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重点研发计划

重点研发计划

时间:2023-01-22 15:09:4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重点研发计划,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重点研发计划

第1篇

(产业前瞻与关键核心技术)重大研发需求及

指南修改建议征集工作的通知

 

各设区市科技局,国家高新区管委会,省产业技术研究院、省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有关单位:

为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高质量发展要求,加快推进战略高技术部署和前瞻性新兴产业发展,着力构建自主可控现代产业体系,现面向全省开展2021年度省重点研发计划(产业前瞻与关键核心技术)重大研发需求及指南修改建议征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重大研发需求征集

本次重大研发需求征集主要面向新材料、人工智能、集成电路、高端装备等我省优势领域和前沿领域,聚焦制约我省自主可控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的关键材料、重大装备和核心技术,梳理一批省内企业亟需通过技术攻关予以破题和解决的重大研发需求,作为今后计划项目组织实施的重点方向予以优先部署。各企业提交的重大研发需求应目标明确、场景清晰、参数具体,并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说明。

1、问题描述。说明期望通过技术创新解决的具体技术瓶颈和技术难题,要求内容具体、指向清晰,有明确的性能参数指标,并充分描述说明现实应用场景,并包括自然条件、工况环境、成本约束等边界条件。

2、研发意义。从打破国外技术垄断、构建自主可控产业链、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实施、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等角度,结合本行业、本企业的实际情况,说明开展研发攻关的重要意义。

3、研发建议。如已形成较为成熟的思考,可提出具体建议,如可能的技术路径、技术方案要点,以及推荐牵头实施的单位或专家(不局限于省内)等。

二、指南修改建议

1、加强战略高技术部署,聚焦我省重点培育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先进制造业集群,进一步凝练需求、突出重点,对现有省重点研发计划(产业前瞻与关键核心技术)指南产业前瞻技术研发领域技术方向进行增补完善,提出具体修改意见。新增技术方向需附说明材料,已有技术方向可以提出调整或删除建议,并简要说明理由。技术方向增补完善突出以下三点:

(1)对接国家科技创新有关规划部署,结合地方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重点增加本地区有条件及优势进行布局,有望在近年内获得重大突破,引领未来产业发展,且现有指南未涵盖的前瞻技术方向。

(2)聚焦地方优势产业整体提升及产业转型升级要求,以提高技术供给质量为重点,对现有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等领域的技术方向进行增补完善,重点增加完善地方及产业发展亟需突破的关键核心技术方向,提高指南技术方向与我省产业发展需求的契合度,强化科技对产业高端攀升的支撑作用。

(3)注重技术方向的有效性,对属于陈旧、淘汰的技术方向,或与现行产业发展趋势明显不匹配的技术方向,可建议删除。

2、请各设区市科技局、国家高新区管委会,围绕产业前瞻技术研发方向,结合当地特色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求,加强2021年重点项目的前期组织,依托省级以上重大创新平台、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和创新型领军企业,组织产业链上下游相关单位,以加快产业前瞻技术研发为主攻方向,科学凝练项目主题,遴选出共识度高、前期基础好的重点项目建议。

(1)充分发挥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创新组织作用,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由联盟技术委员会组织研发实力强、创新水平高的联盟成员单位及产业链上下游相关单位,研究凝练项目主题,提出重点项目建议。

(2)加大跨区域资源整合力度,围绕地方最有条件、最具优势的领域,由龙头骨干企业根据产业发展的前瞻技术方向,在全国范围内吸引行业内一流高校科研院所参与合作,以形成重大标志性原创成果为目标,凝练项目主题,提出重点项目建议。

(3)充分对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以及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重点产业的关键技术瓶颈,加强重点项目组织和谋划,为后续申报国家重点专项培育优质项目源;围绕我省已承担的国家重大项目,以支撑专项实施和推动成果落地为目标,组织优势单位对相关配套技术及装备开展针对性研制,凝练项目主题,提出重点项目建议,为推动国家重大科技成果在江苏落地奠定基础。

重点项目建议每个设区市科技局、国家高新区管委会限报8项。

三、其他事项

请各单位根据通知要求,提出指南修改建议及重大研发需求,并按附件格式和要求填报相关材料,加盖公章后于11月20日前由各设区市科技局汇总报至省科技厅高新处,同时将电子版发送至jskjtgxc@163.com。

联系人:施笑南   张竞博

联系方式:025-83363239  83379768

附件:1、2020年度省重点研发计划(产业前瞻与关键核心

技术)项目指南

 

 

 

 

江苏省科学技术厅

                                2020年10月30日    

 

附件1

 

2020年度省重点研发计划(产业前瞻

与关键核心技术)项目指南

 

省重点研发计划(产业前瞻与关键核心技术)以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创新性技术为目标,开展产业前瞻性技术研发、重大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抢占产业技术竞争制高点,引领我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和高新技术产业向中高端攀升,为加快构建自主可控现代产业体系提供有力科技支撑。

一、产业前瞻技术研发

本类项目重点支持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具有较强带动性的产业前瞻技术,提升产业技术原始创新能力,引领新兴产业创新发展。

1.定向择优任务专题

1011高质量大尺寸(6英寸及以上)第三代半导体材料制备技术

研究内容:开展硅基和碳化硅基的大尺寸(6英寸及以上)氮化镓材料外延生长技术研究;开展大尺寸氮化镓单晶材料的生长技术研究;实现氮化镓材料的电学性能调控,针对光电子和微电子应用,分别实现高电子迁移率、半绝缘和低电阻率的氮化镓材料制备,并完成相关器件的性能验证,支撑第三代半导体产业的创新发展。

考核指标:(1)实现6英寸、8英寸硅衬底上高质量氮化镓基外延材料生产,位错密度达到107cm-2量级,翘曲度<30 um,AlGaN/GaN异质结二维电子气浓度>9E12cm-2,迁移率>2200cm2/V·s。

(2)实现6英寸氮化镓单晶衬底制备,衬底TTV<20 um,表面RMS<0.3nm,厚度>600 um,位错密度达到105cm-2量级,电阻率在0.01~109Ω.cm可调控。

1012 T1100及以上碳纤维材料制备技术研发

研究内容:开展T1100及以上级别的新一代碳纤维制备技术研究,突破T1100高品质原丝纺制技术、均质化预氧化碳化等关键技术,研发大通道外热式预氧化炉、宽幅高温碳化炉等关键生产装备。

考核指标:拉伸强度≥7000MPa,拉伸模量≥324GPa,批次内离散系数≤3%,批次间离散系数≤5%,断裂伸长率≥1.9%,含碳量≥95%,纤维直径≥5um,纤维规格≥12K。

2.高端芯片

1021 基于RISC-V架构CPU及第三方IP研发集成、微控制单元(MCU)、数字信号处理(DSP)、5G通信用射频芯片等高端芯片的设计技术和电子设计自动化(EDA)的平台设计技术

1022 高压功率集成电路、新一代功率半导体器件及模块等先进制备工艺及装备制造技术

1023 多芯片板级扇出(Fanout)封装、多芯片系统集成(SiP)封装、三维封装等先进封装测试技术

1024 大尺寸低缺陷高纯度单晶硅片、高功率密度封装及散热材料、高纯度化学试剂、高端光刻胶等关键材料制备技术

3.纳米及先进碳材料

1031 新型纳米传感器等微纳器件和纳米改性金属、二维纳米材料等新型纳米结构、功能材料制造与应用技术

1032 氮化镓、碳化硅等第三代半导体器件制备与应用关键技术

1033 大丝束等碳纤维低成本制备及复合材料设计应用技术

1034 高品质石墨烯宏量制备技术及改性、跨界应用技术

4.区块链

1041 共识算法、智能合约等区块链核心算法、开源软件及硬件

1042 高性能分布式存储、区块数据、时间戳等区块链存储核心技术

1043 非对称加密、多方安全计算、可信数据网络、隐私保护、轻量级密码等区块链加密核心技术

1044 区块链金融、区块链溯源、区块链物流、区块链数据共享等区块链应用技术

5.人工智能

1051 无监督学习、神经网络、类脑计算、认知计算等核心技术及软件

1052 AI视觉算法、自适应感知、新型交互模态、AI开源软件等应用关键技术、软件及系统

1053 嵌入式人工智能芯片、神经网络芯片、图形处理器(GPU)芯片等人工智能专用硬件和模组制造技术

1054 智能脑机接口、智能假肢、智能可穿戴设备等可移动智能终端关键技术

6.未来网络与通信

1061 多网络协同组织、可软件定义多模式无线网络、边缘环境网络功能虚拟化等新型网络关键技术与设备制造技术

1062 6G移动通信、毫米波与太赫兹无线通信、窄带物联网(NB-IoT)、光通信、北斗导航通信、微纳卫星星座等新一代信息网络关键技术与设备制造技术

1063 量子秘钥分发、量子光源、量子中继等量子保密通信核心技术及关键设备研发

1064 网络空间信息安全、物联网、工业互联网安全防护及保密关键技术

7.智能机器人

1071 多模态人机自然交互、通用机器人智能操作系统、机器人联邦学习等关键技术及软件

1072 人工触觉皮肤、高精度驱控一体化关节、新型精密减速器等机器人核心零部件制造及检测关键技术

1073 医疗及康复机器人、外骨骼机器人、足式行走机器人等服务机器人整机设计制造关键技术

1074 高精度重载机器人、先进工业机器人、特种作业机器人等工业机器人整机设计制造关键技术

8.增材制造

1081 记忆合金、金属间化合物、精细球形金属粉末、高性能聚合物等增材制造材料制备关键技术

1082 大功率半导体激光器、高精度阵列式打印头等增材制造关键设备设计制造技术

1083 4D打印、复合材料打印、移动式增材加工修复与再制造等增材制造先进加工工艺及关键设备制造技术

1084 面向制造领域的高效率、高精度、低成本、批量化增减材制造关键技术和设计制造软件系统

9.数据分析

1091 云存储、离散存储等海量数据存储管理技术

1092 高性能计算、云计算、边缘计算等核心技术

1093 数据挖掘、非结构数据自动分析、数据可视化等数据处理技术

1094 面向生产制造、能源管理、智能交通等场景的大数据应用软件及系统

10.先进能源

1101 高效低成本N型双面电池(TOPCon)和薄膜电池等新型高效太阳能电池及高可靠性低成本发电组件关键技术及工艺

1102 页岩气、核能、地热能、生物质能等新一代清洁能源关键技术

1103 可再生能源制氢、高效储氢加氢、安全用氢等关键技术

1104 能源互联网、微能量收集、新一代储能等关键技术

11.智能与新能源汽车

1111 辅助和无人驾驶、车路协同、智慧座舱、能源管理等智能化控制关键技术

1112 分布式驱动电机、混合动力驱动系统、固态激光雷达、车物互联(V2X)底层通信等关键技术及部件

1113 固态锂离子电池、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氢燃料电池等高功率密度动力电池、高性能充电系统等关键技术及部件

1114 新能源汽车整车集成及轻量化设计及制造技术

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本类项目重点支持高新技术优势产业发展所需的关键核心技术,为推动产业向中高端攀升提供技术支撑。

