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3-09 05:41:3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拼图教案,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课间,美术老师走进我办公室说:“郭姐,你儿子可厉害了!今天我教他们用硬卡纸做五彩球,你儿子没有带卡纸,他就用几张A4纸做了出来。他们班做出来的只有4个,其中最好的那个就是你儿子做的,实在不容易。连我都不知道,用那么软的A4纸还可以做出五彩球来!”听到别人夸儿子,我自然心花怒放。我从小就动手能力很差,导致后来学一些理科知识时非常吃力:学几何,头脑里没有空间概念;学物理化学,常常看着别人轻松完成实验,自己就是弄不明白。有了孩子后,我下定决心一定要好好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送他一根金手指。如今,儿子心灵手巧、空间逻辑感强,确实离不开从小动手锻炼的结果――
爱上画画,随心涂鸦
孩子大都喜欢画画,儿子从两岁起也爱上了画画。刚开始,他拿着我的笔在墙上、纸上到处乱画。我告诉他不能在墙上乱画之后,就给他提供了许多废纸,然后又买来了好几本简笔画书,让他自己照着画,直到他画完了一本又一本我的旧教案。在儿子的绘画过程中,我没有限制他的想像力,也没有纠正他歪歪扭扭的创作,他随意涂鸦,随心创作,画得快乐而开心。
喜欢拼图,指导支持
儿子在3岁左右喜欢上了拼图,于是我开始不断给他买拼图,从几十片、上百片到上千片都有,以至于家里到处都是拼图。拼图是一种充分锻炼孩子想像力、判断力、空间感、逻辑感等多种能力的活动,虽然在拼图过程中,孩子也曾出现失败和气馁,但我始终在旁鼓励和指导,并且让他一次次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拼图不仅有助于培养他持之以恒的精神,还能充分调动他的思维,锻炼动手能力,可以说,儿子如今手工做得好,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从小的拼图锻炼。
痴迷积木,发挥创意
孩子5岁时爱上了积木,于是我又开始买来了各种积木,塑料的、木制的、拼插的、搭建的……积木各种各样的组合形状,为孩子开启了一个崭新的创造世界。刚开始,我先是照着积木图手把手地教,慢慢地,等他熟悉积木形状和搭建、拼插的技巧后,我就开始收起图纸,鼓励他自己设计创造,随意拼建心目中的世界。由于玩得无拘无束,儿子也乐在其中,到6、7岁时,他已经能像模像样地拼插出生活中见过的大部分形象了。
享受折纸,动手动脑
一个偶然的机会,一位同事给我儿子用纸折了一只小鸭子,从此儿子喜欢上了折纸。折纸不是我的强项,于是只好去书店买来各种折纸的书,按照书上的要求和步骤,找简单的自己先学,然后一步一步教他。没想到儿子学得比我还快,渐渐地,他开始抛开我的指导,自己照着图纸折了。特别是后来随着儿子动手能力的增强,普通的折纸已经不能满足他的要求,开始挑战高难度的复杂图形。那些图纸我连书都看不懂,他却特别耐心地自己研究,最后,他的作品越来越多,完全可以做我的老师了。
现在,我家到处堆满儿子的绘画杰作、零散拼图,更别提积木堆满地,折纸剪下的材料满屋飞了。常常是我这边刚收拾好,那边他又留下一地垃圾。可是,在我心里,再怎样凌乱也抵不过孩子的开心快乐。所以我尽我所能地给他提供各种可以动手的机会,让他的手指越来越灵活,思维越来越活跃。一个小小的五彩球不能代表什么,我更看重的是他在锻炼动手能力中发展出的各种优势,在这些不断创作的过程中,孩子不仅心灵手巧,细致精心,并且积累了耐心和毅力,学会了承受失败,完成了从模仿到自己创新的过程。我相信,这些才是孩子性格中真正的闪光点!
关键词:游戏法 初中地理 课堂教学 设计应用
游戏教学法是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根据课程内容设计相关的课堂游戏,促使学生参与到课堂活动中,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地理知R,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笔者在多年的初中地理教学过程中,发现很多地理课堂气氛沉闷,学生学生地理的积极性不高,不愿意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在此背景下,笔者结合多年的初中地理教学经验,并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就游戏法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作用进行分析探讨,并提出了相应的观点和应用策略,以期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活跃课堂教学氛围,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一、在初中地理教学中融入游戏法教学的作用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受“应试教育”思想的长期影响,很多学生将大量时间和精力放在语数英等“主科”的学习上,把地理当做一门“副科”,对地理科目学习不重视。另一方面,初中地理教师通常采用板书的形式,将准备好的教案写在黑板上。这种教学方法单调,学生对地理学习感到厌烦,愈发没有学习兴趣。将游戏法运用到地理教学中,能够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探索学习的欲望。
(二)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初中地理涉及的知识面比较宽,需要理解记忆的知识比较多,很多学生对地理学生感到头大。游戏法教学独具的趣味性,可以减轻学生学习地理的畏惧心理,降低学习地理的难度和压力。在地理课堂上开展游戏法教学,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集中精力投入到课堂学习中,加深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印象,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三)培养学生全面发展
地理课堂教学是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重要途径,教师在地理课堂上融入游戏法教学,可以给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游戏情景学习环境,寓教于乐,让学生在游戏情景课堂中学习地理知识,扩展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促进学生智力发展。
二、游戏法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设计应用策略
(一)开展拼图游戏比赛,强化学生地理空间位置认知能力
拼图游戏是一种常见的小游戏,它比较容易上手,同时也能锻炼学生的抽象思维。初中地理教师可以根据地理课程内容,准备一些拼图道具,在课堂中开展拼图游戏比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学生地理空间位置认知能力。
例如,在学习中国的各个省份、行政区时,很多学生对行政区的相对位置和省份特点记忆不牢固。教师可以准备一些中国各个省份的地图形状道具,然后让学生随机抽取,抽到之后说出这个省的名字、简称、省会名字、省份大致特点等,然后拼接到中国地图的大模块中,加深学生对这些地理知识的记忆。
(二)设计旅游路线游戏,提高学生组织能力和创新能力
很多学生往往会把各地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记混淆,教师可以在课堂中引导学生通过设计旅游路线的游戏,帮助学生回顾地理知识,激发学生的灵感和想象力,提高学生的组织规划能力和创新能力。
例如,教师可以把前后桌同学分为一组,设计一条旅游线路,规划旅游出行的过程。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线路参考,比如北京三日游、珠三角深度游等,启发各个小组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和自己喜欢的景点设计旅游路线,鼓励学生站到讲台上,把自己设计的旅游路线展示给同学们,比一比谁设计的路线合理、有趣,学习同学的设计思路和设计灵感。
(三)引导设计校园地图,培养学生读图用图能力
中学地理教学大纲指出:“教师要有计划、分步骤地指导学生阅读地图,掌握运用地图解释地理问题的一些方法;使学生养成读图、用图、分析地图等习惯,形成空间思维”。因此,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设计校园地图,通过学生亲自实践,培养学生的读图和用图能力,
例如,学生在学习地图知识时,最基本的是要掌握地图“三要素”:地图比例尺、方向坐标及图例。教师可以先带领学生熟悉校园环境,为画校园地图做准备。然后让学生回到教室绘制地图,学生在绘图过程中,可能会遇到按照什么比例绘制、学校大门的位置如何确定、学校的建筑形状怎么画等问题,教师可以在这个过程中逐步引导他们了解比例尺、方向坐标和图例的使用方法,循序渐进培养学生的读图、用图能力。
综上所述,初中地理教师可以结合学生实际,通过开展拼图游戏比赛,强化学生的地理空间位置认知能力,设计旅游路线游戏,提高学生的组织能力和创新能力,引导学生设计校园地图,培养学生读图用图能力。通过多种举措,将游戏法应用到地理教学中,提高地理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杨英.游戏法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设计与应用[D].重庆师范大学,2016.
[2]康健,王晓惠.构建初中地理“游戏课堂”的策略[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6,(06).
