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服装贸易论文

服装贸易论文

时间:2022-06-23 19:19:3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服装贸易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服装贸易论文

第1篇

由于大国和小国在经济环境、产业结构、市场规模等方面都存在差异,致使合作成员国之间在成本分担和收益获得上存在不一致的情况。因此在传统的经济合作理论分析框架下我们假设区域合作成员国在权利上是平等的且合作是完全互惠的。目前中印纺织品服装贸易合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还有较大的上升空间和增长潜力。两国若想更好地进行区域经济合作,在合作博弈下,需要满足一系列的充分必要条件。

命题1:中印纺织品服装贸易合作各成员收益的提高至少要等于由于参加经济合作所导致的各成员国的直接收益损失。证明:,,=(1,2,3,4,5,6),当国损失部分直接收益从而使得其他合作成员收益提高时,反映在国收益上的增加量我们不妨设为,国参与国经济合作时的直接收益损失量设为。合作是相互的,同理可以得到及。那么此时,国与国经济合作时带来的收益的净增量为{()+()}。因此,,{()+()}是所有参与合作成员国收益的净增量。显然,只有{()}0且{()}0同时都成立的时候,各成员国家才会参与区域的经济合作。通过命题1分析可知,中印纺织品服装贸易合作的充分条件是各成员国通过有效的磋商,协调相互之间的利益分配并最终达成有约束力的利益分配协议,以此约束双方之间的经济行为。合作的必要条件是中印双方纺织品服装贸易间的互补性。若满足了上述条件,中印纺织品服装贸易合作给各成员带来的收益的增加定会大于不合作时所能获得的收益。

命题2:假设中印纺织品服装合作联盟为,与其他第三国的纺织品服装合作联盟为′,即有′。若国不能同时参与和′的经济合作联盟,则有国参与联盟′使联盟收益的增加量要大于国参与联盟使联盟收益净增加的量。证明:令={′},表示成员国属于联盟′而不属于联盟,由命题1可知,对于,当与国达成合作协议的,其相应的联盟收益净增加量{()+()}0时,则有,({)+()}0。命题2得证。

定义1:成员国对联盟即中印两国纺织品服装合作联盟收益的边际贡献为()(),其中()表示国不是中印纺织品服装合作联盟的成员国时联盟的值。

定义2:对′,若参与国参加联盟′的边际贡献大于参加联盟的边际贡献,即(′)(′)()(),则称合作博弈(,)是凸的。引理1对效应可转移的博弈(,),若存在固定的数值(其中,)使得和,()=()+()+,(+),则Shapley值为(,)=()+0.5,(+)。为简化模型方便分析,假设参加中印经济合作的行为对非成员国没有影响,成员国对非成员国的政策在参与合作前后没有变化。于是,我们可以将特征函数定义如下:其中,0是合作之前各成员国自身的保留效用;为结成联盟时联盟全体成员国获益的总和;为未参加联盟的成员国(但仍属于)对联盟造成的损失;表示未参与联盟而与联盟以外的成员国(但在内)合作所可能获得的收益。与命题1的论证类似,对,有()=()+()+{()+()}令=,=,=,则(,)=0+=1+0.5=1{()()}对于区域经济合作博弈(,)而言,Shapley值为:(,)=0+=1+0.5=1{()()},=1,2,如果结成联盟却没有发生效用转移,则成员国得到的收益为01+=1,=1,2,。由上述博弈模型分析可知,每个成员国参与经济合作所得到的收益等于合作却没有效用转移时的收益加上合作停止时收益之差的二分之一。显然,这意味着各成员国一直保持合作状态所获得的收益要大于相互停止合作时所得到的收益。命题3:所有成员国都参与合作时,其处于核心Shapley利益分配矢量给每个成员国分配的利益补偿量将为=0.51([()())],=1,2,。证明:对任意的成员国和,是国与其他成员国合作而不与国合作时得到的收益,是国不与国合作时导致的损失。因此,国不与国合作时的收益的净增加量为。同理,为国不与国合作时的净收益。所以,补偿给成员国的总净收益是成员国与国之外其他所有成员国合作净收益之和减去成员国与除国之外其他所有成员国合作净收益的一半。通过上述模型分析可知,从不合作中获得较多收益的成员国应该从获得收益较少的成员国中得到利益补偿,这显然不符合区域经济合作的目标。因此,为达成区域经济合作协议,促进区域经济合作,从区域经济合作中获取收益较多的成员国应该给予获取收益较少的成员国一定的利益补偿。同时,获益较高的成员国在补偿获益较少成员国后,其福利水平仍比未参与经济合作前有所上升。[4]从上述三个命题的证明及分析中可以得知,区域经济合作的必要条件为合作各方之间的经济互补性,充分条件为参与区域经济合作的各成员国从自身实际出发,通过有效的沟通和磋商,积极协调彼此之间的利益诉求,以求达成具有一定约束力的利益分配协议,以制约双方的经济合作行为。同时建立一套公平、有效、完整的利益补偿机制,使获利更多的一方通过利益输送补偿区域经济合作过程中获利较少的一方,以此均衡双方利益,从而形成双方互利共赢的局面,实现双方效益的最大化,最终保证各方贸易合作的可持续发展。[5]由此可知,中印纺织品服装贸易合作需要满足贸易互补性、合作后福利提高、利益分配合理等几个条件。

二、中印纺织品服装贸易合作的可行性分析

(一)中印纺织品服装贸易合作的互补性分析

中印两国作为纺织品服装大国,其实在纺织原料、技术等方面,两国纺织品服装产业存在着很强的互补性。中国作为世界最大的纺织品服装生产国和出口国,虽然纺织原料丰富,但相对于国内强大的生产能力来讲,供应还显得相对不足。为满足国内的需求,中国每年都需从美国和印度等国家大量进口纺织原料。而印度拥有世界最大面积的棉花生产,同时又是世界第二大纤维素纤维生产国,还是仅次于中国的第二大生丝生产国,另外还拥有世界最大产量的黄麻生产。纺织原料丰富且品种齐全,且相对于印度国内的生产需求来说还有较大剩余,每年都有大量原料可供出口。因此,在天然纺织原料这一方面,中印两国纺织品服装产业存在着较强的互补性需求。另一方面印度纺织品服装业虽然拥有丰富的天然纤维,但人造纤维相对不足。印度由于人造纤维生产起步较晚,企业生产规模都较小,人造纤维的产量无法满足印度国内的巨大需求。为满足国内纺织品服装产业发展的需要,每年印度都需从国外进口相当数量的人造纤维。而中国纺织品服装产业在人造纤维方面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由这几个方面可以看出,由于资源禀赋的差异,中印纺织品服装业间存在着很好的互补关系。互补性的存在将促进中印两国纺织品服装业间产业内贸易的发展,为两国发展纺织品服装业间的贸易合作形成了良好的现实基础。为更直观地展示两国纺织品服装业间的贸易互补性程度,本文用贸易互补性指数进行实际测算。贸易互补性指数由经济学家PeterDrysdale于1967年提出,旨在分析和衡量两国贸易互补性程度。单个产业的贸易互补性指数定义公式为:为出口国对进口国在产品上的贸易互补性指数,表示国产品的进口额,表示国总的进口额,为国产品的出口额,为国总的出口额。值变动的范围为0到1。值越是接近0,则意味着出口国和进口国在产品出口进口方向上吻合程度差,也即两国在产品上的贸易互补性程度较低;而当接近1,则表示出口国出口的产品和进口国进口的产品在很大程度上是一致的,即两国在产品上具有较强的贸易互补性。根据世界贸易组织数据库中2001年至2013年中印纺织品服装相关数据2001年至2013年无论是中国出口与印度进口的纺织品服装贸易互补性指数,还是印度出口与中国进口的纺织品服装贸易互补性指数都呈大于0且非常接近1的趋势。虽然各年份中国与印度的贸易互补性指数有所波动,但整体而言自本世纪之初以来两国纺织品服装贸易互补性指数都非常高,保持大于0.9且无限接近于1的状态,这意味着中印两国在纺织品服装双边贸易上存在着巨大的贸易互补性。两国在纺织品服装贸易方面联系较为紧密,相互依赖程度较高。近年来,中印两国间的纺织品服装双边贸易额保持着稳定的增长速度且每年的贸易额占两国总的贸易额的比重均超过10%以上。这一贸易事实也很好地佐证了两国纺织品服装产业间贸易互补性的特征。因此,综上中印纺织品服装产业间互补性分析可以看出中国与印度在纺织品服装产业上各有所长,优势互补,具有较强的贸易互补性。两国纺织品服装贸易相互依赖程度高,贸易增长空间大。若两国能分工协作,充分利用两国纺织品服装业之间的互补性,进行产业内的贸易合作,必能很好地促进两国纺织品服装产业的发展。以上分析指明了贸易互补性是两国贸易合作的重要现实依据,这为进一步扩大中印两国纺织品服装产业内贸易的合作提供了一个现实基础,说明两国实行纺织品服装业的贸易合作是现实可行的。

