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9-02 23:16:1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会展项目总结,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大量的实际工作往往比理论上简单,如果我们仅考虑实际工作中经常发生的内容,完全不考虑实际工作中偶然发生的内容,培养的学生应变能力就不够,可持续发展能力就会受到影响。因此在制定专业核心课程目标时,既要考虑实际工作的基本要求,也要考虑学生未来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课程目标适当高于企业的要求。
二、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核心课程教学内容选取的思路
1.针对性。
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的学生培养目标主要是为北京发展区域经济培养高素质的一线的会展人才。专业核心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是根据北京地区会展企业对从事展览策划工作的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人才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需求来设计的。同时,考虑到学生在校期间,不仅要掌握一定的专业技能还要提高相应的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
2.适用性
学生需要完成的课程的学习任务,全部来自于会展企业真实的工作任务,为学生从事展览策划工作,打下了专业基础。同时,考虑到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教学的转化能力,课程的学习任务也没有完全照搬企业的工作内容,而是把企业的工作内容转化为教学中可实现、可操作、可执行的学习任务,使得学生在教学环境下,完成课程的项目内容。
三、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核心课程设计内容组织与安排
内容的组织安排上,我们按照工作过程系统化的方法,体现整体性的设计思路,按照会展策划工作的不同阶段,将企业的工作内容进行梳理,融入到教学可实现的学习任务中。每个学习任务都体现了展览策划工作的逻辑性,符合高职学生的认知水平,遵循职业能力培养的规律,使学生更好的掌握会展策划的专业知识。教师引导学生进行任务要点分析--完成任务所需知识点的学习--根据任务工作6步法教师指导学生完成项目内容--项目评价总结。这四个教学环节中每个环节都是由学生和教师共同完成。学生在项目中起主导作用,教师引导学生分析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能够体现教·学·做结合,理论与实践一体化。学生按照项目小组完成学习任务。每个项目小组由5~6名同学组成。由两个主讲老师共同完成授课任务。每名教师指导3~4个小组。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小组成员之间需要充分的沟通,团队协作,同时要把项目成果向指导老师汇报,并回答指导老师提出的问题。从学习任务的分析到学习任务的完成,学生不仅能够掌握专业技能,而且能够锻炼和培养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学生按照实际的六个工作步骤,完成学习任务。每个学习任务都在一定的工作环境下完成,并由企业兼职老师根据学生正在进行的项目任务,将实际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和总结的工作方法与学生一起分享,让学生掌握实际工作中的核心方法,同时使学生感受学和用的联系和区别,激励他们明确目的,不断努力。突出实践性内容,以使学生获得更加宽泛和实用的知识与技能。同时,补充和填补了教学中部分知识和实用技能的不足,为培养学生复合型素质打下基础。通过这样的教学内容实现与展览企业工作内容的零对接。
四、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
核心课程评价方案的思路考察一个学生是否达到专业培养目标,要体现出工学结合的思想。核心课程的评价应结合企业实际工作环境的要求进行,评价指标不能脱离专业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规格。基本的思路是:吸纳行业企业参与人才培养与评价,将就业水平、企业满意度作为衡量人才培养质量的核心指标。具体如下:课程项目评价主体由学生项目团队成员、校内专任教师和企业兼职教师三方结合共同评价。课程项目评价的内容需要紧密结合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进行,评价要以检验学生能力提升效果为主,验证学生知识领会程度为辅。课程项目评价对象需要针对学生完成的可视化成果(如学习工作页中的条目、项目实施过程中填制的表单、制定的计划、编写的总结、项目实施过程中录制的音像资料、软件系统操作获得的数据结果等)进行评价,同时适当包含教师自身授课反思及学生课后对教师的教学效果的反馈评价。课程项目评价方式可以采用口试、笔试、实践操作、集体陈述等多种形式相结合,运用多种手段检验考察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
五、结语
中图分类号:JO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2832(2016)01-02-0141-03
Teaching Mode Innovation on Courses in Exhibition Design Major in Vocational Schools, Based on Research about Public Education Platform in Art Galleries
WANG Yu-jing(Shanghai Trade Union Polytechnics, Shanghai 201415, China)
Abstract :This paper focuses on building a new teaching mode when teaching courses in Exhibition Design in vocational schools with public education resources available provided by art galleries. The paper is based on real cases taught in exhibition design major. It has also discussed the core skills required in Exhibition Design in vocational schools. In the meantime it combines the exhibition design education platform of vocational schools and public education platform of art galleries. By discussing real cases in class, it tries to improve the present teaching mode in exhibition design courses and create new mode connecting the two education platforms.
Key words :exhibition, design, project teaching, public education in art galleries, platform combination
Internet :artdesign.org.cn
会展,作为近些年被大力培养和扶持的绿色朝阳产业而被重视。会展行业范畴和技能定义近些年来不断被重新定义和改写。秉承从事会展设计一线教育近十年的经验与思考发现,会展本身的专业交叉性与行业包容性决定其强大的专业涵盖与外扩气质(图)。也基于此会展作为第三产业服务类专业的技能核心则需要不断完善提升,因此,我院会展专业自2007年于专业教育核心技能中引入会展设计技能,得到行业市场及企业的欢迎与好评。
鉴于会展行业国内外市场的发展形势,会展专业的教育创新定位于外扩与内精,理论基础的外扩充容与核心技能的内精提炼。会展专业核心技能中被定位外扩并需求旺盛的会展设计技能显得愈发重要,主要设计课程教育范畴为:《展示空间设计》《展示道具陈列设计》《广告策划与设计》《版式设计》等会展类设计核心课程。
而基于行动领域下的设计技能项目教育也随之被提上日程。会展设计课程下的技能培养需要项目教育开展与实施作为支撑,之所以采用“教育”一词而非“教学”实则因为教育乃是多元化的思路、手段和方法之统称。倘若仅仅称之为教学,那么涵义和内在则会被局限若干,无法拓展。而创新型的教学模式推导正是基于课程项目教育践行下的研究总结而得。
高职会展设计课程的项目教育平台与资源选择,也必须“门当户对”。课程项目教育平台的真实性与对称性选择尤为关键,这关系到学生掌握专业核心技能的接受力和理解度的优劣。如何选择平台资源成为首要任务,围绕“会展展览”技能核心,进行不断比对挑选。
国际上,美国的美术馆公共教育平台(以下简称美术馆公教)发展则可以称为楷模,长期以来十分重视艺术教育,绝大部分博物馆和美术馆都拥有实力强大的教育部门。这些教育部门除拥有固定的、有着高学历的教育及艺术史论背景的教育人员,同时还拥有一支庞大的义工志愿者团队。教育部门的导览员会针对不同的人群和对象,运用不同的阐释作品及解说方法。除此之外,美术馆等还积极与学校、社区合作,构建一些美术教育课程,提供相应的体验场所和学习空间。而早在1984年美国博物馆界名著《新世纪的博物馆(Museums for a New Century)》便论述到:“若典藏品是博物馆的心脏,教育则是博物馆的灵魂”。换句话说,若学校教育是“正式课程”,那美术馆教育可以与之相对成为“非正式课程”,也可成为“正式课程的有益补充”,因为美术馆教育的范围与意义比学校教育来的更为广泛且更具弹性,他们面对的公众和对象更为多元和全面,也积累了大量的展览案例资源和教育实战经验。
源于此的不断尝试与思考,专业自建立会展设计核心课程以来,基于地处长三角地区的地理优势,立足于上海地区的教育资源外扩和应用,与上海喜玛拉雅美术馆(以下简称喜玛美术馆)建立了近十年的馆校合作关系,并立足于喜玛美术馆,扩展教育平台资源,建立“美术馆公共教育朋友圈“概念,与上海龙美术馆、上海当代艺术馆、中华艺术宫、余德耀美术馆、上海二十一世界民生美术馆、震旦博物馆等美术馆博物馆建立一定的合作与交流关系,把学生课下“零散的、凌乱的自我学习场所”,教师“未加以重视的学习平台”有机系统的与会展设计课程项目教育结合起来。
不仅仅是因为美术馆拥有众多具有一定水准的展览实战经验,更是因为其兼具“公共教育平台”“公益化传播”的重要职能,此平台职能能够较好的与高职会展设计课程无缝对接,一定程度上摒弃课程项目教育与一般公司合作时的时间紧张、项目零散等水土不服问题,能够按照设计课程的时间安排和项目进度灵活的进行技能操作与职业素养培养,兼顾大部分课程学习者综合能力的全面提升。因此,基于美术馆公共教育平台下的会展设计课程项目教育的践行由此拉开,并形成良性循环、有一定借鉴和领先力的教学模式研究成果,并分为以下四个部分进行阐述:
一、课程基于美术馆公教平台下项目教育案例与教学模式分析
美术馆除去具有展览、收藏、传播等功能外,基于真实展览所涉猎的公共教育平台推出一系列项目面向公众,也积极对接高校等学校平台,例如:讲座、论坛、学校巡讲、展览导览等形式的有益资源都深深吸引着受众群,其灵活多变的教育形式和丰富真实的展览项目都可以作为会展设计类课程的项目教育案例。这些案例可以作为教学的案例资源使用,也可以基于美术馆公教平台的连接与美术馆其他职能部门产生合作可能,在此教育思维的指导之下,根据合作课程所开展的一系列真实项目,例如基于2014约翰-摩尔绘画奖(中国)展览项目开展的课程视觉版式设计项目、基于美术馆舞蹈教室外墙面视觉设计项目、基于真实项目2015英国艺术家克雷格-马丁(中国)展览项目开展的整体展览策划与展厅展示方案设计、基于2015年上海六馆(美术馆)联合的活动征集“在美术馆做我的活动”公众征集活动下的展厅空间与道具设计、展览广告视觉推广设计等,在这些有效的项目合作下,渐渐摸索出一定的思路规律:
① 美术馆真实展览项目一般具有提前规划的工作流程严谨的特征,在一定提前时间内可以通过沟通得知即将开始的若干展览计划。经过与美术馆公教平台沟通,可以适配高校会展专业课程的项目教育使用,达到有的放失,而非商业项目合作时的统筹无规律及时间凌乱。
② 美术馆公教平台教师众多,均具有与公众教育经验,也具有真实展览实操经验。对于课程项目教育开展模块的技能和职业素养对接,均可以成为良好的课程合作导师。在课程的有效主控思路下,不同身份教师参与丰富课堂,并拒绝单一的课程教学模式,让有规划的教学模块导入会展类设计课程,根据检验,也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二、开展课程项目教育对接美术馆公共教育平台的形式与方法
会展设计类课程的开展,其设计的内核决定“头脑风暴”和“创意创新”的特质,因此开展形式多样的项目教育活动也是历年来会展设计类课程的重心之一。经过若干年的教育摸索,总结出“走出去”“请进来”的一推一请形式――到美术馆去,请美术馆来。
这样的形式加深学生在会展设计课程中项目实施开展的了解度和紧密度,在不拘泥于校园课堂内部学习形式,同学们积极参与基于课程引导的美术馆专题讲座、参与美术馆“大师工作室”对话和论坛、参与相关真实展览的策划、设计及现场服务,经过一系列流程的学习,和美术馆公教平台产生良性互动循环机制。与此同时,采用一系列项目合作开展会展设计类课程的项目教育:
① 美术公教平台教师进入设计课程进行相关的知识模块教授,使学生能够在保证真实性项目开展同时,更大范畴的增强学习的广度与深度。
② 高校课程教师参与美术馆相关公众教育活动,在不同的教育平台中增强教育能力,并转化为有益于设计课程的教学思路与整合能力。
三、有效筛选课程教育合作项目,达到双方教育资源对接共赢
会展设计类课程基于美术馆公教平台下项目教育案例的择选,不能一蹴而就,需慎重为之。因美术馆开办的展览项目不同于一般展览、会议所实施的商业性项目,其具有一定的文化公益性、精神传播性、艺术独特性。其对设计视觉和人性化设计的需求更加强烈,在运作项目的开放性程度上较一般商业设计公司更加公开透明,也更为适合作为课程进行课程项目合作实施。
基于在不影响美术馆展览项目开展的信息隐秘性和资源独家性的基础之上,一般在会展设计类课程项目教育实施开始之前,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签订课程保密协议,在做好前期准备工作基础上,把真实展览项目及理念导入课堂,让学生产生“公司团队”运作的情景模拟,运用此类教学手法,筛选与学生年龄阶段相贴近,较为受学生接受的文化艺术展览项目来进行课程设计实操,一方面通过此种形式产生与甲方(即美术馆公教平台方)的互动真实性和有效性,另一方面也极大增进学生对此类文化艺术展览的了解与兴趣,在学习课程同时,学生也了解美术馆的展览运作、设计、运营等多项工作角色,对真实的展览有了自我理解,无形中也对展览项目产生浓厚兴趣,在课堂之外(业余时间)与美术馆产生更进一步的接触互动,整合统筹达到高职会展设计课程的教育目地、美术馆公教平台的教育目标之间的双赢。
四、合理设计课程项目中师生交往系统与课程反馈模式
对于会展设计类课堂的教育开展,不能是简单的“你讲我听”形式,而更应该是“团队项目”“公司模拟”“甲方乙方”“合作伙伴”等角色深入扮演,其形式多样,不论是通过讨论、讲座、提报、游戏等任何一种方式,其核心本质均为“平等教育”:即为师生自由、平等的项目教育模式――教师不再是高高在上的权威,可讨论、可学习、可借鉴、可互动的师生交往系统往往能够激发会展设计类学生最大的灵感和创意。
在教师团们的指导下,学生可深入一线美术馆场地扮演不同职业角色开展项目。学生可选择美术馆工作角色进行课程学习,成为志愿者、实习生、导览员、设计师、活动布展员、媒体推广员等角色来进行课程实施,并在逐级深入过程中完成课程项目教育目标与技能掌握。课程任课教师与美术馆公教平台教师的合作,形成了“甲方团”“导师团”概念,整合设计教育资源,形成多维度的项目教育平台融合,在不断的沟通与互动中,学生们能够通过课程项目成果展示、课程现场提报、甲方客观评价、真实展览项目招投标、展览设计搭建等一系列的项目产生较好的项目反馈与总结。
与此同时,基于本专业“课证赛”融通的特色发展思路,多维课程反馈模式也不仅仅局限于美术馆一线实践的方式。通过任课教师评价、美术馆公教平台教师评价、学生互评、国内外大赛参与评价基础上的四维多方评价形成良好的课程客观、公平的反馈评价机制。本专业会展设计类课程成果通过美术馆方总监级别的反馈、国内外大赛获奖成果的反馈、学生课后反馈及教师自身感悟来看,创新型会展设计类课程教育模式探索正以良性循环的模式构建深入,值得期待。
评估,简言之就是评价和估量,会展评估是对会展活动价值的评价。广义的会展评估是对会展活动作用于社会、经济、环境产生的结果进行测量和评价,包括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服务过程等方面。对会展活动进行系统、深入地考核和评价,是会展活动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会展产业链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参加会展活动,本身就是一项投入比较大的活动,企业往往需要投入相当多的人力、财力和精力。无论是对举办商或者活动参与者而言,每次会展活动都会有很多宝贵的经验和教训值得借鉴和总结。在会展活动期间进行系统的调查、统计、评估、总结的意义在于,一方面将有利于会展举办商改善项目的市场开发和运营管理,及时调整方向和运作方式,扬长避短,不断完善产品和提高服务能力;另一方面帮助参展商通过参展成本、效果、成交金额、观众和买家反映等多个层面进行综合、详细的评估,帮助参会者对会议期间的信息获取方式和信息传播方式进行分析,可以对会展进行性价比,从中选择成本低而效果好的优质会展项目,而且还能把参展和参会与其他营销方式如广告、人员推广等在成本效益上做出比较,为选择市场拓展的最佳展会项目提供依据;此外,会展评估工作也是会展行业管理机构的一项主要任务,是对会展市场活动加强监督指导和协调管理、扶优汰劣的有效办法。
会展评估的目的
专业会展公司经营会展项目,就是向参展商、观众以及参会者"出租"一种营销"能力",或者说,会展公司是一种"能力要素型"的企业,是围绕独立地会展项目业务这种特殊的"能力要素"所组织的企业。会展企业的"能力要素"必须通过参展企业、观众以及与会者的参与在服务过程中被整合才能真正产生价值。当然也不排除会展公司以会展为依托,整合参展商的"能力要素",形成能够满足特定顾客群体的其他服务业务。
专业会展企业要整合这种营销"能力要素",形成会展产业中的价值链,必须对该"能力要素"与自身其他"能力要素"的匹配程度、性价比、质量等等进行考察,会展评估的基本目的这种"考察"提供依据,也就是为参展商在不同的会展之间、会展与其他营销"能力要素"之间的"选择"提供依据,其派生意义还有"为专业观众选择参观会展"以及会展公司完善会展这种"能力要素"、打造会展品牌提供依据。
具体而言包括:
1.为会展主办单位机构进行会展项目的可行性分析并提供数据依据。
2.对会展项目的整体运做及其相关成果做出客观真实的评价,展示会展项目的优势,为项目招商提供基础数据的支撑。
3.对会展项目历年的相关会展数据进行纵向比较,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市场发展趋势及其未来的发展对策。
4.结合国内大型类似的相关会展活动进行横向对比,分析并借鉴其优势项目。
5.为将来会展项目的品牌建设提供支持。
同时,这些数据可以为场馆的出租提供背景资料,为主办商进行项目可行性分析提供数据依据,为参展商参展提供数据依据,为贸促会和会展馆协会提供协会管理的基础数据。
会展评估的跨学科特征
会展评估的理论框架具有跨学科特征,所涉及的学科领域主要有:决策学、管理学、政策学、行为学、经济学、工程学、社会学、心理学、逻辑学等。设计和实施会展评估活动需要跨学科的方法,需要不同专业领域理论的综合应用。
会展评估活动的分类
关于会展评估的分类,目前国内外存在各种不同的分类角度和分类方法。不同的分类方法实际上是从不同的角度来观察会展评估活动。归纳起来可以分为管理者的角度、评估者的角度和评估行业管理的角度这三种主要类型。
1、管理者的角度
从管理决策的需求出发,管理者在委托评估任务、应用评估结果时,主要考虑"评估对象"、"评估时间"等问题,通常采用以下分类方法:按评估的对象的性质,可分为政策评估、计划评估、项目评估、机构评估、人员评估、产品评估等;按评估的对象的数量,可分为个体评估、群体评估;按评估的时机,可分为事前评估、事中评估、事后评估、跟踪评估。
2、评估者的角度
在评估活动设计、实施的过程中,评估者除了采用上述管理者的分类方法以外,为了体现评估活动本身的特点,还常常采用以下的分类方法:
――按评估任务的具体特征,可以将会展评估活动分为诊断性评估、回顾性评估、前瞻性评估、复核性的二次评估、筛选性评估、优选性评估等。
――按评估要回答的主要问题,可以将评估活动分为目标评估、预算评估、执行评估、绩效评估、环境影响评估等。
――按评估采用的主要方法,可将评估活动分为基于比较分析的评估、基于定量模型的评估、基于规则的评估等。
――按评估报告的形式,可分为专题评估、综合评估等。
3、行业管理的角度
从规范、管理评估活动的需求出发,评估的管理机构或会员机构在制定评估制度、规范时,通常采用以下的分类角度和分类方法:
――按评估者与委托者的关系,可将评估活动分为内部评估(由部门或组织内部的相对独立的评估机构实施)和外部评估(由部门或组织外部的独立评估机构实施)。
――按评估的服务对象,可将评估活动分为:为政府有关政策制主、公共资源分配提供依据的职能性评估和为市场提供中介的非职能性评估。
――按评估的目的/任务,可将评估活动分为:①评估作为管理决策的环节:为政策制定、实施和修改,为公共资源分配和使用提供决策依据,例如:会展政策、策划、项目举办的前、中、后和跟踪评估。②评估作为监督的手段:通过评估提供公正、客观的意见,以便公众纳税人了解公共资源的分配,使用及其影响效果的真实情况,对其进行监督。 ③评估为技术的市场交易提供中介服务:在技术的市场交易过程中,会展评估可以提供第三方的判断和意见,作为双方谈判的基础。
会展评估者的职业原则
1、遵守职业道德原则
评估者必须遵守职业道德,不得有违法、违反职业道德的行为。专业评估人员应理解并掌握评估规范中关于职业道德的要求,并在执业时严格遵守。评估机构有责任加强对从业人员职业道德的教育,对于评估人员违反职业道德的行为,所属评估机构有连带责任。
2、独立、客观、公正原则
对于相应的评估业务,评估者应该是与委托者和评估对象无利害关系的第三者,按照评估的行为规范和技术规范独立地进行评估活动,不受来自外界的任何控制和影响,始终可以自主地表达意见而且无需考虑这意见对自己的利益的影响,保持评估观点、结论、判断和建议的客观公正。评估机构不应有直接的行政管理职能,或隶属于被评对象。如果评估者认为其独立性受到损害,可以拒绝进行评估或中止相应的评估活动,或在报告中声明。
3、回避原则
为避免评估者在执行评估业务时不公正或被认为不公正,评估机构有责任制订有关制度和程序,在接受评估任务、委派评估项目主持人和选择咨询专家时坚持回避原则。
4、避免误导原则
避免误导是评估的基本职业原则,评估者应避免任何可能会导致误导的行为。以下行为被认为可能引起误导:
――使用或提供可能会导致误导的评估报告;
――使用、依赖没有事实依据的结论和判断;
――评估中使用片面的数据和信息,在评估报告中不说明数据信息的来源和采集方式;
评估中使用具有明显倾向性的假设和前提条件,在评估报告中不说明这些假设和前提条件对评估结论的影响;
――不是以无利害关系的第三者身份执行评估(与被评对象有经济利益关联或个人关系),但在接受委托评估任务时不进行声明,或在评估报告中没有明确的说明;
――在公开新闻媒介直接或间接地刊登或播放自我夸张、内容虚假或容易引起公众误解的广告,或通过同样的渠道诋毁同行。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艺术设计学院 许传宏教授
会展院校是会展人才培养的基地,从市场的角度来说是人才的供应方。因此,牢牢把握会展人才市场需求的风向标,建立瞄准市场、研究市场、适应市场的教育与实践机制,这在会展专业教学培养的过程中是很重要的。会展院校切不可只凭拍脑袋、想当然地制定培养计划、撰写教学大纲、拼凑教学内容。走产学研合作的培养模式。目前在我国的会展实践教育中普遍存在着教育观念落后、客观条件制约、组织管理不善、师资力量匮乏以及实施保障不力等问题。会展专业人才要想具备很强的实践能力,走产学研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值得借鉴的。让学生经常参与实际的会展项目、顶岗实习;请有经验的会展一线工作人员给学生作讲座、谈案例,产学合作,会展院校为会展企业承担开发研究任务等都不失为会展人才培养的良方。