一、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教育是一种保护,是一种服务
在美国,基础教育首先是一种保护,是一种服务。所谓保护,即保护学生的天性与童真、人格与个性、好奇心与求知欲;所谓服务,即为学生的生活服务,为学生的学习服务,为学生的发展服务。走进美国的中小学校园,你随时随地都能感受到一种人文关怀。
小班化教学。美国的中小学规模不大。我们参观学习的学校,大约都只有300~400人。每个班的班额也比较小,公立学校平均每班约25人,这在客观上有利于师生的教学交流和个别指导。
人性化的教育环境。美国中小学校舍朴实、实用,远远看去就像一座普通的工厂。学生上学、放学都有政府提供的免费校车接送。学校教学设施齐全,教学用房四周大都摆放着计算机、图书杂志等,以便学生学习或查找资料;室内的布置各具特色,墙上花花绿绿,贴满了学生的作品;教室外的走廊上,设计有橱柜,方便学生保管自己的学习用品。家庭困难的学生可以免费享受学校提供的午餐,残疾孩子和其他正常的孩子一同上学,学校义务为他们提供一对一的教育服务。
因材施教,分层教育。他们很重视分层教育,大约每周有四节RTI(分层教育)课程。他们根据每年三次全州性的统一测试的结果,把学生按比例分为四个等级。在RTI课堂里,不同层次的学生被安排接受不同内容的教育。这充分地体现出他们“No one is left behind”(一个也不能掉队)的教育政策。
二、为孩子终身发展服务的教育形式——阅读第一,如影随形
西方历届政府首脑一向提倡“Leader is reader”和全民阅读。美国教育部也曾陆续提出“挑战美国阅读”“卓越阅读方案”。在特拉华州,几乎在每个小镇上都有一家公立图书馆。图书馆是当地居民最喜欢去的地方之一,很多人选择在这里度过周末。而当你走进学校,进入课堂,你会发现美国基础教育中对阅读的重视和普及程度超乎想象。
课内阅读,彰显阅读的主体地位。美国孩子的阅读教育基本分为两部分: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课内阅读也就是阅读课,几乎占整个学习时间的三分之一,除了每天至少1节常规阅读课外,还有每周2节图书室阅读课。他们的阅读教材很厚、很大,按单元编排,而内容有太空飞行单元、科学探索单元、创造想象单元……比国内的语文教材更加现实、广泛,更具科技性、社会性。每个单元的文章并不要求每篇都学,老师可以根据单元目标有选择地讲授1~2篇文章,其他的让学生自由阅读。除了这种阅读课本,他们还配有供不同水平学生阅读的书籍,在分层教学中因材施教。
课外阅读,让阅读成为一种习惯。他们的阅读是无时不在、无处不在的。在幼儿园,孩子们上午吃点心的时候,老师会拿起一本故事书,大声地给孩子们朗读。小学一、二年级时,每个孩子都会制作阅读卡,记录每周所阅读的书籍。阅读卡里,设计有“分享人签名”一栏,这不仅可以督促孩子认真阅读,还可以让他们从小就养成与人分享的习惯,让身边的每个人享受到阅读的乐趣。中、高年级的学生,每周可以到图书馆借1~2本书,还书时必须通过计算机,登录到学校的图书系统进行测试。除此之外,很多老师在放学前的10分钟,都会找孩子们感兴趣的书籍进行阅读。不管在什么课堂上,学生只要完成了当堂所学的任务,就可以到教室内温馨的图书角,或坐着、或趴着,随心所欲地看书。所以不管在哪里,你都可以看到正在阅读的孩子,这绝不是一种形式,而是一种习惯。达到基本的阅读要求后,他们还鼓励学生参加学校的加速阅读(简称AR)活动。图书馆的各种书籍都注有阅读级别和所值分数,学生将借到的和自己水平吻合的书籍阅读完之后,参加计算机考试,检查阅读的效果,达到百分之八十或以上正确的,被认为通过阅读,计入积分。
一系列的阅读举措成就了美国阅读教育的成功。近年来,我们国家也越来越重视阅读教育了,很多学校开展的阅读导读课就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对于导读课,我们可以借鉴美国的做法,不仅要导兴趣,还要导方法,更重要的是留给孩子阅读的时间和空间,采取具体的措施,形成一种氛围。这样才能使导读不流于形式,让阅读落到实处。
三、富有创造力的教学方式——以生为本,合作探究
在我国,现行课改所倡导的学习方式,就是以学生为主体,强调在相互合作的学习过程中,学生独立思考、探索、发现和创造,从而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上述内容及方式的变化,与美国中小学校的教学模式是十分相似的。
他们规定老师在课前必须制定一个系统的教学计划和具体的学习指南(Student Leaning Map),大到每个学科,小到每一节课。这些都要求在上课前一天张贴在教室的墙壁上,目的是让每一个学生在学习新课之前就有一个很清晰的了解:这节课要干什么?怎样进行学习活动?这个学习指南类似于国内老师写的教案,但又不同于教案。我们的教案可能更注重老师如何实施的过程和课堂的艺术,虽然详细、清楚,但感觉还是没有摆脱以“师”为中心。而他们更注重教师如何提出关键的问题和学生怎样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学生有具体的学习指南,简单且更有实效,突显以生为本。
而他们的课堂,是一种实实在在的合作探究、富有想象力和创造力的课堂。以数学课为例,在作业练习里,有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做题前把你的方法先用绘画的形式表达出来再列算式,老师从来不吝啬给孩子们动手探索的时间。学生的学具极其丰富,积木、小棒、数字卡片等都是学具。孩子们经常组合成几个小组进行不同的活动,如模型拼图、数字扑克凑“十”、积木数学等。他们在课堂上亲自动手、合作交流,老师很少会为他们总结、强化一种方法,更多的是对每个孩子的观点给予充分尊重和鼓励,让他们在自由交流中体验成长的快乐。
中国和美国地域差异大,教育差异也很大。当我们羡慕美国开放、人性、更重体验的基础教育模式的同时,美国人也在羡慕我国的重基础、重实效、高效率的基础教育模式。彼此都看到了对方的优势,但我们也不得不承认我国的基础教育存在着一些问题。我们的教育实践中,应该多一份快乐的分享,少一点功利性的评比,给学生多一份引导,少一点主宰。我们的基础教育应该培养多样化的人,让不同的学生都发挥出自己的特长。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 教育教学 运用 思考
教育的现代化,包括教育观念的现代化、课程设置的现代化、教育管理的现代化,教育手段的现代化,教师队伍的现代化!应该说,计算机悄悄挺进学校是信息社会对今天学校教育提出的要求,也是当前教育改革的需要。
一、多媒体技术在我校教育教学中的运用
1.安全管理:我校还建立建全了一整套的多媒体监控系统,能有效的监控全校的安全情况和教师的值班情况。
2.行政管理:学校行政管理人员可以借助电脑,对学校的行政后勤实施了全面管理。如:学校概况、学校组织机构、规章制度、目标管理体系、档案资料管理、教学工作评价及财务管理、上下班刷考勤卡管理等。
3.文字、表格处理:教师借助电脑,打一份材料、打一些特别大的艺术字以用于墙面布置、环境创设等就变得轻而易举学校各种表格特别多。我们可以借助电脑,随意制作各种规格、各种样式的表格,如:用来教学的花名册、活动安排表等。
4.专家咨询:我校已连接宽带网,网上世界是丰富多彩的,有趣的动画故事、精彩的教学方案、前卫的教学理念……都能帮助教师更好的教学,教师们可以随时获得因特网上大量动态的教育信息及专家咨询!还可以通过电子信箱与各地同行进行业务交流。并且通过自己的网页,为自己搭建了一个让世界了解教育,让教育走向世界的舞台!
