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空间环境设计

空间环境设计

时间:2023-02-01 05:28:36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空间环境设计,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空间环境设计

第1篇

关键词简约主义;空间环境;应用;设计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我国的空间环境设计取得了很大发展,由简单的空间划分转向更为人性化的设计。同时随着物质基础的富足和文化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居住环境的要求也不再仅仅停留在功能性的要求上,而是更多地注重文化内涵的体现和健康时尚的感受。简约主义风格的设计最能满足人们的这种需求,它以简洁的表现形式来满足人们对空间环境那种感性的、本能的和理性的需求,这也是当今国际流行的设计风格,随着时代的发展,简约主义的设计理念必然在今后人们日常生活中被广泛应用,它将继续成为人们时尚生活的追求。

1简约主义的概念及风格特点

现代简约主义源于20世纪初期的西方现代主义,是80年代中期对复古风潮的叛逆和极简美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90年代初期,开始融入环境设计领域中。欧洲现代主义建筑大师mies vander rohe的名言“less is more”被认为是最能代表简约主义的核心思想。简约主义的特色是将设计的色彩、照明、原材料简化到最少的程度,但对色彩、材料的质感要求却很高。“简约而不简单……”这句人们都很熟悉的广告语基本表达了简约主义的全部内涵。在环境设计方面,简约不是简单的堆砌和随意的摆放,而是在设计上更强调功能,强调结构和形式的完整。简约主义的风格要求设计者有丰富的设计经验和文化素养,需要反复推敲、认真思考、删繁就简,以色彩的高度凝练和造型的极度简洁,在满足功能需求的前提下,将空间布置得精致合理,少而不空[1-4]。现代简约主义的风格特点可以归纳为以下方面。

一是因地制宜。在景观设计中,因地制宜应是适地适树、适景适树最重要的立地条件。选择适生树种和乡土树种,要做到宜树则树、宜花则花、宜草则草,充分反映出地方特色,只有这样才能做到最经济、最节约,也能使植物发挥出最大的生态效益及最佳的绿化美化效果,起到事半功倍的功效。二是人性化的功能设计。简约主义认为任何复杂的设计,没有实用价值的特殊部件及任何装饰都会增加其造价的,强调形式应更多地服务于功能。三是材质多样化。环境设计与材质选择上,应注意生态环境的多样性,减少人工化的设计与不利于生态的材料,边缘尽可能呈现复杂有机的形状,以曲线代替直线,增加多样统一性。木质是花架主要的基本材质,简约主义的绿化小品中,新的材质也经常被运用,如铝、碳纤维、塑料、高密度玻璃等,为环境设计中的构筑物增添了各种可能性,如防水、耐刮、轻量、透光。

2简约主义的发展

在传统中国的装饰风格里,简约一词是几乎不存在的,不管是紫禁城内的殿宇还是江南水乡园林中的古宅,繁琐复杂的装饰从来都是令人叹为观止的,那些雕廊画柱一直是人们乐此不疲的追求。设计者力求借助这些纷繁的建筑来显示自己的设计水平及相对复杂的构图,其实这些精雕细琢的“废物”并无实际作用,浪费了财力和人力。

改革开放初期,国内很多大型的商场酒店都是由香港等地的商人承包建造,那种奢华的星级酒店式的装饰风格一时之间又被人们争相模仿。市场也被厂家引导,于是出现了大量的“暴发户”式的装饰建筑,以此盲目攀比,其实好的环境本来是一个可以让人彻底放松心情的休息之所,应该让人感到宁静。而如果硬件空间繁琐复杂则使人无法找到心灵所归。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们的生活压力越来越大,人们越来越渴望能够有一个自由温馨的环境可以放松心情、调整心态,因此简约主义也越来越流行,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

其实很多世界建筑设计大师他们都以“少就是多”的思想、以最纯净的形式,用相当普通的材料、使用最精简的手法,表现出非常深度的内涵和崇高的空间气质。例如:juhani pallasmaa在赫尔辛基设计的胡韦莱塔托14号公寓与阁楼改造;洛尔肯·奥赫利希设计的哈丽雅特·多恩女士服装店;贝聿铭设计的卢浮宫玻璃金字塔;akira sakamoto 在日本大阪设计的hakuei别墅等,这些都是非常经典的简约主义作品。相信在以后会有更多的设计师用他们的智慧创造出更多的优秀作品。

3简约主义在空间环境中的应用

现代城市美学中的核心问题,是城市空间多种要素的统一和谐。实现城市现代化,要首先把城市美化起来,使城市的多种对立要素通过正确处理能够协调统一起来。要实现这一目标,所有建筑师、规划师和城市管理者,应充分认识并应认真处理好对立统一关系、建筑与环境的关系。建筑从本质上讲是人的空间,而且是人们营造的艺术空间,它既有实用的一面,又有美化景观的一面。环境是客观存在的现实。环境是先于“新建筑”而存在;“新建筑”是后于环境而新生;“新建筑”应融于已有的环境之中,在尺度、体量、色彩、风格等方面应与周围环境相协调。

简约主义在空间环境中的应用首先体现在不同材质的应用上。空间环境设计是靠线、面分割组合形成的,而这些线和面都是由不同材料组成的。不同的材质会营造不同的装饰效果,体现不一样的设计思想。如木材给人的感觉是朴实的,但同样的木质,不同的表面处理,又会产生不同的视觉效果:粗糙的木纹使人感到古老、朴实、粗犷,平滑的木纹使人感到高雅、精细、简明。在不同的空间中运用不同的材质或者运用不同色彩、肌理的同一材质使其达到和谐统一,这样才能在简约主义的风各种展现出材质丰富的美感。其次,简约设计也要充分体现人性化与个性化,以满足人们的需求为设计的首要任务。个性化在设计中的体现是多方面的。不同职业、年龄、社会地位、文化水平的人对生活的需求也不同,从而导致对室外空间使用功能要求的多样化,进而使空间环境体现出不同于他人的个性化特点。

4简约空间环境设计精神

4.1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是空间环境设计的根本出发点,旨在满足人们在生活、工作和心理等各方面的需求以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准、增进人生的意义。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要求设计者把更多的目光从空间环境设计本身转移到空间使用者——人的身上。设计者不但要考虑空间环境的使用功能,还要考虑使用者的心理和生理需求。因此,在进行环境设计时不但要合理配置构筑物,注意色调的总体效果,妥善解决、道路、照明等问题,还要考虑人们的活动规律,并处理好各种空间关系、空间尺寸、空间比例等,使空间环境整体布局合理化,面积分配科学化,生活居住舒适化。

空间环境设计不再仅仅是对于使用功能的设计,它正迅速地向审美功能、文化功能靠拢。在当今信息时代,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日渐冷漠和疏远,因此人们不仅需要一个舒适方便、功能齐全的生活空间,更渴望远离工业社会的冷漠、呆板,得到身心的放松和自我实现。于是空间环境设计便承载了对人类的精神和心灵予以慰藉的重任。现代简约主义要求设计应以人为尺度达到协调人与空间环境关系的和谐,充分满足人们对于安全、舒适、个性化的需求。

4.2树立简洁、自然的设计观

随着人与自然、人与生存空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回归自然已成为一种社会风尚,许多人开始寄希望于通过设计来改善人类自身的生态平衡,空间环境设计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同时,绿色生态设计所倡导的适度消费理念及节约型生活方式也为简洁设计奠定了基础。简洁设计要求设计者在考虑功能合理的前提下,追求设计思想的精炼及构图的完美,形成自然、简洁的设计风格,减少多余的装饰。因此,如何以最少的装饰材料达到最完美的装饰效果就成为设计师追求的目标。自然风格和简洁设计在空间环境设计中越来越受到重视。简洁、自然的设计观主要有:一是把创造舒适优美的居住环境作为目标,提倡适度消费思想,倡导节约型的生活方式,把装饰消费维持在资源和环境的承受能力范围之内,体现生态文化观、价值观。二是强调自然生态美,欣赏质朴、简洁而不刻意雕凿;同时在遵循生态规律前提下,运用科技手段加工改造自然,创造人工生态美,将绿色景观与自然融合起来。三是对常规能源与不可再生资源节约使用和回收利用,对可再生资源尽量低消耗使用,争取最大限度循环利用各种资源,使现代建筑得以持续发展。

4.3遵循绿色生态设计原则

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舒适消费必须是绿色消费已成为很多人的共识。绿色生态设计可以为人们提供良好的、合理的、高效能低功耗的空间环境。良好的空间环境和较强的生物气候调节能力将最大限度地保护空间环境的再生资源,达到人、建筑与自然生态之间的平衡和协调,实现空间环境的可持续性。所谓绿色生态设计,就是运用生态学和建筑学的基本原理因地制宜,合理安排空间环境的功能、结构、配置等;科学选择材料,抛弃有毒、有害、含污染的化学材料,尽可能使用自然材料和环保材料。这样既达到了适度消费、节约能耗的目的,又避免了大量人力、物力的浪费。

5结语

综上所述,简约主义设计是现代人所乐于追求的表现形式之一,是人们追求的那一片属于自己的净土,空间环境不是宫殿般的奢侈,而是一个全身心放松的自我空间。顾名思义,简约主义设计就是摒弃了无谓的繁琐,使其更具理性化和功能化,它追求在对话中设计,建筑师应该是对话的参与者。伟大的意大利画家弗拉·安吉利科(fraangelico)曾说过:“真正的财富包括怎样用很少的东西来获得快乐。”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ludwigwittgenstein)写到:“好的建筑师与不好的建筑师的不同在于,不好的建筑师总是屈服于各种诱惑而那些好的则会拒绝。”简约主义就是运用最精练的设计语言,表现出深邃的文化内涵和崇高的空间气质,为人们打造温馨舒适的理想家园,给人们提供一个身心愉悦的空间。随着时代的发展,简约主义的设计理念必然在今后人们日常生活中被广泛应用,它将继续成为人们时尚生活的追求。

6参考文献

[1] 汤姆沃尔伏.从包豪斯到现在[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84.

