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0-21 09:39:0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药学见习报告,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药用植物学;实践教学;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08-0165-02
药用植物学是中药资源与开发专业、药学专业的专业基础课,该课程以形态学内容为主,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植物器官形态、显微结构以及药用植物的分类等知识;是学生进一步学习中药学、生药学、天然药物化学、中药资源学等专业课的前提和基础,与药材的基源鉴定、品质鉴定、资源开发和临床药效评价等关系密切;是一门理论性、直观性、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一、药用植物学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践教学包括实验课教学及野外见习两部分,一直是药用植物学教学中的重要环节。目前,我校药用植物学实践教学虽有开展,但仍存在很多不足:(1)实验课教学方法死板,教学内容陈旧。实验内容多为基本操作实验和验证性实验、教学。一般先由教师介绍当次实验的内容、材料和方法,讲解和演示实验内容,然后学生参照教师的方法进行实验,完成实验报告,仍为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灌输式教学模式。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很少主动去思考问题。(2)野外见习时间短、效果较差。见习仅为去广西药用植物园参观一天,其间学生分组听取带教老师的介绍与讲解。学生不易留下深刻印象,更有甚者,部分学生将野外见习当成外出游玩,学习态度不端正,有悖野外见习的初衷。另外,见习并未培养起鉴别药用植物的方法和能力,且药用植物园不能提供固定的经过培训的带教老师,造成授课水平参差不齐,教学效果难以保证。(3)由于场地不足,我校目前尚无专门的药用植物园。
二、“田野教学法”的探索
纵观目前各院校对药用植物学实践课程改革,部分高校进行了理论课与实践课课程的整合,将实践课和理论课结合起来实施“理论实践一体”的教学模式;部分高校在实验课上增加技能型、设计性、综合性实验内容;抑或是改革实验考核体系,还有重视野外见习在实践课程中的作用。如何将实践教学内容与校园自有植物资源、周边植物园、山麓丰富物种资源、学生学习特点等有机结合,培养学生开放式思维,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为专业课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都是各高校面临的同样困难和挑战。[1]为进一步提升药用植物学实践课程教学质量,并结合我校药学专业认证的实际情况,本课题组对药用植物学实践课程体系进行了教学改革探索,在校园内进行了一系列“田野教学法”的探索。[2]
1.开辟药用植物种植基地。由学生自行开辟校园药用植物种植基地,并充分利用校园植物资源,使校园成为药用植物鉴别技能实训基地。[3]本项探索首先在2012级中药资源专业学生中进行,目前已在校园内开辟药用植物种植基地,由学生全程参与园区规划建设、土壤改良、植物配置等。结合药用植物自身的生物学特性、生长习性及其对生长环境条件的要求,由学生自行确定药用植物栽培的物种。挖掘校园中适宜于教学的药用植物,根据教学进度随时进行野外观察,便于增强学习效果,激发学习积极性。
2.积极借鉴PBL教学手段,对校园植物资源进行调查。在2013―2014年下学期2012级中药资源与开发专业药用植物学教学中,挖掘适宜于教学的药用植物,理论课与实践课相结合,形成开放性实践课堂。校园植物资源调查见习采用PBL教学法。在见习前,教师详细介绍校园内的药用植物资源情况,据此按药用植物分布较多的科属确定选题,由学生带着兴趣和问题自由组成小组,讨论并确定选择课题。学生在确定选题之后对各自收集的方向做出较为全面的了解认识,总结归纳所要收集的科属特征,在校园中选择标本,了解该科常见植物,自行观察、记录植物形态,查阅分析文献,真实地了解植物的生长状态和发育阶段,多方位、多角度地观察植物的生长环境、生活习性、器官形态、药用部位等,增强对药用植物的印象。在见习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合理进行任务分配,明确收集结果附数码照片,主要拍摄药用植物营养器官、生殖器官、药用部位。
3.多渠道加强互动式交流,举办药用植物摄影大赛。校内植物资源调查结束后,将各小组拍摄的药用植物照片按照科属或中药功效进行分类,并以展板形式在校园内展出。不仅能使学生巩固和提高药用植物物种和植物分类知识,也拓展其中药学知识,并能激发学习天然药物化学和药理学的兴趣。有利于学生将药用植物学知识与其他学科知识融会贯通,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标本的展览也可丰富校园文化,同时增强学生的自豪感。
4.培养合作意识与环保理念[4]。学生PBL教学中通力合作,一起学习探索,这本身就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式。小组成员确定课题,内部讨论,检索文献,见习过程中分工合作,得出结果,并请教师及其他小组成员进行评价。这个过程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及合作精神。在见习教学前对学生进行尊重自然、保护环境的教育。在教学中时刻贯穿环境保护的概念、目的、意义,保护好校园植被的质量,注重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教育。在拍摄植物的过程中,不允许随意踩踏植被。对所需标本不需采集,只需记录影像资料。
5.实践课程考核体系改革[5]。目前药用植物学实践课程考核体系单一,只是对学生每次实验报告的完成情况给予评分,再将所有实验报告的平均分作为实验成绩,按20%计入课程总评成绩。由于在总评中所占比例较低,学生重视程度不够,造成实验报告马虎、抄袭等现象屡见不鲜。药学专业认证提出了药学人才培养的新需要,引入更科学、更符合素质教育培养需要的考核体系显得尤为重要。我们建立了多样性、规范化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知识与技能并重的考核方式。将实验基本操作规范程度、药用植物认知、实验报告的成绩、见习纪律等纳入实践课程考核,形成综合考核方法体系,并且适当提高实践课程成绩在总评中的比例。
三、结语
目前,药用植物学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首先在中药资源与开发专业进行试行,取得效果之后再在药学专业进行推广,但还需进一步改进和完善。尤其是校园外的野外见习尚须大力加强。本课题组下一步的改革方向为在校园“田野教学法”取得初步成绩的同时,加强学生野外见习的能力,包括采集整理制作植物标本、编制药用植物物种名录等,使学生将药用植物学知识融会贯通,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学习兴趣,做到在实践中讲解理论知识,使理论和实践有机结合,改善教学效果和提高教学效率,真正提高学生应用知识鉴别药用植物的能力,把实践课作为学习新知识、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手段,激发学生独立思考的兴趣和激情。[6]
参考文献:
[1]段瑞,金松南,刘克,等.药用植物学实验教学的现状与改革[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3,11(2):78-79.
[2]肖若蕾,袁侣明,陈莉.校园植物资源与药用植物学教学策略[J].教育教学论坛,2012,(33):65-67.
[3]汪荣斌,刘晓龙,李林华,等.校内药用植物技能实训基地规划与建设[J].包头医学院学报,2013,29(3):94-95.
[4]董永和,王伟,王振旺,等.在药用植物学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J].包头医学院学报,2012,29(1):99-100.
为了增强教学和人才培养的针对性,我校进行了专业岗位调研。结果表明,专科层次学生3~5年内从事药学服务的主要岗位是医院药房药品调剂岗位以及社会药店药品销售岗位,主要工作内容是为患者调剂药品并进行必要的用药指导、答复患者以及医护人员的药物咨询。所需核心职业能力为药品调剂能力、合理用药指导能力、提供药学咨询服务能力。基于以上岗位分析,紧紧围绕培养学生职业能力这条主线,结合专科层次定位,兼顾执业药师资格考试需要,确立本课程的教学目标,使其定位准确、突出能力,符合岗位需求,以增强教学的针对性。为保证课程目标的实现,课程组教师与行业专家经多次研讨制定了较为完善的课程标准。从课程设置依据、课程定位、课程设计思路、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课程实施应具备的条件、考核与评价等多个方面进行论证,形成了完整清晰的课程设置思路及明确具体的教学实施要求,既体现了课程标准制定的职业性、先进性,更注重其实施的可操作性,为教学目标的达成提供了保障。
2根据职业岗位需要,兼顾职业资格考试要求,优选教学内容
高等职业教育主要是培养岗位一线的实用型技术人才,而非科学研究型人才。因此,根据药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针对医疗机构药房、社会药房等药学服务岗位的能力需求,基于药学服务岗位工作过程,兼顾执业药师资格考试要求以及学生的可持续发展需要,选取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课程教学内容。为使学生掌握药学服务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养成药学服务的职业素养,能够在医疗机构药剂科和社会药房熟练开展处方调剂、非处方药销售、用药指导等基本药学服务工作,初步具有用药咨询服务能力、药物监测及个体化给药能力、不良反应监测与报告能力等,我们设计了药学服务岗位认知、处方调剂、常见病症自我药疗及用药指导、常见疾病药物治疗与用药指导、特殊人群用药指导、临床常见药物中毒与解救、药学监护、药学信息服务、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与报告、药品的陈列与保管、家庭常用医疗器械的选购与使用指导11个学习情景。在教学实施中,将其进一步分解成30多个学习任务,从而使学习任务与岗位工作任务以及职业发展的对接更加紧密,突出教学的针对性。
3注重理实一体化教学,突出职业能力培养
教育部明确指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点是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实验、实训、实习是3个关键环节。要重视学生校内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校内成绩考核与企业实践考核相结合,探索课堂与实习地点的一体化;积极推行订单培养,探索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顶岗实习等有利于增强学生能力的教学模式等。为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立足于加强学生职业能力和素质的培养,积极实施“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通过创设或模拟真实工作情景,并用典型案例引领开展教学,以增强教学的实践性和职业性;在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特点,灵活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与手段,努力提高教学的实效性。如采用案例教学法、角色扮演法、情景模拟法、问题引导法等,并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丰富教学内容,提升教学效果。
