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道德建设

道德建设

时间:2022-07-01 07:54:06

道德建设

第1篇

建设道德政府是以德治国的需要,以德治国是我国的基本社会治理方式,以德治国需要公共管理道德化,公共管理道德化需要政府的道德化;建设道德政府是以法治国的需要,因为法律的基本立足点是道德,法律的正确执行离不开道德;建设道德政府更是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的需要,因为道德是服务精神和服务行为的基础。没有道德作基础,政府就不可能有真正的公共服务精神和行为。政府道德化的内容

政府的道德化包括:制度的道德化、道德的制度化和公务员的道德化。

1.制度的道德化

制度的道德化是指公共管理的制度、体制和组织的道德化,即要求在制度、体制和组织结构、运转机制的安排中有着道德化的合理规范,包含着道德实现的保障机制,同时,已经确立的制度又是有利于道德因素的生成和成长的,能够对公务员的道德修养的提高有着鼓励作用。

2.道德的制度化

道德的制度化是指将对公务员的道德要求,以规章、制度或组织要求的形式来体现。多年来,我们在道德的制度化上下了不少功夫,出台了众多的文件和要求,但实际效果却难以尽如人意。这与我们的道德制度没能根据时代特点进行相应的改进有很大关系。适应时代的要求,政府的公共行政伦理道德建设的指导思想,也应该从过去的政治伦理向管理伦理、从境界伦理向行为伦理、从行为伦理向制度伦理转变。只有遵照这种指导思想进行伦理道德的制度化建设,才有现实意义。

3.公务员的道德化

公务员的道德化是要求公务员以道德主体的面目出现,其行政行为从道德的原则出发,贯穿着道德精神,时时处处坚持道德的价值取向,公正地处理个人与政府的关系、与同事的关系和与公众的关系。没有制度的道德化,公务员个体的道德是不稳定的;但是,如果没有公务员的道德化,那么,制度的道德化就会成为空洞的说教。

没有道德责任感的人没有资格当教师和政府官员。这是社会公认的对这两种职业从业人员标准的道德要求。但是,道德责任感缺乏却是当前公务员队伍中几乎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去年全国开展的清查干部文凭活动表明,假文凭比例惊人,在所查的67万县处级以上干部中,每40人就至少有一人的文凭有问题。文凭腐败凸显出公务员道德的缺失,对这一点,人们认识清醒,多有共识。公务员的道德化是当前政府道德建设所面临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政府道德建设的基本途径和措施

把道德政府作为行政改革和行政发展的基本目标,在政府的各项工作中引入道德价值评价,积极加强政府的公共管理伦理道德建设,是建设道德政府的基本途径。

行政管理是一个决策和执行的“科学——事实领域”,公共管理伦理是“道德——价值领域”。现在的行政改革都是以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为取向的。这使我们关注更多的是政府的具体制度结构的科学化、工作方式和程序的合理化、各种工作的标准化、权责分明、讲求效率和组织分工基础上的协调等等“可行性”问题,而对以人为本、政府的服务性应该怎样等等这类涉及价值判断的“可欲性”问题,则重视不够。实践表明,这种两个领域分离的状况,不仅使行政改革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而且削弱了政府的道德建设。要加强政府的道德建设,就要改变两个领域分离的状况,在行政改革中注重管理与伦理、事实与价值的结合,使政府道德化成为行政发展的基本取向。

政府的道德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做好一系列的工作。

1.强化行政发展和政府工作的伦理视觉

政府要享有老百姓的发自内心的拥护和爱戴,仅做到微笑服务是不够的,必须在道德上做出表率才行。而要在道德上做出表率,就需要政府在各方面都表现出道德性,不仅要讲求目的的道德性,还要讲求实现方法的道德性。不仅要讲求制度、政策的道德性,还要讲求实施程序、具体执行的道德性。换言之,我们政府的工作仅讲求科学性是不够的,还要讲求道德价值性才行。所以,我们应重视和加强工作的伦理视觉,从公共服务伦理的角度审视我们的组织、制度、政策、决策和行政行为的道德性。而且,这也是建设道德政府、诚信政府、正义政府的必然选择。

2.强化干部考核的伦理角度

现在的干部考核,只关心“他有能力吗?”而很少关心“他是有道德的吗?”结果在具体考核工作中,常常是只问业绩,很少问做事的动机是什么?业绩是通过什么样的方法取得的?这种考核方法,对于干部的评价是不全面的,是难以考核出干部的德行的。我们这些年在干部的任用上,有些干部之所以能被带病提拔,与这种考核方式不无关系。评价事,可以不问动机,只看结果;而评价人,就不能只看结果,不问动机;也不能只问结果的道德性,而不问过程的道德性。目的的道德性必须与方法的道德性相统一,才能构成完整的道德性,我们才可以评价说,它是道德的。

3.加强公务员的公共伦理培训,提高公务员的道德素质

目前,中国正处于剧烈的社会转型时期,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价值观多元化,社会利益关系更为复杂,社会和政府的伦理道德关系发生了极大的变化,这种变化与政府的职能转变和行政行为方式的转变相叠加,对政府和公务员原有的管理伦理关系与道德观念形成了巨大的冲击,在新的伦理关系和道德规范没有有效建立之前,在政府和公务员的行政行为中,就普遍出现了伦理关系错位、道德观念迷失的状况。政绩工程、形象工程、违法行政、衙门作风以及决策失误、执行不力,部门利益法制化等现象的出现,就与政府和公务员的伦理意识缺位、伦理观念淡漠、伦理知识缺乏、伦理决策能力低下有着紧密的联系。现在有很多公务员没进行过系统的伦理知识学习,不熟悉伦理思考方法,对为适应新形势新时代需要而产生公共管理伦理这门新的伦理学科,缺乏必要的了解,更遑论熟悉和运用了。这对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所需要的道德政府、诚信政府、正义政府和廉洁政府的建设形成了极大的障碍。

公务员的道德素质是一个以伦理观念、知识为基础的极其复杂的能力结构,包括道德认知能力、行为选择能力、道德调控能力、价值评价能力等。有效的公共伦理培训,可以帮助公务员了解掌握公共伦理的理论知识,促进公务员伦理道德观念的更新,确立符合服务型政府所需的行为价值观,提高他们的伦理决策和道德实践能力。

4.开展公共管理 伦理研究

第2篇

[论文摘要]“现代企业文化”是管理系统的新的序参量,其第一要素——科学文化的动力功能;核心要素——道德文化的尽善功能;高层要素——艺术文化的尽美功能,是管理实践的价值所在。

“2002年中国年度报告”以铁的事实向世界宣告:中国经济继续保持高速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GDP以8%的增幅居世界领先地位。社会物质文明的发展,不但变革着社会经济系统的结构而引发新的功能。同时还促成了社会精神文明的并进,其中最显着的成果是催生了“现代企业文化”,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企业文化结构——即企业在管理实践中的科学技术,企业员工的思想道德与价值观念和企业艺术活动的有机统一体,它是以系统方式作用于经济运作过程,并显现能动特性的新的序参量。

本文将对“文化参量”在现代企业管理系统中的功能属性,按其三大参量要素,即科学、道德、艺术等文化形式进行定性分析。并就“企业文化”与“先进文化发展方向”的成功吻合,论证蓬勃发展的中国企业,从“经济人”提升到“伦理人”的崭新形象的文化成因。

一、现代企业管理系统文化参量的第一要素——科学文化

科学文化是现代企业文化结构的第一要素,作为理论形态的科学,其功能属性在企业中的显现,有一个“物化”的过程,即新材料、新能源、新技术的发明创造并优先地运用于新产品的研制开发,工艺流程的更新或新模式、新标准、新规程溶入营销、管理、服务方式的变革运作过程之中,这通常被称之为现代企业的“科技文化”。且其文化素质之高低,是衡量和代表现代企业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管理水平的客观尺度。用高新科学技术作为支撑而构建起来的生产力系统,无疑是整个人类社会发展的力量之源,是构成现代企业发展的直接动力之关键要素。因此,现代企业科技文化建设的目标,就必然集中指向,构成生产力系统的三大要素——劳动者、劳动资料与劳动对象。

1.培养提升劳动者的科学文化素质

企业文化建设,首先是培养员工的科学文化素质,这是提升生产力的关键课题。而作为企业,它必定不是专门教育机构,对员工科学文化素质的培养,则侧重于培养员工的科学精神——崇尚科学,实践“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和“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的重要思想。

有了科学的思想指导,势必提高员工自身的认识水平和创造性的思维能力。那么,在学科学、用科学中,就能较好而主动地把握机遇,使之在科学上能有所“发现”;在技术上能有所“发明”,使企业处处洋溢着创新精神,而牢牢地抓住科学技术的“首创”性,在产品的研制开发或生产、经营、服务上占尽先机,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先”,“人旧我新”而立于擂主之位,以确保企业运作的良性循环。

企业有了崇尚科学的理念与高新科学技术的支撑,员工劳动技能与服务质量的提高,就具备了先进的精神武器与坚实的物质基础。理论的物化过程,推动着物质与精神的双向转化,企业员工将自已的智力资源能动地、创造性地溶入劳动资料作用于劳动对象,是我们创造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所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动力之源。

2.开拓与变革生产资料的结构

生产力这一动态系统的先进性与发展状态,在物的因素上则为生产资料的结构状态及其所吸纳的科技成果。企业的“科技文化”建设,对此就将目标锁定于——一是对劳动资料的变革——以智能化、自动化的工具与设备;快捷而优选的信息;新型的能源;国际国内多渠道的资金——即以高、精、尖的科学技术和有效的资金运动形式去变革劳动资料的结构,以取代落后的设备和陈旧的资源;以弥补资金的短缺与呆滞;二是,与此同时,必然相应造成劳动对象的结构变革,即在“人化自然”过程中,以消耗实体物质资源为代价的传统生产模式,逐步让尽量节省物质资源,转而以取之不尽的非实体性智力资源,信息资源为依托的新型产业以代之。或向地球的处女地,向海洋乃至向其他星体开拓新的劳动对象。或扩大服务范围、增加服务内容、提高服务质量。

高新科技于劳动对象,也不仅仅停留在改变其形状、结构、性质以满足人们的需求这种“改造世界”的活动,而是更深层次地“创造世界”。由于创造性的发现与发明日渐涌现和对物质资源的节约与爱惜,它必将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荣,推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直至最终化解人类面临资源匮乏“消耗>生成”不等式的威胁。

可见,有科技文化素养的劳动者,与科技含量高的生产资料有机结合所造成的生产力的飞跃,是现代企业文化结构中的第一要素——科技文化动力工能的凸现。它不仅仅是企业,而更是整个人类社会发展演变的巨大动力。

二、现代企业管理系统文化参量的核心要素——道德文化

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就必然引起社会意识系统的相应变革。道德文化作为社会意识系统的一个要素,它对人们行为的制约,较之法律“惩之于已然”的后滞性,而独具“防患于未然”的超前、深刻、广泛的属性。因此,它对社会的能动促进,其尽善功能不可低估。

由此可知,现代企业文化系统的复杂结构中,道德文化具有“系统核”的性质——企业文化建设的目的所在——构建企业优良的职业道德,以实现企业的整体价值而取其“尽善”之功。

1.社会道德“序变”之果——公民道德规范

所谓道德“序变”就是要打破原来的结构,经“无序化”过程达“有序化”,从而构建新的“有序状态”。笔者曾著文预言——随社会经济结构调整有序之后,将构建一种“有序的、全新的、具有中国特色的道德系统而代之”。2001年10月,中央所颁布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正是我国道德序变之果。它提出了“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作为现代企业的道德文化建设,其着力点就在实施《纲要》,实践“规范”的同时,构建自身的职业道德系统。

在道德文化建设上取得显著成就的海航,早在1997年就率先制定了《员工行为规范守则》,并提出了“上善若水”的海航企业文化格言,以期全方位地建立“至诚、至善、至精、至美”的道德文化系统。

2.现代企业道德文化的主题——职业道德

道德的功能在于,通过人们自觉的行动去调整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以达惩恶扬善,使人们树立从善如流的价值追求——即实现社会持续发展;财富共同创造;成果合理分享。作为现代企业的职业道德建设,就当以《纲要》为本,在企业员工中加强个人品德、家庭美德、社会公德的教育,从而建立起以“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为主要内容的职业道德”。

