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服饰艺术考察报告

服饰艺术考察报告

时间:2022-11-24 12:28:2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服饰艺术考察报告,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服饰艺术考察报告

第1篇

金融危机和经济萧条令欧洲不少餐馆生意冷清,为招徕顾客,西班牙北部希洪一家名叫达里奥斯的餐馆别出心裁,推出“抗金融危机套餐”。

该套餐的奥妙就在于便宜:花费一欧元就能在餐馆里吃到一个套餐。

这套套餐由一个海鲜汤、一份排骨米饭和一份鸡肉或者凤尾鱼沙拉组成,同时还有面包、饮料和甜点。

在过去两个星期中,该餐馆每星期里提供一天套餐,以做试验。上个星期四,近四百位顾客来到这家拥有四十九个座位的餐馆品尝套餐,据说效果不错。从今以后的每个星期四,这家餐馆决定都会提供“抗金融危机套餐”。

“乒乓女皇”邓亚萍成剑桥博士

2008年11月29日下午,中国前乒乓球世界冠军邓亚萍从英国剑桥大学基督学院毕业,获经济学博士学位。

在剑桥大学近八百年的历史中,这是第一次有像邓亚萍这样重量级的世界顶尖运动员拿到博士学位。

美研究发现穿红色衣服对异性比较有吸引力

美国日前的一项研究发现,穿红色衣服对异性比较有吸引力。研究显示,这可能是因为红色引发原始本能,联想到性。而且发现女性穿绯红色或深红色衣服时,男性较想和她们约会,并因此较愿意花更多钱在她们身上。

研究先给受试男性看一名所谓相貌平平的年轻女子的照片,照片中她身穿各色服饰,包括红色、白色、灰色、绿色等。100多名男性,其中大部分是罗彻斯特大学部男生,在看过这些照片后,再请他们对这位女性有多漂亮,多想亲吻她们,多想和她们发生性关系等评分。结果即使是同一人,男性认为穿红衣的那张较有吸引力。

另一批照片显示一位女性,穿不同颜色的衬衫,红色再次受注目。男人愿意花在红衣女性上的钱,也是穿蓝衣女性的两倍。即使结果如此,男人仍坚称衣着颜色不会影响他们的选择,这表示男人根本没有感觉到红色的魅力。

研究发现男性穿红衣对女性也较有吸引力。艾略特表示,这可能是非常深层的生物倾向影响,对红色的喜好,是一种进化遗留下的产物。

情商纳入干部考察值得期待

山西省公选办表示,在考察干部时,除考察人选的工作能力外,还将注重“情商”考察,个性特点、言语表达、团队合作精神等内容将进入考察报告。

情商不仅是一个人心理能力的重要反映,也是其诸多实际能力赖以存在的必要基础。如果说智商讲的是如何干事,那么情商指的就是怎样做人,具体表现在勤劳、正直、自律、诚实、善良、勇敢、俭朴、守信、尽职尽责、公道正派等方面。很显然,能不能干成事主要靠智商,但乐意不乐意、诚心不诚心为群众做好事、办实事,靠的则是情商。因此,考察干部既要看“智商”,更要重“情商”! 将“情商”纳入干部考察无疑会让考察更全面、更客观、更深入,值得期待。

英国摄影师用蔬菜食品拍出艺术杰作

乡村风景有椰菜制成的树木、土豆制成的岩石、罗勒和香草制成的小草、坚果制成的乡间小道,手推车则是由面包框加装蘑菇轮子制成的。气球则由苹果、芒果、草莓、香蕉、大蒜、柠檬和酸橙雕刻而成。

第2篇

[关键词]青城;文化遗产;遗产保护

[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4)22-0044-02

青城又名一条城,位于甘肃省兰州市榆中县北部崇兰山下,,地形呈狭长地带,黄河流经北部,属典型的黄河谷地。青城历史悠久,历代文人墨客荟萃,商贾云集,会馆林立,是西北商贸集散地和黄河上游边防军事重镇。