5.辅助教学:多媒体技术,运用多种现代手段,对信息进行加工处理,显示与再现,模拟、仿真与动画技术的应用,可以使一些普通条件下无法实现或无法观察到的过程与现象生动而形象地显示出来。多媒体技术将图、文、声、像融为一体,其传输信息的方式突破了传统媒体的线性方式,以全方位方式进行,具有形象生动、信息刺激性强、时空宽广等特点。在教育教学中采用多媒体技术实施教育,对优化教育过程,提高教育的有效性,能起到很大的作用。
7.教学资源得以选择与共享: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年复一年,对于一线老师来说,有许多教学工作是重复的、是有规律可循的。可以将自己多年积累下来的优秀教育活动设计、优秀教育活动、科研成果、评价量表等相关资料储存起来建立了教育教学资料库,能进行资源共享,精彩的课件、教案都能在学校的每个班级共享,使大家不断地相互学习。
转贴于 二、多媒体技术在我校应用所起的作用
(一)多媒体技术对学校管理的作用
1.网络设施使学校吹起了学习之风以往空余时间,老师们的闲聊、逛街被争先恐后的上网学习所取代,大家从网上开阔了视野、增长了学识,青年教师忙着钻研课件制作、老教师们试着上网操作,网络丰富了教师的生活内容,满足了大家的学习需要,转变了她们的教育观念,促进了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学组织形式的改革,加速了教育手段和管理手段的现代化,提高了师资队伍的素质,使校园吹起了清新的学习之风。
2.电脑技术使园所管理有序、高效办公自动化、光盘刻录等技术的运用,如:运用办公自动化进行数据统计、档案文字整理等,又如:将每位老师的教学活动摄录并刻成光盘,让老师自我诊断、自我提高等。电脑技术使学校管理更科学、有序、高效。
3.网络技术使校际、家校交流天地宽广校园网页的制作,使校园内的交流更广泛,通过电脑也便于家长、社会及时了解学校的教改动态,以便更好地家校合作。
(二)多媒体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
1.利用多媒体的趣味性,引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欲望。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在学生学习过程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为只有产生了兴趣,学生才能形成学习的动机。多媒体技术采用音像结合的教学方法,具有新颖性、多样性和趣味性,可以寓教于乐,更能引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例如在语文看图课文中,运用多媒体后,将静态的、平面的画面变成动态、生动形象的情景……,在这种诗情画意中,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兴趣浓厚,积极主动地把所听、所看的景色告诉大家。
2.利用展台,改善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展示台演示既满足全体小学生的动手操作与学习交流的需要,又能使实物(图片)等放大提供给学生逼真清晰色彩鲜艳的教学效果,教师将体积较小或数量不足的实物标本及照片,通过展台真实的呈现在大屏幕上,供小学生观察讨论,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3.多媒体创设生动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兴趣,促进学生情感发展。多媒体创设了学生喜爱的各种情景,引发学生产生愉快轻松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形成积极健康愉快的情感。美术课上,教师利用扫描技术将学生用书上小小故事图片放映到大屏幕上,孩子看到自己书上的图片突然出现在“大电视机”上,都兴奋得不得了。这样一来,孩子活动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另外,还利用扫描仪将拼图材料扫描进去,让孩子了解了拼图的方法……。孩子们对这种教学形式非常喜欢,这样既扩大了学生的视野,又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更培养了孩子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现代信息技术 幼儿园 教育管理应用
随着幼教改革的不断深化,将现代信息技术引入到幼儿教育领域,是幼教改革与发展的新趋势;让幼儿接触现代信息技术,运用多媒体进行幼儿教育教学,是幼儿能力素养得到培养的当务之急。因此,如何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优化教育手段,激发幼儿学习兴趣,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以及提高幼教管理质量,已成为幼教界亟待研究解决的新课题。
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教育信息化的深入推进,信息化作为一种树立幼儿园品牌优势、提升教师素养、增进家园互动的有效手段,逐渐被引入到幼儿园日常教学管理中。
一、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培养幼儿能力素养
现代幼教理论提倡注重幼儿主体价值的发挥,能够让每个幼儿的个性得到充分发挥和发展。而调动幼儿主体活动积极性,首先需要满足幼儿心理需要。幼儿作为学习的特殊主体,他们的学习本身就是一种游戏。因此,能够在“学中玩,玩中学”的过程中体验创造和成功经验成为幼儿的基本心理需要。
首先,信息技术教育活动本身就能给幼儿以成功的体验。如在金山画王中,幼儿在完成一幅作品的过程中就能切实满足创造和成功的心理需要,在这个过程中,幼儿不是在教师刻意的强调和要求下像完成一道数学题那样追求过程和逻辑,而是在明确目标的前提下,由幼儿随意发挥想象和主观能动性,运用各种绘图工具进行大胆地创作;在小中班七巧板拼图游戏中,幼儿通过鼠标拖拽,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一幅拼图,不仅满足了儿童渴望触及电脑的认知需要,也体验了成功的乐趣。
其次是多媒体教学活动后得到的直观评价,也能给幼儿以成功的体验,如教师可以将幼儿的作品适时的通过大屏幕播放或打印机打印进行展示和评价。
二、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幼教管理质量
(一)优化幼儿安全管理
近年来,幼儿园的安全问题日益成为国家、广大家长以及社会媒体关心的热点问题。其中最受关注的焦点在于幼儿的人身安全管理。为此,通过运用现代智能识别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幼儿园完全可以实现接送管理的安全考勤和幼儿一日生活的行为监控评价。
(二)建立数字化幼儿成长档案
运用红缨教育软件建立幼儿保健、营养档案。保健医生将幼儿每学期检测的身高、体重、视力以及入园体检的肝功、血色素、食物过敏史和药物过敏史等资料全部输入幼儿的个人数据库。输入数据后,软件会自动将幼儿的各项指标与该年龄应达到的常模指标相对照并自动生成评价,这样就可清楚地看到全园每个幼儿生长发育的情况。同时保健医生根据软件反馈的评价结果能及时告知教师和家长,并有针对性地制定相应的矫治方案。这一工作既省去了保健医生手工操作计算的时间,又对教师在组织与实施一日活动中,有针对性地根据每个幼儿的身体健康状况实施保育工作提供了保证。
在一日生活和常规活动中,教师会及时地捕捉和发现幼儿鲜活和闪亮的行为,用数码相机和摄像机及时地记载幼儿的行为作品、记录幼儿大型活动中的角色行为并做出相应的行为评价。到大班毕业时,我们将为每位幼儿从小班到大班的成长历程制作一份光盘,作为珍贵的礼物赠送给孩子,让每个幼儿都能看到自己在幼儿园每一阶段的发展变化和成长足迹,这将是他人生成长中的宝贵资料。
(三)引领教师规范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
教师是学校教育教学的主体,因此,全面提升教师整体素质是规范办学行为的又一重点。在教师队伍建设中,校长既要引领教师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又要加强师德建设;既要狠抓教师继续教育,增强业务素质,又要加强驾驭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课堂教学能力。
一方面要大力弘扬奉献精神,认真落实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渊博的知识培养人,以科学的方法引导人,以高雅的气质影响人;另一方面要从发展的长远角度扎扎实实做好教师培训工作,使之从教书匠转变成学者型教师,从传授知识转变成培养学生思维、创新能力,从一支粉笔、一本教科书、一本教参、一本教案、一张嘴的“五一型”教师,转变成为熟练掌握现代教育理论和应用现代教学设备的新型教师。就规范教师教育教学行为来说,笔者认为应从教师坚持爱岗敬业、坚持关爱学生、坚持科学育人、坚持终身学习、坚持为人师表五个主要方面入手。
“爱岗敬业”重在培育教师对岗位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使他们热爱自己的教育工作,表现出极大的教育教学热情,在平凡的岗位上,兢兢业业工作,奉献自己的才华,开创自己育人的业绩;关爱学生”重在塑造教师“关爱学生、尊重学生人格” 的心灵,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切身感受到无私、无血缘关系的师爱“;科学育人”重在引领教师运用科学的方式、方法去培育人,将教师引领到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自我成长的学习方式上来,摒弃那种“满堂灌”的教学方法,把课堂改革作为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关键环节来抓,注重学生思维创新教学,注重课堂双向和多向的交流与合作,向课堂45分钟要质量;“终身学习”重在教师们持之以恒地学习;“为人师表”重在塑造教师的人品、人格魅力,要引导教师明耻知荣,以总书记倡导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准则,塑就自己良好的品德,经得住大千世界中的各种负面诱惑,言行堪为人师楷模。
规范办学行为非一蹴而就之事,还须建立健全长效机制,以保障学校工作可持续发展,因此我们必须保持坚定的心志。只要心中的理想之灯还在闪耀,我们就能为校园撑起一片朗朗晴空。
参考文献:
[1]李燕梅. 边疆地区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调查分析[J]. 边疆经济与文化, 2007, (02) .
