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6-18 21:09:0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影像技术实习自我报告,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就业 发展空间 前景 对策
由于连续多年的高校扩招,毕业生数量逐年增多,就业压力明显加大;我国目前正处在医疗改革的关键时期,改革的前景还不明朗,医疗体制政策还不完善,较多医疗卫生单位严重差人也不愿或不能进人,导致医护人员处于超负荷工作状态,医疗事故频发,同时,部分专业的医学毕业生明显供过于求,导致大多数用人单位纷纷提高进人门槛;在这种就业困难的情况下,我院实习的医学影像学生保持了较高的就业率,现将原因分析如下:
一、就业情况的随访
对近几年在我院实习的31个医学影像学生的就业情况进行随访研究,其中男生9人,占35.8%,女生22人,占64.2%,已工作或已签约县级、区级及市级医院或同等级医院的共19人,占61.3%,其中女生13人,男生6人,县级以下医院7人,占22.6%,已经或正在专升本的5人,占16.1%,;其中从事超声工作的14人,占45.2%,从事放射技术工作的8人,占25.8%,同时从事放射诊断及技术工作的4人,占12.9%,均在县级以下医院工作;通过以上调查,得出影像学生近几年的就业率达到83.9%,加上已经或正在专升本的5人,就业率达到100%。
二、就业前景分析
1、医学影像毕业生的就业范围
医学影像学科涉及面广,整体性强,发展迅速,是一门独立而成熟的学科。它的研究范围主要由以下三部分组成:①放射医学、包括传统的X线诊断、计算机体层成像(CT)、磁共振成像(MRI)、介入性放射学;②超声医学(US),包括B型超声、超声心动图、介入超声;③核医学,包括γ照相、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照相(SPECT)、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照相(PET)和介入核医学。
2、医疗技术及医疗事业的发展
1970年代,电子计算机X线断层扫描仪(简称CT)和核磁共振诊断技术的发明和应用,被誉为自伦琴发现X射线以后,放射诊断学上最重要的成就,随着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越来越强,能够对大量的来自高度检测仪的数据进行快速分析,迅速成像;20世纪后期,世界上掀起了以微创手术为主的医疗技术革命,出现了许多以医学影像设备引导下的介入技术学,通过最新影像诊断技术,可以检测出早期肿瘤和其他许多早期病变,为进一步的治疗提供影像学依据。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一方面医生越来越倚重仪器设备的检查,另一方面在目前紧张的医患关系下,各项仪器检查结果成为医生在治疗过程中有无过错的重要法律依据,此仪器检查使用率必然提高,导致我国医疗卫生单位医学影像科室的迅速扩张,出现医学影像人才短时间内的相对匮乏。
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其个人医疗服务的投入也不断增大,同时国家也加大医疗卫生投入,基本建立起遍及城乡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及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制度,同时各地政府纷纷提出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规划,如西部唯一的直辖市重庆政府提出在2015年前重庆区域内三级综合医院将达到30所,以上政策和措施进一步促进了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特别是近几年来各种高端影像设备不断普及到县及县级以下医院,导致目前中国较多医疗卫生单位,特别是西部医疗卫生单位对影像专业人才需求缺口增大;在目前这种医疗体制下,医疗卫生单位需要影像专业人才,但又无法提供足够的人员编制,很多医疗卫生单位不得不以招聘影像学生来解决这种矛盾。
3、医院自身的发展
长期以来,在政府投入严重不足的情况下,公立医院都靠自我创收维持发展,床位越多,病人越多,设备越先进,创收就越多。为了保持领先地位,在激烈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各同级及同区域医院还互相开展“军备竞赛”,不断要在医院规模上压倒对方,同时还在先进仪器设备数量上压倒对方,先进仪器设备中大部分为影像设备;同时,部分区县级医院没有专门的影像技术人员,为了医院的发展,必须新招收专业的影像技术人才;以上几方面也是导致医学影像技术专业人才短缺的重要原因。
三、就业对策
1、努力学习理论知识,尽力提高自己的知识储备
实习生在实习之前,应该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树立搞好实习的信心。充分估计实习中的困难,并作好应对措施。在医学知识方面,实习生在实习前有必要重温与影像学密切相关的临床知识和基础知识,尽快了解和熟悉所到影像科室的有关医疗制度,为今后圆满实习做好准备。在实习过程中,要善于学习、思考、提问、总结,尽量将所学书本知识与临床实习结合起来,做到有的放矢,有意去培养良好的思维方式,为今后的工作打好基础。
2、增强带教老师的责任、着重提高实习生的实践技能
影像实习带教中,教师应注重如何使学生更好地运用影像检查手段,知道何种疾病应首选何种检查方法,如何识别疾病的基本影像学表现;加强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和能力。采取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去引导学生,反复让学生将学到的影像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的临床病例中来,围绕问题、病例进行影像实习带教,让学生主动地参与日常的工作、读片和病例讨论,为学生提供参与、相互合作、学习的良好学习环境,同时带教老师要多使用多媒体教学形式,为同学们讲解更多的典型临床病例,设置更多形式的自我测试、教学考试等形式,多渠道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让学生们学会将人体解剖、病理生理、临床检查资料等与影像学资料相结合的方式来自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要尽力教会学生如何去书写各系统基本疾病的影像报告。
医生优秀实习工作总结
短短4周的手术室实习生活已接近尾声,回顾这段时刻的实习生活,我感受很深。
手术室是我来本院实习的第一个科室,在这个科室里,有两个老师带过我,她们都很耐心,教会了我很多。
在手术室实习期间,透过各位老师的帮忙指导及自己的实践,我熟练掌握了手术室各项规章制度,严格遵守手术室要求的无菌操作原则,熟记各项常用手术操作流程标准。透过自己的亲手实践,我学到了很多教科书上没有的实际手术配合经验。
从术前对病人的访问开始,到手术当天的核对及对病人的心理护理,再到手术中做好各项手术准备工作,器械传递配合,以及手术结束前的各项清点工作,甚至于麻醉病人清醒前的陪护观察,以及手术器械的清理和保养工作,每一个环节都是不可忽视的部分。对我来说,每个部分都是一种考验和一份不可多得的宝贵经验。
透过在手术室这段时刻的实习,我个性感谢各位老师前辈的悉心指教,我会牢记她们以身作则的优良作风,谨慎严谨的工作态度。并将不断鞭策自己,不断提醒自己,发奋改善自己的不足之处,持续自己的优点,争取在今后的工作中,取得更大的进步。
医生优秀实习工作总结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在学校学习了两年的理论知识,经过10个月的医院实习,知道了学校与社会的距离,同时也明白了理论与实践的差距,只有通过实践才能检验所学知识,也只有通过实践才能真正学得有用的知识。
在这10个月的医院实习工作中,我从泌尿科、骨科、普放、CT室、MRI室、B超检查室一路走过,看到了许许多多,也学到了许许多多。
在医院实习中,我虽只是一个“大专”毕业生,但不甘于平庸,我乐观、自信、上进心强,能够很好地处理人际关系,并且有较强的责任心与使命感。曲靖医专两年的砺炼为我实现梦想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校两年大学的医学理论知识的学习使我形成了严谨的学习态度、严密的思维方式,培养了良好的学习习惯,10个月的临床实习工作经历更提高了我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尤其是在实习过程中实习医院给我提供了许多动手实践机会,使我对外科的无菌操作及换药及影像科室的CT、DR、CR、C臂及床旁X线机等影像设备有了更深的认识及培养了我坚实的独立操作能力,对于常见部位的拍照已不是问题,并能对常见的影像表现作出正确的诊断。同时也对B超、MRI检查技术有了深入的认识并能对相关影像表现作出正确的诊断意见。强烈的责任感、浓厚的学习兴趣,动手能力强、接受能力快,并且能够出色的完成各项工作任务,使我赢得了带教老师的一致好评。
从一名在校医学生到一名医院“实习医生”,在踏入医院实习之前,我认为我们应该解决以下问题:
一、明白实习学什么,也就是实习的目的
关于实习学什么?我的观点则认为:实习学的主要是“方法”,而不是疾病。理由很简单,熟悉和掌握了一个疾病,终究只是一个疾病,而掌握了认识疾病的方法,就可以发现更多的疾病,从而认识和掌握更多的疾病。
二、理解实习医生的双重身份
“实习医生”,顾名思意,实习医生即实习生加医生,因此,作为一名实习医生本身就具备了双重身份,在带教老师的眼里,实习医生是一名学生,在病人的眼里实习医生又是一名医生,正确处理好这种双重身份,是实习医生首先应解决好的问题之一。
在实习的过程中,“学习”自然应放在主要的地位,而这种“学习”又与学校的“学习”有很大的不同。首先,在内容上有其不同,在学校“学习”,重点在学习理论知识方面,而实习的“学习”不仅要学习有关的理论知识,而且还要学习作为一名医生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临床工作的基本方法,治疗方法,思维方法,甚至包括社会适应能力的的学习,因此说实习中的学习内容要比学校的学习内容要广泛得多。其次,在学习方式上也有不同,在学校主要是老师的讲解为主,而实习则是从理论到实践的应验过程,因而实习的学习方式则应以独立思考为主,有的甚至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感染,如带教老师的工作方式,医疗作风等等。
在临床实习的三个多月的时间里,可以说临床实习所涉及的内容几乎是在校学习的所有内容,而实习的时间却相对较短,我每到一个临床科室我都会应用联系的方法学习影像专业知识。因为影像检查技术是每一个临床科室所不能缺少的辅助检查方法,每在一个临床科室我都能找到X线、CT、MRI的片子及B超检查报告单等影像学资料,在实习临床疾病的同时我也在学习我的专业知识,可谓一举两得,这样最的好处就是可以系统的了解疾病的全部资料,包括临床症状、个人史、病理及影像学表现。下面我将我所实习过的临床科室的感悟做一些总结:
一、内一(心血管)内科实习:
内一科是我的第一个实习科室。心血管内科同时也与影像密切联系,因为其最为重要的一个辅助检查就是影像技术的检查,如超声心动图、胸部X线检查等等。
影像诊断对于心、大血管疾病的诊治,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在实际临床中,心、大血管的超声成像和传统X线检查是最常用和
首选的影像检查方法,能明确许多心、大血管疾病的诊断。透视的优点是可以从不同角度观察心、大血管的形状、搏动及其与周围结构的关系,还便于选择最适当的角度进行斜位摄影。但其影像清晰度较差,时间也短促,需与摄影结合进行诊断。我们在曲靖市第二人民医院实习期间最常见到的是心脏二位片的摄影检查,即吞钡摄取胸部后前位和右前斜位。
近代一些新成像技术的进展和临床应用如超声心动图、CT、MRI等极大地弥补了传统X线检查的不足,使心血管疾病的临床诊断加准确可靠。
二、在外三科(骨科)的实习:
骨科是实习的重点科室之一,也是与我们专业密切联系的一个科室。
在骨科所有的辅助检查中,与骨科关系最密切的莫过于X—线检查了,特别是对外伤病人,它不仅为临床医生提供准确有效的临床诊断依据,而且为医生选择治疗方法提供重要的参考资料。
在骨科实习得出过程中,我利用上班及休息时间总结了有关骨折的基本知识,如骨折的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方法如骨折的X线检查、骨折的治疗原则(骨折的治疗有三大原则,即复位、固定和康复治疗)及骨折的复位标准,这些知识同时也是每个实习生在进入骨科实习应该具备的基本知识。
在骨科实习过程中,掌握了这些基本基本知识就能实习得很轻松,并能学到更多的有关骨科的知识,此外还学习到了骨科的基本手术及换药知识。
三、内二科(呼吸内科)实习
在呼吸科实习,是学习和掌握呼吸系统疾病体征的极好机会。利用实习时间很好的弄清楚清音、过清音、浊音、实音的区分,干罗音、湿罗音、粗湿罗音、细湿罗音、哮鸣音、痰鸣音的区分等等,弄清楚这些疾病体征将有助于呼吸内科基本疾病的诊治。
在呼吸科,与我们影像专业密切联系的也是其相关辅助检查。在辅助检查方面,我都会结合实际病人,了解肺炎、肺结核、肺癌病人X线的特点及临床表现,同时这些疾病的知识同时也是我们影像专业的基础知识,系统的理解影像学表现及其治疗方法,有助于自己全面的发展和提升自己的医学知识能力,这种结合实际病人学习的效果,要比看书的效果好得多。
四、外四科(泌尿外科)实习:
泌尿外科与我们影像检查学业联系也十分密切。
在实习过程中我通过学习提前掌握了腹部平片的摄取范围和条件、检查前准备、检查时及结石的X线表现(包括肾结石x线表现、输尿管结石x线表现、膀胱结石x线表现、盆腔静脉石x线表现)及其静脉尿路造影(KUBIVP)检查方法及其临床意义。
同时应用临床资料了解到了有关B超检查对于泌尿系结石的目的。
要明确泌尿外科常见的临床症状的定义、临床意义以及有关的鉴别诊断及辅助检查,对泌尿系常见疾病进行诊断及鉴别诊断十分有用。
经过前面几个临床科室的认真实习,严格遵守医院的各项规章制度,所有操作都严格遵循无菌原则,在所实习的各个科室里,都是认真细心的做好各项工作,我对临床基本医疗文书的书写有了深刻的认识,同时也对基本操作如心电图的打印、血糖值的测定及外科的手术及换药、无菌观念有了深层次的理解和应用,在实习过程中我也充分应用临床病例学习专业影像知识,为以后的实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五、结束了临床科室的实习,我开始了影像专业科室的实习。
影像科室的实习相对临床科室来说简单多了,因为在学校已经了解了一些,加上我在临床科室的学习,更加深刻的理解了影像对于临床的意义及作用。通过在影像科室(普放、CT检查技术、MRI检查技术及B超检查技术)七个多月的实习,初步掌握了专业基本知识及影像学表现,能对独立操作影像检查设备如DR、CT等并能对基本病变做出准确的诊断意见。通过实习,我明白X线摄片、CT、磁共振成像及B超检查技术可称为四驾马车,四者有机地结合,使当前影像学检查既扩大了检查范围,又提高了诊断水平。
实习的及最终目的是培养良好的各项操作技能及提高各种诊疗技能。所以在带教老师“放手不放眼,放眼不放心”的带教原则下,我们积极努力的争取每一次的锻炼机会,同时还不断丰富临床理论知识,积极主动地思考各类问题,对于不懂的问题虚心的向带教老师或其它老师请教,做好知识笔记;加上每个周影像科上都有一次讲座,还有梁主任、龚主任耐心、细致的给我们讲解、分析病例,比如在遇到成骨不全症时,龚老师带领我们收集临床资料,分析片子,教会了我们如何系统的收集及分析一个病例,从中获益匪浅。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在无涯的学海里,我不断地挑战自我、充实自我。要成为一名合格的影像师,我觉得我们应该做的还很多。影像专业不同于临床医学专业,在掌握了基本的理论知识、入门以后需要多看,看图片、看病例,只要肯下功夫,病例资源有很多,这一点决定影像这个专业业务水平提升的速度可以很快;学好影像必须学好解剖学、病理学、影像诊断专业课程及临床;初级水平的工作者,在掌握好基础学科的基础上,要提升很高的水平还要提升自己的临床知识。
通过在曲靖市第二人民医院10个月的的实习,我受益匪浅,我对自己的专业有了更为详尽而深刻的了解,认识到了许多在学校学不到的东西,不再局限于书本,而是有了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总结过去,只为更好的收获将来,相信只要用心,我的未来不是梦!
