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时间:2022-05-02 08:42:1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第1篇

关键词:吉林省;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中图分类号: F320.2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ki.jlny.2016.23.003

1吉林省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构建现状

近年来,吉林省遵循现代农业发展思路,明确产业发展重点,注重整合资源优势和产业优势,以提高农业综合竞争力为核心,积极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农业集约化、机械化、科技化、水利化、产业化水平不断提升,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已初具雏形。

1.1农业产业结构逐步优化

在全省经济结构中,虽然农业增加值在GDP中所占的比例呈递减趋势,二、三产业比重不断提高,但农业产值一直保持持续增长的态势,2015年第一产业增加值1596.28亿元,增长4.7%,依然是全省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支撑力量。在农林牧渔业总产值构成中,农业(主要为种植业)、牧业是吉林省农业的主导产业,比重较大。特别是畜牧业产值所占比重提高较快,初步走上了设施化、集约化、标准化的发展道路。实现了以粮食为主、粮食以玉米为主的单一生产结构逐步向粮、畜、林、绿色经济作物多种生产结构的转变。

1.2龙头企业核心竞争优势形成

2015年末,培育全省各类其中省级以上重点龙头企业达500户,国家重点龙头企业达47户。省级重点龙头企业实现销售收入2700亿元,占全省农产品加工业销售收入的60%以上。2015年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辐射带动种植业基地达4000万亩,畜禽养殖量达3亿(头、只),带动210万种养殖户参与一体化经营,农户增收70亿元,直接安排5.6万农村劳动力就业,推动了现代农业发展,促进了基地农户的增收。

1.3农业科技支撑能力稳定提升

全省基本实现了由粗放型向集约型、数量型向质量型的转变,农业科技推广领域不断拓展。2015年全省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7%,玉米、水稻、大豆等主要粮食作物良种普及率达到100%,一些重大的增产增效技术得到应用推广。

1.4农业产业的装备水平逐步提高

2015年全省农机总动力达到3152.5万千瓦,拖拉机保有量达到117万台。水稻插秧机、水稻收获机和玉米收获机保有量增长较快,农作物综合农机化水平达到82.5%,农业机械正由小型化向大型化、由单一生产向综合配套作业方向发展。

2促进吉林省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构建的对策与建议

从现代农业发展要求看,吉林省还存在着农业多功能开发不足、基础设施薄弱、现代农业产业技术水平低等问题。原因是缺乏高度发达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作支撑,农产品比较优势的逐步弱化,导致吉林省虽然农产品数量供给比较丰富,但大部分农产品不具备比较优势。因此,加快吉林省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构建,是促进吉林省农业现代化实现的当务之急。为此,提出如下几点建议。

2.1推进优势产业建设,完善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

坚持把粮食生产放在现代农业建设的首位,在粮食播种面积保持稳定的基础上,优化粮食品种结构,提高粮食单产水平,增强其综合生产能力。要加快发展畜牧业,转变养殖的传统观念,加强品种改良和疫病防控,支持规模化饲养和健康养殖,打造养殖业生产加工的精品名牌。立足吉林省自然资源优势,发展区域特色优势农业产业,形成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的产业带,并引导加工、储运、流通设施建设向优势产区集聚。发展特色块状农业,东部重点发展中药材、经济动物、食用菌和长白山山珍食品;西部重点发展瓜菜、油料及特色经济作物;中部重点发展棚膜经济及露地瓜菜。

2.2从农产品精深加工入手,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从农产品精深加工入手,发展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要突出三个重点:一是确实落实各项优惠政策,鼓励龙头企业立足农业,支持具有比较优势的企业,提高农产品加工的深度和精度,提高其竞争力。在突出主业的前提下,通过联合、联营、兼并等形式,扩大经营规模;二要通过和全国知名龙头企业对接,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吸引更多的农产品加工企业在吉林省安家落户;三要鼓励和引导各种能人兴办龙头企业,包括个体生产、加工、运销专业大户和民营企业,鼓励和引导外资企业和大中型工商企业创办农业龙头企业,支持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办龙头企业。加快农产品加工园区建设,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2.3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增加产品科技含量

切实落实农业技术研究推广体系的政策,积极支持和引导民办农业科技研究机构、农村专业技术组织和民办科技型企业的发展,鼓励农业科技人员深入农村搞技术研究,促进科技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加大科技经费投入,建议对全省农业科技机构普遍实行事业费包干和目标管理。不断开拓技术市场,促进农业经费实现良性循环,达到农业科技成果商品化。加快农业科技推广,加快良种培育与推广,特别是对适应中低产田的抗旱耐旱品种的开发力求有新突破。大力推行无公害农业生产,使农业先进技术尽快转化为生产力。

2.4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现代农业的装备水平

加大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工程建设,加强以节水改造为中心的农田水利建设。从吉林省粮食生产区域上看,西部地区降水量较少,常年处于干旱状态。因此,必须把加强西部的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放在首位,提高其抗旱能力。继续加强大中型水利骨干工程和重点小型水利工程的除险加固和综合整治,完善田间渠系、泵站配套改造。引导产业化经营的龙头企业等社会力量参与农田水利建设,支持农民开展小型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旱作节水农业,促进有限水资源的节约和高效利用。提升现代农业的装备水平,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特别是粮食机械化的建设,增加大中型拖拉机和配套机具的保有量,加快发展水稻收获、机播和玉米播种、深松等机具,提高粮食生产作业效率。发展规模经营,走以机械化为依托的规模化经营模式,促进种植效益的不断增长。

2.5加强农产品市场建设,带动现代农业流通体系的构建

要加强优势产区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建立功能齐全、设施先进的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和现代化的专业批发市场。建立和完善服务配套设施和功能,包括市场交易、检测检验、产品贮运、配送和信息等。搭建农产品市场营销新平台,发展区域性的农产品物流中心;根据优势农产品的不同特性,在有条件的特色优势农产品产区,积极推广各种营销新方式,通过订单农业、农产品展销会、网上营销等方式,提高对特色优势农产品的促销力度。逐步实现冷链运销,通过建设农产品仓储中心、农产品展示中心和进超市配送中心等流通设施,促进生产与市场的对接,创新农产品交易方式和方法;加快优势产区农业信息化建设,实施信息进村入户工程。

2.6增加投入,构建现代农业投入体系

增加资金投入,有效化解农村资本约束。增加产粮大县奖励补助和一般性转移支付等资金,确保主产区得到合理利益补偿。优先安排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综合开发等资金,引导产销区建立利益衔接机制,确保种粮农民得到合理经济收益。建议从以下几点入手。一是建立一个多元化的农业融投资体制;二是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力度,资本投向为多功能农业产业化;三是改造农村发展银行,助推多功能农业产业化发展;四是激活农村“金融市场”;五是建立多功能农业产业化投资基金,以农村多功能开发的中小企业为主要投资对象。

2.7构建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拓展农业社会化服务领域

按照建设现代农业的建设要求,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构建可借助公益机构这个农业社会化服务的主渠道,调动各级农技推广机构的积极性,着力解决科技服务“最后一公里”的问题,提高基层农技推广服务能力。鼓励支持龙头企业、供销合作社、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民经纪人、专业技术协会、专业服务公司及高校和科研院所开展形式多样的生产经营服务,发展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政府应支持具有一定资质的经营组织从事农业公益,可以通过政府购买、招投标、定向委托等方式,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和专业技术协会、涉农企业、供销合作社等社会力量参与到现代农业经营的产前、产中、产后服务中来。

2.8加大农民培训力度,提高农民整体素质

第2篇

目前,学术界还未能就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内涵做出统一界定。成新华(2001)、刘成林(2007)、曹利群(2007)、卢盛羽(2007)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对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做出了不尽相同的解释。但这些解释也有其共同点,即均认同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是一个与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等诸多环节互相联系、互相制约的若干产业(行业)所共同构成的有机经济整体。关于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构成,较有影响且多为研究者所采用的是丁力(2001)在考察美国的农业产业体系后所做的概括:即农业食品产业体系、农业纤维产业体系、农业文化产业体系、农业生态产业体系、农业科技产业体系、农业装备产业体系、农业信息产业体系、农业资源产业体系。此外,刘涛(2011)从农业的多功能性角度将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归纳为农业生态产业、农业加工产业、农业服务产业、农业创意产业四个方面。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构成具有变动性,对其进行研究,应着重把握两个视角:科技发展与多功能性。对于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特征,学界也进行了研究。刘成林(2007)认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具有生产主体组织化、生产手段科技化、产业经营一体化、产业功能多元化、利益分配市场化等5大特点;曹利群(2007)从生产要素、市场、产业组织、相关支持产业等角度进行了阐述;齐荣生(2008)从生产要素、从业人员、生产经营活动、劳动生产率等方面进行了分析。现代农业作为与传统农业相区别的产业形态,必然在生产主体、生产要素、生产手段、生产经营、产业功能等方面具有自己的特征,即生产主体组织化、要素配置市场化、生产手段科技化、生产经营专业化、产业功能多元化。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是一个复杂的有机整体,其构建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政府、企业、社会各方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各尽所能,协作促进。

二、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构建中的政府

政府作为公共管理者,在促进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形成中承担着两方面的责任:管理与服务。

(一)管理。管理包括宏观层面的农业法律政策的制定、产业发展规划的编制和微观层面的良性干预。

1、建立完善的法律保障。通过制定相关的支持性法律来保护和促进农业发展是许多发达国家的普遍做法。在美国,形成了以《农业调整法》为基础的近百部农业方面的专门法律;法国颁布了《农业指导法》、《农业合作社调整法》、《农业现代化法》等众多支持与保护农业、农民利益的法律;日本与其《食品、农业、农村基本法》相配套,制定了200多部农业法律,涉及农业投入、农户权益保护、农技推广、农产品市场、农业保险和灾害救济等众多方面;韩国也有100多个农业法律和与之相配套的政策,如《农业基本法》、《农村振兴法》、《农业现代化促进法》等。纵观世界发达国家,均已建成较为完善的农业法律体系。借鉴这一经验,在构建我国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中,也应加强农业立法,如就农产品质量标准、产地环境标准、生产技术规范、农产品质检制度、生产记录可追溯制度、农产品市场准入等方面制定相应的法律规范。

2、提供优惠的政策支持。政府的政策支持主要有信贷、税收、保费等。信贷方面,银行对投资于现代农业产业的贷款应给予降低利率、延长还款期等具体优惠,银行的利息差额由政府财政补贴,政府对银行投入现代农业产业的资金给予债务担保。我国政府亦可借鉴巴西的做法,规定所有商业银行必须有一定比例的铺底资金投向于现代农业产业的发展扶植上。税收方面,政府应减免对现代农业产业的投资者和从业者的征税;对下一年投入现代农业产业的资金可从当年收入中扣除以减少税赋;还可对现代农业产业产品收入延期纳税。保险方面,保费优惠主要是政府为农民投保提供保费补贴。鉴于现代农业投资大、经营风险大,国外对农民所交保费补贴一般在50%~80%。我国各地方政府也应依据自身的财政状况,对现代农业产业保费给予一定的补贴。

3、编制科学的产业规划。编制现代农业产业发展规划是政府作为宏观调控者的一种体现,规划主要包括主导产业确立、生产基地建设、市场体系建立与完善等方面。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离不开优势主导产业的发展,正是在它的推动下,产业结构调整才能有序展开。在优势主导产业的确立上,政府应因势利导,以当地的资源禀赋为基础,充分发挥劳力、技术、资金等资源要素的比较优势,同时结合本地的产业传统,确定有特色的优势主导产业。生产基地建设是现代农业产业的重要特征。生产基地可以带动农户提升标准化生产水平,提高农产品品质。各地方政府应遵循“结合当地实际,融合成熟技术,突出地域特色,合理布局产能”的原则进行规划。做好市场体系的发展规划是政府促进现代农业产业发展必须履行的职责。市场体系的发展规划包括农产品市场、农业生产要素市场、市场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农产品市场主体的改造和结构优化等。

4、行使有效的政府干预。政府的直接干预主要包括对农产品的价格支持和转移支付。由于价格支持会对农产品的生产和贸易产生扭曲作用,各国逐渐将支持重点转向转移支付。促进现代农业产业发展,政府应将获得补贴的条件与产量脱钩,而与保护环境、食品安全等标准相关联。如,对不用或少用农药及使用有机肥替代化肥的生产户给予补贴;对转向多年生植物及绿肥等作物的种植户给予补贴;由普通种植转向发展温室种植的农户给予补贴等。

(二)服务。农业是一个社会效益高但经济效益低的产业,特别是现代农业产业,更是强调其发展的社会效益,农业的这一外部性特征决定了政府必须为其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1、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良好的农村基础设施是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前提条件。农村公路、大型水利设施等应由政府完全投资建设;土壤改良、中小型水利设施建设、主要农业机械购置等,政府应承担一定比例的费用,即使由农户承担的费用,政府也应在贷款上给予一定的优惠;对于田间道路、电力、通信等基本设施的建设,政府也应给予一定的支持。

2、发展农业科技、教育与推广体系。农业科技是建立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核心推动力,政府应担起农业科技、教育与推广工作。由政府牵头,组成由农业院校、涉农科研单位和农技推广站构成的完整的农业科教推广体系;在政府对农业的投入中,规定投入农业科技的最低比例;从财政预算中拨付一定的专项费用用于农业推广组织建设和提高人员的业务水平及待遇;政府应鼓励社会兴办农业教育,在土地、资金上给予支持;农业院校开办的各种农民培训班、农业科研机构免费为农民提供的各种技术咨询服务,政府应给予全额补贴;加强科技示范户、示范村建设,激发农户自觉学习、运用科技的动力。

3、提供农业信息服务。农业信息是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不可或缺的资源。一方面政府是社会中最大的信息拥有者;另一方面信息又是政府服务社会和公众的主要内容。因此,政府应承担起农业信息的搜集、整理、鉴别和的任务,建立农业信息咨询交流平台,及时、准确、免费为农户提供农产品价格、供求、交易的最新信息,主动提供市场行情预测及农业科技情报等。

