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各民族的风俗习惯

各民族的风俗习惯

时间:2022-07-02 22:24:0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各民族的风俗习惯

第1篇

关键词: 民族风俗习惯;民族习惯法; 国家制定法

在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中,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是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的基本原则出发,尊重各个民族的平等权利,不因为某些民族的风俗习惯不同而歧视或侮辱他们;民族风俗习惯的改革或保持,必须让该民族的群众去选择,其他民族或个人不应强制或干涉;不能以自己的民族风俗习惯为标准,去要求和衡量别的民族,更加不能以个人主观的好恶去看待民族风俗习惯,去处理有关民族风俗习惯的事情。

、民族风俗习惯概述民族风俗习惯的基本含义,是指各民族在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方面,广泛流行的风尚和习俗,是在各民族经济、政治和文化生活中的一种客观反映。在民族生存环境中,由于各个民族所处的自然地理、社会政治、历史发展等条件的不同,产生了各种各样的民族风俗习惯。在某种意义上说,就是一个民族长期传承和广泛采用的生活方式。真正成为民族的风俗习惯的行为方式必然相沿成习、代代相传,必然为众人所用而广泛普及。

只要民族风俗习惯形成,即为全民族所公认和遵守,在不同程度上反映出各民族的生活方式、历史文化传统、道德标准和宗教观念等。某个民族反映其民族特性,必然存在一些有别于其他民族的风俗习惯和生活方式等特征,代表着民族的标志。在民族的相互往来中,尊重民族风俗习惯,是民族关系中一个很敏感的问题,需要慎重看待。

随着生活条件的变化,风俗习惯也在变化,然而,风俗习惯的变化常常滞后于生活条件的变化,呈现相对的稳定性。民族风俗习惯反过来影响经济基础,它带有较大的稳定性,它的改变经常会滞后于社会生活条件的改变,它集中地反映着某个民族的得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

二、法律保护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重要意义保护少数民族风俗习惯,有助于更好地保护各民族的平等权利和民主权利。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一律平等。各民族都有保持或者改革自己的风俗习惯的自由”。因此,不同民族无论是保持或改革自己的风俗习惯,是其民族的平等权利和民主权利。本质上是坚持不同民族平等原则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具体反映,侵犯民族风俗习惯,就意味着践踏民族平等权利和民主权利。刑法第147条规定:“国家工作人员非法剥夺公民的正当宗教信仰自由和侵犯少数民族风俗习惯,情节严重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把“侵犯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罪”归人“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是从法律上保护民族的平等权利和民主权利在刑法上的反映。

保护少数民族风俗习惯,有助于更好地维护民族团结。任何民族对自己的风俗习惯都有着深厚的感情,他们常常把其他民族对本民族风俗习惯的尊重,理解为对本民族的尊重,把对本民族风俗习惯的蔑视,理解为对本民族的歧视。所以,各种不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言行,都会伤害民族感情,不利于民族团结。

保护少数民族风俗习惯,能够促进繁荣和发展民族文化。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包含少数民族风俗习惯,不同民族的某些风俗习惯本身就是以歌曲、舞蹈、体育的形式呈现出来的。很多民族通过自己的风俗习惯来保存和发展自己民族的文化艺术。例如,我国少数民族有很多是以讲故事和唱山歌的口头文学形式在人民群众中代代相传,而且不断得到巩固和发展。还有一些表现在他们具有特色的日用器具、服饰、建筑和手工艺品等方面。正是由于千差万别的民族风俗习惯,才构成了多彩多姿的民族文化,使文化艺术的内容和形式呈现出鲜明的民族特色。

三、理性思考法律对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保护(一) 遵循社会发展规律,提倡科学,促进社会和谐发展不能孤立地看待风俗习惯,必须从一个民族的历史、经济和自然条件去考虑这些风俗习惯之所以形成和存在的现象,如此才能让我们的认识符合客观情况。把民族风俗习惯看作陈规陋习,是对少数民族的诬蔑和歧视。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中存在某些陈规陋习,这是符合实际的。

但是,汉族的风俗习惯中同样有陈规陋习。任何民族的风俗习惯中都会有好的、一般的和不好的。对不同民族的风俗习惯不应全部肯定或全部否定,而应当进行具体分析。总体上,汉族在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水平上较先进,大部分少数民族发展较落后,这是客观事实。但是,先进并不意味一切都好,落后也并不意味一切皆坏。

看待其他民族的风俗习惯,不能用自己民族的风俗习惯为标准,而应以对民族团结、对经济文化发展、对国家统一、对社会主义事业和对人民群众是否有利为标准。凡是有助于民族团、有助于经济文化发展、有助于人民生活和身心健康的风俗习惯应当提倡和发扬。凡是有害于民族团结、阻碍生产和经济文化发展、不利于人民群众的生活和不科学的风俗习惯,应对本民族群众说明害处,进行教育,帮助他们提高认识后,让他们自己进行改革。改革某些风俗习惯,主要依靠文化的进步和经济社会的发展来实现。提倡少数民族在衣食住行、婚丧嫁娶各方面奉行健康、科学和文明的新习俗。

(二)合理利用少数民族习惯法

少数民族习惯法是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重要部分,应当被合理的利用。少数民族习惯法是在民族地区公平正义观上历练形成的一种具有特殊调控作用的行为模式和价值观念。在坚持国家法制统一的基础上,少数民族习惯法应通过国家权力机关的批准、同意或默许来使其具有双重效力,使其权威性得到保障。在保持正义和秩序的基础上,国家可以做出适当的变通,实现少数民族内社会关系的稳定和谐。

运行国家法律是个复杂的过程,只靠法典是不能实现其功能和效率的,强行推行法律常常也只是适得其反。制定法有必要给少数民族习惯法留出一定空间,去吸收和认可一些有益的习惯法,使其融入制定法。

也不能简单地用国家制定法来代替少数民族习惯法中的消极因素,而是通过发展民族地区的经济文化、进行长期有效的法制宣传等方式,实现少数民族习惯法和国家制定法的融合。

实践中,对少数民族习惯法效力的承认须限定在特定的区域内。在民族自治地方,有关少数民族特殊事务上,可以对习惯法有选择性地优先适用。对那些既符合少数民族的

风俗习惯,又符合全国人民利益的习惯法,可以优先适用。

结论:

第2篇

    侵犯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罪,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以强制手段破坏少数民族风俗习惯,情节严重的行为。

    1、客体要伴

    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少数民族的信仰自由,犯罪对象是少数民族风俗习惯。所谓少数民族风俗习惯,是指少数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的,在服饰、饮食、婚嫁、丧葬、礼仪等方面的习惯做法。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是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宪法规定各民族“都有保持或者改革自己的风俗习惯的自由”。破坏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行为,则侵犯了少数民族公民所享有的上述权利,伤害了少数民族的民族感情与民族自尊心,破坏了民族团结、民族平等的原则,理当予以禁止。

    2、客观要件

    本罪客观上表现为以强制手段非法干涉、破坏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行为。干涉、破坏的形式表现为使用暴力、胁迫、利用权势、运用行政措施等。从内容上看,主要表现为强迫少数民族公民改变自己的风俗习惯,干涉或破坏少数民族根据自己的风俗习惯所进行的正当行动。例如,强制回族群众食用猪肉,禁止少数民族过自己的节日等等。这里要注意三个方面的问题:第一,侵犯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客观行为,必须具有强制性。如果以宣传的方法,促使少数民族自愿放弃、改革自己的落后风俗习惯,则不构成本罪。第二,侵犯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行为,必须具有非法性,即对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的干涉是没有合法根据的。第三,所侵犯的必须是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即汉族以外的民族的风俗习惯;这种风俗习惯必须是在长期的生产、生活过程中形成的、具有群众基础的风俗习惯,因此,侵犯汉族风俗习惯的行为、以及干涉少数民族的个别人并非基于风俗习惯所进行的活动,就不构成本罪。

    根据本条规定,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侵犯少数民族风俗习惯,情节严重的,才构成本罪。情节严重主要是指手段恶劣、后果严重、政治影响坏等等。如因侵犯少数民族风俗习惯引起了民族纠纷、发生械斗的,应视为情节严重,以犯罪论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由于水平不高、或者对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缺乏了解,导致对具体问题处理失当,引起少数民族地区的公民不满的,一般不能以本罪论处,可以酌情给予行政处分或者进行批评。

    3、主体要件

    本罪主体为特殊主体,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只有作为国家方针政策执行者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实施的上述行为,才具有犯罪的社会危害性。非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侵犯少数民族风俗习惯触犯刑法的,应根据行为的性质、情节与危害程度,以其他犯罪论处。

