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新农村文化论文

新农村文化论文

时间:2022-12-31 03:21:5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新农村文化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新农村文化论文

第1篇

农村体育文化是农村体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内涵包括所有农村群众所共同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是在实践的过程中产生和积累的思维模式、价值观、态度、人生追求、认知风格等等的生活方式和心理上的深层次的结构,它可以表达出一个农民的性格特征、文明程度和精神境界。陈建兵在社会主义新农村体育文化建设研究中,对体育文化的四个层次进行具体界定,即:物态文化层,指的是农民群众所使用的体育运动场地设施器材状况;制度文化层,是由在农村地区体育活动中集中的各种体育行为规范构成;行为文化层的基本特征是农民群众在参与体育运动显现的;心态文化层指的是农民群众对于体育的态度与认知情况和参与体育锻炼的动机与意识等等”

2.小康社会新农村建设中农村体育文化建设发挥的重要意义

我国体育事业发展的基础在农村,农村体育是在体育工作中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生动体现,在满足农村人民群众强健体魄的需求上有着直接而积极的作用。新时期的农村体育具有新的内涵,在建设社会主义小康中其意义是非凡的。

2.1实现小康社会需要从建设农村体育文化下手

党的十六大会议上,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会议指出,小康社会是社会、自然、环境和人协调而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重点和难点在农村,那么同时,新时代里,农村也将作为重点和难点在体育领域中出现,没有农村体育的小康也就是没有全国体育事业的全面小康社会,是不完善的。近年来,党和国家在三农经济发展上的努力是卓有成就的,但人们的精神需求并没有随着物质的分别丰厚而有明显的改善,作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文化建设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其实是越发明显的。

2.2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离不开农村体育文化

进行小康社会新农村建设的工作里,当群众的思想意识、价值取向和观念等思维模式上产生差异的时候,文化就显得十分重要,起着不可小觑的作用。作为一种社会文化,体育运动具有很强的凝聚力,可以增强一个团体乃至一个民族的向心力,促进团体内部个体的团结和整合。这样的文化,是一种较高层次的文化,可以形成一种十分高尚的道德,在提高人的素质,磨炼人的意志,修缮人们的精神起着深渊影响。由于健身活动所形成的组织形式更加轻松,人际情感更加融洽,因此,体育文化建设对改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提升道德价值观等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在排除不健康的文化,以及摒弃农村落后的观念,促进社会环境的优化和建设新农村精神文明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2.3提高农村广大人民群众的素质离不开体育文化建设

经常参加体育活动可以给人以健康的机体,这是大家所共识的,同时,良好的精神面貌能使人们在日常学习工作以及家庭生活中保持充沛的体力、旺盛的精力和坚强的承受能力。我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的比重占了绝大部分,那么农村人口的素质也就制约着中国人口的整体素质。作为建设小康社会新农村的主体,广大群众的健康状况也就直接决定着新农村建设的进程。另一方面,加强体育文化建设不仅可以提升广大农民群众的健康状况,也是有效地强化农村民俗和民风建设的途径,对于树立健康的生活理念,提高群众素质方面具有不可忽视的效力。

3.阻碍我国新农村体育文化建设的因素

在经济高速运转的当下,特别是在《全民健身计划纲要》颁布实施以后,农村体育文化建设取得的成就是毋庸置疑的,但从总体上来看,我国农村体育还是低水平的体育,处于不全面、不平衡的状态,还不能够满足广大农村居民的体育文化需求。分析其原因,制约因素有如下几点:

3.1农村体育文化的资源投入不足

首先,农村体育文化建设在物质上存在短板。全国第五次体育场馆普查结果显示,我国现有各类的体育场地约850080个,但是,占全国总人口一半的乡镇人口,只拥有体育场馆69537个,仅仅占了总数的8.18%。很难想象,有许多农村孩子是未见过单杠和足球的。经费投入不足直接导致基础设施的缺乏,这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农民参加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体育人才的不足导致了体育文化建设在引导上的欠科学性。很多地方,由于学校条件艰苦,造成了农村体育师资力量长期缺乏,这让大部分的学生在形成正确的体育价值观的重要时期,不能够得到科学的指导。除此之外,我国体育事业和体育产业中的一个重要的人才类型———社会体育指导员,一直以来是数目珍贵的。2003年,在我国的9亿多人口的农村地区,社会体育指导员只有18000名,平均5万名农村人口只有1名。这些都使国家在开展农村体育文化建设的问题上受到了一定的阻碍。

3.2农村体育文化的组织机构不完善

政府管理系统和社会体育管理系统组成了我国的农村体育管理机构。长期以来,人们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对体育行政部门有很大的依赖性,同时,社会体育管理系统的作用就未能得到充分发挥。调查显示,体育协会帮助组成的活动点的增长量所占比重仍然很小。体育协会在群众体育方面的工作引导还有于增强,体育协会自身管理职能更有待于加强,基层体育组织的作用还需要继续大规模地挖掘。

3.3农村体育文化的意识缺失

研究表明,目前我国农民对体育是缺乏了解的,对体育的价值、功能的认识仍然较为肤浅和保守。时至今日仍深深沉淀在农民头脑中的还是类似“劳动就是身体锻炼”,“无病就是健康”的错误观念。农民群体对体育活动缺乏正确的认识了解,没有形成正确的体育价值观,是制约我国农村体育深入发展的一个无法忽视的因素。从客观到主观,除了上述状况阻碍小康社会农村体育文化建设发展外,还有很多细枝末节的状况因为未能受到重视而会在未来变成社会进步的绊脚石,像有限的农村体育场地资源存在着闲置与浪费的现象等等,都是现在需要重视起来的地方。

4.构建农村体育文化建设的科学对策

4.1加大农村体育事业的多方面投入力度

首先,加强资金投入,加大对建设农村体育设施的支持力度,实践体育场地建设资金投入的多元化,以政府投入为主,同时建立由社会、集体和个人等多方面投入的多元化的投资体制和开放型的运作风格。这样可以有效克服因为国家投入不足而导致的体育场地建设跟不上的状况。其次,人力资源方面,加强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建设,健全全民健身组织网络体系。各级体育部门要加大对农村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的力度,组织体育教师、教练员、体育院校学生等多技能型社会体育指导员,不断扩大全民健身的志愿者队伍。

4.2强化组织领导

完善农村体育管理工作县、乡镇政府要充分发挥政府服务和带动功能,加强对农民健身工作的领导,把农民健身作为政府重点工作之一。可以成立体育工作小组,加强体育服务意识建设;定期举办体育知识培训班,经常举办以乡镇为参赛单位的体育比赛和体育活动等等,总之,任何有利于发展发动农民群众健康体育的方法途径都可以积极运用,有效发挥。除此之外,农村体育要充分发挥农民体协、文化站等的体育组织机构和爱好者协会等的社会体育管理部门的作用,建立健全的农村体育组织网络,与政府行政机关相互配合,自下而上地进行民间体育文化的开展,形成和谐的互动氛围。

4.3加大体育活动宣传力度

促进农村体育生活化、社会化可以利用现代大众媒体的传播作用,宣传体育文化。各级体育组织部门应该充分利用报纸、电视台、网络等新闻媒体,全面普及健身知识,形成崇尚健康科学的良好舆论环境。充分利用传统节日、法定假日和农闲季节,组织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突出健身性、参与性、趣味性,努力打造喜闻乐见、感召力强、影响力大的活动品牌,倡导文明、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宣传的内容可以从三方面入手:第一,宣传体育健身理论知识,如健身方法、运动技术、健身常识等;第二,宣传体育文化,如体育新闻、逸闻趣事、体育赛事等;第三,宣传新的生活观念,如体育休闲观念、积极人生观等。通过参与这些内容丰富的社区体育,农村居民得以更深层次的接触体育,培养观念。

4.4因地制宜搞农村体育文化的特色建设

长期以来,城市文化所代表的时代文化是我们所强调的,更多的宣扬城市对农村的表率与导向作用,同时却忽视了对农村特有的文化的整理挖掘。我们常在在理论上承认农村文化的重要性,却“一刀切”地规划成了毫无特色的模样。其实,我国民间的体育活动是有很广阔的开发潜力的。如舞龙灯、赛龙舟等在内的许多的体育项目是具有深厚的文化背景和历史传统的,;至于在少数民族农村里,其绚丽多彩的体育项目就更加夺目了,包括射箭、摔跤等在内的少数民族体育项目就多大977种。由此可见,如果我们能够从各地农村的实际情况出发,目光投向各地在发展进程中创造和成长起来的传统民俗体育活动,不拘泥于现代体育的书本化指导,而去充分挖掘这些传统民俗体育文化,或许能够在不断地融入新的内容的同时,开辟出一片农村体育发展的新天地。

5.总结

第2篇

一、新农村建设中发展群众文化的必要性

新农村建设中发展群众文化有利于提高乡土文化的社会认知度,部分农村地区是我国传统文化的发源地,并且将其很好地保留了下来。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文化承载着历史的文明,并在农村这块净土上继续繁衍,但是却没有形成社会价值,也无法创造经济价值。在农村开展群众文化,不仅可以提高农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精神文化素质,还可以将隐藏于民间的中国传统文化艺术挖掘出来,从而实现继续传承的目的。农村的群众文化活动通常是以娱乐休闲的方式展开的,虽然其中饱含着浓烈的乡土气息,但是作为地方特色文化形成了自身独特的美感。农村群众文化在分类上,因其功能性的不同而各有差异。源于农村生活的艺术、以宣传教育为主题的文化服务、加强农民健身的文化体育活动以及促进农村科学化发展的文化科学,其中文学艺术是最具有感染力的。群众文化活动形式,各种形象的塑造都源于农村的日常生活,经过了艺术加工后,就形成了本土的特色艺术。丰富多彩的生活、极具真实感染力的故事情节,看似发生在身边,但是经过了艺术升华后,就会让农民产生文化认同感。通过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可以提高农民素质,使农村青壮年劳动力成为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或产业工人;同时提高农村社会事业的发展水平,建立卫生室、文化室、老年活动室、购物中心及体育活动场所;提高社会文明程度,实现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使村风民风明显好转。而且,文化建设是培育新型农民的必由之路,是推动农村乡风文明的重要途径,是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重要保障。

二、加强新农村建设中群众文化建设的措施

我国的群众文化基础理论是在20世纪50年代末初步建立的,并在20世纪90年代完善相承的。进入21世纪之后,群众文化的实践有了很大的发展,特别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方针政策和实践,极大地充实和丰富了群众文化的理论宝库。群众文化,是指除了人们的职业外,自我参与、自我娱乐、自我开发的社会性文化。是以人民群众活动为主体,以自娱自教为主导,以满足自身精神生活需要为目的,以文化娱乐活动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历史现象。首先,要提高对农村文化教育的重视。上至各级领导,下至平民百姓,要改变已有观念。加强农村学校教育的管理工作。在群众文化建设上可以组织农民群众自演自唱他们喜爱的地方戏曲,组织农民集体开展他们感兴趣的活动。其次,农村的文化建设要一切从实际出发,要根据各地经济发展水平和文化传统的保持发展情况等因素来决定文化建设的形式。要根据不同地区不同的文化底蕴、地理环境、人口结构开展不同程度的文化建设活动。再次,提高文化工作者的素质、工作待遇和服务意识。目前,文化工作者的专业素质参差不齐,尤其是农村,这种现象更加严重。而且,很多工作人员缺乏服务意识。所以,要开展群众文化建设,就要强化文化队伍建设。最后,在管理上要实现管理职责明确,管理方式科学。农村的文化管理还处于盲区,没有规范的管理模式,缺乏统一的规划和协调。