4、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是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一支重要力量。它架起了农民与政府、企业和非政府组织之间的桥梁,成为政府管理与服务农业的有力助手、维护农民自身利益和推进现代农业技术应用的组织力量。政府对农民专业合作社在贷款、税收、技术、人才、管理等方面予以支持,是许多国家促进农业现代化的普遍经验。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是构建我国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重要环节,是政府必须履行的责任。

三、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构建中的企业

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需要实现生产主体组织化、生产经营专业化,这些都需要由农业龙头企业来实现。龙头企业在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构建中扮演着重要的引领者和服务者的角色。

(一)现代农业产业发展的引领者。龙头企业一头连着市场,一头连着农户。在其经营过程中,通过分析和研究市场,可以将相关的市场信息择优传递给农户,使农户能够按市场需求进行产品生产;通过引导农户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和产品结构,建立起“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二)资金、技术、设备的资助者。龙头企业凭借自身较强的经济实力和技术水平,以“双赢”的思维方式,秉持互利互惠原则,通过向农户提供资金、技术、设备等方面的配套服务,推动现代农业生产发展。

(三)农产品较高附加值的创造者。龙头企业通过贸工农一体化经营,对农产品进行深度加工和系列开发。农产品加工转化的层次越多,对市场的适应性就越强,其附加值也越高,可大大提高农业的比较效益。按照共同利益原则,农户亦可从中得到利润分享,使农户能够有资金投资于需要较高投入的现代农业。企业上述功能的发挥有两个条件。一是龙头企业自身的不断发展壮大。这就需要龙头企业做好自身发展,如通过各种形式吸纳优质的工商金融资本加入;提取专项资金加强技术改造、研发和引进;发现、培养和使用营销人才,建立健全自己的销售网络;实行股份合作制或股份制改造,加快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等等;二是企业拥有社会责任感,做现代社会中的企业公民。企业不仅仅要营利和守法,还要承担社会责任,懂得服务于利益相关者并与其分享利润,这样企业才能创造更高的社会价值,在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构建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四、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构建中的社会

在经济发展中,市场机制与政府干预两者都存在缺陷。因此,除政府与企业外,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构建还需要社会各方的积极参与和共同努力,以弥补市场和政府的不足。

(一)教育科研单位的参与。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离不开对教育科研单位拥有的技术、方法等知识财富的利用。第一,大专院校、科研院所面对现代农业产业发展的新需要,应以实用技术培训为着力点,加强应用型农业人才的培养;第二,采取技术承包、技术入股等多种形式与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合作,解决现代农业产业发展中的技术难题,开发实用性新品种、新技术、新产品;第三,利用自身的技术、信息等优势,收集现代农业发展信息,提供相关的生产、管理决策咨询。

(二)非营利社会中介组织的支持。非营利社会中介组织包括各种志愿者组织、基金会、行业协会、非营利的律师事务所等等。现代农业的发展需要它们提供人才、资金、技术、知识等方面的帮助及政策、法律、税务等方面的咨询服务。但目前,这类组织参与到农业领域的还不多,需要政府出台相关的鼓励政策以及农业产业行业的主动接洽。

第3篇

第一条根据《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实施方案》,结合实际,紧密围绕我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发展的客观需要,为了全面、及时和准确面向农民提供农业产业技术推广服务,特制定遴选办法。

第二条现代农业产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是以政府为主导、多元化发展,以产业为主线,提供现代生产技术、优质农资、综合信息等系列推广服务,使其成为县乡产业技术集成的基地、推广的窗口和培训的平台。

第三条现代农业产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主要职责是:

(一)编制实施农业产业技术推广规划、计划、落实农业产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

(二)引导、调整和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促进“三高”农业和特色农业发展。

(三)组织农民开展产业技术培训、宣传,开展产业技术指导,提高农民科技素质。

(四)推广种植业、畜牧业、林业、农机、农药、土壤肥料等现代农业生产新技术和新成果,提高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

(五)通过网络、资料等手段,提供农业产业技术信息服务,建立和完善农业产业化信息服务平台。

第四条根据现代农业产业技术发展的新要求,现代农业产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旨在构建一个以技术推广服务为主,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农业科研、教育等单位和涉农企业、中介机构等广泛参与的新型推广体系。

第二章 遴选方式

第五条遴选原则是:

(一)坚持政府主导,支持多元化发展,有效履行政府在推广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中的公益性职能,充分发挥各方面积极性。

(二)坚持精干高效,科学设置机构,优化队伍结构,合理配置农业产业技术推广资源。

(三)坚持与县乡农技推广机构衔接,理顺体制,统筹兼顾,分工协作、明确职能,充实一线,服务到位。

第六条遴选条件是:

(一)应具备一定的推广基础设施和工作条件。

(二)推广队伍组成人员专业素质较高,推广经验丰富,责任心强,具有相关技术的推广经历,并取得一定推广成效。

第七条遴选方式:

(一)根据农业产业技术推广服务的要求,由产业示范培训基地会同本地农业主管部门,综合考虑,依托农业主管部门组建农业产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二)也可由产业示范培训基地会同地区农业主管部门,根据产业技术推广的地域特征和技术要求,整合行业资源,组建与产业技术体系相适应的农业产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第三章 审批

第八条由产业示范培训基地根据县乡农业产业技术推广的目标和要求,结合县乡农业推广机构运行的实际情况,提出设立农业产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和建设方案。

第九条由产业示范培训基地申报,管理咨询委员会复审,省农牧厅审批,挂靠所在县农业主管部门。

第十条由产业示范培训基地负责,由成立之后的现代农业产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具体承担在办公设施、推广条件、人员聘用和工作绩效考核等方面建立运行机制、保障措施和绩效考核办法。

第四章考核

第十一条实施考核是为了增强对现代农业产业技术推广服务工作的责任感,实现各项工作目标,促进推广服务事业的创新发展。

第十二条考核应坚持客观公正、民主公开、注重实绩的原则。

第十二条考核内容是:

(一)认真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及时制定由产业示范培训基地安排的产业技术推广服务计划;新品种、新技术推广及技术推广服务范围达到产业示范培训基地规定目标。每村建有现代农业产业技术示范田,示范点,经常联系示范户。

(二)推广服务中心岗位责任制、工作日志、工作、学习、考勤、值班、包村联系、财务等各项管理制度健全,并得到落实情况。政务、财务公开,职工团结。

(三)面向农牧民全面开展技术培训,关键农时季节到每村开展实用技术集中培训和现场指导,发放技术宣传资料,不断扩大培训、指导村覆盖率和培训、指导农牧民覆盖率。

(四)全面实施农业产业技术入户工程。每个村建有示范户,不断提高示范户先进实用技术入户率和到位率情况。

(五)配合产业示范培训基地独立完成农业试验、示范项目情况。

(六)每年每季度提供农业综合信息报告、每年底报送当年工作总结和下年工作计划情况、每年向农牧民提供农牧业各业生产、市场、政策及科技致富等信息、每年上报涉农工作宣传材料等情况。

(七)推广服务中心区域内新增标准化、无公害、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示范基地建设,新认证“三品”情况。新培育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情况。

第十三条由产业示范培训人员直接考核。考核等次分为合格、不合格。年度考核考核结果存入档案,并作为对推广服务中心奖惩依据,年度考核优秀给予精神和物质奖励,考核不合格将进行整改,根据整改情况可建议管理咨询委员会作为推广服务中心续建和调整的重要依据。

第4篇

一、编制依据

1.《农业部科学技术部财政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人事部水利部教育部国家林业局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印发<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方案>的通知》(农科教发[]3号);

2.《农业部财政部关于印发<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实施方案(试行)>的通知》(农科教发[]12号);

3.《农业部财政部关于印发<关于地方开展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工作的指导意见>的通知》(农科教发[]5号);

4.《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个年规划纲要》;

5.《省农牧业和农牧区经济发展“”规划》;

6.《省“”科技发展规划》。

二、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深化农业科研体制改革为动力,突出省农牧业生产特点,依托现有科研资源及产业示范培训基地、农技推广服务中心等技术推广资源,按照省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以农产品为单元,以产业为纽带,以成果扩散为主线,提高试验示范及推广力度,加速成果转化;以科学布局、创新机制、整合资源、联合攻关、提升能力、促进发展为总体思路,以生态安全、食物安全和农民增收为主要任务,建设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提升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增强农业竞争力,为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发展现代农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二)基本原则

1.突出地方特色

充分考虑我省高海拔、低污染和冷凉性气候特点以及产业结构欠合理和农业科技、推广发展相对滞后的实际,以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规划的50个农产品为标准,通过资源的充分整合,强化产前、产中、产后的技术集成,重点建设牛羊肉、绒毛、马铃薯、油菜、牛奶、蚕豆、蔬菜、花卉苗木、中藏药、饲草等10大主导产业,初步培育出一批与10大主导产业相适应的具有地方性品牌农畜产品,实现我省体系与国家体系的对接、互补。

2.强化协同配合

按照全省一盘棋的思路,以优势农产品为单元,以产业为主线,由省农牧厅负责体系建设统一规划、区域布局和协调管理,合理配置产业发展各环节的科技资源、研发和推广力量,做好涉及本地机构、设施、人员等相关条件保障工作,建立上下贯通、共同参与、分工明确、优势互补、利益共享、高效联动的合作机制,形成条块结合,稳定、持续和高效的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为产业发展提供全面系统的技术支撑。

3.重在推广

我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是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在本地的延伸与补充,在参加国家体系中有关研发任务和承接有关研发成果的同时,因地制宜的开展适应性试验示范,重点加强技术培训与推广工作,依靠县、乡的推广力量,使科研成果能及时的被农牧民掌握而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将现代科技要素植入农村。

4.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兼顾

我省启动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后,农牧民是最终直接受益人,因此农业产业技术体系运行要做到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兼顾。先自下而上,从农牧户开始全面调查、收集产业中的实际问题和需要解决的关键性技术问题,经梳理形成核心任务后汇总到首席专家,首席专家组织相关功能研究室开展关键和共性技术的攻关与集成。再自上而下,由产业示范培训基地对这些集成技术通过试验、示范,培训技术推广人员和科技示范户,最后到达农户,推动农牧业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带动农牧民持续增收。

5.创新工作机制

从各个产业发展的整体性出发,实现目标制定、内容设计、任务分解、协作方式和组织管理等方面的系统化、制度化,确保决策、执行和监督三个层面权责明确、相互监督、互相协作,规范管理,保证体系内各执行层级间在业务上的垂直管理和独立开展科研活动;建立相对稳定的经费支持渠道,加强与其它资金的有机衔接,避免重复交叉,完善资金管理办法,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确保技术体系建设和运行的规范化。

三、目标和任务

(一)目标

围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食品安全,实现农牧民增收和促进我省优势特色产业发展的总体要求,在不打破现有管理体制的前提下,通过充分整合省内科研机构和涉农院校的优势资源,按照我省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以优势农产品为单元,以特色产业为主线,以科技推广为重点,建设从产地到餐桌、从生产到消费、从研发到市场各环节紧密衔接、环环相扣、服务我省现代农业发展目标的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提升我省农业产业发展的能力和水平,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科技创新能力,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促进粮食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

(二)任务

我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的基本任务是:围绕特色优势产业发展需求,整合优质科研力量与科技资源,针对产业发展的各环节,进行关键和共性技术研究、集成、试验和示范;收集、分析农产品的产业及其技术发展动态与信息,系统开展产业技术发展规划研究,为政府决策提供依据和咨询,向社会提供信息服务;开展技术示范和推广,促进成果转化;开展对基层农技人员和农牧民的科技培训,提高他们的素质。同时,加强对接、合作、承担并完成好国家体系安排的研发任务,积极引进和应用国家体系研发的最新科技成果,加快先进技术在我省的推广步伐。

四、结构功能和建设重点

我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由产业技术转移中心、产业示范培训基地、农技推广服务中心、示范户四个层级构成。

(一)产业技术转移中心

1.功能定位

主要承担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有关研发任务以及重大技术集成与转移等活动,开展省内10大主导产业发展的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研究,监管、指导功能研究室、产业示范培训基地的运行。

2.组织结构

每一个特色优势农产品,设置一个省级产业技术转移中心和一个首席专家岗位。每一个省级产业技术转移中心由遗传育种、栽培与养殖、病虫害防治、营养、产后处理与加工、设施设备和产业经济等若干个功能研究室组成。每个功能研究室设一名研究室主任岗位和若干个研究(员)岗位。产业技术转移中心和首席专家岗位、功能研究室和研究室主任、研究(员)岗位主要从省级农业科研机构、推广机构、涉农院校中产生。

3.建设方式

以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规划的50个农产品为标准,按照省农业产业区域规划,以省内具有特色或优势的农产品为重点,整合产业内相关农业科研机构、涉农院校、推广机构和省级重点实验室等优势科技资源,按照产业“成熟一个、启动一个”的原则,设置相应的省级产业技术转移中心。

4.建设重点

(1)基础设施建设:在省内特色优势农产品育种繁育、栽培(饲养)、土肥(饲料)、植保(防疫)、产后处理与加工、质量安全控制及国家成果转移等方面,完善一批公共实验室和专业实验室,配套、完善仪器装备和设施,完善农业长期定位观测研究台、站、圃基础设施和科学观察仪器设备,配备完善数据采集系统。

(2)创新团队建设:围绕省内主体产业和特色优势农产品开发,选拔和吸引一批理论水平高、实践经验丰富、能够解决产业重大问题的领军人物、科技创新骨干和高技能科研辅助人员,培养一批高素质应用型创新人才。

(3)制度文化建设:建立省内协作的联合创新机制,倡导面向生产、淡泊名利、勇于创新、团结协作的创新文化。

(二)产业示范培训基地

1.功能定位

承接产业技术转移中心的科技成果,开展科技成果的集成创新、试验、示范及农业技术人员的培训,协助农技推广服务中心解决生产中的相关问题,解决科技示范户或农户反映出来的重大难题。

2.组织结构

根据省内产业区域规划和农业地域特性,在每一个农产品主产区设立若干产业示范培训基地,不同产业设立不同的产业示范培训基地。每个产业示范培训基地设一个基地主任岗位和若干个技术员岗位。

3.建设方式

以成果扩散为主线,根据全省农业产业的区域特征、市场特色等因素,在整合省内各市、州农科所、牧研所和涉农院校科技资源的基础上,依托涉农院校和各市、州、县农业科技示范园区、产业示范基地、龙头企业设置若干个产业示范培训基地。