医生优秀实习工作总结
不知不觉中,实习已经悄然结束,现在回想起来时间过得真的很快,转眼间自己即将真正踏上社会的大船,去乘风破浪,去接受波涛的洗礼,去开启人生的征程。实习是我们追逐人生梦想的一块跳板,从学生到医生,一个华丽蜕变的转折点。实习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极其重要的。实习像一条纽带,将理论知识和临床操作紧密联结在一起的纽带,让我们在临床工作中检验自己的理论知识并用理论知识指导临床操作。在实习中经过不断学习,不断努力,不断积累,不断进步,才能在今后的工作中从容不迫,游刃有余。实习的时不懂可以翻书,问老师,看老师的操作。而当自己走入临床工作,遇到不懂的问题时,不可能上面躺着个病人,你对人家说不好意思,我先翻翻书。那么病人对你的印象及信任度将大打折扣,甚至会要求换医生。临床工作中分秒必争,患者的伤痛迫切得到解决,而当我们一无所知的站在患者面前时,我们该如何帮助患者?我们该如何面对患者?所以,我们必须重视实习,端正态度。可能有的人会说,怕什么,不懂可以在以后的工作中慢慢学。首先任何单位是不会招聘一个连基本的专业知识都不懂的人,其次我们再也不是以一个学生的身份去工作,而是一名医生。我们必须在没有带教老师的情况下完成我们的工作,必须为我们的操作负相应的法律责任。在兴义市京州口腔医院实习这10个月,真的收获很多东西,有悲伤,有欢乐,有动摇,也有坚持。但更多的是成长。
关键词:微助教;预防医学;实验教学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于2017年9月—2018年1月选择湖北医药学院2015级临床医学(400人),口腔医学(100人),麻醉学(100人),影像学(100人)等专业部分学生共计700人为研究对象,男297人,占42.43%,女403人,占57.57%;年龄18~23岁,平均20岁。其中临床医学专业共计10个班级,以随机数字表方法选取4个教学班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实验组为1班和2班,共80人,男34人(42.5%),女46人(57.5%)采用微助教辅助实验教学模式;对照组为3班和4班,共78人,男33人(41.25%),女47人(58.75%)采用采用传统实验教学模式。2组学生的性别、年龄以及学习授课的课程内容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学生(542人)均采用微助教辅助实验教学模式。
1.2教学方法
1.2.1实验教学的内容和目标
预防医学课程实验教学内容以医学统计学和流行病学内容为主。医学统计学内容有课题设计调查和资料录入、定量资料的统计描述、定量资料的统计推断、分类变量资料的统计分析,秩和检验、直线相关与回归,统计图表等5个SPSS电脑实验模块,共15个学时。流行病学内容有病例对照研究,队列研究,临床疗效研究设计,诊筛试验评价,案例讨论等5个讨论分析模块,共15个学时。教学目标为掌握流行病学方法的有关知识与方法,掌握SPSS软件的基础操作,通过课程考核。
1.2.2实验组实验教学方法
实验组采用微助教辅助实验教学模式。(1)流行病学实验内容授课程序为:未对学生进行分组,课前老师布置案例和问题,要求学生自己查找资料,上课时由教师对各模块知识进行讲授分析,学生在实习教室里听讲,课后在微助教里布置作业,要求作业提交;(2)医学统计学实验内容授课程序为:未对学生进行分组,课堂中由教师在实习教室里示范讲解如何运用SPSS软件录入数据、统计描述、统计推断,随后学生自行在电脑上对所讲授的内容进行巩固训练,并在微助教里答题并进行提交。
1.2.3对照组实验教学方法
对照组实验教学采用传统实验教学模式。(1)流行病学实验内容授课程序为:未对学生进行分组,课前老师布置案例和问题,要求学生自己查找资料,上课时由教师对各模块知识进行讲授分析,学生在实习报告上手写作业,由老师批改;(2)医学统计学实验内容授课程序为:未对学生进行分组,课堂中由教师在实习教室里示范讲解如何运用SPSS软件录入数据、统计描述、统计推断,随后学生自行在电脑上对所讲授的内容进行巩固训练,并手写实习报告交由老师批改。
1.2.4上机操作成绩
实习课程结束实验组和对照组统一进行上机操作考试,具体实施方法如下:利用网络教室,考试时由教师下发试题,学生接收后作答并进行提交,由老师批改,统计学生分数。
1.2.5实验教学效果问卷调查
实验课结束后利用微助教进行调查问卷,对2015级临床医学,口腔医学,麻醉学,影像学等专业部分学生共计700名学生进入相应问卷课堂编号,匿名填写两种方式的实验教学效果评价问卷,由教师进行总结评分,根据学生提出的意见进行反馈。问卷调查采用电子问卷,回收率100%。
1.2.6评价方法
(1)实验成绩:每次实验报告;(2)上机操作成绩;(3)实验教学效果调查:学生学习效果自我评价、实习课作业方式认同感等。
1.2.7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2组的年龄、成绩、微助教辅助实验教学效果评价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的t检验分析,2组的性别分布比较采用х2检验分析。
2结果
2.1成绩比较
(1)实习成绩:实验组实验报告成绩平均分为(90.88±4.45)分,对照组实验报告成绩平均分(91.08±4.86)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164,P=0.870);(2)上机操作成绩:实验组上机操作成绩平均分为(76.45±7.50)分,对照组期末总评成绩平均分(76.12±6.14)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122,P=0.903)。
2.2学生学习效果自我评价调查
在对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后结果显示,有高达87.43%的学生更倾向于电子化作业,只有7.57%的学生倾向于手写实验报告的模式,有5%的学生认为两者均可。
优化生源结构是保证高质量儿科医学专业研究生的前提。湖南省儿童医院研究生主要来自临床医疗、临床医疗(儿科方向)应届本科毕业生。由于研究生的个人经历与阅历不同,基础知识结构和水平各异,往往造成其临床技能水平的参差不齐。在研究生录取上,湖南省儿童医院严格掌握复试标准,注重综合实力的考核(包括理论、技能和英语水平),对于那些理论知识考试成绩不错,但在临床知识和技能方面欠缺的考生,不宜作为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另外,为了保证研究生招生质量,严格把关报考资格,对跨专业报考采取了相应限定条件:一是非医学门类不允许填报;二是护理、检验专业2门学科之间允许跨专业报考,但均不允许跨至其他临床医学专业(包括影像医学与核医学);三是医学影像学专业(影像诊断)允许跨至临床专业,影像技术专业不允许跨至临床专业。同时,在导师选择方面,湖南省儿童医院采取了“研究生-导师双向选择制”,既提高了优秀研究生录取率又保证了其个人学习兴趣。通过这些措施充分吸纳优秀生源和提高教学质量。
2强化培养过程提升培养质量
2.1提前进入研究生角色
为学生提供提前入科实施方案。一般而言,从本科毕业至研究生入学近2个月时间,准研究生基本上处于学习、管理的真空状态。为了充分利用这段时间,湖南省儿童医院遵循自愿原则,提前为准研究生提供入科实习机会。一方面可以帮助其熟悉科室环境、常见病以及相关诊疗程序;另一方面加强与导师的沟通,以便导师根据学生特点和要求提早拟定临床培训的方案及研究方向,研究生根据自己的科研方向提前查阅文献、撰写综述及课题设计等。当正式开始科室临床轮转时,导师对其研究进展宏观把控,这对研究生培养十分有益。
2.2强化临床能力培养
没有培养过程的质量管理就没有真正的培养质量。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湖南省儿童医院强调“临床能力培养为主线,科研能力培养为基础,综合素质提高为目标”的原则。在临床方面,从轮科安排、临床能力培养、临床考核要求等方面完善每个细节,医院根据每位研究生专业要求、导师意见,在科教部和医务部参与下制订最佳轮科标准。并按照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标准培养研究生临床能力,例如急救专业研究生除在急救系统轮科1年左右外,仍需半年内科轮转培训,轮科过程中在高年资带教老师指导下掌握腰穿、骨穿、高级生命支持等基本技能,并熟悉气管插管、血液净化、呼吸机参数设置等急救技能,同时还运用Semi-nar教学法进行循证医学思维培养。目前湖南省儿童医院有急救、儿童保健、外科等6个教研室,每个教研室根据各自特色制订出严格的考核指标,对基本临床知识、前沿知识、临床诊疗思路、临床技能等做出量化考核。出科考核则由包括该学科教研室主任、科室主任、副教授以上资历在内至少3位老师组成考核小组评审,试题由考核小组随机抽选、选用最新模拟人设备,以保证考核真实有效。
2.3提升科研意识
每位研究生开题均邀请所在专业的专家、流行病学和统计学方面的专家、所涉及实验领域的技术指导员参与并严格把关。不定期要求院内外专家进行科研学术讲座,对研究生综述、论文及标书写作、科研思维与方法学培养进行指导。医院还要求在指定范围内学术期刊,鼓励参加省部级学术会议,对获得学术及科研成绩的学生予以一定奖励。
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筑牢教育发展基石
导师队伍建设是培养高质量研究生的关键,研究生导师质量的好坏是决定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因此,湖南省儿童医院十分重视导师遴选、考评及培养,以“理想的导师=高尚的政治素养+严谨的治学态度+出色的临床能力+丰厚的科研成果”为准则,在研究生导师遴选时严格按照思想品德、临床能力、学历、经费、论文等综合条件进行,克服重业务、轻品德,重经费、轻能力的做法。严格研究生导师的遴选条件,安排选拔的导师参加学校及国内外举办的师资培训。鼓励导师加强学术交流,积极参与国际及省部级学术活动,吸取各种学术营养,博采众长,使导师不断更新知识,拓宽专业面,了解科学发展趋势。定期由科教部、教研室、研究生对研究生导师综合考核,对优秀导师实行奖励,对达不到要求的给予停招直至取消研究生导师资格。医院还从导师的科研项目、科研经费、学术水平;研究生的临床、科研、教学实践等培养情况;研究生的开题报告、论文交流、专业技能及学位论文答辩等研究成果三大方面建立了有效的导师复审考核制度,不断调整学术梯队,提高导师质量,真正实现研究生培养过程量和质的双重飞跃。
4创造英语交流环境强化学生国际交流能力
调查结果显示,我们69.2%的研究生通过定期翻译专业外文文字的方法提高外语水平。英语能力的培养也是湖南省儿童医院研究生培养的关注点,湖南省儿童医院不仅对研究生译文翻译有量化指标,还通过以下4个途径为研究生创造良好的英语学习平台:一是每周二举行全院英语角活动,每周由不同的研究生主持英语角,在英语角上可与本院职工及国际班学员进行口语交流;二是英语查房:每月开展英语查房,部分科室每天英语查房及交接班,要求研究生参与英语学习,湖南省儿童医院急救系统研究生还参与系统内读书报告,定期翻译专业最前沿的英语文章;三是在国际班担任辅导员:湖南省儿童医院每年承办4~5期由商务部组织的国际班,有来自不同国家的友人来湖南省儿童医院学习,通过自主选拔由研究生担任辅导员,部分研究生在科室中担任带教老师或者翻译,极大培养学生英语交流能力;四是拥有良好的国际交流平台:湖南省儿童医院与美国纽约州立基础研究院合作的儿童孤独症研究中心,及与洛杉矶儿童医院合作的儿童肿瘤合作中心均为研究生提供出国学习机会,不仅极大提高科研能力,同时也提供英语学习的机会,促进研究生全方位素质的发展。
5规范日常管理凸显研究生培养特色
【关键词】医学生 影像诊断学 理论学习 读片能力 探究
1 医学生影像诊断学理论学习和读片能力现状
1.1医学生影像诊断学理论学习现状
科技的进步使影像设备的发展得到了质的飞越。但是,光有先进的仪器设备对于疾病的诊断是远远不够的,经验丰富、基本知识扎实的影像医生才是诊治疾病的关键。对于病人的负责和生命的尊重,要求我们对疾病的诊断不能有丝毫的差错。理论知识是将来诊断疾病的基础。因此,我们对医学生影像诊断学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学习方式进行了调查。通过调查我们发现,仅约6.9%的学生对影像诊断学知识掌握在80%以上,而有约57.1%的学生对于基础知识的掌握在50%以下。同样,大约37.5%的学生上课时仅仅是简单的画书,约9%的学生上课时随便听听,而仅有53.5%的学生上课时认真听讲,同时注重理解和记忆。约17.5%的学生课后花1~3小时的时间学习影像诊断学,而约79.9 %的学生课后学习时间少于1小时或者根本不学习。通过这些数据,我们发现医学生影像诊断学理论知识的学习情况是不容乐观的。理论学习是基础,是将来诊断疾病的关键。a
1.2医学生影像诊断学读片能力现状
学习知识的最终目的是应用。一个影像科医生或者影像专业的学生其能力的最终评判标准都是以临床读片能力为基础。理论知识的积累是为将来走上临床、诊断疾病做准备。而在问卷调查中,我们发现仅约有13.2%的学生读片能力是能够详细地描述影像图片,大约49.7%的学生只能简单地描述,而约有37.1%的学生根本不知道该如何描述。当前,医学生影像诊断的实际读片能力还是十分欠缺的。影像诊断是临床诊治疾病最初步的,同时也是最直接的依据,及时的诊断对于早期发现和治愈疾病发展都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2 医学生影像诊断理论学习和读片能力现状分析
2.1学习态度不够端正
态度决定高度。作为医学生首先要端正自己的态度,要知道学医是为了解除病人的痛苦,是为了救死扶伤。在调查中我们发现约6.4 %的人根本不喜欢医学。很多人学医可能是由于父母所迫,也有人可能是为了谋求一份体面的工作,但是没有学习的兴趣,也就缺乏了该有的专注。端正学习态度,培养学习兴趣,是学习影像诊断学以及任何一门医学课程所必需的。正确的态度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以及将来的临床工作中都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2.2缺乏自我思考的能力
不断的思考是取得进步的关键。当前,影像诊断课程学习主要以老师讲授和PPT展示的方式进行。在授课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很多学生就是一味地接受,没有反思,更没有对老师所讲内容的质疑。这样一种被动的,不交流的学习方式很大程度使得我们的学习变得低效。通过思考,我们才会知道某种疾病为何会出现这样的征象,才能在理论学习的过程中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味的被动接受,通过死记硬背的方式去应付考试,则让我们的思维变得僵化、刻板,缺乏创新。
2.3缺乏足够的读片练习
医学是一门综合了理论学习和临床实践的科学,但其终究还是要应用于临床,为临床服务。临床读片能力的提高依赖于大量的读片练习。但是,我们在学习影像诊断学过程中缺乏读片的练习。课堂的时间是有限的,通过课堂上老师讲解的数量有限的影像图片根本无法满足学生掌握这门课程的需要。同样,在影像诊断课程中也鲜有临床见习的机会,这在无形中进一步束缚了学生的学习和探究。与此同时,学校也缺乏相应的适合学生使用的影像读片库。课堂时间有限,而课后练习不足,使得我们的读片能力无法得到实质的提高。临床读片能力的培养没有捷径可走,需要的是不断的重复和不断的练习。