(二)中印纺织品服装贸易合作的福利收益—损失分析

1.中印纺织品服装贸易合作的福利收益第一,两国纺织品服装贸易经济互补带来的福利收益。中印两国纺织品服装贸易合作的一个重要现实基础是两国纺织品服装业间存在的贸易互补性,这也是两国进一步加强贸易合作,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一个重要条件。两国纺织品服装业间的贸易互补性将有利于两国纺织品服装业间的分工与协作,从而更好地发挥两国间的经济互补性,进一步扩大两国纺织品服装业间的贸易往来。同时也将有利于两国纺织品服装业间的产业结构调整和转移,带来福利的提升。第二,市场规模的扩大带来的福利收益。目前受世界经济低迷的影响,两国纺织品服装的传统出口市场需求疲软,且为保护本国自身纺织服装产业的发展,贸易保护主义也进一步加强。在国际政治经济环境不确定性因素不断增加的背景下,为保持并促进两国纺织品服装产业的良性发展,中印两国须开拓新兴市场。而中印两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两大发展经济体,两国国内市场空间巨大。因此,中印两国纺织品服装贸易之间的合作将大大提升市场容量,增加两国纺织品服装业间的贸易量,从而带来贸易收益福利。第三,关税和非关税等贸易壁垒的降低带来的福利收益。受政治、文化等相关因素的影响,印度一直未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国家地位。且近年来在两国贸易中,中国一直处于顺差状态,而印度则一度处于逆差状态。为保护本国产业,缩小两国之间的贸易逆差,印度对中国的贸易保护主义进一步加强,贸易摩擦显著增多。除一般的关税措施外,反倾销、反补贴和保障措施等贸易救济手段得到大量运用。贸易保护主义的盛行严重阻碍了两国间的贸易发展。而自由贸易能带来经济福利的最大化,因此若中印两国纺织品服装业间实行贸易合作,降低甚至取消关税和非关税等相关贸易壁垒,推行自由贸易,将极大地提升两国的福利收益。

2.中印纺织品服装贸易合作的福利损失第一,关税损失带来的福利损失。为促进中印两国贸易的自由化,提升贸易效率,降低甚至消除两国纺织品服装业间的关税必不可少。而关税的降低甚至消除定然会对两国造成一定的税收损失,但从整体的经济效益来看,这一损失并不值得担忧。关税的降低甚至消除将大大地降低企业的产品出口成本,提高贸易收益,也将会使消费者收益。第二,贸易竞争造成的福利损失。目前,中印两国都是世界名列前茅的纺织品服装生产国和出口国。由于两国纺织品服装业间存在一定的类同性,导致双方在世界市场上竞争激烈。若两国实行自由贸易,推行纺织品服装间的贸易合作,定然会给对方市场造成一定的冲击,加剧企业间的竞争。但从另一方面来看,这也将有利于两国纺织品服装业的优胜劣汰,升级产业结构,增强国际竞争力。综合上述福利收益损失分析,可以得知中印纺织品服装贸易合作带来的福利收益将远远大于引致的福利损失。

(三)中印纺织品服装贸易合作的利益分配分析

中印纺织品服装贸易经济合作的过程中任何有损合作的行为都会造成其自身收益的下降,只有坦诚地按相应的规则制度和对方合作,才能得到更大的利益。选择贸易合作对中印双方而言都是有利的,一直保持合作状态所获得的收益要大于相互停止合作时所得到的收益。稳定的生产资料才能让民众的心踏实下来,置土地是生产资料中最为重要的。使民有“百亩之田”“五亩之宅”“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孟子梁惠王章句上》)其三是“以德治国”的执政思想。董仲舒坚持“限民名田,以赡不足,塞并兼之路”“薄赋敛,省摇役,以宽民力”。(《食货志》)同时,他认为“德治”还要重教化,“立太学以教于国,设库序以化于邑”。儒学发展到汉代已趋于成型,其提倡治国要施仁政,要轻刑罚,轻徭役,尽量减轻民众的负担和惧怕之心,以仁德的方法对民众进行管理,使“德治”在汉代广泛推行,诸子百家,独以儒术治国,形成德刑兼用的治国原则,体现了儒学对治国理政的深度关怀。

三、结语

第2篇

论文摘要:文章用国际竞争力的两个主要测量指标贸易竞争力指数(TC)和显性比较优势指数(RCA)来反映中国与东盟在纺织品服装业上的国际竞力。研究表明中国虽然在纺织品服装产业上有明显的竞争优势,而东盟五国中的印尼和泰国纺织品服装产业的贸易竞争力有逐渐加强的趋势。因此,中国与东盟应开展协议分工,在产业内部侧重发展不同的产品,重点发挥自身的优势,以合作代替竞争。

一、中国与东盟纺织品服装出口情况分析

(一)中国与主要东盟国家纺织品服装出口情况比较

纺织品和服装在中国和东盟国家中均占重要地位,是中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中的重要内容。而中国与东盟均属于资源和劳动密集型出口导向的国家,目前基本处于相同的发展阶段,双方在纺织品服装的国际市场上一直存在着激烈的竞争。

2003年中国服装出口额为520.61亿美元,占世界服装出口的28.1%,东盟国家中只有缅甸和印尼跻身世界服装出口前十位,这两个国家的比例分别是2.0%和2.2%。2004年中国服装出口额为618.6亿美元,占全球出口份额的24%,排名全球

