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9-14 22:24:2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毕业论文化学,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各位高手们,你们谁那有免费的flash动画设计论文呀?急用
我来帮你flash动画的歌曲MTV漫画的游戏设计的还有广告相册等等动画的设计有很多种可以选择的我们都做过了可以给你指导去百度文库怎样才可以找到免费的flashmtv的毕业论文??急用啊湖南商学院选修课Flash8动画设计教程与上机指导在哪个教室上课?急用.你们能告诉我哪里有flash的免费论文下载吗?急用如何免费下载flash动画设计教程求动画设计毕业论文急用
大学物理论文去哪下载
免费论文大全免费急求大学物理实验免费论文下载网址到哪里可以下载免费的大学物理论文啊,最好是能够复制的急用大学物理论文怎么写?有关物理知识在高端科技的应用大学物理论文求大学物理论文,论述汽车发动机与热力学的关系,2000字左右谢谢了hao.
各位大侠我因为要写论文想知道上海市2003--2005年度汽车保有量。先谢谢
语文论文美术论文物理论文化学论文英语论文历史论文德育论文教学论文数学论文音乐论文生物论文自然论文体育论文地理论文摄影论文劳动技术农村教育毕业论文素质论文医学论文电子电器学思维科学计算机论文活动课教学书法篆刻论文创新教育研究心理健康教育西部教育论文信息技术论文3、教育论文4、中国园丁网论文大观5、北大附小学校教师的文章:三、专业类1、优秀论文杂志以科技类为主免费论文下载。2、论文资料网以财经经济管理类为主。3、法律图书馆文如其名。4、法学论文资料库文如其名。5、中国总经理网论文集6、mba职业经理人论坛7、中国农业在线-农业.各位大侠帮忙啊!要写论文急急急2003\2004\2005\2006中国汽车出口额以及出口辆2003年2010年4月保定市(含22个县)微型汽车的保有量是多少?汽车排放技术应用分析?请各位大侠帮帮小弟,毕业论文!急求在word2000中写的东西.
毕业论文 摘 要
流行音乐是1种特殊音乐形式,它的节奏明快富有动感、旋律优美容易记忆、内容通俗易懂、具有时代感。在大学生校园文化生活当中流行音乐已经被大学生所青睐。它的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本论文借鉴音乐美学、音乐文化学、心理学对流行音乐与大学生校园文化生活进行全面的分析和研究。
关键词:流行音乐;校园文化;大学生
ABSTRACT
Music is a special form of popular music, its rhythm ensemble exciting, beautiful melodies easily memory, content user, a sense of the times. University students in the campus culturel life of pop music has been favored by university students. Its existence depends on the university campus cultural life. The papers on music aesthetics, music and culture, psychology and pop music to the culturel life of a comprehensive university campus analysis and research.
Keywords : pop music; campus culturel; university students
绪论
流行音乐是当今大众的音乐,它与大学生校园文化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在认识流行音乐的过程中,很多人都认为流行音乐是1种低俗的音乐,往往只会联想到流行音乐给社会带来的诸多的副面影响,而忽视了它们在校园文化生活中产生的积极影响。以至于很多人干脆全盘否定流行音乐的重要性,或者在课堂教学中把流行音乐拒之门外等等。要解决这方面的问题,必须要求人们改变1些陈旧的观点,正确认识流行音乐在文化生活中的作用,在课堂教学上教师主动更新自己的观点,更重要的是要从心理素质上不断提高,加强对流行音乐的引导。在评论流行音乐的时候,本文试图从流行音乐的文化特征以及流行音乐对大学生校园文化生活之间的影响加以分析,并且提出加强对流行音乐的引导这1措施。让大学生尽可能正确规范地、完善地去判断流行音乐,从而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以真正提高大学生对流行音乐的认识。
我校属于体育项目传统强校。有足球队、篮球队、武术队、定向越野队。特长生群体人数较多,这部分学生具有如下特点:(1)由于在体育方面具有较好天赋,个人喜爱,在长期的刻苦训练中养成了不怕苦不怕累,显示出永不言败、拼搏向上的体育精神;(2)在文化学习中由于高中学业负担重,难度大,进度快,学习过程中畏难情绪重,克服困难的意志力薄弱,缺乏学习主动性,导致文化成绩普遍较差的现象;(3)在性格方面,他们一般比较直爽,遇事易冲动,以自我为中心,个人主义比较浓,导致很难处理老师、同学之间的关系。在管理上给学校带来很大压力。如何有效解决训练与管理之间的问题,成为我校研究的重要工作之一。
一、高中体育特长生管理困境
1.“爱”的缺失
体育特长生由于长期在外训练,常规习惯、性格特点等因素导致很难融入班集体,得不到班级认同感,难以形成集体归属感。这部分成绩差的特长生一般是班级管理“问题生”。班主任、任课老师容易产生厌烦情绪,存在问题容易简单处理,难以做到以情感人,以理服人。这部分特长生的家长有的对小孩缺乏有效的管理,使家长与小孩形成对立面,导致最后家长对小孩听之任之。这些现象使特长生处于缺“爱”的环境中成长。形成了教育的恶性循环。
2.在学生培养上,重“竞赛训练”,轻“文化学习”,重“特长发展”,轻“全面发展”
体育特长生之所以“特”就在于专业的优势和发展,但作为一名合格的中学生文化学习同样重要。这样就面临训练与学习、特长发展与全面发展的矛盾。一味的强调竞赛训练的重要,只要专业发展好了,比赛能出成绩,问题就能解决的思想一直影响着学生。这种观念使学生在文化学习上更加忽视,导致文化学习越来越困难。这样将使学生进一步失去全面发展的机会。
3.在学生管理上,强调“教练”作用,轻视“班主任”管理
体育特长生经常长时间的训练和比赛,教练全程陪同与指导,学生与教练之间关系融洽。作为教练肯定会从体育人才的角度看待他们,认为他们训练刻苦,体育成绩突出;而作为班主任、文化课老师会从学习习惯与考试分数看待他们,认为头脑简单、四肢发达等。由于观念的偏颇,学生更愿意在竞技场上找到自我价值的实现,而不愿在教室感受痛苦与自卑。教练与班主任缺乏有效沟通,将使管理处于无序状态。由于繁重的训练与比赛耽误了大量的学习时间。他们的文化成绩一般比其他同学有很大差距,一般文化课老师授课时不可能迁就这部分“低水平”,导致成绩越来越差。将出现老师不愿管、学生不愿学的恶性循环。
二、应对措施
1.严中有爱,严而有度
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只有爱护学生,学生才能亲近教师,才能愿意接受教师的教育。爱,应体现出了解、理解、欣赏、关心、爱护等等。应该把学生一视同仁,为学生设立不同的窗口,当教师打开不同的窗口时就会看到学生不同的特长。既要看到不足的一面,更要看到闪光的一面。学生是具有思想感情的个体,有独立的人格,有爱的需要、也有愿望和尊严。体育特长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也是班级里爱的荒漠,他们对来自教师的爱更是求之若渴,源源不断的爱会激发他们的潜能,激发他们的斗志。真正做到严中有爱,严而有度。
2.加强各方面的沟通,做到管理无死角
作为体育特长生受教练与班主任双重管理,既有教练对专业的培养又有文化老师对学科知识的传授。如果没有做好沟通,各行一套,将会使管理出现真空,导致谁都没有管好。沟通是人与人之间增进了解的桥梁,是现代管理的一种有效工具,只有掌握了这门艺术,体育特长生管理工作中的许多困难就会迎刃而解、水到渠成。只有做好如下这些沟通:(1)加强与学校领导的沟通;(2)加强与班主任、任课老师的沟通;(3)加强与家长的沟通。统一意见,明确职责,形成一套科学的管理体系,相互配合,共同管理,才能让这部分学生真正管起来。才能逐步规范他们的行为习惯,逐步走向正确的轨道上来。
3.科学指导学习,因材施教
对于这部分学生由于大量的训练与比赛,导致耽误的课程较多,文化基础差,如果不针对这部分学生采取小班化教学,他们很难跟上其他同学的学习节奏。他们也将能成为老师眼中的好学生。
总之,体育特长生的管理需要学校、教练、老师、家长多方合力,形成系统科学的管理体系,“润物细无声”让这部分学生在爱的环境中成长,让他们的自我价值得到大家的欣赏。相信体育特长生也会迎来他们的春天。
关键词:地方高校;旅游管理;实践教学模式
近五年来,湖南高校旅游管理专业的招生、就业的调研结果显示,湖南省共约50所高校开设有旅游管理专业,虽然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在85%以上,但毕业三年内,对口就业流失率也在85%以上,这就是说,旅游的大学生毕业三年后留在旅游企业工作的不到10%。主要通病是缺乏职业意识、专业能力,眼高手低,不愿意从基层做起,而学生到旅游景区去实习,时间长达半年,但多数学生只能在景区售票,对这个行业缺乏全面的实践把握,这种情况也降低了毕业生就业的热情。据初步估计,目前中国实际需要旅游专业人才达800万人,每年缺口至少200万,今后每年还将以20万的速度递增[1],因此,培养新型的专业人才是高校面临的共同问题。
一、工学结合的实践教学模式的核心内容
工学结合实践教学模式构建的核心内容是以职业经理人为目标导向,以“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载体,兼顾理论教育有先进性和产业实践的创新性,培养符合现代旅游产业发展需要的、具有一定的职业素养和人文精神、具有必备的管理意识、实践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毕业后能直接进入管理岗位的经营管理人才和复合型专业技术人才。它区别于高职的技能型定位,也不同于旅游硕士的研究型定位,也就是说在应用型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教育层次上,将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从“理论型”学者变成“实用型”专家,通过我们的工学结合实践教学模式的运行机制,把在校学生“催熟”成为一个“具有责任心、专业性,具有管理能力及职业精神”的“准职业经理人。”这些内容的最终落着点是培养旅游行业的职业经理人。其中:(1)旅游管理专业酒店管理专业方向:培养酒店中、基层管理者;(2)旅游管理专业旅行社管理专业方向:培养旅行社经理、优秀导游员;(3)旅游管理专业景区规划与管理专业方向:培养景区中、基层管理者和规划专业人才[2]。
工学结合实践教学模式实施过程中达到一个目标:即实现学校、学生、企业三赢的目标。通过校企合作,能进一步扩大并加强旅游院校与各地旅游企业的合作,真正做到“双需、双赢、互动”,共同发展。旅游企业为学校提供实训条件,为毕业学生提供就业机会。实训结束后,全面评估考核每个学生的实践技能及工作表现,并从用人单位的角度提出期望目标。学校结合实训指导教师的意见及学生的自我评估调整培养方案,做到因材施教。对在实训过程中出现的带有共性的问题,则通过调整教学内容、改革教学计划来解决。同时学校成立专业指导委员会,聘请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及旅游企业的管理专家对教学改革与建设提出意见并直接参与学校专业课程设置及专业教学改革。学校为旅游企业培训员工,提供管理咨询,帮助企业开展市场调研,共同开发新产品等。此外,旅游企业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有计划地向旅游院校提出研究课题,这些研究课题可以包括不同的层次:一是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迫切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二是企业根据对市场的分析提出的对旅游新产品的研究开发;三是为了保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而需要的前沿性研究课题。
二、旅游管理专业工学结合实践教学模式的实施对策