2.4课本典型表现与临床无法衔接
当前在我们的课堂上或书本中所讲授的影像图片都是关于某些疾病最基本的、最典型的影像表现。然而,在临床工作中,我们面对的是不同的病人,每种疾病的影像表现未必都像书本上描述的那样典型和直观。面对这些不典型的影像图片时,很多人往往表现得无所适从。典型的表现是为了更直接地去了解这种疾病,是初学者入门的桥梁和导师。说到底,非典型的影像特征也是从典型发展而来的。这就要求我们抓住根本特征和主要矛盾,顺藤摸瓜,从而正确地诊断疾病。
3 提高医学生影像诊断学理论学习和读片能力的策略
3.1扎实基本知识 建立学科联系
影像诊断是通过影像图片对患者所患疾病进行初步诊断的重要手段。通过一张张影像图片就要对部分疾病进行诊断是一件极其困度的事情,因此要求我们首先要具备扎实的解剖学基础知识。比如,当你拿到一张影像片,你首先要知道这是人体的哪个部位,是头部,胸部还是四肢。其次,要对临床常见疾病,常见的征相高度熟悉。每一个疾病的发展都有其特征性的变化。熟悉疾病的常见表现可以让我们在诊断的过程中形成初步的概念和印象。再者任何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都有一定的病理过程,不同的阶段、不同的时间所获得的影像图片,其所表现出的特征是不一样的。这就要求我们加强各学科间的学习和联系。解剖、病理、内科和外科,这些都是和影像诊断学密切相关的学科。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问几个为什么,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表现?是什么原因导致的?接下来会出现怎样的变化?疾病最终的转归是怎样的?通过一连串的问题,不断的思考,进而提高自己的影像诊断学理论水平。
3.2画图和观察病理标本
人体的每一个组织结构都有其特征,每一种疾病在影像图片上都有其特殊的表现。面对错综复杂的影像表现,我们的认知能力和记忆力是有限的。在学习的过程中,尤其是基础解剖学,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画图,将人体各个局部的影像特点了然于心。画图是一种手脑并用的形式。通过我们的绘画,包括肢体的协动,使得我们对疾病有更深层次的认识,加强了我们的记忆,同时也便于理解。而病理标本可以让我们从组织层面,观察病变器官的形态,对于其最终影像表现的形成有更加深刻的了解和认知。通过这些感性的方法,进而提高我们的影像诊断能力。
3.3建立适合学生的影像图片库
影像读片能力的提高归根到底需要我们不断的练习。当前,全国各大医学院校很少有适合学生使用、对学生开放的影像图片库。影像图片库可以让学生更加自由、不受约束地学习自己感兴趣的疾病,很大程度上激发学习的热情,对于提高其读片能力大有裨益。当前,建立影像图片库,加强读片练习可以说是提高医学生读片能力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
3.4建立合理的考核方式
合理的考核方式对于学生建立正确的学习方式和端正学习态度具有重要作用。当前绝大多数高校的考核方式都是通过试卷的形式对基础理论知识进行检查。然而,这样的考核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压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试卷的形式、基本理论知识,无疑让很多的学生觉得只要通过考前突击就可以通过考试。同样,理论知识并不能代表一个学生最真实的读片能力。我认为,当前我们的考核应以读片能力为重点。通过提供影像图片、病史,以及其他相关的检查报告,给学生自我诊断的机会。影像图片和病史报告是反映疾病状况最重要的依据。这样的模式可以激发热情,同时对学生来说也是一种挑战。通过这样一种合理有效的考核方式,可以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同时提高学习效率,提高读片能力。
4 提高医学生影像诊断学理论学习和读片能力总结
医学生影像诊断学理论学习和读片能力的提高并非一朝一夕。扎实的理论知识是基础,大量的读片练习是关键,但最根本的是树立正确的态度和观念。对于这门课程的学习,以及如何提高效率,提升能力仍需我们进一步的探索和努力。
【参考文献】
[1]邵成伟,田建明,左长京,萧毅,王敏杰,任丽. 影像医学科实习医生读片能力的培养[J].实用医技杂志, 2006(6).
总结就是对一个时期的学习、工作或其完成情况进行一次全面系统的回顾和分析的书面材料,通过它可以正确认识以往学习和工作中的优缺点,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写总结吧。但是总结有什么要求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放射科个人工作总结,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放射科个人工作总结120__年即将过去,回顾这一年来我科在院领导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病人为中心,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为主题”。我科全体医务人员努力学习,钻研业务,使各级人员的自身素质和业务水平都上了一个台阶。全科人员同心同德圆满完成医院下达的各项工作任务,现将本年度的工作
总结如下:
一、加强科室管理
科室不断完善标准化的操作规程,全体人员严格按照标准化操作,并有严格的奖惩制度。
科室各种资料管理有条有序、资料完整。各项设备仪器均有专人负责保养并定期检查。
二、努力钻研业务
科室全体员工积极参加院内、外的业务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和业务水平。不断更新知识,提高技术水平。
坚持每天早读片的制度,着重讨论疑难片的诊断,不断提高全科人员的诊断水平。
三、树立良好的医德医风
树立良好的医德医风,大力弘扬白求恩精神,加强职业道德和行业作风建设,发扬救死扶伤,治病救人的优良传统。全科人员努力文明礼貌服务,时刻为病人着想,千方百计为病人解除病痛,不与病人争吵,做到耐心解释,尽量提前给病人发诊断报告,满足病人的需求。全科人员严格执行医院各项规章制度,不迟到,不早退,工作认真负责,积极主动,互学互尊,团结协作,全年无一人收红包。
四、把好质量关,提高经济效益
自年1月1日至年12月31日,放射科的工作量为摄片检查39795人次、特殊检查369人次,ct检查7178人次,体检透视135574人次。比年同期比较摄片,特检,ct检查,体检人次明显增长。增长率为5.83%,101.64%,13.85%,4.94%。总收入为532万,其中线收入为305万,ct227万人均创收为38万比年增长18万增长率为3.5%、
面对繁重的工作量,我们没有丝毫放松把好质量关,照片质量和诊断报告达到教学医院标准。这表明,放射科是一支技术精湛,作风顽强的队伍,在医院的大力支持和鼓励下,我们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全年无一例医疗责任事故发生。
放射科目前的问题:
1、书写报告不规范,各写各的,详简不一,没有统一认可的标准,漏症率较高,导致临床不信任放射报告。
2、摄片质量不高,许多不够标准,有责任心因素,有技术因素,有暗房及胶片因素。
3、部分医生服务态度较差,随意的趋向较多,显示不出“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宗旨。
放射科个人工作总结2放射科20__年度全年在院部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在院两委的直接领导下。紧密围绕20__年的中心工作,狠抓落实,认真履行各级各类人员岗位职责,不断简化检查流程,不断总结和改进工作中的不足和差距,全面提高了全科人员的业务技术水平和思想文化素质。在全科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圆满的完成了本年度院部下达的各项工作目标任务,无一例医疗差错事故发生。
现就以下几个方面分别进行工作总结:
一、业务发展方面:
一年来,放射科着重质量建设,不断提高全员业务技术素质,提高诊断质量。制定了科室的业务学习计划,每月一次的读片评讲制度,疑难病例讨论会及影像质量讲评分析讨论会,每个人完成了两次业务串讲。
20__年5月飞利浦dr安装到位,使全科的影像质量有了一个大的'飞跃。影像质量提高,患者辐射损害小,成像迅速快捷,网上传送功能更是实现了全院各科室之间的图像资料共享。借助pass系统的全面应用,不断的简化检查流程,缩短了患者的等候时间。图像资料数字化储存率也达到了100%。
按照五年发展规划要求,本年度我科引进人才两名,不断的完善了人才梯队建设,为科室今后的业务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于20__年5月选派科室一同志到省人民医院进修学习,并要求其学习结束后,把省人民医院先进的检查技术设备以及检查流程全面反馈到科室每一个人。
本年度我科也开展了新的诊断技术,如:全脊柱、四肢自动拼接成像及多部位的造影检查,增加了检查项目,扩宽了检查范畴。
20__年我科共接诊患者:dr检查3万余人次,cr检查1万余人次,fr检查共5000余人次,普通透视检查3000人次。全科总收入较20__年增长约20%。在此基础上,全科的卫生材料消耗与20__年相比持平或略有提高,在院部提出的增收节支方面也作出我科室的突出贡献。
全科40岁以下人员全部接受了急救技术知识的培训和实际操作及考核,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二、医德医风,劳动纪律方面
20__年全科人员先后重点学习了各项规章制度,各类人员岗位职责,执业医师相关法律法规。树立了良好的医德风尚,对待患者一视同仁,耐心接待每一位患者,对每一位患者进行耐心细致的检查。我科室工作人员在为患者操作检查中耐心细心,通过每一位患者到我科的一次检查,使其深刻体会到我院是“一家负责任的医院”,是一个有温暖有爱心的医院,让患者体会到了工作人员发自内心的关怀和责任心。在检查过程中,工作人员帮助患者,关心患者,保护患者隐私。加强患者多部位的防护,免受不必要的辐射损害。谢绝任何患者的吃请要求,想方设法为他们排忧解难。
劳动纪律方面,科室也制定了一系列措施,把劳动纪律和医德医风患者投诉纳入到了全科质量考核指标中,逐步与每个人的效益工资挂钩。在全科逐步形成了自觉早上班,晚下班,常加班的工作秩序。
三、设备保养及安全管理工作
20__年我科制定了一系列设备保养制度、措施以及安全管理工作方面的应急预案。要求每台机器都有专人保养维护,并认真填写保养维护记录。如发生故障和问题,及时上报科主任及院部,确保了全科每台设备的正常运行。
20__年全科人员全部参加了市卫生监督所主持开展的每年一次的安全管理及防护知识培训,加强了对科室人员及患者的安全防护意识。
四、工作中的不足和差距
20__年全科人员在院部各部门的支持下,在全体人员的共同努力下,业务总收入有了大幅提高,业务技术水平有了明显提高,基本文化理念也有明显提升。机器设备运行正常,全员尽职尽责,团结上进,人才培养及新技术开展工作也稳步推进。全科无一例医疗差错事故发生,各项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展望未来,各项工作距院部要求和“三级医院”的标准仍有很大差距。
具体如下:
(一)责任心有待加强
(二)技术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三)引进人才的层次有待提高
(四)规范化建设方面有待加强
(五)合理开发pass系统功能有待加强
(六)科室内会诊制度应进一步落实和加强
(七)业务学习制度应认真落实。
总之,回顾过去,差距和不足也是对我们的鞭策和激励。在20__年的工作中,我科室将逐步克服不足,缩短差距,紧紧围绕医院的中心工作大局。和院部保持高度一致,为医院的全面建设做出放射科的努力和贡献。
放射科个人工作总结320__年是医疗改革不断深化的一年,也是卫生系统继“医院管理年”和“双优一满意”活动后创建平安医院和进一步落实“以病人为中心,以提高医疗质量为主题”的提升医院质量关键的一年。回首,一年来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深入学习,规范医德医风
为了适应时代要求和工作需要,本人一直把加强学习作为重要任务。
首先,全面提高自身的思想觉悟和政治素养,工作中能够讲大局、讲原则。
其次,认真学习相关的法律法规,自觉做到学法、知法、懂法、守法。积极参加医患沟通技能培训,进一步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增强病人第一、服务第一、质量第一的意识。工作中遵循医师规范,恪守职业道德,不以医谋私。
最后,严格遵守单位各项规章制度,服从领导安排,关心集体,团结同事,积极参加单位组织的各项活动。
二、爱岗敬业,提高业务水平
对于一名医务工作者来说,如果满足于自己的现有水平,那他的医疗技术就会止步不前,更谈不上更好地服务于病人。现代医学进入到了技术领域和人文的深层次境界,优质的服务必然离不开优质的医疗水平,这就要求医务工作者必须技术过硬。本人爱岗敬业,事业心强,熟悉科内各种检查设备的操作使用。在科内能胜任主治医师职责范围内的工作,高质量地完成报告审核任务,晨会读片中勤于思考、积极发言,毫无保留地传、帮、带科室年轻同志成长,及时做好放射质控疑难病例的定期随访及手术追踪记录,参与课题研究和。同事之间团结协作,互尊互学,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业余时间通过各种媒体手段了解放射影像学的最新进展,积极参与网上影像学习、交流和疑难病例的讨论。定期参加继教充电,从而学习新知识、积累新经验用于本职工作。钻研业务,精益求精,诊断水平走在科室前列。今年在没有磁共振设备和未系统学习的情况下通过自学顺利通过了全国大型医疗设备诊断上岗证考试。我对畸形性骨炎、腹茧症和家族性骨干发育异常等疑难病例的确诊解除了病人多年的思想顾虑和无谓的奔波求医,给患者留下了深刻印象。
三、沟通交流,和谐医患关系
本人工作尽心尽责,始终把病人利益放在第一位,坚持“优质,方便,规范,真诚”的服务准则,把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落实到实处。接待病人热情主动、文明礼貌,不“生、冷、硬、顶、推”,不与病人争吵。站在病人角度换位思考,急病人之所急,想病人之所想,配合医院绿色通道合理优化检查流程,尽量缩短检查及取片时间。严格履行岗位职责,安全意识强,用“爱心、耐心、责任心”对待每一位患者,严防医疗事故的发生。规范操作每一次检查,仔细阅读每一张片子,认真书写每一份报告。加强医患交流与沟通,耐心解释,尽量满足病人需求,取得病人信任,多次协调和化解了几起可能导致医疗纠纷的投诉,给科室和医院减少了不必要的损失。遵守医德规范要求,坚决响应反商业贿赂,廉洁行医、严以律已,自觉做到“八不准”和“十个严禁”。积极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经常找差距、找不足,从点滴做起,在实践中不断改进和提高服务质量。
