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基准利率论文

基准利率论文

时间:2022-06-26 01:14:3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基准利率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基准利率论文

第1篇

因此本文将我国货币市场基准利率选择问题纳入到货币政策利率传导机制框架中去。在此背景下,本文旨在研究货币市场利率体系中SHIBOR、银行间国债回购利率、短期国债收益率等各个市场利率的属性及优缺点,找到比较适合充当基准利率的(SHIBOR),通过实证考察SHIBOR自身期限结构等的效果及SHIBOR与其他货币市场基准利率的传导关系是否通畅, SHIBOR是否真的具备了基准利率的潜质进而能够不负众望在金融市场上成为具有绝对话语权的货币市场基准利率,SHIBOR未来有何改进的地方,如何更好的培育完善它,如何提高人民银行货币政策的SHIBOR渠道在我国宏观经济运行中的效力,成为本文研究的目的。

关键词:货币市场基准利率;SHIBOR;货币政策利率传导机制;社会融资总量;管制利率渠道

一、研究目的和意义

1.1研究目的

本文旨在研究货币市场利率体系中SHIBOR、银行间国债回购利率、央票发行利率、短期国债收益率等各个市场利率的属性及优缺点,找到比较适合充当基准利率的(SHIBOR),研究SHIBOR自身期限结构等的效果及SHIBOR与其他货币市场基准利率的传导关系是否通畅,SHIBOR是否真的具备了基准利率的潜质进而能够不负众望在金融市场上成为具有绝对话语权的货币市场基准利率,SHIBOR未来有何改进的地方,如何更好的培育完善它,如何提高人民银行货币政策的SHIBOR渠道在我国宏观经济运行中的效力,成为本文研究的目的。

1.2研究意义

利率市场化改革与基准利率培育是互为前提,互相补充的,曾经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银行间债券回购市场都作为我国基准利率培育的“试验田”,但由于各种因素夭折了。SHIBOR于2007年1月4号起运行,就被尝试作为我国货币市场基准利率进行培育,参照以前CHIBOR等内在形成及运行机制存在的缺陷,、教训,需要对SHIBOR的运行特点做实证考察,明确SHIBOR运行中的缺陷,进而提出相应的完善建议,使其成为名符其实的货币市场基准利率,并疏通货币政策利率传导渠道。本文结合前人研究总结概括了货币市场基准利率选择的原则,在此原则指导下对我国货币市场上存在的各个准基准利率内在属性及优缺点做了定性比较,对SHIBOR及对其他货币市场利率传导效应做了实证分析,进而对SHIBOR形成机制的更加合理化及SHIBOR渠道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疏通提出一些建议。为利率市场化改革进程提供一个成熟的货币市场基准利率作为其市场基础,进而理顺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特别是货币政策利率传导机制。

二、关于基准利率选择方面的研究和相关理论

2.1关于基准利率选择方面的研究

这方面的文献研究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选择基准利率的原则是什么;二是哪种利率可以成为货币市场基准利率。

首先,关于第一方面以往学者在这方面的阐述并无大的差异。在后面理论分析部分也会详细阐述。

其次,就是关于我国应选择哪种货币市场利率作为基准利率的研究。关于这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再贴现利率、债券回购利率、短期国债利率这几种利率上有所分歧和争议。因为各个学者研究时点即货币市场发展阶段的不同以及所选计量方法的差异,在得到的选择结论上有些差异。最后,有学者将基准利率细分为央行基准利率和市场基准利率,对二者的互动关系作了研究。但温彬对于基准利率的所属范畴作了精确定位,基准利率最终会演化为由货币市场利率来充当。

2.2相关定义概念

2.2.1利率及利率体系

利率理论奠定了传统宏观经济学的基石,是指货币的时间价值或者是借入(放出)货币资金的成本(收益)。与利率相关的一个重要货币金融学中的概念就是流动性,指货币因免去了转换成本或者交易成本而具有的内在的使用上的灵活性,流动性需求(偏好)就是指人们不愿意等待货币带来的时间价值(即“人性不耐”)而宁可手上持有现金方可落袋为安的心里倾向性,这体现的是货币的时间价值与流动性便利的无形价值之间的替代与权衡。

在现实经济生活中,市场上存在着许多利率体系如本文所探讨的货币市场利率体系。不同利率背后对应于不同的经济活动,具有不同信用度的交易主体,不同的交易目的与动机,如政策利率是央行执行货币政策工具的变量,体现央行调控金融市场及实体经济的利率;而市场利率是市场交易主体在对央行的政策利率释放的信号中进行理性与非理性的预期及理解,可能会基于自身利益动机达成的对资金价格的判断,当然政策利率与市场利率的划分只是从一个角度,其他角度还有依据或反映时间长短、破产清算顺序、有无含权、税收优惠程度、市场流动性水平等因素来划分的。但是归根结底不论利率如何划分形成怎样的利率体系,本质上是具有不同风险和收益因素的综合体。本文讲的利率体系主要讲货币市场利率体系,反映不同的利率形成机制及功能。

2.2.2基准利率的基本定义及内在属性

准确地定义基准利率是全面厘清基准利率的基本属性的根本前提。关于基准利率,严格意义上讲应作央行基准利率与市场基准利率之区分。事实上应该把中央银行基准利率称之为中央银行目标利率更为准确。银行并非直接规定货币市场短期利率,只是通过公开市场操作等手段使市场利率与目标利率水平相接近。央票发行利率是集政策性、市场性为一体的利率,从概念上作区分,因为其他货币市场利率只具有市场性,而政策利率与市场利率之间本身具有比较复杂的互动关系。本文谈的基准利率更多的是指货币市场基准利率。

三、货币市场基准利率选择的一般原则

3.1货币市场基准利率选择的必要性

3.1.1培育基准利率是货币资金市场乃至整个经济实现帕累托最优的要求

微观经济学告诉我们,市场经济中最重要的就是价格机制。相应的,货币市场是货币资金资源配置中很重要的市场,势必要建立一个标杆性的反映货币市场资金价格的货币市场基准利率。有了货币市场基准利率后,其他市场利率相应有序形成,市场参与者对各种市场利率形成合理预期,进而参与资金的供求,实现资金市场乃至整个经济的帕累托配置最优。

3.1.2建立和完善基准利率是利率市场化的必要前提

基准利率使得利率市场化的推进有的放矢,有章可循。成熟完善的基准利率是通往利率市场化的必经之路。没有一个成熟完善的基准利率就谈完全放开利率市场化,无疑会给我国金融市场带来动荡。

3.1.3 有利于央行宏观调控方式的转变

在前面的理论分析部分谈到我国目前央行的货币政策操作模式正由数量调控向价格调控去过渡,不论从社会融资规模的市场化特征还是从利率市场化的要求来看,没有一个成熟完善的基准利率,没有一个能有效传导上下游至实体经济的基准利率,利率渠道效应的发挥绝对是一句空话,货币政策操作模式就不能由数量调控向价格调控去畅通地过渡。种种金融新形势下呼唤着一个成熟完善的基准利率的及早到来。

3.1.4疏通金融子市场的桥梁

从业界实践角度来看,资本市场金融工具的定价一直参照货币市场利率,资本市场金融工具的合理定价需要依托一个成熟完善的货币市场基准利率,如中国企业债券市场之前发展步履维艰,是由于债券定价没有一个可以依据的标准,利率期限结构不一致,定价基准的混乱,使得投资人承受一定的风险之下不能获得应有的风险溢酬(收益),市场发展缓慢。基准利率产生以后,企业债券定价有了可供参照的标杆定出来的价格才会合理,进而才能为发展中国债券市场提供条件。

3.1.5商业银行内部资金转移定价体系完善的需要

内部资金转移价格理论上应该沟通货币市场资金利率和存贷利率。利率市场化改革完成后,需要商业银行有良好的资金定价能力,较为准确地捕捉并预测货币市场信号,也就是货币市场利率的市场化有助于推动存贷款利率市场化,这就需要银行内部从总行到下面分支行建立完善的转移定价机制,因此理论上,应该是货币市场利率有效引导银行内部转移价格,进而影响到存贷款产品定价,实现货币政策传导。只有存贷款利率逐渐放松管制这一制度变迁,使商业银行建立和完善内部资金转移定价体系成为可能,而货币市场基准利率的培育则提供了市场基础。

3.2货币市场基准利率选择的原则

3.2.1稳定性

稳定性,指基准利率因意外事件的冲击所带来的波动相对较小,即抗干扰能力较好。满足稳定性就要求保持基准利率波动性在一定范围内。利率本身是具有内生性还是外生,人们一直难以区分:如果在特定阶段某项或某几项实体经济因素变动使得利率变化,同时央行在进行货币政策操作,市场主体分不清利率的变动到底是实体因素还是政策因素引起的。如果基准利率不时地就异常波动,会使市场主体无所适从乃至做出错误的投融资决策,而事实上在业已实现利率市场化的国家,其央行很重视微调基准利率,对市场主体产生可置信的承诺或者宣告效应,而不会让其无所适从。

3.2.2基础性

基础性是货币市场基准利率最最本质的特性,也可称之为基准性,反映出特定期限下最低或者无风险收益水平,本质上属于某种“原点性”利率,可以衍生出其他货币市场利率并引导着其他货币市场利率变化,也是金融产品定价基准。背后分别对应具有高信用等级的伦敦拆借银行和绝对无信用风险的政府的两个在国际市场上颇具影响力的LIBOR和短期国债收益率。

3.2.3传导性

基准利率的内涵决定了它对其他利率具有标杆性的功效,首先从横向来看(利率角度),基准利率可能具有不同的期限品种,它的短端利率可`以顺畅地传导到自身长端期限品种,并且对外它的变化可以传导到其他货币市场利率或者长期利率,构成一系列合理的利率期限结构。其次,从纵向来看,市场基准利率与流动性指标、CPI和PPI等价格指标、工业增加值等宏观经济指标密切相关。基准利率变化经过横向传导之后,使得居民、企业、商业银行在不同的金融资产和实物资产做理性选择,并且最终影响到他们的储蓄、投资、消费等行为。

3.2.4可控性

其实,可控性有点类似于传导性,只不过可控性侧重于央行这个角度来讲的,体现的是上游传导功能(传导性综合了上游、中游、下游传导的要求)。可控性也是货币市场基准利率必须具备的特性,中央银行可以从货币市场基准利率作为切入点传达自己的货币政策意图。基准利率的培育说到底还是要靠央行的扶持,因为基准利率的市场性特性并不意味着央行对其完全放松监控,毕竟货币市场基准利率还是属于央行为实现政策目标的间接工具,只有基准利率具备可控性,央行才能及时顺利地传递其货币政策信号。

由上分析可以看到基准利率的这些特性其实是有着内在的逻辑联系,是相辅相成的,并非完全孤立的,只不过这些特性各有侧重。

四、目前我国国债存在的问题

4.1我国目前在发债结构及机制上存在着一定差距

首先从国债期限结构来讲,有1、3、5、10、15年期限品种,主要以中期国债为主,短期和长期国债发行相对较少,这种“中间多两头少”观铃式的期限分布结构使得国债还不能成为理想的基准利率。此外,从发债机制来讲,在利率招标环节,财政部事先给招标利率设定了浮动区间,这意味着,国债利率发行存在着一定程度的管制,离发行市场化还有一定的距离。

4.2国债发行规模的限制难以满足公 市场操作的需求

我国央行公开市场操作主要集中在短期国债上,但现有的短期国债规模不够,不足以满足公开场操作对于现券的需求,为此,央行不得不自创负债——央票,来有效地调控流动性。短期国债存在的以上两大缺陷,限制了其对资金状况做出灵敏反应,无法构建合理的基准收益率曲线。因此短期国债收益率不能满足成为基准利率的要求。

五、未来我们将如何做好SHIBOR本身的建设和完善

5.1减少对SHIBOR构成巨大冲击的外部因素如IPO的冲击、人民币汇价的冲击等。

对于IPO的冲击,可以继续推行资本市场新股发行改革,及时发现改革中出现的新问题,倡导理性投资,抑制过度投机,合理降一级和二级市场的收益差距,加强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力度,严厉打击财务造假行为,将上市公司退出机制落到实处,改变投资者热衷于打新股的心理倾向性;对于人民币汇价的冲击,应该处理好利率市场化和汇率市场化的协调关系,不能顾此失彼,提高对热钱跨境流入和流出的监测力度。

