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2-17 20:56:2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责任比能力更重要,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最近阅读了《责任胜于能力》一书,颇有感悟。对于我们来说,无论是领导还是平民,无论身在教师还是干部,或许存在能力高低的不同,但是可以具有同一样高度的责任感。在我看来,这是作为一个身在职场上工作着的人的首要素质,是必须具备的,这是一种态度,一种对待工作应有的态度。而看完全书,让我对“责任”二字的含义有了更深的领悟。
有时跟身边的同事、朋友聊天发现,很多人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并不满意。对我们来说,大多数人是当初无目的地选择了自己不甚了解的学校和专业,尔后又被动参加工作安排,而等自己真正发现了兴趣所在后,那份心仪的工作已经远远离开,终究成为了一个不可触及的梦。因此,在许多人看来,是工作选择了自己,而不是自己根据兴趣和意愿去选择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工作只是谋生的一种方式。而我认为,不管是以一种何样的心态来到这个岗位,也不管是否对自己的工作有兴趣,只要是自己的工作,就应该责无旁贷地去完成,且完成好,这是自己的责任。换句话说,这本身就是自己分内的事情。
什么是责任?我以往的理解是:责任当然是对工作认真负责的态度。但是认真负责标准是什么,没有仔细琢磨过。而看过这本书后,发现自己对“责任”二字的理解还是偏颇或浅薄。书中给我印象最深的例子是两个青年去非洲某岛推销公司生产的皮鞋。在我看来,第一个青年也是有责任感的,虽然没有推销出去,但他也尽力去完成了自己的工作,而看了第二个青年的做法让我更深刻的认识到责任的含义,他不但尽了力而且还尽了心,他正视现实,勤于动脑,着手完成工作,不强调理由,将任务进行到底,最终成功达到了目的。有人说这是因为第二个青年更有能力,我理解这是基于能力之上的责任感,是更深层次的责任感,对一个企业来说也是员工最可贵的品质。这让我学到:责任是对自己所负使命的忠诚和信守,责任是对自己工作的出色完成,责任是忘我的坚守,责任是人性的代价,责任是一种使命!
尽职尽责看似简单,但是要年复一年的做好作细每一件事也并不简单。最近大学同学聚会说了这样一件事,同学甲目前在云南承包一家电视台,将一家200多人公司打理的有模有样,同学乙毕业五年多也在不断的打拼,做过公司的中层管理者却成绩平平,开过自己的小店但终于赔得一塌糊涂,几乎到了无法生存的地步。无奈之下,同学乙找到同学甲,相求谋一职位。同学甲在与乙交谈了两个小时后,最终收留了他。同学们都认为甲够义气,没忘同学一场,甲却说:我用人必须要有他可用的一面,在两个小时的交谈中,我发现他的失败在于他的管理能力弱,且好高鹜远,但从他做过的一些工作中能看出他还是一个对工作认真负责的人,这一点是难能可贵的。我给他的这份工作是最普通的工作,让他从基础做起,做好最基础的工作,在基础的工作中锻炼他的能力。是的,书中也这样告诉我们:脚踏实地,勤奋苦干,尽职尽责,工作无小事。我们每个人做的工作,有很多看似都是一些小事,把每件小事做好,体现的才是责任感,而只有具备了责任感的人,才能铸造完美的细节。就像今年医院职代会,大家的分工都是一个或几个零星的小片段,而正是有了每个人对工作认真负责的态度,超前考虑、踏实工作,把每个小事当成大事来策划,最终才能环环相扣,整体和谐顺畅。
说到尽职尽责,还让我想起了对迪士尼的美好印象,在那里敬业精神无处不在,即便是在离开后仍心存感动,依依不舍。无论是盛大游行时每个人物夸张到位的表情,偶像明星身着厚重的衣服顶着近40度的酷暑却仍与游人快乐顽皮地合影,还是霏霏细雨过后清洁工人马上就擦干的座椅,舞台剧道具中数以万计的小灯泡竟然无一损坏的完美,都让我们感受到了责任所展现出来的璀璨光芒。正是有了每一个员工对自己岗位的尽职尽责,才成就了迪士尼的美好声誉。让我们都来承诺:我是100的承担责任者,我是问题的源头,责任止于我!
初读《责任比能力更重要》,让我有了以上初浅体会,让我对责任的含义有了更深的理解,有机会会多读几遍的,也许会有更多的收获!
案例中职校生跳槽追求自己的理想职业,向往美好的生活,本是无可厚非的。但是当前职校生就业的一种普遍怪现象(不甘当“蓝领”,初次就业率高于九成,两年流失八成),应引起职业教育工作者重视。
为什么职校生出现频繁跳槽现象?究竟是职校生的职业道德缺失,还是企业对职校生容忍度和耐心的缺乏?我想没有必要对职校生太过苛责,关键是为职校生职场通行提供教育支持。
完善职业道德教育。企业需要的不仅仅是职校生的技能和业务能力,更需要的是职业道德和吃苦耐劳的精神。职校生要想学成学精成为企业骨干,至少要经过3~5年的苦练和打磨。而一些职校生显得过于浮躁、急于求成,满足于一知半解、盲目跳槽。这是一种不尊重企业投入和缺乏职业道德的表现。职业学校有必要加强学生工作责任感、企业主人翁意识、工作先付出后回报等方面的职业道德养成教育,培养学生形成明确的就业目标选择、朴素的职场价值观、忘我投入的专业志趣和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积极的工作态度、务实的作风和良好的职业品质既是对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行为的要求,同时又是职业对社会所负的道德责任与义务。只有拥有高尚的职业道德和操守、能吃苦耐劳的员工才会真正为企业发展做出贡献,才能成为企业所需要的员工。
补上职业操守教育。职业操守是员工从事职业活动中必须遵从的最低道德底线和行业规范。工作上多数职校生的智力和工作能力相差并不大,工作效率和业绩往往取决于他们的工作态度和勇于承担责任的精神。因此职业学校要补上学生“职业操守”教育。教育学生树立诚信的价值观――在业务活动中一贯秉持守法诚信;养成遵守公司(单位)法规意识――遵守一切与公司业务有关的法律法规;确保公司资产安全――保证公司资产仅用于公司的业务;正确并诚实地制作工作报告――这是每个员工的基本责任;不要泄密给竞争对手――不要将所知悉的有关所在公司或其他公司尚未公开的消息泄露给竞争对手。始终坚持职业操守,以诚信的方式待人处事,是职校生的立身之本,也是自身的切身利益所在。
重视职业精神教育。对待职场工作有四个层次的境界:一是把本职工作看作领导对职业角色的规范;二是把本职工作看作出于职业责任的要求;三是把本职工作看作是出于职业良心的活动;四是把本职工作看作幸福快乐的体验。毫无疑问,第四层次是一种职业精神,是职场工作的最高境界:奉献比索取更重要,幸福比名利更重要,事业比职业更重要。职业学校要加强学生独立人格、健全心理、创新精神、适应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等方面的养成教育,建构学生系列职业精神,如探索精神、怀疑精神、批判精神、实证精神、独立精神、源理精神、求效精神、创新精神、协作精神等,引导学生实现“学业――职业――事业”角色的转变,把职场工作当作事业全身心投入。而上述这些职业精神其实就是一种职业化培养。职业化既是一种内在的精神动力、信念信仰,也是对职业的孜孜以求、精益求精。真正职场的职业化,不在于干什么,而在于怎么干。职业学校要倡导学生以此为生,以此为业,养成自觉的职业化意识、高尚的职业化精神、良好的职业化素养、专业的职业化能力、规范的职业化行为。
赴东北师大附中考察有感
于红波
今天,我们东师班的同学们考察了东北师范大学净月校区,走进净月校区,学校的办学条件,硬件设施让我们惊叹,在聆听了史亮校长介绍的办学理念,管理措施,操作方法后,让我对东北师大附中有了更深的认识,从所听,所见,所闻,引发了我的所思,所感和所悟,现跟大家进行分享:
一、建立科学的管理模式,制定量化的标准,责任到人,常规管理 到位。
在史校长的介绍中,我们感觉到他们的管理做的非常细,比较实。管理学校,以人为本,必须做到层层推进,责任到人。东师附中的分级部管理、教学分管,责权分明,分工明确。在制度中,制定了量化的标准,让工作有所依托。当形成了科学化、精细化的管理制度后,就需要在常规活动中做实,做细。在我们幼儿园的管理中,我们要在不断完善管理体制的情况下,做到重视管理的过程,关注管理的细节,提炼管理的方法,让我们的管理更为科学化,精细化和人文化。
