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支教实习生自我报告

支教实习生自我报告

时间:2022-08-06 20:30:1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支教实习生自我报告,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支教实习生自我报告

第1篇

关键词:英语教育;顶岗实习;支教;教学实践;解决策略

经济贸易的全球化发展使社会对英语专业人才的需求量日益增多。专业性英语人才要求学生不仅具备扎实的英语读写基础,还需具备较强的口语能力,灵活熟练地将英语运用到实际工作中。高职院校作为培养专业技术人才的重要基地,ll}需全面实施英语教育改革,摒弃“唯分数论,考试成绩作为评价学生专业能力的唯一标准”这一传统教学理念。注重培养学生英语实践能力,真正贯彻“英语教学不是简单的理论科学,而是一门实践理论”这一教学理念。大量教学改革结果表明顶岗实习是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帮助学生学以致用的有效途径。

一、高职英语教育专业顶岗实习支教的重要意义

顶岗实习支教是指学生在掌握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和教学技能后去一些学校进行为期半年或一年的顶岗支教实践活动,其特征是学生实习期需承担支教岗位的全部责任,致力于中小学教育及管理工作。这项教学实践活动不仅能有助于发展相对落后地区教育事业}t},还能全方面提升英语教育专业学生的教学实践能力、素质、技能。近年来,跨境贸易的发展,社会对专业型英语人才的需求,加快了高职院校英语教育改革的进度。高职英语教育旨在培养技术型人才,不少高校实行顶岗实习支教活动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这一活动对于高职英语教学改革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学生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肯定会直面许多实际问题,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有助于学生认识到自己在教学方法及技巧方面存在的不足,进而改进提高;其次,选择走进贫困地区支教的学生在慢慢适应一个基础设施不完善、住宿条件差的新环境而完全致力于教学活动过程中树一立了克服一切困难的坚强精神意志,让学生在艰苦的环境中磨练了意志,懂得了珍惜了与感恩fzl.最后,这一活动有助于学生从课堂理论知识转向社会实践,提升学生的择业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顶岗实习支教存在的问题

顶岗实习支教对提高英语教育质量、培养应用型人才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但当前的高职英语教育顶岗实习支教活动仍然存在相关问题。

(一)学生对顶岗实习支教的认识存在误区

目前,不少学生认为高职院校的顶岗实习活动只是走走形式,对于毕业、就业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用处[f?l。这种错误的认识导致他们消极对待这一活动,在实习支教期间无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更不会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他们参与活动只是为了拿到学校设定的毕业学分。思想和认识上的不重视使得学生在支教过程中遇到一点困难就退缩,不尝试去适应新的环境,总想尽快离开岗位,这样他们无法树一立解决问题、战胜困难的顽强意志,更不能认清自己的优势与不足,以至于对自己定位不够合理,职业生涯规划方向不明确等,这完全背离了顶岗实习支教的目的。

(二)学校管理、教师指导难

首先,学生实习支教基地大多远离学校且分散,导致学校领导、教师难以及时了解学生的生活状况及教学状况,并给予学生有效的指导,这样不利于支教活动的顺利进行。其次,对大多学生来说实习支教是他们第一次进入社会工作,暂时脱离学校统一管理与监督,这期间学生的安全问题成为学校关注的重点。但由于学生社会经验不足,自我保护意识不强,解决问题能力偏低,再加上一些支教基地本身的安全设施不是很完善等原因,加大了学校管理学生人身安全问题的难度f41。再次,对于实习支教的考核问题,虽然学校有相关的考核制度,但由于学生的实习鉴定表是由支教单位负责的,每个单位都有各自的要求,这使得学生的最终实习成绩缺乏公平性[[5]。还有一些没参与实习的学生为了能拿到学校规定的毕业学分填写虚假信息,这使得学校对学生的实习成绩评定缺乏真实性。

目前,一些支教基地学校不重视顶岗实习学生,一方面是因为高职院校本身与这些学校缺乏沟通,没有太多的往来关系;另一方面,学校需要的是基础知识扎实,教学技能过硬的学生,然而不少学生因英语理论基础不扎实、缺乏教学经验及技能,无法独立承担起所在岗位的责任,得不到学校师生的信任。有些学校因担心支教学生影响了教学质量,打乱教师原本授课计划,不愿为实习生提供教学平台并积极配合给予指导[6]。学生实习期间大多只能听课或做一些简单的工作,不能亲身经历教学的整个过程。实习单位的不重视、不信任使得学生很难接触深层次的工作,难以达到锻炼自己、提升自己的目的,那么这样的支教活动体现不了实习价值和意义。

三、解决当前问题的对策

对于当前高职院校英语教育专业顶岗实习支教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ll}需采取相应的策略,以保证顶岗实习对于英语教育专业学生知识、技能成长的有效性,从而保障高素质技术型人才这一教学目标的实现。

(一)功口强学生对顶岗实习支教的认识

顶岗实习支教不仅是高职院校一门必修的实践课程,更是在校学生实现学以致用的教学目标和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学校应加大对这一实践活动的宣传力度,让每一位学生认识到顶岗实习对于提升自己综合素质的重要性。让学生通过实践来检验自己的学习成果,了解自身的优势与不足进而不断改进,结合实践活动合理规划职业发展,让自己在今后的工作竞争中更具优势[f}l。同时,学校也要重视这一实践活动,通过完善考核制度、加强培训指导教师、定期到实习基地了解情况等途径将学生的实习工作落到实处,让学生意识到顶岗支教绝非是学校为完成教学任务而做的表面工作。

(二)加强前期实践练习,提高学生运用能力

传统的照本宣科、应对考试圈画重难点的教学模式无法培养出操作能力强、独立解决问题的高素质学生。为让学生能尽快适应支教新环境,充分展现自我,教师在平时的授课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在平常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结合学生支教过程中可能面临的种种重点及难点问题进行深入讲解,引导学生能客观全面地看待问题。另外,教师可在课堂上通过现场模拟教学、分组辩论等形式使学生在支教前能熟悉教学常规流程并在实地演练中提高实践、教学技能,这有助于学生在支教期间熟练转换学生与教师角色。另外,学生在模拟中小学课堂教学时,教师要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在课堂上还原一些突发状况或者教学问题从而提高学生应变能力[A]。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前期实践练习,必将帮助学生建立信心,避免学生在支教期陷入综合运用知识能力普遍不高的尴尬境地。

(三)学校应加强管理,确保支教教学活动的有效性

对于支教教学活动学校应在以下三个阶段加强管理。首先,事前学校要加强对带队指导教师和学生的培训,加强学生能力使其能胜任支教岗位工作;了解合作单位基本情况并签订合作协议、规范实习各环节和要求,将实习工作落到实处。其次,学校要加强管理,学校可通过电话、邮件、定期到实习单位回访等途径及时了解学生的教学及生活状况,给予学生关怀与校外教学指导。帮助学生尽快转变由学生到教师的角色,适应新环境并融入新环境;通过要求学生定期提交教学日志、实习报告,加强对学生实习成绩的考核与评定,保证实习成果考核的公平性与真实性。最后,学校应要求学生对整个实习过程进行总结与反思,并适当谈谈自己对顶岗实习的看法。教师要认真评阅学生的实结报告并进行总结,便于今后更好地开展教学工作。

(四)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精神,增强职业意识

当前社会就业压力大,竞争激烈,这就要求高职毕业生除了要掌握扎实的知识基础及过硬的实践能力外,还能吃苦耐劳,爱岗敬业。教师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应有意识的加强学生对职业道德、工作态度等方面的认识。因为就算基层工作也有它特定的用途,是否能承担基层岗位责任,增强岗位意识是用人单位关注的重点。学校应注重学生职业素养教育,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精神、职业意识和务实的工作态度[9]。学校安排顶岗实习支教也是对学生职业素养的考验,只有具备高职业素养的学生才能克服支教过程中的一切困难,使学生从事无论何种形式的工作均能始终坚持在自己的岗位,承担起教学责任。这样一来,学生在顶岗实习支教过程中的优秀表现会成为今后职业成长的阶梯,高职英语教育专业顶岗实习活动的开设也真正发挥了它的用途。

(五)扩大合作范围,加强合作学校对支教学生的重视

英语教育专业的特殊性使高职院校通常会选择中学作为合作对象,但由于每年参加顶岗实习的学生多,有限的中等学校根本无法接收大量实习生并提供对应的支教岗位。为了确保实习生在合作院校能得到充分的锻炼时间、支教岗位与所学专业对口,高职院校必须扩大合作范围。学校应做好调查工作,充分考虑将城郊中学及一些农村中学作为合作对象,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习机会和岗位。同时,学校应加强与合作单位的联系,可通过互相交流、学习、开展项目合作等途径加强合作院校对支教学生的重视。

结语

第2篇

论文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时小学未来师资培训的要求进一步提高。师范生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内容结构的合理与否,将直接关系到师范生职业水平的高低。应重构小学教育专业本科师范生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内容,使未来小学师资能力结构得以改善,从而有效提升小学教师培养的质量。

师范生职业技能训练是师范生培养教学计划的整体组成部分,是教师培养的重要环节,是师范生专业化发展的基础。为了加强高师院校师范生的职业技能训练,1992年,原国家教委师范司印发《高等师范学校学生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基本要求(试行稿)》,1994年又颁布了《高等师范学校学生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大纲(试行)》(以下简称《大纲》),对师范生应具备的教师职业(专业)技能作了系统而又明确的规定,是对学生进行教师职业技能训练的依据。包括讲普通话和口语表达、书写规范汉字和书面表达、教学工作、班主任工作技能等四部分内容。两份文件的颁发,有利于全国高师院校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师范生进行系统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对培养合格师资起到了很大的指导作用。

