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大数据审计论文

大数据审计论文

时间:2022-10-27 20:50:16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大数据审计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大数据审计论文

第1篇

关键词:大数据分析;内部审计应用

近年来,大数据应用更加广泛,它改变了固有的数据分析方式,将企业经营以及与之相关联的企业和客户信息进行收集和分析,通过新的思维处理数据与技术的难题。据调查显示,目前我国很多优秀企业都将大数据作为新一轮经济增长点,从2012年开始就实现了持续增长,成了企业市场经营的巨大资料库,提高了企业的整体技术水平和竞争能力。具体而言,大数据分析是一种能够从各类信息中快速提取有用数据的一种新技术,对内部审计工作来说具有的意义不言而喻。下面就从大数据分析给内部审计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入手,从实际出发做好应用性审计,带动审计工作发生质的飞跃。

一、大数据分析给内部审计工作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一)审计目标信息化技术使用的初期,内部审计工作依赖计算机技术,可以通过对数据的观察和分析找到审计中存在的问题,为具体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大数据分析技术的应用则将审计工作带到了新的高度,它不仅能够发现问题,还可以对风险进行评估,对效益进行分析,及时发现审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降低内部控制风险,为企业发展做出预测性思考。(二)审计内容数字是传统内部审计工作参考的重点,包括营业收入、费用支出、税收情况等等。大数据分析则突破了原来数字化的限制,基本内涵和审计的内容不断向外延展,打破了传统数据结构化的样式不足,在不同的时间范围内可以生成复杂多变的数据,其中包括文本、音频、视频、xml等,构建出了审计的立体化方法。(三)分析技术大数据分析与内部审计应用的结合,最大的改变就在于技术的更新,大数据分析可以实现大数字的整合,从五大技术方面进行了完善。即可视化分析、数据挖掘算法、预测性分析、语义引擎和数据质量与管理。这些新技术可以通过标准化的形式,建立数据新模型,提取隐藏起来的内部审计信息,利用图表展示数据分析的全过程,并做出前瞻性的判断,从而提高数据的分析准确性。

二、大数据分析内部审计的方式

首先,数据验证性分析朝着数据挖掘性分析转变。即由原来的多维分析验证数据变为挖掘性技术的使用,将数据仓库和模型构建起来,做好聚类分析,找到规律性内容,并提取关联性数据。例如,在电力审计过程中,可以建立起专门的数据资料库,找到电力使用的具体数据,分析用电情况。其次,审计方式由事后发现问题变为风险预警。企业经营难免会遇到各种风险,对市场形势进行分析,将可能存在的危机控制在萌芽阶段,是大数据分析有别于传统分析模式最大的特点。另外,大数据分析可以早期关注经济运行情况,发掘数据敏感性波动,并集合社保审计、债务数据、经济宏观运行数据,实现信息库的交叉使用,提升数据分析水平和审计能力。最后,单机审计向云审计方法的转变。云审计是基于云数据库设立的数据平台,它依靠的是中心统计分析,通过网络与“云”的对接,对审计成果进行共享。与此同时,在大数据分析云计算实施的过程中,必须坚持技术的创新与发展,建立预算、财务、执政一体化策略,设立专门的数据平台,提高信息化技术审核的质量,做好宏观分析。

三、大数据分析在内部审计中的应用

大数据分析与内部审计的综合应用是信息时代技术演变的新手段,在与内部审计结合使用的过程中必须坚持全面化使用,从制度流程、机构人员、审计业务以及技术上做好配合,全面推行新的审计方法。(一)创新大数据工作模式创新是进步的源泉,大数据分析的推行,与内部审计工作的结合,都必须坚持创新原则,对预算执行审计有一个全面的认识。传统的孤立审计已不适应大数据审计的要求,需要打破部门之间的界限,以审计项目为管理主线,成立大审计组,进行扁平化管理。结合各预算部门的财务数据,发现是否存在预算项目在连年结转的情况下仍然安排新增预算、造成资金闲置的问题。通过对数据进行宏观整体分析,发现是否存在预算执行效率不高、分配下达预算不及时、拨付转移支付资金超期等情况。(二)完善跟踪审计方式通过建设审计数据综合分析平台,搭建关系国计民生的重点行业联网审计系统,用Hadoop等专业工具处理半结构化、非结构化数据,规范高效地汇集和处理大规模数据信息。例如,在地税审计中,可利用地税联网审计系统,集中进行全省地税数据整理分析,探索“数据集中采集、集中统一分析、疑点分布落实、资源充分共享”的大数据审计模式,实现全省联动审计。此外,还要对资金分配结构、资金使用流向、资金管理情况进行总体分析,全面反映预算执行整体情况,实现对预算单位的审计监督全覆盖。(三)实现多数据融合,落实经济责任审计运用关联分析,找出数据间的相互联系,分析关联规则,发现异常联系和异常数据,寻找审计疑点。在经济责任审计中,可利用财政、税务、社保、培训等数据在横向和纵向之间都做好关联性研究,做好数据的全面跟踪分析,实施和推行经济责任审计模式,提高审计效率。另外,在深入挖掘数据过程中,还要利用数据仓库和模型分析统计数据变动信息,分析关联性内容,对体制机制性问题开展研究,挖掘行业性和趋势性问题。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大数据技术的发展对审计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也为审计提供了新的工具。传统的大数据分析与内部审计工作的结合不够紧密,技术应用不够突出,且人才缺失。基于大数据分析的新情况,内部审计工作必须从数据、资源、人才方面逐步积累资源,创新大数据分析的思路和模式,研究技术发展的情况,并建立覆盖公司业务流程的审计信息化管理系统,使公司各业务线在统一、透明、标准的审计监控下阳光运行,确保大数据在内部审计中的高效应用。

参考文献:

[1]王磊.数据挖掘技术在保险公司内部审计中的运用研究[D].山东财经大学,2015.

[2]梁秀根,黄邓秋,蔡赟,魏连涛,梁国平.持续审计结合数据挖掘技术在内部审计中的探究和应用[A].全国内部审计理论研讨优秀论文集(2013)[C].2014:10.

第2篇

【关键词】 互联网+银行函证; 审计流程; 流程再造与优化

【中图分类号】 F23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5937(2016)23-0117-03

银行存款函证程序是注册会计师直接从被审计单位之外的第三方获取审计证据,以证明被审计单位银行存款是否真实存在、合法完整的一种行之有效的常用方法[ 1 ]。作为会计师事务所进行财务报告审计的一项重要审计程序,银行存款函证在支持审计结果有效性、保证审计质量方面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一、银行函证程序的创新是形势发展的必然要求

我国早在1999年1月就由财政部和中国人民银行联合了《关于做好企业的银行存款、借款及往来款项函证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对函证工作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2 ],并提供了“银行询证函”和“企业询证函”参考格式。《通知》还明确要求各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企业和其他有关单位要积极配合,据实填写有关数据资料,明确签署意见,认真做好函证的回函工作,并对回函信息的真实性负责。财政部2006年2月15日颁发、2010年修订的《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312号――函证》,从制度层面对函证审计程序进行了规范,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制度体系。

然而,单单依靠制度的约束并不能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由于目前银行函证还停留在纸质函证阶段,同时在实际操作中存在诸如注册会计师在发放银行询证函时前期准备工作耗时较长,而银行审核程序繁琐导致回函速度慢、推迟在询证函上盖章的时间、银行收费标准不统一、函证效果不理想等不尽人意之处[ 3 ],不仅直接影响到整个审计工作的实施进程,而且关系到整个审计工作的质量。

2014年12月30日,财政部、人民银行召开银行函证改革会议――银行函证实务问题研讨会,专门研究函证规范问题。改革函证程序的呼声渐高,相关部门已采取实际行动,积极研究注册会计师在银行函证等实务工作中存在的困扰和问题,尽快提出相应解决方案。笔者认为,要从根本上规范银行函证程序,需要会计师事务所、被审计单位和商业银行三方通力合作,营造良好的函证环境,充分利用互联网信息化平台,实现银行函证程序的再造和优化[ 4 ]。具体可以由人民银行牵头,联手中国银联提供强大的资金与技术支持,对银行函证程序进行流程再造与优化,实现商业银行客户账户信息联网,利用云技术实现账户信息云存储,并建立全国函证网络平台,使得注册会计师可以通过网络在线完成函证审计程序,既提高效率,又便于管理,还可以保证函证的准确性,让审计人员和银行工作人员从繁重的函证工作中解脱出来。

二、银行函证流程的再造与优化

要实现“互联网+银行函证”程序的革新,首先需要对函证流程进行再造与优化。目前的函证程序是基于纸质媒介的传统流程模式,较少甚至没有利用网络技术,流程繁琐,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影响整个函证程序的效果。进行函证流程再造就是充分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基于互联网媒介实现函证审计工作网络化,从而达到优化函证流程、提高函证流程效率与质量的目标[ 5 ]。

(一)银行函证流程再造的含义

所谓流程是指一系列的、连续的、有规律的活动[ 6 ]。从该定义中可以看出,流程是按照特定的顺序、以特定的方式进行的,其最终目的是创造价值。银行函证业务流程的价值创造体现在提高函证效率、降低函证成本上。

一个完整的流程包括六个核心要素:输入、供应商、过程、执行者、输出、客户。银行函证业务流程中,流程输入有被审计单位相关资料、银行账户信息、会计师事务所银行函证的需求,供应商是被审计单位、银行部门,过程是会计师事务所提交银行函证请求、银行进行函证的审核、审核结果的反馈,执行者有注册会计师、银行工作人员,输出的是审核无误的银行函证,客户是需要核实账户信息的被审计企业。

1993年,迈克尔・哈默与詹姆斯・钱皮在《再造企业:经营革命宣言》一书中指出,再造是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力量重新设计业务的核心流程。对银行函证程序进行流程再造,就是充分发挥互联网技术的强大力量,利用网络巨大的存储空间,按照“互联网+银行函证”的思路重新规划函证程序流程,确保银行函证的高效率。

(二)“互联网+银行函证”流程的构建

笔者认为,进行“互联网+银行函证”流程的再造应遵循以下三个步骤:

1.流程规划

在进行流程规划之前,首先针对银行函证流程的目标与要求,全面分析银行函证业务流程的根本特点。进行银行函证是为了确保注册会计师事务所掌握的客户银行账户信息与银行掌握的客户账户信息一致,保证账户信息的真实可靠,满足客户对自身银行账户信息及时了解的需求。其次对业务流程规划进行说明。在准确把握银行函证业务核心价值要素的同时,要兼顾整体业务的完整性,不可缺失任何一个重要的环节。最后对函证业务流程进行有效分类,同时考虑和照顾配套管理体系的要求,以便达到提高流程运作水平的目的。总之,银行函证流程的再造要从满足银行的经营管理需要、照顾客户的需求出发,兼顾效益与成本,实现流程的最高效用。

2.流程描述

银行函证流程再造首先要进行基本数据的准备,即建立银行账户信息数据库,搭建函证程序网络操作平台,这是最为关键的一步。搭建数据库需要强大的资金与技术支持,人民银行可联手银联,强强联合,共同打造全国的银行账户信息网络系统,研发专门的银行函证操作系统,实现在线银行函证工作。其次就是函证流程的搭建,用图1具体对银行函证工作流程再造进行描述。

如图1所示,从会计师事务所开始,注册会计师先要取得被审计单位的银行对账单,在银行函证操作平台上完成相关账户信息的填写并提交银行函证申请,申请通过后提交银行处理。银行工作人员在银行账户信息数据库中核对函证相关信息,审核无误,将信息反馈给审计人员;如果函证内容与银行中账户信息不符,将正确账户信息反馈给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工作人员收集审计证据,流程结束。

在进行整个银行函证流程的搭建时,有两个环节需要重点关注:一个是注册会计师提交银行函证申请,另一个是银行工作人员审核函证信息。这两个环节是函证业务流程最主要的组成部分,其设计合理与否,关系到整个流程的实施效率。此外,还要高度重视对提交银行函证申请与审核函证信息的风险控制。加强这两个环节的风险监督控制力度,有效遏制其风险源头、降低其发生风险的可能,是保证整个流程顺利进行的关键。

3.流程配套设计

保证函证流程的顺利运行,离不开流程配套设计体系。主要包含:流程中心型组织变革,即根据流程执行的需要,对组织职能、岗位设置进行调整与优化;在流程制度设计的基础上,充分细化和规范流程运行过程中的配套制度;基于流程的表单设计,将流程输入、过程和输出信息进行及时、准确、有效的呈现,便于监控;流程管理团队的建设,函证流程的设计与执行离不开专业的员工队伍,培养与建设一批专业的流程管理团队至关重要。

(三)“互联网+银行函证”程序的优势

1.高速便捷,实现了信息数据的网络传递

优化后的银行函证流程是基于数据库技术的新型函证模式,它实现了函证审计程序的无纸化操作,高速便捷。在现代网络环境下,注册会计师可以直接通过网络进行银行函证工作,得益于信息数据库的建设。信息数据库的海量存储空间为银行账户信息的网络存储提供了可能,还给审计工作提供了极大的方便。审计工作者可以通过网络完成函证程序,从网络操作平台直接获得外部审计证据,真正实现了信息数据传递的网络化。

2.保证了函证效率,降低了工作成本

银行函证程序的网络流程化为银行函证的规范化执行提供了手段,同时极大地提高了银行函证审计程序的运行速度,让注册会计师在较短时间内获得审计证据,大大缩短了审计时间,实现了函证的高效率,保证了审计工作的质量。此外,由于应用了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减少了在收集审计证据、进行审计人员安排和利用审计资源上的浪费,因而降低了审计费用支出,节约了成本。

三、顺利实施“互联网+银行函证”程序的关键

(一)转变思维模式

互联网时代进行银行函证业务流程再造,需要进行思维模式转型,用互联网思维重新定义。首先,树立大数据思维,建立大数据平台并提升大数据运营能力。大数据是互联网时代的特征,互联网时代进行银行函证业务流程再造的首要任务就是进行自身大数据平台建设与提升大数据运营能力,这一点是进行业务流程再造的关键因素。其次,树立平台思维,让银行函证程序的各方参与者在同一个平台上“共舞”。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搭建网络统一操作平台,审计工作者通过登陆网络平台直接提交关于被审计单位银行账户信息的银行函证申请,系统根据被审计单位银行账户的归属地进行划转,由归属地银行完成银行函证的审核与反馈工作。

(二)保证网络安全与授权管理

银行函证流程再造以在线操作平台为主要工作系统,因此保证银行客户账户信息数据库的安全至关重要。要不断开发与提升安全技术,制定安全机制,定期进行维护,以保证数据信息的完整与安全,从而确保函证工作的顺利完成。此外,实行分级授权管理,严格控制事务所工作人员和银行工作人员权限,制定授权管理机制,防止出现越级违规操作现象,规范银行函证审计程序流程。

(三)加强信息技术的创新与专业人才的培养

银行函证流程再造是基于计算机技术、数据库技术等信息技术基础之上的,“互联网+银行函证”程序的顺利实施离不开相关信息技术的开发,要保证技术手段的不断创新,实现对函证平台的持续更新。此外,保证银行函证网络平台的正常高效运转,需要专业人才队伍的建设与培养。新型银行函证业务流程是审计工作与计算机信息技术的有机结合,只懂审计或者只懂计算机技术的人才不能满足需求,所以亟待培养一批复合型人才[ 7 ]。通过多元化培养方式,提高专业人才的综合素质与能力,从而为“互联网+银行函证”程序的顺利实施提供保障。

总之,注册会计师行业要充分发挥现代经济生活中“经济警察”的作用,必须紧扣时代脉搏,审时度势,不断进行审计方法的改革与创新,大力发展“互联网+银行函证”,改进与优化银行函证审计程序,这也是顺应时代潮流发展需要的一项有益举措。

【参考文献】

[1] 刘利霞.银行存款函证应重点关注四大问题[N].财会信报,2013-08-26(B04).

[2] 谢慧伟.CPA实务中的函证运用误区及应对策略[J].新会计,2009(11):51-53.

[3] 成可,康淼.银行函证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商场现代化,2015(13):174.

[4] 屈涛.银行函证规范化进程“提速”[N].中国会计报,2015-01-09(02).

[5] 张庆彬.论提高审计活动的函证效率[J].管理观察,2013(10):103-104.

第3篇

农业经济管理专业论文范文一:农业大数据在农业经济管理中的作用

摘要:农业大数据是大数据在农业领域的跨界应用,农业大数据带来了思维、理念和技术上的重大变革,是对传统农业及相关产业发展的重大改变。

关键词:大数据;农业经济管理

1农业迎来大数据时代

1.1大数据及其特性

人才素质的提高和基础信息设施的完善,加快了信息技术的发展速度,互联网发展臻于成熟,移动终端设备数量增长迅猛,产生了众多新型的数据处理和存储设备,由于这些新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成熟,客观上为大数据的产生奠定了基础,从而拉开了大数据时代的序幕。早在20世纪80年代,阿尔文?托夫勒就前瞻性的预测出大数据时代即将来临,并赞誉大数据将是信息化革命浪潮中的华彩乐章。

2007年美国图灵奖获得者吉米?格瑞在美国国家科学研究委员会的演讲中提出,科学研究经历了几千年的发展,从经验探索、理论模型、计算仿真,到现在进入数据探索阶段。对于大数据的定义,目前还没有一个标准。

大数据一词来源于英文BigDate,用海量数据来描述大数据并非十分严谨。目前,所熟知的大数据的概念是由麦肯锡咨询公司提出,麦肯锡咨询公司对大数据做出的定义是:大数据是指大小超出了传统数据库软件工具的抓取、存储、管理和分析能力的数据群。显然,该定义对大数据的判断采取主观标准,随着软件工具存储、分析等能力的变化,大数据的标准也会相应的做出调整。同行业数据的大小不同,处理软件存在差异,可能会出现这种情况,同样的数据量,在这个行业属于大数据,放到另一行业就不能算作大数据。

根据大数据的特点,通常将大数据的特点归纳为3V,即Volume(大量化)、Variety(多样化)、Velocity(快速化),这三个特点同样也表现出大数据所隐藏的巨大value(价值),因此,有些人将其归纳为4V。除此之外,大数据还有veracity(精确性)和Complexity(复杂)的特点。大数据的首要特征就是数据体量大。

在瞬息万变的信息社会中,随着社会活动的增加和数据采集终端设备的增加,我们所获取的数据呈现出爆炸式的指数级增长,数据量在不断刷新一个个新的量级单位,根据国际数据公司(IDC)的预计,大数据将会以每年50%的速度在爆发性增长。大数据不仅仅是数据量大,而且数据类型多样化。

多样化是指大数据种类繁多。大数据与海量数据并不完全相同,大数据除了具有和海量数据相同的结构化数据和半结构化数据外,最大的不同之处是大数据拥有大规模的非结构化数据,而且非结构化数据所占比重快速增长。根据咨询公司的统计数据,在众多的数据中,80%~90%的为非结构化数据,增长速度比结构化数据增长快10~50倍。快速化是指数据的流动和处理速度更快。

随着信息物联网和移动终端的普及,源源不断的产生各种各样的数据,数据的更新速度越来越快,相应的导致数据的处理速度也在加快。大数据处理方式的与传统的批量式分析不同,大数据更注重实时分析。数据的风靡除了具备信息技术等客观条件外,更重要的原因是大数据所蕴含的价值,大数据在各个行业都发挥着重要价值。

当然,大数据的价值密度和数据量的大小成反比,一个单一的数据本身并没有多大价值,但大量的数据则积累和隐藏了丰富的财富。其价值具有稀疏性、多样性和不确定性等特质。大数据所存在的数据量大、数据类型多样化、数据的快速处理的特点,都表明大数据处理和分析具有艰巨性和复杂性。