[2] 张远林.减法设计[m].深圳:海天出版社,2006.

第2篇

Abstract:The premise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s development objective is to develop and enhance the economic strength,and to the existence of force development and the environment suit.As the current designer for the indoor environment,Sustainable development means thatThe design co-ordination arrangements will need to learn,Take the initiative to coordinate all aspects of the design space,To some extent to the three dynamic higher goals to achieve the realization of economic,ecological and social unity.

Keywords: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terior space Environment

作者简介:张瑜(1981-),男,汉,四川宜宾人,助教,主要研究方向:环境艺术设计。

可持续发展基本含义是:人类社会的发展应当满足当代人的需要,且不会对以后的人满足相关需要的能力形成负面影响。建筑环境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人类的日常生活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而且建筑行业又是耗能行业,消耗着全部总能耗的的50及大量的钢材、木材和自然材料。因此,如何在建筑及其内部环境设计中,贯彻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便成为今天及未来的设计人员十分迫切的任务。1993年的第十八次世界建筑师大会就号召全世界的设计师要“把环境与社会的持久性列为我们职业实践及责任的核心”。由此可见,促进可持续发展正是当代设计师,尤其是室内环境设计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可持续发展的设计原则在现代室内环境设计实践中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认识和体现:

一、设计观念

1、建立环境意识。“室内”的英文对等词是“interior”,这个词的意思是“内部的”,并非专指室内。其从广义上来讲范围是极其广泛的。设计时只有建立了这种广义的环境意识,才有可能理解真正意义上的内部环境设计,或者“广义室内环境设计”。由此,就能够将“室内”看做大环境系统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看成一个环境与系统。

2、贯穿生态思想。中国道家“天人合一”的观念,强调人与自然的协调关系,强调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的渗透和协调共生,就是生态思想的很好体现。

3、坚持动态发展观。随着时间的推移,功能环境会出现相应的变化,设计不可能完美无缺,适用于任何时候和任何情况。特别是当今社会,发展日新月异,对室内环境设计不断提出新的各方面挑战,这也是现代室内环境设计的一个显著特点。在设计初始即应考虑将来的各种可能性。在需要考虑静态的三维空间以外,动态地看待时间因素也是非常重要的。这可以称作是一种动态的、关于时间艺术的设计。

4、充实文化宝库。可持续发展具有物质意义和精神意义的两重性。室内环境设计是一种文化创造,需要继承优秀的历史文化遗产,最终历史和生活的印迹,同时又应该丰富、充实人类的精神文化宝库。这种文化意义上的可持续发展比起有形的、具体的可持续发展,影响更为深刻、更为久远。

二、设计措施

1、空间形象的渗透。室内空间环境的设计应在调整好空间比例关系、尺度的同时,进行相应的文化创造,把传承与创新结合起来,创造出符合时代特点的新型室内空间。此外,还应在空间塑造过程中充分考虑内部环境与外部环境、建筑与室内的关系,尽量提供一个较大的可灵活发展的空间。

2、首选生态环保型装修材料。装修材料选择的标准是无毒气散发、无刺激性、无放射性、低二氧化碳排放等。生态环保型装修材料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对人体及周围环境都不产生危害,从室内更新出的旧材料又比较容易自然降解及转换,并且可以作为再生资源加以利用,如已研制出的无毒涂料、再生壁纸等。

3、室内设计与导入式建筑构造技术结合。通过导入式建筑构造技术设计可以有效地利用自然通风、自然采光,满足室内的采光通风要求,提高室内的舒适度。把导入式建筑构造技术的外在形式融入室内环境设计,通过科技手段,遵循美的法则,进行人工生态美的创造,在为室内环境设计增加了新内容的同时也获得了良好的生态效果。

4、与洁净能源技术相结合。洁净能源技术的应用,在满足能源使用的可持续性同时,又不会危害环境空间,符合生态型的室内空间环境的要求。目前极具发展前景的一系列太阳能技术将会使环境空间呈现出相应的特点,同时对空间环境的设计也提出了一系列新要求。

5、与现代高技术的结合。在室内设计中广泛应用以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材料技术、自动控制技术等为代表的现代高科技技术,将对通风、采光、湿度、温度等物理空间环境产生极大的影响。并且有可能因此在环境空间设计的领域出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参考文献:

[1]爱德华兹.可持续性建筑[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第3篇

1、海洋生态因素

水是人们平时生活必不可少的重要资源,对于整个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都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地球表面三分之一都被海洋所覆盖,以海洋为特色的旅游项目也越来越多,因此怎样把海洋生态因素与地铁空间环境相结合,以设计出更具生态化、地域化的空间环境,是众多地铁站设计师需要解决的问题。例如阿联酋迪拜地铁站的空间环境就是充分了海洋生态因素,室内空间环境应用了水母、珍珠、海水等多种海洋生态因素,与现代设施进行完美融合,不仅表现出浓郁的海洋氛围,也见证了迪拜从小渔村发展为国家化大都市的发展历程,体现出阿拉伯国家独特的海洋生态环境特征。

2、植物资源因素

植物往往给人一种绿色生态的亲近感,在地铁空间环境设计中也是重要的造景元素之一,在进行地铁空间环境设计中,应充分考虑到当地特有的生态植物并加以利用,把植物元素引入到地下空间中,不仅给人清新生态之感,也给人一种另类的视觉感受。例如在法国巴黎的“里昂地铁站”内,车站内设置了一座布满了当地盛产的绿色植物花园,并把灯光照明设计为仿自然光式,让地铁乘客感觉像在地面上逛植物园一样,缓解人们紧张和疲劳的心情。当地铁从漆黑的隧道驶入这站时,感觉像进入到了“绿野仙踪”一样的世界,满目绿意,生机勃勃。

二、人文历史文化因素的应用

1、传统历史因素

每一个城市都有着自身独特发展历史,悠久的历史不仅是一个城市发展的脉络,更是地铁空间环境设计的宝贵源泉。在地铁站设计中与当地独特的地域历史相结合,不仅能很好的继承和发展地域历史,还能使地铁站的空间环境焕发出独特的魅力。如何精心的挖掘地域历史,提取代表性的历史元素符号,是每个地铁站空间环境设计者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例如西安地铁2号线站内的候车座椅,采用现代不锈钢材质仿制的石材和木格栅,并在座椅的侧面加入西安地铁的标志以及具有浓郁历史韵味德尔彩绘铜马车元素,整体看上去具有鲜明的西安古城城市形象,座椅突出了西安市的城市标识、历史脉络以及特有的历史文物元素,表现出深厚的历史文化感,在功能、艺术性以及突出城市历史上都达到了很好的统一,具有鲜明的地域识别性。

2、民俗民风因素

民俗民风是突出地域性表现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将独特的民俗民风引入到地铁站空间环境设计中,不仅能强化地铁车站的地域归属感,同时还是展示城市特色风貌的最佳窗口,有利用形成城市独特的个性、面貌,进而推动整个城市文明的健康发展。例如西安地铁2号线钟楼站的《大秦腔》的大型壁画。壁画由西安市代表性的秦腔脸谱、戏剧造型、鲁迅亲自题写的“古调独特”四个大字,并配以《五典坡》、《三滴血》、《斩黄袍》等经典剧目,鲜明地域感的造型和简洁明快的色彩吸引众多乘客驻足合影留念,营造出西安古城浓郁的民俗民风地域氛围,体现了陕特的民俗文化特色。

三、结语

第4篇

1.1主体性原则

在现代幼儿园建筑空间环境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必须要遵循主体性原则,明确幼儿的主体地位,设计出幼儿喜爱的建筑材料质感和色彩、建筑造型以及空间组织。同时设计中要将幼儿的心理特征和要求加以反映,将活动材料的使用功能加以充分发挥,从而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由于幼儿的好奇性和好动性较强,易受外界环境影响,因此设计富于童趣和变化的空间,这样才能有效维持幼儿的兴趣,使幼儿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探索知识,发展自身的能力。

1.2游戏性原则

设计人员在对幼儿园建筑空间环境进行设计时,可以采用游戏化的原则,对幼儿教育的特点进行把握,创造出具有多样性以及自由性的空间组织形式,满足幼儿的游戏活动需求。一般而言,幼儿通过游戏活动能够获得新的知识与技能,促进幼儿之间的情感交流与发展,培养幼儿的人格倾向以及丰富的情操,促进其良好个性的形成。此外,幼儿在集体游戏活动中,会意识到他人的存在,建立起协调关系的准则,积累集体活动的经验,从而培养出良好的社会性态度与习惯。

