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5-10 06:23:2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大学生恋爱总结,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一、引言
大学生在校期间谈恋爱,已经是普遍的现象。然而,长期以来高等教育过于重视科学教育而忽视人文教育,性格内理工类大学生恋爱发展出现了一些特点,造成部分理工类大学生恋爱问题。树立大学生正确的恋爱观,培养理性解决恋爱所产生问题的能力,已经成为高等素质教育迫切需要关注和思考的课题。
二、理工类大学生恋爱现状
理工类大学生的知识结构和环境条件的限制,特别是近年来西方文化观念和生活方式的渗透与传递,传统的爱情观、两性观、婚姻观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怀疑,当今理工类大学生的恋爱状况需要关注。
1.理工类大学生恋爱需求更加突出。大学生年龄大多处于 20 岁左右,对异性的吸引逐渐增强,对恋爱的需求和渴望逐渐增强。然而,因专业所从事的行业领域,以及专业本身性质和方向性限制,理工类专业大学生与文史类大学生相比,男女比例严重失衡,男生人数远远高于女生人数;对爱情的渴望和现实环境的矛盾日益突出,只能通过虚幻的网络世界来摆脱现实的空虚,迷恋网络游戏最终造成成绩下滑,甚至荒废学业。
2.理工类大学生恋爱方式日益公开化。理工类大学生思维不能像文科类学生那么活跃,对于谈恋爱也基本处于一种秘密状态。而现在,随着时代的发展,思想的开放和多元化,理工类大学生谈恋爱已公开化,在校内随处可见成双成对的大学生情侣,对别人的眼神和议论毫不在乎,甚至故意在同学面前秀恩爱。甚至理工类大学生恋爱已成为一种时尚,他们认为能谈到女朋友是有本事,谈不到朋友就会被人瞧不起。日益公开化的校园恋爱趋势,对部分同学学习兴趣和科研动力造成一定影响,理工类大学生已经不再泡图书馆,不能沉在实验室做科研,而是沉迷于卿卿我我的两人世界。
3.理工类大学生恋爱尺度日益扩大化,同居已经不再是理工类大学生羞涩的话题。理工类大学生恋爱方式日益公开化,恋爱中男女双方交往尺度更加亲密性,对婚前开始采取一种开放性态度,并对婚前表示支持或理解,甚至部分人开始认为多角恋爱是无可非议或不应干涉的。调查中相当一部分可以接受并承认自己发生过,同居已经不再是羞涩难当的事情,理工类大学生恋爱尺度已经越来越大,交往方式也更加开放,甚至已达到了一种放纵的程度。恋爱尺度的扩大导致学生心理和生理的变化,甚至导致更多校园不安全因素的产生。
4.理工类大学生解决恋爱问题方式更加激进,爱情暴力日益增多。恋爱过程中难免会产生一些矛盾和误解,解决恋爱中的情感问题时,文史类男生表现的更加圆滑和机智。由于理工科的学生对问题的看法习惯于一是一、二是二的逻辑思维,有时甚至会钻牛角尖,形成较为固执的性格,解决情感问题可能会比较偏激,以至于陷于情感问题而引起的冲突。在校园里爱情暴力屡见不鲜,不能理性解决情感问题最终留下的是双方或所有当事人生理或心理的伤害,因此理工类大学生开展恋爱教育和素质教育,显得更为重要。
三、对于理工类大学生恋爱问题的几点对策
1.重视理工类大学生的情感教育,为学生情感奠定和谐底蕴。
各门学科中都蕴含着丰富文化底蕴,都不同程度地反映出处事之道,要善于发掘,有意识地融入课堂教学。理工类学科性质和特点,具有程序化、规则化、机械化等特性,造成了理工类大学生情感特有的程序化和机械化特点,如思维方式简单、情感表达直接、社会化过程较缓等。在理工专业课程中,应有选择的加入一些文科类的课程,如文学作品赏析,影视赏析等。这些课程的开设,可以调剂理工类学生多数的理论课程,使得学生的感性思维有所发展,提升学生对情感的品味,锻炼学生感性思维和理性思维相互结合运用。教师过于关注向学生介绍知识的科学价值,却往往忽略了理工知识中蕴含的人文社会价值的阐释和说明。这些都导致相当一部分理工类学生上课不愿积极发言、学习方法机械单一,而较少关注人生、思考责任等精神层面的发展和追求。
2.加强理工类大学生的责任意识,树立正确的爱情价值观。
恋爱本是婚姻的前奏,并非排除精神空虚的手段,同时恋爱也是一种责任。教育学生懂得自重、自爱、自立和自强,形成积极高尚的爱情道德观念,大学生之间校园爱情的美好之处是两人之间单纯的吸引,但这样的爱情也往往缺乏对以后的思索,忽略了经济、地位、职业、理想以及家庭等影响因素。大学生恋爱责任教育的目的在于让广大的在校学生认识到恋爱并不是简单的男欢女爱,而是两个人、两个家庭以及两个未来的结合和相互依存。责任伴随着恋爱关系的确立而产生,以与对方组建家庭为目的,以为对方的未来付出和努力。因此,大学生在憧憬美好幸福恋爱生活的同时,也应该为迎接即将到来的责任与挑战做好准备。
3.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丰富校园文化活动。
校园文化是高校思想教育工作开展的主要阵地,是师生之间、同学之间沟通交流的纽带。通过校园文体活动、学术报告、教育影片、校园文化艺术节等多种形式来丰富大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从多方面来满足大学生的精神需求,充实大学生活进而培养大学生知爱、懂爱、惜爱的优秀品质。也可以利用开展校园文化建设为契机,为大学生普及恋爱、性和性道德的知识,并开展相关知识竞赛活动来倡导文明恋爱,启发大学生对恋爱问题的深层次思考,从而远离只为满足生理或心理欲望的游戏式爱情。通过职业生涯规划和开展丰富多拆的校园活动转移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舒蕾宏远的学习目标或将学生的注意力转移到参与各种有异议的校园活动中。
四、结束语
当代大学生恋爱问题已经成为一种时代特征,其存在的诸多问题是一种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这使得大学生的恋爱观教育在新时代显得愈加重要。新时期理工类大学生的恋爱观结合传统与现代互相融合,封闭与开放相互交织。正确的恋爱观不仅仅只包含恋爱道德,同时更需要大学生明确爱情与学业、爱情与责任的关系,学会在面对恋爱过程中的问题时,勇敢面对,理性解决。
参考文献
【关键词】:恋爱观;学校;偏差;心理;学业
一、主要问题
在我们全校范围内,通过调查结果显示,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恋爱置于学业之前。自古以来学习是知识的来源,是未来生活的源动力。但现在大学生们中很大一部分人认为努力完成学业是高中生们应该做的,而大学里应该谈一场轰轰烈烈的恋爱才是理所应当的。在他们认为,缺少恋爱经验的才是大学中真正的弱者,恋爱高于一切的思维才是强者。
(二)来者不拒高于真情流露。在美好的、浪漫的大学校园中,每个人都希望自己在马路上走着的时候会有人上前来表白,这种心理是很正常的,但不少同学认为相比于自己和真正喜欢的人告白,自己更容易接受任何人对自己的表白。这样的心理是对自己和别人的不负责,甚至可能会两败俱伤。
(三)个人心理承受力脆弱。每个人的心理承受能力都是有限的,也许当别人不经意间的某一个点就会让你内心崩溃甚至窒息。在大学生们谈恋爱的时候,是最容易受伤的阶段,原先是一个人可以随口就来,无拘无束,可是当有了彼此之后,做任何事都要考虑理解双方。根据调查,不少学生反映,当看见自己男朋友和其他异性聊天时就会感觉到窒息,时时刻刻会担惊受怕,这种心理承受能力太过薄弱的话就会很容易的受到伤害。
(四)责任意识薄弱。不少高校均出现过不少大学生怀孕甚至跳楼的事件,这些都是不负责任的行为。据调查显示,很多学生认为大学,已是成年人了,自己的感情生活应当由自己掌控。网上流传了一句话“不以结婚为目的的都是耍流氓”。大学期间怀孕,分手之后可以堕胎,甚至选择轻生,这样的事件还少吗,种种事件对双方以及双方家庭是及其不负责任的。
二、原因分析
(一)心理因素
大学生们正直青春年华,有足够的资本去尝试多姿多彩的恋爱蜜饯。许多大学生就认为自己有的是光阴年华,多谈几场是只赚不亏,但这种偏差的恋爱观是不可取的。一旦有下定决心去和一个人谈恋爱,就应当学会好好经营并得到收获,而非抱着脚踩多船的心态去不断尝试。就是因为大学生们所处的这个懵懵懂懂的年龄段,一心只想着想变成一只似脱离家庭的苦海想单飞的小鸟,这种心理是错误的。想当然以为自己已经长大了,可以随心所欲地去干自己喜欢的事了,但一旦后悔了,就可能会引发严重的后果。大学中很多轻生事件,怀孕事件就是源于心理太过于脆弱导致的。
