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大众心理学论文

大众心理学论文

时间:2022-08-09 11:57:05

大众心理学论文

第1篇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认识;实践;发展



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要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在全党全社会形成统一指导思想、共同理想信念、强大精神力量、基本道德规范。要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兴国之魂的重要作用,首要的任务是实现其大众化,在全社会形成共识和认同并得到践行。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内涵的认识论理解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从哲学的角度看,就是大众认识、掌握、实践和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过程。它体现了理论与群众的辩证关系,即理论要掌握群众,使群众成为实现自己价值的物质武器,同时群众要认识并掌握理论,使理论成为群众改造世界的精神武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一方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掌握大众,使大众成为其物质武器;另一方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被大众掌握,使这一理论成为大众的精神武器,它们之间是一种双向的价值诉求关系。

首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掌握大众是理论价值的诉求。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理论的价值在于指导实践,改造世界,但理论自己本身并不能实现,需要靠使用实践力量的人,这就是人民大众,理论只有更多地掌握人民大众,才能变成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实现自己的价值。正如马克思所说:“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1]但其前提是理论必须掌握群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科学理论的客观存在,也只有更多地掌握人民大众,把人民大众当作自己的物质武器,才能实现其改造客观世界的理论价值,起到引领社会思潮的作用。

其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被大众掌握是大众实践的诉求。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认识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指导实践,实践需要理论的指导,正如列宁说的,“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2]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在创造历史的社会实践过程中,离不开科学理论的指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科学的理论体系,是中国人民大众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产生,又指向这一实践。中国人民大众作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主体,只有掌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用马克思义理论武装自己的头脑;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明确奋斗方向和目标;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全国各族人民的斗志,同心同德,团结一心;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在全社会形成统一的指导思想、共同的理想信念、强大的精神力量、基本的道德规范,才能建成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顺利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掌握大众和大众掌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过程的统一,但后者起决定作用,因为只有作为实践主体的大众掌握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理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论价值才能得以实现。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的认识论思路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告诉我们,人的认识活动要经过两次能动的飞跃,即在实践基础上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第一次能动飞跃和从理性认识回到实践的第二次能动飞跃。正如列宁指出的:“从生动的直观到抽象的思维,并从抽象的思维到实践,这就是认识的真理、认识客观实在的辩证途径。”[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被大众掌握,实现大众化,必须在实践的基础上实现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内化过程,即先认知,认同,内化为自己接受的价值观,然后再用于指导自己的行为和实践,外化为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行为和习惯。因此必须遵循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规律,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大众化。

1、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通俗易懂,生动、形象、直观,为大众所认知和理解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人的认识活动是在实践的基础上从感性认识开始的。而感性认识生动、具体、形象的特点说明我们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一具有概括性和抽象性的科学理论体系通俗化,具体化,形象化,才能首先为大众所认知和理解。

(1)通俗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通俗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指在语言表达上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更容易被大众所认知和理解。作为理论的范畴,其概括性和抽象性往往拉大了与大众的距离,不容易被大众所认知和接受。因此要用通俗易懂、生动活泼的大众语言代替深奥概括抽象的学术用语,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表达方式符合人民大众的思维方式、学识水平和理解能力,易于被大众所感知和理解。

第2篇

价值之光的闪耀

――《军营理论热点怎么看•2009》的价值视点

从世界观和历史观的高度看,人在世界上的一切进步活动,都不仅仅是追求真理,更重要的是通过掌握真理去创造价值,实现人类自己及其生活的不断丰富和发展。总政治部宣传部编写的《军营理论热点怎么看•2009》,正是彰显着这种价值力量的一部优秀理论读物。该书对当前军队建设上的重大问题和部队官兵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进行了深入浅出的回答,字里行间闪耀着价值之光,照亮官兵对时代、对社会、对人生的思考,转化为指导和推进能动实践的力量。

重要的理论价值――理论走进群众

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用于回答和解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与发展中的现实问题,既是理论工作者的责任,也是人们的理论期待。而这当中的末端是理论的大众化,使科学的理论通俗易懂,贴近群众、走进群众,为群众所认可、信服和接受。《军营理论热点怎么看•2009》坚持以推进科学理论通俗化大众化为主题,对一些重大理论问题,用官兵最为熟悉的生动事实、最新素材和鲜活事例,给予了鲜明的回答和精到的阐释。例如,“国际金融危机引发的思考”一章,以国际金融危机打破资本主义不朽的神话为切入点,用雄辩的事实说明金融危机暴露了资本主义经济模式的局限性、民主政治的虚伪性和价值观念的贪婪性。一针见血地指出:“金融危机表面上看是监管不力、消费过度、金融衍生品花样过多等操作因素造成的,但追根溯源是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不调和的结果。”在此基础上,又运用世界经济深度衰退的大环境下,我国扩内需、调结构、惠民生,迅速遏制住经济增速下滑趋势,保持了经济持续增长的生动事实,深刻地指出:“这一奇迹的创造,充分反映了党和政府应对国际金融危机采取的一系列政策举措的正确性,也充分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这种鲜明的对比,不仅告诉官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是什么、有哪些,而且还教会大家怎么以科学的方法客观地、全面地、具体地、发展地去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这样的分析,既精辟透彻、严谨周延又深入浅出,使深奥的理论变成了官兵通俗易懂且信服的朴素道理。

鲜亮的教育价值――直面热点问题

理论需要掌握群众,群众需要理论武装。这种武装,不是自发的而需要灌输。灌输,不能靠填鸭式而需要因势利导。这当中不回避矛盾、直面热点问题则是首要环节。《军营理论热点怎么看•2009》紧紧围绕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进一步打牢官兵高举旗帜、听党指挥、履行使命的思想基础这条主线,对官兵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进行了精心选择,所选的18个问题,既延续了新世纪新阶段国防和军队建设重大理论问题的线索,又紧扣实践节律,体现官兵的新关切,颇具新的时代特色。例如,如何正确理解和把握我军思想政治建设“三个确保”的时代课题、如何在官兵价值追求趋向多样的情况下大力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突出了近年来部队官兵一直关注的理论热点。而如何在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进一步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如何理解刺激需求、拉动消费与艰苦奋斗、勤俭建军的关系,如何在维护新疆稳定中践行战斗队、工作队、宣传队的要求等现实问题,体现了应时而动、合时而作的特点。尤其“乐解军旅人生‘不等式’”一章,对军人在新形势下“为什么仍然需要提倡为人民无私奉献”这个带有主旋律的老话题,紧密联系市场经济利益驱动下官兵在奉献与索取问题上产生的困惑和疑虑,从社会成员与国家、集体和他人关系的道德准则,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本质要求,从军人职业的特殊要求,从革命军人特有的价值追求上,进行科学分析、正确引导,为官兵解疑释惑,体现了强烈的问题意识。“‘双百人物’彰显一个永恒主题”一章,则针对一些西方国家宣扬“民族国家过时论”、“国家过时论”、“人权高于”等论调,紧紧抓住爱国主义这个人类永恒的价值主题,以“全球化时代还要不要提倡爱国主义”为题,鲜明地阐释了在全球时代,爱国主义仍然是维护国家的支撑、维护国家利益的精神力量、凝聚国家共识的精神纽带,“越是全球化深入发展,越要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同时以“如何理解爱国主义的时代内涵”、“当代革命军人怎样践行报效国家的价值追求”为题,把献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献身于祖国和平统一大业,自觉服从国家的军队建设需要作为基本内容和要求,以实事求是的态度,作出了入情入理的回答,既有厚重的历史文化积淀,又充满鲜活的时代元素,很有说服力和感染力。

强烈的实践价值――指导工作实践

学习的目的在于应用。理论读物的价值对于群众来说,不仅是一种理论给养,而且是通过正确的理论导向,掌握并运用党的理论创新成果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进入工作实践。《军营理论热点怎么看•2009》把指导工作实践作为一个鲜明特点,坚持理论性与实践性的有机统一,在指导实践上尤其浓墨重彩。比如“如何在基层部队中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话题,书中总结全军25个基层建设先进集体和个人的实践经验,概括了“把科学发展观作为建连之魂、育人之本”、“把提高战斗力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解决实际问题、破解难题”、“按照《纲要》依法指导基层建设”等具体思路和招数,洋溢着深厚的实践色彩。再如“如何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加强党性修养、弘扬优良作风”,书中提出了“坚定信念,砥砺品格,始终保持政治坚定和思想道德纯洁”、“增强宗旨观念,切实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提高实践能力,切实用党的创新理论指导工作实践”、“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把对上负责与对下负责统一起来”等7个方面的具体要求,既坚持讲理论问题旗帜鲜明、不搞羞羞答答,又坚持以人为本、把握官兵思想脉搏,晓之以理,教之以道,授之以法,有着很强的针对性、指导性和可操作性。

丰厚的创新价值――拓展新的思考

科学理论的意义在于揭示发展规律,不断推进科学发展。其科学性体现在既坚持一切以实践为基础,又注重一切以拓展新的发展为着眼点,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科学真理。《军营理论热点怎么看•2009》,把推进理论和实践的新发展作为谋篇布局的重要看点,既坚持了对新观点的阐发,又注重了对新课题的探索,创新价值凸现。对新观点的阐发,如“思想和行动的‘罗盘’”一章,抓住“怎样用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引领人生追求”,提出了“把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作为政治信仰,始终认同信奉”、“把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作为道德镜鉴,端正价值追求”、“把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作为行为准绳,自觉锤炼践行”,这些观点站立高、思路新、落点实,既有词意的确切,又有文字的唯美,很自然地把官兵思想引入了新的思考。对新课题的研究,诸如“由我军赴亚丁湾护航想到的”、“在复杂多变的安全形势面前”、“打赢维护新疆社会稳定这场硬仗”等等,这些课题紧紧围绕国家和军队建设大局,着眼于我军历史使命的新拓展,在广纳全军研究新成果的基础上,作了全面系统的超越性概括和探索,彰显着鲜明的时代特色和时代精神,启迪和引导着官兵在掌握理论内容的基础上,对问题进行深入的思考和拓展。另外,该书的形式设计也注意了创新,在正文进行全面阐释、深刻解答重大问题的基础上,还精心设置了“重点注释”、 “名词解析”、“要论提示”、“相关阅读”和图片再现等特有的辅助形式,图文并茂、生动活泼,使全书融理论性、政策性、法规性、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堪称帮助官兵理论学习和励志冶情的良师益友。

理论范畴的价值,不同于经济学中的价值(指商品中凝结的人类一般劳动)和价格(指商品交换的倾向形式),而是其对人的使用价值。正如马克思所说“使用价值表示物和人之间的自然关系,实际上是表示物为人而存在。”但是,并非一切理论读物都能够客观地成为这种“存在”。这种存在,需要对真理的追求和掌握,需要根据人的生存和发展规律而精心构造、智慧创造。《军营理论热点怎么看•2009》,显然已经以其特有的理论与实践的魅力,成为了这样一种富有价值力量的存在。评

作者单位:综合训练基地

毛肖军

推进理论大众化的精品之作

――《理论热点面对面•2009》读后感

理论著作是写给群众看的,其目的是让群众接受,教育和引导群众。正是基于这个目的,《理论热点面对面》自出版以来,始终站在群众的立场上,以群众听得懂的语言讲群众听得懂的道理,用群众看得懂的文字回答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耐心细致地疏导群众情绪,解开思想疙瘩。这次《理论热点面对面•2009》之所以能够成为第二批优秀通俗理论读物推荐图书并受到群众喜爱,除了书中有激情、有逻辑、有思想外,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字里行间渗透着对群众的深厚情感。

笔者认为《理论热点面对面•2009》有三个方面的鲜明特点:

一是内容丰富。本书充分整合了政治、经济、文化、党建等方面的21个广受关注的理论和现实的“热点”问题,将思想性与教育性相结合,以理论展示、政策解读、事件分析等形式,由情入理、由浅到深地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分析经济危机、社会保障、食品安全等事关百姓日常生活的重要事件,在理论与实践、理论与群众之间搭建起一座沟通的“桥梁”,构筑了生动的理论展示载体,打造出理论宣讲品牌,有效引领社会意识形态主流。

二是做到按“需”定“讲”。理论不是用来束之高阁供人们敬仰的,也不能是“天桥的把式――光说不练”,而应该用来引导群众,为群众所掌握,推动群众实践。本书把重大理论问题寓于社会热点问题之中,透过现象看本质,以群众需要作为理论宣传、理论教育、理论大众化工作的“风向标”,用朴素的群众语言“面对面”地表述理论,以历史、事实和数据印证理论,让群众感到理论无时无刻不在自己身边,并且被自己不断用实践印证着,达到润物于无声的效果。

三是体现以“俗”喻“深”。纯理论语言深奥晦涩、空洞乏味,往往让人产生敬而远之的感觉。本书充分考虑了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基层群众的实际理解能力和思维方式,因时、因地、因人制宜,机动灵活地结合不同受众的文化层次、职业特点、思想实际,结合群众看得着、感受得到、印象深刻或普遍关注的实际事例或问题,将理论问题做出通俗化解释、对现实问题做出权威性回答,面对面地引导、心贴心地释惑、实打实地点拨,真正让理论贴近群众、亲近民众、服务大众,实现了理论由抽象到具体、由深奥到通俗,使理论春风化雨、寓教于乐。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思想文化领域多元性、多变性、多样性的特点日益明显,如何通过深入、扎实、持久的思想政治工作,把广大人民群众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的决策和部署上来,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上来,成为当前面对的一个现实课题和挑战。

唐代魏征说过:“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通过近年来的工作实践,个人认为加强理论学习不仅是提高党员干部和群众基本素质和技能的要求,更是工作、学习、生活所必需的精神支撑。正如书中所说:“一个人要成功不能没有头脑,一个国家要发展不能没有科学理论的指导。”

与时俱进的理论需要与时俱进的精神来学习和宣传。“一个民族要站在科学的高峰,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理论来源于实践的高度概括。任何一种理论,从来就是在不断发展进步,并通过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中的生动实践,变得血肉丰满、生机勃勃。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当按照理论永远发展的规律,以与时俱进、锲而不舍的精神来学习和宣传理论,使其逐渐成为社会生活的一部分,并为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尤其要着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学习,发挥理论教育、引导群众的巨大作用,把深邃的理论转化为平实质朴的语言,把抽象的理论逻辑转化为形象的生活逻辑,将深厚的理论转化为通俗的群众语言,让理论进乡村、进企业、进社区,不断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

理论上成熟是党员干部成熟的重要标志。“一个政党要站在时代的前列,一刻也离不开科学理论的指导。”从工作实践看,一个党员干部能有一个好的工作思路、好的办法、好的观点、好的决策,必须有深厚的理论功底作基础。党员干部既要做学习理论的模范,自觉把学习理论当成第一责任,认真钻研理论知识,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头脑;也要做理论宣传和实践的模范,带着对群众的浓厚感情研究问题、分析问题,关注大众需求、回应大众关切、解答大众困惑,从另一层面联系群众、深入群众、关心群众,让理论融入群众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观念,内化为人民群众的自觉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

群众实践是理论学习的最终归宿。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是引领一个国家和民族不断前进的号角和指南。正是通过《理论热点面对面•2009》、《与农村党员谈心:说一说农村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之类的优秀通俗理论读物,使得理论知识更具吸引力、感染力和影响力,使得越来越多的人民群众参与到理论学习、理论研究和理论实践当中,抓根本、浚源泉,学会用理论辨识事与物的本质,借助理论这个“望远镜”高瞻远瞩,谋划科学发展的路径;借助理论这个“显微镜”见微知著,观察当代世界和当代中国,解决工作、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各种矛盾和问题,准确识别各种错误思想观念,团结一致、凝心聚力建设小康社会。评

作者单位:中共衢州市委宣传部

田厚钢

“大白话”讲活“大道理”

――读《理论热点面对面•2009》

事先预订了《理论热点面对面•2009》一书,拿到手我就一口气读完,不禁击节称赞:“耐读、过瘾,真是用‘大白话’讲活了‘大道理’。”当时的感觉正像卢梭所说“我口袋里只要有一本新书,我的心就怦怦跳了起来,恨不得一口气把它读完”。这的确是一本对大众可以直接“照本宣科”的书,是能够让人知事、明理、释疑、益智的书。

