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2-21 18:57:0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中级会计师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高级会计师在会计管理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改革开放以来,高级会计师在提升我国会计管理水平和会计队伍整体素质等方面发挥了十分积极的作用。但是我们发现,高级会计师队伍在学历不断提高、队伍不断壮大的同时,却产生了与专业能力提升相悖的职业道德素养整体滑坡的问题,值得我们进行深入研究。在新时代的今天,对于高级会计师队伍不能一味强调学历的高低,而必须把职业道德素养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这对于发挥高级会计师在会计管理中的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高级会计师的法定职责
财政部颁布的《会计专业职务试行条例》对高级会计师的基本职责有着明确规定。归纳起来就是以下四条:一是业务方面,主要是具体审核和办理会计事务,包括财务的收支、会计报表的编制、记账凭证的编制、会计账簿的登记等,都属于高级会计师的职责范围;二是在制度建设方面,包括草拟一般的会计制度和解答财务会计法规、办法以及对某一项目的财务收支和预算的执行情况进行专项分析与检查;三是组织指导某个区域或者行业内的经济核算和会计工作,以及财务管理制度的起草、解释工作;四是培养会计人才。应当说,高级会计师是我国会计管理制度得以执行、会计日常业务得以顺利开展、会计队伍得以不断壮大的一支不可或缺的力量。
二、高级会计师在会计管理中履行职责的主要问题
从高级会计师的法定职责,可以看出,高级会计师在会计管理工作中的作用,主要是审核把关、解读和执行会计制度和法律法规,组织指导地区性、行业性经济核算以及培养会计人才。可以说,会计报表编制的真实不真实、会计制度和会计法规执行的好不好,经济核算搞得准不准、会计人才是否健康壮大等等,都与高级会计师的作用发挥的好不好有很大的关系。综合几十年来的会计工作实践,我们可以发现,高级会计师在履行职责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行政干预。做假账曾经会计领域的一个突出问题,大到上市公司,小到私营企业、个体户,假账问题几乎成为一个社会公害,严重侵蚀着会计这一神圣职业的公信力。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很多,但是行政的不当干预,无疑是一个重要原因。深圳森鑫源公司董事长梁玉森、总经理饶颂华授意公司会计饶惠清、赖妹华以“两套账”进行虚假纳税申报,就是一个典型的行政干预会计正常工作的违法行为。这样的案件不是个别现象。调查显示,超过70%以上的会计做假案件有行政干预的影子,高级会计师面对假账行为显得无能为力。(二)自身职业素养。高级会计师是会计制度和相关法律法规十分重要的把关者、执行者、解释者,企业中普遍存在的会计制度不健全、内部财务控制制度薄弱、资金的闲置与不足并存乃至做假账等问题,不能不说与高级会计师的履职不到位有很大的关系,其根本原因在于一些高级会计师缺乏应有的职业素养。他们在各种“会计乱象”中,或不敢坚持原则,或者为了一时私利,把各种会计法规抛在脑后,成为参与者。有的高级会计师利用自己熟悉国家会计准则和财务税收法规政策的便利,帮助企业做假账,逃税漏税,一身本事用在了不该用的地方。虽然他们学历普遍不低,但是急需要补足职业精神、职业道德这一课。(三)培养职能履行不到位。高级会计师的一项重要职责就是“传帮带”,培养初中级会计人员。然而目前初中级会计人员的进步和提高,主要依靠自身的努力,高级会计师在初中级会计人员的成长过程中发挥的作用有限。一些中小企业具有中级会计职称的人员稀缺,即使具有初级会计职称的人员也不多,多数会计人员只能进行记账、核算、编制报表,不懂得如何利用所掌握的会计信息为企业发展战略服务,远不能适应新时代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新要求,而且多少年来这种状况没有根本改观,不能不说高级会计师在发挥“传帮带”作用方面还存在很大的差距。
三、更好发挥高级会计师在会计管理中作用的对策建议
高级会计师是会计队伍中的精英,也是搞好会计管理工作的中坚力量。在市场经济竞争日趋激烈、科技进步突飞猛进的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离不开一支高素质的高级会计师队伍,高级会计师应当而且应该在会计管理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为了让高级会计师在会计管理中发挥作用,应该特别强调以下几个方面。(一)建立责任终身追究制度。我国2008年修订颁布的《会计法》,不良行为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仅仅规定“不得取得或者重新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而对大量存在会计违法行为但没有被追究刑事责任的,却没有做出相应规定,这不能不说是《会计法》的一大缺陷。应该从法律上明确,凡是有以上行为的,不管是否被追究刑事责任,都应该终身追究其相应的责任,从法律制度上竖起强有力的“高压线”,让法律真正起到震慑作用。这不仅是在给包括高级会计师在内的会计人员立规矩,更是通过严格的法律保护包括高级会计师在内的会计队伍。(二)提高高级会计师的职业道德素养。会计职业道德的核心是按制度办事,高级会计师要想在会计管理中发挥作用,关键是按制度办事。高级会计师不仅要模范遵守《会计准则》所要求的职业道德,更要在实践中践行职业道德,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严格遵守《会计准则》,不能有任何超越《会计准则》的行为。同时,还要完善任职资格评价制度,在目前任职资格考试的基础上,进一步建立任职资格评价制度,重点考察他的人品、道德品质怎么样,对道德品质不高的,即使有再高的专业水平,也不能放到高级会计师的岗位上。也就是说,对高级会计师的选拔,必须贯彻“道德优先”的原则,把那些品德和专业能力真正优秀的人放到高级会计师的岗位上。(三)强化高级会计师的传帮带作用。一是发挥好高级会计师在继续教育中的作用,切实改变目前流于形式的状况,实行高级会计师在继续教育中的承担一定责任制度,让高级会计师的传帮带有一个有效抓手。二是建立以岗位为核心的高级会计师传帮带机制,每一个高级会计师都要根据会计管理的业务范围,在每一个岗位培养1~2名业务骨干,并作为考核高级会计师业绩的一项重要内容,激发高级会计师培养会计人才的积极性。三是建立必要的建立制度,鼓励高级会计师积极主动进行传帮带。每年在全国范围内进行评选,大张旗鼓进行表彰,让传帮带做得好的高级会计师在行业内有荣誉、有地位。(四)不断提高高级会计师的职业能力。一是高级会计师发挥作用的根本,在评聘高级会计师上,改变目前唯文凭、论文评聘高级会计师的现状,注重从实践中选拔高级会计师,以能否解决实际问题作为评聘高级会计师的主要依据,倒逼高级会计师不断提升自身职业能力。二是不断更新知识结构,高级会计师不仅要精通会计管理知识,也要掌握会计管理领域的新知识、新技术,运用会计、信息等新技术提升服务决策的能力,在提升会计管理效率中发挥更大作用。
参考文献:
[1]徐中慧.浅析高级会计师应具备的素质[J].财经界(学术版).2019,5(10).
[2]郭峰.新时期高级会计师的素质培养[J].现代经济信息.2019,1(25).
[3]李立扬.高级会计师素质要求和能力培养相关问题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8,11(25)
关键词:辽宁省;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一、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定位
2006年,为进一步落实《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精神》,《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提出,要积极推行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模式,把工学结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带动专业调整与建设,引导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
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一2020年)》指出,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把提高质量作为重点。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
2014年,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教育部等六部门组织编制了《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指示,完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体系。将工学结合贯穿职业教育教学全过程,学生从入学开始就接受相应的动手和实践课程,并根据培养目标同步深化文化、技术和技能学习与训练,逐步实现就业需求和人才培养的有机衔接。
因此,高职院校应结合实际,把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作为人才培养的模式。
二、辽宁省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总体情况
2014年,辽宁省普通本专科院校共116所,其中本科院校65所,专科院校51所,具有会计专业的专科学院有31所。这说明高职院校在辽宁省高校中占一半以上,具有重要的地位。而会计专业在高职院校中占60%的比重,这说明会计专业很受市场和学生的欢迎。见图1、图2。
三、辽宁省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一)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尤其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力度
深化教学改革的关键在于教师,保证教学质量的关键也在于教师[1]。因此,辽宁省高职院校应重视大对一线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的培养力度。从理论角度来看,既可以请其他高校会计方面知名的专家就"会计当前的热点问题、企业会计准则的变化、职业教育发展的前沿问题"等方面的主题来校讲座,又可以请校外的行业专家、企业、注册会计师事务所的专家就实际业务来校培训,还可以鼓励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进一步深造,考取研究生学历、博士学历及到知名院校进修学习;不仅要鼓励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考取从业资格证、专业技术资格证、注册会计师证、注册税务师证等证书,还要鼓励教师结合本专业学生的特点,编著切实可行的教材、讲义、习题,评选出校级精品课、省级精品课、甚至全国精品课;从实践角度,一方面要鼓励教师参与到校企合作中来,不仅派学生到企业去实习,还要派教师去实习。另一方面,要支持教师利用寒暑假时间、课余时间到企业、会计师事务所、税务师事务所等类似机构做兼职,深入到实践中去。
(二)设置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
以会计从业资格考试(会计上岗证)、会计专业技术考试(初级、中级)、技能大赛为突破口,根据各学科的前后衔接性合理安排开设的课程比如:大一:上学期,主修的专业课有基础会计理论与实务、税法,相关专业课有财经道德与法规、计算机基础、大学生涯规划、英语;下学期,主修的专业课有初级会计实务、电算化会计、管理会计,相关专业课有经济法、管理学。大二:上学期,主修的专业课有中级会计实务,成本会计、财务管理,相关专业课有数理统计、市场营销;下学期,主修的专业课有仿真模拟实训(手工、上机),审计,财务报表分析,、相关专业课有就业指导、社交礼仪。大三:上学期,分流,参加校企合作的实习、实训;下学期,社会实践。
从课时安排来看,主要的课、内容多的课每周可以安排6学时,特别要注重对实践课程的安排。非主要的课、选修课可以安排4学时、2学时。比如:基础会计理论与实务、初级会计实务、电算化会计、中级会计实务、仿真模拟实训(手工、上机)、审计等每周可以安排6学时;税法、财经道德与法规、管理会计、经济法、成本会计、财务管理、数理统计、财务报表分析、英语等每周可以安排4学时;计算机基础、大学生涯规划、管理学、市场营销、就业指导、社交礼仪等每周可以安排2学时。
当然,教材的选定也很重要,各学校应选择适合本校学生实际情况的教材,最好能选用本校老师编的切实可行的教材。如果采用分层教学的学校,对同一专业,不同层次的班级也可以选用不同的教材。
(三)分层次教学,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辽宁省高职院校学生整体水平偏低,学生知识水平参差不齐,绝大多数学生理论基础知识不够扎实,学习能力比较差,学习意愿比较低,学习氛围不浓厚。有些高职院校有补录学生的情况,有些甚至还面向本地生源招收三升本、初中的学生,这给管理和教学都带来了很大难度。因此,应根据学生的总体成绩、对本专业的学习兴趣,在大一下学期重新进行分班,
分为A班、B班、C班,A班以培养初、中级会计人才为主,B班以培养会计从业资格人员为主,C班以培养基本的实际操作能力人员为主;个别对本专业不感兴趣或不适合本专业学习的学生,可以在相关专业进行调整。
传统的教学方法,老师总是处于一种主导地位,学生总是处于被动学习状态、被动地去接受专业理论知识,这样大大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手能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改变以教师为主导的观念,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鼓励学生多思考问题、多提出问题,也要鼓励学生进行创新。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平台,采用PPT演示;也可以边讲理论边与学生进行实际操作;还可以采用启发示、研讨示、现场教学以及案例分析等多种教学方法[2]。
目前,中国已经进入了信息化时代,互联网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互联网+”给教育带来了深刻的变革。徽课、幕课、翻转课堂在教学应用中已悄然兴起。高职院校教师应与时俱进,有条件的,可以在教学过程中采用这些教学方法,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可以在课前对本节主要内容,尤其是重点、难点问题制作成短片,让学生课前在网上学习,然后在课上针对学生不懂的问题进行解答,并就有关内容作进一步练习、操作。
(四)加强校企合作,建立产学研相结合的培养模式
传统的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重理论轻实践,过分强调课堂教学环节,忽视了实践教学环节。这种教学方式严重阻碍了学生主动性的发挥,难以激发学生思维的活跃性,也难以培养出开拓创新型会计人才[3]。因此,应加强对会计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一方面,建立校企合作,增加学生实习、实训的机会。可以分期、分批派大三学生到合作单位顶岗实习。合作的单位可以是企事业单位、会计师事务所及银行等机构。对在实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可以组织研讨小组进行讨论,以便将所学的理论知识能得到有效的运用;另一方面,建立产学研基地,组织校内外专家、企业专家、会计师事务所专家、各别突出的学生共同合作开发仿真模拟实训教程,将企业实际遇到的问题、实际发生的常见经济业务,结合学生实际情况,进行汇总、分类、筛选,最终形成一套完整的、综合的、全面的、系统的经济业务体系,比如工业企业的经济业务、服务业的经济业务等等,然后制作成原始凭证,经过进一步的整理,编制成仿真模拟实训教程的初稿,再经过这些专家探讨,进行修改,最终形成仿真模拟实训教程。教程内容涉及到填制审核原始凭证、填制审核记账凭证、登记账簿、编制报表、对财务报表进行分析、评价、决策及审计。这样既可以让学生了解企业实际发生的业务,也可以增加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提升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还可以让学生很快适应未来的工作岗位。
(五)改革教学考核评价方式
从教师层面看,建立科学合理的考评机制,将定性考评与定量考评相结合。定性占30%,定量占70%。定性考核包括师德、师风、爱岗敬业等方面。定量考核包括教学(担任课时量)、科研(论文、教材、讲义)、实践(实习)、荣誉(技能大赛、教学成果等)等方面,其中教学担任的课时量占20%,科研成果占30%,实践水平占40%,荣誉占10%。教学、科研、实践采取超额累进,超过一定的额度,给矛一定的加分。
从学生层面看,分层次、分阶段进行考核。A班、B班,应注重"平时+实训+理论+证书"相结合的考核模式。A班:大一,平时占20%,实训占30%,理论占20%,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占30%。大二,平时占20%,实训占30%,理论占15%,初级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证书占20%,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占15%。大三,上学期,平时占10%,实训占50%,初级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证书占30%,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占10%。B班:大一,平时占20%,实训占30%,理论占30%,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占20%。大二,平时占20%,实训占30%,理论占20%,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占20%,初级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证书占10%。大三,上学期,平时占10%,实训占50%,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占30%,初级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证书占10%。C班:应注重"平时+实训"相结合的考核模式。平时占30%,实训占60%,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占10%。
参考文献
[1] 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工作困境与对策.王国强.[J].铜陵学院学报.2010,9(6).