1.1教师的角色在翻转课堂中变成指导者和促进者。虽然教师不再是课堂教学的主宰者,但是教师的作用没有削弱。此时的教师不仅是课堂教学活动的谋划者、规划者、主导者,而且是课堂教学活动的导演者、组织者,课堂教学效果的促进者。教师的责任不是轻了,而是更重了,工作量也更大了。课前,教师都要对课堂活动的组织的开展形式充分的准备,熟悉课堂教学的资料、材料、网络资源、最新理论前沿等相关信息和这些信息的来源。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组织各种形式的教学活动,促使学生进一步内化课前所学知识,同时对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的疑难问题给予及时解答。课后作业要体现出教师对教学内容的宏观把握,对专业教学连贯性的通晓,对学生课堂学习内容的巩固和提高。
1.2学生在翻转课堂中角色是主体地位。学生不再是知识学习的被动接受者,知识的学习也不再仅仅局限于课堂教学的50分钟内,不再局限于教室内,学生可以灵活地选择自己的学习时间和学习地点,自由地选择自己的学习方式。无论观看相关微视频课程,还是复习、预习课本知识,时间和地点可由学生自己决定。在课堂教学中,课堂教学活动的开展,课堂教学内容的梳理、检查和固化,全面围绕学生来展开,完全实现了学生内化、固化知识的目的。
1.3学生的自学能力在翻转课堂的教学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课堂教学不再是教师和学生间的教与学,而是变成了全方位的教与学。可以是教师提问,学生作答;也可以是学生提问,教师作答;也可以是一个学生提问,多个学生作答;还可以是多个学生提问,一个学生作答。课堂教学既像是研讨会、报告会,又像是辩论会。每一个出席者都参与其中,每一个参与者都获得了自己满意的答案。更重要的是,每一个参与者都对本节内容做了融会贯通式的掌握。
2大学计算机教学更适合翻转课堂模式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多见于中学课堂,但根据笔者近年来的教学实践,在大学计算机实践教学中也益处颇多。
2.1在教学目标上,高校教学目标与翻转课堂目标是高度一致的。以教学促科研,以科研推动教学质量的提升,一直以来都是高等院校追求的目标。所有高校管理者都会积极鼓励教师从事与教学相关的研究,而且所有高校都设有常规性的教学改革项目。在高校计算机教学中实施通过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将成为提升大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和自觉能力的重要手段。
2.2在软件上,高校有翻转课堂所必需的师资力量和自主学习能力更强的大学生。相对于中小学计算机教师,高校计算机教师大多是接受过更多专业教育的硕士或博士研究生,学历层次高,教学研究能力强。同时他们在现代教育技术知识和理论方面也接受过系统的培养,具有较好的计算机运用能力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学生方面,当前在校大学生多是90后,他们是在信息技术的熏陶下成长起来的一代,深谙信息技术带给他们的便利。通过手机、电脑获取知识已成为他们生活的常态,因此对通过手机、电脑观看微课的知识学习,肯定会欣然接受,积极配合。
2.3在硬件上,高校的教学设备为翻转课堂教学的实现提供有充分保障。目前,我国所有高校均能满足基于多媒体和网络的课堂教学。利用教学软件和网络,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图文并茂地向学生展示学科前沿知识。同时,高校均配备有集中学习的计算机房,对所有学生开放,让同学们在课余时间利用计算机和网络更好地进行知识的学习和巩固。另外,现在许多高校的校园无线网络已经开通,学生可以利用自己的手机在校园里和宿舍区随时随地上网学习,所有这些为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提供了重要的硬件基础和保障。
3翻转课堂教学模型构建
3.1翻转课堂教学的理论框架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整体框架是将课程分成多个部分,明确不同的小目标,学生利用课前将课程核心知识预习,课堂上教师指导下,将知识内容深化的过程。教育技术和学习活动是整个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关键环节。这其中教育技术的支持,包括软硬件的支持是最基础的条件,因此,无论是老师还是学习都需要能够熟练使用电脑和网络,并且要求学生有主动的自觉的学习能力,教师要有较高指导能力和组织能力。
3.2翻转课堂教学模型分析
翻转课堂教学模型是2011年美国学者Gerstein最先提出的,他将课堂划分为四个阶段,分别是,体验学习、概念探究、意义建构以及展示应用阶段。近年来,我借鉴众多学者的经验,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我将模型的整个过程分为三个大部分,课前,课中和课后。其中课前教师和学生承担不同的任务,教师负责制作提供部分资源和布置任务等,学生按照要求安排自主学习。课中教师作为指导者引导学习开展交流讨论。课后,教师利用微信群反馈评价,教师总结学生课中提出的问题问题,及时补充教材内容与课件,学生加强巩固练习。
4以Flash教学为例的翻转课堂教学设计
笔者近年来在《FLASH动画制作》这门课程中教学中采用翻转课堂模式,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教学对象为大一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强,学习积极性高,教学设备为联想电脑和以太网。班级人数44人,每4人一组,共11小组。本文结合《flas设计》课程中案例来展示新的教学模式在计算机实践教学中的应用,提高课堂利用效率。
4.1课前准备环节
教师在课前准备教学资源,相关专题的学习网站,提供参考书籍,电子课件,视频。设立微信群,随时进行交流研究,发现的问题,同时督促部分同学积极开展自觉。以具体学习任务“拼图游戏的”为例。任课教师首先要明确课程的教学目标是掌握flashcs6中写入ActionScript3.0代码的方法,掌握ActionScript3.0中类的创建和使用方法。理论知识学生学起来会很枯燥,为让学生更快掌握相关知识,如类如何创建与使用,类的继承等基本问题,引入拼图游戏的案例,提前录好视频,制作完成后上传到机房的网盘,方便学生下载观看。视频中以讲案例为主,最后提出与类相关的问题,让学生思考。学生要充分了解教师安排的任务,学习教师准备好的教学内容,有能力的同学可以学习扩展资源。及时发现总结自己遇到的问题,反馈给小组长,通过微信群反馈给群内同学和教师。
4.2课中交流环节
4.2.1探索交流阶段。由教师安排任务和提出问题,由小组同学合作完成。学习可以充分利用这段时间来学习和讨论自主学习时遇到的问题,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4.2.2个性化指导阶段。教师指导每个小组遇到的问题,从中发现各个小组存在的薄弱环节,提出针对性的修改意见和具体学习方向。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在“拼图游戏”这个教学环节中,有的小组完成的很好,而个别小组同学不会利用Photoshop分割图片,导致整个案例无法完成,针对这种情况,给他们提出建议,课下补习相关知识,以弥补不足。
4.2.2总结点拨阶段。首先由小组发言,总结本次课程的收获和感受,提出发现的问题和难点。之后,由教师针对小组提出的问题,进行针对性指导和讲授,对整节课的知识点进行系统性的总结,推进知识点的深入,提高学生学习的自觉性。
4.3课后总结环节
通过教学实践,笔者认为,以往研究者多注重课前和课中,对课后总结环节存在着重视程度不足的问题。课后总结环节,应该引起大家的重视。
4.3.1课后巩固练习阶段。教师要按照课中的知识点,安排具体实习作业,让学习在实践操作中巩固知识、熟悉知识,实现熟练操作的目的。学生应该亲自动手操作,感受到动画设计中的具体的、细微的,包括一些色彩、光亮等感性上的东西。例如,学生在课堂中如果能完成“拼图游戏”的设计,那么接下来要做的是强化练习“蝴蝶梦”,有条件的同学还可以完成拓展练习“背景涂鸦”,以巩固Ac-tionScript3.0中类的创建与使用方法等知识点。
4.3.2课后总结阶段。一方面是学生针对自己遇到的问题,从中发现存在的薄弱环节与不足,提出针对性的修改意见和明确具体学习方向。另一方面是教师应根据学生课中提出的问题进行总结,及时补充教材中的知识和电子教案中的内容,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进度。
4.3.3课后知识点反馈阶段。反馈阶段是最后阶段。借助发达的网络通讯,在微信群中,可以直接欣赏学生的作品,及时发现和反馈作品中的技术欠缺。引导学生,利用微信群相互学习、相互交流、相互启发的作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5总结与思考
一、开展数学课外小组,有利于激发学生自主学习数学的兴趣热情。
学习兴趣是学生渴求获得知识、探索某种事物或某种活动的积极倾向,是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心理因素。学生一旦对学习活动产生浓厚的兴趣,注意力就会集中,认识就会增强,情绪就会愉快,思维就会活跃,自主学习行为就会持久。
数学课外小组的开展,可以改变课堂上呆板、沉闷的气氛。课外小组的上课形式多种多样,人数也相对少,同时也可以选择学生比较感兴趣的问题开课。比如,抽屉问题、素数的研究等,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热情。当他们对这些问题感兴趣时,就必须研究它,就必须掌握大量的数学知识,从而不得不学习课本知识。要学习课本上的知识,他们不得不在课堂上认真听讲,从而对书本知识产生兴趣和热情,对所学知识感兴趣,认真听讲、记笔记、学习。所以开展数学课外小组活动,可以更好地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课外小组活动与课堂教学是相辅相成的,课外活动促进了课堂教学,同时也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和热情,获得了双赢的效果。
二、开展数学课外小组,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数学的实践能力。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数学的实践能力是初中阶段进行动手操作、实验等的关键。实践能力是指实验、操作、制作、计算机绘图等的总称。学生只有动手操作、亲自制作、亲自设计,才能充实自己,才能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
利用学生的课余时间,在数学课外小组里,组织学生进行各种各样的实践。比如苏科版八年级(下)第七章第2节《统计图的选用》里的数学实验室的“用计算机画统计图”,组织学生调查一周内学生零花钱的去处,然后利用计算机操作花扇形统计图。在这次活动中,学生不仅学会了搜集数据、处理数据,而且了解了零花钱的用途,更学会了用计算机画扇形统计图。经常开展数学课外小组活动,可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三、开展数学课外小组,发展学生自主学习的创新精神与能力。