    4、主观要件

    本罪主观上必须是故意。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侵犯少数民族保持与改革本民族风俗习惯的危害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的发生。犯罪的动机如何,不影响本罪的成立。

    二、认定

    区分本罪与非法剥夺公民宗教信仰自由罪的界限

    1、犯罪客体的不同。非法剥夺公民宗教信仰自由罪侵犯的客体是公民的宗教信仰自由权,侵犯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罪侵犯客体是少数民族的保持和改革本民族风俗习惯的自由权。

    2、侵犯的对象不同。侵犯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罪侵犯的对象只限于少数民族公民的风俗习惯不包括汉族人民的风俗习惯;而非法剥夺公民宗教信仰自由罪的犯罪对象则既可能是少数民族的公民也可能是汉族公民。

    3、犯罪的客观方面不同,非法剥夺公民宗教信仰自由罪行为的客观表现为以暴力、胁迫或其他方法对公民的宗教信仰自由进行非法剥夺,而侵犯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罪在客观上主要表现为以强制手段破坏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行为。另外,一般说来,两罪的犯罪行为发生的地点也常常不同。其中,非法剥夺宗教信仰自由罪多发生在教堂、寺庙,或其他有关宗教活动场所,而侵犯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罪,则较少发生在这些场所。

    4、两罪主观故意的内容不同,二者虽然都是故意犯罪,但故意的内容是不同的,侵犯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罪的行为人系明知少数民族有保持和改革本民族风俗习惯的自由,但仍故意加以侵犯;非法剥夺公民宗教信仰自由罪之行为人则是明知公民有宗教信仰的自由而故意予以非法剥夺。

第3篇

在思想品德课上,只有调动起学生的真情实感,才能对学生的内心有所触动,才能把书本中的真知真正变为学生的知,学生的行。如何调动、激发学生的真情实感呢?我认为:让学生主动参与,让学生真情流露。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为学生提供参与机会,做情感铺垫;(2)创设民主氛围,让学生真情流露;(3)创设真实情境,来感受真情;(4)联系生活实际,以真情促行。

著名教育家布鲁纳指出: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应只是一个被动的接受者,而应是获取过程的主动参与者。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教师应确立以学生道德自我发展为目标,尊重,信任学生,发挥学生主体能动性,激发学生潜能,调动学生的真情实感,构造以学生自主参与学习的教学过程。

1.提供参与机会,做情感铺垫

对于小学生来说生活经验少,知识面狭窄,要让他们在短短的四十分钟内明白一个道理或对某一事例感受深刻很难达到,需要通过课前个体学习,调查研究或组织活动来做好知识储备,做好情感铺垫。

1.1 调查研究,丰富感知。思想品德教材所涉及到的知识是多领域的,为了让学生更好领悟到教材内容,激发其真情实感,做好调查研究在许多时候是十分必要的。例如:讲授《尊重民族的风俗习惯》一课时。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但孩子们对各民族的风俗习惯了解很少,我讲授此课时,自己做了很多调查,了解了许多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把这些知识在课上灌输给了学生,课堂气氛沉闷,学生学习兴趣不浓,而在听xxx老师讲授此课时,让学生先去调查研究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学生们在调查过程中感受到了我国民族文化的丰富,并初步意识到了不同民族风俗不同,各民族要友好相处,就必须彼此尊重。课上孩子们都急切地想要把自己收集到的材料展示给大家,这节课就像民族文化展览会,大家看到了各民族服饰的图片、各民族住房特点;欣赏了各民族不同的音乐、舞蹈,还有许多民族特有的风俗。学生们参与的积极性很高,他们在看、听、说、唱、舞中真情得到调动,在感人事迹的感染下,深刻地理解了国家要安定,各民族人民就必须友好相处,而友好相处的前提就应当是彼此尊重风俗习惯。

1.2 开展活动,激发真情。道德实践活动是学生品德形成发展的源泉和基础。教师可根据思想品德课教学内容,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开展多种有趣而富有意义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感悟。例如:在教《团结合作》这一课时,我发现历年的拔河比赛是让学生情绪最振奋的活动,此活动也最能体现团结合作精神。因此,在授课前,我特意组织我年级学生进行了拔河比赛,让学生带着这种激情来学习本课,更有利于学生道德情感的内化。

2.创设民主氛围,让真情流露

传统教学,教师是教学的权威,课堂是教师的一言堂,学生不能有自己独特的见解,我想在这种氛围下,学生犹如一个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怎可能真情流露?素质教育和新的课程标准要求我们要将学生看成有血、有需要、有思想、有情感、有独立人格的主体,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创设民主的氛围,让孩子们感受到老师是他们的朋友,从而敢于表达自己的真实看法,说出自己的真实感受,使真情得以流露。

3.创设真实情境,来感受真情

新课程主张让学生在真实的生活经历中感受、在真切的情境中体察、在具体的角色关系中辨别、在实践的过程中积累。在教学中,教师应努力创设真实情境,给学生提供参与机会、实践机会,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真情。

3.1 创设思维情境,语中感情。在思品教学过程中,有些内容是可以在课堂上重现的,让学生亲身参与体验的,但有许多内容因受时空限制,是无法再现的,就需要教师创设新颖有趣,引人入胜的思维情境,激起学生大脑皮层及神经的兴奋,掀起思维活动的波澜,以思维自创情境,语中感情。

3.1.1 教师娓娓讲述,以情激情。要让学生主体在思品教学中,主动把感悟和内化道德观念,形成美好的道德情操,除教师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以人为本,把静态的道理分析转化为动态的体验外,还需要教师生动、形象亲切动情的讲述,罗曼?罗兰曾经说过:"要播撒阳光到别人心里,总得自己心中先有。"由此可见,为了激起学生的情感,教师自己必须充满激情,从而以情激情,教学中,我们务必设计好需要重点强化的道德"点"。转正锤炼出入学生耳、入学生脑、入学生心的语言,使我们倾吐的每一句话,都如音乐一般在孩子们的心里铮铮作响,有了这样的教学准备,孩子们才会成为我们教育的倾听者,从而心甘情愿地认同和接受我们的道德教诲,唤醒他们美好情感的萌芽与生长。例如:在讲授《为他人献上一份爱》一课时,先让学生说说自己的幸福生活,然后动情地讲述:同学们,当你们身着漂亮的衣衫时,当你们品味美味佳肴时,当你们在游乐园快乐嬉戏时,当你们在宽敞明亮的教室中愉快地学习时,你们可曾想到在祖国大地还有许多偏远地区的孩子因贫困而失学,有许多身患重病的同龄人离开校园,还有许多同胞因突如其来的自然灾害而痛失家园?"人人献上一份爱,世界将会更美好" 。

同学们,此时,你们最想说什么?最想做什么?这时,学生们的情感一触即发,一种愿为他人献上一份爱的激情油然而生。

第4篇

[关键词] 少数民族预科;管理;原则

“少数民族预科教育是从少数民族地区的实际出发,为民族地区培养合格大学生而设立的高等教育特殊形式。其目的是帮助文化基础较薄弱的边疆少数民族学生在这一阶段弥补不足,拓宽视野,尽快成为优秀的、合格的大学生,以便将来更好地服务社会,促进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1]为了实现民族预科教育的这一目标,要管理好民族预科的学生,实现民族预科教育的培养目标,预科班主任的管理工作应遵循以下五个方面的基本原则。

一、坚持方向性原则

方向性原则是民族预科班主任工作的首要原则,是班主任管理工作的导向,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坚持正确的思想引导

民族预科班主任的管理工作与预科学生的思想、观念、生活等方面息息相关,班主任管理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否正确影响着民族预科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因此,正确的指导思想对于民族预科班主任的管理工作特别重要。

基于民族预科教育的特殊性,民族预科班主任的管理工作应以“四项基本原则”和党的教育方针为指导思想。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并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增强他们的国家意识,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感,为他们将来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打下思想基石。

2、坚持民族平等团结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一律平等。国家保障各少数民族的合法权利和利益,维护和发展各民族的平等、团结、互助关系。禁止对任何民族的歧视和压迫。”[2]民族预科班级的学生来自多个少数民族,且各少数民族的学生人数不均,多的有几十人,少的只有几人甚至一人。这样复杂的生源结构更需要班主任在管理工作中坚持各民族学生平等团结的原则,要把各民族平等团结的观念深入每个同学的心中,可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第一、要求各民族学生互相尊重。教育本班各民族同学要互相尊重应该是班集体成立的第一堂课。互相尊重是民族平等团结的基础,它主要包括尊重各民族的文化、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尊重各民族的、尊重各民族的禁忌等。