1.构建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双需双赢”实践教学模式建设方案,建立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旅游产业背景下,业态表现是多元的。不同类型的旅游企业如酒店、旅行社、旅游景区、旅游车船公司、休闲娱乐公司等,有其不同的经营特点和管理规律,它们在经营和管理上有着很大的差别,因此,用“旅游管理”这一专业的知识结构培养和塑造的旅游专业学生,难以达到不同类型的旅游企业。专业管理人才能力的需要。为此,我们细分为酒店管理、旅行社管理和景区规划与管理三个专业方向,分别与不同类型的旅游企业建立工学结合教学实习基地,以培养适应旅游业不同类型企业的职业经理人。目前旅游管理专业在衡阳市有八个挂牌的实习基地,学生的大部分实习能在校外实习基地完成。同时在珠海、桂林、长沙和张家界各建立了一个实习基地。
2.工学结合、校企联姻,加速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一是聘请企业著名高管或旅游局领导为专业老师,讲授专业课。近年来我们已经聘请了谢儒生(耒阳市主管理旅游的市委正县级干部)、黎才发(常宁市主管理旅游的副市长)、尹同君(衡阳市物价局局长)、彭幼平(衡阳市旅游局局长)、危小明(衡阳市旅游局副局长)、邓衡午(雁城宾馆总经理)和李清河(蔡伦竹海风景区管理委会主任)作我们的专业课教师。二是试行大学生导师制,外聘企业精英当职业导师,如2009年我们就聘请了谭曦(园林工程师,衡阳市园林绿化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长、雁峰区桂竹山庄总经理)、邓衡午(高级经济师,雁城宾馆总经理)、陈冬平(副研究员,鸟类专家,江口鸟洲自然保护区管理委员会主任)等旅游企业高级管理人员为学生毕业论文的副导师,指导学生的毕业设计。为此,我们进行了旅游管理毕业论文的改革。针对目前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存在重理论、重企业日常业务和管理实践操作,而忽视了旅游产品的营销管理和营销策划的现状,我院首先在2006级毕业生中启动了毕业设计这一教改创新模式。这一模式主要是参照理工科院校的毕业设计思路,针对旅游管理专业的特点提出的创新式实践教学活动。它主要是利用本专业的学科带头人、外聘导师与优秀学生组成策划团队,结合旅游专业特点,与某一旅游企业合作,通过市场调查,运用所学专业知识,针对旅游企业及市场现状,设计出一套切实可行的产品营销方案,为旅游企业开展旅游产品营销活动提供思路和决策依据。当今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已不仅仅是要掌握大量的理论知识,还要有较强的动手和创造能力,尤其对企业而言,迫切需要那些能够直接参与或较快适应企业经营活动的高素质人才。旅游管理专业要想满足社会对这种应用型旅游职业经理人的需求,仅仅依靠课堂教学是难以完成的,所以毕业设计作为一种重要方式被引入旅游专业的毕业实习过程,其作用也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而毕业设计恰恰是针对旅游管理专业的特点所提出的一项将社会实践与理论知识相结合的活动,既可以使学生加强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又可以增强他们的实际动手能力,使旅游学生更好地具备了旅游企业发展所需求的素质。
3.在校企合作办学的目的上实现学校、企业、学生三羸的目标。为了与签约企业建立紧密良好的实质性合作关系,开展深度合作项目,我们坚持“边合作、边总结、边完善”的原则,发挥教师积极性,要求教师与企业挂钩,实行“一教师一基地”实训基地建设模式,深入挖掘校企合作潜力,寻求校企合作结合点,设计学校、学生、企业三赢的合作模式,并且定期开展校外实习基地建设水平的评比工作,对合作层次较高、合作内容较深、合作成绩突出的基地,奖励基地建设教师。通过教师与基地挂钩、基地建设与教师奖励挂钩等制度,激发了教师参与工学结合的积极性,极大地提高了校外实训基地建设水平,拓宽了校企合作的深度和广度,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4.教学(或学习)+科研+实践的模式。对学生而言,实行“学习+科研+实践”模式,积极推进学生学研结合、学社结合。为经济建设服务,是产学研结合的目的。为此,应积极推进学生学研结合、学社结合,鼓励学生加强研究性学习,在社会实践中不断充实和提高技能。具体做法: 一是学研结合建设旅游素质拓展中心。二是鼓励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三是成立公关旅游协会、组织社团,开展各种旨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活动。对教师而言,实行“教学+科研+实践”模式。具体做法: 一是鼓励教师参加社会实践,结合经济发展实际,充实教学内容。三是鼓励教师参加社会实践,提高科研质量,为教学服务。
5.建立旅游专业学生素质拓展中心。这对于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十分重要。为此,湖南工学院旅游专业专门成立了旅游专业素质拓展中心。该中心制定了学生素质拓展计划和管理措施,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建立相对稳定的院外学生实习、实训基地,将知识、能力、技能有机结合,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这既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又适应了旅游行业对人才的需要。
6.改革教师培养和使用机制,打造“双师型”队伍。2006—2010年共引进博士教师4名;派出专任教师到相关企业挂职者9名。在继续注重理论知识的同时,更要注重职业性特色,增强适应性,提高质量效益。
7.围绕实践课程内容改革,加强教材建设。近年来,我院教师主编了六部旅游管理学教材,其中《旅游政策法规划》教材已入选十一五高校规划教材,《旅游文化学原理》科学出版社出版。目前我院陈国生教授承担教育部十二五规划教材《旅游文化学》和教育部首批旅游专业硕士生教材《旅游社会学》的主编任务。
8.紧扣职业经理人培养目标,以“合作共建”思路创新实践教学。实践教学基地的优势,是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所要追求的目标。因为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水平高,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形成专业优势和特色,为此,湖南工学院以“合作共建”基地的形式建设了衡阳地球村旅游规划与设计公司、好运来旅行社、神州之行旅行社等控股型基地;桂竹景区(省级现代生态农业示范点)、耒阳市蔡伦竹海风景区和耒阳大皮江生态旅游山庄等合作共建基地;神龙大酒店、雁城宾馆、珠海昌安酒店集团等实践教学基地。如桂竹景区是湖南工学院旅游研究所和桂竹旅游有限公司共建的基地,根据双方签署的合作协议,旅游研究所和桂竹旅游有限公司共同建设桂竹景区,景区将负责硬件设施开发、建设等方面,院校将参与规划、管理、营销、服务培训等软件建设。这种合作共建”基地的形式在湖南尚属首例。
参考文献:
关键词:历史学基地班;研究型人才;培养模式
1995年,经国家教委批准,我院历史学科被确定为国家人文基础学科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基地。同年,我院开设首届历史学基地班(本硕连读试验班),从新生中选拔一批思想和专业素质较好的学生,进入该班学习。到目前为止,我院历史基地班已经走过了11个春秋,取得了令人注目的成绩。
历史学基地班开设以来,办学目标非常明确:以国家人文基础学科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基地为依托,培养具有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有较强的学习和研究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历史学研究型人才,为硕士研究生教育提供优质的生源。根据这样一个培养目标,我们从每届新生中选拔出具有较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较好思想素质的同学组成基地班,注重研究能力和研究意识的培养,最后免试推荐其中的品学兼优、研究能力较强的学生进入研究生阶段学习。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我们已经积累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制度和培养模式。
一、课程体系改革为研究型人才的培养奠定基础
为了实现历史学基地班的办学目标,我们对原有历史教育专业的课程体系进行了重大改革,并且根据实际需要,在探索中不断调整和完善课程设置。
首先,针对培养历史学研究型人才的目标,专门设置了区别于普通班的基地班培养方案。根据该方案,我们适当地压缩了中国通史和世界通史两大通史课程的分量,有意识地增加专业选修课程。
原先需要三年学完的通史课程缩短到一年半完成。两门通史课程的教学重心也有所变化:世界古代史突出世界文明的演进,世界近现代史突出现代化历程;中国古代史突出中华文明发展及其特点,中国近现代史突出社会转型问题。这种变化使原先突出知识传授的基础通史课程成为打开学生宏观历史视野的平台,有利于开阔学生的思路。
由于通史类课程的压缩,学生有了更多的时间学习其他课程。对此,基地班课程体系为学生开设了更多的断代史和专门史选修课。例如,仅中国古代史部分,就开设有先秦史、秦汉史、魏晋史、宋辽金元史、明清史等断代史课程以及中国古代文化史、中国古代军事史、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史专题、中国古代经济史、楚文化史、儒家文化、道家文化、中国老学史、出土文献概况等一系课程。这些课程的开设,一方面弥补了学生可能因通史类课程压缩而形成的基础知识的不足,另一方面则加大了授课的深度,形成一种研究性氛围,有利于拓展学生的专业研究视野和培养研究意识。
2003年,在上述课程体系的基础上,历史学基地班的课程体系改革继续深化,进一步突显专业课程设置的研究色彩。具体做法是:第一,强化专业研究的理论和技能培养。除了通史类课程,还将历史科学概论、中国史学史、西方史学史、史学论文写作与文献检索等课程列入必修范围。第二,根据二级学科设置,实现选修课的模块化运行。开设的专业选修课程分别纳入历史文献、世界史、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等模块。每个模块至少集中15门以上的选修课程,相关选修课程带有较浓的“研究”色彩。例如,中国近代史课程模块就集中了史、中国近代史研究专题(博导讲座)、中国近现代文化史、中国近代社会经济研究、中国史研究、思想研究、中国近代社会思潮、史等20多门课程。这种做法的好处在于,可以进一步凝练和突出专业方向,使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集中选修相关课程。学生可选择其中一个课程模块为主选方向,其他为辅选方向。以上课程体系改革的目的在于,加强学生对历史学研究基础和理论知识的掌握,同时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将专业学习和研究兴趣结合起来,向某个二级学科倾斜,从而为其日后进入硕士研究生阶段深造学习打下坚实的专业基础,有利于其尽快进入研究角色。
二、导师制成为培养研究型人才的重要制度
自从第一届历史学基地班成立以来,我们一直坚持实行导师制,即从一年级开始,每一名基地班学生都有指定教师在学业方面给予指导。
我院对基地班导师制采取两步走的做法。第一学年,基地班新生入学后面对的是截然不同于中学学习阶段的陌生学习环境和学习方式,学习兴趣所在还有待确定。鉴于这一实际情况,为了尽快使学生熟悉大学学习生活,掌握本专业的研究动态和研究方法,我们一般安排承担第一学年基地班教学任务的相关老师,分别担任各位同学的导师。采取这种做法出于两方面考虑:一是学生尚不熟悉本院老师的相关情况,学习兴趣所在还不明朗,不宜由学生本人选择导师;二是考虑到,由任课老师担任导师便于增加师生接触,增进相互沟通和了解。
基地班学生经过一年的专业学习,对本专业的情况已经有了大致的了解,学习兴趣所在初步得到认定,对本院教师的教学和研究状况也有了一定的掌握。有鉴于此,在进入第二学年后,我们尊重学生的愿望,通常由学生自己在全院范围内选择导师。当然,为了保证指导质量,每一位老师指导的基地班学生不得超过5名。倘若出现学生选择导师过于集中于某一老师的情况,院里会在与学生沟通的基础上,将部分学生分流给相同或相近研究方向的教师指导。当然,随着专业学习的深入,考虑到某些学生的学习兴趣会出现一些变化,学生进入第三学年后,仍可根据自己的愿望再次选择指导老师。
事实证明,导师制对于提升学生的研究能力,培养学生对所学专业的兴趣,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通常情况下,指导教师每一至两周要与所指导学生见面,解答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各种疑难问题,激发学生的专业学习兴趣,指导学生读书和学习,向学生介绍专业研究动态和传授研究方法。在这种紧密的师生互动关系下,学生的科研能力显著提高。不少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写出了较高质量的专业论文。