[2] 会计人才培养和会计教育改革问题研究.刘爱英.[J].财会教育.2012,6(10).
关键词:新疆兵团,会计继续教育,“超市化”模式
“活到老,学到老”,学习是贯穿人一生的事,没有谁能一次性地学到他所需要的所有知识和技能。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知识的积累和技能的提高需要不断的充实和更新自我。终身教育顺应了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要求,是一种崭新的教育思潮,已被世界众多的发达国家所认同,并已成为教育培训改革与发展的共同趋势。会计作为知识型的个体,终身教育是其维持与提升专业胜任能力的基础。在我国会计人员继续教育是自上而下的一种制度安排,具有政策规定性和强制性。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作为一个集党政军企合一的特殊社会组织,既有发展经济的任务,又肩负着保卫祖国西北边陲的重任,作为服务于经济的会计行业要平稳、快速的发展,离不开各项制度的有效实施,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就是保证会计行业良性运转的内在动力,从而为促进新疆经济的健康发展铺平道路。结合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理论和国内外发展现状,本文对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会计继续教育工作提出“超市化”培训的新模式。
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政府的管理应由直接管理变为间接管理,由微观管理转向宏观管理、由单一的行政管理变为依靠法律和经济手段进行管理。在会计继续教育工作中,新疆兵团会计处应当抓规划、抓监督、抓宏观调控。知其所为,为其必为,改变大包大揽的管理方法,从繁重的事务性工作中解脱出来,由过去的计划、安排转移到监管、服务上来,加强对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的宏观指导。应通过培训体制的改革,改变政府在会计继续教育中既是管理者又是执行者的双重角色,使政府行为在会计继续教育管理工作中得到规范。加强对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的政策控制和行政监控力度,使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管理走上规范化、法制化轨道。
新疆兵团会计处现仅有工作人员3名,直接管理全兵团2.5万余名职称、学历、专业不同,岗位、单位性质各异的会计人员的继续教育工作,难免出现“对于会计继续教育常态性的管理工作流于形式”的局面。为解决上述问题,除政府管理模式的转变之外,继续教育管理组织机构也应作相应调整。应在“政府――培训机构”模式中增加一个由各方面专家组成的半官方机构――会计继续教育委员会,使得原有模式变为“政府――会计继续教育委员会――培训机构”。
会计继续委员会作为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工作的智囊团和决策机构,由教育界、会计实务界和会计主管部门的中高层次人员组成,总体上以教学、科研单位的会计专家为主,同时吸收部分大中型企业高级会计师或各师局的财务局长等会计实务界精英参与,兵团财务局会计处也要有人参与。毕业论文,新疆兵团。为提高参与者的积极性,可实行专家津贴制度。为保证成员的质量,可以采取个人报名、会计主管部门审核聘任、2至3年换届选举的办法。
会计继续教育委员会的工作主要应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制度的制定和修订;二是培训单位资格审查;三是培训教材、培训计划的审定,培训计划包括长、短期教学内容计划和项目教学要求计划;四是培训过程的监督检查;五是培训效果的分析和评价。这样一来,由于继续教育委员会成员都是专家,分布较广,他们建立在丰富专业基础上的运作,既便于突出教育的专业水平,又可以集思广益地吸收不同利益相关者的意见,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和决策的正确性。弥补了会计主管部门事务繁多,在现有编制条件下,无足够的人手对各方面工作进行仔细而有效管理的缺陷。建立继续教育委员会后,新疆兵团财务局会计处的许多工作可授权继续教育委员会去完成。
那么,“自助式”、“超市化”的培训方式如何开展呢?
在“政府――会计继续教育委员会――培训机构”这种管理模式中,会计继续教育委员会是培训超市的“经营者”,培训机构是培训超市的“供货方”,用人单位及会计人员是培训超市的“消费者”,而新疆兵团财务局会计处则是整个会计培训超市的“政府监督与管理者”。毕业论文,新疆兵团。
在这个培训超市中,兵团财务局会计处委托会计继续教育委员会对“超市”进行经营管理,会计继续教育委员会首先以网络为平台自下而上地征集广大会计实务工作者的培训需求,然后由会计继续教育委员会将征集上来的培训内容与用人单位(各师局)进行探讨,确定用人单位会计继续教育工作的长远规划与年度培训内容(确定采购计划),最后将确定的培训内容以招标的形式公布给各培训机构(采购信息)。各培训机构按要求组织教师、丰富培训内容、制定培训方案进行竞标,会计继续教育委员会根据培训机构提供的培训方案进行择优,同时按培训规模的大小确定培训机构的参与量(采购商品),中标的培训机构在培训时,学员可自行选择听课(销售商品),课后填写由会计继续教育委员会设置的“学员意见反馈表”(消费者的产品质量回馈)。培训过程中会计继续教育委员会加强监督检查,最后对培训效果进行分析和评价(商品质量监管与评价)。
用工单位(各师局)及会计人员是“超市”商品的购买方,财政部颁布的《会计人员继续教育规定》中明确要求:会计人员每年接受继续教育的时间不能少于24小时。如何利用好这24小时。需要用人单位与会计继续教育委员会沟通与配合,双方应就网络平台所征集的会计人员对培训的需求结合用人单位的实际情况制定三至五年的中长期培训规划,有计划、有步骤的组织继续教育,提出培训需求(消费需求)。在培训过程中择优选择培训机构(自由购买商品),培训结束后对培训质量进行评价(商品质量反馈)。毕业论文,新疆兵团。
目前的5家培训机构是“超市”的“供货方”,其根据会计继续教育委员会公布的培训内容组织师资,设计培训方案,参与竞标(提供商品设计),一旦被选中,就开始组织培训,落实培训方案(生产并提供商品),培训结束后,接受会计人员的培训评价(消费者回馈)。这样竞争机制的引入,改变了原来由会计处直接下达培训计划的局面,培训质量的好坏直接与消费者挂钩,培训方案做得好,中标的几率就大,在培训规模大,中标机构多的情况下,会计人员自行选择听课,培训质量好的,学员自然就多,相应的收益就大,培训机构效益自然就好,即提升了其生存能力。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有2.5万余名会计人员,每年都要对他们进行有针对性地、实用地、有效地培训,仅仅通过以往“黑板+粉笔”的方式是远远不够的。我们有必要将继续教育对象分层次性培训。具体如下:把所有会计人员分为三层,第一层次是具有高级会计师资格的会计人员和大型企业、集团公司、上市公司等单位的财务机构负责人、总会计师、财务总监以及具有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的相关领导。对于这一类会计人员的培训,可由会计继续教育委员会单独组织,以培训班、研讨会或其他方式进行培训;第二层次是具有中级会计专业技术资格的会计人员;第三层次是中级会计专业技术资格以下的会计人员。这两类人员的比重占到了90%以上,数量巨大,对他们的培训宜采用网络化培训方式。
目前,以在网络上已开展了会计继续教育内容的中华会计网校为例,其具体实施状况如下:
培训地区:
北 京 天 津 上 海 辽 宁 河 南 山 东 云 南 广 东 广 西 宁 夏 青 海 海 南 贵 州 陕 西 山西阳泉 山西晋城 福建漳州 福建三明 福建罗源 福建光泽 甘肃金昌 甘肃张掖 江西安福 湖北咸宁 浙江绍兴 浙江富阳 宁波地区 浙江永康 浙江东阳 浙江武义 浙江磐安 湖北应城 湖北宜昌 湖北襄樊 湖北荆州 七台河 石家庄高新 河北唐山 河北邯郸 河北邢台 衡水桃城 张家口:尚义|赤城|蔚县|张北|康保 大兴安岭 双鸭山
四川雅安 四川南充 四川乐山 四川内江 四川绵阳 乐山市中 眉山东坡 神 农 架 内蒙赤峰 内蒙满洲里 内蒙五原
安徽合肥 安徽滁州 安徽亳州 安徽阜阳 安徽芜湖 安徽望江 安徽太湖 安徽安庆 克拉玛依 新疆玛纳斯 乌兰察布
参考文献:
[1]侯建杭.金融不良资产管理处置典型案例解析北京:法律出版社2011.
[2]韦军宁.新债务重组准则的应用及影响分析,会计师,2009年第01期
[3]丁玉芳.新债务重组会计准则引用公允价值的思考商业时代,2009年第04期
[4]张云亭.国有企业债务重组[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10.
[5]许文静.债务重组准则变更经济后果研究[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1
[6]张文婷.债务重组新准则运行效果分析经济研究导刊2009(24):93-94;
[7]胡建忠.不良资产经营处置方法探究:基于价值重估和分类管理的视角[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11.
[8][阿]罗德里格斯奥利瓦雷斯卡梅纳.债权人视角下的主权债务法律问题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2013
[9]李平.新会计准则下债务重组损益问题的研究[J]商业会计,2008(5):9-10;
[10][美]PaulW.MacavoyandIraM.Millstein.公司治理的循环性危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11]程瑶,陆新葵.增值税转型对经济结构影响的实证分析[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6,(9).
[1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2008中国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8.
[13]龚辉之.如何计算和缴纳增值税[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14]张越男.增值税转型对重庆市产业结构的影响[J].现代商业,2008,(15).
[15]徐孟波.增值税对企业利润有何影响[J].商业文化月刊,2011(11).
[16]赵恒群.走出税收筹划的误区[J].中国集体经济,2010(33).
[17]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税法》,经济科学出版社,2010
[18]全国注册税务师执业资格考试教材编写组.《税务实务》,中国税务出版社,2011
[19]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制定.《企业会计准则2006》,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
[20]刘光英,王颖.《增值税“视同销售”会计与税法确认收入再探讨》,《中国证券期货》,2012.09
[21]章君.《八种增值税视同销售行为的税务与会计处理辨析—基于新税法和新企业会计准则》,2011.8
[22]刘玉琴.《新会计准则下增值税视同销售行为会计处理的分析》,《财会研究》,2012.16期
[23]秦汝钧.美国为何不引进增值税及其启示[J].涉外税务,2000,(9).
[24]孙立平.税收妥协让步导致的负效应——析日本增值税对中小型企业的优惠待遇[J].涉外税务,1998,(11).
[25]张劲.中国增值税、消费税的现状、改革与发展[J].经济研究导刊,2010,(6).
[26]张劲.设立一般产品消费税替代增值税部分份额的理由[J].经济研究导刊,2010,(13).
[27]保罗·A.萨缪尔森.经济学[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8.
[28]财政部会计资格评价中心.中级会计实务[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
[29]注册会计师协会编.税法[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8.
[30]邓春华.关于增值税改革的探讨[J].财政研究,2008.
[31]中瑞华.增值税改革对中国企业发展的影响及对策[J].中国税务,2008.
[32]赵恒群.税法应试指南[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8.
[33]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国务院令(2008)第538号.2008.11.10.
[34]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第50号令.2008.12.15.
[35]《中国人民银行结算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票据法(2004修正)全文.财政部网站.
[36]《中华人民共和国发票管理办法》.国家税务总局网站.
[37]王红云.纳税会计(第四版)[M].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9.1.
[38]王红云.会计法规[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1.
[39]程敏中.建筑工程耗用材料的增值税管理[J].税收征纳,2014(05):17-18.