独丝难以成线,独木难以成林。其实,我所做的一切都离不开领导们的支持和同事们的帮助,正是有了“我们”这个大集体,让我对工作充满激情,更让我对未来充满希望。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我深知服务无止境的道理,仍将一如既往地以务实的态度和扎实的工作不断挑战自我、超越自我。明年当以进修为契机,争取在德、能、勤、绩等多方面收获更多,做一名出色的白衣战士,为医院和广大患者多作贡献。
放射科个人工作总结4我作为一名基层医院的医学影像医生,兼负普放与CT的技术操作及诊断工作,责任繁重且琐碎。现将20__年—20__年这三年职责工作做如下报告。
一、放射工作。
在这三年里琐碎的事情很多,我的工作也像大家想的那样每天在重复着机械般的工作,但我没有简单去机械重复,对待每一个病人认真做好检查及诊断工作,最高限度要求自己,尽最大能力做到不误诊、漏诊,不出任何技术差错。同时也在不断贯彻院内的思想,工作不只是要把表面的东西做好,还要深入到里面去,看到真正的有内涵的东西,这样我们才能够提高,才能把工作真正做好。工作之余认真做好科内相关器械的检修及保养工作,最大限度减少因器械设备故障原因所引起的损失;随着设备不断更新替换,认真学习、钻研,以最快的时间适应新的环境。
二、CT室工作。
自CT机投入使用至今,为开展更多的检查项目、最大限度利用设备,工作中不断地摸索、探讨CT机的应用及操作;为减少误诊、漏诊,定制不同影响杂志及书籍,工作中若遇到解决不了的主动请教老师及上级同仁;因CT机老化等原因,设备经常出现不同故障,为不影响正常机器运转及收入,在技术工程师技术指导下认真做好检修工作,实在处理不行最快速度请求现场维修。
三、进修工作。
20__年上半年我曾到医院放射科或CT室进修学习。在这期间我遵守各科室规章制度,认真学习各种常见病、多发病及各种疑难病症的诊断与鉴别。
放射科个人工作总结5今年以来,本人在医、科领导的指导下,紧紧围绕全院的发展大局,认真开展各项医疗工作,全面履行了放射医生的岗位职责,现总结个人今年来的工作情况,从政治思想及职业道德、工作及业务水平几方面进行述职如下:
一、加强政治业务学习,把医务人员医德规范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遵守宪法和国家法律、法规及医院的条例和规章制度,积极响应医院的号召,定期接受社会主义医德教育,培养个人高尚的医德品质,树立社会主义医德新风,全心全意为保障人民健康服务。时刻以医务人员医德规范作为指导个人医疗活动的思想和行为的准则。救死扶伤,实行社会主义人道主义。时刻为病人着想,前方百计为病人解除病痛。尊重病人的人格和权利,对待病人,不分民族、性别、职业、地位和财产状况,都一视同仁。文明礼貌服务。举止端庄,语言文明,态度和蔼,同情、关心和体贴病人。廉洁奉公,不以医谋私,拒绝各种“红包”。对病人不出现“冷、硬、拖”等现象,自觉为病人保守医密。努力认真完成医院及科室布置任务。
同时,坚持学以致用、用有所成的原则,把学习与工作有机结合,做到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两者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特别是通过日常医院及科室各项工作实践活动,对照先进找差距,查问题,找不足,自己在思想、作风、纪律以及工作标准、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等方面都有了很大提高。
二、认真负责地做好医疗工作,业务水平不断提高。
“救死扶伤,治病救人”是医疗工作者的职责所在,“以病人为中心,千方百计为病人解除病痛”是医院文明建设的核心内容。为此,我本着对医院负责、对患者负责的精神,积极做好各项工作。
1、坚持业务学习不放松。
通过借阅及定购放射领域核心及重要刊物(如中华放射学杂志,介入放射学,实用放射学等)学习本学科理论研究的新成果及坚持不懈地温习本专业理论知识(如临床ct诊断学,_线诊断学,新版影像诊断学等),了解本专业的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不断汲取新的营养,促进自己业务水平的不断提高。
2、认真履行放射科医师工作职责,在科主任及上级医师指导下,完善岗位工作程序,努力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两年来,完成_线片诊断4500例以上;透视及特殊检查500多例;ct的技术操作1000例以上与阅片1500例以上。认真进行病例追踪,保持影像与临床、影像与病理的密切联系性。熟练掌握各系统常见病、多发病影像诊断,能独立处理本专业较复杂疑难技术问题,不断总结实践及理论经验,并不间断进行回顾性分析,使诊断符合率有效提高及积累丰富的临床经验,从而使自己业务水平迈向新的台阶。
3、努力完成带教工作任务,同时对实习生、进修生及低年资同事起到“传、帮、带”作用。
三、严格要求自己,积极为医院的发展建言出力。
作为医院的一员,“院兴我荣,院衰我耻”,知情出力、建言献策是意不容辞的责任。严格要求自己,不骄傲自满,对比自己年长的同志充分尊重,对年轻同志真诚地关心,坚持以工作为重,遵守各项纪律,兢兢业业,任劳任怨,树立了自身良好形象。
关键词:电视摄像;教学课件;实验教学;实战训练
电视摄像是高等院校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主干课程,以讲授摄像造型的基础理论和摄像机的操作使用技巧为主要目的。要求学生掌握摄像造型的基本元素,电视摄像的表现手法,以及摄像构图的要素与原则;熟练掌握摄像机的各种操作规程与使用方法,能准确摄取指定的对象,并符合电视画面的造型要求与艺术构思。结合电视摄像实践性强、集艺术和技术于一体的课程特点,几年来在重视课件设计,加强实验教学和有效利用实验基地三个方面进行了研究与探讨,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一、重视教学课件的设计与制作
实验心理学家赤瑞特拉曾经做过两个著名的心理实验,其中一个是关于人类获取信息的来源。他通过大量的实验,证明人类获取的信息83%来自视觉,11%来自听觉,这两项加起来就有94%,还有3.5%来自嗅觉,1.5%来自触觉,1%来自味觉[1]。多媒体教学课件具有声像并茂的特点,主要刺激学生的视听器官,而电视本身又是视听结合的艺术,自身承载的信息以视听的方式对外展现。因此,电视摄像课使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把信息技术合理有效地与课堂教学整合起来,使教学内容直观易懂,便于学生理解记忆;能充分调动学生的视听感官,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优化教学结构,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在课件的设计与制作中要注重知识传授的科学性、整体性和连续性。基于电视摄像课程本身的特点,其课件中应该包括教学内容、视听素材、实验项目三大部分。教学内容是课件中的主要成分,要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科学、准确地传递电视摄像的理论知识;视听素材用来为理论知识提供足够的感性支持,以及强化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实验项目则要指导学生的摄像操作,检验课堂教学的成果。
电视是视听同步且时空一体的平面造型艺术,它通过具体直观的画面形象来表现内容、传递信息和反映主题[2]。在课件设计与制作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电视本身的特点,采取相应的表现形式,从平面造型和画面运动两个方面来诠释电视造型艺术的表现特性。在课件制作中通过链接与教学内容紧密相关的各类图片和FLASH动画,为学生展示电视画面的景别、拍摄角度和构图形式、电视信号的形成过程、电视场面调度等重要的教学内容,学生在欣赏这些具体直观的图片和动画形象的过程中,很好地理解了教学内容,轻松解决了教学中的难点问题;为了体现电视表现活动画面的特性,将电视摄影造型、电视摄像艺术讲座、优秀电视作品、学生DV大赛获奖作品等影像资料链接在课件之中,按照教学计划及时为学生展播,通过具体直观的活动画面使学生加深对电视画面艺术表现力的理解,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电视摄像课件在教学实践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它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丰富了教学内容,获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该课件荣获教育部第五届全国教学课件大赛高校组优秀奖。
二、加强和完善实验教学环节
众所周知,电视摄像是一门应用技术广泛、设备更新迅速、以实验为基础的应用型学科。而当今大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莫过于创新能力差、实践操作技能薄弱。因此根据学科自身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技能必然成为教学的重点内容。实验教学具有直观具体、形象生动的特点,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学生经历了从感性到理性,从具体到抽象的过程,适合学生的身心特点,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提高实践操作技能的最好方法。
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属于人文学科,学生大多数是高考的文科生,长期以来,他们已经习惯了教师讲授,我来接受的传统教学模式,对待实验教学的态度是既欣喜又恐惧,面对需要自己动手操作的摄像机时常有一种不知所措的感觉。为此必须有意识地加强和完善实验教学环节,为学生提供更多动手实践的机会,真正提高他们的摄像操作技能。首先是加强实验设备建设,几年来先后购置NV-M9000模拟摄像机20台,DSR-PD190/DVCAM格式摄像机4台,HDR-SR11高清硬盘摄像机15台,AG-HPX173/P2卡摄像机3台,确保学生的人均实验学时数,同时让学生接触到最新的电视摄像设备。二是制订实验教学大纲、自编实验教学指导书,大纲中明确指出实验目的与要求,实验项目与内容等,指导书中详细介绍具体的实验步骤、方法、考核标准等。大纲中为学生设计的实验项目共7个:(1)摄像机的使用与调整;(2)电视摄像的造型元素;(3)固定画面的拍摄;(4)运动画面的拍摄;(5)运用摄像操作要领的综合拍摄;(6)轴线规则与三角形机位原理;(7)电视专题片的拍摄,共计20学时。三是建立实验报告制度,每一个实验结束后学生都要及时撰写实验报告,报告中包括实验目的、实验内容、实验步骤、收获和体会、对该实验的意见和建议等内容。通过报告对实验进行认真的总结,有利于及时发现实验中的不足,对下一个实验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实验报告和实验拍摄的素材是平时成绩的主要依据。
几年来的实验教学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先后有多名学生在国家及省、市级电视作品比赛中获奖;在央视和省、市级电视台也活跃着我们的毕业生;在教育部对我校的教学水平评估中,新闻系展示的电视节目采、编、播、制作一体的实践教学成果,得到了专家的肯定。
三、有效利用实验教学基地
有效利用校内外实验教学基地,为学生搭建专业训练的实战平台,在实战中磨练学生的技能,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全面提高学生的实战水平[3]。
渤海大学校园电视台始建于2000年11月8日,她既是一个以传播校园文化、关注校园动态、活跃校园生活、构建和谐校园为主旨的校园媒体,也是重要的校内实验教学基地。目前开办有校园新闻、校园专题、校园文艺、校园生活、校园文化、校园观察、校园休闲等七个栏目。电视台的各类节目制作由专业教师指导,学生自主完成节目的选题、策划、摄像、编辑、制作等任务,全程参与到节目的制作过程之中,这种依赖于学生自主性、创造性的综合实践活动,对于训练学生的电视摄像技能,全面掌握电视节目制作的流程,以及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大有益处。几年来的实践发现,凡经历过校园电视节目制作实战训练的学生,都掌握了扎实的电视摄像及电视节目制作的综合技能,在毕业实习和求职应聘时普遍受到用人单位的好评。
校外实验教学基地是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的主渠道,通过校外基地的实习可以提高学生解决工作中实际问题的能力[4]。几年来学生分别到央视、省市级电视台实习,他们和电视台记者、摄像师一起完成各类题材节目的摄像、制作和播出。2010年初,锦州电视台推出全台唯一一档时长1小时的地方电视新闻杂志类直播节目――直播锦州,以“民生主流,向上力量”为主旨的节目一经播出,便在市民百姓中引起强烈反响,他们第一次看到了真正反映自己身边人情世故的民生新闻直播节目。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节目中的都市资讯、热线报道、记者调查等栏目,全部由实习记者负责采编,而这些实习记者绝大多数是来自我校新闻专业的学生。他们以记者的身份去亲身实践电视节目制作的全过程,把所学的基础理论和技能直接应用到实践中去,通过镜头及时、准确、客观、全面地传播新闻信息。在进行电视摄像实践的同时,强化和提高了作为一名电视摄像记者的责任感和基本素养。经过校外实验教学基地实战训练的学生,大幅度提高了实践操作技能,培养出更强的创新意识。
在电视摄像的教学实践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并及时提出了解决办法。比如:(1)实验和实习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指导不够,学生分散在校园各处完成规定的实验,现场指导的难度非常大,我们就通过增加实验成果讲评的课时,补充现场指导的不力。(2)实验设备的数量不能确保人均实验学时数,我们采取开放实验室的办法,满足学生实验的需求。(3)由于学校经费的原因,实验设备的更新速度跟不上科技发展的步伐,极大地束缚了学生的创作欲望,我们的对策是尽可能及时购入教师用机,通过演示实验让学生认识最新的摄像设备,待条件允许时购入学生实验用机。
电视摄像是集艺术和技术于一体的综合性学科,教学过程中,要结合课程的特点,勇于探索、不断创新,既要注重学生艺术素质的培养,又要强化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实现培养合格电视摄像人才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张长龙.信息技术与案例教学的整合[J].教育评论,2005,(5):76-79.
