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规范化建设论文

规范化建设论文

时间:2022-12-23 05:19:3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规范化建设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规范化建设论文

第1篇

关键词:基层基础;规范化;建议;对策

统计基础工作的扎实程度决定着统计数据质量,统计数据质量的真实程度直接关系着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加强统计基层基础工作建设的规范化工作,通过采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逐步实现统计管理规范化、业务流程标准化、任务落实制度化、统计调查法治化、统计人员专业化和统计手段现代化工作机制,成为目前摆在各级统计机构和每一名统计工作者面前的一项重要而艰巨的政治任务。结合工作实际,对加强基层基础工作的谈几点浅薄的感悟和认识。

一、基层基础工作存在的问题

1、部分调查对象的认识偏差导致配合程度偏离。一方面存在“七分统计,三分估计”的陈旧观念依然在某些统计对象的脑海里存在,调查对象为了某种利益的驱动,导致他们对统计工作的严肃性和重要性产生偏见,或者怕泄露自己的实底有意虚报或瞒报,故意不提供真实的第一手统计资料,人为地造成了统计基础资料来源的渠道受阻。另一方面基层单位报表的主动性和及时性比较差,基层源头数据搜集难度大。每当临近报表送审时间,县(区)级统计机构的工作人员就开始电话催表,一两次还不行,得反反复复才能把报表催到手,无论是定期的报表还是抽样调查表,催报难度及花费时间和精力远远大于报表录入处理分析过程。

2、基层统计机构力量薄弱,特别是县(区)、乡镇两级统计机构承担的统计任务与人员力量过分悬殊。目前县(区)、乡两级统计机构承担了大量的统计数据收集、审核、汇总任务,特别是上级统计机构局、队分设后,县(区)级统计局在原有的在职人员和工作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必须同时承担上级局、队安排的统计业务和调查任务,人员配备和力量与统计工作量之间矛盾日益突出。

3、基层统计人员素质不能完全满足统计形势和工作任务的需要,一定程度上使基层的统计数据的质量受影响。按照统计工作对统计人员要求,真正达到会统计、会调研、会分析、会微机的“四会”标准的人员为数很不乐观,而懂政策经济、知法规、能统计、会预测的复合型人才更是稀少缺乏。

4、基层经费紧张成为制约基层统计事业发展的“瓶颈”。除上级业务部门仅有的一点业务经费外,统计部门的经费主要来源于当地政府的财政资金,县(区)级财政以保人员工资为根本,而满足统计基础设施及网络化建设的需要举步维艰。

5、统计执法举步维艰。统计违法行为多发生在为单位工作的行为上,一般都是对单位进行处罚,如果某单位受到违规处理,势必有来自各方面的压力。

二、对基层基础规范化工作的建议和思考

1、强基固本夯实统计基础。健全机构和人员是夯实统计基础的关键。一是不断完善壮大县(区)、乡统计机构,充实、培训县(区)乡统计人员,在筹备成立市级调查总队的基础上,应尽快考虑成立县(区)级相应的调查机构,增加人员编制和经费投入,加大对基层工作的督导力度,提高局、队统筹组织协调和统计业务能力,确保基层各项统计任务的顺利组织实施。二是加强对部门统计的指导和管理,理顺政府统计和部门统计的关系,实现资源共享,使部门统计成为统计部门依靠的重要力量;三是搞好统计从业资格认定,加强对基层统计人员的培训力度,强化统计职业道德意识,强化统计法律意识,提高统计从业水平,为统计工作规范化管理奠定基础。四是建议上级业务单位要加强统计报表的管理和各专业报表间的衔接,杜绝统计报表指标重复统计,不随意增加基层工作负担。

2、质效并重提高统计数据质量。提高统计数据质量重点从完整性、准确性、及时性、简便性和适用性等五个方面下功夫。一是统计数据在统计信息的采集范围和内容含量上的完整性。要求统计调查覆盖的范围要完整,被调查对象的报表起报要完整。二是统计数据质量在统计信息客观真实性方面的准确性。对基层报来的各类报表必须严格审查,是否按统计制度规定的指标填报,计算方法是否正确,计算结果是否准确,统计数据是否符合基层单位的实际情况等,从数据采集的源头把好质量关。三是统计数据质量在统计信息时间价值上的及时性。以求真务实、不断创新统计工作的手段和方法,缩短统计调查与数据结果的间隔时间,以最快时间统计数据,建立和规范统计信息制度,提高统计数据的时效性。四是统计数据质量在统计信息使用过程中的简便性。一方面加强与政府各部门的合作,充分利用部门统计资料,减少重复统计,最大限度地减轻社会调查负担。另一方面对外公布的各种统计数据、统计图表和统计分析文章,力求简洁、清晰、明了,要把枯燥的数据、专业的图表和术语转化为贴近现实、贴近大众的表达方式,便于各级领导、政府部门和社会公众理解。五是统计数据质量在统计信息价值实现上的适用性。及时了解、掌握各级领导决策和社会各界对统计信息的需求情况,在调查之初就要考虑收集的统计信息是否有用,是否符合用户的需求,从而缩小统计信息供应与需求之间的矛盾。只有这样,才能生产出适销对路的统计产品,才能使统计数据发挥最大的效益回报。

3、转变理念提升统计服务水平。一是进一步增强服务的主动性。转变服务观念,增强服务意识,紧扣县(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题,主动搞好服务,及时反映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人民生活。积极拓宽服务领域,为各级党政领导决策服务的同时还要为企业服务、为社会公众服务。二是进一步增强服务的针对性。在开展统计服务和统计分析时,除要满足一定的数量要求的同时,更要注重分析的质量。服务的角度要准确,服务的内容要充实。对社会、经济方面的重点、热点、难点问题,认真选题,做到分析问题透彻,提出的建议切合实际,有针对性,可操作性强。三是进一步增强服务的实效性。把握经济趋势、科学预测,由事后分析为主向事后分析与事前预警预测并重转变,改变过去单纯反映情况、提供信息的做法,在深入研究问题、提供实用有效的产品上下工夫。

4、加强统计执法规范基础工作。一是以"五五"普法为契机,营造以法治统的良好氛围。借机造势,大力宣传《统计法》和统计工作,加大统计违法案件的查处和曝光力度,为依法治统营造良好的环境。二是严格落实各项统计制度,是实现统计基础工作规范化的重要条件。严格执行统一的统计制度和统计标准,继续理顺局内各专业业务关系,理顺与行政主管部门的统计业务关系,理顺上下级统计机构间的业务关系,增强统计业务工作的整体性、协调性和互补性,逐步实现统计数据采集、审核、加工、管理各环节的流程化管理,统计原始记录、统计报表、统计台账的规范化、档案化管理,促进统计工作质量和效率的提高。

第2篇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学科在经过了30多年特别是新世纪以来的快速发展以后,已经拥有了较广阔的学科发展平台,成为了理论一级学科下属的一个二级学科,形成了系统的本科、硕士、博士和博士后流动站的人才培养体系,已经从争取学科地位阶段向提高学科建设质量的阶段转变。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问题,主要是学科发展速度与学科建设质量之间的矛盾。能否处理好这一矛盾,直接关系到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生命力和未来发展。在这种背景下,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规范建设研究,显得特别重要和紧迫。

一、学科规范及其主要话语

所谓学科规范(subjectdiscipline),是指学科在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必须遵循的基本准则和规范的总和。从概念的内涵来看,学科规范与学科建设既有共同点也有差异。共同点在于,二者都指涉学科自身的内在结构和逻辑体系,要求体现该学科的独特性以区别于其他学科;不同之处在于,学科建设的外延更大。学科建设除了包括学科规范建设以外,还包括学科其他方面的建设和发展。所谓“学科规范建设”,是指确定学科规范的过程,即在对学科不同规范进行梳理和提炼的基础上,最终确定学科建设的不同领域和方面应该具有的规范。学科规范建设是学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科进行科学化、规范化发展的必经阶段。

从内容上看,学科规范涉及学科建设与发展的方方面面,凡是学科建设涉及的领域,都有学科规范问题。一般来说,学科建设包括:学术研究(基础理论)、专业(人才)培养、课程体系、教材体系、教学体系、评估体系、师资队伍等。其相互关系如下图所示:需要说明的是,以上结构图只是一个大致的描述,很难做截然的区分。其中,人才培养是目标,师资队伍是关键,专业建设是中介,其他的要素都是围绕着这三者的互动关系结合在一起的。为了完成专业建设,需要三个基本要素,即课程体系、教材体系和教学体系。这是一个逐步具体化的过程:专业建设需要一定的课程体系来体现,课程体系需要转化为教材体系,而教材体系需要进一步转化为教学体系,即通过教师的教学来实现人才培养的目标。其中的每一个环节,都离不开教育者(师资队伍)的主动性与创造性。因此,师资队伍是关键因素。而对于师资队伍来说,学术研究又是至关重要的,它是提高师资队伍素质的必经之路。平台建设则是重要的条件。所有这些,都需要客观公正的评估体系来检验。与以上学科建设的基本要素相适应,应该有具体的学科建设规范。比如学术研究规范、专业培养规范、平台建设规范、课程规范、教学规范、评估规范、队伍建设规范等。但是,到目前为止,学界关于学科规范的研究成果很少,大都集中在学术规范研究上。笔者以“学科规范”为关键词,在CNKI网络数据库中搜索到的论文共有187篇,其中在标题中出现“学科规范”的仅有10篇。

