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5-05 16:50:4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研讨会总结,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2006年4月1日至4月2日,自治区教学研究室在乌鲁木齐市组织召开了“2006年自治区高考研讨会”,就2006年高考中的难点、热点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讨。来自北京、武汉等地的10位专家与自治区各学科的专家们,在会议上作了精彩的辅导讲座。来自全疆各地的高中学科教师共上千人参加了研讨会。
研讨会分两天进行。4月1日开幕仪式结束后,北京四中专家李建华博士作了2006年度高考分析及如何科学备考的首场讲座。中午由内地专家进行了分学科讲座。讲座上专家们仔细分析了2005年高考试题,同时也对2006年高考大纲作了较为详细的解释说明。专家指出,高考试题主要考察学生的基础知识和科学素养,教师应注重巩固学生基础知识,理论联系实际,不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4月2日,自治区高考模拟命题教师针对我区考生的一些情况,结合2006年大纲要求,分学科作了专题讲座。研讨会使参会教师和广大考生及家长深受启发,与会人员对这些专家的科学素养和丰富经验赞不绝口,会后纷纷涌至台前与专家们进行学科交流并积极拷贝其讲座课件。专家们也付出极大的热情和耐心为现场的老师及考生一一讲解,表现出高尚的职业涵养和谦逊的态度,让大家敬佩不已。
为保证研讨会的圆满成功,自治区教研室各机关学科教研员做出了积极的努力。会议前期,相关工作人员作了大力宣传和周密的会议安排。3月31日,签到处前来报到的各地教师络绎不绝,教研室工作人员不畏寒冷一直坚守在工作大厅热情接待了千余名各地、州,市、县前来参会的民、汉教师,为他们办理报到手续,发放各学科资料。同时还向前来咨询的考生及家长介绍有关研讨会的一些基本情况。
会议当天,教研室工作人员一大早便赶赴工作现场做会前准备工作,接待当天刚刚赶到会场的参会教师,负责会场后勤工作的安排。会场的摄像、多媒体仪器的准备及会场维持秩序的工作人员在会前都已准备就绪。除此之外,有关到会专家的接待工作也做得比较到位。由于接受邀请的内地专家所乘坐飞机晚点,我们负责接待的陪同人员及司机一直坚持守候在机场大厅直至凌晨一点多钟。待专家抵达后,又陪同专家就餐,并进一步商讨会议安排。
高考改革至今,全国已经有十几个省市实行部分或全部自主命题。在这种格局下,广大的一线高中教师迫切需要了解最新的考试动态及《考试说明》的变化。此次会议的举办让高三教师重点了解了如何把握高考命题趋势,如何调整复习方向,如何掌握《考试说明》中的重点和热点,以及在最后的冲刺阶段应该如何安排学生的复习等等,为广大教师和考生提供了有利信息。我们将总结历届高考研讨会的经验和不足之处,不断完善我们的工作,为我区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中心(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
在北京组织召开了已注册国外职业资格证书项目
工作总结和经验交流研讨会。会议主要内容有:
中心国外证书注册管理十年工作总结;部分已注
册国外职业资格证书项目开展情况介绍;部分已
开展课题情况介绍;国外证书管理平台介绍等。
中心刘康同志、张亚男同志、李京申同志、国际合作司郝斌同志、职业能力建设司刘新昌同志、专业
技术人员管理司陈哲浩同志和中心鉴定处室有关同志、已注册国外证书机构或机构代表、有关课题组
负责人等30余人参加了会议。
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张亚男副主任在会上的讲话各位领导、各位来宾:
大家上午好。这次会议是一个专题会,主要
是把我们十年来在国外职业资格证书注册、管理
方面的工作情况向大家做一个通报,并在总结评
估的基础上,讨论和研究下一步工作的思路。
一、国外职业资格证书注册管理工作开展
情况介绍
(一)工作开展背景及依据
首先要明确我们为什么要引进国外证书?我国
至少从1993年起就已经有了我们自己的较完善的职
业资格证书体系,为什么还要引进国外职业资格证
书?我觉得主要有三个点:第一是,为适应经济全球化、一体化要求和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国际化的客观需要。第
二是,有利于我国劳动者能够便捷的享受国际上比较先进的、高水平的教育培训和资格认证服务,对提高我国劳动
力素质具有促进作用。第三是,有利于国际间职业资格证书交流工作的规范。
由于目前对在我国境内开展相关活动的境外各类职业资格尚缺乏完善的管理,因此有选择地引进国外有影响的
职业资格证书,建立国外证书注册管理制度,对国外证书的引进实行统一的行政管理和科学的专业认证,逐步对一
些重要的职业(工种)实现职业技能标准和资格证书的国际双边或多边互认就显得非常有必要。
基于以上认识,1996年,经原劳动保障部同意批准,原劳动保障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成立了国际职业资格证书
协调办公室,负责协助行政部门加强对国际证书引进的认证和管理。1998年,为切实做好引进国外职业资格证书的
管理工作,规范国外证书机构在我国境内的考试和发证活动,保障我国公民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
动法》和有关规定,原劳动保障部下发《关于对引进国外职业资格证书加强管理的通知》。2004年,国务院在对确
需保留的行政审批项目设定行政许可的决定中(《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412号),保留了以技能为主的国外
职业资格证书及发证机构资格审核和注册项目为原劳动保障部的行政审批项目之一,要求对此项工作进一步加强管理。
(二)国外职业资格证书注册管理工作流程和情况
为贯彻落实上述文件规定的精神,切实加强国外证书审核注册和运行质量的管理,规范工作和管理程序,受原
劳动保障部委托,鉴定中心于2004年制定了《国外职业资格证书注册管理实施细则(试行)的通知》,实施细则主
要明确了三方面的内容。
一是进一步明确了注册工作开展的对象,及是拟在中国境内开展国外职业资格认证或职业技能考试且颁发国外
职业资格证书或联合颁发相关资格证书的考试或培训机构。
1.抓好师资培训
以“主动?合作?探究”的培训方式,继续做好新课程备课培训工作。研讨优秀课堂教学案例,探索优秀课堂教学改革经验,提高新课程课堂教学质量。重点研究和指导农村初中科学骨干教师的专业成长,总结优秀个案加以推广。做好新课程骨干教师研究班的培养工作,以点带面促进整体师资队伍的发展。通过省、市学科教学论文、课堂教学、教学案例三项评比锻炼和提高教师专业水平。
2.加强课程改革和校本教研
调查研究新课程实施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总结新课程改革取得的初步成效,及时推广,提高新课程实施质量。撰写2009年度初中科学新课程教学总结报告。召开新课程课堂教学研讨会,研究探究性实验教学,积极探索因材施教的方法与途径。重点深入乡镇教学第一线,加强农村新课改的指导工作,研究农村学校新课程实施途径与方法,召开农村初中科学课堂教学改革展示活动。做好校本教研联系校工作,规范校本教研的内涵和实施策略,推进校本教研的文化建设。推广优秀个案和经验,进一步推进我市校本教研深入开展。
3.推进新课程评价研究
认真研究新课程学业评价,以促进学生和教师的共同发展为评价宗旨,深入教学评价改革。加强日常教学评价研究,尤其要研究学生综合素质、课堂教学质量和教师教学水平的评价方法。精心编制学业评价试卷,为教学提供优质学业评价材料。做好中考评价分析,召开中考质量分析会议,发挥评价的导向作用。
二、教学调查的内容和方法
深入教学第一线,通过随堂听课、评课、召开教师座谈会、与部分教师个别访谈交流、调查问卷等方式方法,重点了解农村新课程实施现状,解决好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进一步推进新课程实施。
三、学科教学研究的课题
科学学科目标分类教学研究
科学新课程探究性实验教学研究
教研活动表
周次日期活动内容地点参加对象
18.28~9.3预备周
29.4~9.10**市各县(市、区)教研员工作会议暨培训会教研员
市直属中学初中教研组长会议市教研院教研组长
39.11~9.17完成科学学业考试分析报告
49.18~9.24**市初中科学优质课评比待定部分教师
参加省教学论文、教学案例、课堂教学评比
59.25~10.1初中科集体调研(市直)**二十三中
610.2~10.8国庆节
710.9~10.15初中科学教研组长培训班报名、录取
810.16~10.22市直九年级科学课堂教学研讨会实验中学市直九年级教师
910.23~10.29初中科集体调研、送教下乡永嘉
1010.30~11.5市直八年级科学课堂教学研讨会外国语市直八年级教师
1111.6~11.12初中科集体调研苍南
1211.13~11.19期中检测
1311.20~11.26初中科学教学调研(市直)待定
1411.27~12.3初中科学学业考试质量分析会待定九年级教师
1512.4~12.10初中骨干教师研究班学员总结会议待定研究班学员
1612.11~12.17市直七年级科学课堂教学研讨会十四中市直七年级教师
1712.18~12.24初中科学学业考试复习导引编写待定部分教师
1812.25~12.31初中科学学业水平期末试卷审卷会议市教研院
191.1~1.7元旦
201.8~1.14初中骨干教师研究班部分学员外出学习
211.15~1.21初中骨干教师研究班结业
暨教研组长培训班开班典礼**八中研究班
培训班学员
221.22~1.28初中科学新课程探究性教学研讨会待定市直部分骨干教师
研讨会邀请函模板一
尊敬的 ***:
您好!