我国本科层次小学教育专业的出现,不仅意味着小学教师的培养在学历层次上的提高,更意味着小学教师培养的专业化程度将进一步加强。特别是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对教师培养质量提出了更高的新要求。《大纲》中的关于师范生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内容体系,已不适应社会发展和教育自身改革的要求。基于城镇教师编制饱和,乡村教师紧缺的实际情况及“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我们有必要对现有的师范生职业技能训练内容体系进行重新地建构,这就要求教师教育从专业设置、培养模式、实践教学等方面进行根本性变革,特别是以职业技能训练与考核达标为牵引,着力提高师范生从事小学教育所需要的基本技能和专业技能。

一、小学教育专业本科师范生职业技能训练内容重构的原则

本着继承、更新与发展的态度,我们对原《大纲》中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内容进行了重新审视,设计并实施符合小学教育专业本科培养要求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内容体系。在重构中遵循了以下原则:

(一)可持续性原则

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精神,小学阶段课程设置以综合课程为主,教学内容呈综合化。同时笔者在两个县六所乡镇小学调研中发现:农村留守儿童增多,村完小一级学校有住宿生,很多学校都缺少音乐、美术及体育类专业教师,需要语文、数学等教师从能教授小学一门课程向多学科教学发展。因此,需要在原《大纲》基础上拓展师范生综合实践活动的研究、校本课程的研究、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研究、艺体活动技能,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技能、生活管理技能训练等内容。只有这样,小学教育专业本科学生才能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需要与农村教育实际,构建自己应有的技能结构,增强就业和创业可持续发展的潜力。

(二)整体优化原则

课程体系是专业建设的核心问题,是专业人才培养规格的具体体现。要完成小学教育专业本科的培养目标,就迫切需要构建与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相协调的课程体系。教师的专业化是凭借“实践性知识”加以保障的,因此,整体优化原则就要求教育理论基础课程、实践技能课程、微型课程等各类课程进行整体优化设计,凸显教师教育的专业优势和特色。如我院小学教育(语文教育方向)专业,重视构建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课程体系。2008,2009级的实践教学分别占总学分比例为35.7% ,43. 1%;注重学生教育教学实践能力的培养。并认真修订教学计划,力求音乐基础、课件制作、学科教学论等课程的开设,体现从基本技能训练到专业技能训练的逐步深化过程。低年级侧重解决基本技能与技能特长问题,高年级侧重解决教育教学实践技能与教育研究技能问题。让师范生通过有计划、有步骤地训练,初步掌握从事小学教育所需要的基本技能和专业技能。

(三)个性化原则

《大纲》对师范生的教师职业技能提出了一般的要求,具有普适性。作为师范生,除了具备从事小学教育专业的基本技能外,不同具体专业方向的师范生还应具备进行小学某一学科教学所需的专业技能,以实现同一专业不同专业方向的个性特征。如语文教育方向对普通话、朗读、文本细读技能;数学教育方向专业对速算、绘图技能;英语教育方向对英语歌曲教唱、英语游戏组织技能等都有专业的特殊要求。基本技能和专业技能两者应互补互促。教师要根据专业、年级和个体的差异,有重点、有计划、分层次地进行培养训练。

二、小学教育专业本科师范生职业技能训练内容重构的体系

根据原《大纲》的要求以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小学教育专业本科师范生专业发展的需要,我们进一步将重构的师范生职业技能训练内容体系细化为六大类17个项目(见表1)。

三、小学教育专业本科师范生职业技能训练内容重构的实施

师范生职业技能训练是一项长期艰巨的系统工程,它需要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进行长期研究和探索。在重构的小学教育专业本科师范生职业技能训练中应考虑两方面因素:一是技能培养训练问题,二是技能考核问题。如何开展这项工作,笔者依据多年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的实践经验,和调研获取的资料,谈谈自己的实践体会与思考。

(一)加强课程渗透,坚持课内指导与课外自练相结合

教师职业技能训练的相关内容应具体渗透在学科教学法等相关课程中,成为课程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教师在教学方法的选择和教学过程的安排上,应注意发挥案例教学的示范作用,并对师范生进行相关技能的培养训练。如教师口语课程,理论知识的传授应考虑做到简约性,切实提高学生口语训练的实效性。用于讲授学时为30%,用于实践训练的学时为70 %,督促师范生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开展技能训练活动,保证学生在课程教学中有计划、有教材、有指导地训练。同时,课程教学中应注意强化教师自身的引领示范作用,让每节课都成为教师职业技能训练示范课,让教师以良好的教师职业技能给学生以潜移默化的影响。 (二)开展常规训练活动,目标引领与任务驱动相结合

教师职业技能必须在教学理论学习的基础上,通过反复训练才能形成。指导任务尽管已渗透到相关的具体课程教学中,但仅靠有限的课堂教学、学生的社团活动及学生自觉的训练,难以达到师范生在校期间的理想水平。为了保证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技能训练,需要学校或各院系根据专业特点和学生的实际需求,对师范生技能训练进行统一规范和安排。一是将重构的师范生职业技能训练内容体系(表1),和《小学教育专业本科师范生职业技能训练与考核手册》下发给每位学生,让师范生一人学就能够了解到各年段训练内容与考核要求,并让其成为自己的学习目标,成为自主训练、自主学习的动力;二是将琴房、舞蹈室、书画技能室在课余、休息日开放,同时制定《早自习、晚自修师范生基本技能训练安排》,如主要包括:“开展晨读课”—以班级为单位组织学生进行晨读练习。“每日一写”—学生每日都写粉笔字或钢笔字,每个学生一块小黑板,每日写一板;“每月一作”—指多媒体课件制作或简易教具制作。“每周一歌”—每周月晚上7 :30一8 ; 00练习唱歌。保证学生有时间、有场地、按要求进行训练。辅导员要按计划组织各班班干部安排好“每日、每周、每月一练活动”,并经常检查督促。其余时间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加强学科专业技能的训练。从人学开始,四年不断线,确保每个学生的各方面能力都得到锻炼和提高。

(三)建立教师职业技能竞赛长效机制,以赛促教,以赛促练详

根据教师职业技能培训鲜明的实践性特点,除了开展常规训练活动外,每年各院系要定期举办“未来教师杯”职业技能竞赛,以赛促教,以赛促练。可采用班级为单位初赛和院系决赛的参赛体系,围绕各个竞赛项目,通过教学设计、课件制作、上课、说课、粉笔字展示等多种方式,以及舞蹈比赛、美术书法比赛等方式,营造氛围,给学生提供展示和汇报舞台,以此激发学生参与训练的热情。各教研室还可根据专业特点,定期举办师范生学科竞赛或教研活动。如文科教研室组织演讲比赛、征文比赛、朗诵比赛等;理科教研室组织课件制作竞赛等活动。多年的实践证明,教师职业技能竞赛不仅促进了师范生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而且在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造就复合型人才方面也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四)努力发挥校园文化在师范生职业技能形成中的渗透功能

与专业文化素质教育一样,师范生教师职业技能培养同样需要营造一种良好的教育环境氛围。一是应科学设计和正确引导校园文化活动。围绕教师职业技能成立学生社团组织,活跃校园文化气氛,充分发挥学生社团以点带面的积极作用,激发他们参与技能训练的积极性。二是定期请小学优秀班主任、特级教师、杰出校友来校开展“说课、评课”等专题讲座或开设微型课程,传经送宝,为师范生搭建理论和实践沟通的桥梁,提高教育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三是确立师范生是重要的课程资源的观念,在校园网或各院系网站上开辟“师范生教师职业技能培养”的教学网站。把有关教师职业技能培养的课件、讲义及优秀教学设计、课堂实录、新课程的案例研究等优质教育资源挂到网上,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和信息化教学手段,让他们网上学习优秀教学设计或观看视频课程,以满足学生自主性学习、自我训练、自我培养的需要。积极创设、营造培养学生从教技能的实践环境,使练就从教技能成为高师院校校园文化的主流。

(五)在实习支教活动中夯实师范生教师职业技能

舒尔曼认为,“教学实习是经过认真设计的教学范例,而且都伴随着严格管理的、为学生提供容易进人实践的教学阶段,以确保学生学会所需的技能,并表现出恰当的工作表现、方法和价值观。”教学实习是促使师范生专业化的关键环节,在一个教师的专业准备阶段是最有力的介人。教育部2007年7月下发《关于大力推进师范生实习支教工作的意见》中明确指出:”开展师范生实习支教工作是推动教师教育改革,强化师范生实践教学,提高教师培养质量的有效措施“。实习支教是师范生掌握教师职业技能的良好平台,”顶岗实习支教与以往的常规实习相比,时间为一个学期,具有全职性质,将实习生作为全职教师进行要求和考核。由于实习时间的延长,实习生上课课时、做班主任工作的时间大大增加,而且实习内容丰富,更加有利于培养师范生的教育教学实践能力。借助这一平台,重点做好三项工作,已达到夯实师范生教师职业技能的目的。实习支教之前,力求在具体的教学情境中重点对师范生的课堂教学技能进行强化培训,将师范生分为若干小组,进行上课模拟教学,培训教师引导学生针对模拟教学同学的教态表情、课堂语言、板书等逐一点评,促使他们反思、修改、反复训练中提高课堂教学技能。实习支教过程中,一是要求师范生参加所在实习学校的教研组学习、研究活动(如集体备课),这是师范生快速成长的途径;二是实习后阶段,上教学汇报课并进行课后反思。通过教学的展示与反思,促使师范生有意识、有目的、自觉地寻求提高教育教学能力的方法与途径,或进行一些带有探索性的尝试;三是在实习学校搜集原始材料、开展问卷调查、进行教育研究,或在实践教学中发现新情况、新问题,选择并确定毕业论文选题。实习支教结束后,一是引导师范生开展课题研究,撰写教学论文或调研报告,培养师范生教育教学研究技能;二是要进行全面的总结和经验交流。针对师范生在实习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拾遗补I},有针对性地补充理论和实践上的不足和缺憾,以期尽可能完美地进人到未来的工作领域。如我院教师教育学院在实习生回校后,针对部分师范生教学技能欠缺等问题,仍然坚持开设《小学语文教学技能训练》和《小学数学教学技能训练》课程进行强化训练,取得良好的效果。