1.新材料

2011 高端光电子材料及先进显示材料制备与应用技术

2012 特种高分子、特种陶瓷、特种分离膜、金属有机框架(MOF)、生物可降解材料等新型功能材料制备技术

2013 高温合金、钛铝合金、海洋用钢、高端轴承钢、高性能纤维等新型结构材料制备技术

2014 新材料高通量计算方法及软件、高通量制备、表征及评价等材料基因组关键技术

2.电子信息

2021 国产操作系统和办公软件、工业控制软件、嵌入式软件等高端软件及硬件关键技术

2022 激光显示、Micro-LED等新型显示器件、工业级插件和连接器、有色金属氧化物(ITO)靶材等核心电子器件制备技术

2023 真空蒸镀机、高品质化学气相沉积(CVD)装置和湿法工艺等核心关键设备设计制造技术

2024 虚拟增强现实、数字媒体等先进数字文化科技关键技术

3.先进制造

2031 磁悬浮轴承、高端液压(气动)件、高精度密封件、微小型液压件等高性能机械基础件制造技术

2032 激光加工、精密铸造、高精度光学器件加工等先进制造工艺及装备制造技术

2033 高端数控机床、大吨位智能化工程机械、高精度智能装配装备、智能化大型海工装备、航空发动机等大型整机装备设计、控制软件及系统集成技术

2034 网络协同制造、按需制造、产品自适应在线设计等智能制造关键技术及软件系统

4.新能源与高效节能

2041 薄片化晶硅电池、钝化膜及钝化发射极、背面电池(PERC)等高性能低成本太阳能光伏关键技术

2042 10MW以上风电机组、低风速整机等先进风机关键技术

2043 大容量柔性输电、远距离特高压输电、大规模可再生能源并网与消纳等智能电网关键技术

2044 三废高效洁净处理及资源化利用、微界面反应、新型余废热高效利用等节能减排关键技术

5.安全生产

2051 安全生产信息化、灾害事故监测预警、危险气体泄漏检测及精准定位、生命探测等灾害预警侦测关键技术

2052 危险环境作业、安全巡检、应急救援等机器人,高机动救援成套化装备等安全生产智能装备制造技术

2053 便携式自组网通信终端、远距离透地通信及人员精准定位、井下水下远距离救援通信等应急救援通信关键技术

2054 危化品贮槽应急堵漏、危险气体泄漏安全环保处置、险恶环境灭火救援等灾害应急处置关键技术

6.其他非规划创新的关键核心技术

2061 除上述所列技术方向外,其他满足我省经济社会重大需求且技术创新性高、突破性强、带动性大的非规划创新关键核心技术。

第2篇

2013年,泰兴市科技局将围绕率先建成创新型城市的总体目标,以‘转型升级、特色发展突破年’活动为抓手,以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主线,全力推进‘1235科技创新驱动行动’,努力把泰兴建设成为产业优势明显、创新活力汇集的创新型城市。

“1235科技创新驱动行动”,即:坚持一个统领,以增强创新能力引领经济转型、促进特色发展为目标,努力为早日实现苏中转型升级排头兵目标提供科技和智力支撑;突出两个重点,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开放式创新体系,努力实现规模企业研发机构全覆盖;狠抓三个载体,重点抓好“一市(创新型城市)一城(科技城)多园(科技产业园)”建设,构建强有力的创新载体;实施五大计划,大力组织实施产业提升转型计划、创新平台全覆盖计划、百企联百校(院、所)协同创新计划、知识产权强县工程计划、科技管理创新提升年计划,迅速提升区域自主创新能力。

具体工作措施上,力争在五个方面取得新突破。

一是大力实施产业“创新提升”计划,着力在提升科技长入经济功能上取得新突破。围绕该市三大传统支柱产业升级和四大新兴产业培育壮大,重点培育和扶持十家行业科技创新领军企业,大力发展百家企业自主研发机构,积极开发千件重点新产品。切实做好“无中生有”文章,突出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设备、高端装备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着力引进一批具有国内领先技术的重点项目,组织开展科技支撑计划,培育一批优势企业。做好“放大亮点”文章,注重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坚持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科技发展之路,利用先进适用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重点抓好技术改造、嫁接重组和品牌创建等关键环节,推动产业升级换代。组建该市特色产业转型升级智囊团,建立化工、机电、医药等行业的产业转型升级专家咨询机构,定期开展企业发展状况有偿咨询服务活动,提升各产业发展速度和质量。重点抓好中国(泰兴)银杏产业研究院、泰兴化工新材料产业研究院的建设,努力将其打造成为省或国家级研发平台。

二是大力实施创新平台全覆盖计划,努力在科技创新载体建设上取得新突破。充分调动企业自主创新的积极性,引导和指导重点建设以企业研究院、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为重点的研发平台,在实现大中型企业研发机构全覆盖的基础上,力争用2年左右时间,实现该市334企业研发机构全覆盖。以科技城为龙头,打造科技高地、人才洼地、新兴产业集聚地。做实做优中奥(泰兴)绿色技术科技园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医药原料药科技产业园、环保科技产业园、黄桥现代装备科技产业园等,以招引重大科技项目为重点,逐步实现企业集群、产业集聚,努力把各类特色科技园建设成为我市新兴产业科技成果转化和高新技术产业化的新高地。同时,采取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多元投资的运作模式,积极探索科研仪器设备共享平台、产业共性技术服务平台、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平台等建设模式和路径,进一步推进全市科技资源共用共享,努力提高服务创新、服务企业的水平。

三是大力实施“百校(院、所)联百企”协同创新突破计划,积极在政产学研结合的效能上取得新突破。进一步加大科技合作的深度和广度,不断探索新形势下校企、院地合作的新途径、新模式,扎实推进院企、校地战略联盟建设,有效利用广大高校院所的技术、成果、项目、人才等资源,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注重科技成果的系列化引进,围绕现有产业,从完善产业链、提高产业层次以及产业长远发展、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注重上、中、下游各阶段产业技术的系列化引进。注重成熟技术的引进,有针对性地引进应用性强、产业化速度快、企业需求量大的成熟技术,提升企业整体科技水平。注重亲情资源的引进,利用各种渠道和关系,建立泰兴籍高层次科技人才数据库,并分行业向有关企业进行推荐,有针对性地开展合作洽谈,提高高新技术引入的成功率。继续探索在高校院所内合作共建企业研发平台等富有成效的产学研结合途径,提高科技合作层次和成效。

四是大力实施知识产权强市计划,在专利产出数量和质量统筹协调上取得新突破。开展区域知识产权试点示范创建活动,加大引导和扶持力度,形成各具特色的知识产权工作体系。建设专利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围绕“468”产业转型升级计划,进一步完善中外专利文献数据库,加快专利信息数据更新工作,提高专利信息公共服务能力。推进知识产权联盟建设,围绕四大新兴产业发展,成立以许可、交叉许可或提升企业知识产权创造、运用和保护能力为目的的专利产业联盟。积极开展专利大户培育计划,为企业派遣“专利特派员”,加大专利申请的资助和奖励力度,引导和支持企业突破一批核心技术,创造更多的自主知识产权。

五是大力实施‘科技管理创新提升年’计划,努力在服务产业转型升级水平提升上取得新突破,促进各项工作再上新水平,迈上新台阶,为争当苏中‘三个排头兵’作出积极贡献。

第3篇

技术发展战略是国家对科技活动全局性和长期性的规划和行动方针,由科技行政体系主导,并协调技术政策与其他工业政策、国家发展目标的一致性。对一国技术政策的分析框架,Lall(1998)提出从三个层次研究国家技术政策:(1)确定国家发展目标,明确技术发展与国家发展目标之间的关系;(2)激励政策,对市场失灵的领域提供国家干预的信号,包括基础型干预和选择性干预,所谓基础性干预是国家对人力资源、科技基础设施、研发鼓励等要素市场的干预,而选择性干预指国家扶持特定产业或特定产业组织优以实施优先优术发展目标;(3)组织制度,包括为实施技术发展战略的科技计划、行政组织等。[1]以这三个层次考察马来西亚技术发展战略的演变过程,马来西亚工业化进程中的技术发展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958年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产业技术规划不明晰时期。独立之后马来西亚技术发展的重点领域与以农业、种植业为主的产业结构相一致,资源型产业(如早期的橡胶、之后的棕榈油产业)的研究与开发是政府重点支持的研究领域,这一时期建立的马来西亚农业发展研究所(MalaysianAgriculturalResearchandDevelopmentInstitute,MARDI)对当时农业多样化、农矿产品的出口增长发挥了重要技术指导和推广作用。相对地,在马来西亚推动工业化的产业政策框架中,产业技术发展并没有成为优先的议题。20世纪60年代,马来西亚通过跨国公司和合资企业的投资方式在生产初级消费品的进口替代行业兴建了一批制造业企业,到60年代末为解决就业问题和种族间经济利益冲突,以发展劳动密集型的出口导向产业的发展战略和旨在社会重组目标的新经济政策成为这一时期产业政策的重点,而外资主导的出口型产业主要集中在新建的自由贸易区内,与区外的当地产业几乎没有技术联系和外溢效果。在80年代初期到中期马来西亚重工业化的第二轮进口替代阶段,马国政府通过政府投资行为推动的重工业项目计划不仅包含了优化产业结构布局的设计,同时希望进一步达到种族间经济利益平衡的目的。可以说,在这一时期,产业技术的学习、深化一直不是政策制订者的直接目标。另一方面,马来西亚开始筹建科技行政体系,如1975年成立的国家科学研究开发理事会(theNationalCouncilforScientificResearchandDevelopment),1976年成立的科学技术环境部(theMinistryofScience,TechnologyandEnvironment,MOSTE),它们的预算、权限十分有限,无力对其他部门(如贸易工业部、农业部)以及这些部门下属的重点研究机构发挥统筹规划的作用。

第二阶段,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初,政府加强技术力量供给的技术发展战略。80年代中期马来西亚政府感到马国工业化“缺乏对科技政策、战略全面而清晰的方向”,[2]1986年马来西亚政府在当年数个经济规划中,包括第五个国家计划(1986—1990)和第一个产业主导计划,明确了产业技术与经济发展的联合,并在1990年产业技术发展行动计划进一步详细了技术发展的优先领域及鼓励措施。首先,产业技术目标在多个政策框架中明确体现,明显不同于前一阶段。由政府推动的重化工业发展计划失利后,1986年马来西亚政府颁布了第一个“产业主导计划”(1986—1995年)(theI8ndustrialMasterPlan),在这份规划中明确说明国内弱小的产业技术基础是未来经济发展的重要障碍,认为已具一定规模的制造业产业并不具备相应的技术能力,几乎完全依赖外国技术,建议采取韩国式产业政策对特定部门采用倾斜式政策以帮助本地企业建立技术基础,强调优先发展具有较强联系效应的资源型制造产业,如木材加工业、橡胶制品、石油精炼产品。尽管第一个产业主导计划的政策方向随着很快到来的外国直接投资冲淡了许多,但该计划是马来西亚政府首次将技术发展领域独立地列为经济发展规划中,显示产业技术发展已经成为政策目标之一。1990年出台的“产业技术发展行动计划”(ActionPlanforIndustrialTechnologyDevelopment,APITD)作为第一个“产业主导计划”的补充,更为详细列举了五大优先发展领域,如自动化材料、先进材料、生物技术、电子与信息技术和能源、环境与环境技术,同时指出了马来西亚产业技术发展面临的结构性瓶颈,并提出了42项建议完善国家技术创新体系。其次,在包含产业技术发展目标的多个政府规划出台后,对原有科技行政体系的改革也就成为必然,这些技术发展机构与私营企业界联系显得比过去紧密。原有分散在各部门的主要工业研究机构统一由科学技术环境部管理,以便提高这些研究机构的合作能力;改革后的国家科学开发理事会加入了更多私营企业界代表,并监督1986年启动的、由国家资助的“重点领域加强研究基金”(theIntensificationofResearchinPriorityAreas,IRPA)项目的实施情况;马来西亚内阁组建一个由总理牵头的、新的科学技术委员会,负责科技立法和项目规划,除此之外,产生了一些非政府机构的民间—政府协商组织,如马来西亚商业理事会的技术委员会、马来西亚高科技产业—政府协调小组。最后,在政策的推动下,马来西亚对科学技术的公共投入迅速增加,1986—1990年第五个五年规划中科技的公共投资从5.4亿林吉特上升到11.6亿林吉特,这些投资流向国有技术研究机构的基础设备投资以及资助国家重点领域研究项目(IRPA),国家科学开发理事会挑选国有技术研究机构开展IRPA项目。

从实践效果来看,由政府制订技术发展规划、国有资金支持、国家公共研究机构执行的科技体制属于典型的“由上至下”的技术供给型发展战略,这种规划体制的性质是一种集中型的体制而不是包含私营企业界参与的复式或协调式体制,尽管政府的初衷是仿效日本产业需求拉动式技术发展模式将科技发展与产业发展统一起来,但显然缺乏合格技术官僚的参与和企业界的广泛参与,特别是这种集中型的技术供给型发展战略与以跨国公司为主导的、经济自由化的市场环境相矛盾,这种发展战略对产业技术的提升作用并不十分明显。但无疑地国家对科技的大量投入培育了一种技术创新的社会风尚,这是马来西亚社会氛围里一直缺少的。