作为最基层的宣传工作者,对党的方针、政策不仅要学习好、贯彻好、落实好,而且还担负着“宣传好”的任务。如何提高宣传艺术、增强宣传效果,始终是许多宣传工作者探索追求的目标。尤其是对被称为“大道理”的理论宣传,多数人常常视为畏途,怕吃力不讨好。因为自己对理论都不太感兴趣,进入不了状态,怎么能让群众接受?反复研读《理论热点面对面•2009》,我豁然开朗:理论离我们并不遥远,其实就在我们身边,与我们的生活、工作密切相关;不仅各级干部需要理论武装,广大人民群众更需要理论指导;理论文章并不都是枯燥乏味的代名词,照样可以写得生动活泼、通俗易懂、引人入胜,关键是要贴近生活、切合实际,回应人们普遍关心的热点问题,行文有理有据,文风朴实,情真意切,能让人看得进、记得住、用得上。

一位科普作家曾断言:“没有枯燥的科学,只有枯燥的叙述。”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科学发展观,应大力倡导清新的文风和生动的语言,善于运用群众身边的典型事例或现身说法,用小事情阐述大道理,以增强感染力和说服力。尤其是《理论热点面对面•2009》简洁明快、深入浅出的朴实文风,让我们感受到了理论通俗读物的魅力和力量。伏尔泰说过:“当我们第一遍读一本好书的时候,我们仿佛觉得找到了一个朋友;当我们再一次读这本好书的时候,仿佛又和老朋友重逢。”经常翻翻这本书,总会有所收获,总会有新的感悟和认知。

其实,早在2003年,我就把《干部群众关心的25个理论问题》作为工具书来翻阅,自以为是宣传干部必备之书。因为这样的“书是随时在近旁的顾问,随时都可以供给你所需要的知识,而且可以按照你的心愿,重复这个顾问的次数”(凯勒司语)。的确是这样,平时看到社会上的负面问题,听到群众的牢骚话、或发现一些人的不满情绪,总能沉下心来思考一番,或站在对方的角度想一想,从理论的角度衡量衡量,心就平静了许多;如果遇到看不准、吃不透、讲不清楚的问题,就把书翻一翻、想一想,认识、分析问题会更全面、更科学;假如再与周围的同志议一议,或举一反三,或争论切磋,或触类旁通,就会明白许多道理,心中自然亮堂了许多,从而增强做好新闻宣传工作的针对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语言文字是思想的载体,思想也需要清新的文字来表达。老舍先生说过:“世界上最好的文字,就是最亲切的文字。所谓亲切,就是普通的话,大家这么说,我也这么说,不是用了一大车大家不了解的词汇字汇。”《理论热点面对面•2009》一书,特别善于运用群众鲜活的语言,既讲“普通话”,也说“地方话”。在“‘三鹿事件’的警示”一章,说除了“吃饱”,还要“吃好”,“吃得健康”,“吃得安全”;只有严格监管好企业的“出口”,老百姓才能放心地“入口”。这如同的讲话和著作那样深入浅出,通俗易懂,朴实生动。

入耳才能入脑,入目才能入心。丰富而深刻的思想理论,总是通过明白畅达的文字来传播的。让大众切实领会党的方针政策的精神内涵,必须先让受众乐意听,能够记在心里,有强烈的感受,易引起共鸣,才能谈得上如何进一步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如“迈向‘病有所医’新时代”一章,说过去有的农民看不起病,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不少(救护车一响、一头猪白养),就比较生动形象。还有“坚持不折腾,中国才能赢”、“美国的民主被卖给了出价最高的人”等等。其实,以前农民常常是“小病拖,大病挨,实在不行向医院抬,抬到医院再抬回来”。现在政府投资、财政补贴、大多数农民参加新型合作医疗,时下是:“有病治、无病查,得了大病不用怕,合作医疗能救驾”。农民的心声反映了就医上的新变化,说服力不是长篇大论所能比的。

有效传播党的创新理论,应少一些学究气,少一些冷僻字,少一些故作高深之状,《理论热点面对面•2009》在这方面作出了示范。它使我学理论有了通俗读本,写文章有了经典范文。受此影响,无论说话还是写文章,我坚持做到“三多”:一是多关注群众所关心的问题,二是多说实话、真话、新话,三是多学习运用群众原汁原味的语言。同时借鉴《理论热点面对面•2009》的写作风格,学习从人民群众的实践中提炼观点、寻找题目。而来自群众、来自基层、来自生活的第一手材料,既鲜活生动,又恰如其分,无疑是写出真情实感而富有哲理文章的源泉。比如群众反映,一些干部光嘴上说要“干净干事”,可干出的事却不干净,能让人信服吗?于是我借这句闪耀着思想火花的话,以《干净干事干事干净》为题,撰写了千字文,发表在2009年12月24日《人民日报》理论版上。

“读书点亮人生”。近几年来,受益于《理论热点面对面》,我仅在《人民日报》理论版就有10多篇文章刊出。渐渐地对理论读物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每年新出的通俗读本,我都在第一时间置于案头,先睹为快,反复研读,细致品味,乐在其中。特别是“理论热点面对面”系列的7本书,我不知看了多少遍,不断从中汲取营养,既增强了理论素养,又促进了工作,丰富了生活。评

作者单位:江苏省铜山县委宣传部

朱兴华

思想和行动的“罗盘”

――读《军营理论热点怎么看•2009》有感

最近,一本名为《军营理论热点怎么看•2009》的书在军营内广为流传,并作为武警部队唯一的创新理论通俗化读物入选总政评选的全军优秀通俗理论读本。在认真阅读此书后,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还是当中的第八节《思想和行动的“罗盘”》。这一节主要从现阶段官兵的价值趋向的日益多元化谈起,就为什么要把核心价值观作为军人的精神支柱,怎么样践行当代军人核心价值观三个层次进行了系统的讲解,给了我很多启示和感悟。

新时代成长起来的士兵群体,身上深深镌刻着时代的烙印,对比以往,无论个体素质还是整体结构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特别是思想认识的多元化。今年共计有12万大学生响应国家号召应征入伍,他们有文化、有学历、视野广、个性强,为部队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但是在满足部队高素质人才需要的同时,多元的思维认识也带来了现实的问题。要解决这些现实问题,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要强化爱国的理想信念。当今社会,各种思想文化交流的碰撞、争锋呈现出新的特点,西方国家把它们的价值观通过影视、网络甚至战争等方式在全世界推行。就在这样的国际大背景下,我们国内的思想形势特别是新一代青年人的思想观念也呈现纷繁复杂的多元化,时代变革中出现的新旧观念、中西思想、各种社会文化之间的碰撞日趋激烈,一些不健康、不正常和“怪”现象层出不穷,社会不公、官员腐败等现象也对我们的传统思维产生巨大冲击。在今年我连入伍的战士中,带有各种想法入伍的占到82%,当兵为国家尽义务的仅占12%。客观地说,这些新思想、新观念的出现一方面拓展了人们的思维空间,激发创造力和想象力;另一方面,当中的许多错误观点、腐朽思想和文化也渗透进来,影响了人们的价值判断和道德情操,当然也不可避免地影响到我们部队的建设。

面对新世纪的新情况,要建设一支“打得赢,不变质”的现代化人民军队,就必须把培育和树立军人正确的理想信念和人生价值观作为首要工作,夯实打牢官兵的思想根基。我们常说:理想是奋斗的风帆,信念是航船的罗盘。没有了信念理想,人的思想意志就会发生动摇,也就无法将自己的理想转化为行动,更不可能胜利和成功。

其次是把当代军人核心价值观作为自己的崇高精神追求。什么样的理想信念决定了什么样的人生道路。当代革命军人的历史使命和现实需要雄辩地告诉我们,只有树立正确的军人核心价值观,并把践行核心价值观作为自己的行为标准,才能够保持正确的前进方向,实现自己应有的社会价值。一条大河由许多小溪组成,有了主流的引领才能流得更远;一棵大树有许多根系支撑,有了主干为依托才能长得更高。忠诚于党,热爱人民,报效国家,献身使命,崇尚荣誉――当代军人的核心价值观,就是引领我们前进的精神主流,就是我们建功立业的主干。本书用浓缩的语言,高度概括精炼、全面系统地阐明了新时代军人应具有的价值追求和精神风貌,是规范军人思想和行为的标准和指南。

再次就是用实际行动践行当代军人核心价值观。要做到这一点,我觉得一是要从学习开始,理论的学习至关重要,它起着无可比拟的指路明灯的作用,同时个人要多思考,消化吸收科学内涵形成自己的科学认知,继而指导自己的言行;第二是要从小事做起,立足本职践行核心价值观,不能好高骛远,眼高手低地看问题,务实求是才是硬道理。三是要向典型看齐,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我们好多身边的同志身上有着许许多多的闪光点,值得我们去借鉴和学习,要想进步,不妨就从我们身边的典型身上找到前进的突破口,见贤思齐,成长之计。

一本好书可以改变一个人的一生,也值得一个人去读一生,《军营理论热点怎么看•2009》这本书,讲解深入浅出,事例生动鲜明,处处闪耀着智慧的光芒,浸润着思想的结晶,多读几遍,让人醍醐灌顶,茅塞顿开。评

作者单位:天津市武警8634部队政治处

李昌

让理论走入群众

――读《与农村党员谈心》

党的先进性是党的生命线,是党的建设的根基。加强农村党员教育,增强基层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夯实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是我们当前必须认真思考的一个重大政治问题,也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政治任务。

那么,如何经常性使党员受到教育,如何建立动态的党员教育新体系,如何使党员的先进性受到群众监督,如何加强对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如何增强党员的自我教育能力,如何激活组织中的每个“细胞”,如何使党员有一种新的荣誉感、责任感和压力感,如何使党员先进性教育和党的组织生活及农村联席例会紧密结合,如何使党员先进性教育和支部班子建设紧密结合,如何通过党员先进性教育,使广大群众有一种“向心力”、使党组织有一种吸引力,这便是我们探索研究党员先进性教育应该紧扣的主题。《与农村党员谈心――说一说农村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让高深的理论变得通俗易懂、亲近大众,成为人民群众解疑释惑、指导行动的有力武器。

本书由山西省省委书记张宝顺同志作序、是一本反映农村工作实际、对农村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有启示和帮助作用的普及性辅导读物。该书采用对话体的写作方法,形式新颖、事例鲜活、语言生动,贴近农村实际,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浓郁的生活气息,内容通俗易懂,具有较强的说服力、感染力,文风朴实,深受广大农村党员干部的欢迎。

理论要贴近群众,首先理论工作者要真正掌握理论的真谛和精髓。《与农村党员谈心》字字句句谈的是农民关心的现实问题,而又时时处处讲的是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和精神实质问题。将科学发展观对解决农村现实问题的指导意义讲得精辟透彻、入情入理,叫你不得不信服。比如,在阐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载体是实现“三个发展”时,书中讲到:“三个发展”不仅是针对城市而言,而是针对全省发展提出的,当然包括农村。农村更需要转型、安全、和谐发展。这一观点对统一全省思想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农村转型就是“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提高农业水利化、机械化和信息化水平,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增强农业抗风险能力”。这样的认识和解读把省委提出的转型发展的思想内涵和战略意旨提高到了新的境界和新的高度。

理论要贴近群众,须得理论工作者对广大群众关注、关心的现实问题有深入的了解和掌握。理论要交给群众,搞理论的人就要扎根于群众,与群众交心,倾听百姓心声,对民众疾苦感同身受。《与农村党员谈心》不论谈农村怎样搞好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还是谈完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和农村公共服务体系;不论谈农村发展的保障机制,还是谈加强和改进农村党的建设,都旁征博引,举例说明,切中时弊,直逼要害,从中可见,本书编写者对“三农”问题及中央政策的准确把握,对农村现实问题的深入了解和深层思考。

理论要贴近群众,更要理论工作者学会运用群众语言来诠释理论。语言是传播、普及理论的基本工具,但要运用人民大众爱听、爱说、爱接受的语言传播普及马克思主义最新成果并非易事。十七届四中全会把“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作为思想理论建设的重大课题提到全党面前。本书在探索理论大众化、现实化方面开我省理论武装工程之先河。全书选择有代表性的三个人物展开“对话”,将宏大主题寓于家常对白、和风微醺之中。比如:书中讲到,可持续发展就是“既要吃着碗里的,看好不好;还要看着锅里的,看够不够;也得想着仓里的,看有没有”。现在的问题是,有的人为盖房把好地占完了,后人靠什么活?有的地方乱开小煤窑,把资源破坏了,地下水流失了,子孙后代怎么办?全书这样生动、活泼的百姓风格的对话比比皆是。

《与农村党员谈心》一书让人以一种容易接受、富有生命力的方式对各个阶层的人民大众讲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为找到一条理论贴近大众的有效途径作出了可喜的贡献。评作者单位:西安陆军学院投稿敬告

投寄本刊的文章,凡采他人成说,务必加注说明。在引文后加数码标识,详细文献出处作为注释列于文后,以“作者、《书(或文章)名》、出版单位(或期刊名)、出版年份”为序。引文页码请在来稿内文相关数码[]后标示,出自同一本书(或文章)的注释只需注明不同的页码,不需另加数码注释。如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第57―58页则注明:[1]57―58。若另有引文出自此书的3页,则注为[1]3 。有些较为细致的注释,表达清楚即可,如下[4]。引文中的英文部分,专著(或期刊)名用斜体,论文题目写入双引号内,页码标示同上。例如:

注释

[1]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1985。

[2]万俊人:《制度的美德及其局限》,载《新华文摘》,2005年20期。

[3]尼采:《哲学与真理》,田立年译,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3。

[4]Elias的解释其实体现了一种理解柏拉图神话较为普遍的倾向:Logos并不比Muthos高,人的理性有根本局限,神话可以在某种程度上超越这一局限。

[5]Gilbert,Martin,The Holocaust:The Jewish Tragedy,London:Fontana Press,1987.

[6]Eliot,“The Education of Tastes”,Athenaeum,27 June 1919.