(六)建立科学考核评价机制,规范评价考核

为了使教师职业技能训练与考核不流于形式,真正把这一工作抓出实效,需要制定一整套明确规范的评价标准。目前,“除了普通话在语委的统一指导与考核下执行严格的标准以外,其它训练项目划分不够具体,考核的质量标准也不够健全”。应建立教师职业技能培训“三级考核’,机制。考核工作由各院系教师技能教研室总体负责。各项考核标准由相应责任课程教师负责制定,教研室汇总,编辑成《小学教育专业本科师范生职业技能训练与考核手册》(以下称《手册》)。该手册包括考核年段、考核项目、考核内容与要求、考核方式、考核成绩等内容。

第3篇

关键词:实习医学生;临床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09-0210-02

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科学,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医疗事业的不断发展,社会和人们渴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和临床能力强的医师。医学教育的主要特点是基础医学理论和临床实践紧密结合,医学生必须通过临床实践学习疾病的诊断与治疗知识,训练临床思维,掌握临床技能。因此,医学生培养的重点应该是临床能力的培养。同时,加强临床能力培养也是符合医学生教育规律,符合国家教育政策,并与国际接轨的。

所谓临床能力(clinical competence)就是完成医疗保健活动所需的特殊能力。临床能力通常被定义为知识、技巧和专业行为的综合,临床能力包括:收集病史、体格检查、运用诊断性辅助检查、临床诊断、做出医疗决策、执行医疗决策、继续治疗护理、正确处理医患关系等方面[1]。

内分泌疾病的临床特点:①内分泌疾病与代谢性疾病的复杂性:内分泌疾病发病的复杂性在临床医学中是比较突出的,体现在机体各系统组织器官的生理活动都要受影响,而且多种激素之间、内分泌系统、神经系统、免疫系统和物质代谢之间也存在相互作用;内分泌病中的许多疾病的病因和发病机理与遗传因素、免疫学密切相关;此外,内分泌与肿瘤科存在相互影响。内分泌学与许多学科关系密切,包含已渗透到临床的几乎所有专业。②实验室检查的重要性:完整的内分泌诊断包括功能诊断、病理诊断(性质与部位)、病因诊断三个方面,都需要实验室检查。在病因、病理等难于明确时,则仅可得到临床诊断。诊断依据除了包括:病史、症状、体征、化验资料、X线、CT、MRI等一般资料外,还有腺体分泌功能特殊检查和实验结果以及相关的病理检查结果。③药物治疗的广泛性:多数疾病需要药物治疗,而且有的疾病需要长时间用药或终身用药;由于正常人部分激素分泌具有生物节律性及激素对代谢的影响,导致激素的给药时间、方法、剂量与普通用药不同,使用不当易产生副作用。④急危重并发症的多样性:内分泌疾病如不及时治疗或治疗不当,可并发危重急症或危象发作。

如何引导医学生进行临床实习,使基础理论和临床实践密切结合,掌握基本技能,提升临床能力,我们结合内分泌疾病的临床特点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一、转变观念,提高对医学生临床能力要求的认识

教育观念和教育思想的转变是教育教学改革成功与否的关键。我们认识到临床能力的培养对于一个医学生来说,在日后的临床工作中会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对一个医学生的一生都会产生深远的影响。所以我们应该在教学理念、教学方式方法、带教水平上,提高对医学生临床能力要求的认识。

二、加强临床实习生技能训练

1.教学查房。病房是培养医师最好的课堂,教学查房是培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的最佳途径,利用教学查房,指导实习生的临床实践,提高对疾病的观察分析处理能力。为提高教学查房效果,每次查房前都提前通知学生查房的内容,要求学生熟悉病情,查找疑难问题,并参阅有关资料,在查房过程中通过提问,检查学生对病情和相关医学知识的掌握程度,鼓励学生发表见解,最后由老师做出概括性的总结。这样训练有助于督促学生复习基本概念、基本知识,使学生养成带着问题查阅教材及参考书的习惯。

2.疑难病例讨论与分析。利用临床典型病例对实习生进行分析讲解,组织实习生参加疑难病例、死亡病例,甚至参加医疗差错及事故分析,跟带教老师参加院内、科间会诊,出专科门诊,使实习生从中获得丰富的理论知识和临床经验。在科室典型病例、疑难病例讨论中,首先让实习生充分表现自己,最后由带教老师做出启发式的点评和小结,这些方法为学生提供了反复锻炼口头表达的良好机会,进一步加强思维条理性、逻辑性训练,有助于实习生的学习兴趣和临床思维能力的提高。

3.小讲座。结合病房中的病例,定期地为实习生举行临床知识讲座,提高他们对疾病系统、横向、纵向的分析能力。

4.管理典型病例。通过管理典型病例,进一步熟悉和掌握内分泌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并能有效地加深对内分泌疾病的认识和理解,这对临床实习生来说是十分重要的。

三、培养学生的循证思维方式

循证医学(evidence-based medicine,EBM)是20世纪90年代初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型交叉学科,是指慎重、准确和明智地应用当前所能获得的最好的研究证据,结合医生的个人专业技能和多年临床经验,考虑病人的价值和愿望,将三者完美地结合制定出适合病人的治疗措施[2]。循证医学代表了现代医学的前进方向,为医学各个领域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启示与机遇。

在临床实习中,我们应用循证医学方式引导实习生们学习,以临床问题为基础,整个过程中不是由教师准备病例和查寻资料,而是由主管病人的实习医师报告在医疗实践中遇到的疑难病例,提出需要解决的问题,提供查寻的最新研究证据,大家一起讨论,评价研究证据的真实性和实用性,最后结合主管的病例制定诊断、治疗决策。

学生们根据病人的病史、体征、检查结果,提出需要解决的问题,共同讨论,使临床思维能力得到明显的提高;同时锻炼了检索文件的能力,学生学会了如何利用检索工具,全面迅速地查寻研究证据;学会了如何评价研究证据的真实性、临床重要性和实用性,学生们对于查寻到的研究证据进行真实性、临床重要性及实用性的评价。通过学习,按照循征医学的评价标准,使他们学会了如何对研究证据进行评价,将最好的研究证据应用于自己主管病人的诊断、治疗决策中,提高了临床诊疗水平。

四、改革出科考核方法

实习科室考核穿插在平时的实习当中,在平时的病例分析、回答问题、技能操作、职业道德、考勤等方面综合给予成绩评定。

五、加强临床一线教师培养,提高教师的带教能力

临床教师的能力和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医学生临床能力培养的速度和程度,要培养实习生的临床能力,提高实习生的综合素质,首先需要建立一支教学意识强、业务水平精、高素质的临床教师队伍。多年来,我院通过举办多期“中青年教师素养培训班”,开展教研室活动、集体备课、教案讨论、典型病例讨论、授课比赛、学术活动,开展科学研究及教学研究,外出进修学习等,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同时我科对年轻教师实行传帮带方式,分组管理临床病例,有助于年轻临床带教老师的成长。

六、加强人文素质教育

随着医疗模式由“生物医学模式”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医疗重点也从“以疾病为中心”转向“以病人为中心”[3]。这就要求临床医师不仅要具备较高的医学专业技术水平,还要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如医学哲学、医学伦理、医学社会学、医学心理学、职业道德等多方面的知识,学会与病人的沟通交流,拓宽在疾病诊疗过程中的思路。要求高校应尽快转变观念,既要传授科学知识,又要“育人”,让学生认识自我、关心他人、关爱生命、理解社会,成为科学与人文素质协调发展的现代医学人才。

临床带教老师在教学中要强调医疗服务的整体感,即从局部到全身,从医病到医人,从个人到群体,从生物学扩展到社会医学,不但要了解疾病,还需要了解病人,了解病人的社会关系,把病人和社会的利益放在首位,尊重和同情病人,促进疾病的全面恢复。例如糖尿病合并慢性并发症的患者,由于长期受疾病、生活方式改变、经济和家庭等因素的影响,许多病人存在心理异常,一种表现为满不在乎,照常不控制饮食、吃喝,生活无规律;一种自暴自弃,拒绝治疗,精神抑郁、焦虑、人格异常等。实习生就需要对这类患者的病情有理智的认识和理解,保持良好的沟通和疏通,增强他们对疾病治疗和生活的信心,积极配合医师的治疗。

总之,我们结合内分泌疾病的临床特点,给内分泌临床实习医学生在临床思维、技能训练上的指导,提高他们的临床能力,取得较好的效果,为他们将来的医学执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张俊琴,高歌军,季红.临床能力量化考核指标建立的研究与实施[J].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3(16):78-80.

[2]熊鸿燕,易东,李亚斐.医学科研方法――设计、测量与评价[J].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219-248.

[3]王雪静.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下的医学教育[J].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06,(9):146.

