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现代化企业管理论文

现代化企业管理论文

时间:2022-06-19 23:52:40

现代化企业管理论文

第1篇

一、企业文化在企业管理中所起的积极作用

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的“软实力”也是一个企业在现在竞争如此激烈的市场经济下形成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企业文化建设首要任务是在运用科学发展观的基础上,围绕建设和谐社会这个当下的社会目标,在继承优良传统基础上进行创新,大胆尝试新思路、新方法,为企业的健康稳步长远发展创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如新时期油田企业文化精神:从创业走向创新,从胜利走向胜利。因此,企业文化在企业管理中的所起作用是极其重要的。首先,企业文化对企业整体和企业每一个员工具有引导作用。主要表现在引导企业员工的思想行为和企业整体的价值取向、规范标准两个方面。如果企业的价值取向不能更好的为和谐社会服务,如果企业员工的思想行为与企业的价值取向不一致或违背企业的规范标准,企业文化就会将其纠正,并且将其引导到正确的价值取向和规范标准上来。

这是因为一个企业的企业文化一旦形成,他就有了自身的价值取向和规范标准。其次,企业文化对企业员工思想心理、行为准则具有一定的规范和约束作用。企业文化的约束功能不仅仅是传统的通过完善的管理制度来约束,更重要的是来自企业的企业文化氛围、大众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来约束。道德规范是从伦理角度、群体意识、社会舆论和共同的习俗、风尚等精神文化内容来约束企业的领导者和员工的行为。如果企业的领导者和员工违背了道德规范的标准,就会受到众人和社会舆论的谴责,并且自己的内心也会感到内疚和不安。在胜利油田的“三老四严”道德规范,即要当老实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对待工作,要有严格的要求,严密的组织,严肃的态度,严明的纪律一直约束着广大大庆石油人必须严格工艺规程操作、严格质量标准管理、严格公司的规章制度,打造油田企业文化品牌,实现持续发展。再有,企业文化建设有助于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不仅仅表现在拥有什么关键技术、关键设备、运行机制和人才的竞争上,要更好的建设企业必须还要通过企业文化来塑造公司员工的团队意识,如调动起公司员工积极性,让公司员工为公司的建设、发展献言献策,提合理化的、有益公司的建议,尊重员工的劳动成果,使得公司员工觉得自己就是企业建设的一份子,在认识上与领导者保持一致,从而在行动上与企业的步调协调、一致。还有就是企业文化建设要以人为本,要关心员工、激励员工。

在我国油田企业文化的核心内涵:创业、创新、竞争、发展。而经营理念则是以人为本,科技领先,效益至上,竞争发展。那么这些油田企业是如何做到的呢?那就是鼓励员工发挥内在动力,深入挖掘并发挥他们的最大的潜力以达到员工心理需求的更深层次,比如在企业内部举行各种竞赛活动、演讲比赛活动、技术大比拼、评比先进和技术职称的晋升等等来激励员工,最大限度的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这样企业才有可能在现代市场经济中提升自己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最后,企业文化提升整个企业在广大公众心目中的精神面貌和品牌形象。一个企业的品牌价值是靠时间的积累,当然也是这个企业文化的积累。优秀的企业文化,对于提升企业的品牌形象将发挥巨大的作用而独具特色的,个性鲜明的有正确价值观的优秀企业文化将能够产生巨大的品牌效应。胜利油田的文化理念和经营,它是用各种鲜活生动的方式进入到每一个油田员工心中的,这样胜利油田才能够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社会效益最优化这个经营宗旨。再比如大庆油田开发建设已经有50年了,为什么大庆油田能够在这么长的时间经久不衰,还保持着强有力的竞争力?那是因为它培育和形成了以大庆精神、铁人精神为核心的大庆油田企业文化理念体系,并且仍然在不断地创新和发展。可见,树立企业信誉,打造品牌形象,进而扩大企业影响,是一个企业巨大的无形资产。

二、我国企业文化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我国对企业文化的理论研究起步比较迟,企业文化在我国引起关注开始于八十年代中期,虽然近年来我国的企业文化建设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还是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和误解。这些误解和问题有可能成为发展健康、高效的企业文化的阻碍,从而减慢我国企业发展的脚步。比如片面的认为企业文化主要是丰富员工的文化生活的;企业文化没有属于自己的鲜明个性,抄袭模仿或照搬其他企业的,创新能力差;企业文化缺乏群众基础,认为企业文化建设与普通员工无关;企业领导者想要在短期内形成属于自己的企业文化,对企业文化建设采用“拔苗助长”的方式等等。

三、企业文化如何适应现代化市场经济

随着世界知识经济和全球化经济进程的不断加快,我国市场经济建设的发展速度也越来越快,企业之间的竞争也一天比一天激烈,各企业的领导者逐渐认识到现代化的企业管理中企业文化管理的重要性,都在建设自己的企业文化。那么企业文化如何适应现代化市场经济?(1)不断提高管理者和普通员工的素质,让所有人都参与进来,培养团队精神,增强凝聚力。(2)要正确理解和认识企业文化,勇于创新,建设有个性化、与众不同的企业文化,如大庆油田近期实施"原油持续稳产,整体协调发展,构建和谐矿区,创建百年油田"战略,这必然对油田企业文化理念体系建设提出新的要求。(3)要有耐心,要不断传播企业文化,扩大其影响力毕竟企业文化建设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五、结语既然企业文化与社会、企业、领导、员工等之间的关系密不可分,且与企业的生存、发展紧密相连,那么构建个性化的、优秀的企业文化,也成为建立现代企业管理体制必不可少的关键因素,也是企业成败的关键因素。

作者:田秀玲 白中霞 刘萍 单位:新疆鄯善火车站吐哈油田吐鲁番采油厂

第2篇

传统文化是相对于现代文化而言的传统习俗,风俗,习惯等的文化现象。传统,就是随着历史的足迹流传下来的,没有被历史所淹没的对现代仍然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事物。当然,这种影响力必须一分为二地看待。首先,优秀的传统对现代社会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其次,对传统文化的借鉴并不是一成不变的照搬,必须与现代社会的具体情况结合作一个修改。现代企业管理中,传统文化的作用表现亦在于此。

1.现代企业管理离不开对传统文化的应用

传统文化对于现代企业管理的作用首先在于悠久而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是具有利用价值的。虽然中国传统文化百家争鸣,所提倡观点复杂多样。但从整体来看,以儒家为主的传统文化所提倡的人生价值取向是一致的,有人将儒家代表的人生价值取向特征作了归纳如下:群体本位,中庸之道,强调集体,以和为贵,人情关系的重视,长幼有序、内外有别等。这些特征与西方所倡导的个体主义和极端的思想相抗衡,成为了现代企业管理中的一大亮点。利用传统文化,需要首先认识到传统文化的特征和内容,并对其进行分析。历史传承下来的传统文化有优秀的一面,也有不适应社会发展的一面,所以,在看待传统文化的作用时,我们应坚持辩证的唯物主义观点。从微观上看,现代企业管理仍然离不开对传统文化的应用。

2.现代企业管理必须对传统文化进行改造批判地继承,就是对传统文化的合理应用。

我们看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价值观念对于现代企业管理具有很大的影响。但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工业化文明和现代化企业文明也向传统文化发起冲击。此外,现代企业的分权化和社会化对于传统文化的应用提出了挑战。面对多重文明冲击的背景,传统文化还能一帆风顺吗?当然不能。现代化的企业管理,需要与社会接轨,与市场融合,与法律统一。为此,我们在利用传统文化管理现代企业时,必须保持适合社会发展的传统文化基本价值观念不变,加以改革其形式特征,且对于不适应现代社会的传统文化进行摒弃。

二、传统文化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价值所在

1.法制与仁制结合

法家倡导的依法治国和利益驱使与儒家倡导的仁德至上的观点成为了历史上自相矛盾的话题,但其思想对后来的君王治国产生了巨大影响。将二者集合起来的汉武帝,“独尊儒术”又“大一统”的他礼法并用,阳儒阴法,创造了汉朝大一统时代。直至唐朝时期的“礼律并重”,二者思想的融合还得以体现出来。国家治理如此,企业管理亦是如此。法学思想表现了管理中的“不成规矩,不成方圆”;儒家思想体现了管理中的“仁义道德,民主平等”。这在现代企业管理中可以总结为:制度法律法家化(严格,专制),态度方法儒家化(开明,亲善)。

2.和谐思想

佛教与儒教的“天人合一”以及传统文化中的人与自然的和谐等思想,都是现代企业管理中不可缺少的观念。人与自然的和谐思想在其中表现了一个道理:天地万物都有自己的生存法则,自己的发展规律,无论人类做什么事情,必须遵循这种规律,顺应自然的发展。除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外,和谐思想还重视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这种和谐在企业管理的运用使得员工与员工之间,企业与社会之间保持一种和谐发展的关系,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贡献了一份力量。

3.无为而治

道家思想中的“无为而治,道法自然”思想体现了一种自然的管理模式,没有过多人为的参与性。无为,即不为,不做事情。无为而治,这是管理模式中的最高境界。每个人通过自觉性或是一种无形中存在的道德法则约束自己,恢复人的自然属性。

第3篇

关键词:施工企业物资管理现代化

随着建筑大军数量的不断膨胀,国家定期不定期为抑制通货膨胀而采取宏观经济调控措施等,施工企业为了生存不惜低价承揽任务,即使是优秀的施工企业效益仍然不尽理想。因此,施工企业加强物资管理的现代化进程,挖掘其管理潜在效益是迫切而必须的。

一、物资管理在施工企业管理中的重要地位

在工程项目成本构成中,物资成本占工程成本的60%以上,加上运杂费可能会高于70%,因此,物资管理对保证施工项目的顺利进行、降低成本和提高经济效益,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讲,作为企业行为的物资管理工作,不仅是企业物资部门的专业管理,更应是企业决策层和高管关注的事项,同时也是各岗位人员需共同参与和监督的组合管理,只有全员的参与,才能有效构筑企业物资管理现代化的完整体系。

二、施工企业物资管理存在的问题

1、从思想观念上看,落后于现代化管理的理念

随着物流的快速发展,一般生产企业的物资管理尚未能与物流市场有效接轨,企业领导、管理人员普遍存在“肥水不流外人田”的思想,对第三方物流有抗拒心理。

2、从物资管理的基础上看,配套设施薄弱

由于对物资管理重视不够,资金投入不足,计算机管理系统应用受到制约,多停留在原来的整套账务、采购、仓储和控制的管理模式上,造成了当前物资管理基础工作相对薄弱,是典型流程式、“标准化”的管理,而不是追求效益、主动进取的管理模式。

3、从操作实践上看,重供应、轻管理的现象严重

企业领导层、生产作业层对物资部门的要求是准时提供生产所需的物资,一旦延误生产,物资部门要负一切责任。因此,施工物资管理人员唯能做的就是加强计划预算,按品种、按质量、按期限齐备地供应施工生产所需的各种物资,宁愿物资管理水平停留于传统水平,也不愿承担因改革创新带来的风险和责任。

4、从人力资源的角度上看,物资人才缺乏

从人力资源的角度上看,物资人才缺乏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由于物资人员作为生产辅助人员,在企业的地位居于次要,无法吸引人才,增强活力,使得既懂信息技术又懂物资管理,既懂经济金融又懂法律的人才严重缺乏;二是物资管理人员缺乏系统、专业、相关的培训,在管理中往往凭借的是经验判断而不是科学理念;三是普遍存在人才知识结构老化,难以接纳现代化管理理念与手段的问题。[]

三、推进施工企业物资管理现代化的途径和方法

(一)从宏观战略上采取的措施

1、加强价值工程研究应用

在施工企业自身权限范围,以及合理的变更设计下,加强价值工程实践,删除冗余功能,减少材料无谓支出和浪费,同时研究新型经济实用性材料代替的可行性。

2、应用物资管理信息系统

物资管理信息系统由按功能方式组成的各种职能子系统构成,它们主要包括价格分析系统、合同管理系统、库存管理系统、计划采购系统、质量跟踪系统等。物资管理信息系统的建立,既可利用计算机来取代人工繁琐的事务处理,提高管理效率,又可完成手工难以完成的信息处理,为物资管理及决策提供信息分析及最佳决策方案,使供应工作处于最佳状态。