三、结语

农村是传统文化的发源地和保留地,并且不同区域的文化带有浓厚的地域特色,是非常重要的文化遗产,极具保护价值。目前,随着城镇化的不断扩大,我国城镇人口已经超过农村人口。农村人口向城镇流动不仅使自己的差异化被同化,自己独具特色的文化也被忽视甚至遗忘。现今的新农村建设可以通过大力发展群众文化很好地解决,地方文化的传承是需要政府鼓励和各级领导重视的,不然可能会造成部分地方文化被时代遗忘,被历史淡化。发展群众文化不仅包括地方文化的传承,还包括在农村普及科学文化知识。知识可以使人建立更加科学的观念,有利于构建和谐新农村。群众性文化的管理在宣传上要建立文化宣传队伍、疏通宣传渠道、掌握宣传技巧、抓好宣传效果的评估。群众性科普活动要通过文艺载体进行管理、培养大众对科学知识的兴趣、摆脱愚昧、提高文明程度是根本任务。民间文艺活动要依靠社会管理的方式管理、引导民间文化活动由非组织型向有组织型转化、加强民间文化资源的收集、整理、抢救和改造工作。

作者:毛红丹 单位:白城市群众艺术馆

第3篇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了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大历史任务,这既是贯彻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战略决策,也是高等学校发展的重要机遇。作为推动社会发展的技术源和人才库,高等学校要深刻认识自己肩负的历史使命,积极主动地投身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伟大征程。

高校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应当整合资源,形成合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个涉及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等协调推进的系统工程,其目标是实现农村“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新农村建设需要的技术也十分广泛,主要有各类产业发展技术、环境治理技术、基本建设技术、管理技术以及社会科学领域的“软技术”。高校要整合力量,集成学科优势,针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开展技术攻关和示范推广,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和人才支撑。

高校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应当注重创新机制,政策激励。要从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科技和人才需求出发,改革学校人事管理制度和人才培养考核制度。建立和完善农业推广教授岗位制度,引导和激励一批优秀教师深入基层参与新农村建设;建立以大学学科建设及人才培养与“三农”密切结合的长效机制,引导广大师生树立深入农村“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的新观念。

高校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还应当注重科技引领,地校合作。要突出科技在新农村建设中的支撑作用,通过科技成果转化、技术推广服务、农民科技培训等方式,培育农村特色主导产业,不断增加农民收入,推动农业生产方式和农民生活方式转变。要以科技服务和人才培养为纽带,建立多种形式的校地合作模式,共同推进新农村建设,实现校地共赢。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项前所未有的伟大工程,也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历史任务,高校全面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工作已经启动,但有许多问题需要不断去解决、去探索、去创新。高校主动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将有助于推进理论和实践的结合,有助于理论创新和技术创新。让我们坚持,走“教学、科研和生产相结合”的办学道路,把高水平的论文写在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大地上

.

第4篇

新农村建设是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一部分,随着新农村建设进程的加快,原有的农村景观面貌得到改善。为了更好的指导新农村建设,在规划设计中采用景观生态系统的概念。文章从景观生态的概念、意义、目标和原则等几个方面进行阐述,以表达景观生态系统在新农村建设中指导意义的重要性。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生态景观、廊道、斑块、规划目标、规划意义

中图分类号:G812文献标识码: A

正 文

1.新农村景观生态的概念和意义

新农村景观可称为乡村景观,它不同于城市景观,又不同于其他的自然景观。它具有特定的景观行为、形态、内涵,是区域格局中的一小部分,是聚落形态的一种表现。从景观生态学的角度来看,广大的乡村就是一个大的、完整的乡村景观生态系统。

它是以广袤的农田,呈斑块状的村庄,呈廊道状的河流、溪谷、道路、农渠等功能为主体的乡村景观。乡村景观是一种格局,是历史过程中不同文化时期人类对自然干扰的记录,既能反映人类对环境的干扰的痕迹,又能反映人类活动的轨迹,是景观遗产中的历史价值的内容体现。

从地域范围上看,乡村景观泛指城市景观以外的具有人类聚居及相关活动行为的景观空间,由乡村聚落景观、经济景观、文化景观及自然景观构成,是一个综合体。

从特征上看,是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的复合体。人类对自然的干扰强度低,自然景观的属性就强。区别于其他景观的主要特点为以农业为主的生产景观和粗放的土地利用景观,是乡村的田园文化和田园生活的表现。

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应采用景观生态学的方法研究区域内的景观结构,、文化内涵。要用景观生态学的原理和方法切入新农村建设,对农村景观单元进行改造、建设、重塑。将自然景观和社会文化最合理的融为一体,在新农村建设中优化景观格局,从山水自然环境、乡村聚落空间肌理等方面入手,从乡村文化景观及草根社会生活等方面切入。

2.新农村建设中的景观生态空间的规划和目标

乡村景观生态很复杂,地形地貌的突变,地表土层的厚薄不一,森林的覆盖率差异化严重,景观生态格局不同,分析景观生态格局是新农村建设的核心。在乡村景观生态内部,将一个区域科学的划分为若干个“景观”和若干个斑块,大致定位乡村景观的范围大小。解决如何合理地安排斑块和廊道的位置。通常是通过建立起斑块和廊道,把农村中的每一块林地,绿地、村庄、河流、池塘、山地均纳入景观结构中,同时根据地形地貌,恰当的确定斑块的位置,建立斑块恰当的边界,将廊道补充到中间,最终建立一个丰富的、有效的、可行的、能自我支撑的动态景观结构。合理的安排土地及地上的物质和空间,并为人类创造高效、安全、健康、舒适、优美的乡村环境。

其主要目标是创造可持续发展的新农村景观格局,优化和美化乡村生态系统,从社会和自然两个方面去创造一个融技术和自然景观与一体的,情景交融的人类活动的最后环境。以维持景观生态平衡,满足人们生理及精神健康的要求,保障人们生活和生产。建设具有地方民俗特色的,体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乡村景观。

3.新农村建设中的景观生态规划和原则

进行新农村景观规划和建设应通过改变景观差异性来创造新的景观格局,或是改变原有的景观基质。可通过营造新的廊道,水景、或者改变斑块的形状、大小、位置等方式,形成分散式或集中式的景观格局,同时还要遵循以下原则。

(1)、生态原则:生态原则就是对自然的保护,对历史文化遗产和自然景观的保护。景观的实质是异质性的,在对原有的自然景观保护的基础上,进行建设,添补,完善。

(2)、相关性原则:景观不论在空间上还是时间上均有相连性,以时间为纽带,将属于同一地域的景观元素通过时间顺序整合在一起,形成历史文化的教育网络。根据功能的使用要求,将不同的功能交流聚会在一起,例如通风、日照等。

(3)、地方性原则:中国幅员辽阔,地理条件多样化,文化多样化,建筑风格和人文景观多样性较为突出,农村景观生态规划建设,要尊重当地的文化和生活方式,传承文化脉络,消除和避免景观的塑造与村民的生活方式、心理所产生的排斥效应。在生态系统薄弱处避免重复建设,因地制宜,做到生态规划建设和当地的生活方式、文化脉络相协调。

(4)、整体性原则:生态规划建设必须从整体出发,对整个景观进行综合分析,在保持景观多样性的同时,也要注意协调景观结构、格局、比例、尺度等自然特征,努力做到社会、生态、经济、文化等和谐统一,最终达到整体优化的目的。

(5)、特色性原则:不同地区的特色文化造就不用的景观生态格局。这就要求我们在做景观生态规划的时候要立足当地的文化和特色。按照农村的景观格局、功能要求等客观因素,因地制宜的进行规划设计,彰显农村景观个性。

(6)、综合性原则:通过对规划与建设、管理和施工等综合研究。全面分析社会的、人文的、经济的、政治的、科学的各个因素。并建立对规划方案从生态、持续发展等多方面的评价体系。对如何合理的利用土地,保护集中农田斑块,控制建筑的斑块扩张进行积极的探索。科学的、实用的、前瞻性的建设新农村生态景观。

4.新农村建设中的景观生态建设方法和途径

通过对上述的研究,在运用景观生态学的原理在对新农村的建设中,要以小尺度的农村景观生态系统优化为目标,在综合分析、综合评价的基础上,优化农村景观生态系统、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景观空间结构模式和管理模式。

保证景观生态结构的完善和景观功能的发挥,确定农村生态景观的廊道、斑块的位置。分析廊道、斑块的属性。将乡村中的每一处林地、绿地、河流、村庄、山地等均纳入景观结构之中,同时根据乡村的功能和现状确定板块和廊道的最佳位置和最恰当的边界,最终建立一个丰富的、有效的、可以自我发展的、自我支撑的动态景观系统。

4.1重建新农村的景观廊道

廊道是景观中与相邻两边环境不同的线性货带状结构,在乡村生态景观中通常以田间小路、河流、峡谷、分隔林等形式出现,是物质和能量传递的通道,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新农村建设中,尤其是移民建设中,要重视对原有的自然廊道系统保护和利用。哪怕是在重建是也要分析原有的廊道功能。在村镇建设时,将周边的自然景观、小区的景观、和庭院景观有机的联系起来。构建林带、村落、水域、田园相互融合的、错落有致的,富有乡村情调的山水田园景观。

新农村规划建设中,廊道的打造是一个要点也是亮点,将修建的道路等带状特征的廊道作为物质运输、人员流动、生物流动、气流交换的场地和纽带。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在规划中本着方便的、绿化、硬化的原则,建立有效的道路网络。增加廊道的连通性,注意两边道路的绿化,树种的搭配。以乡土树种为主,采用常绿、落叶的结合,高大的乔木和低矮的灌木、以及草地的搭配形成立体的绿化景观。是一个景观系统,也是一个有效的防护系统。

4.2重建新农村的斑块系统

斑块在新农村景观生态系统中泛指农田、村落、草地、池塘等。在新农村建设时,因地制宜的将农村居住斑块和特色的农林生产区斑块和特色农业旅游观光区斑块有机的结合起来。

改善和优化原有的农村生活居住区的斑块的结构形式。将原有的分布散乱、新老建设混乱,绿地系统杂乱的进行整理改造。在新的斑块建设中,采用集中统一、分布均匀的设计原则来进行规划布局,合理的布置绿地景观、环境小品景观、居民活动广场。建设优美的居住区环境,将居民点有机的联系起来。

特色农林生产和农业旅游观光斑块是近年来比较热门的话题,建设旅游观光农业能改善周边的居民生活条件。利用原有的农林资源在进行产业发展的同时,结合观光旅游开发,形成特色的农林生产观光旅游示范斑块。