[40]吴开新,王盐生.对原材料和工程物资增值税会计处理的探讨[J].财会研究,2016(03):37-39.
[41]任邦齐,任祥铭.自营方式构建固定资产增值税的账务处理[J].财会研究,
[42]瓦列里·穆辛;尼古拉·——外国投资者法律指南[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76-92.
[43]http://nalog.garant.ru/fns/nk/33/#block_20021.2012-07-25.
[44]黄晓珊.外国企业在俄罗斯投资的方式选择与税收分析[J].涉外税务,2012(12):13-17.
[45]刘鹏.“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公司税制比较[J].上海经济研究,2016(1):52-60.
[46]王宏利.国内外增值税制度的比较和借鉴[J].财会研究,2011,7:20-22.
[47]郭淑荣.纳税筹划[M].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6.
[48]王姿兰.浅析“营改增”对房地产企业的影响[J].财经界,2016(19).
[49]袁州,何伦志.新常态下营改增对房地产企业的影响及对策[J].会计之友,2016(20).
[50]盖地,梁虎.转型后的增值税费用化会计处理方法探讨[J].经济与管理研究,2011,02:123-128.
[51]蔣秀娟.浅析会计教学中固定资产增值税转型的核算与分析[J].科技信息,2011,20:210-211.
[52]马晶,魏健宇.增值税转型对企业财务状况的影响[J].吉林化工学院学报,2011,08:68-70.
[53]宋爱华.房地产开发企业土地增值税纳税筹划[J].财税会计,2012.
[54]刘俊辉.房地产企业土地增值税实务探讨[J].会计师,2013.
[55]肖太寿.“营改增”后新老项目如何衔接?[J].施工企业管理,2016(10).
[56]李永军.适应“营改增”,必须做好新老施工项目衔接[DB/OL].中国有色金属网,2016-03-17.
[57]邹忠明.营改增后跨区域经营建筑业增值税相关业务处理[J].财务与会计,2016(18).
[58]梁季.我国增值税税率简并:与市场资源配置机制的对接、改革设想与路径分析[J].财政研究,2014(9).
[59]崔军,胡彬.我国增值税改革的路径选择[J].税务研究,2015(6).
[60]包秀娟.2009.适当弱化中国增值税累退性的构想[J].沈阳大学学报,5.
[61]樊勇.2012.增值税抵扣制度对行业增值税税负影响的实证研究[J].财贸经济
[62]朱福兴.服务业“营改增”税负效应分析:会计学视角与观点[J].财会月刊,2016,31:18-21.
[63]姚地,关玉荣.营改增对现代服务业的影响及对策分析[J].商业经济,2016,08:127-128+155.
[64]孙钦平.海信集团ERP系统的开发与应用——物料管理模块的实施[D].山东大学,2005(4).
一、中高职衔接现状
1、内在功能衔接不畅体现在课程体系不衔接。如某中职学校和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开设的专业课程大都类似,如图1所示,有些课程虽名称有所差异,但内容类似或相同,从而导致课程重复设置或脱节,浪费了教学资源,降低了学习效果。
2、理念不同和发展不平衡造成文化基础课程脱节。有相当一部分中职学校特别注重学生各种会计、物流技能的培养,淡化文化基础课程的教学,导致中职学生文化基础相对较差。而高职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大多基于普通高中毕业生考虑,有关高中课程的基础课程的要求较高,由此中职毕业生进入高职后,在高等数学、外语、专业课等课程上的学习普遍较为吃力,再加上政、史、地等必要的人文知识的不受重视,很多中职学生根本无法适应高职高层次的教学要求。
3、学生职业素养、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缺乏差异性甄别。对于学生职业发展的职业素养、知识的迁移应用能力等方面的培养重视缺乏。不管是中职教育还是高职教育都是以就业为导向,注重学生岗位职业素养及能力的培养,通过加强专业实训环境的建设来强化学生的职业能力,实现就业零差距。
二、职教集团指引下中高职教育衔接的调整手段
1、组建区域职教集团,发挥其在各方面的组织协调及沟通平台作用。依据区域内的主导产业、重点行业和重大建设项目对技能人才的需求现状,组建以高职学院为龙头,由职业院校、中职学校、技工学校、行业协会和企事业单位等为成员的区域性职教集团,建立区域内普通教育、职业教育、继续教育之间的沟通机制,为高职教育在体制、管理、培养模式方面的探索与实践,以及实现中高职一体化办学道路建立协作平台。职教集团应充分发挥组织协调作用,区域内中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方案、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材建设、技能素养培养、教育教学过程、信息技术应用、人才成长途径、职业教师培养培训、促强行业指导、强化校企深度合作、完善评价模式改革等方面的全面统筹与有效衔接急需通过职教集团为平台进行沟通与布局。
2、超前规划,统一布局,有利于中高等职业学校相互学习,协调一致。目前成立的许多高等职业学校是从普通专科学校升级、改制而成的,这类高职院校在教学上缺乏举办职业教育的经验,普教模式趋同。而我国中等职业学校历史相对较长,已然形成了相对成熟的职业教育教学模式和应对方法。在职教集团内部,高职院校可以通过与中等职业学校的交流和协商,学习和掌握举办职业教育的特点和规模,创新改革高职教学模式,发挥职教特色。中等职业学校也可以通过与高等职业院校的交流和学习,促强专业理论教学的发展。
3、确定多样化衔接模式。现阶段面向中职毕业生的招生考试呈现多样化趋势,如普通高考、“3+X”或五年一贯制,由于招生计划所限,不少中职学生未能如愿升学。可依托区域性职教集团,中高职院校实行联合办学、联合招生为中高职的直接衔接提供契机,但是要处理中职学校和高职学院的利益分配这一主要矛盾,中高职在招生、专业布局、实训室建设、教材建设方面互帮互助。发挥区域性职教集团优势,有益于在学分制条件下进行中高职衔接,建立“学分银行”。在科学合理确定高职的“准入资格”和“起步要求”以及重视职业技能基础的前提下,中职升高职可不需要入学考试,采取宽进严出的办法,实行弹性学习学分制度,允许中职学生分阶段自主修完学业。学生完成了中职全部相关课程,达到相应学分绩点(如平均学分绩点达到3.0及以上)和获取相应技能等级证书(如全国中级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可顺利衔接到高职学习。
4、明确衔接目标,培养出高级应用型人才。以区域性职教集团为依托整合区域内各种资源,针对性地开展人才需求调研,从而确定中高职人才的合理有效定位。将岗位证书与职业准入制度与集团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衔接,将岗位标准纳入职业院校人才培养体系,建立健全职业教育集团院校毕业证书与企业就业准入的认证渠道,最终实现中高职培养目标的有机衔接。
如何解决会计专业中高职培养目标定位的衔接?首先,正视二者的差异,认真分析分别对应的就业目标,是中高职培养目标衔接的出发点。例如,高职会计专业学生除了应具有中职会计专业学生具有的一般性业务能力外,还应有一定的市场分析能力、财务分析与预决策能力,一定的审计能力,一定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更高的双语水平。因而高职会计专业学生的专业课程是中职生的提升和深化,如管理会计、中级会计实务、财务管理、审计等课程。中高职的培养目标应该既有顺应一致性又有梯级层次性。中职会计专业培养目标主要是初级会计职称人员,即会计员和助理会计师,在校期间能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主要就业面向的是小型企业的助理会计师;高职会计专业职业主要面向的是中小企业会计师岗位,并希望有一部分人将来能成为高级会计师。
5、资源共享,发挥双层运行模式,建立中高职“双证融通”的课程衔接。中高职衔接实质上就是二者课程相对独立、相互衔接、分工协助以及不重复浪费的一种步调一致的状态。内涵一致性的“双证融通”是学历教育与职业技能培训之间的一种融合关联。以经管专业的物流管理专业群为例,在制订物流管理专业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方案期间,中、高职院校双方首先同步一致对物流企业进行深入调查研究,理清适合中职生和高职生的岗位(群)及相应的岗位职责和职业能力需求,按照物流行业国家职业标准,依据中高职教育在培养目标的递进性和衔接性、专业内涵的扩展性和全面性,明确中、高职不同阶段应达到的职业能力标准,避免中、高职培养目标重复和错位。再要系统分析区域产业的特征与核心点,具体分析岗位群所需的知识、技能与素质,建立健全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模块式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借鉴德国双元教育模式),如图2所示。
“公共基础课”是按照国家教育主管部门规定设定的通识课程,一般都包括德育、体育、公共英语、计算机基础等在内的公共基础课。中职的“公共基础课I”主要培养中职物流专业学生的基本综合素质,“公共基础课II ”是文化基础课,是衔接到高职文化课的接口课程。高职的“专业必修课II”是中职的“专业必修课I”的提升,两者统筹布局,不可重叠。“职业纵向拓展课I”根据物流专业中级工岗位(群)的要求而设计,要求学生实现物流员的考证目标。“职业纵向拓展课II”根据物流专业一线高技能岗位(群)的要求设计,要求学生通过学习完成助理物流师的考证和就业要求。将物流员和助理物流师认证标准揉入衔接课程准入体系,分段分时实施,使两个阶段既相对独立又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和紧密的互通性。通过工学结合,实现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实施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合作,使学生中职毕业时能同时取得中专学历证书和物流员全国职业资格证书,当进入中高职衔接则能同时取得大专学历证书和助理物流师职业资格证书。“双证融通”的中高职课程衔接不仅可以避免中、高职课程内容的简单重复,加强教学效果,而且能突出职业教育的特色,有利于造就高技能实用人才。
6、明确通道,融入区域产业发展。利用区域职教集团加强中高职衔接是提升职业教育服务产业发展能力的迫切需要。地方产业的发展需要强大的人力资源支撑,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使得职业教育的财经类专业人才将大有可为,如电子商务、物流管理、金融保险专业等。政府出台一系列政策大力支持中小企业大力发展,中高职要根据这一市场导向,统筹人才培养,合理布局专业,使得各紧缺专业各层次人才适应产业行业的转型升级及品牌化、集团化发展。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 人才市场 高职会计教育
一、会计电算化人才市场现状
1、会计电算专业人才的社会需求稳中有升
建设和谐社会,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使企业单位尤其是中小企业数量急剧增加,对会计人才的需求也大幅增长。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进步,加快了知识、信息的扩散和传播,电子商务企业、网上公司、中介服务公司等新的经济组织形式的兴起,导致会计处理技术发生了重大变化,使越来越多的企业已经认识到会计电算化工作的重要性,实现会计电算化的企业覆盖面和升级率在急速扩大。同时,会计电算化软件在安全、稳定前提下,软件功能也在不断扩大。可以说,会计电算化现在已经成为企业管理现代化的重要方面,社会对会计电算化人才需求量不断增加。
2、社会对会计电算化专业人才提出更高的质量要求
目前,市场上相当多的企业非常看好“拿出去就能用”的专科层次的技能应用型人才。用人单位对该专业毕业生的知识、技能、态度有如下要求:良好的会计职业道德、熟练的电算化操作技能、终身学习的能力、良好的沟通及创新能力,尤其对会计人员诚信品质、计算机及网络运用能力、税收专业知识和沟通协调能力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会计职业准入制度成为确认会计人才的门槛
我国《会计法》规定,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必须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这些会计职业资格证书形成了我国会计行业的一套职业准入制度。多年来,我国包括从事一般财会工作的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电算化会计证书和专门从事中介服务的注册会计师资格,一直都是通过严格的资格考试来认定。财政部的《会计从业资格管理办法》对会计人员从业资格的条件、考试科目、从业资格的注册与登记、检查与管理等有关内容作出了全面规定。全国统一的注册会计师执业资格考试和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是职业准人认定的前提,它不仅是对考生接受职业教育和专业知识水平的考核,还是对会计发展趋势和职业技术要求的导向。因此,这一准入制度不但是确认会计人才的门槛,也是高校会计教育的方向和内容。
4、我国会计改革迅速发展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会计准则频繁出台和修订、审计准则以及税收法律法规也不断推陈出新。财政部[2006]3号:颁布38项企业具体会计准则,并与2007年1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施行,我国会计改革的迅速发展,迫使企业需要大批掌握新的会计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的会计电算化人才。
二、高职会计教育目标
高职会计教育如何适应会计人才市场,也就是说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应当如何定位、专业课程如何设置、教学模式如何选择。