据史料记载,青城建于宋仁宗宝元年间(1038~1040),由宋代大将狄青巡边时所建。据《兰州府志》载:“一条城本名垄沟堡,宋狄青巡边所筑。明万历五年,兵备张栋疏请改名。” 青城《罗氏族谱》载:“宋宝元时,狄武襄公擢秦州刺史。有豫章罗月泉先生者,为宋儒从彦之曾祖,武襄聘为幕客。狄武襄公巡边至定远,筑一条城。月泉襄办屯田事宜,因侨居一条城。后还豫章,至裔孙柄之复迁于条。”此外,《甘肃通志》、《榆中县志》、《皋兰县志》和《金县志》均有“一条城”的记载。由此可见,青城距今已有970余年的历史,是名副其实的黄河千年古镇。

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了《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从此世界各地文化遗产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和保护。当时,《公约》对文化遗产作了三方面定义:一是文物,二是建筑群,三是遗址。这三者其实可以用一个“大文物”概念来概括,即“历代遗留下来的在文化发展史上有价值的东西” 。①然而,“大文物”的概念只停留在物的方面,文化是多样的,它既包括有形的文化,也包括无形的文化,这样“大文物”概念又升华为如今“文化遗产”概念,即把人类口头和非物质的文化都囊括其中。但这种分类法又不免陷入人为的分割,因为所谓的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对立统一体,它们相互依存,共同作用。因此,研究青城文化遗产,我们在对其进行二性分类的同时,还要注意二者的联系。

一、 青城物质文化遗产

物质文化遗产又称“有形文化遗产”,包括文物、建筑群和遗址。

文物:从历史、艺术和科学的角度来看,具有突出价值的建筑群、雕刻和绘画,具有考古意义的部件和结构、铭文、洞穴、住区及各类文物组合体。

建筑群:从历史、艺术和科学的角度来看,在建筑形式、统一性及其与环境结合方面,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单独或相互联系的建筑群体。

遗址:从历史、美学、人种学或人类学的角度来看,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人造工程或自然与人类结合工程以及考古遗址的地区。②

青城物质文化遗产大致可以分为如下几类:

(一)文物类

文物类遗产主要包括砖雕、木雕、传统服饰、明清家具、碑刻、农业生产工具、水烟制作工具、乐器、传统生活用具等。这些遗产内容丰富、种类繁多,保护现状各不相同。砖木雕保护大都附属于古建筑和民居,对于某些重要的残损砖木雕进行了局部修缮或原址复原。传统服饰除了在罗家大院陈列室里有收藏外,还有很多精品散存于居民家中,有待进一步整合资源。明清家具除了在罗家大院、高家祠堂、青城书院等大型建筑群集中收藏和展示外,有部分散存于居民家中,尤以方桌、条案、钱柜、衣柜、茶几、首饰盒等居多。农业生产工具设有专门的陈列室集中展示,收藏种类比较齐全,但在展示手段上尚缺乏情景配合。在民间,仍然有部分工具在生产中使用。乐器主要是指配合演奏青城小调的各种乐器,包括唢呐、笛子、云锣、扇鼓、大铙、二胡、三弦、板胡、扬琴、梆子、撞铃等。这些乐器很多传承有序,有的使用了两三代人,大都保存在演唱艺人手中。传统生活用具内容较杂,如水烟瓶、烟杆子、鼻烟壶、针线盒、首饰盒、调料罐、黑瓷油瓶、酒瓶、陈设瓷器以及各类工艺品等,从不同侧面反映着青城民间生活文化。这些传统生活用具除少部分陈列收藏之外,大多数散失在民间,缺乏整合。

