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基础护理学论文

基础护理学论文

时间:2022-06-28 04:38:4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基础护理学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基础护理学论文

第1篇

【关键词】品管圈活动;基础护理学;实验教学;过程

《基础护理学》是护理专业的核心基础课,包括护理理论和护理实验两个部分。护理实验教学在《基础护理学》课程教学过程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是学生理论联系实际、锻炼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同时,《基础护理学》实验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专业性,其掌握程度直接影响护理专业学生今后的临床实习和工作。品管圈活动(QualityControlCircle,QCC),也称持续质量改善小组,简称QC小组。作为全面品质管理的一环,是同一工作场所内,工作性质相似的人员,在自我启发、相互启发下,活用各种质量控制手法、全员参与,对自己工作现场不断地进行维持与改善的活动。[1]品管圈起源于的60年代日本,在1963年由日本石川博士开始倡导。在中国,品管圈活动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广泛应用,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开展品管圈活动的项目,一方面,为了使护理专业学生更好地熟悉和掌握这种管理方法;另一方面,也探寻这种管理模式在护理实验教学活动中的应用效果。我们在2014年9月~2015年9月,延安大学医学院2012级护理本科生的《基础护理学》实验教学环节中开展品管圈活动,并取得较好的效果。实验教学活动如下:

一、研究对象和方法

1、研究对象。以延安大学医学院2012级护理专业本科学生46人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个小班,其中一个小班为实验组,另外一个小班为对照组。在性别、年龄、男女生比例、所学其他课程的学习成绩等方面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研究方法。由同一名教师对《基础护理学》理论课和实验示教(利用护理示教室装有护理示教与返示教系统)统一讲授。对照组:按传统教学过程进行,即按“教师示教—学生训练—回示—教师总结”的流程来进行。实验组:按每6名同学组成的QC小组进行分组,其中民主选举一名圈长,负责直接应用品管圈活动原理和头脑风暴法、鱼骨图因果分析等方法,按其基本操作步骤逐一实施;辅导员由教师承担,对整个品管圈活动加以把控和指导。每一个圈组的品管圈活动过程是完整、统一和连续的过程。实验组教学效果需要每个QC小组质量的保障,实验组中各QC小组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促进。采取了①学生自测评价法:学生利用手中的延安大学医学院自编的评分标准进行自测。②圈组内互检评价法:组内互测是提高技能训练的关键。在技能训练过程中,对一个操作,大家找出操作好的方面和不足的方面,共同探讨,是相互促进、相互提高的较好办法,更有利于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3、教学效果评价方法。两组学生的操作成绩总分为100分,由两部分构成,即平时考核评价法:以教师组织学生在护理操作回示中的成绩作为平时成绩,按20%记入总成绩;终期考核评价法:操作考试成绩占80%记入总成绩,操作考试采用延大自编教材《基础护理学实验操作评分标准》作为考核标准。4、问卷调查。期末考试结束后,根据实验教学改革的目的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共设计9个条目,对实验组和对照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发放问卷46份,收回46份,有效回收率为100%,了解学生对实验教学中应用品管圈活动的效果评价。

二、结果

两组学生操作技能考核成绩比较见表1。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用平均成绩来(x±s)表示,两组间用t检验进行比较(P<0.05),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同学问卷调查结果见表2。

三、讨论

1、品管圈活动激发了护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传统实验教学方法计较落后,采用灌注式方法,即预习(学生按教师要求提前复习,但教师不检查效果)——示教(教师边讲授概念、方法、注意事项,同时,演示操作过程)——学生自由练习(学生模拟教师的操作过程)——回示(教师点评学生的操作效果)——总结(教师强调操作要点),主要由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做学生看,学生模仿教师的操作过程,学生始终处于被动学习地位。学生缺乏思考和对操作应用的灵活性,滋生了《基础护理学》操作是较枯燥的体力劳动这种念头。有的学生甚至对《基础护理学》的专业技术含量产生了怀疑的态度,使学生缺乏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品管圈活动的运用,促进学生对所做的操作积极改进,多思考、加深了学生对《基础护理学》的理解和应用。这调动了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表2显示,实验组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性、主动性明显高于对照组。2、品管圈活动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传统的实验教学方法是以教师为中心,由教师进行示范,学生模仿学习,[2]使学生的思维局限在所看到操作过程而不深思为什么这样做,缺乏批判性思维,进而不能发挥创造力。而在学生在操作过程中运用品管圈活动,通过多思考、多质疑,使他们锻炼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100%),从而培养了临床思维和评判性思维能力。3、品管圈活动有利于培养团队协作精神,使学生的沟通能力和操作能力得以提高。传统的教学方法,在教师示教后,每个学生按照自己对教师讲授操作理解和记忆,各自进行练习,缺乏同学间协作,帮助,不能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而品管圈活动使学生不是一个独立的个体,而是一个学习的团队,只有圈内所有学生团结协作,群策群力,整个圈组才会取得好的成绩。这样的学习过程,充分地发挥了团队的作用;同时,促进同学间的相互沟通、相互帮助、相互理解,使学生的沟通能力和操作能力得以提高。4、品管圈活动培养了带教老师的教学和科研能力。在《基础护理学》教学中开展品管圈活动,对带教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教师不仅要对整个教学过程加以把控和指导,还要引导学生之间互相考核、督促,分析失误因素。教师要善于调动每个同学的主动性和团队学习的热情,鼓励小组成员共同进步。每次实验结束后,学生和老师双方互相评价和反馈,找出教学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将反馈的信息进行分析、总结。及时对不足的方面进行改进和调整,增强了带教老师的责任感,将PDCA循环理论应用于临床护理带教过程中,有利于提高了带教老师教学能力。[3-4]在带教过程中,通过检索文献、多思考、多总结,提高了教学科研能力。

综上所述,品管圈活动运用到《基础护理学》实验教学中提高了学生的护理操作水平和综合素质。在本次实验教学环节改革中,无论对学生还是教师,运用品管圈活动管理模式都是一个新挑战,我们也发现了一些不足,比如整个护理实验都运用其方法,不能凸显重点实验操作项目,在这些操作上不论教师还是学生,都没有达到最好的学习效果,如何更好地将品管圈运用教学活动中,还需要进一步探讨。

作者:苗梅静 臧小娟 苏鹏飞 单位:延安大学医学院基础护理教研室 延安市宝塔区人民医院 延安大学网络信息中心

【参考文献】

[1]张国幸.医院品管圈活动实战与技巧[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

[2]GoldsmithM,StewartL,FergusonL.PeerlearningPartnership:Aninnovativestrategytoenhanceskillacquisitioninnursingstudents[J].NurseEdueToday,2006.26(2)123-130.

第2篇

成人护理学毕业设计指导模式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与发展,尤其是加入WTO后,高等教育改革也与时具进,无论是办学规模、培养目标、教学模式,还是教育观念,个性体现,价值取向等方面,都发生了深刻变化,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毕业设计 (论文)也是成人护理学专业完成学业的最后一个环节,是学员毕业的标志性作业,成人护理学专业的毕业设计(论文)在于总结专业理论的学习成果,培养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是衡量成教护理学专业专、本科毕业生是否达到全日制普通高校相同专业相同层次的学力水平的重要依据之一。此外,目前成人护理学专业毕业设计(论文)的教学理念和方式还停留在比较传统的层面上。如何提高学生书写论文的兴趣,培养学生创新精神,锻炼学生从事科研的能力,并启发和鼓励学生排除各种困难、克服心理障碍,写出高质量的毕业论文,成为成人护理学专业毕业设计(论文)教学值得思考的问题。