二、德育教育不可容缓。
孔子早在两千多年前就强调做人的重要性。他说:“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作为我们在一线的教育工作者,更应该明白,教书要先育人,一个品德高尚的人掌握知识,才能造福社会,造福众人。一个人成才的诸多因素中,知识固然重要;但比知识更重要的是能力;比能力跟重要的是道德;比道德更重要的是信念。作为教师,一定要在积极宣扬道德的正能量的同时,提升个人的道德修养和人品定位,不能随波逐流,要让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得到有效的传承。
三、加强合作,沟通,协作能力的培养。
俗话说:“一个和尚有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可见,合作教育多么的重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指出,学会合作是面向21世纪的四大教育支柱之一。合作学习作为对传统教学组织形式的一种突破和补充,已经被教师越来越广泛地运用于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堂教学之中,这也是课程改革所倡导的自主、探索与合作的学习方式。在幼儿园教育中,提高幼儿的自我意识和社会适应能力是我们的重要教育目标之一。我们要教会孩子学会共同生活,了解自身,发现他人,尊重他人,要学会关心,学会分享,学会合作,学会与人和谐相处,在与人的交往中幼儿能提高自己交往的技能,体验到合作的愉悦,从而使幼儿的合作行为等社会性能力得到较好发展。当然,幼儿早期合作教育并不在于使儿童能即刻地产生合作行为,而在于培养儿童的合作意识,为其以后社会化、个性化的健康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所思,所想,所感,所悟,将起到他山之石攻我之玉的效果,势必将积淀成我们今后的管理经验。
那么,怎样做好政治课探究活动的设计,让研究性学习能够有效地发挥出育人作用和功能呢?笔者结合自身教学经验及引导学生探究的实践,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一、良好的专业素养是做好课堂教学设计的必要条件
教师就是文化的代表,充满着个人教学的独特性和教师人格魅力,从精神面貌到个人修养都会对学生产生深刻影响,所以教师应不断完善自己的人格品质,丰富知识,塑造知识型教师的良好形象,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
创造性地使用教材,选择生活中有意义的案例呈现问题,提供问题发生的情景和分析问题的思路,帮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升认识、形成能力。组织符合新课程的丰富多彩的探究活动,使教学内容的呈现与探究活动的设计融为一体,给学生提供一个生成知识、升华情感的平台,激发学生探索创新的热情,充实学生的精神世界,净化学生的灵魂。所以我们要不断学习,领会新课程的理念和精神,掌握教学设计的一般程序,不断反思,提高认识。
二、准确把握教材是做好课程设计的基础
结合新课程标准解读教材,包括正文、插图、名人名言、相关链接、活动的设置等隐含的课标要求,把握教材提供给我们的各种信息和精神,注意细节的设置,以平和的心态和编者对话。
关注学生文化,即校园中发生的事件,特别是学生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和现象,这是教学设计的最好切入点。中学生身心日渐成熟,自觉思考探究意识逐渐增强,适合体验学习,所以,教师应用中学生成长中遇到的问题和身边鲜活的案例来创设情境,引领学生参与活动,发现问题,交流体验,共享认知。将情感、态度、价值观等目标渗透到形式多样的探究活动中,达到“润物细无声”的道德学习的预期效果。
关注学生的发展。在探究活动中,让学生充分展示自我,学会自主学习,自觉建构知识,形成认知和能力,最终适应社会生活,开发潜能,全面发展,实现价值,成就自我,更好地造福社会。
三、当好导演是完成研究性学习的关键
在整个活动中,教师是导演,学生是演员。教师的角色是引导者、参与者和合作者。教师要把握好教育教学的主题和方向,努力营造一个平等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实现学生现有的生活经验与教学主题认知之间的互动。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理解世界,无论是学生还是老师,对教学主题都有自己的理解,每种理解都是有意义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内容和过程都有可能生成新的教学内容。老师适时地让每个活动的参与者都“卷入”到知识生成的过程中,思想的“卷入”产生了智慧的火花,经验的“卷入”提升了思维的高度,顿悟的“卷入”促进了践行的驱动。所以,教师在导演探究的活动过程中,要将自己的认知体会、情感价值等个性特质融入课堂,因为,在这样的课堂中,教师的角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解惑者,作为导演的教师首先是一个鲜活的生命个体,应该投入自己全部的激情,全身心地感受教师职业的幸福感,达到为人师表的效果。教师在升华学生体验认知时,要斟字酌句、准确表述,让学生的认知达到一个新的高度,让学生能领悟到思维之美,享受文化财富,使自己变得更高尚。要记住,人人都有佛性,每颗草都有开花的心。
智商是多年来被人们普遍认同的表现人的潜能的指标之一。但是,仅仅依据智商来对人的素质进行测定和判断,已经暴露出种种局限,因而有关学者对个人素质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更深层次的探索。近几年来,心理学界研究提出比较新的观点是:对于一个人的成功来说,智商的影响只占20%,而情商的因素则占80%,情商比智商更重要,它将成为21世纪衡量一个人素质的关键因素。
所谓情商,又称情感商数,是人的情绪、情感发展水平的一种指标,也就是指一个人感受、理解、控制、运用、表达自己及他人情感的能力。有关学者认为,情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能够觉察自己的情绪,并能准确地了解自己情绪产生的原因;二是能够控制自己的情绪,善于克服自己情绪的冲动,摆脱忧郁、焦虑、沮丧和消极;三是能够调整自己的情绪,激励自己,不怕挫折,不惧困难,努力朝着目标奋进;四是了解别人的情绪,真诚地去理解他人,帮助他人,富于同情心;五是能够建立和维系融洽的人际关系。
美国心理学家丹尼乐·戈乐曼在他的《情商智力》一书中指出:情商与人的生活各方面息息相关,是影响人一生快乐、成功与否的关键,情商能力比智商能力更重要。有人说,一个智商很高的人可以成为一名出色的会计师,但只有智商和情商均佳者,才能成为公司的高级主管。美国历史上至今任期最长、最受敬仰的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是一个大半生在轮椅上度过的病人,但他以惊人的毅力和乐观的精神,不仅使自己摆脱了自卑,并帮助美国人民走出大萧条和二次大战的阴影,被人们誉为拥有“二流智商和一流情商”的典范。
在现实生活中,有些智商高的,但情商不一定高,他可能工作和学习顶呱呱,但人际关系不一定好,工作也不一定顺利。而那些智商平平但情商高的人,生活积极,人际关系好,有拼搏向上的精神,就容易获得成功。有人形象地表述“凭智商进入机关,凭情商获得提拔”,是有一定道理的。心理学家发现,人的情感商数与智力商数的发展并不是一致的,也不是同步的,一部分人两方面都很强,有些人则两者都很弱,更多的人则表现为一强一弱。
应该看到,智商和情商都不是孤立的,只有相辅相成才能达到最佳境地。加强后天的培养和训练,强化自我素质和能力,是使智商和情商都得到长足发展的关键。
(摘编自《大众健康》)
(责任编辑:暖暖的阳光)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评委:
大家好!