一般而言,来稿不超过7000字,2100到4700字最好。未曾在媒体(报刊、图书等)公开发表,(特别声明:不欢迎图书的序文)。英雄不问出处。来稿信箱:。来稿请在邮件主题栏按照“文章题目+作者名字”的格式注明。若是针对某本图书的评论,请在WORD文本题目后注明:所评书名、作者、出版社、出版年份,以方便核对和审稿。文本后请注明作者真实姓名(发表时署名听便),简介,单位、职位或职称,身份证号码(用于稿费的发放及作品版权的保护),联系地址,邮编,电邮,电话,投稿日期等信息。以方便联系、核对与发放稿费。稿件严格执行三审定稿制度,迄投稿之日三个月内未见刊发或未有编辑与您联络,稿件可自行处理。本刊概不退稿。稿件一旦录用,当月寄送样刊一册、半年内寄送稿费。

本刊发表的稿件均为作者的研究成果,不代表编辑部的意见。凡涉及国内外版权问题,均遵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版权法》和有关国际法规执行。本刊刊登的所有文章,未经授权,一律不得转载、摘发、翻译,一经发现,将追究法律责任。

第3篇

论文摘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基层实践存在着深刻的辩证关系,如何发挥科学理论指导基层实践的重要作用,是本课题研究的重点。即通过引领理论宣传导向与满足群众实际需求、挖掘特色资源优势与创新理论宣传载体、普及基层理论宣传与突出核心价值体系的融合统一,推动科学理论进基层的有效展开、深入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发展、开放的理论体系,必须在实践的应用中得以丰富完善,同时,理论的价值也在于指导具体实践。于是,如何将科学理论应用于基层实践,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学用相长,使科学理论发挥最大的效用,就成为我们必须深入思考的重大课题。在此,笔者以福州市台江区宣传思想工作为个案,研究探索推进科学理论进基层的“三个统一”的经验与启示。

一、实现引领理论宣传导向与满足群众实际需求相统一,即引导与服务相统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是开展各项工作都必须坚决贯彻、始终维护的宏大理论体系。要加强领导,引领群众的理论需求导向,改变传统输灌式的宣教方法,坚持以人为本,坚持群众路线,定期开展调研,倾听群众呼声,了解社情民意,化被动为主动,推进科学理论进基层。但不可否认,实际工作中仍然存在照本宣科输灌的多,深入浅出阐释的少,唯书是从,索然无味的状况,使群众对理论学习产生厌倦、懈怠情绪。对此,台江区针对辖区内不同的受众群体,采取不同的宣传方式,把群众最关心、最关注的理论问题讲明白、说透彻,并采取多项措施,搭建直接面向群众而且群众乐于参与的平台。比如全区百名社区宣传员采用“听身边人说身边事”宣讲十七大精神,以及开设以百姓为主角的“百姓讲坛”等。鳌峰苑社区的一名退休老教师,平时留心收集有关十七大的报告、汇编、辅导材料,细心研读,结合自身经历在“百姓讲坛”中进行宣讲,取得了良好效果。

二、实现挖掘特色资源优势与创新理论宣传载体相统一,即内容与形式相统一

各地科学发展的载体不同,科学发展的现状也不尽相同,必须结合实际,深入挖掘当地特色资源,合理设置理论教育内容,同时注重艺术性,增强感染力,做到春风化雨、事半功倍。善于总结基层一线经验,推广先进经验和典型做法,多采取研讨、模拟、互动、答疑等方法,多运用报刊、电视、网络等手段,寓教于乐、寓教于干,使理论宣传工作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作为省会城市中心城区,台江区发挥商贸、滨江与人文优势,坚持在思想观念、宣传内容、工作形式、工作手段等方面求新、求变、求突破。创立“百姓讲坛”、“读报沙龙”、“民俗讲坛”等品牌,开办“心理健康”、“人文精神”、“现代经济”等讲座,开展“三送三讲”宣讲活动和“热点面对面”理论下基层活动,组织精品理论书籍读书活动,推动理论宣传进机关、进学校、进街道、进社区、进企业,坚持因人、因地、因时原则,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实现普及基层理论宣传与突出核心价值体系相统一,即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统一

党的十七大指出:“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活动,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这就为理论宣传工作指明了方向——要使科学理论宣传普及到各个阶层,为大多数群众所掌握。同时,要重点突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宣传,将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到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转化为人民群众的自觉追求,这就是我们工作的重点。台江区构建了区委学习中心组、街道党工委学习中心组和社区党支部学习小组的学习网络体系,成立了面向基层的社区政治宣传员、社区基层通讯员、社区文明轻骑兵文艺小分队和业余讲师团等理论宣传队伍,深入街道、社区、企业、学校等基层单位,及时把“理论快餐”送入基层,提高科学理论在各阶层中的普及率。同时,在宣传中突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弘扬传统文化、传播文明礼仪、展现时代精神。以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为例,开展了诸如“知荣辱、讲正气、促和谐”为主题的思想道德实践活动,“党的十七大精神进校园”主题教育活动,“学做人,做好人,做一个有道德的人”系列宣传教育活动等,这些举措综合运作,统筹实施,扎实推进,在未成年人中有效地普及了科学理论。

在当前各种文化思潮相互激荡、价值取向日趋多元化的背景下,推进科学理论进基层工作的重要性更加凸显,作用更加重大,任务也更加繁重。在探索科学理论进基层的道路上,只有起点,没有终点,需要我们不断提高认识,增强能力,改革创新,奋发有为,干出实绩,切实推进科学理论进基层的工作。

参考文献:

第4篇

中国共产党十七大提出了“保障和改善民生”、“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战略方针,十上该方针得到进一步强调与支持,因此“改善民生问题”已经成为了我国走社会主义、坚持走马克思主义道路的一个关键问题。本文明确了大众化理论和民生问题的定义,并深入分析了民生问题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理论之间的相互作用与联系,最后阐明了走以人为本的民生道路来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理论的正确性

关键词:

民生问题;大众化理论;关系;以人为本;方式

一、民生问题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理论

民生问题从狭义的角度来讲主要是指公民生活当中的所存在的最基本的问题,比如生活中的吃穿住行问题,主要体现在公民的基本权益上,并且包括广大公民的发展机遇[1]。从广义的角度来讲就是与公民相关的一切问题都属于民生问题,它不仅包括人民生活中基本的吃、穿、住、行,同样包含公民在生活中对子女的教育、就医保险等方面的问题;民生问题中最为重要的是就业问题和社会保障等问题,它们都是与公民基本生活相关的非常实际、非常现实的问题,它们是与公民的利益最为贴近的问题。对民生问题进行关注、重视,保障和改善公民的生存条件与环境是我国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必须要坚持的方向。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理论从狭义的角度来讲是指中国将坚持并持续走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的道路;从广义的角度来讲是指中国将走适合中国现代国情的马克思主义道路[2]。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主要是指利用多种表现形式,鲜明生动的语言,科学的方法来诠释和宣扬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理论,达到由抽象上升到具体、从深奥难懂转化为易学易懂的效果,从而被人民群众知晓、认同和广泛传播。让广大的公民以社会实践为理论武器,逐渐改变并提升为他们的社会价值倾向和思考方式。以公民的社会实践为主题地位来大力促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着力将广大人民群众的基本权利落实与实施,解决群众的“国民生存问题”,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理论成果真正融入到群众的思想当中去。

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理论与民生问题之间的相互关系

(一)解决民生问题是根本出发点首先,根据党的十七大对民生问题的提出并进而引出的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理论的研究,可知民生问题的提出才是加强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出发点。在现实的社会活动中,人民群众有着基本的生产生活需求和利益诉求以及多元文化需求,而当中的利益问题是所有社会发展的理论体系中不可避免的。关注工人、农民的生产、生活实际成为了马克思理论研究的着眼目标。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根据公民最基本的生活行为作为切入角度,参考政治经济学的基本理念,诠释了人类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最根本的本质。因此,民生问题不仅仅是大众化理论的出发点,同样也是大众化理论首先要关注并诠释的问题。其次,因为民生问题的本质就是解决人民群众的衣食住行问题,仅仅靠理论宣传不能够真正地解决民生问题,只有在社会实践的检验下才能知晓民众的所需所求。因此,解决民生问题需要对民众进行社会实践,由此可知它也是社会实践的起点。由此可知它也是社会实践的起点。理论要具有说服力,仅仅依靠空洞的说教是无法实现的,必须要经得起社会实践的检验。人民群众是任何一种理论体系的检验者,以“得民心、顺民意”为理论建设目标。对于任何理论,人民群众都有各自的判断标准,若是能够满足人民群众的生活需求和利益诉求,坚持以人为本,使人民群众不断获得满足感、幸福感,这种理论自然能够引起群众的共鸣,得到群众的拥护。因此,从社会认同的角度来看,关注民生,维护公民利益是马克思主义从群众实际出发的现实研究起点。

(二)民生建设成果是衡量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理论的根本标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最主要本质就是社会实践,那么由此可知根据马克思主义理论而发展的具有中国特色的、适合中国国情的大众化理论,其根本本质同样应该是社会实践。“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理论是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形成的,这种理论在当今社会生活中是否具有可行性,是否存在漏洞或是根据当今社会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在某些方面是否有可以进一步完善的地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施方式最终能否取得预期成效,都需要通过社会实践的方式来检验。十报告中指出:“全心全意地为提高广大公民的生活水平,是自从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一直要实现的目标。”[3]也就是说实现中华繁荣富强,建立小康社会,都是关注和重视民生问题的具体表现,并且以保障和改善广大公民的民生问题为己任。正因如此,新型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理论才能走入普通老百姓的家中。以马克思主义为基础而发展起来的理论体系才能扎根于公民的心中,让公民接受、认可大众化理论,从而坚定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的信念。在传播大众化理论的过程中提升公民的幸福感,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只有始终如一地关注和重视广大公民的基本权益,才能让人们感受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理论的魅力与生命力,人民群众才能发自内心地去接纳、认同并广泛地传播和应用马克思主义。因此,民生问题的解决成果是衡量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理论成果的根本标准,最重要的一个标尺。

三、当代中国促进大众化理论、解决民生问题的基本方式

在2013年6月18日起,中国共产党正式开展了为期一年时间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本活动取得了圆满的成功。本次实践的主题时刻围绕着保持党员的先进性和党组织的纯洁性来进行的,着力解决广大公民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这一活动深刻地体现了我党“以人为本”的理念。概括起来就是要,重视“生活世界”,体现人文关怀,彰显人民群众的主体性[4]。

(一)要重视“生活世界”相对于科学研究的“科学世界”而言,我们所生活的世界就是“生活世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理论的科学体系构建固然重要,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理论并不仅仅是书本上的科学理论,同样需要社会实践对其科学体系进行指导和完善。因此,在促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理论的进程中,在强调“科学世界”理论体系构建的同时,同样要重视以公民利益为根本目标的“生活世界”。人民群众改造世界、创造历史,他们是社会活动和实践主体,因此,满足人民群众的基本需求,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就成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题中之义。马克思曾说:“人类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可见,满足生活的需求是公民最根本的追求。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不是空洞的理论知识,而是具有坚实的根基的实践,若要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理论基础更坚实,则必须重视人民群众的“生活世界”,关注和重视公民的基本生活和发展的问题,也就是要关注和重视“民生世界”。现阶段,我国的改革正处于关键期。经济发展迅速,经济发展推动了精神文明的建设,群众的需求也随之提高,一些社会问题也会突显出来,如教育、医疗、养老等等与百姓密不可分的民生热点问题亟待解决。百姓关注的是与自身息息相关的生活,顺应时代的发展,满足民众的诉求才能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理论扎根于人心。因此,想赢得公民对我党的信赖,就必须推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理论,让公民真正的认识世界、了解世界;想要促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理论,就要对民生问题进行关注和重视。将人民大众的生产生活问题及百姓的幸福感作为首要工作。

(二)要体现人文关怀人文关怀的科学内涵极为丰富,它体现了我党在意识形态方面的新变化,严肃的思想政治工作在强调理论系统科学性的同时也开始关注人的内心世界。党的十强调,注重人文关怀,加强我国的基础建设脚步,解决基本的民生问题。使我国公民在教育、就业和就医方面不会再出现无钱上学、无钱就医的现象。这些执政理念充分体现了我党对人民的关心和爱护。第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理论必须要充满人文气息,具有人文关怀的特性。马克思主义的本质是“以人为本”,其整个理论都充满了人文的气息,这是该理论对其内在价值的追求。因此,根据马克思主意理论所创新得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理论的本质同样要体现人文关怀,否则这个理论的核心就不在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了。且只有充满人文思想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理论才能真正地引起民众的共鸣,才能真正地为民众解决生产生活的实际问题。只有这样,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理论才有它的实践意义。第二,体现我党在建设中的执政理念充满了人文关怀。人文关怀是马克思主义“以人为本”理念的重要内容。中国共产党将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充分体现了共产党的“以人文本”理念和决心。因此,对于在当代中国社会转型时期日益突出的民生问题,仅仅表达出态度上的重视是远远不够的,更要体现出共产党将要彻底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决心和实际行动。

(三)体现人民的主体性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理论最开始是由民生问题所提出的,所以其最关注和重视的问题是民生问题。同时在研究的时候也应当体现公民的主体性[6]。主要在下面两个方面体现公民的主体性。第一,认真听取公民的呼声,尊重公民的愿望。民生问题都是涉及广大公民切身利益的最现实的生产生活状况,民众对此感受颇深,可以更加真实、客观的反映问题,表达对民生的思考和看法。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公民的思想得到进一步的开发,公民维护自身权利的希望也越来越强烈,因此必须充分重视公民的意见,将人民大众的思想和实际情况作为首要考虑的问题。民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只有充分重视人民的主体性,才能进一步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思想在民众间传播、推广,才能真正使民众了解并重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理论,进一步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理论来指导实践。第二,在传播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理论的过程中必须要持续发挥公民的作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理论有其自身的理论体系与传播系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理论的宣传和普及,一方面可以运用网络媒体,渗透到人民的生活中,进而潜移默化地引导人民群众。另一方面,想要马克思主义理论能逐步被普通人民群众认知、了解、使用并应用于实践的方方面面,仅仅依靠理论宣传者说教、民众被动接受这种单向的传播方式是事倍功半的,必须让人民群众根据实际情况灵活使用并有所创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理论的很多成果都是源于生活、但其本质又高于生活。因此,必须要坚持走公民路线,让公民成为参加和推动我国民生基础建设的中坚力量。

民生问题始终是人类发展中最值得关注的问题。也是研究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理论的根本出发点。只有关注民生,解决民生问题,才能使马克思大众化理论真正地扎根于民众的内心。只有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感,才能使大众化理论逐渐被人民群众所接纳,进而主动地学习和传播,并将大众化理论运用到生产生活当中去指导实践。坚持以人为本,关心和重视人民群众所关注的问题,将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社会发展的价值目标,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所关心的各种实际问题,让民众充分感受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理论所带来的人文关怀。只有这样,才能使人民群众真正地认同大众化理论,在接纳和学习的基础上有所创新。关注民生问题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思想的传播有着重要的推进作用,解决人民群众切身相关的民生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途径。

参考文献:

[1]吴忠民.民生的基本涵义及特征[J].当代社科视野,2008(6):50.

[2]时统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问题研究述评[J].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2009(10):26.

[3].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J].共产党员,2012(23):4-18.

[4]罗诗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民生取向[J].理论探索,2011(1):14-15.

[5]衣俊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民生视角[J].求是,2010(13):58.

第5篇

中图分类号:J801文献标识码:A

阅读了刘景亮、谭静波撰写的《中国戏曲观众学》,感到这是一项很有价值的研究成果。立足学科,面向实践,是这项研究的突出特点。

整个戏曲学科的研究,不外乎对作家、作品、观众的研究。以往比较注意对作家、作品的研究,而对观众的研究十分薄弱。两位作者勇敢地闯入这个领域,当然会遇到“先天不足”的种种困难,但也有在这片广阔、丰厚的土地上拓荒容易有所发现的优势。我注意到,作者并没因困难而放弃“理论”的责任,相反,他们对“戏曲学”这个大体系的归属意识很强。全书以“戏曲审美”为轴心,分别论述了戏曲观众审美心理的种种特点、影响观众心理的各种因素、观众审美心理的保守和变异、观众群体的区分及不同群体的审美需求特点等等,具有了独立学科的规制的系统性和完整性。

在看到作者的学科意识的同时,我更看到了他们可贵的面向实践的自觉追求。过去,也介绍过许多外国的戏剧观众学著作,对我们很有学习、借鉴的作用,但一部“戏曲观众学”,必须把立足点放到中国戏曲和中国观众的实际上来,才能发挥理论的实践意义,解决现实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在中国历史上,戏曲在多种艺术中可以说是雄踞“霸主”的地位,戏曲欣赏是人民大众文化娱乐的最主要形式,长期以来不存在观众萎缩的问题。但是,自上个世纪80年代,观众减少,戏曲陷入困境。戏曲与观众的关系、观众的需求、如何争取观众等问题成为现实戏曲活动中的突出问题,《中国戏曲观众学》的两位作者十分注意这个问题的研究。在《中国戏曲观众学》的一些理论问题的论述中,总是紧贴现实的或历史的戏曲活动实践,记述了大量剧场观众反应的现场记录,公布了大量在农村、城市、居民楼、学校、旅社、火车上调查的数据,结论和看法来源于对这些记录和数据的认真分析。例如关于戏曲观众“认同感”与“认同性人物”这些概念的提出,既是以往戏曲活动实践中创作经验和观众欣赏经验的总结,又是针对今天一些戏剧创作只注意作者个人的自我表现而忽视观众的认同感的现实问题,对戏曲创作实践具有指导意义。书中还有许多专设的题目,来论述解决现实戏曲活动中存在的问题,例如论证观众的审美感知时,就有《强化观众审美感知的策略》的专题;论证观众审美情感时,专设《戏曲创作要对应观众的情感情绪》来对应;论证戏曲观众的审美想象时专设《给观众留取适当的联想、想象空间》来具体解答如何为观众留取想象空间……可以说,关照现实的戏曲活动实践,是贯穿在全书所有论述中的一条红线,这是在当今的戏曲理论研究中相当可贵的。