第4篇

一个孩子是一首美妙的乐曲,教师是拥有神奇魔力手的钢琴家。实习,顾名思义,是在实践中学习。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之后,或者说当学习告一段落的时候,我们需要了解自己的所学应当如何应用在实践中。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幼师个人见习工作心得总结精选范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幼儿园教师实习工作心得总结精选范文一实习是我们师范生即将踏上漫漫人生征途的标志,是人生的另一个起点,对我们的生涯规划有着重要的意义。但这次顶岗实习对我们来说又有着特殊的意义,我们怀着一半欣喜一半忐忑的心情来到实习学校——林口县幼教中心。

短短的4个月实习生活转瞬即逝,在这播种的季节里,我们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成绩,获得了宝贵的经验。当然,由于我们经验不足,实习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现就本次实习工作总结如下:

我于3月5号来到幼教中心报到,正式开始了我的实习生活。由于我顶替的老师担任八年中二班的课程。在4个月的实习生活中,作为一名实习老师,我要以一名正式教师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以高度的责任心、积极的态度投入到课堂教学及辅导中。

作为一名教师,首先上好课是最基本的要求。在实习前也有过一些试教活动,但真正的幼儿教学对我来说还是第一次。从学生转变为老师,这中间需要付出很多的努力。在教学上,我认真地备好每一堂课,写好教案,课后认真反思课堂教学活动中存在的问题,经常地旁听其他老师的课,虚心请教其它老师的经验,以及教法。在听课的时候,尽可能地记录下其教学过程,并在课后对该老师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建设方案。在经过多次地与别的老师沟通后,我发觉自己在教态、教师语言,语速等方面都取得了明显的进步。

作为一名教师,天职就是教书,无私地将所学的东西教给学生,这是我们支教的重要内容——授课。从两个月的支教中我了解到,这里的孩子不是我想象的那样可以很好的每一堂课,特别特别累。而大多数时间都亚欧在组织纪律上了。一名人民教师太难当了,要讲授一堂课它必须备课——写教案,上课,接受家长反馈信息,自己写反思,讲评,巩固学生知识这样的环节,看起来很简单,可是每个环节都有很多小细节,不仅要你认真,还要发挥创造性思维,尤其是“上课”,也就是我们一直在探讨学习的课堂教学。

首先,我要了解中二班孩子年龄的班基本情况,然后根据孩子的基本情况来安排教学。其次,在写教案前,我必须通看整本课本的脉络,然后认真地研究该上的这个单元,认真地分析教材重点与难点。因为设有指导老师,于是我向指导老师征求意见,并加以修改和调整。然后自己先试教,接着再修改,最后才正式上课。在每上一节课前,我都会把所要讲的内容反复练习,直到记住为止。而且在课后经常和学生交谈,让他们指出在课上老师的不足,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事实证明,这套方法挺受孩子欢迎的,同时也拉近了我和学生间的关系。除此以外,通过不断地反思,交流。我了解了一些适合农村学生基础差的方法。这对我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在面对基础差的孩子时,时刻提醒自己,不能操之过急,在板书方面,我也提醒自己,给孩子呈现的东西,必须是正确的,不允许存在着任何的错误。否则,这些错误将会给他们造成及其深远的影响。批改作业,纠正学生的错误是非常重要的。我在纠正学生每个错误的时候,写上激励的评语,并在评语中强调订正的重要性,并根据各个学生的情况加以勉励之,开导之。对那些在我要求订正之后依然不订正的学生,我在作业上写明。我的指导思想是不断给学生纠正错误的机会,直至认识了错误并改正为止。对于个别情况的学生,我会辅导他们,直到他们主动改正错误。身为一位教育工作者,就是要有这样的耐心,才能把学生的缺点纠正过来。

期间,在辅助学生工作时,给我的收获就是教师不仅仅只是授业,解惑之人,更应该是一位有着天秤心灵的朋友。只有这样,教师才能从过去作为“道德说教者”,“道德偶像”的传统角色解放出来,成为学生健康心灵的,健康品德的促进者,催化剂,引导学生学会自我调查,自我选择。

四个月以来,我在生活方面也学到了许多东西,这些东西是在书本里找不到的,对我以后的生活很有帮助。在感情方面,学校领导在生活上也我们提供了很大的帮助,老师们也很热情,和各位老师的关系处的很好,尤其是住在学校的老师,感情更没的说,常常以兄弟相称。,他们的热情让我忘了生活上的苦,觉得很开心,虽然生活有点苦,但是他们让我认为所做的一切都是值得的;和孩子的感情真的很深,和孩子建立了很好的朋友关系,他们很喜欢我,我也是,他们希望我留下来,但是这不可能,。当我们才渐渐进入角色,发现自己有一群可爱的学生、开始觉得教书也是件挺有趣的事时,实习已经结束了。通过这次实习,我了解了老师的酸甜苦辣,也让我了解了老师的伟大,我也从实习中认识到了自身的不足。面对这样的问题,我不得不反思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专业技能培养模式改进问题:如:增加对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环节,让学生多练,多反思;多带领学生去正规的幼儿园见习,学习成功幼儿教师的先进经验:多让学生去接触幼儿,了解幼儿发展的水平和需要。四个月的实习生活让我获益匪浅,使我真正体会到做一位老师的乐趣,并使我爱上了教师这一光荣的职业。实习,不仅是我人生中一段珍贵的记忆,更是我另一段人生的起点,我相信在未来的路上我会做的很好。作为一名即将毕业的师范生,我将会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质,时刻为成为一个好老师而努力着。

幼儿园教师实习工作心得总结精选范文二时间飞逝,在不知不觉中,我的实习生活结束。通过实习,让我真正感觉到了做一个教师的难处,特别是幼儿教师的难处,不过在这次实习中,也让我收益颇丰。

在实习过程中,让我懂得了,要因人施教,不能一个模式一刀切,面对不同的幼儿用不同的方法。因为每个孩子都有差异,都有自己的内心世界,他们好比一把锁,老师就是开启那把锁的主人。真正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去改变他们,教育他们,那么,这个世界就是天才的世界。

活动不能死板硬套,要因地制宜,因环境的改变而改变。我们要用心去捕捉每个幼儿身上的可爱之处,及不足之处,并帮助他们去改正,不仅要关心和照顾幼儿,和幼儿家长的沟通也尤为重要,而且需要艺术。在实习期间,我与每个家长打交道,一起与他们分享幼儿在家和在园的表现。实习让我有了更多有益于自己今后发展和成长的收获,也让我的实习生活画上了完美的句号。

在实习过程中,让我深刻体会到了实习的重要,更增强了实习过程中我的学习。

首先,在保教工作方面,我积极和保育员老师搭配,体现了“教中有保,保中有教”。在户外活动时,提醒幼儿慢跑,如果热了,要主动提醒幼儿增减衣服;回教室时,要记住告诉幼儿在外边玩耍时有细菌,提醒幼儿洗手。

洗手时,要注意打上肥皂消毒杀菌,而且水龙头不要放太大,以免弄湿衣服;喝水时,要排队,不要拥挤,并且不能说话,以免被水呛到;吃饭时,要遵守习惯,提醒幼儿饭前要洗手,吃饭时不能讲话,不能挑食,不吃剩饭,要安静就餐,不随意扭动,以免把饭菜弄洒,烧到自己;在睡觉方面,要及时提醒幼儿大小便,盖好被褥,安静睡觉,睡觉时不讲话。

后来,我实行了小红花制度,给主动解大小便,不讲话,安静入睡的幼儿评奖小红花。

其次,上课。在第一次主题课中,由于对幼儿的了解太少,对他们提出的问题难以应付,显得有点不知所措。在上课期间,我也没有好好整顿好幼儿常规,在上课过程中,教具不小心掉在了地上,引得全班幼儿哈哈大笑,那时候我更显得不知所措,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

这时,助教老师交给我了一个方法,当东西掉在地上时,不要过分紧张,根据上课的内容,适时把东西捡回来,给幼儿间其它方面的知识,吸引他们的注意力,这样他们就不会对掉东西而耿耿于还了。在第二次讲课时,我吸取了前一次的经验。知道不论什么事情都随着幼儿的思路走,不论对错都附和他们。对幼儿的表扬和批评要及时和适度,经过多次的“实战演习”让我积累了更多经验。

再次,听课,看常规,做好记录,谈听课感想。在几天的听课过程中,我懂得了在上课期间,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随机应变幼儿各种怪异的提问,前往不能让幼儿觉得老师什么都不会。

另外,家长工作。在幼儿教育中,家长工作也尤为重要,我们要虚心听取家长的合理化建议,同时对于无理的要求,要妥善处理,幼儿在园的表要及时通告家长,同时给予表扬和批评。取得家长的充分信任,家长工作千万不能忽视,否则,将会给我们的工作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经过这段时间的学习,让我真正感悟到作为教师我们要秉着吃苦,忍耐,拼搏,奉献,合作的精神去服务好每一位幼儿,每一位家长。

经过这次实习,让我真正了解了要想当一名合格的教师,特别是幼儿园教师是那么的不容易。

和孩子在一起的喜怒哀乐,现在回想起来就像一串串冰糖葫芦,紧紧地串在一起,甜甜的。

我愿用我的热心,换取孩子们的安心;我愿用我的真心,换取孩子们的开心;我愿用我的实心,换取所有人的诚心。

欣喜中有困惑,欢乐中有感悟。幼儿的教育和成长,都掌握在幼儿教师的手中,我真正感受到了这份责任的重大。只有不好的老师,没有不好的孩子,只有不对的老师,没有不对的家长,实习间,让我增长了见识,做老师难,做幼儿教师更难。我知道了自己的不足,我要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充实自己,弥补缺口。

实习结束了,我舍不得我们班的孩子,虽然他们对我还很陌生,很陌生,但一想到要走我就想哭!我舍不得我们班的老师,因为他们教会了我很多很多!虽然就这么短短的几天,但对于我来说是很美好的回忆!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啊!是啊!我想微笑着走,微笑着离开我所实习的幼儿园!我永远也忘不了我们班的孩子,我们班的老师。因为他们给我指明了方向,给了我学习的_,工作的动力!我有决心,有信心,今后能做一名优秀的幼儿教师!