三、滚动淘汰制的引入是培养研究型人才的质量保证
四年本科学习结束后,历史学基地班上的品学兼优学生将免试推荐进入硕士研究生阶段学习。基于这样一个培养目标,为了保证质量,我们引入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滚动淘汰机制,在公平竞争的原则下实行优胜劣汰。
通常情况下,每届基地班招收30名学生,到第四学年时只有半数的学生能够免试进入硕士研究生阶段学习,因此,实行淘汰制是不可避免的。根据滚动淘汰制,基地班实行开放式办班模式,在本科学习期间和推荐免试攻读研究生时,进行两轮竞争淘汰。
本科学习期间,在第二学年和第三学年开学时,基地班学生中将有三至五名学生被淘汰,同时在自愿
报名原则下,从普通班学生中选拔二至三名特别优秀的学生进入基地班学习。滚动淘汰制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一方面,可以促进基地班学生的努力学习。只有努力学习,才能笑到最后。另一方面,滚动淘汰制也给普通班学生提供了进入基地班学习的机会,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调动了普通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当然,被淘汰的基地班学生如果各方面表现突出,仍有机会在下一学年被重新选拔进入基地班学习。
到第四学年毕业推荐免试研究生时,基地班仍有20名学生左右,但在差额推荐免试进入研究生阶段学习的情况下,仍有部分学生无法直接进入研究生阶段学习,竞争淘汰也是不可避免的。
滚动淘汰制坚持公开透明、公平竞争、优胜劣汰的原则。在操作过程中,主要参考因素包括:(1)学生的学绩分排名;(2)反映学生专业研究能力的科研和获奖情况,尤其是与本专业有关的研究论文的发表、科研立项情况等;(3)基地班主任和导师对学生科研潜力等的评价;(4)推荐免试研究生时还须经过专家组的严格考核打分。
滚动淘汰制的引入,增强了基地班学生的竞争意识,为研究型人才的培养提供了质量保证。学生之中因此形成了勤奋学习、积极向上的良好氛围。许多学生除了课堂学习外,还广泛阅读相关专业书籍,关注专业研究动态,从而为日后从事研究工作打下了较扎实的基础。
四、教学方法改革与学生“研究”意识的培养
为适应培养研究型人才的目标,我们除了加大课程体系改革的力度外,还对教学方法进行改革。
首先,初步改变了传统的灌输式“一言堂”教学模式,积极引入讲、读、议相结合的启发式、研讨式教学模式,以此增强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史学概论、明清史等课程在教学形式上呈现丰富多样性,既有即兴讨论,又有专题讨论、论辩式讨论,从而大大活跃了课堂气氛和学生思维。宋辽金元史课程则采取研讨式教学,整个教学过程包括了前沿学术动态介绍、选读研究论文、专题讨论、课程论文写作等多个环节。这种教学模式对于训练学生的学术“嗅觉”,增强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写作能力,显然大有裨益。
其次,发挥学科优势,积极将科研优势转化为教学资源,不拘一格地推出名家系列讲座课程模式。中国近代史和历史文献学是我院特色优势学科,有一批知名教授、学者。利用好这一资源,对于提高本科教学质量是极为有利的。为此,我们根据具体情况,推出了中国近代史专题讲座、国学专题讲座等课程。以中国近代史专题讲座为例,该课程由中国近代史研究所全体博士生导师承担。每位任课老师向基地班学生介绍相关学术动态,讲授自己的专业研究心得。此外,我们还邀请一些国内外知名学者,如法国科学院院士巴士蒂、香港著名学者梁元生、中国人民大学李文海教授等来我院设立的“历史文化论坛”讲学。这种授课形式不仅使学生们能领略名家的讲课风采,而且使他们能亲身感受学术熏陶,领略最前沿研究动态,因而有利于培养他们的学术敏锐度和“研究”意识,对他们的成长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五、科研立项制等措施与研究能力的培养
研究型人才的培养离不开实践。基于这一考虑,我们加强了历史学基地班学生在专业研究能力方面的实践活动,相关措施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建立科研立项制度。首先,在严把质量关的基础上,积极鼓励学生申报学校科研立项。除此之外,为了鼓励、培养基地班学生从事科研的积极性,我院还从他们的申报项目中进行可行性筛选,再确立一批院级科研立项。所有获得科研立项的学生均有相对应的教师进行个别指导。科研立项制的推行,大大激发了学生从事科研实践的积极性,同时也使他们在初次的研究实践中学习到了文献检索、资料收集的方法和学术规范的意识。所有这些,对于日后从事研究工作都是必不可少的。
关键词:学群制 通识教育 教学组织改革
近期,教育部宣布《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就20个问题征集意见,其中“高中取消文理分科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一项引发热议。为什么取消分科?理由是高中阶段学生应该接受更全面的知识,过早分科会削弱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
其实,不仅仅是高中阶段,大学阶段的通识教育被忽视也成为了中国教育界关心的话题。如何处理“通”和“专”的矛盾?有限的教育资源怎样分配到基本知识和专业学习上才是最合理的?
下面具体介绍筑波大学教育与研究组织的一系列改革的具体操作方法和新的教学模式,以期能给我们以启示。
筑波大学建校于1973年10月,作为日本突破传统大学制度改革尝试下的新构想大学,其成立仅35年就已在日本甚至国际高等教育界和科学研究界享有相当高的知名度。筑波大学以新的教育与研究组织模式开创了全新的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改革之路,而且它并非只是简单地通过增加课程来加强通识教育,而是通过一系列的措施来兼顾通识与专业、教学与科研、专业教师和学生的关系。
一、教育组织改革――学群、学系制
日本大学传统的教育与研究组织是“学部――学科――讲座”,即学科制和讲座制两种形式。所谓学科制就是按照必要的科目设置课程和安排教师上课:讲座制则是根据专业设置在同专业中开设一定的专业讲座,并根据讲座安排教师。其中讲座既是研究单位也是教学单位,通常由教授一人和副教授一人组成。若干讲座组成学科,若干学科又组成学部。讲座制因其良好的承继性、自主性、教授负责分工明确等优势一直成为日本大学主流的教育与研究的基本组织形式,但是讲座所涵盖的学科领域过于狭窄,科研交流不足等弊端也是显而易见的。
讲座虽有良好的知识承继等特点,但它同时有着与学术自由、学术发展格格不入的一面。于是,筑波大学以“学群、学系”的设置,试图摈弃“学部――学科――讲座”这一模式的弊病。
根据1973年2月文部省的《筑波大学全体计划》,新成立的筑波大学下设6个学群26个学系,6个学群分别为:基础学群、文化,生物学群、经营,工程学群、体育专门学群、艺术专门学群、医学专门学群。
2005年筑波大学规划今后10年发展计划,提议改组学群、学类,2006年7月21日召开的教代会通过了新的编制案,2007年报日本文部省,决定正式改革学群学类设置,2008年入学的新生按照新的学群被编制入校。新学群设置有:人文,文化学群、社会。国际学群、人类学群、生命环境学群、理工学群、情报学群、医学群、体育专业学群、艺术专业学群,
学群相当于传统大学的学部,是本科阶段学生的教育组织。它以一个大的学术方向将几个相近的学科领域统合起来。
筑波大学还设置了专业方向明确的如体育、艺术等专门学群,对专门学群学生实行一贯制教育。而所谓学类,是学群内设置的具体负责本科生教育的组织,学生隶属于各个学类。每个学类的课程都根据科学的发展和社会的需要以及学生的潜在能力与适应程度,由该学类的课程委员会编制。学生除学好专业课程外,还要学习综合课、专业基础课和公共课。学群和学类是教育组织,而学系是研究组织,学系并非狭隘的专门领域,而是由相关学科领域共同构成的研究组织,教师按各自的专业分属某一学系。设立学群和学系遵照的是教育组织与研究组织分别设立的原则,这样有利于教师协调开展教育活动与研究活动。各个学系的教师按照所担任的课程参与相应学群的教学工作。而学群的课程编制、学生成绩认定、招生毕业等教育组织与管理工作则由学群内的任课教师组成的教师会议具体负责。
二、配套课程改革
筑波大学的学群类似于我国的学院,但是它所涵盖的学科范围比一般的学院更大,它开创了一种新的教学组织模式。下面不妨比较一下筑波大学人文,文化学群和中山大学人文学院,来看看学群制在课程改革上的特点。
中山大学人文学院下设中国语言文学系、历史学系、哲学系、人类学系,但是这四个系之间无论是教学研究还是管理运营,彼此没有任何联系,各系有各系独立的教学、管理系统,人文学院只是对四个系的一个总称。我国的高校学院设置普遍采取的是与中山大学人文学院相同的模式。
筑波大学的人文・文化学群中各学系的教学工作被统一于学群的整体教学要求中。其教学关联性表现在:1、开设人文・文化学群共通科目,如历史――时间空间的探求、走进语言研究、学习跨学科研究等课程:2、承认学生在必要且适当范围内的不同学类间选修的专业课成绩;3、可由学群内其他学类教师指导本专业学生毕业论文;4、承认学生在必要且适当范围内选修的其他学群开设的课程成绩。
此外,筑波大学各学群在授课时,不是将基础课同专业课按学年截然分开的,其基础课学生在任何一个学年都可以选修。学群使得学科的交叉部分被系统化、综合化处理,同时科目灵活设置,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方向调整选修科目,既扩大了学生的学术视野。启发新的思维,又有利于跨学科合作研究。与我国大学各学院:学院下各系互不联系相比,筑波大学学群制这种综合性教学组织更适应当代跨学科发展的需要。
2008年筑波大学公布的《2008年国立大学法人筑波大学年度计划》中提到与教育理念相适应的课程计划的具体方案:
1、在责任副校长领导下实施以学群教育为本的企划、方案。平衡考量综合科目、体育、外语、情报处理等通识教育科目和专业教育性科目的同时,编订、实施一年级以上学生的基础专业课程安排。
2、设置新机构――教养教育机构负责担任通识教育,加速建构良好的通识教育的同时,切实推进综合科目的改善问题。
3、继续在加强学生IT技术、英语运用能力以及国际理解力等教育方法上下苦功。这一条上,2009年还特别加上“应准备实施英语教学改善计划”一项。
由这些具体方案可见,筑波大学教学理念的核心是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并举。学群制使得除了英语、体育等公共科目,各学群又有自己的专业基础相关科目,专业设置注重综合性。可以说这是筑波大学平衡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所采用的一个创新教学组织模式。
对于课程形态、学习指导方法等筑波大学也采用了一系列相关的具体措施:
1、根据不同学科的特性、教育目的,采取讲授、演习、实验、实习等多种恰当的授课形态组合搭配的形式,活用多媒体设备,采取多样的教学手法。推进社会参与型学习;活用网络教学;研讨采用情报交流技术(ICT)的教学法等。
2、采用专业语言学习阶段的助教制,同一科目平行班授课。TA重点配置和延长授课时间、小班授课等方式,充实细节教学指导。
三、我们的难题与筑波大学的启示
我国大学现在的课程结构,基本上是参照国外高校设公共课、选修课、专业课,各种课程比例也日渐接近。总体来看我国高校的现状依然是:专业课程多,通识教育课程少;通识教育课程公共必修课多,选修课少;单一学科课程多,跨学科课程少;理论课程多,实践、方法类课程少。而且现有的通识教育课程含金量不高也是一个重要问题。很多通识教育课课程目标不明确,素质教育变成了知识竞赛。解决当前学科建设中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矛盾,首先必须改变课程设计以院系为单位、学科为本位、教师为中心的局面,转变到以大学科领域为单位、全面性知识为本位、以学习者为中心来设计课程和培养环节。
面对人才竞争加剧的21世纪,如果我们的大学改革不加快进程,我们的教学模式仍然落后于人,我们的人才培养计划将会处于非常不利的地位。当然,事实上。正如张维迎在其《大学的逻辑》中所说,中国的大学“其实好多学校都在改革。只是改革步骤有快有慢,措施有大有小,力度有强有弱,方式也不太一样”。大学改革的紧迫性,已经是不言而喻的了。所有这些正在进行的尝试,都必将或多或少为以后的改革积累经验。筑波大学作为新构想大学,在日本仅此一例,其改革也遭到了一些批评,日本文部省对这些批评采取了谨慎应对的态度。但它作为一种尝试,给别的大学改革提供了很多借鉴,其本身良好的教学、科研口碑也使其成为跻身世界名校的日本大学之一。在大学教育改革上,政府如果能给高校更多自。一定会大大加快高校改革的进程。
参考文献:
1 郭石明著:《社会变革中的大学管理》,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年8月
2 田茂二郎等编:《放送大学・学术体制》,日本有信堂,1973年9月
