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2-01 03:05:1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数学高三总结,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字:高三总复习;针对性;实效性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2)04-0171-01
一、复习的指导原则和指导思想
笔者认为:高考数学总复习的指导原则和指导思想是以“纲”为“纲”,明晰考试要求;以“标”为“标”,把握通性通法;以练促学,学会“举一反三”;以错纠错,提高解题技能。“纲”就是《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标”就是“高中数学新课程标准”。从近几年的高考试题来看,要求我们在复习的过程中,必须对照“一纲一标一说明”(“一纲”即教学大纲,“一标”即新课程标准,“一说明”即考试说明),狠抓“双基”,(“双基”即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强化知识主干,形成知识网络,构建知识树图,整理知识体系,总结解题规律,提高应试技能,淡化特殊技巧,掌握通性通法,才能提高复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加强复习策略的研究,提高复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1.细悟“一纲一标一说明”,狠抓“双基”,强化知识主干,彰显高中数学章节结构,构建高中数学知识树图。对照近几年的考试大纲、考试说明及高中数学新课程标准,以课本章节为单位,以高三教辅资料和高中数学课本为载体,以近几年高考数学试题为研究对象,逐章逐节全面系统的复习高中数学的全部内容,细悟“一纲一标一说明”,真正做到考点明确,内容全面,知识点不遗漏,在同学们大脑中真正建立起课本章节知识树图,形成高中数学章节目录结构,构筑知识网络,整理学生认知结构。
2.加强数学概念的复习,展示数学公式、定理的推导过程,注重知识的交汇与整合,锻炼学生的解题策略与答题技巧。数学是概念的游戏,概念是实施数学教学和创造的源泉,没有概念,教学就无法入手,无法深入研究,解题也就失去依据,同时,创造也就无从谈起,因此,在高中数学总复习中,必须牢牢把握高中数学概念的复习,使每个考生对高中数学考点中的概念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
实际上,高中数学公式很多都是根据概念推导出来的,这样不仅熟悉了数学概念,同时也让学生掌握了公式的来龙去脉,展示了公式的推导过程,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数学公式的发现过程,极大的培养了学生的创造能力,再说,公式、定理的推导过程本来就是一个再创造,再发现的过程。
3.展示问题、结论的探索过程及思想、方法的深化过程,给学生提供知识再创造,再发现的环境和平台。学数学离不开解题,但解题不等于学数学,解题是在掌握所学知识和方法的基础上进行简单的应用,解题可以训练人的思维和技巧,磨练人的意志。在解题的过程中,首先应判断解题的大方向、大致的思路、设计到的概念、已知条件、隐含条件,所要求解的结果等,然后在大脑中呈现与之相关的知识点、解决此类问题的方法、策略、手段,最后根据得到的信息实施解题,这不仅拓展了学生的发散思维,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探索能力,而且还培养了学生对待问题严谨、负责、全面的科学精神。
4.深究高考试卷,预测考试方向,把握高考脉络,提高高考复习的针对性、实效性。纵观近几年的高考数学试题,我们不难发现,高考试题始终坚持新题不难,难题不怪的命题方向。这样以来,我们只要细细研究高考试卷,就会发现,实际上高考试题的命制是有章可循的,比如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年年必考,立体几何中的二面角的求法年年必考,三角函数、数列年年必考,这些知识我们就必须重点复习,重点研究。
三、注重数学思想、数学方法和数学理性思维能力的复习
《考试说明》中明确指出:“数学科的命题,在考查基础知识的基础上,注重对数学思想和方法的考查,注重数学能力的考查”,“对能力的考查,以思维能力为核心,全面考查各种能力,强调综合性、应用性,并切合考生实际,对思维能力的考查贯穿全卷,重点体现理性思维的考查,强调思维的科学性、严谨性、抽象性。”为此,我们在总复习中既要重视数学思想、数学方法的复习,还要重视数学理性思维能力的复习。
中学数学知识中所蕴涵的数学思想和方法主要有:数形结合思想、函数和方程思想、分类讨论思想、化归与转化思想。“数学思想方法和数学基本方法常常在学习、掌握数学知识的同时获得,与此同时又应该领会它们在形成知识中的作用,到了复习阶段就应该对数学思想和数学基本方法进行疏理、总结、逐个认识它们的本质特征、思维程序或者操作程序,逐步做到自觉地、灵活地施用于所要解决的问题”。实际上近几年的每一道高考试题几乎都考虑到数学思想或数学基本方法的运用,目的也是加强这些方面的考查。因此,在平时的复习中,就要有意识、有目的的加强数学思想和数学基本方法的总结、应用和反思。
【关键词】数学概念;课优化策略;实践研究
一、高三数学概念复习课的必要性
在整个高中数学的知识体系中,数学概念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数学概念是数学学科的精髓和灵魂,是数学思维的细胞,掌握数学概念是学好数学的基础,是提高解题思维能力的关键.故必须要掌握到位、理解透彻.但由于高一、高二讲授新课时,受内容多、课时少的影响,很多教师会忽视对概念的教学.而在高三数学复习课堂中,数学概念的复习本来也应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然绝大多数高三数学教师往往会忽视概念的复习,企图通过“题海战术”促成学生对概念本质的掌握,结果是效果低微、事倍功半.因此,重视高三数学概念复习教学是必要的.
二、高三数学概念复习课的目的
高三复习主要是要求学生能完善知识结构,强化知识体系.复习课的首要任务就是要让学生搞清基本的定义、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明白知识体系的形成过程,同时,通过复习疏通相关知识间的联系,由点成线,由线成面,完成知识的重组,完善知识的结构.例如,函数概念的复习,抓住自变量,它是正确理解函数概念的前提.通过复习数学概念揭示概念的形成、发展和应用的过程,去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并夯实学生基础.
三、高三数学概念复习课有效教学的途径
(一)字斟句酌,正确理解
数学概念历经数代的数学家们不断地概括、总结并完善,核心概念已经十分的精炼.因此,在高三总复习时,对数学概念再进行字斟句酌的复习,特别是对其中的关键词语,深入仔细推敲,深刻领会数学概念的深意,只有这样才能正确理解概念,避免产生概念的误解.例如,复习异面直线的定义:不同在任何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直线叫作异面直线.这里要引导学生理解“不同在任何一个平面”其特点是:既不平行,也不相交.剖析其判定方法:①定义法:由定义判定两直线永远不可能在同一平面内.②定理:经过平面外一点和平面内一点的直线和平面内不经过该点的直线,是异面直线.再如,函数的概念:设A、B为两个非空数集,如果按照某种确定的对应关系f,使对于集合A中的任意一个数x在集合B中都有唯一确定的数f(x)和它对应,那么就称f:AB为集合A到集合B的一个函数.这里要重点讲清楚“任意”与“唯一”包含的意义.
(二)对比辨析,深刻理解
一方面,高中数学中的许多概念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和相似性,使得很多学生到了高三了还对这些数学概念的理解产生混淆.例如,子集与真子集、映射与函数、对数与指数、频率与概率、互斥事件与相互独立事件等.另一方面,许多概念学生从正面理解比较困难,容易产生一些错误的认识,而反例是对概念错误认识的有效手段,时常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对于函数概念复习仍需要强调两点:① 函数定义域,② 函数解析式,所以,判定两个函数是否相同的标准也是这两个.
下面判断两个函数是否相同:y=x2与y=x,通过学生分析,讨论,抓住概念的两个本质要素进行判断.高三复习概念时,适当地举一些反例加以辨析,对于突出概念本质属性,澄清我们的模糊认识是非常重要的.
(三)变式训练,彰显本质
在高考数学复习的教学过程中,注重变式训练,不仅有利于改变学生只注重做题,不注重思考、变通、总结的现象,还有利于培养学生多方位的数学思维,从而提高高考数学总复习的效率.其中概念性变式就利于揭示数学概念的本质属性,其意图就是通过对数学问题进行多方位、多角度的变式,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从“变”的现象中发现“不变”的本质属性及其发展规律.使得学生对数学概念获得多角度的理解,展示知识的发生、发展、和形成过程,建立知识网络,抓住问题的本质属性,加深对概念的理解,也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学生的应变能力和创新意识,提高了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推陈出新,延伸拓展
高考数学复习的过程中,知识的宽度、深度拓展很重要.而数学概念是数学知识建构的基石,“如果先不教明概念,便是教得不好的.”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的这句话说明了概念教学的重要性.应试状态下的高三数学概念复习教学,常常在复习旧知授课即题海战术习题化的思想下变成一个速成的过程.显然,这是不利于学生有效地建构数学概念系统的理解及概念构建.笔者认为,高三数学复习教学中的概念复习教学非但不能压缩,还应当在原有教学过程的基础上进行拓展延伸,推陈出新.
以上是笔者对高三数学概念复习课优化策略的一些实践研究,高三数学概念的复习教学是高考复习备考的重要环节,是高考复习回归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教学的核心.广大高三一线教师一定要走出轻视概念复习教学的误区,通过精心设计,大胆尝试,优化教学策略,让学生达到对概念本质的理解.