由此,不难看出——现代企业的道德文化,在企业文化结构的功能中,它通过“工具价值”向“内在价值”的转换,以达最终实现企业所追求的“整体价值”。故它集中体现的是人类社会渴求的——构建以人为本,以善为荣的“共享价值系统”这一崇高的社会目标。即通过职业道德的“工具价值”(作用),使企业在生产、分配、流通、消费链式运作中,获得“内在价值”——正当需求的满足。并借“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的职业道德要求,为社会提供丰硕的成果,以实现社会“整体价值”的优化——“工具价值”和“内在价值”的统一。这实质上也是一个企业,能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和内在动力。

3.道德文化尽善功能的实现机制

企业道德文化的尽善功能,在于确保企业内在价值的实现。其机制源于企业“共享价值系统”的构建与运作。所谓“共享价值系统”,笔者在《21世纪新价值系统探究》一文中描述了它的特征——“主体多元易位、组织规范自由、运作协同共生、功能正向共享”。网络化的新型价值系统。而这一新价值系统的建立,首要条件在于主体应具备相应的科技文化素质和道德文化素养。即满足共享价值系统对主体显示“工具价值”时的科学技术水平和与人为善、服务社会的崇高道德修养的要求。

在共享价值系统中,企业作为一个子系统,即“人控系统”而存在。笔者在《系统功能求解》第十章第三节,“人控系统正向功能之‘根’——共享价值系统”一文中,对共享价值系统的结构作图描述如下——(今将其成果运用于企业,见图1)。

企业道德文化的直接功能,就集中体现在“自律——ZL”(员工道德品质)与“他律——TL”(企业职业道德)的双重屏壁的约束机制,为企业员工的施控行为导向。即企业主体通过对客体的改造而创造出企业的价值(系统功能的物化),这种价值除为整个企业员工共享之外,还通过各种形式回报于社会。因为,主体系统协同一致,遵守道德规范。“都那样做”源于目的——价值追求的一致,使主体系统的整体需求得到满足。如果这种满足仅对主体系统的一部分有意义,那其他部分就会因“不公”、“不平”而失望,使自已的行为选择失去价值意义。那就必然引发“不一定那样做”的逆向行为,导致企业正向功能的“主体成因”——企业一部分员工的行为失控,至使企业运作协同性的削弱,从而影响企业整体价值的优化。据此结论:现代企业道德文化的尽善功能的实现,非依赖“共享价值系统”的建立不可。因为它是道德文化价值内涵的物质载体。

三、现代企业管理系统文化参量的高层要素——艺术文化

鲁迅先生曾精辟立论“艺术乃美的凝聚”。这启迪我们认识到:现代企业科技文化之求“真”与道德文化之求“善”的统一,表现为最高、最优状态的“美”。那就是现代企业文化结构之最高层次——企业的艺术文化。

1.艺术文化的巅峰状态——“真、善、美”的统一

所谓“巅峰”,并非极限之意,而是指企业艺术文化,与作为基本动力的科技文化和作为核心要素的道德文化组成“金字塔”结构,它位居其上(见图2)。即是说没有“真”和“善”,“美”则失去内容而空有形式。只有“真、善、美”三者和谐统一,即科技文化、道德文化、艺术文化各司所能,企业的发展才可取得“尽善尽美”之功。

同时,科技文化和道德文化的发展及其功能的展现,又标志着人的解放过程不断向前推进。即从社会和自然的双重压迫下逐步解放出来而获得自由。它为人自身的全面自由的发展提供了必要条件——充分的自由的时间。这种“自由时间”的获得,才使企业进行艺术文化实践有了可能。

2.企业艺术文化的内容——艺术的教育、欣赏、创造

从现代企业文化结构的三大要素,去研究企业文化的动力功能,尽善功能和尽美功能,就能比较清晰地把握企业艺术文化的实践内容,而不至停留在仅仅追求展示企业形象和特征的标记、歌曲、口号、环境、服装、广告等外在形式。

(1)企业的艺术文化教育

对企业员工的艺术教育,同科技教育和道德教育,有着如“金字塔”结构所示前因后果的内在逻辑顺序,而艺术教育又必须紧紧围绕前两者进行。企业的艺术教育,重点不在艺术理论的修养和艺术技能的训练。而是使员工懂得求“真”,从“善”的完美统一,即在生产实践中进一步巩固和运用科技与道德教育的成果。深刻理解个人和企业的一切行为,都当遵循“两个尺度”——一是科技文化所代表的“真理尺度”;二是道德文化所代表的“价值尺度”。

(2)企业的艺术文化欣赏

现代企业在运行过程中,由于拥有现代化的生产能力和与之俱来的高生产率。这就使得在时间分配上,绝非将员工死死束缚在生产岗位,成天为完成生产任务而拼搏。而具有还以员工相对“自由时间”的可能,让其全面而自由的发展,如同海航“力图创造一个能够使人才成长,工作和生活质量高,宽松有序的企业环境”。这就为组织员工进行艺术欣赏提供了必要的时空条件。

由于艺术的门类广阔、形式多样,个人的爱好也有所不同,既然是“自由的时间”与“自由的发展”,则不必强求一律,企业可在多种多样的艺术活动中起组织作用,让员工充分享受艺术之美,通过艺术的熏陶与感染,引导员工美化生活,热爱生活,给企业增添一股无形而强大的凝聚力量。

(3)企业艺术文化的创造

企业艺术文化创造,是既有一般形式,更有特色内容的实践活动。在生产型的企业里,它首先着重在产品的内在功能、质量与优美的外观设计和谐统一。其次是艺术而新颖的包装设计,这两者都在“以人为本”,“主次相宜”的原则下进行创造,成为企业艺术文化水平的制高点——使产品成为精雕细刻的“艺术品”,使服务成为如海航人所渴求的“至诚、至善、至精、至美”的典范。

就一般企业而论,在艺术文化的创造上,都共同面临企业的形象设计、环境设计、广告设计和参与社会交际、公益、新闻等活动中的企业形象问题。这既有不同行业特征的要求,又有以“真、善”为本的共同原则。非如此,难以求得企业艺术文化的功效。比如,以广告设计为例,如果失去了“真、善”原则,“艺术性”越强,反而成为恶性十足的骗局而危害社会,谈何“尽美”之功?又怎能称之为“艺术创造”?

可见,企业的艺术文化实践,较之专业艺术部门的实践,企业当偏重艺术内容的客观、真实。对艺术的虚构、想象、夸张、错位等主观技巧的运用当慎之又慎。也可以说对艺术主观属性有筛选而非全然吸收,是企业艺术文化创造的独有特征。

通过对现代企业管理系统文化参量的分析,我们明确了主动积极地进行现代企业文化建设之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将企业本身所蕴含的科技、道德、艺术文化于生产力中的“自组织机理”,提升到人们主动地促进、建设与参与。这就是:企业科技文化,在生产力的自然上升过程中,既“自组织过程”中,加入了人的自觉促进这一新的序参量,促使企业发展获得强大的源动力;企业道德文化,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由依附后滞补充的“游戏规则”,变为道德文化的超前引导;企业艺术文化,将人们在经济活动中对“美”的被动满足,飞跃到主动追求。

在现代企业管理中文化参量所凸现的自觉促进之“动力功能”,超前引导之“尽善功能”,主动追求之“尽美功能”的轰然击世,促使企业从“经济人”提升到了“伦理人”的高度。这种提升与吻合完全符合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尤其是“现代企业文化”与“先进文化”发展方向的一致性,正是本文关注现代企业文化建设的依据所在。

[参考文献]

第3篇

[论文摘要]在目前的理论研究中,道德建设被包含在了道德教育的范畴之内,而在道德教育的研究中,道德建设自身的一些基础理论问题往往又被忽视。为了加强道德建设基本理论的研究,必须厘清道德建设与道德教育的关系,尤其应当把道德建设与狭义的道德教育区分开来。与道德教育以及其他社会实践活动相比,道德建设具有自身鲜明的特点,即宏观性、社会性、连续性、复杂性和实践性。在社会道德风气的改善和个体道德品质的形成中,道德建设处于主导性的地位,它与道德教育不但有所区别,而且有机地联结在一起。

道德建设和道德教育都是社会道德活动中的重要部分,受到全国上下的普遍关注和重视。目前,在对这两个范畴的实际使用中,人们对道德建设自身的规定性和发展规律、基本要求等基础理论问题尚缺乏全面的认识,往往把它简单地当作道德教育的同意语,这一现象即使在许多内容与此相关的学术专著中也不罕见。为了提高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理论研究水平和实践效果,必须首先明确道德建设与道德教育的关系,掌握道德建设自身独特的规定性。

(一)

由于道德建设这一概念的广泛使用是十二届六中全会以后的事情,所以在传统的伦理学教科书和政治学的著作中,对道德建设的理论都没有专门的论述。在伦理学的研究中,与道德建设相关的内容一般都是附属于道德教育,没有自己专门的、系统的理论。在与伦理学相关的工具书中,也很少有“道德建设”这个词条,即使有,与“道德教育”的解释也是大同小异,没有对道德建设的内涵和本质特征做出明确的说明。为了将道德建设的研究深人下去,必须将它与道德教育这个范畴区分开来。

道德教育,可以从广义和狭义两个层次上进行理解。从广义上说,道德教育,就是一定社会、阶级或组织,为了使人们遵循其行为准则,自觉履行对社会整体和他人应尽的义务,而对人们施加系统的道德影响的活动。从这个意义上说,道德建设的内涵与道德教育是一致的,或者说,道德建设就是道德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从狭义上说,道德教育仅仅是指学校、家庭、团体、单位等社会组织,为了达到一定的教育目标,而对教育对象传授道德知识、施加道德影响,以期使他们在自己的指导下提高道德认识、陶冶道德情操、锻炼道德意志、确立道德信念、养成道德习惯,培养他们按照教育者的教育目标和期望自觉地进行道德实践的能力和意识的活动。在这个意义上,道德建设与道德教育则是相区别的两个概念。在目前从伦理学角度对道德教育所进行的研究中,虽然一般都是在概念上对道德教育做了广义的规定,而在具体到道德教育的特点、内容、途径等问题时,又往往是以狭义的道德教育为研究对象的。这样,道德建设的理论研究便陷人了一个尴尬的境地:在内容上隶属于道德教育,而在道德教育的研究中却又被撇开,得不到系统、深人地研究。因此,为了加强道德建设的理论研究,必须先厘清道德建设与道德教育的关系,把道德建设与狭义的道德教育区分开来,并且要将道德建设的研究从道德教育研究中独立出来。

道德建设与狭义的道德教育的区别主要在于实施的层次上,狭义的道德教育最主要的实施者是学校和家庭,而道德建设则往往是以国家或其他拥有公共权力的机关来实施的。这就决定了道德建设的实施与狭义的道德教育有着两个明显的区别:一是,道德建设目标的实现和具体内容的落实,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公共权力来推行的,具有一定的强制性和制度刚性;而对特定教育对象的道德教育则主要是通过说服、感化等手段.强制的方法一般是缺乏效果和不被提倡的。二是,在道德建设的实施过程中,自始至终都要有很强的组织性和计划性,不但要兼顾不同的阶层和人群,甚至还要考虑不同地域间的差异;道德教育所面对的对象是特定的受教育者,实施中所要考虑的是这些受教育者的实际情况,从而针对性地采取必要的方法和措施,实施起来更加生动灵活。因此,如果给道德建设做一个简单的规定,可以说,所谓道德建设,就是国家或其他拥有公共权力的机构或集团,为了在总体社会道德水平上达到一定的目标,而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社会成员施加系统的道德影响的活动。

(二)

道德建设与道德教育以及其他杜会实践活动相比,具有以下基本特点。

第一,宏观性。这是道德建设区别于道德教育和其他社会道德活动的最显著的特点。道德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不仅制约于经济基础,而且与政治、法律、宗教、艺术等其他意识形式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同时还要受社会风习、文化传统和各种外来思潮的影响。因此,道德建设实践的各个环节,都不能仅仅将目光局限于道德领域的范围之内,而是要通盘考虑制约社会和道德发展的各种要素,从总体上进行道德建设的规划,充分考虑内外的各种因素,才能使道德建设的实践做到科学、有效。道德建设的宏观性还表现在,道德建设必须是有计划、有组织的,必须有一个完整、科学的规划,这也就决定了党和政府在道德建设中的主导地位和关键作用。只有通过党和政府对道德建设全过程的有效组织、领导和管理,才能确保通过道德建设有效地改善社会的道德风气,保证社会稳定、健康、和谐地发展。