(二)环境因素
大学可以说是高中生们理想的天堂,从高考紧张、疲惫、你追我赶的阶段过渡到大学,许多学生就想着可以完全放松了,在大学里可以不用担心任何学业,可以不受任何限制地去谈恋爱了,这样会导致很多学生从刚入大一就会有一种学习是大学里最不重要的事,再加上大学不像高中校园里忙碌、紧张的氛围,学生们就更没有心思用于学习上了,只顾着谈一场无忧无虑的恋爱,但是这种将学业置于恋爱之上的恋爱观是错误的。在大学这样一个美女帅哥云集的小社会中,也会有些学生变得有一丝丝自卑而不敢谈恋爱,遇到自己喜欢的人也不敢上前告白,在这种状态下,一旦有人来像自己告白就会来者不拒,这种情况只会误人误己,这种来者不拒的恋爱观是有很大偏差的。
三、意见与建议
(一)加强学校文化道德健设。大学生们存在恋爱偏差以及错误的理解与学校是密不可分的。因此,学校应当适时开展大学生恋爱教育活动以端正大学生的恋爱观,加强学生们的学习欲望,而非将学业抛掷脑后,要灌输“共同学习和恋爱”的思想,从而引导学生们正确处理好爱情与学业的关系。多营造健康、开明的校园文化,通过开设爱情婚姻专题讲座和性健康教育等课程,消除他们对于爱情的困惑和焦虑,树立正确的恋爱观。
(二)加强对学生的管理力度。制度松散的学校不是一所好学校。加强对学生们的管理,严禁限制早晚门禁,杜绝学生私自在外留宿。空余时间开展学生们如何加强自我管理的讲座,以提高学生们自我管理意识。
(三)加强学生的心理教育。高校中发生大学生跳楼事件不在少数,这一事件最关键的地方在于大学生们自我心理意识不强,导致自己一谈恋爱分手就选择这种不明智的方法。所以学校加强学生们的心理教育是很有必要的,开展一系列心理教育活动,呼吁大家都参与进来以纠正大学生们这种错误的恋爱价值观。
四、总结
婚姻观即人们对婚姻与家庭的看法和态度。中国有句古语:“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大学生群体正值恋爱、事业的选择阶段。男女对于自己的婚姻大事有不同的看法。对于女孩子而言,年轻就是财富;而对于男孩子而言,恰恰相反。打个比方,男人就像埋藏在地窖里的一瓶陈年老酒,随着年龄的增长,酒的醇香才会愈发明显,同理,男人成熟的魅力才会逐渐显现出来,他们的事业也会随之攀上高峰,他们也逐渐向成功人士靠近。所以,了解大学生的不同看法有利于大学生恋爱观的分析。
爱情是永恒的话题,人们不惜用最美丽的语言来描绘爱情的永恒和不朽,认为爱情能给人带来精神上的激励、情绪上的欢愉、生活上的充实,没有爱情的人生是苍白的、消沉的,甚至是没有意义的。也有人由于看到他人的不幸或自己经历过不幸,对爱情持悲观的态度,认为美好的爱情只是文艺作品中的演绎,而生活中的爱情带给人更多的是痛苦而不是欢愉。
因为爱情是大学校园里的热门话题,也是校园里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正值青春期,从艰辛的高中步入的大学生,没有了学业的重压,没有了父母的管束,没有了老师的叮咛,就如同打开了鸟笼的小鸟,在蔚蓝纯洁的天空中自由飞翔。随着性生理的成熟和性心理的发展,渴望爱情,想谈恋爱已成为大学生中较为普遍的心理状态。但是,由于大学这个特殊的社会环境,以及大学生自身的一些因素,许多人在承受学习压力的同时也承受着恋爱与性有关的各类问题的困扰。
研究大学生恋爱心理特点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所以我们在现实生活中,应正确地认识爱情的本质,处理好恋爱关系,爱情就会给人生带来幸福,否则就可能成为人生不幸的诱因。因此,我们这次主要以调查问卷的形式,辅之以网络调查手段,重点调查了广东工业大学华立学院学生恋爱的相关问题,发现了一系列问题,并提出了相关的解决方案。
所谓爱情是一对男女基于一定的社会基础和共同和生活理想,在各自内心形成的相互倾慕,并渴望对方成为自己终身伴侣的一种强烈、纯真、专业的感情。、理想和责任是构成爱情的三个基本要素
恋爱能发生在任何时候,恋爱不只是大学里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在我们的调查问卷第一个问题里:“你有谈过恋爱吗?”回答“有”的人达到了43%,很明显,这个虽然没有过50%,但是,出于中国“男多女少”的这一社会现状,说明了43%这个比例已经非常高了。而在我们对于有没有谈过恋爱这个问题的后续个问题里“如果有,那是在什么时候谈的”,选“大学”的竟然高达87%,而且,在没谈过恋爱的人群里说想谈恋爱的也很令人吃惊的达到了93%,当然,这个数字是不能概括一切,可是这个数字已经可以反映了许多问题了,说明了大学里谈恋爱这个现象已经是普遍存在的了。就谈恋爱正确不正确这个问题不是我们研究的范围,暂不讨论,可是基于以上统计的数字我们已经可以对大学恋爱所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了。
经过了我们学习研究小组的讨论以及网上调查了解,大学恋爱主要存在2个方面,也是最重要的方面:
1.大学生谈恋爱的益处
2.大学生谈恋爱的弊端
所以,我们就以上两个方面着重进行讨论与分析。
一.大学生谈恋爱的益处
①增加学生的交际能力和语言表达
在恋爱的过程中,少不了甜言蜜语的滋润,而在确认一段爱情之前,首先最重要的是要建立自信,在拥有自信的前提下,对心仪的女孩子进行追求。并且在和异流的过程中,不断增加自己的交际能力与语言表达。
要有效地提高社交能力、可循两方面入手,一是对社会情境的辨析能力,一是提高对其他人心理状态的洞察力。所谓对社会情境的辨析能力即为社交能力的一个重要部分。一个人如果能够对情境间的细微不同之处加以区分,往往更能掌握社交环境的变化而做出合宜的行为,以适应不同性质、千变万化的环境。而洞察别人的心理状态也是社交能力重要的一环。一些人看到别人的行为时,不尝试去了解对方做事时的处境和感受,便马上从别人的行为去判断对方是一个怎样的人。这种重判断而轻了解的取向,是社交能力发展的一大障碍。可是但是本人在谈恋爱的过程中,发现这两点关键都可以充分的锻炼,因为女孩子是世界上最难以琢磨的动物。
②可以开阔思维
在开阔思维这一方面,我们可以从一个很简单的案例经行分析:
光棍节当晚,广东工业大学的男生用独特的方式展示了他们的“寂寞”,用宿舍的亮光组成了“11.11,iloveu,广工,mm”几个字,寓意为:11月11日,我爱你,广东工业大学的mm们。网友们说,一间严重缺乏女生的大学,光棍节自然成为一年一度的民间嘉年华。确实如此,广东工业大学就是典型的代表。
看过了此案例,我们可以想到在没有恋爱之时都已经有如此广阔的想象力与创造力,那么在谈恋爱之时呢?谈恋爱就必须得讨好女孩子,所以说,谈恋爱可以开阔思维。
③可以从中学会关心别人
俗话说,女孩子天生就是要被呵护的,那么,如果当某个女孩子是你的女朋友时,你还不更加的对她进行呵护吗?这一点我们无需过多进行议论。
④了解多一些有关情感的事,有的也可以从中得到锻炼,不至于以后过多的感情用事
感情是双方面的,连上不可能单手拍掌,谈恋爱,首先就是一个过程,无论结果如何,都起码经历过了,因为,谈恋爱绝对能对人进行锻炼。
⑤从生理角度来说,谈恋爱可以缓解大学生某方面的需求这个观点是学习小组里的调查员的观点,本笔者并不太认同,所以不多进行论述。不过这一点是确实是存在的。
⑥大学生在独立生活的过渡期,谈恋爱在生活、学习上的互相帮助有助于减缓过渡期的不适
从高中升入大学的新生,绝大多数年龄在十七八岁左右,很少有单独外出旅行的经验,而却随着近年来大学新生中独生子女的比例的增大,对生活环境改变的不适等等因素,促进了大学生恋爱这种现象的发展,“找到另一半”也的确对在生活、学习上有着互相帮助并助于减缓过渡期的不适。
⑦有助于促进成熟
随着年龄的增长与心理、生理的逐渐成熟,大学生有爱与被爱的权利,如何正确地驾驭爱情并且将其转化成人生发展进步的动力是每一个人都需要正视的问题。我们应当树立正确的大学生高尚的审美情绪,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建立起大学生中自尊、自爱、自强的学习榜样,引导学生在恋爱的过程中保持高尚的情趣与文明举止,并明确人生的志向与奋斗目标,用理性地思维方式驾驭自我,在以学业为重的同时,学习以人相处的方式,树立正确的人生态度和恋爱观.