4.3枫香大寨的实例的分析

图1、枫香大寨鸟瞰图2枫香大寨平面

枫香大寨项目项目用地位于万州区罗田镇,结合该镇的文化历史传统以及该项目肩负的历史传承责任。设计中追求和谐的人居环境,要紧贴“田园风光、自然和谐、文物古迹、鱼米之乡”文化理念。将项目打造成一座美丽幽静的山乡小村,为罗田镇营造有一个旅游景点和文化交流聚会地

项目中廊道主要体现在形成环形车道的小区消防到道路和各个建筑单体之间相互相联系宅间小道。中途中间的景观大道和小区的景观水体也是廊道的一部分。廊道在项目中起到联系的作用,是和外部联系的纽带,物质能量的传输桥梁。

项目中斑块主要体现在建筑单体设计,入口广场、中间居民活动广场,景观观光广场等。是居民生活和活动的主要场所,是娱乐休闲的主要去处。文化交流和信息传到的场所。

图1、枫香大寨观景平台图2枫香大寨入口广场

项目中的斑块建设因地制宜,结合小区的地形地貌和功能特点,在小区出入口设置入口广场,在景观中轴线的端头设置观景台,有效的将功能和自然环境结合起来。

进入小区便映入眼帘的入口景观水景,碧水绿地与建筑楼宇交相呼应,近水楼台似在眼前,更有一番曲径通幽的意境。观景台能鸟瞰罗田镇的场镇的全貌,观美景,看日出日落,享受生活的安静与美好,以上两个地方是居民休闲的好地方。

图1、枫香大寨躬耕园图2枫香大寨景观节点

项目用地位于农村,是新农村建设的一个选址用地,结合居民的生活习惯,设计躬耕园和“水上”村落,有效的还原农村的生活气息。

小区设计躬耕园,到田间享受采摘的乐趣,是人们释放心情、减轻压力的最好办法。小区设计增添了由水体分割而成的“水上”村落。结合小区为北高南低的缓坡地形,考虑水体环流及观赏视角的综合需求,我们在适当的地方进行了适当的水体的设计,从而开阔视野,使得整体景观看起来更为自然,让生活在此的居民轻松感受水流的恬静与柔美。

项目结合景观呢生态的特点,将一部分的景观生态的要求融入其中,在建设现代化的新农村的同时,有将原有的地域特色融入其中。

结 语

农村生态景观系统的设计重要性,体现山村的保护当地的景观资源和景观特色维护生态平衡。将新农村建设改善居民生活条件和农村旅游观光农林示范区等结合起来。综合考虑农村村落的聚落形态、山水格局、环境保护、乡土文化景观的继承与发扬以及有利生产生活的规划思想等多层面的问题,以理论为基础,尊重自然,创造出具有地域特色,满足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库区人居环境,使的新农村规划建设更加符合环境友好型和资源节约型的要求。

参考文献

[1] 王云才. 乡村景观规划设计与乡村可持续发展[D].北京: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博士论文,2001.164~ 183.

[2] 刘滨谊. 现代景观规划设计[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l999.89~ 95.

[2]邬建国. 景观生态学! ! ! 概念与理论[ J] . 生态学杂志, 2000, 19( 1) : 42- 52.

[3]刘黎明等 著.《乡村景观规划》.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3.8

[4]李文华,等. 中国农林复合经营〔M〕. 北京:科学出版社,1994.

[5]刘滨谊; 中国乡村景观园林初探4O6;城市规划汇编,2000(6),46-48

第5篇

关键词:新农村;景观文化;营造

中图分类号:C912.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0)-06-0026-3

0 引言

农村既是人类聚居环境的基本细胞,也是中国大部分人口的主要聚居地。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社会主义新农村概念的同时明确了其建设目标――“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和管理民主”。乡村的景观文化对村落布局、特色塑造和生态环境的保育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新农村的景观文化设计与营造在人类聚居环境规划建设中的作用和地位日渐重要。

1 新农村的定义

1.1 新农村的含义

传统意义上的农村是与农业产业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是以农业生产为主体的地方,而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就是农民。一直以来农村的生产力十分低下,经济不发达,产业结构主要以农业为中心,其他行业或部门都直接或间接为农业服务,所以认为农村就是从事农业生产和农民聚居的地方。

“新农村”应该包括5个方面,就是指新房舍、新设施、新环境、新农民、新风尚。这五者一个也不可缺少,共同构建小康社会“新农村”。社会主义“新农村”与建设和谐社会、小康社会息息相关。

1.2 从文化景观到景观文化

文化景观这一概念是1992年12月在美国圣菲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第16届会议时提出并纳入《世界遗产名录》中的。我们通常把人类在地表上的活动的产物叫做文化景观。自然风光、田野、建筑、村落、厂矿、城市、交通工具和道路以及人物和服饰等所构成的文化现象的复合体。文化景观是人类活动所造成的景观,它反映文化体系的特征和一个地区的地理特征。一般来说,文化景观有以下类型:由人类有意设计和建筑的景观;有机进化的景观;关联性文化景观。

景观文化是根据不同地域体现出的不同文化形态特征,如当地居民的风俗习惯、历史文化等提炼和修复再创造的新的景观,这种景观经过时间的洗礼和加上人类的活动就成为文化景观。景观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城市和一个村镇在特定的历史和特定的地区的反映。

景观文化体现在当地居民的历史文化、当地习俗与情趣,文化景观通过创新与提炼,在以人类社会的生存需求为基础,以人为尺度,通过需求选择实现建造、使用方式的选择,可以创造新的景观文化,同时在景物观赏、使用过程中被景观文化所影响和塑造。

1.3 景观文化需要营造

一直以来在中国的各类房屋的建造都称营造,例如北宋官方颁布的一部建筑设计、施工的规范书我国古代最完整的建筑技术书籍《营造法式》、记述中国江南地区古建筑营造作法的专著《营造法原》等。营造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更注重对人文内涵的挖掘,以及在建造过程中对文化景观的利用与转化。人们的建造和使用活动是以当地人们的生存需求为基础,以人为尺度,通过需求选择实现建造、使用方式的选择,从而使景观文化不仅仅是建造而是长期的营造过程。

2 新农村景观文化的内涵

2.1 景观文化的地域性

首先,新农村景观文化来源各地域本土文化密切相关内容,并蕴含一定的地方精神和文化意义,是农村、居民和传统的事物以及过着平常生活的人们,也就是说新农村景观文化是地方的、传统的;其次,新农村景观文化的地域特色还表现在建筑的形式与色彩与就地取材上;另外,俗话说“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不同地区的自然条件、经济基础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文化环境、生活习俗便产生不同的地域风格,此为“农村”特征。使新农村景观文化的农村气息及地方特色更加浓郁。

2.2 景观文化的原创性

农村文化景观是特定自然条件与人文历史下形成的产物,或是当地有实际功能的一些建筑、休息平台、活动场所,或也是民族文化长期形成的传统事件,它们都不是加在环境之上的装饰品,也不独立存在的,它们是结合原条件,是与原环境共生共存的设计作品,具有原创性。

2.3 景观文化的多样性

由于中国地域广阔,对于新农村景观文化来说,其文化结构的多样性,在此基础上出现多样化是必然的。北京的四合院、徽州砖雕、西南的吊脚楼、高原的蒙古包、闽南的土楼等各式各样农村的形成历程和特色,可看出新农村景观文化不仅在内容、形式、形态、功能上丰富多彩,体现出景观文化上强烈的多样性。(如图2-1)。

图2-1 岭南印象园

2.4 景观文化的群众性

一切景观皆是为人服务,新农村建设的景观就是遵循“满足群众的需求,符合群众的审美,服务于群众”这样的宗旨来设计的。首先,设计的素材是从群众中来,由群众发明创造。其次,新农村的景观文化建设也是为了满足群众的审美而建造。

3 新农村景观文化的营造方法

3.1 对原材料的直接应用

原材料的选取一般和当地的地质气候等有很大的关系。地质气候的不同会早就不同的原材料资源,那么景观的文化特点也会不同。这样建造的景观,不仅因为取材方便而降低造价,而且也会形成属于自己的独特风格,反映出地域特色。石材是最为常见的材料,因为它可塑性强在设计中经过民间工艺的加工,可形成建筑外墙、艺术展览和艺术铺地等,极具丰富的质地效果。例如金华市磐安县尖山镇的乌石村,建筑材料取自当地材料乌石砌筑,体现了地方性的景观文化特征。(如图3-1)

图3-1 磐安县乌石村村景

3.2 对地域文化的传承

3.2.1 点题 直接对原有文化提炼和修复再现 地域性景观是在研究原生场地间营造方式的基础上创作的,因此,这类景观多包含对农村形式、各种标志性场所和符号的再现与还原。这种再现,并非简单的模仿,而是根据当代景观的需求,结合新材料、新技术创造出新的具有地方特色的现代形式。

例如,金华市婺城区汤溪镇寺平村的景观文化景观整体规划中,考虑寺平本身具有较浓厚的文化味,其主要文化底色为戴氏文化和砖雕与木雕文化。寺平戴氏祖先从明初迁徙于此,繁衍至今已有七百余年历史,历史悠久表现形式有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等。

因受徽派建筑风格的影响,每座古建筑的门面上都镶嵌着数以千计的砖雕(如图3-2),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设计过程中以砖雕为特色,通过科学设计提炼和修复创造新的文化景观。

图3-2 金华市汤溪镇的寺平砖雕

3.2.2 延续 将原有文化点放大和延伸 通过空间、形体、细部的处理,利用隐喻与象征的手法将原有历史上的发光点进行放大,延续其文化的内涵。如在金华寺平村景观文化设计中,据说寺平原来“银娘”被选入宫成为“娘娘”后,村中逐渐兴旺(据资料考证:金华唯一一位进宫的娘娘),二十四座主要厅堂构成“七星伴月”布局。根据七星伴月的构想将原有的文化点放大和延伸,七座厅堂围绕着月亮月繁衍发展至今。(如图3-3)

图3-3 寺平古村七星伴月湖

3.2.3 关联 纳入其他相关文化点 在设计时,根据要表达的地域文化景观环境主题,尽可能的将具有相同或相似意义的景观元素组合在一起,在环境中设计与农村主题相关的景观,从而达到强化主题的作用,为了丰富文化内涵,

创造景观环境,一并纳入与其相关的文化点。包括体育休闲文化、产业文化、现代时尚文化等。融入文化需要将传统农村材料、构造和布局方式与当代材料和技术结合,在色彩、质感、形体等方面取得明显的对比效果,体现出冲突中的和谐,对比中的统一。马清运在蓝田县玉山镇“父亲的宅”营造中将原材料石料设计的石头房,造型简洁、大方、错落,外似高墙城堡,内里大门大窗,泳池、车库齐全,完全是一种现代的设计理念,极具现代感;而其用料,外墙材料全为河内的卵石填充,内墙均用有席箔感觉的竹胶板装饰,充盈着浓厚的泥土气息,是景观文化的延续。(如图3-4)