3、建立战略联盟,发挥互补优势

随着经济全球化,物流市场快速发展,联盟重要性不言而喻。战略联盟可以减少渠道冲突,快速传递信息,降低渠道成本,突出共同价值和未来发展。建筑企业应选择专业化的第三方物流商,或者区域性销售商,形成长期稳定的供应链关系。通过应用这种现代化的供应链管理手段,企业将大大提高外部形象以及内部管理水平,减少无谓消耗,有助于实现建筑工程项目效益最大化。

(二)从微观战术上进行的考虑

1、确立科学管理理念,实施系统控制

(1)目标计划控制。根据工程项目用料计划,可运用ABC分类法、订货点(FQS)法、经济订货批量(EOQ)公式来解决。根据最终的计划,保证按品种、按规格、按质量要求。

(2)采购控制。采购需要开展的业务很多,必须对采购程序的各项业务建立职责分工,实行职务分离。加强对采购对象、采购量、合同签订、付款、货物验收、运输方式和配送等各方面的控制。要强化信息情报收集,引入竞争机制,净化采购渠道。对采购物资应本着“择优布点、货比二家、先近后远、合理定价”的原则,以降低材料的买价和运输费用。要加强采购人员的职业教育和管理,强化纪检监督工作,杜绝采购人员个人为吃回扣、拿好处而不惜牺牲企业利益的不正之风。物资部门要提倡“多存信息,少存实物”的新观念,合理确定采购批次和采购数量,防止盲目采购和无计划采购。

(3)存储控制。在存储控制中,目的就是为了研究得到最合理的采购周期、采购时间和最佳库存结构。施工企业在生产和经营段时间以后,都会造成部分材料、配件的积压现象。为了在盘活库存、减少储备、杜绝损失浪费,不再造成新的超储积压方面,物资管理部门要加强物资定(限)额管理,严格按计划和物耗定额进行控制,加大修旧利废工作,充分利用物流市场发展,不断探索材料“零库存”的可行性。

2、推行现代化管理模式,强化内部管理

(1)科学定位。物资工作要达到的总体目标应当定位于保供和创效。因此,不仅要建立可靠的物资供应与质量保证体系以达到保供的目标,更要致力于降低物资采购成本,节省物资供应成本,强化资源的整合与综合利用,提高资金的运作效率,建立有效的材料责任成本控制体系,以实现创效增效的目标。

(2)科学管理。物资管理工作具有微观性、专业性、规范性的特征,是一项操作层面上的工作。因此,必须讲求科学,按施工企业物资工作的特点和内在规律来制定和实施物资管理工作的计划、组织和控制措施,要吸收战略采购、物流管理、供应链战略管理等先进适用的管理思想精华,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来实施各项管理职能工作,在物资管理目标上创新。

(3)以人为本。管理是手段而不是目的,实现目的的中介是人。不仅要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以规范物资工作人员的行为,明确其职责,更要注意研究人的内在需求和行为规律,最大限度地激发和调动广大物资人员的聪明才智。要努力使物资管理人员熟悉物流管理技术,成为储存保管、运输装卸的专家,更应掌握企业内供应链的流程,熟悉软件程序和信息技术系统,掌握电子商务技术。必须重视人才在企业物流管理中的重要作用,一方面要采取各种方式,多层次地加大对企业内部物流从业人员的业务培训,提高物流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另一方面要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用人制度,吸纳大量有用的专业人才,以满足企业物流现代化的需要。

3、构建物资管理现代化的监控体系

(1)强化财务对成本的控制。会计人员由于自身知识而所限,只有依赖于信息机构和自身的阅历对审核事项作出判断,从经济内容上看,不再限于原始凭证的完备及形式上,更应转移到数量和价格的真实性。

(2)全员参与监督。物资部门要接受广大职工的监督。每季度将主要采购物资张榜公告,公告内容尽可能全面、一目了然。对有疑惑的事项,职工可以向纪检监察部门报告。

四、结束语

物资管理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施工企业的生产、技术、财务等多方面的经营活动和经济效益;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完善,施工企业必须改变过去计划经济模式下的物资管理思想,采用先进的物资管理模式,并且这种模式必须与企业整个生产管理变革相适应。这已成为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施工企业只有探索出适应市场发展的新型物资管理模式,才能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和发展。

参考文献:

1、黄渝祥.企业答理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2、周启蕾等.我国物流理论研究的现状与未来[J].中国流通经济.2000(2).

3、汝宜红等.现代物流理论及其实践[J].中国物资流通.2001(7).

4、唐爱华.现代物流思想在施工企业物资管理中的应用[J].山西建筑.2003(11).

第4篇

一、建筑装饰工程施工特点

施工周期短、质量要求高、需要多工种施工是建筑装饰工程的主要特点,施工目的是对竣工后的土建结构或旧房进行改造装修。其施工面可以是每一层的楼间,也可以是不同楼层间,并不受楼层的限制。无论建筑装饰工程的大小,一般都会有水工、泥工、油漆工、木工、电工、电焊工、杂工[1]。在施工的过程中会用到大量的材料,不同的材料有着不同的运用。尽管施工使用的机械数量种类多,但大多都易于搬动和转移,不过新技术的运用是当前建筑装饰工程施工面对的新的难题。在施工的过程中,还会涉及到其它专业,包括智能报警、空调、网络、消防、自动化、监控,以满足使用功能的要求,并在结构施工时做好预留预埋工作,减少返工量。

二、建筑装饰工程项目管理

(一)设立项目经理部。设立项目经理部是进行建筑装饰工程施工的前提,主要由以下人员组成:项目经理、施工员、质检远、材料员、技术负责人、专业工长、综合员、安全员等,其中项目经理是企业法人代表在项目上的委托人,具有实际的管辖权。人员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可以根据装饰内容和工程规模进行适当的调整。设立项目经理部既是项目承包人的义务之一,也是进行施工项目管理的实际需要,具有其它组织和机构无法替代的作用[2]。通过设立项目经理部可以建立明确的责任机制,确立施工的总指挥和总负责人。作为项目经理部专业负责人,项目经理是施工项目的责任主体。设立项目经理部目标是:保证建筑装饰工程的质量,达到最佳的经济效益。并根据项目管理目标责任书,对项目从施工开工到竣工的全过程进行管理和控制。

(二)控制项目质量和进程。控制项目质量是进行项目管理的目标之一,需要一个完备的质量控制计划来支撑,明确项目所要到达的质量规格,结合成本目标、利润目标,做好安全交底、施工技术交底和施工组织设计。描述质量控制计划时,使用定量化的语言,细分任务、责任、目标到每一个部门和人员。并建立严格考核体系,对部门和人员进行分开检查、考核。控制项目进程主要是为了保证在施工合同约定的竣工日期之前完成项目施工,主要包括编制施工进程计划和分解项目进程目标,计划的制定和目标的分解确定要结合实际情况,保证合理科学,操作性强,具体流程如下:确定各专业工种计划确定材料计划分解总目标,其中,材料计划要契合施工顺序,符合分项目对材料的需求;分解总目标要在合同约定工期的框架内进行。分解总目标方法包括:按承包的专业或施工阶段分解为完工分目标;按单位工程分解为交工分目标;按年、季、月、周计划分解为时间目标。施工进程计划的编制要满足控制程序,要具有可操作性,方便进行检查和落实。

(三)管理项目成本。管理项目成本是进行项目管理的另一个目标,项目成本包括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是施工过程中全部生产费用的总和,比如:构配件、施工机械费、工人的工资奖金、消耗的主辅材、周转材料、设备租赁费等。管理项目成本的主要任务是对主辅材成本的控制,其占项目工程总造价的60~70%,对材料采购环节的管理关系到管理项目成本的效果,并关系到施工项目的质量。项目计划员结合工程进度制定材料采购计划;为了保证材料的规格符合施工规定,施工技术人员对材料下达等级要求;项目计划员结合材料的等级指标对材料计划进行调整,然后按照采购程序进行招标;综合各方面的信息,选择最合理的投标方案,然后项目经理下达材料采购令;最后材料部门对材料进行采购。这样就完成了采购的整个流程。为了保证所采购的材料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在材料进场,质检员要对材料进行抽检,如果是特殊材料还要经过权威部门的检查。建立签证制度,杜绝冒支冒领的,减少不必要的材料消耗[3]。在符合设计规格和质量标准的前提下,通过各种手段尽量减少材料的使用,节约材料成本支出。值得注意是,降低返工率能很大程度地降低材料的浪费,可以通过控制施工质量、计量管理、定额管理来实现。此外,还应做好施工预算工作,在项目施工前,企业应全面了解和合同内容,根据施工图纸,认真研究施工现场状况,编制合理的施工组织计划,确定施工方案。同时,结合施工方案,制定成本预算,建立月度财务计划制度,有效控制费用支出。

(四)管理施工现场。管理施工现场是项目管理的最基础的工作。项目有关的各方通过对施工现场的观察和感受形成对施工单位的第一印象。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管理工作:1、对建筑装饰项目施工现场实施全封闭作业。这里所说的封闭作业包含两层含义:其一,是将整个施工现场筑围起来,主要起到施工保护的作用;其二,是指在规定的时间内将施工作业区封闭起来。在施工现场封闭期间只留有必要的出入口,其他通道则采用临时设施进行封闭处理,在施工现场的出入口设置有保安人员,以防止非施工人员进入施工场地。由于现场施工人员较多,为了方便保安人员的查核,同时也为节约大家的时间,可以对施工人员配置统一的服装或是发放施工工作卡。若是要求相关工作配合作业时,保安人要对这类施工人员进入现场做出详细的记录。这样封闭式的作业管理,使施工现场进行有序管理,同时还有效防止施工现场材料的浪费、遗失和破坏现象的产生。2、合理的规划和管理现场施工材料。在每一个建筑装饰项目中都会使用到大量的,且品种多样的施工材料。而在装饰项目施工中首先是要对施工材料进行合理的计划,材料的合理规划是保证施工项目顺利进行的保证。因此,对于施工现场使用的材料要进行合理的规划,要做到如此首先要要求项目管理人员针对施工项目作出合理的使用计划;其次,由施工人员根据施工计划对要使用的施工才来作出估算,施工单位的材料人员根据材料使用估算来采购;最后,是材料管理人员要对购置材料进行验收,并将合格的材料进行合理的保管,在材料的后期使用中要按照相关规定进行严格控制,避免材料浪费[4]。3、划分施工材料的加工区。对于一些城市大型建筑,在进行装饰时会使用到多种多样的材料。当购置的材料运到施工现场后,施工人员还要根据施工需要对材料进行具体的加工,在对材料进行加工时会产生很多的废料和一些噪音、灰尘影响,这些因素很容易造成施工现场的混乱,进而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因此,在对施工现场进行管理时最好是在施工场地划分出材料加工区,以提高施工现场的工作效率,避免安全施工的发生。4、合理安排使用工序。在做建筑装饰项目时,对于一些较大的项目工程,会使用到很多的工种,由很多还存在交叉作业现象。若是没有一定的施工顺序,施工工种全部进入现场作业,这样会给阻碍现场施工进度,同时还会造成、人力、物资的浪费,严重时还会造成安全事故的发生。在施工现场要避免这种现象就要对现场的施工工序进行合理的安排。在对施工工序进行安排时要根据实际的工程需求严格按照施工计划和施工进度进行。在施工过程中还需要现场管理人员和工程质检人员对工程的每个工序进行严格的把控,以确保施工工序的合理性有序进行。5、装饰项目施工现场的文明施工。创建一个文明的施工现场是保证项目安全施工的基础,同时也为企业树立了良好的基本行为。实践证明文明施工是进行安全施工的保证。目前已经由众多的施工企业认识到文明施工的重要性,在施工现场应把文明施工作为其管理工作的基础。文明施工即是一项较强的管理性工作,还是一项较高技术性的工作。要构建施工现场的文明施工,最根本也是最重要的工作就是提高施工现场人员的文明素质[5]。此外,还要加强对施现场安装设施的检查,现场使用也要配合监督,若发现问题要及时反映和解决,以保证施工现场和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6、对施工现场的质量验收标准进行严格要求。在施工现场进行施工时,每个施工工序都必须严格按照其施工标准进行施工,施工完成后还要进行自检,并对其施工情况和自检状况进行记录,并在此记录上签下相关施工人员的名字,这样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施工工序标准进行操作,同时还要采取一定的措施来控制施工质量,进而保证整个工程的质量。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进行项目管理是为了达到建筑装饰工程项目目标,其活动内容包括控制、组织、策划、协调、监督,使整个施工处在项目管理的框架下,并运用科学高效的管理手段和方法。根据具体项目的实际情况,制定适宜的管理计划,设立项目经理部,控制施工质量进程,加强装饰工程的成本、施工现场等管理等。此外,还应加强建筑装饰工程的安全管理,采用先进施工工艺,从而保证建筑装饰工程施工质量和经济效益。

