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医院工作经验总结

医院工作经验总结

时间:2023-01-03 15:21:4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医院工作经验总结,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医院工作经验总结

第1篇

一、工作思路

XX年总务后勤工作的基本思路是:围绕一个中心,搞好两个服务。围绕一个中心,即总务后勤工作要始终围绕医院正常运营这个中心。搞好两个服务,一是搞好为临床工作的服务,为临床工作提供优质保障;二是搞好为员工和患者的生活服务,解决医务人员的后顾之忧,让全院职工以旺盛的精力和充沛的体力投入到临床工作中去,为全面提高我院的医疗质量而努力奋斗。

二、工作目标

本年度后勤工作的总体目标是:做到五个确保、五个力争。 五个确保是:确保医院环境建设及医疗设备、医院设施的维护、维修;确保医院药品、耗材、物资的采购、保管、供应及时到位;确保医院水电气正常供应;确保医院车辆安全正常运行;确保医院食堂的安全、卫生、丰富。 五个力争是:力争进一步完善后勤管理制度、流程、奖惩制度;力争进一步完善医院设施;力争进一步提高后勤服务质量;力争进一步提高医院环境卫生;力争进一步节约后勤开支成本。

三、工作措施

1.优化、修改医院后勤管理制度、工作流程。

(1)根据XX年工作经验总结,按照我院实际情况修改、完善后勤各项管理制度,做到精简、实用。

(2)从XX年的工作中发现的流程问题及反馈的意见来修改各项工作流程,包括维修、采购等,并将工作流程贯彻到各科室及各位员工身上。

2.加强后勤职工的思想建设、制度学习。

(1)认真学习和贯彻落实教职工例会对后勤工作的各项要求,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

第2篇

1医疗机构医保管理工作中领导力核心价值分析

1.1医疗机构医保管理工作特点与要求医疗机构的医疗保险管理工作对工作人员的能力及素质有着特殊的要求,其特点决定着此项工作中领导力的核心价值所在,进而才能够加以利用,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并将其有效地转化为生产力。

1.1.1沟通的价值与效力医保办很重要的一项功能就是政策的有效“上传下达”。随着北京市医疗保险覆盖面的逐步扩大,医保基金已经成为北京市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的重要来源,而医保作为支付方,本着便民、惠民、利民的精神,其政策的制定需要与实际相适应,而医学是个性化、发展中的学科,因此政策在实际应用中可能会脱节,必要的沟通能够促进医保、医学的共同发展,这对医疗机构的生存与进步有着重要意义。

1.1.2政策研究与整合北京市实施基金医疗保险已十余年,同时实施的还有工伤保险、生育保险等。由于筹资渠道、待遇等的不同,具体政策的实施也有所差别。因此作为医保承担工作量名列前茅的三级甲等定点医疗机构,接待各种类别的医保患者,医务人员在政策实施过程中需得到明确的指导。医保工作人员需把较为繁杂的政策进行研究、分析、梳理及整合,进而能使政策在执行过程中落到实处。

1.1.3数据监测与分析北京市医疗保险自2010年1月1日起实施“持卡实时结算”制度,2011年规范细化了门诊上传信息项目,医保通过北京市医疗保险信息系统建立了大数据库,已经完成了数据收集及统计,依据数据基础,2012年同期试行总额预付和按病种分组付费(DRGs)制度。在医保大数据时代,医疗机构自身数据的深入分析与统计显得更为紧迫。医保付费制度改革中数据分析得出的考核指标日趋完善和科学,但是仅基于单纯的费用分析将费用数据与医疗机构内部的实际情况相结合,需进一步挖掘与思考。

1.1.4决策建议与支持目前总额预付和按病种分组付费(DRGs)两项改革根据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要求,从费用支付上对医疗机构今后的发展给予了一定的导向作用,例如对三级甲等医院加大住院费用增幅、缩小门诊量,以便实现患者的合理层级就医,有效分流。在面对政策导向的时候,需要医保工作人员能够提供相应的数据分析结果、趋势预测和利弊分析等,以便能够及时对医疗机构提供决策建议与支持,结合医疗机构大的方向,供决策参考。

1.2领导力在管理工作中的核心价值及体现领导力所包含的内容很多,但是根据医保工作的特点,总结其所需的重点内容形成核心价值,以核心价值为指导提升实践领导力,使医保工作在付费制度改革中不断自我优化。

1.2.1领导者的自身专业水平医疗机构医保管理工作沟通及政策分析等,要求领导者不能是单纯、机械的政策管理人员,还需懂得临床相应的知识,同时对医保政策的沿革有着深刻的理解,能够结合医疗机构实际及工作特性形成独立观点,客观分析评价现状,为未来管理方向做出决策指导。

1.2.2领导者的自我提升意识领导力需要能够起到引导的作用,因此在医保管理中领导者仅业务水平过关是不能持久的,更无法引导、培养团队中的成员。若想领导力持续有效,团队、医疗机构持续发展,则需领导者具有自我提升的意识,从专业、个人素养、能力水平、思想高度上等方面自我学习自我提升,不断拓展思路,形成个人风格及魅力,能保持团队向前发展的良性循环机制。

1.2.3领导者的培养和引导力一个人的战斗所取得的胜利远不及一个团队的共同努力。因此仅靠自身出色的业务水平单打独斗并非一个领导者所为,对团队的培养与引导才是领导力中不可或缺的核心价值之一。医保工作包含方面较多,面对的人群各不相同,需要团队每位成员的共同努力。如何做好一个团队的建设、文化氛围的建立、培养模式和梯队建设等都是领导力的重要体现。

2医保管理工作中领导力核心价值的挖掘与应用

在明确领导者业务水平、自我提升意识、培养引导力3个核心价值后,在医疗机构医保管理及团队建设中,加以实践及应用,保持了团队水平的有效提升。

2.1自我学习,与团队共同提升医疗保险管理工作需要与外部大环境(如市、区医保中心,其他兄弟医院)进行持续沟通、学习与交流,信息的获取、政策的导向等对于医保管理工作的成效影响较为显著,而沟通交流的过程也是不断学习、提升的过程。作为医疗机构医保部门负责人,需要经过多种渠道不断提升自己。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涉及到医疗机构内的每一个人,尤其医保作为“四梁八柱”之一,对于医保工作有着大方向上的指导,因此政策信息、相关研究报道的获取必不可少;定期参加市、区医保中心组织召开的相关政策研讨会,积极学习公立医院改革、付费制度改革的相关内容,掌握改革的最新动向;国内外专家、相关兄弟单位付费制度改革的介绍及经验交流专项研讨会的参与与互动,有利于最新内容的吸收与应用;定期将所学内容进行总结思考,找出适合本院实际情况的新方法等。自我学习的后续目标是带动整个团队的学习与提升,因此只有加强团队业务知识水平的提升才能真正发挥团队效能。政策培训、研讨会、经验交流等鼓励团队员工共同参与学习,并对其学习成效提出相应要求;组织员工进行办公室内定期学习,将外出培训内容共同分享;定期召开办公室例会,团队员工互相交流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并共同探讨解决方法;指导员工能够及时将自己工作中的经验进行总结、分析,形成书面成果;加强团队员工之间的合作精神,尤其是老同志经验与年轻同志思路之间的有效交流与结合。

2.2有效授权,发挥员工主观能动性思维的拓展需要给予一定的空间与范围,因此在工作中注重对员工的有效授权,使其在能够在被信任的基础上发挥自我创造力,同时授权的基础上给予一定的指导,才能够使人脑资源得到有效的释放。在实际工作中,注重加强员工的自我思考精神。目前公立医院改革对医院内在费用结构的调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在管理过程中以科室考核指标为工具,引导科室医疗行为规范化,需要管理者认真思考。发挥员工的积极性,引导其深刻了解此次改革的目的并达到预期效果,由下而上地提供指标制定策略、方案及标准,以科室前期实际支出费用为基础,充分考虑科室新技术、新项目使用的费用变化的影响因素,避免季节因素等,制定考核指标,并根据实际情况动态调整。在指标制定过程中,指导员工如何与临床科室交流沟通,以期指标能够更加合理、科学。医保工作中有许多工作需要与上级主管部门(市或区医保中心)、相关兄弟单位、信息系统部门、院内其他行政部门间进行沟通协调,这部分工作充分培养员工自行发现问题、梳理问题、解决问题和共同决策商讨的能力。在有效授权及指导下,员工的工作得到了相关科室的支持和认可,员工工作自信心增加,对团队认同度增高,医院的管理目标也顺利完成。