【⒖嘉南住
很久没有写点什么了,不是我懒了,也不是对作文没有兴趣了。只是时间实在紧迫,鲁迅说时间挤挤总是有的,或许你会认为没时间只是借口。但上高三了,我真的没有时间写作文了。我的能力没有郭敬明的千分之一,他可以写出左手倒影右手年华来。我嘛,连拿起笔来的时间也没有。
高二以全班第一升上高三,一个班只有两个第一,那个最棒的第一当然不是我,我是剩下那个第一。其实在高一,很多人认为我是个智商特别高的学生。每次考试不会拿第四,前三总是有我份。坐在我前面的是个可爱的女孩子,学习特别勤奋。花我十倍的努力拿我分数的一半也不到,最后丢下一句,怎么别人不学,天天睡觉也拿第一,而我都这么努力还是这么差。说完趴在桌子上,她到底在做什么,我现在还不知道,百分之九十在哭吧,过几天就人也不见了,再过几天与人说她退学了。其实我现在对于她的退学也感到内疚。
当天才的日子不长,因为我不是真正的天才,我在课上睡觉是真的,不努力也是真的,成绩好就是每个人都能看到的。我只是基础好而已,高一学的东西基本上我都已经学过的,或者接触过的,不努力去学,成绩好当然也不足为奇,天才这顶高帽把我罩得看不到前方。高二依然没有醒觉,天天上课睡觉,醒来写点作文,累了再睡。当然高二的日子并非就这样,我还有很多的好朋友,整天玩个醉生梦死。学习嘛,滚一边去。就这样一逛,高三就到来了。当我看着拿惨不忍睹的成绩单,终于开始明白事情的严重性。
高三可是奋发向上,无论上课下课,吃饭还是睡觉,都是书不离手,眼不离书。第一次数学考试得了40分,这是什么概念,满分不150分才考40分,虽然我知道自己差,但也不知道原来自己差到这种地步。于是我更加努力,晚上凌晨一点才睡觉,起来总比太阳早。成绩却一点好转也没有,40分的依旧还是40分,随着考试的一次又一次的失败,同学们的目光开始有了变化,在我的背后总有人在热烈讨论什么,就像你看看谁谁谁那么努力了,成绩确是这么糟糕等等。其实这些人的成绩比我好不了多少。在所有人的眼中,我只不过是一个智商低下的学生罢了。人就是喜欢多管闲事,否则他们会感到很无聊的,为了自己可以不那么无聊,就几人人聚在一起,说说这,说说那,简而言之就是说三道四。古人说女人才爱说是非,现在男女都爱上这些。而且他们之说别人的短处,因为他们拿自己与别人的短处比,怎么比怎么快乐,如果说别人的长处,就是与别人的长处比,怎么比怎么痛苦。
我是很笨,那又怎样?难道我笨就不学了吗?如果不学,那就比笨蛋还笨。我的成绩依旧不见有多少的进步。我依旧晚睡早起。高考前的那天晚上,我还是十二点才睡。结果,数学以119分拿下全班第一,结束高中学习生涯。付出别人几倍的努力拿别人几倍的分数这就最正常不过了,他们五六十分的依旧五六十分。
不要羡慕别人的好成绩,自己虚心向别人学习,学习别人的方法,不断总结自己的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发现问题,改正问题。最重要的还是努力。进步是非常慢的,要脚踏实地,一步一脚印的走下去。不到最后是看不到自己的进步的。
天才滚一边去。
【关键词】高中生物 总复习 培养 纠错习惯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10-0124-01
俗话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错误是发生在学习过程中正常且普遍的现象,它是直接反映学生学习情况的生成性资源。生物学科知识繁杂、容易遗忘,进入高三总复习阶段,练习量倍增,每个同学都会因自身知识的缺漏,出现或多或少的错误。因此,教师只有在教学过程中善于开发错误的价值,引导学生认识错误、分析错误、走出错误,注重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纠错习惯,才能减少学生同样错误的再发生,从而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笔者结合教学实践,从四个方面谈高中生物总复习阶段学生纠错习惯的培养。
一、培养学生反思问题的能力,给纠错预留下足够空间
在高三总复习阶段,教师如果能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充分考虑学生的知识结构、思维方式、语言表达、解题技巧等方面可能发生的错误状况,在课堂中可通过各种提问,有意识地让学生暴露错误,并加以因势利导。这样的教学过程,既能突破难点,又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大大提高复习课的有效性。例如:在复习种群概念时,笔者先让学生读概念,把概念中的关键词圈出来,学生就圈出“同种”“全部”两个词,有些学生还圈出“自然区域”等,笔者进一步举例子让学生判断,如“一片草地上所有的杂草是不是一个种群呢?一个池塘里所有的鱼呢?一块朽木上所有的真菌呢?学生有的回答“是”,有的回答“不是”,经过争辩后发现这些都不是一个种群,因为可能包含多种生物。笔者再让学生判断“一座山上所有雌性老鼠是一个种群吗?”“动物园里的所有老虎呢?”对于这些问题,学生很快地回答“不是”。可见,有时一些错误的例子,更有利于学生在“自我否定”的过程进行知识的构建。
二、树立学生必学赶超的意识,让纠错转变成自主行为
习惯的培养并不是被动的接受,而是主动的认同并自觉的实施。布鲁纳曾说过:“学生的错误是有价值的”。在多年的教学中发现,大多数学生一方面忌讳别人指出自己的错误,而另一方面喜欢指出别人的错误,自尊心和好胜心都很强。教师充分利用学生的这一心理,引导学生相互纠错,往往会得到事倍功半的教学效果。教师可以选择性的让学生主动参与作业或小测评价,让学生相互纠错,并对纠错认真的同学给予表扬或奖励。通过这种纠错方式,学生们对待作业更加认真,生怕被其他同学抓住自己的错误。
三、强化学生规范答题的技巧,使纠错形成为良好习惯
分析学生错题的原因,很大一部分是因为审题不清所导致。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具体题目中如何圈点出关键词。例如,“浆细胞合成并分泌抗体的过程,有关的结构有哪些?有关的细胞器有哪些?有关的膜性细胞器有哪些?”不同的问法,答案就很可能不同。所以审题时,督促学生养成圈点关键词的习惯,对于减少因审题发生的错误有很大帮助。
在实际教学中,总会听到老师抱怨:“这道题在课堂上讲了不知多少遍,结果还是错!”这句话从一个方面讲是学生犯错误的反复性,另一个方面说明我们的纠错教学效率低下,这不得不引起我们教师对日常试卷、作业纠错教学的反思。试卷中常有学生因字迹潦草、错别字、语言表达能力差、专业术语不规范等原因而被扣分。因此,教师在平时教学或讲评中,要切实纠正不良书写习惯及强化答题的规范性,平时有意多做一些针对性练习,在训练中要求多写,多与参考答案进行比照,找出差距,使自己的思维方式逐渐与出题者相靠拢,逐步提高自己的解题能力。
四、提升学生整理错题的水平,让纠错转化为宝贵财富
利用错题本纠错,是高中学生学习各学科普遍且有效的一种学习方法,生物也是如此。但学生面对如此多的错题该怎么整理呢?能不能坚持下来并且有效的利用错题本呢?
养成纠错习惯,首先要让学生认识到整理错题的重要性。笔者让学生对比半个学期以来,平时三本练习及试卷中出现的错误,学生有了惊人的发现,原来这些错误大多数都相似。若是第一次出错,就能将其收入错题本,进行剖析,深刻理解,则可避免出现后续的错误。那么错题本要如何建立呢?
方法上,笔者要求每一堂生物课,学生纠错本随时准备好,以便记录课堂中发现的容易错误的知识点;对于讲评课后,自身练习中遇到的典型错题,要求学生利用课后时间及时整理;每个周末,笔者会特意少布置作业,而是要求学生整理本周或近期的经典题型,并将其分专题归类。每周一会抽查纠错本,并对学生的错题本做批改评价,并在班级展出优秀的纠错本范例并加以表扬,督促其他同学学习改进。通过这种强制检查,树立榜样的做法使大多数学生不仅建立了合格的纠错本,而且能够坚持下来。
内容上,不是任何的错题都进行纠错,对于某些简单、低级的错误,就没有必要进行纠错。纠错本可分为不同版块:如易错易忘知识点、典型错题、创新题型、实验注意事项等。具体的做法有:①对于某些因审题不清而导致的失误,就不用将原题抄入纠错本,只需将反省审题失误的情况记录在错题本中;②对于某些选择题,只是因为某个知识点缺失而导致的错误,就不需要将整题抄下,只需把相关知识点记录在错题本中,如“关于细胞核的特例: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也没有各种细胞器;高等植物成熟的帅管细胞没有细胞核;人的骨骼肌细胞有多个细胞核”;③对于经典题型,需要系统整理。例如,复习完必修一、必修二两本书后,可以整理以下经典题型:蛋白质计算、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图形比较、减数分离异常情况分析、DNA碱基计算、遗传图谱分析等经典题型。
格式上,一般体现以下几个环节:原题(抄写或剪贴)、错解、错误原因分析、正解、规律总结与启示、相关知识链接、类似考题或变式考题。对于每一道经典错题尤其是对“错误原因分析”及“规律总结与启示”要分析到位,该部分最好用红笔记录作为警示。
熟话说,拥有了一个良好的习惯,就等于成功了一半。学生若能真正将错误视为宝贵的资源,正视错误、纠正错误,反思错误背后的问题所在,就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将有助于复习效率的提高。同时也要注意不论采取什么方式纠错,都应本着友善和蔼的原则,以防矫枉过正。总之,让我们生物总复习阶段的教学,因关注学生的错误而更加精彩吧!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1-378-01
为了减轻学生的负担,全面提高教学质量,近年来高考数学试题都与教材有着密切的联系,有的是直接利用教材中的例题、习题、公式定理的证明作为高考题;有的是将教材中的题目略加修改、变形后作为高考题目;还有的是将教材中的题目合理拼凑、组合作为高考题的。连续多年的高考数学试题每年都有许多源于教材而又高于教材的试题
因此,我们一定要高度重视教材,针对教学大纲所要求的内容和方法,把主要精力放在教材的落实上。对于数学的有关概念、定义、定理、数学符号及数学语言等都应该以课本为主,不要人为化地任意使用。同时,高三的复习,应该澄清那些似是而非的东西,比如,有的同学对指数函数中的底数的规定掌握不准,总认为 “形如的函数”就是指数函数,关于这个概念,课本上很明确地规定了条件,在复习时,我们一定要搞清楚这个规定的理由。再如,什么叫命题?“命题就是可以判断真假的语句”,那么,一个语句是不是命题,关键在于能不能判断其真假,也就是判断其是否成立,如“3是12的约数吗?”,“ ”等就不是命题,因为第一个语句不涉及真假,第二个语句不能判断真假,这些都是课本上的例子,复习时我们要给予高度的重视。我们都知道,集合中的符号很多,新旧教材在符号上的差异又较大,复习时一定要以新教材为主。