3.1案例教学法选择临床上与用药有关的典型案例,组织学生分析讨论,提高其分析问题能力。如选择临床上一些典型处方,要求学生进行处方审核分析,以此训练学生综合应用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处方审核能力。
3.2角色扮演法教授“常见病症自我药疗与用药指导”“常见疾病的用药指导”等内容时,在教师讲解、学生讨论完成后,安排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药学服务人员与患者),进行问病荐药、用药咨询等的“情景短剧”模拟,教师和其他学生进行赏析和评价,寓教于乐,活跃课堂气氛,既锻炼了学生用药指导能力,又增加了课堂趣味性,提高了学习效果。
3.3情景模拟法组织学生在仿真药房中开展“处方调剂”实训课,创设与真实工作场景相似的情景,让学生分别扮演药学服务人员与患者,实施情景模拟教学法。通过创设真实工作环境的职业场景,提高实训教学的实效性和职业性。
3.4问题引导法教师提出问题,促进学生思考、讨论;学生回答问题,教师启发引导;教师总结归纳,补充学生的不足。如此,通过问题引导,使学生不但巩固了学过的知识,而且学会了主动思考、积极分析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
3.5改革课程考核方式,促进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为促进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对课程考核方式进行改革,并将技能考核的比例提高到40%。采取过程性考核与终结性考核相结合的方式,从学生的操作能力、态度表现、创新潜能等多方面综合评价学生的操作技能,促进学生职业能力的全面提高。具体指针对工作岗位最为常用的药品调剂、问病荐药、用药咨询等方面的技能,除在日常教学中对学生予以评价外,课程结束后还组织专项技能考核,聘请校外专家现场考核与评价。这样促进了课程考核内容、标准与工作过程、标准的衔接,增强了考核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学生兴趣浓厚,学习积极性也得到了提高。通过以考促练,大大提高了学生药学服务岗位的核心职业技能。为进一步促进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我们还组织开展了“问病荐药、用药咨询”等技能竞赛。
3.6加强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实训特别是顶岗实习是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重要环节,其对学生岗位能力培养尤为重要。为此,学校加强了校内、校外实训基地建设。首先,建立了校内模拟药房,并设置了医院药房调剂窗口,以模拟社会药房及医院药房药品调剂工作场景。为进一步体现教学的实践性和开放性,实现学习环境与就业岗位的零距离对接,“教、学、做”一体化,促进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学校与药品零售企业联合共建了校园零售药店,作为学生校内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真实的实训环境。在校内实训基础上,还确定了多家医院及社会药房等校外实训基地,第一、第二学年定期组织学生到校外实训基地参观见习,并在现场接受专业人员的技术指导,第三学年安排学生到实习单位顶岗实习。通过见习、实习,使教学与社会需要接轨、与职业岗位挂钩,满足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需要。
3.7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教学效果鉴于该课程特点,精心制作课件,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通过图片、视频等多种媒介实现立体式教学。通过合理采用多媒体技术,既方便了教师的“教”,更方便了学生的“学”,大大提高了教学效果。
今年暑假我深入到护士的日常工作中,亲身体会了做护士的酸甜苦辣,这才发现做护士并没想像的那么容易。做护士的确很辛苦,一会儿是输液、抽血,一会儿是打针给药,一会儿又得中药灌肠。病人若有不适首先会想到护士,病人如有问题找的还是护士,病人要换药、换液又得叫护士……病房里永远有护士忙碌的身影。
第一,四周的见习使我重新认识了护士这个职业的崇高
在我以前的印象中,护士就是耐心和细心的代名词。我一直以为,她们的工作很轻松、很简单,只需要执行医生的医嘱,“照方抓药”就行了,其他的工作也都是些琐碎的小事情。这一次我通过护理见习,第一次深入到护士的日常工作中,亲身体会了一回做护士的苦辣酸甜,才发现原来做护士并没有我想象中的那么简单。护士的工作就是一个字“累”,我每天跟着他们跑都累得不行,而他们不但要不停的在病房间走动,还要给病人扎针换药,实际上比医生累多了,但他们一句怨言也没有。一名护士,只要在工作岗位上,她就充满了力量。她们全身心的投入在一场战斗中:把自己的活力完全展现在病房内外;把自己的能量连同微笑毫无保留的奉献给病人。
交班一般在早晨8点,护士医生都要参加,当然我也不例外。科室的两位主任站在最前面,昨晚值夜班的护士开始做他们的护理病理交班报告,然后是值班医生,另外各位医生还要说一下自己管辖的危重病人的情况,最后两位主任和护士长进行总结便结束了每天必做的交班。我个人认为交班是非常重要的,它是对医生和护士的一种纪律的约束,让我们医护人员明白,病人的生命在我们手中,我们必须有很强的组织性和纪律性,做一名认真负责的医护工作者。
第二,四周的见习使我开拓了眼界,增加了见识
见习期间,我跟随带教老师,细心听取讲解与指导,了解了许多医疗设备的基本操作,观摩并实践了许多种医疗操作,比如生命体征测定(体重、血压、呼吸、脉搏、体温)、静脉滴注、肌肉注射、器械消毒等等。有许多专业仪器我都是第一次见到。有许多看似简单的护理操作,真正做起来才知道并非如此。在医院的短短四周,新鲜事物接踵而至,时时给我带来兴奋的冲击。我充满好奇,留心观察,积极提问,护士们耐心的给我讲解,使我了解到了一些医疗仪器的使用方法、基本掌握了护理操作的要领和注意事项。她们生动的分析一个个看似简单的操作,并且在规章制度允许的前提下给我很多实践的机会,让我有机会使用这些仪器和设备,实践护理操作。这些都使我对将来从事的工作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
第三,四周的见习使我对医护配合的整体护理有了一定的理解
这一点对我将来的工作极其重要,也是本次见习的最重要的目的之一。通过了解我认识到,医生和护士的职责是高度统一的,目标都是为了给病人缓解或解除生理上和心理上的痛苦。只有当医生和护士做到密切配合,才能给病人带来的利益。而要做到这一点,首先就要了解自己的工作和对方的工作。这方面的知识积累也是我这次护理见习的收获。具体地,我了解到:
1、整体护理要求医生与护士高度协作,其中科主任与护士长的密切配合是关键。在病区开展整体护理前,护理部主任下科室首先与科主任取得联系,将其工作计划、实施方案等向科主任介绍,争取科主任的支持。护士长在制定实施整体护理工作计划、制度、职责、人员分工、排班方式等方面都须与科主任商量。科主任对此项工作高度重视,在交班会上强调实施医护配合整体护理的意义、具体工作计划,并要求医生积极支持与配合。科室组织护士进行整体护理知识培训时,科主任和医生也须参加学习。
医院社会实践心得体会【二】
秋高气爽,硕果累累,在这个收获的金秋里,我们满载实践中获得的成果回到了久违的学校。在这个充实的假期里,我们成功地完成了本假期的社会实践活动―利用药源网或走访医院或药房来查询药品说明书。然而,成功之果并不容易采摘,在实践过程中我们解决了许多未曾想到的问题,品尝了许多未曾尝到的滋味才采撷了成功之果,回首这有意义的40天,虽然时间已经悄悄地流逝,但一路走过的酸、苦、甜却仍然使我们回味无穷,久久地激荡在我们的心中……
在活动的开始,因为我们每个人要调查的药品不一样,有的调查抗代谢的,有的调查抗肿瘤的,有的调查医学专用药,有的调查镇痛药……所以要去的医院或药房也不一样,因此每个人只有单枪匹马地走访各个医院或药房。在骄阳似火的天气里,我行走于各条街道,望着头顶上的烈日,摸着被汗水浸透的衣服,虽然很辛苦,但回头想一想,我是药苑学子,这项任务必须圆满完成,为了我的未来,再苦再累我都不怕,“不经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我一定要坚持,不能退缩。就这样,我说服了自己,勇敢地坚持到了最后。
然而,并不是我不怕苦,不怕累,就能手捧鲜花凯旋而归。大学生暑期医院社会实践活动总结报告范文。因为还有更让人心酸的事等着我。在一家私人药房里,当我说明来意并表示希望得到他们的帮助时,店内的服务人员只是冷冰冰地说“没有”.我在药房内看了一会儿销售情况,发现由于服务人员的态度使许多顾客都“空手而出”.我不禁感叹,医院和药房本是救死扶伤的地方,无论是国家的还是私人的,都应该以人民的利益为重,要以良好的服务态度对待每一名患者,不应该只重视眼前的利益,好的态度、好的质量才是的本钱。心酸过后,我明白了“服务第一,质量第一”的重要意义,作为我们国贸专业的学生更应该了解这一点,进而当我们步人社会进人药学领域就要从服务质量上出发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每件事情都像是镜子,都有正反两面,在服务上有让我心酸的事,也有让我震撼的事。在调查中我遇到一个专业的服务人员,她对待每一位顾客都耐心地解答他们的问题,一遍遍地解说着各种药的疗效、用法和禁忌等,使我折服的不仅仅是她那可亲的微笑,更重要的是她对专业知识是那么精通,每一个问题都答得那么流利、那么明朗,此时的我才知道自己懂的知识是多么微乎其微,才看到自己的不足。刚进人大学时,我幼稚地认为我们工商管理学院的学生只要学好经济学和管理学就行了,不用懂得关于药品的药理、药性以及成分等方面的知识,现在的我才明白自己当时的想法是多么的愚笨,我终于知道既然选择了药学,无论从事什么事业,都应该努力学习药品的基础知识,只有基础打得牢固,以后的道路才会越走越宽,越走越平坦。
有苦才有甜。我在走访医院和药房的过程中,虽遇到很多荆棘,但得到的成果却使我受益匪浅。首先,在知识方面,我明白了基础知识的重要性,在以后的学习中要做到基础知识与专业知识双管齐下,将两者有机地结合到一起,进而达到双赢的奇效。其次,在精神方面,我品尝到了坚持到底的甜美,体会到了经过自己努力获得成功的快乐,同时也坚定了自己的信念,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要有不怕苦、不怕累、不退缩的精神,坚信“梅花香自苦寒来”,经过自己的拼搏,一定会柳暗花明。最后,我还了解了一些管理方面的小技巧,虽然不多,但我相信这对我以后的工作一定会有所帮助。我也会继续积累,争取得到更多的经验。
在走访完医院和药房之后,我又在老师的指导下利用药源网查找了其他药品的说明书,了解了更多药品的药理毒理、适应症以及不良反应和禁忌,明白了如何去研究一种药品,在以后的工作中应该从哪几方面人手来向患者介绍该药品,这些极大地提高了我对药学的兴趣,加深了我对国家药品的了解程度。同时也可以把查到的相关方面的知识告诉亲人,让他们也更好地了解药品,知道一些注意事项,这对他们的身体也会有很大的帮助。同时,我了解了药源网,掌握了使用药源网的方法,这一网站的知晓对我以后的生活有很大的帮助,我会充分利用这个网站,拓展自己的眼界,丰富自己的药学知识,为今后自己的事业发展打好基础。
美好的假期己经结束,但这次酸、苦、甜的实践就像“三昧真火”在我们的心里久久地燃烧着,燃烧着我们的心灵,燃烧着我们的激情,那么就让我们把这次经历化为五彩的回忆永留心底,继续燃烧那份激情来迎接明日的朝阳,争取在不久的将来在药学领域上绽放光彩,创造辉煌。
医院社会实践心得体会【三】
时间如白驹过隙,不知不觉间,我在义工岗位上已度过了一个月。回首过去,我拥有了一番不同寻常的感受,在我眼中,不再是一种职责,它已俨然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
在这里,虽然只过了短暂的一个月,但作为一个大学生,我感觉获益匪浅。感觉到自己的人生目录中又添了项新的内容,思想上也进入另一种新的境界。走进医院,感觉少了一份陌生,多了一份亲切;少了一份孤单,多了一份温暖;少了一份担心,多了一份安详。
在这里,我体会了“白衣天使”的梦想,紧紧跟着老师,寸步不离,不断给自己充电。在秉守“帮忙不添乱”的前提下,穿梭在偌大的第一医院,在代教老师的悉心教导下,学习各种医学知识。