[2] 任金州,陈刚.电视摄影造型基础[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2.
化工分离的教学体系主要包括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实践教学具体又可分为化工分离专业实验和化工分离生产实习两大模块。对于理论教学而言,该课程的综合性很强,涉及面较广,学生普遍感到原理多、公式长,计算繁,主动学习的兴趣不高。对于实践教学而言,由于在校的大学生普遍不具备化工厂生产操作经验,如何让学生牢固地掌握化工分离的理论知识,并能将其灵活应用于化工生产实践是任课老师不得不面对的难题。将现代化的数字技术、网络技术应用于化工分离的教学改革能克服以上困难,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数字化在化工分离理论教学中的应用
化工分离理论教学是其后继实验、生产教学的基础。课堂教学是理论教学的主要环节。传统的教学方式主要靠黑板、挂图和少量教学模具,而学生初涉化工领域,对分离过程及设备缺乏必要的感性认识,因此不易讲清化工分离单元操作的过程理论、复杂设备的原理结构、物流内部的相变及运动状态等工程概念较强的内容。
随着现代化教育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字化的计算机辅助教学(Computer Assisted Instruction,CAI)技术逐渐发展成熟。其实时操作与大屏幕投影产生的仿真动画并配以影音的多媒体数字教学模式,解决了化工分离传统教学中某些内容单靠黑板和挂图很难讲解的问题,如:超临界萃取分离,由于受条件的限制,课堂上看不到真实的相变现象,会造成教师讲授难度大,学生理解困难的问题。利用Flash、3D MAX等软件制成相应的动画CAI课件之后,因其三维形象逼真,教师讲授起来轻松,学生理解得也很清楚,从而有效地强化了课堂教学过程,实现了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和信息化,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和效果。
我们综合了几所高校的化工分离权威教材,以及部分英文最新版相关教材(如:Separation Process Principles)。按教学大纲要求组织了数字化教学课件的主要内容。当讲解到具体的分离单元操作时,再使用Html语言实现超文本链接到用Photoshop、Animagic等软件开发的萃取、变压吸附、膜分离等具体分离单元操作的多维动画上,从而使复杂的分离单元操作过程在几分钟内直观、形象地得以演示讲解完毕。每堂课结束前,数字课件后都附有我们用JavaScript编写的化工分离练习题,供学生进行课堂解答,系统自动判断对错,然后再组织学生开展小讨论,提高了学生的互动性,极大地活跃了课堂气氛。
数字化在化工分离理论教学中的应用,大大降低了教学课时数,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参与讨论,这反过来又促进了学生对化工分离理论知识的理解,形成了良性循环。
二、数字化在化工分离专业实验中的应用
化工分离课程的特点决定了其实践性很强,化工分离专业实验是对理论教学内容的复习并将其应用于实践的检验。化工分离的实验普遍较化工原理复杂,如反应精馏、喷雾干燥、变压吸附分离等。为了强化实验教学,达到综合训练、培养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目的,采用了Author-ware和Delphi编写的实验数字模拟软件,使学生在进实验室之前,必须完成计算机仿真实验。在进行仿真实验过程中,某一步操作错误,系统就会立即给出错误反馈信息,使其不能进行下一步操作,迫使学生认真地找出错误的原因,并提供再次练习的机会。这样学生在具体动手实验之前就能直观,形象地理解整个实验过程,熟悉正确的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对具体分析和解决实际遇到的问题起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实验完毕后,再用数字化的过程模拟计算软件,如Matlab、MathCAD、Labview、Aspen、Proll等,进行分离过程中典型设备的工艺操作参数优化计算。学生还可以自由改变参数,反复运算,对有关参数在化工分离操作中的作用理解更加深刻,而且也可检查实验数据的准确性。最后整个试验流程再用AutoCAD等数字软件绘制出来。这样,在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同时还引导学生学会利用软件进行实验数据处理,锻炼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数字化在化工分离实验中的应用,不但提高了学生对实验的兴趣,使学生熟练进行实验和数据处理,而且印象深刻,强化了实验的效果和目的,还进一步提高了化工分离实验的效率。
三、数字化在化工分离生产实习中的应用
化工分离生产实习是对其所学的分离知识的全面总结与应用。有些工厂分离操作环境噪声很大,很难在现场给众多学生作清晰的讲解,而且学生进厂实习时间有限,不可能对每一步操作都进行具体实习。我们利用每年去不同化工厂生产实习的机会,用DC和DV拍摄下相关分离操作设备及工艺流程的数字化影像,通过音频、视频数字软件对其进行编辑处理,并不断补充完善,最后制作成化工分离生产实习用数字化教学课件。下厂实习前,先利用这些教学课件对实际生产的分离单元操作原理、工艺流程进行详细讲解,然后辅以化工分离实习软件,可使学生较清楚地认识工厂的实际生产情况并模拟相关分离单元操作。如在计算机上模拟完成变压吸附、多效蒸发、超滤膜分离等具体化工分离单元操作。数字化实习软件能对操作中不正确的步骤予以指出,对操作的正确程度进行评分。这样,学生能及时了解操作错误的原因所在,并掌握正确的操作要领。现在许多化工厂都实现了计算机远程控制。而学生模拟的分离操作情况与工厂控制室的实际情况类似,这样能将所学的化工分离理论知识与工厂实际生产情况有机地结合起来,提高了学生的兴趣和操作技能。
利用数字化进行化工分离生产实习教学,再让学生到生产现场实地实习后进行比较总结,加深了学生对分离单元操作过程的理解和认识,有效地避免了学生到生产实习基地去仅是走马观花,事倍功半的遗感。
四、网络化在化工分离教学中的应用
化工分离教学是教与学的有机结合。除了教师的认真讲授,学生的主动学习过程也是很重要的。现在我校已全部搬到新校区,教学楼绝大部分都是新建的多媒体教室,学生宿舍也是全部联网。这为化工分离教改全面实现网络化提供了可能。我们建立了化工分离数字交互网站,学生的电子版作业、实验报告等文件在宿舍就可以通过自己的用户名和密码上传到网站相应数据库,供教师在线批改。教师的化工分离教学相关文件,如备课笔记,复习要点等均放到网站相应页面,学生可以通过任意一网的电脑访问电子教案,课前预习教师将要讲授的内容。重要知识和习题点讲解用PowerPoint制作成可供自动播放的幻灯片,学生可以通过网络在课后复习使用。在线访问的SQL化工分离试题库系统,可以让学生在完成答题后给出正确的答案和步骤,学生可以及时检查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交互网络为大多数“我想学”的学生主动学习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现在的大学生很少愿意当面向老师提出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我们采用了ASP编程的网络论坛(BBS)模式,学生可以自由地通过匿名发帖提问或提教学建议,老师和学生一起回帖参于讨论,大家互相平等,更为融洽,而且外校师生也可通过Internet网广泛地参与其中,真正实现全球网络化教学的需要。我们还将部分高校历年化工分离考研试题及考研咨询到论坛,供学生复习备考使用。即使假期里,学生在家也可正常登陆论坛,与全国的师生一起交流考研复习经验和心得体会,使化工分离的教学不再局限于校园。
网络化在化工分离教学中的应用,方便了学生预习、复习、自我检测,并大大提高了学习的主动性。
关键词:PBL;教学改革;颅脑损伤;协同育人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60X(2020)07-0105-04
PBL教学法(problem-basedlearning,PBL)是一种以问题为基础而进行一系列教学的教学方法,是在加拿大McMaster大学首先创立的一种教学方法,PBL主要是以问题为基础,学生为主题,自学与教学相结合,通过几人或多人建立小组讨论而对具体病例进行研讨的方法,用此方式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多方面的综合能力[1].传统的教学方法是以教师为中心,通过在大班课堂上的讲授及课间实习等方式向学生进行传授,其教学方式单一,学生也是被动的学习.传统的教学方法能够大量的节约教师资源,能够系统性、准确性和连贯性知识,但对学生的基本功要求低,在传授中主要注重知识的记忆,缺乏临床医学综合知识的培养,学生的积极性差,不能独立思考、分析及解决问题,对于日后工作的培养效果不理想.因此PBL教学方法近年来在医学院的教学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合理的PBL教学方法可以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提升,使医学院的教学质量得到提高.
在医学院校的教学中,实践与理论的结合是很重要的,最终的目标是将学生培养成为合格的医生.而PBL教学法可以将相关医学知识与专业技术有效结合,进一步培养学生的临床诊疗思维,使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升,从而实现基础到临床的一个过渡.
目前临床医学是医疗领域中比较重要的部分,是高等医学院校教育中的核心课程,对于该阶段的专业学生将实际学习与理论知识以及实践知识的相结合的难度较大,而目前的教师在教学工作中仍采用传统的基础性的教育方式,无法正确指导学生参与到操作活动中,严重影响教学水平.因此我们需结合国内外的先进教学理念,结合传统教学方式及PBL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改革.现对目前我们预实行过程中的体会有以下几方面.
1PBL教学法兴起的必然性
(1)PBL教学法符合目前要求的新教学观念、创新意识以及改革的要求.在目前高等医学教育形势下,医学院校要更新教育观念,加强教育、教学改革,培养创新人才培养的新模式,不断促进医学教育教学的水平和新一代医学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PBL教学打破了传统灌输式教学模式的束缚,改变了学生的死记硬背,临近考试的突击学习的学习模式,而是让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发展学生综合思维能力和学习技巧,锻炼了学生的临床思维,扩散了学生的临床思路.
(2)PBL是在西方较为成熟教学模式,现逐渐被我国所接受[2],现代医学科学知识的快速发展,新的亚专业医学领域的不断涌现,传统的医学教学模式已经难以适应大容量,多层次,快速更新的知识体系,因此,改革医学教学模式和新教学方法就成为医学教育发展的必然性.PBL教学法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在西方教育发达国家及地区获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因此我们需要进一步改进医学教育观念.
