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组织建设论文

组织建设论文

时间:2022-11-29 10:24:5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组织建设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组织建设论文

第1篇

中国入世,首先是政府入世,是公务员的观念、素质和能力要入世。入世对我国最大的挑战,是对政府职能、行政体制和管理方式的挑战。我国入世后,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将主要承担三大职责:第一,我国政府必须保证WTO规则在全国范围内的统一实施。第二,我国政府必须保证管理经济行为的公开、透明。第三,我国政府必须保证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对其实施的管理经济的行为有向法院提起司法审查的权利。为了保证我国政府入世后能全面履行上述三大职责和相关承诺,我们必须转变政府职能和观念,改革行政体制和方法,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建立学习型政府。首先,要建立有限权力政府,从而在权力的源头上最大限度地控制行政权的惟我独尊,切断行政权的无处不在,限制行政权的无所不管,转化行政权的无所不能。其次,要建立遵循正当程序政府,具体表现为必须遵循以下三个原则:平等原则、公开原则和公正原则。再次,要建立责任政府。责任是法律的生命,政府责任是法律责任的主导方面。没有政府责任,行政权的运行就没有制约,公民权的行使就没有保障,违法行政就不可能受到追究,依法行政就不可能真正推进。我国入世以后在发展市场经济的过程中,必须实现公民从义务本位向权利本位、政府从权力本位向责任本位的深刻转变,保证政府始终对人民负责,对人民制定的法律负责,建立社会主义的新型责任政府。最后,要真正认识到建立学习型政府是实现以上目标的根本途径。建立学习型政府组织的基本要素

在学习组织中,组织学习的内容不仅包括而且远远超过学校教育的内容,在建立学习组织的过程中,应注重如下基本要素。

1、结构化的培训过程:结构化的学习在发展初期是非常重要的,应该同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培训应该与改进小组的工作要求相一致,在这里,教育和文化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它将有利于组织对动态变化做出快速响应。

2、结构化的信息过程:事实上,用结构化的方式传授知识和技能,必须在掌握外部变化信息和内部变化信息的基础之上进行,这也是开发组织策略所必需的。3、过程管理:只有把学到的知识应用于实践之中,才能体现出知识的价值,过程管理的实践远远超过任何培训,引入具有交叉功能的过程管理的内容是十分必要的,如若不具有关于过程的全面知识,改进组织是不可能的。

4、改进小组:团队是连续改进和连续学习的核心,由此引起的比、学、赶、帮、超的学习热情将是组织实现最终目标的关键,因此,改进小组是教育过程中的基本要素。在结构化的连续学习过程中,改进小组不再是非正式组织,而是必要的管理工具,有效的改进总离不开改进小组的贡献和支持。

5、人力资源管理,在创建学习型组织的过程中,人事管理与学习目标的一致性是至关重要的,它包括责任、授权和奖励标准等。

6、激励机制:激励一直作为鼓励人们做好本职工作的一种方式。在学习型组织中,没有哪一点比高层领导的支持更重要。因此,高层领导自身也应该不断地学习,主动接纳新思想、新概念和新的学习方法。这不仅需要时间,更需要开放的思想———借鉴他人思想和挑战过去。同时,高层领导还应该起到率先垂范的作用。

第2篇

2009年,××州档案学会在省档案学会、州社科联和州民政局的指导和支持下,团结广大会员,认真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教育活动,坚持正确的办会方向,紧紧围绕全州经济建设和档案工作实际,开拓创新,扎实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现将有关工作总结如下:

1、多形式开展学会活动。坚持活动是学会的生命力所在,为丰富广大会员学习生活,州档案学会一是在广南县开展了全州档案系统知识竞赛、篮球、拔河、歌舞比赛和书画、摄影、根雕展活动,加强会员间的交流与了解;二是在州社科联、州党史征集研究室老师的指导下,组织会员到丘北县马者龙村学习石刻档案拓印技术,印下了明正德14年(1519)的《新刻地藏碑记》等一批拓片,锻炼了学员的动手能力,丰富了馆藏档案资料;三是组织会员到、东三省等地参观学习,组织11人参加省档案学会在保山举办的档案学术研讨会,开阔了大家的视野,促进了交流。

2、学术交流活跃。州档案学会充分发挥学会的学术性团体的作用,积极开展了学术研究和交流活动。在省档案学会的号召下,积极组织会员撰写理论文章,全年向省档案学会推荐论文16篇,向《××档案》等报刊投稿10余篇,刊载3篇,其中马关县档案局局长带头撰写论文并在全省学术研讨会上作交流发言。

3、组织建设得到加强。学会根据各单位档案人员变动情况,及时吸纳新人员加入档案学会,全年共发展会员3人。

4、档案宣传成效明显。州档案学会利用××档案信息网,及时上传学会相关文件,使会员在第一时间了解和掌握学会最新信息和动态,了解档案工作现状和研究成果。同时,利用档案工作简报向各级各单位宣传档案工作。

二、**年学会工作安排

**年,州档案学会将围绕档案工作重点,与时俱进,积极工作,加强学会组织建设和队伍建设,加强学术研究,不断提高学术水平,使学会充满活力,将学会建设成为“理论研究的摇蓝,档案干部的家园”。为此,主要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1、进一步加强学会组织建设。搞好学会的自身建设,是学会工作的重要保证,鉴于档案工作人员变动频繁的情况,**年将对新从事档案工作人员进行一次普查,以吸收更多的档案工作人员成为学会会员;

2、加强学术交流与合作。加强同其它兄弟学会的学术交流活动,借鉴和吸取他们先进工作方式和开展活动的方法,有计划地组织会员到外省、外地州学习考察,组织会员参加省的学术论文研讨活动,加强学术交流,促进档案工作人员学术水平的提高;

第3篇

2011年市红旗街干休所工作的总体要求是: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省市老干部工作会议精神,按照中组发(2011)10号、陕发(2011)11号和铜发(2011)10号文件的要求,继续坚持“六个老有”的发展思路,走服务为主,创新发展的路子,在调整中促转型,在转型中谋发展,着力提高老干部服务质量,努力推动我所老干部工作再上新台阶。

一、 努力推进离退休干部党支部建设,保证老干部各项政治待遇的落实

第一,按照市委组织部、市委老干局关于进一步加强老干部党支部建设的指示精神,大力加强离退休干部党支部建设,吸收离退休党员进入干休所离退休党支部,过组织生活。进一步完善离退休党支部的组织建设和制度建设,广泛开展各项活动,与各支部签订目标责任书,要求各支部每月按时开展组织活动两次,总支每半年进行一次通报。

第二,打造“五好支部”建设,给予各离退休支部一定的活动经费,并为老干部订阅金秋杂志,丰富阅览室藏书数量和种类,千方百计的为组织建设提供各种有利条件。按照省市要求,推动“五好支部”建设力度,打造“支部班子好、党员队伍好、组织设置好、活动开展好、群众反映好”的五好党支部。

二、 着力解决老干部工作面临的重点难点问题,积极推进所内基础设施建设

努力争取市委、市政府重视支持,多方筹措资金,为老干部生活创造必要物质条件。今年要将院内地平整治、花园维修、8号老干部住宅楼楼顶漏雨这三项工程抓紧、抓好,落实到位。特别是老干部住宅楼漏雨问题,关系到老干部日常生活,要特别加以重视,力争实现老干部生活、居住环境在今年内有质的提高。

三、 按照铜老干发(2011)9号文件要求,深入开展“大比赛”主题活动

我所将开展“大比赛”主题活动列为年度工作的重要内容,

以“人人参与活动、人人受到教育、人人得到提高”为基本要求,促进干部职工的工作能力明显提高、业务技能明显提高、综合素质明显提高。认真对照实施步骤,制定学习计划与内容,选拔能力较为突出的4~5名同志组建参赛小组。在认真组织好老干部工作者论文写作比赛的基础上,评选优秀论文报送市局办公室。结合年度课题调研内容(如何做好老干部、遗属工作),推选优秀调研报告,通过广泛的形式,抓好调研报告、优秀论文的交流、推荐工作。同时开展学习笔记展览、组织业务演讲、举办书面测试来做好学习的考核检查,并组织老干部参与。