在这里,我有幸体会了手术室里的紧张与严谨,即便是远程观摩。主刀医生精湛的医术,先进的医疗科技,几乎可以称得上是神奇的治疗方案都让我赞叹不已。
关键词:中职学校;中医专业;人才培养
1历史与现状
我国系统的中医药学制教育发端于20世纪50年代。当时,百业凋敝,百废待兴,改变城乡落后的医疗卫生面貌成为政府紧迫的民生问题,而人才培养则是一切建设大业的基础。在高等教育规模十分有限的情况下,中职学校就成为了各行各业大量急需人才的主要来源,中医类专业也就在这个大背景下应运而生。从那时起,我国在各省市区建立了中等中医药学校,中医师承模式首先被中专教育制度逐渐取代,中等中医药教育机构逐步规范,办学规模不断扩大,课程体系不断完善,培养质量不断提高,培养了一批又一批具有一定文化基础知识、一定中医药知识和一定中医临床实践能力的技能型中医人才,一度成为农村地区和城镇基层医疗队伍的骨干力量,为维护基层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在中等中医药教育得到长足发展的过程中,也为我国高等中医药教育储备了教学师资,创造和积累了办学经验。随着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健康意识不断增强,对高质量、高水平医疗卫生服务的需求越来越大,中职中医专业的学历层次、培养模式、人才质量等越来越显得与现实需求不相适应,大批中职中医类学校在教育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的进程中或撤销,或合并,或升格,专业点逐年减少。2007年,教育部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决定从当年起撤销中等中西医结合专业,原则上停止中等中医学专业招生,但暂时保留了西部9省市区部分学校的中等中医专业设置,年招生规模限制在500人以内,招生时限截止到2010年。此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教育部办公厅分别于2011年、2016年两次发文,明确提出各省可以根据中医人才需求实际情况,选择本省重点中等中医类学校开设中医类专业并继续招生。2017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备案的允许招生的全国中等职业教育中医类专业点共29个,分布在17个省市区,其中中职中医(药)学校10所,开办中医类专业的卫生学校14所,设置中职中医专业的中医药大学或高职学院5所,批准当年招生计划9120人。
2问题与挑战
在充分肯定中等中医药教育历史贡献的同时,我们必须看到中医类中职学校数量和专业点不断减少的现实,其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也逐渐显露,既有教学管理问题,也有制度设计问题,需要系统、深入地进行改革。
2.1教学时数相对不足
根据现行中等职业学校教学标准,中医专业学制为3年,总学时3000个左右,其中公共基础课的德育课、文化课、体育课等占去总教学时数的1/3,专业核心课、专业(技能)方向课和专业选修课的专业技能课约占总学时的1/3,毕业实习占1/3。专业技能课是培养中医岗位能力的关键课程。学生专业基础知识是否扎实、职业素养是否较高、专业能力是否过硬,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专业技能课的效果。但是,对知识的获取是需要一定时间来学习、吸收、消化、积累的,对于中职学生来说,要在大约1000学时内完成11门核心课、4门方向课、7门选修课等20多门骨干课程的学习,是极其困难的任务。即使压缩公共基础课,将一部分专业技能课程分解到第一学年,由于学制和总学时的局限,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2.2教材内容过于压缩
无论是公共基础课还是专业技能课,都普遍存在体量压缩、内容浅显的问题,尤其是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药理学、病原生物与免疫学、诊断学和国医经典等,内容总体上是概念性的“压缩饼干”,深度不够,学生理解起来较为困难,学习效果较差。
2.3课程体系不完善
专业核心课缺少一些重要的医学基础和临床课程,如生物学、组织学、细胞学、生物化学、急救医学、传染病学、流行病学等,都没有纳入教学标准。公共基础课存在着被迫挤占的问题,所谓德智体美并重只停留在口号上。实训项目设计单调,课时比例过低。见习教学有名无实,没有具体的课程、学时安排,仅以实训替代。
2.4实验课没有纳入教学标准
医学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而现行中职中医专业教学标准对实验教学只字未提。尽管中医以阴阳五行为理论基础,以辩证思维和取类比象为诊治方法,但中医专业毕业生在临床诊断上还是多以西医为主,治疗上多以中西医结合为主,这要求学生必须具备实验操作的能力。由于教学标准没有刚性要求,各中职中医学校普遍存在不重视实验教学建设、实验室投入不足、实验教学资源匮乏、实验仪器设备简陋等问题。
2.5实训实操难以贴近临床
实训本来是理工科学生进行职业技术应用能力训练的教学过程,长期以来,中等医学教育被归类到职业教育范畴,使职业教育教学理念掺和到医学专业人才培养之中,形成了以实训代替见习教学的专业教学标准和培养模式。具体问题主要有:一是实训项目少,中医实训室主要开展舌诊、脉诊,西医实训室只有心肺听诊、血糖仪使用、胰岛素注射、心脏除颤等项目;二是设施设备简陋,模拟实际不够逼真,90学时的综合实训时间安排仍然相对紧张,达不到实训教学的预期效果;三是以实训替代见习,以人造标本替代真实人体,训练结果与临床实际误差率高。
2.6毕业实习差强人意
医学作为实践性极强的科学,临床实习和顶岗实习至关重要。目前中职中医专业学生毕业实习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一是高水平医院不接收低学历学生实习,学生多在低等级医疗机构实习[1],医生带教能力不高,学生反映学不到东西;二是学生实习转科少,动手机会不多,实习效果差强人意;三是中医针推方向学生几乎全在以营利为目的康体保健机构顶岗实习,只能按市场规律迎合顾客需求,多以足浴、按摩、减肥等项目为主,中医推拿、保健按摩、保健刮痧等项目练不了。
2.7对口就业空间狭小
目前大多数医疗机构存在中医岗位缺编情况,但主要表现为高层次中医药人才不足,而社会对中职中医专业毕业生需求不旺,对口就业空间狭小[1]。具体问题主要有:一是中职中医专业毕业生报考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证的通过率太低;二是就业政策限制着他们只能到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等基层医疗机构就业,选择范围狭窄;三是岗位需求减少,调查显示二级以上医院对中职中医专业的需求为零,乡镇卫生院尚有10%的需求量[1];四是就业质量差,学生毕业即失业的情况较为多见。
3对策与措施
3.1修订教学标准
《中医药法》指出,“中医药学校教育的培养目标、修业年限、教学形式、教学内容、教学评价及学术水平评价标准等,应当体现中医药学科特色,符合中医药学科发展规律”。现行的中职中医专业教学标准是教育部2014年12月公布实施的试行文本,现在看来,就基本学制、人才规格、课程结构、课程设置、教学时间、教学安排、实训实习等方面都需要重新设计、开发、完善。这是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的改革举措,必须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调研的深度和广度必须到位,深入医药行业、学校、教师、学生之中,了解真实情况,为标准制订提供全面、客观、准确的依据;二是工作机构必须要由富有改革创新精神、覆盖利益关联方的专家内行组成,尤其应该吸收现代医学临床、管理行家参加,这是推动变革的前提条件;三是要颠覆已成思维定势的教育观,树立与国际接轨的医学教育理念,淡化职业教育色彩,向普通医学教育靠拢,准确定位培养目标。
3.2延长修业年限
医学教育在欧美国家属于精英教育,需要较长的修业年限。作为中等中医专业主要生源的初中毕业生文化基础差、学习能力弱,现行中医专业教学标准按3年学制设计的课程体系,教学时数明显不足,不仅不能适应本来就缩水严重的课程内容,更不可能在此基础上恢复实验教学,增加理论课程和实训项目。为此,修订专业教学标准、设计专业年限必须考虑医学教育的本质属性,不能囿于一般中专修业3年的规定,需要打破传统思维定势,将专业教学标准的基本学制至少增加1年,“量身定制”为四年制修业期限,制订符合医学教育基本规律的专业教学标准。
3.3优化课程体系
一是选择增设部分重要医学基础和临床骨干课程,如生物学、组胚学、生物化学、寄生虫学、医学心理学、机能实验学、急救医学、皮肤医学、传染病学、循证医学、流行病学等课程,朝着中医全科医生方向定位培养目标;二是充实课程内容,如在语文教学中增加医古文的内容,美育课程要增设一定的艺术门类,体育课要“体”“育”并重;三是引进实验课,增加实训操作项目,优化课程体系;四是在时间安排上,第一年开设文化课、公共基础课,第二年专业基础课及专业实验课,第三年专业核心课、专业方向课、实训课及临床见习,第四年进行专业实习与社会实践。
3.4增加实验教学
《中医药法》第33条指出,中医药教育“应当遵循中医药人才成长规律”,注重“现代教育方式和传统教育方式相结合”,这里的现代教育方式就包括实验教学。医学实验不是让学生背诵结果,而是让他们分析实验现象和结果,验证事实,加深和巩固对相关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实验课具有形象、直观、生动等特点,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3.5实行见习教学
专业实训教学与医院见习存在本质区别,实训是使用设备、工具在模拟的职业环境里进行技术训练,见习是在医院的真实人体上观察、动手操作,并与课堂教学穿行。目前由于大多数中职中医学校没有附属医院,安排不了见习教学,就只能以实训的形式在校内代替。但中医专业学生未来的工作对象是人,人是活的复杂的有机体,个体差异显著,生命现象变化多端,中医的舌诊、脉象、经络腧穴、望闻问切都在模型上训练,局限性很大。落实见习的关键是学校要建有隶属关系的附属医院,或有能自主灵活安排见习教学的医疗机构。对此,教育主管部门有必要重新审视医学教育的办学标准,考虑把设置附属教学医院作为今后学校办学的硬性条件。
3.6加强临床实习
针对目前临床实习存在的问题,应着力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在保证中医教育特色的前提下,借鉴西医临床专业学生的实习方案,制订实习教学大纲;二是尽量选择科室设置、设施设备、指导教师等能基本满足实习教学大纲要求的教学医院,制订学生轮转科室计划,增加学生的动手机会,严格出科考试,提高实习效果;三是校院双方要共同加强带教能力建设,提高临床医生的带教水平,定期开展实习评价和带教评价,向医院反馈评价结果;四是努力保证学生实习时间足量,可以通过推迟双选会的举办时间、调整实行“2+1.5+0.5”学制等方式,避免干扰和中断正常实习;五是针对中医针推方向学生顶岗实习的特点,与康体保健机构建立校企长期合作机制,共同制订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的顶岗实习计划,真正把教学标准规定的中医推拿、保健按摩、保健刮痧等中医适宜技术的实习落到实处。随着我国第一部《中医药法》的实施和健康服务业的蓬勃发展,中医药事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中等中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不能拘泥于过去,止步于现在,必须与时俱进,与现代科学接轨,焕发新的活力。
参考文献:
本文以广东医科大学药学院为例,调查该学院180名药学类本科生对创新创业教育的认知程度,提出对药学本科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几点问题思考和建议,助力药学本科生创新创业教育发展。
关键词:
药学;本科生;创新创业;教育
一、药学本科生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性