开展数学课外小组活动,对于促进学生良好个性的发展及自主学习创新精神将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这就要求大家共同遵守课外小组的活动规则,要求参加者具有一定的能力和素质,强调每一成员的配合、协调和互补,发展学生积极良好的个性。如一位男生学习基础较差,平时沉默寡言。我了解情况后,把他吸收到数学课外小组,第一次做拼图实验便激发了他的好奇心,渐渐地,他增强了学习信心,对各科学习和各种活动有了浓厚兴趣,人也开朗起来。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是初中阶段打基础的关键。社会处处充满创新,要富国强民,富于创造力是一个关键因素。学习只能自主创新才能超越。当代数学学科丰富多彩,研究领域非常广阔,而开展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数学课外小组可综合运用课堂知识,开阔视野,激发兴趣,开发智力,培养自主学习的思维品质和实践能力。
在课堂教学外,可开展组织融实验、动手操作、实践、爱好、创新等为一体的数学课外小组,采取实验、制作、讲座、游戏、竞猜、阅读等形式的活动,做到有活动计划,有实验教案。为增强数学课外小组活动课的教学效果,把生活和实践中遇到的形形的数学问题和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时常出现的科学性问题,编写成一系列趣味性的题目,作为课外小组活动课的教材,通过分析各种各样的问题,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数学的创新能力。
关键词:工作过程导向;专业英语;教学实践;多元评价
笔者从事技工学校英语一线教学工作十余年,在教学中注重把握市场脉搏,紧扣学生专业发展方向和突出职业教育特色,在各专业英语教学中发挥英语的工具作用,效果较好。在我校“幼师英语”教学中,笔者发扬《幼师英语》编辑的教学思路,以“工作过程为导向”,提炼典型工作任务,努力创设职业情境,积极探索“英语+专业”的教改之路,收效较好。
一、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专业英语教学理论基础
1.专业英语与通用英语的区别
专业英语(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简称ESP),又称专门用途英语,指因各行业特定专业知识和行业规范的不同而存在的专门化英语,与通用英语(English for General Purpose,简称EGP)有所不同,其相应的英语更具专业性、特定性和特殊性,含有学生所学专业知识、独特的专业词汇和句法结构,是专业知识学习和语言技能训练相结合的一种学习过程。
2.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教改必要性和可行性
“工作过程导向”的职业教育理论来源于20世纪90年代的德国,它倡导“实现职业教育的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融合,在专门构建的教学情境中进行职业从业资格的传授,使学生有能力从容应对那些对职业有意义的行动情境”的教学理念。“基于工作过程”的课改主张突破学科体系框架,把典型工作任务作为工作过程知识的载体,按职业能力发展规律构建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从而建构理实相融的“教学做合一”的一体化职业教育模式。在《幼师英语》课程建设中,笔者所在的教师团队采用这种符合职教发展需要的新理念,牢牢把握由工作实际来确定典型任务,并为实现任务目标而按完整的工作程序进行教学活动设计,坚持以能力为本位、以学生为主体,充分体现教学的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同时依据行业企业发展和胜任幼师(学前教育)工作岗位所需的英语知识、英语应用能力和素质要求,培养学生的“职业岗位群”英语实际运用能力,注重过程性考核,确保学生学习的自我构建过程,提升职业能力,在教学实践中收效良好,获得了师生的一致好评。
3.与传统教学法的不同
(1)身份角色的转变
传统教学以教师和教材为中心,教师按照学科体系去讲授,课堂教学与实践工作偏差大;而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教改则是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引导学生在工作过程中去学习、体会,感悟更深。教师的角色身份是:①知识引领者――对学生进行基本理论知识的传递;②师傅――为学徒示范在工作情境下对于特定问题的分析和解决;③专家――向学员介绍从业经验、答疑解惑。
(2)教材教法的更新
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需要,根据工作实际过程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策略。教学中,精心选取实用性、可操作性强的素材,提炼出典型的工作任务,强调贴近幼儿园日常生活实际,突出幼教职业导向性,融幼师学生才艺(音乐、书法、绘画、手工、表演等)培训于英语教学之中,任务驱动、小组合作、情景教学,突出具体工作场景中的英语实用能力培养。
二、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专业英语教学实践探究
笔者以2014年“外研社杯”优质录像课大赛获奖作品――《幼师英语》“Unit 3 Our Interesting Body”(Listening & Speaking综合训练拓展课) 教学实录为具体案例,通过教学回顾和反思手段剖析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专业英语教学法在技校英语课堂中的具体实施途径和效果,同时提出不足之处和注意事项。
1.创设情境,合作学习
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教学中,笔者对“情境模拟”和“合作学习”教学法情有独钟。在语境、意境和学习场所(场景)的创设中,本次课,将学习场所――“教室”布置成了“幼儿园大班”;将学生按“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组合方式形成了6支实力相当的学习队伍,所有环节采用小组竞赛形式开展评比,而且要求将平时的阿拉伯数字组名更新为“幼儿园或早教机构的名字”,形成自己的口号――“幼儿园或早教机构的办学理念”,要求两者都用英文展示出来,鼓励发挥创意进行口语和书面表达组名和口号,学生创意十足,每组的组名都按要求做成了“告示牌”或“海报”形式,摆放或张贴在学习和教学区域,组名有的是 “Happy Kindergarten”,有的是“Budding Paradise”,有的是“Sun Angel”,中英文结合,图文并茂、色彩斑斓,增添了表演的真实感,营造了浓郁的职业场景和职业氛围。在小组亮相时,做动作、喊口号。有的组成员手拉手高高举起,有的做加油鼓劲动作,有的是把手搭在一起大声喊出激励性口号:“If I can,you must can!”不同的组名,不同的口号,同样的真情,同样的努力,非常团结、温馨、感人。
2.任务驱动,环环相扣
在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项目教学中,本课主要还采用了“任务驱动”“角色扮演”方法开展教学,倡导“做中学,学中做”,将“项目引入”“提出任务”“工作任务分析”“相关知识介绍”“完成项目任务”“技能训练”“展示总结”等步骤融入教学,设计了“猜谜语和听音做动作游戏动画视频观赏表演英语对话表演和角色扮演(英语授课比赛)总结评价”四大环节,每个环节之间衔接紧密、由浅入深、层层铺垫,将知识点、技能点融入每一个环节,首尾呼应,循序渐进,同时注重寓教于乐,采用猜谜语、做游戏、英文歌曲唱游、对话表演、授课比赛、现场评奖等方式激发学习兴趣,传递快乐学习理念,也为未来的幼儿园英语教学奠定基础,让学生能在老师精心设计的环节中体验英语学习和教学的乐趣,能团队协作,学会提出、分析、解决问题和创新。
从课堂的信息流量来看,有优质和充足的英语语言输入、输出,如第一环节的猜谜语、“我说你做”游戏,第二环节的英文歌曲模仿表演赛,第三环节的对话表演和授课比赛表演,采用丰富多彩的视频、英语单词图片、音频等教学媒介,采用表演、竞赛、团队合作的方式营造优质语言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交际能力。
3.知行合一,教学相长
在小组合作授课(角色扮演)环节中,“小老师”能进入角色状态,按要求做足预备功课,收集和加工资料、观摩优秀教学视频,讨论和制订教学策略,认真撰写教案,使用中英文结合的方式授课,组织“小朋友们”练习,关注“小朋友”学习状态,教态亲切大方有感染力,而且会灵活使用“You’re very smart!” “You’re very creative!” “You’re making progress!”的多元化评价、多元化鼓励用语进行授课。角色感强,“小老师”在授课中能灵活运用猜谜游戏、角色扮演、英文歌曲(数来宝、顺口溜)、拼图法、实物法等进行授课,贴近现代幼儿园英语教学实际,课堂气氛活跃,学习氛围浓郁。“小朋友”能认真、积极配合开展各类学习活动,能回归孩子的童真本原展示充满活力的课堂。例如,在小老师展示哭泣图片讲授“sad”单词前提问一位小朋友,她说是吃面条不小心把面条粘在两边的脸颊上了;一位小朋友马上站起来说,是脸上沾了雨滴;还有一位小朋友说弟弟不小心割伤了手后就是这样的表情。形象的思维、生动的表演,让幼儿园的英语课变得真实动人、妙趣横生。“小朋友们”欢快的表情、丰富的肢体动作、天真活泼的语言、不拘一格的思路、响亮的声音,为课堂增添了不少光彩。
4.专业特色,灵活应用
将英语学习和专业紧密结合,凸显专业英语的实用性。使“英语+专业”教学特色展示得淋漓尽致。例如使用形象贴切的图片精心制作课件,同时发挥手工和画画特长,将本课重点parts of body,body language图文并茂地展示出来。例如,第一组同学不但制作了美轮美奂的课件、教学图片(肢体语言如smile,cry,happy,sad, angry等),还全组动手用花花绿绿的海绵纸制作了幼儿园教师和小朋友们的纸衣、纸裙、纸鞋,手工头花,手工广告牌和笑脸贴纸,在教具、学具、道具准备方面匠心独运,收效显著,充分锻炼和发挥了专业特长。
各组能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团队协作精神,在角色扮演(授课比赛)思路拟定、授课素材收集(上网搜索资料、制作PPT、画画、制作手工教具学具、设计发型和符合幼儿园师生身份的服饰物品)、授课方法技巧选择、师生默契配合方面都下了一番苦功,在训练和现场表演时能发扬团队精神,积极融入角色,互相关心、互相帮助,使得“人人有事做,人人有进步”,实现了个人和集体的共同成长。
5.多元评价,及时反馈
