二天吃了多少千克
【分析与解】根据“第二天吃了第一天的”,可找出单位“1”为“第一天吃的数量”,即第二天吃的数量是36千克的,所以应用36住H绻笕衔ノ弧”是“一袋大米重50千克”,那样就会出现错误。
二、理清数量关系,掌握三种基本题型
1.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一步应用题
【例2】水边小学买来600本图书,其中的分给了六年级。六年级分到了多少本图书
【分析与解】单位“1”的量准阜种对应的量。600本图书六年级分得图书的本数,即600200(本)。
2.求比已知数量多(少)几分之几是多少的一步应用题。
【例3】水边小学五年级有学生200人,六年级学生比五年级多。六年级比五年级多多少人
【分析与解】单位“1”的量准阜种对应的量。五年级的人数六年级比五年级多的人数,即20050(人)。
3.连续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两步应用题
【例4】学校书法组有学员56人,其中四年级学员人数占学校书法组人数的,五年级的学员人数只有四年级的。五年级的学员有多少人
【分析与解】①求中间问题,即四年级的学员人数。单位“1”的量准阜种对应的量。书法组的人数四年级的学员人数,即5614(人)。
②求最终问题,即五年级的学员人数。单位“1”的量准阜种对应的量。四年级的学员人数五年级的学员人数,即147(人)。
三、了解三种扩展题型
1.由上面第一种题型扩展
【例5】一根绳子长100米,剪去,还剩多少米
【分析与解1】①先求剪去多少米。单位“1”的量准阜种对应的量。绳子的总长剪去的米数,即10075(米)。②再求还剩多少米。绳子的总长-剪去的米数=还剩的米数,即100-75=25(米)。
【分析与解2】①先求还剩的分率。单位“1”-剪去的分率=还剩的分率,即1-=。②再求还剩多少米。单位“1”的量准阜种对应的量,即10025(米)。
2.由上面第二种题型扩展
【例6】学校买了24个排球,买的足球比排球多。足球有多少个
【分析与解】①先求买的足球比排球多的个数。单位“1”的量准阜种对应的量。排球的个数足球比排球多的个数,即246(个)。②再求足球的个数。排球的个数+足球比排球多的个数=足球的个数,即24+6=30(个)。
3.几种题型综合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 两步应用题;问题 ;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7)05-0061-02
DOI:10.16657/ki.issn1673-9132.2017.05.037
要想让学生掌握两步计算应用题的解法,就必须从小教会学生正确的解题思路。所谓“思路”就是指思考问题的方法和途径。下面笔者结合自身的一点体会谈谈有关两步计算应用题的教学。
一、学生学习两步计算应用题存在的问题
其一,不易摆脱解答简单应用题中形成的定势。简单应用题只是两个已知数,解答时不存在已知数的选择问题。加上有时教法不当,学生解题时往往不是经过认真审题和分析数量关系后决定算法,而是套类型、猜算法,一旦形成定势,就会给学两步应用题带来较多困难。
其二,不能具体想象应用题中的情境及其发展变化,影响了对数量关系的正确分析。学生解答应用题先要通过对应用题的语言文字,在大脑中建立具体的表象,想象出题目所反映的事实及其发展变化,然后联系自己已有的经验、数学知识、思考方法,把情节简化为数量关系,再列式计算。如果学生不能想象应用题中的具体情境,也就无法分析数量关系。
其三,不知道从何处下手,沿着什么路去思考,没有明确的思路。
二、如何进行两步计算应用题的教学
(一)抓好从简单应用题到两步应用题的衔接方法
根据一步应用题和两步应用题的内在联系,在教学一步应用题或在教学分步提问和连续两问的应用题时,渗透两步应用题的知识,其主要目的在于减少由一步应用题到两步应用题的坡度,使两者有机地联系起来,为学习两步应用题做更好的准备。一般从以下两方面渗透:
1.通过增加问题来渗透两步应用题中的间接条件。利用巩固一步应用题的机会,开始通过增加一步应用题的问题来渗透两步应用题的条件。
例如:小明摘了90个西红柿,小强比小明少摘27个,小强摘了多少个西红柿?
可在学生算完后,增加问题:小强和小明一共摘了多少个西红柿?通过解答这类型应用题,有意识地向学生渗透两步应用题中的间接条件和直接条件的概念,并通过增加一步应用题的问题练习,向学生渗透两步应用题是由两个(相关联的)一步应用题组成的,一步应用题增加一个问题后,前一问题就成了解答后一个问题的条件等有关两步应用题结构的一些知识。
2.通过增加问题和分析解答一步应用题来渗透两步应用题的分析方法与解题方法。在学生熟练地掌握一步应用题的分析方法和解题技能后,有针对性地向学生渗透两步应用题的分析和解答途径。
例如:同学们跳绳,小明跳了34下,小华比小明少跳6下。小华跳了多少下?
在题后增加问题:小华和小明一共跳了多少下?按照一步应用题分析解题方法解答这两道一步应用题,这实际就是两步应用题分析、解答方法的渗透过程,通过这样的练习和渗透,为学生学习两步应用题增加了许多感性认识。
(二)指导学生找“中间问题”的方法
1.拆拼题目,找出“中间问题”。两步计算应用题可以拆成两个连续问的简单应用题,两个连续问的应用题又可拼成一个问的两步计算应用题,通过“拆”“合”可以找出中间问题。例如:学校买彩色粉笔45盒,买的白色粉笔比彩色粉笔多15盒。一共买多少盒粉笔?教师可引导学生拆成:学校买彩色粉笔45盒,买的白色粉笔比彩色粉笔多15盒,白色粉笔有多少盒?一共有多少盒粉笔?最终,让学生认识到拆成的两个连续问的第一个问就是两步应用题中间问题。
2.操作演示,找出“中间问题”。根据低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是以形象思维为主,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操作演示。例如:一辆汽车里有乘客36人,到新街车站下去8人。又上来12人,这时车上一共有乘客多少人?教师指导学生根据题目程序进行操作演示,发现要求这时车上有多少人,必须先求出新街车站下去8人后,车上有乘客多少人,于是找出了中间问题。
3.通过画线段图,找出“中间问题”。通过画线段图,发现数量关系,学生能较轻易地找出“中间问题”。比如下面这道题:学校里有12盆月季,米兰比月季少3盆。月季和米兰一共有多少盆,并画出线段图。
12盆
月季:|―――――――――|―――|
比月季少3盆
米兰:|―――――――――|
一共多少盆?