总体上看,学界对学术规范的讨论还是比较多的。所谓学术规范,指的是某一学科研究领域内人们的一切研究活动所依据的基本准则。[1]从1988年陈平原先生发表《关于学术语法》、杨沐先生发表《我国音乐学学术论文写作中的一些问题》起,关于学术规范问题的讨论大致经过了三个阶段:20世纪80年代末至2002年2月的讨论与争鸣阶段;2002年3月至2005年5月的行动与实施阶段;2006年5月至今的贯彻与实施阶段。[2]2004年6月21日,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讨论通过了《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学术规范(试行)》,强调各高校可根据结合具体情况,制订相应的学术规范及其实施办法。因此,在不同学校,学术规范仍然不一样。在一些具体的学科中,比如,社会学、旅游学等学科,关于学术规范的讨论也在持续着,不过在一些具体的问题和重点上,各自的兴趣点不一样。

在思想政治教育学中,关于学科建设的研究有不少,主要集中在以下论域:一是从历史的视角回顾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发展历程,从中提出未来发展应关注的重点。[3]二是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问题研究,主要集中在学科定位不明确、学科边界模糊,与其他学科交叉重叠现象严重;有关整体性和综合性研究不足;比较研究相对薄弱;学科和专业的“空壳”、“空巢”现象;偏重于经验型和思辨性问题,实证性客观分析研究不足;专业及人才培养不足等。三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对策研究,包括从整体上把握学科建设、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学术研究水平;有学者提出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发展应在深化理论研究上下功夫,注重完善和深化本学科基础理论;还有学者提出了学科基本理论再系统化的学科建设思路。但是,以上关于学科建设的研究,都没有论及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规范的问题。实际上,学科规范建设对于学科的发展和成熟至关重要。在经历“跨越式”发展以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已经到了规范化建设的阶段,如果不及早构建学科规范,这个问题终将成为制约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的“瓶颈”。在这种背景下,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规范建设,不但显得必要,而且很紧迫。

二、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规范建设的有利条件和存在的不足经过多年的学科建设和快速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规范建设已经被提升到十分突出的地位。就目前而言,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规范建设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条件,同时也面临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1.有利条件

第一,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的阶段性成就为学科规范建设提供了重要的平台基础。如果把1984年思想政治教育学的正式建立作为起点,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已近30年。在这近30年时间里,在国家的重视下,在众多老一辈学者的带领下,以及在后继者的不断努力下,思想政治教育学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从最初只拥有12个本科学位点,到现在拥有博士点66个,硕士点253个(不包括2010年新增的一级学科博士点和一级学科硕士点)。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发展,可以用“跨越式”来形容。问题在于,与“跨越式”发展相伴随的既有学科建设总体力量的增强,也存在学科发展不均衡。如果把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分为前后两个阶段,前一阶段重在搭建学科平台的话,那么后一阶段就是对这个平台进行维护和加强。而维护和加强的最佳手段,无疑是进行学科规范的建设和完善。

第二,理论学科研究会和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研究会的建立,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规范建设提供较好的组织基础。作为理论一级学科下面的二级学科,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发展离不开理论的整体发展。同样的道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规范建设也离不开理论学科规范建设。当前,理论学科已经拥有全国高校理论学科研究会,并且多次召开学科论坛,取得了一系列学科建设的研究成果。这些研究成果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具有直接的指导意义。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自身而言,也拥有全国性的研究会组织,每年都举办相关研究论坛和年会,并且汇集了本专业相关的期刊参与,这些活动的开展为学科规范建设和发展提供了较好的组织基础和学术平台。

第三,学术界关于学术规范的研究成果可以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规范建设提供重要的理论资源。比如什么是规范化问题,有学者认为:“所谓规范化问题,不仅是指建立各种形式的学术规则,而且还涉及学术内容的实质性规则,比如如何建立学术评价机制,如何建构学术研究范式,如何营造中国社会科学的知识增长传统,等等。”[4]有学者认为,“所谓‘规范化’就是要建立学术纪律,确立学术秩序,从而保证知识的有序增长,并使交谈成为可能。具体地说,它还包含有社会科学研究学术化的意思……小至学术纪律、引证规则,大至学术传承、学术道德和秩序,都可以包括在规范的概念里面。[5]有学者认为学术建设包括以下五个方面:强化学术意识、树立问题意识、健全学术规范、承续学术传统、开展学术对话。[6]这些理论层面的研究成果虽然不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但都可以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规范建设提供重要的理论资源。

2.存在的不足

第一,基础理论研究方面的分歧和不足,为构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规范增加了困难。郑永廷教授曾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存在的主导性不足的问题归结为:学科建设内容主导的偏离;教育与研究呈现离散、杂乱和缺乏主导倾向;在思想政治教育或德育过程中淡化甚至排斥政治内容;把思想政治道德问题归为心理问题;引用内容偏重于西方与古代;热衷于边缘内容的教学与研究。[7]实际上,如果从整个学科建设来看,还有其他问题。除了主导性不足以外,还有学科边界不清、学科基本范畴研究不足等。这些不足为构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规范增加了难度。

第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水平参差不齐,为学科建设规范的有效实施增添了难度和变数。如前所述,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跨越式”发展带来整体力量的提升,也带来了发展的不均衡。比如,关于学科研究方向的设置,依据全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2009年博士生招生目录进行统计分析,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已经发展到将近70家。在当年博士生招生方向中,至少有20个研究方向明显地跨出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边界;从2000年至2009年10年间答辩通过的306篇博士学位论文中,有约31%(96篇)的论文选题明显地可以归诸哲学、科学社会主义、党史、伦理学、政治学等学科范围,以至于如果不注明专业名称和研究方向,根本搞不清究竟是哪个学科的博士学位论文。[7]这种情况既说明了构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规范的紧迫性,也可以看出其中的难度。

第三,社会宏观学术环境的规范化缺失,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规范建设增加了难度。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规范化建设是与整个社会宏观学术环境的规范化建设相一致的,不可能独立于社会宏观环境之外。正因如此,在社会宏观学术环境规范化建设不够的情况下,思想政治教育的规范化建设也必然会受到影响。综上所述,尽管在学科建设研究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关于学科规范的讨论和研究明显不足。这既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本身相关,也与整个学术界的学科规范建设不足相关。因此,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规范建设,任重而道远。

三、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

规范建设的基本路径鉴于目前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和发展的现状,构建学科规范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对学科规范进行总体设计,统筹安排,分清层次,逐步推进。

第3篇

关键词:科技产业发展;校办产业

中图分类号:G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0)15-0146-02

目前我校资产公司拥有全资、控股、参股企业共31家,主要产品领域涉及土木设计及建筑、出版、机械、汽车、电子、新材料、仪器仪表、计算机软硬件、生物医药、光电一体化等诸多产业,产业工作总体保持平稳发展的良好态势。这几年,在学校领导的领导下,资产经营有限公司主要进行了以下几项工作。

1 以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契机,积极探索,破解制约科技企业发展难题,谋划科技企业发展方向

资产经营有限公司领导班子深入校办企业,就有关校办产业重大专题开展调查研究,查找校办产业在科学发展上存在的突出问题和原因,及时与兄弟院校同仁交流调研成果,提高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更好的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加深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

在学习调研的基础上,结合校办产业工作实际和党员干部的思想实际,开展形式多样、特色鲜明的解放思想大讨论,把学习调研成果自觉地转化为科学发展的理念、思路和举措。围绕“积极发展、规范管理、改革创新”这一学习实践活动的主题,资产公司领导班子形成四点共识:

(1)坚持“积极发展、规范管理、改革创新”的高校产业发展方针,加速校办产业的规范化建设工作。以规范化建设工作为校办产业的建设目标和工作重点,尽快建立校办产业的新型管理体制,提高校办企业经营与法律管理能力,规避校办产业运营风险。

(2)坚持以学校的优势学科为依托,促进学校科技成果产业化工作。依托学校学科优势,促进产学研结合,为实现科技成果持续转化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办好科技企业,是学校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工作的重要渠道,是学校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内容。

(3)坚持改革创新,破解改革发展难题。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是高校产业的重大改革创新,是理顺学校资产关系、消除学校经营风险的基础,同时也是校办产业健康发展的原动力。

(4)处理好“稳定、规范、发展”的关系是建立和谐校园的重要保证。发展是硬道理,稳定是发展的基础,规范是为了更快地发展。本着有利于校办企业发展和调动各方积极性的精神,在规范化建设工作中坚持实事求是、以人为本,兼顾学校、企业、职工的利益,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实施校办企业的改组、改制。

