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文化交流论文

文化交流论文

时间:2022-01-30 18:28:5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文化交流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文化交流论文

第1篇

关键词:文化交流文化贸易文化传播

当今时代,全球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变化,改变了传统商品生产和服务的条件。信息和通信技术的发展,催生了新的产业和生产组织形式。在当今信息社会,经济的竞争已经远远超出了传统生产要素的范围,而越来越倚重于知识、无形价值和创新能力。经济日益全球化,技术进步和创新已经占据经济发展的核心地位。国家、地区和城市的比较优势,越来越体现为其学习、创新和知识生产的能力。在这种新的经济形态中,文化变得越来越重要。

一、国际对外文化交流与文化贸易概况

当今世界已经全面迈人了全球化时代,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人,不同地域和民族间的文化交往日益广泛,文化交流与文化产业发展也日益重要。199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世界银行分别出版了《世界文化报告:文化、创造性与市场》和《文化与可持续发展:行动框架》,这两份文件都特别强调了文化在经济和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性。在美国的传播政策中,虽然没有声明要重建美国的世界领导地位,但作为美国政府的目标却是非常明确的。半个多世纪以来,美国国内的文化产业政策基本上是越来越放松管制,其理论基础是市场理论和多样化原则。美国大众文化的全球性扩张,在大多数情况下属于非政府部门的文化企业为巨额利润所驱动而进行的经营性活动,但在实际操作中受到政府的支持,尤其在对外宣传方面已与美国外交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英国政府为扶植文化产业发展,采取了许多具体措施。英国政府认识到,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国际市场对文化产品及服务的需求迅速增加,因此,完善自我,抓住机遇,扩展国内外市场是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当务之急。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日本经济长期低速徘徊的情况下,日本政府开始把文化和经济结合起来,大力发展文化产业。1995年,日本确立了文化立国方略;2001年,日本开始全力打造知识产权立国战略,明确提出10年内把日本建成世界第一知识产权国;2003年,又制定了观光立国战略,计划到2010年让到日本旅游的外国客人达到1000万人,比2001年提高1倍。为把文化立国战略落到实处,日本政府还通过设立战略会议、恳谈会、幕僚会议、审议会等形式,研究商讨具体对策,推动文化产业发展。亚洲金融风暴后,韩国制定了“文化立国”的方针,将文化产业作为21世纪发展国家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最终目标是把韩国建设成为21世纪的文化大国和知识经济强国。特别是最近几年中国加强了对外文化交流与合作,如:历时两年的中法文化年在中国圆满闭幕,在美国举办的“中国文化节”、在意大利举办的“中国天津周”和在荷兰举办的“中国文化艺术节”等大型对外文化活动,扩大了中华文化在国际上的影响,树立了中国的良好形象。中法文化年影响巨大,盛况空前,全面提升了两国的政经关系,把中法以至中国与欧盟的伙伴关系推向了新的高度,并对周边国家产生了示范作用,俄罗斯、意大利、西班牙、德国、希腊等国已相继提出要与中国举办文化年。中国在对外开展各种文化活动的同时,“十一五”规划还明确指出要大力发展对外文化产业贸易,复兴民族文化,使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在文化贸易方面,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资料,过去20年间,全球文化贸易总额一直在持续增长。从1980年到1998年间,印刷品、文学作品、音乐、视觉艺术、摄影、广播、电视、游戏和体育用品等文化贸易的年贸易额从953亿美元猛增到了3879亿美元。但是,这些贸易绝大部分在少数发达国家之间进行。1990年,日本、美国、德国和英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文化贸易出口国,占全球当年文化贸易出口额的55.4%,而化贸易的进口额也高度集中在美国、德国、英国和法国,占全球当年文化贸易进口额的47%。跨人21世纪以后,文化贸易的进出口大国排序有所更替,然而总体格局并没有变化。这些国家占据了90%的市场份额。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文化产品进口国,2002年其进口额高达153亿美元;英国是第二大文化产品进口国,其进口额大约是美国的一半,为78亿美元;德国是世界第三大文化产品进口国,其进口额为41亿美元。

二、对外贸易中文化交流的方式

1.媒体作用

对外贸易中的文化交流,媒体正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近20年,中国的快速发展引起了世界的关注,这为媒体在国际文化交流中发挥作用提供了良好的条件。特别是中国加人WTO后,在对外贸易中中国需要世界信息,世界也需要中国信息,双向选择剧烈增加。这种需求不仅体现在经济上,也包括政治上、文化上等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目前中国有报纸2000多种,杂志8000多种,电视台和广播电台约有2000个频道,有近10亿的电视观众,同时有超过1亿的互联网使用者。媒体、媒介成为中国对世界宣扬中华文化,加大中国对外文化贸易的重要手段。但与国际同行相比,中国传媒在资本、经营网络、经营理念、管理体制和人才素质方面还有很大差距。特别是文化贸易方面,我国对美国等西方国家的逆差是以5一10倍的数字来显现的,中国书刊版权贸易上的逆差更高达10一15倍。因此中国媒体仍存在巨大的发展空间。专家预计,中国媒体要成为世界主流媒体,还需要很长时间,甚至10一20年。媒体在发展自身的同时还肩负着促进世界文化交流,普及汉语文化,发扬宣传中华文化的艰巨任务。

2.政府作用

首先,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以市场经济体系转型的过程中,政府担负着提供文化服务的职能。界定政府在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角色,首先要把这个问题放在现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这一背景下考虑。十六届五中全会有一个很重要的提案就是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和促进对外开放的关键。这一提法表明了在“十一五”期间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我们以前涉及政府职能经常从经济角度考虑,许多地方政府把GDP作为衡量工作业绩的唯一标准,中国现在提出科学发展观就是把重点放在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而科学发展观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就是经济与文化的协调发展问题。政府提供公共文化服务是解决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的一个重要内容。

其次,政府具有制定文化战略的职能。经济全球化对中国文化的冲击,总的来说有三个层面:第一个是文化产品的冲击。因为外国文化产品特别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文化产品在国际文化贸易市场上具有比较大的优势,我国加人WTO承诺文化市场的开放,首先面临占有国际优势地位的文化产品对中国文化产品的冲击。第二个是文化资本的冲击。当外国文化产品在文化市场上占据一定的份额时,他们一定会谋求对中国本土文化资源的整合。国际文化资本进人中国参与整个中国的文化企业的生产,采取某种本地化的生产方式,就地整合资源,就地生产、产品就地出售,这是一种跨国文化企业的比较合理的商业模式。近年来,外国文化资本进人中国文化资本市场势头一直比较猛烈。第三个是文化价值观的冲击。随着外国文化产品的普及,它负载的是外国文化价值的内容,它一定会对我国文化消费者在文化心理、文化认同等方面产生一定的影响。这三方面构成全球化对中国文化总影响。在这种情况下中国政府需要制定本国文化发展战略,宣扬中华文化,促进世界文化交流,增强中华文化影响力。对此,日本的经验可以借鉴。学术界认为日本从明治维新以来,其发展的历程经过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大致是从明治维新到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前这段时间,被人称之为“军事立国”阶段。从二次世界大战到20世纪80年代,被称之为“经济立国”阶段。从20世纪80年代到现在,日本确立了“文化立国”阶段。之所以有这么一个发展战略的转型,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日本的经济飞速发展,成为世界上与美国、欧盟并驾齐驱的一个经济大国。但是,日本单纯追求经济发展,也带来了很大的问题,包括环境的问题、国家形象的问题等等。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日本适时提出了文化立国的目标,这个目标包括这么一些内容:首先,要确立一个国家形象,这个形象就是有着深厚的文化传统和创新精神的一个国度,而不仅仅是能够制造物质产品的国家。其次,要尽可能地满足公众在精神文化方面的需求。再次,要形成有利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文化环境,以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文化战略是许多发达国家为促进本国可持续发展所采取的一个重要的发展战略。我国目前也提出要建设创新型国家,要发展文化产业,实际上制定文化战略也是政府应对这样一个全球化的、新时代的挑战。

3.对外贸易自身作用

对外贸易自身作用体现在通过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加大对外文化贸易来促进本国文化走向海外,促进国际文化交流与合作。近期来看,新兴文化产业发展已经在中国形成了一个良好的发展势头,如何通过整合我国的文化资源,开发我们的文化产品,提升我们的产业结构,增加我们产业附加值,无论是高技术附加值,还是高文化的附加值,目前正在成为一个中国经济走向世界的新的战略重点,这就造成了一个大的发展态势。即把文化的发展和经济的发展融为一体,把文化产业和传统产业融为一体,把中国文化走向世界与中国作为世界的制造业的中心这两件事也结合在一起。我们不仅要作为世界制造业中心,所谓“中国制造”,而且我们要变成“中国创造”,我们要成为一个世界的创新中心。

三、中国对外文化交流与贸易的现状与问题

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着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中国传统文化对世界产生过深远的影响。但是,近代以来,中国文化在世界上的影响力日渐衰弱,中国对外文化交流呈现了严重的逆差。改革开放,特别是国家“十五”规划实施以来,中国加大了对外文化交流的力度,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从组织中法文化年、中国俄罗斯年、中意文化年、美国的中国文化节,到在海外多个国家设立100多所孔子学院等,都具有一定声势和影响,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中国文化在世界上的影响力同中国经济和政治在世界上的地位存在巨大差距。中国对外文化交流和文化贸易的主要产品,无论是文艺演出、影视作品、图书期刊、动漫产业还是语言文化等,存在十几倍甚至几十倍的“人超”,处于绝对输人国地位,存在着严重的“文化赤字”。这对于一个拥有灿烂文化的文明古国来讲,对于一个正快速发展追求民族复兴的国家来讲,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深思。

1.缺乏品牌文化产品

我们输出的文化产品质量不尽如人意,尤其是反映当代中国发展面貌、当今中国人核心价值观和精神风貌的文化作品有限,有文化内涵和思想深度的原创作品太少,能展示中华文化的内在魅力、代表国家形象的高端文化产品更是凤毛麟角。在各种国际文化交流活动中,仍停留在以展示剪纸、泥人、刺绣、大红灯笼之类的民俗作品和兵马俑以及其他出土文物等为主的阶段,在国外较有影响的戏剧歌舞和影视作品也仅仅有屈指可数的几部,动漫产业与美国和日韩相比我们才刚刚起步。我国现在还没有能够吸引人的、占领国际市场的文化产品,尤其是被人们广为接受的品牌性产品。而美国的品牌文化产品就遍布世界各地,如可口可乐、麦当劳以及各种美国大片等。

2.观念滞后,缺乏创意

在传统观念中,文化就是文化,做生意就是做生意,中国人很少想到去卖文化,这种思维方式与世界上很多国家有不少的差距。文化产品能否赢得市场,最根本的问题在于其所内含的文化价值、生活方式、思想观念、情感因素;在于文化产品是否具有思想感染力、情感的亲和力、精神的震撼力以及生活方式的凝聚力。只有赋予文化产品这几种力量,才会得到国内外消费者的认可,让他们心甘情愿地购买你的产品。作为国际贸易主体的企业在制定贸易策略时应注意与当地文化融合,创造为当地人易于接受又有吸引力的情境。在整个经营设计过程中注意配合文化环境要求进行创新,既要创造出适合销售国文化的产品,又要使定价的方式和程度为之接受,还要找到适合当地的渠道,采取购买对象乐意接受的宣传方式。美国人在中国的肯德基和麦当劳店里将玉米羹、汤和可乐同售;海尔在美国的成功定位等都是中美文化融合的良好开端。