2PBL教学法在医学临床教育的优势
2.1有效地提高了教师教学的积极性
PBL的教学方式让教师脱离讲台,但教师却赋予了更多的教学任务,教师不能只是常规的做课件、备课、讲课就行了,他成为课堂上一名指导者、组织者,虽然话语少了但要在恰当的时候引导学生由案例问题切入课堂,虽然叫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但对学生的讨论结果所提供反馈,需进一步帮助学生所探讨的问题过程进行整合、协调基本知识,在讨论时需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积极互动,把握讨论的主流,避免过渡偏离主题.PBL教学也是对新时期的临床教师提出了更高的挑战,需要临床教师不断的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才能在设置的学习案例中发挥出更大的教学作用,从而提高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发散思维,创新理念,在教学过程中也是对教师的能力提升的一种益助,使学生与教师共同进步,从而真正达到教学相长的效果.
2.2调动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学生在传统教学中是被动接受知识,而在PBL的课堂上每个人扮演不同的角色主动的去接受;传统讲授的内容是一样的,而在PBL的课堂上每一组的讨论人群不一,因此在分析案例的过程中所了解的知识也有不同,但最终通过各方面的分析及学习达到最终的教学目的,从而对那些理解力强,知识接受能力强的学生,会学到更多的知识,对于有些学生思维跟不上,知识一知半解,在PBL课堂上所遇到问题能够及时、准确地做出解答,从而达到最终教学大纲的教学目的.在发现教学的过程中,每个学生都可以通过自己独特的思维方式,进行分析问题,从而促进学生的发散思维,更有助于学生的自我完整知识体系的构建,对于能力较高的学生在PBL教学模式下更能充分涉猎到此领域.PBL教学模式也很注重学生的自我表达及团队合作,学生是通过小组讨论将自己所学医学知识表达出来,如何让自己所了解的知识更有效地被别的同学所理解吸收,也是一项技能的体现,在讨论学习过程中还锻炼了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及思维逻辑能力,从而更有利的培养学生心理素质,树立起学习的信心.
3PBL教学法存在的问题.
(1)加重了学生们的学习负担.一个好的案例成功地达到教学目的需要学生们主动配合,课前准备资料,结合病例查阅检索相关文献资料,有可能一个案例需要多学科的知识整理及梳理,需要时间较长,远远超出普通课堂上的学习时间.现在医学的课业负担仍然是其他专业无法匹敌的,该模式教学可能会占据很多医学生的课余时间,从而会使學生产生抵触的情绪及心理,逐渐出现抵抗情绪而出现准备不到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效果.
(2)学生基础知识欠扎实.PBL教学法是围绕临床问题为引导的基础理论及相关学科的整合教学模式学习,课程内容较少.较传统式教学法,使学生们的注意力大部分集中到问题的解决方面,从而就在对知识点的掌握理解方面有一定程度上的忽略,导致所学知识缺乏系统性和连贯性,对相关病例以外的相关知识了解较少.从实际操作中会发现在PBL教学模式学习后很多学生根本不能回忆起相关的理论知识.
(3)对不同性格学生们会出现相反态度.因在教学中学生的性格、能力和主观能动性上的差异,都会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们对于PBL教学法效果的评价及反馈.现在的大学之前的教学模式还主要以传统的授课模式为主,对于自学能力较差、性格内向、适应力差的和不喜欢PBL教学模式的学生们,还愿意接受传统的医学教育模式.而对性格外向、适应力强、善于表达、自学能力较好的学生会更喜欢PBL教学法,更愿意接受新的教学模式.
4PBL教学法在临床医学专业教学中的应用
作为一名神经外科老师,在临床工作中颅脑损伤是临床中常见的外科损伤,它可以单独的发生,也可以與其他专业学科损伤性疾病合并发生[3](如骨科、普外科、泌尿外科、颌面外科等).临床工作中接诊的颅脑损伤患者由外向内地划分为头皮损伤、颅骨损伤,脑损伤及复杂的颅脑损伤等多种表现类型[4].不管是临床应用还是临床教学,颅脑损伤都是高等院校的临床医学专业学生教学环节中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神经外科教学中择取和运用适当教学方法,对于确保临床医学专业对于神经外科中颅脑损伤带教工作取得更好的效果具有重要意义[5].因此我从工作中总结了部分教学办法进行分析.
4.1资料与方法
4.1.1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月在赤峰学院附属医院实习医师40名,在神经外科专业实习1个月.俊文颅脑损伤的带教临床医学专业,将学生随机等分为两组,年龄在20-23岁之间,平均年龄为(20.2±0.8)岁.研究组学生与参照组学生,在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4.1.2考核方法
将对照放置于神经外科一病区运用常规方法进行临床带教,对于研究组放置于神经外科二病区运用PBL教学法展开临床带教,将实习学生均由两个病区具有丰富临床实践经验的高年资主治医师担任带教老师,带教老师需结合本身参与临床工作中所获取的经验,对学生进行讲解颅脑损伤患者的发病原因、临床表现,影像学分析以及治疗原则等相关理论知识,让学生更为系统地了解关于颅脑损伤患者在临床处置干预训练环节.对于临床带教老师的要求是要结合自身在颅脑损伤患者救治中所面对的实际情况,为学生布置相应场景的临床实践问题,督促学生,使学生更加直观且深入地认识及理解颅脑损伤的基础理论知识以及临床操作技能的实际应用,从而达到对颅脑损伤的临床治疗处置及技能的掌握.从而对照两组学生对学习结果满意度指标、理论知识考试成绩指标,以及操作及技能考试成绩的指标.
4.1.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软件(版本20.0)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及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字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4.2结果
4.2.1两组学生的满意度情况
研究组的学生满意度指标远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4.2.2理论知识考试成绩指标及操作技能考试成绩指标比较
研究组的实际技能操作成绩及理论知识考核成绩均高于参照组(P<0.05)见表2.
4.3讨论
临床医学是一门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相结合的学科.随着先进的技术发展以及患者群体对基础医学的理解及获取途径的提高,从而使目前的传统医学教育无法满足当今时代的需要.因此医学教育改革已经是长久以来不管是国内还是国外医学教育专家所面临的共同问题[6].
现就基础知识学习而言,不管是传统教学还是PBL教学都是单纯以记忆为主,因此研究两种教学法应无明显的差异.但在本研究实验研究中显示实验组平均分略高于参照组,可能为PBL教学中学生在查找时更加倾注于课本有关.我们在此次研究中可以体会到传统教学法讲解中的优越性为效率高、学生接受能力强,接受快的特点,但目前的中国学生从小学到高中已经习惯了静坐听讲.因此我们不能否定医学教育体系中传统教学所起到的作用.但根据此次研究结果表明,PBL在实际教学中可以通过强记灵活应用中获得的基础知识.所达到的效果更加明显不管是课堂上的讨论还是在实际操作中的病例研究均能对基础知识起到巩固作用,因此传统的教学与PBL教学在实际中综合运用更能起到良好的效果.
对于此次研究的颅脑损伤是神经外科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占我院神经外科病房的三分之一,最常见的因素为交通事故、坠落,以及意外跌倒作用而引致的脑部组织损伤.在过去多年间,随着神经外科的不断发展及医院实行绿色通道的救治,对于颅脑损伤的患者抢救及治疗获取了一系列进展,但在现实中颅脑损伤的致死率及致残率仍为较高的水平[7].
从外科学的基础理论角度展开阐释,通常分为直接性颅脑损伤和间接性颅脑损伤的表现类型.直接性颅脑损伤指的是外界暴力直接作用于人体头部而引致的颅脑损伤;间接性颅脑损伤指的是在外界暴力作用其他部位,因传导作用而导致的颅脑损伤[8].
重度颅脑损伤患者的抢救及治疗是体现一名神经外科水平的重要表现之一,在临床医生第一时间接收治颅脑损伤患者时,应当做好患者的入院查体和病史询问,了解患者的受力机制及受伤时间,通过查体明确患者的受伤程度,对于常规的辅助检查中如X线平片影像学检查、CT影像学检查及MRI影像学检查,我们一般首选头颅CT检查,头颅CT的优势为时间,对于颅骨及脑实质均有明确的诊断,而X线检查随对颅骨检查效果明显但对脑组织的损伤情况不能明确,而MRI影像学检查对脑组织检查更加精细,多种条件下对脑组织的损伤进行评估,但对颅骨的条件不如头颅CT及放射线,再加MRI检查时间较长对于颅脑损伤的患者无法更好的配合,因此对于颅脑损伤的患者首选为头颅CT检查.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受伤机制、受伤时间及辅助检查的表现来制定科学的救治方案,确保患者能够顺利获取到最佳临床治疗处置结果[9,10].
关键词:微型视频案例;案例教学;教育研习;教育实习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6)03-0072-04
一、教师教育与案例教学
1.案例教学及其发展
案例教学最早产生于1870年的哈佛大学法学院,后推广到医学教育,扬名于商学院的MBA教育,在全球范围内产生了重要影响[1]。简单地说,案例教学是将具矛盾冲突的真实问题以案例形式――以语言和各种视听手段描述的特定情景带到课堂,以便学习者能够站在当事人的角度,对相关教育问题进行分析和讨论,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其主要有以下特征:案例选择上,必须是真实发生的事件,并且其中存在无可回避的争议与冲突,反映的问题必须具有普遍性;知识来源上,主要产生于生生、师生间的分析与讨论,“30%来源于教师、70%来源于同学”[2];知识性质上,案例教学是一种无结论的课堂,训练的是思考与解决问题的方法;形式上,课前要求学生研读案例,课中分组讨论,教师负责组织与引导。斯皮罗将知识分为良构领域(well-structured domain)与非良构领域(ill-structured domain),前者在概念、规则与原理上具有相对严密的层次性,后者则复杂而不规则[3],在结构上不可预见,要求参与者能够在不确定的情况下作出判断,案例教学是处理这类知识的一种“高级学习”方法。教师实践性知识研究作为一种典型的非良构领域,于上世纪20年代引入案例教学法[4],在数字视频技术发展之后,形成了教师教育领域独特的案例教学法――视频案例教学。视频案例教学有别于中小学教研活动的“视频案例研究”,后者由“现场观摩课”发展而来,以视频代替现场教学,为研修活动提供时空便利,也使原本转瞬即逝的教学事件得以停留与回放,促进研修活动的深度开展。确切地说,视频案例研究的对象是课例而非案例。在分析方法上倾向于由整体到细节的全面展开。因此,视频案例研究与案例教学有着本质的区别。
2.教师专业发展知识观视域下的案例教学
根据对知识本质认识的不同,研究者们将教师专业发展分为理智取向、实践DD反思取向、生态取向三种途径。[5]理智取向者认为教师专业知识分为学科知识与教育知识,两类知识构成了教师行为变化的基础,通过在掌握知识基础上应用理论,就可转化为良好的实践。实践DD反思取向的教师专业发展观则认为构成教师知识的,除外部给予的理论知识外,还存在着内隐于教育实践的“行动中的知识”,这种知识有赖于教师个体经验的积累,是一种建立在反思基础上的实践性知识,并且实践性知识的重要性,在教师专业知识构成中犹如冰山的水下部分。然而,实践性知识作为个人意图与社会习性、历史、情境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6],却无法通过诸如理论学习般的简单“传授”获得。生态取向的教师专业发展观认为,教师在教育实践中并非处于孤立状态,也会通过他人学习,个体教学风格的形成更是受到所在群体“教学文化”的影响,正是这种文化,为教师工作提供了意义、支持和认同。
理论假设直接影响着案例的选取与应用。在持理智取向的研究者看来,教师教育效果不佳的原因在于理论与实践的脱节。案例教学的价值在于为教育理论联系实际提供了桥梁,因此案例的选取一定要能反映理论,是“理论的具体化”,案例反映的问题要具有普遍性,否则案例教学就没有意义。然而问题在于,教育理论目前为止并不能说已经是一个非常完备的体系,用托尼・比彻的话讲,学科理论体系“是一件满是补丁的破衣裳”[7],现有理论可能仅是学科知识这座冰山的水面部分。再者,教育实践本身是一个结构不良的领域[8],与理论并不存在着固定的一一对应关系。以这种本身不完善、不具普遍性的理论指导案例教学,会造成两个问题,首先是会把可能有价值的实践案例排除在外,只有那些与现有理论有对应关系的才能被选入;其次是认为案例学习就是对理论的解释过程,而不是从案例中学会解决问题的方法。另一个极端则是忽视理论知识的储备,认为知识全部可由案例教学这一形式得来,造成学生知识缺乏系统性,甚至有学生表示“不知道学了什么”。实际上,案例教学需要以一定的基本理论知识与方法为基础,许多原理甚至用讲授方式反而更为高效,这方面经验已经有研究者做了总结[2]。