幼儿园教师实习工作心得总结精选范文三一向想做老师的我最后有机会在幼儿园实习,这得感谢园长的支持与信任,给了我们机会,让我们能够尽情地发挥自己的特长。

不明白是不是机会来的太巧还是我们的运气,竟然我能够在新开的托班开始实习,当然这也是考验我们耐心与锻炼我们潜力的时候,因为我们带的班级能够算是全园最小的班级啊,但我们欣然理解了这项任务。

由于我们这个托班有大小年龄段的小朋友,最小18个月,有3岁,所以怕老师人手不够安排但是来,并安排了2位实习生,再有一个老老师带我们,再加一个生活老师。这样我们这个班级就有4位老师组成,托班当然要经验丰富的老师带班啊,从中我们也能够学习不少经验。

我们这个班级目前有20个小朋友,他们每一天来园基本在8点到8点半,然后开始吃点心,上课,户外活动,下午午睡醒来后就开始吃午餐,然后上艺术课,4点左右开始小朋友离园。对我来说,此刻已经基本熟悉了那里的环境。教学,与幼儿园生活作息表。此刻班级中的小朋友都已经熟悉了我们,还叫我们老师好。对我们来说真的很欣慰,虽然实习了没多久,但小朋友对我们都已经产生了依靠,这说明我们在小朋友的心中已经离不开了,这也能够看出我们小小的成绩。我本来认为幼师是件很简单的职业,只有踏入这个行业才明白并不然。幼师首先对孩子要充满爱心,自己要有耐心,老师自己要有特长,要学会观察孩子的表现,发现他们的优点,培养他们的创新潜力。我们要学习的也很多,比如怎样布置每个月的主题,班级特色是什么?怎样为小孩创造良好的学习,娱乐,生活环境。。。。。。一系列的问题,都是我们要掌握的,思考到我们此刻小孩的年龄有的都不懂你们在讲什么更不用说上课了。但是如果他们时间久了,慢慢习惯了,就要开始给他们上课,让他们要学习东西,我们也要像其他老师一样学会备课,备课是老师就应做的最基本的事情,我们也要不断学习老师的备课经验。有了充分的准备,才能让小孩学到丰富的知识。

总的说来,我们既然已经走进了教师这个职业,那我们就必须要爱这份职业,最主要的一点要对孩子充满爱,这样孩子才会爱你,爱他们的老师,这也是我此刻的一点小小体会,我觉得我要学习的东西无止境,要不断地积累经验!

幼儿园教师实习工作心得总结精选范文四我来自于广西省__幼师学院,面临毕业到来的时候,我在本市的一所幼儿园实习了一个月的时间。时间虽然很简短,可是收获却甚多,心中萌生了许多感触。

在这一个月里,从老师们身上,我看到了为人师表散发出的耀眼光芒,给了我实习生活带很多启发性的思维。在校时总会以为当一位幼儿老师肯定很好玩,很轻松,但来到这里我改变了这个想法,每次上完一堂课我都有深的感触:想要当好一名好的幼师真的不是件容易的事!

看着带课老师给孩子门上课,我认真的学习她的上课方式和管理课堂纪律的方法。即使这样,我还是遇到了很多在校期间没有学过的,毕竟试教和正式的时候的心态是不一样的。听课了之后我开始讲课,孩子们还是如我想象中一样,乱成一团,根本不听我讲课,后来我用小组比赛来管他们的纪律,这样不但可以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还可以为课堂带来一些活力。慢慢发现,孩子们开始接受我喜欢我,这是让我最高兴的一件事了。我才发现,原来对待孩子真的是要非常的用心,给他们多一点的关爱,他们自然就会喜欢你。

组织了幼儿园艺术节,我带着班里的小朋友们安排节目,虽然我在实习期间很忙碌,但感觉到很充实。同时也明白了一件事,要做个好老师除了要有丰富的专业知识以外,还必须要有其他课外知识,这样才可以让你的学生在和你闹在一起之外还能尊敬你。这个时候才知道,其实幼师还是很好当的,只要你用正心态去对待。就在这样忙碌的实习生活里,一个月也就这样过去了。

这个月经历的每一天,都已在我心中留下了永久的印记,因为这是见证我这样一个全新的成长。使我认识到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时间就是这样无情,头也不回的流逝掉,是的,谁都不愿意被时间丢下。而我们也随着时间的流走一点一点的成长。而曾经的纯真也随着风雨的磨灭转变得成熟。也许这正是成长的代价。每经历过一次,收获就多一些,成长也就又迈进一步。

幼儿园教师实习工作心得总结精选范文五带着对完美未来的憧憬和期望,我来到了浙江省温州市鹿城区临江镇中心幼儿园开始了我的实习生活。幼儿园高雅的环境,秀外慧中的教师群体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俗话:万事开头难。在工作的初期,我感到了很大的困难。刚刚走出学校大门的我除了在学习时期进行过见习之外,能够说毫无工作经验。应对新接手的工作,应对那么多的孩子,我觉得毫无头绪,不知工作就应从哪里下手,站在旁边看着老教师们,简单的带着宝宝开展各种活动。于是,我努力学习,努力尝试自己独立带班。经过几次之后,我的紧张的心理才逐渐退去。这还是工作的第一步。新教师面临的最大问题是不熟悉教材,也不明白就应怎样上课。对此我的心里十分着急,生怕因为上得不好而影响了幼儿对知识的掌握以及对我上课的兴趣。所以,我每次都认真的备课,查阅资料把自己的教案写好。

听课是提高自身教学潜力的一个好方法,新教师只有多听课才能够逐渐积累经验。所以对每一次听课的机会我都十分珍惜。听课的主要对象是师傅。这学期我听了许多节课,我的收获很大,逐步掌握了一些上课的技巧。

除了听课之外,平时我也经常向我班主班老师以及其他老师请教教学上的问题。这些老师都十分热情的帮我解答,个性是我所在班里的老师,使我获益匪浅。从中我也明白了,知识和经验不是自己从天上掉下来的,务必发扬勤学好问的精神,把自己当成学生一样,用心吸取周围其他老师一些先进的东西,才能提高自己的水平。此外,我们也组织了群众备课活动,这些活动使我明白了教学的目标和方向。要做一名合格的教师,除了有良好的教学经验外,最重要的是应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为此,我始终用自己的爱心,去热情的关怀身边的每一位孩子。在幼儿的个人卫生方面,不怕脏、不怕苦、不怕累,要象孩子的母亲一样关心和爱护他们。在实习期间我始终以主人公的态度,用心协助班上的老师完成各种工作,遵守实习所在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得到了园领导、指导老师,乃至家长的一致好评,给我自己的工作注入了新的动力。

这次实习令我感受颇多,我不得不承认,新人就是新人。由于经验的缺乏,我的教学水平与其他有经验的老师相比是有差距的,这一点在平时的上课纪律上能够看出来。我上课的时候由于讲课不生动,所以,往往有时候纪律就不如师傅上课的纪律好了。过后我也时刻对自己的教学方面进行不断的反思,不断的改善,透过自己的努力有了明显的提高。

在组织这些活动时,我看到了自己的一些不足,如:1、我们语言不够优美,不够吸引小朋友,表情、动作不丰富,不够感染小朋友,可能是因为自己放不开,没有做到适度的夸张。2、评价语言过少,太宽泛,不丰富,不具有针对性。3、没有照顾到每个孩子,由于不太了解班上的幼儿,因而没有很好的做到因材施教。4、对于幼儿的意外答案和突发行为和语言,不能迅速地灵活地应答和处理。以上4点是我自己反思后总结才出来的,在组织活动时做得不够的地方。我们同学之间在一齐交流的时候,他们说自己也有这些不足,我也问过老师,得出结论是大部分都是因为我们是新手老师造成的。慢慢的磨练会让我们这些不足得到改善。我做的好的方面或者是说基本令自己满意的方面在于:1、对于教学活动态度认真,备课和准备充分。2、虚心地请教和理解指导老师的推荐与指导。3、每个活动都能完整地完成,没有出现没有组织完的活动。4、组织活动时教态比较自然,语言清楚,声音和语速适度。5、在组织活动过程中尽量做到以幼儿的兴趣为主,在设计和准备教案、教具时,也以这个为出发点。6、大部分活动都能到达活动目标,让幼儿有所收获和进步。这几点也是自己反思后总结的,效度和信度较高。在保育方面,这几周我做了很多从来没有做过

的事情,也学会不少。比如说:给幼儿扎裤子、喂饭、哄他们睡觉、给他们擦屁股、隔毛巾、梳头发等等。我们同学聊天时说到,我们是提前体验做妈妈的生活,为以后做准备。像这些琐碎的生活常规事情,每一天都要做,我觉得能够训练一个人的耐心、忍耐性、恒心、细心等等,对于人的性格培养确实有帮忙。头几天觉得很新鲜,做事情很有兴趣,很卖力,时间一长,就需要其它方面的东西来支撑自己了,也就是我上面所说的。,保育工作上,经过自己的认真思考和总结,我觉得自己做得比较好的地方在于:能够很快地适应这些工作,基本上能够做好。不足在于:还不够细心,没有完全做到根据每个幼儿的特点进行保育,最主要的原因是是与幼儿相处时间短,对幼儿了解不够。在组织半日活动的时间里,我组织过5个上午半日活动。上午半日活动是指从早晨7点30幼儿来园到中午12点30幼儿午睡,包括两个教学活动和两餐一点还有日常生活常规活动。在组织幼儿半日活动中,我发现要让幼儿都做到守纪律,做到按时按量按质完成活动任务很难。老师要照顾到每个幼儿也很难,个性是幼儿人数比较多的班级。所以要想有一个成功的半日活动,需要老师的精心策划、灵活应变和幼儿的用心配合。幼儿的兴趣和特点是半日活动策划和组织的的依据。我