1 、高职会计教育宏观层面中的环境决定了培养目标,这个环境实际上就是会计人才市场。会计职业资格就是会计人才市场这一环境的一个现实表现,但不是全部,因为社会环境是不断变化的。中国加入WTO,跨国公司的进入,客观上形成了它们所需要的会计人才与国内企业相互争夺。目前,“洋证书”如加拿大的CGA、英国的AIA、ACCA等一系列高级的职业资格证书,逐渐成为到企业求职的“硬通货”。会计职业资格除了以证书形式表现外,还表现为各种经验,比如企业经验、行业经验等。因此,会计职业资格应该是一个广义的,而且是变化的概念。会计职业资格的变迁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会计教育的取向。
2 、高职会计教育目标必须与现实相符,并具有前瞻性,而且随着社会变化不断进行修正。会计高职教育的目标,主要取决于社会环境或者说会计电算化人才市场对会计人才所需的知识、能力范围及其结构的判断与界定。在我国,通常认为会计电算化人才的能力与知识包括:(1)基本技能:记账及编制报表的能力、财务分析的能力;(2)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熟练地掌握和运用财务软件的能力,掌握互联网技术;(3)交流能力:对下达任务的理解能力、书面和口头表达能力、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团队协作能力;(4)管理知识和管理技能:独立思考能力、对机会和风险的判断能力、资源配置中的筹划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分析决策能力;(5)一般的工商、法律和经济知识。这样,与之对应的会计高职教育目标实际上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掌握会计核算、财务管理、报税与审计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掌握企业财务会计核算、财务控制税务处理、审计查证业务的基本技能,熟悉计算机数据库语言和微机系统维护技术,能运用计算机熟练处理会计业务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三、适应会计电算化人才市场要求的高职会计教育实践
既然会计高职教育的目标是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那么会计高职教育的微观层面:人才培养模式、课程设置、师资要求和实践教学改革等都要以培养目标为导向,其中培养模式的确立是关键。
1、高职会计人才培养模式
会计高职教育适时地把握住把“工学结合”作为会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切入点,从而带动会计专业调整与建设,引导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其重点是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以及实验、实训、实习三个关键环节。要保证在校生至少有半年时间到企业等用人单位顶岗实习。按照这样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思路,我校构建并实践了符合会计职业要求的“432”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1)4个专业核心技能:根据实际会计工作岗位的需要,提炼4个专业核心技能:会计核算(手工核算和电算化核算)技能,成本核算技能,财务管理与财务分析技能,报税与审计技能。(2)3种工学结合方式:会计教学中与会计职业准入制度结合,实施3种工学结合方式:“学中做”方式:第1至第4学期,主要进行会计理论与实务的学习,开设的会计类课程按照“14:5”的比例分配课堂教学与集中实训的周数,前14周 主要进行课堂教学,后5周在校内、校外实训基地集中进行实践实训;“做中学”方式:第5学期主要进行会计实训课程的学习,开设的课程有会计综合模拟实训、初级会计电算化、中级会计电算化、ERP沙盘模拟对抗、电子商务、数据库,按照“5:14”的比例分配课堂教学与集中实训的周数;“做中考”方式:第6个学期按照“15:4”的比例分配校外实习与毕业考核的周数,安排15周时间进行校外顶岗实习,4周进行毕业论文答辩和会计综合技能考试。(3)2个证书:结合会计职业的特点,将学历教育与会计职业资格证书教育相结合,获取“双证书”。会计资格证书: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第一学年),助理会计师证书或会计师证书(第二学年),会计电算化技能证书(第三学年);学历证书(第三学年)即专科毕业证。
2、高职会计教育课程设计
在高职会计教育课程设计中,主要遵循以下原则:理论“够用”原则、加强技能训练原则、专业教育与职业资格教育相结合的原则。课程一般分为公共课、专业理论课、专业理论含实践课、专业实践课。按照这样的要求,我校从2004 级会计电算专业开始,设置了一套符合会计岗位任职要求的“专业教育与会计职业资格教育、行业需要相融合”的课程体系。与农牧业企业财务专家联合开发课程,课程知识具系统性、连贯性,又涵盖了会计职业资格证书培训考试大纲中规定的全部内容和农牧业企业会计核算需要的技能。
3、高职会计师资要求
会计高职教育要求教师是既有理论水平,又有实践经验的“双师型”教师。目前,高职学校已普遍重视“双师素质”教师的培养,但因很多原因而没进行教师队伍的“双师结构”建设。这方面我校的成功作法是(1)聘请在职的社会财税人员作为兼职教师。目前,我校分别从财税管理部门、财税中介机构聘请了8名固定兼职教师,分他们的职称大多是会计师、高级会计师等,职务大多是会计主管、财务经理、财务总监等。(2)采用人事形式从社会上公开招聘具有实际企业财务工作经历2年以上的人员为专业技能课教师。学校对这些教师按照国家政策从工资待遇、职称评定上分别制定了一定的激励措施。(3)制定激励措施鼓励专业教师获取“双师”证书。一方面,让专业教师参加国家财政部历年组织的会计师、高级会计师、注册会计师、注册税务师等教师获取法定的资格证书;另一方面,这些获取证书的教师再到企业或业务对口的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师事务所锻炼半年以上,真正达到“双师”素质。目前,在会计电算化专业16名专任教师中具备“双师”证书的“双师”型教师是12名,达75%。
4、高职会计实践教学模式的建立
积极与行业企业合作,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的任职要求,建立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我校实施的实践教学模式是 “会计单项技能训练与会计分岗综合实训相结合,校内教学与社会服务相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专业实践分为两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会计单项技能训练。细分农牧业企业会计核算的主要技能,根据培养计划将会计单项技能分散到会计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的实践教学中。
第二阶段:会计分岗综合实训阶段。采用“会计分岗综合实训”方式是会计实践教学的创新,它弥补了目前我国会计教学以会计理论为主线,单科会计专业课程讲授为主,从而与企业实际财务工作操作流程相脱节的现实。实训贯穿与学生的每个学期,共由三个环节来完成。
第一环节:分岗实训。学生在会计模拟实验室实训。按目前企业中财务办公室的设置,将会计实训人员(学生)进行分岗,并按岗位设置职能,按职能安排实训流程,学生模拟企业中会计人员的人事安排和实务传递,更接近于财务的实际操作,主要培养学生会计岗位职业能力。
第二环节:综合实训。主要在会计模拟实验室进行。将企业所有经济业务不按实际岗位,由一个学生独立完成,主要培养学生的手工账务处理技能、电算化账务处理技能、纳税及报税技能,财务管理及分析技能。
第三环节:实岗实训。校内教学与社会服务相结合,学生到校外实训基地实训。主要了解企业生产经营的主要流程,企业各个部门(生产、供应、销售等)与财务工作的相互联系与协作,真正感受会计实岗的财务工作流程和操作技能。
四、结束语
应该承认,我国的会计高职教育正处于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笔者认为:我国会计高职教育首先要关注市场需求,及时调整教育目标,以市场为导向,适应市场,发展会计高职教育;另外还要考虑学校和企业联合办学,加强校企合作,学校的教师要走出去,企业的管理者要请进来,共同提高会计教育质量;最后要强调的是高职学校要切切实实做好教学改革工作,尤其是实践教学,以期锻炼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
参考文献:
[1]教高[2006]16号文.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
[2] 陈至立.我国加入WTO对教育的影响及对策研究.中国教育报.2002年01-09.
[3] 肖凌. 会计职业准入制度与会计高职教育. 职教论坛.2003年04月.
大家好!我叫李XX,今年XX岁,财会专业本科毕业,来自工业开发区分理处。感谢行里给我这次学习和锻炼的机会,使我有幸面对机遇,迎接挑战。
从**年7月毕业至今,我在农行已经整整工作9年了。9年间,通过不断地学习和实践,自已的理论水平、业务技能得到了明显提高。同时通过学习和实践,也使我的人生观、价值观有了很大转变,由安于本职工作到勤奋学习,积极、主动地开展工作;由趋于守旧到敢于创新、勇于开拓;由一味地侧重理论知识的学习到学以致用,以学习促工作,以工作促学习。期间每一个过程都蕴含了行里领导和各位同事对我的支持和帮助,同时也倾注了自己辛勤的汗水。
在多年的工作和学习中,我深深地体会到,只有不断学习、应用、再学习,实践、认识、再实践才能使自己各方面的素质不断提高,每一次提高的过程都深深鼓舞和激励着我,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新的挑战中去。同时,我也深刻地体会到,挑战和机遇对于个人进步的重要性。有了机遇,要善于把握机遇,没有机遇,要努力创造机遇。
我这次报名参加内外勤副主任岗位的竞争,主要理由是:第一,我热爱这份工作,愿意为这项工作付出本人最大的努力;第二,我认为自已充分具备担当这一职务的能力与水平,并愿意通过担任这一职务使自身的作用得到更充分的发挥;第三,我认为这次参加竞聘是锻炼自己的一次很好的机会,不管能否受聘,对自己都是一个提高。
竞争这一岗位,我认为本人具有以下优势:
一、具备丰富的工作经验。在从98年跨入农行大门以来的9年时间里,我先后在不老屯营业所、溪翁庄分理处、檀洲储蓄所工作过,分别从事银行会计、储蓄等项工作。期间经历了商业银行的改革。在改革过程中,虽然工作程序和技术不断推除出新,但是在每一次新旧交替的过程中,我都能够很快地接受和适应。此外,通过长期与顾客打交道,我掌握了许多单纯依靠学习而得不到的工作方法和工作技巧。使我能够针对不同顾客,采取不同的工作方法,保证以最有效的方式开展工作。9年的工作经历也使我逐渐能够跳出会计和储蓄等具体工作范畴,站在整体发展的高度认识工作,开展工作。我认为,有9年扎实的实践和丰富的经验为基础,我一定会很好地担负起这一职务所赋予的各项任务。
二、充分具备这一职务所要求的专业知识和综合知识。实事求是地讲,我来农行的9年是不断学习的9年。通过坚持不懈地学习,使自己不断得到充实。根据工作需要,我先后学习了计算机、英语、会计等多方面专业知识和技能。通过学习,我取得了“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证书”;通过学习,我圆满完成了财会专业本科的学习,取得了本科文凭,其中我所撰写的毕业论文“我国商业银行入世后将面临的形势和对策”顺利通过答辩,并被评为优秀论文;通过学习,我拿下了具有较高难度的全国专业技术职称中级会计师考试,取得了中级会计师职称;同样通过学习,一次性通过了国家英语三级考试。在财会本科学习的三年多时间内,无论风吹雨打,只要工作允许,每周的周六周日我都坚持乘车去北京学习。
学习的过程也是锻炼的过程,在这一艰苦的过程中,我不断地享受着每一次进步所带给我的信心与喜悦。学习使我的理论水平和实践技能得到了明显提高,更重要的是使我越来越坚信一个道理,那就是:坚持就是胜利,工作需要就是动力。
三、具备较强的工作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在工作中我始终坚持“学以致用”的原则,努力把学到的知识应用于实际工作中去。通过技巧服务,协助领导真正抓好了20%客户的80%存款;通过大力宣传中间业务,实现了资源共享、共同发展;通过对银行资金来源和增减变化情况的分析,较全面地掌握了工作的节奏,为保障银行资产的安全、合理运营做出了一点贡献。同时我在工作中能够很好地处理本职工作与其它工作之间的关系,内外勤工作之间的关系,积极帮助同事解决存在的困难和问题。通过努力,我先后被评为20**年度规范服务标兵和出席支行的先进工作者。
四、具备良好的工作作风。我始终坚定不移地认为,良好的工作作风和出色的业务能力同等重要,尤其对于我们金融服务行业,更是如此。所以我在工作中一直坚持“以顾客为本”的思想,认真解决顾客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我认为只有具备良好的工作作风,才能树立良好的形象,赢得顾客的青睐。
在认清自己所具备的上述优势的同时,我也清醒认识到自身存在的一些不足,如在把理论工作更深入、更紧密地与实际工作相结合,推动本职工作开展方面做得还不够;工作的方式方法上也有待进一步创新;业务熟练程度虽然较高,但深度不够等等,这些都有待于在今后的工作中加以改进和完善。
在以后的工作中,我将继续巩固并更加充分地发挥以上优势,尽快弥补自身的不足,争取使自已的综合素质和业务技能得到进一步提高。
如果我竞争到这一岗位,我将在以下方面做出努力:
一、强化服务意识,提高服务水平。众所周知,金融行业是一个重要的服务型行业,主要依靠服务求发展、依靠服务求生存。认真地研究如何更好地提供一流的服务是关系到企业发展的关键问题。要提高服务水平,首先要培养良好的服务意识,努力塑造良好的企业精神和企业文化,并把这种意识形态用简短的文字表达出来,让每个人牢记在心,不断地用这种凝聚着企业精神的文字强化大家的服务意识,牢记服务的宗旨。第二,要提高服务质量,坚决避免把企业文化停留在嘴皮子上,停留在泛泛的文字上。我将严格要求每个下属在工作中做到以下几点:一是对顾客面带笑容,提供微笑服务;二是耐心回答顾客所问的每一个问题;三是通过自身努力能为顾客解决的问题必须给予解决;四是实行首问责任制,每一个首先得知问题的工作人员必须负责解决或协调解决,不能相互推诿。第三,推广使用行业文明用语,要根据分管部门工作特点,制定出一定数量的文明用语,如:您好,请您输入密码。您收好,请慢走。请不要着急,我们会尽力为您解决等等,要求每个人在遇到类似工作场合时,必须使用文明用语。第四,建立健全储户投诉制度,及时了解顾客反馈意见,对照意见改进服务。第五,结合用户投诉制度,定期召开分管人员会议,要求大家不断地用企业精神对照自己的工作,找差距、找不足。同时进行服务测评,奖优罚劣。通过以上措施,力争使大家的服务态度、服务水平有一个明显的提高。