***研讨会定于20**年*月**日**日在****召开,诚挚邀请您参会。会议的有关事宜如下:
一、会议主题: **
二、主要论题
1.**面临的形势与任务
2.**建设与**的完善
3.**的经验总结
4.**队伍建设的主要措施与途径
5.**定位
6.**等**问题
7.当前**的热点问题
8.***相关**问题
三、投稿要求
本届**研讨会,接收与上述专题相关的、未公开发表的论文与研究报告。
1. 投稿内容与格式
论文格式包括标题、作者基本信息、摘要、关键词、正文、注释、参考文献几个部分。摘要字数在200-300字之间,且关键词最多不能超过4个。论文正文总字数应不少于5000字,中文使用宋体、小四号字、1.5倍行距排版;含页眉和脚注在内,页边距设为2.5厘米。
提交的文章中凡采用他人原文或观点,务必加注说明。在引文后加括号注明作者、出版年份及页码,或者直接将引用以脚注方式标识清楚。详细文献出处作为参考文献列于文后,以作者、出版年份、书(或文章)名、出版单位(或期刊名)、出版地点排序。文献按作者姓氏的第一个字母依A-Z顺序分中、英文两部分排列,中文文献在前,英文文献在后。引文中的英文部分,专著名用斜体,论文题目写入 号内。作者自己的说明放在当页脚注。
2. 投稿电子邮箱
Email:***@***(请在邮件主题标明:***研讨会)
3. 论文收录
研讨会筹备委员会将会收录您的投稿,并将制作论文集, 如有PPT文件,请一并发送至投稿电子邮箱并注明:***研讨会PPT。
4. 投稿截止日期
本次会议投稿截止日期为20**年*月*日。 四、研讨会时间及地点
会议时间:20**年*月**日报到,**月**日会议,**日考察。 住宿地点:**大酒店(**高速公路**出口*行**米路*) 会议地点:***** 五、会议回执
为统计参会人数、预先做出相应安排以保证本届***研讨会顺利举行,如果您确定参会,收到此邀请函后,请务必在20**年**月**日以前填写好参会回执并以 E-mail发送到会务组投稿邮箱**@**,以便于我们为您提前预定酒店房间,以及其他工作的开展,谢谢合作。
四、联系我们
地址:**** 邮编:***
电话:***:*********; ***:**********
E-mail:**@**
此致
敬礼!
********研讨会
**大学**学院
20**年**月**日
研讨会邀请函模板二
尊敬的 先生/女士:
在当今世界文化呈现出多元分化的大趋势下,研究文学经典是树立和坚守基本道德伦理和价值规范的途径。文学经典作为历史长河中形成的各民族核心文化和情感纽带的体现,它所承载的鲜明民族个性不会被时间淹没,起着非常重要的文化传承作用。外国文学研究者要始终保持选择、确立和传播经典作品的自觉意识,积极面对文学经典在跨文化的旅行中发育演变这一现实,着力推进跨文化视界中的文学经典研究。
为了更好地研究经过时间筛选而沉淀下来的文学经典,从构成各民族文化土壤的经典中汲取精神养分,团结学界同仁,加强中外学者在该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做出更大成绩,经中国教育部有关部门批准,浙江大学世界文学与比较文学研究所、浙江省比较文学与外国文学学会、浙江省作家协会外国文学委员会拟定于2010年11月5日-7日在杭州召开世界文学经典与跨文化沟通国际学术研讨会。
请围绕以下议题撰写会议论文和准备会议发言:
l 文学经典与民族文化记忆
l 文学经典的跨文化交流功能
l 文学经典翻译与跨文化沟通
l 世界文学经典中的他者形象
l 大众传媒时代的经典阅读与传播
l 文学经典的诠释与当代意义的生成
l 其他相关议题
久仰您在该领域的研究方面造诣高深,特邀请您拨冗出席会议,并积极撰写会议论文。大会工作语言为汉语和英语。
时间安排:2010年11月5日下午报到,11月6日上午开幕式、大会主题发言,下午分组研讨,7日上午大会主题发言。7日下午市内参观与自由活动。会议于7日晚上结束。
报到地点:杭州海外海西溪宾馆(中国杭州天目山路329号)。可乘502、193、356、49、91、282、213、B支4区间等公交车到紫荆花路南口站下,或乘179、310、89路到府苑新村站下,或乘B支2路到天目山路古墩路口站下。
为做好这次会议的筹备工作,请参会者在2010年10月10日之前通过信件或电子邮件,向大会提交会议回执(将您的工作单位、通讯地址、电话、电子信箱、论文题目、是否住宿等)寄给会议秘书处,提交论文者,请将200-300字/单词的中文或英文论文提要以电子邮件形式发给会议秘书处。
参会者交纳会务费人民币500元/人,交通费、住宿费自理。
我们真诚地期待您莅会指导!