(二)建筑群类

建筑群类遗产主要包括明清民居、城隍庙及其附属建筑、青城书院及其附属建筑、高家祠堂及其附属建筑、罗家大院及其附属建筑等。明清民居以清代四合院式形制居多,砖木结构,古色古香,大部分民居仍然在居住使用,政府对部分典型民居进行了修缮和保护。青城书院、高家祠堂及其附属建筑保存比较完好,是重点修缮和保护的建筑。罗家大院及其附属建筑,除了进行原貌修缮外,将部分居室改造为陈列室,并专门设置了水烟制作场景和作坊,再现了民国时期罗家水烟作坊的兴盛场景。

(三)遗址类

遗址类遗产主要指尚存争议的闯王李自成墓及其故居,现已有《李氏家谱》进行相关佐证。这部分遗产有待进一步论证和保护。

二、青城非物质文化遗产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承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③其范围包括口头传统、传统表演艺术、民俗活动、礼仪、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传统知识和实践以及与上述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

青城非物质文化遗产大致可以分为如下几类:

(一)传统手工技艺

传统手工技艺主要包括水烟制作技艺、陈醋酿制技艺、织布技艺、长面制作技艺、剪纸技艺、刺绣技艺、砖木雕刻技艺等。水烟制作技艺因水烟经济衰落而逐渐消亡,目前只有为数不多的几个人能够比较详细地描述其制作工艺。陈醋酿制技艺在民间具有深厚的基础,大部分居民都能自己酿制陈醋,世代相传。织布技艺因外部环境的变化已丧失生存的土壤,传统木制织布机因结构复杂、产品过时,现只能进入陈列室进行展示。长面制作技艺和酿醋技艺一样,深植于民间生活,成为青城妇女的必修课。剪纸技艺出现了以康月玲为代表的融入传统山水画特色的地方剪纸艺术,并受到政府的扶持与保护。刺绣技艺在青城民间生活中仍然占有一席之地,但相对于清代传统刺绣,无论是在技术还是内容上,都有一定的差距。砖木雕刻技艺仍然延续着传统,但由于木结构房屋的减少和机器砖雕品的出现,砖木雕工艺受到一定的冲击。

(二)民间游艺

民间游艺主要包括道台狮子、青城高跷、城河抬子、火狮子、英雄舞鼓等表演活动,这些活动属于青城民间社火的表演内容。这些活动通常在重大的节日庆典集中表演,并组成一个庞大的社火队集体演出。这些活动表演难度较大,对表演者的技术要求较高,通常需要具备一定的武术功底,否则难以胜任,这应与青城的尚武精神息息相关。

(三)民间音乐

民间音乐主要指青城小调,它是一种集歌唱、表演与器乐演奏为一体演述短小故事的音乐形式。相传清代末年青城人张海润创建,20世纪40年代刘自重搜集整理两册曲本,命名《西厢调》,使青城小调增添了一份雅气,与眉户等乡土气息的地方曲子区别开来。有关青城小调的整理和研究成果,现已有郇芳、铁燕合著的《青城小调》面世。

(四)民俗活动

民俗活动比较典型的是城隍出府。据说青城的城隍爷大有来头,他本是省城兰州的督城隍。雍正年间,因与新修的城隍庙尺寸不匹配被淘汰,最终落到了青城镇。按照惯例,城隍爷每年出府两次,即清明节与农历十月初一,巡视民情,办理案件,消灾去祸。城隍出府阵势庞大,号称“半銮驾”,即皇帝出巡人数的一半,少则100多人,多则300多人,成为青城民间传承已久的地方民俗活动。

[注 释]

①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文物”辞条,商务印书馆2012年版。

②向云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宁夏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③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手册》,文化艺术出版社2007年版。

[参考文献]

[1]钟敬文.民俗学概论[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

[2]金吉泰.李自成的最后归宿在甘肃青城[J].丝绸之路,2006 ,(8).

[3]玲.青城古建筑的砖雕装饰艺术[J].甘肃科技纵横,2007,(3).

[4]刘栋,曾红兵.青城民间艺术[J].丝绸之路,20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