作者:王庆丰单位:四川工美环境艺术设计工程有限公司

第5篇

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生产经营活动中形成的并得到全体职工信奉和遵守的价值观、信念、行为规范、传统风俗和礼仪等内容组成的有机整体。在其影响之下,人们推崇良好的服务,并为顾客尽量提供,它是顺其自然的生活方式和每个人都遵守的行为准则之一。企业文化对每个职工的思想和行为具有约束和规范作用。它可以产生一种巨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把企业职工团结起来。企业文化是企业全体职工共同创造的群体意识,寄托了企业职工的理想、希望和要求,因而企业职工对这种群体意识产生了“认同感”。这就促使企业职工积极参与企业事物,为企业发展贡献自身力量,逐渐形成对企业的“归属感”。

一个企业组织自身具有很强的文化特色时,会通过企业成员的共同价值观念表现出企业的特殊性。这有利于企业形成别具一格的战略,为企业的成功奠定基础,提供原始动力。企业文化是企业战略实施的重要支柱。企业组织制定战略以后,就需要全体成员积极有效地贯彻实施。企业文化正是激发人们热情、统一群体成员意志的重要手段。

1.管理思想现代化是管理现代化的灵魂。实现企业管理思想现代化,尤其要注意克服小生产的管理思想,树立起与现代化大生产相适应的管理思想。具体来说,就是要树立和加强战略观念、竞争观念、效率观念、金融观念和人才观念。

2.管理组织现代化是管理现代化的保证,就是从最大限度地提高企业的整体效应出发,按照职责分明、领导和指挥统一、信息沟通顺畅和准确等原则,合理设置组织结构;根据每个职务、岗位的特定要求并照顾到每个职工的知识、才能、品德和个性特点,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合理地安排、使用人才,还要根据本企业的实际情况,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作为全体职工的行为准则。这样,就能使管理组织高效、协调地运转,有效地保证企业目标的顺利实现。

3.管理方法现代化是实现企业管理现代化的重要措施。现代化的企业管理,一方面要综合运用行之有效的传统的管理方法,即经济方法、行政方法、法律方法等。另一方面要积极推广现代化的管理方法和技术。如在计划管理中,运用市场调查、市场预测、决策技术、滚动计划、网络计划等方法;在财务管理中,运用经济效益分析、全面经济核算、量本利分析等方法。

4.管理手段现代化是推行管理现代化的工具。管理手段现代化就是在企业管理中使用当代最先进的物质技术设备。目前主要是广泛使用电子计算机进行管理。

依据十六大对创新提出的要求,我们将全面实施管理创新,以网络化管理为基础,将网络管理与传统管理相结合,加快信息流动,优化资源配置,降低管理成本,提高企业的管理效率;努力建设学习型企业,提高职工学习能力和整体素质,把企业建设成为具有较强竞争实力、持续盈利能力和抗御风险能力的国际一流企业。

(1)核心管理能力创新。一是提升客户关系管理能力,对外全面提升客户满意度,以此为优势提升市场占有率和影响力;对内全面提升职工对企业的认同感、归属感和自豪感,增强企业的凝聚力。二是优化管理团队,对管理团队的职能进行科学划分,实行决策权与经营权相分离,使决策者集中精力研究市场并作出科学决断,经营者有充沛精力将决策者的决断执行到最佳状态。三是建立学习型企业。在企业内部大力营造“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工作”的氛围,重点加强管理层对经营、管理、财经、国际规则等方面知识的学习与培训;在继续做好作业层技能培训工作的基础上,利用教育培训中心和科技中心及有关院校实施全员教育,全面提升员工学习能力。

(2)基础管理能力创新。一是突出对基础数据的统计能力管理,通过对基层单位各单项工程的工程量、工程进度、材料、物资、财务等各项数据的适时收集、分析、优化资源配置,进一步提升企业决策水平和效率。二是以ISO9001、ISO14001和OSHMS三项管理体系为基础,进一步规范完善各项管理职能,最终实现安全、质量管理的自我纠正、自我改善。

(3)网络化管理创新。结合企业生产经营特点,建立开放的、可拓展的网络管理系统。以网络化管理为平台,优化各种资源的配置,将各项管理的成功经验和典型范例流程化、固定化。

通过以上三项管理创新,最终实现“五个零”管理目标。沟通零距离:即利用网络技术迅速传递信息,缩短各项目工地间在时间、空间上的距离。对内,领导与下属之间、各部门之间工作中充分交流协作,纵向打通上下级之间管理层次,横向破除部门之间合作的障碍。对外,以客户为中心,及时提供个性化服务,满足客户需求。物资零库存:提高物资配送的效率和效益,降低采购运输成本,保证施工生产和建设的需求。质量零缺陷:严格按照施工工艺和质量标准进行,减少或消灭返工返修,向零缺陷质量管理目标迈进。行为零违章,安全零事故:培养员工科学、规范的工作行为,将每一步骤所配备的工器具、作业方式、人员分工等标准化,严格按照作业指导书规定的工作程序、作业流程进行施工,将规范、科学的作业行为灌输到每个员工的心中,落实到每个员工的工作中,实现以“零违章”保“零事故”的目标。

第6篇

    1企业管理现代化的内涵

    1.1企业管理现代化以实现社会、组织和个人的共同均衡发展为目标正如管理学家巴纳德所指出,整个社会就是一个协作系统,是由物质、社会、人以及组织这些子系统构成的,在变化的环境中,承担最优化其他子系统,维持协作系统均衡这一有意识的管理职能的,就是以企业为代表的正式组织。这一职能角色的意义在知识经济时代背景下得以彰显,现代企业经营者在创造更多价值的同时,开始持续改进和平衡各方利益,并与政府、公众与非营利性机构一起努力构筑健康和谐的社会环境。因此,实现组织与社会、个人均衡发展的目标,既是由企业自身性质所决定,也是现代化背景下企业的一种自觉选择。

    1.2企业管理现代化的实质就是创新技术创新是企业实现企业管理现代化的突破口。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生产力水平的提高,技术更新速度加快,产品生命周期缩短,企业间竞争也相应加剧,如果继续采用价格竞争和规模竞争手段,则会使个体企业的市场空间逐渐逼仄,生存环境日益恶劣,而新技术带来的经济租金和高附加值使现代化背景下的传统企业得以突破这一困局成为可能,而且企业普遍的技术创新会推动整体产业逐渐向高层次、高技术的产业价值链的升级,从而创造更加广阔的产业价值增值空间。要特别指出的是,企业技术创新必须要以企业现在拥有的要素为基础,现代化的技术创新并不意味着就要完全以机器和设备来替代人力资源,这样做的结果是以牺牲人的发展为代价的,这与现代化企业追逐社会、组织和人的共同均衡发展的目标相悖。商业模式创新是企业管理现代化的核心。企业管理的核心任务是创造价值,但是知识经济体系已经改变了价值创造的方式。企业只有开辟新的收入渠道、重构价值网络、重塑商业模式才能实现顾客价值和企业价值目标的双重实现。新型商业模式更强调企业之间的合作,过于关注价值在焦点企业、供应商、竞争企业、消费者之间的分配只会导致企业竞争行为的加剧,从而丧失顾客价值和企业价值,而对价值的共同创造的动机则使企业主动选择和其他主体的合作,这种基于竞争和合作的逻辑使企业更加关注价值的创造。

    商业模式的创新可以从多个方面,它既可能包括多个商业模式构成要素的变化,如调整或引入新的网络组织参与者,引入新的用户,设计新产品、改善产品性能等等。也可能包括要素间关系的变化,如重新设计和优化网络组织之间关系,改变参与者在网络组织中的角色和功能等等。管理创新是企业管理现代化的关键。管理创新包括管理方法和组织架构的创新。管理方法的创新是指把新的管理要素(如新的管理方法、新的管理手段、或管理要素组合)引入企业管理系统以更有效地实现组织目标的创新活动。管理创新可以体现在战略管理决策上,如战略联盟、战略平衡计分卡等创新性的战略管理思想和方法。也可以体现在各个业务层面的管理中,如在生产管理中,为了及时、迅捷、合意地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企业可以采用准时生产、资源制造计划、最优生产技术、柔性制造系统、精益生产、敏捷制造等新型生产管理技术和手段。而组织架构的创新是指现代企业根据其战略目标和任务及内外环境的变化,而对企业组织结构的构成要素进行新的组合、构建和创新。

    1.3企业管理现代化以信息技术为依托日本管理学者野中认为,在知识经济时代,现代企业成功的关键在于能创造新知识,并在企业内和企业间迅速扩散新知识。以上提到的技术、商业模式和管理创新其本质都是企业知识的生产与再生产,对企业知识能否进行有效管理已经成为企业创新是否成功的关键因素,而知识管理的有效性又很大程度依赖于信息技术的发展和运用,因为只有在信息共享的条件下,才能有效地产生新的知识并扩散知识。但是知识管理并不等同于信息管理,因为一般所说的信息管理主要侧重于信息的收集、检索、分类、存贮和传输等,信息要转换为知识,还要和人类认识能力的结合。所以,企业要实现管理现代化,必须以人力资源开发为基础,以信息为依托,通过数字化、网络化、信息化实现信息共享,为高效率地产生新的知识打下了坚实的技术基础。

    2企业管理现代化的特征

    动态性。所谓管理现代化只不过是学者从研究目的出发而做的一种人为的划分,假如说企业管理现代化始于知识经济时代的开启,但是这个进程却没有终点,因为对于当下来说,任何时点都是“现代”。所以企业管理现代化的进程是伴随着经济的、社会的、技术、文明的深刻变化而动态地演化。

    系统性。虽然创新是企业管理现代化的本质和主要活动,但是企业管理现代化的外在特征并不表现为某个企业局部的技术或商业模式的革新,甚至也并不体现为单个企业整体的运营效率和投资效益的提高,而是最终体现在给整个系统增加的价值和收益。而要达到这个目标,其关键在于企业是否能和社会系统、人的系统、物质系统之间的交换达到平衡。

    开放性。企业管理现代化具备开放性的特征,一是体现在对内开放,企业打破内部的等级间的藩篱和职能部门间的区隔,实现知识和信息在企业内的无阻碍流动。二是体现在对外开放,企业通过建立和供应商、经销商的战略联盟,拓宽和消费者沟通渠道和沟通界面,实现知识和信息在企业间的低成本交换。

    复杂性。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间关系不都是简单的你死我活的竞争关系,而是构成了一个“共同进化”的商业生态系统。在企业的商业生态系统中,为了企业生存和发展,彼此间应该合作,努力营造与维护一个共生的商业生态系统。这个系统是一个复杂动态的混沌系统,系统的稳定与均衡决定企业发展,而企业的发展又反过来影响系统。正是这种反馈性和因果模糊性导致企业现代化管理的复杂性。

    不可逆性。工业时代大行其道的大批量生产方式受到现代化背景下消费者个性化需求变化的挑战,取而代之的定制生产模式在满足消费者个性化与多样化需求、转移市场不确定性风险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并在现代各个行业中得到广泛运用,但是这种模式并不是对手工业时代的定制模式的简单复制,而是一种发展和超越,因为这种模式既能克服简单定制模式低效率的弊端,又能解决大批量供应和个性化需求之间的矛盾,实现高效率低成本与多品种个性化的统一。因此,管理现代化不是一个线性的循环往复的过程,而是一个非线性的、不可逆的、进步的演化过程。