会展人才应该具备基本素质与能力有很多,沟通与创新能力是最重要的两点:会展工作有不同的角色,每一个大型的展会活动都可能有成百上千个环节,展会要获得成功,每一个角色之间,每一个环节之间都需要有良好的沟通。会展属于创意产业,会展业尤其需要创新,这意味着会展产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来源于会展从业人员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
浙江旅游职业学院 张捷雷
作为会展院校首先必须研究会展行业的需求,对会展行业的岗位需求进行分析,在教师培养、课程设置及实践环节上都要与行业接轨。只有这样培养的学生才能在行业中找到自己的位置,成为行业所需要的人才。会展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行业,因此会展专业的教学一定要充分体现学以致用和在实践中学习。首先,教师必须具有一定的行业实践背景。其次,就是要不断完善课程体系的设置。最后,实践教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实践教学应当融入到课程教学中去,可以开展一些课堂模拟情景训练,也可以依托当地的会展行业,参加当地会议或展览的一些短训项目,很多学校为配合短训项目,在教学上单独安排实训周。我认为会展行业从业人员最重要的素质之一就是“工作责任心和合作精神”,因为一次会展活动往往涉及面广,事务繁杂。每一个人都要对自己的工作尽心尽责并且能够善于合作,主动服务。其他的能力还有交际能力、口头和书面的沟通技巧、注意细节的能力、在压力下工作的能力、分析能力、外语能力、计算机技术能力等,当然还有专业技术能力。
北京民族文化艺术职业学院 薛凌主任
经过几年的办学实践,我深深感到会展人才的培养应该有着创新的思路和途径。会展院校如何培养会展人才?总结以下几点:1 密切与企业的合作、校企合作办学;2 为学生设计明确的未来岗位目标和综合能力要求;3 勇于进行专业教学课程的改革与新的实践;4 将学生参与展会实践成为常规性教学内容;5 引进业内专家、项目经理进入课堂,6 支持教师进入企业参与展会实践;7 加强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8 必须加强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不光是办事能力,还有语言表达能力、沟通交际能力、灵活的应变能力、计算机与网络的应用能力以及国际商务礼仪、英语口语能力,甚至包括良好的仪容、仪表、仪态等审美要求。以适应国际化展会的要求。
概括地说,会展人才应具备全面、综合的素质。是基于国际展会的整体要求、环境要求、人文要求。
关键词:会展策划;实践教学;体系设计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49-0133-02
一、引言
作为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会展行业对于地区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不断增强。与之相对应,高等教育层面的会展经济与管理专业建设也在全世界范围内得到快速发展。策划环节作为会展组织工作的核心内容,影响力贯穿展前、展中、展后以及其他相关会展活动过程中。因此,《会展策划》已经成为各高校会展相关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天津工业大学会展经济与管理专业在建立之初就强调《会展策划》课程的实践教学设计,在这一背景下,形成并不断完善了“课堂教学―课外实训―专项实践指导”三位一体的实践教学体系。
二、《会展策划》课程实践教学的发展现状
《会展策划》是建立在市场营销学、会展管理和实务、企业经营管理学以及企业策划原理和实务学科基础上的,研究相关企业如何进行展览和会议策划的一门应用性学科[1]。通过《会展策划》课程的实践教学,可以加深学生对于策划原则、策划流程、核心要素、关联技能、操作规范以及策划相关活动的认识。
鉴于会展策划类课程的重要性,很多教育工作者都在课程实践教学改进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例如,McWilliams和Siegel(1997)的研究发现,包括策划类课程在内的会展专业实践教学过程中,单纯的课堂教学往往不足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进而影响会展相关理论知识的理解以及操作技能的培养[2];杜玉潺(2009)将项目导向教学法引入高职会展策划课程中,增强学生策划模拟的真实性,并以展前、展中和展后三个阶段作为划分依据,设立项目群展开实践教学[3];魏仁兴(2010)认为会展策划课程体系建设应基于工作过程导向,同时课程内容设计与学生能力阶段应当相互匹配[4];饶鹏(2011)以德国高校会展专业实践教学设计为例,讨论了情景教学在会展策划课程中的应用前景,并讨论了课堂教学与行业实践之间交替进行的利弊以及德国高校的教学计划安排[5];杨铭德和刘松萍(2012)指出会展专业实践教学主要有认知实习、课程实践、专业实习、综合实验、毕业实习等形式[6]。
综上所述,面向会展策划及其相关课程的实践教学方式方法改革已经得到了各国教育工作者的普遍重视并取得了一定阶段性成果。但另一方面,现有研究也存在一定的不足。
三、《会展策划》课程实践教学体系设计面临的主要挑战
1.综合策划的实践教学效果有待提升。策划活动作为会展领域的核心活动,在高等院校会展经济与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体系中一直占有重要地位。现阶段的会展策划类教学与实践内容设计,主要突出综合策划的概念。但是,综合性策划具有较大的复杂性,从时间跨度上看,横跨展会的前期筹备、中期控制与运作、后期评价与改进等全生命周期阶段;从内容体系上看,可以分为会议、战略和节事活动策划;从能力要求上看,策划活动的完成需要思维方式、专业技能与实践经验的有机结合。以上特点决定了会展综合策划类实践教学需要将知识体系、技术技能和实践经验三者有机结合,同时,还需要根据会议、展览与节事活动的策划要点进行差异化培养。
2.实践教学对于相关技术技能的传授难以平衡取舍。为了保障会展策划方案的创新性、完整性和可操作性,需要策划团队综合使用各类辅助知识和技术手段,主要涉及调研、设计、文案以及项目管理等领域。具体而言,与策划前期调研相关的主要包括问卷开发技术、统计分析技术和案例分析技术;与策划内容设计相关的主要包括平面设计技术、空间设计技术和多媒体技术;与策划案撰写相关的主要包括公文写作技巧和文字排版技术;与相关管理相关的主要包括网络规划技术、成本分析技术、资源估算技术和质量控制技术。受制于教学手段、学时长度、教师知识体系、学生能力等方面的约束,在会展策划课程的实践教学过程中,往往无法兼顾各类专业技术与技能的培养,但此类教学内容对于完善学生特定领域的策划能力均具有重要作用,这就对实践教学内容的设计提出了挑战,教师往往难以平衡取舍。
3.策划类实习岗位校企对接困难。提升策划类课程实践教学效果的关键,是充分利用各类渠道,吸引社会力量参与到教学过程中,而校企对接进行实习实训,是实现这一目标的主要手段。由于学校教学目标与企业经营诉求之间的差异,以策划活动为主的实践机会往往难以成行。一方面,对于少数大型企业或大型会展活动而言,本科生的能力水平无法承担其综合策划任务,且为数不多的简单策划辅助活动对学生帮助也十分有限;另一方面,对于会展行业中占据多数的中小规模企业而言,巨大的生存压力和薄弱的经营资本导致其无法为在校学生提供一线岗位,技能成熟且成本低廉的员工才是他们追求的目标。
4.师资水平难以满足实践教学对于专业性和实效性的要求。我国高等院校中从事会展教育的教师多数毕业于非会展专业,其自身知识体系中缺乏策划类课程与实践的学习。不仅如此,在科研绩效为导向的人才招聘与激励背景下,高校教师的工作精力被大量科研任务所占据,会展策划这类实务应用领域无法为教师提供论文和项目所需的理论土壤。从事会展策划教学的老师往往无法将研究工作的重点转向会展领域,从而使理论、实践与教学难以有效匹配,实践教学的内容专业性不足,教学方法和途径的针对性不明显。
四、天津工业大学《会展策划》课程实践教学体系设计思路
1.立足校内资源注重中小型及专项活动策划。鉴于大型展会综合策划的复杂性与实习实训机会的稀缺性,在会展策划实践教学过程中应当以中小型会展活动为活动背景,强化各类专项策划的训练。现阶段,天津工业大学会展专业的学生已经不同程度地参与了研究生毕业典礼、天津社科联年会、本科生毕业晚会、校园健步走、校园招聘会、黄山旅游摄影展(天津工业大学站)等校内会展活动的策划与组织工作。其中,部分活动已经取得很好的经济与社会效益,并作为典型案例被引入《会展策划》课程的讲授过程中。
2.以策划前期调研类活动为实践教学重点。伴随着教育部对于管理学科分类的不断演进,天津工业大学会展经济与管理专业也由公共管理系划归企业管理系。课程基础和师资条件的转变促使会展专业课程建设以工商管理类知识体系为依托。在这一背景下,综合考虑到天津工业大学会展专业的学生在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必修课、专业选修课方面已经具备管理统计学、管理科学基础、项目管理、市场调研、技术经济分析等知识基础,《会展策划》课程的实践教学重点逐步聚焦于策划前期的调研类活动及相关文案的撰写。
3.实践教学设计主要突出策划案的完整性和可行性。会展策划活动要求在有限的时间合理地分配资源,有效地完成工作,因而项目管理的思想与技术一直是策划教学过程中的重点内容之一。会展项目管理的本质是实现成本、质量与进度控制,这就要求策划者注重方案的有效性和可操作性。基于以上思路,天津工业大学《会展策划》课程在实践教学体系设计中主要突出策划内容的完整性和可行性,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策划导向,力求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4.依据学生认知规律开展教学方案设计。根据认知心理学的基本观点,学生对于知识的学习是大脑图式反复“应激―反应”的过程。因此,在实践教学方式与实践的设计上,也应当遵循这一规律。天津工业大学会展策划方面的实践教学包括三个阶段,即课堂讲授阶段、实习实训阶段和专项实践指导阶段。在第一个阶段,以案例教学和课下作业为主要手段,实现理论知识的形象化传授,使学生具备策划基本知识和意识;在第二个阶段,依托企业资源,以校外实习或企业参与的校内竞赛为手段,增强学生实战经验和专业技能;在第三阶段,依托专项实践指导书,激发学生自主能力,提升其策划案撰写的实效性和规范性。
五、结束语
本文针对《会展策划》课程实践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内容体系复杂、专业技能多样、校企对接困难、师资力量不足等客观问题,梳理并总结了国内外教育工作者的研究成果,以天津工业大学会展经济与管理专业教学实践为背景,明确课程定位,凝练培养重点、强化教学理念并完善了教学方案,力求借助实践教学体系设计,进一步提高学生专业素质、实践操作能力与自主学习意识。
参考文献:
[1]阎蓓,贺学良.会展策划[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McWilliams A,Siegel D.Event Studies in Management Research:Theoretical and Empirical Issues[J].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1997,40,(3):626-657.
[3]杜玉潺.项目导向教学法在高职会展策划课程中的应用[J].中国成人教育,2009,(7):143-144.
[4]魏仁兴.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探讨[J].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4):49-54.