5.2继续大力发展和完善债券市场

着重发展3月以上期限品种的债券市场并促进其流动交易活跃,提供更多更便利的渠道给企业融资,沟通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主要是信贷市场)的利率传导路径。适当地改变银行间债券回购市场和交易所债券回购市场分割的局面,实现资金在跨市场的流动,减少套利,有利于形成无套利的利率期限结构,因为合理的利率期限结构本来就要求无套利原则的成立,逐步培育回购利率使其与SHIBOR形成良性竞争,并且可以达到为SHIBOR中长端期限品种利率的预测提供参考进而提高中长端SHIBOR期限品种的流动性的一箭双雕的功效。

六、未来进一步的改进方向

考虑到利率市场化改革(尤其是存贷款利率)是一个渐进化过程,这种金融制度的变迁所带来的影响也是一个逐步累积的过程并非一蹴而就式的突变,但现有的计量模型如邹氏断点检验一方面难以捕捉和描述这种动态的累积变化;另一方面,邹氏断点检验中这个断点的选择具有很大的人为主观性。笔者将考虑尝试运用MS-VAR模型来做实证研究推断某项制度的累进变迁是否会造成货币政策传导渠道效应发生变化,具体到SHIBOR与存贷款利率的关系,可以用于存贷款利率定价的传导关系,相对客观地捕捉这种金融制度的变迁下SHIBOR与存贷款利率的非线性动态反应关系的变化,当然存贷款利率进一步放松管制是前提,这样得到的结果才可能有显著改观。(作者单位:渤海大学经法学院)

参考文献

[1]李良松,柳永明,新魏克 塞尔主义下我国基准利率的比较与定位,财经研究,2009 (6)

[2]高丽,基于SVAR模型的货币市场SHIBOR基准地位研究,商业研究,2012(2)

[3]郑振龙,莫天瑜,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政策利率引导市场利率的走势

[4]央票发行利率与央票市场利率双向互动关系研究,《财贸经济》,2011年第1期

[5]顾巧明,基于市场一体化的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研究,博士学位论文,上海交通大学,2010年6月

[6]方意,方明,中国货币市场基准利率的确立及动态关系研究,金融究,2012年第7期

第2篇

论文内容摘要:1996年以来我国的利率市场化进程不断加快,利率在经济运行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不过,我国现在利率体系的市场化程度还比较低,依然存在着不少问题,本文指出了这些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 

 

 

我国利率管理体制经过20多年的改革,在放松利率管制、推动利率市场化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展,特别是1996年以来,利率市场化进程不断加快,利率体系的市场化程度逐渐提高,利率在经济运行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但是,我们还应该看到,我国整个利率体系的市场化程度是比较低的,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利率管制程度高,调整的灵活度不够,金融机构自主确定利率水平和计结息规则的权限较小,不能完全根据经济形势和金融市场变化而灵活变动,决策程序复杂,利率杠杆的调节作用发挥时滞较长,难以适应今后金融机构成本管理、金融创新和市场竞争的需要。 

缺乏有效的市场基准利率。基准利率是在整个利率体系中起核心作用并能制约其他利率的基本利率。从某种意义上说,基准利率的选择和确定是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核心步骤。一般来说,基准利率应当具备以下特征:首先,市场参与程度高,能客观反映市场供求关系,市场影响力大,与其他利率有较强的关联性;其次,可控性好,要便于中央银行调节以体现其政策意图;第三,稳定性好,风险较小。结合我国目前实际情况来看,同业拆借利率、国债利率(发行利率和收益率)、再贴现率和再贷款率等都不完全具备条件承担基准利率的责任。 

市场缺乏防范利率风险的机制和手段,利率监管的方式急需改革。近几年来,随着利率市场化程度的加快,利率风险累计增加,但金融机构缺乏有效的风险防范手段,市场尚不能提供适合的风险对冲工具,利率监管的重点尚未从检查处罚利率违规转移到防范利率风险上来。 

从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目标来说,就是要建立一个以货币市场利率为基准,市场供求发挥基础性作用,中央银行通过各种市场化政策工具调控货币市场利率,并通过它来对利率水平和结构以有效影响的体系。鉴于当前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应该采取以下措施: 

进一步加强货币市场建设,进一步拓展货币市场的深度和广度,充分发挥货币市场功能,建立起我国以场外市场为主体、场内市场为补充的统一、高效、开放的货币市场,并以此提高金融机构流动性管理水平和市场化方式筹资能力。 

进一步健全金融机构内部定价机制、成本约束机制和风险防范机制,引导并督促商业银行加大投入,重视并充分利用新的电子信息设备,采集、分析各种数据信息,建立科学的成本定价、内部授权、利率风险预警等先进管理制度。 

提高市场利率的透明度,有效降低利率风险。建立公正、透明的信息披露制度,保证金融机构信息披露的真实性;加强利率调控和监管,规范金融机构利率行为,提高市场利率的透明度,正确引导金融机构和其他社会公众对市场利率的理性判断;出台利率风险指引,强化金融机构利率风险意识,提高利率风险管理水平。 

进一步增强监管能力和调控能力。放开利率管制,银行必须具备自我约束能力,同时有关部门要能够适应新的商业银行定价机制,进行审慎性监管。否则,利率市场化改革出现风险的可能性会增大。在稳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同时,要加强对金融机构法人的利率监管。各金融机构一级法人统一管理本系统利率,负责制定有关规章制度、日常利率管理和调整等。人民银行要运用货币政策工具积极进行调控,加强对行业自律组织的指导,对已经放开的存贷款利率建立行业自律约束机制。 

改变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存贷款业务的垄断化局面,改变商业银行所有制结构,对四家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实行股份制改造,同时,加快民营金融机构的建立,提高市场竞争的充分程度,适应经济多元化的发展趋势。 

解决利率市场化改革与财政政策、产业政策、汇率政策和国际收支政策等宏观经济政策的协调配合问题。利率市场化改革会提高利率与汇率变动的联动性,对国际收支的影响加大,必须加强利率与汇率政策的协调,维护人民币汇率的稳定。此外,我国已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宏观环境发生很大变化,利率改革进程还要考虑与国际收支政策,特别是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可兑换政策的协调,应按照先实现经常项目可兑换,然后实现利率市场化,最后是资本项目可兑换的次序进行,以有利于我国掌握经济金融发展的主导权,执行独立的货币政策。 

参考资料: 

1.黄达,货币银行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2.左科华,关于利率市场化的思考,国际金融报,2004 

3.易宪容,中国利率市场化路还有多长,中国经济时报,2003 

4.王萌,积极推进中国市场化改革,中国金融,2003 

第3篇

世界银行执行董事穆里亚尼警告说,美国量化宽松将迫使亚洲国家采取临时管制,遏制资产泡沫。

同时,亚洲各国货币集体升值,韩元、新元、泰铢、马来西亚林吉特等兑美元的价格纷纷触及数周、数年甚至历史高点。在升值的同时,还逐步上调利率,收紧信贷,抑制通胀和资产泡沫。

中国是继越南、印度、马来西亚、韩国、泰国之后,于10月份调高基准利率的又一亚洲国家。

渣打银行全球研究经济师李炜说,亚洲(除日本外)主要央行的外汇储备总计在第三季度增加了近3000亿美元,达到4.2万亿美元。虽然这种复苏在很大程度上呼应了近几个月扩大的贸易盈余,但9月单月增加1500亿美元,创了历史新高。

根据瑞银对亚太区各个国家股票交易所的跟踪,2010年前10个月,有550亿美元进入了亚太区(除日本、马来西亚和中国大陆外)。

中国三星经济研究院宏观分析师马兹晖认为:发达国家由于处于产业链高端,金融市场较为完备,且经济周期与美国同步,受美元暴跌的冲击较小。发展中国家则面临两难,如果本币随美元贬值,则会加剧通胀;如果对美元升值,则会损害出口竞争力,且面临严重的热钱威胁。

泰国和韩国一直对需要遏制过度资本流入的风险直言不讳。泰国财政部长最近公开表示,泰国近期的资金流入是“有问题的”,且外国持有的泰国债券已经出现“非自然”增加。韩国银行总督金忠洙也持谨慎看法,强调韩国将采取行动,遏制“羊群行为”所造成的波动。

一些权威机构,如IMF,已经公开承认使用资本管制的必要性。

IMF曾发表工作论文指出,目前国际资本主要是从发达国家流向发展中国家,如果资本账户开放的话,这种状况将更为显著,这种模式造成全球经济失衡。如果实施资本管制,就会改变这一格局。G20会议被认为默许了新兴市场国家采取资本管制的政策方向。

事实上,在干预汇率和利率以及控制房地产市场等审慎举措无法阻止异常资本流动的情况下,各国央行已开始求助于资本管制。

巴西将海外投资者对当地固定收益类资产的收益征收的税率从2%提高到4%;后来又将这一税率进一步提高到6%;外资在巴西圣保罗期货市场进行交易的保证金比例也将提高。

泰国政府宣布,对外资投资债券所获资本利得和利息收益征收15%的预扣税。

第4篇

1.活期存款首度列为加息项目。活期存款利率至2002年2月达到历史性的底部,几次加息均未调整活期利率,结果每提高一次利率,因为银行差不多50%以上存款都是活期存款,存贷利差就会有一次相应的增加。随着通胀走高,社会对储蓄收益为负和几次加息银行利差扩大的舆论增多,所以活期存款利率在2007年7月20日微调0.09个百分点,由0.72%提高到0.81%。

2.存贷款加息表现出非对称性。从2006年4月28日以来七次加息的存贷款利率增加幅度来看,其中四次属于对称加息,两次属于非对称加息(2007年5月19日和8月22日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上调0.27个百分点,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上调0.18个百分点),一次属于单边加息(2006年4月28日单边上调贷款利率0.27个百分点)。

3.利率调整频率进一步加快。2006年加息间隔期在半年,2007年前三次加息间隔保持在两个月,第四次加息间隔一个月,第五次加息仅相隔24天。所以,连续加息,体现了央行保持币值稳定,遏制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的决心,体现了货币政策稳中适度从紧取向。

4.利税联动成为宏观调控亮点。为减少因物价指数上涨对居民储蓄存款利息收益的影响,国务院在7月21日央行上调存贷款基准利率同时,作出了减征利息税的决定,储蓄存款利息税自2007年8月15日起由20%下调至5%,相当于调增个人储蓄存款利率0.50个百分点。

二、加息周期商业银行面临的经营挑战

1.储蓄存款继续分流,资金来源结构发生变化。2007年6月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38.2万亿元,同比增长15.3%,增速较上年同期下降1.9个百分点。其中,居民储蓄存款增速较上年同期大幅下降7个百分点,4月、5月环比分别减少1813亿元和2921亿元。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2007年股市的繁荣以及基金的大规模发行,而且储蓄存款大幅分流的趋势还将继续。

2.加息模式变化,促使商业银行利率风险集聚。存款资金成本大幅度提高,目前一年期存款利率已经从2006年4月的2.25%提高到3.87%,提高了1.35个百分点。而由于存贷款的非对称加息,贷款利率提升幅度相对较小,存贷款利差空间趋于缩小。

3.金融脱媒态势日益凸现,商业银行盈利模式面临严峻挑战。加息周期中企业负债成本的增加促使企业扩大直接融资比重。2007年上半年,全国146家企业发行短期融资券达2810亿元,平均融资成本仅3.68%。金融脱媒的进一步深化,导致商业银行优质客户基础受到动摇,银行客户群体的整体质量趋于下降。而且,由于银行贷款开始逐渐被直接融资所替换,直接导致银行贷款利息收入的下降。

三、加息周期商业银行的经营策略

1.主动调整资产负债结构抵御利率风险。加息预期中,对于利率敏感性缺口为正的商业银行相对有利,商业银行应当主动研究适合当前经济形势的资产负债结构的动态管理模式。一是强化主动负债意识,通过调整存款期限结构,特别应注意对公客户存款期限结构的调整,使付息成本稳定在一个较低的水平。二是在一定的贷款期限结构下动态调整贷款利率期限结构,如在与客户签订合同中,有意识地提高按季、按半年等短时间重定价贷款的比重。

2.正视金融脱媒的经营挑战,在金融脱媒的进程中寻找业务发展的契机。商业银行要在金融脱媒的市场环境中实现业务的快速发展和效益的稳步提升,就必须在金融脱媒的进程中寻找和把握业务发展的契机。首先,应把握同业存款、企业机构大额存款业务发展契机。资本市场发展在分流银行储蓄存款的同时,相当一部分将以金融机构同业存款以及企业存款的形式回流至商业银行。其次,应把握金融脱媒对商业银行贷款业务的创新机遇,为企业收购兼并、企业和券商承销业务、基金公司融资、机构的新股申购业务等提供过桥贷款等其他融资服务。