二.大学生谈恋爱的弊端
①过分的沉溺于恋爱,荒废学业,会失去自我,失去人生目标
在这一问题上,我们有一个很简单的案例:一名大学生正在上课,突然间手机响了,然后就不顾正在上课匆忙的和老师请假要求离校。后来才知道,他女朋友要他陪了,他必须得去陪他女朋友。
在这个案例中,我们很容易就能发现这名男生已经沉溺于恋爱之中而荒废了学业了。
②浪费时间浪费钱财
和女朋友一起,总不能天天只散步吧?因此,谈恋爱在物质方面的需求是非常大的,而且又是必须的。
③和朋友在一块的时间太少
这里我们有一句很形象也挺幽默的谚语:有了媳妇忘了娘。连娘都忘了,那还有什么不能忘呢?虽然这只是少部分人的思想,但是这一现象绝对存在。
④没有足够的经验,可能有错觉,很容易受伤,不好受,影响心情
俗话说:恋爱能享尽人生百味,酸甜苦辣,样样皆有。有甜,就必有苦,所以,只要有恋爱就必然会有心情不好的时候啦!
⑤浪费自己的感情和别人的感情,或者最后还是分手
有些同学在与异往中,不能准确区份友谊与爱情两种性质不同的感情体验,给双方平添许多麻烦。或者有些恋人由于家庭,出身,种族,信仰等不同而不能够由恋人变为夫妻,最后难免分手收场。
⑥泪水会流很多
恋爱会流泪吗?答案是肯定的。无论是你在感动的时候或者伤心的时候,都会流泪,因为这个世界上没有绝对的铁石心肠的人,而恋爱,是最能感人或者伤人的一件事。
【总结】
在经过以上对恋爱的益处与弊端的分析之后,我们已经可以对大学生恋爱进行一个客观的总结了。
【关键词】大学生 挫折 应对策略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20-0180-02
一 问题提出
1.挫折的含义
挫折的概念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挫折,专指有目的的活动受到阻碍时而产生的消极情绪反应;广义的挫折,泛指一切能够引起人们精神紧张,造成疲劳过度和心理变化的刺激性生活事件。本论文中,将挫折定义为:人们在从事有目的的活动过程中,因主观或客观的原因而受到阻碍或干扰,使本人动机不能实现、需要不能得到满足时的焦虑、烦躁、气愤等消极的情绪体验。
2.研究意义与假设
当代大学生是一个绝对不容忽视的特殊群体,他们正处于人生中情感最丰富、最强烈、最微妙、最动荡的时期,同时也处于人生中心理问题的高峰期和危险期。
二 研究方法
本研究主要采用访谈法,对25名在校大学生进行了访谈。
1.访谈问题的设计
通过查阅资料,对以往的研究进行分析,总结出大学生在校期间主要在学习、人际交往、家庭、就业、恋爱、健康六方面遇到挫折,因此把大学生挫折心理类型命名为学习受挫、人际交往受挫、家庭受挫、就业受挫、恋爱受挫。访谈的问题就是围绕这五个类型进行设计的。节选问题如下:“当进入大学后,我们面临的是一个全新的环境,难免会遇到挫折,心理会产生受挫感,请问:在学习方面是否有过这样的感受,原因是什么,你是怎样应对的?”。
2.调查对象与统计方法
本研究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样本来自某大学,四个年级选取25人进行访谈。其中男生12人,女生13人,四年级15人,一、二、三年级共10人。把访谈记录进行总结归类,并做出百分比。
三 结果与讨论
1.受挫类型与原因
第一,学习受挫及原因。由访谈结果显示,学习受挫普遍存在于大学生中,几乎每个学生都会在学习上遇到挫折。在这样竞争激烈的社会环境中大学生们为了能在走出校园后有很强的竞争力,当他们步入大学后会在学习上下很大的工夫,会制定一些目标,但由于各种原因使其在达到目标的过程中受到阻碍,即学习受挫。学习受挫的原因有很多,通过访谈记录的整理对此进行了总结。原因主要有三个:学习环境的不适应;学习方法不当,没取得好的成绩;不喜爱自己的专业。
第二,人际交往受挫及原因大学生的人际交往主要包括生生之间的交往、师生之间的交往,看似简单,实则也波澜重重。大学生在人际交往方面也经常遇到挫折,主要是发生在生生之间的交往。主要是不善于沟通(孤傲);性格内向;同学之间各方面的差异。
第三,恋爱受挫及原因。大学生恋爱在当今社会上已是一个普遍的现象。校园爱情虽然美好浪漫,但却也让许多大学生经受了挫折,其原因主要有:理想与现实不统一;恋人之间有冲突、暗恋等。
第四,家庭受挫及原因。通过访谈结果的统计,有56%的大学生经受过家庭挫折,主要原因有:家人生病、死亡;与父母难沟通;经济条件差;父母离异等。
第五,健康受挫及原因。通过对结果的分析原因只有一个,就是太过于注重自己。健康的身体是人们活动的基础,但“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大学生难免会遭受身体有疾病和生理有不足的情况。
2.大学生受挫应对策略分析与建议
第一,结果分析。通过对访谈记录的统计,总结出大学生在面对以上各种挫折时一般会采用积极的应对方式或消极的应对方式。所谓积极的应对方式是一种积极进取的态度。在遭受挫折时,能控制自己的感情,以便消除或减轻心理紧张情绪,重新认识自己,寻求克服障碍的办法,把一时的挫折变为今后前进的动力;消极的应对方式是对挫折进行错误的归因,不去想办法克服、逃避,或做出给自己和他人乃至社会带来危害的行为。
第二,建议。(1)创造学校、家庭、个体三位一体的相互合作模式。人际交往是大学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方面受挫后不及时调整会给生活带来一定的影响。建议学校和家庭要一起帮助大学生,提高他们的应对能力。(2)彼此理解,做知心朋友。当大学生在家庭方面受挫时,就要求父母和学生一起努力来应对。(3)接受不完美的自己。大学生要学会寻找自己的长处,正视自己的不足,既不文过饰非,也不妄自菲薄,对自己要求适当,愉快地接纳自己。
四 结束语
人类社会的生活实践表明,只要人存在着,就会产生种种需要,就会因需要得不到满足或目标无法实现而产生挫折。大学生受挫时的应对方式有积极和消极之分,对采用消极方式应对的学生,学校和家庭要加以引导,提升他们的自信心和耐受挫折的能力;学生本人也要正确的认识挫折,面对挫折时正确的归因,用积极的方式代替消极的方式,注意培养自己应对挫折的品质。
关键词:大学生;失恋;心理调节;心理治疗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9-0080-02
一、对大学生失恋现象的认识
大学校园是一个适合恋爱的环境,大学生所处的年龄同样是一个适合恋爱的年龄,但大学生对恋爱的心理准备却往往是很不充分的。我们经常看到不少大学生由于寂寞而盲目跟风加入恋爱大军,建立恋爱关系后才发现双方不太合适;由于毕业工作、双方父母反对、生活环境变化等客观原因而劳燕分飞;由于一方或者双方移情别恋而反目成仇。无论是前人的调查研究还是我们的亲眼所见,都告诉我们这样一个不争的事实:大学生,恋爱的很多,失恋的也不少。人无完人,真挚的爱情和幸福的婚姻同样也不是一蹴而就的。热恋时轰轰烈烈,失恋时冷冷清清,失恋无疑会给恋爱中的一方或者双方造成负面心理影响。大学生涉世未深,如果不能正确及时的化解失恋的心理打击,将会给自身的身心健康以及学习工作带来不良影响,严重者甚至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反之如果处理得当,失恋会成为大学生成长中的一笔财富。作为一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笔者在工作中也经常遇到因遭受失恋的心理挫折而需要心理辅导的大学生。对大学生失恋现象的研究和对失恋大学生的心理辅导与心理咨询都是摆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
合理应对大学生失恋造成的心理影响,应从前期心理准备和后期心理调节两方面入手。前期心理准备主要是指增强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并使其对爱情婚姻建立基本的合理认识,这需要通过日常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等方式来加强。但由于大学生出于青春期的末期,心理和思想还没有完全发展成熟,加之不少大学生进入大学时仍然缺乏恋爱经验,所以大学生对恋爱的前期心理准备往往是不充分的。所谓后期心理调节,也就是失恋后怎么办,通过哪些心理治疗方法可以缓解失恋后的心理不适,这是本文论述的重点。