一、目前成人护理学专业毕业设计(论文)指导存在的问题

1.毕业设计时间太短

成人护理学专业的毕业设计(论文)的安排,往往是在最后一学期初,时间仓促,老师和学生接触较晚,加之指导老师是由学校统一安排,关系不易融洽,给师生交流和设计过程管理带来困难;学生接触设计(论文)题目较晚,题目又是由指导老师选定,导致学生对题目不能深刻理解,更没时间进行充分的收集资料、查阅文献;致使学生兴趣与安排题目严重错位,学生态度消极,工作被动。学生往往不能经历一个完整的过程,有些学生毕业设计(论文)已完成,对毕业设计(论文)理解还是模模糊糊的,从而影响毕业设计的质量。

2.规定太死

因规定太死突出了毕业设计(论文)规格、标准统一的过分苛求与因人而异个性化发展不协调。传统的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程序,都是从指导老师报题目、筛选汇总、公布、学生选题,到学生选题结果汇总、呈报、公布结果,再到指导答疑、论文撰写、成绩评定等环节都做了相应的规定。限制了学生个性化发展。

3.没考虑学生的感受

长期以来,成人教育的服务机构一直是以教育者的“主人”自居的,从来没有考虑学生的感受,打击了成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4.没有体现成人已有实践知识的认知主体地位

目前,成人毕业设计大部分实行约束性的选题,先由指导老师拟定,再由学生在此小范围内选题。选题的创新性不足,缺乏对学生的综合训练,限制了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没有以学生为主体,忽略了对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相结合的培养。有的题目太简单,学生不需要太多的努力,短时间内就完成任务;有的题目对于学生来说太难,学生做不出来,最终应付了事。这些情况都没有起到培养学生基本技能和综合能力的作用,同时也影响毕业设计的质量。

二、成人护理学专业毕业设计(论文)模式的构建

为保证成人护理学专业毕业设计(论文)质量,针对传统毕业设计中存在的问题,构建了一套适合成人护理学专业毕业设计(论文)指导模式:“指导-实践-再指导-再实践”的循环指导模式。它贯穿到毕业设计(论文)完成的整过程,是动态的、循环的、能活的。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指导为主导的教学理念;“学生-教师”互动指导教学过程。改变的过去单一的关起门来做毕业设计(论文)的做法,充分利用校内外可以利用的资源,使毕业设计(论文)指导充满了人性化和个性化;使成人学生能摆脱对教师的依赖,拓展自己的思维、运用现有知识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写出具有使用价值和社会价值的毕业论文。

1.成人护理学专业毕业设计(论文)模式的核心

成年人是一个成熟的人,在学习上,他们可以自己决定学习的目标,选择自己学习需要,更希望自己能够在学习过程中发挥主体作用,并选定学习的方法进行持续学习。所以,成人护理学专业毕业设计(论文)模式的核心应该是教学理念上的变革与转换。在成人护理学专业毕业设计(论文)的教学理念上要把“以老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老师指导为主导的教学理念。教学理念决定着教学内容、教学组织、教学方法与教学目标,是引导或左右整个教学过程的“指挥棒”。而教学理念的转变体现在教学组织上以学生为中心,给学生充分自主选择的权力,以“学生-老师双向选择”的方法来确定指导老师;在教学方法上体现以学生为主体,老师指导为主导,改变了传统的由老师指定毕业设计方案,给学生自主选毕业设计方向的权力。“一个人如果个性中具有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需的各种能力,并且能够把这些能力很好地结合起来出色地完成这种活动,那就说这个人具有从事这种活的能力。才能就是各种能力独特的结合。如果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需的各种能力得到充分的发展和最完善的结合,并能创造性的杰出的完成相应的活动”。由此可见,因材施教,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是十分重要的。指导老师以讨论与引导的指导方法相结合的指导教学为特点,体现教师与学生“主导与主体互动”作用,使学生能将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相结合的创新型教学模式。

2.成人护理学专业毕业设计(论文)模式的具体环节

准备阶段、理论指导阶段、确定毕业设计(论文)方向、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的制定、完成毕业设计(论文)。

(1)准备阶段:指导老师的选定。选择既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又有丰富的临床实践工作能力及有一定科研经验护理学专业老师担任指导老师,并对指导老师进行针对性培训。原则上每位指导老师指导6~8位学生。

(2)理论指导阶段。学生入学的一学期就开设理论课,由理论课主讲老师采用集中授课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毕业设计(论文)全面理论培训。培训的方法是指导学生如何确定方向,针对自己所学和兴趣特点进行选题。系统地讲解如何书写毕业论文,以及怎样查阅资料和如何遣词造句,毕业论文的格式要求及对论文进行修改的策略。

(3)确定毕业设计(论文)方向。改变传统的指定指导老师的教学模式,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给学生充分自主选择的权力,学生根据自己的需求和个人兴趣选择指导老师;老师根据教学时了解到的学生情况来决定是否指导某个学生,形成一种“学生-老师双向选择”的方法来选定指导老师。这种指导关系的确定不是由学校安排,也不是由学生或老师单方确定,而是在充分了解,求得互信的基础下确定下来的,这样一来,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激发了老师的积极性和责任心。指导关系确定后,学生提前进入相关资料准备,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开展调研,结合学生所从事临床工作中接触较多的、体会较深的实践知识,学生自选或在指导老师的启发下初步确定毕业设计方向(或毕业论文选题)。学生带着毕业设计方向,到临床中实施并收集相关数据,尽量做到真题真做。

(4)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的制订。学生收集好临床数据,在最后一学期与指导老师探讨或在指导老师的引导下,确定毕业论文题目,初步确定毕业论文内容纲要。完成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的制订。

(5)完成毕业设计(论文)学生在临床实践中,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来完成毕业设计(论文)。在写作中遇到问题及时和指导老师讨论,指导老师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引导学生随时自问如何去写好这篇论文,自己的这篇论文内容是否紧扣主题、重点是否突出、数据是否充分、结构是否合理。当初稿完成后,指导老师要指导学生自己评估初稿是否达到了预想的效果,怎么去修改好论文直到定稿。在整个毕业设计过程中学生随时和指导老师交流,老师引导学生查阅相关资料,使学生及时获得指导和帮助,其内涵就是整个毕业设计都是通过指导-实践-再指导-再实践的循环指导模式来完成毕业设计(论文)。

三、小结

成人护理学专业的学生来源于临床一线,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但理论水平的个体差异性较大。其中,许多学员由于缺乏平时训练,对毕业论文的独立写作感到压力很大,难以下笔。该指导模式是以调查结果为基础,通过分析研究而构建的适合成人护理学专业学生特点的、科学、有效、可行的成人护理学专业毕业设计(论文)的指导模式;在运用构建的模式对学生实施指导后,使学生能活的将在学校所学到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工作中,体现在毕业论文书写中。对提高学生书写论文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锻炼学生从事科研的能力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陆月光,杨景兴,牛春梅.毕业论文(设计)的现状分析与对策调适[J].河北科技大学学报,2002,(03):69-72.

[2]杨诚德.成人教育的学习心理及特征[J].中国成人教育,2010,(10):16-17.