2.3人员品质及能力的有效开发团队建设的关键是人能力的有效发挥,而能力水平所达到的成效及影响是建立在人员品质水平的基础上。因此医保办特别重视人员品质的培养,在此基础上致力于员工能力水平的挖掘。在组织行为学中,员工同时处于组织结构和非组织结构两类结构模式中,而非组织结构更倾向于文化氛围等非工作上的沟通交流。在团队建设中,医保工作员工之间能够除工作关系外也以人际关系来有效凝聚,在工作和生活中都能够相互帮助共同进步。同时团队的氛围影响并引导着人员的品质,团队的为公、奉献精神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团队意识较强,这些品质对个人及团队整体能力的开发起到了正面作用。医保工作的内容范围较广,对员工工作能力要求较高(沟通协调、政策建议、数据分析、临床知识等),而不同的员工擅长点也有所不同,需要进行挖掘和培养。因此,工作中给予员工较多学习锻炼的机会,在全面能力培养的基础上,对不同人员的品质、性格特点加以引导,形成既广又专的团队特色,在实际工作中增强整个团队工作的胜任力。例如部分员工对数据分析及挖掘方面较为擅长,部分员工则擅长经验总结、政策梳理,而部分员工擅长沟通协调等,这些都是医保工作所需要的重要能力、发挥各自的特长、才能使整个团队的效能有效提升。

2.4提高团队创造能力创造力是任何团队在发展中不可或缺的能力,创造力的价值在医保工作中也同样十分重要。医保工作涉及院内院外政策实施等方面,由于政策与实际在结合过程中会有所冲突与碰撞,融洽地衔接需要工作人员在与医务人员、政策制定人员、系统开发人员、医院其他行政管理人员等沟通交流后创新性地提出解决方案。医保工作的创造力需要在经验累积的基础上加以提升,但也需要一些内在的启发,是一种工作经验的高阶应用能力。我院医疗保险领导者及员工在实践中不断地丰富工作经验,以头脑风暴的方式集思广义,启发个人创造力,高效完成医保各项工作。

3取得成效

3.1工作成绩自2011年付费制度改革试行至今,我院承担医保工作量位于全市前列,在努力探索新的付费制度改革下创新医院医疗保险管理模式。2012年7月1日,我院率先实行“医药分开”,取消药品差价,使公立医院改革真正进入深水区。医保办发挥自身作用,做好医保患者的惠民政策宣传、解答工作,以保证医保患者切实体会到改革带来的实惠,促进改革目标的达成。2012年至今为巩固付费制度改革初步成效,促进医院可持续发展,以绩效考核管理为切入点,推进医疗行为规范,采取医保和医政联动考核管理,主要以次均费用、次均药费、拒付费用及患者满意度为重点,在全院取得非常好的效果。鉴于我院医疗保险工作成效显著,历年获得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财政局授予的医疗保险管理一等奖,基本医疗保险“总额预付试点”奖励和“DRGs”奖励。

第3篇

关键词:护理安全;教育;护理技术操作;教学

护理安全教育针对于护理过程中对于患者的可能性的心理方面、机体结构方面的某种功能的缺失或损害、障碍等进行差民分析,并以熟练的护理操作手法防止发生不良护理安全事件,从而为患者提供安全、可靠的护理干预,帮助患者渡过治愈过程,顺利出院。本组研究中选取60名学生,对其进行分组比较教学研究,探讨护理安全教育在护理技术操作教学中的应用效果及作用,取得了较好效果。现将具体情况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60名学生,其中观察组30名中有男性1名,女性29名,年龄从18岁到24岁,平均年龄为(20.4±0.6)岁;对照组30名中有男性2名,女性28名,年龄从18岁到23岁,平均年龄为(20.1±0.4)岁;对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等基本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均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首先,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护理技术操作教学,按照一般的教学流程与内容安排有理有序的进行;其次,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护理安全教育,具体是按照工作制度所拟定的相关内容,设置好教学目标,并通过理论讲解、实践演练等方式,增加学生在护理中的安全意识;第三,在实际的教学中会分阶段、分不同的情况、分不同的科室、分不同的病情等进行具体的教学目标设置、任务安排、实践训练;第四,针对学生不同的表现而设定评价标准,自制调查表与评估表,从而做好风险判定,措施应对等;最主要的是从护理动作、操作技术、实践观察、护理干预、心理变化等各展开具体的培训与教学。

1.3评价标准。首先按照自制的项目考核表,进行分值评估,总分设定为100分;其中按照目标完全实现、部分实现、未实现三个子项进行划分,并对不良事件的发生率进行统计与分析[1]。

1.4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19.0软件操作系统进行数据统计,计量资料用(—χ—±s)表示,计数资料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通过10个月的教学评估,观察组在实践能力与理论能力,以及不良事件发生率方面,同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从本人多年的医院工作经验与教学经验总结可以认识到,在护理过程中会出现各种难以预料的不良事件,当这些事件发生后必然会给患者带来极大影响,如使患者病情恶变或延长住院时间或威胁其生命安全等[2];而且通过这种事件会增加医院与患者之间的纠纷,有时也会引发一些斗殴事件等;所以说护理安全教育在实践性的临床护理教学中非常有必要,也是护理技术操作教学中的重中之重,不但可以改善患者情况,也可以使学生在安全可靠的情况下将所学到的知识充分运用,经过多年的护理安全教育效果来看功效显著[3]。通过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在经过护理安全教育的教学之后,在实例操作中,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分析其中的原因可以看出,观察组对于护理中的仪器的掌握程度与熟练程度较高,而且在护理方面,增加了专业培训指导,尤其是让学生注意到护理中对于患者的位置移动、心理干预、常规操作及沟通技七之后,可以更好的减少对患者的二次或多次伤害风险。另一方面,在此次教学之中,本人将多年的经验进行了书面总结,并且制作了PPT,通过直观的教学法,将学生引入到了安全教育地带,使其更为形象的认识到了护理安全的重要性;而且通过对医院中的患者的病情的重、轻、缓、急方面的分类,提出了对应的安全教育方法,从而提升了学生对医院的纵向认识,尤其是增加了立体性的感受,这样学生就可以更为全面的、分层次的对护理安全教育有一个更全面的认知,增加其印象等。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在实践方面,观察组明显有优势,这是因为在实践教学中,增加了护理安全教育方面的感受体会分析,通过使学生在对护理安全教育的实践应用而提炼出相关的经验总结,这样就可以针对临床护理中的差异性护理得到更为真实的体验与切实经历,尤其是对于护理安全知识的应用的提炼,能够帮助学生在基础的操作中加入护理安全知识的运用,所以,护理干预过程整体上看就是一个安全意识的强化过程,也是一个提高实习生的实践水平的过程,因此,需要增加护理技术操作教学中的护理安全教育。综上所述,经过护理安全教育能够提高护理技术操作教学的水平,也能够使临床应用中的效果得到实际体现,因此,值得进一步推广与应用,从而提高护理工作整体水平。

作者:冀晴 单位:安阳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周永琴.护理安全教育在护理技术操作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3,02:54-55.

第4篇

关键词:医院会计;会计信息;管理对策

一、前言

在当前的信息时代中,国内的很多行业都开始对会计信息化给予了重新的审视。按照以往的观念,会计信息化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简化会计管理的工作内容,让企业的劳动效率与经营水平得到较大幅度上的提升。然而在实际的管理工作中,会计信息化却能够对生产实践与理论管理均带来极大的影响。医院机构作为我国非常重要的大型企业来说,实施会计信息化不仅能够有效提升医院的服务水平,同时还可以全面增强其医院本身的核心竞争能力,为和谐社会的构筑提供十分重要的促进力量。

二、当前部分医院会计信息化所存在的问题

1.对会计信息化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

如今,我国绝大多数医院的管理层中均存在着对财务管理工作不够重视的情况,医院领导将主要的精力与财力资源都投放到了临床部门与科室门诊的管理工作中。另外,还有一些医院的管理者为了能够节约开支,只是为内部的财务管理部门购置了粗糙简单的报表模块,所能够起到的作用仅仅是基本的账目记录和账目计算,根本无法支持财务决策与财务分析等功能的正常使用。基于此,会计信息化的实现并非是单纯性的针对医院企业的记账技术所开展的,它的主要目的和价值是为了能够减少会计人员的工作量,让他们可以拿出更多的时间与精力来进行更加重要的资金分析与资金测评。

2.会计信息化的管理制度过于陈旧

通过上文中的内容可知,由于一些医院管理者对会计信息化的认识严重不足,因此在针对信息化系统展开初始化操作时,仍然选择应用传统类型的会计管理制度,从而导致了医院的明细账目变得异常混乱。具体表现如下:医院中的医疗设备、药品以及其他固定资产均由多个部门来单独管理,尤其是在会计信息化初期,信息化系统中缺少库存商品与固定资产的等管理模块,因此导致了库存药品的变化信息难以在第一时间告知给财务部记录,浪费了大量的人力与物力资源。