第三阶段,1993年后,加强技术政策与产业组织结构、市场条件的协调阶段。20世纪90年代初马来西亚政府注意到大量涌入马来西亚的外国直接投资内部化的技术转移比70、80年代显得活跃而积极,跨国公司对呈现产品多样化和生产技术的提高的现象。20世纪90年代中期马来西亚依托跨国公司成为全球消费型电子产业的重要生产基地,电子产品制造技术能力迅速提高,同时开始跨国公司增加了对马来西亚本地企业的零部件采购以及部分下包行为,槟城形成了以半导体、硬盘驱动器为主的高科技产品的产业集群。面对占马来西亚经济举足轻重地位的电子产业与全球生产网络的紧密融合和跨国公司行为模式的转变,前期的供给型技术发展战略显然无法满足经济技术发展的需要,为此马来西亚政府调整了技术发展思路,体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制造业转变原有扶持单一产业为主的倾斜式产业技术政策,新发展思路强调为塑造具有国际竞争力企业提供诱导性的政策指导以及完善创新的网络建设。在产业政策上,面临90年代初国内已出现的劳动力短缺、社会基础设施紧张等形势,政府强调从“生产要素投入驱动型”向“生产效率驱动型”经济增长模式组装、装配向高附加值的产品设计、研究开发、市场营销生产环节发展,提高产业的自动化水平。加强产业技术开发,提高产业结构联系,以生产力提高产业技术水平。在技术发展的操作思路上,突出了培育产业群的技术发展思想,重点发展以电子电器产业、石化与制药、材料、资源加工等8个产业群,通过产业群的主导产业、辅助产业、基础设施和相关商业服务的互动合作带动产业上下游联系。在外资政策上,1991年11月颁布《新外资投资法案》对参与发展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和高科技的外资给予倾斜的投资优惠政策;1995年马来西亚工业发展局规定以“人均员工最低投资额”作为批准投资的附带条件,从而抑制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投资;1996年马国政府将吸引高科技企业投资作为最优先的税收优惠项目,这些政策调整表明政府通过选择性FDI政策以达到促进本国产业技术升级的目的。另外,为改善本国二元性的产业组织结构,促进先进技术扩散,1993年马来西亚政府公布了《扶植企业计划》,由马国政府、金融机构和大型企业(包括外资企业和国内大企业)三方合作,促进大企业和经挑选的本地中小企业的配套生产,打造中小企业的技术学习渠道。

其次,科技体制从政府指令性向市场主导机制转变,这种转变突出表现在有关技术政策的制订、实施有更多私营企业界的参与。为推动产学研的结合,原国家公共研究机构的运作机制发生转变,改革后成为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国营公司,采取合同制研究体系建立企业式营运模式,与此同时大学也被要求通过研究合同立项加强与产业的联系。1992年成立的公私合资经营的“马来西亚技术发展公司”(theMalaysiaTechnologyDevelopmentCorporation,MTDC)是马国首家风险投资公司,旨在促进公共研究机构成果的商业化。

二、马来西亚R&D发展模式的转变

推动研究与开发(R&D)的发展是政府培养本国内生性科学技术能力的重要途径,也是一国政府科技规划的主要领域。从发展中国家的实践来看,在工业化发展早期,R&D的作用并不突出,但随着企业技术能力深化,R&D活动就开始变得重要,这时的R&D活动大部分与企业吸收、改良复杂的引进技术相联系。特别是,随着企业技术能力的提高,R&D活动开始从改良转变为真正的产品和工艺创新。因此,无论是促进对引进技术的吸收,或是实施技术创新行为,R&D的增长都意味着工业的成熟和技术能力的提高。正是从这个意义上,学术界视研究与开发投入为衡量一国技术能力的重要指标,R&D水平与一国经济发展阶段直接相关。

尽管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马来西亚进入工业化快速成长阶段,但R&D投入(指R&D/GDP)一直较为落后,成为制约马来西亚产业升级目标的阻碍。但90年代以来,马来西亚R&D的资源分布和活动特征明显改善。90年代中期之后,马来西亚的R&D总投入有较大的增长,特别是金融危机之后继续保持较高的增幅。从R&D投入来源结构来看,来自产业界的研发比重从1990年的20%上升到2000年的57.9%,说明产业界研发的支出已经成为马来西亚R&D总投入的主力,显示在R&D领域由20世纪80年代政府主导开始转变为企业主导模式。与此相应地,在研发项目类别上,应用型和实验型研发支出大大超过基础型研究支出,显示产业主导形式已成趋势。

马来西亚政府的R&D投入方面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增长幅度很大,其产业需求导向的趋势日益增强。1996—2000年R&D支出为9.35亿林吉特,比1991—1995年的支出增长49%,[3]其中67%分配给国家资助的“重点领域加强研究基金”(IRPA),其余则流向政府参与的技术合作项目,包括1999年成立的马来西亚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生物技术合作项目(theMalaysia-MITBiotechnologyPartnershipProgramme,MMBPP)、1998年批准的多媒体走廊研发基金计划(MSCResearchandDevelopmentGrantScheme,MGS)、1998年成立的示范应用技术资助项目(theDemonstratorApplicationsGrantScheme,DAGS)等。以政府R&D领域的资金分布状况来看,重点领域加强研究基金(IRPA)是马来西亚政府研发的主要部分,配合第二个产业主导计划和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重点扶持领域从过去的5个增加到11个。相比过去,政府对应用性研发给予了更多倾斜。1986年启动的IRPA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体现在:(1)IRPA的资金绝大多数流向公共研究机构和一部分高等教育机构,产业界很少从该基金获得研发项目,目前该基金尚缺乏产业界与研究机构的共同合作的机制;(2)缺少能够承担风险的技术孵化器的民间企业,IRPA在各领域的科研成果转化率都很低。考虑到IRPA模式的局限性,马来西亚90年代下半期在IRPA之外设立了对企业新技术研发、应用资助体系,着重联合产业界强化对产业技术的研发和新技术的市场推广。如斥资1亿林吉特的产业研究与开发基金计划(IGS)的主旨在于鼓励产、学、研三方的共同研发与应用,已资助项目包括现有技术改良和新产品、新工艺的创新;多媒体走廊研发基金计划(MGS)是鼓励进入多媒体走廊的资格公司的研发,已批准的项目涉及电子交易的软件开发、网络电话合成、指纹识别等技术研发;示范应用技术资助项目(DAGS)旨在推广本地信息通讯技术的广泛应用。表2表明在2001—2005年期间马来西亚政府对科技投入进一步加大力度,特别在科技成果商业化和科技基础设施的预算投入方面将有大幅度提高。

马来西亚民间企业研发占全国研发比例的大幅增长是马来西亚研发结构最显著的变化,2000年企业研发支出金额是1992年的4倍左右,1998年曾达到全国研发总额的72%,显示马来西亚民间企业研发需求快速增多。与国家公共研究基金、高等教育机构的研发资金大多来源于国家基金相比,83%的私营企业研发资金来源于企业本身。私营企业研发领域多集中在制造业的应用技术和工程技术,特别是电子设备及零部件、交通运输工具和石油产品。在民间研发结构上,外资企业大约占40%左右,且集中于技术密集性行业,如电子电器、化工和塑胶产品,本土企业的研发着重于食品、精练石油产品、基本金属产品以及交通运输器械。值得注意的是,由于马来西亚研发型人力资源的缺乏和科技基础设施的不足,2000年民间企业研发费用中有1.31亿林吉特研发项目外包给海外的研发机构。马来西亚民间企业研发开支的迅速扩大,一方面是企业技术发展的内在要求,表明马来西亚的一部分民间企业(包括外资和本地企业)已通过技术吸收、消化环节后进入工艺和产品的创新环节。另一方面,民间企业的研发扩大也得力于政策激励。为鼓励私营企业的研发活动,马来西亚政府出台了一系列刺激措施,除对私营企业研发活动的资助体系外,鼓励企业研发活动的财政税收优惠政策也是重要的有效政策,具体地,由国家批准的技术研究开发活动的支出可以加倍从应课税中剔除,被批准进行技术研发的企业予以免除5年期限的公司所得税,公司内部的研发费用的50%准予在10年内从所得税中剔除。从私营公司对这些优惠政策的反馈情况来看,研发支出双倍从所得税中课除的激励政策效果较显著。

尽管近年来投入增长较快,马来西亚研发支出比例(R&D/GDP)在国际上仍然处于很低的水平,这对于期望延伸本国制造业的价值链、提高产业国际竞争力是一个突出的制约因素。此外,据马来西亚科技信息中心(MASTIC)的调查,公共研究机构、产业界和高等教育机构很少从事合作研发活动,三者中高等教育机构研发能力偏低,公共研究机构科技成果产业化程度低。从国家创新体系强调知识的生产、扩散、应用在一国创新体系的循环流转的角度来看,马来西亚R&D资源配置随着产业导向的模式趋强,技术创新的效率有所提高,但科技行政机构作为协调产、学、研创新行为主体的联系功效以及促进科技成果的市场转化仍然有待加强。

三、马来西亚近期技术战略调整的理论分析

学术界对发展中国家技术政策的选择一直存在不同的声音。新古典学派坚持应建立“市场亲善型”(Market-friendly)的产业技术政策,即为弥补市场失效,政府应改善要素市场,推动贸易自由化、深化金融市场、完善人力资本培训和基础设施建设,强调市场的自发调节机制,主张技术政策应当保持中立性。新古典引用寻租理论和公共选择理论,认为政府失效的可能性和成本远大于市场失效,所以排斥任何形式的针对某一特定产业、某一特定企业组织的信贷、补贴、税收优惠等干预行为。发展中国家技术能力理论学派(Lall,s.1998)认为政府的功能远不止于此,即便不是所有后发国家政府有能力象韩国一样成功执行有力的选择性产业政策,如确定重点发展产业、培育竞争力强的大企业,后发国家的产业政策也应该是一种包含基础型和垂直型干预的混合物,不仅包括改善现存的要素市场,同时也可以通过政府行为弥补发展中国家特有的市场缺陷,比如鼓励企业的创新、研发活动,比如发展技术外溢性强、关联性强的产业,Lall认为发展中国家的技术政策应向“市场激发型”(Market-stimulating)调整。从金融危机后马来西亚政府对其技术发展战略的调整来看,其调整的思路更多地体现“市场激发型”的特征。

首先,针对制约本国技术创新能力的薄弱点,政府加大在人力资源、研发鼓励、科技基础设施等环节的基础性干预。在马来西亚国家创新体系中,缺乏高级化、技术性、知识型人力资源被认为是制约其技术创新能力的最大障碍。因此,第8个马来西亚五年计划强调对高等教育投入的倾斜,推动在职培训,从教育体制上打破传统的政府主导模式,促进政府与私人、国外机构的合作。此外,以国家力量促进信息技术基础设施的建设是马来西亚加快知识经济步伐的重要措施,2001—2005年科技基础设施的投入占马国政府科技投入的60%,此举意在以信息技术的推广提升传统产业的竞争力。在研发领域,除提供普遍的优惠政策外,政府还提供资助诱导私人研发与国家重点扶持的产业技术战略相结合,并改革公共研发资源的分配、运行机制,突出研究成果的商业化效益。

其次,发挥产业集群的聚集效应,以新的创新组织形式促进企业之间、企业与科学研究机构的信息技术交流。产业集群是特定产业领域里相互联系的企业和机构在地理的集中,通过产业集群里企业间的专业化分工协作,可以获得比孤立的企业整体更有效的集群创新优势,集群式创新体现了互惠共生、协同竞争性、资源共享性的特殊优势。在实践中,产业集群的创新优势已经在经济活动中,特别在技术密集的新兴产业中显现出来,如美国硅谷、日本筑波科学城、台湾新竹科学园区等都是成功的案例。马来西亚政府大力推出的“多媒体走廊”、“生物谷”计划也是希望借助产业集群的创新优势吸引外资进入,带动本国高新技术的发展。

第4篇

1、适应知识农业发展需要,创新农业科研教育组织

为提升农业科技水平,策划农业科技发展方向与目标,加强科技计划的管理与考核,“农委会”于1986年成立任务编组的“农业研究发展小组”,于1993年改组,确定该小组的主要任务:(1)农业科技发展政策及法规的拟定;(2)计划的规划、评审及预算编列;(3)计划的推动、管理、成果检讨与绩效的考评;(4)人才培养及国际合作的规划、推动与管理;(5)科技会议的筹划及其结论与建议事项的推动;(6)与相关“部、会”、学术及研究机构有关农业科技计划的协调与联系。随后又改组为任务编组的“农委会”农业科技研究发展委员会。这一时期台湾农业科技集中在“农委会”农粮处主管,部分科技项目由“农委会”有关业务处室管理。此外,“国科会”生物处主管台湾地区农业生物科技的基础研究。

为了适应知识农业发展的需要,“农委会”着手研究调整农业试验研究机构,于2000年把拟成立“农业部”作为工作重点来抓,研究设置“农艺研究署”,从事全台湾农业科技研发工作。