第7篇

关键词:现代化 企业管理 企业管理现代化 进程

现代化这一概念可以从两种意义上来加以理解:一是作为一个客观的世界历史运动进程。这种意义上的现代化是一个动态过程,它指人类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变;二是作为一种由许多次目标构成的理想目标。这一意义上的现代化是一个相对概念,指社会各个发展阶段上人类的理想与现实能力和条件的藕合,即在社会的各个发展阶段上人类向理想社会迈进所能达到的最佳状态。

客观的世界历史运动进程意义上的企业管理现代化

企业管理现代化是适应社会现代化进程而产生并发展起来的。如果把企业管理活动作为社会活动的一个方面来认识,那么,企业管理现代化是社会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方面和内容。

企业管理的领导体制经历了家长制领导、经理制领导、职业专家领导和专家集团领导四个阶段。近代社会是从中世纪封建社会脱颖而出的。很自然,在企业创立的最初阶段,企业管理也沿袭着封建社会的家长制方式——企业管理的家长制领导体制。企业老板既是企业的所有者,同时也是企业的经营管理人,企业的一切全由老板说了算。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产品品种的增多,销售范围的拓宽,从广度和深度上都对企业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原来那种企业管理的家长制领导体制已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也阻碍了社会的进步,这样以财产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的理论为依据,兴起了经理制的企业管理的领导体制—企业老板仍是企业的所有者,却不是企业的经营管理人;而是从那些精通企业生产过程的技术专家(即“硬专家”)中选拔有管理才能的人担任企业的经营管理人;老板只拿红利,不管企业的业务经营。到了19世纪末的第二次工业革命,社会化大生产进一步深化,科学技术与生产进一步结合,企业管理的作用日益增大,企业管理的任务日益繁重和复杂,产生了由以企业管理为专长的职业“软专家”为企业领导的企业管理的职业专家领导体制。二次大战后,随着现代生产和科学技术的高度分化与高度综合,现代社会加速发展的急剧变化,出现了由“软专家”为主组成的集体领导的企业管理的专家集团领导体制,其主要标志是企业管理最高层由集体领导以及“智囊团”、“思想库”等智囊机构的蓬勃发展。

企业管理的实践经历了经验管理、科学管理、文化管理三个阶段。在18世纪后期,企业管理完全是师傅传授式的经验管理,没有一整套的企业管理理论和方法。而20世纪初泰罗的《科学管理原理》的问世,表明企业管理跨越了漫长的经验管理阶段,进入到依据成套的企业管理理论和方法来进行企业管理的科学管理阶段。企业家不再靠个人经验和直觉来指挥生产,而是用调查研究的科学态度、实验测定的科学方法来研究企业管理现象和解决企业管理中出现的问题,由此也就出现了古典管理学派、行为科学学派、组织技术学派、社会系统学派、决策理论学派等管理理论学派。为了纠正和补充各种管理理论学派的不足,20世纪80年代初兴起了“企业文化”热,企业管理也进入了一个世界性的文化管理阶段。“企业文化”既肯定了行为科学等的研究成果,又突破了它的框架,它从企业管理的整体出发,立足于职工,着重于精神的层面去形成一种文化氛围,去激发人们内在的潜力,充分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群体意识的优化达到企业的整体优化。

对企业员工的认识经历了由“经济人”到“社会人”再到“文化人”的演变过程。社会的现代化也就是人的现代化,社会现代化归根到底是人的现代化,依赖于人的现代化。对企业员工的认识经历了由“经济人”到“社会人”再到“文化人”的演变过程,实际上就是人的现代化在企业管理中的体现。早期的古典管理理论认为企业员工是只有金钱欲望的“经济人”,必须严加管束。但这种严厉管束产生较大的负面作用,于是缘起于20世纪30年代的行为科学批判了古典管理理论中的上述观点,提出了企业员工是“社会人”的观念。行为科学理论认为,企业员工的行为动机除了与金钱、经济因素有关,还受制于各种社会因素和心理,即对企业员工来说,人的现代化程度有所提高。现代的企业文化理论在行为科学理论提出的“社会人”的基础上,更进一步提出了“文化人”的观念,即认为企业员工不仅是“社会人”,还是具有价值观念、道德观念、生活准则、理想人格和具有荣辱感、责任感、使命感的企业主体。作为“文化人”的企业员工,他们思想深处积淀着的文化定势始终发挥着潜在的作用,制约着他们的观念和行为,因此企业文化理论强调提高企业员工的素养。既然强调提高企业员工的素养,就意味着企业员工作为一个人应该得到全面发展,而这正是人的现代化的内在涵义。

理想目标意义上的企业管理现代化

(一)企业管理思想现代化

企业管理思想是企业管理的灵魂,现代化的企业管理思想是现代企业管理的灵魂。现代化的企业管理思想主要包括以人为本管理观念、文化管理观念、经济效益观念、市场竞争观念、创新观念等等。

(二)企业管理组织现代化

企业管理是以组织为依托,为实现预期目标而进行的有组织的活动。管理组织是由具体的组织结构与活动的有机结合形成的组织统一体。企业管理组织现代化就是要建立合理、有效的企业运转机构和运行体制。应根据企业的现实情况来选择企业运转机构的类型。企业还应确立高效的运行体制—主要包括以责、权、利对等为原则的企业内部模拟市场运行和选人、用人、育人的机制等。

(三)企业管理人才现代化

这是实现企业管理现代化的保证和条件。 现代化的企业管理人员必须掌握现代管理所需的基本思路、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应该具备勇于改革创新的胆识、市场经济管理的才能、专博结合的知识结构、法治与德治相结合的管理理念等,企业应把选拔、造就现代企业管理人才的工作摆到重要的战略地位,有目的、有步骤的建立现代化企业管理的人才队伍。

(四)企业管理方法现代化

现代企业管理方法是现代科学技术成果在企业管理中的具体应用。在企业管理工作中,我们应采用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的原理和方法,综合运用经济的、行政的、思想教育的管理方法。企业管理方法现代化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企业要加强诸如计量、信息、核算等管理的基础工作;二是企业应大力推广现代管理技术方法(如标准认证、目标管理等),采用当今世界最先进的管理科学技术来解决企业活动中的实际问题。

(五)企业管理手段现代化

企业管理手段现代化包括两层意思。第一层意思是指包括管理过程控制和信息传递、信息处理手段的现代化,主要是各种设备的广泛应用。第二层意思是指对上述现代化管理设备的现代化应用。现代化的企业管理手段必定会给企业带来高效益。

第8篇

【关键词】管理方式;企业文化变革;企业管理

 

前言

21世纪经济和文化的一体化是时代的大趋势,2001年初,美国福氏咨询公司在对《财富》500强评选的总结中指出:“公司出类拔萃的关键在于文化”。可以说,21世纪是“文化管理”的时代,也是“文化致胜”的时代。企业文化作为一种管理理论和管理方法,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

一、基于现代管理方式的企业文化的发展演变

追根溯源,人类早期的管理行为,多产生于生产和军事行动之中。一场稍具规模的生产或军事行动,涉及到很多的环节,需要多方面的配合,需要详细的计划和周密的部署,因此,必然涉及到一系列管理行为。很多被认为较早涉及管理文化的论述和观点,都散见于人类早期的著作中,比较典型的如我国古代的《孙子兵法》,其中蕴含了丰富的管理思想,现代企业管理常常借用和移植其中的管理理论、组织方法、领导艺术。

到近现代,企业管理的理论和实践不断发展,大致经历了经验型管理、古典管理、行为科学管理、非理性主义管理,再到企业文化管理方式五个阶段。

经验型管理方式顾名思义即凭借管理者(往往也就是企业所有者)的个体智慧和实践经验对企业实施组织管理,其管理思想并不具备理论形态,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但其中的一些经验对后人产生了重要的启迪作用。

古典管理理论主要是以生产为中心,围绕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建立比较严密的组织形式而展开的,包括了以泰罗为代表的科学管理学派和以法约尔、韦伯为代表的组织管理学派。泰罗制的前提是把作为管理对象的“人”看作“经济人”,利益驱动是该学派用以提高生产效率的主要途径。由于泰罗制的实施,企业管理开始从经验管理过渡到科学管理阶段。亨利·法约尔着重分析研究高层管理效率和一般管理原则,他第一个明确阐述了“一般管理”理论,并根据自己总结的管理经验,提出了“十四点管理原则”。马克斯·韦伯对近代管理理论的贡献是提出“理想的组织机构模式”。他认为,行政组织体系应当具有准确性、稳定性、纪律性和可靠性,只有这样才具备提高工作效率的条件。古典管理学研究的重点是组织管理的科学性、严密性和纪律性,但缺乏对人的认识和关怀,排斥人的感情因素,导致了整个社会感情匾乏,扼杀了个人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20世纪20年代至50年代,行为科学理论逐渐兴盛。行为科学用人类学、社会学、心理学、经济学、管理学的理论和方法,分析研究人的本性与需要、行为与动机,以达到协调人际关系和提高工作效率的目的。其中,人性假设是行为科学管理理论的出发点,激励理论是它的核心内容,群体行为理论是它的重要支柱,领导行为理论是它的重要组成部分。早期的行为科学侧重于“社会人”研究,关心职工的社会性需求的满足。后期侧重于“自我实现人”的研究,关心职工在其工作中能否自我实现,有无成就感和自我满足的目标追求。同古典管理理论注重提高生产率和强调行政组织的作用不同,行为科学重视人的因素,把对人的管理看作是管理的中心,运用多学科从多角度研究人的行为、心理与管理的关系,这是管理思想的重大变革。行为科学理论的发展,推动了管理思想由物到人的进步。

20世纪80年代以来,全球经济、政治、文化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交往方式和思维方式不断更新,为管理理论的创新提供了强大的动力。非理性主义理论的兴起,正是西方管理学取得的新进展之一。

传统的管理理论认为:组织具有明确的意图和目标,可以清楚地加以确定;管理人员运用精确的分析,特别是定量分析,就可以选定能够达到目标的最佳办法,从而做出合理决策,即一切都是理性化的。非理性主义的管理理念把当代科学理论成果如系统论、控制论、决策理论、模糊理论等等应用于管理规划和管理流程中,它认为具有社会性的人类,并不仅仅严格按照事实或逻辑来采取行动,无论在什么地方,完全理性地合乎逻辑支配行为的人几乎找不到。人的动机和意图的确定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很难清晰地推知和直截了当地加以选择。目标的选择涉及人的价值取向,与其说靠清晰的思考,不如说取决于影响个人的各种社会因素和心理因素;而且组织管理的过程,不仅仅是决策制定的过程,还包括了执行过程和创新过程,而后两个过程更是充满了变化和强烈的个人感情色彩,所以,科学的合理的管理模式应当是“非理性”的,“人的问题要求人性地解决”,完全理性,必然把人机器化,进而破坏人生的价值和意义。从认识论的角度来看,传统的理性管理模式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将各要素加以简单化和抽象化后所概括出来的一整套明确的规章制度与工作方法,属于精确性认识;而“非理性”管理理念则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通过实践,突破了传统的理性化认识的局限性和对时代的不适应性,而后总结概括出来的一种“模糊性”认识。古典管理学也重视员工,但其对员工的重视与老板爱护机器在逻辑上是一致的。新型的管理理念则注重人情、人的主观能动性,强调管理的灵活机动性和变通性;不主张用哪一种既定的理论模式去机械地管理变动中的企业和复杂多变的人。管理不是制造一件产品,但管理比制造产品更难;人也远比机器复杂得多,所以管理无法过于“精确”,必须引进“模糊机制”,这便是“非理性”思潮。非理性主义要求实现管理形态的根本性转变,这种转变的本质,是要以人性化替代理性化。所谓人性,既要包容理性因素,又要包容非理性因素,把人的非理性和理性统一起来,这种管理模式就是人性化管理。

