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给排水工程技术论文

给排水工程技术论文

时间:2022-02-06 00:14:5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给排水工程技术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给排水工程技术论文

第1篇

关键词:给水排水专业;工程实践能力;卓越工程师计划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6)01-0152-02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也发生了很大变化,环境问题在这种背景下越来越突出,受到了社会大众及国家的高度重视。给水排水工程专业是以培养城市给水排水、水资源开发利用以及污水治理等方面的高级工程技术为目标的,从而满足社会对应用型、实践型工程技术人才的需求,不仅应使学生具备全面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同时还应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与专业技能。

一、给水排水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概述

目前,给水排水工程专业在课程设置方面以培养具有扎实基础知识及实践应用能力的专业技术人才为目标,主要包括基础课程的设置以及实践环节的安排,其中基础理论课程主要有《城市与建筑给排水工程》、《市政污水处理》、《给水排水工程仪表与控制》以及《工业废水处理》等十余门课程,从而使学生全面掌握给水排水专业的基础理论知识及方法,提高学生的工程素养[1]。同时,作为以培养实践型、应用型专业人才为目标的专业,课外实践教学的质量与水平直接影响着学生的综合素质及专业实践能力,是对理论基础知识的延伸与拓展,对其在实际应用中的具体体现。在实践教学环节中主要从实习与设计两方面对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进行加强,其中课外实习主要包括认识、生产、毕业、金工以及测量等实习内容。在专业设计中包括课程设计与毕业论文的撰写,课程设计的内容具体包括给水处理厂、排水管网、水泵站、污水处理厂等方面的课程设计。实践教学不仅能够进一步巩固学生的基础理论知识,使其在工程实践教学中检验自身的知识体系是否完整以及知识掌握及应用情况,同时能够培养学生的工程思维,使其深入了解工程一线岗位的要求与实际需求,具有不可忽视的现实意义。经过大量实践教学经验表明,实践教学环节能够反映出学生对专业知识及技能的掌握情况,学生通过在实习过程中进行观察和总结,并结合自身知识形成实习报告,教师对其工程设计所使用的计算方法以及图纸绘制进行评价能够得到有效的反馈信息,并作为教学跟进和完善的依据,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工程素养。

二、给水排水专业毕业生需要提高工程实践能力的迫切性

当前,在给水排水工程专业的实践教学中仍存在部分问题,如部分教师虽然理论知识教学能力较强,但在实践教学中存在工程实际经验不足,导致教学质量得不到保证的问题。实际中,施工管理、工艺设备讲解以及工程设计等部分的内容都要求教师具有深入了解的知识储备。同时,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也有待提高,对于实践性特点突出的专业,要求教师能够在课程设计及实习等方面指导和帮助学生。但是,由于目前各高校在吸收优秀师资力量时存在以学历、科研成果为标准的现象,使得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得不到保证,对实践教学的开展十分不利。此外,生产实习是提高学生工程实践能力最直接、有效的措施,能够使学生对水处理相关工艺进行更加全面、深入地了解。然而,由于水处理工艺需要系统化的机械设备、控制措施以及检测仪表等内容的支持,这使得高校在开展生产实习教学的过程中受限,课程设置方面对水处理设备的教学内容也较为缺乏,较少组织学生去水处理行业相关的企业进行生产实习,十分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2]。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卓越工程师计划”的提出为各高校给水排水工程专业提出了新的要求,应以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高级技术人才为目标,这同时也是设计院、施工单位、安装公司、政府管理部门等用人单位对学生在工程实践经验方面提出的要求。因此,当前高校给水排水工程专业在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方面亟需进行改革和提高,以实现培养应用型、创新性的高级专业工程人才的教学目标。

三、加强给水排水专业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对策

(一)理论课程教学中的提高

在教授给排水理论基础知识的过程中应从培养学生给水排水工程系统的思维模式的角度出发,引导学生结合实习实践经验对基础理论知识进行梳理和归纳总结,对给排水管道系统、建筑给排水工程、新兴技术和需求以及水资源保护利用工程设计等内容进行了解,从而建立并完善自身的给排水整体知识体系结构[3]。此外,教师还应引导学生积极关注水处理工程相关的法规、经济、建立、施工等方面的知识与政策,形成完整的城市水系统运营管理的思维模式,从而提高自己在工程实践应用中的问题解决能力,为今后走入岗位工作奠定基础。

(二)课程设计、毕业设计中使用新的规范、标准、手册、产品的样本

在课程设计中以给水排水专业的教学大纲为依据,并以工程设计规范要求为基础进行设计,如泵站课程设计、排水管网课程设计以及污水处理厂设计等,并以校企结合的形式进行。在毕业实习与设计中可以采用组织学生进行“边实习边设计”的方式,学生在确定毕业设计的方向与内容后,通过参与现场实际工程项目从而提高设计的合理性与科学性。同时,在教师与现场技术人员的指导下,由学生独立进行设计并完整任务,不仅能够巩固学生对基础理论知识的掌握,同时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与实践应用能力。

(三)增加生产实习的方法提高工程实践能力

因此,有条件的高校应积极与水处理生产及管理单位进行联系,建立实习基地,为学生创造参与生产实习的机会,使其能够对风机的种类、管道的相关知识、阀门的特征以及PLC的控制原理等内容进行全面了解,帮助学生积累实践经验。同时还需注意在选择实习单位时应主要其是否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是否能够为学生提供充足的生产实习时间,并且应要求实习单位为学生提供参与主要生产环节的机会,能够全面熟悉水处理工程的实际运行及管理工作[4]。

(四)聘请企业技术人员参与教学

通过聘请工程设计、施工及监理单位具有资深经验的技术人员参与给水排水工程设计与施工的教学环节中,能够帮助学生更加全面、深入地了解工程设计及施工方面的规范性、实践性知识,培养学生的工程素养。同时,校方还可以聘请污水厂、排水公司以及自来水厂等单位中对给排水设施具有丰富管理和运行经验的专家,对给排水工程的运行管理特征以及设备的工艺进行讲解,从而提高学生对实践教学的参与积极性。在聘请技术专家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通过专题讲座、学术报告以及研讨活动等方式进行,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为学生了解给排水工程实际创造机会。

(五)在卓越工程师计划中实施经验的积累

卓越工程师计划是针对当前给水排水专业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的,旨在培养具有实践应用能力的高级技能人才,某高校给水排水专业在实施“卓越工程师计划”的过程中从培养方案及实践教学环节的设置两方面进行:

1.以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为核心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从课设试验、施工实习、课程设计以及毕业设计等七个方面对培养计划进行安排,以培养目标为导向选择给水排水工程设计、施工及管理等企业作为实践教学基地,同时聘请具有工程实践经验的专家、技术人员在实习基地为学生进行现场指导[5]。

2.要求学生的实践学习实践累计足够40周,并在实践学习过程中撰写专业论文以及课程设计,从而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同时,通过在课堂教学中以校企合作的方式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与创新能力,以给水排水实际工程项目为学习内容,让学生参与到项目研究、设计与开展的实际过程中,从而结合自身的理论基础知识切实运用到工程项目中,培养其成为卓越工程师的潜质。

3.在卓越工程师培养方案中设置基础教学、实践教学以及其他实践教学环节,为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如在基础教学中设置金工实习、计算机训练以及水分析化学实验教学等;在实践教学中设置认知实习、生产实习、毕业设计与实习等;在其他实践教学环节中积极组织创新能力拓展项目以及科技文化活动等。四、结束语综上所述,给水排水专业是以培养具有工程实践能力的应用型、实践型专业人才为教学目标的,以期为广大企业输出高质量、高能力的人力资源。实践教学环节作为提高学生实践应用能力的重要环节,应引起广大教育工作者的重视,针对当前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研究,从而提出有效的对策,保证教学质量,从而实现给水排水工程专业的长足发展。

参考文献:

[1]路程,柴蓓蓓.给水排水专业《水工程经济》课的教学改革探讨[J].新西部(下旬刊),2015,(3).

[2]沈红心,隋铭皓,邓慧萍,等.基于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给水排水专业人才模式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2,(34).

[3]于文波.浅谈高职院校给水排水专业施工课程教学改革[J].价值工程,2014,(18).

[4]吴俊峰,朱新锋.提高给水排水专业大学生创新能力的研究与实践[J].科技创新导报,2012,(2).