联系地址: 中国杭州浙江大学世界文学与比较文学研究所办公室
邮 编: 310028 联 系 人:张逸旻、李馨
联系电话 13858094162;13675818724; 传真:0571-88273946;
电子邮件: ;
会议相关网站:
浙江大学世界文学与比较文学研究所
浙江省比较文学与外国文学学会
浙江省作家协会外国文学委员会
2010年9月3日
研讨会是专门针对某一行业领域或某一具体讨论主题在集中场地进行研究、讨论交流的会议,应如何设计会议议程安排呢?下面小编给大家介绍关于研讨会会议议程范文的相关资料,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研讨会会议议程范文一一、研讨会的目的
本次研讨会的目的是,在建国60华诞之际,充分发挥……学会(以下简称“学会“)、中国行政管理学会在推进政府机构改革、促进公共行政创新方面的积极作用,通过回顾总结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风雨历程和经验启示,推进我国行政管理改革的创新与发展;通过分析当前我国公共行政突显的实际问题,探讨责任政府、法治政府和服务政府的实现途径。同时,也为学会会员以及本市各委、办、局、区县主管编制工作的同志提供学习交流的机会。
二、研讨会的主题
本次研讨会的主题是“中国行政管理60年:变迁与发展”。会议一方面回顾历史,总结经验,反思不足,共谋发展,一方面立足现实,关注焦点,探根究源,迎刃求解。具体议题包括:
1、中国的公共行政改革:过去、现在与未来
2、中国行政发展的动力机制
3、政府职能转变与建设服务型政府问题研究
4、政府机构改革的回顾与展望
5、人事制度改革与公共人力资源开发
6、政府绩效评估与行政问责制研究
7、政府公共服务方式创新研究
8、政府职能与责任边界研究
9、降低行政成本研究
10、“第三域”发展与公共行政改革
11、基层公共治理研究
研讨者可围绕上述主题,结合自身研究实际自拟题目。
三、研讨会的发言专家(拟定)
……
四、研讨会的出席人员
1、本市各委、办、局、区县从事编制管理工作的人员。
2、中国行政管理学会、国家行政学院以及著名高校的专家学者。
3、学会会员、学术顾问。
研讨会会议议程范文二一、研讨会背景:
海南能够成为全中国互联网影响力大省,旅游电子商务功不可没。在海南现有的电子商务体系中,旅游电子商务是发展最早、发展最成熟、发展节奏最快、电商人才参与最多、电商人才参与最深、聚集优秀电商人才最全的领域。有人说,海南最优秀的电商人才全部聚集在旅游电商领域;也有人说,旅游电商领域是最锻炼人、最考验人、最折磨人的领域。
2013年,海南省接待过夜游客和旅游总收入的工作目标为同比分别增长10%和13%,即过夜游客人数约3652万人次,旅游总收入约428亿元。在这个令人欣慰且鼓舞士气的数字里,旅游电子商务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尽管目前没有人能够准确说出旅游电子商务的具体贡献值,但是没有人会质疑和忽视旅游电子商务的积极作用。
1999年,是中国电子商务的元年,在那一年中国电子商务真正脱离了高姿态的学院派应用,正式步入商业化应用阶段。2002年,是中国旅游电子商务元年,伴随艺龙网、携程网的出现,中国旅游电子商务一跃成为电子商务领域争议最多,投入最多,发展最快的领域。而海南要比全国早的多,只是后来我们走了很多弯路。1995年,时任海南省省长省委书记最早提出了在海南由旅游局信息中心建设一个旅游电子商务的国际网,标志着海南最早在政府层面明确提出做旅游电子商务的概念。直到2004年,伴随全国旅游电子商务的浪潮,海南旅游电子商务才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应该说2004年,就是海南旅游电子商务元年。在经历了许多许多电商人才前仆后继地努力,海南旅游电子商务模式经过不断的试探、磨砺、蓬勃、萧索,才到今天的欣欣向荣。
在经过我们反复的求证后,我们可以大胆的得出一个结论,海南省始终都是全国人民首选的旅游目的地,您可以去反复征求你身边亲朋好友的意见。尽管海南旅游存在这样和那样的问题,但从来没有影响中国人民对于海南省的热爱。在传统旅游时代,海南旅游实际上是被众多的组团社控制的,因为利益的问题,海南旅游作为首选目的地被人为的干预。这一点,很多参与过旅游工作的朋友 基本都懂,在这里我们不再展开。我们将要强调的重点是旅游电子商务对于海南旅游发展的作用。
简单来说,旅游电子商务让全国人民能够更快速的了解海南的美丽景点和丰富的美食品类,了解更多可供选择的旅游目的地,度假酒店、休闲渠道。旅游电子商务更为全国人民提供了更加快速和方便的购买和结算渠道。当自驾游时代成为这个时代的最大的主题时,市场赋予旅游电子商务更大生机和活力。
如何让旅游电子商务更好的服务于海南旅游业?如何让我们的企业在电商浪潮中依托旅游电子商务应运而生?如何让我们优秀的电商人才能够不再为选错行业而懊恼不已?如何让我们摆脱困局,走向重生?让我们一起聚焦海南省旅游电子商务主题研讨会。
邀请什么样的精英来分享干货?邀请什么样的企业来共同探讨?选择什么样的议题让我们一起辩论?分享哪些颇有价值的研究成功?捕获哪些更有价值的商机模式?将在本次旅游专题研讨会一并呈现。
我们需要您的参与,我们需要您的建议,我们需要您的坦诚,我们更需要您的有力分享!
真诚的欢迎各位参加这一年度盛会,让我们业界同仁汇聚一堂,深度交流,开拓思路,面向未来!
二、研讨会主题:
激情碰撞,各取所需。
三、会议地点
中国海口
四、会议时间
2014年4月25日下午两点(初步确定)
五、会议议题(预选,同时征集演讲嘉宾)
海南省旅游电子商务现状分析;
海南省旅游电子商务发展趋势;
海南省旅游电子商务存在的突出问题;
海南省旅游电子商务新模式分享;
海南省旅游电子商务发展,我们建议政府提供哪些扶持政策;
海南省旅游电子商务人才现状;
六、组织架构
指导单位:海口市商务局
主办单位:海口市电子商务协会(筹)
协办单位:海南酷秀传媒有限公司
七、会议议程
14:00-14:30签到入场
14:30-14:40活动开场白
14:40-14:50活动主持人介绍到场嘉宾
14:50-16:50主题演讲及议题分析
16:50-17:50自由讨论环节
八、参会单位
旅游公司高管;
旅游电子商务平台高管;
旅游景点高管;
酒店高管;
资深媒体人士;
电子商务资深人士;
相关从业企业及旅游电商实际参与者。
研讨会会议议程范文三一、活动目的
为班主任开展交流工作提供平台,分享成功体验,提高班主任管理艺术和管理能力,解决当前班级存在的突出问题,全力做好班级常规管理基础工作,保障本学年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平稳顺利的完成并取得圆满成功。
二、活动依据
教育部《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将班主任的职责与任务规定为:“采取多种方式与学生沟通,有针对性地进行思想道德教育,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第八条);认真做好班级的日常管理工作。(第九条);组织、指导开展班会、团队会(日)、文体娱乐、社会实践、春(秋)游等形式多样的班级活动。(第十条);
三、活动时间
2012年1月12日上午9:00
四、活动地点
实验小学人乐校区电化室
五、参加对象
班主任、各校区辅导员
六、研讨主题
如何让校园卫生和校园礼仪绽放光彩
七、活动议程
1、上午9:10——9:30,亮点展示
(1)蒋晓燕《行为规范——午餐管理》
(2)高琼《行为规范——广播操出操》
2、上午9:30——9:50,经验介绍
(1)陈平华(2)庄凤仙(3)王惠华
3、上午9:50——10:10,案例交流
4、上午10:10——10:30,研讨总结
八、培训受益
参加研讨活动,获校本培训学分2分。
九、理论支撑
说“伟大”,有这个事,但近乎玩笑,不然为什么上海报了,北京又删呢?谁都知道,“伟大”这个帽子,并不是轻如鸿毛的,但是如今你愿意给谁戴就戴,并没有人考据你所称颂之人“伟大”在哪里。
而我看到报上说的有些“研讨会”,此“伟大”帽子漫天飞舞,更其滑稽有趣。
且看在某作家的所谓“创作研讨会”上,一些品位颇高之人的发言,其趣究竟何在。
与会的甲女士说:“我听到一个说法,说他(指研讨对象)没有绯闻,我想做点纠正,这个恐怕是有心无胆。”因为有一次研讨对象忽然问大家:“哎,你们说,刘晓庆和龚雪到底谁漂亮?”乙先生也说:“他(指研讨对象)是文坛最没有绯闻的一个名人”,原因是他“已经把最优秀的女人,能够涵盖一切的女人都得到了”。而“如果没有得到,或者被女人拒绝或抛弃,他当然就会到处找绯闻嘛”。那,大概就是“既有心,又有胆”了吧?