四、 活跃丰富老干部文化生活,开展各项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动

组织老干部开展各项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活动,以春游踏青、新农村参观的形式,并结合老干部身体状况,有选择性的前往周边地区,开展2~3次外出活动。同时,活跃老干部晚年生活,开展各项文体活动,并继续推进畅想夕阳老年合唱团的建设。

五、 解放思想,充分发挥老干部在实现铜川跨越式大发展中的积极作用

继续落实陕老干发(2011)11号文件的要求,本着自觉自愿、量力而行、发挥特长、服务中心的原则,开展老干部座谈会,听取老干部对我所各项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充分发挥老干部余热。同时,打造具有独特优势的“老干部讲党课”活动,引导离退休干部用自己的知识、专业特长和丰富的人生经验,教育干部职工。

六、 着力开展学习型机关建设,不断加强老干部工作队伍自身发展

按照市局要求,开展“学习杨瑞辉,做老干部的贴心人”活动,进一步提高老干部工作队伍的整体素质,为做好老干部工作提供有利保证;认真巩固“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活动成果,努力营造“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良好氛围;加强对科室工作人员的指导,围绕“管理科办公室有机结合,创造性开展工作”的目标要求,做好老干部服务工作。同时,要开展机关作风纪律整顿,努力提升干休所自身建设水平。积极响应市直机关工委开展“一人读一本好书”活动。改进工作作风,强化服务意识,主动为老干部排忧解难。与此同时,完善相关财务制度,继续实行“三堂会审”的透明财务管理办法。并继续办好“红旗街干休所工作简讯”,加强医务所建设和今冬取暖工作,逐步将所内各项工作理顺。 编辑推荐与《2011年干休所工作计划》关联的文章:

| | | | | | | |

【返回 栏目列表】

【2】

编辑推荐与《2011年干休所工作计划》关联的文章:

第4篇

20*年工会工作指导思想:在市局工会和公司党委的正确领导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总书记在全总新一届领导班子成员和十五大部分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和省总十一大精神,紧紧围绕推进科学发展,创新发展,努力在组织职工、引导职工、服务职工、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中体现新作风,展出新风貌。

一、切实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积极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一是不断推进工会管理工作,加强与党政,劳资双方协商机制建设,加强沟通协调,积极表达职工意愿和工会主张。二是以《劳动合同法》、《工会法》等法律法规,贯彻实施的有利时机,广泛开展学习、培训。三是要不断完善以职代会为基本形式的民主管理制度,以提高职代会运行质量为本文来源:文秘范文基础,完善厂务公开工作的制度。论文百事通四是要一贯坚持为职工大力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积极参与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继续开展好扶贫帮送温暖活动。

二、围绕企业经济社会发展,团结动员广大职工建功立业。一是要深入开展“当好主力军、建功‘十一五’和谐奔小康”主题竞赛活动。广泛开展职工技能竞赛,深入开网展创建“工人先锋号”活动。深化表彰先进个人,推动创建活动由点到面扩展。二是要突出以“岗位学习、岗位创新、岗位成才、岗位奉献”为主题,持久开发我为节能减排作贡献,征集合理化建设活动,推动职工科技创新。

三、深入职工素质工程,促进职工队伍全面发展。一是以学习宣传党的十七大精神为主题,加强职工网的宣传教育和引导。深入开展“讲文明、树新风”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二是要不断深入“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当知识型职工”活动。举办技能操作比赛,促进职工职业素养和专业技能的提升。三是要加强职工文化生活建设,精心筹备,广泛开展“三八”、“五一”及“十一”等职工喜闻乐见文化体育健身系列活动。四是抓好“职工之家,职工书屋”建设。

四、强化工会自身建设,提高工会工作整体水平。一是要深入调查研究,推进工会理论创新,工作创新。不断强化工会信息、督查、统计、等各项(出处)工作。二是要做好女职工工作。以“建功十一五,,巾帼绘和谐”为主题,开展女职工建功立业活动。四是要加强工会干部队伍建设,不断提高工会干部能力水平。切实加强工会组织的作风建设,能力建设,组织建设,把工会组织建设成为学习型,创新型服务型的群众组织。

五、不断扩大工会组织,增强工会组织的凝聚力。一是要继续加强工会组建工作,进一步提高工会组建率和职工入会率及巩固率。二是要深入贯彻《企业工会工作条例》。坚持促进企发展维护职工权益的企业工会工作原则,加强企业工会规范化,制度化建设,夯实工作基础。

第5篇

    论文摘要:黄河基层单位创建学习型组织,是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需要;是建设学习型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深化黄河政治经济体制改革、促进人力资源开发、增强基层单位凝聚力和核心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创建学习型基层单位对于推动各类学习型组织建设、构建终身教育体系、促进治黄事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学习型组织理论是以共同愿望为基础,以团队学习为特征,以增强学习力、提高群体智商为核心。所具有的协调团结的组织文化有利于凝聚团队精神和团队力量;而不断学习的精神和能力是基层单位适应变化和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在此,笔者结合在黄河基层单位多年的工作实际,就如何创建学习型组织、实现基层单位服务治黄事业、促进持续发展谈几点粗浅的认识:

    一、学习型组织的含义

    所谓学习型组织,是指通过培养弥漫于整个组织的学习气氛、充分发挥员工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而建立起来的一种有机的、高度柔性的、扁平的、符合人性的、能持续发展的组织。这种组织具有持续学习的能力,具有高于个人绩效总和的综合绩效。一是可以组织成员拥有一个共同的愿景。组织的共同愿景,来源于员工个人的愿景而又高于个人的愿景。它是组织中所有员工共同愿望的景象,使他们的共同理想。它能使不同个性的人凝聚在一起,朝着组织共同的目标前进;二是组织由多个创造性个体组成。在学习型组织中,团体是最基本的学习单位,团体本身应理解为彼此需要他人配合。组织的所有目标都是直接或间接地通过团体的努力来达到的。“学习型组织”建设,对职工在职教育理论所产生的震动和影响是巨大的,给每个单位、职工都增加了紧迫感和压力感,从而促使其自我加压、完善自我、提高自身素质,向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二.找准创建学习型组织的切入点

    学习型组织创新活动选好切入点非常重要。怎样才能组织全员积极参与创建学习型组织,并在参与中有所感悟、有所创新、有所提高,以此促进基层单位各项工作的良好运行,是创建学习型组织的目的所在。

    (一)强化新知识、新工艺、新技术学习是创新学习型组织的首要任务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制约黄河基层单位发展的矛盾是多方面的,特别是“数字黄河”、“科技治河”等新技术、新工艺的推广应用显得越来越重要。大力推进学习型组织创建活动,抓好全员培训,提高各级领导、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和岗位技术工人对新知识、新工艺、新技术的管理能力和操作技能,是学习型组织创建工作的首要任务。以中青年业务骨干为重点,以新知识、新技术为主要内容,积极开展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同时为适应经济工作发展需要,加大经营管理队伍的培训。强化干部队伍建设,提高全员整体素质,为治黄事业的发展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

    (二)培养职工创新精神

    根据学习型组织的特点,以应用创造学理论为突破口,按照治黄管理与生产经营的需要,通过强化职工的学习意识、创新意识,提高职工的创造技能。把创造学习培训与学习型组织理论的实践结合起来,增强职工勇于创新创造的积极性,提高职工的学习力和创造力,促进治黄经济与管理水平的全面提高。