美国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曾指出,管理以文化为基础。他在《管理—任务、责任、实践》一书中指出:管理是一种社会职能,因而既要承担社会责任,又要植根于文化之中。管理虽然是一门学科,一种系统化的并很适用的知识,但同时也是一种“文化”。管理是一种社会职能并植根于一种文化(一个社会),一种价值传统、习惯和信念之中,根植于政府制度和政治制度之中。管理受到而且应该受到文化的影响,同时管理和管理人员也会影响文化和社会的发展。管理理论发展演变的实质之一,就是管理学对人本身的不断重新认识,在管理学理论体系中人的本体地位不断提高、越来越关注人的情感与精神需求,从而不断提升人的价值。管理理论不断演进更新的过程,就是从把人当作单纯的管理客体到强调管理中人的主体性的过程;就是从片面运用科学原理对工人的操作行为进行控制监督,为追求效率而把人当作机器附属来驱使,到把文化概念应用于企业管理,把具有丰富创造性的人作为管理理论的中心,强调通过保护和倡扬人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而获取良好的企业经济和社会效益的过程。鉴于此,当今文化被视为企业“软实力”的核心因素,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企业文化”作为一种理论,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产生的。

二、现代管理方式下的企业文化内涵

从外延看,企业文化包含有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四个层次。从内涵上看,文化包含两个最基本的元素,即理念和行为方式。企业文化的运作系统,又可划分为企业文化的本质体系和企业文化的现象体系。企业文化的本质体系,包括了企业的经营管理哲学、企业使命、思维方式、核心价值理念、企业精神、企业道德、企业作风、企业美学和管理宗旨等等,这是企业文化的灵魂部分。企业文化的本质深藏于现象中,需要通过现象表现出来。企业文化的现象体系,则是企业文化的载体部分,包括了企业环境、企业形象、员工行为、企业组织模式定位、文化设施和文化活动、模范人物故事、企业标识和产品标识、企业内外宣传口号和广告用语等等。它们相互作用,共同表现着企业文化的本质。

所以,企业文化是一种现象文化,企业文化本身和企业文化建设过程强调活动显像、氛围和仪式。但是,企业文化其本质是组织文化,它体现出的是组织成员所共有的行为方式,共同的信仰理念及价值追求。企业文化不仅关注企业现象层面的活动,更致力于企业运行中深层次的基础因素的建设,如企业的经营哲学、核心价值观、企业人文精神、战略发展、团队建设、管理规程等等。企业文化直接影响和制约着企业的经营状态和效益,进而影响和制约着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从这个意义上看,企业文化当然就属于组织文化。

企业文化是人本文化。在企业管理体系中,“人本主义”是针对“资本主义”或物本思想提出的。以人为本,首先是一种哲学价值

观,它揭示了在这个世界上,什么最根本、什么最重要、什么最值得关注,它是一种从哲学意义上产生的对组织管理本质的新认识。

从实践上看,20世纪50年代以后,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对企业生产效益的贡献率越来越大,“人本主义”就逐渐地取代了“资本主义”在企业管理思想中所占的主导地位,以人为本的管理方式也就应运而生。人本管理在本质上是以促进人的自身自由、全面发展为根本目的的管理理念与管理模式,其基本思想就是把人作为管理中最基本的要素,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坚持人的发展是企业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前提。

在企业的资源系统中最宝贵也是具有决定意义的是人,资金、技术、信息、时间等等都要靠人操作支配。但是,并非什么人都宝贵。企业发展需要的是忠诚负责、积极主动、富于创新精神的员工,这样的员工才是名副其实最宝贵的。如何才能培养出这样的员工呢?实践证明,金钱可以换来一时一事的积极,但换不来永久的忠诚;权势可以换来服从和逢迎,但换不来积极主动。培养企业所需要的优秀员工,需要理念灌输,需要制度塑造,需要环境熏陶、习惯养成,这就是需要良好的企业文化滋养。企业发展尤其是长远的稳定的持续发展,需要资金、设备、技术,需要机遇机巧,需要监督控制,组织协调,但这一切需要有一个环境平台。企业要成长为顶风抗雨、枝繁叶茂、硕果累累的百年大树,必须植根于丰厚肥沃的土壤,更加凸显出企业文化的内涵。

企业文化的最大特点,就是通过管人来管事务,通过提升人来提升效益,通过改变人的观念来改变人的行为,通过创建优秀的员工队伍来创建优秀的企业,实现企业效能的放大。企业文化具有多方面的功能,全面贯穿于企业运营的全过程。

三、现代管理方式下的企业文化变革

现代管理不只是一门技术知识,更应是一种理念、文化。企业文化是将文化特点和规律应用于经营管理之中,以人的素质提高作为基本途径,以培育企业经营哲学、价值评判和选择、企业精神等核心理念为主要内容和引导方式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

现代区域文化管理理论认为,当一定的区域或组织形成某种历史传统、文化观念、共同的价值准则、道德规范以后,在组织目标和个人目标的矛盾中就找到了一个统一的理想的“结合点”。由此,在“区域文化”这个公正无私的“管理者”面前,个人的价值观被潜移默化地引导和同化;被管理者没有来自管理者的压力,却无形地受到区域文化的约束和规范,任何人时时刻刻都必须考虑自己的举止言行、道德品质能否被无形的、却又客观存在着的区域文化所接纳。群体意识、社会舆论、共同的习俗和风尚等精神文化内容,会造成强大的使个体行为从众化的群体心理压力和动力,使组织成员产生心理共鸣,继而达到观念和行为的自我控制。企业文化作为一种“区域文化”,对员工的思想、心理和行为具有引导、激励、凝聚、约束和规范作用,它可以通过组织机构、制度规定、程序和仪式、观念和习俗、人际关系、环境氛围、心理活动等等的塑造实现对全体员工的全程引导,从而塑造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一)企业文化必须为企业发展提供持久充实的动力

企业文化体现着一个企业的价值取向,规定着企业所追求的目标,并能引导全体员工把个人目标和理想与企业目标相统一,从而形成巨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激发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心、归属感和主动精神。企业要获得长久稳定的发展,就必须建立起自己的信仰体系,让员工坚定地确认企业的战略目标、经营方针、管理规范等等,自觉地把自我价值与企业价值、把个人命运与企业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做500年的企业和做500强的企业等同重要。企业文化可以从价值观、企业精神、伦理道德、管理宗旨到规章制度、员工行为、企业形象等方面,以规范严谨的方式,构建自己的体系,营造起企业的精神家园,为企业发展长久战略提供源源不断的内在动力。

(二)企业文化必须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创建元点

由于各个企业在行业属性、地域背景、历史条件、组织体制、产品结构等等方面的差异,企业客观上具有与众不同的个性。企业核心竞争力来源于企业在个性基础上形成的比较优势: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新,人新我特。比较优势必须依靠自我创新,创新又来自于文化,企业文化素质决定创新能力,创新能力决定比较优势,有了比较优势才能具备核心竞争力。许多企业的兴衰成败一再证明:文化作为企业的制导系统、经络系统,决定着企业的发展状态;文化的丢失是生存权的丢失,文化的缺憾必然带来企业的畸形。如果企业文化素质不高,没有创新能力,就没有比较优势,也就无法形成核心竞争力。在当今信息社会,由于各种传播手段的发展,企业之间信息传递的障碍越来越少,技术扩散的速度越来越快,同一行业的企业,其技术设备、操作流程、管理方法往往大同小异,企业形成核心竞争力的空间也越来越小。正是这样,企业才十分需要建立起自己的企业文化,因为文化是不可模仿不可复制的,而企业文化本身就孕育着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在同样的操作流程、同样的管理体制、同样的经营范围下,不同的企业文化,会产生不一样的发展思路、发展观念、发展战略,从而造就出不同的竞争态势。21世纪,随着知识经济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表现为文化的竞争,企业文化对企业生存和发展的作用越来越大,成为企业竞争力的基石和决定企业兴衰的关键因素。

(三)企业文化成为推进现代管理方式变革的“发动机”

现代企业管理强调严格精细管理,强调过程管理、过程控制,要求在管理全过程中,坚持推行ISO9000、ISO14000标准,严格程序,扣紧环节,实现规范化操作,标准化管理,精益生产,敏捷生产,清洁生产。实施现代化管理必须依靠高素质的员工队伍,这支队伍必须依靠企业文化的培育。企业文化把文化的特点和规律运用于经营管理之中,把传统的员工管理的经济主导方式、制度主导方式改变为文化主导的方式,着重于文化启发,注重挖掘开发员工内心美好优秀的元素,并使它升华为理性的认知,从而改变员工的工作态度和行为模式,激发员工的自觉性、主动性、创造性。制度是一种外在的具有强制性的刚性约束,文化则是内在的自我认同的弹性约束,能够有力地驱动员工心甘情愿的行为。文化与制度都是规范,文化是引导性规范,启发员工忠于职守、追求卓越;制度则是底线规范,告诫员工什么是不能做的,越线将会受到惩罚。企业文化有机地结合二者的作用,能有效地放大管理的效能,企业文化成为现代管理方式变革的重要推动力量。

(四)企业文化引导着企业“以人为本”的管理方式变革

当今人力资源开发被视为组织投人产出比最大的开发,人力资源被视为企业的核心资源。人力资源包括了体能、智能、技能和文化,要最大限度地发挥员工的体能、智能、技能,首先就要使员工与企业产生文化认同,依靠建立优良的文化体系来引导人力资源开发。一旦员工对企业的目标、愿景、战略、精神、价值观都认同,其职业生涯和企业的发展使命就会自觉结合起来,其个人的价值取向就会和企业价值观的引导统一起来,个人的体能、智能、技能就会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奉献企业。

“以人为本”的经营管理理念,推进了企业文化建设及现代管理方式的变革。一个企业,如果只注重知识和技术的不断进步,而企业文化建设滞后,就会形成反差,进而会给企业造成深重的创伤。企业有知识有技术,却缺少共同崇尚的价值准则,没有共同奉行的行为规范,知识和技术就无法有效利用,甚至会反过来成为企业发展的障碍。企业人才流失、技术泄密,反映出企业文化的缺陷。没有共同的追求愿景,没有凝聚人心的事业价值观和企业精神,企业和员工的联系就会简单化为雇佣关系,谁都可以追求利益最大化,员工就会从心理上行为上斤斤计较,与企业讨价还价甚至对抗。企业文化坚持把个人目标与企业目标同化,把建立共享的价值观当成管理上的首要任务,通过多种途径对员工的理想追求进行引导。这种同化作用,使企业不再是一个单纯因为利益互惠而聚集的群体,而是一个由具有共同的价值观念、理想追求和行为规范的成员凝聚起来的组织。所以建立优秀的企业文化,是打造优秀员工队伍的根本途径。

第9篇

论文关键词:薪酬管理 以人文本 企业文化

面对商海中的机遇和挑战,全球企业界已对人力资源逐渐重视。正基于此事实,人力资源是保持竞争优势中最大的和最关键的资源。而如何获得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是企业界公认的难题,其中最复杂、最困难的就是怎样做好激励和塑造企业灵魂。持续发展成功的企业,最重要的秘诀就是建立起合理有效的薪酬管理体系和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从根本上保证人力资源的竞争优势。

1薪酬管理理论的综述

工资是市场竞争的产物。早期薪酬管理理论以威廉·配第为代表,他认为薪资与其它商品一样有一个自然的价值水平,这个价值就是公认的基本消费需求,最低工资是工人维持基本生活,也是生产经营的必要条件;穆勒创立工资基金理论,工资基金理论认为,一个社会一定时期用于支付工资的资金总额是一定的,这就是该社会的工资基金,工资基金取决于工资成本与其它生产成本的比例:亚当·斯密在他创立的工资级别理论中认为.造成工资差别的因素有两大类:一种是由于不同的职业性质构成的,另一种是由于工资的政策造成的.他指出职业性质与工资差别之间的联系,实际是现在企业中职务工资制的基础。早期的薪酬管理理论虽然不全面.但其基本思想对今天仍有很大影响.是当代工资理论的重要基础。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劳动市场的完善,尤其是人们对微观经济学的深入研究形成了比较系统的近代工资理论,如由英国经济学家马歇尔提出边际生产效率工资理论,认为一个完全自由的市场中,企业为了获得最大利润.必然要实现生产要素的最佳配置.就劳动力要素而言,表现为雇用工人的边际产出等于付给工人的工资。这就揭示了工资水平与劳动生产率之间的关系。以经济学家莫里斯·多布为代表又提出集体交涉工资理论.认为工资水平反映企业与员工之间关系由两者之间利益对比决定.集体谈判就是协调双方的利益.决定工资水平的主要方式。他不是从经济角度研究工资问题.而是从社会政治角度解释工资问题的。