甲女士为什么单挑出绯闻发言呢?她说她“想说一点有趣味的话,否则显得我特别乏味”。乙先生不但在男女关系上表扬了研讨对象,顺便也夸了另外两个作家,并总结道:“我知道,中国文坛上,有三个名人没有绯闻。”本人对这结论的疑问是,你怎么知道?在研讨会上披露这样的“花絮”,除了夸奖那作家的品格高尚,同时给大家增添“趣味”,也不致使自己显得“乏味”之外,还想说明什么呢?仅举三位“情之专者”,其他不论,是表明文坛也像娱乐圈一样,绯闻多多吧?此三贤之外的诸公,包括与会者,还“有”或者“没有”哪些“绯闻”和“烂闻”啊?
丙女士的发言,是比较纯情谦卑。她说:“我觉得我要是对他的作品说三道四,有点对不起他的智力了。所以我就谈谈老师(指研讨对象)的几件小事吧。”什么“小事”呢?即:他体恤女士,他任团长出国时,让女团员换衣服,以便她们体面地出席晚宴;当大官之后,仍然连续三年给“我”电话拜年,并来看望“我”这个“土著”,“令我诚惶诚恐,手忙脚乱”;后来,“我”就抢先给他打电话拜年,云云。
乙先生接着谦逊地说:“我是一个‘不学无术’的人,一碰到学术就有点怵头。这次来,我也知道谈不出什么学术研讨的成果。我真正的想法是表示我衷心的钦佩和祝贺。”他的“钦佩和祝贺”方式是:漫话,大家围坐沙发之上,品着咖啡,抽着香烟,你一句,我一句地摆龙门阵。他于是就“漫”开了:“我”怎样在忙得不可开交之中坐小飞机历经险境赶来开会,“哎呀,我心到了,我人不来”,不行,“我一定得去”――仅这个过程的描述,就占了杂志一页半版面。这老兄如果是自费去给他所景仰之人祝贺,虽然说了一大堆废话烂话,侵占了大家宝贵时间,也说明他颇重情谊,挺可爱的。但愿他花的不是公款,千里迢迢仅仅为表个态,尽个心,够哥儿们。
自然他们说的另一些话,还是稍具“研讨”味道的。比如乙先生说,对那作家,“越研讨越有深度,越研讨越有意思”。可惜的是,读者正洗耳恭听这“深度”到底有多“深”,这“意思”是个啥“意思”之时,乙先生却卖个关子,打住了,再没二话。
这里打不住的,仍然是热烈的歌颂。甲女士说,那作家“具有王者风范”――天哪,堪比秦始皇呀。乙先生说,他“已经达到绝对自由状态”了――成王不足,还要成仙。丁先生一边说自己是“平视”那作家的,一边却授予那作家“共和国文化的杰出代表”桂冠一顶,连“之一”都不用了。
已故老作家孙犁1993年即说过:“当前‘研讨’、‘庆祝’已流为形式……我极不愿为,而耻为之。”可这类“研讨”,如阎纲先生所说,仍像甲型H1N1流感一样,继续大肆蔓延……
近年来,随着文艺事业的繁荣发展,中国影视剧的创作令人瞩目,而对经典名著的改编在题材上占了相当比重。其中不乏《张思德》《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吕梁英雄传》等改编比较成功的作品,受到观众的广泛好评。同时,对经典名著的改编上也存在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有关部门和专家都十分关注这一文化现象。11月22日,中国文联邀集影视界专家学者召开了“经典作品改编创作研讨会”。研讨会的主要任务是总结经验,分析趋势,研究问题,把握正确导向,努力促进经典作品改编创作的健康发展,不断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更好的精神文化产品。出席研讨会的有:中国文联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廖奔,中国文联荣誉委员李准、仲呈祥,广电总局电影局副局长张宏森,广电总局电视剧管理司副司长王卫平,《文艺报》总编辑范咏戈,《中国艺术报》总编辑李树声,中国影协分党组书记、副主席康健民,中国视协分党组书记、副主席黎鸣,中国传媒大学教授曾庆瑞,北京电影学院教授黄式宪,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彭吉象,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播学院副院长周星,中国艺术研究院电影研究所所长丁亚平,《电影》杂志主编赵葆华,中国社科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研究员童道明,中国电影评论学会会长章柏青,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副主任张子扬,中国传媒大学教授刘晔原、副教授戴清,中国视协理论研究部主任张德祥,中国视协艺术发展部副主任赵彤,中国城市影院发展协会副会长孙义清,北京新影联影业有限责任公司副经理高军,以及导演、演员、编剧代表于洋、李平分、尹力、何群、康洪雷、 王等艺术家,中国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杨志今主持会议。
经典名著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经典改编对民族文化传承和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但经典改编不是一般作品的改编,经典作品已达到了相当高的思想和艺术水准,其最核心的东西是永恒的,是不能随意混淆的。因此,忠于原著是经典改编必须要遵循的原则。与会者认为,在忠于原著上要注意四个方面的问题。一要忠于原著的基本主题和价值取向;二要忠于原著的基本情节;三要忠于原著对重要人物的人格定位和主要性格特征的把握;四要忠于原著的文化底色和时代、民族、地域文化的内涵。
经典名著已具备相当高的思想和艺术水准,这就要求改编者一定具备较高的思想文化素质,对改编者是一个考验,并非谁都可以去编,谁都可以去拍。与会者提出,作为一种文化行为,改编者自身要忠于什么更是经典改编值得研究的问题,至少应该做到三个方面:要忠实于改编者自己对经典敬畏的人格追求和坚守精神家园的生命意识;要忠实于个人的审美个性与原著内在灵魂的契合点;要忠实于改编艺术样式独特的艺术规律。
一部经典作品之所以能成为经典,它不仅仅是作家、艺术家创作出来的,经典作品应该是和世世代代的读者、观众共同创作出来的。与会者认为,经典改编还必须要尊重读者和观众的审美,要尊重艺术规律,才能使经典的精神价值代代相传。
在忠实原著的基础上,怎样改编可能是创作者最难以把握的问题。与会者认为,改编不是照搬照抄,要站在时代的高度,根据时代的需要对原著的内容做出必要的取舍和调整,凸显原著中最具原创魅力的东西,同时要切实做好不同艺术思维之间形式的转换。在已有的众多改编作品中虽不乏成功之作,但同时也出现了一些混乱现象。有些人只想借经典名著的名字来卖钱,对原著本身却缺乏起码的尊重和钻研;有些人只醉心于自己的“当代解读”和“个性化表达”,甚至以颠覆原著为荣耀。其中有两种做法特别需要关注,一种是惟时髦是举,专搞感官刺激等吸引眼球的东西,把经典作品时尚化、浅薄化、庸俗化;一种是用抽象的“二重性格论”、“惟扭曲才有人性深度论”去解构我国经典名著的人物形象和基本主题。这两种做法,都导致了对经典名著的颠覆,也造成了对我国优秀民族文化的误读。
为了使经典改编成为民族文化建设的重要方面,使经典作品改编真正能够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中发挥积极作用,部分与会者建议有关部门成立专门指导委员会,对经典改编进行引导、推荐和具体指导,使民族文化遗产不被破坏。