第二,增幅最大;东盟国家中服装出口位居前十位的只有印尼,列全球第九位。在2004年全球纺织品出口排名中,中国列第二位,出口334.3亿美元占全球出口份额的17.2%;泰国列第三位,增幅21%。而2004年东盟纺织品服装产品出口占整个东盟出口比例只达到1.0%。2005年到2007年这三年间,中国纺织品服装出口额分别达到了1150亿美元、1440亿美元和1712亿美元。在这三年中,东盟国家中印尼的纺织服装产品发展非常迅速,2005年印尼纺织品服装出口额为86.1亿美元,而到了2007年印尼仅纺织品出口额就达到了100.03亿美元。这些数据说明,在纺织品服装出口排名上,中国与东盟国家相比仍然占有绝对优势。

(二)中国与东盟纺织品服装出口市场结构分析

中国和东盟的纺织品服装的出口市场主要集中在美国、欧盟市场和日本市场。在20世纪90年代期间中国和东盟的纺织服装产品在美国市场所占份额约为10%,而在欧盟市场中国接近5%,东盟则超过5%,但所占份额不大,相差较小。这说明中国同东盟国家产品在美国和欧盟市场存在着竞争,原因是中国和东盟国家都是以发展中、低档纺织品和服装的出口为主,而且出口的市场基本上都是欧美等国家,但随着2010年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建立和2005年全球纺织品服装配额的取消,这种竞争状况会日益加剧。而中国纺织服装产品在日本市场的份额仍然低于10%,东盟出口到Et本的纺织品和服装的比重在20世纪90年代均超过50%,其份额差不多是中国在日本市场份额的6到8倍,这说明东盟纺织品和服装产品在日本市场的竞争力远远超过中国。

二、中国与碰鼬铲际静力匕较

在测度某国产品与服务的国际竞争力方面,通常使用的指标包括以下三种:贸易竞争力指数(TC指数)、显性比较优势指数(RCA指数)和出口业绩相对指数(IREP)。本文用前两个贸易指数来分析中国与东盟纺织品服装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一)中国与东盟纺织品服装产业的贸易竞争力指数(TC)比较

贸易竞争优势指数(贸易竞争力指数),即TC指数(TradeSpecilaCoemcient),也称贸易专业化系(指的是经这里的radeSpecializationCo—e伍cient,TSC),是指一国进出口贸易的差额占进出口贸易总额的比重,系数越大表明优大。即TC指数=(出口一进口),(出口+) i;其中,Ve代表某类产品的出口值;vi代表某类产品的进口值。通常,TC~>O.8,则该产品具有很强竞争力;若0.5≤T0.C5,则0具8有强竞争力;若一0.5≤Tc

中国与东盟纺织品服装在双边贸易上1993年的TC=一0.83,几乎没有竞争性,1995年到2001年双边纺织品服装贸易竞争力指数分别为一0.74、一0.55、一0.43和一0.53,虽然贸易竞争指数有所上升,但基本上仍然小于一0.5,说明双方具有较低的贸易竞争力,在纺织品和服装产业上基本上属于完全的专业化分工。但随着东盟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及在纺织品服装产业上的结构调整及升级,中国与东盟的这种垂直型产业内贸易开始出现水平型产业内贸易。

由表l可以看出在2000—2003年间中国在纺织品上的贸易竞争力指数在0—0.5之间,说明中国在大部分中间产品纺织品上具有强竞争力;而在服装产品上TC指数一直大于0.9,这些数据说明中国在服装上具有很强的竞争力,几乎到了只出口不进口,即实现了完全的出口专业化。

(二)中国与东盟纺织品服装产业的显性比较优势指数(RCA指数)比较

显性比较优势指数(RCA)指一国总出口中某类产品所占份额相对于该产品在世界贸易总额中所占比例的大小。其公式为:RCA=。其中,xe为一国某类产品的出口额;x为一国所有产品的出口额;We为该类产品的世界出口总额;w为所有产品的世界出口总额。一般认为,若RCA≥2.5,则具有强的竞争力;若1.25~

由表2的数据可知,中国纺织服装产品的RCA指数在1980年到2000年间均超过了4,说明中国纺织品服装行业竞争力特别强,与东盟五国相比,纺织服装行业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原因是纺织服装行业是一个劳动密集型行业,而中国又拥有成熟的生产技术、市场推广技术以及极为丰富的廉价劳动力。而东盟五国除印尼外,其他国家的纺织品服装产品的比较优势都呈现出下降的趋势,并且根据比较优势强弱排名依次为泰国、菲律宾、马来西亚、新加坡;而且泰国的RCA指数20年来一直在2.5以上,印尼在1990年后其RCA指数也超过了2.5,这说明在老东盟五国中,泰国是中国强有力的竞争对手。近几年泰国服装业发展相当快,已经向时装方向发展;而印尼近几年纺织品服装产业成长也相当快,已经成为中国的又一个竞争者。

三、结论及政策建议

根据以上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在世界主要的纺织品服装的消费领域美国和欧盟市场上,中国和东盟的纺织品服装产品均占有很大的市场份额,双方均有较强的竞争力,但中国纺织品和服装产品与东盟国家相比其竞争力的优势更加明显,原因是中国在技术、规模效益上有较强优势。

而中国与东盟相比,虽然东盟大部分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与产业结构水平都低于中国,但随着东盟国家纺织品服装产业国际竞争力的不断提高,经济的迅速发展,其在第三方市场上与中国已经表现出较强的竞争关系。双方在纺织品服装产品的TC指数上有一定差距,但均表现出稳中有升的趋势;而东盟国家的RCA指数呈现比较明显的上升趋势,中国则出现下降的趋势。这说明中国在纺织品服装产业上的竞争优势正在受着来自东盟国家的竞争压力。

第3篇

关键词:服装设计与工程;中职-本科教育;课程体系构建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是当前我国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其中,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高等职业教育与应用型本科教育的有效衔接和协调发展是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关键。2014年我校(绍兴文理学院)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开始招收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开展中职-本科教育。该举措除了适应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大趋势以外,还有以下原因:一是随着中国在向制造业强国迈进的过程中,社会对应用型技能人才的需求增大,而普通高校的人才培养还不能完全满足这种需要,学生的高技能特质明显不足,因此积极探索多种培养模式显得十分必要;二是我国职业教育体系不完善,中、高等职业教育与应用型本科教育的衔接明显不足。中职-本科培养模式将贯通中等职业教育、高等职业教育、本科教育的渠道,优化职业教育资源,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合力。这项改革要付诸实施将面临很多问题,如教育观念的更新、办学新机制的建立、新课程体系的构建等,这些问题需要认真分析和研究[1]。本文就我校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中职-本科教育的课程设置进行探讨。

一、中职-本科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原则

中职-本科教育采取的是“3+4”分段培养模式,培养的本科生既注重技能与岗位对接,又注重理论的深度和广度。中职教育注重的是一技之长,核心是培养实用、操作型人才;本科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应用型、管理型高级技术技能人才,即培养企业所需的高级技师、工程师等专业人才。中职与本科两个教育阶段的教学内容需要统筹考虑,使课程结构全面而不重复,以有效实现两个阶段课程内容的衔接和贯通。服装设计与工程是一个涉及多个领域知识的交叉型学科,该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服装款式设计与工艺构成设计的基础理论知识与技能,具有应用设计原理和结构法则处理各类服装的造型与色彩、外观与功能、形式与材料、成品处理工艺的能力。专业课程的设置要根据能力结构,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设计能力、实践应用能力和经营管理能力等。