第二.社会性。与狭义的道德教育工作面对的是具体的教育对象不同,道德建设是一项具有社会性和整体性的工作。它通常是在整个社会的范围内展开的,所面对的对象是利益要求不同、具体特点各异,并且处于不同的社会关系中的全体社会成员。以提高全杜会的道德风尚为目的的道德建设,必须兼顾全社会各个方面的利益、关系和特点,不能将目光仅仅局限在狭窄的范围之内,更不能头疼医头脚疼医脚,要求眼界开阔、高瞻远瞩、全盘规划、把握全局。如果说,道德教育更注重于针对性和灵活性,那么道德建设则要更多地做到全局性和原则性。同时,道德建设虽然具有宏观性的特征,但是也必须全社会共同行动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在道德建设目标和措施的落实过程中,不但要有学校等教育机构的有计划、有组织的道德教育,还有赖于各种机关、团体、单位的各种道德教育活动和主题活动,以及在全杜会开展的各种精神文明创建活动。道德建设决不仅是决策者的工作任务或“政绩工程”,而是一场全民参与的人民战争。

第三,连续性。道德是一种一旦形成就会产生惰性的社会意识形式,因此无论对于杜会整体来说,还是对于社会成员个体来说,改变原有的道德风气和观念都需要一个长期的、连续的、艰苦的过程。个体的道德品质是一个逐渐养成的过程,社会道德风习的改善更不可能一墩而就,一套科学的道德规范体系的确立甚至需要成百上千年的选择、陶铸与沉淀。’就如同个人的道德修养需要日积月累才能积善成德一样,道德建设也需要经过长期不懈地努力,才能循序渐进地取得理想的成果。在道德建设的实践中,如果不相应地从经济、制度等方面解决根本问题,以使道德建设建立在一个稳固的基础之上,或者不能从整体上实现社会道德风气的根本改善,而是企图通过疾风骤雨式的群众运动的方式毕其功于一役,甚至通过强制的手段压制问题来实现杜会风气的虚假改善,历史证明,如果一旦遇到经济或政治形势的变动,道德风气便又会急转直下,暴露出更多更严重的道德问题。因此,道德建设需要有一个长期的、连续的规划,既要有一个长远而又切实的目标,又要考虑到已有的道德传统、现实的道德状况和将来会出现的各种问题,注意前后计划和措施的衔接,破除各种空想、幻想和臆想,树立信心,科学规划,不懈努力,才能循序渐进地收到理想的效果。

第四,复杂性。道德建设的宏观性、社会性和长期性、反复性的特点,决定了道德建设实践的复杂性。首先,道德建设要求有一套功能完备、层级齐全的决策和指导机构,来确定整个社会道德建设的总体规划、具体进程、方针措施等,并对社会上不同地域、不同层次、不同性质、不同质量等级的道德教育机构进行具体的指导。其次,道德建设还需要有大量的专业研究人员和机构,来为其决策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和现状分析。由于道德建设具有宏观性、社会性和长期性的的特点,直接关系到人们的生存环境,影响既深且远。如果一旦决策失误,不仅会对整个社会的社会风气和生活氛围造成危害,甚至会影响几代人的道德素质和社会稳定。因此,道德建设同法制建设和政治建设一样,也必须做到科学、谨慎和稳妥,不能盲目行事,这就需要有一支优秀的专业研究队伍来为道德建设的实践出谋划策。再次,道德建设还必须有一套完善的道德评价与考核机制。不论是什么建设,理想的目标和设计在实现过程中都会与社会现实存在一些或大或小的够隙,任何决策的落实都要经过与现实的不断磨合才能逐渐进人高效、有序的运行状态。建立一套完善的社会道德评价机制,将能够不断地为道德建设反馈回有效的信息,对于道德建设总体进程的把握,道德建设决策的修改与完善,以及道德建设方法的创新与道德建设目标的提升和迈进都会起到重要的支持作用。道德建设的这些特征决定了道德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在当前,道德建设的重要性虽然已经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认同,但是,在某些方面和环节上做的还是远远不够的,对道德建设的复杂性还缺乏足够的认识。

第五,实践性。道德建设和道德教育都具有很强的实践性,但道德建设的实践性有其自身的独特之处。道德建设的实践性,主要表现为道德建设必须适应社会实践的客观现状和要求,必须以实践为目的,切实可行,同时要根据社会实践的要求,不断地做到创新和发展。道德作为一种调节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社会意识形态,是在社会生活实践过程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也只有回到社会生活实践中,道德才有存在的必要。因此,道德建设必须以社会实践为基础,不但要充分考虑道德建设自身的发展规律,而且还要认真研究社会生活实践的规律,使二者有机地协调起来,切不可使道德建设脱离社会实践。同时,道德建设不仅依赖于社会实践,而且以社会实践为基本归宿。无论是对于社会成员个体,还是社会整体来说,高尚的道德理想都是必要的,在道德建设中必须将长期所期望达到的道德理想渗透其中,使每一个时期的道德建设都成为实现这一道德理想的一个环节与步骤。但是,承认道德理想的必要性和合理性并不是鼓励道德建设上的好高鹜远。道德建设必须以指导现实的道德活动,改善现实的道德状况为基本目的,道德建设的每一项规划和措施都必须能够融入到当前的社会实践中去。否则,如果脱离了服务于当前的社会实践这一基本目的而盲目地追求理想中所谓高尚的道德,甚至搞道德上的“”,就会使道德建设脱离现实基础而沦为空头口号。

(三)

在社会道德活动中,尤其是在社会道德风气的改善和个体道德品质的形成中,道德建设处于主导性的地位。道德建设与道德教育、道德修养不但有所区别,而且有机地联结在一起。道德建设的目标和措施需要全社会的道德教育和个人自觉的道德修养来落实,道德教育和道德修养也需要道德建设的宏观指导。

从一定意义上可以说,道德建设就是对道德教育(这里指狭义的道德教育)的宏观规划。无论是对于全社会道德风气的改善来说,还是对于高素质的社会成员的培养来说,道德教育都需要有一个总体的规划作为指导,这是道德建设的主要职能之一。道德建设对于道德教育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对道德教育基本内容的规范作用。不论任何时代,由于人们的阶级立场、社会地位、生活经历、人际交往等的不同,总是产生出许多不同的道德意识和道德原则。而一个社会要想存在和延续下去,保持健康和稳定的发展,就必须有一种道德规范体系处于核心的地位,通过塑造全体社会成员共同的理想和信念来增强全社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这一主导性道德规范体系在全社会的确立、贯彻和实行,单凭由各个不同的教育单位来分散、独立进行的道德教育是无法完成的,必须依靠具有宏观性和社会性的道德建设。第二,对道德教育总体进程的规划作用。一定社会、一定时期的道德教育,总是以当时的社会现状和社会道德状况为前提,针对具体教育对象的道德教育虽然都是在这些条件下“自发”进行的,但对于有着共同的道德信念和道德理想的社会来说,必须对全社会的道德教育有一个总体的规划和设想,来逐步地形成共同的道德信念,达到共同的道德理想。通过道德建设对这一目标进程做一科学的总体规划,将比全社会的教育单位自发、独立地进行更具效率。第三,对道德教育具体途径的指导作用。把先进的教育方法和教育途径引进到道德教育领域,固然是教育单位的教育工作者的职责,但宏观的道德建设在先进道德教育方法的宣传强化、总结交流中的作用也不容忽视,将有利于新方法和有效途径的推广普及。同时,道德教育不但是专业教育机构的职能,而且还是全社会的责任,全社会的道德主题活动中,更能体现道德建设的宏观指导作用。总之,道德建设不但是道德教育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的有力保障,还是道德教育效率提高的有力支持。

第4篇

【关键词】 职业道德建设 思想道德教育 精神文明 价值观念

职业道德建设不仅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一个国家、民族经济发展和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之一。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职业道德建设面临新的情况和挑战,怎样加强职业道德建设,一方面要根据市场经济的特点,建立起适合各行各业特点的守法纪、讲信誉、讲公道的新的道德规范,另一方面,是要通过切实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让人们在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的关系中摆正位置,掌握正确的善恶标准,使之成为调整个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行为准则。因此在职业道德建设中,必须重点加强思想道德教育。本文通过探讨当前职业道德建设中思想道德滑坡的表现以及原因,从而提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职业道德建设上,应采取的基本对策。

一、当前职业道德是思想滑坡的主要表现

改革开放以来,由于新旧体制的交替和新旧矛盾的冲突,加上人们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还缺乏全面正确的认识,片面强调物质利益,忽视精神文明建设,在职业道德建设上存在的突出的问题是:职业道德观念淡化、思想道德建设严重滑坡。其主要表现有:

1.价值观念发生错位。在职业道德领域表现为拜金主义盛行、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抬头、见利忘义、唯利是图、损公肥私四处蔓延,索、拉、卡、要等行业不正之风普遍存在。

2.价值取向比较庸俗。在职业道德上,表现为部分人认为市场竞争就是金钱、利益的竞争,对“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等不道德现象见多不怪。特别是少数人认为现在还讲什么道德,只要有钱就要得,将人际关系庸俗化为赤裸裸的金钱关系。

3.道德评判出现偏差。表现在职业道德上,评判是非的标准模糊,对那些靠钻政策空子而一夜暴富的人,一些人将其敬若神明,佩服得五体投地。同时舆论宣传上的推波助浪也导致是非不分。而职业道德评判上的是非不分,造成的另一种现象就是一行业和部门,占山为王,乱集资、乱摊派、乱罚款、损公肥私、中饱私囊,把职业道德置于脑后。

4.社会道德心理失衡。表现在职业道德领域是部分职工对主人翁地位出现失落感,认为过去工人阶级领导一切,人们当家作主,现在则是单位领导是“老板”,“主人”变成了雇工,没了地位,少了保障,现在还谈什么职业道德,还谈什么“先国家,后集体,再个人”。于是心里想的是趁着自己还在岗,不捞白不捞。在思想观念上,淡化了集体观念,忘掉了集体利益,导致了职业道德的倒退。一些人在金钱物欲的诱惑下,打着发展经济的幌子,钻改革的空子,一心为个人捞好处。造成不正之风盛行,假冒伪劣产品泛滥,坑蒙拐骗横行,为了一个钱字,牺牲起码的职业道德、良心和信誉。

二、导致职业道德思想滑坡的主要原因

职业道德建设出现的这些不良现象,既有体制转换过程中道德规范尚未成形带来的影响,更重要的是道德思想混乱和道德信义动摇而造成的,归纳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1.新旧体制转换过程中,对利益关系的重组不能正确看待,导致了人们思想道德观念的混乱。

2.对权利异化滋生的各种腐败现象缺乏正确认识,也严重影响了人们的职业道德思想。

3.宣传舆论缺乏明确定位的正确导向,也是引起人们职业道德思想混乱的外部原因。

允许部分人先富起来,这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个重要政策,然而少数人却认为致富就可以不择手段,一所谓的“改革能人”尽管他的道德品质恶劣、政治素质很低、生活作风败坏,只因为机遇钻政策空子有了一点“成就”便受到了各方面层层保护,舆论不加分析地大肆吹捧,给公众树立一个只要能捞钱,其它都是小节,不值得计较形象。于是表现在职业道德上,产生一种畸形的道德价值观,只要能赚钱,管它是投机还是冒险,能骗则骗,能捞则捞,捞了钱就是硬本事,管它道德不道德。

4.精神文明和思想道德教育滞后,使人们的社会道德责任失落。

三、防止职业道德思想滑坡应采取的对策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职业道德建设,防止思想道德滑坡,必须从道德思想教育上、行为规范建立上、道德观念确立上,多方面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才能收到长远的效果。

1.思想政治教育要突出用科学的理论培养人

用社会主义道德思想教育人。思想道德建设既是教育科学文化建设的重要条件,也是整个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条件,思想道德离不开正确的指导思想,因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职业道德建设中的思想道德建设同样离不开科学理论的指导。

2.思想政治教育要借助道德评价的力量,严厉谴责和批判违反社会主义道德原则的不良行为

我们在思想道德领域要大力批判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思想,让那些违背社会主义道德的不法分子遭到社会的痛恨和鄙视。同时要大力宣传好典型,树立良好的公众道德形象,使人们学有榜样,让新型的社会主义道德观深入人心。