3。缺乏国家战略与支持

我国对外文化交流缺乏国家战略,缺乏政府的大力推动和扶植,缺乏有效的资源整合,缺乏国际化的运作和推介。国家应制定对外文化交流发展战略,加大政府扶持力度,着眼长远、整合资源、形成合力、循序渐进,搭建各种形式的对外文化交流平台,策划组织一系列高端的中国文化产品,提高对外文化交流的整体水平。

四、扩大对外贸易中的文化交流,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中国的现状是文化实力与经济大国地位严重失衡。文化的“人超”地位,客观上为西方文化提供了文化受众,强化了西方文化的影响力,甚至影响了国家的文化安全。“十一五”规划明确提出了开拓国际文化市场、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目标,中国文化要繁荣振兴,要加大对外交流已经刻不容缓。

第一,国家应制定和推行战略性文化贸易政策。在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过程中推动文化的发展,是国家在制定文化贸易战略时必须考虑的问题。政府进行合理的干预,适当运用关税、补贴,以进口保护作为出口促进的手段等战略性贸易政策措施,将会刺激和提升我国的文化产品乃至文化产业的竞争力。美国、法国等发达国家,在历史上不同时期也都采取过这样的政策。

第二,国家应加强完善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的体制机制。互联网的无界性,使文化传播可以突破时空界限,对全球文化的发展、创新和传播产生越来越深远的影响,发展潜力巨大,是我们促进对外文化交流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的阵地和窗口。建议国家专门建立一个部门,招募聚集一大批优秀外语人才和网络技术人才,负责互联网的对外文化传播与管理。

第三,加强对海外受众的接受心理、接受习惯和思维特性的研究,以增强针对性;善于借用西方人易于接受的艺术形式,例如歌剧、舞蹈、交响乐等,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四,加强高等文化艺术人才的培养和教育。国家良好的文化形象,有创意的、高精尖的文化艺术产品,要靠优秀的、杰出的文化艺术人才去树立、去创造、去表现、去经营。国家应按时代和全球化发展趋势的需要,设置更高层次的教育机构,对其投人更多的资金和精力,使这样的教育和培训机构成为国家文化走出去所需杰出人才的摇篮,成为国家文化产业发展的内力不竭的助推器。

第2篇

关键词:文化渊源 东西方 跨文化交流

1.东西方文化渊源

每一个国家都有自己的独特文化,而且这些文深深地影响了一个国家,更确切地讲,虽然很多国家的具体文化不同但是他们的文化具有相同的文化来源。这样一来我们就可以简单地分为东方和西方两大块来研究,东方文化主要来源于长江-黄河流域文化和印度流域文化。东方文化的特点在于浓郁的怀旧思想,浓厚的神秘色彩以及重感性轻理性。然而西方文化主要来源于希腊文化和基督教文化,西方文化的特点在于对人的尊重,对个人自由,独立,平等的追求和强调个性的表现。由此可以看出东西方文化来源的不同造成了东西方不同的文化特点。

2.文化来源引起的东西方差异

文化来源的不同引起了众多的差异,而了解这些差异对于成功的跨文化交流具有极大的作用。在此,我们主要研究三个方面的差异:社会行为,工作习惯,时间观念。所有的相互影响和互动的行为都是一种社会行为,其中思维方式就是一种社会行为,东方文化强调曲线性思维方式,西方强调直线性思维方式,这种东西方思维方式的差异就来源于文化来源的差异。东西方的公司员工在思维方式,交流习惯,工作方式上都存在很大差异,如果对这些差异处理不好,在工作过程中就会产生很多摩擦和误解,这就会影响到同事之间的关系,公司的发展。在这里,我们将举一个简单的例子“一天,美国总部派来的项目负责人‘Frank’ 想要听项目进展报告,小李就带来了厚厚的一叠项目文件和内容丰富的演示文稿,准备进行精彩的讲解,但是在这过程中,小李不断地被打断。Frank想要小李讲解重要的部分并且给出直接的建议,显然他对小李的讲解很不满意”。在这个例子中双方都没错,只是作为中国人的小李想要尽可能充分地详细地解释与项目相关的信息,这完全符合中国的文化特点。然而,Frank的讲话方式也符合西方的文化特点。正是这种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导致了两个人交流过程中的不愉快。东方传统的农业文化和西方的工业文化在时间观念上也存在很大差异,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土地和农业是传统中国文化构建和形成的基础。他们认为时间是个循环,世界上所有的事情经历了一定的时间之后就会回到原点,循环的时间观念强调重复和标准化,比如昼夜交替,四季循环等。由于缺乏线性时间观念,中国传统文化的创新观念不是很强。相比之下,西方人具有积极,敏感,准确的时间观念,在西方的哲学史上,有关于时间的纯理论问题。古希腊哲学家说过一句名言“没有人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所以西方的思想强调时间的不确定性。与东方社会相比,西方社会很少受过去事情的影响,整个社会在单向时间的影响下迅速变化和创新,但是,同时人们也面临着时间的压迫和紧张的人际关系的压力。由此可见东西方文化来源的不同引起的东西方的差异。

3.这些差异对于跨文化交流的具体影响

跨文化交流指的是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的交流。在这一部分,我们将讨论文化差异引起的跨文化交流的障碍以及跨文化交流过程中交流失败的原因。这些具体影响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日常生活,跨国公司的管理,国际商务谈判。在日常生活方面,有很多跨文化交流的例子,“一位意大利的项目经理来到中国的分公司考查,中方派了一名助理全天陪伴这位经理,这位助理尽心尽力,但是他们之间的关系并不和谐,融洽”。其实问题在于,这位助理的全天陪伴让她没有了个人空间。在跨国公司的管理方面也存在这样的问题,上海一家非常有名的国有企业,大部分的员工都是上海人,公司采取的是传统的管理方式和生产方式,但是不久后这家公司与一家外企合并,管理方式和生产方式和以前大不一样,起初员工们都有些不习惯,但是慢慢的大家都适应了,生产效率确实得到了大大的提高。这里的问题在于,员工们并不了解西方的企业文化,如果他们在此之前对西方的企业文化和企业管理方式有所了解,他们就不会不习惯了。随着商业全球化的发展,在商务活动中,文化多样性的程度在不断增长。所以文化差异将不仅影响谈判双方对于各种行为的解释,还将影响谈判双方的思维方式,价值观。无意识地将这些东西带到谈判桌上,所以是它们使得谈判变的复杂。由于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民族在文化方面存在差异,所以他们需要采取不同的谈判风格和技巧。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跨文化交流变得越来越重要,因此作为一个外语学习者或者说一名大学生,我们应该关注其他国家的文化,这对于我们进一步的学习也是很有帮助的。(作者单位:辽宁大学外国语学院)

参考书目:

[1]Cao Jianhe.The Comparative Study of Chinese and English [M].Shanghai:Shanghai Education Press.1996.

[2]Song,Li.Gateway to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M].Harbin:Harbin Industrial University Press.2004.

[3]江波,浅谈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与外语教学[J],广西大学梧 州分校学报,2002,(03)。

第3篇

论文摘要:通过分析文化交流的重要性,作者阐述了文化交流与英语教学之间的关系,并以此为依据,就扣何在英语教学中实现文化交流的方法及需要注意的问题进行了详细的探讨。

语言是社会民族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它随民族的发展而发展。不同民族有着不同的文化、历史、风俗习惯和风土人情等,各民族的文化和社会风俗又都在该民族的语言中表现出来。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随着国际交往的迅速发展,来自不同国家或文化背景的人们进行着越来越多的思想交流,被称为“跨文化的交流”。在跨文化的交流过程中交流双方经常会遇到一些障碍。但在许多情况下,交流受阻或失败不是由语言引起的。“大至人们的世界观.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小至人们的言谈举止、风俗习惯都是文化背景的重要内容,都会影响跨文化交流的顺利进行。”原因在于“文化差异影响.误导信息的获得,造成交流障碍。”

英语作为一种语言,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其特定的文化背景,这种特定的文化背景给异国语言学习者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并极可能在国际交往中引起误解。在我国,大多数人都是通过学习英语来了解异国文化,这使得英语教学在学习异国文化中占有不可取代的重要地位。在过去传统的教与学过程中,英语教学中语言和文化的这种关系一直未得到足够的重视。似乎认为只要进行听,说,读,写的训练,掌握了语音,词汇和语法规贝}1就能理解英语和用英语进行交流。而实际上由干对英美文化中一些非语言形式的文化背景、社会准则了解不够,进而跨文化交流的能力较差,重视语言形式的学习而忽视了语言在实际场合的运用,忽视了东西方文化的差异。结果,在与外国人的交流中常常出现障碍,甚至产生误会。所以,如何在英语教学中通过加强文化教育以达到跨文化交流的目的变的异常重要。

1、文化交流的重要性

“跨文化交流”是指本族语者与非本族语者之间的交流。在这一过程中,由干交流的双方来自干不同的文化环境,分别受不同文化背景和生活经历的影响,各自形成不同的语言习惯,因而人们在交流中总喜欢用自己的说话方式来解释对方的话语,这就可能使他们得出不准确的推论,从而产生冲突和障碍。

长期以来,我们的英语教学侧重于语言教学,一味地传授语音、词汇、语法知识,强调语言的正确性,致使学生不顾场合、时间、交流对象及其他因素的差异,一开口常常是“汉语思维,英语形式”。这容易引起文化冲突,造成双方感情上的不愉快。因此,我们应该抓住不同语言交流产生误解和冲突的焦点,突破文体障碍,把跨文化交流作为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正确得体的跨文化交流能力。

中、英文化的差异范围较广,大至社会阶层、家庭结构、职业活动,小至约会、打电话、饮食起居等。如果忽视了这些差异,人们在交流中就不能正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意愿而导致交流失败。为此,我们在英语教学中,不应只重视语言教学而忽视语用教学,而应向学生不断渗透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知识,指导他们把握主要的语用差异。

1.1文化意识渗透的内容

文化意识渗透的内容可以说纷繁复杂,包罗万象。但其实我们可以把它们分为两大类,即知识文化和交流文化。知识文化包括社会组织、政治制度、经济制度、学术思想、民族、宗教、文学、艺术、地理、历史、科技等。交流文化则包括社会习俗、风土人情、生活习惯、日常行为准则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在进行语言教学的基础上,针对教材中所涉及的知识文化和交流文化内容,采用适当的方式方法进行强化和渗透。此外对干非语言形式的文化如手势语、体态语、声音声调控制,服饰、环境因素、时间语言等,教师也可在教学过程中进行恰如其分的渗透,以引起学生的注意。

以前,我们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很少强调文化教育,近年来跨文化交流已成为英语界的一个热门话题,在许多高等院校的英语专业,都开设厂跨文化交流的必修课程。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有一些教师已经认识到语言和文化不可分割的关系,在教学中也有意识地进行文化知识的传授。这就给英语教学提出了一个新的要求:“英语教学中教师应使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浑然一体。要使外语教学从只注重培养语言素质和文学欣赏能力向培养文化素养过渡,使文化规则成为交流能力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教材采用原汁原味的语言素材、语言规范,实用,内容丰富,涉及语言、文化、教育、生物等多方面,其中有很多体现了英美民族文化特点的文章。这样的选材有利于教师结合文化背景、文化蕴iii,通过对比,培养学生对中西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使学生了解不同国家的文化特点,去其糟粕,取其精华,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了解中西方文化差异,很重要的是要了解中西方在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审美趣味方面的根本差异。”

英语教学中注重文化差异的传授,会加深学习者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在交流中不至干造成语用失误。每一种语言都在英语教学中,不能只单纯地传授语言知识,应该尽力引导学生去认识文化差异,了解西方国家特别是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学生在理解语言时只注重表层结构,往往忽略语言所反映的深层语义。有时只靠表层结构分析并不能完全正确领会说、写者的真实意图,这时,就需要指导学生依据自己的文化知识对英语语言进行分析、归纳、综合.推论,以正确理解其所要表达的言外之意。