二、努力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技术不断发展、知识不断更新。从我们金融系统来讲,操作软件不断升级,新技术更是不断出现。而且随着现代金融服务业的发展和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面临的新形势,金融服务的领域必将进一步拓宽,金融服务系统必将进一步完善,在这一过程中,新知识、新技术的应用是不可避免的,这对银行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目前我们行的许多同志,包括我自已,离这一要求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这就需要我们在保证熟练完成现有业务的同时,增强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预见性,超前学习一些将来可能用到的知识和技能,如外语、外币业务知识等,做到未雨绸缪。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适应新形势的需要。要想实现上述目标,必须从现起提高对员工业务水平的要求,在内部建立一整套科学的学习考评制度,营造一种良好的、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使大家充分认识到学习对我行发展的重要性,对自身发展的重要性。在这方面,我一定要充分做好表率,特别是要团结同事加强对一些新事物、新知识的学习与讨论,营造出浓厚的学习氛围,争取跟上时展的步伐,走在全行业务学习的前列。通过强化学习,促进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的提高,最终要让储户感觉到,我们的工作质量更好,我们的工作效率更高,我们的综合素质更强。同时加强知识储备,为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三、树立团队精神,提高整体凝聚力。一个国家的振兴靠团结,一个民族的进步靠团结,一个企业的发展同样靠团结。团结出生产力,团结出战斗力,团结出凝聚力。所以要从我做起,塑造一流的团队。首先要身先士卒,严格要求自已,做到不利于团结的话不说,不利于团结的事不做,多为他人着想,多做换位思考,争取与每个人都建立良好的团结合作关系,充分发挥好纽带作用。同时,强化大局意识,对不利于团结的人要严肃批评,不利于团结的事,要坚决制止。使无论是上下级还是平级之间,都能形成良好的团结协作关系,队伍内部形成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当前利益服从长远利益的良好的工作氛围,使大家能够愉快地开展工作,激发内在潜力,释放出更大的工作能量与热情。在加强团结的同时,妥善处理好“团结协作”与“一群合气”之间的关系,在维系良好关系的同时,绝不当老好人,要坚持原则,秉公办事,做到既团结紧张;又严肃活波。
四、加强内部管理,向管理要效益。管理水平决定工作效率和效益,美国经济学家斯诺曾经说过:“抛开技术创新,管理制度的创新同样可以促进企业的成长。”作为一个分理处,怎样面对管理创新这一问题,如何做好管理创新。我认为,首先,应加强对金融业管理知识的学习,在这方面,我本身也应进一步加强。第二,要加强横向沟通,积极借鉴其它分理处在管理工作中的一些好的经验和方法,为我所用。第三,在管理上要敢于创新,走别人没有走过的路。比如在管理方法和管理制度上,要根据部门工作特点和工作实际,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制定出一套更为有效的管理方法和必要的管理制度,改进旧的不合时宜的管理模式,弥补管理上存在的空白。同时,在管理中要强化“以人为本”的概念,争取实现由制度管理向自我管理转变,由硬性管理向软管理转变。通过这两个转变,最大限度地调动每一名员工的积极性,提高每一个工作要素的使用效率,力争创造出一流的工作业绩。
以上是本人竞聘这一岗位的一些想法。
各位领导、各位评委:
大家好!我叫李XX,今年XX岁,财会专业本科毕业,来自工业开发区分理处。感谢行里给我这次学习和锻炼的机会,使我有幸面对机遇,迎接挑战。
从1993年7月毕业至今,我在农行已经整整工作9年了。9年间,通过不断地学习和实践,自已的理论水平、业务技能得到了明显提高。同时通过学习和实践,也使我的人生观、价值观有了很大转变,由安于本职工作到勤奋学习,积极、主动地开展工作;由趋于守旧到敢于创新、勇于开拓;由一味地侧重理论知识的学习到学以致用,以学习促工作,以工作促学习。期间每一个过程都蕴含了行里领导和各位同事对我的支持和帮助,同时也倾注了自己辛勤的汗水。
在多年的工作和学习中,我深深地体会到,只有不断学习、应用、再学习,实践、认识、再实践才能使自己各方面的素质不断提高,每一次提高的过程都深深鼓舞和激励着我,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新的挑战中去。同时,我也深刻地体会到,挑战和机遇对于个人进步的重要性。有了机遇,要善于把握机遇,没有机遇,要努力创造机遇。
我这次报名参加内外勤副主任岗位的竞争,主要理由是:第一,我热爱这份工作,愿意为这项工作付出本人最大的努力;第二,我认为自已充分具备担当这一职务的能力与水平,并愿意通过担任这一职务使自身的作用得到更充分的发挥;第三,我认为这次参加竞聘是锻炼自己的一次很好的机会,不管能否受聘,对自己都是一个提高。
竞争这一岗位,我认为本人具有以下优势:
一、具备丰富的工作经验。在从93年跨入农行大门以来的9年时间里,我先后在不老屯营业所、溪翁庄分理处、檀洲储蓄所工作过,分别从事银行会计、储蓄等项工作。期间经历了商业银行的改革。在改革过程中,虽然工作程序和技术不断推除出新,但是在每一次新旧交替的过程中,我都能够很快地接受和适应。此外,通过长期与顾客打交道,我掌握了许多单纯依靠学习而得不到的工作方法和工作技巧。使我能够针对不同顾客,采取不同的工作方法,保证以最有效的方式开展工作。9年的工作经历也使我逐渐能够跳出会计和储蓄等具体工作范畴,站在整体发展的高度认识工作,开展工作。我认为,有9年扎实的实践和丰富的经验为基础,我一定会很好地担负起这一职务所赋予的各项任务。
二、充分具备这一职务所要求的专业知识和综合知识。实事求是地讲,我来农行的9年是不断学习的9年。通过坚持不懈地学习,使自己不断得到充实。根据工作需要,我先后学习了计算机、英语、会计等多方面专业知识和技能。通过学习,我取得了“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证书”;通过学习,我圆满完成了财会专业本科的学习,取得了本科文凭,其中我所撰写的毕业论文“我国商业银行入世后将面临的形势和对策”顺利通过答辩,并被评为优秀论文;通过学习,我拿下了具有较高难度的全国专业技术职称中级会计师考试,取得了中级会计师职称;同样通过学习,一次性通过了国家英语三级考试。在财会本科学习的三年多时间内,无论风吹雨打,只要工作允许,每周的周六周日我都坚持乘车去北京学习。
学习的过程也是锻炼的过程,在这一艰苦的过程中,我不断地享受着每一次进步所带给我的信心与喜悦。学习使我的理论水平和实践技能得到了明显提高,更重要的是使我越来越坚信一个道理,那就是:坚持就是胜利,工作需要就是动力。
三、具备较强的工作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在工作中我始终坚持“学以致用”的原则,努力把学到的知识应用于实际工作中去。通过技巧服务,协助领导真正抓好了20%客户的80%存款;通过大力宣传中间业务,实现了资源共享、共同发展;通过对银行资金来源和增减变化情况的分析,较全面地掌握了工作的节奏,为保障银行资产的安全、合理运营做出了一点贡献。同时我在工作中能够很好地处理本职工作与其它工作之间的关系,内外勤工作之间的关系,积极帮助同事解决存在的困难和问题。通过努力,我先后被评为2001年度规范服务标兵和出席支行的先进工作者。
四、具备良好的工作作风。我始终坚定不移地认为,良好的工作作风和出色的业务能力同等重要,尤其对于我们金融服务行业,更是如此。所以我在工作中一直坚持“以顾客为本”的思想,认真解决顾客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我认为只有具备良好的工作作风,才能树立良好的形象,赢得顾客的青睐。
在认清自己所具备的上述优势的同时,我也清醒认识到自身存在的一些不足,如在把理论工作更深入、更紧密地与实际工作相结合,推动本职工作开展方面做得还不够;工作的方式方法上也有待进一步创新;业务熟练程度虽然较高,但深度不够等等,这些都有待于在今后的工作中加以改进和完善。
在以后的工作中,我将继续巩固并更加充分地发挥以上优势,尽快弥补自身的不足,争取使自已的综合素质和业务技能得到进一步提高。
如果我竞争到这一岗位,我将在以下方面做出努力:
一、强化服务意识,提高服务水平。众所周知,金融行业是一个重要的服务型行业,主要依靠服务求发展、依靠服务求生存。认真地研究如何更好地提供一流的服务是关系到企业发展的关键问题。要提高服务水平,首先要培养良好的服务意识,努力塑造良好的企业精神和企业文化,并把这种意识形态用简短的文字表达出来,让每个人牢记在心,不断地用这种凝聚着企业精神的文字强化大家的服务意识,牢记服务的宗旨。第二,要提高服务质量,坚决避免把企业文化停留在嘴皮子上,停留在泛泛的文字上。我将严格要求每个下属在工作中做到以下几点:一是对顾客面带笑容,提供微笑服务;二是耐心回答顾客所问的每一个问题;三是通过自身努力能为顾客解决的问题必须给予解决;四是实行首问责任制,每一个首先得知问题的工作人员必须负责解决或协调解决,不能相互推诿。第三,推广使用行业文明用语,要根据分管部门工作特点,制定出一定数量的文明用语,如:您好,请您输入密码。您收好,请慢走。请不要着急,我们会尽力为您解决等等,要求每个人在遇到类似工作场合时,必须使用文明用语。第四,建立健全储户投诉制度,及时了解顾客反馈意见,对照意见改进服务。第五,结合用户投诉制度,定期召开分管人员会议,要求大家不断地用企业精神对照自己的工作,找差距、找不足。同时进行服务测评,奖优罚劣。通过以上措施,力争使大家的服务态度、服务水平有一个明显的提高。
二、努力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技术不断发展、知识不断更新。从我们金融系统来讲,操作软件不断升级,新技术更是不断出现。而且随着现代金融服务业的发展和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面临的新形势,金融服务的领域必将进一步拓宽,金融服务系统必将进一步完善,在这一过程中,新知识、新技术的应用是不可避免的,这对银行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目前我们行的许多同志,包括我自已,离这一要求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这就需要我们在保证熟练完成现有业务的同时,增强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预见性,超前学习一些将来可能用到的知识和技能,如外语、外币业务知识等,做到未雨绸缪。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适应新形势的需要。要想实现上述目标,必须从现起提高对员工业务水平的要求,在内部建立一整套科学的学习考评制度,营造一种良好的、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使大家充分认识到学习对我行发展的重要性,对自身发展的重要性。在这方面,我一定要充分做好表率,特别是要团结同事加强对一些新事物、新知识的学习与讨论,营造出浓厚的学习氛围,争取跟上时展的步伐,走在全行业务学习的前列。通过强化学习,促进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的提高,最终要让储户感觉到,我们的工作质量更好,我们的工作效率更高,我们的综合素质更强。同时加强知识储备,为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三、树立团队精神,提高整体凝聚力。一个国家的振兴靠团结,一个民族的进步靠团结,一个企业的发展同样靠团结。团结出生产力,团结出战斗力,团结出凝聚力。所以要从我做起,塑造一流的团队。首先要身先士卒,严格要求自已,做到不利于团结的话不说,不利于团结的事不做,多为他人着想,多做换位思考,争取与每个人都建立良好的团结合作关系,充分发挥好纽带作用。同时,强化大局意识,对不利于团结的人要严肃批评,不利于团结的事,要坚决制止。使无论是上下级还是平级之间,都能形成良好的团结协作 关系,队伍内部形成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当前利益服从长远利益的良好的工作氛围,使大家能够愉快地开展工作,激发内在潜力,释放出更大的工作能量与热情。在加强团结的同时,妥善处理好“团结协作”与“一群合气”之间的关系,在维系良好关系的同时,绝不当老好人,要坚持原则,秉公办事,做到既团结紧张;又严肃活波。
四、加强内部管理,向管理要效益。管理水平决定工作效率和效益,美国经济学家斯诺曾经说过:“抛开技术创新,管理制度的创新同样可以促进企业的成长。”作为一个分理处,怎样面对管理创新这一问题,如何做好管理创新。我认为,首先,应加强对金融业管理知识的学习,在这方面,我本身也应进一步加强。第二,要加强横向沟通,积极借鉴其它分理处在管理工作中的一些好的经验和方法,为我所用。第三,在管理上要敢于创新,走别人没有走过的路。比如在管理方法和管理制度上,要根据部门工作特点和工作实际,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制定出一套更为有效的管理方法和必要的管理制度,改进旧的不合时宜的管理模式,弥补管理上存在的空白。同时,在管理中要强化“以人为本”的概念,争取实现由制度管理向自我管理转变,由硬性管理向软管理转变。通过这两个转变,最大限度地调动每一名员工的积极性,提高每一个工作要素的使用效率,力争创造出一流的工作业绩。
以上是本人竞聘这一岗位的一些想法。
各们领导,各位评委,本人一直坚定不移地认为:不断学习、实践、再学习是获得成功的关键。在此,我可以骄傲地说,在现实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我一直在努力做到这一点。也正是因为这样,自身的知识水平、实际技能和思想道德修养才得以不断提高。我始终坚信,无论在什么工作岗位上,只要有足够的努力,就一定会获得成功!我将使我的信条在实际工作中得到证实!