3.会计信息化管理制度不够完善

如今,国内的很多医院虽然也设置了相应的信息化管理制度,但由于企业管理者与会计人员均没有认识到会计信息化的实用价值,因此出现了有章不循和有法不依的情况,导致医院的会计信息系统无法正常且安全的运行。除此之外,医院的会计管理制度中也存在着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与漏洞,例如操作人员的行为不规范、网络安全防范技术落后等等。

三、加强医院会计信息化发展的有效措施

1.进一步提升医院信息化财务的一体化水平

为了能够有效解决一些医院会计信息系统的交互性与共享性差的问题,笔者总结出了三点重要的解决方法:首先,在当前的会计信息化系统的基础之上启用辐射范围更大的平台化开发形式,利用软件对接平台来提升医院财务信息数据的共享和传递;其次,医院管理者要花费更多的财力来引入一套应用性更强且更加完善的通用型财务软件,实现物资管理、财务管理以及保险管理的一体化;最后,医院管理者要将财务信息化软件的设计工作外包给水平较高且专业性较强的软件公司,确保其能够根据医院的实际经营情况与会计管理现状来展开定点开发。通过以上的三点管理步骤,不仅能够确保医院的内部信息资源实现完美的共享与传输,同时还可以从根本上发挥出会计信息化的真正作用。

2.进一步加大对会计信息化人才的培养力度

在最近几年来,由于我国的会计信息化发展速度在不断的加快,从而也就进一步拉大了同会计信息化教育水平之间的距离。在此种形势下,我国医院企业中的会计信息化工作人员表现出了技术能力不高、科学意识不强以及工作责任心低下的情况。针对此种现象,医院企业的管理者要进一步加大对会计信息化人才的培养和教育力度,争取在较短的时间内为企业提供更多优秀的会计信息化应用人才。首先,医院管理者要经常性的开展会计信息化教育活动,根据自身的经营情况与现实条件来举办一些主题培训活动。管理者可以让医院中原有的会计人员暂时脱离岗位,让他们拿出一部分时间来全身心的投入到会计信息化的教育活动中,帮助会计人员能够将自身丰富的会计工作经验与高科技新信息技术完美的结合到一起,成为符合新时展需求的信息化人才。其次,医院管理者还要根据会计信息化的实际需求来引进一些优秀的信息技术人才,同时要结合医院本身的会计信息化管理现状来对技术型人才进行合理化的分配,在必要的时候还可以采用新人搭配老人的方式来进行合作式管理,确保医院会计信息化系统的作用与价值能够发挥的更加淋漓尽致,进而达到提升医院经济效益的最终目的。

3.做好对电算化会计档案的保管工作

在日后的会计信息化管理工作中,医院的管理者要专门委派专业人员来针对医院内部的电算化会计档案进行保护和管理,具体的管理内容包括如下几点:首先,将会计信息的磁性介质认真且妥善的保存好,要选择带有防火防尘、防潮防磁的场所来进行存放;其次,档案保管员要经常性的对会计档案展开全面的检查,并做好相关的复制工作,将档案信息丢失现象的发生彻底杜绝。在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档案保管员需要将比较重要且机密性较强的会计档案信息做好双重备份,并且将它们分别存放于两个不同的地点中。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信息时代中,医院的会计信息化所能够发挥出来的作用是不容小觑的,为了能够让我国的医疗行业可以发展的更加快速和健康,医院的管理者要整合一切力量来将不利于会计信息化实施的因素消除掉,从根本上提高自身的服务水平。

参考文献

[1]李华.我国会计信息化发展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现代情报,2012,(2):149-151.

[2]董乃玲,牟成祥.浅谈企业会计信息化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时代经贸,2013,(28):210-211.

第5篇

【关键词】 手术室护士; 职业暴露; 难点; 原因分析; 对策

本院是四川西北部地区的一所县级综合医院,拥有病床610张,手术间11个,日均手术量大约40~50台左右,手术室护士28个(其中含麻醉护士3个),每天夜班是24 h制,工作强度大,长期处于疲劳工作状态,工作任务重,工作节奏快,紧张忙碌,而且还是处于高风险和高危区。每天手术室护士工作时都是在接触缝针、手术刀、手术剪等锐利器械及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以及化学制剂和易挥发性的麻醉剂等。使手术室护士经常暴露于多种危险因素中,当执行护理技术操作时,稍有不慎就会出现职业暴露,给手术室护士的身心健康带来严重的伤害和威胁。一年来科室出现多起职业暴露,给手术室和外科造成了很多不稳定的因素,对医生和护士造成了伤害,为了总结经验,减少职业暴露,院感科和手术室进行了原因分析,找出了职业暴露存在的问题和难点,在此基础上制定了对策,并实施了有效防护措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经验总结如下。

1 手术室防职业暴露的难点

1.1 由于人力资源问题,本院手术室护士长期缺编,按卫生部《护士条例》最新法规要求,手术室最少配置应是33名护士(实际只有28名含3名麻醉护士),由于人力资源的严重不足,本科护士长期处于超负荷工作状态,每天疲劳工作,夜班后不能得到正常休息,在手术台上精力不够集中,在穿针和传递刀片的过程中,容易误伤医护人员。

1.2 护士年轻化,由于目前护士工作的特殊性,流动性特别大,造成了目前的手术室护士工作年限短,工作经验不足,极易出现职业暴露。

1.3 岗前培训不彻底,由于科室护士严重缺编,护士岗前培训时间不够,经过简单的基础培训后,护士基本能上班就匆忙上岗,根本没有经过专门的手术室专科护士培训,在复杂的手术面前显得非常无助。

1.4 医护人员对职业暴露重视不够,认识不足,工作随意性大,台上操作不规范,随意传递,传递手术器械不到位,外科医生在手术器械使用后的器械传递给器械护士的过程中也经常不到位,容易造成相互的职业暴露。

1.5 防护措施和设备不到位,在手术台上,有的手术明知道有传染病而医务人员不戴眼罩,患者的血液、羊水飞溅到眼睛里,血液浸湿了医护人员皮肤没有及时下手术台处理,造成职业暴露。

1.6 操作不规范,许多职业暴露是在输完液和打完针后,抽完药回套针头时手被针心刺破(严禁双手回套针头),严重违反护理操作规程。

1.7 带教不规范,实习生在手术室经过2~周的短暂实习期,为了缓解人力资源的不足就派上手术台,配合一些简单的手术,根本还没有完全达到可以独立上手术台的能力,在操作过程中极易造成职业暴露。

1.8 医院重视不够,医院感控科人力资源不足,对全院培训不到位,对重点科室未进行防职业暴露的重点培训,全院医护人员认识不足,在护理操作过程中易出现职业暴露。

1.9 心理因素 由于护士长期处于疲劳工作状态,精神高度紧张,身心受到了一定的伤害。

1.10 环境因素 空气污染。麻醉剂:手术室使用大量的麻醉剂如异氟醚等,这些麻醉剂可呈气态弥散于空气中,长期接触可导致健康的损害。臭氧:手术室普遍采用三氧机进行空气消毒,长期接触影响身体健康。化学消毒剂:戊二醛、碘伏都是手术室常用的挥发性消毒剂,对皮肤、眼结膜、上呼吸道黏膜有刺激作用。X线照射:在骨科手术的过程中,护理人员经常受到X线照射,影响身体健康。

2 对策

手术室是现代医院高危区之一,作为一个开放性治疗的特殊场所,周围潜伏着生物性、物理性、化学性、运动功能及心理社会性因素造成的职业危害[1]。所以加强职业暴露的防护是首要工作。

2.1 加强护士队伍的建设,与相关部门共同学习《护士条例》,合理配备护士,增加护士现有的比例,让护士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来,让护士得到正常休息,体力充沛才能在手术台上更好地发挥作用。经过今年全科上下的共同努力,护士已经达到33名。

2.2 做好岗前培训及职业安全教育 防职业暴露是手术室护士岗前培训重要内容之一,所有入科的医护人员都要进行专项培训。除院感科每年2次的专门培训外,科室还成立了院感小组,每月召开专门会议讨论本月存在的问题,严格按照pdca循环模式进行专项讨论,找出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措施,把此项工作真正落到实处。严格带教,做好培训工作,岗前培训实施职业安全教育,增强年轻护士防护意识,对手术中可能发生的意外要有预先性和掌控性,掌握处理措施,做到忙而不乱、心中有数,避免意外损伤的发生,如果发生意外伤害知道正确处理的方法。

2.3 做好标准预防 凡可能接触患者血液、体液时,均应采取标准预防措施,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及防护技术[2]。