1.2文化教学的重要性

“只注意形式,而不注意语言的内涵是学不好外语的。”学习语言的目的是为了交流。人类的交流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也是一种文化现象。要真正掌握一种语言就必须了解这种语言的特定社会背景,要成功地教授一门外语就必须重视外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大学英语教学的最主要任务是培养跨文化交流的人才,其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英语交流能力。美国社会学家海姆斯曾提出过交流能力的四个要素:语法性、可行性、得体性和现实性。其中得体性和现实性直接和文化有关。得体性主要是指在说话的对象、话题、场合、身份等不同的情况下,要使用不同的得体语言,这就涉及到文化背景的问题。现实性主要指要使用真实、地道的英语,这也是只靠语言知识不能解决的问题。文化教学是培养学生交流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文化差异往往会给语言学习及国际交往带来诸多不便,因而,作为语言学习者,了解目的语与母语之间的文化背景差异极有必要。

1.3文化教育是语言交流的关键

美国社会学家G.R.Tucker和W,ELambet对于外语教学中只教语言不教文化有这样的看法:我们相信,任何这类企图都会使学生失去兴趣,使他们不仅不想学习语言符号本身,而且也不想了解使用这一符号系统的民族。相反,帮助学生在学习语言时提高对文化的敏感性,就可以利用他们发自内心的想了解其他民族的兴趣和动力,从而提供了学习该民族语言的基础。在英语教学中,应树立文化意识,应在传授语言的同时同步传授文化识。这样做的好处是:文化知识加深了学生对语言的了解,语言则因赋予了文化内涵而更易于理解和掌握。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同步可以在传授语音,词汇,语法等语言知识时进行。在英语教学中,可以将日常生活交往中的中西文化差异进行总结归纳,这对学生进行跨文化交流能力的提高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外国语大学胡文仲教授指出:“只注意形式,而不注意语言的内涵是学不好外语的”。这里的内涵就是指这种语言的文化成分比如英文谚语中有“allroadsleadtoRome."(条条大路通罗马)这一习语,汉语是用最简洁的四个单词“殊途同归”来表达的,意思是“通过不同的途径达到同样的目标”,但英语中这个习语的意思来源于西方人对他们文化根基一古罗马圣地的崇拜。所以要是不了解英语的文化历史,难以真正弄明白这个习语的确切含义。

2、如何在英语教学中实现文化交流

大学英语作为一门语言课程,其本身便具有鲜明的文化特征。它通过语言的教学,向学生传递着异文化圈中的异文化模式,使学生得以全面了解异域文化,并按照我们民族文化的价值观积极地对之扬弃,从而实现我们民族主流文化的创新,这便是教育的文化传递功能,也是大学英语教学的重要内涵。

其一,增强学生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就是通过客观的、非判断性的对比,正确理解本族文化与目的语文化的差异,在摆脱民族中心论的基础上正确理解另一种文化。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可分为四个层次:第一,对于表面的、明显的文化特征,人们通常认为新奇而富有异国情调;第二,对于细微而有意义的,与自己的文化迥异的文化特征,人们通常认为难以置信或难以接受;第三,与第二个层次类似,区别只在于通过道理上的分析认为可以接受;第四,能够做到从对方的立场出发来接受其文化。因此,文化导人应通过对比来认识与本族文化不同的文化现象,逐步建立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使这些文化现象不再显得新奇和富有异国情调。

其二,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是实现英语教学目标的一个重要手段。学生对外语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把外语学习当成乐事,是外语教学的最佳境界,也是学生学习进步最快的时候。在以往的教学中,文化知识的缺乏常常成为学生理解语言知识的障碍。而在教学中导人相关文化知识,则会大大促进学生对语言的理解,从而使其对英语学习产生兴趣。这与第一步是相辅相成的。文化导人与英语教学一样,不是教师单方面的介绍,而应要求学生共同参与。可以采取多种形式来实现这一文化目标,如角色表演、情景对话、电影及文学作品赏析、专题讲座等等都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其三,正确理解文化的差异,帮助学生正确理解中外文化等方面的差异,让学生明确地意识到,无论我们对英美文化理解得多么宽广,跨文化交流中的误解是不可能完全避免的,但我们可以努力使其减少到最小程度这就要求学生既要掌握文化的共性,同时也要更好地理解自身。这不仅有利于增强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也有利于他们英语综合能力的提高。

3、文化交流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我们也必须认识到跨文化交流是双向交流过程,交流双方都了解对方的文化特征,并彼此尊重对方的文化习惯,是跨文化交流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中国“人世”以后,随着国际交往的更加频繁,人们将面临如何与来自不同国家、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相互沟通、交流、合作的问题。教师应培养学生利用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进行对比,更深刻地揭示西方文化的一些主要特征,加深学生对东西方文化差异的分辨、分析能力,从而也加深对中国文化本质特征的了解。训练他们使用英语中介语,宣传中华文明的灿烂文化,使他们不仅能吸收外来文化的精华,也成为我国对外文化交流的使者。使他们不仅了解本国的文化,还乐于接触、学习其它文化,这不仅是学习表面的细节,在日常生活、商业交往、国际事务中能真正尊重西方人的文化,也向他们传递中国的文化,在互相平等、尊重的基础上加强往来,才能跨越因文化差异造成的障碍。

教师要在教学中遵循以下几个原由:即实用性原则、阶段性原则、适合性原则等。

(1)实用性原则:指文化导人要注重与日常交流的主要方面紧密联系,对于那些干扰交流的文化因素,应该详细讲解,反复操练,做到学以致用;

(2)阶段性原则:要求导人的文化内容应适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能力,注意由浅人深,由现象到本质,逐步扩展其范围;

(3)适合性原则:要求所导人的文化内容应该与教材的内容有关,或者是教材的拓宽。文化导人教学应充分利用教材中的语言材料,尽可能地与语言教学同行。

实践证明,教师在教学中遵循了以上几个原则,通过对东西方文化差异和文化历史背景的循序渐进的介绍,加深了学生对教材中涉及到的文章文化的理解,同时也提高了他们的跨文化交流的能力。

3.1文化教学的内容

我国语言学家张占一曾把语言教学中的文化背景知识按功能划分为两种:知识文化和交流文化。知识文化是指一个民族的政治、经济、教育、宗教、法律、艺术等文化知识;交流文化是指两个文化背景不同的人进行交流时,那些影响信息准确传达的语言和非语言因素,包括问候、致谢、称呼等习语和委婉语、禁忌语等。教师要做到既不放弃知识文化的积累又要加强交流文化的教学。

文化教学应注重知识文化,以提高学生的文化意识和文化修养为主,了解西方人的价值观及思考问题的方式等。交流文化的传授应该从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人手,教师主要向学生讲述英汉常用语在语言形式和风俗礼仪等方面的差异。

第4篇

论文关键词:国际英语大赛文化交流大使选拔赛,与时俱进,灵活多彩,五大技能,独创思辨性,民族文化特色

国际英语大赛文化交流大使选拔赛是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国与国之间在各个领域的交流越来越频繁、越来越密切的形式下,由国际英语大赛组委会和英语沙龙杂志社在全国发起的一项赛事。其涉及范围之广、影响程度之深不亚于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National English Contest for College Students 简称NECCS)和全国CCTV大赛。因而此赛事受到了全民的关注,尤其是全国各高校的大学生的重视。其宗旨不仅仅是通过大赛选拔出一批优秀的有英语语言运用能力的新人,更多的是想通过大赛,选拔出一批传播中国优秀文化、促进文化交流、以增进中外了解和友谊为使命的新人。正如大学生英语竞赛一样,国际英语大赛文化交流大使选拔赛不干扰正常教学,不增加学生的课业负担。它是作为一种积极的第二课堂活动进行的,对英语教学起着一种良好的促进作用(李树德,2009)。总体而言,此类赛事能有效促进大学生英语水平的全面提升。此赛事包括大学组和成人组。下面,笔者就大学组的赛事做一评述。

一、与时俱进的指导思想

在地球因全球化的加剧而得名“地球村”的今天,英语已不可避免地成为了国际舞台上学术思想的语言、科学研究的语言、技术发展的语言、国际贸易的语言以及各种娱乐和消遣的语言,是地地道道的国际通用语。据统计,目前全世界试用“流利或合理的”英语的人口已多达十几亿,占了全世界人口的1/5以上。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英语已不再是以英语为母语的民族的专有话语,而是已经成为了全球化下的国际通用语。然而,当我们在借助英语了解外部世界的璀璨之时,我们越来越强烈地感受到作为华夏子孙的年轻的我们肩上有着不可推卸的义务与责任把中国,一个具五千年历史的华夏民族的世界文明古国的优秀灿烂的文化推向世界,让世界来了解中国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从而推动中外交流的脚步,促进世界政治、经济、文化等各领域的快速发展。由此可见,国际英语大赛文化交流大使选拔赛的指导思想是紧跟时展的,是与时俱进的,附和中国和世界各国的利益的。建立在这种指导思想的基础上,交流大使选拔赛的目标也就成了:通过大赛,选拔出一批优秀的有英语语言运用能力的新人;选拔出一批传播中国优秀文化、促进文化交流、以增进中外了解和友谊为使命的新人。其终极目标是: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凭借英语语言的优势,汲取其他文化的精髓,丰富、充实本民族文化,即达到去其糟粕、取其精华,故为今用、洋为中用;通过交流,让不同文化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互相包容、相互学习、和平共处、共同繁荣,从而创造出更加光辉灿烂的人类文明。

二、灵活多样的题型、丰富多彩的内容

(一)、灵活多样的题型

国际英语大赛文化交流大使选拔赛题型灵活多样,有:即兴演讲(impromptu speech)、看图说话(picture description)、听力题(listening comprehension)、影视配音(dub for movie or television),和写作(writing)等。题型设置可以说是包含了听、说、读、写、译等五大技能的检测,能全面考察参赛者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符合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和考试改革精神,有助于激发大学生对英语学习的热情,促进其英语水平的全面提高。各赛区的选拔赛可根据自身的特点、不同的赛程对其提供的题型进行筛选、改动。在云南赛区各高校组织的国际英语大赛文化交流大使选拔赛中,昆明学院和昆明理工大学两所高校的赛事受到了云南省教育厅的表彰。下表是国际英语大赛文化交流大使云南赛区昆明学院选拔赛的题型。

国际英语大赛文化交流大使云南赛区选拔赛(昆明学院赛区)

 

比赛项目(Items)

时间(Time)

要求(Requirement)

分值(Points)

得分 (Score)

1.自我介绍

Self-

introduction

1 minute

选手表现大方,介绍方式有特色、有创意

(natural and creative)

10分

10 points

 

2.根据所给材料回答问题

Questions & Answers

2 minutes

选手所答信息准确、全面(precise and comprehensive)

30分30 points

 

3.即兴演讲

Impromptu Speech

3 minutes

选手审题准确,语言表达流畅、有条理、有见解;肢体语言运用恰当

(fluent, well-organized, with proper body language)

40分

40 points

 

4.才艺表演

Talent Show

1-2 minutes

选手表演到位,台风自然,有民族特色

(natural, with national characteristic)

20分

第5篇

为庆祝中国藏学研究中心文化博物馆开馆三周年,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博物馆为中外观众奉上了“雪域瑰宝━━文物联展”,并由中国藏学出版社出版发行了精美图书《雪域瑰宝在北京:2013年文物联展》。该图书由熊文彬、曲珍主编,已于2013年2月出版,定价280元,ISBN:9787802534629。