4.建设重点

(1)基础设施建设:建设完善农业科技示范园区、产业示范基地、龙头企业等在试验、示范和推广中进行科技示范、技术服务和应用培训时所需的综合基础设施;完善实验室快速化验功能,配备仪器设备;建设完善高标准实验田(林、场、站)、原原种场和农村人畜饮水安全示范区;配备、完善野外观察设备和设施及数据采集系统。

(2)创新团队建设:优选和培养一支能科研、善推广,素质高、实践经验丰富、责任心强、能解决推广中实际问题的农业技术人才队伍。

(3)制度文化建设:建立面向农户、服务农村的成果转化机制,倡导勇于探索、甘为人梯、乐于奉献的创新文化。

(三)农技推广服务中心

1.功能定位

承接产业示范培训基地经过集成创新、试验、示范,已趋成熟的适合在当地推广的农产品项目,直接传送到科技示范户的田间地头;与农牧民面对面交流,调查、收集农牧户生产实际问题与技术需求信息,并将信息上报给试验站;协助示范户解决相关问题。

2.组织结构

在每一个农产品主产区所在的县、乡镇、农村专业合作社,设立一个农技推广服务中心,每个农技推广服务中心设一名中心主任岗位和若干名农技推广员岗位。隶属于相应的产业示范培训基地领导。

3.建设方式

农技推广服务中心在整合县、乡镇两级农技推广单位、涉农类职业学校(含农广校)资源的基础上,设立农技推广服务中心。

4.建设内容

(1)基础设施建设:建设完善在收集信息、上报及培训、推广中所需的综合基础设施,配备、完善信息采集、观测、科普宣传等仪器设备。

(2)创新团队建设:优选和培养一支能扎根农村牧区,特别能吃苦、会推广和信息采集、经验丰富、责任心强的农业技术推广人才队伍。

(3)制度文化建设:以成果和技术推广为宗旨,建立服务农村科技示范户,面向广大农户的成果示范机制,倡导扎根农村、爱岗敬业、吃苦耐劳、乐于奉献的创新文化。

(四)科技示范户

1.功能定位

支持并带头使用农技推广服务中心新技术、新成果、新品种等,积极参加科技培训,向周围农户示范、传授科学技术和生产经验,带动周边农户共同致富;向农技推广服务中心反馈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和急需解决的难题。

2.建设方式

以“一村一品”的建设思路,选择能够在生产中起到模范带头作用的农户作为科技示范户,带动周边农户增收。

3.建设内容

(1)基础设施建设:采取政策倾斜和小额信贷等多种方式,对科技示范户进行扶持,建设完善示范户在推广示范中的综合基础设施。

(2)制度文化建设:以带动周边农户发展生产为宗旨,建立科技生产榜样机制,倡导热爱农业,崇尚科学、立志现代农业建设、争做科技示范户的创新文化。

五、管理体制

在不打破现有管理体制的前提下,根据管理咨询、执行和监督三个层面权责明晰的原则,由省农牧厅会同相关部门成立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管理咨询委员会、执行专家组和监督评估委员会,组成人员不相互兼任。

管理咨询委员会由农牧厅、财政厅、科技厅、人事厅、发改委、教育厅、水利厅、林业局等政府部门和科研院所、涉农院校、产业界等有关专家及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代表组成。负责审议省内各产业技术体系发展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统筹协调各产业和各地区的发展,并对产业技术体系的发展和贡献状况进行综合考核评估。管理咨询委员会在农牧厅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

执行专家组由各产业首席专家、各功能研究室主任和产业示范培训基地、农技推广服务中心代表共同组成。负责提出本产业技术体系的研发内容和目标,制定并实施产业技术体系任务规划和分年度工作计划,组织开展相关活动,指导协调和监督功能研究室和试验站开展业务。

监督评估委员会由行业管理部门、主产区政府主管部门、学术团体、推广机构、产业界、农技推广服务中心代表以及财务和管理专家组成。负责对各产业技术转移中心(含功能实验室)、产业示范培训基地运行情况,农技推广服务中心等体系中有关人员职责履行情况进行监督、评估。

六、遴选方式

(一)产业技术转移中心

1.转移中心

在省内现有的科研机构、教育机构中择优产生,不作为法人单位。建设依托单位须具备较好的研究基础条件、综合能力较强的创新团队、较高的管理水平和积极性。产业技术转移中心和首席专家由省科研机构、推广机构和涉农院校提出申请,管理咨询委员会办公室汇总后,广泛征求同领域专家意见,再经评议、公示后,由农牧厅确定。

2.功能研究室

根据我省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和研究领域优势特点、技术需求、以往承担农业科研任务等情况,由首席专家在现有部省级重点实验室、省级科研机构、教育机构等建设依托单位中选择推荐,并报管理咨询委员会办公室,经评议、公示后,由农牧厅批准。

3.功能研究室主任

由首席专家根据因事设岗的原则,按照产业内设育种繁育、栽培(饲养)、土肥(饲料)、植保(防疫)、产后处理与加工、设施设备及产业经济领域的要求负责提名,在征求功能研究室建设依托单位意见,并在本单位公示后,报管理咨询委员会办公室,经评议、公示后,由农牧厅批准。

4.研究(员)岗位

由功能研究室主任提名,执行专家组研究确定并征求所在单位意见后,报农牧厅公示批准。同一功能研究室的研究(员)岗位由不同单位人员组成。

(二)产业示范培训基地

1.示范培训基地

依托单位可通过涉农院校、各市州县科研单位、农业科技示范园区、产业示范基地、龙头企业提出申请及各产业执行专家组提名相结合的方式产生,报管理咨询委员会办公室,再由所在地方农业主管部门确定后,报农牧厅公示批准。

2.基地主任

基地主任岗位由各产业执行专家组从涉农院校和各市州县科研单位、农业局(畜牧局、农牧局)、农业科技示范园区、产业示范基地、龙头企业人员中提名,再由所在地方农业主管部门确定后,报农牧厅公示批准。

3.技术员

在征求所在单位意见后,由产业示范培训基地技术员由试验站主任提出建议名单,经相关产业执行专家组研究后,报农牧厅公示批准。

(三)农技推广服务中心

1.推广服务中心

农技推广服务中心由农产品主产区所在县乡镇农技推广机构、涉农类职业学校(含农广校)、农村专业合作社提出申请,在征求主管部门意见后,报产业示范培训基地进行评议,再经执行专家组公示批准,报省农牧厅备案。

2.中心主任及农技推广员

农技推广服务中心主任及农技推广员岗位由县乡(镇)农技推广机构、涉农类职业学校(含农广校)、农村专业合作社提名,经产业示范培训基地评议、农业局(畜牧局、农牧局)确认、执行专家组公示批准后,报省农牧厅备案。

(四)示范户

从生产经营规模较大,生产水平及技术水平较高,乐于帮助和带动周边农户共同致富,有一定文化基础和经济条件,善于经营,思想观念先进、超前,对农业新技术、新成果、新品种有兴趣并能带头使用的农户中选择科技示范户。示范户由农技推广服务中心审核批准,报产业示范培训基地备案。

七、运行机制

我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每五年为一个实施周期,实行“开放、流动、协作、竞争”的运行机制。

(一)任务的确定

由各产业技术转移中心的首席专家组织本体系内人员,深入调查研究,全面征集主产区政府部门、推广机构、行业协会、龙头企业、学术团体、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示范户提出的需要解决的产业技术问题,经执行专家组研究分析和讨论梳理后,提出本产业技术体系未来五年基本研发、试验示范和推广的内容和任务目标,制定工作细则和工作计划,由管理咨询委员会审议后,报省农牧厅审批下达。

(二)任务的执行

产业技术转移中心和首席专家根据审批下达的五年研发、试验示范和推广任务规划,制定本体系五年研发、试验示范和推广任务分解方案,经执行专家组讨论通过后,将任务分解落实到本体系的每个功能实验室和每个研究(员)岗位、产业示范培训基地和基地主任岗位;产业示范培训基地向基地技术员、农技推广服务中心和农技推广员分解落实一定的技术成果推广任务。然后由上到下签订任务委托协议书,逐级由下向上签订任务保证书。如涉及到依托单位的,也要签订相应的任务委托协议书和任务保证书。

产业技术转移中心、首席专家和功能实验室、产业示范培训基地、农技推广服务中心、示范户根据任务委托协议开展相关研发、试验、示范和推广工作,并通过共同的目标任务建立长期的业务合作关系。

在执行过程中,产业技术转移中心针对产业发展中的重要问题,向相关部门提出立项建议,促使相关基础研究成果与体系内的研究相互衔接。产业示范培训基地、农技推广服务中心的农技推广员收集、分析和整理生产实际问题、技术需求和疫情、灾情等动态信息,及时反馈到产业技术转移中心,产业技术转移中心经会诊并提出明确意见和建议后,上报省有关部门。

(三)绩效考核

建立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内部年度考核与聘期考核相结合的绩效考评制度,把考核结果作为续聘、解聘或调整岗位的依据。

在首席专家任职期限内,由监督评估委员会根据考核指标,对产业技术转移中心和首席专家进行年度考核,并将考核结果报管理咨询委员会办公室。根据考核结果,对未完成任务指标或完成不好的,提出整改要求。

功能研究室和研究室主任及研究(员)岗位、产业示范培训基地和主任,每年度由首席专家根据任务委托协议内容指标进行考核,将考核结果报管理咨询委员会办公室。

产业示范培训基地技术员、农技推广服务中心农技推广员,每年由产业示范培训基地主任根据任务委托协议内容指标进行考核,产业示范培训基地技术员考核结果报管理咨询委员会办公室,农技推广服务中心农技推广员考核结果抄报执行专家组,抄送当地农牧局。

以各产业发展取得的实际成效为考核核心指标,每五年对各产业技术体系进行一次综合考核。考核结果分为优秀、合格、不合格三种。综合考核优秀的,予以奖励,综合考核不合格的,调整产业技术转移中心和首席专家、功能研究室和研究室主任及研究(员)岗位、产业示范培训基地主任和技术员、农技推广服务中心农技推广员的相关资格。

八、知识产权和成果管理

我省在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中自行研发形成的知识产权归我省所有,我省授予研发依托单位。研发依托单位可依法协商决定实施、许可他人实施、转让等。同时,在特定情况下,我省根据需要保留无偿使用、开发、使之有效利用和获取收益的权利。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收集整理的国内外技术发展动态信息、技术经济信息、知识产权信息、生产贸易信息等向社会、企业和个人免费提供,实现开放共享。

九、培训

我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以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推广为核心,最终目标是要将现代科技要素植入农村、农民。因此,在产业技术体系运行过程中,要加强对体系内所有被聘人员工作能力的培训,加强对农牧民素质提升的培训。

体系内所有被聘人员,应积极参加国家体系组织的培训及省内体系开展的相关培训,被聘人员所在原单位应积极配合。

首席专家、功能研究室主任及研究员培训工作的依托单位为大学,培训专家来自于国家产业体系的首席科学家和科研人员以及大学、省农科所、牧研所、推广总站等的科研、推广、教育人员。

产业示范培训基地主任和技术员、农技推广服务中心主任和农技推广员培训工作的依托单位为畜牧兽医职业技术学院,培训专家由来自于省级产业技术转移中心的首席专家、功能研究室主任和研究员,省畜牧总站、兽医总站、市州农科所、牧研所、推广站及畜牧兽医职业技术学院等的科研、推广、教育人员组成。

示范户、农牧民的培训依托单位是农技推广服务中心所在县的农业局(畜牧局、农牧局),培训专家由农业局(畜牧局、农牧局)、县农技推广站、产业示范培训基地主任和技术员组成。

在科技成果的转化、推广过程中,各级科研、教育、推广机构要密切配合,相互协作,积极开展科技成果的试验、示范和培训等农业技术推广活动,推进先进适用技术进村入户,加快成果的转化应用,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推动我省农业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

十、保障措施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是在现有体制下,探索建立以科技支撑产业发展长效机制的新路子,是提升我省农业科技创新能力、提高农产品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举措,需要省各相关部门和州县政府相关部门相互协作,在资金、人员、设施条件等方面给予切实保障。

(一)资金保障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资金,存量经费维持原渠道不变。省农牧厅、财政厅积极争取国家体系建设的专项资金支持,并根据省级财力和我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试点进展情况,给予资金扶持,用于体系建设的基本研发费、急需的实验设备购置费和基本的仪器设备购置费、试验示范费、推广费补助。基本建设支出费、体系内人员经费等由原有渠道解决。

(二)人员保障

依托单位主要负责体系中聘用人员的工资福利、党政关系、人事管理和后勤保障,保证人员有充足的科研时间,提供必要的研究辅助人员,为人员开展业务活动提供便利条件。

省农牧厅会同相关部门或依托单位主管部门(单位)制定经费和物质支持保障的相关配套政策。

体系内全部岗位和人员实行五年聘任制,在被聘期间,在原单位的岗位和职责保持不变,继续承担原单位相关工作任务,享受相关福利待遇。如未续聘,其工作岗位及人事关系等仍由所在单位按相关制度管理。

所有聘任人员均需保证优先完成在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中所承担的科研、试验示范、培训和推广任务,如需承担其它任务时,首席专家需报管理咨询委员会批准,功能研究室主任和研究(员)岗位人员、产业示范培训基地主任需经首席专家同意后上报管理咨询委员会批准,产业示范培训基地技术员、农技推广服务中心农技推广人员需经产业示范培训基地主任批准。被聘用人员应自觉接受体系内相关制度的管理,享受体系内相关政策,保证将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产生的技术成果优先交给体系及相关试验示范与推广应用部门使用。

(三)设施保障

我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根据省情,依托现有农业科研教学机构和农业科技示范园区、产业示范基地及龙头企业的基础设施、设备等条件建设。

各建设依托单位须保证产业技术转移中心、功能研究室和产业示范培训基地、农技推广服务中心的办公条件和实验室条件建设、仪器设备使用和试验示范用地(或设施);保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各执行层级在业务上的垂直管理和独立开展科研活动。