2.4 增加防护设备,提高自我防护能力 器械护士在台上传递器械应动作轻柔、准确,避免刀、剪、针误伤自己或手术医师,一旦受伤,及时下手术台处理。挤出少量血液并用碘酒消毒。在进行静脉穿刺、留取标本、清洁术后用物等护理操作时,均应戴上手套。

为了避免职业损伤,科室增添了一部洗眼器,一旦患者的血液飞溅到医务人员的眼里,可以得到及时的处理。

减少消毒液的使用,除必须用高温高压的物品外,大多用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灭菌柜灭菌,尽量减少消毒液的浸泡消毒,减少消毒液的挥发对呼吸道黏膜的损害。今年新增的手术间全是层流手术间,减少了手术间空气消毒对三氧机的依赖,使手术室的大环境大大得到改善。

根据医院院感科的要求,实施了以下重点管理措施:(1)术前医护人员做好自检,皮肤(手)破损暂不参加手术;手术患者感染情况应在手术单上注明;急诊手术患者视为特殊感染手术,对血液检测异常者,利器传递通过弯盘传递。接触感染的手术患者及配置消毒液和处理手术后的物品时,必须戴护目镜、手套。(2)医护人员在更换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消毒液时必须戴好口罩、帽子及手套,避免直接接触,以防灼伤皮肤。

2.5 减少身心损害 避免长时间站立,连台手术可更换护理人员,以减少压力,护士要努力学习更新知识,提高专业技术水平,提高处变不惊的能力,创造宽松积极的学习氛围和和谐的工作环境[3-4]。

通过以上措施的落实,一年来手术室未发生一例职业暴露,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总之,防止手术室护理人员因职业暴露而致的疾病是手术室管理工作的一项长期而重要的任务。

参考文献

[1] 苏海燕,洪建荣.护士职业危害分析与预防[J].南方护理学报,2005,12(3):89-90.

[2] 易红.手术室护士艾滋病职业暴露因素及防护[C].2012年第16届全国手术室护理学术交流会议论文汇编,2012.

[3] 康秀娥.手术室的职业暴露与防护[J].河北医学,2007,13(3):361-363.

第6篇

【中图分类号】R4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6455(2011)06-0266-01

高考体检关系着高考生的升学与就业选择,一直以来备受考生家庭、校方及社会的关注。体检的质量直接影响到医院的形象与信誉,而高效的体检工作流程、统一的体检标准与体检质量密切相关[1]。在高考体检的各项前期与后续工作中,护理人员为主要的操作、实践人群,因此,要真正实现这一目标,应从管理的角度保证体检质量的落实[2]。现将如何加强护理管理,做好高考体检的工作经验总结如下:

1 体检前的护理管理

1.1 检前由护士长率领全科人员对体检工作进行分析与讨论,结合以往的经验,针对高考体检的特点,制定出缜密、周全的高考体检工作计划与流程,使全盘工作有明确的方向与目标,便于高效地完成任务。

1.2 责任明确,细化分工,指定专职主管人员作为总指挥,并将各项细节工作分配到各人,专人负责专项,确保各项工作落实到位。

1.3 主动与受检校方取得联系,进行有效沟通,获取考生的相关体检资料,并进行体检注意事项交待,做好统筹安排工作。

1.4 准备

1.4.1 信息网管理:高考体检采用人工填涂与信息化管理相结合的模式进行,因此需进行体检信息系统与条码指引单信息的维护。应用数字化体检信息系统进行数据管理,可提高工作效率,示范体检流程,避免错检、漏检,保证体检质量,并能保证体检资料长期保存[3-4];同时在检验与检查中使用条码管理,通过计算机网络传输各种检验、检查结果,减少中间环节,提高安全性和可靠性,提供规范的体检结果报告,可以进行体检信息综合分析,形成各项医疗统计报表[5]。

1.4.2 物品准备:备好相应物品,包括注射器、血压计、体重计、嗅觉检测剂、视力表及胸透仪等相关设备与物品,检查各检查室内设备是否齐全。

1.4.3 环境准备:我院于2004年成立独立的体检中心,每年都承接有高考体检任务,体检中心本着“一切服务受检者”的原则,根据高考体检的特点制定了高考体检专用场地规划,在需要进行高考前将体检诊室按流水线方式排列的场地格局进行布置,即按线型排列布置诊室,划出一站式的行走路线,提供流水线体检模式的环境格局。

1.4.4 人员准备: 体检是我院对外工作的窗口,对体检工作提出了较高的质量、服务要求,体检工作人员不但要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社会知识,还要有责任心。在高考体检前对体检人员的培训尤为重要。我科统一召集参检的所有护理人员进行开会、培训,统一规范,交待注意事项,对体检标准与流程做到人人知晓,人人遵守,确保体检工作的准确性、科学性与完整性。

2 体检中的护理管理

2.1 严把抽血质量关:高考体检人数多,校址分散,为方便配合校方的组织工作,减少对考生复习的干扰,我科采取上门抽血的方式,与体格检查分离。提前两天与校方确认抽血时间及地点,交待抽血注意事项,提前一天进行抽血现场的布置。抽血时认清条码与体检表上的个人信息,做好查对与身份确认工作,避免差错。

2.2 采用一站式流水线体检,规范体检路径:让受检者按体检号列队依次从入口进入体检场所,沿预先设定的流水线路进入各诊室受检,一人检完后再到下一人,一个科室接着下一个科室体检下去,检完所有项目后上交体检表,再经出口离开体检场所,整个路线无交叉重复。

2.3 现场维护秩序:受检人数众多,在有限的空间内,体检现场秩序是否稳定,协调是否流畅,将直接影响体检效率。于每个诊室前设置一员导检人员,对受检考生进行引导,并在体检入口与出口处各设一名护士进行维持与解释、安抚工作,营造有序、通畅、愉快的体检氛围。

2.4 领导重视、监管到位:科主任及护士长不定时地对体检现场进行监督巡查,及时通畅各种环节障碍,每天进行总结分析,对存在问题及时解决,确保体检流程顺利进行。

3 体检后的护理管理

3.1 资料管理:体检数据由参检医生在体检的时同步录入体检管理系统保存,检后需要进行原始体检表数据人工填涂。我科采用流水线方式,将各个模块的数据分组包干至个人,专人专项负责某个模块,一人填涂完毕传至下一人,顺序固定,流水作业,责任到人,避免漏项。

3.2 信息化体检结果的管理:由副主任职称以上资格对体检资料进行综合分析、评估,客观、真实地做出总检结论,最后由主管人员包装、登记并将体检结果返回校方。

3.3 建立健全“高考体检反馈问题登记本”,将体检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记录并讨论分析、整理意见,在全科内进行培训,不断提高管理工作质量。

4 结果

我科于2011年高考体检中率先采用一站式流水线新体检模式,对3957例高考生进行新式流程的体检,由于体检组织得力,计划全面,使得体检工作效率明显提高,单个考生完成体检平均耗时由以往的72±5.99min提高至30±5.24min、每小时完成体检人数由以往的61.6±6.73人提高至80.5±6.54人、受检校方满意度由8.3±0.30提升至9.8±0.20分,取得满意的效果。

5 总结

随着人口的增长以及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高考体检的要求越来越高,每年一度的高考体检逐渐呈现出制度化发展的趋势。在推行“以人为本”、“服务质量高标准”的新观念上,全面提升服务能力,建立科学性、准确性的体检模式,是今后体检产业发展的新方向。如何在短时间内做好大批量的体检工作,是摆在护理人员面前的新课题。在高考体检中最大限度满足体检者及校方对时间、效率、准确、方便、快捷的要求,是我们追求的目标。优质、合理的体检流程是高效完成高考体检任务的重要前提;而督促到位,执行落实,是高质量完成体检工作的有力保证。我们应根据受检者的特点做好高考体检前前后后的各项工作,统筹安排好护理人员,指导、协调体检的各个环节,用人性化、个性化、制度化的服务、优美环境营造一个和谐、有序、愉快的体检氛围,保证体检工作顺利、圆满完成。

参考文献

[1] 蔡萌芽.健康体检流程设计和差错防范[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1995,11(3):192.

[2] 刘福勇,田京利,仲伟红.体检流程的质量管理[J].中国卫生质量管理,2004,11(6):25-26.

[3] 王云云,陆宇宏.数字化体检信息系统的应用[J].医疗装备,2010,23(07):16-17.