办公室是公司总经理室直接领导下的综合管理部门,是承上启下、沟通内外、协调左右、联系四面八方的枢纽,工作也千头万绪,有文书处理、档案管理、文件批转、人事管理、薪资管理、采购管理等。工作虽然繁杂琐碎,办公室人员各司其职,分管行政、人事、采购工作,人员虽然很少,可办公室人员工却分工不分家,在工作上相互鼓励,相互学习。为更好地开展工作,现将2018年工作计划汇报如下。
一、立足服务,提高效率,努力做好各项工作
1、理顺关系,办理公司有关证件。
2、办公室工作具有纷繁复杂,缺少连贯性、随机性大的特点;如果没有规范的工作程序和很高的工作效率,圆满完成任务是难以办到的。我们紧紧围绕建立办事高效、运转协调、行为规范的这个总目标,对办公室的各项工作和制度进行了新的疏理。制定了印章、行文、文印、保密制度等事项的工作程序,并对相关工作做了详细的规定。使办公室每个成员知道哪些能办,哪些不能办;哪些可以表态,哪些不可以表态;哪些可以用印,哪些不该用印;做到办事有规定,不越“雷池”、破规矩。
3、做好会务服务工作,落实好各种会议的会前准备、会议资料、会议服务等工作。
二、抓住重点,强化管理,协调推进企业管理工作
1、把企业管理向纵深推进。我们将配合相关职能部门,检查、监督、考核,掌握第一手资料,强化部门工作责任意识,持之以恒抓好公司企业管理工作。紧贴公司年度工作目标及各部门月度工作目标以及领导决策的各项任务指标的有关内容,抓落实。同时与相关部门配合,对考核指标,责任到部门、责任到人,强化督办、检查与情况通报,有力的推动公司各项目标的落实完成。
2、抓住重点降低费用,继续做好降本增效工作,做到“实干”与“干实”的统一。对办公室控制的电话、油耗等费用,我们在使用过程中按月度报计划和领用,对出现异常现象的使用部门、使用者,共同分析查找原因,杜绝不合理的超支,使各项费用一直处于控制状态,各项费用也有一定的降低。
三、加强自身学习,提高业务水平
1、能够以正确的态度对待各项工作任务,热爱本职工作。 由于对工作,总是喜欢追求完美,所以总不敢掉以轻心,总在不断学习新的知识、掌握新的技能,向书本学习、向周围的领导学习,向同事学习,这样下来感觉自己一年来还是有了一定的进步。经过不断学习、不断积累,能够更加从容地处理日常工作中出现的各类问题,在组织管理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协调办事能力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提高,保证了本岗位各项工作的正常运行。
2、强化形象意识。办公室每个人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可能影响着公司的形象,反映着公司的素质。为此,我不仅以良好的形象来定位、要求自己,不论在内在外、说话办事、待人接物、处理工作,不论是日常事务管理、政务管理、文字服务,都努力做到有形象、有品位,努力克服自己处理问题的情绪化。
3、认真做好公司的文字工作,对负责草拟的综合性文件、总结和报告、办公会议的记录以及整理、会议纪要等,都能够按时按要求完成,并负责对会议有关决议的实施。
4、奖惩有度,张弛有力,没有合理的奖惩机制,是不能有效激发员工工作热情的,因此办公室将建立员工激励机制(见附件)
在今后的工作中,需要进一步增强创新意识,要认真研究新形势下工作新的特点和情况,努力学习,创新方法,使自己的工作能够有更大的进步。
附件
桂林会展中心有限责任公司会展业务内部激励机制
2018年6月,为配合打造具备创业加速孵化功能的创业基地—“腾讯众创空间(桂林)”,公司陆续移套附属建筑设施面积达1.1万平米,原有房屋出租面积缩减。为确保区政府下达全年指标任务的完成及公司正常运转,特制订会展业务内部激励机制,以充分调动公司全体员工参与会展业务开发的积极性,做大会展业务。
一、适用奖励范围。
(一)此激励机制适用于公司各部门全体员工。
(二)本激励机制仅适用于经公司领导核准的会展业务及其他奖励项目。
二、适用业务范围。
(一)部门或个人通过主动的工作获取会展信息,并促使展会在桂林国际会展中心举办,属于本办法奖励范围。
(二)政府行为会展和在会展中心已举办过的例展(如桂林房.车节、动漫节、旅博会、汽车博览会、人才交流会等),及部门或个人通过办展方主动来电、来函、来访等被动方式获取会展信息的情况不适用此办法。
(三)上述业务开展时,如业绩界定出现分歧,须报公司总经理裁定。
三、奖励原则。
以公司产生利润为原则,实施提成与奖励,每次奖励在展会完成结算当月发放(为税后奖励),鼓励全体员工参与会展业务。
四、展会项目提成奖励。
(一)提成比例。
1、根据《场地租赁合同》中所涉及的会议展览场地费或标准展位费用等的多少分为不同的提成比例,一次性奖励给部门或个人,标准如下:
序号
场地租赁合同价(会议展览场地费或标准展位费用等)提成基数
提成比例
1
场地租赁合同价≥ __ 万元
__ %
2
__万元≤场地租赁合同价< __ 万元
__ %
(二)对综合业务部承接的展会业务(介绍展会或争办展会等)的奖励提成。
公司对综合业务部承接的展会业务实行以部门为单位进行奖励。在分配提成时,根据会展项目洽谈和展会期间中所负责任的大小而进行不同比例的分成。展会结束后,由部门将部门每个成员在会展项目完成中的工作情况形成书面材料递交公司审核,对符合条件的按一定比例从部门展会项目奖励总额中提成。
具体分配比例:
1、若部门经理独自招接会展项目,并负责完成会展项目商洽、签订合同和展会举办过程,则从展会项目奖励总额中提成______ % ,而其他参与人员从展会项目奖励总额中提成______%。
2、若业务员个人独自招接会展项目,并负责完成会展项目商洽、签订合同和展会举办过程,则从展会项目奖励总额中提成_____ % ,而部门经理从展会项目奖励总额中提成____ % ,其他参与人员从展会项目奖励总额中提成______ %。
(三)对非综合业务部部门或个人承接的展会业务(介绍展会或争办展会等)的奖励提成。
非综合业务部部门或个人提供展会项目信息,由综合业务部成功完成合同签定、举办并产生利润的,则非综合业务部部门或个人奖金,从展会项目奖励总额中提成______ % , 综合业务部从展会项目奖励总额中提成______ %。
本激励机制最终解释权归桂林会展中心有限责任公司。
六、本激励机制自 年 月 日起实行。
关键词:会展专业;生产性实训;创新;模式;星座文化博览会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0568(2012)11-0121-03
一、高校会展专业生产性实训开发的主要背景
全球经济在欧美国家引领下正在日益进入服务经济时代。服务业作为典型的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其生产业改变了以往产品的内容、性质以及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①随着生产业和制造业的融合互动日益加深,生产业对知识积聚、生产和扩散最主要的扮演者高校提出更高的要求,促使高校办学理念进行重大转变。
未来普通高校必须自觉地接受社会分工,由单纯的知识和技术的传播者,向培养知识和技术的生产者和扩散者转变。普通高校的人才培养必须主动接受市场的检验,探索各种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新模式,将其作为高校确立办学特色的主要渠道。普通高校的师资建设将成为制约高校人才培养的最主要的软实力资源,成为高校之间内涵建设的主战场。培养符合市场和企业需要的人才,需要高校积极与市场接轨,实验、实训资源建设将成为高校间展开竞争的主要依托。
高校要还原会展专业的应用性、实践性等学科属性,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同时培养高水平的师资,提高会展人才的实践技能,发挥会展学科对会展产业的引领作用。为此,必须自主开发真实的会展项目即生产性实训项目。
二、高校会展专业生产性实训开发的主要思路
高校会展专业生产性实训主要是指在课程体系里面设计开发的、在一定时期内(基本是一个学期)服务于会展专业实践教学的、以项目驱动型的教学理念为指引的、由指导教师确定会展项目题材并由会展专业学生自主策划并市场化运作的一个真实的会展项目。项目旨在克服校企合作中无法获得及解决的关键问题,是感知实践和毕业实习的中间环节。根据服务的对象不同,可以将生产性实训项目分为三个种类:
1.服务公共性需求的生产型项目
公共服务是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政府为满足不断增长的公共需求(健康医疗、社会服务、国防、公共安全、教育和文化等)而逐渐产生的服务类型。公共服务是现代政府最为重要的职责和功能之一,旨在为社会公众生活和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活动提供保障、创造条件。其特征是无偿的、利他的、公益的。
会展专业选取公共服务(公共政策、公共卫生、公共活动和公共安全等)选题作为生产性实训项目,既可以争取到政府及相关部门的合作和支持,解决生产性实训项目的资金、场地等问题,提高对外影响力,还可以培养学生关注社会、国家、民族和民生的需求,培养真正的社会公民。另外,项目成熟后亦可以转为正式的会展项目,引导和启发社会力量的会展项目研发。
浙江大学城市学院联合杭州市政府成立的会展研究与服务中心(在此基础上开展生产性实训)和浙江经贸职业学院联合浙江省内主要会展院校、科研机构和会展企事业单位组建成立的浙江省会展经济学会(主要是开发、承办浙江省会展学会的年会),都是这方面的经典案例,值得在具有条件和相关资源的会展院校中推广。
2.服务生产者需求的生产性项目
生产者服务业是指主要业务围绕生产、销售等企业行为的服务,生产者服务是服务经济中的主导部门,其特征主要有:①生产者服务是中间投入品;②生产者交易一般涉及知识的交换;③密集于熟练劳动力和其它知识资本;④一定程度上的定制化;⑤是开放性的,是知识、技术密集型的服务业。
会展专业选取生产者服务需求的课题(展览、展示、交流、推广和贸易等)作为生产性实训项目,既可以解决实践教学的需要,帮助师生锻炼对会展项目市场选题的能力和嗅觉,增强对市场的把握力和感知力,又可以在市场化的条件下让学生得到尽可能多的会展技能锻炼,全面培养学生的项目策划、管理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条件成熟时,也可以将项目推向市场,发挥教育服务产业的功能。
目前,我校依托国家和地方共建的会展实验室和所在地休闲旅游资源、创意文化产业资源开发的星座文化博览会项目,已经成功举办了两届,初步实现了实践教学、师资培养、服务地方和服务产业的目的。
3.服务消费者需求的生产型项目
消费者服务是市场化的最终消费服务,对应着作为消费品的服务,因而被称为“面向生活的服务”,它与生产者服务相对。其最主要的特征是面向广大消费者。消费者收入水平、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市场供给和消费者需求层次等,都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消费的范围、内容和规模等维度。繁荣消费者服务,对于提升服务业整体竞争力水平,满足人民的多样化需求和和建设小康社会,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影响。
会展专业选取消费者服务作为生产性实训选题,有助于锻炼对消费者需求的感知能力。资金场地要求不高,简单易于操作,而且可以塑造多元的社区和校园文化。不足是对选题的要求很高,而且学生的全员参与难有保障,可持续性也有待加强。
目前上海师范大学开发阳光宅男系列活动,聚焦校园“宅”文化,是服务消费者的生产性实训项目中的代表性作品。此外广州大学城的零食节、上海外贸学院的美博会,也都是针对消费者需求的代表性生产性实训。
三、我校生产性实训的创新模式探索
我校会展专业基于对自身条件和周边环境的细致全面分析,确定了和上海市奉贤区休闲旅游、海湾旅游区时尚旅游特质高度契合的星座文化作为生产性实训项目的选题,从而创造了以星座文化博览会为题的生产性实训项目。②经过两年的实践,星座文化博览会初步形成了独有的创新模式,取得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突破:
1.创新会展专业课程体系