从图中可以一目了然地看出,求月季和米兰一共有多少盆,必须要先算出来米兰有多少盆。
4.从基本数量关系式上找出“中间问题”。教师引导学生分析题意,写出基本数量关系式,然后找出基本数量关系中哪个题目中已经是直接告诉了的,哪个还没有直接告诉,这个没直接告诉的就是“中间问题”。正如下面的这个题目:二年级一共有学生42人,其中男生的人数是23人,剩下的都是女生,那么请问这个班中男生比女生多几个人?这时,我们就要搞清楚以下基本关系式:
男生人数-女生人数=男生比女生多出来的人数。
女生人数没有直接告诉我们,需要我们自己算出来,这个问题就是我们所说的“中间问题”。
(三)通过改编应用题,进一步弄清数量之间的关系
当学生解答完题后,有时要求他们将答案作为已知条件改编成一道新的题目,从而进一步弄清数量之间的关系。
例如:四年级的总人数是四(1)班人数的4倍,四(1)班总共有50人,求四年级一共有学生多少人?
要求学生将答案200人作为已知条件,改编成:
(1)四年级有学生200人,其中四(1)班有学生50人,四年级的人数是四(1)班人数的几倍?
(2)四年级有学生200人,四年级的人数是四(1)班学生人数的4倍,四(1)班有学生多少人?
(四)提问解题结果,弄清数量间的关系
简单的应用题教学,可以有选择地在学生解题后,根据解题结果进行提问,帮助学生进一步弄清数量间的关系。
例如:每个篮球65元,530元能买几个篮球?还剩下多少钱?
本人把培养学生的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贯穿在各年级教学的始终,采用多种形式的练习,培养学生的初步逻辑思维能力。
一、提出问题进行补充条件的练习
简单应用题一般都有两个已知条件和一个问题。这种形式的练习的具体做法是:提出一个问题,要求学生补出必须具备的两个条件,而且补出的条件的数据要合理。
二、根据已知条件提出多个问题的练习
例如结合已知条件:“同学们参加搬砖劳动,五年级5个班,每班搬砖650块,四年级4个班,每班搬砖596块”。在教师启发下, 同学们提出了这样9个问题:
1.一共有几个班参加劳动?
2.五年级共搬了几块砖?
3.四年级共搬了几块砖?
4.四、五年级一共搬了几块砖?
5.五年级比四年多搬了几块砖?
6.四年级比五年级少搬几块砖?
7.五年级与四年级每班相差几块?
8.四、五年级9个班平均每班搬几块?
9.四年级再搬多少块就和五年级搬的同样多?
以上两种形式的练习能够帮助学生初步应用分析、综合的逻辑思维的方法,掌握初步的逻辑推理。第二种形式的练习还能发展学生的发散思维,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三、根据应用题的条件和问题,设计一系列问题,进行口述练习
解答应用题的关键是解题思路。最常用的解题思路有分析法和综合法。本人在复合应用题的教学中分别由从问题出发推想到已知条件的逆推思路与从已知条件出发推想到问题的顺推思路,设计一系列问题,让学生进行口述练习,帮助学生学会用分析法和综合法解题,初步掌握逻辑推理。实践证明,这种练习能获得较好的效果。
例如:“中心小学二年级有4个班,每班40人,三年级有3个班,每班36人,二、三年级一共有多少人?”
用分析法来分析,提出以下问题请学生回答。
“这道题要我们求的问题是什么?”
“要求二、三年级一共有多少人,需要知道哪两个条件?”
“二、三年级各有多少人,题目有没有直接告诉?”
“从题目的已知数中能算出二年级有多少人吗?根据哪两个条件可以算出?”
“三年级有多少人怎样算呢?”
“这道题要先算什么,后算什么?”
作综合法来分析,提出下列问题请学生回答。
“这道题告诉我们哪些条件?”
“知道二年级有4个班,每班40人,可以求出什么?”
“知道三年级有3个班,每班36人,可以求出什么?”
“知道了二、三年级各有多少人后,可以求出什么?”
“这道题应先算什么,后算什么?”
四、给出一些有多余条件的应用题,让学生根据问题正确地选用已知条件
这一类型的练习,不但可以促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数量之间的依存关系,而且还可以提高学生比较、判断能力。
例如:一支铅笔的价钱是2角,一块橡皮擦的价钱的6分,一个铅笔刨子的价钱是3角,一瓶墨水的价钱是1 元2角,一支钢笔的价钱是3 元8角。问:
1.买一支钢笔与一个钢笔刨子要多少钱?
2.买3支钢笔与一块橡皮擦要多少钱?
3.买一支钢笔与一瓶墨水要多少钱?
4.买一瓶墨水比买3支钢笔多多少钱?
5.买一个铅笔刨子的钱可买几块橡皮擦?
五、根据式题编造文字题的练习
例如:式题248÷4=62从意义上来编造的文字题有:
1.把248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多少?