3.思想政治工作要注重抓好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思想道德教育

从职业道德存在的问题来看,除了变革过程中深层次原因外,主要是道德思想滑坡所致,从产生问题的根源来看,除了经济上的原因外,也是由于没能坚持正确的思想指导和缺乏新的正确的职业道德原则所造成的。

因此,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职业道德领域的思想政治工作必须注重抓好以下几方面的思想道德教育工作。

第一,要正确理解市场经济是竞争经济的内涵,明确公平、公正竞争原则与行业、部门的垄断行为和不必要的行政干预是不相容的。尤其是与权力进入市场腐败现象的形象是格格不入的。

第二,要树立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的新观念,懂得运用法规,契约,用社会主义的思想道德来规范市场、规范自己的行为。

第三,要抓好领导干部的思想道德教育,领导干部的思想道德教育素质的高低不仅关系到执行政策和工作的好坏,也关系到党的风气和党的形象。

第5篇

摘 要:法律与道德都是调整社会关系、稳定社会秩序的工具,它们应当实行最紧密的结合,共同携手合作。但它们还必须寻找到给自身的定位,在各自的职责权限范围内各司其职、互动融合,优势互补。道德是对人的行为规范的高尚要求,而法律是对人的行为规范的起码要求。目前有很多人提出“以德入法”作为“以德治国”的社会主义建设的重点,换个通俗点说法就是道德法律。本文指出法律选择了道德,可以推进道德的普及,提高社会整体道德水平,弘扬道德精神。

关键词:法律;道德法律化;道德建设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转型时期核心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这场以市场为基点和导向的社会变革的浪潮中,人们总是自觉不自觉地在自身需要和个人利益的驱动下,依据现实的社会存在来确立自己的价值观念,建构个人的道德体系。这种价值多元化的格局既促使自由、平等、开放和理性等全新价值体系和价值观念形成,同时,市场经济过于强调自我价值理念,受个人私利驱使,也使不少人出现了私欲膨胀,不但经济生活中出现了无序、缺德行为,同时经济生活中某些规则如等价交换也不切实际地延伸到社会生活层面,致使社会生活中出现了道德紊乱和道德真空的现象。

一、道德法律化在中国传统社会中的表现

礼是中国传统法的灵魂。可以说,“礼”的内容博大精深,表现形式复杂多样。可以用“包罗万象”来概括“礼”的这一特征:道德仁义,非礼不成;教训正俗,非礼不备;分争辨讼,非礼不决;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非礼不定;宦学事师,非礼不亲;班朝治军、往官行法,非礼威严不行;祷祠祭祀、供给鬼神,非礼不诚不庄。是以君子恭敬蹲节退让以明礼(《曲礼上》)。然而,尽管我们可以在现代法学理论中,在现代不同部门的法律中寻到“礼”的历史痕迹,但是我们却不能将两者等同起来。我们不能说“礼是神权法”、“礼是自然法”、“礼是习惯法”,或“礼是宪法”、“礼是民法”等等。因为礼有其独特的价值追求,有其独特的有机体系,从这一角度来说,礼就是“礼”,它是无可更变的。礼的价值追求亦即中国传统法的精神或灵魂,决定了中国传统法的特色。简单地说,礼所追求和提倡的是“人伦道德”,也就是直到今天乃至将来,中国人都无法完全割舍的“忠、孝、节、义”。礼治、德治、人治优于法治。“礼治”是后人总结的西周统治者的一种治国方式。“礼治”以宗法制为基础,以礼制为表现形式,以“德”为核心。礼治在西周的基本内容是将孝、忠视为治国之本,以确保礼治的推行;礼治的特征是体现等级制的精神,这就是“天有十日,人有十等”(《昭公七年》)。与“德治”相类似的古语主要有“德政”、“德化”和“德教”等等。用“德治”来归纳中国历史上的“德政”、“德化”和“德教”,主要是因为“德治”所强调的两个中心内容,即统治者的自律和以教育的方式引导人民向善,恰好总结了“德政”、“德化”、“德教”的内容。另外,礼治与德治两者基本是一致的,但礼治偏重强调德政的外在表现形式,而德治偏重于德政的内涵。“德主刑辅”强调“德”的主导地位,可以缓和古代法律的野蛮和残酷;为了体现“德主刑辅”,统治者须存宽恕之心,不于法中求“罪”,而于法中求“仁”,道德成为法律的灵魂。关于人治与法治的争论,自汉朝对成文法的完善及司法实践中的“引经决狱”,开始了中国两千余年“混合法”之先河,人治与法治之争也由此出现了新局面,即在法律思想上逐渐形成“人法并重”的观点,其表现形式是兼重“法”的威严性与“人”的灵活性,人治与法治的争论得到了比较圆满的解决,“混合法”由此成为中国古代社会的法律传统。

二、加强社会整体的道德水平建设

由于道德规范较为原则和抽象,一般只希望人们怎样行为,没有具体的制裁措施,其遵守主要依赖于社会舆论、传统风俗、习惯、内心自治等方式,因而在实施社会控制时往往显得乏力。由于道德发生的效力、方式和途径过于宽容,一般来说违规者在物质利益上不会因为其违规而受到直接损失,特别是处于社会转型时期,道德相对主义抬头,对人的行为评判缺乏操守性,致使社会对缺德行为的宽容达到了极限,从而导致个体不惜为一己私利的实现而采取诸种缺德手段乃至非法手段。而以往在谈道德建设时,往往从思想道德因素和主体行为因素出发,侧重于通过道德教育去唤起主体内在的自律而忽视影响道德建设的政策性、制度性因素。虽有稳定持久的终极效应,但在现实生活中,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尤其转型时期社会成员道德素质普遍不太高的情况下,实践中往往流于形式。借助于法律道德价值实现的立法途径――“道德法律化”这一转型时期社会道德建设的重要途径,则可弥补这一缺陷。它通过将反映统治阶级意志并为人们普遍接受的道德规范,由国家认可,并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使道德建设制度化、法律化,则为道德建设提供了硬约束机制的保障,有利于道德权威、道德格局的建构。

三、加快社会的制度文明建设

一个社会制度文明与否,并不主要在于它的意识形态的高低,而在于该社会的政治制度、经济制度、文化制度等是否以追求价值中立的法律巩固下来、肯定下来,使之成为法律化的社会制度。因此,制度文明建设在当代中国主要表现为经济制度的民主化、政治民主制度的法治化,广而言之包括精神文明建设的法治化。历史是一面镜子,它表明:法治化了的制度文明比道德化的人格魅力更重要、更可靠、更持久。精神文明建设中的思想道德由于集中体现着精神文明建设的性质和方向,精神文明的法治取向又主要体现在思想道德的法治化上,因此,把思想道德中对社会风貌影响较大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以及家庭建章立制通过法律、规章制度的他律以规范、制约人们的无序行为,就会避免道德标准和道德要求的虚化及空洞无物的说教。说到底,现阶段精神文明建设中出现的反文明行为,都与制度文明建设的欠缺和法制不完善有关。因之,制度文明建设呼唤道德的法律化。道德法律化的发生过程往往要经过由习俗到规则的反复博弈。那些反复博弈过程中得以保留下来并凝聚为制度的规则,有极强的生命力、适应力和调控力,一经形成,便在长时间内保持不变。这种道德规范制度上的稳定性为道德的养成提供了途径。

第6篇

 

关键词: 公民社会、公民道德、道德权利、   

 

一、道德权利:公民道德的题中之义 

“公民”(citizen)这一概念来源于古希腊的城邦制国家,其原意就是“市民”。在古希腊,公民就是住在城邦中的自由民,他们着重从个人与社会、个人与国家的关系来界定公民权利。对古希腊人而言,权利就是参与城邦的政治生活和公共管理的资格,公民权利主要是政治权利,它是公民社会的根本。而在古罗马时期的公民,则强调法律对公民个人和公民团体利益的保障,特别看重个人私有权或公民权利的私人性,这对近代以来西方公民权概念的发展起着深刻的影响。新兴的资产阶级思想家从自然法的理论出发,把公民权看成是每个人生来就有的自由平等权利,而在社会中实现这种自由平等,就必须使国家保障人们自由支配自己的意志和行动。资产阶级在建立了自己的国家之后,就以宪法的形式确认了“人人平等”和“主权在民”的原则。全体公民在法律上都是国家的主人,因而也是国家的公民,所以,在西方形成了“公民意识即权利意识”的传统。

中国传统社会基本上是属于臣民社会,即没有实现国家与社会、个人的分离,个人是从属于国家的,是国家中的“子民”,没有产生类似于西方的公民概念。臣民社会的基本构架是单向度的国家权利与个人义务,即国家拥有无限度的权力,而个人则有尽不完的义务,从“五伦”“十义”到“三纲五常”,都是义务性规范。中国传统社会的封建专制造成了权利与义务的严重失衡,而这种失衡反过来又强化了封建的专制统治。因为一个社会的人民,如果没有权利意识,就没有自保意识;没有自保意识,就只能企盼“青天大老爷”的出现,统治者就可以为所欲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意味着中国进入了一个真正保障公民权益的社会,人民成了真正的主人。但是,长期以来由于“左”的思想路线以及计划经济的影响,我

                   

*本文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范项目“法治社会中的德治问题研究”(01JA720044)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李建华(1959——)男,湖南桃江人,哲学博士,中南大学政治学与行政管理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伦理学研究;周蓉(1979——)女,湖南衡阳人,中南大学哲学系在读硕士研究生。 

们对公民社会的特性缺泛应有的认识,甚至出现过公民权利普遍遭践踏的局面。因为经济上的高度计划性指令和政治上的绝对服从,使得在道德生活领域也是主体性丧失,尤其是无权利可谈。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人的主体意识日益增强,不仅在法的意识上而且在伦理意识上,都明确了权利意识。现代法把保障公民的权利看作是法的基本精神之所在,在这个意义上,它是与现代社会的公民伦理意识相一致的。所以公民的权利意识,不但是公民社会的法治基础,也是最基本的伦理要求。

权利精神作为一种伦理精神,首先体现着保持个体人格之独立性。现代文化环境使个体人格通过法律权利的保障而从社会整合中独立出来。在依法治国中,不管是与自然人人格相关的一些权利诸如人格权、生命权、健康权、婚姻自主权、名誉权、荣誉权、肖像权、择业自主权等,还是和法人人格相关的一些权利如企业(公司)名称权、所有权(经营权)、产品的商标权等都以明确的法律条文规定下来。这些权利规定,从本质上讲是使各种法律主体更加个体化,突出其个体存在及其能量的释放,从而也使个体在法律权利的营养中健康成长、发展壮大。可见,倘没有法律权利的营养,则自然人与法人便无法以独立的人格生存和发展,从而也很难保持个体人格之独立性。 

    其次,权利精神体现人的尊严实现和人格的完善。权利的道德意义就在于依据道德应该得到的东西,是作为道德主体的人应享有的道德自由、利益和对待,包括道德选择的自由,人们在一定道德关系中的地位、尊严和受惠性以及道德行为的公正评价。从而使道德主体因行为高尚动机和社会的公正评价而产生生命崇高感,产生被尊重的愉悦和满足感。R·冯·耶林在《为权利而斗争》中举例说,一个英国游客为了保卫古老的英格兰权利,为抵制旅店老板和车夫的过分要求,宁愿为此花费十倍于他被索要的钱财,也要讨个公道,索回自身在精神上的利得。这样的争权利难道不是一种高尚的道德情怀吗?相反,在侵权者面前一味地容忍退让或者任意地割让权利,尽管也可以说是“自我牺牲”行为,但决不属于高尚的道德精神,而是出卖或牺牲公正的卑鄙!权利的品德和作风不仅直接表现为对他人权利的尊重,还表现为对肆意侵犯权利现象的反抗和斗争。一个人对自身正当权益的追求本身就是对善的、幸福的期待和向往。而如果他是出于对肆意剥夺自身权利行为的反抗,那么他就具有抗恶的意义,从而道出了“为权利而斗争”——权利精神的道德意义之所在。 

第7篇

为深入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增强公民思想道德建设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促使道德建设的氛围更加浓厚、基础更加扎实、实践更加深入、成效更加明显,促进我市无偿献血事业的全面科学发展,按照市委市政府相关文件精神要求,结合血站实际,就推进“道德讲堂”建设,制定实施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学习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以提升全站干部职工思想道德修养和文明素质为核心,以“身边人讲身边事、身边人讲自己事、身边事教身边人”为基本形式,大力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等基本道德规范,推动先进道德理念入脑入心,外化于行,努力使我站道德建设走在市级机关前列。