通过星座文化博览会,初步建立了符合我国高职高专会展教育特点的校园生产实践项目运作体制和模式,确立了感知实践、校园综合实践(生产性实训项目)和毕业实习等立体的实践教学体系,同时也打通了实践教学和课程教学之间、感知实践和毕业实习之间的壁垒。最终确立了全新的会展专业实践教学模式,完善了会展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升。
2.创新会展人才培养理念
星座文化博览会的运作将项目驱动型的教学理念真正贯彻在整个实践教学活动中,使“学中做、做中学”的高职人才教学理念真正得到实现。
同时,坚持市场化举办博览会,使得学生在完全市场化的条件下去接受实践的考验,有助于他们全面地认知市场和社会。学生走出大学城直接面对企业去营销,学生走出课本直接面对电视媒体、平面媒体和网络媒体去推广,这些实战的经历历练了全面的会展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市场营销能力,符合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的目标和方向。
3.生产性实训运作模式创新
(1)创新展览会的选题,星座文化题材的展览会为国内国际首创。选择星座文化题材,既适合高校青年群体的兴趣爱好特点,可以办成校园展览会,又符合文化创意产业的相关政策,在办展达到一定程度和规模后走出校园,实现教育服务产业发展和地区发展的功能。
(2)创新展览会的举办主体,成功扩展星座文化博览会的多项功能。第二届星座文化博览会邀请了奉贤区旅游局和海湾旅游区管委会为共同主办单位,邀请了华东理工大学团委、上海师范大学团委、上海应用技术学院团委和上海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团委作为协办单位,成功地实现了星座文化博览会规模和功能的全面发展,从而使其不仅成为了奉贤大学城的品牌活动,而且成为了奉贤区以及海湾旅游区的文化旅游品牌,③为星座文化博览会的进一步发展打开了更加广阔的前景。
(3)运作模式创新。即通过邀约主办单位和协办单位、会展系具体承办的方式,实现了三区联动,符合国家和社会对高等教育的期待。高校校园生产性实训课程引入外部建设力量,促进办展机构的优化,有利于实现校区联动和校产联动,同时制度性的安排也可以解决生产性实训课程资金和场地等方面的困难。
4.生产性实训功能创新
星座文化博览会的第一功能是服务于会展专业的实践教学,首届星座博览会打通了主要课程之间的壁垒,全面提高了学生的各项会展技能,从而实现了实践教学的功能。
星座文化博览会的第二功能是服务于地方经济发展和繁荣社区文化。第二届星座文化博览会通过联合主办、邀约协办的方式实现了办展机构的扩容,达到了“三区联动、四校联合”,从而实现了星座文化博览会的服务地方和繁荣文化的功能。④
星座文化博览会的第三功能是项目孵化和会展产品研发,以星座文化为主题开发会展项目的做法,也启发了很多会展主办机构,促进了会展行业的健康发展,同时启发了制造业企业转型升级的思路。
随着星座文化博览会的发展,还将通过邀约西方驻沪总领事馆共同主办或者协办的方式,增加星座文化博览会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功能。
5.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1)项目驱动课程教学,促进课程之间的融合。⑤以星座文化博览会项目为依托开展课程教学,现在已经有服务心理学、广告实务、市场营销、展览会策划与管理、会展文案写作等课程,结合星座文化博览会开展教学,并且已经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2)建立常设的机构和平台,促进办展经验平稳转移。指导成立会展社团组织创意社(show&in)、建立星座展官方网站(省略)、官方人人(星博会)和官方微博(中国星座文化博览会)等,建立和完善符合高校会展专业特点的生产性实训课程长效运作机制,提升实践教学的比重,形成会展人才培养模式的可持续发展的实践的平台,促进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
(3)创新教学工具,促进教学科研协调发展。结合星座文化博览会时尚的特点,积极利用互联网进行教学,并鼓励学生和参展商利用互联网开展活动。星座文化博览会的实践使得招展工具的使用得到了极大的拓展:社交网站、团购网站、视频网站、在线即时工具和微博等都被整合利用了起来,极大地丰富了会展的实践教学,同时也开辟了会展理论研究的新领域。
四、生产性实训创新模式的启发
1.高校会展办学理念要创新、实践教学条件要改善
高校会展办学的理念直接制约着会展生产性实训项目开发的思路和效果,只有不断创新办学理念,才能解放思想,创造新的生产性实训项目。而在开发生产性实训项目过程中,伴随着项目的发展,会逐步地对实训条件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这也需要学校领导层面在财力、物力、人力和政策等方面予以全方位的配套支持。
2.会展生产性实训的功能是多元的
会展专业的服务性、实践性属性,决定了会展生产性实训项目所具有的天然的多重功能,而这些功能需要在项目持续举办过程中,通过不断的总结、提升和自觉去完善。星座文化博览会在其功能丰富的过程中,具备了由最初的实践教学功能到现在的实践教学、师资培养、科学研究、服务地方和服务产业综合功能。2012年,还将增加中西文化交流和会展项目孵化功能。
3.会展生产性实训需要长效的机制和平台
会展生产性实训除了运作规范的制度性文件,还必须有项目可持续发展的平台和机制,以保证实践教学的顺利开展。可以通过“传、帮、带”培养自己的双师型师资。现在星座展的长效机制主要有星座文化博览会官方网站、官方人人和官方微博等在线平台,另外还有学生社团组织创意社(show&in),也是星座展线下活动的组织平台。这些,可以保证星座文化博览会不因每届负责的学生变化而影响项目的效果。
4.会展生产性实训应该着眼于实践和理论创新
生产性实训的多元功能中包括实践和理论创新。星座文化博览会的实践告诉我们,生产性实训可以在选题、办展模式、功能、工具和活动等各个环节进行创新。
5.会展院校开发生产性实训要结合自身优势、特点和环境来确定题材、定位等内容
会展院校开发的生产性实训,必须结合学校自身的优势、特点和环境来设计,否则容易出问题。星座文化博览会依托苏浙沪三地文化创意产业资源丰富的优势,同时密切结合所在地区休闲、时尚旅游的特质,创造性地将校园文化和社区文化融合,才取得了成功。
参考文献:
[1]喻美辞.生产业发展对珠三角制造业竞争力的影响[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
[2]苑雅文,罗永泰.基于需求整合与开发的生产业发展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2010,(6).
[3]闫嘉有.基于政府转型的生产业发展研究[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0,(1).
[4]朱林.生产型服务业的发展与高职人才培养[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9,11(30).
[5]曾学慧等.会展教育:学界与业界对接问题研究――上海应用型会展本科教育的新视角与新理念[J].职教论坛,2010,(30).
[6]曾亚强.从会展产业到会展专业――由会展业引起的对高等教育发展的若干思考[J].上海应用技术学院学报,2005,12,5(4).
[7]钟颖.CAFTA背景下会展核心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广西高校会展经济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为例[J].东南亚纵横,2007,(7).
[8]王春雷.项目驱动型会展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上海师范大学会展经济与管理专业为例[J].旅游科学,2010,(6).
[9]邬适融.我国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以会展专业为例[J].现代大学教育,2009年第1期
会展时间:2008年12月18日-2008年12月21日
会展地点:中国国际展览中心
会展介绍:“第三届中国北京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于2008年12月18日-21日在北京中国国际展览中心举办。北京作为文博会的主办城市和东道主,在中央主办部委的支持下,二十多个政府产业主管部门合力搭台,充分调动和发挥首都功能和优势,进一步增强首都影响力及辐射力。
联系电话:021-65196332、65196331联系人:徐小姐网址:省略
会展名称2008中国(湖北)特许加盟连锁展览会
会展时间:2008年12月5日-2008年12月7日
会展地点:武汉科技会展中心
会展介绍:特许连锁加盟是一种成功的、被公认为投入最少、见效最快的商业模式,以其投资者获得品牌共享,获得先进的管理模式以及拥有良好的市场定位指导,而迅速复制成功。发达国家的特许连锁加盟在商业经营中占有很高的比例。本届展会将成为华中地区规模最大、效果最好、档次最高的专业特许连锁加盟展览会,成为各特许连锁加盟企业招募加盟商、抢占华中市场及投资者寻找加盟项目最直接、最有效的接洽平台。
联系电话:027-87526967、87526957、87526947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珞瑜路424号洪山科技创业大厦A座11078室
2008年浙江农业博览会
会展时间:2008年11月27日-2008年12月2日
会展地点:杭州和平国际会展中心
会展介绍:浙江省农博会以“绿色品质竞争力”为主题,主要是展示展销、贸易洽谈、专题活动、网上专场、优质产品评定、全国蔬菜产业交流会、全国名优果品交易博览会等七项内容。
联系电话:0571-86757098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凤起东路29号西大楼310邮编:310000
邮件:联系人:温晨岳
第七届珠海航展闭幕
第七届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11月9日在珠海落下帷幕。据初步统计,截至11月9日14时,共有来自世界35个国家和地区的约600家航空航天企业参加了航展,室内参展净面积达21000平方米,比上届航展增加了4000平方米,是迄今为止室内展览规模最大的一届航展。本次航展共展出各种类型的飞机58架;在航展期间举行的峰会论坛、新闻会、项目签约仪式、新产品推介会、市场预测报告会、学术交流研讨会、记者招待会、招待酒会等达45场。
在为期6天的航展上,中外展商贸易洽谈频繁,成交活跃。各国及地区的参展商之间签订了16个项目价值40亿美元的各种合同、协议及合作意向,成交了102架各种型号的飞机。
坚持卓越绩效管理
波司登获全国质量奖
本刊讯在11月6日召开的“2008全国追求卓越大会”上,我国质量领域的最高奖――“全国质量奖”揭晓,波司登勇夺“世界名牌”和“全国质量奖”两项大奖。
关键词:中国东盟;会展管理;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F24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18-0105-02
一、引言