3.主动调控贷款投向,谨防信贷风险的增长。在当前的加息周期和国家宏观调控的政策背景下,商业银行信贷投放应把握三个重点:首先,应研究与投资密切相关、融资需求过于旺盛行业的信贷政策。加息的目的之一是抑制投资过热,因此对与投资密切相关、融资需求过于旺盛的房地产、建筑建材、电力类行业的影响更大。其次,应高度关注资金密集型行业的负债率和利润率状况。连续加息增加了企业的间接融资成本,特别是将增加资金密集型高负债行业的资金成本,对其盈利预期将形成压力。

4.加快业务战略转型,推进中间业务发展。大力推动中间业务发展,降低资金依赖型业务的比重是未来盈利模式调整的必然选择。当前,商业银行在中间业务发展上应树立"三个观念":首先,应树立收费观念。目前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收入品种繁多,但许多商业银行并没有有效地激活中间业务增长。其次,应树立联动营销观念。在中间业务发展初期,其业务营销必须与资产负债业务有机结合起来,实行联动营销、"捆绑"营销,提高中间业务产品的营销实效。

5.全面推行客户价值管理,扩大客户基础和调整客户结构。客户是商业银行价值创造的源泉。一方面应重点做好存量客户的深度开发。针对当前市场上高端客户资源稀缺性及高客户流失率问题,各商业银行市场拓展中不应忽视对存量客户的维护及深度挖掘工作。而应创立一种基于特定客户定制的融智服务模式。另一方面应建立对大型客户的综合经营服务。对大型客户的金融服务,应逐步从单纯的存、贷和结算业务,过渡到为其直接融资提供增值服务的综合业务经营上,为他们进行全面的理财规划,满足其投资、交易、风险管理的需求,帮助其实现资产的保值增值,与他们建立"关系客户"和"关系银行"的关系。

参考文献

[1]刘晓琳.论升息周期中商业银行资产负债期限管理的策略选择[J].广东金融学院学报,2005年第2期.37-41.

[2]李长安.金融资产结构调整是股市繁荣的长期动力[N].上海证券报,2007年7月25日.

[3]尹毅飞.我国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业务发展重点研究[J].金融论坛,2004年第12期.34-38.

[4]姚希.加息周期下我国商业银行的利率风险及对策[J].经济论坛,2005年第17期.5.

第5篇

关键词:利率市场化;国际经验;金融改革

中图分类号:F83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31(2014)05-0061-05 DOI:10.3969/j.issn.1003-9031.2014.05.13 利率市场化作为金融市场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金融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中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起步于1996年,遵循稳步推进的原则,已历经了17个年头。2013年7月,随着中国央行宣布放开金融机构贷款利率下限,利率市场化改革又向前迈进重要一步。中央银行先后放开了中国的货币市场和债券市场利率、境内外币存贷款利率以及人民币贷款利率,目前仅对金融机构的人民币存款利率进行上限管理,中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面临重要的关口。20世纪70年代以来,全球许多国家开展了利率市场化改革,从这些国家的经验来看,利率市场化的效果和影响不尽相同,有的国家成功实现了金融转型发展,促进了资源的更有效配置;有的国家则出现严重的金融危机,不仅利率市场化改革被迫中断,实体经济也受到了严重冲击。本文对这些国家的改革经验进行研究,总结和归纳利率市场化改革成功的必要条件,结合当前我国金融业发展现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一、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动因简析

国外对于利率市场化的研究很多,其中麦金农(1973)和肖(1973)的金融抑制理论颇具代表性[1-2]。20世纪70年代,麦金农和肖通过对发展中国家的研究,提出金融抑制的概念。在金融抑制状态下,利率受到严格管制并被压制在低水平,造成信贷资金供不应求,只能依靠信贷配额来限制对贷款的过高需求。利率管制保证了政府部门和国有企业能够低成本地获得资金,在维持金融体系稳定和促进经济发展方面起到积极作用。但扭曲的资金价格会降低资金使用效率,造成产能过剩与资金不足的结构性矛盾,不仅抑制了实际增长率,而且使游离于正规金融体系的影子银行体系大行其道。因此,随着经济不断发展,许多发展中国家进行利率市场化改革,其核心就是要减少政府部门对金融的干预,放开利率限制,提高金融效率和促进经济发展。

(一)促进资源分配向高效率使用者倾斜

利率管制使商业银行低成本地获取资金,通过息差获得稳定利润。而信贷额度限制制约了银行的信贷规模,促使资金通过信托、私募基金等影子银行体系投向实体经济,规避信贷监管。利率管制和信贷配给使资源配置受到严重扭曲,信贷双轨制的结果造成表内资金流向国有大型企业,资金使用成本偏低,而表外资金大量流向房地产和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蕴含潜在风险。与此同时,真正推动就业、创新和经济增长的中小企业难以获得资金,发展受到限制。影子银行体系的发展对银行存贷款业务造成巨大冲击,促进了银行业务和产品创新。以银行理财产品为例,根据银监会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末,银行理财产品余额达7.4万亿元,超过银行表内贷款规模的10%。

(二)丰富金融产品和增加金融服务供应者

利率市场化往往伴随着金融深化的过程,即更多层次的主体提供更为多元的金融产品和服务。一方面,金融机构可以更为灵活地设计产品,风险偏好不同的投资者按需求选择符合其偏好的产品,通过承担更大风险获得更高回报。另一方面,扎根社区的中小银行获得了更大的自主经营权,可以通过适当提高贷款利率弥补其资金成本方面的劣势,充分发挥其贴近社区、贴近用款方和贴近实体经济的优势。

(三)提升银行经营效率和风险管理水平

在利率管制下,商业银行利润很大一部分来自存贷款利差,存款来源较为稳定,而贷款则偏向于大型国有企业。在利润有充足保障的情况下,势必会削弱商业银行开拓新业务和新利润来源的动力,贷款对象的低风险也使金融机构的风险管理能力长期得不到提升。利率市场化将驱动商业银行在市场竞争中提升风险定价和风险管理能力,向现代化和国际化转型。

(四)进一步理顺中央银行的货币调控能力,使利率充分反映货币供求关系

当利率受到管制时,市场可能存在超额供给或超额需求,对中央银行的货币调控造成困难。而随着利率市场化程度的加深以及银行间市场的不断完善,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SHIBOR)、贷款基础利率(LPR)等指标逐步走向成熟,有利于中央银行根据资金面宽松程度和信贷结构进行针对性的调控。

尽管利率市场化对中国转型发展具有诸多裨益,但改革的成功并不是无条件的,也不是简单放开存款利率上限就能实现的。全球许多国家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开展了利率市场化改革,这为我们稳步推进和真正实现利率市场化提供了宝贵经验。

二、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必要条件

(一)具备良好风险管理能力的金融主体

利率市场化的核心在于调整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变政府直接管制为间接调控,促进微观主体在市场中发现需求、设计产品、控制风险和赢得利润,因此必须培养和扶持具有自负盈亏意识和持续经营能力的金融主体,才能发挥市场价格配置资源的作用。以美国为例,美国在20世纪80年代开始利率市场化改革,改革总体而言取得成功,美国经济在整个80年代运行平稳。但80年代末,美国发生严重的储蓄贷款银行危机,有超过1000家储蓄贷款银行因经营不善而倒闭。这场危机的外因是利率市场化带来的利率管制放开和美联储采取抑制通胀的紧缩货币政策,但更重要的内因在于储蓄贷款银行的经营模式存在固有缺陷,利率市场化使其资金成本不断高起,而仅靠长期固定期限抵押贷款(主要是30年期)利息收入难以覆盖,不少储蓄贷款银行将资金投入到收益更高但风险更大的房地产开发领域,资产与负债的不匹配最终在利率市场化的作用下演变为一场危机。因此,利率市场化带来的竞争压力会加剧金融机构内部结构性问题的暴露,相同经营模式的机构可能爆发系统性危机。

(二)完善的金融市场和基础设施

利率市场化改革较为成功的国家普遍在改革过程中注重不断建立和完善金融市场和金融基础设施,包括成熟便利的交易环境、完善的法律环境、与时俱进的会计标准以及健全的信用环境等。因此,这些国家的市场化改革总体平稳有序[3]。如韩国在改革初期,对再贴现率、准备金要求以及公开市场操作等政策进行了调整,通过提高再贴现标的物的标准、发行货币稳定债券(Monetary Stabilization Bond)等市场化手段取代直接行政调控,为利率市场化改革做准备[4]。但有些国家因为基础设施不健全而在市场化改革进程中遭遇了挫折。如土耳其对金融基础设施缺乏重视,在推出利率市场化改革时未建立起运行顺畅的银行间市场,参与交易的银行之间缺乏信任,导致利率无法反映资金的真实价格[5]。

(三)不断更新的监管理念和手段

首先,逐步从直接事前干预转变为制度化监管。利率市场化核心是充分发挥市场的主体作用,但这并不意味着监管的弱化,监管改革更多地体现在监管方式的转变。各国在推进利率市场化的过程中,积极开展金融监管体制改革,弱化事前审批职能,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强调良好的公司治理和充分的信息披露,政府干预的范围则限于制度保障和防范系统性风险。如新加坡定期公布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状况,制定了关于最低审计要求的严格标准,并要求国际信用评级机构对每家商业银行进行信用评级[6]。其次,建立与综合经营相适应的监管体系。从国外经验看,利率市场化既是银行与非银行金融机构竞争推动下的产物,又加速了金融业兼并重组、综合经营的步伐。在金融机构业务日益多元化、交叉化和复杂化的背景下,传统的以资本充足率为代表的监管指标难以全面衡量金融机构的潜在风险,监管部门必须在监管理念和手段上有所突破,以适应这种潮流。如美国经过一系列监管改革,从原先按金融机构分类进行监管逐步向按金融服务功能的分类进行监管的方面发展,即由行业监管转变为功能监管[7]。这样的监管改革既有助于减少监管标准不一致造成的监管套利,又能及时对新产品进行有效监管,避免监管真空。最后,有效监控跨境资本活动。许多国家在放开利率管制的同时,逐步放松资本账户管制,资本流动与利率市场化相结合进一步增加了监管难度。利率放开初期,各国国内存款利率显著上升,吸引国际资本大量流入。而贷款利率的上升则促使国内借款人向国外借入廉价资金以节省成本。这些因素的叠加会使资金大量流入房地产领域,催生资产泡沫。日本利率市场化之初,债券市场对发行人的资格限制非常严格,准入门槛包括账面价值、每股分红、利润率和权益比等,从而将大部分公司排除在外。这些公司因而选择到国外发行离岸债券,造成资金流入,推升了房地产泡沫[8]。此外,对金融机构实施分类监管。各国针对大型机构和中小机构的不同特点,在市场准入、最低资本要求、现场检查等方面制定了差别化的监管政策,提高监管措施的针对性。如德国对本国银行的最低资本要求一般是不低于8%,但针对那些新设立银行的前3年成立期,最低资本要求通常是不低于12.5%[9]。

三、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现状和问题

(一)市场主体尚未真正成熟

我国的金融业长期处于寡头垄断状态,受到监管部门家长式的管理和扶持。一方面,申请金融牌照需要经历复杂的程序,持牌经营后受到相对严格的监管。另一方面,监管部门和地方政府对发生危机的金融机构往往会提供大力支持,避免风险波及整个金融体系。过于严格的监管,造成了扭曲和不完善的金融体系。首先,金融业垄断特征明显,国有商业银行享受政府隐性担保。当前,我国银行业仍呈现垄断格局,业务基本被国有控股或具有国有背景的商业银行所控制。2013年末,5家大型商业银行和12家股份制资产和负债总和分别为89.4万亿元和83.42万亿元,占银行业的比例超过60%①,而中资全国性大型银行的存款和贷款总和分别为56.09万亿元和38.21万亿元,占银行业的比例超过50%②。政府隐性担保意味着对存款支付较低的利率作为补偿、较低的资金成本以及国家对经营风险的兜底保证。这类银行因而能够不断扩大经营规模,逐步涉足高风险领域,占据更大市场份额。当缺乏监管和制约手段时中小银行将被逐出市场,随之而来的是行业垄断程度的加剧和资金配置效率的下降。其次,地方政府融资平台预算软约束。利率市场化的前提是融资主体负有偿债义务,受到市场定价的利率约束。如果地方政府对融资成本缺乏敏感性,现有负债通过借新换旧向未来递延,那么利率市场化很可能进一步扩张负债规模并推升贷款利率,最终在某个时点整个地方政府债务突然崩溃,引发系统性风险。根据审计署2013年对地方政府债务的审计结果,有9个省会城市债务率超过100%。其中南京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率高达188.95%。此外,金融消费者的风险意识有待加强。部分企业和居民不能根据收益、风险等因素自主辨识和选择金融机构和产品,投资具有较强的盲目性和从众性,在发生争议时往往希望通过政府的干预实现自我诉求。如2014年初,中诚信托一款30亿元矿产信托计划到期面临无法清算,投资者要求代销产品的工商银行私人银行承担清偿责任。由于金融消费者缺乏风险意识,金融机构在开发、经营和管理产品的同时,还承担着维护金融和社会稳定的职责,从而对其风险收益分析造成影响,产生区别于金融垄断的另一种扭曲。

