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全球气候变暖论文

全球气候变暖论文

时间:2022-04-21 05:41:06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全球气候变暖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全球气候变暖论文

第1篇

其实,二者并不矛盾。最新研究表明,频频光顾的寒冬可能是气候变暖的结果。

气候是不是变暖了?

如今,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逐渐得到广大公众的认可。特别是从20世纪末到21世纪初这段时间,各地冬季很少出现强寒潮天气,夏季的最高温度经常突破40℃。

那么,气候是不是变暖了?要判断全球气候是否变暖,不能只看一时一地,而要看全球平均气温的长期变化趋势,如100年中气温上升多少,30年中上升了多少。19世纪50年代开始有了较多的仪器观测温度记录,所以人们建立的温度序列,大多从19世纪中后期开始。世界上共有3个不同的全球平均温度序列。由于收集的资料及分析方法不同,3个序列的结果略有出入。根据这3 个序列,从20世纪的最初10年到21世纪的最初10年,全球平均温度分别上升了0.84℃、0.81℃及0.79℃。因此,可以粗略地讲,近百年来全球平均温度上升了0.8℃。由于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是在1750年之后才显著增加的,所以研究人员经常把1750年看作工业化前,因此人们有时也说,相对工业化之前,全球平均温度上升了0.8℃。但是,这只是一种近似的说法,因为19世纪50年代之前缺少系统的温度观测。不过,无论如何,全球气候变暖已经是确定无疑的了。早先国际上还有些人怀疑气候变暖的结论,后来由于愈来愈多的证据表明气候确实是变暖了,因此,现在怀疑气候变暖结论的人已经愈来愈少了。

气候为什么变暖了?

气候为什么会变暖呢?科学家告诉我们,这是人类活动造成的影响。自18世纪中期工业革命以来,人们燃烧了愈来愈多的煤、石油、天然气,再加上砍伐森林,使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从1750年前后的280ppmv上升到2011年的390ppmv,即:在200多年中增加了40%左右。ppmv代表百万分之一大气的体积。从中不难看出,二氧化碳在大气中的绝对分量是不大的,只有大气总体积的万分之三。但是二氧化碳的变化对气候却有重要的影响。二氧化碳在大气中的作用好像温室的玻璃窗一样,不会影响到太阳辐射照射到地面,但能吸收地面放射的辐射,从而使地面保持较高的温度,人们把二氧化碳的这种作用称为温室效应。如果没有大气的保护,地球表面的温度就会降到-18℃,而不是现在的15℃左右。也就是说,大气的存在使得地球表面的温度升高了33℃。可见如果地球没有大气包围,我们是无法生存的。现在人类活动使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进一步增加,这就使温室效应加剧,进而导致气候变暖。

但是,全球气候变暖是不是温室效应加剧的结果,或者说是不是人类活动造成的呢?这在过去20年中始终是一个被人们热烈讨论的问题,至少已经进行了5~6轮论战。从20世纪末开始有人提出气候没有变暖,并且认为如果变暖也不是人类活动造成的,到2009年的“气候门”事件,怀疑气候变暖论者弄虚作假,以及2010年提出气候变暖是否停滞了。这些争议时起时伏,但都以气候变暖论支持者的胜利告终。

现在诸多证据使气候变暖怀疑论的空间愈来愈小了。“气候门”也关闭了。还有一批非气候工作者,独立地收集了更多的温度观测资料,建立了世界上第四个全球平均温度序列,但结果却与原有的3个序列结果基本一致,证明气候确实是变暖了。尽管近10年内温度升高不大,但这10年仍然是有观测记录以来最暖的10年。而且国际范围气候模拟研究有了巨大的进步,建立了地球系统模式,这些模式的计算均表明,现代气候变暖有很大可能是人类活动造成的温室效应加剧的结果。

冬季是不是变冷了?

然而,与全球气候变暖相对应的是一个戏剧性的现象――近年来时常出现冷冬。2009年底在丹麦哥本哈根召开第15届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大会时,就曾经出现这种尴尬的情形:3.4万人聚集起来讨论应对变暖问题,当地却出现了严寒。

今年的情况也差不了多少。人们正在研究2013年是否可能成为有史以来最暖的年份时,欧洲、特别是俄罗斯出现了自1938年以来未曾出现过的严寒天气。中国自入冬以来冷空气活动频繁,大风雪接踵而至。

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欧洲、北美、东亚的强寒潮、暴风雪天气是不是同全球变暖的趋势相抵触?这是否意味着气候不再继续变暖了?

我们先看看冬季是不是变冷了?回答是肯定的。

2007~2008年冬季,北美西北部遭遇严寒天气,北部地区出现大雪;中亚到东亚地区降下大雪。2008年1月,我国南方出现大面积雨雪冰冻天气造成交通、电力、通讯设施严重受损。2008~2009年冬季,北美、欧洲、亚洲北部气候寒冷,俄罗斯严寒天气尤为突出。2009~2010年,美国出现25年来最冷的冬季、当年冬季也是英国31年来最冷的冬季、西伯利亚出现严寒天气,我国北方的大雪造成严重灾害。2010~2011年及2011~2012年冬季,欧洲、北美、亚洲寒冷依旧。

可以说过去5个冬季,北半球的欧洲、北美、东亚都遭遇到不同程度的严寒。根据全球地面气温的观测记录,21世纪第一个10年(2001~2010年)的冬季,与20世纪的最后10年(1991~2000年)相比,美国温度下降1~2℃,欧洲下降2~3℃,西伯利亚下降3~4℃,我国东北(包括内蒙古东部)及新疆也下降1℃左右。可见近年来冬季的变冷不是个别年份的现象,也不是某一地区的局地现象。至少从2004年起这个过程已经开始了,不过在2007年之后这种趋势更为突出罢了。

冬季为何变冷了?

根据全球变暖理论,伴随温室效应加剧,高纬度地区冬季的温度应该明显上升。现在处于北半球中、高纬度的3个地区,冬季一致变冷,这是不是说明温室效应加剧的理论失效了?

科学家已经注意到了这个问题。2012年3月,中国科学家刘骥平、柯里、王会军等在美国科学院院刊上,提出了“暖大洋冷大陆”理论。这个理论的要点是:气候变暖导致北极海冰融化,使极区变暖,气压上升,大气西风环流产生波动,在北大西洋形成一个强的高压脊,北美及欧洲处于这个高压脊的两侧,形成很深的槽,冷空气顺槽南下,所以冬季出现严寒天气。由于冬季大气环流特征是在北半球有3个槽,欧洲槽的加深促使东亚的槽也加深,因此东亚的气候也寒冷。当然,这个理论还处于研究初期。另外,虽然已经有了一些数值模拟研究,但尚不成熟。不过,这些科学家的论文提出来一个对当前气候研究十分有针对性的理论问题:地球系统是十分复杂的,这个系统包括大气圈、水圈、冰冻圈、岩石圈、生物圈五大圈层,各圈层之间有各种各样的相互作用。这个例子十分生动地告诉我们,不能像过去一样孤立地、简单地看待人类活动的影响,包括气候变化,而要充分考虑各圈层之间的相互作用。由于温室效应加剧,气候变暖了。气候变暖促使北极海冰融化,改变了大气环流,使得冷空气侵入两个大陆。这样就产生了戏剧性的效果,全球气候变暖反而造成了北半球大陆的寒冬。

海冰变化是这一理论的基础。2007年是北极海冰第一个破纪录的低点。夏末秋初(9月)正是北极海冰面积最小的时候,2007年9月,北极海冰面积降到413万平方千米,比多年平均值减少40%。2007~2009年,北极海冰面积略有回升,但仍明显低于2007年以前,2012年9月,北极海冰面积又降到一个新低,为341万平方千米,成为1979年有较为准确的卫星观测以来的最低值。所以,无论如何,海冰的变化是“暖大洋冷大陆”理论的强有力的基础。

这样的寒冬异常吗?

有人可能接着会问,这样的寒冬能称为异常吗?上面谈到,西伯利亚的平均温度可能低了3~4℃,是指近10年与前10年比较。个别年份冬季的差别会更大。一般这个差别用对30年平均的偏差来表示。例如,对1971~2000年平均温度求偏差。每一年冬季各地温度的偏差是不一样的。正偏差多时就是暖冬,负偏差多时就是冷冬。通常纬度越高偏差的绝对值就越大。例如中国的寒冬,东北北部及内蒙古东部,最大偏差可能达到-3℃到-5℃,但是华南、台湾就可能只有-1℃到-2℃,或不到-1℃。像欧洲、西伯利亚,温度偏差的绝对值可能比中国北部还要大得多。一般认为异常是很少出现的意思,在气候学中有严格的定义,有各种统计学的定义方法。一种比较粗略,但比较容易理解的定义是:30年一遇,就是说30年才出现一次的情况就可以认为是异常。如俄罗斯今年出现自1938年以来最强的寒冬天气,显然这就可以称得上异常了。中国上一次出现全国性的寒冬是在1976~1977年,距今已有30多年了。如果2012~2013年的冬季能达到或者接近那种寒冷程度,也可以认为是异常了。不过,我们现在谈的寒冬,是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暖冬之后、在气候变暖的背景上来看的,所以寒冬显得格外引人注意。但从强度上讲,现在的寒冬较之20世纪70年代和20世纪50年代已经逊色不少,更远不如17世纪和19世纪的寒冬那么凛冽。

冬季严寒会持续吗?

了解了寒冬成因及其与气候变暖的关系之后,我们来看看2012~2013年整个冬季是否都会像现在这样寒冷。

这是一个极有挑战性的问题。我国国家气候中心的预测可以提供这方面的信息。本文不可能具体讨论今冬的预测,但是可以提供一个基本思路。例如,冬季已经过了一半,接下来的一半还会继续寒冷吗?根据历史资料,一个冬季有时不一定是一冷到底的,有可能先冷后暖、或先暖后冷,所以气候学上经常分前冬后冬,这要根据当时的气候条件进行预测。对下一冬季,或未来几个冬季的预测也是这样。虽然看来海冰的下降趋势依然会继续,所以,可以肯定的是,未来还会出现寒冬,但是也许不会每一个冬季都是寒冬。不过究竟哪一个冬季冷,要看当年气候模式的预测,也要考虑其他物理因子的影响。例如,热带大洋的海温有什么异常?以及是否发生了强烈的火山喷发?还有不少类似的事件也会影响气候变化的进程。

第2篇

全球气候变暖、人口急速增长和自然环境恶化,使地球上的生物正在经历有史以来的第六次大灭绝。

刚刚在南京结束的第四次国际寒武纪大会上,国内外著名古生物学家表示了上述看法。他们认为,目前物种消失与地球历史上的生物灭绝事件惊人地相似,与以往不同的是,人类在这次生物灭绝事件中充当了“总导演”的角色。

人为的生物大灭绝

国际自然资源保护联合会发表的“2004年全球物种调查”显示:全球有超过15000种物种濒临灭绝,灭绝速度超过了以往任何时候。

2004年1月出版的《自然》杂志称,由多国科学家组成的研究小组对地球上六个地区的研究表明,全球变暖将导致世界上1/4的陆地生物在未来50年内灭绝,也就是说,半个世纪后,约100万个物种将从地球上消失。

英国皇家学会会员、剑桥大学教授西蒙・莫瑞斯说:“现在的环境和以前发生生物大灭绝时的环境没有多少相似性。但是化石证据可以使我们判断出,在距今约4500万年前,地球经历了一次非常剧烈的气候变暖。当时全球气候变暖的程度和今天由于人类活动导致的、地球正在经历的变暖现象有类似的地方。它们都导致了大量动植物种类灭绝。”