随着中国―东盟博览会的举行,广西会展产业也因此得以迅速发展并形成自身特色,即面向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独具“东盟”特色。然而会展人才尤其是能够适应东盟特色的会展管理高级人才奇缺,即缺乏能充分熟识东盟各国的经济、政策、文化、习俗等情况,又具备会展策划、管理能力,懂技术、懂经济管理的复合型会展管理人才,成为了制约广西会展业更上一个台阶的主要“瓶颈”。因此,探讨如何培养面向中国―东盟的会展管理高级人才对于推动广西会展业的进一步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和意义。目前国内一些会展产业相对发达的城市例如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的相关学校已经开设了会展管理本科专业,个别学校开设了研究生专业。但这些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仅能够满足当地以及周边区域的人才需要,而广西作为西部地区很难吸引到高级会展人才,且广西的会展人才需求又独具“东盟”特色,因此,借鉴先进地区成功经验,建立和完善高级会展管理人才培养体系,培养符合当地特色的高级会展管理人才是解决广西会展业进一步发展“瓶颈”的根本手段和当务之急。2005年开始,广西有广西财经学院设置“会展经济与管理”本科、年招生50人,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会展策划与管理”高专、年招生90人,广西国际商务职业技术学院设置“会展策划与管理”高职、年招生50人等等,可以有限地培养中、初级会展管理人才,但尚无会展方向的研究生培养点。然而,从中国东盟博览会的定位和实际需求来看,广西会展业急需更高层次的会展管理。
二、高级会展管理研究型人才培养模式及方案
面向中国―东盟的会展管理高级人才大致可分为两类:一是研究型高级人才,偏向于中国―东盟会展产业宏观管理与政策协调的理论和应用研究;二是应用型高级人才,包括会展项目管理、组织和执行、服务管理等方面人才。因此,对会展管理高级人才的培养也主要应该从两个渠道进行,一是培养偏向于研究型人才的科学硕士,二是培养偏向于应用型人才的专业硕士。对于研究型人才培养,有条件的高校应整合相关资源,在管理学等相关科学硕士点上开设会展管理研究方向,培养“少而精”的研究型人才。本文结合广西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科学硕士的培养,探讨在该一级硕士点学科上开设“会展管理”方向的培养方案,为广西进行该类型高级人才培养提供思路和参考。
高级会展管理研究型人才主要以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为基础,因此这类人才必须具备坚实的理论基础。会展学是一门综合叉学科,既是理论学科,又是应用科学,包括了经济学、管理学、贸易学、市场营销学、公共关系学、美学、工程设计学、心理学等等内容。因此,会展研究型高级人才必需对这些学科都要有所了解,高校可以通过设立硕士点和博士点招收具有相关专业背景知识的学生,合理安排相应的课程,增强对会展研究的知识积累,以此来培养会展研究型高级人才。以上海财经大学财务管理学院的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为例,该专业不仅开设了会展概论、会展策划、会展营销、会展实务等一系列基础课程,同时也开设了会展项目管理、会展运营管理、会展战略管理等一系列高层次的会展管理的课程,使学生能够从项目、运营和战略的角度对会展管理进行研究。广西有条件的高校可充分借鉴区外的成功做法,结合中国东盟博览会的特征,制度符合自身特色的“会展管理”科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1.培养目标。在本学科上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能运用外语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文献,并能准确地书面表达研究论文摘要内容,了解学科领域的学术进展,具有在本学科领域和相近领域寻找新知识的能力,具有在本学科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教学工作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身体健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的研究型人才。
2.课程设置。
3.学分要求。总学分37分,其中公共学位课3门共7 学分,专业(或专业基础)学位课必修4门共10学分,非学位必修课5门共11 学分,非学位选修课任选3门共6学分。其余必修学分:论文选题(开题报告)1.5学分,学术活动和1.5学分。
4.其他要求。(1)实践活动要求。硕士研究生必须参加“中国―东盟博览会”实践活动,活动内容以调查研究为主,实践活动时间安排在第三、四学期。实践活动完成后,本人写出调研报告,由指导研究生实践活动的教师写出评语,并进行成绩评定,考核结果按优、良、中、及格和不及格计入实践环节考核表。(2)学术活动要求。1)在学期间参加国内、学校、学院、教研室组织的学术报告与学术交流活动五次以上,其中:参加校外学术会议或学术报告一次以上;在本学科内做学术报告或阶段性研究报告一次以上。2)每次学术活动要作出300字以上书面活动总结,由导师审阅签字自己留存,答辩申请前交学院研究生管理部门登记、存档,方可取得学术活动环节学分。(3)学位论文选题的基本要求。在学位论文开题之前,必须阅读与拟选课题有关的属本学科近十年的国内外文献(15篇以上)。文献综述要叙述研究课题的背景意义、有关方面的最新成果和发展,在了解学科发展动态的基础上,提出研究内容、拟采取的实施方案、关键技术或难点、阐述所选方案的依据。文献综述应把握所研究课题在学科发展中所处的地位。文献综述字数不少于3 000字。论文选题应有一定的理论深度、创新性和工作量,满足论文审核的基本要求。
三、结束语
以“中国―东盟博览会”的特点和广西区内的实际情况为基础培养会展管理高级人才,不仅使培养的目标更加明确,而且培养出来的人才更能适应市场的需求。每年一届的“中国―东盟博览会”在南宁的召开给广西会展业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因此,广西区内高校应当抓住时机,培养更多的会展管理高级人才,为广西面向东盟的会展产业的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力资源支持。
参考文献:
[1]韦铁.面向中国―东盟的会展管理高级人才培养战略研究[J].特区经济,2009,(1).
[2]张雨,韦铁.面向中国东盟博览会的高级会展管理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经济研究导刊,2009,(10).
[3]何颖.建立面向中国―东盟会展产业的研究生培养[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1).
Study on China-ASEAN Based Exposition Advanced Management Academic Talent Training
WEI Tie1,2
(1.Department of Technology Economics, Intellectual Property and Technology Management Research Center, Guangxi University,Nanning530004, China; 2.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University of Electron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engdu 610054, China.)
关键词:上海会展业 品牌化发展 SWOT分析 对策建议
品牌作为企业的标志和客户识别公司或组织的纽带,是企业的重要无形资产。随着国际会展业的迅速发展,会展业的品牌竞争时代已经到来。会展企业要想切实增强国际竞争力,就必须精心打造展会品牌,通过会展品牌的塑造来实现质的集聚和飞跃。
作为全国会展业最为发达的城市之一。上海会展业每年以20%左右的增长速度强劲发展,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已使其成为经济新一轮发展的助推器。同时也必须看到量的扩张背后质的欠缺,与发达国家的会展业相比较。上海会展业仍显示出不成熟、不规范、品牌优势不明显等弱点,在国际竞争中的后劲明显不足。从长远来看,上海会展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品牌化发展将是必由之路。而即将举办的2010年上海世博会,将为上海会展业的品牌化发展提供千载难逢的大好机遇。如何把握世博契机。打造本土会展品牌。塑造国际会展名城,增强品牌竞争优势。促进会展业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上海会展业发展的一个战略性问题。
一、上海会展业品牌化发晨的SWOT分析
(一)优势(Strengths)
上海地处长三角腹地。是中国水、陆、空交通枢纽,优越的地理及经济区位优势使其发挥着强大的经济集聚和扩散效应。从未来市场发展潜力来看,上海作为中国最大、国际化程度最高和人流、物流最集中的特大型城市,又地处经济发达、市场消费有很强的示范带动和宣传效应的长江三角洲地区,是海外生产商、经营商进入中国市场的最佳“桥头堡”。众多国际知名企业进驻上海,给上海带来了许多国际性的会议。全球排名前100位的跨国公司,半数以上已云集沪上,它们将为上海带来大量的商务会议。所以,上海发展会展业的前景是令人看好的。上海会展业应充分利用优越的经济区位优势和良好的宏观经济环境,努力培育出具有本土特色的会展品牌。靠品牌来参与国际竞争。
(二)劣势(Weaknesses)
上海虽然具备了发展会展业的很多优势,但存在的问题也有目共睹。目前由于市场还不够规范,行政办展倾向明显;市场运作机制缺乏,会展市场的统一协调和管理不到位;行业法规不健全,无序竞争、恶性跟风、“撞车”、“拼盘”现象时有发生。此外。展览公司经济实力、市场运作能力等还很缺乏。办展从业人员素质良莠不齐,导致会展的组织水平和服务质量不高。竞争力不强。而缺乏高素质的会展专业人才也是上海会展业品牌化发展的一个“瓶颈”。据统计。到2010年世博会期间,上海会展类人才的缺口将达到10万人。
(三)机会(Opportunities)
即将举办的2010年上海世博会是上海会展业发展的新机遇。据统计。届时将有200余个国家参展,7000万人次参观。成功举办世博会。不仅可以给参展国家带来难得的发展机遇。创造巨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促进本国经济增长。而且有利于扩大举办国的知名度和声誉。提升其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为办好本届世博会。中国政府及上海市政府作了周密细致的安排,从场馆建设到交通保障等设施的配套都作了与国际接轨的建设,这为上海会展业的发展提供极好的硬件和软件设施。上海会展业应把握世博契机,借助世博会的宣传。打造本土会展品牌。增强品牌竞争优势,实现跨越式的发展。
(四)威胁(Threats)
随着WTO过渡期的基本结束,服务业进一步对外开放,展览业也逐步放开。在我国的会展市场上,外国大型展览公司已经跨了进来。与国外会展公司比较。上海的会展企业在技术、管理、人才等方面的问题都可以学习和借鉴,而品牌则是国外会展公司的有力“杀手锏”。不形成品牌优势,上海会展业参与国际竞争必将遭遇国外专业、成熟的会展公司的强势竞争。
此外,上海会展市场还面临着国内其他会展城市的争夺。其他会展业较为发达的城市,像北京、广州、大连、杭州、宁波等周边会展城市的会展实力也不可小觑,他们更容易以自己的城市特色形成品牌展会。广州的广交会、大连的国际服装博览会、杭州的西博会、宁波的中国家居国际博览会等,都在国际上享誉盛名,更容易获得国际会务与知名会展的青睐。上海举办会展的综合实力虽然较高,但具体特色不明显。势必将要面对国内其他会展名城的激烈竞争。
二、会展业品牌化发晨的国际经验借鉴
品牌展会是指具有一定规模,能反映某种类型展会的发展动态及趋势,能对此类展览活动起指导作用并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展览会。从国际来看。世界上知名的大型会展集团。无一不拥有自己的品牌展会。无一不是通过经营规模的扩张和会展品牌的塑造来实现质的集聚。