1.3开放性原则

一般开放性原则主要是指设计人员在对幼儿园建筑空间环境进行设计时,有效打破传统年级与年级、班与班之间的分离现象,从而提高幼儿健康成长的交往模式,满足幼儿之间的交往需求[2]。对空间环境进行开放性设计,能够促使不同年龄段之间的幼儿进行交流与交往,提高其语言共同交流的能力,增强其学习的能力。

1.4绿化生态原则

幼儿园具有良好的自然环境,能够有效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使幼儿在接触自然的过程中认识到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开阔幼儿的思维。在对现代幼儿园建筑空间环境进行设计时,必须要遵循绿化生态的原则,重视自然生态环境的作用。幼儿在接触周围的自然环境时,能够全身心投入,激发自身的感官,从而提高自身的认知能力。此外,幼儿能够在自然环境中发现和分析问题,培养自主探究能力,激发探究自然的积极性,从而促进幼儿的全面健康发展。

2现代幼儿园建筑空间环境设计的基本要求分析

2.1与幼儿的生理和心理需求相符

在对现代幼儿园建筑空间环境进行设计时,必须要与幼儿的行为特征、心理需求以及生理需求相符合,尊重幼儿的行为,设计出具有主体性、开放性以及游戏性的空间,创造出满足幼儿心理与生理的建筑空间环境。此外,通过建筑造型手法设计幼儿喜爱的艺术行为,如韵律和节奏的组合、质感变化与色彩处理、体型组合以及虚实对比等。只有这样,才能将周围的环境为建筑的造型相融合,为幼儿提供健康舒适的教育环境。

2.2做到安全第一

在对现代幼儿园建筑空间环境进行设计的过程中,设计人员必须要结合幼儿的特点,对建筑功能进行合理布局,注重建筑设计的安全性,从而促进幼儿的安全健康成长[3]。如建筑材料的选用、游戏器具的摆放、建筑构造的处理以及建筑构件尺度的把握等。设计人员在设计的过程中,应对建筑潜在的安全性问题进行充分考虑,有效避免安全隐患的发生,为幼儿创造出安全的教育环境,促进幼儿的全面健康发展。

2.3具有创新性

在设计幼儿园建筑空间环境时,设计人员不仅要遵守相关的设计标准,还必须对幼儿的心理发育特点、实际生活情况等因素加以考虑和创新,从而设计出符合幼儿发展的建筑空间环境。如在幼儿园建筑中有效融合绿色生态,创造出健康舒适的环境,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此外,由于人们在进行活动时,视知觉会发挥一定的作用,因此设计人员在设计过程中可以结合幼儿的视知觉感知特点,利用建筑的色彩设计、形态要素、尺度考量等手法,为幼儿的成长空间创造更多的条件。

3现代幼儿园建筑空间环境设计的优化策略

3.1加强幼儿交往空间的设计

就目前而言,大多数幼儿园的室内空间组合往往采用班级活动为单元,幼儿的学习生活仅仅只能在室内进行。学校为了便于管理,对不同年龄以及不同班级的幼儿进行分开管理,导致幼儿之间的交流很少,同时现今大多幼儿属于独生子女,其平常的生活缺少交流,这些都严重阻碍了幼儿的社会性发展。因此在对现代幼儿园建筑空间环境进行设计时,必须要为幼儿提供多层次的交流场所,如将主题与大小不同的活动角度设置在每个单元活动室中。此外结合幼儿的午睡习惯,利用屏风和轻质隔板将寝室去与活动区加以隔断,形成多层次的环境空间,从而丰富幼儿的交往空间。

3.2重视设计的细节和安全

由于幼儿处于身心发展的初期,其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需要良好的环境对其加以保护[4]。因此在设计中必须要对装饰材料进行合理选择,尽可能采用原生态装修,如家具可以选用无漆原木材料,而地面可以采用耐磨防潮的水磨石地面。此外,幼儿在户外活动中,喜欢打闹和追逐,因此地面一定要选择具有弹性的材料,对地面高差以及锐角墙面尽可能避免;同时对于花坛等构造,可以选用软装饰或绿化、圆角等加以过渡。

3.3创造具有个性化的外部造型

一般在设计幼儿园建筑的造型时,可以采用动物、水波、音符以及树叶等转化的象征符号,并结合幼儿的心理,在建筑中对色彩效果的自然明快加以重视,充分发挥出色彩的作用。如蓝色等冷色调可以让幼儿保持安静,红色等暖色调可以让幼儿兴奋。此外,在对幼儿园建筑空间加以设计时,应满足色彩搭配的条件,从而为幼儿营造良好的空间环境,如休息区可以采用冷色调,活动室墙面采用浅黄色和浅粉色等暖色调。

4结束语

第5篇

【关键词】光环境;办公空间;照明设计

中图分类号:J525.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5)01-0138-01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科技的进步,办公空间中的光环境已经成为不可或缺的重要设计环节,办公光环境不再单单只满足办公空间基本的亮度与照度。良好的办公空间光环境是提高工作效率的关键,它对人的身心健康也起到相当大的作用在设计中需要把握以下几个要素:

一、办公空间应将自然光与人工照明有效结合

自然光在白天从窗户照射进办公空间内,应使其与室内人工照明有效、合理地结合,让整个办公环境照明形成良好的互补。自然光在白天的办公空间中利用率非常高,无论从光源的质量、节能等各方面考虑都是最佳的光源选择。但自然光存在不稳定性,随着时间、气候等因素的变化,自然光的光照质量变化也很大,不容易控制。所以依照办公空间具体功能的需求,应使自然采光与人工照明有效结合。另外,根据窗口与办公桌的位置、距离等条件,自然光与人工光源要以功能性为前提考虑,采用分路照明与调光照明,适当加强可调节性以便室内各区域总体照明达到一定平衡。应适当降低窗附近的人工照明,以便与办公空间内各个位置达到照度的均衡,使办公空间的整体照度保持一致;如果白天窗的亮度较高,会使办公人员感觉窗的天棚、墙壁乃至空间内都是较暗的视觉与心理感受。

二、办公空间应有效控制显色性与色温

显色性是指物体被某个光源照射时颜色的显现程度指标;而光源发光的颜色与黑色物体在某温度下辐射的颜色相同时,黑色物体的温度称为色温。当某种光源所辐射的光中所含各种色光的比例与标准光源相近时,显示指数越高,则显色性越好。反之,显色指数值越低,显色性表现越差。光色越接近蓝色,色温则越高;越偏向红色则色温越低。办公空间内工作人员的皮肤与物体的颜色能够自然而准确地体现,对视觉、舒适度以及保持良好工作状态等作用非常显著。色温在3300K以下使人感觉到温暖;在3000-5000K使人感觉到清爽;而在5000K以上则让人感觉到冷。光源色温较高的照射,亮度如果不足会使空间内的办公人员感觉到压抑;同样,亮度较高的低色温光源照射下就会感到烦躁。这时可对办公空间内进行人工光环境调节,模拟出天然光的变化,设计成智能控制照明强弱与色温的变化,从而影响办公人员身心变化的动态调节型照明:上午的工作时间提供高照度与色温的照明,冷色光的清爽会使人在办公时更加精力集中;午间休息时降低照度,改成暖色光有助于身心得到短暂的放松与休息;午后人通常会感觉到些许倦意,再调节成冷白色、较高照度的光,以缓解倦意;对加夜班的办公人员,暖白色的光会产生一种在家工作的舒适氛围。

三、办公空间应有良好的照度

人在办公环境里,通常从事较长时间的电脑、文案等工作,若照度不足易使人身心疲惫,从而影响健康与办公效率。办公空间内若照度分布差别较大,人的视觉就会去适应光照环境的不断变化,从而引发视觉疲劳。办公空间内需要保持均匀的照度分布,在达到基本工作照明要求的同时要尽量避免能源浪费,这要求考虑到如何用适合的照明类型来弥补照度。直接照明与局部照明办公空间最普遍的分布照明类型。直接照明以50Olx的光照度主要适合纸质文件阅读为主的办公环境,优点是具有优质照度的工作界面。而局部照明则针对现今的电脑办公已得到广泛普及,一般光照度在1000――20001x之间,可以柔化局部空间的照明,营造出良好办公氛围,减轻长期电脑办公所带来的视觉疲劳。

四、办公空间应有合理的亮度比

办公空间中的所有物体(天棚、墙壁、门窗等)对亮度水平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在人的视线中构成了周围视野的适应亮度。如果空间内中心视野亮度过大,而四周亮度相比较过暗,会在一瞬间加重办公人员的视觉负担从而产生眩光现象。一般在有直接照明的办公空间中,大面积的天棚在设计中应找到适合的亮比度,以避免天棚处于背光状况下,办公空间光环境过于单调。尤其主要光源是镶嵌式照明时,天棚的亮度补充完全依靠地面、桌面等物体的反光,天棚的亮度就可能会减低,办公人员的工作效率与身心健康会受到较大的影响。所以,室内主要表面必须有合理的亮度分布,办公空间的亮度必须是一个逐渐过渡的过程,设计时应注意不该有过激的明暗变化。

参考文献:

[1]维多利亚・梅耶斯.光环境艺术设计[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8.

[2]马丽.室内照明设计[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0.

[3]阴振勇.建筑装饰照明设计[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8.