随着人们对企业管理的注重和深入研究,现代薪酬工资理论产生了。如激励理论,认为员工的绩效水平与激励相关联,具体表现为.员工绩效=员工能力×激励程度.这个公式指出员工能力一定的情况下.所受激励水平越高,其绩效水平越高。随后亚当·斯密对此进一步探讨,提出公平理论,认为员工会将自己的收入与付出和其他人的收入与付出作比较,如果比例相等就会感觉公平,否则,就会感到不公平,并会力图改变它,这种工资关心的是组织内部的工资结构、工资差别、工资关系。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舒二茨又提出人力资本理论.认为人力资本是由人力投资形成的,是潜在于人体中知识、技能等价值的总和。一个人的资本含量越高,其生产率也越高,在劳动力市场中获得薪酬也越高。这个理论对工资差别理论有很强的说服力,可以较好地解释工业化国家中的白领和蓝领的工资区别。

2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提出

说起企业文化,人们就会把以人为本与企业文化联系在一起,因为以人为本的价值观,是企业文化的核心理念。提到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研究,不能不追溯到20世纪60~70年代日本企业文化的迅速崛起。美国学者帕斯卡尔·阿索斯对美日企业管理方式进行对比分析.美国企业在管理过程中过分强调三个“硬性s”,即战略、结构、制度,而日本企业却能够在不否认三个“硬性s”的前提下较好地兼顾到四个“软性s”,即人员、技能、作风和共同的价值观。另外一个研究日本企业的美国学者威廉·大内认为日本企业管理的主要特征是奉行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注重从人的需求出发,实施以人为本管理,这种鲜明的管理特征构成了日本独特的企业文化。而美国最成功公司同样重视企业宝贵资源——人.通过人的潜能的发挥来提高劳动生产效率。虽然企业文化理论的出现与对人重视的企业价值观相联系,但企业文化并不等于以人为本。

对于人本管理思想最早追溯到行为科学理论。哈佛大学著名心理学家梅约.1927~1932年在西方电器公司所属的霍桑实验工厂进行了著名的霍桑实验,第一次把企业中的人际关系问题摆在首位,提醒人们在处理问题时不要忽略人际关系因素.并由此提出了“社会人”假说.认为人不是单纯地追求经济利益。在生产过程中还追求人与人之间的友情、安全感、归宿感和受人尊重等。基于对人的需求要多方面的理解,梅约提组织应该满足人除经济需求以外的其它需求,认为管理者应该注重员工之间的关系,培养他们的主人翁精神、全局意识、团队精神、强调集体荣誉感等。并提出新型领导能力是要在正式组织经济需求和工人的非正式组织社会的需求之间保持平衡。

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中叶.管理理论被认为经历了三个阶段:古典管理理论、行为科学、管理丛林。每一个新的管理

理论创立.都是建立在对人性认识变化的基础上。管理理论与实践的发展过程中,对人性的认识经历了“经济人”、“社会人”、“自我实现人”、“复杂人”、“可信任人”等假说,导致了对人不同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方式,在组织中的地位也发生了深刻变化。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人在管理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在人类步人知识经济时代的今天.管理理论和实践都集中在一个焦点上:人是企业最宝贵资源.是企业发展的根本.但如何实旋人本管理来提高企业竞争力是企业面临的最大的挑战。因此.企业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不容质疑。

   企业文化的核心就是企业的价值观。以人为本企业文化强调的理念就是要肯定人、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依靠人、发展人和服务人。通过对人的有效激励来发挥人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以最大限度挖掘人的潜能.实现个人目标与企业目标更好地契合。怎样塑造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特征如何体现以人为本.这就必须对企业中的人的各种需求进行深入细致分析。因为满足人的需求,是以人为本企业文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但在不同经济、社会、文化等背景下.满足需求的方式和手段不尽相同.甚至在同一社会文化背景下的不同时期.实现各种需求的形式和手段也在不断地变化。这就要求企业建立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必须立足于企业所在的社会文化背景。伴随着企业环境的不断变化.不断探索新的企业行为方式来实现组织目标与个人目标的融合。塑造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即实旋对人的需求进行管理。薪酬管理就是实旋以人为本企业文化的重要手段。

3薪酬管理是以人为本企业文化的诠释

3.1薪酬管理的实质是企业要建立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

对于薪酬管理,说法各异,但是完善的薪酬管理制度能让员工满意是一种共识。薪酬管理的对象是企业内部的员工.目的就是通过满足员工的需求来激励员工.从而调动员工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薪酬管理理论一方面说明了企业建立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另一方面也为实旋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提供了具体管理策略。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企业作为盈利性组织.在竞争日趋激烈的环境下获取最大利润的有效途径是什么呢?传统工资理论认为工资是劳动力的报酬,现代薪酬理论强调如何留住员工.激励其发挥最大潜能,这才拥有企业未来的利润源泉。企业竞争实质上是对各种资源的竞争,各种资源中又属人力资源是核心资源。因此,谁拥有人才谁就拥有竞争优势。招聘新员工的成本比留住老员工的成本要高的多.要留住员工首先要满足员工的需求.满足员工的需求是获取员工满意的必由之路。企业只有树立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才能真正做到将人放在管理的中心地位,关心员工需求.直到员工需求满足为止。

3.2薪酬管理诠释了以人为本的内涵

传统的薪酬管理理论只对直接的经济报酬.特别是货币工资感兴趣,只认为是一种生产费用。实际上薪酬作为劳动者工作的报酬.是促使员工尽最大努力并保持十足干劲的重要动力源泉.体现对员工的重视.员工需求的满足,建立以人为本的薪酬制度。该理念对员工和企业的关系进行重新认识.即企业要在市场竞争中获得优势.不断地发展壮大.必须转变传统企业与员工的关系模式。从西方企业发展历程可以看到.企业与员工的关系首先表现为一种雇佣关系,其次表现为一种管理关系.在传统模式下.企业雇佣员工.员工只有接受工作的权利而没有选择工作的权利.企业对员工的管理.员工必须在组织的各种制度管理和约束下为组织目标而工作.员工处于从属地位。现代薪酬管理理论的前提就是肯定人、注重人,既坚持将人放在管理中的地位.从员工需求出发.对员工需求进行管理。企业与员工双方关系地位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从企业占主导地位发展到员工占主导地位。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知识经济将取代过去的主要生产要素.而拥有知识的人自然成为企业发展的主导。在企业人力资源聘用中.人才选择企业.企业渴求人才的时代来临。有学者预言21世纪是人才主权时代。在管理关系中.企业目标必须与员工目标相契合,企业的各种管理制度,行为准则必须在以人为本的前提下来制定.而非传统管理中就将员工看成管理对象。

第10篇

论文关键词:薪酬管理 以人文本 企业文化

面对商海中的机遇和挑战,全球企业界已对人力资源逐渐重视。正基于此事实,人力资源是保持竞争优势中最大的和最关键的资源。而如何获得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是企业界公认的难题,其中最复杂、最困难的就是怎样做好激励和塑造企业灵魂。持续发展成功的企业,最重要的秘诀就是建立起合理有效的薪酬管理体系和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从根本上保证人力资源的竞争优势。

1薪酬管理理论的综述

工资是市场竞争的产物。早期薪酬管理理论以威廉·配第为代表,他认为薪资与其它商品一样有一个自然的价值水平,这个价值就是公认的基本消费需求,最低工资是工人维持基本生活,也是生产经营的必要条件;穆勒创立工资基金理论,工资基金理论认为,一个社会一定时期用于支付工资的资金总额是一定的,这就是该社会的工资基金,工资基金取决于工资成本与其它生产成本的比例:亚当·斯密在他创立的工资级别理论中认为.造成工资差别的因素有两大类:一种是由于不同的职业性质构成的,另一种是由于工资的政策造成的.他指出职业性质与工资差别之间的联系,实际是现在企业中职务工资制的基础。早期的薪酬管理理论虽然不全面.但其基本思想对今天仍有很大影响.是当代工资理论的重要基础。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劳动市场的完善,尤其是人们对微观经济学的深入研究形成了比较系统的近代工资理论,如由英国经济学家马歇尔提出边际生产效率工资理论,认为一个完全自由的市场中,企业为了获得最大利润.必然要实现生产要素的最佳配置.就劳动力要素而言,表现为雇用工人的边际产出等于付给工人的工资。这就揭示了工资水平与劳动生产率之间的关系。以经济学家莫里斯·多布为代表又提出集体交涉工资理论.认为工资水平反映企业与员工之间关系由两者之间利益对比决定.集体谈判就是协调双方的利益.决定工资水平的主要方式。他不是从经济角度研究工资问题.而是从社会政治角度解释工资问题的。

随着人们对企业管理的注重和深入研究,现代薪酬工资理论产生了。如激励理论,认为员工的绩效水平与激励相关联,具体表现为.员工绩效=员工能力×激励程度.这个公式指出员工能力一定的情况下.所受激励水平越高,其绩效水平越高。随后亚当·斯密对此进一步探讨,提出公平理论,认为员工会将自己的收入与付出和其他人的收入与付出作比较,如果比例相等就会感觉公平,否则,就会感到不公平,并会力图改变它,这种工资关心的是组织内部的工资结构、工资差别、工资关系。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舒二茨又提出人力资本理论.认为人力资本是由人力投资形成的,是潜在于人体中知识、技能等价值的总和。一个人的资本含量越高,其生产率也越高,在劳动力市场中获得薪酬也越高。这个理论对工资差别理论有很强的说服力,可以较好地解释工业化国家中的白领和蓝领的工资区别。

2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提出

说起企业文化,人们就会把以人为本与企业文化联系在一起,因为以人为本的价值观,是企业文化的核心理念。提到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研究,不能不追溯到20世纪60~70年代日本企业文化的迅速崛起。美国学者帕斯卡尔·阿索斯对美日企业管理方式进行对比分析.美国企业在管理过程中过分强调三个“硬性S”,即战略、结构、制度,而日本企业却能够在不否认三个“硬性S”的前提下较好地兼顾到四个“软性S”,即人员、技能、作风和共同的价值观。另外一个研究日本企业的美国学者威廉·大内认为日本企业管理的主要特征是奉行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注重从人的需求出发,实施以人为本管理,这种鲜明的管理特征构成了日本独特的企业文化。而美国最成功公司同样重视企业宝贵资源——人.通过人的潜能的发挥来提高劳动生产效率。虽然企业文化理论的出现与对人重视的企业价值观相联系,但企业文化并不等于以人为本。

对于人本管理思想最早追溯到行为科学理论。哈佛大学著名心理学家梅约.1927~1932年在西方电器公司所属的霍桑实验工厂进行了著名的霍桑实验,第一次把企业中的人际关系问题摆在首位,提醒人们在处理问题时不要忽略人际关系因素.并由此提出了“社会人”假说.认为人不是单纯地追求经济利益。在生产过程中还追求人与人之间的友情、安全感、归宿感和受人尊重等。基于对人的需求要多方面的理解,梅约提组织应该满足人除经济需求以外的其它需求,认为管理者应该注重员工之间的关系,培养他们的主人翁精神、全局意识、团队精神、强调集体荣誉感等。并提出新型领导能力是要在正式组织经济需求和工人的非正式组织社会的需求之间保持平衡。

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中叶.管理理论被认为经历了三个阶段:古典管理理论、行为科学、管理丛林。每一个新的管理