二、大学生失恋心理调节的基本方法——认知疗法
认知疗法主要通过谈话技术,使前来咨询的大学生认识到自身思想观念中的矛盾或不合理之处,从而改善情绪和行为。在高校心理辅导中认知疗法被广为采用,其特点是简便可行、风险低,大学生接受程度高。失恋心理调节的认知疗法,应结合大学生的思想特点展开。
大学生较其他同龄群体具有理性更强的特点。经过一定的引导和解释,大学生对恋爱中的一些基本常识和理念可以很好的理解。比如现代社会中的“恋爱自由”原则。“恋爱自由”的真正含义并不是提倡大家随随便便自由自在地恋爱,而是指每个人都有爱或不爱任何另一个人的自由,恋爱中出现的任何问题和后果,只要没有触及法律底线,就只能由当事者自己承担。所以说,“恋爱自由”就是给每个涉足恋爱的人的一条“风险提示”,告诉我们无论何时何地,无论谁的恋人都可以不需任何理由而随时终止爱情,也可以随时随地移情别恋,可以言而无信,也可以始乱终弃。当然恋爱双方都可以这样做,这就是“恋爱自由”的代价和真正含义。无论出了什么事情,只要不违反法律,都要自己承担一切后果,享受权利就要承担相应的义务,敢做就要能当。这些恋爱的基本常识,对于大学生来说并不难理解,但有时当事者却并不愿意承认。这时需要辅导者给予当事者充分的支持,使其放下心理压力,进而进行合理的面质,使其回到理性上来。
大学生的思维具有理想化的特点。常常听到许多大学生初入大学时对现实中的大学条件和环境非常不满,认为和自己想象中的大学相差太远。恋爱又何尝不是如此,涉足恋爱前把恋爱神圣化、理想化、完美化,恋爱之后才知道有苦有甜,但仍然不能放下固执的关键,导致双方痛苦不堪。梨子的滋味只有尝过了才真正知道,对恋爱益处的盲目夸大和对恋爱可能带来的痛苦的一味忽视,都是一厢情愿的想法。通过认知疗法改变大学生过度理想化的心理倾向,是大学生失恋心理调节的重要着眼点。
大学生的思维同样具有较强的可塑性和发展性。生活中常说“劝和不劝离”,通过认识疗法进行大学生失恋心理调节则不能简单的以“劝和”或者“劝离”作为调节的标准。“和”与“离”只是表象,只有使大学生建立对爱情与婚姻的理性认识,才能保护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有利于大学生身心的长远发展。
三、大学生失恋心理调节的其他方法
(一)满贯疗法
赵本山、范伟和已故小品演员高秀敏在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上表演过一个小品,名字叫《心病》。在这个小品中,赵本山(所扮演的角色,下同)充当心理咨询师来给范伟看病。范伟因为受不了彩票中奖的消息刺激而变得疑神疑鬼,总觉得自己身患重病,一听到“病”字就吓得浑身抽搐。赵本山和高秀敏尝试了许多方法,最后用“崩溃疗法”解决了问题。所谓“崩溃疗法”,简单的说就是“越是他不想要的,越要加倍地给他”。告诉身体健康的范伟他确实患了重病。没想到范伟听到自己身患重病后反而来了精神,并表示要认真面对生活。
小品中提到的崩溃疗法,在心理学中叫做满贯疗法。满贯疗法属于行为主义治疗方法的一种,其原理就是“物极必反”,来访者越害怕某种刺激,就越要给他(她)高强度的该种刺激,使其不再敏感。
面对失恋,不少大学生采取刻意回避的态度:双方恋爱时的信件撕掉,对方赠送的礼物扔掉,还要告诉身边所有的朋友不要再提起那个人和那场恋爱,所有这一切无非是想把有关双方恋爱的一切痕迹都抹杀掉。但是有些东西越想忘越忘不了,也许这一刻你忘记了,下一刻它又悄然出现在你的心里。与其如此,不如坦然面对,甚至可以采用满贯疗法。失恋者可以花上一天时间,好好地回忆和思考,把能想起来的关于失恋的林林总总全都想清楚想彻底,回想相恋时在一起时的所有快乐和痛苦,回想分手时的是是非非。这个过程肯定会很痛苦,但是只要想清楚了,失恋者就对这次失恋有了一定的免疫力,再想到以前的恋人也就不会那么敏感了。这种方法可以减轻失恋者对“失恋”这两个字(或者说这个符号)的恐惧,让失恋者直视失恋的具体结果而不附加其他空洞的恐惧与痛苦。对失恋这件事情能够坦然接受,失恋者的心理问题也就好了一半。值得注意的是,满贯疗法也有相当大的风险,实施时一般需要当事者具备一定的心理承受能力,最好有专业心理人士的指导。
(二)抹黑疗法
“抹黑”源于一种政治手腕,加以引申之后对治疗由失恋引起的心理问题同样有效。抹黑疗法具体是指双方分手后应该尽量想对方的“不好”,也就是尽量给对方的形象抹黑。在分手以后,失恋者如果想到的都是对方的好处和优点,那自然会万分痛苦悔恨,但是如果能客观的来看待对方,甚至有意地多想对方的坏处和缺点,那心里自然会好过一些。有的失恋者会认为这是自欺欺人,确实这种方法有些“以毒攻毒”的意味,其实如果失恋者真能看开又何必“自欺欺人”呢?爱情本来就是双方自愿的,双方都已经分手了,如果失恋者还看不开,本身就是自欺欺人的表现。
(三)比较疗法
确立恋爱关系以后,恋爱双方在一起的时间急剧增加,相应的与外界接触的时间和机会就急剧减少了,眼中也就只有对方一个人存在了。双方分手以后,这种惯性依然存在,这也是造成很多人走不出失恋阴影的重要原因。也就是说,失恋后当事者仍然把自己的思维局限在双方的关系里面,局限在对方身上,看待问题非常片面和极端,甚至仍然以恋爱时的思维来考虑问题。这时候如果能打开眼界,多多观察和比较,就能使自己的思维走出封闭的“小黑屋”。有些大学生失恋以后觉得整个天都塌了下来,那只能说明其恋爱时对对方太过依赖,变成了井底之蛙。身处恋爱或者失恋中,有时难以认识到人世间并不只有恋爱这么一件事,世界上的好男孩(女孩)也不只对方这一个。建议这种类型的大学生多观察其他人恋爱和失恋的例子,就会对恋爱和失恋看淡一些,进而发现自身的遭遇也不是那么难以接受。当然,比较疗法并不是教人幸灾乐祸或者朝三暮四,而是通过比较帮助当事者开阔眼界和心胸,站在客观的立场来认清事物的本质。正所谓“心底无私天地宽”,失恋的痛苦说到底大多还是来自自身欲望的不满足,学会放弃才能实现升华,当大学生不再只把眼光局限在一己之私上面时,自然就容易走出失恋阴影。
参考文献:
[1]兰宏.大学生的失恋心理危机及其干预[D].武汉理工大学,2005.
【关键词】解读;大学生;爱情
一、大学生爱情的心理内涵
爱情是人生的重要内容,在人类社会生活中占据着重要位置,对于处在青春妙龄、充满着幻想与浪漫色彩的大学生更是有着独特的魅力,令无数大学生为之心醉与神往。大学生爱情观即是指大学生对于爱情的根本观点、态度和看法,是一个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爱情问题上的集中体现。进入青春期的大学生,随着生理和心理上的发展和成熟,自然产生了对爱情的向往和关注。爱情不同于其他的人际关系,它在情感和行为上都有着自身的特性,因此弄清什么是爱情,如何处理爱情与学习的关系,摆正爱情在人生中的位置,是每一个大学生都应认真思考和回答的现实问题。
二、大学生爱情的心理现象
1.单相思与爱情错觉
单相思是指异性关系中的一方倾心于另一方,却得不到对方回报的单方面的“爱情”。爱情错觉则是指在异性间的接触往来关系中,一方错误地认为对方对自己“有意”,或者把双方正常的交往和友谊误认为是爱情的来临。爱情错觉是单相思的另一种形式,它常会使当事人想入非非,自作多情。单相思与爱情错觉都是恋爱心理的一种认知和情感的失误。
2.恋爱动机不端正
有些大学生的恋爱动机不是出于爱情本身,而是为了弥补内心的空虚、孤独或随大流有从众心理。这类学生在择偶时很少把恋爱行为与婚姻结合起来考虑,缺乏责任感。
3.失恋
失恋是指恋爱过程的中断。本次调查,结果表明在失恋后,顺其自然比例大于痛苦忧郁,且呈显著性差异。88%的同学能够及时、合理的调整情绪,转移到学习或者工作中去;只有13%的同学认为自己不能够承受,会悲观失望不得解脱,甚至心理失衡,有报复倾向。
4.危机压力
现在大学里流行一种说法:“大一娇、大二俏、大三大四没人要”。由于谈恋爱或多或少会影响学习,因此有一部分大学生为了学业而立下了大学四年不谈恋爱的誓言。然而进入大学后,每天看到周围谈恋爱的同学出双入对、亲密缠绵,立下的誓言在不知不觉中动摇甚至消融,最后自己也加入了恋爱的行列。
5.网恋
网络给大学生提供了一个虚拟性与真实性并存的情感环境,一方面大学生可以在网上大胆而直接的与异往,另一方面这种真真假假、半真半假、时真时假的交往又对大学生情感的健康发展产生了较大的负面影响。大学生网恋一般很容易上瘾,而一旦上瘾就会沉迷于网上不能自拔,把网上爱情是为生活的唯一追求。甚至为了网恋而逃课。