第6篇

【关键词】幼儿园 空间设计 花园宝宝

因为儿子到了入托的年龄,笔者对住宅周边幼儿园做了一番走访调查,发现大部分幼儿园在空间环境设计方面存在着或多或少的问题。如空间形态单调、简陋,无主题、无个性,缺乏人性化设计,室外环境单调乏味等。那么,怎样设计幼儿园空间环境才能更加符合这一年龄段儿童的成长需求呢?笔者联想到了一部广受世界各国儿童喜爱的电视节目――《花园宝宝》,也许从它那里能找到一些答案。

《花园宝宝》(英文译名:In the Night Garden) 是英国BBC出品的一档儿童电视节目,在世界各地大获成功,深受儿童喜爱。《花园宝宝》正是运用了符合儿童对事物认知发展的元素,包括儿童喜爱的色彩、元素、形式等,一切都围绕着它的主体对象――儿童,想他们之所想,行他们之所行,寓教于乐,同时添加一些创意和惊喜。因此,在设计幼儿园空间环境时,以儿童的心理认知为主体创作思想,灵活运用儿童认知的元素,势必会设计出成功的案例。

一、儿童心理及行为

(一)想象力

儿童应该是最具想象力的群体,因为他们对事物的认知还不全面,也不俗套。当他们对一件事物产生兴趣或疑惑时,会进行想象,得出大人所想象不到的答案,这就叫由想象得出的创意。有想象力才有创造力,这种能力只有在不断被激发时才会被使用,才会被一直延续和提升。可见激发儿童的想象力是多么重要的一件事情。

(二)模仿心理

儿童喜欢模仿,模仿可以给他们带来快乐与成就感。设计师如果能较好地利用这一心理特点,可以大大提高儿童的注意力、学习力和行动能力。

(三)好动心理

儿童天生就是好动的、精力充沛的,在游玩活动中可以建立主动性和自信心。由于以往幼儿园常常注重儿童的智力培养而忽视了非智力因素,使得儿童经常出现胆小、懦弱、依赖成人、缺乏勇气和自信等弱点。

(四)喜欢户外

儿童会走路以后对户外、大自然的渴望是非常强烈的,喜欢接触自然,对自然界的花花草草都充满了好奇和探索精神。设计师应抓住儿童这一特征去设计幼儿园的室外空间环境,将自然与教育、娱乐与学习较好地融合在一起。

二、游戏性设计原则

儿童的天性就是玩。《花园宝宝》的情节如果用一个字代替,就是玩。因此在设计幼儿园空间环境时,一定要满足儿童玩的需求。玩是儿童最能投入的工作,通过游戏他们懂得与人相处,并获得最初的集体生活经验与认识自然、社会的能力。可以在活动区或游戏区摆放一些可以随意组装的玩具部件,儿童可以根据自己的想象随意进行拼装组合,从而激发他们的思维发育、促进智力发育。

三、空间设计要素

了解了儿童的心理与行为特征,本着游戏的原则,结合空间设计要素,将幼儿园空间设计与之相关的设计要素总结如下:

(一)色彩

幼儿园空间中的色彩设计直接影响到儿童的情绪,甚至关系到他们能否健康成长。不同阶段的儿童对空间色彩的感受有着细微的变化,因此,我们要根据不同阶段的儿童设计所处的空间色彩。如小班和大班的色彩应有所不同,小班的色彩更加鲜艳多变,因为这一年龄段的儿童对周围充满了好奇,色彩可以引导、激发他们,给他们带来新鲜和乐趣;休闲区和阅读区的色彩就应该淡雅一些,纯度稍低一些,使儿童的身心得到舒缓。

虽然儿童喜欢鲜艳的颜色,很多幼儿园也都有鲜艳的颜色,但是大面积的高纯度对比色,充满整个视野,甚至有些对比面积和纯度毫不讲究,以至于形成视觉污染。世间万物都是和谐平衡的,色彩亦如此,幼儿园要给孩子提供发现美的机会并保护他们的眼睛,所以幼儿园的空间色彩就必须是有规律、有节奏、有美感的。

《花园宝宝》的色彩主要以绿色为主,大多数画面都是以绿色的草地、树林为背景,搭配上一些彩色的植物或卡通元素。画面中的绿色面积大概占总体面积的80%至90%,其他鲜艳的彩色占10%至20%。绿色能够缓解视觉疲劳,能有效地保护儿童的眼睛。因此,笔者建议在做幼儿园室外空间设计的时候也以绿色为主,一些鲜艳的色彩为辅。如,室外空间地面铺装绿色的地毯,与砖块局部进行色彩对比调和,给儿童一种回归自然的感觉,同时不至于产生视觉疲劳。

(二)造型元素

幼儿园的造型元素需要满足两个方面的要求:一是要符合儿童的人体工程学;二是要符合儿童的审美情趣。

一个成功的设计,正如毕加索的抽象画那样,绝不是单纯的具象借用。家具的造型可以是各种仿生体,也可以是结构主义的再造体,同时要注意其色彩与整体空间色彩的统一协调。《花园宝宝》中的飞飞鱼、叮叮车,就属于结构主义的再造体,现实生活中绝找不到一模一样的东西,正是这一点激发了儿童的无限兴趣。我们可以给儿童设计可爱的蘑菇小软凳、像月亮小船一样的午睡小床等。

(三)质感设计

6岁之前是儿童发育的关键时期,他们在认识环境事物时喜欢通过触摸得到第一体验。在儿童神经发育的这一阶段,通过对不同材质进行触摸体验,可以促进智力发展。不同的材质给他们带来不同的感受,还可以丰富其内心世界,获得愉悦体验。因此在设计幼儿园空间中一些大的界面时,如墙体,我们可以打破常规,利用一些不同质感的材料进行装饰,并形成有趣图案,从而丰富儿童的触摸体验。此外,在设计一些独立物体时,也可以运用不同的材料质感,来增强其空间感受能力,如棉花糖小沙发,会变硬的毛毛虫等。儿童通过对不同材料质感的体验,会大幅度地提升想象力和创造力。

结语

第7篇

1结果及分析

1.1个人空间实验室研究。

试验共得到97组数据,其中男生作为被试者,有55组(男对男24组,女对男21组);女生作为被试者,有52组(男对女23组,女对女29组)。1.1.1个人空间距离的分析。实验过程中,我们发现当主试从正前方走近被试时,当被试喊“停!”的前1~2s内,很多被试有一个后倾的过程且伴随着皱眉,好像是前面有一股气流袭来一样,其它方向皆有这种反应,只是主试从前面走近时最强烈,从后面走进时最微弱。如图1,正左和正右方向的距离明显有差异,且左边距离明显大于右边距离,这是因为大部分的被试为右利手,他们能很好控制右边的事物,能对右边的不利事物进行有效反击,因而觉得右边更具有安全感,而这种安全感被试自己却不知道,更像是一种内隐的集体潜意识,故距离就小;反之,左边距离就相对较大;正前和正后方向的距离明显有差异,且前边距离明显大于后边距离;正后距离存在被试差异,即部分被试正后距离很大,甚至超过了正前距离,部分被试则几乎为零。有研究认为这与被试的安全感有关,即安全感高的,正后距离几乎不存在,主试可以无限靠近;安全感低的,总觉得后面有潜在的危险,其需要的空间距离就大。1.1.2不同性别在试验的差异分析。1.1.2.1当被试者性别固定时,不论接近他的主试者的性别如何,其气泡形状基本没有发生太大变化,男生为倒卵形,女生则为椭圆形。这说明个人空间的形状一般是不太变化的,但会根据接近他的人的不同而调整其大小。1.1.2.2当主试者变成异性时,不论男女,其个人空间会变大一圈。这说明同性之间的防卫会少些,沟通交流应该比异性的障碍小。1.1.2.3整体看来,女生比男生的个人空间大一些。由此推断,这源于女性天生的性格及生理因素,使其缺少安全感,故其防卫意识,自我保护意识会多一些。1.1.3影响因素分析。首先是性别,由于本身的生理因素影响,及不同的成长经历,教育背景等原因,是造成允许陌生人最大接近其距离远近的主要原因。另外,加上个体的种种差异性。其次,主试者虽然是陌生人,但由于性别,亲和力,衣着等第一眼印象好坏的原因,造成了当被试者不变时,面对不同的人会得到不同的结果。因此实验结果是受到主试和被试者的共同影响,相互作用的。1.1.4个人空间在实际中的应用。人际距离包括亲密距离(0~45cm)、个人距离(45~75cm)、社交距离(75~120cm)、公共距离(120~360cm)。在进行园林设计会经常遇到个人空间的问题,如桌椅的设计需要了解不同人群的适当谈话距离;教室中讲台与第一排座椅的距离;绿地中座椅及其他设施的尺寸、形状、朝向及其与道路的距离等。

1.2问卷调查分析。

根据对调查问卷的统计可以看出52%的认为最为私密的空间为林场,36%的人认为的私密空间为主楼后绿地。林场作为实验基地,具极高的植物覆盖率,这说明公共空间的私密性与空间的使用者多少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同时,较高的私密性,给人以安全感的同时也带来了不安全的暗示。林场这类型的空间具双重性。得到36%支持率的主楼后绿地同仅得4%支持率的熊猫园位置临近,其周围环境也基本类似,皆是建筑所围合形成的空间,虽然熊猫园四面都是建筑物,但由于包围其的皆是学生公寓,不间断的行人通过和植物遮挡相较主楼差。而主楼后的绿地,虽然仅有三面建筑物的包围,但由于非上下课时间行人较少,大片的杜松,白桦的遮挡,形成了比较受欢迎的私密空间。由图2及其他调查数据可知体育场是了感到不适最低,且最常活动的场所。校园作为集学生学习、生活、娱乐的场所。其为学生提供的空间皆是公共空间。而体育场作为可以让大家最大程度的参与其中而得到大家的肯定。因此,可以推测目前校园中大量的使用者与校园的最适容纳并未形成和谐的关系,在校学生最迫切需要的场所并非是具有私密性的空间,而是足够的个人空间,足够的可进行集体公共活动的场所。