第2篇

关键词:给排水工程;OBE;培养模式;工程素质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34-0157-02

给排水工程是工科学科中的一种,旨在培养适应市政、环保、建筑等行业给排水工程技术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掌握从事给排水工程设计、施工、水处理设施运营管理、水环境及水污染监测分析等职业岗位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具有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1]。2015年4月16日国务院印发《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俗称“水十条”)[2],对水污染防治提出了阶段性治理目标。同时,大量新型建筑体系出现,对给排水设计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本文借鉴OBE工程教育理念,研究本专业改革与创新,更好的培养能适应新形势、具备一定职业素养、职业技能,能够迅速适应现场工作的给排水专业高级工程技术型人才。

一、OBE工程教育模式概述

成果导向的教育模式(Outcomes-based Education,缩写为OBE)最早出现于美国和澳大利亚的基础教育改革,后应用于工程教育领域,是以预期学习产出为中心来组织、实施和评价教育的结构模式,由学习成果驱动整个课程活动和学生学习产出评价[3]。成果导向教育理念与传统教育理念的最大区别,是要求教育者对学生的学习成果和能力水平先进行准确定位,然后通过各种合适的教育手段和结构来保证学生达到预期目标。《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了“重点扩大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培养规模”的部署和要求;2013年6月,我国被接纳为工程教育本科专业认证的国际互认协议《华盛顿协议》签约成员。这都说明,在工程教育领域引入成果导向教育理念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OBE理念下的给排水工程教学改革

1.成果导向的给排水专业学习成果确定。给排水专业主要分为市政给排水与建筑给排水两个大方向,包括给水处理厂、给水排水管网系统、建筑给水排水工程和污水处理厂的设计、施工等各个方面。在成果导向教育理念下,教育者需要完成的核心目标就是让学生取得该专业所要求的能力和水平。中国工程教育认证通用标准中,对毕业生提出了十条要求,结合给排水专业性质,可将要求总结如下:掌握流体力学、工程制图、水处理微生物、水泵与水泵站、工程力学、工程测量学等基础工程学科的基本理论;掌握给水工程、给水排水管网工程、建筑给水排水工程、排水工程的基本原理和设计方法;掌握市政工程招投标的基本知识和技术方法;了解水科学与技术的前沿理论和发展动态;具备环境影响评价、水环境监测和分析、环境规划管理的初步能力。

2.成果导向的给排水专业课程体系构建。学习成果代表了一种能力结构,这种能力主要通过课程体系构建来实现。因此,课程体系构建对达成学习成果尤为重要。能力结构与课程体系结构应有一种清晰的映射关系,能力结构中的每一种能力要有明确的课程来支撑,换句话说,课程体系的每门课程要对实现能力结构有确定的贡献。按照给排水职业能力培养为教学目标,对课程结构进行构建,将岗位职业技能要求与课程授课内容进行融合,如下页表1所示。

3.成果导向的给排水专业教学策略制定。课堂教学是使学生能够达到毕业要求、达成培养目标的基础。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中,教育者往往以教材为主线传授学生知识,但是随着给排水行业的快速发展,行业规范在不断的修订完善,如建筑消防部分,2015年就同时废止了《建筑防火设计规范》(GB50016-2006)和《高层民用建筑防火设计规范》(GB50045-95),启用新的《建筑防火设计规范》(GB50016-2014)和《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技术规范》(GB50974-2014),新规范对建筑防火要求进行了多出修订,但大多数教材并没有及时更新,导致学生的学习内容滞后于市场的需求,不能尽快适应工作岗位的需要。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不拘泥于教材,而应该通过各种新型教学手段,如动画视频演示、大量引入实际工程案例等方法,从实际应用的角度着重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例如,在《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这一门课程中,可以采用动画视频的方式让学生直观了解弯头、三通、四通、分水器等管件的连接方式,可以结合实际工程图纸讲解建筑给排水各系统的设计理论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

4.成果导向的给排水专业实践环节安排。给排水专业的实践环节包括课程设计、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目前的教育模式中,课程设计质量尚能达到预期目标,但是课外实习环节,由于经费问题、水厂安全问题、实习周期问题等,往往达不到预期目标。因此建议采用集中和分散相结合的方式,认识实习和生产实习教师统一联系安排实习地点,毕业实习则有学生自主联系实习单位,并尽量将实习内容与自己的毕业设计(论文)选题相结合,以利于学生更快的融入工程实践。

此外,还可以通过开展科研训练的办法培养学生自主查阅资料、了解行业前沿动态的能力,同时提高科研、创新和动手能力。专业教师还应该鼓励学生积极申请国家级、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以及校级本科生科研训练计划项目;学生也可以直接参与专业教师的在研课题。武汉轻工大学给排水专业本科生近年来多名本科学生参与教师立项课题,内容涉及垃圾填埋场渗滤液性质分析及无害化处理、污泥减量及稳定处理等。学生通过参与整体项目构思、设计、实施、运行的全过程,不仅拓宽了给排水工程领域的科学知识,而且有助于培养自身的工程设计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5.成果导向的给排水专业学习成果评估。成果导向教育理念不过分关注教师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而是将焦点放在评价学生学习成果上。因此,对学习成果的评估不宜采用期末考试卷面成绩一刀切的方式,而应该采用多元和梯次的评价标准。针对某一门课程,在不同时间对已经完成的学习成果,分别进行自我评价和教师评价,并和设定的学习成果进行对比,找出不足。

三、结论

采用OBE成果导向教育理念培养给排水专业人才,是实现由“内容为本”向“学生为本”的根本转变,教学目标先于教学内容而存在。在OBE模式中,学生可以清晰地预见学习成果,即需要掌握哪些方面基本知识点和技能。OBE不限定教师采取什么样的教育方法和教育内容,这为教师充分地展现教育艺术来实现既定目标提供了广阔空间。学校可以开展阶段性的学习产出评估,及时检查与预期目标之间的差距,并根据评估结果即使调整教学结构和资源配置,提高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中国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Z].2015.

第3篇

关键词:JY32水泵液位控制器;给排液双控;枯液满液报警;自动化给排水

中图分类号:TU9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2374(2010)01-0018-02

近年来,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大规模住宅小区及标准高、功能复杂的各类建筑越来越多,居民用水需求不断发展,工业也对供水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确保城市给排水的可靠性,已成为一个焦点问题。传统的控制系统已经很难保证这样复杂系统的安全可靠供水。经常出现水箱溢水、井源干枯水泵空转等事故。本控制系统利用JY32和液位传感器通过对水池(箱)和井源液位进行实时监控,实现给水排水双控制、枯水溢水越限报警(停机)控制。

一、液位控制器的工作原理

JY32的接线端子如图1所示,其中5、6为工作电源输入AC380V或AC220V,端0、1、2、3、4为型控制器的弱电信号端子。其中,端子1、2应分别接到低位水池的上、下探头;3、4应分别接到高位水池的上、下探头。端子0为公共信号端。5、6、7、8、9为强电端子。其中,7、8、9为一组电隔离的输出转换触点(7、8常开,8、9常闭)。通过输入点探头的通断,判断井源、水箱的液位,从而控制泵的启停。

二、给水排水双控

给排水的应用场合有自动给水、自动排水,或者两者同时控制――双控。本论文以双控为例介绍。双控同时控制低位水水源池(水井、地面水箱)和高位水池(水塔、楼顶水箱)。接线图如图2所示,其工作过程是:在低位水池水位高于1端探头(准备开泵水位)的前提下,如果高位水池(箱)内水位下降至刚好脱开4端探头时,则控制器端子7、8闭合启动电泵开始供水,直至水位上升至3端探头或低位水池水位下降至刚好脱开2端探头时(强制停泵水位),控制器端子7、8断开电泵停止供水。当低位水池水位高于1端探头同时高位水池水位低于4端探头才开始重新启动,如此循环。需要指出的是:如果低位水池中的水源充足(水位始终能保持高于1端探头,即1端与公共端0始终接通),则工作过程等同单独的给水控制方式。如果低位水池水源不足,或高位水池水量消耗太大(持续缺水,4端持续与公共端0断开),则工作过程等同于单独的排水控制方式。通常情况下二者同时起作用。

三、枯水溢水越限报警/停机控制

有些水池要求保证既不能干枯也不能溢水。JY32可以同时检测到枯水、溢水两种情况并即时给出报警信号。实现方法是:将0端接公共大地,2端探头设置在地面低位水池的最低限报警位置,3端引出探头设置在楼顶高位水池的最高限报警位置。也可如图3(a)所示,分别将探头2、3设置在同一水池内最低超限水位(枯水)和最高超限水位(溢水)的位置。如水面可能存在波浪抖动,还应加装液面防抖复位探头1、4。则当液面低于2或高于3时,8、9闭合驱动电铃报警(可同时引作强停泵信号),而在液面位于1、4两点之间的正常范围内,8、9分断不报警。由于1、4为防抖动复位探头,应设置探头4略低于探头3,探头1略高于探头2。一般设置防抖探头与报警探头之间的高差为1~3cm,略微大于实际液面波动落差。

单独用于监控枯水或溢水的报警方式接线图如图3(b)、(c)所示。由于这种接线方式在液位正常及电源接通或断开时能自动复位,而且枯水或溢水报警信号发生后能够自动保持,故不需要设置防抖探。

四、防止空泵运转自动给排水控制

在单独用于给水控制的情况下,可利用JY32的空余端1、2对管道内的存水量进行监控,即在高于水泵叶轮以上的任何高度部位设置探头1、2,从而实现引水缺乏状态(1、2与公共端0断开)水泵不工作(7、8分断),同时“排水等待”指示灯亮。一般也可在高位池内比4端探头略低3~30mm的位置范围内,增设超低水位监控探头1、2(2端比1端略低可起防抖稳定作用),如开机后液面不上升反而下降到了2点,便自动关机,同时排水等待指示灯“亮”表示报警信号。这种情况可能是引水漏空、管道堵塞导致水泵空抽、出水量太小,也可能是控制柜主回路、二次回路出现了故障或电机烧毁。自动排水控制方式下防止空泵运转的原理于给水控制方式类似。其原理分别如图4、图5所示。

五、结语

本论文提供了利用JY32液位控制器实现给水排水同时控制,并有效的防止溢水枯水、泵空转的方法。该方法简单实用,可广泛的应用于各类生活泵、消防泵、污水泵、工业泵等,为自动化给排水提供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案。

参考文献

[1]李仰斌.村镇供水工程设计图集[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8.