第3篇

关键词:质性研究;护理学;研究生;学位论文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48-0076-02

自从20世纪80年代初质性研究被美国护理学家引入护理领域之后,在各国发展得比较迅速。在护理领域,研究者发现越来越多的问题仅用量性研究已无法得到很好地解决和解释,而质性研究具有其独特的优势,对事物或现象进行整体且深入的研究,通过揭示事物内涵来认识事物,因此护理研究人员逐渐开始运用质性研究来解决一些研究问题,质性研究在护理专业的重要性也就越来越突出。质性研究往往对研究者本身的要求较高,而护理研究生往往能代表该领域的较高研究水平,为此,本文通过分析质性研究在我国护理学研究生学位论文中的应用现状及进展,旨在为质性研究在我国护理领域的运用提供参考。

一、质性研究的定义及特征

质性研究是在自然的情境下从整体的高度对社会现象进行深度探究和诠释的过程,它要求研究者在研究过程中要融入被研究对象的经验世界中,深入体会他们的感受与看法,并从被研究者的立场来诠释这些经验和现象的意义。因此,研究者在进行质性研究的过程中,必须充分理解社会现象的不确定,对研究对象有高度的敏锐性,通过与被研究者的密切互动,对社会现象或行为进行全面、深入的理解。质性研究最大的特点在于其具有强烈的人文关怀和平民意识,它需要研究者参与到研究情境中,与研究对象产生互动,从而对事物的复杂性和过程性进行长期深入的考察与体悟。

二、文献的纳入与排除

以“护理学”“护理领域”为检索词在万方数据库的学位论文、CNKI的博硕士论文中检索,检索截止至2014年5月的所有护理学研究生学位论文,共检索2385篇。纳入标准为质性研究论文,包括个案法,参与观察法,访谈研究法,扎根理论法,内容分析法,德尔菲法。排除标准为仅出现质性研究等相关字眼而未运用质性研究方法的论文。最终纳入429篇。

三、结果

对429篇论文进行分析的结果见表1~3。

四、讨论

护理学研究的范畴随着护理观念的转变将不断更新,护理领域的研究对象往往是人,这就导致了其研究内容的复杂性,很多研究现象及内容仅通过量化指标是无法衡量且不能被解释。而质性研究对事物或现象进行整体的、深入的、层层相扣的研究,揭示事物内涵认识事物。因此,运用质性研究来解决研究问题的研究者越来越多,但在质性研究发展较快的同时,仍存在一些不足。

1.年份。由表1可以发现,我国护理学研究生学位论文中质性研究应用较少,于2003年才出现在护理学研究生学位论文中,尽管护理学研究生学位论文中质性研究呈逐年上升趋势,但文献总量只有429篇,占所有护理学研究生毕业论文的17.98%,可见质性研究在我国还处于起步阶段,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2.质性研究方法。由表2可以看出,我国护理学研究生学位论文运用的研究方法比较单一,应加强其质性研究方法的学习。从文献分析结果显示,多数文献都运用的是德尔菲法,其次是访谈法。这可能与研究目的及研究方法的特性有关。一方面我国护理的很多研究领域才刚刚起步,处于理论研究阶段,研究者往往需要去构建一个量表或者某种体系,通过文献分析发现,多数研究者运用德尔菲法就是为了达到构建量表或体系的目的;另一方面是因为德尔菲法的研究对象往往是某些领域的专家,资料来源主要是这些专家的想法和理念,而研究者能参与的研究过程就是对资料进行整理,不参与对研究现象或问题的探索和思考,因此,与其他质性研究方法相比,对研究者的要求较低,运用相对简单。护理学研究的范畴随着护理观念的转变不断更新,研究的内容也将更有深度,而质性研究中除除德尔菲法外还有多种研究方法,例如扎根理论,因它对研究者的自身素质要求较高,需要系统的培训,因此研究者运用的较少。由此表明,护理研究者在认识到质性研究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的同时,还需要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研究素质,能根据研究目的而选择合适的质性研究方法,从而能真正地解决研究问题。

3.培养单位。由表3可以发现,质性研究论文作者的培养单位区域分布局限。我国护理学研究生学位论文中作者的培养单位,28.11%集中在第二军医大学,11.18%在山西医科大学,4.90%在福建医科大学,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因为质性研究的选择不但与研究者自身的素质有关,还和培养单位的学术氛围相关。就第二军医大学而论,20世纪90年代初第二军医大学第一次以联合培养的方式招收护理学研究生,现已为社会培养出了一批高学历、高素质的护理学人才。因此,有必要为护理学研究生开设专门的质性研究课程和系列专题讲座,各学校之间相互交流,提高护理学研究生综合素质,从而打开区域限制,使质性研究方法的运用在研究生中能够普及。

4.质性研究的伦理问题。质性研究中的伦理是指研究者在整个质性研究过程中道德上的考虑、选择和责任,尊重人的生命、权利和尊严。在质性研究的过程中,研究者需要进入被研究者较为隐秘的生活领域,深入了解他们的生活经验和内心世界,与他们有较多时间的密切互动,本研究分析发现,大部分的论文对伦理方面未提及或描述不全面,仅提到对研究对象的知情同意权和资料保密这两个问题,而对于质性研究过程中怎样避免对研究对象的伤害以及资料返回研究对象处核实这两方面很少涉及。因此,在设计课题的开始,研究者就要考虑到研究对象尊严的价值,同时在研究过程中要遵守伦理原则,对研究结果进行客观且真实的报道。对研究者来说,保持足够的敏感,及时敏锐的加以识别,意识到自己应该承担的伦理责任,在科学方法与伦理价值之间保持适当的张力显得格外重要。

五、质性研究在护理科研中的前景展望

本文通过对国内护理学研究生学位论文的回顾,可以发现,国内质性研究起步较晚,发展较慢。虽然在我国的护理本科所学的《护理研究》教材中已涉及到质性研究,但仅是对质性研究进行了简单介绍,而且质性研究方法不是仅通过教科书的宣讲就能掌握,是需要研究者不断地加强与质性研究相关的培训以及在研究过程中不断地摸索而领悟的。作为护理领域中富于发展前景的研究方法之一,高等护理的教育者应重视护理质性研究培训的启动和实施,并在实施中探索、发展和完善质性研究的护理学应用,通过对质性研究方法更深入的分析及了解,采用多种质性研究方法为具体的研究问题服务,深入挖掘质性研究对护理学研究的独特意义,掌握科学的质性研究方法,为未来的护理科研队伍奠定基础,对促进护理学科发展意义深远。

参考文献:

[1]周荣慧,黄人健,李春玉,等.护理质性研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护理管理杂志,2002,2(1):21-23.

[2]蒋逸民.质性研究概论[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1.

[3]陈向民.在行动中学作质的研究[M].第一版.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3.

[4]胡雁.质性研究[J].护理进修杂志,2006,(21):579-581.

[5]朱海利,陈鸿华.我国护理硕士教育的现状及思考[J].护理研究,2006,20(8):1982-1984.

[6]张美芬,杨清秀.护理研究中的伦理要求[J].中国医学伦理学,2003,16(1):52-53.

第4篇

关键词 毕业论文 本科护生 选题 论文答辩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Thinking of Nursing Professional Undergraduate Thesis Guidance

WEI Youlong, ZHANG Lirong

(Medical and Nursing School, Chengdu University, Chengdu, Sichuan 610106)

Abstract Purpose: To discuss the measures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nursing undergraduate thesis. Methods: Through the summary of school in recent years on the nursing profession thesis guidance on topics, guidance tools, reply evaluation system to explore a series of effective methods. Results: To improve students' degree of emphasis on the thesis, reasonable topic, greater degree of optimization guidance model can improve the quality of dissertation writing. Conclusion: To improve nursing quality undergraduate thesis integrated initiatives plays an active role for cultivating high quality clinical nursing practice talents, and improve the level of care and professional.