“中国各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差异较大,具有不同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表现在服饰、饮食、居住、婚姻、礼仪、丧葬等多方面。”[2]风俗习惯没有好坏之分、高低之别,班主任要教育本班的所有同学要尊重其他民族同学的风俗习惯,不可对其他民族的风俗习惯品头论足。

第二、在班级日常管理中,要始终坚持民族平等团结的原则。在成立班委会的过程中,除了考虑学生能力的因素外,还可以考虑民族的因素,可使班委会成员的民族结构与本班学生的民族结构基本一致,而决不能让班上的学生认为班主任偏向于某个民族的同学。在开展班级活动之时,活动的主题要么只用汉字书写,要么把班上学生所属民族的文字全写在汉字下面,不可只写在班上所占人数最多的民族的文字。对于违纪的现象,要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处理,且要做到一视同仁,不可偏爱任何一方。

二、坚持民主集中和公正的原则

在班级管理事务中,从班委会的成立到班级活动的安排,从奖惩制度到学生助学金等资助的发放,班主任都要秉承民主集中、公平正义的原则,不可有任何偏私。

在班干部的选拨过程中,班主任可让有意向参选的同学上台演讲,全班同学进行投票(要禁止拉票活动),票数的多少作为重要的参考依据,但又不能完全根据票数多少来确定班干部人选,要有一定的灵活性。对于组织纪律性和责任感不强的同学,票数再高,也不能让他们进班委。

在班级、系部或学校的奖惩中,班主任要坚持公正的原则,一视同仁。特别是期末评优和助学金等资助项目的发放,班主任要秉承民主集中、公平正义的原则。在评优活动中,班主任可让班上学生投票,并根据一年来学生的表现,来确定优秀的人选。对于助学金等资助项目的评选,班主任要严格按照资助项目的评选要求来实施,尽可能让符合条件且需要资助的同学都得到应有的资助。

三、坚持因材施教的原则

因材施教的原则对于民族预科班主任的管理工作同样重要。民族预科的学生都是大多是来自少数民族地区,不同的地域、文化、风俗、观念及家庭环境等因素导致他们在思想、行为、习惯等方面差异性较大,学习成绩也参差不齐,这就需要班主任在日常管理中坚持因材施教的原则。

要因材施教,首先必须了解学生。了解学生又要从了解学生的民族、地域、家庭、高考成绩等方面开始。班主任可建立班级学生管理档案,将学生的这些方面信息整理出来,并可根据民族、地域进行分类。然后,在此基础上留意观察班上学生的行为表现,进一步了解学生的思想、观念及学习态度等。

民族预科的学生都是因高考成绩不理想而来读预科的,基础普遍较差。并且他们基础差不是智力方面有问题,基础差的原因多种多样,主要表现为:有些同学的学习态度不够端正,喜好玩耍,时又迟到、缺课的现象,上课时间不能专心听讲;有些同学意志力不强,不能持之以恒,开学初劲头十足,可坚持不到一个月就懈怠了;有些同学个人的理想目标不明确,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得过且过;还有些同学存在自卑的心理……针对不同学生所存在的问题,班主任应该有区别地给予科学、合理的教育。学习态度不够端正的同学,班主任应该加强对他们的管理,主要从纪律约束入手,进行批评教育,对于违反校纪系规的同学应坚决给予相应的处分,不可姑息;意志力不强的同学,班主任应把握他们的特点,及时引导、鼓励,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个人的理想目标不明确的同学,班主任应该引导他们树立切合实际的理想目标,点燃他们心灵的灯塔,让他们明白自己奋斗的方向;存在自卑心理的同学,班主任应多加鼓励,帮助他们发现他们自己的闪光点,提升他们的自信心。

四、坚持心理管理的原则

预科学生刚跨过高中的门槛,年龄才刚过十八岁,心理承受能力还不强,情绪也不太稳定。他们都来自少数民族地区,部分学生家庭贫困,且刚经历了高考失利的打击,升入预科学习,又将面临另一次升学压力,因此,特别需要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坚持心理管理的原则。

1、加强心理辅导,增强他们的心理承受力

在预科学生入学之初,班主任可对本班学生进行一次成才教育,通过古今伟人、名人的成长经历让他们明白成才之路是一条血汗之路,需要经过长时间的努力,需要克服很多困难。因此,要想成才,就必须有顽强的意志,必须有愈挫愈勇的斗志,必须有面对各种困难的心理准备。通过这种方式来增强他们的心理承受力。

2、利用各种途径,把握学生的心理状态,及时给予心理疏导

在学生管理工作中,班主任对学生心理状态的把握很重要,学生的心理状态把握得好,把握得及时,便于班主任对有心理障碍的学生及时给予心理疏导,避免问题发生。把握学生心理状态的途径很多,对于预科学生,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把握:

第一、问卷调查

问卷调查是了解学生心理状态的方法之一,预科学生入学之初,班主任可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班上学生的心理状态,对一些心理问题突出的学生可以单独建立一个档案,定期与他们交谈、沟通,了解他们的心理动向。

第二、日常观察

日常观察也是班主任了解学生心理状态的主要方法之一。学生的精神面貌、言行举止可以说都是他们内在心理的外化,因此,班主任平时要注意观察班上学生的精神面貌、言行举止,通过他们精神面貌、言行举止的变化来把握他们的心理状态变化,判断他们心理问题的程度,给予适当的疏导。

结语

民族预科教育对于民族地区的人才培养及发展、民族团结和稳定都是极其重要的。而民族预科班主任的管理工作是民族预科教育中必不可少的一环。关于民族预科班主任管理工作的基本原则是比较稳定的,而管理原则之下的管理方法是多样的、可变的,有待民族预科教育一线的同仁继续摸索、探讨。

参考文献:

[1]宋太成.民族教育论丛(第一辑)[M]. 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11。

[2]金炳镐.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辅导阅读材料[M].北京:红旗出版社 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07.71;125。

[3]芮秀军.班主任班级管理经典细节及对策[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86.

基金项目:阿坝师专校级规划项目《少数民族预科学生管理模式探索》(项目编号:ASB12-03)研究成果之一。

第5篇

物质民俗、社会民俗、精神民俗。物质民俗主要是指人类在与自然界发生关系并进行斗争的过程中,所产生的风俗习惯。它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具体表现,就是生产、贸易、饮食、居住、行旅、服饰等文化传承。包括居住、服饰、饮食、生产、交通、交易等。

社会民俗:包括家庭、家族、村落、民间组织、岁时、人生仪礼等。

精神民俗:包括巫术、信仰、宗教、禁忌、口承语言民俗、民间游艺、竞技等。

民俗礼仪的基本特征:民俗礼仪是各民族在长期的社会生活实践中逐步形成,由群体共同认可的、约定俗成的各种风俗、习惯、行为规范等。民俗礼仪由于受民族的不同、阶级的差别,以及人类文化的共通性等影响。其基本特征主要表现为多样性、变异性、传承性和群体性等。

(来源:文章屋网 )

第6篇

关键词:交际文化;跨文化交际;研究

交际的文化涉及面非常广泛,从日常到工作,从语言到经济讨论,从旅游中的禁忌语到平时的行为表达方式等等无处不在,而跨文化交际又是现如今社会发展趋势的必须条件之一,现在高度全球化的今天,跨文化交际日渐迫切,所谓跨文化交际则是通过双方不同的语言环境以及沟通模式而得名[1],我国与他国有着很大的文化差异,很多研究学者就此展开激烈的讨论,而学校就是教导跨文化交际的必要场所之一,当然随着现在很多研究学者对跨文化交际越来越深入,随着社会现如今的经济发展趋势,研究的学习都永无止境,经济在发展进步,研究永无止境,那么我们今天就看看交际文化与跨文化交际的研究内容。

一、交际文化的含义

交际文化从古至今源远流长,我们都知道古代的时候就有郑和下西洋,西汉张骞开辟的丝绸之路,到宋元时期也逐渐开辟陶瓷之路[2],可见交际文化从古代初期就开始建立,而交际文化就是指人与人之间交流沟通的一个文化礼仪,在早期就开始流行起来,从此带动了中国古文化的发展,成为现社会经济走向全球化发展的垫脚石。

二、跨文化交际的含义

跨文化交际现如今成为全球经济发展最主要的交际文化,而所谓的跨文化交际指本国与非本国、文化差异较大民族之间、各国人民有语言沟通障碍前提下进行的交际[3],跨文化交际产生的原因就是不同的国家与民族之间文化差异较大,从而导致跨文化的交流产生障碍的结果,但是同时跨文化交际促进了社会经济全球化的l展。