从国家层面来看,从2012年开始,教育部就决定在“十二五”期间实施国家级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用来促进高等教育转变思想观念,全面提升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1]2016年,国家对高等教育的创新创业教育寄予厚望和指导,为高校营造了创新创业的良好氛围。从医学院校层面来看,药学的学术发展及医药相关产业链的进步同样需要创新,创新创业教育对药学本科生也同等重要。医药事业关系到人类健康的发展需求。从学生角度出发,药学本科生要在原有的专业知识上创新发展,才能不局限于原有的知识体系与就业框架,让医药行业生生不息。创新创业教育助推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提升大学生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二、药学本科生创新创业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1.药学本科生对创新创业相关知识了解较少。调查显示,92.53%的调查对象认为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够拓宽就业渠道,在就业形势紧张的今天,有效地缓解了就业压力。88.36%的人相信,通过创新创业教育,可以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与核心竞争力,在就业时更能凸显自身的优势。然而,调查结果发现,仅有29.41%的调查对象对创新创业有所了解,绝大部分人(70.59%)都不太清楚创新创业的相关知识。调查对象中十分了解我校或国家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实施的相关措施和政策的仅有8.29%,有所了解的人只占总人数的35.74%。药学类本科生对创新创业方面普遍认识不到位。主要原因:药学类大学生更倾向于“技术型”,而非“创新创业型”,普遍倾向于从事药学技术类工作,很少主动吸收;学生普遍倾向于医疗单位就业,对创新创业方向和政策认知度较低,学校在创新创业教育上普遍缺乏针对性指导;学生了解的创新创业知识未能与自身药学专业相结合,缺乏专业性、针对性指导。[2]
2.校园创新创业教育氛围不够浓烈。在创新创业教育方面上,仅有16.32%的学生认为学校足够重视该方面教育,并积极传播相关方面知识;65.16%的调查对象表示学校偶尔推出创新创业类相关活动,但校园里并没有感受到创新创业的教育氛围。分析认为,目前学校在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方面的活动较少,形式传统单一,学生参与度不够高;学校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没有凝练成一套教育体系;学校在创新创业指导上更多的是停留在理论比赛或者活动上,普遍缺乏实践性,实战平台较少;学校传播创新创业知识的渠道有限,氛围不够浓烈。
3.缺乏实践经历丰富的创新创业导师。大部分药学本科生偏向于直接就业,找一份与药学相关的工作是理想的就业选择。只有13.56%的人认为药学生创业应选择与药学相关的专业,能把所学的专业知识应用在创业实践上。更多的药学生偏向于在自己感兴趣的领域、风险较低等领域进行创业。大学生对创新创业方面知之甚少,又缺乏创新创业导师可以提供咨询参考。学校也尚未提供创新创业专业课程,在创新创业领域学生处于“无导师”状态;学生接触到的教师普遍为药学类或者思政类等领域教师,并无实践经历丰富的创业导师可以提供创业指导或者创业咨询服务。
4.“大班式”教学制约创新创业教育发展。大班课堂授课模式不利于创新创业的发展。药学专业的“大班式”教学方式阻碍了学生个人的创新思维发展。同时,授课教师对创新创业教育的内涵缺乏深刻的理解,如何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专业教育也存在着疑问。学校目前的考核制度主要由卷面考核组成,对实践的重视程度不够。75.34%的人希望教师在授课中能推陈出新,开创与创新创业教育相关的新的授课模式,教学方式和教育理念要跟上社会的需要;59.24%的调查对象表示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知识也应当与时驱进。
三、对药学本科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几点建议
1.加强校企联动,培育适应社会发展的创新型人才。药学是一门实践性比较强的学科,校企联动搭建起了一座实践的桥梁。从2014年至今,广东医科大学药学院与广东润和生物公司共同打造“润和班”,由学院和企业领导共同担任该班级的指导老师,指导学生创新就业,实习转化为就业率较高,助力学生全面发展,有助于学校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创新创业人才。医学院校应该为药学类本科生创新创业教育创造契机,一是拓宽大学生创新创业渠道,与校企联合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二是尝试启动“校企见习计划”,企业提供岗位给非毕业班学生见习,定期组织学生“走出去”到药企参观学习;三是加强校企联动,学校与企业“一站式”培养人才,根据市场需求培养创新型人才。[3]
2.搭建药学类创新创业实践平台,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氛围。以广东医科大学药学院为例,药学院“一站式”培养药学本科生创新创业能力。2016年4月,广东医科大学药学院与多家单位共建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基地,加上广东医科大学生创新创业创意园等平台,实现多层次多形式的合作,助力药学类大学生创新创业发展,实现大学生“论文出自生产线、科研走进操作间、创业依托孵化器”,进一步激发大学生创新创业激情,效果颇丰。2015年,国家大力倡导孵化器建设。针对药学类本科生,应该打造一个有药学专业特色的专业型创业基地。[4]辅导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有潜力的创新创业项目;学校应该为药学类本科生搭建创新创业平台,建立多元化创新创业教学环节,加强创新创业教育推广力度,进一步提升学生对创新创业重要性的认识;在创新创业方面,各类创新创业的比赛不能局限于项目计划书,还需要有“实战”平台。[5]
3.试点开设“卓越药师班”,强化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学校可先试点小班教学,开设首个“卓越药师班”。教育大计,以生为本,小班教学,才能卓越培养。在2012年11月9日,教育部、卫生部了《教育部卫生部关于批准第一批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项目试点高校的通知》,确定了第一批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项目试点高校125所,改革试点项目178项,已经确立了卓越医师的精英培养模式。高校面向药学类本科生,开设“卓越药师班”。除综合课程,专业课、创新创业课等相关课程进行小班教学,配备“卓越药师班”专业课程导师、创新创业导师;班级成员需在大学期间每年完成或者参与科研创新项目或者创新创业项目;常态化增设创新创业、英语口语课程等指标,“精英化”培养药学本科生。“卓越药师班”等小班教学模式可作为药学本科生精英教育,提升药学本科生创新创业能力的一个改革方向。
4.健全创业项目导师制度,推动大学生项目落地。以广东医科大学药学院为例,每年许多企业负责人到学校开讲授课,营造了良好的氛围。在特定的创业项目上,配置项目导师制度。一方面做好“引进来”工作,引进优秀的企业人员担任大学生创新创业导师;第二方面鼓励药学专业教师积极探索创新创业教育的新的教学模式,选派学校教师“走出去”到优质企业挂职学习,深入了解企业发展和行业前沿;建立创新创业拓展班,设置创新创业奖励资金,大学生自由组队完成某一创新创业项目,由企业导师进行创业指导,进行实战演练,发掘种子项目,推动项目落地。
四、小结
目前,药学本科生创新创业教育还尚且一个起步期,高校若能全方位的对创新创业教育进行一个全方位的战略规划,营造一个良好的创新创业氛围,培育社会精英的同时也必将助推学校的自身发展。
作者:李思 刘伟东 李宝红 单位:广东医科大学药学院
参考文献:
[1]薛成龙,卢彩晨,李端淼.“十二五”期间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回顾与思考———基于《高等教育第三方评估报告》的分析[J].中国高教研究,2016,(02).
[2]王爱侠,赵梅.药学类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刍议[J].科技风,2015,(04).
[3]吴启迪.推进大学教育创新适应并引导社会发展[J].中国高等教育,2003,(2).
关键词:植物 野外 实践 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6)08(b)-0167-03
药用植物学是中药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与中药学、中药鉴定学、中药化学、中药资源学、药用植物栽培学等课程的关系十分密切。其课程包括理论、实验和野外实习等教学方式,其中野外实习是巩固和加强教学的重要环节。通过野外实习,可以使学生学到在课堂上无法学到的许多实践经验和操作技能。在野外实习过程中学生经过实地考察、对植物分类鉴定、学习标本的采集和制作,使课堂的内容形象化、直观化。最为主要的是可以培养学生热爱专业,严谨的科学态度,理论联系实际的工作作风和善于独立观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加强大学生野外实习能力的培养,关键在于野外实习基地建设、实习方法与内容的改革。然而,目前大多数高校的野外实践多存在质量不高、管理粗放、效果评价不规范等问题,直接影响到实践教学的质量。如何加强实习基地建设,强化实习基地管理,构建科学发展的实践体系,以此全面提高实践教学质量,已成为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1]。笔者根据该校和外校药用植物学野外实践的实际情况,浅谈自己的一点体会和经验,和同行作一探讨。
1 野外实习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标准
实习基地是高校培养人才的重要载体,其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和内涵。野外实习基地的教学资源、教者的带教能力、制度的建设以及科学合理的实习模式是提高实习效果的重要方面。
1.1 实践教学资源的标准
野外教学基地以选择中药种质资源和储量资源丰富、生态环境多样、交通便利、食宿经济、安全有保障、人为干扰小的实习地点为原则,建立环境更成熟的野外实习的教学、科研基地,进一步改进和完善实习教学的条件。实习基地至少有6条以上可供学生采集、识别药用植物的精品路线;蕴藏的常见药用植物500种以上且都具有一定量的资源量;中药栽培的实践基地应为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AP)检查公告》中公布的通过GAP认证的中药材生产企业和品种的基地;或者在“九五”“十五”“十一五”“十二五”期间通过了国家科技部验收的中药材规范化种植示范基地,规模不少于50亩。基地内还应建有为实习生简单进行检疫、检验、试验分析、数据处理的工作站。
1.2 带教教师聘任的条件
野外实习的带教老师应具有博士学位或中高级以上职称以及3年以上野外实习经验,每名带队教师指导学生不多于20名,每天指导学生不少于5学时。
中药材栽培生产基地的管理人员应具有药学或农学等相关专业的大专以上学历,并有药材生产实践经验和药材质量管理经验。从事中药材生产的有关技术人员应具有基本的中药学或农学常识。参与实习实训的教师应具有高等学校教师资格证书、研究生学历或中高级以上职称、该专业3年以上教学和科研经验,承担有国家级、省级或厅级相关科研项目,并能单独指导3~5名学生,平均每天带教时间不少于5学时。
2 实践教学规章管理制度的制定
实践教学是本科教学极为重要的关键阶段,直接关系到学校本科教学的质量。为了加强实践教学管理,提高实践教学质量应制订切实的管理制度。
2.1 实践教学目标