1.2农业大数据及其特征

农业生产经营活动产生了庞大的数据,这些数据广泛存在于耕地、育种、播种、施肥、植保、收获、储运、农产品加工、销售、畜牧业生产等各环节,包括跨行业的数据分析和挖掘。对于调整农业生产、相关农业企业发展具有重要推动作用。因此,农业是大数据应用的一个重要领域,农业大数据是大数据思维变革在农业领域的具体体现。农业大数据除具备大数据的大量化、多样化、快速化、价值性、精确性和复杂性等基本特性外,还有其自身的特征。农业大数据产生于农业领域,涵盖农业生产、经营相关的农业资源数据、农业生产资料数据、农业技术数据库、农产品市场信息数据、农业政策法规数据和农业机构等多种数据,而且,农业生产环境具有特殊性,受土壤类型、气候类型、作物种类等其他因素的影响,就使得关于他们的数据具有多维、动态、不确定、不完全等特征。

2农业大数据在农业管理中的作用

农业大数据的最重要价值就是收集农业大数据对其进行挖掘,寻求蕴含在其中的经济价值,对未来的农业生产及其相关经营做出科学的预测,以指导农业的发展。

2.1农业大数据助力农业的科学发展

农业在人类生存和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一方面,农业为人类生存提供不可缺少的物品;另一方面,农业为工业和其他产业的发展奠定基础。优化农业产业结构,调高农业产出。农业生产具有自身的特点,最明显的特点就是农业生产受自然因素的影响大,属于自然再生产。因此,在农业生产中,要重视气候、土壤、地理位置等自然因素的影响。

借助于大数据技术,对所收集到农业大数据进行挖掘,通过数据反映农业生产的外部环境特点,并预测外部环境的变化,以便及时调整当地的农业生产结构,将资金、技术投入到需要优先发展的农业生产行业,充分利用当地资源,发展区域特色经济,优化农业产业结构。

改进农业经营方式,调动生产积极性。农业经营方式属于制度层面的问题,主要解决如何经营的问题,只有恰当的经营方式,才能充分调动农业生产者的积极性。如何选择适合的经营方式,传统的做法是采用随机抽样的方式,对所抽取的样本进行统计分析,但确保随机抽样是非常困难的。采样过程中若存在私见,分析结果则会有较大出入。因此,随机抽样的准确性受到影响,只是在不可收集和分析全部数据的情况下的选择。

利用农业大数据的分析技术,我们可以避免遗漏数据的现象发生,通过对全体数据的分析,可以大大提高预测的准确性。如在农业合作社管理中,通过对组织规模、生产技能、管理和经营水平以及经济效益等因素的数据进行分析,发现影响组织管理的因素,进行经营方式的选择,可以充分调动参与者的积极性。发挥信息技术作用,增强农业竞争力。

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农业也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传统农业生产主要靠经验指导,具有滞后性和不准确性。在信息技术指导下的现代农业生产,利用大数据技术,能够对农业生产中将产生的问题事前做出比较准确的预测,并及时做出反应。如可以针对作物品种的特性,改良和培育新品种;根据作物的生长状况使用肥料;通过对气象信息的预测,合理的灌溉和防治病虫害等。

2.2预测涉农企业生存环境,增强企业竞争力

涉农企业通常有四种类型:一是为农产品生产提供生产资料和服务的农资企业,二是农产品生产企业,三是农产品加工企业,四是农产品流通企业。伴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涉农企业逐步发展并壮大,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越来越大,涉农企业除了具备普通企业的社会作用外,还发挥着其特殊的作用。

如农产品加工企业的发展推动了农业产业链的形成;涉农企业在运作中创造了大量的岗位,在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上发挥重要作用;农产品流通企业解决了农产品流通难的问题,对于促进农民收入稳定增长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涉农企业在目前的管理中,仍存在一系列的问题,影响着企业的良性发展。如对市场变化不敏感,技术创新缓慢,生产调整滞后,从而导致企业的竞争力弱,发挥的作用有限。利用农业大数据对涉农企业所处的环境进行分析。如将农业大数据应用于供应链管理上,通过对多个数据库(比如销售历史、天气预报和季节性销售周期)进行分析,来提高存货预测能力,实现最优存货管理。

对运输进行优化处理,使用路径优化功能提高车队和配送管理水平,优化物流。借助于物联网技术,采用实时的传感器数据来跟踪土壤、气候等信息,指导农业生产操作。农产品加工业通过分析来自客户反馈的数据,不仅能够提高营销水平,而且可以对生产过程进行及时调整,指导下一步的产品研发。

2.3完善政府运作方式,推动政府科学的农业决策

政府自身组织结构、行政业务流程、规章制度等是影响政府发挥职能的重要因素。物联网、云计算、数据整合、关联数据、信息等新技术的发展与普及,为政府利用大数据提供了技术支撑,利用农业大数据的思维和方法,将会促进政府组织形态的改革,转变政府治理模式。从长远来看,大数据将会对政府管理范式、政府职能等多个方面产生影响,能够改变政府的管理方式,促进政府科学决策,充分发挥政府职能。

政府决策是政府行使各项职能的基础,政府决策的质量和效率直接关系到管理活动的成效。利用大数据的思维和方法,政府可以在农业生产以及涉农企业发展等方面做出科学的决策。政府利用自身所掌握的数据优势,利用大数据的完整性、快速性特点,可以迅速的对农业生产经营做出反应,及时做出农业指导,调整农业生产以及涉农企业的发展,提高农业收益。

3农业大数据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3.1认识误区

尽管大数据已铺天盖地的进入到我们的日常生活,并在部分领域得到了应用,但对于农业大数据的认识,仍存在误区。部分观点认为,大数据有过度炒作的嫌疑,仍有人认为大数据就是海量数据存储,大数据仅仅是可以获取更多信息的平台,缺乏核心价值。部分观点恰恰相反,他们过分推崇大数据的作用,认为大数据可以解决所有的问题,认为传统的数据分析、处理方法将被大数据所取代。这两种极端的认识都是不可取的。大数据的存在与发展是信息技术进步的必然结果,我们应该正确面对,以使其更好地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但应该看到,目前大数据的概念、技术、方法还不成熟,大数据预测结果也并非准确无误,而只是提供了一种可能性。大数据并不是仅仅依靠计算机进行算法处理就可以完成,更需要人在其中发挥指导做用。

3.2数据挖掘存在困难

大数据挖掘主要有数据收集、数据存储、数据处理和结果的可视化呈现四部分。数据挖掘需要较高的技术和成本,各个环节都面临不同程度地困难。在数据收集阶段,要根据所需要解决的问题收集相关的数据。虽然伴随着物联网、终端设备等的发展,收集数据越来越便捷,但从庞大的数据中做到去伪存真,仍是一件复杂的工作。尽管大数据允许数据中存在少量数据的不准确,但并不意味着可以不需要保证数据的质量。

高质量的数据,是分析结果准确性的前提。在数据存储阶段,规模庞大的数据也不断挑战着传统的数据存储,普通的服务器根本承载不了如此庞大的数据集,而类似EC2一类的掩码计算云服务价格又过于昂贵,一般的科研项目也难以支付得起。在数据处理阶段,大量来自不同地方的数据被存储在一起,在对数据进行正式处理之前需要对所存储的数据进行数据清洗工作,目前数据清洗的技术能力还远远不能满足要求。

在数据处理过程中,大数据所面临的是庞大的数量级和复杂的数据结构,Hadoop相关技术为企业构建大数据处理平台提供了基础的系统架构及相关的数据库、数据流等数据管理工具,但不足以解决全部大数据问题。

庞大的数据中往往掺杂着各种无效数据,简单粗放式的数据统计和分析往往不能得到真正有价值的内容,甚至可能是相左的结论,所以需要更加有效的、精工细作的处理工具。无论是从数据处理规模还是从算法的健壮性等方面来看,都对相关的数据挖掘技术提出了更高层次的挑战。结果的可视化呈现是将通过数据分析得到的结果呈现出来,使结果更加直观。在这一阶段,由于大数据包含大量的非结构化数据,复杂性增强,传统的显示方法只能对结构化数据进行直观的展示,而对于复杂的非结构化数据无法直观的呈现分析结构。

3.3信息安全存在隐患

农业大数据可以通过预测气象信息等确保农业生产的安全,然而农业大数据自身的安全却面临威胁。因数据来源广泛而带来的数据采集安全;因数据种类和业务类型众多而带来的数据整合与存储安全;因外部需求和用户隐私保护而带来的数据审计和安全问题等。伴随着数据收集方式的多样化,数据对外呈现增加,数据存储和分析使用的安全性和隐私保护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的数据保护方法越来越难以满足需求。对规模庞大的数据进行监管是面临的一项重大任务。

值得注意的是,数据所反映的不仅仅是数据表面的信息,通过数据挖掘,数据将反映预期的行为,数据如果利用不当,缺乏必要的保密措施,就很容易造成个人信息泄露。我国大数据的发展正处于初期探索阶段,在信息安全方面尚不完善。随着数据的高度集中和数据量的增大,如何确保产业链中的数据安全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同时,数据的分布式、协作式、开放式处理也加大了数据泄露的风险。

4农业大数据工作重点

4.1转变思维认识

首先,要对农业大数据树立客观的认识,摒弃之前片面、唯技术论等不正确的观点,既要认识到农业大数据的价值所在,又不能盲目依赖农业大数据。其次,农业大数据不仅仅是技术层面的应用,也带来思维方式的重大变革,我们要改变在信息技术不发达时代下所产生的思维方式,如采用小样本量进行统计分析等,应树立农业大数据思维,采用全部的数据集,提高预测的准确性。通过借鉴大数据在其他行业所采用的方法,政府、企业等要积极推进农业大数据的发展。

4.2培养大数据人才完善农业信息化建设

大数据挖掘是大数据的核心工作,传统的数据处理手段无法适应大数据的发展,根据大数据的特征开发新技术是大数据发挥价值的关键,改进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改变过去已经建立起来的数据存储和传输的方式。

制约大数据技术发展的重要原因是人才的缺乏,因此,加强农业大数据人才的培育是今后工作的重点,人才的培养可以通过两种途径:一种是缓解短期人才缺乏,通过对已有的相关数据处理工作人员进行培训来提高他们的技能,以此满足人才急需的现状;另一种是从长远解除农业大数据人才缺乏的问题,需要在高校设立数据科学的专门研究机构和相关专业,来培育充足的农业大数据人才。

推动农业大数据发展的另一措施是加强农业信息化建设,农业信息化是农业大数据的基础,而目前农业信息化水平整体低且地区差距大,影响农业大数据的应用。因此,要建立并完善农业信息化建设,解决农业大数据应用领域中存在的信息服务个性化不足、实时数据采集难等问题,建设农业信息服务的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化、智能化、人性化和个性化,并为我国的农业动力大数据应用建立基础。

4.3保障大数据应用安全

针对大数据安全问题,在技术层面上,构建统一的大数据安全架构和开放数据服务,需要重新设计和构建大数据安全架构和开放数据服务,从网络安全、数据安全、灾难备份、安全风险管理、安全运营管理、安全事件管理、安全治理等各个角度考虑,保障大数据计算过程、数据形态、应用价值的安全。在政府层面,应该明确重点领域数据库范围,以制度和法律的形式加强规范和引导,进行日常监管,企业层面,要加强内部管理,对设备尤其是移动设备的使用加以规范,规范农业大数据的使用和流程。

5展望

农业大数据是大数据在农业领域的跨界应用,农业大数据带来了思维、理念和技术上的重大变革,是对传统农业及相关产业发展的重大改变。针对农业大数据在起步阶段存在的错误认识、技术应用水平低、数据安全存在隐患的现状,积极转变观念、提高技术水平、保障农业大数据应用安全,必将不断改进农业大数据的应用,充分发挥其在农业经济管理中的预测指导功能,提高农业及相关产业的效益。

农业经济管理专业论文范文二:农业经济管理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摘要:农业经济管理完成了对农村合理规划的任务,为农村的经济发展提供了科学的解决办法,并解决了农村的经济发展的制约问题,促进了农村经济的有效发展。

关键词:农业经济管理;经济发展

一、农村经济发展现况

1.农村居民文化水平较低

农村居民对教育的认知不够,导致子女不愿上学或强制退学等现象出现,以及一些农村的教学条件落后,导致农村子女的文化水平不高,而文化程度高的居民却留在了城市,这些因素就导致了农村的文化水平始终不高的根本原因。

2.农业生产规模较小

农村的经营方式比较分散,对于集体和大规模的生产,还有新技术的推广都不能很有效的进行,农作物的播种和收割都无法统一进行,这就浪费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这就很大程度的影响了农业经济的发展。

3.农村生态环境逐步恶化

随着工业产业的不断发展,大量的土地因为不正确的使用,造成了农村环境的污染,植被破坏,从而导致水土流失和水污染等现象。这就严重的破坏了生态平衡,制约了农业的发展,从而影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二、农村经济管理所采用的形式

1.改善农村教育条件,提高农民文化水平

农村基础教育条件有所改善,在农村建立起正规的中小学,推广义务教育,宣传教育的重要性,使得适龄儿童都有学上,上得起学,在初等教育上跟得上,打下文化基础,为农村大学生提供资金支持,不会因为没钱上学而错过受教育的机会,这样对于农民文化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

2.统筹城乡发展,落实扶持政策

切实落实三农政策,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引入新技术、新人才,把经济建设作为核心,促进农业增产、增收,拓宽销售渠道,打通城乡合作,积极帮助农村居民早日步入小康行列。

3.发展现代农业,强化科技保障

结合科技的发展,将新技术引入农业生产中,改变农村现状,用科技实现高产,在良种培育、防虫、防害等方面都有良好的效果,机械自动化等节省了劳动力,可以创造更多的价值。引入新技术,用科技的力量推动新农村经济发展。

4.加强环境保护,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发展必须是可持续的,如此才能稳定、可循环,保证经济发展不占用下一代生活资源,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保护环境,不能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发展经济。在发展中要重视生产资源的优化配置、高效利用、资源节约、环境保护,发展经济的同时提高生活质量。

5.加大农业投入,改善农民生活水平

农村经济发展的目的就是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民生活水平,在农村经济发展之初,没有完善的农业机制,缺乏先进的生产技术,没有多渠道的信息资源,销售渠道少等问题难以解决,需要政府等部门的支持,加大农业投入,帮助农民建设新农村,走上正确的发展道路,完善生产机制。

三、农业经济管理对农村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1.农业经济管理为农村经济发展做好了制度保证

综合农村现在的经济条件状况,农业的经济管理为农村的经济发展做好了制度的保证,好的经济管理制度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前提,只有在合理的农业经济管理下农村的经济才能快速、稳定的发展,这也成为了一种非常合理的发展模式。农村的经济发展行为得到了有效的规范,这使得农业的发展得到了提高,而农村经济的发展也得到了满足。所以说好的科学规范方法能够很大程度的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优化的农村经济发展的制度,使得农业的发展具有合理的制度保证,采用优化的制度才能最大化的发展经济,保证农业生产的质量和经济发展的速度。

2.农业经济管理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

在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农业经济管理提供了大量的理论指导,也为农村的经济发展指明了道路,就是有了这种引导,农村经济才会有目的的进行有效的发展,这也大大的加快了农村经济的发展速度。农业经济管理不仅为农村的经济发展提供理论指导,还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明确了市场经济地位,农村经济在我国的市场经济占有重要的组成成分。更需要政府的大力扶持,重点发展,明确经济地位,更有助于农村经济的发展。

3.农业经济管理为农村经济发展解决了制约问题

农村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存在着许多的制约问题,然而农业经济管理为这些问题提出了很好的解决方案,从一定程度上解决或者缓解了问题,并取得了一些成效。农业经济管理完成了对农村合理规划的任务,为农村的经济发展提供了科学的解决办法,并解决了农村的经济发展的制约问题,促进了农村经济的有效发展。

实现了农村发展资源的有效性,合理有效利用资源,减少环境破坏,实现可持续发展,节约人力物力,保证农村经济发展的稳定和快速。

第4篇

【关键词】 共享数据; 聚变时代; 经济统计

【中图分类号】 C8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5937(2016)22-0026-03

第十届全国企业经济统计学年会于2016年7月16―18日在兰州隆重召开。会议由全国企业经济统计学会主办,兰州财经大学统计学院、重庆允升科技大数据研究中心和重庆誉锋宸数据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联合承办。会议的主题是:“共享数据聚变时代下的经济统计理论及应用研究”。全国近百所高校、政府和企事业单位的200位专家学者参会。

国家统计局副局长许宪春博士针对我国当前经济发展态势作了《2016年上半年经济形势分析》报告,北京师范大学邱东教授针对空间经济比较中由购买力平价推断存在的宾大效应等问题作了《BHPPP中的纯价比假设与宾大效应的弱存在》报告,厦门大学杨灿教授基于投入产出分析的扩展框架作了《产业关联测度与关键产业甄别》报告,暨南大学刘建平教授针对我国政府统计调查体系在新时代面临的问题作了《深化我国政府统计调查体系改革的思考与建议》报告,浙江财经大学李金昌教授针对大数据时代下如何理解统计学等问题作了《统计学与大数据》报告,上海财经大学徐国祥教授针对大数据时代统计学的发展作了《大数据、云计算背景下的统计改革与创新》报告,山西财经大学李宝瑜教授针对当前统计建模要求前提条件苛刻等问题作了《特征样本重复抽样建模方法设计与应用》报告,江西财经大学罗世华教授利用分形方法在非线性时间序列中的研究作了《多重分形时间序列非线性特征辨识及其应用研究》的报告。本届会议入选论文68篇,分为经济统计与政府统计、大数据与统计学科发展以及统计学理论及应用等专题展开交流。主要学术观点综述如下:

一、经济统计与政府统计理论及应用研究

南京审计大学贾晓峰在《江苏最终需求结构与产业结构之间互动变化定量研究》中,运用江苏最新公布的2012年投入产出等数据,分析了江苏最终需求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变化情况,运用投入产出模型深入研究了江苏最终需求结构与产业结构之间互动变化的数量关系及内在机理,设计出多种方案进行情景模拟分析,并提出了相应对策。

楚雄师范学院张无畏在《基于三角形中线的三次产业结构变迁路径研究》中,利用三角形中线对三次产业结构变化的六种形式及其内部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六种形式之间的变化路径以及各种形式之间可能发生转化,一定是渐进的,不能跨越;每一种形式的数学约束可以用一组不等式表示;用三角形的三条中线来划分三次产业结构的六种形式,能简洁有效地表示这六种形式及其变化。

暨南大学刘建平、陈冬进在《名录库调查――基于行政记录的统计调查方法》中,为了破解抽样调查和普查费用不断攀升、无回答率持续升高、调查效率和数据质量越来越低、难以满足社会日益增长的需要等难题,提出将基于行政记录的名录库调查作为我国官方统计调查的新思路,阐述了世界主要先进国家使用行政记录进行统计调查的基本现状,讨论了建立名录库调查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并与传统的普查以及抽样调查方法进行了比较,总结了名录库调查在统计工作中的重要作用,最后提出深化我国政府统计改革的若干建议。

东北财经大学屈超、杨森森在《技术进步、技术效率与东北地区工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中,基于数据包络分析法(DEA)的Malmquist指数方法计算了2001―2011年东北地区按注册类型分组的工业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及其构成变化,详细考察了企业的技术效率,发现东北地区工业企业在观察期内全要素生产率提高的主要因素是技术进步,技术效率的影响微乎其微;使用CCR模型和BCC模型,将技术效率分解为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并得出相关结论。

暨南大学夏帆在《中国三大经济圈产业聚集现象之检验――基于微观地理数据的分析》中,使用了Duranton和Overman(2005)提出的第三代测度方法对我国三大经济圈制造业的空间聚集现象进行了检验,发现三大经济圈的大部分产业呈现出聚集特征,呈现分散特征的产业不多;通过对距离上聚集特征的考察,发现聚集总是倾向于在较小的范围内出现,一般在50公里以内;分析了各个产业的聚集程度后发现三大经济圈聚集程度最强的十个产业各不相同,且都与各自的产业特色有关。

青岛大学张迎春、袁伟萍、管琪在《基于最小间隔树法的中国地区间购买力平价试算》中指出,最小间隔树法是国际比较测度各国购买力平价的方法,有利于识别不同国家经济的相似性,并尝试将其用于中国地区间购买力平价的计算,得出相关结论。