理论创立.都是建立在对人性认识变化的基础上。管理理论与实践的发展过程中,对人性的认识经历了“经济人”、“社会人”、“自我实现人”、“复杂人”、“可信任人”等假说,导致了对人不同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方式,在组织中的地位也发生了深刻变化。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人在管理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在人类步人知识经济时代的今天.管理理论和实践都集中在一个焦点上:人是企业最宝贵资源.是企业发展的根本.但如何实旋人本管理来提高企业竞争力是企业面临的最大的挑战。因此.企业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不容质疑。  企业文化的核心就是企业的价值观。以人为本企业文化强调的理念就是要肯定人、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依靠人、发展人和服务人。通过对人的有效激励来发挥人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以最大限度挖掘人的潜能.实现个人目标与企业目标更好地契合。怎样塑造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特征如何体现以人为本.这就必须对企业中的人的各种需求进行深入细致分析。因为满足人的需求,是以人为本企业文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但在不同经济、社会、文化等背景下.满足需求的方式和手段不尽相同.甚至在同一社会文化背景下的不同时期.实现各种需求的形式和手段也在不断地变化。这就要求企业建立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必须立足于企业所在的社会文化背景。伴随着企业环境的不断变化.不断探索新的企业行为方式来实现组织目标与个人目标的融合。塑造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即实旋对人的需求进行管理。薪酬管理就是实旋以人为本企业文化的重要手段。

3薪酬管理是以人为本企业文化的诠释

3.1薪酬管理的实质是企业要建立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

对于薪酬管理,说法各异,但是完善的薪酬管理制度能让员工满意是一种共识。薪酬管理的对象是企业内部的员工.目的就是通过满足员工的需求来激励员工.从而调动员工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薪酬管理理论一方面说明了企业建立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另一方面也为实旋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提供了具体管理策略。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企业作为盈利性组织.在竞争日趋激烈的环境下获取最大利润的有效途径是什么呢?传统工资理论认为工资是劳动力的报酬,现代薪酬理论强调如何留住员工.激励其发挥最大潜能,这才拥有企业未来的利润源泉。企业竞争实质上是对各种资源的竞争,各种资源中又属人力资源是核心资源。因此,谁拥有人才谁就拥有竞争优势。招聘新员工的成本比留住老员工的成本要高的多.要留住员工首先要满足员工的需求.满足员工的需求是获取员工满意的必由之路。企业只有树立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才能真正做到将人放在管理的中心地位,关心员工需求.直到员工需求满足为止。

3.2薪酬管理诠释了以人为本的内涵

传统的薪酬管理理论只对直接的经济报酬.特别是货币工资感兴趣,只认为是一种生产费用。实际上薪酬作为劳动者工作的报酬.是促使员工尽最大努力并保持十足干劲的重要动力源泉.体现对员工的重视.员工需求的满足,建立以人为本的薪酬制度。该理念对员工和企业的关系进行重新认识.即企业要在市场竞争中获得优势.不断地发展壮大.必须转变传统企业与员工的关系模式。从西方企业发展历程可以看到.企业与员工的关系首先表现为一种雇佣关系,其次表现为一种管理关系.在传统模式下.企业雇佣员工.员工只有接受工作的权利而没有选择工作的权利.企业对员工的管理.员工必须在组织的各种制度管理和约束下为组织目标而工作.员工处于从属地位。现代薪酬管理理论的前提就是肯定人、注重人,既坚持将人放在管理中的地位.从员工需求出发.对员工需求进行管理。企业与员工双方关系地位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从企业占主导地位发展到员工占主导地位。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知识经济将取代过去的主要生产要素.而拥有知识的人自然成为企业发展的主导。在企业人力资源聘用中.人才选择企业.企业渴求人才的时代来临。有学者预言21世纪是人才主权时代。在管理关系中.企业目标必须与员工目标相契合,企业的各种管理制度,行为准则必须在以人为本的前提下来制定.而非传统管理中就将员工看成管理对象。

第11篇

一、基于现代管理方式的企业文化的发展演变

追根溯源,人类早期的管理行为,多产生于生产和军事行动之中。一场稍具规模的生产或军事行动,涉及到很多的环节,需要多方面的配合,需要详细的计划和周密的部署,因此,必然涉及到一系列管理行为。很多被认为较早涉及管理文化的论述和观点,都散见于人类早期的着作中,比较典型的如我国古代的《孙子兵法》,其中蕴含了丰富的管理思想,现代企业管理常常借用和移植其中的管理理论、组织方法、领导艺术。

到近现代,企业管理的理论和实践不断发展,大致经历了经验型管理、古典管理、行为科学管理、非理性主义管理,再到企业文化管理方式五个阶段。

经验型管理方式顾名思义即凭借管理者(往往也就是企业所有者)的个体智慧和实践经验对企业实施组织管理,其管理思想并不具备理论形态,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但其中的一些经验对后人产生了重要的启迪作用。

古典管理理论主要是以生产为中心,围绕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建立比较严密的组织形式而展开的,包括了以泰罗为代表的科学管理学派和以法约尔、韦伯为代表的组织管理学派。泰罗制的前提是把作为管理对象的“人”看作“经济人”,利益驱动是该学派用以提高生产效率的主要途径。由于泰罗制的实施,企业管理开始从经验管理过渡到科学管理阶段。亨利·法约尔着重分析研究高层管理效率和一般管理原则,他第一个明确阐述了“一般管理”理论,并根据自己总结的管理经验,提出了“十四点管理原则”。马克斯·韦伯对近代管理理论的贡献是提出“理想的组织机构模式”。他认为,行政组织体系应当具有准确性、稳定性、纪律性和可靠性,只有这样才具备提高工作效率的条件。古典管理学研究的重点是组织管理的科学性、严密性和纪律性,但缺乏对人的认识和关怀,排斥人的感情因素,导致了整个社会感情匾乏,扼杀了个人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20世纪20年代至50年代,行为科学理论逐渐兴盛。行为科学用人类学、社会学、心理学、经济学、管理学的理论和方法,分析研究人的本性与需要、行为与动机,以达到协调人际关系和提高工作效率的目的。其中,人性假设是行为科学管理理论的出发点,激励理论是它的核心内容,群体行为理论是它的重要支柱,领导行为理论是它的重要组成部分。早期的行为科学侧重于“社会人”研究,关心职工的社会性需求的满足。后期侧重于“自我实现人”的研究,关心职工在其工作中能否自我实现,有无成就感和自我满足的目标追求。同古典管理理论注重提高生产率和强调行政组织的作用不同,行为科学重视人的因素,把对人的管理看作是管理的中心,运用多学科从多角度研究人的行为、心理与管理的关系,这是管理思想的重大变革。行为科学理论的发展,推动了管理思想由物到人的进步。

20世纪80年代以来,全球经济、政治、文化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交往方式和思维方式不断更新,为管理理论的创新提供了强大的动力。非理性主义理论的兴起,正是西方管理学取得的新进展之一。

传统的管理理论认为:组织具有明确的意图和目标,可以清楚地加以确定;管理人员运用精确的分析,特别是定量分析,就可以选定能够达到目标的最佳办法,从而做出合理决策,即一切都是理性化的。非理性主义的管理理念把当代科学理论成果如系统论、控制论、决策理论、模糊理论等等应用于管理规划和管理流程中,它认为具有社会性的人类,并不仅仅严格按照事实或逻辑来采取行动,无论在什么地方,完全理性地合乎逻辑支配行为的人几乎找不到。人的动机和意图的确定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很难清晰地推知和直截了当地加以选择。目标的选择涉及人的价值取向,与其说靠清晰的思考,不如说取决于影响个人的各种社会因素和心理因素;而且组织管理的过程,不仅仅是决策制定的过程,还包括了执行过程和创新过程,而后两个过程更是充满了变化和强烈的个人感彩,所以,科学的合理的管理模式应当是“非理性”的,“人的问题要求人性地解决”,完全理性,必然把人机器化,进而破坏人生的价值和意义。从认识论的角度来看,传统的理性管理模式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将各要素加以简单化和抽象化后所概括出来的一整套明确的规章制度与工作方法,属于精确性认识;而“非理性”管理理念则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通过实践,突破了传统的理性化认识的局限性和对时代的不适应性,而后总结概括出来的一种“模糊性”认识。古典管理学也重视员工,但其对员工的重视与老板爱护机器在逻辑上是一致的。新型的管理理念则注重人情、人的主观能动性,强调管理的灵活机动性和变通性;不主张用哪一种既定的理论模式去机械地管理变动中的企业和复杂多变的人。管理不是制造一件产品,但管理比制造产品更难;人也远比机器复杂得多,所以管理无法过于“精确”,必须引进“模糊机制”,这便是“非理性”思潮。非理性主义要求实现管理形态的根本性转变,这种转变的本质,是要以人性化替性化。所谓人性,既要包容理性因素,又要包容非理性因素,把人的非理性和理性统一起来,这种管理模式就是人性化管理。

美国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曾指出,管理以文化为基础。他在《管理

—任务、责任、实践》一书中指出:管理是一种社会职能,因而既要承担社会责任,又要植根于文化之中。管理虽然是一门学科,一种系统化的并很适用的知识,但同时也是一种“文化”。管理是一种社会职能并植根于一种文化(一个社会),一种价值传统、习惯和信念之中,根植于政府制度和政治制度之中。管理受到而且应该受到文化的影响,同时管理和管理人员也会影响文化和社会的发展。管理理论发展演变的实质之一,就是管理学对人本身的不断重新认识,在管理学理论体系中人的本体地位不断提高、越来越关注人的情感与精神需求,从而不断提升人的价值。管理理论不断演进更新的过程,就是从把人当作单纯的管理客体到强调管理中人的主体性的过程;就是从片面运用科学原理对工人的操作行为进行控制监督,为追求效率而把人当作机器附属来驱使,到把文化概念应用于企业管理,把具有丰富创造性的人作为管理理论的中心,强调通过保护和倡扬人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而获取良好的企业经济和社会效益的过程。鉴于此,当今文化被视为企业“软实力”的核心因素,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企业文化”作为一种理论,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产生的。

二、现代管理方式下的企业文化内涵

从外延看,企业文化包含有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四个层次。从内涵上看,文化包含两个最基本的元素,即理念和行为方式。企业文化的运作系统,又可划分为企业文化的本质体系和企业文化的现象体系。企业文化的本质体系,包括了企业的经营管理哲学、企业使命、思维方式、核心价值理念、企业精神、企业道德、企业作风、企业美学和管理宗旨等等,这是企业文化的灵魂部分。企业文化的本质深藏于现象中,需要通过现象表现出来。企业文化的现象体系,则是企业文化的载体部分,包括了企业环境、企业形象、员工行为、企业组织模式定位、文化设施和文化活动、模范人物故事、企业标识和产品标识、企业内外宣传口号和广告用语等等。它们相互作用,共同表现着企业文化的本质。

所以,企业文化是一种现象文化,企业文化本身和企业文化建设过程强调活动显像、氛围和仪式。但是,企业文化其本质是组织文化,它体现出的是组织成员所共有的行为方式,共同的信仰理念及价值追求。企业文化不仅关注企业现象层面的活动,更致力于企业运行中深层次的基础因素的建设,如企业的经营哲学、核心价值观、企业人文精神、战略发展、团队建设、管理规程等等。企业文化直接影响和制约着企业的经营状态和效益,进而影响和制约着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从这个意义上看,企业文化当然就属于组织文化。

企业文化是人本文化。在企业管理体系中,“人本主义”是针对“资本主义”或物本思想提出的。以人为本,首先是一种哲学价值观,它揭示了在这个世界上,什么最根本、什么最重要、什么最值得关注,它是一种从哲学意义上产生的对组织管理本质的新认识。

从实践上看,20世纪50年代以后,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对企业生产效益的贡献率越来越大,“人本主义”就逐渐地取代了“资本主义”在企业管理思想中所占的主导地位,以人为本的管理方式也就应运而生。人本管理在本质上是以促进人的自身自由、全面发展为根本目的的管理理念与管理模式,其基本思想就是把人作为管理中最基本的要素,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坚持人的发展是企业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前提。