[2]王志勇,王雷霆,罗炳忠.给排水与采暖工程技术手册[M].北京: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2009.

[3]程文义.建筑给排水工程[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9.

[4]王鸿鹏.新农村建设给排水工程及节水[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8.

[5]崔福义,彭永臻,南军.给排水工程仪表与控制[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第4篇

关键词:给排水;暖通工程;施工质量;质量控制;水电需求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TU712 文章编号:1009-2374(2017)03-0118-02 DOI:10.13535/ki.11-4406/n.2017.03.052

近年来,我们对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要求持续提升,特别是对于给排水和暖通工程的品质控制有所增加。这样对建筑工程的事故发生率会有很大的控制作用。给排水及暖通相关的工程质量控制的策略是一个整体、宏观且极具过程性的工作,因此给排水及暖通工程施工过程中的所有环节都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作用。文章将以给排水及暖通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探讨作为切入点,在此基础上予以深入的探究,相关内容如下所述:

1 给排水及暖通工程较为多见的问题

近年来暖通工程环节中极易出现或多或少的问题,十分多见的包括下述两个问题:设计及装置环节的问题。开始预设与安装环节,相关工作者对排烟、排粉以及空气净化等装置的相关参数是有一定掌握的,特别是在定位与标高因素,由于接风管的标高是受其他参数的直接影响,所以在工程环节容易因一些外在条件导致安装出现问题;容易出现或大或小的噪音问题。在整个暖通体系内,有一部分空调设施会发出噪音,而且噪音的指标超出正常值,虽然在工程环节我们都会通过降噪措施,不过有的时候会出现原工程设计不能满足噪音指标的情况,它的产生因素有很多类型,不仅设计的数据不达标、设计方式缺乏科学性,同时在装置过程也很容易发生问题,举例说明,风机的平稳运行要求、龙骨的装置位置不妥善、减震垫的使用措施不规范等都会导致噪音的无法达标。

而在整个给排水系统中,渗漏是较为多见的一个问题。而造成渗漏的根源主要有以下几种:工程所使用的管道品质较低,同时管道材料缺乏较强的抗腐蚀性。工程技术无法达到相关要求,进而造成管道接口位置存在缝隙;外在的环境会对工程造成影响,而外界温度与管道的温差偏高,那么就会造成管道急剧膨胀或冷缩的情况,进而影响管道性能,发生渗漏情况。堵塞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给水及排水工程,而导致堵塞的根本原因是工程的管道内存有异物。而在工程过程中没有按照原则施工是造成异物存入管道的根本原因。若装置的管道太小,无法达到建筑给水与排水的需求,那么就会造成杂物滞留于管道,这样就会出现堵塞情况。水压不稳定的问题在给水及排水工程中也是较为多见的。因为在设计环节相关工作者对建筑所需的供水量缺乏明确的认识,没有择取匹配的水泵与给水管道,所以导致了水压不稳定的

问题。

2 给排水及暖通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针对渗漏问题,可以在施工前控制管道材料的品质,防止在工程环节选购低劣材料。使用前沿的检查设施与相关技术对管道品质予以进行测检,这样可以第一时间找到问题所在。在工程完成后,相关工作者要第一时间与相关建设工程的人员予以交流,这样可以从根本上确保给水管道及排水管道的品质。若在工程运行环节发生渗漏情况,则要第一时间定位渗漏位置,在此基础上查找其根源,进而选用相匹配的措施予以全面处理。而堵塞这一问题发生在工程过程中,由于其存在特定的客观因素,无法予以持续性的施工,那么我们就要用布包好管道断口的位置,若条件允许也可使用模板封住管道井盖,这样可以防止管道内进入异物。在没有施工的时候,我们要掌握建筑所需的给水量与排水量,这样可以便于择取相匹配的管道,防止管道直狡差。若在工程完工的时候出现堵塞情况,那么就要第一时间予以处理,可以通过截除阻塞位置或更换管件的措施去处理堵塞。而为了从根本上避免水压不稳的问题,就要在工程未动工的时候去掌握建筑实际所需的给水量及排水量,在此基础上择取相匹配的水泵及给水管道,这样可以使水泵扬程与压力满足建筑的需要。

工程环节不仅要根据工序的环节与硬性指标予以作业,同时还要侧重于下述几方面:(1)各系统之间的协调合作。比如在差异化功能的排水管道内,我们一定要按照小管让大管的基本理念,按照实际情况予以科学的布置,细调系统管道的走势与各支架之间的关系,通常习惯上是给水管道让排水管道,而压力管道要让非压力管道;(2)侧重于安装环节与土建的配合。因为实际设施安装过程可能会出现一系列不可控的问题,所以要注意这个环节,在定货阶段就要检查混凝土基础,予以最为合理的浇筑,让设施到货后可以第一时间实施就位准备,为未来的安装工作奠定良好基础。而且在实施安装的环节不但要遵循设计图,同时还要确保各功能管道的布局科学。同时,还要和土建系统协调合作,防止延误工期等问题,所以我们要制定交叉工程的制度,科学的深化工程效率;(3)侧重于交叉线路与管道的匹配性。在工程缓急通常涵盖了很多功能各异的系统,导致其各专业线路、管道的交叉重叠,若没有对其予以科学地协调,那么就可能出现矛盾,甚至更为严重的问题;(4)配合装修系统予以作业。工程环节需要结合装修需要予以设计及修改,以防止内部出现冲突的情况,进而影响到工程品质,同时要对需要安装的灯具、插座等位置予以有效的定位,以避免不必要的浪费,同时还可以提高整体美观,我们要第一时间了解墙面与楼板的工程进度,在此基础上进行暖通施工。要构建交叉工程制度或者分区工程制度,同时细致整理交接工序的措施与工序,确保工程环节安全作业。

出台相关规范的管理制度,这样有助于确保工程的整体品质,同时可以提高相关设施的使用寿命,降低相关问题的出现比率,因此确保了整体的工程质量。管理要依附于相关的工程指标及原则,防止发生不良质量问题,确保设计、工程工期、工程工序的有效性,同时要严格遵循竣工交接程序。构建起合理的质量管理体系,同时安排相关工作者予以监督及测检,将责任与职权落实到人头,细致的检验各工序品质,对不达标的工序要予以第一时间的更正及完善。

3 结语

综上所述,工程环节不仅要根据工序的环节与硬性指标予以作业,同时还要侧重于各系统之间的协调合作。比如在差异化功能的排水管道内,一定要按照小管让大管的基本理念,按照实际情况予以科学的布置,细调系统管道的走势,和各支架之间的关系,通常习惯上是给水管道让排水管道,而压力管道让非压力管道。还要注意安装环节与土建的配合。因为实际设施安装过程可能会出现一些列不可控的问题,所以要注意这个环节,在定货阶段就要检查混凝土基础,予以最为合理的浇筑,让设施到货后可以第一时间实施就位准备,为未来的安装工作奠定良好基础。而且在实施安装的环节不但要遵循设计图,同时还要确保各功能管道的布局科学。同时,还要和土建系统协调合作,防止延误工期等问题,所以我们要制定交叉工程的制度,科学地深化工程效率。同时要估计到交叉线路与管道的匹配性。在工程缓急通常涵盖了很多功能各异的系统,导致其各专业线路、管道的交叉重叠,若没有对其予以科学的协调,那么就可能出现矛盾,甚至产生更为严重的问题。而且我们还要注意配合装修系统予以作业。工程环节需要结合装修需要予以设计及修改,以防止内部出现冲突的情况,进而影响到工程品质,同时要对需要安装的灯具、插座等位置予以有效的定位,以避免不必要的浪费,同时还可以提高整体美观,我们要第一时间了解墙面与楼板的工程进度,在此基础上进行暖通施工。要构建交叉工程制度,或者分区工程制度,同时细致整理交接工序的措施与工序,确保工程环节安全作业。

为避免给排水的渗漏问题,我们可以在施工前,控制管道材料的品质,防止在工程环节选购低劣材料。使用前沿的检查设施与相关技术对管道品质进行测检,这样可以第一时间找到问题所在。在工程完成后,相关工作者要第一时间和相关建设工程的人员进行交流,这样可以从根本上确保给水管道及排水管道的品质。若在工程运行环节发生渗漏情况,则要第一时间定位渗漏位置,在此基础上查找其根源,进而选用相匹配的措施予以全面处理。而堵塞这一问题发生在工程过程中,由于其存在特定的客观因素,无法予以持续性的施工,那么我们就要用布包好管道断口的位置,若条件允许我们也可使用模板封住管道井盖,这样可以防止管道内进入异物。在没有施工的时候,我们要掌握建筑所需的给水量与排水量,这样可以便于择取相匹配的管道,防止管道直径偏差。若在工程完工的时候出现堵塞情况,那么就要第一时间予以处理,我们可以通过截除阻塞位置或更换管件的措施去处理堵塞。而为了从根本避免水压不稳的问题,我们就要在工程未动工的时候去掌握建筑实际所需的给水量及排水量,在此基础上择取相匹配的水泵及给水管道,这样可以使水泵扬程与压力达到建筑的需要。

参考文献

[1] 张小峰,高进,王东.青岛财富中心大厦暖通工程设

计[A].山东土木建筑学会建筑热能动力专业委员会第

十二届学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2012.