上海财经大学郑正喜在《产业关联效应的虚拟测度理论辨析》中,辨析了产业关联效应的虚拟测度理论(HEM)研究方法,认为其核心假设的实质是改变被抽取产业的主体属性,指出应当采用完全抽取的基础假设才能构建出相对合理的测度指标,并进行了实证研究。

集美大学陆晓倩、王立凤在《厦门潜力产业选择及与台湾产业对接问题研究》中指出,选择和培育合适的潜力产业可充分挖掘区域优势,建立和发展区域主导产业并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同时运用偏离―份额分析法考察厦门的产业结构及第三产业细分行业增长差异,结果显示厦门市的第三产业尤其是生产业增长优势明显;借助区位商的定量标准探讨厦门与台湾在经济资源禀赋方面的异同,确定了厦门潜力产业选择的重点,并提出促进厦门与台湾潜力产业对接的策略。

重庆工商大学刘浩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R&D资本化》中,通过对R&D核算方法调整的动因,阐述了核算体系中增加研发支出核算具有的重大意义,系统整理了现有核算方法的利弊,在GDP框架下对R&D资本化的核算方法作了相应分析,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针对R&D活动核算提出对策建议。

河北经贸大学王会英在《河北省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差异研究》中,选取产业结构、经济效益、经济总量、居民生活水平和经济外向性5个方面的16个指标构建评价体系,采取客观赋权方法建立加法合成评价模型,并基于2013年的统计数据对河北省的区域经济发展差异作了定量分析,提出了对策建议。

二、大数据时代统计学与统计学科发展研究

重庆工商大学李勇在《基于物联网时代的工业大数据挖掘方法及应用研究》中,针对互联网和物联网的时代特征,从大数据来源、基本特征、处理技术和大数据思维4个维度提炼出大数据的概念;阐述了数据挖掘基本方法的优势和不足;分析了物联网下工业大数据呈现的本质特性;比较分析了消费大数据和产业大数据的挖掘技术和分析方法的异同,指出工业大数据分析和挖掘中存在的难点和重点;结合工业互联网阐述了大数据挖掘技术的应用。

云南财经大学张敏的《多水平贝叶斯模型在大数据挖掘中的应用》从线性回归模型扩展到多水平线性模型,将线性回归统计学习方法的基本思路拓展到多水平线性模型,借助于贝叶斯统计方法和马尔科夫链蒙特卡罗算法,将多水平线性模型应用于大数据的挖掘中并进行了实例应用。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刘洪在《应用统计专业硕士(大数据分析方向)培养模式探索》中,从项目背景、国内外相关项目现状、数据分析师需具备的基本技能和课程体系设计4个方面,对当前大数据分析方向的专业硕士研究生人才培养进行了全方位的阐述和探索。

天津财经大学杨贵军在《“数据工程”方向课程设计》中,从全国统计学专业数据工程方向教学联盟、“数据工程”概念提出的背景、数据工程师专业人才培养和“+数据工程”技能培训4个方面,详细阐述了针对大数据时代如何从统计学科角度培养大数据人才。

重庆工商大学李禹锋在《基于互联网白酒消费市场现状的大数据分析》中,通过网络爬虫技术收集和清洗数据,借助词云图和文本挖掘技术等,对品牌销售额、品牌销量以及白酒香型、酒精度和规格的消费倾向等进行了分析,并对未来市场的消费趋势作了展望。

闽南师范大学陈立双、祝丹在《大数据推动下中国CPI测算方法创新趋向与挑战》中,基于居民消费领域大数据对居民消费者价格指数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分析了大数据在CPI测算中的可能应用路径,探讨了大数据推动中国CPI测算理论与方法的创新趋向和面临的挑战,探讨了大数据在中国CPI测算的方法论问题。

三、统计理论与统计应用研究

天津财经大学杨贵军、孟杰、蔡凯月在《人口年龄结构、人力资本与人口红利测度――基于超越对数生产函数模型的经验分析》中,阐述了人口红利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源泉,测度人口红利对全面掌握中国人口变化规律、科学制定人口政策和经济政策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指出现有研究普遍仅从人口年龄结构角度测度人口红利,忽视了劳动力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在综合考虑人口年龄结构和劳动力人力资本两个角度下,使用超越对数生产函数测度了中国的人口红利,并得出相应结论。

华中师范大学王江涛、冯元化在《如何确定即时波动率核估计量的最优窗宽》中指出,在即时波动率的各种估计量中,非参数估计量因其能准确地度量即时波动率成为研究热点,但这类估计量在应用中面临最优窗宽的确定问题。其借鉴非参数回归分析中窗宽选择的思想,以即时波动率的核估计量为例,构建了一种能从数据中准确计算出最优窗宽具体值的算法,从理论分析和数值验证方面看,该算法具有良好的稳定性、适应性和收敛速度。

厦门理工学院陈安全和浙江工商大学李海涛在《一种新的四格表独立性检验――基于回归模型的方法》中指出,传统四格表的独立性检验采用卡方检验,若采用回归模型技术将四格表中的定性变量量化后引入到模型中,同时利用回归模型中的系数显著性检验来检验四格表的独立性,在一定条件下具有等效性和一致性。

楚雄师范学院梅莹在《经济新常态下云南省新的消费增长点培育研究――云南省城镇居民消费现状分析》中,针对云南省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和人均全年消费性支出的数据,构建了基于扩展线性支出系统的静态和动态比较模型,得出相关结论。

重庆工商大学周世铭、付安瑶在《网络意识形态传播新特点现状分析》中,通过文献资料分析、网络爬虫技术和问卷调研分析,对旧媒体时代、互联网时代和当前新媒体时代中的主流意识形态、非主流意识形态、网络意识形态三种意识形态传播的方式和特点进行了对比分析,提出目前意识形态传播过程中呈现出新的传播特点。

河北经贸大学汤玉环在《基于VAR模型的经济发展与土地财政关系的实证研究――以河北省为例》中,基于河北省2002―2013年的数据,建立经济发展与土地财政的VAR相关模型,通过研究河北省经济发展与土地财政的作用机制,探讨土地财政对于经济发展的利弊作用,寻求地方财政与经济发展的均衡,以更好地促进河北省的经济发展。

第5篇

关键词:商业银行;客户服务与管理;IT支持体系

一、 构建IT支持体系的原则与重点

当前,我国商业银行的客户主要分为三类:集团及战略客户、一般机构客户、中小企业及零售客户。其中,集团及战略客户属于我国商业银行的重点客户。当前,受到信息科技部门资源有限的约束,在IT资源不足的条件下,应按照客户的贡献度、重要程度等指标进行客户分类管理,为不同类别的客户提供不同的信息,以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客观上,信息科技部门的发展通常会经历单项应用阶段、跨部门整合阶段和战略规划阶段。在不同阶段,IT支持体系的原则也有所不同。

1. 单项应用阶段。在单项应用阶段,商业银行对信息科技部门的要求集中于技术层面,包括软件系统、硬件系统的运行与维护,软件系统、硬件系统故障的排除,即“消防队员”的角色。此时,商业银行信息科技部门创新的原则为:(1)保障全行业务安全平稳运行与发展;(2)优先保障重点客户的需求。

2. 跨部门整合阶段。在跨部门整合阶段,在保证数据库安全与稳定的同时,信息科技部门还需要满足用户对高级技术支持和信息及时到位的需求,信息科技部门的目标逐渐转向管理职能。此时IT支持体系创新的原则为:(1)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根据成本和效益相匹配的原则,尽力解决自身和内部其他部门的新的IT需求;(2)在满足重点客户的需求下,解决绝大多数客户普遍的需求。

3. 在战略规划阶段,信息科技部门从技术服务部门转变为跨信息技术和业务的管理部门,并逐渐从支持保障部门过渡到战略部门。此时信息科技部门已经能够满足绝大多数客户的需求,并以IT支持驱动业务的发展。(1)保障所有客户提出的合理需求。(2)能够根据信息科技的最新发展,主动提升对客服的IT服务与支持,提升内部管理的效率,增加业务的附加价值、延长业务价值链。

我国银行业正处于从单项应用到跨部门整合的过渡阶段,兼具两个阶段的特点,此时的客户管理与服务创新的重点应该是提升信息部门的效率,以保证信息科技部门能够在保障全行业务安全平稳运行的基础上解决客户的普遍需求。

二、 IT支持体系的基本框架及主要内容

根据现代银行业的实践,在上述IT支持体系构建原则的指导下,我国商业银行应该从制度建设、组织建设与信息科技建设等几方面构建客户服务与管理创新的IT支持体系。具体地,在制度建设方面建立和完善人力资源管理、首席信息官制度;在组织建设方面能够准确定位并且提供高质量、高效信息服务的信息科技部门;在信息技术建设方面建立能够提高客户满意度的客户关系管理系统。

1. 制度建设。

(1)人力资源管理。①明确人力资源计划目标。科学制定与信息规划相适应的人力资源计划,有利于改变IT部门人力分配不合理,知识结构性矛盾突出的问题,为银行业务信息化建设提供人力保证。②合理的人才需求结构。合理的、相互匹配的人才需求结构有利于互不专业人才群体的形成,同时高度细化分工的信息科技团队可以实现商业银行经营信息化的目标。③持续的复合型人才培养。信息人才的素质和能力需要企业管理层与信息部门有计划地进行开发与培养,,我国商业银行可使专业人员通过实践,通过持续学习培养信息科技人才。

(2)首席信息官制度。首席信息官制度,即在高级管理层设立首席信息官一职,直接对行长负责,领导信息科技工作,并制定和实现商业银行的信息化战略,使信息科技因素能够成为各项相关业务的决策依据,从管理的角度提升信息科技的重要性。首席信息官的具体职责主要包括以下方面:①制定企业信息化战略、规划和技术方案;②实施企业信息化战略、规划和技术方案;③开展企业信息化管理与服务

2. 组织建设。从组织建设来讲,科学的IT支持体系的核心是商业银行合理定位IT部门。对于现代银行业来说,IT部门终将成为战略部门。因此,IT部门与业务部门是“鱼和水”的关系。在未来的发展中,IT部门不应仅仅充当“消防员”的角色,而是应当围绕建设客户中心型的信息化银行这个目标做出变革。

在“互联网+”时代,全社会的经商环境更加信息化,这就要求必须尽快建成全面信息化的银行。也就是,IT部门除了要负责领导银行的信息化和系统运维之外,还要拟定信息科技发展战略,将商业银行信息科技的发展作为全行发展的战略任务。同时当好银行的“智囊”,承担传统信息科技技术职能和决策支持部门的职能。

IT部门的职能应当符合目前金融信息化的战略目标,科学划分各职能之间的界限,缩小部门间由于信息传递损失导致的沟通不畅。按照信息科技部门作为我国商业银行决策支持部门的定位,应当将承担传统信息科技技术职能和决策支持部门的职能划分为:(1)IT系统基础设施的运营与维护;(2)维护IT系统数据库;(3)规划IT系统总体功能结构;(4)为企业决策提供IT支持;(5)规范与标准化相关技术标准;(6)企业职员信息化培训;(7)制定、完成企业信息化战略;(8)领导企业信息化工作,再造企业工作流程,推动企业变革。

3. 信息技术建设。“以客户为中心”是银行开展业务的出发点和归宿。我国商业银行要想从日益加剧的市场竞争中获得比较优势,营销理念就必须从传统的关系营销向现代的服务营销转变。随着金融服务业的外延不短扩展,金融机构内部的界限也逐渐模糊,银行业金融机构也逐渐向横管银行、证券、保险行业的综合性金融服务机构发展。在传统金融业面临着具有较低成本优势的的互联网金融的冲击,金融业日益开放的背景下,完善客户关系管理系统,运用大数据技术,拓宽客户服务渠道,必将成为IT部门信息技术建设的重点。

(1)建设科学高效的客户关系管理系统。客户是银行最重要的资源,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环境中,商业银行越发重视市场拓展与维护,相应的,识别客户贡献度、吸引有价值的客户并维护好客户管理就成为银行利润最大化的必由之路。因此,开发包括分析型客户关系管理(ACRM)系统和分析型客户关系管理系统(OCRM)在内的客户关系管理系统,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手段对客户数据整理、分析并用其做出响应的决策,开展相关业务就势在必行。一个具有完备功能的客户关系管理系统通常在以下几方面能够帮助商业银行进行客户关系管理:①促进银行产品创新、再造工作流程、提升营销服务水平;②批量处理、分析客户相关信息;③根据不同需要从数据库中提取数据进行分析;④整合分散在各独立系统中的数据资源,实现数据共享;⑤通过多渠道综合比对分析形成统一客户视图。

①客户关系管理系统与数据整合。客户关系管理系统将各独立交易系统中的数据以合意的方式整理、加工、保存、更新,使得各个信息系统的协同运作成为可能。

②客户关系管理系统与流程再造。CRM的理念就是要以“客户为中心”,客户关系管理系统从运营、决策等多方面再造流程,对工作方式产生了根本性变革。

③客户关系管理系统与服务创新。客户关系管理系统使得企业可以根据客户的行为习惯、偏好、运营特点等有针对性的提供差异化服务。

(2)充分运用大数据技术。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有利于银行更好地服务客户,进一步拓展银行业务的价值链。不少著名的跨国银行已经将大数据技术应用至风险评估、产品创新、决策支持、差异化营销等多个领域。①风险评估。银行可以利用大数据增加信用风险输入维度,提高信用风险管理水平,动态管理客户的信用风险,降低违约概率,同时预防信用欺诈。②差异化营销。银行可以依据大数据分析,预知企业客户未来资金需求,提前进行预约,提高客户体验。可以依据大数据分析报告,进行差异化营销,提高客户满意度。③需求分析和服务创新。可以利用整体样本数据,如从客户行业,收入,所在地,行业,资产,信用等各个方面对客户进行分类,依据其他的数据输入维度来确定客户的需求来定制产品。④运营效率提升。大数据可以展现不同产品线的实际收入和成本,帮助银行进行产品管理。还可以帮助市场部门有效监测营销方案和市场推广情况,提高营销精度,降低营销费用。⑤决策支持。大数据可以帮助商业银行为即将实施的决策提供数据支撑,同时也可以依据大数据分析归纳出规律,进一步演绎出新的决策。

(3)增加客户服务的渠道。对于银行业来说,电子银行服务能够在提升服务效率的同时,提升客户体验,有效降低服务单位客户的成本,是实现多渠道客户服务的重要手段。

电子银行业务较之于传统柜面业务有如下特点:①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电子银行突破了物理条件对银行服务时间、服务地点和服务能力的限制,使得大量银行业务的办理脱离了银行网点,从面对面的服务方式改为用户通过事先获得的电子证书获得更为便捷、高效的金融服务。②用户的便捷自助操作。电子银行业务将商业银行从大量的固定资产与人力成本中解放出来,降低了商业银行提供金融服务的成本。从客户角度来看,电子银行业务优化了业务办理流程,通过电子渠道,客户可以自主办理金融业务,提升了金融服务的便捷性。同时,电子银行服务使得客户摆脱了时间和空间对办理业务的限制,解决了全球一体化下金融交易可以全天进行,而金融机构还处在8小时工作制下的茅盾。③科技含量的投入使得边际成本低。对于电子银行来说,所能提供的服务种类和服务功能越多,所提供的服务越安全和便捷,客户黏性就越大,所能吸引到的客户就越多,因而为单个客户提供服务的成本随着客户规模的扩大也逐渐趋于零,形成正反馈。④电子银行的发展提升了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互联网时代,商业银行之间竞争的关键在于人才,而电子银行是信息科技与银行业务结合的产物,因而随着电子银行业务的发展,更加需要既懂金融业务,又懂IT业务的复合型人才。

三、 我国商业银行客户服务与管理创新IT支持体系的实现路径

当前,根据我国商业银行的实际情况,构建科学高效的客户服务与管理创新的IT支持体系,应该通过以下路径来实现:

1. 建设一支高素质、复合型IT人员队伍。(1)培养一支高素质、懂银行业务、IT技术能力强的复合型人才队伍,在前台业务部门、风险控制部门以及一些关键岗位配置信息科技部门人员。(2)完善信息科技人员业绩激励机制,拓宽信息科技人员发展空间。建立职务、职级与职称并行的薪酬体系,打破信息科技人员晋升的“天花板”。(3)明确核心能力发展要求,完善人才培养机制。基于信息科技发展战略明确信息科技人员核心能力要求,科学制定信息科技人才培养方案。做好需求管理,加强专家级领军人才的内部培养与外部引进。(4)针对不同岗位的需求,制定更为细分和差异化的培训目标,建立涵盖入职与履职全方位、立体的培训体系。并结合业界最新变化调整培训方案与培训目标。

2. 向首席信息官制度过渡,提高我国商业银行信息化水平。当前,我国商业银行信息科技部门已经可以满足内部客户和外部客户的绝大多数需求,正处于从“单项应用”阶段到“跨部门整合”阶段的过渡期。为了提升我国商业银行的信息化水平,实现银行业务向信息驱动模式转换,适应“互联网+”时代的客户需求新变化,继续保持在国内外金融市场的优势,应当考虑建立起首席信息官制度,负责领导IT部门制定、完成企业的信息化战略。

增设一名高层管理人员涉及很多需要考虑的因素,同时还要履行相关的组织程序和法律程序,审批流程所需时间较长。因此,可采取渐进式方式向首席信息官制度过渡:例如,设立银行信息科技委员会(领导小组),由商业银行主要负责人或分管领导任委员会(领导小组)主任(组长),由委员会(领导小组)领导信息科技工作。

3. 明确IT部门的定位,构建能够动态满足客户主要需求的组织架构。本质上来说,企业信息化的程度要与企业信息科技部门的定位相匹配。企业信息化程度与信息科技部门的不匹配会造成企业资源的错配,降低了企业资金运用效率与企业的工作效率,对企业信息化发展无益,因此应合理调整IT部门在银行业务与经营中的定位。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IT部门的定位不应当只是“救火队员”的角色。IT部门在加强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的同时,必须更多地了解业务部门的状况,积极疏通业务部门进行信息化整合后的业务流程,为各个业务部门提供一个共享的数据与信息平台。除了保障基本业务正常运行外,银行业务流程和客户关系管理再造也应该作为IT部门的一个重要任务。同时还应优化信息科技组织定位,根据银行业务部门的发展需要明确信息科技发展策略,依据内部控制与合规性的要求,建立涵盖IT风险管理、IT审计、IT专业技术的职能部门。提升信息科技的业务支持和决策支持功能。

4. 全面建立分析型客户关系管理系统。当前,我国商业银行以使用操作型客户关系管理系统为主,多个系统间的数据形成了信息孤岛,数据价值没有得到充分挖掘。因此,应当全面使用能够对数据价值深度挖掘的分析型客户关系管理系统(ACRM),为业务运营和决策提供支持。

在统一的系统下建立相互联系的子系统模块,模块之间既有相对的独立性,又在统一系统下共享数据相互联系。建立数据仓库,为识别客户贡献度,细分客户类型,管理层决策储备相关数据。同时参照国际通行模型开发符合本行情况的客户贡献度模型,综合考虑与收入成本相关的多个因子,为提升决策水平、开展营销服务提供依据。

5. 运用大数据技术强化我国商业银行的IT服务能力。利用大数据技术提升营销服务水平。一是拓展客户资源。通过对大数据的获取与处理,我国商业银行可有效扩展客户信息接触面,获得更多市场机会;二是获取全面的客户画像,真实呈现客户身份、资产、喜好、情绪、行为、社会关系等“立体视图”。三是开展精准营销。

利用大数据技术强化风险管理能力,通过对大量数据信息的深度挖掘,可以有效识别授信人风险,提升整体的风险防控能力。利用大数据技术优化运营管理模式,可以利用大数据提高决策效率、优化处理流程、提高对市场的反应速度。

6. 强化电子银行渠道,为客户提供更好的安全便捷服务。(1)提高呼叫响应系统的服务质量。在未来我国商业银行电话呼叫中心和网络平台咨询服务体系应拓展为跨多种终端设备的交互系统,能够向电话、PC和移动端等多种终端设备提供咨询投诉等服务;(2)提升电子银行的客户吸引力。随着客户对全能银行服务的要求提升,银行业金融机构所能提供服务数量和质量都会影响资金的沉淀量。因此,银行信息科技部门需要与业务部门共同努力丰富网上银行所能提供的产品和服务,使商业银行能够提供更多元的电子金融服务。

参考文献:

[1] 雷陈光,陈运娟.大数据时代下商业银行客户关系管理思维变革[J].金融与经济,2015,(4).