在复习有关定理的时候,还要注意课本上对其不同的解释,如,“两个正数的算术平均数不小于它们的几何平均数”,对于课本中的一些规定或旁注,有的学生总是不以为然,认为这样的规定不太重要,这是不好的。我们说,既然“规定”了,就得按“规定”办事,不要随意化。在《立体几何》中,也有相应的一些规定:“在本章中,没有特别说明的‘两个平面’、‘两条直线’,均指不重合的两个平面和两条直线”;“四个顶点不共面的四边形叫空间四边形”(这条规定出现在P10页的旁注上,有了它就排除了四个顶点共面的情况);“直线 与 不平行,可以记作 ∥ ;直线 与 没有公共点,可以记作 ”(旧教材没有明确地这样规定)等;在《数学。第一册(上)》中的规定和旁注有:“如果没有特殊说明,本书所提的约数指的都是正约数。P5”(这样,就避免了负约数的出现);“规定: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也是任何非空集合的真子集”(说明空集的特殊性);“本书中处理的命题都是条件和结论比较明显的命题。P29”(因此,对于条件和结论不太明显的命题我们可以少研究一些);“函数的定义主要包括定义域和定义域到值域的对应关系。因此,判断两个函数是否相同时,就要看定义域和对应关系是否一致。完全一致时,这两个函数才算相同。P49”(这个旁注实质上给了我们判断两个函数是否为同一个函数的方法和依据);通过这些“规定”或“旁注”可以使我们更加对有关概念和定理等的理解和掌握,因此,复习时应该回归到课本中去认真地读一读。波利亚在《怎样解题》中说:“解题是一种实践性的技能,好比说就像游泳一样,在学游泳时,你模仿别人的做法,用手和脚的动作来保持头部位于水面之上,最后你通过操练游泳学会了游泳。在学习解题时,你必须观察和模仿别人在解题时的做法,最后你通过解题学会了解题。”课本上的有些例习题能给我们提供模型或者结论的功能,如果我们能在理解的基础上熟记相应的模型和结论的话,将会使我们提高思维的效率。
学习数学我们需要有一种“归纳的态度,要求随时准备把观察结果提高为一般性的原则,并随时准备根据具体观察的结果对最高的一般性原则进行修正。”因此,课本中的例习题不仅要让学生弄懂、会做,而且还要学生注意解题方法的归纳和整理,探索它们的应用规律,使学生自觉重视加强知识间的纵向发展和横向联系,注意引导学生利用例习题不断总结每个公式、定理的主要用途,开拓解题思路,加强学习中的反思,进而在探索中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现行教材中复习题和例题的设计都非常新颖别致,难度接近高考,颇有拓展、开发和挖掘的余地和空间。教材中给出的例习题都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不管以前是否看得懂,回头再复习时,一定要从中领悟它的内涵,体会它们反映的思维方法,对以课本上例、习题为原形拓展的题型要加以重视,并注意总结、提炼和灵活运用,从而大大拓宽数学例、习题的教学功能,进而拓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数学例习题是一个重要的载体,通过解答数学例习题可以使学生的思维活动有一定水平的目的性、方向性、确定性和辨别性,从而成为培养学生良好思维品质的重要工具。因此,课堂教学要常新、善变,通过原题目延伸出更多具有相关性、相似性、相反性的新问题,注意利用例习题扩充学生的知识面,并贴近学生生活,注意利用习题给学生渗透德育教育和美的教育,深刻挖掘例习题的教育功能,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在高三总复习前,学生所学的知识是零碎的、散乱的,很难将前后相关的知识联系在一起,比如说,在高一研究函数的形态时,由于导数还没有学到,因而,对它的研究总存在着一定的缺憾。因此,在高三的复习中要自始至终地以课本为“本”,重组课本中的知识结构,建构高中数学的知识网络立足基础的高考命题特点要求我们在复习备考中,应全面抓基础落实。高考的复习必须真正地回到课本中去,回到基础中去,不要盲目追求复习进度,要认真引导学生理清知识发生的本质,帮助学生构建起高中数学的基础知识网络;同时,在复习的过程中不要“眼高手低”,不要好高骛远,对以课本中例习题为素材,深入浅出的题目要举一反三地加以推敲、延伸和适当变形,形成典型例题,构建知识块,提炼通法,更好地帮助学生融会贯通地掌握基础知识,在充分理解题意的基础上,全面抓基础知识的落实。
关键词:数学教学;思维训练
数学教育要给予每个人在未来生活中最有用的东西。因此,我们在数学教学中不能把目光停留在数学知识的讲解和解题方法的运用上,而应以它们为载体,加强对学生思维能力的训练。
现代教学论认为,数学教学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教学。数学教学培养的是学生的思维习惯和思维品质,是数学思维教育素质化的重要内容。思维培养的成功与否将直接影响数学教学质量的提高,影响着中学数学教育改革的深化与发展。
数学思维是人脑和数学对象(空间形式与数量关系)互相作用并按一定规律产生和发展的。数学思维的种类有很多,从具体形象思维到抽象逻辑思维,从直觉思维到辨证思维,从正向思维到逆向思维,从集中思维到发散思维,从再现性思维到创造性思维,从中体现出了多种多样的思维品质。如思维的深刻性、逻辑性、广阔性、灵活性、创造性、发散性等。我认为,高中数学教学中主要应通过对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达到提高思维能力的目的,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注重对基础知识、基本概念的教学
高一学生,从初中数学到高中数学将经历一个和很大的跨度,主要表现在知识内容方面的衔接不自然,对高中数学抽象的数学概念、数学形式极不适应。比如第一册第一章的集合与简易逻辑,表面上看似很简单,而实际运用中却不能准确把握那些用集合语言所描述的题目含义。再如第二章函数,这是高中数学中的重点内容,教师会花很大的精力去讲授,学生会都会下很大力气来做题,结果却不如人意。学生做题时主要是在解具体题目时很难与基本概念联系起来。如经常遇到的二次函数问题,有时是求值域,有时是解方程或不等式,学生感到茫然。我把它们统一在一起,强调二次项系数对称轴、判别式等几个因素,帮助学生克服了思维的无序性。这一章内容是思维方法从直观到抽象、从离散到凝聚的过渡,是训练学生思维深刻性和广阔性的重要阶段。
二、加强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
高中数学的四大数学思想和十几种数学方法是教学的关键与灵魂。一是解题的方法。为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中应结合具体问题,教给学生解答的基本方法、步骤。二是数学思想方法。思想方法把不同章节、不同类型的数学问题统一了起来,如数形结合思想培养了思维的形象性、创造性,化归思想提高了学生的灵活性、辨证性等。如换元法是一种常见的变形手段,它不只限于解某一章或某一类的问题。注重对这些思想方法的渗透,可以提高学生归纳总结及联想能力,将数学知识和方法的理解提高到一个新的阶段,这对思维品质的培养十分有益。
三、挖掘数学例题习题的功能
在高三总复习时,教师往往注意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注重一题多解,一题多问的形式练习,向学生讲解大量的习题与解题方法。但学生常常是被动接受,教师给的越多,思维越混乱,结果适得其反。这一时期,教师除了精选习题,重点讲解之外,更要在讲授方法上有所创新。在讲解习题时应注重以下原则:
关键词:讲评课;暴露错因;优化解法;激发
高三总复习阶段,进行必要的针对性、适应性测试和练习是重要的教学环节,它能有针对地检查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是一种较为可靠的反馈资料,对后续的教学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 因此,每次测试后的讲评课便是家常便饭. 重视并研究这类讲评课,提高讲评课的效率,通过讲评课启迪学生,不断提高自身的各种能力,化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是十分必要的. 但如何做到讲评到位,通过讲评确实使学生在训练的基础上得到巩固和提高,即有效地发挥讲评课的教学功能,优化讲评课结构,是广大一线教师要潜心研究的,笔者认为应做到“三评、三讲、四为主”,现分述如下:
[?] 三评
一、评错答,以防重蹈覆辙
每次测试的题目,学生有做对的,也有答错的. 讲评时既不能像记流水账似地给学生报一个答案,也不能不痛不痒地简单提示,更不能漫不经心地东拉西扯,而要有的放矢. 首先应着重于评错答,原因是学生训练中的错答往往具有迷惑性和潜在性,暴露了其思维的缺陷,如果不从数学概念,规律的知识源头上帮助学生理顺关系,从规范解题的思路上指点迷津,就很难使原来答错的学生得到理解,一些糊里糊涂歪打正着的学生得不到领悟. 再则,每位学生都有把每道题做好,渴望成功的欲望,他们后悔答错,也想远离错答,所以讲评错答,学生通常会全神贯注,效果好.
为了让讲评错答做得更好,我们应该做好两个准备,一是做好答错情况统计,即了解差错率,选差错率高的作为重点讲评内容. 二是做好错答情况分析,即全面了解错答原因. 例如,审题不清,概念模糊,计算出错,没有注意隐含条件等.
总之,每道题的错答都有其原因,我们只有通过认真批阅学生的试卷,才能逐一发现. 我们讲评时才能有板有眼,学生听了心服口服、心领神会.
对于错误率高、重复出错的问题,要作针对性地进行补练.
二、评优解,培养创新能力
每次测试,学生做对的是大多数,而错答的毕竟是少数,那么,正确解答的讲评价值在哪里呢?笔者的体会是要评其中的优解,即创新的解法. 原因是:对具体的数学问题的正确解答,有基本的思路,常规的解法是每位高三学生必须掌握的,而且已经形成正确的思维定式. 譬如:
三个非空子集,且S1∪S2∪S3=I,则下面结论正确的序号是:___________.
①CIS1∩(S2∪S3)= ;
②S1?(CIS2∩CIS3);
③CIS1∩CIS2∩CIS3= ;
④S1?(CIS2∪CIS3).
作为填空题,本题可以从文氏图或特殊法的角度考虑.
如:设全集I={1,2,3,4,5,6},S1={1,2,3}等. 但有的同学采用如下方法:
既然S3?I,不妨设S3=I. 于是CIS1∩(S2∪S3)=CIS1,CIS2∩CIS3= ,
CIS2∪CIS3=CIS2,所以①②④都不正确.所以选③.
要讲评优解,首先必须发现优解,所以讲评之前的准备工作为:做好分检工作,分题号逐一将解答结果正确的检索出来;认真仔细地复查正确的全过程,发现解法新颖、与众不同的做好记录,随即分析其创新思维之处.
三、评新题,增强应变能力
学生每次练会遇到一些陌生题型,这些生题对他们来说就是新题.我们之所以讲评新题,原因有二:一是学生面对新颖的数学问题有点不适应,答错率显得高;二是新题的新颖之处需要点拨,使之“一回生,两回熟”.
新题对教师同样也是陌生的,所以要提高讲评新题的质量,应做好以下准备工作:(1)摸清试题的新颖之处:①新题型;②知识点新的整合与衔接;③从新的角度去看待陈题;④是否有高等数学的背景. (2)全过程解答新题:自己要亲自重做一遍(不能光看答案),把握其中的解题步骤,体会解题的切入点,发现和预感出现卡壳而容易形成错解的地方,做到心中有数,讲述不慌.
在由知识立意转向能力立意的命题思想指导下,高考重点新题层出不穷,有些是陈题翻新. 所以,在讲评常规题、基础题时,我们要注意适当地进行变化拓展,赋予新意. 同时,针对不同的新题,做好及时归纳、总结解题的思路与策略.
[?] 三讲
一、讲共性和个性
讲评时,对于学生出现的共性问题应多花时间进行重点讲评,采取的方式是:注重以纲据本,多角度、深入浅出地阐述问题的实质,使学生对错解有深刻的认识.
例 设函数f(x)=-(x∈R),区间M=[a,b](a
y=f(x),x∈M},则使M=N成立的实数对(a,b)有( )
A. 0个 B. 1个
C. 2个 D. 无数多个
学生看到这个题目觉得无从下手,找不到解决问题的切入点. 教师在讲评时一定要体现出研究函数的基本方法,即从研究函数的图象与性质入手.
本题中定义域x∈R,又-1-x
当x∈[0,+∞)时, f(x)=-=-1+单调递减,又f(0)=0,函数f(x)是奇函数,所以f(x)在R上是减函数.
