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现代文学论文

现代文学论文

时间:2022-05-08 23:21:2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现代文学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现代文学论文

第1篇

(一)生态文学批评的产生及影响由于生态文学旨在探寻和揭示造成生态灾难的社会根源和文化根源,因此,具有显著的文明批判的特点。1972年,美国文学评论家约瑟夫•米克在《生存的喜剧:文学生态学研究》一书中,提出“文学生态学”的概念—“对出现在文学作品中的生物主题进行研究”。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后,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相继出版了大量生态文学批评的专著。生态文学批评理论的最终形成促进了生态文学的发展。尤其是近年来,伦纳德•西格杰、帕特里克•穆菲以及劳伦斯•布伊尔等美国评论家从现当代西方哲学家和文论家那里汲取思想精华,运用巴赫金、海德格尔、梅洛•庞蒂和罗兰•巴特等人的批评理论构建当代生态诗学,把生态文学批评理论研究推向了更高阶段。

(二)美国生态文学误区对于生态文学的认识,我们正在进入两个误区,一个是盲目扩大涵盖面,将许多并不是生态文化的作品,硬纳入其中。另外一个是西方作家强行地用生态文学批评理论指导文学创造,在“微观政治学”的后现代语境中,“主题先行”这一作法,在一定程度上为文学作品的生态批评合法性带来困惑:生态文学批评试图将一切文本都纳入生态文学批评中来,从而使得所有文本都披上生态化的外衣,使其理论陷入由观念主导的伪感性文学批评漩涡中去。生态文学在艺术形式上,与其他种类文学并无特别之处,只是日趋严峻的生态危机,使其具有越来越重大的价值。随之产生的生态电影这一新生文学艺术业态在促进生态文学的发展的同时也带给人们视听冲击。

二、欧美生态电影的兴起

在生态文学和生态文学理论不断成熟和发展的同时,西方生态电影异军突起,成为一种迅速扩大的电影类型。

(一)生态电影兴起原因日益恶化的生存环境、日趋严重的生态危机,对生态电影发生、发展和繁荣产生了巨大动力。具体而言:第一,生态文学的发展和生态文学批评理论的成熟,使创造者能从生态批评的视角创造生态电影,赋予影片深刻的生态思想内涵,使其具有前瞻性的生态人文主义精神,以此激发人们的生态良知。生态文学培养人们正确的生态观,使人们认识到当前生态的脆弱性,为电影培养了大批的受众群体。所以,美国生态电影的兴起,离不开生态文学在前期奠定的思想基础、理论基础及文本基础。第二,人们对生存环境和灾害的反思。10年间全世界各地都发生了各种严重的生态灾难:海啸、地震、火山爆发、核电站泄漏、墨西哥湾漏油,中国泥石流、阿富汗的山体滑坡,等等。敏锐的西方文艺界在这一时期制作出品了大量以生态危机为题材的影视作品。从20世纪90年代的《纽约大地震》《后天》到纪录片《海豚湾》等,人类不断发挥着各种想象和推理能力来描绘未来所面临的自然灾难。第三,电影制作技术的成熟。现代科技特效的场景,惊心动魄的真切时空感受。

(二)生态电影与生态文学的比较同样作为文艺形式,两者所批评的主题和反映的内容相同,然而集声光电等多种表现形式为一体的生态电影,对生态文学作品冲击巨大。1.生态电影强化了感观冲击,生态文学无法做到“当摄影机被当作是对一系列投射影像的观看视角时,它就成为我们眼睛的人。”从电影理论上看,摄影机是导演给观众的眼睛,摄影机对准什么,就是观众看到什么。“我们希望理解影片,能够掌握它,就必须认同电影的观点”,受众以摄影机替代自己的眼睛视角,建构自身对故事的理解,因而接触到生态意识。观众在观看生态电影的过程中,电影文本文化内涵投射到受众内心深处,从而对其潜意识产生影响。电影里的灾难场景在现实真实上演,使得人们逐渐认识到这类电影的重要价值,接受了电影所宣扬的思想主张。这种视角的替代和冲击,是生态文学这种文本无法实现的。最典型的影片,当属拍摄于2009年的纪录片———《海豚湾》,记述在日本和歌山县的一个叫“太地町”的小村镇,当地的渔民每年驱猎捕杀海豚的经过。人们亲眼看到猎杀的血腥场面,蓝绿的海水瞬间变成触目的红色,海豚的哀叫从有到无,海豚的尸体在水中浮上浮下,与渔民的笑谈形成鲜明的对比,这一场面深深触动观众的心灵。然而,作为单纯的文本作品《寂静的春天》,却要花十年时间才被人们认识到其价值,两者之所以存在如此差别,主要是电影通过生动形象的画面带给人们心理巨大的冲击,这是文学作品无法取代的。2.生态文学作品多种叙事方式强于生态电影生态电影通过对现实灾难的反思,表现其真实性,从而使人信服。不管是在表现自然灾害上,还是反思造成生态危机的人类自身因素时,美国的生态电影多采用形式主义的叙事风格,如《后天》中逼真的冰雪灾害;《洪水》中海水淹没城市的镜头。但是生态文学作品的表现风格,远比电影多样,包括形式主义、现实主义、后现代主义、意识流等,只要有利于表现中心主题,刻画人物心理都可以。这是生态电影无法比拟的,也正是生态电影的短板。生态电影终究是以现实主义为核心,否则得不到观众的心理认同,而有疏离感,最终会冲击票房和影片影响力。

三、欧美生态文学作品对生态电影的影响

生态电影从产生到现在只有十余年的时间。从未来发展趋势看,无法取代生态文学。

(一)美国后现代文学作品为生态电影提供拍摄蓝本生态文学经过近50年的发展,从理念到理论,从作品到影响,都是成熟的。美国后现代主义文学以其独有的虚构性、碎片化的风格,批判着美国政府及西方资本主义。作为应现实生态危机而产生的新兴电影类型,生态电影没有现成的理论指导和支撑,只有选择对读者产生深刻影响的美国后现代文学作品作为拍摄蓝本,才可能准确捕捉到受众者的心理,从而通过视听冲击激发受众者的生态意识。

(二)生态文学作品的批判性指引美国生态电影的发展美国文学作品尤其是后现代文学小说具有多元化的鲜明特点,思维方式灵活、文字表达多样,颠覆了传统的形式,是对整个虚构的情节本身的种种描述和展现。其本身的批判性特点,尤其是对人类因过分追求利益而不惜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的做法的严厉批评,有助于生态电影,特别是生态纪录片,通过其自身的艺术表现形式展现其本身应有的生态思想性。因此,美国生态电影若想在思想上深度表达生态整体的和谐,应当在借助先进的电影技术的同时,以生态批评为指导,追求人与自然的生态平衡。

(三)文学作品弥补生态电影中生态意识和生态思想的缺失一方面文学作品为电影提供拍摄蓝本,另一方面,过多的影像奇观和画面冲击,大大消耗了电影本身蕴涵的生态意识和生态思想。通过阅读文学作品,读者能够体味到人文关怀及对生态系统、非人生命体的人道主义关怀,并且同等看待人与自然的价值。然而,电影中的“人文关怀”超越了影片的生态理念,因而感觉不到生态和谐的内涵,这与追求科技发展的批判主题形成反差。因此,生态电影应更多地吸取文学作品中的生态意识,并将其以电影艺术的形式传授与受众者,以弥补目前生态电影中生态意识和生态思想的缺失现象。

四、结语

第2篇

一、中国现代文学学科素养

中国现代文学的学科素养是指在中国现代文学学习和实践活动中养成的一种处理问题的习惯或思维方式。作为一种修习涵养,它的适用范围非常广泛。中国现代文学作为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核心课程,其学科素养属于专才的培养,表现上更接近中国现代文学的文学修养。学科素养必须有科学、健全、合理的学科成分,所以中国现代文学的学科素养也与“四基”对应,体现在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品质和基本经验四个方面。现代大学教师有“‘教学自由’和‘研究自由’的权利,求取新知的学生则拥有‘学习自由’的权利。”不同于初等教育,学生在大学的学习主要表现为自学,中国现代文学基础知识的学习就以教师指导下的自学为主,这是尽可能为学生争取“学习自由”的权利。与中国古代文学一样,中国现代文学学科的基本能力主要是阅读和写作能力,学生通过大量的文学作品的阅读和各种文体的写作使自身能力提高。在掌握基本知识的基础上提高自身的技能,通过不断实践,基本经验也就渐渐积累起来了。对于中国现代文学的学科成分,如果说上述三个学科成分的形成主要依靠学生自学的话,那么基本品质的养成则更多依靠教师有意识、有计划的引导和培养。基本品质的养成关键在于学生对学科的主观认可和学习乐趣,重点是对学生学科兴趣的培养。对于学生,“他的行动的一切动力,都一定要通过他的头脑,一定要转为他的愿望的动机,才能使他行动起来。”在高校中国现代文学教学中,还原文学现场的现场教学模式就是培养学生学科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培养学生学科基本品质的一种有效教学途径。

二、回归文学现场教学模式

所谓回归文学现场,是指最大程度地“触摸到文学的‘原生态’,贴近活着的文学与文化史”,将回归文学现场引入教学,有利于学生身临其境地走进文学的文本世界,通过理清作家的精神脉络使文本世界和现实世界产生“交集”,沿着作家的精神路线和生活中的实际路线来体验作家的感受。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的还原是一种重回,其目的在于以此来帮助学生对某一作家、社团、流派的成长,某一文学现象的发生,某一文学场域的形成有更加深刻的、不同于文学史表述的深层理解,进而拓展学生的文学视野。在现代文学史上,许多文学现场都承载着作家的生活记忆和文化记忆。个体生命经验是作家初入文坛的主要创作素材,这些文本中的生活记忆在作家的生活居所等文学现场中都能寻得痕迹,而文化记忆又将他们的作品打上地域文化的烙印。这些带着生活记忆和文化记忆的的文学现场多为名家故居、山水故园以及地域风俗场域。故居有着时间和空间两种维度,是名人生存与回忆的二重空间。时间和空间导致了他们对故乡的怀恋,同时他们也在故居中搭建了自己的“故园世界”。