总体目标和要求是坚持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方针,加强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强化严肃态度、严格要求和严密方法的训练。通过实践环节的教学,让学生能早期接触社会实践,使学生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
2.2 实践教学的组织、管理和职责
(1)教务处对实践教学的实施起指导、监督、考核作用。院系是组织、实施实践教学的基本单位,负责学生的思想教育、教学组织和生活安排诸方面的管理。各级管理机构要明确自身的职责,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确保实践教学工作的正常运转。
(2)成立实践教学质量监控小组,院系的主管领导是实践教学工作第一责任人。要建立主管领导定期研究、检查实践教学工作制度,不断地完善各级教学组织和有关制度,增强教师的教学意识。
(3)院系应结合专业的实际情况对实践教学的培养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管理规范等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讨论和研究。通过讨论和研究达到更新教育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4)实习基地是实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充分发挥其作用。凡该校实习基地方可悬挂“教学实践基地”的牌匾。实习基地要将与学校进行教学协作、承担教学任务、保证教学质量的工作提高到既为社会造就优秀人才又促进本单位整体水平快速提高的重要高度来认识。实习基地在可能的情况下,每年可从业务收入中拨出部分经费作为实践教学投入,改善教学条件,完善教学管理,不断地提高实践教学质量。
(5)学校对实习基地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依据条件给予相应支持。对实习基地的进修培训、高新技术普及、图书信息资源共享等方面的要求,要优先给予安排。对有条件的实习基地,学校支持有关部门积极推进合作科学研究,共同申报科研项目与成果,以合适方式共同培养研究生。
(6)实践教学经费由教务处会同院系根据年度实践教学计划和预算标准,按照见习实际人数进行划转;若自主安排实践教学,院系应根据实践教学计划合理安排年度的经费预算报告。
3 野外实践教学内容、方法、目标
3.1 野外实践教学内容
通过野外实习使学生学习和掌握野外中草药资源调查的基本技能、方法;能够运用植物分科检索表检索出未知的药用植物;了解药用植物的植物学特征和生物学特性;学习标本的采集和压制方法,并在返校后以小组为单位举办报告会(报告实习中取得的科研成绩)和展览会(展出学生的专题论文、植物标本及丰富多彩的实习照片等)。
通过到药材种植基地开展中药材育种、育苗、田间管理、采收加工等环节的具体操作训练,对药材基地的历史、大气、水质、土壤等方面进行调研,了解国家“GAP”相关政策和中药材种植的知识以及如何建立“GAP”基地。
3.2 野外实践教学环节的方法
由带队教师提前到实习点进行实地考察,选择6条以上比较安全、药用植物分布丰富、便于采集的采药路线。在整个实习过程中,带队教师要提前和当地有关部门、人员协调,安排好学生的食宿,负责学生的安全及学习。
(1)时间地点:时间2周(12~13 d)。地点:栾川龙峪湾国家森林公园、辉县万仙山森林公园。
(2)组织形式:野外识别药用植物,采集、制作标本以小组为单位,每小组15~20人,并由一位教师带教。
(3)教学内容及时间安排:出发前由教务处、院领导、辅导员、带队专业教师集中讲授野外教学实习要求、学习方法、注意事项、药用植物标本采集方法、学生领取野外实习用具等事宜。第一天:上午乘车前往实习基地。下午安排住宿、召开实习预备会。第二天至第十一天:按小组由教师选择4~6条不同路线进行野外教学。认识常用药用植物,熟悉其生长环境,讲解所属科的特征;并采集部分药用植物标本,分组采集压制标本;采集植物花,学会使用检索表;进行野外实习考核。如,遇雨天,可采取室内由带队教师组织学生讲授标本的采集、压制、鉴定等专题知识,或举办野外实习趣味知识竞赛。第十二至十三天:考试、返校。
3.3 野外实习教学环节教学目标
野外实习是一项综合性实习,它是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去认识生物世界的一项重要的科学实践活动。实习的主要内要求有以下几个方面。
(1)学会药用植物学野外工作的方法。包括怎样调查某一地区的药用植物资源或植被现状,怎样采集药用植物标本,怎样做好野外记录,怎样观察药用植物,怎样制作药用植物标本等。
(2)熟练掌握解剖花、果等器官的方法,描述药用植物的技能,熟练掌握运用检索表及《中国植物志》《中国高等植物图鉴》《河南植物志》等鉴定植物的基本方法。
(3)运用上述基本方法,结合所学药用植物学知识,鉴定并识别百余种药用植物,从而掌握一些重点科、属的重要识别特征。
(4)试编写实习地区的药用植物名录及检索表,在可能情况下,写出该地区的生态环境、植被特征及药性功效。
(5)在实习过程中,学生分为若干实习小组,每个小组有任课教师作为指导,每个小组应在教师指导下采集一定数量的、合乎质量要求的药用植物标本,每个学生应根据自己的情况鉴定一定数量的药用植物。完成各科的综合实习报告或小论文。
(6)要求学生养成良好的五勤习惯:一是腿勤,多走路,自然环境是变化无穷的,多走路就能多观察到一些药用植物;二是眼勤,多观察,尤其对周围药用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形态,及其与环境的关系,善于发现问题;三是手勤,多动手、自己去采、去摸、去感觉药用植物,从中了解药用植物的某些特性,并要及时记录;四是脑勤,多联系课堂学习的知识思考和比较;五是口勤,多请教指导老师,多与其他同学互相切磋。
(7)使学生掌握15种道地药材的规范化种植技术;模拟“GAP”认证。
4 实践教学效果评价体系的制定
4.1 实践教学效果的评价方法研究
(1)实践教学考核是检验教学效果,改进教学工作,进一步提高师生教与学主动性的有效手段。考核应紧紧围绕不同阶段的教学目标各有侧重地兼顾认知领域各个层次的内容。在注意知识记忆、理解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同时,还要加强对学生操作技能、学习态度、行业作风等方面的考核。
(2)理论考核着重考核学生对知识的记忆与理解,判断学生是否领会和把握了这一阶段的教学内容。见习阶段的考核,除注意记忆、理解两个层次的内容外,重点考查学生技能应用的准确性及分析、解决问题的科学性。见习阶段的考核也应为综合性考核,除考核学生掌握应用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灵活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实际工作中应具备的实践能力。
(3)见习的考核主要包括技能考核、理论考核和平时成绩3个部分。专业理论的考核主要采用笔试方式,试题以多选题和论述题为主。实践性综合考试,在实地(现场)采用实际操作辅以口试的形式进行。为了激励学生学习,确认学生的潜力,帮助学生有效调控自己的学习过程,使学生获得成就感,增强自信心,培养合作精神。教师对学生实习过程中的表现、取得的成绩以及反映出的情感、态度、策略等方面的做出综合评价。
4.2 实践教学效果的评价标准
根据每位同学的总结报告、考核成绩及实习期间的表现给出总成绩(满分100分,其中实习报告占30%,考核占40%,平时表现占30%)。
4.2.1 实结报告
个人全面实结(15分):引言:实习时间、地点、意义等;调查研究方法;实习内容及结果:列出药用植物种类、资源开发与保护的建议等;总结个人实习的收获和体会;对实习的意见和建议。专题考察总结报告(15分):按论文格式:例如题目(区系中药资源普查方法、资源开发现状等)、作者、单位、地址、中英文摘要、关键词、引言、材料和方法、研究结果、讨论、参考文献等。
4.2.2 考核
掌握200种药用植物的鉴别方法,写出科名、入药部位和功效等(25分),以小组为单位制作腊叶标本500份(15分)。
4.2.3 平时表现
出勤率、有无迟到早退现象(10分),实训期间对专业知识的掌握情况(10分);回答问题是否积极主动等(10分)。
根据以上评价方法,确定实践教学效果为4个标准:85分以上者为优;75~85分为良;60~75分为中;60分以下为差。以上实践教学成绩同理论课程成绩一块计入档案。
5 结语
实习基地是高校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场所,更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保证。优质实习基地的建设和实习体系的构建对实现教育资源优化,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为了适应当今社会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和高标准,需要不断地对野外实习的模式进行改革,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在野外实习过程中除了掌握必备的野外工作经验、能力和实践操作技能外,还要培养学生形成优良的专业素养和创新思维习惯。希望通过笔者肤浅经验的总结,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也期待更多成熟的药用植物野外实践模式在高校的实践教学中得以广泛推广,达到提升学生创新思维和科研能力的目的[2],使之今后在适应社会强竞争力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史金联.加强实习基地建设,提高实践教学质量[J].实验室技术与管理第,2010,27(8):190-192.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继续获得新知识、总结新经验、发展新理论的思维方法,是对当代教育工作者提出的要求。如何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加强实践技能的教学,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对人才的需求,是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笔者现就个人在《中药学》教学过程中的一些有益探索总结如下,供同道参考。
1 启发式教学
传统的教学方法是以教师为中心,而忽视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作用。这种传统的教育思想,只重视传授书本知识,学生被动听讲、做笔记,形式单一,教学效果较差,培养出来的学生只能是“记忆型”或“再现型”人才,缺乏开拓精神和创新意识。启发式教学,有利于《中药学》的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增加自学内容,坚持以“学生为主,能力为主”的方针,课前让学生预习,教师在课堂上采用“以问题为中心”结合重点难点内容讲授。由于准备充分,在课堂上学生思考积极,讨论热烈,对问题的理解不断加深,使原本呆板枯燥、难以记忆的课程变得生动、有趣、易于理解和记忆,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潜能,锻炼了口头表达能力。
教材中有些比较浅显、易读易懂的章节,安排学生自学。教师指定阅读参考书内容,指出学习要点,结合基础理论启发式地提出问题,提供学习思路,让学生主动去思考和分析问题,进行启发讨论式教学,如消食药、驱虫药、涌吐药等章节内容,以达到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利用课堂讨论,激发创造性思维,引导学生按照严密的思维逻辑,循序渐进地掌握知识。
2 精简教学内容
《中药学》教学应遵循“突出重点、避免重复、注意衔接”的原则,以“性能-功效-主治”为主线,其他相关内容围绕其展开,突出学科特点,这也符合《中药学教学大纲》“讲清楚功效的概念,运用中医药理论分析功效,以功效联系主治、用法,有机地将几方面内容结合起来”的要求。在教学中注意突出重点,解释难点,做到主次分明,详略得当,不必面面俱到,切忌泛泛而谈。要处理好这一问题,就要把握教学内容,精简教学内容。