对自己的半日活动的组织不是个性的满意,主要在于没有做到让每个幼儿按时按量按质地完成活动任务,个性是生活活动,可能受到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的影响及我作为老师的威严和威信不够。短短的几周实习,在指导老师精心地指导下,透过自己的努力,我学到了很多,自身的专业素养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在实习期间,我也看到了一些问题,自己也进行过思考。1、幼儿园称教学活动为上课或者组织活动,它们的区别在哪里,分别有什么效果和影响?2、幼儿能在幼儿园学到什么?3、教师的评价语言如何能做到恰到好处?4、社会领域活动的情感态度目标如何达成?5、如何对待特殊幼儿,比如具有攻击性行为的幼儿、自闭自卑的幼儿、爱打小报告的幼儿、不合群的幼儿、发展水平较高或较低的幼儿等等?6、如何培养和加强幼儿与教师之间的感情?7、幼儿称老师为妈妈究竟是好还是不好?8、教师如何做到对所有的幼儿一视同仁?9、如何提高幼儿教师的地位和待遇?10、怎样做到让幼儿教师有职业荣誉感和归属感?11、配教在教学活动中就应发挥什么作用,如何发挥它的作用?以上这些问题是我在这次实习中看到的或者自己遇到过的。我自己也思考过,可到此刻,还有很多问题没有想清楚的。我还会继续寻找答案,继续发现,继续思考……

我觉得实习期间我最大的优点就是热情和随机应变。我们作为实习生,本身就就应抱着学习的态度,诚恳的向班上的老师学习经验。实习工作就应要热情,不能等事儿做,要找事儿做。孩子有什么小“纠纷”,老师需要搭把手的地方,我都能帮上忙,工作也算主动。自考的时候学过一个名词叫“教育机智”,幼儿园的生活更能体现教育机制的存在。大多数时候,你上课的资料和教案写的资料都是不太一样的,甚至大相径庭,如果你抱着一个死板的态度,是肯定干不好这一行的。随机应变对与教师来说也是必备的。

以前我比较注重于对有关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及国内外幼儿教育研究的理论学习,常常忽略了对幼儿生活常规的关注。这次在幼儿园实习,第一次完整的观察了幼儿园一日的生活,发现其实训练幼儿的生活常规培养他们的行为习惯及自理潜力也是一项重要的任务,一门值得重视的学问。黄老师很会利用机会对幼儿进行随机教育,把有计划的教育和随机教育相结合,如我们班有两个小朋友浪费洗手液,黄老师就会跟小朋友说明我们幼儿园的洗手液是怎样来的,不能浪费,并要求他们两人带一瓶回来作为赔偿。这些日常生活突发的事件都成为教师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机会。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内心世界,他们好比一把把锁,老师就是开启那把锁的主人。真正走进孩子的世界,去发现他们,改变他们,教育他们,这个世界就是天才的世界只有不好的老师,没有不好的孩子。幼教本来就是一门需要具有爱心的专业。应对一个个天真的孩子,我们更就应用母亲般的心去呵护他们。短暂的实习,我更加坚定了自己的选取。

经历了实习生活,让我初尝了身为一名幼儿教师的酸甜苦辣。回顾和孩子们一齐走过的日子,不禁想起自己的学生时代,也深感如今的孩子比我们过去多了一份顽皮,一份灵活,一份大胆。孩子的潜力一代比一代强,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要想在孩子中树立起好老师的形象,还需要走一段不寻常的摸索之路。

第5篇

关键词 C-UGS 教师教育 小学教师培养 实践探索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x.2015.02.029

Primary School Teachers' Training

Practice Based on "C-UGS"

――Take Nanjing Xiaozhuang University as an example

XU Jingbiao

(College of Teachers' Education, Nanjing Xiaozhuang University, Nanjing, Jiangsu 211171)

Abstract To adjust to new circumstances and new developments in Teacher Education Curriculum Reform of the current reform of Higher Teacher Education, Primary Education Teachers must train students out of college, "ivory tower" and established the concept of synergistic integration of guidance and value the pursuit of universities and local governments, school "Trinity "(C-UGS) to develop new mechanisms for collaboration. Elementary Education, Nanjing Xiaozhuang University has made social recognition, in the creation of "national specialty" and other projects in the process of building a "Trinity" collaborative training mode, forming a primary school teacher education development cooperation community.

Key words C-UGS; teachers' education; primary school teachers' training; practice exploration

教师教育模式需要在教育实践中发挥其价值,才能不断地获得调整、充实与完善。在教师教育过程中,南京晓庄学院秉承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探索“教学做合一”的人才培养模式,使教师教育坚持实践取向、使教师教育的内容理论联系实际、使教师教育的历程贯穿职前职后一体化、使教师教育的路径从单一大学课堂走向小学生的生活。

C-UGS(Coordination - University, Government, School首字母简写),即“协同―大学、政府、小学”培养模式,该模式基于融合协同的理念指导与价值追求,大学、政府和小学等多元主体的共同力量,将教师职前培养、入职教育和职后研修等多个阶段相贯通,将学校教育、职业体验和教学实践等多种培养方式相结合,形成多主体、多因素合力协作的格局。在小学教师培养目标、课程体系、课程资源、教学团队、实践基地、教学研究及培养质量评价等方面开展全方位协同,这种基于、面向、服务教师教育实践的系列举措,将全面促进和整体提升小学教师培养的质量。

1 基于“C-UGS”,进一步开展小学教师培养工作

南京晓庄学院小学教育专业本着“立足地方、辐射江苏”的合作理念,先后与以下区政府签订了合作协议:2006年起与南京市教育局及各区教育局合作“顶岗实习・置换研修”项目;2010年与南京市江宁区教育局签订了《南京晓庄学院与南京市江宁区教师教育创新实验基地协议书》;2012年与南京市玄武区教育局合作申报了“教师教育人才培养校外实践创新基地”;2013年与苏州市昆山教育局签订了《南京晓庄学院校外综合实践基地协议书》;2014年与栖霞区政府签订了《南京晓庄学院与栖霞区政府教育合作框架协议》。这种 “C-UGS”模式强调“协同创新,合作共赢”,完善“C-UGS”机构的职能,依托师范院校的人力和科研资源,地方教育行政的管理财力和管理资源,辖区内的各类小学的人才和教育实践资源,统筹兼顾,协同培育小学师资(见图1)。

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平台意在将培养模式上由 “大类招生、方向分流、专业培养”到“分类招生、综合培养、专业强化”,将教师培养的“2+2”模式拓展为“0.5+2.5+1+X”人才培养模式(“0.5”是指第一学期的通识教育,“2.5”是指第二学期到第六学期的专业基础教育,“1”是指第七、八两学期的专业方向教育,“X”是指大学四年每年的寒暑假陆续开展的支教和游学等拓展实践教育),建立面向基础教育的开放教师教育体系,有效促进小学教育专业学生的“回归教育”。教师教学能力发展平台拟联合校外基地共同建设,彼此共享资源,实现大学教师、小学教师与小教学生合作学习与专业发展的一体化。教师科研能力发展平台提供大学与小学共同协作,围绕基础教育中存在的重大问题,联手协作、共同研究,为师资培养、地方政府和小学提供解决问题的智力支持。教育资源开发平台是指在分析高校与小学教育信息相互隔离、教育资源各有局限与缺失的基础上,彼此在考察与交流中明确对方的资源或信息优势,基于共建、共享区域教育资源与信息的整体考虑,而建立的大学与小学的教育资源共建与共享机制(如表1)。将根据小学教师培养的需要,重点开发教育课程资源、培训资源、精品课程资源,形成适应培养小学教师需要的精品资源库。

图1 小学教师培养的“C-UGS”机制

“协同培养是造就卓越小学教师的根本途径。”晓庄小教专业人才培养旨在培养信念执著、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思维活跃、本领过硬,具有国际视野的高素质教育人才和创新人才。形成一个目标、三个面向、五个结合的人才素质拓展模式。一个目标:以拓展学生专业素质,打造为小学教育服务的卓越教师为目标。三个面向:面向小学教师专业化水平的可持续发展,面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小学教师素质的要求综合化的现实(见表2),面向国际化小学教师培养的未来发展趋势。五个结合:多学科优势与教育研究优势相结合,校内培养机构与校外教育基地相结合,课内教学和课外活动相结合,自我专业成长与网络互动相结合;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

表2 小学教师素质结构

2 基于“C-UGS”,建立“五三一”小教专业课程体系

按照“宽厚基础,强化核心,拓展口径,加强实践”思路,将小学教师培养课程划分为五个类别:公共基础课、学科专业课、综合实践课、研究拓展课、职业生涯课。三个层次即以公共基础课与职业生涯课为塔基,以学科专业课与综合实践课为塔身,以研究拓展课为塔尖。一条主线即实践技能课贯穿四年学程始终。这种方法类、交叉学科类、通识类、综合类等创新教育理论与实践系列化特别课程,将学生宏观思维的培养与专业教育相结合,开拓学生视野。紧紧围绕“课程要素”开发课程,从“课程本体要素”(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教学主体要素”(教师、学生)、“教学保障要素”(教学环境、教学条件)和“课程管理要素”等方面,研制“培养方案”与“课程大纲”(见表3)。

表3 小学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课程类型结构

3 基于“C-UGS”,建构“课内―课外―校内―校外―课内”的技能训练体系

教师职业技能就是一个由诸多有内在联系的要素构成的完整系统,因此对职业技能进行培养也是一个漫长、复杂和系统的整体工程。任何一个环节、要素都会对技能形成的效果有着直接的影响。整体构建小学教师职业技能培养体系的内容,要从激发学生的主体性(前提)、完善训练内容(基础)、建立多元培养路径(关键)、评价指标科学化(保证)等几个方面做起(如表4所示)。