二、中职-本科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方法

我校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中职-本科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分两步走:第一步确定本科课程体系;第二步依据中职阶段课程的设置进行本科课程的增删,确保课程体系与中职阶段的学习相衔接。基于培养应用型技能人才的目的,我校纺织服装学院人才培养方案制订小组成员调研了武汉纺织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广州大学、五邑大学、深圳大学、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等院校,参观了一些服装专业实验室,与服装专业教师进行座谈,收集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课程体系相关资料,同时还走访了相关企业,发放问卷进行调研,再结合该专业历年的课程体系确定了中职-本科教育课程体系初步方案。当前大多数的职业教育都是在一所学校完成的[2-4],而我校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的中职与本科教育是在两所学校完成的,故需要了解中职教育阶段的课程体系。绍兴市柯桥区职业教育中心的浙江省服装中等职业学校的课程体系由以下四部分组成:(1)公共基础课,包括语文、数学、英语、德育、体育、信息技术基础、职业生涯规划、职业道德与法律、经济政治与社会、哲学与人生、创业与就业等。(2)专业核心课程,包括服装设计基础(7学分)、立体裁剪基础(3学分)、服装材料(2学分)、服装生产实务(2学分)。(3)项目课程,包括裙装设计制版工艺(8学分)、裤装设计制版工艺(10学分)、衬衫设计制版工艺(12学分)、女外套设计制版工艺(14学分)、男外套设计制版工艺(6学分)、设计CAD(4学分)、制版CAD(8学分)、创意立裁(3学分)、工业样版(3学分)。(4)选修课程,包括服饰文化、服装营销等。

三、中职-本科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过程

1.围绕培养目标确定课程体系经过服装学科专业教师的集体讨论,确定我校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中职-本科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为:培养具有扎实的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知识和技能,熟悉服装设计、服装材料、服装结构样版、服装营销、服装生产等整个服装产业链中的各个关键环节,在服装设计与技术或服装贸易与营销两个专业方向领域具有较强的实践和创新能力,能够从事服装商品企划、贸易与市场营销、服装产品开发、运行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围绕培养目标构建课程体系的原则为:注重课程体系的前后衔接———明确课程教学内容的交叉、增删与整合;既不同于原来,又不同于现有的体系———既区别于普通高中招生本科教育,又不同于一般的高职教育课程体系[5-6];着重补充系统的理论知识,保持操作技能的优势,增加学生理论知识的深度和广度。2.确定专业平台课程及专业方向课程对于在中职教育阶段学习过的课程,本科教育阶段将不再重复。比如在公共基础课方面,根据工程人才培养的要求,需要在本科阶段补充学习工程数学的相关内容。课程设置的原则是“夯实基础,突出实用,难易适中”。对照中职阶段开设的专业核心课程、项目课程、选修课程,再结合本科阶段的专业平台课程设置,我们对课程资源进行了高度整合,以保证专业课设置的精简而又不失全面。中职-本科教育专业平台课有:服装设备原理与应用、服装生产管理、时装鉴赏、设计素描、设计色彩、成衣纸样与工艺、时装画技法、服装材料学、服装色彩、服装史、男装设计、女装设计、CAD样版快速生成、立体裁剪、女上装结构设计与实训、品牌服装商品企划、服装市场营销、服装心理学、服装专业英语、男上装结构设计与实训、服装电脑制版、男上装工艺、服装工效学、服装CAD、形象设计。专业方向课的确定要高度契合该专业就业方向对人才素质的基本要求,以便有针对性地设计相关课程。中职-本科教育专业方向课分为两个方面:(1)服装设计与技术方向,包括认识实习、服装市场调研、手工印染、服饰配件设计、服饰图案设计、服装整理学、服装厂设计、成衣设计、女装综合课程设计、生产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及答辩;(2)服装贸易与营销方向,包括认识实习、服装市场调研、服装品牌营销案例解析、经济学导论、国际贸易实务、服装展示设计、电子商务、时装表演组织与策划、服装零售管理、服装终端店铺管理课程设计、生产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及答辩。3.开设专业拓展课程模块中职-本科教育的课程设置根据“能力递进、纵横拓展、模块化设置”的基本思路,基于加强素质教育和实践能力培养的原则进行整体设计。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拓展课程模块与行业结合、与市场结合、与实际结合,是构建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专业拓展课程模块主要包括以下四门课程:(1)时尚买手。该课程介绍了时尚买手的职责,内容包括流行预测、计划安排、面料采购、服装采购等具体环节的知识,配合相关案例进行分析,并且针对自有品牌、品牌服装以及服装采购等不同的市场要求进行详细的阐述。(2)童装设计。该课程通过对童装的设计特征、设计现状、设计视点及童装的分类等方面的教学,使学生对童装设计领域有一个全面的初步了解;同时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儿童的生理和心理特点以及不同品类童装的设计特点进行介绍,提高学生对童装设计作品实用性的把握能力。(3)面料塑形设计。该课程主要介绍对现有面料进行多种手法、材质和工艺技术的再设计的方法。通过讲授面料的特性和对面料采用不同方式的工艺处理,使学生对面料及其性能有一个深入的了解,并掌握独立完成面料设计开发和制作的能力。(4)创意服装设计。该课程的学习可使学生掌握如何将创意思维通过物化的形式进行表达的过程,使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美学和服装专业相关知识,通过创意思维转换成实物作品,突出对学生服装设计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四、结语

对于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中职-本科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我们最初认为要强化知识体系,突出理论应用,提升操作技能,贴近服装产业。经过这几年的教学实践,我们发现中职-本科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中职教育阶段学生的数学、外语水平远远不能适应本科教育的要求,不同中职学校的课程体系、侧重点不尽相同,在本科阶段的教学中很难把握学生的水平;中职毕业生的理论知识体系的深度和广度相比普通高中毕业生稍差,中职毕业生的学习内化能力相对较弱,需要本科教育阶段的教师更多的帮助和引导。中职毕业生的优势在于操作技能方面,但是他们的操作精准度不够,举一反三的能力也不足。因此,我们将进一步探讨中职-本科教育的办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理论知识水平和实践操作能力,以满足企业对人才的需求。

参考文献:

[1]周晓玲.中职、高职与应用型本科“一体化”人才培养改革研究[J].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1(2):4-8.

[2]吴国玺,张兆刚.中职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J].高教学刊,2016(3):211-212.

[3]陆晓霞.中职本科“3+4”衔接人才培养模式探究[J].成才之路,2016(9):46.

[4]董丽娇.中职、高职、本科课程内容的重复问题及解决对策:以护理专业为例[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16(2):69-72.

[5]陈培青.高职服装设计专业的课程改革[J].纺织教育,2005(2):38-39.