[2] 侯敬文,程功勋.大数据时代我国金融数据的服务创新.财经科学,2015,(10).

[3] 周林洁.金融集团信息科技机构组织设计与管理模式研究――以平安集团、花旗银行和汇丰银行为例.南方金融,2014,(9).

[4] 骆鹏.成都银行IT治理研究[D].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学位论文,2010.

[5] 严盖.我国商业银行服务管理问题研究[D].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学位论文,2012.

第6篇

关键词:云会计;信息化;发展

从2012年开始,大数据(big data)一词就越来越多地被人提及,人们用它来描述和定义信息爆炸时代产生的海量数据。大数据时代的来临,对人类的数据驾驭能力提出了新的挑战,也为人们获得更为深刻、全面的洞察能力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空间与潜力。数据的快速膨胀也极大地影响甚至是决定着企业的发展与未来,商业决策将日益基于数据和分析而定,爆炸性增长的数据可能为企业带来安全隐患,但更是一次难得的发展机遇。复杂纷繁的数据中潜藏着无数的商机,如果企业能在这一时期敏锐而准确地发掘商业价值,必然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在这一过程中强大的技术支持显得尤为重要,在云计算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企业会计信息化无疑是重中之重。与传统的会计信息系统不同,大数据时代的云会计不仅成本更低,而且专业性更强、性能更高、可靠性更有保障,在企业评估经营成果、预测经营前景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一、云会计概述

1.云会计的内涵

云会计是建立在云计算基础上的、以互联网为媒介,由专门的服务商提供软件、硬件及其维护等服务,客户利用电脑等终端设备实现会计核算、财务分析等功能的在线会计信息系统。换言之,云会计是由软件服务提供商利用云计算理念与技术开发出的供企业使用的会计信息服务网络系统。软件服务提供商负责云会计信息服务系统的建设与维护,其中包括集成管理系统、网络存储及与会计业务相关的信息系统等。其关注点在两方面:不断发展的互联网能为建设企业会计信息系统提供怎样的组件,组件构建成的云会计系统在支持企业进行会计核算、管理及决策等方面服务时的性价比是否合理。而对云会计的使用者――企业来说,这种在互联网上提供的需要付费的系统的服务质量如何则是其关注的重点。简而言之,云会计这种服务系统是集成设计、单点登录使用。

2.云会计的服务模式

传统的会计软件,企业购买的是一项产品,将软件安装在电脑上然后进行操作使用。而云会计软件,企业购买到的不再是产品的所有权,而只是软件服务商提供的线上服务使用权,其服务主要依托应用层、平台层、数据层这三个层次完成。

应用层,也称软件即服务模式(Software―as―a―Service,简称SaaS),软件服务供应商向企业提供会计核算、管理、决策系统及与之相关的各项业务系统,并负责后期的升级、管理、维护等工作,企业只是租用软件完成相关的会计业务,并据使用情况实时支付服务费。在互联网与云计算的技术支撑下,企业通过云会计可进行远程办公,不再受时间、空间的局限。平台层,也称平台即服务模式(Platform―as―a―Service,简称PaaS),该平台主要负责云会计的数据库服务,既包括企业使用云会计之后财务数据的运行、管理与监控工作,也包括为新服务、新应用的程序开发员提供一个数据相对开放的环境。数据层,也称基础设施即服务模式(Infrastructure―as―a―Service,简称IaaS),为企业提供如服务器、存储中心等的在线基础设施服务,是运用互联网的虚拟形式让客户使用软件或操作系统的在线服务。而且在云会计的服务模式中,企业购买的每一层可都是同一服务商提供的,也可是分别来自不同的服务商。

二、云会计在会计信息化中的发展优势

云会计,是互联网时代大数据背景下云计算与会计信息化二者优势互补的产物,在降低企业投入成本,提高会计信息化专业水平及应用能力等多方面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

1.降低企业会计信息化的成本

云会计的出现,使企业会计信息化的成本大幅度地降低了,主要体现在三方面:首先,企业直接从软件服务提供商那里购买已经开发成熟的云会计系统,不必自己去组织人力、投入资金进行开发,与之相比,所需支付的租赁费很是低廉。物美价廉的云会计,使企业在实现会计信息化的过程中,无需劳心劳力、费时费钱,就可享受到最新最稳固的数据平台及相关配套服务,节省出一笔巨额的营运资本。其次,企业在使用云会计时,可以按需购买,最后依据使用量的多少或时长来付费,做到了资金的有效利用。最后,传统的信息化软件产品需要企业安装使用,这意味着企业必须设置专门的款项来进行维护、管理、升级等繁琐工作,还有机房、专业技术人员等相关设施的配套也是一笔不容小觑的长期资金投入。而云会计的出现,使得这些软件、硬件的后期维护、管理、再开发等工作可以交由专业团队去处理。租赁了云会计的企业,既可节省出这一笔巨额支出,还可随时用到性能更高、可靠性更有保障的会计系统,腾出更多的精力去专注于自身长远发展、应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

2.提高企业会计信息化的专业水平

云会计的软件服务提供商聘用了计算机、会计等方面的行业专家和专业人才,不仅具备着雄厚的技术研发能力、高水平且经验丰富的管理人才,还配备有规模庞大、设备齐全的硬件设施――计算中心来支持云计算及相关系列服务。日益完善的云会计系统,在提高企业会计信息化专业水平上的作用主要表现在管理与数据两方面。一方面,云会计保证了企业能够使用最新的会计系统,而且不必担心更新速度等问题,还可随时向专业团队咨询会计方面的专业问题,更加精确地掌握企业的财务情况与控制发展风险。同时,使用了云会计的企业还可以将定期故障排除检查、系统升级等问题交由专业人士处理,服务商将为企业日常使用云会计做好各项后勤工作,比如会帮助企业定期进行数据容量的存储更新与调整,解决企业规模增长时会计层面的后顾之忧。另一方面,云会计系统用来存放数据的设施是由互联网连接的服务器集群,并有专业技术人员组成的团队来管理与备份这些会计信息。这种大规模分布式的存储形式,是将完整的数据实体分割成许多“碎片”后存储到不同的远程服务器终端上,即使有人想非法盗取某企业的数据,也不可能获得所有存储“碎片”的服务器访问权限。因此,云会计保证了企业会计信息化中数据管理的可靠性与安全性。

3.提升企业会计信息化的应用能力

大数据时代的一大特征是信息社会的再分工,为使会计信息化发展中应用层的工作人员从底层的繁琐运算工作中解脱,云会计应运而生,为企业集中会计人才在研发与创新上的应用能力提供了可能。在企业的日常运营中,企业内部的经济交易可藉由云会计全部用电子数据在互联网上处理完成,实现不受空间和时间限制的移动办公。而且云会计操作中,还可同时生成相关的信息,为会计人员进行下一步的成本预算提供数据支持。云会计具备超强的运算能力,可快速完成各种报表,使企业管理者迅速了解当前的经营环境、预估各项指标。云会计使企业内部的会计运作流程发生变革,促进了各部门间更加高效有序的合作。云会计更是让企业与合作者、客户之间的数据共享更加方便,使交易更加便捷,工作效率获得了极大的提高。比如企业可通过云计算系统平台实现网络购销业务,在互联网上进行电子数据形式的交互来完成合同签订与资金流通。

三、云会计应用时的注意点及发展策略

作为一种新兴技术,云会计在企业会计信息化进程中有着重要的作用,但是也不可避免地存在着风险。作为存储与分析海量数据的载体,既要加强关注其应用时可能出现的问题,也要思考下一步的发展策略。

1.云会计在企业会计信息化中面临的问题

现阶段,云会计在企业会计信息化应用中的确存在着一些薄弱环节。一是云会计的安全性。云会计通过网络完成财务数据的传递和分析等工作,必然要面对开放性的互联网可能造成信息泄露、黑客侵入等危险。云会计系统运行时,操作人员的安全保密意识、管理员对操作权限的安全设置、访问痕迹的清理、遭遇非法截获数据或恶意篡改信息时的及时反击等此类问题的保障是否到位,关乎企业核心财务数据的安全性,是决定企业是否安心使用云会计的关键。二是云会计的互通性。我国的云会计才刚刚起步,虽然用友的伟库网、阿里的钱掌柜等有了提供云会计的服务,但还局限在为中小企业提供现金管理、在线记账等最基本服务功能的程度,规模小、服务档次较低、市场资源整合程度不够。三是对云会计服务提供商的依赖性偏高。目前企业使用的云会计的服务质量与售后服务水平都决定于开发商的专业素养,如果云会计供应商突然出现问题,对企业的财务必然会造成的恶劣的影响。

2.推进云会计应用的发展策略

尽管初期的发展阶段,云会计仍然存在不少问题,但是在推进企业会计信息化、提升企业综合实力等方面云会计的重要性都是不容忽略的,因此有必要集合会计专业人员、云计算技术人员等多方面的力量来不断推进云会计的发展与应用。

其一,加强云会计的安全防范措施。云会计技术开发者要针对数据泄露的可能性做好各种防范工作:为使用云会计的企业在网络接口处设立有效的防火墙;加入密钥管理技术,保证数据只能被掌管密钥的企业看到;在云会计软件上市运行之后安排专业团队做好监管工作,对恶意入侵者进行实时的防御。云会计服务商下一步的工作中,还应将4A系统引入安全防御中。4A的中文名称是统一安全管理平台解决方案,包括认证Authentication、账号Account、授权Authorization、审计Audit四大组成部分。4A系统引入到云会计软件平台中,用4A系统完成企业用户的权限认证,之后再进行单点登录。如此便可保证在完成会计业务工作的同时,系统同步监察用户的数据访问情况,如果出现敏感行为及时作出警示甚至是信息的切断。通过多渠道的安全防范,云会计的风险将被最大程度地降低。

其二,整合资源,共同开发,实现云会计服务的深化与个性化发展。企业经营管理效率的有效提高,需要信息、物流、资金三者的同一协调运作,这也是云会计技术深化发展的方向。之前企业只是应用云会计来记账、管理现金,而今后要将云会计与ERP系统(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中文名称是企业资源规划)进行有效融合,实现企业管理运作的一体化。云会计基础上的ERP,专业人员可对企业盈亏、订货、营销等多项动态数据随时进行分析,制作趋势图、仪表盘等各式图表来预测下一步的市场发展前景,综合考量各种因素、科学评估市场风险,最后做出全方位的、可靠性高的决策。而且在资源的优势互补中,云会计还应考虑到业务需求的变动来发展定制化的个。比如过去企业使用的传统会计信息系统的功能冗余,且欠缺灵活性,所以今后的云会计服务应提供在线定制服务,根据企业的个性化因素提供多种自定义功能。

大数据时代的来临,对企业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顺应时展潮流、积极变革、采用更先进的管理方式,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胜。作为企业的核心部门――财务部更要顺应信息时代的发展形式,应用云会计提高企业的会计信息化水平。在降低企业投入成本,提高会计信息化专业水平及应用能力等多方面,云会计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但也存在着安全系数低、互通性差等不足,必须在今后的发展中集合会计专业人员、云计算技术人员等多方面的力量来不断推进云会计的发展与应用。

参考文献:

[1]丁璐.推进云计算在中小企业财务会计中英语的若干思路[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0(13).

第7篇

【?P键词】互联网+;环境会计;信息披露

【Keywords】internet+;environmental accounting; information disclosure

【中图分类号】F235.1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1069(2017)04-0042-03

1 引言

2015年至今,席卷而来的“互联网+”浪潮,一方面给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带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有助于环境会计改进其传统的信息披露模式,完善信息披露机制,适应互联网的发展节奏;另一方面,也给其带来了冲击和挑战,“互联网+”环境下,网络的透明性和及时性,对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真实性和有效性提出了新的目标要求,传统的环境信息披露观念已然被淘汰[1]。

2 “互联网+”下释放的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信号

“互联网+”代表一种新的经济形态,推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经济社会深度融合,充分发挥其在生产要素配置中的优化和集成作用,形成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实现工具的经济发展模式。其实质就是信息数据的共享和公开透明。随着互联网和环境会计的跨领域的融合,互联网这个强大的搜索引擎,将企业环境会计信息的数据资源整合,利用其得天独厚的技术信息条件,成为加速环境会计信息披露进程的助推剂。

传统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形式及其过程的周期性,已经不适应“互联网+”思维、理念以及模式上的创新[2]。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今天,投资者对于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内容的需求更迅速更及时更全面,同时对其披露的信息的效率和质量也更加注重,这就要求企业进行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时,形式可以多样但要规范,速度应及时但要真实准确,范围可以缩小但要全面。“互联网+”下的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提供的信息流将是自然、经济、社会资源、伦理和文化集合的系统,以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最大化为目标。

3 我国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现状

我国对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研究起步晚,理论和实践欠缺,目前还处于摸索和探寻阶段,还没有形成与本国环境会计发展相适应的信息披露理论体系和实践模式。在环境会计信息披露这条路上,我们有许多的问题亟待解决。

相对于传统的会计信息披露的方式和内容,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在对环境资产,环境负债以及环境成本和收益方面计量标准和核算方法还不完全统一,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准则不完善并且也未对其做出明确规定,这就导致在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过程中,一些企业为了粉饰环境会计信息的相关内容,出具不规范不全面不符合实际情况的环境会计报告来误导广大投资者。

企业内部环境会计部门和其他的财务部门联系不紧密,造成环境相关的信息偏离管理部门所得到的数据,而地方政府部门由于缺乏关于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相关的指导性文件,对企业出具的报告信息的环境监督和检测力度没有统一的参考标准,这就造成了各个地方各行其是,对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相关内容失真。

我国环境会计信息披露进行审计的部门主要是针对大中型企业,重点是对上市公司或者重污染企业环境信息披露的审计。结合我国发展实际,中小型企业的数量已经占据了中国企业总数的90%以上,是环境会计信息披露中的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但现实是其相关的环境会计审计工作一片空白,止步不前。

4 “互联网+”下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发展

“互联网+”的提出以及发展,使“互联网+会计”步入一个新的时代阶段。同时期环境问题一直位居新闻热点,尤其是近几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生态破坏及环境污染问题的日益严峻,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的优势,获取环境会计信息,改善环境成为了各国经济体的关注重点。

从我国社会层面讲,互联网技术是物联网赖以构建的基础,而进行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是国家环境管理的需要。“互联网+”时代,国家对于环境会计信息的需求更迅速更及时,相较于传统的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周期性,运用“互联网+”将使政府管理机构可以更便捷地获取全社会的环境会计信息,了解现阶段环境现状,制定应对环境问题的对策,防患未然[3]。另外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包含了自然资源环境的指标,这也需要微观主体的环境会计信息披露。这就从现状和政策方面体现了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必要性。

从企业内部层面讲,互联网发展带来了“爆炸式”信息内容,企业根据自身情况构建内容充分的模块化环境信息披露形式,高效便捷地对环境信息进行披露,一是企业内部管理发展的需要,也是投资者、债权人等环境会计利益关系人做出决策的标准。各利益相关者通过查看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了解企业对环境的污染及其环境保护责任的履行情况,评估企业的经济效益及可持续发展能力,并在此基础上做出理性的判断和决策[4]。企业和各利益相关者使用互联网平台或获取的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内容,实质上是双方利益的制衡与博弈。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真实性、及时性和全面性得到一定程度的保证。

5 “互联网+”视角下环境会计信息披露面临的难题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呈现双面性,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环境会计信息披露面临的难题也越来越多。论文主要从环境会计信息披露主体角度讨论在此背景面临的难题。

5.1 计算机硬件和系统的安全性

“互联网+”下的环境会计信息披露主要依赖是计算机端对数据的自动输入和输出管理和系统对相关信息数据存储。如果遇到计算机硬件损坏或者内置存储保存不当,重要信息将会丢失;如果系统在向互联网数据库传输数据时,遭受非法拦截或是信息恶意篡改,将会泄露企业的商业机密,严重时如果不法分子利用病毒入侵,企业的损失将难以挽回。

5.2 环境会计人员的素质

环境会计在我国发展的时间短,对于其相关的理论知识研究还不透彻,基本的框架结构和发展模式还在不断修改和完善。由于之前部分企业对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忽视,所以对环境会计人员的素质要求相对于财务会计人员要求就低。但是“互联网+”视角下,对于环境会计人员的要求不仅仅是掌握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相关规范,还要培养创新会计思维模式,提高互联网技术水平。

5.3 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

我国关于环境保护出台的法律法规多,但是针对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却十分欠缺。企业在进行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时很难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基本是从财务会计信息披露的相关标准迁移而来。在“互联网+”下,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主体在报告时缺少法律法规的约束,可能影响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真实和有效性,出现投机行为。各利益相关者在互联网数据库获取企业相关数据信息时,可能遇到虚假的环境会计信息,做出错误的判断。由于缺少相应的法律规范和惩戒机制,企业的欺骗行为难以杜绝,利益相关者的权益难以保全。

5.4 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内容及格式

传统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模式下,内容单一,格式简单,不能直观形象地反映企业环境会计信息的内容,同时也不利于投资者获取准确信息,做出决策。“互联网+”下,环境会计信息的使用者更多样,潜在需求也不相同,这就迫使企业要具备出具不同格式信息披露报告的能力,由于环境保护地位的日趋重要性,各部门和各投资者对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内容要求更全面,更具体[5]。

5.5 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真实有效性

首先,“互联网+”下,数据信息共享,公开透明,信息使用者通过在数据库中筛选条件获取信息,这就要求企业一定要立足自身,披露环境发展现状,不能杜撰编造,否则信息传递的快速性将使企业发展难以为继。其次就是数据的有效性,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具有周期性,但是在互联网平台就要求企业及时披露遇到的环境问题,不能滞后该事件造成影响的时间,否则就会造成数据失真,影响投资者权益,承担法律责任。

6 “互联网+”视角下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改进措施

随着我国对环境保护重视程度的提高和“互联网+”的在各领域地深入,解决互联网飞速发展下的环境会计信息披露面临的难题,迫在眉睫。

6.1 加大技术投入,定期更新设备,优化完善系统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计算机硬件和系统的安全性??题归根结底是企业技术能力达不到互联网时代的要求。企业要加强对设备和系统安全性能的监测和维护,准备多套方案,应对突发状况,定期完善系统的防火墙,保证数据的完整和安全。

6.2 引进专业型人才,加强对环境会计人员的培训

我国环境会计处于不成熟的发展阶段,专业型人才缺口大,相关的职业道德准则对环境会计人员的素质没有明确的要求,这不利于环境会计信息披露,这就要求企业要重视人才培训。

6.3 国家相关部门出台法律法规,完善监督机制

法律法规的不完善,监督力度弱,给了一些企业可乘之机,对环境会计信息披露不全面,不真实,误导各利益相关者。这就要求法律为信息使用者提供维权的依据。“互联网+”信息和成果由全民共享,相关部门可以调动民众对环境保护的积极性,形成全面的监督网。

6.4 丰富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内容和格式

“互联网+”环境下,环境会计信息更公开透明,信息使用者群体庞大,企业要注重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格式的多样和规范,丰富内容,力求全面反映企业的环境会计信息,吸引潜在的投资群体,促进自身发展。