2.248里面有几个4?
3.248是4的几倍?
从术语上来编造的文字题有:
1.被除数是248,除数是4,商是多少?
2.除数是4,被除数是248,商是几?
3.已知两个数的积是248与其中一个因数是4,求另一个因数是多少?
从读法上来编造的文字题有:
1.248除以4得多少?
2.4除248是多少?
3.248与4的商是多少?
一、生活语言、书面语言和数学语言相互转化
生活语言、书面语言和数学语言相互转化的训练,是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方法。在应用题教学中,要注意抓“压缩”与“扩展”的训练。所谓“压缩”,就是在学生充分理解题意的基础上,让他们去掉事件的叙述,找出题中的数量关系,再变为文字叙述出来。例如,我讲一道百分数应用题:“冀州市去年植树15万棵,今年植树比去年多20%,今年植树多少万棵?”通过分析题意,引导学生抽象出问题的实质并叙述出来:把去年植树15万棵看作单位“1”来求今年植树多少万棵,也就是求去年植树数的(1+20%)是多少,进而叙述为求15的(1+20%)是多少。所谓“扩展”,即把简单的式子题用不同方式叙述成文字题,把简单的文字题再改编为应用题,例如把上题再反过来进行训练。开始我让学生模仿练习,再逐步让学生自己表述,这样不但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而且大大提高了其语言表达能力和分析应用题能力,促进了他们思维能力的发展。
二、让学生用语言清楚地表达解题程序
在数学教学中,根据教材的内容特点,我精心组织了操作活动,让学生动手操作,然后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这样就把知识的获得过程与培养语言表达能力有机地结合了起来。例如,在教学长方体体积计算时,我设计了如下操作活动:要求学生将24个正方体木块(各表示1立方厘米)摆成形状不同的长方体,边操作边说出所摆长方体的长、宽、高各是多少。教师分别板书出来后,引导学生观察长、宽、高与体积的关系,并比较算式和相应的形体,发现长方体所占的体积单位数正好等于长、宽、高的乘积,并让学生完整地叙述出来。
三、让学生用语言有条理地表达思考的过程
在讲复合应用题“学校举行歌咏比赛,三年级参加24人,比四年级少16人,五年级参加的比三、四年级的总数多5人,五年级参加多少人?”时,我先提出如下问题让学生思考:①题目中直接告诉我们哪个年级的人数?②问题中需求出的是哪个年级的人数?它与谁有关系?③题目中关键是先求出哪个年级的人数?求四年级人数时容易犯什么错误?然后根据题目要求全体学生说,先说给同桌听,并互相纠正语言表达时无条理、不清楚的地方,这样大家的积极性很高,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特别是在说到“求四年级人数易犯哪些错误时”,我又提出:遇到类似“比四年级少16人”这样的语句叙述时,应如何理解才不可错误?学生的积极性更高了,大家都能说出:首先要弄清谁比四年级少16人,四年级和三年级的总人数是多少。待问题解决后,我又提出一个问题让学生课下思考:根据这个题目的条件,还可以提出哪些问题,怎样解答?用这样的方法来拓宽学生思路,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
四、让学生提高说理能力,清楚表达解题思路,从而掌握综合思维能力
说理训练有助于提高解答应用题的能力,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例如:“某车间加工一批机器零件,2个工人3小时加工18个。照这样计算,4个工人9小时加工多少个零件?”我是这样引导学生分析叙述的:
由果索因叙述为:要求4个人9小时加工多少个零件,必须知道每人每小时加工多少个零件。已知条件告诉了2人3小时加工18个零件,所以每人每小时加工零件的个数是可求的。
由因导果叙述为:已知2人3小时加工18个零件,可以求出每人每小时加工多少个零件。已知每人每小时加工多少个零件,那么4个人9小时加工多少个零件就可以求了。
用假设的分析方法叙述为:根据题意每人每小时加工零件的个数一定,假设工作的时间不变,人数由2人增加到4人,是原来人数的2倍,加工的个数也是原来的2倍。时间由3小时增加到9小时是原来时间的3倍,所以加工的零件个数应是原来的(2×3)倍。
一、细读——咬文嚼字,抓住关键
⒈教师要重视名词术语教学
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加强对基本定义、基本概念的教学,也应加大对关键词语的讲解力度。例如,反映数量关系或关系着计算方法的有:是几倍、多几倍、增加、增加了、增加到、扩大、缩小、共有、还剩、同样多、相差、几倍、平均等;反映工农业生产方面的名词术语有:亩产量、日产量、平均产量、增产、退额、原计划、实际生产、工作效率等;词语中隐藏数据的有:上旬、几个月、几月份、第几季度、上半年、下半年等。
以上这些名词术语,如果学生不理解或找不到,那么在分析数量关系时容易造成错误。因此,对于影响解题的名词术语要着重讲解,初教时要写在黑板上,并举例分析,有时还可以指导学生用名词术语造句。为了使学生理解和掌握这些名词术语,可进行专门训练。
⒉学生读题要咬文嚼字,抓住关键
上述这些名词术语对于解题起着关键性作用,在读题时要加重语气地读,且边读边标。即用文字、符号(箭头、着重点、圆圈、横直线、曲线等)划出来。如:四(1)班共有50名学生,男生比女生多4人,男生、女生各有多少人?“各”是关键,要圈起来。食堂每天烧煤0.5吨,一星期共烧煤多少吨?“一星期”是关键,要划一划。一张桌子120元,是一条凳子的4倍,一套课桌多少钱?“一套”是关键要划一划。
通过作批注,学生手脑并用,有利于培养学生一边阅读、一边思考的好习惯,从而将阅读进一步引向深入。
二、析读——转化语言,分析题意
⒈数学术语转化为通俗语
例如:小华去银行存钱,他的本金为1000元,要存2年定期,银行的利率5%,问五年后小华的本息和为多少?