为了迎接生物科技新纪元的到来,“中研院”设立生物农业科学所,台湾大学成立生物技术中心,中兴大学成立农业生物技术研究所。民间企业于1998年投资12亿元新台币成立了花卉生物技术公司,投资六亿元新台币成立家畜疫苗公司。近几年还先后把屏东技术学院和嘉义技术学院扩大为屏东科技大学和嘉义科技大学。

各有关农业科技的研究机构的分工是,“中央”研究院主要从事学术及基础方面的研究工作;大专院校则以教学及训练人才为主,研究工作为其业务的一部分;公营事业机构研究所及财团法人或类似组织的研究所从事专业性特定项目的研究工作;而原省属的试验研究机构为从事台湾地区全面性的试验研究工作的主干。有关农业科技研究发展对于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技术发展与商品化及应用,依上、中、下游各层次负责推动。

2、应对国际农业科技发展趋势,加快高新技术创新步伐

1992年“农委会”农业研究发展小组依据《台湾科学技术发展12年长程计划及6年中程计划》、《农业综合调整方案》有关农业科技发展目标,以及历次“行政院”科技顾问会议农业组顾问建议事项,确定生物技术、生物防治、种苗繁殖、栽培渔业、动物用生物制剂等五个领域的研究发展重点,加以推动实施。其湾“农渔牧产业自动化”十年计划,约投入经费25亿元新台币。

从1997年7月至2000年6月,台湾“农委会”按照台湾地区“跨世纪农业建设方案”中的有关“发展政策导向的产业科技”要求,在重点产业科技、加强生物技术的研发与应用、整合农业科技研究群及区域推广体系、加速农业自动化与信息科技应用等方面研究取得一批成果。

2000年夏季,台湾“农委会”研究拟定“迈进二十一世纪农业新方案”,做为2001年至2004年农业政策蓝本。该方案提出了“发展农业知识经济,厚植农业竞争得基”策略,明确了新世纪初台湾地区农业知识经济的发展重点。2001年台湾农政机关用于扶持农业知识经济发展的经费预算为450.01亿元新台币,2002—2004年约需195.18亿元新台币用于支持农业知识经济发展。

2001年“农委会”制定台湾地区农业各领域科技发展中程纲要,包括11个研究领域,分别是作物科技领域、林业科技领域、渔业科技领域、畜牧业科技领域、农业环保科技领域、农产品加工科技领域、农业自动化科技领域、农业共通性科技领域、农业生物技术领域、林业防灾科技领域,“农委会”计划从2000—2004年度,共投入241.56224亿元新台币用于支持农业科技研究。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二十一世纪前十年台湾地区农业科技发展方向主要是:(1)在生产方面:建立高科技、高效率的农业生产体系,提高国产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突出加强生物技术的研发与运用,创造台湾地区农业的新绿色革命:加速农业自动化与信息科技应用,提升产业竞争力。(2)在生活方面:生产卫生、安全、高品质且多样化的农产品,提升国民生活品质质,重点发展高品质且多样化的农产品,满足消费大众需求;结合民间力量发展食品科技,带动产业发展。(3)在生态方面:减轻农业生产对环境的冲击,强化农业支持生态环境维护的功能,重点改进动植物生产、检疫防疫技术与体系,保护国内农业生产环境;加强农业资源保护利用,维护自然生态环境。

3、大力推动农业生物技术的研发与应用

鉴于农业生物技术将成为21世纪世界产业发展趋势,为了加快台湾生物技术的研究创新及其应用技术的发展,突破台湾农业发展与产业结构调整的瓶颈,提升传统农业的技术能力,近十几年台湾在生物技术产业发展方面,不断增加研发经费、人力和设备投入。

1995年8月台湾“行政院”第2443次会议通过《加强生物技术产业推动方案》,并于1997年修订方案内容,确定将农业与医药领域的生物技术,作为台湾全力发展的重点科技。“农委会”为落实“行政院”《加强生物技术产业推动方案》,1996年优先执行了花卉种苗、动物用疫苗及生物农药三个推动计划。

1997年3月,台湾“国科会”委员会选定农业生物技术为台湾四个“国家型”科技计划之一。同年10月,成立台湾农业生物技术“国家型”专案计划规划工作小组。1998年1月,聘任该计划个案咨询委员会委员。1998年2月,台湾农业生物技术“国家型”计划的目标、规划重点提交“国科会”委员会审定通过,推动执行,课题申请通过率为45.2%。1998年7月,公布1999年度第一期三年的课题补助金额,共有42项课题列入该“国家型”计划。其主要研究目标是:(1)整合台湾农业生物技术产业研发既有人力、物力与技术资源,落实产业应用,使农业生物技术在台湾得以生根并茁壮发展;(2)加强本土性的具有产业发展潜力的农业生物技术产品,以提升台湾生物技术产品的国际竞争力;(3)建立台湾研发与应用体系,确保台湾农业生物技术产业的永续发展,尽快提升台湾的农业生物技术水平;(4)整合以产业发展为导向的尖端农业生物技术研究,把台湾建成为亚太地区农业生物技术产业研发与营运中心,促进台湾加入WTO后的农业发展。

该科技计划的重点研究领域是:(1)、花卉及观赏植物领域,(2)植物保护领域,(3)水产养殖领域,(4)动物用疫苗领域,(5)农产品保鲜利用领域,(6)农业环境保护领域,(7)保健及药用植物领域。

4、加快农业科技管理创新

“农委会”为加强农业技术发展规划及本会农业科技研究发展计划的执行、管制与运作,设立农业科技审议委员会,该委员会的任务是:农业科技研究发展方向规划的咨询,农业各产业技术发展政策、制度、法规、策略及重大方案审议之咨询,农业科研计划资源分配审议的咨询,农业科研计划成果检讨审议的咨询,其它农业科技发展事项的咨询。委员会下设农业、林业、渔业、畜牧及生物技术五个技术领域审议小组,各技审小组的任务是:对“农委会”个别产业技术发展规划及审议的咨询,“农委会”科研计划审查及管理考核咨询,“农委会”科研计划与业界合作事项协调及审议的咨询,“农委会”有关科研计划事项的咨询。

为加强农业科技研究发展计划执行绩效评估,促使农业科技研究经费有效运用,“农委会”2001年3月6日成立农业科技绩效评估委员会,该评委会的任务是:以农、林、渔、牧及生物技术等领域科技研究计划为对象,评估过去该领域的研究计划执行绩效;评估农、林、渔牧及生物技术等领域科技研究成果所建立的技术,对提升台湾地区农业产业竞争力的效益。评委会设委员23—25人,由“农委会”主任委员遴聘学养优异、经验丰富,对产业科技、经济充分了解的相关产、官、学、研界专家兼任。评委会在对各领域专业技术进行评估时,得视需要聘请该领域的相关专家若干位参与绩效评估。此外,还在台湾地区农业生物科技“国家型”计划中设立了咨询委员会,在台湾地区农业科技中程发展纲要各领域聘请评审委员会。

二、注重农业科技投入,扶持技术创新

从下表可以看出,台湾地区农业科研经费投入常年维持在较高的水平。

台湾地区农业科技经费投入

年度经费年度经费

199621.135200145.04193

199715.3857200249.51840

199816.6880200355.26226

200029.79313200461.94672

注:2000—2004年为中程科技纲要需求估计数

1996年度(1995年7月1日—1996年6月30日)台湾地区农业科研经费为21.135亿元新台币(下同),其中农业基础研究(含农艺学、园艺学、农业化学、畜牧兽医、森林及水土保持、渔业科学及农业工程)的经费投入为3.9450亿元新台币,其经费主要来源是“国科会”和“中研院”,共执行537个研究课题,参加研究人员1206人。同年度的农业应用研究与技术发展(含农作物科技、林业科技、渔业科技、畜牧科技、食品科技等)的经费投入为17.19亿元,执行197项整合性研究发展计划,参与研究人员5142人。

在研究成果方面,共有952篇研究、72本专著、934项技术报告发表,完成55项技术创新和923项技术服务,实现技术转移18项,取得专利权6项、著作权3项。从1996年度的农业应用研究与技术发展的经费投入结构看,应用研究占70%(12.172亿元),应用基础研究占3%(0.439亿元),商品化开发研究和技术发展占18%(3.077亿元),其他研究占9%(1.504亿元)。

1997年度台湾地区农业科技应用研究与技术发展经费投入为15.3857亿元。1998年度台湾地区农业科技应用研究与技术发展经费投入为16.6880亿元。从1998年度台湾地区农业科技各领域经费投入结构看:重点产业及资源保育利用研究发展的经费为10.94648亿元,农业生物技术领域经费2.12078亿元,食品加工科技经费投入为1.79738亿元,遥测技术及精准农业科技经费投入为0.44965亿元,农牧渔产业自动化科技经费投入为2.60亿元,其中重点产业领域内部经费投入结构为:作物育种及生产技术研究2.822亿元,农业生物遗传资源研究利用0.8亿元,动植物防检疫与病虫害防治研究1.25755亿元,渔业生产科技研究发展0.805亿元,畜牧生物科技研究发展1.46606亿元,农业废弃物利用及公害防治技术研究0.44431亿元,水土森林资源保育利用及水利科技研究0.95641亿元,农业经济、农产运销技术与农民辅导研究0.52亿元,农业科技人才培育、国际合作及计划管理0.6亿元,农业资导系统建立研究与利用1.07515亿元。

“农业生物科技国家型计划”经费,包括台湾地区“国科会”、“农委会”、“中研院”、“环保署”和财团法人台湾农业生物技术中心五部分的研发投入,预估1998至2001年度,总额达到8亿元新台币。各年度分别为0.2亿元、2.11亿元、2.6亿元和3.1亿元。

三、加强农业科技推广,促进技术成果转化

1、制定农业技术成果转化政策法规

主要包括《“行政院”加强生物技术产业推动方案》、《“农委会”农业科技计划产学合作实施要点》、《“农委会”科技计划已有成果拟进行产学合作加速商品化的项目一览表》、《“农委会”科学技术研究发展成果归属及运用办法》、《“农委会”主管计划研究成果技术转移执行要点》等法规。

《“行政院”加强生物技术产业推动方案》提出台湾地区生物技术发展策略是加强研究发展与其成果移转、扩散及应用,整合产、官、学、研的研究发展体系,成立“国家型”计划,畅通研究、发展、生产三者之间的渠道,以加强生物技术产业发展。其中与农业相关的主要内容有:修订生物性农药开发相关法令规范;推动农业生物技术国家型计划以花卉种苗、水产养殖、动物用疫苗、生物性农药、保鲜技术等方向为重点,并落实于产业发展;加强花卉新品种智能财产权保护,并纳入植物种苗法新品种命名及权利登记范围的花卉种类,加强花卉新品种权利保护,以提高育种研发意愿,推动花卉种苗产业发展。

“农委会”为提高农业科技研发绩效,鼓励民间产业界积极参与农业科技研究与开发应用,以加速落实研发成果于产业发展,于2001年4月3日制定了《农业科技计划产学合作实施要点》。“农委会”的经费支持主要用于人事费、研究设备费、包括杂支、材料、仪器设备维护等其它研究有关费用、管理费和必要的技术移转费用。

《“农委会”主管计划研究成果技术转移执行要点》提出,移转研究成果的技术或智能财产权给予厂商时,应以该成果作价取得价款。技术成果移转作价原则以“农委会”资助研究总经费乘下列百分比收取之:(1)参与开发的合作厂商收取5%,未参与开发的厂商收取10—15%。(2)技术成果最终使用者若为供个别农家使用则收取5%,供农企业使用则收取10—15%。

2、推动农业科技推广方面的研究

台湾地区各年度的农业科研课题均包括与农业技术推广和成果转化方面有关的研究课题。从2001年度台湾地区“农委会”主管科技计划研究重点内容看,与推广相关的研究主要有,在农业政策方面,设有《农产运销制度、法规、批发、零售、渠道与市场的规划及评估研究》在健全组织及人力资源,提升农业经验管理效益方面,设有《农民组织功能研究》、《农业推广体系研究》、《农村建设规划研究》、《农业人力资源研究》、《农民福利制度研究》、《农业金融结构研究》;在农业生物技术产业方面,设有《推动花卉种苗、生物性农药、动物用疫苗及水产养殖生物技术产业发展研究》;在农产运销电子化方面,设有《推动产销与网络商城信息整合研究》、《农业自动化与电子化推动配合措施研究》、《农产运销自动化及电子化研究》等。