2结论与建议

2.1通过实验和观察法得出每个人都需要个人空间,一个人的个人空间大约可看作直径为一米的圆柱体。

2.2学生很喜欢可活动的开敞空间,同时作为可进行亲密交流的私密性空间亦是不可缺少的。

2.3在环境设计中,公共空间具有进行公共活动空间的同时还应具有可容纳私密性活动的空间。

作者:高春义岳莉然单位:黑龙江省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东北林业大学

第8篇

关键词:高层建筑;底部空间;环境设计;设计理念;设计原则;设计方法

中图分类号:TU9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09)18-0008-02

一、空间环境设计理念的演变

以生态学的观点看待城市、建筑、环境已成为当代高层建筑设计的特点,由于高层建筑相对于低、多层建筑对环境的影响更加明显,高层建筑设计不能够停留在独立的自身完善的概念上,高层建筑的开敞空间、景观、轮廓线、历史、文化资源都是城市的生态元素。内部空间与外部空间在设计概念上的差异已不十分明显,绿化、树木等自然元素,也不再单纯地被列为外部空间的组成,而被广泛地引入到了建筑的内部空间之中,作为整个城市生态环境组成的高层综合办公建筑的环境设计,整个设计过程应是围绕着环境设计而展开的系统工程,作为城市环境中的一个环节,它的开敞空间、公共空间、街道空间、车、人交通空间、体量、造型及动力供给、信息的收发等都是城市的组成部分,设计要从整体环境出发,同时城市环境条件也为高层建筑提供了相应的限制和资源作为自身完善的系统,内部、外部的空间组成本身又应有明确的架构组织关系,使内、外空间组成一个完整的体系。

二、高层建筑底部空间环境设计的原则

(一)整体性

整体性是指城市中各种关系的组合,建筑、交通、开放空间、生态系统、文化传承等因素互相交织,是一种整合状态的系统设计。高层建筑底部空间环境设计整体性原则要求以高层建筑底部空间为中介,建筑空间突破自身的封闭状态,积极介入城市环境系统,变为一种多层次、多要素复合的动态开放系统,其职能要素正突破建筑自身功能体系的范畴而越来越多地接纳原本属于城市的功能,从而使建筑与城市走向一体化。建筑空间中引入城市街道,中庭成为城市交通的集散枢纽,屋面成为城市广场,使建筑空间真正成为城市公共空间系统中的有机组成部分,使建筑与城市相互联结、渗透。

(二)开放性

开放性原则要求适应现代化开放城市发展的趋势,将建筑的底部空间向社会开放,使其“公共化”,或将室内与半室内空间与城市空间结合,作为城市的公共活动空间供公众享用。这些大小不同、形态丰富、功能多样的公共空间,既是某幢建筑的,也是属于城市的,每幢建筑的底部空间之间没有明显的分界线,并且与城市道路、人行天桥、街道花园等其它城市空间融为一体,形成连续通畅的城市空间环境,减少了堵塞感,扩大了人们的活动空间和自由度,形成了富有活力与魅力的城市生活场所,并满足了人们对丰富多样性城市公共空间的需要。

(三)步行性

高层建筑底部公共空间的城市设计应将步行条件设计置于中心地位,机动交通应围绕步行交通考虑,通过集约化的交通组织,形成安全、舒适、宜人、连续的步行空间系统,系统由商店、娱乐场所、宾馆及居住单元构成,其中将充分设置人们能游憩的开放空间,以缓解现代城市空间的拥挤和嘈杂。在这个步行区域中人们更加亲密,公共交往和公共活动较多,从而营造了一个具有情感归属和情感认同的现代城市社区。同时,步行的实现可以减少车辆对能源和土地资源的需要,减少污染。

(四)文化性

高层建筑可以说是城市中最重要的城市插入体,每个设计都应是对现有城市文脉的尊重、认同与配合,从而使一个城市的秩序逐渐形成和完善,使居民保持对城市的认同感,从而增加城市的宜人性。对于高层建筑底部公共空间城市文化内涵的体现与传承不仅体现在建筑风格上,更体现在对传统街道尺度、居民活动模式与生活习惯的尊重与保持方面。如旧金山的波特曼酒店紧挨着一个保存完好的传统建筑――奥林匹克浪子俱乐部,波特曼采用现代的设计手法,同时吸收了周围建筑的一些独特的品质:如色彩、材料、肌理、尺度和形式等,最终使酒店与特定场所的历史文脉相协调。

(五)人本性

城市的本质就要为生活在其中的人们提供良好的居住环境。在现代城市中,街道因为汽车的介入成为交通的机器。钢铁和混凝土的发展使超大尺度的建筑物随处可见,因而,现代城市设计开始关注城市和建筑对人的满足,人性化设计就是一种从人的需求着手的设计思想。人的需求在实质环境中,主要表现为生理需求和心理需求。生理需求即通常所说的建筑和城市的使用功能需求。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就是要建筑和城市为人们的居住、生活提供良好物理条件。人的心理需求有:安全、认知、愉悦、多层意义等几个方面。一个好的建筑的城市空间,应该能同时满足人们的生理需求和心理需求。高层建筑城市空间人性化设计的意义在于:首先,通过空间比例的设计,消解大体量的建筑主体对人心理的负面影响;其次,利用空间质感和色彩的变化,塑造舒适的、吸引人的空间环境;此外,精心设计庭院、屋顶花园等室外景观,并合理布置足够的、舒适和美观的并与整体空间效果匹配的室外设施。只有在每个细节的设计中都认真的考虑到人的需求,才能真正在钢筋混凝土森林般的城市中创造出一个宜人的空间环境。

三、高层建筑底部空间环境设计方法

(一)路面设计

路面不仅是高层建筑底部人流最频繁的活动空间,也是人们视觉上接触频率最高的界面,路面不仅能满足路面最基本的使用功能,而且还可以通过特殊的色彩、质感和构形加强路面的可识别性,以划分不同性质的活动空间,对人流进行引导和疏散,给人以方向感和方位感,从而进一步提高底部空间交通的安全性能。路面的视觉效果使人们产生独特的激情感受,满足人们对美感的深层次心理需求,营造温馨宜人的气氛,使高层建筑底部空间更具有人性化和情趣,吸引人们驻足进行各种公共活动,从而使底部空间成为人们喜爱的城市高质量生活空间。路面在设计中应根据实际情况,因地制宜的铺装和搭配,注意以下要求:(1)通常以一种占主导地位的材料为主,不同材料只在暗示空间的变化和提示不同区域的使用性质或创造视觉趣味时采用,并保证在铺装统一中多样;(2)铺地材料的运用应与其他水平界面要素统一协调,在统一中形成对比;(3)当铺地出现高低变化时,交接材料要变化,给人以明确提示。铺地与垂直界面上其他要素交接处最好以材料的变化来形成明确的过渡,较粗质的铺装材料只在特殊情况下使用。大面积使用的不同材料交接处,也应使用变化的材料以表示交接明确,交接材料要略高级一些。

(二)绿化设计

在现代城市空间环境设计中,绿化的设计越来越重要,绿化的加入使城市空间环境的构成更加丰富。现代城市污染越来越严重,空气中充满灰尘。通过绿化的合理布局,可以改善城市局部生态,形成宜人的小气候。例如在底部空间区域的边界,种植高大的乔木,可以挡风遮尘,过滤空气中的尘埃,隔绝城市中的噪音。大面积的草坪可以降低地面的辐射热、调节建筑周围的小气候。绿化可以引申出多种空间创造手法,例如分割、围合、遮掩、过渡等。绿化设计应根据高层建筑与其场地环境的不同状况选择不同的绿化形式与空间组合。例如,在城市交通繁忙闹市区的建筑,应种植高大的树木来遮声降噪,减少烟尘污染。对于要求建筑空间与城市空间相互渗透的建筑,可以选择低矮的灌木种植成“绿墙”气柔化实墙造成的封闭隔离感。对于用地宽阔的建筑,可在其周围种植大面积的草坪,点缀一些有特色的建筑小品,形成一个宜人的室外空间。

(三)水体设计

高层建筑底部空间环境中的水体主要设置在公共人流聚集比较多的地方,由于水体具有天然的美感,因此在城市空间环境中,水体的设计与处理十分重要。水不仅仅能带给人感官上的美感,而且还有许多实际的功能,比如可以调节小气候,建筑物前的水池可以有效的降低周围气温并且增加空气湿度。另外喷水池还可以过滤空气,减少空气中的灰尘。除了物理上的功能外,在空间意义上,水体还可以用作区域的划分,可以拓宽空间,将有限的空间距离加大。水体还可以作为景点,成为区域中心,创造富于趣味的空间。在高层建筑底部城市空间中水体的形态有许多,主要包括:(1)静水。平静的水面可以把城市空间联系起来,并且可以反射街景与高层建筑本身,扩大视觉感受,它与环境小品、绿化等相结合,会更加有效果。(2)喷泉。喷泉会使空间更富有动感和中心感,并且可以和灯光、音响相结合,形成音乐喷泉。