这道题目出现了“本金、定期,本息和”三个数学术语,对于我们的小学生来说,这两个词会有些抽象。因此,我们可以引导学生把它们转化成通俗语。该题可以读为“小华存1000块钱,存五年,利率为5%,问小华五年后连存进的钱和利息共可以拿多少钱?”这样读了之后,孩子就可以明白了。
⒉逆向叙述转化为顺向叙述
例如:6个小朋友做纸花,每人每小时做2朵,问5个小时共做多少朵?
这道题目学生读了之后往往会觉得它有很多数据,不知道该如何处理这些数据。出现这种问题的原因就在于这道题目采用了逆向的叙述。但是,如果把题目转化为顺向叙述,如:“每人每小时做2朵花,问6个小朋友做5个小时可以做多少花?”这样一来题目的意思就一目了然了,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⒊多余条件省略化
例如:学校买来2300本练习本,卖给15个班,每班144本,一共卖出多少本?
这里的2300本是个多余的数据。它是用来干扰学生思路的,这就需要我们的同学有剔除多余枝干的能力,这样问题就不会被困扰了。
⒋隐含条件明朗化
例如:阳刚小学二、三年级共有155人,四年级两个班各有45人。阳刚小学二、三、四年级一共有学生多少人?
这道题目里包含了一个隐含条件:四年级共有90人。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把这个隐含条件进行转化,这样就不会掉到“陷阱里”,解题道路就可以平坦了。
当然类似这样的转化还有很多,这需要我们的一线教师们在日常的数学教学过程中不断地进行自我总结。通过转化,学生的解题思路也豁然开朗,达到聊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
三、回读——一一对照,查漏补缺
⒈回读原题
回过头来再看一看题目说了一件什么事情,告诉我们哪些信息,要让我们解决什么问题。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先求出什么,再求什么。如:捐资助残活动中,三年级三个班,平均每个班捐款75元,四年级捐款总数是三年级捐款总数的2倍少48元。四年级一共捐款多少元?这道题说的是捐款的事,告诉了我们三条信息,要解决的问题是:四年级一共捐款多少元?要求四年级一共捐款多少元,必须知道三年级捐款总数。而三年级捐款总数没有直接告诉我们,所以,应该先算三年级捐款总数。
⒉检查列出的算式对不对
在进一步理解了题意后,就要根据题意和已知的信息,分析一下自己列的算式是否正确。分析时,要按运算顺序一步一步地检查,想一想每一步算式各表示什么意思,看看最后一步算的是不是要解决的问题。还是拿上面的题来说,多数学生算式列成:75×2=150(元),150-48=102(元)。分析:题中要先算三年级捐款总数,而75×2=150(元)这一步不是三年级捐款总数。该生把三年级平均每个班捐款75元当成三年级共捐款75元了。算式应这样列75×3×2-48=402(元)。
⒊再算得数对不对
关键词聋生 数学教学 应用题教学 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1)08-0088-02
应用题教学最重要的意义在于教会学生用数学知识和数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从而适应社会生活和生产劳动的需要。聋生最终要回归主流社会,因此加强对聋生应用题的教学是使聋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最有效的方式和途径。而由于数学应用题的开放性和综合性的特点,加上聋生的语言障碍、认知特点和心理特点等,使得聋校数学应用题的教学成为重中之重,更为难中之难。笔者基于此,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和大家分享、探讨在聋校的数学课堂中如何进行应用题的有效教学。
一、找应用题和生活的切合点,创建应用题的生活蓝本
应用题教学主要是解决生活和生产实际中的问题,而聋生的生活实践较健听人更少,听力障碍导致其对语言、文字的理解更为困难和浅显,甚至对有些常识性的生活知识都难以理解。所以为了让聋生更深刻地理解题意,在应用题教学中应尽量选取聋生熟悉的与生活实践相关的实例,即创造一个熟悉的生活蓝本,让其产生亲切感、认同感。
教材中常出现下列百分率应用题:某农场去年原计划造林16公顷,实际造林18公顷,实际造林比原计划多百分之几?该题难度虽不大,但“造林”问题对于缺乏生活体验和有语言障碍的聋生而言非常陌生,容易产生畏难情绪。因此可先以学生最为熟悉的班里男女生比例问题进行铺垫。先让学生说出本班男生多少人,女生多少人,再引导学生思考男生比女生多(少)百分之几?让学生在熟悉和愉快的氛围中理解了题意,掌握了数量关系后再出示书上的例题,问题往往就迎刃而解了。
又如,教材中反复涉及的电子产品降价和打折的问题,大部分聋生对“电子产品”一词较为模糊,但他们都有较丰富的逛街买衣服的经历,所以教学中只需将“电子厂”改成“服装店”,“电子产品”改成“衣服”,问题就贴近生活,降低了难度,更激起了学生的求解欲。
由此可见,若能将数学问题生活化,就能让学生在生活实际中找到应用题的蓝本,使学生感觉“解应用题就如在做身边一件熟悉的事情”。现行教材的大多数应用题均可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教师应深入钻研教材,灵活处理,找准教材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的“切合点”,使应用题教学更有效。
二、“画应用题”“摆应用题”使应用题教学直观、形象化
聋生的听力障碍导致其获得知识的主要途径为视觉,这决定了聋生的认知心理特点为:观察模仿能力较强,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因此,在应用题教学中,应遵循聋生这一认知特点,将应用题设计为形象、直观、易于直接感知的形式。而使应用题教学更为直观、形象的一个可行且有效的方法是鼓励学生“画应用题”“摆应用题”。
(一)引导聋生“画”应用题
聋生因第二语言能力不足,很难用书面语把理解的意思清晰地表达出来。因此可鼓励聋生通读题意后根据自己的理解,把应用题中蕴含的数量关系用形象的图画形式表现出来。学生可充分发挥其形象思维能力强的优势,通过画示意图、线段图、几何图等有效图例帮助自己理解题意,从而顺利抓住数量关系求解。