从1999年度台湾地区“农委会”主管农业科技计划实施结果看,安排与农业技术推广相关的研究课题主要有,《现有农业网站与农业推广网络系统评估》、《农业知识信息推广体系研究》、《农业推广远距离教学系统的规划》、《农业知识创新的传播研究》、《作物基因转移技术的开发应用研究》、《生物技术在植物病虫害诊断与防治上应用研究》、《生物性农药的生物技术应用开发研究》、《生物肥料的生物技术应用开发研究》、《应用生物技术加强花卉种苗产业发展研究》、《加强推动动物疫苗产业发展研究》、《农产品服务业自动化计划配合措施研究》、《加强食品工业技术及管理的辅导》、《灵芝和樟芝菌种发酵培养技术开发研究》。

【参考文献】

1996年、1997年、1998年“中华民国”科学技术年鉴,“行政院国家”科学委员会编印

“农委会”九十年度委外办理之科技计划研究重点、汇整单位及汇整人一览表

第5篇

一、锁定目标,实现四个新提升

1.企业创新能力实现新提升。全年新增科技型中小企业40家以上、高新技术企业4家以上,培育高技术、高成长企业3家,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幅度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实施发明专利增长计划,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年均增长0.4件,达到1件。

2.产业创新能力实现新提升。新增产业技术研究院、技术创新中心等省级以上创新平台1家,新增2家以上。加快规上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发展,确保规上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连年递增。

3.综合创新能力实现新提升。县级财政对科技的投入只增不减,地方财政科技支出占公共财政支出的比重达到1.2%以上。规上工业企业研发经费达到3300万以上,规上工业企业研发经费支出占GDP比重达到1.1%以上,技术交易总额超过1.6亿元。多主体协同、多要素联动、多领域互动的综合创新生态体系进一步完善。

4.区域创新能力实现新提升。县域创新能力实现分数大幅提升,排位前移,力争跃升至B类县。

二、精准发力,力争六个重点突破

1.精准对标抓突破,强力推进加大全社会研发投入攻坚行动。细化分解年度目标任务,层层抓好工作目标落地落实。在全县深入开展研发投入专项指导服务活动,确保加计扣除减免、后补助等各项政策落实到所有相关企业,对没有建立研发机构和研发经费支出为零的企业进行重点引导,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制造业企业设立研发机构的比例达到30%。2020年力争实现规上工业企业R&D活动“清零”。

2.精准服务抓主体,高质量推进创新企业培育。启动“高技术、高成长”企业培育工程,健全完善“双高”企业培育服务体系和工作机制。实施科技型中小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成长计划,完善“微成长、小升高、高壮大”梯次培育机制。加强对中小企业创新的支持,通过分类指导、梯次培育、差异扶持、扩量提质,精准帮扶重点科技型中小企业,推动更多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为高新技术企业。推动高新技术企业优惠政策落地,调动企业申报和创建高新技术企业的积极性。

3.精准施策抓双创,推动众创空间快速发展。落实关于进一步扶持众创空间发展的意见。通过腾笼换鸟改建、整合要素新建、科技招商引进、提档升级巩固等四个“一批”,建成各类众创空间2家。组织好企业参加全市第二届创新创业大赛等重点赛事,树立一批创业创新典型,营造创新创业良好环境。

4.精准定位抓平台,实施创新平台提升工程。推动各类创新平台数量增长、质量提升、结构优化,重点加强省级以上创新平台建设,打造标志性高水平研发平台,2020年,重点支持华春液压申报省级技术创新中心,新增省级以上科技创新平台1家、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1家、市级科技创新平台4家以上。

第6篇

据南方日报,在现有产业基础上,结合环大亚湾新区的建设,重点培育和发展高端化工新材料产业、高端新型电子信息产业、LED产业和新能源汽车产业等四大战略性新兴产业……近日,惠州大亚湾区出台《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计划》(以下简称“《计划》”),将借战略性新兴产业驱动经济转型升级,力争到2017年,全区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产值达500亿元,增加值达125亿元,占全区GDP的11.3%。

利用石化优势发展新材料产业

石油化工是大亚湾区的优势产业,炼油和乙烯项目可为化工新材料的发展提供便利。《计划》指出,将利用石化区原料隔墙供应优势,以炼油和乙烯两大项目为龙头,重点发展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化工新材料,打造精细化工材料基地。力争到2017年,全区高端化工新材料产业总产值达321亿元。

同时,依托现有电子信息产业基础,加强与深圳等周边区域的产业对接与合作,以宝明精工、海能新一代等企业为龙头,重点引进新型显示、移动通信、高端消费电子等高端新型电子信息产业项目,积极培育发展物联网、云计算等软件与信息服务产业,逐步完善产业链配套,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打造高端新型电子信息产业集聚区。力争到2017年,全区高端新型电子信息产业总产值达到88.5亿元,建成1-2个省级、3-4个市级高端新型电子信息产业项目,新建1-2个省级研发机构。

依托广东省LED产业(惠州)基地,重点发展LED产业,加强关键技术研发,重点引进LED外延片、芯片项目,完善LED芯片产业配套,改进技术工艺和生产装备,积极扶持比亚迪LED芯片及产品,打造LED产业集群形成完整LED产业链,力争到2017年,LED产业总产值达到42亿元。

积极引进整车制造项目

新能源汽车产业是惠州市未来一段时间的主打产业之一,也是大亚湾区的四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根据《计划》,大亚湾区将依托西部综合产业区的汽车零部件生产基地,科学规划汽车产业园,以比亚迪等大型企业为龙头,推进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示范城市建设,打造国家级新能源汽车和关键零部件研发与生产基地。重点发展以动力电池、储能电池、电控、电机等为主的新能源汽车产业,积极引进新能源汽车整车制造项目,形成较完整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力争到2017年,全区新能源汽车产业产值达到45亿元。

大亚湾区管委会有关负责人表示,针对四大战略性新兴产业,该区将积极谋划、引进、储备和推动一批优质重点项目,加快建设各种配套,推进投资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完善重点项目协调会议制度,力促项目早日落地建成投产;加强重点产业扶持力度;重点引进一批科技创新创业领军人才,培养各种优秀的产业人才。

第7篇

【关键词】项目管理;体系;汽车研发;应用策略

1、成本管理

汽车研发的成本管理重点包括两个部分,一个部分是汽车研发中的研发成本,另外一个部分就是汽车子系统零部件的成本管理。然而,不管是哪一种的成本,在成本的控制与管理策略上都是一致的,这主要有成本状态的监控、成本的优化与细化、成本前期目标的设定,以及成本最终目标的确认。结合汽车的研发成本,先要在项目的前期对其它的一些项目研发成本进行参考,且要根据项目的内容进行对比,对汽车所要求的研发成本进行初步地确定,在实施项目之后,应当对汽车的研发成本进行优化与细化。在这个时候,一种非常重要的成本管理手段与形式就是制定及监控预算。因为牵涉到的部门比较多,并且企业的汽车研发项目也是比较多的,企业需要创建统一性的预算模板,以便于项目团队人员设定与监控预算。在规划预算的过程中,应当细化到月和周。为此,为了保障汽车研发成本预算的正常实施,要求设置审批的环节,以更加有效地应用各项成本,且能够定期地监控项目的成本状态,以保障汽车的研发成本不会超出成本目标范围。结合汽车子系统零部件的成本管理,重点也是在项目的前期设定汽车成本的子系统目标与总目标、零部件与子系统的设计方案的成本对比、优化和比较、采购点的谈判、成本的最后确认,以及以后的工作更改评审与成本状态的监控等方式来实施维护和管理的。借助上述的成本管理方法与手段,能够对汽车的研发成本投入进行有效的控制,以及有效监控和优化汽车本身的成本,尽量地在保障汽车研发进度与质量的基础上,提高汽车企业的经济效益。

2、质量管理

制造出汽车并且投入市场是汽车研发的最终目的。在确保企业利益的基础上,汽车的质量愈高,就愈具备竞争上的优势与得到好的口碑,最终提高企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而汽车研发的特点是零部件和子系统比较多,开发的时间比较长,供应商比较广,客户的应用时间长与应用条件复杂,不但应当跟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相符合,而且还应当减少或者是防止客户抱怨汽车的质量。为此,在研发汽车的过程中,应当确保汽车的设计质量,且要严格地监控与管理汽车的质量。总之,汽车研发当中的质量管理内容是汽车及其子系统的质量管理与汽车研发项目得以运行的质量管理。对于汽车及其子系统的质量管理来讲,根据项目的研发时间能够划分成以下的几个阶段:在项目的初期确定汽车子系统零部件级别的质量目标和总体的质量目标;在项目的设计周期与前期优化设计汽车子系统零部件,像是交流学习经验和教训、应用DFMEA和DFSS等一系列的方法提高和优化设计质量,以及质量评审;项目的中后期是验证汽车及其零部件子系统和法规申报;最后就是售后质量问题的跟踪与解决。对于汽车研发项目得以运行的质量管理来讲,重点是管理汽车研发项目本身的质量,是结合项目的研发规划和时间来进行的,能够对长期规划的一些重大节点实施质量评审,需要重大节点上的市场、物流、制造、采购和研发等部门需要递交一定的交付物,且要评定交付物的质量情况,倘若发生不利于项目质量提高的内容,那么就需要实施工作补救规划,且跟踪问题补救规划。在对质量评审进行闭环控制与过程控制的前提条件下,可以保障汽车研发的整体运行质量状态。在实施上面的监控和管理之后,能够大大地提高汽车的质量,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优势。

3、风险管理

风险管理要求以往系统和全面的项目经验与计划准备。风险管理想要实现理想的效果,就应当跟项目计划一起实施。在运行项目计划的过程中,激励项目工作人员对风险点进行分析,想象到最差的情况,提供方案分析,事先准备好风险点的预备策略,这也被叫做项目的DFMEA。风险管理应当同时思考成本风险、人力资源风险、资源风险,以及时间风险等。在出现不可以控制的风险的时候,根据风险的难度系数,让所有的项目工作人员一起分析和评估风险,从而使得风险消除。尤为关键的一点是,在难以由自身所处于的项目管理层面上消除风险的时候,一点要立刻将风险的管理级别上升。项目管理这项工作是异常复杂的,项目目标的实现都会受到任何一个外界因素的影响。

4、人力资源管理

企业最为重要的一项资产就是人力资源,而怎样更加有效地体现出人的巨大作用,这是企业进步和发展的一种重要方式。团队发展,人员组织和管理计划是人力资源管理需要涵盖的内容。项目质量会受到团队发展成功与否的影响,通常来讲,团队的发展能够通过下面几点来进行:①组织培训,培养项目团队人员的能力,以更加有效地为项目服务;②集中组织,在相同的地点集中组织项目团队,以切实增强团队的运作能力,像是“项目作战室”;③激励和绩效考,结合项目团队人员的要求和工作业绩来限制或者是满足,以激发人员的工作热情,更好地服务于项目目标;④团队组建,主要有实施关键的和专门的个别策略以及管理,以增强团队的运作能力。所谓的人员组织也就是招兵买马,结合组织机构图与人员配置规划为项目配备合适的人员。值得注意的是,针对一些特殊或者是紧缺的人力资源,企业的绝大多数项目组也想拥有,就应当以招聘或者是谈判的形式来实现。管理计划需要清楚明了:项目人员的责任与角色分配上需要各司其职;人员配置管理的规划就是什么样的人力资源适合用在什么样的项目上;组织机构图也就是各个项目人员间的工作汇报情况。

5、信息管理

项目的信息资源是十分重要的,无论以怎样的形式来保存(在目前的形势下,是以电子信息保存作为主导的),应当确保项目人员可以实时地获取有关项目层面的信息资源。在便于查找的位置存放新的项目文件,且做好明确的标记,对过时的信息进行删除。对于一些重要的项目,不但通过信息的手段进行保存,而且还应当通过文本会签书面的形式进行保存。在实施项目的过程中,信息管理需要坚持数据管理的保密性原则,分级别地管理信息,对于不同级别的项目层人员实施不一样的查阅权限,以保障项目信息管理的安全。

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在汽车研发中应用项目管理的起步是比较晚的,独立的体系还不够健全,当前我们大都是在国外的理论体系基础上建立和发展起来的项目管理理论。然而,项目管理在汽车研发中的应用是非常有效的,汽车企业的必经发展道路就是多项目和多平台的产品研发,项目管理在汽车研发中的地位是主导性的。

参考文献

[1]杨生秀.绩效管理在项目管理中的应用及实践方法——以鲁能软件有限公司为例[J].科技和产业,2010(03)

[2]孙益民;娄臻亮.汽车产品开发同步工程应用管理机制研究[J].中国集体经济,2011(15)