本次课采用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互渗透的手段进行,既有每个教学环节比赛的评比和意见反馈,又有课堂结尾的总结,同时用民主和集中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个人自评、小组自评、组间互评和老师评价,多元化和多角度的评价能拓宽思维,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和鉴赏能力。收集到的《角色扮演评分表》(自评与他评)、《随堂学习自评表》(自评)反馈的意见比较中肯,对教学改革研究有一定的启发作用。全班同学(共38名女生)参与了教学活动,反馈较好。共发放36张《角色扮演评分表》(每组6张,既自评本组也评价其他组)和38张《自我学习评价表》(每人一张),从回收的两类表格来看,同学们能较为客观、公正地评价自我和他人,特别是对于授课表现优秀的组,不吝溢美之词,在“Comment & Advice”一栏中有填写 “Very interesting” “Creative”“服装、发型、道具应景,师生表演投入”“教学方法灵活多样”“声音洪亮,课堂气氛活跃”等,不但贴切,而且能紧扣教师提供的五大评分模块进行评价和拓展,能做到活学活用,实属难能可贵。同时也提出了一些宝贵意见建议,如:“授课教师的发音要更标准”“老师和学生不应该有笑场情况出现”“PPT上的字应更鲜艳以吸引小朋友注意力”“玩具熊应该让小朋友多些触摸和体验学习”等等。《学习自评表》中,绝大部分同学对自己本次课learning attitude,learning content,learning method感到满意,在Improvement中表达了想进一步提高英语口语水平和英语授课技巧的愿望。
■
■
6.拓展思维,提升素养
本次活动课既有课堂上精彩的预设和生成,也有课外认真细心的准备。英语授课中,收集到每组学生撰写的教案(学案)、制作的PPT和手工教具(教学挂图、教学视频音频、表演道具)和现场教学照片、录像等资料丰富多彩、实用性强,有现代幼儿园英语教学特色,对未来的学子们有一定借鉴意义,也对教师的教学有一定的启发和帮助作用。
本次课程,笔者着力创设职业情境和逼真语境,以典型工作任务为主线,由浅入深、环环相扣,全力营造一个开放自由、民主高效、轻松愉快的职业英语学习氛围,既锻炼了学生的英语能力,又紧扣专业发展,锻炼了学生的专业和职业能力,将“学英语”成功变为“用英语”。
7.不足和注意事项
“教学是一门永远遗憾的艺术”。课后,笔者反复观摩课堂实录,以期改进课堂,发现很多不足之处和应注意事项,总结如下:
(1)教师方面:①笔者在Cartoon Video观赏后的即兴表演中可以动作和表情更开放,更利于言传身教地为“未来的幼儿园老师们”提供示范和激励,带动她们更努力地学习英语和提升教学技能。②在语言和文字表达中出现了一些不规范之处,当节课有些及时更正,有些没有,下次课要做到及时发现和更正,并严格要求自己尽最大努力提高表达的规范性和严谨性,不断追求完美,在师德、师技等工作作风、专业技能方面时刻为学生树立榜样。③虽然兼顾学生学习基础,按常规中英文结合授课,但其实可以加大语言的输入量,更多地使用英语组织教学,为学生营造听英语的氛围。④在总结评价和颁奖阶段,有些小组过于兴奋,不断地摇摆海报或发出声音,老师虽然极力调整、引导,但还是没法控制学生的热情和兴奋,所以下次再总结评价所有内容结束后再行颁奖,避免学生过于兴奋,无法听清老师的所有点评。
(2)学生方面:①在制作授课比赛的教学课件时,PPT上面有个别单词拼写错了没有及时发现和更正;②在制作授课比赛的教案时,虽然提供了参考模板和教学视频,但有些组学习意识不够强,思路不够开阔,教学手段比较单一,仪态不够大方,师生配合不够默契,往后在组织此类活动时教师应加强针对性指导,并将网络开放平台的自我学习、消化吸收功能发扬光大。③在组织英语授课方面虽然努力按照要求尽量多使用英文,但有些组的“小老师”还是使用中文太多(包括口语表达和PPT、板书、教案等文字表达),影响英文输入和输出量,今后将在《评分标准》里强调此点,在平时的教学中应更加耐心、有效引导、鼓励学生逐渐养成用英语思维和表达的良好学习习惯。
(3)教学设计方面:①内容安排较满,教学环节紧凑,好处是可以使师生注意力高度集中、提高课堂效率,坏处是容易使人紧张、劳累。在今后的教学设计中教师应注重劳逸结合、张弛有度,既有效率,又有充裕的时间自由发挥和深入交流。②教学目标达成度的检测和评价手段可更灵活和清晰。例如,可要求学生将关于身体部位的句型:I can see/hear/eat/work with my eyes/ears/mouth/hands. I hope I can have long arms and legs like you one day. 融入英语授课比赛中,在教案、课件审核中体现,在《授课比赛评分表》和《自我学习评价表》中体现,那么,学生的教学和学习就会上升到更高的层次,也更增添授课比赛的知识性和挑战性。这点在今后的教学中应注意改进。
基于工作导向的专业英语教学法,将职业素质的养成、职业技能的培养和就业岗位教育贯穿教学的全过程,其优点在于突出职业教育特色,实现学校和职场的“无缝对接”。它使教师真正成为课堂的引导者,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它不仅是教师“教”的理念的改革,更是学生学习方式和思维方式的改变,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与职业能力,从而更好地满足社会和市场对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基于工作导向的教学法,使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知识,提高专业技术能力和英语水平,能兼顾英语学科的人文性和工具性,充分体现“英语+专业”的理念,将“学英语”变为“用英语”。基于工作导向的专业英语教学法,在使用过程中要注意遵循职教英语教育的规律,将专业学习巧妙融入英语中。总之,专业英语既是专业的基础课程,也是培养学生社会综合能力的重要素质课程,专英教学只有把握时代需要,紧紧围绕社会经济发展,以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为主导方向,不断改进课堂,才能真正实现职业教育服务社会和企业需要的终极目标。
参考文献:
[1]陈靖.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物流专业英语”课程建设[J].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
论文摘 要:多媒体技术是信息技术发展的产物。它集中了已经比较成熟的图像处理、声音处理、视频处理、三维动画技术等信息处理技术,改变了传统计算机单一的字符、平面图形的人机界面。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具有图像、声音、视频、动画等多种视听信息,具备良好的交互式可操作性能的信息系统。因此“多媒体信息处理”这门课程的地位得到了提高,尤其在榆林学院这样一所普通应用型高等院校中,变的更为重要,也更为迫切,因此我提出以下改革方式。本文就在学校课程改革的大环境下,对多媒体信息处理技术这门课程的教学方式进行了探索。
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使人类社会进入了信息时代。计算机技术在当今教育领域中的应用,是教育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标志。多媒体技术运用多种现代化手段对信息进行加工处理,显示与重放,模拟、仿真与动画技术的应用可以使一些在普通条件下无法实现或无法观察到的过程与现象生动而形象地显示出来,可大大增强人们对抽象事物与过程的理解与感受。交互式多媒体技术将图、文、声、像融为一体,可以达到在短时间内获取大量知识信息的效果。
在教育部关于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教育三层次方案的指导下,我国高等学校的计算机基础教育事业蓬勃发展,多媒体技术与应用就是一门面向高等学校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而设置的第三层次的计算机技术基础课程。由于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的飞速发展,多媒体技术领域里也不断出现新的技术、概念,这就使得多媒体技术与应用课程的教学内客和方法都面临着新的挑战。如何在有限的课时数内高质最地完成课程的教学,为学生奠定一个扎实的多媒体技术应用和开发的基础呢?本文就该课程目前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探讨。
教学内容不能及时跟进技术的发展,制约着多媒体信息处理技术的发展。我校多媒体技术与应用课程主要包括多媒体应用技术领域里的基本知识和内容,从总体上叫以分为多媒体技术基本原理、多媒体硬件、多媒体软件应用设计三大方面,原理是基础,硬件和软件的应用是提高,它们是互相促进的两个方面。多媒体技术与应用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培养社会需要的多媒体技术应用人才,这就要求学生除了要掌握扎实的多媒体技术基本原理以外,还要熟悉多媒体硬件和软件的灵活应用。很显然,目前的教学内容是不符合这一教学目标的。
基于以上原因,我提出了以下改革方式,首先将一学期的教学分为两大阶段,第一阶段属于初期学习阶段,对项目所涉及的多媒体技术软件行正常教学,向学生布置正常的个人作业任务,达到初步教学的目的。关键是在后期的第二阶段,通常是由教师设计一个,中型的具有相当的复杂性和难度的开发项目,它将由学生经过一定的学习积累后,发挥他们个人的特长,团队协作完成,项目要求每个学生发挥各自的精专技能并参与团队合作。也正是通过项目对每个学生这种唯一性的要求以及扬长避短发挥每个学生创造性的特点,极强地激励了每一个学生参与该项目工程的学习能动性和积极性。在多媒体技术课程中主要是围绕各个媒体对象的创建、编辑入手。每一种媒体对象都有相关的多种专业性软件可供选择,如文本对象——office下的word编辑软件,图像处理——photoshop,音频处理—goldwave,视频处理——premiere,网页动画——flash/gifconstr- uctset,变形动画处理—morpheus,多媒体合成制作——authorware等。
在前期的教学中,教师也积极响应“抓实验促教学”,在每个独立单元中花相对较少的时间介绍与软件应用相联系的背景理论知识,主要时间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完成一个小任务,达到会使用该软件的目的。具体操作如下:
(1)文字编辑方面:利用截图工具hypersnap和powerpoint制作一节课的教案。
(2)图像处理方面:让学生利用photoshop设计一款食品的包装纸盒设计。
(3)音频处理方面:每个人完成个人自我简介的录音,后期再配以音乐背景合成。
(4)动画处理方面:将个人照片输入到电脑中,制作成人物的不同年龄段的成长过程的浏览。
(5)视频处理方面:制作一份精致的电了相册。
(6)多媒体合成:用authorware完成拼图游戏及个人求职简介的制作。
为了全面提高多媒体技术与应用课程的教学质量、深化该课程教学手段的改革,制定出符合榆林学院实际的改革方案。我们在近几年的教学改革实践中制订了以上的改革方式。希望可以起到缓解教学与实践不符合的矛盾,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艾德才.计算机多媒体应用基础.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1-01.