该书分为两部分内容,一部分为联展精品文物图解,另一部分为文化研究论文。第一部分从文献典籍、造像、法器、唐卡、面具、擦擦、传统服饰、生活用具等八个方面对175件精美展品进行详细介绍,展示了高原民族的精神生活和审美情趣,同时也反映了藏传佛教文化艺术与内地的文化交流。从精美的藏传佛教造像到色彩艳丽的藏族服饰,从古老的贝叶经《般若八千颂》到罕见的虎皮三彩多穆壶,从藏族医学巨著《四部医典》到藏医药唐卡,无不折射出藏族人民的智慧和藏族文化的独特魅力。而许多重要的历史文物更体现出汉藏文化的交流及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文化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进程。

第二部分收录了文化艺术方面的专家论文,共九篇。内容涉猎唐卡艺术、佛教造像、藏族饰品、古塔形制、明清汉藏器物交流等,深层次、多角度的选取论点向读者介绍独具浓郁民族特色的文化。例如研究唐卡艺术的论文,唐卡是绘画中独特的表现形式,有记录藏传佛教和各种神灵的宗教唐卡,有反映历史事件的史料唐卡,有反映自然科学成就的藏医、藏药、天文历算唐卡等,内容涉及政治经济、风土、藏传佛教等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堪称是形象的百科全书。又如研究藏传佛教造像的论文,通过研究本土造像艺术流派和外来异域造像流派对藏传佛教造像的影响,来看清其背后蕴含着的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每一种造像流派的形成和发展都是佛教文化的艺术再现和佛教历史的真实见证。再如研究藏族饰品的论文,藏族人有佩戴饰品的习惯,无论是男性饰品还是女性饰品,都具有寓意深刻、样式多、体积大、色彩艳丽、价值珍贵等特点,体现出了藏族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审美标准。无论贵族还是平民,人们都认为佩戴饰品有携福的作用,同时,藏族饰品的设计与其信仰的宗教和生产生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举办这次展览和发行此书,不仅是向观众和读者展示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和多姿多彩的雪域风情,更重要的是让大家通过这些文物,了解在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缔造过程中所处的重要历史地位和做出的贡献。这对弘扬优秀文化、维护祖国统一、促进民族团结、构建和谐社会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第6篇

如今,大学生在毕业之际面临三种选择:就业、考研、出国。毕业之后的不同走向,很大程度决定其在大学里的学习方向、研究重点。大学生明确自己的毕业走向,有利于提高自己在大学学习的效率以及获取各类信息的目的性,从而对自己的大学生活有一个更好的规划。为此,笔者就中国戏曲学院国际文化交流专业2005--2014届本科生毕业去向做了深入调查,分析原因总结经验,以便更好地为在校本科生提供具体直观的信息。

中国戏曲学院国际文化交流专业成立于2000年,迄今为止已培养了13届本科生、8届研究生共计400余名专业人才。该专业旨在培养具有良好品德修养,扎实的人文素养,深厚的中外文化底蕴,具有世界观念和国际视野,熟练掌握一门以上流利外语,能独立从事中外文化艺术交流与传播相关工作的复合型人才。本专业强调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外国语言能力、文化创意与管理能力以及戏曲艺术传播能力。国际文化交流专业本科毕业生就业方向与范围相对而言比较广阔,涉及文化产业、艺术管理、传媒、语言以及其他许多方面。为了提高本专业的教育教学针对性与质量水平,为国家、社会培养高素质的文化交流以及管理人才,也为了更好地为在校本科生提供具体直观的就业信息,我们通过对本科生就业方向的调查及分析,总结出部分经验供同行参考。

毕业去向状态分析

1.就业是主导方向

根据统计数据,2005--2014届毕业生共292人,选择直接就业的人数达到了207人,占总人数的71%,考研与出国人数分别占10%与13%。可见本科毕业生近2/3选择直接就业,在本科毕业生去向中占有主导地位。

2.就业的主导地位逐年下降

由右图我们不难得出,中国戏曲学院2005--2014届国际文化交流专业本科生毕业后选择直接就业的人数远远高于考研、出国人数,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考研、出国的人数逐年增加,正一步一步取代就业所占的主导地位。

3.不同就业方向所占比例

从以上图表来看,中国戏曲学院国际文化交流专业本科毕业生的就业去向相对于其他专业的同学来说,较为广阔。本专业本科毕业生就业方向大致分为六个方面:传媒方向、政府机关与事业单位、文化产业、教育方向、自主创业、其他企业。如此宽泛的就业去向,恰好能够体现出本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这与本专业强调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外国语言能力、文化创意与管理能力以及戏曲艺术传播能力是密不可分的。

国际文化交流专业的本科毕业生在选择就业方向时,大部分还是依托自己的专业优势,选择与本身艺术类专业相符合的传媒方向。这充分表明,在校四年的本科学习为毕业生们提供了理论知识基础。

与此同时,政府机关、事业单位以及其他企业也占相当一部分比重,还有许多毕业生选择了教育方向以及文化产业方向,这也说明本专业学生除在艺术、管理、传媒方面有所专长,在其他方面也有一定的兴趣与能力。值得一提的是,国际文化交流专业大学生自主创业比例在国家的号召与鼓励下,正逐年提高。

就业不同去向原因分析

本专业注重培养学生的沟通与交流能力,具有较强综合性。本专业毕业生具备良好的沟通技巧、全方位的思维能力、开阔的眼界,可以更加全面地展示自我,更好地胜任工作。

1.课程多样,定位准确

本专业的大部分课程定位在文化产业、艺术管理以及传媒等领域。近几年,经济飞速发展,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的需求与日俱增。国家高度重视文化产业及相关产业的发展,而这门新兴的产业也不负众望,正在以飞快的速度占领市场。但是,在当下的社会中,真正的文化产业专业型人才为数并不多。而国际文化交流专业正是看准了这样的文化市场大环境来定位课程,着重加强这一方面的专业教育教学。这样,本专业绝大多数的毕业生还是选择了与文化产业、艺术管理以及传媒相关的工作。

2.理论扎实,实践丰富

本专业在进行理论知识教学的同时,也注重对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在大学期间了解社会,也充分了解自己,尽早发现自己擅长的领域,尽快找准自己的定位。同时,对学生专业理论学习严格要求,使学生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这样,本科一毕业,学生既拥有专业知识,又能以“有经验”的身份顺利投身于工作之中,为本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引导与契机。

3.国家支持,鼓励创业

大学生创业问题越来越受到国家的重视与关注。本专业选择就业的本科毕业生中,有6%的学生选择自主创业,并且自主创业人数自2010年以来呈上升趋势,逐年提高。大学生创业成为就业方向中一种新兴且发展势头相当活跃的趋势。本专业学生在本科的学习过程中,从课程中不同程度地学习了有关营销学、传播学、社会学、应用语言以及其他人文类学科的知识,这为毕业生毕业后走自主创业的道路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加之本专业毕业生拥有开阔视野,勇于尝试新事物,因此选择自主创业的毕业生逐年增多。其中有几位特别突出,比如经营工艺品、开办英语作文、论文修改网店等,都是本专业本科毕业生自主创业较为成功的例子。

就业存在问题分析

国际文化交流专业本科毕业生中,选择毕业直接就业的比例正在逐年降低,直接就业正在逐渐退出其在毕业去向中所占有的主导地位,取而代之的是选择考研、出国的方向。自2005~2014年,国际文化交流专业的本科毕业生选择考研、出国的人数也呈逐年增长态势。由此显现出,就业难依然是困扰着当今毕业生的重要问题。大学生就业难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1.自身原因——大学生就业价值观有误

现代大学生往往存在对就业单位期望值过高的问题,大部分毕业生倾向于选择大城市和“更好”的就业方向。地点选择如北京、上海、广州等,单位性质如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国企、大型外企等,而往往忽视了真正需要人才的地区与部分中小型企业。这就使得就业形势严重失衡,并最终导致了就业难问题的出现。

2.高校原因——课程设置问题

许多高校注重学生理论知识的培养,虽然力求课程设置与学生实践靠拢,但是许多时候难以有真正与市场接轨、符合实际就业情况的课程设置,这就导致了大学毕业生具备许多理论知识,却没有更多能力适应社会中工作的需要。

3.市场原因——供给与需求矛盾突出

随着中国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在短短几年内,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时代。在社会人力资源需求没有明显增长的前提下,这种量的变化对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影响是巨大的,大学生就业也从精英化走向了大众化。再加之大部分企业对“学历”的关注越来越多于对“能力”的考察,使许多有能力的大学本科毕业生无法顺利地找到适合自己的职位。

大学生就业几点建议

根据以上提到的现状与问题,在此为国际文化交流专业的大学生提出一些建议,供读者参考。

1.打好基础,夯实专业

良好的专业理论基础是以后工作实践的前提与保障。随着经济、文化、科技的进步与发展,文化产业、艺术管理以及传播等方面的需求岗位越来越多。中国戏曲学院国际文化交流专业老师高度重视这一专业的课程设置,尽量使本专业的课程达到覆盖面广的目标,保证课程含金量,同时开阔学生视野,提高同学们的综合能力。大学生一定要把握好机会与条件,不断完善自己,为将来进入社会打下坚实基础。

2.理性选择,丰富实践

实践出真知,社会实践是在校大学生的一个重要的教育内容和形式,它有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专业素质与职业操守。通过社会实践,学生们能够更加了解自我,更加明确职业意向和发展目标,能够更加找准自己的职业生涯定位及规划。与此同时,大学生还能在学习和职业实践中不断修炼自己,为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奠定坚实的基础。中国戏曲学院国际文化交流专业为在校学生提供了大量的实践机会与条件。例如,学院每个学期为期两周的艺术实践周以及各种交流活动等,都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实践平台。

3.认清形势,矫正观念

树立正确就业观念是大学生合理、正确选择就业方向的关键条件。当前,竞争日益激烈,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小的企业也有重要的岗位,而偏远地区最能磨炼人的意志,也最有可能找到发展的机遇。择业时,不要只倾向于政府机关、事业单位,而不愿意到基层乡镇民营企业,更不要存在“等、要、靠”的消极思想。到哪就业,干什么工作都应该以辩证、发展、全面的眼光看待。

4.把握机遇,做好准备

正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能力是大学生就业所必须具备的关键部分。如今,社会已开始转变,我们在人才市场中发现,就业率高和易于找到满意工作的大学生,他们自身的就业指数都很强。这些学生平时很注重自己的适应性培养,按就业岗位要求不断完善自己,善于挖掘自己从事岗位工作的潜力,并且不断增强自己与目标企业需要的岗位能力。“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 ,在校期间做好职业生涯规划,才能在毕业之际顺利应对各种就业的压力,找到适合自己的就业方向。

第7篇

论文摘要:近年来,虽然我国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得到了重视,但我国大学生特别是高职生的中国文化“失语”现象已引起了社会各界特别是教育界的广泛关注和重视,改变这一现象已迫在肩睫。通过对中澳合作高职专业学生的测试和问卷调查发现,尽管总体上二年级学生明显好于一年级学生和三年级学生,大多数受试者能较好地用英语表达我国传统文化,但中国文化失语现象明显,从而导致了跨文化交际的障碍。针对这种状况,根据收集的数据从跨文化视角分析了“中国文化失语“主要现象,并提出必须从改革应试教育、提高大学英语教帅跨文化紊养、调整课程设里与教材内容等方面采取有力措施,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以适应我国经济和社会快速发展对跨文化人才的需求。