所以f(a)=b,
f(b)=a,即
-=b,
-=a,
则ab[1-(1+a)(1+b)]=0.
若ab=0,则a=b=0,与a
另外,有时为了进一步检查、巩固讲评效果,笔者对于少数学生出现的个性问题也会花点时间进行巧评,如:有的共性问题中就含有个性问题,那么在讲评共性问题时,对此个性问题稍做提示讲评;有时几个个性问题之间存在类型和深浅方面有一定联系,不妨设计一个综合题将其巧妙串联进行讲评;还有些极个别且有明显孤立性的问题,若时间不允许或不必在课堂内讲评,也可留做课后单兵教练.
二、讲思路和规律
进入总复习教学,必须由重视基础知识转移到综合能力训练上来. 试题的综合程度、难度普遍加大,这就要求教师在讲评中不能简单地对答案或订正错误,而要指导学生进行考点分析,即思考试题在考查什么知识点,这些知识点理解时有哪些注意点,该题是怎么考的,解题的突破口在哪里,什么又是最佳解题途径,这样才能培养学生的辨别分析能力. 故教师在讲评时应时刻做好思路、思维的示范,要将严谨、富有逻辑性的解题规范清晰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语言与板书也应力求简洁扼要.
三、讲发散和变化
高考每年所考的知识点是相对稳定的,而试题不同,命题人可以随便变化题意、角度,在题设条件的设问方式上推陈出新,但很多试题源于课本却又高于课本,因为变换情境,学生很可能就会由于思维定式而造成失分,此时善于分析和应变最为关键. 所以每道题按原题讲完之后,教师要把原题进行变化,与学生一起作解题后的小结与反思,对某知识从多个侧面、多个角度进行合理的拓展. 如:可以对原题的提问方式进行改变;对原题的结论进行衍生和扩展,由一般到特殊或由特殊到一般;也可把习题的因果关系倒置;还可把几道题目、几个过程进行组合,等等.这种训练应立足于基础,不可以求难,注重渐进、合理性,学生思维就会拓展开阔起来.
[?] 四个主体
一、以激励为主,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
教师必须满腔热情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对学生的点滴进步要进行肯定,挖掘他们的非智力因素,激励他们奋发向上,对于每一次的检测成绩,无论好与差,教师都应该用理智的态度做好质量分析,对一些创新解法应通过投影或印发进行展示,让其他同学参考学习;而对考得差的学生,更应该以热情和敏锐的目光捕捉差中的“优点”,错误中的“合理”,细心寻找闪光点,使之胜不骄,败不馁;对于有放纵心理的学生,要注重思想教育,帮助他们树立奋斗目标;对于有自满心理的学生,要严格要求,使他们进一步刻苦钻研,达到一定的学习深刻;对于成绩优异的学生要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指出他们今后的努力方向,让他们始终保持旺盛的求知欲. 这样做有利于形成乐观向上的学习氛围,体现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的整体效应原理.
二、以学生为主体,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由于检测内容的综合性,检测目标的层次性,检测成绩的差异性,所以在讲评时老师不能以题论题,要以学生为主体,指导学生自查常规失分,运算、文字表达的准确性;自查对数学概念公式理解不透之处;自查逻辑推理是否准确充分,表达是否严密等.
三、以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
教师要根据试卷特点,对整个试卷作归纳整理,把涉及的同一数学概念,同一数学思想方法或不同知识点的结合等做好分类处理,能根据不同的类型展开讲评,做到有针对性、剃度性,使大多数学生有收获.监视可以通过个别提问、小组讨论、判断正误等方式加以引导,使渗透在不同题目中的同一知识点或同一种方法得以归类和提升. 实践证明,那种机械地从头到尾以题论题,面面俱到的讲评,板演或全体校对答案的做法,其效果是事倍功半.
四、以思维分析为主线,重视能力培养
高三生物总复习教学策略在高三生物学总复习过程中,我们要以“3+理科综合”高考命题为指导思想,来制定切实可行的复习计划,采取行之有效的复习方法,才能取得理想的复习效果。为此,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以及结合现实高考的实际情况来谈谈自己的体会,仅供参考。
一、我们要认真研究《教学大纲》和理科综合《考试说明》,做到整体把握
因为《教学大纲》和理科综合《考试说明》是高中生物学教学和高考命题的依据,所以我们在高考生物学科总复习过程中,就要明确它们和课本之间的关系,才能准确把握好复习内容和方向。为此要把握好生物学高考命题思路是“遵纲不循本”,就是知识点的考察遵循“双纲”的规定和不超出课本知识的范围,可是能力水平的考察可以超出课本知识具体体现的层次水平。所以,我们在单元课题的复习中,要重视引导学生抓住主干知识,找出基本知识点和考点,强化知识重点,重视联系实际,关注知识热点。力求做到:知识点、能力点、教育点、应用点和考查点心中有数。
二、我们要认真分析近年来的生物学高考试卷,做到心中有数
我们通过认真分析近年来的生物学高考试卷可知,生物学高考的测试目标保持着相对稳定性和连续性,考试的内容,题型、题量和整体难度基本上不变,考试热点的重视率较高,同类试题或相近试题半年出现,系列练习中的传统试题也不回避。所以,认真分析近年的生物学高考试卷既有助于把握复习备考的方向,又有利于收集高考训练的基本素材,揭示生物学高考命题的新走势,及时地调整复习计划和策略。
三、我们还要通过正确渠道搜集高考信息,做到准确无误
我们要重视从各类正规渠道获得准确可信的高考信息,广泛搜集高考研究的信息,及时总结实践经验,参与同行的交流与研讨,从而提高高考复习的质量。把握好高考的脉络。
四、我们还要扎扎实实地搞好复习,狠抓基础知识和能力训练
众所周知,高中《生物》课本中概念性和命题性知识多,学科间渗透性知识,学科内新知识和实践性知识少,教学中需要我们教师扩展和引申的知识面宽,需要引导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空间大,所以,课堂上教师照本宣传是难以达到预期复习目的的。在一些单元教学过程中,即使教师讲得透切,学生听得很清晰,可是,由于知识学习与能力训练缺乏有机的结合,学生仍存在着听得懂、忘得快、或者记得住、做题时用不上的现象。
当前,高考命题改革的趋势是,稳中求变,新中求活。高考试题特点是;全、小、精和洁;考知识中要狠抓基础知识和能力训练,特别是在能力训练中我要求学生解答问题时要达到常见的试题不出错,不常见的试题努力做,认真反思,减少失误。
五、我们还要根据学生实际具体情况来制定周密的切实可行的复习计划
1.分章复习阶段
复习最初将高中《生物》课本逐章逐节的系统复习。引导学生弄懂基本概念和原理,明确相关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使学生对基本概念和原理均达到“领会”和“应用”的层次水平。在此阶段的复习中,要重视检测学生对重点知识的理解能力,进一步培养学生综合能力。这个阶段要注意引导学生将主要精力放在对基本概念和原理的领会和应用上。
2.考题复习阶段
该阶段的复习任务是加强学科内容综合,使知识系统化。这个阶段的复习时在分享复习的前提下引导学生对知识进化归类和重新组合,从而达到熟练掌握知识的程度。在该阶段复习过程中,我们依据高中生物学的主干知识提出,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细胞分裂与生殖、生命活动的调节,环境与生物,污染与健康、现代生物技术、生物实验、遗传学中的概率统计、图表和曲线图几个专题,通过每个专题的讲解,测试和讲评,学生对重点知识进一步加深了了解,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从而为进一步培养学生综合应用能力打下基础。
3.学科间综合和模拟测试阶段
这个阶段复习任务是我们要引导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以适应高考中综合应用的能力的试题。
高考中的理科综合主要是生物学、物理学和化学3科知识的综合,所以,复习时我们教师有必要提示学生注意生物学与物理学和化学之间存在的知识交叉点。一般来说,生物学与化学知识相联系的内容有;细胞的元素组成、植物体内科循环元素和不可循环元素、无机离子和化合物,糖类和脂肪、蛋白质、活性肤、抗原和抗体、化学因素与基因突变等。
生物学与物理学知识相联系的内容有;显微镜结构及成像原理、物质的扩散与渗透原理、叶绿体色素的吸收光谱、光能转换化学能的过程、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物理因素与人工诱变、失重或超重条件对植物生长素分布的影响、噪音和超声波与环境污染及能量守恒和物质不灭定律等。
在这个阶段还要安排适量的综合训练或模拟测试。综合训练或模拟测试的题量不宜过多,以覆盖主干知识要点和练活学生思维为宜。学生要规定时间内完成综合训练或模拟测试题,但教师不可不进行全面审阅,由学生自查后提出质疑性问题,然后教师根绝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讲评。通过这种适量的综合训练或模拟测试过程,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技巧都得到了提高,也有利于培养他们应考的良好心理素质。
4.查漏补缺阶段
此阶段主要任务是帮助学生查漏补缺和适应高考环境。在这个阶段,认真分析近年来高考试题发展方向,结合大多数学生的薄弱环节,找适宜高考冲刺的练习题,试卷格式、题型、题量、难易程度均与高考试题相近,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使学生发现自己的不足,适应高考环境。在此基础上,同学间通过交流彼此的感受取得经验或教训,从而使学生对高考做好充分的准备。
精选优秀数学老师工作计划范文 本学期我继续担任高三理科xx班和xx班的数学教学工作,为了20xx年学生能充分迎接高考且能考出好成绩,我制定了高三数学复习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研究教材,了解新的信息,更新观念,倡导理性思维,探求新的教学模式,注重团结协作,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数学素质,全力促进教学效果的提高。
二、教学设想
(一)总的原则
1、认真研读数学考试大纲及全国卷考试说明的说明,做到宏观把握,微观掌握,注意高考热点,特别注意高考的信息。根据样卷把握第一、二轮复习的整体难度。
2、不孤立记忆和认识各个知识点,而要将其放到相应的体系结构中,在比较、辨析的过程中寻求其内在联系,达到理解层次,注意知识块的复习,构建知识网路。
3、立足基础,不做数学考试大纲以外的东西。精心选做基础训练题目,做到不偏、不漏、不怪,即不偏离教材内容和考试大纲的范围和要求。不选做那些有孤僻怪诞特点、内容和思路的题目。利用历年的高考数学试题作为复习资源,要按照新教材以及考试大纲的要求,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严格控制选题和做题难度,做到不凭个人喜好选题,不脱离学生学习状况选题,不超越教学基本内容选题,不大量选做难度较大的题目。
(二)体现数学学科特点,注重知识能力的提高,提升综合解题能力
1、加强解题教学,使学生在解题探究中提高能力。
2、注重联系实际,要从解决数学实际问题的角度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不脱离基础知识来讲学生的能力,基础扎实的学生不一定能力强。教学中,不断地将基础知识运用于数学问题的解决中,努力提高学生的学科综合能力。