我叫××,来自××。能够在这阳光灿烂、绚丽多彩的激情六月,站在讲台上与各位同仁一起分享阅读的快乐和交流思想的碰撞,我感到非常的荣幸。在此,衷心感谢各位对我的鼓励和支持!今天,我要演讲的题目是“责任胜于能力”!
什么是责任?责任是一个人分内应该做的事情,是做好应该做好的工作,承担应该承担的任务,完成应该完成的使命。对于我们这些人民公仆来说,责任就意味着忠于党,忠于人民,意味着必须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任何时候,都要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心系百姓,情牵民生,让自己的工作得民心、顺民意,踏踏实实为民办事,真真切切为民服务。由此,我想到了自己读过的一本书——《责任胜于能力》。书中写道:“责任胜于能力,没有做不好的工作,只有不负责任的人,只有履行职责才能让能力展现最大价值。”我想,这句话同样适用于我们,警醒我们时刻牢记工作宗旨,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地完成人民交代的任务。
责任胜于能力,是因为责任比能力更重要!能力或许可以让你胜任工作,责任却可以让人创造奇迹。特别是在发改委,在工作思路、规划、机制确定中,在日复一日的琐碎、程式化的日常管理中,责任能使我把平凡的、具体的事情做得尽善尽美,进而弥补能力的不足,提升能力和水平;责任胜于能力,是因为责任感的缺失比能力不足的后果更严重。一颗道钉足以倾覆一列火车,一个烟头足以毁掉一片森林,一次决策失误可能给国家带来百万千万的损失;责任胜于能力,并非能力不重要,而是因为能力永远承载于责任:责任心强,能力不足,可以通过积极主动的工作使潜能得到充分发挥,而能力强,缺乏责任意识则使能力失去了用武之地,甚至能让精明干练的栋梁之才变成国家的蛀虫,人民的罪人!
责任胜于能力!《责任胜于能力》的书中写道:“工作无小事,责任体现在细节中,负责任就是从细节做起。”因此为了这份责任,我们必须吃得起苦,受得起累,脚踏实地,勤奋苦干地抓好每一件小事,在细节中体现责任,在奉献中体现责任。我所从事的**工作是一份费心费力的工作,既不会有叱咤风云的气势,也不会有可歌可泣的故事,有的是日复一日的辛苦,有的是一针一线的琐碎。我们处的很多同志扔下了病重的双亲、繁杂的家务,扔下了春日的踏青、秋天的效游,扔下了丈夫/妻子的埋怨,扔下了儿女的哭泣,和我一道忙碌在这平凡而枯燥的工作中。他们在奉献中熔铸责任,在奉献中熔铸忠诚!
责任胜于能力!只有牢牢树立为人民服务的高度责任感,公仆位置摆正了,公仆意识增强了,我们才能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选择了责任,就选择了忠诚,也选择了无悔。那么战友们,让我们用自己的责任和忠诚再展人民公仆的风采,以饱满的热情和昂扬的斗志迎接新的挑战。
我的演讲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21-0032-01
知识经济时代,需要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这是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是对教育的期望。为此,教育改革的成功将关系着人才的素质,教师的责任重大。
爱因斯坦指出:“在科学探索中,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这正是一个人创造性的智力活动和创造性的智慧品质的集中体现。地理教学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地理教师就应当转变教学观念,培养学生的发问能力和解惑能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
一、营造宽松课堂气氛,激发学生提问兴趣
好奇,是儿童的天性;好问,是其智慧的结晶。学生好问应该受到鼓励和表扬。但是,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在课堂上,有的教师喜欢文静的学生,不喜欢捣蛋的学生;有的学生针对教材内容提出富有见解的问题,而有的学生提出的问题与课堂教学内容毫不相容,便会受到教师训斥、讽刺、挖苦,失去学习的兴趣。为此,现代教育观要求教师要树立“学生是课堂的主人、学习的主体”的教育思想,要善于和学生营造民主平等、友好合作的互助关系,给他们提供宽松和谐的讨论氛围,允许并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发表自己的观点、看法。教师要特别关心那些胆小自卑的学生,多给他们创造发言提问的机会,像“你还有什么问题想问?”“别怕,大胆问,老师不会怪你”等循循善诱的教学语言,要保护和树立学生的自尊心。同时,对提出的问题要大胆给予肯定,并分析其优缺点。例如“为什么我国的边界问题比较复杂?”“为什么存在争议?”对这些问题要耐心解答,使学生的思维和求知欲得以发展。
二、培养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动机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探求知识最直接的动力与源泉,也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关键。浓厚的兴趣能给学生以强大的动力去探索科学的奥秘。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地理教学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运用地图,把抽象的地图语言变成生动形象的书面语言,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同时采用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与课外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不断用旧知识牵引新知识,积极主动地去发现问题、寻根问底。譬如,在学习《水资源》一节时,让学生以“节约和保护自然资源,从我做起”为主题,办一期手抄报,让他们既发表了观点,也激发了学习兴趣。而且,为了能更好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还可以利用节假日和寒暑假,让他们有选择地观看《地理q中国》电视节目,并把看到的自然美景、奇观和地理现象、趣闻讲给父母和周围的朋友听,激发求知欲,激发爱祖国、爱家乡的热情。
三、不断改进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著名物理学家李政道说过:“学,就是学习问问题。将来在科学上假如你要有进展,就必须学好怎样问一个正确的问题。” 问,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可以激发他们的思维,激发对知识的探究。如何去问?这是教师在教学设计时重点考虑的问题,要求教师在“善导”和“善问”下功夫。创造性教育主张在教学中应当把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始终作为教学的首要环节,认为教学的重点应该重视过程而不是结果,在教学过程中使学生发现更多、更广泛和更深刻的新问题,要求教师在“善导”上狠下功夫,灵活地运用教学机制,提高问题质量。在设计教材内容时要研究《课标》和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精心设计教学环节,根据不同的教材内容,设计不同的教法学法,激发求知的欲望,用他们所知的去解决未知的问题,难度较大的问题通过小组共同合作和探究的方式去解决,也可以布置为课外题,让他们通过网络去解决,培养他们自主学习能力。例如,以“认识大洲”为例,通过学习亚洲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不仅使学生掌握亚洲自然和人文的基本特征,更重要的是掌握“认识大洲”(地区和国家等区域)的方法和规律,即学习自然环境(位置、范围、地形、气候、河流)和人文环境(人口、交通、市场、风俗文化)的方法,为学习其他大洲掌握学习方法、技能与技巧。