作家故居是作家的生存空间和创作空间,影响作家的写作状态,具有重要的人文意义,其间诞生的文化与文学群体的活动、精神及命运,影响文学的感觉经验和想象空间。这些名家故居、如鲁迅在绍兴和北京的故居,郭沫若在北京和乐山的故居、老舍在北京和山东的故居、在天津的故居、张爱玲在上海的故居等。它们遍布祖国各地,对于大众,它是人们纪念、缅怀、学习名人的人文景观;而对于学生,它既是不同地区、不同学校学生的文化教育基地,同时又是中国现代文学专业文学现场勘查和回归的教学基地。教师虽然不能在每一位作家的故居都进行现场教学,但是可以结合文学史有计划地就近选择。如讲第二个十年文学史中“东北作家群”作家时,哈尔滨地区的学校便可以选择地处阿城市的“舒群故居”进行现场教学,通过对故居的考察,了解舒群早年家庭生活的艰辛,以此来分析其小说中浓重的阶级意识和民族意识形成的原因。也可以选择呼兰河畔的“萧红故居”,通过对后花园、磨坊、储物室等处的游览来走进萧红的精神世界,以儿童视角体味童年萧红眼中的乐园,再现吃黑天天、帮爷爷踩格子、爷爷锄草她锄苗的捣乱、和小朋友烧鸡蛋的乐趣。而在讲萧军时,锦州地区的学校则可以选取萧军故居来现场教学,为学生再现“但得能为天下雨,白云原自一身轻”的萧军精神和他的各种义举。“物质的客观体只有通过叙述才能成为集体记忆的媒介暗示”,只有通过这种回归文学现场的教学,才能更好地让学生走进文学文本。同样,在讲述这些作家作品时,其笔下的秀美山水也同样可以进入现场教学。所有这些,都是对课堂教学有益配合的第二课堂教学活动。这种回归文学现场的教学模式,“是以文学家个体或群体的文学生产空间及其地理位置为坐标,以处所带动时间和空间,展开作家心灵、写作状态、文学地貌变迁的寻觅之旅。”其作用在于,一方面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乐趣,另一方面还可以加深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深层理解,从而达到对高师学生学科品质的养成。

三、与“四基”对应的其他教学模式

除了对应基本品质培养的“回归文学现场”教学模式外,还有对应基础知识学习的“自主学习教师指导式”教学模式,对应基本经验获得的“师生位置互换式实践”教学模式,以及对应基本技能的训练的“回溯式同题训练写作”教学模式,这些教学模式共同构成了中国现代文学学科素养教学模式。高师学生的学科基础知识包括两面的内容“一是学科知识内容本身,二是外在的学科教学法知识”。在中国现代文学教学中,主要是学科基础知识的学习。中国现代文学是一门文学史,是文学的历史,主要包括文学史、作家论、作品论三个部分。对于各部分,教师可以采取教师讲授,指导学生自学、讨论和考核等不同形式,以此来实现学生对学科基础知识的学习。而教学法知识的学习,则可以通过教法课程和师生位置互换的实践教学模式完成。在基本经验的积累方面,可采用师生位置互换式实践教学模式。这一模式是指教师在课堂上有计划地让学生以教师的身份教授预先准备的教学内容,而教师则以学生和评委的双重身份提问并总结。对于学生的选择,采取自愿、择优的原则。对于学生教授的作品,要选取难易适中、有代表性的篇目。同时师生互换教学的时间不宜过多,并且只能占每节课不超过一半的时间。学生在教学时,要完全按照正规的教学步骤进行。教学结束后,班级同学要就其所讲课程的教学内容、板书、教态、语言等方面进行综合点评,指出优点和不足。最后,师生再一次置换位置,由教师对该学生的课堂教学进行全面的点评与总结。这种教学模式无论对老师还是学生都是有益的,能真正实现“教学相长”。对于基本技能的训练则利用回溯式同题训练写作教学模式,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写作技能。回溯式同题训练写作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某一作家的作品为范本,回归既定的文学场域,设若置身于该作家所处的时代背景、社会环境中,以其生活及文化心态来面对同一题目进行创作。这种教学模式可以让学生“学会思考、推理、比较、鉴别和分析,提高了审美趣味,形成了独立的判断力、深邃的思想见解”。通过比较,学生既能看到自己作品的优点,又能发现自己写作的不足,从而提高自身写作能力,达到提高基本技能的目的。

四、结语

中国现代文学独有的文化启蒙和革命救亡的特征,加之所处的新民主主义时间范畴,使得通过“四基”构建起来的中国现代文学的学科素养具有了爱国主义的因子,这一学科素养对于培养高素质的、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立志教育事业的卓越师范生是不可或缺的。“一个人穿着合适的鞋可能会夹疼另一个人的脚,没有一个生活的处方适用于所有人。”中国现代文学学科素养的构建模式也如是。本文对中国现代文学学科素养培养模式的探讨目的仅在于“寻求并找出一种教学的方法,使教员因此可以少教,但是学生可以多学”罢了。教师通过这种教学模式,帮助高师学生建构合理完整、要素齐全、符合学科要求的中国现代文学学科素养,只有这样,他们才能成为高素质的、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人才,才能成为未来专业本领过硬的人民教师,才能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风建设,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不断提高师范生的就业竞争力,真正落实教育部“卓越教师培养计划”。

作者:宋喜坤单位:哈尔滨师范大学文学院

第3篇

一、重视影视产业在文学世界化过程中的作用

视觉文化逐渐在中国现代文化传播过程中崭露头角,取得一定的地位和成就。但紧紧依靠传统的印刷作为传播方式的话,取得的成就并不明显。因此,必须跨越国界以及现代文化等多种因素的限制,通过视觉让大众深刻感受到该文化所要传播的主要思想,从而取得不错的成绩。举个例子,初获诺贝尔文学奖的著名作家莫言,他对电影的宣传作用从来都是毫不讳言,他认为中国现代文学必须走向世界,并标明开启世界上中国文学先锋的是著名导演张艺谋与陈凯歌两位。由此可见,影视行业在中国现代文学传播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人们在欣赏电影的同时,还会通过其中的文化、风土去了解该国家的文化,因此,影视行业可以被理解成中国现代文学走向世界的“领导者”。

二、进一步加强对翻译出版的重视

在海外翻译出版的作品中,莫言是被接受与研究的最广泛的一位作家。他的作品不仅被翻译成德语、法语及英语,同时,还被翻译成越南语、日语以及韩语等多种语言,可谓是当前被翻译出版最多的一位作家。更重要的是,莫言的作品还在不同国家获得了最高的奖项和荣誉,使中国文化在世界上广为流传。显而易见,必须加强对翻译出版工作的重视。早先,歌德在阅读中国的文学作品之后,提出了“世界文学”。由此可见,歌德之所以能够详细地了解中国的文学,主要是得力于他的翻译水平及能力。面对这样的一个现状,我们必须进行深刻的自我反思。其实,很早之前,也就是中国时期,我国有过两次将中国文学推向世界的机会,可惜,最终被错过,却使得中国市场上出现了很多翻译过来的国外著名作品,照此一来,我国文学所特有的文学价值及重要意义就此被忽略。并且,在当前发展过程中,我国已经有了专业的翻译出版社,比如,上海的译文出版社及外国文学翻译出版社等多个出版社。他们所翻译的国外作品取得了相当不错的评价,在业界具有很好的口碑。当然,在此告诉大家在翻译作品的时候必须坚持“保护该民族的文字和语言本质”,这样做也是对该国家文化的一种尊重。

三、积极吸取国外作品的精华作为己用

著名哲学家罗素曾经这样讲:相互不同的文明之间的接触是人们进步的最主要表现。举个简单的例子,我国著名作家莫言,在他的《红高粱》作品中,他按照时间顺序讲述男主人公的战争生活,继而运用倒叙手法描述男主人公与女主人公之间的感情纠葛,表面上看,这并不是完整的叙述方式,属于集多个叙述方式为一体的叙述手法,把一段简简单单的感情描述得扑朔迷离,使其独有的魅力及吸引力大大地提高。更重要的是,从一个第三者的角度去看待“爷爷和奶奶”之间的情感故事及当地的生活历程,利用对其独具敢爱敢恨气质的自由个体生命的赞扬,展现出当地特有的民族文化及风情。与之不同的是著名作家福克纳,他擅长于写南方区域的一些事情,但是,莫言却将东北乡描述成一个包罗万象的王国。例如,在福克纳的作品《喧嚣与骚动》中,从一个的孩子的角度出发,去描述这个周密、完整、独具特性及普通性的国度,将不为人知的故事讲述得更动人。而利用班吉的角度出发看世界和了解周围所有的一切,即便是感受到了,最终却什么也说不出来,唯一能感受的只有对人类的悲哀,怜悯之情。在写作过程中,必须积极吸取国外作品中的精华,为自己所用。同时,还必须对自身进行反思,放眼于世界。基于我国文化和民族的特色进行作品创作,吸取国外作品的精华,逐渐打破我国传统文化的枷锁,融入新的一些元素,促使我国立足于世界,向大众宣传我国现代文学及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等。

四、结语

综上所述,国内对中国现代文学的研究已经不再是一个新鲜课题,因此,我国文学想要在世界中占有一席之地,立足于世界,必须进一步加强自身的创作,从更深的层次去翻译和创作能够吸引人眼球的文学作品。与此同时,还要基于“吸其精华,去其槽粕”的思想去研究翻译出版国外的一些著名作品,最终转化为属于我们自己的东西,较好地融入作品当中去。

作者:俞泉单位:兰州资源环境职业技术学院

第4篇

一、现当代文学的现代性内涵

针对现代性的探讨,部分学术界专家认定其属于时间概念,还有一些认定其是与传统观念相区别的概念,是不断发展、变化并且逐渐自我完善的一个动态的过程。在学术界里,许多的专家认为,文学的现代性是与审美相互关联的,这是由于文学自身就具有审美的意义。总的来说,文学现代性是难以被全面解释的,它属于一个整体,具备着启蒙、审美的作用,它的核心就是审美现代性。

二、现当代文学的现代性特征

(一)审美现代性有悖论性

文学中的审美现代性和社会中的现代性具有很大的不同,文学中的审美现代性不但研究了技术现代性,同时对个体、语言、审美观念以及主题进行了全面的分析。文学现代性包含了我国人民价值观念、理想、现实生活以及情感寄托等方面。从属于文学现代性的审美现代性具备稍纵即逝的特点,它所包含的一部分轻易就会流失,而与其相对的另一部分却会永垂不朽,所以就需要利用各种方式把易逝的这部分保存下来并且将其转变成不会消失的特质。文学审美的现代性是一把双刃剑,它在推动审美意识的发展与成熟的同时,也会对传统的观念带来负面影响。在我国的现代文学的现代性中,具有经验世界具体性与当代经验片面性的特点,因此,就需要认真地研究每个国家的文学现代性,利用其他国家正确的观念来完善我国现代文学的整体性。

(二)中国现当代文学现代性发展两难性

我国现代文学所具备的现代性,不只是吸取了欧洲的研究成果,也有着本身的明显特征,这两者之间存在着很大的不同,主要表现在:第一,历史差异。欧洲的现代文学中的现代性是为了对抗古典文学,然而我国的现代文学不但要展现富有凝聚力的民族特色,同时还要在完善现代性的同时避免出现因副作用而产生的影响。第二,表达方式差异。在欧洲的现代文学中,它的现代性特征是推翻传统艺术后所展现出来的,是利用比喻、象征等方式来表达一个非理性的世界;而我国的现代文学则是在传统与现实这两座大山中艰难生长,具备文学艺术中的先进性与探索性的特征,是用积极的方式展现我国人民具有的独特的民族精神。第三,自身体制差异。欧洲的现代文学最大的特点就是以资本制度为基础,对个体的精神异化展开研究,寻找个体最适合的定义;我国现代文学以集体为基础,社会现代化和民族解放独立就是其核心目标。欧洲的现代文学尽管给我国的文学发展产生了较好的影响,不过依然难以创造一个更好的平台,这也就造成了我国的现代文学不但质疑我国的传统艺术,同时也质疑欧洲的文学艺术,使其难以继续发展。