三、交际文化和跨文化交际的研究

那么为了更好的开拓全球化经济发展道路,研究学者们就交际文化以及跨文化交际展开了激烈的研讨。现如今跨文化交际越来越趋向于研究文化的差异、民族之间的风俗习惯以及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模式。那就文化差异的研究表明,不仅小到各民族之间,甚至大到各国之间,文化差异的程度都是非常明显的,但是想一时更改是非常难以进行的,这是就需要各行业之间进行有效的文化差异培训,以达到全面了解各族和各国之间的差异程度;另外针对民族之间的风俗习惯的研究表明,虽说我国以汉族为主。但是毕竟有56个民族的存在,我们是一个大家庭,我们不能强迫别人接受汉族礼仪就放弃自己的民俗习惯,所以每个民族我们需要得到落实和关注[4],定期到各民族了解民族文化,民族的风俗习惯,以能够得到更好更全面的道德素质培养;另外现如今,经济发展逐渐全球化,针对语言的研究表明,现各大高职院校都涉及到语言的教学,可是在教学过程中总会出现一种现象,就是教师再讲自己的,学生在想自己的,毫无兴趣可言,更别提熟练语言,掌握语言了,因此对于这项研究,研究家们提出,应该改善教学模式,通过PPT教学、电影教学以及文化知识教学方式吸引学生的眼球,另外还应该在课堂上讲解相对应语言国家的文化知识,结合该国家的经济基础以及风俗习惯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增加学生兴趣的同时,也为学生们日后步入社会,相关职业交流沟通上起到重要的作用。诸如此类的研究还有很多很多,经济在发展进步,研究永无止境,只有更进一步研究,才能促进社会经济全球化进一步的发展。

四、结语

综上所述,如今社会经济已经逐渐全球化发展,跨文化交际是交际文化的核心,也是全球经济发展最主要的交际文化,我们应当呼吁在广大研究者们潜心研究下,弘扬我国文化精神的同时,也掌握他国文化以及其他民族的文化精神,融会贯通,做到在文化交际中激励前进,不放松的精神。尤其现在高度全球化的今天,跨文化交际日渐迫切,虽然现在很多研究学者对跨文化交际越来越深入,但随着社会现如今的经济发展趋势,研究的学习都永无止境,经济在发展进步,研究永无止境,只有更进一步研究,才能促进社会经济全球化进一步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周汶霏.跨文化交际视野下的国际理解教育[D].山东大学,2010.

[2]刘彩霞.跨文化交际禁忌习俗文化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0.

第7篇

【关键词】情感 情感作用 情感价值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2-0010-01

一、情感是什么

情感是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高级社会性情感,常用来描述那些具有稳定的、深刻的社会意义的感情。人类社会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道德风尚的完善、完美的艺术享受都给人以诸如愉、满足感、幸福感等肯定的情感,而凶暴行为、侵略战争等则使人产生恐怖、不快的否定情感。

儒家思想看来,人是情感的存在,就是说,人是有情感的动物,用现在的语言来表述,情感是人的最基本的存在方式或存在样式。人的存在的意义和价值问题,首先要从这里寻求解决。这当然不是说情感是惟一的,人除了情感,再也没有别的,而是说,人就其为人而言,首先是情感的存在,情感具有内在性、直接性,而且对于人的其它活动具有重要影响和作用,甚至起核心作用。

情感是人受外界刺激而产生的心理反应。如喜、怒、悲、恐、爱、憎等。唐白居易《庭槐》诗:“人生有情感,遇物牵所思。” [1]往往感情相同时往往会得到双方的共鸣。俗话说“同病相怜”便是如此,就狭义讲,患同样疾病的人,在一起时很容易谈病史及用什么药较好等;就广义讲,当人感情相同时,很快便能寻找到共同语言,一见倾心。

二、情感的作用

人非草本,孰能无情?每个人在交往中都会产生情感,不同的情感会对交往产生不同的影响。了解情感在交往中的作用,有利于交往互动中获取他人的情感信息并把握自己的情感,运用自己的感情,分析他人的感情。

当自己的行为引起对方情绪激动时,总是怀疑是不是自己做得太过分了。此时应注意分辨是自己确实太过分了,还是对方情绪过敏了,或是对方故作激动等,然后调整自己的行为。

对他人爆发的激烈的情感,能够处变不惊,心平气和,往往令人尊敬。如作为领导和管理者,当下级因故发泄脾气或个别人胡搅蛮缠时,处变不惊,心平气和可防止问题激化,留下回旋余地。

三、情感可贵

情感是人的基本的存在方式,情感是可贵的,因此,人也是可贵的。《孝经》引述孔子的话说:“天地之性人为贵”[2],人之所以为贵,从某种意义上说,就因为人有情感。在儒家看来,人的情感不同于动物的情绪、情感。人固然有动物性的情绪、情感这一面,但人之所以为人,还在于人有不同于动物的高级情感,对此,孟子进行过论述。孟子举例说明人人都有相同的欲望,“口之于味也,有同耆焉;耳之于声也,有同听焉;目之于色也;有同美焉”。 就是说,人人都喜欢吃好吃的,听好听的,看好看的。这是就耳、目、口等感觉器官而言;从耳、目等感望之相同进而证明人心也有相同之处,这相同之处就是“悦理义”之心。“悦”是一种心理情感,“悦理义”之心就是一种普遍的道德情感。孟子所说的“理义”,是一种道德自律,不是从外面强加于人的他律,但它具有普遍性,是一种道德理性。所谓“悦”,是“自悦”,不是“他悦”,即是自己对自己的道德自律的喜悦,它是以情感的形式表现出来的,而不是以别的形式表现出来的,这一点是特别重要的。

四、如何树立正确的情感价值观

要培养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就要首先营造民主、平等的氛围。我们应该尊重彼此独特的感受,尊重个性和个体差异,尊重他们的情感和人格,建立一种真正民主、平等、和谐的人际关系。这样,人们就会在这种轻松、愉快的交际或生活中彻底地敞开心扉,坦诚地进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交流。

首先,可以从风俗习惯学习中入手,各民族都一惯重视风俗习惯的学习,它是各民族良好的风俗习惯的继承,发展是时代相传的重要形式。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因此,风俗习惯的学习本身在人们的品德教育中就显得更加重要,然而,风俗习惯的学习,在不同的情景下,在不同的对象身上,其地位、作用和效果是不相同的,在具有较长历史的城市和乡村中,风俗习惯的学习更为突出,与城市相比,地处偏僻的少数民族地区,人们通过风俗习惯的学习所接受的品德教育机会多。因此,人生每一阶段是通过风俗习惯的学习形式和发展个体高尚品德的重要时期,对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奠定基础。

其次,立足现实,从多元化价值中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形成自己应有的人生价值观。在一个社会里,不同的民族、辈份、生活区域、家庭、使用语言、宗教、受教育水平、社会政治经济地位等,甚至不同的个人,都可能意味着不同文化的存在,价值取向也就不同。因此每个人都需要加深对多元化社会德育的理解,需要从另外的角度审视自己是否有价值偏见,重新认识不同文化在社会存在与发展中的重要角色,改善人际关系,尊重少数民族的传统与习俗,了解不同文化背景的个体对当前文化生活的特殊体验,使用交往双方熟悉的交流方式,有针对性地进行道德教育,从而使本地区的人们在选择人生价值观时,个人利益服从国家、民族、集体利益。尽管社会发展日新月异,甚至社会环境错综复杂,也要坚持万变不离其“宗”,这个“宗”就是以造福全人类,个人利益不能凌驾于国家、民族、集体利益。只要选择了这种价值观,对人生态度就积极乐观起来,想到前途就一片光明,增强自信心,纵使他们正确价值观真正形成,达到能自觉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的不良价值观境界。这就是我们伫立世界民族之林的希望,发展本地区政治、经济、文化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力军,我们将为此而感到骄傲和自豪。

注释:

[1](汉) 王粲:《柳赋》,《文艺研究》,(1983.6)。

[2](唐) 白居易:《庭槐》,云南人民出版社,1999年。

参考文献:

[1](唐) 白居易:《庭槐》,云南人民出版社,1999年。

第8篇

论文摘 要:语言和文化相互依存,密不可分,本文从语言和文化的关系入手,针对我国英语教学的现状,对英汉文化差异进行了剖析,从而揭示出英语教学中培养文化意识的重要性。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中国同世界其他民族之间的交流越来越多,跨文化交际的重要性也愈发突出。如何培养英语学习者的文化意识,成为中国外语教学界争论的热点。在最新版《大学英语教学大纲》上第一次明确地阐述了文化与语言的关系:外语教学要重点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同时也要注意培养语言能力。前者是语言教学的最终目标,而后者是取得该目标的必要手段。因此,在强调语言知识的同时,外语教学也应教给学生其他相关知识,尤其注意培养他们的跨文化意识。这无疑对传统的语言教学提出了挑战。

1 语言与文化

文化是一个民族在特定的自然环境、历史条件、地理区域和社会实践中形成的总体长期记忆,具有其特殊性。而语言作为一定范围内社会约定俗成的语音符号和书写符号,反映着使用该语言的地域特征、经济发展、风土人情、行为准则等。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又时时刻刻影响着语言,使语言为了适应文化发展的需要而变得更加精确。不同民族有着不同的文化,历史,风俗习惯和风土人情等,各民族的文化和社会风俗又都在该民族的语言中表现出来。因此,有些专家说:“要掌握两种语言,必须掌握两种文化”。不了解一门语言所承载的文化,也就谈不上真正掌握这门语言。

2 中国英语教学现状

完整的英语教学应该是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的有效结合,英语教学中不能将文化因素排斥在外。但是,长期以来在我国的英语教学中语言和文化的这种关系并未得到足够的重视。纵观当前我国的英语教学,都不同程度的存在着重读写,轻听说的现象。学生上课侧重于语音、语法、单词的模仿、操练及背诵,却忽略了向学习者输入文化方面的信息。结果是学生可以在试卷中取得好成绩,可是口语考试却不尽人意。在这种应试教育体制下,传统的英语教学方法弊端日益暴露。“高分低能”(交际能力)的学生,说着“哑巴英语”、“聋子英语”,越来越不能在当今竞争激烈的社会上立足。交际能力不但包括对语言形式的掌握,而且包括对语言使用的社会规则的了解和熟悉,即对其文化的了解。由于不了解语言的文化背景,不了解中西文化的差异,在英语学习和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过程中,误解对方的意思,语用失误现象层出不穷。那种认为只要进行了听说读写的训练,掌握了语音、词汇和语法规则就能理解英语和用英语进行交际的想法是行不通的。沃尔夫森(Wolfson)说:“在与外族人交谈时,本族人对于他们在语音和语法方面的错误往往比较宽容,与此相比,违反说话规则则被认为是不礼貌的”。学习语言的过程也是文化交流的过程,因此在英语教学中必须得注意英汉文化的差异。

3 英汉文化的差异

(1)生存环境的差异。社会学家认为,一个民族的语言文化都与其人们的生存环境密切相关。英国是大西洋沿岸的一个岛国,四面环海,航海历史悠久,所以许多英语语言就来源于海洋生活。比如:a drop in the ocean(沧海一粟),go with the steam(随波逐流)等等。相比而言,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汉语中有许多与土地、农业有关的习语,如:斩草除根(to stamp out the source of the trouble),顺藤摸瓜(to track down somebody or something by following clues)等等。比喻某人花钱大手大脚,汉语是挥金如土,英语是spend money like water,而不是spend money like land.就“东风”、“西风”而言,在英汉两种语言文化中内涵截然不同。在汉语文化里东风(east wind)是春天的象征,而西风则是寒冬的代表。这是因为中国地势西高东低,西部为山,东临大海,东风出来,无比舒适,可是来自西伯利亚的西北风,则刺人肌骨。但是英国位于西半球北温带,属于海洋性气候,因此春天的象征就是西风(west wind),著名诗人雪莱Shirley的“Ode to west wind”《西风颂》正是对春的讴歌。英国夏季气候凉爽宜人,英国人形容夏天是如“爱人”般可爱、温柔、美好。莎士比亚在他的诗句中把夏天比作人。“Shall I compare thee to a summer’s day? Thou art lovelier and more temperate.”(我能不能拿夏天同你相比?你啊比夏天来得可爱和煦。)可是在中国夏天常用“骄阳似火”、“赤日炎炎似火烧”等句子描述。“夏天”带给中国人和英国人的联想竟是如此的迥异。原因同样是双方所处的地理位置不同。(2)风俗习惯的差异。不同民族有着不同的文化、历史、风俗习惯和风土人情等,各民族的文化和社会风俗又都在该民族的语言中表现出来。比如,中国人见面就喜欢问:“What’s your name?”“How old are you?” “Where are you from?”“What do you do?”等一系列问题。而在以英语为代表的西方文化中,年龄、地址、工作单位、婚姻、家庭情况、信仰等话题都属于个人隐私,忌讳别人问及。英美人寒暄最喜欢说“lovely weather,isn’t it?”之类谈论天气的话语,而在中国,人们见面后总少不了要问句“吃饭了吗?上哪去?”英美人可能对此会很茫然,有时还可能引起误解。因而我们在学习英语语言时尤其要注意各民族语言习俗的差异。(3)宗教信仰的差异。宗教在语言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不同的宗教对语言和文化有着不同的影响。佛教在中国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在中国各宗教派别中占据核心地位。人们相信有“佛主”在左右着人世间的一切,主宰人的命运。与此有关的习语很多,如“佛口蛇心”、“借花献佛”、“不看僧面看佛面”等等。在西方国家,尤其英美国家人们信仰基督教。《圣经》被看作是基督徒的圣书,是西方国家文化艺术及意识形态的基础。因此,许多语言都出自《圣经》,如“doubting Thomas”怀疑的托马斯,现在代表那些“不肯轻易相信别人的人”。主和上帝是许多西方人的主要宗教信仰。(4)思维方式的差异。思维与语言密切相关, 是语言生成发展的深层机制,它以一定的方式体现出来,表现于某种语言形式之中。思维方式的差异,正是造成语言差异的一个重要原因。说汉语的人与说英语的人有不同的思维方式。汉民族对客观事物总是用直观思维。而西方注重科学、理性、分析和实证,重视对抽象思维能力的运用。这种思维差异表现在语言上为:汉语惯用具体、形象的词来表达虚的概念,英语则擅长于用抽象的概念表达具体的事物,这两种不同的思维方式无疑会对语言产生重大的影响。例如,汉语有句谚语“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瓜和豆就是两个具体的形象,这句话的含义用英语来表达就是“As a man sows, so he shall reap.”因此,思维方式上的不同形成了民族语言表达方式上的种种差异。综上所述,英汉文化差异对英语和汉语两种语言的构成和使用都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在英语教学中,应该既要重视语言知识本身的结构,更要重视与英语教学密切相关的跨文化的种种社会文化因素,做到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的有效结合。 转贴于

参考文献

[1] 陈志立.英语习语的特征与翻译[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05,8.

[2] 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3] 王振亚.语言与文化[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4] 周琛.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跨文化意识培养[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3.

第9篇

2、街头文化(滑板、街舞、说唱、涂鸦、DJ等)。

3、军迷文化(军备控、军事爱好者)。

4、哥特文化(洛丽塔、吸血鬼等)。

5、朋克文化(视觉系、摇滚等)。

6、LGBT文化(非异性恋群体)。

9、电竞文化(英雄联盟、王者荣耀等)。

8、鬼畜文化(王司徒、元首、金坷垃等)。

9、超级英雄文化(DC、漫威)。

10、冷兵器文化(铠甲爱好者、冷兵器爱好者)。

亚文化群:1、民族群体:我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经过长期发展形成了各自的语言、风俗、习惯和爱好,他们在饮食、服饰、居住、婚丧、节日、礼仪等物质和文化生活方面各有特点,这都会影响他们的欲望和购买行为。

2、宗教群体:宗教是人类社会发展一定阶段的历史现象,有它发生、发展和消亡的过程。在现阶段,我国居民有信教或不信教的自由,客观上存在着信奉佛教、道教、伊斯兰教或天主教等宗教的群体。这些宗教的文化偏好和禁忌,会影响信仰不同宗教的人们的购买行为和消费方式。

第10篇

关键词:舞蹈教育;民族意识;必要性;渗透策略

一、加强舞蹈教育中民族意识渗透的必要性分析

一个民族的舞蹈蕴含着一个民族深厚的民族文化,民族舞蹈是在劳动人民的长期劳动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中华民族经历了五千年文明的洗礼,积淀了厚重的民族文化。每逢重大的民族节日,各个民族都会以各式各样的舞蹈来表达喜悦之情。民族舞蹈表演对于提高民族认同感、加深各民族间的联络与感情是十分有利的。因此,通过民族舞蹈的教学,在学生思想上进行民族意识的渗透是十分有必要的。