杨志今作了总结发言,他说,“经典作品改编创作研讨会”是在文艺界深入学习十七大精神、以实际行动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的新形势下召开的,非常及时,非常必要。大家围绕研讨会的主题,回顾总结近年来经典作品改编创作的有益经验,深入分析当前经典作品改编创作的总体形势,认真研究经典作品改编创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明确提出加强经典作品改编创作管理和引导的对策和建议,希望通过这次研讨会能进一步促进经典作品改编创作的健康发展。
2012年8月10日至11日,《雨花》杂志社、高邮市委宣传部、市文联,在高邮联合举办了姚正安散文作品研讨会。
省作协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王朔,省作协党组成员、创研室主任汪政,省作协副主席叶兆言、储福金,省作协联络部主任傅晓红,《雨花》杂志社主编姜琍敏,江苏省报纸副刊协会副会长何敏翔,《雨花》杂志社原副主编梁晴,《雨花》杂志社编辑部主任刘春林等参加了研讨会。高邮市领导倪文才、张秋红、钱富强出席研讨会,高邮市老中青三代作家代表参加了研讨。
高邮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张秋红致欢迎辞。张秋红首先对省作协、《雨花》杂志社多年来给予高邮文学及经济社会发展的帮助表示感谢。其次,表明了这次研讨会目的与意义,她说,此次召开姚正安散文作品研讨会,只是以他的作品为例子,目的在于科学审视高邮文学创作的历史和现状,公正评判文学作品的得失与优劣,并借此问道于专家,问计于学者,全面提高高邮市散文以及文学创作的整体水平。她希望高邮的作家、文学爱好者顺应时代要求,感知人民期盼,深入生活,深入实践,深入民众,用真情、用心血谱写不负时代重托的优美赞歌。
省作协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王朔代表省作协致辞。王朔认为,高邮是文化古城,自古人才辈出,是文学发展的一块沃土,他希望通过对姚正安作品的研讨交流,促进地域文学创作的广度和深度,特别是推进本土文学创作上一个更高层次和台阶,提高文学爱好者的创作积极性。
研讨会由《雨花》杂志主编姜琍持。
姚正安现任高邮市委宣传部副部长。他于1986年开始发表文学作品,四年前出版了第一部散文集《我写我爱》,今年他的第二部散文集《记忆》又面世。该作品集仍延续其一贯的风格,用白描的手法,写普通人的情感世界,抒写亲情、乡情、心情,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生活气息和爱的气息。大家普遍认为姚正安朴实的语言仿如晨曦中一颗颗闪亮的露珠,折射着生活绚丽的色彩,洋溢着生命跃动的光芒,为广大读者呈献了美好而弥足珍贵的精神盛宴。
研讨会上,来自省作协、《雨花》杂志社和我市的文化艺术界的知名人士,分别就姚正安散文集《记忆》的思想内容、创作特点、文章风格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叶兆言认为姚正安的散文通常以白描的手法为主,通过口语式的写意与独白,表达出内心深处所思所感。以自娱自乐、信手拈来的文字,与读者在情感世界进行交流、引起读者的回忆。储福金从解读“来此为甚”进入姚正安的散文,他认为一个人的作品是凸显作者个性的,分析姚正安散文已经超越作者的本体意识,进入积极、健康的精神意识状态。梁晴的发言以《老姚和他的记忆》为题,讲述她与作者的交往,并通过理性分析,解读姚正安散文的韵致,层层剖析姚正安从容淡定坚强纯粹的生活态度。傅晓红评价姚正安散文文如其人,文品见人品,她评价姚正安的精神诉求,是一种令人敬佩的孝道情感。何敏翔赞扬姚正安散文从采撷一些细微的感动入手,直接穿透读者内心,激起了读者最深层的诉求,使读者都为之动容,为之感动。
高邮市政协主席倪文才从他对姚正安几十年坚持业余创作的精神谈起,称赞《记忆》语言朴实,情感真挚,是一部可引起读者强烈共鸣的作品,能让现代人在不知不觉中感受到生活的美、高邮的美、人性的美,也是一段可以传承的“记忆”,可以让后人通过作品了解这个时代人的生产、生活状态。张荣权则认为姚正安的散文富有个性,文字清新,清丽脱俗,作品感情真挚,有益于世道人心。高邮市副市长钱富强及陈景国、后金山、许伟忠、薛序、周荣池、夏涛和黄士民在发言中,也纷纷表示喜欢姚正安的创作风格,特别对姚正安用自己的文字,感恩生活,讴歌真、善、美感到由衷的赞叹。
汪政在总结中谈到了自己对官员写作、地域创作、文学人口等问题的看法,希望姚正安以及高邮的作者能以更加宽广的胸怀,更加独特的视角,更加个性的表述,更加鲜活的素材,更加理性的思维,创作出精品力作。
姚正安在谈到自己的创作时深有感触地说,我庆幸生活在文化的高邮,我感恩生长在充满爱的家庭,我感谢多年来领导和同事们对我创作的理解与支持。他说这次研讨会,是对我写作生活的小结与引领,更是对我的勉励和推动,我将在文学创作的道路上走下去,努力用优秀的作品回报大家的厚爱。
(晓 晖)
今年以来,教研室紧紧围绕教育局20项重点工作和《教育局再次创业行动方案》,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1、坚持以提高教育质量为第一要务,加强了中考、高考备考指导工作。
高中组教研员深入市直各高中学校,听课、评课,具体指导高考备考工作,先后召开了三次高考备考研讨会,帮助各校制定科学合理的备考复习方案,并组织了三轮模拟考试。初中教研员深入市直和各乡镇初中学校,听课、评课,帮助制定备考方案,并组织了四次中考研讨会,组织了四次中考模拟考试。3月5日组织学科教研员参加Xx省中考备考研讨会。回来后各学科教研员抓紧整理了会议内容,编辑印发材料60余份,刻制光盘60余张,全部发放给全市各初中学校,对2012年的中考备考起到了积极地指导作用。
2、坚持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深化课堂教学改革。
初中组先后在Xx中学召开了全市初中有效教学现场会;在进修学校围绕实施有效教学创建高效课堂召开初中第四届校长论坛主题;在二中召开了全市加强初中薄弱学科教学研讨会;小学在Xx小学完成了大成全语文实验阶段汇报,会上邀请了中央教科所戴汝潜教授,对大成全语文实验如何转段,做了专题辅导;在Xx一中召开全市“外请专家组特级教师郑希冰、李一特老师做了观摩课”,与会人员达500多人,听课教师通过听特级教师讲课,收益非浅;在Xx小学召开了Xx市盟校办学,小学数学高效课堂观摩会;在富强小学召开小学语文“学全国名师,创Xx优课”教学展示会;在Xx乡Xx小学召开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联盟校教学研讨;理论组在第二幼儿园召开了盟园教研现场会,加强盟园教研工作建设。
3、坚持推进校本革命,深化教学综合改革。
4月13日,Xx省县域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综合实验项目Xx市实验区工作会在第三中学召开,深入推进基础教育教学改革,实现我市教育由规模扩张向内涵发展的战略转移,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5月21日,Xx市在Xx小学召开了全市“课业革命现场交流会”。Xx小学和Xx小学两位数学教师当场作课,获得与会人员好评。教研室准备充分,计划周密,获得成功。
4、举办了首届“三名”评选工作
受教育局委托,教研室承担了我市首届“名教师”“名班主任”“名校长”等“三名”评选工作,通过资格审查、课堂观摩、个案演讲、工作陈述、理论答辩等过程,公开,公正进行了评选活动,现已报局务会。