施行“课内打基础、课外强能力、校内增知识、校外扩视野”循环交叉上升训练的“双主线、多平台、同层递进”职业技能训练体系。

以专业知识和教育教学能力为双主线,通过课程、技能测评、活动、竞赛和校外实践等学习平台,构建教师教育生态场,实现专业知识、教师技能和教学智慧的同层递进。

(1)“技能训练营”社团制:借鉴陶行知先生的“小先生制”思想,聘请教师专业技能水平优秀的学生担任技能课程任课老师的助教,在教师的指导下,组织社团性质的“技能训练营”,促进学生之间互教互学。

图2 学生技能训练流程关系

(2)“双师”跟师制:校内专业发展导师与校外教师发展导师双向指导,在第五至第六学期开展小学教育专业师范生“跟师学习计划”。学生在每周有一天时间集中进入小学,在导师指导下学习课堂教学、常规管理、作业批改、辅导谈心的技能技巧等。

(3)“联赛”轮次制:结合政府部门组织的师范生技能大赛及师范生技能达标赛,让学生在比赛中看到自己的成绩与进步,在训练中明确技能学习的目标与要求。以“训”达“赛”与以“赛”促“训”相结合。

(4)“小先生”体验制:校内、外个人体验与集体智慧相结合,开展反思性学习。在第二至第五学期开展的每学期一周时间教育见习活动,每次教育见习划分成循序渐进的主题,分别见习校园空间布局、学生生活、教师生活、课堂教学、学校文化等。为提高教育见习的实效,学院和小学实习基地共同制定教育实习计划、考核、评价等规章制度,选派骨干教师担任实习指导教师,并实行以实习基地导师为主,学院导师为辅从实习态度、教学水平、工作能力、工作实绩、个人素质等评价指标体系进行对师范生全面考核。

(5)“临床”诊断制:教师教育横向机构一体化,如教师双向挂职(学院教师到小学挂职、小学优秀教师受聘到学院任教)、师生送课下乡、微格教学、区域远程互动等。在保障实验和实训师资专业化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早进实验室和实训教室,开展专业学习、课题研究和技能训练,实验实训室增加开放时间,鼓励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为学生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提供专业化的服务。

(6)“合作”互利制:职前与职后一体培养,小教生培养档案与入职、职后追踪服务,顶岗实习与置换研修等。其中“顶岗实习、置换研修”模式的主要内容是大三本科生被安排到农村小学,按照2:1比例将农村小学教师从岗位上置换出来,被顶替出来的小学教师到教科院接受三周的脱产培训,学院以“专家引领、自主学习”的模式为置换出来的教师提供免费培训。实习生吃、住在实习单位,承担小学教师所有的教学任务,包括班主任、课间操、课外活动等,同时,还独立承担教师责任并参加学校一切教育活动,如校本教研和参与学校公共事务的处理等,该模式是教师教育职前职后一体化的有益尝试,自2006年始已经进行了五届。“顶岗实习,置换培训”模式为师范生提供更多的实践、反思的时间和机会,得到了教育部师范司的充分肯定,获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

构建动态评价体系, 实行职业技能证书制度。根据实践摸索确立系列化、分阶段、递进发展的考核模式,将技能评价动态地分为三个阶段:

(1)基本功考核。着重在一、二年级学生中进行。主要内容为小教生的 “读”、“说”、“写”、“书”、“画”、“弹”、“唱”、“跳”等教师基本技能。技能的考核单列打分, 并按一定比例计入相应课程的总成绩。并以此为起点, 建立每位学生的“教师职业技能测评档案”, 作为以后技能考核的基础。

(2)教学能力测评。在二、三年级学生教育实习前分项进行, 其内容主要为“教学设计”、“课件制作”、“说课”和“片段教学”等。要求学生生在实习之前必须通过相应技能的考核测试, 否则暂缓实习。以此督促小教生坚持不懈地训练,从而达到教学技能的综合提高,更为教育实习做好准备。

(3)专业能力评价。在三年级完成教育实习之后进行。测评内容主要包含两项:一是结合教育实习对学生职业能力的综合评价与认定。具体包括课堂教学组织与施教能力、班级管理与活动组织能力和对小学生的思品教育与心理教育能力。二是结合毕业论文进行的教学反思与教育研究能力测评。通过撰写评课报告或教育研究论文,促进师范生教育教学理论和教师专业化水平的提升,学院对各项考核测评合格者颁发《教师职业技能证书》。

4 基于“C-UGS”,创新小教专业学生培养管理制度

学生选拔制度。充分利用学校“大类招生、分类培养”的政策,建立公平、公正、公开的学生选拔制度,对进入小教班级的学生进行公开选拔,选拔方式包括考试和面试,考试偏重于专业知识评测,占考核比重的40%;面试偏重于从教意愿和基本技能的考核,占考核比重的60%。

教师选聘制度。承担小教班级课程授课任务的校内、外教师由“C-UGS”领导小组考核聘任,优先选聘责任心强、学术素养高的高级职称或具有博士学位教师承担课程授课任务。每学期结束,“C-UGS”领导小组根据学生评教成绩、专家评教成绩和日常教学考核情况,决定聘任与否。

导师管理制度。“C-UGS”机构制订《小教班级学生导师管理办法》,明确导师的责任分工和指导要求。校内导师指导学生人数不能超过八人,优质实习基地校外导师指导学生人数不能超过四人。同时,规定校内、外导师每学期固定指导每位学生的次数不应少于八次。

见实习制度。“C-UGS”运行机制为小教生提供更为有效的课程见习和跟班实习的机会。“C-UGS”机构制定《教育实习工作条例》,规范实习生的行为和工作程序。制订《教育实习评分标准》,从实习态度、教学水平、工作能力、工作实绩、个人素质等评价指标体系对小教生实习成绩进行全面考核。

社会实践制度。制定合理、科学的假期社会实践制度,将社会实践和专业实践相结合,在服务社会的过程中提升小教生专业能力并拓展就业渠道。在社会实践内容上,包括思想政治、国情民情、社会规范与角色教育,劳动与专业技能学习、励志与个性养成等;在方法上,依靠“C-UGS”的公共资源、教育基地,进行志愿者服务、参与管理和社会调查、游学等实践活动。

多元发展评价制度。实行开放式办学,建立多元性发展活动。“C-UGS”组织通过综合评价机制对学生实行退出与优补,学业综合评价不合格的学生将实施退出机制,思维活跃、创新意识强、成绩优秀的学生可通过申请、考核等环节优补进入小教班。 “C-UGS”组织鼓励学生参加科研训练项目,要求每位学生至少参与一项大学生创新项目研究,并为创新活动提供特别学分。鼓励参与各级各类竞赛、展演活动,鼓励参加高水平学术会议进行学习交流,为学生提供机会赴境外教育大学、境内重点大学学习深造、参观考察等游学活动,优秀者可获得“C-UGS”组织资助。

教师教育应打破原有的封闭的教师培养体系,构建开放的、动态的、一体化的教师教育体制,地方政府、小学基地必须参与其中。地方政府要在制度上为高师教育和基础教育的互动做保障,促使高师院校主动走进基础教育一线,走进基础教育课堂,培养出符合基础教育实际需求的小学师资。

参考文献

[1] 刘益春.协同创新,培养优秀教师[J].中国高等教育,2012(23).

[2] 窦坤,龙宝新.论当代我国教师教育改革的动力、主题与走向[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3).

[3] 叶泽滨.高师院校发展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互动关系探讨[J].课程・教材・教法,2006(2).

[4] 吴旭君.高师教育与基础教育互动发展的现状、问题和改革[J].科教导刊,2010(2).

第6篇

【关键词】 软件技术 专业改革

1 专业改革的背景

一直以来,软件工程师因为既要求具有扎实的技术,又要求丰富的实践经验而难以培养。而软件技术本身的更新速度甚至超过了摩尔定律,这也进一步拉低了软件开发人才的成才率。为此,世界各国结合自己的本国实际都想出了很多办法来解决这个问题,从美国欧林工学院提出的以“欧琳三角”哲学理念为基础的教育模式,到印度的NIIT,再到麻省理工学院等四所国际大学提出的CDIO工程教育模式,无不体现着各国教育界精英在此方面的探索和实践。但是,由于各国的国情和对人才规格要求的差异,照搬上述做法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中国的软件工程师培养问题。同时,相对于本科生而言,高职学生更难培养。近几年,黑龙江省高职院校录取分数线为180-200分。处于这一分数段的学生,基础差、没有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而软件技术专业课程本身又枯燥、学习难度大。如何有效地引导学生,有效地发挥学生学习主动性,把学生批量培养成才,成了摆在广大高职院校计算机软件技术专业教学领域中的一大难题。

我院软件技术专业在借鉴CDIO工程教育模式教学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结合学院自身优势和学生特点,走出了一条校企深入合作,批量培养软件人才的道路。我们完全以企业需求为目标,从职业定向性的角度以学生批量成才为导向,在阶段性教学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 专业改革的基本思路

马克思的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人们要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有所建树就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现代十大教育理念中的“主体性教育理念”的核心是充分尊重每一位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教”始终围绕“学”来开展,以最大限度地开启学生的内在潜力与学习动力,使学生由被动的接受性客体变成积极的、主动的主体和中心,使教育过程真正成为学生自主自觉的活动和自我建构过程。为此,它要求教育过程要从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以活动为中心、以实践为中心,倡导自主教育、快乐教育、成功教育和研究性学习等新颖活泼的主体性教育模式,以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习惯,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使学生积极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学习和发展。美国现代著名的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认为,“所有的学习都是行动的副产品,所以教师要通过‘做’,促使学生思考,从而学得知识。”“从做中学”要贯穿到教学领域的各个主要方面中去,教学过程、课程、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等都要以“从做中学”的要求为基础。