领导班子在形成共识的基础上,对产业存在的问题进行全面总结并深刻剖析其原因。并根据新形势下的产业发展要求,明确工作思路、制定校办产业发展目标。针对长期制约学校产业发展的难题,寻找破解良策,重点从两方面有所重大突破。

(1)重新全面理解校办产业的社会定位和在大学功能中的重要地位,着眼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和技术创新体系的建立,制定学校关于产业发展的中长期规划。

(2)结合学校倡导的“工程基础厚、工作作风实、创业能力强”的人才培养特色,在大学生创业服务、产学研合作等方面,进一步提升学校服务社会的水平与质量、服务社会的广度与深度。

2 以推进校办产业规范化建设工作为抓手,提升科技企业的综合竞争力

资产经营有限公司领导班子积极探索,不断提高对校办产业规范化建设艰巨性和重要性的认识。把这项工作看作是校办产业发展史上的一次历史性机遇,看作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不利影响,强化学校企业风险管控的一个重要抓手。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推进校办企业改制过程中,一方面充分估计困难和问题,另一方面始终坚定信心,严格按照教育部的要求,扎实深入地开展工作。抓重点、突难关、见成效。正确核准了我校企业的基本户数;正确核准了校办企业投资不到位、产权归属不清的企业户数和资产总量;全面核准了多年来校办企业所积累下来的不实资产状况;对清产核资专项审计报告中所披露的学校与企业之间产权不清、投资不到位和财务管理不规范等问题。

根据校办产业规范化建设的要求,学校于2005年组建了资产经营公司,学校74.6%经营性资产已划转到资产公司,学校80%的全资企业已改制。2009年成立学校经营性资产管理委员会,学校主要领导任主任委员。行使以下职能:履行资产经营公司出资人职能,行使资产经营公司股东权限。审议决定学校产业改革与发展战略与规划。制定对学校所投资企业的监督管理制度。制定学校国有经营性资产归口统一管理制度。确定国有经营性资产保值增值目标。向资产经营公司派出董事会、监事会成员。从组织体制上保证了学校企业规范化建设工作有效开展。

在经营性资产管理委员会的领导下,制定校办产业规范化建设实施办法,明确工作内容与要求;制定了《资产公司议事规则》、制定了《校有企业及其从业人员考核办法》、制定了《全资(控股)企业管理控制办法》;完成了《物业管理制度汇编》、《财务制度汇编》和《产业政策汇编》。通过政策措施的制定与细化,积极引导和推动科技企业遵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规律和科技成果产业化的一般规律;通过规范管理、改革创新,全面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促进学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科技成果产业化协调发展,不断提升科技企业的综合竞争力。

3 发挥学校行业特色,提升学校科技企业在技术创新和服务地方经济中的作用

作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重要阵地的高校,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推动产学研结合,成为国家技术创新体系的源泉,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肩负起推动产业更新换代、提升行业科技创新能力的重任。高校是国家知识创新的核心,是推动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的生力军。依托人才和科技优势,培育、兴办科技型企业,特别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企业,是高校实现综合性人才培养、加快高校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提升高等教育的内涵、服务社会经济建设的有效途径。我校长期以来重视发挥学科优势,始终坚持科学研究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以突出应用性研究、深化产学研合作、加强自主创新为主线,明确基础性研究与应用性研究并举、以应用性研究为主的科技工作方针。让一切有利于科技成果产业化的思想充分活跃起来,把一切有利于科技成果产业化的资源充分释放出来,使一切有利于科技成果产业化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出来,以科技的最新成果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和造福社会。积极倡导把“论文写在产品上、研究做在工程中、成果转化在企业里”,推动并形成了鲜明的科研和产业特色。

近年来,我校依托优势学科的主要科技成果组建了一批科技企业:

(1)依托建筑与艺术学院、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土木水利工程学院相关学科,进一步推进土木建筑类企业资源整合与结构优化,打造以建筑设计研究院为龙头的土木建筑类产业。

合肥工业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持有多项甲级资质证书,被国家建设部确认为全国76家骨干设计单位之一。以设计院为龙头,带动岩土院、监理公司等相关单位,2007年产值过亿,利税近千万元。在承接并完成的大量工程勘察设计与监理项目中,许多曾获得国家和省、部级奖励,在全国建筑方案竞赛、投标中也多次获奖、中标。

(2)依托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学院优势学科,打造以安徽江淮自动化装备有限公司、合肥邦立电子有限责任公司为龙头的汽车制造装备及汽车零部件产业。

安徽江淮自动化装备有限公司主要从事汽车及其零部件自动化生产线、汽车整车及零部件试验装备、工业机器人集成应用系统等研究开发和销售,已形成一定规模,在全国的汽车制造业具有一定的知名度,现正进行股份制改造,为上市创造条件。

合肥邦立电子有限责任公司是科技部创新基金重点支持企业、合肥市首批科技创新视点企业,公司主导产品是汽车电子传感器及各类控制器。2007年公司在柏堰科技园区购置了24.81亩土地,计划用两年时间建成300万套汽车电子传感器及汽车电子控制系统的生产基地。

(3)依托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学院、计算机与信息学院优势学科,打造以合肥工大高科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为龙头的矿井安全生产技术装备和铁路信息化建设产业。

工大高科先后取得国家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三级资质、安徽省软件企业、省级科研单位、安徽省建筑业企业、安徽省安全技术防范设施设计、安装、维修资格等资质认定,产品主要面向我国煤炭、冶金、石化、矿山、军工等大型企业的铁路信息化建设及安全生产技术装备改造,已形成以企业地面铁路运输安全调度和矿井移动目标监测与控制两大系列产品,总体技术水平居国内领先,公司现正在做上市的准备工作。

(4)依托计算机与信息学院、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学院相关优势学科,打造以合肥齐美检测设备有限公司为龙头的工业管道安全系统研究和检测设备制造企业。

合肥齐美检测设备有限公司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信号高速精密无损检测与安全评估及工业管道安全系统的研究,现享有大口径钢管漏磁高速检测技术国家发明专利和其它管道检测技术专利多项,是我国唯一以钢管漏磁高速检测设备生产单位参与国家漏磁检测标准GB/T12606制定的成员。

通过多年积极推动产学研结合,我校逐步走出具有鲜明行业背景高校的特色之路,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学校向科技企业源源不断地输送高层次工程技术人才,能更加便捷地将高新技术转移、辐射到科技企业,为行业技术进步服务;科技企业为学校科研工作提出了工程技术研究的新方向和新领域,为研究生的培养提供了科研项目和资金的支持;同时培养育了年轻教师的工程化经历,丰富其教学和科研经验。我校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的良性循环逐步形成。

第4篇

论文关键词:蛟河;农村电网;职工队伍

为了全面把握蛟河农村电网的发展状况,找准制约发展的突出问题,寻求又好又快发展的突破口,进一步谋划和理清发展思路,做到有的放矢,我们围绕吉林省蛟河市农村电网发展情况、高危用户供电工程情况、窗口建设情况、生产经营情况、企业管理面对的问题等几个方面展开了调研,分别深入到各供电所、变电所和用户中,采取询问、走访、座谈等多种形式开展调查研究。经过认真梳理,形成了调研结果报告。

一、蛟河农村电网当前存在的问题

1.电网发展方面

一是蛟河市农网66千伏及以上电网布局仍不尽合理、不完善,220千伏和66千伏变电所布点不够,部分66千伏线路供电半径过长,严重制约蛟河市农村经济发展。

二是存在着危及安全运行的66千伏老旧送变电线路和设备若干公里、危及安全运行或制约负荷发展的10千伏瓶颈线路若干公里;需要解决低压供电半径过长的高压延伸若干处,部分电网布局不合理,供电半径过长,变电所容量不足,制约负荷发展。

三是发现部分产品质量不合格或易损,给基层单位的运行维护和安全生产带来很多麻烦。

四是个别与单位用户的产权协议未签订,维护界线不清,也无上级文件或其他书面约定,执行起来有很多矛盾和不便。

五是低压台区供电半径超出网改技术导则规定的500米以内的有若干个,随着农村居民用电负荷的增长,逐渐出现电压质量不合格的矛盾。

六是蛟河市农网在自动化建设方面,如通调自动化、变电站综合自动化、配电网自动化、地理信息系统、集中抄表管理等方面比照现代化水平落后很多。

2.窗口服务方面

由于不同的身份,造成窗口人员文化素质参差不齐。由于人员不足,以及窗口工作时间无周休息日,造成工作时间超长。在窗口工作的村电工月收入相对较低。由于存在同工不同酬现象,职工队伍思想状况也存在隐患。