多从贴近教材、贴近学生、贴近实际角度,选择典型的数学联系生活、生产、环境和科技方面的问题,对学生进行有计划、针对性强的训练,多给学生锻炼各种能力的机会,从而达到提升学生数学综合能力之目的。
(三)合理安排复习中讲、练、评、辅的时间
1、精心设计教学,做到精讲精练,不加重学生的负担,避免题海战。
2、协调好讲、练、评、辅之间的关系,追求数学复习的最佳效果。
3、注重实效,努力提高复习教学的效率和效益。
(四)改变传统复习模式,体现小组交流合作
1、淡化各自为战,加强备课小组交流合作,资源共享。
2、坚持学生主题,教师主导。
3、注重学法指导及心理辅导。
(1)及时向学生介绍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及时收集教学过程中反馈信息并弥补学生的不足。
(2)针对不同学生的实际水平,合理安排教学难度,有利于学生成功情感体验,促进其提高。
(3)加强边缘生的个别辅导。A类边缘生采用各个击破,B类边缘生抓基础,促能力,A类边缘生注意个别指导;B类边缘生手把手的教,主要课堂重点关注,课后重点辅导。
三、教学重点
1、数学思想方法。
2、教材的重点、高考的热点。
3、依据新大纲、夯实基础,突出内容,课程内容中的向量、概率以及概率与统计、导数等的教学。函数,解析几何,立体几何,数列仍是重点。
4、注意以单元块的纵向复习为主到综合性横向发展为主。
从数和形的角度观察事物,提出有数学特点的问题,注重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与综合。
注意知识的交叉点和结合点。
四、教学措施
1、以能力为中心,以基础为依托,调整学生的学习习惯,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多动手、多动脑,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运用数学思想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精讲多练,一般地,每一节课让学生练习20分钟左右,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2、坚持先备课后上课,加强学习,多听课,探索第一轮复习的教学模式。
3、脚踏实地抓落实。
(1)当日内容,当日消化,加强每天必要的练习检查督促。
(2)坚持每周一次小题训练,每周一次综合训练。
(3)周练与综合训练,切实把握试题的选取,切实把握高考的脉搏,注重基础知识的考查,注重能力的考查,注意思维的层次性(即解法的多样性),适时推出一些新题,加强应用题考察的力度。对每一次考试试题研究,努力提高考试的效率。
①注意研究高考考试说明,近三年高考试题,特别是全国卷的高考试题。
②在综合练习中,不缩小考试难度,既注意重点知识的考查,注重对数学思想和方法的考查。
③在综合练习中注意实践能力的考查,要求学生能综合应用所学数学知识、思想和方法解决问题,包括解决在相关学科、生产、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能阅读、理解对问题进行陈述的材料;能够对所提供的信息资料进行归纳、整理和分类,将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建立数学模型;应用相关的数学方法解决问题并加以验证,并能用数学语言正确地表述、说明。
④在综合练习中注意创新意识的考查:要求学生能对新颖的信息、情境和设问,选择有效的方法和手段收集信息,综合与灵活地应用所学的数学知识、思想和方法,进行独立的思考、探索和研究,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⑤在综合练习中注意个性品质要求的考查:要求学生能具有一定的数学视野,认识数学的科学价值和人文价值,崇尚数学的理性精神,形成审慎思维的习惯,体会数学的美学意义。要求考生克服紧张情绪,以平和的心态参加考试,合理支配考试时间,以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解答试题,树立战胜困难的信心,体现锲而不舍的精神。
4、加强应试心理的指导
为学生减压,开启他们心灵之窗,使他们保持最佳状态。
5、高考数学试卷上的题与我们平日练习的题目不一样,怎么办?复习时应注意什么?
(1)力求作到三个避免
避免需要死记硬背的内容;避免呆板的试题;避免繁琐的计算。
(2)用学过的知识解决没有见过的问题。利用已有的知识内容、思想方法和基本能力,自己去研究试题所提供的新素材,分析试题所创设的新情况,找出已知和未知间的联系,重新组织若干已有的规则,形成新的高级规则,尝试解决试题所确立的新问题。
6、对重点知识与重点方法要真正理解,并且理解准、透。如概念复习要作到:灵活用好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分清容易混淆的概念间的细微差别,提防误用或错用;全面准确把握好所用概念的前提条件;熟练掌握表示有关概念的字符、记号。
7、加强学法指导
在教学中要让学生明白:
第一轮复习,通常称为方法篇。在这一阶段,老师将以方法、技巧为主线,主要研究数学思想方法。老师的复习,不再重视知识结构的先后次序,而是以提高同学们解决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为目的,提出、分析、解决问题的思路用配方法、待定系数法、换元法、数形结合、分类讨论等方法解决一类问题、一系列问题。同学们应做到:
①主动将有关知识进行必要的拆分、加工重组。找出某个知识点会在一系列题目中出现,某种方法可以解决一类问题。
②分析题目时,由原来的注重知识点,渐渐地向探寻解题的思路、方法转变。
③从现在开始,解题一定要非常规范,俗语说:不怕难题不得分,就怕每题都扣分,所以大家务必将解题过程写得层次分明,结构完整。
④适当选做各地模拟试卷和以往高考题,逐渐弄清高考考查的范围和重点。
第二轮复习,大约一个月的时间,老师主要讲述选择题的解发、填空题的解法、应用题的解法、探究性命题的解法、综合题的解法、创新性题的解法,教给同学们一些解题的特殊方法,特殊技巧,以提高同学们的解题速度和应对策略为目的。同学们应做到:
①解题时,会从多种方法中选择最省时、最省事的方法,力求多方位,多角度的思考问题,逐渐适应高考对减缩思维的要求。
②注意自己的解题速度,审题要慢,思维要全,下笔要准,答题要快。
③养成在解题过程中分析命题者的意图的习惯,思考命题者是怎样将考查的知识点有机的结合起来的,有那些思想方法被复合在其中,对命题者想要考我什么,我应该会什么,做到心知肚明。
最后,就是冲刺阶段,也称为备考篇。将复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以前,学习的重点、难点、方法、思路都是以老师的意志为主线,但是,这阶段要求学生直接、主动的研读《考试说明》,研究近年来的高考试题,掌握高考信息、命题动向,并要求学生做到:
①检索自己的知识系统,紧抓薄弱点,并针对性地做专门的训练和突击措施。
②抓思维易错点,注重典型题型。
③浏览自己以前做过的习题、试卷,回忆自己学习相关知识的历程,做好再工作。
精选优秀数学老师工作计划范文
一、指导思想
研究新教材,了解新的信息,更新观念,探求新的教学模式,加强教改力度,注重团结协作,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数学素质,全力促进教学效果的提高。
二、学生基本情况
新的学期里,本人任教高三x、xx班两个文科班的数学课,这些学生大部分基础知识薄弱,没有自主学习的习惯,自制能力差,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容易走神,课后独立完成作业能力差,懒惰思想严重,因此整个高三的复习任务相当艰巨。
三、工作措施
1、认真学习,研究高考试题,提高复习课的效率
《xxx》是命题的依据,备考的依据。高考试题是《考试说明》的具体体现。因此要认真研究近年来的考试试题,从而加深对《xxx》的理解,及时把握高考新动向,理解高考对教学的导向,以利于我们准确地把握教学的重、难点,有针对性地选配例题,优化教学设计,提高我们的复习质量。
2、教学进度
按照高三数学组学年教学计划进行,结合本班实际情况,进行第一轮高三总复习,预计在2月底3月初完成。配合学校举行的月考,并及时进行教学反思。
3、了解学生
通过课堂展示、学生交流互动、批改作业、评阅试卷、课堂板书以及课堂上学生情态的变化等途径,深入的了解学生的情况,及时的观察、发现、捕捉有关学生的信息调节教法,让教师的教最大程度上服务于学生。对于基础较薄弱的学生,应多鼓励、多指导学法,增强他们学下去的信心和勇气。
4、精心备课
精心的备好每一节课,努力提高课堂效率,平常多去听同科教师的课,向老教师学习经验和好的教学方法,努力提高自己的任教能力。
5、优化练习
提高练习的有效性:知识的`巩固,技能的熟练,能力的提高都需要通过适当而有效的练习才能实现。练习题要精选,题量要适度,注意题目的典型性和层次性,以适应不同层次的学生;对练习要全批全改,做好学生的错题统计,对于错的较多的题目,找出错的原因。
练习的讲评是高三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的环节,不该讲的就不讲,该点拨的要点拨,该讲的内容一定要讲透;对于典型问题,要让学生展示讲解,充分暴露学生的思维过程,加强教学的针对性。多做限时练习,注重综合。选取“题型小、方法巧、运用活、覆盖宽”的题目训练学生的应变能力。
6、注重学习方法、数学方法的指导
我们在复习中要加强数学思想方法的复习:如转化与化归的思想、函数与方程的思想、分类与整合的思想、数形结合的思想、特殊与一般的思想、或然与必然的思想等。以及配方法、换元法、待定系数法、反证法、数学归纳法、解析法等数学基本方法都要有意识地根据学生学习实际予以复习及落实。
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复习的学法指导,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复习的效率。如:要求学生建立错题本,尤其是考后错题,让学生养成反思的习惯;养成学生善于结合图形直观思维的习惯;养成学生表述规范,按照解答题的必要步骤和书写格式答题的习惯等。
7、注意心理调节和应试技巧的训练
应试的技巧和心理的训练要三高三的第一节课开始,要贯穿于整个高三的复习课,良好的心理素质是高考成功的一个重要环节。我们数学老师在讲课时尤其是考试中主要锻炼学生的心理素质,我们教育学生要以平常心来对待每一次考试。
精选优秀数学老师工作计划范文
一、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对一些基础性的数学知识有了初步的认识。学生已经比较习惯于新教材的学习思路和学习方法,大多数学生认识到数学知识无处不在,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这为学生对本册的学习打下了重要的基础,也为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和实践能力创造了条件。
二、教材分析
这册实验教材对于教学内容的编排和处理,是以整套实验教材的编写思想、编写原则等为指导,力求使教材的结构符合教育学、心理学的原理和儿童的年龄特征,体现了前几册实验教材同样的风格与特点。所以本册实验教材仍然具有内容丰富、关注学生的经验与体验、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鼓励算法多样化、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体现开放性的教学方法等特点。同时,由于教学内容的不同,本实验教材还具有下面几个明显的特点。
1.改进笔算教学的编排,体现计算教学改革的理念,重视培养学生的数感。