    (三)数字化建设

    黄河治理与开发进入了科技信息化、数字化的新时期。以“数字黄河”概念为指导,充分吸收当今世界先进成熟的理论和技术,对治黄工作的信息化建设进行统一规划、设计和开发部署是治黄通往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加强信息技术培训,提升干部职工队伍信息化知识水平,强化黄河内部数字化人才队伍建设,是实现科技治河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根本保证。因此,必须通过创建学习型组织,加快职工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培训,普及信息化知识,努力提高职工队伍对数字化建设的适应能力。加强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进一步推进“科技治河”战略的实施和“三条黄河”建设,充分发挥专业技术人员在治黄改革与建设中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励优秀人才脱颖而出,为治黄现代化建设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证。

    三、选好创建学习型组织的结合点

    黄河基层单位创建学习型组织,借鉴是手段,创新是灵魂,发展是关键。基层单位学习型组织创建工作要创新,就要做好结合的文章,处理好与思想政治工作、黄河文化建设、治黄事业、经济工作、职工队伍建设、可持续发展等工作的关系。

    (一)同思想政治工作紧密结合。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优势,遵循团队学习、系统思考的原理,加强对信息技术的学习与运用,使广大职工不断超越自我,挑战极限。

    (二)同基层单位文化建设紧密结合。基层单位文化建设是广大职工人文素质和单位形象的综合反映。职工人文素质的提高是学习型组织的一项重要内容。要树立黄河部门的良好形象,就需要有高素质的治黄职工队伍。创建学习型组织的目的就是要学习贯彻实践科学发展观、改变落后的管理模式、推进文化管理,努力建成学习文化、创新文化、和共享文化。

    (三)同治黄事业、经济工作的紧密结合。学习型组织建设要紧紧围绕治黄经济工作中心,并服务于治黄事业和治黄经济工作的大局。以此推动治黄事业发展和“三条黄河”建设新的治河理念的形成,达到建设一支高素质职工队伍和促进治黄管理水平全面提高的目的。实现黄委提出的“堤防不决口、河道不断流、污染不超标、河床不抬高”的目标。

    四、创建学习型组织的途径与方法

    (一)学习型组织建设要结合工作实际。认真组织好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的学习;对照本单位实际和自身思想、工作作风实际进行深入思考,切实找准抓住突出问题,寻求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采取多种形式学习治黄工作中出现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以身边人、身边事教育干部职工,努力在全局形成弘扬正气、学习先进的良好氛围,带动学习活动深入发展;把学习活动落实到行动上,体现在工作中,不断激发全局干部职工的工作热情,全面推动治黄工作和经济建设快速发展。

    (二)创建“学习型组织”,就是使大多数职工增强紧迫感,增强学习动力,通过不同岗位的锻炼,确实能使职工学到新的东西,促进职工的学习向更深、更广的方面发展;有利于逐步形成“终身学习、全员学习、全过程学习”的组织文化;

    (三)构建“学习型组织”,加强职工在职教育与培训工作,组织的投入是必要的,关键还要靠职工的主动自学。自学,不仅仅是学习书本上的理论,取得一定的学历、证书等,更重要的是指在工作中技能、经验、处理问题方法的学习,甚至包括职工在待人接物、为人处事方面的学习。要坚持这样的自学,重要的一点就是职工要发挥主观能动性,以学习、探索、总结、思考的态度,在工作中不断完善、充实自己提高综合素质,达到“学习型组织”所要求的“全过程学习”。

    (四)构建“学习型组织”,加强在职教育工作,可根据实际情况,对职工分类、分层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培训。达到提高他们的政治理论水平、科学管理水平、依法行政能力、创新思维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处理复杂问题能力等的目标。

第6篇

一、面向*农业与农村经济建设,积极开展专题研究

*农业经济学会二十多年的发展史告诉我们,学会既不是一个政府,也不是一个企业,作为一个群众学术团体必须要有明确的办会方向,*农业经济学会始终坚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针对*农村经济发展中出现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组织广大农业经济工作者,广泛开展学术研讨,在科技与经济的结合、推动成果的转化、提供政府宏观决策参考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的指导思想。

*6年,在广大会员单位的大力支持下,学会先后承担了来自自治区世界银行办公室、*生产建设兵团计委、自治区计委等有关部门的课题研究工作。主要有:《*南疆贫困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证分析研究》、《新阶段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农村扶贫开发机制与模式研究》、《*南疆农村建设模式与途径研究》等国家级、自治区级横向科学研究项目20余项。

并且积极为地方经济建设发展服务。*6年6月,受呼图壁县发改委的委托,学会组织20余人,在呼图壁县开展了为期10多天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调研活动,并写出了10余份专题调研报告,完成了“呼图壁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呼图壁县高效农产品园区示范项目规划”。受伊吾县政府的委托,于*6年,组织了8名专家,承担了“伊吾县有机农产品发展专题调研”工作,并在此基础上完成“伊吾县有机农产品发展规划”。

这些课题紧密结合自治区和兵团发展的实际,为*农村经济发展献计献策。

此外,在今年学会扩大了对外交流的力度。已经与意大利、奥地利、泰国、澳大利亚国家建立了课题研究合作。由欧盟资助的《欧亚特色高品质有机食品营销网络的构建研究》课题,已经开展了二期,取得很大的成绩。由澳大利亚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资助的《*草原建设效益评价》课题也进一步研究中。

这种从实际出发,依托会员单位,开展专题研究的路子是符合*农业经济学会发展特点的现实选择。

二、广泛开展学术交流,积极参加兄弟学会组织的学术活动

*6年,在中国农业经济学会以及各会员单位的大力支持下,学会邀请南京农业大学、湖南农业大学、北京农学院等知名学者来*进行专题讲座,并就*新农村建设、*财政问题等学术问题进行了交流座谈一年来,学会共组织会员14人次出席了国际及全国性各级各类学术研讨会。主要参加了由国际畜牧大会、中国农业经济学研究生教育暨农业农村发展国际研讨会首届伊犁河流域农业开发与保护技术研讨会、*农业科技创新与新农村建设研讨会等各种国际、国家级和地区级学术交流大会,并提交了10篇学术交流论文。

三、认真组织和参加自治区科协、自治区社科联组织的各项活动

农业经济学会已经成为隶属自治区科协的学会,学会积极参加自治区科协组织的各项活动,各项工作受到科协的好评。根据自治区科协的要求和安排,农经学会协办“*首届博士生论坛”,参加了大会的部分组织工作,并积极参与论坛中学术论文收集、参评等前期、后期工作。为论坛的胜利召开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同时积极参加自治区科协组织的各种学术会议。

四、搞好基础建设,不断拓宽学会服务范围

为了更好的工作,本届学会理事努力改善学会工作条件,学会换届以后,*农业大学在7号教学楼为学会提供办公场所,学会办公设施得以改善。同时加强了学会领导班子的团结,尊重了调动了理事单位的积极性。

五、努力办好《*农村经济》学会期刊

在原有的基础上,*6年扩充了《*农村经济》杂志编辑部,为会刊质量的提高奠定了基础。《*农村经济》不仅具有一般学术杂志的功能,同时也是会员进行学术交流的园地,是学会与会员联系的纽带,也是兄弟省区学会了解*农业经济学会的一个窗口。*6年,学会编辑部共编辑发行了4期30余篇学术论文,合计印数3600本。所撰写的论文在政策性、理论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等方面各有所长,对*农村经济的发展、会员之间的交流与沟通、提高理论书评和业务能力都发挥了重要作用。此外,在今年,学会秘书处一文摘的形式编辑发行了《中亚信息》。

第7篇

本文首先分析了国内外环保企业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发展状况,并以巨龙公司作为实证研究对象。巨龙人力资源开发的成就和人才队伍建设的有利条件,主要体现在:公司经过多年的经济积累,为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体系建设奠定良好的基础;形成了比较规范的人才开发与管理的体系;初步形成了有巨龙特色的企业文化,树立了良好的企业形象。

本文在对巨龙公司员工进行的问卷调查基础上,重点分析了巨龙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人才管理部门作用不够强;人才队伍结构与目前企业发展战略矛盾突出;在人才的使用上存在问题,部分高素质人才流失;任用机制存在问题。论文还归纳出巨龙公司面向二十一世纪面临的五大挑战,并明确提出了巨龙二十一世纪人力资源的战略对策:发挥公司班子领导核心作用;进一步完善人才发展规划;加强人力资源部门的组织建设;建立并完善人力资源开发制度和政策;培养和更新企业文化。

论文对于其他的中国环保企业、乡镇企业的发展,具有普遍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巨龙公司,人才对策,人力资源开发

ABSTRACT

Startingfromasimplemanufactory,GUDRAGONhasnowbecomeaninternationallywell-knownmodernenterprise.However,duetoseriouscompetitioninthemarket,thechangingofmarketenvironmentandallkindsofchallengesappearingin21stcentury,GUDRAGONhasexperiencedmanydifficultiessuchasmarketdeclination,profitdropdown,demoralization,talentslossandevennegativeprofitsintheyear2000and2001.ThethesismakesadeepstudyandanalysisofthecompanyfromtheHumanResourceaspectwiththeknowledgeonmanagementandhumanresourcemanagementaswellas;empiricalresearch.