二、工作目标

着力加强全站干部职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等“四德”建设,促进干部队伍整体素质的明显提高,培养和造就政治坚定、品行高尚、务实创新、勤政廉洁、团结高效、人民满意的无偿献血服务干部队伍。具体为:

(一)党性观念有新增强。进一步加深全站干部职工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特别是科学发展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解、把握,更加坚信共产党的领导,使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意识得到明显增强,做到始终忠诚于党。

(二)职业道德有新提高。全站干部职工尤其是党员干部,道德建设的首要任务是要确立良好的职业道德观。要通过建设道德讲堂进一步树立机关干部以人为本、民生为重的理念,牢固确立以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为主要内容的职业道德。

(三)工作作风有新突破。把转变机关作风作为建设“道德讲堂”的重要目标,努力使执行力有提升,重点工作、难点工作有突破,单位评议满意度有提高,真正使建设道德讲堂的成果能够实实在在地体现在推动全站各项工作上。

(四)无偿献血形象有新提升。通过“道德讲堂”的引导,使遵守社会公德、践行家庭美德和修养个人品德越来越成为全站干部职工的自觉行动,使“讲道德、知荣辱、树新风”越来越成为干部职工的积极追求,引导干部职工在工作的八小时以内争做优秀人民公仆,工作的八小时以外争做优秀家庭成员和社会成员,树立无偿献血队伍良好的社会形象。

三、主要内容

社会公德建设以“礼仪”为核心,主要包括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和遵纪守法等;

职业道德建设以“奉献”为核心,主要包括对党忠诚、服务人民、秉公执法、清正廉明、勇于献身等;

家庭美德建设以“和睦”为核心,主要包括夫妻和睦、孝敬长辈、关爱子女、邻里团结、勤俭持家等;

个人品德建设以“友善”为核心,主要包括友善互助、正直宽容、明礼守信、热情诚恳、自强自立等。

四、讲堂形式

(一)授课讲堂。血站“道德讲堂”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干部职工参加大课堂,不定期聘请道德模范和专家授课,通过道德模范讲述亲身经历和专家讲解文明礼仪、社会道德、行为品德等方面的知识及规范,从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立体地诠释道德内涵。

(二)舆论讲堂。在XXXXXXXXXX网站刊发文明道德知识,典型人物的先进事迹等,在全站营造“崇德尚善”的浓厚氛围。

(三)活动讲堂。组织开展寓文明道德规范于其中的具体活动,如举办道德模范事迹报告会、观看道德电影、讲述道德故事、诵读道德经典等,调动全站干部职工争做道德楷模的热情。

五、活动载体

为确保“道德讲堂”取得扎实成效,采取全站统一组织和各科室自行组织方式重点开展以下活动。

(一)“讲”-邀请模范宣讲。选取先进典型、模范人物,以“身边人讲身边事、身边人讲自己事、身边事教身边人”的形式讲述道德事迹,诠释道德内涵。

(二)“树”-选树先进典型。通过从生活中选树一批事迹感人、贴近群众的平凡道德模范人物,有系统、有步骤地在本科室、本系统中进行集中宣传,带动大家感悟身边先进人物的可贵精神和宝贵品质。

(三)“比”-开展读书、征文评比。以“创学习型单位”建设为契机,结合正在开展的读书活动,精选和推荐一批具有道德影响力、感染力的影片和名着,有计划地组织党员干部职工观看、阅读,交流感想,开展征文评比,在看、读、思、写的过程中引发思考,启迪心智,促进道德素养的提升。

(四)“训”-充实教育培训内容。将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内容,纳入党支部培训,提高骨干的组织能力;纳入领导干部网上学习,拓展覆盖面;纳入中层干部等各类培训,充分发挥培训主渠道在道德建设中的基础优势。并将参与“道德讲堂”活动情况作为年终评优考核的依据之一。

(五)“教”-开展反腐倡廉教育。支部借助道德建设,大力开展“三重一大”、党务公开、四项基本制度等学习,并认真开展市级廉政文化示范点创建活动。以监督检查机制、考核奖惩机制和查找追究机制为重点,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倡廉工作责任制,不断拓宽全站道德建设的工作范畴,推动组织工作和创先争优工作不断迈上新台阶。

六、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科室要充分认识建设“道德讲堂”的重要意义,要按照全站总体部署,结合各自实际,认真组织实施。领导干部要带头参加“道德讲堂”建设的各项活动,充分发挥示范表率作用。

第8篇

领导干部道德建设目标体系的确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对此主要有两种不同的价值取向。一是社会文化取向,即关注社会对领导干部道德建设的客观需求。一是人本取向,即关注领导干部道德发展的主观需求。领导干部道德建设目标体系构建必须兼顾这两种价值取向,在剖析社会要求和领导干部道德发展规律的基础之上,从归类、分解和定位三个流程对既有领导干部道德建设目标进行系统梳理。其一,归类。根据领导干部职业发展要求和道德发展规律,从领导干部道德建设系统中理顺序列化目标,把具有相同功能或近似性质的道德建设目标按照道德理想、道德原则、道德规范三个层面;政治品德、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和家庭美德四大单元进行归纳与总结。

其二,分解。按照道德发展规律,将领导干部道德建设总体目标在纵向、横向或时序上分解为若干层次的小目标。目标的横向分解,即将领导干部道德建设总目标(或上层目标)按其要素逐项在同一层级进行分解,设定各子目标。目标的纵向分解,就是将领导干部道德建设总目标(或上层目标)按照隶属关系逐级向下分解,设定各层级的子目标。各子目标按照领导干部道德发展规律一一排列,系统梳理从大到小、从复杂到简单、从抽象到具体的有序目标和要点,形成具体明确、排列有序的目标和要点集,构筑全面、系统和科学的领导干部道德建设网结点。其三,定位。遵循领导干部职业发展规律,按照时间之“序”(即年龄、级别、本职岗位工作时间等)把分解的一个个目标和要点串联起来,构筑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领导干部道德建设目标体系,保证目标体系的全面性和彻底性。通过这三个流程,将领导干部道德建设目标进行归类、分解,并按年龄、级别等进行逐一定格,形成由科级向部级依次递进、螺旋上升、相互衔接的领导干部道德建设目标体系,以更好地体现领导干部道德建设的层次性、科学性。

二、领导干部道德建设目标体系的主体内容

具体而言,领导干部道德建设目标体系的主体内容包含道德理想、道德原则、道德规范三个层面;政治品德、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家庭美德四个单元;忠诚、为民、务实、清廉、诚信、公正、修己七个要点;科级、处级、局级、部级四个级别。

1.不同层面视角下的领导干部道德建设目标体系。领导干部道德建设是一个循序渐进的发展过程。从领导干部道德发展的层次看,领导干部道德建设目标体系包含道德理想、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三个层面。道德理想是对领导干部的最高要求,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核心,侧重于领导个体的自我道德约束,体现领导干部应该努力的方向。道德原则是领导干部道德准则和中级要求,是成为称职领导干部的基本要求,具体体现为领导干部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等要素。道德规范属于领导干部道德的最低要求或者是领导干部个人必须达到的基本要求。道德规范侧重于外在社会对领导干部的道德约束,表述上多采用限制性语言(不准、不得之类),简洁、具体、明了,直接影响与限定着领导干部工作生活的表现与行为。譬如,道德理想中的“执政为民”,体现在道德原则中,就是“乐于为民、愿意为民、能够为民”等子目标,体现在道德规范中,则是“不准损害群众利益和党群干群关系”等子目标。道德理想是核心,道德原则是主体,道德规范是保证,三者相辅相成,互为补充,相互衔接,遵循领导干部道德建设由浅入深、由简到繁的规律,体现着领导干部道德建设阶段性、科学化。

2.不同单元视角下领导干部道德建设目标体系。领导干部道德,是领导干部在工作、生活中所表现出来的理想信念、道德操守和行为准则,其主要单元包括政治品德、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和家庭美德。政治品德是核心,职业道德是重点,社会公德是基础,家庭美德是摇篮,四者构成辨证统一的道德整体。一是政治品德。政治品德位居“四德”之首,是领导干部道德的灵魂。政治品德理想是:忠诚、为民。政治品德原则是: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忠于党和国家、牢固树立宗旨意识。政治品德规范是:不准不执行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和重大工作部署、决定;不准组织、参加反对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或者重大方针政策的集会、游行、示威等活动;不准传播谣言丑化党和国家形象;不准泄露党和国家秘密;不准信奉封建迷信;不准拉帮结派、搞“小团体”影响团结;不准以任何形式与民争利;不准损害党群干群关系。二是职业道德。

职业道德是领导干部道德的核心内容,体现在领导干部的日常工作之中。职业道德理想是:务实、清廉。职业道德原则是:实事求是、勤勉尽责、廉洁奉公。职业道德规范是:不准好大喜功、搞形象工程;不准脱离实际,弄虚作假;不准懈怠懒散、得过且过;不准争功诿过,拈轻怕重;不准挥霍公款、铺张浪费;不准利用职权影响谋取不正当利益。三是社会公德。社会公德是领导干部社会形象的集中体现,是领导干部作为国家公职人员在社会上立身处世的形象支撑。社会公德理想是:诚信、公正。社会公德原则是:诚实守信、公平正直、遵纪守法。社会公德规范是:不准表里不一,阳奉阴违;不准不履行社会义务;不准违法乱纪;不准漠视公共秩序和规则;不准打牌赌博、情趣低俗。四是家庭美德。家庭美德是领导干部道德在家庭生活中的具体表现,涵盖了夫妻、长幼、邻里之间的关系与行为准则。家庭美德理想是:修己。家庭美德原则是:尊老爱幼、家庭和睦、邻里和睦。家庭美德规范是:不得不孝顺父母;不得不忠于配偶;不得不严格管教家人;不得与邻里相处不和睦。

3.不同要素视角下的领导干部道德建设目标体系。领导干部道德要素包含忠诚、为民、务实、清廉、诚信、公正、修己几方面,以始终保持共产党人高尚的道德情操。其中,忠诚、为民是领导干部道德之魂,务实、清廉是领导干部道德之本,诚信、公正是领导干部道德之要,修己是领导干部道德之基。一是忠诚。忠于党,要求领导干部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忠于人民,要求领导干部对人民群众怀有深厚情感。忠于祖国,要求领导干部以祖国利益为重,必要时不惜牺牲个人利益。二是为民。处理领导干部与人民群众的关系是领导干部道德建设的重要范畴。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理所当然应成为领导干部道德建设的追求目标。领导干部要满怀爱民之心,深入基层,真切了解群众所思、所愿,同群众一道分析矛盾、解决问题,树立良好形象。三是务实。领导干部要发扬求真务实、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的好作风,把握和尊重事物本质规律,把心思用在工作上,把感情贴在民心上,不图虚名,不务虚功,扎扎实实把党和国家的各项决策和工作落到实处,做出经得起群众、实践和历史检验的实绩。

四是清廉。在当今市场经济条件下,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个人主义对领导干部的负面影响不容忽视。领导干部要严格遵守党纪国法,不为金钱所诱,不为美色所迷,不为享受所惑,自觉接受党组织和人民群众的监督,固守清廉的道德底线。五是诚信。诚信,是为政之枢要,主要体现为无欺与守诺。领导干部要言必信,行必果,达至言与行的统一,表与里的统一,虚与实的统一,堂堂正正做人,老老实实做事。六是公正。领导干部权威并不完全来自于权力和地位,很大程度来自于领导者大公无私的高尚品质和人格魅力。领导干部要公平不护短,正直不藏私,不行私人权术,不计私仇私怨,带头遵纪守法,尊重公共规则,履行社会义务,面对社会不公敢于直言,遇到恃强凌弱勇于挺身而出。七是修己。修己是中国古代官德养成的重要手段,其本身亦成为领导干部道德的重要内容。领导干部保持如履薄冰的心态,不居功、不自骄,虚怀若谷,慎思明辨,不断反省自己的得失、善恶、对错,籍着坚强的意志控制自己的情感、掌握自己的心境、约束自己的言行,在自明谨慎中不断自我完善。

第9篇

关键词:城市杜区;道德建设;传统文化

处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时期,其特征正如十七大报告指出的“社会主义文化更加繁荣,同时人民精神文化需求日趋旺盛,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差异性明显增强”,为此,加强城市社区道德建设十分必要。