Key words undergraduate thesis; undergraduate nursing students; topic; thesis

1 提高学生的重视程度是完成毕业论文的基础

本科新生进入学校后就应让学生明确毕业论文是本科生在大学学习阶段最重要的一门课程,是授予学位的必要条件,对其综合能力的培养和素质的提升起着重要的作用。用往届因毕业论文不合格而未拿到学位的例子,打消学生侥幸过关的心理,端正态度。同时指导教师在指导环节也应该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事业心对待这项教学任务,并制定相应的奖惩制度。我校护理学本科学生有一年的实习期,在学生进入实习前的一学期成立本科毕业论文领导小组,组织毕业论文写作讲座,确定指导教师指导的学生名单。召开开题报告会,再次强调毕业论文的重要性及完成每一环节的时间安排。

2 合理的选题是完成毕业论文的关键

选题是毕业论文的起点,合理的选题更是保证毕业论文质量的关键。毕业论文的选题要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现实应用价值,要符合培养目标的要求,体现专业特色,选题应具有一定的深度、广度,选题应大小适宜,题目新颖。

从专业课程的学习中获取选题的灵感。虽然毕业论文一般在最后一年进行,但是学生在校专业课的学习中就应有所准备。专业课教师在授课时,应提出与本课内容相关的一些前沿知识及在护理学领域中对一些问题的不同观点,而这些知识、观点、问题都可能引起某些学生的高度关注,甚至成为他以后毕业论文的选题。

从大学生创新实验中进行总结归纳得到选题。我校每年进行的校级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是我校开展以实验为主要手段的大学生自主管理的科技创新实验活动,为我校“质量工程”建设中一项以学生为主体的项目,其实施可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锻炼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学生积极申请参与项目过程中,可以找到适合学生自己的毕业论文的选题。

从临床实习中发现问题上,提出论点。护理专业实习教学作为理论联系实践的过渡时期,是培养合格的护理人员必经的途径,我校护理学专业本科学生有一年完整的系统的综合医院的实习时间。学生在不同科室的实习中所接触到的新观念、新技术及发现的一些新问题等,学生可以把自已最感兴趣的方面作为毕业论文的选题。

从教师的科研项目中分出一些子项目作为毕业论文的选题,这是一个较好的方式,最好是参与科研项目的同学,但能参与教师科研项目的本科层次学生毕竟有限。

查阅文献,从中获取选题方向。阅读大量中英文综述、论文,先粗读,从中选取对论文选题及写作有参考价值的文章;再进行精读,从中提取有意义的内容。有疑惑或困难时要向指导教师多请教;同学之间要多联系、探讨,获得同学的协助、支持。

3 优化指导模式是完成毕业论文的重要手段

建立毕业论文辅导的QQ群,便于加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联系。学生书写毕业论文主要是在实习期间,与指导教师当面交流的机会较少,建立毕业论文的专用QQ群,可以及时将学校对毕业论文的通知和要求传到群共享中,并能与学生及时沟通,解决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同学也可以将论文书写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在群里进行讨论。

标准化毕业论文格式,我们学校是一所综合性的院校,作为医学及护理学专业有其自身的特点,故此学院在大学论文格式的基础上作了一些修订,制定出更加适合护理学科的论文格式,让学生严格按照格式书写。

重视统计软件的学习及辅导,从最近几年护理学生在论文选题上看,有很大一部分是调查报告,这必然会涉及较多的数据分析和处理,故此应加强护理学生在校期间对统计学及统计软件应用能力的培养。

建立毕业论文数据库及优秀毕业论文展区,学生可以对历届优秀毕业论文进行学习、借鉴,推陈出新。

严格限定教师指导学生的数量才能保证论文的质量,一般学校都将教师指导学生的数量计为教学工作量,有些教师为了完成更多的工作量会导致辅导的学生过多。人的精力是有限的,辅导学生过多必然导致论文质量的下降。故此学校应根据教师的职称,平时的教学工作量及其指导的往届学生论文的质量等方面综合考虑,合理地安排其指导学生人数。

评阅老师严格把关,将学院毕业论文的指导教师进行分组,同组指导教师之间可以对其指导的论文进行交叉审阅,相互提出参考意见。并让经验丰富的指导教师同时担当该组的评阅教师,对开题报告及论文进行评阅把关,以保证毕业论文的整体质量。

重视英文摘要的书写,毕业论文都要求学生书写相应的英文摘要,有些英文底子较差的学生在英文摘要的书写时常用些翻译软件,造成英文摘要错误极多。指导教师要对此严格把关,不合格者不允许参与论文答辩,这样也可以促进学生平时加强对英文的学习。

重视毕业论文的答辩工作,严控质量关。毕业论文答辩分组进行,指导教师与其指导的学生应分配在不同的答辩组,完善答辩评分标准。学生毕业论文的成绩由三部分构成:一是指导教师评分,二是评阅教师评分,三是答辩成绩,三个成绩分别占不同的比例,最后计算出总评成绩。对不合格论文进行整改,整改后进行二次答辩,二次答辩不合格者缓授或不授予学位。对优秀论文获得的学生及指导教师进行相应表彰,并推荐一些优秀,增强学生的成就感。

总之,学校、教师及学生对毕业论文高度重视,严格把握本科护生对论文的选题,并应用科学的指导方法,规范答辩模式,合理评价标准,行之有效的奖罚制度,才能保证本科护生毕业论文的整体质量,提高护生素质。

*通讯作者:张莉蓉

参考文献

[1] 陈振斌,张建珍.本科毕业论文(设计)选题情况调查与思考[J].海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

[2] 杨雷,齐静.医学护理专业毕业论文改革的研究与实践[J].卫生职业教育,2011(22):8-9.

第5篇

1继续护理学教育的现状

由于历史原因致使现有的护理队伍参差不齐,仍以中专学历为主体,知识老化,尽管职称高理论知识和专业技术有的还不如低职称的护士,形成知识结构和职称结构失调,近两年才有本科生充实到临床[2]。随着护理事业的飞速发展和对护理人员素质要求的不断提高,不进行继续学习从事临床工作都吃力,还如何承担得起护生的带教工作,学术、科研就更无从谈起。更何况根据知识更新法测算,一次性学校获得的知识不到十年就会老化,工作五年以上的护士如果没有获得继续教育,她所拥有的知识一半应更新,因此,继续护理学教育是非常必要的。

2继续护理学教育的重要性

2.1护理模式的转变确立了新的护理观念,即以人的健康为中心的系统性整体护理代替了以疾病为中心的功能护理,护理模式的转变是护理人员的工作和护理教育的形势和内容都发生了改变,这些知识的充实和能力的提高,是护理人员在学校里无法得到的[3]。

2.2继续护理学教育是对护理人员进行必要的知识储备,有利于推动医院科研水平,对开发项目、课题研究、引进新技术、挖掘多方潜力的惟一途径。

2.3提高整体护理水平,提高服务质量,使原有的知识技能得到更新、补充、拓展、加深,以完善知识结构。

3继续护理学教育的形式和方法

以多层次、多形式、多渠道、多元化为基本框架,采用全员培训、全面培训、全程培训的立体化模式,对护理人员进行继续教育;以临床实践为主、自学为主、专科理论与专科技能以科室为主,不能只局限于短期培训、学术交流、会议、专题讲座、外出培训等这些只有少数人能参加的培训。

4继续护理学教育的作用

4.1通过继续学习提高了各种护理文件书写质量,使其更具合理性、合法性。

4.2继续护理学教育在带教中的作用继续教育提高了高年资护士的理论水平,使带教更具科学性,让即将进入临床的护生有计划的岗前培训、基本技能训练、临床技能训练、工作环境中的人际关系、协调能力,培养其团队意识,提高团结协作能力,完成由个体人向社会人的转化,以及护生参与护理研究培养护理科研能力,将其培养成自信、客观、有责任感、有护理管理能力、有专业技能等新型护理人才,为今后护理事业的发展奠定基础。

4.3继续护理教育的实施提高了科研创作能力我院开展继续教育3年来护理论文、护理科研的数量质量逐年增加,仅以国家级护理论文为例,2008年为24篇,2009年60篇,2010年62篇,2011年仅上半年就已35篇。临床上小发明创作也从无到有,从有到新,如皮肤科红外治疗仪架的发明,外科护士输液架的革新等都是临床护士继续学习结合实际的有力见证。

4.4继续护理学教育可以给医院带来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通过护理人员整体水平的提高,提高了服务质量,使护理人员原有的知识技能得到更新、补充、拓展、加深,达到完善知识结构,提高创造能力,为科教兴院造就一批高层次、高水平、高素质的护理人员,为医院带来了明显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5讨论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学的发展,医学护理的内涵和外延不断拓宽,护理专业的方法手段和管理模式也不断改变,一次性学校教育不能适应护理学科的发展和临床工作的需要,继续教育这种终身性教育方式是培养新型护理人才的唯一途径,它以人为本,注重护理人员专业知识、技能、潜力、交流与协调能力、领导能力等全方位能力的更深层次的培养教育,提高了护士的整体素质,完善了知识结构,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将继续护理学教育做大做强,以适应护理改革和护理学的自身发展。

参考文献

[1]梁瑛琳.我国继续护理学教育现状及发展设想.继续医学教育,2011,15(3):34.