(三)文学现代性体现的怨恨情结

我国的现代文学在不断探索现代化的同时,也在某种程度上抵制现代性,在传承文化的基础上,又难以正确处理其落后性,中国现代文学学术界也就有必要理清我国现代文学利弊共存的局面,使其不会将审美观念总结为“怨恨”。然而我国现代文学所具备的现代性却和这种怨恨相互关联。由于我国现代文学所具备的这种现代性是在欧洲文学的启发下进一步发展而来的,所以,我国现代文学所具备的现代性不但表现在现代化和传统相互矛盾的怨恨,同时也表现在中国与欧洲文化差异的怨恨。

(四)文学现代性的转型

在触及到我国现代文学中现代性所引发的研究,我国文学的现代性产生了一定程度上的变化,在作者看来,我国现代文学中存在的现代性变化是由的《文学改良刍议》引发的,从现实社会来看,鲁迅是在文学艺术以及个体精神等层次来表达文学现代性。茅盾在《蚀》中,利用知识青年的精神感觉来表达文学现代性,《子夜》就是利用渡船、炊烟、火车来表达人物的内心感受。在鲁迅、茅盾、等现代作家的带头下,我国现代文学具备的这种现代性日益变化,同时将我国现代文学推向了现代性的潮流中,并且慢慢地剔除了我国现代文学中现代性的缺点。

第5篇

一、脱节的教学关系

中国现代文学教学与当代生活脱节具体体现在教学关系的脱节,不是说它已完全失去来自学生的回应,只是回应的声音已经相当微弱,与我们所希望的教学效果存在较大的差距。有研究者指出:随着现代性的焦虑为追求感官享乐所取代,文学的娱乐功能被放大,文学的社会承担意识和历史使命意识开始受到压抑。显现于中国现代文学教学过程中,则是一些学生对文学经典不感兴趣,上课基本不做笔记,课外基本不读文学作品。完成作业依靠网上下载与拼接加工,到了期末考试则复印同学的笔记临时突击几天,并美其名曰恶补。他们从未把阅读现代文学经典作为一种精神享受,缺乏感性的艺术体验,不曾产生过感动和愉悦,也谈不上任何审美艺术熏陶。等到毕业之时,知识基础贫乏,理论功底单薄,审美趣味幼稚等问题则逐一显现。考研的学生专业基础应该是相对扎实的,但是他们答题时头头是道,一旦涉及自己高谈阔论的某部作品,却是一脸迷惘,因为没有真正阅读作品,所谓高谈阔论只是来源于指定的参考教材,并不是由阅读经典得来的切身感受[1]。根据笔者任课期间的观察,学生对中国现代文学教学内容的反应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一是对教学内容拥有较为浓厚的兴趣,认真听讲且积极回应老师提出的问题,并能在课后主动借阅老师布置的阅读书目。遗憾的是这类学生只是少数,我们提出问题当然主要不是针对这一部分学生。二是对教学内容基本不感兴趣,只是由于害怕考勤制度才按时来到教室,在课堂上被动地接受教学内容,对老师课堂提出的问题不愿主动回应,课后则缺乏进一步拓展本专业知识足够的动力。三是对教学内容毫无兴趣,上课时注意力集中在与教学内容无关的地方,或者干脆无故缺课而利用上课时间去做其他事情。这一类学生已与中国现代文学教学内容完全疏离,课堂所讲授的知识已与其不再发生任何关联。名义上学习过中国现代文学这门课程,实质上对于这门课程的基本知识点却一无所知,更不要说通过这门课的开设接受情感教育与审美教育。这种浮躁之风固然没有完全占领高校校园,但已经不是个别现象,对严谨求实的学风已经产生了实际的负面影响。经济文化发达地区的高校在专业教学中遇到的问题,边远民族地区的高校不仅难以避免,甚至可能表现得更复杂一些。以广西为例,一方面中小学基础教育的落后使教学对象在文学常识储备、汉语理解能力与书面表达技巧等方面与发达地区存在一定差距;另一方面中国现代文学教学如何与地域民族文化实现良性互动,如何更好地适应当地经济建设的需要,长期以来未曾得到过真正的关注。多种原因的叠加使边远民族地区的中国现代文学教学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中国现代文学曾经与现实生活保持血肉般的联系,并在文学创作实践中不断丰富与发展,如今却与现实生活发生了脱节,甚至由此导致学习主体的缺席,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哀。究其原因,当代生活中文化价值观的多元化转变所带来的价值危机、信仰危机以及的冲击[2]固然是一方面,而中国现代文学课堂长期以来教学模式单一,缺乏对学生审美趣味变化的有效回应,对教学实际效果置若罔闻所带来的积弊也是不能忽视的。如果我们致力于追求高质量的教学,那么发生在中国现代文学课堂上的就应该是文学认知能力与专业审美品位的整体性提升。真正成功的中国现代文学教学应是全体而非少数学生的发展,是学生知识习得在广度与深度上的充分开拓,是教学活动中过程有效与结果有效的有机统一。唯其如此才堪称高效的课堂教学,也才算是唤回了那些已经厌弃中国现代文学的学习主体。

二、建构性环境的创设

“教学的经典定义是设计环境。”[3]所谓环境是指由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的教学活动全程,包括课内教学设计与课外教学延伸。环境创设的意义是就学习主体而言的,正是在与环境的互动中学生学会学习,并通过学习使自己成为富有效率的人。建构主义理论认为知识在教学双方的共同努力下被建构于学生的知识结构中,它不拘泥于传统意义上的传授,而集中关注学习行为的社会性。该理论就环境创设进行过极富启发性的阐述:“知识不是对外部客观世界的被动反映,不是有关绝对现实的知识,而是个人对知识的建构,亦即是个人创造有关世界的意义而不是发现源于现实的意义。”[4]学习乃是基于与环境充分互动的意义建构,教学则是为了创设有助于意义建构的学习环境。这一学习环境蕴涵丰富,足以为学生提供合适的认知工具。它强调交流和协作对于知识建构的作用,也相当重视真实的学习活动和情境化内容,使知识和能力具有远迁移和强大的生存力。建构主义认为知识无法以现成的、孤立的方式获得,复杂知识的获取需要明了组成系统知识的各个方面,重视知识的多元表征。对于有效的教学活动来说,学习主体的缺席是不可想像的,也是致命的。中国现代文学学习主体之所以缺席,究其原因乃是它蜗居于虚幻的象牙之塔,忽略学生的审美期待,无视地域经济社会发展,而重新激起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是目前最为急迫的工作。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现代文学所倡导的价值观已疏离于当代生活,但这并不意味着它作为一种历史参照也失去了价值,重新发掘这一段历史并阐释其当代意义是必要的。广西境内生活着壮、汉、瑶、苗、侗等12个民族,每个民族都创造了灿烂的特色文化,具有独特的民俗信仰与生活习惯。我们需要研究学生因民族身份不同而形成的审美期待的“常”与“变”,发掘学生的知识兴奋点及其与中国现代文学经典的契合之处,从而由此有效激活学生对于中国现代文学经典的阅读兴趣。广西与东盟国家山水相连,在向东盟国家的开放国家战略中具有极为明显的地域优势。我们需要调整中国现代文学的基本知识构架与专业侧重点,真正唤起它参与当代文化建设与地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活力,而这也是唤醒中国现代文学学习主体的重要环节。只有以此为前提我们才有资格去谈论尊重学科自身发展规律的问题。环境创设的关键是选择合适的教学模式。为了充分激活中国现代文学教学关系,实现教学活动各要素关系顺畅,选择下述教学模式,并结合具体的教学过程进行综合、变通是必要的。

(一)信息归纳模式:中国现代文学的基本组成是史料,了解史料并为其建立关联进而对一些重要作家作品形成整体认知,是对专业知识的归纳整理,也是个人认知能力与思维水平的提升。

(二)个人探究模式:专业与业余的区别在于是否具备专业洞察力,我们不要求每个学生都成为专业研究者,但是必须成为专业的阅读者。对于某些中国现代文学现象进行深入探究,并在做出判断之时突出个体的独立性,进而训练学生学会对自己的判断负责是十分有益的。

(三)群体互动模式:由于视野的局限,个人对作家作品或某种文学现象的思索可能陷入困境,整合集体的力量就是摆脱困境必须的。有效的课堂管理需要在教室中创造一种合作关系,因此一些中国现代文学史料的搜集最好由群体协作来完成。

(四)行为矫正模式:对于某些文学现象的正确判断往往形成于持续的修正中,而有效的修正只有在高度的理性中才能正常进行,它要求学生对自己的研修行为时刻保持清醒,能够进行自我行为调节以实现预期目标。

三、教学过程的开放性

第6篇

关键词:现代文学 心理冲突 流派冲突 性别冲突 城乡冲突

一、不同流派作家之间的相互冲突

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流派众多,自晚清以降,活跃于文坛的有鸳鸯蝴蝶派、革命派、新感觉派、京派、《七月》派、解放区文学等主要派别,这些流派各自组织自己的社团作为活动的阵地,以宣传自己的文学主张,呈现出鲜明的文学风格。

其中,引起文坛关注的首先要数以周作人、郑振铎、沈雁冰、王统照、许地山、叶绍钧等人为代表的文学研究会成员作家与以郭沫若、张资平、郁达夫、成仿吾、穆木天等人为代表的创造社成员之间的论争,前者注重文学的社会功用,被看作是“为人生而艺术”的一派,或现实主义的一派,后者主张“为艺术而艺术”,强调文学必须忠实地表现作者自己内心的需求,比较重视文学的美感作用,被看做是浪漫主义的一派。发展到后来,以“左翼”文学为创作标准的一派作家主张文学应当为革命服务,于是出现了以蒋光慈的《咆哮了的土地》为代表的革命主义文学。相比较而言,以沈从文、梁实秋、朱光潜等人为代表的自由主义文学在言论中公公公开反对“为艺术而艺术”,例如沈从文希望自己的作品能给那些“对中国社会变动有所关心”、“各在那里很寂寞的从事与民族复兴大业的人”以“一种勇气同信心”,他们以自己的方式思考社会人生,探求民族复兴的道路,在动荡转换的30年代,尽管自由主义知识分子处于严重的精神危机之中,但这一时期他们的文学主张却很少受到西方世纪末文学的影响,较少颓废、享乐的色彩,而显示出某种严肃性:严肃地自我内省,严肃地表现、思考社会人生。