科学家认为,工业革命拉开了这次生物灭绝的序幕,而且灭绝的速度越来越快。

“除了星体撞击、全球性火山爆发等突发事件外,我们正在经历的生物灭绝比地球生命史上其他灭绝事件更为恶劣。”我国西北大学早期生命研究所所长舒德干说。

这位近年来在《科学》和《自然》杂志上发表了十余篇早期生命研究论文的科学家说,以前的生物大灭绝都属于自然灾害,但这一次是人为的。

科学家发现,人类活动造成的物种灭绝比自然灭绝的速度高1000倍,平均每小时就有一个物种灭绝,如夏威夷画眉和康定云杉已经消失。

“我们对地球生物组成所知有限,但它们的栖息地都在快速消亡。人类正以史无前例的速度灭绝物种。”台湾清华大学教授、美国《科学人》杂志中文版总编辑李家维说,“工业革命以来,物种灭绝的速度大大加快了。我们今天物质需求的满足,几乎都是用损坏环境换来的。”

前五次生物大灭绝

科学界普遍认为,地球生命演化史经历过五次大规模的生物灭绝,虽然具体原因众说纷纭,但可以肯定都与环境突然变化有密切关系。

第一次生物大灭绝发生在距今4.4亿年前的奥陶纪末期,导致大约80%的物种灭绝。第二次生物大灭绝发生在距今约3.65亿年前的泥盆纪后期,海洋生物遭受了灭顶之灾。

最严重的一次生物大灭绝发生在距今约2.5亿年的二叠纪末期,导致超过95%的地球生物灭绝。在距今2亿年前的三叠纪晚期,发生了第四次生物灭绝,爬行类动物遭遇重创。最为人熟知的一次生物大灭绝发生在6500万年前,长期统治地球的恐龙灭绝了。

近一个世纪以来,科学家探索这些生物灭绝原因的热情不断高涨。参加这一课题研究的学科越来越多,研究的程度也越来越深入,各种假说、推测和实验数据层出不穷,虽然科学家已经认定上述的五次生物灭绝属于突发性的自然灾害所致,但是令科学界普遍认可的结论至今没有出现。

西蒙・莫瑞斯说:“研究生物灭绝是一个十分有趣的课题,它能够使人们通过历史看到全球变暖、人口膨胀给地球带来的坏处和人类应该做些什么。”

历史没有哪个时代比今天的人们更加关注环境,但是人类对环境的破坏丝毫没有减弱。

李家维说,虽然已经认识到了保护环境和生物多样性的重要,但当人类的利益受到威胁时,其他生物就难免灭顶之灾。比如在禽流感和登革热流行时,人们大范围喷洒消毒剂,造成一些物种在短时间内灭绝。

生物灭绝将殃及人类

美国寒武纪研究所所长普马・艾理森说:“人口的急速膨胀,将不可避免地导致灾难性事件。或许人类能够幸免于难,但其他生命将难逃厄运。”

科学家们称,人类在目前的地球上处于绝对的“霸主”地位,对任何事件的考虑都是以自己为中心的,这将不可避免地影响其他生物的发展,生物多样性的单调是必然的。

联合国粮农组织的专家经过十多年的调查,在最近发表的《家养动物多样性世界观察》中称,在过去的100年里,全世界已经有超过1000个品种的家养动物灭绝,而且这一状况还在继续恶化。

联合国粮农组织称,在该组织全球农业动物基因资源数据库中,记录在案的家养动物有6379个品种,其中4183个品种有数据可查,而在这其中,又有740种已经灭绝,1335种处于“高度危险”状态。如果不采取措施,20年内人类还将失去2000个家畜和家禽品种。

专家认为,造成目前家养动物多样性减少的一个主要原因是,一些发达国家输出一些“优良品种”的家畜和家禽,与进口国当地的品种进行杂交,甚至取而代之。另外,现代化的饲养方法,使得家畜和家禽养殖业越来越依赖几个优良品种,许多其他有价值的品种逐渐消失。

专家说,生物多样性是无可替代的,基因技术只能对现有品种进行改良,并不能挽回失去的品种。家养动物的多样性减少,将使它们在环境和气候变化以及新疾病流行等因素面前更加脆弱。

德国沃茨伯格大学教授盖亚・歌德说:“全球性的森林缩减、海平面上升和人类对环境的掠夺,使生物的多样性遭到破坏。这场危机是人类自己制造的,并使地球的自我调节能力下降了很多。”

当今物种灭绝的主要原因是由人的活动导致了生物栖息地大面积消失和环境破坏。剩下的栖息地变小了,而且支离破碎。

西蒙・莫瑞斯认为,人类对环境的变化将会更加敏感。比如气候变暖使陆地和海洋内生物的数量和分布将发生变化,小麦和大米的产量也受到了影响。同时,地球需要很长的一段时间来恢复物种的多样性。人类对待环境的态度,取决于人类希望生存在怎样的环境中以及为此作出怎样的努力。

第3篇

[关键词]低碳造纸 化学品 低碳经济

[中图分类号] F407.83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3)-10-187-1

1低碳造纸是新一轮的造纸技术革命

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和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进步。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低碳经济”已经成为全球热点。欧美发达国家大力推进以高效能、低排放为核心的“低碳革命”,着力发展“低碳技术”。低碳经济的争夺战,己在全球悄然打响。

造纸化学品工业是造纸工业的上游产业,现代的造纸工业在制浆、抄造及成纸后加工整个造纸生产的全过程均离不开各种化学品的应用。当前造纸工业的发展要走绿色造纸、低碳经济的道路,造纸化学品产业的发展可以为造纸工业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造纸是关乎国计民生的绿色产业和典型的循环经济产业,但在中国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比如,清洁生产、节能减排,必须迎接低碳经济的考验,而造纸化学品产业的发展对于建设资源节约型的绿色中国造纸产业,并应对低碳经济的考验具有重大的支撑作用。

低碳经济是依靠太阳能、风能、水能等可再生能源为主要能源,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特征的新型经济发展方式;而不是高碳经济以依靠化石燃料石油、天然气、煤炭为主要能源,以高耗能、高排放、高污染为特征的经济发展方式。低碳经济的实质是能源高效利用、清洁能源开发、追求绿色GDP。低碳经济的核心是能源技术和减排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和制度创新以及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

2低碳造纸化学品的特点

(1)技术含量高、产量不等、品种多,归属于精细化工领域;

(2)应用技术强、产品的技术研发难度大,商业开发周期较长,因此可以归属于高新技术产业;

(3)作为造纸工业重要支柱的造纸化学品,其材料的组成、性能的优劣不仅直接影响到纸产品的质量和档次,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造纸工艺的技术进步和对环境的影响;

(4)造纸产业的发展和不断变化的纸产品市场需求不断促进造纸化学品产业的快速发展。

3低碳造纸化学品大有可为

毋庸置疑,造纸化学品对提高纸张质量,降低纤维用量,节能减排等方面正在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所以发展低碳造纸化学品将成为这场革命最重要的技术手段。

3.1可节约木材纤维的化学品

总理在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了一个新名词:“森林碳汇”(Forest Carbon Sinks)。它指的是森林植物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并将其固定在植被或土壤中,从而减少该气体在大气中的浓度。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中最大的碳库,其面积虽占陆地面积的三分之一,但却占陆地碳库总量的一半,在降低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减缓全球气候变暖中,具有十分重要的独特作用,扩大森林覆盖面积是未来30~50年经济可行、成本较低的重要减缓措施。许多国家和国际组织都在积极利用“森林碳汇”应对气候变化,我国已经明确把增加“森林碳汇”作为了一个重要的增汇措施。

3.2可节能降耗的化学品

可节能降耗的化学品主要包括制浆化学品、湿部化学品和表面施胶化学品等。

3.2.1 制浆化学品

如蒸煮助剂,主要是表面活性剂,其中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有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四聚丙烯苯磺酸钠、脂肪醇硫酸钠、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硫酸钠等;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有烷基酚聚氧乙烯醚、脂肪醇聚氧乙烯醚、脂肪酸聚氧乙烯醚、聚醚等,用非离子表面活性剂脱除树脂时,以壬基酚聚氧乙烯醚最为有效,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复配共用效果更好,蒸煮助剂可以促进蒸煮液对纤维原料的渗透,增进蒸煮液对木材或非木材纤维中木质素和树脂的脱除,又能提高纸浆得率,还可以减少造纸黑液量。

3.2.2湿部、干部化学品

造纸湿部化学品种类繁多,尤以淀粉价廉物美用量最大。仅以淀粉为例,就有着很多具有不同功能和特性的品种。很多问题需要新的技术视野:分子结构、电荷密度、功能基团,原淀粉用于纸板表面施胶以提高纸板的挺度和环压强度。

3.2.3施胶化学品

在纸页施胶方面,由于AKD、ASA等施胶剂的开发和应用,使得造纸业正在由酸性抄造向中性、碱性抄造转换。纸机在中性、碱性条件下运行,具有诸多优点,如提高成品纸的白度和不透明度,提高纸品的抗返黄能力及耐久性,减轻设备腐蚀,降低废水污染负荷,并可以使用更加廉价的碳酸钙填料等。

3.2.4特种纸化学品

特种纸生产过程中,除原料或工艺可能不同外,通常还需要添加特别的化学品,如无碳复写纸生产过程中需要添加无色染料、显色剂等制备的微胶囊,面巾纸生产时需加入湿强剂和柔顺剂,装饰纸生产需要浸渍三聚氰胺树脂等。

3.3环保治理化学品

近年来,我国造纸业以年均约12%的速度快速增长,2009年产量已达8640万t,一跃成为全球首位,令世人瞩目。的确,上世纪80年代,我国传统纸业给人的普遍印象是臭气熏天、污水横流,但上世纪90年代开始,随着国家不断整治造纸工业污染问题和关闭大量万吨以下的小厂,开始大规模引进世界先进技术和环保设施,并逐步按国际标准化组织的IS014000环境管理体系进行标准化管理,目前我国造纸业的清洁生产技术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进步。造纸化学品的发展、大型高速纸机的引进和开发、木浆和废纸利用率的提高,都大大降低了造纸用水量和污染物排放量。同时,随着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造纸废水治理技术已相当成熟,水污染治理水平得到大幅度的提高。据统计,我国造纸产量从2001年的3200万t增加到2008年的7980万t,产量增加2.5倍,而COD排放量从203万t下降到150万t左右,下降了26.1%,万元产值COD排放量也从0.168t/万元下降到0.04t/万元,下降了76%。来自国家环保总局污控司的资料也显示:目前我国前100家大型造纸企业的产量占造纸总产量的55.74%,而COD排放量却仅占总量的10%,表面低碳造纸业已经达到环保的标准。

4结论

随着我国环境的继续恶化,环保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而低碳造纸将会在很大程度上降低造纸的污染,使造纸业得到健康、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第4篇

关键词:夏季旅游产品;开发;哈尔滨

一、哈尔滨夏季旅游产品开发的综合性资源优势

首先,夏日凉爽、舒适的气候使得哈尔滨发展夏季避暑旅游有了先天性优势。特别是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舒适型气候已经变成夏季旅游产品开发的一种特殊战略性稀缺资源。其次,自然资源条件优越的哈尔滨,拥有多类山地、草原、森林、水体、湿地等避暑消夏旅游资源,松花江在城市内曲折蜿蜒,水网密集,森林覆盖率超过44.6%,空气状况良好占总天数的95%以上;自然资源禀赋独特,水文和都市恰如其分地融为一体。“人善水和”的生态旅游背景下,水与城、自然和人文异彩纷呈,是哈尔滨夏季避暑旅游发展的魅力所在和特色之处,为哈尔滨在夏季旅游市场的长远发展奠定了极大的优势。哈尔滨地处东北亚中心地带,是欧亚大陆重要交通枢纽,也是中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其城市风貌独特,经济发展基础较好,旅游服务体系较为完善,中高端消费相对集中,被誉为“东方小巴黎”。