第8篇

近年来,我市科技工作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一中心,积极为经济发展和企业创新开展科技创新服务活动,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坚持产学研合作,把产学研作为推进科技创新的基础工作。二是坚持企业为主体,把服务企业作为推进科技创新的立足点和出发点。三是坚持以人为本,把人才引进和培养作为推进科技创新的重要目标。四是坚持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把二次创新作为科技创新的基本途径。通过推进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发展高新技术及其产业,我市的科技进步和科技创新工作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为我市经济和社会的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年我市获得“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称号,我市的科技创新服务工作也得到了省、市领导的高度评价。副省长张桃林对**的做法充分肯定,并强调**的经验值得全省学习借鉴。市委书记赵鹏指出,“金杯银杯不如企业口碑,金奖银奖不如企业夸奖。”市科技局以出色的工作受到企业由衷的称赞和好评,为市级机关树立起了一个榜样。

创新科技服务办法,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和水平,是新形势下经济和社会发展对我市科技工作提出的新要求。我们感到,必须积极探索科技服务经济的新办法、新举措,关键是把握四个重点,努力形成我市科技创新的新的竞争优势。

1、重点服务产业发展。过去我们工作的重点是企业,重视对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的提高,对产业的发展重视不够。今后,我们要把工作的重点从抓企业,转移到重抓产业。要围绕我市的优势产业和新兴产业,重抓产业链的建设。根据产业链来组织开展科技创新活动,努力提升整个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在这方面,我们有了成功的经验。纺织机械是我市的传统优势产业,我们围绕制约纺机产业发展的关键技术,开展技术攻关,进行重点突破,形成了自动络筒机、数字化超高速CM600精梳机、假捻变形机、ASGA368型伺服传动浆纱机等一批具有国际领先或国际先进水平的高端系列纺机产品,产业自主创新能力显著提升。目前我市纺机产业拥有高新技术企业15家,省以高新技术产品30多个,专利210多项,并建设有省级纺织机械、市级前织准备设备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被认定为国家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今后我们将充分利用我市沿海区域优势及风能、滩涂等资源,加快推进海涂农业、特色机械、低碳能源、绿色化工特色产业和新兴产业的发展,重点实施新型环保设备研究开发与产业化、高耗能行业节能关键技术研发与应用示范、生物能源关键技术研究开发与产业化、大功力半导体照明技术研究开发与产业化、汽车及关键零部件开发与产业化、功能高分子材料研发与产业化、精细化工产品研发与产业化、新一代纺织机械开发与产业化等重大科技专项。到2012年,海涂农业、特色机械、低碳能源、绿色化工4个产业分别争取达到600亿元、1000亿元、300亿元和500亿元的产业规模。

2、重点抓好人才培育。过去我们注重科技项目,对人才的重视不够。一个地区或者一个企业能否健康快速发展,人才是关键。我市作为一个经济欠发达地区,人才特别是高层次科技创新创业人才匮乏。作为科技部门,要坚持以科技项目培养人才,工作的重心要实现从抓项目到抓人才的转变,落实好国家和省、市有关政策,充分调动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并为他们创造一个良好的创新环境。在这方面,通过产学研合作,我市引进了一大批高层次科技人才,解决了一大批制约我市产业发展的技术难题,促进了我市经济和社会的又好又快发展。今后,要进一步强化科技计划的人才培育导向,加大人才培养力度,以重点产业、重点学科、科研基地、重大科研项目为依托,培养一批科技领军人物、科技骨干和创新人才团队。做好高层次人才引进,科技计划项目优先支持高层次科技人才领衔申报的项目。同时鼓励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联合,共同开展关键技术研发和进行科技成果转化,使科技计划项目既出成果又出人才。鼓励和支持科技人员创新创业,加快培育一批科技型企业家。

3、重点抓好平台建设。科技创新平台是开展和服务创新创业的重要平台,是创新成果转化应用的重要支撑,也是凝聚各类科技人才的重要载体。目前,全省共有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博士后工作站、重点实验室、科技企业孵化器等科技创新创业的载体350多家,集聚各类科技人才近10万人。我市与苏南、苏中等经济发达地区在科技发展上最大的差距就是科技创新载体建设上的差距。因此,今后科技工作的重点从抓成果的引进转到科技平台的建设上来。通过支持和引导企业加强与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合作,利用高校科研院所的技术、人才优势,“柔性”引进人才,加强企业研发机构建设。同时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到境外和市外的大城市设立研发机构,吸引和利用外地科技人才为企业发展服务。通过加强技术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为中小企业提供共性技术、工具软件、分析测试仪器设备、技术转移、技术培训等科技服务。积极推进我市省级以上开发区建设科技企业孵化器,各类科技计划、科技经费重点支持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推进科技成果转化,促进科技人才创新创业。积极引进高校科研院所来我市设立研发中心、中试基地和高科技公司,进一步提升我市产学研合作的层次和水平。

4、重点抓好政策落实。近年来,国家、省、市相继出台了一系列鼓励科技创新创业的政策措施,国家支持科技创新的方式方法正在发生着重大变化,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将转向以政策扶持为主。去年,我市共争取省以上科技经费1.5亿多元,为历年之最,但我市通过政策落实减免的所得税只有1800多万元,只是争取经费数的10%多。同时,我市现在虽然有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130多家,但经过去年复核,能够按照新的高新技术企业管理办法申报认定的企业只有30多家,就这30多家企业中还有许多达不到要求。因此,今后我们科技工作的一个重点将是在落实政策上。落实政策时,要突出重点,培育典型。要在全面落实国家、省关于促进创新创业的财税、金融和政府采购政策等各项优惠政策的基础上,重点做好技术开发费用的备案确认及高新技术企业的认定工作,将“技术开发费用按150%加计抵扣当年应纳税所得额”和“高新技术企业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这两条优惠政策落到实处。通过政策的落实,引导企业进一步加大研发投入,增强企业科技创新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全社会R&D/GDP的比重,努力使企业成为科技创新的主体,加快我市小康社会和创新型城市的建设步伐。

第9篇

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的目标,以深化改革创新为动力,把握加快推进产业转型升级这一条主线,充分发挥苏南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的战略机遇,全面推进增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和完善创新创业环境两大工作重点,持续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社会创新成果转化能力、服务基层服务企业能力”三大能力。狠抓“四个巩固提升、四个重点突破、两个积极探索”。对在实践中行之有效的经验做法和工作举措,在政策落实、科技人才、产学研合作、载体建设四个方面要强化巩固提升,确保苏州市科技创新综合实力保持全省前列;聚焦苏州市科技创新的重点难点问题,在企业创新能力、产业技术水平、广场功能完善、科技金融结合四个方面实施重点突破,打造苏州市科技工作的特色和亮点;围绕深化体制机制创新,在科技惠农惠民和科技管理改革两个方面开展积极探索,切实激发全市科技创新的持续动力。

一、机制创新,激发企业创新活力

一是支持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决策主体。加快建立企业主导技术创新决策的体制机制,继续鼓励支持大中型工业企业和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企业全面建设研发机构,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二是进一步支持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投入主体。继续认真落实研究费用加计抵扣、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等科技政策。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升研发水平,创造研发成果;三是是强化创新型企业梯队建设。集成创新资源,重点培育发展一批以优秀企业家和创新创业高层次人才为核心团队、以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为核心竞争力的创新型企业群体。不断增强区域经济转型升级的生机和活力,继续实施能够促进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发展的“瞪羚计划”和“雏鹰计划”;四是支持企业成为创新活动的组织主体。支持企业引进国际先进技术成果,帮助企业开展跨国技术研发合作与转移;提升企业整合人才、技术、资金等创新要素的能力,推动企业将技术创新成果知识产权化、知识产权标准化、技术标准产业化;引导企业介入高校院所的早期研发,构建利益共同体;五是支持中小微型民营企业成为创新活动的活力主体。加快中小微型民营企业的转型升级,引导企业加大科研经费投入,提高其自主创新能力、企业效益,从政策优惠的享受者转变为反哺财政税收的贡献者。

二、创新引领,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一是推动产业技术创新。以重大科技项目和重点工程为依托,不断深化协同创新的领域和范围,集成科技资源引导、支持企业与高校院所合作,培育壮大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兴产业;二是加快创新载体建设。在建设好中科院纳米所、医工所、浙大工研院等重点载体的基础上,加快布局一批产业技术研究院、企业研究院等研发机构,加大协同创新步伐,争取在重大装备制造、小核酸药物、纳米技术应用、合通信等领域取得创新性技术突破;三是充分发挥苏南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效用。充分利用好苏南中心各平台的功能,各平台要向下延伸、向下扎根,实现市县联动,资源共享。市生产力促进中心要作为苏南中心的运营主体,通过服务功能和体制机制的健全完善,把来自市场的社会资源和来自政府部门的行政资源整合起来。

三、多元投入,改进科技投入体制

加快完善财政科技投入机制,改革经费配置方式,提高科技投入的绩效水平。一是构建多元科技投入体系。构建以财政科技资金为引导,股权交易、风险投资、金融信贷、上市融资为重点渠道,质押借贷、信用评估、科技保险、融资担保为主要内容的科技投入体系;二是财政科技投入方式不断改进。通过制度保障财政科技经费的增长幅度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幅度;逐渐改进财政经费的使用方式,从事前支持、直接支持更多的转向事后补助、间接支持。加快科技经费“拨加投、拨加贷、拨加保、拨加奖”等间接支持的改革步伐,充分发挥“政府+银行+担保+保险+科技中介服务”的科技金融模式的作用;深入开展“科易保”和“科创投”等创新服务;以信贷、保险、创投、担保四个方向为突破口,进一步完善“首投”、“首贷”、“首保”机制;三是科技经费管理机制更加规范。进一步完善信息公开制度,健全“公开、公平、透明”的科技管理制度,同时引入第三方评估机制,建立科技信用和绩效评介体系,加强事中事后监管,构建以提高创新绩效为目标的科技投入评价机制。形成一套严格规范的计划管理程序,实现项目管理流程的信息化;市级科技计划均通过媒体公布项目申报要求、拟立项数等信息,增强科技资源配置的公正性和有效性;四是加大科技政策落实力度。围绕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高新技术税收优惠等重点科技政策,加大政策宣传力度,支持企业加大研发投入。

四、整合资源,全力构筑人才高地

一是大力培育引进高端人才。以产业未来发展为导向、企业需求为重点,紧紧围绕人才的培养、引进和使用三个环节,不断深化并实施姑苏创新创业领军人才计划和“1010工程”,大力培育引进一大批领军人才、创新团队;二是全力扶持领军人才创新创业。加强从项目的争取、政策的落实、高新技术企业的资格认定、科技金融等方面对领军人才创办企业的服务和集成支持;三是优化高层次人才服务环境。深入开展国际精英创业周等活动,拓宽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引进渠道,促成高层次人才与科技项目、创新载体、创业资本等多元要素的对接整合;四是政府进一步完善引进人才的政策。对引进人才的住房、户籍、子女就学等提供后勤保障,帮助中小企业留住人才。

五、更新理念,完善科技服务体系

一是加快建立以市场为主体、以企业为主导的研发创新体系。发挥苏州高新区、苏州工业园区、昆山高新区的示范引领作用,实现内生驱动、找准创新定位,利用苏南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和“一带一路”的建设机遇,加快形成“一区一战略性产业、一县一主导产业、一镇一特色产业”的发展格局,培育形成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型企业集群;二是加快创新要素的优化组合。大力建设国家科技成果转化(苏州)服务示范基地,以培育创新源为重点,重点支持中科院苏州纳米所、中科院苏州医工所、浙江大学苏州工研院和三个国家级检验检测机构的建设。充分利用苏州自主创新服务广场,打造成果转化、科技金融等六大服务平台,集聚一大批从事技术转让、科技咨询、信息服务、科技投融资等方面的科技服务机构,建立健全以市场为导向、产业化为目的的科技服务体系。不断深化产学研合作领域和范围,加快重大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组织国际科技合作活动,开展广泛的对外技术交流活动;三是完善科技金融公共服务平台。进一步整合信贷、投资、租赁等各种科技金融手段,发挥科技广场的载体作用,全力打造“科技金融超市”,进一步提高“科贷通”的覆盖范围;四是完善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用网络。着力拓宽服务企业的范围,鼓励高校和科研院所科技资源向社会开放,增强资源开发共享平台的支撑力;五是以支撑产业发展为重点,加强公共平台建设。推进建设江苏(沙钢)钢铁研究院、江苏省龙腾平板显示技术研究院、江苏省(昆山)工业技术研究院等项目。建设面向中小企业的纳米加工、集成电路设计、软件测评、新药创制等的科技公共服务平台,加快发展科技企业孵化器;六是改革完善科技计划体系。要打破原有以职能划分为计划框架的分类,以“企业需求、社会需求和苏州发展需求”为导向,重新设置计划架构,进一步明晰、简化申报流程,延长申报时限,实行常年申报,集中受理。■