Thisthesisfirstlyintroducesthehumanresourcemanagementdevelopmentofnationalandinternationalappliancemanufacturers,andthentheaccomplishmentsofHRdevelopmentofGUDRAGONandindicatestheadvantagesofGUDRAGONintheconstructionoftalentsteam:GoodmanagementachievementformsaneconomicalbaseforconstructionofHRdevelopmentandmanagement;hasacomparablynormativeHRdevelopmentandmanagementsystem;hascreatedacharacteristiccorporatecultureandhassetupagoodcorporateimage.

ThenthethesisstudiestheproblemsexistinGUDRAGON’sHRDevelopmentandManagement:thefunctionofHRmanagingdepartmentisnotstrongenough;thetalentconstructionandcurrentcorporatedevelopingstrategieshavesharpcontradiction;problemsexistintheutilizationoftalent,whichleadtotalentloss;theappointmentmechanismhaveproblems.ItalsobriefsthefivebigchallengesGUDRAGONisconfrontedwithinthe21stcenturyandputsforwardcorrespondingcountermeasures:Exertthecoreeffectoftheleadingteam;Furthercompletethetalentdevelopmentplan;Enforce theorganizationconstructionofHRdepartment;BuildandcompletetheHRcultivatingsystemsandpolicies;Fosterandrenewcorporateculture.

ThisthesisalsogivesadvicetootherChina’sappliancemanufacturersandtownshipbusinesses.

Keywords:GUDRAGON,talentscountermeasure,

HumanResourcesDevelopmen

目录

绪论………………………………………………………………………………1

第1章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理论综述…………………………………3

1.1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概念及主要内容.……………………………3

1.1.1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概念…………………………………………3

1.1.2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主要内容……………………………………3

1.2与本文相关的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理论……………………………4

1.2.1人力资源规划……………………………………………………………4

1.2.1.1人力资源规划的定义………………………………………………4

1.2.1.2人力资源规划的内容………………………………………………5

1.2.2人员激励…………………………………………………………………5

1.2.2.1人力资源激励的定义………………………………………………5

1.2.2.2人力资源激励的方式和原则………………………………………6

1.2.3绩效考评…………………………………………………………………7

1.2.3.1绩效考评的含义…………………………………………7

1.2.3.2实施绩效考评过程中的职责分工…………………………8

1.2.3.3考评者的选择………………………………………………9

1.2.4人员培训……………………………………………………………9

1.2.4.1确定培训目标………………………………………………9

1.2.4.2拟定培训计划……………………………………………10

1.2.4.3选择受训者………………………………………………10

1.2.4.4培训的形式………………………………………………10

1.2.5薪酬制定……………………………………………………………11

1.2.5.1影响薪酬制定的主要因素……………………………………11

1.2.5.2薪酬结构…………………………………………………12

1.2.6企业文化……………………………………………………………13

1.2.6.1企业的物质文化………………………………………………13

1.2.6.2企业的制度文化………………………………………………14

1.2.6.3企业的精神文化………………………………………………15

第二章国内外环保企业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研究……………………16

2.1国外先进企业的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情况概述……………………16

2.2外国先进环保企业的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改革和创新的实证研究…19

2.3我国环保企业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策略性研究……………………23

2.3.1我国环保企业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现状………………………24

2.3.2我国环保企业和外国先进企业的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差距分析…25

2.3.3我国环保企业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对策………………………30

第三章实证研究巨龙公司面向二十一世纪的企业人才对策………………37

3.1巨龙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现状…………………………………………37

3.1.1巨龙人力资源开发的成就……………………………………………37

3.1.1.1企业的人才素质逐年提高…………………………………………37

3.1.1.2企业人才结构渐趋合理……………………………………………38

3.1.2巨龙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有利条件………………………………39

3.1.2.1经过多年的经济积累,为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奠定良好的基础39

3.1.2.2形成了比较规范的人才开发与管理的体系………………………41

3.1.2.3初步形成了有巨龙特色的企业文化,树立了良好的企业形象…43

3.1.3巨龙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存在的问题…………………………43

3.1.3.1人才管理部门作用不够强…………………………………………43

3.1.3.2人才队伍结构与目前企业发展战略矛盾突出……………………45

3.1.3.3在人才的使用上存在问题,部分高素质人才流失………………47

3.1.3.4任用机制存在问题…………………………………………………56

3.2巨龙二十一世纪在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面临的挑战………………59

3.2.1巨龙自己培养的中高级人才满足不了未来发展的要求……………60

3.2.2外来的人才供给越来越有限………………………………………60

3.2.3设备行业对人才的争夺越来越激烈…………………………………61

3.2.4地区的环境条件使巨龙客观上存在对人才吸引力的不足…………61

3.2.5本地的人才政策存在偏颇……………………………………………62

3.3巨龙二十一世纪人力资源的战略对策……………………………63

3.3.1发挥公司班子领导核心的作用……………………………………63

3.3.2进一步完善人才发展规划…………………………………………64

3.3.3加强人力资源部门的组织建设………………………………………66

3.3.3.1人力资源部门重新定位…………………………………………66

3.3.3.2人力资源部门的组织设置………………………………………66

3.3.3.3推进信息网络系统建设…………………………………………68

3.3.3.4充分发挥人力资源部门的作用…………………………………68

3.3.4建立并完善人力资源开发制度和政策………………………………69

3.3.4.1结合地方实际制定人才引进政策………………………………69

3.3.4.2完善人才测评制度………………………………………………70

3.3.4.3推进人事管理制度的改革和完善………………………………70

3.3.4.4加大培训力度,提高员工素质……………………………………80

3.3.4.5完善高层次人才引进、激励和培养的政策和措施………………80

3.3.4.6完善任用机制……………………………………………………84

3.3.5培养和更新企业文化…………………………………………………85

3.3.5.1巨龙文化要体现中山人文特质…………………………………85

3.3.5.2结合“巨龙”实际,加强建设表层文化…………………………86

3.3.5.3锤炼“巨龙”个性,加强建设内层文化…………………………87

3.3.5.5进一步推进企业文化在广度和深度的发展……………………89

3.3.5.6建立跨文化管理的新模式………………………………………90

第四章中国乡镇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现代化………………………93

4.1中国乡镇企业政企不分带来的人事弊病………………………93

4.2乡镇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不能一蹴而就………………………95

4.3乡镇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落后状况必须改变……………………98

4.4入世后乡镇企业人力资源建设面临的挑战……………………100

4.5乡镇企业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对策…………………………102

4.5.1乡镇企业人力资源的配置…………………………………102

4.5.2乡镇企业人力资源的管理…………………………………103

4.5.3乡镇企业人力资源的使用…………………………………104

4.5.4乡镇企业人力资源的激励…………………………………105

第五章研究结论与展望…………………………………………………107

5.1研究结论……………………………………………………………107

5.2展望…………………………………………………………………107

参考文献…………………………………………………………………109

附录:巨龙公司人力资源管理调查问卷……………………………………111

第8篇

xx年全年工作即将结束,团县委从2月着手制定基层团建试点方案,到3月开展调查研究,到4、5月工作方案完成并召开全县基层团建试点工作会议,再到年底12月,基层团建工作可以说已经历经了九个月的时间,通过这一阶段的努力,基层团建取得了一些实实在在的成绩,结合工作方案,对照检验总结出以下情况:

一、已经取得的成绩

1、基层团建整体取得了实效。自基层团建工作开展以来,10个乡镇团组织、18个学校团组织、11个企业团组织、15个事业单位团组织以及全县的162个村级团组织纷纷开展团建工作,在不同程度、不同范围以及不同的成效上分别取得了基层团建的实际成果。全县基层团建的整体局面是进步和发展的。

2、全县基层团干部队伍质量有明显改善。抓好干部的建设也就抓住了基层团建的核心和根本。全县现有专职的县级团干部5人,乡镇专职团干70人,学校专职团干90人,企事业团干部25人,村级团组织干部178人,全县实有专职团干部人数为368人,团干部的最低学历大专。团县委为进一步提升专职团干部的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利用八、九、十3个月的有利时机,举行了三期团干学习班,368名团干部无漏一人的参加了学习班,每一个参加培训的团干部在结业的时候上交了各自的结业论文,并获得了结业证书。通过这一举措,全县团干部有效的统一了思想和行动,团的工作能力和应对能力有了明显提升。

3、全县基层团的阵地有明显改善。阵地是基础也是共青团组织开展工作的具体依托。改善和改变基层阵地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条件是促进基层团组织建设的有效手段。在经费紧张、场地有限、条件较差等不利因素的制约下,团县委先后从自身办公经费抽出两万余元投入到全县最差的15个基层团组织阵地,为他们送去了电脑、电视、办公桌、档案柜等。

4、全县基层团组织工作制度有所创新。创新是一个组织体的生命和灵魂,抓紧制度创新工作是推进基层团建的必然要求。按照工作方案的部署和安排,全县各基层团组织分别开展了为期10天的调研工作,以此查找不足、摆出问题、寻找对策、整改创新。截止目前,全县各基层团组织共完成基层团建调研报告65篇,形成有效创新制度50余条,很好的改善了共青团组织的工作制度环境。

二、部分仍在推动的工作。

一部分工作取得了实在的成绩,还有一部分工作正在推进中,成绩的显现也只能在明年了。这部分工作有试点乡镇团委副书记的选配工作、未完成的基层团组织阵地建设工作、未完成的调研报告工作、未完成的制度创新工作等。

三、工作不到位的方面。

工作有做的好的方面,也有做的不好不到位的方面。不到位的方面主要体现在,

1、有些基层团委书记、基层团组织负责同志对试点基层团建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不能全身心的投入工作;

2、有些团干部不能很好的贯彻落实上级组织的工作要求,或者是不能全面的贯彻,只是部分的应付了事;

3、有些本该一个月完成的工作,结果做了两个月甚至做了三个月,时间拖得很慢,进度拖得很厉害,不能及时有效的开展工作。

4、部分基层团组织甚至不开展工作。

四、基层团建的经验。

综合总结县九个多月的基层团建所取得的成果,我们得出以下三点经验:

1、强化培训,建立激励措施,提高团干部工作积极性。以提高业务能力、改进工作方法为重点,加强对基层团干部的业务培训,不断提高团干部的工作主动性和带领青年致富的能力。

2、广泛动员,创新团建模式,发挥青年带头人作用。建立农村优秀青年人才库,加强联系,帮助他们在实现创业就业的同时,大胆尝试在他们的产业中建团,扩大团组织的覆盖面。

3、有效利用网络媒体等,加强团组织的工作能力。积极利用互联网发展团员,管理和引导青年,并建立团组织、团员青年的电子档案等。

五、今后需要努力的方面总的来说全年的工作做得很好,虽然有这样、那样问题的存在,但这不影响大局的进步。

今后工作有几个要努力的方向,

1、做好当前未完成的而正在推进的工作;

第9篇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技术

中图分类号:TU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 施工管理

施工管理包括控制进度、控制质量和控制成本。

1.1控制进度

首先,编制进度计划应在充分掌握工程量及工序的基础上进行。其次,确定计划工期。 一般情况下,建设单位在招标时会提供标底工期。施工单位应参照该工期,同时结合自己所能调配的最大且合适的资源,最终确定计划工期。 再次,实时监控进度计划的完成情况。 编制完进度计划不是将它束之高阁,而应按照所编制的进度计划对实际施工进行适时监控,并及时进行纠偏。最后,应尽量减少赶工期现象。进度计划一经确定,应严格按照计划进行施工,原则上不提倡赶工期,进度计划是在施工单位所能获取的最大且合适的资源的基础上进行编制的,赶工期无疑将增大资源的投入。

1.2控制质量

项目施工的质量控制主要应从人、机械、材三个方面着手控制。由于任何项目都是由

人来完成的,所以人的控制是质量控制中最为关键的工作,是其他控制的基础。

1.2.1人的控制。项目管理中最基本也是最难的管理就是对人的管理。人的控制首先是要选好人、用好人。人的能力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点是有所不同的,但它的变化应该是围绕一个基点变动的。不同的工作对基点的高低要求是不同的,要人尽其才,用好人。另外,应尽量做到一人多能,这样就能精简人员,事半功倍。其次,应充调动人的能动性。主动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再次,绩效评估是调动主观能动性的有效方法。调动能动性和绩效评估就像萝卜和大棒一样,是做一项工作的两个手段。大棒的威力相比萝卜是很大的,绩效评估所产生的效果比调动能动性是显著的,且绩效评估是索取,调动能动性是付出,这就是为什么每个企业、每个项目都重视进行绩效评估而忽略调动能动性的原因。

1.2.2 机械使用控制。施工机械的使用可以有效地提高生产效率,而且施工机械的程序化操作,对施工质量有保证,并能节省施工成本,降低人员的安全风险。施工机械是一次性投资,使用期较长,属于较大项目的固定资产投资。施工机械管理的关键是在开工前对机械是购买、租赁或者继续使用原有机械进行评估,在评估时应充分核算各个方案在工程存续期所消耗的经济资源,从中选择较经济的方案。

1.3成本控制

项目施工的成功与否,利润率是一个重要指标。利润的增长就要增加收入、减少成本。收入在施工单位竞标以后是相对固定的,成本在施工中则可以通过组织管理进行控制,所以成本控制是建设项目施工管理的关键工作。在进行成本控制时,应注意以下几点原则:

1.3.1 成本最低化原则。施工单位应根据市场价格编制施工定额。施工定额要求成本最低化,同时还应注意成本降低的合理性。施工定额还应根据市场价格的变动,经常地进行调整。

1.3.2 全面成本控制原则。成本控制是"三全"控制,即全企业、全员和全过程的控制。 项目成本的全员控制有一个系统的实质性内容,包括各部门、各单位的责任网络和班组经济核算等等,应防止成本控制人人有责,但又人人不管现象。

1.3.3 动态控制原则。 施工项目是一次性的。成本控制应从项目施工的开始一直到结束。在施工前,应确定成本控制目标;在施工中,应对成本进行实时控制,及时校正偏差;在施工结束后,对成本控制的情况进行总结。

1.3.4 目标管理原则。目标确定应注意其合理性,目标太高则易造成浪费,太低又难以保证质量。

1.3.5 责、权、利相结合的原则。在项目施工过程中,项目经理、各部门在肩负成本控制责任的同时,享有成本控制的权力,同时项目经理要对各部门在成本控制中的业绩进行定期的检查和考评,实行有奖有罚。