(四)室外设施设计

城市空间设计中,适用的设施是设计的重点之一。室外设施实际上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城市空间是否真正适用。高层建筑底部城市空间设计中为满足人们的各种活动需要,及一些辅助功能的需要,应合理的布置足够的座椅、桌凳、路灯、垃圾箱、电话亭、售货亭、廊、亭、花坛、交通标志和广告牌等。这些室外设施不仅具有确定的使用功能,而且通过艺术化的处理,能进一步增强城市空间品质。在评价特定区域中公共环境的质量时必须把能否为人们小坐提供更多、更好的条件作为最重要的因素来考虑。目前高层建筑底部城市环境,很少有集纳人们停歇座谈的设施,特别是在商业建筑中,疲劳的人们一般只能靠在墙边或树下。可坐的设施不仅是座椅,还可以是水池、花坛、雕塑、台阶的边缘。

参考文献

第9篇

关键词:现代医疗;建筑发展;空间环境设计

建筑是现代人类对艺术的最好评价,因为建筑的美观会带给人们精神上的享受。在科学技术领域和经济文化高度发展的当下,建筑物逐渐将科学和艺术融合在一起成为一个整体。医院作为人类生病,生存的重要场所,对生命的保护以及生命的挽救和健康的维护,抵抗疾病等都有一定的帮助。所以医院的建筑好坏与其经济水平的发展和科学文化研究都有很大的关系,也会让人们的感受更加亲切。

1现代医疗建筑发展

我国目前医院建筑是一种以比较古老的建筑方法为主的建筑类型,时间久了以后在建筑类型,生存的过程中没有形成独立的设计体系,主要的原因是因为当时的医疗水平没有对建筑的功能和性质提出更多的要求。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以及其他自然的科学研究得到成功以后,对疾病的诊断和防治以及治疗过程中都有应用。所以对诊断疾病和治疗过程中的医疗建筑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要求其具有系统性和全面性。这样就使医疗建筑设计方法慢慢的发展成为一种独立的设计体系。也就是说,以前的医疗技术水平不是特别高的时候,医疗建筑设计没有完全成为一个独立的体系,而现代医院的发展以及医疗水平的提高,使医疗建筑设计成为一种独特的设计体系。在现代化医院的建设和设计当中,医疗建筑的概念得到了广泛的应用[1]。

2现在医疗建筑空间环境设计与布局分析

对于一些规模比较大的医疗中心和大型医院来说,现代医疗技术的发展使医疗建筑平面布局设计带来了更多的要求。所以建筑的设计者必须对医院的流程烂熟于心,对各个诊疗部门的运作特点有着详细的了解,从不同的角度对建筑的交通流程进行设计,防止院内的建筑以及交通互相交叉而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同时要根据医疗活动的顺序以及其过程作为准则,对其进行主要的设计。大型医院建筑的范围远远超过了传统的建筑师的专业性,所以每一个大型综合医院的设计方案都是在建筑师,医院的管理者以及专家和医疗设备管理人员共同协商合作下得出的设计方案[2]。所以一个合理的医院建筑设计方案,一定要满足医院管理工作的需求。以高级的医疗设备和严格的医院路线为特点,对现代医院建筑以一种理性的科学设计方法来进行设计,医院建筑设计方案的好坏直接影响医疗过程当中医院的运作。而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发现一些大型医院更多的注重以人为本的理念,在保证患者都可以满足医疗需求的前提之下,把患者的健康作为第一需求。在调查过程当中,患者进入医院的第一印象可以决定日后对医院的信任程度,信任程度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到医院的整体形象。所以只有为患者考虑,把患者当作工作的重点,才会使医院的声望得到提升,而医院建筑才会接触到更加全面的设计手法。不单是规模变大,还会在空间的处理当中给患者带来一定的好感。医院建筑的室内设计得到了重视,才会使医院的服务更加全面。医院的建筑外观现在都采用高科技材料,会表现出其高科技的形象[3]。对于一些小型的诊所或者医院来说,医疗技术水平并不是影响其发展的主要原因。所以对这些医院来说,不要求建筑师具备对医院的构造十分了解,在空间和平面的设计上都有很大的自由,只要保证了建筑的各种性质得到满足,就会让患者得到好的治疗体验。而对于医院建筑布局的设计和医院的经营方式有着很大的关系,当医院的规模渐渐变大的时候,其内部复杂的构造和昂贵的医疗设备,会使其经济维持成本大大增加[4]。所以现在医院非常注重与城市的交通网络相互联系,这样才能使其医疗服务的层面慢慢扩大,方便各种患者的同时,增加了经济效益,对成本的维持带来更好的帮助。现代医院一般都希望建立在人口密集交通方便的市区之内,为了使其土地价值更高的利用,所以医院建筑布局的设计十分关键,做到更好的建筑布局,设计效果才会使土地价值的利用率增高。一些高科技的使用在医院建筑布局的设计当中为医院的各种指标带来很高的提高,比如中央空调技术的使用和人工照明技术的应用,使医院拥有一个可以人为控制和调节室内环境的能力,摆脱了因为自然环境的改变而对医疗环境带来改变的问题。信息技术的发展,让电梯和扶梯的运行技术得到了发展,在医院对患者进行转移或者进行住院管理等时,带来很大的帮助。所以说现代医院的体型越来越大,而且其内部的布局也越来越简化,使现代医院的发展效率更高,对现代医院外部造型和建筑形象提高也有着一定的帮助。把患者作为中心的原则发展下去,并且要使其成为现代医院主导思想。所以现代医院更加重视室内空间的设计和改进,是为了使艺术效果更大化,让患者可以更加容易的接触。所以各种各样的装修手段用在医院建设当中,改变了人们对医院原有的混乱拥挤的紧张氛围的概念,为患者提供了更加舒畅的医疗治病的环境,使患者的焦虑情绪减少,增强了患者康复的信心。医疗环境的改善还有利于扩大公共活动空间和交通空间的面积,但是只有满足了患者的空间感需求,才会保证建筑的质量[5]。最后我们要谈的就是医技科室的设计。医技科室的发展是因为人们关于疾病的现代化概念而引出的,在现代化的概念当中疾病是被看作为一种实体。并且通过各种生物实验的手段证实了其是真实的存在。简单的说,就是每一种疾病都是有一种客观原因所引起的,要想完全的康复或者摆脱疾病的纠缠,必须要寻找出这个原因,这样才会使疾病得到控制。近年来,科学家利用各种科学研究成果,发明了一系列的高科技医疗设备来对疾病进行治疗和诊断,现代医院对医技科室的依赖性越来越强,高科技的诊断治疗方法为医院治疗疾病的能力带来了帮助,无论是医院的管理人员还是医护人员,或者是从事医院建筑设计的建筑师都会对高科技的医疗设备的现代化使用进行重视。所以,医技科室的功能安排和技术要求是建筑师设计的难点,在一些放射线诊断治疗部门,要让建筑师拥有更加专业的知识,对不同设备的空间建筑摆放要有很强的专业性。所以在设计的时候,建筑师必须要对医疗设备的型号以及详细资料进行研究,并且把医疗设备的指标进行详细的分析,一定要更加认真的对医疗设备的安放进行合理的设计,这样才能保证设计师的科学观念在实践中应用[6]。

3结束语

以上就是对现在医疗建筑发展和空间环境的设计的分析。为了让现代医院的设计更加合理,建筑的艺术感更加强烈,满足患者到内心精神需求,就要把上面提到的内容应用到实际当中。随着科技的发展,医院从被单纯的是为提高医疗活动的空间变成了一个用医疗环境形容的空间。追求医疗建筑环境好坏的患者,喜欢把生活当中的氛围引入到自己的精神需求当中,为了满足患者的精神需求,现代医疗建筑空间环境设计刻不容缓。

参考文献

[1]王英华.浅谈现代医院建筑与医疗环境设计[J].中国医院建筑与装备,2015,6(4):20-23.

[2]张锡辉,范小江.浅谈现代医院建筑与医疗环境设计[C].2016北京医院建筑设计及装备国际研讨会,2016.

[3]孙晓铭.医疗建筑空间视觉环境设计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6.

[4]吕元之.医疗建筑人性化内部公共空间环境设计研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11).

[5]严晶.浅谈现代医院建筑与医疗环境设计[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4(20).