2000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民政部关于在全国推进城市社区建设的通知》中指出:“大力推进城市社区建设,是新形势下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做好群众工作和加强基层政权建设的重要内容,是面向新世纪我国城市现代化建设的重要途径。”城市社区道德建设是城市社区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2001年10月中共中央印发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纲要明确指出:“坚持继承优良传统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要继承中华民族几千年形成的传统美德,发扬我们党领导人民在长期革命斗争与建设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传统道德,积极借鉴世界各国道德建设的成功经验和先进文明成果,在全社会大力宣传和弘扬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勇于创新,知难而进、一往无前,艰苦奋斗、务求实效,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时代精神,使公民道德建设既体现优良传统,又反映时代特点,始终充满生机与活力。”

1加强我国城市社区道德建设的必要性

1.1创建新时期现代化社区的需要

《民政部关于在全国推进城市社区建设的意见》中提出了坚持政府指导和社会共同参与相结合努力建设管理有序、服务完善、环境优美、治安良好、生活便利、人际关系和谐的新型现代化社区,在城市化进程中,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民主政治体制和其他体制的变革势必对城市社区的生活带来影响:经济交往方式的改变使城市居民内在联系增强,城市居民间的交往机会也增多,交往需求增强,这就要求城市社区必须加强建设,以适应这一变化,社区办社会的方式使社区承担的社会职能越来越多,社区居民对社区的依赖性在增强。无论是城市社区优美环境的创造、完善服务的实现,还是和谐的人际关系都需要道德的维系,都需要加强城市社区道德建设。

1.2解决转型时期我国城市出现的伦理问题的需要

我国正从传统文明走向现代文明,经历着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变,在这个转变过程中,人们的道德观念出现了新的变化,并出现了一些伦理问题。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①个人本位问题,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个体的自主地位增强,为追求自身的利益,自私自利、损人利己的现象较为普遍。②人际关系功科化,作为市场经济建设的阵地,经济领域内通行的等价交换原则被扩展到社会生活,导致城市居民间人际关系的功利化,人际关系功利化会引发诸多道德问题,如奉献精神,互帮互助的精神的弱化乃至消失,人与人之间的感情淡漠等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有赖于城市社区道德的建设。加强社区道德建设有助于人们处理好道德与经济的关系,处理好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激起人们从事社区文明建设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社区居民群众的精神境界和文化修养,从而推动社区发展。

总之,城市社区道德建设是促进社区整合,社区团结的重要手段,是城市社区建设向前发展的基本前提,是增强城市社区建设凝聚力和吸引力的基础,是城市社区文明建设的关键。

2运用传统文化加强我国城市社区道德建设的可能性

我国城市社区的特征使运用传统文化加强城市社区道德建设成为可能。

(1)城市社区的地域性为运用传统文化加强城市社区的道德建设提供了可能,“城市社区就是由一定地域范围内的城市居民连同他们的社会活动、社会关系、组织制度、社会文化和社会心理等方面构成的社会共同体。”城市社区作为城市社区居民生活的场所,社区办社会的方式使居民对社区的依赖性增强,城市社区居民基于相近地域间的天然联系为加强城市社区道德建设提供了可能性。

(2)我国城市社区发展的自发方式使运用传统文化加强城市社区道德建设成为可能。城市社区发展的自发方式主要是指“基于自身商品经济的文化传统、地理区位和自然资源条件,在外部经济与社会发展方式的影响下,经过自身经济与社会结构的不断分化和整合,逐渐地依靠自身发展的惯性,推动和促进城市化和工业化社会过程的方式。”自发方式是我国大部分的城市社区的发展方式。以自发方式发展的社区基于自身的文化传统、地理区位和自然资源逐步形成的,我国城市社区在其形成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社区文化,但是中国传统文化是我国城市社区道德建设汲取营养的土壤。

3运用传统文化加强我国城市社区道德建设的建议

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要全面认识中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努力探索发掘和研究民族文化的丰富内涵为社区建设服务,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运用传统文化加强社区道德建设就是要结合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基本特征及价值取向加强城市社区道德建设。

3.1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对于加强城市道德建设的意义

中国传统文化是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华民族性格的塑造,对中国人的道德境界、理想人格的培养,对中国家庭、社会的稳定以及中华民族的延续、发展都发挥过重要的作用。文化精神是被本民族大多数成员所认同的、在民族文化中占主导地位的、贯穿于民族发展过程中的基本思想、基本观念。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在《中国文化概论》一书中被归纳为“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精神”,“人本主义精神”,“天人合一精神”以及“礼治精神”。

3.1.1“刚健有为”的精神对于城市社区道德建设的意义

《易经·乾卦象传》上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自强不息、刚健有为的精神一直是中华民族奋发向上、蓬勃发展的动力。这种精神在全民族的历史创造活动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中华民族之所以拥有五千年的文明史,之所以有改革开放以来的高速发展,与这一精神是分不开的。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精神对于个人人生价值的实现也有着积极的意义,社区是社会的基因,我们建设社区的目的之一,也就是创造良好的环境,激发人们的创造力,在城市社区道德建设中激发了这种精神,弘扬发挥这种精神,才能建设一个富于创造性的社区。

3.1.2“以人为本”的精神对于加强城市社区道德建设的意义

中国传统文化的“以人为本”包括“以民为本”“重人伦远鬼神”“肯定个体的心性向善”这三个方面。以民为贵的的重民思想是中国传统人本主义的重要体现,“重人伦远鬼神”则体现出中国传统文化重现世、重生活、重人伦的基本生命态度,“肯定个体的心性向善”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体表现为注重人的修养,从个人与家庭、宗族、国家的关系上来肯定个体心性的完善。

城市社区道德建设中,这些基本精神是建设良好环境与和睦的人际关系的思想基础,缺少了我们传统中的这些基本精神,中国人就不能称其为中国人,民族文化的这些精髓已为我们打上了深刻的烙印。

3.2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对于加强城市社区道德建设的意义

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可以归结为“重伦理,倡导道德至上”、“重和谐与融合”、“重实际、追求稳定”、“重理性与人文教养”。

3.2.1重伦理、崇道德的特征有助于加强城市社区道德建设

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伦理型文化,也被称作崇德型文化,孟子曰:“天下之国在本,国之本在家。”(《孟子,离娄上》)这句话概括出我国传统社会的实质——家国同构。家族是中国人生活的重要场所,也是封建统治者建立统治秩序的基础。在家国同构这种宗法观念的影响下,重视家庭成员之间的人伦关系成为个体最重要的任务。“崇德”也就是中国传统要求人要以德行修养为安身立命之本,重视道德自觉和人格完美,强调道德在社会、人生中的地位和作用,这种以道德为本位的文化重视个人对家庭的职责和对社会的义务,它有利于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有利于家庭的稳定,有利于社会的和谐。

3.2.2重人文教养的特征有助于加强城市社区道德建设

在中国历史上,维系社会伦理道德,调节个人心里平衡的力量来源于中国传统文化所强调的个体的自我反省、自我约束和自我完善,个体的自我反省、自我约束和自我完善又是来源于以礼乐精神为核心的人文教养,通过道德教育、礼乐熏陶,从而培养出人格理想和人生境界。

3.3传统文化的价值取向对于加强社区道德建设的意义

“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取向,表现为中国传统文化系统中的价值系统,主要体现为价值判断,它对传统文化的发展具有指导作用。”传统中国文化的价值取向可以概括为“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积极进取”的价值取向,“以伦理道德为人际关系和社会秩序的纽带”、“以物质与精神关系中的重义轻利”,“尚古倾向和平均主义”。

3.3.1“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积极进取的价值取向”有助于加强社区道德建设

直接提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是《札记·大学》:“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齐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八目影响了中国一批又一批的知识分子。它表现出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对人生的积极进取精神。这种价值取向强调个体的自我约束、自我激励和自我塑造,有利于塑造和谐完美的精神个性,有利于形成正确的自我认知,有利于维持人际间的和谐关系,有利于形成社会发展的整体合力。

3.3.2“以伦理道德为人际关系和社会秩序的纽带”对于加强社区道德建设的意义

中国传统道德是建立在血缘与宗法关系基础上的,这就使家庭伦理道德成为中国传统社会道德的重要内容。这主要表现在对“孝”的推崇,家族中心的价值取向的最大特点是对“孝”的张扬,对“孝”的及其家族中心的观念强调,它赞成中华民族尊老敬老、讲求孝道的社会风尚,重视家庭成员之间的和谐,有利于家庭和社会的稳定。

第10篇

关键词:道德文化建设;四位一体机制;系统工程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07-0246-03

一、问题的缘起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十分重视道德文化建设,新中国第一部宪法就明确提出了“五爱”的社会公德规范。党的历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政治报告,都对思想道德建设进行部署。党中央还在20世纪80年代、90年代和新世纪新阶段的第二个十年先后三次召开全会,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文化建设进行专题研究和重点部署。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十四届六中全会分别通过了精神文明建设的两个决议,集中阐述和部署全社会思想道德建设的战略任务。党的十五大提出了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治国方略,2001年中共中央下发了新中国第一部由执政党制定的专门部署道德建设工作的文件《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党的十六大以来,思想道德建设的力度进一步加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提出彰显出党在道德文化建设上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进一步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奋斗目标,标志着国家层面对道德文化建设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应该说,这是推动中国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有利条件,但同时我们也必须清晰地认识到,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中国文化领域也正处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时期,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各种利益冲突和矛盾产生出来负面的东西必然以不同的方式表现在道德文化领域之中,中国共产党人所面临的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也必然会在道德文化领域表现出来。如《决定》指出“一些领域道德失范、诚信缺失,一些社会成员人生观、价值观扭曲”等现象还存在着,少数官员弄权谋私、钱权交易、贪污腐化,一些企业诚信缺失、坑蒙拐骗、制假贩假,一些文化名人沽名钓誉、抄袭剽窃、低俗炒作,一些公民不守公德、见危不救、以怨报德等思想道德文化领域出现的这些新情况、新问题和新矛盾凸显了道德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这些新情况、新问题和新矛盾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解决,必然损害正常的经济和社会秩序,损害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应当引起全党全社会高度重视。道德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应从构建教育、制度、监督、社会环境四位一体机制入手多方面加强道德文化建设。

二、道德文化建设,教育是基础

道德文化建设,教育是基础。其一,学校对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教育。中国共产党历来十分重视青少年学生的道德教育,新中国成立后,强调共产主义事业接班人必须“又红又专”,“德智体全面发展”。邓小平指出:“十年来我们最大的失误是在教育方面,对青年的政治思想教育抓得不够。” [1] “教育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现在起要抓紧发展教育事业” [1],中共十四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要求,“要教育人民成为‘四有’人民,教育干部成为‘四有’干部,特别要教育好青年、教育好后代。” 在十五大报告中指出:“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要十分重视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并在党的十六大报告别强调“要加强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建设”。他明确提出 要“不断培养和造就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2],在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动员社会各方面共同做好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为青少年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社会环境”。2011年10月18日党的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要求“全面加强学校德育体系建设,构建学校、家庭、社会紧密协作的教育网络,动员社会各方面共同做好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其二,党政干部的思想道德教育。中国自古以来就有“以吏为师”的道德心理习惯,官德不彰,民风难淳。“公生明,廉生威,民不畏吾能,畏吾公,民不畏吾威,畏吾廉”。党员领导干部的道德高度往往影响着整个社会的道德高度。党员领导干部的道德素质既是党风和执政能力的反映,也对广大公众具有导向、示范、带动、辐射效应,因此,对党员领导干部道德要求必须是双重的,即作为一个职业道德主体,既要具备国家管理人员在进行管理过程中的职业道德,如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忠于法律,具有高度的责任意识、公仆意识、求真务实、办事公道等,又要具备在权力行使运用过程中的权力道德,如遵纪守法、诚实无私、廉洁自律等。作为领导干部,应是人民的公仆,应该成为遵纪守法的模范和实践社会主义道德的表率。党风正则干部群众和睦,干群和睦则社会稳定。坚持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这一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关键在党,特别是党的各级干部。其三,全社会的公民道德素质与法治教育。一是要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在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广大人民群众的知识水平和学习能力成为公民提高自身道德素质的重要基础,在现代社会,没有良好的教养,没有牢固的知识,没有丰富的智力和各方面的智力兴趣,要把一个人提高到有道德尊严感的高度是不可想象的。二是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要引导全社会树立正确的是非、美丑、善恶的评价标准,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三是要树立正确的义利观。要教育人民群众正确理解义利观,没有国家的“义”,个人的“利”就没有保障,同样,不尊重和兼顾群众个人的“利”,国家的“义”就会失去意义。树立在首先维护国家的利益前提下而又充分尊重公民个人合法权益的社会主义义利观。四是要树立正确的荣辱观。引导公民增强道德判断力和道德荣誉感,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在全社会形成知荣辱、讲正气、作奉献、促和谐的良好风尚。五是要培养公民的诚信意识。“人而无信,不知其可”。诚信是道德的基础,面临当前社会转型时期,利益关系的矛盾冲突对诚信建设造成了强大冲击,由此引发了道德危机。道德危机本质上是诚信危机。当前道德建设的一个重要任务是诚信的重塑,培养人们的相互信任意识,把诚信建设摆在突出位置。要健全法制并严厉、有效地打击各种不法行为,以便弘扬社会正气;要建立和健全社会信用制度,大力推进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建设,抓紧建立健全覆盖全社会的征信系统,以便诚信行为得到肯定而失信行为受到相应惩罚,在全社会广泛形成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氛围。六是要培养公民的守法意识。守法意识是现代社会规则和法律体系运行的必要前提。只有公民的守法意识提高了,法律才能发挥其维护社会秩序的作用,也只有公民在法律面前实现了真正的道德自觉,法律才能成为公民行使个人自由和权益的有效保障。