(二)“摆”应用题
聋生的空间想像能力不足导致其对教材中出现的几何类应用题尤其是空间转换类应用题较为迷惘。因此可鼓励学生用多“摆”应用题的方法来降低此类应用题的难度。
例如:一块长和宽分别为60厘米和40厘米的长方形铁皮,要在它的四角截去四个相等的小正方形,再折成一个无盖的长方体水槽,使它的底面积为800平方厘米,求截去的正方形的边长。
题中要求先截去四个相等的正方形,再折成一个无盖的长方体,学生光凭这些文字描述和教师在黑板上板书的几何图很难理解图形的变化过程,更难抓住长宽高的变化和对应关系。而如果教师让学生真正动手“截正方形、折长方体”,那么题意、图形的变换以及长宽高的对应关系就会即刻清晰、直观化,学生从自己截出、折出的实物图形中更容易找到问题的突破口。
三、引导聋生抓关键词句,用“缩句”法读题
应用题教学中读题是解题的前提和关键。因此按自然语序读题时,可引导聋生从复杂的情景中解读数学信息,将关键字、词、句圈点出来,然后用语文教学中“缩句”的方法将长段落的应用题尽量变成学生熟悉的文字题,降低理解的难度,减轻学生的畏难情绪,从而更顺利地梳理出相应的数量关系。
如:植树节那一天,李老师带领同学们上山义务植树,四年级种了48棵树,五年级种了53棵树,三年级种的树比四、五年级种的树的总数少42棵,三年级、四年级和五年级一共种了多少棵树?
该题出示后,学生初读两遍,似懂非懂,部分学生出现了畏难情绪。此时,在学生初读两遍让学生大致感知此题与植树有关后,先将“植树节那一天,老师带领同学们义务植树” 一读带过,不做深究,继续引导学生一边读一边圈点主干、关键词,将“四年级和五年级种的树的总数”缩成“总数”两个字。缩句后问题如下:四年级种了45棵,五年级种了43颗,三年级比总数少30棵,三个年级一共种了多少棵树?(缩完后对“总数”分步提问:谁的总数?怎么算?)
由此可见,学会从应用题的信息中抓关键字词进行缩句,叙述就会变得简单,数量关系也将更明了,解应用题的能力和数学素养也随之得到提高。
四、课前排难
前面提及应用题教学为聋校数学课堂“重中之重,难中之难”,一个有效分解教学难度的方法就是“提前排难”,即:对解答应用题将要用到的数量关系、学生难以理解的词句等,均可用各种语境、情境帮助聋生提前理解、复习,此举可为题意的理解排除干扰。
如行程问题中常涉及到的“谁比谁先走,谁比谁早到”,对于健听人而言,“先走”、“早到”的词义显而易见,而聋孩子对此却很费解,甚至常将早到的“早”和早晨的“早”混为一谈。基于此,在让学生解这类应用题之前,可在教室前方画一条起跑线和一条终点线,找两个学生按题意多次表演“先走”和“早到”。当排除了“先走,早到”等文字障碍后,学生就容易得出结论:如两者同时同向出发,速度快者,用时少,此人早到。接下来就很容易找到数量关系:
t慢-t快=时间差
此举看似费时,然而砍柴不误磨刀工,收效不错。
五、情景引入法激发学生对应用题的求解欲
曾有学者指出:“给你15克盐,你难以下咽。但如将15克盐放入一碗美味的汤中,你在享用佳肴时,不知不觉中将15克盐全部吸收了”。情境之于知识,犹如汤之于盐,知识溶入情境之中时,学生于无形中吸收并内化。
在等比数列求和公式的应用题教学中,我先以著名的“古印度的舍罕王赏麦”故事作为情景引入(内容此处略)。
面对故事情景,学生急切地想知道为何国王就算用尽全国甚至全世界的麦粒都无法满足宰相的要求。这时,我趁机拿出准备好的棋盘和棋子,找学生分别扮演宰相、国王和侍从,让“侍从”按宰相的要求以棋子代替麦粒往棋盘上摆放时,注意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每次赏给宰相的“麦粒”数依次为1,2,4,8,16……学生很快发现这组数据生成了一个“等比数列”,也很快明白:要计算国王赏给宰相的麦粒总数正是我们熟悉的求一个等比数列前64项的和的应用题。
由此可见,创设具体、生动的课堂教学情境是激励、唤醒和鼓舞学生的一种教学艺术。
六、归纳分类
许多数学教师在讲解应用题时常就题讲题、不扩展、不延伸相关的题型和知识。这样错失了很多加强聋生辨别、提高、强化类似应用题的机会。笔者不主张学生题海战术,教学中坚持渗透“与其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的解题意识。例如:九年级教材中有大量的应用题,如果教师注重分类归纳,大致可分为:形积计算、行程问题、工程问题、浓度问题及劳力调配问题等几大类,面对变化多端且海量的应用题,若能选出每类应用题的代表题型真正讲透、学透,学生往往能逐步举一反三。学透了代表题型后发现很多应用题无论如何变化,学生总可以找到熟悉的原型,从而降低难度、增强自信心。
七、目标意识法解应用题
应用题是聋校课堂中一根难啃的“硬骨头”,其隐含条件和数理关系均让学生觉得“道不清,讲不明,理还乱”。笔者根据多年的聋校数学教学经验发现:如长期培养学生的目标意识法,可有效软化“硬骨头”。
“目标意识法”通常将最后要求的结论作为终极目标,逆向进行思考,一步一步探求、回寻结论产生需要的条件、原因。即:目标是什么(求什么)――解答目标需哪些条件――哪些条件是已知的――未知条件怎么求(用何方法、列何式)……
例如:一辆小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4小时行360千米,用同样的速度又行了6小时到达乙地,请问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用目标意识法分析如下:本题的目标是求甲、乙两地的总距离总距离=前4小时行的路程+后6小时行的路程回寻条件发现前4小时的路程为已知,后6小时行的路程为未知要求后6小时的未知路程需用“速度时间“速度”指题中“同样的速度”因此只要根据“4小时行240千米”求出速度,终极目标就顺利解决了。
教师如能有意识地坚持培养和训练学生的目标意识,其逆向思维能力将得到突破性提高,应用题教学将更为有效。
综上,只要教师遵循聋生思维发展的规律和认知特点,结合生活实际,积极探寻灵活的教学策略和开展多样的教学活动,聋生数学思维的广度和深度将得到进一步的拓展,从而使得聋校数学应用题的教学更为有效。
参考文献:
[1]郑虹.聋生智力与行为问题的调查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2004,(8).