二、不同性别作家之间的风格差异

在现代文学发展过程中,逐渐的有更多的女作家开始从事于写作这一行业,一改中国自古以来男作家几乎统摄整个文坛的尴尬局面。现代文学史上有名的女作家,起讫于陈衡哲、冰心、庐隐、凌叔华、石评梅等女作家,发展于萧红、丁玲、张爱玲、林徽因、杨绛等为更多读者所知的女作家。女子开始走出闺门,介入社会公共生活,女性作家将女子获得解放的权利进行充分利用,将自身所体验到的日常生活、社会环境所赋予的孤独与忧伤、寂寞与惆怅、困惑与迷茫,均通过审美沉思转换为情感基调。其中,以张爱玲的作品最为广大人知晓。张爱玲注重描写大时代下的小人物的日常生活,其眼光之毒辣,见解之大胆深刻,后无来者,为女性作家的创作史上留下了深刻的一笔。当然,女作家的成就并没有超越于男作家,在文学工作领域,男性作家还是相对而言处于有利地位,并产生了不可多得的大师级人物。首当推崇的当然是鲁迅以及他的创作,除此之外,沈从文、巴金、老舍、等作家也为现代文学男性作家的书写画上了坚实的一笔。男女作家同时积极的进行文学创作,这在中国文学史上是开创性的一次尝试,获得自由书写权利的女作家,无比珍惜这个机会,她们无不对女性曾经历以及现在经历的悲惨命运进行控诉,希望在现代社会为女性争得与男性一样宽广的生存空间。女性作家对自身权利的争取自然会在许多方面与男性作家发生冲突,因此,男女作家之间争夺话语权的战争自此拉开帷幕。

三、不同文化背景的作家碰撞

作家的生平背景是决定其日后创作风格的重要影响因素,在现代作家群中,有些作家热衷于书写对故乡乡土的怀恋,有些作家热衷于书写对城市发展中所存在问题的担忧对于无奈,于是,两种文学类型便由此而形成。其中,最先于鲁迅作品《孔乙己》、《风波》、《故乡》、《祝福》中展现出的对乡下农村的怀恋之情,自此开启了乡土文学的创作传承,为后来的乡土作家建立了规范。一般而言,乡土文学作家们靠回忆重组来描写故乡农村的生活,带有着浓重的乡土气息和地方色彩。1923年后,一批以文学研究会的知识分子为主的青年作者,便带着他们极具浓厚乡土气息的小说作品,纷纷登上文坛,形成了乡土小说的第一个。处于这一中而成就较为显著的是王鲁彦、彭家煌、台静农等人。代表作品有王鲁彦的《柚子》、《菊英的出嫁》,彭家煌的《怂恿》,台静农的《地之子》等等。

而在另外一方面,生活与城市之中的作家,尤其是生活的于市井之内的作家,如张爱玲、老舍、巴金、茅盾之类,其作品大多数表现城市下层人民的生活之艰辛和各类阶级之间尖锐的矛盾冲突。两种生存背景下的作家的心理体验自然大不相同,作家所面对的客观世界和主管世界的冲突融合便是切身的心理体验。

四、总结

20世纪的中国饱受灾难,有良知的现代作家的主观与客观,即“内心深处的激情”与“外界的事实”不合拍、不统一就势必难免。于是就有了这些作家深重的“不安”和“内心痛苦”的状态,这构成了他们创作时的心理冲突。现代作家的文学写作,实际上便演变成心理上深刻而朦胧的搏斗史。正是因为文本写作与实际的心灵冲突形成了一种联系紧密的“互文本性”,才使得中国现代文学背后深藏了更多需要探知的心理奥秘。“痛苦的灵魂常常成就不凡的杰作。”在20世纪前半期那个特殊年代,一批现代作家经历着灵与肉的苦痛与挣扎,心理冲突推动了他们的创作,而写作的字里行间又无不渗透出他们灵魂搏斗的痕迹。从心灵与写作这种互文本的参照出发,有助于窥见中国现代作家创作的诸多奥秘。对现代文学作家心理冲突的思考是关注作家生命形态的研究视角,有助于有助于揭示出文学背后深藏的诸多心理奥秘。

参考文献:

[1]金莉莉.略论中国现代作家的创作心理冲突[J].中国政法大学学报,2012(4).

[2]吴浪平.中国现代作家批评与中国现代文学意识[D].华东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2(4).

[3]发,贾振勇.审美阐释的理论期待视野──关于现代文学评价标准的思考[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1(2).

[4]赵园.大革命后小说关于知识者“个人与革命”关系的思考及“新人”形象的降生――兼谈现代文学中有关“恋爱和革命的冲突”的描写[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8(2).

第7篇

[关键词]高职院校;消费文化语境;现代文学教育;困境

随着消费文化的兴起,人们对文学的审美价值观也发生了较大的改变,越来越趋于多元化,从而淡化了文学的意识形态,大行其道的却是一些消费文化,如恶搞经典、戏说历史、下半身写作、美女作家和拜金主义。由于消费文化具有一定的欲望性特征,其明确的目的就是给读者带来感官上的快乐,因此不断地减掉文学中的诗意、优美、崇高、伟大、情感和思想等。虽然也有一些文学作用,但从现代文学的现状看,的确有着许多充满着非议性的话题。究其根本,主要有以下两点原因:一是近年来的众多文学作品远离价值和意义,远离诗意启蒙,远离人们的精神和心灵,远离读者的共同经验;二是当代文学未积极对高职院校现代文学教育提供有意义的、典型的文学文本。文学写作更加趋向于庸俗化、肉身化、私语化和个人化,导致文学离读者越来越远。当代文学开始不再重视文学的自身规律,文学的诗性被完全抹杀,导致文学现代性未得到很好的发展,读者无法在文学的审美能力及创造方面有良好的进步,文学艺术也不能满足社会的正常需要。

一、文学教育困境

1.文学教育功利化

原本文学的功能涉及到多个方面,如“娱”、“怨”、“群”、“观”、“兴”等,不可置否的是随着时代的改变,文学的功能也会发生一定的变化。文学也曾作为政治教育、伦理教育及道德教育的工具。然而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文化也发生了巨大的转型,在当今娱乐文化、消费文化的语境当中,人们越来越注重文学的娱乐效果、产业规模及经济效应。许多作者只为了获取经济利益,导致文化成为了一种获取经济利益的手段;或者是人们更注重文化的“养眼”,而不是“养心”,其不再重视为读者增长知识、陶冶性情、升华精神和提升思想,更多的是注重文学的娱乐性和享受性,单纯满足个体的视觉冲击或感官刺激。在文学的功能当中最受到人们肯定的应该是“诗意启蒙”,由于“养心”是文学的主要旨趣,即为读者增长知识、陶冶性情、升华精神、提升思想和滋润心灵。这与高职院校现代文学的教育是一致的。因此,不可抛弃的是文学教育给学生带来的审美的享受、情操的陶冶和精神及思想上的启蒙。

2.文学教育知识化

现阶段高职院校现代文学教育中不再注重文学的审美性,却具有较强的知识性和应试性;具有较弱的引导性和启发性、较强的限制性和灌输性;缺少引导和培养学生的文学审美能力,未充分发挥诗意启蒙的效果和作用。在实际的教学过程当中,审美被作品的知识性教学完全替代。根据实际教学大纲的规定,文学教育的模式为开始、阅读、分析、结束、复习。分析即分析作品的中心思想,分析其包含的艺术特点,与之相适应的就是高职院校重视文学史的知识和文学知识。导致一些文学课和语文课成为了对文学信息及文学知识的技术性分析和灌输,不具有较好的教育教学效果,不能养成学生较好的人文素养和流畅的表达能力。在这种教学模式之下,不重视培养学生的能力和对审美的认知,学生对文学史知识习惯于书籍,而忽略文学作品的内容。因此,改变高职院校现代文学教育模式迫在眉睫。

3.文学趣味庸俗化

随着消费文化的兴起,文化也逐渐趋于“媚俗化”,读者不再重视经典文学作品的品读,学校图书馆里被翻阅得最多的仍旧是一些通俗的文学读物,人们也更加青睐于网络阅读,纸媒文学中充斥着越来越多的“媚俗、庸俗、低俗”内容。该种现象的发生并不是满足当今大众的文化口味,更多的是利益的驱使。比如盗版行业规模的壮大也是因为利益的驱使,这也说明了“把关人”的不严谨,甚至是完全缺席于一些重要的传播渠道,导致很多受众都受到此类“媚俗”文学的残害,其中涉世未深的学生和青少年是最大的受害者。因此,不断兴起和蔓延的网络低俗内容,严重影响着网络文学的发展,严重干扰着高职院校现代文学教育。

4.文学需求萎缩化

近些年来,我国文学的现状越来越呈现出消费低迷、需求萎缩的情形,导致该现状发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对于文学教育而言,也涉及许多因素:由于学校和家长对考试成绩的重视,导致长期不让孩子接受课本以外的知识;另一方面,学生受到较大的升学压力,导致文学阅读的比例大大降低。即便是在高职院校,图书馆的作用也不再是单纯的借阅图书,更多的是复习、考研;在文学的众多内容当中,诗歌受到了极大的限制,众多语文考试当中都明确规定,作文内容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此类因素都影响着高职院校现代文学教育的正常实施,不利于养成学生的文学能力、文学审美,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文学兴趣和文学阅读习惯等。而随着消费文化的逐渐兴起,人们更加注重于现实功利,追求的不再是思想层面的满足,而是欲望的满足,导致高涨的物质消费热情与人们对文学消费兴趣形成一种巨大的反差。人们越来越不注重对文学的消费,在功利主义的膨胀之下,在物质欲望的挤压之下,文学不再具有较好的生存空间。学习文学专业的学生,基本上也只是对文学史的学习,极少学生会去阅读文学作品。除此之外,新媒体的不断发展,极大地影响着人们的学习习惯,文学也逐渐转向为“观看”,而不是“阅读”。高职院校现代文学教育若专注于碎片化、段子化和影像化的文学,而抛弃纸媒文学,将不利于文学教育的健康、良好发展。

5.文学教育边缘化

随着消费文化的兴起,文学逐渐趋于边缘化,因此高职院校现代文学教育也面临着该种困境。主要受到以下几个方面原因的影响:①在高职院校建设校园文化的过程中,未足够重视文学教育,校园文化中开始盛行时尚文化、流行文化、招聘文化和推销文化等,未足够重视传统文化的建设,且学生不再追捧“校园诗人”和“校园作家”,文学社等团体也基本难以立足于众多团体中;②学生们不再对文学充满热情,一些中文专业的学生甚至也只有极少数对文学有着浓厚的兴趣,其他专业的学生虽然有一些对文学较为喜爱的,但是与从前喜爱文学的学生数量相比却是大不如前;③文学阅读的萎缩,曾经学生们在图书馆借阅最多的文学作品就是中外文学经典作品,如今却是流行性小说独占鳌头,相较于纸质经典文学作品而言,学生更感兴趣影视及网络游戏;④近年来,高等院校并未足够重视现代文学教育工作,许多高职院校在经费投入、招生就业、学科建设、课程设置、专业建设等方面更注重建设应用性较强的专业。

二、对策建议

1.开展以人为本的现代文学教育

消费语境下,通俗文学读物之所以一再挤占经典文学作品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一定程度上也体现了通俗文学读物更加重视学生实际的情感需求。因此高职院校的现代文学教育应该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能够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把握学生的兴趣特点和学习情况,转变传统的文学教育观念,对当代高职学生内心的体会和感受予以尊重。现代文学教师应该与学生进行深入地沟通,筛选出具有较高思想和文学价值,同时又能够满足学生心理需要的文学作品,推荐给学生。

2.营造现代文学教育情境

高职院校应该为学生营造一个具有人性化和特色化的现代文学教育情境,在这个情境中渗透更多的时代创新元素,立足于学生的视角,激发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例如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将经典文学词语、文学故事转变成视频,并定期举办文学交流活动,组织学生多读书、读好书,鼓励学生相互交流读书经验,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可以以学生社团的形式,鼓励学生开展读书会、诗歌朗诵会、阅读心得交流会、话剧表演等各式各样的活动,引导学生阅读经典,提高学生的文学欣赏和辨别能力。

参考文献:

[1]宋可佳.论文化语境对文学翻译的影响[J].青年文学家,2012(26).