3.人员管理方面

蛟河市农电有限人员结构不尽合理,员工技术含量低,缺乏人才、缺乏管理经验。人力资源、员工素质、企业管理水平的高低是公司发展的核心资源。由于公司是特定历史发展条件下形成的,要安置部分富余人员等,所以公司缺乏技术管理等方面人才,员工缺乏管理企业的手段与技巧,难以参与市场竞争。

二、关于促进蛟河农村电网发展的几点意见

1.以大局观、责任观引领,开展机构“三定”、人员整合工作

农电系统虽然几经改革但是机构仍过多,人浮于事,能从事生产、经营、工程管理的人员少。如何在进行机构、人员整合工作中既提升各级机构的管理水平,又保证稳定职工队伍是整合工作的关键。按照公司的统一部署、安排,对人员结构、素质、岗位情况、工作能力进行了仔细的分析、研究,制定了具体科学可行的“三定”方案及实施细则,进行了农电自我提升工作,有效开展机构、人员、业务整合等工作。

2.精益管理,组织好安全生产工作

农网的设备水平差,自动化水平低,薄弱的电网对地区经济发展和居民用电带来极大威胁。我们加强了农网规划和电网建设工作。先对向城区供电的66千伏农网变电所进行了双电源改造,对10千伏线路进行了手拉手联网,彻底解决了城区农网薄弱问题。

针对配电网薄弱、老旧问题突出的情况,加强运行管理,杜绝由于维护不当造成配电变压器烧损事故的发生,决不放过每一次线路跳闸,认真分析查找原因,采取措施予以解决。加强外力破坏事故的预防工作,对预防不到位和有责任的外力破坏事故认真解析、处理,有效遏制外力破坏事故的发生。

加强安全生产知识培训工作,先后印发“安全常识与安全理念、警句”手册、“农网安全生产管理办法汇编”。

3.努力创新,加强农网的改造和建设力度,提高农网的安全水平与供电质量和能力

加强农网规划和建设工作,农网规划与供电规划做到协调统一,全面提高电网供电能力和可靠性。按供电系统的标准,结合农电管理的实际情况,制定工程项目管理标准和办法,严禁超计划、超概算施工。组织落实省公司工程立项、采购、合同管理、项目监理等制度,提高工程管理水平。积极协调政府,解决施工受阻问题,保证农网工程的建设速度和质量,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保障。对建筑领域突出问题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全面分析,制定有效的整改和预防措施,确保工程的如期竣工和决算。

按照核心是以人为本的要求,全面贯彻全心全意依靠全体农电干部职工的方针,抓好职工队伍建设,加强和改进人才工作,充分发挥农电广大生产岗位干部职工在推动蛟河市农网发展中的主力军作用。

按照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基本要求,进一步完善适应集团化运作的体制机制,加强资源统一配置和业务一体化管理,提高管理效率和经济效益。着力加强基础管理,建立健全企业决策、农网建设、生产经营标准化管理体系,提高风险管控能力。落实国家能源战略,注重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优化发展布局,实现农电事业整体协调发展。

按照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的要求,把握农网发展的重点,大力推进66千伏及以上农村电网布局建设,协调推进各级农网发展。正确认识和处理农电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积极履行国有企业的经济责任、政治责任和社会责任。

在“十二五”期间,全面彻底改造危及安全运行的老旧送电线路。全面彻底改造危及安全运行的10千伏高压配电线路。新建调整电网布局和增加供电能力的送变电工程。初步建成并完善调度自动化、变电站综合自动化、集中抄表系统和地理信息数字化电网系统,进行配网自动化、数字智能网的试点。加大无功优化工程的投入,做好无功和电压管理。做好新一轮电网建设、改造的准备和资金筹措,实现蛟河市农村电网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 转贴于

4.实施规范化管理,加强职工队伍特别是农电工队伍建设

一是规范化管理,提高窗口管理水平。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对农电优质服务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们的优质服务工作还存在较大不足,与城市供电服务水平相比,我们的供电服务水平还需要进一步改善。重点在服务理念、服务机制和服务质量上需要新的转变和提高。坚持“四个服务”,落实新的“三个十条”,树立“真诚服务,共谋发展”的理念,增强市场意识和服务意识。把“国家电网”品牌延伸到广大农村。要在健全农电优质服务常态机制,建设统一的客户服务系统,遵守统一的服务规范,履行统一的服务承诺,追求统一的服务品质上下功夫。从去年以来,我们加快了各农村供电营业窗口建设的步伐,使其服务范围不断扩大,服务质量得到提高,并制定窗口建设改造计划,逐步提高窗口办公环境。为了更好地为广大农村客户提供优质、快捷、方便的服务,加快农电窗口规范化建设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根本手段。为此,公司高度重视窗口规范化建设工作,坚持以规范化建设为突破点和出发点,大力整治农电营业窗口,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把行风建设、窗口规范化建设及优质服务工作纳入年度工作计划中,实行统一管理,与各供电所签订“行风建设责任书”,落实农村供电营业规范化服务建设责任制,按季对这项工作进行统一部署、统一指导、统一落实、统一检查考核。形成了全员重视和自觉参与农村供电营业规范化服务建设的局面。

二是加强职工队伍建设。要以素质建设、能力建设和作风建设为核心,大力加强农电职工队伍建设,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建立干部晋升机制,为优秀干部提供职业发展通道;加强人才培养,建立人员招聘、使用、考核、培养、激励、退出机制,加强职工培训,建立健全员工职业化和专业化培训体系。

三是规范农电工管理。重视农电工队伍建设和稳定工作,要完善农电用工机制,按照市场化的要求,依法用工,与农电工签订统一的劳动合同,缴纳劳动保险,落实劳动报酬,充分调动农电工的积极性,促进队伍稳定。加强农电技术人才培养,把农电工队伍教育培训纳入单位教育培训规划,切实提升农电工队伍整体素质。逐步提高窗口农电工的收入水平。

5.深化企业文化建设,加强和谐企业建设

坚持以人为本,深化企业文化建设,是农电建设的又一项重点工作。我们大力宣传企业核心价值观,让“诚信、责任、创新、奉献”的理念深入人心。按照“三个建设”的要求,加强干部和员工队伍建设。要努力提高职工队伍的文化素质、敬业精神、遵纪守法意识,提高执行力。要高标准、严要求,培养一支高素质、能战斗的职工队伍,让每一位员工都能深深感到作为农电职工的使命并为之自豪。要加强思想作风、工作作风建设,解放思想、统一观念,增强大局意识、责任意识,适应农电变革的挑战,全面完成生产、经营、服务工作,提高管理水平和执行力。对于历史遗留的工伤、离退休职工待遇等问题,不畏困难,正视矛盾,经过艰苦的工作,彻底解决了久而不决的问题,保证了职工的利益,提高了队伍的稳定性。

6.依法治企,开展对标工作,提高企业管理水平

加强规范管理,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做到凡事有章可循,有据可依。坚持依法治企,规避企业经营活动的法律风险。按省公司统一安排分级建立同业对标体系和标准化供电所建设工作。走出去学习先进经营,查找指标和管理水平与兄弟单位的差距,全面开展标准化供电所建设工作。

第5篇

即将和有点儿特殊的2013年告别,颇多留恋。回顾一年,值得记忆的工作还真不少,概括一下这一年的感受:勤奋、硕果、信心满满。

勤奋:2013年,我实现了工作岗位的变化,从政府机关走进了高校,走上了讲台。在这一年当中,我结合本职工作,申报了北京市教工委课题,课题“微博舆情对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影响及对策研究”获准立项;主持学院课题“‘立德树人’的有效途径研究”1项,参与学院课题1项;在《中国现代教育装备》杂志《建设节约型校园的实践探索―以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2篇,论文《节能减排工作的实践与体会―以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被收入北京市高校后勤研究会论文集。2013年,我主要从事学院后勤系统的制度化建设和规范化建设,尤其是节能减排工作。个人被评为北京高校后勤先进个人(思想政治工作)和北京高校后勤先进个人(节能工作),学院被授予“北京市节水型单位”。

硕果:2013年是学院深化内涵建设、推进科学发展的重要一年。学院围绕“办精品高职,创就业名牌”的办学目标,以内涵建设为重心,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大课程建设和专业建设的力度,积极主动探索“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并取得阶段性成果;师资队伍建设明显改善,学生管理更加规范,社会服务能力进一步增强,教学基础设施投入加大,学院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学院完成中央财政支持的道桥实训中心道路检测、桥梁量检测、GPS测量设备等验收工作;积极争取到北京市财政支持的轨道交通车辆维修设备、城市轨道交通车辆驾驶2项实训项目,金额达853万元;筹集资金160万元更新了4个现代化微机房;争取到150万元资金完成了学院操场4根单体升降式照明系统工程;投入资金80万元完成了校园数字广播音响系统工程。这些基础工程为学生创造了良好的生活休闲娱乐环境,有力地保证了学院德育、教学、联合办学等工作的顺利开展。

信心满满:有了以上基础,也就有了发展的资本和台阶。2014年,加上同事们的鼎力配合、社会各界对教育的重视与支持,我相信我们学院会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第6篇