着重讲解每一章节中的代表药,介绍临床常用药。如清热凉血药,能清热凉血,治疗营血分热证。这一功用涉及本节的所有药物,可在概述中详加交待,并联系《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等课程,讲深讲透。而对具体药物的讲解,应重在同中求异,突出个性。如生地黄清热凉血之力胜,多用于热病出血、消渴、真阴亏耗之虚证;玄参苦咸降泄、泻火解毒之力强,且能软坚散结,多用于热毒发斑、咽痛喉痹、瘰疬结核等;牡丹皮长于凉血退蒸、活血散瘀,用于血分实热、虚热骨蒸及血滞经闭、跌打损伤;水牛角主清血分实热,以解毒为优,宜用于热病高热不退、血热毒盛者。如此组织教学,既避免了内容的大量重复,又体现了《中药学》教学的特色。
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既要突出学科的独立性,又要注意知识的连贯性,衔接好中医基础类与临床类课程之间的内容。在讲述药物功效时,多联系所学的中医知识阐述;在讲授主治病证时,应结合临床各课程内容加以分析,但要突出功效与临床应用的相对应关系。如车前子有渗湿止泻的功效,通过利水湿、分清浊而止泻,主治泄泻,但以小便不利引起的水泻为主;若用于脾虚湿盛泄泻、暑湿泄泻,则应分别配伍其他药物应用。
3 强化实验教学
从理论到理论的传统教学方法,难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中药学》课程也不例外。而实验教学具有直观性、实践性、客观性、综合性和科研性的特点,有课堂理论课教学不可替代的作用。所以,应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如挂图、饮片标本、多媒体课件、实验课等,把《中药学》教学内容形象、生动、直观地再现出来。通过直观形象性的教学,激发学生的认知兴趣,增强学生的理解力,加深印象,增强记忆,提高学习效率。
在《中药学》教学中增加中药饮片的内容,安排饮片见习课,要求掌握辨认中药饮片的一般知识及100味常用中药饮片,以改变以往学习中药而不认识中药饮片的不足。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动手、观察及创新能力,还开展了《中药学》实验教学。由教师指导,学生操作,把书本知识与教学实验结合起来。如“煎煮时间长短对生附子毒性的影响”、“人参的耐缺氧作用实验”等,要求学生在实验过程中,一定要细心观察、准确记录,写出实验报告。通过实验,验证所学知识,使学生懂得中药知识不仅是经验的积累,而且有实验基础,从而增强学生的求知欲,并从现代科学的角度认识中医药学的内涵。
4 突出专业特点
在突出中药学学科特点的基础上,要突出专业特点。专业培养目标的不同,对《中药学》教学要求是不一致的。因此,在教学内容的安排和课时的分配上也应有所区别。
中医学专业、中西医临床专业、针灸推拿专业培养的人才是高级中医师,学生将来所从事的职业以临床诊疗工作为主。应用中药是治疗疾病的主要手段,所以要求学生全面、系统地掌握中药的基本内容,以便更好地为临床服务。《中药学》教学的重点是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即如何将常用中药较为恰当地用于临床,治疗疾病。
中药学专业、药物制剂专业、中草药栽培与鉴定专业,主要培养的是高级中药师、农艺师,教学内容应侧重在药而不在医。这类专业可参照临床类专业,并结合各自的特点,在教学内容和课时分配上作适当调整。如《中药学》教材总论中产地与采集、炮制以及各论中每味药的来源、炮制特点等内容,将在其他专业课中系统学习,故可不讲或少讲,做到学有专长,教有侧重,不能以同一模式来培养不同需求的人才。
5 衔接相关知识
中药学是一门涉及面较广的学科,与许多中医基础类课程及临床类课程有着密切的联系,中药学的讲授应把这些知识点联系起来,为学生初步建立中医药知识结构奠定基础。
【寄语】医学毕业生求职简历表格为的会员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个人基本简历
姓名:求职资料下载国籍:中国
个人照片目前所在地:广州民族:汉族户口所在地:广州身材:165 cm 48 kg婚姻状况:未婚年龄:25 岁培训认证:诚信徽章:求职意向及工作经历人才类型:应届毕业生 应聘职位:行政/人事类:助理 医院/医疗/护理/美容保健类 经营/管理类工作年限:0职称:无职称求职类型:全职可到职-随时月薪要求:XX--3500希望工作地区:广州个人工作经历:公司名称:美国惠氏药厂(中国)有限公司起止年月:XX-07 ~ XX-04公司性质:外商独资所属行业:其他担任职务:客户服务顾问工作描述:负责接受并解答香港及澳门地区的惠氏用户关于产品的咨询.工作期间能妥善跟进处理客户相关事务,包括货品订收情况。离职原因:寻求个人发展公司名称:广州市越秀区疾病预防中心起止年月:XX-04 ~ XX-06公司性质:事业单位所属行业:医疗,卫生事业担任职务:实习生工作描述:在这期间让我真正体会到疾控中心工作的全面性,在不断协助各位老师工作的同时,我掌握到各科室工作的流程与方法。更重要的是深刻体会到大预防的思想和思维的自我提升。离职原因:实习期满公司名称:广州市新海医院起止年月:XX-05 ~ XX-08公司性质:事业单位所属行业:医疗,卫生事业担任职务:实习医生工作描述:学习作为住院医师的临床工作,熟练掌握病历的写作,病人资料和单据的整理。离职原因:实习期满公司名称:Qualspec物流公司起止年月:XX-02 ~ XX-04公司性质:外商独资所属行业:其他担任职务:Night shift typist工作描述:负责公司验货报告的整理,校对,和输入的工作。帮助处理客户和验货人员之间的沟通协调,协助新员工的培训工作。离职原因:公司取消兼职职位教育背景毕业院校:广东药学院最高学历:本科毕业-XX-06-01所学专业一:预防医学所学专业二:受教育培训经历:起始年月终止年月学校(机构)专 业获得证书证书编号XX-09XX-06广东药学院预防医学学士学位语言能力外语:英语 优秀国语水平:精通粤语水平:精通工作能力及其他专长 五年的大学学习和多元化的社会见习工作磨练,培养我成为一个有良好工作作风和团体意识,求实精神以及协作配合观念的人,思维严谨,做事细心,接受新事物能力快。具体熟练操作Micosoft Word、Excel,以及SAS统计软件。近年对营养学领域颇有研究,实际应用能力强。详细个人自传 本人在不同单位的实习经验让我学到了为人坦诚,尊重别人,积极进取,要有责任心,对工作认真,负责,要能吃苦耐劳精神,要有组织和管理能力,要有团队协作精神。办公室工作的能力积累,和医院实习期间的临床学习让我更加全面充实自己的能力。学以致用,终身学习.
只有用心,才能做得更好.情绪自理,帮助我遇事时以谨慎的态度待之.
你也可以在搜索更多本站小编为你整理的其他医学毕业生求职简历表格范文。
【关键词】 药剂科;品;质量管理;持续性改进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0-6013-02
药剂科是医院保障药品发放、供给、配送到临床一线的基础科室,是后勤保障和服务部门,药品的优劣直接关系着患者的身心健康乃至生命安全[1]。而品的管理更是重中之重。品,顾名思义是指能使机体产生局部或整体失去感觉和痛觉的药物。品有其时效性,是可以逆转的,可以恢复的。对身体的影响不大,但是,如果对品使用不当,如连续大量使用,轻则可至成瘾,重则嗜瘾成性,走向吸毒和犯罪的道路。所以,药剂科对品的持续性管理和改进是必要的,是把品依法使用化、使用合理化、药品有效化的有效途径。遵照《品和管理条例》,使品的双重性,发挥其优越的一面。镇静止痛运用于临床为广大患者服务,减少成瘾性,杜绝药物外流。我院自药剂科对品管理培训以来,药剂科监管人员、广大临床有品处方权的医生等提高了认识,改进了工作作风,对品的监管和利用,做到了有法可依、有据可查、有患待用等。现将临床整改资料和工作方法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1.1 组织药科全体人员共30人,门诊药房药剂师8人、急诊药房药剂师4人和住院药房药剂师12人,药库4人。药科管理人员2人。调研其称职,发现正规药学毕业生16人。主管药师5人,药师6人,17人为见习药师,还有两位无药证。
1.1.2 组织麻醉科麻醉师进行调研。麻醉科共有麻醉师12人。麻醉专科毕业者3人,麻醉科副主任医师1人,麻醉科主治医师4人,其余为麻醉医师。两名由护理转为麻醉。
1.1.3 组织全院有麻醉处方权的医师共46人,进行调研。本科毕业者占全体副主任医师的60%,大专毕业占40%。
1.1.4 组织以上人员进行品管理、使用、贮藏、运送等方面的知识讲座,不定期的举行考核,做好人才培养和在职培训。
1.2 方法
1.2.1 严把质量关,保证患者用药安全 药剂科管理人员在进药渠道和进药上要把好质量关,切实保证药品的来源正规,生产厂商有临床口碑,临床疗效优。毒、麻、精、危药品要单独放置,加锁保管。根据药物性状,避光、冷藏、防潮、防震等妥善保存。根据药品领入时间、药品有效期、药品批号按顺序摆放,使用时按照使用标识日期发放药物和管理。以免积压时间过长。
1.2.2 培训在职在岗人员,提高业务素质 药剂科做为医院科室的一部分,由于远离临床一线,科室人员水平普通较低。主管领导不重视等原因,导致整个药学服务水平和管理质量下降。医院要有目的选派药科人员出外到上级医疗机构进行观摩学习。医院科室内部要加强对品等药学知识培训,制定理论学习和考核办法。督促医务人员不断接受新的药学知识,达到科室整体人员素质的大提升[2]。药科和麻醉科人员要通过继续医学教育提高自己的学历,提高专业知识水准。
1.2.3 学习法律法规,提倡依法办事 由于国家卫生体制的改革,药剂科管理规范化、科学化、技术化、服务多元化已成发展趋势。建立由业务院长带头、药剂科、麻醉科参与的办法成立毒、麻、剧药品管理小组。由业务院长对品进行监督管理,负责全面工作。药剂科和麻醉科依照章程办事,有法可依、有律可循,坚持各处环节细化到位,持续不断的改善工作差距,医疗部制定和修订品处方权规章制度化,定期考核和查处有麻醉处方权医生的药品开据量以及品走向,调查和整改门诊、急诊、住院药房的数量和其药师的调剂权。检查发现不合格者,停止其麻醉处方权和调剂权。组织全体医护人员学习《药品管理法》和《品和管理条例》以及《医疗机构品、第一类管理规定》等相关法律法规[3]。开设品管理学习班。确保品的管理和使用安全化、合法化。
1.2.4 药剂科对品做到细化、量化、账物相符 药剂科要严格规范品的管理,设置专柜加锁管理毒、麻、精、剧药品。使药品从采购到入库再到出库、使用处方、安瓿保存,盘点对账,随时掌握动态,及时清点数量做到账物相符。按照《医院品处方管理办法》规定的处方量发放药品,调剂后的处方要按编号排序,留存三年。使用专用账册管理登记,做到品实物、微机账目、手工账目相符,登记册登记使用患者姓名、性别、年龄、诊断、药品名称、处方开据人、经手药剂师、调剂药师签名,登记时间等。保存三年[4]。
1.2.5 药剂科对麻醉处方的监管和有处方权的医生的监管 严格麻醉处方管理,完善管理制度,建立健全网络监督模式。使用国家规定的红处方,处方上面印有麻、精之类的文字图样。对麻醉师和从业医疗机构有麻醉处方权的医师进行知识培训和规范化管理,定期考核、培训持证上岗。临床医师要掌握品使用适应证。使用要合情合理,避免用药时间过长、用量过大造成瘾君子的悲剧发生。另外,还要严防社会骗子以各种疼痛的方法诱骗医生开取品,不给犯罪分子以方便之门[5]。
2 结 果
一般资料显示,药剂科对药学知识水平整体偏低,麻醉科专业水平也有一定差距,经过全院药剂科、麻醉科、有麻醉处方医师的培训、考核,知识讲座。提高了临床药师的责任心,明确了品的发放使用和保管流程,经过整改和学习,各环节的制度管理不断持续的完善,提高了工作的效率,有效防止了品流于社会非法渠道。满足了临床用药的安全性、及时性、有效性。
3 小 结
品是国家严格控制和管理的特殊药品,它的生产、贮藏、经营、运送、发放、使用等都有法可依,有章可循[6]。品的特殊性决定了它的特殊管理,医院是品的法定使用机构,兼负着正确处理药品和保管药品的特殊使命。我院从药剂科做起,严格执行质量管理持续改进的方法,保证了医疗安全,强化了药品各部门的质量管理责任心,健全了药品管理制度,优化了工作程序,保证了药品质量。
参考文献
[1] 陈雪梅,刘颖,,等.药剂科药品质量管理持续性改进探索[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9):11-12.
[2] 邹慧龙,汤晟凌,梁晓美.浅谈基层医院药剂科持续质量改进与管理[J].海峡药学,2012,25(1):289-290.
[3] 杨阳,朱斌.加强品管理的几点做法[J].中国药事,2012,26(9):1034-1035.
[4] 贺美波.医院品管理使用现状及干预对策研究[J].中国社区医师.2013,15(3):367-368.