一、创设情景,保护童心,增强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数学活动课,必须注意小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充分保护“童心”,增强兴趣。小学生的年龄阶段(6~11、12岁),在心理学上称为儿童期(或称学龄早期)。这一阶段,小学生不但身体发育进入了一个相对平稳阶段,而且由于从一个备受家庭保护的幼儿变成必须独立完成学习任务、承担一定社会义务的小学生,这就促使儿童心理特征产生质的飞跃,也就是具有“好奇、好动、好胜”的“童心”。这三个“好”只有“好奇”“好动”充分得到发展,“好胜”的儿童价值特征才能得以建立。小学生向上振奋的心理状态的形成是立足于好奇感,而好奇感的永恒程度又依赖于环境(包含教学环境)对小学生接受知识是否有一种愉。只有在良好、愉快的教学环境里学习,就能促使小学生总是保持向上振奋的心理状态。例如小学二年级《认识图形》这一活动课,我先是把预先砌好的一间木头房子放在课室的中间,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认真观察,然后把所看到的图形画出来,这样,在学生的练习本上就出现了多种的图形组合:
孩子们要不是亲眼所见,又怎会想象到这么一座木头房子竟会隐藏了那么多的图形 ,一下子,他们“好奇、好动、好胜”的“童心”就被激发出来了,整节课兴趣盎然。
二、取材生活,模仿典型,学有所用。
小学生的“好动”,是建立在模仿基础上的好动,通过模仿,一旦成为小学生稳定的心理成分,就左右小学生健康心理的形成。只有树立模仿典型,才能促使小学生形成稳固的知识、能力体系和健康的行为与习惯。因此为了促使小学生形成稳固的知识、能力体系和健康的行为习惯,我们的教学活动就应当提供学生认为有趣的、益于拓广知识的模仿典型。小学数学活动课所提供的模仿典型,就是根据数学的特征以及小学生的知识、能力条件,通过游戏、观察、拼图、制作、不完全归纳等思维及操作办法,让学生得到学科课内所没有的、又能激发学生求知兴趣的数和形的一些结论。这些结论,要求学生都记住它是次要的,掌握得到的过程则是教会模仿的本意。只有这样,“好动”的心理特点才可以说在数学活动课里得到健康地培育。例如小学四年级的《小鬼当家》这一课中,我把一个家庭收入、日常开支等一系列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问题作为活动课的内容,通过先看一段关于一家三口讨论收入支出和发展方向的家庭会议录像,针对这一问题,全班分组进行讨论、设计、交流,得出最佳计划。
最后,我让学生回家了解自家收入情况,帮父母设计出收支平衡的最佳计划。从这节课中,既让学生明白父母的钱每一分都是血汗钱,要珍惜;又培养了学生从小具有经济意识,会合理地分配使用资金,更使学生在心里树立了勤俭节约的模仿典型。
三、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学习。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理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 而活动课程通过学生自主活动,可以掌握学科课程难以包容的信息和技能。儿童有一种与生俱来的、以自我为中心的探索性学习方式。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因此,数学活动课要努力创建有利于学生主动探索数学学习环境,关注学生的自主探索和合作学习,使学生在获取作为一个现代公民所必需的基本数学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得到充分发展。在《有趣的数字》这一活动课中,课前,我先让学生寻找在生活中与自己密切相关的数字;课堂上,我让孩子们各舒己见,把自己找到的数字及其特殊的意义公之于众,有的说:“每个人都有自已的号码,就是身份证,包括刚出生的婴儿,而身份证里的数字都有不同的含义,它由省份、地区、出生年月日和随机数组成。”也有的说……整节课令学生们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大家互相帮助,取长补短,充分展示了团体的合作精神。课后,我还让学生们分组合作通过报纸、杂志、英特网等途径收集更多有趣的数字,集编成册。这不仅让学生们知道数字在实际生活中有广阔的应用,而且培养了学生勇于解决实际问题的坚强个性。
四、留有空间,发展思维,引导创新。
一个问题的解决需要时间和空间,只有给学生留有较大的时间和空间,学生才能有所发现、有所创造。而小学生的思维,主要是以认识“具体实例”、“直观特征”为标志的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并随着年级的升高逐渐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作为小学阶段思维训练的一门主课,小学数学活动课,责无旁贷地要促使小学生思维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并在这过程中,尽量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其实际体验解决问题的快乐,感受数学的无穷魅力。
例如刚教完求圆的面积,我上了《小小设计师》这一活动课,课中我创设了这样的情景:学校的圆形花坛要种上美丽的鲜花,我让学生们用所学的知识为校长排忧解难。应该怎样设计才美观?要用多少种花搭配?每种花的面积是多少?小设计师们展开了想象的翅膀,设计出不少光彩夺目的图案.