“世界展览王国”德国之所以能成为世界上第一会展强国。与其拥有众多的品牌展览会是分不开的。如汉诺威的“汉诺威工业博览会”和“信息、通讯及办公自动化博览会CeBIT”,慕尼黑的“建筑及建筑机械专业展览会BAUMA”,纽伦堡的国际玩具博览会等,都在国际上享誉盛名。这些品牌展览会引起了世界的关注。赢得了国际的信任。为德国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总结德国会展业品牌化发展的成功经验。无外乎以下几点:权威协会和代表企业的坚强支持;努力寻求规模效应;代表行业的发展方向;提供专业的展览服务;获得UFI的资格认可:媒体合作和品牌宣传;长期规划,不急功近利。而这些都是上海会展业品牌化发展应该努力的方向。
再看亚洲会展名城新加坡的经验。新加坡会展业起步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由于政府对会展业十分重视,当前会展业已经成为新加坡发展最快的行业,新加坡的国际展会规模和次数在亚洲区域位居首位,被称作“亚洲最适合主办世界级会展活动城市”。有了这张名片。新加坡会展就有了国际知名度和品牌保证,新加坡这座城市也可以不断地品尝会展这块大蛋糕的美味了。总结新加坡会展业成功的经验,主要有三点:借“花园城市”城市品牌推广会展品牌;会展市场主体发育健康;政府与企业有效配合。
三、上海会展业品牌化发晨的对策研究
(一)整合会展资源,转变会展业增长模式
近年来,上海会展业发展迅速,并已初具规模,会展资源比较丰富。但由于会展市场无序竞争,办展重复、只重利润不重效果、恶性跟风的现象比较严重。资源是有限的。浪费和分散会展资源均不利于会展业的发展,上海会展业应紧随国际发展趋势。对同类项目进行整合优化,做大做强会展品牌。通过品牌化运营,扩大企业规模。提升服务质量,强化市场营销。将会展业增长模式由传统的数量型增
长转入质量型增长阶段,从而提升上海会展综合效益和竞争力。同时,为加快品牌培育,也可以考虑退出现有会展项目,邀请国际著名会展企业参与合作承办。认真考察和学习国外会展业的发展模式,从而获得增强自身市场竞争力的途径。
(二)推进UFI品牌认证,切实培育品牌会展
品牌会展,是指具有一定规模、能代表这个行业内的发展动态。能反映这个行业的发展的趋势,能对该行业有指导意义并具有较强影响力的展会。国际博览会UFI(U-nion of International Fairs,简称UFI)是当前国际会展业界的“联合国”,“一个展会获得UFI认证,就如同一个产品的品牌成为国际驰名商标。对展会的市场推广十分有利。”这是国际国内会展业同行的共识。凡是获得该认证的展会。就等于有了国际展览业的“绿卡”。表明其在组织、内容、招商等方面已合乎国际规范。上海的展会和会展企业要和国际接轨、打造品牌。就要寻求加入UFI,只有这样才能被国际认可。迄今为止。我国内地通过UFI认证的展会有40余个。今后会展行业协会应继续选择有一定规模、比较成熟、服务较规范的展览项目,鼓励、支持、帮助其去参加UFI展览品牌认证,获得国际会展通行证。
(三)推进会展评估,确立行业规范
在品牌化竞争时代,品牌建设已经成为发展会展业的必由之路,而品牌得以树立很大程度上要通过各种标准的评估和认证。因此。会展评估将是会展业发展的有力举措。
当前会展市场机制不完善,主要由政府主导各类展会。国内的会展评估状况比较混乱,展会的数据申报工作存在非常大的漏洞。培育具有本土各色的评估体系,打造符合国情和会展经济发展现状的评估机构则是首选之举而且迫在眉睫。会展评估要做到客观、公正。第三方评估机构应是发展方向。但由于我国会展业起步晚、体制不完善等不争的事实,可以说还离不开政府的支持,建立完全独立的第三方评估机构还不成熟。基于政府的公信力和权威性,由政府组织会展评估机构,有利于规范会展市场、树立展会的品牌形象。打造品牌展会。
(四)坚持长期的品牌战略
会展业品牌化发展是大势所趋。作为会展市场的主体,会展企业首先要树立长远的品牌发展战略,着重从场馆设计、主题的选择、展会的规划、展会的组织与管理等具体方面来实施会展业品牌化发展。其次,要提升品牌质量。质量是品牌的保证,要实现会展品牌质的飞跃。就要不断提升展会的品牌质量。品牌质量的提升可从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入手。会展的硬件主要是指会展的基础设施,要及时更新硬件设备。以满足国际化会展的基本要求。会展的软件只要是指会展的专业服务水准,可通过培养专业会展人才。提高管理水平等来实现。最后,要加强会展品牌的宣传和推广。可借助新闻媒体、信息网络的宣传。提高展会的知名度,增强展会的吸引力,最终塑造成会展品牌,甚至是名牌。
关键词:市场营销 广告 理念
一、会展营销概念
1 会展服务营销的理念
随着企业对于消费者需求的进一步认识,企业在营销过程中采取了一些列的方法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提高企业的竞争力,这其中服务营销就是一个重要的措施。面对消费者的多元化,广泛化以及复杂化,服务营销也需要因人而异,复杂多样。消费者会根据自己所处的环境和自身所拥有的条件形成较大的需求弹性。这对相应的服务人员的技能和技术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所谓的会展业是指会议业与展览业的统称,这是一个新兴的服务行业。在我国,会展业从改革开放以来逐渐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快速的发展壮大着。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的发展以及与国际交流的日渐加强,相应的展会的次数也在逐渐的增加,其规模也在日渐的扩大,举办会展的水平也是日渐的提高了,形成了一定规模,具有一定的经济效益,是我国新的经济增长点。
2 会展服务营销显存的问题
2.1 缺乏明确的营销理念,经营的观念落后
随着我国会展业的发展,目前我国的会展业形成了一定的市场营销理念,然而,在实际的经营运作过程中,却很少能够将这些市场营销的理念运用于实践中或者运用时取得的成效并不是很好。其仍然存在着诸如不能准确的定为市场,缺乏必要的市场细分,市场竞争力较低,市场运作水平较低等各种各样的问题。当前的市场营销理念仍然没有突破传统,在会展中仍然存在单纯的追求广告的投入,忽视了品牌自身,单纯的追求短期利润等各种问题。
2.2 品牌的创建
在创建品牌的过程中,不仅仅要考虑产品的质量因素,还需要注重企业的服务质量,消费者的满意度等因素。这些都能够不同程度的反应行业的经营理念和营销理念。在会展中,存在的品牌问题主要有两个:一是忽视品牌形象;二是对品牌策略的理解仍然只是增加广告投入,对于会展本身的构成要素和会展的长远的发展的认识不充分。
2.3 会展中营销人员的素质不够
在会展中,服务营销人员的素质普遍较低,达不到预期的要求。特别是在一些小型的会展中,服务营销人员不论是素质还是技能都较低,对于营销的工作只是停留在销售或者推销的层面上。部分企业的营销管理跟不上,营销的形式没有创意,形式过于的简单,没有行业标准。
3 会展服务营销的发展趋势
3.1 现代化、科学化的营销理念
根据当前的服务营销的发展趋势和发展状况,会展业需要树立先进的服务营销理念,并在新的营销理念的引导下研究出多样化的营销策略,通过创新性的营销思维和营销活动,促使会展业服务营销的迈向现代化、科学化以及创新化。
3.2 构建多元化的服务营销战略
面对经济的快速的发展,会展业的服务营销的手段和方式也正在不断的完善和出新。在传统的广告、邮寄以及人员推销的方式下,注入了目的营销等。例如,确定目标市场以后,在该目标市场中建立工作处,同时加强与当地政府的合作与交流,并对于会展进行各种各样的促进活动,派专业的人员到国外进行交流合作,经常拜访重要的客户。此外还可以对会展的宣传材料进行美观、详细、实用的设计促使其效能得到最大的发挥。
4 服务营销在会展业中需注意的问题
为了提高会展业的竞争力,在某种程度上需要有效地利用服务营销。会展业需要针对于自身的特点,加强对市场的细分,服务的差异化、有形化以及标准化的确定,通过科学的、新颖的服务营销战略,来提高会展业的竞争力。
4.1 确定服务的市场细分
面对数量众多,变化较大的服务市场和各种各样的服务需求者,会展业不可能做到全方面的满足不同市场的服务需求,不可能对所有的消费者提供优质的有效地服务。面对这个问题,会展业需要根据服务的市场和对象进行市场细分。通过对市场的细分确定目标市场,并组织有针对性的营销组合策略,只有这样才可能取得会展营销的目的。
4.2 注重服务的差异化
所谓的服务差异化是指面对强大的竞争对手时,在服务内容、服务渠道以及服务形象等方面进行强化,突出本企业特有的优势,从而战胜竞争对手,在会展中取得胜利。这种差异化主要可以从以下的几个方面人手:
(1)通过调查、分析会展服务市场上已经存在的服务类型,以及自身的优劣势,进行针对性、创新性对服务项目进行开发,尽可能满足目标消费者的需求。
(2)利用区别于其他企业的传递手段,有效而快速的将会展服务传输给参展商和参展观众。
(3)为了表现会展的独特形象,可以采用象征性或者特殊化符号、名称以及标志等。
4.3 进行有形化服务
服务有形化是指会展业通过服务的过程,把各种看不见、摸不着的服务产品做到实体化、有形化、具体化,让参加会展的人员可以切实的感受到服务产品的存在,从而提高服务产品的质量。服务有形化具体可以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4.3.1 服务产品有形化
所谓的服务产品有形化是指利用设施等硬件来使服务自动化和规范化,确保会展服务的一致性和服务质量。通过各种服务特征,如各种票等做到区别服务质量,变无形为有形的服务,从而增加了会展参加者对于服务的感知。
4.3.2 服务环境有形化
会展的环境能够给人以先入为主的效应,它虽然不是服务产品的核心,但却是服务产品不可缺少的必要的条件。
4.3.3 服务提供者有形化
服务的提供者直接与参加会展的人员相接处,他们的服务素质和服务过程中的一言一行都代表的会展的服务,其会直接的影响会展服务营销的质量。因而,会展需要对员工进行行业服务标准化的培训,保证其掌握一定的服务技巧和技术,使得他们的服务可以与会展的服务目标一致。
4.4 标准化服务
会展服务除了依靠服务人员以外,往往还需要借助一定的技术设施和技术条件,实现会展服务质量管理和服务的标准化。为了有效地提高会展质量,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考虑:
(1)为了方便参展者,要不断的完善设计服务的质量,促使服务的程序合理化;
(2)制定合理的、与会展服务相符合的规章制度,引导参加会展人员接受服务;
(3)改进服务设施,美化会展环境,从而为参加会展人员的等待和接受服务创造良好的条件;
(4)在会展的不同时期和不同的情况下,通过对价格的上下调节来满足参展商的需求,从而平衡供需,稳定服务的质量。
5 会展服务营销的质量管理
由于服务具有无形性,生产与消费同步性,消费者参与服务生产过程的特点,所以服务营销的环境更具有动态性、差异性和竞争性。它可以直接的影响消费者对产品的满意度。因此,要加强对服务营销的质量管理。具体的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5.1 独特的服务营销理念
根据服务营销的无形性、多变性以及不稳定性等特点,在实现服务营销的过程中,需要考虑软件、硬件、员工以及消费者等各个方面,力图将各个方面进行完美的融合。为了保证服务在各种环境中都能有效地进行,需要明确建立服务营销文化。服务营销文化要体现企业的经营理念和公司文化,体现全心全意为顾客着想的理念。这种服务营销文化可以统一思想,统一标准,从而提高整个服务的质量和水平。
5.2 规范的服务营销理念
在服务过程中,建立规范化的服务营销理念可以规范、约束和引导服务人员的行为和心理,确保服务的稳定性,避免服务的易变性和不一致性。由于实际中服务的质量不稳定,不容易得到消费者的认知,服务的品牌不容易树立以及标准不容易执行等特点,使得服务营销不容易进行。然而,确定规范化的服务营销理念,可以避免上面的缺陷。服务的规范化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规范服务环境;二是,规范服务人员的行为和心理。在服务营销中规范强调会展的服务理念,规范行为,标准化服务质量,并对服务进行质量监督。
5.3 控制服务营销的质量