论文关键词:实习医院,药学专业实习生,满意度评价
满意度[1]是一个心理学方面的概念,不同的人对待同样的事物具有不同的满意度。但一般情况下,可以用其来衡量一个群体对某一事物或另一个群体主要的判断。实习医院对我校药学专业实习生满意度评价主要是指实习医院的药学带教老师或者其他药学工作者对我校药学实习生的实习生活、工作以及各方面的满意情况。它不仅仅是代表实习医院对学生的一个心理状况的反映,也通过实习医院对昆明学院药学专业专科实习生的满意度调查,了解实习医院对实习生的各项内容的满意度,包括专业基础知识、临床操作技能、学生知识结构框架、临床应变能力、实习安排不合理等,从而找出目前临床实践教学和教学模式中存在的不足,为高等医学院校及临床教学医院转变教学方法,提高学生自学能力和综合素质以及教学质量提供依据[2]。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部分实习医院包括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云大医院、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工人医院、昆明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肿瘤医院、昆明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红会医院、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昆华医院、昆明市第一人民医院、昆明市第三人民医院传染病医院、昆明解放军区总医院四十三医院;昆明学院2013级药学专业专科班学生。
1.2 研究方法
项目通过分层随机抽样、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式,进行昆明学院实习医院临床带教老师对我校药学专业实习生的满意度的分析与调查。共发出实习单位问卷8份,每个实习单位的带教老师及其他药学工作者问卷50卷,收回有效问卷50卷,共400卷,回收率为100%;对各个实习单位的昆明学院2013级药学专业专科班实习生进行访谈,对访谈内容做好笔录。用Excel、Word软件统计数据,对数据进行分析得出结论,根据问卷、访谈的内容和数据提出对策和建议。
1.3 研究内容
研究内容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步骤:①设计调查问卷,随机抽取一所实习单位的带教老师或药学工作者若干名,对其分别分发调查问卷进行预实验,并修改完善调查问卷。②对每个实习单位的带教老师和药学工作者分发问卷50卷,回收调查问卷;对每个实习单位的药学实习生集中进行访谈,访谈内容做好笔录。③统计满意度情况,记录数据。用Excel、Word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说明其意义并得出结论。根据结论,提出拙见和建议。
2 结果与讨论
2.1 实习医院对我校药学专业实习生满意度总体评价
实习医院对我校药学专业实习生满意度的评价间接表明我校昆明学院医学院药学专业对人才培养的质量高低,从表1可以看出,实习医院对我校药学专业实习生满意度评价整体上处于“满意”层面。
表1 实习医院对我校药学专业实习生满意度总体评价
根据以上数据可以看出,认为我校药学专业实习生的实习状态较好的比例占58.75%,较差的比例占26.军事文章75%。总体来说,实习医院对我校药学专业实习生满意度较高,间接表明我校医学院药学专业培养出的药学生基本符合具有药学专业知识和熟练的职业技能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综合看来,我校昆明学院医学院目前的临床实践教学和教学模式对药学生基础理论知识、实践能力以及综合素质的培养起到关键重要的作用,说明我校医学院药学专业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质量较高,符合社会药学人才发展的要求。但根据问卷数据显示我校药学实习生在实习过程中依然存在较突出的问题。
2.1.1 理论知识薄弱,技能掌握不扎实
48.25%的带教老师以及药学工作者认为,我院药学专业实习生的药学基础理论知识水平不是很高,在参与制药的过程中因为缺乏常识而会犯一些错误,例如,小品种中的石楠藤是蔷薇科的植物,而有时采购的药材表现出:节膨大、有扁节,这是胡椒科的石楠藤的特征,这样就很明确了只要石楠藤中出现以上两种特征就可以断定药材掺伪。有的学生往往会忽略这一点导致药物的错误配取,若不加强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掌握基本技能,改正错误,会对病人造成严重的生命危险。
2.1.2 实习态度不太端正
“昆明学院药学生来到实习单位,感觉一切与我无关,不考试,无人强制,光看着,但在实际操作中表现较其他高校的药学生较好;有些同学甚至把实习时间都用来找工作,他们认为找工作比干工作更重要”,这是一位带教老师说的话。由此可知,我校药学实习生在医院的工作态度不太端正,导致了对实习本质意义的错误认识。
2.1.3 无法承担简单的药学课题
根据问卷数据显示,68.5%的老师认为我校药学实习生没有能力承担简单的药学课题的研究。多数实习生在校期间没有承担过药学课题的研究,因此在实习单位如有课题任务分配下来,有些实习生就会显得力不从心。进入实习单位,有很多的现实难题需要(下转第80页)(上接第71页)解决,实习生科研能力的强弱对自己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3 思考与建议
3.1 加强基础理论知识学习
扎实的基础知识在临床应用中尤其重要,掌握基础技能非常关键。在与药学实习生交谈调查中,60%的同学认为在校期间专业知识的教学对工作影响较大。有同学提到,工作所需要的动手能力是必须建立在过硬的专业基础知识上才能充分发挥。通过对实习生在校期间的课程设置调查发现,药理学、药物分析、药物化学、天然药物化学、药剂学等专业课程课时有限,实验课课时不足,导致药学生基础理论知识不扎实,临床反应性迟钝,动手能力不强等继发反应。
3.2 掌握基本技能,夯实提高
根据调查数据,我院药学专业实习生在校期间掌握的基本技能普遍熟练,但不熟练。掌握药学基本技能是立足于临床的根本。要鼓励在校药学生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跟随教师参加药物咨询,走进临床见习,参与临床用药,了解信息,收集资料并归档;积极参与药物不良反应的收集、报告、处方统计及评价等工作,掌握处方结构、调配程序和原则,药物分类管理制度,药物清领登记、清账手续等,为今后走上工作岗位奠定良好的基础[3]。对药学实习生交谈发现,在进入临床前总认为液相色谱分析很简单,仅仅是配样进针,可在实际临床工作中难度要大很多,样品、流动相、仪器以及温度和湿度等外界因素对其都有很大的影响,任何一种因素出了问题,都不能得到一张合格的图谱。因此,在熟悉掌握基本的技能外,要深入了解技能的各种细节,全面缜密地思考任何可能对技能效果造成差异的可能因素,提高药学实习生思维的严密性,达到夯实提高的目的。
3.3 规范入科培训教育[4],提高科研能力
实习生到科室报到后,由教研室组织学习医院和科室的规章制度,介绍科室的设置、管理要求、工作性质、工作内容和核心制度,并进行职业道德教育,使实习生明白作为一名合格的药学工作者不仅应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对工作的真诚热爱和强烈的责任感,还应当具有对社会、对患者健康高度负责的奉献精神,在工作中应语言亲切、关心患者,对患者一视同仁。同时,应向实习生反复强调易发生差错事故的环节,鼓励他们多学善问,尽快融入科室集体,提高他们的实习热情和信心。
【参考文献】
[1]李东月.广东药学院药学专业学生实习满意度调查[J].药学教育,2014,30(3):57-61.
【关键词】中药药剂学 课程建设 精品课程 现代教学手段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03-0001-02
中药药剂学是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研究中药药剂的配制理论、生产技术、质量控制及合理应用等内容的一门综合性应用技术科学,是中药学专业的重要专业理论课程。经过近六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课程内容系统、课程体系创新、课程平善、教学资源多元、课堂组织生动的“五位一体”体系,于2005年被认定为我校精品课程。在我校精品课程建设实践中,始终坚持注重课程的内涵建设与不断创新,本文将从教学团队建设、课程体系建设、教法改革与创新、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等几个方面介绍我们在课程建设过程中的思考和体会。
一 构建合理高效的中药药剂学教学团队
教学团队是具有以提高教学质量为任务导向和共同目标,通过团队机制,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促进教学研讨和教学经验交流,加速教师的教育专业发展而组织起来的正式群体。一个高效的教学团队应具备明确的教学建设目标、优势互补的团队成员、鲜明的团队精神和清晰的教学改革方向和预期成果。中药药剂学教学团队在组建之初就建立了较为明确的目标——建设优质示范性的精品课程,团队负责人由药学院院长担任,药学院院长是我省药剂学领域的著名专家,近年来发表制剂方面文章百余篇,培养研究生数十人,主持多项国家、省部级重大课题;除药学院院长外,整个教学团队中57%具有高级职称,43%具有博士学历,42%具有硕士学历,平均年龄37.6岁。在教学团队建设中注重对中青年教师的培养,近六年共有2名博士毕业,5名硕士毕业,引进博士1名。建立逐步形成了学科带头人、中青年骨干教师、高学历青年教师优势互补、分工明确的教学团队,通过发扬团结协作和尊重个性相结合的团队精神,建立切实可行的团队内部制度,如青年教师“导师制”,为每一名青年教师指定专任导师,从教学、科研等多方面进行指导;建立青年教师定期听课制度,规定青年教师每年安排公开课3~4次,并通过组织授课比赛、教案评比等活动,提高他们的教学热情和积极性;建立青年教师学习交流制度,定期安排他们到省内外培训,规定青年教师每年至少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一次;在教学、科研课题申报上向中青年教师倾斜。近六年中青年教师承担市级以上教改课题4项,科研课题7项。使中药药剂学的教学团队日趋成熟,形成了以“学科带头人——中青年骨干教师——高学历青年教师”为特点的实力雄厚的教师团队,不断促进中药药剂学精品课程的发展和创新。
二 构建以中药药剂学为核心的课程体系
中药药剂学是中药学专业的核心主干课程,是连接中医临床与中药用药的桥梁,在中药学专业人才培养计划中占据重要地位。通过本课程的教学,能够使学生全面了解中药常用剂型的特点、制备工艺和质量控制等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技术,培养合格的中药学专门人才。中药药剂学是以天然药物化学、中药制剂分析、中药药理等多门学科为理论基础的综合性技术科学,中药药剂学与各学科彼此独立又相互联系和补充发展。为促进中药药剂学精品课程的建设我们建立了以中药药剂学为核心的课程体系,包括三个基础和两条延伸共10门课程,具体结构见下图:
中医药基础理论和现代科学理论课程(天然药物化学、中药制剂分析),是中药药剂学研究的基础。中医药基础理论中辨证施治、复方用药、性味归经等指导中药药剂学的剂型的选择和质量标准的建立,中药学、天然药物化学、中药制剂分析等课程的教学指导了中药的提取、结构分析和质控研究;两条延伸一条体现了中药药剂学在临床应用中的发展,一条体现了中药药剂学与工业生产实践相结合。多年来的教学经验表明,以中药药剂学为核心的课程体系培养模式,适合我院中药学学生的发展和国内人才市场的需求,使我院学生的考研率和一次就业率始终保持在全校领先水平(2010年分别为31.5%和96.2%)。
* 基金项目:河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编号:103064)、河北联合大学教育教学重点课题(编号:MY090102)
三 改革教学方法,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授课
1.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开放式教学