第6篇

1文献的概念及其分类

文献是通过载体记录的知识,载体是文字语言附着物,是物质形态。从古至今,载体有竹简、纸张、磁带、磁盘、光盘等。科技文献是记录、保存、交流和传播科学知识和思想的一切著作的总称。其分类包括:①一次文献即原始文献。②二次文献。在一次文献基础上加工而成,常称为“检索工具”,如目录、索引、摘要等。③三次文献。通过检索工具(二次文献)收集原始资料(一次文献),加工整理成的综合性文献资料,如综述、述评、年评、指南等。④零次文献。

未成文的口头传递的信息,或手稿之类的资料,即还没有传播载体。

从上可以看出,综述既不同于原始论文,不属一次文献,也不是论文的摘要、索引或书目,不属二次文献,而是一次文献高度浓缩的产物,是把多篇相关文献综合加工而写成的三次文献。因此,综述包容的信息量大、反映学术动态快,是获取信息、促进科研、指导实际工作的有效途径。

2文献综述的特点

综述包括现状综述——成就性综述、回顾性综述——动态性综述和专题争鸣性综述三种。其特点如下:①资料来源是拿别人的文章做自己的文章。②研究对象是文献资料,不是人或动物。③内容涉及面广,信息浓缩、精炼。④叙述性的表现手法,以事实为基础,在充分占有资料的基础上进行适当的评论。⑤引文多,有很强的参考性。

3撰写文献综述的必要性与重要性

信息时代的特点如文献数量多、增长快,内容分散,重复交叉,语种增加,知识老化加速,质量下降,时滞严重等,呼唤着护理综述文章的出现,使其显得非常必要。此外,综述是知识再创造的研究(科研分为创造知识、修改知识、综合利用知识),写作综述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步骤,是促进护理学科发展、成熟,促进人才成长的重要环节。再则,综述提供回溯检索文献线索等,以上说明文献综述的撰写显得非常重要。

4写作步骤

4.1选题

①选取护理工作中急需研究、解决的问题。②选取位于学科前沿,有一定超前性,能反映新成果、新技术、新动向或矛盾焦点的问题。③选取自己熟悉或有一定研究基础的题目。④选题要大小适度。⑤希望在杂志发表的综述,应注意期刊的要求。总之,选题要实事求是,量力而行,掌握四个相符:与个人主观条件相符、与自身客观条件相符、与护理进展现实相符、与自己今后的研究方向相符。

4.2收集文献资料

4.2.1对文献数量和质量的要求:①数量要求。>40篇,有人提出初始收集资料最好>100篇。②质量要求。年代分析,文献发表的年代越近越好,近3年最好,至多不超过5年;专业分析,资料来自本专业学术期刊、核心期刊的论著性文章;国别分析,资料来自本课题研究的先进国家、权威机构、有威望的专家;主题分析,引用资料的主题与自己的选题相同或相近。

4.2.2收集方法:①顺查法。顺年查找,由远及近。②逆查法。由近及远,从当前开始,倒查近3年或5年的文献。③追溯法。又称篇后文献检索法,是利用已发表综述后的参考文献进行追溯查找的方法。

4.2.3检索工具:有目录、索引、文摘等类型。①中文工具。《中文科技资料目录》(医药卫生)、《国外科技资料目录》(医药卫生)、《全国报刊索引》(自然科学技术)、《中国医学文摘》和《国外医学》等。②英文工具。美国《医学索引》(IM)、荷兰《医学文摘》(EM)、美国《生物学文摘》(BA)、美国《化学文摘》(CA)等。③联机与光盘。中国生物医学光盘数据库(CBMDISC)、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联机数据库(MEDLINE)等。④网上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数据库、中医药信息检索系统网上数据库等。

4.2.4检索途径:①题名途径(主要按书名、刊名检索)。②著者途径(按作者姓名检索)。③分类途径(按文献所属学科类查)。中国图书分类法规定,“R”是医药卫生,如R4为临床医学,R47为护理学,R248为中医护理学,R5为内科学等。④主题途径(按规范化术语即主题词查)。

4.3整理加工文献

①阅读(浏览、粗读、精读;应确定优先阅读的文献)。②整理、分类、筛选。③综合组织(可按主论点、分论点组织论证材料,确定论证方法,安排层次结构)。④拟定提纲,完成全文。

第7篇

齐鲁护理杂志(期刊级别:科技核心期刊 ) issn:1006-7256 cn:37-1257/r 邮发代号:24-127 周期:旬刊 出版地:山东省济南市 主管单位:山东省卫生厅 主办单位:山东省护理学会 齐鲁护理杂志期刊简介 《齐鲁护理杂志》是由山东省卫生厅主管、山东省护理学会主办的护理专业学术期刊。1995年3月经国家科技部、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国内外公开发行。自2010年7月份开始,由半月刊改为旬刊,每月第一期为内科护理版,每月5日出版,邮发代号为24-49;第二期为外科护理版,每月15日出版,邮发代号为24-127;第三期为管理教育版,每月25日出版,邮发代号为24-240。 

2009年,《齐鲁护理杂志》再次被山东省科学技术协会评为山东省科协优秀科技期刊;被山东省新闻出版局组织的第七届报刊出版质量综合评估评审委员会评为山东省优秀期刊;被华东地区优秀期刊评审委员会评为第四届华东地区优秀期刊;经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认定,经过多项学术指标综合评定及同行专家评议推荐,被批准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栏目设置

论著、综述、调查研究、专科护理、基础护理、康复护理、循证护理、社区护理、个案护理、心理护理、护理管理、护理教育、健康教育、经验革新、护士与法、国外护理、临床医学、院内感染与控制等。 

办刊宗旨

认真贯彻党的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科学发展观,遵守党和国家关于出版工作的法令、法规及卫生工作方针、政策,及时反映护理学科的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突出护理学科的科学性、理论性及实用性,促进护理学术水平提高。 

第8篇

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基层管理者的科研意识和科研能力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自设问卷对某三甲医院的62名基层护理管理者进行调查。结果:基层护理管理者的护理科研的态度与认知均分为4.12±0.48;科研能力均分为1.83±0.44,影响护理管理者从事护理科研工作的主要因素有工作压力大,没有时间和精力(83.3%),单位不够重视(85.5%),缺乏统计学知识(80.6%)等。结论:基层护理管理者的护理科研的态度与认知偏高,科研能力中等偏低,应采取有效的措施,提高护理管理者科研水平。

关键词:基层护理管理者;科研能力;科研态度与认知

中图分类号:R197.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21-0086-03

护理科研是推动护理学科发展、提高临床护理质量的重要手段。如何提高护理科研能力是世界范围内护理专业所要面临的挑战。护士长是基层护理管理者,不仅要完成病区的护理质量管理、业务技术管理等工作,同时要参与护理科研工作,她们的科研能力的高低会对护理科研的发展造成一定的影响。本研究旨在通过对护理基层管理者的科研意识和科研能力等的调查,探讨其科研能力的现状与影响因素。

一、对象与方法

1.对象。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选择某三甲医院在职的基层护理管理者共62人。入选标准为从事护理管理工作1年以上,自愿参加本研究。