图3-4 父亲的宅(1) 图3-4 父亲的宅(2)

3.3 对绿色生态的诠释

很多结合地域特色的农村建筑和景观,都很重视与自然环境的结合,这本身就是一种自然朴素的生态设计。设计时将这些方法加以提炼,用新材料、新技术表达出来,可形成前所未有的原创性景观文化形式。例如,金华市塔石乡村中春景营造表达出尊重场地自然与人文印迹,体现的是绿色文化的保护恢复和生态的设计(如图3-5)。

图3-5 金华市塔石乡岭上村

4 结语

以景观文化为背景,把当前新农村的景观文化营造为内容,提倡的新农村景观文化设计是在于对生活的深刻认识和感悟的基础上提出的,以生活为设计来源,提炼的都是与人们生活紧密相关的设计素材,从大众自身的生活感受和需求出发,赋予新农村景观文化设计以活力,使设计回归生活,生活走向设计。因此,对新农村景观文化营造的探讨具有重要的现实与实践意义。

一方面,挖掘地方文化内涵,树立村落核心文化。近几年的景观文化调查中,老百姓常挂嘴边的一句话就是“我们过去什么什么真是好啊”,这就是我们要挖掘和提炼的村落文化精神内核!而该核心文化应该是贴近百姓、贴近生活和贴近环境的。

另一方面,剖析传统文化景观,转化提炼新的景观文化。深入研究区域内乡土的文化景观,结合村落实际情况,研究在现代村落居住环境设计中如何继承与发展传统乡土文化景观。很多人对于新农村建设的内涵产生较多的歧义,有的将新农村建设误认为就是村落环境建设,手法粗糙大拆大建,不去理解传统的乡土景观文化,为深入剖析乡土景观文化内涵,笔者在探究有地域文化特色的乡土村落发展之路时,把转化提炼新的景观文化作为重点,对其景观设计文化进行梳理和研究,深入解读,转化提炼新的景观文化。

最后,对文化尊重与保护是新农村景观文化设计的基本前提,只有新农村景观文化设计与现代文明发展同步进行,保持自然文化与人文文化的地域性与民族性,合理的扬弃传统景观文化,探索新时代乡村景观文化营造的方向。

参考文献

[1]刘英杰.德国农业和农村发展政策特点及其启示[J].世界农业,2004(2):36-38.

[2]张群.景观文化及其可持续设计初探.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DB],2004-12-10.

[3]彭一刚.传统村镇聚落景观分析[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2.

[4]俞孔坚,王建,等.曼陀罗的世界:减东农村景观阅读与城市设计案例[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5].乡土中国[M].三联书店,1985.

[6]李娴.乡士景观元素在现代园林中的运用[J].南京林业,2008,(6).

[7]侯芳.乡村景观规划设计初探[J].北京林业, 2008,(6).

第6篇

论文摘要:本文阐述了加快新农村图书馆建设的重要性,分析了新农村图书馆的重要职能作用。并初步提出了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农村图书馆思路。

中央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振兴“三农”、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宏伟目标,对于加快发展农村公共文化事业具有十分重大的战略意义。这无疑给我国面临生存困境的农村图书馆注入了活力。各地政府部门和文化部门以及图书馆部门都积极响应这一政策,经费、图书、技术也随之涌进农村,为农村图书馆的创办和农村文化的丰富创造了条件。如何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农村图书馆(室),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有力的文化和智力支持,值得深思和探讨。

一加快新农村图书馆建设的重要性

(一)加强农村教育,努力提高农民素质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我国是农业大国。全国13亿人口,70%在农村。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丰富的农产品,不仅直接为人民提供生活必需的粮食和食物,同时又为食品、化工、生物、纺织、建筑等工业提供重要的原材料。农业经济的不断发展,农业生产力的不断提高,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业和城镇转移,可为工商业提供丰富的劳动力。农村还是工商业的广阔市场,是扩大内需、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主要对象。不发展农业经济,不改善农民生活。不提高农民的购买力,国民经济的基础就不牢靠。因此,农村既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同时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难点。

“三农”中,农民又是发展现代化农业、建设现代化农村的主体,是推动农业和农村发展前进的决定因素,农民问题居“三农”问题之首。只有当大多数农民具有良好的思想和文化素质.并掌握了作为第一生产力的科学技术,才能有力地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目的。因此,加强农村教育,提高农民素质成为农村图书馆工作中的核心问题。不推进农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广大农民的文化科学素质和思想品德素质得不到提高,就无法改变农业经济滞后的现状。

(二)农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文化科学素质亟待提高

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拥有高素质的农民,二是拥有文明发达的农村。实践证明,科技的进步是农业持续发展的动力。但是目前我国农村教育比较落后,农业生产力较低,农业经济发展缓慢,大多数农民的素质与科技高速发展的需求不相适应。农民文化技能的落后与先进科技的广泛运用之间存在矛盾,成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障碍。农民对相关市场经济知识缺乏。导致生产的被动性与盲目性;资金运作知识的严重不足,缺乏“富而思进”的精神,则严重影响农业市场化、产业化的进程。农村文化落后与生活贫困的现状与“先进文明的农村”目标还有相当大的距离。有的地方的农民不信科学信鬼神,不建学校建庙宇;逢年过节赌博成风,吸毒、等违法恶习有蔓延趋势。农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文化科学素质亟待提高。没有先进的农民,就不可能有先进的农村,没有先进的农村,就不可能有先进的农业,也就不可能有全面实现农村小康社会的目标。

二、新农村图书馆的重要职能作用

(一)是向广大农民传播科学知识的重要机构

传播科学知识、传递科技情报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农村图书馆的重要职能。图书馆保存着较为丰富、系统的古今中外文献资料,收集了较为新颖、完整的农业经济科技情报,这成为农村图书馆从事科技文化信息传播工作的物质条件。农民可以从自己身边的图书馆找到所需要的先进农业生产知识、科学管理方法和农业市场信息,从而学习和运用新的生产技能,合理地调整生产结构。努力发展农业产业,以达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的。

(二)是丰富广大农民精神文化生活的有力工具

现今许多农村生活贫乏,为农村一些成规陋习、封建迷信、赌博歪风、打架斗殴等愚昧、落后现象准备了温床,影响了农村经济建设和社会稳定。农村图书馆作为先进文化的一块重要阵地,在提高农村人口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水平方面起着不可替代、不可或缺的特殊作用。随着新农村建设的蓬勃兴起,图书馆作为文明、文化的载体,其精神文明建设窗口的示范作用必定得以凸现和发挥。农村图书馆与文化站往往合二为一,是农村主要的基层文化教育机构。它不仅向农民提供文学、美术、音乐、摄影、体育、棋类等文娱书刊,供他们学习阅读,并且定期组织各种读书活动和文娱体育活动,是农民劳动之余的好去处。这些文体活动既丰富和活跃了农民群众的文化生活,又提高了他们的文化素质,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中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

(三)是广大农民继续教育、终身学习的基础设施农村图书馆是学校教育的辅助设施,是农村普及义务教育之外的社会教育机构。农民可以不受学期、学年的时间限制,不受学校教学大纲规定,可以根据自己的生产、生活需要和兴趣爱好,选择学习内容,扩充知识、开阔眼界。因此,农村图书馆是农民继续教育和终身学习的基地。

(四)普及农业科技知识,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农村图书馆是我国农村科学、文化、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直接面向农村,为农民服务,为农业生产服务的文化设施。通过借阅书刊、提供各种科技信息、举办科技培训班等活动,对农民普及农业科技知识,发展农业生产,改变农村面貌。图书馆服务要有针对性地引导农民学科学、用科学,引导农民转变观念,走出一条适合自己发展的科学致富的道路。在服务方面上灵活多样,方便农民,能够满足农民群众的知识信息需要,发挥推动农村生产力发展的作用。

(五)开展图书馆知识教育,培养建设新农村的新型农民建设新农村,除了政府和社会各方面都要关注和支持外,最根本的是培养和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从而把农村巨大的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口资源,转化为持续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力量源泉。农村图书馆要结合实际,广开门路,开展图书馆知识教育,举办计算机检索和信息网络知识讲座,提供参考咨询服务、专题检索服务以及读者培iJil1]l/务,有利于农民群众掌握通往知识殿堂的钥匙,为他们学习知识、获取信息、从事创新提供有利条件。让农民在知识上“富”起来,农民才能“新”起来,建设新农村才有依托,农村发展才会有后劲。

三、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农村图书馆思路

(一)多渠道筹集资金

图书馆(室)建设的资金筹集渠道可以通过多种渠道,如乡村转移支付中正常列支:各级政府的支持;在新农村建设资金中切出一块用于图书室建设;本村个体工商户·等富裕村民捐款捐书;向已经走出本村的成功人士宣传争取支持;与提供农业生产资料的企业或厂商联系,在购买他们的产品的同时,要求他们提供支持农业文化建设的资金或农业技术书刊等。可在以上资金筹集的基础上,成立文化图书基金,从而使新农村图书馆(室)能够得到经费保障。

(二)强化管理与维护

农村图书馆(室)要建立基本的规章制度,特别是业务范围,借阅制度更应有章可循。各项条款可参考图书馆一般制度并结合村里具体情况制订。考虑到工资报酬、时间安排、知识水平等方面的因素,图书馆(室)的管理人员应由村干部、或养殖业协会负责人、或离退休老干部、或本地小学老师、或诊所医生、或农资供销员、或小卖部经营者、或乡村志愿者等等担任,所挑选的工作人员必须认真负责。不徇私情,具备一定的社会沟通能力和适当的文字能力,要本人志愿,并有较好的道德素质,才能使图书馆(室)的管理与维护工作做到规范、有序。

(三)切实加强业务指导有效的业务指导是新农村图书馆事业健康发展的保证。在建设新农村图书馆(室)的同时,县图书馆应加强对当地图书馆(室)的业务辅导,每年定期或不定期举办新农村乡镇图书馆(室)管理人员培训班。也可印发业务资料,或由经验丰富的馆员定期下乡村图书室进行业务辅导,使新农村图书馆(室)逐步朝着规范化、科学化、标准化管理方向发展。

(四)完善考评激励机制

为搞好图书馆(室),乡镇及上级组织应尽量给予政策支持,制定有效的激励机制,村委会应根据借阅量等综合指标进行考评,对考评成绩优异的图书馆(室)工作人员应给予鼓励,并给予适当的经济补助。村民作为图书室的使用者,同时又是评判者和监督者,平时要有意识的听取他们的意见,以便根据实际,不断完善图书馆(室)的工作。

第7篇

论文摘要:大学生村官在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传播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分析大学生村官的传播特征及其在农村文化传播中的影响,并针对农村文化传播存在的问题,就如何发挥大学生村官在农村文化传播中的重要作用提出了对策性建议。

农村文化传播的作用与存在的问题

农村文化传播是指在当前历史时期,农民创造和形成的精神成果的总和在空间和时间上,从文化发源地向外辐射传播,或从一个社会群体向另一群体的散布过程,包含道德、信仰、文艺、教育、体育、科技等多个领域的传播。