三、大学生如何提升爱的能力
1.迎接爱的能力
包括施爱的能力和接受爱的能力。一个人心中有了爱,在理智分析之后,要敢于表达、善于表达,这是一种爱的能力。一个没有爱心的人是个自私自利的人。一个人面对别人的施爱,能及时准确地对爱做出判断,并做出接受、谢绝或再观察的选择,这也是一种爱的能力。缺乏这种能力的人,或是匆忙行事,或是无从把握。大学生要具有迎接爱的能力,就应懂得爱是什么,有健康的恋爱价值观,知道自己喜欢什么,需要什么,适合什么。就应对自己对他人对万事保持敏感和热情,就应主动关心他人,热爱他人。当别人向你表达爱时,能及时准确地对爱的信息作出判断,坦然地做出选择。能承受求爱拒绝或拒绝求爱所引起的心理扰乱。
2.拒绝爱的能力
自己不愿或不值得接受的爱应有勇气加以拒绝。拒绝爱要注意两个方面:一是在并不希望得到的爱情到来时,要果断,勇敢地说“不”,因为爱情来不得半点勉强和将就。如果优柔寡断或屈服于对方的穷追不舍,发展下去对双方都是不利的。二是要掌握恰当的拒绝方式,虽然每个人都有拒绝爱的权力,但是珍重每一份真挚的感情是对他人的尊重,也是一种自珍,同时是对一个人道德情操的检验。不顾情面,处理方法简单轻率,甚至恶语相加,结果使对方的感情和自尊心受到伤害,这些做法是很不妥当的。
3.发展爱的能力,培养爱的责任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说:“爱的力量只能在人类非的爱情素养中存在。他的非的爱情范围愈广,他的也就愈为高尚。”发展爱的能力,并不是非要具体到对某一异性的爱,可以是更广泛意义上的爱。我们的亲人、同学、朋友、祖国和人民,都值得我们去热爱。发展爱的能力,就是要培养无私的品格和奉献精神,要培养善于处理矛盾的能力,有效地化解消除恋爱和家庭生活中的矛盾纠纷,为恋人负责,为社会负责,才能创造出幸福美满的婚恋。
关键词:高职学生;主导需求偏差;认知偏差
针对高职生恋爱趋向问题,我们对三个年级的学生分别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55%的学生正在谈恋爱,25%的学生有恋爱趋向,20%的同学目前不考虑恋爱问题。数据证明高校恋爱现象已非常普遍。但是,高职生心理、生理的特点容易导致许多恋爱问题,为学生管理工作带来诸多困难,严重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
1.高职学生恋爱现象原因分析
1.1学生个人主导需求发生偏差
马斯洛理论把需求分成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五类,依次由较低层次到较高层次排列,并且认为生理需要是推动人们行动最首要的动力。马斯洛认为,只有这些最基本的需要满足到维持生存所必需的程度后,其他的需要才能成为新的激励因素。高职生的年龄阶段具有性生理已发展成熟,人格尚未发展成熟的特点,另外,性观念日益开放,问卷调查显示超过一半的学生认为婚前性行为是很正常的。上述条件说明,高职生容易产生由生理需求导致的恋爱动机和行为。
高职生中相当一部分来自农村,由于家庭生活贫困,有些学生入校就有自卑倾向,人际沟通能力较弱,性格孤僻。新的集体住宿条件带来不同性格、行为习惯学生的沟通和包容成为必然,而人际交往能力差、性格孤僻的学生往往成为宿舍被遗弃的孤儿。这类学生在宿舍群体中得不到友谊往往会倾向于通过寻求与异性更亲密的恋爱关系满足爱和被尊重的需要。许多高职生谈恋爱后, 更加脱离集体,社交圈子越发狭小, 并且会出现多角恋爱, 致使同学关系僵化,进一步影响人际交往。
高职学生因为高考落榜,被社会的眼光归类为没有前途的队伍,因此许多学生在高考事件中受到了强大的心理冲击,如果没有家长和老师及时给与心理干预,很可能导致学生产生自卑、自我认知差、缺乏信心等心理问题。相反,很多名牌高校的学生,社会认可度高,自信心强,大多数人具有远大的理想目标,在有限的大学时光中更有可能集中精力和时间去完成学业和事业上的高层次的自我实现需求,实现梦想和目标。因此高职学生由心理问题带来的大学目标缺失也可能导致学生丧失自我实现需求,自甘堕落,误入歧途,以恋爱行为满足生活空虚。
高职学生的年龄仍属于青春期,阅历和经历都很少,正处于即将步入社会阶段。社会媒体曾将80、90后的年轻人比喻成草莓,外表光鲜亮丽,却经不起一点压力。或许是农村学生家庭教育的欠缺, 中国应试教育的弊端, 许多学生没有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养成和行为习惯,却普遍有着心理素质差,责任感不强等特点,人格发展还不健全,缺乏爱的能力。具有这种心理特征的学生很可能在美好的校园环境中,由于自我需求的满足和逃避学业压力的双重因素而加快恋爱的步伐,很可能因为缺乏责任感和自制力在性的问题上铸成大错。我国法律已经规定在校大学生可以结婚,这一条款对学生的校外租房无形中提供了法律依据,加大了学校对于学生统一管理的难度。另外,有些学生心理素质差,不会处理失恋等问题,导致校园里发生由恋爱为导火索的冲突事件。
根据主导需求导致行为动机,进而产生行为的原理,如果学生的主导需求不是自我实现,其他需求动机产生的恋爱行为就很可能导致不良后果,耽误学生的学业和前程。
1.2认知偏差导致恋爱行为
精神分析学派认为,人们的心里问题往往是由对某一问题认识的偏差引起的。人格尚未发展健全的学生谈恋爱行为也可以通过某种错误认识而引起。经调查,具有恋爱动机的学生有以下几种认识:认为如果大学时代不谈恋爱就很失败,爱情是大学的必修课;谈恋爱是一种时尚等。调查显示,这类学生的择偶标准往往不切实际, 选择对象理想化,对于是否大款,长相是否漂亮很看重,体现出歪曲的价值观和强烈的虚荣心。
2.对策研究
针对以上主导需求和思想认识偏差等问题,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应该以引导学生自我实现高层次精神需求,培养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荣辱观为抓手开展教育工作。
2.1心理干预:
学校要及时进行入学教育,排除社会、家长对高职教育的负面认识。通过专业前景剖析、职业发展方向解析、入学心理疏导等专题讲座,解除学生心中疑虑,帮助学生树立信心,建立新的学习目标和人生目标。引导学生以学业发展为自我实现的基础目标,充分利用校园各种软件、硬件教学资源努力学习,为日后更好的发展奠定良好基础,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将恋爱动机出现的可能性降低。
辅导员老师要针对不同学生的情况与学生谈心,尤其针对人际交往能力弱、自卑的学生要主动与其建立良好的关系,深入了解其恋爱认识和心里问题症结,通过无条件关注、倾听、积极参与等方式引导学生通过正确渠道获得友爱、尊重,扩大交际圈,积极发展自我能力。
对已经产生恋爱问题的学生,辅导员老师要及时进行心理疏导,避免恶性事件发生。
2.2校园文化建设:
通过演讲比赛、文体活动等校园活动的开展对学生进行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唤醒学生的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校园要能够增强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增强学生快乐的内心体验,促进心理健康发展;全校开展精神文明建设,以师德建设带动学生道德品质、价值观和爱的能力培养等。
参考文献:
[1] 周留柱.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成因及对策[j].中国高教研究,2006(7).
[2] 张玉堂,马忠丽.大学生恋爱观的偏离、成因及对策思考.甘肃高师学报, 2002,7(4).
[3] 欧晓霞.当代大学生恋爱价值观的调查研究.廊坊学院学报, 2006,6(4).
[4] 赵洪伟,董枚枚.大学生恋爱心理及性心理的调查与分析[j].辽宁教育研究, 2006(4).
[5] 历玉英.关于大学生恋爱观的调查与思考[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05, ( 4).