问题自查自纠工作报告一

近日,教务处组织校内各二级教学单位进行了期中教学检查。各二级教学单位从听课、教学大纲撰写、评估发现问题跟踪整改、学生试卷和毕业设计(论文)归档情况、师生座谈会等方面,对教学工作进行了全面检查,现将检查情况总结如下:

一、教学整体秩序良好

各学院普遍比较重视教学工作,加大了教学管理工作力度。院系领导、青年教师、教学督导按照学校要求开展听课。多数教师能够在开学初向学院提交教学大纲,一些学院建立了院系两级审核制度。对上学期评估中发现的学生试卷和毕业设计(论文)不规范问题,已责成相关教师予以改正。课堂教学方面,大部分教师上课认真,内容新颖充实,教学方法得当,注重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教学辅助环节落实基本到位。

检查中也发现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校区上课教师调课率偏高。部分教师对课程教学目标如何与毕业要求相对应理解不到位,教学设计比较空洞。一些课程教学大纲更新不够,没有很好地体现教学改革理念和课程建设成果在教学中的运用。外聘教师教学大纲提交情况不佳。

二、各学院教学工作稳步开展

(一)文传学院

1、一些教师尝试手机终端进课堂,借助互联网技术,开展课前预习、课中师生交互、课后辅导答疑等,丰富教学手段,拓展延伸课堂教学活动。

2、在新生中持续开展青蓝讲坛,开阔学生视野,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

(二)教育学院

1、建立学院督导听课、教学管理人员巡查、学生信息员反馈构建的教学秩序管理网络,确保日常教学秩序稳定。

2、XXXX级音乐系新生举办入学专业技能汇报音乐会,使新生快速进入专业学习氛围。

3、要求高年级学生采风、报告、展演一体化汇报课程学习成果,充分展示学生运用专业理论和实践技能的综合能力。

(三)环建学院

1、制定实践教学大纲模板,完善学院实践环节课程教学大纲,对教学大纲进行院系两级审核。

2、对原化环学院和建筑系的管理制度进行梳理和整合,完善学院教学激励机制,汇编完成《生态环境与建筑工程学院管理制度汇编》。

(四)机械工程学院

1、坚持每周一院系领导、实验中心主任联席会议,讨论并解决教学中出现的问题。

2、部分老师开通微信公众号加强与学生互动,分享学习资源。

(五)思政部

1、开学第一周教师将课程教学大纲提交课程组长初审,然后再提交教学副院长复审,第二周教学大纲全部上网。

2、制定试卷装订情况检查表,重点考察试卷装订的规范性、完整性,考试成绩提交时间等,要求任课教师自查,再小组全面审查,督促教师养成规范保存教学档案的习惯。

(六)计算机学院

1、组织大一各专业核心课程集中辅导答疑,在线答疑与现场答疑相结合,周一到周五每天安排教师团队辅导学生课外学习。

2、制定项目类课程、课程设计教学档案规范;建立教师定期寻访、学生分散实习网上跟踪机制。

三、评估问题整改

针对前期专项评估中发现的一些问题,各学院制订整改措施,积极查漏补缺,进一步规范教学过程。广电专业存在教学设施落后,实践教学档案管理不到位的情况,已起草实验室建设计划到学校相关部门,同时核查整改了实践教学档案中的问题。电智学院对评估中发现的实习过程管理档案不全、实验报告批阅、毕业设计题目难易度不合适等问题进行了整改。经管学院进一步规范了实验室开放管理制度,对校内仿真实训条件不佳的现状,提出了严格选择实习单位,明确实习计划,规范实习指导书,强化学生日常专业写作训练的要求。环建学院建立一整套实习管理规章制度,明确了实习课程档案归档要求,实现了全过程管理,有效地保障了实习质量。

部分学院制定检查表,通过教师自查、系初审、学院复审等多个环节,查找和规范学生试卷和毕业设计(论文)中的问题,针对相关问题进一步完善学院实践各环节规章制度,严格执行质量标准。

问题自查自纠工作报告二

根据通知要求,xxx镇组织人员对去冬今春的绿化工作进行检查,检点为津保路和大广高速两侧种植的树木,同时对各村村内绿化情况进行检查。现将检查结果回报如下:

一、树木成活率

通过加强对去冬今春绿化工作的检查、及时督促各村进行浇水等措施,现在辖区内树木成活率良好,均在85%以上,树木长势良好,其中郭家营村、石家营村成活率超过90%。

二、病虫害防治情况

开春时镇政府统一发放药物,组织各村进行了春尺蛾防治工作,成效良好。气温回暖以来,发现有小范围春尺蛾爆发现象,针对这一情况,镇政府积极行动,组织人员,对发现春尺蛾的千里堤、xxx二村等集中喷洒药物进行防治,效果显著。

三、存在的一些问题

在检查过程中发现有部分村民和工作人员对绿化工作的重视程度仍有待提高。有部分村民存在管种不管养的心态,致使部分地块存活率低于平均水平。

四、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是加强病虫害监控。加大对春尺蛾、美国白蛾等病虫害的监控力度,一旦发现后,及时组织进行药物防治,将病虫害的损失控制在最低限度。

二是加强对已植树木的养护和管控力度。在各村明确专人负责绿化树木的养护和管控工作,对死亡树木及时进行补植,保证树木成活率。

问题自查自纠工作报告三

根据省人民政府纠正行为不正之风办公室《关于对部分具有行政执法职能的部门进行重点评议的通知》精神和要求,我队自月日起,结合当前开展的执法规范化建设和“发扬传统、坚定信念、执法为民”“铸造忠诚警魂、树立良好形象”主题教育实践活动,认真开展自查自纠活动,坚持以加强政风行风建设为核心,以强化队伍管理为重点,认真组织,强化责任,广泛征求意见,深入查摆问题,切实改进作风,扎实开展重点评议政风行风自查自纠活动,现将主要情况汇报如下:

一、周密组织部署自查自纠工作

(一)加强领导,提高认识。为了把此项工作落到实处,确保不走过场,大队成立了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和部署政风行风自查自纠自改活动。制定了《x大队迎接省纠纷办重点评议方案》,及时召开民警、协警动员大会,使全体民警、协警清醒地认识到此次查摆整改活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积极认真地投入到重点评议活动中。

(二)开门评警,广纳民意。一是召开廉政监督员座谈会。为切实找准交通管理工作和政风行风建设方面存在的不足,我队采取“自已找,群众提”等形式,邀请辖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客运企业领导、驾驶人与群众等各行业代表召开廉政监督员座谈会,与群众进行零距离接触,广泛征求廉政建设、依法办事、履职效率、管理效能、服务质量、服务环境等方面存在突出问题的意见和建议。二是发放问卷调查。组织民警深入辖区企业、学校等向群众发放测评表。

(三)自我梳理,认真查摆。各中队、股、车管分所按照纠纷办的要求,积极查摆自身存在不足,正视自己的缺点,比较客观的查摆自身存在的不足,并有针对性的提出整改措施及作出工作承诺。

二、分析查摆队伍存在的问题

一是民警法制意识较淡薄。部分民警法律法规知识贫乏,执法水平、业务能力不强,表现在纠正交通违法行为运用条款不熟练,办案证据收集不齐全,工作耐心程序不够等。

二是服务意识不够。表现在路面执法中的文明用语、执勤执法手势不规范,如纠正违法时不敬礼等。

三是个别民警工作责任心不强。个别民警工作作风不够扎实,工作缺乏主动性、积极性,对困难的工作相互推诿或马虎应付,工作效率低,质量不高。

四是少数交通协管员法制意识不强,组织纪律性相对低下,业务技能不精。

五是对个别路段的管控不力。近年来,我县的交通流量不断增加,人、车、路的矛盾日益突出,民警承受着赵来越大的工作压力。由于受警力限制,特别是乡镇道路秩序始终得不到有效管控,乡镇驾驶员交通安全意识有待提高,加强交通安全知识教育。

三、多措并举,边查边改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我队在对队伍思想状况进行全面、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加大管理整治力度,坚持立说立行立改的原则,加强队伍建设和存在的问题整改。

一是加强教育,提高觉悟。以“重点评议”、规范执法和“主题教育”活动为契机,继续加强民警的政治思想教育,牢固树立民警的宗旨意识,做到警钟常鸣,教育不松、力度不减。

二是加强管理,防患未然。实行量化考核制度,加强队伍的管理和监督。认真贯彻落实《公安机关窗口单位服务规定》《交通警察道路执勤执法规范》及《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范》,牢固树立广大民警的宗旨意识、法制意识和服务意识,打牢执法为民的思想基础。同时,要求窗口民警认真贯彻落实好便民利民措施,做到办事文明、说话和气,努力提高人民群众的满意度。