总之,在新《地理课标》理论的指导下,在以“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和“学习对终身有用的地理”的基本理念指导下,加强地理课堂教学,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多采用探究式和合作式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提高他们学习知识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最终使学生从“认识地理”到“学会地理”,变成“会学地理”,为今后的工作和学习打下基础。
动力缺失型学生值得关注
大多数学生的心理是健康或基本健康的,大多数学生的问题是成长中的困惑和来到新环境中的暂时不适应,其中自卑、焦虑、强迫是学生心理问题的主要表现。
不过,有一类大学生虽然没有表现出明显的心理问题,但在生活和学习中往往有很多不良表现。调查显示,30%左右的大学生“缺乏热情和积极性”、“对人生观等问题没有认真思考过”;40%左右的大学生“缺乏耐力”、“缺乏自信”、“对未来没有明确目标”。总的来说,至少有30%左右的大学生缺乏学习和生活的动力和乐趣。
大学生的动力缺失有以下几种表现无所事事、沉迷网络游戏、整日昏睡、通过谈恋爱来解闷、不屑参加学校和班级组织的任何活动、经常无故缺课、旷课、酗酒等,概括地说就是“三无”:未来无目标,学习无动力,生活无乐趣。
“三无”大学生的精神缺失,其重要原因在于两个方面,一是中小学的应试教育,导致学生人生目标的短浅和功利;二是大学教育的人文缺失,没能帮助学生建立坚实的精神支撑。
“精神成人”比专业技能更重要
我国有学者指出,一个年满18岁的大学生,从生物学和法学层面讲算是长大成人,但如果面对多元文化选择,到毕业时还没有自己独立的判断能力和抉择承担力,就不能算作精神成人。
大学生的精神成人,首先表现在已具备社会“合格公民”的基本素质。有较好的诚信力,对人类有普遍的爱心、正直心,有良好的符合社会规范的并已经内化为品格的文明的行为方式。
大学生的精神成人,其次表现在对自己和自己面临的外部世界有一个清醒、客观、全面的认识;在今天这样一个多元文化的社会里,有自己独立的、稳定的、比较完善的价值判断标准,不盲从,也不自我封闭,对自己负责,也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
大学生的精神成人,还表现在面对纷繁的社会环境和内心矛盾,有自主选择的能力,有抗拒诱惑的能力,有不断进取的自我发展的动力和学习能力。
总之,一个在精神上完全成熟的个体,应该是具备了人道主义精神、民主主义精神、理性主义精神的人,这应该成为我们追求的目标。所以说,我们的大学教育,应该帮助和促进这些20岁左右的青年在精神上成人。
人文教育促进精神成长
反观今天我国的很多高校,几乎成了学生就业前的岗前培训或考研辅导班。如果说高考是高中教育的指挥棒,考研和就业则是大学教育的指挥棒。在很多人的观念里:大学=文凭=就业,学习被简化为文凭,学习的目标是找到工作而不是获得智慧。由于现在的大学专业划分越来越细,各种学科很容易让人们专注于具体的细节而忽略了最根本的人生意义。
【关键词】 职高英语; 词汇教学传统的教学以听讲、记忆、模仿为特征,长期的过于强调死记硬背、机械训练。这一点在传统的英语词汇教学中反映得尤为突出,其结果导致学生学了英语词汇之后出现发音不准、辨音不确、记忆不明、难记易忘、勉强记住、兴趣全无、学不致用、两极分化。
在职高英语教学中,学生基础差,教师很难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很难促使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如何因地制宜、因材施教,提高职高英语教学水平成为英语教育工作者的责任。针对职高学生在英语词汇学习中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教师在英语教学中,应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与课程标准的要求,采取灵活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速度。
1树立词汇教学从附属到独立的理念
职高学生主要围绕单词、语法、听说和读写展开英语学习,而英语单词的掌握和语法的理解是听、说、读、写的基础,那么英语单词和语法对于学生来说,哪个更重要呢?为此,笔者对自己所带两个班级的学生进行了一次调查。
问题:你认为英语单词的学习和语法的学习哪个更重要?
答案:A、掌握英语单词更重要B、掌握语法更重要C、一样重要
在学生的回答中,68%的学生认为英语单词比语法更重要,20%的学生认为两个一样重要,只有12%的学生认为掌握语法更重要。其中认为掌握语法更重要的12%的学生,恰恰是笔者所带班级中英语词汇量掌握相对较多的学生。针对这一调查结果,笔者分别让持不同观点的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
持A观点的学生认为,只有掌握了一定量的英语单词,才可以理解所学语法知识,即使对语法的理解不很透彻,但是也可以提高阅读能力,可以比较顺利的进行英语阅读,理解阅读材料的基本意思。
持B观点的学生认为,只有掌握理解语法,才可以更好的进行英语阅读,提高英语听、写能力。
持C观点的学生认为,掌握英语单词和语法同等重要,二者都是英语学习的基础,缺一不可。如果英语语言基础知识不扎实,会影响英语听、说、读、写技能的形成与提高。
笔者认为,大部分学生都是基于自己已经掌握的英语单词和语法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观点。从调查结果来看,大部分学生学习英语的障碍仍是英语单词的学习。正如英国语言学家Wilkins(1972)提出,没有语法,人们难以很好的表达,但没有词汇,则什么也不能表达。因此,在英语教学实践中,树立词汇教学从附属到独立的理念能帮助我们更谨慎更科学地去寻求词汇教学的良策。这样,教师才可以有效地利用英语构词法帮助学生独立对所学过的单词进行归纳总结;利用阅读理解材料,使学生意识到英语词汇在不同语境中具有不同的含义与用法,提高他们独立根据上下文猜测词义的能力等。
2职高英语词汇教学的应对策略
2.1教。
教法的丰富性、生动性、灵活性可以确保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单词的呈现方面,教师应避免“领读自读听写”的词汇教学模式,尽可能的利用实物、图片、图画、动作、表情和语境等手段,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会到单词是丰富多彩、有特定内涵的。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教师应充分利用多媒体综合地向学生呈现与单词相关的素材,让他们在具体、生动、形象的环境中体会单词的内涵和用法。同时,教师可以进行适当地集中教学。例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同义词、反义词、同音词、同形词集中记忆;将有相对固定发音的字母组合单词集中记忆;将前缀与后缀相同的单词集中记忆等。这样不仅可以帮助学生了解英语词汇中的发音规则、拼音规则和构词法等知识,还可以让他们认识到英语单词不是孤立的,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促使他们形成正确的学习方法和习惯,学会自主学习。
此外,教师在进行英语词汇教学的过程中,不仅应帮助学生记住单词的音、形,还应帮助他们掌握单词在不同语境中的不同用法。
2.2学。