6.5 形成有中国特色的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模式

第8篇

关键词:渔业综合平台 系统架构 主题模型 多维分析

中图分类号:TP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3)02-065-03

一、引言

(一)数据仓库及其应用

数据仓库的概念产生于20世纪90年代,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兴起和企业信息化飞速发展,为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获得优势,企业需要基于其大量业务数据对其自身业务的运作以及整个市场相关行业的态势进行分析并做出有利的决策,从而产生了专门为分析统计和决策支持应用服务的、可满足决策支持和联机分析应用要求的数据中心,即数据仓库。在数据仓库基础上,通过数据挖掘、联机分析应用,构建经营分析系统和商业智能系统才成为可能,因此数据仓库系统也被称为企业的“数字神经系统”。由于在促进企业获取商业竞争优势和改善优化决策方面有明显作用,数据仓库的概念一经出现,就首先被应用于金融、电信、保险、零售等主要传统竞争激烈且数据处理密集型行业,数据仓库的建设应用也日趋成熟并进一步向构建动态数据仓库的方向发展。

(二)数据仓库关键技术

1.数据抽取技术。传统数据仓库数据抽取可以定时抽取,动态数据仓库则可以在不影响源系统负荷情况下进行动态抽取。数据抽取工具要满足下述要求:广泛支持各种数据源类型;具有良好的元数据管理能力,能及时发现数据源结构的变动;完善的任务管理能力,能够灵活地制定数据抽取任务的执行策略,管理任务的执行状态等;高效的执行效率,对于特殊的大数据量的处理可能会采用人工开发的方式,以获取最好的效率。

2.分布数据存储和管理。面向决策支持扩充的并行关系数据库将是数据仓库的核心。数据仓库处理的数据量比传统事务处理大得多,且随时间的推移而累积。关系数据库系统目前已发展到支持数据分割技术,能够将一个大的数据库表分散在多个物理存储设备中,进一步增强了系统管理大数据量的扩展能力,可以管理数百个GB甚至到TB的数据。另一方面跨省中心数据仓库可以采用基于分布式联网的数据库系统,进一步增加系统的可扩展性。

3.并行数据库处理技术。并行处理技术是数据仓库系统性能的关键。在数据仓库系统中,用户访问系统的特点是庞大而稀疏,即联机分析的查询和统计都很复杂,系统需要将所有的处理机调动起来并行处理复杂的查询请求服务。在并行及分布式数据结构中,可采用多个SMP的主机组成集群或分布式联网,通过对数据的分布以及数据库处理的分布,提高整个系统的处理能力。而且在日后系统规模扩大时,可方便地通过增加处理节点的方式扩展整个数据库系统。

4.多维分析模型技术。管理人员往往希望从不同的角度来审视业务情况,比如从市场、时间、地域、功能、利润、余额等来看,即多维分析技术。

多维分析模型技术的关键就是将信息按照多维的模型进行组织,支持切片、分割、旋转,再通过相应的工具如以数字、直方图、饼图、曲线等展现给用户,使得用户可以以灵活、直观的方式分析数据。多维联机分析系统目前有采用多维数据库系统的MOLAP、优化的关系数据库系统的ROLAP和二者的混合系统HOLAP等几种。

5.前端应用工具。数据仓库系统对用户应提供方便的图形化应用工具,除前面提到多维分析工具外,还包括针对决策优化的报表及查询工具等。

考虑到应用环境的多样性,前台应用工具应支持Client/Server、Browser/Server以及Excel等多种应用环境,其中Web前端联机分析工具由于具有跨平台特性使用上更为方便。

二、数据仓库在渔业综合平台系统中的应用

纵观建国以来我国渔业的发展史,渔业从单纯的近海捕捞,到近海、外海、远洋捕捞,再到现代的海洋捕捞和海水增养殖业,渔业的范围在不断扩大,渔业呈现多元发展趋势,逐步形成了以渔业为主,一、二、三产业相互渗透、交叉发展的格局。向科技要效益、强化渔政管理、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是当前渔业综合平台的主要任务。渔业信息化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渔业局MIS系统、海上GPS定位系统、电信通信计费服务系统、气象与渔业服务系统、渔政管理系统等已建成并稳定运行。随着这些应用系统的持续运行,渔业部门积累了大量详尽真实的历史数据,各级渔业部门迫切需要对这些数据进行综合分析,从而保障渔民海上作业安全、准确分析渔业资源情况合理利用、科学指导渔业养殖、为政府合理制定渔业政策提供依据。然而,当前这些系统存在着部门自成体系的现象,无法对渔业高层进行宏观决策提供可靠的基础支持,严重制约了高层的分析决策能力和渔业信息化建设。基于海量的业务数据,为高层决策提供支持和分析预测的数据仓库系统无疑成为渔业部门关注的焦点。下文给出渔业综合平台系统数据仓库一种应用设计思路。

(一)系统架构设计

渔业综合平台数据仓库系统的整体框架如图1所示,由四部分组成,分别是业务数据源、数据抽取层、数据管理及使用以及渔政门户,其中业务数据源、数据抽取层以及数据管理及使用构成整个系统的数据中心。

1.业务数据源。业务数据源是整个渔业综合平台数据仓库系统业务数据集合的源平台,包括渔业局MIS系统、海上GPS定位系统、电信通信计费服务系统、气象与渔业服务系统、渔政管理系统等基础应用系统的数据库。这个业务数据源并不是固定不变的,随着新系统的加入,其对应的数据库也可以加入。

2.数据抽取层。在渔业综合平台数据仓库系统建设中,ETL,能够按照统一的规则集成并提高数据的价值。它负责将数据从业务数据源中提取出来,然后进行必要的清洗、转换、整理,最后再加载到主题数据库中,是实现主题数据库的重要步骤。

3.数据管理及使用。数据管理及使用是整个综合平台数据仓库系统建设的核心部分。可包括主题数据库、数据仓库、商业智能等,实现数据的统一保存与管理。

(1)主题数据库是业务数据库中的数据经过ETL工具的抽取、清洗、转换形成的,其主要特征为:面向业务主题。主题数据库是面向业务主题的数据组织存储,是对各业务应用数据进行分析整理而设计的,不是各个业务应用数据原样复制。数据库与渔业管理中要解决的主要问题相关联,而不是与通常的单个业务应用相关联。信息共享。数据库不是对各个应用系统“自建自用”的数据库的彻底否定,而是强调建立各个应用系统集中统一的共享数据库。

(2)数据仓库通常包含全局数据字典(即元数据)、访问工具、数据集市,数据仓库管理几部分。元数据是描述数据库内数据的结构和建立方法的数据,按用途的不同分为技术元数据和商业元数据两类。元数据为访问数据仓库提供了一个信息目录,这个目录全面描述了数据库中都有什么数据、这些数据怎么得到的、和怎么访问这些数据。元数据是数据库运行和维护的中心,数据库服务器利用它来存贮和更新数据,用户也通过它来了解和访问数据。

访问工具为用户访问数据仓库提供手段。有数据查询和报表工具;应用开发工具;管理信息系统(EIS)工具;在线分析(OLAP)工具;数据挖掘工具等。

数据集市是为了特定的应用目的或应用范围,而从数据库中独立出来的一部分数据,也可称为部门数据或主题数据。在数据库的实施过程中往往可以从一个部门的数据集市着手,以后再用几个数据集市组成一个完整的数据库。

数据仓库管理包括:安全和特权管理:跟踪数据的更新:数据质量检查;管理和更新元数据:审计和报告数据仓库的使用和状态;删除数据;复制、分割和分发数据:备份和恢复;存储管理。

(3)商业智能是通过数据仓库提供的访问工具、决策支持工具OLAP和数据挖掘工具等实现渔业数据的智能分析,包括报表定制、即席查询、预警分析机制等。

4.渔政门户。通过建立渔政门户,渔业综合平台数据仓库系统可以实现信息和共享;可以巩固并有效地利用渔业现有的信息资产和H架构投资,并充分发挥这两者的杠杆作用:还能使系统提供的功能和信息更容易获得,更容易为渔民、养殖户、电信部门和气象部门所访问,因此有效地提升了渔政最复杂的后台办公应用系统的价值。一个好的渔政门户必须具有以下五大特点:良好的合作性:强大的整合性;方便的流程管理;全面的内容管理;先进的个性化设置。

(二)数据仓库模型设计

1.模型主题域设计。数据仓库是按照主题来组织数据的,主题的划分是以业务系统的信息模型为依据的,并由主题构成企业运作的框架,是企业信息在较高层次上的综合与归类。确定数据仓库的主题,是数据仓库模型建设的关键。那么如何合理确定主题?

渔业产量、渔民安全和用户满意度是衡量渔政工作的最关键的指标,这就必然首先要求要关注客户(渔民和养殖户),捕捞和养殖产品是盈利来源,因此“客户主题”、“产品主题”和“安全主题”是三个最基本的主题。客户主题是作为数据仓库系统的各种主题中最重要,也是最核心的内容。客户主题中,需要提供的分析主要定位于:有哪些客户、他们关心什么、哪些客户具备相关性、哪些客户的需求类似、客户为渔业收入做出了多大的贡献等等。产品主题中,需要提供的业务分析主要定位于:产品有哪些、产品之间的关系组合怎么样、在产品的质量,产品的销路、贡献度如何等等。安全主题关注的内容就是:海上安全区域,哪些船只发生警报,每年事故率等等。

客户以及客户的需求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产品也需要跟踪,因此相应地养殖户和渔民满意度也是衡量系统的重要指标,因此,“满意度”主题也是必须的。满意度主题中,养殖户对气象预报、养殖知识指导、预防措施是否满意,渔民对海上通话、报警是否满意等。

上述四个主题是渔业综合平台常用的四个重要主题域,当然还可以根据需要扩展决策关心的系列主题。

2.逻辑模型设计。确定数据仓库主题后,下一步进行维度分析并采用维度建模方法建立各主题的逻辑模型。下面以客户主题为例说明逻辑模型的构建。客户既是维度,又是主题。客户作为维度,是考察其它主题的基本出发点,体现了“以客户为中心”的宗旨。同时客户又是主题,希望了解掌握与客户相关的各种数据和活动,强化客户至上的原则。客户主题包含的主要实体是客户、用户和账户实体。与客户主题相关维度有:客户类型维、价值级别维、证件类型维、信用度维、价值级别维行业类型维和时间维。客户主题星型逻辑模型如图2所示。逻辑模块根据需要也可以用雪花模型或第三范式设计。星型模型查询效率较雪花模型高。

三、结论

通过在数据仓库在渔业综合平台系统中应用,对渔政工作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整合渔业部门数据,逐步(下转第86页)(上接第66页)构建和完善渔业综合平台。增强了渔业综合平台服务用户的能力,提升了渔业信息化水平。

参考文献:

1.Inomn W H. Building the data warehouse [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

2.苏新宁,杨建林等.数据仓库与数据挖掘.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3.陈文伟.数据仓库与数据挖掘教程.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4.萨师煊,王珊.数据库系统概论(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5.韩峰.基于Oracle的电力营销数据仓库的设计与实现.山东大学硕士论文,2007

6.唐九洲.电信行业经营分析系统数据仓库建模研究.中南大学硕士论文,2004

第9篇

【关键词】 自然资源; 自然资源信息失真; 非财务计量自然资源信息; 自然资源审计; 非财务计量自然资源信息审计

【中图分类号】 F239.4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5937(2016)20-0122-07

一、引言

土地、水、森林、草原、矿产等自然资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由于自然资源问题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相关联,相应的治理机制也越来越多,自然资源审计是其中之一,美国、加拿大等国家从20世纪70年代就开展了不同形式的自然资源审计,INTOSAI(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of Supreme Audit Institutions)还成立了专门的工作小组。我国仅以占世界7%的土地、9%的耕地、6%的水资源、4%的森林承载了世界22%的人口,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更为尖锐[1]。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探索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对领导干部实行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建立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

与自然资源审计实践相伴随,自然资源审计的相关研究也得以开展。从自然资源审计实践和理论研究来看,自然资源审计包括的内容较广泛,涵盖的审计主题包括自然资源财务信息、非财务计量自然资源信息、自然资源相关行为和自然资源相关制度。现有文献缺乏关于非财务计量自然资源信息审计基础性问题的系统研究,本文通过对这些基础性问题的系统探究,提出非财务计量自然资源信息审计的基本理论框架①。

本文随后的内容安排如下:首先是一个简要的文献综述,从非财务信息审计角度,梳理自然资源审计的相关文献;然后,从理论上分析非财务计量自然资源信息审计的基础性问题,形成一个关于非财务计量自然资源信息审计基本理论的框架;最后是结论和启示。

二、文献综述

自然资源审计有不少的研究文献,一些机构还组织专门的研讨会,研究主题涉及自然资源审计的若干基础性问题,包括审计动因、审计目标、审计主体、审计范围、审计内容、审计方式方法、审计准则等[2-3]。一般认为,自然资源审计包括自然资源财务审计、自然资源合规审计和自然资源绩效审计[4-5]。

自然资源绩效审计包括对自然资源绩效信息的审计,这些绩效信息包括非财务计量的自然资源信息,一些文献提出,由于利益驱动,这些非财务计量的自然资源信息很可能纵,所以,需要对这些信息进行审计,一些文献还讨论了这些信息的审计方法[6-9]。

现有文献虽然确认了非财务计量自然资源信息的审计需求,有些文献还涉及到审计方法,然而,总体来说,关于非财务计量自然资源信息审计的基础性问题尚缺乏系统研究。本文拟致力于此,从理论上分析非财务计量自然资源信息审计的基础性问题,提出非财务计量自然资源信息基本理论框架。

三、基本理论框架

(一)非财务计量自然资源信息审计需求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自然资源是大自然赋予全人类的资源,由于人类社会存在国家,所以,有些自然无国界,属于全世界人民所有,而许多的自然资源有国界,属于某一国的人民所有。然而,自然资源的管理、使用并不是全体人民,而是一部分人,这样一来,自然资源的所有者和自然资源的管理及使用者之间就形成了委托关系。在这种委托关系中,人民作为所有者是委托人,而自然资源的管理及使用者是人,在许多情形下,自然资源的管理及使用者还区分不同的层级,例如,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之间及不同层级的地方政府之间,从而出现委托链。处于这个链条中的人,在正常情形下都会具有自利和有限理性这两大类人性特征,在信息不对称和环境不确定的情形下,人有可能产生机会主义行为,也可能发生次优行为,从而出现问题和次优问题,正是这些问题,导致自然资源问题,甚至危及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就中国来说,一方面自然资源稀缺,人均淡水资源拥有2 113立方米,仅是世界平均人均淡水资源的1/3;我国人均耕地为1.43亩/人,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40%;我国矿产人均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58%;我国森林人均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5[10]。另一方面,资源利用效率低,据《世界能源统计回顾2011》数据显示,就单位GDP能耗,2011年度中国GDP能耗是日本的4.39倍、德国的4.18倍、美国的2.38倍、印度的1.07倍。②同时,长期以来,中国官员的晋升概率与地区经济增长存在很强的正相关关系,这种过分关注GDP的晋升锦标赛模式,使得各级党政领导干部逐渐形成以牺牲资源、环境为代价,谋取地区经济增长的路径依赖。所以,中国的资源环境问题已经十分严峻[9]。

在严重的资源环境问题中,非财务计量自然资源信息失真是其中的重要方面。由于人性自利和有限理性,自然资源管理和使用者提供的自然资源信息失真,通过这些失真的自然资源信息获取利益,例如,就森林资源来说,对于采伐森林资源,采伐的实际数据远多于报告的数量;对于植树造林,则报告的造林面积远多于实际造林面积,无疑,这种信息的失真有利益驱动下的故意操纵[11],其他的自然资源也存在类似的问题。

针对严重的自然资源问题,相应的治理机制也逐步建立起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九条规定,矿藏、水流、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等自然资源,都属于国家所有,即全民所有;由法律规定属于集体所有的森林和山岭、草原、荒地、滩涂除外。国家保障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保护珍贵的动物和植物。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用任何手段侵占或者破坏自然资源。同时,还针对不同的自然资源,颁布了专门的法律,例如,先后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等,此外,还有许多的行政规章。通过上述法律法规,建立了自然资源治理机制,其中包括非财务计量自然资源信息失真的治理机制,审计是其中的治理机制之一。

审计成为治理非财务计量自然资源信息失真的机制之一,与审计的技术特征相关。非财务计量自然资源信息属于统计信息,都有规定的计算方法和程序,如果信息报告人遵守了这些计算方法和程序,一般就认为自然资源信息不存在失真,如果严重偏离了这些计算方法和程序,就认为自然资源信息失真[12]。从技术特征来说,审计恰恰就能对特定事项与既定标准之间的一致性发表意见,就非财务计量自然资源信息来说,特定事项就是非财务计量自然资源信息,既定标准就是关于这些信息的计算方法和程序之规定,审计可以采用系统方法,围绕非财务计量自然资源信息收集证据,对这些信息是否存在失真形成判断。当然,审计成为治理非财务计量自然资源信息失真的机制只是一种可能的需求,是否真正得以成为现实机制,还要依赖于委托人对不同治理机制的治理成本和效果的综合考虑,如果审计机制的治理成本低且效果好,则审计就会从可能的需求成为现实需求。

(二)非财务计量自然资源信息审计本质

非财务计量自然资源信息审计本质是指什么是非财务计量自然资源信息审计,很显然,它离不开审计一般,也离不开自然资源审计,具有审计一般的属性,属于自然资源审计的一部分。一般认为,审计是以系统方法从行为和信息两个角度独立鉴证经管责任中的问题和次优问题并将结果传达给利益相关者的制度安排[13],自然资源审计也应该具有上述本质特征,只是在此基础上,增加了自己特有的本质属性,根据这个原则,笔者认为,自然资源审计可以表述如下:自然资源审计是以系统方法从行为和信息两个角度独立鉴证自然资源经管责任中的问题和次优问题并将结果传达给利益相关者的制度安排。这个概念将自然资源审计的对象限定到自然资源经管责任,自然资源审计是将审计一般应用到自然资源经管责任,或者说,是审计一般在自然资源经管责任中的体现,当然,由于审计范围的不同,自然资源审计也会呈现自己的一些特征,例如,审计客体、审计主体、审计取证、审计报告等。一般来说,审计一般的审计主题包括财务信息、非财务信息、行为、制度,自然资源审计是对自然资源经管责任作为审计对象的审计,其审计主题同样包括上述四个方面:自然资源财务信息、非财务计量自然资源信息、自然资源相关行为和自然资源相关制度。

非财务计量自然资源信息审计属于自然资源审计的主题之一,根据自然资源审计的定义,笔者认为,非财务计量自然资源信息审计可以表述如下:非财务计量自然资源信息审计是以系统方法独立鉴证自然资源经管责任相关的非财务计量信息中的问题和次优问题并将结果传达给利益相关者的制度安排。这个定义,进一步限定了审计对象的范围,从自然资源经管责任收缩到自然资源经管责任相关的非财务计量信息,关注问题的角度仍然是问题和次优问题,当然,这里的问题和次优问题是与非财务计量自然资源信息相关的,不是一般意义上的问题和次优问题,综合表现为非财务计量自然资源信息失真,包括由于自利而产生的有意操纵,以及有限理性而产生的无意错误。

非财务计量自然资源信息审计本质还有一个涵义,就是其审计功能。一般认为,审计具有鉴证、评价和监督三个功能,对于非财务计量自然资源信息审计来说,上述三大功能可以同时具备。就鉴证来说,前已述及,可以采用系统方法,围绕非财务计量自然资源信息收集证据,判断其与既定标准之间的一致性,这已经体现了鉴证的本质内涵。就评价来说,一些非财务计量自然资源信息体现了人的自然资源经管责任履行情况,如果能找到恰当的绩效标杆(例如,工作计划、具有可比性的同类单位),可以将鉴证后的自然资源经管责任绩效信息与这些标杆进行比较,以确定人自然资源经管责任绩效的等级。就监督而言,对于发现的非财务计量自然资源信息失真,如果委托人授权,审计机构可以对直接责任人或责任单位进行处理处罚。总体来说,非财务计量自然资源信息审计可以具有鉴证、评价和监督三大功能。当然,这三大功能能否成为现实功能,依赖于委托人的需求和决定,委托人会根据其自身的利弊得失做出选择,但是,无论如何,鉴证功能是基础性,不具有选择性。