[2] 王志杰,魏中洲.“平煤四矿平安家园小区”群体工

程的创优策划与实施[A].矿山建设工程技术新进

展――2014全国矿山建设学术会议文集(下册)[C].

2014.

[3] 张耀宇.北方高寒地区室外地下消火栓实用性探讨

[A].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建设创新型国家――2012中

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下册)[C].2012.

[4] 何龙虎,宋文霞.施工过程中的全面质量管理和控制

[N].中华建筑报,2001-05-07.

[5] 王锋.风管无法兰连接技术在通风空调工程中的应用

[A].首届中国制冷空调工程行业发展高峰论坛论文集

[C].2015.

[6] 崔景立,张海宇,周军榕.对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若干

第5篇

【关键词】市政道路;排水工程;施工质量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我国市政道路的施工质量在不断提高。但在市政道路的使用过程中,也还存在一些问题,因而,在市政道路排水工程的施工中,对其进行科学、有效的质量控制是保证市政道路工程施工质量的关键。

一、市政道路排水工程施工的特点

根据构造的特点,城市道路的路面排水系统可以分为三种:明式、暗式、混合式。(1)明式系统。公路和一般的乡镇道路多采用明式系统(即明沟)进行排水,通常会在在街道的出入口、人行横道等处增设一些涵管、盖板等构造物。(2)暗式系统。包括沉泥井、雨水井、排水检查井、过街排水管、地下排水主干线等几个部分。(3)混合式系统。这种系统是明沟和暗管相结合而形成的一种形式。

市政道路工程排水系统的基本构成如下:(1)雨水井。我们常说的雨水井是我们整个系统中最重要的部分,我们常常称它为收水口。在我国的各类这种设施中,我们最常见的有双篦式的还有八六式的等等。这些井的存在是为了更好地将路面积水排除,我们一般建议在石灰材质的碎石以及路面之间进行施工最好。(2)沉泥井。在我们的整个施工中,一般将此井和上述的一起开展施工,同时跟雨水井一样,它也是一项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但是他和雨水井存在很大的差别,它主要的是用来储存因路面受到冲洗产生的淤泥等,这样能够方便人员进行相应的清扫工作,这样就解决了系统发生堵塞的可能性。此井的施工多是在边石处进行。(3)过街排水管。它是雨水井还有沉泥井里面的一条很重要的管道,它的作用是为了有效地把路面的积水引进相应的地方。当前,我国的道路建设中采用的材料一般是混凝土的,规格多是外径400-450cm,壁厚3-3.5cm,单节长度为1-2m。过街排水管的施工作业一般选择在灰土施工与铺设石灰碎石之间进行较为适宜,这样方便开挖。

二、市政道路排水工程施工存在的问题

1、管道的安装不符合规范。市政道路排水工程的管道安装是最为关键的工序之一,其质量的优劣将直接影响到排水系统功能的发挥和市政道路的整体质量。管道安装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管道施工人员的技术素质较低,放线的位置不精确,挂线不正确,复测不到位,这些问题都有可能造成管道中线位移超标或管道反坡及管节错口等。

2、回填土出现沉陷现象。市政道路排水工程回填质量好坏对排水管道的结构安全和道路质量有着重大影响。检测井周边的回填不密实、不按照要求进行分层落实、填料的质量较低,含水量控制不得当等原因,导致压实效果受到影响,可能导致回填土出现沉陷的现象。

3、施工中存在的其他问题。(1)施工单位中技术成熟、经验丰富的各类专业工程技术人员尤显不足。(2)施工中,相关主体单位或多或少存在责任推诿现象,不管什么问题等着某一方定或承担。(3)建设、监理等单位有的也需要增强技术力量,积累丰富经验。

三、加强市政道路排水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的对策

1、加强市政排水管槽的施工

城市排水管通常都是埋藏于地下的,而管槽则是用来放置排水管道的。因此管槽的施工方式通常是开挖的方式。管槽开挖的施工应注意以下几点。第一,测量放线作业。在管槽开挖测量放线时,必须严格的按照施工设计的要求,按照设计的坐标进行放线,设计的坐标应该和其它管道避开,比如说地下电缆、路灯电线等等。第二,沟槽开挖放置管线。开挖方法应该根据实际的情况而定,比如说开挖地的地质条件,开挖方法则由垂直开挖和坡度开挖。另一方面,在开挖的过程当中,应该防止边坡的塌方,因此要控制开挖的质量,防止造成不必要的人身财产的重大损失.第三,开挖槽底的建设。为了保证管内的水能够自然的流动,不造成堵塞,管道必须具备一定的坡度,因此管道不能够直接的放置在槽底的土层上面。在进行机械开挖时,在槽底应该预留一部分的土层,待人工清挖。

2、排水检查井施工

排水检查井施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施工排水,在检查井施工过程中,必须做到不间断排水,严禁带水操作,检查井施工时,应在检查井基础10em以外布置排水井;(2)基础施工,对于不落底的检查井:井基础应与管道基础同时浇筑。(3)井体砌筑,在施工前,应将砖或原砌体浇水湿润,检查井内的流槽应与井壁同时进行砌筑,井内外壁粉刷必须严格按设计要求进行,内外壁粉刷必须在回填土之前进行,且在排干井筒内积水后一次粉刷到底;(4)回填土。只有当现浇混凝土或砌体水泥砂浆的强度应达到设计规定的强度后才允许回填。严禁与砌井体同步回填;(5)井框安装。首先对井周进行加固,然后对检查井井盖标高的调整。

检查井施工中,有时会出现周围路面沉降、裂缝和破损的现象,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1)井、管基础的施工违反施工程序;(2)基础施工带水作业;(3)砌筑砂浆不饱满;(4)井内壁粉刷不到底;(5)框盖安放座浆不实;(6)井周回填土压实不良;(7)井周砼圈强度不足。防治措施:(1)检查井施工质量应作为道路施工重点质量监控对象,检查井的砼底板浇筑及井周回填土,应作为监理旁站监督的一项重要内容;(2)当检查井基坑挖好后,基底土质和状态要作为一项必检的隐蔽工程项目经监理工程师验收签证;(3)检查井底板砼浇筑后在砌井壁前应经监理工程师验收签证;(4)井周每一层回填土压实成型后,要经监理工程师验收签证方可进行上一层回填土;(5)井盖框的安装底用4-6个铁制楔型塞来调整井盖标高,这一工序,也要作为一项必检的隐蔽工程项目经监理工程师验收签证,井盖框的标高应由监理工程师逐一复核。

3、加强沟槽回填的严格施工

管道安装和管井砌筑完成,污水管道闭水试验合格,经监理工程师验收合格后,应及时进行回填。(1)管道回填严格按照设计要求的材料进行。(2)回填前清除槽内杂物、排除积水。(3)沟槽两侧须同时回填,且两侧高差不得超过30㎝,管顶以上50㎝范围内应特别注意夯实设备的选用,以防止对管道结构造成损坏。(4)回填要求:①石屑须分层回填,分层厚度不得超过20~30cm,用水冲实。②沟槽回填顺序应按沟槽排水方向由高向低分层进行。③回填土中不得有碎砖、石块,不得回填淤泥、腐殖土及有机质。④回填区域密实度要求详设计图要求,设计无要求时,参照《给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规范规定。

4、进行闭水试验

排水管道作闭水试验,宜从上游往下游分段进行,上游段试验完毕,可往下游段倒水,以节约用水。闭水试验按每3个井段分别进行,方法是在每段管的下游管口用砖填砌封口,并用1:2水泥砂浆抹灰以防止渗漏,待封口有一定强度时即可进行注水,注水高度为上游管内顶上2m。浸泡24h让管井充分吸水后,再请建设单位及监理工程师和质量监督员进行现场观测验收渗水量,对渗水量的测定时间不少于30min,合格后同时做好闭水试验记录,管道的封口砌砖拆除可待工程竣工验收前与管道清理一起进行,这样可以减少施工期间泥浆的灌入,从而减少竣工前管道清理的工作量。

总之,在市政建设中,设计、施工等各单位不断积累和借鉴,减少或消除市政道路排水工程施工过程中存在的各种质量问题,惟有如此,市政道路排水工程施工质量才能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同时也必能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参考文献:

第6篇

关键词:实验教学中心;高校;示范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7)07-0083-02