[2]陈华.高校中文文学教育的创新路径研究[J].教育艺术,2016(9).

[3]徐丽华.浅谈文学教育对培育高校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作用[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16(6).

[4陈志娟.新形势下文学教育的大学生法治素养培育功能与路径[J].语文建设,2015(8).

[5]梁美恋.文学教育在高校人文素质教育中的作用及实施策略[J].牡丹,2016(6).

第8篇

素质教育对教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教师的知识体系既要专业化又要综合化,教师本身既要有较强的感性思维能力,又要有较好的理性思维能力。因此,教师要率先自主学习科学思维方法论与形式逻辑等课程,掌握科学思本文由收集整理维的基本方法,根据本专业的知识结构与教学手段,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在教学及相关实践中积极运用科学思维方法,同时引导学生建立科学思维模式,以破除思维定势与应试教育带来的消极影响。

一、辉格式历史”观念下的中国现代文学教学

“辉格式历史”,也被称为“历史的辉格解释”,指的是按照科学家对现代科学贡献的大小来衡量其历史地位的科学史,这种科学史往往忽略了历史上科学工作的基础与背景①。相对于文学史研究与写作的去除“辉格式”探索与实践,中国现代文学的教学依然承袭了传统模式,“鲁郭茅巴老曹”仍然占据了重要的分量。这一方面是因为教学时数的限制,诸多高校在不断缩减中国现代文学教学时数,尤其是二本院校,基础专业课程的教学时数在素质教育课程的冲击下不断减少;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教学体系改革与教学思想革新的滞后性。传统中国现代文学中形成的讲授方法与考试模式,制约了教学的去“辉格式”进程,导致了学生理性思考能力的降低,尤其是概括总结能力与质疑反思能力的降低。

“辉格式”历史观也影响了学生对中国现代文学的丰富理解与把握。教师在讲授时只是将那些对中国现代历史进程影响较大的作家作品进行分析与讲解,教师关注的核心是这些作家及其作品的政治或社会影响,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对文学发展演变历史的整体把握。这种教学方法也影响到了学生的相关实践.如在本科毕业论文写作中,学生不会选题、不会设计、不会论证,有的只是对某一作家及其作品感性层面上的喜欢或不喜欢,很难上升到逻辑思维与理论论证层面,表现为不会选题不会评价,这一方面是由于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不够扎实,另一发面,也是由于学生的文学史知识仅仅局限在大家名作上,而这些大家名作的研究要出新意是相当困难的。

如何在较短的教学时间内让学生掌握和理解丰富的内容,并形成独立思考与质疑的能力,是一个有待研究的课题。这也要求教师不仅要有丰富的专业知识,还要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以专业知识为基础,引导学生利用科学思维方法,对所学知识进行逻辑推理与创造性思考,从而培养和提高理性思维与论证的能力。科学思维方法是指“在科学认识过程中科学劳动者进行科学思维活动的规则、途径、形式和手段的总和。”②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普遍运用的思维方法包括创造性思维法、溯因法、逻辑与历史方法、假说与实证方法等,涵盖了感性与理性思维方法。

二、科学思维方法建构的实践途径:创新教学模式

人文社会科学关注价值的同时也关注真理,因此在从事相关学科的教学与研究的过程中,就不能仅凭借直觉、想象等感性思维方法,也要有效运用假设与实证、逻辑推理甚至数学统计等理性思维方法,在感性材料的基础上,进行科学探索,以得出具有真理性与价值型的结论,并由此而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既科学思维习惯,将读后感式的文科论文写作变为符合学术思维规范并具有一定学术价值的研究型学习实践。

1、以科学思维方法为指导,变“灌输式”教学为“引导式”教学

以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中的中国现代文学而言,传统的教学模式桎梏了思维的健全发展,“灌输式”的教学使得文学史学习缺乏逻辑性以及历史场域还原的丰富性与生动性,教师的教学更多地是在进行“换述”活动,即将教材上的文字“换述”为教师口语,同时,教学方法的改革更多关注的是现代媒体的使用,主要是以其为载体添加一些动态图片或影音资料,以增加所学内容的生动性。要改变上述状况,必须要变“灌输式”教学为“引导式”教学,这就要求教师要拥有丰厚广博的哲学、历史与文学知识,并以此为基础,运用科学思维的具体方法,如溯因法、逻辑与历史等方法对中国现代文学进行深刻解读与阐释,以拓展学生的认知空间和文学视野。

溯因法是指追溯已知事实形成原因的思维方法,注重对已知现象的科学解释。在文学研究中关注作家的童年经历对创作的影响,就是在注重普遍规律的基础上根据不同作家的童年性格特质研究其创作成因以及风格形成的。逻辑方法是指运用概念、推理与判断对事物进行本质分析与规律阐释的科学思维方法,其中分类与对比、分析与综合、归纳与概括等是普遍适用于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教学与研究的基本思维方法。历史方法是指按照自然时序来考察并揭示事物发展趋向及其必然性的思维方法。逻辑的方法探讨规律,舍弃诸多细节与偶然性因素,历史的方法以大量史实为基础,重视细节与偶然因素,揭示历史的生动性与丰富性③。如在评价百年中国左翼文学的成就与局限时,教师需要运用溯因法、逻辑与历史方法进行分析,首先是结合“五四”时期婚恋革命的文学思潮与社会革命的哲学思潮来研究20世纪30年代左翼文学“革命+恋爱”模式的成因,其次是以战争为背景从解放区文艺运动影响的角度来理解左翼文学从20世纪40年代至80年代两性情感纯净化倾向,这样既可以帮助学生理清左翼文学发展历史,又可以引导学生运用科学思维方法,提高其分析理解能力。

2.以创造性思维为核心,建立交互自主型学习模式

“交互”原是计算机专业术语,指计算机程序员与程序间的互动反应以及数据与数据间的交换④,现代教育将其引申为教学用语,是指在人为创建的教学环境中,学习者之间、学习者与学习指导者之间进行双向互动的信息交流,以促进既定目标的实现⑤。“自主”是指自我独立并自我负责的心理状态与认知能力,交互自主型学习模式是指以自我独立负责为基础,以信息交流与反馈为核心的一种学习模式。实践证明,在现代文学的教学中,适当运用这一学习模式能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如“课前五分钟”学术讲演活动与课后“现代文学读书小组”的设立与执行,就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对现代文学的关注度与理解力。

在现代诗歌教学中,针对学生普遍喜欢唐诗宋词而对中国现代诗歌不太感兴趣的现状,教师在合适时机设置了恰当问题,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台湾作家三毛自杀十周年(2001年)时,“现代文学读书会”自发开展了小规模的纪念活动,针对这一现象,教师制定了这一期的“课前五分钟”内容,即在课外搜集自杀的现代作家与诗人的资料,包括探讨其自杀原因的研究成果,重点分析朦胧诗人顾城与海子的自杀原因,在“课前五分钟”中选取两个具有代表性的观点进行学术演讲,之后由学生和教师分别进行一句话点评。由于“读书会”纪念三毛的热潮还未褪去,加之社会上“自杀”现象的频繁出现,学生对这一问题较为关注,在研究自杀原因的同时,学生也充分地了解了朦胧诗人的诗歌创作,对其思想与艺成就有了较为深刻的体认,逐渐喜欢上了现代诗歌。

创造性思维方法是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通用的科学思维方法之一,也是教育各阶段都受到重视的思维方法。创造性思维方法“是指人类在开拓认识新领域、创造认识新成果过程中使用的富有创新意义的思维方法”,包括联想与想像、直觉与灵感、逆向思维以及悖论思维等方法⑧,其中逆向思维与悖论思维方法属于创新思维的重要构成。培养与建立交互自主型学习模式,要以创造性的思维方法为核心,确立教学与学习的关键点,树立富有激励性与挑战性的学习目标,发明家爱迪生曾说,“我的人生哲学是工作,我要揭示大自然的奥秘,并以此为人类造福。我们在世的短暂的一生中,我不知道还有什么比这种服务更好的了。”⑥爱因斯坦指出,“有许多人所以爱好科学,是因为科学给他们以超乎常人的智力上的,科学是他们自己的特殊的娱乐,他们在这种娱乐中寻求生动活泼的经验和雄心壮志的满足。”⑦交互自主型学习应该以兴趣为核心,结合教学内容,突破固有的思维模式,对现有的研究成果提出质疑,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目标,为最终成为综合素质型人才奠定基础。

三、科学思维方法建构与应用的意义

就全国的高等院校而言,考试制度的改革、学分制的贯彻、素质教育口号的提出显示了高校对复合型人才培养的重视,但塑造复合型人才,除了文理打通的知识学习之外,还需要注重科学思维能力的培养,尤其是对偏重于感性思维的文科学生而言,迫切需要加强科学思维素养,因此,纷纷在文科素质教育中开设了“科学思维方法论”以及“形式逻辑”等课程。但是这些课程的教学与学习,往往因为与学生所处的专业相隔较远,呈现出一定的理论与实际相脱离的情况,这主要是因为课程中所列举的事例往往局限在自然科学领域,学生感觉理论枯燥,学习起来较为吃力,也很难应用到本专业的学习与研究上。科学思维方法的学习与应用,可以培养良好思维习惯,提高分析与表达能力,可以提供必要的教育教学准备(师范类),与基础教育的衔接,可以培养质疑与批判能力,打造研究型与应用型人才;可以培养理解力与团队精神,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思想形式与思想内容之间的中介是思维方法,思维方法是借助思维形式同向顺时推动思维过程运行并由此形成思想内容的有效思维工具。”⑨中国现代文学是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基础课程,其与中国古典文学以及西方文学的联系极其紧密。将中国现文学的教学及其它相关实践活动(课后作业、学习兴趣小组以及毕业论文写作等方面)相互衔接,不仅是教学上的需要,也是建立师生双向交流的基础,更是合理建构与有效运用科学思维方法的现实途径。中国现代文学教学及相关活动中,科学思维方法的建构与应用实践,可以在文科教学、学习与研究领域,为我们提供建构与运用科学思维方法的有益借鉴。(作者单位:遵义师范学院人文与传媒学院)

基金项目:遵义师范学院科研基金资助项目阶段性成果;吉首大学博士基金资助项目阶段性成果。

注解:

①[英]巴特菲尔特.历史的辉格解释.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520.