二、哈尔滨夏季旅游产品开发的现状及主要问题

2008年哈尔滨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共同建设“冰城夏都”特色旅游区,实施冬季冰雪、夏季避暑“双轮驱动、两季繁荣”的发展战略。“夏都”哈尔滨以其迷人的魅力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直接带动旅游业的整体提升与发展,使得哈尔滨的夏季避暑旅游取得了傲人的成绩。2012年,哈尔滨市联合旅游产业相关各点,通过整合旅游、文化、经贸、体育和消夏等节庆类活动,首创“迷人哈夏”文化旅游系列活动,包括湿地节、啤酒节、哈洽会、五花山赏秋节、哈夏音乐会等百余项活动,为游客提供了更多的娱乐游览项目,极大地丰富了哈尔滨的夏季旅游产品种类。在大力发展的同时,也暴露出了连带的问题,主要体现在对松江湿地避暑旅游资源独特性缺乏深入认识和挖掘,利用程度还比较浅显,品牌竞争力有待提升。

三、哈尔滨市夏季旅游产品开发的几点建议

1.夏季的松花江本身就是避暑疗养天堂,哈尔滨段更是拥有众多滩涂、千岛湖等湿地,为避暑消夏的游客提供了亲近自然的休闲娱乐空间。应推进夏季避暑旅游与湿地水文化旅游的有机结合,推出多样化、突出特色的湿地避暑旅游产品。2.哈尔滨森林资源优势明显,森林避暑旅游产品的开发必不可少。如在暑期开发针对学生和教师的森林科普旅游,包括科学考察、探险猎奇、专业实习和夏令营等产品形式。3.哈尔滨周边有独特的乡村景观和浓郁的东北风土人情以及多个少数民族区,可以将这三者有机结合到一起来组合旅游产品,推进一批特色少数民族风情乡村游、农家乐等。4.依托江河、湖泊、水库等湿地,开发一批亲水旅游产品。松花江两岸景致秀美与雅致并存,可充分利用水陆便利的交通条件,通过自驾、游船、骑行等多种游览方式感受哈尔滨夏季的独特魅力。5.充分利用周边山水组合资源,重点建设少数几个避暑山庄,另辟蹊径,打造山地高端避暑制高点,并开发相关旅游产品。6.依托特色城区街道,建设若干都市避暑文化区,推进哈尔滨市文化风情与夏季避暑旅游的有机融合发展,进一步拓展哈尔滨夏季避暑旅游产品的宽度与深度。

参考文献:

[1]陈曦,苗祺.哈尔滨避暑旅游发展现状分析与对策探讨[J].哈尔滨学院学报,2014,(7):27-29.

第5篇

(河南科技学院服装学院,河南 新乡 453003)

【摘要】 分析了紫外线的分类和对人体危害,讨论了各国防晒服抗紫外线辐射标准,并从户外工作人员的工作环境、防晒服装、防晒配饰以及其他防护措施等方面提出一定防晒保护措施,以保证其安全、舒适地进行户外作业。

关键词 户外工作;紫外线;防护措施

Doi:10.3969/j.issn.2095-0101.2015.03.022

中图分类号: TS943.7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0101(2015)03-0057-02

收稿日期:2015-04-27

作者简介:郑攀(1985- ),女,河南信阳人,河南科技学院服装学院助教,主要研究方向:服装设计与工程。

一直以来,人们都认为太阳光线中的紫外线具有杀毒消菌、促进维生素D合成和促进骨骼组织发育等作用,认为多晒太阳有利于身体健康。然而现代科学研究表明,紫外线对人体的伤害远比这些作用大,过多地接受紫外线辐射会对皮肤造成伤害,诱发一些皮肤病,如皮肤癌和黑色素癌等[1]。近年来,由于人类生产生活活动造成生态环境破坏,全球气候变暖,南北极地区上空臭氧空洞出现,使得紫外线辐射量增多、强度增大,导致全球范围内皮肤癌的数量逐年上升,皮肤癌即将成为最危险的疾病。

户外工作人员如建筑工人、园林园艺工、救生员和农民,需要长时间暴露在户外骄阳下工作,阳光中紫外线辐射对其身体皮肤的伤害非常大,使他们更有可能患上皮肤癌等皮肤疾病。而合理地选择合适的防晒服饰和采取一定的防护措施,可使户外工作人员得到一定的保护。

1 紫外线分类及对人体的危害

紫外线按照其辐射波长及生物效应的不同,可以划分成波长为315~400nm的长波紫外线辐射UV-A,适量吸收有利于人体生成维生素D,从而促进钙的吸收。但长时间过量曝晒会使皮肤老化,甚至可能引起皮肤癌变[2]。波长为280~315nm的中波紫外线辐射UV-B,过量吸收会引起皮肤红肿和灼伤,甚至可能引起皮肤癌和眼睛的白内障。以及波长在280nm以下的短波紫外线辐射UV-C,其危害甚于UV-B,但由于大气层的吸收,很少到达地面。UV-C能完全被臭氧层吸收,而UV-A 和UV-B却能到达地面并且能够给人们造成严重的健康问题,特别是晒伤皮肤导致皮肤癌等疾病[3]。

2 防晒服抗紫外线辐射标准

UPF(紫外线防护指数)是指紫外线对未防护的皮肤的平均辐射量与要经测试的织物遮挡后紫外线辐射量的比值,用以评定纺织品、服装等的防紫外线能力。通常UPF值越高,就说明紫外线的防护效果越好。

由于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受紫外线的辐射更为强烈,所以在制定抗紫外线辐射标准上开始得更早[4],早在1990年和1993年,这两个国家就先后提出了太阳镜和防晒霜的相关标准,1996年又推出织物抗紫外线测试标准AS/NZ4399:1996,从而为科学地评定织物UPF提供标准和参考。与此同时各个国家和地区相继制定了各自的评定标准,美国和英国于1998年提出了纺织品的紫外线透过率方法标准AATCC183–1998、BS7914–1998、2004年制定的AATCC 183:2004以及ASTM D6544和ASTM D6603,还有欧洲的 EN 13758-1 标准。1999年英国制定了BS7949:1999《儿童服装抗紫外线辐射性能的产品标准》,规定儿童的上衣、短裤和全身衣服的紫外线透过率不超过2.5%。我国在1997年制定了织物抗紫外线测试方法GB/T17032–1997,2002年制定了GB/Tl8830《纺织品防紫外线性能的评定》。

3 户外工作人员的防晒保护措施

3.1 工作环境

正午前后的两小时是太阳辐射最强的时段,这个时间段的太阳辐射量大概是全天的2/3,紫外线辐射也在此时达到最高峰,所以户外工作人员要尽量避免在这段时间工作。即使是多云的天气,户外工作人员仍会受到大量太阳紫外线辐射的伤害,这些太阳紫外线辐射是来自地球表面的散射和反射的紫外线辐射。同时,研究表明长期在绿色环境中工作的人,皮肤可降低温度1~2℃[5],户外工作时尽量选择绿色工作环境或绿色防晒场所,以减轻辐射危害。

3.2 防晒服装

防晒服装是保护皮肤免受太阳紫外线伤害的最方便、有效的方法,合理选择防晒服能够更好地保护皮肤免受紫外线伤害,而防晒服的颜色、面料和防晒值等影响防晒服着防晒服的防护效果。

在太阳紫外线较强的时候,特别是夏季,人们多喜欢选取浅黄、米色、白色、浅绿等比较浅颜色的服装,而选择红色衣服较少,多认为红色较重,给人的感觉比较热。然而科学家研究发现:传统浅黄或米色对紫外线的防护并不好,反而红颜色能很好抵抗太阳紫外线侵袭。这是因为红色艳度辐射长波能吸收介于290~300nm波段的紫外线,而这一波段紫外线对人体的危害最大[6]。白色是具有良好的防晒效果的颜色,但是在选取白色防晒服时一定要仔细,因为白色面料容易含有荧光增白剂,这种物质会把有害光反射到没有保护的皮肤上,加重对皮肤伤害。同时英国纺织界科学家研究发现,人造纤维虽然在透气、吸湿等优良的舒适性能上没有天然棉、丝纤维好,但是它们的防晒效果通常要比棉和丝要好。

一系列的防紫外线标准已经出台,这些标准可以为消费者在选择防晒服上提供依据,通常情况下防晒系数UPF值越大服装的防紫外线性能就越好。所以要想达到好的防晒效果,尽量选择UPF值大的和尽可能包裹皮肤的防晒服装。

3.3 防晒配饰

防晒帽可以有效地保护户外工作人员的脸部、颈部、耳朵和眼睛免受太阳紫外线的伤害,但是它的保护作用大小取决于帽沿设计,帽沿大于7cm[7]的防晒帽的防护效果最好。对眼睛的防晒莫过于戴墨镜,标准AS/NZS 1067: 2003给出了墨镜和时尚眼镜的防紫外线标准,户外工作人员可以根据这些标准来挑选适合自己的墨镜。在选墨镜时,一定注意它的造型结构,环绕式的太阳镜减少和反射太阳紫外线辐射到达眼睛,起到更好的保护作用。对于皮肤的防护,最好采用涂抹防晒值在15~30之间的防晒霜的方法,由于活动擦拭、出汗以及遇水等情况会降低防晒霜的防晒效果,所以户外工作时一定要频繁涂抹防晒霜[8]。

3.4 其他防护措施

遮荫建筑物也能保护户外工作人员免受太阳紫外线的伤害,但是个人的防护水平取决于材料UPF值等级以及分散和反射太阳紫外线辐射量,所以说,如果只有一个遮荫建筑物是不够的,必须还要采取额外措施来保护户外工作人员免受太阳紫外线的伤害。户外工作人员的个人行为也是防太阳紫外线辐射需要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如果个人防护措施不使用或使用不当会对其身体健康带来很大影响,所以必须有专业防护工作者对他们进行教育培训,以建立起其使用的防晒防护用品的观念。

4 结 语

近年来,由于工业的发展和人类活动影响,全球气候变暖,臭氧量逐年减少,甚至造成臭氧层空洞,使得紫外线辐射量增多、强度增大,导致全球范围内皮肤癌的数量逐年上升,其中对户外工作人员的影响最大。而合理的工作时间、防晒服装、配饰及其他防护措施能够很好地保护户外工作者免受紫外线伤害。

参考文献

[1]吕雪梅,施鹏,张亚平.肤色、黑色素皮质素受体1和紫外线[J].遗传,2002,(5):563-570.

[2]高铭,汤晓蓉.纺织品防紫外线性能检测标准发展近况[A].第一届广东纺织助剂行业年会[C].广东:2009.

[3]Abidi, E. F. Hequet, and G.Abdalah.Cotton Fabric and UV-Protection [A]. Proceedings of the Beltwide Cotton Conference[C].2001,2: 1301-1303.

[4]张广宇.基于多氨基化合物RSD的真丝织物抗紫外整理[D].苏州:苏州大学硕士论文,2010.

[5]金雪,王志强,张国成,何世贤.涤纶防紫外线功能性针织面料的工艺设计[J]针织工业:2013,(5):7-9.

[6]洪新发.浅析服饰色彩与人体包装的视觉反应[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3):52-54.