二、舞蹈教育中民族意识渗透的途径

笔者认为,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几方面的对策来加强对舞蹈教育中民族意识的渗透工作。

(一)学习民族舞蹈,体会民族风情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特定的风俗习惯,在其舞蹈表现方面也存在着各自的特色,例如:蒙古族的舞蹈就以挺胸、拔腰、昂头作为其主要特点,这主要是因为蒙古民族长期生活在辽阔的草原上,就逐渐形成了昂首、挺胸的体态;藏族的民族舞蹈中著名的“踢踏舞”,则表现出了无限的生命活力以及诗情画意,把藏族与生俱来的西域风情全面的展现出来。中国各民族的舞蹈是各民族表达情感的重要方式,如果不能亲自表演一下民族舞蹈,仅仅依靠耳听目看,是难以全面体会各民族风情的。基于以上分析,笔者认为在舞蹈教育过程中,通过让学生们接触并逐渐深入了解中国各民族多姿多彩的特色舞蹈,对于培养学生的民族意识,具有十分积极的促进作用。通过对各民族舞蹈的学习与表演,不仅能够锻炼学生身体的协调性,而且能够极大的加深学生的民族意识。但是,在进行舞蹈教育时应当注意不要给学生造成身体上的疲劳以及思想上的厌倦,而是要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来进行民族意识的渗透。笔者认为,学生只有在对祖国各民族文化产生认同感的基础上,才能激发其对我国各民族的热爱。

(二)提高对民族舞蹈的鉴赏能力,提高对祖国舞蹈文化的认识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舞蹈教育开始之前,教师应当首先调动起学生学习民族舞蹈的情绪。比如,教师可以充分运用多媒体等先进手段将我国各民族舞蹈展现给学生,可以选择那些节奏感明显的音乐,民族特色鲜明的服装等具体因素来吸引学生,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在学生欣赏民族舞蹈的过程中,教师应当适时的向他们讲解这种民族舞蹈的发展历程及其特征,除此之外,还可以向学生们讲述这一民族的文化习俗以及民族风情。

颜色绚丽、款式丰富的民族服饰文化也应当成为我们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各个民族丰富多彩的民族服饰,品种之多、款式之奇、色彩之艳以及花样之繁,已成为我国悠久的民族文化长河中一颗引人注目的明珠,与此同时,我国各民族所传承下来的音乐以及舞蹈也是我们民族文化凝结而成的,充分体现出了我们中华民族的顽强意志以及不懈的追求。我国的民族舞蹈蕴含着蒙古民族的豪放、辽阔;云南各民族的淡雅、清新以及新疆民族的活泼与欢快等等。所有这些都带给人们艺术的享受,蕴含着丰富的民族文化思想以及优良的民族传统风俗。这些成为对学生进行民族历史教育、接受本民族的民族旗帜和神韵、强化民族意识的生动教材。在进行舞蹈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民族舞蹈来介绍其民族的特色服饰。例如,在进行傣族舞蹈课程的教学时,老师可以依据多媒体放映的画面对这个民族的生态环境、服饰风俗进行描述。在讲述完傣族服饰特征之后,老师可以紧接着切入正题,拿出傣族裙让学生们亲自穿着上课,亲身感受一下傣族这个少数民族的生活风俗。这样,不仅能使学生们在外表形态上更贴近人物形象,也能让学生们在学习傣族舞时更快地进入状态,体会服饰带给舞蹈的奇妙感受。

民族音乐对于学生理解民族舞蹈、加强民族意识有着极为重要的促进作用。通过多年的实践经验,笔者认为,在进行舞蹈教学时只有充分领会民族音乐的内涵,才能确立所教授的舞蹈的主题思想。考虑到有些学生在对文字、歌曲内容的理解上没有那么深入,所以在选择歌曲时,不能一开始就放难度较大、不好辨别的乐曲让学生们欣赏,要由浅到深、由表及里对学生实施教育。民族舞蹈的学习,不但能够让学生得到肢体上的能力提升,而且还有利于学生了解并掌握更多的民族文化,提高学生的民族意识。对服饰和对音乐的欣赏、感受,进一步丰富了教学内容,同时也使特有的民族风情和民族审美心理自然渗透在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加深了学生们对各民族舞蹈的文化内涵和民族特色的了解,从而引发出更高的学习欲望。

三、结束语

民族舞蹈的教育不仅对于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具有极为重要的促进作用,而且还能够提升学生的民族认同感以及民族自信心,这是书本学习过程中难以替代的。我国传统的民族舞蹈在世界多个国家与地区都得到了众多的赞美与肯定,使得中国的民族文化在世界范围内都得到了认同。所以说,我们应当重视在舞蹈教育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民族意识的渗透,让学生在民族舞蹈的学习过程中领会到祖国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加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以及民族自信心,并促使学生将这种自豪感以及自信心融入到舞蹈艺术的表现中去。只有这样才能够是我们培养出的学生具备国际意识以及开放的思想,从而为中华民族的强大与发展做出应尽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朱红.《在民间舞教学体系中延伸民族舞蹈文化――谈民族地区专业舞蹈院校的民间舞蹈教育》[J].科技创新导报,2008,(18).

第11篇

关键词:《桂海虞衡志》;志蛮;少数民族风俗

中图分类号:K89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3)11-0124-03

《桂海虞衡志》作者范成大(1126―1193),字致能,号石湖居士,平江府(今江苏省苏州市)吴县人。曾任广南西路经略安抚使,知静江府(今桂林市)。《桂海虞衡志》一书是他离桂赴蜀途中所作。该书原3卷,今仅存1卷,共13篇,分别是志岩洞、志金石、志香、志酒、志器、志禽、志兽、志虫鱼、志花、志果、志草木、杂志、志蛮。其中志蛮篇对当时广南地区少数民族的地理分布、民族居住方式、民族生产生活习惯都进行了详细描述。

东汉应劭《风俗通》序曰:“风者,天气有寒暖,地形有险易,水泉有美恶,草木有刚柔也。俗者,含血之类,像之而生。故言语歌谣异声,鼓舞动作殊形,或直或邪,或善或也。”应劭是从地理环境方面对人的影响形成的各种风俗而言。

《尔雅・释地》曰:“太平之人仁,丹穴之人智,大蒙之人信,空桐之人武。”说明自然环境对人的性格的形成也有很大影响。《礼记・王制》记载:“天子巡守,至于岱宗,觐诸侯,问百年者……命太师陈诗,以观民风。”《诗》三百篇,多言风俗之事。此风俗之考察皆为政治。

“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说明风俗的地方性很强,而不同民族自古传承各自的风俗习惯说明民族性也很强。这种风俗习惯对管理本民族或地区的一切民事活动具有教化、约束、凝聚、调节和审美功能。古代对民风考察的目的多在于政治需要,供统治者“知得失”、“自考正”。现在对各地风俗民情的考察主要是发现不同风俗的起源、发展、演变规律,从而发扬优良传统,革除陋习,让传统习俗为今天的人民发挥更好的服务作用。

《桂海虞衡志》中对广南少数民族风俗的记载独树一帜,范成大自序曰:“本书所录,仅为方志所未载”,“他州所有,皆不录”。此一特征使本书的内容有所限制,但仍不失其独具的特色。志蛮篇中少数民族风俗可以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民居形式

由于广南少数民族地处偏远,且多居山区,经济相对落后,所以民居形式因地制宜,多是两层干栏式建筑,上层住人,下养牲畜。“志蛮”中载:“牛豕之秽,升闻栈罅,习惯之,亦以其地多虎狼,不尔则人畜俱不安。”此种居住方式在现在西南地区的苗、侗、瑶、壮、傣、哈尼、仡佬、僳僳、布依等族仍然保存。李《太平广记》卷四八三,引(唐)尉迟枢《南楚记闻》载:岭南诸僚,因气候湿热,多瘴疠病疫,人们居住的“干栏”为二层,上层住人,下层置物。海南黎族的船形屋也是古代干栏式建筑的一种遗留形式。此种干栏式建筑传承至今,可见为少数民族所喜爱,且有诸多方便之处。另外也是民族文化旅游的一处特色风景。而民则居住海上,“以舟楫为家,采海物为生。”这种居住习惯也保存至今。