一、“失语症”与跨文化交际

2000年10月《光明日报》载文《中国文化失语:我国英语教学的缺陷》,其中报道:“由于社会语言学、文化语言学、语用学与跨文化交流等学科的兴起与发展,外语教学‘不仅仅是语言教学,而且应该包括文化教学’这一理念,已逐步成为我国外语界的共识。加大外语教学的文化含量,已成为我国外语教学特别是英语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这是非常值得欢迎与肯定的。然而,纵观我国多层次英语教学,在增大文化含量上却有着一种共通的片面性,即仅仅加强了对英语世界的物质文化、制度习俗文化和各层面精神文化内容的介绍,而对于作为交际主体一方的文化背景—中国文化之英语表达,基本上仍处于忽视状态。”迄今为止,我国学术界已有百余篇论文对这个问题从英语写作、英汉互译、文化教育等方面进行了分析讨论,论述了“中国文化失语”的危险,但从跨文化视角对高职专业学生进行实证研究尚属空白。本文采用问卷调查形式,结合(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2004)(以下简称《要求>),从跨文化视角对高职专业学生使用英语表达中国文化的“失语”现象及必须采取的对策进行分析、探讨。

“失语症”( aphasia )一词源自希腊语a(not)和phanai ( to speak ),意即“不能说话”,原意指由于大脑损伤使患者无法用语言表达自己思想的现象。为了帮助病人恢复健康,人们展开深人研究,试图了解人类的语言生理机能。现在“失语症”已经突破了医学界限,产生了更多的引申含义,可用来描述生活中形形的语言及理论“遗失”现象,如:“中国文论失语现象”、“汉语失语现象”等。本文所指的中国文化“失语”是中澳合作高职专业英语学习者在跨文化交际中无法用英语对中国文化相关内容进行表达的现象。

跨文化交际是指与来自不同国家、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交际的过程。社会语言学家D.Hymes在20世纪?0年代就提出交际能力学说,他认为“语言能力是交际能力的一部分,交际能力由四个部分组成”,即:形式是否可能;实际履行是否可行;根据上下文是否恰当;实际上是否完成。即“什么时候,什么场合讲什么话,以及对谁讲与怎样讲(Who speak what to whom

and when)的能力”。其基本特征是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在互动的过程中进行交际、互通信息、交流情感。如果交流的一方完全放弃他所代表的文化身份和文化内涵,这必然会影响到交际的必要性和交际过程的互动性。后人不断完善发展交际能力学说,概括起来包括下列五方面的内容:语言—指掌握语法知识;功能—指运用听、说、读、写四方面的能力;语境—选择与所处语境相适宜的话语;交际者之间的关系—根据对方的身份、地位、社会场合,说出合乎自己身份的话语;社会文化知识。这其中后三个方面综合起来就是一点—语言得体性。交际能力培养的目的是使学习者在与对方交流中,根据话题、语境、文化背景讲出得体、恰当的话。

二、调查的实施

(一)调查对象

本次调查于2008年10月在上海市某高校中澳合作高职四个专业的2008级(一年级),2007级(二年级)和2006级(三年级)部分学生中随机进行。他们大多学习了十年以上的英语,人学后一、二年级的英语听说课由澳大利亚外教,授课,专业基础课由中方教师采用双语授课,。自第四学期开始的专业课全部由外教授课。大多数学生已经形成了自己的学习方法,学习积极性较高、动力较大、投人较多,英语表达能力处于上升期,对其进行调查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此外,集中的上课时间保证了问卷的正常发放与回收。

(二)研究目的

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如果过于重视母语文化的负迁移作用而淡化其重要性有可能导致交际失败。因此,本课题试图调查受试者对中国文化的英语表达能力、在英语学习中的文化意识和对中国文化的态度。

(三)研究的问题

本次调研主要研究:(1)中国文化英语表达能力是否欠缺;(2)中国文化知识及英语文化知识是否平衡;(3)中国文化失语症的表现如何。

(四)研究工具

调查分别采用问卷调查和测试形式进行。问卷主要是采用了选择题的形式,了解学生在英语学习中的文化意识和对中国文化的态度,由与他们学习和生活密切联系的词如=校生、补考、减负、户口簿以及中国传统节日如春节、元宵节、端午节、清明节、中秋节和重阳节共10个组成,要求学生写出英文表述,每个1分。这些词和节日名称具有浓郁的中国文化特征,其名称翻译的准确性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他们对于中国文化的了解程度及英文表达能力。调查利用课外时间随机发放问卷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现场独立作答。共发放问卷318份,其中一年级70份(2个班),二年级123份(4个班),三年级125份(4个班)。为确保问卷的有效性,测试部分要求用英语闭卷独立完成。最后全部回收且有效。

三、结果分析与讨论

由表1可知,首先,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代表的一些重要节日名称的英语表达对于高职学生难度较大。在六大传统节日的名称英译中仅“春节’,和“端午节”两个节日的正确率超过一了半数。“重阳节”的英译正确率最低,反映了很多学生热衷于过“洋节”,甚至不知道该节日的存在。从整体看,学生对于中国传统节日的英文表达能力非常薄弱。其次,出乎意料的是,总体上二年级明显优于一年级和三年级,究其原因主要是经过了两年的大学英语学习,以及外教的英语听说课训练,使他们的英语表达能力有明显提高。而一年级学生由于是第一学期,在英语词汇和表达方面有待提高;三年级学生由于进人了紧张的专业课学习阶段,虽然也经过了和二年级相同的英语学习阶段,但遗忘的较多。调查中反映出来的学生用英语表达中国文化能力的欠缺,说明“中国文化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受到了明显的忽视”,反映了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虽然二年级与一年级相比,正确表达中国文化的能力在逐步提高,但总的来看,所有受试者该项能力都相对较弱。交流是学习语言的主要目的,交流本身是双向而不是单向的,交流的进行意味着吸纳和传播两者不可或缺。跨文化交流是双向的交流,从宏观上说,决不是一方向另一方“一边倒”式的学习。因此,在英语语言知识掌握牢固的同时,应该提高用英语表达本土文化的能力。

问卷由对英语学习的目的、英语教学中文化教学的看法、教材的选择、课外阅读的内容、对跨文化交际的理解及与外教交往时的困难等六个方面的20个选项组成.注重了解学生的文化意识和对中西文化的态度。调查表明,三个年级中虽然有32.2%的受试者认为自己学习英语的目的是满足跨文化交际的需要,但存在着对跨文化交流的片面理解。39.1%的人认为缺乏对对方文化的了解是造成与外国朋友交流困难的原因,只有11%的人认为对双方文化了解有助于跨文化交流。问卷还反映受试者虽有一定的中国文化意识,但不能将两种文化平等对待。43%的受试者认为英语学习过程中应注意吸收目的语和本族语的文化知识,34%的人承认缺乏用目的语(英语)表达我国传统文化的能力,但58%的学生认为英语应按照目的语的语用规则;39.2%的人认为要接受外来语语言与文化就必须尽力减少本族文化的影响;30%的人认为英语教材应体现目的语文化,而只有9.1%的人认为应体现本土文化;37%的人认为英语阅读应以介绍目的语文化为主,7.9%的人认为应以母语文化为主。由此可以看出,认为目的语文化优于本族语文化观点的大有人在。这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不利于把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向世界传播,不利于中国走向世界。

结合测试和问卷的结果可以看出,英语学习者确实存在着中国文化失语现象及对中国文化用英语表达的欠缺。由于外语教育中的文化教学长期以来被片面理解为目的语文化的导入,目的语文化几乎被看作是文化教学的全部内容。课文所选内容多从国外报刊,杂志摘录,语言中处处透着英美国家的文化气息。学习者平时几乎没有接触有关英文版的中国文化介绍,很少有人阅读本国出版的英文书刊,欣赏英译中国文学作品。教师在课堂上也主要讲解西方文化,母语文化未引起足够的重视,甚至完全被忽略。长此以往,学生会逐渐丧失立足于本土文化的不断自我发展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一旦进人真正的跨文化交流环境,自然出现文化失语现象。

四、对策

(一)改革英语应试教育,转变思想观念

测试是教学的重要环节,不但是对教学和学习的重要反馈,也是对教与学的暗示和“反拨”。重视技能测试的同时加强知识型课程的测试,就会强化知识型课程的教与学。如果把《要求脚和原《大学英语教学大纲》(1999)(以下简称《大纲》)比较就会发现,两者的显著不同除去在教学性质和目标中由“读”是第一位,转变为“听说”第一位,以及《要求》对大学英语教学做出明确定义,强调应用技能、学习策略和跨文化交际3项内容,教学理论的指导和多种教学模式和手段之外,《要求》还对统一的教学测试做作出了显著修改,规定:“学校可以根据《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中一般要求,较高要求或更高要求单独命题组织考试,也可以实行地区或校际联考,也可以参加全国统一考试。”,这就打破了四、六级考试这一原来的统一考评标准。此举对高校英语教学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然而,对四六级统考进行改革并不意味着这场讨论的终结,因为其意义并不限于这些统考。统考是一根高校英语教学测试的指挥棒,必然上行下效。所以,这场争论揭示了这样一个事实:中国的英语教学测试已经走人迷途。我们必须转变思想观念,重新整理思路,重视对祖国文化的英语表达教学,采取措施真正培养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

(二)提高英语教师的跨文化素养,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

随着社会对外语运用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外语教师承担着语言教学与文化传播的双重任务,肩负的责任也越来越大,社会和时代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课堂教学一直是我国学生学习外语的主渠道,在英语教学中注人中国文化,教师不但应有深厚的语言功底,还必须具备较高的文化素养和很强的跨文化意识。要求外语教师具备用英语传播中国文化的能力,才能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的敏感性,引导他们树立文化交流的平等意识,培养他们对外来文化的宽容态度,以使他们在日后的外事交流中不辱使命。为此,英语教师只有不断加强自身的业务学习,提高自己的人文素养和跨文化交流意识,才能担负起这一重任。

(三)增设“中国文化”课程,调整教材内容

诚然,以英语文化为背景的学习材料对学生掌握纯正外语大有裨益。但是,多年来我们在外语教学内容的安排上使中国文化空白的做法是短见的。我们学习外语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一味地吸收外来文化,也是为了传播我们自己的文化。如果我们自己都不会用英语表达自己的文化,又何以让世界了解中国,了解中国文化呢?有些学生英语知识相当丰富,可以毫不费力地与外国人交谈,然而,当外国人要他们讲述一些中国文化时,他们却往往不知所措。一方面,可能是因为他们对自己的文化知之甚少;另一方面,是因为他们不知道如何用英语去表达自己的文化。

教材方面,事实上,我国各类英语教材虽多,但有关中国文化的教材却几乎没有;没有系统地可供教师参考的教材和资料,也很少有这方面的资料可供查阅。这就使得学生在课堂上接受不到这方面的“浸染”。用英语把中国文化准确地表达出来,竟成为大学生力所不及的事。结果是中国文化的传递随意性大,也不准确。这不能不说是我们课程设置和教材建设方面的一大缺憾。当前我们迫切需要在教学内容安排上把中国文化、中西文化比较等内容包括在内,以填补跨文化交际中中国文化的空白。

第8篇

办刊特色:

本刊与中国音乐文学学会、中国音乐家协会的著名音乐家们为繁荣我国艺术文化事业,弘扬中华民族精神为宗旨而构建成的艺术文化传播平台而举办:中外名家艺术大讲堂。将平面媒体与娱教互动结合的方式,在于为爱好艺术的有志之士,提供一个与国内知名艺术专家全方位学习、交流、展示的空间,并将其打造成为继《艺术人生》、《百家讲坛》之后国内第三个与著名艺术专家、学者接触的精英品牌。“举艺术名家之力,兴艺术教育之火!”是我们全力办学之宗旨。理念是学习、交流、传播、发展!以学习为基础、以交流为中心、以传播为方式,以发展为目的,本着对艺术的传承发扬精神,为爱好艺术的学者们打开学习之门,培养创作新人,给有梦想有才能的未名者创造成功的机会,为能更多的发掘出潜在的优秀艺术人才及作品。

目标群体

艺术创作的人 创作精神的人 谈论艺术的人 享受精神的人 敢于创新的人 关注音乐的人 爱好音乐的人

发行渠道

主渠道:全国各大书店、全国高等院校图书馆(音乐专业院校)、邮局征订、报亭等特殊渠道

共赢传播:央视娱乐栏目合作、央级音乐电台、多家网络联盟、明星官方fans网站、唱片公司、星级写字楼、高档娱乐休闲场所、度假村等。

主要栏目

    封面人物:音乐人物、艺人新秀等音乐人才!美术书法名家、教授!让更多人了解到你的风采!体会到你的优越!