第6篇

论文关键词 气候变化 实施困境 适应委员会 经济手段

一、国际环境法的实施困境

(一)各国利益主张的冲突

从近代国际关系的发展来看,国际法是国际政治的产物,势必要受到国际政治和国家力量的制约,脱离国际政治和国家力量来谈国际法是不现实的,尤其是涉及到国际法的实施和遵守问题,必须依靠国际法的基本主体——国家的配合与落实。国际关系理论现实主义的代表人物汉斯·摩根索认为:“只要世界在政治上是由国家所构成的,那么国际政治中实际上最后的语言就只能是国家利益”。

以联合国气候框架公约谈判为例,美国言辞凿凿地表示尽一切努力就排放物减少这一议题与其他160多个国家达成一致,最终又因限制排放量影响美国发展而未批准《京都议定书》的生效。加拿大虽于2005年签署《京都议定书》,但鉴于对反对者分裂国家的担心和种种利益的影响,2011年正式退出。此外“77国集团加中国”、“伞形国家”及欧盟等不同利益集团的争执,都充分反映出国际环境法的实施受到各国利益主张的牵制。《公约》第十八次缔约方会议的谈判亦受到各国利益驱使而进程缓慢。

(二)国家环境条约规定内容的超前性

国际环境法的超前性,是指国际环境法中的某些法律规范所调整的法律关系在确立之前,国际社会为了达到保护全球环境的目的,通过科学预测,提前制定了调整未来可能出现的国际关系的国际法律文件或法律规范。当然国际环境法的超前性是由环境问题的特点所决定的,环境问题在时间和空间上有很大的可变性,环境问题的发展又具有一种缓发性和潜在性,囿于人类科学技术发展的局限,人类对于损害环境的活动所产生的最终影响和后果很难及时的发现。环境一旦招致损害,往往具有不可逆转性。例如植被遭破坏而引起的土地沙漠化问题,生物物种的灭绝问题,都是很难恢复或者根本不能恢复的。因此,预先制定有关的国际环境法规则以避免环境算损害的发生时十分必要的。国际社会为防止全球气候变暖而制定《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就是国际环境法超前性的具体例证。

公约采用“框架公约+议定书+附件”的环境条约形式,在解决国际环境法的超前性立法问题上取得了良好的的实际效果,但是由于先采用“框架公约”形式,不能将各方具体的权利义务及相关的具体事项作出明确的规定,只得待以后对环境问题有了更明确的认识后,再由缔约国以议定书和附件的形式加以规定。这就意味着在框架公约的形式下,缔约国各方承担的义务较少且不能明确,对于公约的有效实施无疑是一个关键的阻碍因素。加之公约规定的超前性,先前设立的规则与之后发生的实际问题发生不符乃至冲突的可能性也时有发生,《京都议定书》第地一承诺期规定的排放量过低,导致第二承诺期的任务艰巨,且第一承诺期期间发达国家冗余的排放量,也成为多哈气候大会上的烫手山芋,直接导致了第二承诺期的启动困难。

(三)国际社会对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的不同态度

在探索“可持续发展”之路的过程中,经过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不断的协商和妥协,在国际环境法领域逐渐形成了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由于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体现了发展中国家有限发展经济的诉求,并且尊重发展中国家平等参与全球环境问题谈判的意愿,因而得到广大发展中国家的赞同。我国对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亦持肯定的态度,但国外学者对此观点的态度就有所不同,所以,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是否为国际环境法的基本原则尚存争议。共同担有区别的责任原则不能被国际社会广泛接受的原因有二,其一,仅以造成全球气候恶化的历史责任作为区别责任的依据有着很大的局限性。其二,忽略发展中国家日益发展的排放量的不科学性,发达国家很容易予以反驳。

(四)国际环境法发展所受的政治因素和经济因素的制约

第7篇

论文摘要: 本文主要立足中学地理课程的学科优势,试从课堂教学、各项活动开展和形势政策教育三方面论述在中学地理教学中如何渗透环境道德素质教育。

环境道德素质教育是新时期素质教育的一项新内容,主要是教育人们如何关心地球、关心其他物种,其最终目的是培养自觉践行环境道德的“理性生态人”。环境道德素质教育包括代内公平、代际公平、种际公平、绿色消费观教育。环境道德教育的提出,使道德价值观从当代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扩展到当代人与后代人之间,人与 自然 界之间。中学生作为国家未来和民族的希望,正处于世界观与人生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其环境道德意识一旦形成,就会给他们的思想观念、行为习惯打下深刻的烙印,对其一生的社会行为乃至对整个社会 经济 发展 与环境保护都产生巨大的影响。美国前环保局长威廉瑞斯利曾说:“全球环境的威胁是现实地理的反映,未来环境问题要从地理教育开始解决。”《地理教育国际》也确立了地 理学 科在培养学生环境道德意识方面的基础学科地位。笔者认为可从以下三个方面培养学生的环境道德素质。

一、挖掘教材内容,寓环境道德素质教育于课堂教学之中

我国现行的地理课本均以人类和地理环境的关系为主线,整个知识体系都以地球的宇宙环境为开端,而自然地理方面则着重阐述了宇宙、大气、海洋、陆地四大环境的性质、特点、分布、运动 规律 及其相互关系,为培养学生具有环境道德意识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人文地理方面则着重论述了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相关的几个主要问题,突出了工农业生产、城市乡村、 交通 运输、商业贸易、邮电通讯、观光 旅游 等人类生产活动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蕴含着丰富的“人地和谐”的环境道德教育资源;区域地理方面则阐述了某一特定区域的自然地理特征及其发展过程中所表现出的人地关系,蕴含着丰富的“因地制宜”的环境道德教育资源,最后又都归结到人类和环境及如何协调人类和环境的关系上,使得环境道德意识和可持续发展的观点贯穿整个教材的始终。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吃透教材,充分挖掘教育素材,寓环境道德素质教育于课堂教学之中,潜移默化地渗透环境道德意识,提高学生的环境道德素质。例如讲“逆温现象”时,可介绍世界公害事件之一的洛杉矶光化学污染事件;讲“全球性大气环境问题”时,可利用课本与课外补充资料,加深学生对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破坏、酸雨等环境问题的理解;讲“气候资源和海洋资源”时,可让学生明白这些资源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所以要节制、适度利用,否则就有可能导致气象灾害、海洋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在人文地理教学中,更要注意每一课都蕴含的人地关系思想,每节内容都要渗透环境道德素质教育。例如讲“工农业的区位选择”时,可让学生从正反两方面充分讨论影响区位选择的各种因素,以及可能造成污染转嫁问题,深深懂得因时制宜、因地制宜的人地关系思想;讲“逆城市化现象”时,可进一步讲述国外许多人出于环境保护的目的,主动摒弃高消费、高享受的生活方式而选择恬静的田园生活而导致的逆城市化现象;讲“湿地、森林、草地既有经济价值又有生态价值,而且生态价值比经济价值大得多”时,可以印度一位教授曾对一棵正常生长50年的树算的两笔不同的账为例:其木材等经济价值最多值300多美元,其涵养水源、调节大气湿度、产生氧气、吸烟滞尘、降低噪音等生态价值却高达20万美元;讲“可持续发展的公平性原则”时,可结合一些发达国家的动物保护法规定主人剖鱼宰牛等时,必须使动物无痛苦地死去,否则就是违法行为,让学生理解人与其他生物种群之间的公平;还可以1993年菲律宾的45名儿童由他们监护人的代表为诉讼代表人,代表他们这一代及其下一代向法院提起诉讼,指控菲律宾政府环境治理部门所签发的木材许可证合同超出了森林的采伐能力,要求政府停止大规模地出租森林(尤其是原始森林)采伐权的活动的案例,让学生浅显地理解代际公平原则。 二、理论联系实际,寓环境道德素质 教育 于各项活动之中

在地理教学中渗透环境道德素质教育,课堂理论教育固然重要,但更需要让学生走出课堂,积极参与各项活动,寓生环境道德素质教育于实践中,从而开阔学生的视野,增强其感性认识,提高学生的环境保护认同感。一方面可开展校园环境文化建设。“校园环境文化作为一种环境气氛,体现着学校群体的荣誉感、自豪感和集体的意志作风,它以一种无形的力量对群体中的每个成员产生教育作用,以潜在的规范性支配着每个成员的行为,使生活在这个群体中的成员不断调节自己的心理和行为方式,以获得群体肯定”。[1]如为唤起学生的节水意识,可在学校的每个水池、卫生间、食堂等地方醒目地张贴一些温馨提示,如:“水是生命之源”。为唤起学生勿踩草坪,保护植被的意识,可在学校的草坪上竖起如“走路让让道,小草微微笑”的提示语。为倡导学生拒绝白色污染,开展自制购物袋、禁止带一次性饭盒进校园等活动。教育学生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另外,可充分利用学校宣传拦、校报、广播站、校园网站等各种媒介,开辟环境专栏、环境专刊、环境30分、环境专题网站等;举办各种有关环境保护的摄影、漫画、环保资料剪报、 论文 、诗歌朗诵等展览和比赛活动;举行环保主题班会、环境专题讲座等,结合教学内容请本市环保单位有关人员开展环境保护专题讲座,普及环保 科学 知识;每学期可组织学生适当观看有关宣传环保的经典电影,如《可可西里》、《后天》、《地球停转之日》等,让学生幼小的心灵在震撼人心、感人肺腑的故事情节中一次次地受到洗礼。

另一方面,可组建地理课外兴趣小组或环保社团,利用节假日开展环境现状与保护调查、环境观测、野外考察、郊游等活动。如参观本市垃圾场、有代表性的工矿 企业 、气象站、水文站、自来水厂等,让学生深切地感受到环境问题的严重性,环境对人类的重要性。或游览本地名山秀水,让学生亲近 自然 ,在良好的环境中陶冶情操,使学生能多角度、多层次地在更现实的活动中了解环境,理解环境与人类的关系。通过这些知行统一的各种实践活动,能使课堂渗透的环境道德意识内化为每个学生的实际行动。

三、把握时政热点,寓环境道德素质教育于形势与政策教育中

当前,各类媒体上常有生态环保的报道,这些报道既具有时代感、新鲜感,又具有教育性,易被学生所接受,因而把握时政热点,寓环境道德素质教育于形势与政策教育中,是提高学生环境道德素质的有效途径。一方面,可结合地震、冰灾、沙尘暴、水污染、全球气候变暖等具体的国际国内生态灾难时政新闻,国际国内有关环境保护的会议、新出台的各种政策和 法律 法规,国家采取的诸如环保风暴等行动,师生共同探讨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的危害、成因及解决办法,促使学生经常性地关注各阶段的环境大事。如观看上世纪90年代我国长江流域发生的特大洪灾、黄河断流,2003年我国西北地区的蝗灾,2008年元月席卷我国南方的冻雨,“5·12”汶川大地震和京津地区每年春季爆发的沙尘暴等影像资料,使学生在强烈的视觉效果冲击下,树立环境忧患和危机意识,增强学生保持环境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另一方面可以利用如世界环境日、地球日、无烟日、无车日、水日、及植树节、爱鸟周、野生动物保护宣传月等环保纪念日,开展环境道德素质教育的宣传活动,帮助学生树立环境道德意识。如9月22日各大城市举行以步行或乘坐公交车代替小汽车上下班活动,倡导学生积极响应这一活动,自愿步行上下学,使他们懂得在面对 现代 享乐主义和物质主义的诱惑时,能够清醒地认识到地球资源的有限和短缺,能够依照生态伦理及生态道德的理念自律,自愿体验简单化的生活,形成生态化的简朴、健康的社会风气。以各种时政热点渗透环境道德素质教育,既能巩固课堂理论知识又能使学生学会关心社会 发展 ,关注世界变化,树立科学的环境道德观。

参考 文献 :

[1]刘海香.中学地理教学中环境意识培养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南昌:江西师范大学,2006.