2 施工项目验收

施工项目在竣工验收合格后才可以进行工程结算,因此验收工作应在施工工作结束后尽快完成。有的施工单位进行施工验收过程相当缓慢,其大部分原因是由于施工资料不齐全,到施工工作结束后才开始后补资料。 对工程资料的整理,尤其是现场施工工序资料(含隐蔽工程验收记录)、管理技术类资料、材料质保资料,必须要在平时的施工过程中进行整理归档,并随时接受工程监管单位的检查。另外,最重要的的是施工单位应与施工各建设主体单位以及工程监督主管部门保持良好沟通,要处理好这种相互结合的立体多维关系,保证建设项目的顺利施工和验收。

3 建设工程项目保修

施工验收结束后,施工单位并不是就此结束对建设项目的管理工作,还应按合同要求继续履行工程的保修义务,负责保修期内的工程维修工作。主要做好以下工作:第一,对涉及结构安全的质量问题,施工方应组织相关建设单位进行现场会诊,提出保修方案后再实施保修工作,保修完成后组织建设方验收。第二,施工单位应根据施工合同中的保修范围,实施保修工作,保修完成后组织建设方验收;第三,对保修范围外的项目,对于紧急抢修事故,应立即组织抢修,抢修完成后组织建设方验收。

4 结语

通过管理使项目的目标得以实现这就是施工项目的管理。 一个建设项目参建方涉及勘探、设计、监理、施工等诸多企业,项目实施流程从设计、施工、竣工到保修等阶段,文章仅从施工方的项目管理角度谈谈自己的看法。

第10篇

[论文关键词]工学实训组织 自主管理 组织建设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将产业、行业、企业、职业和实践要素融入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办学,开展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特色。高职教育的高素质,强调“职业性”,主要是指高质量的职业素质。现在各高职院校都在人才培养中突出强调了教与学的职业导向,但对课余持续强化学生的职业行为关注较少。本文以浙江旅游职业学院的学生自主管理工学实训组织为例,研究该组织的建设,同时研究高职院校课余有序开展以职业行为养成为目标的职业人才培养的途径方法。

一、工学实训组织的定位

职业素质是指从业者在一定生理和心理条件基础上,通过教育培训、职业实践、自我修炼等途径形成和发展起来,在职业活动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内在的、相对稳定的基本品质。它是从业者对社会职业了解与适应能力的综合体现,是从业者可否进入职业以及能否胜任某职业的条件。近年来,研究者尝试对现阶段不同职业体系下的职业素质做出更准确的定义,同时在实际职业岗位中确定能体现职业素质的行为。此外,越来越多的研究者认为,职业行为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在不同的情境下,职业行为的要求不同。事实上,职业素质更应该被理解为是动态的、行为化的概念。职业素质并不是指导行为的概念性文字表述,而是实实在在的职业行为,协助从业者完成日常岗位工作。

高职院校普遍在人才培养方案设计和教学方法上突出强调了职业教育的职业性,职业素质的培养以课堂和实训为核心围绕行业特点展开,形成了良好的职业培养氛围。但正如上文所说的那样,职业素质的关键是职业行为,职业行为依存于日常岗位为主的职业环境。如果能够在学习阶段进一步让学生走上职业岗位进行职业体验和职业实践,由专业老师进行专门指导答疑解惑,将更有利于学生实现与职业岗位的无缝对接。浙江旅游职业学院以专业为基础建立的工学实训组织,正是基于现阶段的职场环境的以学生职业行为养成和职业素质修炼为目的平台。它也改变了以教师为主导的常见“工学结合”模式,教师成为指导者和顾问,以学生自主管理为基础,以各种形式的“任务”为牵手,以作业团队为核心完成职业实践,并在教师指导下进行职业行为的校正和重塑。工学实训组织成员完成任务,不只是社会兼职获取报酬,更重要的是获得一种培养职业行为的机会。

二、工学实训组织运行机制的构建

工学实训组织是一个学习平台,它将职业实践和专业学习有机结合,在老师的指导下,实现学生自主的工学交替。不同于学校一般的社团组织,工学实训组织的运行需要进行五个方面设计:工学组织构建、学生自主实训基地建设、任务作业团队组建、职业实践、实践经验总结。

(一)工学组织构建

根据专业特点,有针对性地选择所面对职业的主要岗位的工作任务,按照工学结合的要求构建任务驱动的工学实训组织,同时聘请行业经验丰富或正在企业挂职的教师担任该组织的顾问或指导。实训组织的日常工作突出学生自主管理,其依据是不断充实完善的机构章程和根据章程设置的部门、岗位、作业团队,编制的管理制度,确定的业务流程和考核标准。实训组织总负责人通过公开竞聘招选,任职时间一般为一年,实训组织各岗位的负责人由实训组织总负责人负责招募。

(二)学生自主实训基地建设

学生自主管理工学实训组织在系部的支持下建立校内自主实训基地。主要做法是将校内仿真实训场所,全部或部分由学生自主实训组织管理,变为开放式实训场所,为组织成员也为其他学生课余提高职业技能服务,学生承接的企业任务也可以在校内实训基地完成。校外实训基地是学生工学结合的对口服务企业,对一些可以开展经常和稳定职业实践的企业,由系部与它们签订协议,再交由学生自主实训组织负责具体时段任务的完成。校内实训基地以职业技能提高为主,校外实训基地则突出职业实践。

(三)任务作业团队组建

学生自主管理工学实训组织根据职业岗位特点和实际工作任务的具体情况设立作业团队。作业团队承担企业任务的组织实施,也是职业行为培养的主要客体。作业团队设常设团队或临时组建团队两类。常设团队设立的依据是企业生产经营实际的需求或者行业发展的现状,这类团队工作目标指向明确、职业岗位职能清晰,有固定指导教师负责技能训练和具体任务分派。学生自主管理工学实训组织则对各作业团队进行支持、协调和管理。

(四)职业实践

这是任务完成的过程也是职业环境真实接触的过程,更是职业行为养成的关键过程。高职学生的行为特点、学习习惯决定了实践任务的完成,并不是教师完全放手不管,而仍然应该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尤其是一些临时性或富有创造性的任务。任务引入的起始阶段、完成任务的过程离不开教师的指导、帮助,任务完成以后,更需要教师召集作业团队成员进行适时适当的点评,“孵化”正确的职业行为,“校正”不正确的行为、态度和认知。

(五)实践经验总结

为进一步挖掘学生学习的潜力,激发学生的钻研精神,增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整合提升,培养学生的学习后劲,要求作业团队的成员在任课老师或作业团队指导老师的带领下,对所完成的企业工作任务进行充分提炼总结并反思,进一步明确应该努力养成的未来职业的职业行为。成效比较好的可以转化为实训讲义。这种讲义的汇编可以是开放式的,根据实训组织职业实践开展情况持续增加和更新。

三、工学实训组织运作实践

根据学生自主管理工学实训组织的定位和设计思路,浙江旅游职业学院(以下简称学院)从2009年9月开始推动这类工学实训组织的建设,取得了良好的实践效果。

(一)发展概况

对于学生自主管理的工学实训组织,学院的建设思路是,给予三年孵化的经费资助,通过三年努力实现组织的自我良性发展。2010年底,根据工学实训组织建设实际,学院将申报建设之初的18个工学实训组织整合成为16个,15个专业的学生受益于工学实训组织牵头的职业岗位技能训练和职业行为养成实践。16个工学实训组织根据职业实践的特点分为三种类型。一是“技能+创业”型。比如烹饪系的“美味教室食品有限公司”,以校内和社区为市场开展经营活动;“旅苑”校内实验旅行社是旅行社管理专业在我院“校中店”旅苑旅行社在校内的分支机构,拥有自己的营业执照和门市部,旅行社各岗位均由在校学生担任,开展对外经营。这类工学实训组织内的所有工作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全部由学生自行完成,很好地利用了专业技能并对经营管理能力进行了拓展。二是“技能+服务”型。学院的酒店管理专业、导游专业和空中乘务专业分别根据自己专业的核心服务技能成立了酒店“PARTTIME”社、旅苑导游服务部和旅苑礼仪服务社,这些组织提供学生在未来就业企业的职业实践机会,以服务技能训练和职业行为养成为主。三是“技能+实践”型。这类工学实训组织由于专业指向的就业行业等方面的原因,强调学生真实技能实践,突出的是技能实训和职业体验,但不像前两种实训组织一样会给学生带来经济效益或者只能带来很少的经济效益。比如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的卓越会展工作室、旅游英语专业的英语沙龙工作室、景区规划与管理专业的TC智苑旅游策划工作室等。这些组织开展了真实的职业实践,但尚不是真实职业环境中开展的工作,有些学生实践成果尚显稚嫩,无法真正被企业采用。“技能+实践”型工学实训组织必须向“技能+创业”型或“技能+服务”型组织转变,否则将在三年期满后予以淘汰。目前学院还有一批二、三型综合的实训组织,比如外语系的译之园旅苑工学翻译社、旅行社经营管理专业的以旅游线路策划为主的旅游创意工作室、旅游工艺品设计专业的凡尔赛工设计社等,它们在加强学生职业实训的同时也在努力争取与市场对接。