第10篇

,特提出如下意见:

一、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一)激励企业成为技术开发投入的主体。到2010年,科技企业用于技术开发的费用占企业当年销售收入的比例原则上不得少于2%。企业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未形成无形资产计入当期损益的,在按照规定据实扣除的基础上,按照研究开发费用的50%加计扣除;形成无形资产的,按照无形资产的150%摊销。对企业研发机构进口研究开发仪器设备和研究开发仪器设备折旧,享受国家有关优惠政策。实行国有企业技术创新绩效考核制,国有资产管理等部门要将国有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指标作为评价企业经营者业绩和政府支持的重要依据。

(二)支持企业建立研发机构。在充分发挥已有研发机构作用的基础上,支持大中型企业独立组建或与高校、科研机构联合组建研发机构;支持中小企业联合组建研发机构或与高校和科研机构合作开展研发活动;鼓励企业“走出去”,在省外、国外设立研发机构,提升企业研发水平。对新认定为国家级的企业研发机构,在现有相关专项资金中给予50万元至100万元的补助,用于企业研发机构改善研发条件,提高研发水平。

(三)支持企业引进先进技术进行消化、吸收和再创新。企业在引进先进技术时按照不低于1∶1比例的配套资金进行消化、吸收和再创新。对企业引进国内外先进科技成果并实现产业化的项目,经有关部门认定,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专项资金给予无偿资助、贷款贴息等支持。进一步加强对俄罗斯等国家的科技合作,推动企业所需技术的引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

(四)大力推进创新型企业试点工作。开展创新型企业的评价和认定工作,引导企业争创省级和国家级创新型企业。促进社会资源要素向创新型企业转移,省各类科技计划对创新型企业予以优先立项和支持。到2010年“创新型企业”达到50家、“创新型试点企业”达到100家、“创新型培育企业”达到300家。

二、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促进产学研结合

(五)优化整合科研机构资源。科技管理部门要研究提出科研机构资源优化整合方案。根据我省支柱产业和新兴产业的需要,打破部门条块分割,加快科研机构合并重组,支持科研机构挂靠企业集团,允许科研机构并入高校。对于不适应我省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任务严重不足,长期不出成果,经济社会效益较低的科研机构,经评估后予以兼并。

(六)稳定支持科研机构发展和改革。要按照“职责明确、评价科学、开放有序、管理规范”的原则,建立现代科研院所制度。不断加大对科研机构的支持力度,逐步增加科研机构的运行经费、科研业务费和科研条件建设经费,每年重点改善一部分科研机构的条件,配备关键试制设备,提升中间试制水平。对于科研机构进行科技成果产业化和为社会提供科技服务的收益,同级财政全额返还科研院所用于发展。应用开发类科研机构一并参加全省事业单位改革,执行事业单位改革相关政策。

(七)强化农业科研成果应用推广作用。围绕千亿斤粮食产能战略工程,大力提高农业综合生产和加工能力,依托科研机构、高校构建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和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推进农业科技示范园区的建设,加快高新技术在农业上的应用和推广。继续推进农科教结合,组织农业科研单位、高校和农技推广部门与各县(市、区)广泛开展农业科技合作共建活动,建立农业科技合作的长效机制。实施科技富民强县专项行动计划,以奔小康科普书屋和乡村大院为载体,实施科技惠农“五个一”工程。

(八)加快建立产学研合作机制。积极推动政产学研金介的有机结合,围绕我省优势产业和新兴产业建立产学研战略联盟,负责谋划和推荐对产业发展具有牵动作用的科技项目。充分发挥省行业工程技术联合研究院、各类重点实验室和各级研发、工程和技术中心作用,打造科技创新研发平台,注重军工和民用技术的有效对接,实现在重大关键共性技术上的突破。对产学研战略联盟推荐并依托科技创新研发平台开展的科技项目,省科技管理部门通过优先立项给予资金支持。对自主研发的首台(套)重大装备,在实施产业化中给予贷款贴息、无偿资助等支持。

三、加快科技园区建设,打造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基地

(九)加强科技园区的规划和指导。省科技管理部门要统筹规划科技园区发展、科学定位科技园区职责,尽快形成若干产业配套、链条完整、特色明显的产业群,发挥其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基地的作用。各级政府要加大对所在地各类科技园区投入,在制定科技园区发展规划时,要围绕区域优势,突出产业特色,积极开展科技合作招商引企工作,对入驻的高新技术企业在土地、资金等方面给予政策扶持。

(十)重点推进哈大齐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带建设。以**、大庆两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依托,将所在区域内的大学科技园、特色产业基地、科技企业孵化器、科技企业等

统一纳入园区的服务范畴。重点完善园区投融资服务体系,重点建设园区具有产业特色的研发平台,重点营造园区创新、创业、创富的人文环境,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新技术企业,不断提高哈大齐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带的科技含量。到2010年,哈大齐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带的高新技术产值要达到3500亿元以上。

(十一)加快建设特色产业基地。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将航空汽车特色产业基地、核电装备研发制造基地、新药研发生产基地、铝镁合金科技产业基地、钛合金科技产业基地、硅基新材料科技产业基地、农产品精深加工基地,作为招商引企、招商引智的重点。对符合我省产业发展方向,进入特色产业基地的高新技术企业,各级政

府和部门要优先予以资金支持和政策倾斜。各有关部门要为特色产业基地的发展做好跟踪服务,适时组织专家开展技术咨询,引导相关的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人才向产业基地集聚。

(十二)加快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支持各市地建立科技企业孵化器,到2010年实现科技企业孵化器市地覆盖率100%。各级政府对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要给予重点支持,使其不断改善科技创新服务环境,尤其要建立和完善面向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科技咨询和公共技术平台。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专项资金将以省市共商方式给予支持。

四、建设科技创新服务体系,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

(十三)构筑省科技成果交易市场。在充分利用现有科技成果转化中心、生产力促进中心等科技中介服务机构的基础上,通过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信息资源整合,构建以省级市场为核心、全方位、多层次的科技成果交易体系。大力发展民营科技中介机构,鼓励省外有信誉的科技中介机构来我省开展科技成果交易服务,吸引和培养专业人才进入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工作。科技中介机构从事技术咨询和技术服务,按照规定享受国家有关的税收优惠政策。

(十四)打造科技资源共享平台。本着“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惠多赢”的原则,重点建设大型科学仪器设备、自然科技资源、科学数据、科技文献共享平台、成果转化公共服务平台、网络科技环境平台和标准化战略平台,为全社会科技创新活动提供有效服务。鼓励和支持企业按照市场化运作参与服务平台建设,对企业搭建的服务平台,当地政府可从相关科技专项资金中给予补助。

(十五)实行产业化科技成果认定和奖励制度。科技管理部门负责建立和完善产业化科技成果的评价、认定和公示制度。到2010年,优选100项科技成果进行重点推广,并对其产业化过程给予贷款贴息。对实现产业化的科技成果,同级财政可按当年新增企业所得税地方留成部分的5%,奖励给科技成果持有者。

五、培育和引进领军人才,打造科技创新团队

(十六)加快高层次创新团队培育和建设。以省科技创新研发平台为依托,实施“科技创新团队计划”;以高新技术企业为依托,实施“科技创业团队计划”;以高新技术园区为依托,实施“科技经纪人团队计划”。省政府将逐步提高高层次专家津(补)贴标准,从2009年开始,两院院士津贴提高到10000元/月。省政府每年安排资金用于组织院士、高层次专家学术休假、学术活动以及从事技术咨询等服务活动。

(十七)完善激励人才创新创业机制。鼓励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探索高级经营管理人员、骨干技术人员年薪制,支持实行期权、期股奖励和企业年金制度。允许科技人员提取所完成的省级科技开发类项目经费的10%作为劳务费。鼓励高校、企业、科研机构的人员在合作研发项目和科技成果产业化期间交流兼职,允许兼职人员兼职兼薪。省人事部门要将科技成果产业化和获得发明专利等条件,作为科技人员评职晋级的重要量化指标,予以优先考虑。经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国有独资)在实施股份制改造时,经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批准,可在前3年国有净资产经营性增值中拿出一定比例作为股份,奖励给有突出贡献的科技人员和经营管理者。

(十八)加大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力度。对带高技术成果来我省实施产业化或从事高新技术项目研发的高层次人才,各级人事部门要开辟绿色通道,不受编制、工资总额、户口等限制,实行特事特办。对带高技术成果来我省实施产业化的高层次人才,所在地政府可以贴息贷款的方式给予创业资助;对引进的从事高新技术项目研发的高层次人才,由所在地政府择优给予一定科研启动金支持。各级政府要加大对企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博士后产业基地、研究生创新培养基地的支持力度。要创造良好的条件吸引博士生进入企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适当提高在站人员资助标准。

六、建立和完善保障机制,营造良好创新创业环境

(十九)加强科技创新工作的组织领导。省科教领导小组要将科技创新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每年至少召开两次会议专题研究解决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和科技成果产业化的重大问题。各级政府要将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作为重要内容列入发展规划并作为年度目标责任制考核的重要内容。

(二十)确保财政科技投入明显增长。各级政府要把科技投入作为财政预算的保障重点,优先安排科技事业发展资金。省级应用技术与研究开发资金、科学事业费和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专项资金增幅要明显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幅,从2009年开始,省政府增加资金重点支持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实施省科技产业211工程”和重大科技专项,推进科技成果转化。

(二十一)创新财政科技投入管理机制。坚持投入和效益并重的原则,改革和强化财政科研经费管理,积极探索建立政府资金引导风险投资的新机制,确保财政科技投入效益最大化。省各类科技经费要按照六大科技专项集中投入、重点支持。明确科技计划项目的绩效目标,建立面向结果的跟踪问效机制。完善财政部门与科技、综合经济部门科技资源配置的协调机制,加强信息交流,防止各部门低水平重复立项和浪费资源。

(二十二)对高新技术企业实行税收优惠政策。对符合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规定标准的企业,经认定后,享受国家规定的税收优惠政策。对2008年以前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尚未达到国家规定标准的,自本意见之日起3年内,对企业应缴纳所得税率上调10%的地方分成部分,由同级财政部门返还企业,支持其成长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

(二十三)拓宽融资渠道支持科技创新活动。省内银行类金融机构对本省科技企业贷款年递增率20%以上,作为省政府每年实施奖励的重要考评因素。通过政府资金引导、市场化运作,鼓励境内外投资者创办各类创业风险投资机构。对本地科技企业投资额年递增超过10%的省内创业风险投资机构,各级财政部门根据财力状况,按其缴纳所得税地方留成部分的一定比例作为风险补贴资金奖励给创业风险投资机构。拓宽融资渠道,支持和引导科技企业在境内外上市融资。

(二十四)完善科技创新贷款担保

制度。以科技园区为依托完善科技投资贷款担保机制,加快发展面向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贷款担保。在简化担保程序的同时,积极尝试以专利权等无形资产质押作为反担保手段。各级财政部门应建立针对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担保的风险补偿机制,对担保机构在支持科技类企业融资担保中产生的代偿损失给予一定比例的补偿。

第11篇

本文所说的“全市科技实用型人才”是指以下范围内人员:一是具有发明、实用新型专利的专业技术人员;二是在自然科学领域,经市级科技主管部门及市级以上行政主管部门批准立项的科技计划项目中,承担项目研发的主要人员;三是获得市级及以上技术创新、发明等科技奖项的科研人员。

为摸清这些人才现状,进一步促进人才与经济的对接和技术转化,鼓励和支持我市现有科技实用型人才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落实市领导关于人事部门要做好全市专利人才、项目研发人才等科技实用型人才的开发利用工作的要求,我们组成调查组,从3月20日开始到5月底,开展了全市科技实用型人才状况调查,对全市各级机关、事业单位、科技协会类社会团体,驻吉高校、科研院所,以及在吉林市域范围内从事开发和创新的科技型企业、具有研发能力的生产经营实体等156家各类单位中,具有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的专业技术人员、承担市级及以上科技计划项目的人员、获得市级及以上技术创新等科技奖项的科研人员,进行了普遍调查和典型调查。通过调查,初步了解了我市现有科技实用型人才总量、个人资料、技术水平、项目前景和存在问题等情况。研究探索以科技实用技术研发为主要方向的科技人才在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特殊地位和作用,研究分析了如何有效调动科技实用型人才积极性,促进项目对接和技术转化,全面实施“人才兴市”战略的相关建议和对策。