计算是帮助人们解决问题的工具,是小学生学习数学需要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本册实验教材的教学中有接近二分之一的内容是计算的教学内容(27课时),并且大量的是笔算的教学内容。当前的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改革中,笔算是被削弱的内容,不仅“降低了笔算的复杂性和熟练程度”,《标准》中还提出:小学各年级教案习题汇总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四年级五年级提倡算法多样化、避免程式化地叙述“算理”等改革理念。本册实验教材在处理笔算教学内容时,注意体现《标准》计算教学改革的理念,在内容编排的顺序、例题的安排、素材的选择等各个方面都采取了新的措施。
(1)精心设计教学顺序,加大教学的步子。计算的教学顺序要符合儿童学习计算的认知规律,同时符合计算知识本身发展的规律。实验教材仍然根据计算教学的基本顺序安排教学内容,但是根据《标准》中有关计算教学的改革理念和教学目标(复杂性和熟练要求大大降低),重新安排教学的具体步骤,因而减少了教学的课时数和例题数。笔算加减法教学,从现行教材的23课时减少为9课时,例题也从5个减少为2个;多位数乘一位数的教学,从现行教材的17课时减少为13课时,例题也从9个减少为7个。这样就明显加大了笔算教学的步子,节省了教学的时间,留给学生更大的探索和思考空间。
(2)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中获得对笔算过程与算理的理解,不再出现文字概括形式的计算法则。总结、理解并且记忆计算法则,是以往笔算教学的重要环节。当前的数学课程改革,强调让学生在现实的情境中理解概念和法则,避免机械记忆。因此,在笔算教学中,本册实验教材根据学生已有基础,提出一些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利用知识的迁移,“拾级而上”逐步理解笔算的算理,掌握笔算的方法。而不再出现文字概括形式的计算法则,只是在适当的时候(如整理和复习时),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交流,总结笔算时应注意的问题。这样,一方面避免了学生在不完全理解算理、算法的情况下,机械地记忆“计算法则”,减轻了学生记忆的负担;另一方面,也与算法多样化的理念相吻合,鼓励学生采用不同的方法计算,培养学生多样、灵活的解决问题能力。
(3)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理解计算的意义和作用,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良好的数感。计算是帮助人们解决问题的工具,只有在解决问题的具体情境中才能真正体现出它的作用。所以,应该把计算与实际问题情境联系起来,将计算作为解决问题的一个组成部分,这样才能使学生较为深刻地理解为什么要计算,知道什么时候选择什么方法进行计算更合理。这对于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良好的数感都是十分有利的。本册实验教材的计算教学部分,仍然与前几册教材一样,注意在现实的问题情境中教学计算,将计算教学与解决问题教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理解计算作用。
(4)笔算与估算结合教学,加大估算教学的力度。估算的学习对培养学生的数感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估算也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常常只需要估算结果。所以,估算是《标准》中要加强的计算教学内容。本册实验教材中大多数计算教学的例题都展示了笔算和估算两种算法。这样的安排,既适时地教学了估算,体现了“加强估算”、“提倡算法多样化”的改革理念,又可培养学生“能为解决问题而选择适当的算法”的能力,从而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数感。
2.量与计量的教学 联系生活实际,重视学生的感受和体验。量与计量的各种概念,例如千米、吨、秒等,都是从人们生活和生产的需要中产生的。这些概念,如长度、质量、时间,都比较抽象,但它所反映的内容又是非常现实的,与人们的生活、生产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所以,这部分知识的教学,应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感受、理解这些概念的含义,初步发展起长度、质量和时间的观念,认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应用这些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有关量与计量内容的编排上,实验教材注意设计丰富的、现实的、具有探索性的活动,让学生在现实背景下感受和体验有关的知识,经历探索和发现的过程。
3.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强调实际操作与自主探索,加强估测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在本册实验教材中,关于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内容,有四边形和测量的大部分内容,这些内容对于学生理解、把握、描述现实空间,获得解决实际问题的知识,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对于这些内容的编排,教材一方面注意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获得丰富的感性经验,另一方面则是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获得对知识的理解。几何形象直观的探索活动不仅为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提供了更有利的条件,而且为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这部分内容安排另一个与以往不同的特点,是加强了估测意识和能力的培养。估测是测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也十分广泛,人们对一个量进行估测的机会常常比精确测量更多。根据《标准》关于“空间与图形”的教学目标,在第一学段要求学生“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进行测量。”因此,无论在“测量”一章还是在“四边形”一章,实验教材都安排了有关估测长度的内容和训练。
三、教学目标
这一册教材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
1.会笔算三位数的加、减法,会进行相应的估算和验算。
2.会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会笔算一位数乘二、三位数,并会进行估算;能熟练地计算除数和商是一位数的有余数的除法。
关键字:创造性;能力;会学
以前,教师都在想如何写出好教案上下功夫。而在新课改的形式下,教师备课不光要备课程内容本身,还要求教师在课堂设计过程中,要时刻以“学生怎样学”为出发点,设计出“关注学生学什么、怎么学”的学案来。尤其是数学这一学科,更是应该在如何培养学生的能力上下功夫。那么,到底什么是学案,怎样编写学案,如何用好学案呢?这是我们大家一直在深思和探讨的问题。
一、学案界定
1、什么是学案
“学案”,顾名思义就是学生的学习方案。它包含两层含义:一是教师站在学生的角度,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已有经验、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当地的教学资源而制定的学生的学习方案。二是学生自己为了学习而制定的学习方案。 “学案”源于教案,却又高于教案。教师可以在拟订“学案”后再预设教案,即以“学案”定教案。学案实质上是教师用以帮助学生掌握教材内容,沟通学与教的桥梁,也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建构知识能力的一种重要媒介,具有“导读、导思、导做”的作用.
2、学案与教案的区别与联系
区别:
项目 教案 学案
目的 为教师上好课,预设教学方案 为学生自学,提供指导学习方案
性质 着眼于如何“教”侧重于使学生“学会” 着眼于“学”侧重于使学生“会学”
角色 侧重教师主导 侧重学生主体,主动地“学”
表达 界面规整,表达严整,多用书面语 界面亲切,表达生动,多用口语
联系:
学案是在教案的基础上,在教师的引导下,由学生直接参与并完成的一系列的问题探索、要点强化等全程学习活动的案例。
二、怎样编写学案
学案的作用是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所以,学案的大致内容都是:预习目标---考纲要求----重点---难点----学习过程。
1、学案的编写方法
学案的编写分三步:
第一步,集体研讨。
在讲新课之前都需要集体备课,在集备时,集备组长先给每个人分配任务,为使学案的编写更加精细,就每人一节或一章内容,这样以便有充足的时间去编写。但在自己准备之前,我们对每一部分知识都要共同探讨一遍,要共同确定出教学目标、问题情景、围绕每个知识点组织的学习活动,对应训练、达标训练题,以及相关的教学措施和方法,以便每个人在制定学案时有确切的目的性。
第二步,个人准备。
每个人集体备课时要求的,再根据课程标准和教学内容,阅读教参,查阅资料,研究教材和教法、学法,按照上述内容要求写出学案;
第三步,再集体研讨。
每个人学案准备好之后,在集体备课时间时,还要再进行及时讨论、改进,以求更加完善。最后每个教师再根据本班学生的情况,把确定的学案适当地增加或减少部分内容,做到,更有针对性强。
2、学案编写应注意的问题
(1)学案是帮助学生最有效地理解和掌握学科知识,因此学案一定要紧扣课程标准,与学科自身教学内容紧密相连,要避免舍近求远。更不能把学案弄成习题集的形式。
(2)要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和教师的主导性。
(3)不同类型课的学案,形式、设计重点应该有所不同。数学课主要分为新授课,习题课,复习课。新授课的学案应该着重关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准备知识的落实和具有启发、探究味的问题情境的设计。新授课又分为概念型、探究型。习题课的学案应该着重帮助学生总结解答典型问题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思路。习题课又分为新授课之后对应的习题与某种类型题的专项训练,复习课的学案应该着重帮助学生梳理一下知识体系,对某些重要知识、技能进行专题研究分析。复习课分为章末复习与高三总复习。
(4)要做好电子文本的存档。同时,每上完一节课,要做好课后反思,以便为下届老师提供方便。
三、怎样使用学案
1、教师如何做的:
(1)在刚刚使用学案时,教师和学生都是在不断的探索当中,教师要在学生自学过程中给予指点。如告诉学生学案中哪些内容只要略,读教材就能掌握,那些内容应注意知识前后联系才能解决等等。让学生逐步理解掌握教材.