第10篇

关键词:现代医疗;建筑发展;空间

环境设计建筑是现代人类对艺术的最好评价,因为建筑的美观会带给人们精神上的享受。在科学技术领域和经济文化高度发展的当下,建筑物逐渐将科学和艺术融合在一起成为一个整体。医院作为人类生病,生存的重要场所,对生命的保护以及生命的挽救和健康的维护,抵抗疾病等都有一定的帮助。所以医院的建筑好坏与其经济水平的发展和科学文化研究都有很大的关系,也会让人们的感受更加亲切。

1现代医疗建筑发展

我国目前医院建筑是一种以比较古老的建筑方法为主的建筑类型,时间久了以后在建筑类型,生存的过程中没有形成独立的设计体系,主要的原因是因为当时的医疗水平没有对建筑的功能和性质提出更多的要求。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以及其他自然的科学研究得到成功以后,对疾病的诊断和防治以及治疗过程中都有应用。所以对诊断疾病和治疗过程中的医疗建筑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要求其具有系统性和全面性。这样就使医疗建筑设计方法慢慢的发展成为一种独立的设计体系。也就是说,以前的医疗技术水平不是特别高的时候,医疗建筑设计没有完全成为一个独立的体系,而现代医院的发展以及医疗水平的提高,使医疗建筑设计成为一种独特的设计体系。在现代化医院的建设和设计当中,医疗建筑的概念得到了广泛的应用[1]。

2现在医疗建筑空间环境设计与布局分析

对于一些规模比较大的医疗中心和大型医院来说,现代医疗技术的发展使医疗建筑平面布局设计带来了更多的要求。所以建筑的设计者必须对医院的流程烂熟于心,对各个诊疗部门的运作特点有着详细的了解,从不同的角度对建筑的交通流程进行设计,防止院内的建筑以及交通互相交叉而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同时要根据医疗活动的顺序以及其过程作为准则,对其进行主要的设计。大型医院建筑的范围远远超过了传统的建筑师的专业性,所以每一个大型综合医院的设计方案都是在建筑师,医院的管理者以及专家和医疗设备管理人员共同协商合作下得出的设计方案[2]。所以一个合理的医院建筑设计方案,一定要满足医院管理工作的需求。以高级的医疗设备和严格的医院路线为特点,对现代医院建筑以一种理性的科学设计方法来进行设计,医院建筑设计方案的好坏直接影响医疗过程当中医院的运作。而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发现一些大型医院更多的注重以人为本的理念,在保证患者都可以满足医疗需求的前提之下,把患者的健康作为第一需求。在调查过程当中,患者进入医院的第一印象可以决定日后对医院的信任程度,信任程度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到医院的整体形象。所以只有为患者考虑,把患者当作工作的重点,才会使医院的声望得到提升,而医院建筑才会接触到更加全面的设计手法。不单是规模变大,还会在空间的处理当中给患者带来一定的好感。医院建筑的室内设计得到了重视,才会使医院的服务更加全面。医院的建筑外观现在都采用高科技材料,会表现出其高科技的形象[3]。对于一些小型的诊所或者医院来说,医疗技术水平并不是影响其发展的主要原因。所以对这些医院来说,不要求建筑师具备对医院的构造十分了解,在空间和平面的设计上都有很大的自由,只要保证了建筑的各种性质得到满足,就会让患者得到好的治疗体验。而对于医院建筑布局的设计和医院的经营方式有着很大的关系,当医院的规模渐渐变大的时候,其内部复杂的构造和昂贵的医疗设备,会使其经济维持成本大大增加[4]。所以现在医院非常注重与城市的交通网络相互联系,这样才能使其医疗服务的层面慢慢扩大,方便各种患者的同时,增加了经济效益,对成本的维持带来更好的帮助。现代医院一般都希望建立在人口密集交通方便的市区之内,为了使其土地价值更高的利用,所以医院建筑布局的设计十分关键,做到更好的建筑布局,设计效果才会使土地价值的利用率增高。一些高科技的使用在医院建筑布局的设计当中为医院的各种指标带来很高的提高,比如中央空调技术的使用和人工照明技术的应用,使医院拥有一个可以人为控制和调节室内环境的能力,摆脱了因为自然环境的改变而对医疗环境带来改变的问题。信息技术的发展,让电梯和扶梯的运行技术得到了发展,在医院对患者进行转移或者进行住院管理等时,带来很大的帮助。所以说现代医院的体型越来越大,而且其内部的布局也越来越简化,使现代医院的发展效率更高,对现代医院外部造型和建筑形象提高也有着一定的帮助。把患者作为中心的原则发展下去,并且要使其成为现代医院主导思想。所以现代医院更加重视室内空间的设计和改进,是为了使艺术效果更大化,让患者可以更加容易的接触。所以各种各样的装修手段用在医院建设当中,改变了人们对医院原有的混乱拥挤的紧张氛围的概念,为患者提供了更加舒畅的医疗治病的环境,使患者的焦虑情绪减少,增强了患者康复的信心。医疗环境的改善还有利于扩大公共活动空间和交通空间的面积,但是只有满足了患者的空间感需求,才会保证建筑的质量[5]。最后我们要谈的就是医技科室的设计。医技科室的发展是因为人们关于疾病的现代化概念而引出的,在现代化的概念当中疾病是被看作为一种实体。并且通过各种生物实验的手段证实了其是真实的存在。简单的说,就是每一种疾病都是有一种客观原因所引起的,要想完全的康复或者摆脱疾病的纠缠,必须要寻找出这个原因,这样才会使疾病得到控制。近年来,科学家利用各种科学研究成果,发明了一系列的高科技医疗设备来对疾病进行治疗和诊断,现代医院对医技科室的依赖性越来越强,高科技的诊断治疗方法为医院治疗疾病的能力带来了帮助,无论是医院的管理人员还是医护人员,或者是从事医院建筑设计的建筑师都会对高科技的医疗设备的现代化使用进行重视。所以,医技科室的功能安排和技术要求是建筑师设计的难点,在一些放射线诊断治疗部门,要让建筑师拥有更加专业的知识,对不同设备的空间建筑摆放要有很强的专业性。所以在设计的时候,建筑师必须要对医疗设备的型号以及详细资料进行研究,并且把医疗设备的指标进行详细的分析,一定要更加认真的对医疗设备的安放进行合理的设计,这样才能保证设计师的科学观念在实践中应用[6]。

3结束语

以上就是对现在医疗建筑发展和空间环境的设计的分析。为了让现代医院的设计更加合理,建筑的艺术感更加强烈,满足患者到内心精神需求,就要把上面提到的内容应用到实际当中。随着科技的发展,医院从被单纯的是为提高医疗活动的空间变成了一个用医疗环境形容的空间。追求医疗建筑环境好坏的患者,喜欢把生活当中的氛围引入到自己的精神需求当中,为了满足患者的精神需求,现代医疗建筑空间环境设计刻不容缓。

参考文献

[1]王英华.浅谈现代医院建筑与医疗环境设计[J].中国医院建筑与装备,2015,6(4):20-23.

[2]张锡辉,范小江.浅谈现代医院建筑与医疗环境设计[C].2016北京医院建筑设计及装备国际研讨会,2016.

第11篇

关键词 青岛,地铁,车站设计

0 前言

青岛是一个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发展起来的具有欧陆风情的现代城市。近期,规划部门提出了“三点布局、一线展开、组团发展”的大青岛规划构想。而实现这一构想,首先要处理好的就是交通规划,做到交通便捷。同时,土地价格上扬导致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潜力增大,地铁建设正逢契机。

青岛地铁建设有其自身优势:首先,优良的花岗岩地质条件,使工程造价较低且安全性高;其次,国内著名的青岛四方机车厂已成为地铁车辆国产化定点厂,这无疑为青岛地铁车辆设备配套和维修提供了便利条件;此外,2008奥帆赛的举行也为青岛地铁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契机。

轨道交通是青岛市今后交通发展的重点。规划中的地铁线网由5条线路组成,呈放射状格局。其中地铁1号途经市南、市北、四方、李沧四个主要市区,贯通了铁路、公路客运站和市中心区,沿途有大量的客流,其地位和作用非常重要。而作为为乘客服务的基本设施———地铁车站,其自身设计与周围环境整合得合理与否,直接关系着整个地铁设计的成败。

1 地铁车站内部空间环境设计

地铁车站的设计原则:①应经济适用。以青岛目前的经济实力分析,建造如此规模的地下工程,难度确实很大。因此,应尽量降低造价。②应具有个性化即自身特色。这种个性化应从其特定的地域环境中形成,且具有时代性。③应具有浓厚的文化氛围。作为著名旅游文化名城,青岛现虽有博物馆、海洋馆等多处文化设施,但并不贴近市民日常生活,人们迫切需要有能贴近日常出行的文化载体,地铁车站建设可使这一需要成为可能。

同中国其它城市一样,青岛地铁车站设计的关键同样是要注重个性与特色创造,不必刻意追求整条线路的统一。特色是设计的重点[1]。

首先,设计要注重反映地域文化。这是形成特色的最有效途径,应通过挖掘深层次城市文化内涵来实现。青岛地铁线路多半经过城市特色区域,如地铁火车站站周边的栈桥与中山路欧陆建筑群及天主教堂等都可成为设计主题。改造前的德式风格老火车站(见图1)最能反映火车站广场乃至青岛城市的发展历史,可以在车站内建造一小比例雕塑或大型壁画重现这一历史风貌,唤起人们对历史的记忆;动物园站可仿照日本地铁车站的设计手法,在车站内设置大型动物题材壁画,起到提示乘客到站的作用;海尔路站则以表现青岛国际知名品牌,如海尔、海信为主题,说明青岛国际制造工业基地的作用;临近海滨的车站则以表现青岛广袤的海洋资源为主题,体现自然原始风貌,同时可加入一些海洋观光游览的广告,增加经济效益;临近大学的车站,可图文并茂地介绍一下本市高等学府的历史与最新成就,及相关领域的学科发展。青岛啤酒、科技街电脑城、青岛港口(集装箱)、崂山旅游等一系列主题都可运用到地铁车站的设计之中,形成独有的特色。