在计算花坛的面积时,又出现了一番争论,学生们都知道求面积时一定先求出圆的半径,那么花坛的半径又怎样求呢?有人说直接量出,有人问没有圆心怎么量半径?有人说用两把直尺可以量出直径,还有人说用卷尺先量出花坛的周长就可以求出半径.真是百花齐放.俗话说:授人以渔不如授人以渔场.为此,我先不表态,让孩子们按照自己的想法去解决问题,实践之后再总结。实践证明:只有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想象的空间,让学生自由地进行各种实验,并成为自己的需要,学生们才能在实践中成长,才能真正自主学习,自主发展。
总之,数学活动课是素质教育的组成部分,是普及型、大众化的。因此在设计、实施数学活动课的过程当中,我们应从观念到实践都应将活动课与学科课程和其它数学活动作出界定,以保证活动课本身的结构性和体系化,保证数学活动课教学的正常开展,更好地实现其育人价值。
【参考文献】
《课程计划》
关键词:农村;初中地理;现状;建议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3)-12-0179-01
地理是一门文理兼备的综合性学科,涉及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多方面的知识,具有很强的基础性、广泛性、区域性、动态性和实用性。如何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地理学科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搞好乡镇中学地理教育是提高我国中学生的综合素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以及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基础教育中,虽然教学计划明确地规定了地理教育的学科地位,然而,在教学计划的具体实施过程中,却存在着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以下就农村初中地理教育现状做一些分析。
一、地理教学现状
(一)地理学科师资队伍不稳定,主导作用难以发挥。专业地理老师奇缺,农村中学的地理教师绝大部分是其它学科教师转教或兼教,他们中的很多人地理知识不系统、不全面,且缺乏科学的教法, 他们认为教地理把一本书念完就了事,故要让他们传授更多地理知识给学生,简直是强人所难。这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系统、广泛地认知地理知识。
师范院校的一些地理专业毕业生认为农村位置偏僻、交通落后、信息闭塞、脱产进修不行、在职培训不便、向专家名师学习机会难,使得毕业生毕业分配时千方百计“跳槽”,同时也承受不了城乡之间的强烈反差,都不愿回到农村学校。
(二)教学设施配置差。由于教育投入不足,经费有限,大多数农村中学无法添置齐全的教学仪器设备,欠缺教学挂图、资料、模型、标本,更不要说配备完整的图书室、实验室。教师备课手头上也只有课本和教参,因而教师靠板书,学生靠笔,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就可想而知了,即使有一些地图、挂图,也是多年以前的,不能跟上时代的变化。同时,教师本身在这方面的素质和技能也较低,能运用多媒体、电化设备上课的极少。
(三)地理教学水平低。大多数地理教师上课采用的灌输式教学方法,不能充分体现地理这门学科的特色,图文不能有机地结合,偏重知识的传授,欠缺能力的培养,无法挖掘思想教育的因子,方法比较呆板,在启迪学生的智能、发展个性方面都显得很薄弱,特别是联系生产生活实际很不够。部分地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还出现知识性错误、口误、笔误。还有相当一部分教师上课抓不到重点,不能化解难点,把握不准教材的深度,广度,很难达到教学要求。
(四)对地理学科价值认识不够,导致重视不够。教育行政部门、学校领导对现代地理学的教育价值还缺乏应有认识。许多人认为地理只是知识的“大拼盘”,只讲述山川名胜、物产、交通、城市等的学科,学习地理对升学无用,学了地理也不能用于种地、发家致富,因而有的学校地理开课不足,平时都上数理课,到年末统测时,抽出几节课勾画考试重点应付考试,在大多数农村中学的地理学科教育上都进行着这种“压缩饼干”式的教育,这极大影响了中学地理教学环境教育的正常进行。
(五)教学教研活动较少,教师水平难以提高。地理教师没有多余的时间和人数少使得学校无法开展地理教研活动,基本上是讨论公开课,而教师评议公开课时,一般都是无意义空谈几句,吹棒一番散场,对教改诸问题提不出什么建议性的意见,而且校际之间信息交流极少。时间长了,地理课堂失去活力,教师没有新鲜知识输入,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自然而然地理越来越难学。
二、建议及措施
(一)丰富课堂教学,培养学习兴趣。地理教学中除了使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多媒体教学外,可以尝试着将一些地理知识有针对性的故事化、音乐化和诗化。还可以通过地理拼图、编制地理谜语、吟唱顺口溜等丰富多彩、灵活多变的教学活动把思想教育和知识教育寓于学生喜闻乐见的娱乐之中,以地理科学知识的独特魅力吸引学生,培养他们对地理科学的热情,使学生愉快、积极主动地学习。地理学的独特魅力在于它的综合性、广博性、趣味性、实用性。地理科学的魅力还在于有不少未解之谜,这是吸引学生的素材。
(二)地理教师自身必须加强学习相关现代教育教学理论,促进观念的改变,以适应开放式地理课程。我们要培养21世纪的高素质的人才,必须有高素质的教育工作者。因此要不断提高地理教师素质,通过各种渠道、各种形式选送教师进行地理函授、进修,鼓励教师在职业余进修和脱产进修,对在职教师进行继续教育,更新专业知识结构,形成新的知识体系,不为时代落伍;不断拓宽、丰富相关知识;提高地理调查、实践与教学创新能力;不断提高地理教育理论水平、方法与技术手段及地理教学科学研究水平。
(三)各级教研部门及学校要高度重视学校地理教研工作,靠学科教研促进教师角色的转变。教师要从原先的“承传型”角色转变为“研究型”的角色,将教学与科研熔为一炉,边实践边创新边总结,这样既推进了地理课程改革的深入,又提高了教师自身的研究能力与教学能力。学期初在听课中要求教师开展单元说课,也就是说单元的教学目标、重点、难点,说教材的前后联系,说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措施,说本单元学生应掌握的解题规律、方法、技巧。要求学科教研组共同参与学科听评课。听课后认真评课,对教案设计、上课中的优点与不足互相切磋,听评课活动必将促进广大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
【关键词】交互式电子白板 高效课堂课堂教学
电子白板正走进了课堂,而今,教师又重新站在了讲台上,在电子白板上自由地板书,教师不再是“鼠标的点击者”,学生也不用再当“录音机”。电子笔可以任意选择颜色、调节粗细,不用直尺、三角板、圆规等工具就可以轻松画出各种漂亮的图形。最重要的是,老师终于可以重新站起来和学生面对面地交流了,一个眼神、一个手势等多种方式与学生充分互动交流,演绎精彩课堂。
教师不仅可以熟练使用交互白板的各种功能,而且有意识的将白板所带有的交互能力融入自己的教学设计理念中,并能够将已有资源和自主设计的白板资源整合进自己的课堂教学中了,其交互式白板对课堂教学的优势体现在:
1、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设计
课堂教学应用交互白板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设计的理念。基于交互白板的课堂教学可以继承并发扬粉笔加黑板的传统,同时可以对信息技术与各类学科课程教学的整合进行探索和创新,并将这两者结合起来,相得益彰,这也是实现学生为中心的有效方法。
2、记录和保存教学痕迹,提高教学效率
与传统黑板的“一擦即没”相比,电子白板能够实时记录、保存教与学的全过程,教师可以随时调用电脑中存储的课堂教学资料,不必再担心板书的内容无法重现。与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广泛使用的“电脑+投影仪”相比,电子白板允许教师在课堂上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方便自如地随时调整、修改教学计划,并随时保存更新自己的电子教案。
3、有利于调动学生在课堂上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和参与性
在传统课堂教学中,黑板就是教师与教学内容交互的界面,就是学生与学习内容交互的界面,此时黑板就是一个交互平台,现在白板替代了黑板成为课堂教学的新交互平台。白板不再是一块“冷冰冰”的黑板,而成为学生的另一位老师和朋友。
基于电子白板这么多的优点所以电子白板的活用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四十分钟效率,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一、活用电子白板,创设情境,培养探索知识的兴趣
对学生而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最大限度的发展学生思维,就必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经常会给学生创设一些情境,给孩子们一个轻松,有趣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兴致盎然的投入学习,而电子白板的库存功能就给我们提供了这些功能常用的背景库、注释库、链接库等等,就可以把一些诸如大森林、动物世界、运动场之类的图片直接从背景库里拖出,生动形象的的呈现给学生一个情境。学生可以清晰的感受到情境的氛围,身临其境的在教师为其创造的情境中学习及思考,学生积极性提高,主动自发的加入到学习过程。
交互式教学的形式多样,使学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能够自发自愿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这也是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有效方法。由于交互白板的易学易用,加上现在信息技术教育的日益普及,学生参与意识的增强,很多学生通过观察教师上课使用和课间的尝试,对白板功能的掌握甚至比教师还快,将所学的应用到课堂的学习和实验中去,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二、活用电子白板,培养合作探究的能力
电子白板本身具有互动性、操作性、集成性强的特点,提供了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多种多样的交互活动,有效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用电子白板设计的课,图文并茂,能最大程度地吸引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愿学,乐学。传统的课堂中,教师只是从问答或游戏的方式与学生进行互动,虽说有一定的互动效果,但实质很难使学生真正的参与到探究中来,而白板使得学生们直接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摆一摆、画一画、圈一圈的一些具体操作,这样就牢牢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从而使学生每时每刻主动地参与探究活动。
三、活用电子白板,“巧”突破重点难点
传统教学中,教师以黑板、粉笔为主要手段,将正确的解题方法“告诉”学生,在这种被动的状态下,学生往往对题目本身不甚理解,只能通过记忆死记硬背将它转化为自己的知识。而电子白板的活用,可以使学生学习的内容图、文、声并茂,动感逼真,形象直观地展现,充分调动学生各种感官,从而有效地实现精讲,突出重点,解决难点,取得传统教学方法无法比拟的教学效果。
四、活用电子白板,加强知识与生活实际的联系,深化课堂训练
电子白板的写写画画和幕布下拉等功能,在很大程度上节约了教师课前准备和课堂板书的时间和精力,尤其是进行不同形式的练习,如:游戏、选择、填充、拼图等形式,或一题多变,一题多解的训练等。活用电子白板的一些功能,练习量可以比传统课更足一些,更能使学生的练习在质上有创新的实效。
用电子白板设计练习,使学生既巩固了所学的新知识,还锻炼了动手能力,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在练习和反馈中,利用电子白板教学,可以调节学生大脑兴奋、减少疲劳,焕发精神,让他们利用自己的无意注意愉快的接受知识。
五、活用电子白板,构建学生的知识结构
课堂教学必须重视使学生从知识的内在联系上把握知识结构的现状。而不应只着眼于学生知识的积累,以掌握知识的“量”的多少来判断教学质量的高低。因此,要充分发挥电子白板的优势,不仅可用来展示知识脉络,而且能有效地帮助学生构建知识结构。
电子白板的教学可以做到数形结合、音形兼备,既为师生提供了一个丰富的资源平台,创造了一个生机勃勃的学习环境,又有助于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使有意识的学习和无意识的学习结合起来,使学生既提高了学习效率又学得轻松愉快,实现了师生的高度互动,使学习者保持积极活跃的思维,也给我们课堂注入了新的活力。教师应充分挖掘电子白板的优势,根据本班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心理特征,活用电子白板,让它完全为课堂教学服务,寓教于乐,使每堂课都变成高效课堂。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