第8篇

低碳经济发展论文范文一:固碳林业对低碳经济发展的促进

摘要:森林碳汇交易,主要依靠前文中提到的清洁发展机制(CDM)项目。一是政府引导,积极与低碳交易平台开展合作,如与北京环境交易所、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天津排放权交易所等开展合作。

关键词:固碳林业;低碳经济

全球气候变暖对于人类生存的威胁,促使世界各国都开始重视碳排放这一重要问题。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传统的高消耗高排放的增长方式已经对环境造成了极大的损害,需要在新时期采取更加经济环保的措施。这对于林业发展而言,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一、概念解释

1.固碳林业

固碳林业(CarbonForestry),通俗来讲,就是利用森林和森林产品来固碳,增加植被、森林以及耐久木材产品中贮存的碳量,能起到这样作用的林业,就是固碳林业。固碳林业主要包含四个方面,一是增加森林碳储量,如造林、再造林,扩大植被覆盖面积等增加固碳。二是保护现有碳储量,维护现有的森林植被覆盖面积,防止多余的碳向大气排放。三是林业可持续经营,通过林业产业自身的经营来获取经济效益。四是林业替代。通过不同的林业品种来进行替代,如用耐用木质林木材产品来代替普通木材产品等。

2.清洁发展机制(CDM)造林项目

清洁发展机制(CDM)项目,是当前主要在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通用的,连接固碳林业和低碳经济发展的重要项目。1997年,《京都议定书》提出了在发展中国家实行清洁发展机制(CDM),通过这一项目可获得碳信用,这一信用可用于抵消《京都议定书》中各国所承诺的碳排放指标。CDM的显著作用在于,它将发展林业与发展经济联系起来,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可以运用这一项目实现碳交易,既可以让发达国家完成碳排放指标,又可以让发展中国家获得经济收益。目前,我国在CDM上发展取得一定成果。

二、我国发展低碳经济面临的挑战与主要趋势

1.减排任务艰巨

2009年哥本哈根气候会议的召开,一方面提出并明确了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主要目标的低碳经济的来临,另一方面制定了2012年至2020年的全球减排协议。我国政府宣布,到2020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从数字上来看,会议提出,2020年全球温室气体排放必须控制在500亿吨,我国所能获得的最大减排额度有104亿吨。但是国际学术期刊《自然-地球科学》指出,2013年,我国二氧化碳排放量达到100亿吨。2014年,彭博社新能源金融的估算显示,我国碳排放量同比下降2%。即便如此,在我国高速发展的大背景下,距离104吨的额度也只一步之遥。如果不采取有效措施,届时将会面临非常大的挑战。

2.能源结构和经济模式限制

多年来,我国的能源特征一向是富煤、少气、缺油。传统能源尤其是煤炭的高排放,加上粗放的增长方式,一直使得我国碳排放高居不下。目前,煤炭在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中所占比依然接近七成,而且这一占比在当前及今后一段时间内有所改变的难度很大。煤炭的过度使用,是造成二氧化碳排放量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这样来看,到2020年完成任务就非常艰巨。

3.发展固碳林业成为主要趋势

可喜的是,我国政府已经认识到这一问题的严峻性,已经开始采取多种措施进行节能减排,这里面就包含了大力发展林业及固碳林业。一方面能带来经济效益,另一方面也能保护环境,吸收二氧化碳,达到最终温室气体减排的目的。同时,《京都议定书》也规定了通过森林碳汇来进行间接减排,充分发挥森林固碳的作用。这其实就是大力发展固碳林业。投资少、效果好、副作用低等特点,也使得我国在固碳林业发展上前景光明。

三、固碳林业如何迎接低碳经济发展的机遇

发展低碳经济是大势所趋,发展固碳林业则是最优途径。因此,固碳林业应该抓住这一机遇。本文以陕西省关中地区(西安、宝鸡、咸阳、铜川、渭南一带)林业建设为研究对象,对如何迎接这一机遇作简要分析。2014年11月,陕西省林业厅联合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了一份关中地区林业治污减霾功能评估报告。数据显示,2012年,关中地区森林面积为207.12万公顷,年固碳量达到397万吨,相当于1212万城镇居民一年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能够抵消全省2012年能源消耗所排放的二氧化碳总量的5.1%。2013年,《关中城市群治污减霾林业三年行动方案》正式实施,预计到2015年,年固碳量达到418万吨,相当于1369万城镇居民一年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能够抵消全省2015年能源消耗所排放的二氧化碳总量的5.76%。可以看出,这样的一个大型项目,对于减排温室气体排放有着极大帮助。在当前低碳经济发展的机遇下,这样的项目还可以有进一步的发展。

1.建立固碳林业产业体系

大力发展林业,不是简单的植树造林即可,要有选择、有目的性的选择林业品种。《关中城市群治污减霾林业三年行动方案》中提出了森林覆盖率,人工林、山地森林生态屏障,防风固沙带,护林绿化带等一系列措施,但对于林业产业的发展提及较少。将固碳林业和低碳经济发展起来,在第一产业要扩大种植丰产林、用材林、粮油能源林等,增加森林碳汇储量。在第二产业应发展林业高精加工产业等环境友好型工业,实行从林业中提炼固体燃料、清洁乙醇等生物质能源发展道路,以及利用固碳林业资源进行气热电联产等。

2.开展森林碳汇交易

森林碳汇交易,主要依靠前文中提到的清洁发展机制(CDM)项目。一是政府引导,积极与低碳交易平台开展合作,如与北京环境交易所、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天津排放权交易所等开展合作。二是社会参与,社会上要逐渐成立参与碳交易的企业,运用自身已有优势与国外市场进行碳交易,获取经济利益。三是权利义务引导。可以参考《京都议定书》中所采用的碳交易规定,借鉴多排碳源、多买碳汇、受益者付费、损害者赔偿的原则,对陕西省内相关企业进行约束,要求其加入固碳林业建设,客观上促进森林碳汇交易的同时,达到整体减排的目的。低碳经济的到来和趋势,使固碳林业的发展迎来了崭新的机遇,但在当前整体环境下还面临很大的挑战。这需要政府、社会和个人共同参与,共同发展,才能真正保护我们所拥有的环境,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研究付允;马永欢;刘怡君;牛文元;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8-05-15

2、中国经济低碳发展的途径与潜力分析庄贵阳国际技术经济研究2005-07-10

低碳经济发展论文范文二:低碳经济发展的技术创新问题与对策

摘要:伴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恶化已经成为世界各国面临的主要问题,发展低碳经济已经成为全球的共识。技术创新是发展低碳经济的基础和关键,是工业文明向低碳生态文明转型的根本途径。我国低碳技术创新目前面临着能源结构单一、技术落后、研发能力较低、国家政策缺陷等诸多问题,加快发展中国低碳经济必须依靠技术创新,全面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优化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加大科研力度,实现自主研发与对外合作的有机融合,全面掌握低碳核心技术,同时建立健全的低碳经济技术研发保障制度,由此才能进一步推进我国低碳经济技术研发。文章主要对我国低碳经济技术发展创新问题进行研究,希望对低碳经济技术起到一定的作用。

关键词:低碳经济;技术创新;问题;对策

世界经济发展建立在石油、煤炭、天然气等基础能源大量消耗的基础上,事实上这是一种高碳经济,严重破坏地球的生态环境,影响人们的生活。近半个世纪以来,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走向现代化工业,高碳经济快速增长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就是二氧化碳排放量逐年增加,由此引发了严重的生态危机气候变暖。全球气候变暖已经危及到人类的生存与发展,这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由此催生了低碳经济的产生。低碳经济是全球经济发展的必然走向,通过新一轮的技术研发、制度创新、产业转型及新能源的应用,提高了地球能源的生产与利用效率,建立了低排放、低能耗、低污染的新型经济发展模式,这是人类走出高碳经济和生态危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必经之路。

一、低碳经济与技术创新概述

低碳经济产生于高碳经济下全球变暖的时代背景中,之所以引起世界各国的共鸣,主要来源于英国政府在2003年颁布《Thefutureofourenergytocreatealowcarbone-conomy》白皮书。迄今为止,世界各国的学者们对此仍然没有一个约定俗成的定义。通常来说,目前学术界又三种观点:方法论、行为论与革命论。从方法论的角度来说,英国环境专家鲁宾斯特认为:低碳经济指的是以市场经济发展机制为核心,通过制度创新来推动技术的创新,最终实现低能耗、低排放、高能效的新型经济发展模式。从行为论的角度来说,我国专家冯之骏、潘家华和陈柳新曾经指出:目前,各种经济类型中,低碳经济是社会经济成本和生态环境成本最低的经济类型,集低碳产业、低碳技术、低碳能源、低碳生活、低碳城市经济发展形态的总和,是一种修复地球生态平衡的可持续发展型经济形态。从革命论角度说,我国学者鲍健强、庄贵阳等人认为:从根本上来说,低碳经济是对现代化工业文明的反思,是一场依赖于技术和制度创新的新型经济格局,是一场涉及人类生活方式、生产方式、价值观和国家权益的全球性能源经济革命。低碳经济发展离不开技术的支持。J.A.Schumpeter早在1992年的时候就已经注意到技术创新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J.A.的创新研究概念非常广泛,涉及到技术创新和非技术创新。从技术创新角度来说,J.A.将其定义为新技术应用导致产生的函数的移动或者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他认为技术创新就是一种技术价值的实现。S.C.Solo、G.Lynn、C.Freeman等人在技术创新方面也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国内学者对技术创新的界定受国外学者影响较大。傅家骥等人认为:技术创新是某一地区或者国家抓住市场发展潜在的机会,以获得经济效益和商业利润为主要目标,重新组织当地的生产条件和生产要素,建立效率更高、费用更低、消耗更小的生产经营模式,进而推出一系列创新产品、创新工艺和创新生产方法,开辟国内外更广泛的市场,获得更多的原材料和半成品供给地区和国家的生产。从这个角度来说,如果没有高效的技术创新系统,粗放型经济向效率型经济转变就缺少了技术支撑。

二、我国低碳经济技术创新发展现状

从我国低碳技术创新发展现状来看,在低碳技术创新、专利技术转让及应用方面仍然存在很多问题,总结起来主要有如下几点:首先,我国低碳技术创新研发能力薄弱,自主创新研究发展缓慢。技术创新能力的高低主要取决于研发环节的强弱。我国低碳技术创新研发能力始终处于较低的水平。第一,低碳创新技术研发人才极度匮乏,核心技术研发人员、优秀的技术创新人员和综合素质较高、目光长远的企业家更是凤毛菱角,严重制约了我国低碳技术创新研发。第二,我国低碳技术整体发展水平和创新能力相对于国际水平来说比较落后。很多关键技术,例如高性价比太阳能光伏电池技术、生物能技术、氢能技术等都落后于发达国家,而且缺少科学有效的资金支持和建立机制。第三,低碳创新技术研发资金欠缺,同时低碳技术专利质量偏低。我国低碳技术专利总量较多,但是发明专利所占比重仅达到一半,而且我国低碳技术创新专利申请基本上都集中于科研所,企业专利申请数量过少。其次,我国企业低碳技术创新意识淡薄。我国大部分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仍然缺乏生态平衡的紧迫感和低碳技术研发创新的热情,在低碳技术创新模式与方向的选择上存在比较严重的短期行为,企业战略发展方向时常背离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最后,低碳技术国家转移受到严格的限制,影响我国低碳技术创新研发的脚步。我国属于发展中国家,基于国情的发展需求和结构优势来说,通过自主研发与技术引进等方式进行低碳技术创新,由此可以获得更好的发展空间。但是按照共同而有区别的原则来说,在全球节能减排的共同协作过程中,发达国家有义务帮助发展中国家获得低碳技术。但是很多发达国家为了保护本国的核心技术,维护低碳技术优势以及处于国家利益考虑,总是以保护知识产权为借口,设置重重壁垒限制发展中国家低碳技术的进步。总体来说,我国低碳技术的创新发展之路困难重重,要想获得更好、更快的发展,国家、企业及相关部门必须从人才、资金、政策制度等方面共同努力,为低碳技术创新提供良好的发展空间,大力扶持低碳技术创新及专利技术的研发保护,让中国尽早步入低碳经济发展轨道。