1.安徽省本科院校间排球联赛的可行性研究
2.影响高校普通本科排球教学效果的因素研究
3.广西本科院校气排球联赛运行效应研究
4.安徽省民办本科院校排球教学现状的调查与对策研究
5.河南省地方本科院校排球运动队发展制约因素及对策探索
6.新形势下普通本科院校排球普修课教学改革的思考
7.河南省普通本科高校排球教学内容现状调查
8.对全国部分体育院、系本科排球专业学生毕业论文题目的分析与研究
9.安徽省本科院校非体育专业学生课余排球活动开展现状与建议研究
10.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实施排球俱乐部教学的实践研究
11.安徽省民办本科院校排球课程设置现状调查与对策分析
12.安徽省民办本科院校大学生参与排球运动的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13.应用型本科院校体育课程改革探析——以排球课程为例
14.对应用型本科院校排球教学中乐的诠释
15.高师体育函授本科排球教学刍议
16.应用型本科教育中体育课程体系的构建——以排球课程为例
17.浙江省体育教育专业本科排球课程教学现状的调查分析
18.体育系本科排球专修课考试内容及成绩鉴评初探
19.普通本科院校开设沙滩排球选修课的可行性分析
20.体育教育专业本科排球普修课教学质量评估探讨
21.体育教育专业自考试点班(本科)排球普修课教学初探
22.四人制排球在高职院校开展的可行性研究
23.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排球课程体系的主要特征及其构建
24.高校排球运动队训练与比赛的现状调查——以张家口市高校为例
25.将气排球运动引入广西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的可行性探究
26.高校体育排球普修课教学分析
27.排球普修课72学时最佳教学程序研究
28.串连技术和提高学生比赛技能的研究
29.对函授排球教学若干问题探讨
30.安徽体院排球队2届毕业生情况统计分析
31.我国体院体育教育专业排球专选课程教学改革动因探析
32.长期排球训练对男大学生身体不同部位骨密度的影响
33.高校学生课余排球运动情况的调查与分析
34.排球垫球教学应用图示教学法的实验研究
35.体教专业排球必修课程考核评价体系的调查与对策研究——以河南省为例
36.对体育教育专业排球必修课程考核评价体系的研究
37.近3年山西师大排球专修学生论文选题的研究
38.致力国家精品课程建设 心系排球运动发展——访北京体育大学葛春林教授
39.对师专体育系排球普修课教学的探讨
40.排球传球技术目标教学的实验研究
41.浅谈我校高考体育班的管理策略
42.排球普修课课时压缩后的教学对策
43.吉林省高校运动训练专业排球专项课程设置现状分析与研究
44.图示教学法应用于排球垫球教学的实验研究
45.排球普修课中促进基本技术教学最优化的研究
46.影响排球基本技术的身体素质分析
47.山东体院排球专选毕业论文的现状分析
48.对我国残疾人坐式排球运动员基本状况的研究
49.防守反击在现代排球比赛中的应用
50.现代排球防守战术原理及应用
51.河南省高校排球运动“海南现象”研究
52.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排球课程体系的主要特征及其构建
53.排球运动员专项体能训练的核心要素
54.论我国首创的气排球运动
55.我国优秀大学生女子排球运动员专项身体素质结构特征及评价模型的建立
56.排球运动员对扣球动作各期段图示眼动特征的实验研究
57.对排球青少年运动员选材和早期训练的若干问题的探讨
58.膝关节损伤对排球专项学生急停纵跳的生物力学影响
59.我国少年女子排球运动员身体形态的现状分析与评价
60.对高校排球教学现状的研究与探讨
61.中国竞技排球发展的新思路
62.中国竞技排球发展的促进因素
63.我国青年男子排球运动员身高、体重和部分身体素质特征的研究
64.我国男子排球后备力量调查及北京奥运战略分析
65.论气排球运动的健身价值及其推广
66.普通高校排球运动员运动损伤及预防
67.排球运动员体能训练理论与实践方法探讨
68.我国气排球运动社会化进程中存在问题与发展对策
69.山东省排球后备人才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
70.对我国职业排球俱乐部现状的调查及发展对策研究
71.我国沙滩排球后备人才的培养机制及其影响因素
72.全国排球联赛看台文化研究
73.排球二传技术的现状及发展对策
74.国内外排球专项体能理论研究进展
75.“攻防链”理论解读发球在竞技排球比赛中的作用
76.高水平沙滩排球运动员核心稳定性与下肢专项移动能力的相关性研究
77.大学生排球运动员的运动损伤调查及原因分析
78.我国排球运动员的运动创伤情况调查研究
79.实行新规则新赛制后排球运动员的体能训练规律
80.2003年世界杯男子排球赛优秀接应二传运动员进攻特点分析
81.对中国青年男子排球运动员身体形态和专项身体素质的研究
82.对中国排球运动训练实践中若干理念的反思
83.浙江省优秀青年男子排球运动员强攻扣球手臂挥摆动作运动学与表面肌电学分析
84.论排球运动在学校的发展出路
85.21世纪排球运动的特点及发展趋势
86.排球运动员踝关节扭伤调查分析
87.广西气排球推广的经验与启示
88.论我国竞技排球的可持续发展
89.我国排球运动可持续发展各子系统间的互动关系及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90.对我国排球俱乐部经营现状的调查分析
91.陕西省普通高校排球运动的开展状况与发展对策
92.气排球与室内排球技术的比较分析
93.对我国男子排球联赛运动员年龄、身高、体重及克托莱指数的动态分析
94.世界排球运动发展趋势和我国排球运动改革现状
95.跳高、排球运动员膝关节屈伸肌群生物力学的特征
96.安徽高校排球运动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97.论排球运动员的战术意识
98.排球竞赛中战术行为决策的混合策略纳什均衡研究
99.我国排球后备人才可持续发展影响因素及其未来趋势分析
100.中国优秀女子沙滩排球运动员专项运动素质特征及其评价
101.我国排球后备人才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影响因素分析
102.新规则下排球比赛规律初探
103.广西普通高校气排球教学的现状调查
104.盘点排球运动弹跳力训练
105.排球教学训练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106.广东台山学校排球运动研究
107.技战术创新对排球运动发展的推动作用
108.现阶段我国排球后备力量状况调研报告
109.2009—2012排球新规则的修改对现行排球比赛的影响
110.排球运动员运动损伤的特点及原因分析
111.排球扣球技术教学之我见
112.中国男排参加第十届世界杯排球比赛技术分析与评价
113.我国女子排球实力演变分析
114.排球运动中的时间和空间特征分析
115.论排球运动中踝关节的损伤及预防
116.广东高校排球运动员运动损伤现状及预防对策研究
117.美国排球竞赛管理特点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118.论排球竞赛竞技战术节奏原理
119.文化学视角下的现代排球运动——浅谈排球文化之“内”与“外”
120.排球、足球运动员膝关节等速向心肌力测试比较研究
121.我国沙滩排球运动发展研究
122.当前排球发球技术特点比较分析
123.高校排球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124.世界排球运动的新发展对我国排球运动的启示
125.浅析气排球运动的锻炼审美价值
126.对沈阳市部分学校排球运动开展情况的调查与分析
127.我国排球运动科研现状调查与分析
128.执行新规则后排球比赛技战术特点及世界排坛格局变化——2000年奥运会排球比赛技术统计分析
129.中国排球市场失效与市场规制——兼论中国排球产业的发展
目前,地域文化和地域文化教育研究在高等学校已引起广泛的关注,例如,王海燕的《“地域文化与课程”研究》研讨了地域文化的课程理论与实践,汪小洋编撰的《江苏地域文化导论》作为地域文化教育课程的教材已在南京师范大学使用10多年。截至目前,河南省已批准建立普通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43个,培育基地11个。在这54个基地中,地域文化综合研究类有13个(占24.07%),如河南大学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郑州大学中原文化资源与发展研究中心、洛阳师范学院河洛文化国际研究中心、周口师范学院豫东南文化传承与发展研究中心等。这此地域文化类人文社科研究基地的获批,对于高校打造学科优势与专业特色,提高办学水平,服务地方经济与文化事业发展,都将起到重要作用。与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和高校引导实施地域文化教育相呼应,很多教师自觉地将所授课程与地域文化相结合,不断丰富教学内容,有效地提高了教学效果。在这些基地的建立过程中,关于地域文化教育的研究成果也不断出现,如班红娟的《国家意识建构与地域文化传承——河南乡土教材的文化意义阐释》、李辉的《地域文化与河南高校视觉形象设计》、廖霞的《地域文化背景下的艺术设计教学探究——以河南地域文化为例》等。
(一)修订人才培养方案,融入地域文化教育
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明确指出,要发挥高等学校文化传承创新作用,提升高等教育支撑区域发展的能力。基于地域文化对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性,结合地方发展实际实施地域文化教育教学改革,将优秀地域文化融入教育教学和学术创新活动,必将成为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要做好这项工作,必需修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增加地域文化教育内容。但是,目前地域文化教育并没有引起河南各高校的足够重视。以周口师范学院为例,该校2009年出台了《关于修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本科)的若干意见》,该方案强调要以优化课程结构、强化实践教学等为基本原则,兼顾教师教育专业与非教师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制定出具体的培养目标及规格,并指出公共必修课主要由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基本原理概论、大学英语、大学计算机基础、就业指导等课程组成,公共选修课分为限定选修与任意选修两部分,集中实践教学环节包括入学教育与军事训练、教育实习与见习、专业考察、社会调查、毕业论文(设计)等内容,但地域文化教育在该方案中没有得到重视。这种人才培养方案,不具有任何区域特色,必然削弱高校为区域发展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主要职能。周口师范学院《关于修订2012人才培养方案(本科)的若干意见》,将原有课程纳入由通识教育平台、专业教育平台、教师教育平台和实践教学平台等构成的课程体系,增加了教师教育平台的教育拓展课程,并在专业教育平台中赋予各教学院系更多的课程设置权。目前,周口师范学院正以“学程分段、方向分流、分类培养”的人才培养思路,实施“(4X)+X”的分类培养模式[3]。需要指出的是,在这个新方案下,地域文化教育的内容只是零散地分布于人文社科各专业选修课程,仍然没有被列入通识教育、教师教育以及实践教学平台,整体上讲,丰富的地域文化资源仍然游离于课程体系之外。地域文化教育没有真正融入人才培养方案,为了解这一问题存在的普遍性,笔者认真查阅了洛阳师范学院、商丘师范学院、许昌学院等河南兄弟院校的人才培养方案,并进行了比较研究。依据洛阳师范学院2006年制订的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修订总则,该校设通识教育平台、学科基础教育平台、专业教育平台、专业拓展教育平台四级课程平台,各课程由若干模块组成,师范类专业附加教师教育课程模块。与周口师范学院的人才培养方案相比,洛阳师范学院的通识教育平台含有非本专业15学分的任选课程,旨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专业拓展教育平台主要设置专业方向的延伸课程,以选修课为主,要求突出本学科前沿、学术动态、综合性实验、设计性实验、科研创作,以及艺术创作的课程模块等,拓展了更多的自由教学空间。商丘师范学院2007年制订的本科人才培养方案规定,其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等,其课程结构由必修课与选修课组成,必修课分为公共必修、教育必修与专业必修,选修课分为专业限选、专业任选和公共选修。从课程结构上看,这一人才培养方案几乎等同于周口师范学院的2009人才培养方案,不同的是其必修课分属于通识教育、学科基础和专业基础三个平台。根据许昌学院2012年制订的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其课程设置由通识教育课、专业(学科)基础课和专业(或专业方向模块)课“三大平台课程”构成,另包括实践教学环节。就上述四所高校而言,其人才培养方案的课程设置都是从最初单一的必修课与选修课,逐渐修订为搭建课程教育平台,这是实施课程改革以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必然要求。但是,笔者看到,洛阳师范学院等三所高校虽然都建有河南省普通高校人文社科地域文化重点研究基地,但在其课程结构中很难看到地域文化教育的影子。第一,学校的人才培养方案修订意见或总则中,均没有提及地域文化教育问题;第二,在通识教育课程与实践教学环节均看不到地域文化教育课程的开设和地域文化教育活动的举办,更谈不上校外文化教育实习基地的合作建设;第三,对于自下而上的教师结合地域文化资源丰富教学内容的自发行为,也没有积极的鼓励与引导措施。笔者相信,这些问题在高校中具有一定的普遍性。为此,笔者尝试提出在高校人才培养方案中融入地域文化教育的构想。