一、表达要完整
培养学生语言表达的完整性上,主要从两方面入手,一是表达形式要完整. 要注意纠正学生说半句话的习惯. 二是表达内容要完整. 如在运用小组交流的教学方式时,提出交流的内容有若干点,学生在小组交流后汇报小组的意见时,一定要使学生明确自己是代表小组的意见,要把小组同学的所有意见毫不遗漏的表达出来. 如果意见表达的不完整,开始可让小组成员补充,但要对汇报的同学明确指出他没有完全表达出小组的意见,希望下次汇报时改进.
如:在教学长方体体积计算 时,我设计了如下操作活动:要求学生将24个正方体木块(各表示1立方厘米)摆成形状不同的长 方体,边操作边说出所摆长方体的长、宽、高各是多少. 教师分别板书出来后,引导学生观察 长、宽、高与体积的关系,并比较算式和相应的形体,发现长方体所占的体积单位数正好等于 长、宽、高的乘积,并让学生完整地叙述出来. 再如;教学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时,出示一个 四条边可以活动的长方体,让学生用手拉成不同形状的平行四边形,引导学生观察并口述长方形 与平行四边形“变”与“不变”的关系;形状变了,长方形的长和宽变为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但不论形状如何变化,而面积的大小始终不变.
二、表达要有序
数学教学中学生对事情的条理化叙述,不仅能锻炼他们的表达能力,更重要的是能有效地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 一是培养其语言表达的有序性. 语言的有序性,指说话有条理,先讲什么,后讲什么,要有次序. 二是培养其语言表达的逻辑性,在训练上要做到法则教学注重算理、公式教学注重推导、应用题教学注重数量关系分析,找出解题思路.
例如在讲复合应用题“学校举行歌咏比赛,三年级参加24人,比四年级少16人,五年级参加的比 三、 四年级的总数多5人,五年级参加多少人?”时,我先提出如下问题让学生思考:(1)这题 接告诉我们哪个年级的人数?(2)要求的是哪个年级的人数?它与谁有关系?(3)题目中关键是先求出 哪个年级的人数?求四年级人数时容易犯什么错误?然后根据题目要求让全体学生说,先说给同桌 听,并互相纠正语言中的毛病,再说给全班同学听,并要求学生用语言表达时要有条理、说清 楚,这样大家的积极性很高,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特别是在说到求四年级人数易犯哪些错误 时,我又提出:遇到类似“比四年级少16人”这样的语句叙述时,应如何理解才不可避免错误? 学生的积极性更高了,大家都能说出:首先要弄清谁比四年级少16人,四年级比三年级人数怎 样,待问题解决后,我又提出一个问题让学生课下思考:根据这个题目的条件,还可以提出哪些 问题,怎样解答?用这样的方法来拓宽学生思路,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
三、表达要准确
这方面能力的培训主要从以下三方面抓起,一是概念表达要准确,要求学生在叙述概念时一定要准确.
如:“某加工厂加工一批机 器零件,2个工人3小时加工18个. 照这样计算,4个工人9个小时加工多少个零件?”我是这样 引导学生分析叙述的: 由果索因叙述为:要求4个人9小时加工多少个零件,必须知道每人每小时加工多少个零件?已 知条件告诉了2人3小时加工18个零件,所以每人每小时加工零件的个数是可求的.由因导果叙述为:已知2人3小时加工18个零件,可以求出每人每小时加工多少个零件,已知 每人每小时加工多少个零件,那么4个人9小时加工多少个零件就可以求了.用假设的分析方法叙述为:根据题意每人每小时加工零件的个数一定,假设工作的时间不变,人数由2人增加到4人,是原来人数的2倍,加工的个数也是原来的2倍. 时间由3小时增加到9 小时是原来时间的3倍,所以加工的零件个数应是原来的(2 × 3)倍. 这种叙述方式和分析思路 让学生学会并掌握说理的训练,优化了应用题的教学过程,有利用学生分析数量关系、导求解题途径的能力,在指导学生有理有据地叙述解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思维的逻辑性.
四、表达要通俗
用数学语言表达数学事实要符合数学上的一半习惯. 用通俗的措词和符号,并应当“直来直去”,而不是“拐弯抹角”.
例如在概率论中,如果设A:“没有一次拿到三个球有不同颜色”,就不如设A:“任一次拿的三个球都同色”直截了当.