研究者追求理论与实际的结合,并非拘泥于眼前,他们把目光放得更高更远,因而,形成“立足传统,面向世界”的第二个特点。所谓立足传统,是说在研究中立足于从传统文化的精神、观念来把握戏曲观众的审美心理的形成和变化,并且从传统文化的思想武库中寻找说明问题的思想资料。例如,用中医方剂的“君臣佐使”整体结构原理分析戏曲观众审美心理机能的整体构成,用庄子“彼亦是此,此亦是彼”的思想分析戏曲观众在戏曲欣赏时既融入对象,又疏离对象的情感状态等等,令人容易理解和接受。看得出,作者在努力运用传统的理论、概念来解释问题,努力形成具有中国特色、中国气派的叙述方式和讲说系统。书中没有简单地用“现实主义”、“浪漫主义”、“悲剧”、“喜剧”等现成的西方文论概念、定义来框范、解释中国的戏曲欣赏和戏曲创作,即使使用这些概念,也有自己的解释和看法。中国戏曲、中国戏曲观众是中国文化土壤培育,因而只有立足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根基上,才能正确把握、科学阐释。

立足传统,并非局限于传统,尽量广泛地借鉴已有的中外研究成果是十分必要的,这就是我所说的面向世界。正像中国戏剧出版社在本书的内容介绍中所说的:研究者“借鉴了哲学、美学、戏曲学、心理学、社会学、文化学、传播学等诸多学科的研究成果”。这种多学科的借鉴,带来了眼界的开阔、视角的独特,推动了新观点的阐发,在本书中如戏曲观众审美感知的独特性、观众审美期待的唤起、戏曲创作者主体情志在审美中的重要作用、戏曲观众审美意识的保守、变异规律、不同的交流空间样式对剧场效果的影响等等,显然都借鉴了心理学、哲学、传播学的研究成果,使人感到耳目一新。借他山之石攻自己之玉,也是一种创造。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追求,还形成了《中国戏曲观众学》的第三个特点,就是力求深入,面向通俗。深入是为了科学、正确、本质地认识问题,进而解决问题;通俗是为了自己的观点被人接受,广泛传播,进而在实践中产生影响。《中国戏曲观众学》这种意向是很明显的:深入调查、全面分析,科学论断“三位一体”。只有深入地调查,才能大量地、全面地掌握情况;只有对掌握的情况进行深入地分析,才能把握、认识事物的本质;只有去芜存菁、由表及里才能把认识条理化、系统化、稳定化。由于问题、资料都是从实践中来的,人们就会感到亲切、易懂。《中国戏曲观众学》两位作者深入到城乡剧场、民众庭院,进行调查研究达20年之久,不可谓不深入。书中的有些问题,以往没有看到过有系统的论述,如审美心理机能对戏曲艺术的要求,戏曲观众审美意识发生的历史变化,中国戏曲观众偏爱自然美、柔弱美等问题,都作了容易理解和令人信服的论述。还有些问题以往曾有过论述,如不同观众群体的不同审美趣味、戏曲观众在欣赏中的道德判断、中和之美与大团圆追求等等,如果你读一读《中国戏曲观众学》,就会感到对这些题的论述更为充分,更为深入了。有些调查研究的个案也可以看到研究者的求实精神。例如,研究者不止一次进入剧场观察《明月照母心》一剧的演出,发现剧中情节有一个不太大的改动:把金晓晖登广告为养子们寻找新的父母改为养子们自己偷偷登广告寻找新的父母。改动前后的两个分离场面,剧场效果大不相同,前者平淡,观众没有受到太大的感动,甚至感到有些拖沓;后者观众大受感动,不少人留下热泪,报以阵阵掌声,《中国戏曲观众学》指出,这一改动,主要人物金晓晖由理智占上风,变成情感占上风,并且更符合观众的“道德判断”。“这个改动显然是由着眼于理智改为主要着眼于情感。”对这样一个一般不大为人注意的例证,研究者没有轻易放过,也不吝惜自己的精力。

《中国戏曲观众学》的研究是一项具有开创意义的研究,对于这本书,我们也可以容易地提出许多不足,甚至质疑。例如有些问题的提炼尚不到位,有些问题还可以有更进一步的分析,有些问题还应该取得更多的证据,个别地方在追求通俗时陷入拉杂等等。对于这些不足,连两位作者自己也不回避,记得在一个章节的开头,作者坦诚地写道,“我们对这一节所谈论的问题的思考并不成熟……我们会对这里的问题做进一步思考。”但是,这些并不影响《中国戏曲观众学》所取得的学术成果和治学精神。

第6篇

    1 中国当代大众文化的特点

    要探讨研究方法,必须首先明确界定研究对象。大众文化这一概念对于中国语境,严格来讲是个泊来品,在英语中它对应了两种表达,mass culture 和popular culture。西方早期大众文化批判指向的对象为mass culture, 这一概念被赋予了明显的贬义色彩,主要指商业利益驱动的文化产品,如电影、广告等传播产业的产品。当下语境我们所使用的大众文化这一概念则更多的是指由雷蒙德·威廉斯所倡导的popular culture,作为英国伯明翰传统的代表人物之一,威廉斯对“文化”这一概念做了历史的回溯,认为文化应是一个整体全部的生活方式,从而赋予了这一概念平民化的色彩,用popular culture 取代了mass culture,并在《关键词—文化与社会的词汇》中称“大众文化是民有、民享、为民所喜闻乐见的文化形式” 。从此,大众文化不再被视为洪水猛兽,而开始成为影响人们生活以及意识形态的一种现代意识。随着对大众文化研究的深入,学者们对其进行了更严密准确的界定。国内学者王一川对大众文化做出了这样的定义,它“以大众媒介为手段、按商品规律运作、旨在使普通市民获得日常感性愉悦的体验过程,包括通俗诗、通俗报刊、畅销书、流行音乐、电视剧、电影和广告等形态” 。

    从大众文化的如上定义,人们不难发现它的一般特性:大众媒介性、商品性、流行性、娱乐性、日常性、类型性等。中国语境下的大众文化也同样具备这些特点,其中,商品性这一特点尤为吸引人们的眼球。究其原因,改革开放之前,中国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物资不丰沛,物资的消费形式多为统一分配和按计划配额消费,人们的商品意识淡漠,物质层面如此,在解决人们生存高级需求的精神文化层面,就更是受到官方主流文化或是学界精英文化的牵制,更多的是被动接受,而不是对文化商品的主动消费。所以,中国的大众文化虽然从产生之初就带有了商业文化的特质,追求商业利益,以娱乐消遣为主要功能,但由于其短近的发展史,并未像一些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形成了完备庞大的文化工业体系,同时,主流媒体的官方化以及国家相关文化政策的指导也使得大众文化还未彻底沦为谋取利益的工具,因而国内的大众文化在一定程度上还具有文艺性,商品属性并不是那么的突出。

    2 法兰克福学派传统的批判

    大众文化的批判研究一直是法兰克福学派社会批判理论的核心。经过几代人的努力,法兰克福学派对大众文化和文化工业的批判形成了一套完备的理论体系,为后来学者的大众文化批判研究奠定了基础,同时在某种意义上也成为了批判的标靶。霍克·海默,作为该学派的第一代领军人物,在研究中将大众文化概念与文化工业概念直接等同起来,奠定了大众文化批判的悲观主义立场。在法兰克福学派看来,大众文化最显着的特征就是使得文化、艺术产品商品化。在资本主义经济体制的运作下,大众文化成为了统治阶级和资本合谋的工具,文化工业首先通过标准化批量生产出媚俗平庸甚至是低劣的包裹着统治阶级意识形态的大众文化产品,继而借助市场化运作机制将模式化的文化产品输送给大众消费,从而实现意识形态的灌输和强化。因而,在法兰克福学派的视野中,大众文化带有明显的欺骗性,带给大众暂时的满足继而安于虚假的现状,实现对民众的控制;大众文化同时也沦为了统治阶级意识形态的工具,通过决定娱乐商品的生产,控制规范着文化消费者的需要并进而对其心理意识进行操控;大众文化的标准化和模式化生产形式扼杀了文化的艺术性,也抹杀了文化产品的个性和创造性,消费此类文化产品的大众顺而也被同一化。

    法兰克福学派对大众文化进行的意识形态批判沿袭了早期西方马克思主义者葛兰西的“文化霸权理论”的传统,将文化视为与资本主义进行抗争的一个斗争领域,揭露资本主义文化工业大生产对艺术以及大众个性的抹杀,这一理论基调使其成为了大众文化批判研究的标杆,也成为后继大众文化研究学者不可绕开的理论基石。对于中国当代的大众文化研究,法兰克福学派的文化工业理论仍具有良好的指导意义。随着文化事业的推进,文化产业商业化,艺术、文化产品商品化是必然的趋势。大众文化的消极效应是不可避免的,如一味追求商业利益和娱乐功能的低俗文化产品的出现,对青年人心智的影响以及消费西方批量生产的文化产品对传统价值观念的质疑等,对这些大众文化特质的批判,法兰克福学派的理论仍是一把利器。然而同时,由于发展的局限性,我国尚未形成完备的文化工业体系,大众文化事业还远未彻底的商业化,沦为商品经济的附庸,并在社会主义主流文化的指导和影响下文化产品还具有一定的文艺性,并在某种意义上仍是反映大众的声音。鉴于此,在使用法兰克福学派的理论对中国当代大众文化的商品性展开批评研究时,还需掌握好“度”,不能一味批判,而应以消除负面效应,发挥正面效应为宗旨。

    因循葛兰西的“霸权理论”,法兰克福学派的学者们看到了统治阶级借助文化产品向大众受体灌输意识形态,以期实现对大众心理意识的控制,然而,对大众文化产品的消费行为并未到此终结,作为具有主观意识和能动性的大众个体,由于具有各自不同的审美倾向和审美领悟,必然会对同一化的文化产品做出不同的反应和选择。此时的大众文化产品,作为商品,即使特殊,也需要遵循市场规律。大众文化产业为了迎合市场,就必须揣摩迎合大众的趣味,而不能一味地服务于统治阶级的意志,换句话说,大众的消费意愿和社会现实反过来又对大众文化工业形成了挑战,产业和受众之间存在着双向的交流,在这个意义上,文化就成为了一个哈贝马斯口中的“公共领域”,既不属于市场,也不属于国家。对于法兰克福学派文化工业理论的这一局限,哈贝马斯也曾在自己书中坦承:“大众文化显然绝不仅仅是背景,也就是说,绝不是主流文化的消极框架,而是定期出现、反抗等级世界的颠覆力量,具有自身的正式庆典和日常规范” 。 对大众接受性和创造性的忽视是法兰克福学派文化工业理论的硬伤。反观中国当代的大众文化,无论是在生产还是消费环节大众都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对大众能动性的研究应该成为研究的重点。

    法兰克福学派对大众文化或文化工业的研究从一开始就带有悲观的情绪,这与当时的时代背景以及学派早期成员的生活经历是有极大关系的。由于二战德国纳粹对犹太人的迫害,学派有犹太血统的成员如霍克·海默、马尔库塞和阿多诺都曾亲身经历纳粹的精神迫害,并一度选择逃亡到美国只为寻求人身安全。德国纳粹借助强大的宣传机器进行反犹太宣传,实现了对广大民众意识形态的控制和最终的暴政。法兰克福学派的学者对此深恶痛绝,继而站到了助其实现的科技文明和文化工业的对立面,展开了深刻的批判。中国当代大众文化研究的展开不具备如此严苛的时代背景,研究者也不具备特定严苛的生活经历,因而在展开研究时一种中立的研究态度就是我们应该珍视的,对大众文化不偏不倚,做出中肯的评价。

    3 英国伯明翰传统的批判

    与法兰克福学派不同,英国伯明翰学派从其成立之初就反对以精英主义立场来研究文化,他们努力扩大了文化的内涵,反对高雅文化与低俗文化的划分,对底层的工人阶级的文化,即他们认为的本真的大众文化,给予了极大的关注,并努力发掘其积极意义。伯明翰学派的研究内容主要涉及大众文化以及与大众文化密切相关的大众日常生活。其中,大众媒介始终是该学派研究的焦点,特别是电视的意识形态功能。学派代表人物斯图亚特·霍尔针对电视话语发展出了编码/解码理论。就编码层面而言,霍尔沿袭了法兰克福学派的核心理论观点,但同时也强调了观众的参与,观众的欣赏即是对电视节目的解码。霍尔指出,受众对媒介文化产品的解读是与他们在社会结构中的地位和立场相对应的,他认为电视节目的观众可能会存在三种解码立场:一是主导性—霸权性立场,即观众完全受制于制作者的制作意图;二是协商性符码或立场,指观众大体上接受制作者的意图,但却从自身立场和利益出发加以一定的修正;三是对抗性符码,即观众完全站到制作的对立面试图瓦解节目中传达的意图。这三种立场很好地分析了观众在消费电视节目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也说明观众完全可以在积极有效的观赏中抵制或消解节目可能传达的消极意义,从而彰显出媒介文化积极的社会效应。

第7篇

实现理论宣传的大众化一直是理论界、新闻界长期以来思考和探索的问题,就是说理论宣传尤其是党报的理论宣传怎样才能在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的同时,又能贴近群众、打动群众;如何在保持传统的权威性和影响力的同时,形成新优势、新拓展,应该说,在较长的一个时期,办法不是很多。这就造成了党报理论宣传一定程度上的“小众化”和“圈内化”,难以真正走向大众,为群众所喜闻乐见,使得宣传效果也受到了影响。理论文章一直作为精英文化,给大家的感觉是枯燥、难懂,是专家、学者学习研究的对象,对广大普通群众而言是“可望而不可即”的。实际上,理论运用于实践,更多的是靠广大群众。要让理论更好地指导实践,就必须让广大群众理解并接受理论。在这方面,党报因具有权威性、针对性和较强的社会影响力,优势更加明显,应该也能够大有作为。

理论宣传大众化是市场竞争所迫和党报应对挑战所需

理论宣传的现实需求是实现大众化的基础。按照新闻传播学理论,受众需求是新闻媒体发展的前提。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媒体的竞争,归根到底是对受众市场的竞争,是如何满足受众需求保持优势的竞争。目前,各媒体的不断改版、创新就是要不断赢得更多的受众。对理论宣传而言,虽然时代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人们对过去说教式的理论宣传并不感兴趣,但并不是说受众没有理论方面的需求。

贴近群众,扩大受众面,就是要满足广大读者的理论需求。这里有一个扩大理论版读者面的问题,更有一个把握广大读者理论需求点的问题。如果理论版读者面狭窄,就谈不上满足读者的理论需求;如果报纸理论宣传不能回答干部群众关心的理论热点、疑点、难点问题,同样谈不上满足读者的理论需求,而且会使理论版的读者越来越少。党报理论版现实的主要读者是党政机关干部和宣传思想战线的工作者,潜在读者包括企事业单位管理层和员工、部队官兵、城乡社区群众及高校学生。

从现实中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逐步完善,使我国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许多想而未想、始料未及的新生事物和社会现象不断在我们身边涌现。人民群众面临着许多新问题,有更多的新困惑。比如,与人们切身利益息息相关的工资、奖金等分配制度,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障制度,教育体制改革,“三农”问题,就业与再就业等,干部群众都很关心。而且,随着人民群众文化水平的提高,人们凡事都要问个为什么,都要求从思想上解决他们的困惑,希望了解更新的观点,得到更有价值的理念。可以预见,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文化素质的提升,人们对理论思想的需求会逐步增加,并成为一种主要的精神需求。在这方面,各级党报不能视而不见,而是要更好地发挥好自身理论宣传的优势,更好地满足读者需求。