(四)制度保障

第5篇

1基本内涵及其必然性

用工业化理念谋划农业产业发展,是指利用工业优越的发展载体、良好的组织形式、优良的质量标准、创新的市场营销等要素组合而成的工业发展思维和成功经验运用到农业发展上来,从而更大地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当前,个旧正处于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关键时期。要提升个旧农业特色水平,推动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和加快现代农业建设,必须从传统农业发展模式的束缚中解脱出来,用工业化的思路发展农业产业,把工业管理理念、组织方式、营销手段、科学技术引入农业生产经营的全过程,推动农业企业化管理、规模化生产和集约化经营。用工业理念谋划农业产业发展,其实质就是要在农业产业领域努力促进和实现效益、项目、科技和品牌的统一。效益是用工业理念发展现代农业的目标,没有效益就没有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项目是用工业理念发展现代农业的载体,没有项目就没有现代农业发展的现实基础;科技是用工业理念发展现代农业的先进手段,没有科技就没有现代农业发展的动力;品牌是用工业理念发展现代农业的标志性成果,没有影响力的农产品品牌,就没有现代农业发展的竞争力。

2现状与特点

个旧是一个工矿城市,农业生产、农民增收对城市供给和农村稳定有着重要影响。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充分认识到加快农业产业培植、做大做强农业产业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结合个旧实际提出了围绕以农民增收为中心;强化农业基础设施和加强对农业龙头企业的扶持两个基础;建立完善农业发展的支撑保护体系、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和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三大体系;调整优化种植业、养殖业、农产品、农业产业化经营四个结构,采取科技服务,市场信息、依法行政、山区和坝区分类指导、示范基地建设五大措施;发展以玫瑰花、为主的花卉产业,以大草乌、灯盏花为重点的生物资源产业,以杂交玉米、杂交水稻为主的制种产业,以芦笋、青刀豆、洋蓟等中高档蔬菜为重点的蔬菜产业,以奶牛、肉牛养殖及其深加工产品为主的畜牧产业、烤烟产业等六大产业及围绕市场,服务城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农业农村发展思路,为个旧的农村经济快速发展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发展的特色日益突出,产业体系已初步形成,“十一五”期间,农业科技贡献率达52%。

2.1农业产业向区域化规模化方向发展

近年来,各级党委政府对农业产业化工作高度重视,按照稳粮、扩经、提质、增效的要求,不断加大投入力度。在省州的大力支持下,个旧加大优质粮食和优势农产品基地建设力度,实施“百亩核心区、千亩示范区、万亩辐射带动区”的马铃薯高产创建项目,通过配套良种、良法和良技推广,促进马铃薯产业迅速发展;实施优质稻基地建设项目,带动全市优质稻种植面积达2000hm2;2009年实施2667hm2超级杂交稻种植示范基地建设项目,超级杂交稻平均亩产量达850kg以上,比一般杂交稻亩增产200kg左右;同时在南部山区加大优质杂交玉米推广种植力度,带动全市旱粮种植面积达6666.67hm2以上,年增产粮食606万kg;推广粮食间套种技术1万hm2,年增产粮食1000万kg。大草乌种植面积达333.33hm2以上,打造了南部山区的特色产业;冬季杂交玉米制种规模稳定在666.67hm2,形成全国县级冬季最大的制种基地;以芦笋、“小铁头”、鲁沙梨、红梨等为主的果蔬产业发展迅速,年种植面积在9333.33hm2左右,年产值上亿元;水产养殖面积1333.33hm2以上,鱼苗繁殖在全州名列前茅,是全省最大的鱼苗繁殖基地之一;烤烟种植面积1333.33hm2,农民烤烟收入4000余万元,成为南部山区农民脱贫致富的支柱产业。

2.2农产品市场流通体系逐步形成

当前,农产品市场流通已成为个旧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最活跃的要素之一。农产品市场的建设,不但活跃了农村市场经济,而且较好地带动了农业产业化经营,解决了农产品外销问题。目前,全市拥有批发市场15个,年交易量1038万t,年交易额67809万元。

2.3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逐步健全

加强农作物病虫害的预测预报和防治力度,针对全市发生农作物病虫种类多的特点,强化防治措施和建立统防统治机制,为全市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奠定了坚实基础;对农产品产地及产品加强检验和检测,采取多点、广泛采样抽检形式,共对辖区5501个农产品进行抽样检测,合格率达97.91%。截至目前,我市共有无公害农产品生产产地认证666.67hm2,获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的农产品10个。

2.4以龙头企业为带动,农业标准化生产

初具规模个旧市坚持以多种形式创办和培育农产品加工为主的龙头企业,不断提升企业的规模和档次。如乍甸乳业、大屯粮食购销有限公司通过更新改造,实力更强,带动能力更大。目前全市已发展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37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15家,省级重点龙头企业3家、州级重点龙头企业5家。制定了大草乌种植标准体系、灯盏花GMP标准体系、滇屯502种植标准体系、玉米冬季制种标准体系、奶牛养殖标准体系等。龙头企业的日益壮大,有力地带动了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促进了农民收入的增加。

2.5农业信息体系逐步建立

个旧农业信息网自2004年建立以来,开辟了“农业资讯、农业政策法规、招商引资、特色农业、供求信息、农业科技、病虫害监测预报”等栏目。实施“数字乡村”工程,通过平台实现以文字、数据、图片、视频图像等方式,全面展示和反映全市各地以自然村为起点和建设重点的农村基本情况,每年通过农业信息服务平台科技信息、产品供求信息3000余条,收到信息反馈500余条。3存在问题1)农业产业化程度底。由于种植规模不大,养殖方式落后;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发展,北部坝区可用耕地逐年减少,给农业产业发展布局带来了不确定因素。2)农村产业结构单一,农民增收困难。以传统的种养殖业、林业为主,农产品加工业、服务业发展严重滞后,仅靠传统的农业,很难实现跨跃式发展。3)农业产业组织化程度不够。农业产业组织结构是以分散的小规模农户家庭经营为主,这种分散、小规模的家庭经营格局,由于生产效率不高,经济实力弱,难以抵御生产和市场所带来的双重风险。4)农业发展支持保护体系不健全。农业产业化发展缺乏统一的规划和前瞻性的指导;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交通不便、通信落后。5)龙头企业和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缓慢。虽然近些年培育了一批农业企业,但真正上规模的农业龙头企业,特别是农产品精深加工型农业企业还不多,且大多数农业企业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经济实力差,承受风险能力低,因此辐射带动能力不强,竞争能力和发展后劲不足。6)市场建设和信息服务体系建设还不完备。虽然建立了一定数量的集贸市场,但专业性批发市场少。市场信息反馈慢、信息流通渠道不畅等,难以分散市场风险和降低交易成本。

4对策和建议

4.1加大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力度,加快构建“三农”投入的长效机制

1)调整财政支出结构,逐步建立健全财政支农资金稳定增长机制。确保财政预算每年对农业的投入增长幅度达5%以上,明确国有土地出让金纯收益的50%,用于农业土地开发的政策,耕地占用税新增部分全部用于扶持“三农”,城市建设维护税的30%用于乡村规划、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和维护。2)建立新农村建设发展资金。主要用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推行贷款担保制度,实行以财政贴息为主的方式,重点扶持竞争力强、带动性好的优势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3)农业龙头企业以资金、技术、项目与农民的土地、劳力合作,鼓励各种社会力量投资农业开发。逐步建立以政府主导、农民为主体、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多元化农业产业化发展投资体制,形成稳定的农业投入增长机制。

4.2以新农村重点示范区建设为试点,探索新农村建设的模式

1)提前规划示范区经济发展和产业培植,探索在示范区开发经营用房,优价置换给失去土地农户,发展第三产业;预留一定面积的建设用地,作为示范区村组及专业合作组织发展加工业、旅游业的基地,发展壮大示范区集体经济;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农民失地不失业。2)按照“生活宽裕、村容整洁”的要求,建设农民新村,为示范区农户提供良好的居所。

4.3统筹城乡产业发展

1)进一步明确今后一个时期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重点和方向,规划建设集种植、养殖、加工、营销为一体的“个旧市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区”,辐射带动全市农业产业发展。2)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发展有优势产业和特色的农产品加工业,促进农业发展。突出个旧“城郊型”农业特点,以效益为中心,特色产品、优良品种为基础,加快发展畜牧业和水产养殖业。3)鼓励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科技示范户和养殖大户率先实行标准化生产,推进农产品标准化种植养殖和无公害生产进程。引导龙头企业以发展特色农业和名牌农产品为重点,以制度创新、科技创新和管理创新为动力,努力提高农产品加工业的综合效益和竞争能力。

第6篇

一、日益凸显的发展格局

近年来,围绕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1号文件精神,着眼城乡统筹发展、解决新时期“三农”问题,坚持用工业化思维和理念谋划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大力实施产业化经营推进战略,通过强化政策支撑体系,增加资金投入,加大推进力度,全市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快速提升。以产业组织带动能力不断增强、主导产业基地初具规模、利益联接方式不断完善、政策支撑体系不断加强为主要标志,全市农业产业化发展进入一个新的阶段,目前全市“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联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格局初步形成。综合调查情况,呈现出以下几个主要特点:

一是农业产业组织快速发展,带动能力明显增强。20**年全市成规模的各类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发展到1357个,其中规模以上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到685家,比20**年(下同)增加533家,年均增加133家;市级以上重点龙头企业发展到157家,其中国家级2家,省级19家,市级136家。全市规模以上农业龙头企业年销售收入367.73亿元,利税33.92亿元,同比增长1.83倍、1.58倍,年均增长16.3%和12.1%;其中157家市级以上重点龙头企业年销售收入、利税分别达到265.5亿元、24.2亿元,分别占规模以上龙头企业的72.2%和71.3%。比较规范的农村中介服务组织462个,年销售收入和利税分别达到24.9亿元、2.7亿元;农村专业市场发展到210处,年经营额132亿元,其中年交易额亿元以上的农产品专业批发市场达到76处,年经营额87.8亿元。各类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带动种植基地面积410万亩,养殖基地规模1.1亿头(只),农户95万户,目前全市已有55%的农户和53%的农产品生产基地纳入产业化经营轨道。

二是生产基地规模加快膨胀,主导产业日趋凸显。农产品区域布局和特色优势凸显,初步形成了瓜菜、大蒜圆葱、优质果品、速生丰产林、苗木杞柳、肉鸭蛋鸭、淡水产品、甜叶菊、食用菌和中药材等区域优势产业和特色产品。种植业建成170万亩大蒜圆葱、15万亩优质西瓜、10万亩优质土豆、600万m2食用菌、10万亩甜瓜、5万亩甜叶菊、5万亩中药材和5万亩芦笋特色种植基地;养殖业建成1300余处规模养殖小区,年出栏千头的肉牛基地达到1**处,年出栏万只以上禽场2570处,年出栏千头的养猪场670处,年存栏200头以上的奶牛养殖基地56处,存栏1600万只肉蛋鸭养殖基地;水产业规模养殖基地发展到700余处,面积24万亩;林果业建成100万亩用材林、90万亩干鲜果品、25万亩苗木花卉和10万亩苗木杞柳基地。

三是产业链条不断延伸拉长,利益联接渐趋紧密。农业产业化发展由偏重于生产基地建设向基地建设、农产品加工、品牌开发、市场营销多方并重发展,农业产业链条不断拉长,农产品附加值不断提高。利益联接机制不断完善,订单、合同、股份制、股份合作制等紧密型联系方式得到更多应用。在规模以上龙头企业中,通过合同、合作制、租赁等形式与基地和农户进行联接的达到2**家,占30%。从产业构成和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龙头企业类型看,畜禽养殖产业和出口加工型企业利益联接关系相对紧密。

四是政策扶持力度不断加大,支撑体系日臻完善。在认真落实省里对重点农业龙头企业贷款贴息扶持政策的基础上,20**年以来,市财政每年安排专项资金对农业龙头企业和规模种养基地进行扶持。据调查统计,20**年市和县市区农业产业化财政扶持资金达到9624万元,其中市级财政4000万元。对规模种养基地、农产品质量认证和建立担保组织补贴2382万元,对新建、扩建龙头企业贷款贴息扶持和奖励1618万元。

二、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农业产业化发展进入建设现代农业、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新阶段,内涵不断丰富,利益联接方式不断创新,由以龙头企业带动为主向龙头企业、专业市场、中介组织、专业协会带动并重发展;功能不断拓宽,由带动结构调整、促进农民增收单纯经济功能,向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吸纳劳动力就业、全面改造农业农村农民等经济、组织、社会功能拓展。农业产业化在推进农村经济发展、建设新农村建设中具有战略地位和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一)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加快建设现代农业的根本途径。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通过龙头企业带动现代种植业、养殖业发展,实行产加销一条龙生产,就可以把区域优势主导产业产品不断做强做大,逐步培植形成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较大可持续发展能力、地方特色鲜明的强村富民产业。

(二)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农业提质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通过龙头企业带动推行标准化生产、延伸产业链条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联合组织分散经营农户共同进入国内外市场,就可以有效提高农业综合素质和效益,增加农民种养收入和综合经济收入。

(三)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是提升农业市场竞争力的重要举措。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通过龙头企业和合作经济组织,把一家一户分散经营的农民联合组织起来,就可以减少市场交易成本、提高市场交易效率,有效规避和降低市场经营风险;把特色产业和产品做优做强,不断提高市场竞争力和占有率。

(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培育新型农民的重要载体。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大量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现代新型农民。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通过龙头企业就可以把先进经营理念、先进管理方式、先进科学技术等导入农业农村,不断提高广大农民的科学文化水平和综合素质。

(五)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带动力量。农业龙头企业是市场经营主体,也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参与和带动力量。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通过龙头企业在带动现代农业发展、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同时,通过对农民的教育培养,对农村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发展的投入支持,以及对农村组织结构和治理方式的影响,就可以实现农村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同步推进,加快新农村建设进程。

三、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

深入分析思考,农业产业化经营进入建设现代农业、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新阶段,进一步深化提高面临着十分突出的制约因素和不容忽视问题。

一是要素素质提高和组合问题。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龙头企业、中介组织、基地农户、政策支持以及市场引导等多个要素有机配合。目前龙头企业综合素质和企业家社会责任、合作经济组织和中介服务组织发育、基地农户的科技文化素质和法律意识、政策支撑能力和配套程度、市场建设水平和规范化程度等,都还有不适应和需要进一步完善提高的问题。