(二)监管方式和水平仍处于低水平

首先,放松价格管制与继续维持数量调控可能存在矛盾。除利率管制外,信贷配给也是金融抑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央银行货币调控的有机组成部分,在利率市场化过程中应与放开价格管制协同考虑。一方面,当资本价格即利率限制放开后,存款的增加必然促进现有金融机构寻求扩大业务规模,但信贷额度配给或信贷窗口指导使金融机构面临这样的局面:通过市场化利率吸收的资金受到信贷额度限制而无法投放。当这部分资金通过影子银行体系进行投资时,利率市场化的效果就会打折扣,监管难度也相应提高。另一方面,对新成立的金融机构而言,由于缺乏上一年信贷额度作为参考,如何确定信贷额度,在维持宏观调控总量稳定的前提下,保证其有条件参与市场竞争,是对中央银行的挑战。其次,分业监管的监管格局难以适应金融业综合经营的发展。伴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推进,商业银行面对逐步加大的竞争压力,倾向于通过兼并收购或业务合作的方式开展证券、保险等业务,提高盈利能力应对资金成本的高企。分业监管下,各监管部门的监管标准难以做到步调一致,常出现“按下葫芦浮起瓢”的情况,监管效果受到影响。虽然人民银行牵头建立金融监管部门协调机制,但总体上形式大于实质,实际效果尚未显现。

(三)金融安全网尚不健全

利率市场化促进市场机制发挥作用,而市场竞争产生优胜劣汰必然出现金融机构因经营不善而破产倒闭的现象,会对存款人或投资者造成损失,并可能因信心丧失产生连锁效应,从而影响整个金融体系的运行。因此,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国家几乎都建立起金融安全网,特别是以存款保险为代表的保障制度,在个别金融机构出现风险时为存款人提供保护,有助于降低单个机构风险对整个金融体系的破坏性。自1993年《国务院关于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要建立存款保险基金以来,我国的存款保险制度已经历20年的研究和论证,研究方案经多次修改后已基本成熟。存款保险制度迟迟无法推出,不仅使国有商业银行脱离国家信用隐性担保成为不可信的承诺,也使民营金融机构缺少重要的制度保障。因此,应尽快在合适的时机推出,为存款利率上限的最终放开和民营银行参与竞争创造有利条件。

(四)市场基础设施需进一步完善

首先,债券市场分割问题有待解决。目前,我国债券市场分为银行间债券市场和交易所债券市场,发债主体按照是否为上市公司和非上市公司、是否为金融企业和非金融企业有所区别。债券市场的分割造成发债准入标准存在差异、市场流动性不足、交易主体同质性强等问题,使市场利率成为扭曲的利率,对债券的市场化定价产生不利影响。其次,货币市场基准利率机制尚未完善。利率市场化之后,中央银行将从对利率的直接控制转为以基准利率作为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通过影响基准利率最终实现调节市场微观主体行为的目的。目前,基准利率的备选指标较多,包括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SHIBOR)、银行间债券市场回购利率、再贴现率等,各种指标各有利弊,尚未形成统一的认识,如SHIBOR存在报价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中长端SHIBOR交易基础较为薄弱等缺陷。近年来,SHIBOR对金融产品定价的基准性虽明显增强,但尚未形成完整的金融市场基准利率体系,特别是缺乏可为信贷产品定价提供参考的市场基准利率[10]。基准利率的不明确以及利率形成机制的不完善,不利于央行实施货币政策并实现最终目标。此外,金融衍生品市场发展相对滞后。成熟的金融衍生品市场在提供金融资产定价和发展避险工具等方面能够起到积极作用,有助于金融机构主动管理风险,实现稳健运营。当前,金融衍生品市场存在着市场分割、品种有限、规模较小、参与主体类型单一等问题,尚不能满足利率市场化后金融机构风险管理的需要。

四、政策建议

(一)加快推动金融机构改革,不断健全和完善经营机制

首先,继续探索放宽金融机构的市场准入,为民营资本进入金融领域创造有利条件。垄断的金融业结构对于利率市场化发挥资源配置作用起到抑制作用。应积极开展民营银行试点,放宽民营资本进入金融业的门槛,促进银行业的良性竞争。其次,审慎推进农村信用社等中小金融机构改革。农村信用社普遍存在历史包袱沉重、资产质量低下、经营方式落后、管理能力不足等问题,存款利率上限的放开可能会对其造成较大冲击,加速这些机构已有问题的暴露。因此,必须加快这类中小金融机构的改革步伐,向主体多元、产权明晰、治理健全、业务专业的小型农村社区银行发展。在利率市场化初期给予一定的过渡期和必要扶持,如降低准备金率、政策导向性业务贷款担保等,避免农村信用社整体出现类似美国储贷银行式的系统性风险。此外,继续深化国有银行改革。完善国有银行公司治理,实现政企分开和独立经营。探索国有银行所有制改革,实现产权多元化。明确国有银行定位,逐步降低国有银行承担的金融稳定和社会稳定职责,促进其轻装上阵参与市场竞争。

(二)尽快建立存款保险制度

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深入和金融机构竞争的加剧,金融机构的优胜劣汰变得更为明显,对完善金融机构风险处置机制的要求变得极为迫切。因此,建议尽早推出存款保险制度,建立基于风险的差别费率机制,明确划分存款保护范围,设定合理的赔付限额,并将包括农村信用社在内的存款类金融机构纳入强制参保范围。

(三)完善金融市场建设

首先,继续推进金融工具发展。探索资产证券化试点和发展信用风险缓释工具,为金融机构主动管理利率和信用风险创造条件。其次,积极培育市场利率形成机制。继续培育SHIBOR等货币市场基准利率,多元化报价主体,促进报价以真实交易为基础,防止大型国有银行利用其在金融市场的绝对垄断地位而联合控制市场利率,使市场基准利率真实反映资金供求状况。此外,稳步推进金融衍生品市场发展。适度扩大金融衍生品的参与面,促进市场主体的多样性,提高交易的活跃度,充分发挥金融衍生品的资产定价和风险管理作用。

参考文献:

[1]麦金农著,卢骢译,经济发展中的货币与资本[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2]肖著,王威等译,经济发展中的金融深化[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

[3]Huw Pill and Mahmood Pradhan,“Financial Liberalization in Africa and Asia”[J], Finance & Development, June 1997.

[4]Won-Am Park, “Financial Liberalization: The Korean Experience”[R], NBER Working Paper, January 1996.

[5]Tarhan Feyzio?lu, Nathan Porter, and El?d Takáts,

“Interest Rate Liberalization in China”[R], IMF Working Paper, August 2009.

[6]蓝庆新,张.新加坡金融监管体制的发展与借鉴[J].东南亚纵横,2008(6).

[7]蔡峰,李浩,王,张焱,高岳.美国金融综合经营监管研究及借鉴[R].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署论文,2013.

[8]Akiyoshi Horiuchi, “An Evaluation of Japanese Financial Liberalization: A Case Study of Corporate Bond Markets”[R], NBER Working Paper, January 1996.

第6篇

【论文关键词】利率风险信贷风险商业银行管理研究

一、利率市场化与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分析和对策研究

随着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商业银行也必将面临日益严重的利率风险,主要包括重新定价风险、选择期权风险和其他风险等。选择市场基准利率、研究利率期限结构构造及进行利率预测,是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的前提。

1目前商业银行面临的利率风险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重新定价风险:主要来源于资产负债在总量及期限结构上的不匹配。我国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结构失衡的问题十分突出,一是在总量结构上资产与负债总量之间没有保持合理的比例关系,由于有效信贷需求不足,资金运作渠道有限,造成大量资金积压,承受着持续利率调整的风险。二是在期限结构上,普遍存在着以短期存款支持长期贷款的情况。三是在利率结构上,同期限的存贷款之间没有保持合理利差,利率市场化的直接后果就是存款成本的上升和优质信贷资产利率的下降造成存贷利差的下降。

(二)基差风险:即使当商业银行资产和负债的差额为零时,由于实际利率调整中存贷利率调整幅度往往不一致,同样使商业银行面临利息收入下降的风险。利率市场化后,各行均有权制定存贷款利率,激烈的市场竞争将导致利率波动加剧,利率基差风险加大。

(三)选择权风险:根据我国有关政策,客户可以根据意愿决定是否提前提取定期存款,而商业银行只能被动应对,在利率下调时,客户可以保持定期存款获取高利率;而利率上升时,则可以提前支取再存,以获取高利率。对于贷款,一些优势客户往往在利率下调时,要求提前还款再以较低的利率贷款。

2加强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对策

(一)适应央行宏观调控方式的变化,做好利率走势分析。随着利率市场化改革进程加快,央行对商业银行的监管逐步走向间接,通过公开市场业务、存款准备金率和再贴现率来传导政策意图,间接实现金融宏观调控。因此,商业银行要关注央行政策举措,捕捉政策信号,准确预测政策走势,及时调整经营策略,以减少政策性风险。

(二)加强以利率风险管理为中心的资产负债管理。一是积极运用敏感性缺口理论和技术,在准确预测和测量利率风险的基础上,调整资产负债结构,使缺口值始终适应利率变化方向,降低差额风险。二是采用投资组合、新产品开发以及借人资金等利率风险管理手段来控制利率风险;三是随着金融市场发展和交易品种的增多,可以通过表外项目对利率风险进行控制。

(三)构建适应利率市场化的定价机制。资金定价的目的是收回商业银行付出的各项成本、实现发展目标、获取目标利润、有效控制风险、实现资产负债结构优化。因此,建立科学、合理的资金定价体系是商业银行取得竞争优势,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工具。

(四)建立利率风险防范机制。一是利率风险预警机制,建立利率风险指标体系,能直观反映商业银行利率风险水平,准确评判利率风险损失值。二是利率风险规避机制,在准确预测和测量利率风险的基础上,调整资产负债结构,降低差额风险。三是利率风险分散机制,将资金投向不同区域、行业、企业,形成资金在地区、行业和企业问的合理配置,以风险的分散平衡原理,优化风险组合,分散风险损失;四是利率风险转移机制,通过一定的工具,如利率互换期权期货等,使利率风险转移或置换,以降低资产负债的利率风险度。五是利率风险补偿机制,在利率风险发生并造成损失时,通过一定的途径和方式取得补偿。如在办理资产或负债业务时,附打一些保护性条款,在利率发生急剧变化并发牛损失时,从其他渠道及时得到补偿。

(五)建立合理高效的利率风险管理运作机制。一是要建立完善的利率管理组织。在商业银行内部设立专门的利率管理部门,负责制定利率管理办法和制定具体的实施细则;研究央行、市场利率走向及对本行经营成果的影响;制定系统内往来利率和外部资金基准利率;指导和检查利率政策贯彻执行情况。二是合理划分利率风险管理的职责。明确利率风险管理的具体部门和人员,并保证在利率管理程序的重要环节上分工明确,避免“扯皮”现象发生。如计财部门作为利率主管部门,负责基准利率的确定。各对外业务部门根据客户综合贡献度、业务风险等因素,在基准利率上进行上下浮动,制定对不同客户、不同业务的差别定价。当然,这些必须经利率政策管理委员会审议后执行。三是科学制定利率风险管理操作程序。利率主观和利率执行部门要定期对利率执行情况进行调研,并向部门负责人提交分析报告及建议。部门负责人审查同意后,向利率政策管理委员会提交议案后执行。

(六)做好利率风险管理的基础工作。一是加快利率风险管理程序和数据库的建设,提高信息处理能力和反馈水平,为进行敏感性缺口分析等控制利率风险手段提供技术支撑。二是加强利率管理人员的培养,造就一只能熟练掌握和运用利率风险管理技术的队伍。三是借鉴吸收西方商业银行利率管理技术,结合国内利率风险实际状况,研究出适合自己的利率风险管理体系。