第7篇

  门诊护士心得体会1

  20xx年在院领导的正确领导下,在护理部、门诊部主任的正确指导下,在科内全体同志们的大力支持下,较圆满的完成了年初制定的计划,现总结汇报如下。

  (一)积极组织参与医院三甲复审及JCI专项工作推进,以三甲评审及JCI专项工作为契机,组织学习,不断提高,增加了科室的凝聚力。根据三甲评审标准及JCI评审标准进行自查,发现问题请教评审专家并及时改正。根据评审专家及护理部要求,对门诊的工作制度及职责进行了修订,利用午休时间组织护士进行36项核心制度及相关知识的培训和学习。根据JCI评审专家的要求,全体护士积极参与,主动配合,虚心接受并及时整改专家组提出的项目,如高警示药品管理、环境标识、手消剂标识、医用垃圾管理、洗手盆4大件的配套检查、登记等。

  (二)优质护理服务。倡导以病人为中心,以“我为患者做点什么可以使患者更舒心”为出发点,积极为病人排忧解难,解答病人提出的各种问题,得到了患者及家属的好评。

  (三)安全生产:

  1、严格落实门诊区域科室安全检查登记,每周进行督导检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反馈整改。

  2、每季度对门诊区域科室进行安全自查,共查出隐患9处,并将安全隐患及时上报院安全办公室给予解决。

  (四)加强岗位练兵:

  1、为进一步提高门诊护士的急救技能,练就扎实基本功,对门诊所有导医护士进行严格的心肺复苏术考核,并组织进行了门诊区域就诊患者突发意外急救演练,确保护士熟练掌握及应用。

  2、请专业人员进行了灭火器使用操作讲解,达到人人熟练掌握,并组织进行了消防灭火疏散救治应急处置演练,提高了安全生产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

  (五)如何对门诊区域患者进行跌倒/坠床的防范是我院的空白,针对这一问题,积极与护理部沟通,在护理部的大力支持下,制定出了切实可行的防范措施,即:

  1、在门诊区域张贴统一制作的“防跌倒10知道”,在门诊座椅上贴“小心跌倒”标识贴,在病人左肩膀贴红色“扶”字贴。

  2、导医护士对所有来院患者先进行目测筛查,对有跌倒高风险的人员进行危险因子评估,并将评估结果登记在门诊病历上,同时对患者进行标记。

  (六)加强健康教育。自6月1日起,每日早7:30、午12:30,为门诊等候患者进行健康教育视频播放,受到广大患者及家属的欢迎。

  (七)加强腹泻门诊的管理,在腹泻门诊同志们的大力支持下,自5月1日开诊至10月30日结束,较圆满的完成了各项任务。

  (八)门诊His系统切换、运行过程中,门诊全体护士加班加点,提前学习,及时与工程师沟通,努力帮助出诊医生解决在His系统切换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确保了His系统的顺利切换。在后续工作中积极配合医院护理信息化管理平台进行科室管理,发现问题及时与信息部沟通,进行信息维护,保证了门诊信息系统的正常运行。

  (九)科研教学:发明专利一项,举办市级继续教育项目一项。

  二、20xx年打算:

  (一)全力以赴做好JCI专项工作推进,在医院JCI评审工作中做出自己的贡献。

  (二)以病人为中心做好优质护理服务,积极为病人排忧解难。

  (三)依法依规做好各项工作,把安全生产当做工作中的重中之重。

  (四)继续做好门诊区域患者跌倒/坠床的防范筛查工作。

  (五)加强岗位练兵。

  (六)做好门诊患者的健康教育。

  门诊护士心得体会2

  自20_年_月踏上工作岗位,转眼间,我已在这片圣洁的土地上走过了四年,如今我是一名妇产科住院医师,我非常热爱自己的岗位。在过去的四年中,因为身体的特殊原因,在生育宝宝过程中,或多或少耽误了很多宝贵的工作时间,也失去了很多宝贵的锻炼机会。现在,我已结束了这一特殊时期,再次斗志昂扬的站在了自己的工作岗位上。

  为了弥补两年来落下的功课,必须付出更多的努力。而且医学是一门不断创新,不断发展的学科,面对新知识,新技术的不断涌现,作为一名妇产科住院医师,为了努力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必须不断加强业务理论学习,制定严密的学习计划是必不可少的,医院为我们提供了通过网络和电子书刊了解最新的医学动态的平台,参加继续教育学习,可以及时为自己充电。通过阅读大量业务杂志及书刊,学习有关医疗卫生知识,写下读书笔记,既丰富了自己的理论知识,也是自己工作学习的经验总结,积累大量的知识瑰宝。平时也经常参加各类学习活动,积极参加院科组织的学术讲座和疑难病历讨论,经常复习所学的知识,做到温故而知新,及时将所学知识应用到临床,从而极大地开阔了视野,很好地拓展了知识面。在我院争创三级医院的进程中,我明显感觉到了一位纯西医的本科生,要想在今后的工作中有出色的表现,必须从现在起投入到中医的学习中去,只有掌握了中医的辨病辨质,结合于西医的诊疗方法,才能成为一名今后被病人接受的中医院医生。所以一是自我学习,二是抓住“西学中”研究生学习机会,不断提升自己,完善自己。

  在临床工作中,我严格要求自己,坚持以服务患者为中心,遵守各项纪律,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在妇科门诊,每天的就诊人数都非常之多,我主动放弃每天一小时哺乳时间,认真接诊每一位患者,仔细分析患者的病情变化,虚心向上级医师请教,及时总结经验和教训,顺利完成了五个月的妇科门诊工作。在人流室和治疗室,同样想病人所想,急病人所急,特别是在中午下班时,面对病人焦急的眼神,宁可少休息几分钟,也要给她们做完检查治疗。现在,我在产科工作,对于经历过孕妇、产妇这一角色的我来说,现在的我,更能设身处地的为每一位孕妇产妇考虑,做好自己本职工作之外,去给于她们更多一份关心和照顾。作为一名妇产科医师,经常会遇到一些病情复杂和急诊的患者,如果不能仔细的分析和没有高度的警惕心和责任感,很有可能漏诊和误诊,造成难以想象的后果。通过诊治一些疑难危重病人,一方面丰富了我的临床经验,提高了应对疑难危重患者的处理能力,另一方面也提高了疑难危重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和确诊率。通过不断的学习和临床经验积累,已能熟练掌握妇产科常见病、多发病诊治技术,能熟练诊断处理一些常见病、多发病。同时,工作中严格执行各种工作制度、诊疗常规和操作规程,一丝不苟接待并认真负责地处理每一位病人,在程度上避免了误诊误治。

  现在社会,是个法制年代,必须严格按规章制度办事,处处以“法”来约束自己。随着人民对健康期望值的提高和法律意识的增强,医疗纠纷在各级医院已比较常见。今年以来,院部及医务科多次组织学习了《病历书写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目的是为了规范我们的医疗工作,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减少不必要的纠纷。静下心来仔细分析,大部分纠纷的起因还是我们医务人员工作做得不到位,与患者沟通不完善所致。这一年来,我严格按照院科两级的各种规章制度办事,处处以卫生法规来规范自己的医疗活动。在平时的工作中,积极与患者沟通和交流,及时处理出现的问题和潜在的风险。严格执行病情告知义务,及时规范完成各种医疗文书,有效地将各种可能出现的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

  今年,在院团委书记的推荐下,我担任起了妇产儿团支部书记一职,平日积极响应院团委的各项工作号召,带领青年朋友参加活动,丰富业余生活。回首全年,总的感觉是忙与累,但我觉得很充实。一年的工作学习,使自己成长了不少,今后的路需要自己一步一脚印坚实的走下去,我将严格要求自己,做好自己。

  门诊护士心得体会3

  在咱们xx医院当一名门诊护士已经有数年的时间里,这几年里,我见过不少事情的发生,无论是生死还是平常的小事,我都见过,这让我的心境其实也改变了不少,我再也不是当初那名啥事都要惊呼一下的小护士了,现在的我已经成为了一名较为沉稳的护士了,遇事不慌其实也是我们这些门诊护士工作的准则,为广大群众提供我们最真心的帮助更是我们的职责所在。

第8篇

【关键词】 品管圈护理; 急诊输液; 潜在风险

中图分类号 R197.3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6)4-0095-02

doi:10.14033/ki.cfmr.2016.4.052

急诊科室是医院内工作量最为繁重的科室之一,补液和建立静脉通路是急诊科最为常见的抢救方式,如何有效的降低急诊输液风险对于提高急诊科工作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品管圈护理是近些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的护理方式,其通过相同工作性质和同一工作单元的护理人员自发组织成业务小组,运用科学方法,持续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并有效减低护理风险[1]。基于此,笔者采用品管圈护理活动进行了急诊输液潜在风险预防的相关研究,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6月-2014年8月来笔者所在医院接受急诊输液患者140例,年龄22~35岁,平均(27.8±4.3)岁,男93例,女47例,按照护理方式不同,其中70例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进行急诊科输液护理,作为对照组,70例患者采用品管圈护理活动进行急诊科护理,作为观察组。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详见表1。