(二)工学实训组织对学生职业行为培养的作用

1.工学实训组织是学生开展职业实践的重要平台。工学实训组织作为学生自主管理的非营利机构,容易获得学生的认可;依托专业,容易获得专业对应企业的认可;建立完善的组织章程和工作规范,容易获得院系管理部门的认可。基于以上三个原因,以专业为基础的工学实训组织不同于搭建学生兼职平台的学校团委或其他机构,它是学生职业实践和专业实训的重要平台。浙江旅游职业学院的16个工作实训组织经过两年多的建设,运转良好,建立起完善的组织章程和工作规范,设计有自己独特的LOGO,财务管理和档案管理也逐渐规范,成为相关专业学生产学结合衔接未来职业的重要平台。“技能+创业”型和“技能+服务”型实训组织为学生提供了总金额超过了150万元人民币职业实践机会,参与学生总人次超过2万人次/天。

2.激发学生进行职业技能训练的积极性。工学实训组织通过协议与各用人单位建立协作关系,将这些企业纳入到专业实训基地体系里来。不同于实习基地,工学实训基地由于开展的是短期的职业实践和体验,企业没有托管学生的压力却可以获得短期用工的便利;工学实训组织也由于不存在教学环节要求,又没有创收压力,有更好的主体地位可以维护同学权益。工学实训组织建立的校外工学实训基地一般是经过工学双方良好磨合基本达成职业实践和体验共识、运作模式相对成熟的企业,也吸引学生积极参与这种职业实践。另外,在这种学生参与积极性相对较高的自主实训体系中,学生有更强的愿望进行专业技能训练,这也促进了校内实训场所的开放,学生在课余时间可以自行进行技能实训,巩固课堂上学习的职业技能以便更好地进行职业实践。

3.以团队作业为基础的项目化实训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团队意识是未来职场竞争的一个重要砝码,很多知名企业都将是否具有团队意识放在选人用人首位。人力资源专家认为,经过各种实践锻炼、训练有素、具备良好团队合作精神的学生,能更迅速地适应工作环境,对企业也更有吸引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是高校育人的重要环节。项目是工学实训组织开展工学实训的基本作业,作业团队是完成项目实训的基本单位。建立职业目标明确、相对稳定的作业团队,一方面可以开展职业技能的训练和学习,互相取长补短;另一方面也可以进行团队分工,完成需要团队分工合作共同完成的实训项目,再就是可以很好地在技能训练和职业实践中引入团队意识进行团队合作精神培养。如杭州导游服务团队,课余针对杭州地陪景点到校内实训基地开展导游实训,在节假日到合作企业进行职业实践,职业实践后进行小组研讨小结,每个团队的导游讲解技能和带团能力都有明显提高。

(三)工学实训组织建设中容易出现的问题

1.实训组织的建设需要向综合和长远方向转变。由于实训组织的非营利性和管理人员的短暂任期,使实训组织更注重了当下工作任务的完成,而对组织长远发展和综合管理考虑不够。主要出现的问题,一是指导老师的积极性在经过短暂的义务劳动之后开始下降,职业指导开始缺失;二是财务管理规范不够,出现提留经费使用不当引起争议和提留经费不够导致新任务开展困难两种情况;三是实训组织建设方向盲目,自我良性运行机制由于职业岗位定位等原因无法形成,组织运行有终止的可能。这要求工学实训组织建设的负责人承担更多的引导和规范责任。

2.开放性实训室使用率问题。按照工学实训组织的建设设想,自主实训组织负责开放式实训室的管理,为作业团队成员也为其他学生开展课余技能实训提供便利,但实践中存在实训室总体使用率不高的情况。浙江旅游职业学院的开放式实训室就存在这个问题。模拟导游实训室由于景点讲解技能训练的需要,其利用率比较高;酒店管理专业的客房、餐饮实训室由于服务技能的要求低些,学生使用率就低。另外实训也存在一些难以克服的困难,比如烹饪实训室,水、电、油和实训材料等运行成本较高,学生无法负担。让工学实训组织发挥更积极的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实训的机制有待探索。

第11篇

一、组织课题组教师认真学习课程理论,转变观念,提高教科研能力。

(一)加强理论学习,提高教师理论水平。

我们认真组织课题组教师学习相关的教育科研理论知识和课程理论知识,做好教师业务学习的改革工作,开辟“学习与研究”论坛,本学期,我校围绕新课程实施中的一些具体课题,如综合实践活动、新课程引起课堂教学策略的变化、学习方式的变化、教师角色的变化、课堂教学评价的变化等方面,请学校学科带头人,围绕主题,进行了专题讲座;同时教科室为各课题收集相关的理论资料,分发各课题组学习参考,提高课题研究的理论水平,促进课题研究健康有序发展。

(二)加强培养学校教科研骨干队伍,提高教师教科研能力。

首先我们努力提高课题组人员理论素养。我们组织课题组成员广阔阅读理论书籍,吸取营养,并及时将有关课题研究的资料分发给大家。在此基础上,形成学习制度,每个课题组有固定的理论学习时间(每两周一次),每位教师要写好学习理论、学习心理,定期交流检查。

其次增强课题研究人员的科研能力。积极组织校内课题研讨活动,指导教师精心选择适宜的科研方法,对课题组成员进行科研方法的培训,提高教师的教科研能力。

再次,增强教师的科研业务能力。本学期我们根据省电化教育馆、州教科所的安排,认真组织课题组人员到昆明参加课题开题培训班。外出参加听课学习活动,外出听课后,我们要求课题组教师认真写好一份听课心得,并在课题组范围内组织学习讨论。

二、加强学校教科研科学管理,促进教科研工作有序、高效开展。

(一)加强课题组自身建设

课题组建设包括组织建设、制度建设和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上要求新成立的课题组人员要精心物色,成员结构合理,以形成合力;制度建设上要求形成一套符合我校实际的制度,以使课题组开展活动有章可循,本学期我们进一步完善了“理论学习制度(定期交流、检查)”、“教学观摩制度”等、“课题研究考核制度”。

(二)加强课题研究过程管理

这也是教科研工作的重中之重。本学期每个课题组重点抓实验计划的制定(期初交教科室),抓具体研究汇报课,抓实验研讨活动,抓每个实验课题的进度及实验情况评估,抓实验资料整理和论文心得写作。期初教科室将每个课题组的进度开展情况列成表格、宏观控制,确保每个课题组按计划进行活动。每个课题组都要定期召开课题组学习会议,记录好每次会议、研究、活动情况,收集好各类资料,并定期交流,并由副校长室、教科室检查。

(三)全力提高课题组人员的理论素质

1、教科室设“图书室导读”将各类教育教学书刊编目分类发给课题组成员,把握教改动态,一有好的文章或材料立即复印分发给教师。

2、学校行政人员、年级组长、教科室人员和课题组组长带头做好学习笔记,并组织带头写好学习笔记。

3、坚持每两月一次的“课题研究日”(学术沙龙);交流各自学习心得笔记和课题组开展情况(包括所遇困难),对某一研究个案深入探讨,或集体学习、观看影响资料,组织参观学习,用创新、形式各样的形式使理论、实践相结合。