5、加强了教育科研课题研究
二、下半年工作计划
1、加强综合改革项目研究
我市承担了省县域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综合实验项目,对于整体推进我市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提升县域教育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我们把此项工作当作大事来抓,抓实、抓好、抓出成效。建立健全项目研究组织、制度、实施和评价管理制度,强化督查。不定期地开展项目研究的调度和督查,建立信息通报制度,对实验工作扎实有效的学校进行表彰,对先进做法及时推广。
2、教科研工作重心进一步下移
进一步实现教科研工作重心向基层、向农村倾斜。认真调查研究我市农村学校尤其是农村初中、小学教学工作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大力推广大面积提高农村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经验,制定促进均衡发展的得力措施;学科教研要优先考虑农村学校和薄弱县区;举办教科研评比活动,要在名额分配、评比条件上兼顾农村学校、教师,并适当给予政策倾斜;加强盟校教研工作的领导和指导,促进盟校教研生动、活泼开展,切实解决校际均衡发展难题。
3、 加强课程管理和指导,提升课程实施水平
要加大国家课程管理力度,保证学校开齐开足开好国家课程。要着力提高农村学校执行国家课程计划的积极性、主动性,帮助学校实事求是地分析存在的困难,研究解决问题的办法,推广成功经验。通过采用网络教学、师资培养、教师支教、中小学教师统筹、紧缺师资走教等多种方式,弥补农村师资尤其是音体美等学科师资不足的缺陷。
要加大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研究开发的力度,将地方课程和学校本课程的教学质量纳入教学评估范畴。进一步组织地方课程教学研讨会、学校课程建设研讨会,推动我市地方课程教学和学校课程建设。指导学校积极开发利用社会、家庭、环境教育资源,努力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课程资源。
4. 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力求在构建高效课堂上有新的突破
继续研究“学案导学”和高效课堂教学策略,借鉴省内外先进的课堂教学模式,对我市比较成型的教学改革经验和教学模式进行总结、提炼、推广,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普遍提高。
5.大力实施“三名”带动工程
对首届“三名”人员进行表彰,并充分发挥示范、辐射和引领作用。认真总结、交流学习体会与成果,举办首届名教师公开课、示范课,开设专题讲座,传授教育教学经验,培养指导青年教师。
关键词:演讲互动模式;报刊制作;命题演讲;批评性思维
1.概述
作者于2012年2月首次尝试将英语演讲作为英语课堂的互动模式,在将英语演讲带进英语课堂的过程中,作者不断总结着阶段性的成功经验和问题不足,同时积极改善英语演讲课堂的互动模式和方法,作者带着前期积累的经验和疑问参加了2011年12月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所组织的“第三届全国英语演讲教学与研究学术研讨会”,研讨会为了推动外语教育的发展,促进国际文化交流的进行,加强全国高校英语演讲教学与研究,推动全国高校英语演讲课程的建设。此次研讨会的主题为“不断发展中的英语演讲教学――立足校园,放眼世界”(Public Speaking in Progress: On Campus and Beyond)。此次研讨会的主题与作者现阶段所开展的英语演讲课堂的互动模式相契合,通过对研讨会的交流学习和细致思考,并结合独立学院的办学特点和学生英语水平,把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思辨能力和增强学生自信作为英语教学的重点。
2. 已往研究成果
湖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曾就演讲活动在综合英语课堂展开的可行性进行了研究,并从四个方面提出了此研究对学生产生的效果:演讲活动增强了学生正式讲话的自信心及交流意识;给学生提供了用英语交流思想的平台;提高了学生的思辨能力和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张冬玉2007:5)综合英语课堂专门设立的演讲活动是一种以学生为中的言语教学活动。该活动设在上课前段时间,能起到“热身”作用。这种言语活动以主题内容为基础,突破了纯语言形式的操练。该活动中的演讲、答辩、评论能引发学生真正的思维,促进学生动口、动笔,给学生提供用英语交流思想的平台,增加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王彤2001:51)
3. 互动模式的课堂教学设计
考虑到英语课开设的特点和独立学院学生自身学习能动性和英语基础,作者在大一第二个学期,在A班:国际贸易(30人)、工商管理(27人);B班水利专业1、2班(50人)共105位同学的课堂上采用了新闻报纸制作及小组新闻播报的方式和命题演讲的模式。课堂互动模式的效果的满意度调查会在春季学期结束之后进行。
3.1 新闻报纸制作
教师提前一周布置4位学生组成小组,并且在课前完成命题讨论、收集材料、新闻报纸制作、撰写新闻稿;上课时学生上台做新闻播报。教师提前一天把报纸复印,分发到班级每位同学的手中。参与制作的4位同学不仅要播报自己所选内容,而且要与其他的同学现场问答互动。时间控制在10分钟以内,播报完毕之后,老师再与学生对其报纸的内容进行讨论。之所以采取这种形式,主要是因为考虑到独立学院学生的英语基础。想要学生全面参与课题的口语环节,就首先要全面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打破学生不自信的心理。通过每周新闻报的制作,在一定程度上锻炼了学生动手能力,收集信息的能力,总结新闻要点的能力,集体协作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学生能形成主动关心社会要点的习惯,并且能较为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观点。通过新闻报纸制作和小组播报、提问讨论,学生在无形中接触了演讲中的几个环节:准备素材、撰写演讲稿、命题演讲,问题回答。
3.2 课堂命题演讲
于此同时,作者在每周的英语听说课堂上有意识的融入了演讲中的命题演讲环节。在布置命题演讲的题目最初,教师播放了几个CCTV 演讲比赛的视频。通过观看视频,学生对英语命题演讲有了一个直观的了解。每次在课堂上,提前一周布置命题演讲内容,每次分为5为同学上台演讲。每位同学演讲的时间为2分钟。接下来是1分钟的提问时间。老师或其他同学对每位演讲者提1到2个问题。学生的命题演讲的好坏主要取决于学生是否准备充分。而提问环节的好坏则取决于学生的心理素质、英语表达能力和思辨能力等。作者将现场的情况拍摄下来,并用来进行后期的比较研究。命题演讲和提问的互动模式,还在初始阶段,还需要通过一个学期的实践才能看出其效果。