农村文化传播的作用

推动农村经济建设及整个社会的经济发展。马克斯·韦伯指出,合理的文化促使人们按照合理化的原则进行社会行动。农村文化传播可以对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并在这个过程中传播活动进一步发展完善,并与经济发展形成良性互动。

提升农民的素质,丰富农民的社会生活,促进社会稳定。根据2005年中国统计年鉴,2007年乡村人口占我国总人口的比重是55.06%,农村就业人员占城乡总就业人员数的61.88%,所以农村的繁荣稳定关系到全社会的繁荣稳定。农村文化传播可以提高农民素质,对农村精神、物质文明建设以及整个社会的经济发展与稳定也将产生极大的推动作用。

农村文化传播存在的突出问题。农村文化传播供需严重失衡。首先,内在需求旺盛。全球化进程和市场经济、传媒及社会流动深刻变革给农村带来了经济、文化等多方面的冲击,农民强烈需求文艺、信仰、科技等对自己的生活有意义的文化。其次,外在供给不足。舒尔茨认为贫困国家经济落后的根本原因在于人力资本的匾乏和过分轻视人力资本投资。长期以来我国农村基层没有充分重视农村文化的实际价值,导致支持农村文化传播的供给明显不足。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主要数据显示,2006年,我国农村有图书室、文化站的自然村仅占13.4%,有农民业余文化组织的自然村仅占巧1%。农村基层文化传播基础设施落后,文化传播产品和服务供给不足,农村文化传播教育资源和优秀人才严重匾乏,农村文化传播形式单一、内容落后的状况难以满足7亿多农民的文化需求。农民文化素养不高。农民文化水平普遍较低.文化素质较差的局面没有得到大的改变。根据国家统计局2000年人口普查的数据,2001年我国农村6岁及6岁以上人口中拥有小学与初中文化程度的人口在总人口中占81.89%,高中文化程度的占4.56%,农村文盲率达到9.6%。由于农民的文化水平低,助长了农村封建迷信泛滥;并且劳动力素质过低,严重影响了农业内部潜力的挖掘和综合效益的提高,阻碍了农民自主创新的能力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文化传播缺乏高素质传播者,严重影响到农村文化的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村干部的知识结构、思想观念、社会视野、文化心态提出了高要求,但目前大部分农村基层的领导班子成员普遍年龄偏大、知识结构老化、对新媒体和新文化的接受和运用能力差,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农村文化和经济的发展。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向农村基层补充一批受过高等教育的专业人才,发挥大学生扶贫的作用,丰富农村文化生活,促进农村文化传播。媒介对农民形象塑造失实。农民工问题报道内容单一。绝大多数媒体在进行农村文化传播时对于农民工的报道模式相对单一。农民工被媒体塑造成被支配、被剥削、扭曲的状态。凸现出来的大都是生存欲望和传统性格,剧烈的乡村变革激发出来的时代精神性格却很难看到,农民工的劳动安全问题、社会保障问题、健康问题等也极少提及。

农村文化传播中农民主体地位丧失。农民在农村文化传播的报道中本来应该是主角,但在媒体的宣传报道中,农民以主角身份出现的报道却并不多,媒体传播的具有新农民观念的农民形象相对缺失。主角配角化,这在本质上其实是一种歧视,这种宣传过多时,就会把农民塑造成不善于学习思考,缺乏主观能动性、独立自主性的形象。

大学生村官在农村文化传播中的影响

大学生村官在农村科技传播中扮演多重角色。1.大学生村官是受传者。大学生村官普遍具有较好的文化素质,对新媒体的接受能力比较强,在进行农村文化传播时可以主动积极地从多种媒体渠道寻找信息,贯彻执行党和国家关于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各项方针和政策,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各项具体工作,确保新农村文化建设战略的顺利实施。2.大学生村官是传播者。大学生村官并非农村文化传播的最终受众,他们具有较强的服务意识,能够利用自己的专长,并结合农村基层实际情况,不断探索适合村情的文化传播方法;同时正确地理解、使用传播技术,恰当地转变从受传者到传播者的角色,为农民群众服务,并向上级部门反馈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各种问题和建议,对农村文化传播起到助推器的作用。3.大学生村官是“把关人”。他们接收到各种信息后,并非直接传播出去,而是要根据相关标准进行筛选和加工,他们在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中起着上传下达、承上启下、沟通衔接的重要作用,是国家和村民之间的纽带。

对受传者的影响。大学生村官是一个受过高等教育的先进群体,他们的言行对农民有示范、带动和辐射作用,他们可以发挥优势,带领农民开展文体活动,丰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并选拔一些“乡土艺术家”加人,积极宣传党的方针政策,踊跃参与农村的文化传播,用健康向上的农村文化为农民群众服务,用先进文化引领农村良好风尚。大学生村官围绕新农村建设的方针政策开展文化宣传教育活动,让农民群众充分认识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自己追求并为之奋斗的伟大事业,引导农民树立和增强建设新农村的信心,推动农村文化建设。

重视发挥大学生村官在农村文化传播中的作用

加强大学生村官队伍的自身建设。大学生村官在农村贯彻执行党的方针政策,在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传播过程中起衔接、组织和模范作用,其素质的高低关系到农村文化传播的效果。大学生村官要提高自身的组织、管理、沟通能力;学习党的理论知识、农村的法律政策和农业技术等;虚心向村干部学习他们的实践工作经验、处理农村矛盾和统筹兼顾的全局意识。只有不断地加强自身建设,大学生村官才能更好地适应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新要求,更好地服务群众。

探索农村文化经营管理方法,优化资源配置。政府的投人不足是农村文化建设落后的重要原因,影响了农村文化的健康发展。解决这个问题,一方面需要政府增加资金投人、为农村文化建设提供财力支撑。另一方面,大学生村官可以探索农村文化经营管理新方法,采取更有效的管理措施,优化资源配置,最大限度地发挥现有资源的作用。对乡镇文化站、村级文化活动室、农家书屋等文化设施的管理采取公益性与市场化相结合,这样才能持久地发挥公共文化设施和文化资源的作用和效益,并有利于解决农村文化建设资金投人不足的问题。

第8篇

【关键词】乡村旅游; 模式;保护性

近几年,旅游业开始成为辽宁经济进步的的重要推手,辽西北地区凭借大量的宗教和历史文物资源,加上优越的地理位置,逐渐成为了促进辽宁经济发展的主力之一,而大量的历史文化遗迹在乡村的遗留也更便于辽西北地区新农村建设中灵活的旅游推广策略的制定和实施。

一、乡村旅游在辽西北新农村建设推广的可行性

1.丰富的宗教、文化资源。

辽西北地区乡村历史遗迹众多,如盘锦的田庄台集中了辽河文化、古建筑文化、宗教文化和民俗文化为一体,史上有“九庙同镇,五教合一”的盛誉;属藏传佛教格鲁派的阜新瑞应寺始建于清康熙八年(1699年),为远近闻名的佛教圣地之一;绥中前所古城(又称中前所城)为当今唯一保存完好的明代所城,具有重要的军事考古价值;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位于建平县城西部,被誉为中华文明的曙光,位列具有世界知名度的全国100个大遗址名单之中;朝阳市发现的锭光佛舍利和七宝塔,引起了全国的关注;葫芦岛新近发现了建昌东大杖子战国中晚期墓,无论规模和保存完好性在中国东北部乃至整个东北亚地区都十分罕见,被评为“2011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

2.优秀的地理环境资源。

辽西北地区拥有丰富的地貌环境,四季分明,春夏秋三季植被群落和生态自然景观面貌和色彩多变,拥有山峦、林木、药草、花果资源的特有的生物群落。可分别建立林木生产基地、药林生产基地、果品生产基地、花卉生产基地,以资源为基础可以持续进行原材料的深加工,适合形成集观赏与农业贸易为一体的乡村旅游产业。

3.独特的少数民族人文景观。

辽西北地区是满族和蒙古族少数民族集中的地区,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形成了别具一格的宗教文化和民族L情。辽西北地区的乡土文化气息浓郁,拥有豁达粗犷的性格、独特的饮食习惯、鲜艳多姿的民族服饰、丰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有趣的乡土建筑,他们现今仍然保留的传统的农耕和畜牧方式,都是辽西北地区乡村旅游的开展带来了丰富的素材。

在为这些优质资源窃喜的同时,其实辽西北乡村旅游开战过程中仍存在许多问题,比如,政策的支持力度与开发节奏的同步性上的不对应;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受陈旧观念的制约;对乡村旅游资源的优势拓展的局限性等问题。

二、基于保护性原则的辽西北地区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的乡村旅游发展的适应模式

推动辽西北地区农村产业结构优化的乡村旅游发展模式的选择问题是促进辽宁省新农村建设的有效途径之一,通过总结和归纳,辽西北地区乡村旅游目前的模式主要有三种,即“公司及企业化”模式、“社区化”模式和 “农户化”模式类型,这些模式存在各自的问题和优势,在选择使用的过程中要配合区域和位置进行组合。

实际上针对辽西北地区不同位置条件组合选择发展模式的同时应注意以文化和如何保护两方面问题的贯彻和具体实施。

针对辽西北地区文化资源丰富的优势,通过建设历史乡村、文化乡村则能更持久的带动新农村建设等各项工作,促进精神文明建设和村民素质的提高,集中辽西北地区乡村文化遗址和非遗资源,形成集群优势,打造区域化、国际化品牌。目前仍旧面临的辽西北地区乡村文物遗址受损严重、保护意识淡薄等问题,如葫芦岛市南票区金星镇新庄子村的大量汉墓和古代寺院遗址地貌损毁严重,未经修葺等问题,国家与政府应积极加大资金和调整政策,需要高度关注,尽快加以改善。

循环经济力求在经济系统和生态系统而且与社会系统之间也要建立一种协调、和谐的关系问题的关注上与“新乡村旅游”的发展内涵相一致,这种理论应渗透在乡村旅游发展的整个进程之中。

三、乡村旅游推动辽西北地区农村产业结构优化的途径

1.乡村旅游的区域化整合与协作。

所谓的乡村旅游的区域化整合与协作主要指的是加强城乡之间的交流合作,这种合作包括网络平台的互助与活动的互通。针对于乡村旅游知名度普遍不高的现状,需要将发展视角转移到与优势城市链接合作之中,比如乡村旅游可以与城市著名旅游景区联合构建历史文化旅游线路,建立城乡之间的信息网络,实现旅游信息共享与客源共享,在这方面实际上辽宁省已经有所行动,比如位于省会地区的辽宁省博物馆在游客参观时设置了辽河文化历史演变展厅,而辽河文明的发源地朝阳则成为了国际游客来沈阳游览之后的另一个必去之处;应围绕主题品牌构建旅游大品牌,按地区划分后使乡村旅游资源和旅游产业协调发展,力推乡村旅游地品牌,兼顾其他相关系列品牌的开发与发展。