二、婚丧习俗

宋代广南地区仍属蛮夷之地,文明开化晚,婚丧嫁娶习俗独特,与当地经济落后有直接关系。“杂志”篇中的“卷伴”婚和“志蛮”篇中的“入寮”婚,以及瑶族踏瑶时,“意相得,则男咿呜跃之女群,负所爱去,遂为夫妇,不由父母”。《太平广记》卷四八三,引(唐)尉迟枢《南楚记闻》载:岭南僚族女多男少,婚姻则女方用财货先向男方求婚,如女家贫,只能卖身为奴婢。这些都反映了当时西南地区少数民族生产力低下,婚嫁习俗原始古朴,少数民族人性情强悍等特点。丧葬方面,“志蛮”载:“羁縻州洞人,亲始死,披发并持瓶瓮,恸哭水滨,掷铜钱纸币于水,汲归浴尸,谓之买水,否则,邻里以为不孝。”此为广南地区少数民族(并不限于壮族)买水洗尸送葬之俗。直至近代在广西部分少数民族中仍有此俗。他们认为这种方式才能使死者的灵魂回到祖先居住的地方。这是少数民族先民流传下来的习俗,有一定的宗教心理和神秘性蕴含其中。

三、服饰及纹身

志蛮篇中记载的几个少数民族多“椎髻跣足”,“或著木屐”。而衣服则各有不同。峒民“冬被鹅毛衣棉以为裘,夏缉蕉竹麻以为衣”;瑶族“衣斑斓布褐”;蛮“衣青花斑布”;黎女“衣裙皆五色吉贝,无裤襦,但系裙数重,制四围合缝,以足穿而系之”等。黎人头“插银铜锡钗,腰缭花布”。黎族男子多束发,盘椎髻。颈部佩戴颈饰,多用铜圈、铜钱、挂珠、狗骨等。黎族女“及笄绣面”,束发、穿耳、戴铜耳圈,手钏、足钏则可以是铜,是金,是玉等等。这些都反映了黎族人的审美情趣和传统观念。苗族女子,衣斜襟过膝,束腰穿裙,无文身俗。不同民族衣着服饰和喜好色彩不同,这与他们各自的民族图腾崇拜、和风俗习惯有密切关系。研究民族服饰就要追溯到他们的民族的历史渊源,民族服饰渗透着这些少数民族的深厚的文化内涵。有些少数民族的历史记载还是很悠久的,如僚族名最早出现于《三国志・霍峻传》,隋唐时分布很广且名称也多,有21余种。《新唐书》卷222下:“乌武僚,地多瘴毒,中者不能饮药,故自凿齿。”故有“凿齿僚”之名。黎族在8世纪末就有记载:“朱黎民三世保险不宾,佑讨平之。”(《新唐书・杜佑传》卷166)即是关于朱(海南岛)黎族的最早记载;唐代,“莫瑶”过着“莫瑶自生长,名字无符籍”的生活(《全唐诗・莫瑶歌》卷354)。据今人研究,“莫瑶”改写为“瑶”,“莫瑶”二音相切为“苗”。“瑶”的名称在宋时已大量使用(王钟翰《中国民族史概要》山西教育出版社,2004,第505页)。《宋史・梅山峒蛮传》卷494载,瑶族居住的山区“其山自衡州常宁县属桂阳、郴、连、贺、韶四州,环行千余里”。

四、饮食习惯

古代广南少数民族饮食习惯丰富多彩,迥异于中原汉人。研究这些少数民族的饮食习俗,大有异趣。志蛮篇载:“獠,依山林而居,无酋长版籍,蛮之荒忽无常者也。以射生食动而活,虫豸能蠕动者皆取食。”峒民“团饭掬水,终食餍饱”。瑶族以“种禾、黍、粟、豆、山芋、杂以为粮,截竹筒而饮,暇则猎食山兽以续食”。另有东谢蛮“性好洁,数人共饭,一拌中置一匕,置杯水其旁,少长共匕而食,探匕于水,抄饭一哺许,抟之拌,令圆净,始加之匕上,跃以入口,盖不欲污匕妨他人。每饭极少,饮酒亦止一杯,数咽始能尽,盖腰腹束于绳故也。食盐矾胡椒,不食彘肉。食已必刷齿,故常皓然。甚恶秽气,野次有秽,必坎而覆之”(马端临《文献通考》卷328《四裔》5引文补)等等。黎族人喜饮酒,又喜食槟榔,尤嗜吸烟丝,无论男女老幼。这些古代少数民族的饮食习惯奇怪独特,且对现在少数民族的饮食都有一定影响。了解不同民族的饮食习惯才能走近这些民族,理解这些民族,和谐共存,达到各民族的大融合。

五、娱乐风俗

志蛮篇提到瑶族的踏瑶歌舞、各种瑶族乐器和志器中提到戏面和腰鼓、铜鼓,说明宋代时广南少数民族的娱乐形式还是比较丰富的。踏瑶是瑶族青年每年一次的集体歌舞形式,也是他们自由恋爱、自由婚配的好机会。瑶族乐器有“卢沙、铳鼓、葫芦笙、竹笛之属。其合乐时,众音竞共,击竹筒以为节,团栾跳跃,叫咏以相之”。这说明公元12世纪时广南少数民族的乐器就已经很丰富,今人对少数民族乐器及器乐的研究可以从中得到很多有价值的文献资料。《隋书》载:岭南诸郡铜鼓铸造水平很高,铜鼓制成后,均置于庭中,置酒相庆。今在高州(广东省西南部)一带曾发现粤式铜鼓40多面,花纹繁缛,铸造精美。戏面是指民间表演傩戏时用的木制假面具,“桂林人以木刻人面,穷极工巧,一枚或值万钱”,说明宋代桂林民间傩戏极为盛行。这些乐器和民间艺术形式的记载,对研究现代少数民族民族文艺形式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六、信仰习俗

古代广南少数民族的原始不同于别处,比如《桂海虞衡志》志蛮载黎族的“鸡卜”。“亦有用鸡卵卜者,握卵以卜,书墨于壳,记其四维,煮熟横截,视当墨处,辩壳中白之厚薄以定侬人吉凶。”

水卜,以水测旱涝。《桂海虞衡志》志蛮载:“僚依山林而居……岁首以土杯十二贮水,随辰位布列,郎火祷焉。乃集众往观,若寅有水而卯涸则知正月雨,二月旱,自以不差。”

《桂海虞衡志》:“(僚)人远出而归者,止于三十里外,家遣巫提竹篮,迓脱归人贴身衣贮之,篮以前导还家,言为行人收魂归矣。”

《宋史蛮夷四西南诸夷》曰:“疾病无医药,但击铜鼓、铜沙锣以祀神。”广源蛮地区有收魂习俗,这习俗反映了当时僚族的灵魂观念。

民国《马关县志风俗志》载:“(侬人)有病不求医,而求白马(夷巫之称),不拘贫富,家有病辄曰送鬼,杀鸡鸭犬猪甚多。必至病者痊或死而后已。白马以草签或鸡膀骨为封,能卜吉凶,查鬼祟,笃信为深。”

古代鸡卜形式多流行于西南地区如僚、瑶、壮、黎、彝等少数民族中,多用来占卜婚、葬、病、战争、狩猎、建筑等事情,由来已久,延至宋代。《宋朝事实类苑》卷四九《鸡卜》载:“《史记》称四夷各异卜,《汉书》称粤人以鸡卜,信有之矣。”《太平御览》卜法篇中记载有鸡卜、鸟卜、蚕卜、竹卜、牛蹄卜等多种卜筮法。“殊未央,更把鸡骨灼。”这是宋朝国史院编修官秦少游被贬雷州时描述当地习俗的诗句。周去非《岭外代答》卷十载:“南人以鸡卜。”吴处厚《青箱杂记》卷三:“岭南又有鸟卜。”个别民族这种宗教习俗保持到近代。少数民族这些占卜形式、卜筮内容对现今国内外学者研究少数民族宗教包括巫师、占卜、魔法、民间禁忌等事项具有重要的史证价值。

总之,《桂海虞衡志》就广南少数民族风俗方面的记载为今人对该地区的少数民族各个方面的研究提供了珍贵的历史资料,成为今人研究广南必提的历史文献,而且该书自宋时成书以来,就多被引用其中的内容,如黄震的《黄氏日钞》、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洪迈的《石屏记》、李石的《方舟集》、周必大的《省斋文稿》、李心传的《建炎以来年系要录》、王象之的《舆地纪胜》等都引用了该书的部分内容。马端临《文献通考・四裔考》引用文字达万字,范成大的好友周去非仿照该书体例写成《岭外代答》一书。为后代研究广南地区的风土、物产保存了非常珍贵的资料,尤其是志蛮篇中记载的广南少数民族的风俗事项,为后人研究广南地区少数民族各个方面的风俗文化,积极开发少数民族文化产业,提供了极有参考价值的历史史料。这也是《桂海虞衡志》这本书流传至今仍然为国内外学者不断学习研究的原因之一。

注 释:

①文中所引文字除标明出处外,皆引自《桂海虞衡志》志蛮篇。

参考文献:

〔1〕范成大撰,严沛校注.桂海虞衡志校注[M].广西人民出版社,1986.