(三)非财务计量自然资源信息审计目标

一般来说,审计目标区分为终极目标和直接目标,前者是审计委托人的目标,后者是审计人的目标。就非财务计量自然资源信息审计来说,审计委托人授权或委托审计机构对非财务信息进行审计是要支付费用或支出成本的,是将审计作为治理非财务计量自然资源信息失真的机制,审计机制与其他的治理机制组合起来,其最终目标是抑制非财务计量自然资源信息中的问题和次优问题,也就是非财务计量自然资源信息失真。通过审计,如果非财务计量自然资源信息失真越来越少,则委托人的目标就达成了。

对于审计师来说,在非财务计量自然资源信息中,其直接目标是提供审计委托人满意的审计产品,这些审计产品包括鉴证产品、评价产品和监督产品。非财务计量自然资源信息鉴证产品的主要内容是鉴证非财务计量自然资源信息是否存在问题和次优问题,也就是是否存在失真,也可以称为信息的真实性,通常以审计鉴证报告的形式出现。评价产品是在非财务计量自然资源信息表征人自然资源经管责任履行绩效的情形下,将鉴证后的信息与一定的标杆进行比较之后得出的绩效等级结论,通常以评价报告的形式出现。监督产品是指将人在非财务计量自然资源信息方面存在失真的情形下,委托人授权审计师对直接责任人或责任单位做出的处理处罚,通常以审计决定的形式出现。上述三种审计产品中,鉴证产品是基础性的,不具有可选择性,而评价产品和监督产品是否出现,由委托人的需求所决定。

(四)非财务计量自然资源信息审计客体

一般来说,审计客体是委托关系中的人,是经管责任的承担者[13]。非财务计量自然资源信息审计也不例外,其审计客体是自然资源信息经管责任的承担者。由于我国的自然资源属于国有,然后通过法律程序交付一定的单位来使用,所以,自然资源信息委托关系也区分为两种情形,一是政府层面的委托关系,二是单位内部的委托关系。这两种情形下的审计客体不同。

就政府层面的委托关系来说,由于我国是单一制国家,上级政府对下级政府具有较大的领导作用。在不考虑上级政府的情形下,就某一层级的政府来说,自然资源委托关系及其审计客体如图1所示。

在图1中,可能的审计客体用虚线表示。自然资源监督部门是本级政府的人,而自然资源使用单位、自然资源管理单位、自然资源生产单位,在政府自然资源监督部门的监管下,履行各自的与自然资源相关的职责,上述四类单位都是自然资源经管责任的承担者,都要提供某些非财务计量自然资源信息,都有可能成为非财务计量自然资源信息审计客体。那么,政府本身是否要成为非财务计量自然资源信息审计客体呢?首先,各级政府都是本级公众的人,所以,也存在自然资源经管责任报告问题,也应该成为审计客体,但是,此时的审计主体可能就不能是本级政府本身建立的审计机构;其次,在单一制国家中,各层级政府之间也存在委托关系,下级政府是上级政府的人,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下级政府也有责任向上级政府报告自然资源经管责任履行情况,所以,也要成为非财务计量自然资源信息审计客体。

至于单位内部的自然资源委托关系及其审计客体,主要存在于自然资源使用单位、自然资源管理单位、自然资源生产单位,如果这些单位实行分级管理,则其内部也形成了自然资源委托关系,从而下级单位有责任向上级单位报告其承担的自然资源经管责任履行情况,这其中就包括非财务计量自然资源信息,所以,这些下级单位也成为审计客体。

(五)非财务计量自然资源信息审计内容

非财务计量自然资源信息审计内容是自然资源实物量统计与核算信息,包括两类信息,一是自然资源的数量、质量现状及利用情况,二是自然资源各分类实物存量和增减流量统计与核算信息,按照《中国自然资源手册》,自然资源资产分为土地资源资产、矿产资源资产、能源资源资产、水资源资产、气候资源资产、森林资源资产、草地资源资产、海洋资源资产和其他资源资产九大类资产,这些自然资源都分别有各自的实物量统计与核算信息[14],归纳起来,非财务计量自然资源信息审计内容如表1所示。

当然,自然资源实物量统计与核算信息会有一定的核算体系,1993年联合国统计司建立了与国民经济核算体系(SNA)相一致的、可系统地核算环境资源存量和资本流量的框架,即综合环境与经济核算体系(System of Integrated Environmental and Economic Accounting,SEEA-1993)。2003年,联合国修订了SEEA-1993,修改后版本简称SEEA-2003,这个版本详细说明了自然资源的物理量、混合环境-经济账户及其估价方法[15]。2012年,SEEA中心框架(简称SEEA-2012)应运而生,该框架增加了环境退化及相关措施和评估方法的讨论[16]。一些国家还颁布了自然资源会计准则,澳大利亚颁布实施了水会计准则,以物理流量为计量单位,采用复式记账法,由水报告主体定期编制三张水会计报表,即水资产和水负债表、水资产和水负债变动表(损益表)、水流量表,通过这些表格来描述、计量、记录和报告重要地区水资源的增减变动[17]。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探索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这里的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是关于自然资源的信息系统,按实物量编制的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提供的信息就是非财务计量信息。

(六)非财务计量自然资源信息审计主体

审计主体的基本要求有两个方面,一是独立性,二是专业胜任能力。由于专业胜任能力是动态的,现时没有的专业胜任能力,假以时日,是可以建立的,从长远来看,专业胜任能力并不是实质性审计主体的实质性条件。所以,笔者主要从独立性角度来讨论非财务计量自然资源信息审计主体。

对独立性有不同的理解,一种观点认为,独立性是审计师独立于审计客体;另一种观点认为,审计师要同时独立于审计客体和审计委托人。

在非财务计量自然资源信息审计中,政府审计、民间审计和内部审计都可以成为审计主体,但是,不同情形的独立性不同。

对于政府审计来说,图1所示的审计客体中,政府审计能独立于自然资源监管部门、自然资源使用单位、自然资源管理单位和自然资源生产单位,但是,不能独立于本级政府,所以,一般情形下,除了本级政府之外的审计客体,本级政府审计机关都具有独立性,当本级政府作为审计客体时,一般要由上级政府审计机关作为审计主体。当然,由于我国是单一制国家,各级地方政府都处于国有自然资源委托链中,对于上级政府是人,对于下级政府是委托人,由于这种双重身份,本级政府可能基于本地区的利益而干扰本级政府审计机关对本级政府下属单位的自然资源相关审计客体的审计,从而使得本级政府审计机关独立性受到损害,在这种情形下,如果由上级政府审计机关作为审计主体,就更具有独立性。

对于民间审计机构来说,是接受业务委托,对一定的审计客体进行审计,从理论上来说,对于所有的审计客体都可以进行审计。但是,从传统习惯及审计权威性来说,在非财务计量自然资源信息审计客体中,民间审计适宜作为自然资源使用单位、自然资源管理单位和自然资源生产单位的审计主体。在某些情形下,民间审计还可以接受业务委托,对内部审计范围的审计客体进行审计。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的民间审计是广义的,包括具有非财务计量自然资源信息审计专业胜任能力和资质的各种中介机构。

就内部审计组织来说,其审计客体是本单位内部实行分级管理的下级单位,如果自然资源监管部门、自然资源使用单位、自然资源管理单位和自然资源生产单位实行分级管理,并建立了内部审计制度,则这些单位内部的下属单位都是其内部审计组织的审计范围。

总体来说,不同情形下的非财务计量自然资源信息审计主体归纳如表2所示。

关于非财务计量自然资源信息审计主体,最后要讨论的问题是,自然资源监管部门能否作为非财务计量自然资源信息审计主体?一种观点认为,自然资源监管部门可以结合其监督工作,一方面可以作为下级政府非财务计量自然资源信息的审计主体,另一方面,对于受到监督的本级政府下属的自然资源使用单位、自然资源管理单位、自然资源生产单位,完全可以作为这些单位的非财务计量自然资源信息审计主体。从专业胜任能力来说,自然资源监管部门完全可以作为这些单位的审计主体。然而,审计主体的另一个重要条件是独立性,所以,自然资源监管部门能否作为审计主体的关键在于其能否保持独立性。笔者认为,在许多情形下,可能并不具有独立性,就本级政府来说,自然资源使用单位、自然资源管理单位、自然资源生产单位的自然资源信息,如果汇集起来,可能就表明自然资源监管部门的绩效,如果上述单位操纵自然资源信息,结果是粉饰了自然资源监管部门的绩效,从而就会失去审计所要求的独立性;当然,如果上述单位操纵自然资源信息,结果是损害了自然资源监管部门的绩效,这种情形下,审计所要求的独立性并没有损害。但是,事先并不知道这些单位会如何操纵自然资源信息,所以,就本级政府来说,自然资源监管部门不宜作为审计主体。就下级政府来说,在许多情形下,上级政府自然资源绩效是下级政府自然资源绩效的汇集,如果下级政府操纵自然资源信息,其结果是有利于本级政府自然资源绩效,自然资源监管部门就失去监管独立性;如果下级政府操纵的结果是损害于上级政府自然资源绩效,则独立性并未受到损害。但是,事先并不知道下级政府如何操纵自然资源信息,总体来说,自然资源监管部门不宜作为下级政府自然资源信息的审计主体。更为重要的是,自然资源监管部门还负责执行甚至制定自然资源相关政策,而自然资源信息很大程度上可能表明这些政策的绩效,自然资源监管部门对于这类信息无疑不具有独立性。

(七)非财务计量自然资源信息审计方法

审计方法包括的内容很丰富,从基本审计理论的角度出发,这里仅讨论其中的审计取证模式。非财务信息审计取证包括命题论证模式、数据流程模式、数据分析模式和专业测量模式[18],对于非财务计量自然资源信息审计来说,各种模式都有可能应用。

1.命题论证模式

会计报表审计采用的是命题论证模式,这种模式的特点是将审计总命题(也就是审计总目标,即会计信息真实性或公允性)分解为各种具体命题(也就是具体审计目标),围绕具体命题获取证据,通过具体命题的证明来证明总命题。这种取证模式的前提是存在可追踪的信息链,例如,从会计报表追踪到会计账簿,从会计账簿追踪到记账凭证,从记账凭证追踪到原始凭证,从原始凭证追踪到实物、交易对方或当事人,等等。在某些情形下,某些非财务计量自然资源信息也具备完整的信息链,此时,也可以采用命题论证模式。例如,澳大利亚政府部门制定并颁布实施了水审计准则,它借鉴了财务会计报告的审计准则,把水审计的保证作用分为合理保证和有限保证两种类型,对审计目标、职业怀疑和职业判断、审计计划及重要性、理解水会计报告主体和环境,以及确认和评估重大错报风险、对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进行反映并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期后事项的审计、审计质量控制、形成审计意见、审计报告的格式和内容等做了具体详细的规定[17]。

2.数据流程模式

当信息本身无法鉴证时,如果信息产生的过程是值得依赖的,则信息本身也就具有可依赖的基础。一些非财务计量自然资源信息本身未能形成完整的信息链,从而不具有可追踪性,此时,如果这些信息的产生流程是可以评估的,当评估结果的流程值得依赖时,根据这个流程产生的信息也就值得依赖;当然,如果流程评估的结果不值得依赖,则不能就此推断其产生的信息也不值得依赖,而是无法表示意见。

3.数据分析模式

非财务计量自然资源信息之间,非财务计量自然资源信息与其他信息之间,可能具有某些逻辑关系,数据分析模式通过各种方法,验证非财务计量自然资源信息的逻辑关系,通过逻辑关系是否存在来判断非财务计量自然资源信息是否失真。当非财务计量自然资源信息逻辑关系存在时,可以判断非财务计量自然资源信息基本值得依赖;当非财务计量自然资源信息逻辑关系不存在时,要作为疑点进行追踪,如果追踪发现了具体的失真事件,就可以得出结论,如果追踪未能发现具体的失真事件,则是无法表示意见。

4.专业测量模式

许多非财务计量自然资源信息是对自然资源物理量的表征,在许多情形下,可以通过具有专业胜任能力的机构或人士对自然资源物理量进行测量,以验证这些信息的真实性。例如,对于森林资源、土地资源,可以通过航测的方法确定其数量。当然,这种取证模式的成本较高,并且具有一定的时间要求。

上述四种模式中,不同取证模式所支持的审计意见保证程度不同,一般来说,命题论证模式和专业测量模式支持合理保证审计意见,而数据流程模式和数据分析模式支持有限保证审计意见。如果审计委托人只要求有限保证审计意见,则数据分析模式具有广泛的适用性,特别是在大数据时代,其审计成本低、效率高。

(八)非财务计量自然资源信息审计环境

审计环境理论关注两个问题,一是审计环境如何影响审计,二是审计如何影响审计环境,非财务计量自然资源信息审计也不例外。从审计环境对其影响来说,一方面会影响非财务计量自然资源信息审计实务,另一方面会影响其相关的审计理念。就前者来说,重要的路径之一是审计环境影响其审计取证模式的选择,例如,没有地理信息系统的产生,就不可能有航测等技术在非财务计量自然资源信息审计中的应用;就后者来说,审计环境会影响人们对非财务计量自然资源信息审计的认识,例如,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之前,人们并没有将自然资源审计作为很重要的事项,但是,当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对领导干部实行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之后,社会各界对自然资源审计的认识发生了重大变化,现在的问题已经不是是否要审计,而是如何审计,政府环境对自然资源审计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关于非财务计量自然资源信息审计如何影响审计环境,总的路径是通过审计终极目标的达成,抑制非财务计量自然资源信息审计失真,通过信息失真的减少,进而促进自然资源信息使用、管理、生产及监管行为的优化,提高自然资源的使用效率和效果。

四、结论和启示

由于人性自利和有限理性,非财务计量自然资源信息可能失真,审计是治理机制之一,本文从理论上分析非财务计量自然资源信息审计的几个基础性问题,提出非财务计量自然资源信息审计基本理论框架。

从审计需求来说,由于人性自利和有限理性,导致严重的自然资源问题,非财务计量自然资源信息可能失真是这种问题的内容之一,也是这种问题的原因之一,由于审计特征的技术属性,非财务计量自然资源信息审计成为应对非财务计量自然资源信息失真的机制之一。

从审计本质来说,非财务计量自然资源信息审计是以系统方法独立鉴证自然资源经管责任相关的非财务计量信息中的问题和次优问题并将结果传达给利益相关者的制度安排,可以同时具有鉴证、评价和监督的三大功能。

从审计目标来说,最终目标是抑制非财务计量自然资源信息中的问题和次优问题,也就是非财务计量自然资源信息失真;直接目标是提供审计委托人满意的审计产品,这些审计产品包括鉴证产品、评价产品和监督产品。

从审计客体来说,自然资源信息经管责任的承担者都是非财务计量自然资源信息审计客体,包括政府、自然资源监督部门、自然资源使用单位、自然资源管理单位和自然资源生产单位。

从审计内容来说,是自然资源实物量统计与核算信息,包括两类信息,一是自然资源的数量、质量现状及利用情况,二是自然资源各分类实物存量和增减流量统计与核算信息。

从审计主体来说,政府审计机关是国有自然资源经管责任承担者的主要审计主体,民间审计机构接受委托可以对任何审计客体进行审计,内部审计组织对单位内部的自然资源经管责任承担者进行审计。

从审计方法来说,命题论证模式、数据流程模式、数据分析模式和专业测量模式都有可能应用,命题论证模式和专业测量模式支持合理保证审计意见,而数据流程模式和数据分析模式支持有限保证审计意见。

从审计环境来说,一方面,审计环境通过审计实务和审计理念两个路径影响非财务计量自然资源信息审计;另一方面,这种审计也通过其审计产品的使用,作用于审计环境,影响自然资源使用的效率和效果。

本文的研究启示我们,包括非财务计量自然资源信息在内的自然资源审计是应对自然资源问题的重要机制,而要真正建构这种审计机制,并且使其发挥作用,必须系统思考,协调考虑相关的审计制度元素。

【参考文献】

[1] 耿建新,胡天雨,刘祝君.我国国家资产负债表与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的编制与运用初探――以SNA2008和SEEA2012为线索的分析[J].会计研究,2015(1):15-24.

[2] 张宏亮,刘恋,曹丽娟.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专题研讨会综述[J].审计研究,2014(4):58-62.

[3] 蔡春,毕铭悦.关于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理论思考[J].审计研究,2014(5):3-9.

[4] INTOSAI(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of Supreme Audit Institutions).Natural Resources Accounting[A].1997.

[5] WGEA(Working Group on Environmental Audit in INTOSAI).从环境视角进行审计活动的指南(草案)[S].审计署农业资源环保司,译.2002.

[6] 张宏亮,王秀华.我国政府自然资产审计理论框架的构建[J].财会月刊,2007(2):47-49.

[7] 李成艾,孟祥霞,周学军.创新型水资源审计模式研究――基于宁波市的审计实践[J].财会研究,2011(7):64-67.

[8] 赵梅.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评价体系的构建[J].中国审计,2014(3):25-26.

[9] 黄溶冰,赵谦.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与审计的探讨[J].审计研究,2015(1):37-43.

[10] 陆亚洲.我国自然资源利用现状和对策[J].自然资源,1994(6):1-8.

[11] 周国相.对森林资源审计的探讨[J].林业科技情报,1994(1):56-57.

[12] 曾五一,王开科,许永洪.统计数据质量基本概念研究[J].经济统计学(季刊),2014(1):42-47.

[13] 郑石桥.审计理论研究:基础理论视角[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6.

[14] 吴优,曹克瑜.对自然资源与环境核算问题的思考[J].统计研究,1998(2):59-63.

[15] BARTELMUS P. SEEA-2003: Accounting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J]. Ecological Economics, 2007, 61(4): 613-616.

[16] UN, et al. System of Environmental-Economic Accounting 2012: Central Framework[Z]. New York: United Nations,2014.