其次,设计要注重内部结构变化。除运用上述的一些空间处理手法之外,车站内部空间应适当变化,以形成区别于国内已建地铁车站的青岛特有形式。例如国内现有车站均采用中间两排立柱的三跨形式,青岛地铁车站可采用单排柱的两跨形式,以形成区别于其它城市车站的显著特征,而且加大了视线通透与连续,但是也相应地加大了结构设计难度。另外,仿照莫斯科地铁站,采用拱形屋顶结构,配以侧向拱形支撑,通过对结构构件韵律、节奏、质感、形式等的巧妙处理,充分发挥出其艺术震撼力,同时也可形成特有风格。

最后,设计上要注重变换车站形式。出于经济原因及发展状况,青岛地铁车站形式应区别对待。普通中间车站,完全可采用单层侧式站台,采用地面站厅与出入口合建的方式,既简化了车站设计,又降低了造价,也完全可满足需要。大型车站,如火车站站,将是规划的换乘枢纽,设计中应考虑未来发展需求,按大型换乘站考虑,以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

另外,青岛曾是1919年“五四”运动的发起地,具有悠久的革命历史文化。地铁车站也可以反映这一主题,挖掘更深层次的文化根源,形成区域特征。

2 地铁车站外部空间环境的整合

地铁车站外部空间环境的整合,必须与车站自身设计一同考虑,纳入城市整体发展规划。

首先,应建立完善的交通体系,注重地上与地下联合运营。地铁线路贯穿青岛最繁荣区域,通过地铁与地面公交联营,达到综合立体治理交通的最终目的。其次,应加大综合开发力度,变单一地铁车站为地铁综合体。尤其需要加大商业比例,以提高建成后的运营效率[2]。最后,还应符合地下建筑特点,通过车站与周边环境整合,加强地面建筑与地下的连通,将步行交通适当地转入地下。

转贴于

在与周边环境整合方面,也需因地制宜。车站与周围商业环境的整合应成为设计重点,两者结合处理是互利的。国内多处商城在地下一层与地铁的地下通道连通,吸引了大量人流,极大地提高了经营收入这一实例,就充分证明了这一点[3]。

另外,靠近地铁车站的商业建筑,如百盛商城、阳光百货等,在解决好客流的情况下,可以在地面商场内部分隔出一个角落作为地铁出入口,这样可以减少单建出入口的数量,降低造价;也可以将地下商场部分与地铁车站连通。距离地铁车站相对较远的大型高层建筑,如世贸中心的双峰塔楼,可以通过修建连通车站的地下通道或与地下商业街直接连通,间接联通地铁车站,以将主要人流迅速疏散出去。

地铁车站沿途经过的广场、绿地等,也应相互结合处理。如地铁台东站,临近当代广场,可在广场地面上修建地铁出入口,既丰富了广场的内容,又形成了宽敞的地铁车站初级聚散空间。

仿照香港与广州等地的模式,青岛地铁车站在适当地段可直接在其上部建造物业,形成自身交通极其便利的地铁车站综合体。例如地铁青纺医院站周围有较大规模住宅区。在解决好结构转换的前提下,在地铁车站上部建立高层住宅,可以解决大量居民的住房问题,交通又非常便利。另外,在交通繁忙的十字路口,如香港路、福州路等处,地铁站的地下通道应与地下人行过街通道相结合,4个方向均设地铁出入口,立体化解决步行环境[4]。

现选取拟建的地铁香港中路站为例(见图2)。该地段为城市主要街道和交通线路的交汇处,有五四广场以及福泰广场等众多写字楼、超市等,周边环境复杂,客流量巨大。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干道交汇处交通混乱,地面过街行人时刻受到地面车流的威胁,隔断了步行空间的连续性;五四广场缺乏城市景观要素,内容单一,缺乏吸引人的设施;这一地区为中心商业区,香港中路这条主干道,隔断了商业空间的连续性。

地铁车站的引入,带来改善城市环境新的契机。根据地貌分析,车站可选在香港中路与新浦路的交汇处。该地铁车站整合的内容主要有:①改变地铁车站就地设置出入口的作法,可将其适当延伸。结合城市过街系统,立体化解决人行过街问题;②考虑在五四广场设置地铁出入口,丰富广场内容,加大广场的使用率;③由于出入口的延伸,可以形成小型地下街,既可保证地面商业环境的连续性,又可在地下与商场、写字楼等连通,彼此调剂客流。

3 结语

地铁车站设计与整合的具体内容,可以参照国外相关城市,如加拿大蒙特利尔地下城的建设。由于地下工程的不可逆性,因此地铁车站设计需要反复论证。相信通过各专业人员,尤其是建筑师的共同努力,青岛的地铁车站也将是一座座极富感染力的地下艺术宫殿,反映不同主题的地下博物馆。青岛地铁建成后,必将大大缓解青岛市交通堵塞问题,推动青岛市经济发展,使青岛向现代化国际城市迈进。

参考文献

[1]蔡镇钰.浅谈上海地铁一号线的建筑艺术[J].建筑学报,1995,22(1):31.

[2]张文中.国外交通建筑[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4:7.

[3]施仲衡.地下铁道设计与施工[M].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25.

[4]王东权.城市轨道交通建筑研究[J].时代建筑,2000,25(2):47.

第12篇

居住区既属于居住实体环境,同时也是满足居民精神文化需求以及文化认知需求的种人文环境。在当代经济背景下,我国居住区越来越重视人们精神文化方面的需求、提高人们对室外空间产生的认同感以及邻里凝聚力。对于居住区内部空间环境而言,既应该功能合理以及形式优美,同时还应该充分体现以人为本这一基本理念。

居住区内部空间环境具体人性化设计原则

1.生态性原则

对居住区内部空间环境进行设计时,需要在保持生态平衡的条件下,对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进行协调,使其可以和谐相处。其中生态景观不仅应该具备娱乐活动功能,同时还应该具备美化环境、以及净化空气等各类功能,确保居住区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

2.人性尺度原则

对于居住区内部空间环境而言,其设计服务对象主要是人,所以应该具有足够的亲和性以及人性尺度。其中亲和人性尺度主要包含有场地面积尺度、景观小品尺度以及道路尺度等。对于较小空间来说,能够营造一种和谐气氛同时具备私密性;对于中心较大空间来说,能够提高向心力同时将居住区个性有效体现出来。

3.经济性原则

进行性化设计的时候,应该重视环境保护、节约能源等方面,同时尽量应用新设备、新材料以及新技术,获得最高性价比。

4.营造意境原则

居民居住区里面空间环境的精神以及品位应该可以为居民带来心灵上的震撼,其中潜在意境属于空间环境艺术的种最高境界。实际设计过程中应该张弛有度,对不同景观要素进行合理安排。

人性化设计具体创作手法

1.建立带有人性化色彩的绿地系统

①可达性:小区绿地需要尽量接近住所,这样便于居民的出行。公共绿地、集中绿化以及见缝插绿均需要布置在人群比较密集同时便于居民出行的地方。想要引导居民出行,将绿地功能充分发挥出来,就应该少设置围墙。

②功能性:对于绿化布置,应该讲究实用性,多种植速生以及再生能力比较强的落叶树种,同时搭配一些常绿针叶树种。然后再追求每个季节有绿叶或者是开花树种的种植格局,尽量使用乡土树种为主。此外,为满足人们的需求,应该在绿地里面铺设适量硬质地面,可是必须注意其所占有的比例。

③生态性:构建多层次相应植物群落,合理搭配草、乔木以及灌木,使公共绿地空间更加丰富,增加空间里面的绿化量,确保在一定土地上将生态效益充分发挥出来。

2.构建带有人性化色彩的活动空间

①对于老年活动空间,最好在中心活动区,包含有动态活动区以及静态活动区组成。其中动态活动区应该保证地面平坦防滑,提高老人健身过程的安全性,并且根据绿荫合理布置座椅,便于其活动后休息。

②儿童活动空间需要设置于远离主干道的位置,确保阳光充足,同时安全开敞,增加儿童玩耍过程的安全性。活动内容多少能够按照游戏场面积设计,确保不对周围居民生活造成影响。游戏场里面需要设置桌椅等相应休息设施,便于家长休息。

③有效融合空间不同功能,由于户外活动越来越丰富,人们对环境功能提出的要求也更加多样,同时人在室外空间里面的活动总是处于变化状态,所以应该有效融合空间不同功能。

3.构建带有人性化色彩的交往空间

①居住区人口:这种人口是居民回家以及外出定要经过的通道,通常标识性非常强,能够当做组织活动或者是聚会集合空间使用。所以人口空间既应该满通外出要求,同时还需要具备相对开敞的空间,可以满足多人聚会,当做集散中心使用。周围需要设置可以遮阳挡雨的相应建筑设施,避免人们因为等人时间过长出现不良情绪。

②居住区中心:该区域是居民活动地方,一般带有各种目的性,所以应该针对各种人群对其空间环境进行设计,将其功能完全体现出来,构建具有积极向上性质的社区文化。

4.构建带有人性化色彩的观赏空间

①静态观赏空间最好设置于人流集中部位,并且场地应该视野开阔。这种观赏空间需要有良好的背景、对景以及框景等不可缺少的条件,同时还应该提供具有观赏休息作用的场所。实际设计过程中,应该增加景观观赏度,使其和整体环境有机融合在一起。

②对动态观赏空间进行设计的时候,应该重点关注居民在行走以及活动过程中获得的观赏效果,对其行进过程中空间景物产生的相对位移和具体变化规律进行研究,并且注意提升趣味性以及生动性,从而获得步移景异的设计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