②⑧刘冠军,王维先.科学思维方法论.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0:6.473.265.

④项国雄,王佑美.交互媒体与交互模式.计算机世界,2001(12):b9-b10.

⑤参见胡勇.网络教学中的教师角色实证研究.开放教育研究.2009(02):92-96;刘晓明,刘旭东.现代远程教学中的交互设计研究.中国成人教育,2011(09):125-127.

⑥王通讯.科学家名言.河北人民出版社,1980:1.

(下接第262页)所从事的岗位主要有景区讲解员、饭店服务员、导游。说明大学生在选择假期实践岗位时,具有较强的针对性。

(五)学生所学专业知识部分能够用于假期实践

旅管专业大学生在假期实践过程中,能否将所学专业知识用于实践过程中,调查结论见表5:

表5所学专业知识运用程度情况运用程度人数比例不能28人8.2%部分可以240人70.6%全部能够72人21.2%由表5可以得出,91.8%的旅管专业大学生在参与假期实践过程中,能够把所学知识运用于假期实践过程中,用学校所学知识指导、服务社会实践。同时,通过假期实践提高理论知识的实际运用能力。结合个别访谈了解到,由于学生实践岗位有些与本专业相关性不大,大一、大二学生所学专业知识的有限以及知识的时效性,所以选择“部分可以”运用到假期实践中的比例最大。

(六)学生通过假期实践的收获颇丰

表6通过假期实践的收获情况收获情况人数比例没有收获20人5.9%收获甚微60人17.6%较大收获260人76.5%由表6可以看出,大多同学认为自身通过假期实践获得了较大的收获。结合个别访谈,了解到他们具体认为自己在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专业知识实际运用、合作能力、协调能力、组织能力等方面有较明显的提高。因此,可以得出旅管专业大学生通过参与假期实践大部分能有所收获,对今后工作有一定的帮助。

(七)假期实践与学生能力培养的关系密切

表7实践前后学生能力变化情况项目满意度实践前优比例

良比例实践后优比例良比例学习态度11634%747%12938%17351%专业技术能力9528%624%12236%13941%综合素质8525%1322%10932%10230%此项调查是请19名教师对回收有效问卷的学生能力进行实践前和实践后的评价,学生能力分为三个项目,分别是学习态度、专业技术能力和综合素质,满意度分为优、良、中、差四项,教师评价如表7所示。通过该表可以看出,学生的三项能力都有着明显的提高,特别是专业技术能力通过假期实践,提升迅速。

此外,通过个别访谈了解到大部分学生通过参加社会实践活动都能认识到社会实践的重要性。同时,学生们也提出,构建一个规范的社会实践平台为大学生提供实践信息和加强实践环节的管理是十分必要的。

针对8所学校的教师访谈,了解到大多数学校已经意识到开展假期实践的重要性,肯定假期实践是人才培养的必要环节;能积极鼓励学生参与假期实践,部分学校还做出了必须要参与假期实践的规定,但主要是对结果进行评估,针对实践前期和实践过程中的管理较少。

五、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旅管专业学生参与假期实践的动机前三项分别是为就业作准备、增长见识和发现自己的不足。大部分学生都积极主动地参与假期实践活动,主要参与途径是自己联系、同学介绍和亲友推荐。通过参与假期实践活动,大多数学生能够将学校所学的知识运用与假期实践过程中,并通过实践获得一定的收获,各方面能力都有明显提高。实践活动,对学生专业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职业能力培养、综合素质的提高等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第9篇

文化演绎中的图像――中国近现代文学/美术个案解读

姚玳玫著,广东人民出版社,2010おお

从《想像女性――海派小说(1892―1949)》(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到《文化演绎中的图像――中国近现代文学/美术个案解读》(以下简为《文化演绎中的图像》),学者姚玳玫一直在努力探索与实践的是,如何对文学作品与包括了摄影、绘画在内的视觉艺术作品这两者,通过精细解读的方式来建立起某种有关近现代文化的更深入的理论探讨。

在《文化演绎中的图像》中,无论是讨论女性有关自身的表征实践,还是讨论文学与图像之间的互涉关系,姚玳玫始终把她对于文学文本与美术文本的仔细梳理置于中国近现代文化演绎的脉络中。所谓“文化演绎”,在她看来,那就是之后“‘文化’面临着被重新组织、编码、解释、赋予意义这样一种现实”。而在发生于之后的中国近代社会文化改革实践中,她认为“图像作为一种符码”,参与了“新的文化意义生产与交流的实践”。图像叙事因此“被纳入到近现代文化叙事的主渠道中,成为近现代文化意义的生产、交流、循环的一种重要方式。”也因此,结合对于文学文本的细读,来审察近现代图像叙事的流变生成,于考察近现代文化意义的生产、交流和循环也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其实,从某种意义上说,通过对一系列中国近现代文学与美术个案的解读,姚玳玫要处理的是语言与形象的关系。但她在此书中所呈现出来的学术兴趣,其实更多地在于探讨形象作为一种符码,它能够说什么或者说它不能够说什么这个问题上。这也是与语言相异的形象这个媒介所产生的表征与表现以及文化意义的生产与交流的问题。当然,对于文化本身的讨论,更吸引人的是把对于语言与形象这两者关系的讨论统合于某种更为整一性的阐释实践中,由此更鲜明地揭示或者生产出某种新的意义与认识来。《文化演绎中的图像》也是这种努力与具体实践的一个具体成果。

《文化演绎中的图像》的第一章讨论图像中的女性形象的型构,包括了为时事新闻和文学作品做图示说明的插图、肖像摄影、女性自画像、出自男性画家之手的女性绘画形象等多方面的特质各异的表征手段与实践。如果说插图这一形式决定了它要在相当程度上服务于文学与新闻叙事的话,那么本书中讨论的肖像摄影,则包括了从确认深宫中的女性身份地位的肖像照片到经过男性之手流入消费过程的女性肖像,以及成为国族话语中的象征符码的名人肖像照片等多种形态。她对这些照片的讨论,既顾及到肖像摄影的多种形式,也同时呈现了一种肖像摄影作品形态的丰富的演变过程。而自画像这一样式则更具有一种相对独立于文学的表征自主性,因此也可能更有利于作为创造者的女性用之于探索与建构自我。因此,被姚玳玫所聚合在本章中的各类视觉艺术样式及作品,其实服务于她的一个根本目标,那就是考察时代变迁中的同时作为创造者与被观看者的女性所承载的社会角色与作用。由于焦点锁定在现代女性形象的构型与变化这个问题上,因此她在这里所讨论的,同时也是一个有关社会性别(gende)与样式(genre)的相互关系的重要问题,即gender与genre之关系也。我们看过她的细致的讨论,不得不发出这样的问题:在无论是女性表征自我还是被表征的实践中,样式是可能中立、超然于女性形象建构这个问题之上吗?因为社会性别而被派定了角色之后,是不是还存在着根据被派定的角色再来派定样式而表征之的可能?当然,这样的讨论,最终无法回避意识形态的本质这个问题。

而本书第二章则专注于讨论中外现代美术在中国的传播/变形以及伴随发生的各种问题。比如,姚玳玫从鲁迅、郁达夫、叶灵凤、赵家璧等四个中国文学家对于比利时画家麦绥莱勒的作品集所写的四篇序言着手,从译介这个艺术家的艺术作品所产生的不同理解展开读解,来讨论她所说的“图像背后的文化制衡”的问题。通过对这四个中国作家的不同序文的细读,她发现,对于麦绥莱勒的四个不同作品,四个中国作家给出了四种不同的再叙述。在她看来,鲁迅是左翼叙事,郁达夫属于城市叙事,叶灵凤当然是个人欲望叙事,而赵家璧却无法摆脱通俗言情叙事的束缚。这四个中国作家同时阐释一个外国画家的不同作品,在当时罕见,而且因为这种分属不同文学取向的阅读分配而使得我们对于麦绥莱勒的作品的理解有了更多的可能。她同时也发现,这种通过译介来突出自己的文学观,以一种主动为之的解释(也是某种扭曲)来使被译介的作品就范、服务于自己的现实观与文学观,使得译介这个过程成为了姚玳玫所说的“自我与他者不断在消除对立性、互为吸纳、改造并获得整合、统一的过程”。而这也许就是图像在文化演绎中所面临的命运之一。图像既在进行具有自主性的叙述,也同时被其他形式所叙述,而且在这种被叙述中,“图像叙事的能指不断扩大”。

对于这样的跨越了文学与美术这两个不同学科的具有跨学科性质的研究,其困难自不待言。姚玳玫在充分意识到了不同文本的属性有明显差异而且研究方法也较难统合的前提之下,尝试在近现代文化演绎的过程中考察语言与形象的关系,显然是一个艰难但同时又是充满了诱惑与可能性的任务。

第10篇

一、让学生获得内心力量胜于记忆书本知识

首先,最主要的就是部分学生对课程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缺乏浓厚的兴趣。相对于“90后”的学生,之前的中文系学生大都是因为喜欢中文而选择中文,现在很大一部分学生不是因为喜欢中文而上中文课,所以文学的基础较差,兴趣低。对于这个问题,教师必须积极努力解决,不能把责任全推给学生。学生对文学的兴趣减退与社会时代也有一定关系,现在的社会物欲膨胀,很多人认为学中文、文学无用,不如学习一门技术更实用。在大学阶段,很多学生因为要考取各种证如英语四、六级,计算机等证书,占用了大量时间,无暇花时间精力去读文学作品,而在没有学生的大量阅读作品情况下上中国现代文学,必然会造成老师费力地讲,学生不知所云被动而听的局面。要改善这一现状,必须要使学生认识到文学于人的重要性,使学生意识到虽然学习文学不容易立马转换成某种物质财富,但却是一种受用终生的精神财富。它使一个人的精神焕发出生命的光辉,给予人的心灵无穷的根本性力量。在学期开课的第一节课就让学生意识到文学及中国现代文学的重要性。让学生明白“文学即人学”,认真学习本门课程,将文学的力量融汇进自己的人格培养中将受益终生。