第10篇

区块链,是指通过去中心化和去信任的方式集体维护一个可靠数据库的技术方案。该技术方案主要让参与系统中的任意多个节点,通过一串使用密码学方法相关联产生的数据块,每个数据块中包含了一定时间内的系统全部信息交流数据,并且生成数据指纹用于验证其信息的有效性和链接下一个数据库块。

区块链是一种类似于NoSQL(非关系型数据库)这样的技术解决方案统称,并不是某种特定技术,能够通过很多编程语言和架构来实现区块链技术。实现区块链的方式种类也有很多,目前常见的包括POW(ProofofWork,工作量证明),POS(ProofofStake,权益证明),DPOS(DelegateProofofStake,股份授权证明机制)等。

区块链的概念首次在论文《比特币:一种点对点的电子现金系统(Bitcoin:APeer-to-PeerElectronicCashSystem)》中提出,可以把比特币看成区块链的首个在金融支付领域中的应用。

二、区块链的特征及其意义

根据区块链定义,可以总结区块链有如下这四个特征:去中心化、去信任、集体维护、可靠数据库。

去中心化:整个网络没有中心化的硬件或者管理机构,任意节点之间的权利和义务都是均等的,且任意节点的损坏或者失去都会不影响整个系统的运作。

去信任:参与整个系统中的每个节点之间进行数据交换是无须互相信任的,整个系统的运作规则是公开透明的,所有的数据内容也是公开的。

集体维护:系统中的数据块由整个系统中所有具有维护功能的节点来共同维护的,而这些具有维护功能的节点是任何人都可以参与的。

可靠数据库:整个系统将通过分数据库的形式,让每个参与节点都能获得一份完整数据库的拷贝。除非能够同时控制整个系统中超过51%的节点,否则单个节点上对数据库的修改是无效的,也无法影响其他节点上的数据内容。

(一)为系统数据提供可靠架构

在区块链的结构中没有中心化组织的架构,每个节点都仅仅是系统的一部分,且每个节点的权利相等,网络黑客摧毁或篡改部分节点的信息,对整体系统及数据没有影响,而且节点越多越安全。

(二)为资产交换提供智能载体

区块链具有可编程性的特性,并辅以一系列的辅助方法,可以确保资产,尤其是金融资产的交易安全可信。例如,工作量证明机制,篡改区块链上的数据,需要拥有超过全网51%的算力;智能合约机制,以程序代替合同,约定条件一旦达成,网络自动执行合约;互联网透明机制,账号全网公开而户名隐匿,且交易不可逆转;互联网共识机制,通过各节点共识确保交易的正确性等。

(三)为互联网金融建立信任关系

区块链可以在人与人之间不需要互信的前提下,交易各方通过纯数学的方式建立信任关系,且信任关系建立的成本极低,并使弱信任关系通过算法建立强信任连接,从而促成价值交换的活动,甚至是金融交换活动。

(四)是一体化金融的解决方案

区块链在金融领域的应用范围很广,通过公共账本可以实现包括客户身份识别、资产登记、资产交易、支付结算等应用,通过大数据系统可以记录、传递、存储、分析及应用各类数据信息,实现物理世界与数字世界、现实世界与虚拟世界的无缝链接。

三、区块链技术在资产证券化方面可能的应用方式

资产证券化是一种结构性融资技术,也是一种基于多笔不同资产上附着的现金流进行管理的资产管理手段。与贷款、债券、股权等传统金融产品相比,资产证券化产品呈现出结构复杂,参与主体多,操作环节多,数据传递链条长,数据及现金流传递分配过程繁复,信用触发性条款设置保障安全性等特异性产品特征。从资产的转售交割、现金流打包-分割-重组-分配到证券登记结算流通,都依赖于中介机构的信用,后期的现金流管理以及相应信用机制的触发也让产品后期管理需要非常多的人工投入。依赖人工处理的交易信息经过多道中介的传递,使得信息出错率高,且效率低下。在一个中介权威机构中,通过中心化的数据传输系统收集并保存各种信息,然后集中向社会公布的传输模式同样使数据传输效率低,成本高。而区块链通过数据的分布式存储和点对点传输,打破了中心化和中介化的数据传输模式,无疑可以深入应用到资产证券化的不同环节:

(一)金融资产的出售结算

第一个潜在用途就是提高金融债权资产转让效率,解决流动性需求与资产转让时效不匹配的问题。金融资产如贷款的出售是一个非常繁琐、耗时的过程,结算需要长达几周的时间。区块链技术则是解决其中一些核心问题的关键。

通过区块链技术可绕过中间支付清算系统,实现点对点即时支付,大大缩减支付到账时间,从按日结算,缩短到以分钟为计量单位的结算效率。

(二)现金流管理

资产证券化的现金流管理也是较为复杂的结构。多个资产的现金流分为本金现金流和利息现金流流向特殊目的机构设在监管机构的不同账户,现金流进入账户后根据约定条件投向指定特征的资产,并在约定时间按照约定条件由特殊目的机构控制人支付到对应证券的由证券托管结算机构控制的各证券独立账户,再由托管结算机构支付给不同的投资人。这一过程中,同一个资产产生的现金流可能被拆分到不同的证券账户中,不同资产产生的现金流也可能兑付给同一个证券持有人,也可能某一笔资产的本金现金流和另一笔资产的利息现金流包括它们的利息在经过管理人重组之后,拆分给不同证券的持有人。上述几种情形是最基本的现金流支付情况,涉及信用触发和信用保障条款后,现金流分配将更为复杂。在结构上,不同证券设计了不同的现金流支付频率和信用触发机制,也由不同的内外部信用保障机制,如多余现金流抵扣和外部现金储备账户的回拨、流动性支持等。此外,还有发生违约事件后,大规模的现金流支付分配顺序改变。

因此,在现金流管理上,区块链技术的应用至少能够在以下两个方面对资产证券化产生重要作用:

一是能缩减银行等机构服务成本。上述资产和现金流的管理、划付、分配等业务涉及的系统维护与后台工作,往往由不同机构、机构内不同部门、部门内不同岗位的人工操作,面临长流程、多环节。区块链去中心化技术,为简化并自动化这些手工服务流程提供了可能,如实现自动记账功能以及自动审计功能。德勤审计师目前已经开发出基于区块链技术的自动审计服务平台Rubix,通过与SAP和Oracle等各种财务报告系统对接,实现包括贸易合作关系管理、实时审计功能、土地登记功能等应用。

二是利用智能合约的功能,实现现金流的自动划拨以及资产循环投资购买等后续产品的管理功能,尤其是对信用触发机制条款的调动。可编程的智能合约功能,可随意给交易合同添加各种不同的交易条件。通过智能合约,可以给数字货币施加限制条件,为改变目前依赖大量人工完成现金流分配、划拨以及实现各种交易结构设计的信用条件提供了可能。资金的归集和分配将完全通过区块链技术来实现,公开透明,效率将显著提高。

(三)改善增信环节转移的高成本

由于通常对应了多笔资产(可能是上千笔),每笔资产对应着不同的外部担保,因此在实践中资产证券化目前没有真正实现担保随同金融债权资产的转让,只是通过法律条款约定了保留完善担保的权利,在真正出现需要履行担保的情况时再转移担保。在当前我国经济环境下,这一条款实际上是由发起银行通过自身信用提供了隐性担保的,但是也对发起银行造成了隐性义务和偿付压力。尤其是保证担保和信用保险的情形下,担保人(或者是贷款承保人)往往是发起银行的合作机构,但不是新的特殊目的机构的合作机构,可以通过履约主体变更进行违约代偿责任履行的抗辩。基于区块链技术,建立点对点的增信保障平台,降低增信转移的成本,以信用保险为例,利用区块链技术可建立点对点的互助保险平台,一旦单一主体发生符合特定条件的违约事件,其他参与这一平台的保险参与者将直接缴纳费用给被违约主体。

(四)证券交易与再融资

互联网解决的核心问题是信息制造和传输,但始终不能解决价值转移和信用转移。所谓的价值转移是指,在网络中每个人都能够认可和确认的方式,将某一部分价值精确地从某一个地址转移到另一个地址,而且必须确保当价值转移后,原来的地址减少了被转移的部分,而新的地址增加了所转移的价值(即避免出现“双花”)。信用转移是价值转移的必然结果,表示价值的转移获得所有参与方的认可,且其结果不能受到任何某一方的操纵,取得了系统内的公信力。这一价值可以是货币资产,也可以是有价证券、金融衍生品等实体资产或者虚拟资产。

在目前的互联网中也有各种各样的金融体系,包括许多政府银行提供或者第三方提供的支付系统,但本质还是依靠中心化的方案来解决。即通过某个公司或者政府信用作为背书,将所有的价值转移计算放在一个中心服务器(集群)中,尽管所有的计算也是由程序自动完成,但是却必须信任这个中心化的人或者机构。事实上通过中心化的信用背书来解决,也只能将信用局限在一定的机构、地区或者国家的范围之内,所以价值转移的核心问题是跨国信用共识。

区块链技术实现了价值去中心化的互联网传递,为金融互联网搭建提供了基础,其中证券交易市场是区块链存在发展机遇的领域。传统证券交易中,证券所有人发出交易指令后,指令需要依次经过证券经纪人、资产托管人、中央银行和中央登记机构这四大机构的协调,才能完成交易。这样的模式造就了强势中介,金融消费者的权利往往得不到保障。在同一共识原则区块链技术系统下的证券可以点对点交易,买方和卖方能够通过智能合约直接实现自动配对,并通过分布式的数字化登记系统,自动实现结算和清算。不再需要中央化的登记结算机构,也不再受到交易时间的限制。资产证券化的产品在交易上也采用传统证券交易模式,通过区块链进行资产证券化产品交易,可使更广泛的参与者在去中心化的交易平台上自由完成交易,且可实现24小时不中断运作。对于认可这一“区块”价值的机构,可以接受“区块链”代表的证券持有人再融资,不用担心对应证券资产的转移和“双花”,因为每一笔交易都公开透明、可追本溯源。

(五)证券化资产的管理

资产证券化产品投资人会议举办的程序较债权代表和股东代表复杂,一是涉及的权益结构复杂,二是证券资产类型复杂,某一资产的违约可能需要涉及不同投资人会议提出表决意见,成本过高。这就涉及通过资产管理人执行投票,由于涉及可能的利益冲突,需要对管理人资格谨慎地约束和条件授权。投票流程是资产管理人向人发出投票指令,指令随后被传递给投票分配者,再由投票分配者将指令传递给托管人,托管人请求公证人根据对管理人的授权对投票指令进行公证,然后向登记方申请并完成登记,最后投票信息汇总。这是一个非常复杂且非标准化的流程,投票信息存在被不正确传递或丢失的风险。

而在区块链技术的支持下,投票可以透明简化,直接公开在区块链技术搭建的投票应用系统里,结果供委托人查询。

此外,另一个证券化资产管理方向――证券化基础资产的获取和管理,在未来可能通过区块链技术搭载的物联网设备实现也许是一个更为长远的设想。根据IBM的设想,区块链技术搭载的物联网管理体系下每个设备都得能自我管理,设备彼此相连,形成分布式云网络,只要设备还存在,整个网络的生命周期就可以大幅延长,运行维护成本显著降低。而基于信息管理系统下发生的物流及现金流可以成为高度分散性资产现金流的证明,从而为证券化交易创造信用依据,不再依赖商业信用链上核心企业的信用。

四、需要解决的问题

由于区块链在金融领域应用前景十分广阔,巴克莱银行、瑞士信贷集团、摩根大通在内的9家全球顶级银行已加入一个由金融技术公司R3领导的组织,着手为区块链技术在银行业中的使用制定行业标准和协议;而纳斯达克在2015年12月30日完成了基于区块链平台的首个证券交易,对于全球金融市场的去中心化有着里程碑的意义。但是,区块链技术仍有需要解决的问题才能大规模广泛开展实际应用。

(一)高耗能问题

数字货币经济学中也存在所谓的“不可能三角”,即不可能同时达到“去中心化”“低能耗”和“安全”这三个要求。区块链是否在节约中心化成本问题的同时又过度使用了电子能耗成本呢?技术的应用要考虑其系统的整体性。

(二)数据库存储空间问题

区块链数据库记录了从创建开始发生的每一笔交易,因此每一个想参与进来的节点都必须下载存储并实时更新一份从创世块开始延续至今的数据包。如果每一个节点的数据都完全同步,那区块链数据的存储空间容量要求就可能成为一个制约其发展的关键问题。

(三)处理大规模交易的抗压能力问题

目前的区块链技术还没有真正处理过全世界所有人都共同参与进来的大规模交易,目前已投入使用的区块链系统中的节点总数规模仍然很小。一旦将区块链技术推广到大规模交易环境下,区块链记录数据的抗压能力就无法得到保证。

(四)安全性问题

目前的区块链技术是基于非对称密码学的原理,但随着数学研究和量子计算机技术的进一步发展,这些非对称加密的算法能否被破解呢?也许在未来,基于数学原理基础上的算法安全性会变得越来越脆弱,那时的区块链技术就失去了信任这一最根本的基石。对于这个问题,市场中目前正在整合更强的加密原理。

随着区块链技术优势的认识越来越深刻,越来越多的资本、人才、资源正在源源不断地被投入到相关技术的研究中,相信区块链技术的上述缺陷得到解决只是时间问题。

第11篇

关键词:高职院校;会计教育;财务

我国会计教育经过多年来的快速发展,已基本形成多类型、多层次、多元化的教育培养体系。就大专(高职)这个层次而言,也取得了相当的成效,但高职会计教育因其特殊性,仍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高职会计教育既是高等会计教育,又属会计职业教育,其对会计理论和职业能力的要求和其它层次(中专、本科、研究生)的要求是不同的。本文在借鉴大量文献的基础上,以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为背景,以笔者多年来在会计教育实践中的探索为支撑,对高职会计教育展开分析和探讨。

一、高职会计教育发展综述

会计职业能力的教育培养在世界上特别是发达国家都受到了高度重视,为我国也提供了一定的借鉴和吸收模式。德国“双元制”会计职业能力培养模式体现了学校与企业,理论与实训的较好结合,突出两个培养主体———学校与企业,两种教学内容——学校的专业理论及基础文化知识和企业的职业技能、职业经验,强化了两类教师———企业实训教师和学校基础及专业教师,推出了学生双重身份———企业的学徒工和学校的学生,优化了两类不同的考试——企业职业技能考试和学校基础理论考试,打造了两类证书——职业技能证书和学校毕业证书等等方面。美国社区学院模式最突出特点就是为社区成员提供各种兴趣培训,满足学生短时间内学会会计基本就业技能为目的,获得课程证书后还可转入大学继续进行后继学习,获得学士学位。英国“工读交替”模式是一种理论———实践———理论的职业培养模式,其实施方式是在学年之间,在校学习和到企业实习是相互交替进行,有利于学生在熟悉企业生产环境和流程的基础上,更好地理解和运用在校所学的会计知识。澳大利亚TAFE(TechnicalandFurtherEducation)即技术和继续教育模式,其特点在于在建立了国家资格框架体系的基础上,整合了能力标准、资格认证及评估技能等方法,为行业需要设置不同培训包来培养高文化、高技能、高素质的会计应用型人才。加拿大CBE(CompetencyBasedEducation)即以能力为本位的培养模式,其核心是通过企业专家代表开发制定的职业分析图表为基础,从岗位的需要出发,设置课程,利用学习包来组织教学内容,最后进行相关考核。总之,发达国家在会计职业教育方面已积累了相当的经验,为我国提供了许多宝贵的借鉴思路。近年来,国内高职教育发展迅猛,许多学者在理论研究上取得了一定的成就,笔者综合起来普遍都强调会计职业能力即会计实践能力的培养,不仅仅只是会计核算基础能力,更多的是会计职业价值观、合作能力、协调能力、继续学习能力、信息处理能力、会计预测及监督能力、实践解决问题能力等等。

二、高职会计教育的特征

1.高职院校的特点。目前我国已经形成了研究型高校、教学型高校或学院及两年或三年制高等职业教育的三个梯次的高等教育模式。高职院校的特征主要以培育技能为中心,市场为导向,就业为目标,面向社会,为地方经济发展培养实践型、职业技能型、实用操作型的人才。我国高职院校的特点一般是职业技术型的高等专科教育。我国的高职院校大部分是以原来传统专科学校、普通本科院校的二级学院、普通中专学校等独立或合并而来。除极少数重点高职院校外,许多高职院校在教学规模、教学条件、教学环境、教学设施,教学管理、教学经费等上均比不上很一般的高等学校。高职院校的教育状况还有很远的路要走。

2.高职会计教育特征。高职院校的会计教育除具备一般高等学校的共性特征外,主要还有以下特征:(1)高职院校的会计教育更偏重于实践性。我国的高等会计教育着重于培养拥有较强专业技能与知识的中高级会计乃至研究型人才,但就其社会的需求和岗位的设置来看,还是呈金字塔状,毕竟基础的会计工作还需更多的人来做。同时会计本身就是一门应用型学科,特别对高职院校的学生来说,毕业后大部分将成为企业中的会计“蓝领”,其要求学生不仅要掌握基础理论知识,更需要具备较强的实际操作能力。目前,许多学校已逐渐认识到会计实践教学的重要性,据调研,云南省目前38所高职高专院校中,开设会计专业的有30所,占到了79%;30所开设会计专业的院校中,28所拥有了会计实训专用机房,25所院校会计实训室配有多媒体设备,30所院校全部使用会计软件;一半的院校即15所院校拥有校外实习基地18个。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云南省的高职教育经过多年的发展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我们更应看到,高职院校虽然至少在思想上认识到了校外实习基地的重要,但在安排实习次数、学生人数等方面还是受到限制,或是经费紧张等原因,还远远达不到理想的目标,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实践性的教学依然任重道远。(2)高职院校的会计教育更体现职业性。高职教育既属于高等教育,但它更属于职业教育。高职生的培育方向是面向市场的职业技能型,职业教育分为初、中、高级三个阶段,而高职教育是职业教育的高级阶段。对会计专业来说,其培养目标是能够适应社会基层需要的,既掌握所需基本理论知识,又具有较高操作实践技能,能够从事财务相关专业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业人才。强调职业性就要强调职业能力,即面向市场的专业工作能力,而不是本科及研究生所着重的会计专业知识大量灌输及理论的研究。中小企业引进会计人员更看重职业能力方面,基于企业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的“三流”运转职能特征和财务的独特性,会计人员不仅要求具有会计专业实务、财务运作及税费筹措能力,更要拥有良好的协调、语言沟通和表达方面的能力。不仅对会计信息进行收集、记录、归纳和整理,还要能将影响决策导向的经营状况及时汇报给决策层,还要处理好企业与供货商、客户之间,企业和银行、工商、税局等行政管理单位的关系。因此,高职院校的会计教育应结合当下的商业环境及企业发展趋势,加大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的培养,真正地体现出职业性的意义。(3)高职院校会计教育的基层性。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毕业的学生,由于所处的教育等级一般是专科水平,相对于本科及以上的来说,其工作地主要面向基层,处于单位的生产(服务)第一线,所面对的是最基本单位的第一手数据,是最直接最原始的数据。因此,对基层会计工作者来说,其最大的优势是可以多熟悉业务流程,接触最真实的原始凭证和数据,直接为一线服务。这种基层性虽然可能接触面相对来说较窄,但对专业职业素质要求并不低,实际上这给高职学生提供了很好的锻炼机会,更符合高职学生技术应用型岗位的特征。

三、对高职会计教育重点方向的探讨

1.高职会计教育立足职业定向性。高职教育作为我国近20年来新兴发展起来的大、中专转型教育模式,它不同于原来的专科(学科)教育,更贴近社会、注重于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同时我们应该认识到,会计作为一种商业语言,会计专业是和经济鱼水相存的关系,没有了经济就没有了会计。因此根据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可以将会计专业定位于:培养具有必要会计基础理论和较强实践应用能力,能够学习和应用现代会计知识,解决生产经营和管理服务中的实际会计问题,能够针对具体业务与相关业务人员沟通交流并提供指导的高层次应用型专业人才。所以高职教育的职业导向性非常强,其直接面向岗位及岗位群。

2.专业设计及知识结构的应用性。目前很多高职院校的专业设计、课程设置还远远不符合社会人才市场的需求。由于会计专业性强,相对较难学习和掌握,并且高职学生的生源质量相对本科来说要差些,从这方面造成了企业招不到想要的毕业生;另外一方面,课程的设置大部分仍沿用传统学科的课程体系,着重理论知识而未能顾及学生的职业技能培养,与企业的合作中往往出现不匹配的问题,造成了学生不能快速适应工作岗位的情况比比皆是。专业设计及知识结构与市场需求相结合,体现在要以企业的会计业务为核心的编制上,所以“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才是高职院校专业的发展途径。

3.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及实用性。高职会计教育的目标是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会计专业人才,围绕技能型人才的核心目标,会计教学内容也应该及时转型,在以往强调以基础理论学习为重点,应转化到根据会计职业岗位技能的要求,强化实践教学师资队伍,改进实践教学方式,构建仿真的会计职业环境,传统的会计教学内容主要是《财务会计》及《管理会计》两大板块,其普遍存在重核算轻指导的问题,将会计教学和会计工作割离开来,造成了“学”与“做”的脱节。因此,笔者建议应该从企业资金循环链的角度,安排教学内容结构,增加企业流程及内控方面的内容,突出企业经济业务,让真实的会计凭证再现真实的会计工作环境,让学生学得更有针对性和实用性。