教师应对学生进行学习策略指导,以保证“学”这一终极目标得以高效快速实现。学的效果如何,取决于方法的优劣以及教师和学生的情感交流。其中最为核心的是要提倡教学民主,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最终形成学生的词汇能力。教师在英语词汇教学过程中,应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引导他们自己去发现英语单词之间的音、形联系。例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己分析单词的结构,即分析新学单词与已学单词之间有何发音、拼写等联系,从而达到温故知新、以点带面的学习效果。教师可以建议学生通过查字典掌握英语单词在不用语境中的内涵和用法。在此,笔者建议学生使用《朗文英语词典》,因为这本词典的释义词控制在2000个常用词之内,非常浅显易懂,易于学生理解而且这本词典有很多经典例句易于学生从中体会单词在不同语境中的不同用法。同时,这本词典对词语的用法讲解非常透彻、到位,可以促使学生逐渐摆脱母语的干扰,养成英语思维的习惯。
此外,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在学单词的同时,与其他同学合作编写自己的词典,并将已学的同义词、近义词、反义词、近音词、近形词等一起编入相应的词目里。这样不仅可以促使他们学会联想,加深对已学单词的记忆,更可以使他们在编辑词典的过程中遇到词条、词义筛选的问题时,互相讨论、共同决定、共同取舍,从中体会分工合作带来的责任感、荣誉感和成就感,极大地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2.3记。
记的活动可分为课堂活动和课外活动。在课堂中,对于已学单词,教师可以积极创设机会,适时地引导学生进行复习,增强单词的纵向和横向联系,加深他们的记忆;对于新学单词,教师可以为学生规定制作规范和标准,引导他们自己制作单词卡片,一词一张,一面写上英语,另一面写上汉语,引导他们看着汉语说英语或看着英语说汉语,促使他们随时随地地通过自制卡片记忆单词,使他们在实践中加深对单词的记忆。此外,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利用MP3等工具录下单词,通过不断地听单词从听觉方面加深对单词的记忆等。
2.4用。
任何知识都是为运用作铺垫的。因此,教师可以选取适合学生学习实际情况的阅读材料,让他们通过阅读体会单词在不同语境中的用法;鼓励学生跟读听力短文等,把握正确的英语发音和语调,加强他们的英语语感。
章兼中教授曾说过,外语知识、技能和能力的转化过程可分成感知和领会,巩固和记忆,运用和交际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是一个由不知到知,由知之不多到知之甚多,由低级到高级的循序渐进的发展过程。词汇作为英语基础知识的一部分,它也同样要经历这三个互相联系、互相转化的完整过程。因此,在词汇教学中,教师应该遵循认知规律,层层推进、循序渐进,应该通过听觉、视觉等多种感官刺激学生对不同语境中的词汇进行感知和领会,然后结合听、说、读、写各种技能进行不断的刺激、巩固和记忆,最后引导学生总结已学英语词汇,促使他们通过不断的学习扩大自身的英语词汇量。
此外,教师还可以为学生创设真实的语言环境,鼓励他们运用已学单词、短语与其他人进行交流与沟通,帮助他们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3 结语
职高教师在英语词汇教学中,应帮助学生掌握英语词汇学习方法,促使他们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学会假设、观察和探究,学会思考、讨论和创新。以上英语词汇学习的策略,不仅让学生参与其中,还引导他们直接参与到问题的发现与解决中,这样既提高了他们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增强了他们的英语学习自信心,还激发了他们的主人翁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
总之,教师应遵循职高英语课程任务的要求,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寻找夯实学生英语词汇量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因地制宜地制定实施方案。教师应研究职高学生的心理状态,从激发职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逐步引导他们积极参与英语教学。教师应在英语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此外,笔者建议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经常性地对职高学生进行赏识教育,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增强学习自信,使他们充满强烈的参与欲望。
参考文献
[1]许高厚 :《课堂教学技艺》,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9年版.
[2]杭宝桐 :《中学英语教学法》,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3.1.
[3]余宁:《英语教学中词汇教学策略探究》,中小学外语教学, 2007年第12期.
[4]周和松:《高中英语词汇教学浅探》,学科教学 ,2006年第4期.
[关键词] 学习能力;大学生学习改革;创新学习
[中图分类号] G64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5-4634(2014)01-0003-04
国际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之一是从以教为主向以学为主转变,从以教师为主向以学生为主转变,从以教改为主向教改与学改相结合转变。教的目的在于学,教的主体在于学,教的效果在于学。
国内高等教育近几年最大的一件事,是国家出台了《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纲要》在战略主题中明确提出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原则。对学生的能力,明确提出了三大能力: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其中学习能力为首,因为学习能力是元能力,是其它能力的基础。但是这些年国内高等教育界对学习能力的研究远远不够,与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两方面的研究来比,要少得多。
1 大学生学习问题探析
从大学生的学习现状来看,多年来的应试教育,灌输式的教育方式,使学生们的学习存在着很多问题:从学习状态上,厌学情绪和学风问题比较普遍;从学习方式上,死记硬背和为考而学比较普遍;从学习的效果上,层次不高和深入不够比较普遍。这三个比较普遍,严重制约了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对于大学生的学习,我们要用“钱学森之问”来考量,“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很多专家学者在解答,不论有多少种原因,大学生的学习问题肯定是其中的重要原因之一。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要从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做起。大学生们要想优化学习状态,提高学习产出,必须深化学习改革。由于长期填鸭式、应试型的教学方式,在各类高校的大学生中,不同程度存在着五个过多与过少的现象。
一是在学习方式上,从师型过多,自主型过少。学生对教师、对课堂依赖性过强,以教师、课堂、书本为中心,自主学习观念不强,自我发挥不多,主动钻研不够,独立学习能力不强。
二是在思维方式上,求同性过多,求异性过少。学生在学习中认为能够按教师的思路一步步走下去,能读懂教材的内容,听懂教师的讲授,自己的理解与书上写的,教师讲的相同,就是学会了,就完成了学习任务,训练的是求同性思维,其求异性思维被大大压抑。
三是在学习状态上,顺从型过多,问题型过少。学生中大多满足于听懂、会用公式、会做题这个层次,勤于思考问题、乐于提出问题的人过少。而学习中提不出问题,这本身就是学习中的一个大问题。