多年来,我国教育领域一直倡导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育方式。在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的推动下,各高校从实验队伍建设、实验设施建设、实验教学改革等与人才培养相关方面都有了不同程度的发展,增强了学校的办学实力。从某种程度上讲,加强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建设,对于学科的可持续发展也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哈尔滨工业大学市政环境工程学院的市政环境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是由市政、环境、能源、化学、生命科学等学科群构建而成的,是与饮用水水质保障、污水的安全回用、废水生物处理和水资源循环利用等与城市、城镇生活、工农业生产及环境保护密切相关的重要学科。

一、增强学科发展及人才培养

(一)加快实验教学改革步伐,适应学科发展

环境问题关系到人类生存和发展,随着环境问题的全球化,作为国内一流学科,不得不要求我们与国际接轨。这就要求学科在教育理念、学术水平、学科专业结构、课程设置、教学方法等方面应更趋于国际化。从国内角度讲,相关学科竞争激烈,优胜劣汰,学科发展面临强烈的冲击,这就表明为推动学科发展,创新学科结构、调整人才培养模式、更新教育观念、优化学科建设等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从实验教学方法来讲,中心根据学科的特点建立以学生为中心,逐步实现以“自我实践”为主的实验教学模式,并确立“基础教育”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在自我实践中应重视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团结协作的科研精神及科学的创新思维[1]。不断地调整优化实验教学内容和实验方法,提高具有综合性、设计性、应用性、实用性的实验项目的数量。秉承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原则,鼓励更多的教师将科研成果转化到实验教学中来。大力开展实验精品课程、仪器功能开发及自制仪器设备等方面建设;鼓励和推动开放实验教学,并依托实验中心开展基于项目学习的实践教学,为培养具备城市给水工程、排水工程、建筑给水排水工程、工业给排水工程、水污染控制工程和水资源保护等方面的知识的给排水科学与工程学科的工程领军人物和创新型拔尖创新人才开辟实践通道。

(二)促进以学生为核心的实验教学方式

为了实现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有机结合,以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出发点,坚持实验教学注重能力、个性及创新意识培养的基本原则,在实验教学体系建设上可根据学生不同学习阶段的实际情况,采用分阶段、模块化实验教学体系,突出分层次、个性化的培养模式。该体系可分解为三个层面两个目标:三个层面为基本理论与概念的训练、基本技能与能力的训练以及创新性和研究能力训练;在横向上则分为两个阶段:基础知识、操作能力培养和独立思考独立工作能力培养。注重本领域现代检测技术、前沿科研成果与实验教学的紧密结合,将现代仪器设备独立操作培训纳入实验体系中,结合设计型、研究型实验项目的运用,通过实验技能和科研方法的训练,培养学生在开展学位论文研究工作中的自主创新能力。

二、推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平台建设

中心利用现有资源,建设了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平台,可实现多方资源整合、共享和优势互补。同时,中心还建设了不同层次和不同目标的交叉型专业实验平台。

(一)基础创新实验平台的建设

中心每年为本科生创新创业训练提供创新基金,鼓励老师和学生参与到创新创业实验中。在本科生科技创新基地基础上,进一步加大投入,加强建设高水平的研究生科技创新基地,使之形成覆盖本科生和研究生不同层次的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基地,并促进本科生、研究生之间科技创新的交流和提高。

从培养高素质、复合型精英人才的定位出发,培养学生接触科研前沿、提高科研与创新能力,拓展校外社会实践基地和生产实习基地非常有必要。校外科技创新基地:该基地将与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哈工大宜兴环保研究院等合作建设,派出学生进行短期科研与实习;校外工程设计培养基地:培养学生以及年轻教师的工程设计能力。该基地已与中国市政工程东北设计院、深圳建筑科学研究院等达成合作建设共识,承担部分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的指导工作;校外生产实习基地:在现有实习基地的基础上,增加龙江水务集团公司等合作单位。作为国内基础较雄厚、科研教学能力较强的学科群,走向国际化是近年来本学科的重要目标,与海外著名大学广泛交流与合作在拓宽研究生视野上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目前,市政环境实验中心已经在海外建设了三个实验教学基地,如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海外实验教学基地、丹麦技术大学海外实验教学基地、法国普瓦捷大学海外实验教学基地。

(二)高、尖、新科研创新平台的建设

在现有专业实验平台基础上,依托国家重点学科建设高水平专业实验教学平台,结合学科建设,加大建设经费投入,集中建设、资源共享,建设市政环境学科高水平专业实验教学平台,为市政环境领域培养综合素质高的科技拔尖人才奠定更坚实的基础。依托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高水平创新研究平台,着重改善市政环境领域应用基础研究的设施和条件,充分发挥国家重点实验室在应用基础研究方面的优势作用,促进市政环境领域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为市政环境领域培养高素质的科技领军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依托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建设高水平工程实践平台,在校内建设高水平的成果转化应用和工程实践平台,促进市政环境领域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为市政环境领域培养高水平的工程技术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资源化平台的建设

中心通过定期举办免费的大型科研仪器讲座、科研仪器独立操作使用培训等手段,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到本专业科研前沿的仪器设备和科学研究方法,加强了学生对现代检测技术的了解与掌握,全面提升了实验教学促进理论教学的能力,发挥了以科研促实验教学的优良传统,鼓励学生将科研方法、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验教学内容[2-4]。大型预约测试系统平台的建立,弥补了传统仪器预约的不足,规范了实验室管理,实现了资源的优化配置[5]。

三、加强实验教学师资队伍与基础设施建设

(一)实验教师队伍建设

在过去5年的建设时间里,中心引导和激罡咚平教师积极投入实验教学,建设了一支年龄结构、专业学科合理搭配的实验教学队伍,实验教学师资队伍博士化率达到80%以上。鉴于教学和研究人员在高等院校各项工作中的中心作用,鼓励其投身于中心建设,积极参与实验教学改革。通过制定相关实验教学规章与考核制度,明确了其岗位职责与鼓励政策;新晋人员入职时,强调实验教学人员的培训上岗;建立完善的实验教学人员的选拔和培养方案等,筛选出一支高质量的师资队伍来承担实验教学工作,推动中心“实践育人”工作的顺利进行。注重加强实验教师与实验技术人员的沟通与交流,理论与实践经验相互融合,共同参与实验教学内容、方法、手段等方面的改进工作,协同完成实验教学改革工作,强化实践环节。加强新、老教师之间的沟通与交流,采取以老带新的方式,重视实验教学交接工作,确保了实验教学质量[6]。

(二)实验基础设施建设

实验室硬件设施建设是学校综合办学实力的体现之一,为提高中心的实验教学水平,加强实验教学建设,为实验教学人员提供发挥的平台,加大了对实验教学仪器设备的投入,包括原有仪器台套数的增加,仪器的更新换代,与新增实验项目相匹配的新型仪器的购买。

实验教学的发展离不开大型科学仪器,实验室的仪器配置状况直接影响着教学、科研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尤其是研究生教学,如何利用这些大型仪器设备来提高研究生的实践能力,真正做到理论结合实际,发挥大型科学仪器在教学、科研中所起的作用则是实验教学改革的重点[7]。多年来,在“985”、“211”专项建设经费的支持下,实验中心的实验仪器设备得到不断更新,现有20万元以上大型设备40余台套,设有水质分析、色谱分析、显微成像、分子和原子光谱和分子生物学等实验室。研究领域涉及环境、医药、冶金、食品等行业,现已实现大型仪器资源共享,为实验教学提供强有力的硬件支持。

四、结论

近年来,通过全中心人员的努力,中心的总体建设中关于体制建设、实验教学建设、实验队伍建设、实验基础和创新平台建设等已初见成效,但有许多方面仍有待完善。中心应在建立高质量的实验队伍的基础上,不断地深化完善实验教学改革,提升实验教学水平,改善实验教学设施与教学环境。加强各学科间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带动全国同类学科实验室的建设。顺应市政环境类专业学科发展,以培养综合性素质人才为目标,把中心建设成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育基地。

参考文献:

[1]叶秉良,戴文战,杨蔚琪.基于“三点一线”模式建设实验

教学示范中心的创新思路[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07,(29).

[2]王世平.研究生仪器分析课程中实验教学改革[J].实验

技术与管理,1995,(4).

[3]闫瑞琴,林德忠.高校实验室信息系统网络化管理[J].

实验技术与管理,2004,(5).

[4]娄子洋,吕狄亚,赵靖霞等.研究生大型分析仪器课程实

验教学改革探讨[J].基础医学教育,2012,(3).

[5]赵晟锌,徐勇鹏,林等.大型科学仪器分析测拭预约

平台的设计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4,(12).

[6]钱小明.新时期高校实验队伍建设的探索与思考[J].

实验技术与管理,2013,(1).