三、中国低碳经济技术创新发展对策

(一)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首先,企业需要加强与高校、科研机构之间的联系。如今,低碳经济已经席卷全球,低碳技术已经引发了社会的迅速变化,绿色世界就是人类向往的未来。企业作为低碳技术创新的主体需要加大自主创新能力,这就需要与高校、科研机构之间建立紧密的联系。只有这样企业才能尽快适应世界低碳经济的热潮,明确技术研发的目标,从根本上实现低碳经济的转型。目前,我国很多企业低碳技术创新仍然依赖于高校及科研机构,产品的市场指向性不明确。所以,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应该实现紧密合作,将高校及科研机构的人力资源和企业的资金实现完美融合,最大限度调动各自在低碳技术创新领域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尽快实现我国低碳技术创新及产业优化。其次,我国企业需要在低碳技术创新领域增加资金投入,实现企业之间的强强联合。企业作为低碳技术创新的主体,需要充分考虑市场、消费者需求与经济增长三者之间的关系。在低碳经济的国际化的背景下,如果企业只考虑短期利益,放弃长远利益,必定会被时代淘汰。企业必须调整经营模式,让自身的发展经营模式与低碳技术之间达到平衡。企业作为低碳经济的执行者,同样应该对社会承担责任。企业在进行产品营销过程中需要大力宣传低碳经营理念,提高广大消费者的低碳环保意识,并逐渐改变消费者的消费习惯,创造、发现市场契机。因此,我国企业需要尽快转变经济增长模式,以企业的自主创新为发展动力,通过企业信息化与工业化的高度融合,加大对低碳经济技术创新的资金投入,实现企业之间的强强联合,培育、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改造传统产业,同时加速发展生产业,全面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和续航能力,为我国尽早步入社会主义打下坚实的经济基础。

(二)制定相关保护措施,推动低碳经济技术创新

一项低碳技术专利的成果从研发到投入市场,其中存在着巨大的未知风险,风险之重制约我国低碳经济技术的研发。因此,政府部门可以有针对性地建立低碳技术风险投资机构,在政策上给予低碳技术研究一定的优惠。当然,低碳技术风险投资机构会在技术研发过程中承担一定的风险,如果新技术研发成功,顺利投入市场,低碳技术风险投资机构则应该获得相应的风险投资收益。就全球经济发展的总体趋势来看,我国政府必须积极掌握低碳经济发展的主动权与话语权,由此才能更好地在我国开展低碳经济,才能融入世界经济发展当中。

(三)加强国际低碳经济技术创新之间的交流合作

低碳经济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潮流,它融合了多种技术、多门学科为一体才能进行生存与发展。低碳技术与传统技术最大的区别就是它汇聚了多门学科与技术,单独依赖于某一个企业、某个领域、某一个部门、某一个国家都无法完全实现低碳经济。低碳技术的研究与发展需要完整性,只有世界各国通力合作,共同面对世界生态环境问题,共同发展低碳经济,实现产业技术联盟,才能更好地运行低碳经济。我国低碳技术发展与发达国家差距仍然很大,要想短时间内提高低碳技术创新与发展,一方面要借鉴国外的自主创新成果,加强国内外合作交流,实现低碳技术全球共享,另一方面,还要结合我国实际国情,加强自主研发能力。以美国为例,低碳技术创新非常重视市场调节,技术创新机制由高校、企业、非营利性组织共同构成。各个产业之间实现了技术融合与扩散,并且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更重要的是美国低碳技术研发创新资金有八成都是企业提供,而八成的低碳技术研究都由高校担任,非盈利机构则在企业与高校之间起到协调、控制作用,研究成果不会直接投入市场应用。再例如,欧盟低碳技术研究由高校、科研机构、企业及欧洲联合研究重心共同承担。欧盟为了将新的科研技术普及到各个生产领域,大力进行新技术的宣传推广、试验和示范,中介机构也会为了新技术的宣传制定一系列的宣传计划。这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低碳技术从研发、投入生产到进入市场一路顺畅,让低碳技术充满活力。从美国和欧盟的例子来看,我国需要向其努力学习,加强与发达国家之间的技术交流,积极引进、吸收、消化低碳技术,同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探寻我国低碳技术发展之路。此外,我国还应该建立与发达国家之间的技术联盟,探索与发达国家之间的新的合作模式,包括政府、企业、高校、学术、培训机构、非营利组织等,为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共同作出努力。总的来说,低碳经济技术创新是一个十分复杂的事情,涉及到科研机构、高校、政府、企业及消费者等诸多方面,其中任何一个环节都不可或缺,必须协调发展、相互支持,才能使我国低碳经济技术创新顺利实现。当然,现阶段我国低碳经济技术创新仍然存在很多问题,但是相信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我国一定可以逐步解决问题,带领中国企业走出低碳经济技术创新的瓶颈,迎来社会经济全新的发展局面。

参考文献:

[1]OpschoorH.Sustainabledevelopmentandadwindlingcarbonspace.EnvironResourceEconomics,2010.

[2]GrubbM,,LaingT,WillanC.Globalcarbonmechanisms:lessonsandimplications.ClimaticChange,2009.

[3]黄栋.低碳技术创新与政策支持[J].中国科技论坛,2010,(2)

[4]冯之浚,周荣,张倩.低碳经济的若干思考[J].中国软科学,2009,(12).

[5]庄贵阳.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困难与障碍分析[J].江西社会科学,2009,(7).

[6]孙滔.低碳技术低碳经济的核心竞争力[J].河南科技,2010,(16).

[7]赵卓,肖利平.发展低碳经济的技术创新瓶颈与对策[J].中国科技论坛,2010,(6).

第9篇

一、掌握读图技巧,摄取有效信息

地图是地理学科的第二门语言,地图能用直观的符号、线条、颜色等表示地理事物或现象的分布、形成、变化等。

夺分窍门复习时,考生要尽可能收集各种地理图表,尤其是新图和变式图,把每类图表中的典型代表剪贴到笔记本上,标注其获取和解读信息的方法。

例如遥感影像图片的解读方法如下:

(1)明确遥感影像图片的主题内容,这是考生进行准确判读的前提。如图1,考生需要判读的是格陵兰岛冰原面积变化的特征。

(2)了解并掌握遥感影像图片的基本解译标志、解译过程及注意事项,从而了解影像图片中各种地物的差别及特征,包括形状、大小、阴影、色调、颜色、纹理、图案、位置和布局等。如图1,考生可以抓住色调和形状两个要素进行判读,依据色调可确定图中的白色区域为冰原,依据白色区域的面积和形状变化可以确定冰原面积的变化。一般常见地物的影像特征如下表所示:

(3)对需要判读的地物进行分析、推理。如通过图1中两幅图的对比,考生可以发现格陵兰岛的冰原面积大大减小,这是全球气候变暖导致的,其冰原面积的减小必然会对全球的生态环境带来一定的影响。

(4)遥感图片主要有卫片(利用人造卫星拍摄的)和航片(利用飞机或高空气球拍摄的)。将图幅大小相等的卫片和航片进行对比,卫片因为拍摄的距离远(比例尺小),反映的区域范围大,地理事物比较粗略;航片因为拍摄的距离近(比例尺大),反映的区域范围小,地理事物比较详细。

二、利用思维导图,构建知识体系

中学地理课本主要是按地理要素分章节编排的,而高考重点考查考生对地理知识的迁移和综合应用能力。

夺分窍门在复习时,考生除分要素学习和掌握地理知识、原理、技能外,更重要的是要打破教材章节的限制,对地理知识形成知识网,挖掘地理要素间的相互关系,提高综合思维能力。

笔者以“河流及流域的综合开发”为例,说明在复习时考生应如何利用思维导图,构建知识体系(见图2)。由于受编排的限制,思维导图中的知识点不够完整,有些知识点没有延伸下去,例如流域综合治理的措施后面还应该有治理的目标(见表1)。在建构图2知识体系的基础上,2016年全国新课标卷Ⅱ第36题将迎刃而解。

参考答案:(1)上游(瑞士境内):有春汛,夏季径流量大,冬季为枯水期。北部支流(索恩河):全年径流量比较稳定,无明显枯水期。地中海沿岸支流:夏季为枯水期,冬季为丰水期。

(2)①改善航运条件 防洪 ②发电 改善航运条件 土地开发(防洪)

(3)因为河流跨多个行政区,涉及水资源利用、航运、防洪、发电、土地利用等多方面的利益,由国家唯一授权机构才能协调各行政区、各部门的利益,并对河流整体进行综合整治,以实现整治效益最大化。

(4)恢复河流的自然状态(自然河道、沿岸湿地等),扩展河道宽度,延长河流长度,降低河流流速和洪水峰值;恢复河流生态系统,增加生物多样性;增强河流的自然生产力和对污染的净化能力。

(2016年全国新课标卷Ⅱ・3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罗讷河发源于瑞士境内的冰川,在法国境内的流域面积占流域总面积的94%,历史上曾是一条“野性”河流,经常洪水泛滥。19世纪以来,法国对罗讷河进行多次整治,并于1931年成立“国立罗讷河公司”,作为罗讷河综合整治和开发的唯一授权机构。图3示意罗纳河流域的地形。

(1)分别指出罗讷河上游(瑞士境内)、北部支流(索恩河)和地中海沿岸支流径流量的季节变化。

(2)表2列出罗讷河整治不同阶段的主要措施,请在下列整治和开发目标中进行选择,完成表2。

整治和开发目标:防洪 改善水质 发电 增加生物多样性 土地开发 开采河沙 改善航运条件

(3)说明法国为整治和开发罗讷河而成立“国立罗讷河公司”的原因。

(4)说明“恢复弯曲河道及河道分汊”对恢复河流生态的作用。

欲了解名师精彩分析,请扫

三、建立答题模板,科学规范答题

考生在平时的做题过程中大多轻视综合题,地理虽然不像数学、物理等学科有固定的公式和定律,但可以结合影响因素(绝大多数试题可用影响因素分析)明确解题思路,科学规范答题。例如在分析某区域交通运输点或线的区位条件时,考生可从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两个方面构建答题模板:

1.交通运输点(港口)的区位条件

自然条件包括水域、陆域、避风、冰期等,答题模板为水域面积广阔(狭窄),有(不)利于停泊;航道较宽(浅),有(不)利于船舶航行;地形平坦(崎岖)、开阔(狭窄),有(不)利于港口的建设;避风条件好(差);有(无)结冰期,通航时间长(短)。社会经济条件包括经济腹地、对外联系、城市依托、配套设施和运作服务等,答题模板为经济腹地广阔(狭小),客货运量大(小);有(无)公路、铁路通过,对外交通联系方便(不便);靠近城市,以城市发展为依托(或远离城市,发展缓慢);配套设施完善(缺乏),运作服务效率高(低)。

2.交通运输线的区位条件

自然条件包括地形、地质、水文、气候,答题模板为地形平坦(崎岖),施工难度小(大),工程

量小(大);地质构造稳定(复杂),自然灾害少(多);避开(穿过)沼泽地,跨越河流少(多),工程量小(大);气候条件较好(差),受气象灾害影响小(大)。社会经济条件包括经济、社会、科技、人口、城市等,答题模板为合理布局交通运输网;资源开发,促进沿线地区经济的发展;加强民族团结;巩固国防,利于社会的长治久安;科技实力强(差),有(不)利于线路的修建;连接的居民点多(少),便于(不便于)居民的出行和物资的运输。

平时做题时,考生要注意学会审题,抓住试题中的关键词,如“最主要的”“正确的”“自然原因”“主要因素”等。做选择题一是要注意地理事物的因果关系,有的试题要求以果寻因,有的试题要求以因推果;二是采用排除法,从反方向去思考问题;综合题一般以区域地理为载体,围绕一个中心问题从不同侧面或事物的不同层面设置问题,因此考生必须采用对比、分析、归纳、推理、综合等思维方法,围绕“在哪里”“有什么”“为什么”“做什么”来思考问题,再用规范的语言进行书面表达。

如开放性试题的答题技巧如下:

(1)认真审题,有针对性地解答。这种试题往往出现“赞成不赞成”“合理不合理”“可行不可行”“是否应”“两种不同的观点”等关键词,或者一些限定词、隐形条件。答题时,考生首先要明确自己的观点,然后再写出相应的理由。

(2)尽量用地理名词和术语表述。

(3)答案要言简意赅,文字准确。如果考生对答案没有太大的把握,应尽量多答几个要点;对把握不准的地理区域、地理事物等不要乱写,可用 “该地”“该河流”“该湖泊”“该气候类型”等词表达。

第10篇

论文关键词:企业财务视角,浙江,低碳社会,技术层面,政治层面,法律层面

 