二、信贷扩展化与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分析与对策研究

随着我国消费信贷市场空间不断拓展,住房信贷、汽车信贷、耐用消费品信贷、助学信贷等业务获得迅速发展,消费贷款规模的不断扩大,该项业务中存在的问题和风险也逐步暴露出来,商业银行应加强对消费信贷风险的分析与识别,以便及时采取措施,防范消费信贷风险。

面对消费信贷的发展过程出现的各种风险,商业银行急需建立一套防范消费信贷的风险管理体系,具体应从以下几方面人手:

(一)建立科学的个人信用评价体系。

在建立全社会个人信用制度和信用档案的基础上,各银行还应根据自身业务特点和发展战略制定具体的个人信用评价体系,以此作为放贷的基本标准,使之从源头上发挥防范信贷风险的作用。

信用评价体系一般采用积分制,具体分成四个部分:①基本情况评分②业务状况评分③设立特殊业务奖罚分④根据上述累积得分评定个人信用等级,针对这几点本文不再做详细的讲解。

(二)建立银行内部消费信贷的风险管理体系。

从跟踪、监控人手,建立一套消费信贷风险的预警机制,加强贷款后的定期或不定期的跟踪监控,掌握借款人动态,对借款人不能按时偿还本息情况,或者有不良信用记录的,列入“问题个人黑名单”加大追讨力度,并拒绝再度借贷。

要进一步完善消费贷款的风险管理制度,逐步做到在线查询、分级审查审批,集中检查。从贷前调查、贷时审查、贷后检查几个环节明确职责,规范操作,强化稽核的再检查和监督。

银行内部要建立专门机构,具体办理消费信贷业务,同时建立消费信贷审批委员会,作为发放消费信贷的最终决策机构,做到审贷分离,形成平衡制约机制,以便明确职权和责任,防范信贷风险。

(三)实现消费贷款证券化,分散消费信贷风险。

在证券化过程中,商业银行将其持有的消费信贷资产,按照不同地域、利率、期限等方式形成证券组合,出售给政府成立的专门机构或信托公司(SPV],由其将购买的贷款组合经担保和信用增级后,以抵押担保证券的形式出售给投资者。由于消费贷款具有利率、借款人违约、提前偿还等多种风险,通过SPV对证券组合采取担保、保险、评级等信用手段可保护投资人的利益,同时也降低了发行人的融资成本。同时,抵押担保证券以消费贷款的未来现金流量为基础,期限较长,相对收益风险比值较高,为金融市场中的长期机构投资者提供了较理想的投资工具。

(四)进一步完善消费贷款的担保制度。

消费信贷与其他贷款不同,借款人是一个个的消费者,贷款购买的是超过其即期收入限度并较长时问才能归还贷款的财产或耐用消费品。因此,在发放消费贷款时,用抵押、担保作还款保证显得十分重要。我国要尽快健全抵押担保制度。

(五)实行浮动贷款利率和提前偿还罚息。

1.人民银行应加快利率市场化进程,在利率浮动比率、贷款比例和期限安排上,给商业银行以更大的余地,以便更好地为客户服务,更好地防范风险。同时,应允许商业银行在办理消费信贷业务中收取必要的手续费、服务费,以补偿商业银行信贷零售业务付出的成本。

2.对贷款期限长、利率风险大的住房贷款尺.决实行固定利率和浮动利率并行的利率制度。通过消费者对两种利率的自由选择,增加消费者的风险和收益意识,规范消费者和银行之问的行为方式和业务往来。

3.实施提前还款罚息制。由于消费信贷一般为长期贷款,利率变化将导致银行蒙受利率损失的可能。当利率下跌时,消费者会提前偿还固定利率的贷款,而以较低的利率举借新债。借新债还旧债,会导致银行丧失贷款收益,并给银行重新安排资金造成困难。为此,银行应收取高于预定利率的罚息,弥补信贷资产损失。

第7篇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利率汇率

一、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受阻背景

自从中国人民银行放弃了对商业银行信贷规模的直接控制,宣布以货币供应量作为货币政策操作的唯一中介目标,我国央行的货币调控由直接方式向间接方式的转变。至今的十多年中,我国货币政策在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但在此十多年的货币政策实践中,也暴露出我国货币政策体系存在的诸多问题,其中之一便是货币政策有效性不足,而货币政策传导渠道的不畅则是导致问题的主要原因。

利率渠道理论最早是由凯恩斯提出的,凯恩斯在他的经典著作《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中指出,造成20世纪30年代经济大萧条的主要原因是有效需求的不足,而这又主要是由于投资不足所导致。凯恩斯认为这主要是因为利率过高,抑制了企业投资的意愿。因此他提出运用适当的财政货币政策来降低利率,以刺激投资,增加有效需求。可见,凯恩斯认为利率是货币政策传导过程中的关键变量,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需要指出的是,利率传导理论强调影响经济主体决策的是实际利率而非名义利率,并且对支出产生作用的主要是长期实际利率。

货币政策传导过程及传导渠道分类货币政策传导实质上就是指通过货币政策的实施从而对宏观经济活动产生影响的过程,也就是指货币政策启动、操作以及发挥影响力的全过程。我们可以把货币政策传导过程转化为货币政策的操作过程。即:货币政策操作工具操作目标中介目标最终目标。货币政策操作工具指常见的三大货币政策工具,公开市场操作、法定准备金率和再贴现率。操作目标的选择参考其他市场经济国家的做法,有基准利率、借入储备和非借入储备以及基础货币。中介目标主要是指不同统计口径的货币供应量指标。最终目标通常为经济增长、物价稳定、充分就业和国际收支平衡。货币政策传导研究的起点是货币的非中性,即货币政策变量的改变能够对实体经济产生影响。可以将货币政策的传导渠道分为两大类,一类是通过利率、汇率、资产价格影响社会总需求发挥作用的货币渠道,另一类是通过银行的信贷系统对实体经济产生影响的信贷渠道。

二、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受阻的原因

当前我国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受到了很多因素的阻碍,其效用大大降低了,具体表现为:

(一)利率受到管制

我国的货币政策利率传导机制不同于发达国家利率市场化状态下的利率传导,在现阶段,利率水平并不是通过市场资金供求状况决定,而是由央行根据宏观经济状况对商业银行的存贷款基准利率进行直接调控。利率管制是目前我国货币政策利率渠道受阻的重要原因。在实行利率管制的情况下,利率的变动无法真实反映市场的资金供求状况,加上对利率进行调控存在决策层面的时滞性导致我国货币政策利率传导渠道作用并不显著。随着货币市场的不断完善,利率渠道的作用会逐步显现出来,但实现利率完全市场化还需要一个过程。

(二)汇率渠道作用不显著

我国目前实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近年来进出口顺差的持续快速增长使得人民币升值预期加大,国际资本大量流入,外汇占款增加导致我国被动投放过多的货币,带来流动性过剩等问题。我国的汇率和利率都受到管制,其变动不能完全根据市场的供需状况做出反应。导致一些衡量国际收支的变量,比如外汇储备、外债余额、贸易差额等对外汇变动的反应并不敏感,充分说明了人民币汇率变动向国际收支发生传导作用的效果并不显著,即我国汇率传导渠道是不通畅的。

(三)资产价格渠道作用难以发挥

资产价格渠道发挥作用基于完善的资本市场体系,而从我国目前的情况看来,资本市场虽然发展十分迅速,但是具有较强的不稳定性,特别是08年经济危机以来,资产价格的财富效应很难得到发挥。另外,我国目前整体的消费水平就不足,传统的消费理念虽然受西方消费理念的影响正在发生改变,但并没有改变过去比较保守的消费方式,通过财富效应带动消费扩张的现实条件并不具备。

三、货币政策传导有效性受阻的解决方案

随着我国利率市场化以及金融市场的成熟化发展,货币政策传导向以货币渠道为主转变是未来的发展方向,但是在现阶段信贷渠道仍然发挥着主导性的作用。故在货币政策的货币渠道还无法完全实现货币政策调控目的的现实情况下,应该重视信贷渠道作用的发挥。应该做到以下几点,增强我国货币政策的传导效力:

(一)合理控制信贷规模

货币政策通过信贷渠道的作用对产出的影响要更大,贷款发挥着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作用,所以在现阶段对贷款规模进行总量控制还是有必要的,央行还不应该放弃信贷规模控制。同时在信贷规模计划实施的过程中,要做好对货币政策传导的信贷渠道强化行政干预问题的防范工作。

(二)引导商业银行贷款的资金流向,优化信贷资金配置

引导商业银行建立科学的企业综合实力评价体系,结合国家产业政策引导商业银行的贷款资金流向,促进银行业内部信息的共享,减少信息不对称导致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从而提高银行贷款整体质量。

(三)拓宽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

通过发展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公司,建立专门针对中小企业的贷款通道等方式拓宽中小企业的外部融资渠道,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技术支持,帮助中小企业建立科学的经营管理模式,可以提高中小企业的综合竞争力,同时还能提高中小企业的内部融资能力,减少对外部融资的依赖性。

(四)对我国的商业银行经营体制进行改革

通过进一步深化我国商业银行的经营体制改革,构造市场化的银企关系,鼓励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的发展,促进银行业的竞争,为货币政策传导的货币渠道发挥作用创造有利的条件的同时也能够提高货币政策信贷传导渠道作用的有效发挥。

参考文献:

[1]孙勇.中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研究[D].辽宁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0.

第8篇

一场银行收费检查风暴正在酝酿。近期,银监会下发通知,要求对银行在业务转型过程中的违规收费进行专项整治,3月开始,发改委亦将在全国范围内展开银行收费检查

与此同时,银行自查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银监局要求各银行除了自查,还要把银监会的‘七不准禁止性规定’在操作规程和制度里面体现出来,这让我们比较头疼。”某股份制银行深圳分行人士称

除此之外,银行收费还将被列入国务院纠风办今年纠风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相关部门对整治银行不规范经营的重视程度可见一斑。但业内人士指出,在国内银行事实上仍以资产业务为主而又争相追求中间业务收入占比提高的背景下,这种“运动式”的整治能对改变银行业不规范经营的现状起到多大作用,仍存在较大疑问

“检查更多是解决一时,但只要利差保护存在,银行就仍然会以资产业务为主,而只要对中间业务的‘迷信’不破,银行就依然有动力再立名目收取中间业务费用,或者直接将原来转为中间业务的利息转回来,不管怎样企业的借款成本都不会减轻很多。”一国有大行公司业务部人士表示

中间业务“虚假繁荣”

“为了中间业务收入达标,各家银行只要能收费的项目绝不放过,名目或许不同,但大同小异。”

尽管与国际上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收入占比在50%以上相比仍有不小差距,但从表面上看,国内银行转型似乎已经取得较大突破,而在银监会近期下发《关于整治银行业金融机构不规范经营的通知》后,银行业中间业务快速增长“虚假繁荣”的一面才公之于众

针对围绕贷款滋生的各类违规收取服务费问题,银监会提出“不准以贷转存,不准以贷收费,不准存贷挂钩,不准浮利分费,不准一浮到顶,不准借贷搭售,不准转嫁成本”。而在这“七不准”中,多项都与中间业务有关,如以贷收费,浮利分费,借贷搭售

“以前商业银行只有资产和负债两条腿,后来与国际接轨就有了中间业务这第三条腿,但由于是条短腿,个别基层就有了‘拔腿助长’的各类故事。为了中间业务收入达标,各家银行只要能够收费的项目绝不放过,名目或许不同,但大同小异。”上述银行人士坦言

他以东部地区某市级分行为例。“该行中间业务收入年年位居同业第一,超亿已是常态,其中对公类中间业务收入又占了中间业务收入的绝大部分,而对公类中间业务收入增长几乎全部集中来自于贷款客户交纳的各类服务费用。围绕客户贷款这个主要渠道不变的情况下,通过利息收入科目转为服务收入科目,利润结构几年间就快速得到了转化。”

该人士还指出,除极少数国企特大型、行业龙头型、地方垄断型等单位有相当的议价能力,其他中小型企业、房地产企业、融资平台等除执行基准贷款利率收取正常贷款利息外,至少还按照贷款基准利率上浮20%-35%左右的标准以财务顾问、资金监管等各种科目收取中间业务服务费用,同时客户还要支付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费、抵押资产评估费、抵押资产登记费、担保公司担保费等,银行均可从这些费用中分成充作中间业务收入

“个别贷款企业融资成本甚至还包括以关系人个人名义购买经办银行推销的各类股票型基金发生的费用。自三年前开始,一般企业客户的贷款实际成本至少是基准利率上浮40%-50%。开发贷款、融资平台贷款以及其他固定资产贷款还会按贷款期限一次性收取所有各年的上浮费用充作中间业务收入。”该人士称

改头换面继续收费?