1.2 方法

观察组患者采用品管圈护理活动进行临床护理,即:(1)品管圈小组建立。成立品管圈护理小组,选取护理经验丰富的2名副主任护师作为圈长,4名主管护师、5名护师及9名护士作为组员,由圈长组织小组进行目标、工作计划制定,负责对小组内成员的工作质量进行评估。(2)主题的确立。圈长可通过组织圆桌会议、头脑风暴等形式,让小组内组员结合自身实际工作中存在的情况,每人提出至少3项研究主题,圈长对所有结果进行汇总、分析,筛选出出现率最高的3项主题,并通过全体小组成员协商、分析、讨论,确定本次品管圈小组活动主题为“如何有效的降低急诊输液患者产生的输液反应”。(3)原因分析。品管圈小组成员依据自身实际工作情况,对造成患者出现输液反应的原因进行分析发现,可能导致患者出现输液反应的危险因素主要有:输液装置是否严格执行消毒操作、取药/配药是否按照标准操作规程进行、输液人员的穿刺技术是否熟练[2]。(4)提出解决方案。针对可能导致患者出现急诊输液反应的危险因素,小组成员应分析输液工作中每个环节出现的漏洞及相关责任人,依据方法、环境、物、人等方面进行全面分析,并在小组内开展急诊输液操作的培训班,加强小组内成员无菌操作、取药配药和穿刺操作的规范性,降低输液风险[3]。(5)实施及反馈依据“PDCA”模式进行对策实施[4]。对实施过程中成功之处进行推广、应用,不成功之处进行经验总结,圈长定期对小组内成员的护理质量评价指标记分结果进行统计汇总,对检查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书面记录,小组内就存在问题的改进方法进行讨论,安排专门人员对改进措施的实施情况进行监督,如在执行过程中发现新问题,继续讨论、分析,提出新的改进方法,再次执行。(6)业务水平培训。小组内部定期开展业务技能水平培训,由小组组长或科室内工作经验丰富的护理人员定期对小组内成员进行输液技能和相关临床知识的培训,并对组内成员的培训效果进行考核,对于成绩优异的学员予以表扬和奖励,对于成绩较差的学员,分析学员的不足,给予针对性的帮助,从而持续性提高小组的临床服务水平。

1.3 观察指标与疗效评定标准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输液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输液疼痛情况及护理满意度。输液疼痛情况使用VAS量表进行评价,无痛:0~1分;轻度:1~3分,中度:3~6分;重度:6分以上。护理满意评价分为满意、一般、不满意三个标准,满意率=(满意例数+一般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3.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字2或秩和检验。P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输液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患者输液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 两组输液疼痛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输液过程中穿刺、输液及拔针过程中的疼痛感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2.3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品管圈活动最早起源于质量管理课程和统计学课程,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人们对临床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的以“治疗为中心”的治疗理念已经无法满足患者的需求,大多数患者越来越注重护理服务的质量和态度,为了有效的提高护理工作质量,品管圈活动逐步运用于医学领域中[5-7]。品管圈护理活动方式通过组织院内一线医护人员对急诊输液存在的潜在风险进行分析,通过圆桌会议等讨论方式,集思广益,确定目前急诊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高危风险因素,制定针对性护理对策,并定期对护理质量进行跟踪、反馈,从而持续性的提高输液护理服务质量,一方面有效的降低了临床输液风险,提高了输液安全性,一方面也提高了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避免了医疗纠纷的发生[8-9]。品管圈护理模式通过成立品管圈小组,定期由组长对小组成员进行专业护理知识和技能的培训,有效的提高了一线护理人员(尤其是刚入院的护理人员)的综合护理技能,从而有效的保证了护理服务质量。本次研究发现,观察组患者的输液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

总之,品管圈护理方式可有效降低急诊输液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对于预防急诊输液潜在风险、提高急诊输液的安全性和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均具有重要意义,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徐琼辉,张翠云.开展品管圈活动提高静脉输液质量[J].护理管理杂志,2013,28(15):66.

[2]黄雪飞,陈全景.品管圈管理在门诊护士静脉用药核查中的应用[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3,19(4):450.

[3]凌秀云.静脉留置针应用于输液的护理体会[J].中外医学研究,2011,9(25):111-112.

[4]曹美凤.应用PDCA循环降低静脉输液护理缺陷率[J].中外医学研究,2014,12(8):84-85.

[5]陈巧玲,全小明.静脉输液护理风险管理的方法与效果[J].护理管理杂志,2011,11(2):143.

[6]廖梅嫣.急症输液中潜在风险因素的临床研究[J].中国中医药咨讯,2011,3(20):159.

[7]张爱萍.护理干预减轻静脉输液疼痛感的临床观察[J].中外医学研究,2011,9(1):58-59.

[8]梁美丽,谢伟红,陈雪峰,等.开展品管圈活动减少输液患者亮红灯的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10):24.

第9篇

一、突破代际沟壑之间的距离

现在读中职的学生中,百分之九十多的学生从农村走来。现代社会发展模式下,农村中青壮年夫妇外出务工的居多,他们即是这些中职学生的直接监护人――父母。从小学开始或更早些时候,有的就成了跟爷爷奶奶生活的留守儿童,代际之间的沟通和家庭教育是明显缺失的。除了寒假(或除夕过年)和暑假期间能短暂与父母团聚外,平时只能是电话沟通(限于城域之间是长途,电话沟通的实践有限性),父母之间的感情关爱缺失是显而易见的。针对上述情况,临时替代父母的班主任作为一个移居陌生城市又缺乏家庭关爱的学生来说,其重要性可想而知。故突破班主任与学生之间的交往沟壑是重中之重的工作。具体措施有:(一)、平时多与学生交流,调查摸底,掌握必要的基础信息;(二)、真诚关怀,坦诚交友,朋友与朋友之间的交往,褪去了老师与学生之间的那种压抑与隔阂感;(三)、互相帮助,班主任在帮学生找学习的乐趣,找未来的职业岗位(或人生目标),学生在帮老师实现和谐校园、美丽班级集体。

二、实现学生流失率为“零”的目标

学生是学校生存发展的基础,学校是学生生活学习的舞台。舞台的搭建好坏关乎学生的去留问题。班主任是学生学习和生活舞台搭建的重要参与者,也是学生参与生活学习舞台自建的桥梁和组织者。班主任工作只有坚持“一个都不能少”的原则,才能不致家长失望,不致学校失望。故班主任工作的重心在于怎样关爱学生,怎样展示班集体和学校的魅力。通过对学生的真诚关爱,让其找到在校如家的感觉,能重拾父母缺失的那份母爱(或父爱)。要让学生觉得学校为其提供的学习生活舞台是他们自己展现自我的大好机会,离开了学校就没有了发展和展示自我的好地方了。

三、实现学生打架斗殴发生率为“零”的目标

青春期荷尔蒙的积聚,易导致学生之间矛盾的爆发,在缺乏家庭关爱的留守儿童成长经历中,使其越发感觉没有安全感,再加上网络暴力游戏的渲染,中职生更容易因为一些不起眼的事情而发生打架斗殴。为使其不致于伤害到自己和别人,根据我个人的班主任工作经验,应从感情账、经济账等方面对他们进行预防教育。

(一)算好感情账;①算同学感情账,一个班集体汇聚了四面八方的学子,相聚一堂是偶遇也是缘分,两年的中职生活一晃即逝,日后在一起上班工作的机会也微乎其微。朋友宜多不宜少,更何况同学之间的感情是纯真的感情,何忍去伤害。②算亲情账,一是对自己身体健康的亲情;自己身上的一血一肉都始终与自己形影相随不离不弃,何忍用刀棒去伤害它们。打架流的血也可能是自己的,伤痛也可能是自己的,何不善待自己的身体。二是算好骨肉亲情账;父母带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上,主要是希望我们快乐生活,健康成长。父母从芝麻米粒大小的细胞把我们抚养成百八十斤的活泼可爱的少男少女,那种辛酸与付出是无法估量的。同学之间若是因为一些不起眼的鸡毛蒜皮之事而大打出手,指不定会伤害到谁。若一旦失手闹出人命,将带给父母的打击是摧残性的,父母失去亲生儿女的痛苦是永远都无法弥补的。

(二)算经济账;“血债血还”这句话并不是怂恿我们要去报复谁,而是指你一旦伤害到对方的同时,其本人也将付出沉痛的代价。打架受伤就得医治,进医院医治就得花钱,钱从哪里来?是从父母辛勤劳动中赚来的,那是父母的血汗钱,是父母对孩子将来幸福生活的期盼,因为打架受伤,父母的劳动成果没有了,同时父母的希望也破灭了。