第7篇

关键词:工程素质;环境工程专业;课程改革

工程素质是指工程专业技术人员在进行工程实践活动时所具有的潜能和适应性,它实质上是一种以正确的思维为导向的实际操作,具有很强的灵活性和创造性。工程素质包括广博的工程知识素质、良好的思维素质、工程实践操作能力、灵活运用人文知识的素质、扎实的方法论素质和工程创新素质,它具有如下特征:敏捷的思维、正确的判断和善于发现问题的能力,理论知识和实践的融会贯通,把构思变为现实的技术能力,综合运用资源、优化资源配置、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工程建设活动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并使其达到预期目的的能力。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科学发现推动人们在认识世界的过程中形成科学原理,工程科技则把科学原理变成改造世界的能动力量。要想更好地参与国际竞争,就要培养更多高素质的工程技术人才。工程素质的形成并非知识的简单综合,而是一个复杂的渐进过程,是将不同学科的知识和素质要素融合在工程实践活动中,使素质要素在工程实践活动中综合化、整体化和目标化。学生工程素质的培养贯穿教育全过程,渗透在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不同的工程专业对工程素质有不同的要求,需要不同的工程环境,因而高校要因地制宜地进行综合培养,这也给高等工程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环境工程专业的工程素质要求

根据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环境工程专业包括原环境工程、环境监测、环境规划与管理、农业环境保护、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等专业。新的环境工程专业提出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具备城市和城镇水、气、声、渣等污染防治以及给水工程、水污染控制规划和水资源保护等方面的知识,能在政府部门、规划部门、经济管理部门、环保部门、农业生态环境污染部门、设计单位、工矿企业、科研单位、学校等从事规划、设计、施工、管理、教育和研究工作的环境工程学科高级工程技术人才。随着国家对环境保护的不断重视和执法力度的不断加大,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重视环境建设与管理,钢铁、冶金、石化、机械等污染严重的传统企业对环境工程专业学生的需求量明显增多。这就需要高校尽快培养出大批熟悉工程技术和污染治理工艺、设备,懂得法规政策,会管理,关注环保生态、民众健康和生命安全,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的复合型和应用型人才。

培养环境工程专业学生的工程素质,要从以下四点做起。

1.使学生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

要使学生掌握水、气、声、固体废物等污染防治和给排水工程、环境规划与资源保护等方面的基础理论知识。

2.使学生能够灵活运用理论知识

学生要具有进行污染控制工程的设计和运营管理的能力,制定环境规划和进行环境管理的能力,以及环境工程方面的新理论、新工艺和新设备的研究和开发的能力。

3.使学生具备工程师意识和职业迁移能力

工程师意识就是学生在承担具体的工程任务时,具有良好的责任意识、成本意识和市场意识。职业迁移能力则主要是指在职业变化越来越快的时代,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工程师应该具有自我获得知识、迅速转换职业的能力。

4.使学生具备工程实践能力和与他人沟通、合作的能力

接受过工程教育的学生要具有技术决断的能力、处理多学科问题的能力、实际操作能力、动员人力资源能力和与他人协同工作的能力等。

二、对环境工程专业进行课程改革的思路和方法

1.课程体系框架的构建

课程改革要着眼于工程技术人才的培养,以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和工程技术三类基础课构筑平台。培养过程中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将工程实践贯穿于教学全过程,把专业理论与解决工程的实际问题紧密结合,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际教学中可将课程体系分为三大模块:通识教育平台课程、学科专业基础平台课程和专业(方向)课程,课程设计、专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实践环节独立设置。

通识教育平台课程是传授自然科学、社会科学领域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课程,是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基础性、通用性和长效性作用的课程,设必修课和选修课。必修课主要包括《大学英语》《计算机基础及程序设计》《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统计》《大学物理》《工程化学》《文献检索》《体育军事理论》等,选修课主要包括艺术类、人文科学类、科学技术类、经济管理类、身心健康类等。

学科专业基础平台课程是培养学生学科专业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课程,它与通识教育平台课程一起为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奠定宽厚的基础,也设必修课和选修课。必修课主要包括《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工程制图》《工程力学》《流体力学》《电工电子学》《机械设计基础》《生物化学》《环境工程原理》《环境微生物学》《环境监测》等,选修课主要包括《微机原理及应用》《环境科学基础》《化工工艺》《环境生物技术》《环境化学》《环境生态毒理学》《环境地质学》等,其中《生物化学》《环境工程原理》《环境微生物学》《环境监测》《环境生物技术》《环境化学》《环境生态毒理学》《环境地质学》等课程是环境工程专业特有的专业基础课程,而《环境工程原理》课程则替代了原来的《化工原理》课程。

2.环境工程专业方向课程的设置

专业方向课程是建立在前两个模块基础之上的、培养学生具备适应未来工作环境所必需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的课程,同样也设必修课和选修课。环境工程本科专业应针对不同层次和不同特点的学生制定多样化的培养规格,以适应社会发展的多样化需要。依据环境工程专业的学科特点,在培养“通才”的基础上,建设污染防治技术课程群、环境管理课程群和专业特色课程群等专业方向课程。污染防治技术课程群由《水污染控制工程》《水污染控制工程实验》《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噪声污染控制工程》组成,环境管理课程群由《环境影响评价》《环境管理体系》《环境法规》《环境经济与资源管理》《环境规划与管理》组成,专业特色课程群由《环保设备》《绿色氧化技术》《农业环境保护》《排水工程》《水深度处理与回用技术》《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的预防与应急处置》组成。这些课程之间联系紧密、内在逻辑性强,并将近年来的新兴学科、交叉学科、边缘学科知识融入教学内容中,有效减少了课程间的重复,加强了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和融合。课程群的构建充分体现了人才培养改革方案中对人才培养理念、人才培养目标以及优化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等方面的要求。

在进行课程改革的同时,高校还应根据自身特色加强课程内涵建设。例如:河南工程学院环境工程专业着重于矿产采、选、加工过程及纺织印染中产生的废水、废气、废渣、地面塌陷、地面挖损的治理和开发利用,在《水污染控制工程》《绿色氧化技术》等课程中融入纺织印染废水的水质特性、染料成分分析及降解机理等内容,《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的预防与应急处置》课程则结合煤矿安全工程专业的重大危险源管理理论,介绍了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的预防与应急处置技术,使得新的课程体系充分体现“提升内涵、强化特色”的战略指导思想。

3.实践环节教学改革

大多数环境工程专业学生毕业后都会走向生产企业污染治理第一线,解决生产实际问题,这种从业特征决定了环境工程专业的教育必须紧密与生产实际相结合,加强实践教学环节。

目前,环境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普遍存在以下四个问题。

实验教学内容太少,教学方法呆板,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认识实习的收效甚小。环境工程专业主要涉及与水处理工程、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固体废弃物的处置工程等相关的公司或企业,认识实习时间一般为1至2周,只能安排学生一天参观一个企业,这种认识实习所起的作用非常有限。

生产实习安排不够合理,通常是将学生重复安排在认识实习单位,并且很少安排学生进行具体操作,只是让学生随意参观。

毕业设计环节需要进行科学的设置和安排。目前的毕业设计环节以实验为主,注重毕业论文的撰写,忽视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考查。

因此,实践环节的教学改革应注重以下三个方面。

(1)强化课程独立实验教学内容和工程设计内容,增加综合性、设计性、研究性实验

在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科学素质,引导学生树立严谨求实、勇于探索的精神。例如:适当减少实验的约束条件,教师只给出大体的方向,让学生独立设计实验内容和实验方法,独立撰写实验报告,这样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以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的能力。

(2)科学安排实习环节

实习环节包括认识实习和生产实习,二者的目的不同。认识实习是“感知”实习,生产实习则是“实践”实习。环境工程专业实习单位主要有设计院(环境影响评价和工程类设计)、水务集团、环保公司和垃圾处理公司等。学校在认识实习的安排和设置上应该起主导作用,积极寻求校企合作伙伴,在兼顾全面的同时突出重点;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适合的岗位进行生产实习。此外,生产实习的时间也应适当延长,以便于让学生对企业的管理、运行和实际操作有较为详细深入的了解。

(3)确保毕业设计质量

毕业设计环节是学生走出校门、踏上社会前的最后一步,因此学校必须严格把关,努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锻炼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在毕业设计课题的选择上,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尽量结合用人单位的实际情况选择课题。这样,一方面可以使学生的毕业设计与在用人单位的实习有机地结合起来,有利于学生较好地完成毕业设计;另一方面可以使学生尽快适应将来的工作。为提高学生的工程应用能力,设计类课题不得少于75%。此外,教师还要进一步规范毕业设计的各个环节,使毕业设计的质量得到可靠保证。

环境工程专业肩负着为国家环境保护事业培养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的使命,环境工程技术人才的培养质量决定着未来我国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速度和进步速度。为此,在大学阶段对学生进行工程素质教育,增强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是现代高等教育的重要内容。高校一定要努力创造条件,增加学生参与工程实践的机会,从而培养更多环境保护事业所需要的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朱高峰.面向21世纪的工程教育改革与发展[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0,(1).