业内人士认为,要杜绝这些违规收费,或许应当打破对中间业务收入的“盲目追求”

一面是银行利润高速增长、收入结构不断“改善”,一面是企业承受日趋畸形的融资成本、盈利艰难不堪重负,这一状况终于招致相关部门出手,对银行不规范经营展开大力整顿

银监会要求各家银行在3月底前出具自查报告,随后对银行进行检查,还要求各银行业金融机构要从年度经营计划和绩效考核办法的制定入手,整治不切实际

的快增长、高指标问题,校正经营导向,从源头上杜绝各级机构、网点及员工的不规范经营冲动

尽管多方检查已令银行业面临较大压力,但业内人士对于此次整顿的效力仍存有疑问。“银监会出台的规定,看起来比较合理,外行人看来也许觉得会有作用,但在内行人看来,这个规定的作用能起到多大,时间能持续多长,我是持怀疑态度的。”上述股份行人士称

目前,国内银行均把提高中间业务收入作为重点,这也是监管层所倡导的。“因为国外银行的中间业务收入占了很大比例,于是号召中国银行业要向国外银行学习。但国外银行可以混业经营,而且国外的融资渠道畅通,企业融资不依靠银行很正常。而在中国这两个条件都还不具备,学也学不像。”该人士表示

在银行仍为企业主要融资渠道的情况下,中国银行业将继续以资产业务为主,与此同时对中间业务收入的考核亦不会放松,政策“高压”下,这或许会导致银行虚增中间收入的行为改头换面,“暗渡陈仓”

“在现行的中间业务考核机制下,哪家银行不搞浮利分费?贸易融资安排费、金融服务协议、财务顾问等等名目数不胜数,这些不让收了,那就改个名字再收。不得转嫁成本?也可以,企业可以不交审计费、评估费等等,那就利息再上浮5%,哪个更合适,企业自己会算,银行不强迫。反正派生的中间业务收入都是从利息转过来的。”上述股份行人士直言

对于如何杜绝这些违规收费情况,上述国有大行人士认为,或许应当打破对中间业务收入的“盲目追求”

第9篇

本世纪初,由于美国网络股泡沫的破灭,美国经济逐渐衰退。为了刺激经济发展,美联储在2001年到2004年连续17次降息,使利率从6.5%降至1%。低利率刺激了美国房地产市场的发展,进而刺激了美国抵押贷款市场的发展。由于优质贷款的市场已经饱和,所以次级抵押贷款开始逐渐扩张。

所谓“次级抵押贷款”是相对于一般抵押贷款而言的,是针对信用评级低、还款能力较弱的借款人,一般情况下,这些人难以从主要抵押贷款机构申请到贷款。因此相对于主要抵押贷款利率,他们将得到高于平均水平的还款利率,但是首付款额度较低。

虽然次级抵押贷款的风险很高,但是它对于发放这种贷款的金融机构诱惑却很大。首先,次级抵押贷款的收益率很高。其次,虽然次级抵押贷款的违约率很高,但是在房地产价格价值一直上升的背景下,发放这种贷款的金融机构可以通过没收贷款者的房地产,并拍卖出去来收回贷款本金。再次,金融机构可以把这些次级抵押贷款打包[1],发行债券,使之证券化,来规避风险,把一部分风险转给资本市场。所以在21世纪,次级贷款市场飞速发展。2001年美国次级贷款总规模占抵押贷款市场总规模的比率为5.6%,到了2006年该比率上升到20%[2]。

次级抵押贷款的利率很高,并且大多数的次级贷款是可调整利率抵押贷款,即贷款的头几年(一般是两年)按照固定的利率偿还贷款,这几年过后则是按照一定基准利率加上风险溢价来偿还贷款。这就意味着贷款者后期偿还贷款的压力很大。但是投资者依然兴趣很大。首先,通过次级抵押贷款,很多低收入者或是信用不高的投资者成为了有产阶级。其次,即使是以后不能偿还利息,投资者还可以利用自己的房地产继续作为抵押品来贷款或是变卖出抵押品,来偿还贷款本金。在房地产价值上升的背景下,投资者还有可能通过这种方式从中赚取一定的差额。再次,一些投机者看到了次级抵押贷款宽松的发放条件和审核程序,便通过这种途径进入房地产市场。

由于次级抵押贷款给供给者和需求者都带来了很大的利益,所以在短短几年里就成为了金融机构竞相发展的项目。并且由于机构投资者也看到了次级抵押贷款的收益高,虽然有风险,但是还是可以通过没收房地产来收回本金,所以这些机构投资者也很乐意购买刺激抵押贷款打包后的证券。根据有关材料,大约60%的住房抵押贷款已经实施了证券化,其中次级抵押贷款证券大约占抵押贷款证券化市场的14%。

随着房地产泡沫的产生,美联储迫于国内通胀的压力,从2004年6月到2006年的两年时间了,连续17次上调联邦利率,从1%上调到5.23%。基准利率的上升使美国房地产泡沫破灭,最终在2007年第二季度的整体房价创下了美国20年的最大跌幅。基准利率的上升使得住房抵押贷款的利率相应上升,这样就使得一些想要通过贷款的购房者望而止步,使得房地产的需求下降。同时,2004年至2005年的新增的次级抵押贷款的合同进入了可调动利率阶段,借款者的压力突然加大,违约率大大增加。

次级的押贷款的违约率的上升使得发行这种贷款的金融机构的违约成本大量增加,导致大量次级贷款供应商纷纷倒闭或申请破产保护。紧接着那些购买了次级贷款债券的机构投资也因为这些资产的大幅度缩水而损失严重。一旦机构投资者遭受损失,他们的合理反应就是出售一部分非流动资产来提高自己资产组合的流动性,以应付未来的风险和收回压力。但是一旦资产市场上大部分机构投资者都抛售非流动资产时,就会使得固定资产的收益、产品市场和股票市场大幅度下跌,并且使得市场上的流动性趋紧,造成房地产价格继续下跌。这样就形成了不良循环。由于在之前许多国际性大型金融机构也纷纷进入这一领域,因此在次级贷款大量缩水的同时,这些全球的大金融金钩也不免受到损失。这样美国次贷危机从美国波及到全世界。

2美国次贷危机爆发的原因

归结起来,美国次贷危机爆发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2.1大规模推行高风险的金融产品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可以满足借款人希望拥有地产的愿望,满足金融机构和机构投资者获得高收益、扩大市场份额等愿望,也满足投机者投机的欲望。尤其是在美国这种金融业竞争十分激烈的地方,很多小型贷款机构为了与大型金融机构争夺客户采用低息战略,导致市场定价机制扭曲[3],并且大肆推行高风险金融产品。这种只注意高利益,忽视高风险的行为,造成了金融机构负债沉重,为以后的危机留下了隐患。

2.2发放条件和审核程序太过宽松次级抵押贷款是面向信用较差、收入较低、负债率和违约率较高的借款人提供的贷款。这样我们看出次级抵押贷款的目标客户原本是在放贷过程中需要严格审查的人群。然而,在利益的诱惑下,各大小金融机构为了在优质贷款市场饱和的情况下,尽可能的抢占市场,便尽可能的发放贷前的调查,并争相降低申请贷款的门槛。在以往的贷款业务中,发放贷款的金融机构都会对调查借款人的收入和房地产的价值。然而在次级抵押贷款过程中,发放贷款的金融机构基本不承担任何贷前审查工作,而是由抵押贷款中介、房屋估值公司和评级机构。这样就在无形当中放松了发放条件和审核条件。这样看来,以后出现了危机就不足为奇了。

2.3对风险转移过分依赖虽然经营次级抵押贷款业务的金融机构为了规避风险,便通过资产证券化,但是这种风险的转移只是将风险转移到了资本市场。发放贷款的金融机构虽然降低了风险,但是风险并没有消失。而是使风险以一种更加复杂的形式加载到资本市场。正是由于美国一直采用证券化的方式规避风险,并且很少出问题,使得大部分市场参与者认为自己的资金在一个相对封闭的循环中运行,一旦进行了风险规避和转移,就会认为自己的风险已经转嫁出去了,没有深刻的意识到资金的运行是整个次级债券系统中的一环,一旦次级债券系统中的一环出现了问题或断裂,就会使系统内的各个环节都不可避免的承受风险带来的冲击,最后导致整个系统的覆灭。

3美国次贷危机对我国的启示

次贷危机的发生,说明了金融监管的重要性,同时也说明了一味追求的高利益高风险的金融创新是不可取的。

3.1加强贷款前审查次贷危机的产生原因主要是因为发放贷款的金融机构没有坚持严格的贷前审查。因此我国商业银行在发放贷款前要认真对审核借款人的还款能力,房地产的价值。对不同信用等级的借款者实行严格区分,从各个方面考察借款人。并且这些工作要由商业银行自己做,不要盲目委托其他的机构,防止道德风险的发生。只有把这些工作做好,防微杜渐,才能真正提高自身抵御风险的能力。

3.2提高金融监管水平次贷危机的产生,反映了监管部门对潜在风险反映不迅速的状况。因此我国的监管部门应该监督发放贷款的金融机构,在各种金融产品的营销中,要向借款者充分了解金融产品的信息,让借款者充分的了解产品的还款方式和潜在风险。并且告知借款者必须应尽的义务和享受的权利[4]。由于房地产行业容易出现泡沫,因此,监管部门还应建立房地产金融预警和监控体系,提高借款人和投资机构的防风险的能力。

3.3防止过度使用风险转移风险转移虽然在理论上将市场参与者的风险进行了分解,使得不同风险偏好的参与者承担不同的风险和收益,看似好象每个市场参与者的风险已经转移出去。但是从整个金融市场来看,所谓的转移只不过是从金融市场的一个环节转移到另外一个环节,而整个市场的风险没有减少。过度的使用风险转移只不过是把风险以更复杂的方式来转嫁给更多的人,风险依旧存在,并最终酿成系统性风险。这对发展和使用我国金融风险转移工具具有很好的借鉴作用。

参考文献:

[1]何帆,张明.美国次级债危机是如何酿成的[J].求是杂志.2007.(20):62-63.

[2]张明.透视美国次级债危机及其对中国的影响[J].国际经济评论.2007.(9):12-16.

[3]周纪恩.从次贷危机根源和实质看宏观金融风险监管[J].金融风险管理.2008.(6):23-26.

第10篇

[关键词] 农村信用社:贷款定价:定价机制

贷款是农村信用社最主要的盈利性资产,利息性收入也成为农村信用社的主要收入来源,在农村信贷市中:农村信用社是“三农”产业获得贷款的最主要渠道,农村信用社仍处于卖方市。随着新农村建设的逐步推进,“三农”资金市供给的格局即将会发生转变,中国农业银行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等金融机构将会扩大服务范围和服务方式,这必将对作为农村贷款巨鳄的农村信用社的地位造成巨大冲击。在农村,金融业的竞争将会围绕贷款业务展开。

一、农村信用社贷款定价机制面临挑战

1.利率市化冲击固定利率。利率市开放以后,农村信用社可以运用自身掌握的巨大贷款市同其他金融部门展开竞争,获得更高的利率。但是,在现实上并非如此。一般来讲,各商行会根据市需求和自身贷款业务的规模适时调整贷款利率,以寻找规模与盈利之间的平衡点。而我国对农村信用贷款利率仍实行定价模板的模式,各县市的利率浮动标准一经制定后通常几年不会变动,只有在利率政策实施重大调整时才随之变化。金融机构之问为了争夺农村市份额而出现一定的价格竞争行为过程中,农村信用社会处于劣势,将失去固有的价格优势。

2.贷款定价权长期缺位。当前农村信用社的贷款利率仍由上级主管部门制定,信用社的贷款利率管理权限也只是按照规定执行。虽然我国经过几次金融改革以后农村信用社在贷款利率定价上拥有一定的权限,如贷款利率可以在一定的浮动范围内自主决定;贷款方式上,采用贷款基准利率加浮动幅度法。但是,由于农信社一般采用各区县农村信用联社集中统一管理,统一定价的管理模式,各区县农村信用社为一级法人,各基层农村信用社没有法人资格,换句话说,就是贷款利率浮动操作的权限只有区县一级的农村信用社拥有,而基层的农村信用社的贷款定价权仍缺位。