(二)以地域文化资源丰富课堂教学内容
丰富的地域文化作为课程资源,可以应用于不同专业或课程的教学活动中。以中国知网的上网期刊论文为例,近三年来此方面的教改论文有20余篇,涉及中国古代史、教育学、学科教学论、思想道德修养、中外设计史、中国美术史、区域音乐与文化、大学语文等多门课程。为弄清地域文化资源在教学活动中的应用情况,笔者对周口师范学院的部分教师和学生进行了访谈。访谈结果表明:第一,地域文化资源较为集中地应用于历史学与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教学活动,除必修课中国古代史、文化学概论之外,还有地域文化专题讲座和历史地理学、地方史、中国文化概论、文化民俗学等课程,其中地域文化直接作为课程资源的有地域文化专题讲座以及文化民俗学与历史地理学课程;第二,地域文化资源作为课程资源,对其他人文社会科学专业(如汉语言文学专业、社会工作专业、艺术设计专业、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等)或学科的教学活动,均能起到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的积极作用;第三,对于通识教育与教师教育平台的部分课程,甚至理工类专业的部分课程,有选择性地利用地域文化资源,能够增加教学活动的生动性。需要指出的是,理工类专业部分课程利用的地域文化资源,大多与中国传统思想或理论有关,如《大学》中的“格物”“致知”可说是学习自然科学的理论原点,这些理论及其出处,可能就是构成该区域地域文化的主要内容。教学实践表明,地域文化资源是可以广泛应用于教学活动的,鉴于它对教学活动所具有的积极作用,积极倡导地域文化教育,因地制宜,适时进行地域文化教育教学改革理应成为高教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地域文化教育的方式与方法可能灵活多样,但为了规范或更好地做好这项工作,教师的积极性首先应予以激发,教师的专业性技能也需要进行培训。在这个意义上,地域文化资源相对丰富的高校,应加大地域文化资源的研究、开发与利用的力度,适时开展地域文化教育的师资培训工作,把地域文化教育进课堂作为高校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工程来抓。师资培训工作应建立在以下工作的基础之上:第一,认真做好学校所在地的地域文化研究,对地域文化资源进行梳理,研讨其本质特征、基本内容以及在文化史上的地位与影响,发现学术问题并予以解决;第二,结合不同专业与学科的教学实践,做好地域文化的扬弃工作,经深入广泛的调查与研讨,组织专家编订培训材料;第三,制订培训计划,确定培训对象(建议人文社会学科的教师全员参加,自然学科的教师自主参加),做好培训师的遴选工作;第四,制订具有激励性的教学评估机制,鼓励教师开展丰富多彩的地域文化教学活动,激励教师积极参加地域文化教育教学研究和培训。目前地域文化教育尚未在河南高校大规模开展,因此通过师资培训指导或引导地域文化教育教学改革,具有较强的实践操作性。
(三)以实践教学促进地域文化教育
实践教学是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引导和启发学生学会分析问题、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将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技能应用于实际,以培养学生的基本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为目标。目前,在高校的课程体系中,相对于理论教学而言,实践教学普遍相对薄弱,且在实践教学过程中还存在诸多问题。2007年教育部颁发的《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列入教学计划的各实践教学环节累计学分(学时),人文社会学科类专业一般不应少于总学分(学时)的15%,理工农医类专业一般不应少于总学分(学时)的25%。”2012年教育部印发的《高等教育专题规划》又强调指出要“注重实践性,强化实践教学,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由此可见,我国普通高等教育对实践教学的要求不仅已经具体化,而且将其视为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和教学评估的一项重要指标。由高校的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可以看出:洛阳师范学院文科、理科总学分均为180±5,实践课程学分占总学分的30%左右(不低于28%);许昌学院人文社会科学类专业总学分为150~160,实践课程学分(学时)不少于总学分(学时)的15%,理工类专业总学分为160~170,实践课程学分(学时)不少于总学分(学时)的25%;周口师范学院人文社会科学类专业总学分为160~175,实践课程学分(学时)不少于总学分(学时)的20%,理工类专业总学分为165~180,实践课程学分(学时)不少于总学分(学时)的25%。上述三所高校制订或修订的人才培养方案,实践教学累计学分(学时)均达到了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的精神要求。比较而言,洛阳师范学院要求实践课程总学分不低于总学分的28%,适度加强了实践教学环节。目前,高校实践教学既包括教育(专业)见习、教育(专业)实习和毕业论文(设计),一般还包括入学教育、军事训练、社会实践、科研训练、创新实践、专业实践等内容,而开展地域文化教育可以丰富实践教学内容,为实践教学提供广阔的空间。为了以实践教学促进地域文化教育教学改革,高校应做好如下几方面的工作:第一,应做好校内外地域文化教学实训基地的建设工作,以普通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培育)基地为依托,加强校内地域文化教学实训基地建设,并采取校企联合或与国家、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联合的形式,积极建设校外地域文化教学实训基地。第二,要鼓励教师开设实践性强的专业拓展课程。地域文化蕴含在各种地方艺术之中,艺术教育是地域文化教育的一条捷径,因此应首先在文学、音乐、美术与书法等课程中融入地域文化教育,并以作品交流会、沙龙、专题讲座等形式吸引更多学生参加。第三,要通过聘请或引进师资,开设文物勘探与保护类课程,服务于校内外地域文化实训基地的建设。第四,要积极指导、扶植学生文艺团体创作并展演文艺节目,充分发挥文化育人“润物细无声”的作用,并以此促进地域文化教育的有效开展。
作者:李治中单位:周口师范学院中文系
关键词:人才培养方案;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素质拓展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14-0231-02
人才培养方案是学校根据社会经济文化发展需要,对学生在校期间的培养做出的整体性设计和安排,是学校对人才培养的顶层制度设计,是人才培养的依据和质量标准。人才培养方案设计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对学生成长成才具有决定性影响,也关系到学校的办学方向和未来发展。2002年教育部明确提出新升格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应用性本科人才。作为新升本的地方院校,应首先在“应用型本科人才”的总体培养目标下,根据各个专业实际状况,结合地方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实际需要,制定具有鲜明特色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历史学作为新乡学院师范类本科专业,根据教育部的规定,制定了相应的人才培养目标:培养具有科学的专业理论素养和系统的专业基本知识、素质和能力,具有进一步培养潜能的史学专门人才,以及能在国家机关、文教事业、新闻出版、文博档案及各类企事业单位从事实际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能够在高等和中等学校进行历史教学和教学研究的教师、教学研究人员和其他教育工作者。根据学院总体人才培养目标,结合历史学学科专业实际发展和就业需求,历史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应在突出地方性(区域性),加强应用性,强化实践性方面下功夫。
一、历史学应用人才培养方案的指导思想
1.体现党的教育方针政策,坚持为地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建设服务,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新乡学院作为地方性本科院校,坚持“以服务新乡经济社会发展为重点,立足豫北、面向河南、辐射全国”的定位,立足于新乡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在学科专业建设及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方面都紧紧围绕新乡市经济社会发展所需,为豫北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
2.坚持通识为主,全面发展。历史学是一门综合性强的社会学科,因此,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要体现通识性、基础性、综合性,要给学生以全面的、自由的教育和训练,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学生终身发展打下基础。
3.坚持能力为本,优先发展。基于历史学的师范类专业性质,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上,要突出师范性,注重学生中学历史课堂教学实践能力的培养,同时兼顾其他培养目标的能力。要以能力培养要求为主线,促进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的全面协调发展;要转变教师教学行为,着力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
4.坚持人文为魂,和谐发展。基于历史学科综合性特点,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上,要体现人文教育、科学教育、艺术教育等的融合,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引导学生追求真善美,塑造和谐人。
二、历史学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的基本原则
1.坚持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原则。在重视历史文化知识传授的基础上,加强学生获取知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培养。强调拓宽基础教学的内涵,改变以前历史学教育教学内容偏窄偏专的倾向,加强包括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在内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的教学和基本素质的培养。