2.方法。①调查工具。采用自设问卷调查法,问卷内容包括:1)一般资料:年龄、职称、学历,是否参与本科生毕业论文带教等;2)对科研工作的态度和认知情况调查,包括护理科研对护理学科、临床护理工作、护理质量的提高和对个人的作用等方面,有10个条目,每个条目采用Likert5级评分法,(非常重要=5、重要=4、一般=3、不重要=2、非常不重要=1);3)对科研能力调查,包括选题、科研设计、收集资料、分析资料、统计分析、论文写作能力等12个条目,评分方法为完全掌握=3、基本掌握=2、没有掌握=1;4)制约临床护理带教老师开展科研的因素,为多选题。②调查方法。说明本次调查的意义,取得被调查者同意,采用无记名形式发放问卷65份,回收65份,剔除不合格问卷3份,实际有效问卷62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95.4%。③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分析采用χ±s表示,计数资料用频数、百分比表示,单因素分析采用t检验或方差分析,以P

二、结果

1.基层护理管理者的基本情况见表1。

2.基层护理管理者的科研态度与认知和科研能力现状。对62名基层护理管理者调查,其对护理科研的态度与认知偏高,均分为4.12±0.48;科研能力偏低,均分为1.83±0.44,在科研能力项目中均值较高的为论文写作能力(2.05±0.59)、收集资料能力(1.90±0.62)、选题能力(1.89±0.60),较低的为科研设计能力(1.73±0.71)、统计分析能力(1.60±0.61)。①不同年龄、职称、学历、是否指导护生科研训练的基层护理管理者科研态度与认知情况的单因素分析见表2。

#:不同学历的基层护理管理者对护理科研态度与认知存在统计学差异,经过两两比较,本科与大专存在统计学差异(p=0.01,

#:不同职称的基层护理管理者在科研能力存在统计学差异,经过两两比较,主管护师与副主任及以上护师存在统计学差异(p=0.00,

3.制约基层护理管理者开展科研的主要因素见表4。

三、讨论

1.基层护理管理者的科研态度与认知情况现状。通过调查,护理管理者对护理科研在护理学科、临床护理工作、护理质量的提高和对个人的作用等方面都有较清晰的认识,均分在4分以上,与董旭婷[2]的调查结果相似,说明随着高等护理教育和护理学科的发展,以及临床护理工作的需求,护理人员对护理科研的态度与认知均有很大的提高。

2.基层护理管理者的护理科研能力现状。科研能力是指掌握一些文献检索、科研设计、资料收集、统计学方法及撰写论文的知识和技能。科研能力是衡量护理高级专业人才的一个重要指标,而护理科研水平的提高是促进护理学科发展、提高护理服务质量的重要手段。通过调查,基层护理管理者科研能力中等水平,均分在1.83,其中相对较好的能力为的为论文写作能力、收集资料能力、选题能力,较低的为科研设计能力、统计分析能力,这与王欣鹃[3]、赵梦遐[4]等的调查结果相似。

3.制约基层护理管理者从事护理科研的因素。通过调查发现,制约基层护理管理者从事护理科研最主要的原因为工作压力大,没有时间和精力(83.3%),单位不够重视(85.5%),缺乏统计学知识(80.6%)),学科国内外发展不了解(79.0%),缺乏科研知识和能力(74.2%),缺乏足够的经费支持(72.6%),与于荣辉[1]对临床护士科研现状的调查结果基本一致,反应出我国目前临床护理科研的实际情况。因此,如何保证护理管理人员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投入护理科研工作是医院管理者要想提高护理科研水平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

护理管理者因为职务的因素,可以有更多的机会调动各方面的力量促进科研工作的进行,因此加强护理管理人员护理科研能力的培训,重视护理人员科研的需求,提供更多的学习和申报课题的机会等,都有利于基础护理管理者投入更多的精力从事科研工作,推动护理科研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于荣辉,丁炎明,朱赛楠.761名临床护士科研现状调查分析.中国护理管理,2012,12(6):47-49.

[2]董旭婷,赵梅,王维利等.安徽省护理管理者数量统计分析及影响因素研究.中国护理管理,12,(1):34-37.

[3]王欣鹃,任蔚虹.临床护理带教老师科研能力的调查分析.护理学杂志,2012,27(20):19-21.

[4]赵梦遐,孔令磷,朱利敏.三级甲等医院临床护士科研能力的调查分析.护理管理杂志,2015,15(4):283-284.

第9篇

一月

1.做好年个人工作总结及工作总结

2.组织完成对护士长年终考核登录档案

3.制定年工作计划(包括进修、继续教育、分级培养、专科培训、三基三严、质量管理等)

4.护理质量检查及护理行政查房

5.召开护士长例会

6.组织护理人员理论考试

7.组织护理学术讲座

8.评选优秀工作者

9.启动护士长助理的计划,安排护理本科生来护理部轮转

10.开展以“温馨护理站”为主题优质护理服务竞赛活动的动员工作

11.总结医疗辅助运转中心工作,开始双休日值班

12.完成疾病护理常规的编写

13.大内科护理业务查房

二月

1.节前护理安全检查,安排节前护理人员值班

2.护理质量检查及护理行政查房

3.召开护士长例会

4.组织护理人员理论考试

5.组织护理学术讲座

6.护士长管理培训

7.检查“温馨护理站”优质护理服务实施情况

8.大外科护理业务查房

三月

1.护理质量检查及护理行政查房

2.召开护士长例会

3.组织护理人员理论考试

4.组织护理学术讲座

5.招聘护士的面试考核

6.组织护理人员护理技能操作考试

7.检查“温馨护理站”优质护理服务实施情况

8.心内科护理业务查房

年第二季度护理部工作计划

工作重点:组织“5.12”护士节活动及表彰大会,举办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总结临床带教工作。

四月

1.护理质量检查及护理行政查房

2.召开护士长例会

3.组织护理人员理论考试

4.组织护理学术讲座

5.“5.12”护士节活动计划,科室相关工作布置

6.妇产科护理业务查房

五月

1.组织“5.12”各种活动及表彰大会

2.护理质量检查及护理行政查房

3.召开护士长例会

4.组织护理人员理论考试

5.组织护理学术讲座

6.举办国家级继续教育学习班

7.门急诊护理业务查房

六月

1.护理质量检查及护理行政查房

2.召开护士长例会

3.组织护理人员理论考试

4.组织护理学术讲座

5.组织护理人员护理技能操作考试

6.新分配护士的岗前教育

7.制定新护士轮转计划

8.总结实习生带教工作

9.组织护理人员护理技能操作考试

10.大内科护理业务查房

年第三季度护理部工作计划

工作重点:加强基础护理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检查“温馨护理站”优质护理服务开展情况。