3.利率调整敏感度滞后。在目前的农村信贷市上,农村信用社仍是“老大”,一直处于卖方市的营运模式遮蔽了农村信用社的利率风险防范意识,即使由利率未及时调整而引起市贷款率下降,利润受损,也一般会从制度和人员素质方面找原因,不会从利率上去认识和寻找根源。在国家专项票据置换的救助使农村信用社的不良贷率下降的情况下,利率调整敏感度拉开更大的缺口,消除风险的唯一措施是吸收新增存款填补缺口,从而贷款风险急剧上升,同时,农村信用社的贷款利率预测能力比较弱,不能对利率发展的未来趋势进行有效预测,不能定期对贷款利率风险形成评估报告,也不能对利率敏感性资产负债的金额与期限进行有效配置和对比,招致农村信用社风险之剑高悬。

二、农村信用社贷款定价机制的现状及问题

1.对贷款定价机制建设认识不足。由于思维惯性的影响,农村信用社仍然秉承着卖方市唯我独尊的姿态与想法,没有认识到我国的市经济已经发展到利率市化阶段,更没有认识到只有增强自身的金融市竞争力,要随着市对资本的需求适时调整利率。同时也进入贷款定价的误区,把贷款定价机制错误地理解为跟随央行的基准利率基础上执行浮动利率定价,也即浮动后的基准利率机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定价机制概念。这种滞后的观念,使得农村信用社错失这次央行改革贷款定价机制的先机,一味地执行利率浮动、一浮到底的机制。

2.贷款利率定位不准。金融界的规律是贷款利率越高获得的回报就会越丰厚,但是贷款利率高也会失去市。农村信用社凭借在农村信贷中的地域垄断优势,在执行贷款利率规定时,往往秉承就高不就低,一浮到顶的原则,在利率市化以前,农村信用社还可以有优势,然而,随着其他金融实体进入农村市,一浮到顶的农村信用社就会陷入无人贷款的尴尬境地。取而代之是那些实行科学合理的贷款利率定价决策制度,根据“高风险高回报,低风险稳收益”原则的金融实体。

3.缺乏相应的信用风险管理。产生农村信用社风险的原因有两大类,一类为外部宏观经济环境因素,主要包括农业经济的高风险性;农村乡镇企业发展的不稳定性;社会信用脆弱性等。一类为我国农村信用社自身管理体制和经营管理因素,这些因素在相互交织、相互影响,共同引发农村信用社风险。其中,制度的不完备是产生风险的重要原因之一。在贷款的现实操作中,起主要作用的是信贷员,由信贷员自己考察客户情况,发放贷款,监督机制形同虚设,也不建立客户档案,这就给发放人情贷款提供可乘之机。

三、优化农村信用社贷款定价机制的措施

农村信用社的不良贷款率有下降的趋势,但不能根本消除农村信用社的贷款风险所产生的根源,风险管理水平也没有提高。而建立贷款定价机制,杜绝产生新增不良贷款,是农村信用社风险管理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和重要组成部分。

1.提高员工素质,转变贷款定价机制理念。长期的规定利率机制,使农村信用社没有贷款利率定价权,农村信用社只是简单的传递上级精神的机构。被动的运作理念,使农村信用社利率管理能力薄弱,管理人才也极为缺乏。为适应新农村建设,农村金融市的开放为农村信用社管理模式的转变提供契机。(1)从思想上重视贷款定价权问题,树立主动应对竞争的战略定价理念,积极主动地研究市需求,准确定位贷款价格。同时也要树立盈利优先理念。任何企业都是先生存而后图发展,农村信用社要抛弃低利率,一心服务农村的发展模式,取消增贷增效靠增量的粗放式贷款经营方式,充分合理的运用贷款定价政策提高贷款业务经营效益,以争取更大的创利空间。(2)一方面要强化资金管理、客户管理方面的专业人才的培训;另一方面要加强信贷人员的培训,全面提高信贷水平和信贷质量,以确保利率政策的准确落实,同时,也要注重信贷人员的职业操守提高,以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和道德观,为新农村建设提供良好服务

2.合理、准确利用贷款定价权限。经过最近的金融产业改革,各区县的农村信用社拥有统一的贷款定价权和贷款管理权,基层农村信用社根据上级制定的贷款政策实行差别贷款定价策略。区别贷款性质,实行差别货款利率定价。根据客户的融资目的,在不损害农信社自身利润最大化前提下,实行不同融资目的不同的贷款利率。如助学贷款、下岗失业人员的小额担保贷款等品种的贷款利率可以进行适当优惠,不上浮贷款利率。对于民营企业,由于他们是贷款的大客户,贷款量大、期限长、风险高,应实行较高贷款利率,同时也要实行一些优惠政策,以防治由于利率过高而使客户转向其他商业银行,比如,在低于同期商业银行的贷款利率下,放宽贷款门槛等。

3.健全信用评估管理制度。贷款定价的核心工作就是正确评估量化信贷风险,为风险补偿提供依据。农信社由于长期的被动运作,使农村信用社利率管理能力薄弱,对如何管理存贷款业务缺乏相应的认识,对资料的有效完整收集和保存更是无从谈起,加上贷款的利率统一性,给贷款风险评估工作带来困难。为适应利率市化的需求,各地信用社要尽快建立完善的信用评估体系,更好的发挥贷款定价的杠杆作用。(1)社会信誉与贷款利率挂钩。在针对农村信用社还没有建立完备的农村信用评价体系下,可以认定农民具有合格的贷款资质,在提供财务担保或保证人担保下,均有权贷款。然后根据还贷情况调整其信用等级,逐步建立客户的信用账户。信用账户里包括客户的年龄、婚姻状况、收入、社会信誉,还包括转账、消费、还账、缴费等行为。最后可以根据客户的信用账户决定给其贷款的利率的高低。(2)推行驻村信贷员,定期回访制度。农村信用社的市空间在广大农村,为了扩大市,充分提高盈利水平,可以采取驻村信贷员制度。由乡镇政府举荐、群众不记名投票、信用社考核招聘的办法,在各村里选出政治素质过硬,群众基础好、有知识的本村村民,协助农村信用社做好农村的收、贷、管业务,并给予报酬。

参考文献

第11篇

论文摘要:金融危机对美国乃至世界经济产生了巨大影响,加剧了全球金融市场的动荡。次贷危机产生了严重的流动性问题,一些商业银行、国际投资银行因此而倒闭,这严重影响了金融行业的盈利能力和股票市值稳定。可以说,金融危机对银行业流动性风险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虽然我国银行业受金融危机的冲击有限,但是银行业仍应吸取金融危机的教训,强化对流动性风险的管理,不断完善未来市场竞争加剧情况下的流动性管理工作。

由于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全球金融市场继续表现疲弱,系统性风险的各项指标依然没有好转。

这场始于美国房价暴跌的信贷危机已经触发全球经济“恶性循环”,经济增长放缓周期将进一步延长,次级贷款损失万亿美元。美国金融危机对银行业流动性风险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

商业银行经营要遵循的盈利性、安全性和流动性三原则中,流动性处于关键的地位,资产流动性管理已成为现代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新巴塞尔协议和现行的监管规定在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等方面对银行业的要求虽然很多也很复杂,但是并未强调银行业的流动性风险。现在,从美国次级贷款危机中我们可以看到流动性风险带来的代价是惨重的。因此,中国银行业应强化对流动性风险的管理,即使是在目前存贷比都比较高的情况下,也应做好充分准备,完善未来市场竞争加剧情况下的流动性管理工作。

一、金融危机对银行业流动性风险管理的影响

(一)金融危机加剧了银行业资金回收的困难

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发达国家金融机构资金紧缩,从而引发其对外放贷更加谨慎,贷款总量也由持续稳定的增长转为呈现出近年来首次大幅减速的趋势。据美联储统计,2008年前三季度美国商业银行对国内工商业的贷款余额同比增速比上年同期下降约4个百分点。金融机构放贷紧缩使得美、欧等国的进口商融资难度增加,资金周转情况比以前明显恶化,而对我国出口企业的直接影响就是国外进口商的偿付能力下降,货款收回的风险加大。据调查,信用较好的进口商在过去交货后20~30天内会将预付款以外的货款结清,但自金融危机以来,付款周期普遍延长到了40~50天。这极大地影响了出口企业资金流动性,甚至波及国内供货商,从而在更广泛的范围内影响到我国银行资金的回收,加剧了资金回收的困难。

另外,金融危机导致了全球性的经济发展减缓,国际市场需求萎缩,这对我国的出口企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2008年,金融危机对我国的出口影响逐月增加,从11月开始首次出现了负增长,11月份当月我国口1149.9亿美元,下降2.2%,中国外贸单月进出口首次出现负增长;12月份当月我国出口1111.6亿美元,下降2.8%。企业尤其是对

危机的严重程度没有准确预测的企业,生产的大批产品出口无路,库存积压,占用了大量资金,致使企业资金链断裂,无法偿还银行贷款,银行资金回收更加困难。

(二)金融危机加大了银行资产结构单一的风险性

1.银行资产组成方面

从资产组成看,商业银行的资产主要是现金包括存放中央银行和存放同业、托收未达的现金等。商业银行的资产中固定资产流动性最差,现金资产的流动性最强,贷款和证券视期限和性质而具备不同的流动性。一些针对基本客户发放的短期流动性资金贷款,虽然期限较短,但往往不具有流动性。

我国商业银行的资产大部分表现为贷款,结构单一,基本没有流动性二级储备,一级储备的大部分又滞留在中央银行里,银行很难根据流动性需要,随时抽回,做自主性调剂。雪上加霜的是,金融危机导致银行的贷款回收难度加大,加剧了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风险。

2.银行资产期限方面

从资产期限上看,由于信贷资产占据了资产的绝大部分,该部分的资产的期限结构对商业银行的中长期流动性具有很大的影响,因此中长期贷款增加、短期贷款收缩是商业银行面临的一个主要问题。从目前的状况来看:一方面,金融危机使企业的经营进入一个“寒冬”阶段,货款回收困难,企业在短期内都不可能筹集大量资金,而有可能靠银行的中长期贷款“过冬”;另一方面,金融危机以来,房地产行业骤然降温,国家出台了众多优惠政策,支持房地产消费。结果,个人消费信贷快速发展并以住房抵押贷款为主。从以上两个方面我们可以看出,银行中长期贷款比例是不断上升的。

(三)金融危机使金融市场发展进程有所放缓

从理论上讲,金融市场的发达程度与商业银行的流动性是一种既矛盾又互相促进的关系,金融市场越发达,商业银行的资金来源竞争就越激烈,对负债的流动性管理就会越困难,但从流动性来源来讲商业银行可以更加容易在发达的金融市场上取得流动性资金来源和变现自己的流动性资产以弥补自身流动性不足。

之前,我国金融市场发展远远滞后于整体经济的发展是不争的事实;现在,金融危机使我国的政策制定者更加偏于谨慎,金融危机使金融市场发展进程有所放缓,束缚了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

二、银行相应对策分析

(一)透析国家宏观经济政策适时调整的目的

宏观经济顺应经济形势适时的调整,是避免经济和金融市场过度波动的重要手段。美国政府接管“两房”的救市举措提醒我们,要密切关注全球经济和金融市场的走势和最新变化,努力应对并化解次贷危机风险和负面效应,在加强金融监管的同时,关键还在于及时果断采取应对措施救市和治市,包括建立平准基金或暂时以汇金公司代行平准基金职责,财政政策刺激方案,以减缓国际金融市场动荡对我国金融体系和经济的冲击。银行业要及时关注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整,抓住调整的实质,以预测国家货币和财政政策的走向。

例如,面对次贷危机不断恶化导致的全球金融市场动荡的局面,中国人民银行从2008年9月16日起下调人民币贷款基准利率和中小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随后面对美国金融危机不断蔓延的情况,央行又加强对货币政策工具调整的力度,自10月9日起下调一年期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各0.27个百分点,其他期限档次也相应调整;自15日起下调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

“存款准备金率”和“存贷款基准利率”作为中央银行最具影响力的货币政策工具,能够直接调控货币供给。利率和准备金率的“双降”表明政策操作已经由“防通胀”转向“保增长”。上述降息举措无疑放松了银根,向市场注入了流动性,在某种意义上说是配合全球央行稳定金融市场的政策,同时,在某种程度上对房地产等资金链紧张的行业无疑是“雪中送炭”。这一货币政策的调整也预示着未来一系列政策调整的开始,包括减税刺激资本市场和房地产市场,如降低印花税,对储蓄存款利息所得暂免征收个人所得税,降低房地产交易税费,提高出口退税率以刺激出口等财政政策的出台。

(二)加强预警

针对全球金融市场持续动荡,美国金融危机不断蔓延的现状,金融机构应关注以下方面并及时预警:

首先,外汇管理方面。汇率变动引起的外币资产风险包括汇率风险和信用风险,金融机构要实时关注手持主要外汇的汇价变动情况,必要时通过调整资产组合的种类或者比率及时止损。

其次,抵押信用债券市场方面。金融机构应密切关注抵押信用债券市场的发展,保持对相关风险的敏感程度,及时评估,审慎计提相应减值准备,相机抉择出售相关的抵押支持债券及资产支持债券等,最大限度维护资产安全,保障我国金融市场的稳定。

再次,对国际游资的关注方面。金融机构应该对国际游资进入我国金融市场保持警惕,关注其中国股市和房市的冲击,主动防范信贷风险的加大,尤其是资产证券化衍生产品的信用风险。另外,也要注意美元反弹后游资回流美元市场导致国内资产价格下降泡沫破灭的风险,合理分析和判断利率、汇率走势,为把握投资和交易机会做好充分的准备。

(三)加强信用风险管理与流动性风险能力

作为银行自身,强信用风险管理与流动性风险能力需要加强以下几方面工作:

1.加强信用风险管理

银行业加强风险管理要充分利用社会征信系统对贷款人的资信状况和还款能力进行充分评估,完善贷前审查评估和贷后跟踪程序。在评估的过程中,严格按照银行系统的相关规定,避免任何“地下贷款”的现象,最大限度地减少银行不良资产比率。

2.推行资产证券化、改善资产结构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不断深入发展,我国银行业应逐步与国际接轨。在这一要求下,资本充足率是困扰我国商业银行的一个很大问题。目前我国银行业资本结构单一,资本补充渠道狭窄,在暂时不能有更好外来资本补充渠道的时候,推行资产证券化,不实为降低资产整体风险权重的有效方法,能相对提高资产充足率,同时对盘活存量资产的流动性也具有现实意义。

我国商业银行目前导致资产负债期限结构不匹配的最大因素就是个人住房抵押信贷的高速增长,加上国际游资对我国房地产市场的投机对银行房信资产价格的潜在影响,建立与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有关的法律法规,稳步推行住房信贷资产证券化不仅是实行银行资产证券化的良好开端,也是防范银行流动性风险,改善资产结构的有效方式。

但是同时我国银行业应该吸取此次金融危机的教训,注意证券化资产的质量以及杠杆比率,把资产证券化变为银行业改善流动性管理的有效途径,而不是加大银行流动性风险的导火索!

参考文献:

[1]孙迎芬.论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J].财政金融.2008第9期.

第12篇

【关键词】中国流通股 逆政策效应 AR模型 杠杆效应 EGARCH模型

自1993年G 30集团《衍生产品的实践和规则》研究报告,并竭力推荐各国银行使用VaR(Value at Risk,即风险价值)风险管理技术后,巴塞尔委员会1995年也在其《关于市场风险资本要求的内部模型法》、《关于使用“返回检验”法检验计算市场风险资本要求的内部模型法的监管构架》文件中向其成员国银行大力倡导这一方法(彭坤、王飚,2002)。如今,VaR技术已延伸至保险、证券、信托等非银行金融机构甚至非金融机构的风险管理领域,以VaR作为市场主体风险的统一标准与管理机构资本充足水平的准绳和依据。中国沪深两市的流通股是投资者的首选,以VaR测算沪深两市流通股资产的市场风险对于机构投资者及时防范风险具有重要意义。

一、文献综述

Value at Risk是由J.P.摩根银行20世纪80年代的全球研究部总经理蒂尔・古尔迪曼所创立。在1995年4月的巴尔塞委员会扩大会议上,规定银行可以选择使用自己的风险衡量模型去确定其资本要求,从此风险价值开始被广泛应用到内部风险衡量模型之中。在VaR模型回测方面,Kupiec(1995)提出了基于失败频率的VaR模型正确性检验的方法。christoffersen(1998)提出了考虑在时间变化时,对VaR模型正确性检验的方法。Philippe Jorion(2000)的《风险价值(VaR)》被奉为风险管理的圣经,该书极为系统地讲述了VaR的来龙去脉以及各种VaR的计量方法,还对VaR在衡量和管理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以及操作风险中的应用进行了细致的分析(樊葵葵,2010)。我国学者王春峰(2001)在《金融市场风险管理》中较系统地论述了VaR,对金融市场风险的测量和管理进行了系统深入的介绍。黄海(2003)重点介绍了摩根银行在金融风险度量系统Risk Metrics中的EWMA模型(指数加权移动平均预测模型),并且基于金融数据分布的有偏性提出了有偏的EWMA模型。朱世武(2004)对中国市场上各类VaR方法计算进行了实证,并对各类VaR方法在中国市场上的有效性进行了事后检验(韩琦,2008;袁婷,2010)。

由于金融市场数据呈现出“尖峰厚尾”分布特征,难以用传统的VaR方法进行计算,不少学者就使用VaR方法时如何估计数据的分布、如何处理“尖峰厚尾”分布作出了探讨。其中郑文通(1997)在《金融风险管理的VaR方法及其应用》中使用J.P.摩根1994年的年报数据对该公司一天95%置信度下的VaR平均值进行了计算,利用实证方法对VaR方法的正态假设进行了有效性检验。对于非正态分布的情况,引入了t分布来代替原来的正态分布假设,并提出了金融资产t分布自由度n的参数估计值(袁婷,2010)。陈守东(2002)运用GARCH模型对上证综合指数进行了VaR值的度量,并用Kupiec提出的似然比检验法验证不同模型的有效性,认为服从t分布的GARCH(l, 1)模型对上证综指收益率VaR值的估计最为有效。肖庆宪(2003)为了刻画“厚尾”资产收益率,将非正态收益率数据进行正态化变换,使变换后的厚尾数据服从正态分布,从而使参数估计、假设检验等计量问题均为有效。杜本峰(2003)根据连接函数的思想导出资产组合的联合分布,以此对资产组合的风险进行度量,提出了一种基于连续函数的风险度量方法。孔繁利(2006)系统地介绍了利用极值理论(EVT)和连接函数度量金融市场风险的问题,通过大量的实证分析与模型检验,进一步评估了风险度量模型的有效性(韩琦,2008;袁婷,2010)。

目前,VaR方法在我国金融机构应用的研究己经深入到不同方法细节和具体领域的讨论。刘晓焕、袁广信(2009)利用CVaR方法对一种开放式股票型基金的市场风险进行了研究,求出了组合中某一种资产的边际CVaR、成分CVaR、增量CVaR,并以此给出了投资建议。最后建立均值――CVaR优化模型,得到在投资者不同的期望收益率下最优的投资组合权重,为基金管理人提供很好的参考(韩琦,2008;袁婷,2010)。邵梦倩、杜子平(2011)利用copula-CVaR模型对寿险投资组合的风险进行度量,得到最优投资比例,进一步对寿险资金的投资风险进行管理。实证结果显示:寿险投资应主要集中在风险较小的银行存款和国债上,也可适当放宽到收益较高的股票和基金。

二、线性AR-EGARCH模型的沪深股市流通股的VaR测算

中证流通指数包含了沪深股市所有已完成股权分置改革并正常上市交易的流通股,这也是证券市场投资者的首选,因此选用中证流通指数来分析中国沪深股市流通股的市场风险较为合意。

(一)中证流通指数的数字特征

选取2006年2月27日至2012年12月20日的中证流通指数收盘价,求出对数收益率r=log(lt)-log(lt(-1)),得到时间序列{rt},样本容量为1 662。由样本期内沪深流通股的收益率时间序列(编者:图略)可看到第500个交易日至第750个交易日之间,即2008年3月至2009年3月这段时间内收益波动幅度较大,这与2008年投机炒作所形成的资产泡沫堆积与非理性繁荣不无关系。

求解时间序列{rt}的数字特征(编者:图略),发现其偏度小于0,峰度大于3,且JB统计量=446.025,对应的p值接近于0,即该时间序列属于“尖峰厚尾”的非正态分布,中证流通指数收益率{rt}因并未紧贴正态分布分位数,{rt}并不属于正态分布。

因此使用基于高斯假设的最小二乘法(OLS)来分析该序列极为不妥,需另寻他法。采用ADF检验分析中证流通指数收益率{rt}的平稳性,其ADF统计量为-39.394 13,在1%、5%、10%的显著性水平下均拒绝原假设,序列不存在单位根,属于弱平稳时间序列。

(二)自相关性检验及AR模型的定阶

1.ARCH效应的检验。

2005年的汇改并没有将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为真正意义上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而资本项目下人民币自由兑换的逐渐放宽,使得“货币政策失灵论”甚嚣尘上。经统计,2006年以来,我国的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和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分别调整了18次和35次,而中证流通指数逆政策变动分别出现了9次和24次,且这种“逆政策效应”在紧缩货币政策中更加明显。政策的影响是估计VaR时应当考虑到的变量。首先建立线性模型rt=β0+β1RBt+β2RDt+ut,其中{rt}为收益率时间序列,RB、RD分别为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ut为随机扰动项。对于高频数据序列,假定线性模型中的随机误差项ut同方差不太可能成立,其方差可能是时变的,并常表现出“波动聚集性”特征,即随机误差项是异方差,因此需要对随机扰动项进行ARCH检验。假定随机误差项的条件方差与其误差项滞后的平方有关,设ARCH(q)模型的一般形式为σt2=α0+α1ut-12+α2ut-22+……+αqut-q2。

从线性模型的残差线图(编者:图略)中可以看出,回归方程的残差表现出“波动聚集性”,即大波动后面常伴随着较大的波动,较小的波动后面的波动也较小。定性分析的结果显示线性模型存在条件异方差性,即可能存在ARCH效应。再用残差平方的自相关图来定量判断线性模型的残差是否存在ARCH效应:发现滞后36阶的Q统计量对应的p值均接近于0,即残差平方序列存在自相关,中国流通股确实存在ARCH效应。采用线性模型不合理,应当引入时间序列模型。

2.时间序列{rt}的自相关检验及AR模型的定阶。

对弱平稳时间序列{rt}进行自相关检验,Q统计量对应的p值在5阶后全部小于0.05,即时间序列存在自相关。利用有限样本下的混成检验,设样本容量为n,令参数m=ln(n)=ln(1 662)≈7,可得混成Q统计量为16.28,在5%的置信度下,大于临界值χ2(7)=14.07,即拒绝H0:ρi=0,i=1,2……7,时间序实存在自相关性。

由上述分析可知,应当使用AR模型研究中证流通指数收益率序列{rt}。利用赤池信息准则(AIC)对AR模型定阶。根据下式求出滞后L阶的AIC,计算结果如下图所示:

AIC(L)=-2ln(似然函数的最大值)/n+2(L+1)/n,L≥1

参考文献

[1] KUPIEC H P.Techniques for Verifying the Accuracy of Risk Measurement Models[J].Journal of Derivatives 2(12).1995:73-84.

[2] CHRISTOFFERSEN P F.Evaluating Interval Forecasts[J]. International Eeonomies Review,1998 (39):841-862.

[3] [美]Philippe Jorion.风险价值(第二版)[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5.

[4] 王春峰.金融市场风险管理[M].天津大学出版社,2001.

[5] 黄海,卢祖帝.VaR的主要计算方法述评[J].北京:管理评论,2003(7):31-35.

[6] 朱世武,李豫,何剑波.中国股票市场风险值标准的有效性检验[J].上海金融,2004(11):38-41.

[7] 郑文通.金融风险管理的VaR方法及其应用[J].北京:国际金融研究,1997(9):58-62.

[8] 陈守东,俞世典.基于GARCH模型的VaR方法对中国股市的分析[J].长春: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2(4):11-17.

[9] 肖庆宪.厚尾经济数据的计量分析[J].北京: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3(5):116-119.

[10] 杜本峰,郭兴义.一种新的风险度量工具:PaV及其计算框架[J].北京:统计研究,2003(2):48-50.

[11] 孔繁利.金融市场风险的度量――基于极值理论和Copula的应用研究[D].吉林大学博士论文,2006-04-01.

[12] 刘晓焕,袁广信.基于CVaR的开放式股票基金市场风险的研究[J].武汉: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研究生学报,2009(2):27-32.

[13] 邵梦倩,杜子平.基于pair_Copula_CVaR模型的保险投资组合优化[J].石家庄:合作经济与科技,2011 (4):68-69.

[14] 彭坤,王飚.基于VaR(风险价值)的金融投资的研究[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理工版),2002(12).

[15] 韩琦.基于VaR方法的我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实证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8-05-01.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