三、道德文化建设,制度是保障

道德文化建设,制度是保障。制度是人类行为的规范或约束规则的总称。制度是人类社会正常运行最基本的规则,制度安排是否适度是其他社会规则是否适度的前提。良好的制度规范会鼓励人们自觉地“抑恶从善”,不好的制度则为 “从恶”提供便利,甚至会在某种程度上抑制“从善”行为。制度建设是道德文化建设的根本保障。要把道德文化建设通过一定程序固化为制度,并依靠制度来促进道德文化建设的健康运行,使其不因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邓小平站在党和国家是否改变颜色的战略高度提出制度建设问题。1980年8月在《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一文中,邓小平指出:“我们过去发生的各种错误,固然与某些领导人的思想、作风有关,但是组织制度、工作制度方面的问题更重要。这些方面的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反面……” [3]所以,“领导制度、组织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这种制度问题,关系到党和国家是否改变颜色,必须引起全党的高度重视”[3]。为了加强廉政建设,1992年在南方谈话中邓小平再次强调:“还是靠法制,搞法制靠得住些”[1] 。1994年党的十四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加强党的建设几个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以完备的制度保障党内民主”的目标和任务。2001年《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指出:“公民道德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要靠教育,也要靠法律、政策和规章制度。”2002年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把“以德治国”正式确立为治国方略,道德建设从此被纳入国家治理的高度,从而为道德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制度基础。2006 年总书记在中央纪委第六次全会上强调:要“着力提高制度的科学性、系统性、权威性,做到用制度管权、用制度管事、用制度管人”[4] 。2006年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指出,“社会公平正义是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制度是社会公平正义的根本保证。必须加紧建设对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大作用的制度”[5] 。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了“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奋斗目标,“文化强国”奋斗目标的提出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对构建“中国理论”文化软实力在国际竞争中重要性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是我们党道德文化建设新的里程碑。

四、道德文化建设,监督是关键

道德文化建设,监督是关键。监督是人类社会政治经济生活领域的永恒主题。有一位哲人讲过:“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有权力的人们使用权力一直到遇有界限的地方才休止。” [6] 加强党内监督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题中应有之义,马克思、列宁、都做过许多有关监督问题的精辟论述。邓小平、、对党内监督思想作出了卓越贡献。建国不久,就提出了“人民监督政府”的思想[7] 。苏联共产党和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程表明,一个政党成为了执政党,但这并不是说就可以高枕无忧了。邓小平告诫全党:“执政党的地位,使我们党面临着新的考验。” [8] 1992 年他在南方谈话中再一次发出警诫:“中国要出问题,还是出在共产党内部。” [3]如果不加强党的自身建设,不形成一套严格完整的党内监督体系,“党是可以变质的,国家也是可以变质的,社会主义也是可以变质的。” [8]在《邓小平文选》三卷本中,“监督” 一词出现99 次。由此足见邓小平对监督的高度重视。与邓小平同志一样,同志十分重视加强监督和惩治腐败。同志所主持撰写的党的十五大报告、十六大报告中,“监督”成为 频频出现的关键词。在“十五大报告” 中,“监督” 一词出现24次,在 “十六大报告” 中,“监督”出现23次。党的十六大提出要“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中指出:“拓宽和健全监督渠道,把权力运行置于有效的制约和监督之下。”保证把人民赋予的权力真正用来为人民谋利益。党的十六大以来,以为总书记的中央领导集体率先垂范,带头接受监督,高度重视党内监督制度建设。党的十七大首次明确提出要“建立健全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中国共产党已逐步建立起以党内民主制度为核心、以领导干部监督制度为重点、以党内巡视制度为保障、以一系列法律法规为支撑的党内监督制度框架体系,民主化、制度化、法制化已成为新时期党内监督制度建设的重要特征,党内监督制度建设取得了新发展。

五、道德文化建设,良好的社会环境是重要支撑

道德文化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要靠教育,要靠法律、政策和规章制度,还要靠良好的社会环境作重要支撑。首先,加强和改进新闻舆论工作。以党报党刊、通讯社、电台电视台为主,整合都市类媒体、网络媒体等宣传资源,牢牢把握正确导向,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壮大主流舆论,弘扬社会正气,以正面宣传报道引导人。其次,实施精品战略,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实施精品战略,通过文学、戏剧、电影、电视、音乐、舞蹈、美术、摄影、书法、曲艺、杂技以及民间文艺、群众文艺等一切有利于陶冶情操、愉悦身心、寓教于乐的文艺创作,推出更多优秀作品,自觉抵制低俗之风,在全社会形成知荣辱、讲正气、作奉献、促和谐的社会道德风尚。再次,发展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加强网上思想文化阵地建设,是道德文化建设的迫切任务。加强网上舆论引导,唱响网上思想文化主旋律,实施网络内容建设工程,传播健康的网络文化作品,发展网络新技术,创新业务形态,提高网络优秀文化传播能力,占领网络信息传播制高点,加强网络法制建设,推动文明办网、文明上网,培育文明理性的网络环境。最后,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保障人民群众看电视、听广播、读书看报、进行公共文化鉴赏、参与公共文化活动等基本文化权益,开放各类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等,让群众广泛享有免费或优惠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夯实道德文化建设的社会基础,让道德文化理念在社会深深扎根,形成浓厚的有道德、讲文明、和谐健康的社会环境。

参考文献:

[1] 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1-379.

[2] 中共中央宣传部.邓小平论思想政治工作[M].北京:学习出版社,2002:39.

[3] 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333-380.

[4] .学习遵守贯彻维护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N].人民日报,2006-01-07.

[5] 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2006年10月11日中国共产党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

议通过)[Z].

[6] 孟德斯鸡.论法的精神:上册[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154.

第11篇

(一)中国共产党党员在思想道德建设中,以正面宣传为主,传播正能量

坚持正面宣传,必须做到:第一,宣传要有高质量和高水平,能引起广大群众关注,打动人心,使群众爱看爱听,产生共鸣,充分发挥正面宣传鼓舞人、激励人的作用。第二,宣传要坚持中国共产党党员的信仰,在理论上信仰马克思主义,在社会形态上信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强化阵地意识,不能偏离,只有坚持正确的信仰,思想道德建设才能朝着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第三,宣传主流价值观,用正确的舆论引导人。焦裕禄就是正面宣传的例子,他的精神不仅在党的建设中传播正能量,在人民群众中也显现出正能量,他的精神和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一样,体现了共产党人的精神和党的宗旨,要大力弘扬。从焦裕禄身上我们看到,他是一名优秀的党员和优秀县委书记,他是人民的好公仆,是广大党员干部学习的好榜样。他也是道德模范榜样,他在担任河南兰考县委书记的日子里,带领全县人民不怕困难,艰苦奋斗,自强不息,顽强拼搏,同内涝、风沙、盐碱进行坚决斗争,表现大无畏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直到生命最后一刻。焦裕禄精神的正能量促使中国共产党党员加强自己的思想道德建设,坚持为人民服务,团结群众,不怕困难,艰苦奋斗,勤俭节约,同时也激励人民群众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水平,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中兢兢业业,勇于奉献,为社会主义现代化贡献自己的力量。中国优秀的党员还有很多,如孔繁森、任长霞、王进喜、牛玉儒、张云泉等,他们都能作为正面宣传例子,他们的精神都能对人民群众的思想道德建设产生正能量。

(二)中国共产党党员干部是思想道德建设的中坚力量,是思想建设创新和道德模范中的领头人

中国共产党员在思想建设创新中起带头作用,传递正能量。创新是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精神财富,是时代精神的核心,是国家发展进步的不竭动力,哪里有改革哪里就有生机,哪里有创新哪里就有活力。中国共产党党员不断根据时代要求,树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观念,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中国共产党党员在宣传思想建设创新中,坚持三个创新即理念创新、手段创新、基层工作创新。理念创新就是根据不同时代的特点,打破传统思维模式,保持思想的敏锐性和开放性,努力使思想认识有一个新飞跃。手段创新就是积极探索新举措、新办法破解工作难题,加快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基层工作创新就是要把创新的重心放在基层一线,做好基层工作,提升基层宣传思想建设工作的能力和水平。中国共产党党员坚持以改革创新的方式进行思想建设,能在社会上凝聚强大的正能量。中国共产党党员深入开展学习宣传道德模范活动,弘扬真善美,传播正能量。道德模范就是有形的正能量,道德模范是社会道德建设的重要旗帜。在宣传道德模范的同时,也是在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是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中国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继承和弘扬中国民族传统美德是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内在要求,能促进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具体表现为: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能够提高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能够增强民族凝聚力,能使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能够丰富社会主义道德体系内容,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价值观和伦理道德规范。在道德模范评选中,闪烁着“党性之光”的党员道德模范有:见义勇为的郑益龙、“航空楷模”罗阳、“雷锋式士兵”皇甫辉勇等,他们的事迹光彩夺目,充满正能量,影响着人们。

(三)中国共产党党员带头践行好、学习好、宣传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用24个字概括即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重要的意义,即: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核心价值观是精神支柱,是行动向导,有利于人们增强民族团结意识,树立爱国主义精神;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巩固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凝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扩大主流价值观念的影响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核心价值观是中国发展和进步的动力,党充分发挥领导核心作用,党员干部起到模范带头作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时处处以身作则、率先垂范,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为民、务实、清廉,以人格力量感召群众,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到实处,各级党员干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体现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各领域,不但保证各项工作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也促进实际工作的顺利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人们的生产生活和精神世界,凝聚成实现“中国梦”的强大正能量,同时它对人们的思想道德建设具有引导作用,促使人们学习践行社会核心价值观。

二、党员在思想道德建设突显正能量的现实意义

思想道德建设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是一项集聚正能量的伟大工程,党员在思想建设中突显的正能量,不仅有利于党员提高个人素养,端正个人作风,同时有助于党内建设,也对中国现代化建设有重要的意义,具体有如下几点。

(一)广大党员在思想道德建设突显的正能量,为实现中国梦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支撑

中国梦离不开思想道德支撑,只有形成完备的思想道德体系,推动全社会的思想道德素质,中国梦的实现才会更有坚实的基础。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人们思想开放多元并多样化,广大党员在思想道德建设中坚持马克思主义信仰,使思想道德建设坚持社会主义方向,这是思想道德建设前进的动力。在广大党员宣传思想道德建设中,用科学的理论武装人,用优秀的作品鼓舞人,用高尚的作品塑造人,潜移默化地影响人民群众,促使个人道德素质提高。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重要条件是全民素质提高,这也是思想道德建设的任务。