二、教师教育案例编制
1.从文本案例到视频案例
案例教学的开展有赖于高质量案例库的支撑。首先在案例选材上,要求事件真实,事件中存在不可避免的矛盾冲突,冲突所反映的问题也要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其次在于案例撰写,这被认为是一个超出常规的难题[2],不仅在于撰写人的专业水平与文字功底,更需要撰写人在秉持中立的同时还要恰当表达矛盾双方的观点。哈佛大学商学院设有专门的案例编写小组,除少数案例由任课教师自行编写,绝大部分都由专业人员编制,每个案例的编制费用高达1.5~5万美元。除了案例质量的要求,为特定内容教学所选择的案例总量需要足够大,同时随着时间推移,还存在案例时效性丧失的问题,哈佛大学的做法是许多案例存在A、B、C等若干版本,这是不断更新的结果。
案例库建设的困难阻碍了案例教学在教师教育中的应用,数字视频技术的运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对案例撰写人专业水准的依赖,因为视频以镜头而非撰写人“眼睛”表述问题,相对更接近于客观,而将分析问题的视角交还给使用者。文本案例撰写中,尽管要求作者秉持中立立场,仍难免受撰写人价值观、知识背景等选择性影响,将复杂的过程简单化而丢失一些信息。通常情况下要形象、生动、准确地描述一个场景是很难的,有的时候甚至不可能。并且,即使授课教师具有超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可以将一个场景描述的非常生动,由于学生的个体差异,不同学生在将教师的语言还原为场景的过程中也会出现偏差。视频不仅能展现更为客观的问题情境,也能容纳更大的信息量。因此,视频极大地减小了案例开发的难度与成本,使得教师甚至学生都有可能参与到案例开发中。
2.视频案例的微型化
案例教学对于教学对象有较高的要求。哈佛商学院的案例教学定位于研究生层次的教育,不涉及本科阶段的教学,对于MBA学生而言,已经普遍具有工作经验,部分人甚至已成为某个领域的专家,因此同学可成为知识学习的重要来源[9]。有学者在面向师范类本科生开设的“教学论案例研究”教师教育专业课中实施案例教学,并进行了为期四年的研究,发现案例教学“并不必然受到学生的欢迎”[10],其问题一是在于学生对“确定性思维”的习惯性追求,认为案例教学没有解决“问题”,没有学到实质性的“知识”,对相对思维、复杂思维与不确定性思维难以接受;二是学生缺乏知识储备,尤其是实践性知识,致使学生无法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讨论之中,讨论也难以深入地开展。除此之外,案例教学通常要求学生投入大量的时间精力,需要在课前研读案例、阅读材料、准备方案,而不止于课堂时间。以哈佛商学院MBA课程为例,学生在课前需要花费4~6小时的准备时间[10]。对于本科教学而言,学习任务繁重,通常会同时修习多门课程,以案例教学这样的时间投入是不可想象的。
那么,案例教学究竟是否适用于本科阶段的教师教育课程?近年来,案例有微型化发展的趋势,微型案例是相对于复杂的综合案例而言的,通常只包含单个问题,内容短小但结构完整,供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学习。[11][12]微型案例为本科阶段课堂引入案例教学提供了可能,精简的体量,使用者在较短时间内就可完成研读,甚至只需在课内完成准备工作,不占用额外时间;同时,微型案例强调集中思考一个问题,有利于案例分析的深入。
三、教师教育实践教学微型视频案例库建设机制
1.实践教学过程――微型视频案例的来源
微型视频案例在师范生培养中既作为例证材料,也为缺乏教学经验的师范生提供了直观的替代性经验。这种案例根据来源可分为两类:一是优秀案例,通常来自优秀中小学教师,具有一定的权威性。二是实习案例,来源于师范生培养教育实习、研习与微格教学训练等过程,授课者教学水平尚在较低发展层次,在经验丰富的教师看来,甚至问题众多。然而,实习案例对师范生培养却具有特殊价值,相似的经历与发展轨迹,使学习者容易产生心理与情感上的共鸣,案例反映的问题,是学习者同样容易遭遇的,就连案例中的错误,后来者也是那么相似。另一方面,案例中所能达到的优秀水平,也不是那么遥不可及,以师范生现有起点,通过努力是可以达到的,也即发展目标在他们的“最近发展区”。
然而,实习案例的价值得以发挥并非易事,“有用”信息总是淹没于庞杂的原始视频之中。事实上,潜在地包含有用信息的视频并不缺乏,如本研究所在学校为师范生教育实习配备便携式数字摄像机,供拍摄实习课堂与指导教师教学视频,加上前期的微格教学训练,实习实训视频在数量上相当可观。但这些视频重用率极低,主要原因在于内容冗长,视频媒体本身线性的技术特征使之无法通过检索等方式快速定位,也即无法快速地从视频中找到所关注信息。使用者必须看完整个视频,或者漫无头绪地快进、拉动进度条,才能找到重点,这使他们失去耐心。也有教师从中选择典型事例,剪成视频片段作为教学所用,但所提取的数量十分有限,不足以开展案例教学所需。因此,需要设计一种微型案例编写机制,由实习生作为编制者,在不影响甚至能够提高实习效果的前提下,完成微型视频案例的编制。
2.教育研习――从课堂中心到问题中心
传统的教师教育实践环节包括见习、微格训练与实习,近年,包括本研究所在学校在内的许多师范院校加设了“教育研习”课程,旨在通过系统的教学反思活动提升实习效果,培养未来教师教学研究能力。教育研习紧接着实习在大学校内集中开展,以教育实习期间摄制的视频为媒介开展反思活动,指导教师的职责是组织研讨与总结,不进行讲授,活动方式主要参照职后教师“视频案例研究”模式,每堂课安排一位实习生展示课例,先由实习生简要介绍课例设计思路、授课效果及反思,在此基础上全班同学围绕课例开展讨论。[13]然而这种方式没有达到“研习”的初衷,尽管实习生自我感受颇多,但大而全的课例分析方式,受制于实习生发展水平――不同于职后教师来源于丰富经验的敏感性,师范生通常难以找到要害问题,课堂交流易陷入同多异少的模式化,难以引发深入讨论。
因此,有必要调整教育研习课程实施模式,变“视频案例研究”为以微型视频为媒介的案例教学模式,变“课堂中心”为“问题中心”――要求师范生选取自身教学、管理或自我发展中问题为研习内容。围绕着问题,要求预先编制成微型案例,案例以视频为主要媒介,长度通常15分钟以内。以问题为中心的微型案例教学,不仅使问题得以聚焦,讨论容易深入;也节约了案例阅读的时间,留下更多的时间用于交流与讨论。同时,案例编制过程本身更是一种“高级学习”,能有效促进自我反思,增进“教学研究”能力的提升,有师范生针对某个教学问题的理解,总结自身从见习时的“看”、微格教学中的“练”到实习时的“做”等不同阶段的变化,这也正是“研习”的目标所在。
由此,在教育研习课程中,通过师范生编制、指导教师筛选,并以“分数”形式表现于对学生的评价,形成了学生编制、教师审核的微型视频案例编写机制。尽管由教师编制的案例可能具有更好的质量,但成本的高昂使这几乎成为不可能。在现有条件下,这是一种编制教师教育微型视频案例经济、有效的途径。案例的采集,以不影响课程、甚至提高课程效果为原则,在不增加学生和教师负担的前提下开展。若以牺牲实践教学效果、增加教学投入为代价,既违教育伦理,实践中也难以操作。除了以上案例编制机制,也需对整个教师教育实践环节进行有意识地调整,并借助一定的技术手段达成。
3.网络支撑平台与技术培训
从以上分析可知,微型视频案例在实践环节的实施过程中提取,以改进实践环节教学效果、不增加师生负担为前提,使案例采集成为提升教学效果的一种“副产品”,过程如图所示。纵向上为教育见习、微格训练、教育实习、教育研习四个阶段,前三阶段是案例素材的来源,其中以教育实习为主,此时实习生首次以“教师”身份进入课堂,充斥着期望与现实的冲突,是“实践感”形成的时期,在教育研习环节编制与加工案例,最终形成案例库。横向上分别由实施措施与教师教育实践教学网络平台,对实践环节教学实施、资源存储与案例提取提供支持。
建立贯通实践教学各阶段的网络平台,注重案例资源与过程数据的保存。当前师范院校为实践教学提供的数字化设施,如数字微格教学实验室、教学远程观摩系统以及数字摄像机等,为数字案例资源采集提供了条件。然而,产生于实践教学各阶段的资源,分散保存于教师、学生或系统,“过期清空”。因此,有必要建立统一的网络支持平台,不仅作为案例采集的载体,也是个体发展、过程性评价的数据仓库。
以视频为微型案例主要介质,减少了对案例编制者经验的依赖,对视频表现与处理技术则提出了一定的要求,系统的技术与案例编制培训成为必要。培训主要始于教育实习前期,通过“实习动员大会”、“组长培训”、“实习试讲”分层开展。实习动员大会面向全体实习生,阐述教育实习与研习的意义、总体安排与要求;组长培训专门针对实,就教学视频拍摄、摄像机维护、视频处理、网络平台使用等技能进行集中培训,在此基础上由组长组织开展组内培训;实习试讲期间,除开展学科教学训练,指导教师也对实习期间的资源储备提出要求,为研习做好准备。近年技术影响在一些教学活动中有上升的趋势,由以往的边缘性地位――使用了可能可以增强表达效果,不使用也不影响教学活动的开展,发展成为基础性地位――不使用这些媒体将无法开展正常的教育研习活动。这对学生的基本信息能力尤其是视频表现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要求学生能娴熟地运用视频表达教学信息。技能层次的问题通过相对简单的培训可以解决,但视频表现手法则建立在长期理解与体验的基础上。幸而这种能力对于许多同学已不再陌生,因为用图文、视频表达思想与情感,已经成为现代生活与学习的一部分,也是未来教师信息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随手可得的手机使得这种活动甚至不再一定需要专门的影像设备。我们建议在师范生培养早期,如在教师教育必修课程“现代教育技术”实施中就注重相关内容的训练,前期的研究也证明了这种做法的可行性[14]。
四、结束语
教学能力作为一种实践性知识,有别于理论性知识,除需要以自身教学经验的积累为基础,组织文化以及对他人经验的学习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其中反思能力是生成实践性知识的催化剂,是内隐性知识转化为外显性实践知识的重要手段。[15]教学视频案例是教学经验缺乏的职前教师形成实践性知识的一种有效途径,来自于职前教师培养的微型视频案例,其所反映的问题位于职前教师“最近发展区”,相似的发展轨迹与经历使他们具有情感上的共鸣,微型化的体量则使得这种教学活动适合于职前教师的培养。因此,教师教育实践教学微型视频案例是一种不可替代的教学资源,具有特殊的价值。
为了建立在质量与数量上均能满足开展案例教学所需的实践教学微型视频案例库,应该结合教学改革与技术两种手段,通过教师教育实践环节的实施过程,以学生制作、指导教师审核的方式,形成科学、生态的案例采集机制。在这个过程中,微型视频案例的形成是教师教育实践环节实施的一种“副产品”,案例的采集要有助于实践环节本身教学效果的提高,以此最大限度地避免来自伦理、利益等各方面的障碍,得到来自管理者、教师与学生的支持。微型视频案例制作本身是一种教学研究的过程,是职前教师日后开展教学研究的一种训练。微型视频案例通过教师教育课程或职前教师自助学习得到再次应用,使得后来者能借助于前人经验学习,前人经历将对后人专业发展产生影响,从而形成教师专业发展生态取向者所述的职前教师培养文化。
参考文献:
[1]杨光富,张宏菊.案例教学:从哈佛走向世界――案例教学发展历史研究[J].外国中小学教育,2008(6):1-5.
[2]史美兰. 体会哈佛案例教学[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5(2):84-86.
[3]刘儒德.论认知灵活性理论[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5):61-66.
[4]杨跃.职前教师教育课程中视频案例教学管窥[J].教师教育研究,2010(4): 29-33.
[5]教育部师范教育司.教师专业化的理论与实践(修订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6]石中英.论教育实践的逻辑[J].教育研究,2006(1):3-9.
[7]托尼・比彻,保罗・特罗勒尔著,唐跃勤等译.学习部落及其领地――知识探索与学科文化[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8]鲍银霞,孔企平.舒尔曼案例教学思想评析及启示[J].教育导刊,2012(7): 15-18.
[9]刘刚.哈佛商学院案例教学作用机制及其启示[J].中国高教研究,2008(5): 89-91.
[10]案例教学法在职前教师教育中的应用探索――一项持续四年的行动研究报告[J].全球教育展望,2013(7):60-72.
[11]吴祥恩.移动学习背景下微型视频案例与其创新应用[J].中国电化教育,2012(6):73-77.
[12]师平.基于微型案例的微型移动学习材料设计与开发[J].计算机教育,2014(10):78-82.
[13]教育部办公厅.浙江师范大学积极构建教师教育实践教学体系[N].教育部简报,2012(11):1-4.