第4篇

 

[论文摘要] 本文分析了中国与发展中国家之间贸易摩擦的现状、主要特征、贸易摩擦爆发的原因及影响,针对目前中国与发展中国家之间贸易摩擦不断增多的趋势,关于如何解决中国与发展中国家之间贸易摩擦提出一些建议。 

一、贸易摩擦概述 

“贸易摩擦”是指在国际贸易中,国与国之间在进行贸易往来的过程中,在贸易平衡上所产生的,是一国的持续顺差,另一国的逆差。或一国的贸易活动触及或伤害另一国的产业。在技术层面来说,贸易摩擦主要有以下几种:关税壁垒,非关税壁垒:包括反倾销、反补贴、配额、许可证制度和技术壁垒等。 

总得来说,贸易摩擦的发生由于两方面原因导致:(1)外部原因:随着经济全球化和贸易一体化的到来,货物,资金,人力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这就对各国的贸易制度和规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这些要求不可能很快实现,随着双方贸易关系的日益密切,双方贸易摩擦不可避免。(2)内部原因:我国自身的贸易中也存在诱发贸易摩擦的原因。我国与许多发展中国家的产业结构相似,国内企业的无序竞争导致大量项目重复,产品存在很大雷同。国内企业对发展中国家提起的贸易摩擦起诉的应诉积极性不高。 

二、发展中国家与我国贸易摩擦的现状及分析 

1.发展中国家对华贸易摩擦的现状。综合1980年~2005年期间的世界对华的贸易摩擦数据时,可以分析得出:上个世纪的80年代,对华提起反倾销指控的国家主要集中在发达国家,如美国,西欧等。而到了90年代,一些发展中国家也纷纷加入到对华反倾销的行列中,如印度,土耳其,巴西,希腊。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来,世界各国对华反倾销案件剧增,短短三年就有151件,发展中国家发起了99件,占到65.6%,发展中国家发起的反倾销调查已经远远多于西方发达国家,并呈现出上升的趋势。 

发展中国家与我国的贸易摩擦呈现出以下的一些特征:贸易摩擦程度较浅,在我国与发展中国家发生的贸易摩擦中,贸易摩擦形式比较单一,常常表现为“反倾销”;涉及的领域主要是集中在纺织,化工产品,金属制品等劳动密集型产业;贸易摩擦涉及中国的案件越来越多;发展中国家执行反倾销的力度大,发展中国家对我国的反倾销执行率超过了世界的平均水平。而在反倾销税率上,发展中国家对华反倾销常采用敌视性的超高反倾销税率,带有明显的恶意性。 

2.贸易摩擦特征分析。(1)发展中国家执行反倾销的力度大的原因。一方面我国的政府和企业把大部分的注意力放在欧美市场,对发展中国家提出的反倾销诉讼案件不太重视,造成了这些国家得寸进尺,另一方面是由于发展中国家法制不太完备,反倾销法律和诉讼程序透明度低,行政机关拥有过多的影响力,中国企业在信息极不充分的情况下不知道如何应战。(2)涉及领域不广的内在原因。由于历史的客观原因,很多发展中国家的人均gdp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这就导致了其居民的消费购买力较弱,同时由于发展中国家贸易政策不透明,政治环境不太稳定等各种原因,影响了企业间进行贸易来往的想法。到目前为止,与发展中国家的贸易量在我国整个对外贸易的份额中所占的比例不到20%,决定了我国与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摩擦领域不会很广。 

3.涉及中国的贸易摩擦案件越来越多的原因。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很多公司纷纷把注意力投向亚、非、拉等第三世界。这就造成了中国大量“价廉物美”的产品的大量的涌入,给当地的相关行业带来很大的冲击,且从宏观来说,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法制并不健全,保护主义思想在其国内也比较盛行,从而导致我国与这些国家的贸易摩擦越来越频繁,各种贸易摩擦屡见不鲜。 

三、我国应对贸易摩擦的策略 

1.我国政府和行业的应对策略。(1)宣扬“和平崛起”。我国应对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摩擦的第一步应该是向世界宣传中国的和平崛起,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发展也离不开中国。中国的发展给很多发展中国家带来了重要机遇。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潜在市场。(2)调整我国对发展中国家出口的商品结构。要注重提高自己产品的技术含量和品牌的建设,加强知识产权的保护,努力摒弃低价竞争策略,打造自己的名牌,促进产品结构优化,实现由劳动密集型产业向技术密集型产业转变并实现差异化的市场策略,增加我国与发展中国家贸易结构的互补性。(3)加强区域经济合作,积极参加多边贸易谈判。我国政府应该继续扩大自己的国际影响力,加快与发展中国家建立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步伐,增强集体开拓国际市场的能力。在关于贸易摩擦问题的立法和修改问题上,我国更是应该积极参与谈判,使反倾销的规则向更公平的方向发展。 

2.企业自身的应对策略。(1)规范我国企业自身的管理。我国企业应熟练运用国际市场游戏规则、从财务制度、资金分配、人事制度等方面做起规范管理,向国际规则靠拢。(2)积极应诉。面对国外的反倾销调查,特别是法律制度不健全的发展中国家的反倾销诉讼,很多企业往往是消极的,我们应该充分利用wto解决争端的机制来保护自身的利益。只有进行应诉才会有机会争取有利的结果,否则就只能遭受损失。(3)开展国际化经营。在过去的几年,我国的外贸企业遭受着原材料涨价、人民币升值、出口退税减少等各种不利因素的影响,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目光转移到发展中国家,进行海外投资。发展中国家在劳动力成本,资源,能源及市场容量方面都是具有比较大的优势的,但是在资金,技术,管理经验方面则落后于我国,我国企业应利用这些有利条件,开展国际化营销。 

 

参考文献: 

[1]钟秋绮:我国与发展中国家贸易摩擦的特点及对策.经济纵横,2007.(1) 

[2]冉宗荣.发展中国家对华反倾销的动因及我国的应对之对策.国际贸易问题,2005.(4) 

[3]何智美:我国屡遭反倾销的原因及对策分析.商业经济与管理,2004(1) 

第5篇

论文摘要:浙江的纺织服装业是浙江传统的支柱产业。如何推进浙江纺织业的发展以适应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的要求,是浙江纺织服装业发展的关键。本文通过对纺织服装业技术创新利益相关者群体的分析,提出充分调动技术创新利益相关者群体的积极性,加快浙江纺织服装业发展进程的建仪。

纺织企业技术创新利益相关者是一个很大的群体,包含了很多的组织和个人甚至是环境。由于浙江地理经济环境的影响,市场经济在浙江的蓬勃发展,使得浙江的纺织企业有自己的特色。包括经济的环境,政策的支持以及地方的观念都与其他区域有所不同,因此,笔者认为对浙江纺织企业的技术创新利益相关者进行研究是有针对性和重大现实意义的。

一、各利益相关者在技术创新过程中的角色分析

1.纺织企业技术创新过程中的利益相关者分类

“技术创新利益相关者是指那些在企业技术创新中进行了一定的专用性投资,并承担了一定风险的个体和群体”。再根据本文对企业利益相关者定义的理解,结合克拉克森的根据相关者和企业联系的紧密的代表性分法,把企业的利益相关者分为主要的技术创新利益相关者和次要的技术创新利益相关者。并将此定义运用在浙江的纺织企业的技术创新中,把关系企业技术创新的利益相关者做了较为细致的分类。

按照克拉克森的定义将利益相关者归纳为两个大类,一类为主要的利益相关者,这些相关者直接或者从较大程度影响技术创新的各个过程,而次要的利益相关者则是间接的或者是较小程度影响着技术创新的各个过程。在本文的研究中,笔者对浙江纺织企业的若干利益相关者进行了归纳:主要的利益相关者:浙江纺织企业的股东、管理者、员工、消费者、政府、供应商、分销商;次要的利益相关者:特殊利益团体、行业协会、社区、媒体、公众、政治团体、教育机构、专业投资机构、宗教团体、竞争对手。

2.各个利益相关者在纺织企业技术创新过程中的参与现状

浙江纺织企业在加入WTO 后, 受到了国际纺织品服装市场的强烈挑战,主要的纺织品服装进口国家, 不仅没有放松对纺织品服装贸易的限制, 反而进一步加强了贸易保护主义措施。国际纺织行业的竞争给浙江省纺织行业带来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巨大冲击:

(1)棉纺织行业:浙江棉纺织能力在全国居第6位, 棉纺织品有传统的优势。1998 年棉纱、棉织物出口211 亿美元,占纺织品出口(不包括服装) 的13.6%,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 比例较低。经过压锭重组, 浙江形成了以特色纱、色纺纱、精梳纱为主的产品结构, 精梳纱比例已占1/3,色纺纱占1/3以上,产品结构调整在全国处于领先水平。但一批以生产大路产品为主`产品档次低的国有企业将面临较大的困难。从总体上看,浙江棉纺织业是一个老行业,债务负担重,装备较落后,入世后,直接面临着更大的竞争压力,

(2)印染行业:浙江的印染生产能力居全国第一位, 尤其以化纤印染为主。虽然近几年浙江引进了一批世界先进水平的印染、印花设备, 但由于生产工艺、助剂、后整理设备缺乏, 生产、出口仍以中低档产品为主。印染行业已成为浙江纺织服装业发展的瓶颈。

(3)化纤行业:浙江化纤生产能力在全国占居第二位,且近几年合纤的抽丝能力增加较多。1998年全省化纤产量达8017万吨, 占全国总产量的17.6%,其中涤纶丝产量占84.7%,在涤纶丝中,长丝占87.9%。聚酯切片生产能力近10万吨,其原料主要由外省购进或进口。入世2~3 年后,配额在逐步取消,其关税将降至6.6 %的水平,对浙江聚酯切片生产企业将构成一定的威胁。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冲击产生的原因都是因为企业自身的创新能力不够,导致时至今天我们很多的企业还是保守的企业,先进的设备和一些主要原料必须依靠进口,因此不难看出,浙江纺织企业受到的种种来自外界和自身的压力的唯一解决方法就是技术创新。基于这点,笔者认为,对浙江纺织企业的技术创新利益相关者在技术创新的整个过程中的参与进行分析并在最终提出符合要求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伦理研究是有必要的。这将有利于各个利益相关者之间关系的妥善处理,合理有效的调动各个利益相关者的积极性和合理有效的分配各方面的资源,最后达成技术创新的顺利实现。

二、技术创新活动的阶段分析

为了更好的了解技术创新过程以进行相关研究。我们按照发展的时间顺序,将技术创新过程分解为创意的产生、研究/开发、设计/试制、生产和市场实现五个阶段。这又可以按照索罗(S.C.Solow)在《在资本化过程中的创新:对熊比特理论的评论》一文中对创新的研究把技术创新过程分为新思想产生和以后阶段实现的发展两个阶段,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创新“两步论”。本文研究中除开发/研究阶段属于两步论中的第一步外,其他的四个阶段都应该是两步论中的后一步。在文中,为了研究的方便,我们只按五个阶段来进行阐述,并且假设技术创新活动是在一个市场中进行以及市场只由企业,目标顾客和其他环境三部分构成。

1. 在技术创新创意的产生阶段,各个利益相关者在该过程中都有参与

在经济活动中,一项技术的变革和产生的内在动因是追求利润的需要。公司的利润是由产品或者服务的出售来实现的,在这一实现过程中有三个参与部分,作为企业下游的消费者、分销商;代表股东、管理者、员工、供应商利益的企业和买卖实现的除这两部分外的各方面的综合。包括政府、特殊利益团体、行业协会、社区、媒体、公众、政治团体、教育机构、专业投资机构、宗教团体、竞争对手。在这一阶段,消费者消费需求的改变会影响企业的技术创新,因为消费者是企业利润的根本来源,企业必须用利润来实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因此,消费者成为了企业进行技术变革的一个重要来源。我们可以把这看成是企业追求利润和生存而被动产生的技术创新思想。另一方面,作为生产经营活动主体的企业,由于企业代表的利益相关者为了在市场上追求利润,或者企业内部的员工有意或无意的技术创新灵感也是企业技术创新的来源,我们可以把这看成是企业本身追求利润和发展的需要而主动产生的技术创新思想。而各个利益相关者的综合部分则是通过前两个部分来影响浙江纺织企业的技术创新。 转贴于

2.在研究/开发阶段

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过程重点是技术开发,基本任务是根据本企业的技术、经济条件和经营需要,敏感地捕捉技术机会和市场机会,探索应用的可能性,并把这种可能性变为现实,研制出可利用的新产品和新过程。

在这过程中参与最多的是企业这个主体,其中参与的利益相关者应该包括公司的员工,管理者和股东,消费者以及供应商,还有特殊利益团体等次要利益相关者。公司员工主要参与的是新思想的可行性分析以及研究开发,而股东和管理者主要是提供战略和管理上的支持和配合,消费者以及供应商和以特殊利益团体为代表的次要利益相关的参与主要是可行性研究和其他的配合。

3.设计/试制阶段的基本任务是根据技术开发阶段提供的新产品原型或新过程构想,进行工程开发和技术设计,提出可供本企业具体实施的全部技术图纸和技术资料。与前一阶段相比,这一阶段的投入强度要大得多,受经济因素的约束要强得多,与具体生产条件的结合要紧密得多,应该说,这是创新过程中实习技术与经济结合的关键一环。这一阶段中的利益相关者参与情况和上一阶段无太大区别,但是在该阶段中股东和管理者为了给技术创新提供资金或组织上的支持,因此他们的参与度都有所加强。

4.生产阶段的任务是把上一阶段的成果变为现实生产力,生产出新的产品或实现新的过程,并解决大量生产组织管理问题和技术工艺问题。该阶段中参与度最高的应该是企业的员工,股东和管理开始监督新技术的产生和新产品的生产。这是一个实现成果转化的过程,因此员工积极的参与,其他利益相关者无明显参与。

5.市场实现阶段的任务是探索创新成果的市场接受程度,进一步考察其技术的完善程度,并反馈到以上诸阶段不断进行改进与完善,最终实现新技术所形成的使用价值和市场价值。这一阶段实现了技术创新追求的经济效益,完成了创新过程中又一次质的飞跃。这是技术创新的最后一个阶段,创新的主体要在这里实现他的新思想,观察技术创新的结果是否满足新思想产生时的要求;技术创新的成果通过消费者,分销商得到证实,或者通过企业自身肯定(但事实上还是通过目标顾客实现,但为了新思想产生的主动和被动性,我们对其进行区分)。

结 语

可见,在企业技术创新的整个过程中,各个利益相关者都或多或少的参与。各个利益相关者在企业技术创新过程中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并且利益相关者之间也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对技术创新利益相关者的妥善管理将对企业的技术创新带来积极的影响,可以更好的实现技术创新。

加入WTO后,浙江纺织服装业进一步融入到了世界纺织服装市场主流之中,国际国内竞争更为激烈, 浙江的纺织企业要想增强市场开拓能力, 提高国际化经营水平。就要从企业伦理管理的视角来妥善解决好企业和技术创新利益相关者的关系,进而加快浙江纺织企业技术创新速度,提高产品质量,形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减少对国外市场的依赖。最终打造一个坚实的纺织产业,支撑浙江经济的大发展,强壮中国纺织业的力量,促成民族经济的腾飞。

第6篇

【关键词】 制造业,国际化,核心技术,标准体系,人力资本

 