2. 乡村旅游季节性调整与劳动力转换。

辽西北地区受自然气候条件、农事季节的影响,乡村旅游具有明显的季节性,旅游淡旺季之间的矛盾非常明显,村民在淡季时收入不保,经济收入不稳定,因此,除了提倡季节性旅游项目转换的同时,除了冬天设置冬季如滑雪等运动项目之外,针对辽西北宗教文化资源进行调配,如葫芦岛市南票区缸窑岭镇掌握了本地的宗教资源,大力发展明性寺宗教文化,此地一年四季香火旺盛,各地信徒积极前往。

而那些宗教遗迹缺乏的乡村则可以综合考虑大力发展乡村旅游衍生品的生产和销售,依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典故,更完整和系统的开发相关内容,并且吸收国外在这方面的优秀经验,如日本熊本县吉祥物熊本熊衍生品的开发,加深了世界对这个地区的印象,进而推动了旅游业的发展。另外,解决冬季劳力闲置的问题,其生产模式也不可主要停留在家庭作坊水平,更多考虑手工性和民族元素的深化。

乡村旅游在辽西北地区的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推动了农村产业结构的优化,进一步的开发和经营也随之会更深入的影响辽西北农村产业发展的技术进步和需求结构的演变,针对乡村旅游发展的不同时期和各地区的区位特点选择合适的发展模式是推进产业经济良性、协调发展的关键环节。这种模式的科学化势必会给整个辽宁省的老工业基地经济振兴和新农村改造带来前所未有的时机。

参考文献:

[1]张海霞,《关于新农村建设的乡村旅游发展研究》,南昌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9篇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 社区教育 和谐公平 作用研究

中图分类号:F3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 (2010) 01-171-02

1前言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必须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范围,发展农村公共事业,使广大农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要繁荣发展农村文化、大力办好农村教育事业、促进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和环境建设、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加强农村防灾减灾能力建设、强化农村社会管理。”大力办好农村教育事业,这为新农村开展社区教育指明了方向。当前,乡镇开展社区教育的任务是繁荣发展农村文化、大力办好农村教育事业、宣传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加强农村实用技术培训、推进农村扶贫技术性开发、参与农村社会管理,为加快新农村建设,培养高素质、有技术的专业人员。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嘉兴市的教育事业有了长足的发展,成人教育成绩斐然。近几年来,嘉兴的所有乡镇都开展社区教育,并始终要把培养社会主义新型农民作为新农村建设和现代化进程的一项长期工作来抓。各级政府加大社区教育的力度,不断创新教育机制,探索办学途径,全面提升了社会主义新型农民的综合素质。社区教育为嘉兴城乡一体化和新农村建设作出贡献。

2社区教育的科学内涵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72年发表的研究报告《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中就提出来“迈向学习型社会”。学习型社会成了各国实践的目标。构建学习型社会也成为我国教育的一个重要主题。当今社会,社区成为全民的学习中心,它为社会提供健康安全的学习环境。

社区教育是由社区举办的教育,就是把本社区的劳动后备力量培养成具有一定职业能力和专业技术的使用人才,或为本社区成员提供其他非专业性的诸如文化、艺术、修养等各方面的教育。新农村开展社区教育就是乡镇政府专门设立社区学校或利用化技术学校,组织一些专门的活动以承担和开展社区教育工作。

开展社区教育,其本质是:一是通过不同年龄阶层的社区居民共同参与社区活动,由教育资源的提供,使社区与社区教育活动两者因相互反馈而提升彼此的素质。二是社区教育的目的是强调以国家整体发展为目标,将社区视为整体社会改革中的一部分,由于新的理念和教育资源的投入,改善社区生活,其最终目的在于整个国家社会利益的提高;三是社区教育强调非正式与非正规的教育。

现代社会,开展社区教育就是要充分发挥教育资源的优势,提供全程、全面的教育服务。当前,在和谐社会的建设中,人无老幼行业之分,只要有学习需求,社区就为其提供教育服务。在现代社会加强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中,无论学历教育还是非学历教育,无论正规教育还是非正规教育,无论文化基础还是技能培训,无论闲暇教育还是健康教育,社区教育都为其服务,使社区里的新型居民获得知识和情操的陶冶。

总之,社区教育是一个调配资源以满足各种教育需求,使社区中的每个成员都能够通过教育的计划得以发展的过程,是一种促进终身教育理念的实践过程。在新农村,社区农民都是社区教育的成员,他向人们提供一种灵活的终身教育体制。社区成员将以社区教育的形式参加各种适合自己需求的教育活动,完善自己,也完善社会。

3社区教育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

嘉兴市政府在2006年已完善社区教育的网络体系。构建了以嘉兴城市大学―县(市)电大社区学院---乡镇成校社区教育中心的三级教学网络。这为新农村开展社区教育提供坚实的保证。在新农村建设中,开展社区教育是利于国家、益于农村、惠及农民的好事。这对建设新农村、发展农村经济、构建和谐社会起到积极作用。

3.1社区教育是新农村实施终身教育的平台

现代社会是知识更新的时代。人们的职业不断变动,学校内无法满足知识变动、社会变动和职业变动的需要,所以,人们学习知识,不再局限在学校的体制之内,而需要不断学习、终身学习,这成为一种现实社会的需要。网络学习、数字化学习和移动学习成为人们进行终身学习的重要手段。当前,现代农村要实现现代化,必须建立终身教育的体系,才能真正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所以,农村的社区教育成为传播现代农业先进技术的载体,是农民接受终身教育的平台。

终身教育是指人们在一生各阶段当中所受各种教育的总和,是人所受不同类型教育的统一综合。当前,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的关键在农村,主要是要满足农民的学习欲望,才能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

嘉兴的城乡一体化进程加快。新农村建设突飞猛进,乡镇新居民的终身教育由谁来进行实施。显而易见,只有由乡镇社区教育来完成。她是新农村成人终身学习的组织和平台,为农民提供健康、安全的学习环境。继续教育、职业教育、在岗培训成为乡镇社区教育的重要内容。乡镇社区教育机构都积极做好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工作,按照“缺什么、补什么”和“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进行,不断调整和设置教育内容,以满足乡镇新型市民学习上的要求。不断加强就业技能培训,重点加强指导就业和职业培训。社区教育是新农村农民学习科学知识、接受现代信息的平台;是实现终身学习地方。

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人们有多样化教育的需求。乡镇的社区教育已经开始成为一种农民不断要求自我进步、自我提高、改善生活质量的现实需要。

3.2社区教育是新农民接受和谐教育的摇篮

当前,党的十六届四中会议上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当是一个充满创造活力的社会。和谐社会的核心是人的和谐,人的和谐依赖于教育的浸润。当前,新农村要进入和谐社会,亟待提高农民素质。提高农民素质的主要途径就是要实现教育和谐。要充分发挥农民在新农村建设和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必须实现全民的和谐教育。

什么叫和谐教育?和谐教育是从满足社会发展需要和学生身心发展需要的统一实现出发,调控教育场中诸教育要素的关系,使教育的节奏符合学生发展的节律,进而使“教”与“学”产生“谐振”效应,促进学生基本素质获得全面和谐充分发展的教育。在新农村建设中,现代农民只有在社区教育中享受和谐教育。新农村实行和谐教育,是以促进教育对象的和谐发展为最终教育追求,包括自身的和谐、教育类型的和谐、教育内部的和谐。农村实现和谐教育的目的是实现农民内外在世界的和谐,使教育者素质全面地和谐发展。当前,新农村建设中实现教育和谐,是从教育规模、质量、结构、效益的协调,这一切是在政府指导下,由乡镇社区教育实施并完善。所以,社区教育是新农民接受和谐教育的平台,是接受现代教育、学习科学技术、愉悦身心的“按摩院”。

3.3社区教育是新农村实现公平教育的场所

党的十七大提出:“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把发展教育放置首位,强调“教育是民主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十七大后,我国的义务教育公平问题成为热点,但成人教育同样存在着更为严重的不公平。当前,社区教育是新农村实行公平教育的有效方式。

所谓公平教育,又叫教育公平,是指国家对教育资源进行配置时所依据的合理性的规范或原则。这里所说的“合理”是指要符合社会整体的发展和稳定,符合社会成员的个体发展和需要,并从两者的辨证关系出发来统一配置教育资源。教育公平的内涵是“确保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机会”,这是前提和基础。成人教育不公,这与长期实行城乡分割的二元社会结构有关,我国一直重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轻成人教育有关,优质教育资源集中在城市;这与社会环境不公有关,城市户口、农村户口、非本地户口界限还是存在,公共资源共享不均;社会保障城乡、行业差距过大。

目前,乡镇社区教育,主要开展成人各种技能培训,社区教育是在地域范围内,充分利用各类教育资源,旨在提高农村农民的整体素质和生活质量,促进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教育活动。这几年来,嘉兴社区教育开展各类农村劳动力和外来民工的技能培训、农业技术培训和职工岗位技能培训等。对外来人员而言,社区教育不但是弥补他们在中西部落后地区教育资源短缺,没有机会接受正规学校教育的基本学习需要,而且是提高素质、学会技能,享受公平教育的场所;是提高农民素质和掌握技能的“强身器”。

随着现代教育理念的不断深化和创新,社区教育大力开展,成人教育不公将在乡镇得到有效的改善。

3.4社区教育是新农村推行全民教育的阵地

全民教育是指对社会全体民众所提供的教育,是每个社会成员都享有受教育的权利和机会、实现社会平等的根本保证,又是使个人获得生存发展能力的基本手段。社区教育是新时期推行全民教育的阵地,也是新农村传播现代农业先进技术的载体。新农村实行全民教育,其目标就是农民的基本教育要求,使他们能自尊、自立地生活,并通过不断学习来改善自己的生活并为当地经济发展作出贡献。当前,在新农村建设中,社区教育就是开展现代农民的各类技能培训和学历教育,主要是提高新型农民综合素质。

所以,目前在农村社区教育中,开展全民教育的关键是要向农民提供知识、技术、价值观和人生观,并通过不断学习来改善自己的生活并为新农村建设和人类发展作出贡献。当前,新农村社区教育可以利用现代教育信息、通讯和社会活动方面的手段和渠道来帮助传播必要知识,并就农业方面的新知识、新信息向农民进行宣传和教育。除传统的手段外,还可以调动图书馆、电视、广播和其他传播媒介并发挥其潜力以满足新农民的基础教育、专业知识的需要。

嘉兴农村是沿海发达地区,作为长三角的腹地,经济强市。加快新农村社区教育的步伐,是要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社区教育真正是新农村开展全民教育的求知练技的营地,是学习知识的地方。通过教育,现代农民满足基本学习需要,成为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肩负起新农村建设的共同责任。真正为当地经济发展作出很大的贡献。

4结束语

当前,我国在推进新农村建设中,新型农民必须要享有人均接受教育的权利。这种由乡镇社区教育来完成的成人教育,能使农民真正地、充分地满足基本学习的需求,并应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和学会生存的技能。社区教育的目的是开发现代农村的才智、潜力与发展学习者的个性,使他们能够改善生活和改造社会。人人享受教育这是和谐社会的根本宗旨,社区教育是构建新农村终身教育体系和全民公平教育的重要平台和载体,对建设新农村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李慧玲. “和谐成人教育”内涵解读[J].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成人教育学刊,2009.4.