(二)广大党员在思想道德建设突显的正能量,能促进党内作风建设和党的纯洁性建设顺利开展

作风建设是党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作风建设,在长期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形成并坚持发扬了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等优良作风。党员为思想道德建设努力,显示出的正能量,有助于党人员干部焕发出奋力向上、活力迸发、生机盎然的精神面貌,这都促使党的纯洁性建设。党员领导干部具有高尚的思想道德情操,自觉克服教条主义、本本主义、、奢靡之风等问题,坚持勤俭节约,团结人民群众,服务群众,高度重视宣传思想道德建设,教育群众,引导群众,才能进一步形成凝聚党心民心的强大力量,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形成共同的思想基础,并团结全国人民为实现民族复兴而共同奋斗。

(三)广大党员在思想道德建设突显的正能量,能促进大量体现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先进模范涌现

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的先进模范,这对国家来说是宝贵的精神财富,这极大地激发人民群众投身思想道德建设的热情,促使我国思想道德建设焕发勃勃生机。人民群众在先进模范影响下,自觉遵循道德规范即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努力成为社会主义“四有”新人,让社会整体思想道德水平跃升,让思想道德建设的正能量发挥更大更强,促进国家进步。

(四)广大党员在思想道德建设突显的正能量,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贡献力量

第12篇

关键词:会计职业;职业道德;十德建设

一个知识不全的人可以用道德去弥补,而一个道德不全的人却难以用知识去弥补。会计道德是一般社会公德在会计职业行为活动中的具体体现,是引导和制约会计行为,调整会计人员与社会、与不同利益集团以及会计人员之间关系的社会规范。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如何,是关系到国家财经法规制度能否贯彻执行,经济秩序能否维护,经济发展能否促进的大问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会计人员是多元利益主体的中心,肩负着客观、公正地处理各方利益的艰巨任务。许多企业的管理者在追求企业财富、利润最大化的经营目标下,常常失去理性,明示或暗示会计人员造假。在这种情况下,若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不高,屈从于管理者的意愿做帐,假帐就很容易发生。另外,也有部分会计人员信念动摇,责任心差,道德失范,诚信缺失,以权谋私,违法违纪,走上腐败犯罪的道路。因此,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是摆在我们面前一项十分紧迫而重大的任务。笔者认为要从以下十个方面来推进会计职业道德建设。

一、坚定理想信念以立德

理想信念是立身做人之本,也是道德建设之魂。wWW.133229.coM理想信念是否坚定,直接关系到能否用科学的眼光认识社会,用健康的态度对待人生,用正确的准则规范行为。会计人员必须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坚定理想信念,用科学的理论统一思想、武装思想、解放思想,把远大的共产主义理想与会计本职工作紧密地结合起来,敬业爱岗,树立会计职业理想,倡导求真务实,勇于创新,与时俱进的精神,既要以高尚的思想道德要求来鞭策自己,又要脚踏实地地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以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的工作态度,处理好日常的会计事务,坚持原则,不为他人所左右,公平地对待利益各方,正确处理好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利益,把好财务关。

二、牢记会计准则以守德

“诚信为本,操守为主,遵循准则,不做假帐”这是朱镕基总理对会计工作提出的要求,也是会计人员的基本职业道德和行为准则。会计工作的根本要求是一个“真”字,要求会计数据真实、可靠、可信,绝不可弄虚作假。真实、可靠的会计信息是企业科学管理和政府宏观经济决策的依据;虚假的会计信息必然造成决策失误,经济秩序混乱。被誉为我国现代会计之父的潘序伦先生倡导了“信以立志、信以守身、信以处世、信以待人,毋忘立信,当必有成”的立信会计精神。他认为,“立信”是做人的重要准则,同时也是会计人员安身立命的最根本的职业道德。他把信用看成是会计事业的生命线,“立信乃会计之本。没有信用也就没有会计。”如果一个人失去信用,就会弄虚作假,徇私舞弊,以至身败名裂,更为严重的是会危害他人,给社会和国家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所以,身为会计人员应当始终如一地使自己的行为保持良好的信誉,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决不为一己之利、眼前之利而丧失道德操守,要守信如节,守身如玉,并在会计实践中,加深理解“德”的内涵,深刻领会“德”的要求,切实履行“德”的规范,不断沉淀“德”的力量,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既有精深会计技能,又有高尚道德情操的会计人。

三、加强学习教育以明德

学习教育是会计人员的终身课题,也是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基础。加强学习,对提高人的精神境界很有帮助,对自觉抵制歪风邪气,做到依法核算、依法理财很有益处。会计人员加强学习,不仅可以开阔眼界,增长学识,增强本领,而且有利于陶冶情操,提高道德修养,而道德修养加强了,思想境界提高了,对个人的名誉、地位、利益等问题就会想得透、看得淡、摆得正,不会去斤斤计较个人得失,更不会去利用职务之便牟取私利。事实也表明,会计队伍中有相当一部分人不注重学习,放松世界观改造,满脑子渴望金钱享受、吃喝玩乐、利益金钱至上、自私自利至极,最终走上犯罪的道路。对此,我们应该引以为戒,自觉把学习教育作为一种政治责任,一种精神追求,一种思想境界,孜孜以求,学而不怠。为此,一方面要不断深化政治理论学习,切实加强理想信念,筑牢思想政治防线,不断增强贯彻党的财经路线、方针、政策的自觉性。其次,要加强会计职业道德教育,针对会计专业的在校学生来说,不仅要向学生讲授会计专业知识、训练专业技能,还必须学习会计职业道德知识,塑造职业道德品质、陶冶职业情操,特别是抓好敬业、乐业、爱业、勤业教育,把职业道德教育与文化知识、专业技能的培训有机结合起来;针对在职会计人员,要加强以会计职业道德为主要内容的继续教育,把会计职业道德知识培训作为必修课程,计入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的学分。只有这样不断的进行教育引导,才能培养会计人员的内在信念,并有效地影响会计人的内在素质,从而逐渐达到崇高的职业道德境界。

四、正确运用权力以行德

做好会计工作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人民群众理财,为人民群众服务。如果会计人员违背会计道德,不能忠于职守、廉洁奉公,而是利用职权,索贿受贿、用权利经商、搞钱权交易,那么,生产要素就不会按价值规律运行,资源和资金就不会朝最佳方向流动,市场经济中就难以形成平等的竞争机会,而势必向“权力”、“金钱”、“人情”、“吃喝”、“关系”倾斜。因此会计人员特别是会计负责人,必须牢固树立正确的权力观,牢记手中的权力说到底都是人民赋予的,必须运用这个权力来为国家和人民谋利益,把权力看成是责任和义务。职务越高,责任越大;权力越大,义务越多。要正确地使用自己的会计权利,忠实地履行自己的会计义务,自觉接受党和人民对自己行使权力的监督,绝不能把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作为谋取私利,满足利欲的工具。只有这样,会计人员才能自觉地维护财经会计制度,遵守财经会计纪律,做到严于律己,清正廉洁,不搞特殊化。

五、注重克己自律以养德

克己自律是道德修养的一种境界,也是会计道德建设的基本途径。人的一生,贵在立德,难在养德。一个会计人员道德水平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会计道德修养的自觉程度。会计从业人员经常单独承担某些工作任务,而且总是同钱物打交道,更应慎独自律,洁身自好,不断净化灵魂,提升道德水准。只有做到处处明于自察,时时自觉追求,事事严于律己,才能始终保持思想道德的纯洁性。为此,会计人员应该自觉按照“自重、自省、自警、自励”的要求来约束自己,恪守职业道德。自重,就是尊重自己的人格,珍惜自己的名誉,塑好自己的形象。自省,就是要经常“三省吾身”,问问自己的所言所行是否符合财经法规制度的要求,是否遵循了会计准则。自警,就是要管住小节,警钟长鸣,时时以党纪国法告诫自己,用会计准则要求自己,同时汲取反面典型的教训,举一反三,引以为戒,避免重蹈覆辙。特别是财权在握或名利诱惑时,更应谨慎用权,经受考验,绷紧道德之弦。自励,就是要用高尚的精神激励自己,以精益求精的精神鞭策自己,奋发进取,争创一流。

六、完善法律规范以律德

法律规范是准绳,也是道德建设的重要保证。市场经济是一种法制经济,通过法律形式来对职业道德建设做出规范也是出于对市场经济的维护和对当前会计职业道德“失范”的一种补救方法。在很多情况下,会计职业道德如果只依赖“良心”不能完全解决问题,因为,在物质利益的诱惑面前,支配人们行为的主要因素往往是欲望,而不是道德。所以,在条件成熟时,及时将某些职业道德的内容通过“制度规范”的形式来加以明确是非常必要的。特别是如今会计人员回归企业,作为企业雇员的会计人员由于物质利益和诸方面受企业制约,在其从业时首先要考虑企业的需要,对于大众和社会的利益通常是置于第二位的,这种情况下仅仅依靠道德品质和意识来规范会计人员的行为是不理智和不现实的,必须通过某种“法律规范”的形式给予保证。在这方面,我国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和财政部制定的《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已作出了明确规定。另外还必须根据形势发展的要求,不断地在“完善法律规范以律德”上出新招、出实招,使广大会计从业人员真正将法制规范融为道德理念,化为从业德行。

七、强化监督管理以严德

监督管理是加强会计队伍建设的题中之义,也是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必要环节。许多道德失范,诚信缺失,以至违法犯罪的案例,都不同程度地暴露出管理监督乏力的问题。首先,各单位应按照《会计法》及相关法规的要求,制定科学的内部控制制度体系,从制度上对本单位内部各项经济活动和会计工作做出规定,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提供制度监督支持,保证经营管理决策的顺利实施,为会计人员依法核算、依法理财提供重要依据,这从客观上有利于遏制会计造假行为的发生;其次,各监督部门要紧紧抓住影响会计人员职业道德观念形成和发展的重要环节,加强对《会计法》等法规的贯彻力度,对违反会计职业道德行为进行惩处,并记入单位和个人的诚信档案,供社会查阅,将会计工作置于全社会的监督之下,这样可以对会计人员产生外在的压力。财政部门要通过严格的上岗资格考试制度提高专业知识和道德知识的门槛,通过后续教育来不断提升从业人员的会计技能和道德素养,注重事前监督和过程监督,把会计职业道德引向深入。

八、把握用人导向以崇德

用人导向是作风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会计职业道德的建设的关键环节。只有树立科学的用人观念,坚持任人唯贤的原则和德才兼备的标准,用好的作风选作风好的人,才能形成正确的导向,实现“得贤则治”,避免“失贤则乱”,“枉法毁德”。《会计法》规定,单位负责人是单位会计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要对单位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而在公司治理结构日趋健全,委托代理关系日益发展的情况下,承担第一责任的单位负责人不可能事事、时时亲身亲为,因此,如何把政治思想好、道德素质高、业务能力强、有任职资格的人员安排在财会岗位上,至关重要。任用财会人员要坚持政治标准,把“德”放在首位,特别注意选拔任用政治清醒、信念坚定、求真务实、坚持原则、弘扬正气的人。为此《会计法》和《会计从业资格管理办法》都把“坚持原则、秉公办事,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放在申请取得会计从业资格基本条件的首位,其目的就是督促各单位任用德才兼备的合格的会计人员。

九、营造舆论氛围以扬德

舆论氛围是一种导向,也是影响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外部条件。大众传媒、文化艺术与舆论宣传工具,对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有着特殊的感召力、渗透力和影响力,它代表了广大人民群众的一种意志、情感和价值取向,能给会计人员以某种荣誉感和耻辱感。会计人员的行为符合职业道德规范,受到社会舆论的赞誉时,会感到喜悦和自豪,这种情感体验,会使会计人员的言行得到激励,社会舆论正是通过这种褒扬来促进会计职业道德建设;会计人员的行为不符合职业道德规范,受到社会舆论的谴责时,会感到内疚和羞耻,这种情感体验,会使会计人员的言行受到抑制,社会舆论从另一个侧面来促进会计职业道德建设。因此,作为会计主管部门的财政部门可以采用举办会计职业道德知识大赛,评选会计先进工作者,举办“争做会计职业道德建设标兵”等活动,促进会计职业道德建设深入开展。各单位和广播、电视、报刊等大众传媒,应善于发现和培养遵守职业道德规范的先进典型,把握社会舆论导向,广泛开展向先进典型学习活动,使先进典型的好做法、好道德、好思想成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旗帜和动力。通过表扬先进,鞭策落后,惩戒违法者等各种行之有效的办法,可以使会计职业道德实践活动与各项会计工作紧密结合,营造浓烈的社会舆论氛围,最大限度地给会计人员以会计职业道德观念与行为的影响,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创造有利的社会环境。

十、坚持常抓不懈以重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