建设低碳社会是浙江省应对能源短缺及全球气候变暖带来的挑战,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由之路。浙江作为全国经济较为发达的省份,发展低碳经济,建设低碳社会对促进转型升级、为我国乃至世界的环境保护、实现科学发展等都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为了使浙江低碳社会建设取得更为积极的成效,笔者试从企业财务的视角对浙江建设低碳社会做深入和全面的探析。

一、企业视角的浙江低碳社会建设的基本做法

浙江省在探索建设低碳社会的过程中进行了很多尝试,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从企业视角看,目前浙江省低碳社会建设的基本做法主要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企业能耗中增加清洁能源的比重

发展低碳和无碳能源,促进企业能源供应的多样化,是减少化石能源消费,减少企业二氧化碳排放的重要途径。浙江省风能、太阳能开发利用具有较好的前景,对促进全省可持续发展具有现实和长远的战略意义。另外,浙江省的生物质能、垃圾发电等可再生能源的作用也不可忽视,强化其工业企业中的应用。

2、加强企业节能减排的工作力度

“十五”以来,浙江省国民经济和社会持续快速发展,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进程加快,虽然近年来全省能耗强度有了大幅度降低,但能源总消费也随之快速增长。从产业用能情况看,工业用能的比例虽在下降低碳生活论文,但仍然是最大的能源消费部门;交通和建筑物用能则是能源消费增长最快的部门。因此,浙江省把工业、交通和建筑等三大部门作为节能减排的工作重点。目前的基本做法主要有:通过加强工业企业节能技术改造,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节约交通能耗,提高道路机动交通工具的出行效率和控制汽车的尾气排放,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是降低能源消耗,减轻环境污染,方便居民出行的重要途径;节约建筑物能耗,通过节流,即提高采暖(制冷)、照明及其他电器使用的效率,减少建筑物本身所散失的能源,通过开源,即在建筑中开发利用太阳能、余热能等自然资源。

3、发展碳交易市场

通过碳交易机制,发达国家政府和企业可以低成本完成在本国原来需要高成本才能完成的减排温室气体任务,同时也推动了发展中国家的可持续发展,对全球而言还能同样达到温室气体减排的目的。所以,浙江省相关机构与企业可以借鉴国际上的碳交易机制,积极参与碳交易市场的交易活动。

二、企业视角的浙江低碳社会建设存在的问题

笔者认为,上述企业视角的浙江低碳社会建设的实践,事实上其措施主要还停留在发展“低碳经济”这一层面,而低碳经济并不等于低碳社会论文服务。而且,其发展低碳经济的政策策略也仅仅浮于事物表面,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由于政策策略过于宏观、没有真正涉及问题的本质,其结果只能是治标不治本、就事论事,也很难落实到浙江发展和建设低碳社会的实践中去。从各地发展和建设低碳经济的效果来看,其成效也并不明显,或者说投入与产出不相符。

“低碳经济”给人这样一种印象,即将全球环境变化问题聚焦在气候变化,又将气候变化问题聚焦在温室气体排放,继而将应对全体气候变化问题还原为一个技术问题,即主要是改进能源使用技术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问题。所以,仿佛只要改变现有能源结构,提高能源使用效率,优化产业结构,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就可以成功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低碳生活论文,而且可以建立新的竞争优势,继续保持高速经济增长,享受建立在新工业技术文明基础上的“美好生活”。低碳经济主张在很大程度上把复杂问题简单化了,直接说出了具体“症结所在”,似乎给人们的行动指明了方向,更具有操作性,以至于有人认为低碳经济是目前最可行的、可量化的、可持续发展的模式。但是,就理念的合理性而言,低碳经济主张强调局部的社会变革,主要是经济系统的变革。从社会学的角度看,经济系统只是大的社会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与政治系统、司法系统、宗教系统、教育系统等其他系统是密切相关的。在很大程度上,经济系统只是一个基础性系统,其功能在于满足其他系统的资源需求。由此,如果没有其他系统的变革,经济系统的导向机制就不会发生变化。在此情况下,经济系统内部的技术创新和制度变革可能提高单位经济产品的能效,降低单位经济产品的能耗和排放,但是其总能耗、总排放的趋势仍将是持续增加的。

因此,笔者认为,浙江省在建设与发展低碳经济时应与整个社会变革联系起来,真正创建浙江“低碳社会”。如果我们把浙江低碳社会的建设仅仅局限在表面的某些宏观技术层面,那么,我们将既很难看清浙江低碳经济建设的复杂性,以及由此发现推动浙江低碳经济发展的社会、政治和文化路径,最终也将无法实现社会的低碳排放,结局很可能是在单位效率更高的经济基础上的高碳排放。浙江发展的不仅是低碳经济,更是要着眼于推动整个社会变革,建设真正的“低碳社会”。当然,下文主要是从企业财务的视角相关的技术层面、政策层面和法律层面做进一步深入的探析。

三、从企业财务视角探索浙江建设低碳社会的思路与对策

笔者认为,从企业财务视角提出的浙江建设低碳社会的思路与对策,在浙江建设低碳社会的过程中更具操作性和实践指导意义,也必将发挥巨大的推动作用,实现浙江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1、从企业财务视角的技术层面进一步完善浙江建设低碳社会的措施

浙江建设低碳社会,可以在原有增加清洁能源比重、加强节能减排工作力度、发展碳交易市场等对策基础上,在企业财务微观技术层面低碳生活论文,即在企业财务成本核算中体现浙江低碳社会建设的内容,这是加强节能减排的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节能减排实质就是处理环境污染的问题,而企业是节能减排的主体。传统企业会计核算仅仅把环境成本在发生当期全部“费用化”,这不仅不符合配比原则,造成会计信息的失真,而且这种核算方法也会导致企业无视政府对增加清洁能源比重、加强节能减排等的要求,对自己什么有利就怎么做,缺乏很强的约束性,往往会导致企业管理当局对环境的破坏变本加厉,忽视对环境的保护。

笔者认为,我们可以从企业财务视角的技术层面,利用哲学中的“两点论”来处理环境成本的核算问题,尽可能兼顾国家和企业两者的利益,即采用环境成本核算的“双重模式”,建设浙江低碳社会。具体的核算模式如下:(1)为在保护环境等方面起积极作用而发生的环境成本(主要包括环境成本支出和环境管理成本)予以费用化,因为这些成本是为提高企业整体素质和面向未来发展所必需的。费用化的结果是这些环境成本的消耗可以从税前扣除,目的是鼓励企业单位加大对环境资源的投资力度。当然这也并不是说发生多少就全额计入当期损益,而是分期转入当期损益,这里的分期要看其对环境资源投资的受益期限的长短。发生时,借记“待转环境成本”,贷记“银行存款”等;在本期和以后各受益期限分月转销时,借记“管理费用”,贷记“待转环境成本”。(2)为在利用或破坏了环境等方面起负面影响而发生的环境成本(主要有资源消耗成本和环境破坏成本两部分),应予以资本化,即计入当期及以后若干会计期间完工产品的成本中。这样做的目的是可以提高产品的生产成本,从成本上降低其市场竞争力,使管理当局意识到其破坏环境结果的严重性。其资本化的期限可以根据破坏成本的影响程度来确定,分期摊销。如果发生的是消耗的环境资源成本,则在发生时可以视同原材料的采购处理,借记“原材料”,贷记“银行存款”等,而当耗用这些环境资源进行产品的生产时,借记“生产成本”,贷记“原材料”;如果发生的是环境破坏成本,则在发生时,借记“待摊环境成本”低碳生活论文,贷记“银行存款”等,根据影响程度确定的时间长短分期计入当月完工产品的成本中,借记“生产成本”,贷记“待摊环境成本”。

如此双重核算体系的建立,一方面可以鼓励企业加大对环境资源的投资力度;另一方面可以增强企业管理当局保护环境的意思,为浙江建设低碳社会创造有利的条件。

2、从企业财务视角的政策层面进一步加大浙江建设低碳社会的步伐

上述企业财务视角技术层面的浙江建设低碳社会的措施与设想,本身还局限在理论上,要在浙江企业中落实,实现浙江低碳社会的建设,还需要有关政府部门的重视和具体进行有关政策的制定,把这一设想上升到政策高度,以制度、文件的形式加以,要求浙江各企业单位具体实施,具有很强的约束性,才能发挥技术层面的设想预期的效果论文服务。这是其中一个方面。

其二,从企业财务视角看,浙江省可以在政策层面进一步加大对低碳经济的刺激措施,在建设低碳社会方面加大支持力度。例如,在财税政策上,浙江省可以对有关的低碳经济项目,从政府政治的角度给予税收上减税政策的支持,或在财政上给予担保,体现政府在建设低碳社会中的作用和决心。当前,现实中出现了很多“便利消费”、“面子消费”,这些消费往往都是以多耗能源,多排放温室气体为代价的。因此,政府应该从政策层面要求企业形成自身的低碳文化,倡导企业把建设低碳社会作为自身的一种社会责任。另外,浙江建设低碳社会,应大力推动环境金融建设。各级政府必须在政策层面上构建相应的激励性机制,推动环境金融理念的建立及相关金融企业的培训。

第三,从企业财务视角看,浙江省各级政府可以设立节能减排专项资金。通过贴息、补助、奖励等方式,引导企业和社会资金加大对节能技术研发和技术改造的投入;加快节能服务市场体系建设,如发展从事企业能源审计、检测及清洁生产审核的中介服务机构,为企业节能减排改造项目提供技术咨询和服务;开展灵活务实的国际合作低碳生活论文,提高全省企业的节能技术水平等。

3、从企业财务视角的法律层面进一步健全浙江建设低碳社会的对策

从企业财务视角的法律层面进一步健全浙江建设低碳社会的对策,浙江省首先可以考虑进行税制调整的“绿色化”,开征碳税。以煤为燃料的火电成本比较低,使得风能、太阳能、核能等清洁能源的发电成本显得过高,使之在市场上没有竞争力。浙江省可以把碳税作为一种地方税及时开征,提高火电价格,使清洁能源与火电处于同等条件下进行竞争。开征碳税,提高电价,使发展清洁能源不再是赔钱的买卖,可以极大地提高发展清洁能源的积极性;可以促使企业、个人以及社会各方面都注意节能、节电。

另外,浙江建设低碳社会,可以通过立法的形式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实施新建企业的技术水平、生产规模等从严的节能减排准入门槛,严把新上项目用能关;对年耗能巨大的新建项目,严格执行节能审查和评估制度,等等。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通过企业财务视角技术层面进一步完善浙江建设低碳社会的措施,政策层面进一步加大浙江建设低碳社会的步伐,法律层面进一步健全浙江建设低碳社会的对策,浙江低碳社会的建设一定能取得更大的成效。

参考文献:

①CharlesSokol Bednar,Transforming the Dream—Ecologism and Shaping of anAlternative American Vision,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Albany,NY.2003,21

②朱勤丰.环境成本核算的新构想[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04).39-41

③付允等.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8, (3): 14-18

④鲍健强等.低碳经济:人类经济发展方式的新变革[J],中国工业经济,2008(04),153—160

⑤金乐琴等.低碳经济与中国经济发展模式转型[J],经济问题探索,2009(01),84—87

⑥张春华.低碳经济:气候变化背景下的发展之路[J],WTO经济导刊,2009(01).22-27

⑦郭万达等.低碳经济:未来四十年我国面临的机遇与挑战[J],开放导报,2009(04),5-9

⑧潘家华.怎样发展中国的低碳经济[J],绿叶,2009(05).20-27

第11篇

[关键词]大学生 科研创新能力 生态学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5)06-0236-01

随着人们对于人口、环境、资源等问题的日益关注,生态学这个术语已经广为人知。伴随科技进步和人类认识的提高,作为一门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前沿学科体系,生态学对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普及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推进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生态学本身是理论与实践联系极为紧密的学科,当中的理论观点都是来源于生产生活实践和科学研究的结果,因此,生态学教学在内容上不能仅限于书本知识,在形式上不能拘泥于传统教学模式。对于生物科学专业本科学生应该在掌握专业基本理论的同时,掌握一些基本的科学研究方法,并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以适应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而科研能力培养可以融入到课堂教学、专业实习、课题研究和毕业论文(设计)等教学环节。