〔2〕张亮采.中国风俗史[M].北京:团结出版社,2005.

〔3〕岑家梧.岑家梧民族研究文集[C].北京:民族出版社,1992.

〔4〕王钟翰.中国民族史概要[M].山西教育出版社,2004.

〔5〕张全明.《桂海虞衡志》生态文化史特色与价值[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03(1).

〔6〕韦步轩.从《桂海虞衡志》看宋代广西的文化和社会生活[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7(7).

〔7〕漆亚莉.《桂海虞衡志》民俗学价值浅析[J].广西地方志,2007(12).

第12篇

关键词:回族;婚姻习惯法;共性与特性;发展变化

一、区域间回族婚姻习惯法发展变化比较

青海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和河北大名县分处东西部,地域差异较大,回族婚姻习惯法在发展变化中也各有特点。

(一)两地间回族婚姻家庭习惯法发展变化的共性

尽管两地分处东西部,但是在婚姻习惯法发展方面存在了很多相似之处。第一,回族婚姻习惯法中有关宗教的内容依然发挥着明显的作用。尽管我们在河北大名县调查中发现,宗教的力量对回族婚姻习惯法影响已经减弱,但无法否认的是其依然是回族婚姻中不可回避的事实考量,在回族婚姻家庭中起着主要的作用。我在与河北大名县回族同学交谈中发现,回族青年尤其是女性只要能够找到合适的回族对象,一般不会接受和异族通婚。而且很多回族青年都表示自己的配偶应当是本民族的,而且结婚应当遵循回族的风俗。第二,两地回族婚姻观念趋于开放。在河北大名县,异族通婚已经成为了现实,许多青年崇尚自由恋爱,都可以按照自己意愿选择配偶,宗教、家庭因素对他们的干扰相对减弱,而且很多父母在这一方面也不在有硬性的要求。当然,尽管在青海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回族家庭婚姻普遍受到和家庭长辈的干涉,但生活相对富裕、文化程度较高的家庭,则相对开放和包容,这些青年可以自由恋爱、自由结合。

(二)两地间回族习惯法发展变化的特殊性

两地回族婚姻习惯法发的展变化存在共性,同时也各有特点。第一,宗教力量强弱差异明显。由于人口的聚集程度、地域开放程度的影响,河北大名县回族婚姻习惯法中宗教色彩逐渐的淡化,回族风俗表现出与汉族的风俗趋于融合,形成了一个有机互动地整体。而青海大通的回族习惯法表现的更加独立,其宗教色彩还很明显,与汉族以及其他民族在风俗方面差异较大,如在服饰方面。第二,女性地位方面两地有很大不同。河北大名县回族处于东部地区,社会经济变革影响比较直接迅速,比较容易接受新观念新思想。在女性地位方面的改变也就比较明显,重男轻女的传统思想影响甚微,女性地位与汉族女性基本没有区别,女性思想更加的开放,权利意识较强。而青海大通回族自治县则由于处于西部,各方面信息比较闭塞,经济相对落后,受到宗教观念和传统思想的影响较大,回族女性地位相对不高,男女双方在家庭生活中在诸多方面表现出不平等,比如在教育方面,女性接受教育的人数明显低于男性,在接受高等教育方面更甚。

二、回族婚姻习惯法地域差异的原因分析

首先,经济发展水平方面。青海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位于青藏高原上,经济结构比较单一,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比较低,文化教育事业发展落后,因此传统回族婚姻观念占据主导地位。河北大名县处在社会经济改革前沿的,回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对较高,基础教育持续的改善,随着文化素质的提升,回族开始放弃某些婚俗,逐渐导致婚俗习惯日益现代化。其次,在文化交流融合方面。由于河北大名县回族与汉族杂居生活,各方面联系比较紧密,回族婚姻习惯更多的受到汉族婚俗文化的文化影响;而青海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回族虽然也与汉等民族杂居共处,但更多的表现为小聚居特点,在一个封闭的文化圈内必然导致族群相互影响较少,回族婚姻习惯法也相对守旧。再次,在家庭和宗教方面。青海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回族由于历史原因,气氛浓厚,宗教在婚姻家庭关系中具有主导作用,到现在,在调整婚姻关系上还发挥着主要的作用。此外,该地区伊斯兰教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不同的宗族,教派纷争大量存在,家族实力强大,对回族婚姻自由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因此,青海大通回族对待家庭婚姻上比较看重宗教教义和父母家族之命;而河北大名县,尽管对比较的虔诚,但是在很多人的眼中,宗教教义并不是不能被打破的,是可以变通的,宗教力量在多元的社会文化冲击下不断减弱,尤其改革开放以后,市场经济的发展,回族青年更加的独立,家庭对他们的约束减少,回族婚姻自由选择更多,家庭婚姻观念更加开放,传统婚姻习惯受到了挑战。

三、两地回族婚姻习惯法比较给我们带来的启示

回族在我国呈现“大杂居,小聚居”的特点,地域环境不同,回族婚姻习惯法的特点表现也不同,尤其近年来,各地法治建设进程不一、社会经济发展不均衡,回族婚姻习惯法保留程度不同,回族婚姻习惯法地域性差异存在也是合乎情理的,符合历史发展变化规律。但是在考察对比两地回族婚姻习惯法差异性的过程中,不难发现一些共性。比如,回族从形成到现在,始终反对禁欲,反对绝欲,反对终生独身等。又如,回族对婚姻条件看的很重,一般不与非穆斯林通婚,与非穆斯林婚配会先议条件,即使穆斯林内部通婚也会对“教门、根基、贫富”②进行考察,这些婚姻观念和风俗习惯经过数百年的历史积淀和地域考验仍然存在,说明了这是回族婚姻习惯法最为核心、最为本质东西,是回族婚姻习惯法中回族民族性的具体体现。回族正是因为这些本质与核心来凸显自己民族特殊性,使自己的民族文化得到传承,并抵御和排斥外来文化对本民族文化的同化和侵略,使自己的民族在不断变化的社会中持续传承和延续。

另外,通过对回族婚姻习惯法的发展变化和区域差异性对比,我们还会发现,回族婚姻习惯法在保持着民族独立性的同时不断的变化与发展着,以适应社会发生的新情况、新形势。可以说,一个民族要想生存下来,既要保持民族的精神文化的内核,更要拥有发展的眼光,加强与周围民族的互动,把民族命运与国家社会的整体命运相联系。千百年来回族得以生存,并不断发展,与本民族的不断兼容并蓄是分不开的。众所周知,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民族问题一直是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中的重要课题,尤其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各项矛盾日益凸显。如何处理好民族问题,化解民族矛盾,实现民族和谐,更加的紧迫。通过地域间的回族婚姻习惯法研究,我们不难发现回族的发展变化与整个社会生态环境息息相关,回族与汉族、回族与其他少数民族都是在相互间的互动中不断适应和发展,在保持民族独立性的同时,坚持与时俱进,不断地融合、协调、发展。所以,我们在处理民族问题的时候,尤其是汉族与少数民族问题,必须尊重他们的风俗习惯,同时不断建立共同的价值认同,既要保护特殊性,又要不断建立各民族之间的统一性,增强各民族对中华民族对中国的认同感。如,对少数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相关保护的同时,还要重点强调这是中华民族的共同财富。这样,全国各族人民就会潜移默化地热爱中华民族大家庭。另外,还要加强各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特别是和内地其他地区的交通,货运,人员往来,鼓励汉人到民族地区投资,鼓励少数民族到发达地区学习、工作、定居,互通有无,加强交流。这样各民族才会更加的团结,民族关系也会更加和谐。(作者单位:青海民族大学法学院)

参考文献

[1]魏彦芳,“论回族婚姻习惯法与《婚姻法》的冲突及调适——以甘肃省张家川回族自治县为例”,西北民族大学学报,2012(9).

[2]李向玉、张阳阳,“回族婚姻习惯法的变迁及社会功能研究”,贵州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2(12)

[3]王晋寅,“伊斯兰教教义视域下回族婚姻习惯法的解读”,法制与经济(下旬),2012(2).

注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