2.坚持整体优化的原则。根据历史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学制要求,要统筹培养全过程,科学处理基础与专业、课内与课外、理论与实践、主干学科与相邻学科、教与学的关系,明确每门课程或每个培养环节的教学目标和作用,注意它们之间的主次、层次,联系与配合;注重历史学、哲学、法学、管理学、文学、文化学等学科之间的渗透,合理调整历史学专业课程体系,进行课程的重组和整合,提高课程中的综合化程度;注重教学计划中各个环节的合理安排和整体优化。
3.坚持统一性与多样性相结合的原则。历史学的教学计划应体现共性与个性、统一性与多样性相结合,在统一人才培养质量标准的情况下,要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考虑学生在基础、兴趣、特长、能力方面的差异对教学的不同要求,设计模块化的知识结构和弹性的课程设置。适当减少必修课,增加选修课的比例,要求学生根据兴趣爱好和自己的就业愿望选报全学校高质量的公共选修课。还要采取各种措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使学生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个性得到充分发展。
4.加强实践教学,突出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培养。以地方性大学办学定位和服务面向为指南,从培养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目标出发,在历史学实践教学体系的设计上,将课程实验、教学实习、专业考察、毕业论文设计、各种综合性专业竞赛、社会实践等进行统一设置,构建多层次、多方面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培养方案。
5.努力做好“四个坚持”。在历史学人才培养方案实施过程中,要坚持以社会需求、市场需求、就业需求为导向;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特色为重,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坚持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目标维度,进一步优化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坚持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实践为主线,创新教学方法与形式,增加学生学习的时间和空间,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特别是在历史学人才培养目标实现方面,必须走出去,不仅要“读万卷书”,更要“行万里路”,通过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将人才培养目标措施落实到实处。
关键词:“内”和“外”的意识,日语表达, 相互关系
中图分类号:H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6)06(A)-0000-00
语言是人类用于交流的一种恣意的声音的记号体系。语言是为了传达人类的思想、积累传承文化而产生的。换句话说,不论是哪一种语言,都与它产生的社会环境、使用该语言的社会主体价值观和世界观等有着密切的关系。日本是一个岛国,与其它国家相分离,他们有着强烈的内与外的观念。并且,即使在自己本国内部,也存在着严重的内与外的倾向,他们会严格的区分哪些空间与自己相关,哪些空间与自己不相关。因此在这样一个重视内与外的空间的日本社会中,他们的语言也极大的受到这种内外意识的支配。以下,本文就将探讨日语在哪些方面受到这种意识的影响。
1 文体
一般情况下,日语的文体分为简体(体言だ形、用言辞书形)和敬体(ます形、です形)。如果说话的人或作者把听者或读者看作是属于外部空间的人(例如,交易的对方、讲演的听众、第一次见到的人等等),则使用敬体。与此相对,如果说话的人或作者把听者或读者看作是属于内部空间的人,则使用简体。这是作为使用敬体还是简体的一个规则。
但是,关于文体的分类,牧野诚一做了一个有趣的分类。那就是“ウチ形(内部文体)”和“ソト形(外部文体)”。敬体具有包含听者和读者在内的第三人称指向的性格,是对外外部人员使用的语言形式,因此称为“ソト形”。简体具有强烈的包括说话者和作者在内的第一人称指向的性格,是对内部的人员使用的语言形式,因此称为““ウチ形”。这是从说话者或作者的心理角度出发的划分方法。在这种分类中,存在一种不管是对内还是对外的人都必须使用简体的语言表现形式。例如,
以上所举的例子都要求其前面的表达是简体。比如“日本に行くつもりです/今日は晴れるだろう/このことは彼に言わないほうがいい”中“つもり/だろう/ほうがいい”前面的句子必须为简体。关于为什么需要使用简体这个问题,在日语文法书上从文法的层面进行了解释说明。其实,从文化的层面,我们也可以解释为什么以上的表达需要使用简体。上(1)到(9)的例子全部是在表达说话者的思维和想法等心理上的东西。换言之,就是说话者内在的思想。从这一点来看,内在的东西用“ウチ形”来表达就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因此,像(1)到(9)这样表示人内在的东西的语言表达通常都是简体,如果使用简体的话就会变得非常的奇怪,例如,
(10)これはいいですと思います。
像例(10)这样,在“思う”这样的具有表达内在性质的词汇前面使用敬体(です),是不正确的。不管是从文法还是从文化上都是一种奇怪的表达方式,日语里也基本上没有这样的说法。
2 表示“内”和外“关系的授受动词
我们通常是根据说话的人与赠与者和接受者是否有共感,来选择授受动词。并且,我们也可以通过文章使用的授受动词来判断说话者与文中出场的人物之间的“内”与“外”的关系。
如果仅从文字上来判断说话者与听者的关系是“内”还是“外”的话,本文认为从授受关系来进行判断是最容易的。授受动词从心理空间上的“内”和“外”来看,可以分为三类。也就是,“内外”的“あげる、やる、差し上げる”、“外内”的“くれる、下さる”、中立的“もらう、いただく“这三类。
例(11)田中さんは王さんに花をあげた。
(12)田中さんは王さんに花をくれた。
(13) 王さんは田中さんから花をもらった。
从例(11)的“あげる”来看,说话者是站在动词发出者田中的立场来说话的。与此相对,例(12)的“くれる”是站在动作的接受者小王的立场来说话的。换而言之,例(11)中对于说话者来说田中是属于“内”的人,而例(12)中对于说话者来说小王是属于“内”的人。看了(11)(12)这两个例子后,从字面上我们都能够觉察到田中或者小王是属于说话者内部空间的人物。而例(13)的表示中立的“もらう”来看,我们无法判断这句话中出现的两个人哪一个是属于说话者内部空间的人物。
以上都是一些很普遍的看法,但是根据牧野诚一的说法,选择授受动词重要的标准是“共感”。也就是说,如果说话者和动作的接受者有共感,那就使用“くれる、くださる”;如果和动作的发出者有共感,那就使用“あげる、やる、差し上げる”。例如,
(13)おじいちゃんは妹にお子をIってくれた。
(14)民\は首相に手をいてくれた。(×)
例(13)中出现的人物是奶奶和妹妹,二者都是属于说话者一方的家庭成员,对于说话者来说都属于同一地位的人,为什么对妹妹使用了具有共感性质的“くれる”呢?从共感的角度来看,我和妹妹是伙伴关系,所以具有更多的共感。例(14)中说话者和首相有共感的可能性非常的小,所以使用具有共感性质的“くれる”就会不自然,因此这个句子不成立。
接下来,就“もらう”进行一下探讨。前文讲了它具有中立的性质。但是能够说它是中立的场合仅限于会话中出现的接受者和授予者二者和说话者的关系都是中立关系的场合,即会话中出现的人物不属于内部空间的人物。如果会话中出现属于内部空间的人物,那么“もらう”的使用就会受到限制。例如,
(15)あの歌手はファンから花をもらった。
(16)あの歌手は私から花をもらった。(?)
例(15)中出现的人物是歌手和歌迷,这二者对说话者来说都不属于内部空间,和说话者是中立的关系,因此这里使用具有中立性质的“もらう”。而例(16)中出现了具有内部空间属性强烈的第一人称,与例句中的另一个人物“歌手”相比,无论如何“内”的性质都更加强烈。如果像例(16)中这样使用“もらう”的话,实际上是把第一人称放在了说话者自身不相关的中立位置,这就与现实相矛盾。因为“我”不可能和自己没有关系。因此这个地方用“もらう”就非常的有问题,按照正常的表达方式这个句子应该改为“私はあの歌手に花をあげた”。总而言之,句中出现像第一人称这种具有极其强烈的内部空间属性时,不能使用“もらう”。
3 由“内”和“外”所表达出的待遇上的差别
由于内和外的意识,敬语的使用会有差别。并且称呼的使用也会不同。
在日本,内和外的意识从小孩子开始就注入到日本人的头脑中。因此日本人会根据场合和说话对象的不同,用内外意识来处理相互之间的关系。说话的时候,如果对方或者话题中提到的人物是被认为是内部空间的人物的话,语言表现就会非常的亲密,如果是被认为是外部空间的人物的话,就会有一定的心理距离,这时就需要使用敬语或者间接表现。语言上的内和外的关系的处理,已然成为评价人与人之间距离的标准。在日本,公司的上司让部下做事情的时候,不会直接用命令的口吻说“把这个做了”,而是用“大渖辘吩Uないんだけど”、“ 何々してもらえないかなあ”之类的委婉的语言。为什么上司对下属要用这样客气的语言呢,实际上对上司来说,部下是属于外部空间的人物,有距离感。
此外,日本的公司中,部下为了表示对上司的尊敬使用日语。并且,在和公司内部的员工提及上司的时候也会使用敬语来表达对上司的敬意。但是,在和公司外部的人提及上司的时候,则使用自谦语。例如,
(17)D木部Lはいらっしゃいますか。
D部L部Lはいまここにおりませんけど。
例(17)中存在两种不同待遇的表现。“部L部Lはいまここにおりませんけど”中,对外部人员提及属于自己内部的人员时,使用自谦语。家族人员称谓的使用方法也与此相同。对外部人员用“ちち、はは、祖父、祖母”等称谓,在家庭内部则使用“お父さん、お母さん、おじいさん、おばあさん”等称谓。这与牧野诚一的“ウチをけなす敬Z(贬低内部成员的敬语)”的见解是同一道理。日本人不常在外人面前表扬内部成员,贬低内部成员也成了一种敬语的表现。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内外的意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对对方采取怎样的态度,给予对方怎样的待遇。总而言之,内外意识左右着待遇表现的使用。
4 容易在内部空间出现的暧昧表达
暧昧是日语的一个显著特征。对于外国人来说非常难以理解的暧昧表现无时无刻不在日本的社会中出现。究其原因,还是与内部空间相关。日本是一个岛国,大海割断了它与其他国家的联系,同时也是一个单一的民族,因此从某种程度上将,日本整个国家就是一个内部空间。在这样的一个内部环境下,大家形成了很好的默契与共识,许多事情即使不用清楚的说出来,相互之间也能够理解。并且,为了不伤害内部空间的人员、保护内部空间的和平,就需要彼此之间使用更加柔和的暧昧语。因此,这种语言上的暧昧特性就在日本这样一个内外意识强烈的国家产生了,并且像日本这样大量使用暧昧语的国家也非常的少见。
以上从几个显著的方面分析了日本的“内”和“外”的意识与日语之间的关系。总的来说,日本的“内”和“外”的意识对日语产生了许多的影响,反过来说,日语在许多方面也反映了日本这个国家的意识形态。我们在学习一个语言的时候也需要将其社会中的一些鲜明的意识形态结合在一起,才能更好的理解一门语言。
参考文献
[1] 《ウチとソトの言Z文化学D文法を文化で切る》.牧野诚一.アルク出版,1996
[2] 《日语语言的内外文化分析》.张亚敏.青年文学家, 2016
2010年,教育部正式推行了“卓越工程师计划”项目,旨在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为国家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才强国战略服务,对促进高等教育面向社会需求培养人才,全面提高工程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示范和引导作用[1]。“卓越计划”具有三个特点:一是行业企业深度参与培养过程,二是学校按通用标准和行业标准培养工程人才,三是强化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2]。从“卓越计划”的培养目的和培养特点看,高校、企业和学生是三个主体,其中企业实践阶段培养非常重要,也是“卓越计划”能否成功实施的关键一环。因此,探讨企业实践阶段的管理机制和组织保障措施问题,对企业实践阶段培养质量好坏具有决定作用。
我校电气工程及自动化专业于2011年被批准为教育部第二批卓越计划试点专业,在实施推进过程中,以2011电气卓越班31人为例,进行了为期18周的企业顶岗生产实习,在实习的过程中,体会深刻。本文主要从学生顶岗实习和下一阶段的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过程中如何加强学生企业实践阶段管理机制问题出发进行探讨。