三、重视新课题的开发,促进学校课题研究的系统化。

本学期,我校除了继续搞好已立项的各级课题研究外,我们又申报了《加强小学生语文知识的积累和运用的研究》、《提高小学班主任工作实效性的研究》、《培养边疆少数民族学生实验能力的研究》、《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三生教育”平台研究》、《让小学生在数学课里说起来的探讨》、《运用多媒体教学游戏软件提高课堂效率的研究》、《幼儿倾听能力培养研究》七个市级课题以及市科技局三项费课题《运用多媒体教学游戏软件构建新型课堂模式的研究》、《幼儿园民间艺术课程的开发研究》。

同时我们又被云南省“三生教育”办公室推荐为省级课题《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促进“三生教育”教学实践》的子课题研究单位。这样,我校的课题研究项目已经囊括了学校教育的各个方面,形成了由省级课题、市级课题、市科技局课题及校级课题层层发展的良好态势,促进了教师的发展。

为了使我校的课题研究井然有序、有重点、有层次地开展,我校教科室负责控制下的课题组与教导处组织下的教研组紧密结合,将教研组与课题组结合,通过具体研究,使课题研究真正将主攻方向放在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上,推动素质教育全面深入进行。

四、加强课题规范操作,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一)认真组织课题研究,提高课题研究的水平。

本学期,我校加强了科研课题的研究工作,每个课题组,对照学期计划,都开展了丰富、有效的课题研究活动,每个课题组有一半老师上了课题研究课,课前课题组教师集体备课,课中课题组教师集体听课,课后上课教师先谈设计思想,然后课题组教师中肯的评议,肯定优点,更提出建议,通过这样的活动,促进了学校教科研水平的提高,同时也促进了学校全体实验教师的发展。本学期,袁静老师执教的《黄鹤楼送别》在武进区小学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课题研究课评优活动获一等奖。

(二)规范课题管理,提高课题研究质量。

为了规范课题研究的操作,教科室认真地对学校每项课题进行学期评估,以促进每个课题健康有序地开展,使教科研真正落到实处。本学期,我校出台了课题组教师考核办法,采用积分制的形式,对教师的学期教科研情况进行考核。同时,本学期我校积极做好市级以上课题的中期评估工作,省级课题《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小学生非智力因素的研究》顺利地通过了西双版纳州教育科研研究所的鉴定验收。**市科技局课题《小学音乐教育与我州原生态民族歌舞的融合研究》,通过了市科技局的中期评估并获得了好评。

五、积极创建教师展示研究成果的舞台,推广研究成果。

本学期,教科室和各课题组长、教研组长等组织指导好广大教师特别是课题组老师、青年教师积极撰写教育教学研究论文、教学设计、教学案例等,并帮助修改整理,积极参加各级各类教育部门组织的评比,积极向各级教育刊物投稿。

六、有关活动的开展

(一)开学初组织参加“祖国在我心中”征文活动、并有14名选手分别获一、二、三等奖。

(二)组织参加了科技创新大赛,并有多位学生获奖,同时我校还被评为“优秀组织奖”

第12篇

关键词:教育改革科学发展观教育现代化

2006年是我市实施教育发展“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在科学发展观的引领下,全市基础教育现代化、国际化进程加快,教育内涵逐步提升。教育发展与群众性教育科研的良好互动关系进一步形成。市教育学会在过去的一年中,紧密结合我市基础教育发展的中心工作和实际需要,积极发挥学术团体在群众性教育科研活动中的组织、指导、服务作用,全年工作显现了“适应改革,中心突出,有所开拓,成效较好”的特点。去年,市教育学会做了十件有意义的工作,其中不乏“亮点”。一是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行业协会和学会改革发展的意见》,完成了学会管理体制改革,开始实行“政会脱钩,自主办会”的新体制;二是首次和市陶研会合作,向政府部门购买《制定或修订学校综合督导评估方案》、《编写无锡市志(教育卷)》这两个服务项目,并完成了年度计划;三是扩大民间的对外教育交流,组织会员代表赴新加坡、马来西亚、日本等国考察基础教育,与有关部门一起承办了江苏省首届东南亚小学华文阅读教学研讨会和第三届朝阳杯中小学生国际朗诵比赛;四是基本完成了学会系统“十五”立项课题的结题任务,并对88个省市级“十一五”学会立项课题进行了开题论证;五是组织省、市优秀教育论文评比推荐工作,参赛论文、案例、课件达到5000多篇(件),为年度历史之最;六是出版会刊《教改与科研》6期,为宣传、推广学术研究成果提供了一个有影响力的平台;七是制定了素质教育实验基地校工作规范,新增基地校13所;八是成功举办了初中课堂教学创新课评比活动,促进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九是重新组织了学会学术指导小组,12位教育专家的加盟,增强了对我市群众性教育科研的指导力量;十是学会所属业余文化艺术学校事业有了新的发展,教育效益与社会效益明显提高。学会一年来所取得的进步是广大会员努力实践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教育,不断改革创新,坚持走科研兴教之路的必然结果,充分体现了学会对促进我市基础教育科学发展的工作价值,同时也为学会今后的发展奠定了新的基础。

2007年是党的十七大和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的召开之年,也是我市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国际化进程,建设教育强市的重要一年。教育学会的工作将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在工作指导思想上我们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为指南,坚持“为教育决策服务,为学校的发展服务,为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服务”的正确方向,不断激发新体制的活力,集聚人才优势,活跃学术研究,培育科研品牌,使学会的工作质量和办会水平有新的提高,以为发展我市的基础教育作出更多的贡献。今年学会主要的工作目标和任务定位于“三个进一步”:

一是进一步繁荣教育科研。要紧紧抓住素质教育的研究和实践这一中心,继续滚动发展一批省市级“十一五”课题,对正在进行的“十一五”学会课题的研究要加强“五环式”过程管理,帮助教师提高目标意识、研究意识、过程意识、创新意识,努力提高课题研究的针对性、科学性和实效性。年内要精心组织省市教育学会优秀教育论文和教学案例的有关推荐评审工作,精心办好会刊,开好科研工作交流会,宣传推广有应用价值的学术成果,使学会的学术研究能紧紧围绕素质教育,在更广的视角、更深的层次上有序展开,并逐步形成一些研究的亮点。

二是进一步构建教育服务平台。学会是群众性学术团体,多渠道、多形式地为会员构建各种服务平台就能为各类学术活动提供有效载体和支撑。课程改革的主战场、主阵地依然是课堂教学的创新。要精心做好省教育学会主办、我会承办的全省初中优质课的赛课工作。学会应为素质教育基地校的群众性科研提供必要的服务。为了适应教育现代化、国际化发展的新形势,学会要继续组织对外教育交流活动,进行教育现代化的比较研究。同时,要进一步拓展学会系统的信息化平台,积极开发网络资源,畅通信息交流的渠道。此外,要开展高中课程改革情况的调研,及时向有关部门提供有质量的调研报告,并与市陶研会通力合作,完成政府部门交给的服务项目,使学会的工作能更直接地为行政决策服务,并在有效的服务中得到行政更多的支持。

三是进一步加强学会的自身建设。办好学会必须以人为本。市学会理事会人员要带头学习政治理论、教育理论、科研理论,努力使学会组织成为学习型、研究型组织。要善抓机遇,敞开大门,多做工作,重点吸收青年教育骨干加入学会组织,不断壮大我市的学术队伍。年内,争取成立高中教育专业委员会。同时,要适应新形势,积极探索符合学会特点的一些新的管理机制,继续推动各地学会、各专业委员会、各实验基地校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学术建设和制度建设,以进一步改变群众性科研某些不适应、发展不平衡的状况。

2007年学会的工作催人奋进,任务艰巨。只要我们能找准定位,热心参与,潜心研究,学会工作一定会有新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