四是在学习层次上,继承性过多,创新性过少。学生大多处于传承性、接受式的传统学习状态,其创新性学习很不够。
五是在学习的情感上,应试型过多,兴趣型过少。学习是为了应对考试,而不是凭自己的兴趣去探索和钻研。然而,学习需要有兴趣,有了兴趣,才能真正调动起自身的内在动力,真正地钻研进去,乐此不疲,忙而不忧,真正成为自己学习的主人,这是学习的基本规律之一。
学生的学习状态、学习层次和学习效果有待调整和优化。大学校园中不同程度存在的学而不习、知而不识、文而不化的现象与风气,制约着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学而不习反映了学生的学习风气和状态问题,指的是对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练习用工不够,以及作业抄袭问题和上课不用意、课后不复习、考前进突击、考后就忘记的现象。学而不习缺少学习者自己的劳动,是难以把别人的知识变成自己的知识的。
知而不识反映了学习方法和层次问题。“知”指的是对知识的知道、获取、记忆、存储,体现的是学习的继承性,而“识”是对知识的分析、判断、加工、处理,体现的是学习的创新性。学生中比较普遍的存在着“知”多“识”少的问题,学习中的创造性劳动过少,学习的创新性不足,这对创新人才的培养极为不利。
文而不化反映了教育方式和效果问题。在很多课堂上,特别是在“两课”教学中,学生背会了很多条文,但是还没有内化为自身的精神和素质。知识是学出来的,能力是练出来的,素质是养成的。人的觉悟和素质不是靠灌输所能提高的。读书明理,课堂上是要教给学生做人的道理,但是这还不够,还必须引导学生用这些道理来规范自己的行为,在心灵中感悟,在实践中磨练,在环境中熏陶,知行统一,积善成德。
针对上述问题,需要通过教学改革和学习改革,促使上述的“过少”变为不少,使学习重在“习”,知识重在“识”,文化重在“化”,从而使制约培养质量的瓶颈得以突破。
对大学生进行学习指导,是一个教师最基本的职责。教师如何履行好这种基本职责,有四个更重要。
1)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比教给知识更重要。今天,大学教师和学生的任务更加明晰:对教师来说,指导学生学习的方法比教给知识更重要,今天的教是为了明天不需要教;对学生来说,学会学习是最基本的任务,会学比学会更重要。
2)养成学生的科学精神比传播科学更重要。学习是一个大系统,由内容、形式、方法、观念、学习品德和科学态度等诸多要素组成。这些要素都是必不可少的,然而相比之下,内容比形式重要,方法比内容重要,观念比方法重要,学习品德和科学态度比学习观念还要重要。从育人的角度,培养学生严谨、求实、探索、创新的科学精神和学术品格,比传播科学知识本身重要得多。
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强制学生学习更重要。应试教育的最大弊端,就是压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激情,使学生听课跟着教师走,看书跟着教材走,复习跟着考试要求走,失去了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一个学生能否学有所成,将来能否成就一番事业,决定的因素不是学历的高低,甚至不是考试成绩的高低,而是对学习的兴趣和对工作的激情,是内在的动力和执着的追求。所以教师最重要的责任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点燃学生心中的火种。
4)引导学生学会应用知识比单纯传授知识更重要。教学的重要原则是引导学生理论与实际结合,知与行统一,把学到的理论通过实验、课外活动、工程实践、社会实践等环节来应用,把学到的道理在日常生活中来亲身体会和落实,内化为自身素质。听过的会忘记,见过的能记住,做过的才真正明白。背会不算会,体会与做会才算会。
教什么,怎么教,是每一个教师永恒的主题。教师的工作具有双专业性,一是自己所从事的学科专业,二是教育学专业。前者着重解决教什么的问题,后者着重解决怎么教的问题。不论一个教师从事什么专业,都应该熟悉教育学的一些基本知识,掌握教育教学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知道如何指导学生的学习。
传统的教学观认为“教学就是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这种教学观指导下的教学存在着五个局限:教学局限于教书,教书局限于课程,课程局限于课堂,课堂局限于讲授,讲授局限于教材,使教学陷入狭窄的、死板的、单向灌输式的泥潭。现代教学观认为,“教学就是教学生学”,教学生乐中学、做中学、思中学,教师的基本职责是指导学生学会学习。
2 关于创新学习
目前大学生中比较普遍地体现着传统学习,以接受式、应试型为主要特征。要使学生提高学习能力,成为创新人才,就要由传统学习向创新学习转变。创新学习就是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学习能力为目标的学习。实现创新学习,就要有相应的观念和方法作支撑。下面提出8句话,32个字的创新学习法。
2.1 始于问题
能够提出问题是创新的开始。一个教师在一门课中,到底是应该把学生教的没了问题还是教的能提出更多的问题?一个学生在一门课程中,到底是应该是学的没了问题还是能提出更多的问题?学生带着问题走进了课堂,又带着更多的问题走出了课堂,这是思考的结果。学习中最重要的就是学会思考,学会提出问题。带着问题来思考,是最重要的学习原则。学生的大脑不是一个要被填装的容器,而是一只需要点燃的火把。一个大学生,要养成思考问题、提出问题的习惯,一个班集体,要形成研究问题、讨论问题的风气。这是最重要的学风。
对大学生来说,围绕着学习内容而思考问题、提出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是学习向前推进的最重要的方式和步骤。
2.2 乐于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中有了兴趣,就可以使自己在知识的海洋中忘我畅游,不知疲倦。孔子在《论语》中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是说对读书、作学问有了认识的人,不如对它产生了爱好和兴趣的人,而发生了爱好和兴趣的人,不如把它引以为乐事、把兴趣发展为乐趣的人。
2.3 勇于突破
社会的发展,以否定和突破为标志。以物理学为例。1543年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发表《天体运行论》,了长期以来教会奉为圣经的地心说,提出了日心地动说,翻开了近代自然科学的第一页。100年后,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提出了行星运动的三大定律,发展了日心说。又过了100年,牛顿用万有引力定律、运动定律、微积分将行星轨道运行规律变成三个方程式,表明自然界有非常准确的规律――可定量研究和准确预测。那时,牛顿力学获得了不容置疑的地位,甚至有人认为,牛顿力学已经解决了世界上的所有问题,剩下来的就是怎样去运用它了。然而,当爱因斯坦发现了相对论后,人们才认识到牛顿力学的局限性。牛顿力学中,速度、时间和空间的联系是可以忽略的,而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把物体运动的研究对象拓展到了宏观的宇宙世界和微观的粒子世界,光速成为运动的参照系,在这样的情况下,时间和空间都随运动状态的变化而变化。如果说牛顿把人类带入了科学时代,那么爱因斯坦则是把人类带入了宇宙时代。人类就是这样不断的继承前人又打破前人的结论,这就是人类认识世界的过程。
科学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既是以继承前人为基础,又是以怀疑否定前人为突破。例如,高斯对神圣的欧几里德几何的怀疑和否定,产生了伟大的非欧几何;伽利略对亚里土多德关于自由落体的错误观念的怀疑和否定,并经过科学实验的证实产生了自由落体公式;爱因斯坦对牛顿的经典时空学说的怀疑和否定,产生了划时代的相对论;马克思、恩格斯对黑格尔、费尔巴哈的怀疑和否定,产生了。