有关情况及分析

此次科技实用型人才调查是采用普遍调查和典型调查相结合的方式,分三个阶段进行的:

1、普查阶段。3月20日至4月30日,我们将此次调查拟了解的个人基本情况、项目介绍、项目转化效益评估等内容细分为32个子项,绘制成调查表,连同调查方案一道,通过市政府网络信息通联平台,下发到被列入调查范围的156个部门、单位。共回收调查表222份。与此同时,对科技实用型人才的分布、构成等进行了统计汇总,形成了普查基本数据。

根据统计数据,结合我市支柱产业结构实际,我们将科技实用型人才研究领域初步划分为机械、电子、化工、医药、农业、电力、汽车、企管及其它等,共9类。其中,农业包括种、养、灌溉、林木、水土保持、病虫防治等所有涉农的领域;将机电划归到机械类;将教育、玩具、生活用品以及前8类没有容纳进去的其它项目都划归到了其它类。具体人数见下表:

科技实用人才研究领域分布表

机械电子化工医药农业电力汽车企管其它合计

33人14人4人65人52人6人2人6人40人222人

2、典型调查阶段。5月8日至5月26日,我们利用3周时间,从基本数据中,按人才类型、研究领域和项目层次选取了30例科技实用人才的典型样本,进行实地走访调查。其中,有侧重地选取了市领导比较关注的专利发明人、高校中有在研项目的科研人员这两类人才样本。实地走访中,我们调阅了原始材料,听取了专利和项目介绍、市场开发前景等情况,了解了当前面临的问题和困难,征询了对政府部门的意见和建议。

3、综合分析阶段。5月29日开始,我们对调查数据进行了综合分析,对30例样本进行了比较分析,拟定了重点人才推介意见,并对走访中征询上来的意见建议进行了梳理,提出了加强科技实用型人才工作的建议。在此基础上,形成此次全市科技实用型人才状况调查报告。

从调查中了解的情况来看,我市科技实用型人才总体上呈现以下特点:

1、学历层次较高。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有178人,占80.2%(具体学历层次见下图);有1人承担国家863重大专项,有13人承担国家火炬计划项目;受到省以上扶持和资助的人才超过30%。

2、研发能力强。据调查统计,222名科技实用型人才中,有80%以上取得了2个以上的科研项目成果,多的已超过10个。这些人才仅目前持有或在研的项目就达1000余个,且均为市级以上计划项目。有的项目既列为国家、省、市重点计划,又成功申请了国家专利。调查中,我们强烈感受到,我市的科技实用型人才研发能力强,研发渠道非常畅通,研发速度快,项目前沿性强,而且形成了各自比较成熟的研发模式。

3、成果转化率高。我市科技实用型人才80%以上是边研发边应用、边应用边研发。所以,绝大多数的项目开发都与生产实践结合的比较紧密,除特殊情况外,科研项目均已转化为生产项目或得到推广。目前上报的专利和项目有189项已转化为生产项目或得到推广,转化率达到85%。

4、队伍相对稳定。科技实用型人才的研发工作,一般都具有连续性,新项目通常是前一个项目的延伸,新参加工作的人员几年内很难成为研发的主力。因此,队伍比较稳定。调查中发现,这部分人才都是多年从事项目研发的。

5、分布比较集中。科技实用型人才主要集中在驻吉高校及科技创新型企业。222名科技实用型人才中,有90人来自驻吉高校,占40.5%;有62人来自科技创新型企业,占27.9%。按所在单位性质划分,事业单位有135人,占60.8%;企业有81人,占36.5%。按地域划分,市内195人,占87.8%;外县27人,占12.2%。

我市的科技实用型人才虽然具有学历层次较高、研发能力强、成果转化率高等特点,但在对30例科技实用型人才进行走访调查中我们发现,队伍的总体发育还不够强壮、规模还比较小、作用发挥的不够充分,我市的科技实用型人才在队伍总体发育和作用发挥上,还存在着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地域位置影响研发工作。我市与长春之间以及与发达地区城市之间存在的地域差距,羁绊了科技实用型人才的队伍壮大,提高了工作成本。一方面,发达地区对科技实用型人才的争夺强势明显。北华大学的姜生元博士在机电一体化技术和特种机器人研发领域,是国内稀缺的高级科技人才,项目成果丰硕,某沿海城市曾以聘金超百万、提供研究室和高档住宅、安排家属工作和子女就学的天价聘请他。同时,相当多的科技实用型人才选择在生活和科研条件比较好、经济活跃的城市开展研发工作,这样既可以降低研发成本,又能够缩短研发周期、提高成果转化的效益。另一方面,发达地区科技研发效益明显。发达地区的优势不仅是待遇高,高科技含量的工业经济发展带动了物流、商贸等其它行业的快速成长,使之成为各种商品集散地和原料集散地,正在逐步向就地研制、就地采购、就地加工、就地销售的科工贸一体化方面发展。因此,科研开发所需的仪器、零部件、设备都能得到就地解决,大大降低了研发成本、缩短了研发周期。而我市不具备上述优势,有些科技研发所需零部件的最近购置地距我市几百公里。

2、科技实用型人才拥有量太小。在我市投资超亿元的170个大项目中,科技领先型企业承担了大部分的目标任务,客观上需要相当多的科技实用型人才担纲领跑。可是,近年来我市科技实用型人才总量,一直保持在全市人才总量的1.5‰左右,而且,近一半集中在驻吉高校。相比较而言,发达城市科技实用型人才与人才总量的比例要10倍甚至数10倍于我市。实际上,不仅是从事科技研发的人才队伍总量上的不足,而且,直接能够针对我市经济发展目标发挥科技研发作用的人才缺口极大,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我市的科技创新和发展目标的顺利实现。

3、科技实用型人才孵化能力弱。长期以来,我市对科技实用型人才重视不够。一方面,没有专门的鼓励扶持政策,缺少科技研发场地和实验中试场地、研发资金匮乏。此次调查统计的222名科技实用型人才中,有专门研发场所的不到一半,得到过市级专项科研资助的不超过10人;结题项目尚未转化的33个项目均是因经费不足或其它原因而没有实现中试造成的。在30位接受走访调查的人才中,有专门研发场所的只有18人,得到过市级专项科研资助的仅6人;因经费不足或其它原因而无法实现中试的项目有6个。另一方面,以往我市在增加人才绝对数量上下的功夫比较大,在专门人才尤其是科技实用型人才的队伍壮大、素质提高及比例提升方面没有开展有针对性的、实质的开发工作。在人才培养、项目扶持上忽略了对科技实用型人才的倾斜。

相关意见和建议

调查中我们专门听取了一些科技实用型人才对政府有关部门的意见和建议,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希望市政府有关部门帮助了解和解决相关行业准入制度知识及技术方面的问题。随着科研领域的学科渗透日益明显,研究过程中缺少对相关行业技术准入制度了解以及在技术层面上的专业指导和支持。

2、急需与相关企业进行技术合作。急需与相关企业进行技术合作,寻找合作伙伴,加速产品的工业产业化进程。有的项目待进一步与有关单位联合攻关加以解决。

3、市政府应在资金上给予扶持。有些科研成果缺少有权威的、免费技术鉴定及中介,难于转化为商品。建议市政府对有市场前景项目的技术鉴定提供重点开发基金,并为专利技术持有者或项目研发人联系业内企业,实现科研成果转化。同时,因研发资金缺口较大,购置设备和零部件,只能因陋就简,影响研发质量效果。有的不得不搁置起来。

加强科技实用型人才工作,已经成为我市人才工作的重要内容。应根据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的总体设想,对“十一五”期间我市科技实用型人才的需求进行科学的分析预测,提出在队伍结构层次、专业门类、数量分布等方面的开发利用工作目标,并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加强科技实用型人才工作。

1、要营造有利于科技实用型人才发挥作用的良好环境。把加强科技实用型人才工作做为人才工作的一个分支,正式纳入我市人才服务体系,加强为科技实用型人才服务工作。一是根据我市经济发展趋势,将科技实用型人才队伍建设纳入全市人才资源开发的总体框架,做好需求预测,编制相应的科技实用型人才开发规划,研究提出具体的目标任务与对策措施。二是建立有利于科技实用型人才成长的选拔制度。将科技实用型人才单独划类,纳入政府特殊津贴、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等选拔范围。三是重视我市中小企业中科技实用型人才的使用和培养,使其成为高层次人才的重要聚集地之一。

2、要加大对科技实用型人才的培养力度。积极开展培养科技实用型人才工作。根据我市实际,制定我市科技实用型人才培养规划,培养更多的科技实用型人才。重点培养高层次的科技实用型人才,增加科技实用型人才总量,提高科技实用型人才的总体素质。一是拓展科技实用型人才培训领域及形式。为科技实用型人才开放我市的培训教育资源,提供培训教育信息;鼓励和倡导各种形式的科技实用型人才培训,密切与高等院校等教育培训机构的沟通与合作,积极组织科技实用型人才出国(境)培训。二是加强科技实用型人才载体建设。加大支持我市各类企业创办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力度。创办科技实用型人才研发园区,鼓励科技实用型人才进驻园区开展研发工作;鼓励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在我市设立专业工作室、研发基地、实验基地、科技示范区等。

第12篇

一、科技计划立项取得显著成效

积极争取国家、省、市科技计划项目扶持,推动工业企业品牌质量建设。坚持把科技项目立项和实施作为中心工作,择优筛选一批整体实力好、科技含量高、发展潜力大的高、精、尖项目进行了推荐和申报。年共组织实施市以上科技计划项目29项,争取无偿资金484万元。其中华光精工的“新型自动数字化印刷制版设备CTP联合研制”被列为国家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计划,争取无偿资金147万元。创智新材料的“年产1000万平方米膨胀玻化微珠建筑防火保温板”和奥丰公司的“中药杀菌剂对姜瘟病的防治技术研究及应用”项目被列为国家星火计划项目。创智新材料的“膨胀玻化微珠保温防火砂浆”项目已列为年国家863计划预备项目和技术创新基金储备项目。

二、一批高水平的科技成果得到转化推广

科技成果转化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一批优秀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年通过市级以上科技成果鉴定18项,获市级以上科技进步奖15项。创智新材料的“膨胀玻化微珠保温防火砂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属低碳新材料技术。其在相关领域具有重大的应用价值,可通过单独使用或与其他材料复合的方式,在我国建筑节能、保温、防火领域发挥重大的作用,可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和巨大的社会效益,获年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巨龙实业的“新型智能蒸汽回收机”、亚康药业的“黄芪浸膏粉生产工艺及在种鸡生产中的应用研究”等获市科技进步奖。

三、加强企业专利申请和保护力度

区知识产权局加强了知识产权宣传培训工作,企业专利申请和保护意识进一步增强。突出企业的主体地位,鼓励企业积极运用和实施专利技术,在核心技术领域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充分发挥专利申请和实施补助资金引导作用,在重点新兴产业领域选择重点企业开展试点示范,引导企业将知识产权纳入生产经营全过程,增强知识产权创造、运用、管理、保护等综合能力,实现知识产权与工业企业品牌质量建设的有机结合。年,全区申请专利463件,其中发明专利131件。目前,全区拥有中国专利明星企业6家、省级知识产权试点企业1家,市知识产权示范企业1家,市知识产权试点企业3家。

四、建立了完善多层次的科技创新机制。

一是建立完善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积极扶持企业建立高水平的研发机构,吸纳科技人才,加大研发投入,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主导产品,不断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目前我区共有省、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0家,省、市级创新型(试点)企业6家,省国际合作研究中心1家。二是建立完善科研机构体系。鼓励企业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等方式,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联合创办研发机构,建立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技术创新协作机制,进一步推进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我区有关部门及企业已与中国科学院、大学等80多所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为企业搭建起了科技交流与合作的平台。三是建立科技创业服务体系。近年来我区全力抓好高新技术产业园、生态工业园、先进制造工业园、北海工业园4个专业化园区建设。已培育形成针对科技企业的科技创新服务体系,经济开发区科技企业孵化器被认定为省级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高新技术产业园孵化器也已基本建成,将为科技创业提供特色的专业服务。

五、建立了完善多元化的科技投入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