三是抓好队伍规范化建设。按照“人要精神,物要整洁、说话要和气、办事要公道”的要求,进一步加强规范化建设,严格执行《内务条令》、《五条禁令》,建立规范的工作、生活、学习秩序,切实加强对民警的教育、管理,从民警最基本的行为准则抓好,促进民警的作风养成,塑造x队伍的良好形象。

第7篇

1建立医保档案的内容

医院医保档案的内容,应以医院的医保服务为主线和脉络,着眼于医保和医院的共同发展。具体可分为:①医保政策和法律法规档案,包括国家、省、统筹地区出台的法律法规、具体政策、管理规章制度等,做到查阅方便,能从历年的政策中看出其演进走向;②医院医保服务档案,包括医院医保决策、管理制度、管理机构、医疗服务流程和质量、医保服务医师情况、规范服务情况等;③参保患者就医档案,包括参保人员的年龄结构、就医频次、医疗费用情况,各类参保人群的疾病谱,住院和门诊特殊病患者人数、总医疗费用、药占比、检查费占比等;④医院医保绩效档案,包括典型案例、医保分级管理评定档次,参保患者的满意度测评、获得的荣誉称号等;⑤本院的医保研究和创新成果,包括论文、新成果证书等。总之,在医院的各项活动中,凡是与医保有关的信息资料,都应该归档保存。有些信息资料在当时看来好像价值不大,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价值不断提高的信息资料会越来越多。

2建立医保档案的步骤

2.1牢固树立“建档用档”的理念

以有效利用为目的,加强医保病案的规范化建设。为此,医保病案必须实现统一收集、统一整理、统一管理。做到病案书写规范、收集完整、归档科学、排列有序、调阅方便。实现出院病历归档制度化,严格执行病历的借阅登记制度,及时催交归还。加强病历档案的科学整理,大力开发病历档案信息资料,以便能够及时、准确地查询。

2.2坚持高起点,建立电子档案

在计算机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特别是在追求效率的现代社会,人们越来越喜欢在网上查询各种各样的信息资料。这就要求我们顺应时展潮流,致力于建设电子化的医保档案,以发挥其容量大、查询效率高等特点。

2.3建立健全管理制度

健全档案管理规章制度是确保档案管理规范和可持续的可靠保障,可对档案管理工作起到激励和约束的作用。首先,要建立完善的归档制度,确立档案收集的范围、分类方式。各部门、各科室要指定兼职档案管理员,负责本科室档案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定期移交至医保档案室或综合档案室。其次,要建立跟踪医保制度改革发展进程的制度。由于医保正处于特殊的发展和转型期,例如由城乡分割转向城乡一体化、由经办管理资源分散走向资源整合、由扩大范围转向提升质量等,拓展档案的归档范围成为了档案工作的新课题;从扩大范围转向提升质量对医疗服务提出了哪些新要求,医保管理部门出台了哪些新的政策举措和管理规章,医院采取了哪些落实措施,开展了哪些活动,取得了哪些效果等,都属于档案资料的收集范围。再次,要建立医保各种文书资料的收集上交制度,做到不遗漏、不丢失、不损坏。最后,要建立责任制,把医保档案管理作为医院医保乃至医院全面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纳入考核体系。

3结束语

第8篇

[论文摘要]档案资源是国家信息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档案信息自动化系统是一项需要运用多种学科知识,多专业配合,多部门合作,多环节配套的系统工程。在文化创意产业的历史新时期,档案信息管理的创新是十分必要的。

我国已进入文化创意历史时期,档案信息管理创新对于文化创意有着重要的基础作用和助推作用。

档案资源是国家信息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数字化网络技术,实现文化创意实现深层次开发,是国家信息化建设给档案行业所提出的新课题。因此,加快档案信息系统化建设和管理就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当务之急。

一、档案信息化是文化创意的基础

信息化包括六大要素,即信息资源、信息网络、信息技术应用、信息产业、人才培养及信息政策法规。从这个意义上说,档案信息化就是指档案信息数字化、网络化和自动化,从这个意义上说,档案信息化就是指档案信息数字化、网络化和自动化,即在档案收集、整理、编目、检索和利用等各方面通过广泛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全面开发档案信息资源,加快实现档案管理现代化的进程。承担着人类“记忆”功能的各类档案,是政治、经济、文化等各项社会活动的原始记录,是知识的积淀、智慧的结晶的阶梯。它根植于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产生于政府行政、军事指挥、经济筹划、生产建设、社会治理、科技文教等各项活动。无论文化创意多么富有含金量和创新性,没有这些学习资源的积累,再有能力创意与策划者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所谓长期积累,偶然得之,就是如此。

档案信息内容的广泛、多样、丰富和本源性、回溯性和连续性等特征,在文化创意的思维活动中有着独到的作用。档案翔实地记录着不同的历史时期对社会具有保存价值的事实或数据、经验或教训、科技发明或理论构想,构成信息社会政治、经济、科技、文教等活动赖以继承、发展和创新的知识背景。它,与电台、电视台、报社、出版社、情报所、图书馆等各种信息生产、贮存、传播的单位一样,是知识经济时代不可缺少的、十分重要的信息源单位,具有特殊的战略价值。

我国即将迎来文化创意产业的期,加快档案信息系统化建设和管理,对于文化创意不仅具有基础性的支撑作用,同时,还具有创新意义。

二、档案信息资源管理创新是文化创新的需要

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了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崭新课题,意义重大,令全国人民振奋,令世界华人鼓舞。十七大政治报告用了相当的篇幅论述文化发展问题。“文化软实力”、“文化创造活力”、“文化生产力”、“文化产业群”等新名词频频闪现。报告提出,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是当今社会的一大主题。世界已经进入文化产业时代。以十七大为标志,我国已进入了文化创意产业这一新的历史时期。文化创意产业已经成为我国支柱性产业之一,为了使文化创意产业更好的发展,迫切需要相应的理论跟进和指导,文化创意的特征和规律的研究具有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为了更好地为文化创意产业服务,我们有必要加强文化创意产业的基础理论建设,也就是说,作为文化创意基础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的档案信息创新,也将有提到议事日程。

创意产业是以文化发展经济为理念的,依靠的是文化资源优势,使人文资源和文化优势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文化是发展创意产业的灵魂。离开文化,创意产业如同没有灵魂的躯壳。文化创意是对文化资源创造性的开发和利用,是文化对经济社会发展渗透力、影响力的挖掘和拓展。高校既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基地,也是先进文化的创新基地和重要辐射源。高校作为社会文化、科学的中心,既是人类文化集中传播的地方,也是新文化的诞生地。图书馆、档案馆等均为创意活动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平台。

另外,文化创意产业历史时期,历史地把包括档案信息资源在内的与信息业相关的行业、部门置于基础的战略地位,为带动行业素质的提高和行业整体水平的全面进步,必然赋予档案行政管理工作创新的任务和职责,档案工作由于在文化创意历史时期的新的使命,档案信息工作的创新任务就凸现出来了。

三、为文化创意产业提供优质的信息资源的对策

现代社会在信息资源开发的广度和深度、时间与空间上带来规模化效益。因此,文化创意,无疑给传统的信息行业带来了全新的视角,档案、图书及其他文献的存在形式和传播方式,导致信息行业必须为文化创意提供准确、新颖的优质信息资源。

从目前的情况看,网上信息是档案行政部门管理、指导、监督工作的“盲区”和“真空地带”。从档案信息资源为文化创意产业服务的要求出发,档案行政部门应尽快行使对网上档案信息管理的职能,加快建立档案信息资源网,实施对网上信息资源的创新,用以适应时代的需要。

要加快实现档案信息自动化系统和标准化、规范化建设。目前,主要矛盾不是硬件设备的缺乏,而是硬件的功能并没有充分发挥。随着文化创意产业的蓬勃发展,档案信息自动化的内涵包括档案工作的各个方面和各个环节,档案业务要规范,档案标准要建立健全和真正实施。并且一定要创新。档案标准和规范本身也是一个系统工程,要推进档案自动化建设的创新,必须抓好档案标准化、规范化,掌握好两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辩证关系。

创意产业是科技与文化相结合的新兴产业。它迎合了一个重要的全球趋势,即经济与科技、文化的一体化。进一步说,经济的、文化的、知识的、信息的、科技的乃至心理的因素在创意产业发展中越来越具有主导性、决定性的作用。它需要文化创意的碰撞、科学方法的推动、高新技术的支撑和数字文化的融会。所以,档案信息工作必须为之提供优质的信息资源。

第9篇

关键词:建筑业;安全质量;建筑施工

中图分类号:P62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言: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建筑业同样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在各方面均有提升。但建筑工程的质量,施工安全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事和基础性工作。尽管在质量上稳中有升,安全问题得到了有效控制,但是出现的工程质量问题也日益增多,引起了全人民群众的高度关注,并且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建筑市场的规范化建设,在建工程质量的提升以及安全管理方面存在的隐患和问题仍旧值得我们探讨研究。