 

一、我国制造业的国际化已经取得长足进展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化,我国已经成为对外贸易大国。1980年,我国进出口总额仅为570.0亿元人民币,贸易依存度为12.6%。到2004年,我国进出口总额达9555.1亿人民币,贸易依存度约为69.8%;我国进出口贸易总额居世界第3位,仅排在美国、德国后。2006年,我国进出口总额达到17604亿美元,进一步巩固了贸易大国的地位。2008年,我国进出口额有望超过2万亿美元,有望超过德国,成为第二大贸易国。在对外贸易规模扩张的同时,我国贸易结构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制造业的国际化已经取得长足进展。

1.从出口产品看

首先,出口产品中制成品已经占很大比重。在1980年,我国出口商品的中,初级产品出口金额占出口商品总额的50.3%,工业制成品出口额占出口总额的49.7%。而到2000年以后,工业制成品的比重上升到90%以上,初级产品的比重则相应下降到10%以下。2006年,前者比重上升到94.5%,后者的该项比例则相应下降到6%以下。

其次,在工业制成品中机电产品的比重上升。1995年为34.5%,2000年升至47.1%,2006年达到56.7%。

再次,在工业制品中高新产品的比重在逐步提高。1995年只有6.0%,2002年达到22.2%,2006年上升到近30%。

又次,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在逐步提高。自1994年以后,我国工业制成品的贸易竞争指数一直为正,1995年~2003年我国工业制成品的贸易竞争指数依次为0.08、0.06、0.16、0.16、0.11、0.11、0.10、0.09、0.09,而初级产品的贸易竞争指数自1995年后一直为负。

我国工业制成品的国际市场占有率逐步提高。在世界的排位2004年超过日本,仅次于欧盟和美国,成为世界第三大制成品经济体,占有率达到8.3%,是美国的81%,日本的104%。2003年和2004年,市场占有率的增长速度为36%和37%。

2.从对外直接投资看

对外投资(非金融,下同)既可以为东道国创造就业机会,推动其经济发展,又能够实现原产地多元化,减少贸易摩擦,是一种互利共赢的策略。2002年以来,我国政府不断完善境外投资促进及服务体系,积极推进对外投资便利化进程,鼓励和支持有比较优势的各种所有制企业“走出去”,对外投资进入快速发展期。

2006年末,我国从事跨国投资与经营的各类企业已发展到3万多家,对外投资遍及世界160多个国家。我国企业对外投资已从建点、开办“窗口”等简单方式,发展到投资建厂、收购兼并、股权置换、境外上市和建立战略合作联盟等国际通行的跨国投资方式。2006年末,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存量为750亿美元,是2002年末的3.3倍,净增520亿美元。2002年~2006年对外直接投资流量分别为27亿美元、29亿美元、55亿美元、123亿美元和176亿美元,2006年的对外直接投资流量是2002年的6.5倍。

3.从引进外资看

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引进了大量适用技术,促进了产业结构优化升级。2003年~2006年,我国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累计使用外商直接投资达293亿美元,其中2006年为82亿美元,比上年增长5.9%。目前,全球主要it制造业企业纷纷在华设厂,有的还将研发中心移师我国,有力地促进了我国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的技术进步,增强了我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二、提高制造业国际化水平要重视的几个主要问题

(一)重视标准的制订,争取国际话语权

我国有企业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国家标准。产品要走向国外,就必须提升原有的标准体系,遵守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主要是指国际标准化组织、国际电工委员会和国际电信联盟制定的标准,以及国际标准化组织确认并公布的其他国际组织制定的标准。加强采用国际标准是我国一项重要技术经济政策,对于促进企业技术进步、提高产品质量、扩大对外开放、加快与国际惯例接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措施。我国在这方面的工作已经取得一定的进展。到2001年底,我国已经批准的19744项国家标准中,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的有8621项,采标率为43.7%。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和国际电工委员会iec现有标准16745项,已转化为我国国家标准的有6300项,转化率为38%。显然,我国的标准化水平与国际水平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而且,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国内的技术进步,我们不能消极适应国外标准,要争取制订国际标准的话语权和主动权。

(二)重视自主创新,发展核心技术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涌现出了一批勇于自主创新的成功企业。他们中有的通过原始创新成果的产业化,占领了国际市场;有的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打造自主品牌,跻身世界,占领市场。但从总体上看,我国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还不强,多数企业研发经费投入低,创新的组织机制也不完善,尚未形成自己的核心技术能力。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05年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的研究开发经费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仅为2.6%,约为发达国家的三分之一;而美国为8.3%(2000),德国为7.4%(2000),日本为8.6%(1998)。在我国28567家大中型企业中有科技机构的仅占23.7%,有科技活动的仅占38.7%。另据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我国国内企业中,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只占千分之三,仅有1.1%的企业获得授权专利,其中仅0.17%的企业获得发明专利权;在2006年13万件发明专利中,有一半来自国外跨国公司。可以说,在国际范围内,我国企业无论是在科技创新投入上,还是科技创新产出方面,都同发达国家具有较大差距。因此,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确立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是我们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我国是家用电器生产大国,但是,许多产品的专利技术掌握在外国公司手里。比如,我国是dvd生产大国,年产6000多万台,出口80%,但该产品涉及的200多项专利技术,我国只有20多项,出口一台要向外国公司交3~5美元专利费。彩电、电冰箱、洗衣机等产品也不同程序地存在类似问题。

近年来,我国政府已经把加强自主创新提高到国家战略的高度来推进:计划到2020年,r&d的投入占gdp的比重从现在1.35%提高到2.5%,科学技术进步对gdp的贡献率从现在的39%提高到60%,中国的专利和论文被引用数目从现在世界第20位力争上升到第5位。

(三)努力增加高质量高附加值的产品

必须看到,我国产品虽然具有一定竞争力,但是面临严峻的挑战。

1.我国产品的竞争力还建立在低价格和高环境代价的基础之上。这种代价可以概括为“三靠”:一是靠能源资源的低价格。我国石油、天然气和煤炭的资源税税率仅为1%,铁、铝土矿为2%,地热为3%,金矿为4%,而国外石油、天然气和矿产资源补偿的标准一般为10%~16%。2005年年底,国际市场原油价格达到每吨420美元时,俄罗斯从中收取180多美元,约占油价的42%;美国从中收取134美元,约占油价的32%;而我国仅收取4美元,不到油价的1%。这近乎于无偿利用资源,助长了高耗能、高污染产业的过度发展,加剧了产业结构的畸形化。同时,也造成能源的浪费。据研究,2000年按现行汇率计算的每百万美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我国为1274吨标准煤,比世界平均水平高2.4倍,比美国、欧盟、日本、印度分别高2.5倍、4.9倍、8.7倍和0.43倍。二是靠劳动者的低工资。目前我国制造业劳动力成本仅相当于发达国家的3%左右。1996年~2005年10年间,全国职工工资总额年均增长9.15%,不足同期企业利润增幅 28.62% 的1/3,农民工工资增长更慢。三是靠牺牲环境,使内部成本外部化。据环保总局监测,2005年全国七大水系的411个地表水监测断面中有27%的断面为劣v类水质,全国约1/2的城市市区地下水污染严重,一些地区甚至出现了“有河皆干、有水皆污”的现象。