控制服务质量是服务管理过程中的重点,确定有效地服务营销质量标准是质量控制的重中之重。切实有效的服务营销标准具有如下的特点:一切从顾客出发,明确具体的操作方法,并且该操作要便于执行。会展要制定具体的明确的质量标准,这一标准要便于员工接受和理解,要体现顾客的需求。
二、会展营销的特点
1 营销主体的综合性。会展营销的主体十分复杂,大到一个国家或城市,小到每个会展企业甚至是一次具体的会议或展览会。每个主体的营销目的不一样,营销内容的侧重点也存在明显差异。一次展览会可能要涉及众多的组织和企业,大型的国际性展览会可能由当地政府主办,由一家或者几家展览公司承办,其中个别较复杂的活动则由具体的项目去承担。换句话说,一个展会由几方共同操作,且各自承担的工作在深度与广度上有所不同,但进程必须保持一致,合作也必须紧密有效。
2 营销内容的整体性。展览会的举办时间、地点、主题及内容等都是参展商所关心的。因此,会展营销的内容必须具有整体性,既包括举办会展的外部环境,如城市的安全状况、旅游综合接待能力等,又包括会展的创新之处,能够给观众带来独特利益,以及配套服务项目水平等。这一切都会影响参展商的购买行为。
3 营销手段的多样性。会展营销的主体复杂和内容广泛决定了展览会必须综合利用各种手段来开展宣传,以达到预期的营销目的。从传统的广播、电视、报纸,到各类行业杂志、专业会展杂志,到面向大众的路牌广告、地铁或出租车以及已渗透到各行各业的互联网,会展营销主体以平面或立体的方式,将大量的信息以最快、最直接的方式传递给大众。
4 营销对象的参与性。在许多时候,会展活动的主办者虽然熟悉策划并操作会展,但对行业的认知程度可能并不深刻,因而在整个过程中必须广泛听取与会者和参展商的意见,根据自身能力结合与会者和参展商的要求尽可能地调整营销内容,以更好地满足与会者和参展商的需要。另外,在会展活动中,与会者和参展商的参与性都很强,主办者必须与其实现互动,才能提高与会者和参展商的满足程度。
三、展览会项目管理
近年来,一个新兴的产业——会展产业在中国悄然兴起,并迅速的发展起来,这种现象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会展业能够拉动一个城市或一个地方的区域经济增长,促进该行业的贸易发展与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实践证明,现代会展产业是一种投入少、社会效益高、无污染、零排放的绿色产业。因此,发展会展产业常常成为一个城市经济发展和提升城市形象的首选战略之一。
会展产业在宏观和微观经济中均发挥出重要的职能。在宏观经济领域内的职能表现为,在一定期限内将供应和需求紧密的结合在一起。换句话说,展览既能开发营销市场,也是市场的主导。通过提供平台让市场参与者进行互动,是市场的自我开发和成长。在微观经济领域内的职能表现为,参展商通过多样化的推广和营销手段,可以让观众详细的了解到产品的性能,行业的资讯和市场发展速度。参展商和观众能够面对面的交流,对公司及其产品恰当的介绍,可以增加公司在客户心中的印象。展览会既促进了消费者的采购又增加了客户的忠诚度。
总体来看,我国会展产业发展的历史还比较短,还处在发展的初级阶段,但随着我国加入WTO,巨大的市场潜力正在面向世界不断彰显出来,不断完善的基础设施,综合服务能力,使中国朝着世界会展的最佳目的地的方向发展。目前,我国的会展产业正在呈现以下几个趋势(1)国际化趋势-一方面是组展机构的成员与运作规则的国际化、另一方面是展会参展商、观众人员的国际化;(2)专业化趋势即具备明确的主题、专业和市场定位与专业化会展服务以真正满足参展商和观众的需求;(3)品牌化趋势即通过品牌战略、品牌质量、品牌拓展等方面体现的一批行业知名品牌展会。4、多元化趋势发展,即包括会展内容的多元化和经营形式的多元化。
京交会作为全球服务贸易领域的盛会,涵盖世界贸易组织界定的商业服务,通讯服务,建筑及相关工程服务,金融服务,旅游与旅行相关服务,娱乐、文化与体育服务,其他服务等12大类服务贸易领域。国家会议中心作为京交会的举办地,在服务好京交会的同时,也在提升自身的软实力。第二届京交会满载着首届京交会的成绩,即将于5月28日再次在国家会议中心开幕。在此期间,本刊记者特约专访了国家会议中心总经理刘海莹,听他谈谈服务贸易对我国经济的促进作用及首届京交会的印象。
《中外会展》: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加强。世界进入服务经济时代,服务创新成为价值增值的主要源泉。制造业服务化趋势更加明显。服务贸易成为产业融合的新动力。首届中国(北京)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简称京交会)在此背景下应运而生,请您谈谈服务贸易对我国经济有哪些促进作用?
发展服务贸易能够促进我国经济结构转型升级。我国服务业正面临与我国当初制造业发展相类似的机遇,必须尽快使服务业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这是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由之路,是适应对外开放新形势、实现综合国力整体跃升的有效途径。
发展服务贸易能够带动国民经济可持续增长。当前全球经济竞争的重点正从货物贸易转向服务贸易,服务业与服务贸易的发展水平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国家《服务贸易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到2015年,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达到6000亿美元,年均增速超过11%;服务贸易占我国对外贸易总额和全球服务贸易总额的比重稳步提高,进出口平衡增长;服务贸易与货物贸易协调发展,对国民经济的带动作用明显增强,促进中国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中外会展》:经国务院批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和北京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京交会自2012年起每年5月28日至6月1日在北京举行。首届京交会在国家会议中心成功举办,取得了丰硕成果。请您谈谈对首届京交会的印象?
首届京交会是全球唯一一个国家级、国际性、综合型的服务贸易平台,获得了世界贸易组织、联合国贸发会议、经合组织三大国际组织的永久支持,并且是目前全球唯一涵盖服务贸易12大领域的综合型服务贸易交易会。
作为展览与会议并重的高规格、超大型、综合性会展项目,国家会议中心整个展馆在48小时内布展完毕。开幕式的前一天晚上时任北京市市长郭金龙来到国家会议中心,检查京交会筹备工作并称赞称赞:“这是‘北京速度’,同时也是‘北京质量’”。
京交会的主题是服务贸易,这个看似很“大”的概念,在京交会上被“一网打尽”。涵盖服务贸易的全部12个领域、130多场专业论坛,把京交会五天的会期撑得满满当当。会议期间在国家会议中心内,每天都会有规模不等的几十场行业推介和研讨活动轮番举行。
用“一鸣惊人、硕果累累”这8个字来形容我对首届京交会的印象最为恰当。首届京交会我们创造了几个政府会议接待之“最”,分别是“规格最高、参会人数最多(10万人次)、展览面积最大(5万平方米)、展会成交额最多(成交额达601.1亿美元)。”
如果把京交会的数据放在全球服务贸易领域的背景下,我们更能发现,首届京交会也结出了“百川归海”的丰厚硕果。五天里,1721家中外企业的22000余位客商参展,累计到会专业观众和客商超过10万人次、签订项目458个、成交总额达到601.1亿美元,其中国际服务贸易交易额112亿美元。洽谈、签约,是众多企业参加展会时最直接的需求和期待,而京交会上每天都在刷新的签约数字,代表着一个个企业的期待变成了现实。
《中外会展》:首届京交会期间举办了高峰论坛、高层论坛、综合展示、推介洽谈等6类130多场活动。其中,会展交易团作为京交会的重要组成部分。请您谈谈会展交易团(会展板块)对中国会展业的发展有那些重要意义和促进作用?今年又有哪些提升?
会展交易团作为京交会重要组成板块,自第一届京交会设立以来,得到了行业各界的广泛关注与支持。通过京交会提供的有利机遇,会展交易团活动为众多中外机构、会展城市、会展管理部门、会展行业协会、会展相关企业提供了一个高端性、国际化的会展业沟通交流的权威平台,使更多的会展城市、企业和项目获得推介、交流、合作、交易,为国内外会展业界搭建良好的贸易平台,为我国会展业未来发展打开良好局面。
回顾首届,在为期5天的活动中,会展交易团共计达成意向合作项目57个,意向交易额约为119.953亿元人民币。其中展览展示区估算意向交易额为6689.42万人民币;会展服务对接洽谈会估算意向交易额为8536.41万人民币;项目签约意向交易额约为118.431亿元人民币。
第二届京交会会展交易团活动在总结首届活动经验的基础上围绕“国际服务贸易与会展产业价值”的主题进一步改进提升,在进一步强调发挥国际服务贸易平台的功能与实效的背景下,结合我国会展业的发展状况:更加注重国际化和市场化的方向,更加努力促进具体项目的成交,更加强调长远性和基础性的建设工作;更加细化各个服务环节,为参加活动的各单位、各人员提供方便。
第二届京交会会展交易团将举行中国会展业发展大会、中国品牌展会论坛以及出展论坛,并通过展示区重点展示会展城市、国家级品牌展会、中国乃至全球知名展览公司来体现全球及中国会展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同时,利用推介洽谈会为海内外知名会展城市、会展场馆、品牌会展项目、供应商提供宣传推介洽谈平台。活动期间还将《全国会展产业政策法规白皮书2012》、《2012全国展会数据分析报告》、《中国会展经济蓝皮书》等内容。
《中外会展》:首届京交会的中外参展企业达1721家。有来自全球83个国家和地区的注册客商2.4万人到会。专业观众累计超过10万人次。请您谈谈国家会议中心如何做好第二届京交会的服务工作?
首届京交会的接待工作中,国家会议中心创造了五个政府会议接待之“最”:规格最高;参会人数最多(10万人次);展览面积最大(5万平方米);展会成交额最多(成交额达601.1亿美元)。这些接待之“最”都体现了国家会议中心高水准、专业化的政府会议服务能力。
作为第二届京交会的主场地,国家会议中心将承办全球服务论坛北京峰会、高层论坛、推介洽谈、综合展示、主题日活动、权威六类共计100余场活动。为成功完成第二届京交会的接待工作,国家会议中心全体员工将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社会责任感、企业责任感,秉承企业一贯的拼搏精神和工作理念,做好大会“硬件”支持及“软件”服务的接待工作:
(1)保证场地、客房、电力网络等硬件支持
京交会期间,国家会议中心一至四层会议、展览及北区临时馆全部区域都作为大会使用区域,以最大面积的场地供应满足大会需求,充分提升场地利用率。以长达12天的进场搭建时长(5月23日进场至6月2日撤出),积极配合组委会完成场地搭建工作。另外,国家会议中心大酒店将提供约300间客房,为参展企业、注册客商提供满意的住宿服务。此外,在电力网络方面,确保国家会议中心主体及酒店各工程系统的可靠运行,配合会议各项搭建工作,提供及时优质的工程服务和维修,开展隐患排查,24小时运行值班,做到检修及时到位。
(2)成立工作小组,制定安全应急预案,发挥高效服务“软实力”
为保证会议工作的高效沟通,国家会议中心成立各工作小组,保证会务服务工作的专业化、准确性和及时性,外联组、安保组、安全生产组、服务运营组、房务组、物资组等13个工作小组各司其职,第一时间接收并汇总客户信息,高效解决核心问题。京交会参会人员众多,突发事件难以避免。国家会议中心将落实上级领导关于安全工作的要求,严格执行企业接待京交会《安全保卫工作方案》,制定并完善各类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开展安全检查及单位内部重点区域、要害部位的安全防范。同时,做好食品安全监管、检验、留样工作。从交通、餐饮、消防等各方面全力保证京交会安全运行。
《中外会展》:国家会议中心最近在落实“企业社会责任计划”。请您介绍下该计划对国家会议中心的品牌形象提升及企业战略发展目标有那些深远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