在企业的资源系统中最宝贵也是具有决定意义的是人,资金、技术、信息、时间等等都要靠人操作支配。但是,并非什么人都宝贵。企业发展需要的是忠诚负责、积极主动、富于创新精神的员工,这样的员工才是名副其实最宝贵的。如何才能培养出这样的员工呢?实践证明,金钱可以换来一时一事的积极,但换不来永久的忠诚;权势可以换来服从和逢迎,但换不来积极主动。培养企业所需要的优秀员工,需要理念灌输,需要制度塑造,需要环境熏陶、习惯养成,这就是需要良好的企业文化滋养。企业发展尤其是长远的稳定的持续发展,需要资金、设备、技术,需要机遇机巧,需要监督控制,组织协调,但这一切需要有一个环境平台。企业要成长为顶风抗雨、枝繁叶茂、硕果累累的百年大树,必须植根于丰厚肥沃的土壤,更加凸显出企业文化的内涵。

企业文化的最大特点,就是通过管人来管事务,通过提升人来提升效益,通过改变人的观念来改变人的行为,通过创建优秀的员工队伍来创建优秀的企业,实现企业效能的放大。企业文化具有多方面的功能,全面贯穿于企业运营的全过程。

三、现代管理方式下的企业文化变革

现代管理不只是一门技术知识,更应是一种理念、文化。企业文化是将文化特点和规律应用于经营管理之中,以人的素质提高作为基本途径,以培育企业经营哲学、价值评判和选择、企业精神等核心理念为主要内容和引导方式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

现代区域文化管理理论认为,当一定的区域或组织形成某种历史传统、文化观念、共同的价值准则、道德规范以后,在组织目标和个人目标的矛盾中就找到了一个统一的理想的“结合点”。由此,在“区域文化”这个公正无私的“管理者”面前,个人的价值观被潜移默化地引导和同化;被管理者没有来自管理者的压力,却无形地受到区域文化的约束和规范,任何人时时刻刻都必须考虑自己的举止言行、道德品质能否被无形的、却又客观存在着的区域文化所接纳。群体意识、社会舆论、共同的习俗和风尚等精神文化内容,会造成强大的使个体行为从众化的群体心理压力和动力,使组织成员产生心理共鸣,继而达到观念和行为的自我控制。企业文化作为一种“区域文化”,对员工的思想、心理和行为具有引导、激励、凝聚、约束和规范作用,它可以通过组织机构、制度规定、程序和仪式、观念和习俗、人际关系、环境氛围、心理活动等等的塑造实现对全体员工的全程引导,从而塑造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一)企业文化必须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创建元点

由于各个企业在行业属性、地域背景、历史条件、组织体制、产品结构等等方面的差异,企业客观上具有与众不同的个性。企业核心竞争力来源于企业在个性基础上形成的比较优势: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新,人新我特。比较优势必须依靠自我创新,创新又来自于文化,企业文化素质决定创新能力,创新能力决定比较优势,有了比较优势才能具备核心竞争力。许多企业的兴衰成败一再证明:文化作为企业的制导系统、经络系统,决定着企业的发展状态;文化的丢失是生存权的丢失,文化的缺憾必然带来企业的畸形。如果企业文化素质不高,没有创新能力,就没有比较优势,也就无法形成核心竞争力。在当今信息社会,由于各种传播手段的发展,企业之间信息传递的障碍越来越少,技术扩散的速度越来越快,同一行业的企业,其技术设备、操作流程、管理方法往往大同小异,企业形成核心竞争力的空间也越来越小。正是这样,企业才十分需要建立起自己的企业文化,因为文化是不可模仿不可复制的,而企业文化本身就孕育着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在同样的操作流程、同样的管理体制、同样的经营范围下,不同的企业文化,会产生不一样的发展思路、发展观念、发展战略,从而造就出不同的竞争态势。21世纪,随着知识经济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表现为文化的竞争,企业文化对企业生存和发展的作用越来越大,成为企业竞争力的基石和决定企业兴衰的关键因素。

(二)企业文化成为推进现代管理方式变革的“发动机”

现代企业管理强调严格精细管理,强调过程管理、过程控制,要求在管理全过程中,坚持推行ISO9000、ISO14000标准,严格程序,扣紧环节,实现规范化操作,标准化管理,精益生产,敏捷生产,清洁生产。实施现代化管理必须依靠高素质的员工队伍,这支队伍必须依靠企业文化的培育。企业文化把文化的特点和规律运用于经营管理之中,把传统的员工管理的经济主导方式、制度主导方式改变为文化主导的方式,着重于文化启发,注重挖掘开发员工内心美好优秀的元素,并使它升华为理性的认知,从而改变员工的工作态度和行为模式,激发员工的自觉性、主动性、创造性。制度是一种外在的具有强制性的刚性约束,文化则是内在的自我认同的弹性约束,能够有力地驱动员工心甘情愿的行为。文化与制度都是规范,文化是引导性规范,启发员工 忠于职守、追求卓越;制度则是底线规范,告诫员工什么是不能做的,越线将会受到惩罚。企业文化有机地结合二者的作用,能有效地放大管理的效能,企业文化成为现代管理方式变革的重要推动力量。

(三)企业文化必须为企业发展提供持久充实的动力

企业文化体现着一个企业的价值取向,规定着企业所追求的目标,并能引导全体员工把个人目标和理想与企业目标相统一,从而形成巨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激发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心、归属感和主动精神。企业要获得长久稳定的发展,就必须建立起自己的信仰体系,让员工坚定地确认企业的战略目标、经营方针、管理规范等等,自觉地把自我价值与企业价值、把个人命运与企业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做500年的企业和做500强的企业等同重要。企业文化可以从价值观、企业精神、伦理道德、管理宗旨到规章制度、员工行为、企业形象等方面,以规范严谨的方式,构建自己的体系,营造起企业的精神家园,为企业发展长久战略提供源源不断的内在动力。

(四)企业文化引导着企业“以人为本”的管理方式变革

第12篇

关键词:企业文化;支点

从1988年开始,当哈佛商学院把“当代影响企业发展业绩的重要因素”作为重点研究课题公布于世。1992年,专著《企业文化与经营业绩》出现,科特总结了他们1987—1991年期间对美国22个行业72家公司的企业文化和经营状况的深入研究,证明企业文化对企业长期经营业绩有着重要的影响,他们认为:“一个企业本身特定的管理文化,即企业文化,是当代社会影响企业本身业绩的深层重要原因”。并且预言,在近十年内,企业文化将成为决定企业兴衰的关键因素。这个观点对经济的发展和企业的行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纵观世界成功企业的经营实践,人们往往可以看到,一个企业之所以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常胜不败,归根到底是因为在其经营实践中形成和应用了优秀的、独具特色的企业文化。

一、民营企业目前的现状

也许大家对巨人倒下、三株枯萎、飞龙落地、标王折翅、小霸王别姬……那些倒下去的民企还记忆尤新。广东省民营企业文化协会顾问、广东省人民政府文史馆名誉馆员陈健说,有关人士预测中国民营企业有60%在五年内破产,有85%将在10年内消失,就目前而言,我国民营企业平均寿命只有2.9年。有人认为,民营企业迅速消亡的原因主要在于缺乏有效的组织构建,没有建立职业化的管理队伍;但陈健认为,民营企业内部没有形成与设备现代化、管理现代化相适应的企业文化理念和企业文化氛围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企业员工在经营活动中没有与企业形成共有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而作为企业,应该更加注重人文的东西,注重人对企业的重要性,而不仅仅是技术设备的先进性,企业文化就显得分外重要。

二、管理核心的变化

从世界范围来看,20世纪企业管理的核心经历了三个重要阶段。第一阶段是战后50-60年代,伴随着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等新兴学科的相应产生,以组织管理为特征的管理科学理论应运而生,那时企业管理的核心是人、财物的管理。行为科学和管理科学理论的应用成效显著,国内劳动生产率大大提高,新的技术发明涌现,企业规模越来越大,美国成为其实的头号经济强国。但是,行为科学无法克服管理理论的弱点,管理科学过分追求理性,对作为企业主体的人没有给予。

20世纪70年代是企业管理核心演进的第二阶段,其主要特征是以“战略管理”作为管理核心。“战略管理“要求企业以整体和长远利益出发,就经营目标、内部资源及其同环境的积极适应等问题进行谋划和决策,并依靠企业内部能力将这些谋划和决策付诸实施。到了20世纪80年代,企业管理的核心进一步演进到以“企业文化”为管理核心。这次转变的背景是日本企业的异军突起。学者对日本企业与美国企业进行了比较研究,发现了美国企业更多地重视企业技术、制度、规章、组织机构、财物分析等“硬”因素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而在日本企业的管理过程中,企业目标、宗旨、信念和人的价值观等软的因素则相对更为突出。1980年到1981年间,美国管理界连续出版了几部专门研究企业文化的论著:《Z理论——美国企业界怎样迎接日本的挑战》、《日本企业管理艺术》、《企业文化——企业生存的习俗和礼仪》、《寻求优势——美国最成功公司的经验》。四部著作以其崭新的思想、独到的见解、精辟的论述和丰富的例证,令人信服。提出企业文化这一理论体系,成为当时全美最畅销的书目,标志了企业文化理论的诞生,开启了企业管理理论的一个新阶段。企业文化理论的研究成果引起了美国企业界的高度重视,并被广泛应用。一批富有远见的企业家们逐渐达成共识:现代企业间的竞争,是科学技术和经济实力的竞争,更是企业文化力的较量,企业文化建设对于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具有决定性的意义。企业文化对企业长期经营业绩有着重大的作用,重视各级管理人员领导艺术公司的经营业绩远远胜于那些没有这些企业文化特征的公司。

三、再定位的认识

升华到感性层次上,企业文化对我们来说并不陌生。有些名营企业主一提到“企业文化”,就振振有词的说,他的企业在文化建设方面是如何如何的投入的,是如何如何的有“文化”的,比如有多少篮球场,有多少文艺汇演,有多少文体人才,有多少文娱项目的投入经费。

企业文化绝不能将之仅仅理解为一种形式。对此想起曾经报到过的一个企业,该企业上万职工来自全国各地,企业在宿舍区建了一个报廊,在报廊里从黑龙江日报、四川日报、海南日报到浙江日报,全国各大省区的主要报刊在报廊里都有,而且天天更新,那些背井离乡在珠三角打工的打工仔打工妹们每天都能获知家乡当天的信息。也许报廊和报纸不是企业文化,而每天更新各大省区的报纸的举动就是企业文化。事实上,在中国企业悄悄将脑袋伸出国门的时候,企业文化也已经在优秀的企业中扎下了根。但是,我们仍有必要在这个新世纪里,对企业文化重新做一个全面而深刻的诠释。前几年,我们更多地将企业文化的焦点定位在企业的外在形象和管理风貌上,这的确取得了卓越的成效,提高了企业的管理水平,增加了企业的经济效益。如红河卷烟厂,10多个企业机构掩映在3万平方米、150多种花和树的园林之中,全厂找不到一个“严禁”、“禁止”的告示牌。还有很多企业修正了“仪表”,包括企业标识、员工自律条例、企业之歌等方式,如海信集团和长虹集团。

因而认识到,也必须认识,企业文化不仅代表了企业的精神风貌,更应该蕴涵企业的指导思想和经营哲学。因此,除了企业形象外,它还代表了企业的价值标准、经营理念、管理制度、思想教育、行为准则、职业道德、文化建设。较为超前的企业,能够将企业文化扩展到“以人为本”的育人层次,如海尔,不仅对人进行物质上的关怀,更立足培养员工“自我实现”的文化理念,从高层次上实现“以人为本”;也有个别企业能够使企业文化与企业制度磨合,如海信集团,对于公司管理有两条重要纽带:其—是资本,其二便是文化。在肯定它们同时,也要看到即使是这些企业,也并没有形成一个适应外部环境的价值体系,在企业指导思想和经营哲学等很多方面,企业文化的作用还不够,而这些方面恰恰构成了企业文化建构中的核心问题。

总之,企业文化具有其特殊点。作为管理手段的一种,对企业员工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对企业发展有重要作用。所以优秀的企业文化、内容简单明确,价值观得到组织成员的广泛认同,在这种价值观指导下的企业实践取得成功,使企业的主要成员产生使命感,使员工对企业及企业的领导人、企业象征产生强烈的认同感。这是企业文化成为企业发展内在动力的基础。对企业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促进企业的发展壮大。

参考文献:

[1]胡文杰.人民网观点专题.

[2]张帅,卢显.《经济学家》.

[3]洪再热.清华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