计算能力是学生学好数学的关键,离开了计算,数学学习就无法正常进行。四年级数学处在由中年级向高年级过渡的重要阶段,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计算习惯将会直接影响高年级数学的学习。目前,小学四年级学生虽然已经具有初步的计算能力,但是在计算正确率方面还存在较大的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四年级数学除了口算、估算、笔算等形式外,还出现了混合运算以及运用运算率进行简便运算的形式。而学生出现问题最多的就是混合运算,学生常因为对算理缺乏认识,出现运算顺序错误、负迁移等问题。针对上述现象,教师应该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为学生今后的数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加强学生的口算能力,激发学生的计算兴趣
口算是其他计算的基础,口算基础好的学生,可以有效减少笔算的困难。所以,要想提高四年级学生的计算能力,就必须重视学生口算能力的培养。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计划,每天布置10道左右的口算题。口算题以乘除法运算为主,并适度地添加一些加减法的口算和估算题目,以听算、心算和试算的方式进行,题目的难度做到难易结合。
二、加强估算训练,提高学生的估算能力
估算对小学生的正确计算主要有以下两方面的作用:(1)能够提高计算的可信度;(2)在正确计算之后可以把估算作为检验手段,对结果进行估算。在实际教学中,常用的估算教学方法主要有定位估算、末位估算、答案估算和生活估算等方法。他们在不同的应用范围内都有着广泛的用途,如定位估算主要是估算结果的大致范围,末位估算可以配合定位估算检验计算的结果是否正确等。教学中估算的内容非常丰富,不管是计算题、应用题等,只要教师用心挖掘、有意识地渗透估算意识,就可以随时进行估算训练。
三、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
学生在进行数学计算时,常因为粗心或思维定式出现计算错误。所以,教师应加强学生相似性题目的对比练习,使学生能够认清两者的差别,引起学生思想上的重视,从而在计算时加以重视,提高计算的准确率。如:25×4=100,100-80÷2=60,(100-80)÷2=10。上述题目都是四年级学生在计算时容易出现错误的,教师经过对比讲解后,学生会对其加深认识,减少类似错误的发生。
(作者单位 安徽省马鞍山市和县善厚镇中心小学)
我的“小可爱” 四川省达州市 通川区第七小学四年级一班 唐维优 一对水汪汪的大眼睛,一座翘翘的鼻子,两片红红的薄嘴唇,再加上两个甜甜的小酒窝,便凑成我顽皮又机灵的小表弟。他是我么舅舅的儿子,常穿着一身灰色的牛仔服,看起来可爱又精神。所以我给他取一个绰号叫做“小可爱”。
“小可爱”今年有七岁了,上二年级,可他还像没读书时一样顽皮。有一次我上他们家做客,大舅家十二岁的表姐也来了。“小可爱”高兴地招呼表姐,让出一把椅子给表姐。可当表姐去拿葡萄离开椅子时,他却悄悄地把椅子往后拖了拖,表姐不知道,一往下坐,“咚”的一声——坐到了地上,表弟笑得人仰马翻,气得表姐怒目圆瞪。庆幸的是么舅妈不在,要不然他的屁股又该一块紫一块红了!
“小可爱”也十分机灵。上回我和他一起去天恒花园游泳,我刚把他抱起要投进深水区,他吓得脸色苍白,可他突然用手挠了挠我的胳肢窝,我一笑手一松,一下了把他放在了地上。等我还笑完,他早已跑到儿童区游了起来,还冲我做鬼脸。气得我火冒三丈。
“小可爱”最令我佩服的是他的聪明劲。有一次,我给他出了一道我们四年级的方程应用题,本想难难他,但他居然全做对了。这让我十分费解,我他为什么知道得这么多,原来他把我的《小学生四年级举一反三》已偷偷看过好几遍了。唉!“小可爱”可真聪明,会自学了。其解题水平竟然与我平起平坐了,真让我汗颜。从此,我也步入了自学之旅。
我爱我的“小可爱”,爱他的顽皮,爱他的机灵,更爱他的聪明。 指导教师:杜聪
[推荐给朋友] [显示打印]
开展素质教育是当前教育工作者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潜能,使学生尽快掌握怎样学,即具备学习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师当前急需解决的迫切任务,而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是一个重要的方面,现代心理学、教育学认为,语言的准确性体现着思维的周密性,语言的层次连贯性体现着思维的逻辑性,语言的多样性体现着思维的丰富性。众所周知,能力和思维相辅相成,而思维的发展同语言的发展又紧密相关,这说明要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就必须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即通过听、看、想、说等活动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以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从而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
一、生活语言、书面语言和数学语言相互转化。
生活语言、书面语言和数学语言互相转化的训练,是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方法。在应用题教学中,要注意抓“扩展”与“压缩”的训练,所谓“压缩”就是在学生充分理解题意的基础上,让他们去掉事件的叙述,讲出题中的数量关系是什么,再变为文字题叙述出来。例如,我讲一道百分数应用题“三阳去年植树15万棵,今年植树比去年多20%,今年植树多少万棵?”通过分析题意,引导学生抽象出问题的实质并叙述出来:把去年植树15万棵看作单位“1”,求今年植树多少万棵,也就是求去年植树数的(1+20%)是多少,进而叙述为求15的(1+20%)是多少。所谓“扩展”,即把简单的式子题用不同方式叙述成文字题,把简单的文字题再改编为应用题。如把上题再反过来的训练。开始我让学生模仿练习,再逐步让学生自己表述,这样学生不但积极性高,而且大大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分析应用题能力,促进了思维能力的发展。
二、让学生用语言清楚地表达解题程序。
在数学中,根据教材的内容特点,精心组织操作活动,让学生动手操作,然后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这样把知识的获得过程与培养语言表达能力有机地结合起来。如:在教学长方体体积计算时,我设计了如下操作活动:要求学生将24个正方体木块(各表示1立方厘米)摆成形状不同的长方体,边操作边说出所摆长方体的长、宽、高各是多少。教师分别板书出来后,引导学生观察长、宽、高与体积的关系,并比较算式和相应的形体,发现长方体所占的体积单位数正好等于长、宽、高的乘积,并让学生完整地叙述出来。
三、让学生用语言有条理的表达思考的过程。