1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管理存在问题

1.1政府在工程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政府工程安全管理存在着性质不明确、定位不准确,以及现行的质量验收规范过于超前,法律法规尚不完善的现象。

政府部门的安全管理方式上,质量安全监督人员习惯于现场的检查、验收以及评定工作,这些监督工作原本是由建筑施工企业的质量安全员应当做的工作,因此势必影响安全监督管理的工作范围、深度和安全性能。在检查工作中,仅仅重视检查那几天的安全问题,而忽视了大部门不受检查的时间,这就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现行的质量验收规范的编制原则过度的强调最后结果,淡化安全过程,政府仅规定结果要求。对于实施过程的工艺和参数,则由建筑企业自身规定控制。由于建筑公司的资金人才力量有限,在很多企业中关于过程的控制基本上处于空白状态,过程不严格导致结果不可能优秀。

另外,机制问题也是关键因素,质量安全监督机构的性质不明确,质量安全监督机构既不在国家的执法机构部门,也不属中介单位,性质不明确影响了质量安全监督机构人员的自身建设。

1.2 企业质量在安全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为了最大化的追求利益,建筑施工的企业往往忽视了安全工作的自我检查、自我监督、自我控制、自我验收。在安全管理中出现了一定的滑坡。政府监管力度不断增强,社会监理单位的不断发展,但是施工企业内部的安全管理却在不断的后退,科室不断萎缩,人员不断流失,与当前重视安全管理的大局反差较大。

科室不断的萎缩,在原来的建设施工企业的内部,关于安全管理设有质量科、安全科等,但是现在这些科室都精简为工程管理部的一个岗位。

人员素质不断下降,人才不断流失,建筑企业安全管理负责人员应当是安全管理的专业人士,但是在很多建筑企业中,企业往往把那些内部安排不下的人员安置到安全管理部门,他们的专业素质根部无法适应安全管理工作。很多相关专业毕业的专业人才,往往由于建筑企业内关于安全管理岗位的待遇偏低,也不受重视,跳槽离职或者转入其他行业的较多。造城了专业人才的流失。

建筑企业内部质量安全管理机制存在明显缺陷。施工现场质量安全检查管理人员的工资、奖金由项目经理发放,因此,他们不可能违背项目经理的意志,难以实现质量安全一票否决制。

建筑企业过分依赖监督机构和监理单位,有时企业内部质量安全检查人员甚至站在监督、监理单位的对立面。为阻止建筑施工企业内部质量安全管理部门的弱化,

1.3施工现场一线劳务队伍存在的问题

建筑施工现场一线操作工人、劳务队伍严重缺乏.培训,质量安全意识淡薄,技术能力、整体素质极其低下。随着建筑企业改制和用工制度的改革,建筑工人队伍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管理层与劳务层两层分离,使建筑企业一线工人由原来的固定工转变为现在的临时工(农民工);建筑工人从原来具有l~8级技术的工人,转变为现在未经任何培训的散兵游勇,民工成为建筑工人的主力-培养技术工人摇篮的建筑工程技工学校已销声匿迹,民工对建筑工程的高风险认识不足,发生死亡事故的绝大多数是刚进工地不久的年青劳力。

2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管理问题解决的措施

2.1政府安全管理问题的解决措施

政府在质量安全管理过程中,应当以《建设工程施工现场质量保证体系》,《建设工程施工现场安全保证体系》为重点,严格执法。安全监督行为要积极参与各方面的质量行为,改变以往的现场实体质量监督;要监督现场有关两个保证体系健全与否,是否有效运行,功能是否持续改进。工程建设各方的责任落实是否到位和责任履行情况,当出现违反违规现象时应当对相关人员和组织予以处理和处罚。

加强诚信理念,利用市场信誉制定安全质量管理,建立诚信守信相关的档案信息,对市场定期公布,对于不遵守安全质量的单位要予以曝光,在新闻、网络上予以共识。将安全结果作为企业升级、年检和承接工程的标准和依据,全面的与企业的利于挂钩,通过市场这个杠杆来调解企业对安全质量的重视。

建立项目经理质量安全扣分制.超过分值,进行强制培训,降低项目经理资格等级,直至取消项目经理执业资格,处罚企业时,同时处罚项目经理。

注重工程质量安全理论的研究,解决深层次问题,确立长远发展目标,在招投标中,将安全生产、文明施工费用单列,不进入竞标范围。关注科技创新,推广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的运用,保证质量与安全;组建行业协会,减少政府审批;不断修订、完善和健全工程质量安全法律体系,做到依法行政、依法治企,在执法过程中要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2.2 企业安全管理问题的解决措施

为阻止建筑施工企业内部质量安全管理部门的弱化,建议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制定颁发鬣关于进一步加强建筑施工企业质量安全管理若干规定》的规范性文件,或在建筑企业资质标准中明确各类资质等级企业质量安全管理部门的设置与人员要求。

2.3施工现场安全管理问题的解决措施

加强建筑工程劳务队伍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提高施工人员技术能力及整体素质。充分利用协会、学校资源,建立建筑劳务培训教育基地,培训建筑工人基础知识、质量安全基本要求。

注重工程质量、施工安全理论研究,解决深层次问题,确立长远发展日标,在招投标中,将安伞生产、文明施工费用单例,不进入竞标范围;关注科技创新,推广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的运用,保证质量、安全;组建行业协会,减少政府审批;不断修订、完善和健全工程质量,安全法律体系,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结束语:总之,建筑工程质量安全不能有丝毫的松懈和马虎,在市场竞争中,必须以党和人民的利益为重,不能见利忘义,不能忽视建筑工程中的任何一个小问题,将会给整个工程带来严重的后果,必须事事处处保持高度警惕。

【参考文献】

1. 杨长安 创建项目监理站管理制度提升监理人员责任感[期刊论文]-建设监理20108(5)

2. 张艳芳 建筑安全管理工作分析及探索[期刊论文]-山西水利2008,24(4)

第10篇

我校教科研工作以科学发展观和《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要点》为指导,以市教育局及校长室有关精神为准绳,营造以教育改革和学术研究为中心的学校文化,立足课堂开展有效的教学研究,引导广大教师走“学习、实践、反思、写作”的教科研之路,不断提高教科研水平,促进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二、工作目标

1.以课题研究、教学论文、案例等的撰写为抓手,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充分发挥教科研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的先导作用。

2.聘请专家,开展多种形式的文学讲座与交流会,推进文学社的建设,以寓言文学创作为主阵地,积极推荐学生参加各级各类文学大赛,加入各级文学组织,逐步发展文学,形成大语文格局。

3.顺利刊出《红旗实小报》总第九、十期,将优秀作品推荐到市级以上报刊发表,提高学生写作积极性。

4.努力在教师队伍中发展一批文学爱好者,推荐加入市级以上各类文学组织,提高写作能力和指导水平,为我校文学创作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利的人力资源保障。

三、主要工作

(一)以课题研究为抓手,深化课程改革

1.加强教科研工作的规范化建设,精细化管理课题组成员,积极撰写阶段性成果;努力聘请专家对课题研究的开题论证、过程研究和结题报告撰写进行规划化指导,及必要的教科研知识培训,提高课题研究的实效性。

2.以我校被中国教育学会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授牌确定为“全国语文学习策略研究课题实验基地校”为契机,努力进行国家“十一五”重点课题“语文学习策略研究”子课题《小学作文教学生活化策略研究》的实验,积极探索,认真凝结阶段性成果;深入开展瑞安市级立项课题的研究工作,其中,由许娜、郑秀秀、林蓉、董秀波、吴晓峰、孙胜光老师负责的2010年立项课题6个,由陈李静老师负责的XX年年立项课题1个及由曹启福、林新芽老师负责延期结题的XX年立项课题2个。

3.倡导教师阅读教育教学专著,注重理论学习,积极撰写教育教学论文、案例及随笔发表在校园网,参加各级各类评比与投稿发表,尤其要做好瑞安市2010年优秀教学论文评比的推荐工作,藉次提升教师理论和实践水平,打造教研共同体。

(二)以文学社建设为契机,形成大语文格局

1.为陶冶学生情操,提高文学素养,我们将加强对清水小禾文学社的建设,继续聘请瑞安市作家协会、瑞安市儿童文学学会、温州市作家协会、温州市儿童文学学会、中国寓言文学研究会领导及国内著名作家来校指导文学工作,逐步提升作文教学质量。

2.以“瑞安市十佳校园文学(寓言文学)创作基地”的建设为契机,以寓言文学的创作为主阵地,推荐优秀作品参加“童彤杯”张鹤鸣戏剧寓言奖评选、第二届全国“乾有杯”校园文学大奖赛等市级以上各类文学大赛,涌现出的优秀学生推荐加入中国寓言文学研究会等成为学生会员,调动学生写作热情,提高写作水平,稳步提升作文成效档次。

3.以文学社为主体,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讲座、征文及外出采风活动,加强指导,拓宽学生生活体验,夯实写作基础。