[2]顾明远. 终身学习与人的全面发展[J].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成人教育学刊,2009.2.

[3]刘岳启. 我国新农村建设急需人才及其培养方式的探讨[J]. 成人教育,2009.9.

[4]陈文,曾青云,赵清良.新形势下农村成人教育发展问题研究[J].成人教育,2009.4.

第10篇

论文摘要:从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途径、统筹城乡发展的举措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载体等方面浅谈乡村旅游的促进作用;同时说明了在发展乡村旅游促进新农村建设的同时应当坚持的几个原则及注意的几个问题。

1乡村旅游对新农村建设的促进和带动作用

(1)发展乡村旅游是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有效途径。一是有利于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乡村旅游能够有效地促进当地农业的产业化经营,带动农副产品和手工艺品加工、交通运输、房地产等相关产业发展。二是有利于促进农村生产发展和农民生活富裕。乡村旅游使许多农民成为旅游从业者,直接增加了农民收入。农民可以通过打零工、办旅馆、摆小摊、开餐馆、加工纪念品等方式增收,还可以通过参与乡村旅游项目的入股分红增收。三是有利于促进农民素质提高和乡风文明。乡村旅游把城市的许多新信息、新理念带到农村,对农民素质和乡风民俗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使学文化、学技术成了一些农民的自觉行动,许多村民学起了普通话、外语和电脑,全面提升了农民素质。四是有利于促进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发展乡村旅游的农村乡镇,通过开发和保护旅游资源,使广大农民兄弟有了很强的环保意识,促进了当地环境资源、生态资源和文化资源的保护,增强了农村地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五是有利于推进农村基层管理民主。乡村旅游具有现代服务业的特性,它的发展为农村引入了现代管理理念。一些地方在基层组织的引导下,农民自主决策、民主决策,促进了农村管理民主,一些农村纷纷成立各种协会,民主管理水平不断提高。

(2)发展乡村旅游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举措。一是缩小了城乡差距。发展乡村旅游,给农村带来了大量的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通过旅游这个渠道,把一部分城市的消费资金转移到农村,增加了农村的经济实力和农民的收入。据测算,一个年接待10万人次的乡村旅游景点,可直接和间接安置300位农民从业,直接和间接为1000个家庭增加收入。为了增加旅游吸引力和旅游接待能力,发展乡村旅游的农村更加注重对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更加注重改善道路、水、电、通讯等基础设施,更加注重对住房、厕所、厨房的维修和改造,更加重视绿化美化和环境卫生,因而有利于农村自然生态环境和居住条件的改善。二是促进了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一些农村发展乡村旅游后,集资办起了教育和医疗,提高了适龄儿童入学率和农民参加合作医疗率;还有一些农村建立了社会保障制度,农民达到社保条件后可以按月领取保障金,农民也能像城里人一样享受医疗、教育和社会保障;发展乡村旅游,以农民为主体,农民可以自愿选择是否参与乡村旅游开发,也可以选择参与乡村旅游开发的方式,还可以自发成立旅游协会、农村经济联合体等行业组织,给农民创造了新的发展机会。三是推动城乡共同发展。发展乡村旅游,通过城乡的交流和沟通,有助于方方面面加大对农村的投入和政策支持,促进了各种资源、资本和要素向农村、农民和农业倾斜,推动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许多地方基础设施大幅度改善,一批村容整洁、各具特色的旅游村镇应运而生,促进了农村地区基础设施和居住条件的改善。另一方面,发展乡村旅游,有利于拉动消费,扩大内需,促进城市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推动了多层次复合型的综合旅游目的地体系的建设,促进旅游小城镇的建设和发展。

(3)发展乡村旅游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载体。一是推进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和谐。乡村旅游促进了农村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提高了农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更为重要的是,促进了农民素质和农村文明程度的提升。农民通过参与乡村旅游的发展过程,精神世界和文化生活得到丰富。一些农村结合旅游业的发展需要建设了图书室、文化室,加强了文化传播,一些农村举办了各种培训班,提高了农民的素质。乡村旅游的发展还促使一些农村制定村规民约、卫生公约等规章制度,农民的文明程度明显提升。二是促进了人和自然的和谐。乡村旅游使人们走进自然、认识自然,增强了环境保护的意识;乡村旅游消耗资源少,环境成本低,一般不会对资源和环境产生直接的硬消耗,有利于改变大量消耗资源支撑经济增长的传统方式,形成以资源环境可持续利用为基础的经济发展方式,保护当地珍贵的资源和脆弱的生态环境。三是推进农村相关产业之间的和谐。乡村旅游的产业关联度大,据测算,旅游产业对相关产业的拉动比为1∶4,乡村旅游直接或间接地拉动了农业、农副产品加工、手工艺品加工、旅游用品和纪念品、商贸、运输等产业,并与之协调发展。四是促进人和人之间的和谐。旅游使人们开阔眼界,增长见识,通过增进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促进了旅游者与农民之间、旅游者与旅游者之间、农民与农民之间的相互了解。

2乡村旅游促进新农村建设应当坚持的原则

把发展乡村旅游纳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整体规划。正因为乡村旅游具有独特的产业功能、很强的关联带动作用和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我们建议各级党委和政府把乡村旅游纳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规划之中,将其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快发展。各级政府要在党委领导下,全面负责乡村旅游工作,统筹规划,加强协调,完善机制,依法管理,动员和组织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到乡村旅游之中,积极引导各种农民组织发挥市场开拓、行业自律和维护权益的作用,推进乡村旅游快速健康发展。各相关部门应把乡村旅游作为其重点工作加以扶持,把国家和地方对于农业产业化、扶贫开发、环境保护、城镇建设等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政策,运用于支持乡村旅游的发展,重点帮助解决乡村旅游基础设施薄弱、创业资金不足和从业人员素质较低等问题,消除乡村旅游发展中的制约因素。(1)让发展乡村旅游的成果惠及广大农民。发展乡村旅游的关键,是要使广大农民得到实惠。因此,要将农民作为旅游开发的主体、建设的主体、服务的主体,同时,也要使之成为利益主体、发展成果享受的主体。一是要增加农民就业机会。我国农村产业结构单一,农村剩余劳动力较多。要发挥乡村旅游在就业上的“乘数效应”,使广大农民通过参与乡村旅游,在离土不离乡的情况下实现有效就业;还应为广大农民依托乡村旅游的发展开展多种经营创造良好环境,间接带动增加农民就业。二是要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要保证农民参与乡村旅游的劳动报酬,直接增加农民收入,也要注意保护农民的资源参股、资金入股的合法所得。三是要将乡村旅游的发展与农村的精神文明提升相结合。加强对农民业余文化生活的引导,丰富农民的精神生活,提升农民的生活境界。四是要将乡村旅游发展与农民的长远利益相结合。注重加强对农民的文化知识和劳动技能培训,提升农民素质,培养新型农民。

(2)遵照农村的实际情况和旅游经济规律来发展乡村旅游。各地农村的资源条件、地理区位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等情况千差万别,发展乡村旅游的条件不尽相同。乡村旅游有其内在的固有的发展规律,只有按规律办事,才能少走弯路。一要因地而宜、因时而宜、因人而宜。乡村旅游的发展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在有资源、有客源、有财源的地方先行发展;一些偏远山区和少数民族地区旅游资源丰富,但由于道路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难以到位,要选择好发展的时机,防止盲目决策、盲目开发;一些乡村旅游发展基础较好或具备发展潜力的地区,也不是每个农民都应参与乡村旅游,而要根据农民的意愿和能力情况来决定,不能强求人人参与。二要加强分类指导。从规划指导、信息服务、宣传促销、人才培训等方面着手,加强对乡村旅游发展的服务,在乡村旅游产品开发、市场定位、突出特色等方面加以分类指导。但对乡村旅游的发展不应设定指标,不设固定模式。

3乡村旅游促进新农村建设应当注意的问题

(1)正确处理发展乡村旅游与农村城市化、农民新型化、农业现代化的关系。发展乡村旅游,要着眼促进农村地区经济社会长期全面协调发展,推动农村居住条件和周边环境的改善;着力提高农民素质,培养新型农民;积极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构建现代农业体系。发展乡村旅游一定要注意保持当地农村特色,要防止某些“城市病”向农村蔓延,防止工业垃圾、城镇污染侵蚀农村净土。发展乡村旅游,要以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环境提升为目标,既不能把新农村建设等同于旅游新村建设,把新农村规划简单搞成旅游新村规划;也不能因为发展乡村旅游而把农村建成没有农业、村庄、农民、特色的所谓新农村。

(2)正确处理乡村旅游中政府推动与尊重农民意愿的关系。发展乡村旅游要由政府来推动,要以农民为主体,充分尊重农民意愿。政府推动不是包揽一切,而是发挥政府在规划引导、统筹协调、分类指导等方面的优势和积极作用,因地制宜,推动乡村旅游的整体发展。农民有选择是否参与乡村旅游开发以及如何参与乡村旅游开发的权利,不应该强求一律。要在政府的指导推动下,尊重农民意愿,依靠农民智慧,发挥农民的积极性,促进乡村旅游的持续健康发展。

(3)正确处理发展乡村旅游与农村其他产业发展的关系。农村各产业之间和谐发展是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根本前提。要发挥乡村旅游产业关联度大的优势,通过发展乡村旅游,促进农村各产业之间协调发展,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乡村旅游也要充分依托其他产业,取得其他产业的支持,在其他产业发展中得到加快发展。

第11篇

    论文摘要:人力资本是保持经济长期增长的主要动力,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因此,采取措施加强农村人力资本投资对推进新农村建设具有战略意义。 

在刚出台的国家十二五规划中强调了要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并要求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做为“十二五”期间的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在新农村建设中人力资本作为最重要最具能动性的生产要素,对农村经济的增长和新农村建设的持续进行具有决定作用和战略意义。 

一、人力资本的界定 

本文对人力资本的界定沿用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舒尔茨的观点。舒尔茨认为改进穷人福利的关键性生产要素不是空间、能源和耕地,而是提高人口质量,提高知识水平。他认为人力资本是体现在人身上的知识、能力、健康等的总和。 

二、我国农村人力资本投资中存在的问题 

1、从主观方面的因素来分析主要存在以下三个方面问题: 

一是农民作为农村人力资本投资的直接主体,受传统观念的束缚,对人力资本投资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在我国新农村建设的大背景下,我国农村人力资本投资最主要的形式是父母对子女的教育投资,而受传统观念的影响,父母都期望子女通过教育能走出农村,因此造成了农村人力资本的流失。此外,他们忽视自身的职业以及技能培训。人力资本投资缺乏主体的积极性,成人职业技术培训滞后,这就使得农村劳动力不仅文化素质低,而且所具备的技能也相对贫乏,无法适应市场经济和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 