(三)算名誉账(或政治账);打架的后果还有一点是同学们很少去考虑的就是名誉被毁了,政治前途也被毁了。同学之间打架一般属于社会治安案件,也会面临行政拘留的处罚,虽然说这种处罚从保护未成年人角度讲,可以不写进人生档案,但至少在学校范围内和其本人的乡村会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若打架事件一旦上升为刑事案件,行凶者将会得到法律应有的制裁,其人生轨迹将从此而改变。“劳教人员”或“此人有前科”的帽子始终会被世人扣在头上,政治污点也难以抹去,人生美好前程将戈然而止,所以打架在名誉账(或政治账)上划不来。

四、实现学生校园谈恋爱的几率为“零”

青春期的少男少女对异性的交际渴望无可厚非,从心理学角度来说也是很正常的事情。但如何正确引导他们进行交往却是一门学问,关键是如何把握交往的距离和交往的程度问题。本人的教育经验就是给他们算一算恋爱过度的经济账。

(一)青春账的消费苦果;在学校当学生对每个人来说并不是常有的机会,学校老师授给学生的专业知识或谋生手段却更加有限,如果在学校不抓紧时间学习本领,把过多的时间用到谈情说爱方面的话,等到走出校门踏上工作岗位之际,再回望在校所学具有何技何能,恐将一无所获。

(二)孩子的“爹妈”不好当;当恋爱过火出了小生命时,即面临辍学和承担抚养小孩的问题。当自己连孩子还没有当好的时候就去当孩子的爸爸妈妈时,一是生理心理不成熟;二是经济基础不成熟。怎么当好孩子的爹妈?拿什么来养活这个突然降临的孩子?工作收入、奶粉营养、就医保健等问题如期而至,而且是措手不及。女孩子面临的却是身心双重打击,一是名节不保;二是堕胎带来终生不孕不育的风险。爱情和学习孰轻孰重,只有由学生自己去明辨了。

五、打造快乐班级,营造和谐校园

班主任如何给学生营造一个快乐生活学习的环境,对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非常重要,对学校的发展也至关重要,所以说,班主任除了真诚关爱学生之外,还要在班集体活动、学校文化体育活动中鼓励好、组织好学生积极参与各种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阳光起来,让学生在阳光中快乐成长。

第10篇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护理技术;发展

由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医学模式也随着跟着变化,护理模式变成了一种以现代护理为指导,全面贯彻护理程序的工作模式,护理模式的中心由以前以疾病为中心变成以患者为中心。这与中医中的“以人为本,天人合一”的观念是相统一的。急诊科是医院中抢救任务最繁重,也是危、急、重症最为集中的地方。所以,在急诊临床护理工作当中,我们应该把中西医理论结合起�碓擞玫郊闭锪俅补ぷ髦校�这样可以使护理措施更加完善和有效化,也能更加全面的去观察和了解病情,病人也可以得到更好的护理。现将运用过程中的一些经验总结如下。

1中西医结合护理的内涵

在医学中,笔者认为中西医在本质以及内涵上其实是一样的,而护理作为一种独立的学科,也可以通过中西医的结合来进行对护理工作的优化。“天人合一”是中医医学中最重要的理念之一,主要指的是中医重视人体内外的统一,并注重人体各个部位之间的协调,中医理念下的护理工作,根据病人的体制,年龄以及病发季节等的不同,会调整护理的方案。这种方式符合人体的健康需求,因为它的中心思想是强调整体调整和个性化护理。而伴随着新的医学模式的出现和发展,西医在更多的医学领域被广泛的应用,西医护理主要是注重对病发症状的做针对性的有效护理。科学的发展对于西医医学的发展具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新技术,新方法的应用是西医中最重要的特点。西医作为一种有步骤的动态的护理程序,首先需要对护理的对象进行全方面的评估,并根据评估的结果,也就是病人的病情,进行一套全面的护理方案,在护理的过程中需要不断的修正,达到医生护理效果的作用。而本文所讲的中西医结合护理,需要将中医的护理理论与西医的动态护理程序相互结合,形成一套更加完善,全面,动态化的护理过程。

2实施中西医结合护理的具体措施

2.1中西医结合观察病情

在西医的就诊过程中,通过观察皮肤巩膜黄染及大便颜色来判断胆道梗阻的程度;通过对病人瞳孔的观察,能够判断出病人的颅脑损伤状况;通过对病人的呼吸进行检查,能够发现病人的呼吸系统是否正常;在中医护理中,注重整体,并通常是以四诊法对病人的身体状态进行全面的检查和评价,并通过评价的结果,也就是针对不同的发病时间,不同的发病人群,不同的病因采取适合的护理方案。在病情观察的这一环节,在运用通常的西医理论的基础上,利用中医中脉象以及舌像的检查,就能够更加全面的对病情进行鉴定,不仅使得病情的鉴定更加准确,还对病情的发展等有一个全面的预测,做到防患未然。中西医结合观察病情,在发挥自身的各自长处的同时,还能够克服掉各自的短处,对护理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2.2应用中西医结合理论指导心理护理

由于急诊科的护理对象比较特殊,他们的特点大多是以重、急、危为主,情绪不稳定,易怒、沮丧、烦躁、更有甚者抑郁,恐惧。所以,做好心理护理是非常重要的。

西医护理心理学观点与中医“七情”致病的学说,对病人精神状态的分析、观察及护理措施都有各自的针对性和各自特色。我们根据不同的心理需求进行不同的情志调节和心理护理,来使病人身心尽可能达到最佳的康复状态。如对慢性病患者,让其知道“七情”致病的道理,如“怒伤肝、喜伤心、悲伤肺、恐伤肾、思伤脾”等等,因此,心脏病患者应防止过分激动或者兴奋,肝病患者不应易怒,肺病患者应保持乐观等等,对患有不治之症的或者危重患者,不能告诉其真实的病情,以免让患者失望造成恐慌。总之,心理因素直接影响着人体健康,人的心理变化与人体的气血,脏腑的阴阳都有着密切的联系,它既能“治病”也能“致病”。

2.3中西医结合护理技术操作

中医护理技术使护理的方法和手段得以丰富,最常见的比如刮痧对于高热病人的降温作用非常明显等。而在西医护理中,最主要的表现就是对新技术的应用,比如一些新型的医学材料的应用,新型医疗器械的使用,以及器官移植术后的护理,这些方面的发展都是中医不能够涉及的。把中西医结合运用到治疗的过程中,使其发挥各自的优点,能够更好地提高现在医疗效果。在抢救过程中,为了取得更好的效果,除了采用西医抢救措施,还可以同时配合中医的针刺人中、涌泉、十宣等穴位。

第11篇

【关键词】洗手干预;疾病预防;作用

引言

洗手干预是一种帮助人们培养良好洗手习惯的活动,包括日常生活、医疗机构、学校和各类企业,都需要通过洗手干预来减少疾病的传播渠道和传播概率,从而保证内部环境的清洁,为人们营造更加良好的工作生活场所。洗手虽然是一项人类最基本的行为方式,但是很多人却并没有掌握正确的洗手方法,存在诸多的洗手误区,导致洗手的有效降低。

1.洗手干预对疾病预防的作用

1.1增强洗手意识和洗手自觉性

洗手虽然是生活中最为平常的事情之一,但洗手对于洗手频率的掌握以及什么时候必须要洗手,却是很多人都不了解的。以医院的日常医疗工作为例,很多医护人员都没有足够的洗手意识以及充分的洗手自觉性。因为一般来说,每个病患身上携带的病菌不同,检查之前都要经过洗手这一步骤,能够防止将病菌传染给下一个患者。但是很多医护人员认为只要带上手套就没问题了,可事实上,手套并不能完全阻止病毒的传播,洗手才是最根本的措施。医护人员为了避免麻烦,通常都是一轮检查结束之后才洗一次手,这极大的增加了病菌的传播率。因此,在后期的医院运行过程中,必须通过加强洗手干预来增加医护人员的洗手意识,并帮助他们建立起自觉的洗手习惯[1]。

1.2减少疾病的传播渠道

疾病的传播渠道有很多,人们常说的病从口入,一方面是指因为选择的食物自身携带病菌或者是积食严重而导致的疾病;另一方面是指由手到口的传播。日常生活中,人们总会接触到各种各样的东西,尤其是在公共场所,比如公交车上、游乐场、ATM取款机等,这些都是被人接触频率最多的公共设施,上面携带的病菌不计其数,在接触之后如果不洗手就从事饮食、揉眼、抠鼻等活动,很容易增加疾病的感染率。