一、“卓越计划”企业实践的意义
“卓越计划”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采用的是“3+1”培养模式,3年时间在学校学习,累计1年时间在企业实践学习。我校电气专业“卓越计划”在企业实践过程中,结合多年来形成的自身优势和行业背景,遴选了四家在行业内具有一定影响力和品牌知名度的企业作为校企合作伙伴,建立了有效的校企合作平台。其中,2011级电气卓越班学生分两批分别进驻河南森源集团有限公司和河南索凌电气有限公司,主要完成有源电力滤波、风光互补路灯以及智能开关成套设备等方面的顶岗实习。
电气类卓越班学生在企业实践阶段主要完成的任务是:通过企业生产环节,完成生产加工、装备维护和生产组织等方面的训练[3],了解电力生产、运输、电气设备生产和设计等过程。通过企业实践,熟悉各类电气项目工程安装规范、项目设计、开发和生产、运行的过程与规范。同时参与工程项目的实施、产品研发、技术攻关、产品安装等实践,培养运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领域工程问题的能力,进而为将来独立从事完整的工程设计打下良好的基础。企业实践的目的是通过学生参与实际工程,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和创新意识,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养成工程思维习惯[4]。实践是工程的灵魂与根本,也是“卓越计划”工程教育的本质要求,企业实践学习阶段是“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成败的关键阶段,因此怎样实施好这一阶段的实践学习和管理非常重要。
二、“卓越计划”企业实践现状
(一)对企业实践不适应
学生进入企业开始实践后,对新的环境和工作、学习方式表现出诸多的不适应。分析其原因,首先是对学习方式的转变不适,习惯了学校课堂学习,现在一下子进入企业,什么都要靠自己的积极主动性去看、去问、去思考,顶岗定位实际操作,角色的转换十分的不流畅;另外思想上的准备也显得不够充分,这在进入企业之前的动员会上已经给学生做了大量的预防工作,虽然事先已经预料到了,但没预料到其普遍性。其次,由于要顶岗实习,很多学生习惯了学校的懒散生活,要求他们做到普通员工的标准,他们非常的不适应,大部分学生一天工作下来,感觉就支撑不住,随着刚开始几天的新鲜感过去,低落的情绪在实践初期就会蔓延。随着实践进程的深入,大部分同学的情况会有明显的改善,逐渐适应,但仍有少部分同学不适应,甚至个别学生想退出。
(二)思想上好高骛远
学生没有实际接触过企业,对企业缺乏深入的了解和认识,对企业的生产实践认识不足,导致理想和现实之间的偏差被放大。他们总认为自己是大学生、是人才,应该坐到办公室搞设计、搞开发,不应该下车间和工人一起干一些所谓的重复性劳动,认为顶岗实习是没有技术含量的工作,只有设计部、开发部才是他们应该去的地方。理想和现实的偏差使得思想情绪低下,甚至抱怨。殊不知,最基础的一线知识都不熟悉,掌握不牢,设计和开发都是空中楼阁,纵使能设计出东西,其运用到实际中也是要出问题的,这些道理说起来容易,但真正想改变学生的思想观点非常不易。后来,经过学校教师和企业指导教师多次同学生开会沟通,并以实际电气柜设计为例,设计人员设计图纸时应考虑一线车间柜子组装的问题,说明基础实践的必要性,大部分学生通过多次沟通,思想观念明显改变。
(三)实践企业不同,学生攀比思想严重
本专业签订“卓越计划”合作协议的企业有4家,这些企业都是行业内实力比较强企业,其中不乏上市公司,例如河南森源电气有限公司、许继集团等,但这些企业产品不完全一样。例如,这次实习的两家企业河南森源电气集团和河南索凌电气有限公司,河南索凌电气主要从事智能开关柜的成套设备设计安装,森源电气除此之外还有风电、太阳能、有源电力滤波等产品设备。所以,在实践的过程中,实践内容肯定不完全一样,造成在两个企业的不同学生会产生对比,这个对比是全方位的,比如学到的知识、企业管理方式、住宿条件、就餐环境、生活补助等。为此,部分学生还要求调换实习企业,造成非常不好的影响。
(四)实践周期长,工作之余缺乏有趣的其他活动
这次企业实践总计18周,将近一学期,工作、吃住全在企业,时间比较长,受客观条件影响工作之余的其他活动比较少,时间久了,学生难免精神上比较压抑。和企业里面的正式员工相比,学生整天都待在企业里面,包括上班和下班时间。宿舍没有网线,无法及时地了解外界信息,企业的其他文体活动也不像学校那么丰富,导致很多学生比较苦闷,尤其是下班后无事可做,精神压抑。
(五)企业实践和找工作时间冲突的矛盾
大四的上学期正是很多企业到学校进行招聘的时期,络绎不断的招聘会影响着学生的企业实践,毕竟大部分学生还没有签订就业协议,需要外出找工作。不像在学校的学生,参加招聘会的机会比较多,“卓越计划”的学生由于在企业,为了参加招聘会,将不得不多次请假,影响企业的正常生产,招致合作企业的不满。同时,也严重影响了企业实践的效果。这个矛盾如果不解决好,甚至将影响到最后一学期的毕业论文设计工作。
三、企业实践管理机制的探索与实践
(一)要求专业教师全程实习带队
本次所选的两家实践企业一个在外地,一个离市区比较远,现实条件决定学生必须在整个实习期间吃住在企业。安排专业教师全程带队实习,一方面考虑专业教师和学生比较熟悉,便于沟通生活上和心理上的问题。另一方面,由于专业背景,便于对学生实践过程中的现场相关问题给予指导。企业虽然指定了相应的指导教师,但毕竟他们对于学生教育没有学校教师更加了解。专业教师全程带队,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的生活状态、思想状况,担当学生的生活顾问,及时发现学生的不良情绪进行有效疏导。顶岗实践期间,教师和学生一样上班顶岗,不仅可以增加教师的实践能力,也可以为学生做好榜样。同时,可以更好地协调实践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难以预料的问题,更好地配合企业教师给予学生专业指导,在实践过程中,学生和教师的工程实践技能都得到了较快的提高。
(二)加强校企双导师指导培训
“卓越计划”的核心是加强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在“卓越计划”实施过程中,教师队伍的建设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具有深厚工程背景的专业教师在这方面有很好的基础,同时他们可以成为学生能力培养和企业技术对接的桥梁,为学生在企业实习提供了必要的基础技术储备,为学生树立实习过程中的信心提供了保障。为了能够进一步促进学生将自己课堂所学到的知识与企业技术需求相结合,将知识转化为生产力,校外指导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充分发挥其先导作用;通过校外实践之前的校外指导教师岗前培训与相关讲座,拓展包括卓越计划试点班级在内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学生的知识视野,避免学生理论与实践脱节的问题;在实践过程中,形成了“卓越计划”校企双导师的培养机制,由校企双导师指导学生进行实践环节的学习;综合实践后期,校企双导师结合企业生产与设计工作,拟定学生毕业设计课题,报实施学院讨论、通过。在卓越计划中采用校企双导师培养模式,可以有效提高“卓越计划”学生对社会的感性认知,拓展自身技术储备与能力的范围,解决了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差的问题,顺应社会对卓越工程师的发展要求;此外,通过该模式的培养也能够使学生正确认识自身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价值,加强“卓越计划”毕业生在日后工作环境的适应能力。
(三)注重企业轮岗实训
由于企业实践总计18周,时间比较长,为了解决学生在同一实习岗位长时间出现的枯燥情绪,在企业实习前期,与企业沟通协商,确定“卓越计划”学生的轮岗机制,让学生充分参与企业的管理、产品设计、开发、加工生产、质检等一系列生产实践环节,使学生在企业实践环节中得到全方位的认识与锻炼,拓展了学生企业综合实践的范围,明确了电气工程专业每一个实践环节在企业生产实践中的责任与义务。采用企业轮岗实训模式,一方面,使学生受到了全面系统的电气工程师所应具备的基本训练,积累一定的实践经验,使学生具有电气产品相关的生产加工、安装调试、运行维护、技术服务的能力,具有电气相关产品、装置的设计能力,具有参与企业新产品开发的创新能力,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协调沟通能力,达到了电气工程师具备的基本素质;另一方面,通过全面系统的综合实践,挖掘学生实践学习的兴趣点,清楚认识自己在企业生产实践环节中所能发挥的作用,对学生毕业后的就业与择业提供了非常有价值的指导意见。
(四)购买商业意外险
学生外出到企业实践,人身安全保障是第一位的。为此,在进企业之前,学校专门为每名同学买了商业意外险,为学生安全增加保障。同时,学校专门召开实习安全动员大会,重点讲解安全注意事项以及在企业实践中的行为规范;并通过案例的学习,让学生充分认识到企业实践环节中存在的安全隐患以及如何有效防范与避免。学生到达企业之后,专门有一周的企业文化学习和安全内容培训时间,尽量做到防患于未然。但是,很多事情还是不可预料的,本次实践期间,就有两个学生出现意外受伤,一个被电钻弄伤,一个从电气柜上摔下受伤,虽然伤情不严重,仅仅是一些皮外伤,但也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安全问题必须严加注意,商业意外险的保额也需要适当增加。
(五)开辟丰富的文体活动
针对企业实践周期长,工作之余学生文体活动缺失的问题,学校应该采取相应的措施增进学生精神方面需求。受场地的限制,不可能像在学校时,学生每天都可以踢足球、打篮球锻炼身体。为此,我们每周组织一次学生和企业员工的篮球对抗赛,在活动中增进学生和企业员工之间的感情,使学生更好地融入企业这个集体。利用企业的职工之家里面的乒乓球台,条件允许的时候就组织学生去进行乒乓球训练。另外,每周周末组织学生到职工之家进行唱歌活动等,增加学生与企业员工的沟通机会,让学生了解、学习相关的企业文化,融入企业文化氛围,感受企业文化的魅力。总之,利用一切能利用的条件,开展工作之余的文体活动,丰富学生的生活,使他们如同在学校一样,精神不再空虚,更好地进行企业实践。
(六)建立全方位的企业实践考核制度
对于学生企业实践的考核,分3个方面进行,分别为:企业指导教师评分、校内指导教师评分和总体答辩评分,最终成绩按照6:2:2的加权和评定,其中,企业指导教师评分小于70分的,总成绩不及格。企业指导教师分别从:纪律、团队意识、发现问题能力、动手能力、后期培养能力等5个方面进行打分考核。校内指导教师分别从:纪律、沟通能力、实习周记、总结报告等4个方面进行考核。最后的答辩主要考核学生通过企业实践,是否开阔了视野、综合能力是否得到了提高、体会是否深刻等。在此,我们专门制定了学生企业实践量化考核指标,保证考核结果的公平和公正性,同时也促进企业实践质量的提高。
(七)建立健全相应的激励制度
[关键词]印刷史;出版史;图书馆学家;印刷工业;中国
伴随着电子书媒介与“无纸阅读”方式的盛行,基于纸质媒介的印刷书与纸本阅读方式本身则成为了一种传统的文化现象逐渐引起人们的研究兴趣。作为造纸术和印刷术发明国的我国,对于印刷史的研究一直在不温不火地进行着,其中,图书馆界的研究者和印刷界的研究者成为两大学术主力。
1图书馆学界的“印书史”研究
图书馆学家们关注书籍的印制与形成是自然发生的研究缘起。以曾经在北京图书馆工作多年的张秀民(已故)老先生和钱存训博士为代表的一些学养深厚的图书馆学者们,把对印书史的研究扩展到对印刷史的研究,分别著有传世的关于印刷史研究的代表作。正如钱先生所说:“现代印刷并非单指印书,除用纸张印刷的纸币、纸牌等以外,还包括在纺织品、金属、塑料、皮革、木版、玻璃、陶瓷等表面上的各种印刷。但是一般学者对印刷术的研究,主要对象是书籍,因为文字和图画的复印乃是人类文化交流和知识传播的一种重要媒体,在文明史上自有其特殊的意义和影响。”…所以,被誉为“文明之母”的印刷术的发展历史在图书馆界的研究者们看来,就是一部书籍图文的印刷史。
20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初为中国印刷史研究的成长时期,这个时期的书史研究与教学开始兴盛,北京大学、武汉大学的图书馆学系都开设了中国书史课程,书史内容中融合了印刷史(主要是印书史)的内容,所以可称之为以图书出版印刷史为主流的研究阶段。
1956年北京大学和武汉大学两校图书馆学系都给新招收的一年级本科生开设中国书史课,并编出了新的书史讲义,其中以北京大学刘国钧先生的《中国书史简编》影响最大。
武汉大学皮高品先生也于1956年推出《中国图书史讲义》油印本,书中提出按社会发展的五种形态对中国书史进行分期,故在材料和观点上都有所创新和突破。1964年修订增补后铅印,1986年又以《中国图书史纲》为题由吉林省图书馆学会出版发行。