大家好!我叫李*,今年*岁,财会专业本科毕业,来自工业开发区分理处。感谢行里给我这次学习和锻炼的机会,使我有幸面对机遇,迎接挑战。
从*年7月毕业至今,我在农行已经整整工作9年了。9年间,通过不断地学习和实践,自已的理论水平、业务技能得到了明显提高。同时通过学习和实践,也使我的人生观、价值观有了很大转变,由安于本职工作到勤奋学习,积极、主动地开展工作;由趋于守旧到敢于创新、勇于开拓;由一味地侧重理论知识的学习到学以致用,以学习促工作,以工作促学习。期间每一个过程都蕴含了行里领导和各位同事对我的支持和帮助,同时也倾注了自己辛勤的汗水。
在多年的工作和学习中,我深深地体会到,只有不断学习、应用、再学习,实践、认识、再实践才能使自己各方面的素质不断提高,每一次提高的过程都深深鼓舞和激励着我,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新的挑战中去。同时,我也深刻地体会到,挑战和机遇对于个人进步的重要性。有了机遇,要善于把握机遇,没有机遇,要努力创造机遇。
我这次报名参加内外勤副主任岗位的竞争,主要理由是:第一,我热爱这份工作,愿意为这项工作付出本人最大的努力;第二,我认为自已充分具备担当这一职务的能力与水平,并愿意通过担任这一职务使自身的作用得到更充分的发挥;第三,我认为这次参加竞聘是锻炼自己的一次很好的机会,不管能否受聘,对自己都是一个提高。
竞争这一岗位,我认为本人具有以下优势:
一、具备丰富的工作经验。在从93年跨入农行大门以来的9年时间里,我先后在不老屯营业所、溪翁庄分理处、檀洲储蓄所工作过,分别从事银行会计、储蓄等项工作。期间经历了商业银行的改革。在改革过程中,虽然工作程序和技术不断推除出新,但是在每一次新旧交替的过程中,我都能够很快地接受和适应。此外,通过长期与顾客打交道,我掌握了许多单纯依靠学习而得不到的工作方法和工作技巧。使我能够针对不同顾客,采取不同的工作方法,保证以最有效的方式开展工作。9年的工作经历也使我逐渐能够跳出会计和储蓄等具体工作范畴,站在整体发展的高度认识工作,开展工作。我认为,有9年扎实的实践和丰富的经验为基础,我一定会很好地担负起这一职务所赋予的各项任务。
二、充分具备这一职务所要求的专业知识和综合知识。实事求是地讲,我来农行的9年是不断学习的9年。通过坚持不懈地学习,使自己不断得到充实。根据工作需要,我先后学习了计算机、英语、会计等多方面专业知识和技能。通过学习,我取得了“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证书”;通过学习,我圆满完成了财会专业本科的学习,取得了本科文凭,其中我所撰写的毕业论文“我国商业银行入世后将面临的形势和对策”顺利通过答辩,并被评为优秀论文;通过学习,我拿下了具有较高难度的全国专业技术职称中级会计师考试,取得了中级会计师职称;同样通过学习,一次性通过了国家英语三级考试。在财会本科学习的三年多时间内,无论风吹雨打,只要工作允许,每周的周六周日我都坚持乘车去北京学习。
学习的过程也是锻炼的过程,在这一艰苦的过程中,我不断地享受着每一次进步所带给我的信心与喜悦。学习使我的理论水平和实践技能得到了明显提高,更重要的是使我越来越坚信一个道理,那就是:坚持就是胜利,工作需要就是动力。
三、具备较强的工作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在工作中我始终坚持“学以致用”的原则,努力把学到的知识应用于实际工作中去。通过技巧服务,协助领导真正抓好了20%客户的80%存款;通过大力宣传中间业务,实现了资源共享、共同发展;通过对银行资金来源和增减变化情况的分析,较全面地掌握了工作的节奏,为保障银行资产的安全、合理运营做出了一点贡献。同时我在工作中能够很好地处理本职工作与其它工作之间的关系,内外勤工作之间的关系,积极帮助同事解决存在的困难和问题。通过努力,我先后被评为20*年度规范服务标兵和出席支行的先进工作者。
四、具备良好的工作作风。我始终坚定不移地认为,良好的工作作风和出色的业务能力同等重要,尤其对于我们金融服务行业,更是如此。所以我在工作中一直坚持“以顾客为本”的思想,认真解决顾客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我认为只有具备良好的工作作风,才能树立良好的形象,赢得顾客的青睐。
在认清自己所具备的上述优势的同时,我也清醒认识到自身存在的一些不足,如在把理论工作更深入、更紧密地与实际工作相结合,推动本职工作开展方面做得还不够;工作的方式方法上也有待进一步创新;业务熟练程度虽然较高,但深度不够等等,这些都有待于在今后的工作中加以改进和完善。
在以后的工作中,我将继续巩固并更加充分地发挥以上优势,尽快弥补自身的不足,争取使自已的综合素质和业务技能得到进一步提高。
如果我竞争到这一岗位,我将在以下方面做出努力:
一、强化服务意识,提高服务水平。众所周知,金融行业是一个重要的服务型行业,主要依靠服务求发展、依靠服务求生存。认真地研究如何更好地提供一流的服务是关系到企业发展的关键问题。要提高服务水平,首先要培养良好的服务意识,努力塑造良好的企业精神和企业文化,并把这种意识形态用简短的文字表达出来,让每个人牢记在心,不断地用这种凝聚着企业精神的文字强化大家的服务意识,牢记服务的宗旨。第二,要提高服务质量,坚决避免把企业文化停留在嘴皮子上,停留在泛泛的文字上。我将严格要求每个下属在工作中做到以下几点:一是对顾客面带笑容,提供微笑服务;二是耐心回答顾客所问的每一个问题;三是通过自身努力能为顾客解决的问题必须给予解决;四是实行首问责任制,每一个首先得知问题的工作人员必须负责解决或协调解决,不能相互推诿。第三,推广使用行业文明用语,要根据分管部门工作特点,制定出一定数量的文明用语,如:您好,请您输入密码。您收好,请慢走。请不要着急,我们会尽力为您解决等等,要求每个人在遇到类似工作场合时,必须使用文明用语。第四,建立健全储户投诉制度,及时了解顾客反馈意见,对照意见改进服务。第五,结合用户投诉制度,定期召开分管人员会议,要求大家不断地用企业精神对照自己的工作,找差距、找不足。同时进行服务测评,奖优罚劣。通过以上措施,力争使大家的服务态度、服务水平有一个明显的提高。
二、努力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技术不断发展、知识不断更新。从我们金融系统来讲,操作软件不断升级,新技术更是不断出现。而且随着现代金融服务业的发展和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面临的新形势,金融服务的领域必将进一步拓宽,金融服务系统必将进一步完善,在这一过程中,新知识、新技术的应用是不可避免的,这对银行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目前我们行的许多同志,包括我自已,离这一要求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这就需要我们在保证熟练完成现有业务的同时,增强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预见性,超前学习一些将来可能用到的知识和技能,如外语、外币业务知识等,做到未雨绸缪。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适应新形势的需要。要想实现上述目标,必须从现起提高对员工业务水平的要求,在内部建立一整套科学的学习考评制度,营造一种良好的、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使大家充分认识到学习对我行发展的重要性,对自身发展的重要性。在这方面,我一定要充分做好表率,特别是要团结同事加强对一些新事物、新知识的学习与讨论,营造出浓厚的学习氛围,争取跟上时展的步伐,走在全行业务学习的前列。通过强化学习,促进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的提高,最终要让储户感觉到,我们的工作质量更好,我们的工作效率更高,我们的综合素质更强。同时加强知识储备,为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三、树立团队精神,提高整体凝聚力。一个国家的振兴靠团结,一个民族的进步靠团结,一个企业的发展同样靠团结。团结出生产力,团结出战斗力,团结出凝聚力。所以要从我做起,塑造一流的团队。首先要身先士卒,严格要求自已,做到不利于团结的话不说,不利于团结的事不做,多为他人着想,多做换位思考,争取与每个人都建立良好的团结合作关系,充分发挥好纽带作用。同时,强化大局意识,对不利于团结的人要严肃批评,不利于团结的事,要坚决制止。使无论是上下级还是平级之间,都能形成良好的团结协作关系,队伍内部形成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当前利益服从长远利益的良好的工作氛围,使大家能够愉快地开展工作,激发内在潜力,释放出更大的工作能量与热情。在加强团结的同时,妥善处理好“团结协作”与“一群合气”之间的关系,在维系良好关系的同时,绝不当老好人,要坚持原则,秉公办事,做到既团结紧张;又严肃活波。
四、加强内部管理,向管理要效益。管理水平决定工作效率和效益,美国经济学家斯诺曾经说过:“抛开技术创新,管理制度的创新同样可以促进企业的成长。”作为一个分理处,怎样面对管理创新这一问题,如何做好管理创新。我认为,首先,应加强对金融业管理知识的学习,在这方面,我本身也应进一步加强。第二,要加强横向沟通,积极借鉴其它分理处在管理工作中的一些好的经验和方法,为我所用。第三,在管理上要敢于创新,走别人没有走过的路。比如在管理方法和管理制度上,要根据部门工作特点和工作实际,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制定出一套更为有效的管理方法和必要的管理制度,改进旧的不合时宜的管理模式,弥补管理上存在的空白。同时,在管理中要强化“以人为本”的概念,争取实现由制度管理向自我管理转变,由硬性管理向软管理转变。通过这两个转变,最大限度地调动每一名员工的积极性,提高每一个工作要素的使用效率,力争创造出一流的工作业绩。
以上是本人竞聘这一岗位的一些想法。
Abstract: For accounting professional,practice teaching is the necessary step to improve the ability of students to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and professional judgments,as well as a necessary means to make the students meet the employment needs of the market,and reach the employing standard of employing units. The concept of "social responsibility" askspractice teaching arrangements be reformed in order to build a structured,well-targeted professional practice teaching framework and to protect its reasonable implementation.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practice teaching status of accounting professional and builds overall framework of accounting professional practice teaching,and explains organization and implementation essentials of practice teaching taking the case of four basic accounting practices.