二是政府作为农村人力资本投资最主要的主体,虽然近些年已经加强对农村人力资本的投资,但是相对于投资长期匮乏的农村来说,政府的财政投资仍远远不能满足需求。并且政府对农村的人力资本投资中大多数资金集中用于发展农村的基础教育,对成人职业技能培训的投入极少,还存在着人力资本投资与地区结构和供给结构的不平衡。 

三是社会各界人士的支持作为新农村建设中不可或缺的力量,对农村人力资本的投资也是极少数。 

2、从客观方面的因素来分析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农村教育体系的不健全。农村的教育体系侧重于农村义务教育体系的建设与完善,而关于的农民成人教育与职业技能培训体系尚未建立或尚不完善。此外,农村教育的基本基础设施建设不健全,硬件资源如计算机房等的配备不全,软性资源表现在师资力量与师资水平比较薄弱。 

二是农村医疗保障体系不完善。农民的健康是农村人力资本形成的保证,良好的身体素质是人力资本发挥效率的关键。而我国农村医疗的现状主要表现在:政府在医疗资金投入和卫生技术人才培养方面存在严重不足;农村医疗机构管理混暖,没有一套完善的监督管理模式;农村的医疗救助非常落后,商业保险等在农村的推行也受到各种限制。 

三是缺乏有效健全的人才机制。至今农村尚未建立起完善的人才开发与保护机制,在农村实际工作中既无人才培养渠道,又无人才选拔使用依据,对做出贡献的社会精英亦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使得一部分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素质较高的人才转移到城市和非农产业,导致农业生产经营和管理人才严重流失和断层。 

三、加强农村人力资本投资的对策探析 

1、打破传统观念对农民思想的束缚,树立社会主义农村新型文化,为农村人力资本投资奠定思想基础。 

这就要求政府要注重对农民进行思想教育,改变他们把自己优秀的子女送离农村求发展的观点;改变他们因循守旧、安于现状等守成意识,增强其创新意识,使他们认识到人力资本投资不是单纯的消费行为,而是一种生产性投资;改变他们将资金大部分投资在子女教育上,忽视自身的职业与技能培训的行为。 

2、加大政府对农村教育医疗事业的财力投入,为农村人力资本投资提供基本的资金保障。 

首先政府在教育战略上应向农村倾斜,加大对农村教育的财力投入。对基础教育而言,有充足的财力支撑就可以改变教师工资待遇,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支助边远农村地区发展远程教育,提高对贫困生的支助水平等。对成人教育而言,充足的资金支持就可以在农村设立职业技能培训点,宣传和吸引农民积极改善自身的技能等,从而提高农村人力资本存量。 

其次在农村医疗方面,主要是继续推进农村合作医疗的开展,并加紧建设农村医疗卫生站等,提高农村医疗救助水平,解决农民看病难与看病贵的问题,使农民能有健康的身体素质积极参与到新农村建设中来。 

3、积极宣传,号召社会各界人士的积极参与,为农村人力资本投资提供强有力的外部支持。 

社会各界人士对农村人力资本投资的贡献包括资金、物质、智力支持三个方面。政府应采取税收减免等措施吸引各种社会力量的参与,筹措社会闲散资金用于增加农村人力资本投资,这可以相应的缓解政府的财政压力。同时,政府应对积极参与并对农村人力资本投资作出重大贡献的组织或个人给与相应的表彰与荣誉,以引起社会反响,从而带动更多的人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而智力支持主要是制定相应政策号召和鼓励毕业的大学生或者一些教师等志愿到农村支教,壮大农村师资力量,提高农村师资水平。 

4、要完善农村教育医疗体系和建立健全农村人才机制,为农村人力资本投资提供一个稳定的客观环境。 

首先是完善农村教育体系建设。要坚持农村义务教育和成人职业技术培训教育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其次是完善农村医疗体系。要完善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要完善农村医疗救助体系并加大对重大疾病的防控,要鼓励发展农村商业医疗保险以实现多层次的医疗卫生保障体系。此外,还要建立健全农村人才机制。这里的人才机制包括人才的开发与保护机制以及人才的激励机制,从而建立起培养人才,使用人才,留住人才的有效机制,形成良好的人才创业条件和成长环境。 

 

参考文献: 

[1]成祖松.我国农村人力资本投资的理性思考[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2010年第1期. 

[2]刘中文,江盈.我国农村人力资本投资的研究展望[j].财经论丛,2010,7. 

[3]林绍珍.新时期我国农村人力资本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新乡学院学报.2009,8. 

第12篇

关键词:农村公共文化 文化服务 保障

China's rural public cultural service problems

YuWenWu

Harbin commercial university school of economics

Abstract: in this paper expounds connotation and function of public cultural services in rural areas, individual psychological shape function and human capital promotion function on the basis of the construction of new socialist countryside, and satisfy the spiritual and cultural needs of the farmers, and promote the building of a service-oriented government, expand the rural market demand, the paper the inner demand of the rural public cultural services, and deeply analyzes the present existing i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rural public cultural service expenditure insufficiency, the total capital investment intersected, funds management problems such as lack of transparency.

Key words: the rural public culture service guarantee

一、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内涵及功能

农村文化是广义文化整体概念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除了具有多样性、层次性和公共性等文化一般特性外,还具有诸如地域性、实用性和农民阶层性等特殊性。我们可以将农村文化定义为:从属意识形态领域的有助于农民价值观和世界观塑造的价值观文化、基于精神文化需要的有助于农民身心健康发展的大众文化、出于载体功能的有助于提高农民劳动技能和效率的农业科技知识文化。

农村公共文化所具有的独有特征表现在:

首先,农村地区是人口居住的一个基本构成单位,也是我国作为农业大国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农村公共文化理所当然是文化建设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东南西北各个角落分布着具有不可仿效和替代的生活习俗、作息方式和文化意识的村落,呈现出农村地区相对于城市地区所具有的明显的文化空间地域性特征。

其次,文化也会在外在压力和自身适应的作用下做出文化逐步变迁和主动调整的反应。当然,在这个变迁和调整的过程中,前者表现为与外界文化的碰撞、冲突、选择、吸收、补充和融合;后者表现为本地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技术条件的日新变化所带来的协调和适应,这些都突出体现了农村文化在时间上的时代性和动态性。

再次,文化包括农村文化具有在一定区域内进行传播和存续的实用性,农村文化的实用性一方面表现为作为一般社会秩序和规则对公众个体行为和心理的引导指示作用,另一方面也表现为文化渗透在劳动生产和生活技能中被认同和接受为核心价值,从而反映在农民对生产和社会关系的重新利用改造以及对社会和自然认识的不断更新。因此,农村表现也表现出了内容上的实用性。

农村文化所具有的功能一方面表现为意识形态的执行功能和个体心理塑造功能,通过鼓励农民消费健康的大众文化产品和服务而保持积极向上的乐观生活态度;通过影响农民的思维方式、生活习俗、价值取向和情感生活从总体上控制社会秩序和既定利益关系,以达到净化农村社会风气、维护农村社会秩序和强化农民凝聚力的目的。另一方面表现为人力资本的提升功能,农业的发展、农村社会经济的繁荣和农民素质的提高离不开科技知识文化的发展,文化知识诚然是人力资本的核心组成部分,它通过宣传教育、市场交易和信息技术处理之类的技能培训等嵌入的方式而内化为农民的心智结构并对农民的生产实践活动和人际行为认知产生影响。

二、中国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内在需求

1、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任务

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正在世界经济、政治和文化相互交融的新形势下快速发展着,其内容和影响是多方面和深层次的,这其中也不乏加强农村公共文化建设的任务。政府已经将构建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和目标要求。

2、满足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的客观需要

人们的消费需求是不断发展变化的,随着社会生产的不断发展,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消费需求从总体上呈现出逐步上升的趋势,这种趋势不仅在城市居民群体中清晰可见,而且农民群众中的趋势表现也很明显,他们对于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越来越强烈。

3、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和文化体制改革的必由之路

提供公共服务是现代社会政府执政为民理念的充分体现,对于广大的农民群体而言,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保障农民的基本文化权益,也是不断完善和优化政府公共服务职能,着重体现其服务功能,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需要。

4、扩大农村市场需求,转变农村发展方式的有效途径

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带来的金融风暴惊动了全世界,也通过国际贸易、国际投资和国际服务等领域给我国带来了明显的影响。我国提出了扩大内需来保持经济增长的重大战略。通过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通过农民健康向上的精神文化消费,会给我们“放射出人类崇高的精神之光”,会大大焕发人们的高层次的消费能力,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水平修养、艺术修养和思想观念修养,提高农民的文明水平。而由于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带来的农民思想觉悟的提高,是生产力发展、社会进步的强大精神动力,不仅带来文化基础设施和重大文化工程建设等文化投资活动,而且刺激了农村各层次的文化消费,从而带动了农村经济乃至国内经济高速稳定的发展。

三、中国农村公共文化服务面临的困境

1、支出总量不足

目前,我们看到了政府公共财政中不断增加农村公共文化基础设施的预算,但这种供给与农村公共文化的快速发展所急需的大量的文化设施建设资金和运营管理资金严重失衡、不相匹配。

2、资金投入条块分割

文化基础设施是进行文化建设不可缺少的必要条件,在依靠农民自我承担的同时,更应该依靠政府的预算与拨款,但是现实中一方面预算部门间由于缺少协调和沟通而形成的多头管理往往导致运营管理资金不到位,另一方面政府对农村公共文化设施的治理也存在着利益部门间的互相博弈而导致治理成本增加和治理成效减损的问题。

3、资金管理缺乏透明度

横向和纵向的多级管理体系的存在必然造成各种信息的不对称,其主要表现就是模糊的资金流向、用途和到位时间,究其原因就是内外监管的缺失。内部监管缺失体现在下级虚报重报申请资金、上级缺少实地考察、下级截留挪用资金、政府难以获得真实财务信息由缺乏有效资金监管。外部监管主要体现在公众缺少必要的公共文化支出的知情权和监督权。

当前中国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虽然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要求和重大举措,具有普遍适用性,但现在仍主要由地方政府推动和供给,然而,在具体实践中,其动力和经验主要还是来自于农民基层的农民、企业等市场主体。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构建是一个无法一蹴而就的长期历史进程,必须引入市场机制,开拓投入渠道,建立长效服务机制;必须逐步提供解决农村服务供给能力不足的基础设施和多样化的文化服务;必须改善农村文化建设的宏观管理环境问题,强化政府文化服务绩效评价,最终通过构建更完善的农村公共服务文化体制从根本上支撑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实现。人才竞争力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的核心竞争力之一,不仅仅是经济领域,文化领域也依靠人才队伍的支撑。人才资源优势是我国最具有潜力、最可持续、最可依靠的优势,农村公共文化事业的发展也离不开人力资源优势,靠人才支撑农村文化事业的发展是一条越走越宽的发展路径。

参考文献:

1、张云峰:《黑龙江省建设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研究》,东北农业大学博士论文,2010年。

2、王晓峰:《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公共服务体系的思考》,《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第1期。

3、曹爱军:《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制度变迁与协同》,《天府新论》2009年第4期。

4、顾金孚:《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市场化的途径与模式研究》,《学术论坛》2009年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