1.3显著增强疾病预防能力

在医疗机构,手也是主要的疾病传播渠道,医护人员在进行日常工作时,免不了与各类病人接触,他们身上携带的病毒或多或少都会被转移到自己身上一些。因此,为了防止病毒的进一步扩散,减少疾病的传播渠道,就必须加强对他们的洗手干预[2]。有大量的资料显示,保持手卫生是有效预防并控制病原体传播,从而降低医院病菌传播率的最基本、最简单且行之有效的手段。特别是ICU院内感染比普通病房高,其感染环节复杂,医护人员的手在诊疗护理过程中与危重病人接触的机率最高,如果不及时洗手,就会在后期的工作中将病毒携带到其它地方。

2.常见的洗手误区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存在着较多的洗手误区,常见的有以下几种:第一,洗手的意义不大。因为手上携带的病菌一般都不是用肉眼能够看见的,必须要在高倍显微镜下才能够明显发现他们的存在。这样就导致很多人认为经常洗手并没有什么意义。第二,用盆水洗手。所谓的盆水洗手是相对于流动水来说的,经过实验表明,流动水洗手能够大大降低病菌的携带率,而用盆水洗手的话会导致病菌不能够被水及时冲走,继续留在手上,降低了洗手的有效性。第三,擦手方法不正确。洗完手之后一些人总是用身上的衣服或者公共毛巾等擦干,这样就导致了手部的二次污染。第四,不用洗手液。现在各个公众场所以及家庭都推广了用洗手液代替香皂的洗手方法。一是因为洗手液的清洁能力更强,可以有效去除手上的病菌;二是洗手液不会导致病菌的交叉性干扰,在以往用香皂洗手时,一般都是多人合用一块香皂,那么就会导致香皂本身就携带有病菌。第五,洗手时间太短。这是最为常见的洗手误区之一,时间过短并不能够将手上携带的病菌完全清楚,还是会不利于疾病预防[3]。

3.规范洗手方法,增强疾病预防

首先,尽可能的用流动水洗手。以医疗场所为例,医院应该完善洗手的公共措施,增加洗手台,并配备足够的洗手液和一次性毛巾等设备,保证医护人员能够在需要的情况下及时洗手。在日常生活中也是一样,改变用盆水洗手的习惯。其次,随身携带纸巾或者个人毛巾。虽然现在很多公众场所的洗手台都有干手器等设备,但还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把个人用的毛巾或者一次性纸巾带在身上。洗手之后,不能随便在衣服上抹干,因为衣服本身就带有较多的细菌,这会使手部二次污染。最后,保证洗手时间。一般来说洗手时间以20秒左右最为合适,时间太短不利于手部的彻底清洁,太长又会造成水资源的浪费[4]。

4.结论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发现,洗手干预能够有效增强洗手意识和洗手的自觉性,并减少疾病的传播渠道。尤其是在医疗机构,需要建立起完善的洗手干预机制,加强对医护人员的洗手监督工作,并完善基础的洗手设施。随着社会自然环境的不断恶化,人们的身体抵抗力不断下降,在这种情况下,更要加强洗手干预来降低病菌的传染率,营造良好的社会生活环境。

【参考文献】

[1]高海英.手卫生管理改进措施探讨[J].基层医学论坛.2015,(05):596.

[2]赵清玲.远离疾病,从正确洗手开始[J].科学之友.2009,(21):166.

第12篇

【摘要】上消化道大量出血是内科常见危重症之一,来势凶猛,短时间内可能发生急性周围循环衰竭而危及生命。因此,熟练掌握抢救程序和抢救技术,及时有效地实施抢救和护理是成功挽救病人生命的关键。

【关键词】上消化道大量出血、护理

上消化道大量出血是内科常见危重症之一,来势凶猛,短时间内可发生急性周围循环衰竭危及生命。必须分秒必争及时准确的进行抢救和护理。因此,熟练掌握抢救程序和抢救技术,严密观察病情,准确估计出血量,及时有效地实施抢救和护理是成功挽救病人生命的关键。现将多年的临床护理工作经验总结如下:

一 做好紧急护理

1 让患者平卧,头偏向一侧,保持呼吸道通畅。

2 建立通畅的静脉通路,尽快用大号针头进行静脉输液,并迅速备血输入,开始速度宜快,待休克纠正后,立即减慢速度,以免血压升高导致再出血。

3 积极协助医生抢救,备好抢救器械及药品。

4 对门脉高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者,尽用三腔管压迫止血,并通过胃管将胃内容物及血液抽出。

二 护理评估

(一)病史:

1 详细询问呕血的持续时间、次数、量、色及有无混杂食物:黑便的次数、量等

2 伴随症状及出血诱因的评估:如有无腹痛、腹胀、、黄疸、腹水、其他部位出血及头晕、出冷汗、口渴、乏力、心悸、发热等,出血的诱因:如暴饮暴食、吃油煎粗硬的食品或刺激性食物、酗酒、服药、过度劳累或精神紧张、过度忧虑等精神因素。

3 既往病史;有无遗传病史、肝病及血液病史、服药史(如服用水杨酸制剂、激素等皮质)及酗酒史等以明确出血原因。

4 心理、社会资料:评估出血后病人有无紧张不安、焦虑、恐惧、悲观、沮丧等心理反应评估患者及其家属对疾病的认识程度、预后的反应对能力。

(二)身体评估

1 生命体征:有无脉搏细弱、血压下降、心率加快、心律不齐、呼吸急促甚至呼吸困难、发热。对血压脉搏作动态观察。

2 精神和意识状态:有无精神萎靡,烦躁不安,意识模糊、头晕及乏力。

3 皮肤和甲床色泽、肢体温暖或是湿冷、尿量多少。

(三)有关检查:

了解血常规、血小板、尿量的变化,注意血清电解质的变化,有无血尿素氮增高,定期检查大便隐血等。

三 主要护理诊断

组织灌流量改变:与上消化道出血有关:

恐惧:与消化道出血对生命及自身健康的威胁有关:

潜在并发症:休克:

有窒息的危险:与呕出血液反流入气管有关:

活动无耐力:与上消化道出血致贫血有关:

知识贫乏:缺乏预防上消化道出血的知识。

四 护理计划及评价:

(一)组织灌流量改变:与上消化道出血有关:目标

(1)病人呕血、便血的次数及出血量减少或停止。

(2) 病人的生命体征维持在正常范围。

(二)护理措施

(1)大量出血病人应绝对卧床休息,呕血时头偏向一侧,避免误吸,保证呼吸道通畅。

(2)密切观察病情:每隔30分钟测量一次生命体征,并注意观察皮肤颜色及肢端温度变化。如出现血压下降,脉细数,面色苍白,出冷汗,皮肤湿冷等,提示机体微循环血流灌注不足,应及时报告医生。观察呕血与黑便的量、次数及形状。准确记录出入量。

估计出血量,上消化道出血量的估计主要根据血容量减少所不能所致临床表现。① 轻度出血时,其失血量约占全身总出血量的10-15%(<500mL),主要表现为怕冷、皮肤苍白、头昏等,血压、脉搏随而改变,颈静脉陷落,尿色深:② 中度出血时其失血量约占全身总血量的20%(约800-1000ml),主要表现为炫晕、口喝、少尿,在仰卧位时血压下降,脉搏加快:③ 重度出血时其失血量占全身总血量的30%以上(>1500ml),主要表现为烦躁不安,出冷汗,四肢厥冷,尿少或尿闭,意识模糊,血压下降(收缩压80mmHg以下),心率>120次/分,呼吸深快等失血性休克的表现。

(3)心理护理:上消化道大量出血的患者常出现恐惧的心理状态,保持安静,加以安慰。护理人员可陪伴病人,使其有安全感。及时消除血迹,向病人及家属解释各项检查、治疗的目的,以减轻其恐惧心理。

(4)饮食护理:对急性大出血病人应禁食。出血停止后改用营养丰富、易消化的流食、半流食、开始少量多餐,以后改为软食,不要吃刺激性食物。尤其在病情稳定时,一定要向病人及家属宣传控制饮食的重要性,以免诱发再度出血。

(三)知识缺乏:缺乏预防上消化道具出血的有关知识。

1 目标:病人能复述预防上消化道出血的有关知识。

2 护理措施:根据病人文化水平及对疾病的了解程度,采取合适方法,如面对面的讲解,使用宣传手册等向其介绍有关预防上消化道出血的知识,内容可包括:

(1).引起上消化道的病因及诱因:

(2).饮食:应定时进餐,避免过饥、过饱:避免粗糙食物:避免刺激性食物,如醋、辣椒、蒜、浓茶等:避免食用过冷、过热食物。

(3).戒酒、戒烟。

(4).避免服用某些药物:如阿司匹林、激素类药物等。

(5).妥善安排日常生活,避免劳累、精神紧张,保持乐观情绪。

(6).坚持尊医嘱服药治疗溃疡病或肝病。

(7).定期复查,如发现呕血、黑便时立即到医院就诊。

五 健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