关键词: 会计学专业;实践教学;整体框架;构建
Key words: accounting professional; practice teaching; overall framework; build
0引言
2007年教育部、财政部的“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中明确指出,要大力加强实验、实践教学改革[1]。“社会责任”理念也要求教师本着对社会负责的态度,一方面要将一批有创造力的学生培养成研究型人才,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为各行业培养实用型人才。对于会计学专业而言,实践教学是学生运用知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专业判断的必要环节;也是培养学生适应就业市场需要,达到用人单位用人标准的必经途径。
1会计学专业实践教学的现状分析
1.1 重理论教学轻实践教学高校教师多自学校毕业即任教,理论功底扎实,实践经验缺失;长期以来,教师普遍重视理论课的备课和教学,对于实践课,很少有充分认真的备课过程。以致于教师自已对实践技能掌握不牢,对实践过程中学生存在的问题不能解释,更谈不上对学生进行启发式的教学,引导学生如何去进行判断,寻找正确的答案。
1.2 实践教学环境制约校内实习缺少对与会计主体外单位的环境模拟;校外实习一是实习基础难找,二是接纳能力有限,三是实习岗位单一[2]。编排合理,内容经典的实践教材一书难求。诸多不利影响了高校的实践教学质量。
1.3 实践教学体系不能满足培养需要从目前各高校开设的实践计划上看,其一,实践内容大多以在一般工业企业为例,缺少对特定行业(如金融企业)会计实践。有的高校还取消了会计手工模拟实习,这对会计学专业的学生了解会计信息的输入和处理、输出过程极为不利。其二,单课程实验较多,课程与课程之间缺乏衔接,各自为政,没有一个完整的实践教学体系。其三,实践教学体系没有根据高校的定位进行设计,教学研究型大学体系与研究型大学、高职教育没有区别。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到,目前会计学专业实践教学存在诸多不足,原因有主观的也有客观的。解决问题要“纲举目张”,本文就实践教学中的“纲”――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进行探讨,并以四项基本实习为例说明实践框架的组织实施。
2会计学专业实践教学整体框架的构建
2.1 实践教学分类笔者认为,会计学专业实践教学可分为基础性实践和创新性实践两类,前者为必修,后者为选修。创新性实践包括指导学生参加商业计划大赛,大学生挑战杯比赛,进行社会调查及指导学生对会计某一专题进行深入研究并撰写论文等,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方式之一。基础性实践包括单项课程随堂实验,单项课程实验室实验,综合实训,以及毕业实习等环节,这些是每个学生毕业时都需要掌握的基础。在组织过程中,经过恰当的教学,同样可以引导学生思考,提高其职业判断能力。可这些实践教学环节并非简单罗列,各环节之间有着逻辑的先后顺序。因此,有必要对各教学环节进行分析,提出一个整体框架。下文主要对此进行探讨。
2.2 实践教学整体框架构建本文结合南华大学会计系实践课程设置,对会计学专业实践教学环节进行分析,并整合成会计学专业实践教学整体框架(见图1)。
从图1可以看出,会计实践教学分为两类,一类为基础实践,一类为创新实践。
基础实践教学中,又分为四个前后紧密联系的阶段。
2.2.1 课程随堂实验教学阶段。在理论教学完成后安排。教师先把具体的操作方法与技巧介绍给学生,然后指导学生亲自动完成。在学生的操作过程中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并结合在实际操作中容易出现的问题,进行总结和讲解。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2.2 单项课程实习阶段。是针对会计学专业主干课程(如基础会计学,成本会计,财务分析,财务管理等)完成之后,在校内实验室进行的基础性实习,运用本门课程的内容进行分析,并写出实习报告。
2.2.3 综合实训阶段。这一阶段,我们坚持手工模拟实习与会计软件实习相结合,一方面,是因为对于南华大学这类教学实践型学生而言,学生毕业后面对的会计工作环境,可能是计算机环境,也有可能是手工环境;另一方面,手工模拟实习能让学生清晰得看到会计数据的中间处理环节,从而对会计信息的生成有深刻的感性认识。综合实训阶段,我们还安排了审计实习,审计实习虽然是从形式上看,虽然是审计课程的单项实习,但由于其内容的综合性,因此安排在综合实训阶段。
2.2.4 毕业实践阶段。综合实训结束后,学生掌握了会计的基本理论与实务,理解了会计处理的标准和操作规范,并形成初步的职业判断能力。此时,再进入毕业实习中的校外实习基地实践,就能有的放矢,迅速将所学知识与实际工作结合起来。同时,学生也可以评价实习企业的会计处理,学习与工商税务部门及与企业其他部门沟通的方式。这一毕业论文是本科学生四年学习的总结与升华,也是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在指导毕业论文时,并不能简单的视为基础实践或创新实践,指导应因人而异。
3会计学专业实践教学整体框架的组织实施――以四项基本实习为例
张五常曾指出:“任何学术都是从几个单元的基础互辅而成,然后带动千变万化的应用。学得越精,所知的就越基本。若忽略了课题之间的连贯性,就不得其门而入。”[3]会计实践亦是如此,在组织实施别要注意各阶段的联系。
3.1 会计学专业实践教学整体框架实施要点高校会计学专业每种实践教学都应包括:实践教学的目的,实践项目设计,实践指导手册,实践环境布置及实验总结与评议等,并通过相应的形式组织实现。会计实践教学整体框架组织实施的要点在以下几个方面:
3.1.1 统一的目标体系。实践教学整体框架的总目标是让学生运用理论,掌握会计行业操作规范。阶段实习有阶段目标。随堂实验是检验学生对理论的初步理解;单项实习让学生认识会计,财务管理及成本会计操作流程;综合实训引导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系统的解决问题并进行模拟操作;毕业实践则是将学生与社会联系起来。
3.1.2 统一的实践基础资料。世界是一个整体,世界是普遍联系的。为了方便教学,会计才会分为基础会计,成本会计,中级会计,财务管理等课程进行讲解。最终,学生要对会计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因此,在实践教学安排中,相关的实践基础资料要统一,并据此编写各自指导手册。
3.1.3 统一师资培训安排。除各课程的随堂实验由任课老师负责外,对于参加其他几个阶段实习指导的老师,要进行统一培训。使指导老师清晰了解每个阶段的实习目标,实习内容,实习流程和实习考核方式。
3.2 会计四项基本实习的组织实施下面以南华大学会计系的四项基本实习为例,说明整体框架的组织实施流程。四项基本实习指会计学专业学生的认识实习,会计手工模拟实习,会计电算化实习和审计实习。
3.2.1 会计认识实习在《基础会计学》课堂教学中,主讲教师将账、证、表扫描,利用多媒体教学向学生展示了会计所用的载体,并在随堂让学生做了填制凭证,过账等实验,但学生对于会计循环缺乏系统认识。会计认识实习弥补学生认知不足。该实习属于第二阶段――单项实习,时间安排是《基础会计学》结课后的数周,其目标是加深学生对会计循环的认知。在实习组织中,南华大学会计系组织学生到实验室查阅以前年度学生手工模拟实习所形成的档案。阅读前,指导学生本次实习的重点在于了解会计数据从原始凭证到记账凭证,再到总账、明细账,最后经过分类汇总,形成会计报表上的信息整个流程;引导学生去追踪具体某些业务的来龙去脉;提示学生注意观察会计实务中会计信息的载体。
3.2.2 手工模拟实习与会计电算化实习手工模拟实习历来是会计学专业实践教学的重点,是学生对所学基础会计,中级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等主干课程的综合运用,以培养学生的职业判断。该实习中,学生3-4人为一组,分别模拟主管,会计,出纳等岗位,实习过程中实行定期轮岗,共同完成一家企业从建账到编报会计报表手工操作全过程。该项实习教学关键在于实习环境的布置。教师负有指导学生,模拟银行,税务机关部门等职责。
手工模拟实习结束之后,学生可以根据同一套资料,通过财务软件来进行处理,从而比较两种模式下的区别与联系。湘潭大学实行的“双重会计实习”[4],北方民族大学实施的“手工+EPR软件财务会计校内实习”[5]的组织实施正是如此。
3.2.3 审计实习审计实了审计实践指导书之外,还需要有被审单位的基本资料。审计中的询问等方法,需得到被审单位的配合。渤海大学李玉珍认为应给学生一套特殊的账,有意识地设计有代表性的案例,让学生去审计[6]。但我们从会计师事务所和历届毕业生反馈信息来看,事务所一般不会将风险大的项目安排给初入职场的毕业生。审计实习的主要目标是让学生掌握各种审计程序,并规范地编制审计底稿。因此,在本项实习中,我们安排各小组交叉审计本班同学在前述手工模拟实习中完成的财务档案,包括各种明细账、总账、凭证和报表等,同时,教师模拟银行,客户等外部单位,接受函证并回函。学生在审计过程中,对账簿有疑问的,可立即与被审方联系。各组执行审计程序,编制审计工作底稿,同时可以互相查证被审小组在手工实习环节是否有错误。
这四项实习中,所用基础资料统一。如06级学生进行手工模拟实习,再经过电算化实习验证实习结果,该学期审计实习以手工实习结果为基础进行交叉审计。修改后的手工实习资料又可作为07级学生的会计认识实习资料。组织实施难点在于实习所用教材的选用。教材应以会计事项为单元,从多个维度还原每个会计事项,让手工会计处理,ERP中的辅助核算及管理所需信息,审计调查等实习能从中调用数据,各取所需。然而,市场目前还没这样的教材,为此,南华大学会计系组织自编了一套。
学生在完成实验室的实习后,进入企业进行校外实践和毕业论文阶段。这部分实践组织另文规范,在此不再探讨。
参考文献:
[1]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z].教高(2007)1号.
[2]樊千.会计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创新探索[J].中国大学教育,2008,(2):81-82.
[3]张五常.读书的方法[M]. 香港:花千树出版社,2000,(5).
[4]黄昌勇,阳杰.双重会计实习模式探索[J].中国管理信息化,2006,(4):60-62.
一、目前我系会计专业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
从2006年7月开始,我们就会计专业课程设置与社会需求现状进行广泛的调查研究,先后走访了100多个企事业单位,通过调查的资料表明,课程设置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课程设置与社会需求、学生就业结合不紧密
目前社会招聘的专业,应聘数量中会计专业排前位,但招聘企业却招不到合适的会计人才,人才供需双方出现某种不平衡状况。因为各大企业招聘会计人才都注明要有两年或者三年以上会计岗位经验或有会计师资格证的高级财务人员,而且要求应聘的会计人员,除了具备会计专业知识外,更需要具备各项综合素质能力,如思维敏捷、分析技巧和人际关系能力以及实际操作能力等。对一个会计专业本科毕业生来说,按照目前设置的专业课程学习,学生在校学习的理论知识毕业后实际应用不上,造成理论与实际脱节。
(二)课程设置与会计专业技术能力要求不相匹配
会计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培养会计专业人才要特别注重培养学生运用会计理论和方法、解决会计实际问题的能力。新时期的会计专业人才是能适应市场经济对人才的要求,能满足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等第一线需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因此,强化专业技能训练是新时期会计专业人才培养必须关注的问题。目前,我系的会计技能训练难以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
(三)课程设置与会计专业实践教学需要不相适应
会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仅有理论,没有实践等于没学。往往毕业的学生虽然在校考试成绩很高,但是到单位接触实际的业务后不知从何下手。
二、会计专业课程设置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会计培养目标不明确,教学目标定位不准确
由于宿迁学院经贸系是南京财经大学援建的,在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材的选用上都照搬南财的模式,对到底培养什么样的会计人才缺乏认真、科学的研究。因此,树立明确、切实符合社会需求的会计教学目标是当务之急。否则,课程设置随意性大,教学方法运用不合理,势必导致会计专业毕业生就业困难,不符合岗位要求。
(二)教师的数量和质量严重不足,导致有些课程不能正常开课
宿迁学院建立时间不是太长,师资队伍建设速度仍然跟不上社会的发展,导致我系会计专业课程只能按照现有的师资力量开设。
(三)对实践能力的培养不够重视
在会计专业教学计划中,把所有的课程分为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三个层次,没有摆脱知识的系统性、学科性、完整性的制约,没有足够重视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使培养的学生难以适应市场经济对会计人才的“一专多能”、“一专多用”的多样化需求,会计教育仅注重课堂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会计实训操作的教学,导致课程体系内容达不到会计教育目标的要求,很难满足社会用人单位的需要。
(四)课程的设置没有和会计职业界沟通
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培养会计人才也是如此。从某种角度来讲,学校是为企业与政府、工商、税务以及银行等部门培养人才。人家需要什么样的会计人才,学校应该培养符合需要的人才。目前设置的课程体系都是照搬本科教育文件相关规定,没有取得会计职业界的认可。从前面的会计专业应用型人才应具备的知识、能力与素质的分析来看,课程设置应以强化应用为主,理论与实践课程并重,构建完善的实践课程体系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关键。因此,会计专业设置的课程都应该是得到企业的认可,是企业认为“非常需要”、“比较需要”或者“需要”的课程。
三、构建应用型本科会计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方案及实施
(一)课程的结构体系
通过广泛调研和科学论证,并充分考虑援建学校的特点,提出了“2+2”的培养模式。即大学的前两年学习公共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后两年开设专业方向课程,在前两年学习成绩排名前10%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点任选专业。选修课可以针对专业方向设置课程。在“2+2”模式下,根据对我系会计专业毕业生培养的目标定位及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要求,在学习、调研的基础上对江苏宿迁学院经贸系会计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调整。在贯彻“宽口径、厚基础、高素质”的培养原则基础上,搭建通识教育课、学科基础课、专业课、实践教学相结合的“平台+模块”课程结构体系如表1。通识教育课程着眼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精神;学科基础课按照专业大类构建学科基础课程平台;专业课程按照突出专业内核、精炼教学内容、追踪学科前沿和实际应用的原则构建专业主干课程,按照灵活专业方向的原则构建专业方向模块课程,让学生具有专业特长。