第8篇

【关键词】毕业设计 工程实践 给排水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47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646(2008)09(b)-0007-01

毕业设计是高等学校按照教学计划对学生进行工程技术基本训练的重要教学和实践环节,它是对学生在校几年来所学知识的一次全面检验和总结,也是为了使学生适应今后的具体生产实际工作而进行的一次预演练,学生通过综合所学知识,既能独立思考和解决实际问题,也为以后走上工作岗位奠定良好的基础。笔者在多年来指导学生进行污水厂设计过程中,体会到指导教师必须根据工程实际中科技发展的信息及趋势,从毕业设计课题的选择到指导学生确定设计思想、方案等,都必须与工程实际紧密结合,并指导学生应用于毕业设计中。

1 工程实际中选取毕业设计课题

选题是毕业设计教学活动的基础性工作,亦是关系毕业设计工作质量,保证教学基本要求能否落实的重要环节。以往的毕业设计选题过于单一化,缺乏新意。每年的题目大致相同,学生在设计时通常是套用已有的设计模式或照搬往届的成果,不能得到很好的锻炼,即使是自主完成,也大多是些落后的工艺,与实际脱节,不能直接应用于工程实际中。毕业生到了工作岗位后,常常感到与在学校所设计的不是一回事,因而不能较快地胜任工作。要把好毕业设计课题的选择关,指导教师应提前做好毕业设计课题的前期工作(包括选题、原始条件、设计任务、设计要求、设计成果等)。

我们要做到不仅符合专业培养目标,满足教学基本要求,使学生达到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获得比较全面的训练,还要尽可能选择结合社会生产实际、科研和实验室建设的课题,提高“真题真做”题目的比例。掌握当今行业的第一手材料,然后确定选题,课题的中原始数据可取自工程实际或设计院,或者直接选用设计院所设计的项目,这些课题具有工程实践基础,实用性较强,且不断更新和反映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等现代科学技术发展水平。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工程设计能力,学生积极性高,毕业后工作上手快,受到用人单位欢迎,这在我们以往的实践中已经得到验证。

2 培养学生自主设计能力,增强工程意识和团队精神

自从高校1999年开始扩大招生后,每年的应届毕业生数量直线上升,每个就业岗位都竞争激烈。招聘单位对用人的条件越来越实用化:如要求有1―2年相关的实践经验、有团队精神、有优秀毕业设计成果等,而对学生历年来的学习成绩只是作为参考,有些单位招聘时要求当场进行一项专业内容的设计演示,以期考查应聘者的实际能力。

我们教学单位应该找到一个方法,让毕业生已出校门就能得到社会的认可和接纳,解决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由于我国教育制度的特点是让学生受到基础理论及专业理论方面的训练,学生惯于教师的全面指导,养成较重的依赖性,独立工作能力较差,缺乏工程实践基础。有意识地改变指导方法,加强对学生的工程设计能力的培养。设计开始,向学生介绍设计课题的工程实际意义,让学生理解毕业设计对于自身的创新能力、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以及工程实践能力的重要;明确现在与未来,学习与就业之间的关系和重要性,从而树立全面训练目标,达到整体进步的目的,真正实现“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让学生意识到自己不再是应付老师作业的孩子,而是一个实际工程的首席设计师。设计成败不仅仅是成绩的的高低,更是关系到一个城市的管网和水厂的建设。接着是启发和引导学生如何应用所学理论去分析解决问题,提示学生查阅有关设计手册,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获取相关技术参数和资料,启发学生通过分析判断提出可行的实施方案。

让学生分小组设计,教师定时检查进度,把握设计方向,组织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讨论。实践过程发现每个小组的同学都能积极参与方案设计和讨论,特别是在老师的提示下,注意到给排水工种与其他工种配合的问题,小组讨论中有疑问的地方,在每次大组讨论会上提出来与全体同学和老师一起研究探讨,寻求最理想的解决办法。此外,在大组讨论会上,每个人将从网上检索到的方法及相关论文中的提法拿到桌面上供大家参考,特别是对规范条文的理解方面讨论更是激烈,在整个毕业设计阶段,每个人包括指导教师都得到了知识的升华。这种小组和大组相结后的讨论方式热烈而有效,完全克服了老师一言堂、一人说了算的辅导方式的不足,同时,每个同学在设计中可以向其他同学索取自己需要的数据,或提供给他人需要的数据,无形之中学会了如何与他人协调与配合,与他人进行沟通。相互之间交换各自所需的信息,最后达成一致共识,就是一种团队合作精神的体现,是一种树立和加强其团队精神的很有效的途径,为毕业后在工作岗位上进行各工种之间的协调合作奠定了基础。

3 合理安排毕业实习

以往的毕业实习都是安排在毕业设计以前,这样学生对设计课题尚不了解,对实习也不够重视,过程具有盲目性,往往走马观花,印象不深,且缺乏主动性,在实习过程中,很难向技术人员提出具有工程意义的问题,对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价值是事倍功半。

为使实习任务和内容与设计的进程和内容紧密联系,我们采用的是在中期检查前的三周组织学生进行毕业实习,此时学生已经基本完成计算部分,对于设计有了全面的了解,只是在具体布置构筑物位置和池形结构方面还欠缺感官上的认识,没有形成立体框架,绘制构筑物图纸对于学生是个难点,安排毕业实习能使同学按工程实际的标准绘制图纸。在实习单位学生能主动向技术人员询问各种设计中的实际问题,从而发挥了毕业实习的作用,对搞好毕业设计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主要目标,毕业设计过程系统地揉合了学生信息获取能力、独立设计能力、撰写论文总结能力、创新思维和综合素质能力等四大模块能力,因而,毕业设计环节是促进工科“实学”教学、强化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学生是毕业设计的主体,而教师则是主导者。教师应以学生素质和能力培养为核心,利用教师工程技术科研背景,按学生的个人兴趣或发展要求,尽可能考虑未来就业岗位和个人发展方向所需的素质和技能要求,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以尽快达到应用型人才的标准。

4 结论

毕业设计教学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为使毕业设计教学整体上由所提高,必须全面提高毕业设计的教学质量。作者通过各种形式的毕业设计教学方法,开拓学生思维,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观能动性,达到了良好的毕业设计效果。当然在毕业设计改革中还有许多细节和未考虑到的问题,我们将继续努力探讨研究,提高教师的毕业设计教学水平和毕业设计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胡恩明,文莉,周健儿,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与实践[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 张智勤,郭士权等,给水排水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指南[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1999.

[3] 张英杰,张瑜,提高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的探索与实践[J]河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

学校专家组由已离职的校领导和老专家组成,他们在遴选提问时直言不讳,不留情面,确保了遴选工作的公正、公平。遴选责任教授重点评议其学术团队水平、实力,工作目标是否符合学校总体发展规划及可行性,责任教授本人是否符合上岗条件、完成预期目标能力等。

2.5 保障机制

为保证责任教授能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减少外部环境的干扰与制约,学校规定专业责任教授与主要课程责任教授的任期为三年。任期内考核合格的原则上不再更换。如因特殊原因需要更换,由学院按程序提出更换意见,报学校领导小组批准。

2.6 约束机制

完善和强化聘约管理和教师考核制度。积极探索科学、有效、可行的教师考核办法和指标体系,使教师考核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学校对上岗人员实行严格的聘期目标管理,明确岗位职责和聘期内的工作任务,接受聘任期满前的全面考核。考核结果作为能否继续聘任、能否竞聘更高级岗位的重要依据。由此构建持续的竞争激励机制。

3 责任教授的特点[3]

经过学校认真遴选,严格把关,使得责任教授具有以下特点:

3.1 贡献突出,自主创新能力强。责任教授都是高学历高职称的学术骨干和学科专业建设的核心力量,他们在教学、科研、管理岗位上,与时俱进,开拓进取,有较强的自主创新能力和组织领导能力。

3.2 地位较高,有较大成就和影响力。责任教授一般成果显著,得到学校的高度重视。在本科教学工作中,他们知识渊博,德高望重,深受学生欢迎。他们的人格魅力和表率作用,对广大师生员工有显著的凝聚力和影响力。同时,他们的业务能力和知识水平在社会上也有较大的影响。

3.3 思想活跃开放,探索性强。责任教授大多有过出国留学、进修、访问的经历,善于接收新观点,认识比较超前,能从多角度、深层次看问题,思想不拘一格,勇于探索科研前沿新课题。

4实施责任教授制是提高本科教学质量的有力保证

由于宣传到位,遴选条件严格,遴选过程公开、公正、透明,工作环境相对稳定和宽松,保证学校挑选到优秀的教师。责任教授上任后大都踌躇满志,积极投身到各自专业和课程的建设上来。通过实施责任教授制,我们体会到:

4.1 实施责任教授制有利于责权利相统一。

责权利相统一的实质是在学校工作中使人事相宜、职责相称、权力与义务相统一,工作绩效与工作报酬相关联。责任制是管理体制的最重要部分。没有责任,就没有工作的内容和目标,只有将学校的发展作为自己的责任,教师才有努力的方向,才会关心学校各方面的动态,而不是为了应付指标而敷衍;一定的权力是履行职责的保证,若事事请示,不能按自己的想法办事,教师就成了上级的工具,而不是履行职责的主体。利是一种激励手段,也是教师的现实需要,尤其在市场经济体制下,适当的利益对职责的出色履行具有促进作用。有了目标,有了保障,有了激励,才能调动教师的责任心和积极性[4]。