四、市场本位视觉下高职会计教育的完善和升级

1.加大通识类课程教育,提高会计从业人员的人文素质。发达国家对会计人员的通识类教育特别重视。国际高等商学院协会认为以会计学为主的商科职业教育是以有效的沟通能力、商业伦理、商学通识、批判性思维、有效的决策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整合不同商学知识的能力、全球性思维、团队协作能力,专业能力这十大能力作为努力实现的目标。以美国为例,对会计毕业生所要具备的能力,规定了职业技能、职业知识和专业认同三个方面,其中技能方面具体包括沟通技巧、智慧技巧和人际技巧三大项,其突出了能够有效地读、听、写、讲及能够找出、取得及组织信息,在不熟悉的新环境中认清并解决问题,并且从事相应判断;能够在团队中有效工作,并在适当时机展现和发挥领导才能。崇尚通识教育和自由探索精神是美国商科教育的一大特色,有些学校会计专业的学生真正专业核心必修课仅6门,主要集中于财务会计,成本会计、审计、税务等课程,其它包括当代文明、文学人文、美术人文、音乐人文、外语、写作、自然科学、体育、历史文化等大量通识类的必选或选修课程供学生选择,这使得会计专业学生在学好了本专业的同时,还可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选修许多以提高人文素质的通识类课程学习,极大地调动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及各方面能力的培养。近年来,我国也在积极探索通识教育和实践教学等方面的改革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高职院校的会计毕业生一般就业率均较高。但目前存在的问题是会计教育越来越功利化,过多地关注会计专业知识和考试获取各类会计证书成为了就业、晋升的唯一“快速通道”。学生普遍还是以接受知识考点及能提供标准化答案而顺利通过考试,从而得到证书为核心。对于学生的素质和独立思考且具有批判能力等方面亟待提高。多学科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技能素质,根据我国的高职教育发展情况,针对高职高专会计专业的学生而言,适当增设商业、管理及社会人文方面的通识类学科教育,将极大地弥补学生在这些方面的不足,也必将赢得用人单位青睐。

2.会计专业特色课程仍是培养学生会计从业的专业素养及能力的基础。进行通识教育并不意味着不重视会计专业教育。我国的职业教育中专业课非常之多,但为什么培养出来的毕业生离社会需求仍然有很大差距?因为社会更看重毕业生的全面素质和专业能力,专业能力而非仅是专业知识。如今所处的“大数据”信息年代,获取专业知识已是相当容易,而专业能力和素养却是要“台下十年功”的百般修炼和努力。因此会计专业特色课程从设置上就要尽量不仅仅只是传输专业知识,培养专业能力才是更重要的。我国的高职会计专业课程设置,很多仍照搬照抄普通本科教学的体系,以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为主线来展开,没能突出职业教育的特征。为适应我国多变的市场发展要求,会计专业特色课程应当以递进性和层次性进行,借鉴国外模块化、顶点课程设置等方式,将财务会计、管理会计、审计学等核心课程划分为不同的单元模块,并细分为相关的课程,通过编号解决这些关联课程的先后学习顺序问题,对专业课程进行整合和梳理,形成完备的专业课程体系框架。总之,专业特色课程要针对社会职业性需求及高职生的特点进行设置,突出专业能力的启发和开导,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让会计专业能力的提高成为毕业学生走向工作岗位专业素养和能力的重要体现。

3.实践性教学活动促进学生尽早面对工作情景。我国高职教育教学方式一直以老师讲授和灌输,学生听课为主,大部分学生不是主动积极地参与学习过程,而是被动地接受老师讲授的知识。这样做的后果必将离现代社会职业界的需求越来越渐行渐远。为了达到提高学生整体素质和专业能力的教学目标,我们的教材及教学方法应多样化和趣味性,要逐步树立“教师授课为辅,学生参与为主”的教学方法来主导整个教学过程,要加大实践性教学活动的大力开展,增加校内外实训、案例研究、模拟操作、文章研讨、小组协作等多种方式,教师的主讲内容应逐步重点在介绍主题和启发学习上面,更多地是引导学生多元化地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通过课堂教学和实践活动尽量模拟出毕业后的工作情境,让学生成为该工作情境下的“主角”表演者,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参与性,以求达到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目标。

五、结语

高职院校的会计教育应强调和更注重对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所需技能和能力的培养,增加教学方式的多元化和实践性,加强课堂教学与能力训练整合,在专业教育中融入通识素质和职业操守的培养,引导学生学会独立思考、自我学习及富有创造性,以学会适应在日益变化的商业环境中提升自己的职业能力,从原来只是“财务数据加工者”努力向面对复杂商业市场的“职业操作者”转变。因此笔者认为,针对新形势下高职院校会计职业教育的发展,应围绕“提升专业素质能力、扩充通识人文素养,加强实践模拟教学”的核心培养模式,切切实实地改革和调整现有模式,突出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的教育,培养出大批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社会认同的优秀毕业学生,这才是职业教育取得的巨大成功。

作者:李春俐 童晓茜 杨相鼎 王庆春 李维 单位: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商学院

参考文献:

[1]张怡.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山西大学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3):11~18

[2]姜旭.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高职会计专业课程设置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6):24~25

[3]何玉润,李晓慧.我国高校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会计研究,2013(4):26~31

[4]杨政,殷俊明,宋雅琴.会计人才能力需求与本科会计教育改革:利益相关者的调查分析[J].会计研究,2012(1):25~35

[5]刘延东.加快推进职业教育现代化,开创我国现代职业教育新局面——在推进职业教育现代化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国高职高专教育网.

第12篇

关键词 数据起源 政府网站信息 长期保存

分类号 G255.76

DOI 10.16810/ki.1672-514X.2017.03.008

The Application of Data Provenance Technology Within Government Website Information Long-term Preservation

Huang Xinping

Abstract This paper gives a fair summary of the concept of data provenance, the tracing method of data provenance, and the storage mechanism of data provenance, and innovatively introduces the data provenance technology within government website information long-term preservation, and analyses the value of government website information management based on the data provenance technology. On this basis, it designs the government website information long-term preservation and management system supported by the technology of data provenance. In addition, the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how to realize the government website information long-term preservation are also discussed.

Keywords Data provenance. Government website information. Long-term preservation.

在子政务促进政府服务转型背景下,各类政府网站每天都在生产大量信息数据,这些规模巨大的信息资源涵盖政府服务的方方面面,具有极大的开发利用价值。然而由于不同政府网站的构建相对独立,受到技术、法律、管理等因素的限制,形成政务信息“条块分割”的局面,无法抵挡媒体迁移、技术更新等带来的影响。如何借助网络信息采集处理技术,实现对政府网站信息的长期保存,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1]。数据起源是处理大量派生数据,掌握数据由产生到利用整个生命周期变化的技术,能详细记录数据对象的动态变化,完整保存初始数据及其衍生物,保障了数据资源存储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因此,将数据起源技术引入政务网站信息长期保存中,通过分析政府网站信息管理特点,设计政府网站信息数据起源管理系统,对于电子政务信息的存储与共享具有重要意义。

1 数据起源技术及其相关研究

1.1 数据起源的概念

起源又称为溯源,体现了数据信息的产生与发展过程。人们通过记录起源信息,可以掌握数据对象的一系列变化,了解与之相关的原因、地点、时间等信息,进而解决包括数据分析、数据引用、数据可靠度等在内的复杂问题。数据起源技术产生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在金融、生物、计算机等领域均有应用。数据起源的基础研究包括语义描述、起源捕获、组织模型等。Greenwood认为其属于记录实验过程、工作流的元数据;Lanter则认为其是对原始数据及其转换过程的动态描述。实质上,每个数据对象都要经历从生成、加工、转换、存档直至消亡的过程,即具备独特的生命周期,而数据起源技术正是对数据对象生命周期的记录[2]。

1.2 数据起源追踪方法

由于不同的系统对数据的记录、加工方式不同,要想有效追踪、管理起源信息,首先需要设计相应的组织模型,发挥统领全局的作用。而数据起源技术的应用关键,也在于通过设计与构建组织模型,分析起源信息包含的内容,对数据捕获、存储与加工等进行引导。对起源信息的追踪和捕获,主要应用到双向指针追踪、标注、位向量存储定位等方法。其中标注法是将与起源数据相关的信息记录下来,操作相对简单,应用频率高;而双向指针追踪法仅适用于特定数据库中,基于位向量的存储定位只能记录简单的数据路径,目前还无法得到广泛推广[3]。工作流起源管理系统中多采用标注法,以前是将标注作为元数据进行存储,随着数据环境的日益复杂,逐渐将两者分开存储,以方便后续调用。

1.3 数据起源的存储机制

基于数据起源的数据采集和存储,改变了传统的数据管理模式,使得标注与数据的联系更为紧密。由于标注具有多粒度特性,因此附带起源的数据存储对象并非常规数据,而是包含标注的数据。同时针对用户的数据查询,数据起源系统可以提供数据查询、标注查询,以及数据和标注查询三种方式。根据数据与标注的不同关系,将数据存储分为离散、混合存储两类。离散存储实现了标注与数据物理层面的分离,可以采取逻辑链接的方式将两者结合起来[4]。在数据管理过程中,应该考虑该存储方式是否存在数据修改,以及是否需要更新版本等。混合存储需要构建数据集索引,以特定信息维持标注与数据之间的共同存储。数据起源的引入给数据管理带来了新变化,要求创建、设置与获取标注,也要求寻找全新的数据索引、查询与存储方法。为避免起源信息对数据应用的影响,要求标注、数据之间相对独立,因此采取离散存储方式更为合适。

2 基于数据起源技术开展政府网站信息管理的价值

数据起源技术是在起源追踪、捕获、查询、可视化等技术上发展起来的,解决复杂数据存储问题的全新处理方法。在政府网站信息管理中引入数据起源技术,只需要选择合适的软硬件设备,设计合理的起源数据组织模型,而无需考虑系统的负载和计算能力。这样不仅可以解决政府网站信息分散、基础设施建设重复、系统缺乏互联等问题,也可以有效降低信息管理成本,提升政务信息利用率,最大限度实现电子政务信息共享。

2.1 促进政务信息资源共享

数据起源技术可以模拟数据对象的产生、传播和衍生过程,促进数据的优化与共享。对于政府网站信息的存储管理,首先需要考虑数据的可靠性和可用性。由于电子政务系统不断更新,数据源处于动态变化中,当政府网站的信息发生变化时,数据起源可以描述数据对象的演变过程,并根据起源信息进行数据重构,保障数据传播的顺畅、有序性,也为政府网站信息共享提供了便利。同时数据起源技术实现了异构分布政务信息的高效采集,在对数据来源进行跟踪审计的基础上,为不同政务部门的数据存储提供了公共平台。通过构建基于数据起源的政务信息存储系统,可以实现对分散系统的信息集成,从业务层面实现政务信息整合,促进不同政府网站之间的数据交换共享,消除政务“信息孤岛”。

2.2 降低政府网站资源维护成本

数据起源技术的应用改变了政府网站传统的软硬件设施开发模式,能够实现对政务系统配套软硬件资源的统一分配,避免出现部分伺机服务器超负荷运转而部分服务器利用率低的问题。同时借助数据起源技术,可以对政府网站信息进行追踪、捕获和采集,计算不同信息资源的负载分配情况,迅速定位系统错误部位,分析出现错误的原因,进而帮助系统管理者迅速制定解决方案,极大提升了政务系统的稳定性。此外,数据起源技术对政务系统数据资源的配置和管理,能够保障不同功能模块互不干扰,提高软硬件设施的利用率,降低政府网站各类资源的维护成本。

2.3 提升政府系统运行稳定性

数据起源技术对政府网站信息的追踪采集过程中,在分析数据来源的同时,也可以构建与数据版权相关的派生洌方便用户根据派生树验证数据对象的版权,分析数据对象的真实性。而数据对象的创建者,也可以借助数据起源技术,通过查找派生树的方式,了解其创建数据的使用情况,实现对数据版权的有效保护,避免出现版权纠纷。同时数据起源与分布式、虚拟化技术的结合,可以实现对异构分布政务信息的追踪、监测,并通过设置访问控制权限的方式,降低政务信息利用中存在的风险。从硬件角度分析,数据起源技术能够迅速定位系统故障,确保系统的高容错性和故障动态迁移性,并且以数据冗余备份的方式,降低发生故障的频率。

3 基于数据起源技术的政府网站信息长期保存管理系统设计

数据起源技术在长期存储系统中,可以形成以事件为中心的起源信息记录方式。因此,可通过分析数据对象的一系列变化,实现对政务信息的动态管理。

3.1 起源管理系统设计原则

在政府网站信息长期存储的整个生命周期中,要综合考虑起源管理的影响因素,笔者认为数据起源管理系统的设计应该遵循以下原则:①以数据保存周期为依据,将数据对象产生作为起始,对其录入系统后整个生命周期的所有变化进行动态管理;②以OAIS(长期保存通用标准)为准则,遵循OAIS了解数据对象长期保存的基本流程,明确定义起源信息的构成,将其作为系统设计的依据;③以事件作为起源信息记录中心,数据对象在存储管理活动中会产生大量事件,可以说起源信息与事件是相伴相生的;④保障适用性和交互性,管理系统设计应该为数据对象管理提供所有可能的功能与流程,明确不同存储系统与不同模块之间的嵌入关系,强化数据对象在不同系统中的交互性,并嵌入OAIS流程实现高效管理。

3.2 面向数据周期的起源事件清单

事件是数据对象一系列变化的驱动力,借助事件不仅可以捕获起源信息,也能够掌握数据的动态变化。随着起源管理活动中事件的增多,通过了解与数据对象相关的事件链,就可以展现长期存储对象的状态变化[5]。因此,对于数据起源管理系统的设计,将起源事件定义为系统可识别的,能够至少影响一个对象的动作,如捕获起源信息、调取文件等。在整个数据生命周期中,OAIS包含摄入、归档、数据处理、业务管理、保存规划以及访问等环节。对于起源事件的判断和甄选,应该以OAIS流程为依据,综合考虑数据对象的产生、发生的变化,以及数据对象的派生产物,进而为数据长期保存提供依据。在政府网站信息产生之初,就存在不可预知的变化因素,包括元数据、信息内容、格式、保存责任人等,即使部分数据本身变化不大,也需要考虑与之相关的数据对象或管理版权的变化,全面了解基于数据周期的详细起源事件。

3.3 嵌入OAIS的起源管理框架

根据基于数据周期的起源事件来看,数据起源管理涉及与OAIS相关的所有功能模块,因此对于政府网站信息的长期保存,应该嵌入OAIS流程中形成完整的起源管理框架,具体如图1所示。

由图1可知,起源信息管理贯穿于OAIS的整个流程中,实现了对不同环节起源事件的动态追踪,也可以根据系统预先设定的起源事件清单,实现对数据对象的动态捕获。然后,将需要长期保存的数据对象,依据相应的起源组织模型转换为规范的归档信息,保障起源信息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可用性,并且存储于特定数据库中,由对应的管理模块实现对数据信息的长期保存。对于政府网站信息长期保存的起源管理,需要设置事件配置、事件监控、事件组织等功能模块。其中,事件配置模块主要功能在于定义需捕获数据的类型,实现对事件的合理配置。在起源信息捕获前,由长期保存系统的管理者根据实际需求,结合系统的基本操作按类型归纳需要捕获的起源事件,在对其进行详细描述的基础上,对起源事件清单进行格式转换,最后配置为系统可读的内容。事件监控模块负责对长期保存系统的所有事件进行动态监测,若发现某个起源事件或预定义事件,与清单中其它事件相互匹配时,就需要将完整的事件信息呈递给组织模块。由事件组织模块获取动态信息,并将其添加至起源管理任务列表中,采取异步记录的方式实现对起源信息的合理组织,减少服务器的运行压力[6]。存储模块的功能在于接收并存储经过有序化组织的数据信息,并维护不同数据对象间的联系。

4 基于数据起源的政府网站信息长期保存应解决的关键问题

基于数据起源的政府网站信息长期保存,目的在于实现对数字政务信息的有序化管理和长期访问。其数据起源管理的实现,实质上就是建设一个长效访问机制,通过起源信息捕获、鉴定与整合,保障访问信息与网站原生信息的一致性。在数据起源技术具体应用过程中,需要制定合理的网站信息采集策略,实现对采集的科学编目,并解决数据归档安全问题,真正为政务信息长效利用提供保障。基本策略如图2所示。

4.1 制定网站信息采集策略

面对海量异构的网络资源,要求制定科学合理的网页信息采集策略,这也是实现数据起源管理需要解决的问题。由于目前缺乏专门针对数据长期存储的起源捕获工具,因此在长期保存系统中多依据OAIS流程开发捕获插件或工具包,或者通过编写独立函数模块,用于感知和记录系统内部发生的所有起源事件。也可以采用工作流软件,以转换、制作复本的方式抽取起源,利用系统插件迅速捕获内部起源信息。目前市面上出现了专门的起源元数据抽取软件,如DROID,可以通过动态追踪数据对象,记录与之相关的各类事件,是当前网页数据采集的常用方式。此外,云计算具有并行处理大规模异构数据的优势,适用于分散数据的高速计算,可以分布式计算框架为依托,借助网络爬虫技术筛选网页信息,实现对存储目标的高效、自动采集[7]。

图2 政府网站信息长期保存应解决的关键问题及策略

4.2 网站信息的归类与编目

在采集完成政府网站信息后,需要通过科学分类、编目与鉴定,使大规模数据资源有序化,为后续的长期保存奠定基础。根据政府网站信息的特点,可以从数据的产生、利用和流通三个方面,设计适应起源数据管理的元数据存储方案,选择基于XML的元数据标准,为信息编目提供依据。同时利用贝叶斯分类、云计算等方法,实现对政务信息的科学归类。然后构建政务信息存储的智能鉴定模型,对采集数据进行鉴定,实现系统资源的优化配置[8]。由于政府网站信息存储属于持续、长期的活动,面对不断增加的信息存储量,还需要引入开源计算技术,通过调用Web服务器中的运行程序,完成对网站存储信息的提取、读写和删除等操作,提升用户数据访问的响应速度,实现政府网站信息的高效存取和优化利用。

4.3 网站信息归档的安全防护

由于网页信息的动态性、易变性,这就需要着力解决政务信息归档的安全保护问题。在起源数据管理过程中,可以引入数据保护、数据加密等技术,借助虚拟化技术平台,设置政务信息访问控制或隔离机制,进而保障信息安全。也可以通过设置用户信任等级证书,在获取验证信息的基础上控制访问量,实现对长期保存数据的适当隔离[9]。为避免出现政府网站无法链接、网页数据丢失等问题,可以采用超链接、HTML重写等技术,达到重现归档政务信息的目的。同时为提升政府网站信息的归档价值,数据管理者可以引入信息推送、大数据技术,为用户提供多元化的增值服务,如信息检索、数据挖掘等,体现“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

5 结语

对政府网站信息的长期保存,需要综合考虑软硬件投入、资源维护、参与主体等因素。数据起源作为描述数据对象演变历程的技术,为解决政务信息存档问题提供了可能。由于起源信息与情境信息存在重叠,加上复杂的网络环境,因此在设计政府网站信息长期保存系统时,应该明确界定起源事件,详细记录起源信息,并制定完善的数据起源管理规划,切实保障存档信息的安全性和真实性。

参考文献:

[ 1 ] 何欢欢.政府网站信息资源保存挑战及对策[J].图书情报工作,2011,55(7):130-133.

[ 2 ] 戴超凡,王涛,张鹏程.数据起源技术发展研究C述[J].计算机应用研究,2010,27(9):3215-3221.

[ 3 ] 徐扬,王申罡.数据起源研究进展[J].情报理论与实践,2016,39(7):136-140,135.

[ 4 ] 苗丽娟.基于XML的起源计算和起源存储研究[D].南京:南京理工大学,2012.

[ 5 ] 吴振新,李文燕,蒋世银.构建以事件为核心的长期保存系统起源管理框架[J].图书情报工作,2016(6):91-96.

[ 6 ] 吴振新,李文燕.起源技术在长期保存中的应用与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15,59(8):118-125.

[ 7 ] 王萍,黄新平,陈为东,等.政府网站原生数字政务信息云归档模型及策略研究[J].情报理论与实践,2016,39(4):60-65.

[ 8 ] HAN Y. Cloud storage for digital preservation:optimal uses of Amazon S3 and Glacier[J].Library Hi Tech,2015

(2):261-271.

[ 9 ] 颜倩倩,王凤英.云计算平台下的数据起源安全方案[J].山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25(5):67-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