4. 互动模式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在开展以演讲活动为互动的教学模式中,作者会遇到一些问题。第一,一些学生的英语基础薄弱,在课堂播报时,会存在语法错误以及发音不准确。面对这样的问题,作者的解决方法是,让学生在播报之前,把播报稿提请给老师批阅修改语法错误,并单独给学生指导发音。第二,在命题演讲环节中的提问环节,学生在没有准备的前提下,问题回答的状况较差。教师的解决方法是,通过拍摄的视频,对学生进行单独的点评和指导。第三,有些学生心理素质较差,缺乏自信。面对这样的学生,作者主要是的给予这些同学鼓励,并且给予他们第二次尝试的机会。
5.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在第三届全国英语演讲教学与研究学术研讨会中,来自全国各地近200名从事英语演讲教学与研究的专家、教师等参加了本次研讨会。此次研讨会的“专题研讨”环节,针对“英语演讲教学:思辨能力与通识教育”、“英语演讲课程建设和教学设计”、“英语演讲课在中国高校的本土化问题研究”三个主题,其中“培育公共演讲中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这一观点教师们就各自的经验展开了 的讨论。从这一个观点出发,这给大学英语课堂以演讲为互动的模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个学期结束后,大二的第一学期。会考虑采取即兴演讲的方式,这对学生的要求也就大大提高。同时也给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教师必须要考虑到,如何启发学生的逆向思维、培养学生进行独立思考的能力;如何通过培养大学生英语公众演讲中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并进一步考虑,如何可以帮助学生开拓视野、建立自信,赢得求职和晋升机会。
6. 结语
面对大学英语教学改革面临着新的挑战,独立学院的大学英语教学需要适应社会和学生的需求。这次以演讲为互动的教学模式的首次尝试,为英语教师和独立学院大学英语应用能力培养模式提出了新的课题。本院也首次尝试开设英语演讲的选修课程,并且以小班的形式授课。相信通过优化课堂活动不断优化,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才能得到健康快速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冬玉. 英语演讲与语言能力的培育 ―― 一项综合英语课程创新人才培育的研究 [J] 外语教学. 2007 (5).
[2]王彤. 英语专业口语教学新课型 ―― 公众演讲课的探索与实践[J].外语界.2001 (3).
[3]独立学院大学英语应用能力培育模式探索 ―― 以大学英语演讲课为例[J]. 语文学刊 . 外语教学. 2010(1).
[4]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省略/news/44898 (2012年3月17日读取)
中图分类号:J01 文献标识码:A
在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加强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强的大背景下,2012年11月17日至18日,由中华美学学会、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商务印书馆和浙江理工大学联合主办,浙江理工大学中国美学与艺术理论研究中心承办,东南大学艺术学院协办的“梁启超美育艺术教育思想与当代文化建设”全国学术研讨会在浙江杭州隆重举行。胡经之、聂振斌、王元骧、凌继尧、姚文放、杜卫、袁进、张永健、张永清、刘悦笛、王廷信、楚小庆、宛小平、丁国旗、李荣有等来自全国的80多位专家学者,以及新华社、《文艺报》、《艺术百家》、浙江电视台等报刊媒体的领导和记者编辑等出席了本次会议。会议期间,还举行了由浙江理工大学中国美学与艺术理论研究中心主任金雅教授主编、商务印书馆出版的《中国现代美学名家研究丛书》(6册)首发式。
此次研讨会,是梁启超美育艺术教育思想领域第一次全国性专题研讨会,也是全国美学、艺术、文化、教育领域内围绕梁启超美育艺术教育思想的一次高端峰会。会议尤其在梁启超美育艺术教育思想的内涵特点、价值意义、人文意蕴三方面进行了集中研讨,体现了相关领域研究的水平和进展。
一、梁启超美育艺术教育思想内涵特点的研讨
全面总结、深入挖掘梁启超美育艺术教育思想的内涵和特点,是此次研讨会的重要学术成果。中国社会科学院聂振斌研究员是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美育思想的研究,是该领域研究的重要开拓者。他从美育方针与美育的实施、美育的性能及价值、美育与德育、艺术教育与科学教育、美育与宗教等五个方面,系统梳理总结了美育思想的基本内涵及其主要特征。指出,视美育的主要性能为“陶养情感”,倡导“以美育代宗教”,是对中国文化以艺术―审美而非宗教为文化理想的独特民族文化精神的深刻体认。深圳大学胡经之教授也深入概括了的美育精神,认为其内涵突出表现在“陶养情感”和“纯洁人格”,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浙江理工大学金雅教授从本世纪初开始梁启超美学思想的系统研究,也是该领域研究的重要开掘者。她从“美趣”与“美情”、“移人”与“美术人”、“生命之迸合”与“生活的艺术化”等梁启超美育思想的重要范畴命题入手,对梁启超美育思想的基本内涵与致思路径予以了系统梳理与总结,指出其由前期对美育的社会功能的探讨转向后期对美育的人文价值的探寻,逐步深入并叩问了美育的人生意蕴及其诗性维度,具有鲜明的个体特色、时代特征和民族情韵。杭州师范大学李荣有教授着重分析梳理了梁启超“趣味教育”主张的主要内容,对其相关教育目标、教育方式、教育原则等进行了探讨,指出“趣味教育”不仅与学校教育相联系,也应包含在家庭教育、社会教育、行业教育和自我教育中。此外,华南师范大学陈永标、杭州师范大学莫小不、同济大学李、浙江工商大学朱鹏飞、江苏师范大学李茂叶等学者,从艺术美育、情感教育、书法美育、大学美育等各个角度切入,研讨了梁启超美育艺术教育思想的内涵与特点。本次研讨会上,一批年轻学者崭露头角,他们的研究视野独特,富有锐气。如杭州师范大学何淑芳对梁启超美育思想中“养气说”的研讨,透视了梁启超美育思想的民族文化渊源,勾连了梁启超美育思想与“新民”思想的关联,颇具新意。绍兴文理学院马芹芬提出了越文化背景下的美育实践的命题,着重挖掘美育思想的越文化精神及其相关民族特性,也不乏新意。
二、梁启超美育艺术教育思想价值意义的发掘