在学习现代文学的过程中,使学生陶冶情操, 更深入的认识、思考社会、人生。学习当中,不仅使学生能对现代一些代表性的重要作家的创作个性比较熟悉;更要求学生在较为广泛地阅读现代文学作品的基础上,对其中代表性作品能进行言之有理的分析与鉴赏,并适当进行训练,能写出有一定水平的课程论文。鉴于中国现代文学的学科性,本人认为应注意挖掘教材中的人文性,注重一种文化熏陶。用长期的文化熏陶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健康的审美情趣,使文学犹如养料滋养学生的心灵并获得人格力量。

现代社会信息丰富、学生思维活跃,应开阔学生的视野,比如在授课中不再像传统中国现当代文学的讲授过程重视知识性,把很多思潮、流派、论争、社团等放在很重要的位置,讲很长时间,考试的时候也重视这部分记忆性知识。在学习诸如鲁迅、郭沫若、郁达夫、巴金、等现代文学大家时不仅仅介绍教材上的内容,而应该让学生全方位的了解一个作家,并重点让学生知道这个作家身上的某种品格,这种品格能给学生提供他们成长更需要的精神力量。比如在讲鲁迅的时候,我会引入鲁迅思想中的“反抗绝望”这一精神内核。“反抗绝望”是一种积极的坚韧的生存态度,让学生领会并将这样的生存哲学融入心灵更胜于让学生多知道一些关于鲁迅的知识。当学生真正的从学习鲁迅而领悟到“反抗绝望”的人生哲理并将之运用到生活中时,被动的学习将变成主动,并在学习、生活中都获得力量。

二、点燃火焰,激发创新精神

在教学过程中不应照本宣科。真正的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学生学习的火焰。激发他们的创新精神。首先,教师自己要有创新精神,不完全为教材束缚,阐述自己的学术创新观点,给学生以自由思考的空间与榜样力量!比如本人在讲授叶圣陶的著名短篇小说《潘先生在难中》时,并没有完全按照教材进行讲授。教材中因为时代的原因,认为潘先生是一位“临虚惊而失色,暂苟安而又喜” 琐屑利己的灰色知识分子形象。而随着时展及从不同视角去分析,会得出不同的结论,赋予潘先生形象更丰富的内涵。潘先生的家庭责任感,对妻子的体贴,幼子的疼爱都是灰色形象中的性格亮点。通过不拘泥于教材的全新解读,不仅使学生感受到潘先生的全面性格,更重要的是使学生意识到教材并不是束缚思维的条框,可以展开想象的翅膀,激发创新精神!在讲到张爱玲的《金锁记》时本人大胆提出对《金锁记》中曹七巧形象的新看法,认为因为张爱玲从未生育,没有当母亲的体验,而她自己从小母爱缺失,所以与她塑造这样一位令人震惊的母亲形象有极大关系。另外对于《日出》中的陈白露最后走向死亡,本人也有所质疑。陈白露不肯抛弃舒适的生活环境,不愿自己吃苦受罪地去生活,让一个连力气都舍不得使的人去舍得失去生命,可能需要更多的探讨。尽管有些想法还尚未成熟,但我认为作为一名教师保持一种质疑、探索的精神非常重要,而这种态度也会使学生活跃思维,不束缚、不僵化地去思考问题,达到点燃火焰,激发创新精神的效果。

三、学生是学习主体,必须调动学生积极性

首先,要分析特点,扬长避短。随着时代的发展,告知式教学,灌输式教学已越来越不能满足当下学生的需求。作为三本院校的学生,他们的缺点是基础较差,普遍阅读量较少,优点是思维活跃,有创新精神,个别学生在某一方面的才能非常突出。根据本人几年的教学经验,发现在讲授中国现代文学的过程中,大部分同学阅读量较少,造成教师讲课时学生无法投入的状态,更无法展开有意义的讨论。针对这一现状应积极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在课堂上给与学生一定的时间空间,让他们思考作品内涵,体会作家的思想情感,说出自己对于作品的理解。即使学生开始时说的不是太好,也应该充分发挥他们的优势即思维活跃这一特点,只要言之有理便给与学生鼓励。学生受到鼓舞会增强信心,也提高了学习主动性。同时个别同学在文学方面甚至有非凡才华,充分发挥其特点,在班级起到带头作用,引领一个班级学习本门课程的热情。比如一个班级的某同学很有文学才华,创作的文学作品非常优秀。通过让该同学朗读其作品并谈自己的创作想法,使全班同学深受感染,作为朝夕相处学友的榜样力量胜于教师的长篇说教。学生在佩服之余,会暗中增强学习的动力,从而形成整体良好的学习氛围。

其次,在教学方法使用上,根据需要有计划地应用一些现代化教学手段与辅助材料,如教学片、与课程紧密相关的影视片等,以深化教学。 教师应多收集一些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的照片、影视资料。通过有形的有声的视听教学,让课本中的作家作品更立体地呈现在学生面前。比如给学生播放中央电视台做的关于中国现代作家的《人物》节目,学生非常感兴趣,在轻松愉快中也接受到了知识,达到了教学效果。

第11篇

【论文摘要】在对沈从文进行深入的阐释与研究中,他笔下的“湘西”世界无疑是人们最为关注的重心。与整个沈从文研究的发展相应,人们对“湘西”世界的认识与理解也呈现出一个不断深入与丰富,多元与复杂的状态。

沈从文研究从其创作伊始到21世纪的今天,可谓几经曲折变化。时至今日,沈从文研究在中国现代文学研究领域日渐成为了一门显学。沈从文研究呈现出日渐完备成熟,多元丰富,不断推进的良性状态……

而在对沈从文进行深入的阐释与研究中,他笔下的“湘西”世界无疑是人们最为关注的重心。具体而言,对沈从文笔下的“湘西”世界的认识呈现出几种这样的态势。建国前,人们多注重肯定其湘西世界所特有的朴质自然、和谐优美的人生情趣与牧歌风味。同时,也注意到湘西世界所具有的意义和价值。建国后到新时期,其湘西世界与沈从文整个创作一块归于另类而湮没无闻。新时期以来,随着沈从文热的悄然而起,人们对“湘西”的认识与理解、阐释与发掘则呈现出多元丰富,不断深入的状态。首先,是沈从文创作中“湘西”与都市相对而在的意义与价值的发现。凌宇的《从边城走向世界》作为国内第一部对沈从文创作进行系统研究的专著,就将湘西作为与“沉落的都市”而对立存在的“生命多方的乡村世界”进行了具体的分析,对沈从文创作的总体框架和基本特点做了整体性的把握,并充分认识到了“湘西”世界构成的复杂性与丰富性。他认为,那里不仅“跃动着的原始生命活力”,而且呈现了“与世沉浮的乡村灵魂”;不仅悲悯着“巨压下的性格变异”的苦难,而且也在积极地“向生命的神性凝目”。同时,凌宇还从广阔的文化背景与生存视阈中,对湘西世界中所独有的苗族文化在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特殊语境中所具有的意义与价值进行了发掘与精辟的分析。与对沈从文文学创作中“湘西世界”的生活构成进行分析不同,文学评论.1986年第6期中赵园的《沈从文构筑的“湘西世界”》不仅将“湘西世界”予以特别抽取,将其视为一种文学现象,而且对其“湘西世界”所具有的独特的文化意义与审美价值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分析。认为“湘西世界”呈现出三个层面的意义与价值:一是“展示着健全的生命形态的湘西”,二是“体现着文化批判倾向的湘西”,三是“包含着重建民族的愿望的湘西”。论述有着独特的价值理念与较为完整的层次体系,但这只是对其可能价值的一种静态分析与共时性审视,对其可能的负面因子与其演变的具体进程缺乏应有的把握。随后,对沈从文笔下湘西世界的“优美、健康、自然,不悖乎人性的生命形式”进行论述的文章不计其数,或说其中的人性人情之美,或说其中的风俗民情之美,或叙述其中的自然风光之美,但从其所达到的深度与所涉及的层面来看,都无法超越上述两者所进行的建构。与对沈从文进行整体的共时态把握不同,王晓明把沈从文文体的变化与其创作心态进行了一种历时性把握,认为文体的变化源自创作主体心态的变化。与之相应,“湘西世界”也呈现出一种变化的状态。并认为以1935年为界,前期以散文笔调歌咏纯朴的湘西风情,后期牧歌情调则被现实阴影所代替。文章极富新意,但却并未将湘西世界作为考察的重心,虽然提到,但湘西世界只是文体的辅证而已,难于游离其应有的主旨作纵深的分析。

1990年代以来,人们对“湘西世界”的关注在前一时期研究的整体框架内不断填充和丰富。具体来看,有四种不同的走向:一是从主体的创作心理出发去分析湘西在沈从文创作中所具有的意义与价值。杨洪承在《民族品格的重造与审美品格的追求——论沈从文的小说创作》中指出,湘西世界是沈从文以“被动式、逆向型思维方式”对自然人性的爱,同时也是以“防御性心理机制”表达了他对现代都市扭曲人性的憎。罗成琰也认为沈从文的湘西世界实际上是其对抗都市而建立的一个平衡自卑心理的世界,在将自己作为“乡下人”的心理劣势转化为一种精神道德与文化心理的优势。二是从文学史意义上去认识沈从文笔下的湘西世界对中国形象塑造所具有的意义。 其中最为典型的是刘洪涛的论文《〈边城〉:牧歌与中国形象》。在该文中,刘洪涛认为,沈从文的湘西世界,不仅巩固和深化中国现代乡土小说的抒情模式,而且继鲁迅的《阿Q正传》后,重新塑造了中国形象。三是从民俗学与文化人类学出发,去分析与认识湘西世界的独特性所在。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是刘洪涛的《沈从文小说新论》,刘洪涛在著作中认为,沈从文对自我苗族族属的公开,是民族身份的自我认同,是在借助苗族资源。但后来,这种民族身份意识逐渐被国家认同感所取消。向成国的《追寻历史与回归自然》(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则对沈从文与湘西社会与文化的种种关系进行较为全面的考察。周仁政的《巫觋人文——沈从文与巫楚文化》,则从文化人类学出发,探讨了湘西巫楚文化与沈从文文学视野中的“自然”、“神”、“人”的关系。四是从其散文创作来看其笔下的湘西世界。对于沈从文笔下的湘西世界,早在1930年代,刘西渭就曾论述其小说中的湘西世界与散文《湘西》、《湘行散记》中的湘西的不同形态与景观,认为作者在此处“人在里面活着,他不隐瞒,好坏全有份,湘西像一个人”,其创作动机在于“透破乡土的囿见,促成民主的精神的团结”。