中药药剂学是一门具有很强实践性的课程,除了传统的理论教学外,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非常重要,包括针对具体药物和用药要求设计、优化提取工艺、处方,制备工艺以及对各种制剂设备的操作。因此,在理论教学上引入PBL教学法,采取“提出问题搜集资料小组讨论课堂讨论老师总结”的方式,同时将理论课、实验课和药厂见习三者结合起来,安排学生带着实际问题到工厂参观学习,观察生产过程,请技术人员作专题报告,学习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办法,解决教学中难以阐述清楚的设备构造和操作难点问题等。实践表明,实地观察有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制备工艺流程等知识,也培养了学生的专业兴趣,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促使学生主动为毕业后的就业积极作准备。我们在近六年对中药药剂学的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进行了两次较大的修改,减少了理论课学时,增加了实验课学时,设立了开放实验室,减少了验证性实验的内容,实践教学中采用了“单项实验技能训练加综合实训”的模式,在单项试验技能训练的基础上,选定几个中药品种进行制剂处方的设计和制备研究,安排学生利用开放实验室中的滴丸机、喷雾干燥剂、包衣锅、HPLC等设备完成制剂的处方筛选和质量评价,提高了学生参与制剂研发的整体水平。
2.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
多媒体教学集文字、图形、动画、声音等多种媒体于一体,改变了传统的知识储存、传播方式,具有丰富的表现力和强化效果。我们开发了《中药药剂学》多媒体课件,使各种中药剂型的概念更加形象具体,制剂设备的构造和运行更加直观,为学生提供了生动逼真的教学情境。通过进入药厂的生产车间拍摄录像,动态演示制剂生产车间、制剂设备操作、剂型的制备、包装等过程,丰富了教学内容,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对理论课中重点、难点,语言难以表达清楚的工艺操作单元,如中药厂GMP标准的厂区、生产车间布局及各类中药制剂的生产流程,边播放视频边讲解,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果,同时为日后学生的生产实习奠定了基础。
3.基于网络平台的互动式教学
高水平的教学,离不开优质教学资源的建设。网络化教学平台的构建可使教学资源数字化、多元化、信息化、共享化。因此,我们在已有精品课程平台的基础上,又构建了BB网络在线平台,教师通过将课堂授课内容上传至该平台,可实现面对面的音视频教学,学生可根据学习知识点掌握的情况自助安排预习和复习,通过平台的讨论区教师可以及时回复学生的问题,还可以组织多名学生对某一问题进行讨论。如针对难溶性药物姜黄素增溶方法的专题讨论:由教师提出问题,学生按照预先分组通过阅读论著、查阅文献、结合实验结果,最终以小论文的形式于BB平台上,教师选择其中的2~3篇由学生在课堂上作报告,这一过程不仅锻炼了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自主学习能力,也对教师的科研工作有一定的帮助和启发。
四 坚持教学和科研双管齐下,以科研提升教学、以教学推动科研
教学和科研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中药临床使用会对中药药剂学不断地提出更高的新要求和新课题,这是促进中药药剂学发展的动力之一。科研工作的开展能够丰富和深化本科教学的内容,提高教学水平。如在“固体分散体”的讲授过程中,以我们在研发姜黄素固体分散体时的经验,讲授固体分散技术的优点和难点,如何针对具体药物选择合适的载体以及优化药物与载体的比例,结合我们制备的溶解度曲线、差热扫描图谱讲解固体分散体的验证方法等,使学生对这一技术有了较为全面和深入的了解。一名考上某大学硕士研究生的学生向我们反馈说,正是由于这种将科研融入教学的授课方式,使她基本了解了课题的研究过程和思路,不像其他刚进实验室的同学那么茫然。每年约有1/4的同学在毕业实习结束后撰写并发表了专业论文。科研工作不仅对教学有良好的促进作用,还有助于提高教师自身的专业水平。近年来,药剂学科共承担国家、省市级科研课题17项,其中有多项取得了省级科研成果奖项。同时,教师得益于教学中的启发,主持和参与了多项教改课题,撰写了多篇高质量的教改论文,并且将教改成果应用到教学中。
总之,课程建设是一项长期、系统的质量工程,我们的课程建设始终以提高学生药学综合能力为宗旨,在教学内容上注重知识的更新,在课程体系设计上突出实践能力的培养。从而使中药药剂学精品课程不断发展和完善。从高等院校自身来讲,精品课程应服务于教学,体现现代教育教学的思想。因此,我们还应从内制定人才培养目标、修订教材教案和提升教师专业素质等多方面,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使精品课程真正成为“高水平、有特色”的示范课程。
参考文献
[1]陈学红、林文雄.精品课程教学团队及其构建与运作——生态学精品课程教学团队建设的实践[J].高等农业教育,2011(3):45~49
[2]贺福元、罗杰英、郭建生等.中药药剂学与相关学科内在关系的探讨[J].中医教育,2000(6):18~19
[3]崔福德、侯雪莲、杨丽等.基于能力提高的药剂学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J].药学教育,2008(3):20~22
我国医疗保险专业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
1.1通识教育课程对学生能力培养力度不够
通识教育(GenerglEducation)是高等教育阶段的一种素质教育,着重培养大学生的基本素质和能力。目前,我国的通识教育课程主要包括思想政治、马列主义类课程和外语、计算机、数学等方面的课程,以医疗保险开办较早的郧阳医学院为例,其思想政治、马列主义类课程为348学时,大学英语为270学时,数学类为144学时,计算机为108学时,按照其大学四年的必修课总学时2805来算,其中思想政治、马列主义类课程占比为12.41%,同样,笔者所在的广东医学院,思想政治、马列主义类课程也为348学时,占所有必修课程3055学时的ii.39%,如此高比例的思想政治、马列主义类课程,在很大程度上挤占了其他课程的学习时间,像一些具有更高实用价值的课程,如口才学、营销学等都无法开设,这在很大程度上不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要改变这种现状,恐怕还需要各级教育部门改变观念,大力支持和配合课程改革才行。
1.2基础课程中医学课程少,学生医学技能不过关
医疗保险是医学、管理学、经济学、保险学、法学等众多学科融合在一起的一门学科,该专业的培养目标是要求学生掌握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管理学、经济学、保险学等相关专业的基础知识,了解国内外社会医疗保险和商业医疗保险的理论及现状,初步具备医疗保险的管理和经营能力。由此可见,基础医学、临床医学以及其他一些相关学科基础课程的知识是医疗保险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由于受四年制学制的制约,学校要合理配置这么多学科基础课程,同时还要设置专业课程绝非易事;另外,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要让学生在短短四年内的时间里既学好医学,又学好保险学、经济学、管理学等课程的知识也是比较困难的。为了降低难度,大多数院校只开设基础医学课程,不开设临床医学课程,这就导致学生无法系统学习医学知识,医学技能不过关。据笔者所在院校的毕业生反映,他们在找工作面试过程中,用人单位最不满意的地方就是学生所学医学课程太少,不能达到用人要求。
1.3专业方向归属不明确专业课程设置各不相同
根据《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1998年颁布),医疗保险只是一个专业方向,这个专业方向究竟放在哪个专业下,完全由各校自主决定,就目前的情况看,绝大多数学校把它放在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目录下(如东南大学、昆明医学院、广东医学院等),也有些学校把它放在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目录下(如江苏大学、安徽医科大学、NIgH医学院等),还有的学校把它放在预防医学专业目录下(如广东药学院等),除此之外,还有放在卫生事业管理、保险学等专业目录下的,由于专业方向归属不明确,导致各校的专业课程设置各不相同,基本上都是根据现有的师资力量、教学资源和所归属的专业来进行,其差异性相对通识教育课程来说更为明显。
1.4注重理论教学,实践和实习环节不够
据王霆、杨玉梅等人对应届高校毕业生和企业、高校教师三类问卷的数据分析结果显示:“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能力与用人单位的实际需要相比有很大差距”是大学生就业难的最重要的长期原。学生就业能力差,究其根本原因是高校重理论轻实践的结果,高校往往重视理论教学、忽视实践和实习,这是我国高校的通病,也是制约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的瓶颈所在。据麦可思近几年公布的大学生就业报告,结果都显示专业教学中最需要改进的地方是实习和实践环节不够,加强实习和实践环节已刻不容缓。就目前我国医疗保险专业的实习情况来看,除了安徽医科大学安排了为期半年和昆明医学院安排了为期9周的临床实习之外,其他学校基本上只是安排去保险公司或社会保障局实习,就算是去医院实习时间也非常短,如笔者所在的广东医学院,安排了为期1个月的医院实习时间,但往往不能很好地执行到位。
2医疗保险专业课程设置的建议
2.1合理设置通识教育课程,注重学生个人能力的培养
据《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及就业能力调查研究》的结果显示,在对就业及就业质量有帮助的因素中,“个人能力”被赋予了最高的评价,占46.60%;其次是“社会关系”,占32.02%;再次是“所学专业”,占12.O3%【4j。由此可见,承载着“个人能力”的通识教育课程的设置非常重要,它关系到一个学生的最基本的素质培养和能力锻炼。通识教育课程必须具有应用广泛性和可持续发展性。高校除了开设目前已有的通识教育课程之外,笔者建议再开设一些如医学伦理学、演讲与口才、营销学、社会调查与统计方法、科研设计与论文写作等方面的课程,增强学生的基本素质和能力。为了不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可适当压缩通识教育类课程的学习时间。
2.2合理配置学科基础课程,提高医学课程比例
医疗保险是医学、管理学、经济学、法学等众多学科融合在一起的一门学科,在学科基础课程的设计上,要重点突出、主次分明。考虑到医学知识在工作中的重要性和自学的高难度性,应加强医学课程教育,提高医学课程比例,适当精简其他课程。在医学基础课程上,建议开设基础医学(生理、生化、病理、药理、诊断学等)、临床医学(内、外、妇、儿科)等课程,同时增加药学概论、预防医学概论、流行病学、社会医学等课程。经济学(金融保险)和管理学基础课程可以开设管理学基础、西方经济学、风险管理学、保险学原理、会计学基础、卫生经济学、市场营销学等课程,另外,再适当补充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组织行为学及民法学等课程。
2.3围绕专业或专业方向设置专业课程
在专业课程设置上,一定要紧紧围绕医疗保险这个专业方向,突出医疗保险的医学背景和医学特色,要有别于其他专业方向的课程设置。在此,笔者建议开设人身保险(人寿与健康保险)、保险精算学、保险经营管理学、保险营销与实务、保险核保理赔医学、疾病分类学、病案学、社会保障概论、社会医疗保险学、社会保障基金管理等课程。除了这些必修课程外,还可以开设一些专业方向性的选修课程,将那些能在专业上继续加深的课程或前沿课程纳入,让学生拓宽知识面、及时了解学科发展动向。例如可以开设金融理论与实务、保险会计学、保险统计学、保险公司财务管理、保险核保与理赔、劳动经济学、医院管理学、公共关系学等课程。考虑到医疗保险专业一般是在医学院校开设,这些院校金融保险类师资力量较为薄弱,能够提供的专业选修课程有限,针对这种情况,与财经院校相邻较近的医学院校可以采取“校校合作”的方式,大胆尝试跨校选修【5】,使得不同学校之间的教学资源能够互补、共享。
2.4调整理论和实践课程的比例,加强实践和实习环节
医疗保险专业是一门应用性非常强的学科,用人单位对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要求高,学校必须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锻炼,具体可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2.4.1加大实践课程和见习课程的比重
首先,在医学和临床课程设置上,要加大实验课和临床见习课的比重,在这一点上,医学院校具有别的学校无法比拟的优势,实验室条件成熟,并且有长期合作的临床见习单位。其次,在保险学、人身保险、法学等理论课上,要增加案例分析课,让学生参与讨论,加深对基本原理的理解,锻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再次,高校要加强和保险公司的合作,定期请保险公司专家到学校来举办讲座,给学生讲解保险领域的前沿知识,还可以建立一批实习和见习基地,供学生实践锻炼所用。
2.4.2除专业实习外,增加临床实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