批判继承、创化汲纳梁启超美育艺术教育思想的营养,深入研讨、充分发掘它们对于当代美育与文化建设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是此次研讨会高度关注的问题之一。浙江大学王元骧教授对的“以美育代宗教”说提出了商榷。他指出,宗教的本质是信仰,而却认为“宗教本旧时代的教育”,并认为随着时代的进步,宗教的认识作用和道德作用都已消失,唯有情感教育的作用仍然保留,所以,他提出“以美育代宗教”。这个口号在当时虽然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但在学理上尚存在某些局限。宗教的本质是信仰而非认知与道德。王元骧教授进而认为,若从信仰论的观点来理解这个口号,它在今天不仅没有失去它的意义,反而更突显它的理论价值。他主张从美与艺术的性质、美与艺术的创造、美与艺术的功能三方面来认识审美、艺术和宗教之间的同质性。《文艺报》理论部熊元义编审以“重铸民族魂”为题,对梁启超美育艺术教育思想“在激发国民的勇气和培养国民的灵魂上的巨大作用”、“把文艺的发展和民族的发展、国家的兴衰联系起来”的理论特色给予了高度的肯定。他以梁启超对雄壮活泼沉浑深远的诗境的倡导、对中国文学女性形象审美趣味的批评、对陶渊明人格特征的分析褒扬为例,指出梁启超的美育思想与审美情趣是中国现代美育最为宝贵的精神传统之一。呼吁继承发扬梁启超鲁迅一脉的审美情致与美育精神,培育激扬健全的民族精神,为中华民族重新崛起做好精神准备。此外,海南师范大学单正平教授、浙江工业大学郑玉明副教授等,也对流行的对“以美育代宗教”说、梁启超“趣味教育”论的观点进行了反思评析,从当下现实出发,梳理了梁启超思想观点的现实意义。杭州师范大学张道森教授、梁启超纪念中学梁新明校长、东南大学白艳霞博士等探讨了梁启超美育思想对当代美育、校园文化建设等的启示。山东大学高迎刚副教授认为梁启超艺术教育思想既秉承了中国传统乐教“致乐以治心”的基本观念,但又吸纳西方新思想,在用什么教、教成什么样的人的根本问题上,充满了20世纪初中华民族求新求变、塑造“新人”的时代精神,在今天,仍可视为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艺术教育基本方向。胡经之教授在总结的美育精神的同时,也强调了其对“我们进一步去深思美育的使命,推进美育的实施,拓展美育的途径”的启示。
三、梁启超美育艺术教育思想人文意蕴的探析
本次会议在梁启超美育艺术教育思想研究的一些基本问题和重大问题上得到了深入与开拓,同时也引领了该领域研究的某种新视野,体现出该领域研究的某些新趋势。如对梁启超美育艺术教育思想的人生美学意蕴及其人文价值纬度的关注与重视,是本次研讨会的重要特色之一,也是该领域研究的一种新趋势。金雅教授认为,“中国现代美学几乎所有重要的思想家都关注美育问题,倡导美育实践,将美学、美育的理论建设与生命、人生的审美建构相统一,体现出人生论美学与美育思想的鲜明特色”。她指出,梁启超的美育思想以人生为中心,不仅涵容了美育与艺术教育实践,也涵括了广阔的人生实践。他通过“情感教育”和“趣味教育”,来实现“移人”的目标与“美术人”的建构,憧憬在生命之“迸合”中最终达成“生活的艺术化”,从而有机地贯通了情感陶冶、人格美化和趣味升华,其最高的理想是要在生活实践和生命践履中,不仅成就审美的人格,也要成就艺术的人生。她强调这种提情为趣的美育路径,突出了美情在人格建构和生命涵育中的核心意义,在当下有其独特的人文价值。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刘悦笛副研究员从“生活美学”的视野来透视的美育思想,认为的美育思想在总体上属于21世纪中国新美育观建设应该告别的启蒙范式上,但其排斥宗教迷信、重视情感陶养等思想与“回归生活世界”、塑造“生活艺术家”的“生活美育”有相通之处,其具体主张与思想,对“生活美育”所倡导的“文化教育”、“自我教育”、“终生教育”等都有重要启发。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丁国旗副研究员认为梁启超对艺术教育的生命意蕴都有许多精深的认识。他提出艺术教育应该融于受教育者的生命领悟中,应该是对生命的一种点化与润泽。文学教育不是知识性的语文教育,而应该还原到美的教育上。浙江工业大学赵中华副教授以“美育与人生价值的重建”为题,探讨了美育思想的内涵、特点和当代意义。
本次研讨会期间,隆重举行了由金雅教授主编的《中国现代美学名家研究丛书》首发式。《丛书》共6册,含《梁启超美学思想研究》(金雅著)、《美学思想研究》(聂振斌著)、《王国维美学思想研究》(聂振斌著)、《朱光潜美学思想研究》(宛小平、张泽鸿著)、《宗白华美学思想研究》(王德胜著)、《丰子恺美学思想研究》(余连祥著),系中国现代美学领域第一套名家研究专著集成。《丛书》提炼了中国现代美学的人生论传统,对民族美学人生美学精神的发掘总结作出了开掘与探索。金雅教授于2009年主编《中国现代美学名家文丛》共6卷,含《梁启超卷》、《卷》、《王国维卷》、《朱光潜卷》、《宗白华卷》、《丰子恺卷》,由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系该领域首次大型文献汇编。两套丛书互为呼应,从资料整理到专题研究,共同对民族美学的代表人物、精神特征、学术流派等进行了研究、梳理、发掘,引领了对人生论民族美学传统的总结、阐发和倡导。
桃李灼灼惠新闻 硕果累累享学苑
――方汉奇先生从教55周年教学思想研讨会召开
(本刊讯 实习生浮婷) 方汉奇先生从教55周年教学思想研讨会于2006年12月23日在中国人民大学召开。来自全国各地新闻院校的专家代表、各种媒体的新闻工作者以及方汉奇先生的朋友和弟子齐聚一堂,对方汉奇先生的学习学术思想和治学作风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学习。
作为中国新闻史学的奠基人之一,方汉奇先生在国内外新闻学界有着崇高的声望;作为中国新闻学教育的老一代前辈,方先生桃李满苑,他的弟子和学生现在多活跃在中国新闻学界研究和教学领域前沿。这次会议既是对方汉奇先生学术成就和教学思想的整理与总结,也是对中国新闻学50年发展的回顾和归纳。此次会议由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中国新闻史学会联合主办。
文明论坛2006:一次感受文明的盛会
(本刊讯 实习生高蕾) 由中国传播学会和首都文明工程基金会共同发起的中国首届“文明论坛”暨《文明》杂志创刊5周年纪念年会,于2006年12月24日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学术报告厅隆重召开。来自首都及全国各地人文与社会科学界的近200名专家学者出席论坛。
论坛上,众专家学者围绕文明与传播、和谐与发展主题各抒己见,对当前一些热点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不时迸发出思想交锋的火花,引人入胜。会议还了《丙戌文明宣言》和十大文明话题。此次论坛是新闻传播学界第一次大规模、跨学科的学术交流活动,是在和谐社会理念下多学科对文明和传播问题的第一次探讨,为中国传播学理论和传媒实践的下一步发展开辟了新的思路。
新世纪新闻舆论监督学术研讨会成功举办六届
(本刊讯 实习生徐丽丽 周利)2006年12月23、24日,由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新闻与传播系、中国人民大学舆论研究所和河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联合举办的第六届“新世纪新闻舆论监督学术研讨会”在中国青年政治学院隆重召开。
来自新闻舆论监督第一线的媒体代表和来自新闻学、传播学、法学、政治学等领域内的专家学者参加了此次会议,并围绕此次会议主题“新闻舆论监督与十六届六中全会以后的中国社会发展”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