二是农业产业化提档升级问题。农业产业化发展进入新阶段,产业领域不断拓宽,由单纯种植业向农林牧渔业延伸;产业链条不断拉长,由生产环节向产前、产中、产后全程拓展,由产品粗加工、初级加工向精深加工、系列加工发展;产业功能不断扩展,由带动产业发展、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单纯经济功能,向发展产业、改造农村、培养农民综合功能拓展。这一系列重大深刻变化,要求农业产业化由传统农业、生产经营方式落后的低层次向现代农业、现代科学管理方式的高层次转化升级。

三是农业产业化组织创新问题。农业产业化快速健康发展,有赖于农业产业化组织的创新和提高,特别是担负桥梁纽带作用的新型合作经济组织和中介组织服务发育发展。目前,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专业生产合作社、专业协会和行业协会、农民经纪人队伍发育滞后、环境不优、政策支持不够等问题,在较大程度上制约的农业产业化发展。

四是利益联接机制完善问题。利益联接机制是农业产业化经营健康持久发展的关键。目前,龙头企业与基地农户利益联接机制不健全、联接关系不紧密的问题十分突出,是农业产业化深化升级的瓶颈制约,已成为新阶段农业产业化发展面临的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

五是综合作用发挥问题。目前,农业产业化发展对带动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发展现代产业体系、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等经济功能相对发挥较好,但带动农村工业化城镇化、培养现代新型农民、改善农村组织结构和乡村治理方式、发展农村社会事业等社会功能作用发挥不够,远不能满足现代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需要。

四、深化升级的对策措施

针对当前农业产业化经营面临的形势和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围绕发展现代农业、推进新农村建设的任务要求,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深化升级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落实各级扶持农业产业化政策措施,突出工作重点,狠抓关键环节,搭建平台,配套政策,完善机制,培育典型,培育队伍,营造环境,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又好又快发展。

一是搭建一个平台,建立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保障体系。根据农业产业化经营在发展现代农业、推进新农村建设中的战略地位和重要作用,各级进一步加大对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决策指导和组织协调力度,搭建起一个高层决策、高效运作、高水平管理的发展平台,建立农业产业化经营工作联席会议制度,负责制定政策和研究重大问题;设立专门办公室,负责调度指导和日常管理。

二是出台一套政策,完善农业产业化经营政策支撑体系。根据中央和省1号文件对扶持农业产业化发展的要求,立足实际,认真总结汲取原来扶持政策,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尽快研究制定扶持力度更大、扶持范围更广、扶持效果更好、更具操作性,包括财政扶持、税费减免、金融支持、费用优价、服务支持等在内的配套政策。

三是完善一个机制,健全农业产业化经营推进发展体系。引导农业龙头企业以完善利益联接机制为核心,逐步建立健全经营行为约束机制、风险防范化解机制、利润返还机制、矛盾问题化解协商机制,通过农业产业化经营机制的创新发展,不断完善农业产业化经营推进发展体系。

四是培育一批典型,形成农业产业化经营舆论引导体系。充分发挥典型的示范引导和辐射带动作用,认真总结培养一批不同地域、不同产业、不同类型的农业产业化经营典型,特别是推进农业产业化深化升级、发展现代农业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典型,通过新闻媒体和现场会、报告会、参观考察等多种形式,多渠道进行宣传推广,逐步形成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典型示范和舆论引导体系。

第7篇

关键词:福建省 海峡西岸经济区 农业现代化 策略

中圈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1)02-215-04

“海峡西岸经济区”简称“海西”。该区与我国台湾地区地缘相近,北承长江三角洲。南接珠江三角洲.东与台湾地区一水相隔,西与江西的广大内陆腹地贯通,是我国沿海经济地带中具有重要特色和独特优势的地域经济综合体。2009年5月6日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国发[2009]24号)。进一步明确海西建设福建先行的发展思路。2010年6月29日,两岸签订《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为两岸农业产业深度合作提供了良好契机,有利于加快海西农业现代化进程。海峡西岸经济区现代化进程与海西农业现代化关系密切,相互促进。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加快海峡西岸经济区农业现代化进程,是海西建设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与福建农业现代化关系

1.农业现代化是海峡西岸经济区现代化建设的基本要求与重要基础。马克息指出:“农业劳动是其他一切劳动得以独立存在和发展的自然基础和前提”,这是一条基本的自然法则。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和根基。但是海峡西岸经济区农业基础依然薄弱。农业现代化发展进程缓慢,经济社会结构还存在较大不平衡,工农之间、城乡之间的差距依然较大。2009年福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9577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只有6680元。城乡收入比高达2.93,工农业发展的不协调势必影响福建省经济结构的调整。因此,统筹城乡发展,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是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基本要求,是实现海峡西岸经济区“全面繁荣”的根本保障和重要途径。

2.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为福建省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自2004年以来,福建省委、省政府提出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战略部署。并且付诸实践,取得显著效果。2008年12月17日召开的福建省委八届五次全会提出“立足国情重‘三农’,融人全局重‘三农’,改革创新重‘三农’.统筹协调重‘三农”’,力求实现农业发展新突破,进一步探索农业现代化。福建要先行的方针和策略。目前我国总体上已进入加快传统农业改造、走中国特色现代化农业道路的关键时刻,随着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全面深化,福建省域综合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为海西现代农业发展提高了重要的物质保障和良好的制度环境。因此,在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两个先行区”建设中,福建省应不断改革和完善农业制度,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强化农业的基础性地位。加快城乡一体化步伐,实现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与农业现代化发展的良性互动。

二、福建海峡西岸经济区农业现代化发展区位特征分析

1.福建农业现代化建设的优势分析。第一,福建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福建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山地丘陵占了全省土地面积80%以上。耕地大部分以水田为主,占80.8%,旱地仅占19.2%,且主要是种植粮食作物和大田经济作物。福建是我国四大林区之一,森林覆盖率达62.96%。居全国第一。素有南方“绿色宝库”之称。全省林地面积908.07万公顷,占土地总面积74.74%,主要包括有林地、灌木林地、疏林地、未成林造林地和宜于造林的无林地。福建地处东南沿海,跨南亚热带和中亚热带,蕴藏着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是我国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省份之一,初步建成了布局比较合理、类型比较齐全、功能比较完善的自然保护区网络。福建是我国水资源蕴藏量丰富的省份之一。水资源总量1168.7亿立方米,占全国水资源总量的4.2%,人均资源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福建海区属于亚热带海洋和大陆架浅海,浮游生物种类多、密度高、数量大、分布广。福建地处亚热带,全年平均气温17-21.6度,无霜期270-350天,年降雨量1000-2200ml,适宜农作物生长和动植物繁殖。农作物品种资源丰富,其中粮食作物品种9191个,蔗、麻、烟、油莱、花生等大田经济作物品种1709个,果树品种3000个。茶树品种400个。花木品种400个,药用植物600多种,野生木本淀粉和糖料作物400多种,油料作物30多种,微生物中真菌类有430种。第二,农业区域布局合理,农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目前,福建已初步形成沿海蓝色产业带、闽东南高优农业产业带、闽西北绿色产业带等三条特色农业产业带;畜牧业、水产业、林产业、园艺产业等四大主导产业和畜禽、笋竹、水产品、蔬菜、水果、食用菌、茶叶、花卉、烤烟等九个重点特色农产品。第三。闽台农业合作不断拓展,农业对外开放优势突出。福建是最早实行改革开放的省份之一,2005年7月份,经国务院同意,国台办、商务部、农业部正式批复,海峡两岸农业台作实验区由福州、漳州扩大到全省,设立了“海峡两岸(福建)农业合作试验区”。通过闽台农业合作,有力地推动了福建省外向型农业的发展,农产品出口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特别是优势特色农产品出口在全国占有重要位置。“闽台”和对外优势显现,与台湾地缘相近、血缘相亲、文缘相承、商缘相连、法缘相循的“五缘”密切关系,决定了福建省在促进海峡两岸交流与合作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新时期,“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提出和“海峡两岸(福建)农业合作试验区”的设立,更好地对接“两洲”、延伸两翼,加强闽台农业交流与合作。加快福建农业对外开放步伐。

2.福建海峡西岸经济区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劣势分析。第一,农业投人不足,农业发展融资渠道不畅,农业资本流失严重。当前。福建存在严重的财政资金有效投入不足和使用效率低的现象,投入的结构也不合理,特别是对农业科研和科技推广的投资不足。农村资金外流严重,这不仅是当前农业投融资体制存在弊端的集中体现.也是形成农村资金缺口的直接原因,是抑制农业发展的关键因素。由于农业比较效益长期偏低,农业自身积累不足,农业生产经营风险大,农民信用风险管理机制缺失导致农村金融抑制,农业投资的软硬环境较差,农村一直未能形成一个足以有效保证农业发展需要的金融服务体系,邮政储蓄银行未能真正发挥支农作用,国有商业银行收缩县级和以下的机构,金融支农的任务几乎都由农村信用社独家承担,农村信用社不愿承担风险,相当部分资金

被大量转移用于购买国债和金融债券或者贷给乡镇个体工商户,农业项目融资困难。第二,农业产业化普及面有限.农业产业链短,农产品竞争力不足。企业总体规模偏小,加工技术与设备落后,产品以中低档为主;专用加工的原料基地建设相对滞后,管理模式陈旧,产业内部缺少联合协作。市场欠规范;研究经费短缺、技术创新能力低。人才缺乏;标准化建设滞后,食品质量安全检测问题突出;农产品加工业政策扶持力度不够,企业直接融资能力弱。全省优质高产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还只是初具规模,缺少产地贮藏、保鲜和加工环节。全省大多数农产品加工企业。专用优质原料供应不足,加工企业与农户之间的利益联结机制不完善,收购的原料品种混杂,难以实现规格化,这严重影响了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农业增效,制约了产业化进程。第三,农业现代化社会服务体系建设滞后。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主要由政府、民间与介于政府和民间之间农村信用社和供销社等各种服务组织构成。福建农业社会服务体系建设滞后,现有的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不能适应现代农业发展要隶。一是全省农业信息化水平在国内已相对滞后.更大大落后于发达国家,导致农业结构调整市场导向作用不强,农民面临的市场风险增大。二是福建农村流通服务体系不健全。农村消费品零售额在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从1980年的73.5%降低至2009年的32.3%;区域之间、城乡之间发展不平衡,从全省2010年1-4月份福建省各县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来看,沿海明显比山区高,最高的是晋江市,达到78.74亿元,其次为石狮市,达到57.70亿元,排在后面两位的罗源和永泰分别是7.11亿元和6.47亿元,最高值为最低值的12.17倍。三是农村金融和农业保险服务落后。在金融方面,四大国有商业银行逐步减少农村网点,农村信用合作社尚在进一步改革中,未能有效地向农民提供信贷服务;农村合作基金会因为运作不规范等原因,已经整体清盘关闭;农业开发银行作为政策性金融机构,目前又无法面向农民开展信贷业务。在农业保险方面,由于自然灾害频繁,农业保险赔付率高,农业保险业务呈不断萎缩状态。四是民间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处于起步阶段,组织机构与服务功能亟待进一步完善。目前,为农业提供服务的主要仍然是以乡镇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为主,很难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全方位为农业生产提供服务的要求。五是乡镇农业服务中心管理体制不健全。农村社会化服务面临“两难”,即条块管理难以理顺,服务工作难以协调。六是供销社经营管理效益问题凸显,供销社改革有待于进一步深化。福建目前供销社改革发展很不平衡。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体制不顺、机制不活等体制,仍在困扰着一些供销社,致使有的县级供销社经营管理效益低下,服务体系不健全,无法满足农业现代化发展需要。

三、福建海峡西岸经济区农业现代化发展战略定位

农业现代化是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重中之重,因此,在福建海峡西岸经济区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必须高度重视农业发展问题。立足于区域自身基础条件,合理地借鉴海外农业现代化模式的经验与教训,把握农业现代化的进程,制定切合实际的有效的农业现代化发展战略。福建省农业现代化发展战略定位:发挥区位优势,ECFA背景下构建以闽台农业合作为助力的农业产业带,以品牌农业引领现代农业发展;强化安全农业,保障农业现代化顺利进行。

1.构建以闽台农业合作为助力的农业产业带,以品牌农业引领现代农业发展。福建省最大的区域优势是与台湾省地缘相近、血缘相亲。1997年国家外经贸部、农业部、国务院台办批准福州、漳州两地设立海峡两岸农业合作试验区以来,闽台农业合作在促进福建现代农业发展、提高福建农产品竞争力等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2010年6月29日,两岸签订《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福建海峡西岸经济区应充分利用区位优势,强化闽台合作农业产业带建设,加快农业现代化发展进程。围绕科技研发―农业生产―农产品加工一农产品贸易产业链,以及休闲农业、乡村建设延伸产业推进闽台农业合作,承接和吸纳台湾农业产业整体转移,重点拓展良种、生物技术、农产品精深加工等,开展深层次产业分工与合作,推进福建省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和产业转型升级。在农业产业合作上,以果蔬、花卉、茶叶、食用菌、水产、畜牧、林产业、农产品加工业和观光休闲农业合作为重点,以引进台湾精致农业科技、理念为核心,强化闽台精致农业、健康农业和休闲农业合作,发挥比较优势调整产业结构,强化品牌意识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引进管理经验,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

农业品牌化是现代农业的重要标志,依靠品牌带动农业产业转型升级,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规律。发展现代农业,关键就是要通过实施品牌带动,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扩大经营规模,提高产品质量,增强科技创新能力。福建省不少企业由于缺乏品牌而停产或关闭,农业品牌建设有待进一步增强。目前大宗农产品价格持续走低,闽西北一些地方的柑橘等大宗农产品由于缺乏品牌而滞销或卖不到好价钱,而永春芦柑2009年出口量比2008年同期翻了近一番,每吨价格还上涨了印多美元。笋竹、花卉、水产等拥有品牌的农产品,价格依然较高,品牌竞争力在市场竞争中的重要作用。

2.重视安全农业,提高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规避农业风险,为农业发展创造安全环境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保障。海西现代农业建设,要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以强化安全农业,保障现代农业发展。