党报理论宣传是新闻受众的精神家园

近年来,驻马店日报社努力进行创新实践,通过发表有深度的视点文章,反映民众关心的热点问题、民生问题;通过新闻评论,表达民生的所思所想和观点诉求。近年来,地市党报理论宣传与以往一些理论版面偏重“理论味”、走高端路线不同,进行了创新。纯粹的理论文章和学习笔谈、心得、体会文章是理论宣传,调查报告、札记、组合报道等也是理论宣传。理论是多方面的,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伦理等领域。如对股市行情的分析、节能减排的报道、金融危机对地方经济的影响,都包含着经济政策和经济理论。因此,理论宣传要选取最容易与读者沟通的渠道,使新闻资源得到最大化利用,通过多种报道满足读者需求,如请专家参与解读,使新闻软化后实现大众化。

2006年7月,在媒体竞争日益激烈的形势下,解放日报理论评论部决定推出对接读者需求的“读者出题 专家解答”专版。从征集问题的消息刊登到选题的筛选、版面的安排以及一版导读的处理,都经过精心周密的策划和酝酿,体现了资源向优势专栏和品牌倾斜与集聚的战略眼光。“读者出题 专家解答”的成功,就在于对接读者需求、直面理论热点,不绕弯子、不打官腔,而且通过了解和把握读者需求,“化抽象为直观,化繁复为直白,化理论家的事为百姓的事”;做到先吸引眼球,再致力于入脑入心,实现理论宣传的有效性,即增强吸引力、说服力和影响力。实践证明,党报认真分析读者所提问题“惑由何出,疑在何处”,通过收集整理、归纳筛选,约请有关专家学者予以解答,能够满足受众欲知而未知的需求。专家点评有分析有见地,报道因解读的权威性,使读者获得启迪。

要摈弃“贵族化”倾向,秉持“大众化”理念

重视理论宣传是党报的传统和优势,它是新闻媒体弘扬主旋律、守好主阵地、发挥“喉舌”作用,以科学理论武装广大人民群众头脑、鼓舞人民群众信心的有效手段。但是,理论宣传如果不注重“三贴近”,就容易变成假大空,缺乏活力。因此,要走出“象牙塔”,走进田间地头和厂矿车间,就要不断丰富理论宣传的内涵,创新理论宣传的形式,注重理论宣传的实效,把理论宣传做成宣传思想工作的“特色品牌”。

一要通过创造需求,以需定产、以需定调,实现理论宣传的“大覆盖”。理论工作者要深入实际、深入生活、深入群众进行一线调查研究,了解群众的所思所想、所惑所盼,搞清群众需要什么内容、什么形式的理论文章,以此来确定和调整理论版的工作重心。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和理论下基层活动中,理论工作者要了解农村情况和企业存在的问题,就要与乡镇、村干部、企业主面对面谈科学发展观,谈党和国家的惠民政策,谈干部作风建设,谈当前农村和企业存在的各种困难和解决的办法,谈怎样为农村和企业排忧解难。

二要通过现代科技手段,开展网上舆情信息研判机制,了解网民接受特点,吸收网民对理论宣传工作的有益建议,及时邀请区域内权威人士回答群众关心的热点话题。要利用网络媒体、党报电子版等现代传媒的优势,通过资源整合,实现理论宣传的“大提升”。

三要通过宣传对象的不同,确定宣传课题。通过党报理论版刊发有针对性的文章,为各级党的干部提供高端辅导、高层论坛等,增强政治敏锐性、政治鉴别力和工作的前瞻性、创造性,以此丰富理论宣传的内涵和层次,扩大理论宣传的覆盖面,努力实现理论宣传的“大众化”。

在贴近实际中引导舆论,通过参与其中达到宣传效果

首先,要关注热点、难点问题,在解惑中引导舆论、促进工作。在当前社会转型、经济转轨、利益格局调整的变革时代,老百姓有许多困惑、许多问题和现象需要理论上的分析,需要有说服力的解答。越是焦点、热点、难点问题,与读者的关联度越大,越要正面引导,不可回避。如何来认识解决本地经济社会发展中面临的新问题、新情况、新矛盾,释疑解惑,打开本地工作的新局面,人们对理论宣传充满期待。只要在这方面有所作为,理论宣传就能赢得读者。比如,如何更好地建设新农村,促进农村土地流转,有效保护农民利益,是多方都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驻马店日报》的“理论与实践”专版约请市委政研室、市发改委、市农开办的领导和专家,分别从土地集约经营――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股份合作制改革――实现农村集体资产保值增值、城乡统筹――切实保障农民权益等角度,把这个问题讲透了。

围绕热点展开宣传,是党报理论宣传的切入点和兴奋点。回答好热点难点问题,帮助干部群众获得一个比较客观、正确和清楚的认识,是使党报深入人心、加强与群众联系的有效办法。理论只有善破难题、善解疑点,才能动员群众、组织群众,向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奋进。因此,《驻马店日报》“理论与实践”专版针对驻马店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强化项目建设、平安崛起、文明城市创建、纪律作风、扶贫开发等热点、难点,开辟相关栏目,把现实生活中的热点难点作为理论宣传关注的视点,增强了理论版的可读性、权威性和指导性。

其次,文章主题要接近群众。作品远离生活,犹如鲜花失去阳光而黯然失色,理论作品也是如此。要让群众“好知”、“乐知”,就必须让文章的主题贴近群众生活。要把深奥的道理融入生活的实例中,让事实和数据告诉群众党和政府这方面是一个什么样的情况,我们做了什么,我们还需要做些什么。向群众传递党和政府已经认识并重视存在的问题,正在着手解决这个问题,问题的解决还需要大家的参与等信息。

再次,作者的写作态度要诚恳。以《七个“怎么看”》为例,它在指出问题的同时,不避重就轻,而是抱着实事求是的态度,就问题产生的原因,应该采取哪些措施,已经实施了哪些措施,取得的效果如何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并在文章中用大量的数据进行说明,使文章显得很“实在”。因为正视了问题,所以群众对问题心里有底、对国家政策心中有数,效果自然是良好的。

最后,文章内容要深入浅出。我们并不是说不要“阳春”、“白雪”这些精英文化,而是指要把精英文化用一种广大群众易于理解的方式表现出来。我们党的理论政策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人民,这就需要理论政策为群众所理解并接受,需要把“阳春”、“白雪”用“下里”、“巴人”表达出来。作为科普读物的《时间简史》,它所谈到的东西不能不说深奥,但它为什么能够吸引读者?那是因为它让高深的道理变得通俗易懂、喜闻乐见,理论文章要“深入浅出”就是这个道理。

第8篇

理论宣传大众化是市场竞争所迫和党报应对挑战所需

理论宣传的现实需求是实现大众化的基础。按照新闻传播学理论,受众需求是新闻媒体发展的前提。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媒体的竞争,归根到底是对受众市场的竞争,是如何满足受众需求保持优势的竞争。目前,各媒体的不断改版、创新就是要不断赢得更多的受众。对理论宣传而言,虽然时代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人们对过去说教式的理论宣传并不感兴趣,但并不是说受众没有理论方面的需求。

贴近群众,扩大受众面,就是要满足广大读者的理论需求。这里有一个扩大理论版读者面的问题,更有一个把握广大读者理论需求点的问题。如果理论版读者面狭窄,就谈不上满足读者的理论需求;如果报纸理论宣传不能回答干部群众关心的理论热点、疑点、难点问题,同样谈不上满足读者的理论需求,而且会使理论版的读者越来越少。党报理论版现实的主要读者是党政机关干部和宣传思想战线的工作者,潜在读者包括企事业单位管理层和员工、部队官兵、城乡社区群众及高校学生。

从现实中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逐步完善,使我国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许多想而未想、始料未及的新生事物和社会现象不断在我们身边涌现。人民群众面临着许多新问题,有更多的新困惑。比如,与人们切身利益息息相关的工资、奖金等分配制度,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障制度,教育体制改革,“三农”问题,就业与再就业等,干部群众都很关心。而且,随着人民群众文化水平的提高,人们凡事都要问个为什么,都要求从思想上解决他们的困惑,希望了解更新的观点,得到更有价值的理念。可以预见,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文化素质的提升,人们对理论思想的需求会逐步增加,并成为一种主要的精神需求。在这方面,各级党报不能视而不见,而是要更好地发挥好自身理论宣传的优势,更好地满足读者需求。

党报理论宣传是新闻受众的精神家园

近年来,驻马店日报社努力进行创新实践,通过发表有深度的视点文章,反映民众关心的热点问题、民生问题;通过新闻评论,表达民生的所思所想和观点诉求。近年来,地市党报理论宣传与以往一些理论版面偏重“理论味”、走高端路线不同,进行了创新。纯粹的理论文章和学习笔谈、心得、体会文章是理论宣传,调查报告、札记、组合报道等也是理论宣传。理论是多方面的,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伦理等领域。如对股市行情的分析、节能减排的报道、金融危机对地方经济的影响,都包含着经济政策和经济理论。因此,理论宣传要选取最容易与读者沟通的渠道,使新闻资源得到最大化利用,通过多种报道满足读者需求,如请专家参与解读,使新闻软化后实现大众化。

2006年7月,在媒体竞争日益激烈的形势下,解放日报理论评论部决定推出对接读者需求的“读者出题 专家解答”专版。从征集问题的消息刊登到选题的筛选、版面的安排以及一版导读的处理,都经过精心周密的策划和酝酿,体现了资源向优势专栏和品牌倾斜与集聚的战略眼光。“读者出题 专家解答”的成功,就在于对接读者需求、直面理论热点,不绕弯子、不打官腔,而且通过了解和把握读者需求,“化抽象为直观,化繁复为直白,化理论家的事为百姓的事”;做到先吸引眼球,再致力于入脑入心,实现理论宣传的有效性,即增强吸引力、说服力和影响力。实践证明,党报认真分析读者所提问题“惑由何出,疑在何处”,通过收集整理、归纳筛选,约请有关专家学者予以解答,能够满足受众欲知而未知的需求。专家点评有分析有见地,报道因解读的权威性,使读者获得启迪。

要摈弃“贵族化”倾向,秉持“大众化”理念

重视理论宣传是党报的传统和优势,它是新闻媒体弘扬主旋律、守好主阵地、发挥“喉舌”作用,以科学理论武装广大人民群众头脑、鼓舞人民群众信心的有效手段。但是,理论宣传如果不注重“三贴近”,就容易变成假大空,缺乏活力。因此,要走出“象牙塔”,走进田间地头和厂矿车间,就要不断丰富理论宣传的内涵,创新理论宣传的形式,注重理论宣传的实效,把理论宣传做成宣传思想工作的“特色品牌”。

一要通过创造需求,以需定产、以需定调,实现理论宣传的“大覆盖”。理论工作者要深入实际、深入生活、深入群众进行一线调查研究,了解群众的所思所想、所惑所盼,搞清群众需要什么内容、什么形式的理论文章,以此来确定和调整理论版的工作重心。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和理论下基层活动中,理论工作者要了解农村情况和企业存在的问题,就要与乡镇、村干部、企业主面对面谈科学发展观,谈党和国家的惠民政策,谈干部作风建设,谈当前农村和企业存在的各种困难和解决的办法,谈怎样为农村和企业排忧解难。

二要通过现代科技手段,开展网上舆情信息研判机制,了解网民接受特点,吸收网民对理论宣传工作的有益建议,及时邀请区域内权威人士回答群众关心的热点话题。要利用网络媒体、党报电子版等现代传媒的优势,通过资源整合,实现理论宣传的“大提升”。

三要通过宣传对象的不同,确定宣传课题。通过党报理论版刊发有针对性的文章,为各级党的干部提供高端辅导、高层论坛等,增强政治敏锐性、政治鉴别力和工作的前瞻性、创造性,以此丰富理论宣传的内涵和层次,扩大理论宣传的覆盖面,努力实现理论宣传的“大众化”。

在贴近实际中引导舆论,通过参与其中达到宣传效果

首先,要关注热点、难点问题,在解惑中引导舆论、促进工作。在当前社会转型、经济转轨、利益格局调整的变革时代,老百姓有许多困惑、许多问题和现象需要理论上的分析,需要有说服力的解答。越是焦点、热点、难点问题,与读者的关联度越大,越要正面引导,不可回避。如何来认识解决本地经济社会发展中面临的新问题、新情况、新矛盾,释疑解惑,打开本地工作的新局面,人们对理论宣传充满期待。只要在这方面有所作为,理论宣传就能赢得读者。比如,如何更好地建设新农村,促进农村土地流转,有效保护农民利益,是多方都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驻马店日报》的“理论与实践”专版约请市委政研室、市发改委、市农开办的领导和专家,分别从土地集约经营――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股份合作制改革――实现农村集体资产保值增值、城乡统筹――切实保障农民权益等角度,把这个问题讲透了。

围绕热点展开宣传,是党报理论宣传的切入点和兴奋点。回答好热点难点问题,帮助干部群众获得一个比较客观、正确和清楚的认识,是使党报深入人心、加强与群众联系的有效办法。理论只有善破难题、善解疑点,才能动员群众、组织群众,向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奋进。因此,《驻马店日报》“理论与实践”专版针对驻马店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强化项目建设、平安崛起、文明城市创建、纪律作风、扶贫开发等热点、难点,开辟相关栏目,把现实生活中的热点难点作为理论宣传关注的视点,增强了理论版的可读性、权威性和指导性。

其次,文章主题要接近群众。作品远离生活,犹如鲜花失去阳光而黯然失色,理论作品也是如此。要让群众“好知”、“乐知”,就必须让文章的主题贴近群众生活。要把深奥的道理融入生活的实例中,让事实和数据告诉群众党和政府这方面是一个什么样的情况,我们做了什么,我们还需要做些什么。向群众传递党和政府已经认识并重视存在的问题,正在着手解决这个问题,问题的解决还需要大家的参与等信息。

再次,作者的写作态度要诚恳。以《七个“怎么看”》为例,它在指出问题的同时,不避重就轻,而是抱着实事求是的态度,就问题产生的原因,应该采取哪些措施,已经实施了哪些措施,取得的效果如何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并在文章中用大量的数据进行说明,使文章显得很“实在”。因为正视了问题,所以群众对问题心里有底、对国家政策心中有数,效果自然是良好的。

最后,文章内容要深入浅出。我们并不是说不要“阳春”、“白雪”这些精英文化,而是指要把精英文化用一种广大群众易于理解的方式表现出来。我们党的理论政策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人民,这就需要理论政策为群众所理解并接受,需要把“阳春”、“白雪”用“下里”、“巴人”表达出来。作为科普读物的《时间简史》,它所谈到的东西不能不说深奥,但它为什么能够吸引读者?那是因为它让高深的道理变得通俗易懂、喜闻乐见,理论文章要“深入浅出”就是这个道理。

第9篇

关键词:网语 网民 暴众心理

一、名词解释

网语(net language)即网络语言,网络时代出现的一种新型语篇类型,是语言的一种功能变体,其标志性语体特征是变异性和个性化。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网语渐渐形成了自己完整的语言体系、句法结构,因此,本文中我们使用“网语”一词,体现出网络语言的独立性。

网民(netizens):指称特定的对广大网络社会(或环境)具有强烈关怀意识,而愿意与其他具有相同网络关怀意识的使用者一起共同合作,以集体努力的方式建构一个对集体价值取向有利的网络社会的一群网络使用者。

暴众心理(mob mind):暴众心理主要是指很多人做出一些超出常人意料的事情。因为责任的承担者是群体,所以责任就无法具体落实到个体身上。因此存在免责的侥幸心理,放心大胆地去做一些伤害别人身体以及财产的事情,导致最终产生一种不良的群体效应。

二、前言

本论文的调查阶段,正是网络上“高富帅”、“白富美”、“丝”文化盛行的时期,网民以自轻自贱的形式对“高富帅”进行各种调侃,网语被赋予了一种新的功能――阶级属性。这种对人群的硬性划分,带来了暴众心理的形成机制,即一种隐藏于庞大人群的免责错觉,使网民的言论逐渐倾向于带有强烈仇富意识的人身攻击。与此同时,网络上正在进行声势浩大的网络反贪,不可否认,网民在反贪腐工作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成功把一些贪官拉下马,但在这过程中,网民的集体泄愤也是明显的,这种情绪甚至愈演愈烈,在之后的其他一些网络事件中,网民的理性分析逐渐减少,倾向于简单粗暴的情绪宣泄。