我们不仅要学习知识,还要知道知识的发展过程,知道知识总是在发展的。今天是对昨天的继承和突破,明天又会是对今天的继承和突破。我们不仅要学会知识,更要培养自己分析知识、怀疑知识和创造知识的能力。勇于突破书本,突破前人,突破权威,这种突破就是创造。
2.4 善于转化
这种转化就是由输入与吸纳知识到转化为能力与素质。大学生上大学,首先是要学习知识,但学习知识是上大学的最终目的吗?不是。上大学的最终目的是能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是能够成才。
人才的要素包括知识、能力、素质三个方面,缺一不可。知识不等于能力和素质。知识必须转化成能力与素质才能体现出其价值。就象一个人吃下食物不等于增强体质,需要吸收才可能增强体质一样,这些知识必须经过应用训练才能转化成能力,必须经过内化及环境熏陶,才能转化和养成良好的素质。当然,人要想增强体质,一定要有足够营养的食物,同理,提高素质和增强能力也需要具备必要的知识。
知识存在着过时和忘记的问题,而能力和素质是更稳定更长久的。美国物理学家劳厄说过一句名言:“教育无非是一切已学过的东西都忘掉的时候所剩下的东西。”剩下什么呢?我看就是由学到的知识而转化过来的能力和素质。
2.5 巧于综合
世界本来是一体的,只是人们为了认识和研究世界,人为地将世界分割开来,使研究一个问题,往往从科学、技术、工程等不同的角度来入手。就是科学本身,人们又把它分为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而自然科学又被分为数、理、化、天、地、生等多个学科。可是世界本身并不因为这样人为的分类而割裂开来。科学是内在的统一体,他被分解为单独的部门不是取决于事物的本质,而是取决于人类认识能力的局限性。当代科学技术不断分化与综合,而以综合化整体化为主。近几年一再强调拓宽专业口径,强调培养复合型人才,就是要适应这种综合化的要求。解决实际问题靠的是综合后的知识。
2.6 重于创新
创新是21世纪人才的本质特征。如何成为创新人才?一是创新意识的激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一份报告中指出:“教育具有开发创新精神和窒息创新精神的双重力量。”所以教育的责任在于唤起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起他们的内在动力。有了创新意识,就会利用一切机会,充分调动自己的一切潜力,时时处处进行创新活动。
二是创新思维的培养。创新思维是创新的核心因素,是创新教育的关键。创新思维包括发散思维、灵感思维、逆向思维、形象思维、非逻辑思维等等。总之,凡是能想出新点子,创造出新事物,发现新路子,以新颖、独特的方式解决问题的思维都属于创新思维。
三是创新人格的培养。创新人格包括:浓厚的求知与探索兴趣;勇于探索,敢于冒险;不怕困难,锲而不舍;怀疑态度与独立精神;较强的自信心与进取心;对科学上真的追求和美的鉴赏。
四是创新能力的培养。创新能力既然是一种能力,就需要训练和培养。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我们要在各个教学环节中,自觉地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包括创造性地看书与听课,创造性解题,创造性做实验,在课程设计,毕业设计和其它实践教学环节中力争有所创新,在电子竞赛、数学建模比赛、艺术书法比赛、演讲比赛、文艺比赛中力争有所创新,在课外科技活动,在参加教师的科研活动中力争有所创新。在这些活动中注意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对问题和现象作出解释,努力提出新的观点,新的实验方法、计算方法、设计方法,提出具有特色的思路,直至提出新的发明等等。
2.4 精于挖潜
人类对自己的大脑进行深入的研究只是20世纪后半叶的事,研究结果发现人脑的潜能无比巨大。这一认识引起了心理学和教育学观念上的变化,是提出挖潜学习观的基础。人脑是由大约1000亿个神经元通过100万亿个突触组成的复杂结构。由此可认为我们的大脑是由1000亿个微计算机和100万亿个通迅网络组成的巨型系统。人脑在1秒钟内发生的化学反应多达10万多种。大脑的工作是如此的复杂与繁忙,人类的大脑是地球上最高度发达的物质。
我们的大脑可以比喻为有待核裂变的原子能,一旦轰击,就会释放出巨大无比的能量。而我们每一个人,都可以是这样的巨人,都蕴含着丰富的智慧财富,都可以释放出自己的原子能。
2.8 勤于实践
有位老将军叫田永清,为大学生作报告时说:“吃苦是最好的大学,吃苦是最好的老师。老年人吃苦是不幸运的,年轻人不吃苦也是不幸运的。该吃苦的时候不吃苦,不该吃苦的时候必然吃苦。什么时候是该吃苦的时候,求学的时候就是该吃苦的时候。”
学习需要勤奋刻苦,这并不是大道理,但却是硬道理。任何一个人要想学有所成,必须勤奋。
参考文献
一、利用科学史,使学生确立探究意识
高中生物课程中的科学史,主要以生物科学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为轮廓,以科学发展历程中带有重大转折作用的课题及事件为主线,用翔实的资料论述科学家们的创造性劳动,生动地描述他们进行科学探索的思维过程和方法,同时也对生物学发展的逻辑和社会历史背景等重大问题作出评论。我认为,学比教更重要,学会比教会更重要,会学比学会更重要;学比不学要好,勤学比被学、逼学要好,乐学比勤学更要好。引导学生充分合理地利用生物学史与所授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有效激发学习兴趣,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科学精神,而且能够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运用,高效地促进学生深入学习。传统生物课堂常采用讲授法,将知识直接告诉学生,学生靠死记硬背记忆,缺乏思维活动,长此以往学生会养成被动接受的习惯,缺乏主动探究意识。而利用生物科学史丰富的资源,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改变教师的教学方法,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例如,在苏教版必修1第3章第2节“细胞膜的结构与功能”的教学中,我给学生出示三则材料:
实验一:1885年,奥弗顿在研究各种未受精卵细胞的透性时,发现脂溶性物质容易透过细胞膜,不溶于脂质的物质透过细胞膜十分困难。
实验二:Danielli和Harvey分别于1931年和1935年发现细胞膜的表面张力显著低于油―水界面的表面张力,已知脂滴表面如吸附有蛋白质成分时,表面张力则降低。
实验三:1925年两位荷兰科学家用丙酮从人的红细胞膜中提取脂质,在空气―水界面上铺展成单层分子,测得单分子层的面积恰为红细胞表面积的2倍。
由实验一、二学生推测出细胞膜含有脂质物质和蛋白质;由实验三学生推测出细胞膜由双层脂质分子组成。可见,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有效利用科学史,抛弃直接将知识直接呈现给学生的做法,不仅能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而且能达到促使学生“自觉学习、自主探究”的学习效果,使学生切实感受到求知探讨有收获的乐趣和幸福。
二、利用科学史,使学生学会探究方法
生物科学史上的经典实验往往体现了不同的生物学研究方法。利用对经典实验的学习,不仅能够使学生掌握科学的探究方法,而且能够促进学生灵活应用,提高思维层次。
例如,孟德尔遗传实验是运用了典型的假说演绎法。在观察一对(或两对)相对性状杂交试验的基础上提出问题,通过推理和想象提出解释问题的假说,根据假说进行演绎推理,再通过设计测交试验检验演绎推理的结论。试验结果与预期结论相符,证明假说是正确的,于是得到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在对这一经典的实例教学中引导学生总结、感悟“假说―演绎法”与科学发现之间的关系,从而掌握这种现代科学研究的核心方法,并能灵活应用解决一系列关于此方法的试验设计问题。