2009年全省各级农业部门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促进农业农村经济保持了稳定发展的良好态势。全年实现农牧业产值2001.08亿元,增长5.O%。其中农业产值825.08亿元,增长4.7%;牧业产值371.25亿元,增长4.2%。全省农垦完成国内生产总值27.54亿元,增长9.2%。农民人均纯收入6680元,实际增长10.1%。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稳步提升。继续实施品牌带动战略,全年新认定49个福建名牌农产品,新增无公害农产品186个、绿色食品60个、有机食品16个,全省累计认证并有效使用标志的“三品”数达到1820个,企业1106家。创建绿色食品茶叶、水果标准化生产基地县4个,基地面积40多万亩。全面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整治暨执法年活动和打击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及滥用食品添加剂专项整治,取得明显成效。从4次例行监测的结果看,农产品质量整体水平稳定提升,蔬菜合格率达97.9%,茶叶合格率达984%,水果样品100%。三聚氰胺、鲜奶抗生素检测合格率达到100%,生猪盐酸克伦特罗和莱克多巴胺检测合格率为99.9%和100%,家禽兽药残留检测合格率100%。重大动植物疫情总体乎稳。强制畜禽群体免疫工作,实现疫病防控关口前移;严格疫情报告与核查。健全应急管理机制,有效排除疫情隐患。及时监测并组织水稻“两迁”害虫科学防治,全省水稻主要病虫害发生2300万亩次,防治3200万亩

次,保证了虫害不成灾。农机安全生产形势稳中趋好。围绕全国“安全生产年”和福建省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年”目标,开展法制机制、保障能力和监管队伍“三项建设”,农机事故指标全面下降。

四、福建海峡西岸经济区农业现代化策略分析

福建按照2004年11月7日福建省人民政府颁布的《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纲要》和2006年8月15日颁布的《海峡西岸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五年规划纲要》的总体部署,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根据《福建省农业现代化发展纲要(试行草案)》确定的监测指标体系,福建农业现代化进程综合得分已经由2000年的50.1分,上升至2006年的68.2分,增长36.1%,平均每年增加3分。其中“经济发展水平子系统”指标得分从11.24分提高到16.65分,增长48.1%;“社会发展与环境子系统”的4个指标进程均达到95%以上。从总体上看,目前福建已进入了现代农业加速发展的阶段。海西建设福建先行,在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福建应采取更加有力举措,继续推动现代农业发展。

1.建立宏观指导机制,实现农业现代化健康稳步发展。其一,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创新农业发展新思路。建立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中心的农业发展新思路,把宏观指导、市场导向、信息引导、政策调控、经济杠杆等作为指导农业工作的重点。其二,加强宏观管理和调控,稳定完善农村基本政策。突出抓宏观经济政策落实,尤其是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农业投入政策的落实到位,抓延长土地承包期、减轻农民负担、农产品流通等扶农政策的落实到位。其三,强化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完善基本农田保护区,确保全省耕地稳定在1750万亩以上;加大农田基本建设投入。兴修水利和改造中低产田,使旱涝保收耕地面积提高10个百分点,继续改造500万亩中低产田。其四,完善基础体系建设,特别是农业技术推广、良种繁育推广、病虫疫病监测防治等基础体系建设。其五,加强农业法制建设。抓好农业部门执法体系建设,在建立省地县各级法制工作机构的同时,要健全和完善综合性的农业执法体系,形成机构设置合理、运行高效便捷、执法公正的执法体系。

2.摆脱路径依赖,构建现代农业制度,创新农业现代化制度基础。第一,深化农地制度改革,率先实现城乡土地市场一体化。在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入市方面,政府要从制度上加以规范,引导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的高效、合理利用。农村建设用地的利用和管理可将其收益与建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联系起来;在征地制度改革方面,政府要缩小征地权的使用范围,明确“公共利益”概念的内涵,对非公益性的经营用地可采用农用地转用的办法依法按市场交易规则加以解决,切实做好失地农民的安置工作,走多元化安置之路;在完善农村农地流转市场方面,政府应在确保农村土地所有权归农村集体所有的前提下,明确界定农民的土地财产权利。建立农地市场基准地价,并定期公布。发展农村土地中介服务机构,为农地流转提供必要的信息支持;在提高城乡土地资源配置的市场化水平方面,政府要规范土地市场,逐步取消“双轨制”,实行“单轨制”,要在征地制度改革、完善招标和拍卖出让的基础上逐步取消协议出让;在规范政府行为方面,要界定政府的行政空间和职能范围,防止行政权力的滥用。政府应公开办事程序,提高透明度,完善监督机制,加大处罚力度;在鼓励存量土地人市方面,要加强对原划拨土地的管理,严禁对划拨土地使用权的非法交易。要挖掘现有城镇建设用地潜力,促进城镇土地的集约利用。此外,还应转变依靠占用耕地扩大城区面积的旧模式,尽量发展由非耕地转化的增量土地市场,以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第二。创新农业产业化经营制度,提高农业生产经营效益。其一,重视农产品集约化、标准化生产。福建省应充分利用海峡西岸经济区区位科技资源优势,加快技术研发及其成果的转化应用,力争在主要农产品集约化、标准化种养、贮藏保鲜加工、农业资源循环利用与高效节能环保等技术研发方面取得新的突破,为农业产业化经营奠定厚实基础。其二,重视品牌建设。建立起较为完善的品牌培育、发展和保护机制。着力培育一批有影响力的品牌农产品,推动每个主导产业打造产业集群,形成一批具有福建区域特色和相当经济实力规模、经营管理水平高、竞争力强的农业名牌产品生产企业群体和企业集团,促进优势品牌的集聚。鼓励企业开展以品牌为纽带的资产重组,通过联合、兼并、股份合作等方式进一步做强做大,提高企业在全国、在国际上的知名度,促进传统产业向品牌创新转型,促进生产要素向优势产业集聚,采用典型示范与综合推广相结合,加快建设海峡两岸(三明)现代林业合作实验区,漳浦、漳平台湾农民创业园,厦门台湾水果销售集散中心和霞浦台湾水产品集散中心,逐步建设一批现代农业合作示范园区。提升现代农业发展的层次和水平。其三,创新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解决小农户和大市场矛盾。随着农业生产力水平和农产品商品率的提高,农民与市场的关系更加紧密,为应对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要组织与引导农民在自愿的基础上成立各种形式的专业合作社。通过“龙头企业(或其他经济组织)+合作社+农户”方式,实施过程管理与有效引导,使农户在价格形成、利润分配等伺题l上获得更多的发言权。

第三,重视农业人力资源开发:全面提升农业人力资源素质。加大农村改革开放力度。进一步从土地中解放农民,使其向第二、第三产业有序转移;进行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战略规划,全面提高农民文化素质;致府主导。政府将各方面的力量整合为一个整体。形成合力,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工作提供强有力的人力、物力、财力的保障。积极建设学习型新农村。重构农村教育体系,发展开放式农村教育,建立健全多层次农村教育体制和良性的运行机制,为福建农村以至整个海西的现代化创造条件。鼓励人力资源开发投资主体多元化,形成政府主导、多元投入相结合的培训投入机制。建立完善农村人力资源市场,加速农村社保制度建设。健全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两大社会保险制度,解决农民最为迫切的养老和医疗问题.使农村人力资源的社会保障水平切实得到有效提高。

3.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力度,实现农业标准化生产,营造多类型农业发展模式。首先,高度重视科技进步与农业现代化的关系。农业发展的根本出路在于科技进步。现代农业是以科学技术为基础的,要建设现代农业就要加强农业科技的创新研究,尤其是农业高新技术的研究。福建省对农业科技投资的总量虽有增加,但投入强度仍显不够。2009年实行单-项示范与集成推广相结合。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试点取得积极进展。大力推进农业新技术进村人户。全省建设茶叶、蔬菜、食用菌、芦柑、葡萄、香蕉、水稻、马铃薯、肉羊等9个集成推广示范县,建立单项示范推广和综合集成推广示范片376个、农垦与南亚热作现代农业示范基地15个.培育“五新”示范户3500户,辐射推广作物2000万亩。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试点取得积极进展,水稻、茶叶、生猪3个试点产业初

步形成了集研究―试验示范―推广―培训于一体的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取得新突破,16个县(市、区)先行开展部级示范县建设.着力解决基层农技推广机构的职能定位、管理体制和工作保障问题:加强农业技术指导和培训,开展农业信息化建设示范。开局良好。因此,要在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过程中,不断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建立农业科技创新基金,支持农业基础性、前沿性科学研究,力争在关键环节和核心技术上实现突破。其次,制定主导产品和特色产品质量和生产技术综合标准。重点抓好各市主要农产品批发市场和主要农产品集中产地县和快速检测室的建设。积极推行良好操作规范(C,MP]、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HACCP)、环境管理和环境保证体系系列标准(ISOl4000)、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体系系列标准(ISO9000)认证和管理工作。第三,推进农业信息化。继续加快实施金农工程,健全省、市、县三级农业信息网络互联中心,完酱农业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健全农业信息收集制度,整合涉农信息资源,建设一批标准统一、实用性强的公用农业数据库。启动农村信息化示范工程。第四,探索多类型的农业发展模式。农业是以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为主导的多功能产业。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农业的功能得到不断拓展,由单一的初级农产品生产向着以生物产品生产为基础,农产品加工、医药、能源、环保、生物化工、观光休-闲等领域拓展。被称为“第三农业”的绿色能源农业。运用生态学原理和系统科学方法现代生态农业,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环境保育型农业等多功能农业除了作为衣食之源、为工业提供原材料和积累资本外,还具有不断扩大的社会、经济和生态等方面的功能,如保障食品安全、提供就业机会、保护资源和生态环境、维护社会稳定等,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发展方向。

第8篇

论文关键词:农业 物流人才 教育教学体系

论文摘要: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是农业产业化,核心是形成先进的农业产业链。将农业职业教育的专业优势与现代物流经营理念相互渗透,构建培养现代农业物流人才教育教学体系,对于建设和谐、节约型社会将具有极其重要和深远的意义。

中国农民收入低和农村的生产方式、观念是密切相关的,今天的农村生产经营仍旧是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为主,分散、跟风经营的高生产成本,销路不畅的瓶颈现象,堪忧的是,农村有资源却贫穷。解决“三农”问题亟待在中国农村形成生产规模化、深加工;经营产供销一体化;结构绿色生态链,从而走出一条新型农业产业化道路,实现农业的现代化物流。

中国是农业大国,适应现代农业产业化的人才何在?如何培养?如何发展、构建培养现代农业物流人才教育教学体系并以此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就成为一个重要的战略问题。

目前由于物流业在我国正向着现代化迈进,但从总体上看,我国尚未形成以物流科技创新和知识型物流人才为核心的物流教育目标体系,尤其是农业物流人才教育领域更是缺乏规范化的物流人才培养途径。因此从教育体系的构建入手,以国家大力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民生活水平的决心为契机,结合现代物流对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影响,围绕农业物流人才培养的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实训建设、师资建设、教材建设四大方面构建教育教学体系,努力探求培养高素质农业物流专业人才的途径已势在必行。

农业职业教育要真正培养出能够带动农业、农村、农民摆脱贫穷的现代农业物流人才,应从以下三点出发:第一,首先改进人才培养模式,调整课程设置结构。在职业教育中淡化专业间的界限,拓宽专业的口径,增强专业的弹性,加强专业间的交叉性和互联性。今天中国农村不仅需要农业技术人员,更需要既懂农业又懂市场运作、产业经营、销售、管理、信息技术的实用性、复合型人才;第二,加强实践环节,物流业所需要的专业人员须具备一定的实践经验,只有理论和实践真正得到良好的结合,物流业才能得到较快的发展。高水平的物流教育培训体系,才能保证农业物流业专业人才较高的专业素质。同时针对农村经济落后、复杂的现状,构建农业物流教育体系一定要实现对学生的创新、适应、分析、判断、经营能力以及团队精神和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的综合能力的培养,这是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设计的基础;第三,广大的生源应该立志于农、取之于农,立足于农、服务于农。因为解决“三农问题”无论以人为本还是抓经济源头,聚焦点是要有农业规模、循环、生态、绿色经济的建设者。

作为高等职业教育者欲从教育教学领域寻找解决“三农”问题的途径,构建培养现代农业物流人才教育教学体系,是一项富有时代使命的重要课题,也是当今职业教育改革的创新之处。具体应该体现在三个比较优势上:农业产品产业链规模经营比独立经营和单品经营农产品所具有的成本效益优势;学科相互交叉、渗透的人才培养模式比独立专业学科的人才培养,具有理性、前瞻性和适应性的优势;传统产业(农业)和现代新兴产业(现代物流)相结合,具有古典精粹与现代潮流相结合的创新理念优势。

总之,按照我们现有的农业职业教育的专业优势与现代物流新型经营理念相互渗透,构建现代农业物流人才教育教学体系,培养适应现代农业产业化发展所需要的高素质现代农业物流人才,对于解决“三农问题”,构建和谐社会、节约型社会将具有极其重要和深远的意义。

参考文献

[1]谢自奋 .中国线域经济发展的理论与实践[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1996 .1-50.