    谱乐声音:各院校及广大音乐爱好者词曲原创作品展示台,让“伯乐”看到你的存在,让优秀作品为更多人共享交流,词作可寻谱者,谱乐寻找佳词的互动平台。

    校园沙龙:展示校园最新动态、招生、活动资讯,各大院校“名师高徒”专访,校园留言,让师生之间更为了解!

    资讯:选登各影院、剧院上演信息,专辑发行等文艺快讯!

    音论乐坊:音乐类相关评论,内容涉及音乐研究、科研成果,介绍学习乐器的方法、挑选、保养等专业文章,音乐历史解析、音乐现象评论、音乐理论创新,品评音乐风格,分析中外音乐差异,影视歌曲、戏曲、艺术歌曲、西洋歌剧等作品赏析、评论类文章及音乐创作过程等相关音乐专业文章!

    执教文坛:相关教育类、文学类评论解析文章,内容涉及音乐、艺术类教学教育浅析,文学评论等教育类文章!

第9篇

[关键词]语伴交流 成人学生 语言学习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2)09-0037-03

一、国际化背景下的成人语言学习

国际化和全球化在当下已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随着科技和经济的迅速发展,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在一起合作共事已是平常事。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成功地进行交流和交往是当代社会国际化背景下青年人必备的素质之一。[1]在国际化氛围下学习或工作都需要掌握一些跨文化交际的知识和能力。因此,跨文化交际能力已不仅仅是英语专业毕业生的必备能力,也是各相关专业,尤其是语言类专业学生和青年才俊提升自己知识层次、提高职业能力的途径之一。

国际化背景下的语言教学,其中一个很重要的任务就是要将学习者的语言能力转变为交际能力,特别是跨文化交际能力。要做到这一点,培养跨文化交际意识,使学习者懂得如何进行合理的文化导入和构建交际型教学模式都不可忽视,[2]而为学习者创造跨文化交流的实践机会,使他们有机会体验用所学语言成功进行有效的人际交流、学以致用,更是语言专业教学建设的重要环节之一。在国际交往日益频繁的今天,语言学习已变得更为开放,学习的形式更为多样化,寻求语言文化交流和通过交流进行语言实践的需求和机会也越来越多,作为语言专业学生语言实践和教学实践环节的语伴交流是一项富有特色的有效的教学实践活动。本文主要讨论在职学习的继续教育语言学习者与不同母语背景的外籍人士如何开展有效的语伴活动,如何培养成人学习者的跨文化意识,提高他们从事与语言文化相关的生产劳动和社会文化活动的职业素质和能力。

二、成人学生语伴交流活动的缘起

在北京语言大学的校园内,语伴交流是语言学习者中间普遍存在的现象。许多中外学习者一入校园,便利用各种机会寻找适合自己的语言伙伴,每周定期练习语言或者交流其他双方共同感兴趣的话题,有的人甚至因此成为终身的朋友。本文讨论的是在这个背景下的成人学习者和外籍学习者的语伴交流,即基于北京语言大学开设的以海外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组织的来华“中华语言文化体验之旅”项目的学习者和本校继续教育学院的中方语伴之间的沟通和交流。2010年至今,作为该项目的配套内容之一的“语伴交流”活动,已经持续了近三年,对于在职学习的成人学生的语言社会实践,是一项很好的尝试。

(一)语伴双方背景

外方语伴:其中一些人是对汉语言有兴趣的汉语初学者,一些人是对中国经济政治和文化有兴趣的社会人士;另一些人是希望通过短期来华学习和实践,获得某些汉语和中国文化课程学分的认可。2010年以来,北京语言大学开设“中华语言文化体验之旅”项目。项目中的海外人士多数是初来中国,汉语语言水平和能力有限,同一批次中人员的汉语基础水平差异很大,要与他们成功地进行交流和对话,具有一定难度。但是,这些学习者对于中国和中华传统文化有着浓厚的兴趣,很多人期望在短暂的来华期间,能够和普通中国人进行沟通和交流,并建立联系,愿望很迫切。中方语伴:正在进行语言学习的成人学习者们,因为在职学习,还要兼顾工作,很多人是为了进入下一个工作岗位进行知识和能力的储备,除了课堂学习以外,很少有机会再去进行专门的语言实践和交流。

以上这种双向的交际需要,构成了短时语伴交流的基础。虽然交流的时间和次数很有限,但中外学生们在活动中的有效参与和达到的实际效果超出预想。

(二)语伴活动设计

语伴活动最初主要是针对“对外汉语”专业学生设计的教学实践活动,为他们提供实践的机会,锻炼跨文化交际的能力。随着活动的深入和对外方语伴需求的进一步了解后,我们发现多数外方语伴汉语水平为初级,有的甚至仅学习了几个月的汉语,交流沟通难度很大,经常出现尴尬场面。于是,将活动扩大到其他语言专业,如英语、韩语、日语、法语等专业,这些专业的学习者参与活动的目的和对外汉语专业略有不同,他们十分珍惜这个利用目的语进行语言实践和体验的机会,期待运用所学习的第二语言和语伴交流,其间穿插少量的与对方汉语水平相当的中文交流。这样,中国学生练习了外语,外国学生也练习到中文,双方都有所获。活动在不影响成人学生学习和工作的前提下自愿、义务参加。一般在校园和教室内进行,如果有外出或者餐饮娱乐活动则实行AA制。活动时间以寒暑假为主。自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中外双方共800多人次参与活动,外方语伴来自美国、加拿大、法国、意大利、日本、巴基斯坦、新加坡等国家,其中有中学生、大学生,也有社会人士,包括教师和教育官员。2011年暑期曾经遇到一批“孔子学院暑期奖学金研修生项目”的语伴。该次活动的外方语伴有50余人,分别来自法国、加拿大、厄瓜多尔、乌克兰、韩国、俄罗斯、西班牙、喀麦隆、德国、荷兰、葡萄牙,这种跨文化的交流场面让同学们大开眼界。

三、语伴交流活动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培养跨文化意识和提高交流能力

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在言语交际中具有不同的说话规约,遵守不同的交际原则,怎样开始交谈,怎样继续交谈,如何使谈话轻松愉快地进行下去,这之间都体现了跨文化意识和交流能力。[3]作为教学实践活动,同学们将课堂上学到的汉语言和中国文化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各自用自己的交际方式去尝试交流和沟通,不断总结和提高。活动以两人一组结成“语伴对”的方式进行,轻松愉快的交流场面非常感人。每次活动一开始,大家相互间比较陌生,交流起来也有些拘谨。但是,随着相互认识和进一步的熟悉之后,沟通顺畅起来,有的还借助肢体语言,交流的内容和表情变得越来越丰富。对外汉语专业的学习者们对于能运用课堂中学到的教学理论知识去进行实践,感觉异常兴奋。有的同学为了交流顺利进行,事先准备了纸笔,遇到口头交流不顺畅时,将交流内容借助文字(中文或英文)进行。遇到中国语伴数量不够时,为了不让外方语伴感到受冷落,同学们还尝试采取一个中国语伴应对三位外方语伴的方式进行交流。有一次,个别同学要同时面对法、意、美三国语伴,同学们利用自己原有的跨文化交际常识,很有序地将与对方的交流顺序排序为法国语伴、意大利语伴、美国语伴,他事后在总结交流时说到:“我觉得法国人比较在意一些细节,比如他们大都会一些英语,但并不十分愿意说,所以我把和法国语伴的交流排在前面,以免他不愉快;意大利人很热情、开放,但是,和意大利语伴的沟通,也要借助英语进行,交流内容很有限,但他们的民族习性使得他们很擅长肢体语言,交流难度排第二,为此,我将意大利语伴排在中间;美国人很开放,也比较大度,我感觉他不会太在意细节,所以,将美国语伴的交流放在最后,但我和美国语伴的交流时间最长。当然,这些都是在交流开始的时候和他们事先商量并征得他们同意后才开始的。”每次活动结束,大家都在快乐、兴奋的心情下惜别。

(二)培养对目的语国家文化的理解和文化尊重意识

虽然“中华语言文化体验之旅”项目的语伴交流只是一种短期的交流活动,但也都要不同程度接触到双方国家的风俗礼仪、文化背景和风土人情,包括一些著名景观、人物和事件。比如:中国的近期重大事件,2008年的奥运会、2010年的世博会,中国的传统文化和风俗礼仪,中国的政治、经济甚至物价情况,等等。因此,语伴交流中不仅需要了解双方国家的一些重要的知识、文化信息,更重要的还要关注对他国文化的理解和尊重问题。[4]对于来自宗教色彩较浓国家的语伴,更要关注其方面的情况,事先掌握相关的知识和信息,如伊斯兰教、天主教等,可以使交流顺畅愉快地进行。另外,青年人共同关心的“世界杯”等话题,事先如果有所准备,在沟通交流的时候可以使内容更为丰富。有过外事经验的同学事先都会准备更多必备的知识和信息,以便从容应对。同学们之间将这些信息共同分享。在准备语伴交流的文化背景材料过程中,同学们一方面增强了对背景国文化深层次的认识和了解,另一方面也感受到不同民族、国家之间文化需要互相理解互相尊重的重要性,特别是事先了解对方语言和民族的文化禁忌,以及对某些事物理解上的差异,以利于在交流中采取宽容心态,,为正式的交流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再有,了解对方来华的行程安排和即将要接触到的人和事,以及将要参观的景点,也可以有针对性地做某些细节的准备。

(三)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实践证明,多次参加者的语言能力、交际能力得到了较好提升。对语伴进行汉语辅导和语言交流的技巧也随着交流的次数增加在提高。有的同学参加活动达十余次。学生C在活动心得中兴奋地说:“学校组织的‘语伴’活动,让自己有了与外籍学生面对面交流的机会,在这样的氛围中练习口语,效果很好。”

(四)锻炼和提高活动组织者的组织协调能力

由于活动是以自助方式进行,因此,需要学生有较强的自我管理能力,被指定的负责人,都是班长或者热心公益活动的同学,在负责组织活动的过程中,他们的能力得到很大提升,组织协调能力、当众表达能力都得到锻炼。他们的应变能力也在活动的参与中经受了考验。曾多次担任活动负责人的学生D说:“通过语伴交流活动的锻炼,使我重新认识了我学习的专业,提升了我做语言文化交流工作的信心,毕业后,我会改换我的工作,从事与我的专业背景相同的工作。”

四、有效开展语伴活动的措施

由于“中华语言文化体验之旅”语伴项目是一个跨文化交流项目,外方语伴背景多样化,中方语伴由于学习期限的影响参与者不断地面临新老人员的更替。要使这种跨文化交流能够和谐、顺畅进行,使该项目能够持续地滚动,有针对性地组织对相关背景知识的学习和培训是非常重要的,还要建立规范严格的活动组织程序,才能保持活动的质量。[5]