新时期以来,于永祥《一轴色彩斑驳的湘西历史生活画卷——萍沈从文描写湘西社会生活散文的思想倾向》(《湘潭大学学报》1982年第1期),王继志《论沈从文的〈湘行散记〉和〈湘西〉》(《南京大学学报》,1982年第3期)都是较早力图从新的视角与思维方式对沈从文散文中的湘西世界进行认识和把握。但却很少讲散文中的湘西与小说中的湘西进行相应的比较,更没有对两者之间的区别所呈现的复杂原因进行应有的分析。

可以说,湘西不仅是沈从文生命的起点,而且是其文化精神与审美心理构成的源头;不仅是其文学世界得以建构的依托,而且是其自然人性赖以建基的根本;不仅是其文学创作意义与价值得以生发的根本场域,而且是重塑中国社会与民族根性的希望与可能,对其进行深入的认识与把握,不仅是理解沈从文文学世界与艺术创作的重要内容与根本契机,而且是了解整个现代文学发展的复杂多元与丰富多样的重要组成。但综观近六十年的沈从文研究,人们虽多关注沈从文笔下湘西世界的特殊性与丰富性,但人们很少将沈从文笔下湘西世界放置于作家创作的整个流变中进行具体把握,也很少对其不同时期的具体形态进行应有的甄别;不仅没有对湘西世界的生成情境进行细致的分析,也对湘西世界在主体生存境遇中所具有的意义与价值缺乏相应的阐释;不仅对湘西世界的凸显、消隐与解构缺少深入的理解,也对湘西世界中所出现的矛盾与冲突,复杂与多元的内在根由缺少实质性的认识。

参考文献

[1] 叶德政. 从凝固走向开放——对于国内现代文学史教材有关沈从文评论的嬗变轨迹的述评[J]. 吉首大学学报, 1989(1).

[2] 苏雪林. 沈从文论[J]. 文学, 1996,3.

[3] 凌宇. 从边城走向世界[M]. 北京: 三联书店, 1985.

[4] 王晓明. “乡下人”的文体和城里人的理想——论沈从文的小说创作[J].文学评论, 1986,6.

[5] 杨洪承. 民族品格的重造与审美品格的追求——论沈从文的小说创作[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 1990,4.

第12篇

摘要:中国现当代文学是高师中文专业学生的专业基础课程。该课程的教学改革应当明确为中学语文教育服务的思路。要想达到这个目标,首先要更新教学观念,探索新的教学模式,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引导学生加强作品分析的能力。其次要关注学术前沿,把握最新学术成果,及时更新教学内容。最后要借助多媒体手段,如课件、网络、影视等,着力提升教学效果。

关键词: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改革;教学实践

高等师范院校中文系通常会开设“中国现代文学”、“中国当代文学”两门课。主要讲述中国现当代文学发生、发展的历程、性质、成就、特点及其经验教训,探讨并要求学生掌握各时期的文艺运动和文学思潮,研究并要求学生掌握各时期不同流派与不同艺术风格较有影响的代表作家作品,总结其发展规律。通过教学,一是要让学生牢固掌握现当代文学的基本知识,二是进一步提高学生对文艺作品进行鉴赏、分析等能力。长期以来,这两门课程因教学内容多、教学课时少,教师要争分夺秒赶进度等原因,多以教师讲授为主,形成“满堂灌”、“填鸭式”的基本教学模式。此种模式在倡导“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和机制”的新形势下已不能适应师范生教育的需要,亟须改变。本文结合笔者所在单位的教学情况,谈谈我们在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改革过程中的思考与实践,以期对同类高校有所助益。

一、更新教学观念,探索新的教学模式

就高等师范院校中文专业的培养目标而言,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教学改革应当明确为中学语文教育服务的目的。为了培养出具有相当文学感悟力与表达能力的新一代中学语文教师,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教学改革必须贴近当前的中学语文教育状况。要想达到这个目标,关键在于更新现有的教学观念。

首先,要重新确立“教”与“学”的关系。在传统的以教师为主的教学模式中,师生之间较少互动,学生主要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忙于记笔记,没有独立思考的时间,而且容易觉得枯燥,从而学习的积极性不高。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主动性,我们倡导“问题式教学模式”。具体做法是:教师在该课程正式讲授之前,先结合自己的教学计划,列出20个左右的选题(如鲁迅的当下意义,茅盾与社会剖析小说,巴金与家族文学,老舍与京味小说,沈从文的乡下人文体等)要求学生去思考,同时开列一些与作家、作品、文艺运动等相关的书籍和参考资料要求学生去阅读,在扩大学生的阅读视野、加深他们对作家作品认识的同时,培养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每一次的授课过程中,要有计划地留出5分钟左右的时间,指定1-2位同学阐释对某一话题的理解与认知。在实施课堂教学时,将基本知识点(如作家的生平与创作概况等)交由学生自主整理,教师着重讲述重点与难点(如各个历史时期的文艺运动、文艺思想论争的过程和特点、作家的创作风格、作品的主题意蕴等),而对于某些文艺思想论争的问题,或对某些作品的评价问题,教师应组织学生进行充分的讨论,并指导学生课后查阅相关资料,写成书面作业。此举一方面能让学生获得独立分析作品、评论作家的锻炼机会,另一方面也在有意识地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写作能力。在这一模式中,教师的作用更多地体现在知识点的讲授和问题的引导、归纳与总结上,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身份得以凸显,主动参与课堂教学的程度加深,成为课堂教学不可或缺的角色。其次,要改变传统教学中重视文学史而轻视作品选的现象。由于课程设置的原因,许多高师中文专业没有开设专门的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选读或精读课程,而文学史的精华正是那些具有经典性的优秀作家作品,即那些既产生重要影响又具有独特审美价值的作品。因此,我们在教学中有意简化对文学现象等的讲授,而加强对文学作品的分析。在授课过程中我们坚持既不“因言废人”,也不“因人废言”的原则,对作家作品删繁就简严格筛选,将一批具有经典意义的作家作品重新定位,绝不盲从于所谓权威批评家的判断。最后,要重视文本解读。在多年的理论探讨与教学实践中,我们充分地感受到,阅读与写作能力是师范生必须狠抓实练的基本功。因此,在积极加强写作训练的同时,我们也非常重视培养学生的文本解读能力。我们认为,文学作品的分析解读能力应当是语文教师的核心能力,师范生是明天的教师,他们的语文素养直接关系到今后中学生的语文水平。对现代文阅读而言,文本细读是值得强调的文学作品分析的基本方法。只有循此路径进入作品,才能真正领略文学之美与窥探作家幽深的心灵。转贴于

二、关注学术前沿,及时更新教学内容

中国现当代文学是一个既丰富又活跃的学科,复杂的文学现象与多义的文学作品为后来的研究者留下了广阔的空间。教师在稳固专业知识结构的基础上,应当努力追踪学科前沿动态,不断吸收学科研究的新成果、新思想、新经验,搞好教学内容的调整与更新,使教学内容始终保持与时展同步的特点。具体做法主要有三。

首先,将课堂教学与个人的科研相结合。一堂课的好坏关键在于学术含金量的高低,学问家不见得是好教师,但优秀的高校教师大多是学问家。中国现当代文学并非是讲解高深理论的课程,它更需要的是教师对作品的理解与阐释能力。因此,我们有意识地重读了一些经典文学作品如《故乡》、《生死场》、《倾城之恋》、《茶馆》等,并对之进行了新解。需要注意的是,作品新解并非是一味求新,而是从新的角度进入作品的一种尝试,试图发现作品长期被遮蔽的意义。比如《故乡》,长期以来多被人注意的是其“归乡——离乡”模式、知识分子视角以及对乡土文学的开创意义,但是叙述者本身的心灵世界却多半被忽略。“我”多年在外努力奔走的精神追求面临着芸芸大众的世俗评判,物质层面上的局促无法满足普通大众的期待,也有违自己的拳拳爱母之心。此外,回乡自然带有寻找儿时梦幻的潜意识,但是梦幻被无情地击碎,从此故乡再无可恋之事。然而,鲁迅的卓绝就在于破灭之后的再出发心理,即便无路可走依然要去一试的韧性坚持。对于“我”心灵世界的探寻使得分析更上一层。从教学效果来看,新颖的教学内容令学生耳目一新,大大激发了他们对探究文学作品的兴趣,同时也培养了他们写作小论文进行争鸣的意识。其次,关注学术研究的热点。在进行作品解读之外,我们也很注意投入到新热点的研究中去。对于中国现代文学期刊杂志的研究是新近几年的研究热点,借此可以发现影响文学创作的非文学因素。在我们看来,中国现代文学现代性的一个重要体现就是期刊出版等现代传媒参与文学生产,这几年我们开展的研究主要围绕文学期刊、出版机构等现代传媒而进行,并奉献出了一批较高质量的研究成果。在授课过程中将这些新成果及时地传递给学生,让他们虽身处小城却也能跟上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最新步伐,不至于有井底之蛙之感。最后,开设“新世纪文学批评”新课程。中国现当代文学是个没有时间下限的课程,一直在生长发展中。如何在课堂教学中体现其“生长性”是值得我们思考的。尽管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文学经典很多,但学生们往往更喜欢当下的一些新人新作。为提高学生们的阅读品味,我们特地开设“新世纪文学批评”新课程,为学生介绍、评述新世纪以来的文学现象以及有代表性的作家作品。为此,我们对一些新作如《秦腔》、《启蒙时代》、《兄弟》等进行了追踪评论,为学生提供生动的批评样本。在授之以“鱼”的同时也授之以“渔”。

三、借助多媒体手段,提升教学效果

一项教学改革的成功,教学手段的革新是必经之途。随着读图时代的来临,多媒体课件与对网络资源的利用成为提升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

首先是多媒体课件的制作与使用。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历史离我们并不遥远,文学史上的诸多人和事都还非常鲜活,留下了大量的珍贵资料,这些为课件的制作提供了重要素材。网络的普及又让搜寻有关作家作品的图片与音像资料变得便利而快捷。精美的课件在展示文学的生动图景时也丰富、深化了教学内容。在收集相关图片资料时,要注意特别的资料,并提供丰富的解说。如在为鲁迅配图时,特地收集到他坐在厦门的坟中间的图片,以此突出他的性格。而鲁迅抱着海婴“一岁和五十”的照片则丰富了鲁迅为人父的温情,提供了理解鲁迅的人情层面。

其次是要充分利用网站资源,如中国文学网、中国作家网、中国现代文学馆网站、鲁迅纪念馆网站等。作为专业性网站,它们提供了准确、翔实而又充足的相关信息,为读者多角度呈现作家的文学世界与重大的文学事件。一个又一个的链接不仅丰富了学生对作家作品的认知,也使他们在此基础上做出独立思考与判断。此外,引导学生参与到讨论性的论坛如当代文化研究网上去,一是去围观,及时了解当前的文学以及文化热点问题,把握当下的文化神经。二是去参与讨论,不仅要亮出个人观点,而且要言之成理,锻炼科研以及论辩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