第9篇

关键词标准化;现代农业;基本特征;关系

劳动生产率是衡量现代农业的重要指标,现代农业的发展离不开大的社会经济条件,现代农业有着明显的时代和区域特征。标准化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基础和重要特征之一,标准化在稳定农产品质量、农业产业化、科技成果推广等方面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现代农业发展对标准化提出了更高要求,将在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业机械化、精确高效农业、提高劳动生产率和规范市秩序等方面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国内外农业发展的实践经验表明,农业标准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和基础。无论是大规模农场化经营还是设施农业的发展,都离不开标准化的支持。大规模农场化经营所必需的机械化、农艺与农机相适应的生产方式,都是标准化的成果。设施农业更是以市场为导向的高科技、高标准精确农业生产。因此,大力推行农业标准化,包括农产品生产及加工、流通的标准化,带动农业生产专业化和区域化,进而推动农业的战略性结构调整。

推进农业标准化是保障农产品质量和消费安全的重要手段[1]。近年来,因农药残留、兽药残留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超标,导致的农产品污染和中毒事件时有发生,严重威胁了广大消费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这些问题的出现或多或少都与没有建立起完善的标准体系和农产品质量监督体系有关。同时,又缺乏相应的标准化生产体系对农产品生产和加工过程进行严密的过程监控,使得农产品安全问题日益突出。没有农业标准化,就没有农业现代化,就没有食品安全保障。

推进农业标准化是建设现代农业的现实选择,是现代农业的重要标志。现代农业不仅要求农产品品种要标准化、农业生产技术标准化,农业生产管理也要标准化,还要求农业市场规范、农村经济信息建设也要标准化。建设现代农业的过程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农业标准化的过程、农业信息化的过程和农业市场化的过程[2]。

1现代农业的基本特征

世界农业发展的历史,尤其是欧美现代农业的发展已经证明农业现代化是在工业现代化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其具备以下几个重要特征。

1.1较高的劳动生产率

劳动生产率是衡量现代化发展水平的最重要标志,也是农业现代化的核心要素。农业发展的历史表明,持续提高的劳动生产率是农业产业吸引人才和资本进入的重要指标,作为社会经济发展中的第一产业,农业的发展依赖于社会经济发展的条件、不同的社会发展水平和经济条件,农业现代化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因而有着鲜明的时代特征。

1.2具有很强的区域特色

农业对环境的依赖很强,现代农业的发展水平与其所处的区域环境密切相关,因而现代农业有着很强的区域特色,这也是特色农业发展的基础。但是农业资源又是脆弱的,部分资源如淡水等又是不可再生的,因此注重对农业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是现代农业发展所必需的。

1.3科技贡献率高

现代农业是在工业化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用现代工业装备的,其基本特征是:技术性能优良的现代农业机器体系被广泛应用,因而机器作业基本上替代了人畜力作业;同时用现代组织管理方法来经营。现代农业是广泛应用现代科学技术、现代工业提供的生产资料和科学管理方法的产业。

1.4市场化程度高

传统农业最重要的特征是自给自足,因而现代农业只有面向市场,提高商品率,通过市场机制来配置资源,才能建立起科学完整的产业体系。广泛采用先进适用的农业科学技术、生物技术和生产模式,改善农产品的品质、降低生产成本,以适应市场对农产品需求优质化、多样化、标准化的发展趋势。现代农业的发展过程实质上是先进科学技术在农业领域广泛应用的过程,是用现代科技改造传统农业的过程。

2农业标准化与现代农业的关系

2.1农业标准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和基础

(1)标准体系的过程控制作用。标准化最重要的作用是过程控制作用,即准确识别过程、制订优化的程序和方法,实施标准得到最佳秩序、持续改进和提高,也就是常说的PDCA循环。农业生产过程中准确地识别农产品的生产和加工过程,建立起系统化的标准,就形成了覆盖农业生产和加工全过程的标准体系[3]。标准体系的实施将强化对农产品生产过程的控制,使农产品的质量更加符合市场的需求。

而农业生产与工业生产相比,最大的不同就在于生产过程不可预期性更强,也就是农业生产的结果即是最终的农产品受环境变化的影响特别大,任何一个环节的失控就会使最终的产品质量失去控制,近年来反复出现的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就证明了这一点。因而在农业生产中加强对生产过程的控制尤其重要,只有过程受到生产者和监管方法的控制,才能确保生产的结果符合市场的预期。

(2)保障农产品质量的稳定和提高。农产品是农业生产和加工的最终结果,是农业生产成果的集中体现,是农业产业利润实现的载体。对农产品质量的要求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而提高,因而市场对农产品的质量要求是持续变化的,或者说是持续提高的。农产品质量的最直接体现就是产品标准。产品标准是农业生产标准体系的核心,也是农业生产的目标。农产品质量标准既能够客观地反映市场,又能在市场需求的推动下不断改进和提高,再回到生产环节,对生产过程提出更高的要求,对生产过程的标准也提出更高的要求[4]。

农业标准化还是增强农产品国际竞争力和调节农产品进出口的重要手段。我国加入WTO后,价格优势在国际市场上受到了安全标准的挑战。我国90%的农产品出口企业,不同程度地受到国外技术壁垒的影响,如有机农产品、农业GAP生产等都是更高标准的农业生产。同时,由于我国标准“门槛”低,加之检测能力弱,客观上为国外农产品大量进入我国市场提供了便利。在此形势下,加快建立符合国际规范和食品安全的农业标准化体系,已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要求。

(3)加快农业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推进农业标准化是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推进产业化经营的有效途径。农业标准化生产示范区建设的实践证明:农业标准化是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有效途径,是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能力的重要保证,是提高经济效益、增加农民收入和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基本前提。加快农业标准化进程,是新世纪新阶段推进农业产业革命的战略要求。

农业标准化既源于农业科技创新,又是农业科技创新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载体。科技成果转化为标准,可以成倍地提高推广应用的覆盖面。同时,标准的提高又会推动科技创新。农业产业化经营是新时期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组织形式。农业产业化的实施过程,既是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行为标准化的过程,也是规范千家万户农民生产行为和应对千变万化农产品市场的过程。可以说,没有农业的标准化,就难以实现农业的产业化。

2.2现代农业发展需要更高水平的标准化

(1)土地制度。规模化是现代农业的基本要素之一,农业产业发展的基础是土地制度,这是由于农业对土地资源的严重依赖决定的。无论从历史还是国外发展历程看都是如此。我国农业过去逾30年所取得的成果是建立在以家庭为单位的农业承包制基础上的,曾经给中国的农民带来了实惠和富裕,也在部分上解放了农业生产力。但从现代农业标准发展的要求来看,从农业产业化和工业化的发展来看,这种划地为制的承包显然也存在着一些不足。国外农业发达国家大多实行的是私人农场主或农田主制,这种形式也许更便于实施企业化式的标准化管理。目前,我国政府正在着力推进合理的土地流转制度,即在不改变土地所有权性质的基础上,鼓励土地经营权的流动,在一定范围内扩大农业生产的组织规模[5]。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成熟发展,尤其是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有必要探索一条更适合于我国国情、更利于农业现代化的生产的土地制度。

(2)农业产业化的市场规范机制。现代农业是直接面向市场的产业,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是必需条件。而我国农业产业市场化程度仍然较低。近几年来很多农产品出现价格的巨幅波动,造成农民收入大幅降低。这一方面是由于我国的农业生产者综合素质还比较低,还不具备直接面向市场的能力;另一方面,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市场规范机制未完全建立起来,流通环节对农产品市场的主导作用太强,农业专业化合作社未能真正发挥联系市场的桥梁作用,并在一定程度上对市场的波动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而国外农产品在市场上的流通都是由专门的协会或公司来组织,相应的法律法规、行业协会标准等都起到约束和规范作用。因此,建立起适应我国国情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市场规范机制和体系显得尤为迫切。

(3)农业生产效率的不断提高。农业现代化最明显的标志是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因此,实现农业现代化需要不断地改善生产条件,提高基础设施和现代化的物质装备条件。而我国人多地少的国情又要求不能片面地追求大规模农场化生产,集约化、高效率地使用各种现代生产投入要素,包括水、电力、农膜、肥料、农药、良种、农业机械等物质投入和农业劳动力投入,从而达到提高农业生产率的目的是人们现实的选择。标准化作业可以提高农业资源的使用效率,规范使用可以提高农业生产的控制水平,对农产品质量稳定起到保障作用。

探索不同形式的农业合作组织和专业化生产是提高劳动生产率有效的方式。最高水平的专业化生产应该是社会化,也就是将农业生产过程中的部分产品或服务进行工业化改造,利用工业化的成果来提高农业产业的劳动生产率。现实情况下涌现了很多农业组织,要充分利用标准化“统一、简化、选优”的原则进行组织,获得最佳秩序,以确实提高生产率。

3结语

农业现代化是一个渐进的过程,离不开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条件。标准化是现代管理和现代大规模农业生产的基础,也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基础。现代农业生产追求的高质量农产品需要标准化;现代农业生产要求的机械化需要农机与农艺相结合的标准化;高投入高产出的集约化生产、精准农业都需要更高水平的农业标准化来控制生产过程,因而现代农业发展过程需要更加重视标准化的基础和保障作用。

4参考文献

[1] 金人宪,王瑛.农业标准化在食品质量安全中的作用[J].现代农业科技,2008(12):307,309.

[2] 杨谨,杨娜.标准化在实现农业产业化中的重要作用[J].现代农业科技,2007(16):211-212.

[3] 邹冬梅,陈成海,陈业渊.实施农业标准化 促进热带现代农业发展[J].热带农业工程,2009,33(6):53-56.

第10篇

【关键词】现代农业产业园;科技创新;规划

一、现代农业产业园的概念

现代农业在某一空间地域上的聚集区就是我们所说的农业产业园。它主要是在具有一定的资源、产业和区位优势的农区内划定出一个相对较大的地域范围来优先发展的现代农业,它是由政府和企业进行引导运作的,然后通过工业园区的理念开展建设和管理,以现代科技和物质装备为基础,再以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再来实施集约化生产和企业化经营管理,实现集农业生产、科技、生态、观光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示范园区,现代农业产业园是农业示范区的高级形态。

二、现代农业产业园发展现状

我国的现代农业产业园的起步相较于发达国家来说比较晚,现在还没有形成一个标准的定义。不同的部门对其的称呼也不一样,科技主管部门将其称为农业科技园区,学术界和农业推广部门经常把它称为现代农业园区。

1、发展势头迅猛。现代农业园区的建设是最近10年来涌现出的一种新的生产经营模式,它主要包括农业科技示范园和观光农业园两大类。根据农业部资料显示,我国各省市对农业园区的投入相当大,数量增涨迅猛,现在农业园区的投资建设数量还在不断增加。现在各个农业园区充分利用这个平台,在集成和转化科技成果的同时,在市场上进行推广,将周边地区的农业也带动起来了,提升了社会经济效益。

2、发展形式多样。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现在很多园区逐渐由观赏型、形象型向效益型、引导型转变,发展形式出现多样化。现代农业园区根据运行机制和技术支撑体系的不同,大致可分为技术示范推广型、技术引进创新型、自主创新主导型等等。来讲一下技术示范推广型例子:上海孙桥现代农业园区。该园区内大量引进了国内外先进的技术、设施、品种,根据上海的区域和气候条件,在充分发挥上海的人才、技术、资金优势基础上对新技术进行吸收,然后根据我国和上海的实际需求进行创新,形成一个特色鲜明的技术引进创新型现代农业园区。

3、丰富了现代农业园的内涵。观光农业园是我国现代农业中一项比较有发展前途的特色产业,它是现代农业园基础上的拓展,是未来农业发展的一种新模式,它的出现实现了农业生产方式、经营方式和人们消费方式的创新。园区在规划设计的过程中把观光、休闲、农事活动等同农林牧渔相结合,开发出了一些集观赏性、科普性和趣味性为一体的休闲娱乐项目,像摘菜园、农业科普基地等。观光农业园丰富了传统旅游业的内容,符合现代生态旅游的要求,功能上的多元化使其被赋予了新的文化内涵。

三、科技创新规划对现代农业产业园的的重要作用

(一)对确定现代农业园区发展定位具有重要作用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现在农业园区在变化万千的大潮中迅速发展,准确定位自己的功能增强竞争力是现代农业园区的首要任务。现在很多园在规划设计过程中,没有进行充分的实地调查和仔细分析,就盲目的进行功能定位,使定位模糊不清存在部分雷同,而被淘汰。园区的规划设计应该把实地考察的结果和访谈结合起来,对资料进行系统的整理分析,来确定园区的具体发展方向,使园区更加符合现实发展的需要,并朝着对竞争有利的方向发展。

(二)对确定现代农业园区主题特色具有重要作用

一个园区想要在本行业内脱颖而出,必须要在规划中大胆突出自己的特色。如果现代对景观的规划设计没有充分尊重当地的田园风光和农业本身,只是按自己的想法对景区和功能区进行划分,会使很多原有的特点被忽视,也有可能会出现人为破坏而增加不合理的景观措施不仅耗费了大量的投资资金,还破坏了最基础的自然生态,导致农业园区本质特色的丧失,降低了对游客的吸引力和自身竞争力。所以在对园区进行规划时要尊重和利用基础自热资源,并利用现代设备和技术展示现代气息。

四、怎样使现代农业产业园科技创新规划有保障

加强组织领导。党委应该从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到发展农业产业园区的重要意义,带头成立领导小组专门解决农业产业园区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重大问题,加大公共设施、政策资金的扶持,积极为园区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和外在条件。强化舆论宣传。充分利用新闻媒体的优势和特点,通过多种形式对园区的进展进行宣传报道,把工作中的好做法、贡献突出的单位及个人着重报道,来推进园区建设的舆论氛围。建立健全政策支撑体系。在财政扶持、税收、用电等方面为园区的发展创造出良好的外部环境。政府应该将发展农业产业园区纳入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因地制宜制度科学的发展规划。拓宽融资渠道。农业产业园主应该努力争取各级财政的支持,根据灵活、方便、安全原则鼓励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为园区提供信贷支持。

五、结语

总之,农业产业园区的科技创新在提高园区的竞争力上至关重要。现代农业产业园想要在该领域内立于不败之地必须要借助国家政策措施进行科技创新规划,体现自己的特色。

参考文献:

第11篇

关键词:现代农业;农业科技创新;小城镇

Abstract: this article with the modern agricultur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platform construction as the Angle of view to study the small town construction, found in the urbanization process of the agricultural population reduced gradually, farmland land use efficiency low, and modern agricultur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can provide the agricultural industry support of construction of small towns, improve agricultural productivity, indirectly benefit farmers, therefore, should break through the traditional to the modern agricultur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research paradigm, build a diversity of modern agricultur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docking platform to realize the modern agricultur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of the construction of small cities and towns powerful combination.