(二)课程设置与安排
1、通识教育课程平台。通识教育课程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内容,是课程结构中的基础,由公共必修课程与公共选修课程两个模块组成。在“2+2”模式下,前两年公共基础课程完全打通,各专业一致,实施“宽口径”培养,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厚基础”和“通”的作用,公共必修模块课程群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身体素质类课程(体育、军事理论与军训),能力与素质类课程(大学英语、大学数学、计算机、大学语文等),共53.5学分,公共选修课至少选修6学分。
2、学科基础课程平台。学科基础课程按照一级学科设置课程,目的是夯实学科基础学科专业基础平台基本打通。包括政治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基础会计学、管理学原理、经济法、统计学原理等课程,共44学分。
3、专业课平台。本着“削枝强干”的原则,在整合、精简上加大调整力度,进行课程体系重组。在经过前两年的打通教育,第三年开始,学生可以凭借自己的兴趣及发展方向选择专业课程学习。江苏宿迁学院经贸系会计专业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置会计学和注册会计师(CPA)两个方向,根据课程的内在联系,组成两个专门化的课程模块,既使学生通过教学,达到原单一专业的学科水平和基本规格,起到“专”的作用,又可根据学生的个性,因材施教。这样才能提高会计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增强会计专业人才的市场竞争力,培养出满足市场需求的新型会计专业人才。
4、实践教学平台。包括各类实验、实训、上机、实习、社会实践、课程技能训练、毕业论文等。各实践教学环节累计学时不少于总学时的20%,集中性实践环节的总周数不少于20周。
(三)会计专业课程设置实施的保障体系
1、实现教师和学生真正的互动教学。目前,专业课程教学主要仍沿袭传统的“一言堂”、“满堂灌”的单向传输式教学方法,虽然偶尔也有一些师生双边交流,但很不到位。面对这种枯燥、沉闷的“填鸭式”教学,学生会因学习能力差而学不进、或因学习积极性低而不愿学,导致跟不上教学进度,倍感学习困难,从而对会计学习产生畏惧、厌倦心理,甚至自暴自弃。教学,理应包含“教”与“学”的双边活动,在课堂上,更多的是学生自己练,既动手又动脑,既有师生互动又有学生间互相讨论,真正实现了教学是让学生自己学会了如何学习,而不是被动接受了会计知识。
2、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在师资建设过程中,注重加大力度培养既有丰富理论知识,又有很强的实践经验的教师。为缺乏实践经验的青年教师创造机会到企业进行专业实践的锻炼,并有计划地抽调专业教师采取挂职、顶岗、培训、调查等方式到企业进行实践锻炼。此外,积极引进有实践技能的优秀财会人才。构成既有讲师又有会计师、评估师、注册会计师等“双师型”教师队伍。
【关键词】 政府审计; 执业资格; 准入制度
政府审计的专业性和政策性都很强,这对从事该项工作的人员提出了很高的执业标准,要求他们在从事该项工作之前,必须要具备一定的基本条件。本文认为,提高政府审计人员素质的前提之一,就是建立和完善政府审计执业资格准入制度,具体来讲,就是建立注册政府审计师制度。
一、执业资格准入制度的概念
执业资格准入制度是指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制定的、人们必须具备执业资格才能从事与该执业资格相关的专业工作的制度。执业资格准入制度的核心是以资格作为判断是否许可执业的标准。执业资格准入制度的基本内容包括:行业确认、执业资格标准制定、执业资格认证、执业资格保证等。
行业确认是指国家有关部门在分析社会各行业特点和发展状况的基础上,对各行业进行科学的分类,确定需要推行执业资格准入制度的行业。推行执业资格准入制度的行业应具备以下几方面的条件:一是该行业的社会通用性较强,与公众利益紧密相关,并且对社会和经济的影响较大;二是该行业执业者的行为对国家、实体或个人等的利益具有很大的相关性,因此应该对该行业实行进入约束;三是该行业对执业人员的专业技能和专业知识具有较高的要求,这种专业技能和专业知识通常需要通过教育或培训后方能达到;四是通常情况下,该行业应该具有自由职业的特点,对执业人员的自律性要求较强,因此,对执业人员的整体素质要求较高。
执业资格标准制定是指在行业分类的基础上确定进入该行业所应具有的必备条件。大体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教育层次(学历)、工作经验、专业技能(专业考试)和道德品质等,有时还有年龄、国籍、继续教育等特别的要求。
执业资格认证是指通过科学的方法来判别申请人员是否具备了执业所要求达到的标准资格。这一过程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是:科学、公平、公正、公开和独立。
执业资格保证是指对行业中的执业人员进行监督、管理和继续教育,以使他们能够保持较高的专业水平。例如:美国各州规定房地产持照人在每次续登执照时,要学习一些新的课程并通过考虑,并以此作为续签执照的先决条件等等。
二、国内政府审计人员的基本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国目前还没有建立起完善的政府审计执业资格准入制度。为了更客观、全面地了解我国政府审计人员的基本现状,笔者进行了一定的资料收集和调查。根据有限的资料分析,国内政府审计人员的基本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
(一)来源渠道多元化
目前我国政府审计人员,特别是地方政府审计人员的来源渠道比较复杂,有从财政、税务等部门中抽调的;有从社会上招聘的;有军队转业干部等等。人员来源渠道不一,这就导致人员的条件差别较大,素质参差不齐。
(二)复合型人才缺乏
从目前政府审计人员的专业结构看,以会计专业和审计专业的人员为主,而兼有法律、工程技术、计算机、环保等知识的复合型人才缺乏。
(三)执业能力有待提高
政府审计人员的执业能力体现在很多方面,目前比较突出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数据处理能力和政策把握能力还有待提高。
三、建立我国政府审计执业资格准入制度的必要性
(一)政府审计工作的要求
在政府对国民经济进行宏观管理的体系中,政府审计属于监督保障系统的一部分,这就必须保证政府审计工作的质量与效率,而要做到这一点,审计人员的质量保证至关重要。因此,有必要建立执业资格准入制度。
(二)提高审计人员素质的要求
在审计人员数量不可能大量增长的情况下,可以通过提高政府审计人员的素质来保证审计工作的正常开展以及审计目标的实现。从现阶段来说,政府审计人员至少应具备三种能力:知识更新能力、数据处理能力和政策把握能力。
(三)审计信息化发展的要求
计算机技术被逐渐引入审计领域,特别是现场审计实施系统(AO)和审计管理系统(OA)的推广应用,把计算机技术在审计工作中的运用推向了一个新阶段。建立政府审计执业资格准入制度,将审计人员的计算机操作能力作为该制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可以保证从事政府审计工作的人员都具备必要的计算机操作能力。
四、建立我国政府审计执业资格准入制度的可行性
(一)政府部门的支持
建立我国政府审计执业资格准入制度,从根本上讲是强化政府管理与监督职能的需要,这与政府管理的目标是一致的,一定会得到政府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
(二)国外参照办法
美国在政府审计执业资格准入制度的探索过程中取得了一定的经验,值得我国借鉴,有利于我国有计划地推进政府审计执业资格准入制度的研究和建立。
(三)有相关的执业资格准入制度可供参考
目前,我国已经在经济的相关领域建立了一些执业资格准入制度。如:注册会计师执业资格考试制度(始于1991年)、注册资产评估师执业资格考试制度(始于1995年)等。这些考试制度在实施中积累了不少的经验,可供建立政府审计执业资格准入制度时参考。
(四)有大量潜在的生源
各级政府审计机关的工作人员属于公务员系列,是目前人们非常看好的一项职业。同时,政府审计又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它对提高从事该项工作人员的素质以及今后的个人发展等都具有很大的作用。鉴于此,如果建立政府审计执业资格准入制度,将会有一大批潜在的报考生源。
五、政府审计执业资格准入制度的基本内容
(一)政府审计执业资格准入制度设立的原则
政府审计执业资格准入制度的设立应该符合三个原则,即:合法性原则、专业性原则和合理性原则。合法性原则是指政府审计执业资格准入制度的设立和实施必须依据国家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规章的规定,尤其要符合审计相关法规的规定;专业性原则是指政府审计执业资格准入制度的基本内容要充分体现政府审计专业的特点;合理性原则是指在政府审计执业资格准入制度的设计和实施方面,要充分吸收国外发达国家的经验,兼顾中国国情。
(二)政府审计执业资格准入制度的制定与管理部门
我国的政府审计执业资格准入制度的制定与管理宜由审计署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共同负责。在资格考试方面,审计署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可联合组建全国政府审计执业资格考试办公室,负责政府审计执业资格考试的日常管理工作。
政府审计执业资格考试办公室设在审计署人事教育司。政府审计执业资格考试的具体组织实施和考务工作可由审计署考试中心负责。为了做好考试工作,审计署可设立政府审计执业资格考试指导委员会。该指导委员会由相关学科的专家、学者组成,负责考试内容的研究、考试大纲的编写、考试政策咨询以及命题指导工作。另外,审计署还可以成立注册政府审计师办公室,主要负责注册政府审计师协会的管理工作。
(三)注册政府审计师执业资格制度的基本内容
1.报考条件的认定。(1)基本条件:遵守国家法律,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认真执行《审计法》以及有关财经法规和制度,无违反财经纪律的行为;认真履行岗位职责,热爱本职工作;(2)学历方面,必须取得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3)证书方面:必须取得大学英语六级证书(或专业四级、托福、雅思相关成绩证明等);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及以上证书。
2.考试科目及基本内容。注册政府审计师考试主要是为了考察政府审计人员的专业知识,这些知识主要体现政府审计工作的专业特色。鉴于此,考试科目及基本内容可设置如下:
(1)《会计》。政府审计人员在进行审计的过程中,要搜集记录和反映经济活动的会计资料。因此,政府审计人员必须熟悉会计知识。考试内容包括:企业财务会计、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2)《审计》。掌握审计类知识有助于政府审计人员更好地对财务会计信息的可靠性以及相关财政、财务收支等经济活动的合规性与绩效性进行独立的监督、评价和鉴证,并发表恰当的审计意见。考试内容包括:审计理论与审计方法、案例分析。(3)《财政》。政府审计工作中很大一部分都涉及到与财政的关系。考试内容包括:财政学。(4)《金融》。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金融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越来越大,渗透到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因此,政府审计人员必须了解和掌握相关的金融知识。考试内容包括:金融学。(5)《法律》。政府审计具有执法性的特点,因此,政府审计人员在开展审计工作、出具审计报告、根据审计结果提出处理意见等方面,必须做到依法办理。据此,设置法律考试课程是必须的。考试内容包括:审计法、税法、经济法。
3.考试的基本方式。考试采取闭卷笔答方式。每科考试均实行百分制,六十分为成绩合格分数线。注册政府审计师全国统一考试的单科成绩有效期为三年。
4.考试时间。我国每年相关的考试比较多,如研究生考试,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初、中级会计资格考试,审计专业技术初、中级资格考试,注册会计师和注册资产评估师考试等。为避免与上述考试在时间上相冲突,注册政府审计师的考试可安排在每年的3月份进行,一年考一次。
5.资格认定。注册政府审计师的资格认定部门为国家审计署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资格认定的具体规定为:各科考试满分均为100分,最低合格分数均为60分。各科考试合格者将取得全国审计考办统一印制的注册政府审计师资格考试成绩合格证书。
6.注册管理。注册政府审计师考试注册管理部门可确定为审计署人事教育司。考生可持全科合格证书向审计署人事教育司申请注册成为中国注册政府审计师,批准后由各省级人事部门颁发《中国注册政府审计师》证书。证书由人事部统一印制,人事部、审计署联合用印,在全国范围内有效。
7.后续教育。为保持和提升注册政府审计师的专业素质、执业能力和职业道德水平,加强注册政府审计师行业人才培养,需要对我国的注册政府审计师人员实行后续教育培训制度。注册政府审计师后续教育培训可分为脱产和非脱产两类。脱产方式包括:参加由省级地方审计部门举办的各种培训和研讨班以及其他培训项目;到审计署人事教育司认可的大专院校进修专业知识;参加由审计署及省级地方审计部门组织或认可的相关专题研讨会和经验交流会等。非脱产方式包括:完成专业著作或专业论文,并公开出版或发表;担当各个地方注册政府审计师后续教育培训的授课人、省级以上相关研讨会的演讲人;承担学术团体、行业、政府部门组织的专业课题研究,并取得研究成果;出席经审计署和省级地方审计部门认可的专业论坛、研讨会并提交会议论文;审计署和地方省级部门认可的其他形式。
六、政府审计执业资格准入制度设立的其他问题
(一)政府审计公务员录用问题
政府审计部门在录取公务员性质的审计人员时,只录用注册政府审计师执业资格考试合格者。这就意味着只有那些既拥有政府审计执业资格证书,又通过了国家公务员考试的人员才有机会进入政府审计部门。
(二)政府审计执业资格与相关执业资格的关系问题
由于只有取得政府审计执业资格证书的人员并通过了国家公务员考试后,才有资格进入政府审计部门,又由于政府审计部门录用的人员属于公务员系列,因此,在录用方面,要受到名额及编制等的严格控制。在实际中,有相当一部分政府审计资格考试合格者可能没有机会进入到政府审计部门工作,这就存在所设计的政府审计执业资格的有用性问题,即如果相当多的资格考试合格者不能如愿进入到政府审计部门工作,对今后的考试生源就会形成不利影响。所以,有必要设置一些优惠条件,使政府审计资格考试更具有合理性。笔者认为,可在政府审计执业资格与相关执业资格之间设立对应的证书认证和科目免考,进而达到提高政府审计执业资格考试有用性的目的。可以从以下两方面进行设计:
1.拥有政府审计执业资格证书的人员可以通过认证自动获得审计专业技术中级资格,达到中级审计师的级别,进而可以从事相关的审计工作。
2.拥有政府审计执业资格证书的人员可以通过认证免考高级审计师资格考试中的《审计理论与审计案例分析》科目,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取得高级审计师资格的难度。
【主要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2006.
[2] 审计署.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审计基本准则.2003.
[3] 武俊.美国政府审计职业化历程.审计研究,2000.
[4] 赵慧蓉.澳大利亚政府审计.中国审计与方法,200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