在生物科学史的经典实验中,还有其他研究方法,比如:类比推理法、同位素示踪法、数学统计法、模型构建法、实物模拟法、系统分析法、实验论证法等。充分利用生物科学史的资源,才能让学生体验每一种方法,感受到科学研究的多样性、丰富性。
三、利用科学史,使学生增强探究能力
探究能力是生物科学学习过程中重点培养的核心能力之一,也是高考生物学科要突出考查的学科核心能力之一。生物科学的发展历程本身就是一部关于探究过程和研究方法的科学发展史,生物学科的能力培养尤其是科学思维、问题探究、实验体验等能力的发展,离不开对科学发展过程与科学研究方法的掌握。
例如,在苏教版高中生物教材(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四章第二节“DNA复制”的教学中,第一部分“对DNA分子复制方式的推测”的内容是科学家应用科学方法揭示出的科学事实。为了让学生领悟科学研究的过程和方法,我引导学生模仿科学家运用科学探究的方法进行探究性学习,即教师先引导学生阅读美国的米西尔森和斯塔尔的实验,理解实验同位素示踪、离心方法,然后提出问题:“DNA复制方式可能是全保留、半保留、弥散复制三种,究竟是哪一种?如果是全保留,画出DNA复制一次的结果并说出离心结果;如果是半保留或弥散复制呢?”在此基础上让学生继续探究DNA复制两次的情况(甚至是更多次)。第二部分“DNA复制过程”,让学生利用课余准备的DNA平面结构模型以小组为单位演示复制过程,总结复制时的场所、条件、特点。
可见,循着科学家的思维轨迹逐步探究并建构知识,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深入思维能力,而且能够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教学情景;学习情景;知识创新
学习情境是在一定情境下的新旧知识经验的作用,是新旧知识经验之间的双向作用过程,也就是学生与特定情境之间互动的过程,是学生学习、协作、交流和意义建构的重要环节。设置有效的学习情境要以富有直观性、启迪性、现实性、开放性和发展性为原则。以培养学生具有学习的自信心和兴趣,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以陶冶学生的情感为动机,渗透教育性;以解决问题为手段,贯穿实践性;以实际应用为宗旨,关注学生的发展性。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中建构有价值的相关联知识,体会学科与自然、社会、人类生活的联系,注重以“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最终能使学生自学自励,意识到自身的价值和责任,形成持久的优良学习品质和初步形成主动参与社会决策的意识,培养学生关心社会、关心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意识。
1.形象化的教学手段创设学习情境
教学中要善于用各种教学直观手段,找出与教材内容的最佳“切入点”,以学生熟悉的日常生活现实、生活情境素材进行加工或创设学生感兴趣的现实生活情境素材作为课堂情境。如生活展观、实物展示、演示实验、新闻媒体、电视录像等刺激学生的感知器官,调动学生的思维和学习兴趣,使学生在惊喜、感叹中实现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利于学以致用。
例如:对于铁的性质的学习教师可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引导贴近学生实际生活的问题,获得情感体验为目的,以获得知识和技能,培养探究能力和应用能力。学生从自家铁锅的颜色,用铁做碗架、饭菜能熟、铁勺安木柄、钳子安橡胶柄、用铁架设电线网等归纳出铁的物理性质,使学生感受并欣赏化学对改善人类生活的积极作用。指导学生认识金属的物理性质的一般方法,突出学法的指导。
2.用富有启迪性的教学方法创设学习情境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想象力是科学研究中的内在因素”。要让学生充分展开想象的翅膀,从不同的角度思考,用不同的方法来解决。要特别注重实验的探究本性,通过实验发现问题、启迪思维、发展知识、形成能力,因此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化学“以实验为基础”的基本特征,使学生一直能自学自励,一辈子做主动有为的人,增强学生终身学习的发展性能力。
3.捕捉质疑火花,以“疑”入境、以“问”为境
“思源于疑”,有“疑”才有“问”,有“问”才想“解决”,想“解决”才能创新和发展。把教学建立在更加广阔的质疑背景上,多在看似“情理之外”处和“在被易忽略的地方”设置问题情境,结合具体原理、现实情况,培养学生从多角度、多层次、多方面思考问题的能力、注重训练思维的灵活性、开放型及现实性,增进教学效果,较好地为新知识的学习创设情境。
在“铁的性质”的这节教学中,有学生在知晓铁的性质后说:“既然用铁造船还得注意这么多事项,刷油漆、涂防污漆、镀其它耐腐蚀金属,何不用钛造船呢?钛的性能远远优于铁。”此时教师应及时捕捉“质疑火花”,将钛的生产工艺较复杂、价格贵、尚不能广泛使用的现实告诉学生,体现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激励学生为将设想成为现实而努力进取!从而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建立可持续发展意识。
还有学生对“用铁制造轮船”提出忧虑:地球表面积的四分之三被水覆盖,船只多航行在海水中,海水咸是因为有氯化钠,苦涩是由于含硫酸镁、氯化镁之故,主动地探究提出铁是否与水、氯化钠、硫酸镁反应?又查找资料发现熬苦泉水的铁锅变红锅,苦泉水中含硫酸铜,主动探究“铁与硫酸铜是否反应?”设计实验方案,质疑海水中有硫酸铜吗?这些自然现象蕴涵着研究物质及其变化的丰富素材,能引导学生认识和探究身边的化学,促使学生主动地学习。
4.创设学习过程重理解、重探索、重过程、重发展的情境
化学——作为科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发挥学科的自身优势,将科学探究作为课程改革的突破口,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意识。采取“提出问题研究探索得出结论知识重建能力形成”的过程,构筑一条从“现有发展区”走向“最近发展区”的通道。
瓦特发明了蒸汽机,为人类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人们在享受他的成果时却很少去关注他的发明起因,这恰恰是教师和学生应注重的环节,因为它可能启迪和造就一个“再发现者”。小瓦特看到用水壶烧水,壶盖被顶起并发出“啪啪”的响声时,没有放过这一奇怪而又司空见惯的现象,他问奶奶,奶奶告诉他:“水开了壶盖就被顶起来,就发出啪啪响声。”这一解释没有说服小瓦特、也显然没有说服力。瓦特为弄清缘由,天天坐在炉旁看烧水。我在讲分子的性质时创设了这样的教学情境:“如果你是当时的瓦特,你会怎么想?想什么?”学生们集思广益,模拟、探究科学家的实验活动过程,通过联想、判断、推理、得出结论,这样构建教学环节不论结果如何都促进了学生思考,使学生认识到科学其实很平凡,就在我们身边的一举一动中,从而激发学生思想、情感和行为,给以动力,唤起欲望,让学生成为知识获得过程的主动参与者和体验者。教师要在导上下功夫,重在引导学生参与探究过程,使学生对知识的获取是一个主动的过程,从而使知识的意义建构更加优化,使学生具有全面的理解力,成为科学知识的“再发现者”。
5.创设“构建学生人格的健全,立其志”的情境
当今的社会发展迅速,需要全方位的优秀人才,人们的竞争意识更加强烈,要求学生有健康的心理素质和人格品质,心理健康比身体健康更重要,而人格因素是开发学生潜能的内在动力、积极的自我信念是开发学生潜能的基本保障、积极的对受挫的承受力是勇往直前的巨大推力。因此要注重培养学生面对困难、知难而进的能力,介绍学习和思考的技巧,张扬学生个性差异,创设能使学生充分交流、发现讨论、汇集信息、分析评判、放眼世界的学习情境,才能将情感教育与认知教育相结合,课本知识与实用知识相结合,聚合思维与发散思维相结合,为培养出具有人和自然、人和社会协调发展意识的现代人打下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