2.我国出口产品主要由外资企业提供,而且加工贸易性质的产品比重大。2006年我国机械工业加工贸易产品占出口产品总额的50%以上,其中外资加工贸易占机械工业加工贸易出口的84.4%。

3.产品的附加值低,缺乏高附加值的产品。我国的出口产品主要集中在劳动密集性产品上,高新技术产品占出口产品中的比重还较低。

4.缺少世界知名品牌产品。经过20多年的努力,我国不仅拥有了海尔、联想、长虹等具有一定国际影响力的品牌,同时一些传统的“老字号”也开始走出国门。但是,从总体上看,现阶段我国自主品牌的发展还很薄弱,与我国在世界经济贸易中的地位还很不相称。目前,我国企业主要还是采取低价竞争和低成本的规模扩张的模式,企业从品牌所获利润甚少。虽然我国制造的玩具占全球产量的70%,鞋类产品占全球产量的50%,彩电占全球产量的45%,空调占全球产量的30%,纺织品服装贸易占全球的24%,有近200种产品的产量位居世界第一,但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品牌很少。目前我国各类进出口企业中拥有自有商标的不到20%,出口产品中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品牌的不到10%,自主品牌发展滞后。另据测算,美国品牌所创造的价值占gdp的比重达60%,而在我国却不足20%。

(四)重视人力资本,提高劳动者素质

第7篇

论文摘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关系国民经济全局紧迫而重大的战略任务。其中经济发展方式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是关键。继续教育是发挥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作用的有效手段,是提高专业技术人员队伍素质的有效途径,在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中具有基础性作用。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和社会管理的变革决定了继续教育必须转轨,也为继续教育的转轨创造了条件。大力发展继续教育,无论从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宏观方面,还是对企业发展的微观方面都将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也是关系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全局的重要一环。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这是关系国民经济全局紧迫而重大的战略任务。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经济发展是一切发展的基础,因此,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战略为我们提出了许多紧迫而现实的问题。其中,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是三个转变中最重要的转变,是其它两个转变的基础,要实现这一根本转变,关键在教育,特别是与生产和从事生产的科技人员最贴近的继续教育。

一,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为继续教育大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继续教育是发挥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作用的有效手段,是提高专业技术人员队伍素质的有效途径,因此,继续教育在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中具有基础性作用。同时,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又为继续教育的发展提供了重大机遇。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随着大工业的发展,现实财富的创造较少地取决于劳动时间和已耗费的劳动量,较多地取决于……一般的科学水平和技术进步,或者说取决于科学在生产上的应用”。“最先进的工人完全了解他们阶级的未来,从而也是人类的未来,完全取决于正在成长的工作一代的教育。”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符合的一般原理,是经济增长中要素投入结构调整的基本方向。同时,也是针对经济增长中过于依赖物质资源投入的增加和简单劳动的重复,而科技进步缓慢、劳动者素质不高、管理创新不足等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不大等问题而提出的。应当看到,我国经济在实现了连续多年的高速增长后,也付出了沉重的资源和生态环境代价,呈现出一系列新的矛盾和问题:经济保持平稳快速增长,经济实力显著增强,但生产力发展水平总体上还不高,自主创新能力还不够强,长期形成的结构性矛盾和粗放型增长方式尚未根本改变,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代价过大。

另外,由于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缺乏核心技术,缺少自主知识产权,缺少世界知名品牌和标准化产品率低等原因,我们不得不更多地依靠廉价劳动力的比较优势换来微薄的利益,成为低端产品的“世界工厂”。我国纺织服装出口占全球纺织服装贸易总额的24%,但自主品牌不足1%,且没有一个世界名牌。

由此可见,无论从国际科技竞争加剧的趋势看,还是从我国劳动力供给出现的新情况以及资源环境的压力看,我国已经到了必须更多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劳动者素质和管理创新等带动经济发展的阶段。这就为继续教育的发展提供了用武之地,继续教育作为对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知识增新、补充、拓宽、深化和提高能力的再教育的特性,决定了它在促进科技进步,提高劳动者素质和管理创新方面将发挥其他教育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和社会管理的变革决定了继续教育必须转轨

我国已经具备了大力推进继续教育转轨的基本条件。继续教育是人类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继续教育的发展需要具备三个基本的条件:生产力快速发展对科技发展和劳动力素质提出了较高要求;科技知识在生产中广泛应用并得到普及;具备一定数量的专业技术人才。其中,专业技术人才是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中介,也是继续教育的对象,是三个条件中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我国已经具备了这样的条件。

(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为继续教育的发展转轨提出更高要求

党的十七大提出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大力实施创新型国家战略,这就为继续教育的发展和转轨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继续教育要适应社会经济新的发展要求,为新的发展目标做出贡献,必须转变过去分散型、依附性、短期化、口号化的教育模式,切实转变到与生产科研紧密结合,与社会发展协调联动,与专业技术人才的知识能力增长息息相关的轨道上来。

(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创新型国家建设进展良好

产业技术对外依存度从1995年的75.84%下降到2005年的38.93%。国家高技术产业总值已超过4万亿元,年均增长超过20%;高技术产品的进出口额占全部商品的进出口额的比重已超过30%。2006年我国高技术产业增加值9,649亿元,比2002年增长1.56倍,跃居世界第三位。2006年,全社会研究开发支出总额2,943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1.41%,居世界第五位。2006年发明专利申请量居世界第四位。科学技术既是推动继续教育发展的导航器,又是继续教育的内容和依托。继续教育要发挥对经济社会的服务功能,必须站在科学技术的前沿,向生产和科研人员传播最先进的科技知识,并与生产科研一线人员的发明、创造、创新和技术革新紧紧结合,才能对生产力和社会文明的发展起到引领和促进作用。

(三)人才总量的迅猛增加为实施继续教育转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002年至2006年间,我国义务教育人口覆盖率从91.2%提高到96%。高中阶段教育规模不断扩大。2002年至2006年底,在校生从2890万人增加到4,031万人。高等教育实现历史性跨越。2002年至2006年,高等教育学生规模从1,600万人迅速增加到2,500万人,居世界第一位,总入学率从15%提高到22%,稳步进入大众化阶段。2005年,我国科技人力资源总量约为3,500万人,居世界第一位。研究开发人员总量为136.5万人,居世界第二位。如此庞大的科技人才总量与我国在世界科技所占的地位极不相称,如何把人才优势转化为科技优势,其中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要依靠继续教育。通过继续教育,使科技人才的知识结构,科技意识、科技理论、创新思维紧跟世纪科技发展的潮流和前沿,才能不断创新,不断发展,从而为实现经济方式的快速转变,提高国家的软实力做出应有的贡献。

三、继续教育在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方面大有作为

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第一条措施提出来,指出:“这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进一步营造鼓励创新的环境,努力造就世界一流科学家和科技领军人才,注重培养一线的创新人才,使全社会创新智慧竞相进发、各方面创新人才大量涌现。”继续教育是国家发展社会生产力、保持国际竞争力的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创新离不开人,特别是离不开具有理论和实践经验的高素质的专业技术人才。专业技术人才面向生产科研第一线,是创新的主力军,也是科技、知识、能力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实现者。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离不开各级各类专业技术人才,没有他们的参与,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是不可能的,而专业技术人才最离不开的是继续教育,因为只有继续教育才能使他们的知识保持与世界最先进的知识同步,只有继续教育才能使他们在有限的时间里掌握前沿科技理论和实践,保持创新的敏锐性和先觉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