一、科学设置教学内容,为培养创新意识提供基础

生态学内容比较繁杂而且涉及领域广泛,为了能够获得更好的成效,在教学内容的设计上要脉络清晰、主干分明,便于学生掌握,为培养科学素质和创新能力做好铺垫。生态学的知识体系脉络总结概括为“123456”模式,即1个主题: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2个发展方向:宏观和微观;3种研究方法:野外调查、实验研究和理论模型;4个组织层次:个体、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5方面全球问题:全球气候变化、臭氧层破坏、污染问题、人口与资源问题以及生物多样性保护问题;6个部分:个体生态学、种群生态学、群落生态学、生态系统生态学、应用生态学和现代生态学的发展。

二、体现知识的前沿性,为培养创新意识提供前提

生态学近年来飞速发展、日新月异,新的研究理论和实践成果极为丰富,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不断更新生态学研究领域的新概念、新理论,增加应用生态学和现代生态学的新进展等内容,介绍国内外发展的新动态、新热点,有效地拓展知识的宽度和广度,开拓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兴趣,调动学习的积极性,有利于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和提供丰富的实践素材。

三、加强野外综合实习,为理论应用提供实践

生态学是一门实践性科学,实验实践是所有的理论成果的基础,因此实践教学是生态学教学中必不可少的内容,也是优化教学改革的核心部分。培养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应构建以综合性、探究性实习实践为核心的实践教学模式,加强实验教材建设,创新教学方式,突出能力培养。例如,选择较为恰当的实习地点,开展野外综合实习,设计切实可行的实验,如设计动植物物种分类方法,鸟类、啮齿类等生物多样性调查,啮齿动物生境选择,鸟类巢址选择,鸟类繁殖行为研究,土壤动物的取样、分离和鉴定等实验内容,引导学生主动地开展科研试验研究,为学生毕业设计、继续深造和从事相关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另外,还应该带动学生积极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研究,这也是培养学生科技能力的一项重要措施。

四、用最新科研成果理解生态学原理,培养科研意识

生态学理论教学过程中,应多采用案例教学法介绍实践应用的最新成就,使学生通过了解生态学领域的最新发展动态和研究热点,分析实际问题的解决办法,激发他们学习生态学和从事该领域科研工作的兴趣,提高学生对生态学理论的直观感悟与科研体验,增强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围绕一些热点议题,布置相关研究课题,督促学生去查阅文献,提高学习的探索性和主动性。

五、开展生态学专题演讲与研讨,提高学生研究和探索的积极性

开展课前演讲活动,每名同学围绕生态学的相关知识,自选主题与内容,进行5min的课前演讲,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营造良好的主动学习的氛围。另外,围绕一些热点或与生活联系紧密的领域,如生态入侵、全球气候变暖、雾霾与PM2.5、种间关系等,设置专题研讨。由学生分组构建小团队,分工协作,准备进行主讲汇报,解答其他小组同学提问,互相研讨,教师进行补充、完善知识要点并给予点评。这种教学模式改变了传统一言堂的方式,增加了课程的深度和灵活性,培养了学生查阅文献、撰写报告等科研能力,能够锻炼学生的团队意识,有利于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学生科研能力的提高。与此同时,授课教师需要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掌握大量的相关信息,良好地驾驭课堂的节奏与秩序,以此促进教学相长。

第12篇

关键字:园林设计;低碳理念 ;应用

中图分类号:TU986文献标识码: A

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增长与城市化的加速,城市的发展与耕地紧张、环境承载力的矛盾日益突出,成为影响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园林绿化作为社会中有生命的基础设施,对改善城市的环境、气侯起着巨大的作用。所谓的低碳园林并不是减少园林绿化的投入,降低绿化的档次和水平,因为这样反而会增加碳的排放量和降低碳的吸收。从主观上来说,低碳园林是遵循着生态优先的原则,在技术和设备上进行一定的努力,将资源有效的利用,采取一系列有效的管理措施,充分发挥出绿地综合生态效益,让人与自然更加和谐的相处。

一、当前园林建设存在的问题

1.园林设计误区,不利于节能减排

一些城市在园林绿化设计时,盲目的崇尚国外的设计,建造大广场、大草坪、人工大喷泉,这些都是加剧城市热岛效应的根源;比方说现阶段流行的景观风,“景观风”即一些地方过分的强调景观,忽略了自然生态,建设了一些生态功能不健全的公园绿地。

2.城市中植物的配置不合理

主要有两主面,第一:名贵树种、水土不服;城市中为了面子工程快速达到景观效果,引进大树、名贵树种及外来的非乡土树种。前些年,青岛引进的外来树种因水土不服死亡大量的苗木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对于移植大树而言,并没有想象当中的那么容易,工作人员需要通过各种方式,有效的保证大树的成活率,比方说进行一定的修建,将原来的枝繁叶茂修建到只剩下几根树枝。而且在大树的成长期间,多半表现出来的衰败的景象,并没有办法在短时间内起到较大的绿化效果。第二:植物缺少多样化;由于受到草坪热的严重影响,同时在工作的过程中,又产生了重草坪、轻树木的情况,一旦城市将草坪作为包装进行处理,在园林绿化的过程中,很有可能造成草坪过多的情况出现。有些城市的草坪过于泛滥,使得整体的园林设计,不仅单调,而且雷同情况非常严重。品种单一不利于有效净化空气,也不利于生物多样性的发展,比如不同的树会吸引不同的鸟类和昆虫,如果树种单一,很多生物都不能在城市中找到栖居地。

3.不按场地特征设计

在园林设计的过程中,除了上述的两个问题以外,还有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就是不按场地特征进行设计。对于园林设计来说,场地特征是一个硬性条件,根本没有办法更改,只能让设计随着场地而改变,但有些设计人员为了追求所谓的“完美”效果,或者一些其它因素的干扰,造成了园林设计非常的不合理,与场地特征发生了很大的冲突,这就在客观上对园林设计造成了很大的阻碍,园林设计理念与场地的特征也有密切的联系,只有根据场地特征来选择园林的设计才能更好地提高园林的碳汇能力。在将来的工作中,必须严格的按照场地特征进行设计,只有这样才能达到一个较为理想的效果。

二、绿色低碳的园林绿化建设措施

1.低碳理念园林设计材料的选择

在园林设计中应用低碳理念的时候,材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而且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从客观的角度来说,如果在材料的运用上,没有达到一定的标准,那么就会造成很大的不良后果。在园林景观中材料的选择是保证园林低碳设计的直接方法。第一,选择低碳型园林材料,这样不仅能够降低碳的成本,而且能够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这样就达到了园林设计的低碳理念;第二,尽量选择本地的材料,这样可以缩短运输路程,减少运输成本,也能有效降低碳的排放。由此可见,对于材料而言,必须严谨的把握,要通过各种手段和方式,使材料达到一个较高的标准,这样才能让低碳理念更好的实现。

2.绿化多样丰富,增强碳汇能力

充分发挥园林绿化植物的碳汇功能,将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气体储存于植物根系及土壤中――积极扩大碳汇,是减碳途的径之一。将不同根系品种、根系深度的植物设计组合在一起,使绿化面积植物的固碳量最大化。树龄不同、品种不同的乔木进行混栽可以保持植物碳汇的稳定性。低碳园林的设计还要关注生态环境,使设计密切与周围环境相融合,这样不仅能降低碳的排放量,还能增长园林环境的周期。

3.新能源利用

在园林设计工作中,低碳理念更像是一个总括性的理念,从某一个层面来说,凡是能够促进低碳设计的措施,都可以称之为低碳理念的实现。对于现阶段的发展来说,除了上述的几种方式以外,还有一种措施得到了有效的利用,那就是新能源的利用。在我国,虽然资源比较丰厚,但长期的应用煤炭一类污染较高的能源,对空气和城市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消极影响,现阶段的园林设计需要遵循低碳理念,因此新能源的应用成为了主题。新能源指的是一些无污染或者低污染的能源,并且能够循环利用,对于园林设计来说,能够充分实现低碳理念,在主观上和客观上都达到一个较好的效果。现在园林景观中的喷泉、照明系统等对能源的消耗都很大,因此,引入新能源对于低碳园林设计有着重要的影响。

三、园林景观中低碳理念的营造原则

1.量化原则

所谓量化原则,便是把低碳理念用数据来量化,要利用数据来帮助园林景观的设计与规划,从而来达到低碳的目的。在园林景观的设计与规划当中,要依据低碳排放的要求,并且充分的考虑碳排放量的影响,来计算二氧化碳排放的数量,控制并且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数量,来提高能源的利用率,进而确保园林的规划设计能够对社会的发展以及生态生活环境起到积极的作用。

2.持久化原则

在园林景观的规划与设计过程当中,规划单位必须要以保护生态环境为目标,科学合理的来勘察现场,合理的利用资源,建设相对适宜城市发展的园林景观。在园林景观的建设、养护等环节方面降低能耗,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延长景观的使用周期。

3.材料选择低碳化原则

在园林景观的规划与建设过程中,选择低碳型园林材料是降低碳排放量的直接方法。低碳化材料的实质就是减少碳成本,即在园林建设的各个环节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减少各环节的能源消耗和废物量。

4.施工与维护的低碳化原则

低碳的发展是一个持续的动态循环过程,在园林景观的规划设计之初,设计单位要依据地形进行规划设计,坚持不大量挖掘土方的原则,减少机械使用,减少能耗。在园林景观的养护管理过程中,要注重粗放型的管理模式,充分增加园林中的绿地面积,达到低碳的目的。

5.价值综合化原则

低碳园林景观不但要求低碳的价值,还要有美学价值、使用价值和生产价值,同时还要有净化空气、隔离噪音、防风固土等作用。建筑设计单位要综合发挥园林景观的综合价值。

五、从“上海世博会”看低碳园林规划

上海世博会,是由中国举办的首届世界博览会。此次世博会在规划伊始,就特别注重低碳环保,并将“低碳理念”引入到了园林的各项规划之中。

1.“绿地规划”方面

在园林绿化方面,采取了因地制宜的原则,减少了对园林的大规模大面积改造,科学规划每一部分土地,使绿地在园林生态效益中发挥最大的功能。在绿地规划方面,没有选择大面积的草坪和开敞的活动区,而是选择私密和半开敞的小面积绿地,从而提高了绿地的使用率,也增强了游客的趣味性和安全感。

2.“植物种植”方面

在上海世博园的园林规划中,植物配置不仅考虑到了环境、季节、功能等各项要求,而且还充分考虑到了“低碳原则”。在植物的选取方面,也尽可能多地选取了吸碳能力强的常绿植物以及乡土植物。在植物的配置中,充分考虑到了植物的大小、生长速度、造价成本等等各方面的因素进行互补搭配,最终打造成多层次的垂直绿化形式,增大了土地的利用率,增强了植物的固碳吸氧功能。

3.“水体景观”方面

在园林设计中,水景的运用也是一项重要的内容,水景可以通过植物的倒影使园林空间进一步得到延展,造成山水相映的美景。

上海世博园依靠原有的水源设定了水景的位置,根据水源的流向建立了水景的形态,利用构建的水流循环来进行自清洁,避免了建造时大量材料的浪费,同时也为后期维护减轻了负担。

结语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自然灾害愈发频繁,对建设以低能耗、低排放为目标的现代低碳社会来说,绿色低碳的园林建设与发展具有很重大的意义。从全国的大部分地区来看,低碳理念已经良好的贯彻到了园林设计当中,并且起到了很大的积极影响,城市的居民和社会对其也持有肯定的态度。在这样的情况下,相信将来会有一个更大的成就。

参考文献

[1].窦文静.低碳理念在园林景观中的运用浅析 [期刊论文]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