Keywords: modern agriculture; Agricultur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Small towns

中图分类号: [F299.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引言

城乡统筹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而加强小城镇建设与管理是协调城乡发展的战略选择,小城镇建设,是解决现阶段我国农村一系列深层次矛盾、优化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缩小工农差别和城乡差别,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有效途径。小城镇建设的出发点和着眼点在于为农业、农村和农民提供服务,实现现代农业科技创新的在农村的运用。农业科技创新是改变农业发展模式、调整和优化农业结构、形成农业发展新思路的前提;小城镇建设中只有聚焦于农业科技创新,才能使各项工作有新的突破。

1小城镇建设进程中存在的问题

1.1小城镇规模扩大,农业就业人口减少

城镇化作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产物,不仅是一个地区工业化和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更是现代化发展的标志,从国外发达国家城镇化水平发展来看,发达国家城镇化率基本都大于70%,甚至有些国家城镇化水平已达90%以上,目前,城镇化发展已成为衡量一个地区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在我国,随着经济社会体制的不断发展,城镇化建设已成为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必经之路,是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向。我国城镇化水平从1990年26.41%发展至2011年已达51.27%,可以说我国城镇化已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但在这一快速发展进程中,我国三大产业就业人数比重发生较大的变化,尤其是第一产业就业人数比从1990年60.1%下降到2010年36.7%,相比之下,二、三产业就业人数比处于增长趋势,近年来第三产业人数比大于第二产业就业人数比。按当前的增减趋势看,第一产业就业人数将会再不断缩减,农业人力资本投入也将面临着严峻的形式。

1.2 农地用地效益低

面对如今我国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仍有诸多问题急需解决。小城镇建设进程中,对于土地规划仍是急需解决的一大难题。在小城镇建设中,第二、三产业得到快速地发展,但有些地区却呈现出成片农地抛荒、农地工用等现象,从表面上看,城镇化为耕地创造了良方,因为在小城镇建设过程中,地方政府的耕地转建设用地的指标就增加了,农业人口的转移加快了土地的集约,但由于小城镇发展本身的扶持资金是有限的,而在小城镇建设初期,政府积极投入大量资金进行撤并,盲目改造中,不仅导致大量资金浪费,还忽视了农业生产的特征[1]。被转移到规划住地的农民失去了农业种植机会,部分农民变成工人或者农民工,但仍有大部分劳力被闲置,小城镇建设中农地如何有效运用使之发挥最大的效益已成为一大困境。

2现代农业科技创新对小城镇建设的影响

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科技进步,现代农业的发展和小城镇建设的根本动力在于科技创新。现代农业科技创新工作要全面落实“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科技工作方针,力求在科技对接平台机制上寻求新的突破,实现现代农业科技效益最大化,以全面支撑小城镇建设。

2.1现代农业科技创新是小城镇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最根本要素

农业的发展离不开科技的支持,现代农业的发展必然要提高农业科技创新,现代农业科技创新是保证农业稳定发展的重要因素。小城镇建设进程中,整体的发展水平还处于比较落后和不平衡状态,从目前来看,小城镇建设仍是一项长期和渐进的工作。小城镇建设中农民收入来源低、生产力不发达,农业逐渐萎缩等问题的突出,在二、三产业发展的同时,不容忽视的农业问题仍需要大力的支持,三大产业发展的不协调,要求小城镇建设需要实现工业反哺农业,技术创新支撑农业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生产的发展是小城镇建设发展壮大的重要前提条件,是实现农业现代化是生产发展到一定水平的必然结果,而科技创新则是农业生产发展的根本动力。在自然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农业发展必将越来越依赖于科技,现代农业科技创新将成为影响小城镇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尤其是在农产品需求上能有效的提高产量,使小城镇发展更加快速。

2.2小城镇建设为现代农业科技创新的推广创造有利条件

小城镇建设发展的重要前提是生产的发展,而现代农业科技创新则是农业生产发展的最根本动力。小城镇建设规划中将有大量的农田,这些农地除了部分被规划用到工业上,还将有部分仍为农业所用,但从多个地区的小城镇发展而言,这些农田常被闲置着。小城镇工业发展的同时,应该有效的利用农地,以实现农地效益最大化,以更好地提高农业生产和产业化发展。加强小城镇建设规划,能够有效吸收剩余劳动力就近就业,为农业生产过程提供规范化服务,提高农村现展。小城镇建设有利于龙头企业发展、在形成的城镇空间中,有利用农产品的供给需求量的统一,小城镇是农业产业化聚集和发展的重要平台,利于形成产业集群,这些都为现代农业科技创新的介入创造有利的条件,引进现代农业科技创新不仅能提高小城镇农业生产效率,促进农业产业的发展,还间接地提高农民收入。

3现代农业科技创新平台支撑小城镇建设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科技是小城镇建设、实现农村现代化的关键支撑。因此,必须通过加强现代农业科技创新,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进程,推动小城镇建设。而现代农业科技创新如果缺乏平台效应,容易产生短期化、缺乏规范化。因此,本文认为在建立现代农业科技创新机构,除了完善现代农业科技创新的制度安排的同时,还要加强对现代农业科技人力资源的管理及创新农业技术推广技术,更加全面系统的为现代农业科技创新提供良好的平台,共建研发机构和项目对接形式,以期实现产学研长效合作机制的建立,这种良性机制应是一个机构+制度+人力资源+农推的集合体。而这个集合体也是搭建起企业、市场机制及农民三者之间的桥梁。

3.1创建现代农业科技创新机构助推小城镇建设

专业化的现代农业科技创新结构,能够助推小城镇建设发展,这就要求这些现代农业科技创新结构不仅要在技术上实现农业新技术的交流,还应时时了解市场的需求,引进企业合作项目,尤其是向小城镇不断引入新技术,实现机构与市场需求的有机结合。

3.2建立适应小城镇建设的现代农业科技创新制度体系

现代农业科技创新机制作为支撑小城镇建设的关键节点,必须从制度上加以保障其作用的实现。在现有的现代农业科技与现代农业经营方式基础上,应建立健全现代农业科技创新制度体系,在现代农业科技对接组织体系中,政府只是作为顾问的角色,负责监督,资金资助与政策扶持,而企业和农民则是这个体系的两端,中间的机构应该由非政府组织和高校以及其他的机构构成,在这样一种多元化模式对接机制中,能有效改变原有的政府主导的创新体系的限制,实现社会管理创新小城镇建设。

3.3小城镇建设与现代农业科技创新人力资源管理

现代农业科技创新人力资源管理关系到现代农业的实现程度,关系到当前小城镇建设的深入程度。人力资源管理不仅是企业关注的热点,也是小城镇建设与现代农业科技创新结合所需要关注的重点,在这种对接形式中要突破传统意义上对现代农业科技创新人力资源的界定,改变现有人才队伍结构不合理问题,解决知识陈旧,有计划地吸引一些青年,尤其是高校人才到小城镇,建设一批强有力的潜力股青年群体,使得在小城镇建设与现代农业科技创新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实现管理人员的合理分工协作,以求全面地、系统地对现代农业科技创新人力资源进行管理,实现现代农业科技创新成果的效益最大化并达到支撑小城镇建设的目的。

3.4 小城镇建设进程中农业技术推广平台创新

现代农业科技创新虽然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但如果没有实现科技成果的转化,也就缺乏实际意义。因此,在现有的农业科技创新平台中,创建多元化的对接形式能够更有效的实现农业技术的推广,真正发挥其最大效益。(1)开展网络24小时服务,既可以咨询各种科技信息,又可以提供其他企业的投资意向需求,提供多方面的信息需求。(2)在一些示范基地中,适当开展一些农民咨询为主的信息咨询室,以企业为主的企业合作项目管理,提供实际的交易运作形式,争取多渠道的资金来源,共建政府+农民+龙头企业的三赢。(3)对于那些社会效益显著的公益性、关键性技术的推广与示范工作,政府给予适当的扶持,还需建立多元化农业科技推广队伍,培育发展农民、各类农业专业协会、农业科技推广与服务组织,建立专业人员、农民、企业家等广泛参与。(4)对现有的农技推广服务站进行整合,根据小城镇布局,该地区的农产品发展优势,建立专业服务站,对农业生产全过程进行指导。(5)发挥小城镇龙头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和科技中介服务结构的作用,通过以企业为主体,政府给予资金与政策扶持的构建,实现民间自治组织管理的一种非政府组织的合作机制,突破现有模式中政府管理的局限性,将源源不断地为小城镇的农业产业输送更好的技术和成果,提升小城镇的农业产业科技含量,以科技推动小城镇的快速发展。缩短了科研成果与产业化的距离,降低了投资者的风险,减少了转化时间。

现代农业科技创新是小城镇实现农业产业发展的重要手段,在农业科技推广平台引导和支持下,以机构+制度+人力资源+农推的良性机制的集合体的服务体系来连接现代农业科技创新与小城镇,能够更加有效地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保障农产品数量与质量,使现代农业科技创新得以运用,小城镇得以快速发展。

第12篇

一、江苏农业发展进入依靠科技动能为主的新阶段

随着江苏省农村土地确权政策的落实,宏观政策调控措施更多转入微观政策支持,产业自身现代化发展内禀机制作用将更加凸显。推动江苏农业现代化,对农业产业科技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乡村振兴极大拓展了传统农业科技领域。当前,我国农业基本功能已经从基本的人民衣食保障转变到农业产业强大、农村振兴、农业文化传承、自然生态保护、人民生活幸福等更加重要的功能。与之相适应的农村生产业态不断出新,日益丰富。现代农业经济管理、农产品贸易、乡村经济社会、农村景观设计、农业生态系统修复、农业文明与传统保护等成为重要支撑新农村发展的新科技领域。农业产业链延伸呼唤科技创新链延伸拓展。现代农业竞争已由产品之间的竞争,转为产业链之间的竞争。面对当前需求侧消费结构升级、供给侧改革加速的有利时机,江苏需要加快推进农业产业链整合,有效弥补传统农业经营方式竞争优势的不足,增强江苏农业产业的全球竞争力。农业产业链的发展呼唤农业科技创新链配置,而传统农业科学院由于学科发展的保守性,还不能有效支撑新时代农业科技创新链配置,面临着和新兴领域、和外部工业经济学科加强协同的新使命。农业科技关键核心技术创新呼唤自主合力突破。较长时间以来,江苏主要农业科技通过引进和因地制宜的改进创新,取得了快速且显著的成果。目前,缺乏关键核心技术的挑战已经摆在面前。从农业院科技发展内部看,通过近十年的自主创新研究,开展关键核心科技创新的时期已经到来,传统的科技人财物等相关资源组织运行方式需要适应性重构,聚力创新需要在关键技术突破中践行。丰富的农业科技服务呼唤多样化形式。现代农业产业区别于传统农业的最典型特征是现代农业服务业的特殊重要性。现代农业的规模化、机械化、专业化、信息化、期货化等特征,不仅远远超出了传统农技服务的专业,而且大大改变了服务的形式,科技服务自身专业化、信息化、高效化、市场化、网络化发展已经对公益性农业科研单位的科技服务提出了更加多样化的要求和更加丰富的内容。全球化与联盟化呼唤省级农业科学院战略新定位。世界农业科技一直是全球化的重要推动力量,从第一次绿色革命开始,到转基因作物应用,核心农业科技的创新特征全球化特征愈来愈明显。虽然自然“光温水土气病虫草文人”等资源决定的农业区域特式依然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新兴“种肥药技施机备管信金”等凝聚科技要素的全球化特征非常明显。国内农业相关科技单位对乡村振兴和现代农业的高度重视,广泛重组和联合对建设高水平、国际化一流强院提出了多方面的巨大挑战。

二、适应新时代新要求主动系统谋划现代农业科技创新

江苏农业科技力量较为雄厚,学科门类与新兴学科领域比较全,一些方向特色和优势明显。以省农业科学院为代表的农业科学院所在农业应用基础发现与创造发明研究实力优势明显,农业科技自主创新和关键核心技术创新基础雄厚。面对当前江苏在全国现代农业发展的新担当,应以农业科学院为主体,整合相关力量,主动系统谋划农业产业的科技创新,为江苏现代农业率先发展提供强大科技推动力和牵引力。围绕供给侧改革主线,谋求特色品牌产品品质提升科技新发展。通过应用转化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品质营养、标准信息等科学研究成果促进江苏特色品牌提升发展;通过集成转化农产品生态健康种养、气调保鲜储运等适用技术促进产品与产业链延伸和提升同步发展;通过融合转化农业农村生态环境、生态景观与设计、现代园艺等科技促进高效农业与新兴农业业态的科学发展。与产业部门与龙头企业合作、协同、联盟工作,加快推动江苏新兴优势科技成果发挥产业效益。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谋求优势产业技术体系整体提升新跨越。通过保持传统粮油品种育种优势,加强全程机械化栽培与产后标准化科技,促进江苏省粮油产业主体单位稳固;通过加强果蔬育种优势,实用化设施与农机配套,促进全省高效特经作物产业实现新跨越;通过加强种养结合、循环农业技术体系集成研发,配套工程化、工厂化设施条件研究设计,促进全省区域特色新兴产业的现代化发展。通过提供应用基础科技成果、共建产业化应用转化示范平台(园区)等,推动农业科技转化,提高农业科技研发对全省农业产业的贡献度。面向国家和江苏重大科技需求,谋求现代农业领域核心技术新突破。通过基因聚合、基因编辑技术与传统育种体系的融合,引入高产抗病虫、优质营养基因资源,发展农畜产品生物技术育种核心技术;通过单克隆技术、干细胞及生物反应器技术与组织培养、细胞工程、微生物发酵等的融合,发展适用农业高效生物工程技术;通过农业生物传感、智能控制与大数据处理平台利用技术汇聚,结合现代农业设施与装备物联网技术,突破现代农业产业智慧管理系统的国外垄断。引进吸收国内外相关共性技术最新成果,组建关键技术实验室与工程实验室,支撑现代种业、肥料、饲料、食品加工业等产业核心技术的自主化。面向世界科技前沿,谋求现代农业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建设新水平。通过高端访问学者进修培训,国内行业与产业平台搭建,重大(点)专项项目的实施,配套学术与应用影响结合的成果推介,培育一批具有全国领域影响的领军人才;通过国内外中长期进修培训,国内外名师结对“传帮带”,竞争性重点应用创新与服务计划实施,配套领域设计与协调组织工作考核,培育一批中青年学科带头人;通过专题方向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基金设计实施,结合国家与江苏省“优青、杰青”计划培育考评,遴选一批优秀中青年科技骨干。以人才激励为主,结合“开放、竞争”“联合、淘汰”机制,促进农业科技人才活力的竞相迸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