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决定为这样一种群体心理找到一个合适的宣泄途径,这就需要对这种现象的形成进行全面分析,在研究过程中,我们以网语这一情绪载体的演变过程为研究主体,用社会心理学中的暴众心理为分析手段,辅以传播学的一些理论,试图理清网民的心理机制、宣泄方式,并给出合理引导的对策。

三、研究方法

在研究的初期,我们使用语言学的分析方法,着重于理清网语的演变轨迹,整理出一个网语演变的时间轴,我们所关注的是网络热门事件中的语言载体的演变,在研究中我们整理出了网语演变的基本规律,即由“词汇”演变为“句子”,再演变为“体”, 最后形成“概念”的过程。通过这一过程,我们清晰地发现,网民的情绪载体已经由零星的词汇发展成为完整的概念化的系统,至此网语已经成为一种符号化的载体。

在理清了网语这一载体的演变过程后,我们开始对网民的心理进行分析,主要使用社会心理学中的理论及分析方法。对网民的语言暴力行为我们利用了挫折―攻击理论进行分析,并用从众心理原理分析了这种暴力扩大化的原因,最重要的是,我们使用了“暴众心理”这一概念对网民的攻击作了全面概括,暴众心理(mob mind)这一概念来自美国心理学家Edward Alsworth Ross的著作《Social Psychology: An Outline and Source Book》,该书作于1908年,但这一理论一直没有得到重视,以往只在对足球流氓的行为分析中使用过(见《A.Soccer,Masculinity and violence in Northern Ireland:Betweeth Hooliganism and Terrorism》),我们认为在对网民的心理分析中,使用暴众心理这一概念是恰如其分的。

在进行了社会心理学角度的分析后,我们又辅以传播学理论从另一角度分析了网络暴力的成因,分析了网络媒介的特殊性。

在对网民心理做了详细分析后,我们结合中国网民的结构特点,提出了几点应对暴众心理的对策,试图实现将网民的情绪宣泄引向一个正面方向的目标。

四、研究内容

互联网发展一直是一个受人关注的课题,在这个问题中,网络语言的发展是很具有代表性和研究价值的,我们在本次研究的初期,将网络语言的发展进行了语言学上的整理,得出了一个结论,即网络语言已经由零星的热词发展为具有符号意义的概念化语言体系,例如现在提及“丝”一词,其背后的含义就是难以简单定义的,“调侃”、“自嘲”、“自卑”、“仇富”、“草根文化”……不同的人会对其进行不同的解读,各种各样的心理因素融合起来,形成这样的语言符号,在当今网络环境中,这样的网语比比皆是。根据米德提出的符号互动理论,事物对个体社会行为的影响,往往不在于事物本身所包含的世俗化的内容与功用,而是在于事物本身相对于个体的象征意义,而事物的象征意义源于个体与他人的互动,在个体应付他所遇到的事物时,总是会通过自己的解释去运用和修改事物对他的意义。网语的这种发展轨迹,就是符号互动的结果。

研究网语演变作为网民情绪宣泄载体的演变过程,我们认为网民的心理是非常关键的切入点,研究网络暴力的成因及发展,并试图给出解决对策,网民的心理是极其重要的。

网民在针对网络热门事件的情绪宣泄中,常常使用语言暴力,这种暴力符合社会心理学中对攻击行为的定义,即“意图伤害他人的言语行为或者身体行为”。一种行为必有其心理原因,社会心理学中的挫折―攻击理论是解释攻击的常用理论:挫折常常会导向攻击行为。挫折的定义是任何阻碍我们实现目标的事物,当我们达到一个目的的动机非常强烈,却在行动过程中遇到阻碍时,挫折便产生了。研究表明,人们的攻击能量并非直接朝挫折源释放,当别人会对攻击行为表示反对时,人们往往会克制直接的报复,而把敌意转移到一些安全的目标上。 由此可以推论,当网民在现实生活中遇见上文所指的挫折时,这种挫折感所产生的攻击动机便促使人们在不需为自己言论负责的网上施以语言暴力。中国传统文化是隐忍克制的儒家文化,是一种讲求和谐一致、自我克制的集体主义精神。在日常生活中人们看重与身边人的关系。中国人在现实生活中因“挫折”产生的攻击动机往往无处释放,而网上的匿名性、开放性正好为网民、为中国人提供了一个不用负责任的安全舆论空间,隐忍克制下的攻击动机终在网络上找到了发泄的途径。

网络语言暴力产生的另一个重要心理学原理是从众心理。从众心理是由于群体压力而引起的个体行为或信念的改变。网络作为一个虚拟的公共空间,群体的压力不会像现实生活中那么明显,但是,一旦个体的语言与主流非理性情绪和暴力言论不一致,经常会引来大量的攻击,这会给持理性思维的异议者带来心理的不适。况且网络事件往往不涉及网民的切身利益,网民通常不会为一个与自己没有利害关系的事件坚持己见而遭受语言暴力。同时如上文所分析,网络形成的公共领域成为网民情绪的释放场,这种非理性的情绪化言论氛围,会使虚拟空间中的其他参与者受到影响,激发他们的语言暴力倾向。当一次讨论中理性思维者不占主导地位时,整个讨论往往会受到情绪的感染,其他网民不自觉地融入这样的言论场中,形成集体无意识的施暴。所以网络事件中理性的声音往往会逐渐消失,非理性的暴力语言大行其道。

综合起来,网民的攻击性用美国心理学家Edward Alsworth Ross在其著作《Social Psychology: An Outline and Source Book》中提出的mob mind(暴众心理)这一概念可以更为恰当地解释。网民之所以异化为暴众,一是因为现实生活中的挫折蓄积了攻击性,二是因为在网络环境下语言暴力带有强煽动性,同时网民的理性思维弱化,综合导致了网民的集体无意识施暴。这两种条件综合作用,就产生了暴众心理,我们可以类比此前学者对足球流氓现象的分析,不难发现,足球流氓的形成也是基于挫折―攻击,加上从众心理的综合作用,在一定条件下,我们可以将暴众心理定义为“挫折―攻击”理论和从众心理的综合理论。根据暴众心理理论的研究,网民的暴众行为,事实上是无意识的,这种集体无意识行为,是可以通过一定的手段加以引导的,将这种集体的攻击性情绪引导向正面的方向,可以对社会发展产生良好的推动力,反之则会阻碍社会良性运转,因此,如何引导网民的暴众心理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从传播学的角度看待网民暴众心理的问题,则可以得到更全面的解释,我们利用李普曼的“拟态环境”理论,在李普曼看来,人类生活在现实环境和虚拟环境双重环境中。目前受众从网络上获得的信息,要经过过滤和选择,加工后的信息已不是事实本身,所以网络环境是虚拟环境。网络使人长期生活在虚拟环境中,对现实的真假判断能力就会降低。

而对网络信息进行筛选的,就是我们常说的“把关人”,在这里要提到卢因的“把关人”理论,大众传播的把关人是指在大众传播渠道上工作的新闻记者、编辑、节目制作者等。他们对信息进行取舍,决定传播内容的重点,并企图给受传者造成某种预期影响。把关人研究的意义在于,让受众可以更客观地看待经过把关的内容,减少所接受的内容与实际情况之间的差距。在一些网络热门事件中,一些没有明确真假的言论被网络迅速传播,把关人有失职之嫌,对于网络上的言论又不加引导,致使语言暴力发生。当然,网络是很好的舆论监督工具,但是有人不论是非,采取过激的表达方式,甚至是落井下石,有些言论中已经没有了当事人的声音,暴力性的语言对事件所涉及的主体或多或少造成了心理上的伤害。

在这样一种情况下,往往又会产生恶性循环,出现纽曼提出的“沉默的螺旋”,该理论认为大众媒介有很强的力量去塑造一种强势的意见气氛或多数意见,使人无法逃离这样的意见气氛。在这种情况下,大众越来越不敢表达优势意见以外的意见,要么保持沉默,要么依附优势意见。如果受众的意见跟大多数人的意见即优势意见一致的话,他就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如果不一致,他就会保持沉默。这样很容易导致优势意见越来越强,而其他少数派的意见会慢慢消失。

五、研究结论

我们利用暴众心理理论这一个在国内少有人提及的社会心理学理论,对网民的语言暴力进行了分析,这一角度是新颖的,为研究网民的行为提供了一种新的角度。同时我们使用传播学的一些经典原理,进一步分析了网络语言暴力问题。这样从两个角度分析,我们不难发现,网络语言暴力问题是有明晰的心理学及传播学根源的,根据其发展轨迹,我们认为对其进行正面引导是完全可行的,但目前中国互联网监管倾向于“堵”,一味采用删帖封号等强硬的手段,根据我们的分析,这样的手段是无法解决网民积蓄的攻击情绪的,这样的情绪必须找到突破口,所以我们认为今后的互联网监管应当以“疏”为主,将网民的攻击性情绪引向监管者预设的“靶点”,良性释放,这样的释放事实上对整个社会的稳定都是有利的。

六、讨论

本次研究是一次学科交叉的综合性研究,我们利用语言学分析了网语的发展轨迹,又利用社会心理学及传播学的理论对其进行了全面分析,在社会心理学角度的研究中,我们利用了暴众心理这一国内较少提及的理论,对网民的语言暴力问题通过这一理论阐释是恰当的,也是具有创新性的。在本文的研究基础上,我们认为是有更大研究前景的,我们预计进一步的研究需要得到进行网络实验的权限以及资源,在各大网民集中论坛进行同一话题的控制组与实验组比对实验,研究不同言论产生的螺旋效应,以得出更加全面的研究成果,并整理出日后应对网络突发事件的言论控制对策预案。

本次研究亦有许多不足,受资源以及理论水平的限制,我们的研究停留在已有的理论基础上,虽然挖掘了较为生僻的理论,但没有提炼出新的理论。同时,我们设计的网络空间比对实验也因为技术限制以及权限限制没有完成,这是研究中的一大遗憾。因此,该研究尚有很大的延伸空间。

七、对策

针对网民的暴众心理,我们的研究认为,现行的以“堵”为主的网络监管是不能解决问题的,对于网民的暴众心理一定要“疏”,只有疏导了,宣泄了,才能解决。

我们认为,现有的网络监管人员应当建立一套“靶点”机制,形成完整的网络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一旦出现网络突发事件,监管人员应当对事件进行分析,然后制定情绪宣泄的“靶点”,这个“靶点”应当是关于该事件的最理性言论,然后按照言论的理性程度,以靶点为核心进行言论疏导的分级,我们认为网民言论大致可分为理性言论、无意识的理性言论、消遣性言论、消遣性的攻击言论、无意识的攻击言论和最为恶劣的有意攻击言论。

在分级完成后,要对现有的网民言论进行评估,每个级别的言论所占的比例,可以得出一个偏离靶点的百分比,根据之前制定好的应急预案,比对偏离的程度,就可以得出监管人员需要进行何种程度的引导,以及是否需要进行反面的强硬措施,既简单的删帖处理,而我们认为不到严重偏离的阶段,是不应该采取删帖措施的,这样会激化新一轮的矛盾,处理难度会进一步加大。

经过一段时间的靶点机制运行,可以计算出言论偏离程度的系数,我们称之为“靶点系数”,这样一来,对于网民言论的疏导就可以有公式可循,形成这样的计算公式是意义重大的,因为网络突发事件的一大特色就是言论发展速度很快,只有迅速评估出言论的偏离程度,才能有效对其引导。

参考文献

[1] Edward Alsworth Ross.Social Psychology:An Outline and Source Book[M].Nabu Press,2010.

[2] A.Soccer,Masculinity and violence in Northern Ireland:Betweeth Hooliganism and Terrorism.

[3] Herbert Blume.符号互动论:观点和方法[M].

[4] 戴维・迈尔斯.社会心理学[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2.

[5] 沃尔特・李普曼.公众舆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

[6] 库尔特・卢因.群体的生活渠道[M].

第10篇

关键词 高校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培育路径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x.2016.06.026

Abstract Since the party's eighteenth meeting was held in 2012, the education of the socialist core values of college students has gradually become a necessary part of College Students' training. How to cultivate the socialist core values of college students, and explore the effective path is the meaning of the title. Universal in this paper, the concept of socialist core value from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the popularity of the relation of, through this a series of theory discussion and research, on the path of future cultivation of college socialist core values to achieve to do some exploring thinking.

Key words college; socialist core values; cultivation path

2012年,同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作报告时从国家、个人、社会层面提出了“三个倡导”的价值观;多次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出重要论述、提出明确要求;2013年,中办出台了《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明确“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群体,他们更需要学习和内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特别是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念贯彻到日常生活中。笔者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和研究,针对高校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培育路径实现作了初步探索。

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前提是其理论的普及化

从对“核心价值观”基本内容的表述上来看只有简单的24个字,但其实内容丰富且博大精深,几乎涵盖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各个领域,这在无形中给学生深入把握其内涵增加了难度。当前我国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公民的意识形态呈现多元、复杂状况,大学生的观念受社会思潮影响较大,因而需要占主导地位的价值观变成主流价值观进而统领社会各不同阶层的意识观念。“核心价值观”体现了我国当前社会不同阶层不同群体的所有价值观念中最本质、核心的精神内核,是我国社会各阶层成员所普遍追求的价值取向和精神需求。英国哲学家弗朗西斯・培根提出的“思想是行为的先导”。一定程度上说,“核心价值观”理论成为主流价值观将逐步深入每一位社会成员的思想深处,进而发挥代代相传的价值传递功效,而所有这一切都是基于理论教育及其普及化的前提之下的。

“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产物,是现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之一。根据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来看,这也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著名学者华雷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涵”中认为,“理论大众化是实践大众化的前提。理论大众化的程度决定着实践大众化和创新大众化的广度和深度,离开理论的大众化,实践和创新的大众化就是一句空话”。①他把理论大众化放在首要前提的位置,从根本上看也是遵循着理论指导实践的根本方法,是符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陶德麟在“关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问题”一文中指出,大众化的内容、对象、与通俗化的关系、与语言文字等存在诸多问题,如果不首先解决理论大众化将很难实现实践的大众化。②虽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基于我们的基本国情而提出的符合我国现阶段的价值观基本理论,但是必须要看到它的普及化所面对的对象所将要应对的问题仍然严峻。特别是脱离了理论普及化的前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工作将举步维艰。所以,培育的前提是要让价值观理论无处不在无时不在。

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关键是其实践的普及化

德国哲学家尤尔根・哈贝马斯在《理论与实践》中认为,实践对理论是起决定性作用的,理论的传播和发展的关键在于继续实践。人类认识来源于社会实践,实践是人类认识前进的内在动力,进而是认识的终极意义,认识的正确与否靠实践来衡量,且是唯一标准,同时认识又反作用于实践。无论哪一种理论都源于实践,都将为实践所服务,否则理论将失去存在的意义。从实践上来看,当前努力实现大学生的思想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是大学教育的重要环节,更是广大思政工作者工作的重中之重。这里的教育问题在于组织学生参加相应的理论学习活动,以掌握相应的知识;还在于言传身教如何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念落实落小落细,实践于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中。

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三方面的关系来看,实践大众化是理论大众化成效的现实表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大众化的目的在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践的大众化,广大人民在社会实践中是否正确、自觉运用该理论是检验核心价值观理论大众化的标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普及化是理论普及化成效的直接体现。高校“核心价值观”理论普及化的目的在于实现其实践的普及化,大学生在实践中是否正确领悟、自觉内化并践行“核心价值观”是检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普及化的试金石。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实践普及化是我们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键,也是该理论最终归宿和价值根本。在实践的普及化中,促成大学生自觉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明辨是非,在努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凝聚青春的智慧、才干,实现青想与人生价值。所以价值观培育的关键在于落实落小落细,在于平时的点滴实践。

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基本方法是科学指导与统筹兼顾

“党的十”报告不仅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设想,还把科学发展观列入我党的指导思想。科学发展观根本方法就是统筹兼顾,这也是我党乃至我国应对和解决一切工作的根本方法。党的十不仅进一步昭示了“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涵,也表明了我国高校实现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路径探析的根本方法,即科学指导与统筹兼顾。具体来看就是要遵循科学的理念为指导,统筹全局,兼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各个方面的教育。