(一)系列背景知识的准备和培训

1.背景知识的了解和准备。在活动之前,需要中方语伴学习了解一些相关的知识和信息,其中包括:外方语伴所在国家的地理、文化风情、饮食、礼仪、经济、政治等方面的信息;中国传统文化、名胜景点的了解,热点事件和问题,体育事件、重大的有一定影响力的国际活动和会议等。使中方语伴提前接触到跨文化问题,初步建立起跨文化意识,以及对不同文化的宽容心态。[6]

2.自愿参加和有引导、有组织的培训相结合。为便于中国学生与这些外国学习者顺利交流,对中方语伴进行培训是必要的。为让每名学生从“语伴交流”中获益,我们的做法是,每次活动前一周,组织学生自愿报名,在和语伴见面的前一天,再组织中方语伴进行网上在线培训,[7]培训内容包括学习了解活动相关规定、外事礼仪、背景国文化材料等等。

(二)语伴双方的信息提前预知,根据已知信息安排好活动细节

“语伴对”名单的准备是活动能否有效进行的一个重要环节。中方语伴提前了解外方语伴的年龄、性别、汉语水平、职业、甚至饮食习惯等等,可以掌握交流的主动权,并有效调节气氛。在和不同语言背景、初来中国的外籍人员交流的过程中,文化碰撞是难免的,学生们会遇到一些困惑。所以,在培训中不仅需要提供一些必要的资料,我们还收集和整理了一些活动案例提供给中方语伴,针对经常出现的问题提出注意事项,并在培训中设计了提问和互动环节,为活动的有效开展做好各种铺垫。

(三)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提高活动效率

因为中方参与者为在职业余学习的成年人,所以,活动要适应他们的特点。从报名、培训、各种通知的都由QQ群在线完成。[8]每次活动以指定的负责人为核心,以自愿报名的志愿者为主体。制定电子版《培训手册》,在培训中及时,内容不仅包括中国文化背景材料,还包括背景国的相关文化材料、活动的宗旨和要求(活动总则、细则、活动须知)、负责人联系方式以及应急事件的处理程序等。

(四)有效监控、自主管理、适当鼓励

成人学生有较强的自主意识。既要尊重他们,又不能放任,否则活动不能持续进行。语伴活动毕竟属于外事活动的范围,细节不能忽略。为避免发生意外,有效监控是必须的,出现问题及时发现,及时解决。

在有组织进行的跨文化语伴交流过程中,发生一些碰撞和冲突是难免的。另外,语伴双方在活动进程中发生临时变化也是经常遇到的事情,或缺席或迟到或不守时、不守约,等等,这些都需要组织者设立及时跟进的组织程序,对有可能出现的问题设定应急的措施和办法,把问题的发生率降到最低或零。

参加活动的学生要鼓励他们将活动的心得和体会及时撰写成文字,及时总结和交流成功的经验,有的同学还能将收集的案例和自己的体会,经过精心整理后,作为作业和论文的素材,上升到理论层面,得到任课教师的肯定。有关老师反映:参加过语伴活动的同学提交的跨文化相关专题的作业和论文,从理论到实践都有较大提升。对课堂教学和专业学习起到了促进作用。另外,虽然同学们是自愿参加活动,但是,适当的鼓励也非常重要,我们和“中华语言文化体验之旅”项目的主办方制作了“优秀语伴”证书,为多次参加活动、表现优秀的同学颁发证书,使同学们倍受鼓舞。总之,语伴交流活动在当今国际化大背景下对于青年学生而言,有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2]熊佳全.论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北方工业大学学报,2010年6月,P73.

[3]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2.12:73-83.

[4]周建国.全球化视野下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及其培养.理论导刊,2005年11月,P30.

[5]李加军.跨文化的对话:误读与化解路径——以孔子学院为例.学术探索,2011.4:113.

[6]魏木春等.基础汉语教学阶段文化导入内容初探.世界汉语教学,1992.1:54.

第10篇

【关键词】商务英语 英语翻译 文化差异 影响因素

引言

翻译不仅仅是两种语言之间的转换,同时还包含也语言交流中深厚的文化底蕴。随着世界经济水平不断发展,世界各过之间的贸易往来和文化交流逐渐频繁起来,英语作为世界交流运用最管饭的语言形式之一,形成精湛的英语翻译是促进中西方文化交流的重要手段,对商务英语翻译的文化因素深入研究为商务英语翻译的准确度提供重要保障。

一、中西方物质生活条件造成商务英语翻译的文化差异

中西方物质生活条件不同造成商务英语翻译的文化差异,中国社会发展模式以“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作为主要生产模式,农耕文明思想根深蒂固,因此中国文化对农耕中“牛”、“马”等动物拥有特殊的喜爱,语言使用中表现为“龙马精神”“马到成功”等成语的应用多有喜悦、喜爱之意的蕴含;西方的经济发展主要以工业发展为主,更加注重生产的方式和生产效率。因此语言的使用中对于动物名称的使用则不会像中国人使用的那么频繁。物质生活条件的不同形成商务英语翻译中文化翻译的侧重点不同,形成文化差异。

二、中西方自然生活环境不同造成商务英语翻译的文化差异

中西方的自然生活环境不同也是造成商务英语中英文翻译中存在文化差异的重要原因所在。例如:英国单词“zephyr(西风)”。由于英国西邻大西洋,东面面对欧洲大陆,西风从大西洋吹来,形成英国和煦的气候条件,因此在英国人的语言使用中“zephyr”形成独特的文化含义,具有“和煦、温暖”的意思。而中国地大物博,与英国的大西洋气候不同,中国大部分处于温带季风气候,汉语语言中“东风”表示“和煦、温暖”的意思。因此在进行中英两国语言翻译时应当注重商务英语翻译由于自然生活环境不同造成的文化差异性。

三、中西方思维方式不同造成商务英语翻译中的文化差异

其三,中西人们思维方式的不同也是造成商务英语翻译中重要的文化差异因素。中国以农耕经济为主,思想经济发展中拥有深厚的“小农意识”,因此在思维方式上以农业生产为主的思维方式,例如在颜色运用中,中国人认为“红色”“黄色”都是农业收获的颜色,汉语中通常用“红色”“黄色”表示喜庆的颜色,常见的汉语形式“红白喜事”,“红色”表示喜庆,喜悦,中国人举行婚礼时通常在婚礼中使用大量的红色表达喜悦之意;汉语中“白色”表示“悲伤、死亡”,因此中国人通常会把“白色”与悲伤联系在一起。而西方文明中以人文自由为主,注重对自然的追求与向往,在西方的语言运用中,“白色”是纯净的、神圣的,西方人举行婚礼时,新娘通常身着洁白的婚纱,表示对婚姻崇高的尊重和生活美好的向往。西方人认为“白色”代表“喜事”,当英语中出现“红白喜事”这样的情况即“weddings and funerals”时,通常会引起西方人的反感。类似“白色”这样的词语应用在中英语言使用中的意义截然相反,因此商务英语在翻译过程中应当注重对中西方文化应用上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形成准确的翻译,避免不必要的麻烦和误会产生,影响中西方的经济发展和文化交流。

四、中西方民俗信仰不同造成商务英语翻译中的文化差异

中国是一个多神崇拜的国家,人们对崇拜物也有众多禁忌。比如中国的传统文化中“龙(dragon)”是神圣的象征,也是皇权的象征,“龙(dragon)”在中国封建文化中代表着至高无上的皇权,“龙”象征着高贵,是雍容华贵的代名词。因此在平民百姓的人常生活中一方面“龙”字的使用是避讳的,同时也被赋予“吉祥富贵”的含义。西方以上帝作为主要的精神信仰,西方人认为“龙”狰狞恐怖,在西方的文化发展中,龙是邪恶的代表,因此西方人对于“龙”的喜爱程度与中国则正好相反。此外,中西方民的文化差异还体现在中国的儒家思想中要求人们应该“长幼有序”,为表示对长辈的尊重,避免对长辈直呼姓名,而是以不同的“称呼”代替,而西方人经常以长者的名字作为自己孩子的名字以表达对长辈的尊敬和怀念之意。

结论:对商务英语翻译中文化影响因素的深度研究,有助于促进商务英语在实际应用中对中西方语言进行翻译时的准确度的提升,保障了语言翻译过程中的准确程度,为双方的贸易交流形成更加完备的语言交流途径,促进双方经济交流向着更加广阔的方向发展,同时注重对商务英语翻译文化影响因素的研究能够形成良好的文化交流环境,促进中西方文化的深度交流与发展。

参考文献;

[1]章爱民.商务英语中的文化因素及其翻译策略[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v.8;No.3301:106-110.

[2]王茜.试论文化差异对商务英语翻译的影响[J].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v.11;No.10308:84-86.

[3]罗健京,刘也玲,邓云华.中西文化差异对商务英语翻译的影响(英文)[J].语文学刊(外语教育教学),2013,No.44410:64-67.

第11篇

    论文摘要:翻译的“文化转向”被认为是翻译研究的主流。本文提出,语言、文化与翻译关系密切,翻译是一种深层的跨文化交流活动,文化翻译应基于语言转换,借助文化关联的认知语境,从语境干涉的语言层、认知层、交际层、语用层等多维层面获得最佳的关联才能使译语获得与源语高度一致的文化源语效应。

    1. 引言

    语言与文化关系密切。语言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语言又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深深根植于语言,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翻译不仅是一种语言转换的活动,而且是一种深层的跨文化交流活动。面对这样的跨文化活动,译者必须通过有效的途径,平衡两种语言文化关系,避免走向极端,对源语的文化内容或因素进行有效的传译。文化的翻译与源语折射的意图的翻译是建立于对源语和译语两种文化进行深入细致地对比研究的基础上,是充分考虑两种语言文化之后的选择。如何选择译语需要我们对双语的文化等要素进行推理,以获得合理的文化关联,以顺应为手段在动态的翻译过程中选择和优化最佳的语言表达。本文讨论运用关联原则,以获得双语文化的最佳关联认知效果,使译语获得与源语高度一致的文化源语效应。

    2. 文化关联与文化翻译

    2.1 文化翻译的关联与推理

    翻译是一种交际行为,交际的目的也就是交际者的意图和听者的期待。(Gutt, 1991:47;赵彦春,2005:114)本文根据斯波伯和威尔逊的关联论与维绪尔伦的顺应论(Verschueren, 2004:63)建构了关联顺应理论,把翻译看作是一个语际间的明示—推理—顺应—选择的阐释活动,是大脑机制的推理过程,是一种不同语言在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等多维度的交际活动。关联论通过明示—推理—顺应—选择给译文提供最佳的语境效果。据关联理论的翻译观,译者应首先根据自己的认知语境对原文作者的交际意图和受体的期待进行理想化的语境假设,然后进行语码选择。在翻译载有含意的话语时,在确定译文读者的认知语境能够接受和理解原文的含意,译者应尽量采取直译将原文话语中的形象和文化特征传达出来,而将含意留给读者去推敲。例如:

    (1)三月里刘熏宇君来信,说互生病了,而且是没有希望的病,医生说只好等日子了……想不到这么快互生就殁了!(朱自清《哀互生》)

    译文:In March I heard from Mr. Liu Xunyu that Husheng was sick and hopelessly sick at that. The doctor said there was nothing he could do but to wait for the day to arrive...How quickly the day had arrived!