关键词: 大学生心理危机 粗糙集神经网络 预警模型
一、引言
大学生是当今社会建设的主力军,随着社会竞争压力的增加,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日益显著,大学生由于心理危机所引起的突况不断增加,为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大学生心理危机预警模型构建是非常必要的。大学生心理危机预警模型是一种超前的心理危机的干预,从根本上防止心理问题造成恶性事件的发生。
大学生心理危机预警的研究虽然在2010年后大幅度增长,但对于相关指标的研究却是凤毛麟角。笔者分析了影响大学生心理危机的相关因素,分别从个体发展状态、社会环境、人际关系、负性情绪等方面建立指标。通过RS-ANN方法构建大学生心理危机的预警模型,将该模型应用于大学生心理危机数据进行实例验证。
二、心理危机模型构建
随着社会的发展,物质和文化的提升,大学校园文化越来越多元化。大学生作为大学校园的主体,他们的身心健康是高校教育的前提保证。构建大学生心理危机模型是通过分析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错综复杂的原因提出心理危机预警机制,以此预防由于大学生心理问题导致恶性事件的发生。
(一)心理危机指标体系构建
个体发展状态包括身体状态、人格发展缺陷、个人信心、个人气质、个人挫折自主与独立压力家庭背景等。笔者从事大学生生活和心理辅导工作,对平时工作进行积累和总结,并与其他教育工作者探讨个体差异对大学生心理的影响,设计相应的问卷调查,通过调查问卷修改影响个体发展状态的主要因素为身体状态、自主与独立压力、家庭背景。
大学校园作为一个小范围的社会群体,具有社会群体所有的特征,加之大学生有着独特性,周围环境人群对大学生的影响有着超乎我们想象的重要性。因此,把影响大学生人际关系的主要因素纳入分析大学生心理危机预警模型中是非常有必要的。李建国认为心理危机的预警指标包括负性情绪、学习问题、恋爱问题、人际交往、人格发展缺陷等指标。顾广玲等提出了周围交流环境、学习、人际交往、恋爱问题和家庭背景五项心理危机指标。通过上述论文等资料的分析和学生群体的调研表明,恋爱问题、异性关系、人际交往融洽性和周围交流环境人群对大学生心理影响最重要。
综上所述,总结影响大学生心理的主要因素有个体发展状态、社会环境、人际关系、负性情绪,这四类因素对于大学生心理危机具有较强的解释力,构建大学生心理危机影响因素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
(二)心理危机模型构建
笔者查阅了国内外有关大学生心理危机模型问题的处理方法,结合自身经验,深入研究导致大学生心理危机的因素和路径,并在此基础上利用粗糙集神经网络的方法对数据进行挖掘,建立了大学生心理健康和预警模型。
粗糙集理论可以从大数据中去除不必要的条件属性和单研究对象,以表2为例,共含6个研究对象,每个对象分别有4个条件属性和1个决策属性,但在该表中并非所有数据均有意义,实际上存在些冗余不必要的信息,若采用粗糙集理论对其约减,可得到如表3所示的更为简洁的决策表信息。
上述利用粗糙集理论约减样本数据的能力可以优化拓扑结构,接着利用神经网络对数据的网络逼近能力和分类能力构建心理危机预警模型。基于神经网络和粗糙集神经网络构建的心理危机模型如图1和图2所示,从隐含层神经元数目可清晰看到网络规模变小。
三、案例仿真
为了验证本文提出的大学生心理危机理论的实用性,笔者以所带一个班级的大学生为对象,跟踪调查了自2013年9月至2015年9月该班级146位同学的心理危机指标数据。数据来源主要通过同学互测、同学自测、任课教师评估和班主任及辅导人员评估所得,建立了大学生心理危机特征数据库。
利用粗糙集理论约减数据库数据之前,首先对数据约减主要目的是去除数据库中一些采集不准确的差异数据和约减不必要条件属性。心理危机模型中条件属性由开始的14个条件属性减少到9个条件属性,目标属性为HB,B,Z,S,HS分别对应大学生心理危机等级高、较高、一般、较低、低。表4中给出部分约减后的心理因素采集数据。
利用表4所提供的心理危机数据,以前10组数据为神经网络输入样本训练神经网络,选取恰当的权值和训练函数构建满意的神经网络结果模型,然后以后5组数据为测试数据,测试该模型的准确性。
四、结语
由测试结果可知身体状态、人格发展缺陷、就业压力、家庭环境、恋爱问题、人际交往、突发性压力、自主与独立压力和刺激源这9个因素是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主要因素,且该模型分类结果与实际结果吻合度极高。根据该模型处理的数据结果,我们可以有效地预防和避免大学生由于心理问题而发展的恶心事件,保证大学生健康发展和学校教学正常有序地进行。
参考文献:
[1]程明莲,等.高校大学生心理危机预警系统研究[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2009(23):47-50.
[2]姜波等.高校大学生特殊群体心理状况调查与对策研究[J].大学生研究,2011(09):108-110.
[3]刘颖洁.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J].大学教育科学,2013(01):59-63.
[3]徐荣等.知识员工离职倾向关键性影响因素分析[J].科学管理研究,2009(12):468-431.
【关键词】大学生;恋爱问题;自杀;危机处理
1 案例背景
学生王某,女,是我院临床医学专业大二学生,家庭经济条件一般,父亲在外打工,家中有一个两岁的弟弟,母亲在家照顾。该生学习认真,生活简朴,性格内向。在班中属于比较普通的一名学生。在高三时,认识了复读的李某,两人在即将毕业的时候谈起了恋爱,并同时报考了我校,并一起考入我校不同专业。入学后,男生积极投入到丰富多彩的大学生活中,性格开朗,踊跃参加众多校园活动。而王某与高中时简单的家校生活相比改变不多,只沉浸在与李某的二人世界中,除了上课之外,其余时间都花在李某身上。一年后,男生由于受不了女孩“粘人”,提出与王某分手。女生接受不了分手的事实,情绪失控,采取自杀的极端方式发泄。因为事先发现了王某的情绪异常和特殊行为,采取了有效的危机应对措施,使得学生王某自杀未遂,之后我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对其进行重点关注和思想引导、心理疏导,该生现已走出失恋的阴影,积极参加学生活动,表现积极踊跃,在学生组织中表现突出。
2 案例分析
这是一起典型的因学生情感问题处理不力引发的极端事件。现今高校中,大学生恋爱现象十分普遍,但大学生群体恋爱心理发展普遍不是十分成熟,他们还没有完全形成较为稳定、成熟的恋爱观。在许多大学生的恋爱活动中,大学恋爱关系建立在相互完全自由选择的基础上。由于他们心态还不成熟,物质基础薄弱.对未来规划还不清晰等原因,使得建立起的恋爱关系通常是不稳定的。如恋爱双方不能把感情升华到相当程度,终会因一些自身或者外界原因而使恋爱关系保持不下去。而恋爱问题一旦遭遇失败,觉得受伤的一方就会出现无助、自卑、孤僻、精神抑郁、封闭自己等负面情绪和心理问题.严重的还可以导致抑郁和自杀等极端事件。失恋后产生的这种种不同的心理反应及其行为反应,与大学生的个性倾向,即世界观、理想、信念等有着密切的关系,也与其没有正确树立恋爱观,没有正确处理好恋爱关系等有关系。
此类学生案例的处理不仅关系到学生日常管理工作,还涉及心理学处理以及应对方法。一方面要求辅导员的日常管理工作一定要认真细致,并且能够从一些细微之处及时发现问题,从而能够建立起一个针对这类情感问题引发的连锁反应的预警机制,为后面开展危机处理打下良好的基础,赢取宝贵的时间。另一方面,要求辅导员在突发事件的处理上要按照危机处理预案做到工作及时、有效。在工作中,我们要遵循“预防、关注、及时、跟踪”等工作原则,唯此,方能从容应对突发的学生危机事件,切实做好学生工作。
3 案例处理
在本案例中,首先,辅导员在日常细致的工作中建立起良好的沟通机制,使得能够及时发现问题,为后面解决突发事件,应对危机打下了良好基础。学生王某因失恋分手问题产生自杀倾向,在网上购买了安眠药两瓶。这一细节,马上就通过辅导员与学生的沟通渠道及时获取。随后在网上与前男友李某联系,流露出自杀倾向,辅导员亦通过积极调查,有所知晓。因此,在辅导员初步得知情况后马上做出预判,一方面向上级主管领导汇报,启动危机处理预案,另一方面同时安排同寝室同学同学趁王某起身上厕所的时候,检查王某床铺,在枕头下发现安眠药瓶,并且已经服食。随即,辅导员安排学生马上到医院就医,按照医生要求洗胃治疗,同时电话联系王某家长。在医院急诊处置过程中,一直通过电话与家长保持联系,经过洗胃、输液等一系列治疗,情况基本稳定,并留院观察直至次日清晨。
在此次案例的处理上,重点把握以下几个环节:
1)在发现学生生活异常(网上购买大量药品)后,及时安排学生干部摸清情况,弄清药物去向。
2)在初步掌握基本事实的情况下,第一时间向上级领导汇报,并联系校医院等部分,协调解决。
3)在学生及时送医救治的过程中,立即联系学生王某的家长,告知其详细情况,取得家长理解支持,同时在救治过程中,取得家长同意和授权,对学生进行进一步救治。
4)待学生情况趋于稳定后,联系学生王某前男友李某,详细了解具体情况,并沟通进一步做好学生王某的思想工作。
5)妥善安排寝室、班级同学做好日后工作,密切关注,消除影响,帮助学生王某逐渐走出失恋阴影,使其今早积极投入到学校生活中去。
4 案例启示
1)在预警机制的建立上,要重点把握特殊人群,充分调动学生力量,深入了解学生生活实际,准确掌握学生最新动态,在最大程度上,尽最大努力将问题解决在萌芽阶段。
2)在突发事件处理上,果断、及时采取简单有效的应对措施,并且及时上报相关主管领导。既在最大程度上控制突发事件,避免向更坏的局面发展,又及时争取最广泛力量寻求最佳解决方案,促使事件向有利方向扭转。切忌瞒报、误报,犹豫拖延,避免事态进一步恶化发展。
3)在采取有效措施争取有利局面的同时,一定要与家长(监护人)取得联系,做好学生家长工作。在逐步推进工作的同时,一定保证与家长的沟通,在重要事项上,要取得家长同意和授权后方可代为处理。切忌越俎代庖,盲目履行监护职责。
4)注意与学生家庭形成家校互动模式,共同开展学生思想教育工作。
5)注意学生在校后期学习生活变化,做好学生思想状态跟踪。
【参考文献】
[1]刘博婵.大学生自杀危机处理以及应对[J].改革与开放,2013(2).