依据以上理论和教育理念,软件技术专业在学生培养方面,提出了“CSLT”的培养思路,即school enterprise Cooperation(校企合作)、Step by step(循序渐进)、Learning in work(做中学)和Tutorial system(导师制)。并将其运用于教学实践,形成了软件专业学生批量成才的“CSLT”教学体系。

3 专业改革的主要措施

3.1 “CSLT”教学体系的实践

3.1.1 校企合作――确立符合优秀IT企业人才培养标准,订单培养

借鉴CBE/DACUM人才培养模式的职业岗位能力分析程序和做法,与企业、行业等共同开发职业岗位培养目标体系。(1)程序员需要什么样的知识结构,分解、细化成具体的知识点;(2)程序员应具备什么样的能力,分解、细化成具体的能力点;(3)确定岗位培养标准;(4)订单培养。

3.1.2 循序渐进――核心课程“三循环”

为了让学生能够熟练掌握一种软件开发技术,满足岗位需要,软件技术专业改革了核心课程,实行了“三循环”:将原来开设一个学期,学时量只有64学时的专业核心课程《Java语言程序设计》扩展成了《Java语言程序设计》、《JSP程序设计》和《Java框架开发》三门课程;同时,辅以《JSP程序设计项目案例训练》和《Java企业级开发训练》两门专门的软件开发训练课程,增加软件开发经验;加上每学期两周的课程设计,实现了Java语言开发“理论+实践”的三个循环:

第一个循环,讲授Java程序设计基础,让学生熟知Java语言基础知识,并对如何进行开发有个初步了解,学生完成的代码量在10000行以上;第二个循环,用Java项目开发中的实际案例,结合教师的开发经验,采用模块化的方式,教给学生如何进行Java项目开发,学生完成的代码量可达到25000行以上;第三个循环,学生参与教师横向科研或微软、黑龙江海康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共享工程师带来的实际项目,获得实际项目开发经验,学生完成的代码量在50000行以上。

三个循环,环环相扣,层次递进,有效保证了绝大多数学生都能学会,都能成为Java程序员。在实践过程中,多渠道的沟通交流,获取各种反馈意见并进行分析,其中包括:(1)学生反馈分析(2)企业反馈分析(3)同行反馈分析等。根据反馈意见不断进行改善,再经过反复实践、修正。最终形成完善的以批量培养程序员为目标的教学模式。

3.1.3 做中学――以学生为中心着重于练

软件工程师不但需要扎实的基础知识,更需要熟练的软件开发技能。“做中学”也就成了是整个改革的核心。教学中改变了软件开发类课程过去那种教师为核心,以讲为主,上机验证的教学模式,改为以学生为中心,任务驱动,训练为主的教学模式。理论课上,教师采取边讲边练的教学方法,老师讲一会,学生赶紧练,讲练结合。无论在哪个循环中都注重于干,无论是讲,还是课后作业,把学生泡在一个用的环境中,“学以致用”,用知识干活,让学生一点都不感到难,就越来越熟了,干活越干越多、越好,就学会了。在具体的课程上,采用了模块化的教学方式,如《JSP程序设计》,整个课程被分成了用户登录、用户注册、数据库使用、网站总体设计、商品管理、商品分类和查询、购物车、用户订单处理和树状菜单等9个模块,学生只要掌握了这9个模块,就掌握了JSP的全部技术和技能。

3.1.4 导师制――对学生全方位的指导

随着课程改革的进行,对教师的要求也在不断变化。学生从一入学开始,专业就以班级为单位为每个班级配备了班导师。每个导师负责40名左右的学生,包括学生整个在校期间的学习和将来的职业生涯的规划。为了适应专业改革对师资队伍的要求,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

(1)现有专职教师的培养。软件技术专业十分重视教师的成长,不但每年派教师到企业锻炼、外出培训、参加学术会议,还选派骨干教师和专业主任出国培训,增强国际视野。每年派近三分之一的老师到各实习基地,通过与企业接触、到企业锻炼、承接企业项目等方式开阔视野,增加项目经验,保持教师软件技术的先进性。(2)知名大学教授的外聘。不断加强与哈尔滨附近各知名大学的联系,聘用其知名教授和名师到校授课。(3)企业工程师的兼职。通过校企合作,聘用企业的项目经理和工程师到校兼职,并把相关项目带进学校。(4)新教师的引进。专业根据教学和发展的需要,每年都从各知名大学聘入一定量的研究生,作为储备进行培养;同时,每年从各大学的软件专业聘入退休的教授,如专业带头人王培东等,从而不断增强专业的厚度和纵向科研能力;其次,引进企业的工程师和项目经理,如王海峰、刘昊等,从而不断增强师资队伍的项目经验和横向科研能力。

通过专业改革实践,软件技术专业培养了一批怀揣新的教育观念的有责任心的教师队伍;摸索出了一套适合培养软件专业人才的全新的教学方法。

3.2 适应专业改革的实验室建设

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和学生软件开发代码量的增加,软件技术专业的实验室也不断提档升级。在学院的大力支持下,软件技术专业在2002年就建成了第一个计算机机房,配备了当时最先进的计算机45台;2005年,教学用计算机台数达到了近500台,百名学生用计算机达到了30台;2007年,学院再次投入,采购了200台计算机,实现了每两名学生就有一台计算机,学生每天的上机时间也达到了4小时以上;2009年,专业根据计算机行业发展情况,结合学生学习需求,要求学生配备笔记本电脑,人手一机,实行全笔记本教学,学生可以随时随地的学习、咨询。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积累,建立了强大的软件平台资源中心;拥有全套的外部设备和丰富的应用软件项目;同时,所有的实验、实训室全部配备了投影仪、服务器和100M的桌面网络连接。2012年,除了15个软件开发实验室,专业还投入200多万元,建设了1个外设及多媒体实验室和6个苹果实验室。6个苹果实验室包括:苹果公司协助建设的2个ios开发实验室、1个ipad移动培训中心、1个苹果一体机实验室和1个ios项目研发中心,苹果公司授权建设的1个AATC培训中心。外设及多媒体实验室里有各种型号的照相机、录像机、打印机、扫描仪、身份证识别仪、条码枪……加上教师多年积累下的相关功能模块程序,学生不但在校就可接触到以后工作中要用到的所有计算机外设,而且会用不同的开发工具开发相关软件项目。

现在,软件技术专业有实验室27个,总面积达到了6000平方米。学院的持续投入,保证了专业的生均设备值一直维持在5千元以上;Oracle公司捐赠了价值千万的Oracle数据库,IBM公司捐赠了Rational软件测试工具;加上学生自带了价值4千多元的笔记本,使学生可使用的生均设备值达到了万元以上。这也从根本上保证了“三循环”教学模式的实施。专业生均设备值达到了9000元。与硬件设备配套,软件技术专业还建设了“网络学习平台”、“教学资源共享平台”、“实训管理平台”和“软件工程系管理系统”。同时,专业还建成了各类开发工具的案例库,里面不但有各类项目模块的代码,还有教师横向科研课题和实习生、毕业生实际工作中的软件项目。丰富的教学资源和案例、实际的软件项目、现代化的学习方式、先进的教学管理工具,配以企业捐赠的Oracle数据库和IBM Rational测试工具,为学生配备了最完备的学习环境。

专业实验室建的好,不但对学生培养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也得到了国家、上级主管部门和社会的广泛认可:2003年被确定为“国家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基地”;2005年被评为“中央财政支持的职业教育实训基地”;2005年还获得了国家奖励基金。

3.3 适应专业改革的教材建设

随着改革的深入,如何找到匹配的教材成了摆在软件技术专业面前的一个严重问题。为此,专业不断加强教材建设工作:2002年4月,完成了第一本校内自编教材《Delphi程序设计实训指导》,并投入使用;到2004年4月,就完成了全部实训指导教材的第一版,共计8本;2007年12月,全部16本实训教材改版升级,同时,教师还公开出版了3本教材;现在,专业已完成了10本实训指导教材的再改版,出版了13本教材,且教材全部配备了相应的《实验报告》和《作业集》。

3.4 开展应用性科研推动专业改革

为了不断提高教师的软件开发能力,保持教师开发技术的先进性,增加教学过程中的实际项目案例,软件技术专业十分重视应用性科研工作,以应用性科研推动专业改革,并在此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为了能进行全口径的软件开发,软件技术专业按开发技术和教师研究领域的不同,成立了多个项目开发团队,主要包括:Java开发团队、.net开发团队、andriod开发团队、游戏开发团队、ios开发团队和PHP开发团队,涵盖了软件开发领域各主要开发技术。这也使软件技术专业在承接项目方面具有了让绝大多数企业都敬佩的实力。

经过几年的运转,教师的科研能力有了大幅提高,专业在社会服务方面也取得了巨大成果,影响力不断扩大。教师近两年完成了360EJob全方位人力资源服务平台、哈尔滨粮食局交易中心触摸屏查询系统和OCR软件外包项目等横向的主要科研课题,取得了良好等经济和社会效益。

4 专业改革成效

通过专业改革,教学模式的变化,有效保证了绝大多数学生都能学会,都能进行软件开发,也得到了软件企业的一致认可。与苹果、中国联通、用友软件在内的多家优秀企业合作培养人才,建立起了校企合作的新机制,每年几百个订单培养名额,使学生“批量”走进企业成为程序员,有效保证了软件专业学生的批量成才,每年来订制学生的企业越来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