(2)教师要对学生预习的内容有所反馈。
(3)精讲点拨 解难释疑
教师根据教学重点,难点及学生在自学交流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重点讲解.首先,教师精讲的语言,内容要精.其次,精讲应具有针对性,切忌面面俱到,应根据学生自学,讨论交流过程中反馈的信息展开。再次,精讲应具有启发性。学生经过老师的适当点拨能解决的问题应尽量让学生自主解决,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4)教师应设计一定的达标练习,起到查漏补缺的作用。
2、学生如何做的:
(1)结合学案 课前预习
(2)小组互助 解决问题
有的学生在自己预习的过程中会有一些疑问,教师可以给出一定的时间先进行小组内讨论,组内学生对有一些疑议的题进行讨论,如果再有有疑问的题,可以组与组之间进行讨论,最后,科代表统计还有哪些知识点、类型题有问题,反馈给教师。
(3)听课要有针对性。经过预习后,要带着问题去听课,认真做好课堂记录。提高听课效率。
(4)巩固总结 反思领悟
又是一个后知后觉的周记,有时一忙,就有点昏花了,老是会有事情没有按计划完成。以后要更加注意自己的效率了。时间真的是太快了,我都没反应过来,新的一个星期就翩然而至。上周的点滴已经要珍藏在脑海里。
今天周一本来应该是室外升旗仪式,由于天气阴冷,改成了室内升旗仪式,我还是第一次知道有室内升旗仪式的存在。全体师生收看校电视台,看着电视里学生出旗升旗的画面,所有的学生都一样整齐严肃的站着,班主任,任课老师也都在班级里,少先队员行队礼,集体唱国歌, 听国旗下讲话,没有一个环节少掉,秩序依然一样好。班主任要求每个学生行队礼的时候必须把手套脱掉,站立的时候必须是立正的姿势,双手不允许塞进口袋。我很受感动,有时候,我们不只是有在大庭广众下要求孩子们表现良好,即使是在自己的班级里,也要时刻严格要求自己。
这些看似苛刻斤斤计较的要求,对于孩子们的成长起到很重要的作用,他们很懂规矩,已经养成了良好的习惯。这些二年级的孩子们就已经很尊敬老师,友爱同学,不嘲笑别人,会关心帮助生病的小朋友,会及时把课堂作业处理好,会回家自觉听写单词,自觉到老师那单元过关,会把手里的垃圾分类放进班级的垃圾桶,排着整齐的队伍去食堂吃饭……吃饭的时候,他们会把食堂阿姨端来的饭一一接力往最里面传,也就是最里面的孩子最先拿到饭,等到所有的人拿到饭了他们会很默契的开吃,每五个人一份汤,他们也都是很谦让的帮别人盛到碗里,一起分着喝,如果有时候发饭后水果,最先吃完的小朋友会主动请命,有秩序的一一分发,苹果,橘子,香蕉,大枣,或者是梨子,他们没有任何人挑三拣四,很自觉的接受属于自己的那份。我觉得这很难得,因为我听过有个四年级的班级,发水果很难顺利进行,都沦落到像抓阄一样的摸水果的地步(总有一部分人觉得自己小小了,难看了)。我听了觉得很滑稽,虽然可以理解这些孩子的行为,但是和我们二年级的班级的孩子们比,他们真的有点倒退了。
这是一个习惯问题,和年级无关,和所谓的面子工程无关,好的习惯是孩子们一辈子的财富。我们的孩子经济上可以不富裕,但是,精神素养上一定是不可以缺的。一个集体的力量是巨大的。好的班主任,素养的高的老师,树立的良好班风,立下的班规,是塑造孩子们品格的模子。班主任陈老师的的管理班级的方法,我是真心的赞赏。而且我相信,我们班级的小朋友即使是到了六年级,这些好习惯好班风也是会保持的。
班主任陈老师也带他们数学。上周,陈老师评选出12位优秀数学作业 之星,他们是数学作业得的星星最多的同学。并自己掏钱给他们买了奖品--很漂亮很实用的小笔记,作业本,橡皮等,并再班级晨会上公开表扬了这些同学,发放奖品,同时鼓励更多的同学像他们看齐。并许诺,下半个学期的作业从现在截止的算起,重新积累星星,学期末再评选一次。知道老师顾老师,带英语,她也有自己的一套鼓励模式。她用的是自己做的流动小花,每次作业一个a星换一个小花,5朵小花换一个印章,5个印章换一个创意小奖状,最后发放奖品。我看到她自己掏钱在网上买了好多学习用品。看那摆弄哪些小玩意时得意的笑脸,我真心觉得和孩子们在一起的老师,是永远年轻的永远有一颗童心永远都会在私下里对可爱的东西大惊小怪,很喜欢很向往这样的状态。
上周我又在六(6)班上了节新课。顾老师,晓兰,张伟去听我的课的。给了我很多宝贵的意见,晓兰很细心的帮我把每个流程的所用时间都帮我记录下来,也给我提出了很好的意见和建议,我觉得非常好的想法。真心的感动呢……整体上满顺的。确实不是很紧张了。也习惯了这样的状态。因为内容有点多,所以还剩一个原计划课上完成的小练习,我布置他们课后完成。上课时我怕他们听不懂,对此用中文重复了一遍,可能有点浪费时间了。指导老师说我上的不错,很老道的感觉,只是重点上要更突出些,不要太低估那群六年级的孩子,再多给他们一些难度较高的操练环节,不如让他们自己编对话,可以放心的全英文授课。哈哈,或许是因为我比较放得开的缘故,上下来是蛮开心的,我也可以很投入的和他们一起学习。下次,我一定把老师给的建议和指导加进去,争取再进步一些。
上周五,全校六年级的师生开了一次师生会议,老师也邀请我们参加了,很开心能有这么多参与到学校的各种活动中的机会。会议只要是针对这次的调研试卷的分析,和期末考之前的动员。毕竟他们是毕业班,很重要的一个阶段。会议流程,显示俞教导讲话,包括分析考试情况和对同学的要求,鼓励。然后是大队部老师讲话,学生代表发言,胡校长总结。三总超过 280的就有二三十个还多,真的是一群不得了的孩子们。会场秩序很好,老师的发言都很有文采,我都禁不住要鼓掌。听说我们那个会议结束后,还有五年级的家长会,小孩子们的家长会,我听到这个名词都会觉得很吃惊,我们那时候好像从来没有过家长会,唯一的一次还是在高三,王庆缘老师带的时候。不由得觉得,这边的孩子的学习重视和紧张状态,是我们初高中的程度。有些羡慕,又有些担忧,怕孩子们过早的失去童心,压力太大会失去很多笑脸,但是,当我看到那些学有所乐的孩子们脸上洋溢的灿烂时,我理解了。学习并不都是枯燥的,给孩子们多些愉快的方式,换着花样的教授知识,多组织一些活动,丰富起来的学习本身就是一种放松和享受。教育是需要艺术的。
还有一件真心让我感到震撼的活动是学校的读书节系列活动之----“我的半本书”。参与的同学们,都把自己从开始写作以来所有的中英文作品都编辑成书,参加比赛。当看到那一本本装帧精美的书的时候,我真的不敢相信是这些孩子们的作品。或许有的是爸爸妈妈帮忙拿去出版的,但是里面所有的作品都是他们成长记录,有从二年级开始到六年级的,有出生开始到现在三年级的成长集,风格或唯美,或童真,或素雅,或是个性的手绘,亦或者是阳光向上的端庄,厚度也各不相同,有的像一本语文教科书那样厚,有的像小故事会那样迷你,还有的向文件夹一样的,看得出每一份都做的很用心。真的很佩服他们的爸爸妈妈们,能够这么用心的为孩子的成长制作这么一件有意义的礼物,相信孩子们以后长大了会无比的庆幸,把成长的足迹铅印出来。出书不只属于那些大家,每一个热爱写作,善于观察生活,记录点滴的小朋友都有可能成为作家,不管多小,都可以拥有自己的半本书。真心觉得这个活动很棒,真心羡慕这些出书的孩子们,也相信他们以后都会走得很远。
转眼间,实习就已经接近尾声了,短短的几周我却学习到很多,锻炼到很多,满满的三四本听课本,我感受到了自己还有很长的路要努力,也更加坚定了做小学英语教师的梦想,它已经不是遥不可及,这份如花似果的事业,我想做,不是说说而已。
1.成绩处理:
学业水平测试实行等级计分。物理选修测试科目等级:满分120分,按考生成绩分布划出等级:
A+ 前5%(含5%)
A 前5—20%(含20%)
B+ 前20—30%(含30%)
B 前30—50%(含50%)
C 前50—90%(含90%)
D 为90%以后的考生
2.划线办法:
根据不同批次高校对生源质量的基本要求,分别对考生学业水平测试成绩提出相应的等级规定。
对第一次参加必修科目和选修科目测试,六门科目成绩均达到A级且技术测试合格的考生,在划线前加10分计入统考成绩。
3.志愿填报:
考生填报志愿的必要条件:填报普通类志愿必修测试科目各科成绩均需达到C级及其以上。
填报普通类本科专业志愿的必要条件:必修测试科目均达到C级及其以上,选修测试科目均达到B级及其以上。
4.考查内容:
选修物理学科考查必修模块1、2、选修模块3-1、3-2的内容,并在选修模块3-3、3-4、3-5中选择两个模块的内容(注意:与原方案有变化!)。
二、江苏2008年高考方案对物理学科产生的影响
1.物理学科地位的变化:
简单地看,在2008年高考方案中,与语、数、外相比,物理学科的地位是下降的,但是与07年的“3+2”模式对照,选学物理的学生大量增加,其地位是上升的。
2.物理成绩对不同学生群体产生的影响:
影响最大的两部分学生:一是语、数、外成绩很好,但物理成绩一般的学生,名校及多数一本院校对物理成绩的要求会是A(甚至A+);二是语、数、外成绩够本科线,但物理成绩达不到B等级的学生,会因为达不到本科资格线而落选。
3.教师和学生在认识上的偏差:
08年高考是全新的模式,绝不能认为只重视语数外就行了,那样会害了学生的。也不能凭过去的老经验或想当然地认为学生考A或B并不难,苏南及苏中地区很多学校对选修科目的教学给予了高度重视,我们也要有充分的思想认识。
三、我市目前高二物理教学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1.部分学校重视不够。主要是对2008年高考方案对我市高考可能产生的影响认识不清,对物理这门学科没有给予应有的重视。
2.课时不足。部分学校一周开设课时数与南通等江苏多数大市课时相差较大。有的学校因为课时少不能完成正常的教学。
3.学生重视程度不够。部分学校由于老师对学生的误导,致使学生对物理学科在高考中地位的认识出现了偏差。
4.部分教师在教学和复习时不知如何把握教学难度和内容。
四、我市高三物理复习教学指导意见
1.复习课时建议:
建议每周不得少于6课时。理由:一是高考时物理学科比其他选修学科多一个模块,二是参照苏南、苏中多数城市的课时数,三是08届考生在高一、高二时课时少,基础薄弱,“欠帐”较多。
2.三轮复习进度:
建议12月底前完成必修1、必修2、选修3-1和选修3-2的复习教学;2月底前完成一轮复习。3月初至5月初完成二轮专题复习,5月进行三轮综合训练。
3.复习教学依据:
目前教学要以《江苏省普通高中课程标准教学要求》为依据,任课教师必须要人手一份。《考试说明》大约在11月中旬出版,每位任课教师一定要及时拿到手并认真研究。要认真学习、研究关于08高考的相关文件、资料和信息,如07年江苏物理高考试题及使用新课标的广东、山东、海南及宁夏的07高考试题。
4.复习策略和措施:
(1)必做模块与选做模块的复习策略
①必做模块与选做模块复习时间的分配。约3∶1或4∶1。
②必做模块与选做模块复习深度与广度的控制。必做模块的相关部分复习要充分,难度大致与过去情况相当。在全面复习的基础上对一些重点内容要适当加深、拓宽。
选做模块(3-3、3-4、3-5)部分的复习,面要铺开(不能圈重点!),难度估计为中、低档。例题与习题的量与度要严格控制,不可深挖。压轴题不会出在选做模块。
③ 必做模块与选做模块的综合原则。注意模块划分对相关知识综合程度的限制,防止不恰当沿用传统综合题。三个选做模块之间不交叉综合。使用复习资料时教师事先必须筛选试题。
(2)三轮复习策略
第一轮复习是三轮复习中最重要、最关键的一个环节,所需时间最长。在这一轮复习中建议按必修1、必修2、选修3-1、3-2、3-3、3-4(四星学校、重点理化班且学有余力的学生可多选学3-5模块,多一次机会)的顺序进行复习。
①制定复习目标,把握复习方向