4.2实施责任教授制有利于进一步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理念。

知识和人才是从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宝贵财富,尊重人才是尊重知识的表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败的关键在人才,管理工作的好坏还在人才。充分认识加强高层次人才和骨干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意义,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理念,进一步营造尊重知识、依靠人才、鼓励创新的良好氛围,要承认教师的地位和作用,对他们充分信任,严格要求;要正确安排和使用教师,做到知人善任,发挥他们的专长。积极探索吸引、遴选和培养、用好人才的有效机制,以学科建设为主线,统筹规划,加强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体系,全面促进我校高层次人才和骨干教师队伍建设,从而提高本科教学质量。

4.3实施责任教授制有利于进一步推动专业建设和课程改革。

责任教授在教学研究、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学团队建设、实践教学环节管理、青年教师培养以及日常的教学管理等本科教学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尤其是在2007年实施教育部的质量工程中,在责任教授的积极参与下,广西大学成为全国首批60所进入国家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学校之一,入选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第二批示范点项目学校,机械工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被评为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5个专业被评为国家特色专业, 2门课程成为国家精品课程, 15个专业被评为广西优质专业,新增5门自治区级精品课程,5个自治区优秀教材立项建设项目。我校学生参加全国各类学科比赛取得良好成绩,夺得广西第三届“挑战杯”,获得“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等多项大奖。责任教授制目前正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财务司正司级巡视员.崔邦焱.多渠道融资,促进高等教育事业发展..

[2] 2005年1月7日.教育部关于印发和周济部长在第二次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的通知.教高[2005]1号.

第9篇

衣:云想衣裳花想容

专业:服装设计

相关专业:服装设计与工程、纺织科学与工程等

高校链接:东华大学、苏州大学、北京服装学院、武汉纺织大学、湖南工艺美术专科学院等

随着“人靠衣装”的观念渐渐深入人心,衣服已经不仅仅是生活必需品,更是可以供人观赏的艺术品了。同时,服装业能写能画的设计师,能发现和运用新型面料的服装设计师已经成为抢手的“香饽饽”了。

专业剪影

服装设计专业培养服装设计、服装产品开发、市场营销、经营管理、服装理论研究等工作的高等专业人才。服装设计过程即根据设计对象的要求进行构思,并绘制出效果图、平面图,再根据图纸进行制作,达到完成设计的全过程。服装设计是科学技术和艺术的搭配焦点,涉及到美学、文化学、心理学、材料学、工程学、市场学、色彩学等要素。

想要成为一名合格的服装设计师,应该掌握哪些技能,储备哪些知识呢?作为服装设计专业的学生,在校期间主要学习平面构成、色彩构成、服装材料学、服装生产工艺与设备、服装工效学、服装设计原理、成衣纸样与工艺、服装计算机应用等课程。服装设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只有通过不断的实践才能真正认识服装,才能获得更多的直接经验,做出让人拍案叫绝的设计。此外,作为设计师,必须树立起团队合作意识,要学会与人沟通、交流和合作。

未来展望

作为时尚界的探险者、弄潮儿,服装设计师首先要热爱艺术、把握流行,其次要有深厚的艺术功底,扎实的美术基础。要成为一名服装设计师,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不仅需要有一定的天赋,而且更需要懂得学习方法,并付出辛勤的努力,才能学有所成。

作为中国最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之一,中国的服装业这几年正经历着由简单的加工仿制向开发创新的巨大转变,服装设计师的功劳不言而喻。也正因为如此,优秀的服装设计师成为各大服装企业争抢的对象。尤其是在现阶段,很多服装企业都感叹设计人才高薪也难求。此外,值得注意的是,想做一名出色的服装设计师,可不能是色盲、色弱啊!

食:民以食为天

专业:食品科学与工程

相关专业:粮食工程、食品生物技术、营养与食品安全等

高校链接:中国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湖南农业大学、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等

我国的美食文化源远流长,川菜麻辣热烈,粤菜奇巧百出,淮扬菜精美绝伦,鲁菜中正平和……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稳步提高,人们日常的食物结构也随之而调整,吃得健康,吃得安全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则是为了保障人们如何吃得健康、吃得安全而开设的专业。

专业剪影

食品科学与工程是一门多学科相融合的专业,属中国高等院校中理工科性质的专业。根据国家科技局的学科分类,食品科学与工程属一级学科,与数学、物理、生物、天文、化工等基础学科属同等地位。它具有多学科交叉渗透的特点,涉及化学、物理、生物、农学、机械、环境、管理等多个学科领域。

食品科学与工程研究的是烹调工艺背后的“细节”。简而言之,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不仅要学会制作的方法,还要学习相关的专业理论知识。比如,做酸奶用的原料乳总乳固体不可低于11.5%,面包生产中使用的氧化剂具有改善面团筋力、抑制蛋白质分解酶的活性的作用等等。这些专业的理论知识并不是简单地通过“做菜”就可以掌握的,而是需要系统地学习和操练。通俗地说,在学习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时候,要时刻反问自己三个问题:吃什么(了解原料)?怎么吃(了解工艺)?吃得健不健康(了解后果)?与其他理工专业相似,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不仅需要严谨科学的求实精神,也需要认真耐心的学习态度。

未来展望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是近几年才开设的专业,未来的发展趋势是借鉴基因技术的发展成果,研制出营养更加丰富、味道更加鲜美、保质期更加科学的食品。我们完全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使食品工程生产出花样繁多的新鲜食品,丰富我们的餐桌,美化我们的生活。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可分为畜产品加工、发酵技术、园产品加工三个方向。毕业生掌握食品工程、食品安全与营养、食品化学、食品加工、检验等技术知识,可以到有关食品研究机关、设计部门、检验单位、食品工厂,以及企业从事设计、研究、生产技术管理等工作。当然,如果不想进入具体的生产部门,也可在高等院校、研究机构从事教学或科研工作。

住:安得广厦千万间

专业:土木工程

相关专业:建筑学、测绘工程、勘测技术与工程等

高校链接:长沙理工大学、安徽理工大学、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天津城市建设学院、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等

人们进行生产活动、生活、各种研究活动都离不开建造各种建筑物、构筑物和修建各种工程设施,而土木工程与人们的衣食住行密切相关,因此土木工程又被人们形象地称为“民生工程”。对工程感兴趣,尤其是考虑问题全面而系统的理科同学,不妨选择土木工程专业。

专业剪影

土木工程,严格意义上很难用一个准确的语句对其加以概括,因为它涵盖的内容十分广泛。笔者从纵向和横向两个方面来细分该专业。

从纵向来看,建造一项工程设施一般要经过勘察、设计和施工三个阶段,需要运用工程地质勘察、水文地质勘察、工程测量、土力学、工程力学、工程设计、建筑材料、建筑设备、工程机械、建筑经济等学科和施工技术、施工组织等领域的知识以及电子计算机和力学测试等技术。因而土木工程是一门涉及范围广阔的综合性学科。

从横向来看,土木工程又分成房屋工程、铁路工程、道路工程、机场工程、桥梁工程、隧道及地下工程、特种工程结构、给排水工程、城市供热供燃气工程、交通工程、环境工程、港口工程、水利工程、土力工程等,其中的许多学科已经分化出来成为了独立的学科。

未来展望

目前,我国房地产市场火热,各类房地产企业也处于疯狂扩张中,同时,我国正处于大规模的基础建设中,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这种局面都不会有太大变化,这就需要大量高素质的建设人才参与其中,像交通、住房、工程业厂房建设、隧道、地铁工程等方面都需要土木工程专业的人才。目前,随着国内建设事业的发展稳步推进,从事本行业还是相当不错且非常实际的选择。

但是,想要报考土木工程专业的同学们,应该考虑清楚自己能不能吃得苦,霸不霸得蛮哦!

行:车如流水马如龙

专业:交通运输工程

相关专业:交通设备信息工程、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物流工程等

高校链接:中南大学、西南交通大学、长安大学、重庆交通大学等

交通运输是现代社会的动脉,是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有效、快速、及时地在地区之间进行人员和物资的流通,是社会和经济得以快速发展的基本保证。因此,为适应这种现代社会发展要求而产生的交通运输工程学科,就被列为国家重点建设的朝阳学科。

专业剪影

交通运输工程是一门研究交通规律及其应用的技术科学,主要研究如何使交通运输更加安全、迅速、舒适、经济,主要包括交通规划、交通设施、交通运营管理等与交通相关的各个方面。交通运输工程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系统工程学、交通工程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交通运输工程研究的对象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包括道路、铁路、航空、水运、管道等各种交通方式。要保证交通系统的有效运行,需要在系统规划、工程建设、运行管理等方面做出努力。因此,交通运输工程研究是一项富有挑战性的工作,需要多学科知识的综合运用、扎实的理论功底及丰富的实践经验。由于与社会现实生活联系紧密,交通运输工程专业的学生必须要有系统、动态分析复杂问题的能力、实际问题分析能力和应变能力,在制图、信息学、概率论与统计学等方面也有较高的要求。

未来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