专门研究印刷史的当数北京图书馆张秀民先生于1958年在生活、读书、新知三联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印刷术的发明及其影响》一书。作者在广泛收集古今中外有关印刷术的文献资料和实物例证的基础上,提出雕版印刷发明于唐初贞观年间之说,论述了印刷术对亚洲与非洲、欧洲的影响,编制了“世界印刷术发展年表”,“朝鲜金属活字史料”等。
张静庐先生(1898—1969)历时20年苦心收集、精心整理、辑注,推出了七部专题出版史料,全书共250万字,收录了自1862年创立至1949年87年间出版事业的重要资料。
除上述有影响的学术著作和大型史料集之外,这一时期还出版了一批有关中国出版史的通俗性普及性读物,如刘国钧著的《可爱的中国书》(1952年)、《中国书的故事》(1955年)、《中国的印刷》(1960年)、《中国古代书籍史话》(1962年),陈国庆著《古书版本浅说》(1957年),阿英著《中国年画发展史略》(1954年)、《中国连环画史话》(1957年)等。
这个时期突出的特点是出版史、印刷史的研究互相交叉融合,由于研究者都来自图书馆界、出版界等文史领域,所以印刷史研究实际上是着眼于图书文献范围,书史、出版史、印刷史研究融为一体。
20世纪60年代中至70年代是我国印刷史研究的萧条时期。除刘国钧、张秀民等又编写出几本有关书史、印刷史的通俗小册子,北京大学、武汉大学内部编印几本“中国书史”讲义外,几乎没有出版印刷史学术新著发表。尤其是1966年至1976年间大陆内地的出版印刷史研究基本陷入停滞状态。
就在内地处于停滞状态之时,港台及海外学者没有停止出版印刷史的研究工作,编辑出版了一批著作和论文集,这一时期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是美国芝加哥大学东亚语言文化系及图书馆学研究院的名誉教授、兼东亚图书馆馆长钱存训先生撰写的《中国古代书史》一书。该书原名《书于竹帛》(WtittenonBambooandSilk)英文本完成于1957年底,1962年由美国芝加哥大学出版社出版。
20世纪80年代为复苏壮大时期,五年内出版了三部以出版史、报刊史、印刷史为名的通史著作,各具特色,均有建树,标志着这一阶段的高起点,也预示出版印刷史研究经长期蓄积、准备,盛期将临。这一时期国内也是以出版史研究为主流,但海外的钱存训博士为印刷史研究做出了卓越贡献。钱存训的《纸和印刷》(PaperandPrinting)是英国学者李约瑟主编的《中国科学技术史》(ScienceandCivilisationinChina)第五卷“化学及相关技术”(ChemistryandChemicalTechnolo-gy)的第一分册。该书出版后在海内外影响巨大。
1987年,北京大学和武汉大学在中国图书史研究上又迈出新的步伐,郑如斯、肖东发编著了成套的教材,即《中国书史》、《中国书史教学参考文选》、《中国书史教学指导书》由书目文献出版社出版,这三本书为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图书馆专业教材,故发行量较大,被多次印刷,广泛流传。
武汉大学图书馆学系的教授谢灼华主编的《中国图书和图书馆史》注意从广泛的文化领域去说明图书出版、编纂和图书馆发展轨迹及相互关系,分析中国图书对世界文明发展史的贡献,局部理顺典籍发展的线索。
1989年最突出的成果是上海人民出版社推出张秀民的又一鸿篇力作——64万言的《中国印刷史》。该书详细、全面、系统地论述了自唐初贞观年间印刷术发明后,迄清末1300余年的印刷事业的源流演进。不仅广泛吸收前人研究成果,更有许多新鲜资料和独到之处,被美国印刷史专家钱存训称为“划时代的作品”。
20世纪90年代为中国出版印刷史研究的丰收时期。研究的深入还表现在一些学术专著视野开阔,角度新颖,富有论辩性。如武汉大学图书馆学系教授曹之先生的《中国印刷术的起源》一书是中国出版印刷史专题研究的新成果,开拓了研究印刷术起源的新思路,其方法是通过对各种文化现象的多角度扫描,全方位、多学科地论证“唐明说”。
220世纪后期“大印刷观”的印刷史研究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印刷工业界的一些学者专家们在对印刷史文化积累与保护措施的关注、印刷史知识的教学普及方面也有新动向,如1982年6月、王仿子先生联名提出《关于建立印刷技术博物馆的建议》,经过各方面的长期努力,1993年底举行了中国印刷博物馆奠基典礼,1996年6月举行了隆重的中国印刷博物馆落成典礼。1985年9月,北京印刷学院首次开设《中国印刷史》课程,由张树栋、张耀昆合编教材《中国印刷史(讲义)》。
值得关注的是,随着印刷科技界专家对印刷史研究领域的加入,倡导“大印刷观”、从科技史角度研究印刷史问题的观念逐渐彰显,成为与传统的图书出版印刷史研究的观念相并列的另一流派。
1976年后,、王仿子、范慕韩等先生倡导建立“中国印刷博物馆”。在鼓励学术研究之下,印刷史学研究成果迭出,先后出版了多种重要的印刷史书,1993—1999年举办了6次印刷史学术研讨会(北京5次,台北1次)、百余篇,出版5册论文集等。
1991年6月南开大学中国古代史专业隋唐史方向博士研究生毕业论文《中国印刷术的起源》,赵永东著,作者从雕版印刷术的定义、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和物质条件、古代社会技术发明的一般机制和雕版印刷术发明的技术背景等方面全面探讨了雕版印刷术的起源问题。1998年4月中国科技大学科技史方向方晓阳的博士毕业论文《中国古代特技印刷工艺研究》,从印刷工艺角度研究了古代的特技印刷。
1999年出版的张树栋等印刷科技专家合著的《中华印刷通史》填补了印刷史上的大部分空白,赢得了业界同行专家的高度赞誉。如北京大学图书馆学系的肖东发教授盛赞该书是用大印刷史观、横跨中华各民族、纵贯历史五千年,视野开阔、有史有论、有极高的学术价值和实用价值。该书后来又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了简明浓缩的版本。
以上约10年之间,印刷史学之研究成果远胜往昔。呈现如下突破:①由书史、印书史向印刷文化史转进;②由印刷文化史向印刷科技史转移;③由传统印刷史观向大印刷史观转移;④由争论“发明”年代向探讨“起源”时间转进;⑤由唐初向上延伸至隋代、南北朝、新石器时代;⑥由清末向下延伸至当代;⑦填补历史空白的《中国印刷近代史》及《中华印刷通史》问世;⑧中国印刷史由1300年往上延伸5000年,往下延伸百年。由雕刻凸版延伸到雕刻孔板、由汉民族延伸到各少数民族、由印纸延伸到印织物;⑨确认了与韩国的雕版纸上印刷品的发明先后之争,及多项模糊不清的史实结论。
3印刷史研究的认识观和方法论
如前所述,在20世纪90年代以前,我国出版印刷史研究的学者大都来自图书馆界、文化学术界,对印刷史的研究其实是关于印书史的研究。钱存训《纸与印刷》、《书于竹帛》,从书名就可显示图书馆界的学者将印刷史视为印书史。张秀民、曹之等先生的研究也关注的是印书史。研究者们在历史唯物论认识观与方法论指导下,注重实物考证与史料查证,这也是出版印刷史学领域通用的研究方法。90年代后,随着“大印刷观”的推行,研究界开始扩展史料考证范围,并进行了工艺史、专题史研究。
1993年在全国第一次印刷史研讨会上,郑如斯教授《书史研究与印刷史研究的联系与区别》一文辨析了两门独立学科的相互联系与区别。她认为,书史与印刷史是交叉学科,两者研究的内容都涉及到图书的印刷。当然,两者研究的角度和侧重点是不相同的:在书史研究中,图书是主体。对印刷的研究是第二位的。在印刷史研究中,印刷术本身的发展变化是主体,图书只是印刷品成果之一种,对图书的研究是第二位的,透过图书探索印刷技术发展的成就和水平。
印刷的起源,历来是中外学者研究的重点。诸多论断,大都根据文献上的记载加以解释。大部分意见分歧,只是由于对早期文献中镌刻或印刷的关键名词解释不同。研究的方法在突破了印书史的套路后,强调探讨“起源”。中国是世界上发明印刷术最早的国家,但无法确切知道中国的印刷术是何时由何人发明的。它是一种经验的长期累积,是一种源流的演进发展。从横的方向看,是相互重叠、综合应用的工艺。所以,探讨中国印刷史的源流演变,可将其看作一条光谱的谱带,李兴才先生更确切地比喻为一条调子丰富的连续调灰色尺,它可以概分为暗部、中间调、光部三大部分,但无法截然地明确分界。张树栋先生在《试论中国印刷史的历史分期问题》中,主张将中国印刷史分为四个时期:准备与发明时期;手工刷印的发展与繁荣时期(古代史);近代印刷术的传人与发展时期(近代史);现代印刷术的兴起时期(现代史)。
印刷史研究中观点的歧义,往往源自技术分析的差异。由流溯源,使得近年来的印刷史研究更加倾向于技术的分析。如周广学、宋青梅整体勾勒出活字印刷的技术演进过程及变化的原因,并首次对不同阶段泥活字印刷技术进行了类型分析;而杨玲通过对宋代雕版印刷的基本要素纸、墨与基本工艺的考察,结合文献与考古资料,揭示宋代雕版印刷业繁荣背后的物质技术原因。
在实证研究方面上,北京印刷学院尹铁虎先生对毕升泥活字的仿真复原研究,是近年来我国在印刷史实证研究方面的一次方法创新。
从大印刷史观研究中国印刷史,即从整体的、全面的、全程的、全方位的角度来研究。
1996年6月1日中国印刷博物馆落成典礼之时,召开了第二届中国印刷史学术研讨会。落实论文49篇。论题进一步深化、细化、方位更广阔。会上延续了对印刷史研究的历史观、方法论的探讨。自然地显现出图书馆界与印刷科技界专家学者们研究的着眼点差异。
武汉大学图书情报学院的曹之教授《关于印刷史研究的几个问题》探讨了印刷史研究的关于“印刷术”的概念问题。曹教授列举古今中外的例子说明,认为印刷术不是印染术,适宜采用约定俗成的“印字术”、“印书术”。钱博士也认为,一般学者对印刷术的研究,主要对象是书籍,因为文字和图画的复印乃是人类文化交流和知识传播的一种重要媒体,在文明史上自有其特殊的意义和影响。
关于印刷术的起源问题,曹先生认为其发明时限范围不能太小,也不能太大,不可能有千年之久。不能把印刷术的发明时间同应用时间混为一谈。印刷术就是印书术,但在研究印刷术起源的时候,就不能从研究印刷图书开始。
对于“大印刷史观”,曹先生认为要从造纸史、制墨史、制笔史、藏书史、目录学史、教育史、抄书史、书业贸易史、图书亡佚史、佛教史、石刻史、外交史、篆刻史、拓印史、文字演变史、印染史、货币史等多方研究,全面考察。印刷史研究是一个巨大的综合工程,需要由一支考古工作者、印刷工作者、文献工作者等组成的一支“大”的队伍,要努力改变各自为战,信息闭塞的研究现状。
印刷工艺界人士与图书馆界人士的认识观与方法论各有特点。海外与内地的观点也略有不同。范慕韩先生的“大印刷观”和李兴才、张树栋先生的“大印刷史观”大同小异。“以印刷为伍,着眼点自然是印刷”,“对中国印刷历史的研究,理应、也只有沿着印刷工艺技术的发生、发展这条主线,顺藤摸瓜,才能逐步接近历史的真实,再现中国印刷术的发展过程。”印刷工业出版社的黄浮云、张子谦在《用大印刷史观研究印刷史势在必行》一文中指出,“印刷虽是以新闻出版为中心的文化事业的组成部分,但从根本上讲,它是工艺技术,是工业,它的起源和发展,是沿着印刷工艺技术发展这条主线进行的。”
印刷工艺界人士认为,印刷术的导源和历程,织物印刷的起源,套印术的肇始和发展,近代印刷术的传人和发展,以及印刷设备、器材、科研、教育等一系列与印刷相关的领域的研究和考证,都是印刷史研究的内容和对象,一个全面、系统、全方位多视角的研究中国印刷史的局面将会展现在世人面前。
我们可以这样认为,图书馆学界“大印刷观”的重点是强调方法论体系的博大,印刷工业界“大印刷观”的重点是强调研究对象范围的扩大延展。
4印刷史研究的现状和未来态势
进入21世纪以后,随着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出现了“盛世修史”的繁荣气象,印刷史研究也得到新的发展。笔者曾在2005年通过对国家图书馆的文献资料检索,得知馆藏现有关于印刷史方面的各类图书资料近30种,其中部分在2000年以后出版的专著举例如下:①中国纸和印刷文化史/钱存训著,郑如斯编订.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5;②简明中华印刷通史/张树栋、庞多益、郑如斯著.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8;③插图本中国图书史/萧东发、杨虎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④近代西欧印刷媒介研究——从古腾堡到启蒙运动/项翔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⑤古代版印通论/李致忠著.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0.11;⑥中国版本文化丛书/任继愈主编.江苏古籍出版社,2002.12。
近年来的研究成果频出。由北京方志编撰委员会撰写、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了《北京印刷志》(2001年),该书史料详实,生动准确地反映了北京印刷业渐进的演变过程,从而也折射出中国印刷业的发展脉络,为后人研究北京乃至中国的印刷文化提供了丰富的史料。国家设立了多项印刷史研究的项目来鼓励开展印刷通史的深入系统研究。以中国印刷博物馆为基地的印刷史研究活动也在我国印刷工业界的一些老专家的坚韧努力中得到持续进行并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