在讲复合应用题“学校举行歌咏比赛,三年级参加24人,比四年级少16人,五年级参加的比三、四年级的总数多5人,五年级参加多少人?”时,我先提出如下问题让学生思考:(1)这题直接告诉我们哪个年级的人数?(2)要求的是哪个年级的?(3)题目中关键是先求出哪个年级的人数?它与谁有关系?然后根据题目要求让全体学生说,先说给同桌听,并互相纠正语言中的毛病,再说给全班同学听,并要求学生用语言表达时要条理清楚。根据这个题目的要求,还可以提出哪些问题,怎样解答?用这样的方法来拓宽学生思路,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
四、让学生提高说理能力,清楚表达解题思路,从而掌握综合思维能力。
说理训练有利于提高解答应用题的能力,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如:“某加工厂加工一批机器零件,2个工人3小时加工18个。照这样计算,4个工人9个小时加工多少个零件?”我是这样引导学生分析的:要求4个人9个小时加工多少个零件,必须知道每人每小时加工多少个零件?已知条件告诉了 2人3小时加工18个零件,所以每人每小时加工零件的个数是可求的。
总之,一个数学问题的产生,是有条件和原因的。每当学生要用语言表达一个新知识产生的过程时,就必须要讲清前因后果,因此说理表达训练,本身就是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一种好办法。
关键词:解决问题;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07-069-01
学会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是我们学数学的重要目标之一。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如何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数学,以解决问题的形式学数学,从而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现实生活的问题的能力,下面就自已几年来的教学实践,从解决解决问题的教学策略,谈谈我的一些看法。
一、创设有趣的教学情境,提供有现实意义的问题。
教师开始上课时,可以借助主题图或教学课件来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把抽象的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主题图或教学课件上的信息在一定意义上是为学生思维提供线索的,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焕发学生的主体意识,为学生自主探索、解决问题营造氛围。
例如:我在教授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第113页“解决问题”的看图找关系那一课时,可将课本上的主题图利用课件以动态的形式展示给学生,让学生仔细观察,说说发现了什么。学生有了前面解决问题的经验,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搜集信息能力,他们分小组讨论和交流,很快会说出自己发现了信息,生在看图时,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有序的观察能力,这样有利于理清思路,并为将来找中间问题打下基础。
二、让学生认真审题,找关键词句获取有用信息。
新教材的应用题类型非常多,而且信息量也很大,因此寻找有用的信息成为解题的关键。所以对学生要教会如何审题,这是非常必要的。
我在教学学生解决应用题的时候,首先要求学生细看题目,对教材所提供的信息要一字一句地读,并找出关键句,从而整体上对问题有一个初步了解。例如:教学六年级的百分数应用题,盒子中有水45立方厘米,结成冰后体积为50立方厘米,冰的体积比原来水的体积约增加百分之几?可让学生审题后,找出关键句:冰的体积比原来水的体积约增加百分之几?是把原来的水的体积看作单位“1”;其次要理解,对提出的相关问题,要引导学生弄清每个问题的意义,然后再联系起来理解和体会。
三、从新旧知识的对比中解决问题。
很多数学问题是建立在一个或几个数学概念的基础上的,因此,每当有新概念、新知识出现时,我就引导学生首先了解哪些是新知识、哪些是旧知识,并寻找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通过比较寻找问题。
例如:①准备题:“四年级栽树32棵,五年级栽的棵数是四年级的2倍。四、五年级一共栽树多少棵?”(学生独立解答)
②新例题:“四年级栽树32棵,五年级栽的棵数是四年级的2倍,六年级栽的比四、五年级栽的总数少10棵。六年级栽树多少棵?”
通过比较这两道题之间的联系,学生很快找出了它们前两个条件相同,我于是引导他们比较二者之间的不同点。通过这样的设问引导,以及学生之间相互启发,学生找到了新例题与准备题的联系并找出了解决问题的关键。
四、小组合作交流,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可以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应根据学生解决问题的实际情况,当部分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不很清晰时或者当学生提出了不同的解题方法,教学中的重点或难点部分可组织学生进行合作交流。
而学生合作交流时,教师要关注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要鼓励他们主动与同伴交流,表达自己的想法,让他们“敢想敢说”。例如:在教学圆的周长时,通过小组合作交流,让学生发现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认识圆周率。
五、教学时应以“教给学生解题策略”为重点。
《新课程标准》指出: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教学中应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个性特征,允许不同的学生从不同角度认识问题,采用不同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用不同的知识与方法解决问题。鼓励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是因材施教、促进每一个学生充分发展的有效途径。
综上所述,在教学小学数学“解决问题”中,应培养学生学习的数学的兴趣,认真审题, 对比学习,合作交流的好习惯,还应该让学生通过学习积累解题的经验,再形成自已的解题模式,同时要让学生明白“数学问题从生活中来,也要应用到生活中去。”让学生觉得自已所学的知识有所用,这才是解决问题教学的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1] 梁万婷.实施开放教学,培养创新精神.中小学数学.中国教育学会主办,2001(12).
[2] 陆 洋.数学教学应以学生的自主活动为基础.小学数学教师.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