七月

1.护理质量检查及护理行政查房

2.召开护士长例会

3.组织护理人员理论考试

4.组织护理学术讲座

5.检查“温馨护理站”优质护理服务实施情况

6.举办国家级继续教育学习班

7.自考本科生的理论答辩

8.大外科护理业务查房

八月

1.护理质量检查及护理行政查房

2.召开护士长例会

3.组织护理人员理论考试

4.组织护理学术讲座

5.申请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

6.加强护工管理和病人的基础护理,降低陪伴率

7.心内科护理业务查房

九月

1.护理质量检查及护理行政查房

2.召开护士长例会

3.组织护理人员理论考试

4.组织护理学术讲座

5.检查“温馨护理站”优质护理服务实施情况

6.组织护理人员护理技能操作考试

7.节前安全工作布置及检查

8.门急诊护理业务查房

年第四季度护理部工作计划

工作重点:10.1期间安全,加强病房管理,保证医疗安全,总结“温馨护理站”优质护理服务经验。

十月

1.节日期间工作安排

2.护理质量检查及护理行政查房

3.召开护士长例会

4.组织护理人员理论考试

5.组织护理学术讲座

6.检查“温馨护理站”优质护理服务实施情况

7.大内科护理业务查房

十一月

1.病房管理及基础护理、危重病人护理质量检查

2.护理质量检查及护理行政查房

3.召开护士长例会

4.组织护理人员理论考试

5.组织护理学术讲座

6.提交护理部用人计划

7.检查“温馨护理站”优质护理服务实施情况

8.迎接省卫生厅质量管理年的督导

9.大外科护理业务查房

十二月

1.完成护士年终考核

2.各科室提交明年业务学习及培养计划

3.年终质控工作总结

4.总结开展“温馨护理站”的经验暨表彰大会

5.护理质量检查及护理行政查房

6.召开护士长例会

7.组织护理人员理论考试

8.组织护理学术讲座

9.组织年度医疗差错、事故及缺陷讨论会

第10篇

【关键词】人文关怀;婴儿;游泳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7-4378-01

随着我国医疗事业的深化改革,人们对于护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标准,护理工作应当由“将疾病作为核心内容”的护理模式转变为“将患者作为中心”的护理模式[1]。本文主要针对我院2012年6月至2013年8月240例游泳抚触婴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6月至2013年8月240例游泳抚触婴儿的临床资料,240例游泳抚触婴儿中,男130例,女110例,胎龄在36周-40周之间;出生体重在2500-4100g之间,出生1min时的Apgar评分在8-10分之间。所有婴儿、产妇均健康。将240例婴儿划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研究组120例,对照组120例;两组婴儿在出生体重、性别以及年龄等多个方面均无显著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

1.2一般方法

对照组行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行人文关怀护理干预,具体方法:

1.2.1树立以婴儿为中心的护理理念,深化人文意识。

1.2.1.1爱护婴儿,尊重家长。护理人员应当具备一个比较高的综合素质,具备良好的职业形象,积极主动的与家长交流、沟通,保持微笑的表情,亲切的言语以及温和的态度,使婴儿得到最佳的护理服务。

1.2.1.2重视人文意识的提升,转变护理理念。现阶段,大多数家庭均为独生子女,因此婴儿必然会成为一个家庭的中心;婴儿游泳抚触护理工作中的水温、护理人员的技术操作水平等多个方面,都是家长关注的重点事项,护理人员一旦出现操作失误等不良状况,则会导致护患关系紧张,甚至升级为医疗纠纷。因此,护理人员应当重视自身人文意识的加强,给予家长充分的理解。

1.2.2重视护理人员的培训,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1.2.2.1医院管理人员应当加强护理人员对于护理基础知识、专业知识的学习,选拨优秀的护理人员到医疗水平更高的医院中进修,或者聘请医学专家讲座,使护理人员了解与掌握婴儿游泳抚触护理方面的新知识、新技术。

1.2.2.2护理人员在婴儿游泳抚触护理工作中,应当严格按照护理标准、流程进行,善待婴儿,增强家长的信任。

1.2.3重视人文关怀环境的有效建设

1.2.3.1医院管理人员应当在游泳抚触区域中,设置喂奶间、接待间以及游泳抚触间等,在区域内部的墙壁上张贴一些色调柔和、色彩鲜明的画纸,创造一个良好的护理氛围。游泳抚触见应当舒适、明亮、整洁以及宽敞,还要与其他医疗间区分开来,采用一个透明的大玻璃窗与接待室连接在一起,这样能够方便家长观看游泳抚触护理工作的实际状况。

1.2.3.2为家长提供一个全程的导诊服务,在医院内部中设置路标指示牌,告知家长正确的护理方法以及护理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增加家长的婴儿护理知识。

1.3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17.0软件对所有数据进行处理,P

3结论

按照婴儿在心理、生理上具备的特殊性,在婴儿游泳抚触护理工作中应用人文关怀护理,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婴儿的抗力能力,减少婴儿的紧张感、焦虑感,有利于婴儿的健康成长。

本研究中,研究组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综上所述,人文关怀在婴儿游泳抚触护理工作中的应用,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加强家长对于护理知识的掌握,进一步了解婴儿游泳抚触护理工作,不仅能够提升护理质量,还能够促进护患关系,值得在临床护理中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第11篇

[摘要]目的:探究将情境反思学习法应用到中职儿科护理学教学中的效果。方法:将104名护理专业专科生按班级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其中试验组运用情境反思学习法,对照组则进行常规教学。一段时间后通过对学生的综合测评,对比两组的教学效果。结果:将综合自主学习能力、独立评判思维、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主动学习的兴趣等内容和期末考试成绩两方面作为参考,进行综合对比评价,试验组学生的表现都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情境反思学习法在中职教学中进行运用,可以提升儿科护理教学效果。

[关鍵词]中职;情境反思学习;儿科护理学;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6-0603(2017)35-0166-02

20世纪80年代末,在国际教育领域涌现出一种全新的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活动,就是反思性实践。反思学习法主要是让学生通过对学习活动过程的反思完成对知识内容的理解和掌握。在这一过程中,让学生对自己的思维过程和思维结果进行重复的认识与检验。

对护理专业的中职生来说,儿科护理学是实践性和理论性并重的一门专业课。传统教学模式下,以老师提供的信息和课本知识为先导,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处在被动的位置,这样不利于锻炼学生自身的思维能力,学习缺乏创新性往往会导致学生综合应用能力的发展也受到影响。

我们尝试将两者结合,在儿科护理学科目的实际教学中利用反思性学习法的特性,帮助护理专业的学生通过回顾课程内容发现新的观点和信息,通过对自我的反思或者实际案例的反思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等。此外,在两者结合的过程中设定一些教学实践情境,让学生通过对实际情境的反思来提升自己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尝试将情境反思法应用到教学中,会给具体的教学效果带来怎样影响呢?于是我们就此展开了一次具体的实践研究活动。

一、研究对象与试验方法

(一)研究对象

参与本次实践的主要研究对象为我校2015级护理专业的104名学生,已经学习了医学基础课程及基础护理学和护理人文课程等专业内容,儿科护理学课程安排在第二学年第一期。我们以班级为单位,将2015级护理一班的51名学生编为试验组,2015级护理二班的53名学生编为对照组。该年级学生全部为女生,年龄在19~23岁之间,平均年龄(21.23±0.64)岁。两组学生在年龄、学习成绩、基础知识掌握等方面比较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二)试验方法

我们以一学期的儿科护理学学习过程作为试验的周期。在试验组开展以一定教学情境为基础的反思学习法教学。所有教学章节对应不变,由同一专业课老师为两个班级的学生进行授课,只是授课的形式稍作区别。试验组区别于对照组的具体教学过程包括:(1)设计教学情境。在新教学内容授课前,通过集体研讨备课的方式,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重点等内容,设计具体的教学情境。情境展示的形式包括视频回放、多媒体课件展示、经典病例讨论、学生分角色扮演等方式。让学生在开放的课堂教学氛围中,进行积极的思索和探究。(2)课堂反思“三部曲”。即在授课过程的三个不同阶段,进行目的不同的反思。“一部曲”是在开始上课前反思,这一环节中主要是针对学生预习的内容进行反思回顾。学生根据老师布置的预习任务,进行资料收集、讨论、整理等,然后反思新知识和已掌握的知识间有什么关联或不同之处。“二部曲”是课程过半时反思,这一环节主要针对具体的教学情境进行反思。课程进行过半,老师需要讲解的内容基本结束,在这一阶段引导学生对授课过程中设置的情境进行反思,让学生去发现问题,并通过对自己思维过程的回顾,对新知识进行归纳和总结。“三部曲”是课程结束后的反思。这一环节主要是让学生回顾自己掌握新知识的思维过程和这一过程中受到哪些启发等。老师可以通过作业或者让学生记录“课程反思日记”的形式,引导学生逐步积累和掌握应对实际情况时的经验。例如,典型的幼儿临床疾病——幼儿腹泻,老师在授课时,提供了病例资料之后,学生可以结合自己现有的基本知识与预习的内容,能提出一些问题,如小儿腹泻原因、小儿腹泻种类等。课程刚过半后,老师利用包括表演在内的临床真实反映,让学生在老师设计的情境中进行知识的回顾和总结。在课下,老师可以设计专门的“幼儿护理”答疑处,让学生对课程内容进行回顾对不懂的内容及时与老师进行沟通交流。