第一轮复习要达到的目标是,对高中物理的知识结构有清晰的认识,较好的掌握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知道知识点间的纵横联系,形成知识网格。除了复习知识之外,还要重视对各种物理思想和方法的进一步归纳,具备处理物理问题的方法和能力。这一阶段的复习对高考中的基础题和中档题得分能力影响最大。要完成好这一阶段的要求,充分发挥考纲的主导作用,弄清每个章节的知识点和要求,基本规律的来龙去脉,以及本章内容和前章内容的关联。不仅要加深对基本概念、基本规律的理解与运用,而且还要弄清概念、规律的形成过程。做好第一轮复习,有益于大面积的提高物理高考成绩,又为第二、三轮的复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②重视知识积累,培养学科能力
复习教学过程中,要确定好课堂复习的知识要求、能力要求,章节复习的思维要求及能力要求,在复习教学中抓落实。在不断积累知识的同时,能力的培养也应贯穿于始终。五种能力,说到底就是解题能力。理解能力是基础,分析能力是关键,良好的学习习惯是保障,建模能力是建立在理解与分析基础上的高层功夫。
③加强科学训练,增强多种意识
在平时训练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画图意识,要养成规范作图的习惯,做到不画图不做题,过程不清不解题。注意从图形中挖掘几何条件,找到有效信息。
物理题的审题过程不仅要有画图意识,也且要有过程意识,要弄清包括几个物理过程或物理状态,找出不同物理过程的转折点、临界点,找出相应的临界条件。复杂的物理过程可采用分过程的方法进行研究。解题时要注意灵活选取研究的过程,使解题更简便。要引导同学参与到分析过程中来,可以让从同学找关键字词着手,做到“三个说”:说过程,说模型,说临界状态(或临界条件)。解题以后,应及时做好点评升华,解题的目的并不是单纯为了求得问题的结果,真正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分析能力、综合能力,培养创新精神,而这一目的主要是通过回顾解题过程实现的。回顾时要做到“异中求同”,不同的习题加以比较、归纳,找出同类问题的解题方法,同时做到“同中求异”,把“形同质异”的问题加以比较,从中找出本质的区别。通过回顾,能更好地发挥例题的迁移作用,收到“解一题,带一片”的效果。
高考试卷上的计算题是命题专家们精心策划的,这其中不可能出现同学们做过的陈题,但肯定是中学物理中大家熟悉的各种物理模型的有机组合,在平时的训练过程中要有物理模型意识,要不断地充实、积累自己的模型库,注意比较各种物理模型的区别。分析问题时,在画好示意图基础上,要与已有物理模型联系起来,构画出物理情景。
解决物理问题还应有对象意识,要注重研究对象的选取,做到不选对象不答题,不写对象不列式。要善于灵活选取研究的对象,使解题过程更简便。如力的平衡问题要求我们能灵活选取整体或单个物体为对象分析问题。
教学中还要培养学生应用数学方法解决物理问题的意识。大部分的物理问题最终都得运用数学工具才能解决,综合运用数学知识正确、迅速地进行有关问题的计算是学生必备的能力。一轮复习要注意应用多种数学方法处理物理问题,一些学生做练习“浮而不实”,列出几个物理方程便丢手不做,懒得运算,不肯将题解到底,长期下去运算能力下降,看看是会的,结果都是错的,这种题目做得再多也是无用功。
教学中要有精选例题意识。既要考虑巩固基本概念,更要考虑复习那些物理模型,培养那方面的能力。一轮复习虽不是专题复习,选题时,可考虑将例题串成一条或两条主线,让学生感到路子清晰,层层深入。注意将老的高考题、各地模拟重新包装,加以训练,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和新题应变能力。
完善能力结构的和针对性训练是二轮复习的主要任务。高考命题已经由知识立意向能力立意转变,并逐步深入。在第一轮完成对基础知识复习的前提下,必须围绕重点、难点、热点进行“踩点”复习,理清纵横关系,有的放矢继续唤起学生复习的兴趣,使学生熟练掌握每一类问题的解题关键。优化解题方法,做到触类旁通,真正让每一位学生在双基和技能上上一个新的台阶。
三轮复习要提高训练讲评课的质量,不能流于对答案或搞题题过堂。建议训练讲评课要抓好五个环节:①整体把握,解决“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问题。对综合训练应作整体的分析,分析训练的意图、学生答题的总体情况、存在的倾向性问题等。②局部归类,解决“一盘散沙,不得要领”的问题。对训练项目从知识、能力方面归纳出检测的要点,从学生的答题归纳出存在的几方面问题。③突出重点,解决“眉毛胡子一把抓”的问题,从众多的问题中找出带有普遍性、倾向性、在高考中应引起重视的问题,作为讲评的重点,不搞题题过堂。④讲清规律,解决“就事论事,就题讲题”的问题。讲评时侧重评析命题的意图、解题的思路、产生错误的原因、纠正错误的方法。⑤矫正补救,解决“亡羊不补牢”的问题。对学生答题中普遍性的错误以及高考中尤其要注意的个别性错误,在讲评后应作补救性训练,不让错误再次出现。
(3)指导学生完善学习方法
总复习阶段物理学习的方法与高一、高二相比较,有些不同,高一、高二阶段,有些同学仍保留着初中的学习模式,靠题海,认为只要多做题、多记题,成绩一定好。高三总复习阶段,随着题目的难度增大,综合性变强,你再也无法背、记题目提高成绩。总复习阶段,建议做到以下几点:
①认真听课
与老师同步。老师是有备而来,高三老师一般都有丰富的经验,课前己经深入研究过大纲、考纲,研究过教学方法和学生的学习方法,课上专心听讲可以少走弯路。积极思考。高三的课堂容量大,思维密度大,学生的思维必须紧跟老师的节拍,学生不能简单的信息接收,而是信息处理,要把接收的知识信息条理化、系统化,存入自己的知识体系库。要多问几个为什么:老师为什么这样做,怎么想到这样做,有没有其它做法,等等。
②科学记录
高三物理总复习无记录绝对不行,但把黑板上什么都抄下也不行,这样会过多分散听课的精力,可记录三点:重点(重点知识、重要方法);疑点(疑惑之处、需整理消化之处);亮点(感觉特别巧妙,使自己豁然开朗之处)。多记物理模型、思维方法,少记题目。
③有效作业
有些同学把作业看成任务,这种任务式作业是消极的,不同的同学做完同样多的作业后,感受是不一样的。老师布置的作业会考虑到复习那些知识点,巩固那些解题方法,培养那方面的能力,做完每道题后要求同学认真体验老师的良苦用心,有效作业是指通过作业达到预期目的。不动脑子仿效式的作业、讨论式作业是收不到这样的效果。物理成绩的提高不是听来的,而是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自己的各种思维训练‘悟’出来的。
④建立自己的学习档案,坚持做好错题笔记
对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总结,做到每天一回顾,每周一小结,找到新的物理模型,新的物理方法,找出自己的疑惑之处,薄弱环节,并及时采取一定的措施,学习物理的过程就是不断总结提高的过程。积累真正属于自己的学习经验,做好错题笔记,错题本就是把做过的题中,包括在平时的考试和自测中,那些做错的题搜集起来,认真分析错误的原因:是属于知识缺陷,理解错误,还是一时疏忽看错了题,或是计算失误书写不当等,自己有何感受和启发,要详加评述。错题往往是同学的薄弱环节,思维缺陷之处,通过错题笔记做到错误不再犯,难题得以下手。错题本不仅要记好,还要经常回头看看,这是任何资料都无法比拟的。
学习方法的指导,不是讲一节课就能解决的,要有机的渗透到教学过程中,不断的培养强化,并及时的检查督促,如每周检查一次听课笔记和错题笔记,发现个别问题及时做好针对性指导,把无形的方法指导熔入有形的教学过程中,每隔一定时间,以错题再现的形式搞一次测试,引导同学加以复习,使错题消化吸收落到实处。
(4)复习要求必须与考试要求相适应
复习和命题的共同论据:课标;教材(多元化教材:人教版和鲁科版都要研究);国家考试大纲;省考试说明。
以命题要求指导高考复习;不是以个别的试题来制定高考复习策略。高考试题有导向作用,但不作为复习的主要依据。
命题必须在大纲范围内(正确导向),有适度难度和必要的区分度,平衡、均衡。
附一、2008年江苏高考物理命题的方向
1.做到四个有利于:
高校选拔;中学教育;扩大高校自主招生权,体现新课程理念。
2.坚持四个原则:
①科学性。注重能力考查,依据考试大纲和说明,体现知识灵活运用、对研究性学习、创造性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试题设计有利于阅卷与评价;结构、容量科学适度,避免陈题;有政治性、科学性问题一票否决。
②创新性。以能力素养立意,富有时代气息,贴近现代生活。能力型,应用型。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考查,对学生关心社会的导向,情景化,联系真实社会实际。
③公平性。试题取材、解答要求对所有考生公平。反对出怪题、偏题。体现考生人文素养,对城乡、不同民族的平等,回避要特殊知识、环境的,取大家都有的背景,有利于全体考生发挥聪明才智。试卷的长度适当,引导语不应有误导,要给学生适度的思考时间,防止题量大,很多人来不及做,不要有意设置陷阱。
④选拔性。50多万考生,录取率70%以上,试卷要有良好的区分度。
3.以新课标为依据,充分体现新课改理念。
①对高中新课程实施中转变教学方式,关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学目标,内容体现基础性、选择性和时代性,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
②加强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问题的考查,加大对近代物理知识的考查;
③注重对知识生成过程的考查;
④试题的设置具有一定的开放性,不少问题的求解方法和思路较多,可以从多个角度选取自变量和因变量。
4.考查基础与考查能力并重。
在考查考生理解和运用基础知识的同时,全面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推理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应用数学处理问题的能力和实验能力。
5.坚持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的考查。
试卷体现“以稳为主、稳中有变、有所创新”的命题要求。题干设计的情景新颖,与生产、生活科技实际紧密联系。
6.重视实验能力的考查。
①重在实验思想方法的考查。实验命题的选题还将坚持分组实验(课内)与开放性、探究性实验并重。以前者为基础,后者作为综合提高。
②新课教学时很多实验是探究性的,复习时因知识结构、认知背景的变化,大多还是以验证性实验形式出现。
③实验命题将主要出在必考模块中。
7.注重物理学思想方法的考查。
合成与分解的思想;整体法与隔离法;平均思想;等效与替代法;图解法;微元法等。
8.一题多问、循序渐进、浅入深出,避免误读误判。
处理好考一时与考平时的关系,力求高考成绩与平时成绩有很好的相关性。历年高考中出现的优秀考生发挥失常大多由于某些题的审题及解答过程中局部卡売、试题台阶跨度过大或考生因一处疏忽造成满盘皆输。为了保证高考成绩与平时学习成绩有良好的相关性,近几年高考命题在计算题的命制上采取了一题多问、循序渐进的方法,将大台阶化解为若干小台阶,这对考生的实际水平的发挥是有利的。
9.题型、题量相对稳定,适度变化。
题型、题量会在相对稳定的前提下适度变化。由于考试时间及分值的减少,试卷长度会相对缩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