关键词:器官系统;预防医学;课程整合
1临床医学专业预防医学教学存在的问题
1.1重视临床诊疗,轻视预防保健
长期以来,临床医学专业预防医学课程未得到足够重视,无论是课程设置还是学生学习,都存在重视临床诊疗轻视预防保健、重视“治已病”忽视“治未病”、重视临床技能培养轻视预防医学实践等现象[4-5]。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对医学知识尤其是临床医学知识的学习很重视,更关注各种疾病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方法等,而对疾病预防相关内容很少关注。
1.2预防医学教学与临床脱节
当前医学教育中,临床医学与预防医学课程未实现有机整合,内容脱节,导致预防医学教学内容很难体现临床工作需要,而全科医学、循证医学和健康管理学等内容在临床教学中涉及较少甚至没有涉及。临床以诊断和治疗疾病为目的,预防医学的前瞻性防控理念及前沿防治结合理论难以应用于一些慢性疾病的临床诊疗实践。
1.3教学方式单一,缺乏创新
临床医学专业预防医学教学方法单一,一般采用以教师为主导的填鸭式教学法,很少开展PBL、TBL、CBL等教学。学生上课只是被动听讲和记笔记,创新思维得不到充分锻炼。另外,预防医学实验教学缺乏创新,开设的实验多为验证性实验,设计性和综合性实验较少;实验教学中学生主动参与实验设计的机会很少,大多数时候只是被动完成实验操作;预防医学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滞后,也影响了实践教学的顺利进行。
2基础与临床贯通,临床与预防一体的课程整合探索
2.1整合教学团队
在前期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课程教学团队基础上,进一步优化整合,组建具有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和预防医学等专业交叉背景的跨院系、跨学科的10个新型教学团队。团队实行负责人负责制,负责人有强大的凝聚力和高度的责任感。团队负责人定期组织教学交流研讨会,组织集体备课,师教学思想,讨论各学科有关知识删减与衔接等问题[3,6]。团队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总结与沟通,及时调整教学内容,既要避免知识点的重复,又要避免知识碎片化问题,注重知识的系统性、连贯性,做到教学内容的有机融合。团队教师互相听课并评价,不断完善自身知识结构,基础医学和预防医学课程教师要积累临床经验,临床医学课程教师要提高自身科学素养,不断提升综合能力和整体素质。
2.2优化教学内容
以器官系统为主线,整合人体解剖学、组织学与胚胎学、细胞生物学、生理学、病理学、病理生理学、药理学、影像诊断学、诊断学、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传染病学、预防医学、流行病学、循证医学等课程,按照“形态结构—功能—疾病—药理—症状—诊断—鉴别诊断—治疗—预防”的认知规律组织内容,系统阐述解剖结构、胚胎发生、组织形态特点、功能特点、疾病、药物、症状、细微解剖结构、诊断要点、鉴别诊断、治疗方案、合理用药、流行病学与循证医学、预防医学等,构建以器官系统为中心,基础临床全线贯通、临床与预防一体的医学课程体系。通过课程整合,围绕临床问题的解决和临床能力的培养,实现基础与临床、临床与预防、医学与人文、疾病与健康等知识的整体融合。
2.3改革教学方法
积极开展教学改革,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使学生综合素质得到提高。一是采用PBL教学法。PBL教学案例由临床医师提供,任课教师结合各学科学习目标进行设计加工,以案例为载体,将预防医学知识、医学人文精神等融入专业课程教学中,突出基础与临床贯通、临床与预防一体。PBL教学激发了学生学习热情,推动了“以学生为中心”的自主学习,培养了其自主查阅文献能力、发现并解决问题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临床思维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二是采用多种形式的小组讨论法,如专题讨论法、选题小组讨论法等。以实际问题为焦点,通过小组讨论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使学生深入学习,提高教学效果,实现基础与临床、临床与预防、理论与实践的融合。三是加强实践教学。医教结合,强化临床实践教学环节,将循证医学思想引入临床实践教学,增加基层见习,严格临床实习过程管理,实现早临床、多临床、反复临床,培养医学生关爱病人、尊重生命的职业操守和解决临床实际问题能力。积极采用现代教育技术和手段,将模拟技术、虚拟技术、标准化病人、网络技术等与临床实践有机结合,提高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2.4完善评价体系
制定医学生学业成绩评定标准,积极探索和开展考核方式改革,将学生学习过程纳入考核体系,注重知识、技能、行为和态度等方面的综合评价。积极探索建立重过程、分类别的终结性评价和全过程、多元化的形成性评价相结合的学生学业成绩评定体系。传统课程考核以笔试为主,包括涉及基础、临床和预防等多个学科的多选题,以病例为基础的分析题等。整合后的课程采取综合评价模式,即理论考试、实验考试和PBL评价相结合,加大小组讨论评分在学生总成绩中的比重;积极探索非标准答案的考试,包括论文、总结报告等反映学生知识整合和应用能力的考试形式;临床实践考核综合采用标准化病人、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迷你临床演练评估等方法。通过建立终结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相结合的学生学业成绩全过程评价体系,充分发挥课程考核的导向作用,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更好地学习。
关键词:项目实践教学 分组学习 GIS原理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6)02(c)-0000-00
作者简介:杨叶涛 (1979-),男,汉族, 湖北枝江人,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GIS生态环境建模。
1 前言
地理信息系统原理(GIS)是一门关于GIS基础理论和实践的课程,其中实践部分是对未来学习和工作上使用GIS工具进行的提前培训[1]。传统上, GIS原理是以课堂教学的方式进行理论学习,以预先准备好的实习内容按步骤进行实践运用学习。这样的教学形式对和结构安排使得没有任何GIS背景知识的初学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与应用面临困难[2,3]。在课堂理论教学部分,大部分学生被从未接触过的理论所困扰;而实践运用部分,则被GIS软件本身的复杂性和固定的实习步骤等问题所限制。结合项目实践的教学模式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学生在真实的分组项目实践环境下,同专业的学生一起相互交流、相互合作,可以更加有效地理解课程的原理和以及原理在真实世界实践[4~6]。这样的课程教学模式具有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等优点,是以往只关注理论的原理教学所不能比拟的。要做到结合分组项目实践进行GIS原理课程教学,教师必须在课程中将课堂讲授、开发训练和项目实践高效结合起来。
2 结合项目实践的教学方法
传统的GIS原理课程通常是学生在课堂上听老师讲述基础理论,之后再单独进行实践练习,将实践和理论区分开。特别是分专业的大型课堂,在上课过程中不可能让学生有机会真正的动手实践,对理论的理解也经常模棱两可。而实践部分,实习步骤完全是一系列的“指令操作”,不允许学生提出新的问题,也不允许学生提出新的解决方案。学生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习,将极度缺少和同学交流协作的互动机会和获得解决问题的能力。如果每个学生单独按步骤完成实习,他们的交流对象只会是助教或者教师,这样,学生只会按照实习指导书的“指示”重复实验,而不会创造性的解决问题。而GIS技术的精髓在于系统性的数据分析与成果获取,因此在结合项目实践的GIS原理课程中,如何平衡老师的指导和自主学习是其中的重点和难点。
结合项目实践GIS原理教学模式,是一种基于问题的团队学习模式,它需要在遇到开放性问题时,团队成员之间相互讨论相互交流。在基于问题解决的项目实践教学中,最开始是老师带领学生学习,勾勒出完成项目的大致方法,以此来指导学生GIS技术在实践中的运用。项目实践可以是一个指定的题目,也可以是分组团队根据自身特点自行设计的题目。结合项目实践GIS原理教学模式创造了一个解决实际问题、可以创造性思维和其他高效学习策略的环境,让学生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
结合项目实践的GIS原理课程教学模式对学生的帮助更加明显。它采用一个实际项目为案例,创建真实GIS应用环境。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一个团队或者小组的同学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他们需要查阅资料,相互讨论解决所有问题最终完成项目。在这个过程中,一个有相关项目经验的“负责人”可以在小组中指导和帮助那些没有接触过GIS基础理论的其他成员。通过经验丰富的负责人直接指导小组成员,在不断的交流中,负责人就充当老师的角色教会了小组成员课堂中的内容。通过与这些项目负责人的交流以及小组成员间的交流,这让他们能够问更多的问题,提高他们的专业技能,以此有能力面对其他不确定的问题。
图1 结合项目实践的GIS原理学习优点,项目负责人获得项目管理和领导经验,但在通常情况下,他们不会有独立研究项目的经验,同时他们通过与项目成员的合作,学习到了不同技能。项目成员接触到不同的、新的内容,可以将课程作为一个整体,直接的询问问题,解决项目中的实际难题。
项目负责人在这样的项目实践过程中同样能够获益。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项目负责人通过和项目成员的沟通,以及对整个项目全局性的分析和规划,可以在专业知识方面得到更全面的锻炼。项目负责人管理项目的经验是GIS学习的另一个重点,这个经验在之后的学习和工作中具有重要作用。项目实践可以让项目负责人完整的经历项目从立项、策划、实施、完成等各个阶段,获得各阶段的学习经验。除了拥有项目管理经验,项目负责人在管理项目中可以学到的重要内容还有归纳总结项目成员的不同技术和能力并将其分配到适合他们的岗位。在项目实践中,如何发现项目组中的每个成员的有点和能力,是项目负责人优化项目效率和凝聚项目成员的重点。当项目负责人没有有效的将小组成员放在适合他们工作的位置上,项目的工作效率会下降。这样,项目负责人在实践过程中通过教导其他学生慢慢的就有了项目管理经验。
3.GIS原理课程教学模式设计
在结合项目实践的GIS原理课程教学模式设计中,学生不再只是参与传统的课堂教学,而是通过分组,在研究生或高年级的本科生带领下,以小组为单位独立完成项目。研究生或高年级的本科生也要参与到课程学习中来,他们与初次接触GIS的学生紧密联系,一起参与课堂学习、实验练习、项目实践,只是研究生和高年级本科生在分组项目实践中承担不同的角色和内容。这种紧密联系使得不同层次学生都能从中受益,便于相互之间的交流与学习。
课程教学模块结构,不仅仅包括课堂和实验部分。在课程的开始阶段,研究生或高年级学生开始将他们的项目设计思路告诉其他GIS初学学生,以此来吸引初学GIS学生加入他们的项目。学生领导的团队通过完成一个新颖而独立的研究项目,最终通过成果展示或者高质量的研究报告进行考核。总的来说,在课程成绩组成上,项目实践部分占学生总成绩的一小部分(如本科生占20%;研究生占30%)。项目的确定应该在课程开课的第一个月中完成,同时完成的还有大部分的理论课堂教学、实验练习以及项目初始准备工作。
项目负责人拥有处理项目事务的权利,包括组织小组会议、分配任务,带领小组努力实现项目设计的目标。一旦项目建立,通过小组会议明确小组成员的职责,并对未来工作进行组织和安排。在项目实践学习和课堂理论学习中,学生以项目研究小组为基本单位学习,可以更好的学习GIS工具在真实使用过程中技巧、过程和方法。项目负责人作为这个GIS研究项目的“专家”,在与初学GIS的同学交流互动时提出他们自己对项目的不同理解,提供额外的帮助和指导。项目负责人明确目标、制定工作安排和管理项目其他事情。在真实项目实施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计划和工作流程问题,这些问题不仅仅是人际关系和沟通。
项目一般从文献整理与浏览开始,在具有完成项目的大致轮廓知识后,开始着手进行数据收集与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完成项目报告和最终的成果展示。每个小组设计的项目的研究内容均相互独立,一般与项目负责人研究兴趣与研究方向一致。其中一个案例项目是城市热岛效应分析,这个项目需运用热红外遥感数据,提取城区的地表温度分布;将行政区域图与温度分布专题信息进行叠加分析, 按行政区域分析温度分布差异;为方便查询信息, 进行地理信息系统二次开发, 建立辐射温度查询系统。在该项目实践中, 学生需要收集或者老师提供热红外影像数据、地形图、行政区域图、控制点数据。学生在以小组为单位,在项目负责人带领下, 自行设计工作流程并独立工作。这些项目实践中要求学生使用不同的GIS技术和交互,但是所有的项目都有机会学习到核心的GIS技术和方法。
在期末考试之前的最后一堂课对学生进行调查问卷,他们需要填写关于对本课程中所参与项目理解,回答有关课程的理论概念和项目实践内容等开放性问题。每个学生还完成了一个在课程中技能学习、贡献度、生产力的自我评估,项目负责人也要对小组成员进行评估,这些评估数据可以用来比较不同小组之间的学习成绩。
4. 总结
经验调查研究表明,基于项目实践的GIS原理课程教学,受到GIS初学学生和研究生这两类学生的欢迎,他们对这种学习方法表示赞同,认为对GIS原理学习有帮助。基于项目实践的GIS课程涉及动手能力、直接解决问题能力和与项目成员合作解决研究问题的能力。调查结果显示,学生赞同这种开放式的教学模式,喜欢这种在项目实践中遇到问题,并在实践中不断解决问题的学习方式。他们喜欢解决这种融合了基本的课堂学习和项目实践学习的课程模式所带来的挑战。
结合项目实践的GIS原理教学对初学GIS的低年级本科而言,可以学习到“真实”的GIS技术运用,并有机会在这样的环境中解决GIS遇到的问题。通过项目小组内部成员的团队合作,有计划有组织的研究和解决问题,学习处理多方面地理空间问题的能力,大学生在GIS实践中得到越来越多的锻炼,专业技能也得到提高。对作为项目负责人的研究生而言,可以在管理这个实践工程中学习到很多有用的东西。他们处理不同技术上的难题,管理他们的项目团队,协调团队的沟通。
传统的教学是用一个模式化的线性教学课程,直接是照本宣科,而基于项目实践的教学是给学生一个项目,让他们独立完成并解决未知的问题。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本科生会对项目进程有一个了解,协助研究生完成项目。总结项目的优缺点和课程安排的制定建议,有利于修改之后的课程结构。尽管这种模式在教学管理和提供教学方法上存在一定的困难,但是我们相信在未来,基于项目实践的GIS原理课程教学使学生的专业技能得到提高,在同行业中更具竞争力。
参考文献
[1] 张新长, 赵元, 张启春. 我国大学GIS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与研究[J]. 地理信息世界, 2003, 1(4):23-26.
[2] 贾泽露, 刘耀林, 刘兴全. 从市场需求看我国高校GIS教学改革[J]. 地理空间信息, 2006, 4(2):75-77.
[3] 顾留碗, 王春, 王岽. 面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GIS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J]. 测绘工程, 2012, 21(6):89-91.
[4] 赵天成. GIS专业基于网络的项目学习系统探讨[J]. 教育教学论坛, 2011(26):192-194.