关键词:宿舍文化建设;高职学生;行为引导;机制
一、当前高职学生的行为特点
对高职院校在校生行为特点的研究是对高职院校学生行为约束、行为引导工作研究基础,也是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前提。当前高职院校在校生主要是“90后”和“00后”的学生,在这些学生身上有很强的性格特点和行为特点。
(一)道德水平偏低,理想信念有待提高
“90后”和“00后”的学生出生时,社会发展到新的水平,人们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尤其是随着对外开放力度不断加大,国外先进理念与“杂质”不断涌入,对这代学生思想产生很大的影响,传统的思想、文化等各方面因素受到很大冲击。主要表现为,自身的理想信念受自身兴趣爱好影响,很少会从社会、国家的利益出发。学生对于自己的未来缺少规划,没有对自己进行长期、短期的规划等等。
(二)法律知识欠缺,网络失范行为严重
网络现已成为大学生活的主要娱乐方式,网络内容对学生思想、行为有很大的影响。通过调研发现,当前高职学生上网的目的已不仅限于聊天、听音乐、看电影,更多的是游戏。游戏内容中暴力、等不良的信息对学生的影响更加深刻。有的学生深陷网络游戏、网恋不能自拔,甚至出现旷课、逃课、夜不归寝、性格暴躁等不良行为,有的学生还因迷恋网络游戏情节,而出现极端的伤人事件。
(三)爱情观扭曲,心理不健康
在大学校园中,恋爱是常见的现象。而恋爱双方应该是建立在相互吸引、相互欣赏基础上。但在调研中发现,绝大部分学生恋爱的动机正确的,但也有少部分学生恋爱的动机是为了排遣寂寞、满足生理和心理需求。对于未来,两个人基本没有考虑过,这证明二人在一起时,只是考虑个人的感受,没有考虑到对方和恋爱的结果,忽视应对对方承受的责任和义务。这更加充分说明在高职院校校园中,学生没有正确的爱情观,对于恋爱行为比较盲目。
二、宿舍文化建设对高职学生行为引导的作用
(一)宿舍文化建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手段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做好学生行为引导工作需要不断开发创新出新的内容来应对面临新的挑战。因此,在大力推动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理论的丰富与发展的同时不断开发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载体的新内容、新途径、新功能,有助于完善和发展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理论的研究,有针对性的提出有关完善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载体的对策。
(二)为大学生行为引导工作提供新的手段
在大学校园内,年级与班级已经不能将学生进行区分,学生的生活与学习还是依靠寝室而相互影响,因此,在对于高职学生行为引导要从寝室入手,将校园文化活动深入到寝室,通过寝室同学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促进,进而形成良好的行为规范。学校通过以寝室为单位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如针对行为规范的辩论赛、宿舍文化节,旨在通过活动的开展,形成高雅的校园文化和氛围,进而对学生行为引导产生约束效应,使大学生自觉地形成良好的行为规范,增强他们的自律意识,使大学生行为规范得到更加有效的落实。
三、宿舍文化建设对高职学生行为引导机制的建立的引导
(一)完善的组织机构,加强宿舍管理工作领导
对大学生宿舍的管理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一手抓组织及制度建设由分管校长牵头,由舍务科、学生处、保卫处等相关部门组成宿舍安全工作领导小组,由舍务科负责日常管理工作。对于宿舍日常管理学生实施学校、教学系二级管理制度。舍务科对全校住宿情况进行总体把握、指导相关人员进行管理、定期组织管理人员和物业人员对于宿舍管理的工作方法、常见问题的解决及常见灾害的应急处理等内容进行培训;定时召开宿舍管理工作会议,通报各教学系宿舍管理情况,在宿舍工作的关键时期组织安排宿舍工作内容及重点工作;每周召开舍务学生干部工作会议,总结一周的学生检查情况并及时掌握学生思想动态、学习情况,指导学生的日常生活。各教学系具体负责学生的教育管理,通过辅导员(班主任)进寝室检查与学生谈心,及时发现学生生活、学习中出现的困难,加强工作的针对性。
(二)健全的制度规范,提升宿舍管理工作效率
根据《教育部关于切实加强高校学生住宿管理的通知》(教社政〔2004〕6号)精神,结合工作实际制定《抚顺师专学生公寓安全守则》和《抚顺师专学生公寓违纪处分办法》等规章制度,并结合实际对相关制度不断修改。通过制度建设,规范宿舍管理相关人员的工作流程,提升宿舍管理工作效率。一是宿舍楼内公示管理人员名单,使住宿学生知晓本楼管理人员,方便宿舍的管理。二是每天清晨由宿舍管理人员对每个宿舍卫生情况进行检查并及时反馈各系。晚间校舍务干部与各系舍务干部穿插抽查住宿学生晚间归寝情况及在寝室内违规现象进行检查,发现有违纪情况及时与教学系沟通;检查结果作为年度考核评比依据之一。三是物业人员的管理。每天定时清扫与不定时保洁,保证宿舍环境干净、清洁;定期组织人员培训,掌握消防器材的使用方法,能做到有情况及时报案、报警;掌握常见突况的应急处理。
(三)丰富的宿舍文化活动,大学生行为引导工作取得成效
1.以“文明寝室”总结评比,提高宿舍环境卫生建设。学校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精神,制定《抚顺师专学生公寓日常检查评比细则》及《抚顺师专“文明寝室”评比细则》。通过对学生宿舍进行日检查、周总结、月评比的方式产生校“文明寝室”。检查的内容不仅仅是每天上午和周三下午卫生检查,还包括晚间归寝情况和学生违纪情况的汇总。学校将“文明寝室”的数量纳入对辅导员(班主任)年度考核中,对于获得“文明寝室”称号的住宿学生学校给予表彰。2013年度,我校评选出“文明寝室”41间,涉及学生384余人;2014年,我校评选出“文明寝室”49间,涉及学生431余人;2015年,我校评选出“文明寝室”57间,涉及学生497余人。
2.宿舍文化节活动,为学生素质提高搭建平台。宿舍管理是大学生思想教育一个组成部分,因此,教育的手段应创新、贴近学生实际、学生喜闻乐见,这样教育才会起到相应的作用。为加强我校大学生宿舍管理,提高学生素质,我校已经连续两年组织开展大学生宿舍文化节活动。活动通过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在娱乐中加强宿舍管理,寓教于乐。活动不仅由提高学生文化素质的“寝室铭、寝室歌”的征集活动,还包括增进寝室凝聚力、增进同学间友谊的团队游戏。在活动中规范学生的行为、指导学生的思想、提高学生对宿舍管理的认识。宿舍文化节活动已连续开展三年,活动受到学生的好评。
3.“三个一”活动的开展,使辅导员工作更具针对性。为坚决落实学生公寓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的有关要求,我校选派的政治素质高,思想作风好,具有较强组织管理能力,善于做学生工作的辅导员进驻学生公寓,做到“同住、知情、关心、引导”。即与学生同住学生公寓;了解学生思想动态;关心学生思想、生活;引导学生正确处理各种问题,开展经常性的思想政治工作。要切实落实学校班主任管理的各项规定,班主任必须每周定期到学生宿舍走访学生。辅导员“三个一”活动是我校学生宿舍管理的又一新举措,内容包括:辅导员每周走访一次学生宿舍;定期与一名住宿生谈话;定期为学生解决一件生活中遇到的困难。活动在全校范围内开展,各教学系精心组织,周密安排,认真总结。在活动中,辅导员走访寝室267间,平均每个每周走访寝室5间;辅导员与学生谈话824人次,平均每人每周3人次;辅导员为学生解决困难715件。在活动开展过程中,学校将各教学系在谈话中发现的集中问题,邀请专家与辅导员开展专题研讨会,探讨类似问题的解决处理方法。
4.新生“内务整理”培训,帮助新生开启新的生活。大学新生活首先从宿舍开展,为使学生能顺利完成大学生活和学校,在学生入学初,学校便针对新生开展“内务整理”培训活动。培训的内容:首先,选取高年级学生干部首先将针对我校内务要求及评比标准对新生进行培训,培训后,学校将组织舍务学生干部对新生寝室内务整理进行评比。其次,指引学生对校园内生活场所进行引领,帮助学生熟悉校园,帮助学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再次,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培训,培训内容包括火灾、漏电等灾害的应急处理和伤病等突况的应急处理。
(四)增强服务意识,建立宿舍管理的长效机制
近年来,学校对宿舍管理工作常抓不懈,不断完善宿舍管理工作的目标责任制,对宿舍管理工作做到长计划、短安排,高标准、严要求,落实目标责任,统一部署、统一落实、统一考核。通过不断完善宿舍管理工作的考核激励机制,把集中考评与日常考核结合起来,把考评工作量与考评实际效果结合起来,不断增强考评工作的科学性、透明度和可操作性,促进宿舍管理工作扎实推进。结合实际,形成了《抚顺师专公寓管理职责》《公寓守卫人员岗位职责》《公寓值班人员岗位职责》,逐渐消除了个别宿舍管理人员存在的“形式主义”、“与己无关”及“消极应付”等模糊认识和错误做法,不断提升了宿舍管理人员的大局观念、服务意识,营造了“学先进、比服务、促和谐”的良好风气,同时,不断完善宿舍管理工作的物质保障机制。
参考文献
〔1〕肖娜.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载体的运用现状及其开发的措施研究〔D〕.西南大学,2010.
〔2〕祝种谷.高职学生思想行为特点及德育初探〔J〕.中国电力教育,2011(8):150-151.