4.努力在教师队伍中发展一批文学爱好者,成立教师写作团体,推荐加入瑞安市作家协会、瑞安市儿童文学学会、中国儿童文学研究会等各类先进文学组织,加强交流,提高写作能力和指导水平,为我校文学创作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利的人力资源保障。

5.以《获奖作文选萃》、《童话寓言》等国内知名刊物为平台,努力推出学校专辑,逐步打响我校“清水小禾文学社”品牌。

(三)以《红旗实小报》为载体,搭建发表平台

1.以教师为窗口,鼓励学生积极作文,按时按质出好《红旗实小报》总第九、十期,推荐优秀作品在《玉海》、《新作文》、《寓言故事》等正式刊物发表,提高学生写作兴趣,增强写作信心。

2.积极参加上级部门组织的优秀校报校刊(文学社)评选,扩大影响。

第11篇

一、检查和调研工作情况

1、认真学习《审计法》等法律法规

要严格执行审计法律法规,首先要学好审计法律法规。近几年来,我局一直按照审计署“人、法、技”建设的要求,认真学习《审计法》等法律法规,认真学习与审计行政执法相关的行政处罚法、行政复议法、行政诉讼法,认真学习与审计业务工作相关的会计法、预算法、税收征管法。通过学习,全面提高审计人员的法律意识,做到自觉遵守《审计法》等法律法规。

2、广泛宣传《审计法》等法律法规

执行好审计法律法规,不仅我局审计人员要熟悉审计法律法规,更要让全社会熟悉审计法律法规,共同营造执行审计法律法规的良好氛围。为此,我局采取多种渠道宣传审计法律法规,让社会各界和有关单位了解审计法律法规,自觉遵守和执行审计法律法规,支持审计工作,主动接受审计。

3、认真贯彻落实执法责任制

严格执行审计法律法规,要靠制度和机制来保障。我局先后建立了《审计项目质量责任追究办法》、《审计复核工作办法》、《审计业务会议制度》等制度办法,健全了审计复核机构,完善了三级复核机制。同时,认真贯彻落实执法责任制,全面规范审计行政执法行为,对审计执法的各个环节,全面加强控制约束,从制度上、程序上预防以审谋私、讲人情、放弃原则等问题的发生。

4、依法行政提高审计执法水平

我局在严格执行审计法律法规的基础上,坚持依法行政,提高审计执法水平,紧紧围绕“角度、广度、力度、尺度”四个环节开展审计工作。一是围绕中心,选准审计角度,将群众普遍关注和反映强烈的问题及多年未审计的单位作为重点审计对象;二是突出重点,加大审计力度,着力查处严重违反财经纪律问题,坚持实事求是,依法办事原则,做好违纪违规问题的定性和处理工作;三是拓宽领域,扩大审计广度,积极开展重点领域、专项资金的审计;四是宽严结合,掌握处罚尺度。在依法审计的前提下,考虑被审计单位实际情况,重在加强教育、促进整改,不断增强单位领导和财务人员财经法纪意识,规范财务管理。通过这四项工作,我局既坚持依法行政,又提高了审计执法水平。

二、贯彻落实审计法律法规取得的主要成效

1、全面完成审计业务

2007--2011年,我局深入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以本级预算执行审计和其他各项专业审计工作为突破口,密切联系我区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积极开展审计工作,全面完成审计业务。五年间共完成审计项目40个,累计查出违规资金130,050元,管理不规范资金1,220,032.52元,提出审计建议13条,向市审计局报送审计论文和审计信息22篇,审计项目被评为市级优秀审计项目二等奖2个、三等奖1个。

2、促进了审计规范化建设

我局继续推行政务公开和执法公开,将职责范围、执法依据、执法程序等方面的内容公布上墙,并相继公开了审计听证规定、审计处罚告知、审计工作纪律、被审计单位承诺书等方面内容,扩大群众的知情权和监督权,促进了审计规范化建设。

3、提高了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

我局坚持每星期业务学习制度,抓好审计人员的专业知识的学习和更新;加强工作作风建设,增强审计人员的服务意识,坚持“一审二帮三促”的方针,寓监督于服务之中;加强廉政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开展审前廉政谈话制度,培养审计人员廉洁、公正、严谨的工作纪律,认真努力做好各项审计业务工作。通过这些工作,我局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明显提高,在全面完成审计业务工作的同时,没有发生违纪违规情况,树立了良好的审计形象。

三、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原因分析

我局严格执行审计法律法规,坚持依法行政,规范审计工作,取得了较好成绩,但是也存在一些不足问题,其突出问题是审计人员对审计法律法规学习不够,业务知识还不够全面扎实,勤勉工作、服务意识不够浓厚。其原因是我局存在一定的重业务轻学习现象,没有把提高审计人员综合素质作为严格执行审计法律法规的基础根本性工作,切实抓紧抓好。

四、解决存在问题的几点建议

1、加强学习,提高审计人员法律水平与法律意识

要针对部分审计人员没有完全掌握审计法律法规的现实情况,加强学习,做到每月安排一天时间,专门学习审计法律法规。要聘请法律专家和学者给审计人员讲解法律法规,提高审计人员法律水平与法律意识,为严格执行审计法律法规,打下扎实法律基础。

2、加强培训,提高审计人员的专业技术知识和能力

严格执行审计法律法规,必须要有扎实的业务知识来保证。要加强培训,提高审计人员的专业技术知识和能力。通过培训,使审计人员具备财务知识外,还具备一定的专业技术知识、较强的综合分析能力及文字表达能力,适应不断发展的审计工作需要。

第12篇

进一步贯彻省、市、区三级科研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全区教育工作会议提出的总体思路和工作目标,以教师岗位练兵为载体,以“聚焦有效教学,构建生命课堂”为指导,以加强教育科研工作规范化建设为主线,以“十一五”科研课题为核心,以加强课题管理、提高课题课题研究水平为重点,加强教育科研队伍建设,以课题带动教研、以教研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为学校教育教学的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二、重点工作

(一)、进一步学习、贯彻市、区科研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市区科研室下发的《科研工作评估细则》规范管理,努力提高科研工作的层次和水平,迎接市区科研部门的检查。

(二)、加强科研电子化管理,完善学校科研工作室及教师个人科研博客,把相应的具体内容添加进去。

(三)、本学期召开学校科研课题中期成果推进会,组织教师对子课题的研究做以阶段性总结,推进课题的深入开展。

三、常规工作

(一)、以 “十一五”科研课题为中心,组织教师深入扎实开展课题《“师生互动共同发展”实现课堂教学有效性方法的研究》的研究。充分发挥科研骨干的作用,科研小组的教师将成为课题组的骨干,以点带面,辐射全体。全校教师都将参与到课题中来,人人参与课题研究,实现“聚焦有效教学,构建生命课堂”的工作重点。课题组将按下列程序开展工作。

1、对实验教师进行培训,定期组织实验教师学习与课题相关的材料,提高教师课题实验的理论水平。除进行校内培训外,还将组织优秀教师走出去学习,把专家、学者请进学校辅导讲座,切实提高教师们的素质及能力。

2、组织教师从实际出发,按照本年度的子课题研究计划,在课堂教学中开展课题研究。

3、每周三集体备课时间为学年组、学科组科研日,数学工作室、语文工作室、科研工作室本学期要制定各自的工作计划、树立“问题即课题”的科研理念,实验教师在一块把自己这一周课题研究中遇到的问题、困惑、成功的方法、好的经验进行总结交流,以求相互借鉴、相互学习、取长补短。

4、课题组成员要明确分工,档案材料分类归档,过程记载详细,真实反映课题实验进展情况,为课题组及时把握、及时调整实验计划和过程提供材料依据。

5、学校本学期召开一次校内课题实验课大赛;召开一次本学期学校科研课题中期成果推进会;优秀论文会。通过这些活动帮助教师不断学习、不断反思、不断进步,不断促进课题的发展与完善。

(二)、继续完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学生学业水平评价》的研究。

(三)、上学期学校申请参加省教育学院的《网络教研与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与实践》的研究,并制定了学校子课题《网络环境下小学数学教师教学设计与实施能力的培养》的研究方案。本学期召开此课题开题会,并带领教师走进网络积极参加网络教研活动,提高教师研究意识。每周二、五下午语文教师参加省网络论坛,每周五晚数学教师参加省网络论坛。

(四)、组织教师参加省教育学会科研成果征集、市科研成果征集活动。

(五)、参加上级部门的会议及活动。

四、科研工作月份安排:

9月:1、召开科研例会,布置新学期工作。

2、培训实验教师。

3、组织教师参加省学会25届科研成果征集。

4、完成区科研室下发的“十一五”科研情况调查表。

10月:1、做好科研室档案管理,准备迎检。

2、组织教师参加市学会论文征集。

11月:1、召开学校科研课题中期成果推进会。

2、科普知识讲座。

3、 组织校内课题实验课大赛。

12月:1、组织教师征订教育杂志。

2、组织校内优秀论文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