根据这一方法论的指导,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活动不断深入开展,且初见成效。如,《绵阳日报》关于“把握途径拓展思路加强青年政治教育”的报道中指出,绵阳市委在绵阳高校党委宣传部长座谈会上,传达了坚决贯彻落实在北大关于“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示精神,进一步推动大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发挥好驻地高校在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重要作用。③桂林电子科技大学,该校把贯彻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与深入推进大学生创业教育相结合。具体举措有,以“核心价值观”指导大学生创业思想;以社会主义理论引导大学生创业价值;以社会主义理想激发大学生创业精神;以社会主义道德规范大学生创业行为。该校准确把握我国社会重大转型时期的历史机遇,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对以往传统的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进行创新,实现了把创业教育推上一个崭新高度的目标。更重要的是在更深层面上完成了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④相关学者也对加强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策略与方法进行了研究。陈必华、王鹏在《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原则与方法》中指出要与专业教育相结合;要与校园文化相结合;要与日常思想政治工作相结合;要与学生社会实践相结合。曹和修则在《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浅析》中强调,要树立社会主义的荣辱观,坚持科学发展观,践行公民的义务观。

要实现培养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活动,必须将科学指导与统筹兼顾的根本方法具体化。从微观层面上来引导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工作,才能探索到真正的有效途径。

首先,高度重视,上下一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要与大学生人才培养工作相结合,要用最新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来推动该项教育实践活动的进行。大学生的“核心价值观”培育过程要始终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和政策,必须用最新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来武装高校全体教职员工、教育广大青年学生。高校应更加注重提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的创新力、影响力和亲和力,更加注重紧密结合当前时代特征,积极帮助全体师生增强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在这个结合的过程中,要把“核心价值观”渗透到大学生的“两课”和专业课程教学中,进一步改革与创新课程教学,发挥教书育人作用。

其次,树立典型,弘扬正气。要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教育发展理念,在广大学生中树立不同层面的先进典型。通过各类先进评比和表彰,教育和影响广大学生。通过校报、广播电台、校园门户网站及二级网站、手机客户端APP、微信公众号等传播媒体和平台,大力宣传新时代的“核心价值观”代言人及其先进事例,大力宣传身边的好人好事来诠释核心价值观的内涵,讲好学生、教师、学校的故事来激励教职员工和广大学子见贤思齐,严厉律己,向上向善向美。要美化和优化校园育人环境,营造一个文明的校园文化氛围,引导大学生树立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好的环境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人向积极的方向发展。

第三,身先垂范,落小落细。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要充分发挥高校教师、管理人员甚至后勤员工的示范带头作用。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大学老师作为传道授业解惑的职业人,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言传身教促进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工作。要以问题为导向,从解决广大学生的现实存在的实际问题入手,让“核心价值观”看得见、摸得着,进而推进“核心价值观”培育润物细无声。要结合本校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可持续机制,与教师晋升、学生的评奖评优制度相结合,逐步提炼符合本校特色的校园文化和精神,耳濡目染内化形成学生道德行为规范,最终在大学生之间形成一个道德行为标准。

4 结语

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工作在很长的时间内都会成为高校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必需环节。通过贯彻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与实践普及化,坚持科学指导与统筹兼顾的根本方法,能够进一步探索如何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大学生群体培育成效及辐射作用。本文是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作了一些探索,希望更多的学者能够从更多的角度出发,来探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有效路径。

注释

① 华雷.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涵[J].人民论坛,2009(14).

② 陶德麟.关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问题[EB/OL].求是,2010-01-25.

第11篇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 大众化 传播路径

【中图分类号】A81 【文献标识码】A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指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给广大民众,为广大民众所认知、接受并指导其实践的过程。传播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最重要桥梁,从传播学视角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可分为传播者、受众、传播讯息、传播媒介、传播效果等维度,其中传播者、受众、传播讯息和媒介决定了传播效果。本文拟从传播者、受众、传播讯息和媒介这几个维度分析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路径,以探寻提高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效果的对策。

大力建设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人才队伍

从传播机制看,传播者是传播过程的第一个环节,直接决定了传播活动的存在与否以及传播内容的数量、质量、流向等。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者是指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宣传、研究等的人才队伍,他们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的第一个环节。加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人才队伍建设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的首要问题。

建设一支政治素质、其他综合素质过硬的人才队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人才队伍是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的主力军,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推进事业中发挥了根本性作用。打造一支稳定的、素质过硬的人才队伍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的第一要务。

政治素质过硬是首要要求。第一,坚定信仰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队伍是理论与民众之间的最重要中介,是民众的榜样和典范。他们自身坚定地信仰马克思主义,并且言传与身教相统一,才可能感召民众认可马克思主义。第二,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扎实肯干的学习作风、工作作风。能够真正深入到农村、工厂、社区等基层,并与基层民众打成一片,愿意沉在基层单位、兢兢业业干好马克思主义传播工作。

其他综合素质也要过硬。第一,要具备较高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修养。马克思主义队伍只有先对理论进行过系统深入的研究,能准确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实质与精髓,能全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才可能正确地向他人传播马克思主义。第二,能准确、灵活地将理论运用于现实并能解决现实问题。马克思主义作为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最终是要帮助民众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不断遇到新情况、新问题,民众也急切希望通过马克思主义理论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因此,大众化队伍不但要掌握理论,而且能运用理论分析和解决新问题。第三,要有效掌握并运用传播学、教育学、心理学等知识和理论。大众化队伍必须通晓科学的传播机制、懂得客观的教育规律、掌握民众的真实心理等,能运用恰当的传播方法和教育方式传播马克思主义。

通过建立、健全机制建设人才队伍。当前中国正处于体制转轨和创新时期,我们应该抓住机遇,从制度方面着手建设好大众化人才队伍,通过建立、健全人才队伍建设长效机制而培养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

构建人才队伍的选拨和培养制度。各级政府要建立选拨和培养大众化队伍的相关法规制度,以制度来规范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等选拔人才队伍。当前一些单位对于大众化工作存在着表面重视、实际懈怠的现象,正面临着人才青黄不接的局面,必须通过制度硬性要求他们培养以中青年理论骨干为重点、老中青相结合的人才队伍。同时也要建立相关法规制度,规定农村、城市社区、民营企业等建立相关专业化队伍和非专业化队伍。并由政府牵头整合各级人才队伍资源,形成完善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队伍体系。

建立人才队伍的学习培训制度。人才队伍如果固步自封,必将落后于时代。他们必须不断进行理论学习,并在实践中不断进取,才能准确搭上时代脉搏。因此,要建立常态化的学习和培训制度,规定各级单位提供学习和培训的时间保证、经费来源、政策支撑等。

建立人才队伍的激励约束制度。首先建立资金投入制度,用硬性制度来保证资金的投入。还要通过制度规定资金的来源和用途,设立各个专项资金如人才培训资金、实践活动资金、成果奖励资金等,并列为各级单位的预算。其次,建立科学的考评制度。考评要公正合理,同时区分层次、分别对待,保证考评质量和效果。实时进行阶段性考评,并将考评结果作为奖惩、晋升级别、晋升职称的重要依据。再次,建立奖惩制度。对大众化工作所取得的成果进行资金奖励、政策鼓励等,对不能达到要求的人员和组织则进行相应惩处。

充分了解民众、尊重民众并调动民众的内在动力

从传播机制来看,受众是信息传播的接受者,但并不是信息传播过程中的被动接受者,也不是同质的、固定不变的,而是有较大的差异性和发展变化性的,不同的人或者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间段对马克思主义传播持有不同的态度和认知。另外,受众也是传播过程中的主动者,会积极地寻求信息、选择信息为己所用。广大民众是马克思主义传播过程中的重要主体,我们要充分重视并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使他们自主、自觉地接受马克思主义。

了解广大民众的发展变化性。随着世情、国情、党情的变化,民情也发生着深刻变化。民众的思想、观念、诉求等处在不断发展变化之中。改革开放之初,社会生产力处于较低水平,民众主要关心自己的生活水平、关注社会经济问题,对精神生活、文化生活等无暇顾及。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现代传媒的广泛应用,民众生活水平得到了大幅度提高,思想意识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越来越关注文化精神生活、公共生活等,自我表达意识和参与公共事务愿望越来越强烈。例如,当前民众对环境问题、廉政建设问题等十分关注,参政议政愿望越来越强烈,某些地方发生了因环境问题而引发的就是一个表现。马克思主义工作者不能回避民众的这种变化,而要高度关注民情民意的变化,了解民众不断变化的关切和需求,并及时应对,运用最新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回应民众。

尊重广大民众的差异性。当前中国社会群体日益多样化,可以分为多个社会阶层、职业群体、地域群体等。不同群体的生活背景、文化传统、知识水平等也有很大不同,对马克思主义的认知存在着巨大差异性。因此,要通过调查研究以深入了解不同群体的实际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从不同群体所关注的不同现实问题入手引入理论,有针对性地进行马克思主义传播。对于不同层次受众的不同知识水平、理解能力等,使用深浅不同的理论内容、宣传方式等。例如,对于工人和农民,就不能采用艰深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正像邓小平所指出:“学马列要精,要管用的。长篇的东西是少数搞专业的人读的,群众怎么读?要求都读大本子,那是形式主义,办不到。”①要从工人和农民的现实问题入手,用通俗易懂的方式传播党的方针政策,让他们从生活实际中意识到社会主义事业确实让他们在经济、政治等方面得到了实惠,从而使他们内心认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而党员干部作为领导集团和示范群体,要展开理论学习的热潮,进行深度的理论学习与探讨。

调动广大民众的内在动力。民众并不是被动的理论接收者,而是主动的主体,他们会根据自身的认识、需求、感受等进行积极的参与和选择。只有尊重民众独立的人格,并激发他们的自觉性,大众化工作才能提升效果。为此,我们必须改变单一的、填鸭式的灌输方式,要关注民众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双向互动,尤其要引导民众主动学习并实际践行马克思主义。为此,我们要了解民众的需求、尊重民众的思想发展规律、遵循客观的教育规律,按照民众的不同思想水平、理解能力、心理特点等有针对性地传播马克思主义。例如,多讲述与民众切身利益相关的理论问题,多引用贴近群众生活的生动案例深入浅出地阐述理论,多使用喜闻乐见的传播形式和通俗易懂的语言风格,从而让民众对马克思主义甘愿接受、心服口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还要高度重视民众感受,关注民众反馈,并依据民众的感受和反馈来调整大众化的内容和方式。

突出实践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

从传播机制来看,传播讯息就是传播的内容。传播媒介是信息传播的工具和载体,决定了传播的速度、效率、范围等以及传播的内容、倾向性等。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要传播的讯息就是马克思主义,传播媒介则包括了书籍、报纸、电视、广播、电话、计算机及网络等。要推动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要从内容与方式两方面进行创新,并充分发扬各种现代媒介的效用。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大力推进理论创新,不断赋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鲜明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活动,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②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内容与方式方面必须要突出实践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也就是要紧密结合人民群众的实践、本民族的具体情况及其所处时代的特征,才能更好地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提供科学理论指导。

突出实践特色。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容要突出实践特色。理论来源于实践,与实践相统一的理论才真正具有生命力。马克思主义是动态的、开放的理论体系,应实时分析和解决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的新问题,其内容应随着实践的变化而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就是在现代化建设实践中逐步形成并不断完善的。指出:“理论就是对实践的总结。一切科学的理论,总是从实践中来,又回到实践中去,接受检验,指导实践,同时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自己。”③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首先要把理论与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牢固结合,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及时推动理论创新,关注民生问题,直面并解决现实问题。例如当前的教育、劳动就业、就医、社会保障、住房、物价等民生问题是老百姓关注的问题,社会公平正义、党风廉政建设等现实问题则是社会热议问题,当代马克思主义就是要既运用科学社会主义,又运用当代思维与全新视野解决这些问题,从解决这些国计民生问题着手进行理论创新。另外,当代马克思主义还应大力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在不断深化改革开放的实践中总结经验、提炼理论,通过实践丰富当代马克思主义理论。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方式要突出实践特色。理论指导实践,只有接受了实践检验的理论才是科学的理论。引导民众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导实践,以此从事生产生活并解决现实生活问题,这是向民众传播马克思主义的最有效方式。另外,在民众的日常生活中融入马克思主义理论,采用实地考察、实地学习等实践方式让民众了解理论,由此民众对马克思主义才会有更切身的体会与理解。

突出民族特色。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容要突出民族特色,民族化的理论才能获得本民族群众的认可,脱离了民族实际的理论则会被本民族群众所抛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但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并且继承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结合了中国具体实际,是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理论。曾经指出:“必须将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完全地恰当地统一起来,就是说,和民众的特点相结合,经过一定的民族形式,才有用处,决不能主观地公式地应用它。”④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理论创新,就要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这个民族使命为基点,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民族历史、现实国情等相结合,形成具有民族特性的理论。还要从传统文化中吸收养分,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华民族的民族文化特质、行为方式、价值取向等结合起来,形成适应于中华民族风俗习惯、认知心理、文化传统的民族化理论。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方法要突出民族特色。必须立足于当代中国的具体实际,学习和吸纳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表达方式,恰当运用中国的民族风格、语言形式等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例如可以灵活运用各种地方戏剧传播马克思主义。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每个民族的文化、信仰、语言、风俗习惯等均有不同,马克思主义在传播方式上可以借助于各民族不同特色的文化形式,使其更容易为不同民族所理解和接受,例如在少数民族歌曲中适当融入当代马克思主义内容,就是一种好方式。

突出时代特色。在内容方面,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要突出时代特色。马克思主义必然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因为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当代马克思主义要解决时代课题,体现时代精神,形成具有强烈时代性的新理论。一方面,时代不同,世情、国情、党情等不同,大众化工作必须与当前现代化建设和党的建设进程协调一致,对不断变化的时代要求进行科学判断与解析。当前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不断出现新情况与新问题,马克思主义就必须解决中国的热点问题。另一方面,时代不同、民情不同,民众的利益需求也处于不断变化之中。当代马克思主义还必须始终与时代一致,代表不同时期最广大人民的利益,并解决其面临的现实问题。

在方法上,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要突出时代性,采用具有时代特征的传播方式。不但要继续利用书籍、报纸、杂志等传统纸质媒体作为信息的权威和保存文化的工具,还应当把现代化传媒对马克思主义的快速、高效传播作用发挥出来。例如电视、广播以及新兴的互联网、手机通讯等已成为传达信息的重要载体,不但具有强大的传播能力,并且最为民众所喜爱。指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理论用简单质朴的语言讲清楚、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说明白,使之更好地为广大党员和群众所理解、所接受。”⑤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应及时紧扣民众所喜闻乐见的现代化媒体,尤其是互联网这种传播信息量大、速度快、互动性强的传播方式,是青年一代最为欢迎的文化载体,要充分挖掘互联网在传播马克思主义方面的优势和特点,例如开展网上党校、网络课堂等大力弘扬马克思主义理论。

(作者为浙江中医药大学社科部副教授、浙江大学博士研究生;本文系2012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经验和现实启示”的研究成果并得到其资助,项目编号:12JD710075)

【注释】

①《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382页。

②:《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34页。

③:“深入学习邓小平理论―纪念邓小平同志逝世一周年”,《人民日报》,1998年2月19日。

④《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707页。

第12篇

自从上个世纪80年代末“美学热”退潮以后,关于美学理论创新的话题层出不穷。有关于美学学科基础的反思,也有关于美学思维方式的反思,更有关于美学学科体系的反思,最终在90年代演化成为轰轰烈烈的实践美学与后实践美学的论争。这些反思和论争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美学学科的发展,但是由于它们都是在“理论美学”的范围内展开的,虽然有着一定的学理价值,但是由于这些美学理论体系的建构都远离了大众的社会生活,无论是实践概念还是生命概念以及生存概念都与大众的美好生活相去甚远,因而我们的美学就不能深入到大众生活之中,不能成为关于大众美好生活的学问。相反,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物质生活的提高,相应的审美意识有所觉醒,这正是美学学科大有作为的时候。基于此,我们呼唤一种立足于建构大众美好生活的美学,一种从理论的框架中走出来,研究广泛存在的生活美学。