    “等日子”是汉语有的委婉语,即“不久于人世”,直译为“wait for the day to arrive”在上下文的关联下应能理解其语用含义。最后一句用了“How quickly the day had arrived!”来译“殁”字,与上文相呼应,保留源语含蓄的同时表达了源语的感叹语气。

    文化关联与语言使用的语境密切关联。译者必须在动态的交往中关注交往干涉的各因素去理解文化和传递文化。文化不是一成不变的稳定固体,而是处于不断嬗变和演化的动态过程之中。文化的这种属性决定了语言文化、心理文化、制度文化等不同程度的变异特性。语言变体、民族文化心理、文化价值观、审美观念和文化习俗的逐渐变异都是文化动态性的具体形态。译者敏锐地抓住原文文本语言的各种变体差异是正确理解原文语言文化的关键。在译者与原文文本的对话中,译者的跨文化意识是译者理解和捕捉语言变体和文化流变的首要前提条件,这需要发挥译者的创新能力和还原能力,从而实现译者从跨语言的理解到跨文化的解读。译者在翻译时应通过文化语境进行关联顺应才能选择正确的词义,最大限度地进行译文的语言重构。

    同时,为了获得最佳语境效果,译者必须力图灵活地使用各种翻译手法,例如归化、异化、注释或增添解释性等,顺应文化语境以获得与源语高度一致的翻译效果。

    (2)“我所谓爱,非瓜葛之爱,乃夫妻之爱。”(蒲松龄《聊斋志异·卷二》)

    译文:What I mean by love is not the love between gourds on the same vine, but the love between husband and wife.

    这里译者把“瓜葛之爱”译做“葫芦之爱”,这样的爱是什么样的爱呢?源语读者和译文读者虽付出一定的努力也难以获得最佳的语境假设与认知效果。此句可以意译为“the love between distant relatives”使读者获得最佳关联。

    2.2 文化关联与文化传递

    翻译的根本任务是传递不同语言的文化。文化传递与关联的认知过程可以描述为:源语文化的解码与关联——源语文化理解的解构与关联——源语与译语之间文化意义的关联与解析——文化的表达与传播。(曾文雄,2007:70)由于各个国家、民族的社会制度,自然环境,宗教信仰,民情风俗,思维方式,心理差异和语言表达习惯等方面的差异,语言隐含的文化内涵给翻译带来种种的障碍,甚至出现文化误读的可能性以及翻译中所谓的不可译性。这些文化的差异,使得源语的指称、语用和言内言外等方面几乎无法在译语找到合理的对应。虽然如此,完全将源语文化价值体系排除在外也是不可取的。对于文化成分的传递必须全面地综合考虑多层面的因素,并采取不同的对策,用译语为文化交流架起桥梁。译者必须在译语文化的背景下建构起一种相应的文化语境,取得与双语语篇合理的关联性,处理不相容的文化与文化冲突,寻求冲突的调节点。

    (3)She is a fox.

    译文1:她是个狐狸精。

    译文2:她是只狐狸。

    译文3:她是位时髦迷人的女郎。

    中英文化中“狐狸”都可以与狡猾或诡计多端的人联系在一起。但当“狐狸”与女性联系时,汉语与英语具有不同的文化色彩。译者必须要有语用思维,对源语的文化进行推理,获得最佳的认知效果。若按照中国人的心理,把fox译做“狐狸精”,那无疑是错误的,因为在英语中它指的是时髦迷人的女子;第二个译文看似忠实于原文,实际上容易引起误会,没有把真正的语用意义传递出来。在跨文化翻译中存在文学典故、宗教信仰、社会生活等文化词的翻译。译者若产生词义联想错误或缺乏适宜的文化意象,就难以避免出现错误或误译。

    (4)Every family is said to have at least one skeleton in the cupboard.

    译文:据说家家户户多多少少都有自家丑事。

    译文只是把源语的基本含义表达出来,不过失掉了原文的形象表达中所体现的修辞手段。若将其译为“据说,每户人家的壁橱里至少都藏有一具骷髅”虽把源语的意象表达出来,却未能很好表达其意义,这可能会给不熟悉西方文化背景的读者带来理解的困难。我们可以把源语译为 “常言道:壁橱里藏骷髅,家丑事家家有。”这样可以把源语的表象与意义表达出来。为此,文化的差异不是绝对的和不可逾越的。只要译者通过的认知思维去解读源语,尽可能平衡原作者和读者之间的认知差异,运用翻译技巧,突破语言和超越语言因素的制约,就可以实现跨文化翻译中的文化移植。

    2.3 文化翻译的关联顺应策略

    翻译策略上的选择主要取决于原作者和译者的交际意图。作为交际的翻译,对源语的理解和翻译过程中对语码的选择依据的是关联—顺应性。成功的翻译是源语的交际目的与译语的读者的期待相吻合。

    (Gutt, 2004:120;赵彦春,2005:114)在形式与传达源语的意图存在差异时,我们要根据交际目的进行取舍。文化信息的传译翻译是一个文化移植的过程。由于源语读者和译语读者生活在两种不同的文化形态中,形成了不同的认知环境,同一信息由于接受者文化背景、价值观念、宗教信仰、道德规范、风俗礼仪等的不同,而会产生不同的认知。因此,关联理论要求译者具备与原文读者相同的背景知识,尽可能挖掘文化内涵,达到准确的理解,用恰当的译语来重构原文信息,从而填补原文读者认知的空白。从跨文化交流的角度,我们把翻译原则归结为文化再现。“文化再现”首先指再现源语文化特色。鲁迅说翻译必须保持着原作者的“丰姿”,必须有“异国情调”,就是所谓“洋气”。所谓“异国情调”指尽量保存原文所蕴含的译语文化特色。译者必须忠实地把源语文化再现给译语读者,不得任意抹杀和损害源语文化色彩,力求保持源语文化的完整性和一致性。

    (5)其形削肩长颈,瘦不露骨,眉弯秀目,顾盼神飞,唯两齿微露,似非佳相。(沈三白《浮生六劫》)

第12篇

关键词:文化交流 语言表达技巧 思维方式

二战后,随着交通、通信和科技的极大发展,“地球村”上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的交往也日益频繁。因此,跨文化交际学应运而生。跨文化交际是指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之间的相互交往。(Larry A. Samovar & Richard E, Poter,2004:82) ,这就涉及了包括人类学、语言学、社会学、心理学、政治学、经济学和地理等多种学科。如今,随着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影响力日益扩大,对外交流的深度和广度也大幅增加,而美国作为当今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其影响力同样不容小觑。因此,中美两国之间的交流将会更频繁。

,(1879~2003),1938~1949年的中国第一夫人,1943年访美是其一生的巅峰之作。在此期间,她为中国的争取了大批援助,并在美国掀起了一阵“飓风”。尽管在此时,跨文化交际作为一门学科尚未出现,但可以肯定的访美已成为该领域的成功范例。

一、思维方式

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具有不同的思维方式,这一点显而易见。西方人的思维基础主要来源于亚里士多德的逻辑。Karl Pribrsam认为,西方共有四种思维方式,其中英国和美国可归纳为唯名式的推理, 即世界是由事实而非想法组成的。所以英美国家的人倾向于通过分析具体事实得出结论。美国人在做说服性文章是普遍采取亚里士多德的古典式章法,可大致分为引言、记叙与说明、证明、驳斥、一些离题的话和结论。一般而言,这种结构的议论文对美国人较有说服力。

作为卫斯理女校英国文学和哲学专业的优秀毕业生,对这一谋篇布局方法运用自如,突出体现在她在众议院上的演讲辞中:

第一段和第二段可看作是引言部分,在此她成功地与听众建立起了联系,包括她对美国人民热切欢迎的答谢,自身的荣幸和对即兴演讲不卑不亢的态度,这种伦理道德的吸引力让她赢得了议员的好感。第三段可看作是提出主张的部分,即中美两国160多年的友谊,为后面赢得支持做出了铺垫。第四段到第七段是分述部分,首先描述了一位年轻美国士兵迫降中国时得到的中国人民的友好接待;其次讲出了自己在美求学经历,表达了对美国这一第二故乡的亲切与感激之情;再次表达了她对两国合作对抗敌人以实现罗斯福总统的“四大自由”,引起了议员们的共鸣。这一部分突出使用了情感道德的吸引力。第八到第十段是证明与驳斥部分,即进一步证实自己的主张,并对对立观点进行驳斥。她举出了磨镜石的故事警示两国合作的重要方式:“不但要有理想,不但要昭示我们有理想,我们还必须以行动来落实理想。”以此来间接表示对美国先前的消极应战态度的不满。

根据以上的分析,美国议论文体与中国的曲折含蓄风格不同,如果不对此加以注意,在跨文化交际中的说理效果就会大打折扣。

二、表达方式

Arensberg和Niehoff 认为, “语言是文化间最显著的区别”。在不同文化背景下,即使相同的语言也有不同的使用。在美国,大多数人不懂矜持,所以交际中的语言风格更倾向于直白。他们也欣赏直接、坦诚和明确的表达而非含糊其辞。而我们中国人容易将这种直白理解为不尊重他人的表现,容易造成气氛尴尬。总之,语言在美国的主要功能是表达个人观点,而在中国则是维持社会和谐的工具,这一点是双方交流过程中的一大障碍。

个人认为宋美玲在语言处理上做得非常到位。首先,她清楚明白地表达了自己的观点。作为中国战争中的盟国,美国从未在支援中国上做过明确承诺,因为美国将重点放在欧洲战场上。对于对于来说,此行最重要的任务就是改变美国的态度以增加对中国抗日的支持。在对众议院演说中,她采取了欲抑先扬的策略:首先赞扬了美国士兵的勇气和美国所蕴含的浓厚的民主风气,“美国人民正在建立与实施一种确系其祖先所怀抱之立国典型。此种信心,益见加强而证实。”,所以在伦理上,“诸君为美国人民之代表,目前有一光荣机会,使汝祖先之开国工作,发扬光大,超越物体与地理限制之疆界”到 “诸位代表”理应将日本视为比希特勒更为凶险的敌人。 在此演说中,她从未直接提及中国自身的利益,相反,她处处从美国,从世界,从全人类以及子孙后代的利益出发。她充分利用了美国根深蒂固的追求历史、传统、道德的理想主义外交情结,使得美国人更清醒地认识到自己在这场战争中的责任重大。

最后,她不仅操着一口流利准确的美国英语,还恰如其分地引用了几句中国古语:“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来暗示美国应该将重点转向亚洲,清醒地认识日本的威胁;“看人挑担不吃力”来暗示美国应当承担自己应有的责任;“手足情深”生动描述了同盟国之间的兄弟之情。这些具有浓厚的东方色彩的表达更凸显了她作为东方大使的角色。 Althen 对美国人对语言的痴迷有一个精准的描述: 美国人敬重那些可以用适量词汇清楚表达自己的人,笔者认为这正是对女士的精准描述。

三、一些启示

从语言交际方面看,女士对我们与美国之间跨文化交流有很多启示。

比方掌握多种信息系统,熟悉更多的语言符号,注意英语的文化根源。在中国,英语作为外语,我们容易忽视英语的深层文化的学习,例如在习语、模糊语这些与文化密切相关的语言表达的使用中,如果对文化不够了解,直译是行不通的,很容易造成误解甚至冲突。对于大多数西方人来说,有能力的人的显著标志就是能言善辩,思维清晰。为提高交流技巧,可以加强思维的训练。其次,培养交际的灵活性。莎士比亚在《皆大欢喜》中指出:“一个人的一声会扮演多种角色”不论我们的角色是什么,不论我们采取怎么样的技巧,我们都需要应对各种各样情景,人物与事件,正是由于未来的不可预测,这种“随音乐调整舞步”的能力才显得如此必要。

参考文献:

[1]Larry A. Samovar & Richard E. Poter. Communication between Cultures. Peking University Press, the 5th ed..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