对照组班级的学生,除了课上缺少情景设计与反思“三部曲”之外,其他都依照正常的教学计划于模式正常进行。

1.评价方法

课程结束后,用自制问卷针对两组学生对教学方法的效果评价进行问卷调查。并当场发放、回收问卷,共发放了104份问卷,全部收回,且均为有效问卷。另外,对比两组学生的期末测试成绩,通过两方面的对比,综合评价情景反思法在幼儿护理学教学中的作用。

2.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检验x2,两个独立样本t和统计描述。

二、结果

三、分析讨论

通过两组表格呈现出的实践探究结果,可以直观体现出试验组运用了情境反思学习法进行教学后,学生的各项反馈数据都要优于对照组的学生。因此我们不难发现以下这些规律:

首先,情境反思学习法有利于学生综合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有利于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传统的教学方式,老师的先导信息阻碍了学生主动学习的发展,逐渐让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降低,自发对学习内容进行反思的情况则很少。此次实践,在儿科护理学课堂中开展情境反思学习法,能够更大限度地让课堂教学在知识性和趣味性中达到平衡。同时借助视频回顾,多媒体展示、案例分析和角色扮演等多种课堂组织形态,能够更大程度上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和兴趣,让学生更深刻、全面地对所学知识做到理解和利用。除了对学生的学习能力有极大的帮助外,对学生思维的训练培养也起到积极作用。

其次,情境反思学习法对学生独立评判思维的增强有积极的推动作用。运用情境反思学习法的课堂教学更轻松自由,在这样的教学氛围下,学生的思维也更加活跃。随着学生课堂自主学习能力提升,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到解决问题的能力都有了长足的进步。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思维能力,特别是护理决策有目的、有意义的自我调控判断和反思推理过程为主的评判性思维也受到积极影响。反思讨论和反思日记等方法对培养学生的评判性思维,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最后,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还发现实践设计中的一些不足之处。例如,老师不能一味地设计问题让学生来寻找,这样容易打击学生的自信,将好不容易建立起的积极、自主的学习热情给打消下去。而且老师要注意教学时间的把控,留出充足的时间让学生自己进行反思和讨论,给学生营造轻松的自我学习氛围,更有利于促进学习和教学效果的提升。

总之,通过这次深入的实践活动,可以直观地看出情境反思学习法,应用到幼儿护理学教学中对老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都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值得我们进行更深入的探究与完善,让其更好地被应用到其他医疗教学中。

参考文献: 

[1]刘莉,权苑.试析情境反思学习法在儿科护理教学中的运用[J].母婴世界,2015(6). 

[2]王玉玲.儿科护理学教学中情境反思学习法的实践[J].科技资讯,2014(12). 

第12篇

【关键词]中医;护理学;教学策略;存在问题及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引言]目前中职学校的中医护理学教学中,有时教学方法比较死板,授课内容不能与时俱进,学生对于学习的目的也不明确,这就导致部分学生对这一重要学科有心理上的抵触情绪,从而导致教学质量不佳,影响了该课程的教学效果和效率。由此,教师掌握中医护理教学的正确有效策略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中医护理教学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第一,教学内容不优化。传统中医护理学更加偏重医学方面的教学,而把原本应该占主体部分的护理当做略讲部分,不同版本的中医护理教材也往往只是中医学概要的改编和缩略,并没有加入很多实际与护理工作相关的内容,有些教材甚至缺乏中医护理基础理论和护理评估等最基本的知识,对临床护理的工作指导性也较差,与现时代护理理念不相符。同时由于教材中的学习目标并不明确,进一步导致了与实践脱节现象的发生。第二,教学方法粗略单调。近些年来,虽然国家加大了对中职学校的教育投资,但是仍然有很多学校没有先进的多媒体教学设备,许多教师的资质和教学水平也都达不到要求,在课堂教学中还是采用单一传统的教学方式,照本宣科,学生本身对学习目的不明确,教师也没有善加指导,导致课堂教学效果不佳。第三,学生基础与学习接受能力差。虽然中医护理学在国家或者省部颁发的教学大纲中属于重要考查课的范围,但并不属于考试课,因此,造成众多学生在思想上和行动上对该课程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在课堂上不注重老师的讲述,对老师在课后布置的学习任务也不认真的完成"同时对于期末课程考核,往往抱有一定的侥幸心理,将考试过关寄托于作弊或者补考中,不求高分只求通过"学生对该课程的重视程度不够严重影响了授课老师的授课兴趣,导致教师不满和抱怨的现象发生,从而也采取听之任之的教学态度,进一步影响课程教学效果"中职学校的学生大多都是初中毕业就直接进入中职学校进行学习,大部分学生基础较差,来到中职护理学校之后心态上对于未来的从业选择比较迷茫,在这种心态下学习就没有尽头和目标,课堂接受能力也没有得到改善。

二.中医护理教学的改进思路和对策

中医护理学是一门衔接基础与临床之间的课程,本科教学的基本要求是掌握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教学中首先立足吃透教材,将教材的内容融入学生的知识体系,然后针对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等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加工和提炼,重点讲解一般护理、辨证施护。讲授中注重启发式教学,借助多媒体课件,使学生看得见、听得懂,变抽象为具体、变深奥为浅显、变枯燥为生动,变被动为主动,采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效率.在时代不断发展的今天,想真正的提高中医护理的教学效果,需要多方面的研究和探讨。教师首先要提高自己的素质,平时备课的时候经常研究中医护理的标准视频,做到每个细节都心中有数,准确无误。在面对不同程度的学生的时候教师要分层次的因材施教,既不要让基础较好的学生自满自傲,也不要让基础差的学生丧失信心。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和网络教学的新特性,积极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突出重点,精讲难点,解析疑点,引导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深入思考、分析,引出新的知识,中医护理学比较难懂,教师不能照本宣科,学生还没有实际接触护理工作的时候就先被大段的专业文字吓退,针对不同水平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课堂有限的时间要照顾大部分学生的学习程度,由浅入深的进行讲解。

在课堂教学中,可以由教师精心设计或筛选病例,并对病例进行提问,围绕病例和图文组织学生进行分组讨论,由教师积极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并让学生独立逐渐完成相关知识的学习,教师的作用要逐渐由主导变为辅导,调动起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如饮食护理的教学,教师先从病例导入,围绕病例和设问让学生自己去查找资料(包括相关网站、杂志、书籍、报纸等),评估患者,制作PPT、教案,课堂上由学生自己带着PPT发言,讨论,由于导入病例及设置问题,使学生如同面对患者,评估患者病因、病机,确定护理诊断,辨证施护,制定个性化的护理计划和健康教育方案,使学生们由只听、只看,变成为问题去寻、去学、去钻,从而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激发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增强了主动学习的意识,提高了运用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今后进入临床工作夯实了基础。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还可以采用小组讨论法,以提高学生运用理论知识解决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锻炼学生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强化学生与人协作的团队精神。例如,在授课前教师根据课程内容给出提纲,然后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教师巡回指导,最后由小组推荐代表汇报讨论结果,教师进行总结分析。这种方法能够让在同学们在课堂中积极思考,主动参与,热烈讨论,对问题的理解不断加深,在讨论中开阔了思维,从而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潜能。

三.结语

中医护理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难度也可想而知,但通过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引进先进的教学设备和教学理念、策略,一定可以有效的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通过本文的分析和探讨,以期能够有效提高中医护理教学的质量,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际技能操作能力,也为后续教学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1]岳嘉,中医护理教学现状分析与探讨,全国中医、中西医结合护理学术交流会议论文汇编,2011

[2]徐爱民,中医护理教学之整体策略初探,卫生职业教育,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