一、理论关学的发展历史及其当代困境

美学作为一门自律的学科的诞生源于德国美学家鲍姆加通《美学》一书的出版。在美学发展史上,《美学》的出版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标志着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自己开始执掌门户,有了自己的研究对象和学科问题。鲍姆加通认为,人的心理活动包括知、情、意三个方面,相应地应该有三门不同的学科来加以研究。研究“知”的学科是逻辑学,研究“意”的学科是伦理学,剩下的“情”也应该有一门独立的学科来加以研究,鲍姆加通把研究“情”的学科定义为美学。在《美学》的开篇中就谈论“美学是感性认识的科学”[1],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相比是低级的认识能力,但这种较低级的认识能力也必须有专门的一门学问来加以研究,否则感性认识就没有自己独立的地位。这样,美学也就成了一门有别于哲学、逻辑学和伦理学等的独立学科。美学的独立意味着这个学科有着自己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关于美学体系的理论思考成为美学家需要优先考虑的问题。在鲍姆加通之后的德国古典美学阶段,康德和黑格尔对美学的理论体系建构做出了积极的努力。

康德和黑格尔都在鲍姆加通感性学的基础上,以感性作为思考的中心,致力于解决感性与理性的和谐统一问题。他们都立足于各自的哲学立场建构起自己的美学理论。康德在鲍姆加通提供的美学是感性认识的基础上紧紧抓住想象力这个中介环节,提出了“审美判断力”问题,建构了其先验哲学的美学体系。他从“审美判断力”出发,重点分析了审美心理机制问题,抓住想象力与其他心理机能的相互组合,阐发了美感与崇高感、趣味与天才等问题。感性与理性的相互统一是他构建自己心理美学理论的核心。黑格尔则把艺术纳入绝对理念发展的历史,将艺术视为理念外化为主体心灵的感性表现,即美作为理念的感性显现经历了一个有序的发展过程。黑格尔根据逻辑与历史相互统一的原则,以艺术美的理念为中心建构了一个庞大而又严谨的理论体系。康德和黑格尔的美学理论体系后来成为中国美学研究的两种主要范式,即审美心理学研究范式和艺术哲学研究范式。再加上希腊的美学传统对美的本质的构建,即美本质研究范式,这三种美学研究范式就成为后来中国当代美学理论体系建构的典范。

西方现代美学打破了以黑格尔美学为代表的形而上学体系,代之而起的是多元演变的新局面。西方现代美学立足于人本即精神主体来回答美学问题,以人本主义哲学为出发点,张扬个体的感性、本能、欲望、直觉,并将它们上升到本体论的高度。审美经验问题成为西方现代美学研究的中心课题。以审美的眼光来看待艺术,艺术不过是审美经验外化的产物——审美心理经验是艺术的内在根源,艺术则是审美的外在表现,审美和艺术密不可分。因而我们可以说西方现代美学是以“审美一艺术”为中心课题的。西方现代美学家利用各种不同的方法来研究美学,而不像古典美学那样来建构一个宏大的体系。这种消解美学理论体系的研究方式张扬了美学的精神特质,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审美的本质内涵,例如存在主义对个人审美之谜的揭示,现象学对审美意向性的阐释等都为美学的发展提供了新的视野和方法。但是由于现代西方美学的发展直接源自于西方现代哲学,而对于大众的审美意识没有给予充分重视,因而只是具有学理的价值,而对于大众的美好生活没有能够提供多少助益。

中国当代美学理论建构的资源直接源自于德国古典美学,因而建构自己的美学理论成为美学家们的首要选择。发生于上世纪50、60年代的“美学大讨论”是为了批判美学研究中的唯心主义,确立美学研究领域里的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由于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开创者们对美学学科的论述不多,对于当时的中国的美学家来说就有了可以阐释的空间。这时的美学论争的焦点集中在美究竟是“主观”的还是“客观”的这一非美学问题上。大讨论中有着一个不证自明的真理:凡是认为美是客观的就是唯物主义的,凡是认为美是主观的就是唯心主义的。力争站在唯物主义阵营中是大家的共同取向。这次美学大讨论虽然在当时是最具有解放意义的讨论,但由于他们把复杂的审美现象划归入唯心与唯物的论争,将美学所要研究的问题几乎完全哲学化,因而其学术史的意义并不是很大①。产生于上世纪80年代初的第二次美学大讨论是50、60年代美学大讨论的延续。各派的美学理论在这一阶段都得到了发展并且树立了实践美学的核心地位。这之后,当代中国美学家们加强了对西方美学理论的翻译工作以及对中国美学史资料的系统整理,为建设科学的、体系化的美学做了多方面的准备。实践美学就是在这种情形下取得中国当代美学话语控制权的。实践美学把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和康德的主体性哲学结合起来,提出用实践来融合认识论美学的主体和客体的二分状态,用实践活动为美学寻找一个可靠的根基。在此基础上,实践美学将西方古典美学研究的三种范式综合起来,形成一个包容广泛的美学体系。美的本质、审美心理学和艺术论在实践美学中获得了统一。可以说,实践美学达到了理论美学的顶峰。肇始于上世纪90年代初的实践美学与后实践美学的论争则可以看作是中国当代美学的第三次论争,在这场论争中,后实践美学的代表人物声称自己所建构的美学体系超越了实践美学,他们以强调感性、个体性和超现实性来反对实践美学的理性、群体性和现实性。而实际上,两者的主要区别只是在于其哲学的起点不同,实践美学以“实践”作为自己的逻辑起点,而后实践美学则以“生命”、“生存”作为自己的逻辑起点。两者的论争实质上是西方古典哲学和西方现代哲学的争执。实践美学依托的是历史唯物主义和康德的主体性哲学,而后实践美学则依托于西方现代的生命哲学和存在主义哲学。在这场论争中,实践美学和后实践美学讨论的焦点都集中在哲学的命题上,二者看似针锋相对,但在美学研究的理性化建构上则可以说是殊途同归。

从中西方美学发展史我们可以看出,美学研究主要集中在理论的建构和艺术审美的研究上,这种从学理分析和美学史资源中寻找美学建构的可能的美学研究方式我们可以称为理论美学。理论美学总是从哲学的高度为美学寻求安身立命之所,极力从理论上论 证人类审美活动的普遍价值,对人类审美活动的发生、发展及其特性做出自己的判断和理解从而建构自己的理论体系。

与积极建构理论美学大厦相对应的是美学家们对大众审美实践的漠视。这种漠视使得理论美学的建构一直在“高空运作”,而借助哲学话语权建构起来的堂皇的美学理论与人民大众的现实审美活动几乎毫无关系。因而,理论美学在当代的发展遇到了困境: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由于时代背景的变化,当前,发展的重要性超越了启蒙,美学的工作中心亟待转移,即美学首先应该积极地介入到大众生活之中,成为建构大众美好和谐生活的学问,而不应该再囿于概念化的范畴内自娱自乐;另一方面则是由于建构理论美学的学者们远离了大众生活,躲在书斋里闭门造车,建构了一个个美学体系,而实际上,这些体系对于大众的现实生活却无关痛痒,这种美学与生活隔离的状况使得理论美学成为无源之水。因而我们呼唤美学介入生活,在大众的生活中发挥美学应该具有的社会功能。

二、大众审美意识的兴起与生活关学的建立

理论美学的发展历史揭示了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的可能性和必然性,但是由于“美学家只在美学史资源中讨生活,他们满足于根据已有的理论提出新的理论;满足于在逻辑自足中建立各种理论体系,其眼光始终只盯着书本,思想神游于观念王国,没有去关心比观念、逻辑更为根本、更为丰富生动的现实生活本身,没有去研究身边正在发生着的大众审美事实。”[2]因而,美学研究就在逻辑、概念里兜圈子,美学家的这种自娱自乐的努力只能够满足自己的“美学话语权”的建立而不能被广大的群众所接受,广大的群众不知道美学究竟为何物,不理解美学与他们美好生活有什么关系,不了解美学的存在究竟对自己有什么价值。

美学研究远离大众的倾向遭到了一些青年美学家的批评①,这些批评的确击中了理论美学的要害,美学如果不走出纯理论的“象牙塔”就不能真正的被广大群众所接受,而作为一门人文学科,如果与人们的现实生活无关痛痒、不能解决现实问题就不会有生命的活力。因而美学走向大众,走向生活是其理论创新的一条新的途径。我们将这种走出理论体系建构的走向大众生活的美学称为“生活美学”。“生活美学”并不是一门新的美学建构方式,它实质上是深入到大众中去、解决大众生活审美难题的应用美学。

美学走向生活或者说“生活美学”的提出是否就是要研究日常生活中的感性审美问题呢?这就牵涉到“生活美学”与“日常生活审美化”理论的区别。“生活美学”和“日常生活审美化”都立足于大众生活本身的审美,都是对理论美学的一种反驳与修正。但两者的区别也是明显的:首先审美主体是不同的。生活美学立足于大众的现实生活,全体大众是“生活美学”的审美主体;而“日常生活审美化”理论的审美主体是发达城市生活中的中产阶级,他们拥有相当充足的金钱,因而在物质极为丰富的发达城市中可以找到他们审美的领地,这只是一部分有钱人的美学。其次是审美活动的出发点不同。“生活美学”的出发点是大众生活中的现实审美现象,并以大众生活的艺术化、大众生活的幸福和谐为最终目标。而“日常生活审美化”理论的出发点是审美的感官享受和物质刺激,它建立在丰裕的物质生活基础之上,是被物质商品所包围的“消费社会”的产物。最后是审美活动的价值归依不同。“生活美学”所追求的是人生的艺术化,以造福大众的现实生活为价值归依,它是由日常的物质生活向精神生活的升华,是由日常生活的“实用”层面向“艺术”层面的过渡,是由功利实用的劳动向本真存在的澄明境界的提升;而“日常生活审美化”理论则以直接表征物质满足的享乐的快感为价值归依,它是物质生活扬弃精神生活的“大跃进”,是“消费社会”的审美价值观,是以“审美”为幌子、以“感官享乐”为本质的消费主义和享乐主义的理论变相。它最终以“技术”来统领审美,审美的人变成了物化的人。

立足于大众立场的“生活美学”关注大众日常生活中的审美问题。大众日常生活是非常广泛的,既包括物质生活,也包括精神生活,而生活美学的主旨就是要把美学渗透到大众的日常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之中,关注他们的物质生活以及精神生活中的审美问题。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人们注重自己身体的美化、注重自己生活环境的美化,从中获得一种舒心的享受;在人们的日常劳动中,劳动者体会到劳动创造所带来的快乐,这些都是生活美学所关注的问题。在大众的精神生活领域,美学要担当起培养大众的审美情趣、提高人的道德素养和丰富人的情感世界并且弘扬积极的人生价值观、引导健康的娱乐消费方向的任务。这些任务的实现就要求美学关注大众的现实生活、关注大众的审美心理的发展。美学应该逐渐渗透到大众的日常生活之中。应该讲,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对于美的追求是普遍的:从美容美发、服饰、家居装修、旅游再到生活饮食等各个方面。这种审美追求可以说永无止境。大众审美意识的兴起无疑为生活美学的大展身手创造了舞台,这就需要美学超越只关心理论的传统,深入到大众生活之中,协助大众提高自己的审美修养和审美趣味。大众的审美意识兴起的时代也正是美学应该大有作为的时代。没有现实基础的学科会缺少持久的生命力,美学首先要找到其现实的立足点才能在学理上有所发展。如果美学家没有看到美学的现实的生命力而仍旧在形而上学的“迷宫”中奢谈审美的精神性、超越性、个体性和无功利性,这岂不是美学的不幸抑或美学家的悲哀?因而我们的美学发展要呼唤一种立足于大众立场的现实主义,而不能仅在理论的超越境界里沾沾自喜。

三、理论关学与生活美学要互补

从系统性和体系性出发,理论美学坚持对美学进行学理分析,探讨审美活动产生的逻辑前提,在此基础上提出美学研究的核心问题并给予自己的解答,这对美学这门学科的发展无疑是十分重要的。因为任何一门学科的建立,首要的任务就是确立自己的研究对象并给予理论上的分析,美学当然也不例外。这种学理分析的重要性在于确立了美学的自律,使美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成为可能。但是一味地追求理论化、思辨化使得美学这门研究人类感性的学科越来越远离人类的现实生活而成为一门“玄学”。中国当代美学的发展就显示了这个趋势。近20年来中国美学学科的所谓创新也常常超越了美学自身的范围,无论是实践美学话语权的建立还是后实践美学对实践美学的辩驳,其实都是哲学思想的论争在美学领域中的表现。美学理论家不愿意从具体的审美现象出发而热衷于从哲学入手来探讨美学的逻辑起点和美学的基本问题,以哲学修养和逻辑修养的高下来争取美学理论建构的话语权。理论可谓层出不穷,但是美学和人民大众的现实生活的隔膜却依然有增无减。

伴随中国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大众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社会大众以不同的方式在追求着美:建筑装潢、室内装修、美容美发、环境绿化、花卉修剪、影视娱乐等等与审美相关的一些行业都是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从社会大众的审美实践来看,我们的美学正是应该大有作为的时候,而现实的美学研究却是令人失望的。中国当代美学要走出困境,重新获得自己应该具有的学术地位,就应该积极地介入到现实生活中去,从现实生活中获得自身发展所需要的养分,拓宽自己的学科领域,展示美学学科积极介入社会的价值;当然,在面向现实生活的同时,美学也不 应该忽视学科自身的理论建设,即美学要在当下的学术语境中不断地寻求理论的创新、发展和突破。这样,美学一方面做好了学科自身的理论建设,另一方面又积极地介入到现实生活中去,就使美学能够在学理和生活两个方面相得益彰。

美学是一门“形而上”和“形而下”兼有的学科,它一方面要在“形而上”的层面探讨美学的学理价值,另一方面又必须在“形而下”的层面探讨大众的现实审美。它并不是一门社会应用学科,而是一门人文学科,这就要求它必须以人为本,追求其超越性和自由精神。各种社会生活中应用美学的发展最终还需要理论美学的成果来支持,而理论美学的研究和发展在很大程度上要立足于现实的审美实践和审美经验,在现实审美实践的基础上进行理论提升和概括,从而形成具有学科形态的美学理论。反过来,这些具有学科形态的美学理论又能够指导现实的审美实践,从而形成一种良性的循环。因而美学研究应该面向多元:既要研究现实生活中的美学问题,又要研究具有理论形态的美学问题。事实上,生活美学是理论美学的源头,理论美学的理论来自于现实生活中的审美经验,而生活美学又给理论美学提供丰富的审美例证,没有生活美学支持的理论美学是“有学无美”的,没有理论支持的生活美学是“有美无学”的。美学要发展,要取得突破,就必须面向多元,将立足于大众审美的生活美学和立足于学科建设的理论美学统一起来,给生活美学寻找理论依据,给理论美学寻找现实依据。

总之,美学要想走出低谷就必须走出思辨的理论的王国,走向社会生活的广阔空间,走向对生活审美的研究,在大众的生活幸福和心理健康方面发挥自己的作用。这就要求美学家们不仅要在思辨的领域内研究美学,还应该对生活中的实用美学进行研究;要用开放的心态来容纳各种不同的审美价值取向,不能认为只有理性统摄下的审美才是正确的,而别的审美方式都不可取;要树立大美育的思想,不仅要在学校培养学生的美育观念,更要在社会的大环境中培养全体社会大众的审美情趣和审美意识。只有这样,美学才能从形而下的角度给人以引导,培养大众正确的审美情操,同时又探究人们的精神追求,从形而上的角度给人以启迪。也只有这样,美学才能够实现从具体的审美事实出发达到对大众终极关怀的目标。作者:刘广新 胡友峰

[参考文献]

[1]鲍姆加通.美学[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87.13.

[2]薛富兴.生活美学——一种立足于大众文化立场的现实主义思考[j].文艺研究,2003(3).

[收稿日期]2006—12—01

[作者简介]刘广新(1972-),男,浙江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博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