导致大学生出现心理健康问题的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就业心理因素。毕业是大学生重要的人生转折点,目前大学生在毕业、就业的过程中处在被选择、被分配的地位,很容易导致大学生出现内心焦虑的问题,影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2)自我因素。大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实现自我理想的意志不断增强,然而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许多大学生都没有形成稳固的自我意识,再加上心理的易损性,当自己遇到失败或者挫折后,甚至会产生自卑、怯懦的心理。(3)恋爱心理因素。大学生恋爱是导致其出现心理问题的主要因素之一。大学生在恋爱的过程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矛盾,例如,脆弱理智与丰富感情的矛盾、心理不成熟与发育成熟的矛盾等,导致出现多角恋、师生恋、单相思、失恋等问题,如果学生的感情不能够得到正确地处理,将会导致出现许多心理问题。(4)人际交往因素。大学生群体是由五湖四海的学生组成的一个社会群体,他们的兴趣、性格、习惯、背景等不同,在交际过程中会出现情感损伤、冲突等。
2 大学生心理教育中辅导员的地位优势
2.1资源优势
通过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特点进行分析,想要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就必须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与实践性。辅导员在班级管理中担任着至关重要的角色,长期直接管理大学生,对大学生的实际生活以及心理素质具有深入的了解。因此,辅导员在学生工作中应该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创建以自身为中心的学习工作队伍,为全体学生营造一个积极向上的生活环境、班级环境以及学习环境,尤其是对于心理有问题的个别学生,通过利用班级群体效应,增强学生的归属感,以此规范、发展以及完善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此外,辅导员还应该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积极、主动地组织一定规模与数量的适合当代大学生参与的实践活动,在实践活动中实现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学习以及自我提高,进而提高大学生的适应能力。由此可见,辅导员应该充分利用自身的资源地位优势,这对于做好大学生心理教育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2.2教育优势
辅导员承担着学生学习、生活管理工作的责任,大到学生的就业,小到学生的吃饭,对学生各个方面状况都比较了解。因此,在大学生心理状况方面,辅导员最具有发言权,并且辅导员始终处在学生工作的第一线,与学生具有亦师亦友的关系,还有一些学生将辅导员作为自己的知己,主动向辅导员展示自己的内心世界。因此,辅导员应该尽可能提高自身的亲和力与信任度,以最强有力、最持久、最直接的方式进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2.3整合优势
辅导员是联系学生家庭、学校、社会的纽带,辅导员应该充分利用自身的地位优势,科学地整合学校、家庭、社会等各种有利因素,开展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这是辅导员从事大学生心理教育所独有的优势。此外,辅导员还可以利用学生干部队伍(例如学生会)掌握大学生的心理状况,及时、全面地掌握大学生心理存在的问题,然后采取针对性的措施进行应对,以此做好大学生的心理教育工作。
3 大学生心理教育中辅导员的功能分析
3.1疏导功能
辅导员始终处在大学生工作的第一线,与学生之间的距离非常近,辅导员应该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实现和学生的心灵交融,以良好的可操作、可行的疏导方式来引导学生。这就需要辅导员全面地了解大学生的心理状况以及心理疏导理论知识,在自身实践工作中不断地摸索和总结行之有效的工作途径与工作方式,进而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质量与效率。
3.2顾问功能
辅导员自身应该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并将自己作为大学生心理教育的良师益友,做好大学生心理咨询的顾问,加强与大学生的心理交流,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并进行“善导”,帮助学生走出心理困境。
3.3榜样功能
俗话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辅导员应该不断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为大学生树立乐观向上、积极进取的榜样,以榜样的力量去影响与引导学生,进一步做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关键词】高职生 心理特点 分析
【基金项目】山东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计划(思想政治教育专题研究)项目。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10-0185-01
随着高等职业教育的迅速突起,高职院校学生比例占居了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随之,高职生的心理成长也越来越受关注。与普通大学生相比,高职学生在心理层面上呈现什么特点?如求学动机、角色认同、情感困惑、成就抱负等方面,是否具有独特的表现?针对这些问题我们以山东药品食品职业学院为例,进行调查与分析。
一、研究方法
参考已有研究,结合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实际,自编调查问卷。
二、研究对象
山东药品食品职业学院2008级、2009级、2010级学生抽样调查。
三、结果分析
1.新生心理普查档案分析
每年采用大学生心理健康测评软件,以SCL-90和UPI两个测验为主,开展新生心理健康普查。整理2008级、2009级、2010级新生心理普查数据发现,三个年级新生SCL-90和UPI各因子预警比例均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
新生心理测评指标的动态,某种程度上反映了环境、人际变化使新生面临较大心理考验。独生子女趋于增多,自尊心、虚荣心强,本科情未了,就读于高职无疑被认为是高考失意却又茫然无奈的选择,往往会因此自我否定。同时生源农村较多,其中相当一部分学生因家庭经济贫困、家庭结构不完整等客观因素导致自卑心理严重,害怕新环境、新挑战,缺乏自信心。这是高职院校普遍关注的问题之一。
2.在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分析
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与生活,每个学生都不同程度的适应了学校的管理、专业学习及人际交往,基本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和模式。以在校学生为被试,结合日常心理咨询工作中反映出的较为普遍的案例问题,自编问卷,内容主要包括校园适应、学习态度、人际交往、情绪处理、恋爱心理、压力承受能力等6个方面。问卷共发放350份,收回342份,剔除一份未完成作答的问卷,有效问卷共341份。
采用SPSS13.0做数据统计与分析,由图1和图2看出,现实版的大学生活与内心的憧憬差距悬殊,同时大部分学生表现出较强的现实适应能力。90%以上的学生认为高职院校与理想中的大学有较大相差,这个结论与已有研究趋于一致。新生入校普遍存在心理落差,一方面源于高中生阶段普遍存在对大学天堂般的梦幻定义,另外也折射出大学生对职业教育的认知与评价,高职教育的定位值得我们思考。从图2中的数据可以看出,大多数学生表现出较强的主观能动性和适应性。90%的同学对自己所接受的职业教育有客观的认识,能够理性的认识现实与理想的差距,积极调整自己,对目前的大学生活适应良好。从年级对比来看,2009级的学生的适应状况好于2010级学生,但无显著性差异。
人际关系方面,绝大多数学生都能认识到人际关系的重要性。341名被试中有303人认为“很重要”,31名认为“一般”,16名认为“不是很重要”,也有1名同学认为“很不重要”。高度认同感的建立有助于提高人际相处时的相容性、和谐性,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但关于人际关系状况及沟通技巧的运用情况,有待进一步探索研究。
调查结果显示,高职生对自我情绪的认知与管理基本呈正态分布,大多数了解自己的情绪状态,并能较好的自主控制,避免情绪失控,表现出良好的情绪管理能力;另外,在情绪处理上能够有意识地寻求父母、老师、朋友等社会支持系统或通过自我宣泄的方式来解决。具备较好的情绪自控能力也是建立良好人际的重要方面。
对恋爱观的调查,问卷中设置了“是否在恋爱中”、“是否看好大学恋情”、“大学期间该不该谈恋爱”等三个问题。统计各项比例,前两个问题的回答基本呈正态分布,后一个问题有55%的同学认可大学期间谈恋爱。显然,高职生对大学恋情表现出高度关注,这是青年人渴望建立亲密感的正常心理需求,但如何与异性相处,能否树立健康的恋爱观、是否具备爱的能力,这些往往会成为现实中的恋爱问题。
需要关注的问题:高职学生学业茫然。对待学习的态度,40%的同学认为“非常重要”;42%认为“顺利毕业即可”,16.4%的同学感到“学习很被动或者无所谓”。这组数据表明,高职生成才期望值低,缺乏学习动机,学习能动性差。通过个案访谈了解原因,有“基础差、学不会”的现象,缺乏学习技巧或学习能力差,但也有些学生认为“学好学差一个样,都能找工作”, 反映出部分高职生学志低沉,学而无为的心态,缺少远大的志向和抱负。
四、总结及建议
新生心理调适是高职生成长的新起点,关系到大学生活的生活满意度与自我评价。高职院校应该更多地关注新生的入校适应问题,帮助高职生从起点做好心理疏导和职业规划,顺利实现由高中到大学的角色转变,真正了解、适应、融入职业教育,从而肯定自我,挖掘自我,最终实现自我。
与普通大学生相比,高职生在情绪管理、人际关系、恋爱心理等方面表现出较高的心智能力,在学业认知、学习动机及学习能力方面相对较差,这与学业基础有关,同时也启发我们需要进一步思考高职教育的教与学。如何在职业教育中成功激发学习兴趣,挖掘学习能力,需要深入研究职业教育的学业特点。
参考文献:
[1]洪丽 刘平 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 黎明职业大学学报 【J】2010(4)
[2]邱开金 高职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研究 心理科学 【J】2007,30(3)
[3]王利华 高职生与普通大学生心理亚健康状况比较研究 教育与职业 【J】2005(30)
[4]边文颖 关于高职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研究 教育理论与实践 【J】2011,第31卷 第1期:49-52
作者简介:
贾强(966.04-),男,汉族,山东威海人,本科,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